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9

学校代码 10701 学 号 19021211335

分 类 号 TN82 密 级 公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幅相调制超表面对电磁波的调控及应用

作者姓名: 岳琴棉

领 域: 电子与通信工程

学位类别: 工程硕士

学校导师姓名、职称: 朱诚 副教授

企业导师姓名、职称: 张坚 高 工

学 院: 电子工程学院

提交日期: 2022 年 6 月
Design of Amplitude-Phase Modulated
Metasurfa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 thesis submitted to
XIDI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Engineering

By
QinmianYue
Supervisor: Cheng Zhu Title: Associate Professor
Supervisor: Jian Zhang Title: Reseach Fellow
June 2022
西 安 电子科 技 大 学


学 位论 文 独 创 性 ( 或 创 新性 ) 声 明

秉承 学 校 严谨 的 学 风 和 优 良 的 科学 道 德 本 人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论 文 是 我 个 人 在 导 师
, 

指 导 下 进 行 的 研 宄 工作 及 取 得 的 研 宄 成 果 。 尽 我 所知 ,
除 了 文 中 特 别加 以 标注和 致谢


中 所罗 列 的 内 容 以 外 ,
论 文 中 不包 含 其 他 人 己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
也不包含


为 获 得 西 安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或 其 它 教 育 机 构 的 学 位或 证 书 而 使 用 过 的 材 料 与 我 同工


作 的 同 事 对 本 研 宄 所 做 的 任 何 贡 献 均 己 在 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并表 示 了 谢 意 

学 位 论 文 若有 不 实 之 处 本 人 承担 切法 律 责 任

, 

本人 签 名 : 在 拜 裤 
日 期 :


西 安 电 子科 技 大 学


关于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的 说 明

本人 完 全 了 解 西 安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有 关 保 留 和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 即 : 研究生


在 校 攻 读 学 位 期 间 论 文 工 作 的 知 识 产权 属 于 西 安 电 子 科技 大学 。 学 校 有 权保 留 送 交


论文 的 复 印 件 ,
允许查 阅 、 借阅论文 ; 学校可 以 公 布 论文 的全部或 部分 内 容 ,
允许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其 它 复制 手 段 保 存 论 文 。 同 时 本人 保证 ,
结合 学 位 论 文研 宄 成 果


完成 的 论 文 、 发 明 专利等 成 果 ,
署 名 单位 为 西 安 电子 科技 大 学 

保 密 的 学 位 论 文在 _ 年 解 密 后 适 用 本授 权 书 

. 、

本 人签 名 :
杳琴 棉 
导 师 签 名 :

T -

H 

日 期 :

日 期 : i〇 n 


摘要

摘要

在现代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电磁波前赋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实现特定的远场方向图来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电磁超表
面作为一种平面型的人造复合电磁结构,由于具有剖面低、设计灵活、加工便捷、损
耗低等明显优势在电磁波调控与设计领域成为研究热点,其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电磁性
能为实现对电磁波的完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本文主要研究电磁超表面对电磁
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控机理,分别设计了反射型超表面、透射型超表面和全空间调
制超表面,最终通过对电磁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控实现了一维波束赋形、二维波束
赋形和双方向波束调控,且全波仿真分析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结果都与理论预期一致。
本文的具体研究成果与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设计了一种反射型波束赋形超表面。首先分析了一种反射型幅相双控超表面
单元的电磁特性,建立起单元结构参数与反射系数的幅值和相位的对应关系。然后,
根据直线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的波束赋形方
法,其主要思想就是通过多个低副瓣笔形波束的叠加逼近目标方向图。最后,分别以
一维平顶波束和余割平方波束为目标方向图,将计算得到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应用
于超表面设计中,通过全波仿真计算得到了具有低副瓣特性的一维平顶波束和余割平
方波束,副瓣电平均小于-20dB,主瓣区域形状均与预期一致,同时两款波束赋形超
表面天线均具有一定的宽带特性。
2、设计了一种透射型波束赋形超表面。首先仿真分析了一款透射型幅相双控超
表面单元的电磁特性,确定了单元结构参数与透射系数的幅值和相位的对应关系。然
后,基于二维平面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分析了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实现二维波束
赋形的原理以及过程,分别以矩形平顶波束和三角形平顶波束为目标方向图,求得了
其各自所需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基于此设计了幅相双控超表面阵列,通过全波仿真计
算在透射方向得到矩形平顶波束和三角形平顶波束远场方向图,均实现了小于-20dB
的副瓣电平,且主瓣赋形效果良好。最后,对矩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进行加工测试,
得到的实测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一致。
3、设计了一种全空间调制超表面。通过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制,在反射方向和
透射方向实现不同的功能。首先,仿真分析了一种多层结构的超表面单元,采用 x
和 y 极化平面波分别激励,得到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随单元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然
后,分析了 OAM 涡旋波束的产生原理,并根据场叠加理论得到同时生成多个不同阶
OAM 涡旋波束所需要的相位分布;另外,根据上面所述的二维波束赋形方法,得到
实现低副瓣四波束所需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最后,将设计的超表面阵列进行全波

I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仿真计算,在 y 极化波激励时,通过主极化反射系数相位的调制,在反射方向得到模
态值分别为±1 的两个 OAM 涡旋波束;当采用 x 极化波激励时,通过对交叉极化波
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制,在透射方向实现低副瓣的四波束赋形。

关 键 词:电磁超表面, 幅度和相位调制, 波束赋形, 低副瓣, 涡旋波束

II
ABSTRACT

ABSTRACT

Shaping the wave-fron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M) wave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radar systems. Through beam-
forming technology, specific far-field pattern can be realized to meet the need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scenarios. As a planar artificial composite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
metasurfaces have drawn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the area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manipulation due to their obvious advantages, such as low profile, flexible design, simple
fabrication and low loss. Their uniqu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s provide a scheme for
the complete contro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This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simultaneous modulation of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Reflective
metasurfaces, transmissive metasurfaces and full-space modulation metasurfaces are
designe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amplitude and phase, one-
dimensional beam-forming, two-dimensional beam-forming and full-space beam regulation
are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 The spec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reflection-type beam-forming metasurfaces are designed. Firstly, th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eta-atom with simultaneous modulation of amplitude and phase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lement's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the amplitude-phase of the reflected coefficients are establish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array pattern synthesis theory, the beam-form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Taylor
synthesis method and th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is analyzed. The target pattern is
approached by the superposition of multiple pencil beams with low-sidelobe. Finally, taking
the one-dimensional flat top beam and the cosecant square beam as the target pattern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ed excitation distribution is applied to the metasurface design, and
the one-dimensional patterns with low sidelobe are obtained by full-wave simulation. For
flat-top beam and cosecant square beam, the side lobe levels are less than -20dB, and the
shapes of the main lobe are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s. At the same time, both beam-
forming metasurfaces have certain broadband characteristics.
2. Beam-forming metasurfaces are designed in transmission geometry. Firstly, th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eta-atom with simultaneous modulation of amplitude and

III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hase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lement's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the amplitude-phase of the transmitted coefficients are determined.
Then,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planar array pattern synthesis theory,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two-dimensional beam-forming realized by the Taylor synthesis method and th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are analyzed. Taking the rectangular flat-top beam and the triangular
flat-top beam as the target pattern, respectively, the required excitation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is, the metasurfaces with simultaneous amplitude and phase modulation are designed,
and the far-field patterns of rectangular flat-top beam and triangular flat-top beam are
obtained through full-wav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These
patterns have low sidelobe levels and desired shape in main-lobe. Finally, the rectangular
flat-top beamforming metasurface is processed and measured,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ull-wave simulation results.
3. The metasurfaces with beam steering are designed in full space. Through simultaneous
modulation of amplitude and phase, different functions are achieved in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directions. Firstly, the element with a multi-layer structure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x- and y-polarized plane waves are used to excite respectivel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flected/transmitted coefficients 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element are obtained. Then, the gen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OAM vortex beam is analyzed,
and the phase distribution required to generate multiple OAM vortex beams of different
orders simultaneously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field superposition theory.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two-dimensional beam-forming method described above, the excitation
amplitude and phase distribution required to realize the low-sidelobe quad-beam are
obtained. Finally, the designed metasurface is subjected to full-wav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When the metasurface is excited by the y-polarized wave, two OAM vortex beams with
modal values of ±1 are obtained in the reflection direction by modulating the phase of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polarization; When using the x-polarized wave excitation,
through the simultaneous modulation of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cross-polarized wave,
four beams with low side lobes are realized in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Keywords: Metasurface, Modulation of phase and amplitude, Beamforming, Low sidelobe


Level, Vortex beam

IV
插图索引

插图索引

图 1.1 世界上第一块左手材料[5] .......................................................................................2


图 1.2 Schurig 等人制备的超材料隐身设备[6] .................................................................3
图 1.3 隐身地毯[8] ...............................................................................................................3
图 1.4 基于电磁超表面的广义斯涅耳定律[20] .................................................................4
图 1.5 基于电磁超表面的(a)异常反射[21],(b)全息成像[25] ............................................5
图 1.6 基于离散幅度和相位调制的超表面全息[24] .........................................................5
图 1.7 基于幅度和相位调制的超表面衍射光栅[34] .........................................................6
图 1.8 幅相双控圆极化超表面天线[37] .............................................................................7
图 1.9 基于幅度和相位调制的艾里波束[39] .....................................................................7
图 1.10 基于幅度和相位调制的平顶波束赋形[40] ...........................................................8
图 2.1 经典斯涅耳定律示意图 ........................................................................................11
图 2.2 广义斯涅耳定律示意图 ........................................................................................13
图 2.3 N 个天线单元组成的直线阵列 ............................................................................15
图 2.4 M×N 个天线单元组成的平面阵列 ......................................................................16
图 2.5 连续线源上的对称电流分布 ................................................................................17
图 2.6 离散化的电流分布 ................................................................................................18
图 2.7 不同主副瓣电平比对应的泰勒幅度分布 ............................................................19
图 3.1 单元结构与仿真设置示意图[35] ...........................................................................21
图 3.2 在 10GHz 处单元的反射系数随参数的变化规律 ..............................................23
图 3.3 在 5-15GHz 频段内单元反射系数随参数的变化规律 .......................................24
图 3.4 离散泰勒幅度分布及其对应的归一化远场方向图 ............................................26
图 3.5 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示意图(平顶波束) .........................................................27
图 3.6 直线阵列形成一维平顶波束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 ............................27
图 3.7 一维平顶波束超表面阵列 ....................................................................................28
图 3.8 理想平面波激励下一维平顶波束方向图 ............................................................28
图 3.9 20×20 超表面阵列实现一维平顶波束赋形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29
图 3.10 Vivaldi 天线结构 .................................................................................................29
图 3.11 一维平顶波束相位补偿原理示意图 ..................................................................30
图 3.12 馈源 Vivaldi 天线辐射到超表面位置处的初始电场分布 ................................31
图 3.13 一维平顶波束幅度补偿原理示意图 ..................................................................31
图 3.14 平顶波束的二维远场方向图 ..............................................................................32

V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3.15 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以及三维远场方向图 ......................................................32


图 3.16 一维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的频率特性 ..............................................................33
图 3.17 直线阵列形成一维余割平方波束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 ..................34
图 3.18 一维余割平方波束幅度和相位补偿原理示意图 ..............................................34
图 3.19 余割平方波束的二维远场方向图 ......................................................................35
图 3.20 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以及三维远场方向图 ..............................................35
图 3.21 一维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的频率特性 ......................................................36
图 4.1 单元结构与仿真设置示意图 ................................................................................37
图 4.2 单元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规律 ................................................38
图 4.3 在 10GHz 处,单元的透射系数随参数  和  的变化规律 ..............................39
图 4.4 在 5-15GHz 频段内单元透射系数随参数的变化规律 .......................................40
图 4.5 基于透射型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原理示意图 ................................................41
图 4.6 平面阵列的泰勒幅度分布及三维归一化远场方向图 ........................................42
图 4.7 理想矩形平顶波束方向图 ....................................................................................43
图 4.8 由泰勒方法计算的矩形平顶波束 3D 归一化方向图 .........................................43
图 4.9 矩形平顶波束所需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 ............................................................44
图 4.10 喇叭天线远场方向图以及电场幅度分布 ............................................................44
图 4.11 矩形平顶波束的幅度和相位补偿原理示意图 ..................................................45
图 4.12 10GHz 处矩形平顶波束的二维以及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45
图 4.13 三角形平顶波束的幅度和相位补偿矩阵 ..........................................................46
图 4.14 三角形平顶波束的二维以及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46
图 4.15 超表面实物结构 ..................................................................................................47
图 4.16 超表面测试环境设置 ..........................................................................................47
图 4.17 测试得到的矩形平顶波束在 φ=0°和 φ=90°面的二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48
图 5.1 双功能超表面单元结构示意图 ............................................................................51
图 5.2 超表面单元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 ............................................52
图 5.3 y 极化波激励时,主极化反射系数随 L 的变化规律 ........................................53
图 5.4 x 极化波激励时,交叉极化透射系数随参数  和  的变化规律 .....................54
图 5.5 拓扑荷值 l 为±1 的 OAM 波束相位补偿原理 ....................................................56
图 5.6 不同模态值双 OAM 波束的相位补偿分布 ........................................................56
图 5.7 在 Matlab 中计算得到的低副瓣四波束 3D 归一化方向图................................57
图 5.8 低副瓣四波束的幅度和相位补偿分布 ................................................................57
图 5.9 全空间调制超表面阵列模型 ................................................................................58
图 5.10 双 OAM 涡旋波束的二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58

VI
插图索引

图 5.11 在距离超表面 500mm 处,横截面上的电场幅度和相位分布........................59


图 5.12 OAM 涡旋波束的模态占比分析 .......................................................................59
图 5.13 透射方向的低副瓣四波束远场方向图 ..............................................................60

VII
表格索引

表格索引

表 3.1 形成平顶波束的 8 个笔形波束的方向角和权重值 ..............................................27


表 4.1 本章节工作与参考文献[40]的结果比较 ...............................................................49

IX
符号对照表

符号对照表

符号 符号名称

E 矢量电场强度

H 矢量磁场强度
 波长

k 空间波矢量
r 相对介电常数
 磁导率
mm 毫米
dB 分贝
GHz 吉赫兹
n 等效折射率
° 度

XI
缩略语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缩略语 英文全称 中文对照


CST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计算机仿真技术
HFSS 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 高频结构仿真器
Matlab Matrix Laboratory 矩阵实验室
OAM Orbital Anglular Momentum 轨道角动量

XIII
目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I
插图索引 ...............................................................................................................................V
表格索引..............................................................................................................................IX
符号对照表..........................................................................................................................XI
缩略语对照表 ...................................................................................................................XI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电磁超材料 ...................................................................................................2
1.2.2 电磁超表面 ...................................................................................................4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 ....................................................................................................8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9
第二章 电磁超表面及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11
2.1 引言 ......................................................................................................................11
2.2 电磁超表面调制理论 ..........................................................................................11
2.2.1 经典 Snell 定律...........................................................................................11
2.2.2 广义 Snell 定律...........................................................................................13
2.2.3 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14
2.3 本章小结 ..............................................................................................................19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21
3.1 引言 ......................................................................................................................21
3.2 超表面单元的仿真与分析 ..................................................................................21
3.3 一维波束赋形超表面设计 ..................................................................................24
3.3.1 一维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 ........................................................................26
3.3.2 一维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 ................................................................33
3.4 本章小结 ..............................................................................................................36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37
4.1 引言 ......................................................................................................................37
4.2 超表面单元的仿真与分析 ..................................................................................37
XV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3 二维波束赋形表面设计 ......................................................................................41


