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31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向主流经济学宣战

柳欣

南开经济研究所
二零零六年一月

1
前言
本书的目的在于彻底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在重新建立理论体系
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经济问题进行讨论,特别是在主要理论问题和经验问题上与主流经济学
的分析展开争论。自 19 世纪 70 年代的“边际革命”以来,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的主流经济
学统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对现实的解释已经一百多年来,通过教科书把它的观念一代又一代地
传输下来,形成顽固的理念和教条,这就是生产函数的技术分析和对所有现实经济问题完全
从技术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解释,其中最典型的是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统计变量套
用到生产函数中进行解释,即这些变量所表示的是实物和实物生产的技术关系。作者通过对
剑桥资本争论和关于凯恩斯经济学争论的研究,在 1998 年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目前国民
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由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完全是由社会关系或特定的货币金融体
系决定的,与新古典理论中生产函数的技术分析完全无关。本书的所有分析和理论争论正是
围绕着这一点,用通俗的话讲,正像第一章的标题表述的那样,
“实际 GDP 是假的”
,我们现
实生活中的市场经济并不是新古典的“实物经济”,而是一个“货币经济”。
新古典理论的基础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相对价格理论,即资源配置可以通过表示要素
稀缺性和人们偏好的相对价格进行而达到最优,但在这个理论中,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
任何有意义的总量以及总量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完全来自于资本主义
的经济制度,即人们为了获取纯粹的价值符号——货币而进行的竞争或游戏,如马克思所表
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实现“按比例分配劳动”或资源配置的一种特殊的方式,这种特殊的
方式就是以货币价值为基础的竞争。经济学所要研究和解释的主要现实问题并不是技术关
系,而是这种特殊的经济制度下的竞争规则和运行规律,并通过修改竞争规则把人们之间残
酷的竞争转化为游戏,从而实现人类的文明,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分析根本不能用于解释这种
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承担这种经济制度的研究。
当主流经济学把由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国民收入统计变量完全套用在生产函数上时,不可
避免地导致了理论中严重的逻辑矛盾,这种逻辑矛盾在剑桥资本争论中被揭示出来,作为逻
辑问题就是总量与相对价格之间的矛盾,而在现实的经验问题上,则表现为新古典理论不能
直接使用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资料来说明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更不能解释有效需求和经济
制度问题。主流经济学中这种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导致了目前经济学在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
上都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复杂争论。而在现实问题的分析上,由于其理论中的严重逻辑混乱,
根本不能对现实经济问题做出逻辑一致的解释和进行有效的预测。
发现并接受“实际 GDP 是假的”这一命题,使我能够重新思考那些极为复杂的理论争论,
在我的博士们的帮助下,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对价值、分配理论和货币理论主要文献和争论
的重新梳理和解释(见后面的参考文献)。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目前经济学争论的所有问题
和逻辑悖论都与主流经济学试图直接使用统计资料表明其理论有关,而这些统计资料与主流
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在明白了“实际 GDP 是假的”之后,这些极为复杂的理
论争论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对于重新解释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和规律,或者
说对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来讲,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正是针对这些统计变量的,从
这个角度讲,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论具有令人惊奇的一致性,本书中所阐述的新的理论体系
正得益于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研究。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复杂问题。自 1997 年以来,中国经济实际上经历了一次严重
的经济衰退,失业大量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速度大大的放慢,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不平等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城镇失业人员收入水平低下,
考虑到不断上涨的房价和医疗、教育费用,实际生活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自 1997
以来,虽然我国实际 GDP 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8%左右,但每年新增的就业量却在下降,
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自 1997 年以来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教条所制定的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可
以说,自 1997 年以来支配我国经济政策的 “凯恩斯主义”在经验上只有失败的教训而没有
成功的经验,如 70 年代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严重滞涨和日本经济自 90 年代以来的长期停滞。
目前正当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对这种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进行深刻的
反思。
本书对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分析所要表明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主流经济学实物经济的研
究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它使以上理论和现实问题根本无法讨论,而只有按照货币经济的思路,
才能理解和解释当前我国经济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进行真正的理论分析。从货币经济的分
析角度,本书提出了要把我国名义 GDP 增长率提高到 20%左右的政策问题,这与目前人们认
为要长期保持 8%的增长率是非常不同的,由于这一问题关系重大,也非常希望能够对此进
行讨论。
本书所要讨论的理论争论问题无疑是极端复杂的,就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讲也完全可
以看作是异想天开,因为这涉及到要否定目前经济学的基础和几乎所有的经验研究,并重新
建立理论体系。但我对本书中提出的论点和逻辑证明还是充满自信的,因为问题主要不在于
理论上的复杂性,而在于主流经济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对经济学界的无情统治中所形成的观
念,是这种观念淹没了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埋葬了剑桥资本
争论。一旦我们排除了这种观念,本书所要揭示的只不过是一个“皇帝的新衣”问题,不仅
实际 GDP 是假的,而且主流经济学建立在总量生产函数基础上用于解释现实的理论体系完全
是虚构的。本书中所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只是供参考和讨论的,但“实际 GDP 是假的”却完全
可以轻易地从经验中得到 100%的证明。

柳欣
2005 年 12 月

2
目 录
上篇................................................................................................... 1

第一章 实际GDP是假的 .................................... 1


第一节 GDP是表示实物吗? ........................................1
第二节 什么是GDP ................................................4
第三节 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 .......................................5
第四节 收入——支出等式与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 .....................8
第五节 一个简化的货币经济模型 ..................................10
第二章 虚构的总量生产函数 ......................................14
第一节 总量生产函数的滥用 ......................................14
第二节 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教条 ..................................18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冒充的市场经济理论 ................. 23


第一节 新古典理论——没有竞争的市场经济理论 ....................23
第二节 没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学》 ............................27
第三节 看似深奥的剑桥资本争论 ..................................31

第四章 真正的市场经济理论——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 ....... 41


第一节 斯密 ....................................................41
第二节 马克思 ..................................................44
第三节 凯恩斯 ..................................................50

第五章 市场经济 ......................................... 55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竞争与货币 ........................55
第二节 货币与资本积累 ..........................................62
第三节 有效需求 ................................................65
第四节 有效需求与收入分配 ......................................68

第六章 货币经济的宏观模型与经济波动 ..................... 71


第一节 收入-支出模型与有效需求 .................................71
第二节 货币金融体系与经济波动 ..................................77
第三节 对经济周期中一些经验事实的说明 ..........................86

3
第七章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 92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与滞涨 ..................................93
第二节 资本原始积累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 .....................101

下篇............................................................................................... 105

第八章 中国经济:资源约束还是有效需求约束 .............. 105


第一节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105
第二节 有效需求问题 ...........................................108
第三节 对 1997 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反思 ........................113

第九章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 121


第一节 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的简单回顾 ...........................121
第二节 经济波动——1991-1997.. ................................127
第三节 1997 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135
第四节 一个“虚构”的解决方案 .................................142

第十章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总量与结构问题 .................. 144


第一节 总量、相对价格与有效需求 ...............................144
第二节 经济增长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49
第三节 收入分配问题 ...........................................153
第四节 产业结构与就业 .........................................161

第十一章 城市化与三农问题 .............................. 166


第一节 政策的选择 .............................................166
第二节 三农问题 ...............................................168
第三节 城市化问题 .............................................173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与人民币汇率 .......................... 178


第一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实物与货币 .............................178
第二节 开放经济的货币经济模型 .................................181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 ...................................187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政策 .................................190

4
第十三章 高速经济增长与经济政策 ........................ 197
第一节 关于高速经济增长问题 ...................................197
第二节 总量与结构 .............................................199
第三节 货币金融体系 ...........................................205
第四节 对外经济政策 ...........................................208
第五节 关于社会哲学问题 .......................................211

附录一:关于GDP统计问题 ................................ 214

附录二: 资本市场的理论与模型 .......................... 216

参考文献 ............................................... 224

5
上篇

第一章 实际GDP是假的
在目前的经济分析中,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统计变量成为经验问题研究的基础,经济
学家从理论上归纳和运用这些统计资料,构成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和制定政策的依据。主
流经济学教科书告诉人们,这些统计资料与教科书中生产函数的原理是完全对应的,统计中
的实物产出——GDP 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进步,国民收入核算统计中的那些变量
就是为了这种生产的技术分析所设计的。虽然它们由名义的货币值来表示,但这些名义变量
是与货币供应量相对应的,当采用货币数量论把名义值的变动剔除而改变为实际变量后,这
些统计变量就与教科书中生产函数的概念完全一样了,从而使用教科书中的原理即可以对资
源有效配置进行分析,而达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依据。这样,目前的经济
学就象物理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在理论与经验观察上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事实果真如
此吗?

第一节 GDP是表示实物吗?
自 1929 年现代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开始应用和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实际 GDP 成为
经济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和统计指标。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首先教给学生的就是这里有
一个衡量实物产出的指标——实际 GDP。当然,同时还有一个价格指数表示物价总水平,
实际 GDP 是用名义 GDP 减去物价指数。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学会了这个概念并被所有的人
所认同,随后这个概念就成为教条而加以应用了。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这个实际
GDP 作为实物统计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在 GDP 的统计时,首先得到的是名
义 GDP,但是在所有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表中(如《中国统计年鉴》)
,竟然没有名义 GDP
的增长率这一指标,而是告诉你实际 GDP 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要想得到名义 GDP 增长率
指标,你自己去加吧,之所以没有名义 GDP 增长率这一指标,因为经济学家认为 GDP 就是
为了衡量实物产出的,名义 GDP 的增长率没有用。
但是,实际 GDP 这个指标很不好用。例如,在实际 GDP 的统计中,美国 1820 年时人
均 GDP 是 1600 美圆,中国现在的人均 GDP 不到 1300 美圆,是不是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
比美国 1820 年的时候还要差呢?这显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国当时有的那些产品的人均
产量和现在中国的人均产量作个对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说我们现在消费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当
时美国没有的。如人们经常说的,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包括汽车
和民用飞机的拥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的消费品,怎么可能比美国
1820 年的生活水平还要低呢?
在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有一个应用实际 GDP 的例子,作者在讲到日本和亚洲四小
龙的经济增长时写到,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努力工作和技术进步,使实际 GDP 的增长率连
续三、四十年保持在 7%左右,这段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又说,这种 7%的增长率使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 GDP 从战后到 90 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的人均 GDP 从战后的
130 美圆增加到 30000 美圆,韩国从 50 美圆增加到 12000 美圆,台湾地区从 80 美圆增加到
16000 美圆等等。当我们把上下两段话放在一起就出笑话了,因为 GDP 每年增长 7.2%,10
年会增长 1 倍,这些国家和地区怎么可能按 7%的增长率在 40 年的时间里增长这么多呢?
上面的数字当然是名义 GDP,要解释这些数字当然也要用名义 GDP,比如日本在高增长时
期名义 GDP 的增长率超过 15%,同时日圆对美圆的汇率提高了 3 倍,而韩国在高增长时期
名义 GDP 的增长率接近 30%,而在目前采用实际 GDP 来说明实际产出的增长,同时分离
出物价水平的变动和汇率的变动是经济学家做不到的,这里可以肯定的说,这在将来也做不
到,那么这样使用“实际 GDP”的统计指标就有些希奇古怪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国的一位学者通过统计数据的比较对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进
行评价,从 1949 年到 1978 年的 30 年中,按照目前国外对中国实际 GDP 增长率最低的估计
是 4.9%(这是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统计资料是 6.3%)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上只有日本
和亚洲四小龙的增长率超过中国,他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很高的效
率。这位学者所使用的数据没有任何问题,但他的结论很少有人能够接受,因为和人们的感
觉相差太大。实际上,对这一问题只要查一下实物的产量、生产率和技术水平这些实物指标,
然后用这些指标进行对比,结论是不难发现的,实际 GDP 的统计指标根本就不能表示实物
指标。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使用实际 GDP 比较实物给经济学家带来的尴尬。比
如要说明中国的 GDP 究竟是多少美圆就必须先解决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问题,经济学家试
图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怎么样呢?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主张人民币贬值时的
低估到现在主张人民币升值的高估,经济学家从 2 美圆到 14 美圆之间竟然给出了十多种计
算结果,这种误差可能达到 7 倍的计算是不是还能应用呢?
1930 年,凯恩斯在《货币论》一书中针对这种国民收入的统计含义提出疑问,GDP统
计中的各种产品是异质的,怎么可以加总在一起表示实物产出呢?实际上,这种加总和指数
问题在理论上是有确定的结论的,即只能是单一产品或稳定状态增长(即所有的产品按同样
的比例增长)
,比如说有苹果和梨两种产品,如果它们的增长率都是 10%,可以确定的说产
出的增长率是 10%;但如果苹果的增长率是 15%和梨的增长率是 5%,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
个确定的指数的。这一问题实际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异质品世界来讲,
说GDP增长 8%,显然不如说去年生产的是 21 寸电视而今年生产了 29 寸的电视更清楚。 1

