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1

《詩經》導論

CHLL4310 「詩經」第一講
任課教師
陳煒舜
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

聯絡方式
 研究室︰馮景禧樓512室
 電話︰39437051
 電郵︰nlchan@cuhk.edu.hk
助教
 侯宇丹女士
中文系博士生
 電郵︰1155167858@link.cuhk.edu.hk
教學目標
 作為五經之一、現存最
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被譽為中國詩歌的源頭。
《詩經》所收作品的時
間跨度甚長,起自商周
之際,止於春秋中後期。
本課程以主題為基礎,
論析《詩經》篇章,兼
及《詩經》之歷史背景、
時代思想、傳播接受等
層面,俾學員於先秦文
學及文化有進一步之了
解。
課程形式 講授方式
■課堂講授
■導修

成績考核
■導修:30%
■學期報告︰30%
■期末考試:40%
參考書籍
書 名 作者/編者 出 版 社 出版時地
毛詩正義 [唐]孔穎達 藝文印書館 臺北,1985
詩集傳 [宋]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1980
毛詩傳箋通釋 [清]馬瑞辰 中華書局 北京,1998
詩經原始 [清]方玉潤 中華書局 北京,1986
詩經直解 陳子展 復旦大學出版社 上海,1997
詩經評註讀本 裴普賢 三民書局 臺北,1995
詩經注析 程俊英等 中華書局 北京,1991
詩經譯注 程俊英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2004
詩經與楚辭 褚斌杰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2002
詩經與楚辭 吳宏一 臺灣書局 臺北,1998
詩歌的產生
詩歌的產生-1
 〈詩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
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
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在沒有文字之前,這種令人感動的事情,或已
形諸舞詠的詩歌,只有靠先民口耳相傳。有了
文字以後,才可以把這些事情或歌辭紀錄下來。
詩歌的產生-2
 商周以前,雖然已經有了文
字,但字體歧異,詞彙不多,
語法還比較簡單,不容易用
來記述繁複的事件和豐富的
感情。
 周朝以後,文字的使用普遍
了,進步了,已經可以用比
較豐富的詞彙、語法來紀錄
寫作。因此從周朝開始,中
國詩歌才能夠逐漸發展起來。
詩歌的產生-3
 《詩經》是古人必讀的經典,
也被近現代學者視為中國第
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
周初年(約1100BC)至春秋
中期(約600BC)大約五百
多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另
外還有六篇有題目無內容,
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
又稱「詩三百」。西漢時被
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
經》,並沿用至今。
詩歌的產生-4
 周朝以前,應該已經有了歌謠樂章
的產生,所謂「歌詠所興,宜自生
民始也」(《禮記.樂記》)。
 例如《山海經》、《墨子.非樂》
篇記載夏啟時有〈九歌〉、〈九辯〉
等樂商,商湯時有〈晨露〉、〈桑
林〉等樂章;《史記.殷本紀》產
生以前,應該早有其他的歌謠樂章
傳世。
 但可惜的是,這些作品要不是早已
亡佚,就是斷簡零篇,殘缺難認,
甚至是後人的偽託之作。
詩歌的產生-5
 《山海經.大荒西經》︰開
(夏啟)上三嬪于天,得
〈九辯〉與〈九歌〉以下。
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
焉得始歌〈九招〉。
 《墨子.非樂》引〈武
觀〉︰啟乃淫溢康樂,野于
飲食,將將銘莧磬以力,湛
濁于酒,渝食于野,萬舞翼
翼,章聞于天,天用弗式。
詩歌的產生-6
 即使有人說《周易》的卦辭爻辭,
保存了不少商、周之際流行的歌
謠,也往往是三言兩語,並非完
整的詩歌作品。真正可靠而巋然
成書的詩歌集子,應該只有《詩
經》。
 梁啟超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中,就這樣說:「現存先秦古籍,
真贗雜揉,幾乎無一書無問題;
其實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
經》其首也。」《詩經》的價值,
由此可見一斑。
詩歌的產生-7
 《詩經》從寫作的時間說,大約從西周
初年到春秋中葉,前後綿延了五百多年;
從產生的地域看,除了周王城之外,還
涵蓋了當時各諸侯國統治的地區,包括
現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等
地,範圍十分遼闊;作者的身分,有平
民,有貴族;題材的類別,有愛情、婚
姻、征戰、祭祀、宴飲等等,非常繁複
多樣。
 這樣的一本書,就當時的社會狀況來說,
交通不發達,通訊不方便,是在什麼情
況下才能彙編在一起呢?不僅如此,我
們還可以進一步推問:是誰編選成書的?
