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5

■■■■ ■■■■■■■■■■ 1415 2015 ■3■

■■■■ 1st Edition ■■■■ ■■■■


Visit to download the full and correct content document:
https://ebookstep.com/download/ebook-46489214/
More products digital (pdf, epub, mobi) instant
download maybe you interests ...

Notos Say■ 96 1st Edition Kolektif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notos-sayi-96-1st-edition-kolektif/

Una grammatica italiana per tutti 2 edizione aggiornata


2020 B2 B2 1st Edition Alessandra Latino Marida
Muscolino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una-grammatica-italiana-per-
tutti-2-edizione-aggiornata-2020-b2-b2-1st-edition-alessandra-
latino-marida-muscolino/

Aula Internacional Plus 4 B2 1 1st Edition Difusión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aula-internacional-plus-4-b2-1-1st-
edition-difusion/

L eredità B1 B2 Primi Racconti 1st Edition Luisa Brisi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l-eredita-b1-b2-primi-racconti-1st-
edition-luisa-brisi/
Edito B2 4e édition 4th Edition Myriam Abou-Samra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edito-b2-4e-edition-4th-edition-
myriam-abou-samra/

Die Staatskonkurs Aufgaben im Jahre Die Aufgaben in den


Jahren 1885 bis 88 für die Rechstpraktikanten in der
Pfalz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die-staatskonkurs-aufgaben-im-
jahre-die-aufgaben-in-den-jahren-1885-bis-88-fur-die-
rechstpraktikanten-in-der-pfalz/

Ritorno alle origini B1 B2 Primi Racconti 1st Edition


Valentina Mapelli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ritorno-alle-origini-b1-b2-primi-
racconti-1st-edition-valentina-mapelli/

1000 Questions 1000 Answers angol középfok B2 Némethné


Hock Ildikó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1000-questions-1000-answers-angol-
kozepfok-b2-nemethne-hock-ildiko/

Nagy Origó nyelvvizsgakönyv Angol középfok B2 Horváth


Miklós Zsigmond Ildikó

https://ebookstep.com/product/nagy-origo-nyelvvizsgakonyv-angol-
kozepfok-b2-horvath-miklos-zsigmond-ildiko/
Wolfgang Reinhard

Die Unterwerfung der Welt. Globalgeschichte der europäischen


Expansion 1415-2015

© Verlag C.H.Beck oHG,München 2016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Goethe-Institut.
前言
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1415~2015(上册)
第一章 近代欧洲扩张的基础
欧洲的扩张与世界历史进程
古希腊罗马与亚洲的联系
欧洲中世纪时的扩张
第二章 “欧洲的大西洋”的开端
大西洋与西方的维京人
航船与引航
非洲海岸和大西洋诸岛
美洲诸岛及美洲海岸
第三章 欧洲人来到亚洲海岸: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在印度洋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马六甲以东地区
葡萄牙人的王权资本主义和私营经济
第四章 欧洲人来到亚洲海岸:尼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及
其他
尼德兰东印度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
法国亚洲公司以及欧洲其他小亚洲公司
商业资本主义的结构
第五章 从印度贸易到欧洲人的统治
尼德兰在爪哇的统治
英国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统治
第六章 走向“西班牙的大西洋”
新世界的旧主人
征服
旧主人的新主人
大西洋的生态
第七章 “西班牙的大西洋”的生活
经济与社会
统治与社会
文化与社会
第八章 “葡萄牙、尼德兰以及犹太人的大西洋”
葡萄牙人在巴西以及蔗糖循环体系
“尼德兰人的大西洋”
“犹太人的大西洋”
黄金循环体系中的巴西和葡萄牙
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1415~2015(中册)
第九章 加勒比地区和“非洲的大西洋”
“此线之外没有和平”
蔗糖革命
奴隶买卖
奴隶制和外来非洲人的地位
第十章 “法国和英国的大西洋”
法属北美
英属北美的建立
英属北美的政治、宗教、社会和经济
1684年至1763年的英法大战
第十一章 大西洋地区的改革、革命和去殖民化
伊比利亚美洲的启蒙和改革
北美洲的革命
海地岛上的革命
伊比利亚美洲的革命和去殖民化运动
第十二章 16世纪至19世纪的认知和接受
新世界和旧世界
欧亚交流
受到亚洲传教影响的相互学习?
《中国近事》:来自亚洲的知识
第二次大发现时代
第十三章 帝国主义扩张和对北半球的移民
俄国和欧亚帝国
美国的“昭昭天命”和加拿大
第十四章 南半球的帝国主义扩张和移民
移民革命
南锥体地区:阿根廷、智利、乌拉圭
南非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太平洋群岛(大洋洲)
第十五章 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殖民统治
19世纪的大英帝国
1818年至1914年英国统治下的印度
英属印度的经济和社会
荷属东印度和西属菲律宾
第十六章 东亚帝国和自由贸易帝国主义
中国
日本
第十七章 帝国主义的扩张以及亚洲和太平洋的殖民统治
围绕中国的角逐
理论与实践中的帝国主义列强
高度帝国主义和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的殖民统治
征服世界: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1415~2015(下册)
第十八章 非洲与帝国主义
19世纪非洲的扩张和欧洲势力的渗入
争夺非洲
对非洲的瓜分和渗透
反应和模仿
第十九章 在非洲的殖民统治
管理
经济
社会
文化
第二十章 东方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新的动力
东方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近东
第二次去殖民化:英联邦
南亚和东南亚的新动力
第二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亚洲的去殖民化
日本帝国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去殖民化计划:美国和近东
南亚的去殖民化和印度的分裂
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去殖民化
去殖民化的过程和计划
第二十二章 晚期殖民主义和非洲的去殖民化
反殖民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晚期殖民主义
1918年至1977年的北非和东北非
1923年至1980年撒哈拉以南的英属、法属和比属非洲
1945年至1975年的葡属非洲
南非和纳米比亚
第二十三章 没有未来的过去?
控制两极地区?
迟到的去殖民化还是帝国一体化?
以色列——西方的最后一个移民殖民地?
第二十四章 总结和展望
从扩张性到全球性
经济、社会和环境
政治和国家政权
文化和宗教
认知、反省和占有
附录一 地图与插图说明
附录二 地名与人名索引
前言

1983年至1990年由斯图加特科尔哈默出版社(Verlag W.
Kohlhammer)出版的四卷本《欧洲扩张史》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因
此为全面对它进行修订,无论付出多少辛劳都是值得的。对沃尔夫冈·
贝克(Wolfgang Beck)、约纳坦·贝克(Jonathan Beck)和德特勒夫
·费尔肯(Detlef Felken)作为出版人参与这次修订版的出版,我认为
给予再高的评价都不为过。不过,公众思想的转变也为修订工作带来
了有利的条件,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更具有边缘性特征的主题在
今天已被置于政治和科学讨论的中心。当年曾付出十年辛劳,现在还
要再花费五年努力进行的学术要求很高的、完善的总体描述因此更加
富有意义。

当初我写下的文字虽说大部分经受住了学术发展的检验,然而因
为出现了种种新知识和新观点,所以对文本不仅必须进行修订,还需
要作出扩充。因此在其他一些地方进行缩减是不可避免的。当初只有
在社会经济学上有明确论断的东西受到认真对待。首先,那时关注的
已经是文化接触方面的种种问题,因此我使用了大量统计数字和图表
为这部著作提供保障。在这方面我可以进行裁减,因为一个长达数页
的统计常常归结为一个句子就可以传达知识。其次,我以惋惜的心情
将手头掌握的大量图表和图片缩减为配有附带信息的插图和地图,并
且放弃了单纯的插图。最后,我为各章列出了丰富的图书资料目录,
用以替代详细的注释,这类注释可能会因补入新获取的信息而以不合
理的方式显得臃肿。专业人员以这种方式一眼就能核实我的论述的依
据所在,对某个分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很容易找到原始资料和相关文
献,意欲追寻细节的读者虽然会遇到困难,但他们毕竟是例外。只有
较长的引文和一些争议特别大的论断在文中有说明。如没有特别说
明,文中的引文均由本人翻译。

一部这种规模的著作只有依据第三方的种种研究成果才能成为可
能。在处理各个事件或涉及重新认知世界的文献时,则会使用在这种
情况下具有“准证物特性”的原始文献资料。由于资料遍及各地,当中
某些亦年代久远,又或是结构已显陈腐,我不得不将解决如山之档案
的问题委托给其他人。二手乃至三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应当予以支持
的,因为随着各种见解普及程度的提高,历史学中对伪造之物的抵抗
力也在提高。

