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从洞穴喻看近现代认知论

周文婷 2315010218

在《理想国》第七章(514a-518c)i中,柏拉图以洞穴之喻阐释教育带给
人的意义,引发了人们对如何认识真相的思考。柏拉图认为,真相就像洞穴外
的太阳,通过教育,就能开化受蒙蔽的人,让他们走出洞穴之外看到真实的世
界。洞穴里的影子是虚假的、被扭曲的真理,各人眼中各不相同,都过分片面,
因而不是真正的真理。而洞穴之外,影子之外,存在绝对客观的自然世界可以
被人们认识。

柏拉图的比喻生动地呈现人们最朴素的认知观。然而,近代哲学开始质疑
人是否真的能够认知真理。康德的认识论则认为,人们也许能摆脱桎梏,但不
可能走出洞穴,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本身。人们只能通过由感官和智力构建的
经验世界,而无法认识“物自体”,即事物的真实存在ii。洞穴中的“影子”是
人们唯一能接触到的影像,人类的感官和认知限制了对所谓“真理”的认知。
可以说,康德将人类的认知能力看作一个无法跨越的“洞穴”,人类无法跨越
“知识和意见”的界限。

尼采的视角主义沿着康德的想法更进一步。尼采认为,所有真理都是从特
定视角出发,而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统一的真理。每个人从不同角度看到洞壁上
的阴影。每个人描述的“影子”都有价值,虽然有局限和不足,但都是真理的
一个片面。尼采反对绝对的真理,主张“重估一切价值”,认为所谓“真理”
是由于在权力意志的斗争中占据优势,并非由于正确。如同盲人摸象,每个人
都用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阐释自己对一件事物的理解,从而更了解真相。如
同一个二维生物,只能看到三维立体投射在平面上的影子;而我们作为三维生
物,也只能在构建并想象四维投落在三维的影子。人类的认知无法真正认知
“真相”,但我们可以在人类理解范围内得到那个最像“真相”的影子。“没
有事实,只有阐释”iii,人们看不到太阳,只有影子,模糊了“知识和意见”
的界限。
klagvasv。。。。。。。。。。。。。。。。。。。。。。。。。。。。。。。。。。。。。。。。。。。。。。。。。。。。。。。。。。。。。。。。。。。。。。。。。。。。。。。。。。。。。。。。。。。。。。。。。。。。。。。。。。。。。。。。。。。。。。。。。。。。。。。。。。。。。。。。。。。。。。。。。。。。。。。。。。。。。。。。。。。。。。。。。。。。。。。。。。。。。。。。。。。。。。。。。。。。。。。。。。。。。。。。。。。。。。。。。。。。。。。。。。。。。。

既然不存在绝对真理,哲学也逐渐转向对“影子”的直接研究。现象学专
注于意识如何构建和体验现象,通过对“影子”的经验描述,揭示现象背后的
本质。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主张“悬搁”外在世界,回归体验和意识本身iv。他
试图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囚徒不仅接收现象,更积极主动地构建并理解现象,
从而通过影子来理解本质。不同于视角主义,现象学并不认为真理不可认知,
是超越经验的存在。梅洛-庞蒂认为囚徒通过身体不断感知影子,可以逐渐建立
与世界的联系,从而感知真相。v

真理甚至成为不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甚至是无法忍受的。萨特的戏剧
《禁闭》便用无处不在的“光”象征真相vi。与但丁笔下昏天黑地、充满妖魔鬼
怪的地狱不同,萨特的地狱是一间有着装饰的客房,永远亮着灯。这里的
“光”象征着无时无刻的自我意识和他人的持续审查。柏拉图洞穴喻中的“太
阳”,是良善和真理的源泉;而萨特的地狱中的“光”,成了地狱中折磨罪人
的刑具。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审察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38a);那么萨特展现了
另一种观点,经过审察的人生是过不下去的。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人对选择
承担了全部责任,而这种持续的自我反省带来了焦虑和痛苦。绝对真相绝非人
类能够承受,因为它直视人之存在的荒谬和虚无。

在后现代理论中,即使真理不再唯一,那么就该批判和分析充斥在生活中
所谓“真理”。象征权威的“太阳”选择性地照亮一部分物体,称它们为“真
相”。福柯引入了“权力”与“话语”,展现了权力如何通过话语实践来构建
社会的”真理“,不同背景下,权力机构如何通过教育、法律、媒体等手段宣
传特定的价值观。囚徒能看到的是权力操纵下的皮影,而解放的人也只能看到
权力如何操纵真相,而远非真相vii。德里达进一步倡导视角主义,强调文本的
多样性和不稳定性viii。作为权威的“太阳”不仅构建了所谓“真理”,并将其
他可能的阐释和理解排除在外,甚至阻碍理解完整真理。被历史和文化建构的
“善和真理”不仅不是普遍永恒的标准,还会成为屏蔽真相的“信息茧房”。

从启蒙心智的理性之“光”,到无法追寻的绝对真相,再到难以承受的事
实,人类对于认知世界的态度从乐观转向相对悲观。这样的发展恰恰应证了人
们对认知事物的方法理解得更加深刻。通过柏拉图最早的“洞穴之喻”,浅疏
理近现代哲学对认知的观点,希望今后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我们需要保持
谦卑,意识到自己认知的缺陷,从而更加审慎包容地看待事物。
i
Plato. (c. 380 B.C.E.). Republic.
ii
Kant, I. (1781).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ii
Nietzsche, F. (1901). The Will to Power. Vintage Books.
iv
Husserl, E. (1913). 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v
Merleau-Ponty, M. (1945).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Routledge.
vi
Sartre, J.-P. (1944). No Exit. Gallimard
vii
Foucault, M. (197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Pantheon Books.
viii
Derrida, J. (1967). Of Grammatolog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