什麼時代編成的?這些問題就會接踵而
至。
詩歌的產生-8
 《呂氏春秋.仲夏紀》︰昔葛天
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
闋:一曰〈載民〉,二曰〈玄
鳥〉,三曰〈遂草木〉,四曰
〈奮五穀〉,五曰〈敬天常〉,
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
德〉,八曰〈總萬物之極〉。
 《禮記.郊特牲》︰伊耆氏始為
蜡,蜡也者,索也。歲十二月,
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曰︰
「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
作,草木歸其澤。」(上古音鐸
部)
詩歌的產生-9
 《孔子家語.正論解》︰昔周
穆王欲肆其心,將過行天下,
使皆有車轍馬跡焉。祭公謀父
作〈祈昭〉以止王心……其詩曰:
「祈昭之愔愔乎,式昭德音。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刑民之力,而無有醉飽之心。」
 《尚書大傳》:箕子朝周,過
殷故墟,見麥秀之蘄蘄……曰:
此父母之國。乃為〈麥秀之
歌〉,曰:「麥秀漸漸兮,禾
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
仇!」
詩歌的產生-10
 《周易.坤卦爻辭》︰
 初六,履霜,堅冰至。
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 六五,黃裳元吉。
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 《周易.大過爻辭》︰
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采詩與獻詩
采詩與獻詩-1
 《左傳.襄公十四年》師曠引《夏書》曰︰
「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師相規。工執藝事
以諫。正月孟春。於是乎有之。」杜預註︰
「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徇
于路,求歌謠之言也。」
 何休《公羊傳解詁.宣公十五年》:「男年
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
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
子。」
 《漢書.食貨志上》︰「孟春之月,群居者
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
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
戶而知天下。」
 《漢書.藝文志》︰ 「古有采詩之官,王者
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 《禮記.王制篇》: 「天子五年一巡
狩。……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
采詩與獻詩-2
 《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
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
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
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
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
 吳宏一教授︰采詩是官員到民間去採
集歌謠之言,獻詩是官員或貴族所呈
獻的詩篇︰采詩是在上位者有取於下,
而獻詩是在下位者有奏於上。但二者
雖似有別,實則一事。因為公卿至於
列士的獻詩,本來亦可在王朝采詩的
範圍之內。它們原則上都要經過太師
的整理校訂,協律合樂,然後才能上
聞於天子。
采詩與獻詩-3
 此外,《周禮》云「太師教六詩」、
「大司樂以樂語教國子」,可見太
師負責的工作,就是要把采詩與獻
詩所得,比其音樂,加以整理或保
管,在適當的時機,演唱給君王或
諸侯聽,並且以之教導貴族子弟。
 因此,有人以為公卿列士獻詩,太
師陳詩,可能有一部分詩是遒人、
行人、使者從民間採來的,一部分
是官吏、文人的作品,應該是可以
採信的。
采詩與獻詩-4
 此外,如程俊英、張啟成等認為今本《詩
經》中,國風大部分民間詩歌和小雅的一
些作品,是通過采詩而來,雅、頌的絕大
多數作品,則是周朝歷代掌握詩樂的太師
整理、保存而來,其中的政治諷諫詩和一
小部分的國風相關作品,無疑就是當時獻
詩所得。這些看法也是合理的推測。
 孔子以前,周朝民間不興私學,古籍文獻
都在王朝宮中,平民要接受教育非常不容
易。加上交通不方便、資訊不發達,即使
是一般的貴族文人,也無從蒐集、編訂像
《詩經》這樣的詩歌集子,所以《詩經》
的產生,和古代采詩、獻詩的說法,應該
有密切的關係。
采詩與獻詩-5
 通過采詩、獻詩的管道,王官到民間
採集的詩歌,公卿以至列士所呈獻的
作品,以及太師所保存的舊章,周朝
利帶的樂官手中,越到後代,累積的
資料一定越多,經過不停的篩選,整
理,加工配樂,我們今天所說的《詩
經》就逐漸形成了。
 不過,此書當時還不稱為《詩經》,
只泛稱為「詩」而已。它的編纂,既
非成於一時,亦非出自一人。它之被
編訂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應該是
在孔子採之為教本之後。
《詩經》的編纂

十五國風 周南、召南、邶、鄘、衛、
王、鄭、齊、魏、唐、
秦、陳、檜、曹、豳
二雅 小雅、大雅
三頌 周頌、魯頌、商頌
《詩經》的編纂-1
 趙逵夫︰《詩經》是兩次編集而成的。第一次輯起的只
有〈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
和〈小雅〉,其餘都是第二次增編的。第一次所編集的
作品大部產生於西周末年、東周初年,而以周宣王時代
的為最多。也就說是,第一次編集的作品時間較為集中,
沒有太早的,也沒有太遲的。
