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言语的论辩: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 陈群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

34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超越言语的论辩:
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

陈 群
宁德师范学院

摘 要:政治视频常以视听觉模态为主导的多模态论辩阐发或驳斥某些政治观点和立场。本文
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运用多模态论辩的关键成分表法和论式分析法,关注中日钓鱼岛争端
视频共用同一张图片现象,解析相关多模态论辩。研究发现,中日视频使用同一图片构建双方
针锋相对的领土主权诉求,共用同一论式阐明双方对抗性的领土主权立场,基于同一论辩主题
使用不同论式阐述双方对冲性的领土主权主张。中日双方视频均使用修辞三段论省略前提或结
论的特性,促使受众潜意识地认同中日对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各自立场;而日方视频借助修辞三
段论的省略特性,“巧妙”地悄然植入若干谬误论证,值得引起中方高度重视。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论辩;关键成分表;论式分析;谬误论证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720(2023)06-0034-15

0 引言

近年来,日本不断制造各种版本的钓鱼岛事件,尤其是 2012 年的“购岛”和


“国有化”行为,引起中国的强有力反制,一度加剧中日东海紧张局势。在话语
层面上,中日两国积极利用现代媒体信息技术,制作聚焦钓鱼岛争端的多模态宣
传资料,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宣示中日两国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不同立场,影响国
际对钓鱼岛主权争端事件的关注。中日的多模态宣传话语涵盖纯文字、图文并用
以及视听觉共现等多模态表征形式。本研究将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作为一种社会
实践,对比分析针对钓鱼岛争端的中日多模态话语中论辩策略使用的异同,揭示
中日两国如何通过多模态论辩实践完成对中日钓鱼岛主权宣示等外交行为的合理
性辩护和对国际舆论动态的引导。

1 从言语到多模态的论辩

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言语论辩一直是西方论辩学界主要关注的论辩模态。
1990 年代中期,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的视觉性得到凸显,促使论
陈群:超越言语的论辩: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 35

辩学者将论辩概念及其使用范畴拓展到视觉领域,发展了视觉论辩理论。他们指
出政治漫画、教堂壁画、实物等视觉图像具有论辩功能(见 Fleming, 1996: 11-12),
强调视觉图像具有表意功能,且在特定语境下,视觉表意不存在任意性或不确定
性(Birdsell & Groarke, 1996: 1-4)。部分学者并非完全赞同视觉图像可成为论辩形
式的观点(Fleming, 1996)
,但他们承认视觉图像的不可拒绝性,与言语的否定性、
笼统性、缺乏真实性具有互补关系;在图文并置的论辩中,视觉图像可充当“言
(verbal claim)的“非言语理据”
语主张” (non-verbal reasons)
(见 Fleming, 1996:
19)。另一些视觉论辩学者(Blair, 2012)根据奥基夫(O’Keefe, 1977)对论辩概
念的划分,指出论辩 1 概念表明了视觉论辩存在的可能性,体现了视觉论辩的本
质。他们指出,论辩 1 是“命题式的”,形成论辩的主张与理据具有广义上的“命
题内容”;论辩 1 不必是由言语构成的论辩,但是注重其可用言语解释的属性,即
其主张和理据能通过言语表述或再表述即可,其呈现形式可有言语、视觉等多种
形式(Blair, 2012: 205-208)。视觉论辩学者都选择由大小前提/理据与结论/主
张构成的论辩三段论作为主要视觉论辩分析模式(Smith, 2007 等)。
近年来,视觉屏幕化技术突破单一的纯图像静态形式,覆盖了视听觉动感接
受模式,广告视频、纪录片、微视频等多模态表征形式盛行于文化世界,客观上
推动了多模态论辩研究的兴起。不过,多模态论辩(Multi-modal Argumentation)
概念最早用于特指逻辑论辩(logical argument)、情感论辩(emotional argument)、
心理论辩(visceral argument)、经验论辩(kisceral argument)等四种模态论辩
(Gilbert, 1994),与文化符号表征无关。后来,继承视觉论辩传统的学者们借用
此概念阐释由不同文化符号表征(如文字、图像、声音等)组合生成的论辩形式
(van den Hoven & Yang, 2013; Blair, 2015; Groarke, 2015; Kjeldsen, 2015; 张德禄,
2017)。他们认为,多模态论辩是集多模态话语、话语理论和论辩理论于一体的,
不拘泥于传统言语命题模式的论辩类型(van den Hoven & Yang, 2013: 404-406)。
视觉论辩与言语论辩的差别在于论辩模式的选择差异,而非论辩本质的差异,视
觉论辩的多模态包含单一模态、图文双模态和多种模态融合形态等 (Blair, 2015:
218-219)。多模态视觉论辩分析模式可融合图尔敏的论辩模式、语用论辩理论、
语用学理论、亚氏的修辞三段论等(Kjeldsen, 2015: 117-118)。论辩目的在于解决
异议,识别多模态论辩的前提和结论就是梳理或标准化处理多模态论辩实践
(Groarke, 2015: 134-135)
。总之,多模态论辩理论在考察视听觉动感符号表征方
面表现出较强的解释力,其中论辩实践重构模式法(van den Hoven & Yang, 2013:
405-410)和关键成分表分析法(Groarke, 2015: 135-151)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多
36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模态论辩分析方法。
本研究将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融合多模态论辩理论,使用关键成分表分
析法和论式分析法,考察中日钓鱼岛争端相关视频中的多模态论辩策略使用及论
辩效果,揭示论辩背后的社会动因。

