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关于煮药时间的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tx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tx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伤寒论》方的煮药时间

方药煎煮方法是直接影响方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伤寒论》对每一方剂的煎煮法都有具体要求,用水多少,煮取
多少,先煮后煮,方后注中皆有规定,这些内容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惜乎后世学者在研究《伤寒论》时,对此多
有忽略。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作为此文。
一、两个特殊的时间单位
1、升蒸

《伤寒论》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各方煮药时间的长短,但方后注规定了以水若干煮取若干,这实际上正是对煮药时
间长短的规定。

一般而言,在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煮药容器的质量和容积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以一定强度的火力将等量
沸腾的水继续加热至完全蒸发,所用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

《伤寒论》煮药多用微火,第 12 条方后注规定桂枝汤煮以微火,这是适合其他诸方的普遍性要求;《千金要方》
也说过:“凡煮汤,用微火,令小沸。”因而可以认为,《伤寒论》煮药时间 1 升水完全蒸发所用的时间是大致
相同的。

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将这样长短的一段时间作为一个时间单位,名之曰“升蒸”。

根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汉之 1 升折合今日之 198mL。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将 600mL-1800mL(约


3-6 升)不同量的沸水以中等强度的火力继续加热蒸发,计算每 1 升水的平均蒸发时间,结果约为 15 分钟。根据
这一结果,1 升蒸约等于 15 分钟。
2、沸

煮药过程中,当水烧开时,药液沸而腾起。由于是微火煮药,药液仅有小沸,一阵沸腾后,药液温度稍有降低,
液面又归于相对平静,这一过程就是仲景所说的 1“沸”。继续加热,则出现 2 沸、3 沸……。1 沸时间有多长,
这要视室温、火力、药材量、容器的口径及其质地等因素而定。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粗略估计 1 沸大约 30s。

本文所言“升蒸”和“沸”都是以药液开始沸腾时为起点计算。

在药物浸泡和煎煮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水浸入药材中,由于药材质地的不同以及方剂药材总重量不同,每一方剂
药材中的浸入水量也不同,对此较难掌握,故本研究对此全部忽略不计。

在《伤寒论》中,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及附子泻心汤中的三黄用麻沸汤“渍之须臾”。一般将“须臾”解释为“很
短的时间”,但这不很精确,数分钟时间很短,十数分钟时间亦很短,甚至数十分钟时间也不算很长。《梵典》
所谓“一日一夜三十须臾”,没有依据说此“须臾”即是彼“须臾”。笔者以为,须臾或许相当于 10 分钟左右的
时间。二、《伤寒论》煮药时间一般情况
(1)《伤寒论》载方 114 首(缺土瓜根及禹余粮丸 2 首),如果将半夏散及汤和理中丸(汤)分开来计算,则现存方
剂包括汤剂 100 首,丸剂 5 首,散剂 7 首,润导剂 2 首。汤剂皆需煮药,丸剂和散剂中抵挡丸、大陷胸丸、瓜蒂
散也需煮药,四逆散有 1 法亦需煮药。
(2)《伤寒论》方煮药时间最长者为炙甘草汤,用时 12 升蒸,约 180 分钟。最短者当为半夏汤、抵当丸和苦酒汤,
用时不足 1 升蒸(15 分钟)。半夏汤和苦酒汤的煮药时间为 3 沸,从沸腾起计算,大约只有 1.5 分钟;抵当丸煮药
时间约为 0.3 升蒸(4 分半)。多数方剂煮药时间为 2-5 升蒸(30-75 分钟),合计为 68 首。
(3)大抵生药量大者加水量大,其煮药时间相应较长,如麻黄升麻汤用水 1 斗,煮取 3 升,用时 7 升蒸(105 分
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用水 12 升,煮取 5 升,用时 7 升蒸;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用水 1 斗,煮取 3
升,用时 7 升蒸。生药量小者加水量少,其煮药时间相应较短,如栀子汤类、甘草汤、桔梗汤、桂枝甘草汤、甘
草干姜汤等,其煮药时间都不过 1.5-2 升蒸(22-30 分钟)。
(4)桂枝新加汤煮 9 升蒸,约 135 分钟,炙甘草汤煮 12 升蒸,约 180 分钟,这或许说明补益药的煮药时间宜长。
《千金要方》说:“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有人认为,炙甘草汤用清酒 7 升,久久煮之,使宜于虚弱人服
用。