 而第二次所增編的作品有周初的,如〈周頌〉、〈豳
風〉;也有春秋中葉的,如〈秦風.渭陽〉,一般認為
是秦康公(前620-609)送母舅之作,〈陳風.株林〉
刺陳靈公(前613-599)與夏姬淫亂之詩,在《詩經》
中為最遲的作品。
 從地域上來說,第一次編集的包括三個地區︰一、江、
漢、汝、淮流域,即周南、召南之地;二、衛國;三、
宗周王畿之內(〈雅〉詩產生範圍)。而在第二次增編
之後,西至于秦(今陝西、甘肅),東至于齊(今山
東),北至于衛(今河南省北部)、晉(今山西省),
南至于江漢流域,連成一片。
《詩經》的編纂-2
 趙逵夫︰西周厲王暴虐,國人起義趕
走厲王後,周定公、召穆公主持朝政,
所謂「共和,二伯行政」。周朝東遷
之後,周、召二公世裔地位的今不如
昔,使他們產生了過去的深深懷念。
 《詩經》最早的本子,就是周、召二
公的後代抱著這種思想感情而編集的。
所以,《詩經》不是在西周時代開始
編集而置〈周頌〉、〈大雅〉於卷首,
而是到東周時代才有人編集,而且將
〈周南〉、〈召南〉冠於卷首。這個
時間,約在公元前七世紀末葉,約當
春秋前期。
《詩經》的編纂-3
 二〈南〉列〈國風〉之首,〈國風〉
又列《詩經》之首,事實上也就使
二〈南〉列於《詩經》之首。這樣
編排,我以為是出於以下兩個目
的︰
 一,突出、強調了周初周公旦、
召公奭輔佐成王,經營天下的功
績。
 二,是表彰和強調了周定公、召
穆公在西周末年當厲王暴虐、國
人起義之後撥亂反正,征撫四境,
匡扶周室的功勳。
《詩經》的編纂-4
 〈召南〉、二〈雅〉中都有些歌頌召穆
公的功業的作品,二〈雅〉中還收有召
穆公的作品,而不見歌頌周定公的作品
這一些來看,由召穆公的子孫編成的可
能性大。
 那麼,為什麼不將〈召南〉作為首篇而
將〈周南〉作為首篇?因為從周初起周
公之位即在召公之前,至西周結束,一
直沿此定例。
 實際上,將〈周南〉放在前面,以周公
封地之詩在前,強調了周公在宗周歷史
上的地位,也就是強調了周召二公在宗
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與作用。一同提於
篇首而不居第一,既遵從慣例,也可以
避免非議。編者之用心良苦。
《詩經》的編纂-5
 衛康叔為周武王同母少弟,與周公旦、召公奭
在宗法上地位基本平等。列上衛國之風,實質
上也是對周、召二氏在姬姓各氏中特殊地位的
強調。二則衛武公(和)于周厲王居彘之時同
周定公、召穆公共同主政王室,犬戎殺周幽王
之後,又「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所以,
收集衛國之風而與〈周南〉、〈召南〉並列,
事實上也就是要突出召伯(召穆公)在西周末
年的功勳。
 關於〈雅〉詩,第一次編集起來的只有〈小雅〉
部分74首。〈小雅〉中作品,宣王時代的在總
數一半以上。其次為幽王時作品,占小部分。
宗周滅亡之後及厲王以前之作,是個別篇章,
可見第一次編集時就同周、召關系較大,且易
於收集的作品先加以編集。
《詩經》的編纂-6
 二次編集以〈王風〉居其首,不用說是當
時貴族頭腦中還存在著「天子之尊」的觀
念,連春秋五霸也還免不了「尊王攘夷」
的策略口號。
 〈鄭風〉居其次,因為鄭也是王族封國
(鄭桓公為周宣王弟),而且東周初年,
諸侯之中鄭國勢力最強,甚至連周王也屈
從於它。
 齊為姜太公封地,當時已見其發展之勢。
 魏、唐皆周初所封姬姓小國,故列之齊國
之後。
 秦、陳均為異姓之國,兩國之詩的時間下
限也最晚,可見收集到的遲,故在齊國之
後。
 檜、曹皆小國,詩也最少(各有4首),
故附之秦、陳之後。
《詩經》的編纂-7
 從《周禮》看,當時人將〈豳風〉看作
雅、頌,而並不看作風。
 而從其內容、形式、風格等各方面,來
看,除〈七月〉、〈伐柯〉外,其他都
更接近於〈雅〉,特別是更接近於〈小
雅〉中的短詩。所以從內容、形式、風
格方面來說,它應歸入〈小雅〉之中。
 但是它不是產生於鎬京一帶的,不是用
的雅言、雅音,而是豳地之風。由於這
樣的原因,讓它介於〈風〉、〈雅〉之
間,成為〈國風〉的壓卷之作。
《詩經》的編纂-8
 〈國風〉中第二次編集的〈雅)(頌〉
中作品,有產生在周初的,時間已過去
四、五百年,這些材料只有在朝廷藏書
室或太史處才有。第一次為什麼沒有將
這些材料編入?這同編集者當時的主導
思想及所能接觸到的材料有關。
 第二次的編集,眼界開闊了一些,風詩
方面,似乎凡是有作品留存的國家和地
區,都在收集之列。〈雅〉詩部分時間
上限比〈小雅〉部分早得多,範圍也寬
得多。
 總之,〈國風〉為兩次編集成,第二次
所編集多出於太師或藏室,有保存較久
的樂、詩文獻。三〈頌〉,全是在第二
次編入的。
引詩與賦詩
引詩與賦詩-1
 《詩經》在孔子以前,應該已有早期的本子在
流傳,同時有其崇高的地位。《左傳.僖公二
十七年》就記載趙衰云︰「《詩》、《書》,
義之府也。」比孔子生年(551BC)還早了八
十二年。而孔子自己也再三強調《詩經》的價
值和學習的重要︰
 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
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
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
 小子何莫學夫《詩》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
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
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 從孔子的話中,可以看出《詩經》有其時用功
能︰可以嫻習辭令,以為應對之用;可以通曉
世事,以為從政之用;可以涵泳性情,以為修
齊之用。
引詩與賦詩-2
 春秋時代,社會上等階層貴族交往時,
流行「賦詩言志」的風氣。諸侯大夫,
特別是外交官員,在聘(遣使訪問)
盟(訂立盟約)會(政治聚會)成
(相互議和)的場合,往往用含蓄的
方式,藉唱誦詩句來表達心中的願望
和意見。
 即使在一般宴飲酬酢的場合,也可以
用它來作為讚美、諷刺或規勸的工具。
 假使公卿大夫在外交場合或政治宴會
裡,賦詩不當,或不能了解對方賦詩
的用意,就算是失禮的行為了。
引詩與賦詩-3
 根據後人對《左傳》和《國語》的
統計檢索,書中所引的詩句,絕大
多數都在今本《詩經》之內。因此,
春秋貴族「賦詩見志」的「詩」,
