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2

高主教書院

中國語文科
2022-2023 年度
中三級
文言文補底筆記

姓名: 教師版 ( )

班別:中三 班

班別:中二 班
目錄
文言知識
單元一、文言代詞
1.1 人稱代詞 頁 4-6
1.2 指示代詞 頁 7-9
1.3 疑問代詞 頁 10-12
單元二、時間副詞
2.1 表示過去 頁 13-15
2.2 表示現在 頁 13-15
2.3 表示未來 頁 13-15
單元三、文言連詞
3.1 表示連接 頁 16-18
3.2 表示轉折 頁 16-18
3.3 表示假設 頁 16-18

人物類文言篇章閱讀策略
一、如何閱讀人物類文言篇章 頁 19-21
二、人物描寫手法 頁 22-23
三、人物形象與性格 頁 24-25
四、答題框架 頁 26-27

人物類文言文練習
練習一、後漢書‧班梁列傳 頁 28
練習二、列女傳 頁 29
練習三、後漢書‧朱暉傳 頁 30
練習四、關木匠傳 頁 31
練習五、說苑‧立節 頁 32

2
文言知識

單元一、文言代詞
1.1 人稱代詞
 代詞的一種,用以直接指代某個人
或物的代替名詞。可依據人稱分成
第一人稱(我)、第二人稱( 你
)與第三人稱( 他 )。

第一人稱代詞
___我__:吾、予、余、身、我、
小知識:
自 「自」象人的鼻子,是
__君王自稱__:寡人、朕、孤、不穀 「鼻」的初文,本義是
___自謙___:愚、走、小人、臣、不肖、 鼻子。後來因為人稱說
自己時,常用手指自己
妄、僕 的鼻子,所以用象鼻形
自字的古文字 的「自」來表示自己。

第二人稱代詞 猜猜看這個字原初
你 :汝、女、爾、若、而、乃 表示身體的哪個部
尊稱(君主) :陛下、殿下 分? (鬍子)
而字的古文字
尊稱 :子、足下、君、公、先
生、大王、閣下
第三人稱代詞
他 :彼、之、其(只解作他的)、厥、他、渠(佢)

預習:
可以猜一猜這是哪一個字的象形嗎?
答 案:
這 是「 之 」字的象形文
字。它原初是象 腳掌 之形。因此這個
字既可以解作「 他 」,也有「 前往 」的意思。
延伸自學網站
古文字檢索網站: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
文言文字典:https://wyw.hwxnet.com/
人稱代詞練習
練習一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鄲,遇盜於耦沙之中,盡取其
①衣裝車,牛步而去。視之②,歡然無憂吝之色。盜追而問其
3
③故。曰:「君子不以所以養害其④所養。」盜曰:「以彼⑤之賢,往見趙君,使以
吾⑥為事,必困余⑦。不如殺之⑧。」
1 其 牛缺的 ⑤彼 他(牛缺)
2 之 他(牛缺) ⑥吾 我
3 其 牛缺的 ⑦余 我
4 其 君子的 ⑧之 他(牛缺)
練習二
客有讓余①者曰:「子②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從。今
季子好舉債遊,往往無故衝危難,冒險阻,而子不禁,何
也?」余③笑曰:「吾④固知季子之無死也。吾之視季子舉
債冒險危而遊,與舉債而飾其廬。」
1 余 我 2 余 我
3 子 你 4 吾 我
練習三
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焉。有漁者以
舟往救之①。未至,賈人急號,曰:「我②濟上之巨室也,
能救余③ 予④ 爾⑤百金。」
1 之 他(賈人) 5 予 給予
2 我 我 6 爾 你
3 余 我
練習四
翌日,軍士開門見女丐,已露凍一夕,因戲之曰:「我①憐汝②苦,我
將予汝以四十千錢,汝妹鬻為我女,可乎?」女丐不顧,軍士怒其③
無禮,唾之④。
1 我 我 2 其 她(女丐)的
3 汝 你 4 之 她(女丐)

