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母题与主题的联系与区别

—以巴尔扎克《高老头》为例

郭亚雄
(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 本文辨析了母题与主题的概念源流,从学理上分析了 究的基础上,属于叙事学的范畴。


两者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联系与区别,并以具体实例阐述了这组
2 主题与母题的联系与区别
易混的概念。
关键词: 主题 母题 高老头 我们已经指出,母题与主题分属于叙事与观念两个不同的范
中国分类号: I253. 3 文献标识码: A 畴,然而在文学作品的复杂系统中,两者的联系是确定无疑的,但
文章编号: 1673 - 2111( 2010) 03 - 0011 - 02 又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首先,母题的组合体现出了主题,是主
题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只有通过有着某一主题
主题( theme) 与母题( motif) 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造成 的文学文本才能归纳出母题( 像汤普森就从四万个故事中概括
这一境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不同语言环境使用这两个 出二十三类母题) ,单独抽出母题只是为了研究需要,实际其只
术语各自有其特定的意义,甚至不同批评家也各有不同; 另一方 存在于文本系统整体中。母题与主题的这种关系有点类似于汉
面,主题与母题之间那种复杂而微妙的联系也常为人忽略,以至 语中语素与词汇的关系: 语素构成词汇的意义而其本身含义却又
对这两个术语不加区分的使用。本文拟考察不同国家、批评家使 只能在词汇整体意义中体现。第二,母题在数量是有限的、在意
用这两个概念的情况,并以《高老头》为例具体分析、区别这组概 义上较为稳定,可以反复利用; 主题却丰富多变。我们从上古神
念。 话、故事中只能归纳出有限的母题( 虽然数量不确定) 。这些母
题在今天也被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材料,但由其表现的主题却发
1 概念源流
生了许多改变。如“变形”这一母题自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起
母题和主题学的思想最初是德国民俗学家在研究德国民间 直到现代卡夫卡的《变形记》、当代 J. K. 罗琳的《哈利·波特》被
故事的实践中提出的。格林兄弟在解释不同地域有相似的故事 无数作家运用,但这些作品的主题却千变万化。不少主题由于时
这一事实时提出了各民族主题相互影响、流变的思想。其后,由 代、 历史的原因被抛弃,但在任何时代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原始母
于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神话学的努力,母题和主题成为考查 题的重现。母题的这种反复可用的特征正说明了它和主题的一
叙事的基本切入点: 亚·维谢洛夫斯基在《历史诗学》一书中明 个很大不同: 母题是叙述单位,不含对事件的价值判断,而主题则
确定义了母题; V·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中提出了“功 总是蕴含着作者的某种判断。母题属于叙事范畴,作家在运用它
能”思想对维谢洛夫斯基的思想加以修正; 列维·斯特劳斯提出 只看重其构成情节的功能性,而主题属于思想范畴则必然会受到
“神话素”作为构成神话叙事文本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些概念的 特定时代的特定观念的影响,也因此造成了其不稳定的特征。由
提出无疑为丰富主题母题的研究打开了思路,同时由于各国语境 此还可推出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的特征。第三,某
以及批评家个人的侧重,这些概念又显得有些混乱。瑞士比较文 个主题如果被反复申说,便失去了对先在母题置换变形( displae-
学研究者弗朗西斯·约斯特指出: “在使用盎格鲁—撒克逊文字 ement) 的效果,成为一个套语( stéréotype) ,实际上已成为新的母
的国家里,主题分明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宗旨和它的中心思 题。例如战争的残酷与罪恶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大量出
想。”但在德语世界中,对等于英语 theme 一词的德文 Stoff,其含 现,成为一种固定模式,起到类似母题的作用成为情节生长点。
义则相当于英语的 motif。对于母题的定义,批评家们也是各执 《二十二条军规》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作品借用传统的
一词。维谢洛夫斯基在《历史诗学》中定义“母题是一种格式,它 战争叙述模式实际上表现一种生存的荒诞感。这类主题其思想
在社会生活的初期回答自然界到处对人所提出的种种问题,或者 上的意义变得不再重要,作品借用它主要是考虑其叙事( 构成情
把现实生活中一些特别鲜明的,看来重要的或者重复出现的印象 节) 的作用。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倾向于将母题定义为数量有限
固定下来。”母题的特征在他看来是“它的形象的单项的模式化, 的,客观的、可以反复利用的情节生长点,是最小的叙述单元; 主
初级的神话和民间故事的不可进一步分割的诸因素便是这样的 题是包含主观判断的,带有特定时代特征的对作品思想的概括,
母题。”但普洛普却认为母题可以在分,真正不可分的是叙事作 属于观念范畴,数量是无限的。主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类
品中人物的功能。“功能是民间故事中恒定不变的要素,无论这 似母题的作用。
些功能由谁来完成和怎样完成。功能构成一个故事的基本成 下面我们以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为例,具体分析一下母题
分。”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术语表则将母题定义为“在文学 与主题的分别与联系。小说大体上有两个主要的情节线索: 一
作品中作为一个话辞单位的象征的两个方面之一。”虽然这些概 是,高老头被女儿抛弃,悲惨的死去; 二是,拉斯蒂涅在各方面的
念各有其侧重,但有一点共通之处,母题的概念是建立在叙事研 诱惑下走向堕落,彻底融入了( 下转第 13 页)
文学界 ·11·
这是沃尔夫对第二对人物中精神分裂者的描述: 他不断地 本文以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对《邱园记事》进行分析,该语
提到 “鬼魂” ,在小说后面对他的描述中还会出现鬼魂和他看到 篇交替使用了照应、省略、连接、重述、上下义关系和搭配,使语篇
女人淹死在海中的情景。这一现象说明了死亡的阴影一直缠绕 结构紧凑,主题突出。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无序性、战
着他,挥之不去。而该小说写于 1919 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争对人的摧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运用语篇衔接来对文学
束之际,加之这个精神分裂者所谈到的战争,读者可以看到战争 文本进行分析,既实现了跨学科的结合,表明学科间的相互借鉴
给这些士兵带来的创伤,对人类的摧残。就像这位精神分裂者一 性,同时也体现了语篇衔接的实用性。
样,他再也回不到从前正常、平静的生活,不仅需要有人来照顾,
而精神上更是饱受折磨,永远活在过去痛苦的回忆中。 参考文献:
2) 上下义关系( hyponymy) : 就是指一个成分所表达的意义 [1]慕清. 语篇分析: 广袤的学术天地———第七届全国语篇
隶属于另一个成分所包含的意义范围之类,同时它也包括整体与 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撷萃[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3) .
[5]
局部的关系。如: “Women! Widows! Women in Black. ” 在这两 [2 ] Schiffrin,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M ]. Oxford:
个词和短语中,women 是整体,widows 和 women in black 是局部。 Blackwell,1944.
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战争对妇女的摧残,是战争把 women 变成 [3]Halliday,M. A. K & Hasan,R. Cohesion in English
了 widows,women in Black。 [M]. London: Longman,1976.
( 2) 搭配( collocation) : 包括篇章中所有语义相关联的词汇。 [4]苗兴伟. 语篇照应的动态分析[J]. 外语教学,2001,
“You have a small electric battery and a piece of rubber to insu- ( 6) .
late the wire,isolate? insulate?”[5]
这是该小说中精神分裂者的自言自语,他想到了 electric bat- ( 李琳( 1981 - )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
tery,自 然 也 就 想 到 了 insulate。electric battery 和 insulate 是 搭 助教; 周丽萍( 1981 - ) 女,江苏宜兴人,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
配。但他同时提到了 isolate,乃是内心的孤独不自觉地流露。 院 2008 级研究生)