1
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麦迪逊在他最近出版的著作中,估算出中国在1000年前的宋代人均GDP为500美圆(中
国1980年的人均GDP为200美圆),且不说那个时候并没有美国,就那个时候极少的实物产品种类以及可
能获得的统计资料来讲,进行国际间的比较似乎根本就不需要用美圆这个极不清楚的统计指标。

2
对于物价指数的统计也是如此,这种统计只能在单一产品和稳定状态下才是可能的,比
如苹果和梨的价格都增长了 10%,可以确定的说物价上涨了 10%;但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
了 15%和梨的价格上涨了 5%,或者价格同时上升而苹果和梨的产量比例变化了,我们是不
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物价指数的。前面所举的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人民币的汇率出现的尴
尬结果就是一个例子。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也说,物价指数的统计可能忽视了产品质量的变
化,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如果物价指数的统计考虑产品的质量变化,
由于产品的质量变化太快(比如电视机),那将使物价指数的统计失去意义,因为只要质量
变化了就要把它视为一种新产品而不能与原来的产品构成时间序列的指数。联系到国民收入
核算的实际,现实中物价指数统计的困难远超出前面的例子,不仅产品的质量经常在变动,
而且新产品层出不穷。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物价指数的计算是以 1990
年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场上几乎难以找到与 1990 年完全相同的产品,更不用说占消费支
出很大比重的新产品。显然,这种物价指数的计算与实物量的统计相差甚远。
就人们通常所说的物价指数是指消费者价格指数(即 CPI)
,这种消费者价格指数经常
被作为计算实际国民收入的依据。然而,这种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然不是全部产品和劳务的统
计,比如资本品的价格变动被排除了,资本品的价格变动是用单独的指数来表示的,由于资
本品在我国 GDP 统计的全部产品中要占到 30%左右,所以 GDP 并不能表示实物量的变动是显
而易见的。就消费品而言,消费者物价指数所包含的产品也不是全部消费支出的构成,比如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家用电器在我国居民消费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 2000 年时
才考虑将其加入到物价指数的计算中。显然,用这种物价指数的方法来计算实际 GDP 是大有
疑问的。
从上述分析可见,这种实际 GDP 作为表示实物的统计变量是主流经济学创造的一个神
话,之所以把它叫做神话,是因为这种异质实物产品的加总和统计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在
实际应用上也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实际 GDP 是根本不存在的,但主流经济学却使它成
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并被用于所有的经济学应用领域。
当然,这种假的实际GDP和物价指数的统计在现实中并不是毫无用处的,正如这种实际
GDP和物价指数一直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但只要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分析有所了解的
话就很容易发现,经济学家实际上是把实际GDP和物价指数的变动加在一起考虑宏观经济波
动,但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名义GDP,那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名义GDP呢? 1 名义GDP正是我们
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指标,但这种名义GDP绝对不是实物产出的数量和它的货币价格单位,
而是与实物或技术完全无关的。

1
目前分类统计的物价指数对于宏观经济分析还是有意义的,但意义决不是主流经济学中名义变量与实际
变量的划分,而是能够表明经济周期中的结构关系,如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动可以表明工资与消费品部门
的比例变动,而资本品价格指数的变动则可以表示投资与资本品部门产出的关系,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表示
资本存量价格变动的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指数,这些价格指数相互联系,其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具有相当强
的规律性。参见柳欣,2003年a,2003年b。

3
第二节 什么是GDP
我们现在来讨论名义 GDP。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名义 GDP 是一定时期中(如 1 年)新
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这一定义中的关键是价值,这里的价值概念即是商品和劳务
的货币价格,从而是可以加总的,但这样加总的名义 GDP 已经不表示任何实物,而是一个货
币交易增加值的概念。如计算国民收入的一种方法就是增值法,即把各个企业新增加的价值
加在一起,由此构成企业的总收入,这种收入必等于人们的总支出,因为收入和支出是货币
交易的卖和买,二者必然相等。这样,从总支出的角度看,人们花 1 美圆一定有 1 美圆的
GDP。由于 GDP 所统计的是货币交易值,凡不是货币交易的产出(包括劳务)将不会被计入
GDP。比如,足球明星的高额报酬被计入了 GDP,而农民自己生产和消费的农产品只要不
通过市场交易,就不会计入 GDP。
由于 GDP 是一个经济中全部货币交易量的增加值,我们可以用货币的交易方程式来表
示:MV=PT,即货币数量(M)和货币流通速度货币(V)相乘等于全部货币交易值 PT(T 表
示交易的实物量,P 表示价格),而名义 GDP 的计算则只是所有的交易量的增加值,或从企
业会计帐户上考虑的增加值。因此,当假设全部交易值与企业的增加值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
比例,即 GDP 在 PT 中的比例是稳定的,再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货币交易的增加值或
 
名义 GDP 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将保持稳定的比例,即 M V  GDP 。

上述对名义 GDP 的说明似乎是多余的,因为这些定义在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但我们这


里重述这些定义是为了说明与教科书完全不同的含义,即这些定义可以清楚地表明,GDP 根
本就不是实物的统计,而是一个货币值。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这个货币值是没有意义的,
从而要用实际 GDP 和物价水平把这个货币值抛弃掉,然后用生产函数去说明实际变量。但正
如前面所表明的,这在逻辑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而主流经济学所抛弃的货币和名义变量则
正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最本质的东西,即这些名义变量所表
示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竞争,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是无时无刻都感觉到的。在竞争中人们想要得到的和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呢?不是任何实物,
而是金钱或货币这种纯粹的价值符号,普通人为了生活和发财的梦想整天忙碌着,企业家和
资本家在残酷的商战中沉浮,甚至一些政府官员为了金钱而丧失良心和道德,他们所考虑和
追求并不是实际变量而是名义变量,即货币本身。在这样一种比谁挣钱多的游戏中,出现了
GDP 或名义 GDP,这个名义 GDP 包含着一组由货币量值构成的名义变量,其中有工资、利息、
利润、资本、折旧和储蓄、消费、投资等名义变量,由这些名义变量构成了企业为获取利润
而产生的财务帐户,即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这种成本收益计算完全是以货币价值的投
入和产出进行的,而根本不涉及任何实物的考虑。正是这一点,使名义 GDP 成为重要的统计
变量,如果假设企业的成本不变,则名义 GDP 的增加意味着企业赢利的增加,而企业赢利的
增加则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4
我们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加总问题,即在国民收入的统计中那些球星和歌星超过
千万的高额收入怎么会和面包加在一起构成GDP。为什么面包工人的微少工资可以和球星、
影星的收入加在一起构成GDP总量呢?原因只是在于他们都是资本家雇用的,假如利润率是
10%,资本家付给面包工人100美圆的工资,就要把面包卖110美圆而得到10美圆的利润,而
付给影星的1000万美圆的工资就要从出售电影中收回100万美圆的利润,正是这种性质才使
不同质的产品和劳务得以加总。自20世纪30年代人们使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以来,并没有从
理论上考虑它的性质和意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定义似乎可以作为GDP等国民收入统计的
理论依据,在批评了斯密把物质产品的生产作为生产劳动的定义后,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
义经济关系中,只有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或雇佣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这里只
要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用货币计量即可联系到GDP的统计。如前面所表述的,当采用货币交
易时,假设所有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企业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资本家所雇用,则马克思的生产
性劳动的定义是与国民收入的统计相一致的,即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货币的买和卖两个过
程,以使货币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的具体形式。
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来讲,重要的是名义 GDP,而不是反映实物
产出的“实际 GDP”,而且这种“实际 GDP”根本就不存在。

第三节 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
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我们前面所列出的国民收入核算的那些统计变量(工资、利息、
利润、资本、折旧、储蓄、消费、投资)都被作为实际变量来使用,被联系到生产函数和人
们消费的时间偏好,可是这些统计变量都只是名义的货币值。但主流经济学有办法处理,即
参照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解决方法,把货币工资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工资,名义利率
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利率,而厂商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条件下只是考虑实际变量,这样就
可以把这些变量套用在生产函数上了。如前所述,当这些变量根本就不表示实物,那么主流
经济学的这种滥用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先来看折旧,折旧这个概念在实物或技术上是表示固定资产磨损的,但这里却是个价值
概念,即由政府规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按几大类每年摊入企业成本的比例。显然,各种不同的
机器设备在技术或实物上的磨损是不同的,而且是政府不可能知道的,那么为什么政府要严
格规定统一的折旧比率呢,道理很简单,如果政府不这样严格规定,那么企业一定会逃税,
这种折旧与固定资产的物质磨损以及精神磨损没有一点关系,美国政府曾采用过的“加速折
旧”政策只是减税。实际上,企业在做投资时,即使完全从价值上考虑也不把折旧率作为成
本计算的依据,而是采用毛利和投资回收期的方法进行计算。 1

1
举个例子,一个商人在40岁的时候进行地产的投资,按照规定地产的折旧期是30年,那么这个商人能不
能这样计算投资呢?且不说在30年的时间里市场会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可能会经历几个经济周期),即
使市场没有任何变化,到收回投资的时候他已经是70岁的老头了,这个时候挣到的钱对他的意义可能已经
很小了,很少有人能够忍耐30年的时间玩儿这种挣钱的游戏,而现实中所采用的投资回收期方法很少有超