4.3.1 矩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设计 ................................................................42
4.3.2 三角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设计 ............................................................46
4.3.3 加工测试 ....................................................................................................47
4.4 本章小结 ..............................................................................................................49
第五章 基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双功能器件设计 ..........................................................51
5.1 引言 ......................................................................................................................51
5.2 超表面单元的仿真与分析 ..................................................................................51
5.3 全空间调制超表面器件设计 ..............................................................................54
5.3.1 设计原理 ....................................................................................................54
5.3.2 仿真设计 ....................................................................................................57
5.4 本章小结 ..............................................................................................................60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3
6.1 工作总结 ..............................................................................................................63
6.2 未来展望 ..............................................................................................................64
参考文献 ..............................................................................................................................65
致谢 ......................................................................................................................................69
作者简介 ..............................................................................................................................71

XVI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可以实现射频导波能量与无线
电波能量之间的转换,并且可以对能量进行空间分配;另一方面,可以辐射或接收特
定极化的电磁波。通常,单个天线的方向系数、增益、频带宽度等电参数性能有限,
无法满足复杂的通信环境要求,因此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的阵列天线得到广泛研究与
应用。在雷达通信、导航、探测、卫星通信等领域常常需要阵列天线可以辐射特定形
状的远场方向图,并对其方向性、增益、副瓣电平、波束宽度、极化特性等提出一定
要求。例如,在雷达探测和目标跟踪系统中,通常要求阵列天线实现具有高增益和低
副瓣特性的远场方向图,而且还要保证主瓣宽度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雷达系统高效
且精确地工作;在卫星通信系统或基站中,平顶波束方向图可以保证目标区域内稳定
的无线信号传输;在警戒与搜索雷达系统中,余割平方方向图可以实现波束覆盖区域
内等功率信号接收。另外,多波束方向图、和差波束方向图等在无线电通信领域都有
着非常重要的应用。然而,利用阵列天线实现类似上述这些功能需要设计复杂的馈电
网络,且加工难度和成本较高。
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s)是一种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人造电磁结构,通过超
材料单元的合理排布可以实现对电磁波的有效调控,这一新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研
究人员们的关注并被应用于实际研究中,但由于这种三维块状结构加工难度大、损耗
高、色散效应明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得到推广。
电磁超表面(Metasurfaces)是由亚波长结构在二维平面内有序排列形成的具有
特定功能的电磁结构,通常具有周期或准周期的排列形式,其延续了电磁超材料所具
有的特殊的电磁特性,并且能以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调制电磁波前,如幅度、相位、
极化方式等。超表面是一种应用于电磁波前调控的非常有前景的方案,其厚度薄、加
工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馈电网络设计。
极化、幅度和相位是电磁波的重要属性,决定着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相位调制超
表面可以通过聚焦相位实现波束聚焦以达到高增益的效果,也可以改变单元排布方式
实现波束异常偏转、波束分离、涡旋波束等,这就要求超表面单元对电磁波的相位响
应范围可以覆盖 360°,不同结构参数的超表面单元按照指定的方式在二维平面内进
行排列就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实际上,幅度和相位都影响着电磁波的传播,因此仅
仅调控相位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为了能更有效地控制电磁波前,
幅度和相位这两个自由度需要同时控制。例如,同时调制激励幅度和相位的全息超表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面可以实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低副瓣波束、平顶波束、余割平方波束、和差波束等
赋形波束方向图的实现也需要激励幅度和相位的同时控制以得到与目标方向图更贴
近的效果。因此,幅相双控超表面的研究在电磁波调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雷达
与通信系统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超材料与超表面作为一种新型人造复合结构,在亚波长尺度内的精细设计可以实
现超越自然材料的电磁性能,成为控制电磁波传播特性的一种重要方案,在光学、电
磁学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与此同时大量新型超材料/超表面器件不断涌
现。下文是关于国内外超材料与超表面的发展现状的阐述。

1.2.1 电磁超材料
电磁波作用于不同媒质上时会表现出不同的传播特性,这取决于媒质固有的属性。
而在电磁学中介电常数  和磁导率  是表征材料的特性的关键参数。  和  均大于
零的材料是人们所熟知的,在电磁理论中已有完备的解析来说明电磁波的传播方式以
及特性。那么是否存在这两个重要参数为负数的媒质呢?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
物理学家 Veselego 等人才从理论上分析并验证了这种媒质存在的合理性[2],并分析了
负折射和逆多普勒效应等一些奇异的物理现象,这可以说是超材料的发展史的开端。
但是由于现实的局限性,人们并未对此领域给与过多地关注。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英国学者 J. B. Pendry 等人先后提出了一种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结构,通过周期
性排列的金属细线[3]结构实现介电常数小于零,通过周期性排列的开口谐振环[4]结构
实现了小于零的磁导率。在 21 世纪之初,美国科学家 D. R. Smith 等人在 Pendry 工作
的基础上将金属线与开口谐振环组合并进行周期性排列,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具有
负折射率的电磁材料[5],此后也在实验中观察到了负折射现象,如图 1.1 所示,这项
成果推动了超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图 1.1 世界上第一块左手材料[5]

2
第一章 绪论

随着科学工作的不断推进,有关超材料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将超材料广泛应用于
控制电磁波的传播,开始不断涌现出不同功能的超材料设备。超材料在隐身技术方面
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 2006 年,J. D. Pendry 等人的工作分析了基于光学变
换理论的电磁隐身技术,即通过设定某些关键参数来控制电磁波的传播方向[6]。D.
Schurig 等人在同年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微波频段的超材料“隐身衣”[7],如图 1.2 所示,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开口谐振环结构引导电磁波向其他方向传播,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
的隐藏。

图 1.2 Schurig 等人制备的超材料隐身设备[6]

2009 年,D. R. Smith 课题组与东南大学崔铁军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种平面式“隐


身地毯”[8],由非谐振超材料单元构成,可以在较宽的频带内工作,如图 1.3 所示。2011
年,云南大学黄铭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交互式隐身斗篷,在实现目标隐身的同时可以
进行电磁信号的收发[9]。此后,基于超材料的隐身技术和新型器件日益增多[10][11]。

图 1.3 隐身地毯[8]

除隐身之外,电磁超材料在电磁波集中器 [12] 、超级透镜 [13][14][15] 、光学器件 [16][17]、


超材料天线[18][19]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比如,超材料吸波器,它可以
使入射到器件上的电磁波被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实现非常低的反射/透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射。新型电磁超材料应用于传统天线上可以提高天线增益、改善阵列天线单元间的耦
合、实现多频工作等。电磁超材料新颖的物理特性以及设计灵活性为电磁波传播特性
的调控提供了一种非常先进的方案,并在未来军事、工业、通信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
应用前景。

1.2.2 电磁超表面
尽管电磁超材料在开拓一系列新的基础物理和潜在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推动了
电磁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但三维超材料结构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加工制造工艺复杂,
难以集成、损耗大等,这也使得超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面临巨大挑战。此后,有
关二维平面电磁结构的研究开始逐渐兴起。近年来,电磁超表面作为实现电磁波完全
控制的替代方案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
电磁超表面是由人工设计的平面结构,通过不同尺寸的单元结构有序排列组成,
具有周期性或准周期性,具有远小于波长的厚度,它延续了超材料非同寻常的物理特
性,能够在亚波长尺度范围内实现对电磁波前的调控。在 2011 年,哈佛大学 Cappaso
等人提出广义 Snell 定律的概念与理论[20],他们设计了由 V 形单元结构构成的超表面
模型来控制电磁波的相位分布,并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了在实验中异常折射和异常反
射现象的发生,验证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如图 1.4 所示。至此有关超表面的概念
才被正式提出,基于广义 Snell 定律的相位调制超表面迅速进入到研究人员们的视野
中,成为电磁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图 1.4 基于电磁超表面的广义斯涅耳定律[20]

广义 Snell 定律的提出与应用为传输/反射电磁波前的操纵开辟了广阔的可能性。
近年来,电磁超表面在新型器件应用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被广泛地应用于异常折
射/反射[21][22] [23]、全息成像[24][25][26]、超薄平面透镜[27][28][29]、涡旋波束发生器[30][31][32]
等领域,推动了电磁领域中新型器件的发展,也为实现更加高效的电磁波调制方式提
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方案,如图 1.5 所示。

4
第一章 绪论

图 1.5 基于电磁超表面的(a)异常反射[21],(b)全息成像[25]

此前有关超表面的众多研究大多是通过改变超表面单元的几何结构参数实现
360°的相位覆盖,当入射电磁波照射到不同排列方式的超表面上时,就可以实现对
电磁波相位的任意调控。然而,幅度和相位都是电磁波的重要属性,要想实现对电磁
波的完全控制,必须同时考虑幅度和相位这两个自由度。关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研究
最初开始于光学领域,在某些重要的应用中,如全息成像、激光束整形、复波场合成
等,需要操纵这两个自由度来生成高分辨率的全息图像。在参考文献[24]中,提出了
一种超薄全息超表面,在可见光范围内调制振幅和相位,实现高分辨率和低噪声的全
息图像,如图 1.6 所示,通过超表面全息技术,可以精确获取物体散射波前的振幅和
相位信息,实现高分辨率的全息图像。但该文献中超表面单元调控幅度和相位的能力
有限,因此仅实现了离散幅度和相位的控制。

图 1.6 基于离散幅度和相位调制的超表面全息[24]

在 2014 年,天津大学张伟利教授课题组[33]提出一款“C”形超表面单元,该单
元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极化转化并且通过不同的结构参数来分别控制电磁波的幅度和
相位。该课题组利用这款单元设计实现了太赫兹频段的多级衍射光栅超表面,且可以
灵活设计各衍射级的强度大小,如图 1.7 所示。2016 年,该课题组利用此单元又设计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现了幅度和相位同时调制的超表面全息图,与传统仅相位或仅幅度控制的全息图相
比,可实现更高质量和高分辨率的全息成像[34]。但是,这款超表面单元的幅度调控范
围最大仅为 0.43。

图 1.7 基于幅度和相位调制的超表面衍射光栅[34]

2016 年,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课题组[35]提出一种超薄超表面,通过改变“I”形
超表面单元的几何结构和方向,独立地调控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且在较宽频带范围
内最大振幅大于 0.82,相位满足 360°覆盖,实现了异常反射波束超表面。可见,幅
度和相位的独立控制为重构电磁波前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另外,超表面也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天线性能,实现高增益、低副瓣等。超表面天
线推动了天线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具有独特的波束辐射能力,是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微
波器件。在 2018 年,空军工程大学王光明教授课题组[36]研究了幅相双控超表面对天
线主瓣和副瓣的控制。通过在超表面上设计聚焦相位分布实现具有高增益的笔形主波
束,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泰勒幅度分布来控制远场方向图的副瓣电平,该超表面天
线用于线极化电磁波的调控。在 2020 年,该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相位混合超表
面实现圆极化电磁波幅度和相位响应的独立和任意控制的方案[37],该超表面集成了几
何相位和传输相位,使用传输相位对电磁波的幅度进行控制,几何相位用于控制电磁
波的相位响应。首先设计了一个振幅可调的波束偏转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
成功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增益和低副瓣特性的圆极化超表面反射阵天线,如图 1.8 所示。
通过对电磁波幅度、相位、极化的灵活控制,新型高增益低副瓣超表面天线在无线通
信领域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6
第一章 绪论

图 1.8 幅相双控圆极化超表面天线[37]

艾里光束(Airy beam)由于其无衍射、自加速和自愈特性,在光子应用中是必
不可少的,二维超表面为实现亚波长尺度范围下产生艾里波束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前景
的方案。与仅相位调制超表面产生的艾里波束相比,幅度和相位同时调制的超表面用
于生成 airy 波束更高效、准确。在 2019 年,华东师范大学朱守正教授课题组设计了
双频段幅相双控超表面单元,在太赫兹频段将单元结构进行有序排列组成超表面,在
平面波激励下产生 Airy 波束,验证并分析了艾里波束的无衍射、自动偏转和自愈特
性,最后利用镜像排布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可以实现聚焦的设备[38]。2020 年,空军
工程大学王光明教授课题组通过幅度和相位同时调控的超表面实现了微波频段的反/
透射艾里波束发生器,在超宽带下实现了接近极限的高效率[39],如图 1.9 所示。

图 1.9 基于幅度和相位调制的艾里波束[39]

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幅相双控超表面在特殊波束赋形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电磁波振幅、
相位、极化的灵活控制,应用阵列天线相关理论实现特定的远场方向图,这为波束赋
形阵列天线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替代方案。在 2019 年,空军工程大学王光明教
授课题组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幅度和相位,设计了能产生平顶波束的透射超表面[40],如
图 1.10 所示。同年,崔铁军教授课题组提出复反射系数叠加理论,设计了具有幅度
和相位调制的超表面,实现了任意方向角的多波束赋形,并可以控制波束的强度[41]。
在 2020 年,一种各向异性的透射电磁超表面被提出,它能够对两个线性正交极化的
主极化的相位和幅度响应进行独立和同时控制。通过改变几何参数,所提出的结构的
传输响应可以满足全相位覆盖,以及一定范围可调的振幅。在 x 极化波入射时,实现
三个等功率不同指向的笔形波束;在 y 极化入射时,实现三个等功率不同角度且不同
阶数的 OAM 涡旋波束[42]。

图 1.10 基于幅度和相位调制的平顶波束赋形[40]

数字编码超表面为设计基于超表面的功能器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通过合理
排列编码序列,可以对照射到超表面上的电磁场进行调制,用于波前设计、幅度控制、
极化转换等方面。幅度和相位联合调制的编码超表面在数字波束赋形方面具有明显的
优势,在现代通信和雷达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 2020 年,一种传输型编码超表面
被提出,通过 2 位相位和 1 位幅度编码单元设计实现了具有可控发射功率的 OAM 涡
旋波束[43]。2021 年,崔铁军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使用 2 位相位和 2 位幅度的数字编
码超表面,设计了具有任意功率强度比的多波束器件[44]。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

本文创新点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1) 基于直线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采用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设计了一维波束
赋形超表面天线,实现了反射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控制,且得到低副瓣的远
场方向图。

8
第一章 绪论

(2) 基于平面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设计了幅相双控超表面天线,在透射方向实
现二维波束赋形,且具有较低的副瓣电平。
(3) 提出一种全空间调制的幅相双控超表面天线,在反射方向和透射方向分别实
现独立的波束调控功能。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本小节给出本文的工作结构安排,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
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然后简要回顾并总
结了电磁超材料与电磁超表面的发展历程。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对超材料与超表面在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展示了其在电磁波调控领域中的应用,特别地,
详细研究了幅度和相位同时调控的超表面的相关设计和应用,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
研究内容。
第二章是基础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经典 Snell 定律和广义 Snell 定律的理论内容
以及应用背景,阐明电磁超表面调控电磁波的本质机理。然后,介绍了直线阵列与平
面阵列的基本理论并给出阵因子的通用表达式,重点分析了阵列天线中低副瓣方向图
综合的经典方法——泰勒综合法,并给出通用的泰勒幅度分布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
主副瓣电平比下的泰勒幅度分布规律,为后续章节中波束赋形超表面的设计提供理论
依据。
第三章设计了反射型的电磁超表面,用于实现低副瓣的一维波束赋形。首先,仿
真并分析了一款反射型超表面单元的电磁特性,并建立起了单元结构参数与反射系数
幅度和相位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基于一维直线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分析了利用
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实现波束赋形的原理及过程,并给出目标方向图所需的激励幅
度和相位分布计算公式。基于此,本文以最常见的一维平顶波束和余割平方波束为目
标方向图,计算得到各自对应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这是在理想平面波激励下实现
目标方向图所需要的的激励分布。本章选用 Vivaldi 天线作为馈源来激励超表面,阐
述了幅度和相位的补偿原理。最后建立了两款超表面模型,通过全波仿真计算分析了
两款波束赋形超表面天线,分别实现了一维平顶波束和余割平方波束远场方向图,验
证了所述赋形方法的可行性。
第四章设计了透射型电磁超表面,实现了二维波束赋形,并实现低副瓣特性。首
先,仿真并分析了一款高效透射型超表面单元,并得到了透射系数的幅度和相位与单
元结构参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用于超表面阵列设计。然后,基于二维平面阵列的
方向图综合理论,将第三章所述的波束赋形方法进行拓展,用于二维波束赋形设计中。