1.2 指示代詞
 代詞的一種,用以指稱指定的人、事物或情況。可以具體分為近
指( 這 )、遠指( 那 )、虛指( 有的 )、旁者( 其他
)等類別。

 近指:是、此、斯、茲、夫、焉
「此」字的古文字:止+人( 止人之處 ,
有「這裡」的意思)後引伸為「這」的意思(通這裡、
這時、這事件)
「是」日午餐中的「是」指什麼?
 遠指:彼、其、夫、伊
解作「那」、「那些」、「那裡」、
4
「那人」的意思
例句:「逝將去汝( 你 ),適彼(那 )樂土。」(《詩經‧碩鼠》)
例句:「所謂伊( 那 )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 虛指:或、莫、無
「或」:表示肯定的代詞,相當於「有人」、「有的人」、「有的」、「有時」
例句:「或( 有人 )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
「莫」、「無」:表示否定的代詞,相當於「沒有誰」、「沒有什麼」
例句:敵軍勢如破竹,莫能禦之( 沒有誰 能夠抵擋 敵軍(他) )。
 旁指:他
解作「其他的」、「另外的」的意思。
例如常見的四字成語,「不作他選」、「不作他想」等中的「他」均指「其他」的意
思。

指示代詞練習
練習一
或①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②沉或③浮,
行數十里,處與之④俱(一起)。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處或⑤已死,更相慶。
1 或 有的 5 之 他
2 或 有時 6 或 或者
3 或 有時

練習二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①凋朱顏!連
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
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②,嗟爾遠道
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
萬夫莫③開。所守或④匪親,化為狼與豺。
①此 這 4 莫 沒有誰
②此 這 5 或 或者

練習三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
斯①,而未嘗往也;盈虛
者如彼②,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③,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
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
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

5
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④之所有,雖一毫而莫⑤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
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⑥無禁,用之不竭。是⑦造物者之無盡藏
也,而吾與子⑧之所共適。

1 斯 這 6 莫 不
2 彼 那 7 之 它(景物)
3 之 它(景物) 8 是 這
4 吾 我 9 子 你

6
1.3 疑問代詞
 疑問代詞的本質還是個代詞,只不過
它代替一個不確定的、等待對方來確
認的人或者物或者事情。

疑問詞
(代
人)[誰、哪一個]
誰:與現代漢語用法一致,表示誰的意思
孰:可解作誰,但更常用於選擇句,意思是
哪一個 ,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
處所。
例句:是( 這 )可忍,孰( 哪一個
)不可忍?
孰與:「孰與」表示「和…比,哪一個更…」的意思。
例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哪一個更美? )

疑問詞(代處所)[哪裡]
惡、安、焉:
例句:學惡[哪裡 ]乎始?惡[ 哪裡 ]乎終?
例句:其義安[哪裡 ]在?
*這幾個字較常用於反問句的句首,解作「怎麼、怎能、怎會」
例句:不入虎穴,焉[ 怎能 ]得虎子?
例句:安[怎會 ]有此理?
疑問詞(代事物)[什麼、如何、為什麼]
胡、曷、奚:用以詢問原因,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為什麼、怎麼」
例句:「田園將蕪,胡( 為什麼 )不歸?」
例句:「寓形宇內復幾時,曷( 為何 )不委心任去留?」

何:可以解作「為什麼」、「怎麼」、「什麼」、「哪裡」
例句:肉食者謀之( 它 ),又何( 為何 )間(參與)焉( 呢 )?
例句:然而天下少安(然而天下稍微安定),何( 為何 )也?

疑問代詞練習
練習一
魏文侯出遊,道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①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②愛
7
其③毛。」文侯曰:「若④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耶?」明年,東陽上計,錢布十倍,
大夫畢賀。文侯曰:「此⑤非所以賀我也。譬無異夫路人反裘而負芻也,將愛其毛,
不知其裏盡,毛無所恃也。今吾田地不加廣,士民不加眾,而錢十倍,必取之士夫也 。
此所謂皮之不存,毛將安⑥附。」

1 胡 為什麼 5 若 你
2 臣 我 6 此 這
3 其 它的 7 安 哪裡
練習二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①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②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③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④敢戲其君乎?臣聞之,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 ,
孰與⑤昧行乎?」

1 吾 我 4 安 怎會
2 何 為何 5 孰與 哪一個
3 安 怎會

練習三
昔人之癢,乃令其①子索之,其子三索而三弗中。令其
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內我者,
胡②難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癢絕。何則③?癢者,人之
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寧④弗中乎?