指的應是孔子以前的早期《詩經》
本子。
 賦詩見志者在引用《詩經》的詩句
時,往往斷章取義,取其一端加以
發揮,或明喻、或暗喻,藉以表達
意見;而聽別人賦詩時,要明白別
人的意思,也必須根據不同的場合、
對象、背景,去推測賦詩者的用意。
引詩與賦詩-4
 例如《詩經.鄭風.將仲子》一篇,
本來是寫一個為愛情苦惱的女子,為
了禮教而婉拒情人追求的心聲。
 可是《國語.晉語》記載,晉公子重
耳流亡到齊國時,得到齊桓公賞識,
娶了桓公女兒姜氏。後來齊姜為了讓
重耳為政治前途離開齊國,就引用了
此詩末三句「仲可懷也,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給重耳聽。原是描寫愛情
的詩篇,卻傅會了一段見懷思威、為
政治民的大道理,顯然是斷章取義,
擴張了原詩的含義。而重耳聽了,卻
也能體會她的用意。
引詩與賦詩-5
 又《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載衛侯入晉
被囚的事件︰晉國為了報復衛國殺害邊卒,
通報齊、鄭二國來晉,一起譴責衛國。鄭
國派去的使者子展在聚會時,同樣賦了這
三句。 「仲可懷也」是指晉侯當然值得
敬重,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則是指
晉是大國,應該寬讓一點,釋放衛侯,免
得被人議論。
 斷章取義,還能令人心領神會,無疑賦者
與聽者之間一定要有最起碼的共識。在什
麼情況下,才有共識呢?答案是︰似乎大
家對《詩經》都必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引詩與賦詩-6
 《詩經》所收的作品,不管是采詩或獻
詩所得,經過太師比其音樂以後,基上
都是樂歌,可以依樂而吟唱。因為是韻
文,語言比較含蓄生動,加上涵蓋的題
材內容包括愛情、婚姻、祭祀、宴飲、
戰爭等等,廣闊豐富,幾乎無所不包,
可以應用到更多方面去,作為大家溝通
情感、表達意見的媒介。
 所以在春秋時代,雖然諸侯各國之間方
言不同,但為了遣使往來,有實際需要,
要求大夫貴族學習雅言、接受禮樂教育,
是不言而喻的事。其中詩歌最便於記誦,
也最能微言相感,引起共鳴。因此學詩
賦詩的風氣,自然隨之而起。《詩經》
早期的本子,或許就在這種需求下應運
而生。而它的實用社會功能,也就由此
可以窺見一斑了。
引詩與賦詩-7
 《漢書.藝文志》︰「古者諸侯
卿大夫交接鄰國,以微言相感,
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比喻其志,
蓋以別賢不肖而觀盛衰焉。故孔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也。春
秋之後,周道浸壞,聘問歌詠不
行於列國。」
 「稱詩以比喻其志」的賦詩風氣
到春秋以後不行於列國。據推測,
原因有二︰
引詩與賦詩-8
 一、崇尚禮樂的周道衰落了,新起的靡
靡之音和世俗之樂,為人所喜愛。
 《禮記.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
「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鄭衛之
音,則不知倦。」
 《孟子.梁惠王下》~他日見於王曰: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
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
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
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
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
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
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
眾。」
 二、春秋以前,學在王官,禮樂教育限
於在上位者。春秋以降,學詩之士,逸
在布衣,言詩的風氣已不限於上層社會。
引詩與賦詩-9
許倍瑜︰根據前人研究,對於賦《詩》
的看法有三:賦《詩》即歌詩、賦《詩》
即誦詩以及賦《詩》即歌詩及誦詩。且
不論三者何者最為恰當,它們共通的特
點都是將《詩》的篇章內容在對話中完
全表達,差別在於表達時詮釋方式的不
同見解。
 引《詩》相較於需要完整表達的賦《詩》
而言來的更為容易,因其可以在言談間
夾雜一、二句《詩》文來抒發自己的意
志或是論事說理,不如賦《詩》較為嚴
謹,也因此在《左傳》中引《詩》與賦
《詩》的總數量上,可見引《詩》
(180條)比賦《詩》(76條)多出許
多。
引詩與賦詩-10
 《左傳.文公十三年》︰冬……鄭伯會公于棐,亦請平于晉。
公皆成之。鄭伯與公宴于棐,子家賦〈鴻雁〉。季文子曰:
「寡君未免於此。」文子賦〈四月〉。子家賦〈載馳〉之四
章。文子賦〈采薇〉之四章。鄭伯拜。公答拜。
 周滿江︰鄭本為晉之盟友,一度背晉投楚。城濮戰後,鄭又
想與晉修好。恰好魯文公自晉返魯,中途遇見鄭伯,鄭伯於
是請求魯文公居中調解。子家賦〈鴻雁〉,以詩中「哀此鰥
寡」之句央求魯文公憐恤鄭國,請他到晉國去說情。季文子
所答〈四月〉有「先祖匪人,胡寧忍予」之句,表示魯人已
很辛苦,希望回國祭祖,不想再去晉國。子家藉〈載馳〉之
四章「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等句,
說明小國有難,請求大國支援。魯國君臣因而感動,文子以
〈小雅.采薇〉四章「豈敢定居,一月三捷」兩句,表示願
意為鄭國再走一趟。
 許倍瑜︰此處賦詩四首,除〈載馳〉外均為小雅,可見在較
為正式嚴謹的外交場合,仍以「雅」之性質較為適用。
引詩與賦詩-11
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齊慶封來聘,其車美。孟孫謂叔
孫曰:「慶季之車,不亦美乎!」叔孫曰:「豹聞之:『服
美不稱,必以惡終。』美車何為?」叔孫與慶封食,不敬。
為賦〈相鼠〉,亦不知也。
 〈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
為!