5
对于工资和利息这两种构成企业成本的因素,企业在进行成本收益计算时显然只是采用
名义量值,最简单的道理是物价指数只是政府在事后计算和公布的,企业不可能根据政府公
布的物价指数向工人和银行修改以前签定的契约,而对产品价格的预测也只能是名义的货币
值,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对实际变量和价格水平进行“理性预期”,只要对企业实际的成
本收益计算稍有了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但遗憾的是,在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根本就没有
这种真正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更没有货币利润的概念。
这里最使人困惑的一个概念就是资本了。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资本被作为实物的机
器设备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即 Y=F(K,L),以表明其对实物产出的生产力。但在国民收入
统计中,资本只是一个价值概念,它来自于以前用货币计量的投资。奇怪的是,主流经济学
在采用生产函数分析时把资本的产出—GDP 用物价指数方法分出实际 GDP,同时把资本的收
益—利率除以价格水平而变成实际利率,但从来没有把生产函数中的资本以及投资去除以价
格水平而变成实际资本及实际投资,这种生产函数的计算显然存在着逻辑错误,即把名义值
和实际值搅在一起了。同样,在生产函数中,劳动的计量采用的是实际值,而资本却是没有
被价格水平除过的名义值,这又怎么能够计算它们各自的边际产出呢?把名义值和实际值的
资本劳动比率(K/L)放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呢?这种逻辑上的混乱引起实际经济分析中更
为严重的思维混乱。例如,在实际中,所有的资本劳动比率很低的发展中国家都在采用那些
资本劳动比率很高的技术,而在美国则出现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列昂惕夫悖论”,可
以说,只要使用这种生产函数来分析实际问题,就会导致这种悖论,我们把这些问题留待后
面详细讨论。
实际中的资本是不是主流经济学生产函数中的机器呢?对此在统计资料中是不难找到
说明的。按照统计资料,美国的总资本中 65%左右是地产,而且这个比例在长期中一直保持
稳定,由于美国的投资率在长期是稳定的,那么就意味着,由投资所转化的资本增加或资本
积累只是地产的增值或地价上升,而根本不是机器的增加。这样,资本就只是那块儿地,资
本积累只是人们用更高的价钱(投资)去买那块儿地。当然,除去地以外还有 35%的资本,
它们是不是机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 35%的资本中,绝大部分或 50%以上是由
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构成的,机器的价值只是占总资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书中总是使用
统计数据来说明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中国的 40 倍,但大家都知道,机器是由劳动生产的
中间产品,美国现在所使用的机器存量只是近 20 年生产出来的,以前的机器都报废了,美
国的产业工人只有几百万人,而中国却存在几个亿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资本是机器的话,中
国完全可以用这些人在 1 年中生产出美国的这些机器(当然要知道这些机器的生产技术),
实际上,中国现在也正在按照这个速度生产机器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在资本的价值上赶上美
国的可能性却很小,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投资和货币供应量要以比现在高出几十倍的比率增
加,当然这里排除了人民币汇率成倍升值的可能性。
再来看投资概念,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投资意味着固定资产或机器的形成。但现实

过10年的。

6
中的投资却只是一个货币额的支出,它可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和劳务(比如股票和球星),
与消费不同的是,投资的目的是要形成价值上的资本存量以获取利润。举一个例子,美国的
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如果按照教科书的定义就是把美国的机器运到中国来,但实际上
摩托罗拉公司投资的绝大部分并不是把机器运到中国,而是在中国购买土地和雇用工人盖厂
房,并雇用我国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生产,所带来的“机器”只是一个芯片,摩托罗拉公
司的投资显然只是使用美国的银行印发的美圆而不是机器。
采用简化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投资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分成三类,即雇用工人、购买机
器设备和直接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对这三类还可以简化为雇用工人和资本存量两类,因为
机器只是生产机器的厂家雇用工人和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生产出来的,从而可以把机器“还
原”掉;再进行简化,使用前述的地产在总资本中占有绝大的比重,我们可以把资本存量理
解为就是一块儿数量固定的土地。上述简化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出投资的含义,投资作为一
种增加的货币额的支出,当它用于雇用工人时将增加工人的工资和同时增加企业的成本,当
被用于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或土地时将引起资本存量的价格或地价上升,这种资本存量的升
值就成为企业的利润,利润就来自于新增的投资购买原有的土地而引起的地价上涨的部分。
因此,从实物角度看,投资还可能生产机器,但从价值的角度看,投资与机器是完全无关的,
只是与作为价值量的工资和利润相联系。
最后来看储蓄和消费。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储蓄和消费的比例取决于人们消费的时
间偏好,比如有一种产品——绿豆芽,你今天不吃它明天就会长一节儿,长的长度就是资本
的边际生产力,和原来的豆芽相比就是利率,那么,人们什么时候把豆芽吃掉取决于人们的
时间偏好,即豆芽的生长速度和人们的忍耐性。按照这种理论,经济学家创立了各种消费函
数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变动,如生命周期假说和世代交叠模型。然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
储蓄和消费只是一笔货币额,或者说是人们在一定时期获得的金钱支出掉和没有支出的比
例,还可以说人们是把钱花掉还是存起来或用于投资去挣更多的钱,而根本就不是按照时间
偏好去消费某种实物产品。 1
凯恩斯在《货币论》和《通论》中提出了节俭的悖论和建立在富人有更高储蓄率的消费
函数和收入决定理论,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被主流经济学完全曲解了, 2 并被用于对现

1
如果对照现实,主流经济学的消费函数理论就成为奇怪的了,那些拥有亿万资产的资本家和企业家们每
天都竭尽全力去追求他们明知自己这辈子也不可能消费掉的金钱和财富,不只是资本家、而且还有许多的
中产阶级在他们临死时都是他们财富最多的时候(如他们的房产),难道他们都是不理性的傻瓜吗?显然不
是,他们所追求的正是竞争和财富带给他们的乐趣,这种财富即是纯粹的价值单位或货币符号。对于这种
贪婪和无休止的资本积累,经济学家可能采用世代交叠模型来说明这些人要把他们的财产留给后代,但实
际中并不是这样,那些中产阶级宁可把更多的钱投资在子女的教育上而不是留给供他们消费的财富,以使
他们在今后能够与他人竞争,比尔·盖茨只把他极少的财产留给后代,以便他们不至于失去竞争的勇气和
乐趣。正是这种货币表示的价值符号构成了这种市场经济的竞争游戏。
2
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从技术或实物生产的角度看,这种实际中的资本积累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
品作为中间产品的增加意味着生产时期的延长,而这种生产的周期是不可能无限延长的,用我们的例子来
说就是“豆芽菜”是不可能几百年都不吃的。与19世纪修筑铁路和采矿相比,现代的技术已经使生产周期

7
实经济的解释。举我国现实中的例子,自 1997 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经济增长率下降和
失业增加的经济衰退,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国内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按
照主流经济学的消费函数理论来对此进行解释,即消费的下降是由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引
起的人们消费倾向的改变,比如要存钱支付养老、医疗、购买住房和子女的教育费用等,但
这种似乎有道理而又看似符合实际的说法却是大有问题的。我们把复杂一些的理论分析留到
后面,这里只是指出一个重要的经验事实,即在美国的长期国民收入统计中消费倾向是相当
稳定的,是不是美国在一百多年中社会福利制度没有发生变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仅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技术(如新技术革命)和人们的文化理念上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老一代的美国人拼命的攒钱而现在年轻人却大量的负债消费,但
奇怪的是,统计上的消费倾向竟然没有变化。确实,上述这些技术上的因素会影响人们消费
的时间偏好或时间选择,但它们只能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期货价格),而不能影响国民收
入核算统计中货币的消费和储蓄变量,因为这些变量只是表示人们社会关系的货币量值,而
与技术或时间偏好完全无关。
消费和储蓄既然是货币量值,我们可以从货币的角度来解释上述问题,如果假设人们的

储蓄是作为银行存款保持的(这在货币供给的统计上即是 M 2 ),那么人们能不能把作为储

蓄的银行存款多取出 10%用于消费呢?显然不可能,这必然会使商业银行倒闭;同样,人们
也不能多储蓄 10%作为银行增加的存款而没有相应的投资贷款,这也会使商业银行倒闭,当
人们试图这样做时,必然会使商业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从而引起收入水平的变化而阻止人
们改变货币量值消费与储蓄比例的企图,或通过经济波动来加以调节,这即是凯恩斯的收入
决定理论和节俭的悖论。对于我国 1997 年以来的消费下降,其重要原因是从 1991 年以来收
入分配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或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消费倾向的改变
则是次要的。
以上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统计变量的分析表明,这些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与主流
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实物、生产函数、时间偏好等技术关系是完全无关的,而是表示资本
主义经济关系,或用于表示这种特殊的比谁挣钱多的竞争游戏。

第四节 收入——支出等式与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
现在,我们把前面所分析的构成 GDP 的各个变量用等式连接起来,这可以更清楚地表明
这些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的含义。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中,这种国民收入核算的等式是采用
下列收入-支出模型来表述的:C+S=C+I,这个模型所表示的含义是,国民收入中总收入分解
后的消费(C)加储蓄(S)等于总支出的消费加投资(I),总供求分析的核心是计划的储蓄
能否等于投资。这样,生产函数的实物分析就被加入进来,即计划的储蓄取决于人们消费的
时间偏好,而投资则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其所要考察的是,在一个没有拍卖者的瓦尔

极大的缩短了,但价值的资本却在几百年中不断地被积累起来。

8
拉斯模型中如何使二者协调,而凯恩斯所表明的总供求分析只是由于价格刚性产生的“短期”
的数量调整。这一模型根本不能表示市场经济的性质,即完全没有考虑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
现在,我们修改主流经济学的收入-支出模型,采用目前国民收入统计中的收入法,把
收入一方改为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即:
W+d+r+ = C+I
公式的左边表示总收入(其中,W 为工资,d 为固定资产的折旧,r 为利息,是利润),
右边是总支出(消费加投资)。需要说明的是,公式左边采用的总收入的分类就是目前国民
收入核算统计体系所使用的,实际上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成本和收益的分类。
当把表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成本收益计算和利润加入到收入-支出模型
中,重要的是考察企业是否能够赢利或亏损,就企业以货币量值为基础的成本收益的计算而
言,由生产函数表示的实物的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或“实际变量”与这种成本收益计算是
完全无关的。
这一模型中的收入一方可以表示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企业生产的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
可变成本两个部分所组成,固定成本包括折旧和利息,可变成本由工资成本构成,即总成本
为:W+d+r。由于这一模型的收入一方能够表明企业的成本,当总支出(C+I)超过成本(W
+d+r)时,厂商将获得利润,而企业能否赢利正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问题,因为企业经
营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利润。
这样,如果给定企业的成本,则总支出或 GDP 水平的变动将决定企业是否赢利或亏损。
在上述模型中,如果假设工资等于全部消费(即 W=C),则利润()就取决于投资是否大
于折旧加利息,即  = I-(d+r)。在这里,重要的是由资本存量价值(K)所决定的折旧
和利息成本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给定折旧率(δ)和利息率(i),则企业的固定成本(d+r)将取决于资本存量价值(K),
即:
d=δK;r=iK
d+r=(δ+i)K
由于资本存量价值是由以前的投资决定的,即:
K=ΣI-Σd
这样,本期的投资将在下一期转化为资本存量,从而只有当投资的增长率等于资本存量
的增长率时,才能保证企业不亏损,也就是说,由于投资的增长使资本存量的价值增加了,
当存在着正的折旧率和利息率时,要使企业不亏损,必须有新增加的投资和(名义)GDP的
增长。 1

1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或统计指标,即“国民收入”。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
入等于GDP减去折旧。这种国民收入的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教科书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地位相当于
现在的GDP概念,因为只有国民收入才是新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折旧是以前机器的重置,这个概念的重要
性可以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命名充分表现出来。显然,国民收入概念强调的是实物的统计。然而,
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充分地表明,这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统计变量与实物的统计是完全无关的,只是

9
现在,我们把前面的公式(W+d+r+= C+I=C+S)与主流经济学的公式(C+S=C+I)进
行比较分析。在主流经济学的收入支出等式中,(名义)GDP 可以取任意值,因为无论实物
产出如何变化,只要价格水平是可变的,将总是可以保证实物储蓄和投资的相等。一个思想
练习就是,在等式 C+S=C+I 中,假设 GDP 为 100,无论储蓄和消费的比例怎样划分,当储蓄
等于投资时,名义 GDP 总是不变的(为 100),储蓄率(投资率)的变动所引起的实际产出
的变动可以被价格水平的变动所冲销,从而名义 GDP 是完全无用的。而在我们的模型中,储
蓄率(投资率)的变动将影响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即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引起宏观经济
波动。显然,当这些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并不表示实物时,主流经济学的宏观模型将根本不
能用于分析宏观经济波动。
如我们前面所强调的,所有这些统计变量都只是货币值,储蓄和消费也不例外。在公式
C+S=C+I 中,如果储蓄只是把储蓄者不花的货币给投资者花掉,那么 GDP 将是不变的,无论
储蓄和消费的比例怎样变化。但实际中并不是如此,在金融体系中,储蓄是把不花的钱存入
银行,由此通过银行的贷款将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使投资增加,通过商业银行创造货币,
可以使下一期的投资超过本期的储蓄(投资),即不是储蓄转化为投资,而是通过储蓄增加
货币供应量,进而增加投资。这样,在我们的公式中,给定折旧率和利息率,将只有一个唯
一的储蓄率(投资率)能够保证货币供应量和 GDP 的变动使企业的成本等于收益,达到超额
利润为零的稳定状态。