1 其 他的 ③ 何則 為何
2 胡 為什麼 ④ 寧* 難道

8
單元二、文言時間副詞
2.1 表示過去
 用以表示動作變化發生的時間在過
去,包括標明時間點或表示動作完
成。
 大多位於動詞前或句首
表示過去/以前:向、嚮、曏、曩、向
來、頃時、昔、昔者
表示動作完結(已經):既、既已、經、
業、業已、已
表示曾經:曾、嘗
表示才:會、適、方
表示當初:初

2.2 表示現在
表示正在/剛剛:方、適、方今、甫、正、方且、鼎、會、當
表示現在:今、時、
表示直到現時:迄今

2.3 表示未來
表示快將:將、欲、垂、方將、方且、即將、行、行將、且
例文一:
韓休直方不務進趨,既①為相,天下宜之。尉李美玉有罪,帝 將②放嶺南。休曰:
「尉小官,犯非大惡。今③朝廷有大奸,請得先治。金吾大將軍程伯獻恃恩而貪,室
宅輿馬僭法度,臣請先伯獻,後美玉。」帝嘗獵苑中,或大張樂,稍過差,必視左右
曰:「韓休知否?」已④而疏輒至。嘗引鑒,默不樂。左右曰:「自韓休入朝,陛下
無一日歡,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雖瘠,天下肥矣。且蕭嵩每啟事,必
順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寢。韓休敷陳治道,多訐直,我退而思天下,寢必安。吾
用休,社稷計耳。」

① 既: 已經 ② 將: 將要
③ 今: 現今 ④ 已: 不久

例文二:
荊軻嘗①游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
目之。荊軻出,人或②言復召荊卿。蓋聶曰:
9
「曩者③吾與論劍有不稱者,吾目之;試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荊
卿則已④駕而去榆次矣。使者還報,蓋聶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攝之!」

① 嘗: 曾經 ② 或: 或者
③ 曩者: 過去 ④ 已: 已經
例文三:
鄉①為身死而不受,今②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
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 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
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③亦不可以已乎?此④之謂失其
本心。

① 鄉: 過去 ② 今:
現今
③ 是: 這 ④ 此: 這
例文四: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
之壯也,猶不如人;今①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

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
鄙遠,君知其難也,焉②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
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③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
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④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
⑤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① 今: 現今 ② 焉: 怎會
③ 嘗: 曾經 ④ 既: 已經
⑤ 焉: 如何

單元三、文言連詞
 連詞是用來連結詞語、詞組、短句、句子、段落的詞,用於表示不同語句間的邏
輯關係(連接、轉折、因果、遞進、選擇、並列、假設)。文言連詞運用情況複
雜,往往一詞可以代表不同關係,偶然需要通過上文下理來推斷詞意。

3.1 連接
表示連接的連詞(於是):遂、後、故、乃、則、因
例句:劉子度是叟不可用詞屈,乃(於是)歎曰:「所求盡矣,所利移矣。」
例句:秦王恐其破璧,遂( 於是 )許之齋戒。
例句:不聽勸止,大禍遂(於是 )生。
10
3.2 轉折
表示轉折的連詞(但):然、而、顧、但
例句:臣戰河南,然( 但 )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例句:吾見師出,而( 但 )不見其入也。

3.3 假設
表示假設的連詞(假如/如果):使、苟、若、如、即
例句:苟( 如果 )以天下之大,而又隨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
例句:如使( 如果 )人之所欲莫甚於生者。

例文一:
陳涉少時,嘗①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②富貴,無相忘。」庸
者笑而應曰:「若③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④知鴻鵠之志
哉!」

① 嘗: 曾經 ② 苟: 如果
③ 若: 你 ④ 安: 怎會

例文二:
齊勇士聶政之姊也。聶政母既①終,獨有姊在。及為濮陽嚴仲子刺韓相俠累,所殺者
數十人,恐禍及姊,因②自披其面,抉其目,自屠剔而死。韓暴其屍於市,購問以千
金,莫③知為誰。姊曰:「弟至寶,愛妾之軀,滅吾之弟名,非弟意也。」 遂④之韓,
哭聶政屍,謂吏曰:「殺韓相者,妾之弟,軹深井里聶政也。」後⑤自殺於屍下。晉、
楚、齊、衛聞之曰:「非獨聶政之勇,乃其姊者,烈女也。」