2 理论框架

批评话语分析以社会问题为导向,通过分析微观的话语特点,揭示话语背
后隐藏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它认为社会与话语存在一种辩证互建关系,
“话语(部
分)反映了社会现实,同时受到社会现实的限制”(Fairclough & Wodak, 1997:
258),话语又反过来构建社会现实。作为话语构建的重要策略之一,论辩策略
用于证实或反驳某一观点或立场,论式是其重要的论辩手段。论式(topos)是
“论证的必要成分,以明确的或可推断的前提形式呈现,或是形式论式,或是
连接论据与结论、与内容相关的保证或结论规则,证明从论据到结论的过程具
(Wodak, 2001: 74; Forchtner, 2014: 24-25),是论证型式(argumentation
有合理性”
scheme)和论证前提(premise)的统一。同时,话语具有不同模态的符号表征
形式,同一模态的话语表征可用于构建不同的观念形态,不同模态的话语表征
也可构建同一观念形态(van Leeuwen, 2014: 291-292)。为此,本研究在分析与
钓鱼岛争端相关的中日视频时,试图考察中日视频是否存在上述话语与社会建
构观、使用哪些论辩话语策略以及运用哪种话语模态与观念形态建构的操作方
式,揭示论辩背后的社会动因。
关键成分表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论辩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梳理和还原某一多
模态论辩实践的推理论证结构(Groarke, 2015)。关键成分表分析法通过分离论辩
行 为的 关键成 分, 辨认论 辩前 提和结 论, 提供若 干合 理性解 读等 分析 环 节
(Groarke, 2015: 135-136)
,细致地展示某一多模态论辩的推理过程,梳理其论辩
行为、论辩元素和论辩模态组合等关键成分,考察某一关键成分在整个论辩活动
的作用,解读多模态论辩实践的整体论辩效果。关键成分表包括三个重要维度:
论辩行为;论辩元素;论辩模态。论辩行为是指演(解)说、呈现照片(字幕)、
提供音(视)频等具体论辩实践;论辩元素是指论辩前提 1、前提 2 和结论及其
复杂组合;论辩模态指文字、图片、音(视)频、画外音等多种模态及其组合。
关键成分表整体维度和构成因素及分析步骤如表 1 所示。
陈群:超越言语的论辩: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 37

表1 Groarke(2015: 135-151)关键成分表

论辩行为 论辩元素 论辩模态


(演/解说、呈现照片/字幕、 前提 1 (文字、图片、音/视频、画
提供音/视频等论辩实践) 前提 2 外音等多种模态及其组合)
结论

源于古典修辞论辩理论的论式分析法是话语分析和当代论辩理论交叉融合的
新兴论辩话语分析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是简约版图尔敏式的论式分析法(见图 1)。
图尔敏(Toulmin, 1958)提出包括六个基本因素在内的功能性论辩分析法,将论
式(topos)演变为保证(warrant)或结论规则 (conclusion rule),是连接证据(data)
和主张(claim) 的桥梁。简约版图尔敏式的论式分析模式是由论据/证据
(argument/data)—保证/结论规则/论式(warrant/conclusion rule/topos)—主
张/结论(claim/conclusion)(Reisigl, 2014: 75)三元素构成的形式性论辩模式,
类似于修辞三段论式:保证/结论规则/论式与论据/证据分别充当论证前提之
一,与主张/结论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型式。
在具体分析时,本研究将基于关键成分表分析结果,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语
境下,以特定论式作为论证型式和论证前提,重构宏大的多模态论辩推理论证过
程,解读宏大的多模态论辩的论证效果。

图1 简约版图尔敏式的论式论证型式图
(Reisigl, 2014: 75; Forchtner, 2014: 24)
本研究考察中日钓鱼岛争端相关视频,尤其关注中日两国视频中若干处使用
同一张图片现象,通过关键成分表分析和论式分析,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中日视频中,同一张照片如何与其他模态共同完成具体的多模态论辩
实践?
2)共用同一图像现象对中日宏大的多模态论辩实践产生什么论辩效果?
38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3)视频的多模态论辩构建了什么观念形态?论辩背后有什么社会动因?
4)视频的多模态论辩实践存在哪些论辩不足?