第五节 一个简化的货币经济模型
由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量值都是只货币值,这就可以完全抛开实物的生产函
数,来把这些统计数据联系起来。如前所述,作为决定这些统计数据基础的是企业的成本收
益计算,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货币供应量的决定,而决定货币供应量的
是商业银行。这样,我们可以从考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开始,来连
接这些货币量值。当加入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体系,一个惊奇的结果就会出现,即商业银行
的资产负债表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连接在一起的,它们可以组成一个整体的资产负债表体
系,来决定国民收入中的所有货币量值。
采用一个极端简化的货币经济模型,用以说明货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性质。假设全
部经济划分为两个部分:商业银行和企业,企业的投资完全来自于银行信贷。这样,可以得
到下列资产负债表:

一个货币的交易值,其目的在于表明由企业采用的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所决定的利润变动对宏观经济
波动的影响。上面的公式表明,如果我们按照实物统计的国民收入概念而抛弃折旧,就无法对企业的成本
收益计算进行分析。换句话说,根本就不存在国民收入这个统计概念或这个概念根本就没有意义。当然,
这里并不打算修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名称,但要说明的是,本书中使用的国民收入概念就是GDP概
念。

10
银行 企业
负债 资产 负债 资产
100 100 100 100
100 资本 100 100 资本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收入 100 100 收入 100
采用经济学教科书中银行的货币创造的模型,即银行的贷款又会成为存款,从而可以通
过准备金比率来决定货币乘数。但这里为了简化,假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为零,从而货币乘
数将为无限大,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假设是因为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基础货币”。假设最初
银行把 100 的货币贷给企业,企业得到银行的贷款后经过企业之间的买卖交易后又把货币存
入银行(所有的交易都是银行转帐而不存在现金的漏出),银行再把增加的存款通过对企业
的贷款发行出去,由此创造出货币。这样,我们可以同时得到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现在来看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假设最初有 100 单位的货币(或黄金)被存入银行,
这就构成银行的负债,由于假设银行的准备金为 0,则银行把 100 单位的银行券或货币贷给
企业,则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将出现与负债相等的 100 单位。再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这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只是倒过来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企业从银行获得的 100 单位的贷款
是它的负债,当它用其来购买资本品和雇用劳动后,这 100 单位的负债就被列入到资产方。
显然,这只是通行的最简单的会计原理,但这种最简单的会计原理中隐含着货币经济的一切
秘密。现在,象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讲的那样,当企业用 100 单位的货币进行购买活动之后,
货币又流入银行而又成为银行的负债,当银行再把它贷给企业后,又使银行增加相同数量的
资产,同样,企业又获得 100 单位的贷款和再把它转化为资产,很明显,这里的资产只是一
笔负债,其价值等于银行发行的货币或贷款。上述过程无疑可以无限地延续下去,从而可以
使银行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无限地增加。
显然,如果货币供应量无限大,将使名义 GDP 或通货膨胀率无限大,我们必须在这里寻
找一种能够决定银行货币供给和企业货币需求数量的均衡条件或制约因素,而决定这种货币
供应量或货币需求的正是利息率或货币的利息率,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简单的商业原
则是,企业要获得银行的贷款,除还款外还要支付利息。在我们的模型中,企业向银行支付
利息的货币也只能是银行新增的贷款,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贷款和支付利息的会计计算或
货币契约,使上面无限延续的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成为一种有规则的资本存量与收入流
量的模型,从而决定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采用通行的会计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作为假设,即利息率是以 1 年的时间单位来计算
的,这样,我们可以把无限延续的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凡是“今
年”以前发行的货币或债务都必须支付利息,我们把银行今年以前发行的货币称之为资产或
资本存量,而今年新发行的货币或增加的货币则是用来支付利息的,我们把这一部分称之为
收入或收入流量,这也符合前面对名义 GDP 的定义。这样,给定利息率,在这种资本存量与

11
收入流量之间将存在一种关系,即,如果银行在“今年”增加的货币供给大于给定的利息率
应付的利息,则企业在向银行支付利息后将有剩余的利润,从而使其对贷款或货币的需求增
加。反之,当银行的货币供给小于给定的利息率下应付的利息,则企业肯定会亏损而支付不
起利息,从而引起货币需求的减少。这样,银行的货币供给和企业的货币需求正是依赖于利
息率(利润率),如果给定长期的自然利润率或货币利息率,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比率在
长期将是稳定的,从而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或资本-产出比率将是稳定的。
上述分析表明,资本和收入都只是一种负债,而保持这种债务关系或资产负债关系的基
础是存量与流量的划分和存量与流量比率的稳定性,由于资本主义信用关系的基础是资产抵
押,而资产的价值又取决于收入流量,因此,当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比率脱离了稳定的比
率,正常的资产抵押的信用关系将不能保持,由此将导致经济的高涨和衰退,而调节这种资
本存量与收入流量比率关系的正是货币利息率,利息率通过调节货币的供求同时调节资本存
量价值和收入流量,以此来保证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比率的稳定。
现在,我们在这种无限延续的资产负债表中加入时间因素来讨论模型的稳定性。按照上
述简化的模型,假设利息率不变,只有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且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等于利息率,经济才能保持均衡或企业的利润为零。当银行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超过了利
息率,则企业必然会盈利,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的成本只是以前的银行贷款或资产,
而企业的收益或产品的价格则取决于新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当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率超过
利息率,必然使产品的价格超过成本乘以利息率,从而企业在归还银行的利息后将出现盈利,
当企业盈利时如果增加货币需求或投资,而银行又同时增加贷款,则企业(和银行)的利润
会更高,当然,资本存量的价值也会提高,而一旦银行停止以累进的比率增加货币供给,则
企业必然会亏损,而企业的亏损又会导致银行的坏帐和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引起经济衰退。
因此,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于保持经济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简化的货币经济模型可以表明一系列极为重要的问题:
(1)上述模型虽然是非常简化的,但它可以表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所有量值都只是
以货币量值表示的名义变量,其基础是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企业
的成本收益计算只是整个货币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这种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所表示的市场
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决定了这种以货币价值计算为基础的货币经济。在这种货币经济
中,整个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由银行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所组成的,在上面的模型中,企业
的资产负债表只是倒转过来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支配这种资产负债关系的是货币利息
率。由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重要推论,目前宏观经济学所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和对现实
中以货币量值所计量的所有统计数据,都是与主流经济学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实际变量的观
念完全无关的,或者说与技术关系完全无关,而只是由特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名义变量和
货币量值。
(2)这里并不存在按生产函数(和效用)测量的生产要素价格,一旦存在以货币价值
为基础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则资本存量价值将取决于货币利息率或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12
率,换句话说,资本存量价值与资本品的边际生产率是完全无关的,“资本”只是以前银行
投放的货币,其与收入的区别只是在于存在着货币利息率。
(3)要表明这种货币经济体系中所有统计变量的规律性,或宏观经济学所讨论的经济
增长和经济波动问题,必须加入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货币领域与
实际领域是不能分开的。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收入支出模型只是收入流量的恒等式,它不能表
明这种恒等式的决定和意义,上述模型所表明的重要一点是,宏观经济的研究必须把企业的
资产负债表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包括资本市场)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主流经济学
的一个明显的缺陷是没有能够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企业的成本收益统计和货币金融体系
中的统计资料连接起来。这里的分析就在于把所有以货币量值计算的统计资料连接为一个整
体来表明其规律性。
(4)上述模型中表明的利息率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有助于解释 GDP 和货币
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即货币交易方程式 MV=PT 和 MV=GDP 之间稳定的比例关系,因为作为货
币交易增加值的 GDP 是比例于资本投入的加价过程,如果假设全部货币都是作为银行贷款的
资本,GDP 与全部货币交易量将保持稳定的比例。
上述分析表明,所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根本不能划分出表示实物统计的实际
变量和表示价格水平的名义变量,从而与技术或生产函数(和消费的时间偏好)完全无关,
它们只是货币量值,这些货币量值所表示的只是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国民收入
核算体系中,所有被主流经济学表示的实际变量都是假的,只有用货币表示的名义变量才是
真的。 1

1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在这年头(市场经济中)其它都是假的,只有钱是真的。

13
第二章 虚构的总量生产函数

凯恩斯 1936 年发表的《通论》一书开创了以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


的研究,用以解释经济波动问题。同时,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对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
古典理论的批判,其要点是,新古典理论所研究的是一个“实物经济”,即以生产函数(消
费偏好)为基础的实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这种理论的典型特征是两分法,即把价值理论和货
币理论分为两个部分,价值理论研究相对价格,再由货币理论(数量论)决定价格水平,而
我们现实是生活在一个“货币经济”中,这里并不存在名义货币量值与实际量值的截然划分。
然而,“凯恩斯革命”在战后完全被主流经济学倒转了,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被划分为
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两部分,“实物经济”的研究被延伸到国民收入核算的所有统计变量。
1954 年索洛采用总量生产函数对美国经验统计资料的分析,标志着主流新古典增长理论和
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通过萨缪尔森十几版的《经济学》教科书,使总量生产函数的分析被
应用于所有国民收入核算统计资料的分析,用于解释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构成了现代《宏
观经济学》教科书的基础。
如我们前面所表明的,当所有这些国民收入的统计变量与实物和生产函数是完全无关
的,那么按照总量生产函数对这些统计变量进行解释将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

第一节 总量生产函数的滥用
1958 年,卡尔多依据美国和英国的长期统计资料,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六个
程式化事实,它们是:1、产出和劳动生产率以稳定的比率持续增长;2、每个工人的资本数
量持续增长;3、利润率水平从长期看是稳定的,但在短期是波动的并与投资的波动相联系;
4、在长期,资本产出比率是稳定的;5、利润在收入中的比率是稳定的;6、劳动生产率的
增长率和总产出的增长率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巨大差异 (卡尔多,1978 年,第 2-3 页)。在
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对统计资料的分析中都证实了卡尔多所归纳的程式化事实,这些统计事实
构成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为了易于争论,我们采用美国从 1850 年至 1950 年 100 年间的经验资料重新表述这些事
实。1、GDP 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3%左右;2、资本劳动比率按照一个稳定的指数提高,由
于根据统计资料,美国的储蓄率(消费倾向)长期保持稳定在 10%,假设劳动数量(人口)
不变或按一个很小的指数稳定增长,则每人资本将以稳定的比率增长;3、资本产出比率不
变,资本是 GDP 的 3 倍,同时,资本的增长率(即投资对资本的比率)为 3%;4、工资和
利润(收入分配)在 GDP 中的比率保持稳定,工资占 GDP 的 75%,利润为 25%,由于 GDP
的增长率是稳定的,从而工资的增长率也是稳定的;5、利润率一直稳定在 10%左右。

14
现在我们来看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这些经验事实的解释,这种解释翻开任
意一本主流《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都可以找到,从而只要按照教科书抄录下来就可以了。
根据生产函数:Y=F(K,L,A)
其中 Y 是实际产出,K 是资本,L 是劳动,A 为技术进步。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

 
表示为: Y  AK L ,其中 α 和 β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

   
Y A K L
这样,则有:    
Y A K L
把上面的经验数据代入公式,采用收入分配的数据作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或边际生
产率,假设劳动数量不变和把技术进步作为余数,则有如下计算:

