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中三級中國歷史科工作紙(五)_問答題示例

(4) 有論者認為軍事因素是影響國共內戰勝負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這一說法?試說明之。
(5 分)

同意軍事因素是影響國共內戰勝負的關鍵:
國軍士氣低落:抗戰後期,國民黨軍隊大都抱持厭戰心理,對於內戰,他們更是不願奮
戰。反觀共產黨兵力則迅速增長,成為影響國共內戰勝負的主要因素。
共產黨戰略得宜:內戰初期,國民黨對華北、華東、東北等共產黨控制的地區進行大規
模的圍攻,攻陷了百多個城鎮。但國軍軍力卻逐漸減弱,加上國軍的戰線延長,以致軍
力分散。共產黨則採用游擊戰的戰術,擊破國民黨的重點進攻戰略,繼而逐步展開反攻,
並在適當時機發動三大戰役,消滅國軍的精銳部隊。
兵力消長影響勝負:有論者認為經濟問題才是影響國共內戰勝負的主因。誠然,國民黨
由於未能妥善處理經濟危機,使全國經濟崩潰,民怨載道,軍心動搖。然而,經濟危機
的起因是國民黨為了應付內戰的緣故。國民黨為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才會濫發鈔票,
引致通貨膨脹、紙幣貶值,導致經濟危機。由於財政困難,國民政府亦力求速戰速決,
以盡早殲滅共產黨。可是,共產黨軍隊採用游擊戰略,消耗國民黨軍力。內戰全面爆發
以來,國民黨的兵力不斷下降,而解放軍的兵力則迅速增長,使共產黨取得全面勝利。
由此可知,國民黨經濟危機實因內戰而起,而兵力的消長,更是國民黨戰敗的主要原因。
因此,軍事因素是影響國共內戰勝負的關鍵。

不同意軍事因素是國共內戰勝負的關鍵:
政治因素:經過八年艱苦抗戰後,國民渴望國家迅速恢復起來。然而,國民黨不但沒有
積極復興國家,反而貪污腐化,令民眾大失所望。此外,國民黨組織鬆散,內部派系分
立,未能合力對外。反觀共產黨組織嚴密,黨紀嚴格。
經濟因素:經過八年抗戰,國家經濟陷於破產邊緣,經濟蕭條。然而內戰復起,國民黨
為了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和紓緩經濟拮据的情況,於是濫發鈔票,最終導致通貨膨脹。
令民怨載道。反觀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減租減稅等政策,以爭取民心。農民
普遍受惠,因而擁護共產黨,共產黨遂得以迅速擴展,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反駁軍事因素為勝負關鍵:有論者認為軍事因素才是國共內戰勝負的關鍵。誠然,國民
黨士氣低落、共產黨戰略得宜,使國共兵力此消彼長,促成了共產黨取得全面勝利。然
而,國民黨士氣低落,也因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因素引起。國民黨士兵向共產黨倒戈、投
降,正是由於國民政府貪污腐敗、經濟政策失當所致。反觀共產黨善於統戰工作,並以
土地改革、減租減稅等政策,爭取各方人士支持,有助共產黨迅速擴展。可知,國民黨
戰敗的關鍵,並非由於士氣、戰略等問題,而是國民黨未能妥善處理政治、經濟問題,
令人民改為支持共產黨。
示例 1
我不同意。我認為影響國共内戰勝負的關鍵是在於其他因素。在政治方面,國民黨黨紀
廢弛,派系鬥爭嚴重。抗戰後國民黨接受淪陷區,官僚乘機貪污舞弊,中飽私囊,政治
風氣極差。這令人民對國民黨大感失望,對其的信心漸減,支持度下降。相反,共產黨
强調黨紀,組織嚴明,領導與黨員步伐一致,與國民黨的政風敗壞相比,更顯有組織性
及團結一致,令百姓對共產黨信心大增。在經濟方面,國民黨無法解決經濟問題,上海、
天津等大城市的工廠、企業紛紛倒閉,令眾多工人失業,令民眾怨聲載道。加上國民黨
為支持龐大軍費,不惜濫發鈔票,造成惡性的通貨膨脹,以致經濟崩潰。這爲國民黨添
加了一個自私自利、不三思而後行、忽略民生的形象,使民怨沸騰、民心殆盡,令國民
黨支持度大幅下降。相反,共產黨自北伐期間發起工人、農民運動,擴展勢力,讓共產
黨在國共内戰前便已有一個强大的農工群眾的基礎。而共產黨又在農村提出「土地革命」、
「減租減息」等口號,把土地分配給貧苦農民,進一步吸納了更多各地農民的支持。共
產黨以行動去保障民生,對民眾的需求洞若觀火,其體貼民意的形象深深打動民眾,讓
民眾深諳共產黨遠比腐朽衰敗的國民黨更重視民生,更能使民眾擁有更平等的資產,更
能塑造一個和平富足的社會,令原本的國民黨支持者轉而支持共產黨,令共產黨獲得社
會各界的支持,贏得民心,踏上勝利之路。而在軍事方面,共產黨在内戰初期針對敵方
兵力分散,成功殲滅大量國軍。而共產黨又善用游擊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對付國
民黨。雖然這些戰略令共產黨消耗國軍力量,打敗了國軍主力及佔得大塊國土,但沒有
了强大的民眾基礎或民眾的支持去增强士氣,共產黨是不會取得勝利的。