3 语料与分析

研究语料包括中国人民网发布的时长 20 分钟多《钓鱼岛》微纪录片(2014
年 2 月)①和日本外务省网发布的 3 段时长共 10 分钟“The Senkaku Islands”短视
频(2014 年)②。总体上,中方《钓鱼岛》微纪录片使用动静态图像(地图、文
献等)呈现、各类视频、手绘图、嵌入汉字、中文字幕和中文解说等多模态表征
形式,完成中方宣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多模态论辩实践。日方短视频使用
类似 Powerpoint 幻灯片完成日方宣示“the Senkaku Islands”是日本领土的多模态
论辩实践,视频包含一二级英文标题、图片、视频、背景音乐、动静态图像(地
图、文献等)呈现、嵌入英文和英文解说等多种模态形式。
中日视频均在三处具体多模态论辩中共用同一张图片,即古贺辰四郎照片、
1951 年旧金山和约缔结现场照片、中国海监船(和海监飞机)巡航视频或照片。
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考察。
3.1 古贺辰四郎:导火索 vs.见证人
中日视频在历史维度上均使用古贺辰四郎照片(图 2)融入各自特定多模态
论辩模态,构建中日对钓鱼岛历史际遇的不同观点。

① 中方视频:
钓鱼岛纪录片(之一)—人民电视—人民网
[http://tv.people.com.cn/n/2014/0214/c176723-24365421.html]
钓鱼岛纪录片(之二)—人民电视—人民网
[http://tv.people.com.cn/n/2014/0214/c176723-24365422.html]
钓鱼岛纪录片(之三)—人民电视—人民网
[http://tv.people.com.cn/n/2014/0214/c176723-24365423.html]
② 日方视频分为 3 个小视频,分别为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enkaku Islands,History of the
Senkaku Islands,China’s maritime activities and Japan’s reaction。选自 Videos of The Senkaku
Islands.Reference Room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https://www.mofa.go.jp/
a_o/c_m1/senkaku/page1we_000012.html]
陈群:超越言语的论辩
辩:中日钓鱼岛争
争端话语的多模态
态论辩分析 39

图 2-1(中
中方视频提供)古
古贺辰四郎 图 2-2 (
(日方视频提供)
(备注:中日视频是共用同一
一张照片,只是使
使用不同的截取方
方法:中方突出头像
像特写,
日方使用远景
景全貌。

图 2 相关的
的关键成分表(见表 2)分析
析显示,中方视
视频在论证日本
本窃取钓鱼
岛时,使用古贺
岛 贺辰四郎照片融
融入由图片、专
专家访谈视频、
、字幕和解说构
构成的多模
态论辩,揭示古
态 古贺辰四郎在日
日本窃取钓鱼岛
岛行径中的作为
为——此人充当
当日本政府
窃取钓鱼岛行径
窃 径的导火索,也
也是获得日方政
政府褒奖的受益
益人;日方视频
频在论证日
本将“the
本 Senkaaku Islands”
“纳纳入版图”并执
执行“实际管辖
辖权”时,使用
用古贺辰四
郎照片融入由照
郎 照片、嵌入英文
文和英文解说构
构成的多模态论
论辩,突出古贺辰四郎“见
对“the Senkakuu Islands”实施
证”日本政府对
证 施“实际管辖权
权”的“客观性
性”。
表2 中-日方视频之古贺辰四郎照片参与的多模态论
论辩的关键成分表

论辩方
论 论辩行为 论辩元素 论
论辩模态
贺辰四郎声称“发
解说:古贺 发 前提 1:古贺辰
辰四郎为日本政府 +专家访谈视
府窃取钓 图片+
现”
(钓鱼
鱼岛) 无人岛,向
向 鱼岛提供线索
索。 频+中文字幕+中
日本政府申请“租用”
。 文解说

中方
中 解说:
(同同右-前提 2) 前提 2:成功窃取钓鱼岛后,日本政府 图片 2-1+中文字
片 2-1
图片:图片 无偿”“租借”并“出售” 幕+中文解说
将钓鱼岛“无
给古贺家族作
作为回报。
结论:日本窃
窃取中国的钓鱼岛
岛。 (省略
略的结论)
解说:
(同同右-前提 1) 前提 1:1895 年,日本把“the
年 Senkaku 日本内
内阁密档+嵌
Islands”“纳入
入”冲绳县。 入英文
文+英文解说
解说:
(同同右-前提 2) 前 提 2 : 古 贺 辰 四 郎 “ 租 用 ”“ the 图片 2-2+嵌入英
片 2-2
图片:图片 Senkaku Islannds”发展捕捞业,在岛上 文+英
英文解说
日方 壮大古贺村。
结论:1895 年后,
年 日本将“thee Senkaku (省略
略的结论)
Islands”“纳入
入版图”并执行“实际管
辖权”