 許倍瑜︰〈相鼠〉所言正是官吏高高在上,卻寡廉鮮恥,使
人民厭惡,故比之為鼠,諷刺其無禮與霸道。 不過因為慶封
並不明白詩意,故叔孫雖賦〈相鼠〉想勸戒慶封,卻無任何
效用。由此可知,若無足夠的素養理解《詩》意、甚至是擴
充解釋意義,在外交場合上,就如跛了一隻腿的兵,進無法
攻,退亦無可守,顯得相當無知。
引詩與賦詩-12
 《論語.學而》︰子貢曰:
「《詩》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
《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
者。」
 《論語.八佾》︰子夏問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曰:
「禮後乎﹖」子曰:「起予
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
矣!」
引詩與賦詩-13
 《禮記.檀弓下》︰孔子之故人曰原
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
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
曰:「貍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
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
「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
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
為故也。」
 《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冢。大
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
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接
其鬢,壓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
別其頰,無傷口中珠!」
引詩與賦詩-14
 《韓詩外傳》卷八︰魏文侯有子曰擊,次曰訴,
訴少而立以嗣,封擊中山。三年莫往來,其傅
趙蒼唐曰:「父忘子,子不可忘父,何不遣使
乎?」擊曰:「願之,而未有所使也。」蒼唐
曰:「臣請使。」擊曰:「諾。」於是乃問君
所好與所嗜,曰:「君好北犬,嗜晨鴈。」遂
求北犬晨鴈賚行。蒼唐至,曰:「北蕃中山之
君有北犬晨鴈,使蒼唐再拜獻之。」文侯曰:
「擊知吾好北犬晨鴈也,則見使者。」……文
侯曰:「中山之君亦何好乎?」對曰:「好
詩。」文侯曰:「於詩何好?」曰:「好〈黍
離〉與〈晨風〉。」文侯曰:「〈黍離〉何
哉?」對曰:「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
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文侯曰:
「怨乎?」曰:「非敢怨也,時思也。」文侯
曰:「〈晨風〉謂何?」對曰:「鴥彼晨風,
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
忘我實多。」於是文侯大悅,曰:「欲知其子,
視其母;欲知其君,視其所使。中山君不賢,
惡能得賢。」遂廢太子訴,召中山君以為嗣。
孔子與《詩經》
孔子與《詩經》-1
 孔子出生在魯國,這是周公教化所及的
舊封地,對文化的繼承發揚,古籍的整
理保存,都比較注意。《左傳.昭公二
年》記敘晉國韓宣子到魯國時曾經讚嘆
的說︰「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
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此時孔子年
僅十二歲。
 孔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儘管後來在
政治上不得意,但他創辦私人講學,廣
收門徒,有教無類,同時對古代文獻做
了一番蒐集、整理的工作。他一方面稱
頌周公的美德,一方面感嘆王道的陵夷、
禮樂的崩壞,因此在蒐集魯周宋杞等故
國文獻,重加整理,編成 《詩》《書》
等六經教本時,常常以此來教導學生,
使他們知所抉擇。這些教本流傳下來,
就成為儒家學派的經典。
孔子與《詩經》-2
 周予同在〈六經與孔子的關係問
題〉中指出,孔子門下弟子前後
三千人,通六藝者七十二人,既
然學生那麼多,很難想像他講學
授徒時沒有教本。
 例如《詩經》,在整理編次時便
可能有所刪訂加工。孔子以前,
《詩經》已有傳本,而且不止一
次經過刪訂加工。孔子採為教本
時,亦當如此。
孔子與《詩經》-3
 《論語.子罕》:「吾自衛反魯,然後
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 《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
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
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
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
為風始, 〈鹿鳴〉為小雅, 〈文王〉
為大雅始, 〈清廟〉為頌始。』三百五
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
藝。」
 《漢書.藝文志》︰「孔子純取周詩,
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
 《論衡.正說》︰「《詩經》舊詩亦數
千篇,孔子刪去復重,正而存三百篇。」
孔子與《詩經》-4
 逐漸衍申而成的孔子刪詩之說,卻也受到懷疑。如孔穎達提
出:「 書傳所引之詩,見在者多,亡逸者少,則孔子所錄不
容十分去九。馬遷言古詩三千余篇,未可信也。」
 自宋代朱熹以迄清代朱彞尊等,紛紛提出不贊成的理由,大
致可歸納為幾點︰
 孔子在《論語》中常提到《詩》和《詩三百》 ,見詩經在
當時已有定數,而且他從未有刪詩之語。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公子季札到魯國觀樂,樂
工所演奏的次序與今本《詩經》順序大致相同,當時孔子
才八歲。可見孔子之前, 《詩經》已有傳本。
 孔子說「鄭聲淫」,要「放鄭聲」,但今本《詩經》卻保
留了這些靡靡之音。 《史記》也說孔子對古詩只「取可施
於禮義」之作,然而像《儀禮》所引用過的逸詩,如〈肆
夏〉、〈新宮〉等,應皆「可施於禮義」,但為什麼反而
在屏棄之列呢?