3%=3%*0.25+0%*0.75+ A/ A

A/ A =3%-0.75%=2.25%
按照上面的计算,索洛得出经济增长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资本增长的贡献率占有较小
的比重。卡尔多依据程式化事实提出,按照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论,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必
然会导致资本的产出弹性(边际生产力)下降,从而使资本产出比率提高和收入分配中利润
的份额下降,但经验资料却显示了不变的资本产出比率和收入分配的比例。索洛对此的回答
是,这里存在着中性的技术进步,其含义是,随着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Y/L)
也以同样的比率提高,即当资本劳动比率提高了 3 倍,劳动生产率也提高 3 倍,这样,按劳
动生产率加权的资本劳动比率并没有变化,从而资本产出比率和收入分配比率保持不变,这
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资本劳动比率提高的同步性可以在上面的统计资料中很容易得到证
实。
卡尔多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各个国家之间的资本劳动比率有很大的差异,但为什么资
本产出比率却大致相同。我们上面没有列出各国资本劳动比率的资料,但如果假设各国的资
本产出比率相同,就可以根据各国的人均 GDP 得到资本劳动比率的资料,比如美国的人均
GDP 是中国的 40 倍,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也是中国的 40 倍,如果把世界各国的人均 GDP 从
高到低排列起来,差别是很大的,但为什么资本产出比率却大致相同呢?按照前面索洛的解
释就是,技术进步的比率恰好与资本劳动比率同步上升。同时,这种相同的资本产出比率为
新增长理论(卢卡斯,1980 年)提供了依据,即技术进步体现在机器上,新增的资本总是
采用新的机器,从而使资本产出比率不变。
我们上面用了大量篇幅重述众所周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其目的在于表明,当阅读这些
解释时是不是觉得它太反感觉了呢?这些经验事实的统计数据令人惊奇般的规则,又怎么能
够和极端不规则甚至不能统计的技术进步如此协调呢?技术发明显然并不是规则的,如众多
文献所表明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今天的技术进步速度不同于一百年前,技术进步是随着时
间加速的,如目前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近 30 年来的技术进步相当于过去所

15
有时代的总和,这种说法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即目前受高等教育和进行科研的人员数量
是以前所无法相比的,从而技术进步的速度必然会更快,因为一百多年前人们连基本的生活
需要都不能满足时是很难从事科学研究的,然而,这种技术进步的变化并不能在统计数据上
反映出来。美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被公认是技术进步最快的时期,号称“新经济”时代,但
其经济增长率并没有显着的提高,而是接近于程式化事实所表明的一百多年来 3%的稳定的
长期增长率。
实际上,我们前面对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的分析都可以用于对这种以生产函数为基础
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批评,比如,统计中的资本并不是机器,GDP 中工资和利润的比例并不
能代表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异质的资本品和产出是不能加总的,马拉多那的进球无法用
生产函数来描述等等。但我们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索洛在上述采用生产函数的测算中犯了
一个极其简单的错误,即,按照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原则,花 1 美圆一定会有 1 美圆的 GDP,
这一点是经济系一年级大学生都知道的,从而投资支出是 1 个亿,GDP 一定有 1 个亿,而索
洛却把投资乘上 0.25 来说明投资和 GDP 之间的关系,由此当然会得到 75%的技术进步的余
数。
应用“花 1 美圆一定会有 1 美圆的GDP”这种国民收入核算最简单的原理,我们可以对
前面的统计资料做出合理的或逻辑一致的解释。为什么美国资本产出比率长期保持不变呢?
因为投资就是资本形成,只要假设新增的总支出来自于投资,当投资率不变或资本的增长率
不变时,资本产出比率必然不变。按照这个推理就可以回答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保
持在 3%,因为美国的资本增长率是 3%。为什么各国的资本劳动比率不同而资本产出比率相
同呢?因为GDP只与总支出中的投资有关,而与劳动这个实际变量无关,从而只要投资对资
本的比率不变,资本产出比率在各种资本劳动比率条件下都相同,这与技术进步和机器的改
进完全无关。索洛所计算的美国劳动生产率的稳定增长或“中性的技术进步”,只是根据美
国名义工资率或货币工资率的稳定增长来计量的,或者说只是货币的统计数据而不能代表实
物的劳动生产率。为什么美国长期的利润率保持不变呢?假设GDP中工资和利润的比率不变,
当资本的增长率和GDP的增长率不变时,利润率一定不变。 1
对于上述回答,人们必然会提出,应用“花 1 美圆一定会有 1 美圆的GDP”的统计原理
所解释的只是名义GDP,而不是实际GDP。确实,我们以上所解释的只是由货币表示的名义量
值,但是,是否出于巧合,按照美国长期的统计资料,从 1850 年-1950 年美国的物价水平
基本上是不变的(参见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美国货币史》)
。这样,我们只要解释了名义GDP,
就等于解释了实际GDP。 2

1
关于GDP中工资和利润的比率为什么保持稳定,我们将在后面讨论有效需求时再进行解释。实际上,对
于美国长期经济增长的经验统计规律,我们可以用前面的GDP等式来表述,即:GDP=W+D+r+
=C+S=C+I,在这个等式中再加入资本存量(K),然后在前面乘以一个常数 3%,即是美国长期的统计资料,
所有这些变量和它们的比例都是不变的。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能够解释这些规律吗?
2
实际上,这种物价水平在长期保持稳定并不是巧合,在 1950 年代凯恩斯主义盛行之前,英国和西欧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统计资料都显示了这种稳定的物价水平。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参见:柳欣,2003 年。

16
按照前面对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的分析,根本就不存在与新古典生产函数分析相对应
的实际变量。在实际中,我们可以找到生产各种具体产品的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或微观生
产函数,但它们决不可能加总为总量生产函数,换句话说,人们不可能得到关于总量生产函
数的任何技术上的数据,如果问主流经济学家这些生产函数的数据从哪里得来的,回答只能
是来自货币量值的统计数据,那么为什么不从货币的角度去解释这些数据呢?
由于 GDP 只是货币的交易增加值,我们完全可以从货币的交易方程式 MV=PT 和 MV=GDP
出发来讨论 GDP 的决定。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美国货币史》一书中通过对统计资料的整理
显示,美国从 1860 年至 1950 年期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稳定的,大约为 6%,这样,
只要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即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 GDP 的增长率长期保持稳定。为什么美
国 90 年代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几乎没有影响呢?因为商业银行在给企业贷款时根本不
考虑技术,他们也不需要知道任何的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所依据的只是企业是否有价值计
量上的抵押品或作为抵押的资本。比如计算机的速度按照“摩尔定律”成倍的增长,是否商
业银行会据此向计算机厂家贷款呢?显然不是,银行只是根据企业能够提供作为抵押品的原
有资本存量的价值进行贷款,计算机速度提高了也只能降价。与此相对应的例子是,前美联
储主席格林斯潘并不知道生产函数,但他却可以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甚至在 90 年代“新
经济”的技术爆炸时,他却要通过提高利率把经济增长率压低。同样,我国的经济管理者也
不知道生产函数,但却可以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控制在 8%,就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货币供
应量的增长率。
自索洛开了使用总量生产函数的先河之后,众多的经济学家和他们的学生沿着索洛的分
析发表了成堆的文献,来测算各种要素的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然而,这种总量生产函数
的方法并不好使,如果换个角度看前面索洛对经济增长的计算,
“索洛余值” (即技术进步
所占的份额)怎么看怎么都象是一种误差,换句话说,这种增长理论与实际的误差要达到
75%,实际上,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都是在试图填补这个巨大的误差。丹尼森开了个头,把
索洛公式中的技术进步项(A)换成了教育和研究与发展费用投入,这样就可以找实际的数
据进行测算了。
1999 年,一位在国外任教的中国籍学者用丹尼森的方法对我国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之
间的相关性进行测算, 1 即用经济增长率减去投资增长率乘(利润份额表示的)产出弹性、
再去除以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中国教育投资增加 1 元,GDP将增加 46 元。人们一定会问,
投入 1 元怎么会产出 46 元,因为如果这是真的,中国实际GDP的增长率完全可能比现在高几
十倍(即把投资完全用在教育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花 1 元钱只能增加 1 元GDP。现
在几年过去了,学生交的学费成倍增长,已经到了交不起学费的地步了,但中国的GDP增长
率却下降了。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通过经验数据来说明人均GDP高的国家有更高的教育
或“人力资本”投入,由此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而,这却是一个滥用生产函
数的典型例证,因为教育支出只是教师的工资,而教师的工资必然是随着人均GDP一同上升

1
这是一篇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稿。

17
的或成比例的,因此根本不用查阅统计资料也可以说出人均GDP与教育支出之间的稳定比例
关系,而象中国目前的大学教授拿如此之高的工资,那一定会有许多人上不起学,从而根本
不可能加快技术进步,更不可能增加GDP。
还有的中国学者为了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制度变革
用一个字母加到了生产函数中,并试图用“余值法”测算出具体的数值(这个数值当然会很
大),这种理论显然是难以应用的。在这种关于生产函数的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在索洛公
式后面加入多个变量的文章,最多达到十几个,而且竟然可以找到统计资料进行测算,但我
们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变量都是相关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统计检验根本就靠不
住。
在凯恩斯建立起宏观经济分析体系之后,正是索洛采用总量生产函数的方法使新古典理
论与实际重新获得了联系,由此在经济学界开始了应用总量生产函数来解释国民收入核算的
统计变量,几代经济学家、并驱使他们的学生去从事这种根本不存在的总量生产函数的演练。
1
由于生产函数中的那些变量之间并不存在理论或逻辑上的联系,经济学家只好借助数学来
寻找统计规律,数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往往在经济学中首先被应用。 2 实际上,这种在经济
学中大量使用数学的努力已经被经验证实是不成功的,成堆的用生产函数进行经验数据推导
的文献几乎没有应用价值。列昂惕夫(1983 年)在一篇文章中说,作为主流经济学基础的
新古典理论,是在 19 世纪 70 年代由几位数学家和工程师发动的一场“边际革命”完成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边际革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名单中出现了许
多的数学家和“工程师”
,这难道不值得经济学界反思吗?

第二节 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教条
主流经济学通过教科书和几代经济学家的努力,成功地把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和观念灌输给学生,并应用到几乎所有的经济分析领域,形成了人们思考经济问题时的“教
条”。这里的“教条”是指,无论碰上什么问题、甚至实际中出现了多少反例,我都会按照
既定的思路去解释,这种教条的力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这里仅举几个例子进行讨论。
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一个教条,投资和利率是负相关的,其根据是资本的边际
生产力递减,用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也是如此。可以说,几乎所有讨论投资的文献都在使用
这个原理,但这个投资的基本原理却是大有问题的,可以举出如下的例子说明这一点。美国
上个世纪 90 年代利率是高的,但投资增长率也是高的,2000 年后利率大幅度下降,投资也
随之大幅度下降。日本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前的高投资和高增长时期利率是高的,但进入 90

1
在前不久的一次“中国经济学年会”,一位在美国任教的中国学者把这种演练称为“填空”,即中国学
生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把主流经济学的方程式拿来,然后填上中国的数据。
2
你想当经济学家吗?那你最好先去拿一个数学的博士学位,学理工科的也凑合了,可能没有第二个学科
是如此吧。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家这种大量采用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学的“门槛儿”,以维持经
济学界中竞争的游戏。

