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tx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tx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6

本书由 TXT 小说电子书下载网站 http://www.txtbook.com.cn 提供.

声明:本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 24 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推荐使用 TXTBOOK Reader 电子书阅读器 V2.0 阅读电子书,下载地址:
http://www.txtbook.com.cn/reader/

享受随时随地的阅读,手机访问 TXTBOOK wap 网站:http://wap.txtbook.com.cn

第 1 节:第一章 房价为什么一涨再涨?(1)
第一部分 房价
第一章 房价为什么一涨再涨?
房价高企,已经成为政府和老百姓的一块心病。这么高的房价,究竟是怎样一轮接一轮地涨上去的?究竟是
哪些资金在买房?为什么在如此高的价位上还有这么旺盛的购买力?2008 年,我国的楼市打了一个大喷嚏,这两
年买房的人是否接到了楼市的最后一棒? 说起房子,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不管是有房还是没房的人,房子的问
题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事。为什么呢?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如果我们家在农村,那就得先盖上三间大瓦房,如
今甚至是三层小楼,才能娶上媳妇;如果我们住在城里,就想在好一点的地段买上套像样一点的房子,才有自己
安身立命的空间,才能踏踏实实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衣、食、住、行是人类最起码的生存需要,走到今天,13
亿中国人基本上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问题,接下来就轮到改善居住条件了。所以,住房成为全国人民普遍最关心的
问题。但中国房价在经历了两年的暴涨之后,自从进入 2008 年,涨幅明显缩小,有的地方甚至开始回落,引来全
国上下一片质疑之声,于是"房价拐点论"便应运而生。
要想弄明白房价是不是真的会出现拐点,房价将走向何方,我们得先搞清楚这轮房价是怎么涨上来的,再看
看这些上涨的因素中哪些已经消失,哪些还会持续下去,甚至力量会进一步扩大,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我国未来房
价的趋势,从而调整自己的判断、决策和行动。
记得 1991 年清华大学派我去德国进修的时候,我对那里的房价感受特别深刻。有德国同事问我:"你在中国
挣多少钱?"顿时我的头上开始冒汗,但只能如实说:"月薪 100 元。""100 元?"他们眼睛瞪得大大的:"100 元
你怎么活?"我说:"在中国,我每月房租才两元钱,生活开支特别低,物价也非常便宜。"但是大家猜猜看,我在
德国租一间小房子一个月要交多少钱?400 马克!当时合 1 200 元人民币。中国政府的总理干一个月都不一定能
拿这么多。幸好是德国基金会赞助我读书,否则我在那里根本无法立足。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还没有这么突出的买房问题,那时住房还没有商品化,而是由工作单位根据各项条
件统一给职工打分,排队分配住房。由于粥少僧多,一碗水很难端得平,所以大家意见很大。1996 年我回国以后,
中国的住房制度开始改革,工作单位不再分房子,我们有了住房公积金,实行贷款买房。记得刚开始,感觉北京
的商品房简直是天价:1 平方米竟然要 1 000 元人民币左右。天哪!这房子太贵了,我肯定买不起;后来涨到了
1 平方米 5 000 元,我更买不起了;再涨到 10 000 元时,我真的买不起了;等听到房价涨过 15 000 元的时候,
我基本上没有啥想法了。
房价对很多人来说,跟我一样,似乎永远追不上。可到了 2007 年,房价竟出现短期两三倍的暴涨,这是为什
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照这样涨下去,那些普通收入的打工族们,他们什么时候能买上房子呢? 前两年,
我讲课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到处去普及宏观经济知识。我到过新疆、内蒙古、兰州、南宁、北海、深圳、珠海、
苏州、杭州、宁波、上海、南通、济南、青岛、郑州等许多城市,每到一处,每讲一次课,都看到这个地方变化
最大的是房价。前年一个价,去年一个价,今年又是一个价,所到之处房价都在翻番往上升。

第 2 节:第一章 房价为什么一涨再涨?(2)
两年前,在南宁市中心地段非常好的邕江两岸,特别漂亮的水景房才 1 000 多元 1 平方米。当时在课上我就
对大家说:"这个价格太便宜了,大家可以买。"结果我第二次去的时候涨到 2 000 元,第三次去的时候涨到 3
000 元,前不久再去时已经涨到了 4 000 元。有人问我说:"这样的房价我们还要不要再买?" 新疆也是如此。
2006 年 10 月我在乌鲁木齐市询问房价,他们说:"不贵,2 000 元左右。"2007 年我给全国矿业老板讲课的时
候,有一个新疆学员说:"我们乌鲁木齐市的房价已经涨到了 1 平方米 4 000 元。" 我只想跟大家说,这两年走
遍祖国大江南北,每当我第二次再回到那个城市的时候,那里的房价就又涨上去很多。不是一个地方涨,而是全
国房价都在涨。就连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东胜市也盖了很多房子,我到那儿去看的时候,当地的房价还在飙升。所
有这一切说明什么呢?它说明了一件事:中国人对住房的需求太旺盛了。
我在清华大学给 MBA 上课,经常举办沙龙,大家聚在一起探讨中国经济发展问题。2007 年,我们的沙龙选在
北京什刹海的游船上,畅谈中国楼市问题。一位研究生说,在武汉有个房地产开发商,2007 年初卖 3 000 元 1
平方米,结果一开盘就一下子卖光了。老板拍着大腿说:哎呀,卖亏了,卖亏了,下次开盘一定要卖 6 000 元。
3 个月之后开盘就卖 6 000 元,结果刚开盘一下子又卖光了。老板又拍着腿说:哎呀,卖亏了,卖亏了,下次开
盘卖 9 000 元,结果 9 000 元开盘又一抢而空。老板最后发话说:这房子咱先不卖了,2008 年一开盘就卖 13
000 元,把价提得高高的,涨得让谁都买不起。没关系,反正这房价还得涨。事情虽然说的是武汉,但在北京、
上海、广州、深圳,包括成都在内,房价就是这样一路涨上去的。
为什么呢?因为地不好拿了,太贵了,前面卖的房子本钱都收回来了,后面又没房卖,把房价挂高点,卖不
掉算了,留着以后慢慢卖。结果是提一次价不够卖,提两次还不够卖,最后提到买房人实在买不起的程度。只要
地产商前面赚够了,管你爱买不买。结果就是,附近的地产商一家比着一家卖。你看隔壁都卖这么高了,而且他
拿地的成本也高,估计建好房子的成本得比我现在的卖价还要高,我得再涨点。
就这么一家比一家,一家赶一家,"离谱"的房价就这么给推上去了。而买房的人呢?3 000 元没买,6 000
元后悔了;6 000 元没买,9 000 元更后悔。再不买,真的涨到 13 000 元了!这只是举个例子,但这一轮轮房
价基本上就这样涨起来的。
问题是,房价这么一轮一轮涨,真的有人要跟,真的有人要买,这一涨再涨的办法这么好使,为什么 5 年前
或 3 年前楼市疲软的时候,不用这办法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有人愿打有人愿挨,而且还挨得起呢?
我研究的是宏观经济,一直关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从 2003 年中国经济开始提速的时候,政府就已经意
识到,以前协议转让土地的做法存在问题。第一是地价太便宜,吸引了大量追逐暴利的资金杀入房地产市场,会
刺激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第二是地价太便宜,意味着谁能接触到掌握批地权力的人,谁就有条件优先
拿到地,会刺激大量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滋生大量违法乱纪的案件。第三还是地价太便宜,不能充分体现在经
济发展过程中,土地作为已经市场化的重要生产要素,不能公平地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应有的价值和价格。
在中国,《宪法》规定土地属于国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大量土地以这种便宜的协议转让形式流入少数地产商
名下,实际是对公众利益的变相剥夺,这既不符合经济和市场规律,更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第四仍然是地价太
便宜,直接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反过来说,政府也应该搭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而政府能拿到的就是财政收
入。目前财政收入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税收,还有一部分是土地出让金。而卖地,则被指责为推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第 3 节:第一章 房价为什么一涨再涨?(3)
总之一句话,不能再这么便宜卖地了。
于是,便有了《国六条》、《国八条》等限制土地供应和规范地产发展等政策措施。最重要的是 2004 年的 8
月 31 日,这是所有地产开发商最难忘的日子。2004 年 4 月,国土资源部、国家监察部联合出台了 71 号令-《关
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8 月 31 日是协议出让经
营性土地使用权的最后期限,之后所有建设用地都必须通过土地招、拍、挂的形式进行出让,就是要实行招标、
拍卖、挂牌。同时,已经获得土地的开发商,如果尚未付足土地出让金的,必须在 8 月 31 日前补齐,方能办理土
地证或再行转让,且须在两年内动工,否则政府可有权收回。
这是中国土地政策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而这个转折又不得不转。
应该说,当时政府的意图很清楚,就是要抑制地产商的投资热情。土地价格高了,银行贷款难了,地产商自
然就望而却步了。或者说,你买地建了房,价格高了大家买不起,按揭贷款首付相应提高,买房也难了。你卖不
出去,自然就不会一个劲儿拿地、一个劲儿地贷款、一个劲儿地建房了。
没想到,2003~2007 年,政府年年出台新政策,年年试图调控房价,结果是出台一个政策,房价就涨一轮,
再出台一次再涨一轮,涨到今天,所有没买房的人都在"望房兴叹",房价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为什么明显的是打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可房价却越打越高,为什么出台这么多的政策却不见效呢? 究竟是什
么人那么有钱,把这么多、这么贵的房子买下来? 是中国人的钱,还是外国人的钱?是富人的钱,还是穷人的钱?
是银行的钱,还是百姓找银行借的钱?是什么人在这么高的价位上买房?从哪儿来的钱买了这么高价的房子? 今
天回过头来看,应该说是政府低估了市场的需求,甚至过于低估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短期需求。
既然土地政策紧缩、银行信贷紧缩,那么明显的一个信号就是,从市场心理预期的角度来讲,房子的市场供
应量会相对减少。而商品的供应量一减少,或者说产生了稀缺,那能不能成交、价格会不会上涨,就要看需求了。

13 亿中国人对房子的需求之旺显而易见。问题是,这 13 亿人口中有多少想买房的人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
是指:有需求,但同时又有支付能力。这里还有一个要点,就是时间。即使有支付能力买,还要看人们愿意在什
么时候买,是愿意趁涨价时买,还是等跌价时买,还是判断该出手时就出手,立即购买。
中国的银行里放着 20 万亿人民币居民储蓄,20 世纪 80 年代有人就把它比喻成"笼中虎",生怕有个风吹草动
它一下子跑出来,什么都得涨。结果好多年这"虎"没动静,于是大家找原因,发现了"二八"现象,就是所谓 80%
的存款掌握在 20%的人手上,而剩下的 80%的人只掌握着 20%的存款。哦,原来是这样,闹了半天这"虎"不咬
人。80%的人只掌握 20%的存款,弄不出多大动静来,这就叫做有效需求不足。既然口袋里掏不出这么多钱,那
么再想买也买不成。所以请放心,如果价格过高,这生意就没法做了。
不曾想,在中国经济市场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一些账不是关起门来查查银行报
表,看看统计公报就可以算清楚的。

第 4 节:第一章 房价为什么一涨再涨?(4)
第一,民间资本是推高房价的首要原因。
在地产市场,首先敏锐地嗅到商机的,是那些江浙商人,尤其是温州人。我清楚地记得,在宏观调控开始时,
为防止投资过热,电力、钢铁、石油、煤炭等几个重要的投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关上了大门,只剩下两个投资领
域是敞开的:一个是股市,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由于 2003~2004 年股市仍然在一路下滑中,于是地产几乎成为唯
一一个民营资本可以大规模自由进出的投资领域。这些投资人买房并不是自己居住,所以他们必须考虑何时退出。
而退出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要能涨上去,有得赚才能退出;另一个是涨上去还要有人愿意接手。
要涨上去很简单,就是用相对充裕的资金去追逐相对稀缺的房子,价格就上去了。原因很好理解,建房的速
度不可能有聚钱的速度那么快,所以大量资金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制造房源稀缺,制造价格上涨,于是有了大章
小报常常报道的"炒房团"。而后来的购房者愿意以更高价格接手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房价不停地上涨,3 000
元时不买,到 4 000 元就后悔;4 000 元时不买,到 5 000 元就得赶快买了。
所以,在政府宏观调控开始两年效果平平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民间资本的力量不在调控范围内,
也就是说没法调控。第一是性质无法调控,因为自有资金自由支配;第二是规模无法调控,因为谁也不知道民间
资本到底有多大,有多少现金是放在地窖里银行看不见的,这还不算那些地下钱庄。
这时,我们就已经感觉到有点"藏富于民"的味道了。
如果说民营资本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国际资本跟进之后,房价就有"洛阳纸贵"的感觉了。
第二,境外资金进入是推高房价的次要原因。
2005 年,随着中国汇率改革,人民币兑美元从 8.27∶1 开始升值,到 2008 年已升值 17%以上。在这个过程
中,境外资金非常清楚在一个国家货币升值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因此巨量资金疯狂涌入中国,来搭人民币升值
这趟快车。
资金会疯狂到什么程度呢?有人甚至提出这么一句口号:"坚决买入人民币!坚决买入人民币资产(包括垃圾
资产)!"于是我们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地,都有境外机构用数亿数十亿的资金,把整栋整片楼盘买下。他们看
到了人民币升值,更看到了人民币资产的升值。房产是最典型的人民币资产。
从 2005 年起,境外那些大资金看准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个机会,开始登陆中国内地、登陆中国香港,把手
里的美元、欧元、澳元、英镑、日元换成人民币,这些资金进入楼市楼市涨,进入股市股市涨,买个煤矿煤矿涨,
买个金矿金矿涨。所以,热钱涌入中国的一个目标,就是赌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则不断颁布政策限制外资进入
楼市、限制外资进入矿产资源、有节制地审批 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进入股市。
但是,只要机会存在,很多境外资金就会想尽办法绕过政府监管和政策的限制,或者躲在合法身份者的背后
参与进来,甚至直接通过地下钱庄进入市场。仅广州而言,2007 年半年楼市上涨 50%,有公开报道称发现 3
000 亿美元通过地下钱庄"袭击"了广州楼市。
然而,人民币升值势不可当,人民币资产升值也势不可当,这才是人们买房的真正原因。
第 5 节:第一章 房价为什么一涨再涨?(5)
第三,股市资金是推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如果嫌境外资金来得不够猛、不够快的话,那股市资金就成为推动房价迅速上涨的第三股重要力量。到 2007
年 5 月,股市已经翻了好几倍,第一波赚足钱的人在股市暴跌的"5·30"之前逃离出来。北京有个做地产的老板,
在"五一"节期间一天内接到 5 个朋友打电话来买房,那时他的房地产项目已涨到 2 万多元 1 平方米了。
第四,地价暴涨也是推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境内和境外数家房地产商参与本来已经火暴的土地市场"招拍挂",疯狂拿地,"地王"纪录在全国各地频频刷
新,已经建好的楼盘比着隔壁刚拿地的开发商的成本一算,我这房太便宜,不行!随便找个理由先捂几天,要么
说销售证没拿到,要么称需要预约,先捂它几个月再说。等项目一开盘,50%的价钱上去了,甚至还有翻着倍地
就上去了。股市赚钱太容易的时候,买房跟买白菜萝卜一样,反正钱像白赚的,买房价格不管多高都不在话下。
第五,银行 20 万亿居民储蓄被撬动,是房价上涨的最后一个原因。
这么高的房价总得有人接啊!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基本是在民营资本、境外资本、股市资本一轮又一轮的推
动下,楼价一涨再涨,最后老百姓憋不住了,还是赶快买吧!再不买,谁知道明天又该涨成什么样?于是,20 万
亿存款终于松动了,当然不是全部。
以前中国人如果有了钱,他们有理财的途径吗?股市这么低迷,大家只能把钱放在银行里,一是大笔现金放
在家里不踏实,二是没有什么别的理财产品,拿着人民币做不了任何的事情。结果楼价一路猛涨,这时银行的 20
万亿居民储蓄存款再也按捺不住了,所有的人都在想,与其把钱放在银行里,不如拿出来买房,以后房价肯定涨,
而且涨得非常快。当每一个人都这样想的时候,还有多少人的钱能在银行里待得住? 于是大家就看到 2007 年很
多楼盘一开盘就销售一空的盛况:连夜排队,电脑摇号,跟股市打新股中签一样,摇中号才有资格选房。你有钱
怎么样?没房!需求可以一夜之间就爆发出来,只要把银行里的钱提出来,只要把股市里的钱挪出来,只要把国
外的钱汇进来,就能流进楼市。但是,一夜之间能盖一栋房子吗?当然不能。地产商需要先买土地,然后去做规
划,再找银行贷款,才能盖房,最后才可以销售,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钱多货少,结果就是一个字-涨! 如果钱太多、货太少,就是两个字-猛涨。
这就是过去两年来我们看到的房价为什么一涨再涨,而且是猛涨的主要原因。
现在问题出来了,这最后被撬动的储蓄接到楼市的最后一棒了吗? 股市已经暴跌了,房价真的会下跌吗?

第 6 节:第二章 房价会出现拐点吗?(1)
第二章 房价会出现拐点吗?
房价究竟向上还是向下?这要看对房子需求量的大与小,还要看房子供给量的多与少。没买房的人希望房价
跌,买了房的人希望房价涨,那么房价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房价当然是由房子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房价会在
2008 年出现拐点吗?我国的房价究竟要走向何方? 现在的问题是,房价是否会掉头向下?如果买房的话,自己
是否会接到楼市的最后一棒?如果没买房的话,是否应该持币待购? 房子是商品,是商品就有价格。价格由市场
供求来决定。
要看房价是否出现拐点,先来看"供"。
前面提到,房价推高的一个主要内在原因,是因为土地实行"招拍挂"交易后,地价升高了。
土地价格为什么高? 因为土地是稀缺资源。
土地资源为什么稀缺呢? 我国有 13 亿人口,1996 年中国耕地面积为 19.51 亿亩,而到 2005 年仅剩 18.3
亿亩。2003 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 1.43 亩,2005 年下降到 1.4 亩,不到美国的 1/6,不到俄罗斯的 1/8,不到
加拿大的 1/15。中国不到世界 10%的耕地要养活世界人口的 22%。
是吃饭重要,还是住房重要? 是活着重要,还是活着舒服重要? 所以,国土资源部正研究如何死保全国现
有的 18.27 亿亩耕地面积,到 2020 年确保 18 亿亩耕地底线,甚至为此连 1 600 万亩的退耕还林计划都中止了。

那么,城市的土地资源变得有限了,卖一块就少一块。大家当然要说了,我一定要现在把这块地争下来,如
果争不下来,明天这块地就要涨价。我要是地产商,手上有钱没钱都要千方百计先把地拿下来,否则会面临和买
房人一样的问题,无地可买、无房可卖。当所有人都这么想,地价就炒成了天价。每当一块土地"招拍挂"时,房
地产商们就会争相举牌,都要把这块地抢下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之前到过四川成都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人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可以喝着茶水摆着龙门阵,那里的麻将桌一
字排出几里远。成都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居的地方"之一。成都人生活节奏慢,让人感到生活得很惬意。可是
2007 年在成都的一次土地拍卖会上拍出了天价,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成都人优哉游哉的生活。
在成都市中心,有一座旧的成都百货大楼被拆成平地,共有 82 亩。这里是黄金地段,把地平完之后,政府就
想把它拍卖掉。当时很多人都盯上这块地,包括香港的和记黄埔,这是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地产公司,他们早就盯
上了,并且做出土地规划。等到拍地那天,国内外知名地产商都来了,现场热闹非凡,所有人都关注这块地要拍
出多少价来,所有人都在争。这块地起价 2 000 万人民币 1 亩。刚开始是国内地产商们举牌,叫价到 4 000 万时,
国内地产商都不再举牌了。这时香港 6 家房地产商就开始了激烈的争夺,他们都想争到这块地。价格一直往上叫,
4 000 万、5 000 万、6 000 万、7 000 万、8 000 万。叫到 8 000 万时,全场都静了下来,大家屏住呼吸,
环顾左右,看谁敢在这么高的价位上继续叫价,直到最后 8 800 万一锤定音。结果,这块地被香港九龙仓地产商
拍走了。九龙仓击败了"同台演出"的华润置地(1109.HK)、和记黄埔(0013.HK)、新鸿基地产
(0016.HK)、太古地产(0019.HK),还有信和置业(0083.HK)。
根据市政府规划,成都百货地块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44 万平方米,要建成集大型商场、星级酒店、写字楼、
高档娱乐和餐饮场所为一体的超级商场,甚至将成为成都的新地标。除了支付地价 72.4 亿,最终得主还需要投入
40 多亿元,而且必须在 8 个月内动工,3 年半内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么简单算算,每平方米的成本得多少?加上
利润又是多少呢?最后该卖多少钱一平方米呢?尽管市场传言最后的拍地者实际可能不需要支付那么多钱,但无
可争议的是,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这场交易本身。所有成都的其他地产商会想什么呢?购房者又会怎么想呢?
这给其他地产商一个太好的看涨理由:你看,九龙仓将来会卖多少钱?我该卖多少呢? 这给太多购房者一个太大
的刺激:现在再不买房的话,等"楼王"建好了,其他房价比着涨的时候买,更惨!就是这样的一个思维逻辑。

第 7 节:第二章 房价会出现拐点吗?(2)
看到土地供应,楼房供应该是这个样子。让我们再看需求。除了前面谈到的近似集团作战的买家,再看看市
场本身的主体需求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是资金实力很强的群体,主要是成功的私营企业老板、境内外上市企业高层主管、大型国企高层主
管、政府部门的实权人物、城市高级白领阶层,他们不仅有第一套居所,多数还有第二套居所(如别墅、度假村
等)的需求;不仅有多处居住需求,还有购置多套房产的投资需求。
第二部分是 30~40 岁已经成家立业尤其是有孩子的群体,他们努一把力,掏出多年积攒的家底,再找父母亲
朋借点,勉强凑齐首付款买下一套中价房,之后每月努力还贷供房,生活也相对安定。
第三部分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出生的这批人。他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比父辈优越的条件下,他们
有住房的需求。现在中国二十多岁这一代人,是需要房子,甚至是好房子、大房子。他们要成家,他们更有自己
独立的生活和思考,更能适应贷款消费的生活。
第四部分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将有两亿到三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来。
他们有住房和租房需求,需求更强劲。如果这两三亿人口都转移到城里来,就相当于多出一个美国、多出两个日
本、多出两个俄罗斯。这么大的需求规模得需要多少房子才能满足供应? 所以,中国的国情很特殊,人口多,无
论对什么东西的需求后劲都源源不绝。简单算算我国住房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看看拍卖成本那么高,就会知道
这个房价的长期支撑点在哪里。
但是很多分析评论说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也说了,我国房价与居民收入的比例要比世界上其他
国家都高。话是没错,但这话不是好多年前也在说吗?为什么房价还是这样一路涨上来? 中国的问题只要一平均
就太特殊了,如果平均值里面有 10%的人口误差,就能差出一个日本、差出半个美国来。既然是全球化,无数境
外有钱的人进入中国买房,这些力量计算到平均收入里面去了吗?这些数据可以忽略不计吗?买房人是按照平均
收入水平来买房的吗? 这里无意说房价就是应该涨,但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这是不可阻挡的市场力量。如果是
按照这样的平均计算来代替我们对房价的判断,那有谁买对过房吗?你永远都不敢买!但它似乎永远都在涨! 话
说回来,即使撇开人均计算上的一些方法问题,假设我们承认这么一个高危的现实,如果要找两个方法力图降低
这个比例,那就是:一是把房价降下来,二是把收入提上去。
这两个中哪种可能性大呢? 把房价降下来,说起来轻松,现在来看,土地成本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块,建筑
成本也有一块,房地产商的利润要有一块,没有足够利润商人不干,所以想让房价降下来其实很难。
我们谈到土地价格是怎么抬起来的,现在想降回去,怎么降?便宜的土地该卖给谁?还有那么多虎视眈眈的
资本大鳄没有拿到地,怎样才公平?其实土地拍卖是相对公平的,价格由市场供求说了算,高就是高,只要有人
买你也没办法。如果一块位于市中心的地谁都买得起,难道就公平了吗?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怎么公平地使用
这块公平拍卖收回的资金,这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 8 节:第二章 房价会出现拐点吗?(3)
既然房价在哪个环节都不容易压下去,那剩下的办法就是把人们的收入提上来。
收入能提上来吗?现在你是否觉得加工资很难?那 5 年前、10 年前呢?那时候加工资就容易吗?今天的收入
跟你 5 年、10 年前相比如何呢?继续想下去,那么 5 年后、10 年后的工资呢?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到 2020 年中国 GDP 目标翻两番,到时你还会是今天的收入水平吗?那时你再回过头看今天的房价,会有什么感
受? 谈到收入,就会逐渐引出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人说:"表面上看没错,收入是增加了一点,但物价涨得更
厉害啊!"对了,这种现象叫什么?这叫通货膨胀。
如果 10 年前你有 10 万元,你以什么样的方式保留到今天最划算?存款?买电视?买冰箱?买汽车?买柴米
油盐?很显然,这些方式都赔了,因为 10 年前的 10 万元如果能买套一居室,今天大概只能买间厨房。冰箱、电
视都降价很多轮了,柴米油盐又搁不住。那你这钱搁在哪儿不但能保值,而且还"大赚"了呢?
一个是股票,一个是房子。
但是,有些股票都跌到 ST,甚至退市了。所以最保险的,就是买房子。
大家都知道,我国物价指数还在向上升。物价指数代表什么?它代表一国的通货膨胀率。当物价指数涨到
8%,我们就说通货膨胀率已经到了 8%;当物价指数涨到 10%,我们就说通货膨胀率是 10%。在通货膨胀率不
断上升的情况之下,买房合适吗?就是还完银行贷款的利息,不还是赚吗?房贷的利息如果是 7%,物价指数也是
7%,那你还银行的利息不正好就是通货膨胀率的那部分吗?其结果就是你没有还利息,因为利息率抵消了通货膨
胀率。因此,买房确实可以抵抗通货膨胀。
房子不仅有居住价值,它还有投资价值,更重要的是还有抵消通货膨胀的作用。房子是一种极特殊的商品,
明白这一点,对大家深入了解需求会有帮助,而不是总陷在抱怨当中,陷在看不懂当中,一次又一次地期待价格
下跌,等真跌了你又不敢买,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看着房价一涨再涨。
至于像 1993 年的海南和广西北海那样,房价涨得太高了,大家拿着银行的钱炒、拿着国企的钱炒,最后炒过
头了,那不叫地产"大爆发",而是"大爆破"。那种情况我们要另当别论。
分析完供求,再回头来看,上一章谈到刺激本轮房价暴涨的几大短期因素有没有消退。
一是民营资本。如果说房价高了,它们会去哪里?水电煤油矿基本进不去,难道是暴涨暴跌的股市?难道是 1
000 美元 1 盎司的黄金?难道是 1.5 以上水平的欧元?它们要进去吗? 不是地产有多好、多便宜,关键是这么多
资金实在是无处可去,总不能一麻袋一麻袋地把钱捂在地窖里。即便可以如此,它们也怕等有天拿出来的时候发
现,买啥啥都涨了,不划算。
二是国际资本。它们跟民营资本面临差不多的问题,但它们相对而言多一个股市渠道,它们胆子大些,经验
多些,但这不妨碍它们进入楼市。因为它们的钱实在太多,要想搭上中国经济的快车,搭上人民币升值的快车,
能抬腿的机会就这么几个。
三是股市资金。2008 年楼市突然发呆了,为什么?股市暴跌了,"容易钱"、热钱的力量少了一大块,被套在
里面的人到处找钱解套,哪里都缺钱,人们无暇顾及楼市。
四是居民储蓄。截至 2007 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 17 万亿人民币,大家觉得还有撬动的空间吗?
供给分析了,需求分析了,内因分析了,外因也分析了,读到这里,大家会看到除了股市喘了口气,其他导致房
价暴涨的因素一个也没退场。换句话说,下一次撬动地产的着火点,很可能是股市再次大起。我们会看到一批新
富,他们买房子还会像买萝卜白菜一样。
当然,你也有可能是其中一个,但更多的可能,是你"集资"给了别人。

