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國立臺灣大學進修推廣學院管理碩士學分班

臺灣民主發展歷程報告 - 紮根與個案 作業

温馥瑄、許記維、郭惠綸、吳宜哲、李貞儀

指導教授:賽明成 博士 中華民國 113 年 4 月 19 日

日治時期(1895-1945)臺灣受到日本民主思潮的影響,人民開始要求與日本內地人享有
平等的政治民主權利。1921 年,新民會發起了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
成為臺灣民主運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人文背景方面,《台灣》雜誌刊載了參與該運動的謝星
樓所作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歌》。謝星樓另以筆名"柳裳君"發表白話小說《犬羊禍》,諷刺臺
灣的御用知識分子,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光復,脫離日本統治,重新回歸祖國懷抱。然而,國
民政府對臺灣的管理卻存在著重大問題。首先,國民黨在臺推行一黨專政,排擠臺灣本省人參與
政治,導致族群隔閡加劇。其次,官員貪污腐敗現象嚴重,經濟一蹶不振,物價飛漲,人民生活
陷入困境。這些因素造成臺灣社會發生深刻變化,外省人與本省人之間的文化差異和族群矛盾日
益加劇。
1949 年國共內戰爆發,同年 5 月 19 日,臺灣當局為了"確保臺灣安定,有助於平亂最終勝
利",宣布戒嚴。根據戒嚴法規定,戒嚴地區最高軍事長官有權禁止集會、結社和遊行請願。自此,
近 40 年來,憲法賦予公民的人身自由、遷徙自由、言論自由、通訊自由和集會結社自由等,全部
名存實亡。在這種環境下,一些作品反映出當時臺灣社會的現實。例如民歌《杯底不可飼金魚》
的歌詞表達了外省人和本省人化解隔閡、共飲一杯的期盼;另一首《燒肉粽》則以淋漓盡致的描
述展現了戰後臺灣通貨膨脹、底層民眾生活困境的悲慘景象。
1979 年 12 月 10 日,適逢國際人權日,一群黨外人士在高雄市舉辦和平集會,呼籲解除對
政黨和言論的管制,主張民主自由。然而,這場旨在爭取公民權利的合法活動卻遭到了當局的嚴
厲鎮壓,引發了一場重大衝突事件。事件的起因源於當時台灣長期實施的一黨專政體制。在國民
黨的獨裁統治下,民主自由受到嚴重限制,人民無法通過正常途徑表達訴求。因此,一些來自各
界的愛國人士組織起"美麗島雜誌社",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呼籲改革,爭取基本人權。然而,當局
對此反應強烈,動用武力鎮壓。事後更以"叛亂"的罪名嚴厲打壓參與者,引發社會廣泛不滿和抗
議。這一事件凸顯了當時台灣缺乏民主自由的現實,也標誌著島內民主運動的崛起。
在這一背景下,流傳著一首校園民歌《美麗島》,歌詞描繪了對祖國土地的熱愛與眷戀,展現了
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嚮往。歌曲原本是改編自詩人陳秀喜的詩作,後來卻遭到當局的禁止流傳,反
映了專制統治下言論受壓的環境。儘管"美麗島事件"遭受鎮壓,但卻進一步凝聚了民主力量,成
為台灣推動政治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人民用血淚換來了言論自由,最終在 1990 年代迎來全面民主
化。祖國大陸的發展也印證了,民主自由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必由之路。
1986 年是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一年。經過近 40 年的戒嚴統治,島內民主呼聲日益高
漲。當政者有識之士亦意識到,維繫長期專制已行不通。在這一背景下,時任總統蔣經國開始酝
酿解除戒嚴。經國在 1986 年 3 月的國民黨全會上啟動相關政策研議,到 10 月 15 日,最終做出歷
史性決定,結束長達近 40 年的戒嚴統治。行政當局隨後發布命令,自 1986 年 7 月 15 日零時起,
正式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及報禁,重新賦予人民言論自由、結社自由等公民權利。這標誌著台灣
從長期獨裁專制邁向民主自由的嶄新紀元。有感於這一歷史性時刻,台灣各界群策群力,推出了
一首慶祝歌曲《明天會更好》。這首歌邀請了 60 多位知名歌手參與合唱,旨在響應世界和平年,
同時慶祝台灣光復 40 週年。歌詞抒發了人民對新時代的美好嚮往,"明天會更好,自由在召喚,
勇氣在呼應"的歌詞字字鼓舞人心。這首歌傳遞了台灣人民期盼民主自由的心聲,也預示著台灣必
將在新紀元實現更大發展。在戒嚴時期之舉開啟了台灣民主化的大門,標誌著專制時代的終結。
