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2

第一讲:中国地理、人口、民族与行政区划

1.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 3 位 960 万平方公里


(还有 37 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 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区
陆上国界长达 2 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1.8 万千米
排名第 3 位

2. 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
其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
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
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百度百科)
国旗体现的政治特征:中国共产党近代以来付出的巨大牺牲
中国共产党近代以来发挥的重要领导作用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 国旗:五星红旗,左上有五颗五角星(4 个小五角星围绕 1 个大五角星),红


色象征革命
● 国徽:五角星、天安门(民族精神)、齿轮(工人阶级)、谷穗(农民阶
级)
●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4. 中国有 14 个邻国

Ca-dc-xtanC-r-g-d-xtanTa-gi-ki-xtanÁp-ga-ni-xtanPa-ki-xtanNê-

5. 中国的“4 大海洋” Bt Hi

中国的 4 大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6. 中国有哪四大淡水湖:湖南的洞庭湖(đồng đình)、江西的鄱阳湖
bà dng
太湖与洪泽湖 hng trch

中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
7. 中国有:四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三大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
五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吐鲁番、四川、柴达木
“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的美称
8. 中国最高(也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叫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海拔
8844.43 米
9.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最大的岛屿:海南岛(3438 万平方公里)(台湾岛——3.578 万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泊:青海湖(4456 平方公里)
10. 中国地形的两个突出特点是:西高东低、复杂多样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

利条件。
● 山区面积广大,限制了耕地面积,造成我国耕地比重小。

● 复杂多样

● 西高东低: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
西交通。
●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阶 界限 主要地形 海拔(吗)

一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高原、盆地 >= 4000
二 青藏高原往北往东,越过昆仑 三大高原 三 1000-2000
山、祁连山、横断山到大兴安岭— 大盆地
—太平山——巫山——雪峰山
三 大兴安岭——太平山——巫山 三大平原 三 <=500
——雪峰山——线以东 大丘陵

11. 中国气候的两个突出特点是: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2-气候类型复杂
多样
12. 中国的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齐全、储量丰富的
国家之一。
+发现矿产 160 多种
+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40 种
+有储量的矿区:1500 多处
+世界名列前茅 20 种
13. 中国的主要油田有:黑龙江大庆油田(年产量 5000 万吨以上)、山东
的胜利油田、辽宁的辽河油田、山东与河南交界的中原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
油田、四川的油气田等。
14. 中国的“煤炭之乡”是山西大同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15. 中国人口的分布: 东部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区:50
多万人/平方公里) 西部人口密度小(50 人/平方公里)

● 掌握腾冲 黑河一线,东南密度大、西北密度小
● 农村人口比重大 城镇人口比重小。侨胞的原籍以广东、福建两声最多
● 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生育计划

16. 中国有 56 个民族


少数民族分布的 4 个主要特点:
(1)分布地区广,占地面积大
(2)大杂居,小聚居
(3)资源、物产十分丰富
(4)靠近边疆,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 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17. 汉族民族人口最多 壮族人口最多 塔塔尔族民族人口最少。
18. 中国有 23 个省、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2 个特别行政区。
四级:省(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地级市、地区、自
治州、盟)、县(县级市、县、自治县、旗)、乡(乡、镇、苏木)
中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深圳
19. 中国 34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简称:
西北地区:(27)陕西省(陕) (西安)
(28)甘肃省(甘) (兰州)
(29)青海省(青) (西宁)
(30)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银川)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
华北地区:(1)北京市(京)(北京)
(2)天津市(津)(天津)
(3)河北省(冀) (石家庄)
(4)山西省(晋) (太原)
(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
东北地区:(6)辽宁省(辽) (沈阳)
(7)吉林省(吉) (长春)
(8)黑龙江省(黑) (哈尔滨)
中南(华中 华南): (16)河南省(豫)(郑州)
(17)湖北省(鄂)(武汉)
(18)湖南省(湘)(长沙)
(19)广东省(粤)(广州)
(20)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21)海南省(琼) (海口)
华东地区: (9)上海市(沪)(上海)
(10)江苏省(苏)(南京)
(11)浙江省(浙)(杭州)
(12)安徽省(皖)(合肥)
(13)福建省(闽)(福州)
(14)江西省(赣)(南昌)
(15)山东省(鲁) (济南)
西南地区: (22)重庆市(渝)(重庆)
(23)四川省(川/蜀)(成都)
(24)贵州省(黔/贵)(贵阳)
(25)云南省(滇/云)(昆明)
(26)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32)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33)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34)台湾省(台)

20. 香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归中国。 澳门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回归中国。

第二讲:中国历史
1. 中国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怎样划分?
(1)原始社会(约公元前 170 万年—公元前 21 世纪)
一百万一千:有了原始人类
● 云南省:元谋人;陕西省:蓝田人:中国最早的原始人类
●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可以站着走路、制造、使用简单工具、利用
火,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
● 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河南最早):仰韶文化:母系
● 五千年以前:黄河流域(山东最早):龙山文化:父系
● 私有财产 + 阶级分化 + 阶级对立 =》原始解体,奴隶诞生
● 皇帝:中华民族的始祖

(2)奴隶社会(约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771)


● 夏: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禹:开始、桀:结束):历史 470 年
● 商:16 世纪开始(历史 554 年):建立军队、官僚体制
青铜的冶炼与制造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产生了比较定型的文字
● 西周:11 世纪开始(历史 275 年):实行“分封制”
建立一套严密的宗法、礼乐、刑罚制度
➔ 中国的奴隶社会达到了顶峰

(3)封建社会(公元前 475—公元 1840)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公元 1840—公元 1949)
(5)社会主义社会(1949 年以后)
2. “仰韶文化”是哪个氏族公社的主要代表?“龙山文化” 是哪个氏族公
社的主要代表?
“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代表(六七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
流域出现——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 1952 年在陕西西安发现
“龙山文化” 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代表(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出现—
—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

● 私有财产,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诞生
● 黄帝后来被说成中华民族的始祖;原始社会末期,炎帝和黄帝结盟-》炎黄
子孙
3. 请按顺序列出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


朝代 时间

约 TCN 2070 — 约
1 夏
TCN 1600
约 TCN 1600 — TCN
2 商
1046
TCN 1046 — TCN
西周
771

4 周 东周 TCN 770 — TCN 256


春秋时代 TCN 770 — TCN 476
战国时代 TCN 475 — TCN 221
5 秦 TCN 221 — TCN 206
西汉 TCN 206 — CN 25
6 汉
东汉 25—220
魏 220—265
7 三国 蜀 221—263
吴 222—280
8 西晋 265—316

东晋十 东晋 317—420
9
六国 十六国 304—439
1 南北朝 宋 420—479
0
齐 479—502
南朝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 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北周 557—581
1
隋 581—618
1
1
唐 618—907
2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1 后晋 936—947
3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1 北宋 960—1127

4 南宋 1127—1279
1
辽 907—1125
5
1
西夏 1038—1227
6
1
金 1115—1234
7
1
元 1271—1368
8
1
明 1368—1644
9
2
清 1644—1911
0
2
中华民国 1912—1949
1

4. 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和第一个王?
三皇:引《春秋纬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尚书大传》:
“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五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黑帝
第一个王:夏禹
5.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流域一带分布着不少部落,其中以黄帝为首的部落比
较强大,文化也比较进步,黄帝后来被说成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因炎帝与黄帝
结盟,所以中华民族又称“炎黄子孙”。
6. 中国夏朝出现了哪些与原始社会具有差别的突出政治制度?世袭制度
7. 解释“世袭制”是什么意思?
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
8. 甲骨文、青铜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商朝——公元前 16 世纪出现的。
9. 西周用什么政策来巩固王朝的地位、权力? 全国实行了“分封制”,建
立了比商朝更完备的国家机器和一套严密得宗法、礼乐、刑罚制度。
10.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时期?
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
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
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
术氛围。
其二,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
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其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
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
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
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
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其五,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
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
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
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
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11. 哪个朝代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中国的第一个
皇帝是谁?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建立,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全国实行了“郡县制”(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书同文”(统一文字)、
“车同轨”(统一车轮距离),统一货币、度量衡,确立了土地个人私有制度。

13. 汉朝承袭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汉承秦制·中央集权)?
汉朝的主要成就?在经济上,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农业技术、手工业商业
得到了明显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城市;在军事上,打败了北边的匈奴,开辟
了通向西域的商路,扩展了疆域,促进了国际贸易;在科学文化上,出现了许
多发明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丝绸之路”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标志着什么?
最初丝绸之路是西汉时张謇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
意义: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传入西方的主要商品有丝
绸、茶叶、瓷器、漆器等;西方传入中国的主要有胡麻、胡桃、胡萝卜、胡瓜、
葡萄、石榴、琥珀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丝绸之路促进了多种宗教的传播和交流。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摩
尼教和道教都曾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进行传播。
14. 造纸术、地动仪是哪个朝代,由谁发明的?
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
地动仪:东汉:张衡
15.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史书是哪一部(尚书)?谁写的(孔子)?在哪个朝
代(周代)?
16. 印度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对中国的影响?
印度佛教是汉朝传入中国的。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术界多数认为是在东
汉明帝时期(公元 67 年)。皇帝诏书、佛典东传与佛寺建立,是学者们判定
佛教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的主要依据。
对中国的影响: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 佛教各宗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
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
在人们的思想中起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 翻译佛教的典籍成为中国文化的奇葩之一。佛教的思
想在诗歌、词中都有所体现。 佛经中丰富的譬喻故事令中国文士大开眼界,
而主要是佛教思想特别是唐以后兴起的禅宗思想开拓了文学家们的视野和思想
境界。禅宗的语录(宋代程朱语录之模范)及宋代兴起的以说 唱、诗歌合体的
佛经变文(“唱导”)实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三、对艺术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可分为建筑的弘伟、雕刻的
逼真、画像的肖妙、梵呗的感人。
四、对中国风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
的影响外,从不参与政治活动,但对社会风尚习惯,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最
重要的是对人生观的改善,以及对孝道的扩展。 综上,佛教是历史上一种文
化思想革命的产物,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巨。人类文
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
汲取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
族新文化。
17. 三国鼎立的局面包括三个国(魏,蜀,吴)?“桃园三结义”指的是
(刘备、关羽和张飞)?
18. 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时期是哪两个朝代? 汉朝和唐朝
19.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农民起义?
- 秦: +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
+ 刘邦灭秦之战
- 西汉:绿林农民起义战争 赤眉农民起义战争
- 东汉:黄巾军农民起义战争
- 隋:瓦岗农民起义
- 唐:黄巢农民起义
- 元: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起义)
- 明:李自成起义
- 清:洪秀全 太平天国
20. 唐代的“三教并行”是指哪三教? 佛、道、儒
21. 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被看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举例说明。
+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
代”。
+ 唐朝诗歌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
+ 边塞诗、田园诗、宫廷诗,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派、婉约派,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举凡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黎民百姓、村叟樵夫,都能作诗写
诗。
+山水田园诗派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有高适、岑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分别代表了两派的最高峰,人称“李杜”。
……
22. “唐三彩”是哪个朝代的产物?唐宋文化之比较?
“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种釉陶
唐代文化:丰盛、热烈、光彩照人、富有情韵
宋代文化:清瘦、典雅、精气内敛、富于理性
23.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武曌(624 年 2 月 17 日-705 年 12 月 16 日),中国历史上因执掌君权而得
到正史唯一承认的女性皇帝。武氏是唐高宗的皇后、武周开国皇帝,当代称则
天顺圣皇后,或武后(神龙革命后成为太上皇,遗诏退称皇后),后代通称武
则天。
2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是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