第 9 节:第三章 面对"天价房"怎么办?(1)
第三章 面对"天价房"怎么办?
房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过去你觉得房价贵,今天你觉得房价更贵了。全国人民甚至包括全世界人民在
内,都会觉得房子贵,收入水平永远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即使房价下跌 30%,你还是买不起;就算买得起,
这时你也不敢买了。面对"天价房",我们该怎么办? 看到境外资金在成都疯狂拿地,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香港
地产商们拼命争这块地?为什么他们以 8 800 万元 1 亩的天价把这块地抢到手?难道他们不觉得这块地价高吗?
难道他们脑子出什么问题了吗?他们在香港生存,那里是百年来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的市场经济,而且他们也经历
了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大家知道,那年香港房产价格从非常高的点位暴跌,原本一套 100 平方米的房子 1997
年时可以卖到 1 200 万港币,但亚洲金融风暴来临时,骤跌到 400 万港币。
这些香港地产商经历过香港的风风雨雨,走到今天,他们是激烈竞争后剩下来的大地产商。九龙仓地产商能
把这块地拍下,难道他们没经历过金融风暴吗?难道他们没看过房价向下跌吗?难道他们没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破
裂的惨状吗?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其实他们很清楚,毕竟他们是在市场机制下成长起来的。
这又让我回忆起自己出国时的感受。
我 1991 年公派德国读书,几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租房的价格远远超过吃饭。我租房要花 400 马克,吃饭只
要 200 马克,剩下的钱还可以去旅游。
2006 年,也就是回国 10 年后,我又一次去欧洲。我在伦敦住饭店一晚上需要多少钱?150 英镑,合人民币
2 000 元。在法国,住饭店一天也要 150 欧元,也合人民币 2 000 元。
大家知道,伦敦的房子都比较古老。战后他们基本没盖什么新房,但那里每一间挂牌出售的房子,我一看都
是天价。房价太贵了,这是我在国外最深刻的感受。
回到北京一下飞机,大家猜一猜,我第一个冲动是干什么?就是告诉自己有钱一定要买房子。为什么?因为
伦敦 30 年的房价都从来没有降过,这么旧的房子还卖这么贵。香港 1997 年房价固然跌了这么多,但到 2007 年,
房价又全都涨回来了。
如果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想问大家,一个国外的大老板,比如一个瑞士的银行家,一个美国的银行家,
像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美林证券等这些国际大投资银行家,他们来到中国,他们认为中国的地价贵吗?中国
的房价贵吗?如果他们认为合适的话,他们是否把钱投到这里来呢?所以,我以普通百姓的眼光,到国外走了一
圈回来才觉得,如果我有钱,一定要买房子。我这样想,那些国外的人怎么想?他们怎么看?他们觉得今天北京
的房价贵吗?今天上海的房价贵吗?今天深圳和广州的房价贵吗?10 年以后,这些城市的房价还会是今天这个价
格吗? 我一直这样说,北京不仅是北京人的北京,也不仅是中国人的首都,北京是全世界人民的北京;上海不仅
是上海人的上海,上海也不仅是中国人的上海,上海是全世界人民的上海,只要谁出价高,那里的房子就可以卖
给谁。如果你去过香港,再比一比上海,你就会知道香港的房价和上海的房价有没有落差?如果有落差的话,香
港这么旧的房子还可以卖这个价,那上海新建的房子,这么好的房子该不该值这个价呢?如果外国人看明白这个
问题,如果外资看明白这个问题,如果出国以后开阔眼界的人都看明白这个问题,如果中国的有钱人都看明白这
个问题的话,我想问一句,他们会干什么?他们要不要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呢?他们要不要把钱押在房产上呢? 面
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情况,面对今天在老百姓眼中天价的楼市,政府该怎么办?投资商该怎么办?老百姓又该
怎么办呢? 政府怎么办? 现在老百姓骂地产商黑心,地产商说我没办法,谁叫地价那么高? 那么地价能降下去
吗?地价应该降下去吗?政府愿意让地价降下去吗? 我们应该看到,自从"8·31"招拍挂大限之后,中国土地价
格的"福利"时代就像职工福利分房时代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一个便宜的地块究竟该给谁,民营?国资?外资?
谁也没法解决。

第 10 节:第三章 面对"天价房"怎么办?(2)
2008 年 3 月,一位高级领导受贿 1 600 万元被判死缓,其中超过 1 500 万元是收受地产商的贿赂,而国土
资源部同一时间公布的"百日行动"成果,有 2 700 多人因地获刑。
因此,土地操作透明、公平、公开,这是大势所趋。
今天在土地供给这个问题上,是房地产开发商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一个相互博弈过程。地方政府拍高地价,它
就可以多拿钱。地方政府拿到钱之后,还要跟中央政府去分这笔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也在博弈。
卖地的这笔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分。所以,当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希望我国的房价不要涨的时候,
可地方政府却不希望房价跌,因为拍地的钱可以解决它所有的事情。地方政府有好多事情都靠拍地的钱去办,比
如,地方城市要修路,要建设公共设施,还有基础教育、补助大学等等,都得由地方财政出钱,卖地变成了地方
政府第二财政收入的来源。这笔钱的多少对地方政府很重要,所以房地产开发商希望地价能够低一点买到,可地
方政府希望卖高价,而且各个地产商之间又在相互竞争,导致一块地价越拍越高,才会喊出天价。但是地价的高
低并不是地方政府的意志能决定的,各个房地产商都在争,争来争去就把一块地价给抬上去了。
那我们说,在房地产开发商之间,有内地的房地产开发商,有香港的地产老板,还有国外的地产老板,他们
都来竞争这块地,看谁最终出价高。房地产商之间也在进行一场博弈,现在是境内房地产商跟境外房地产商在博
弈,看究竟谁有钱能把一块地拍走。
所以,有房地产商跟地方政府的博弈,有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有境内地产商和境外地产商的博弈,
那么这一块地价当然越拍越高。这就是我国地价居高不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土地稀缺,拍一块就少一块,
这谁都明白。今天拍到手,明天就会涨,大家都这么想,所以地价越拍越高。地价高了,房价能不高吗?房价高
了,买房的钱能付得不高吗?这是一个正常的原因。
问题的关键不是阻止政府拍卖这么高的地价,而是应该探讨政府拿这些高地价的收入干什么。
土地归国家所有,就是全民所有,那政府就没有理由代表全民贱卖这些土地。土地既然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
生产要素中开始流转,就应该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的价格,这也是正常的。这些收入流进了政府腰包,政府
又应该怎么花才能代表全民利益呢? 总不能按人头分配吧?因此是否有办法来考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 政
府是否可以考虑这样做:买不起房的人很多,政府把高价卖土地得来的钱建一个基金,去补贴住房的弱势群体。
这笔资金可以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可以用于廉租房补贴,也可用于道路建设。因为城市中心的土地资源太有限,
太贵了,这些土地也应该发挥它应有的商业价值,贵一点是应该的。那么土地不够,只有通过修地铁、修轻轨,
向城边、城外,甚至卫星城要地。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收入也不同,意味着每个人的时间价值不同。收入高的人住在离城市中心近的地方,节
约交通时间,他为此而支付高额房价,这是符合资源合理配置原理的。今天的中国,给了每个人公平的竞争机会,
是一件幸事。饲料大王刘永好当初也卖过鹌鹑蛋,很多网络富豪也出身贫寒,每个人靠公平竞争和努力去改善自
己的生活,这是理所当然的。

第 11 节:第三章 面对"天价房"怎么办?(3)
政府的责任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给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不能说你今天是穷人,你就永远是穷人;你今天没
房住,你工作能力差、收入差,就永远没房住。
政府就是要解决公平问题,要加强转移支付。土地收入、税收都是这样,从相对有钱的人那里收来钱,转移
支付给那些穷人,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可以通过办教育、修路、建经济适用房来实现。
当然,我们希望专款专用,也是师出有名,否则大家都问这笔财政收入干什么去了?关键是让经济适用房有
制度和资金的双重保障,同时也适度抑制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不要觉得这块土地拍卖,财政收入一上来,就可
以干这个干那个了,可以去修巨型广场,建豪华办公楼。即使我们无法要求地方政府把地价压下来,也没有必要
把这个价格千方百计炒上去。老百姓眼看着房价涨,财政收入跟自己没关系,生活负担还一个不能少,能不抱怨
吗? 中央政府确实想控制房价,但只是一相情愿。地方政府不愿意,这里涉及地方利益问题。有一年中央政府宏
观调控,下了好几道"金牌"都不见效,结果有一阵突然效果明显了,一打听,三个地方负责人一撤职,马上见效。
这也是中国今天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政府,说到底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当好裁判,做好转移支付的工作,这是政府的天职。
比如说政府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还上浮利息,这就很有成效。既然你已经有一套房住了,再买就属于投资,
提高购置门槛是对的。因为这个领域已经过热,政府宏观调控不鼓励热上加热,否则泡沫推高了,一旦破裂,大
家都会成为受害者。如果出现像美国那样的次贷风暴,我们将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2007 年美国发生次贷风暴,
就是买房人还不上银行的钱,连锁反应之下便出事了。美国房价已经跌去 30%,全世界金融业跟着大受牵连。中
国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我们要防微杜渐。所以政府应该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这是宏观上的考虑,不能只
以地产商利益和购买者的利益来衡量。
出现这种情况,政府不管不行,不管地产商有多少个不愿意,这是事关全局的利益。如果泡沫膨胀起来,破
灭了,即使老百姓埋单,最后还是要政府来收摊子,政府要挨骂的。美国政府今天在收摊子,动辄上千亿美元注
入市场,就是怕出现"雪崩"。由此可见,美国经济再发达,也不能逃脱市场的规律和力量。
投资人怎么办? 每当夜晚走在大街上,看到高楼林立,看到五彩缤纷的夜景,我会想,没有这些房地产商们,
我们不会有今天这样繁华的城市,不会有这样的投资环境。在这些绚丽的城市中,地产商贡献了他们的辛勤与智
慧。房地产这个领域,是中国经济在二三十年经济增长中的一次历史性机遇,被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我们这一代
人可能建完了过去几千年无法完成的房屋总量。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中国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直观印象。
你去欧洲、美国看看,还有像我们中国这样快速度建房子的吗?没有了。这些所谓发达的国家或者城市已经
归于平静,几十年来基本还是那个样子。而中国正在热火朝天,百端待举。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一定要有人
去抓,抓住是对的。但是,我们也不可以超载,更不可以透支未来,不能没有防寒冬的意识。

第 12 节:第三章 面对"天价房"怎么办?(4)
大家知道,天津有一个做房地产的顺驰公司,那是孙宏斌 1994 年成立的一个小公司。1998~2002 年,他在
天津发展了三十多个项目,成绩也就一般。但在 2002 年国家出台了"招拍挂"政策之后,他从天津走向全国,到
处买地。他所到之处,不管多高的地价,他都高价拍下。当时他手里自有资金只有 10 个亿,竟然拍下价值 60 亿
人民币的土地。在 2002~2003 年这一年之内,他手里的土地就储备到 1 200 万平方米,仅长江三角洲一带就有
4 000 平方米。顺驰公司从一个地方的小公司摇身变成全国性大公司,储备土地的规模大出太多太多,引起了外
界的质疑。顺驰凭什么只用这么少的钱,却买了 60 亿元的土地?他的钱从哪儿来的?他到底有什么目的?为什么
把地价炒那么高呢? 后来,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开始实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陆续上调,银行对地产领域就越来
越谨慎,甚至有的地方都不给贷款了。这时,顺驰公司的资金链马上出了问题,他欠银行太多的钱,当银行要强
制收回贷款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大约支撑到 2006 年,资金链条终于断掉,再借新债已经还不上旧账了。所以,
孙宏斌只好和香港的一家公司签约,卖出自己的股权。现在对方公司占顺驰股份的 94.7%,他自己只剩 5.3%。
2006 年正是中国楼市大起、房地产大起的时候,这家公司竟倒在了大起之前的这一瞬间。为什么?只因为他
买地太多了,找银行贷款的规模太大了。当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出台时,他扛不住了,只能倒下。
然而,顺驰的教训并没有给地产商们足够的警示,短短两三年过去,到 2008 年,同样是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
房价的暴涨刺激了更多地产商疯狂扩张。
据 2008 年 4 月《华夏时报》报道显示,某家大地产商在 2007 年频频成为地王,储地暴增 8 倍,达到 4 580
万平方米;而截至 2008 年 1 月,这家地产商未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超过 111 亿元,这还不包括向机构
投资者融到的 10 亿美元资金。在 2007 年 9 月,这家公司资产负债率竟然高达 95%以上。而在宏观调控背景下最
容易发生什么事呢?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该公司原定于 3 月 28 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结果临时被叫停。中国
证监会明确表态,对募集资金用于囤积土地、房源,或用于购买开发用地等的 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将不
予核准,这让 40 余家等候 IPO 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感到了透心凉。
全国 6 万多家房地产企业,有多少正在贷款艰难、上市无望、销售受阻的风雨飘摇之中? 这些案例给中国的
地产商们深刻警示:你一定要先掂掂,自己几斤几两,能扛多少斤,不要轻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和决心。
如果你手上太多的钱是从银行贷来的话,你一定要想,当房地产业进入严冬,别说冬天,就是一场寒潮来临的时
候,你不怕被冻死饿死吗?一股寒潮来了你扛得住吗?一旦扛不住,你只能倒下。
大家看好地产行业没错,但你不能过量透支,更不能疯狂扩张。你要控制好自己的贷款规模,加大自有资金
比例,便能够度过一个寒冬,你还有迎来春天的机会。现在不是比谁财大气粗,而是看谁活得最久,看谁能活到
最后,看谁在每一轮经济大起和大落中都安然无恙,最终长成一个大公司,有自己的品牌,有信誉,有资金实力。

第 13 节:第三章 面对"天价房"怎么办?(5)
老百姓怎么办? 说到这里,大家好像反而看不懂了。从前面一章似乎刚看明白,原来房子将来很可能还要涨,
结果一看这章,政府廉价房要出台了,再一看房地产商们艰难成这个样子,这房价不崩了才怪! 是的,这时候很
多人看见大章小报都在报道地产商就要大量破产了,楼市拐点快出现了,地产泡沫要破灭了。果真是这样吗? 同
样是 2004 年的宏观调控,同样是顺驰公司的失败,却并没有阻挡住随之而来的房价暴涨。地产商扩张过度,必然
要遭市场的惩罚,但这与房价暴跌似乎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不过,有人也许会倒下,但也许这正给了有准备
的人以机会。
这里讲个真实的故事,也让大家对买房的未来有一个真实的预期。
2008 年在清华大学新开的 MBA 班上,有一位韩国学生。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亚洲"四小
龙"和"四小虎"都倒下了,韩国也倒下了。我问这个学生:"1997 年你们国家遭受金融风暴的时候,你最深刻的
感受是什么?"他说:"让我感受最惨痛的是我不该贷款买房。"我接着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当时的贷款
利率是 3%,等韩国通货膨胀起来的时候,利率已经到了 13%,贷款买房的人根本就还不上了,还有很多人失业,
更还不上贷款了。身边很多的人把房产交给了银行,只是因为还不上银行贷款了。我的房子为什么没交银行呢?
是因为我爸爸在国外工作,他每个月给我寄 1 000 美元回来,我才够还银行贷款,否则我的房子也早交给银行
了。"我又问:"你买的房子现在如何,房价跌了吗?"他说:"没有。"10 年以后,这位韩国学生的房子没有跌价,
这 10 年,韩国的地产也几乎没有跌过,到现在还是一路上涨。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说房价都在涨,但你自己却很可能"赔",因为你可能因为失业没有足够收入还本,
也可能因利率高涨无法付息。这是两件事。
房价要涨,你要买房,你一定要问自己,我有承受力吗?我找银行贷款,贷多少合适?我能不能还上?当经
济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失业,当利率迅速上升时,我还有还款的能力吗?我买了房后,能不能扛过哪怕
一两年的寒潮期呢? 1997 年我在香港时,看到报纸上登了这样的话:"中产阶级真悲惨,买房置地变成负资
产。"什么意思呢?比如这房子总价 1 200 万,我交了首付 500 万,找银行借了 700 万。等这房价跌到 400 万的
时候,我从银行借了 700 万,银行把它收走拍卖的时候才值 400 万,我还欠银行 300 万。这 300 万就是负资产。
香港 20 万人面临这样的痛苦,这 20 万人主要是中产阶级。
在这里我要告诫大家,在看到机会的同时,永远要会思考如果危机来了怎么办,不要一窝蜂,不要我说看涨
你就跟着买。
尽管如此,还是有太多人希望听听我的建议,于是我在 2005 年 6 月《中国财富》杂志上写了一篇专栏文章
《说房》,当时提出的那些观点,至今也没有大的改变,仍然可以摘录在这里跟读者朋友一起探讨。
假如我是你,我会这样做: 第一,假如我是一个靠工资吃饭的普通打工者,我会首选租房。其一是目前租金
上涨幅度低于房价上涨幅度,甚至由于投资房产的人较多、央产房进入市场等原因,市场可供出租房越来越多,
租金有下降趋势;其二是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防范因为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工作地点变迁、子女入学变
迁等问题带来的固定供房负担。

第 14 节:第三章 面对"天价房"怎么办?(6)
第二,假如我已经积攒够了买房的首付款,有能力还月供了,我会买一套中等房价、交通比较方便的住房。
不过在比较贷款方案时我会选择还款期限较长的方案,原因是尽管时间较长的方案利息负担很重,但我更希望尽
量减轻每月的负担,以应对未来 10~20 年左右时间经济收入的不确定性。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加速增长,通货膨胀也会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
欠债方才是受益方。所以,想要欠银行的钱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世界的银行都怕通货膨胀,因为你还它
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而你的房子越来越值钱。所以,只要每月有能力还贷,就赶紧买。
第三,假如我手上有一笔积蓄,够买一套房,我会一次性买下一套比较容易出租的住房。我不太在乎房价涨
跌,原因在于眼下国内并没有特别适合的其他投资渠道。说白了,我把这笔积蓄用来买房,既可以抵御通货膨胀,
还可以防范自己在其他投资项目上比房产亏得更多。
第四,假如我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我已经身在其中并且有现房在手,我并不一定急于出售。一方面是如果
集体降价回笼资金,其实谁也跑不了;另一方面市场总会有起有落,有落就有起,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仓位",
以保持足够的实力"熬"过这次房价调整可能的时间周期和价格周期。由于中国经济处于一个整体强劲的增长环境
中,外来资金与看好中国的本土资金的巨大不确定性,尚很难断定这次调整和整顿周期的长短,因此持房在手的
地产商不得不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房价涨跌,我个人的看法是,以静态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房价与人均收入比例确实很不合理;但以动态
的眼光来看,人们的收入还处在一个整体的上升趋势当中。但市场的发展常常事与愿违,我们必须以客观的心态
来对待市场房价的涨跌。
这是 4 年前的一篇文章,那时房价也叫得很高了,大家很希望跌,有段时间好几个大地产商都说快挺不住了。
我也希望跌一点,大家心里都好受一点,我能买得起的希望也多一点,但我很清楚这样的情形往往"事与愿违"。
今天的情形与 4 年前何其相似!还是很多人感觉大跌在即,还是那么人心惶惶,但还是很可能机会与你擦肩
而过。
坦率地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尤其是地产和股市,乃至牵连出的其他经济现象,之所以让很多人看不懂,其
中一个关键就是盘子大了,账不好算也就扯不清了。民间那一块,境外那一块,你肯定算不清,也不在政府宏观
调控范围之内,所以既不容易看懂,更不容易控制得住。门外还卧着好多"老虎"没来得及搭上这班车呢。
如果短期有点看不清楚,有点不确定,我们拉长一点就会发现: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在内,都有这种
感觉,就是永远觉得房子贵,收入的价格永远追不上房价。
房价一路飙升,而且越涨越高。5 年前你觉得中国房价贵吗,那时你买得起吗?10 年前你觉得房价贵吗,那
时你买得起吗?好了,现在我要问了,如果你现在没买房,5 年之后你觉得今天中国的房价贵吗?10 年之后你觉
得今天中国的房价贵吗?你会不会倒着向后想 10 年,往前再想 10 年,想了之后你会不会明白一点呢? 如果看到
中国经济大爆发、中国人太多、中国可供建楼的地皮太少、中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很大、中国没有更多适合你
投资保值的渠道,这几个要素基本上已经构成你判断房价的一个轮廓。
现在我们看到当年的"天价房"如今价钱已掉到地板上了,5 年后再看今天的房价,是否会像今天看 5 年前的
房价一样呢?

第 15 节: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1)
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
2006~2007 年,上证指数从 1 000 点涨到 6 000 多点,股市上涨了 5 倍。这两年中国经济一直向好,但好
到企业效益翻了 5 倍了吗?没有。如果企业效益没有好到企业股票这么值钱的程度,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
力量导致了中国股市的这轮暴涨? 回顾中国的股市,从 2001 年 6 月 23 日国有股减持开始之后,就步入整整 5
年的漫漫熊途。2001~2005 年,上证指数从 2 247 点一路跌到了最低 998 点。当时,大家都认为 1 300 点就是
股底了,这也是所有人的心理价位。没想到股指竟击穿 1 000 点,7 000 万股民手里一半多的钱跌没了影,大多
数人都被高位套牢。当所有人对股市一片茫然,大家都在叫苦连天的时候,中国股市竟然绝处逢生了。
2006~2007 这两年,上证指数一口气从 2005 年 6 月 6 日最低 998.23 点涨到 2007 年 10 月 16 日最高 6
124.04 点,净增了 5 倍多。
那我们就要问了:股市为什么经历了长达 5 年的暴跌?难道那 5 年中国经济没增长吗?中国经济明明很好,
GDP 都是以 8%~10%这样的速度在递增,全世界都眼红。难道那 5 年中国企业效益不好吗?明明那 5 年企业效益
都很好,可为什么股市一直都在跌呢? 如果说这两年中国宏观经济好了,难道好到 GDP 也涨出 5 倍吗?中国企业
的效益也涨了 5 倍吗?没有。
中国经济这两年显然没有增长 5 倍,中国企业效益这两年也没有增长 5 倍,那股市为什么能两年涨出 5 倍?
为什么股指从 1 000 点涨到了 6 000 点?它的爆发点在哪里?这股力量又来自何方? 只有找出背后的原因,我
们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第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是股市暴涨最重要的原因。
让我们对中国股市这段历史做一个短暂的回顾。2001 年 6 月 23 日这天,中国证监会推出的国有股减持计划
实施。大家知道,国有企业在上市的时候,全部股本中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 51%,是不允许上市买卖的,其余
49%的股票才可以买卖。就是说,有 51%的股票不可流通,剩下 49%才可以流通,对所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
公司都是这样规定的。这样做,目的是不让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发生变化,国家要占到绝对控股地位。
所以,2001 年之前的中国股市涨时多、跌时少,就是因为股票供给少,对股票的需求多,有一半以上的股票
是不能流通的。到了 2001 年 6 月 23 日,我国推出国有股的减持计划。
那么,国有股为什么要减持呢?原因是中国政府考虑到,让国有企业改革向前推进,我国必须建立一套社会
保障体系,来解决下岗工人问题。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初衷,是国有企业要改革了,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一定要关门。可企业关门后,他们的
职工怎么办呢?这些下岗工人没有房产,常年拿低工资,劳保也很少,他们的孩子都在接受教育,基本上没有什
么积蓄。企业一旦关了门,这些工人回到家里,他们的生活怎么办呢?基于这种考虑,需要建立一个社会保障体
系。首先建立一个社会保障账户,为 3 亿城里人存上 2 万亿人民币,作为一个大的资金蓄水池放在这里。如果工
人失业下岗,可以先从这里取钱。这个计划很好,但钱从哪里来呢?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从
国有股减持中拿出 2 万亿,首先先减 1 万亿,把这 1 万亿元人民币放到蓄水池中来。

