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

台灣知識種⼦計畫(WSOTK)志⼯召募中, [關

請參看WSOTK粉絲團 。 閉]

航海家1號
美國太空探測器

航海家1號(英語:Voyager 1)是美國國家航
空暨太空總署(NASA)研製的⼀艘無⼈外太
陽系太空探測器,重825.5kg,於1977年9⽉
5⽇發射,部分功能截⾄⽬前依然正常運作,
並持續與NASA的深空網路通訊。[3]它是有史
以來距離地球最遠的⼈造⾶⾏器,也是第⼀
個離開太陽系的⼈造⾶⾏器。受惠於幾次的
引⼒加速,航海家1號的⾶⾏速度比現有任何
⼀個⾶⾏器都要快些,這使得較它早兩星期
發射的姊妹船航海家2號永遠都不會超越它。
它的主要任務在1979年經過⽊星系統、1980
年經過⼟星系統之後,結束於1980年11⽉20
⽇。它也是第⼀個提供了⽊星、⼟星以及其
衛星詳細相片的探測器。2012年8⽉25⽇,
「航海家1號」成為第⼀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
星際媒介的宇宙⾶船。截⾄2023年8⽉16⽇
⽌,航海家1號正處於離太陽160.51 AU
(2.40 × 1010 km)的位置[4],是離地球最遠
的⼈造物體。

航海家1號

藝術家描繪的航海家1號

任務類型 探測外⾏星、太陽圈與
星際物質

運營⽅ NASA / JPL

國際衛星識別碼 1977-084A[1]

衛星⽬錄序號 10321[2]

網站 voyager.jpl.nasa.gov

任務時長 46年7個⽉⼜10天
⾏星環任務: 3年3個⽉零9天
星際任務: 43年4個⽉⼜1天
(持續中)

太空⾶⾏器屬性

製造⽅ 噴射推進實驗室

發射品質 825.5公⽄(1,820磅)

功率 420 W

任務開始

發射⽇期 1977年9⽉5⽇
12時56分整 UTC

運載火箭 泰坦3號E運載火箭

發射場 卡納維爾⾓ LC-41

⾶掠⽊星

最接近 1979年3⽉5⽇

距離 349,000 km
(217,000 mi)

⾶掠⼟星

最接近 1980年11⽉12⽇

距離 124,000 km
(77,000 mi)

⾶掠泰坦(⼤氣研究)

最接近 1980年11⽉12⽇

距離 6,490 km(4,030 mi)

旗艦任務
← 航海家2號 伽利略號 →

直到 2020 年, 星際探測器(正⽅
形)和其他的天體(圓形)的 ⽇⼼
位置,以及發射和⾶越的⽇期。標
記表⽰著每年1⽉1⽇的位置,每五年
的時段則標記⼀次。

圖1是從 黃道北極按比例觀察的;圖
2到4則是20%比例的 第三⾓投影。

在SVG檔案中, 將游標懸停在軌跡
或軌道上以突出顯⽰它及其相關的
發射以及⾶越的相對位置。

航海家1號⽬前在沿雙曲線軌道⾶⾏,並已經
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這意味著它的軌道再
也不能引導太空⾶⾏器⾶返太陽系,與沒法
聯絡的先鋒10號及已停⽌操作的先鋒11號⼀
樣,成為了⼀艘星際太空⾶⾏器。

航海家1號原先的主要⽬標,是探測⽊星與⼟
星及其衛星與環。現在任務已變為探測太陽
風頂,以及對太陽風進⾏粒⼦測量。兩艘航
海家號探測器,都是以三塊放射性同位素熱
電機作為動⼒來源。這些發電機⽬前已經⼤
⼤超出了起先的設計壽命,⼀般認為它們在
⼤約2030年代之前,仍然可提供⾜夠的電⼒
令太空⾶⾏器能夠繼續與地球聯絡。鈽核電
池能夠保證航海家號上搭載的科學儀器繼續
⼯作⾄2025年。預計2036年,訊號傳輸的電
⼒將消耗殆盡。[5]⼀旦電池耗盡,航海家1號
仍將繼續向銀河系中⼼前進,但無法再向地
球發回資料。

2023年12⽉12⽇,NASA宣佈航海家1號的⾶
⾏資料系統(Flight Data System,FDS)⽬
前無法控制其遙測調變單元(telemetry
modulation unit)⼦系統,導致探測器無法
將科學數據傳送回地球,僅能重複傳送相同
的資料。[6]

計劃背景

構造

任務概要

星際探索任務

現況

未來

航海家唱片

⼤眾⽂化

參考⽂獻

參閲

外部連結

PexEric最後編輯於 23天前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內容均以 CC BY-SA 4.0


條款授權。
使⽤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桌⾯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