示例 2
我並不認同這一説法。我認爲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黨紀和管制方法才是影響國共内戰勝負
的關鍵。共產黨十分强調黨紀,領導與黨員步伐一致,官員管治時一心爲民服務,因此
政策的執行速度更快,成效也更大。在經濟方面,共產黨亦能洞悉百姓需要,在農村提
出“土地革命”,“減租減息”等口號,把土地分配給農民,獲取在中國人民中占比最
大的農民的支持。共產黨可以透過農民的支持以及合適分配土地的又是獲得更多軍糧;
官員爲國爲民的心態能令他們製造軍備時更有效率、品質更好,儘快趕上國民黨的軍備
質量;軍民同心、黨内風氣良好的局面能提升士氣、振奮軍心。相反,國民黨黨紀廢弛,
派系鬥爭嚴重,官僚爲了獲取利益貪污舞弊,無視百姓死活,導致民怨四起。在經濟方
面,由於官僚不務正業,國民黨不僅無法解決抗戰后經濟蕭條的問題,更推出了濫發鈔
票等錯誤的經濟措施,令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工廠、企業紛紛倒閉,失業率居高不下。
儘管國民革命軍人數衆多,裝備精良,但因收到幕僚無能、經濟崩潰、民心思變等負面
因素影響,國民黨早已步入衰敗,國軍也只是虛有其表。雖説解放軍能針對國軍的弱電
進行攻擊和善用策略的軍事因素也是影響國共内戰勝負很重要的一環,但若不是國民黨
和共產黨黨紀和統治方法上的差異,解放軍軍力和國軍軍力的差距也不會再短時間内大
幅度拉近,令解放軍有機會轉守為攻。因此,軍事因素只占共產黨反敗爲勝的一部分,
真正影響勝負的是兩黨的管治手法。
示例 3
我不同意這一説法。雖然共產黨於國共内戰中取得勝利,但在軍事方面,共產黨顯得遜
色。在内戰之初,國民黨有軍隊四百餘萬,裝備精良;反而共產黨只有軍隊一百二十萬,
裝備較差,因此共產黨只能靠戰略,如針對國軍兵力分散的弱點進攻,盡力對抗國軍,
但中共亦因爲軍事方面的劣勢,在内戰初期處於被動形勢。我認爲影響國共内戰勝負的
關鍵在於爭取民心,因爲中共采取馬克思主義,强調平等財富,又在農村提出「土地革
命」、
「減租減息」的口號,把土地分配給貧苦農民,故獲得各地農民的支持。這使中共
“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奏效,人民願意成爲中共軍隊的一部分,中共軍隊人數增加,
造就中共在内戰中的勝利。反觀國民黨雖在軍事上有一定優勢,但國軍兵力分散,被中
共的解放軍殲滅,又因爲國民黨官員在抗日戰爭後接管淪陷區時乘機貪污舞弊、掠奪民
間財產。此外,國民黨無力解決國内的經濟問題,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工廠、企業紛
紛倒閉,失業工人極多。國民黨更爲了支付龐大的軍費濫發鈔票,造成惡性通貨膨脹,
導致民生困苦,民衆遂不支持國民黨,轉而支持更關注民生的中共,最後使國民黨在内
戰中失敗。國民黨在軍事方面更勝一籌,卻不敵深得民心的中共,可見軍事因素並不是
國共内戰勝負的關鍵。(李詠翹)