我希望实证研究和理论反思在这部著作中也达成了一种和谐的关
系。在此过程中,我尝试尽量少使用学术行话。我一直认为花费些气
力,用明白易懂的德语阐述大部分事情是历史科学的优势。“我的”审
校人克里斯蒂安娜·施密特(Christiane Schmidt)在为出版社极为认
真地审校手稿的过程中继续在明白易懂方面提供了帮助。

我也希望自己依照现实情况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此间已具有迫切现
实意义的问题,即如何在政治方面正确使用词语。在20世纪80年代的
第一版中,我还能毫无问题地使用“黑人(Neger)”和“奴役黑人
(Negersklaverei)”这样的表述,而现在则已用其他词语替换了
“Neger类词语”(最近的叫法)。例如我依然常常使用人们熟悉的“印
第安人(Indianer)”一词,放弃了“原住民(First Nations)”等类似词
语,因为与拉丁美洲的“Indio”不同,大概也与北美的“Indian”不同,
德语中的“Indianer”并不含贬义。然而我偶尔也使用一些有争议的概
念,如“Indio”,再现了原始资料中的贬义,但用引号淡化了蔑视色
彩。这些引号应该表明,贴近原始资料中的意义使用一个概念并不是
说我认同它或讽刺性地使用它。总之,有一些有争议的词语类别是不
可或缺的,因为若要替换它们,就只能使用毫无实际意义的一般概念
或进行复杂的改写。

与第一版一样,第二版也全部出自我手。尽管如此,此次还必须
向众人表示谢意:埃尔富特(Erfurt)的卡特琳·沃尔夫(Katrin
Wolff)扫描了第一版的文字作为此次修订的基础;埃尔福特的马克斯
韦伯研究院(Max-Weber-Kolleg Erfurt)通过贝蒂娜·霍尔施泰因
(Bettina Hollstein)给这一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弗赖堡
(Freiburg)的托马斯·瓦伏拉(Thomas Wawra)在解决数据处理的
难题方面是我不可缺少的 助手。众多同人友好地付出辛劳审读了书稿
的各个部分:赫尔穆特·阿尔特里希特(Helmut Altrichter)、扎比内·
达布林豪斯(Sabine Dabringhaus)、马尔库斯·登策尔(Markus
Denzel)、吉塔·达拉姆帕尔-弗里克(Gita Dharampal-Frick)、施蒂
克·弗尔斯特(Stig Förster)、伊丽丝·加莱斯(Iris Gareis)、马克·
黑贝尔莱因(Mark Häberlein)、克里丝蒂讷·哈茨基(Christine
Hatzky)、亚历山大·基瑟(Alexander Keese)、沃尔夫冈·克内伯尔
(Wolfgang Knöbl)、汉斯-约阿希姆·柯尼希(Hans-Joachim
König)、利维阿·罗森(Livia Loosen)、贝尔恩德·马丁(Bernd
Martin)、克里斯托夫·马克斯(Christoph Marx)、费利齐塔斯·施密
德尔(Felicitas Schmieder)、彼得·瓦尔特曼(Peter Waldmann)、
赖因哈德·温特(Reinhard Wendt)和米夏埃尔·佐伊斯克(Michael
Zeuske)。马克·黑贝尔莱因、亚历山大·基瑟和克里斯托夫·马克斯的
种种建议在修订过程中对我帮助极大。佩特拉·瓦格纳(Petra
Wagner)非常认真地审核了图书目录,付出了极大的辛劳。然而不言
而喻,对书中的所有论点和可能出现的谬误,均由我一个人承担责
任。
古德龙·赖因哈德(Gudrun Reinhard)也仔细审读了本书全文。
我将本书献给她,衷心感谢她在五十年间坚定、愉快、耐心、休戚与
共地忍受和支持着我和我的学术研究。
第一章 近代欧洲扩张的基础

欧洲的扩张与世界历史进程

尽管早已不再扮演主导世界历史进程的角色,欧洲还是呈现着扩
张性。2013年欧盟拥有28个成员国,人们还看不出其扩张有终止之
日,2014年它毫不犹豫地容忍了俄罗斯的挑战。然而欧洲的发展壮大
几乎不再像以往那样靠使用武力,而是凭借自己的经济魅力,即不是
通过自己已逐渐弱化的硬实力(hard power),而是通过一种软实力
(soft power)来实现,因为欧洲人的主导动机不再是以往的对真正信
仰的传播或在争来斗去的多元世界中寻求民族的壮大,而是永无止境
的经济增长。这一观念直到20世纪才在欧洲经济思想的帮助下产生,
欧洲得以及时地以这一极为有效的新理念取代了旧有的、在持续的扩
张行为中为自己正名的观念,而这种早期的扩张实际上已经完成了。
“我扩张故我在(Ich expandiere,also bin ich)”,这是欧洲对经典哲
学用语进行的适当翻新。

欧洲过去就一直在扩张,绝非只限于越出自己的疆域满世界伸手
的15世纪至20世纪。当时欧洲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它的形成没有
预先确定的根基,没有清晰标定界线的地理根基,没有民族或政治根
基;欧洲是在偶然性的扩张过程中形成的,确切地说是通过三次相互
交叠的偶然扩张产生的。因此,欧洲的历史无法划定一个可以精确定
义的空间,它一直是欧洲自己向自己讲述的历史,其间,“欧洲”这个从
一开始就模糊不清的地理概念根本就没有出现的必要。没有标定的疆
界,同时又不断进行扩张,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欧洲历史和非欧洲历史
交叠在一起,而这种情况已一再出现。欧洲很难从疆域上定义,只能
依照进程将其定义为一个包括不同归属的精神体,不过,它同时也是
一个真正的实体。可以说,欧洲从一开始就与它自己的扩张进程息息
相关。

罗马帝国汇聚起古代文明却又跨越了古代文明的传统生存空间,
也就是跨越了仅为欧洲一小部分的地中海地区,向北扩张,向高卢、
日耳曼尼亚和布列塔尼亚扩张,此乃第一次扩张。被不完全合理地通
称为“日耳曼人(Germanen)”的“蛮族(Barbarenvölker)”从东北方向
扩张,进入罗马帝国,这是第二次扩张。这些入侵者中,许多都消亡
了。后来,罗马帝国崩溃瓦解。这两次扩张在阿尔卑斯山以北重叠、
交织在一起,一些新的、文化混杂的共同体在法兰克诸王的统领下在
那片大地上存活下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罗马教会以其在阿尔卑斯山
以北地区的传教活动进行扩张,将那里的居住者变成了拉丁基督教教
徒,此为第三次扩张。于是,“基督教体(Christenheit)”或者说“欧洲”
诞生了!

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属于查理大帝的帝国,那
是欧洲当时仅有的一个具有囊括性的大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拿破仑·
波拿巴和阿道夫·希特勒都曾意欲建立覆盖全欧洲的大帝国,但没过多
久均因欧洲显而易见的政治多元性(Pluralität)而失败。这种多元性完
全是随着文化同一性(Einheitlichkeit)产生的,而究其根源,则首先
是随着宗教同一性产生的。欧洲的多元性可以说是由多种先决条件汇
集而成的。第一,与其他大陆相比,这个次大陆可以划分为一些相对
小的地理区域。第二,各种各样独立的贵族统治恰好建立在这些区域
里,它们是欧洲各个新兴民族最初的政治组织形式。第三,这里还出
现了世界史上绝无仅有、冲突连连的二元对立(Dualismus)现象,即
政治力量和宗教力量的二元对立,世俗势力与教会势力的二元对立,
普通教徒和神职人员的二元对立,以及后来发展为机构形态的国家和
教会的二元对立。在其他地方,要么是宗教被政治力量左右,要么是
宗教控制政治。第四,在这种独一无二的、“欧洲特色”的背景下,后来
出现了那种使前现代欧洲人与众不同的个体的政治对抗。

在这些条件下,政治野心勃勃的强权意志如何才能获得成功?显
然只能通过与受相同目的驱动的其他同时代人不断竞争。这必然导致
武装冲突频繁发生,至少会带来改善自己处境和增强自己财力物力的
需求。一些成功的大国以这种方式发展为帝国,最后,它们中的一些
在18世纪至20世纪发展成现代强国。领土扩张作为手段和目的,同样
是这一发展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扩张需要暴力!虽然作为神话人物和地域形象代表的欧罗巴
(Europa)是位女性,但欧洲扩张因其或隐伏或明显的暴力行为,从
头至尾基本上就是男人的事。不过,时不时也会看到女性的积极行
动,尤其是那些欧洲扩张所涉及的女性。与扩张所涉及的所有人一
样,女性绝不仅仅是消极被动的客体和饱经苦难的历史牺牲品,她们
往往善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常常使用或强或弱的温柔力量制服欧洲
人。