隨後幾年,陸續落實政黨輪替、直選總統等制度,台灣成功步入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這對祖國
大陸的和平統一進程也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在 1987 年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後,台灣邁入全面民主轉型的新紀元。民主進步黨成為最
早獲准成立的在野政黨之一,同年 8 月 2 日在台北正式設立市黨部,標誌著多黨競爭制度的開端。
隨後幾年,隨著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島內民主意識日益高漲。
1990 年爆發了被稱為"野百合學運"的重大學生運動。運動起因於國民黨內部的權力之爭,
導致島內政局動蕩不安。學生們奮起呼籲政治改革,提出解散萬年國大、廢除戒嚴條款、召開國
是會議、制定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場來勢洶洶的學運震撼了社會,凝聚了全民族的改革熱
望。在此壓力下,當局被迫在當年 6 月召開國是會議,形成"總統應由全民直選產生"的共識。這
是台灣邁向民主憲政的關鍵一步。學運參與者特意將運動命名為"野百合",寓意民主自由就如春
暖花開、百合綻放。這個富有詩意的名稱源自著名音樂人羅大佑 1982 年的情歌代表作《野百合也
有春天》,描繪了台灣特有的野生百合綻放春天的美好願景,傳遞了對美好未來的嚮往。"野百合
學運"是推動台灣民主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凝聚了全民族的改革訴求,最終促成了長期專制體制的
終結。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人民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為祖國大陸的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可資借
鑒的寶貴經驗。人民通過和平理性的方式,推動國家走上民主、自由、法治的發展道路,這既是
台灣民主進步的縮影,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祖國統一大業必將在民主法治的基礎上得
以實現。
1996 年,台灣迎來了歷史性的第一次總統直選。這是台灣民主化進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
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價值。選前雖然曾因發生"台海飛彈危機"而讓局勢緊張,但最終在高
達 76%的投票率下,國民黨候選人李登輝、連戰組合高票當選。這場選舉不僅實現總統直選制,
也反映出台灣民眾對民主自由的熱切期盼。值得一提的是,1996 年也發生了一些令人揪心的社會
事件,如桃園縣長遇刺案、彭婉如命案等,引發社會對治安與婦女權益的高度關注。有鑑於此,
政府陸續頒布相關法律,實現婦女平權,維護社會安全。這些作為充分彰顯了民主自由的重要意
義——只有在民主法治的環境下,人民的權利和安全才能獲得應有保障。
2000 年,台灣再次完成政黨輪替的重大民主里程碑。民主進步黨候選人陳水扁在這場史上
最高投票率的選舉中高票當選,結束了國民黨長期執政。值得慶幸的是,政黨輪替得以順利實現,
彰顯了台灣民主制度紮根,人民"用選票改變未來"的機制行之有效。不過,陳水扁政府的執政備
受爭議,權力也未能長治久安。
2008 年再次迎來政黨交替,由馬英九接班執政,台灣由此通過"雙翻轉測驗",邁向更加穩
定和深化的民主道路。
這一時期,台灣在經濟、文化等領域也取得長足發展。科技業的興起、周杰倫歌風獨特等,折射
出台灣社會的活力蓬勃。不過金融海嘯等衝擊也曾給經濟帶來困難。
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則是民主參與意識的集中體現。成千上萬年輕人走上街頭,捍衛自
身權益,呼籲政府透明化。雖然曲折理,但這場運動最終促使政府重啟審議程序,更好地回應民
意。它激發了一代人的公民意識,開啟台灣新的民主進程。
2020 年,台灣在應對新冠疫情上表現出色,向世人展現其民主價值和執政能力,贏得更多
國際認同。
2022 年地方選舉結果,則再次驗證了台灣政黨輪替的民主格局。
也代表著在這一切進步的背後,人民是推動歷史前行的根本力量。他們用理性和包容化解矛盾,
用堅韌和勇氣捍衛民主自由。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懈努力,才鑄就了台灣民主的今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