① 既: 已經 ② 因: 於是
③ 莫: 沒有誰 ④ 遂: 於是
⑤ 後: 後來

例文三:
瓠里子之艾,謂其大夫曰:「君之左服病獸,人曰得生馬之血以飲之可起也。君之圉
人使求僕人之驂,僕難,未與也。」大夫曰:「殺馬以活馬,非人情也,夫 何①
敢?」瓠里子曰:「僕②亦竊有疑焉。雖然,亦既③知君之心矣,願因而有所請。僕
聞有國者必以農耕而兵戰也,農與兵孰非君④之民哉?故兵不足,則農無以為衛;農
11
不足,則兵無以為食,兵之與農猶足與手,不可獨無也。今君之兵暴於農而⑤君不禁,
農與兵有訟,則農必左,耕者困矣,是見手而不見足也。今君之圉人,見君之不可無
服,而不見僕之不可無駗也。昔者陳胡公之元妃大姬好舞,遂⑥宛邱之人皆拔其桑而
植柳,僕竊為君畏之。」

① 何: 如何 ② 僕: 我
③ 既: 已經 ④ 君: 你
⑤ 而: 但 ⑥ 遂: 於是

12
人物類文言篇章閱讀策略

一、閱讀原則
 以人物為中心組織事件,表現人物的核心性格,具篩選成份。
 所有人物的行為都只是用於表現人物的核心性格,其他角色都是為了「烘托」的
效果。
 因此閱讀人物類文章,關鍵在於捉緊人物的性格,並在文中找到能夠支持相關的
討論的證據:
方法 例子
文題:少數情況下文題已經出現形 《楊烈婦傳》
容詞,直接點明文眼。 《義丐》
人物職位:從行為判別有否與其身 例如:守門人,但有大智慧;
份不相稱之處,或與別不同之處 地位高,但禮待臣下,不傲慢
文首句子:「[人物]者,[形容 公子爲人仁而下士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
詞]也。」直接點出文眼。 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
人物說話、神情、動作展現人物性
格特點。 從略
論贊:作者本人的評價,通常出現 太史公曰:/君子曰:/評曰:/臣光曰
在文章的最末,表現作者對人物行 這些都是表現了作者的觀點。
為的看法,避免直接評價 評價、看法、觀點題

練習一
試閱讀以下文章的首段,辨識本文對人物的褒貶,並圈出人物的核心性格。
楚有士申鳴者,在家而養其父,孝聞於楚國,王欲授之相,申鳴辭不受,
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鳴對曰:「舍父之孝子而為王之 褒 ●
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祿於國,立義於庭,汝樂吾無憂矣,吾欲 貶 ○
汝之相也。」申鳴曰:「諾。」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
《說苑》

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 褒 ●
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陳 貶 ○
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世說新語》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試作《六論》,揮筆而
褒 ●
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貶 ○
《曾鞏傳》

13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 褒 ○
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為三橫,而處尤劇。 貶 ●
《周處》
練習二
試閱讀以下文章的節錄,判斷作者對人物的看法。

作者對鄉人的看法:

異史氏曰:「鄉人憒憒,憨狀可掬,其見笑於市人, 愚蠢
有以哉。每見鄉中稱素豐者,良朋乞米,則怫然,且 自私
計曰:『是數日之資也。』或勸濟一危難,飯一煢
獨,則又忿然,又計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甚而父子兄弟,較盡錙銖。及至淫博迷心,則頃囊不
吝;刀鋸臨頸,則贖命不遑。諸如此類,正不勝道,
蠢爾鄉人,又何足怪。」

作者對項羽的看法:

太史公曰:項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 空前絕後
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
爲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作者對曹沫五人的看法:

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
狂妄
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14
二、人物描寫手法
手法 說明 效果
肖象描寫 刻劃人物的外形,以突顯人物的形象或性格。
行動描寫 刻劃人物的行動,以突顯人物的形象或性格。
心理描寫 刻劃人物的心理,以突顯人物的形象或性格。
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
語言描寫 刻劃人物的語言,以突顯人物的形象或性格。
襯托/ 以其他人物、物件或環境,突出主要人物的性
側面描寫 格和形象。
對照兩個人物的差異,突顯兩種不同的處世態
對比 突出人物間的差異。
度/處事方法。