400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2012 年,日
日方发动所谓“购岛”和“国
国有化”行动后
后,中方立即展
展开一系列
强有力的反制行
强 行动。从论式角
角度看,中日视
视频均使用历史
史论式为各自外
外交行为的
护(见图 3)。历
合理性寻求辩护
合 历史论式通过“因为历史告诫
诫我们,特定的
的行为产生
特定的结果,因
特 因此我们应该以
以类似的历史事
事件为戒,在特
特定情况下,理
理应实行或
撤销某一行为”
撤 (Wodak, 2001: 76; Forchtneer, 2014: 26)的
的推论过程,论
论证历史事
件对当前社会政
件 政治世界的影响
响力。中方采用
用历史论式之警
警防论证型式表
表明对日本
在历史上窃取钓
在 钓鱼岛行径和其
其近期“购岛”
”及“国有化”
”行动等惯性行
行为所应有
的警惕和防范态
的 态度,表示坚决
决反制日方任何
何侵犯中国领土
土权益行为的决
决心。日方
采用历史论式之
采 之证明论证型式 本对“the Senkaaku Islands”的
式“证实”日本 的领土主权,
为当前日方“购
为 购岛”和“国有
有化”行动寻求
求合理的辩护。

图3 中-日方视频的历史
史论式论证型式对
对比图

山和约:无效 vs.有效
3.2 旧金山
对《旧金山
山和约》性质的
的论辩是中日对
对钓鱼岛主权宣
宣示的另一个关
关键点。中
日视频均使用
日 1
1951 年旧金山 场照片(图 4),将之融入各自
山和约缔结现场 , 自具体的多
模态论辩。

图 4-1(中方提供)旧金山和约缔结现场 图 4-2(
(日方提供)
图 4 相关的 分析(见表 3)表明,中方视
的关键成分表分 视频使用 1951 年旧金山和

约缔结现场照片
约 片披露,以美国
国为首的西方国
国家在冷战期间
间,不顾反法西
西斯战争国
陈群:超越言语的论辩: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 41

际体系,排除中国参与和会,与日本缔结《旧金山和约》,扶持日本的非法行为,
反向证实中国政府正确使用国际公约法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维持应有的国家立
场;日方视频使用该照片再现 1951 年旧金山和约缔结现场,为日本政府“力证《旧
金山和约》作为国际法的可信性”提供史料佐证。
表3 中-日视频之 1951 年旧金山和约缔结现场照片参与的多模态论辩的关键成分表

论辩方 论辩行为 论辩元素 论辩模态


前提 1:雅尔塔体系 (省略的前提)
解说:中国政府在旧金山 前提 2:旧金山和会前,中国政府 周恩来照片+嵌入文字
和会召开前发表的声明。 不承认旧金山和会的合法性。 +中文字幕+中文解说
解说:(同右-前提 3) 前提 3:在旧金山和会上,美国等 图 4-1+中文字幕+中
图片:图 4-1 国家,在没有中国参与的前提下, 文解说
与日本缔结《旧金山和约》。
中方 解说:(同右-前提 4) 前提 4: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背景照片+嵌入文字+
第三十四条关于第三国之通则。 中文字幕+中文解说
结论:根据国际法规定,中方认为 (省略的结论)
《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
文字:1951 年《旧金山和 前提 1:1951 年旧金山和会上,美 图 4-2 +嵌入英文+英
约》 国等众多国家与日本签约《旧金山 文解说
图片:图 4-2 和约》。
日方 前提 2: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代 (省略的前提)
表国际的主体。
结论:日方认为《旧金山和约》具 (省略的结论)
有国际法性质。
从论式角度看,中日视频均使用法律论式对旧金山和会及《旧金山和约》进
行定性论证,构建中日双方各自的论辩立场(见图 5)。法律论式通过“如果某一
项法律规定或禁止某一政治行为,那么人们理应实行或撤销该政治行为”
(Wodak,
2001: 76)的推论过程,论证某一行为的合法性与否。中方使用法律论式之非法论
证型式否定《旧金山和约》的国际法属性。
《维也纳国际公约法》等国际法被援用
于论证旧金山和会违反相关国际法规定,因此《旧金山和约》不具有国际法性质,
对中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作为日本宣示钓鱼岛主权的国际法依据。日方使
用法律论式之合法论证型式,通过由 1951 年旧金山和约缔结现场照片构筑的多模
态论辩,直接论证《旧金山和约》具有国际法性质,作为日本宣示“the Senkaku
Islands”主权的国际法依据。
42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图5 中-日方视频的法律论式论证型式对比图