18
年代后利率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利率”,但投资却大幅度下降。我国 1991-1996 年利率
极高,但投资的增长率也极高,1997 年后利率大幅度下降,投资也大幅度下降。有人会提
出,上面例子说的是名义利率,需要看减去物价指数后的实际利率,对此的回答是,你只要
减去物价指数后再算一下就会发现,用实际利率结论也不会改变,比如众所周知的美国在
90 年代的通货膨胀率是极低的。实际上,这种利率与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正是经济周期波动
中的最普遍现象,当经济高涨时投资和利率大幅度上升,而在萧条时二者同时大幅度下降,
对此是可以查阅经济周期的统计资料加以证实的。
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关于投资理论的另一个教条是,资产价格或股票价格与利率是负相
关的。依然用上面的例子就可以对此加以反驳,美国 90 年代利率是高的,但股票价格飞涨,
2000 年后利率大幅度下降,而股票价格暴跌。日本 1990 年前利率是高的,股票价格也是高
的,1990 年后利率大幅度下降,股票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下跌。同样,这种利率和资产价格
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是经济周期中的普遍现象。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如此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主流经济学的原理有问题,教科书中
说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所指的是实物上的投入产出关系,但在现实的“货币经济”中人们投
资是为了挣钱,因此无论实物上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如何,只要货币供应量不增加,投资者
是不可能挣到钱的,同样,利率在这里根本就不表示任何资本的边际产品,而只是一个货币
值。我们前面所采用的最简单的货币经济模型可以用来说明利率的性质,即利率与货币供应
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因为银行的利息是要用货币还的,从而不可能利率很高而货币供应量
很低,比如贷款利率是 15%,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只有 5%,企业一定还不起银行的利息。由
此可以推论,在一般条件下(经济危机爆发时例外),当经济中利率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
长率一定是高的,而利率低时,货币供应量一定是少的。因而当利率下降并伴随货币供应量
减少时,投资是不可能赢利的,股票价格也不可能上升。在我们前面所列出的国民收入等式
中(W+d+r+=C+I),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投资和利润的正相关关系,因为企业的成本是给
定的,从而投资越多,利润就越多,这即是凯恩斯 1930 年在《货币论》一书中所表述的“寡
妇的坛子”。主流经济学错了,如凯恩斯所批评的,它把“实物经济”中的原理误用在了“货
币经济”中,这种货币经济与实物生产率的计算没有任何关系。
自上个世纪 50 年代马柯维茨和托宾提出了资产组合理论后,经济学家开始把投资学扩
展到金融投资领域,建立了各种证券投资模型,最典型的是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金融工程
学”,像经济学一样,现代的投资学应用了极为复杂的数学模型,罗列出众多的变量,但实
际的应用效果却欠佳。可以说,现代投资理论很少顾及到实物的边际生产力,虽然在这些理
论中也经常出现利率和资产价格负相关的表述,但主流经济学的教条对投资学的影响力却是
巨大的,在这些投资模型中根本不考虑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供给与资产价格的关系,以及货币
供应量变动与企业的赢利和资产价格变动的关系,更不用说这些变量反过来对内生的货币供
给的影响,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却是决定投资能否赢利的最重要因素。 1

1
一位因发展了投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却在实际的证券投资中赔掉了几十亿美圆,而他所研

19
主流经济学实物经济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近年来,我国有些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都表
述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当前我国经济中的最大问题是投资高、效益低,或高投入低产出,并
且对此进行了经验数据的统计检验,他们的这种论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然而,上述论点
却是占不住脚的,这种说法违反了前面反复强调的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花 1 元钱必
有 1 元的 GDP,高投资必然有高的增长率和高效益(利润只会更高)。他们的经验统计测算
是采用我国前期(1991-1996 年)高增长时期的高投资形成的资产值作分母,而把目前的低
投资作分子,当然会计算出投资的效益差而得出上述结论,只要把上述两个时期掉过来,即
计算投资上升期时的效率,结果肯定是相反的。就当前我国实际的情况看,企业无论在竞争
程度和技术进步的速度上都是以往不可能相比的,因此完全可以说,我国当前的最大问题决
不是投资高、效率低的问题,而是投资太低的问题。显然,这两种说法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政
策结论。
上述这种由逻辑错误而产生的对经验统计资料的误用大量出现在经济学的研究和经济
学文献中,这种实物经济的思考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习惯。这里仅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资
本市场能否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的问题,许多人都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思考习惯,认为资本市场
的重要功能是把机器从效率低的地方挪到效率高的地方,从而能够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或生
产率,他们使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前后的统计数据来证明这一点。这种思考方法是错误的,
因为 1 元的投资不论在什么地方和有没有资本市场肯定都只会产生 1 元的 GDP,只要正确的
使用统计资料一定能够得到这种结论。资本市场所要解决的不是机器挪到哪里的问题,而是
解决谁当懂事长和总经理的问题,即让有本事而没有“资本”的人去管理企业,虽然这可以
提高实物生产的效率,但并不会反映在统计资料上。另一个是关于金融深化能否提高资本使
用效率的问题,与前面资本市场的例子相同,金融深化不可能改变统计上的资本的使用效率,
但与资本市场不同的是,金融深化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经济的货币化或增加货币供应量,因此
在使用统计数据进行检验时必须把金融深化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所带来的“资本使用效
率”的提高区分出来,即不能直接使用时间序列的统计资料。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资本的使
用效率问题,而是经济的货币化问题。
这里不再举更多的例子,从上面的分析和例子中,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一般性结论呢,
即只要采用总量生产函数和新古典的实物经济方法来考虑问题和使用统计资料,就必然会出

究的投资组合理论被认为正是要寻找安全投资的方法。美国经济学家费舍尔不仅表述了著名的货币交易方
程式(即MV=PY),而且最早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投资理论,但他却在股票投资中赔的负债累累。
与费舍尔同时代的凯恩斯却在股市中发了大财,虽然在1929年华尔街的股灾中也遭到了重创,但未伤元气。
这种经历使他的《货币论》和《通论》中充满了华尔街的味道。目前投资学的研究好像是在分钱而不是挣
钱。举个简单的例子,当预测到货币供应量将下降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投资,而不是选取任何的投资组
合,但这种最安全的“投资组合”方式在投资学中却很少论及到。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犯的错误可能就
是,在应该不投资的时候却要对他的投资组合理论进行实验。再如,在我国这些年货币供应量大幅度缩减
的情况下,许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依然在努力进行“投资组合”而遭到重创,赔的最少的是什么都不
干的,难怪在我国曾极盛一时的金融工程学的研究很快就遭到了冷遇。

20
现如上所表明的错误,因为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总量生产函数,所有的统计数据也根本不表
示实物。
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大的教条是外生的货币供给,即把货币供给归之于中央银行。这
种外生的货币供给是与其货币数量论和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的区分直接联系的,同时也是使
主流经济学实物的生产函数分析能够成立的基础。然而,这种统治经济学家和所有人思想的
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外生的货币供给只是一种神话,因为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
外生的货币供给从来也没有存在过。显然,在中央银行成立之前,货币不是中央银行发行的,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商业银行和货币的存在远早于中央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是在 1844
年成立的,在中央银行成立之前,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 1913 年美国
中央银行成立之前,美国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运行了一百多年,而且符合卡尔多
的程式化事实所表示的规则性。那么,美国在 1913 年中央银行成立之后,是否货币供给完
全是中央银行所决定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美国中央银行的成立根本没有改变原有的商
业银行的货币供给体系,而只是为了稳定原有的货币金融体系或类似一个保险公司。完全可
以肯定地说,美国中央银行从来也没有发行过货币,美国经济中的货币供给是由商业银行体
系所创造的,虽然美国中央银行通过其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或控制货币供应量,但这与说美国
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完全是两码事。
外生的货币供给往往被联系到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否则外生的货币供给就难以成立。这
种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可以称之为神话,经济学家竟然使几乎所有的人相信了根本就不
存在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为了打破这种流传甚广的神话,让我们对此给予简单的证明。
先来看最简化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负债 资产 负债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存款 法定准备金
债券 贷款
储存货币 债券
超额准备金
在上面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资产是向商业
银行的贷款、债券和储存的货币,中央银行的资产方被称作基础货币。给定中央银行的法定
准备率,则货币供给可以用基础货币乘货币乘数得到。首先,我们考虑中央银行是如何增加
货币供给的,其方法可以使用储存货币向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或从商业银行购进债券,当中央
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一笔贷款后或购买债券后,其储存货币将减少,这种储存货币的减少实
际上等同于法定准备金的减少,当商业银行的货币增加后,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准备金也增加
了,从而基础货币也增加了,这样,我们可以说,整个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是通过中央银行先
实际上降低准备率,即可以使货币供应量扩大。现在,我们把上述过程倒转过来,由于商业
银行也保有超额准备金,从而商业银行可以先减少其超额准备金用于贷款,这种超额准备金

21
的减少和贷款的增加会使其存款增加,从而上交的中央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也将增加,同
时,由于存款的增加,商业银行资产方的超额准备金(或其他资产)也会增加,整个货币供
应量增加了。上述过程说明,即使没有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或基础货币
也完全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创造出来。这一点可以从前面简单的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中得到启示。
这样,现在的问题就成为,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究竟是由中央银行
进行的,还是由商业银行进行的。这里仅以美国货币体系的运行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在美
国,中央银行的准备率只有 6%,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则远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率,约
在 5%-20%之间,而且是经常变动的。另一方面,如果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按照上面
的分析,中央银行必须事先向商业银行贷款或买入债券,而不是事后的准备金或基础货币的
增加,而美国的中央银行几乎不向商业银行贷款,采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与全部
货币供应量相比的比例是极小的。显然,美国中央银行成立后并没有把以前商业银行的货币
发行完全改为由中央银行进行,因为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是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美国中央
银行干预经济常用的手段是利率,但控制利率与发行货币显然是两回事,即只是在以商业银
行为基础的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中调节货币供给,决定货币供给和自动调节货币供求的是商
业银行和企业。这种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性质和运行是极为重要的,为
什么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能够具有卡尔多程式化事实那样的规律性,且不存在通货膨胀,其
秘密就在于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

22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冒充的市场经济理论

这里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是指目前以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为代表的新古典理论,在我国人们
把它称为“西方经济学”。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必然要寻找能够解
释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而目前经济学中统治对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正是这种居主流地位的
新古典理论,这一理论不仅解释市场的供求和相对价格的资源配置,而且解释了所有的国民
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新古典理论从 1870 年的“边际革命”至今的 130 多年对经济学的统
治中,形成了强大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支配着西方学术界、政界和实业界人们的思维和观念。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不可能不受它的影响乃至支配,因为目前并没有一种能够与之竞
争的理论。正因为如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西方经济学是解释市场经
济的(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经济学是解释社会主义经济的。但事实上恰恰相反,从理论
基础上讲,西方经济学是解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虽然它是要解释、并正在解释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但其解释是错误的。同样,马克思经济学毫无疑问是要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
虽然它被前苏联理论界用于解释那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其解释在我国传统体制时期对我
国学术界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但这种“苏联传统”对马克思经济学(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
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说一句不时兴的话,西方经济学是错的,马克思经济学是对的。 1

第一节 新古典理论——没有竞争的市场经济理论

19 世纪 70 年代的“边际革命”彻底扭转了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研究
方向,即以社会关系为基础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收入分配和以统一利润率为基础
的市场调节过程,而转向了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技术关系的研究。对新古典理论的最简单的
表述是,给定资源和人们的消费偏好,可以求出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出最大化的解,这种最大
化的解可以用相对价格来表示,因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又称作相对价格理论。 2
我们前面曾对生产函数进行了激烈的抨击,但只是指总量生产函数。这里要改换说法,
就资源配置问题而言,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生产函数、效用偏好和相对价格理论
是完全正确的,如教科书所表明的,任何社会要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都要遵守这些原

1
但目前理论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是难以苟同的。
2
瑞德福德举了纳粹战俘营的例子来描述新古典理论。当国际红十字会把各种物品分发给各个战俘后,他
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偏好进行交换而增加总效用或得到更大的满足。如假设只有两个人,A和B,只有两种物
品,如香烟和饼干。这两种物品分发时并没有考虑他们的偏好,而是平均分发的。A更喜欢饼干和B更喜欢
香烟,但他们各自对香烟和饼干的效用是递减的,从而A会拿香烟去与B交换饼干,通过交换会使总效用增
加并存在一个均衡点。在均衡点,可以获得香烟和饼干的相对价格。把这个例子扩展到生产,即不是给定
的香烟和饼干,而是能够生产香烟和饼干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假设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
且生产两种产品的最优要素比例不同,即可求出唯一的一组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所表示的最大化的解。