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此,以矩形平顶波束和三角形平顶波束分别为目标方向图,并计算在理想平面波激
励下各自所需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本章选用标准增益喇叭天线作为馈源来激励超
表面,进行了相应的幅度和相位补偿后,建立了两款超表面,通过全波仿真结果验证
了赋形方法在超表面器件中的适用性。最后,对矩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进行了加工
测试,进一步从实验层面上验证了本设计的可行性。
第五章设计了一款全空间调制的电磁超表面,在反射方向和透射方向实现不同的
波束调控功能。首先,仿真并分析了一款超表面单元,在 x 和 y 线极化平面波分别激
励下,得到其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特性与单元结构参数的关系。然后,分析了 OAM
涡旋波束的特性,以及基于超表面设计产生多个不同 OAM 模态值的涡旋波束的原理;
另外,基于第四章的波束赋形方法计算得到了低副瓣四波束赋形的激励分布。最后设
计了一款双功能超表面天线,全波仿真结果表明,当用 y 极化波激励该超表面时,通
过调制反射波的相位分布同时产生不同模态值的 OAM 涡旋波束;当用 x 极化波激励
该超表面时,通过调制其透射波的幅度和相位实现低副瓣四波束赋形。
第六章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概述和总结,指出当前工作面临的一些难题,并对未
来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10
第二章 电磁超表面及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电磁超表面及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2.1 引言

电磁超表面因其特殊的电磁响应特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电磁响应超越
了自然材料的限制,为操控电磁波的幅度、相位和极化方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通过改变超表面单元的结构参数,实现其对电磁波不同的幅度和相位响应,在平面中
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可以对反射/透射电磁波进行调制,从而实现波束聚焦、波束偏转、
极化转换、波束赋形、全息成像等功能。超表面的提出与应用推动了新型微波器件设
计的蓬勃发展,也成为电磁调控领域的新兴技术。
本章首先介绍并分析了经典 Snell 定律和广义 Snell 定律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背景,
明确了电磁超表面调控电磁波的本质机理。然后,对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相关
介绍与分析,类比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法可以设计出实现相同功能的超表面。最后从阵
列天线方向图综合理论出发,对经典低副瓣方向图综合方法——Taylor 综合法的相关
理论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章节中电磁超表面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2.2 电磁超表面调制理论

2011 年,哈佛大学 Capasso 等人提出广义 Snell 定律[20],这一理论成为电磁超


表面设计的理论指导,此后有关超表面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2.1 经典 Snell 定律

图 2.1 经典斯涅耳定律示意图

本节首先简要回顾有关经典形式的 Snell 定律(Snell’s Law)的主要内容,这是

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种在几何光学中被广泛应用的实验定律,反映了光学中普遍的物理规律与现象,又
被人们称作“折射定律”。物理学家 Snellius 分析并总结了光线在两种介质中进行传
播所满足的内在规律。如图 2.1 所示为经典的 Snell 定律的示意图,当光线或电磁波
从介质 1 中的 A 点经过分界面的 O 点进入介质 2 的过程中,由于分界面的存在部分
光线被反射且部分光线被折射,对于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关系可以通过理论推
导得到,在这里通过分析它们的电场特性来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电场可以
表达为下式[45][46]:
   
 Ei  Ei 0 exp[ j (ki  r )]
    
 Er  Er 0 exp[ j (kr  r )] (2-1)
    
E
 t  Ei0 exp[  j ( k t  r )]

 
设 E1 、 E2 分别为图 2.1 中分界面 x 轴上方和下方空间的总矢量电场,可以表示
为:
        
 E1  Ei  Er  Ei 0 exp[ j (ki  r )]  Er 0 exp[ j (kr  r )]
      (2-2)
 E2  Et  Et 0 exp[ j (kt  r )]

利用电磁场理论中连续的边界条件可得:
 
n  ( E 2  E1 )  0 (2-3)

将公式(2-2)代入到公式(2-3)中可得:
        
n  Et 0 exp[  j ( k t  r )]  n  Ei 0 exp[  j ( k i  r )]  n  E r 0 exp[  j ( k r  r )] (2-4)


当上式在任何时刻以及分界面 z=0 上任意位置 r 处都成立时,可以得到:
  
r  (kr  ki )  0
    (2-5)
r  (kt  ki )  0
    
由式(2-5)可知,分界面上的位置矢量 r 与矢量( kr  ki )和( kt  ki )均垂直,另外由
   
于矢量 r 具有任意性,因此波矢 ki 、 kr 和 kt 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于分界面的法向
矢量 n 共面。因此,可将式(2-5)表达成标量形式:

  
ki cos(  i )  kr cos(   r )  kt cos(  t ) (2-6)
2 2 2

由介质中波数与折射率的满足如下关系:
12
第二章 电磁超表面及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 n1
 ki  c

 n1
kr  (2-7)
 c
 n2
 kt  c

将式(2-7)带入到式(2-6)中并整理,可得:

r  i (2-8)
n2 sin t  n1 sin i (2-9)

式(2-8)和式(2-9)从数学上描述了传统 Snell 定律(即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


容关键内容。

2.2.2 广义 Snell 定律

图 2.2 广义斯涅耳定律示意图

经典形式的 Snell 定律描述了不同介质分界面两侧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规律,且


在该分界面上相位呈连续分布。然而,电磁超材料和电磁超表面作为一种人工电磁结
构,通过在其表面引入不连续性的相位分布可以实现超越自然材料的物理特性,如异
常反射和异常折射,这种现象并不能用传统形式的 Senll 定律来解释。直到 2011 年,
广义 Snell 定律被正式提出,Capasso 课题组对这一定律的内容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
程,此后其相关理论内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广义 Snell 定律详细解释了通过超表面
实现异常反射/折射的机理,成为光学和微波等领域中超表面器件设计的理论指导。
如图 2.2 所示为广义 Snell 定律的示意图,假设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中的 A 点传播
到另一种介质中的 B 点时可以有两条路径,即 ACB 和 ADB,其中 C 点和 D 点是分

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界面上的两点,相距 dx,设路径 ACB 在分界面 C 处产生的相位突变为  ,路径 ADB


在分界面处 D 产生的相位突变为   d 。由费曼(Fermat)原理可知,光的传播路径具
有唯一性,光束总是沿着最短光程的路径进行传播,因此电磁波沿着路径 ACB 和 ADB
传播所引起的波程和相位是相等的,即:

k0ni sin(i )dx  (  d )  k0nt sin(t )dx   (2-10)

上式经过移项并整理可得:

1 d
nt sin t  ni sin i  (2-11)
k0 dx

式(2-11)为广义 Snell 定律中的折射规律的数学表达形式,按照同样的分析方法可


得其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1 d
ni sin  r  ni sin i  (2-12)
k0 dx

其中, ni 、 nt 分别是分界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 i 、 t 分别是电磁波的入射角


和折射角, k0 是自由空间波数。
由式(2-11)和(2-12)可知,当确定介质的折射率 ni 和 nt 时,不同的相位梯度 d / dx
值对应唯一且不同方向的反射/折射波束,这就是利用超表面实现异常反射和异常折
射现象的本质机理;当 d / dx  0 即不存在相位梯度时,广义 Snell 反射和折射定律
就与传统 Snell 定律相同,这表明经典形式的 Snell 定律是广义 Snell 定律的一种特殊
形式。
广义 Snell 定律的提出是对经典 Snell 定律的补充和完善,推动了超表面在电磁波
调控领域中的发展。

2.2.3 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由于单个天线的电性能指标有限,因此常常将天线以直线或平面等特定的形式进
行排列可以组成不同功能的阵列天线,不同功能的阵列天线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与馈电网络相结合可以实现高增益窄波束、波束赋形和低副瓣方
向图等。
基于广义 Snell 定律,由于相位梯度的引入使得超表面在控制电磁波方面表现出
明显的优势。通常,电磁超表面由一系列结构参数不同的超表面单元按照一定方式在
二维平面中排列而成,并采用空馈的形式,馈源天线辐射的电磁波照射到超表面上并
激励起各单元的电磁响应,经超表面反射或透射在空间形成特定的辐射场。近年来,

14
第二章 电磁超表面及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阵列天线的分析和综合方法被应用于超表面设计中,使得利用超表面可以实现特定目
标方向图,且由于超表面结构简单、具有亚波长厚度、能实现对电磁波的任意操控等,
因此超表面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拥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1、 直线阵列
直线阵是阵列天线中最基本的形式,由若干天线单元沿直线进行排列形成,如
图 2.3 所示为由 N 个单元组成的直线阵列示意图。

图 2.3 N 个天线单元组成的直线阵列

在图 2.3 所示的直线阵中,根据天线相关理论可以知道第 n 个天线在远区所产的


辐射场可以表示为:

j n e  jkRn
En  I n e f e ( ) (2-13)
Rn

由上式可知,每一组阵列激励对应着固定的辐射场。式中, In 为第 n 个单元天线
的激励幅度,  n 为第 n 个单元天线的激励相位, fe ( ) 为天线单元的方向图函数,在
这里可以假设每个天线单元的方向性函数均相等。 k 为自由空间中波数,且 k  2 /  。
根据场的叠加原理,该直线阵的远区总场为:

N 1
e  jkRn e  jkr N 1
ET  f e ( ) I n e j n  f e ( ) I n e j n e  jk ( Rn  r ) (2-14)
n 0 Rn r n 0

波程差为 Rn  r   xn sin  ,则式(2-14)可以表达为:

e  jkr
ET  f e ( )  f a ( ) (2-15)
r

N 1
f a ( )   I n e j n e jkxn sin  (2-16)
n 0

当  n  kxn sin(0 ) 时,直线阵的阵因子 f a ( ) 在 0 方向具有最大值,则此时的阵


因子可表达为:

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N
f a ( ,  0 )   I n e jkxn (sin  sin 0 ) (2-17)
n 1

由式(2-17)的阵因子可知,通过改变阵列的相位分布可以实现波束扫描,使波束
的最大方向指向 0 。
根据方向图乘积定理可以得到直线阵的方向图函数为:

F ( )  f e ( ) f a ( ) (2-18)

2、 平面阵列
如图 2.4 为 M×N 个天线单元组成的二维平面阵列示意图,在 xoy 平面内以间隔
(dx, dy)进行排列设计,这是一种常用的平面阵列形式。

图 2.4 M×N 个天线单元组成的平面阵列

将直线阵的分析方法应用与平面阵列中,可以得到平面阵的阵因子为下式:
N M
f ( ,  )   I mn e
jk [( m  M /2  0.5) d x sin  cos   ( n  N /2  0.5) d y sin  sin  ]
(2-19)
n 1 m 1

根据阵列天线理论,当阵列单元激励按行和列满足可分离条件,即:

Imn  I xm  I yn (2-20)

则矩形栅格平面阵的方向图就可以表达成如下形式:

f ( ,)  f x ( ,)  f y ( ,) (2-21)

16
第二章 电磁超表面及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3、 直线阵列的泰勒综合法
低副瓣阵列天线是高性能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
的干扰来保证电磁信号收发的准确性。通常远场方向图的低副瓣特性由阵列的激励幅
度来控制,当幅度分布规律满足不同的泰勒分布时其方向图可以实现不同的副瓣电平
值。泰勒综合法是一种经典的实现低副瓣远场方向图的方案,通过使阵列天线中各单
元的激励幅度分布满足泰勒分布来产生低副瓣的远场方向图。泰勒阵列产生的方向图
具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为在靠近主瓣某个区域内具有接近相等的副瓣电平,在此区域
之外副瓣电平呈单调递减规律。
泰勒综合法的理论已经非常成熟且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这种方法最初被提出是
基于连续线源模型来进行论证的。将其应用于阵列天线设计中时,需要对其进行抽样
离散化,通过采用足够多的阵列单元来近似等效连续线源模型,使得激励幅度分布满
足泰勒分布。下面对泰勒综合法的原理进行简要概述:

图 2.5 连续线源上的对称电流分布

首先构建泰勒方向图函数 S (u ) :

n 1

sin( u ) 
[1  (u / un ) 2 ]
S (u )  C n 1
(2-22)
u n 1

 [1  (u / n)2 ]
n 1

其中, C  cosh( A) 。
对式(2-22)进行归一化,并写成阶乘形式,取 u=m 为整数,可得:

1, m0

 [(n  1)!]2 n 1
 m2 
S ( m)    1  2 2 2 
,1  m  n  1 (2-23)
 (n  m  1)!(n  m  1)! n 1   [ A  (n  1/ 2) ] 
0, mn

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图 2.5 所示,在 z 轴上电流 I ( z ) 呈连续分布且满足中心对称性,将 I ( z ) 展开成


傅里叶级数形式:

2m
I ( z )   Bm cos( z) (2-24)
m0 L

计算由电流 I ( z ) 求得的矢量位为:

 e  jkR
4 L
A( z )  I ( z ) dz
R
 e  jkr  2m

L /2
 Bm  cos( z )ei (2u / L ) z (2-25)
4 r m 0  L /2 L
e  jkr
 S (u )
4 r

其中, ( L /  ) cos( ) ,利用空间因子 S (u ) 的正交性可求解出系数 Bm ,然后将此


系数回代入 I ( z ) 的表达式中,于是得到泰勒方向图的连续线源电流分布为:

1 n 1
2m
I ( z)  [ S (0)  2 S (m) cos( z )] (2-26)
L m 1 L

将满足泰勒规律的电流分布进行抽样离散化处理以对应阵列各单元激励,通过
足够多的采样点来逼近泰勒方向图,如图 2.6 所示为连续线源电流分布的离散化示
意图,按照间隔 d 等间隔采样 N 点。

图 2.6 离散化的电流分布

以阵列中心为坐标原点,各单元位置为:

N 1
zn  ( n  )d , n  1, 2,3, , N (2-27)
2

18
第二章 电磁超表面及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于是得离散化的泰勒阵列个单元的激励幅度为:

n 1
2 m N 1
I n ( zn )  1  2 S (m) cos[ (n  )] (2-28)
m 1 N 2

式(2-28)为泰勒幅度分布满足的数学表达形式,当阵元数一定时就可以求解出相
应的激励电流分布。由不同单元组成的超表面同样也可以实现这样的激励分布以达到
降低远场方向图副瓣电平的目的。

1.0

0.8

0.6
In

0.4 20dB
25dB
0.2 30dB
35dB
40dB
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单元序号n
图 2.7 不同主副瓣电平比对应的泰勒幅度分布

如图 2.7 所示为由 20 个单元组成的直线阵列在主副瓣电平比从 20dB 到 40dB 所


对应的泰勒幅度分布规律,可见,随着主副瓣电平比增大,阵列两端激励幅度值降低,
这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幅度锥削的方法来降低副瓣电平值。