3.3 中国海监船(和海监飞机)巡航:例行公事维权 vs.入侵威胁


中日视频均涉及对中国海监船(和海监飞机)巡航钓鱼岛海域行为的性质判
定,在各自多模态论辩中均使用中国海监船(和海监飞机)巡航视频或照片(图
6、7)作为论辩佐证。

图6 中国海监船巡航 图7 中国海监飞机巡航

图 6 和 7 相关的关键成分表分析(见表 4)表明,中方视频论证中国反制行
为的合理性,而日方视频论证中方行为的“危险性”。中方视频的论证逻辑如下:
鉴于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制造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通过立法程序建立定期
海上巡航执法制度,维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附近水域执
法巡航正常化视频力证中方巡航行为的合法性。日方视频将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
放置在“中国从 1950 年开始在黄海、东海、南海海域使用军事武力从相邻国家手
中获取相关岛屿”的大背景下,大事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东海局势,中国海监
船和海监飞机照片被用于例证中国“入侵日本海域”,“威胁东海和平与稳定”。
陈群:超越言语的论辩: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 43

表4 中-日视频之中国海监船(和海监飞机)巡航照片参与的多模态论辩的关键成分表

论辩方 论辩行为 论辩元素 论辩模态


解说:至少每天安排两艘海 前提 1:根据中国全海域定期维权巡 巡航视频(图 6)
监船和一架海监飞机在东海 航执法制度,中国海监船和海监飞 + 中 文 字 幕 + 中
中方 海区开展巡航。 机在东海海区开展巡航。 文解说
视频:图 6
前提 2: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省略的前提)
解说:(同右-结论) 结论:到钓鱼岛附近水域巡航是中 巡航视频(图 6)
视频:图 6 国 海 监 船和 海 监 飞 机 的 例 行 性 巡 +中文字幕+中文
航。 解说
解说:2008 年,中国政府派 前提 1:近年来,中国海监船和海监 嵌入英文+图 6-7
遣中国公务船“入侵日本海 飞机“入侵日本海域 (及上空)”。 +英文解说
域”。2012 年,中国海监飞机
日方 “入侵日本海域上空”

图片:图 6-7
前提 2:
“The Senkaku Islands 是日本 (省略的前提)
的领土”。
解说:中国企图通过“武力 结论:中国企图通过“武力和恐吓”图片+英文解说
和恐吓”手段打破东海现状。手段“侵占日本岛屿,打破东海现
状”。
从论式角度看,中日视频采用截然不同的论式论证中国海监船 (和海监飞机)
巡航钓鱼岛海域行为的属性(见图 8)。权利论式通过“如果某些规约规定或禁止
(Wodak, 2001: 75)的推论
某一政治行为,那么人们理应实行或撤销该政治行为”
过程,论证某行为对某权益的维护与否;威胁论式通过“如果某一政治行为产生
某种危险性的威胁后果,那么人们理应制止该行为”
(同上)的推论过程,论证某
行为的危险性与否。中方使用权利论式之维权论证型式论证中国海监船(和海监
飞机)对钓鱼岛海域例行巡航行为具有维护中国主权权益和领土完整的合理性;
日方使用威胁论式之预警论证型式对中国海监船和海监飞机巡航钓鱼岛行为进行
“危险行为判定”,制造“中国军事威胁论”。
44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图8 中方权利论式-日方威胁论式的论证型式对比图

4 讨论

本研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多模态论辩研究路径分析中日钓鱼岛争端
视频。作为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的个案尝试,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社会与话
语互构观下的多模态论辩分析具有理论可操作性,彰显多模态论辩极强的社会实
践性。多模态论辩由多种话语模态共同参与社会实践,多种话语模态经过组合编
排彼此相互补充、相互增强、形成合力(成文、田海龙,2006: 138-139),共同构
筑能够阐发或驳斥某一观点的多模态论辩实践。同时,本研究也揭示同一话语模
态如何被用于构建不同的观念形态以及反映其背后的社会动因,正如上述分析所
示,中日视频共用同一张照片构建中日双方针锋相对的领土主权立场,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当前日方挑衅及中方反制的东海紧张局势。
从多模态论辩具体构建看,中日视频在多模态组合、内容、布局及视频发放平
台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同点。在论辩模态组合上,中方视频融入专家访谈、手
绘图、动态视频等多种模态,比日方视频更具有来自视听觉感触(pathos)(Herrick,
2001: 91)所传达的论辩说服力。在视频内容上,中日视频均涵盖钓鱼岛争端的历
史理据考证、国际法理论证和中国执法巡航行为的定性论证,但中方视频增加了中
国沿海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开展捕捞作业的论证,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白皮书)③ 关于“钓鱼岛海域自古以来是中国沿海渔民的天然渔场”的论述产生
互文(intertextuality)关联(辛斌、李文艳,2019: 27-28 等)
,增强中方的论辩说服
力。在视频布局上,日方短视频采用 PowerPoint 幻灯片制作方式,使用英文解说、