第 16 节: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2)
于是,在 2001 年 6 月 23 日的这一天,我国开始实施国有股减持计划。当时的减持是按股票的市场价格来减
持。什么叫股票的市场价?比如,首钢股份当天收盘价是 5 元,兖州煤业收盘价是 10 元,青岛啤酒是 15 元。好
了,就以 2001 年 6 月 23 日当天的收盘价为基准来减持国有股。令政府没想到的是,当这道减持令发出之后,股
价就开始大跌,跌得所有人都心慌。
如此跌势,国有股减持执行不下去了。于是证监会在 2002 年 6 月 23 日这一天做出一个新的决定,国有股暂
停减持。
尽管如此,股市还是继续下跌,因为国有股最终要减持、迟早要减持,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高悬在股市
头上,谁知哪天掉下来?所以,中国股市从 2001 年起,连走 5 年漫漫熊途。
到了 2005 年,中央政府和中国证监会出台了股权分置改革计划。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为股市腾出足够
的上涨空间,提供了暴涨的前提条件,因为上市公司的效益是按常规发展的,不足以支撑暴涨的股价,所以没有
足够的暴利上升空间,不足以吸引新的资本加入进去"拯救"这 5 年熊市中的层层套牢盘。
如果这里有大机会,是不是资金就会猛扑进去呢?不是。为什么?因为资金扑进去了,出不来怎么办? 在中
国,如果不思考这个问题,看不到这点,就没法看懂中国的股市。你可以说中国股市不成熟,你也可以说这是中
国股市的特色,你甚至可以说股市阴险、残酷,但资本市场从来都是这么残酷的,看不到这一点不行,不承认这
一点也不行。
资本怎么出,什么时候出?这是个问题。资本是有思维的,大资本有大资本的思维,小资本有小资本的思维。
小资本今天 1 000 万冲进去,明天再 1 000 万冲出来。但如果 1 个亿,甚至 10 个亿呢?100 个亿,甚至上千亿
呢?大资本必须要思考这个问题。
不管它是不是阴险,其实在全世界情况都一样。你如果是大资本,你也必须思考这个问题。在资本市场上除
了收益性风险,还有一个更大的风险是流通性风险。比如说你 10 元钱买的股票涨到 100 元了,你挣了 90 元。如
果说你投入 10 万元钱,基本上还可以这么算账。如果有 1 个亿或 10 个亿,就可能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你 1
个亿、10 个亿的股票卖出去时没人接得了,也许要跌到 80 元、60 元,甚至更低的价位才有人买走,100 元、90
元你卖不掉,这就叫流通性风险,就是看着账面利润你也实现不了,就是它不可流通。
理解这点经济学常识,对你理解过去十几年、未来几十年资本市场的风风雨雨,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那么,股价涨上去了,怎么样才能兑现利润呢?一是企业效益太好了,100 元的股票市盈率才 30 倍,很合理,
还有空间,大家都愿意买。二是市场热情一片高涨,充满种种预期,对未来心里特别有底,敢买;虽然价位可能
很高了,但相信后面还能涨,也敢买。
所谓投资,基本指的是前种情形,所谓投机,可能指的就是后者了。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让大资金踏踏实实地
大规模进场,不怕将来出不去呢?奥运会! 对中国人来说,百年等一回的奥运会举国欢庆,政治、经济不会有问
题,老百姓的心里都特别踏实。这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心理预期,不管怎么说,只要做投资的人,没有人不做一个
心理预期,无非是预期准不准罢了。

第 17 节: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3)
有了这一头和这一尾,感觉心里特别安全,特别踏实,资金也可以开始行动了。
这次股改的确吸引人,一方面给流通股送赠股补偿,一方面对全流通又做了一点限制,就是在股权分置改革
完成后,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部分股票暂时还不允许卖出,一年以后才可以慢慢地卖。也就是说,大中型国有企
业这些原本不可流通的股票,在限售期内不允许卖。只能等解禁时间到了,才可以分期分批,一点一点向外卖。
这一改,把原来沉默多年不可流通的法人股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可流通、可变现,当年一两元买的,全流通
是市场价了,赚大发了。国有股当然高兴,流通股东也愿意。当然也有看不明白的,看不了那么远的,趁着股市
有点起色,赶紧跑吧!前面 5 年跌怕了,每次没跑都后悔,后悔好多次了,这次机会来了,不能不跑了。
看明白的,那些长期关注股市的大资本知道机会来了,将来退出的路子也不发愁,它们开始进场了。那时仍
然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资金不是那么好集中的,尤其是不太好利用银行资金。一开始行情还不是那么火暴,
股改也不是一夜完成。于是资金一点点进场。当年那些游击队、敢死队、过江龙、私募资金之类,都逐步回来,
开始进场了。这时很多老股民往外跑,他们跌怕了,早就发誓,只要有机会出来,就再也不炒股了。
这是股市爆发的第一股重要力量,就是先知先觉的券商资本、老基金、民间资本,还有保险资金等等,开始
行动了。
与股改前后发生的是,2005 年 7 月中国启动了汇率改革,扩大汇率浮动范围,人民币兑美元 8.27 的比价调
整到 8.11 水平,11 年没动的汇率这时开始浮动了,在这重大的历史时刻,人民币拉开了升值的序幕。
第二,境外资本进入,是股市暴涨的重要原因。
第二股重要力量接踵而来,就是境外资本。境外资金经历过美元升值、日元升值,它们太清楚一国货币升值
意味着什么了。它们千方百计进入中国。
外资可以把一部分钱投到房产上,坐等将来人民币升值,因为人民币的资产也会跟着升。还有一部分钱可以
进入中国股市,在一千多点的水平上很安全,由于这些上市公司持有大量人民币资产,可以通过持有股票间接持
有人民币资产。迄今据有关统计数据,明面上的 49 家 QFII(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国内持有的证券资产市值近 2
000 亿元人民币,而实际上据不完全统计,有上千亿美元的资金从各种不同渠道流入了中国股市。而更重要的是
境外资金的投资理念,中国人并没有经历过人民币升值,升值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不很清楚。然而这批资金在财
富效应上、投资理念上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示范力量。
第三,基金规模壮大,也是股市暴涨的重要原因。
这时,中国股市开始热了,基金慢慢开始好卖了。前几年不要说发基金,就是新股发行都停了好长时间。现
在基金的力量又开始壮大了,仅在 2006 年,新基金发行规模就有 89 只,将近 4 000 亿元,其中过百亿规模的基
金就有 7 只。这是第三股重要力量,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到 2007 年,基金发行了 73 只,资金募集规模超过 4
200 亿元。
力量积蓄够了,但老股民似乎也跑出去不少。到 2006 年下半年,中国股市波澜壮阔的行情开始了。

第 18 节: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4)
第四,民间储蓄进入股市,更是股市暴涨的原因。
这时,最后一股市场的力量几乎被彻底撬动起来了。一步一步,广大普通百姓入市了,几乎"全民皆股"的盛
况出现了。当大家都看到股市有了赚钱的效应,一夜之间,中国人平时深藏内心的那种致富的梦想终于被股市拉
了起来,都赶快入市。原来只有 7 000 万人炒股,而到 2007 年底,在证券公司开户的就有 1 亿人。中国有 13 亿
人,1 亿人在股市里开户了,就是说,四个家庭中就有一户在炒股。这一下子掀起了全民炒股的群众运动,一个
字-"买"!两个字-"快买"!三个字-"赶快买"!没钱的人借钱也要去买。
2007 年春节,我去澳大利亚度假,2 月 27 日返回香港。刚下飞机,在等行李时,有人打开手机一看,大喊
一声:"中国股市暴跌了!"这一喊不要紧,所有等行李的中国旅客都打开手机,惊呼:"不好了,中国股市暴跌,
大部分股票跌停。"几乎所有人都站在那里哀叹:"怎么办?我们全都满仓!"原来满飞机的中国人都是拿炒股赚来
的钱到国外旅游去的。我在一旁不禁感叹道:"中国全民炒股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所以,2006~2007 年,上海
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户的人越来越多,你想这 1 亿人去炒股,规模有多大?证券营业部里人满为患,
银行也排长队,证券公司开户的队伍更是越排越长。
那时公司的白领阶层上班时间就敢公开炒股,老总也躲在自己办公室里偷着炒。老总出来一探头,发现手下
人都在那儿盯盘,看老板出来,所有人"啪"就收起来了。据说股市火的时候,"下午 3 点之前别来跟我们谈生意,
等 3 点收盘后再说"。
一天,我坐在飞机上,听后面座位上的一男一女聊得特别热烈,他们一直在说炒股票怎么赚钱,买哪只股票
赚钱。等下了飞机,两个人各奔东西,这才发现原来谁也不认识谁。
各种版本的财富故事也四处流传。据说,一位女士拿出 2 万元钱在 3 年前买了股票,3 年之后她的 2 万元变成
2 000 万元,她用炒股赚来的钱买了 4 套别墅。
甚至还有说一个人听到消息去买股票,别人告诉他股票代码,他就去买了,一没留神下错了单,买错一个号,
不是人家告诉他要买的那只股票。回来后他很懊丧,就跟人说:"太倒霉了,我写错了一个号,买了另外一只股
票。"没想到这只股票竟连拉三个涨停板。买错一只股票都能连升三个涨停板,三天赚了 33%。
那时的牛市,就牛成这个样子。
那才真叫一个看不懂。就沪市而言,大盘从 1 000 点左右涨到 1 500 点的水平,已经涨了 50%,之后从 1
500 点几乎一口气冲上了 4 000 多点,几乎只涨不跌。最不可思议的是,2006 年 7 月 5 日~2007 年 5 月 15 日,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调了 7 次存款准备金率。众所周知,这是央行三大货币政策中最严厉的手段,上调一次都是
非常严厉的紧缩行为,每调一次冻结市场供应资金大致在 1 500 亿~2 000 亿元之间的水平。结果却是每调一次
股市就涨一次,调一次涨一次。
股市涨得实在让人看不懂了。
所谓看不懂,仔细想想,无非是用老眼光看新股市。老眼光是什么呢?以前股市大涨,很多是违规动用银行
资金,所以宏观一调控,不要说十次八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就是一两次也够呛,甚至一两次升息都要跌好久。
而这次股市资金显然不在宏观调控的掌握范围,这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第 19 节:第四章 股市为什么暴涨?(5)
货币政策怎么调都没办法抑制股市的投资和投机狂潮,如果一直涨下去,像日本那样,股市泡沫破灭了怎么
办? 市场实在不听话。豁出去了,政府只能动用财政政策,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 咣当!在 2007 年 5 月 30 日
夜里,政府宣布提高印花税率,股市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开始一轮暴跌。
政府没料到市场会涨成这个样子,市场也没想到政府"下手"会这么重。本来政府动用货币政策,大家炒股不
用你的钱就是了。结果印花税提高了 300%,这招实在厉害,不跌不行了。再不跌,指不定还有什么铁腕政策出
台。
可是,股市光跌也不行啊,这么跌谁出得去啊?散户、机构,民营、国有,境内、境外的,这不是小麻烦,
所有人都不愿意,抱怨声音太大了。如果这个社会一件事出现让所有人都不能接受,那政府的压力就大了,尽管
明明是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的措施,但也没人接受。
后来的发展在历史上也许永远是一个谜,就是之后政策层面没有太大动作,莫名其妙,股市又起来了,不仅
起来了,而且比前一波行情更不可思议,更疯狂。
如果要做一个公开分析和相对合理的判断,当时我观察到一个重要的转折过程。就是第一拨从股市感到危险
撤退的资金开始转战楼市,没出来的资金在"5·30"都套里面了。很多"老到"的资金出来不少,赚得也不少。他们
想,既然股市被这么严厉打压,这么危险,就去楼市吧!既然人民币要升值,人民币资产也一定会升值,而且升
值更快。在人民币资产中,没有比房产更典型、更具有投资价值的了。虽然老百姓觉得太贵了,但对大资本来说,
对赚钱容易的人来说,对有能力从广大老百姓手上"集资"的人来说,他们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资金进入楼市,这个问题让政府更加紧张。股市还是吃饱饭的人冒险的地方,但楼市关系民生,这个问题比
股市严重得多。当时政府千方百计限制资金大规模进入楼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时我们看到,资金进楼市不
是全部被堵住,而是从政策导向上不被欢迎,不被鼓励,很可能也要"严打"。
怎么办? 资本的本性永远是逐利的,想要搭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搭人民币升值的快车,楼市又被"严防死
守",其他投资领域要么不能进,要么不容易出,被堵住出口的资金又挤回了股市。
结果行情不仅又起来了,而且是更加疯狂。只有更加疯狂地上涨,才让投资者无数次怀疑自己,坚信自己每
次卖出都错了,每次没买都后悔死了,最后更加坚定地买入,而且要更加坚定地持有并看多。
一定要坚定地买入,坚定地持有,不能再犯错了。
似乎从五六千点到一万点已经不是梦了。
就这样,一轮从 1 000 点出发的行情,轰轰烈烈被抬上了 6 000 点,中国股市就在一片看不懂的情绪中,如
此猛烈地涨起来了。

第 20 节:第五章 股市为什么暴跌?(1)
第五章 股市为什么暴跌?
当上证指数涨到 6 000 点时,多数人都坚定地持有、都在期待 1 万点时,中国股市却发生了暴跌。在 2008
年不到半年时间,股市就从 6 000 点暴跌到 3 000 点。很多人股市中一半的钱不见了踪影,股民损失惨重。中国
股市怎么了?股市暴跌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股市涨,涨得你看不懂;股市跌,跌得你也看不懂。当股市涨到 6
000 点的时候,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财富故事,到处都是"股神",到处都有传播致富秘诀的"高手",也包括众
多企业家班学员们。那时每次上课我都得说:"诸位听好了,这两年在股市赚钱不是你的本事,是牛市来了。过去
那些年你怎么不赚呢?怎么没看你神呢?要问问自己,以后还能赚吗?现在赚钱,不是你的本事;熊市来了,不
赔钱才是你的真本事。" 所有人听了都不说话了。
你在股市 1 000 点买个股票涨到 6 000 点卖了,赚了 5 倍这是自己的本事吗?不是,这是整个宏观大势送你
的,你幸运地搭上了这班车。等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了,人民币升值也开始了,外资也流入了,20 万亿储蓄存款被
撬动了,所有市场力量都被调动起来,是大量的钱把股市给抬起来,所以才有这波行情。
股市 6 100 点附近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 50 倍左右(这是根据彭博资讯系统统计得出),然而当时上百倍市
盈率的股票俯拾皆是,上千倍甚至数千倍的股票也有。所以,你要随时问自己,这股票值这个钱吗?全流通、"大
小非"解禁近在咫尺,这个价钱还有人接手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自己了,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很蠢的
问题。因为有些人很早就问过自己,3 000 点问过,4 000 点问过,5 000 点也问过,它是不值,有些股票早就
不值了,但它就是涨上去了,而且飞速涨上去了,买了它就赚大钱了。这时问值不值的问题就太愚蠢了,应该问,
不管它有多高,只要后面还有上涨空间,还有人接手,我就买,不买就来不及了。股价就这么飞速地涨上去了。
所以,不要怨天尤人,太多的人都清楚他不是在投资一只有价值的股票,太多的人在"赌"后面还有人会接手,
还会拉高股价,只要自己不拿最后一棒就行。
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自己拿的就不是最后一棒? 在《推开宏观之窗》当中,我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
1929 年 10 月 29 日,美国爆发了席卷西方世界的大股灾。在股灾爆发之前一个星期,有一个银行家在路边擦皮鞋,
擦皮鞋人一边给他擦皮鞋,一边跟他大谈股市如何赚钱。回到家后他想,连一个擦皮鞋的人都知道股市能赚大钱
了,这股市不是太热了吗?他当机立断,卖出手上所有股票。在这场灾难中,只有他这样的极少数人幸存下来,
其他人都在这场股市大崩盘中血本无归,很多人因此跳楼自杀。
当股市涨到 6 000 点的时候,跟随我多年、不识字的阿姨竟然把一生积蓄的两万元钱拿出来,托我帮她买股
票。听我的助手讲,他家里有一个钟点工,最近也"失踪"跑去炒股了。直觉告诉我,这个市场的危险越来越近了,
真的是很危险很危险了! 但直觉有时候会靠不住,我必须要获得印证。
那时股市火得不行了,我教的 MBA 们热烈地谈论着股市,盛情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沙龙,畅想未来。他们中
有搞房地产的,有买卖证券的,有从事保险的,有干银行的,有做基金的,还有做实业的,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在那次聚会上,一个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学生说出的一个数据引起了我的重视,他发现,在 2007 年 3 月到证券公司
开户的人手里基本有 7 万元,5 月份开户的人手里基本有 4 万元,7 月份开户的人手里大概只有 2 万元的水平。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什么?谁在买股票?谁在接盘? 当有 2 万元钱开户的人去炒股的时候,我想问大家,是什
么样的人进了这个股市?当只有 2 万存款的人冲进了股市,而且在 6 000 点位冲进去,这意味着什么? 你还能
期待在他们之后谁来接着买高价股? 作为老百姓,作为微观的个体,你当然看不到这些,你只看见那只不知道从
哪里听来的股票。你被这些弥漫在全国上下每一寸空气中的财富故事,而且是爆发式的、迅速致富的故事深深打
动了,你终于按捺不住了。

第 21 节:第五章 股市为什么暴跌?(2)
股市挣钱太快、太容易了,我在这里老老实实工作太愚蠢了。每个人都在这么想。
管理层多次警告,没有用;央行紧缩货币,没有用;政府提高印花税,也没有用。
赚钱才是硬道理。
写到这里,读者朋友们,你们已经预见到会发生什么,今天你们也已经看到发生了什么。
可当时大家就是不明白。现在你觉得这些描述很可笑,但当时每个人都把自己当股神,这是真的。
小投资者不明白,并不妨碍大资本明白。他们明白后面没有资金跟进来了。
于是,市场自己的力量发生作用了,我们已经不需要政府的警告了,也不需要政府再出台什么所谓利空政策
了。老实说,谁也不敢在那么高点位上出台什么利空政策了,谁也不愿意在那个位置上成为所谓"历史的罪人"。
这是中国国情的无奈,可你得正视。
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市场有市场自身的规律,找个理由涨很难,找个理由跌还不容易? 当时只因为一则小
小的"谣言",说香港 H 股和 A 股即将并轨,股市便不知不觉开始了暴跌。为什么不知不觉呢?因为第二天就辟谣
了。
原来虚惊一场! 市场似乎又重新坚定了信心,奥运会还没到,中石油还没发,这熊市怎么会来呢?总之,刚
冲进股市还没赚到钱的人,会找出无数理由说服自己坚定信心;那些老股民信心更足啦,为什么呢?因为之前每
次卖出都踏空了。
随着中石油股票的上市,以 48 元价格高开后,一路低走,股市"顺理成章"地开始下跌了。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千万不要给上述分析套上一个什么"阴谋论"的帽子,因为这是一个明摆着的"阳谋",
只是你当时看不清而已。
之前大家只看见自己买的股票,看不见后进股市的人越来越穷了,只能说你不具备掌握信息的优势(其实可
以观察到);但是,你现在明知道股票不值那个钱了,明摆在那里(前面探讨了),你还要买,还不卖;你明知
道期货指数要推出,这也是明摆在那里,不知报道多少次了,股指期货是一个做空机制,你还要买,还不卖;股
改第一天就告诉大家说,"大小非"解禁的股票迟早是要流通的,而且有时间表,近在眼前了,也明摆在那里,你
还要买,还不卖;你只看见奥运会,看不见之前还有个台湾地区"大选",还有那个"入联公投",你还要买,还不
卖。
你说应该怨谁呢? 最后这个原因,有人读到这里一看就明白了。有人还要问一下,这个"大选"和"入联公
投"跟我买卖股票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假设你是一个 10 亿元的大资本,100 亿元就别说了。你拿着这么多钱的股
票,你会赌"入联公投"一定通不过?万一通过了,后果将会怎样? 大家知道,中国 2005 年 3 月十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
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
不是说有人一宣布"台独"马上就会开战,但只要有法律依据,就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谁拿着 10 亿元的股票,
他要不要规避市场风险? 如果拿 10 亿元的人这么想,拿 100 亿的人也这么想,拿着一大堆股票的大资本都这么
想,那你说股指站在 6 000 点上还踏实吗? 所以,要是这些大家还看不明白,总觉得有什么内幕,需要什么内
幕,需要什么小道消息,或者曾经凭着几个小道消息赚过一点钱,即使是你自己凭着独立判断赚过钱,但仍然看
不见这些阳谋,看不懂这些阳谋,你怎么称"股神"?怎么去股市里安全地赚钱? 当看明白这些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首先是那些大资本们,还有那些曾经经历过市场风雨洗礼的人们,有人开始果断地退场。当明白这些问题和风险
的人越来越多时,谁都想跑,谁也不敢把价格再拉上去,让别人跑掉。
再加上,在市场暴跌的时候,基金会遇到赎回,不得不抛掉持仓股票套现退钱给"基民";还有人是借钱炒股;
还有人是抵押了股票借钱,当股票跌过某个临界点就会被强制平仓卖出,这一切,都会急剧加速股市的暴跌。
这就是为什么连个像样的反弹都没有,中国股市就从 6 000 多点哗啦啦地跌了下来,5 000 点、4 000 点,
3 000 点一路狂泻。
回头看你会发现,历史是多么惊人地相似。同样是中国股市,在 1996 年时,人们憧憬着 1997 年的香港回归,
股市一个劲地暴涨,政府连下"13 道金牌"打压股市,仍然无法抑制股市的疯狂。最后迫不得已,1996 年 12 月
16 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政府是决不会出来救市的",这就是发生在 1996 年的"12·16"事件,这与
2007 年的"5·30"几乎如出一辙。当社论发表后,股市一路暴跌。跌了一阵,等到开春,也是这么"莫名其妙",
股市晃晃悠悠又起来了,而且同样是涨得更加疯狂,长虹股票从开春不到 30 元涨上 60 多元。同样是没有等到"七
一"香港回归,1997 年 5 月,股市又跌入漫漫熊途,直到后来 1999 年再次爆发的"5·19"行情。
所以,如果你投资股票,要赚股市的钱,你需要懂得一些知识,你要懂点企业,你要懂点经济学,你要懂点
心理学,你要懂点政治,还要懂点历史。
多懂得一些知识,多了解一点资本市场历史,我们就能够理解股市是怎样猛烈地涨起来,又是怎么惨烈地跌
下去的。
然后,我们继续尝试思考,这从 6 000 点跌下来的股市,以后会走向何方?

第 22 节:第六章 股市将走向哪里?(1)
第六章 股市将走向哪里?
我国股市的暴涨和暴跌,让人摸不着头脑。资本市场往往总是矫枉过正-要涨就涨过头,要跌也跌过头,几百
年来的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一个规律。如果股市不涨过头,人们就不会买入股票;如果股市不跌过头,人们也不会
卖出股票。中国股市的未来究竟要走向何方?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 2006 年的股市,前面是股改突变利益空间的
诱惑,后面是奥运信心的支撑,中间夹个人民币升值,三大动力吸入资金撑起股市。现在看,这一头一尾两个都
用过了,动力都消失了。奥运会还没开,股市就下跌了,这是过度透支,把利好提前用完了。现在的利好只剩一
个,就是人民币升值。
再看下跌时的因素。第一是当时 6 000 点的市盈率普遍太高,股价太高了。应该说接近 3 000 点下跌后,风
险至少释放了一半,处于可上可下的位置。第二是股改完成的"大小非"解禁时间陆续都到了,这会加大股票供应
量,相对而言,还会压制市场股价。第三就是台湾地区准备"公投",这是最厉害的一个因素。现在"公投"失败了,
坦率讲,拔掉一根最关键的导火索,这不仅对于资本市场,其实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对全体中国人都是一件幸事。
可惜大家忙着赚钱,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不过随后出现了西藏问题,5 月 12 日又发生四川汶川 8 级大地震,更令
股市雪上加霜。还有一个公开的但又不太引人注意的朝韩关系紧张问题,它可大可小,风险也不可确定,对资本
市场有一定威慑力。
看到这些因素,3 000 点附近的中国股市基本处于一个均衡状态,上下的理由都有,多空的因素都存在。相
对而言,正面因素中只有一个人民币升值暂时还比较过硬,但这不足以支撑市场再次大幅上涨,制约的因素太多。

第 23 节:第六章 股市将走向哪里?(2)
最关键的是,资本市场的特性,往往是矫枉过正。
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也跌过头,这时候你一看市盈率安全了,可能又看错了时机。
在一个投机氛围相对浓厚的新兴市场,股票平均市盈率可以是作为价值中枢的参考,就是价格始终围绕价值
波动,这是全世界永恒不变的真理。无非在价格向上超出价值太多的时候,表现为透支预期太多,一旦预期无法
及时实现,你要随时提醒自己,那就是明明白白的"博傻"行为,那就要比谁跑得快,谁也怨不得谁。
当市场回到价值中枢附近的时候,矫枉过正,但"过正"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幅度有多深? 没有人能猜测得到,
也没有必要猜测。
为什么? 我们回头看这波行情,股市究竟是涨到 5 000 点、6 000 点还是 7 000 点打住,谁知道呢?没有
人知道,因为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市场"弹尽粮绝",也就是谁也无法预测什么时候资金再也跟不上了。拿两万元
开户的人都进来了,什么时候他们按捺不住冲进来,谁也不知道。这时候,市场再往上就推不动了,因为已经没
有新鲜力量再进来了。
那反过来看下跌呢? 谁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愿意把"价廉物美"的股票抛出去,你不把它抛出去,就没人能买。
道理很简单,你拿着钱去超市时,是不是要买价廉物美的商品? 2005 年 12 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录
制最后,我说股市大发展来了。我不是什么神仙,也没有任何内幕消息,就是因为看到现场很多中老年朋友
说:"太惨了!我们永远不做股市了,我们卖了就再也不进去了!" 但他们后来肯定忘了自己的话,按正常估计,
这些无法再见面的老朋友应该又套在 6 000 点上了,因为我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
市场矫枉过正,而且还不知道要过到什么时候、什么程度,所以要看下一步的趋势和方向。
第一点,要看到现在的背景。股市过度的投机,两年时间 5 倍增长的市场,必然会付出代价,不仅是小散户、
大机构,甚至政府,也要付出代价。为什么呢?这没什么好奇怪的,看 2001 年后的那 5 年股市,庄家被消灭无数,
很多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新股停发,企业发展停滞,政府税源受损。只要股市过度投机,从宏观上讲,最
后不会有赢家。
所以,暂时输一点,是所有人必然要付出的代价。难道眼睁睁知道 6 000 点是不健康的,现在我们又殷切地
希望它涨回去,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不是被贪婪主宰是什么?所以第一点要端正心态,认清大势。
第二点,要看下一步市场的基本方向和特征。在股市 1 000 点大起,市场找到了股改这个突变点和暴利点,
所以才有热情参与。那么下一个突变点和暴利点,再次调动市场热情的激发点是什么呢? 可能会是股指期货。股
指期货交易是个新事物,它一定会出来,一定会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它一开始出来你会更看不懂,
股市忽上忽下,是因为后面巨大的杠杆效应在驱动,有人一定要力图影响市场的波动,获取期货上的暴利。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看不懂。
第一,是那些大盘股。这里可以顺便解读一下 2007 年最让人看不懂的所谓"二八"现象,以及后来的"一
九"现象。一般来说,没有那么多资金敢去炒大盘股,因为需要很多钱,不符合十几年前老股民的习惯,所以散户
一般不去碰那些股票。但此一时彼一时,这时候大盘股在大机构看来却是黄金,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将来可以
影响大盘指数。你如果没有能力影响大盘指数,你就不敢做股指期货,那暴利就与你无缘。这边股指涨跌只要一
个百分点,那边股指期货赚赔是 12.5 倍。