2.3 本章小结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电磁超表面设计中应用到的一些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经典
Snell 定律和广义 Snell 定律的由来以及应用背景,分析了基于广义 Snell 定律设计的
电磁超表面对电磁波的作用机理。另外,简要分析了两种最基本的阵列形式的特征以
及相关理论基础,重点分析了一种经典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方法——泰勒综合法,
通过将阵列的激励幅度分布设置为泰勒幅度分布可以设计实现不同主副瓣电平比的
低副瓣方向图。以上理论分析均为后续章节中电磁超表面的设计作铺垫。

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3.1 引言

在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常常选用阵列天线实现波束赋形功能,根据阵列天线
方向图综合理论,在阵列单元数和单元间隔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控制阵列中各阵元的
激励幅度和相位就可以在空间任意区域形成任意形状的波束。本章基于阵列天线波束
赋形方向图综合理论设计了幅度和相位可以同时且相对独立控制的电磁超表面,以在
反射域实现具有低副瓣特性的一维平顶波束方向图和一维余割平方波束方向图。

3.2 超表面单元的仿真与分析

幅度分布和相位分布均影响着电磁波的传播,要实现特殊形状波束赋形,幅度和
相位的同时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不同形式的幅相双控超表面单元相继被提出
用于实现对电磁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制[33][35][47][48][49]。本章采用文献[35]中由南京
航空航天大学赵永久课题组和东南大学崔铁军课题组提出的“I”形超表面单元结构,
由“I”形金属结构的旋转和大小来独立地控制反射振幅和相位,通过合理设计并排
布该单元可以实现对电磁波幅度和相位同时调控的反射超表面。

图 3.1 单元结构与仿真设置示意图[35]

如图 3.1 所示,为“I”形单元结构示意图,该反射型单元由两层金属结构和一层
介质基板构成,工作的中心频点为 10GHz。图 3.1(a)为单元的正视图,标注了重要的
参数尺寸。其中,单元周期 P=10mm( 1/ 3 ,  为频点 10GHz 对应的波长,下同),
上层“I”形金属结构中圆环外径 R=4.5mm,圆环内径为 R-w,w=1.5mm,  为“I”
形金属结构的对称轴相对于 y 轴的旋转角度,  为圆环臂的张角;底层为全金属结

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构;两层金属中间为 F4B 介质基板,其厚度为 3mm (0.1  ),相对介电常数


 r  2.65 ,损耗角正切 tan   0.009 。将该超表面单元在商业电磁仿真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进行仿真优化,仿真设置如图 3.1(b)所示,x 和 y 方向边界条件均
设置 Unit Cell 边界,z 方向为开放边界条件,并在+z 端口处设置 Floquet 端口,当 y
极化电磁波沿-z 方向入射激励超表面单元时,会产生两个电谐振模式和两个磁谐振模
式,并且完成极化转换,反射的 x 极化波可以表示为式(3-1):

 1  4
Exo  E yi sin(2  ) An e jn (3-1)
2 n 1

其中, An 和 n 为当  = 45°时第 n 个谐振模式的散射波幅度和相位。


该超表面单元的反射系数可以用一个琼斯矩阵来描述:

 Rxx Ryx 
R  (3-2)
 Rxy Ryy 

其中,用 Rij 来表示当 j 极化波入射、i 极化波反射时单元的反射系数,在本章中


入射波为 y 极化波,Rxy 表示为交叉极化波的反射系数。
通过商业电磁仿真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仿真得到了交叉极化波反射系数
的幅度和相位与“I”形金属结构的旋转角度  和开口大小  的对应关系。如图 3.2(a)
所示,为在 10GHz 处固定  为-45°时交叉极化反射波的幅度 Am(Rxy)和相位 Arg(Rxy)
随参数  的变化规律,可见,当  从 28°变化到 86°时,反射系数的幅度 Am(Rxy)总
是大于 0.8 的,而相位 Arg(Rxy)可以从 0°变化到-180°。如图 3.2(b)所示为在 10GHz
频点处仿真得到的交叉极化波反射系数的幅度 Am(Rxy)和相位 Arg(Rxy)随  的变化关
系,此时设置  为 86°,可以看出当  从 0°变化到 90°和从-90°变化到 0°时,
反射系数的幅度 Am(Rxy)可以从 0 变化到 1,且相位分布 Arg(Rxy)基本保持不变,仅在
 时出现 180°的相位突变。可见通过参数  可以控制交叉极化波的幅度,  为±45°
时交叉极化反射波的幅度接近 1,因此该单元调控电磁波幅度的原理是将不需要的电
磁波能量转化到不需要的极化上。另外从图 3.2(b)可以知道当  改变符号时相位会发
生 180°的跳变,因此  为 45°且当  从 28°变化到 86°时,Arg(Rxy)可以从 180°变
化到 0°。从以上分析可知,通过控制参数  的大小以及  的正负号就可以实现在幅
度变化可忽略的情况下相位变化范围覆盖 360°。

22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200 1.0
150
0.8
100

反射系数相位(°)

反射系数幅度
50 0.6
0
-50 0.4

-100
Arg(Rxy) 0.2
-150 Am(Rxy)

-200 0.0
30 40 50 60 70 80
(degree)
(a)反射系数随  的变化曲线

200
1.0

0.8 150

反射系数相位(°)
反射系数幅度

0.6
100
0.4
Am(Rxy) 50
0.2 Arg(Rxy)

0.0 0

-90 -60 -30 0 30 60 90


(degree)
(b)反射系数随  的变化曲线
图 3.2 在 10GHz 处单元的反射系数随参数的变化规律

另外,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单元在频段 5-15GHz 内的交叉极化反射波幅度和相


位特性,如图 3.3 所示。图 3.3(a)为  为 45°,  分别取 35°、52°、69°和 86°时
反射系数 Rxy 的幅度和相位随频率变化规律,可见在频段 7-12GHz 内,随着  的变化,
反射系数幅度 Am(Rxy)均大于 0.8,且相位 Arg(Rxy)的曲线具有很好的平行性,因此该
单元的相位调控具有一定的宽带特性。图 3.3(b)为  为 86°,  分别取 5°、25°和
45°时反射系数 Rxy 的幅度和相位随频率变化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  可以调控电磁
波的幅度,且  变化时相位曲线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这种特性在较宽频段范围内均满
足。
综上所述,这款“I”形单元可以通过旋转角度  和开口大小  这两个重要的参

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数来实现对电磁波幅度和相位的独立调控,同时实现极化转化功能,并且该单元在 7-
12GHz 频段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幅相特性。通过建立交叉极化反射系数的幅度、相
位与参数  、  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将目标方向图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转换成
不同参数的超表面单元,进而设计能产生目标方向图的超表面阵列。

1.0 700
600
0.8 500

反射系数相位(°)
=35° 400
反射系数幅度

0.6 =52°
=69° 300
=86° 200
0.4
=35° 100
=52° 0
0.2
=69°
-100
=86°
0.0 -200
6 8 10 12 14
频率(GHz)
(a)反射系数随  的变化曲线

1.0 400

300
0.8
反射系数相位(°)

200
反射系数幅度

0.6
100
=45° =45°
0.4 =25° =25°
0
=5° =5°
0.2
-100

0.0 -200
6 8 10 12 14
频率(GHz)
(b)反射系数随  的变化曲线

图 3.3 在 5-15GHz 频段内单元反射系数随参数的变化规律

3.3 一维波束赋形超表面设计

本节基于一维直线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设计幅度和相位同时调控的电磁超表面,
分别以一维平顶波束和余割平方波束为目标方向图,采用文献[50]中提出的阵列天线
波束赋形方法——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计算出各超表面单元对应的激励幅度和相

24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位分布,设计实现波束赋形超表面,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阵列单元数 N 和主副瓣电平比 R0 ,根据泰勒综合法,由式(2-28)可
以计算得到阵列的激励幅度分布为( I1 , I 2 , I 3 , …, IN ),设所有阵元的初始相位
均为 0,则这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对应最大方向指向  =0°且副瓣电平为  R0 的笔
形波束。
第二步:由式(2-17)可知,保持激励幅度分布 I n 不变,改变相位分布时,可以实
现波束扫描。设定目标方向图,在赋形区域内等间隔采样 M 点( 1 , 2 , 3 , …,
 M ),生成指向这 M 个点的笔形波束,M 的值可以通过式(3-3)来确定:
 p 0.5
M 1 (3-3)
 0.5

其中,2θp0.5 为赋形波束的半功率波瓣宽度,2θ0.5 为单个低副瓣笔形波束的半功


率波瓣宽度。
这 M 个低副瓣笔形波束对应的阵因子为 f (,1) 、 f (,2 ) 、 f (,3 ) 、……、
f (,M ) ,将其按权重值( b1 , b2 , b3 , …, bM )进行相加可得新的阵因子为:

F( )  b1 f (,1)  b2 f (,2 )  bM f (,M ) (3-4)

第三步:由于当目标方向图赋形区域确定时 M 个笔形波束的角度( 1 , 2 ,
3 , …,  M )就确定了,所以需要求解权重值( b1 , b2 , b3 , …, bM )来逼近目标方向图,
形成想要的赋形波束。
第四步:计算目标方向图对应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设直线阵单元数 N 为偶
数,阵元间距为 d,阵列中心在坐标轴原点,式(2-17)的阵因子可进一步表达为:

N
f ( , 0 )   I n e jkd ( n  N /20.5)(sin sin0 ) (3-5)
n 1

将上式带入到式(3-4)中得:
M N
F ( )   bm  I n e jkd ( n  N /20.5)(sin  sin m )
m 1 n 1
N M
(3-6)
e  jkd ( N /2  0.5)sin 
 b [ I e
n 1 m 1
m n
jkd ( N /2  n  0.5)sin  m
] e jkdn sin 

将式(3-6)与式(3-5)比较可得赋形波束阵列第 n 个单元所需的复激励值为:

M
Cn  I n  bm e jkd ( n  N /20.5)sin m (3-7)
m 1

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然后将式(3-7)表示成矩阵相乘的形式:

C  Q A (3-8)

其中,

Q  (b1g1, b2 g2 , , bM gM ) (3-9)

gi  e jkd ( N /20.5)sini , i  1,2,3,, M (3-10)

 I1e  jkd sin1 , I 2 e  j 2 kd sin1 , , I N e  jNkd sin1 


  jkd sin2 
 I1e , I 2 e  j 2 kd sin2 , , aN e  jNkd sin2 
A (3-11)
   ,  
  jkd sinM 
 I1e I 2 e  j 2 kd sinM , aN e  jNkd sinM 

根据式(3-7)-(3-11),在 MATLAB 中编写程序代码就可以计算得到目标方向图所


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

3.3.1 一维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下面利用 3.2 节介绍的超表面单元设计电磁超表面来实现
φ=0°面内的一维平顶波束赋形。

1.2 0
Normalized Pattern(dB)

-10
1.0 25dB
-20
0.8 -30
In

0.6 -40
25dB
-50
0.4
-60

0.2 -7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单元序号n (degree)
(a)主副瓣电平比为 25dB 时的泰勒幅度分布(1*20 阵) (b)归一化远场方向图
图 3.4 离散泰勒幅度分布及其对应的归一化远场方向图

设一维直线阵列的单元数 N=20,沿 x 轴排列,根据泰勒阵列激励幅度计算公式(2-


28),在 MATLAB 中编写代码可以计算得到该直线阵在主副瓣电平比为 25dB 时的激
励幅度分布,如图 3.4(a)所示。在工作频率 10GHz 时,超表面单元间距为 10mm,由
式(2-18)可以计算得到如图 3.4(b)所示副瓣电平为-25dB 的低副瓣笔形波束,最大方向
26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为  =0°,其半功率波束宽度 2θ0.5 约为 9°。


设目标方向图为-20°≤ θ≤ 20°的平顶波束,其半功率波束宽度 2θp0.5 为 40°,
根据采样点数满足的条件式(3-3),在主瓣区域进行等间隔采样 8 个点,则采样角度间
隔为 Δθ 为 40°/7,如图 3.5 所示为由 8 个低副瓣笔形波束逼近平顶波束方向图的示
意图,求得的 8 个低副瓣笔形波束的指向角以及各波束相应权重值如表 3-1 所示。

表3.1 形成平顶波束的 8 个笔形波束的方向角和权重值

n (°) -20 -14.286 -8.5714 -2.8571 2.8571 -8.5714 14.286 20


bn 0.0015 0.9624 3.07e-7 0.5744 0.5744 3.07e-7 0.9624 0.0015

0
...
-10
归一化方向图(dB)

-20

-30

-40 目标方向图
1
-50 2
...
-60 7
8
-7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degree)

图 3.5 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示意图(平顶波束)

200
1.0
160
0.8
激励幅度
激励相位 120
0.6
相位(°)
幅度

0.4 80

0.2 40

0.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单元序号n

图 3.6 直线阵列形成一维平顶波束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

然后根据公式(3-7)-(3-11)可以计算得到 20 个单元组成的直线阵实现一维平顶波
束赋形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如图 3.6 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该幅度和相位分
布是在平面波激励下实现平顶波束赋形所需要的。
在 3.2 节中已经仿真并分析了反射超表面单元的电磁特性,并给出交叉极化反射

2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数 Rxy 的幅度和相位与“I”金属贴片结构的参数  和 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利用


该单元可以实现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控。将图 3.6 中所示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转换
为各超表面单元的尺寸参数,在商业电磁仿真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进行建模
并仿真,如图 3.7 所示为平顶波束赋形的一维直线超表面阵列,其沿 x 轴放置,设置
x、y、z 方向均为开放边界条件,使用理想 y 极化平面波激励该超表面,仿真得到的
φ=0°面平顶波束方向图为如图 3.8 中红色实线所示,另外蓝色实线为由泰勒方法和
叠加原理计算得到的平顶波束方向图。由于超表面单元仿真分析时采用的是周期边界
条件而在实际阵列中呈非周期排列,因此全波仿真与理论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另外超
表面单元间存在较强的相互耦合作用,使得仿真得到的方向图与泰勒方法计算得到的
理论方向图在主瓣区域和副瓣区域均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趋势一致,这初步证明了
上文中所论述的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在实现波束赋形方面的合理性。

图 3.7 一维平顶波束超表面阵列

-10
归一化方向图(dB)

-20

-30

-40 泰勒方法计算值
CST仿真值

-5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degree)

图 3.8 理想平面波激励下一维平顶波束方向图

由于现实中并不存在理想的平面波,为了验证该方法在实际中的有效性,需要使
用馈源天线作为激励源来照射超表面以实现反射电磁波前赋形。因此,将上述 1*20
的超表面直线阵列沿 y 方向进行周期性复制,扩展为 20×20 的超表面阵列,则平顶波
束方向图对应的各单元幅度和相位分布由图 3.6 变为图 3.9 所示,也就是说馈源天线
发出的电磁波经二维超表面阵列反射后,其反射波的电场幅度和相位需满足图 3.9 所
示分布,才能在远场形成想要的平顶波束方向图。

28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a) 幅度分布矩阵 (b) 相位分布矩阵

图 3.9 20×20 超表面阵列实现一维平顶波束赋形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

为了尽可能减小馈源天线对反射波束的遮挡效应,因此采用了结构简单、剖面低
的 Vivaldi 天线来作为馈源激励超表面阵列。如图 3.10(a)所示,为设计中所采用的
Vivaldi 天线的结构示意图,该天线由三层结构组成,上层是金属贴片、中间层是介
质基板、下层是金属微带线,电磁波经微带线耦合到渐变槽线部分后产生有效辐射,
并且该天线具有宽带的特性。图中标注了该天线的一些重要结构参数的尺寸,
l  35mm , l1  25mm , g  0.5mm , w  18mm , w1  1.5mm ,在商业电磁仿真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建模并进行全波仿真,如图 3.10(b)所示,得到该天线在中心
频点 10GHz 处的远场方向图,并且仿真计算得到该天线的相位中心在距天线开口前
沿 9.5mm 处。