③《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全文)
[http://www.gov.cn/jrzg/2012-09/25/content_2232710.htm]
陈群:超越言语的论辩: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 45

英文分级标题和嵌入英文字幕,凸显其主题明确、内容集中、逻辑清晰、篇幅短小
精悍等特点;中方微纪录片在主题标注、主题间过渡衔接、主题论辩总结等布局上
略有欠缺,逻辑论证力度稍显不足。在视频发放平台上,由中文制作的中方视频发
放在中国国家重要新闻网—人民网上,其受众人群主要是中国各界人士和掌握汉语
的国际民众,由英文制作的日方视频发放在日本外务省档案室“the Senkaku Islands”
分栏的视频区和 You Tube 国际视频网站上,其受众人群不局限于日本官员和民众,
因此中方视频受众面不及日方视频。中日视频在共用同一张照片的多模态论辩构建
方面具有各自的论辩处理特点。中日视频共用同一图像融入三组不同的多模态论
辩,构建中日针锋相对的领土主权诉求;中日视频均使用修辞三段论刻意省略前提
或结论的特性,“巧妙”地鼓励受众补充被省略部分、潜意识地认同中日对钓鱼岛
领土主权的各自立场;中日视频均存在共用同一论式构建中日对抗性的领土主权立
场及基于同一张照片的论辩主题使用截然不同的论式构筑中日相互对冲的领土主
权宣言等两种类型的多模态论辩实践。
然而,语用论辩学的理性论辩十诫理论提醒我们,日方视频在上述看似合理
的多模态论辩构建中悄然植入若干谬误论证,蓄意篡改历史事实,曲解中方的钓
鱼岛主权主张,以期影响国际受众认知判断,值得中方高度重视。其一,日方使
用古贺辰四郎“见证”日本政府对“the Senkaku Islands”实行“实际管辖权”的
“历史证据”批驳中国钓鱼岛主权主张,违反了语用论辩学的出发点规则,使用
(于运霞,2011: 30-31)。日本故意将“1895
了“在声明时不公平地使用预设谬误”
年,日本把‘the Senkaku Islands’
‘纳入’冲绳县”这一未被世界公认的历史证据
作为论证预设,旨在误导国际受众轻易接受日方论辩,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产生认
知偏差。事实上,日本篡改了真正的历史事实——“日本政府批准古贺辰四郎租
赁钓鱼岛”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统治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殖民开拓行为,根
本不构成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的所谓证据(刘江永,2014: 26)。其二,日方论辩
使用旧金山和约缔结现场照片作为其认定《旧金山和约》具有国际法性质的证据,
(于运霞,2011: 27-28)。
严重违反了语用论辩学的相干规则,使用了“不相干谬误”
日方使用未被国际法权威认定的《旧金山和约》作为其领土主权主张的论据,旨
在掩饰日方蓄意变更国际法对日方制约效力的真实意图,误导国际受众对涉及中
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体系产生认知偏差。事实上,日本政学界炮制“旧金
山和约”优先论,用于抗衡雅尔塔体系限制日本主权约束力,是公然否定和试图
挣脱二战反法西斯战争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遏制和惩戒(管建强,2015: 66)的不
端行为。其三,日方对中方巡航行为进行判定论辩时,故意颠倒中日钓鱼岛冲突
46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事件始末与因果关系,制造“中国军事威胁论”
,违反了语用论辩学的立场规则,
使用了“稻草人谬误”(于运霞,2011: 26-27)。日方将中方视为一个假想敌,虚
构中国对日本的海上安全威胁言论,歪曲中方巡航行为的合法性,试图将中日钓
鱼岛争端问题从区域领土争端事件演变为“国际事件”,有意引起与中国存在领土
纠纷相关国家的“共鸣”
,引发西方国家对中国行为的“密切关注”。近年来的钓
鱼岛事件全程可以证实:日本企图改变钓鱼岛现状,挑起各种事端,引起中方开
展强有力的反制行为,包括中国海监船和海监飞机在钓鱼岛海域巡航常态化,中
方的反制行为具有正当性,并不是日方舆论制造的威胁行为。
从理论上看,本研究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多模态论辩实践的推理论证过程进
行梳理和重构,采用语用论辩学的理性论辩十诫理论甄别日方论辩的谬误论证,
从研究出发点、研究方法和评价系统等方面为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多模态论辩
分析路径提供一次全新尝试。从实践上看,该研究的分析结果为中国钓鱼岛话语
构建提供了若干启发,中国外交部门和相关学者应高度提防、甄别和披露日方在
对内对外宣示“the Senkaku Islands”主权立场的多模态论辩构建所植入的谬误论
证,严厉打击日方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不端行为。中方还应不断完善中国钓鱼
岛话语体系构建,及时有效地考证日方抛掷的历史证据和国际法条约等证据,通
过更深入了解国际受众的逻辑思维及认知心理,创新国际宣传手段和策略,灵活
使用多种语言宣传手段和宣传平台,争取更多国际受众关注中国立场和中国作为。