第 24 节:第六章 股市将走向哪里?(3)
第二,股市有时跌得离谱,让你看不懂。为什么呢?因为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边现货跌着,那边期货做空赚
大钱,你会看不懂。所以我们奉劝投机散户最好暂时离场,因为你会受不了,你会不自觉地"高吸低抛",赔得更
快。做股市投资的请闭上眼睛不看,每月不停地买,一个月 1 000 元,一个月 500 元,有钱时再多买点,就这样
坚持买,不管股市上下。涨上去你就赚钱了,跌下来你就摊低成本再买,过三五年你再回过头看,你又搭上中国
经济的下一班快车了,你成了大赢家。
所以在未来的一两年里,股市的特征会表现出更加疯狂的投机,会有大幅度震荡。以前只有上涨才有钱赚,
现在只要股市有波动就能赚钱。有了股指期货的股市,不怕你高,不怕你低,就怕你疲软,没有波动。而这种波
动从长期来看,只有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才是安全的。这一点,市场会逐步适应的。
所以,如果在股市高位推出股指期货,很可能是震荡走低;而低位推出,则是震荡走高。
我们还会发现,前面股市有个暴跌的理由没有讲透,就是这个股指期货。这个交易一推出,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股票下跌也能赚钱了,股票跌起来就更有"动力"了。有读者说了,这不还没推出吗?这是大家还没学会换
位思考。换过来想想,如果你拿着 100 亿的 48 元的中石油,你会等到股指期货推出吗?或者你会拿着 100 亿元
现金在 48 元的点位上去"吸筹"吗?那不是太贵了,太不踏实了吗? 如果你手上拿着中石油的股票,你也会赶紧
抛掉,不会等到期货指数交易出来,等别人抛,等着别人做空赚钱。因为现在这个价位它不值那么多钱,也许等
两三年后才有可能;如果你手中没有,或者有一些但不多,尤其是大家都看好(因为"二八"已经形成了,自然大
家都看好),你手上就不可能有太多,你会拼命希望它下跌,或者把你手上那点卖出去,把价格打下来,打到 20
元去买,打到 15 元去买,甚至更低的价位去。打下去不就赔了吗?再买回来不就行了?总之,要到更安全的地方
去买,要以更便宜的价格把它买回来。这不是什么阴谋论,只不过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如果是你坐到
100 亿元操盘的位置上,你也会这么做,谁都会这么做。
说到底,其实千方百计还是要买,为什么呢? 这里多讲一点股指期货的交易过程。
这个交易一推出,在 1 500 多只股票当中谁的市值最大?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神华、中国人寿、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铝业、交通银行等等,仅这 10 只股票就可以占到市场总市值超
过半数甚至更高的比例。
现在做股指期货,比如从 3 000 点涨到 3 150 点,150 个点才有 5%的波动,但期货市场要将波动乘以
12.5 倍,不是说直接去乘,而是说那里有交易保证金制度,用 1 元的本金能做 12.5 元的生意。如果你判断对了
的话,你用少量的钱可能赚到很多的钱。如果你判断错了,你会赔掉你押上的所有保证金,损失相当惨重。所以,
它的诱惑和风险都很大。
那么中国股市这么大,你说哪只基金、哪个机构能买得下所有的股票去带动指数,再赚上那 12.5 倍呢?不用,
它只要买一点就行。买什么呢?就买这些权重大的股票,有一点就能对大盘指数产生巨大影响,还有巨大的示范
效应。机构买一些就放在这里,你只要判断这个股票价位合理,别人看空砸盘,你就敢接;如果价格不合理了,
别人买看多,你就敢卖。最后看是空方胜还是多方胜。如果看多的胜了,这看多的人赚的是看空人的钱;如果看
空的人胜了,赚的是看多人的钱。

第 25 节:第六章 股市将走向哪里?(4)
你别一看到这里就先害怕了,说原来 12.5 倍这么危险,这个东西就别搞了!事实不是这样,股指期货开始可
能有点不稳定,但最终必然成为守护市场价值中枢的关键武器。因为如果股票平均市盈率 50 倍了,就太危险了,
随时要等着挨砸,因为砸盘的那个人太有动力了,下跌空间有多大,真砸下去可就发大了。这么危险的股票,是
不是应该"砸"呢?所以包括机构在内,每个人每天都在问自己,这只股票值不值这个钱?赔一次问一次,赔一次
问一次,这样一来,价值投资理念才能慢慢真实地建立起来。
在不久的将来,你又能看见神奇的"一九"现象和"二八"现象,因为除了二三十倍的市盈率安全,它还有一个
附加价值,就是市场控制权。这个东西很值钱,会有溢价,不要到时候你只用市盈率计算,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

市盈率是股市的一个价值中枢,但不是像买彩电冰箱,一个型号一个价。如果人们买股票都比着固定市盈率
买,那股票也就没有风险了,更不会有暴利了。没有暴利存在的可能性,股市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难道不是这
样吗? 所以,逐利的资本必须要寻找下一个暴利机会,把自己、把市场的"神经"再调动起来。这个机会就是股指
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交易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市场利益的又一个突变点。由于这个新生事物的重
大不可控和不确定风险,奥运会之前是不太可能推出了,奥运会过后,每一天都存在这个可能。
所以,股市新一轮布局,其实已经开始了。
在经历剧烈的震荡与争夺之后,伴随中国经济的第二轮大起,中国股市将走上一条价值增长之路,值钱的股
票没有人随便卖了,炒题材透支业绩的股票没人敢随便买了,愿赌服输的人慢慢也习惯了,再不用赚了归自己,
赔了骂别人了。
这是站在 2008 年 5 月的时间点对中国股市的一个大致判断。基于这样一个大致判断,我们再来探讨,面对这
样的股市,我们该怎么办?

第 26 节: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1)
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
面对暴涨暴跌的股市,我们应该怎么办?政府负责制定股市的游戏规则,股民经历风浪后会变得成熟起来。
股神巴菲特说过:"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伴随我国资本市场的成长,战胜人性的贪婪与恐惧,
这是股市投资者要面对的一个永恒主题。
我们面对目前这样的股市,该怎么办呢? 面对股市,政府该怎样办? 说到政府,我认为,政府不断地提高
存款准备金率达十多次非常明智,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全世界也罕见。为什么呢?首先,每提高 0.5 个百分点,
大概会冻结 1 500 亿~2 000 亿元资金,这些资金从商业银行流进中央银行,从而使得这些钱不能流入股市。如
果没有这样严厉的调控措施,这些资金都冲进股市,那么对整个经济的泡沫推力有多大?如果这个巨大泡沫一旦
破灭,后果又有多可怕? 其次,资金被锁在中央银行,没有直接参与到股市,股市中运行的资金完全风险自担,
不伤及银行利益,也就没有伤及全体储户的利益,这实际成就了一个大好事。不仅如此,当经济真正出现重大问
题的时候,政府手上资金筹码充足,还不包括 1.7567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即使中国经济真出问题了,中央银
行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放水",这一点构成我看好中国经济大爆发的一个重要理由。
回头再看,政府在这次调控过程中受到的压力非常大。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们不容易贷款了,企业日子不
好过。这说明什么呢?这只能说明经济大起之前你的准备工作没做好,自有资金不足。如果这时随便一个企业都
很容易贷到钱,那些做好准备、自有资金充足、信誉好的企业岂不更容易地贷到更多的钱?那经济会热成什么样
子?到最后你是否真能赚到钱呢?未必!到处都是竞争者,贷到钱的人就一定能赚到钱吗?今天回头看,当时到
处找人借钱的,到处找银行借钱准备炒股票的人,你是否要感谢没借钱给你的银行,感谢没有借钱给你的朋友呢?
否则,你是不是很有可能被套牢在股市的 6 000 点上呢?我不敢说所有人都会是这个结果,但很多人的确是这样。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发自内心感谢政府坚持大胆调控,顶住了那么多压力,没有让中国的经济从"大爆
发"变成"大爆破"。尽管股市暴跌,但政府一路风险提示过来,很多限制性政策出台,也可以说是狂打压,却撑住
了整个宏观经济。虽然政策打压一次大家就质疑一次,但政府确实做了它该做的事,已经尽力了。
这并不是说,政府只要尽力就什么都做得很好了。
政府决定推出股指期货,因为它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关于股指期货交易推
出的时间,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证监会时不时地放风出来,显得左顾右盼,瞻前顾后。
其实,早在股市行情大起之前,政府就应该做好准备。中国股市的历史一直是单边市,要涨就涨个不停,要
跌就跌个没完。没有制约力量的单边市在中国已经有若干次惨痛的教训和经历了。2005 年,我们就应该有准备了。
从准备好开始,股市到 2 000 点时没有推,到 3 000 点时没有推,到 4 000 点也没有推,担心很多,当然到了
五六千点就更不敢推了。但偏偏到了五六千点时,证监会还在向外吹风,还在排出时间表,等等。这更加说明,
有关部门在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还不够成熟。
大家可以理解,有时候为了市场稳定,一些事情需要拖一拖。但在有些问题上一拖再拖,政府信用就会丧失
很多,隐形成本也增加了很多。当然不是说,期货指数交易推出来,股市就健康了、有制约了、理性了。不是的,
很可能问题更大。大机构们利益一致,一起行动,波动更大,风险也更大。但这个问题迟早我们要面对,要交学
费迟早都得交,早交总比晚交好,这样成本低一点,让投资者成熟更早一点。投资在逐步开放,我们的对手都是
100 公斤级的重量级拳手,如果怕这怕那,不抓紧锻炼身体,不抓紧出招,在笼子里养鸟看似安全,放出去跟鹰
一起飞,岂不更危险? 既然股指期货没推出来,有关部门能不能抓紧时间准备得更周全些? 这个周全,比如说
把港股直通车、把 H 股合并也提前考虑进去,不要等期货指数出来了,又给后面的市场波动埋下一颗巨大的地雷。
这个合并,不是宣布通了就行的,有没有可能也像股改那样探讨一下,就是说同股同权,内地发股价格和香港不
同,这些是历史问题,我们要正视,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中国股市的暴跌,表面看似起于 H 股合并的
谣言,其实不需要什么谣言,同股同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迟早的事。这个趋势一来,48 元的中石油还
站得住吗?所以这个股市,你看有多复杂?股市暴跌,有多少文章在后面? 这个周全还包括加强监管。怎么监管
呢?检查那些编进股指期货的股票都是如何分布的。当然有些散户持有,但主要是看哪些机构持有,有严重失衡
吗?这些大机构有明显的利益趋同吗?有协调一致行动的嫌疑或者记录吗? 因为很显然,机构与散户博弈,散户
是没有胜算的。机构与机构如果一致协调、一致行动,没有合理的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那在可预见的将来,
会不会又是另外一场危机呢? 有没有你我不是一家的感觉,你看多,我看少,这样的机制是否存在? 还有,境
内机构和境外机构的博弈,这有点你我不一家的感觉,现在有两笔账要算:一个是境外资金实力规模账,一个是
舆论账。

第 27 节: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2)
资金账比较容易理解,这个舆论账其实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政府的信用问题,就是国内这些分析
师、这些机构、基金、媒体的信用问题、品牌问题。
为什么呢?你看到关键时候,那些在市场有信用的人,他们说的话有人信,像巴菲特、罗杰斯,像高盛、摩
根士丹利,像路透社、彭博财经,还有那些报纸电视评级机构等,那些话相对比较容易令人信服,他们有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的信用纪录和品牌在那里。
资本市场涨来跌去,主要受什么影响?主要受心理预期的影响。很显然,舆论甚至比钱往往更能影响心理预
期。
所以这个挑战很大,做不好的话,要吃大亏,要赔大钱。在大规模境外资金裹挟"世界舆论"一并袭来的情况
下,这个市场会被莫名其妙地操纵。
资本市场越发展你越会发现,这个信誉会多么值钱。
请所有股市的参与者和裁判们珍惜自己的信誉,因为这个最值钱。
除了股指期货外,政府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就是人民币升值。明摆着中国有机会,怎样系统地研究吸收
和化解这些机会? 那么,有什么渠道、什么样的制度可以很好地化解和吸收? 钱来了,而且不以政府意志为转
移了,民营资本的热情也起来了,如果这儿不能投,那儿也不能投,就只剩下股市还可以投资了。既然没有什么
别的交易品种和工具可以选择,又没有期指交易可以化解,股市不单边怎么办呢?这是中国股市暴涨和暴跌的原
因所在。
政府在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职责是制定游戏规则,做好裁判,不要让所有的股民看着政府的眼色行事,要让股
市中的买卖自负其责。如果把所有预期股市涨跌、赔赚都押在政府身上,这岂不让政府太累了吗? 人们在赚钱的
时候没人感谢政府,但赔钱时一定会骂人。有单边暴涨就一定有单边暴跌,一定有太多人赔钱,最后一定有不小
的骂声,这就变成了这么一个逻辑,这么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多少年以来都是这样。
中国人已经为自己没有良好的信用纪录付出了惨重代价。由于很多诈骗行为存在,柜台交易不能开;因为信
托公司没有信用,信托公司最后只剩下几家;因为担心非法募集资金,私募资金也只能偷偷摸摸,上不了台面;
因为国债期货出过大问题,一些商品期货也出过大问题,期货交易也是若有若无。我们不具备基本的交易品种和
交易工具,金融衍生品根本谈不上。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定会产生大量剩余资本,如果没有
足够的"泄洪"渠道,它就只能寻到一个机会,便大规模冲到一个地方,形势太危险时,又一致行动退出来。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还不在信用机制上做大手笔、大文章,国人不在珍惜信用上下狠工夫,将来付出惨
重代价是一定的。因为我们不是关起门来过日子了,不是开条门缝打友谊赛了,我们面对的是梦之队,是要和美
国的、欧洲的职业球队同场竞技。即使现在不是完全对等的,那我们又能回避多久呢? 面对股市,机构投资者怎
么办? 什么叫机构投资者?它包括券商、社保、保险、基金、QFII、私募、游资等。
在股市,机构投资者都是那些最聪明的人待在里面。对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机构比我们更有信心,他们都
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决定投什么品种,这很好。我要说的,恰恰是提醒这些大资金们不要太聪明,有时候往往是聪
明得过了头。

第 28 节: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3)
什么是太聪明呢? 太聪明的常见行为是试图操纵市场,尤其是那些控盘程度很高的庄家。
现在我们在市场上很少看到这个系、那个系了,比如当年的德隆系、粤海系等一大堆,今天都不见了。用行
内的俗话说,它们被市场消灭了。当年的德隆系规模何其之大,据说控制资产规模达 1 200 亿元的程度。今天股
市上已经没有它们的身影了。但我们也明显看到,那些一路高歌的股票,那些脸上写着控盘成功、坐庄成功这么
几个字的,仍然不在少数。诚然,机构、庄家通常有资金优势、信息优势,甚至有人脉优势,但庄家也好,机构
也好,致命的缺陷就是船大难掉头,一次意外就是灭顶之灾,出不去比散户还惨,宿命似乎跟小散户最后也差不
多。
太聪明的第二点表现是,散户好愚弄,没有机构聪明。
坐庄的千方百计诱使散户在低位卖掉股票,在高位买进股票,最后养成欺骗的习惯,自己也生活在欺骗中。
但这些机构最终难逃被更聪明人欺骗的命运,因为和他们打交道的都是相互欺骗的那拨人,大家彼此都摸底,但
迟早会遇到一个比自己厉害的,这也是宿命。
对基金经理而言,钱不是自己的,他们是代人管钱的,心态当然就不一样。好的基金经理肯定是有的,但我
要说的是那些信用不够、不够负责任的。我的一个学生说,在股市接近 6 000 点的时候,几个最著名的基金经理
辞职,公开报道的是他们因为待遇低,不如私募赚得多,于是自己单干了。他们私下则很无奈,说股市这么高、
太危险,做不下去了,趁现在的好业绩急流勇退吧。从 1 000 点到 6 000 点的跨越以后不可能再重复了,再往后
做就要砸招牌了,肯定要亏了。事实就是这样。
可是基民知道吗?基民只知道看他们现在业绩多好啊!持有吧!他们又发新基金了,赶快买,赶快申购啊!
结果呢?结果会怎样呢? 所以,很多时候我也很苦恼,一些学生和普通百姓问我买什么股票,我心里很清楚,他
们不适合做股票,缺乏很多条件,资金的、信息的,尤其是心理的。我特别想跟他们说,你就干脆买点基金,别
想暴利的事,只要能跑赢通货膨胀就行了。但是我不太敢这么说,为什么呢?我知道基金是很好的投资形式,但
我不知道基金是不是特别信得过。
多年前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做基金就是要把利润做得不死不活的,最好略亏些。为什么呢?
因为基金经理们是靠拿管理费的,只要管理规模、交易量够,差不多就是那些钱。如果他们做得赚钱了,基
民赎回要卖掉;如果赔钱多了,也要被赎回卖掉。只有做得不死不活,才好挣钱。但是,这轮中国股市暴涨让基
金赢足了面子,凡是在 2006~2007 年买基金的人都赚钱了,他们一改过去对基金的不信任。股民纷纷变成了基民,
这是对中国机构投资者投下的信任票,希望中国的基金不要辜负百姓的信任。
我特别希望知道,谁是值得信任的基金,因为我经常面对很多学生和读者的要求,我不太鼓励他们买股票,
又不能建议他们把钱放在银行里等通货膨胀,我也很矛盾。
所以,我特别渴望基金有信誉,也相信中国能出这样的好基金,像巴菲特那样的基金。好的基金需要信誉。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基金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很多中国人不再自己买卖股票,他们的钱放到
基金里,由专业人士替他们理财,替他们炒股,这是一个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利国利民的好事,基金必将发
展壮大。

第 29 节: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4)
面对股市,百姓该怎么办?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多说几句,因为大家对此了解得不多。
要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一般要求是很简单的。他们常常问我,你就告诉我买哪只,什么时候买,至于什么时
候卖,不需要跟我说那么多。
这样的问题我基本无法回答,主要因为我不是股评家,我是一个教书匠。
老百姓要进股市,有几个问题需要知道。
第一,心态好 2006 年,在中国股市火暴的时候,有出版社约我写一本关于股市的书。他们说,这本书一定
受欢迎。我说不能写,出版社问为什么。我说,我可以写股市如何做,但读者的问题我永远解决不了,那就是人
们的贪婪和恐惧。我就是写了,让读者明白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不是一般智慧可以克服和
改变的。你看那些曾经在股市叱咤风云的庄家,那么聪明,那么理性,那么优秀,最后也被贪婪吞噬了,现在好
多都找不到了,这不只是普通百姓的问题。
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写什么最后都让人赔钱。我写那样的书,就是不负责任。我写半天,最后还得说出我的
心里话,就是普通百姓最好远离股市。我这样写,出版社卖得出去书吗?所以最后没写。
讲到普通百姓如何面对股市,我先说心态,做股市一定要心态好。
中国股市在 6 000 点时,所有人都兴奋,没有任何恐惧,也没有人谈股市泡沫,所有人都眉开眼笑,以为股
市的钱是天上掉下的,自己是"股神",再说什么风险都怕被人笑话,慢了半拍都可能少赚一个涨停板。人们奋不
顾身往里冲,被贪婪附体,就像着了魔一样。
后来股市跌到 5 000 点,又跌到 4 000 点,眼看要破 3 000 点,所有人都慌了,太多人给我打电话,问该
怎么办?是不是该卖? 这里讲个大家容易理解的故事。
大家知道,2008 年的世界首富是人称"股神"的沃伦·巴菲特。2001 年中国内地股市低迷的时候,香港股市
也低迷,巴菲特在中石油惨跌到 1.4~1.6 港元之间时,斥资 23 亿元买进。第二年涨了 1 倍,净赚 23 个亿,但他
没有卖出,一直拿在手里。从 2002 年到 2006 年,他持有了 5 年中石油的股票。到 2007 年,中石油要回归中国
内地发行 A 股,全世界都对中石油一片赞扬声,中国投资者更是翘首期盼中石油的回归。当所有人都看好中石油
的时候,巴菲特却在香港股市上分批抛出了自己手上所有的中石油股票,卖价在 12~14 港元之间,这一笔就赚了
几百亿港币。当他卖完股票,中石油回归后股票暴涨。所有人都说,巴菲特你卖得太早了吧?你看看,现在中石
油涨了多高,你少赚了多少钱? 巴菲特这样回答:也许我卖早了。可我买中国石油公司的股票,买的是它的原材
料,是从井底打出来的石油。当油价涨过 75 美元的时候,我心里发慌了,我决定卖出。
结果没想到,当中石油回归中国内地股市以后,香港中石油股价又跌下来了。
与之相反,让我们看看身边的朋友。
在 2006 年中国股市大起之前,有个朋友和我聊股市。他说:"我没有多少钱,等我存到 1 万元钱时,我就在
1 500 只股票中选来选去,终于选上一只,就把它买进来。可我买进后,这只股票就哗啦啦、哗啦啦地跌,跌得
我实在发慌,就把它给卖了。我一卖,这只股票拉起就走,从没回头。"他接着说,"我第二次又存钱,终于存到
1 万元钱。我在这些股票中又选了一只买进,买进去之后,这只股票哗啦啦、哗啦啦又跌,跌得实在叫人发慌,我
一抛,结果股市拉起就走。我只想问你一句话:你说中国这么大的股市,就缺我这 1 万元钱吗?" 当我听完他的
故事,绝没想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最后给他的回答是:"中国股市绝不缺你这 1 万元钱,缺的是一批像你这样
在同一时间恐惧了的人。" 巴菲特这样说: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第 30 节: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5)
大家请记住这句话,它很重要。我们的老百姓大多数正好相反,别人贪婪时他更贪婪,买进;别人恐惧时他
更恐惧,卖出。买在天花板,卖在地板上,很多读者朋友就是这样,而且这种故事不断重复上演。
第二,搞清楚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做股市要搞清楚一点,就是你打算投资股市,还是投机股市?虽然没有绝对
之分,但是如果投资,我劝你要耐心一点。
大家知道,中国房地产业第一家当属万科。而万科在中国股改的时候,也是第一家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结果
刚上市的时候大家都不认这只股票,1 元发行价大家都不认,最后王石董事长就千方百计说服所有人买他们公司的
股票。一个香港的朋友说:"我帮你一下吧,我有 300 万港币。"这位朋友买下 300 万股,一直拿着没有抛。有一
天,王石做电视访谈节目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万科公司的股票从 1990 年上市到今天,这 17 年来涨得不多,就
涨了 1 500 倍。如果当初谁投了 1 万元钱一直拿着不动,到今天就是 1 500 万。"虽然王石是万科的董事长,但
是没有人知道那个稀里糊涂的投资人身价远远超过了他。
下面还有一个故事。2004 年我在深圳上课,一个学生推荐的朋友来见我,我一看,这么年轻就当了大老板,
就想听一听他赚钱的经历。他说:"我是学工科的,90 年代大学毕业以后在北京找了份工作。在 1998 年的时候,
我认为那时股市是一个谷底了,可以投资,一定能赚到钱。于是,我回到山东老家找到做渔业贸易的哥哥。哥哥
做生意做了二十多年,早已发家了,赚了很多钱。我说:"哥,借我点钱行吗?"我哥问:"兄弟,借钱干什
么?"我说:"别问那么多嘛!"我哥想,家里就出息了这一个大学生,就痛快地说:"好,我借你。"又问:"兄弟,
你准备借多少?"我张口就说:"5 000 万!"我哥问:"兄弟,你干什么需要 5 000 万?"我说:"你就别问了
嘛!"最后我哥想了半天,一咬牙,5 000 万就借给我了。" 他说:"我一点没有做股票的经验,我只是判断大势,
认为这是中国股市的大底了。我把 5 000 万拿来之后,哗哗哗买进所有的股票,5 000 万仓位全填满了。买完之
后就等着狂赚。没想到事与愿违,当我买进这 5 000 万股票以后,这股市就一直跌、一直跌,跌到整个市值只剩
下 800 万元。这时我公司的人都走了,桌椅板凳全卖了。有一天晚上,我实在想不开了:我哥辛苦 20 年赚的这 5
000 万,竟然被我这么短的时间全给赔光了!我无法面对他,我怎么办?我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生。我躺在地板
上,左边趴着一条狗,右边躺着我的司机。我当时就问了司机一句话:"你看我还行吗?"司机看了我一眼,毫不
犹豫地大声说:"老板,我看你行!"就是司机的这一句话,让我活了下来。我就咬紧牙,终于等来了"5·19"的行
情。" 做股市的人一定忘不了 1999 年 5 月 19 日这天中国股市爆发的那一轮大行情。每天股市开盘都是一片红,
每天都是涨停板。他说:"我赚得太多、太多了,就不告诉你多少了。当我回家之后,把这 5 000 万还给我哥的
时候,我哥说了一句话:"兄弟你真行,真不愧上了大学,你太有本事了。哥哥 20 年辛苦赚这点钱,你竟然这么
短时间就能赚这么多的钱。"我哥绝没想到我赔到 800 万时几乎崩溃的那一瞬间。"
这个看好中国股市、投资中国股市的人经历了恐惧的考验,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第 31 节: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6)
前面那个人投资万科一只股票,后面这个人实际投资了中国股市的大势,只是进去早了点,虽然他自己觉得
值那个价了,但是他碰到了前面我们说的矫枉过正中"过正"的一段,往往跌也要跌过头,所幸很快他又赶上了涨
也要涨过头。
但普通百姓通常扛不了这么久,常常中途就不得不卖,而且往往在大跌的时候还特别需要钱,必须斩仓。所
以他们也就没多少耐心投什么资,看不到三年五载那么远,只要投机一次,最好连赶三个涨停板。就是这样,大
多数人都是这样。赶快啊!暴利啊!这就是投机。
第三,买了股票别天天盯盘看 我自己不懂投机,所以无法跟读者们交流投机的体会。但是我知道,如果你要
投机,你就需要了解你是和什么样的人在投机,你赚谁的钱? 中国有股民、有庄家,这是现实,不承认不行。
庄家很奇特,让所有股民又爱又恨。没有他还不行,大家都喜欢千方百计跟所谓的"强庄",因为他们拉起来
狠啊!快啊!但是,一不小心就让庄家算计在里头,套住了。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先生说,他大学毕业以后没有地方工作。正好有一家证券公司要
招一个人,面试那天,前面排了 5 个人都西装革履,都是从财经院校毕业的,只有他是学理工的,特不自信。前
边的人一个一个进去了,他想,老板肯定不会要我,可最后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进去。
当他进去时,老板劈头就问:"学什么的?" "不是学金融的。" "家在哪里?" "家在农村。" "爸妈干什么
的?" "都是农民。" "家里人都干些什么?" "有一亩三分地种。" "你在城里住哪里?" "租房子住。" "请把
手机号码留下。" "我没有手机。" "就是你,明天就来上班。" 他告诉我说:"我绝对没想到老板会让我去上班。
我什么都没有,城里没有亲戚,家里是农民,没有手机,也没法跟爸妈联系,爸妈都是种地的,自己还不是学金
融的,啥都不懂。但就这样幸运地被选中了。" 上班之后,老板告诉他说:"你记住这只股票的代码。我告诉你,
就盯这只股票,咱就坐这只股票的庄。怎么做呢?这样,只要有人买,你就在高位上卖;只要有人抛,你就在低
位上接。只要你能把这些频繁买卖的人都吃掉,我就给你发奖金。你听明白了吗?我再给你重复一遍。"他想,这
不太容易了吗?"老板,你放心,这个我会做。"就这样,他就开始了赚钱的旅途,实在太容易了,原来钱是这么
容易赚的。只要他能按照老板说的方式,这只股票他一见有人卖,他就开始买;一见有人买,他就开始卖。就这
样反复做着,老板就不断地给他发奖金。
有一天,他去了一家证券公司,恰好见到几个大爷围在一起,正在议论。他们在说:"真倒霉,你说咱买这只
股票怎么这样?咱买进吧,它就跌;咱抛了,它就涨,这只股票的大盘怎么这样呢?"他们在议论纷纷。他一听,
他们抱怨的正是他坐庄的那只股票。结果,旁边一个老太太走过来了就问:"什么叫大盘?我不认字,我也买了这
只股票。我只知道赚够了买菜的钱我就抛了,等它跌下来我再买进,只要赚够买菜的钱我就又抛了。你们都在这
儿赔,怎么我在这只股票上赚钱了呢?" 他说:"听完这些话,我回去以后就辞了这份工作。我觉得太残酷了,但
是我想告诉大家,那些大爷们把所有的钱都赔在这只股票上,能赚钱的只有那一个不认字的老太太。"可惜的是,
尽管大家都认字,而且都会用电脑,都会在网上看股票,但是最终他们还是赔得太惨。他说:"你看到的股票那条
曲线,你知道是我们做出来的吗?知道这买和卖都是我们在这儿做吗?你要天天盯着这只股票看,我们赚的就是
你的钱。你以为你会看盘,其实那是我们做的。"他接着解释道:"你知道演员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吗?就是她表演
时没人看。庄家每天都在表演给你们看,你每天盯盘正好中了计。"所以,他劝大家买进股票后千万不要天天盯着
看,天天看着涨和跌,这是没钱可赚的。

