从北斗真君到九皇大帝永不没落的民族意向象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从北斗真君到九皇大帝

——永不没落的民族意向象(三)
王琛发 (2008 年修订版)

(八)紫微、勾陈化入北斗神系
当"九皇"重新以九位神明的身份出现时,整个信仰的内容和原有的北斗星君
的信仰不同了。当然,北斗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九个神。那么,他们便应该有九
个名字,而非九颗星名。
我们不知道九皇信仰正式出现的时代,但一般推测,既然《云笈七韱》卷二
十五收录内含完整咒语、祭祀,符籙的一部《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注明
是"吴赤岛二年葛仙翁受",而《北斗九星职总主》又是出於六朝古典,九皇的说
法可能在六朝已出现。而且,《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诸经中,又以五代至
北宋期间的傅洞真最早注写,经文且保持了六朝正一天师道经典的格式,更可相
信,九皇的信仰流行於道教信徒之间的时代,不会迟过唐代。
宋代《云笈七韱》把北斗信仰的地位重新提昇之后,相信在元明两代,随着
天师道统领江南道教的地位确定,原属前代天师道经典的《北斗本命延生经》,
更为盛行。
《北斗本命延生经》记载,"北斗九辰"是中天大神,说他们"为造化之枢机,
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统御万灵";又说凡是人的性命五体,皆是本命星官所
立。
《本命经》中还通过元始天尊告诉说,那些命不好的人,命中贫贱,无力修
改命运的,不应沮丧。只要他们酌水献花,诚心向北稽首朝拜,念九皇本命星辰
真君名号,便可"延生注祸"化灾为福。
宋代以后道教流行,也推波助澜地令九皇大帝信仰"平反",恢复了北斗在魏
晋南北朝之后逐渐失去的职权,并且之后使它权势更大,也从原来的"职权"抬高
到九星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后来更有些说法把他们提高到"古佛化身"的地位。
唐宋以来,面目一新的北斗信仰首先就是把过去没有形象的七星,各自以人
格化的具体星神取代。他们是"贪狼、巨门、禄存、文曲、武曲、廉贞、破军"。
这些星君名对应了原有的天文学上的星球名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天衡、
开阳、瑶光"。
这些星名出现在北宋时的《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也出现在《北斗本命延
生经》。在宋代,据说是陈博刨紫微斗数开始流传,也一样引用这些星名。它们
的名字普见於民间,相信也不会迟於宋代,到了元明清三代更盛行於民间。北斗
七星之中的文曲和武曲影响较大,元明戏曲和演义小说中用来形容人间名将和名
臣,都常用"文曲星降世","武曲星降世"。
《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定本的出现时代看来可能会比《延生经》、甚至比
《云笈七韱》出现较迟。但经中采用了北宋道教的一些称号,称玉皇"昊天金阙玉
皇上帝",称玄武为"玄武佑圣帅将"。当时经中也尚未提及"斗姆",看来是北宋时
代编写完成定本。
这部经一起始就述说汉明帝游终南山,见到一个女人"素衣披发跣足",见帝,
端坐石不起,令帝奇而问:"何人见朕失仪?"而女子见自称"昊天玉皇帝车之臣,
北极太籍之星君"。她的自称,教汉明帝龙颜失色,忙礼拜这位元君。之后便出现
人神双方的问答。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部经书中北斗合化为素衣女神,尚未出现穿紫衣的紫光
夫人或八臂的斗姆形象,这位元君告诉明帝,她是由七星化为一人。

"吾非一圣,乃七人也;二星官者,是斗中注人间善恶官,名号左辅右弼之星
帝。"

这部经的贪、巨、禄、文、廉、武、破各章,都是涉及养生及神仙术,之后
又涉及对九星祈求的巫祝法,可说是把巫祝类和神仙术两大类别的北斗信仰整理
成一个互相感应的系统。此经说明从农历九月初一到九月初九,夜半子时各朝拜
北斗九宫的其中一宫,可以五福攸从;可谓是后来道士与民间从农历九月初一到
初九连续九日拜斗之根据。
在这部北宋结集定本的经典中,北斗宿是由七星化为女仙,明帝称呼女仙
为"元君"。《延生经》中在提及"念此大圣北斗七元真君名号"之后也在偈语称呼
神明为"大圣北斗七元君"。这和道教中"元君"原本是女仙尊称的一般称呼毕竟有
点分别,或不应仅把后边的"七元君"单纯认识为"七元真君"的简称。因此,"原始
九皇信仰"之中,巫祝性的北斗信仰是否也如神仙术的北斗信仰重视九皇夫人?星
神是否也曾以女性"元君"的身份出现?后来才由"七(位)元君"发展为"七元
(星)君"?还是拥有考证的空间。
无论如何,七合一、一化七为"元君"的说法,后来显然不会比斗姆生九子、
九子为九皇的说法盛行。尤其宋代也是注重男权的礼教抬头年代。