(a) 结构示意图 (b) 远场方向图


图 3.10 Vivaldi 天线结构

基于反射型电磁超表面的波束赋形阵列由馈源 Vivaldi 天线和反射型超表面两部


分构成,用馈源天线激励超表面阵列时,通过各超表面单元对电磁波幅度和相位的不
同响应来将反射电磁波束调制成特定的波束形状。Vivaldi 天线辐射的电磁波为球面
波,即其等相位面是一个球面,另外其在超表面位置处的电场幅度分布有一个初始值。

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要想让超表面的反射幅度和相位分布满足图 3.9(a)和(b)所示分布,则需要进行
幅度和相位的补偿设计。
首先是相位分布的补偿。要想使馈源发射的电磁波从球面波变成平面波,则需要
补偿入射电磁波前到超表面之间由于路径不同引起的波程相位差。根据第二章所介绍
的广义 Snell 定律,该相位差可以由超表面各单元产生的相位突变进行补偿,需要补
偿的相位分布满足式(3-12):

 path  x, y   0 
 
2

x 2  y 2  F 2  F  2 k (k  0,1,) (3-12)

其中, 0 为超表面中心位置处的初始相位,通常设为 0,  是超表面工作频率下


对应的波长,F 是焦距,是指馈源天线的相位中心到超表面中心的距离,设为
160mm,  ( x, y) 为位置 ( x, y) 处的反射相位。在由本章第二节所介绍的超表面单元组
成的超表面阵列中,单元间隔为 P,需要将上式(3-12)离散化,得到每个单元需要提
供的反射相位为下面的表达式:

2
 path (m, n)  ( (mP) 2  (nP) 2  F 2  F )  2k (k  0,1,) (3-13)

其中,m 和 n 分别是沿 x 轴和 y 轴的各单元中心位置索引。


为了实现图 3.8 所示的一维平顶波束方向图,则超表面需要提供的反射相位满足
下式:

cul  com   path (3-14)

在这里,φcul 是实现一维平顶波束方向图的理论计算相位分布,即图 3.9(b)所示


相位分布矩阵;φcom 是超表面最终需要补偿的反射相位分布矩阵。
如图 3.11 所示,将相位分布补偿原理和过程以颜色图的方式展示。

(a) (b) (c) °

°
(a) cul (b) com (c) path
图 3.11 一维平顶波束相位补偿原理示意图

30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其次是幅度分布的补偿。为了实现一维平顶波束远场方向图,需要将馈源 Vivaldi
天线辐射到超表面位置处的初始电场幅度分布进行修正以满足图 3.9(a)所示。如图
3.12 所示,为截获的超表面位置处的初始电场幅度分布矩阵 Aorigin。则超表面上电场
幅度修正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

Acul  Acom  Aorigin (3-15)

图 3.12 馈源 Vivaldi 天线辐射到超表面位置处的初始电场分布

在这里,Acul 是实现一维平顶波束方向图的理论计算幅度分布,即图 3.9(a)所示


幅度分布矩阵;Acom 是超表面最终需要补偿的幅度分布矩阵。
图 3.13 所示,将幅度分布补偿原理和过程以颜色图的方式展示。

(a) Acul (b) Acom (c) Aorigin


图 3.13 一维平顶波束幅度补偿原理示意图

上一节中通过仿真分析已经建立了超表面单元结构参数  、  与交叉极化反射
系数的相位、幅度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图 3.11(b)的相位分布矩阵和图 3.13(b)
的幅度分布矩阵,利用 MATLAB 编写程序代码在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建立超表

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面模型,由 20×20 个不同结构参数的超表面单元组成。利用 Vivaldi 天线辐射的 y 极


超表面距离 Vivaldi 天线的相位中心 160mm,
化电磁波激励该超表面, 即焦径比设为 0.8。
全波仿真得到的一维平顶波束在 φ=0°面远场方向图如图 3.14 所示,图中黑色
虚线为目标方向图,红色实线是由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计算得到的理论方向图,蓝
色实线是在电磁仿真软件 CST 中全波仿真得到的方向图,可见,三者在主瓣区域和
副瓣区域均吻合的很好。全波仿真结果显示该一维平顶波束副瓣电平为-22dB,且主
瓣最大波动幅度小于 1dB。如图 3.15 所示为建立的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阵列结构以
及全波仿真得到的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10
Normalized Pattern(dB)

-20

-30

-40
目标方向图
理论计算值
-50 CST仿真值

-6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degree)
图 3.14 平顶波束的二维远场方向图

图 3.15 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以及三维远场方向图

另外,还仿真计算了 8GHz-12GHz 频段内该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的远场特性,如


图 3.16 所示,可见该超表面具有一定的宽带特性。由于偏离设计频点 10GHz 后导致

32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波程差的不同以及初始电场幅度的不同,使得在其他频点处平顶波束方向图的主瓣宽
度以及波动幅度和副瓣电平均发生一定变化,但仍然保持了平顶波束特性。

0
8GHz
9GHz
Normalized Pattern(dB) -10 11GHz
12GHz
-20

-30

-40

-50

-6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degree)
图 3.16 一维平顶波束随频率变化特性

在本文中以赋形效率来评估所设计超表面的工作效率,可以将赋形效率定义为波
束主瓣赋形区域的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40]。因此,可得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的赋形效
率为 95%。
综上所述,以 φ=0°面中一维平顶波束为目标方向图,利用幅度和相位可以同时
调控的超表面单元,设计了一款 20×20 单元组成的反射型电磁超表面,并以 Vivaldi
天线为馈源激励该超表面,在 CST 中全波仿真得到了 10GHz 处交叉极化波的远场方
向图,得到的平顶波束在主瓣赋形效果良好,且副瓣电平可达-22dB,同时该超表面
有一定的宽带特性。这也证明了利用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实现波束赋形的可行性。

3.3.2 一维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
上一小节中利用幅相双控电磁超表面实现了 φ=0°面中的一维平顶波束远场方
向图,理论计算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一致。在本节中以余割平方波束为目标方向图,
来进一步验证前文中设计理论的可靠性。
设计原理与一维平顶波束基本一致,仅把目标方向图改为余割平方方向图,其主
瓣区域在  18    15 范围内,等间隔采样 5 个点,由 5 个副瓣电平为-25dB 的笔形
波束进行加权和逼近目标方向图。根据式(3-7)-(3-11)可计算得到一组激励幅度和相位
分布,如图 3.17 所示,其远场方向图为余割平方波束。

3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0
1.0 激励幅度
激励相位 300

0.8
240

相位(°)
幅度
0.6 180

120
0.4

60
0.2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单元序号n
图 3.17 直线阵列形成一维余割平方波束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

在这里,仍然使用 3.2 节中的超表面单元来设计实现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


将图 3.17 中 1×20 直线阵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进行周期性延拓,即得到 20×20 个单元
组成的超表面实现 φ=0°面余割平方波束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矩阵。
同样地,使用图 3.10 中的 Vivaldi 天线作为馈源激励超表面,按照式(3-12)-(3-15)
进行幅度和相位补偿工作。如图 3.18 所示,为利用馈源天线激励超表面实现余割平
方波束方向图的幅度和相位补偿原理示意图。其中,图(a)为生成余割平方波束的理论
计算幅度值,图(b)为超表面需要补偿的电场幅度值,图(c)为超表面位置处截获的馈
源辐射场的初始幅度值,三者满足关系式(3-15);图(d)为生成余割平方波束的理论计
算相位值,图(e)为超表面需要补偿的总的相位值,图(f)为将馈源发射的球面波变成平
面波需要补偿的波程相位差值,这三者满足关系式(3-14)。

图 3.18 一维余割平方波束幅度和相位补偿原理示意图

34
第三章 基于反射式超表面的一维波束赋形设计

根据图 3.18(b)(e)所示的幅度和相位分布矩阵,在 CST 中建立超表面模型,采用


时域求解器,设置开放边界条件,Vivaldi 天线为激励源,添加远场监视器进行全波
仿真计算,得到图 3.19 所示余割平方波束远场方向图。将目标方向图、泰勒综合法
和叠加原理得到的理论计算方向图、CST 全波仿真方向图三者进行对比,可见,在主
瓣区域赋形效果良好,在副瓣区域获得-20dB 的副瓣电平值。如图 3.20 所示为建立的
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阵列结构以及全波仿真得到的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同理,
可计算得到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的赋形效率为 93%。

0
目标方向图
理论计算值
-10
CST仿真值
Normalized Pattern(dB)

-20

-30

-40

-50

-60

-7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degree)
图 3.19 余割平方波束的二维远场方向图

图 3.20 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以及三维远场方向图

另外,还仿真分析了余割平方波束赋形超表面在频段 9-12GHz 的远场特性,如


图 3.21 所示,可以看出该超表面具有一定的宽带特性。同样也可以发现,在偏离设

3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计频点 10GHz 时,由于波程差的不同以及初始电场幅度分布的差异,使得远场方向


图的主瓣形状和副瓣电平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保持余割平方波束的性质。

9GHz
-10 11GHz
Normalized Pattern(dB)

12GHz
-20

-30

-40

-50

-60
-75 -50 -25 0 25 50 75
(degree)
图 3.21 一维余割平方波束随频率变化特性

3.4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仿真并分析了一款“I”超表面单元,分析了其结构参数  、  与交叉
极化反射系数的幅度和相位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直线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分析
了利用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实现波束赋形的机理,并推导出激励幅度和相位的计算
公式。利用求得的目标方向图对应的幅度和相位分布矩阵设计了两款幅度和相位均可
同时调控的反射型超表面阵列,以 Vivaldi 天线为馈源激励超表面,通过全波仿真实
现了一维平顶波束赋形和余割平方波束赋形,全波仿真结果显示赋形波束在主瓣与目
标方向图接近,且具有低副瓣特点,而且所设计的赋形超表面在一定带宽内均可工作。

36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4.1 引言

在第三章中设计了反射型的幅相双控超表面,得到了低副瓣的一维平顶波束和余
割平方波束方向图。然而,实现透射方向上的波束赋形在实际应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章将上一章中的一维直线阵列的波束赋形方法——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拓
展为二维平面阵列波束赋形方法,为实现任意方向上任意形状覆盖的波束赋形提供一
种有效方法。为了在实验层面上验证二维波束赋形方法的可靠性,设计了两款透射型
的电磁超表面,通过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制分别实现了低副瓣的矩形平顶波束赋形和
三角形平顶波束赋形。

4.2 超表面单元的仿真与分析

图 4.1 单元结构与仿真设置示意图

本章采用的是一种透射型的超表面单元,中间金属层为“I”形的贴片结构,与
第三章所展示的反射型单元类似,通过“I”形结构的旋转角度  控制透射电磁波的
幅度,开口大小  控制透射电磁波的相位。如图 4.1 所示,为超表面单元的结构视图
以及仿真设置示意图,该单元工作的中心频点为 10GHz,由三层金属结构和两层介
质基板组成,相关尺寸参数在图中进行了标注,单元周期为 P=10mm( 1 / 3 ,  为
频点 10GHz 对应的波长,下同);上下两层为一组正交的金属极化栅,其宽度和间
距分别为 w1=2.5mm,w2=2mm;介质基板采用 F4B 材料(相对介电常数为 2.65,损
耗角正切为 0.003),其厚度 h=2mm( 1/15 ,  为频点 10GHz 对应的波长,下同);

3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间层“I”形金属结构中圆环外径 R=4.5mm,圆环内径为 R-w,w=1.5mm,  为


“I”形金属结构的对称轴相对于 y 轴的旋转角度,  为圆环臂的张角;一组正交的
金属极化栅与“I”形金属贴片形成类 Fabry-Perot 腔,使得电磁波进行多次反射实现
高效的交叉极化波透射。在商业电磁仿真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对该单元进行
优化仿真,仿真设置如图 4.1 所示,沿 x 和 y 方向设置为周期边界条件,沿 z 方向设
置为开放边界条件,将端口设置为 Floquet 端口,采用 y 极化电磁波从+z 方向到 z 方
向激励,通过全波仿真分析该单元的电磁特性。
该超表面单元的透射系数可以用一个琼斯矩阵来描述:

 Txx Tyx 
T   (4-1)
 Txy Tyy 

其中,用 Tij 来表示当 j 极化波入射、i 极化波透时单元的透射系数,在本章中入射波


为 y 极化波,Txy 表示为交叉极化波的透射系数。
如图 4.2 所示,选择了两个单元,其  为 80°,  分别为 0°和 45°,通过仿真
得到了该单元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当 y 极化平面波作为入射波
沿-z 方向传播时,上层沿 x 方向放置的金属极化栅使得 y 极化电磁波透过,“I”形
金属贴片使得 y 极化波转换为 x 极化波,下层沿 y 方向放置的金属极化栅反射 y 极化
波同时透射 x 极化波。从图 4.2(a)(b)可见,Am(Rxy)和 Am(Tyy)始终保持较小的值。另
外,S 参数的各分量满足下式:

Am( Rxy ) 2  Am( Ryy ) 2  Am(Txy ) 2  Am(Tyy ) 2  1 (4-2)

因此,入射波的大部分功率被分配到 Am(Ryy)和 Am(Txy)中。

1.0 1.0

0.8 0.8
Am(Txy) Am(Txy)
Am(Tyy) =0° Am(Tyy)
0.6
0.6 =80° Am(Rxy)
=45° Am(Rxy)
幅度
幅度

=80° Am(Ryy) 0.4 Am(Ryy)


0.4
0.2
0.2
0.0
0.0
6 8 10 12 14 6 8 10 12 14
频率(GHz) 频率(GHz)
(a)  =45° (b)  =0°
图 4.2 单元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规律

38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下面通过仿真数据来说明该单元实现透射波幅度和相位同时调控的基本原理。
在 10GHz 频点处,设置  为 45°,单元的交叉极化透射系数随单元开口大小  的变
化如图 4.3(a)所示,当参数  从 30°变化到 86°时,交叉极化透射系数的相位 Arg(Txy)
变化可以覆盖 180°,同时其幅度 Am(Txy)保持在 0.9 以上,当  为-45°时,随着 
的变化 Arg(Txy)可以实现另外 180°的相位覆盖。如图 4.3(b)所示,在工作中心频点
10GHz 处,设置  为 86°,仿真得到该超表面单元的交叉透射系数幅度和交叉极化
透射系数相位随单元旋转角度  的变化规律,可见,当  从-90°变化到 0°和从 0°
变化到 90°时,交叉极化透射系数幅度 Am(Txy)可以从 0 变化到 1,且相位 Arg(Txy)基
本保持不变,仅在  为 0°时出现 180°的相位跳变。因此,通过参数  可以实现交
叉极化透射波幅度从 0 到 1 调控,而相位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参数  和  的可以实现
交叉极化透射波相位 360°范围调控,而幅度基本保持不变。

1.0
100

0.8
50 Arg(Txy)
透射系数相位(°)

透射系数幅度
Am(Txy)
0.6
0
0.4
-50
0.2

-100
0.0
30 40 50 60 70 80
(degree)
(a)透射系数随  的变化曲线

200
1.0

0.8 150
透射系数相位(°)
透射系数幅度

0.6 100

0.4
Am(Txy)
50
Arg(Txy)
0.2

0.0 0

-90 -60 -30 0 30 60 90


(degree)
(b)透射系数随  的变化曲线
图 4.3 在 10GHz 处,单元的透射系数随参数  和  的变化规律

3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另外,通过仿真还得到了该超表面单元在 5GHz 到 15GHz 频段的交叉极化透射