三、若干先煮药物的煮药时间及其意义
1、麻黄
以麻黄汤为例:“以水 9 升,先煮麻黄减 2 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2 升半。”除加热至沸的时间外,在入其
他 3 味药物之前,麻黄煎煮用时 2 升蒸,约 30 分钟。

《千金要方》云:“凡麻黄,去节,先别煮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纳余药,不尔令人烦。”笔者在临
床观察到,麻黄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服后有令人心烦不寐的可能。根据古人经验,用先煮去沫的方法可消除
或减轻这一作用。《伤寒论》要求麻黄先煮去上沫,大概与此有关。

根据《千金要方》所述,麻黄仅先煮 3 沸,即可有效地消除其致烦作用。

但在《伤寒论》里,麻黄只有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麻黄连翘赤
小豆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6 方中先煮 1-2 沸,去上沫;而在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
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6 方中都是先煮 2 升蒸,时间较长。

为什么同是先煮麻黄,时间长短却有如此差别?笔者注意到,麻黄汤 6 方所主之证表寒较重,因而要求方剂具有
较强的发汗作用。

与此相比,《伤寒论》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等 6 方皆不欲多发汗,仅仅是小发汗或微发汗,甚至不发汗。

由此看来,麻黄先煮时间长短似乎与对方剂发汗之力的要求有关。笔者通过对麻黄的煎煮实验观察到,煮麻黄时,
液面泡沫随煮药时间延长而增多,在 30 分钟以内,上沫旋去旋生,因而煮药时间越长,去沫也就越充分。由此推
测,麻黄上沫对麻黄发汗之力可能有抑制作用。多煮则上沫去之多,麻黄发汗力转强;少煮则上沫去之少,麻黄发
汗力则较弱。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的煎煮法似乎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前者欲发汗散寒,故麻黄先煮 2 升蒸;后者
但欲“微发汗”,故麻黄仅先煮 2 沸。此外,麻黄发汗作用的强弱也与其总煮药时间相关,它在麻黄汤中煮 6.5
升蒸,在大青龙汤中煮 6 升蒸,在小青龙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煮药时间皆为 7 升蒸。
而其他 6 方,除麻黄升麻汤煮药时间为 7 升蒸外(此方生药材量较大),总煮药时间只有 3-4 升蒸。按照一般的认
识,发汗药的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但适当延长麻黄的煮药时间,其发汗作用相应增强,这是值得注意的。
2、葛根

仲景用葛根也是先煮。以葛根汤为例:“以水 1 斗,先煮麻黄、葛根减 6 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 3 升。”本


方麻黄与葛根煮药时间前后累计约为 7 升蒸,折合 105 分钟。而桂枝等物煮药时间较短,仅 1 升蒸,约 15 分钟。

从现代研究结果来看,桂枝、生姜含有挥发油,在发汗解表方中不宜久煮,所以《伤寒论》规定的煮药方法是有
道理的。

对本方的煮药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桂枝和生姜等物后下。桂枝人参汤中桂枝后下,仅煮 2 升蒸,即是较好的佐
证和说明。

至于葛根先煮是何道理,目前还不甚清楚。有人解释说,葛根先煮,不但葛根中的淀粉能防止麻黄碱的挥发,增
加退热解表作用,而且葛根黄酮又能拮抗麻黄碱交感性血管收缩作用,减少麻黄的毒性。但这种观点不能解释葛
根黄芩黄连汤和桂枝加葛根汤,斯二方中葛根先煮,方中并无麻黄。笔者认为,与麻黄一样,葛根先煮可能主要
也是为了增强其发汗解表和升津作用。
3、大黄

在《伤寒论》用大黄的诸方中,大黄有先煮者,亦有后煮者。关于大黄煮药时间长短的意义,应当将用大黄的诸
方进行对比来看。
在大陷胸汤中,大黄先煮,前后合计用时 4 升蒸,约 60 分钟。而在调胃承气汤中,大黄煮 2 升蒸,小承气汤中煮
2.8 升蒸,大承气汤中煮 3 升蒸,抵挡汤中煮 2 升蒸。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煮药能破坏大黄的蒽醌类物质。当煮药时间延长时,药液中蒽醌类成分逐渐减少,而大黄鞣
质的成分逐渐提高。蒽醌类物质为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大黄鞣质却有收涩止泻下作用强。由此看来,如果仅就
煮药时间而论,《伤寒论》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此 3 方大黄用量俱为 4 两)和抵挡汤(大黄用量 3
两),旨在泻下通腑。在大陷胸汤(大黄 6 两)和桃核承气汤(大黄 4 两)中,大黄的煮药时间分别为 4 升蒸和 4.5
升蒸,其旨可能主要在于泻水和逐瘀,并不欲大泻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黄后下,仅煮 1-2 沸。这是因为,其一,邪气弥漫三焦,其人谵语烦惊,必须泻下;其二,