練習:
試判斷下文運用了哪一種人物描寫手法。(可選多於一個答案)

○ 肖象描寫
卓茂嘗出門,有人認其馬。茂問之曰:「子亡馬幾何時矣?」對曰:「月
● 行動描寫
余日矣。」茂有馬數年,心知非是,解以與之,而自輓車去。將去,顧而
● 心理描寫
謂曰:「若非公馬,幸至丞相府歸我。」他日,馬主別得亡馬,乃詣丞相
● 語言描寫
府歸馬。
○ 側面描寫

○ 肖象描寫
太祖嘗彈雀於後園,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
● 行動描寫
耳。上怒,詰其故,對曰:「臣以尚急於彈雀。」上愈怒,舉柱斧柄撞其
○ 心理描寫
口,墮兩齒,其人徐俯拾齒置懷中,上罵曰:「汝懷齒欲訟我耶!」對
● 語言描寫
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書之。」上說,賜金帛慰勞之。
○ 側面描寫

○ 肖象描寫
又有孟村女者,崇禎末,巨盜肆掠,見女有色,並其父母縶之。女不受
● 行動描寫
污,則縛其父母,加以炮烙,父母並呼號慘切,命女從賊。女請縱父母去
● 心理描寫
乃肯從,賊知其紿己,必先使受污而後釋,女遂奮擲批賊頰,與父母俱
○ 語言描寫
死,棄屍於野。後賊與官兵格鬥,馬至屍前,辟易不肯前,遂陷淖就擒。
○ 側面描寫

15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 肖象描寫
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 ● 行動描寫
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 ● 心理描寫
「大王欲得 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負 ● 語言描寫
其彊,以空言 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 ○ 側面描寫

○ 肖象描寫
楚有士申鳴者,在家而養其父,孝聞於楚國,王欲授之相,申鳴辭不受,
● 行動描寫
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鳴對曰:「舍父之孝子而為王之
○ 心理描寫
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祿於國,立義於庭,汝樂吾無憂矣,吾欲
● 語言描寫
汝之相也。」申鳴曰:「諾。」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
○ 側面描寫

● 肖象描寫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
● 行動描寫
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
○ 心理描寫
本名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
● 語言描寫
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 側面描寫

○ 肖象描寫
○ 行動描寫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
○ 心理描寫
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為三橫,而處尤劇。
○ 語言描寫
● 側面描寫

16
三、人物性格與形象
人物性格及形象,一直為人物類篇章中題目考問的重心,題
目可以採用多項選項題的形式考問,要求考生選出合適的形
象或性格;亦可以長問答或表格填充的方式考問,要求考生
自行歸納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並舉例以證。

正面性格及形象
剛強自立 真誠坦率 不畏強權 有勇有謀 大智若愚
小心謹慎 思慮周詳 用人唯才 能屈能伸 待人忠誠
機智 謙遜 好學不倦 孝順 信守承諾
淡泊名利 寬宏大量 隨和 積極樂觀 清廉
不拘小節 公正嚴明 自食其力 知錯能改 安份守己
為人著想 行事果斷 慈祥 見義勇為 堅毅不屈

負面性格及形象
軟弱無能 奸險狡猾 畏首畏尾 有勇無謀 恃才傲物
粗心大意 思慮粗疏 用人唯親 執迷不悟 吃裡扒外
愚鈍 專橫跋扈 鋒芒畢露 不孝 出爾反爾
見利忘義 心胸狹窄 錙銖必較 消極負面 貪婪
斤斤計較 依仗權勢 不擇手段 自以為是 阿諛奉承
助紂為虐 優柔寡斷 溺愛子女 袖手旁觀 得過且過
中性性格及形象
快人快語 沉默寡言 堅持己見 循規蹈矩 唯命是從
嚴厲 喜怒不形於色 八面玲瓏 不苟言笑 有仇必報