孔子與《詩經》-5
 吳宏一教授︰《史記》、《漢書》都未曾明言孔子
刪詩,司馬遷說的只是「去其重」, 「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這和班固所說「王官失業,雅頌
相錯,孔子論而定之」是可以合讀而窺知其意的。
 孔子晚年返魯後,對可能不止一種的原有的《詩經》
傳本,整理加工,把重複雜亂的篇章加以刪訂,
「去其重」,然後核定樂譜,使王官失業後錯雜失
次的雅樂,得復舊觀。「皆弦歌之」,說的是已經
不只是文字上的編定,而且是想恢復《詩經》原有
的制禮作樂的功能了。
 孔子整理編定的《詩經》和以前傳本有所不同。以
前傳本由太師掌管,藉以教導貴族,如何陳詩以觀
國風,賦詩以明志。到了孔子,則是用來講學授徒,
用來討論為學做人的道理。
《詩經》的流傳
《詩經》的流傳-1
 《詩經》的名稱,在孔子的
時代,都只稱為《詩》,或
《詩三百》,還不叫《詩
經》。到了戰國末年,才和
《易》《書》《禮》《春秋》
等書被尊稱為經。
 《莊子.天運》︰「丘治
《詩》《書》《禮》《樂》
《易》《春秋》六經。」
《荀子.勸學》︰「學惡乎
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
乎誦經,終乎讀禮。」他們
所說的經,其實都是指聯貫
成冊的書籍而已,並不一定
有特別崇高的地位。
《詩經》的流傳-2
 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認為孔
子整理過的書籍,足為常法,才尊之為經,並
於建元五年(136BC)設立五經博士的專門官職,
確立了《詩經》的名稱與地位。
 孔子整理編次的《詩經》本子,相傳是由他的
學生子夏傳授夏來的,到了秦始皇焚書坑儒時,
《詩經》也像其他古書一樣被燒掉了。
 可是,由於它是韻文,便於背誦,又是古代貴
族文士必讀的教本,所以靠口耳相傳,它仍然
可以完整的保存下來。到了漢代,傳習《詩經》
的有齊魯韓毛四家。
《詩經》的流傳-3
 魯詩出於魯人申培公,齊詩出
於齊人轅固生,韓詩出於燕人
韓嬰。這三家所稱的本子,都
是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的,
所以稱為「今文經」,也泛稱
「三家詩」。西漢時,都在朝
廷中有專門的博士。
 毛詩出於魯人毛亨(人稱大毛
公)、趙人毛萇(人稱小毛
公)。毛詩所傳的本子,是用
先秦古文籀書寫成的,所以叫
做「古文經」,東漢時才立於
學官。
《詩經》的流傳-4
 三家詩雖各有特點,但正如皮錫瑞所說是「大
同小異」的。所謂「大同」,是指三家在曲解
詩意,利用詩句說教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 魯詩的特點,是多以詩句印證周代的禮樂、典
章制度,而且謹守師法,疑者就闕疑不傳。
 韓詩繼承賦詩斷章的傳統,割裂詩句,為自己
的論文作註腳。
 齊詩的特點是喜歡講陰陽災異,其後學又進一
步把《詩》與讖緯雜說相結合,提出《詩》有
「五際」、「六合」等怪誕說法,給《詩》蒙
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詩經》的流傳-5
 葉夢得︰《詩》有四家,毛詩最後出而獨傳,何也?
曰︰六經自秦火後,獨《詩》以諷誦相傳。韓詩既
出於人之諷詠,而齊魯與燕,語音不同,訓詁亦異,
故其學往往多乖。獨毛之出也,自以源流得于子夏,
而其書貫穿先秦古書。其釋〈鴟鴞〉也與〈金縢〉
合,釋〈北山〉〈烝民〉也與《孟子》合,釋〈昊
天有成命〉與《國語》合,釋〈碩人〉〈清人〉
〈黃鳥〉〈皇矣〉與《左傳》合,而序〈由庚〉等
六章與《儀禮》合。蓋當毛氏時,《左氏》未出,
《孟子》、《國語》、《儀禮》未甚行,而學者亦
未能信也。惟河間獻王博見異書,深知其精。迨至
晉宋,諸書盛行,肄業者眾,而人始翕然知其說近
正。且《左氏》等書,漢初諸儒皆未見,而毛說先
與之合,不謂之源流子夏,可乎?