最早实施暴行的男人是维京人、意大利商人、十字军战士、葡萄
牙探险者、西班牙征服者和不列颠航海英雄,他们都属于已在《奥德
赛》(Odyssee)中出现过的冒险者类型。作为航海者,这些人依照不
同情况,可被分为商人、强盗、奴隶贩子、探险者和征服者,开始进
行扩张的正是他们,而不是其母国的当权者。在那些殖民帝国的初
期,扩张的发起者很少是政治当局,而更多是有兴趣的个体自发形成
的合作性组织乃至17世纪的各大贸易公司。国王和王侯们认为参与这
种事情有利可图,他们或被请求授予权利,或自己想获得控制发展的
权力。在19、20世纪,首倡扩张的常常是那些“现场的人(men on the
spot)”,如探险环游者、商人、传教士和军人,还有处处可见的冒险
者,他们善于将政治拖入自己的行动中。
南欧和西欧有着便利的航海条件,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能与
之相比,因此南欧和西欧的扩张带有海洋特色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当
维京人和十字军战士企图在海外建立统治时,那些地位稳固的欧洲领
主们也在陆地上征服自己的邻居,或是将殖民者请进自己的领地来建
立城市,通过内部扩张加强自己的统治。在这个意义上,传教士传播
的就是拉丁基督教(das lateinische Christentum)。拉丁基督教用这
种方式以前加洛林帝国(Karolingerreich)为基地向东扩张,在那里遇
到了来自拜占庭(Byzanz)的竞争势力。拜占庭已使东欧的大部分皈
依,但也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发端是希腊和斯拉
夫的教会语言和文化语言,和皈依罗马的欧洲的语言不同,其书写不
采用拉丁字母。

因此,我们从历史角度暂且将欧洲定义为“拉丁欧洲(lateinisches
Europa)”或许是非常合理的,即罗马教会及其后继者传播的拉丁文化
所进入的区域。因为海外扩张也是以这一区域为出发地的。今天我们
大概也能由此确定一个边界地带,在它两侧,一方为芬兰、地中海东
岸三国、波兰、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另一方为俄罗斯、白俄罗斯、乌
克兰、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南斯拉夫解体时的情况表明,这条文化
分界线一如既往地存在着。从前,它被当作政治工具服务于所谓的基
督教西方,服务于北约以反对苏联,使得这一历史研究结果长期以来
很难被人们接触和认识。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面对种种世俗化理论,宗教虽然还存在
着,但自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已不再是文化的全部。欧洲文化
富有自主性,有自己的世俗科学技术,有自己的世俗政治和世俗日
子;18世纪以来,俄国依照这种文化模式进行了自身的欧洲化,土耳
其也在20世纪照此进行了欧洲化。除此之外,俄国还成功地将其殖民
地西伯利亚俄罗斯化,这样也就欧洲化了。但是,我们难道由此就可
以得出结论,认为在此期间,欧洲疆界已抵达了太平洋?这显然是一
个相当荒谬的观念。不过,欧洲的确没有明确的东部疆界,以博斯普
鲁斯海峡和乌拉尔山脉作为分界线只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没有说服力
的说法。

欧洲扩张基本上集中表现为海外帝国主义和海外殖民主义,亦即
怀着强烈的欲望,成功地占领、统治和掠夺美洲、亚洲和非洲殖民
地。在此过程中涉及的总是相隔遥远、只能由海路到达的国家。然而
俄国的历史表明,帝国扩张和对殖民地的统治不仅可以通过海路进
行,而且可以从帝国核心区域出发,通过领土的相互关联而在大陆上
进行。就连通过海路开展的扩张也是最先发生在欧洲本土的,最终又
将欧洲的自身结构直接带出欧洲。当人们发现所谓的欧洲内部殖民主
义(innerer Kolonialismus),尤其是英格兰对邻国(如爱尔兰)统治
的殖民特征时,他们就得以从相反的视角证明这一史实。具有代表意
义的是那些已经在欧洲积累了建立帝国经验的国家,即在“收复失地运
动(Reconquista)”中积累了经验的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
(Kastilien)、在爱尔兰积累了经验的英格兰,最初在海外建立帝国的
活动就是从这些国家开始的,而这些活动中动用的就是那些已在欧洲
本土进行过这种实践的人。

显然,在欧洲以内和欧洲以外进行的扩张所导致的结果都是帝国
的建立,殖民帝国无非欧洲帝国的变体(Varianten),因而我们并不
总是能够轻易地与其他帝国类型区分开来。在此期间,大王国或帝国
(Imperien)再次引起研究界的关注,它们作为政治体制形式的地位
重新得到重视,与现代国家相比,这一形式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然
而,帝国是几千年来大政治体制的标准形式,与其相比,现代国家则
是一种特殊情况,它到了18、19世纪才出现,而且最初只出现在欧
洲。

帝国与现代国家的主要差异在于,帝国政治结构松散,而国家的
现代性则要求统一和同一性。在帝国中,替代统一的国家权力的是各
种或平行或分为等级的权力机构(Instanzen),这些机构的产生并非
通过中央权力机构授权,而是依据自己的法律。一个帝国可以没有统
一的国土,可以由一些法律地位各异且与中央联系强弱不同的地区组
成,对它们的控制常常是依离中心区域的距离递减,甚至有时连与相
邻帝国的明确边界也不存在。由享有同样权利或同样不享有权利的个
体组成的现代国家的国民则必须是统一的和同一的,即首先是说同一
种语言,其次是从前属于同一种宗教的——尽管两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
在都常常是虚设的。作为法治国家,现代国家会强制维护法律的统
一;作为民族国家,现代国家会强制维护民族的统一。与此相对,一
个帝国内共同生活着不同的群体,他们的法律不同,与中央的关系疏
密各异,相互之间的融洽度也各不相同。对这种共同生活进行调节的
往往是非官方的习俗而不是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帝国里构成共同体的
基本单位不是直接隶属于国家的个人,而是家长控制下的家庭以及其
首领控制下的集体或地区。一个现代国家的“国民”或多或少与该国家的
“居民”是一致的,而一个帝国的“国民”则是由不同居民群体中享有政治
权威的群体组成。由不同成分构成的帝国转变为由相同成分组成的联
邦,这是政治现代化的一种形式,也就是国家化(Verstaatlichung)的
形式,这种国家化首先一再出现在大不列颠帝国去殖民化
(Dekolonisation)的过程中。

现代国家是专制的,因为它不承认任何物、任何人凌驾于自己之
上,也不承认自己治下的自主。在实践上,这种专制对内体现为由行
政、司法和警察垄断法定的自然权力(legitime physische Gewalt),
对外表现为拥有使用国家武装力量随意进行战争的无限权力。在这方
面,帝国表明自己是现代国家的先期形式,因为帝国之主也要求专
制,即便对他们来说事情发生在欧洲之外,即便这一欧洲法律观念在
那里是陌生之物。他们能够在战争中充分实现这种要求,尽管他们的
军队常常还不是纯国家性的。由于前面提及的帝国结构松散,对内权
力的垄断大都状态欠佳。一个专制统治者虽然经常像现代国家一样不
承认任何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权力,但他不像现代国家那样是自身合法
性的原创者,而是通过“神赐”这种方式由他人授予合法性,或作为“天
之子”被囿于超验的准则中。而现代国家则是世俗的,它凭借人民主权
(Volkssouveränität)的法律构架,以自身的力量确认自己的合法地位
并决定自己的权限。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以及有生存忧虑的现代国家
在20世纪将这种权能扩展到极致,因为现代国家是权力国家
(Machtstaat),是人曾经发明的最有效的权力集中制度。

大多数殖民帝国还是前现代意义上的帝国,因为欧洲扩张处在巅
峰状态时,所直接导致的结果都是权力国家在其领土之外又建立起另
外的帝国。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在这一时刻,世界范围内就只存在着
在大规模施展力量方面敌不过现代国家的帝国。现代国家的优势虽然
可能表现在经济力量和军事工艺方面,但最终的依托还是在紧急情况
下能动员起无限资源的能力。在这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17、18世
纪欧洲发明的国家贷款,当时世界其他地区对此还一无所知。依靠长
久的财政支持施展力量就能达到目的,而依靠短期的财政支持则不
能。日本由帝国转变为国家及其随后取得的政治成就也非常清楚地印
证了欧洲扩张成功的这一原因。