(九)斗母信仰的兴盛
《本生经》将"勾陈"和"紫微"归纳为北斗九星之中的其中二位,又把九皇形
容为斗姆所生,这本生经书的盛行又显然是为斗母或"斗姆"信仰的主流气势,推
波助澜。
在《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和《北斗本命延生经》中,"外辅"和"内弼"两颗
隐星还保留。不过最重要的变化在《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经》之中,九皇
之中不再是"七明二隐"。"外辅"和"内弼"两颗星已除名,改由二颗中原上空可见
到的、北方最重要的恒星"紫微"和"勾陈"代替。"紫微"和"勾陈"二者都是道教的
先天帝神,是和玉皇大帝及土皇地神同一地位的"四御"其中之二位。於是北斗又
从九皇君一跃为九皇大帝。当时也出现了一母生九子,代替一女化九星的说法。
根据《本生经》的说法,有一天,元始天尊在玉清黄极宫中讲道之际,有一
位在诸天子之间排行第一的宝上真人出班请问:为甚么北斗九星神有能力"统御群
曜"、斡旋气运、斟勘生死?
於是元始天尊便说出原由:龙汉有一个国君,寿命八万四千劫,紫光夫人是
他的妃子,在过去世曾发过愿要生下圣子"辅佑乾坤"(即天地宇宙)。因此,有
一天,她在"金莲花温浴池"淋浴时,便感应而生下莲花九苞。
根据经典,九皇大帝便是在这九苞莲花的开发中化生,他们在玉池中说道渡
人,七天七夜之后便结为光明,飞到九千万里外的天上化生出九大宝宫,统领天
上各星宿,而"紫光夫人"也因此得道。
有关紫微和勾陈的信仰原本已是相当古老的信仰,《晋书 天文志》
:"勾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如今,
随着邻近星球"勾陈"和"紫微"归队,当上"大兄"和"二兄",北斗信仰声势接状大
起来,抛弃它过去两千余年间所的委屈。
北斗九皇不只恢复了司命神明的地位,同时也重新掌握了四时气候和天地人,
统称"七政"。道经中尚且让他们统管宇宙星辰、地理河山,细微至每个人的命运
也要管注。
《本生经》的出现是很通俗性的,说明了九皇和其母的来历。但是,它和
《本命经》中的不同说法有待解决。《本生经》也未说明为何九皇之中一定要
以"紫、勾"星取代《本命经》之中"辅、弼"的名称?而且还把它们从第八、九星,
改为排前的"大兄"、"二兄"?
原在北斗以北,有十五星。属天区的紫微垣则涵有:紫微垣、北极、四辅、
天乙、太乙、勾陈、六甲、天皇大帝、五帝内座、华盖、文昌、北斗及辅星等星
官。勾陈六星中,勾陈一即现天文学所指的"小熊座 a 星",也即现在的"北极星"。
如此说来,紫微与勾陈的位置原本都不在今天文学说的"大熊座",即北斗九星的
范围内。紫、勾更不是辅星和弼星。 《本命经》之中,九星之属有"辅、弼"二星,
而《本生经》中则说是"紫微、勾陈",两本经典之说法,岂非互相矛盾?
但是,以紫、勾两颗星加入北斗阵容也并非无风起浪;同时,道教的经典是
互相连贯,可以圆满解说问题。
紫微垣一路以来是中国人最神圣的文化情意结,是人们心目中和地面上的世
界天人合一的天区。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岁差对天极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沿着天极自那时起所经过的路,所有带着中国名称的星都在不同时期当过极星,
只是后来不再是极星了。"虽说如此,但不论公元前 500 年的帝星被当作北极星,
公元 500 年的天枢星成为北极星,以及当代被定为北极星"勾陈",历代被视为位於
天极之中央的北极都是在紫微垣一带。
北极星是天幕中央的天极,北极恒宁的原位自转,北斗在其外围转动,紫微
垣众星斗转星移,永不没落。历代王都与后来的紫禁城也总要和"天中"紫微垣呼
应,以明这是"中国"之都城。因此,道教在宋代之后的发展,把北斗和紫微、勾
陈结合,其实并不只是要扩大九皇权威,而是有意思去对应天象的局面。从"紫、
勾"二御的职司来看,它们的确也和原来的九皇星君职司相仿。
另一种影响可能来自人们对斗数的传承,使他们看重紫微与九星互相作用的
地位。
要了解九皇大帝的九位星君所主掌的各星辰如何影响人间各人的本命,不妨
看看据说是宋代道士陈搏传下的"紫微斗数"。斗数的基本理论就是紫微和祂的这
些好兄弟,带着各路星辰,每时每刻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去照醒不同人物的本命,
影响他们的命运。
"斗数"是否真的在隋唐时代已出现?它的出现,在本文中未便进一步考据。