元朝(公元 1271 年~1368 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
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
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25. 宋朝与元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什么? 民族矛盾
26. 中国四大发明分别是那些朝代的发明?
造纸术是在东汉时代的宦官蔡伦发明的。
指南针是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宋朝的时候有记录。
火药是在唐代发明的。
印刷术是北宋发明的。
27. 明王朝由谁建立的(朱元璋)?明朝末期爆发了由谁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李自成起义)
28. 中国封建社会有几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
元朝(公元 1271 年~1368 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
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29. 清朝“垂帘听政”指的是谁? 慈禧太后
30.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分别指的是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西施:沉鱼:春秋末期
王昭君:落雁:西汉时期
貂蝉:闭月:东汉末期
杨玉环:羞花:唐玄宗
3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与“四大奇书”是指哪些书?分别在哪个朝代出
现的?
“四大名著”: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西游记》吴承恩,明朝
《红楼梦》曹雪芹,清朝
“四大奇书”:明代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32. 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百日维新、义
和团运动的主要内容?
a. 鸦片战争
日期:1840 年 6 月 28 日—1842 年 8 月。
地点:广州珠江口。
结果:英国胜利。
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活动。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开辟殖民地市场,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
料。
导火线:虎门销烟
结果:
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规定:
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
派驻领事。
2、赔款 2100 万银元。
3、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4、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关税,中方应与英国协商。
影响:
1、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
开始。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3、战后的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4、加大百姓的负担。
5、1840-1842 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
转折点。
b. 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
益尖锐
进程:
* 1851.1.11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
平军”。
* 1853.3 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
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结果:没有实行。
*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
的。
c. 中日甲午战争
根本原因:
+ 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寻求对外扩张,并制定大陆政策(蓄
谋已久)。
+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了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马关条约》:
① 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② 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③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d. 百日维新
时间:1898 年 6 月 11 日--9 月 21 日(共 103 天,又称"戊戌变法")
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变传统的君主专制;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
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资产积极政治上的软弱性
客观原因①维新派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②以慈
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破坏。
33. 中国近代史被迫与外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1842 年)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1843 年)
《中法黄埔条约》(1844 年)
《中俄爱珲条约》(1858 年)
《中俄天津条约》(1858 年)
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58 年)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 年)
《中俄北京条约》(1860 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年)
《北京专条》(1874 年)
《中英烟台条约》(1876 年)
《中俄伊犁条约》(1881 年)
《科塔界约》(1883 年)
《中法新约》(1885 年)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 年)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 年)
《中日马关条约》(1895 年)
《辛丑条约》(1901 年)
《二十一条》(1915 年)
《中俄呼伦条约》(1915 年)
《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1918 年)

《南 1842 与英国政府 大量赔款


京条 年 割让领土香港
约》 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5 口)
协定关税
《天 1856
津条 年
约》
《北 1860 与英国、法国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俄国
京条 年 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约》 共增开 11 个通商口岸
《马 1895 与日本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关条 年 巨额赔款(两亿两百银)
约》 新的通商口岸开放,自由通船。
《辛 1901 与外国侵略者 向外国赔偿百银 4 亿 5 千万两。
丑条 年9月 (联军八国) 各国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可译驻
约》 宾,中国人不得内如。
取消京津地区中国的炮台和天津
周围中国的驻宾。
准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
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34. 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1911)?由谁领导的(孙中山)?历史功绩是
什么? 推翻了清王朝 260 余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
立了中华民国。
35. “五四运动”爆发的过程及其历史影响?
a, 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必然结果。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时间:1919.5.4
c, 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
d, 运动中心地:前期地点北京------后期地点上海
主力:前期是学生-------后期是工人
(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e, 过程:首先由北京大学的学生发起,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反
对政府代表出卖国家主权。接着,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工人、学生、商人纷纷罢
工、罢课、罢市,举行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终于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
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的官职,斗争取得了胜利。
f, 历史影响:“五四运动”第一次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巨大 力量,实现
了城市各界的革命联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的结合。1921 年 7
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正因为如此,
“五四运动”成了划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标志。
36. 划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旧民族主义革命和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哪场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
3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成立于 1921 年 7 月在上海
38. 孙中山逝世之后,谁掌控了国民党的领导权?1935 年 1 月后,谁是中国
共产党的领袖?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掌握了领导权
1935 年 1 月后,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39. “文化大革命”持续了多久,哪一年结束的?“文革”使中国在哪些方
面遭受了的挫折与损失?
持续 10 年,1976 年 10 月 6 日结束的
40. 中国是在哪一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谁提出的。
1978 年;由邓小平提出的。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对中国的影响:
WTO2001.12.11
APEC2001.10
● 70-80
● 2020“”

第三讲: 中国的传统思想
1. 中国的传统思想有哪些主要流派?
三大流派: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此外还有 P125
2. 孔子、孟子、荀子分别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姓孔,名丘,字仲尼)
孟子:战国时代(邹国人——山东邹城,名轲)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名况,字卿——孙卿)“天人相分”
3. 孔子思想集中体现在哪本书中?《论语》
孔子儒学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礼”,“仁”,“中庸”,“天命”
观,教育思想
“礼”:孔子竭力主张以“礼”治国,“礼”是其思想的核心。他所说的
“礼”,即“周礼”,从狭义上讲,包括祭礼、婚礼、丧礼、外交礼、作战礼
等各种礼仪;从广义上讲,是指中国周代的一切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仁”:孔子主张“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相爱。
“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取中间,使两端既互相制约,又互相补充,达
到令人满意的结合。
“天命”观:孔子创造了新的天命观。一方面,他承认有天命,认为“死生
有命,富贵在天”,天命不可知,不可抗拒,能给人带来幸或不幸。另一方面,
他又认为,命不能决定人的精神道德,人虽不能决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
但在道德生活中,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
教育思想: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官学”的垄断,在中国史上具有重
要意义。
4. 孟子主要提出了什么理论?“性善论”(人治 人正 自练)
荀子主要提出了什么理论? “性恶论”(仁 法 礼正 外练)
5. 汉代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谁? 董仲舒 (许慎,郑玄(整理解释儒家经
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
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以儒家思想统一全国的思想。(是西汉
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
志。)
“三纲五常”的内容是什么?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天地
阴阳一样,臣僚、子女、妻子属于“阴”,君王、父母、丈夫。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在“三纲”基础上提出的五项道德准

7. 玄学是什么时候出现并流行的?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也可以
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其思潮持续时间自
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
其主要内容?
最初,把儒家和道家思想结合起来
后来,反对儒家(他认为:儒家是明教,违背自然)
最后,受“道家”影响,在生活中追求无拘无束,在精神上追求自由自在
① 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② 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
“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杨泉等则认为有
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③ 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
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 ;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
“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8. 禅宗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唐代
其思想受哪家思想的影响?
禅宗是中国佛教一大宗派(中国人认为:中国本土,接受印度来,发源于中
国)简化了佛教的很多修行方式,主要强调:佛在内心,体验自身具备的佛性,
顿悟成佛。
9.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个人?宋代的程氏二兄弟程颐和程颢说、朱
熹(北宋时期形成的哲学思想)和明代的王阳明(王守仁)
他们主张什么? 2 人都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保存心中的那一份善,
消灭我们的种种欲望),虽然方法上不同但是根本观点是一致的
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在儒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道家和佛家的影响
10. “清初三大家”分别指的是哪些思想家?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学即理学”
黄宗羲:废除“一家之法”,恢复“天下之法”(尽管改朝换代,法律还是
存在,维护大众的利益);变“君主民客”为“民主君客”
王夫之:“器外无道”(没有具体的事物,道也不存在,各项制度
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改革) :“道器说”,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理:万物生成的本原
气:构成万物的材料
——气断了,理还在
11.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个人?
老子(春秋时代,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比孔子大十几岁)
庄子(战国时期,宋国人,名叫庄周)
老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子可庄子的思想具有许多相同点,只有些小的区别。老庄思想的主要内容:

- “道”是“万物之宗” 老子提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和主宰,它在
天地之前就有了,比上帝出现得还早。“道”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也
没有声音,没有味道,它是一种混混沌沌、恍恍惚惚,超时间、空间,永恒不
变的东西。 老子觉得人这种生物在世间有着无可超越的优点,人是世界上最
伟大的生物;而庄子却觉得万事万物都是相同的人也一样,提出了“齐物”的
观点。 
- 矛盾对立,互相转化
+ 老子认为任何事情都处于矛盾对立、运动变化之中,比如:长短、有无、
高低、强弱等等,它们中的任何一对都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万物都力求
生存、壮大,然而却未曾想到,就是在求生存时,实际是在走向灭亡。
+ 但是,庄子完全否认那些区别和对立,认为世界上没有是非道理可信。比
如(sách135)。所以,每一种物都有自己的好,自己的恶,都是自己的可,
自己的不可,没有什么辨别是非的标准。庄子还认为,“道”本身没有界限,
界限是人为的,差别是捏造的。因为有了差别和界限,才有了斗争。 
-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老子很重视自然现象。他得出结论是:天道自然,意思是自然就是自然,不
是为了什么,也不收谁支配,万物发育、生产,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sách135) 比如在理国时,无为并不是真的什么也不做,并不是消极,而是
在对待事物,为人处事时要顺其自然,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其实老子
的内心深处还是很在意这些功名利禄的,他有一些入世情绪在里面;庄子则不
然,他更多的是消极避世,不管不顾,远离红尘,远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对钱财功名并没有兴趣。他们两个都有着对人生自由的追求,但态度并不相同。