( 上接第 11 页) 肮脏的现实社会。这两个主干情节可分别概括成 部作品运用的母题却少有不同看法。如果我们认同《高老头》的


两个母题: a. 遗弃; b. 堕落。在母题 a 的统摄下,作者安排了三个 主题是“揭露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
事件: 1. 高老头给每个女儿 80 万法郎的陪嫁,女儿对他不错; 2. 系”,那么必然可以得出这一主题产生在资本主义兴起并暴露弊
女儿渐渐疏远、嫌弃高老头; 3. 两个女儿彻底抛弃高老头。围绕 端之后,在时间上远远落后于小说采用的母题。这说明某一主题
母题 b 大体可分析出三个事件: 1. 拉斯蒂涅初涉世事,虽有虚荣 的产生是和作品写作的时代、当时社会的思潮息息相关,而母题
心但仍想通过正道获取名位; 2. 受到伏脱冷的诱惑,虽然拒绝但 却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并被各个时代的作家利用。例如,同样
实际开始心动; 3. 在看到高老头悲惨死去后,彻底抛弃一切道德 运用了“遗弃”这一母题,西班牙“唐璜”的传奇就旨在表现男子
以博取金钱名位。应该指出的是,在这些事件的叙述中也包含有 的荒淫,贵族道德的沦丧; 《高老头》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把家庭关
其他母题,例如伏脱冷劝诱拉斯蒂涅这一情节中就包含了诱惑者 系都变成了利害关系。很难想象巴尔扎克时代的人写一部现实
引诱良善这一母题,就像《旧约》中蛇引诱夏娃,可见情节是由母 题材的作品依然与“唐璜”传说有同样的主旨( 当时法国已经废除
题组合构成的; 另外,同一母题统摄下的情节模式是不同的,例如 了贵族制) ,同样不能要求“唐璜”时代的作家批判资本主义,虽然
同样是“抛弃”母题,济慈的诗歌《无情的可爱女人》中抛弃的动 两个时代的作家可能运用相同的母题。
因就是超自热的力量而不是《高老头》中的金钱。由此可见,母题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从“抛弃”、“堕落”这两个母题得到
是情节的生长点,统摄着情节的安排,但是不同作品中同一母题 了“揭露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
下的情节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个主题呢? 客观叙述与主观判断如何连接起来呢? 我们认为其
母题虽然是情节的“根”,情节却并不指向母题,而指向与文 间的中介是作家根据时代特征编织的叙述情节。巴尔扎克在构
本之外,具有抽象意义的主题。一般认为《高老头》的主题是“揭 造情节时加入了“金钱”这一元素,正是“金钱”推动了女儿对父
露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个句 亲的遗弃,拉斯蒂涅的堕落,也使得小说可能得到“批判资本主义
子中包含“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等抽象概念,与母题单一的、 金钱观”的主题。母题的叙述是客观的,但作家利用母题并加入
客观的叙述显然不同,它侧重于思想层面上的意义。它不再是客 各种元素( 如时代背景等) ,就不在是原始的、客观的母题,而是有
观的描述而是包含着鲜明的价值判断,参杂着作家个人的主观见 了主观的价值取向的情节,这样母题就通过情节与主题建立了联
解和批评家的分析维度。一部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或许有不同 系。
的主题,例如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高老头》会得到上述说法,
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或许会认为这部作品是对“恋父”情结的嘲 ( 郭亚雄 ( 1986 - ) 男,陕 西 汉 中 人,陕 西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讽。可见主题丰富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不同作品中甚至同一作品 2009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西文学比较与英美文学)
中也是如此。文本的开放性使之允许不同的主题归纳,但分析一

文学界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