系数幅度和相位特性随参数  和  的关系,如图 4.4 所示。在图 4.4(a)中设置  分别
为 45°、65°、80°时,观察交叉极化透射系数的幅度和相位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可见,在 7-15GHz 时,随着参数  的变化,幅度 Am(Txy)基本保持在 0.8 以上,其相
位 Arg(Txy)随着  的取值不同而变化,且变化曲线在频带内保持较好的平行性,这说
明该单元调控相位时具有一定的宽带特性。在图 4.4(b)中取  分别为 4°、25°、45°,
可见随着  的变化,幅度 Am(Txy)取不同的值,且在频段 7GHz-15GHz 内,Am(Txy)保
持较好的平行性,同时相位 Arg(Txy)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基本重合,这说明该单元在调
控幅度时也具有一定的带宽特性。

1.0 500
400
0.8 =80° 300
=65°

透射系数相位(°)
200
透射系数幅度

=45°
0.6
100
0
0.4 =80°
-100
=65°
0.2 =45° -200
-300
0.0 -400
6 8 10 12 14
频率(GHz)
(a)透射系数随  的变化曲线

1.0 400
300
0.8
200
=5°
透射系数相位(°)
透射系数幅度

=25° 100
0.6
=45°
0
=5°
0.4 =25° -100
=45°
-200
0.2
-300
0.0 -400
6 8 10 12 14
频率(GHz)
(b)透射系数随  的变化曲线
图 4.4 在 5-15GHz 频段内单元透射系数随参数的变化规律

40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综上所述,这款透射型的超表面单元可以通过  和  两个参数实现交叉极化透射
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控制,且具有一定的宽带特性。为后续透射式幅相双控超表面的
设计奠定基础。

4.3 二维波束赋形表面设计

图 4.5 基于透射型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原理示意图

如图 4.5 所示为基于透射型电磁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示意图,采用标准增益喇
叭天线作为馈源激励超表面,通过调制交叉极化透射波的幅度和相位分布,实现特定
的远场辐射方向图。
如图 2.4 所示为 M×N 单元组成的平面阵列,沿 XOY 面放置,设 M 和 N 均为偶
数,阵列中心位于坐标原点,基于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实现二维波束赋形的基本原
理与第三章所述的一维波束赋形原理类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单元数 M×N,设沿 x 方向的 M 元直线阵和 y 方向的 N 元直线阵激
励均满足泰勒分布,其主副瓣电平比均为 R0,由泰勒公式(2-28)可以计算得到沿 x 方
向的激励分布为(I1x ,I2x ,I3x ,……,IMx ),沿 y 方向的激励分布为(I1y ,I2y ,
I3y ,……,INy),根据式(2-20)可得平面阵的泰勒激励分布为:

I mn  I mx  I ny (m  1, 2, , M ; n  1, 2, , N ) (4-3)

此时,设相位均为 0°,则得到的笔形波束指向为(θ, φ)=0°,且副瓣电平为-R0。


第二步:根据阵列天线波束扫描理论,最大方向指向(θi, φi)方向的阵因子可以表
示为:

4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N M
f ( ,  , i , i )   I mn e
jk [( m  M /2  0.5) d x sin  cos   ( n  N /2  0.5) d y sin  sin  ] j (i ,i , m , n )
e (4-4)
n 1 m 1

 (i , i , m, n)   ( Azi , Eli , m, n)


M N (4-5)
 k[(m   0.5)d x sin Azi  (n   0.5)d y sin Eli ]
2 2

设置目标方向图,在赋形区域内采样,通过 K 个不同指向角的低副瓣笔形波束
按照一定权重系数进行叠加逼近目标方向图,则新的阵因子可以表示为:
K
F ( ,  )   bi f ( ,  , i , i )
i 1
N M K
(4-6)
  ( bi I mn e j (i ,i ,m ,n ) )e
jk [( m  M /2  0.5) d x sin  cos   ( n  N /2  0.5) d y sin  sin  ]

n 1 m 1 i 1

第三步:求解 K 个笔形波束的权重值,即(b1,b2,b3,……,bK),则生成目
标方向图所需的复激励分布为:

K
Cmn   bi I mn e j (i ,i ,m,n ) (4-7)
i 1

第四步:根据式(4-7)在 MATLAB 中编写程序代码,将求得的目标方向图对应的


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应用于超表面阵列的设计中,以实现特定的波束赋形功能。

4.3.1 矩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设计
基于上述二维波束赋形方法,在本节选择图 4.1 中的透射型幅相双控超表面单元
来构建矩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

(a)24×24 元平面阵的泰勒幅度分布 (b) 低副瓣笔形波束的归一化远场方向图

图 4.6 平面阵列的泰勒幅度分布及三维归一化远场方向图
42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设置超表面阵列由 24×24 个单元组成,即 M=N=24,单元边长为 10mm,因此整


个超表面阵列的大小为 240mm×240mm,且放置于 xoy 平面内,阵列中心位于坐标原
点。当取主副瓣电平比为 25dB 时,平面阵列的泰勒幅度分布分别为图 4.6(a)所示,
设初始相位为 0,则由该泰勒分布确定的低副瓣单波束的归一化远场方向图如图 4.6(b)
所示。
设目标方向图为矩形平顶波束,如图 4.7 所示,在方位面和俯仰面的角度均为-20°
~20°,沿方位角和俯仰角均等间隔采样 8 点,则形成 64 个低副瓣的笔形波束来逼近
目标方向图,最后求解的各波束指向角与权重值。

图 4.7 理想矩形平顶波束方向图

图 4.8 由泰勒方法计算的矩形平顶波束 3D 归一化方向图

根据式(4-4)-(4-7)综合得到的矩形平顶波束如图 4.8 所示,其对应的激励幅度和相


位分布如图 4.9 所示。该幅度和相位分布是在理想平面波激励下利用超表面实现矩形
平顶波束所需要的。

4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4.9 矩形平顶波束所需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

在本章节中,选择标准增益喇叭天线作为馈源激励超表面,在商业电磁仿真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使用时域求解器仿真分析该喇叭天线,如图 4.10(a)所示为
10GHz 频点处喇叭天线的远场方向图,计算得到喇叭天线的相位中心位于距喇叭前
端 57mm 处。

0
=0°
=90°
-10
Normalized Pattern(dB)

-20

-30

-40

-50
-180 -120 -60 0 60 120 180
(degree)

(a) 喇叭天线的二维远场方向图 (b) 馈源在超表面处的电场幅度分布


图 4.10 喇叭天线远场方向图以及电场幅度分布

设置超表面中心与馈源喇叭天线的相位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F=192mm,即焦径比
为 0.8,如图 4.10(b)所示为喇叭天线在超表面位置处截取的电场幅度分布。
由于馈源喇叭天线的辐射场其等相位面为球面,且电场幅值不均匀,因此用于激
励超表面来实现波束赋形时需要进行幅度和相位的补偿,补偿的原理与第三章中的类
似,如图 4.11 所示。其中,图 4.11(a)-(c)为幅度补偿原理,图(a)为实现矩形平顶波束
的理论激励幅度值,图(c)为馈源喇叭天线在超表面位置处的初始电场幅度分布,图(c)
为超表面最终需要补偿的激励幅度值;图 4.12(d)-(f)为相位补偿原理,图(d)为实现矩
形平顶波束的理论激励相位值,图(f)为将馈源发射的球面波变成平面波需要补偿的波
程相位差值,图(e)为超表面最终需要补偿的激励相位值。

44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图 4.11 矩形平顶波束的幅度和相位补偿原理示意图

根据图 4.11(b)和(e)所示的幅度和相位分布矩阵,并借助单元交叉极化透射系数
的幅度和相位与单元结构参数  和 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 HFSS 中建立矩形平顶
波束赋形超表面模型,进行全波仿真计算。如图 4.12 所示为仿真得到的矩形平顶波
束的二维以及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由图 4.12(a)可以看出全波仿真得到 φ=0°面和
φ=90°面的二维远场归一化方向图与 MATLAB 中的数值计算结果一致,副瓣电平小
于-20dB,且主瓣最大波动幅度小于 1dB,赋形效率为 97.8%。

-10
Normalized Pattern(dB)

-20

-30

-40 HFSS
HFSS
-50 Matlab

-6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Theta(°)

(a) 二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b) 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图 4.12 10GHz 处矩形平顶波束的二维以及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综上所述,设计了一款 24×24 的单元组成的电磁超表面,工作频点为 10GHz,


以标准增益喇叭天线作为馈源激励超表面,通过同时调制交叉极化透射波的幅度和相
位,在透射方向上实现低副瓣的矩形平顶波束方向图,这也表明利用泰勒综合法和叠
加原理实现二维波束赋形的可行性。

4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3.2 三角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设计
为了进一步验证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在实现任意二维波束赋形中的灵活性,在
本小节以三角形平顶波束为目标方向图,设计由 24×24 个单元组成的透射型电磁超表
面,工作频点为 10GHz,以图 4.10 所示的喇叭天线为馈源激励该超表面。
由前文所述的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可以计算得到实现三角形平顶波束所需要
的激励幅度和相位,按照前文展示的幅度和相位补偿原理可以得到超表面实现三角形
平顶波束所需补偿的幅度和相位分布矩阵,如图 4.13 所示。

图 4.13 三角形平顶波束的幅度和相位补偿矩阵

根据图 4.13 所示的幅度和相位分布矩阵在 HFSS 中建立超表面模型,并进行全


波仿真分析,得到如图 4.14 所示的三角形平顶波束的二维及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实现了低副瓣的二维波束赋形。

0
HFSS
-10
Normalized Pattern(dB)

HFSS

-20

-30

-40

-5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Theta(°)

(a) 二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b) 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图 4.14 三角形平顶波束的远场辐射方向图

同样地,该方法可以应用到任意方向及任意波束覆盖的波束赋形设计中,在保证
主瓣区域特性的同时可以实现低副瓣特性。

46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4.3.3 加工测试
在前文中基于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设计了幅度和相位可以同时控制的二维波
束赋形超表面,实现了低副瓣的矩形平顶波束方向图和三角形平顶波束方向图。为
了在实验层面上验证上述理论方案的可靠性,选择矩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进行加
工测试,如图 4.15 所示为采用标准 PCB 技术加工得到的超表面实物结构。

图 4.15 超表面实物结构

图 4.16 超表面测试环境设置

将该超表面结构在微波暗室中进行测量,如图 4.16 所示为测试环境示意图。微


波暗室的远场测量系统主要由控制子系统、发射端子系统、天线转台子系统和射频子
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发射端由馈源喇叭天线和超表面组成,将其置于转台上,x 极化
喇叭天线发射的电磁波经超表面调制后透射到空间中,与此同时实现极化转化。由控
制软件控制转台水平旋转一周,在距离超表面大于 2 D 2 /  (D 为超表面口径大小,
 为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处的 y 极化喇叭天线接收空间中的电磁波。最后,通过与
接收喇叭天线连接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测试数据,即可得到远场辐射方向图,如图
4.17(a)和(b)所示。将测试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其中,红色实线为在微波
暗室中的实测结果,蓝色虚线为在 HFSS 中的全波仿真结果。如图 4.17(a)所示,在
  0 面,测试得到的平顶波束主瓣最大波动小于 2.3dB,且副瓣电平为-18dB;在
  90 面,测试得到的平顶波束主瓣最大波动小于 1.3dB,且副瓣电平为-16dB。可

4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见,测试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在主瓣赋形区域内的形状大致吻合,在副瓣区域的副瓣
电平值相当,但是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比在平顶赋形区域产生更大的波纹且副瓣电
平值更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实际测试中,由于发射喇叭天线在超表面处的电场幅值相位分布与全波仿真
值存在一定偏差,导致超表面在进行幅度和相位调制时产生误差,进而造成主瓣波动
以及副瓣电平升高。
(2) 实际加工组装中,由于超表面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会存在色散效
应,因此介电常数的加工实测值与理论仿真值也会存在略微差异,此外馈源天线与超
表面的相对位置存在组装误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差
异。

(a) 0
-10
Normalized Pattern(dB)

-20
-30
-40
-50
-60 Sim.0
Mea.=0°)
-70
-8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degree)

(b) 0

-10
Normalized Pattern(dB)

-20

-30

-40
Sim.=90°)
-50 Mea.=90°)

-6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degree)

图 4.17 测试得到的矩形平顶波束在 φ=0°和 φ=90°面的二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48
第四章 基于透射式超表面的二维波束赋形设计

此前,已有通过幅相调制超表面在透射域实现波束赋形的研究,例如参考文献[40],
该文献中基于遗传算法和直线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优化目标方向图所需的激励幅度
和相位分布来进行超表面设计,实现了一维平顶波束远场方向图。在全波仿真和实验
层面均验证了其方案的有效性。而本章节中基于泰勒方法和平面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
设计了二维波束赋形超表面,实现了二维平顶波束远场方向图,本设计在实现任意波
束赋形方面更具有普适性。另外,从全波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方面将本设计与文献[40]
进行对比,如表 4.1 所示。通过仿真和测试的结果对比,本章设计的二维平顶波束具
有更加平坦的主瓣以及更低的副瓣电平。

表4.1 本章节工作与参考文献[40]的结果比较

目标 赋形 全波仿真结果 测试结果
𝜑平面
方向图 方法 主瓣波动 副瓣电平 主瓣波动 副瓣电平

文献 一维平 遗传
0° 2dB -14dB 2dB -15dB
[40] 顶波束 算法

二维平 泰勒 0° 1dB -20dB 2.3dB -18dB


本文
顶波束 叠加法 90° 1dB -20dB 1.3dB -16dB

4.4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仿真并分析了一款透射型超表面单元,可以实现透射波幅度和相位的同
时调控,并得到单元结构参数与交叉极化透射系数幅度和相位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
以二维平面阵列方向图综合理论为研究背景,基于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可以计算得
到目标方向图对应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据此设计了幅相双控电磁超表面,采用标
准增益喇叭天线激励超表面,使得其交叉极化透射波在远场区域形成矩形平顶波束方
向图和三角形平顶波束方向图,且具有低副瓣的特性。其中,矩形平顶波束的全波仿
真和实测结果一致,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

4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0
第五章 基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双功能器件设计

第五章 基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双功能器件设计

5.1 引言

电磁超表面按照输出电磁波传输方向可以分为反射型超表面、透射型超表面以及
全空间调制超表面。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分别设计了反射型和透射型的电磁超表面,
通过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制实现了波束赋形。近年来,有关全空间调制的超表面设计
层出不穷,丰富了超表面的应用场景[51][52][53],然而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通过相位控
制实现在反射域和透射域的不同功能,关于在全空间实现幅度和相位的同时控制的研
究还较少。因此,在本章设计了一款全空间调制型电磁超表面,研究了不同模态的双
OAM 波束的产生原理与方法,分析了相位和幅度同时控制的本质原理以及低副瓣四
波束的实现方法。