23
理,或只有按照这种相对价格才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我们对此是毫无疑问的。在获得了
这种最大化问题的数学求解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家试图把这种理论应用于现实的市场分析,
即由瓦尔拉斯所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其基本命题是,在一个分散决策的经济中,每个人都
按照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能否通过市场供求和相对价格的变动使整个经济达到这种
最大化。这种一般均衡的命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由阿罗和德布鲁给予
了严格的数学证明。这里需要提及到的是,阿罗和德布鲁对一般均衡的证明并没有多少人能
看得懂,我们相信这种逻辑证明的正确性,但他们的证明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假设是有
出入的。但这里不纠缠细节,姑且认为《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对一般均衡的说明是完全正
确的,即在某些严格假设的条件下,通过供求和相对价格的调整可以使分散决策达到最优化。
这里对上述新古典理论的成就是肯定的,这种资源配置和相对价格的研究对于解释市场
经济的运行也是重要的或有用的,但决不是最重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把这种逻辑证明应用
到了对现实市场的解释,并误认为就是对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描述,最典型的例证就
是把它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联系起来,认为对一般均衡的证明就是对斯密“看不见的手”
或现实市场经济运行的证明。但这却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或现实市场
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之上的,而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根本就不存在竞争,或者
说不可能存在现实市场经济中的竞争。
人们对此一定会有疑问。你说的不对吧,教授在课堂上讲《西方经济学》时是非常强调
竞争的,这里有自私自利的“经济人”、有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有供求竞争、还有完全竞争
和垄断竞争等等,不仅有竞争,而且还有由竞争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分配制度,即工资、
利润和企业家的收入,而且,这位教授一定会采用“新古典的竞争原理”把现实中竞争的无
情和残酷讲解得淋漓尽致,并告诉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才不讲竞争
了,而且反对由竞争产生的这种收入分配。然而,这里如果真的要为新古典理论辩护的话,
上述说法却是对新古典理论极大的误解和歪曲。如前所述,第一,新古典理论是一种资源最
优配置理论,其收入分配理论所说的只是要素价格的决定,或者说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按照
表示要素稀缺性的相对价格进行;第二,阿罗和德布鲁对一般均衡的证明所表明的是,在分
散决策条件下可以通过供求和价格信号传递信息,当然,这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如瓦尔拉
斯所说,如果有一个拍卖者就更容易达到均衡了。但是,这里并不存在那位教授所讲的竞争。
关于竞争,可以说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给予极大的关注,穆勒在 150 年前就说过,竞争
是构成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关于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是否可以加入竞争或描述现实的竞争过
程,在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 1 这里不打算涉及这些极为复杂的争论,而是沿着前面关

1
可以把这些争论分为三类:(1)新古典经济学家内部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能否扩展一般均衡理论的严格
假设而保证均衡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比如用马歇尔关于完全竞争厂商成本函数的假设是否还能够达到均衡,
能不能取消瓦尔拉斯的拍卖者等,但即使是这些极小的修改至今也没有取得进展;
(2)熊彼特和哈耶克(以
及奈特)指责新古典理论根本没有描述现实的竞争过程,目前以新熊彼特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演化经济
学和以哈耶克的理论为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继承着这种反新古典理论的传统;(3)以罗宾逊和斯拉伐为代
表的新剑桥学派通过复兴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古典学派传统,表明在新古典一般均衡中不存在统一的

24
于国民收入核算统计指标的分析来说明这一问题,即:在前面所表述的新古典理论中根本就
不可能存在一种总量,更不可能存在由货币表示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从而不可能存在现实中人们围绕着货币或以争夺货币表示的价值(总量)为目的所进行
的竞争。
我们在前面对加总问题和国民收入核算总量的性质已经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通过对
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推论的强调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如上所述,新古典理论是
一种相对价格理论,相对价格则表示要素的稀缺性和人们的消费偏好之间的关系,相对于给
定的偏好来讲,哪一种要素越稀缺它的价格就越高,从而根据要素可以替代的假设就可以按
照相对价格配置资源了。显然,在这个理论中是不需要总量的,资源的最优配置只要有相对
价格就可以了,而且,它不可能得到总量或有意义的总量,道理很简单,把两个表示稀缺性
的相对价格加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 1 又能够表示什么或有什么用呢?一个有说服力的证
据就是,在整本《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根本就没有出现任何总量,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原理
已经完整地表述了,在凯恩斯之前的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也根本没有总量。对于货币,
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只是交易媒介或为了便利交易而使用的,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用途而不
会被人们作为财富持有。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就没有货币,在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教科书
中也很少讲到货币,在现代《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货币也只是表示价格水平的名义变量。
当我们证明了在新古典理论中不存在总量和具有实际价值的货币后,新古典理论的竞争
概念和理论就清楚了,在严格的意义上讲,它只能是为了传递信息,因为这里根本就不存在
可竞争的其它目的。试问,在新古典模型中人们竞争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你问现实中的任何
人,他们都会明确地告诉你,竞争是为了钱或货币,为什么要追求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的货币
呢?因为它代表着成就和社会地位,而且具有无情的支配力,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如果去问
严格推理的新古典理论(而不是新古典理论家)它又能告诉你什么呢?因为在它的理论中人
们所追求的只是实物产品,至多是现在消费还是未来消费,而不会再有其它的了。
这样,我们可以清理新古典的竞争概念了,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只能表示出他们的消费偏
好,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只是按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替代原理去获得最大产出,供求和价格只
是传递信息,工资、利息和利润只是要素价格,而那位教授讲的实际中所有的事在这里是根
本没有的,而是他自己加进去的。多少代新古典经济学家就像那位教授一样,不断地把实际
中的东西加到讲义里,然后告诉学生这个理论就是对现实的描述,然后学生再照此告诉他的
学生们,所有的人就都误以为真了。

利润率,从而不是稳定的均衡。这是我们要在后面讨论的。
1
主流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非要把这些用相对价格表示的产品价格(乘数量)加在一起构成GDP,并认为可
以剔除价格变动来表示实物总量,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按照新古典的原理,给定一组不变的实物产品,
只要人们的偏好变化了,其相对价格必变,从而用相对价格加总的总量必变,试问这里是相对价格变化、
还是物品的总量变化了呢?这里不可能找到一种物价指数来保证按价格加总的总量不变,这里除非货币供
应量不变而(任意)调整相对价格,才能保证加总的数量不变,但物价指数和货币数量论就不存在了。新
古典的相对价格理论与其货币数量论是不协调的。

25
然而,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必然会导致逻辑错误,因为那位教授只有偷换概念
才能把原来没有的东西加进去,比如我们前面讨论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时表明的,所有
这些变量与原来新古典理论中的概念都是完全不同的,在马歇尔那里,土地是要获得地租的,
但在总量生产函数中,土地和地租已经没有了,而是把实际上的土地叫做资本了,并告诉人
们这是机器。当把概念偷换了且依然使用原来的原理,不仅逻辑上是错误的,而且不可能和
经验事实相一致,如上述索洛的经验检验就出现了 75%的误差。
导致新古典理论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理论所讨论的只是技术关系
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实际中的这些国民收入统计变量是由资本主义特殊的竞争规则所产生的
货币价值组成的,借用马克思的话说,在新古典的相对价格中不包含任何价值的原子(只有
使用价值),从而不包含任何竞争的原子。更进一步,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或目前经济学家所
面对的现实问题并不是技术上的生产函数问题,这些问题是工程师的事(数学家可以帮助解
决),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竞争的博弈规则,对于特殊的市场经济或资
本主义经济来讲,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是这种人们为获取金钱的竞争,其目的是要通过修改游
戏规则而把人们之间残酷的竞争和仇视变为一种有益于所有人的游戏,以技术关系为基础的
新古典经济学不可能适合于承担这种研究。
新古典理论的研究或许更适合于一个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因为在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中是没有竞争的,无怪乎新古典理论的资源配置原理在前苏联有许多经济学家进行
研究并加以利用,如康托诺维奇的线性规划和莫洛希罗夫的影子价格的研究在我国计划经济
时期也受到很大的重视,但其应用只能是在一个设想的、而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在新古典理论诞生不久的 1883 年,维塞尔就提出这种资源配置理论可以直接用于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即通过计划委员会来获取信息和进行计算,以后的帕累托(1901 年)和他的学
生巴罗尼(1908 年)更是阐述了一种计划经济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在 1920 年受到了奥地
利学派的米塞斯的挑战,由此引发了上个世纪 20-30 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论战。简要
地回顾一下这场论战对于说明新古典理论的性质是有帮助的。
这场论战是在以新古典经济学家罗宾斯和兰格 1 (还有泰勒和勒纳等人)为一方和奥地
利学派的代表米塞斯和哈耶克为另一方之间展开的,在 20-30 年代争论的焦点是哈耶克所提
出的计划机关如何处理大量的和经常变动的信息问题,即解几百万个方程式问题,这场论战
在 30 年代以兰格的胜利告一段落,即著名的“兰格模式”所表明的,计划机关可以把解决
不了的信息传递、计算问题通过模拟市场的方法交给价格机制去处理。兰格的取胜正是新古
典逻辑的胜利,因为如果不考虑竞争而只是信息处理问题,计划和市场的结合是顺理成章的,
计划处理不了的就交给市场。2 但这场争论并没有结束,如熊彼特(1942 年)所提出的,计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有效配置问题的经典定义是罗宾斯1930年提出的。兰格是彻头彻尾的新古典经
济学家和新古典理论的杰出阐述者(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学家),他1944年的文章被认为是对新古典一般
均衡理论的重大贡献(参见帕廷金,1956年)。
2
1963年,兰格在《计算机与市场》一文中说,我和哈耶克先生的争论可以结束了,因为现在有了计算机,
计划机关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63年时有几个房间大的计算机的功能也就相当

26
划机关用什么方法可以驱使经理们去从事这种游戏呢?这正是 60-70 年代前苏联东欧采用
“兰格模式”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即使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引入经理
人员利润(分成)指标的刺激都没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传统体制中利润(货币)
并不是竞争的目的。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告诉人们的计划经济的运行与新古典理论的原
理是非常相似的,即通过计划机关处理信息和制定计划,但这对于实际的传统计划体制运行
来讲却是一个误解,而且误差比较大,因为国家计委和下属的司局级官员们对具体的技术和
信息处理方法知道得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这又怎么去进行计划呢?实际中的传统
体制运行则是依靠“模拟市场”,不是瓦尔拉斯的市场而是现实中竞争的市场。那些具体的
技术和信息只有下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知道,而上层管理人员根本不需要知道这些信
息,只要让下面把这些信息报上来就行了,怎么审批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产量计划增加
10%和成本计划降低 10%而不管其它的具体事情,但在这里要加上一个“模拟市场”的规则,
谁完成的好就给谁升官,完成差的就要被免职,只要厂长们都想当局长,他们之间就会竞争,
信息传递和激励问题同时解决了。这正是传统体制在上层管理人员不了解信息的情况下依然
能够进行计划并使庞大的经济能够运转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竞争,竞争的目的是比谁官大。
上层管理人员之所以不需要知道信息,是因为他们的职责并不是处理信息,而是制定竞争规
则和充当裁判。 1 由此可以说明为什么苏东国家 60-70 年代引入利润机制的改革失败的原因
了,这种利润机制的引进只是上层管理人员在传统体制中增加的一个游戏规则,而制定游戏
规则和充当裁判的是同时参加竞争的官员,从而官越大能获得的利润提成越多,人们竞争的
目标当然不是与信息传递相关的利润和货币了,而是与之无关的游戏规则本身,难怪苏东国
家在当时几十年里总是在不断地改革,但这种按照兰格的新古典方案进行的改革最后以失败
而告终。 2
上述分析所要表明的是,新古典理论只能在一个没有竞争的计划经济和纳粹战俘营式的
市场中存在,因为现实的市场经济必须以货币和获取货币(利润)为目标才能够进行竞争。