对于殖民帝国来说,“殖民地(Kolonien)”这一名称在很长时间里
根本不流行,似乎到18世纪这一概念的意义才变得明确,在那之前,
殖民地一词完全按照古罗马“colonia”的意义仅指在他人土地上新建立
的移民点,英语称作“plantations”。近代早期西班牙帝国的美洲部分被
称作“Las Indias”,与阿拉贡或那不勒斯一样,它们也是整个君主国内
在形式上权力平等的王国;当然,在那些王国里起作用的是非官方的
卡斯蒂利亚人的统治。19、20世纪,大英帝国内白种人居住的属地
(Dominion)获得了在形式上与英格兰平等的地位,之前正是拒绝承
认这种平等地位 导致了美国的脱离。其他各个地区保持着情况各异的
法律地位,与中央的关系也亲疏有别。印度是个特例,它在伦敦甚至
有一个自己的“部”。

总体来说,对海外殖民帝国的控制从未做到特别强有力。与欧洲
土地上各前现代帝国一样,费用方面的原因使那里也缺乏地方行政管
理人员。在本土和海外都必须注重与当地管理机构的合作,在非洲部
分则干脆先以所谓的行政首脑形式建立起管理机构。按照这一原则,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已经正常运转,尽管它的组成部分是官僚
的。借助印度王侯和北尼日利亚埃米尔进行的著名的间接统治
(indirect rule)并非大不列颠的智慧结晶,而是大不列颠节约开支的
结果。出于相同原因,其他殖民大国也采用了这种方式,而罗马人也
早就实行过它,比如在巴勒斯坦。即便在19、20世纪的殖民帝国中,
也极少有现代国家政权,顶多可以算上英格兰的移民殖民地和英属印
度。欧洲的世界主要是采用帝国统治的前现代方法来治理的,也就是
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当地的受庇护者进行治理,遇有紧急情况,则动
用欧洲后备军进行干预。这一体系的现代性仅仅体现在一个方面,即
越往后越多地使用各殖民国家庇护的人,而不是个别当权者庇护的
人。

因此,为了更确切地区分欧洲扩张,划分帝国的类型与划分殖民
地类型将大有裨益。从帝国中央与其边缘地区的关系这一重要视角可
以分出四种帝国类型。

1.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类型以欧洲的眼光来看,大概属于最
古老的类型。它的中央虚弱而且没有形成毋庸置疑的中心。它不可能
在殖民舞台上扮演任何角色,因为就自身而言,它已没有能力进一步
扩张,充其量其诸侯中实力最强者具备这种能力,但必须自己承担风
险。实际上,奥地利和普鲁士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几乎没
有海外扩张。
2.西班牙类型的中心区域为一个民族君主国,不过该君主国自身具
备一个帝国的前现代特征。不仅西班牙的正式国名长期用的还是复数
“Las Españas”,而且卡斯蒂利亚作为狭义的领导力量,尽管有一个实
力 强大的君主制度,但比起作为现代领土国家,它更像是不同统治势
力的捆绑体。直到18世纪,开明君主制才卓有成效地推动了现代国家
的形成并试图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

3.19、20世纪的不列颠或法国类型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实力强大的
现代权力国家。在这一时期,欧洲内现代国家的形成以及欧洲之外欧
洲殖民帝国的建立均达到巅峰。不稳中有稳的欧洲国家体系基本上不
允许在欧洲本土进行扩张。然而,从民族自我维护的利益出发,扩张
又势在必行。因为欧洲之外没有任何地方的政治发展水平能与欧洲现
代权力国家相比,所以欧洲诸强的扩张很少遇到有效的长期抵抗。

在占据历史领先地位期间,大不列颠一直满足于所谓的自由贸易
帝国主义(Freihandelsimperialismus)这一间接方法。但只要有其他
国家赶上来,欧洲扩张立刻就成为高度帝国主义
(Hochimperialismus)的赛跑,而民众日益广泛的政治参与以及相应
的媒体宣传则继续激励着这种赛跑。结果就是:地球表面几乎一点儿
不剩地被划分给欧洲殖民国家以及被它们带动起来的竞争者——美国和
日本。即使是少数没有完全失去其政治独立的国家,也处在欧洲辐射
宽广的影响之下,如中国、泰国、伊朗和奥斯曼帝国。

4.俄国类型拥有一个正在形成的现代权力国家,它将越来越多的相
邻地区占为己有,将它们纳入自己的政治体系,排挤或同化原有居
民。这或可凭借政治强迫这种硬实力进行,或可凭借包括东正教传教
在内的优势文化,即软实力进行。另外还结合以修建铁路为主的地区
开发,有计划地让俄国人移民。最后它甚至企图向海外扩张,向阿拉
斯加和加利福尼亚扩张。
在欧洲以及欧洲附属地区之外,这类大陆扩张也在进行,实施者
为那些无法或无意进行海外扩张的国家,如中国。俄国的扩张后来在
17世纪正好与中国的扩张相撞。显然,大陆扩张是历史的一般情况,
而欧洲的海外扩张则属于特殊情况,尽管其规模巨大。当欧洲国家在
相邻地区再没有扩张的可能性时就立即转向海外扩张。唯有俄国人有
继续进行大陆扩张的可能性。

另外,凭借这种大陆帝国主义(Kontinentalimperialismus)取得
最大成功的是“新欧洲”,特别是独立的美国,不过也包括各拉美国家以
及不列颠的殖民地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亚。对美国和澳大利亚而
言,海外帝国主义(überseeimperialismus)也在太平洋列岛实现了无
缝对接。在涉及独立的前欧洲殖民地时,我们可以从欧洲扩张的视角
谈次级扩张(Sekundärexpansion)或次级帝国主义
(Sekundärimperialismus),在涉及大不列颠殖民地时,我们可以谈
附属帝国主义(Subimperialismus)。历史上也确有作为殖民地的附属
殖民地(Subkolonien),例如菲律宾在很长时间内是墨西哥的殖民
地,安哥拉依附巴西比依附葡萄牙的时间更长。

去殖民化过程中的情况表明,大陆帝国主义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去
殖民化,因为它们或是大规模地用移民取代了前居民,或是将他们边
缘化,或是将他们同化。唯有高加索、中亚和南非例外,因为统治者
和被统治者的数量比使政治同化在这些地方必然遭受失败。这些地点
也曾有各个群体对殖民统治进行的激烈抵抗,而欧洲扩张在其他地方
取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非欧洲人显而易见的弱势,如16、17世纪的印
第安人,再如19、20世纪的亚洲人和非洲人。

唯有如此,才能将殖民帝国的形成与非殖民帝国的形成区分开
来。殖民统治虽然是异族统治(在其他类型帝国中也常有异族统
治),但这种异族统治还充分利用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或局部或
普遍的发展差距。例如,罗马人征服希腊人和苏联控制民主德国虽然
都导致了直接或间接的异族统治,但却不是殖民统治,因为我们无法
将它归因于双方不同的发展水平。与此不同,美洲各石器时代民族与
进行扩张的欧洲人相比,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而亚洲人虽然
在文化方面可能与欧洲人水平相当甚或处于优势,但他们和非洲人一
样缺少一种政治制度,一种在18世纪至20世纪与现代权力国家相称的
政治制度,更何况现代权力国家还可以动用其领先的军事技术工艺。

当然,“发展差距(Entwicklungsdifferenz)”这一概念容易引起反
感并被误解为带有种族主义色彩,但它绝对是纯描述性的,绝对应被
理解为不含丝毫价值评判。我们既没有借助它来假定存在着人类攀向
现代顶峰的一条共通的发展之路——西方已端踞于其顶峰,也没有借助
它来假定拥有原子弹是比拥有弓箭更可喜的发展。它只是说明种种历
史结果是从这种发展差距中产生的。

另外,读者诸君也勿从这一概念推论出主动的殖民者与被动的被
殖民者之间的明确对立。殖民帝国臣民的法律地位通常比较低,受剥
削的程度也高于欧洲臣民,这一点在西班牙帝国的“印第安人
(Indios)”身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即便如此,他们也是殖民统治的
参与者,尽管面对自己的主人时他们会扮演各种不同的、变换着的角
色。被殖民者可能会耐着性子忍受殖民统治,也可能进行抵抗,也可
能狡猾地进行破坏,他们可能会与殖民者合作,甚或开始兴奋地接受
殖民者推动的文化转变。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他们都积极参与了殖民
地的塑造,从而也积极参与了后殖民世界的塑造。我们常常很难将加
害者与受害者明确分开。