方中有龙、牡之收涩;其三,大黄仅用 2 两,如若多煮,可能难以达到泄邪目的。
4、茵陈

茵陈蒿在《伤寒论》中仅用于茵陈蒿汤:“以水 1 斗 2 升,先煮茵陈减 6 升,内二味,煮取 3 升。”茵陈蒿先煮


约 6 升蒸(90 分钟),后又与其它药物一起煮 3 升蒸,合为 9 升蒸,约 135 分钟,煮药时间甚长。现代药理研究表
明,茵陈的有效利胆成分为水溶性及醇溶性物质,茵陈亦含挥发油,挥发油刺激胃肠粘膜,有副作用,故先煎以
挥去之。另一方面,先煮能使茵陈的利胆有效成分充分析出。笔者注意到,今之用茵陈蒿汤者,很少嘱人如此煮
药。

5、茯苓

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以甘澜水 1 斗,先煮茯苓减 2 升,内诸药,煮取 3 升。”茯苓前后煮约 7 升蒸。此


种煮法,可能主要是为了充分提取茯苓的有效成分,全方煮药时间较长,可能是为了不助水邪。
6、瓜蒌实

在小陷胸汤中,“以水 6 升,先煮瓜蒌取 3 升,去滓,内诸药,煮取 2 升。”先煮瓜蒌用时 3 升蒸,约 45 分钟,


取瓜蒌汤煮黄连与半夏二物。黄连与半夏仅煮 1 升蒸,这是临床应用此方应该注意的事项。

四、关于附子的煮药时间

《伤寒论》用附子有生用与炮用之别,生者主要用于急救回阳;炮者,小剂量用于温经复阳,大剂量则用于散寒
湿而止痛。

细看《伤寒论》附子的煮药时间,我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凡用生附子诸方,其煮药时间皆短:如干姜
附子汤 2 升蒸;四逆汤 1.8 升蒸;茯苓四逆汤 2 升蒸;通脉四逆汤 1.8 升蒸,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 1.8 升蒸;
白通汤 2 升蒸,白通加猪胆汁汤 2 升蒸。而用熟附子诸方,其煮药时间相对较长:如附子汤 5 升蒸;真武汤 5 升
蒸;桂枝加附子汤 4 升蒸;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4 升蒸;甘草附子汤 3 升蒸,而桂枝附子汤和白术附子汤(去桂加
白术汤)俱为 4 升蒸。

现在一般认为,附子有毒,生附子的毒性尤烈,故附子入药,应当多煮久煮,以减少其毒性,用生附子入药时尤
当如此。附子引起中毒的主要成分是乌头碱类,久煮可充分破坏乌头碱的毒性,留下无毒耐高温能溶于水的有效
成分。

但是为何《伤寒论》用生附子时,其煮药时间相对较短,只煮 27-30 分钟?笔者以为,这样煮药可能有三个方面


的原因:其一,用生附子的诸方所治之证都是真阳虚衰、亡阳在即的急重证,治之刻不容缓,不允许久煮;其二,
更重要的是,附子大辛大热,仲景取生附子急救回阳,正是用此大辛大热;若久久煮之,辛热之性耗散,如何能
回阳气于将亡?其三,附子的毒性与其辛热之性密切相关,若用于真阳虚衰、阴寒内盛的病证则不显毒性。
联想到今日临床,医生本来就用炮附子,还要小心翼翼,用量不大,又嘱多煮久煮,稳则稳矣,但必定影响疗效。
目前附子炮制和煎煮只注意减毒,但对过度炮制和煎煮影响药效的一面却不够重视。临床应用附子时是否发生中
毒,既与附子的品种、产地、炮制以及煎煮方法有关,也与患者体质和病变性质有关。果为阳衰之体、阴盛之证,
中毒的可能性便很小。所以,善用附子,也得在辨证上下功夫。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伤寒论》对方药的煎煮法皆有明文规定,这些规定必定有其道理,决非虚设。我们在学习和应用
《伤寒论》方时,对此应予充分注意。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豚,失其调度,尚能损
人,况药专以之治病,而可不讲乎?

笔者注意到,在今日临床上多少存在不重视煮药时间的现象,细读《伤寒论》方后注,我们应当反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