- 与世无争,清静秋安
老子主张做人应事事忍让,安于现状,不要积极进取,争强好胜
……庄子完全否认那些区别和对立,认为世界上没有是非道理可言。
=> 总而言之,庄子和老子,基本思想和处世哲学是一致的,那就是,顺其
自然,安于命运,逃避现实,清静无为。
12. 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韩非子(约 TCN280—TCN233)
法家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以法治国”全社会都必须遵守“法”,谁违反
了“法”,就对谁进行惩罚
-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 否定天命鬼神,崇尚人的力量。他认为,国家兴亡是力量强弱对比的结果,
与天命无关。 
+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人应该沿着事物
的发展方向加以引导,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 
+ 重视实际,不尚空谈。韩非子认为,认识的真伪和言论是否正确,应以行
动的实效作为检验的标准 
+ 韩非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观点
·韩非首先提出了有利于政权统一天下的原则,就是“法”。他主张全世界
都必须遵守“法”,谁违反了“法”,就对谁进行惩罚。他将法令叫做“名”,
把根据法令进行赏罚叫做“刑”,这就是他著名的“刑名之术”
· 为保护中央集权,不但要有“法”,而且需要“术”。“术”是君王根
据“法”控制官僚的手段。“法”是公开的,“术”是隐蔽的。有了“术”,
国君就可以独揽政权
·他还主张“势”。“势”就是政权,“乘势”就是掌握“政权”。他把
“势”区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强调要重视“人为之势”,也就
是说,将“势”与“法”结合,以掌握和巩固政权。 
+ 韩非主张独尊发家,禁止其他学说。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政权的
需要,必须统一人们的思想
13. 墨家(墨子)和兵家(孙武、吴起、孙膑)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其主要内容:
墨家:《墨子》,‘兼爱”,提出了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商
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反应了他的政治、理论、哲学思
想。
兼爱是核心:把别人与自己同等看待。
宾家:《孙子兵法》(5900 字,十三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
其不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出奇制胜”
14. 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
- 即维护社会的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孔
子的中庸思想强调对立面的依存、联结、同一,强调不走极端,无过与不及,
因而可以用来帮助处理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协调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起到维护社会的稳定的作用。
- 具有蒙蔽、愚昧热敏群众的作用。
消极影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随波逐
流;盲目服从,去染发独立意识,。。。
“中庸”。 “礼”与“仁”是孔子的理想原则,为了在政治生活和日常社
会生活中实现这些原则,还应该有正确的思想方法。 孔子认为,这个正确的
方法就是“中庸”。 所谓“中庸”,简单说,就是不走极端,而取中间,使
两端既互相制约,又互相补充,达到令人满意的结合。 如果只顾一端,不顾
另一端,那就成了了“极端主义”,其结果是“过犹不及”。 孔子当时所指
的最大的两端,就是“礼”和“仁”,按照“中庸”思想,不能单纯行“礼”
而不顾“仁”,也不能单纯行“仁”而不顾“礼”, 二者应该“中和”达到
“中正”,既合于“礼”,也合于“仁”。 孔子的这种“中庸”之道,后来
成为中国人处理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影响极大。
思维方式,中庸思想强调从承认对立出发,通过对对立双方制约,消长关系
的考察,以达到认识把握整体的目的。 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又有其保守性,它
阻碍科学概念的产生和科学体系的形成,限制了科学的发展。
处事态度,中庸承认事物的变化,但更强调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
以此来避免社会的动荡,避免发生新的质的变化。 但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这
种态度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保守性。 (中庸的圆滑处事的特性)
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促进了社
会安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另一方面,注重整体导致了对个性的限制,
压抑甚或蔑视。 这种价值观念最后积淀成了民族的性格心理。
儒家的中庸哲学也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兼人载物,厚德宽容,勇敢独
立,求知求实等等的优秀品格,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菁华。
15. 孔子的儒学思想对越南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 孔子的儒学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 教育:形成学习风气
+ 越南社会封建的教育通过考试招募人才
+ 1075 年李仁宗皇帝首次开科取士之后,教育便有了长足的发展。 
- 经济: 重农是儒家的经济思想也影响到 古代越南,便在儒家影响下以农
立国。 
- 社会:
+ 越南封建社会是以父权家族制为基础的。在家族制中,妇女是没有地位的。
男尊女卑的儒家观念把她们压在了最底层。
例如:·在封建社会女人不能上学
·在家族中,嫡长子最受重视,在财产分配和祭祀方面有着绝对的权威。
·“一男曰有,十女曰无”
·一夫多妻制。
+ 儒家的纲常伦理学说在长期的传播、融化、吸收过程中深深地渗透到越南
的社会家庭生活和风俗习惯当中,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
例如: 在婚姻这一关系到子女终身幸福的大事上,子女是不能自己作主的,
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在孝行中,“礼”是不可或缺的,人们要处处按礼行事。
例如: 儒家认为丧礼和祭礼(特别是祭祖宗)在礼中最为重要,因此过去
越南人父母去世,丧礼是要大操大办的。 
- 政治:儒家思想对越南政体和治国思想的影响
+ 独立之初,越南封建统治者就仿照中国建立起统治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
+ 诚然,统治者意识到,若想江山稳固,长治久安,不仅要有完备的统治制
度,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伦理学说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依据和精神支柱。
+ 越南封建统治者还大力嘉奖忠臣孝子,义夫节妇。
DHP:
1, 对越南政体和治国思想的影响
+ 越南封建统治者是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他们建立起的体制是一皇帝为权
力中心,等级分明,尊卑有序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
+ 儒家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观念成为治国的根本
2, 儒家推动了越南封建社会教育的思想
+ 西山王朝设“崇政院”,把儒家经典译成喃字来进行教学
+ 过去云南每个村社都设有负责祭祀孔庙的“斯文会”。其宗旨是弘扬儒学
精神,激励人们学习孔孟学说。
3, 儒家忠孝节义观念对越南民族精神的影响
按儒家观念,忠君和爱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忠君就必须热爱和保卫祖
国,要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勇敢战斗。
16. 儒家思想的消极意义?孔子的儒学思想对越南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1)过分注重道德,忽视法律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
格。”
源于农耕文化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2)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 “礼”压抑人的个性
“礼”太多限制人的雄辩和沟通才能
-“中庸 ” 压抑人的创造性
•旗帜鲜明,缺乏原则性和斗争性

•难得进行变革
(3)对科技发展 的负面影响
- “学而优则仕”
•知识分子思想僵化
•大部分时间用在官场上
•不愿,耻于研究科学技术
- 忠孝思想
•阻碍思想的交流
•缺乏理性的思维
- 反对竞争
•很少提倡竞争,阐述优胜劣败的道理。
•“成事在天”、“退一步想”、“不求甚解”
(4)对女性的影响
-“三纲”、“三从四德”: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德、容、言、工。
-“男尊女卑”、“一男曰有、十女曰无”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 在政治权利上
•否认女性的政治地位
•女性的女色阻碍了君主追求美德。
(5)对教育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尊师重教”:
•“要听话”
•“不要顶撞老师”
•“老师就是权威”
•“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

对“劳动”的鄙视: “手脚不沾泥,毛孔不出汗”

DHP:
一是保守性。孔子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强调继承前人的传统,自
己不要有新的创造。这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使得各
种新生事物难以出头,难以发展。
二是压抑人的个性。
三是官本位思想。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封建等级制对人的影响
根深蒂固。他们希望建功利业,却错误的认为,只有做了官才能实现这一生目
标,做官,就成了一代代人不懈的追求。

17.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突出特点?你觉得哪些方面对你的学习有启发?
从孔子的“教学方法”谈我国(我校)教学制度的几点认识?
*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
- 以德为首,注重道德教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孔子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从此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状况,使得平
常百姓的弟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也并不会因其出
身、家境等区别对待。“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 学习态度:
“我非生而知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
- 学习和教育精神:“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启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从孔子的“教学方法”谈我国(我校)教学制度的几点认识?
- 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发展
- 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 注重对教师水平的提升,做到终身学习
- 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友好、和谐师生关系
18. 老子的辩证思想及其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老庄思想对中国人性
格的影响?
(1)一是基于认识论形成的辩证思维
老子的辩证思想源于认识论,包含着老子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对生活常识的
认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老子通过对自然界和现实社会的观察,提炼出事物
发展的一般规律,将认识论提升到新的高度,由此产生了老子的辩证思想。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其徼”。
“美丑相依,善恶相存,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
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向我们传递的这种思辨哲学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我们应该注意:
看问题时不能只看一方面,要明白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或多面性。同样,看
问题时不能只看表象更要看到本质,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要从联系的角度,
多方面的看待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符合实际。
(2)二是基于阴阳平衡形成的辩证思维
老子的阴阳思想应该是起源于易经又高于易经,反过来又为后来的易传提供
了哲学思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
若讷”。
(3) 三是基于事物本身具有的对立转化性质形成的辩证思维
老子提出的福祸相依的观点是对立转化的典型。老子说,“福兮祸之
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历史上有名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故事更加印
证了老子福祸相依的观点。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
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 老庄思想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不敢为天下先
随大流
处事圆滑
做事留有余地
知足常乐
做事不叫真
得过且过
好好主义
不得罪人
遇事不爱承担责任
作风懒散
不愿受纪律约束
就连中国人常说的那些流传下来的民间俗语也大多都充满浓厚的道家色彩,
比如:
“退一步海阔天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得饶人处 且饶人”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第四讲: 新中国政治、外交、经济体制 2019


A. 新中国政治体制
1. 人民代表大会体制 
1.1. 全国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位与职能、任务?
a) 地位:
*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
权)
* 所有国家
机关都必须服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代表不超过 3000 人
* 每届任期五年,五年改选一次
* 每年举行一次
* 选举国家主席
* 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b) 行使的职权(slide)
*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
基本法律。
* 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
*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
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 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
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 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
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 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 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 选举最高人民检查院检察长
* 有权罢免上述人员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以下最高权力:
(1)最高立法权。 制定和修改兆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方
面和其他方而的基本法律。
(2)最高任免权。 选举,决定成罢免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包括国家主席,
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 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
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3)最高决定权。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其执行情况的报
告,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
别行政区的设置,决定战争与和平及其他特别重大问题。
(4)最高监督权。 监督光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国务院,中央不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
1.2. 全国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由委员长,
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等组成,每届任期五年,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
不得超过两届。
- 从全国人大代表中选举产生
- 主要职权是:
+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但不得同基本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 对宪法和法律进行解释。
+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撤销国务院和地方“人大”制定的与宪
法,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和决议等 。
+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比如: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做的部分调整方案,决定特赦(she4),决定宣
布战争状态,等等。
+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
秘书长等的人选。
+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履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 会议一般两个月举行一次,特殊需要可召开临时会议
*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
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 职权:
● 在本地区内,保障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赛表大会决议的
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预算的执行。
●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讨论,决定本地区的政治、经济、
教育、科学、文化……等工作重大事项;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地区
的财政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择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人民政府领导干部、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听取和审查他们的工
作报告,并有权改变和撤销其部适当的决议、决定和命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本几人民政府的领导干部,听取和审查其工作报告,并有权撤销其不适当
的决定和命令。
● 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私有财产不收侵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
公民的人身权利、民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男女平等、
婚姻自由的权利、民主权利。
● 省、市、自治区一级人民代表大会还可以指定地方性法规。

1.3. 人民代表的产生与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满 18 岁有选举权,21 岁才有被选举权
人民代表的产生分为两种形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后
当选的人就成了人民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下(包括县)实行直接选
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本级的人民代表;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由下一级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权力:
+ 提案权
+ 质询权
+ 言论和表决免责权
+ 视察权
+ 人身保护权
+ 物质便利权
1.4. 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行政机关(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分别是什么? 
1.5.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叫什么名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制度?四个根本体制: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共
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三是政治协商制度,四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的选举制度?第一,平等性。第二,广泛性。第三,真实性。
第四,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
1.6. 中国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政协主席汪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是谁? 
1.7. 中国跟其他国家实行的“两院制”有何区别?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即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关
系与西方国家政权机关间的关系存在本质区别。要中国政权体系中,人民代表
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并对人大负责,
受人大监督。各国家机关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目标则是完全一致的,都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贯彻落实宪法和法律、党和国家的
方针政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
通过制定法律或者法规和作出决议、决定等,决定国家或者地方本行政区域的
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各国家机关
协调有效地开展工作,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西方国家实
行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个机关间相互掣肘、唱对
台戏。

全国人大 两院制
立法权 ● 对立下院对立法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任免权 上院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决定权
监督权

为何中国不采取“两院制”?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之所以不实行“两院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是统一
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上,
强调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从调动中央和地
方两个积极性出发,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有机地协调起来。这是中国实行
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的重要基础。
还有,中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人大及其常委会统一行使国
家权力,在这个前提下,政府、法院、检察院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工作。这
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统一,同时又使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兼顾了民
主和效率两者所长。在人民代表大会内部,没有平起平坐的机构。人大常委会
只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和监督,每年至少要向产生它的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一次工作。我国的人民代表
大会实行“一院制”,这种体制,好处很大。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是在
宪法和法律指导下的民主,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避免了在实际运作中不
必要的牵扯,保证国家和各项工作能集中有效地进行。
2.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成立于 1921 年 7 月 1 日
2.1. 中国共产党与其领导地位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了民族独
立,解放,富强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近代革命中自然形
成的。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主要是政治领导和大政方针的领导,并向国家政权机关推存重要干部。