5 结论

政治视频承载以视听觉模态主导的多模态论辩,阐发或驳斥某些政治立场和
观点。本研究发现,中日视频在视频多模态组合、内容、布局和发放平台等方面
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同点,在共用同一张照片的多模态论辩构建方面进行各自的论
辩处理。而日方视频借助修辞三段论的省略特性,
“巧妙”地违反语用论辩学的理
性论辩十诫,悄然植入若干谬误论证。中方对此应高度重视,加强提防和甄别日
方论辩的谬误论证,完善中国对外宣传话语,善于使用灵活有效的外宣手段和策
略,争取更多的国际受众关注中国立场和中国作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日、菲、印)涉领土争议双
方的话语模式对比研究”(18BYY068)

参考文献
成文、田海龙.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实践性[J]. 南京社会科学,2006(8):135-141.
陈群:超越言语的论辩: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 47

管建强. 论国际体系、格局变动中限制日本主权国际协定的法律地位[J]. 东方法学,2015(1):


66-74.
刘江永. 古贺辰四郎最早开发钓鱼岛伪证之研究:兼论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非法性[J]. 清华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4(4):26-42.
于运霞. 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辛斌、李文艳. 社交平台新闻话语的互文性分析:以 Facebook 上有关南海问题的新闻为例[J].
当代修辞学,2019(5):26-34.
张德禄. 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探索[J]. 当代修辞学,2017(1):1-8.
Birdsell, D. S. & Groarke, L. Toward a theory of visual argument [J]. 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
1996, 33: 1-10.
Blair, J. A. The possibility and actuality of visual arguments [A]. In J. A. Blair (ed.), Groundwork in
the Theory of Argumentation: Selected Papers of J. Anthony Blair [C]. Dordrecht: Springer,
2012: 205-223.
Blair, J. A. Probative norms for multimodal visual arguments [J]. Argumentation, 2015, 29: 217-233.
Fairclough, N. & Wodak, 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 In T. 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Discourse Studies (Vol.2)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C]. London:
Sage,1997: 259-284.
Fleming, D. Can pictures be arguments? [J]. 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 1996, 33:11-22.
Forchtner, B. Historia Magistra Vitae: The topos of history as a teacher in pubic struggles over self
and other representation [A]. In C. Hart & P. Cap (eds.), Contemporary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C]. London: Bloomsbury, 2014: 19-43.
Gilbert, M. A. Multi-modal argumentation [J].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1994, 24: 159-177.
Groarke, L. Going Multi-modal: What is a mode of arguing and why does it matter? [J].
Argumentation, 2015, 29: 133-155.
Herrick, J. A.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 An Introduction [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1.
Kjeldsen, J. E. The study of visual and multimodal argumentation [J]. Argumentation, 2015, 29:
115-132.
O’Keefe, D. J. Two concepts of argument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Forensic Association, 1977, 13:
121-128.
Reisigl, M. Argumentation analysis and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A]. In C. Hart & P. Cap (eds.), Contemporary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C]. London:
Bloomsbury, 2014: 67-96.
Smith, V. J. Aristotle’s classical enthymeme and the visual argumentatio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J]. 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 2007, 43: 114-123.
Toulmin, S. The Uses of Argument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van den Hoven, P. & Yang, Y. The argumentative re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taking the
ABC coverage of President Hu Jintao’s visit to the USA as an example [J]. Argumentation, 2013,
27: 403-424.
van Leeuwen, 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multimodality [A]. In C. Hart & P. Cap (eds.),
Contemporary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C]. London: Bloomsbury, 2014: 281-296.
48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Wodak, R.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A]. In R. Wodak & M.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 London: SAGE, 2001: 63-94.

收稿日期:2023-07-19
作者简介:陈 群,宁德师范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电
子邮箱:2512551595@qq.com。

(上接第 19 页)

Kuo, S. H. Language as ideology analyzing quotations in Taiwanese news discourse [J].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2007, 17(2): 281-301.
Lockling, C. Bias in the Media [J]. Culture, Society and Praxis, 2019, 11(2): 1-4.
Méndez García de Paredes, E. Análisis de la reproducción del discurso ajeno en los textos
periodísticos [J]. Pragmalingüística, 1999, 7: 99-128.
Semino, E. & Short, M. Corpus Stylistics: Speech, Writing, and Thought Presentation in a Corpus
English Writing [M]. London: Routledge, 2004.
Shibata, M. Why do politicians cite others in political debates?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reported
speech in a Japanese political debate [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2020, 19(4): 604-623.
Thompson, G & Ye, Y. Y. Evaluation in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1, 12: 365-382.
van Dijk, T. A. Racism and the News [M]. London: Routledge, 1991.
Volosinov, V. 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Waugh, L. R. Reported speech in journalistic discourse: The relation of function and text [J]. Text,
1995, 15 (1) : 129-173.