因此,这部欧洲扩张史没有将太多的笔墨用于殖民国家的相关行
为,而是将殖民和后殖民社会以及国家的兴衰置于关注中心。然而,
力量对比造成了研究殖民者和被殖民者行为的现状以及原始资料现状
的失衡,因此,在阐述中偏重西方视角一时在所难免。
转变的推动力虽然可能主要源于殖民国家,但如何利用这种推动
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文化的种种条件。日本无疑是个突出案
例,但绝不是唯一的案例。虽然世界上各种文化有着共同点,但立于
终点的却不是唯一的“纯西方样式的现代”,而是“多种多样、数量众多
的现代”。按照历史进程可以分出四种各不相同的现代化之路:(1)
欧洲自身之路;(2)欧洲的移民殖民地之路,即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新
欧洲之路;(3)由外力推动但自主完成了现代化,如日本;(4)在
异族统治下的殖民地或多或少使用暴力手段进行现代化,不过正如前
面已提到的,这同样不是单方面的进程。

因此,人在世界范围内的移民,以及在此框架内由欧洲扩张启动
的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就是一部新世界史的合适主题,这样一部新世
界史将从全球视角描述过去五百年甚或整整一千年的历史。认为主要
推动力源自欧洲的论断确实带有欧洲中心论色彩。然而,首先就其起
因而言,此事本身就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其次我们也可以用反思性的
开明欧洲中心论(aufgeklärter Eurozentrismus)替代这种说法——老
实说我们反正也做不了更多的事。同样清楚的是,这里描述的不是某
些我们恰好身为其中一员的民族的历史功绩,而是一个庞大的“编织
物”,编入其中的一方面是各种前提条件、框架条件和推动力,另一方
面是各种偶然事物,正是这些偶然事物给欧洲分派了在世界史中扮演
的角色。今天同样清楚的还有,这种在“力量市场”上演进的历史进程通
常必然与种种阴暗面联系在一起,必然与种种罪行联系在一起。这个
无可避免的发展进程不会免去肆无忌惮或罪行累累的参与者为他们的
(罪恶)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

19、20世纪的欧洲扩张如今经常被称为“帝国主义”,整个殖民统
治体系被称为“殖民主义”。然而必须注意,这些19世纪的概念在20世
纪变成了攻击性的战斗口号,完全变成了骂人词语。因此在使用它们
时必须小心谨慎,在用于前现代时仅使用它们的转义,因为它们本不
属于那个时期。

与殖民帝国(Kolonialreich)和殖民统治(Kolonial-herrschaft)一
样,殖民主义在逻辑上以殖民地(古罗马的colonia)和殖民
(Kolonisation)两个概念为前提。殖民就意味着建立殖民地,例如,
即使是建在奥得河(die Oder)畔一块排干的沼泽地上,它也可以被称
为殖民地。殖民地亦即一个新移民点,它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依旧
处在移民者母国的控制之下。不过,在其转义上,所有在空间上与相
关国家分隔的统治地区都可被称作殖民地,尤其是当它们位于海外
时。殖民地这一概念的狭义为居住地“或”统治,广义为居住地“和”统
治。因此,在历史上可以分出三种殖民地类型,而各个类型又有其变
体。

1.据点型殖民地(Stützpunktkolonien)。此类殖民地或是服务于
经济目的,如商业,或是为了保障军事实力,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因
此它可能是:a.一个在他国范围内的移民区,例如中世纪时意大利商人
在东方城市里的聚居地,或是今天在罗马的德国移民区;b.在他国土地
上建立的自治体(autonome Gebilde),如马其顿人和罗马人曾建立
的移民点,后来葡萄牙和其他西欧海洋强国在印度洋沿岸建立的据点
网,不列颠人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海军基地网。在建立据点时,
经济意图和军事意图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据点网也可能就是该地区
逐渐变为移民型殖民地或统治型殖民地的开端,如早期美国西部的要
塞或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基地。

2.移民型殖民地(Siedlungskolonien)。此类型可被视为殖民地的
原始类型,因为殖民行为就是数量日益增长的人类不断进行移居和土
地开垦。这甚至被视为执行《圣经》中的创世令
(Schöpfungsbefehl):“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
世记》1:28)然而其间被忽略的是,从美洲到澳大利亚再到巴勒斯
坦,只有为数极少的新移民区在辟为殖民地前是没有人烟的。它们已
由其他人居住,而这些人处于劣势,因此不得不避让或臣服。大多数
情况是定居的农人排挤猎人、采集人和游牧人以传播文化
(cultura),即传播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形式以及附着于它的土地私
有制。在那些农人已经定居的地方,如阿尔及利亚或巴勒斯坦,较发
达的农业经济形式取得了成功。由此产生的情况可能有:a.完全排挤原
居民(Vorbewohner),如英属北美和澳大利亚;b.原居民规模或大或
小地转变为独立劳动力,如阿尔及利亚和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c.由输
入的劳动力取代原居民,如美洲的奴隶种植园。不过这类殖民以殖民
统治为其前提条件。

3.统治型殖民地(Herrschaftskolonien)。此类型不局限于建立基
地,而是要控制整个国家,但并非持续不断地向这个国家新增移民。a.
此类型中较老的西属美洲型近似于移民型殖民地,因为大量的移民长
久定居在殖民地,不过,他们首先将自己的生存基础建立在统治占人
口大多数的本地人上,为了这一目的,至少大体上让本地人保持着自
己的经济生活形式;b.较新的亚非类型以英属印度为范例,其特点为极
少数非长期定居的殖民主统治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当地人。不过,这
两个变体都只能在有当地助手的基础上才会发挥作用。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无论是迁入还是迁出,都要归结到殖民地以
及殖民帝国之中。不过,移民在这里不是表现为整个民族的迁徙,而
是由个人组成的或大或小的群体的迁居。a.它能以移民型殖民地和统治
型殖民地为目的地,却又不必局限于它们,大多数迁出欧洲的移民进
入了已经独立的美国,但就其本身而言它依旧是欧洲扩张的产物;b.强
迫性的劳动力移民至少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起初表现为大西洋的
奴隶交易,后来表现为半自愿性的苦工交易,即猪仔交易(pig
trade),因而由于欧洲扩张,某些国家如今的居民已完全不是发现它
们时的居民。
欧洲人的那些发现在世界近代史上是无与伦比的,它们究竟是如
何发生的?在欧洲之内已不存在可能性的情况下,欧洲人为何能够在
欧洲之外的国家如此成功地继续进行自己无休止的扩张?为何整体上
会出现决定性的发展差距,而实际情况中,又会发生欧洲各国各不相
同的具体扩张?人们持续讨论着欧洲扩张成功的原因和背景,即讨论
着“欧洲奇迹”,但这种讨论长期忍受着一种折磨:在扩张鼎盛时期,欧
洲拥有某种优势在其自我认知中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反殖民主义
取得辉煌成果的标志下,这一假设在欧洲人以及美洲人遭受挫败的自
我认知中,在政治上和科学上却是不被许可的。

不过以下几点思考兴许有望得到赞同。(1)与欧洲中世纪先辈所
处的时代一样,在15世纪至17世纪进行早期世界扩张期间,欧洲面对
亚洲各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不可能占有总体优势,甚至可能正好相
反,因为欧洲伴同历次十字军远征最初进行的海外扩张尝试都遭受了
失败。新世界里不同的力量对比导致了那里的早期成功,而在亚洲和
部分非洲地区,欧洲人只是被容忍,定调子的仍是当地国家。(2)这
一情形到18世纪晚期才开始发生变化,但首要原因不是所谓的工业革
命,而是各欧洲帝国变成了权力国家,至20世纪再无人能与这些权力
国家匹敌,因此它们才能够在世界其他地方放开胆子奋力建立帝国。
另外,促进这一进程的一方面是各亚洲帝国内出现的一系列危机,另
一方面是19世纪以来欧洲经济和技术工艺的发展。(3)在这个框架
内,大概在中世纪就已存在着一些欧洲文化特性,甚至是作为古希腊
罗马遗产传承下来的特性,它们为欧洲人创造了这种或那种竞争的有
利条件。世界范围内的比较思想史作出的一些尝试也在这方面揭示了
令人惊异的相似情况。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欧洲在两个方面领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
的,这两个方面相互关联,而且一直还处在竞争之中。一是独特的知
识文化,而且它已在独一无二的欧洲大学机构里扎下了根,虽然最初
它还没有对经验认识的研究进行奖励,但或许已经激励了对体系的好
奇心。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在翻译异族语言和文化作品方面高度发达的
技能,这是因为人们迫切需要理解自身文化中的犹太遗产和古代遗
产,由此产生了这种技能。二是基督教依照创教人的旨意,以这种知
识文化做衬里向世界传教的意愿:“使万民做我的门徒!”(《马太福
音》28:19)这种传教首先在天主教修会里找到了既坚定又内行的先
驱,欧洲扩张伊始他们就参与其中。

