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6 月 23 日

◆書籍基本資料(各項均需填寫)
書名中文主標題:左工二流誌 第二章
運動之前(作者在美左派活動) 出版單位:唐山出版社
書籍 ISBN:9789868673595 出版年月:2014/05
書籍作者:吳永毅 版次:1
◆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關於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中文一百字~二百字)
吳永毅為台灣 90 年代到 10 年代中重要的社會運動者,在台灣大學畢業
後留美,就讀柏克萊大學,返臺後積極投入社會運動,包含星光關廠抗
爭,中時罷工等等,曾經擔任自主工聯執行長,後來也投入多部紀錄片
的製作,對台灣社會有著不小的貢獻。

◆ 內容摘錄: (請摘錄書中有意義之文字,一百字~三百字以內,需註明摘錄文字出處之頁
碼。)
布迪厄用「資本不對稱理論」描述法國知識分子為何傾向支持左派政黨時,他說那些來自外省、
工人和小資產階級背景的知識分子,因為受高等教育而擁有的文化資本高於其階級所能支配的經
濟資本時,愈不對稱地傾向於反叛體制這句話是將「相對剝奪感」的概念加上「文化資本」因素 ,
似乎對知識分子的叛逆增加解釋力。這個理論放在我一個人的生涯孤立來看有點對,但是若與
我年輕時的叛逆同儕整體來比較,又失去解釋力。我的叛逆同儕羅智成、張惠國、李瑋珉、林
洲民、李利國、徐立中等,除李瑋珉出身於典型中產階級(父:台電高級工程師,母:某私立
高中主管,兩者皆有大學學歷)、張惠國出身於小資產階級(父:經營西服店)外,其餘都不
怎麼符合中產的規格,但最後他們全都不再叛逆。我的自傳再往下多寫一點,就可以解答這種
「一樣米飼百樣人?」之類的謎嗎? P66

◆我的觀點:(此部份即為分享個人對文章之心得與感想,需至少一千字。)
這個篇章裏面講述了作者在投身社會運動之前的成長經歷,裏面跳脫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企
圖以一個客觀的角度,描述其自身的身體狀況的改變,包含在小時候較為弱小的身體狀況,所
衍生出的應對措施,對於長大後日漸強壯的身體,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探討在各人生階段時身
體狀況的轉變,以及其原因和影響。對我來說,這樣的論述是相當新奇的。一般來說,對於自
己的客觀評論一般停留在行為模式,作者反而以身體狀態來解釋行動的緣由,便可以更加深入
的去拼湊出人生各階段的行為原因,更可以對自己有更深入的省思。另外,裏面也用了大半篇
幅來介紹作者在美國時期的左派活動,包括在大學時期,遇到了各流派的左派教授,對於他們
各自的理想和實行方向,以及和在美左派社團的領導人相處所發生的種種。其中另我印象深刻
的是一個「摸魚事件」。裏面講述到,在一次的長假,作者和一個同學被分派到一個左派學長
的書店打工,作者的同伴認為打工就是一種勞資關係,且對於他們而言,老闆有著絕對的權
力,有權力的地方就有反抗,因此要想辦法做出反抗(摸魚),然而作者卻不確定這樣的論述
是否具有正當性。最後,在美左派的領導級別人物蔡建仁在知悉情況後,相當憤怒。他認為左
派人士所開的書店是革命事業,不是資本主義事業,要在市場上生存,必須按照市場規律辦
事。我們作為革命同志,不但不應該在革命事業裡摸魚,還更應該比一般工人更努力工作。而
作者認為蔡建仁的處理方法有點欠缺妥當,蔡建仁應該做的只有促進對話和討論,而不應該直
接介入並給予批判。對我而言,這個事件有不少可以討論之處。第一個是,左派的理論,是否
可以直接套用到社會、生活當中?事件當中已經做了正反兩面的示範。作者的同伴將反抗權力
的精神貫徹到去書店打工這樣較小緯度的事件當中,卻反而產生了摸魚的表徵,最後也招來了
批判。蔡建仁則是在較小的事件,選擇放棄討論和自我檢討的精神,直接以個人意見對作者的
同伴進行批判。究竟誰對誰錯?以及究竟如何拿捏維度?第二個問題則是,資本主義事業和革
命事業到底怎麼分辨?誰說了算?同樣以蔡建仁和作者同伴為例,作者同伴認為有權力,有勞
資關係,那就是資本主義事業。而蔡建仁卻將其認定為革命事業,在這個問題上,我較為支持
作者同伴的觀點。書店在經營模式上和其他美國書店別無二致,只是店長是左派分子而已。就
僅僅是這樣,便稱其為革命事業,更要求裏面打工的作者和同伴要為了革命事業更加努力,在
我看來,只是變相的資本主義壓榨。因此,對於革命事業究竟該如何定義,也是一個值得討論
的問題。
就是因為這本書裏面,有著非常多可以探討、討論的問題,因此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不僅僅
是看著作者在檢討過去的自己,對於讀者來說,也可以發人深省,對於自己所在的立場有更加
清明的認識。
◆與歷史學習相關討論議題:(請針對書籍內容至少提出一個相關的討論議題)
對於過去的事件,以現在的理論進行批判,是否適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