練習
試歸納以下各段節錄內容的人物性格。

太祖嘗彈雀於後園,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 太祖的性格:
奏,乃常事耳。上怒,詰其故,對曰:「臣以尚急於彈雀。」上 欺善怕惡
愈怒,舉柱斧柄撞其口,墮兩齒,其人徐俯拾齒置懷中,上罵 群臣的性格:
曰:「汝懷齒欲訟我耶!」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 耿直
書之。」上說,賜金帛慰勞之。

唐玄宗以韓休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休為人峭直,不乾榮利。
及為相,甚允時望。上或宮中宴樂,及後苑遊獵,小有過差,輒 唐玄宗的性格: 愛民如子
謂左右曰:「韓休知否?」言終,諫疏已至。上常臨鏡,悶悶不

17
樂。左右曰:「韓休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嘆曰: 韓休的性格: 耿直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

高祖時,嚴甘羅,武功人。剽劫,為吏所拘。上謂曰:「汝何為 高祖的性格:
作賊?」對曰:「飢寒交切,所以為盜。」上曰:「吾為汝君, 愛民如子
使汝窮之,吾之罪也。」赦之。 善於反省

18
四、答題框架
人物性格類題目
提問性格(舉例) 例:文章突顯了人物的什麼性格?試舉例說明。
答題框架 ① 先指出人物的性格(參考頁 24-25)
② 舉例(舉出文章例子)
③ 說明(例子如何反映人物的性格)
例句:人物即便 ,仍 ,可見他 。
示例
太祖嘗彈雀於後園,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
詰其故,對曰:「臣以尚急於彈雀。」上愈怒,舉柱斧柄撞其口,墮兩齒,其人徐俯
拾齒置懷中,上罵曰:「汝懷齒欲訟我耶!」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書
之。」上說,賜金帛慰勞之。

題目:
文章反映了群臣的什麼性格?試舉例說明。
答案:
① 文中可見群臣具 耿直 的性格。
② 文章中, 群臣不惜打擾太祖的雅興,也以平常事務打斷太祖,以警醒他
③ 他們即便 在太祖以柱斧撞他們的口時 仍 拾齒勸諫 ,可見他
們 心念國事,耿直的性格 。
描寫手法類題目
提問手法(舉例) 例:文章運用了什麼手法刻劃人物?試舉例說明。
答題框架 ① 文章運用了什麼手法?(參考頁 22-23)
② 舉例(舉出文章例子)
③ 說明(手法如何反映人物的性格)

示例
太祖嘗彈雀於後園,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
詰其故,對曰:「臣以尚急於彈雀。」上愈怒,舉柱斧柄撞其口,墮兩齒,其人徐俯
拾齒置懷中,上罵曰:「汝懷齒欲訟我耶!」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當有史官書
之。」上說,賜金帛慰勞之。

題目:
文章運用了什麼手法刻劃太祖的人物性格?試加以說明。

答案:
① 本文運用了 行動 描寫。
② 文中提及了太祖 開初對大臣稟報平常事打擾他彈雀而氣憤,甚而用斧柄撞大臣

19
的口,但後來大臣提出史書會記下此事,太祖的態度立即改變,以金帛慰勞大臣。
③ 由此反映了太祖 欺善怕惡 的性格。
文言練習一 (10 分)
班超字仲升,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於勞辱。有口
辯,而涉獵書傳。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數曰:「大丈夫無
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
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後漢書‧班梁列傳》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4 分)
(1) 大丈夫無它志略。 它: 其他
(2)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安: 怎會

2. 本文運用了什麼手法刻劃班超的形象?試指出其中兩種,並引文例說明。(6 分)

本文運用了 行動 描寫。文中記述了 他在幫官員抄書時,曾經停止並


投筆感慨。
由此反映了班超 不拘小節 的形象。

本文運用了語言描寫。文中記述了班超感慨說自己不應該在抄寫間渡過,反而應
建功立業,即便被人嘲笑而絲毫不動搖,反而覺得侍從有眼無珠。由此反映班超
胸懷大志的形象。

文言練習二 (11 分)
京師節女者,長安大昌里人之妻也。其夫有仇人,欲報其夫而無道徑,聞其妻之仁孝
有義,乃劫其妻之父,使要其女為中譎。父呼其女告之,女計念不聽之則殺父,不孝 ;
聽之則殺夫,不義。不孝不義,雖生不可以行於世,欲以身當之,乃且許諾,曰:
「旦日,在樓上新沐,東首臥則是矣。妾請開戶牅待之。」還其家,乃告其夫,使臥
他所,因自沐居樓上,東首開戶牅而臥。夜半,仇家果至,斷頭持去,明而視之,乃
其妻之頭也。仇人哀痛之,以為有義,遂釋不殺其夫。
《列女傳‧京師節女》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8 分)
(1) 其夫有仇人。 其: 她的
(2) 欲以身當之,乃且許諾! 乃: 於是
(3) 仇人哀痛之,以為有義。 之: 她
(4) 遂釋不殺其夫。 遂: 於是