然而,我们以此很难解释清向欧洲以外的世界进行扩张的历次开
端,同样也很难用商人追逐利益的欲望、喜好冒险的骑士的虚荣心、
政治家的谋划来解释,更不能用文化史体系中1860年的华丽篇章“复兴
之人(Renaissancemenschen)”来解释——人们称其甩掉了从未存在
过的所谓中世纪束缚人的锁链,启程去“发现世界和人”。虽然我们可以
分析前面提及的所有人的前提条件、框架条件和推动力,从而绘制一
个个可信的场景,但以这种方式不可能从总体上解释欧洲扩张的原
因。因为与大多数历史事件、历史进程和历史架构一样,欧洲扩张也
是通过一个个偶然事物以及这些偶然事物的偶然堆积来完成的,当
然,各种前提条件、框架条件和时代独有的推动力为这种堆积开通了
渠道。这种前提条件、框架条件和推动力极其清楚地集中 在克里斯托
弗·哥伦布(Christoph Columbus)身上。我们固然可以用以上方式让
人们理解他的行为,但却解释不了。各种解释更多地源于他一生的那
些偶然以及与其同时代人的相互作用。

古希腊罗马与亚洲的联系

欧洲的世界扩张是近代的一个进程,却拥有一段可追溯至古希腊
罗马时期的“前史(Vorgeschichte)”,了解这段前史大概极有助于我
们理解欧洲扩张。可以从头看一看一些地理历史架构和文化架构,即
使在近代,我们也能再次找到它们:季风和沙漠的意义,荒漠商道上
的商城和游牧民的意义,亚洲市场对欧洲货物的微弱需求以及由此产
生的贵金属向东方的流失——这一点从罗马帝国时期直至18世纪都可
以观察到。此外还有一些不仅在欧洲的扩张时代,甚至到了20世纪还
时不时地发挥作用的传统,即人们总是记挂着东方穆斯林势力范围另
一边有一个由那位所谓的基督教长老约翰创建的帝国,总是记得亚历
山大远征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帝国的“冲动”。

无疑,历来总是有货物,或许还有人,从欧亚大陆的这一头运往
另一头,但最先开始做亚洲和欧洲这一大题目的是欧洲的先驱:希腊
人。地中海地区的居民对近东很熟悉,与再往东的地区的联系则要通
过阿契美尼德帝国,该帝国疆域自爱琴海直抵印度,公元前518年至公
元前515年,大流士一世(Dareios I)治下的帝国将印度河地区作为第
二十个行省并入了自己的版图。这一地区的名字“Hind”或者“Sind”经波
斯语传入希腊语,最终印度河以东的整个地区被称作“Indike”,这一模
糊用语一直被沿用至16世纪。因此,我们并不总能轻松地确定那些一
心想找到印度的发现者们寻找的到底是什么。

卡延达的斯凯勒克(Skylax von Karyanda),一个为波斯效力的


希腊人,于公元前519年至公元前512年间顺印度河而下,绕行阿拉伯
半岛最后到达埃及,希罗多德(Herodot)记述了此事,不过他关于印
度的信息真假混杂。

欧洲与亚洲的第一次大规模接触是由亚历山大远征带来的。在稳
固了今天的阿富汗之后,这位马其顿国王于公元前327年沿喀布尔河谷
(Kabultal)进发,占领了五河流域地区[旁遮普(Pandschab)]。
在试图越过贝阿斯河(Bias,或译作“比阿斯河”,希腊文为Hyphasis)
继续向东进军时,军队发生了叛乱。亚历山大沿印度河而下,于公元
前325/前324年冬天以一次恐怖的行军穿越格德罗西亚沙漠[俾路支斯
坦(Belutschistan)],撤回苏萨(Susa)和巴比伦,同时海军将领奈
阿尔科斯(Nearchos)率领舰队沿海岸撤回波斯湾。
Another random document with
no related content on Scribd:
ruine et le désespoir qui sont attachés à ce signe d’où tombent les
ténèbres. Et quelles ténèbres !
C’est le chef-d’œuvre de Luther, cent ans après que la Fleur du
Moyen Age avait été suffoquée dans les flammes horribles d’un
bûcher, d’avoir substitué à la douce Croix de bois qui avait consolé
les peuples et fortifié les Martyrs, cette croix de fer implacable dont
le monde est épouvanté. Ce que les démons du Nord ont voulu
nommer la culture allemande est, à quatre siècles de distance, la
maturité complète, obtenue enfin, du fruit de l’arbre maudit où se
pendit le mauvais apôtre. C’est l’épanouissement définitif et suprême
du luthéranisme.
Luther enseigne, par exemple, que les clercs concubinaires se
réformeront en faisant de leur désordre même la règle générale.
Méthode de réforme particulièrement adaptée au génie germanique,
ainsi que l’a fait remarquer avec profondeur, dans ses conférences
sur la philosophie allemande, Jacques Maritain, l’adversaire
victorieux et déjà célèbre de Bergson.
« Le mal existe ? Nous le déclarons légitime et nécessaire par lui-
même. Nous placerons même son premier fondement en Dieu,
comme faisait Jacob Bœhme. Voici le moi allemand avec ses
instincts de nature ? Nous le proclamons, avec Fichte, le type
humain par excellence, auquel tout doit céder. Voici la guerre qui
réveille toujours, en fait, des impulsions barbares ? Nous ferons de
la barbarie la règle même de la guerre qui sera d’autant meilleure
qu’elle sera plus barbare. »
Au résumé : « Révolte de l’Allemagne contre la chrétienté, voilà
tout le fond de la Réforme… Ce qui était rebut et déchéance pour le
catholicisme est devenu norme et fondement dans le protestantisme
et, par lui, dans le monde et la pensée moderne… L’exercice de la
haine et de la cruauté regardé en lui-même comme un office de
religion, accompli au nom du Christ et de l’Évangile. Dieu avec nous,
Gott mit uns !… Telle est l’Allemagne de Luther, l’Allemagne que
nous voyons à l’œuvre aujourd’hui, pour laquelle suivre les instincts
de convoitise, de mensonge, de haine et de luxure, c’est être avec
Dieu. »
Telle fut l’œuvre de Luther qui trouva une Allemagne si bien
préparée à recevoir sa doctrine qu’aussitôt après le début de son
apostolat, entre 1525 et 1530, il put en constater lui-même les effets.
Voici les propres paroles de ce patriarche de la culture allemande :
« Aujourd’hui, les nôtres sont sept fois plus mauvais qu’ils ne
l’avaient jamais été auparavant. Nous volons, nous mentons, nous
trompons, nous mangeons et buvons avec excès et nous nous
adonnons à tous les vices… Nous autres Allemands, nous sommes
devenus la risée et la honte de tous les peuples ; ils nous tiennent
pour des pourceaux ignominieux et obscènes… Si l’on voulait
maintenant peindre l’Allemagne, il faudrait la représenter sous les
traits d’une truie. » Et le même Luther qu’on croit entendre parler en
1915, du fond de son gouffre, déplore, sans aucune sincérité
d’ailleurs, « d’être né Allemand, d’avoir parlé et écrit en allemand, et
il désire mourir pour ne pas assister au châtiment divin prêt à tomber
sur l’Allemagne ».
On remplirait un volume de ces témoignages de Luther qui ne
connut jamais le repentir, mais qui espérait peut-être sauvegarder
ainsi sa mémoire, en même temps qu’il se réjouissait comme un
démon de l’avilissement épouvantable dont il avait été l’artisan. Pour
une nation de brutes cultivées en tant que brutes, il s’agissait donc
uniquement de devenir la plus forte matériellement et de mériter la
Croix de fer qui est le signe de la force matérielle. C’est l’Allemagne
contemporaine contre laquelle doivent s’armer aujourd’hui toutes les
puissances de la terre.
Les horreurs actuelles ont un aspect d’apocalypse qui se
précisera davantage encore, on peut le prévoir. Mais la Croix de fer
sera vaincue à la fin par la Croix de bois, parce que celle-ci est le
choix de Dieu et le signe de sa dilection. Il se peut, au cours des
événements inimaginables dont la présente guerre paraît être
seulement le prélude, que la France monte à son tour sur le bûcher
de l’Héroïne, condamnée comme elle par ses prêtres apostats qui
ont renié la Mère de Dieu lorsqu’elle pleurait sur la Montagne de la
Salette, en les accusant. Oui, la France, responsable toujours de ses
chefs spirituels, pourrait bien être condamnée, par leur infidélité
criminelle, à périr dans d’horribles flammes. Il lui resterait alors la
pauvre Croix de bois de Jeanne d’Arc dont elle ne veut pas en ce
moment, mais qui la sauverait miraculeusement à la dernière heure
pour que le genre humain ne fût pas perdu.
La Croix des indigents et des vagabonds, la douce Croix des
vieux chemins dans les campagnes, l’accueillante Croix des
miséreux, des courbatus, des pieds en sang, des cœurs en larmes,
de ceux qui ont été mordus par les serpents du désert et qui
guérissent de leurs blessures en la regardant, la Croix de misère et
de gloire !