5.2 超表面单元的仿真与分析

图 5.1 双功能超表面单元结构示意图

如图 5.1 所示,为本章采用的双功能超表面单元结构示意图,该多层超表面单元
由 5 层金属贴片和四层介质基板级联而成,是在第四章中所示的透射型超表面单元结
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正交的金属极化栅而形成,将金属层依次标记为 R1、G1、T、
R2、G2,在商业电磁仿真软件 CST Microwave Studio 中仿真优化得到图中所示结构,
5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尺寸参数在图中均已标注。其中最外层的金属结构 R1 层中的金属栅长度为 L,
是可调节的;次外层 G1 的金属栅长度为 P=6mm,宽度为 S2=1mm,相邻两个金属栅
的间隔 S1=1mm;中间层 T 为“I”形金属贴片结构,其中圆环外径为 R=2.5mm,圆
环内径为 R-w,w=0.85mm,  为圆环臂的张角,  为“I”形结构的旋转角度;四层
介质板采用相同的尺寸参数以及同种材料,厚度为 1mm,  r  2.65 , tan   0.009 。
该单元可以调控透射波的幅度和相位,与此同时可以控制反射波的相位,因此可
以应用于多功能器件设计中。其中,可以将 G1、T、G2 三层看做一个类 Fabry-Perot
腔结构,T 层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极化转换器,能将入射的线极化波转换成其交叉极化
波,G1 和 G2 作为一组正交的金属极化栅,具有极化选择的特性,并且可以实现高
效的透射波传输。R1 和 R2 为一组正交的金属栅,沿-z 方向入射到 R1 层的 y 极化波
将会被反射,通过调节其长度 L 可以实现主极化反射波相位的调控。
在 CST 中进行仿真分析和参数扫描可以得到该超表面单元的电磁特性,将单元
的仿真环境沿 x 和 y 方向设置为周期边界条件,沿 z 方向设置为开放边界条件,将端
口设置为 Floquet 端口,并添加电场监视器,分别用 y 极化波和 x 极化波沿-z 方向激
励该超表面单元,观察单元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变化规律。

1.0 1.0

0.8 0.8
Am(Ryx) Am(Ryy)
Am(Rxx) Am(Rxy)
0.6 0.6
Am(Tyx) Am(Tyy)
幅度
幅度

Am(Txx) Am(Txy)
0.4 0.4

0.2 0.2

0.0 0.0

10 12 14 16 18 20 10 12 14 16 18 20
频率(GHz) 频率(GHz)
(a)在 x 极化波入射条件下 (b)在 y 极化波入射条件下
图 5.2 超表面单元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

设置 L=5mm、  =80°、  =45°,通过电磁仿真软件 CST 计算可以得到在 x 极


化波和 y 极化波分别沿-z 方向入射的条件下,单元的反射和透射幅度响应分别如图
5.2(a)和(b)所示。从图 5.2(a)中可以看出,当以 x 极化波沿-z 方向激励超表面单元时,
在 11GHz-20GHz 频带范围内幅度 Am(Tyx)始终大于 0.8,幅度 Am(Txx)、Am(Ryx)、Am(Rxx)
均处于较低的值,因此,此时的超表面可以实现宽带且高效的透射功能。从图 5.2(b)
中可以看出,当以 y 极化电磁波沿-z 方向激励超表面单元时,在 10GHz-20GHz 频带
范围内幅度 Am(Ryy)始终大于 0.9,而幅度 Am(Rxy)、Am(Txy)、Am(Tyy)均保持较小的值,
52
第五章 基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双功能器件设计

因此,此时的超表面可以被当作一个宽带且高效的反射器。
通过参数扫描分析得到了 14GHz 频点处超表面单元的电磁特性,以此来说明不
同线极化电磁波激励时超表面对反射波和透射波的调控性能。
如图 5.3 所示,设置  =80°、  =45°,在 y 极化波沿-z 方向激励超表面单元时,
可见,随着金属栅 R1 的长度 L 从 0.5mm 变化到 6mm,主极化反射系数的幅度 Am(Ryy)
始终大于 0.9,其相位 Arg(Ryy)可以实现 0°到 320°之间变化。因此,在 y 极化电磁
波入射时,可以通过调节 L 实现主极化反射相位的调控,其幅度基本保持不变。

350
1.0
300
0.8 250

反射系数相位(°)
反射系数幅度

200
0.6 Am(Ryy)
Arg(Ryy) 150

0.4 100
50
0.2 0
-50
0 1 2 3 4 5 6
L(mm)
图 5.3 y 极化波激励时,主极化反射系数随 L 的变化规律

如图 5.4 所示,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 x 极化波激励时,其正交线极化透射系数的


幅度和相位随单元结构参数  和  的变化规律。设置  为 80°,L 为 5mm,对参数 
进行扫描来观察幅度和相位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 5.4(a)所示,当  从 0°变化到
45°或-45°时,幅度 Am(Tyx)可以从 0 变化到 0.9,同时相位 Arg(Tyx)保持不变,仅在
 符号发生变化时相位 Arg(Tyx)出现 180°的跳变。当  固定为 45°,L 为 5mm 时,
对参数  进行扫描可以得到正交线极化透射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
5.4(b)所示,当  从 20°变化到 85°时,相位 Arg(Tyx)可以实现 0°到 180°范围内的
变化,另外当取  为-45°时,相位 Arg(Tyx)可以实现 180°到 360°范围内的变化,
与此同时幅度 Am(Tyx)保持在 0.75 以上,变化较小。因此,当 x 极化波激励时,可以
实现正交线极化透射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调控,且由于调控幅度(或相位)时,相位(或
幅度)变化较小,可以认为幅度和相位的调控是相对独立的。

5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180
Am(Tyx)
Arg(Tyx) 150
0.8

透射系数相位(°)
120
透射系数幅度 0.6
90

0.4 60

30
0.2
0
0.0
-45 -30 -15 0 15 30 45
(degree)
(a)透射系数随  的变化规律

1.0 200

0.8 150
Am(Tyx)

透射系数相位(°)
透射系数幅度

0.6 Arg(Tyx)
100

0.4
50
0.2
0
0.0
20 30 40 50 60 70 80
(degree)
(b)透射系数随  的变化规律
图 5.4 x 极化波激励时,正交线极化波透射系数随参数  和  的变化规律

综上所述,这款多层超表面单元可以针对不同线极化入射波进行反射波和透射波
同时调控。当入射波为 y 极化波时,通过调节金属栅长度 L 可以实现主极化反射波的
相位调控;当入射波为 x 极化波时,通过调节“I”形金属贴片的旋转角度  和开口
大小  来实现正交线极化透射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控制。

5.3 全空间调制超表面器件设计

5.3.1 设计原理
由不同的单元结构按一定方式进行排列组成超表面以独立地实现对反射和透射
电磁波的高效控制,本章节提出一种全空间调制型的超表面器件,下面来分析设计的
54
第五章 基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双功能器件设计

基本理论以及实现方案。
首先,介绍利用超表面产生 OAM 涡旋波束的实现原理。
角动量是电磁波的自然属性之一,它由表示电场极化状态的自旋角动量(SAM)
和与螺旋相位波前分布相关的轨道角动量(OAM)组成[54]。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
电磁波束具有特征明显的波前分布,表现为其相位波前与相位因子 exp(jlφ)相关,沿
传播方向呈螺旋形相位波前。其中 φ 为方位角,l 为拓扑荷值,理论上 l 取任意值时
表现为 OAM 涡旋波束拥有无数多个模式,且不同模态之间均正交;其幅度波前呈环
形分布,中心场值为零,沿环形区域场值强[55]。近年来,OAM 涡旋波束的特性以及
产生方法被广泛研究,基于超表面产生 OAM 涡旋波束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一代
无线通信系统容量扩展以及速率提升的极具前景的方案。
基于电磁超表面的 OAM 涡旋波束发生器由馈源天线和超表面两部分组成,根据
广义 Snell 定律,超表面单元可以实现任意相位突变,通过合理排布单元形成超表面
阵列,可以将馈源发射的球面电磁波前调制成 OAM 涡旋波束的螺旋相位波前。
本章节采用标准增益喇叭天线作为馈源激励超表面,沿电磁波传播方向的横截面
处的场相位分布为:
 
origin
mn
 k0 r mn  r f (5-1)

 
其中, k0 为自由空间中的波数, r m n 为第(m,n)个单元的位置矢量, r f 为超表面
阵列中心的位置矢量。
形成 OAM 涡旋波束的螺旋相位波前所需的相位分布为:

OAM  l mn (5-2)

其中,φmn 为第(m,n)个单元位置处的方位角,通过取不同的拓扑荷值 l,就可以


得到任意模态涡旋波束所对应的相位分布。
因此,当采用馈源喇叭天线激励超表面时,为了得到式(5-2)中的相位分布,则超
表面各单元需要提供的相位分布为:

com  OAM  origin (5-3)

此处,分别以拓扑荷值 l 为 1 和-1 的 OAM 波束为例,可以通过式(5-3)分别计算


相应的相位补偿过程,如图 5.5 所示。

5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5.5 拓扑荷值 l 为±1 的 OAM 波束相位补偿原理

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可以实现通过一个超表面产生多个 OAM 涡旋波束,则超表


面需要进行的相位补偿为:

    
mul
mn  
 com   k0 r mn  r f  arg   exp j k0 r mn  u k  lk k
 
 (5-4)
 k
 

 k  arg  xmn sin  k cos k  ymn sin  k sin k  j ( xmn sin k  ymn cos k )  (5-5)

其中, xmn 和 ymn 为第(m,n)个单元的坐标值,  k 和 k 为第 k 个 OAM 波束的指向


角。
在本设计中,通过超表面产生 φ=0°内的双 OAM 波束,且 θ1=30°方向为 l=+1
的 OAM 波束,θ2=-30°方向为 l  1 的 OAM 波束。通过式(5-4)和(5-5)可以计算得到
超表面各单元需要补偿的相位分布如图 5.6 所示。

图 5.6 不同模态值双 OAM 波束的相位补偿分布

56
第五章 基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双功能器件设计

其次,根据第四章所述的二维波束赋形方法——泰勒综合法和叠加原理,本节以
低副瓣四波束为目标方向图为例进行设计,四个波束的指向(  ,  )分别为(-36°,45°)、
(36°,45°)、(-36°,135°)、(36°,135°),如图 5.7 所示,为在 Matlab 中数值计算得到
的四波束归一化方向图。考虑到馈源采用的是标准喇叭天线,计算得到超表面所需要
补偿的幅度和相位分布如图 5.8(a)(b)所示。

图 5.7 在 Matlab 中计算得到的低副瓣四波束 3D 归一化方向图

图 5.8 低副瓣四波束的幅度和相位补偿分布

5.3.2 仿真设计
本节采用 5.2 节中所讨论超表面单元,设计由 40×40 个单元组成的超表面阵列,
沿 xoy 平面放置,实现反射和透射方向的独立调控。
由图 5.3 所示的 y 极化波激励时主极化反射系数相位 Arg(Ryy)随金属栅长度 L 变
化的规律,可以将如图 5.6 所示的相位分布转换为超表面阵列中各单元参数 L 的分布。
当采用 y 极化喇叭天线激励超表面时,在反射方向可以实现不同阶的双 OAM 涡旋波
束。
由图 5.4 所示的 x 极化波激励时交叉极化透射系数的幅度 Am(Tyx)和相位 Arg(Tyx)

5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I”形金属贴片的参数  、  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如图 5.8 所示利用超表面实现低


副瓣四波束需要补偿的幅度和相位分布转换成超表面阵列各单元参数  、  的分布。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超表面阵列,其尺寸为 240mm×240mm×4mm,如图 5.9 所
示,工作于 14GHz,采用标准喇叭天线作为馈源激励该超表面,考虑到遮挡、效率
以及斜入射等情况带来的影响设置焦径比为 0.8。

图 5.9 全空间调制超表面阵列模型

在电磁仿真软件 Ansys HFSS 中进行全波仿真,当 y 极化喇叭天线激励该超表面


时,y 极化反射波形成双 OAM 涡旋波束,且 θ1=30°方向波束的模态值为 l=+1,θ2=-30°
方向波束的模态值为 l=-1,如图 5.10 所示,为全波仿真得到的二维远场方向图,可
见在±30°方向具有明显的零深。

20
-1阶 +1阶

10
Gain(dBi)

-10

-20

-30
-90 -60 -30 0 30 60 90
(degree)

图 5.10 双 OAM 涡旋波束的二维远场辐射方向图

58
第五章 基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双功能器件设计

图 5.11 在距离超表面 500mm 处,横截面上的电场幅度和相位分布

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涡旋波束的特性,在距离超表面 500mm 处的位置处设置观


察面来分析 OAM 涡旋波束的近场传播特性,如图 5.11 所示为观察面处的电场幅度和
相位分布,可见电场幅度分布满足中间能量小、沿环状能量分布强的特点;其相位呈
单臂螺旋分布,且模态为+1 时沿顺时针方向,模态为-1 时沿逆时针方向,这与理论
设计规律相符。

(a) 1.0 (b) 1.0

0.8 0.8
OAM spectrum

OAM spectrum

0.6 0.6

0.4 0.4

0.2 0.2

0.0 0.0
-3 -2 -1 0 1 2 3 -3 -2 -1 0 1 2 3
OAM number OAM number
(a)  =-30°方向涡旋波束 (b)  =30°方向涡旋波束
图 5.12 OAM 涡旋波束的模态占比分析

5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上定性地分析了 OAM 涡旋波束的特性,然而定量地分析 OAM 涡旋波束的性


质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将垂直于波束传播方向的横截面上的电场提取出来,基于
OAM 谱分析理论[56]来计算得到的 OAM 波束的模态纯度,如图 5.12 所示,可见,在
θ1=30°方向的 OAM 涡旋波束的主模态为 l=-1,占比达 97%;在 θ1=-30°方向的 OAM
涡旋波束的主模态为 l=1,占比达 98.5%,这与预期理论结果相符。
当采用 x 极化喇叭天线激励该超表面时,超表面将 x 极化电磁波转换为 y 极化波,
并通过同时调制电磁波前的幅度和相位在透射方向形成四波束,实现低副瓣赋形设计,
如图 5.13 所示,为全波仿真得到的二维以及三维远场辐射方向图,可见,波束形状
良好,且副瓣电平低于-20dB。

(a)二维远场方向图 (b)三维远场方向图
图 5.13 透射方向的低副瓣四波束远场方向图

综上所述,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全空间调制超表面,一方面,通过反射相位的调控
实现了不同模态值的双 OAM 涡旋波束辐射;另一方面,通过调控透射电磁波的幅度
和相位实现四波束赋形设计。经过全波仿真分析,得到了与预期相符的结果,验证了
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5.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讨论利用电磁超表面实现全空间电磁波调控的机理以及应用,设计了一
款双功能超表面器件,当 y 极化电磁波激励超表面时,在反射方向通过相位调制产生
两个不同模态的 OAM 涡旋波束;当 x 极化电磁波激励超表面时,在透射方向通过幅
度和相位的同时调制实现低副瓣的四波束赋形。
首先,通过仿真分析了多层超表面单元的电磁特性,得到单元结构参数与反射系
数以及透射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分析了产生多个不同模态值的 OAM 涡旋波
束 的 原 理 , 通 过 计 算 得 到 产 生 方 向 为 ( ,  )  (30 , 0 ) 、 模 态 值 为 +1 和 方 向 为
60
第五章 基于幅相双控超表面的双功能器件设计

( ,  )  (30 ,0 ) 、模态值为-1 的两个 OAM 涡旋波束所需要的相位分布。然后,根


据第四章所述的二维波束赋形方法,以四波束为目标方向图,实现具有低副瓣特性的
多波束赋形,并计算得到四波束目标方向图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最后,通
过全波仿真计算验证了所设计超表面的性能。