第 32 节: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7)
所以,你千万别觉得你在股市中赚了一点钱,你就可以滔滔不绝,表现得像"股神"一样,以为自己会看曲线
了。其实不是的,你才刚刚入市,你才刚刚懂得一点股市,你才刚刚尝到一点甜头。股市这个地方可不是所有人
都能赚钱的。
庄家买卖股票到一定程度,他手上股票多到一定程度,他就能计算你手上有多少股票,甚至多少成本,就跟
先看过你的牌再出牌一样,你能不输吗?你一会儿后悔买了,一会儿后悔卖了,就是等你卖了涨,等你买了跌,
你总结不该 5 元卖,该等到 10 元。你要知道,你 5 元不卖,他就不涨到 10 元了,一批人都是这样。股市就是如
此,说起来很残酷,至少目前这就是事实。你只要投机,你就要知道你投机的环境,你要知道你的胜算有多大,
你要知道你凭什么赚这个钱。
第四,知道投机的毛病 说起做投机的不足,除了宏观上有的先天不足,其实后天的毛病更多。
第一种毛病,不仅投机,还频繁投机。
2008 年 4 月一期《南方周末》报道,一个湖南娄底的小股民叫文武,一年间,24 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到
不足 7 000 元,而他每月工资仅有千余元。这个亏损幅度达到 97%。而与他关系不错的两位朋友:方利从 17 万
亏得仅剩下 8 000 元,水林则不但将 2007 年上半年炒股赚来的 20 多万赔光,而且又贴进去 30 万。如此大的亏
损怎么来的呢?看看文武的交易清单,他在一年超过 500 次交易,支付了超过 3 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 3 万元的印
花税!这可能比较夸张,但股市里很多股民都是这样,比这个好一点,也好不到哪里去(以上人物均为化名)。
第二种毛病,就是借钱。
巴菲特小的时候借了他姐姐 1 元钱,买回一只股票。这只股票就一直涨,涨到 14 元钱的时候,姐姐天天问他
什么时候把这 1 元钱还给她。姐姐天天催促他还钱,他一着急,就在 14 美元把这只股票卖了,把借姐姐的钱还上。
当他卖出这只股票后,股票价格继续往上升,他非常后悔没有留住这只股票。当他成为世界股神的时候,他说了
这样一句话,就是:绝不借钱炒股。这是他一生的教训。
这还是赚了的例子,还有更多借钱炒股赔了的,真是数不胜数。
2007 年一天,我在深圳坐出租车听广播,是电台的聊天节目。一位女士说:"我今天晚上特别的忧伤。"主持
人就问:"小姐你有什么忧伤的事吗?"她说:"我把我的房子卖了拿钱去炒股,可现在股市又赔了。我既没有房子
住,也没了钱,我只能跟你聊聊天了。"当听到她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深有感触。大家一定不要借钱炒股,不要拿
自己的生活费去炒股,一定要用闲钱去炒股。上面的文武也借了钱,借了钱去投机,就不可能有好的心态。
第三种毛病,就是过于聪明。
肯吃大亏,不肯吃小亏。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永远想做最聪明的那个人,希望买在最低、卖在最高。往往为
了追最后一点利润,最终一定被套在最高点上。因为既然有最高点,一定是卖早了,后悔了,又追进去了。就是
这样,赔钱的永远都是这样。还有更聪明的,大盘在猛跌,结果相信自己与众不同,相信自己买的股票能够逆势
上扬,他不知道最后人家要卖了这个高价,去弥补那个暴跌的股票亏损,或者去捡那个超低价股票的便宜,结果
还是被套在里面。

第 33 节:第七章 面对股市怎么办?(8)
那些输在听小道消息的更是数不胜数,不值一提了。
你看,就是这样,这个投机的毛病有多少?普通百姓投机炒股的危险有多大?你就是学了很好的什么"斗庄
术",最后还是会输在自己的心态上,这个基本是注定的,因为最后连"庄"也输在这个心态上。坐庄的也是人,不
过是钱多一点的人,但人性的弱点是相同的,就是贪婪与恐惧,他赚得多,赔得也比你多。
90%的人投机最后会输掉,输得干干净净;剩下 10%是及时收手、控制好自己贪婪情绪的人。
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人那么"蠢",香港人那么"蠢",那些成熟的资本市场那么"蠢",还倡导什么价
值投资理念。巴菲特一年才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还敢号称"世界股神"?这不是太小意思了吗?
那些投机的,一年暴赚 100%甚至两年翻 5 倍的人,是注定要被市场和价值规律消灭的。一百多年的资本市
场证明,这些聪明人已经被消灭无数轮了,就巴菲特这个"傻老头"活了下来。
所以,我没有办法把读者和学生教得更聪明地去投资和投机,如果说还有办法的话,就是我特别希望大家学
得"傻"一些。
你也许会说,这些危险我都知道一点了,比以前多知道一点了,但我还是想试试,想多了解一点,如果傻傻
地买应该怎么买?买点什么好? 第五,买股票的建议 我不能建议什么,我只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如果是我,我
可能怎么办。
首先要了解这个股市行情的背景,在这个背景里面我们来谈一点股票。
在前面说到"一九"、"二八"的股票现象时,我们已经提到一些股票,比如那些庞然大物,例如中国的银行股。
中国经济在增长,中国企业效益能不增加吗?中国企业在增长,都找银行借钱,能不还银行的利息吗?银行存贷
之间的利差就够它赚了,还不算将来逐步放开的个人理财业务。如果未来的经济会增长,企业就会增长,银行不
也增长吗?银行增长,那银行的股票能不涨吗? 当然,现在有些短期风险在里面,但这是一个大致方向,一个长
期方向。
还有就是买稀缺的资源类股票。什么稀缺你买什么。什么对中国经济稀缺?石油、矿石稀缺吗?煤炭稀缺吗?
天然气稀缺吗?就买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供求关系决定稀缺的东西一定涨。
再有,就是买与我们生活必需品相关的股票。经济好的时候需要吃,经济不好的时候也需要吃,绝不能说经
济不好了我们就再也不吃饭了。所以,一头去买那种稀缺的资源股票,另外一头看准我们生活必需品股票。
最后,就是买那些在各自领域基本形成垄断的公司股票。具备明显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能有效避免市
场恶性竞争、价格竞争的,既有前途,也有"钱"途。
买股票时,业绩好的确实不少,但是在什么价位上买股票,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仅提供了一个方向和一个思
路,最终的决定要看你的承受能力,要看你了解什么,你对什么特别有信心,你买它不仅赚钱,还会学到非常多
的经济、金融知识。
我之所以有点像一个股评家的样子在这里说来道去,只因为我,从事宏观经济教学经常面对各种学生。我经
常到股市里去交一点点学费,再学一点点东西回来,然后跟学生和读者们交流、探讨。
买一点股票,只要不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还是可以的。在暂时没有更好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投一点在股
市,可以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但是,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今天买了就天天盼它涨,跌了两天心就慌。
中国要崛起,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中国股市发展的路还很长。2008 年的中国股市不是走不走熊的问
题,而是已经走熊了,关键在于会不会像 2001 年那样走上 5 年的漫漫熊途。
我的判断是,不会因为新的一轮布局其实已经在慢慢开始了,不会像你担心的那样漫长,当然也不会像你期
盼的那样快就过去。
愿你我能与中国股市一起成长。

第 34 节:第八章 物价为何如此涨?(1)
第八章 物价为何如此涨?
物价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从 2007 年以来,我国物价开始猛涨,猪肉价格涨、蔬菜价格涨、玉米价格涨、
食用油价格涨、饲料价格涨,物价涨得让人接受不了,百姓每月要为生活费用多支出一些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
致我国物价这样涨?物价上涨的趋势何时结束? 物价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问题。我国的股价涨了,房价涨了,原
材料等都在涨。2007 年 5 月份以来,我在报纸上看到消息,说温总理关心猪肉涨价了。猪肉竟然在半年之内上涨
55.8%,令所有人都没想到。为什么猪肉价格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暴涨了那么多?因为物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
所以才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轮物价上涨,先是猪肉价格涨,紧跟着粮食价格涨、蔬菜价格涨,到了 2007 年底南方的那场雪灾,更是把
物价推向了高峰。猪肉价格涨了一半以上,之后方便面在涨,汽油在涨,食用油在涨,食品价格都在涨。我们经
常听到百姓抱怨说吃的东西涨了,用的东西也涨了。可我在给企业家上课时,他们说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生产
的东西卖不出去。29 英寸彩电促销时还不到 600 元,平时也就 1 000 多元,买部名牌手机只需要 200 多元,衣
服也都在打折卖,新款汽车一上市就 1 万甚至几万地降价。
为什么一方面老百姓都在喊物价飞涨,另一方面企业家在抱怨产品卖不出去,打折销售呢?我国究竟是通货
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说物价在涨,但很多企业的商品卖不出去,彩电冰箱都在降价促销;说物价在跌,像肉价、
菜价、油价、米价、粮价又涨得让老百姓受不了。
物价水平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涨起来的?涨到现在让政府紧张,让普通百姓每月都为生活费用多支出好几百元。

读者可能会问,房价涨、油价涨、粮价涨,吃的东西都涨得这么厉害,怎么国家公布的统计公报表明物价指
数涨得并不多呢?2008 年 2 月份公布的物价指数(CPI)是 8.7%,可我们实际感觉涨得很高了,每个月生活费
多支出不少,可物价指数为什么表现不出来呢?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对物价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基本生活物品
价格上涨反应特别强烈,他们每个月都要为此多支出一笔钱。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吃饭在他们生活费用中占的分
量不大,所以他们感觉不明显。中国 13 亿人口中,富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是普通大众,靠每月工资生存,还有
9 亿人口是农民。当物价指数不断提高时,这就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费用,我们的支出增加了。
用什么来表示一国的物价水平呢?这里给出一个名词叫做物价指数,也叫价格指数。什么叫物价指数?我国
有上亿种商品,这些商品有的涨有的跌,一种商品也可能年初涨年末跌。这么多的商品怎么办呢?我们就用一个
物价指数来表示商品价格水平的总趋势。
物价指数是这样算出来的,先分出吃、穿、用、住、行等八大类,然后算出这八大类的权重各占多少,总和
加起来是 100。其中,食品占比重最大。之后选出每一类的代表品,比如,现在是吃米还是吃面?是吃粗粮还是
吃细粮?是穿皮鞋还是穿布鞋?是用手机还是用座机?是用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电脑?是乘公交车还是开小汽车?
孩子们是读大学还是读小学?教育支出占多少?燃料费用占多少?读书费用占多少?国家统计局选出三百多种代
表品,把这种代表品每一月、每一季、每一年的价格折算成物价指数定期向社会公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官方的
物价指数。

第 35 节:第八章 物价为何如此涨?(2)
如果今年 100 元钱只能买到去年 90 元能买到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说物价指数上升了 10%,也就是今年的
100 元钱值去年 90 元。当物价指数上升时,货币就开始贬值了。为什么?因为今天钱不值钱了。昨天猪肉是 5 元
钱 1 斤,今天是 10 元钱 1 斤;去年白菜是 1 元钱 1 斤,今年 3 元钱 1 斤;去年大葱 1 元钱 1 斤,今年 3.5 元 1 斤。
所以,政府在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中国的物价水平降下来。
经济学研究的是物价是怎么升上去的。找不到升上去的原因,就找不出解决的办法。物价怎么突然一夜之间
就升了?为什么是从食品价格开始,从猪肉的价格、粮食的价格、玉米的价格、饲料的价格一点一点升上来的?
除此之外,我们看到食用油的价格、蔬菜的价格都在涨。
也许有人会问,房价涨得那么高,为什么物价指数只有 7%的增长呢?我们说,在物价统计时,没把房产,即
把卖房的价格统计进去。为什么?因为买房不算消费,它算投资。买房和买股票一样,你有 10 万元买了房子,或
者拿 10 万元买了股票,这都算投资。所以物价指数中不含房价,房价涨跌不计入物价指数。计入物价指数的只是
房租的价格。所以,当你感觉自己的支出很高时,你所看到的物价指数并不高,这是因为物价指数没有包括房价。
房产作为投资品,不作为消费品,它和投资股票一样。买了股票是为了升值,投资房产也是为了升值,住房也是
投资。所以只把租房的价格计入了物价指数,但房租并没有涨得太高,所以物价指数就显得不高。
石油价格也没有计入物价指数。因为石油属于能源,它的价格随着季节不断波动。我国有将近 50%的原油需
要进口,但统计时也没有把石油价格的上涨计算在物价指数内。所以,我们既没有把房产价格计入物价指数,也
没有把原油价格、成品油价格计入物价指数。否则,中国的价格指数表现得更高。你要保持去年的生活水平,你
今年就要多花几百元,否则就维持不了去年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说,物价指数在向上升,通货膨胀来了。
统计毕竟是统计,它反映的只是一个趋势。如果物价指数连续不断地上升,买生活必需品比去年支出就多了,
居民的生活质量相对就下降了。如果你的工资和去年一样,今年物价指数在向上升,你的生活质量相对就会向下
降。13 亿人口中毕竟靠挣工资生活的人多,当物价水平上升的时候,很多百姓承受不住,他们的生活质量实际在
向下降。所以,政府官员一定要想出办法来,妥善解决物价问题。百姓也希望政府能把物价压下来。
让我们分析一下,物价究竟是怎么涨上去的?涨价背后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与生活相关的像粮食、蔬菜、玉
米、食用油这些生活必需品都涨得这么快,而那些工业品,比如说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些耐用品价格涨得不
快呢? 让我们来看一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地里种的粮食,生长期至少半年,可是
我国耕地有限,如果把这块土地用来盖住宅建厂房,耕地就没有了。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在这块地上种的粮食要
等上一年半载才能收获,打下的粮食还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吃,做成饲料才能养鸡喂猪。所以,谁都愿意挣快钱、
挣大钱,愿意到城市去办工业,这是世界的普遍趋势。
我国这一轮的经济暴涨,房价、股价、物价的暴涨,让人看不懂的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关起门来只是算自
己的账不行了,算不清楚也看不懂。

第 36 节:第八章 物价为何如此涨?(3)
为什么呢?就像一个百万富翁,带一帮哥们儿朋友回农村老家玩几天。理论上讲,他们一夜之间便可以买光
村上所有的方便面、纸巾之类的东西,即使有所剩余也极其有限。你第二天再想去买,要么缺货,要么很贵,一
包方便面卖 8 元钱也很有可能。不是有可能,现实中这种情形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中国历来是非常重视农业的,俗话说"无农不稳"。国家千方百计保护农业,也千方百计保证城市食物消费水
平稳定。既要保护农民,又要保证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平衡。
2007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 50 150 万吨,成为历史上第 4 个产量超过 5 亿吨的高产年;我国谷物类粮食自
2000 年以来的 8 年中,只有 2004 年是进口多了(进口减去出口叫净进口),其他年份我国粮食贸易都是顺差,
自给率超过了 100%,不存在依赖进口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过去这些年,我国并不缺少粮食。
既然没有缺粮,那粮价怎么就涨起来了呢?
我国粮食构成中除了谷物,还有大豆和玉米。比如说,我国大米虽然自给率很高,大豆进口率却很高,有近
70%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这时就由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水平来决定国内大豆价格的走势。而玉米呢?由于石油价
格猛涨,美国、巴西都用玉米生产乙醇来部分替代汽油作为燃料,玉米价格就会上升。再加上国内玉米生产成本
呈逐年增加趋势,1995~2007 年总成本上升了一半,生产成本上升了大约三分之一,土地成本则上升了近三倍。
由此形成了一个比价效应:就是大豆价格涨、玉米价格也涨,那大米的价格涨还是不涨?如果米价不涨,会
伤害种米农民的利益,农民不再种大米,因为他们觉得不划算。这样一来,我国的大米就会供给不够了。如果大
米的产量降低,那米价也会水涨船高跟着涨的。
如果仅从国内比,还不算太大的压力。再从国际看,2008 年以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持续上涨,泰国大米的
价格从每吨 355 美元一下猛涨到 760 美元,创了 20 年来最高点。美国农业部称,全球大米库存量将跌至 7 520
万吨,创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最低点,约为本世纪初的一半。于是世界银行甚至警告说,由于粮食和能源价
格达到连续 6 年来的最高点,墨西哥、也门等 33 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而且有些国家已经发生动荡。
我们可以看到,粮食安全多么重要。大米价格的高低影响甚巨,它已不是一个国家自己关起门来说"我国大米
够吃,不用进口,米价不会涨"的问题。因为有一系列比价效应、关联效应,这会改变或者影响市场的心理预期。
当我们搞清粮食涨价的传导机制后,紧跟着蔬菜、猪肉一系列涨价也就"顺理成章"了。种子、农药、化肥、
塑料薄膜都在涨,蔬菜价格能不涨吗?尤其是猪肉,喂养的饲料涨了,人工也涨了。有农民说,他不养猪了,因
为养一头猪需要半年时间。买猪崽的时候就已经很贵,饲料也很贵,等真正卖出猪肉的时候,根本收不回本钱。
索性我就不养猪了,我把这钱拿来炒股票,买股票赚钱。因为股市有赚钱的"例子",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实业,都
愿意去炒股,或者去做点别的生意,或者出去打工。这也就是为什么 2007 年物价暴涨的原因。楼价涨了,股价涨
了,物价跟着涨了,而且涨的速度非常快。

第 37 节:第八章 物价为何如此涨?(4)
那为什么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脑,这些商品的价格不涨反跌? 因为它们是大工业化生产出来的,
只要一开机器,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它们可以批量生产,只要原材料充足,一开机器就会批量生产出来。
所以,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成本低、竞争激烈。你要是涨价,我这儿降价,你就卖不出去。大家看到,彩电降价
卖,冰箱降价卖,电脑降价卖,手机降价卖,为什么?它们都是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商品,它们源源不断地批量生
产,价格当然涨不上去。这就是中国今天物价水平的现状。稀缺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越来越贵,大工业化生产的
东西价格却上不去,所以才表现为物价指数没有这么高。
从需求来讲,与个人生存相关的米、面、油、盐、酱、醋、茶等所有消费都在涨,因为它们和土地资源有关,
而且土地是稀缺的。我国的物价保持在 7%的水平上,但真正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指数实际上更高,只
是因为那些降价促销的耐用消费品摊平了物价指数。
概括起来说,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蔬菜、食用油、煤炭、电力、自来水、天然气,这些东西的价格必然
上涨,因为土地资源稀缺,矿产资源不可以再生,而且这些消费没有弹性。你说粮食贵可以不吃吗?水贵可以不
喝吗?电贵可以不用吗?不可以,所以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必涨。像 2008 年初南方雪灾时,一斤大白菜卖到了 20
多元,一袋方便面卖到了 30 元,为什么?因为它太稀缺,人必须吃饭、必须喝水、必须用电,这都是没有弹性的。
与我们生存密切相关的商品没有需求弹性或弹性极小,供给又有限,所以价格必涨。
像汽车、手机、计算机、服装、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这些耐用品非但价格涨不了,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因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效率高,竞争激烈,价格就涨不起来。虽然生活必需品价格在涨,但大工业化产品价格不
涨甚至还降,才使我国物价今天保持在 7%的水平上。在"两会"期间政府总理说了,希望我国的物价指数 2008 年
保持在 4.8%的水平上。为什么说这个数? 这里就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物价指数在 5%以下时一般消费者都能
承受,这是全世界通行的规律。物价指数 5%,只要和银行存款利率大体持平就行了。但物价指数一旦超过 5%,
所有人都不愿意存钱。为什么?物价指数 7%,银行存款利率 4.14%,中间差了近一半。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
的钱是越存越少,出现了负利率。怎么办?政府只能千方百计把物价指数压下去,至少跟银行存款利率相等。政
府在宏观调控上下大力气,既要保护农民,又要保护城市弱势群体,要避免一系列问题传导下去,变成什么都涨,
变成全面通货膨胀。尽管工资也涨,但追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人们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可怕
的地方。
1991 年 12 月我去德国读书,途经莫斯科转车。当时横穿西伯利亚走了六天六夜,才到达莫斯科。在莫斯科
我见证了什么叫通货膨胀,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接着我又从莫斯科登上国际列车西行,穿过波德平原到
了德国。我这一路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共走了 15 天。这 15 天让我终生难忘。
让我最难忘的是,当时正赶上苏联末期的通货膨胀。莫斯科大学的教授每月挣 400 卢布,过去一卢布换两美
元。我去的时候,100 卢布才能换 1 美元,相当于他们只挣 4 美元。我在国内月薪 100 元人民币,大家知道,当
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非常低,为 1∶2.9,我的 100 元钱相当于 35 美元,我比莫斯科大学教授的生活幸福多了,
我的购买力是他们的 8 倍多。苏联和中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可我们两国大学教师的购买力相差这么多,
是因为苏联通货膨胀票子多,却没有货。大小商店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什么吃的东西都买不到。每人都在
排着队买牛奶和面包,排好长好长的队,排着排着面包没了,大家就去排牛奶。蔬菜店里只有胡萝卜和洋葱,其
他什么也没有。

第 38 节:第八章 物价为何如此涨?(5)
在通货膨胀来临的时候,外国人可以把这个国家的财富大包大包地卷走,而当地人已经没吃的也没穿的,什
么都没有了,因为卢布贬值了。不但他们当时的钱没有了,甚至过去一生的积蓄都没有了。
再看今天,非洲的津巴布韦又陷入全面通货膨胀。2008 年 3 月,该地通货膨胀率高达 100 500%。津元现
在是全世界面值最大的货币,4 月 4 日发行了 2 500 万和 5 000 万津元新钞。5 月 6 日发行了 1 亿津元和 2.5 亿
津元新货币。没过多久,5 月 15 日,津巴布韦央行又发行了大面额 5 亿津元新钞,再次在世界钞票发行史上创下
新纪录。在他们那里,人们买卖东西时现金都是论捆儿来算,例如买一份鱼香肉丝,需要花 1.2 亿津元。国家经
济陷入困境,人们拿到钱第一件事就是赶快买东西,晚一步就会贬值。由于通货膨胀率迅速上涨,货币急剧贬值,
新发行的货币很快就变得一钱不值,迫使央行不断发行更大面额的钞票,所以那里的"亿万富翁"生活苦不堪言。
面对我国物价指数升高,政府不得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否则等待我们的必然是通货膨胀。
但是,我国物价很难压得下来,因为土地资源稀缺,农民种地不赚钱,物价指数就下不来。怎么办?要想让
城里人别拿钱去买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把利率升上去,可利率一升,企业怎么办?它们不能生存,我国经
济增长就要掉头向下了。如果银行存款利率是 10%的话,企业贷款利率就得 13%以上,哪个企业、哪个行业利润
率有 13%?没有那么高。如果企业只有 10%利润率的话,那它还不如关门不干了,因为不够还银行贷款利息的。
所以,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对于企业来讲,都是贷款成本上升。企业没法生存,就只能关门不干。如果都关门不
干了,中国经济就要走下坡路了。
要想控制物价,政府第一招,加息,提高利率。当利率高到一定的程度,企业无钱可赚时,他们就不干了,
中国经济也就开始向下了。
政府第二招,加薪。政府可以采取加薪方式,比如每人工资增长了 10%,等过一段时间物价就会跟着涨
10%。因为员工在加薪的时候,企业会把加薪的钱摊入产品成本,卖出的东西会涨价。农民再买了涨价的东西,
粮食还得涨,油价还得涨,物价指数就会大幅上升。如果政府用加薪的方式来补贴所有的穷人,就会造成新一轮
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开始循环。所以,政府处在两难困境,究竟是加息,还是加薪?也就是说,究竟提高利率,
还是给所有人加薪? 政府第三招,给农民补贴。世界各国政府,越是发达国家给农民补贴越多。美国今天 3%的
农业人口生产出的粮食养活美国人绰绰有余,还向全世界出口。一个美国农场主经营 5 000 公顷的土地,都是机
械化耕作,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生产出粮食价格低,赚钱就多。我国一个农民只有一亩三分地,小规模生产,
生产率非常低,生产出粮食价格高,赚钱很少。
尽管如此,美国政府还从财政上拨出很多钱去补贴农业,日本政府也从财政上拿出很多钱去补贴农业,德国
也在补贴。这些国家担心的是,如果农民不种地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物价指数控制不住,吃的东西会特
别贵,所以必须保证耕地。那我们问了,中国政府能不能给农民财政补贴?9 亿农民给多少补贴?财政收入拿出一
部分来补贴农民,让他们留在农村种地,可是那么多农民,得拿出多少钱?财政的钱够吗? 我们吃的东西没有任
何弹性,一天不吃可以扛着,七天不吃能行吗?一天不喝水可以扛着,七天不喝水能行吗?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的东西,天天都必须消费的东西没有弹性,而且必须消费,所以说物价指数攀升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各国政府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控制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美国联邦政府每月都看物价指数到底是多少。为
什么关心物价指数?因为它切身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财富。你说,我的钱没在银行里,我的钱在家里的米缸里
放着呢,但米缸里放着的钱也照样贬值,因为整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上升了,哪里也躲不过去。
什么是通货膨胀?一国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升,就叫通货膨胀。中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东西多钱少,
那叫通货紧缩,买什么都便宜。那时货不值钱,钱值钱;现在是钱不值钱,货值钱,因为通货膨胀了。1998 年通
货在紧缩,2000 年也在紧缩,1 元钱能买到比 1 元钱还多的东西;现在是 1 元钱买不到去年 1 元钱的东西,因为
通货膨胀了。如果你在银行有 1 万元存款,按 2 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你的购买力就少了 870 元;如果你有 10 万
元,你的钱就会少买 8 700 元的东西,这就是通货膨胀。
有时候政府在特殊时期,为了特殊使命,可以暂时冻结物价,让物价指数在可控的范围。但是市场有市场的
规律,经济有经济的趋势,最终的商品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我们政府要因势利导,做好这次物价调控,防止
全面通货膨胀。