Bourg-la-Reine, 6 février 1915.


TABLE

Pages
Dédicace 5
Introduction 9
Méditation préliminaire 37
I. — Le Lieutenant de Jésus-Christ 47
II. — L’Angélique 65
III. — Le Miracle 81
IV. — « Dii estis » 91
V. — L’Épopée 101
VI. — La Guerrière 119
VII. — La Prophétesse 139
VIII. — La Thaumaturge 155
IX. — Les Amis 169
X. — Les Ennemis 181
XI. — Les Larmes 203
XII. — « Évêque, je meurs par vous ! » 211
XIII. — L’Holocauste. 239
Conclusion. — La Croix de bois et la Croix de fer 257
Principaux ouvrages à consulter.

Siméon Luce. Jeanne d’Arc à Domremy. (Recherches critiques sur


les origines de la Mission de la Pucelle, accompagnées de
pièces justificatives.) Paris, Champion, 1886.
La première partie de ce travail avait paru en 3 articles dans la
Revue des Deux Mondes : Jeanne d’Arc et les Ordres mendiants
(mai 1881) ; Jeanne d’Arc et le culte du Mont Saint-Michel
(décembre 1882) ; Jeanne d’Arc à Domremy (mai 1885).
Quicherat Jules, Directeur de l’École des Chartes. Procès de
condamnation et de réhabilitation de Jeanne d’Arc, publiés pour
la première fois d’après les manuscrits de la Bibliothèque, suivis
de tous les documents historiques. Société de l’histoire de
France. Paris, Jules Renouard, 1841 à 1849. 5 vol. in-8.
Aperçus nouveaux sur l’histoire de Jeanne d’Arc. Paris, Renouard,
1850.
Vallet de Viriville. Histoire de Charles VII, roi de France, et de
son époque (1403-1461). 3 vol. in-8. Paris, Renouard, 1863-
1865.
O’Reilly. Les deux procès de condamnation, les enquêtes et la
sentence de réhabilitation de Jeanne d’Arc, 2 vol. in-8. Paris,
Plon, 1868.
Henri Chapoy. Les Compagnons de Jeanne d’Arc. Domremy-Reims
(1412-1429). Paris, Bloud et Barral, 1897.
Steenackers. Agnès Sorel et Charles VII. Paris, Didier, 1868.
H. Wallon. Jeanne d’Arc. Paris, Didot, 1876.
Paul Marin. Jeanne Darc, tacticien et stratégiste, 2 vol. Paris,
Baudoin, 1889-1890.
Général Frédéric Canonge. Jeanne d’Arc guerrière. Paris,
Nouvelle Librairie nationale, 1907.
Andrew Lang. La Pucelle de France. Paris, Nelson.
Abbé Chassagnon. Les Voix de Jeanne d’Arc. Lyon, 1896.
Albert Sarrazin. Le bourreau de Jeanne d’Arc. Rouen, 1910.
Boucher de Molandon. 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archéologique et
historique de l’Orléanais. Orléans, Herluison, 1876.

3981. — Tours, imp. E. Arrault et Cie.


*** END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JEANNE D'ARC
ET L'ALLEMAGNE ***

Updated editions will replace the previous one—the old editions will
be renamed.

Creating the works from print editions not protected by U.S.


copyright law means that no one owns a United States copyright in
these works, so the Foundation (and you!) can copy and distribute it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out permission and without paying copyright
royalties. Special rules, set forth in the General Terms of Use part of
this license, apply to copying and distributing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to protect the PROJECT GUTENBERG™ concept
and trademark. Project Gutenberg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and
may not be used if you charge for an eBook, except by following the
terms of the trademark license, including paying royalties for use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trademark. If you do not charge anything for
copies of this eBook, complying with the trademark license is very
easy. You may use this eBook for nearly any purpose such as
creation of derivative works, reports, performances and research.
Project Gutenberg eBooks may be modified and printed and given
away—you may do practically ANYTH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eBooks not protected by U.S. copyright law. Redistribution is subject
to the trademark license, especially commercial redistribution.

START: FULL LICENSE


THE FULL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PLEASE READ THIS BEFORE YOU DISTRIBUTE OR USE THIS WORK

To protect the Project Gutenberg™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free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ic works, by using or distributing this work (or
any other work associated in any way with the phrase “Project
Gutenberg”), you agree to comply with all the terms of the Full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available with this file or online at
www.gutenberg.org/license.

Section 1. General Terms of Use and


Redistributing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1.A. By reading or using any part of this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 you indicate that you have read, understand, agree
to and accept all the terms of this licens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emark/copyright) agreement. If you do not agree to abide by all
the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you must cease using and return or
destroy all copies of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in your
possession. If you paid a fee for obtaining a copy of or access to a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 and you do not agree to be
bound by the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you may obtain a refund from
the person or entity to whom you paid the fee as set forth in
paragraph 1.E.8.

1.B. “Project Gutenberg”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It may only be


used on or associated in any way with an electronic work by people
who agree to be bound by the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There are a
few things that you can do with most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even without complying with the full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See paragraph 1.C below.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you can do with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if you follow the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and help preserve free future access to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See paragraph 1.E below.
1.C.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the
Foundation” or PGLAF), owns a compilation copyright in the
collection of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Nearly all the
individual works in the collection are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If an individual work is un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you are loc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do
not claim a right to prevent you from copying, distributing,
performing, displaying or creating derivative works based on the
work as long as all references to Project Gutenberg are removed. Of
course, we hope that you will support the Project Gutenberg™
mission of promoting free access to electronic works by freely
sharing Project Gutenberg™ work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for keeping the Project Gutenberg™ name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You can easily comply with the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by keeping this work in the same format with its
attached full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when you share it without
charge with others.

1.D. The copyright laws of the place where you are located also
govern what you can do with this work. Copyright laws in most
countries are in a constant state of change. If you are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check the laws of your country in addition to the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before downloading, copying, displaying,
performing, distributing or creating derivative works based on this
work or any other Project Gutenberg™ work. The Foundation makes
no representations concerning the copyright status of any work in
any country other than the United States.

1.E. Unless you have removed all references to Project Gutenberg:

1.E.1. The following sentence, with active links to, or other


immediate access to, the full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must
appear prominently whenever any copy of a Project Gutenberg™
work (any work on which the phrase “Project Gutenberg” appears, or
with which the phrase “Project Gutenberg” is associated) is
accessed, displayed, performed, viewed, copied or distributed:
This eBook is for the use of anyone anyw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ost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t no cost and with
almost no restrictions whatsoever. You may copy it, give it away
or re-use i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included with this eBook or online at www.gutenberg.org. If you
are not loc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you will have to check the
laws of the country where you are located before using this
eBook.

1.E.2. If an individual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 is derived


from texts not protected by U.S. copyright law (does not contain a
notice indicating that it is post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holder), the work can be copied and distributed to anyon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out paying any fees or charges. If you are
redistributing 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work with the phrase “Project
Gutenberg” associated with or appearing on the work, you must
comply either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aragraphs 1.E.1 through
1.E.7 or obtain permission for the use of the work and the Project
Gutenberg™ trademark as set forth in paragraphs 1.E.8 or 1.E.9.

1.E.3. If an individual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 is post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holder, your use and distribution
must comply with both paragraphs 1.E.1 through 1.E.7 and any
additional terms imposed by the copyright holder. Additional terms
will be linked to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for all works post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holder fou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work.

1.E.4. Do not unlink or detach or remove the full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terms from this work, or any files containing a
part of this work or any other work associated with Project
Gutenberg™.