●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1921 年 7 月 1 日
● 民族集中制
● 中共组织原则的核心:在高度的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
● 领导地位
●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增发了很多次革命,在中国的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才结束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走上了民族独立、芳姐、富强的道路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了一个日益
强盛的国家。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虽然也犯过错误,但都纠正了。
●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和大政方针的领导,并向
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中国各族人和各进步党派的拥护
2.2. 民主集中组织原则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
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
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
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
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
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
督。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
参与。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
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
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
己的职责。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
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2.3. 政党政治原则与目的
政党政治原则:一党领导多党合作
定义:共产党一党执政多党参政合作管理国家
目的:共产党吸收参政议政,请其帮助共产党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
2.4. 政党与参政党及其合作的基本方针
共产党 + 民工、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台盟、九三、致公
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合作的基础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2.5. 简单指出中国共产党各代领导的主要思想?中国有哪八个民主党派?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内容及合作方针? 
领导思想:
第一代:“毛泽东思想”国
创立了一条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了三条道路(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独特的革命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形
成了三套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是社会
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第二代:“邓小平理论”“路”,以经济为中心;会抓老鼠是好猫
主要:经济开放,黑猫白猫等
第三代:江泽民“三个代表”党
中国现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
第四代:“科学发展观”(胡锦涛)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第五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梦 中国梦 两个一百

c.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内容及合作方针: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内容:
● 参加国家政权机构
● 参加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与监督
●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 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八个民主党派:
简 成立
党派 主要成员
称 时间
中国国民党革 民 1948 原国民党人士,国民党有历史联
命委员会 革 年1月 系的人士
民 1941
中国民主同盟 文化教育界的中上层知识分子
盟 年3月
中国民主建国 民 1945
经济界人士有关、专家学者
会 建 年 12 月
中国民主促进 民 1945 文化、教育、出版科学界、其他
会 进 年 12 月 各界的知识分子
中国农工民主 农 1930 医药卫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党 工党 年8月 中高级知识分子
致 1925
中国致公党 归国华侨、侨眷
公党 年 10 月
1946
九三学科 科技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
年5月
台湾民主自治 台 1947
居住在大陆的台湾同胞
同盟 盟 年 11 月
2.6. 简单介绍中国所实行的政党制度,区别于实行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
制的国家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
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
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 中国政党制度是基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逻辑和“跳出政权兴亡历史周期
律”的历史逻辑设计的。
● 中国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要素:
民主党派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庭抗礼的反对党,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掌政权的联
合执政党,而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
● 中国政党制度的设计初衷: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不是分权制衡关系,而
是体系内的权力制约关系,其目的是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反对或
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区别于实行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国家
中国政党 一党制 两党制 多党制

政党制度 实行人民代表 按照“一行 按照“三权分立”原则互相制


大会一院制 合一”原则 衡,保障立法,决策符合国家利

议会多实行两制院

监督能力 民主党派起 较弱 有力 互相监督


重要监督作用

清康程度 腐败比较泛滥 高 高

3. 政治协商制度 
3.1. 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与作用 
+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人民团体、少数民族、社会各界
人士,就国家大政方针等进行协商。
+ 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协商,二是民主监督
政治协商,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就国家的重要事务进行讨论与协商,并将协
商中形成的建议,意见提交给政府等机关,供决策时考虑。 政治协商内容很
广泛,协商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各种层次的会议。 此外,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
政协委员均列席会议,并就会议的重要内容进行讨论。
民主监督,就是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建议。
政协各级组织及其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如视察,参观,调查等,联系各方面人
士,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向国家机关及有关组织反映,协助他们改
进工作,提高效率,克服 官僚主义。 特别是近些年来,提案已成为政协委员
参政议政,开展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
3.2. 简单介绍中国所采取的政治协商制度?浅谈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的优势?
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
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
制度。
政治协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最主要的政治内容和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是统一战线的形式之一。
优势:http://www.cppcc.gov.cn/2011/11/21/
ARTI1321842090281273.shtml
政治参与扩大
利益表达渠道拓宽
社会力量整合增强
民主监督加强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简单谈谈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简介中国国体、国家结构形式、政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
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国体: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新中国确定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5. 政府机构及司法制度 
5.1. 中国国务院历任总理?中国现任国家主席、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
长、政协主席、国务院总理等人分别是谁?
+中国国务院历任总理:周恩来、华国锋、赵紫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
李克强
+主席:习近平
副主席:王岐山
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
政协主席:汪洋
国务院总理(经过 7 代历任总理):李克强(前任 温家宝 “中国崛起”)

5.2. 中国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可连任几届?最多任职几年?就中国与越南
领导职称与各部门名称进行比较 
+ 国务院每届任期 5 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 最多任职 22 年(周恩来)

领域 中国(26 个) 领导 越南 领导
名称 名称
军事国防 魏凤 国防部 吴春
国防部 和 历

退役军人事务部 孙绍

外交 外交部 王毅 外交部 范平

内政、公共 公安部 公安部 苏林
安全
赵克志

国家安全部 陈文

民政部 李纪

应急管理部 王玉

司法、监察 司法部 傅政 司法部 李成

审计部 胡泽

经济与财政 何立 计划投资部 阮志
国家发改委 峰 勇

财政部 刘昆 财政部 丁进

住房和城鄉建设 王蒙 建设部 范红
部 徽 河
工业和信息化部 苗圩

自然资源部 陆昊
水利部 鄂竟

农业农村部 韩长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 阮春
赋 强
商务部 钟山 工商部 陈俊

人民银行 易纲
交通 交通运输部 李小 交通运输部 阮文
鹏 体
教育科学文 教育部 陈宝 教育培训部 马春
化 生 雅
科学技术部 王志 科学技术部 周玉
刚 英
文化和旅游部 雒树 文化、体育与旅游 阮玉
刚 部 善
民族、人口 国家民委
与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 马晓

劳工、人事 人力资源和社会 张纪 越南劳动荣军与社 陶玉
保障部 南 会事务部 容

其他 生态环境部 李干 资源环境部 陈红
杰 河
越南邮政通讯部 阮孟

内务部 黎永

卫生部 黎永

5.3. 执行中国司法制度是哪些司法机关? 
公安机关(侦查)、人民法院(审判)、人民检察院(监督)
5.4. 中国目前判刑的刑法是哪些形式?
中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有管制: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附加刑:有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B. 新中国外交制度 
1. 新中国外交指导总方针、新中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
毛泽东主席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
倒》三条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毛泽东
主席主张:《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就是:对国民党政府
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将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
通侨民而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
审查处理,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有步骤地彻底摧毁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
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政策就是宣布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在中国解放战争期间,
国际上正在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
对立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国民党打内战。而且,新中国
诞生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有可能对中国进行战争干涉,而苏联
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上述情况决定了中国同社会主义国
家联合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
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
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
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友好国家的关系。
“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
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新中国总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基本原则:(4)
●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该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 坚持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通
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
● 坚持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

邓小平理论
(1)对国际大势的判断:(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2)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新发展:
“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不打苏联牌,也不允许别国打中国牌”
(3)对第三世界的新政策:
+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世界
+ 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4)对领海纠纷
“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5)“一国两制”构想
1988 年 9 月:“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三个代表”思想
江泽民:(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 “三个代表”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新的鲜活力量……体现了马克思理论创新的巨大勇
气。
+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
协调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1953 年 12 月 31 日,周恩来提出最完整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1)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各
国人民自由平等交往的必要条件。
互不侵犯(2)和互不干涉内政(3)是实现各国之间和平共处(5)的根本
保证。
平等互利(4)是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然发展。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阶段(6 阶段)、周边外交、越中关系、越美关系
a, 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阶段(6 阶段)P213
第一阶段:成立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
联合苏联、反对美国(新旧分割之期)
·毛泽东的三大政策(“另起炉灶”)
·世界的两大阵营
·美国“排中户台”、孤立中国
·中国的决策“一边倒”
第二阶段:60 年代初到 70 年代初:反对美、苏霸权(经受考验时期)
·中苏恶化——> 1969 年,彻底崩溃
·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的解放斗争及“不结盟”运动(援越抗美)
·发展与“亚、非、拉”的建交
·后期——“左”思潮——“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第三阶段:70 年代初到 70 年代末——联美反苏(快速发展时期)
·推行“一条线”外交政策及“第三世界”的思想
·苏联威胁势力上升、美国对华战略调整。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逐步改善并实现与美国、日本外交关系
——> 国内“文化大革命”乱大麻,大国交友好丰收
第四阶段:80 年代初至 80 年代末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外交大转折时期)
1979 邓小平言论:
+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两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专政、党的领导、马列+毛泽东”
·坚持改革开放
(1)改变+调整
+ 改变对世界格局的估计
+ 不以意识形态的差别论亲疏
+ 调整“一条线”及“不结盟”政策
(2)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3)全方位开放
第五阶段: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末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提升国际地位时期)
(1)1989—1993:
·顶住 1989-6-4 事件后西方对中国的制裁
·经济稳步发展,逐渐实现“三步走”的第一步
·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全系(例:越南)
——> 日本、西欧相继取消制裁——> 中国避开了苏联一样的结局。
(2)1993—1999
·抓住机遇、成功迎接香港和澳门
·中美有了好转,中国与不同国家建立不同形式的关系
·倡导新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
·开始推行“负责任大国外交”形象及推动世界政治“多元化”
第六阶段
2000 年至今:和平发展与睦邻外交战略(大国外交大丰收时期)
+ 2003 年,温家宝访哈佛大学:“中国现在是改革开放,和平地崛起的一
个国家”
+ 外交重心调整
·16 大: “ 1. 发达国家;2. 睦邻友好;3. 第三世界”
·2005:“ 1. 发展中国家”;2.周边国家;3.发达国家”
+ “睦邻,安邻,富邻”思想(2002)

● - 50 年代 :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关系,首先与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
交关系。
- 60 年代
+ 与苏联的关系出现了破裂
+ 重点发展了与亚、非、拉“第三世界”的关系
与非洲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高潮
● - 70 年代

● 出现了美、苏、中“大三角”

● 1971 年 10 月获得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中美 2 国关系结束了对立状态,1979 年正式外交关系

● 1972 年中日恢复了外交关系

● 80 年代

● 结束 10 年的动乱

● 推行全方位外交

● 1989 年与苏联正常化关系
● - 90 年代
● + 有效地改善和加强了与周围国家的友好关系
+ 1997 年和 1999 年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中国
- 现在: 跟近 170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49-1960: 一边倒
1960-1972:两个拳头打人
1972-1979:一条线一大片
1979-1989:大三角关系中的全面调整
1989-2002:善于守拙与韬光养晦
2002-现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b, 周边外交
*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部友好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中国和某些邻国之间,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中国主张
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友好解决,反对使用武力。
* 近年来,中国的边海形势日益严峻:
·台湾主权归属
·北京与东京间因东海的一系列无人岛屿(中国称钓鱼岛,台湾称钓鱼台,
日本称尖阁诸岛)发生主权纠纷。
·中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对 Biển Đông (中国称南海)的部
分地区提出主权要求。主要的主权争议岛屿为帕拉塞尔群岛(实际由中国控制,
中国称西沙群岛)、普拉塔斯岛(即台湾控制的东沙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
(中国称南沙群岛)。
·中国和印度长期存在边界问题,地点位于喜玛拉雅山脉。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俄罗斯及前苏联中亚地区仍存在严重边境纠纷。
·新疆、西藏……
c, 中越关系: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
- 1950/01/18,中越两国建交
- 1950-1975,越南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反抗法、抗美的两场战争。 越南
党,政府和人民对中国党,政府和人民在越南的两场战争期间,提供巨大而有
效支持和帮助铭刻在心。
- 1979-1989:边界战争
- 1991 年:两国达成外交关系正常化
- 2005:“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合作”
“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 2008/06/02,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内在因素——有利因素:是顺其自然的必然关系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局势有助于越中关系稳步发展
·区域合作潮流势不可挡,促进了越中关系深入发展
外在因素——战略层次分析
???