示例 4
我不同意這說法。我認為民心才是影響國共內戰勝負的關鍵,因為就算一個黨派有較雄
厚的軍事力量,如果不得民心、施行擾民政策,終究難以取勝。袁世凱便是典型的例子,
雖然他掌管北洋軍隊,但最後還是不敵大規模民變,其王權到此為止。可見,軍事因素
需民心作鞏固。國共內戰是國民黨因失去民心及共產黨取得民心而奠定勝負。在國民黨
方面,它自北伐以來黨紀廢弛,派系鬥爭嚴重。抗戰後國民黨接收淪陷區,官僚乘機貪
污舞弊,中飽私囊,只管着面子、車子、女子、金子和房子等物質及虛名,加上國民黨
武力解決經濟問題,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工廠、企業紛紛倒閉,失業工人極多,令民眾
怨聲載道。國民黨為支付龐大的軍費,更不惜濫發鈔票,造成惡性的通貨膨脹,以致經
濟崩潰,民心思變。相反,共產黨強調黨紀,組織嚴明,領導與黨員步伐一致。在經濟
上,共產黨在農村提出「土地革命」、
「減租減息」等口號,把土地平均分配給貧苦農民,
故能獲取各地農民的支持。中國作為農業主導的國家,農民佔大多數,因此共產黨得到
農民的信任、有農民為強大後盾後便轉守為攻,逐漸此消彼長,最後配合着戰略(「以農
村包圍城市」、游擊戰術),成功在遼瀋、淮海及平津三大戰役中打敗國軍,奪去東北、
中原及華北等廣大地區,奠定勝局。(施卓安)

示例 5
我不同意軍事因素是影響國共內戰的勝負的關鍵。首先,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取勝。內
戰之初,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當時國民黨擁有軍隊 400 餘萬,裝備精良;而共產黨僅有
軍隊 120 萬,裝備較差,軍隊人數與國民黨的相差 280 餘萬。自共產黨的高峰時期(1949
年初),軍隊人數也只是比國民黨的多出 100 萬。若軍事因素為影響國共內戰勝負的關
鍵,軍事實力遠比共產黨強的國民黨應當取勝,可事實正恰恰相反。可見,屬軍事因素
之一的軍事實力非國共內戰的致勝關鍵。另一方面,我認為兩黨分別的支持度才是影響
國共內戰的致勝關鍵。自北伐以來,國民黨黨紀廢弛,派系鬥爭嚴重。抗戰後國民黨接
收淪陷區,官僚乘機貪污舞弊,中飽私囊,無力解決經濟問題,令工廠、企業倒閉,人
民失業,怨聲載道;為支付龐大的軍費不惜濫發鈔票,造成惡化的通貨膨脹,以致經濟
崩潰,民心思變,轉為支持共產黨。反之,共產黨強調黨紀,組織嚴明,領導與黨員的
步伐一致,全黨皆團結。在經濟方面,共產黨在農村提出「土地革命」、「減租減息」等
口號,把土地分配給農民,故獲取各地農民的支持,以逐漸壯大解放軍軍隊,為日後勝
利奠下基礎。共產黨所運用的軍事戰略,均需要農民的協助,如游擊戰需農民包庇共軍、
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亦須農民幫忙,而這些戰略成功的背後是因人民支持共產黨,
單單軍事因素非至性關鍵,兩黨的制度、措施和人民的觀感才是。(馬琛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