1.E.5. Do not copy, display, perform, distribute or redistribute this


electronic work, or any part of this electronic work, without
prominently displaying the sentence set forth in paragraph 1.E.1 with
active links or immediate access to the full terms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1.E.6. You may convert to and distribute this work in any binary,
compressed, marked up, nonproprietary or proprietary form,
including any word processing or hypertext form. However, if you
provide access to or distribute copies of a Project Gutenberg™ work
in a format other than “Plain Vanilla ASCII” or other format used in
the official version posted on the official Project Gutenberg™ website
(www.gutenberg.org), you must, at no additional cost, fee or expense
to the user, provide a copy, a means of exporting a copy, or a means
of obtaining a copy upon request, of the work in its original “Plain
Vanilla ASCII” or other form. Any alternate format must include the
full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as specified in paragraph 1.E.1.

1.E.7. Do not charge a fee for access to, viewing, displaying,


performing, copying or distributing any Project Gutenberg™ works
unless you comply with paragraph 1.E.8 or 1.E.9.

1.E.8. You may charge a reasonable fee for copies of or providing


access to or distributing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provided that:

• You pay a royalty fee of 20% of the gross profits you derive
from the use of Project Gutenberg™ works calculated using
the method you already use to calculate your applicable
taxes. The fee is owed to the owner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trademark, but he has agreed to donate
royalties under this paragraph to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Royalty payments must be paid
within 60 days following each date on which you prepare (or
are legally required to prepare) your periodic tax returns.
Royalty payments should be clearly marked as such and
sent to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at
the address specified in Section 4, “Information about
donations to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 You provide a full refund of any money paid by a user who


notifies you in writing (or by e-mail) within 30 days of receipt
that s/he does not agree to the terms of the full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You must require such a user to return
or destroy all copies of the works possessed in a physical
medium and discontinue all use of and all access to other
copies of Project Gutenberg™ works.

• You provide,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 1.F.3, a full


refund of any money paid for a work or a replacement copy,
if a defect in the electronic work is discovered and reported
to you within 90 days of receipt of the work.

• You comply with all other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for free
distribution of Project Gutenberg™ works.

1.E.9. If you wish to charge a fee or distribute a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 or group of works on different terms than are set
forth in this agreement, you must obtain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the manager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trademark. Contact the Foundation as set
forth in Section 3 below.

1.F.

1.F.1. Project Gutenberg volunteers and employees expend


considerable effort to identify, do copyright research on, transcribe
and proofread works not protected by U.S. copyright law in creating
the Project Gutenberg™ collection. Despite these efforts,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and the medium on which they may
be stored, may contain “Defects,” such as, but not limited to,
incomplete, inaccurate or corrupt data, transcription errors, a
copyright or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a defective or
damaged disk or other medium, a computer virus, or computer
codes that damage or cannot be read by your equipment.

1.F.2. LIMITED WARRANTY, DISCLAIMER OF DAMAGES - Except


for the “Right of Replacement or Refund” described in paragraph
1.F.3,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the owner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trademark, and any other party
distributing a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 under this
agreement, disclaim all liability to you for damages, costs and
expenses, including legal fees. YOU AGREE THAT YOU HAVE NO
REMEDIES FOR NEGLIGENCE, STRICT LIABILITY, BREACH OF
WARRANTY OR BREACH OF CONTRACT EXCEPT THOSE
PROVIDED IN PARAGRAPH 1.F.3. YOU AGREE THAT THE
FOUNDATION, THE TRADEMARK OWNER, AND ANY
DISTRIBUTOR UNDER THIS AGREEMENT WILL NOT BE LIABLE
TO YOU FOR ACTUAL, DIRECT, INDIRECT, CONSEQUENTIAL,
PUNITIVE OR INCIDENTAL DAMAGES EVEN IF YOU GIVE
NOTICE OF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DAMAGE.

1.F.3. LIMITED RIGHT OF REPLACEMENT OR REFUND - If you


discover a defect in this electronic work within 90 days of receiving it,
you can receive a refund of the money (if any) you paid for it by
sending a written explanation to the person you received the work
from. If you received the work on a physical medium, you must
return the medium with your written explanation. The person or entity
that provided you with the defective work may elect to provide a
replacement copy in lieu of a refund. If you received the work
electronically, the person or entity providing it to you may choose to
give you a second opportunity to receive the work electronically in
lieu of a refund. If the second copy is also defective, you may
demand a refund in writing without further opportunities to fix the
problem.

1.F.4. Except for the limited right of replacement or refund set forth in
paragraph 1.F.3, this work is provided to you ‘AS-IS’, WITH NO
OTHER WARRANTIES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NY PURPOSE.

1.F.5. Some states do not allow disclaimers of certain implied


warranties or the exclusion or limitation of certain types of damages.
If any disclaimer or limitation set forth in this agreement violates the
law of the state applicable to this agreement, the agreement shall be
interpreted to make the maximum disclaimer or limitation permitted
by the applicable state law. The invalidity or unenforceability of any
provision of this agreement shall not void the remaining provisions.

1.F.6. INDEMNITY - You agree to indemnify and hold the


Foundation, the trademark owner, any agent or employee of the
Foundation, anyone providing copies of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agreement, and any
volunteer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promo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harmless from all liability,
costs and expenses, including legal fees, that aris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any of the following which you do or cause to occur:
(a) distribution of this or any Project Gutenberg™ work, (b)
alteration, modification, or additions or deletions to any Project
Gutenberg™ work, and (c) any Defect you cause.

Section 2. Information about the Mission of


Project Gutenberg™
Project Gutenberg™ is synonymous with the free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ic works in formats readable by the widest variety of
computers including obsolete, old, middle-aged and new computers.
It exists because of the efforts of hundreds of volunteers and
donations from people in all walks of life.

Volunteers and financial support to provide volunteers with the


assistance they need are critical to reaching Project Gutenberg™’s
goals and ensuring that the Project Gutenberg™ collection will
remain freely available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In 2001,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was created to provide a
secure and permanent future for Project Gutenberg™ and future
generation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and how your efforts and donations can help,
see Sections 3 and 4 and the Foundation information page at
www.gutenberg.org.
Section 3.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is a non-profit
501(c)(3) educational corporation organized under the laws of the
state of Mississippi and granted tax exempt status by the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The Foundation’s EIN or federal 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 is 64-6221541.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are tax deductible to the full extent
permitted by U.S. federal laws and your state’s laws.

The Foundation’s business office is located at 809 North 1500 West,


Salt Lake City, UT 84116, (801) 596-1887. Email contact links and up
to date contact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at the Foundation’s website
and official page at www.gutenberg.org/contact

Section 4. Information about Donations to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Project Gutenberg™ depends upon and cannot survive without
widespread public support and donations to carry out its mission of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ublic domain and licensed works that can
be freely distributed in machine-readable form accessible by the
widest array of equipment including outdated equipment. Many small
donations ($1 to $5,000)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maintaining tax
exempt status with the IRS.

The Foundation is committed to complying with the laws regulating


charities and charitable donations in all 50 st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mpliance requirements are not uniform and it takes a
considerable effort, much paperwork and many fees to meet and
keep up with these requirements. We do not solicit donations in
locations where we have not received written confirmation of
compliance. To SEND DONATIONS or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compliance for any particular state visit www.gutenberg.org/donate.

While we cannot and do not solicit contributions from states where


we have not met the solicitation requirements, we know of no
prohibition against accepting unsolicited donations from donors in
such states who approach us with offers to donate.

International donations are gratefully accepted, but we cannot make


any statements concerning tax treatment of donations received from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U.S. laws alone swamp our small staff.

Please check the Project Gutenberg web pages for current donation
methods and addresses. Donations are accepted in a number of
other ways including checks, online payments and credit card
donations. To donate, please visit: www.gutenberg.org/donate.

Section 5.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Project


Gutenberg™ electronic works
Professor Michael S. Hart was the originator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concept of a library of electronic works that could be
freely shared with anyone. For forty years, he produced and
distributed Project Gutenberg™ eBooks with only a loose network of
volunteer support.

Project Gutenberg™ eBooks are often created from several printed


editions, all of which are confirmed as not protected by copyright in
the U.S. unless a copyright notice is included. Thus, we do not
necessarily keep eBooks in compliance with any particular paper
edition.

Most people start at our website which has the main PG search
facility: www.gutenberg.org.

This website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Project Gutenberg™,


including how to make donations to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how to help produce our new eBooks, and how
to subscribe to our email newsletter to hear about new eBook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