d, 越美关系:从过去的对手到伙伴
- 1975 年 4 月 30 日,历时 21 年的越南战争结束。 最终以越南军民的完全
胜利和美国的彻底败退而载入史册。
- 从 1975 年到 1995 年,美国对越南全面实施贸易和武器禁运,越美两国关
系处于冰封,敌对状态。
- 1995 年,越美外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 2013 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 2015 年 7 月,阮富伸以越南共产党总书记的身份应邀对美国进行了历史性
的访问。
- 2016/05/23,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武器禁售。

3. 中国的对外政策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P215(四个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中国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和政策。在国际
事务中,中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决不屈从于任何大国
的压力,也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不参加军备竞赛,不搞军事扩张,坚持反对任何形
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坚持反对任何国家以民族、宗教、
人权等问题为借口,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干涉别国内政。
——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建立和
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发展睦邻友好。中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
与稳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领海争端,中国
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
求同存异,不应因此而影响正常的国家关系。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中国历来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
作作为外交政策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中国一贯重视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全面
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优势互补的经济、贸易、科技合作途径,加强同它们
在国际问题上的磋商与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实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既向发达国家开放,也向发展中国家
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中国作
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为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不懈的努
力。
- 中国的外交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的基本原因: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解放,
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并奉行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 外交政策的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基本原则有 4 条: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该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第三,坚持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 平
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反对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
第四,坚持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

4.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哪一年恢复的? 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5. 目前中国已与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
180 个
亚洲:46
欧洲:43
非洲:53
北美:15
南美:11
大洋洲:12

6. 中国外交遵循哪些指导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归根到底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
优良品格与人类文明中崇尚和平友善的普遍诉求相结合为指导思想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深化周边关系营造睦邻友好环境
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高举多边主义旗帜 引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哪些?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
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一国两制”是指什么?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中国
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
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邓小
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创造
者。
8. 越中关系中所谓“十六字方针”是什么?哪一年提出的?
1999 年,中越领导人提出“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
的 16 字方针
9. 越中关系中,“四好精神”指的是什么?
所谓“四好”,即“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10. “中国威胁论”指的是什么?第一个提倡“中国威胁论”是哪个国家?

中国威胁论,是关于中国对世界各国的民主、和平、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造
成严重威胁的论点。
中国威胁论是国际关系上因中国大陆崛起而产生忧虑与质疑的论述,中国崛起
后,随著中国大陆迅速发展,遂导致其周边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秩序备受挑战,威
胁包括经济、军事、粮食、人口以至太空等领域
首先是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德国威廉二世的“黄祸论”。
其次是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也曾炒作过"中国威胁论",
即所谓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对美国形
成"红色威胁"。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蔓
延"的口号,美国在联合国宣传"中国对邻国的威胁",麦克阿瑟公开辱骂新中
国是"共产主义黄祸"。
再次是在中苏关系紧张的时候,苏联也兜售过"中国威胁论"。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基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的需要,开始了最早的“中国威胁论”宣扬。
新时期的"中国威胁论"出现在冷战后,其背景是苏联威胁消失以后,中国经
济、军事逐渐强大,"中国威胁论"开始在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泛滥起来。
11. “中国和平崛起”指的是什么?哪一年提出的?
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的政治用语,自 2003 年开始面对国际
对中国军力大幅提升,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外交政策。这个政策的要点是中国经济和军事发展是对世界有利,而且中国不
希望跟其它国家有军事冲突。
2003 年提出

● 是特指从一九七八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在
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通过改革开放,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中,基本实
现现代化,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及其所坚持的发展道路。这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
路,就是和平地实现中国现代的道路,就是和平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就是和平发展的道路

12. 简单谈谈越中两国 21 世纪初的合作基础及合作现状?


16 字方针““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
四好精神:“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2000 年 12 月 25 日,中国和越南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
主义共和国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
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继续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
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合作现状:2020 年,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 贸易。中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机械设备和面料、纺织纤维以及其他
原辅料,从越南主要进口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2019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16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9.6%,其中,我国对越南出口 97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7%,我国自越南进口 641 亿美元,同比增长 0.3%。
- 承包工程。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中国企业在越累计承包工程合同额
577.3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408.6 亿美元,其中 2019 年 1 至 12 月新签合同额
43.9 亿美元,同比下降 34.1%,完成营业额 3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6%。
- 投资。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中方对越直接投资存量 69 亿美元,其中
2019 年 1 至 12 月新增 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
(2) 其他领域交往与合作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和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党、政、军、群众团体和地方省市交往日趋活跃,合
作领域不断扩大。双方还开展了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和青少年交流活动。两国
部门间签署了外交、公安、经贸、科技、文化、司法等各领域合作文件。两国
空运、海运、铁路等均已开通。
13. 谈谈中国 21 世纪初在国际政坛上的影响力?
中国的外交不断取得重大胜利,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
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冷战”结束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
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在多边外交中,中国积极推进周边利益共同体,成为多边外交机制的主动参
与者,倡导者,主导者。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
“在政治上,世界开始普遍接受与深度认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共产党治
理不再像当前这样,是在西方舆论场上的负面用词。全面深化改革将取得阶段
性的成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国将基本接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中国文化、教育、语言在世界上的普及度将会更高。
在世界舞台上,国际社会将更加认可中国角色与责任。联合国、世界贸易组
织、国际货币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将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新兴经济体的改革。
在这个进程中,中国将贡献相应的智慧与方案。中美分歧将得到较为合适方式
应对。中国推行的和平外交、互利共赢理念受到广泛认同,“一带一路”高质
量发展获得阶段性成功,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会深度推进。”
(责编:徐祥丽、杨牧,人民网-国际频道,2020 年 01 月 23 日,《从中国看
世界到世界看中国》)

“中国跟一些西方大国在外交上存在摩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台湾问题。
中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表明会不惜动用武力来解决台湾事务,摧毁一
切台独势力。大多数国家都跟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认知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
并尊重其“核心利益”,而美国长期利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其国内《台湾关
系法》来干涉台湾议题。如果台海爆发战争,有一定可能会促使中美两国爆发
对抗。美国在现今阶段还在怀疑中国在国际上存在野心因而试图遏制中国发展。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不太稳固。除了 1962 年因边境问题发生战争外,藏南问题
也是两国在外交上面的障碍,且中国与作为印度最大的敌人存在的巴基斯坦的
政治、军事关系密切,印度担心新的印巴战争爆发后中国可能支援巴基斯坦。
中日关系亦常成为影响亚洲和平的关键因素,中国的远洋海空军计划使周围邻
国感到威胁,中日钓鱼岛争议是两国外交上的阻碍,台海战争一旦爆发也有可
能同时将日本卷入战争。南海问题亦影响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越南由
于中越战争的历史因素,目前国内主流较亲近俄罗斯而对中国充满戒慎,并反
对中国势力进入,近年的南海问题使两国间的冲突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Wikipedia)
14. 中国参加了哪些主要的国际组织?中国与东盟之间有哪些主要合作机制?
(1)联合国(UN)
(2)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3)世界贸易组织(WTO)
(4)世界银行集团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6)世界卫生组织(WHO)
(7)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
(8)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9)20 国集团(G20)
……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主要合作机制:中国——东盟 10+1;东盟与中日韩 10+3
15. 简谈新中国外交政策?越南外交政策?中美、中越关系?越南统一与朝
鲜分割之比较?
越南外交政策:
+ 革新(1986)之前:(1)闭关锁国(2)“一边倒”政策
+ 革新至今:(1)改革开放(2)正常化越美关系(1995)(3)加入世界
与地区的各大组织
中美关系:
+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随后的 20 余年里中美关系中断。
+ 1969/04 毛泽东亲自批准了激情美国乒乓球代表国访华,由此打开了隔绝
22 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
+ 1971/07 / 09-11,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思来同其进行会谈,为中关关系
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 1972/02/21,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发表“上海公报”这标志着中美李良
国之间 22 年的敌对关系结束。
+ 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和美国始终保持着密切往来和对话,不断加强合作,
增进了解和信任。 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 90 多个
对话沟通机制,建立了 220 多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未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
空间。
越南统一与朝鲜分割之比较
相似点:
- 原因:都因美国为过制苏联等社会主义的干涉而扩大;都是“冷战”中的
“热战”,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发展。 都是“缓处区”
- 过程:苏联和中国都支持朝鲜和越南。
- 结果:都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战略的失败。
不同点:

朝鲜战争 越南统一
50 年代:冷战初期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冷战中

+ 美国整体力量处于巅
历史背
峰时期 + 美国的目的现固封锁线。

+ 苏联国力正在恢复 + 苏联国力处于上升,扩大
影响。
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 1954 年至 1965 年:“单向战
争”,“特种战争”
1950 年 7 月至 1953 年:
过程 美国干涉,中国抗美援 1966 年至 1975 年:“局部战
朝。(美国以“联合国 争”,“越南化战争”
军”的名义侵略,中国直
接派兵)
是二战后以方两大阵营 是越南人民反抗国外侵略军
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 的战争,具有正义性。
局部战争。
规模略小,时间更长。
性质与
大规模常规战争。
作战方式 越南人进行民族解放斗争
双方普遍采取轮换作战 (具备强烈的民族色彩)。
的方式,作战的强度比较
大。
当初:北朝鲜的军队 越南主要依赖自身的武装力
量,苏中提供了武器和物资
力量 后来:北朝鲜的军队+中
国志愿军(估计约 40 万 (越南解放军,具体是越南
余)+苏联的援助 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中国角 “抗美援朝,保家卫 中国政府没有宣布派兵,只
国” 是默许了物责和军事展顾问支
色 援。
中国宣布出兵。
1953/07/27《朝鲜停战 1973《巴黎协定》美军宣布
协定》 退出。 =》 1975 年 4 月 30
结果 日,越南完全统一,结束了 20
=》最终,朝鲜仍然以
多年的南北分治。
三八线为界,南北分治。
本国:加剧朝鲜半岛的 捍卫了民族独立,实现了统
分裂局面。 一。
美国:打击美国霸权主 给美国社会造成深远的影
义,美国优势相对下降。 响。迫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中国:体现中国人民反 证明自己作为东亚大国的作
对霸权主义的精神,打破 用,为中美接近创造了条件
影响 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捍卫国家安全全,提高
了国际地位。
中美长期敌对,失去解
台的机会。
国际局面:加剧了两极 使美苏争霸态势呈现苏攻美
对峙局面。 守局面