收稿日期:2023-07-21
作者简介:尤泽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政治话
语分析、跨文化交际。
李 雪,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批评话语分析、新闻话
语分析。通讯作者电子邮箱:1351503909@qq.com。
Abstracts 129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

Reported speech in the presentation of Doklam Standoff by China Daily and The Times of India
(p.3)
YOU Zeshun LI Xu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P.
R. 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conducts a comparative critical analysis of news reports from China Daily
(CD) and The Times of India (TI) to reveal how the mainstream media in China and India use the
reported speeches to justify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in the Doklam Standoff and the ideology behind.
Among the major findings are: 1) more indirect speeches are used by both newspapers to ensure the
“informativity” of the reports; 2) neutral reporting verb and accurate news source, especially those of
exper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adopted by both to appear “objective”, “authoritative” and
“reliable”; 3) CD devotes itself more to reaffirming China’s legitimacy of the sovereignty over the
Doklam area and blaming India’s illegal border-crossing while TI, to justify India’s border-crossing,
emphasizes India’s security concern and accuses China of its tough stance. By utilizing reported
speech strategically, CD and TI each make salient the difficulties of one’s state and the legitimacy of
its action, downgrading the dilemma of the other.
Keywords: reported speech; the Doklam Standoff; China Daily; The Times of India

“Legitimizing” ac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in speeches of U.S.
diplomatic representatives in Shangri-La dialogue (p.20)
ZHAO Linj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Fuzhou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Yongtai
350715, P. R. 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dopting views of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legitimization” discourse involving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 13 keynote speeches of
the U.S. diplomatic representatives in Shangri-La Dialogue. Among the major findings are: Three
discourse strategies of morality, authority and rationalization are favored by U.S. representatives to
construct a positive image of U. S. (“We” group) and a negative image of China (“They” group); the
intertextuality, within a speech as well as between speeches, genres, discourses, is used to create a
narrative network of discourse about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for U. S. to justify its actions
(involve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win mor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Keywords: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diplomatic discours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legitimization construction; discourse strategies; intertextual strategies

Beyond the verbal argument: The multi-modal argumentative construction in China-Japan


territorial disputes (p.34)
CHEN Qun (College of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352100, P. R.
China)
Abstract: Political videos today, to justify or refute certain political viewpoints or stances, often
130 外国语言文学 2023 年第6期

involve the audiovisual-centered multi-modal arguments. This paper, following CDA, adopts Key
Component table (KC table) and topos analysis, and uses two major strategies to examine the
selective uses of the same picture by China and Japan in certain pairs of multi-modal arguments
appearing in their videos concerning territorial disputes. Among the major findings are: the same
pictures are used by both sides to construct their different claims, the same topoi to establish the
different stances, and the different topoi based on the same argumentative theme to make different
declamations. Furthermore, both omit certain premises or conclusions skillfully in the enthymeme to
engage the audiences to unconsciously identify with their respective claims; Japan subtly employs
certain fallacies under the disguise of enthymeme, which is worthwhile arousing China’s great
attention.
Keyword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ulti-modal argumentation; key component table; topos
analysis; fallacies

Aristotle’s system of “logos”: An analytical justification (p.49)


YUAN 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P. R. China)
Abstract: “Logos”, ranked first in Aristotle’s three persuasive appeals, is a universal category across
cultures and times. However, due to its own complexity and Aristotle’s dispersive explanations, this
category remains vague and unaccessible. Based upon a close study of the related chapters in his
Rhetoric, Topica, and Prior Analytics, this investigation has justified analytically a logical appeal
system composed of Enthymeme and Example: the former featuring incompleteness and probability
of syllogism, the latter covering actual facts and invented facts. This clarification of the origin of
“logos”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historical inquiries into its inheritanc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Keywords: logos; enthymeme; example

The judging elements and essential attribute of Chinese run-on sentences (p.59)
CUI Lia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P. R.
China)
Abstract: Run-on sentenc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study of which can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re are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judgment of run-on sentences, and the
division between run-on sentences and non-run-on sentences is not clear, the reason of which lies in
the un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judging elements and essential attribute of run-on sentenc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re are four decisive elements that need to be comprehensive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judging whether or not a sentence is qualified as a run-on one. These four elements are as follows:
(1) no explicit connective devices being used; (2) the syntagm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3) the
subjects being implicit; (4) several different subjects being coexistent, and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that
can be revealed by these four elements is fragmentar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define the Chinese run-on sentence as “a set of syntagms featured by being
fragmentary”.
Keywords: Chinese run-on sentence; judging elements; fragmentary; a set of syntagm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