6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2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电磁超表面具有超越自然材料的特殊电磁特性,在电磁调控领域中一直都有不俗
的表现,通过对超表面微结构单元的合理排布与设计形成可以任意调控电磁波的超表
面阵列,并且基于电磁超表面的新型天线与微波器件不断被提出。近年来,幅相双控
超表面的出现使得对电磁波的调控更加灵活与精确,也为波束赋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
可选方案。
本文设计了反射型、透射型和全空间调制的电磁超表面,通过对电磁波幅度和相
位的同时调控实现波束赋形和波束控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1) 首先,由本文的研究背景引出超材料与超表面的基本概念,并展示了一部分
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工作,概述了近年来幅相双控电磁超表面的主要研
究方向以及方法。其次,介绍了超表面调控理论,即广义 Snell 定律。最后,分析了
直线阵和平面阵的相关基础理论,并介绍了一种阵列中经典的低副瓣方向图综合方法,
即 Taylor 综合法,另外还讨论了不同主副瓣电平比下的激励分布规律。
(2) 提出一种反射型波束赋形超表面天线,通过同时调制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实
现一维波束赋形。首先,介绍了一种直线阵列天线实现波束赋形的方法,即泰勒综合
法和叠加原理,将若干个满足泰勒分布的低副瓣笔形波束进行加权和以逼近目标方向
图,进而求得目标方向图所需要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据此设计了两款超表面模型,
分别实现了一维平顶波束赋形和余割平方波束赋形,在保证主瓣赋形效果良好的同时
实现了低副瓣的特性。
(3) 提出一种透射型波束赋形超表面天线,由馈源天线发射的电磁波经幅相双控
超表面调制在传输方向实现二维波束赋形效果。与一维波束赋形原理类似,将该方法
延伸到二维平面阵列的方向图综合问题中,以矩形平顶波束和三角形平顶波束分别为
目标方向图,可以求解出各自所需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分布,分别设计超表面模型并进
行了全波仿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一致,实现了低副瓣的二维波束赋形。为了进
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矩形平顶波束赋形超表面进行了加工测试,得到的实际
测试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符合的很好。这为实现任意方向上任意形状覆盖的波束赋形
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4) 提出一种全空间调制超表面天线,研究了幅度和相位同时且独立控制的原理
和方法,通过对电磁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控制实现反射方向和透射方向的不同功能。
全波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 y 极化电磁波激励超表面时,在反射方向通过相位调制产

6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两个不同模态的 OAM 涡旋波束,并分析了其近远场的特性和模态纯度;当 x 极化


电磁波激励超表面时,通过对透射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控制产生具有低副瓣特性的四
波束辐射。

6.2 未来展望

本文主要讨论了波束赋形超表面的设计与实现,类比阵列天线中的方向图综合理
论,通过对电磁波幅度和相位的同时控制,在反射域、透射域和全空间分别实现了不
同的波束赋形超表面设计,尽管全波仿真和实测都得到了与预期相符的结果,但是,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关于后续的研究与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切入:
(1) 超表面是一种具有强烈耦合效应的结构,而在设计中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并
没有考虑耦合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加工测试结果、全波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有一定
的差异。因此,尽可能地降低超表面单元间耦合效应所带来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2) 本文所设计的波束赋形超表面均调制的是线极化波,为了适应更多实际应用
场景的需求,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同时调制圆极化波的幅度和相位的超表面单元,目前
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探索。
(3) 本文第五章所提出的全空间调制超表面,在透射方向可以实现对电磁波幅度
和相位的同时控制,而在反射方向仅可以调制相位,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可以着眼
于如何实现反射方向与透射方向上同时进行幅度和相位的高效控制。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文中若有不妥之处或错误恳请批评指正。

6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祝叶华. 未来世界由超材料建构[J]. 科技导报, 2016, 34(18): 14-26.


[2] VESELAGO V G, LEBEDEV P N. Electrodynamics of substances with simultaneously negative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ermeabilities[J]. Soviet Physics Uspekhi, 1968, 10(4): 504-509.
[3] PENDRY J B, HOLDEN A J, STEWART W J, et al.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plasmons in
metallic mesostructures[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6, 76(25): 4773.
[4] PENDRY J B, HOLDEN A J, ROBBINS D J, et al. Magnetism from conductors and enhanced
nonlinear phenomena[J].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1999, 47(11):
2075-2084.
[5] SHELBY R A, SMITH D R, SCHULTZ 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a negative index of
refraction[J]. Science, 2001, 292(5514): 77-79.
[6] PENDRY J B, SCHURIG D, SMITH D R.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J].Science, 2006,
312(5781): 1780-1782.
[7] SCHURIG D, MOCK J J, JUSTICE B J, et al. Metamaterial electromagnetic cloak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J]. Science, 2006, 314(5801): 977-980.
[8] LIU R, JI C, MOCK J J, et al. Broadband ground-plane cloak[J]. Science, 2009, 323(5912): 366-
369.
[9] YANG J J, HUANG M, YANG C F, et al. Reciprocal invisibility cloak based on complementary
media[J].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 2011, 6(13): 731-736.
[10] HUO F F, LI L, LIANG C H. External invisibility cloak for multiobjects with arbitrary
geometries[J].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2014, vol. 13:273-276.
[11] SHI Y, TANG W, LI L, et al. Three dimensional complementary invisibility cloak with arbitrary
shapes[J].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2015, vol. 14: 1550-1553.
[12] JIANG W X, CUI T J, CHENG Q, et al. Design of arbitrarily shaped concentrators based on
conformally optical transformation of 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 surface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8,92(26): 1780-1782.
[13] TAUBNER T, KOROBKIN D, URZHUMOV Y, et al. Near-field microscopy through a Sic
superlens[J]. Science, 2006, 313: 1595-1595.
[14] SMOLYANINOV I I, HUNG Y J, DAVIS C C. Magnifying superlens in the visible frequency
range[J]. Science, 2007, 315: 1699-1701.
[15] ZHANG X, LIU Z. Superlenses to overcome the diffraction limit[J]. Nature Materials, 2008,
7(6):435-441.

6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LAI Y, NG J, CHEN H Y, et al. Illusion optics: the optical transformation of an object into another
object[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9, 102(25): 253902.
[17] JIANG W X, CUI T J, YANG X M, et al. Shrinking an arbitrary object as one desires using
metamaterial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1, 98(20): 204101.
[18] CASARES-MIRANDA F P, CAMACHO-PEÑALOSA C, CALOZ C. High-gain active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leaky-wave antenna[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06, 54(8): 2292-2300.
[19] SÁENZ E, GONZALO R, EDERRA I, et al. Resonant meta-surface superstrate for single and
multifrequency dipole antenna array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08,
56(4): 951-960.
[20] YU N, GENEVET P, KATS M A, et al. Light propagation with phase discontinuities: generalized
laws of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J]. Science, 2011, 334(6054): 333-337.
[21] SUN S, YANG K Y, WANG C M, et al. High-efficiency broadband anomalous reflection by
gradient meta-surfaces[J]. Nano Letters, 2012, 12(12): 6223-6229.
[22] DÍAZ-RUBIO A, ASADCHY V S, ELSAKKA A, et al. From the generalized reflection law to the
realization of perfect anomalous reflectors[J]. Science Advances, 2017, 3(8): e1602714.
[23] WONG A M H, ELEFTHERIADES G V. Perfect anomalous reflection with a bipartite Huygens’
metasurface[J]. Physical Review X, 2018, 8(1): 011036.
[24] NI X, KILDISHEV A V, SHALAEV V M. Metasurface holograms for visible light[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 4(1): 1-6.
[25] ZHENG G, MÜHLENBERND H, KENNEY M, et al. Metasurface holograms reaching 80%
efficiency[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5, 10(4): 308-312.
[26] WEN D, YUE F, LI G, et al. Helicity multiplexed broadband metasurface hologram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1): 1-7.
[27] QUEVEDO-TERUEL O, EBRAHIMPOURI M, KEHN M N M. Ultrawideband metasurface
lenses based on off-shifted opposite layers[J].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2015, 15: 484-487.
[28] LI X, XIAO S, CAI B, et al. Flat metasurfaces to focus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reflection
geometry[J]. Optics Letters, 2012, 37(23): 4940-4942.
[29] YANG Q, GU J, WANG D, et al. Efficient flat metasurface lens for terahertz imaging[J]. Optics
Express, 2014, 22(21): 25931-25939.
[30] YU S, LI L, SHI G, et al. Design, fabr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reflective metasurface fo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vortex wave in radio frequency domain[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6,
108(12): 121903.

66
参考文献

[31] LIU K, WANG G, LI Z, et al. A multi-functional vortex beam generator based on transparent
anisotropic metasurface[J].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19, 435: 311-318.
[32] TANG S, LI X, PAN W, et al. High-efficiency broadband vortex beam generator based on
transmissive metasurface[J]. Optics Express,2019, 27(4): 4281-4291.
[33] LIU L, ZHANG X, KENNEY M, et al. Broadband metasurfaces with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hase and amplitude[J]. Advanced Materials, 2014, 26(29): 5031-5036.
[34] WANG Q, ZHANG X, XU Y, et al. Broadband metasurface holograms: toward complete phase
and amplitude engineering[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2867.
[35] JIA S L, WAN X, SU P, et al. Broadband metasurface for independent control of reflected
amplitude and phase[J]. AIP Advances, 2016, 6(4): 045024.
[36] LI H P, WANG G M, CAI T, et al. Phase-and amplitude-control metasurfaces for antenna main-
lobe and sidelobe manipulatio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8, 66(10):
5121-5129.
[37] GUO W L, WANG G M, LUO X Y, et al. Dual-Phase hybrid metasurface for independent
amplitude and phase control of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20, 68(11): 7705-7710.
[38] WANG T, ZHAI G, XIE R, et al. Dual‐band terahertz auto‐focusing airy beam based on
single‐layer geometric metasurfaces with independent complex amplitude modulation at each
wavelength[J]. Advanced Theory and Simulations, 2019, 2(7): 1900071.
[39] GUO W L, CHEN K, WANG G M, et al. Airy beam generation: approaching ideal efficiency and
ultra wideband with reflective and transmissive metasurfaces[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20, 8(21): 2000860.
[40] LI H, WANG G M, CAI T, et al. Wideband transparent beam-forming metadevice with amplitude-
and phase-controlled metasurface[J].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19, 11(1): 014043.
[41] BAO L, WU R Y, FU X, et al. Multi-beam forming and controls by metasurface with phase and
amplitude modulatio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9, 67(10): 6680-
6685.
[42] WU R Y, BAO L, WU L W, et al. Independent control of copolarized amplitude and phase
responses via anisotropic metasurfaces[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20, 8(11): 1902126.
[43] IQBAL S, LUO J, MA Q, et al. Power modulation of vortex beams using phase/amplitude
adjustable transmissive coding metasurfaces[J].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20,
54(3): 035305.
[44] CHEN T Y, LI Y B, LI H, et al. Arbitrary power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beams using amplitude-
and phase-coded metasurfaces[J].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21, 54(16): 165106.

6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 余世星. 人工电磁表面的理论设计及涡旋电磁波调控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46] 谢敬辉. 物理光学教程 [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47] FARMAHINI-FARAHANI M, CHENG J, MOSALLAEI H. Metasurfaces nanoantennas for light
processing[J]. JOSA B, 2013, 30(9): 2365-2370.
[48] KIM M, WONG A M H, ELEFTHERIADES G V. Optical Huygens’ metasurfaces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 of the magnitude and phase of the local reflection coefficients[J]. Physical
Review X, 2014, 4(4): 041042.
[49] WAN X, JIA S L, CUI T J, et al. Independent modulations of the transmission amplitudes and
phases by using Huygens metasurface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 1-7.
[50] LI J Y, QI Y X, ZHOU S G. Shaped beam synthesis based on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and Taylor
method[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7, 65(11): 6157-6160.
[51] ZHANG C, WANG G, XU H X, et al. Helicity‐Dependent Multifunctional Metasurfaces for
Full‐Space Wave Control[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020, 8(8): 1901719.
[52] FANG Q, WU L, PAN W, et al. Trifunctional metasurface for manipulating linearly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s in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mode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20, 117(7):
074102.
[53] LI X, CHEN J, XI X, et al. Broadband trifunctional metasurfa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lens
antenna[J]. Optics Express, 2021, 29(15): 23244-23257.
[54] ALLEN L, BEIJERSBERGEN M W, SPREEUW R J C, et 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f ligh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guerre-Gaussian laser modes[J]. Physical Review A, 1992, 45(11):
8185.
[55] CHEN M L N, JIANG L J, SHA W E I.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by
geometric-phase based metasurfaces[J]. Applied Sciences, 2018, 8(3): 362.
[56] YAO E, FRANKE-ARNOLD S, COURTIAL J, et al. Fourier relationship between angular
position and optic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J]. Optics Express, 2006, 14(20): 9071-9076.

68
致谢

致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时光就要接近尾声,在这三年中
经历过憧憬、迷茫、期待、失望、快乐、煎熬等时刻,也曾奋力地挣扎向前。遇到的
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让我获得了成长,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在
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对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师兄师姐、朋友、同学以及家人表示
衷心地感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朱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三年前我怀揣着激动和紧
张的心情来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这里遇到了我的导师朱诚老师,他在生活和学
习上都给了我很多关心和支持,使我快速地融入了新的学习环境。在生活中,他朴
实无华、平易近人、热情真挚;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他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精
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也深深影响着我对科研学习的态度。从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论
文的完成,这一路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波折,每一次遇到难题都是他悉心教导并给
我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这其中的一点一滴都让我终生受益,因而我的成长和收获中
倾注了朱诚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朱诚老师表示深切的谢意和美好
的祝愿!
感谢课题组焦永昌老师、张玉老师、赵勋旺老师、翟会清老师、王楠老师等人在
科研学术方面对我的指引和支持,并且为我提供了优良的科研实验平台。
这三年里我在实验室中度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非常充实也非常欢乐。感谢
梁航师兄、王发师兄和黄杰师姐对我的帮助。特别感谢温富艳师姐在科研学习、日常
生活以及找工作等方方面面中对我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同时也感谢师妹们的帮助和
陪伴,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感谢我的好朋友杨丹丹、耿秀清等人的一路陪伴,
感谢你们在学习以及生活方面给我的支持、建议以及帮助,在科研学习之余一起度过
的时光充满欢乐与温暖,愿大家未来工作顺利,万事胜意。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哥哥,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悉心呵护和照顾;感谢你
们在我每一次迷茫和软弱的时候给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谢你们一直站在我身后做
我最坚强的后盾。家,是我永远的避风港。家人,是我一生的牵挂。
感谢我自己一路坚持走到现在。我相信,未来已来,始于现在。
最后,由衷的感谢参与审阅、评议本论文的各位老师。
岳琴棉
2022.2.20

6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岳琴棉,女,山西朔州人,1997 年 7 月出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 2019 级硕士研究生。

2. 教育背景

2015.09~2019.07 吉林工商学院,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2019.09~2021.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1 发表学术论文

[1] Yue Q M, Tan Y L, Hu L L,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beam-forming


metasurfaces with amplitude and phase control[C]//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ICMMT). IEEE, 2021.
[2] Tan Y L, Yue Q M, Li B Q, et al. Dual beam generation with different polarization
state based on anisotropic holographic metasurface[C]//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ICMMT). IEEE,
2021.

3.2 申请专利

[1] 朱诚,岳琴棉.一种基于幅度和相位调制的波束赋形超表面结构及方法,审中,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64430.6

3.3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1] 基于幅相调控超表面的新型无线通信系统 OAM 波束调控研究,陕西省重点


研发计划,2022.01-2023.12,主要参研人
[2] 基于电磁超材料的多功能多模态轨道角动量波束的产生与调控研究,陕西省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8-2020,主要参研人

7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电磁计算与隐身技术研究,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2018-2021,主要参
研人

72
I I



地址 :
西安 市太 白 南 路 2号

网址 :
7 1 007 1

匿 ■ ■ 漏
w w w x d a n ed u c n
. i i 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