16. 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外交思想的影响?
第一是和而不同,就是宇宙存在多样性的统一。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都存
在差异,但是差异并不等于矛盾。事物之间的差异有时会演化成矛盾,而有时
却可以转化为和谐的必要条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很多因为差异而紧密合作
的例子,比如男女、夫妻。因此多样性的统一是新事物形成的一种基础。孔子
说“君子和而不同”,指的就是君子有自己的观点,不盲目附和别人,却能够
求同存异、和谐共处。这样的思想对于中国领导人选择外交战略有很大的影响,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
2002 年访美时就阐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他指出,“和而不同”是说和
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
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亚洲”、和谐邻邦“的理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
谐价值观的直接运用和体现。
第二是大国尊重小国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大邦者下流,天下
之交也。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大国要尊重小国,才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大
国与小国应该互相尊重。大国要像江海一样深广,善待其他国家,才能容纳百
川,成为百川之王。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外交上的体现就是中国政府倡导“睦邻、
富邻、善邻”的外交方针。倡导国家之间平等、互利、互助、合作、共赢的思
想,强调尊重别国的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方针。
第三就是高处不胜寒的思想,《易经》中的乾卦有一句话:“亢龙有悔”,
意思是说龙飞到极高的地方会因空气稀薄寒冷窒息摔下来而后悔。老子的《道
德经》也强调“物壮则老”,即事物过分强壮容易衰落。这个思想告诉我们,
大国不要走极端,不要追求登峰造极的状态。中国政府强调“中国永远不称
霸”,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第四是要合理妥当、恰如其分的斗争。对待非对抗性的矛盾要用协调、平衡
的方法去处理,尽可能使不协调达到协调、不平衡达到平衡。而对于对抗性的
矛盾,如外国侵略,本国主权、领土、生存、安全等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要
进行自卫反击,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用正义的战争对付非正义的战争。中
国有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和谐并不是
和稀泥、绥靖妥协,更不是凡事保持中立和弃权。而是强调用合乎规律、真理、
法则的方式合理地进行斗争,用适宜、恰当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
17. 习近平时期外交政策与国家战略?
首先,虽然十九大报告没有提到新型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但这并
不意味着美国已经不再重要。相反,作为当前国际秩序中的超级大国,美国可
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从根本上影响中国未来的国家。如果美国拒绝与中国平
分秋色,或者坚持普及自由民主,而不认可中国前总理温家宝 2003 年访美期
间提出的“和而不同”理念,那么中美两国很可能以大国政治悲剧告终。
其次,中国与日本、缅甸等邻国的关系问题重重。中国领导人尤其面临着朝
鲜半岛带来的挑战。在朝鲜似乎从假朋友变成真敌人的同时,韩国却从潜在朋
友变成了潜在敌人。中国可以选择自己的友国和敌国,但无法选择邻国。在左
邻右舍都不友好的情况下,中国或者任何处于此境地的国家都将难以实现全球
野心。
第三,中国外交政策制定者似乎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密切的经济关系自然能形
成密切的政治关系。但中国与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的关系显然证明这种
观点大错特错。引用已故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在
20 世纪 60 年代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批判,经济合作和政治信任“是两个独立目
标,一边取得进展并不意味着另一边也同时取得进展。”接受中国进口、投资、
贷款和援助的国家可能在经济上更依赖中国,但经济依赖通常会引起政治怨恨
而非战略信任。如果中国不能打破“经济热、政治冷”的魔咒——即经济关系
密切但政治关系不和,那么中国最后可能成为一个孤独的大国:孤立无援又饱
受怀疑和憎恨。
18. 注意了解中国与一些大国(美、苏,英、法、德、日)和非洲的外交关
系最基本的知识
a, 中——非
中非关系是指中国与所有非洲国家的关系,此关系被中国形容为“中非友好
合作大家庭”。大多数非洲国家均有参与,直至 2020 年 5 月,只有斯威士兰
仍继续与中华民国建交,该国从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正面:
-2006 年 11 月 3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中非之间的政治关系是
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中非之间的经
济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的,中非之间的文化关系是建立
在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的基础上的。”
-许多非洲地区的基础建设都是中国赞助建造,并能快速完成,对比西方的
建设缓慢。
-非洲地区中国投资巨大,创造的工作机会多,也给予了多种优惠的贷款。
负面:
- 新殖民主义:《亚洲时报》称,中国为了保障自身的石油安全及其他利益,
对西方所普遍关注的非洲人权问题视而不见,认为这是一种新殖民主义(neo-
colonialism)。
- 资源:西方常批评指责中国如此倾力援助非洲,和其建立良好关系,主要
目的是为了获得非洲的能源与矿产,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国家对资源的
巨额需求。针对资源的开发更破坏环境甚于西方企业。
- 人权:本届中非合作论坛的举行时间,正巧在西方高度关注非洲部分国家
政府的人权问题的同时——尤其是苏丹政府默许的“达尔富尔冲突”种族清洗
行动。当国际社会试图向苏丹政府施加压力时,中国却与苏丹政府展开合作,
进行高额的投资、经济援助和军火交易,打乱了欧美力图通过进驻维和部队来
解决苏丹种族屠杀问题的步调。中国与西方不同,不派驻军队,但也因此支持
某些抵抗军政权。
- 法律:亦有批评中国企业比西方国家更剥削当地人(主要是非洲人的工时
短,但中国人常加班),而且"中国特色"的政治助长了贿赂与腐败贪污,破坏
西方建立的法制观念。
b, 中——日
在汉唐时期,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对日
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到 1945 年二战结束前,中日间发
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及全面战争,形成了战后两国的政治格局并影响了以后的中
日关系。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本在 1952 年与中华民国恢复外交
关系,直到 1972 年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与中华民国断交。现时中
华人民共和国将两国关系称为“战略互惠关系”。
一些敏感问题:
+ 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
钓鱼台列屿是一片无人岛屿,在日本被称为“尖阁诸岛”,位于东海南部,
距台湾基隆约 100 海里,距日本冲绳那霸约 225 海里。目前两国都宣称对该群
岛拥有主权。
+ 东海油气田问题
东海油气田问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关于东海专属经济区的划界和
油气资源开发的分歧和争论。
+ 冲鸟礁问题
+ 中日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
+ 台湾问题
+ 历史教科书问题
+ 靖国神社问题
+ 南京大屠杀
c, 中——英
最早始于 18 世纪末。
两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冷战时则属于不同阵营,虽然 1950 年
英国便外交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至 1972 年中英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41 年起,英国在中国建立多个殖民地,当中以香港的地位至为重要。
1898 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深圳河和中英街成为中港边界。由于两次鸦片
战争、冷战、香港前途问题等,中英关系历经波折。近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
英日益深化对华合作,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磋商与对话加强,两国高层
亦保持互访。
d, 中——德
中德两国从 19 世纪末开始进行直接的交流。刚刚完成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参
加了八国联军。之后,两国持续了大约 30 年的合作关系,直到阿道夫·希特
勒联合日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国成为了敌对双方。二战结束之后,德
国战败,被分裂为两个国家,在冷战中,德国被分为两个国家,即民主德国和
联邦德国,两国分别与中国建交于 1949 年 10 月 27 日和 1972 年 10 月 11 日。
1990 年,冷战进入尾声,两德统一,两国关系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德
关系被双方定义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19. 中国在疫情时期传统外交的一些看法
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hd/t1839713.shtml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 2020 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的演讲中表示:
“……外交战线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团结抗疫为主线,迎难而上,主动应
变,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同步抗击新冠肺炎病毒和国际政治病毒,为捍
卫国家利益、维护全球稳定作出新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第一,开展有声有色的抗疫国际合作。
第二,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
第三,为国际局势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
第五,维护拓展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第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第七,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第八,全心全意践行“外交为民”宗旨。……”
20. 中国近现当代时期
http://cass.cssn.cn/xueshuchengguo/xscg_lsyjy/202001/
t20200106_5071639.shtml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103/c40531-31533134.html
C. 新中国经济体制 
1. 新中国经济历程、成就及改革开放政策的了解和认识?经济制度的变化?
a,新中国经济历程
阶段 内容
第一 1949-1952:
阶段:
- 金没收官僚资本(“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
1949 年
和陈果夫,陈立夫)
—1957
年国民 - 实行土地改革, 到 1952 年底基本完整。
经济恢 - 统一国家财政(从 1953 年起)财政收支,物资调度,现金
复和社 管理,调整工商业。
会主义
196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改造时
期 - 任务:进行以 156 个大型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一批薄弱
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的新制造工业部门;为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
础。
- 成果: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27.4%,农业总产值平均每
年增长 4.3%。
第二 大跌进时期:“人民公社”运动
阶段:
重工业:钢铁工业 =〉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1958
调整时期:
年—
1965 年 1961 八字方针:“调整,现固,充实,提高”
第二个 - 工业:布局有了明显的改善
五年计
- 农业:基本恢复。
划和国
民经济 - 科学技术: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调整时
期(二
五,调
整)

第三 1966 年,实行“三五”。 1970 年,进行“四四五”


阶段:
1966 (经济:欣欣向荣的局面,增长速度和效益比较高)
年一
文化大革命:“四人帮”( 江清,王洪文,张春桥,姚文
1976 年
元,林彪)=》中国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
第三
和第四
个五年
计划时

第四 - 1978 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以实现“四个现
阶段: 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78 - 第五,六,七,入,九个国民经济计划都按时或提前完成。
年以后 =》中国经济跨入正常,快速发展的好时期(20 多年平均 9%以
上的高度增长)
改革
开放,
经济发
展最好
时期

b, 新中国经济成就
* 农业:
-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成 大量防洪,派游,灌溉等工程设施
+ 努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学技术
- 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又叫大幅度增长:
+ 粮食:人均产粮:211 公斤(1949)=> 366 公斤(2000)
+ 谷类,棉花,油莱籽,水果,猪牛羊肉等主要农牧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
一位
- 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 打破单一经营局面,强调国地制宜,多种经营,增加了其他经济作物的面
积,加强了农村乡镇企业,建设也,运输业,商业的发展
+ 农业经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 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
* 工业:
- 煤炭工业:居世界第一,产量:1000 万吨以上,全国企业集团大 50 家
- 石油工业:产量:2.07 亿吃;每年仍需要进口
- 电力工业:
+ 主要靠火力发电;大型 大力发电站:68 座
+ 水力发电站:葛洲坝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长江三峡水
电站(世界最大水力发电站)
+ 核电站: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等电站
- 冶金工业:12 大钢铁基地,占全国产量的 60%以上。
- 机械电子工业包括:机床,汽车,电机,仪器仪表,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各
种机械设备的制造。 装备制造业总量规模居世界第一。
- 化学工业:
- 纺织工业:面纱,面部,四,丝织品,亚麻布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是
世界纺织大国。
- 轻工业:生产消费品。
- 高新技术产业:
* 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业:
- 铁路运输:2010 年,居世界第二
- 公路运输: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 水路运输:海运船队:居世界第四位;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
世界第一
- 民航运输:成立新的多家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 管道运输:形成横跨东西,以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有气管网格
局。
- 邮政通信:发展迅速,覆盖全国,通达世界通用电信网。
c, 改革开放政策:
中国要实现工业, 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要摆脱经济落后
的状况,迅速强大起来,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重大的战略政策,彻底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把中国引上了由贫穷走向富强的光明之道。
●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所有制改革
+ 金融体制改革
+住房体制改革
● 对外开放:
+创立经济特区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开发开放海南岛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外贸体制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经济制度的变化:
1978- 1984 年: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
1979-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肯定了市场调节作为计划调节的补充是必需的和有益的
+ 把计划调节区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出对许多产品和企业适宜
实行指导性计划
1984- 1992 年: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
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
+ 实施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体制改革,改革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几乎
涉及到生产关系的所有方面和部分上层建筑
1992-2003 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前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 以配套改革为内容的宏观制度的创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微观基
础的转型
+ 以市场流通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宏观体制改革
2003 年至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 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休系。

2.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 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
否定市场调节的作用,完全用政府 否定政府调控经济的作用,完全用
调控经济 市场调节经济
资源配置方式:“吃大锅饭” 资源配置方式 :
通过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由政府 通过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来实现
来决定生产事务)企业和生产单位完 的。消费者,生产家或经营者互相独
全是政府计划 的执行者。 立。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没有那么多。
生产是由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的需
求来决定的。
限制发展,不能干调动发展的积极 推动发展,调动发展的积极性


3. 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开放引进外资政策?