第 39 节:第九章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1)
第九章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就意味着一国通货膨胀的来临。这是让我国政府、企业家和老百姓都头痛的事情。因
为通货膨胀不仅让你今天的钱贬值了,还让你一生的积蓄都缩水了。物价上涨,票子发毛,究竟是谁为通货膨胀
埋单了?面对通货膨胀,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接着讲上一章没讲完的故事,就是我六天六夜到了莫斯科。我看
到莫斯科郊外的景色是多么优美,真像歌里所描述的那样。莫斯科河特别美丽,红场也非常壮观,教堂更是格外
庄严。可是只有一件事令人担忧,就是恶性通货膨胀,人们一生的积蓄在一瞬间变没了,一个大学教授只挣相当
于中国的 12 元。所以他们都一脸严肃地在排队买面包、买牛奶,商店里几乎没有任何东西。
当我看到这种情景时,我想到两点:第一,通货膨胀是对国民财富的一种掠夺,它更容易被外国人大量掠走;
第二,通货膨胀是所有国民给政府再次缴税。如果遇到两位数三位数的奔腾型通货膨胀,人们手里的钱买不到东
西了,等于被没收财产。
在莫斯科看到的这一幕令我终生难忘。我感受到,作为一国政府,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国民的财
富。苏联的改革是一夜之间由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国家给每人发一张票子,面值 1 万卢布。愿去买股票的
可以买股票,愿意入股企业的可以入股企业,愿意拿它当钱花的可以换钱花。就这样,昨天晚上苏联还是计划经
济,今天早上俄罗斯就是市场经济,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1991 年底苏联解体了,除去先行独立的波罗的
海三国,先后分成了 12 个独立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是俄罗斯,剩下一亿多人口。
俄罗斯在独立后的 10 年改革中,经历了 4 次大的通货膨胀,使本国国民的财富荡然无存,把所有中产阶级都
变成了无产者,他们一生的积蓄在瞬间被通货膨胀蒸发了,凡是持有卢布的人财富都大大缩水。
我一直关注俄罗斯,一直关注和研究它的改革。俄罗斯之所以经济能复苏,是因为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石油,
占世界石油储量的 20%。俄罗斯还有世界储量最多的天然气,他们可以靠卖石油和卖天然气来支撑。中国改革开
放 30 年同俄罗斯相比,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先把经济搞活,先让大家有
饭吃、有衣服穿,让国民奔小康,有的人已经进入后小康社会,有了房子有了车,而且可以出国旅游。中国人生
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俄罗斯人到中国来打工。他们那里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国家出现了垄断
寡头。

第 40 节:第九章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2)
因为经历过多年通货膨胀,俄罗斯人吓得不敢把钱存在银行,他们把钱装进一个布袋。每天上班的时候拎上
这个钱袋子,放在身边,然后开始工作,下班时再拿走。只要一听到通货膨胀的消息,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商场把
东西买回家,买的都是吃的东西。到今天俄罗斯还是这个样子,可见通货膨胀给人造成的痛楚是多么深重,人们
一生的劳动积蓄都会在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
通货膨胀真的非常可怕。如果物价指数一直往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一旦不可控就进入恶性通货膨胀。这时
钱没有购买力,像废纸一样。通货膨胀等于变相地让所有人再给政府缴了一次税。通胀率有多高,我们就缴了多
高的税。例如,本来国民的财富占 70%,政府占 30%,因为通货膨胀政府不断往外发钞票,结果国民财富变成
60%,政府财富变成 40%。如果再发钞票,国民变 50%,政府变 50%。政府发钞越多,国民的财富就会越变越
少,因为政府只发钞票,却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买。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这几届政府没有像俄罗斯政府那样不断地印钞,导致通货膨胀。当财政收入
不够花的时候,我国政府只是发国债,向百姓借钱搞建设,政府答应借债将来是要还本付息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发钞和发债可不是一回事。发钞是各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如果经济没有增长,财富没有
增长,只是不停地印钞、不停地发钞,就会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种发钞就是对国民财富的掠夺。发债是政府
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手段,它明白地告诉国民,我准备卖 1 000 亿国债给大家,将来政府是要还本付息给你们的。

什么是一个国家发钞的基础?发钞的基础一定要有货物,要有东西在那里。
没有货物不能发钞,没货印票就等于制造通货膨胀。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走出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而俄罗斯的改革多年,俄罗斯人贫富悬殊、食品短缺,通
货膨胀率比我国高得太多。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中国经济今天有点问题,就指责政府,不是这样的。中国政府
在 30 年的改革当中,已经给中国经济起飞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和过去相比,我们都变得富裕了多少?可以说是
天壤之别。
面对通货膨胀,政府该怎么办?
中国政府一定要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怎么能保证民生,能让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不下降?给农民补贴吗?
给进城务工农民工加薪吗?给我们所有人都加薪吗?政府加息还是给农民财政补贴?还是发国债?不管政府究竟
怎么选择、怎么做,政府必须要做,如果不做,物价就降不下来。如果政府不去做,物价就会一直涨下去。
政府要在几难中做出选择,政府不是动用财政政策给予补贴,也就是涨工资,或者动用货币政策,那就得加
息。我国法定准备金率从 7%提到 16.5%,已经达到历史高位,目的是收缩银行信贷,不让钱从银行流出来。政
府再用货币手段只能是加息了。如果加息,企业的日子就难过了,我们贷款买房的个人,还贷的月供就高了,一
旦还不上,就会变成银行的资产。所以,通货膨胀不是一件小事,怎么能控制住通胀,这是我国政府非常关注的
问题。
既然治理通货膨胀压力这么大,那就应该把这轮通货膨胀的源头先搞清楚。我们通常说"开源节流",这里我
们能不能借用一下,倒过来说,搞一套办法,叫"节源开流"呢?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是"节源" 什么是"源"?
说的是资金之源。通货膨胀无非是钱多了货少了,所以首先要搞清楚钱在哪里。

第 41 节:第九章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3)
这轮物价上涨,钱有几大主力: 第一,1.6 万亿外汇储备。这意味着有相应的超过 10 万亿人民币从中央银
行流了出来,进入经济领域。
第二,20 万亿居民储蓄。当然,这里面和第一部分有一定重合,第一部分中有些资金在国外的银行储蓄,有
些在周边国家手里,甚至在民间,比如许多泰国人就把人民币存着不用。
第三,民间资本。平时银行里看不见,藏在家里的地窖里。
第四,国际游资,也称为热钱。这些游资不知从哪里游过来,换成了人民币,使我国外汇猛增。几年前我国
只有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现在已经有 1.6 万亿美元。很多热钱以贸易和投资的名义,甚至通过地下钱庄进来
了,可谓防不胜防。
这四大力量多厉害,多庞大?尤其是后两个,民间资本和国际热钱的强大力量在于,经济本来是大致平衡的,
但民间资本和国际游资做出一致的利益判断、一致的行动以后,会立即打破这种经济平衡。它有巨大的示范效应,
会让 20 万亿储蓄在银行待不住,马上想冲出来。
这些资金行动的前锋部分是基于预期,它们判断中国经济一定会有大发展,于是提前行动,提前布局,买入
房产、股票或者其他资产;尾随部分是一旦这种趋势形成,平衡被打破,便马上跟进,推波助澜。而 20 万亿居民
储蓄分散在很多人手上,无法提前一致行动,所以只能跟风,不是追涨,就是杀跌,注定如此。
所以,当老百姓还觉得中国经济问题重重的时候,那些国外大资本却已经看好中国,它们坚决投资中国。
这是两难。你说中国经济不好吧?我们努力改革开放 30 年,我们勤勤恳恳工作,创造了很多财富,还有很多
机会。我国修的那些高速公路,有多少人的劳动在里面?有车在上面跑,有钱在上面赚。那些高速路通到的地方,
政府和人民投入了多少钱?凡是高速公路通到的地方,地价能不涨吗? 上涨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
在于不要上涨过快,不要透支过多。
全国百姓辛苦半天,不知道我们和政府共同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欣欣向荣的中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国人常
常在埋怨、在观望、在等待,甚至在自卑,但这不妨碍别人看好你,看好中国。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做了一
锅饭,有机会,能挣钱,全世界都知道。遗憾的是,中国老百姓一直不太相信自己,结果全世界都知道了,都来
这里抢饭吃,来分一杯羹。最终僧多粥少,现在就是这个样子:钱多,机会少;机会很好,但是很少。很少是什
么意思呢?就是它不足以消化全世界赶来的这么多资金,加上民间资本和被撬动的居民储蓄。这时候就该明白了,
中国那点股票够吗?不够!真要是买,轻轻松松可以买上股指一万点,假设没人管的话;同样,中国那点楼够买
吗?当然也不够啊!你看着自己兜里钱买房太贵了,但马蜂一样的国际游资扑来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地、那么多
楼够他们买的。
所以,政府的第一个思路很清楚,"节源"就是千方百计抑制国际资金游进中国,具体措施我们不在这本书里
探讨。相信政府应该有成套的方案,关键在执行力度,不要被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所左右。
这是"节源",就是节制资金之源,不让那么多资金在中国领土上游荡。1997 年以来,我国十多次提高存款准
备金率已经打了很漂亮的一仗,但这是内部的,是中国内部的一种节制措施。问题是,时间长了还会出现一个怪
现象,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我们内部享受不到,结果最诱人的这块蛋糕被外部瓜分了。这个问题现在
还不太明显,因为中国经济大爆发还没走完,国人还有分享自己成果的机会。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一点,怎么
搞"国民待遇"就是篇大文章了,在这本书里无法详述和探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中国人充分享受到自己 30 年
改革开放辛辛苦苦劳动的那一点成果。眼下是没办法的办法,在外部资金抑制不住的情况下,只有自己吃点亏,
不要火上浇油。现在不能不先抑制一下自己,但绝非长久之计。

第 42 节:第九章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4)
第二是"开流" 那"开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开机会之流。
就像治水一样,封堵是救一时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中国不可能完全不让肥水流进外人田,把门关起来,
不让外面热钱来,说我们这里钱太多,不需要了。
既然不能堵,就只有疏,把庞大的资金之流尽快地、成系统地疏导到各种各样的机会上去。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难在哪里?难在我们没有提前为中国的崛起做好准备,这些渠道不是一夜建立的。比如柜台交易,就是老百
姓可以小规模投资一些私人企业,可惜很多年前因为欺诈太多,我们泼脏水时连带把孩子也泼出去了,中国人为
自己的信誉付出了惨重代价;国债期货交易当年也是这样;信托公司也是这样;"纸黄金"交易,黄金都涨到 600
多美元 1 盎司了,才开办这项业务。没有了财富效应,还有多少空间去真正形成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呢?发行新
股,股票狂涨,就是因为钱太多、股票太少。股市暴跌 5 年,新股发不出去,又错失几年大好时机。现在股指一
暴跌,又不敢多发股票了。股指期货很久不敢推出,瞻前顾后,股市一直没有健康的自我制约机制,逼迫政府每
次动用政策调控,把巨大的政府信用都押在里面;基金本来是个好东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无奈当年的基金黑
幕记忆犹新,自己不珍惜信誉,也是代价惨重。
中国其实有很多投资渠道,在过去的岁月中几乎一条一条都被堵死了。我们为自己的信用付出了惨重代价,
迫使中国今天不得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府短期行为频频出台,走一步看一步。国际资本可是看了中国好几
十年,它们看明白了,既看明白中国累积了大量的劳动财富(20 万亿),又没有足够的"河道"疏通,明摆着在等
洪水暴发。
目前就是这么一个形势。
所以前面堵,"节源"无非是权宜之计。长久之计,是赶紧疏通,赶紧"开流",开机会之流。这才是政府要做
的事。
通货膨胀治理得如何,最后要看泄洪的功夫如何。只靠压是压不住的,捂也是捂不住的,它也只能管一时半
会儿。就算一时捂得住国内价格,你能捂得住国际市场价格吗? 这是一场多么艰难的战役。
难在我们要面对中国经济的大爆发,谁也压不住,谁也捂不住。
而这恰恰是改革开放 30 年无数人用勤勤恳恳工作、省吃俭用换来的,结果搞得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了。
我们建议政府,一定要保证国民的利益,保证民生的问题,把物价控制住。通过宏观调控手段,能让我们的
百姓财富不流失,能让我们的企业家安心生产,能让我们的国家财富稳步增长,长治久安。
面对通货膨胀,企业家该怎么办?
作为企业家,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当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国际购买力就强了。现在拿这一元钱在国外买
东西,你会发现能买到的东西比以前多了。你在出国的时候,会发现你手里的人民币很足值,是一种强势货币。
这时你做进口贸易合适,到境外去投资也合适,因为人民币增值了,你可换的外汇多了。你还可以到境外去收购
一些企业。
第二,在通货膨胀时期,在中国经济大爆发的过程中,拿现钱肯定是不合适的。如果有富余资金,应该选择
持有合适的人民币资产。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两年暴涨的原因所在。当人们预测通货膨胀要来的时
候,一定去买房、买食物、买股票。当然不只是房子、股票(间接持有人民币资产)代表人民币资产,还有原材
料、土地及林业、矿业资源。还有产业整合的机会,比如找到好企业,就去持有它们。在第十九章经济周期中我
们还要探讨这个要点,这不只是一个物价问题。

第 43 节:第九章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5)
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普通百姓该怎么办? 通货膨胀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作为普通百姓应该想明白这些
事情。
当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来临的时候,如果你手中有钱,你该做点什么?你是把钱放在手里、存在银行,还是
想办法让自己的钱做一点变动?因为通货膨胀来了,物价指数在向上升。
这里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持有人民币不如持有人民币资产。因为人民币的资产是物以稀为贵:土地不可再生,
房子也不可多造,矿产也不可再多,石油储量有限,天然气也有限。对于普通百姓,我们问:当物价上涨的时候
应该做点什么呢?拿什么抵消通货膨胀呢?如果国债的债息很高,那你当然可以选择买国债,可以抵消通货膨胀。
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学问,你选择什么才能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至少能让你的资产和财富保值? 这里提出一个
问题:究竟谁在为通货膨胀埋单?是借钱给别人的人,也就是存款人在为贷款人埋单。老百姓最想不通就在这里。
他们会说,我没借钱给别人啊?你是没借,但银行帮你借出去了。借钱的人去消费、去投资,把物价抬上去了。
等你把存款取出来的时候,你获得的利息不足以抵消物价上涨,你亏的"那点",就是你付的账。虽然不多,但 13
亿人加起来呢?大家一起合力埋下这张单。这个说起来不好理解,其实经济学很简单。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了这么一句话: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欠债人是受益人。就是说,欠钱的人合适,
借出钱的人吃亏。这个道理小到你要明白,大到银行都明白。所以全世界的银行都怕通货膨胀,因为高通货膨胀
时期借出去的钱,等到还回来时就已经不如借出去的时候值钱了。
懂点经济学知识,虽然难,但很有用。我时常看到一些老人家把一生积蓄都存到银行,当通货膨胀来临时,
非常无助,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养老保险、理财基金之类的东西,不太敢放在
银行,因为怕通货膨胀。
当然,对于消费者,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谁都不愿意通货膨胀,谁都不愿意物价高涨,但这不以你的意志
为转移,因为资源有限、土地有限,我们需要吃,我们需要喝,我们需要消费。大家不愿意物价涨,但物价上涨
是一个必然趋势,就看政府能不能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把我国迅速上涨的物价压下来,让国民的财富不被通货
膨胀抵消。
如果通货膨胀严重了,你能有什么办法呢?房价如何?股价如何?人民币资产如何?失业多少?企业利润是
升还是降?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才能做出判断和正确选择。
如果你现在有三五万的存款,你可以考虑拿一部分出来,适度地做点理财,买一点国债或者基金,尤其是保
值型基金、成长性好的基金。
如果手上资金稍微多一点,你该仔细读前面探讨政府的那段内容,你不要说那跟自己没关系。你要知道,如
果政府"开流"不成功,那会有多少资金堵在这里,只能盯着股市和房产?所以诸位如果觉得房价涨了,你们实际
还不知道房价有多危险。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资金疏导方案,中国经济大爆发的机会明摆在这里,股市又跌成那
样,你知道有多少资金看着楼市吗?你知道后果会有多可怕吗?如果庞大的资金一致行动,或者说再次形成趋势,
这又有多可怕呢?全部的资金都会被撬动,你的钱最后在银行一定待不住,迟早也会出来"追涨杀跌",就是人家
涨了你跟着追,去高买;人家跑了跌了,你再去低卖。辛苦加班工作的财富最后就这样消失掉,而放在银行又会
被通货膨胀销蚀掉,你怎么办?股市也是这样啊!跌到差不多了,你知道跌就是为了涨吗?你知道只有先跌才会
有下一次涨的空间和机会吗?你知道大资金跟你一样,没有别的地方可去,都盯着楼市和股市吗? 站在宏观的角
度看问题,可以看远一些,不要总是"追涨杀跌"。你能不能看好中国经济,来个"守株待兔"呢?概括起来说,对
钱少的人,买一点国债,买一点保险性的东西。对钱多的人,要学会理财,避免通货膨胀把你的财富悄悄卷走。
身处大爆发之中的中国经济,面对通货膨胀,这是最艰苦的一仗。但我们必须要打好,打不好,我国 30 年改
革开放的成果,我们两代人辛辛苦苦的努力,就很可能随着高通货膨胀被一步步蚕食掉。

第 44 节: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1)
第四部分 金价
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
金价从本世纪初的 260 美元 1 盎司,涨到 2008 年 1 000 美元 1 盎司。为什么连续跌了 20 年的黄金,突然
涨得让人看不懂了?如今各国既不需要黄金作为发钞的基础,也不需要用这么多的黄金来打造首饰。为什么金价
这样一路飙升,金价暴涨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黄金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最高时达到过每盎司 850 美元,之后
一路狂跌了 20 年。新世纪初又从 260 多美元开始上涨,到 2008 年初,金价已经冲过 1 000 美元的一个历史性
高位,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高位。
很多人都问,黄金为何暴涨?黄金还会涨吗? 那么,黄金为什么涨价?为什么会涨这么高呢?金价高企的背
后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虽然普通百姓说既不存黄金,也不买金条,但是大家应该了解,黄金暴涨的背后意味着
什么?黄金暴涨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也许买卖黄金的人并不多,我们这里探讨的重点不在黄金是否还值得买,
而是我们发现,中国人"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的说法好像看不明白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古董在暴涨,黄
金也在暴涨,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这究竟是盛世还是乱世呢? 这个现象背后说明了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作为了解宏观经济的人,它非常重要,从金价的涨跌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段历史,看黄金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早期是物物之间的交换,当时是没有货币的。在交换过程当中,人们牵着一头羊去换两
斤盐巴。后来慢慢形成了交换的媒介,刚开始时是贝壳,把从海里捞出来一种天然贝壳作为货币;后来又发现黄
金比较好,体积小便于携带,质地均匀便于切割,交换时很方便,于是黄金作为交换的媒介被人们普遍接受下来。
人们都相信黄金,黄金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扮演货币的角色。所以,黄金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
作为货币存在着。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黄金数量是有限的,它不够了怎么办?人们就在想,能否用一种货币符
号来代替真实的黄金呢?结果就出现了用纸币代替黄金的尝试。当美国政府决定印制并发行美钞来代替黄金的时
候,所有美国人都不答应,说我们不相信这张纸。美国政府说了,请大家相信上帝,相信美元,还把"我们信奉上
帝"(IN GOD WE TRUST)印在每一张钞票上。当时发行的每一张美元,背后都有黄金来支撑。政府发行多少美
元的钞票,国库里就有多少黄金储备。如果你不相信美元,可以拿着纸币去换回黄金。所以,历史上就有一个金
本位制的时期。直到现在,有不少海外华人还是习惯于把美元叫做"美金"。
什么叫金本位?在英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取金本位制,英国发行多少英镑的纸币,后面都和黄
金挂钩,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国库里一定有多少黄金做储备,才能向外发多少纸币。比如,1 英镑等于 20 先令,
而 1 几尼金币能换 21 先令,差不多同 1 镑等值。
当大家质疑,不愿意接受纸币时,担心哪一天政府宣布纸币作废,我们怎么办?政府说,发行纸币的时候,
国库放着大量的黄金做保证,请你们相信我们国家的货币。所以各个国家在黄金不够的情况下都开始发行银行券,
但背后必须备着黄金,让百姓随时可以把银行券兑换成黄金,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第 45 节: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2)
大家知道,人类经历了太多次的战争,太多次的瘟疫,太多次的不幸,仅在 20 世纪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发生在 1914~1919 年,当时战后世界一片颓势。20 年后又发生了 1939~1945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整
个世界极度混乱。世界形成轴心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那时欧洲一片战火,亚洲也硝烟弥漫。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放弃了金本位制,英国政府说,我们没有那么多黄金了,所以政府放弃金本位制。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都混乱了,各国政府之间谁也不相信谁的货币。一旦战争打起来了,每个人都愿
意要黄金,每个人都抢货物,谁都不愿意要纸币。当时国际贸易体系、货币体系完全陷入混乱,各国之间已经停
止正常贸易了,因为处处都在打仗。当时美国已经足够强大了,美国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可战争没在美国本土
爆发,美国造武器、造飞机、造军舰,造所有的东西向外出售,除了原子弹。两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变得更强大了。

在 1944 年二战快要结束之前,以美国为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开了一个会。很多世界政要、经济学家都
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商量说,战争结束以后,我们将建立一个怎么样的货币体系呢?各国的货币现在都混乱了,
谁都不承认谁的了,我们怎么办呢?而各国的黄金储备也快打光了,要回到金本位时代确实非常困难。想来想去
他们就制定了这么一个方案,即各个国家货币都跟美元挂钩,有一个固定比例,例如英镑合多少美元,瑞士法郎
合多少美元,法国法郎合多少美元,各国货币都和美元有一个固定汇率。各国都说,我们怎么能相信美国的货币
没有问题呢?美国哪天出问题怎么办?美国财政部长说,如果各国都不相信美元,那美元就和黄金挂钩。35 美元
兑换 1 盎司黄金,这是人们在 1944 年规定好了的。全世界所有货币按照一个固定的汇率跟美元挂钩,而美元和黄
金挂钩,即 35 美元就等于 1 盎司黄金。
什么是盎司?盎司是个英镑重量单位,一盎司等于 31.1035 克。那么时至今日,黄金价格如何呢?我们说,
黄金价格已经升到 1 000 美元兑换 1 盎司黄金。大家说,黄金升了多少倍?为什么 60 年前黄金 35 美元 1 盎司,
现在都突破 1 000 美元了?全世界都为此而感到震惊。黄金为什么涨价,而且暴涨到今天的高位?所以,我们探
讨黄金暴涨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我们大家应该注意什么?中国政府做好准备了吗?中国企业做好准备了吗?普通
百姓做好准备了吗?怎么应对黄金的进一步上涨?未来黄金走势如何?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定了这样一个
货币体系之后,1947 年缔结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就是现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之后又成立
了联合国(UN),这三件关系国际重大事务的事项终于确定了下来。有了联合国,世界各国有事可以商量;有了
关贸总协定,各国的贸易就可以正常进行了;有了统一的货币体系,各国货币可以相互交换。如果谁不相信美元,
可以马上把它换成黄金,现在美国国库里存着大量的黄金。所以,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就这样开始了经济增长。
20 世纪 40~60 年代,世界经历了 30 年的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复苏了,欧洲经济复苏了,整个世界经济都在发展。
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也呈现了非常好的发展。