《詩經》的流傳-6
 今、古文學派各有後繼者,為了爭奪
博士職位和學術領導地位,互相批評,
為時久遠。大致來說。東漢以後,毛
詩逐漸流行,而三家詩則逐漸衰微。
齊詩亡於三國,魯詩亡於西晉,韓詩
亡於北宋。
 而毛詩則因東漢經學大師鄭玄為之作
箋而大行於世。到了唐初,孔穎達奉
敕作《毛詩正義》,科舉考試以之為
準,毛詩的地位於是更崇高了。
 我們現在讀的《詩經》,就是毛詩,
它原名叫《毛詩故訓傳》,是毛公傳
下來的,毛亨作的注。至於三家詩,
現在只剩下《韓詩外傳》,已經無法
和《毛詩》爭勝了。
《詩經》的流傳-7
 鄭玄兼通今古文,所作《詩
箋》兼採今文家的說法,參
以己見,但主要還是發明毛
詩旨意,以古文家為依歸。
 他接受了孔子「思無邪」的
想法,又摘取了孟子「知人
論世」的見解,別裁古代的
史說,拿來證明那些詩篇是
甚麼時代作的,為甚麼事而
作。
《詩經》的流傳-8
 劉立志︰毛詩勝出的原因在於更具有學理性︰
1. 三家詩任意比附引申,參雜讖緯迷信。
2. 三家詩很少言興,而「毛公述傳,獨標興
體」,並有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
3. 三家詩內部派別多,互不統一。毛詩則圍繞
傳和序,不斷補漏填闕,形成一個自我圓通
的解說系統。如每篇有序,講正變,三百篇
按周王或諸侯世次排列,盡量依據周代歷史
的發展順序來解釋詩義。
4. 毛詩以史明《詩》,且闡述詩教嚴密兼暗合
文學創作規律,其學因不在官學系統,傳承
有序又著作統一。
《詩經》的流傳-9
 所謂詩序,原指詩篇前面一段題解
式的文字。三家詩事究竟有序無序,
很難斷定。只有毛詩的古序獨存於
世。相傳詩序的作者是子夏,也有
人應是東漢的衛宏。
 詩序有大序和小序之分。鄭玄《詩
譜》把〈關雎序〉一大段文字當成
大序,〈葛覃序〉以下各篇序文看
作小序。整體而言,大序好像總論,
旨在說明詩的教化作用;小序每篇
一則,旨在以史證詩。大序所說明
的詩的教化作用,似乎就建立在風
雅頌賦比興所謂六義之上。
《詩經》的流傳-10
 《毛詩正義》由孔穎達與當時的
毛詩專家王德韶、齊威等人合力
編著,主要是在闡釋毛傳和鄭箋,
匯集了漢魏以來大量的文獻資料,
可謂「融貫群言,包羅古義」,
成為當時最權威的教科書,也是
後代研究《詩經》必備的參考書。
 這部書簡稱孔疏,它的好處是資
料豐富,考證嚴密,缺點則是拘
守「疏不破注」的傳統觀念,難
免有迂曲附會的地方。
《詩經》的流傳-11
 宋代風氣丕變,很多學者對毛傳鄭箋中
的說法開始質疑。歐陽修《詩本義》、
蘇軾《詩集傳》、王質《詩總聞》、鄭
樵《詩辨妄》、王柏《詩疑》等書,或
疑古、或辨偽,大開思辨之風,蔚為宋
學流派。他們多就詩篇的本義去立說,
企圖恢復它們的原始面目,不再採信詩
序的說法,甚至斥為「村野妄人所作」。
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南宋朱熹的《詩
集傳》。
 宋代學者中,也有堅守漢學的,如呂祖
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嚴粲的《詩緝》
等都是。此外,王應麟的《詩考》搜輯
考訂三家詩的遺說,對後代三家詩的輯
佚工作有首創之功。
《詩經》的流傳-12
 朱熹的《詩集傳》認為詩序不合詩的本義,
棄而不用。他兼採眾說,而出以己意。他
肯定了國風多出於里巷歌謠,是男女相與
詠歌的言情之作。他在疏解詩篇章句時,
分別標出賦比興的寫作手法。力求客觀,
就詩推求本義,不強立為說。這些都是此
書不落習套的優點。
 但朱熹同時將《詩經》作為理學教材,希
望讀者透過熟讀諷詠,即文求義,存天理、
去人欲,因而提出「淫詩說」,以駁斥漢
代以來以詩為美刺、為諫書的傳統。他固
然還國風以民間情歌的本來面目,卻又指
出這些作品有的是淫奔之詩,應該當成反
面教材來閱讀。他既然排斥民間情詩,卻
對二南的〈關雎〉、〈葛覃〉諸篇,贊同
毛鄭所謂「后妃之德」的說法,可見他的
主張有牴牾處。
出土文獻
 阜陽漢簡《詩經》
 郭店楚簡
 上博簡《孔子詩論》
 清華簡
 安大簡《詩經》
上博簡《孔子詩論》-1
 申紅義︰一九九四年,上海博物館從香港購得一批戰國楚簡,現已
陆續整理出版。其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馬承源
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1年)中有《孔子詩論》(題目為