2. 本文「欲以身當之,乃且許諾」一句,運用了什麼手法刻劃節女的形象?試加說明。
(3 分)

本句運用了心理描寫。文章強調了節女在自己丈夫被仇人盯上時,有為丈夫擋死的心
20
態,突顯了節女的貞節。

文言練習三 (10 分)
初,暉同縣張堪素有名稱,嘗於太學見暉,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暉臂曰:「欲以
妻子託朱生。」暉以堪先達,舉手未敢對,自後不復相見。堪卒,暉聞其妻子貧困,
乃自往候視,厚賑贍之。暉少子怪而問曰:「大人不與堪為友,平生未曾相聞,子孫
竊怪之。」暉曰:「堪嘗有知己之言,吾以信於心也。」
《後漢書‧朱暉傳》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6 分)
(1) 嘗於太學見。 嘗: 曾經
(2) 接以友道,乃把暉臂曰! 乃: 於是
(3) 乃自往候視,厚賑贍之。 之: 他

2. 文中朱暉的性格是怎樣的?試舉文章例子說明。(4 分)

1 文中呈現朱暉 守信 的性格。
2 文章中提到朱暉 當初受到張堪的妥託,在張堪死後要代為照顧自己的妻兒,起初
朱暉不以為然 (整理事件)
3 即便 兩人並無深交 ,朱暉仍然 因為張堪當初的信任而照顧他的妻兒
可見他 守信 的性格。

21
文言練習四(10 分)
有麥田數百畝,初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產。予家乃以與一霍姓者,兩家大爭。
麥熟時,周乃覓勇士數十人往刈。廷福過見之,不平,持手中斧向之,立殺一人。霍
氏懼,知周必訴於官,度廷福且走,己當獨罪。廷福笑曰:「我為公抱不平,殺人至
死,罪自我當之。若走,非男子也!」縣官訊兩家獄,廷福曰:「周強霍弱,廷福一
時見不平,提斧殺之,大丈夫自殺自當,霍氏無罪!」縣官憐之,授以意,令以主謀
歸霍氏。廷福凡經歷一十餘訊,竟不易辭,卒死獄中。
袁中道 《關木匠傳》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6 分)
(1) 予家乃以與一霍姓者。 乃: 於是
(2) 廷福過見之。 之: 此事
(3) 縣官憐之,授以意。 之: 他

2. 文中廷福的性格是怎樣的?試舉文章例子說明。(4 分)

文章呈現了廷福見義勇為的性格。
廷福在經過田地時看見周氏派人強行收割農田收成,便丈義為素未謀面的霍氏出頭。
雖然他與霍氏並無瓜葛,但他仍在不公之時挺身而出,甚而犧牲生命承擔罪責,可見
他見義勇為的性格。
文言練習五(9 分)
楚有士申鳴者,在家而養其父,孝聞於楚國,王欲授之相,申鳴辭不受,其父曰:
「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鳴對曰:「舍父之孝子而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
曰:「使有祿於國,立義於庭,汝樂吾無憂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鳴曰:「諾。」
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
《說苑‧立節》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6 分)
(1) 申鳴辭不受,其父曰。 其: 他的
(2) 使有祿於國。 使: 如果
(3) 遂入朝。 遂: 於是

2. 申鳴以孝聞名於楚國。試在本文舉出一例,說明這件事為何可見他重孝。(3 分)

申鳴因不願捨棄父親而拒絕楚王冊封他高位的邀請,但在父親表述他希望申鳴能接受
官位,建功立業後,申鳴就接受了相位。由此可見,申鳴既重視父親的生活,希望陪
伴在父親身旁,同時重視父親的意願,遵行父親的話。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