第 46 节: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3)
讲到这里,我们就得先解释一下第一次石油危机。当人类走到 20 世纪 70 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爆发了世
界石油危机。什么是石油危机?当时西方国家一些大石油公司从中东国家买石油,价格是两美元一桶。美国、英
国和法国这些国家控制中东石油价格,他们说了算,就是两美元一桶。中东产油国没有定价权,他们一桶石油只
能卖两美元。尽管每年都开一次会,商量石油价格问题,但还是西方大国说了算。
70 年代初的时候,双方开了一次会,商量石油价格问题。中东产油国就问了,我们可以给石油提价吗?这样
的油价对我们来讲太亏了。你们这些大的石油公司能不能同意给石油提一点价,就一点行吗?中东产油国代表苦
苦哀求,但那些西方石油公司的大老板们坚决说不行!坚决不行!油价绝不能动!无论产油国怎样请求,双方都
无法谈成。最后这些大老板们一生气说,你们自己在那儿思考吧,我们先回去,等你们想明白,咱们再接着谈。
大老板们坐着飞机走了,中东产油国这些参加谈判的人一想,为什么他们这么财大气粗呢?是我们握有资源,
油田在我们这块地方,为什么他们说了算呢?我们有没有别的办法呢?这时有人提到,我们不是有一个石油输出
国组织吗?为什么不利用呢? 大家知道,1960 年 9 月 14 日,中东一些石油输出国在巴格达成立一个组织,名字
叫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就是常说的欧佩克。1962 年 11 月 6 日它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国际组
织。这个组织成立以后一直没有发挥过作用。当这次谈判陷入僵局后,中东产油国代表们商量说,我们利用欧佩
克组织,从现在开始统一提价,把原油价格从 2.9 美元一口气提到了 11.9 美元。西方国家大石油公司老板听后
都瞪着大眼说,你们胆量也太大了,竟敢把石油价格提这么高。
欧佩克坚持认为,油价就升这么高了。这些中东国家以沙特阿拉伯为首,因为沙特的储油量占了世界石油总
储量的 25%,沙特国王费萨特一拍桌子说,我们说定了,石油价格就涨 4 倍。如果美国不愿意,我们还不给你油
了。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研究了一下,非常气愤,他们怎么能把这么贵的石油卖给我们呢?费萨
特国王回应说,如果美国胆敢来攻击我们,我们就把所有的油井都点燃,让你们得不到一桶油,反正我们不需要
油,你们国家需要油。美国要对这些中东国家实行贸易制裁,这些国家则说,我们对所有国家都卖油,只不卖给
美国。由此便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在这场斗争中,产油国胜了,那些大石油公司败了。欧佩克从
此有了石油定价权和话语权。他们说,土地在我们这里,资源在我们这里,石油在我们这里,所以我们说了算。
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西欧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停滞伴随通货膨胀等问题。石油价格涨了 4 倍,企业成本
大幅上升,其结果就是产生通货膨胀。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美国经济怎么发展?美国政府在无奈之下,尼克
松总统向全世界宣布: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没有这么多的黄金,让汇率自由浮动去吧。
所以大家知道,美国经济出了问题,各国都不认美元。美国经济出现了问题,还要美元干什么?各国都不要
美元,都拿美元去换黄金。但如果都来换黄金,美国可没有这么多的黄金。

第 47 节:第十章 金价为何一路暴涨?(4)
事实上,美元之所以贬值的真正原因在于,美国国内经济放缓,美国发动越南战争,造成国内的通货膨胀,
美国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经济停滞,通货膨胀,这时各国货币不愿意和美元挂钩,他们都拿美元去换黄金。美国
没有办法承受,因为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的黄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元只能和黄金脱钩,固定汇率不复存在
了。
所以,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贬值 8.57%,35 美元兑换 1 盎司黄金的
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为美国没有这么多黄金可以兑换。各国货币可以自由浮动,没有固定汇率了。
从那时开始,世界的汇率开始自由浮动。各国货币也不跟美元挂钩,美元愿意升就升,愿意跌就跌;美元也
不跟黄金挂钩,黄金愿意涨就涨,愿意跌就跌,而石油危机加速了美元的下跌。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黄金退出历史的地位,它已经不再作为货币的一种象征了,已经不能拿美元按照固
定比例无限制地去换黄金了,金价和美元每天都在波动着。
黄金失去作为货币的历史性地位之后,它只剩下了一个功能,那就是保值。
黄金已经不再作为货币了,人们拿着它就是为了保值。当世界一有风吹草动,战争一爆发或瘟疫一出现,例
如美国出兵伊拉克,金价立刻暴涨。所以,只要世界不安定,金价就不会安定。
自从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金价经历了几次重大起伏。
1980 年 9 月 22 日,爆发了美国支持的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战争。金价一路高涨。因为人们看不清,也不知
道这个世界将要发生什么了。大家是相信美国,还是相信伊朗?在这种情况下,金价当时冲到 800 美元以上。当
1988 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人们想,黄金还有什么用途呢?美元又回来了。然后金价就一路暴跌,长期保持在两百
多美元兑换 1 盎司的水平上。
到了 1999 年,在跨入两千年的世纪之交,全世界出现了一个"千年虫"问题。什么叫"千年虫"?就是人们当
初在设计计算机的时候,因为存储器成本太高,所以年份只用两个字段来表示,如在 1999 年,计算机只识别 99
两位,无法区分是 1999 还是 2099。人们这时担心了,如果从 1999 年迈进 2000 年的那一天,计算机系统日期
极有可能自动归零,又从 1900 年开始,已经到期的贷款会不会又自动延期 99 年,这不全乱套了吗?如此一来,
所有数据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比如,每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本金虽然还在,但利息会不会自动给你减成负数?所有银行都开始紧张,怎么办?
银行数据都做好备份了吗?每人储蓄的钱都有数吗?那些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钱怎么办呢?所有人都恐慌,各
家银行都做好了备份,把它存到一个特别安全的地方去。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备份,究竟有多少房产,这些数据在
哪儿?有多少储蓄,这些数据在哪儿?有多少黄金?这些都是计算机上的数字,计算机一变脸谁能说得清?一秒
钟内就把你的财产都变没了,这不太可怕了吗? 当时美国花了 500 亿美元,中国香港花了 300 亿美元,专门研
究对付"千年虫"问题。当"千年虫"来临的时候,人们就担心了,说一旦银行计算机系统出了问题,我们存的钱都
不见了,这怎么办呢?这时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黄金,说咱们去买点黄金吧,万一咱们的钱不存在,不如先把手
里的钱变成黄金放在家里。世界各国的有钱人都这样想,黄金价格就暴涨了。
当"千年虫"问题出现,所有人都担心存款万一被计算机给私吞了怎么办?还是弄个金条在家里放着安全。全
世界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千年虫"真的来了,那时黄金的暴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黄金价格当时一下子就
涨到三百多美元 1 盎司。因为"千年虫"最后有惊无险,新千年到来的时候计算机数据都没发生问题,人们想,还
是换回原来货币吧,金条搁在家里既不能吃,也不能用,还不安全,所以黄金的价格又跌了下来。
之后美国经历 2001 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2003 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等一系列的事件,黄金价格
开始了第二轮暴涨。
当伊拉克战争结束,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世界本该平静了,拿着黄金也没什么保险作用了。这时,美国经济
又暴露出严重的经济隐患,表现为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即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这让人们越来越怀疑美元
的可靠性。
全世界庞大的资金原来多数都拴在美元上,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基本上都是美元,一旦美元靠不住了,还有
什么值得信赖?有什么值得投资呢?人们想到了黄金。
你会发现,金价每次暴涨都跟世界经济政治的安全联系在一起。说到底,在我们这个时代,黄金既消费不了
多少,也不需要用它充当货币结算工具,它变成了一个世界安全指数。当你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黄金的时候,你既
能看懂黄金过去的暴涨,又能理解黄金的未来。

第 48 节:第十一章 盛世和乱世之谜(1)
第十一章 盛世和乱世之谜
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在当今世界,黄金在暴涨,古董也在暴涨。现在究竟是盛世还
是乱世呢?这一矛盾的现象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黄金和古董暴涨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它对未来一国经济将会产
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破解这盛世和乱世之谜? 现代货币已经不以黄金作为发钞的基础。中国有没有黄金?有,
但我国发钞也不以黄金为基础,我国的黄金只是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全世界各国都不拿黄金作为发钞的基础
了,不需要跟它去兑换,黄金只剩下作为一种价值储藏的手段了。
但是黄金有"安全锚"的作用,各国政府都需要储备一些。
那么,全世界的黄金都存放在哪里?美国的黄金储备主要放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和纽约州西点的国库里,那
里过去是陆军要塞,现在也有重兵把守。其他国家的黄金大多存在曼哈顿岛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下金库,据说
也有上万吨。这些金砖一垛垛分开放着,比如说,这一垛是俄罗斯的,那一垛是英国的,还有法国的、德国的、
日本的、意大利的。一个国家一个金垛,哪个垛码得高,就说明这个国家黄金储备多。只要进去一看,就能知道
哪个金垛是哪个国家的。为什么各国大都把黄金储备放在美国呢?第一是为了安全,黄金储备必须保证安全,因
为太多人渴望拥有黄金。保证黄金的安全成本非常高,所以一些小国家干脆把黄金都存放到美国。第二是为了国
际结算方便。如果中国跟美国做了贸易,用黄金来结算,他们就把这一垛黄金搬到另一垛上。这个方法还保持着
原始的贸易做法,就跟搬砖一样,哪一垛大,就知道哪个国家黄金储备多。但中国只是把一部分黄金放在那里,
我们大量的黄金在自己的国库里放着,因为我们自己有安全保障措施。
我们想一下,黄金都这么贵了,发钞不需要它,又有多少国家能用得起黄金做工业原料?我们也不需要这么
多黄金做装饰和首饰。既然没有这么多的实际需求,那金价凭什么涨这么高?不仅中国人看不懂,世界人也看不
懂了。

第 49 节:第十一章 盛世和乱世之谜(2)
过去两三百年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出现了股份制,有了股份公司,有了资本市场以
来,人类就像踏上风火轮一样快速发展起来。工业革命开始后,先是英国发展,然后整个欧洲发展,再到美国发
展,亚洲发展,最后全世界经济都快速发展起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积累了大量的剩余资本。由于货币市场
和资本市场出现,很多人在股市中赚了大钱,他们的资本、货币越来越多,越来越庞大,它们要流到哪儿?在什
么时间流出去?这对全世界来讲都非常重要。
可以想象,这大量的资金流进楼市,楼市就会涨;流进股市,股市就会涨;买了黄金,黄金就会涨;买进欧
元,欧元就会涨。就因为这些钱的规模太庞大了,从股市中赚钱太容易了,从石油行业赚钱也太容易了,比如买
一桶石油存起来,等油价涨得很高时再去卖就可以大赚一笔。这么多的钱究竟流向何方呢?据不完全统计,全世
界富余的钱有 10 万亿美元之多。10 万亿美元现在合人民币近 70 万亿,相当于中国 GDP 的两三倍之多。那这些钱
放到哪儿更安全?放到什么样的地方既能让人放心,又能让它增值呢?我们说,这么多的钱要放到一个既安全又
可以投资的地方,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规模足够大。比如说,美元的规模有多大?世界各国都拥有它。比如说石油,全世界有多少油田?它
的规模足够大吗?因为钱太多,10 万亿美元流到哪儿去?规模够大吗?进得去还是进不去?这一点非常重要。对
于庞大资金而言,一定要规模足够大,能够容得下它们。
第二,价位足够低。也就是说,价格要便宜。要是贵了,都涨到天价了,谁还买?投资就要在低价买东西,
毕竟投资就是想赚钱,赚不到钱的地方谁去? 第三,流通性足够好。这么大量的资金可以进入,也可以赚钱,但
是如果流通性不好,进得去出不来,那谁还敢进呢。
我们想一下,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样的商品,什么样的货币,能够具备这三个条件呢?第一规模足够大,第二
价位足够低,第三流通性足够好。
站在 21 世纪初这个时点,当美国经济问题初露端倪的时候,全世界庞大的资金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那么,黄金的价格低不低?石油的价格低不低?欧元的价格低不低?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地方,我们满世界地
去找,突然发现这三种东西是可以大量投资的。
2000 年 4 月 14 日,美国发生高科技股灾,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从 5 000 多点一口气向下跌到了 1 300 点,
哀鸿遍野。美国股市暴跌,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在 21 世纪初的时候,黄金价格 260 美元了,过了新千年以后,金
价往下跌;再看美元对欧元汇率,已经降到 1.1 以下。刚发行欧元的时候,是 1.1 美元才能换 1 欧元,欧元贵美
元便宜。由于美国一直用各种方式打压欧元,到 2000 年的时候欧元已经非常低了,不到 1 美元就可以换 1 欧元。
再看石油,当时原油价格是 20 美元一桶。
大家看,黄金规模足够大,价格足够低,可以进可以出;欧元规模足够大,那么多国家用它,价格足够低,
可退可出;石油也很便宜,20 美元一桶。所以,这三个领域就构成世界上 10 万亿美元资金出入的场所。一部分
买进黄金,一部分进入石油,还有一部分流进了欧元。大家看,黄金价格涨了吗?欧元升值了吗?石油价格涨了
吗?都在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为什么这么多钱都挤进这三个领域来了,特别是投入到黄金市场来了呢?
主要是人们不再相信美元了。美国问题太多了,2000 年美国高科技股票暴跌,2001 年"9·11"纽约世贸大厦被炸,
从此以后,美国经济开始往下走。当美国总统布什从克林顿手中接过这一棒时,美国经济就开始一直向下。

第 50 节:第十一章 盛世和乱世之谜(3)
先是 2003 年美国出兵伊拉克,后又有 2007 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从 2007 年 7 月一直到现在为止,美国的
次贷风暴引起了全世界恐慌。什么叫次级按揭?就是一时没有那么多钱的人按揭买房,这些人失业后还不上银行
的钱了,而银行把抵押的房产又打包卖了,当成金融衍生产品一个一个向外卖,把贷款风险向全世界转嫁,引起
全世界金融界的一片恐慌。美国由于伊拉克战争,出现了很多财政赤字,发了很多国债,全世界都在买它的国债。
它还有很大的贸易赤字。由于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把大量商品进口到美国,而美国本身出口很少,导致美国贸
易赤字越来越大,财政赤字也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已经非常不稳定了,可美国政府还不停地印美元,还不停地发国债,向全世界卖。美国自己有这么
多的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的投资银行、美国的金融、美国的保险,这些金融机构连带都出了问题,这让
各国怎么能相信美元呢?如果美元靠不住,那大量资金要找到一个避难所,到哪儿去呢?于是资金进入石油市场
油价涨,买了黄金金价涨,换成欧元欧元升,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黄金已超过 1 000 美元 1 盎司的价格。
现在 1.5 美元才能换 1 欧元,石油价格已冲过 130 美元 1 桶了,世界的油价也在飙升。为什么飙升?因为资
金都进去了。这就是让人看不懂、看不明白的原因。
你说 1 盎司黄金值 1 000 美元吗?1 欧元值 1.5 美元吗?欧元有那么好吗?欧洲的经济有这么好吗?为什么
欧元这么贵呢?1 桶石油值 130 美元吗?为什么都涨这么高呢?其实,黄金、欧元、石油值不了这么多钱,只是
因为美元不值钱,美国经济不好,大家都看衰美国经济。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人们对美元也不相信,又担心未
来会发生战争,担心未来有瘟疫,担心美国的双赤字,担心美国还要去打伊朗等等,一系列的担心导致了前三种
现象的出现:石油暴涨、黄金暴涨、欧元猛升。
所以,问题最大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出了问题,人们对美元不再信任了。由于对世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
了今天种种的经济现象,值得深思。我们就在问,一旦世界发生战争会是什么样子?一旦世界发生一场大的瘟疫
意味着什么?特别多的报道说,日本人只要一听到风吹草动,第一件事就是冲进银行,把手里的钱立刻都换成金
条放在家里。
因为全世界都担心美元还会贬值,所以大家都抢黄金,就把黄金的价格哄抬到这么高。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
货币,也都有自己的外汇储备。可当世界不安定的时候,我们能相信美元吗?美国如果不对世界负责任,它要打
开印钞机,那美元不就冲水了吗?所以这时黄金是一个最安全的出口,所有人都会涌到这里来。如果所有货币都
不被认可,都不能相信,那我们相信什么?全世界都认可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认黄金,所以金价才会冲破 1
000 美元。我们能够理解,黄金暴涨背后的原因是由于对美国的不相信,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对谁都不相信。
怎么办?先抢点黄金回家放着再说。如果微观上每人都这样想,宏观就是一件大的事情,黄金的价格当然就挡不
住了。
所以,黄金暴涨不是作为一种货币或者作为一种商品的孤立现象,它与全世界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政
治安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第 51 节:第十一章 盛世和乱世之谜(4)
如果把世界经济形容成一艘巨轮,当海上风浪太大时,可能会把这艘巨轮掀翻。黄金像什么呢?它就像巨轮
靠岸的时候抛下的锚,只要把它坠到海底,就把船给拉住了,风浪再大它也在那儿扛着,让船固定在那里不再动
了。
当海上风平浪静时,就可以拔锚启航。黄金就是这样,当世界不安定时,大家把财富换成黄金放在家里;当
世界安定时,大家就不需要黄金了。
当我们看到黄金暴涨时,还看到另一样东西也在暴涨,这就是古董。
近年来,中国古董市场发展非常迅速,这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飞速发展。以前中国人温饱还没有解决,
哪有钱买两件古董在家放着?现在中国古董市场规模在世界上已经排到第三位,非常了不起。过去几十年中国的
古董都向日本流去,那时日本人有钱。现在古董都向中国流来,包括流失海外多年的古董都开始流回中国。这说
明什么?说明中国处在盛世,中国人有钱了。在中国经济繁荣的时候,中国的文化开始昌盛了,国人也要欣赏文
物,也要收藏古董,要把那些流失国外的古董高价追回。
例如,2007 年在香港苏富比一次拍卖会上,澳门的何鸿先生出现了。1860 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
园的时候,他们把圆明园里所有宝物一抢而空,其中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像流失海外。在这次拍卖会上,一尊马首
铜像现身了,很多人竞拍,都想得到它。最后何先生以 6 910 万港元的高价一锤定音。会后记者采访他时,他表
示,我要把马首铜像捐给国家,因为这是圆明园流失的稀世国宝。十二生肖现在散落世界各地,如果能把它们配
齐了,如果它们都能回归祖国,这就说明祖国强大了。当年八国联军抢走的东西,我们要把它们收回来。
另一个案例也是在 2007 年中国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铜的释迦牟尼佛像引来海内外很多拍家,
他们纷纷举出高价,最后一个福建人以 1.166 亿的价格拍下了这尊佛像。当时记者问他为什么舍得出这么高的价
格把这尊佛像请回来,他说,当时中国穷,这件宝物流失海外多年,没有钱也没有办法。现在世界上只有两尊,
这是那尊大的,还有一尊小的在大英博物馆里,这是为我们中国人请回这个稀世珍宝。他还说:"我一定要给它盖
一座庙,然后把它放进去。我希望流失国外的宝物都能回到中国来。" 过去一百多年,中国遭受了太多的灾难,
外国人掠走太多的中国宝物。今天中国人有钱了,我们有这个志气,也有这个能力,应该把流失国外的那些国宝,
那些有文物价值的古董,有保存价值的古董收回来。这就是为什么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拍卖会上,中国人成了每场
必到的常客。
还有一个乾隆时期的首饰盒,都是玉雕而成的,就这么一个小盒,拍了 1.2 亿港元,最后也是中国人把它拿
下。现在的国际拍卖会上,谁都不敢轻视中国人。很贵重的东西,包括中国流失海外多年的文物,都被中国人斥
巨资收回。所以全世界的拍卖行现在都对中国人刮目相看。中国人真的富裕了,当我们实现了温饱、拥有了生存
条件,当我们再有财力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的文化,对于中国的艺术,对于中国的文物,要学会欣赏,学会收
藏,要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让它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

第 52 节:第十一章 盛世和乱世之谜(5)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中国经济繁荣,文化开始昌盛,中国已经进入了盛世,所以才出现了盛世买古董,盛世
也去买黄金的现象。今天,各种收藏在中国蔚然成风,世界也对此刮目相看。中国人敢于高价竞拍这些古董,是
因为物以稀为贵,它们将来还会继续升值。
中国有句老话:"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为什么呢?盛世钱多,生活安定,人们有闲情逸致欣赏文化,
欣赏古董。古董值钱,是因为它稀缺,以后还会升值,所以大家喜欢买古董。到了乱世,纸币贬值,兵荒马乱,
古董不能吃也不能穿,没心情欣赏,大家都只顾生存,所以没人买古董。除了大米和黄金,没什么东西靠得住。
所有人,包括政府在内,最信任黄金。黄金稀缺,所以值钱,就会升值,大家都在买黄金度荒年。
按道理,黄金涨古董也涨是相矛盾的,这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现象,但在中国,我们的确看到黄
金和古董的暴涨并存的现象,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怀疑,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最后发现,这是因为美国的"乱
世"才引起了黄金的暴涨,并传导到全世界。而中国的经济周期起落与美国正好错开,结果出现一个国内盛世与国
际乱世在中国并存的奇特现象。这个现象本身也为我们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国与国之
间命运息息相关,财富息息相关。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黄金和古董的两个特性:古董可以代表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繁荣指数,经济繁荣到
什么样的程度,就能把古董的价格抬到多高;黄金代表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安全指数。说得范围再广一点,黄金
代表世界经济安全的指数。
人有钱了才能去买古董,所以古董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当我们看到古董价格越拍越高的时候,说明中
国经济好了,中国人富裕了,中国人有钱了。
当看到黄金价格一再暴涨的时候,就知道世界经济现在不安全了,那黄金应该涨到哪里呢?反之,当我们判
断世界政治经济越来越安全的时候,黄金价格又会走向哪里呢?

第 53 节:第十二章 金价将走向何方?(1)
第十二章 金价将走向何方?
当金价涨到 1 000 美元 1 盎司时,老百姓冲进了金店。2008 年开春之际,北京一家金店 1 小时卖出价值 6
000 万元的黄金。黄金真的值那么多钱吗?金价 260 美元时没人理,冲过 1 000 美元时人们开始抢购黄金了。金
价还能涨多高?金价的未来何去何从? 黄金为什么暴涨?因为大家不看好美国经济,不看好美元,所以黄金才涨。
既然是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为什么古董涨那么高,黄金也在涨?这到底是乱世还是盛世?之所以全世界人
都在追逐着古董,是因为它的稀缺性、它的唯一性,它在盛世下的商品价值、投资价值和文化欣赏价值。
例如,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作品,因为他已经去世,所以他的作品卖一件就少一件。齐白石的画也同样是卖一
件就少一件了。因此,人们自然要去拍高价,看谁出价高,谁就能买到手里。当然,买家以后还能以更高价出手。

有一次我在给企业家班讲课,中间休息时一个学员走过来说,你知道现在最赚钱的行当是什么吗?他说:"我
是倒腾古董的,买一件,只要没看走眼,不是假的,只要买对了,一件东西就价值连城。"我问他:"你赚了很多
钱吧?"他说:"是的,我啥都不干,我就是买卖古董。" 我在上课的时候,很多老板就这样告诉我。有人说,我
有钱就去买金矿;有的说,我有钱去买股票;还有的说,我有钱去买房产。这个人就说了,我就在古董上赚钱,
只要买对一件古董后升值潜力无限,你都无法想象是多少倍。
我们说,古董是一国经济繁荣的一个指数,当古董价格飙升,大家都去抢古董,都在拍卖古董的时候,我们
就会发现,可能这个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走好了。人们温饱之后才会想到古董,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谁还想去弄
个古董在家放着呢?
1991 年底,我去德国留学途中,在莫斯科我看到大量的油画,画得非常漂亮,可是卖得非常便宜,几十个卢
布就能买下一幅。当时,1 美元可以换 100 卢布。我坐了出租车,坐了地铁,在市里到处转,看了一个星期,就
是没有吃的。没有牛奶,没有面包,没有黄油,没有土豆,没有胡萝卜,到处都是非常漂亮的油画。俄罗斯人为
了温饱,只能抱着家里的照相机卖,把家里的一幅幅油画拿出来卖,把所有的古董都拿出来卖。当时我觉得那些
油画太好看、太漂亮了,我只是欣赏,并没有买,因为我没有地方装,也无法带走。
一转眼 17 年过去了。今天再看俄罗斯的油画,已经非常贵了。如果当时我有理财的观念,路过莫斯科时买上
一幅,那现在不知道值多少钱了。可当时我还没有满足温饱,也冻得直发抖呢。当我到了德国,我看到了西方文
明的发达,看到了那里的油画,那里的古董,那里的拍卖会,甚至那里的每张床都卖得很贵。当时我走上德国街
头,看到什么都不买,就一直向前走,因为没有钱买。现在有了钱再出国时,我的感觉和以前真的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的俄罗斯也迥然不同了,他们的古董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买家们疯狂涌进莫斯科,俄罗斯油画在拍卖,
而且卖价很高。这些现象说明什么?说明俄罗斯的经济也开始回升了,说明他们有钱了,说明他们富裕了。所以
说到这里,只想告诉大家,古董是稀缺的,稀缺东西的价格是昂贵的。当你有了钱你可以买古董,但一定要买真
的,买来欣赏它,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这非常重要。
但是买古董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辨别真假。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大家知道,唐三彩是我国的文物,不可以带出海关,不可以流到海外。结果有个人带着
一件假的唐三彩,到了海关就被扣下了。海关官员说:"你带出去的是中国文物,这得定罪坐牢的。"他说:"我告
诉你们,这个唐三彩是假的。"任他怎么解释都不行,结果海关把他扣在那里。海关找了很多专家来鉴定,都说是
真的。可这位旅客非说是假的,要不他就得进大牢了。他坚持说,我请求你们鉴定,这绝对是假的。海关没有办
法只得做碳 14 测定,最后得出结论,这件"文物"比唐朝还早,三千年前就造出来了,最后判他没有罪。买古董一
定要注意,千万别买假了。有道是:"宁可买贵,不可买错。" 我们之所以把古董和黄金放在一起探讨,是想帮助
大家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逐步走向繁荣,还是走向动荡?是繁荣的因素越来越多,还是危险的因素越来越多?由
此可以初步判断出,黄金价格走势不仅对金融和理财操作有所启示,甚至可以在全球重大政治、经济决策上有所
借鉴和参考。
既然黄金暴涨的深刻根源在于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不信任,对世界安全的不信任,那么解铃还需系铃人,判
断黄金的走势就成了判断美国经济走向以及战争走向的可能性。
2000 年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出了问题,2002 年美国很多大公司出现财务丑闻,美国经济明显后劲乏力,
问题重重。2003 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一方面刺激了军需,以此拉动国内经济;一方面转移国内矛盾注意力,
转嫁国内政治危机;一方面抓紧全球能源战略布局,可谓一举多得。有介于此,对于美国经济现在处在比上一次
更恶劣的经济困境中,这会不会引发另一场战争,我们要密切关注。