編者所加)部分,是孔子關於《詩經》的言論。
 金春峰︰上博簡的價值不在於是否「孔子論詩」,而在於它是楚簡,
為研究楚地的詩學及孔子與儒家詩論思想在楚地的傳播提供了極有
價值的材料。如果把該簡看成孔子本人及孔子與子夏論詩的作品,
會發現它和已知見於《論語》等材料上的孔子詩論有極大的文字和
思想上的落差。《論語》的相關文字雖然簡短,卻圓融完整、言簡
意賅、爐火純青,水準極高。《孔子家語》中的文字也如此。但上
博《詩論》的文字則甚為生澀生硬,往往辭不達意,這與孔子對
「文」的重視似乎相背。當然不排除其中可能有孔子本人所說的話,
但一概將之視為孔子本人的意見,就把孔子及其思想降低和降格了。
我認為,《論語》中孔子所說「思無邪」的「無邪」就是「直」的
意思,即質直、真實而不虛偽、不做作;而「思」則是指思緒、思
念、相思,也包括今人狹義的與情感相對的思想或觀念,但主要內
含是情思,屬於情感範疇。換言之,孔子認為《詩三百》的每篇都
出於情感的真實自然。因此,無論是涉及「淫奔」還是民怨的詩,
孔子都因其真情實感而許為「無邪」。其次,對詩之音樂性和教育
性的重視,也是孔子評詩的重要特點。但其教育性是立足於廣闊的
人文教養高度,而非狹義的禮教或道德教育。
上博簡《孔子詩論》-2
 (續)以這幾點看上博《詩論》,可以說得到一定的
體現,但也存在著差異。上博《詩論》的評賞尺度
介乎孔子和詩大小序之間,雖沒有達到小序所體現
漢人「詩三百當諫書」的片面程度,卻也全無樂聲
方面的評述。再者,上博簡還呈現出地方色彩。如
其論〈漢廣〉篇「不求不可得,不攻不可能」,我
認為即江妃二女與鄭交甫的神話故事。而此種神話
及其浪漫情懷,乃楚文化之特產,北地及鄒魯文化
無與焉。總的看,上博簡應出於孔子後,大約是楚
王室詩學老師學習與體會、教授孔子論詩所完成的
作品。透過相關討論,我希望帶出一個更宏觀的問
題︰那就是我們能否只因出土簡帛的「古意」,就
率然判斷裡面那些「孔子曰」都是孔子本人之語?
清華簡
 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於2008年收藏的戰國中晚期楚國
竹簡,它的發現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 〈耆夜〉記載的是周武王年征伐耆國得勝後,在文
王廟舉行慶功宴之事。簡文中記載了周武王、周公、
畢公、召公、辛甲、作冊逸、師尚父等人在酒宴中
所賦詩文——包括〈樂樂旨酒〉、〈輶乘〉、〈贔
贔〉、〈明明上帝〉和〈蟋蟀〉。其中〈蟋蟀〉與
今本《詩經.唐風.蟋蟀》內容大體相同。
 〈周公之琴舞〉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三)》中
的一篇。它是作於西周時期的佚詩,類似於《詩經》
中的〈周頌〉,屬於儆戒性質的「毖」類詩。記載
了周公對多士的儆毖(文中謹記載一啟)以及成王
對自己的儆戒之詞(文中記載九啟),可能作於成
王登基大典之時。其中成王所作第一啟與〈周頌.
敬之〉內容頗為近似。
安大簡《詩經》
 黃德寬:2015年初,安徽大學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
協同創新中心入藏一批竹簡。經過專家的鑒定和竹簡樣品的
年代檢測,我們確認其年代為戰國。[……]經過初步整理和辨
識,我們發現這批竹簡全部是書籍類文獻,涉及經、史、哲、
文和語言文字學等不同學科,具體包括《詩經》、楚國歷史、
孔子語錄等諸子類著作、楚辭以及其他方面的作品,多不見
於傳世文獻。
 這組簡完簡長48.5、寬0.6釐米,三道編繩,字數少的每支簡
不到30字,字數多的接近40字。簡背有劃痕,簡首尾留白。
簡正面下部有編號,自第1號始,最後一簡的編號為第117號,
實際存簡97支,其餘缺失。簡文內容為《詩經》部分國風,
有「〈周南〉十又一」「〈召南》十又四」「〈侯〉六」
「〈鄘〉九」「〈魏〉九 (實際十篇)」等,另有〈秦風〉十
篇,共存《詩》58篇。與傳世的《毛詩》相比對,簡本《詩
經》各國風之排列順序與《毛詩》不盡相同。值得注意的是,
出現了〈侯風〉,所屬六篇詩《毛詩》則歸〈魏風〉,而
〈魏風〉除首篇〈葛屨〉外,其餘九篇則是《毛詩》之〈唐
風〉。各國風內部所屬詩篇排序和數量也與《毛詩》略有差
異。各篇詩連抄,每篇結束之後以一墨點標記,皆無篇題。
多篇詩的章次與《毛詩》不同,異文更是大量存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