4. 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与目标?目前面对问题?工业发展趋势?服务业发展
趋势?
a, 经济发展成就
b, 目标:
- 到 2020 年:GDP 比 2000 年翻 2 番,达 40000 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达 3000 美元,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长经济体制,“全面小康” 社会
- 21 世纪中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目前面对问题:
- 债务危机
- 房地产泡沫
- 经济结构扭曲
- 贫富分化
- 产能严重过剩
- 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利率、汇率、土地、自然资源、市场准入,利益问题
改革受阻)
- 后工业化时期,城镇化如何继续提高
- 环境污染
- 文化价值观丧失(普世价值缺失、社会学科常识缺失、佛系大增,低欲望
社会的影子)
d,工业发展趋势:
-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振兴装备制造业
- 优化发展能源工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
- 提升轻纺工业水平
- 积极推进信息化
e, 服务业发展趋势:
- 服务业呈快速增长趋势
- 服务创新不断涌现
- 服务消费较快增长,与商品消费紧密互动
- 服务业投资增长平德,部分行业民间投资明显反弹。

5. 经济特区与开发区之比较(比如:在管理体制;目标;经济结构和对外
企的优惠政策)

经济特区 开发区
独立 在所在的地方政府管辖
管理体制

目标 吸收更多的外资 开发新技术,发展新产

以工业为主(工, 先进工业(生产+研
经济结构 贸,技) 究)
外向型综合经济
对外企的优惠政 生产性,非生产性 生产性


6. 40 年来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经济制度的变化、社会性质和结构变化、
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请选出一个方面并简谈其问题。
a, 社会性质和结构变化:
- 令农业化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
- 固定化向流动化的发展
- 新的社会阶级出现
b, 社会价值观念变化:
- 理想主义=》实用主义
- 婚姻观念的变化
- 婚姻状况的变化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小型化,生育功能减弱,人口增
长率降低:丁克家庭,空巢家庭
* 农村婚姻新问题:
- 离婚率上升
- 早婚,早恋父母包办,“闪婚现象” 增加
- 彩礼提高
- 留守儿童留守妻子大量增加
· 择业观念的变化:公务员热兴起:去外企 =》去国企
·道德水准降低,人情变,拜金盛行“宁坐宝马哭,不坐自行车笑”
· 诚信缺失
· 大众化,世俗化,娱乐化
· 国学教育复兴潮
· 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c, 生活方式新变化:
- 买房,买车,买奢侈品
- 注重键身,休闲度假
- 家务劳动社会化
- 出国读书, 游泳人数增加
- 社会管理新变化

第五讲: 中国的习俗
一、婚姻家庭
1.中国在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什么婚姻制度?
包办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请介绍中国传统婚姻的“六礼”?
- 纳彩(求婚):男家托媒人带着礼物到女家求婚
- 问名:问女的姓名、出生年月时辰
- 纳吉:拿女方的姓名、出生年月时辰在祖宗牌位前算卦
- 纳征: 男方准备彩礼 - 作为聘礼 - 送女方 - 订婚
- 请期:请对方决定,有商情的意思
- 亲迎:结婚日。
3.你怎么理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嫁鸡随鸡嫁狗随
狗”、“门当户对”、“三宫六院”等这些说法?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 “明媒正娶”:是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公开正当仪式结婚。
+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子出嫁后,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与丈夫和
谐共处,朴朴实实,恪守妇道。
+ “门当户对”: 富的找富的,穷的找穷的。地位高的找地位高的。
+ “三宫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嫔很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指包办婚姻制度,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自己无
权决定,完全遵照父母的意志。
“明媒正娶”:男女当事人双方一直不见面,有媒人在中间穿梭似的进行。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双方根本没有恋爱基础,只有订婚那天才相识,所以
只好从命运安排。
“门当户对”:地位高,有钱人会找相似的人来谈婚姻大事。
“三宫六院”:有势力,地位的人可以任意娶几个老婆。
4.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婚姻制度反映了当代的什么社会现实?
- 社会极不平等,男女极不平等,重男轻女,妇女地位十分地下。夺取了自
由恋爱的权利
- 存在着买卖婚姻、娜姐、逼婚、抢婚等现象
5.哪一年中国政府公布婚姻法,彻底除非落后婚姻的观点?1950 年 4 月 13

6.中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 男 22 岁;女 20 岁
7.当代中国男女的婚姻关系主要通过几种方式而建立的?
第一种:直接认识,自然相爱
第二种:他人介绍,自己选择
第三种:偶然相识,一见钟情
第四种:面向社会,公开征婚
第五种:沿袭旧俗,父母包办
8.在中国一般要举行结婚仪式,形势大概有几种?哪一种是最为普遍的,为
什么?
大概有 4 种:举办喜宴、举行茶话会、集体婚礼、旅行结婚
举办喜宴是最为普遍的
因为:
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重家庭,古代人认为结婚不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
族的事。中国民间早就有“无宴不成婚、无酒不嫁女”的说法。《本地华人传
统婚礼》中曾提及“在一般的早期婚礼过程中,男家在迎亲当晚的婚宴是婚礼
中最主要和不可或缺的,是一般人视为这门亲事得以成立的重要凭证。”这反
映了中国人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传统婚宴,因为它象征着一对新人正式和合法地
结婚,同时取得家族对此婚姻的认同,又有助强化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现实意义(父母的面子和份子钱)
9.请介绍中国家庭的四种主要类型?
- 单身家庭:只有一个人生活
- 核心家庭:夫妻二人和未婚子女在一起生活
- 主干家庭:出夫妻和未成年的孩子外,还有老人,三代人或四代人一起生

- 联合家庭:一个家庭有两代以上,同一代中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家庭,
大家共同在一个大家庭中生活。
10.中国的家庭规模所呈现的趋势是什么?
中国的家庭规模所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
古代:主干家庭或多代同堂多
现代:核心家庭多

11.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孩子长大结婚,建立了自己家庭以后,对老人必有
什么义务?
- 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 有两种方式:直接赡养:老人与子女生活,间接赡养:老人独居住,子女
提供费用。
12.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哪一年年开始实施?从哪一年所有中国夫妇都可
以生育两个孩子?

1983

2016 年(1.1.2016),中国夫妇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13.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日益增多造成了哪些社会现象?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希望孩子从小就聪明,爱学习、有本事,有前途。
所以不少家长花了很多钱让孩子参加各有培训班。优越条件,严格要求,精心
培养使中国儿童的素质大大提高。望子成龙
但是出现一些列问题:过分你孩子、娇惯孩子,造成孩子任性、为我意识强,
缺乏吃苦、节俭精神,成为“小皇帝”
老龄化
男女比例失衡
……
14.中国计划生育给中国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经济发展,生活的各方面不断提高
+ 减缓人口增长速度,减轻人口压力。
+ 有利于国家加速资金积累
+ 有利于劳动就业
+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
+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
+ 提高教育条件和生活水平
负面影响: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家缺乏年轻人力
- 人口结构
+ 年龄结构:“四二一”扭曲型家庭结构(意即四名祖父母与二名父母皆由
一名独生子女扶养),让年轻夫妇背负沉重的扶养负担,也让社会高龄化问题
日益严重。
+ 男女比例:2015 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 113.51:100
2019 年,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 110.12:100
=> “重男轻女”观念导致性别比例不平衡,一胎化政策造成男婴比例的迅
速增加,尤其是农村地区,未来将会出现许多找不到妻子的男性。
女性要面临严重的人口贩卖问题,而且,性别选择对母亲的身心造成很多
伤害
异常的性别比对男性的伤害也很严重,这会让男性心理痛苦、没有娶妻带来
的成就感、责任感及安定感,大幅提高男性犯罪率
- 经济影响:有评论指目前中国适婚男性多于适婚女性的现象让这些男性的
家庭必须多存钱,这样才能娶到老婆,中国储蓄率过高的问题打击中国及全球
经济。
- 公民权利:非法堕胎,或将婴儿遗弃
- 失独问题:失独老人指独生子去世,不能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父母。
- 教育问题:“望子成龙”给孩子带来压力,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任性、为我
意识强,缺乏吃苦、节俭精神,成为“小皇帝”
二.节庆假日
1.中国新年、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分别是哪些日子?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青年节:五月四日
建党节:7 月 1 号(1921 年)
建军节:八月一日
教师节:9 月 10 日
国庆节:10 月 1 日
2.请写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名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清明节(公里 4 月 5 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 5 月 5 日,公历 6 月份)
中秋节(农历 8 月 15 日)
3.中国人春节之前喝“腊八粥”的文化含义是什么?
“五谷丰登”的含义:意思是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4.中国人祭灶王神的时间、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时间:农历 12 月 23 日
习俗:在厨房墙上贴着灶神像前工商麦芽糖
内涵:“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更是辞旧迎新的独特文化活动,
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人民的心态,反映了他们对土地的眷恋,对生命的爱护.

5.中国人过年之前与过年时都有什么活动?
- 过年之前: 贴年画,清扫装布屋子,在门上贴对联和福字,祭灶
农历 12 月 8 日:喝“腊八粥”
农历 12 月 23 日:祭灶
农历 12 月 30 日:除夕
- 过年时: 吃年夜饭
初一:早晨,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糕、汤圆
拜年、发红包
6.大年初一中国北方人与南方人常吃什么,为什么?
+ 北方人:吃饺子。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有“喜庆团圆”和“吉祥
如意”的意思
+ 南方人:吃年糕、汤圆。它的取意是:年年升高,全家团圆,事事如意,
幸福美满
7.春节期间的一些风俗禁忌(最少提出 5 个禁忌)?
- 语言方面:多说吉利话;凡
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
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
- 行为方面:
+ 小心打坏东西
+ 米缸不能空着
+ 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
+ 债主不许上门讨债
忌吃鱼头,鱼尾
骂孩子
- 饮食方面:初一早饭忌吃荤
8.中国元宵节的来源与主要活动?
+ 始于公元 1 世纪,汉明帝时提倡佛法,下令在元宵节点灯祭佛
+ 主要活动:放灯,举行灯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
9.为什么元宵节被称为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可以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识结缘的机会。在古代,年轻女孩是不允许出外
自由活动的,只有过节才可以结伴外出游玩。元宵节这天,未婚男女就可以借
着赏花灯的机会为自己物色心仪的人。当然,这一天也是男女约会的好时机。
因此,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情人节。
10.中国清明节的意义、习俗与主要活动?
- 意义:礼敬祖先,亲近自然。清明节体现后世的感恩意识,表达了后世感
激先人赐予生命。“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
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 习俗:踏青郊游、扫墓祭祖 铲除杂草,放上供品,祭奠先人。
- 主要活动: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祭祖、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
射柳、蚕花会
11.中国清明节的一些风俗禁忌(最少提出 5 个禁忌)?
- 扫墓之前需禁食
- 扫墓时不得嘻笑怒骂
- 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 忌穿大红大紫
- 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 悼念逝者应买白色菊花
- 清明节扫墓时间有讲究
怀孕妇女不宜祭拜
常规顺序不可反
不可在现人坟墓照相
着装有讲究
忌买鞋