第 54 节:第十二章 金价将走向何方?(2)
关于美国经济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看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来了,下一个消费卡信用危机可能又来了,
就急于判断美国马上要垮了。作为宏观分析和判断,我们要看的是趋势,要看到美国经济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今天
才发生的,其实这些问题早在 2000 年就开始了。当金价冲过 1 000 美元,油价冲过 130 美元,欧元都到 1.56
了,才发现美国经济有问题,不是太晚了吗?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美国经济有问题,同时也要看到,这其实已
经是逐步接近黎明前的黑暗,当然,最黑的时候还没有来到。所以,你要有这个前瞻意识,这不是黑暗的开始,
而是黑暗要结束前的一段黑暗。
因此,可以很明确地说,如果美国经历了这一轮经济风暴而不发生新的战争,那么,美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
开始之际,就是黄金重新跌入几十年的漫漫熊途之时。
黄金在 1 000 美元价位以上已经不值得一搏,就像巴菲特 12 美元卖掉中石油 H 股一样,上面那一段已经很
危险了,不值得再去冒险了。不要企图赚尽所有的钱,但要力图远离每个可能让你赔得精光的陷阱。
有了这个基本判断,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面对黄金市场,政府怎么办?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国计民生是头
等大事,政府确实有太多重任要完成。在黄金这个领域,欠缺在所难免,对此我有过几次观察。
第一次观察,是 1999 年"千年虫"问题来临之际,英国政府率先在近 20 年的历史最低位抛售黄金,世界很多
国家跟随,我国也是其中之一。这说明我国政府当时在黄金问题上还缺乏独立的判断。
第二次观察,是我国也开了黄金交易所,但因为税收等一系列问题,黄金交易市场基本没有繁荣起来,虽谈
不上形同虚设,但起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次观察,是纸黄金业务的开展。当时金价已经涨到 600 多美元了,还有多少人敢于参与呢?黄金上涨的
空间还有多大呢?我国为什么没能早点开办这项业务?我国在黄金的走势判断和交易制度设计上,落后于市场太
多。
走到今天,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政府,总是要在不断的市场历练中成熟起来。不
管前面探讨的黄金走势是否成真,政府都有必要完善我国黄金市场的做空机制。不仅在金融市场,包括那些黄金
企业,是否也应该有这种意识,设计对冲机制,否则黄金现货市场暴跌的时候只有"干赔"吗?当然,这个机制的
设计要看政府的行动,让国人在看空和看多黄金上赚钱。这样的话,有利于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会暴涨和暴
跌。在有人看涨时也有人看跌,这样黄金价格才会朝着一个趋势往前走。所以,我们希望政府在黄金这个领域,
应该有超前的思考并且有所作为。
投资人应该如何面对黄金? 我经常给各地的矿业老板上课,他们中有很多是做黄金的人。他们都这样告诉我,
他们看到金价 1 000 美元,还会继续向上涨,而且会一路涨下去。他们表现得特别自信。
我每一次都这样回答说:"千万不要过于自信,任何东西有涨就有跌。黄金也同样如此。"知道黄金为什么要
涨?原因是什么?当那个原因变化时,下跌就开始了。所以如果你喜欢黄金交易,这时你是否想让黄金涨那么高?
做空有没有可能?看跌有没有可能呢? 当所有人都朝一个方向走去的时候,你会不会调过头朝另一个方向想一想
呢?当然,那是有风险的。如果你非常有钱,你投资黄金,你做黄金产业和黄金矿业的情况之下,你也应该考虑
一下,是否有必要对冲一下风险呢?你在原材料上出这么高的价,你买进黄金或者你挖到黄金,那以后黄金价格
真的会一路飙升吗?这时,你有没有考虑在期货市场做一笔对冲呢?如果你喜欢买金矿,这时你一定要关注一下
成本。金矿的价格如此之贵,比黄金价格还贵的情况之下,就本末倒置了。把矿开出来,把金淘出来,再炼成黄
金,制成 9999 金的时候,如果比那个金价还贵,这时买还合适吗?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当你决定去
买一个矿的时候,你算一算它的成本,和金价相比合适吗?不要盲目地去炒一样东西。不要大家炒时你就炒,大
家说升高你就去追。万一下跌你该怎么办呢?所有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199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
默顿说过一句名言:"经济中最大的风险是不对风险加以防范。" 普通百姓应该怎么办? 当我看到新闻说,2008
年初,北京南城某家著名的黄金首饰商店早上 1 个小时卖出 6 000 万元的金条时,我真替买黄金的老百姓捏把汗。

第 55 节:第十二章 金价将走向何方?(3)
前面分析了黄金暴涨背后的原因,我们也试着反问自己一些问题:美国要不要打伊朗?美国总统马上换届了,
这意味着什么?"千年虫"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吗?美国次贷危机照美国政府这样下大力气去解决,这个毒瘤已经取
出来了,后面的危险还有这么大吗?美国经济会很快复苏吗?当世界安定下来时,黄金的价格将何去何从呢? 如
果美国经济回升了,美元汇率从谷底反弹了,那黄金的价格会掉头向下吗?如果世界又一次看好美国经济,前面
说的那 10 万亿美元的热钱流到哪里去呢?当美国经济真的反弹了,当美元真的回升了,黄金价格还能停在这样的
高位上吗?欧元价格还会这么高吗?当危机过后,我们一定要思考,谁在汇率的高点接了盘?谁在黄金的高点接
了盘? 当然,这一刻不会明天就发生,美国的经济问题也不是三两天就结束,但我们是否应该具备起码的防范意
识呢?防范风险非常重要。
我认为,在未来不长的时间,也许一两年之后,将会看到黄金一路下跌。当全世界人民都已看清美国经济衰
退了,都看清楚美国经济一塌糊涂了,当所有人都对它绝望的时候,希望就在绝望中产生了。美国经济 10 年前就
出问题了,可 10 年前你没看出来。现在出了问题后全世界都不理美元,都认为美国经济已经一塌糊涂。当全世界
的普通百姓都知道了这些问题,当大家都看清楚了,那美国经济是否见底呢?这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忍一
忍就会过去。可是谁都忍不住。所以,当全世界都在为黄金而疯狂时,黄金有可能就一路走低了。你看中国的股
市不是这样吗?你看中国的楼市不是这样吗?你看全世界所有问题不都是这样吗? 2002 年,在美国对伊拉克战
争打响之前,黄金价格还停留在 270 多美元 1 盎司的时候,我想做一个试验,因为在国内买不到黄金,我就去香
港地区买。我去香港银行对经理说:"我想买点黄金。"那位经理说:"买什么黄金?我们香港人不懂黄金,黄金已
经退出历史舞台,跌了二十多年了,你要买就买点股票吧。"结果我没有买成。等黄金涨到 800 多美元的时候,我
再到香港,银行经理对我说:"我推荐你现在买点黄金吧。"大家看,黄金在 200 多美元时,他建议我坚决别买;
等到黄金涨到 800 美元的时候,他又建议我买点黄金了。
我的助手把我们的研究结论贴在招商银行的外汇论坛上,跟大家交流。我们认为黄金会从 200 多美元涨到
800 多美元,那时候没有多少人关心黄金。等到金价涨到 400 多美元的时候有人进论坛说,你们买黄金发大财了
吧?可惜那时国内没有这种金融性质的黄金投资渠道,后来有 2 万多人点击了那个帖子。
讲这些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我告诉你们的不是结果,而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不是简
单给你结论,而是给你方法。当你看到大家都朝那边走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另外一个方向可以去吗?大家都
去的那个地方是否不对了呢?学会判断大趋势很重要。
你可千万别拿我的结论当成你做事的一个依据。我既不是一个股评家在评论股票,我也不是一个售楼经理在
给大家推荐户型,我更不是一个做黄金交易的人。
我们看什么问题,需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千万不要有从众的心理,别人干什么你干什么,别人买股票你
跟着买,别人买黄金你也跟着买,别人买房产你跟着买,都追到高点上。等别人抛你也抛,都跌到了地板价了,
你还在抛呢!所以,大家一定要自己去判断。你的正确判断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你读的书,你的学习,即使最后
错了,你也能发现自己错在哪里。只要肯改进,就还有机会。

第 56 节:第十三章 人民币究竟升了还是贬了?(1)
第十三章 人民币究竟升了还是贬了?
都说人民币升值了,怎么我们在国内买东西却一天比一天贵呢?老百姓没有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他们
感受到的是手里的钱不断贬值,因为每月支付的生活费用比以前增多了。人民币究竟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究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
钱价是怎么回事?难道说钱也有价格?我们买楼、买股票、买食品、买黄金、买古董,都要用钱。要多少钱,
都有一个价格,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与钱有关。因此,要弄清钱的问题,是钱多了,还是钱少了?钱为什么多了,
钱又为什么少了?哪个国家的钱多了,哪个国家的钱少了?钱的问题成为打开房价、股价、物价、金价问题的一
把钥匙。
为了弄明白钱,需要先搞清楚什么叫钱,钱是什么? 例如,我手里有一张 100 元纸币,它是人民币,也叫货
币。同样,我还可以拿一张欧元,一张美元,一张澳元,一张英镑,这些也都是纸币,都叫钱。货币是什么?现
在不是金本位制时代,我们看到的货币基本都是纸币。纸币表面上就是一张纸,但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它是由
每个国家的政府印出来的,每张纸币背后代表着一国政府的信用。拿这张"纸币"可以去买任何东西。它有购买力,
大家相信它,承认它有价值,让它充当商品交换的一个中介,所以也叫货币。它有公信力,一杯豆浆和一瓶矿泉
水能否交换说不清楚,它们之间的交换需要货币作为媒介,如果都标价 2 元人民币,它们就可以交换,因为二者
价格相等。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印钞,只有一国政府才能拥有印钞的权力。
想想看,现在是拿美元买的东西多,还拿人民币买的东西多?是拿欧元买的东西多,还是拿英镑买的东西多?
货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它具有价值储藏职能。货币是购买力的象征,购买力越高的,货币升值前景越好;
购买力不好的,货币会越来越贬值。
我手里还有苏联时代的卢布,是当年路过莫斯科时花剩下的。另外,有一些德国马克。我保留的卢布还有什
么用?卢布都更新换代不知多少次了。马克也不能直接买东西了,它被欧元取代了。货币代表的是购买力,但它
是此一时,彼一时。例如,20 世纪 80 年代 1 卢布规定换 2 美元,到了 90 年代,1 美元就可以换 100 卢布,卢布
变得如此不值钱。再比如,20 世纪 80 年代 1 元港币可以换 0.3 元人民币,后来涨到 1.06 元,现在只能换 0.9
元人民币。所以,货币的购买力总在变化,同样 1 元钱今年没有去年买的东西多,在中国比在美国买的东西多。
有很多原因会导致某种货币"不值钱",同样也有很多原因导致某种货币越来越"值钱"。
自从 1994 年中国汇率制度并轨以来,规定了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比率是 1∶8.27,人民币一次贬值 33%,这
个固定汇率一直维持到 2005 年。人民币对国内来说,有时贬值有时升值。当发现什么商品都降价时,如彩电、冰
箱、汽车等,就是通货在紧缩,货不值钱,钱就值钱。但也有过什么东西都涨价,人们拼命抢购商品的时候,货
物值钱,钱就不值钱,就是通货膨胀。
怎样看我们手中的钱究竟是值钱还是不值钱呢?用什么来量化它呢?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我们找来找
去,认为银行利率可以看出钱是否值钱。如果你把钱存进银行,银行给你的存款利率高,我们就说合适,这钱值
钱;还有人去银行贷款,如果利率很高,我们就说,借钱的成本很高,这钱太贵,不合适。所以,利率是什么?
它是资金的价格。用利率来衡量钱的价格,一个是存款利率,一个是贷款利率。

第 57 节:第十三章 人民币究竟升了还是贬了?(2)
现在出现了一个矛盾,我们每天听到的是一片人民币升值的声音,看到的是人民币对外确实升值了。但另一
方面,国内百姓并没有感受到所谓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反而是我国通货膨胀率在上升,人民币对内在不断贬
值,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自从 2005 年 7 月 21 日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相当大,到 2008 年
4 月,不到 7 元人民币就可以换 1 美元。这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对外币升值了。说到汇率,什么叫汇率?汇
率是两种货币相交换的价格。例如,以前 8.27 元人民币换 1 美元,现在不到 7 元人民币换 1 美元,就是说,我们
用人民币去买美国的波音飞机便宜了,美国人用美元买中国的玩具贵了。这就告诉我们,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
强了,人民币升值了。
货币有两种价格:在国内,利率是货币的价格;在国际上,汇率是货币的价格。所以当我们说人民币升值的
时候,是说人民币汇率升了,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了;但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率也上升了,人民币在国内的购
买力反而下降了,它对内又贬值了。
很多读者看不懂,都说人民币升值了,怎么我们手上的钱一天比一天买的东西在减少?这明明是人民币在贬
值,怎么说人民币升值了呢?我们还没有感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反而要先承受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我们
说,如果这样看问题,是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没有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从国内看,
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是在下降,在国内人民币是在贬值;但是从国际来看,从汇率来看,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在
提高,人民币确实是在升值。
为什么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呢?它背后存在什么原因?它说明了什么?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回
顾过去,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基本稳定,通货膨胀率很低。中国人民银行从
1998 年起,为了刺激经济,连年降低银行利率,大家可以贷款买房、贷款买车、贷款投资企业,利率很低,资金
成本也低。那时中国大量商品供过于求,生意不好做,企业日子难过,赚钱很困难,银行储蓄余额每年都在增加。
银行一边降息,一边是存款余额越来越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改变了这种状况?是我国生产的汽车、冰箱、彩电减少了吗?是我国粮食减产了吗?
都不是。所有的东西没有减少,只是物价涨了,而且涨得很多。供给没有减少,需求增加了,物价越来越高,原
因是钱越来越多了。
钱是怎么多起来的呢?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到银行存款的人越来越多,银行储蓄规模也越来越大,已
经达到 20 万亿元的水平。存钱的人多,花钱的人少,所以过去那几年没见物价上涨。
这几年究竟是什么原因,从哪里冒出来这么多钱,都在拼命"花钱",把我国的价格哄抬上去了? 首先看我国
的外汇储备。2000 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 1 600 多亿美元,2005 年达到 8 000 多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
储备国家;2007 年达到 1.5 万亿美元的规模;2008 年 4 月末已达 1.7567 万亿美元。
当有 1.7567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握在国家手上时,就意味着对应大约有 12 万亿元人民币以各种形式存在市场
上,因为我国实行的是进出口结售汇制度。每个企业在做进出口贸易的时候,收入外汇必须卖给国家,换回人民
币再给企业和个人。我国这些年来一直是贸易顺差,这就意味着大量美元(当然不全是美元)进入中国,变成人
民币流进了经济领域,进入企业账上,或在居民储蓄账上,或者在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手中。人民币就这样
多了起来。

第 58 节:第十三章 人民币究竟升了还是贬了?(3)
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呢? 一方面,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的很多商品出口到别的国家,换来外汇,这部
分收入是通过对外贸易得到的;另一方面是对外投资获得回报。但是,中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并不完全是贸
易和投资模式下的增长,这里有大量国际游资从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导致外汇储备猛增。
为什么外国热钱纷纷登陆中国呢? 因为中国付出了 30 年改革开放的努力,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
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将会涌现出大量的赚钱机会。再加上美国经济走弱,它的投资机会有限,因此大量的资金赶
来搭中国经济增长的这班快车,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和增值。
当越来越多的美元和外币涌进中国时,我国政府还是按照 8.27∶1 的固定汇率照单全收,于是外汇越收越多,
到 2005 年中国外汇储备已是全球第一了。卖美元买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美元肯定有下跌的压力(美元对欧元、
对日元早已经跌去很多了),人民币有巨大的上涨动力。我国政府知道本币升值的弊端,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
就会迅速降低商品出口的价格竞争力,出口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会给我国就业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我国政府一直
坚持人民币汇率暂不调整。但是,经济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遵循价值规律是我
们必须要补的一课。
眼看国际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人民币升值的弊端很多,但我国政府拿着如此规模庞大的美元,风险已越
来越高了。用 8.27∶1 的汇价,我国能收多少美元呢?美元在国际上大幅贬值已成为事实,凡是在国际上卖不出
价钱的美元,它们都可以用 8.27∶1 的高价不断塞给中国政府,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庞大规模的美元储备在国际
上每天都在缩水,这对我们国家也是巨大的损失,更是全体国民财富的巨大损失。这些用美元换成的人民币流进
中国市场,不比居民储蓄 10 年未动的"笼中虎"更可怕吗?更何况,美元不断贬值,我国政府手中的外汇储备跟着
不断缩水,等于自动捐献给美国财政部了。
2004 年 12 月我在《中国财富》杂志发表一篇专栏文章,题目是《汇率调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在文章最
后一段写道:"目前在中国的银行,美元与欧元、日元等外币之间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因此合适的做法,应该将美
元部分或者大部分换成非美元外币资产,以有效规避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出现升值时候的美元贬值风险。我们不知
道人民币汇率究竟会在哪一天做出调整,我们只知道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无论是政府、企业
还是个人,都需要为之而做出心理和应对措施的准备。" 终于,在 2005 年 7 月 21 日晚上 7 时,人民银行宣布 1
美元兑 8.27 元人民币汇率调整为 1 美元兑 8.11 元人民币。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
仍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
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从 1994 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 8.27 的水平上,11 年过去了,中国首次对汇率水平和汇率制度
以官方形式进行了调整。由此,我国也迈开了人民币升值的脚步。

第 59 节:第十三章 人民币究竟升了还是贬了?(4)
那是历史性的一刻,人民币升值和中国经济的爆发再也无可阻挡。于是,市场运行的逻辑开始顺理成章。
因为大量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它们涌向中国,不管用什么形式,都把外币换成人民币,这些换来的人民币有
三种赚钱方式。第一,这些换来的人民币坐等人民币汇率升到一定程度,比如 10%,再换回美元,手上美元比当
初进入中国时多出来 10%,就赚了,这叫套汇。第二,外币换成人民币后存进中国的银行里吃利息,只要中国提
高利率,就能坐地收银,这叫套利。第三,购买人民币资产。既然中国经济增长,就有大量生意机会,很多人买
地建厂、买设备、买原材料,这些都要涨。中国经济增长,那中国的上市公司股票多数也得涨,中国经济增长了,
赚钱多了,大家总要买房。所以热钱不去建厂,就买股票、就买房子,它们要搭中国经济成长的快车。
这样一来,我国的股票一涨,房价一涨,银行的 20 万亿居民储蓄待不住了,还存在银行干吗?赶紧取出来买
房、炒股,如果晚点就赚不到钱了。股票早买晚买还无所谓,可房子迟早得买啊!房价上涨了 30%~50%,甚至
翻着倍往上涨,银行的钱还能待得住吗?取出来吧!快点买吧!这种微观行为就构成了宏观的浪潮。
当然,那些民间资本也都跟着一起行动了。
这样,国际资本、民间资本和居民储蓄前赴后继,一浪高过一浪,就形成了外资看好中国不断涌入。由于人
民币短期下跌可能性不大,升息空间也不大,于是它们就大肆购买人民币资产。由于人民币资产不断升值,又加
大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于是境外资金再次大量进入。人民币汇率一升再升,外资继续换成人民币,购买人民币资
产。这样人民币的资产,包括土地、股票、房产、原材料在内就一涨再涨。这么一来,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人
民币资产不断涨价,消费物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不断贬值,一个怪圈就这样形成了。
这就是为什么人民币对外升值了,而国内的老百姓不仅没有感受到升值带来的好处,反而要忍受物价不断上
涨,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表现为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原因。所以,人民币同时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其实是一
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尽管我国存在着通货膨胀,人民币对内是贬值了,但由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美国,超过其他西方国家,
这些年的经济增长都物化在货币的购买力上。中国每年 10%的经济增长,美国每年 3%的经济增长,结果人民币
的购买力大大超过美元的购买力。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汇率背后真正比的是两国经济增长的实力,比的是两
国货币的购买力。
因此,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炒热中国的房产、地产、矿业、股票、证券等等,形成中国经济热火朝天的
局面。因为资源的稀缺,土地有限,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过旺的需求必然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和通货膨胀
的来临。所以,人民币对内是由于通货膨胀而贬值了,但对外却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而升值了。

第 60 节:第十四章 面对人民币升值怎么办?(1)
第十四章 面对人民币升值怎么办?
人民币升值是指本币在国际购买力的提高,这标志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虽然我们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快速升
值,但我们要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现实,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如何避免重蹈当年日元升值的覆辙?面对人民币
升值,我国政府、企业家和普通百姓是否做好了准备? 国际资本、民间资本和居民储蓄前赴后继冲进中国市场,
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外资看好中国,疯狂购买人民币资产的狂潮。人民币资产不断升值,又加大了对未入境外
资的吸引力。外资再一轮进入中国,人民币汇率再度抬升,外币换成人民币再去购买人民币资产,从而使得人民
币资产再涨。由此形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购买力增强;国内通货膨胀,人民币国内购买力不断贬值的一个
怪圈。
请问,这样一圈一圈转下去,一浪一浪高上去,什么时候才结束呢?人民币汇率能无休止升上去,通货膨胀
能无限地涨上去吗? 面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中国政府、企业和百姓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
问题,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谈到中国现在确实有各种机会,这些机会源于我们对资金流向的判断和分析。但机会绝不可能无限有,
汇率也不可能无限升,物价更不能无限涨,这些什么时候是尽头? 如果真的走到了尽头,那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
呢? 我们需要做出判断,这个循环的怪圈什么时候才会停下呢? 如果按照市场的力量,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和
干预,这个循环的停止甚至会到达循环的临界点,就是当人民币汇率升到我国出口企业普遍遭遇困难,大量濒临
倒闭的时候。
为什么呢? 因为国际热钱的主要特征是流动性大、规模大、赚钱快,而且最好有暴利空间,否则它们担心由
于退出空间不够,自己就会被套。所以这些资金必须想方设法把房产、股票价格推到一个不能想象的高度。统计
数据表明,截至 2007 年底,银行居民储蓄大概有 17 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境外资本的操作空间还很大。
随着人民币继续升值,在这个临界点到来之前,境外资本预期中国经济会依然向好。所以,股价、房价、物
价等还会一路上涨,17 万亿人民币的储蓄还有可能再次被撬动,前赴后继地再度冲进楼市和股市。但是,当人民
币汇率上涨到一定程度,当生产成本也上升到一定程度,到了企业难以承受、难以生存时,企业的经营预期就会
开始改变,收入预期也随之改变,老百姓的收入预期和就业预期也会跟着改变。如果这时跟风股市、楼市的资金
第二次出现后继乏力,那我国的股市、楼市、企业就会同时面临崩溃边缘。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甚至哪怕只
是一个谣言,就会发生几乎与 1997 亚洲金融风暴一模一样的情形。被撬动的储蓄资金也会被挂在高高的房价和股
价上。这将是很严峻的一幕,也将是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积累的成果面临一次彻底的重新洗牌的命运。
几乎可以很明确地说,如果中国政府在这样一个循环中不能十分得力地对经济起到缓刹车的作用,这种临界
的崩溃迟早要来,也必然到来。因为资本逐利性是永无止境的,资本的本质也永远不会改变。
在新一轮中国经济的大起中,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技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
关于货币的基本判断,政府的策略是第一重要的,因为只有政府对宏观经济和全局利益担负着责任和义务,
并且有这个能力。
政府需要研究的是这个临界点究竟在什么时候到来,是人民币汇率升到 6∶1,升到 5∶1,还是升到 4∶1,还
是升到 7∶1 就已不能再高了? 这是一个谜,但解开这个谜非常重要。
首先讲个案例。中国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日本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遇到了。1945 年 8 月,美军在日本广岛
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军也进入中国东北,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美军全面占领日本。
战败的日本经济凋零,除了军队缴械,还要分期向各战胜国支付巨额经济赔偿。后来,由于东西方之间的冷战升
级,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把它的战略前沿推到远东,就开始扶植日本。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开
始复苏,经济逐步振兴了。到了 80 年代,日本的汽车、彩电,几乎日本所有商品充斥全世界。世界各地都有日本
的半导体收音机、彩电、冰箱、洗衣机,日本变成了世界工厂。这时西方国家说了,日元必须升值,如果日元不
升值,我们就要抵制日货,不让日本货再进入我们的国家。西方国家每天都在给日本政府施压,说由于日本货大
量涌入,造成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贸易赤字。所以,日元必须升值,如果不升值我们绝不答应。

第 61 节:第十四章 面对人民币升值怎么办?(2)
结果,1985 年 9 月 22 日这一天,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西方主要国家和日本政府的代表开会,逼迫日元
升值。日本被迫同意日元升值,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定》。之后日元开始大幅度升值,从 240 日元兑换 1 美元
升到 120 日元兑换 1 美元,最后升到了 79 日元兑换 1 美元。日元对美元升值了 2 倍,那日本的产品还怎么出口呢?
在日元刚开始升值时,日本人发现他们突然富裕起来,原来的 1 000 日元可以变成 3 000 日元花,原来买不起
的外国货都能买得起了。日本人开始尝到日元升值的甜头。日元升值了,每个日本人的腰包都鼓出一大块。他们
有钱去买世界其他国家的东西,到美国买下洛克菲勒大厦,买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到海外大量收购企业。日本
的大企业都出去买房买地,买其他国家的企业。
1991 年我去德国的时候,在科隆市北面有一个城市叫杜塞尔多夫,我走进一看,简直是个日本的城市,到处
挂的都是太阳旗。因为日本人有钱,把德国的一个城市都买下了。
日元升值以后,本国产品开始卖不出去,外国货大量进来了。虽然日本人口袋里的外币多了,但赚日元不容
易了,他们赚不到原来那么多钱了。日本是一个岛国,除了硫磺,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全靠进口能源和原材
料生产出产品卖给全世界。日元升值了 2 倍以后,一辆日本汽车原来卖 1 万美元,现在需要卖到 3 万美元,比美
国车还贵,出口的话没人买。本来一件衣服 10 美元,现在卖到 30 美元,出口也没人买。从此,日本货在国际上
没有了竞争力。可在国内,由于日元升值后日本人有钱了,他们把国内的土地炒得热浪翻滚,地价仅在几年之内
炒上去很多倍。人们计算,只要卖掉东京湾这片地方,差不多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当时日本把地价炒成了天价,
把股价也炒到了天价。日元升值拖累了日本经济,到 1989 年,日本的经济泡沫彻底崩塌了,房价暴跌、股价暴跌、
企业关门、银行倒闭。日本经济由此走上下坡路,一直陷入衰退之中,在低谷徘徊了近 20 年之久。这对中国来讲
是前车之鉴。
今天中国和 1985 年时的日本有太多类似之处了。第一,人民币升值了;第二,中国产品充斥世界。今天你走
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很容易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走进各国商场你会发现,打开商标一看几乎都是中国制造,
今天的中国已像日本 80 年代一样,变成世界工厂。第三,西方国家对中国政府施加各种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
而且希望升得越快越好。他们说,如果人民币升值太慢,中国再来出口东西,我们要提高关税,让你们的商品进
不来。大家知道,出口对中国的经济非常重要,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匹马,我国现在经济增长的 30%以上来源
于出口。如果没了出口,或出口不赚钱了,出口企业就得关门,企业关门就会出现大量失业,这对我国经济增长
是一个巨大损失。

本书由 TXT 小说电子书下载网站 http://www.txtbook.com.cn 提供.


声明:本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 24 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推荐使用 TXTBOOK Reader 电子书阅读器 V2.0 阅读电子书,下载地址:
http://www.txtbook.com.cn/reader/
享受随时随地的阅读,手机访问 TXTBOOK wap 网站:http://wap.txtbook.com.c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