不过,一般说法是,它在宋代已流传。其出现至少说明了民间对北斗和它的帝星,
中央不变的北极星(紫微)崇拜,是并驾齐驱,把它们当成本命影响力量的信仰,
都是根深蒂固。
道教的道士们可能已流传着以斗数说人命人运的占算法的渊源,以为紫微星
是首要本命的决策星,另外也保持着北斗本命神的看法。最终,在宋代之后,他
们接纳了更能说明紫微与本命九星关系的说法,把它也拟为九星神中的成员,而
且是最首要的一个。
对於《本命经》和《本生经》的差别作了圆满解说的教理经典,是《太上玄
灵斗姆大圣元圣本命延生心经》。回应了《二十八章经》原有的"元君"说法。这
本经也说明了九星拥有母体,其实是"先天斗姆"。
经中说,斗姥为北斗众星之母,生成人物,炼渡鬼神,治天地人鬼种种不祥,
其尊号曰中天梵炁斗姆元君等。九皇道体经文除把九皇设为九真梵炁形成,又说
九皇第一天皇、第二紫微尊帝二星,居斗口娑罗......二星分作余晖,为左辅右
弼,为擎羊陀罗。据说,紫、勾二星神虽不在北斗中,但九曜之中的左辅右弼是
由它俩分炁而成,故此二星可称为勾陈天皇大帝和紫微太皇大帝。
根据这样的说法,道教内形成比《本生经》更高理论层次的教理:斗姆是先
天之气,生成众星。而《本生经》则被定为一个化身故事,所谓"北斗九真圣德天
后"的"紫光夫人",实际上便是斗姆的游戏化身。
道教中,斗姆或斗姥天尊乃先天元始之阴神,因此其法相便象徵"道体",故
又称"先天道姥",谓为"象道之母"。其妙相紫光图融,禀一气玄元之象,是相应
於无极生太极之理的。
斗姆手持日月二轮应阴阳二炁以象太极之意,四头磊落,应四象;八臂垂雍,
应八卦。道教认为她居大梵天宫,综日月星辰,为斗极之母,梵炁妙文,敷成九
章,应化九皇,居於斗垣。化生法相的斗姥又常淋浴於九曲华池,涌出白玉龟台,
神獬宝座,登宝座以救渡众生,持宝杵以降魔御息,执弧矢以救劫消灾,振法铃
以清人渡鬼,为道家之法主也。
《北斗本命经》和上述的《北斗本生经》及《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
生心经》的说法,目前已最普遍被道教接受,成为正统的"九皇大帝"来由说法。
来到这三本经,九皇神明系统已相当完整。《本生经》除了把九星结为兄弟,
说明九皇的来历,并且在九皇之中加入了紫微和勾陈,而《斗母延生心经》进一
步述说了诸星之母原是"道母"化身的"斗姆元君"。
"斗姆"的信仰并非没有根据,元始有阳体,也必有阴体,这种看法其实一直
都存在道教内部,被认为是无极元始天尊阴炁所结。太上黄庭经内提及修练法,
亦早有"道父道母"之说。
宋史载:高宗为金兵所困时,有一女神现紫金巨光相救,被认为是斗姆显灵,
於是世人供奉日隆。《道藏》收录有《先天斗母奏告玄科》一卷,供奉的历代祖
师中有元朝莫大鼎。可见,如今流传的斗母信仰在宋代已流行,九皇信仰是在宋
元之际已完成"斗姆──九皇"的整个信仰体系。
严格的说,自从斗姆生九皇的神学体系确定之后,"斗姆宫"内最崇尊参拜的
神明,不是九皇,而是"斗姆"。
"斗姆"在明清两代在道教中地位日益加重。1696 年,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
《大梵先天斗姆圆明宝卷》着成,1804 年清仁宗嘉庆九年《重刊九皇`新经》都进
一步为这一信仰造势。在中国大陆,凡是属於道教的宫观,几乎都另设斗姆阁或
斗姆室,南洋之间,槟城俗称千二层的"朝元庙"也不例外。
即使在民间信仰中,一般九皇大帝庙也不纯叫"九皇大帝",而多数沿用了"斗
姆宫"的名称。
在"斗姆宫"中,正如其名,原本斗姆才是主神,九皇大帝则是配祀,如此才
符合神格的长幼尊卑,符合孝道伦理。 但其实,由於正统的道教信仰教理体系在
民间都不普遍,因此,一般民间公众拜九皇,与道士做九皇醮时会有分别。民众
经常会忘记一个最重要的膜拜对象三目八臂的斗姆。
民间凡人忘了对她膜拜,但在道教信仰,天上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各星都要
朝拜这位女神。 根据各"北斗九星"经典或"斗姆"经典,她的地位比起由她化生的
九皇崇高,一方面可统领各星宿、左右对人间命运的影响,另一方又说不生不灭
的道理。
如果在《北斗本生经》中已解释了九皇是斗姆所生,那么基於华人孝道信仰,
斗姆当然是比九皇"高了一等"。所以在《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
之中,斗姆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解释和更高权威的推崇:

"斗母为北斗众星之母,斗为之魄,水为之精。"

在这部经中,斗姆的称号是中天焚炁斗姆元君,主治中天宝阁,是天下医治
之神。经中说明依经修行者不止自身可以与道合真,而且"劫劫生生玄祖宗亲皆得
解脱" 。
於是,随着九皇对众星神的制权扩张,斗姆的身份也最终成为"天中万星教主",
成为汉代所谓的"道母天尊",意即说,她是无极化身生养,由她"无极生太极,太
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生不息,生诸天众星月之明。少了斗姆,
天上诸星君便缺少能源,黯淡无光。
斗姆经典,其实不止一本,还有很多种。
例如:并未收载在道藏的《九皇斗姥说戒杀延生真经》,据说便是斗姆在摩
利支天受各星宿朝拜时说法,说出吃素的好处,并点明吃素的根本在於戒杀生,
又因而可延长寿命。
这本经典其实便是九皇斋素的理论来源。

(十)一心摄万法、道佛相融
从比较的角度去看道教斗姆经典所使用的词汇,我们显然可以发现到,它包
含了道教与佛教密宗交流的痕迹。实际上,回到典籍去考究,这种交流可能远溯
到唐代。
中国道教经典的写作格式有着文化交流、取人之长的痕迹。《道藏》中一些
经典的编排格式明显是受到佛教经典写作的格式影响。但反过来,在佛教传入中
国同时,中国佛教徒所持的北斗信仰也说明了道教对佛教的影响。
虽然北斗信仰在唐代之前曾受到冲击,屡受"削职削权",但北斗信仰从来都
未曾在民间和道教内部失势。它脱胎换骨的过程之中也影响到中国佛教,形成中
国《大藏经》有别於印度佛教原典的内容。尤其是佛教密宗,它接受了道教的北
斗信仰,又延续了古印度文化中所原有的北斗信仰,更进一步尊崇北斗为古佛地
位。
一旦印度佛教、婆罗门教,或西域其他宗教传统的北斗信仰传入中国大陆,
外来的北斗神话便不得不与道教的北斗信仰互相对照、相互交融,更促使北斗信
仰巩固其民间影响。包括来自印度的佛教高僧大德,接受了道教对北斗的一些认
识,也利用道教徒所熟悉的词汇编成佛典,争取道教与佛教徒的互相认同。
由唐代至清代,北斗信仰的内容虽然也经历了流传、演变、补充;但一贯表
现了其重要。另外,以道教为背景的北斗信仰,可以在道佛两教之中受到各自的
发挥,又互相交融,证实了不少中国宗教修行者是可道密双修,以一心摄万法的
特色。
《大正藏 密教部》的《北斗七星延命经》便是这种情形下出现的的代表作。
这部经很特别据说是婆罗门僧到唐朝"受持"的。
在这部经中,北斗七星个个是古佛化现。贪狼是"通证如来",巨门是"自在如
来",禄存是"成就如来",文曲是"吉祥如来",廉贞是"智辩如来",武曲是"游戏
如来",破军是"药师琉璃光如来"。
这类关於北斗的经书,直接以"北斗"为题的多收录在《大藏经》密教部,都
是唐代已流传的,其中包括了《佛说北斗星延命经》(婆罗门僧到唐朝受持此
经)、《北斗七星念诵仪轨》(唐金刚智译)、《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唐
大兴善寺阿闍梨述)、《北斗七星护摩法》(唐一行撰)。
在这几部经典中,《北斗七星念诵仪轨》说明的北斗只见八星、而且是八女。
只要"香花饮食供养,持念神咒结契","八女及一切眷属,现身随意奉侍,成就无
量愿求。"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则说:

"北斗七星者,日月二星之精也,囊括七曜,照临八方,上曜於天神,下
直於人间,以司善恶而分祸福。群星所朝宗,万灵所俯仰。若有人能礼拜供养,
长寿福贵,不信敬者,运命不久。是以禄命书云,世有司命神,每至庚申日,上
向天帝陈说众人之罪恶。重罪者则彻算,轻罪者则去纪。算书记告,即主命已者。
是故如来,为末世薄福短命夭死众生故,说是一字顶轮王召北斗七星供养护摩之
仪则。为供养者,令其属命星数削死籍,还付生籍。若诸国王於自宫中作曼茶罗,
如法护摩礼拜供养,北斗欢喜为拥护故,久居胜位恒受安稳;后妃夫人后宫彩女,
王子群臣三公百官人民炽盛,稼穑丰饶国土安宁;无有灾难不现怪异;疫病死亡
不起,境内怨敌群贼自然退散。故以是法甚为秘要。"

从据说是以"佛告文殊师利"为因缘说经的上述《北斗七星延命经》,可看到
是道经在佛教内部的演化。它绘有北斗七星图,七星上端各对应其中一位北斗七
星君之像,又在廉贞及武曲之间又另绘一颗星,其上也有位小星官的图像,一共
以八星对八位星官。七星像下各有一张道教格式符籙,北斗七星图之中第五廉贞
星和第六星武曲间还有的那颗小星,即外辅星,则没有相应的符籙。
星图下写着:南无贪狼星是东方最胜世界运意通证如来佛、南无巨门星是东
方妙宝世界光音自在如来佛、南无禄存星是东方圆满世界金色成就如来佛、南无
文曲星是东方无忧世界最胜吉祥如来佛、南无廉贞星是东方净住世界广达智辨如
来佛、南无武曲星是东方法意世界法海游戏如来佛、南无破军星是东方琉璃世界
药师琉璃光如来佛。
同时,这些长发如女装、持笏而立的各个星官,各自的图像之下都有各自的
说明。分属十二地支的不同生肖生人,各归一星所庇、各自有本人的禄食与所应
用的符籙.如贪狼星,在其星君像和符籙下写着:"子生人,向此星下生,禄食黍,
有厄宜供养此星及带本星符,大吉。"
本经亦强调北斗管人性命之贵贱祸福。七星之中,除为首贪狼主子生人
命,和最末破军星主午生人命,其余各星各主二种生肖地支之人命。
在这些密教部佛典中,这一世界的北方九星神成了东方各净土世界诸佛
菩萨在这一世界的化现身。北斗神是诸如来与这一世界众生结缘的化身。
七星的名称、以干支定生时的作法、司命神庚申日下降、本命星削死籍付
还生籍等说法,以及符籙的形式,显然都是道教影响。可以用作例证,说明道教
信仰在密教内渗融。
其实,整个密教部的经典之中,有多部经典都提倡密教的北斗咒。这些
经典又多有这类中印兼容、道佛相互结合的文字。如一行撰《宿曜仪轨》有提
及"先奉供虚空藏、文殊、普贤......后劝请九曜二十八宿天,北斗之中本命属星
以及泰山府君......"。还有题为"西天竺园婆罗门僧金俱吒撰集"的《七曜攘灾
卷》以及一行和尚所撰的《七曜星辰别行法》,也企图结合中印天文历法及命理
推算,互相比附相结於一体。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梵天火罗九曜》,内中录有源自印度的梵文北斗咒,
又按中国道教说法劝人遇厄运时"但以亥时面向北斗、至心祭拜本命神",另外又
附录了"葛仙公礼北斗法"。
这些据说在宋代之前已结集,至迟在唐代已完成的中国密教经典,一方
面让我们看到了唐朝时中国的佛道二教互相交融的一瞥;同时也有助我们理解
《云笈》和宋版道藏结集之前,中国道教北斗信仰已流行到唐代而大盛。唐代的
《道藏》已绝版,反而是从汉译《大藏》的流传使我们认识了道教北斗信仰在当
时的原始形式,以及确认它曾广泛地流行与受重视。

初稿曾于 2001 年由马来西亚道教组织联合总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刊印单行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