12.中国端午节的来源与相关活动及其意义?(端午节纪念谁?为什么端午
节中国人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系五色彩鲜)
- 来源: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来源:端午节(农历 5
月 5 日):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来历:屈原因反对楚国的腐败,要求改
革,遭到打击、陷害,被楚王流放。公元前 278 年,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于
该年 5 月 5 日在湖南汨罗江投江自杀。从此,中国人把这一天为表示对屈原的
悼念的日子)。
- 端午节纪念屈原
- 吃粽子: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
中,以免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喝雄黄酒:有驱妖避邪,杀虫解毒的功效。
- 赛龙舟:为了祭祀龙神、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
如意。
- 系五色彩鲜: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
色。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13.插柳、挂艾叶是哪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为什么?
- 插柳是清明节的习俗: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宋代大词人柳永。第二种说法
是防病虫。
- 挂艾叶是端午节的习俗: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
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
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
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端午节的习俗,有“辟邪”,保持平安的作用

14.中国农历七月七日是什么日子?跟哪个爱情传说有关的?
是中国情人节-七夕,又称乞巧节
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关
15.中国盂兰盆的来源与意义?中国中元节的活动与意义?
- 佛教的盂兰节:来源:目连尊者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为了解救母
亲,目连求教于佛,佛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盂兰盆节(农历 7
月 15 日) (七月十五,七月半):也叫中元节(七月十四),鬼节,是佛弟
子孝亲报恩的节日。在一定意义上,盂兰盆节归属佛教,中元节归属道教
- 意义:着重在孝亲报恩
- 道教中元节的活动:普渡、祭祖、祭祀土地、烧纸钱、放河灯
- 意义:它表达了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16.中国中秋节的习俗、意义与相关活动?
- 习俗:中秋节晚上,拜月、祭月、用月饼祭奉月神,全家人在月光下坐在
一起,一边吃月饼、水果,一边赏月光。
- 意义:团圆、美满、和谐以及感恩。
- 活动:拜月、赏月、舞火龙、玩花灯
17.中国重阳节的习俗、意义?
- 重阳节的习俗:有拜神祭祖、登高祈福、感恩敬老、登山秋游、摆敬老宴、
赏菊、辞青
- 意义:敬老感恩、饮宴祈寿、登高健身
18.歌圩节、泼水节、火把节、达努节、那达慕大会、古尔邦节分别是哪些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歌圩节【Gē wéi】:壮族
泼水节: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
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
达努节:瑶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古尔邦节: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
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
歌圩节:广西壮族自治区
泼水节:傣族、德昂族
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
达努节:瑶族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古尔邦节:伊斯兰教

三、饭菜、酒茶
1.请介绍中国的“四大菜系”(地域、特点、做法、原料等)?

山东菜系 四川菜系 江苏、浙江 广东菜系


(鲁菜) (川菜) 菜系(苏菜) (粤菜)
地 长江中下游 珠江及南
黄河下游 长江上游
域 及东南沿海 方沿海
味道比较
特 麻辣味儿浓 浓淡相宜, 鲜、嫩、
咸,也注意清
点 厚 甜味多一些 爽、滑
淡、柔软
做 爆、熘、 擅长炒、 以煮、炖、 以蒸、
法 扒、烤、锅、 滑、熘、爆、 焖 炒、煎、
拔丝、蜜汁等 煸、炸、煮、 焗、焖、
烹调方法 煨 炸、煲、
炖、扣等
花椒、麻
畜禽、海 鸡、虫、
辣、椒麻、烟 鲥鱼、刀
原 产、蔬菜, 蛇等野生动
香、五香、怪 鱼、河豚、海
料 酱、葱、蒜调 物、海里动
味、陈皮登味 产、鸭、鸡等
味, 物

2. 介绍“四大菜系”的名菜(每个菜系最少列出 3 道菜)
鲁菜:干炸红鳞鱼、糖醋黄河鲤鱼、脱骨扒鸡、油爆海螺、炸蛎黄等
川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干烧鲫鱼、清汤根耳、麻婆豆腐等
苏菜:鸭色鱼翅、扒烧整猪头、水品肴肉、西湖醋鱼清蒸鲥鱼等
粤菜:龙虎斗、龙王夜宴、阿一鲍鱼、挂炉烧鹅、御品官燕等
3.更细地分,中国菜系可分为哪八种菜系?
山东菜、湖南菜、四川菜、福建才、广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
4.你怎么理解“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一说法?
南方更喜欢吃甜
北方喜欢吃咸
山西人喜欢吃酸醋
四川人喜欢吃辣椒
5.举例说明中国的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南甜: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
儿。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北咸:北方地处暖湿带,温差比较大。在过去大部分蔬菜都难以过冬,北方
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东辣: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
健胃,对当地人的健康极为有利。
西酸:西部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形成结石。这一
带的人们发现多食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疾病。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吃酸的
习惯。
6.中国北方与南方人的主食?为什么南北有别?
北方主食面食,南方主食大米
环境、地理造成:南方降水较多,北方较少,降水多所以适合水稻生长,而
降水少则适合小麦生长。
7.中国各传统节日的饮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 正月初一:春节
饮食:饺子
春节又叫阳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
节日。对于春节我们自然都不陌生,饺子自然是必不可少,吃饺子取“更岁交
子”之一,“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
祥如意”的意思
+ 正月十五:元宵节
饮食: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汤团,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
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
好愿望
+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
饮食: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
习,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
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
“改火”或“请新火”。)
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只吃冷食或预先煮好的食物,各地吃法都不一样,什
么馒头、粥、糕点、凉菜等等。
+ 冬至后的第 108 天:清明节
饮食:鸡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这一天各地的饮食习俗各不相同,不同的省份、
地域使得清明这一天吃什么的都有,比如清明花粑粑、清明馃、荠菜团子、清
明团子等等,)但清明吃鸡蛋如同端午吃粽子一样重要,其中寄寓着人们对于
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 五月初五:端午节
饮食:粽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
伟大诗人屈原。
+ 七月初七:七夕节
饮食:巧果
七夕到,人们会吃巧果,吃巧果是为了期盼自己和友人灵巧。“巧”和
“桥”谐音因此人们认为在七月七日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在桥上
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
+ 七月十五:中元节
饮食:饺子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等,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
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
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
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
果、梨等时令水果,虽然各地不同,但吃饺子终归是比较传统的说法。
+ 八月十五:中秋
饮食:月饼 相传,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中国民族祭月拜
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
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
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 九月初九:重阳节
饮食:花糕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老人节等,汉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吃重阳糕、
饮菊花酒,重阳糕也叫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糕”与
“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至于菊花酒,因人
而异,九九与“久久”同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
这一说法,含义是:认为它是延寿,不老的美称。
+ 公历 12 月 21、22 日或 23 日:冬至日
饮食: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
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
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
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 腊月初八:腊八节
饮食:腊八粥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
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
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 腊月二十三:祭灶节
饮食:灶糖
祭灶节俗称过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中国民间信仰俗称为“送神”,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因此这一天吃灶糖,灶糖是一
种麦芽糖,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
更红火的光景
+ 年三十:除夕
饮食: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饺子
民俗专家表示,“除夕”吃饺子和年糕均有象征意义,意在新年发财。
8.请介绍中国的小吃(最少写出 5 个著名的小吃)
桂林米粉:其做工考究。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
吃法多样。
山东煎饼:源于泰山,可以吃得津津有味。煎饼原料由五谷杂粮精细研磨而
成,营养丰富,便于人消化,对消化很有帮助,是城市居民让人担忧的健康状
况的一剂良方。
重庆酸辣粉:酸辣粉很早以前流传于四川民间,它取材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
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
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
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
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
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9.中国人的就餐习惯与餐桌礼仪?
就餐习惯:一日三餐,吃饭方式多为集体进餐,又喜欢相互夹菜
就餐礼仪:
+ 按长幼排序安排座位
+ 安静就餐,切勿制造不礼貌的声音
+ 夹菜这种事,需慎重处理
+ 待主人说完话后用餐,切勿喧宾夺主
+ 适当调节气氛,切忌只顾着埋头吃饭
+ 不要随便劝酒
+ 点单和买单有讲究
10.中国的酒文化?(酒类、名酒的产地、作用、饮酒礼仪?)
- 酒类:白酒、黄酒、果酒、药酒、啤酒等
- 名酒的产地:茅台酒(贵州)、五粮液(四川)、汾酒(山西)、泸州大
曲酒(四川)、西凤酒(陕西)、剑南春酒(四川)、绍兴黄酒(浙江)、啤
酒(青岛)等
- 作用: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还能用来治

- 礼仪:
+ 斟酒礼仪:主人必须给客人先斟酒,斟酒时不可满杯,免得客人喝不了从
而浪费掉,从而也避免了客人无法端杯,
+ 敬酒礼仪:主人首先要向第一客人敬酒,然后在依次向其他人敬酒,或者
是集体敬酒,晚辈应该向最年长者敬酒,再依次向长者和同辈敬酒,向女士敬
酒的时候,要注意举止得当,语言得当,不要失礼,在别人正在喝酒、夹菜、
吃菜时,不要敬酒
+ 祝酒礼仪:主人在饮酒前,要根据饮宴的内容和对象,表达对客人的良好
祝愿,以酒助兴
+ 饮酒礼仪:要根据自己的酒量,饮到五分最佳,要节制饮酒,从而避免失
态。不提倡劝酒,充分的尊重客人的意愿,让酒宴更加轻松,不要采用将酒杯
反扣与桌子上拒绝饮酒。
11.中国的茶文化(茶类、茗茶产地、作用、饮茶礼仪)?
- 茶类:六大类: 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紧压茶。 
- 名茶产地:
+ 武夷大红袍:福建省武夷山
+ 普洱茶产于云南
+ 西湖龙井茶: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
+ 铁观音:福建安溪 - 洞庭碧螺春: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 六安瓜片:安徽省六安
+ 庐山云雾茶:江西的庐山
+ 黄山毛峰:安徽省黄山
+ 君山银针: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
+ 祁门红茶:安徽省 
- 作用:提精神健大脑,增强记忆,减缓衰老,强身健体,保养肌肤,减肥
美容,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保护视力正常。 
- 饮茶礼仪:
+ 喝茶前:座位:面对主人,主人做手势尊位。第一道理:主人请你品茶,
你要回礼
+ 喝茶中:叩指礼
+ 喝茶中:伸掌礼、寓言礼
12.中国各地的饮茶习俗?

南方人 北方人
茶叶
喜欢藏茶 偏向喝清香、发酵轻的茶
偏好
+ 南方人对茶道较为讲
+ 北方人喝茶则不太注重这
究,其对茶的理解与体验,
些形式。
多了一份情调在里面
饮茶 + 另外北方寒冷,相较茶而
方式 +南方湿热,喝茶能使人神
言,北方人更喜欢喝烈酒,我
清气爽,所以南方人有空就
们常说的东北大汉能喝酒,就
聚在一起喝茶,这点在广东
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省尤为明显。
饮茶 针对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茶 北方就相对来说简单,一般
工具 具讲究。黑茶和普洱用紫 直接一个大盖碗。
砂,绿茶用玻璃器具,红茶
用瓷器,闻香还有专门的闻
香杯。

注: 1.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塔塔尔族。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显示,塔塔尔族在中国共有 3556 人,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
2.中国和尼泊尔 2020 年 12 月 8 日宣布了珠穆朗玛峰的 "修订高度":
8848.86 米(29032 英尺)。新高度比尼泊尔前官方高度增加了 1 米,比中国
前官方高度增加了大约 4 米(尼泊尔此前宣布的珠峰官方高度为 8848 米。这
是印度测绘局(Survey of India)在上世纪 50 年代初勘测的结果;1975 年,
中国测量队员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测出 8848.13 米的高度;2005 年,中
国测量人再次登顶,更新了珠峰的“净身高”——8844.43 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