第二节 没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正是在阐述这种没有总量和货币的市场经济原理,同时象那位教授一样,用

于现在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几乎每人都有计算机并有发达的网络,计划经济却没了。原因只能是人们没有
用计算机和网络去从事“计划”,而是去玩儿游戏了,去玩儿竞争的游戏。
1
这种传统体制的弊端是,其一是官太少,绝大多数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就只好放弃竞争,从而也就没有
兴趣提供信息了;其二是竞争太残酷了(而不像那位教授说的没有竞争),因为你要把在竞争中处于有利
地位的上司挤下去才行,你可能需要找一个更大的官在你们之间当裁判,这可能比搜集和处理技术上的信
息更重要。
2
值得提到的是在50-70年代适应苏东的改革发展起来的《比较经济学》,这种比较经济学正是新古典理论
的应用经济学,它完全在新古典的基础上来讨论社会主义经济和它的改革,最典型的是兰格-布鲁斯的新古
典式的信息传递和科尔奈的非瓦尔拉斯均衡。

27
新古典的理念把实际资料套用到新古典的原理中,这导致了教科书中严重的逻辑混乱,虽然
他们对所有的经济问题都能给出解释,但却根本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这里不打算对《微观
经济学》和它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只是举出几个可供思考的例子。

一、 本不应该存在的收入效应
对于新古典建立在效用函数基础上的需求理论,在这里对其基本原理是没有任何疑义
的,因为这已经被几代经济学家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推导过。但这种经过如此严格推导的理论
在应用上却很差,你只要把我国几年前那些企业和政府花大价钱请经济学家做的需求预测报
告拿出来和实际对照一下就可以了,预测比较准确的微乎其微,经济学家说电力不足的时候
往往很快就过剩了,而经济学家大喊过剩的时候却偏偏很快又不足了。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
原因是新古典需求模型中只有相对价格而没有总量或收入的概念,而现实中决定需求的一个
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而且所有的相对价格都与这个总收入(和收入分配)或 GDP 相互联
系,从而实际中的相对价格与新古典模型中的相对价格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这种收入变量在实际需求决定中的重要性,新古典经济学家已经顾及不到逻辑上的
严密性了,在几乎所有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的需求函数中都加进了收入变量,然后讨论
收入效应对需求的影响,如恩格尔曲线。但这种把收入直接加入需求模型中的方法必然导致
严重的逻辑错误。
关于这种逻辑问题最早出现在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争论上,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都
采用基数效用来表示效用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而当艾奇沃滋和帕累托试图讨论一般均衡时却
发现基数效用与一般均衡并不协调,因为基数效用表示的是一个总量,从而改用序数效用,
到希克斯采用序数效用表述一般均衡后,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从没有再采用过基数效用。如
前所述,新古典理论是一种相对价格理论,在其中是不可能出现总量的,而相对价格只取决
于商品和要素之间的替代,从而只存在和只需要替代效应,因此在其理论的严格表述中,既
不需要、也不可能存在收入概念和收入效应。当把收入效应加入到需求函数中会出现怎样的
情况呢?正像教科书中所表明的,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互作用,需求曲线已经不只
是向下倾斜的了,而可以是任意的斜率,甚至向上倾斜(吉芬商品)。
显然,这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经验事实,因为它逻辑上错了,可以一会儿说是黑的和
过一会儿再说是白的,但这种理论在预测时也会如此而不可能准确。怎么办呢?经济学家告
诉的方法是,你去找时间序列的统计资料然后做回归,就可以确定是黑的还是白的了,但统
计检验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举一个例子,如果让你用收入效应去预测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
你会发现根本找不到可用于做回归的数据,用我国的吧,时间序列不够长,而用外国的统计
资料显然不行,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哪个国家人均 GDP 在 1000 美圆时会有中国这么多汽车
(汽车拥有量已排在世界前 5 位),如果真的使用统计数据做出了回归和根据回归的结果做
出预测,那肯定是错误的。不光汽车是这样,其它的产品也是如此吧,人们怎么能够相信经
济学家用这样的方法提供的预测报告呢?难怪现在找经济学家做预测的越来越少了。

28
二、没有成本收益计算的厂商
科斯曾正确地指出,新古典教科书中对厂商的描述只是一个生产函数,但遗憾的是,科
斯把交易成本加入到新古典的生产函数之上后,依然还是一个生产函数,只是增加了一笔交
易费用。这么讲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种计算成本的方法根本不是现实中的企业的成本收益
计算。
教科书中的厂商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通过技
术分析即可确定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产出,这里有固定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准租
金和利润等实际中企业使用的概念,然而,这些概念和成本收益计算与现实中的企业成本收
益计算是完全不同的,新古典教科书中的这些概念是以技术上的、实物的投入和产出、即生
产函数来计量的,而实际中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则完全是采用货币计量的,这二者之间显然
是不能使用物价指数来使它们等同的。
在厂商理论中,固定成本是一堆机器和厂房,它们在短期是不变的,再把作为可变成本
的工人逐渐加到机器上去考察产量的变动,由此得到一条 U 型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
还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考察长期成本和规模收益的变动。可以说,所有这些都是正确的,
也是实际企业生产中存在的。但是,你只要拿出企业的财务报表就会发现,上述这些成本和
产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本找不到的,这里只有花了多少钱和挣了多少钱,如前面对
GDP 的分析一样,所有企业中的技术上的投入产出是不可能用货币来表示的。如果实际中
的成本收益计算是按照教科书那样的,总经理一定是工程师,最好再找一位数学家做财务总
监帮他计算,而实际中的懂事长和总经理却根本不需要懂得技术,而是要具有凯恩斯所说的
“动物精神”,因为他必须在商场上按照游戏规则和其他的“动物”去争斗和摆平企业内部
管理人员之间的争斗,他可以没有任何技术和财务方面的知识,甚至不懂经济学和算算术,
但他决不能没有勇气。
在实际中,一台机器配几个工人和厂房盖多大规模那都是工程师的事,企业家要做的只
是花大价钱把最好的工程师从别的企业挖过来,然后就把技术上的事情交给工程师了,计入
企业成本的只是工程师的工资。当然,他要找一位能够进行成本收益计算的财务总监,这位
财务总监根本不需要知道上面教科书中的成本收益计算(这些计算是工程师的事),但他必
须知道联系到游戏规则的货币的成本收益计算,这些成本概念却是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中找
不到的,甚至在目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学教科书中都找不到。例如,在存在资本市场的条件
下,企业是不能根据折旧来计算成本的,因为“机器”的价值是可变的且可以随时在资本市
场上卖出去,他必须根据企业股票价格的变动买卖企业的资产和把这种资产价格的变动与生
产成本和收益联系起来,而且可以通过这种资产交易修改会计报表,以使其能够从银行获得
贷款和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所有这些成本收益概念和计算与教科书中技术上的投入产出
的“成本收益”计算是完全无关的,这种货币的成本收益计算只是联系到挣钱的游戏规则。
当经济学教科书按照这种成本和收益概念去建立貌似现实的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市
场模型,并用于对实际的企业、市场和产业组织的研究,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例如,目前

29
许多的行业或大多数行业都有许多规模极大的企业,而且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按照它们所
占到的市场份额来讲肯定属于教科书中的垄断或寡头垄断,但是不是如教科书所讲的,这些
垄断企业比完全竞争的企业成本高、价格高、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呢?实际中显然和这些结论相反,这些大企业的出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并为消费者
提供更好的服务,难道你可以说沃尔玛商店里的产品价格高和服务差吗?道理其实很简单,
这些大企业是在高度竞争中产生的,在现代发达的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的条件下,即使在一
个行业中只有一个企业,也可以说它是“完全竞争”的,因为你只要做的不够好或者说不是
最好的,不论企业的规模有多大,马上就会有人通过资本市场收购你的企业并做得更好(当
然由政府垄断而不许别人进入的行业除外),这就是现实中的竞争。这种企业规模是由技术
上的规模收益递增决定的吗?这里并不否认技术上的规模收益与企业的规模有关,但如果采
用教科书的方法从技术上的规模收益去讨论现实问题就糟透了。在六年前出版的一本产业研
究报告中,作者通过严格的统计资料检验提出,电视机行业的最佳规模是 40 万台,还有与
这个数字差不多的洗衣机、电冰箱等行业的最佳规模,但只是几年后的今天,我国最大的电
视机厂家的产量是 2000 万台,这样的研究报告能用吗?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的规模肯定
要超过 1000 亿美圆,因为比尔·盖茨的资产是 1000 亿美圆,如果在技术规模上 1 亿美圆是
最佳的,他会让工程师建 1000 个工厂,但工厂的规模与企业的规模完全是两码事,企业的
规模是由竞争的游戏规则决定的。
经济学家在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中当然不是按照原版的教科书进行,因为它与实际的差
距太大,他们加入了许多现实的因素或变量,以期能够使其解释现实,然而,当他们按照教
科书的教条把那些实际的因素加到依然是以技术关系为基础的“规模、绩效、行为”的框子
中,而不是研究以货币为基础的竞争和游戏规则时,必然会导致逻辑上的错误。例如,在产
业组织的文献中经常会看到,特别是涉及到政府的产业政策问题时,采用同样的统计资料却
得出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这显然来自于理论上的逻辑矛盾。许多经济学教科书中都说过,
经济学是一个工具箱,供你拿来应用,怎么用都行。有的经济学家就照此行事,你的企业要
委托我做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吗,可以先告诉我你想要什么结论,我肯定可以给你用严格的
推理和统计资料证明得出你的结论,当然,企业是要拿这个结论去影响政府的产业政策,这
种情况在产业组织的研究报告中并不少见。人们一定会说,政府按照这个报告制定产业政策
不就坏了吗?实际上不会,因为政府官员不是傻瓜,产业政策的制定是根据其它的原则,比
如利益集团的斗争,目前经济学家的研究报告还只是一个参考。
如果说新古典的相对价格理论对于需求的分析和预测还有用的话,其建立在生产函数基
础上的厂商理论则必须抛弃,经济学家必须从实物转向货币,研究竞争的博弈规则,规模收
益等技术关系只能是一个参考。

30
第三节 看似深奥的剑桥资本争论

我们在前面对主流经济学的所有批评实际上所依据的只有一点,即所有以货币表示的国
民收入核算的总量指标不是由生产函数表示的实物指标,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竞争
的纯粹的货币标准(或货币价值),而在上世纪 50-60 年代发生的“剑桥资本争论”所讨论
的实际上就是这一问题。著名的“两个剑桥之争”是以英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卡尔多、斯
拉法和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和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处麻省剑桥)的萨缪尔森、
索洛和莫迪利安尼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之间进行的,争论的焦点是新古典理论的逻辑
一致性问题。这场争论的背景是,在战后,新古典综合派把凯恩斯经济学所讨论的国民收入
核算的所有宏观变量用生产函数进行解释,即现在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而新剑桥学派
则是把凯恩斯经济学与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强调“社会经济关系”分析的古典传统联系起
来,试图表明财产所有权和收入分配对这些宏观变量的作用。
1953 年,罗宾逊提出了在总量生产函数中那些异质的资本品如何加总的问题。1960 年,
斯拉法在著名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采用两个部门(多部门)模型证明,新古典生产
函数只能用在单一产品模型中,一旦用于两个部门(多部门)模型,由生产函数所推论出来
的新古典理论的所有基本定理就都不成立了。这种逻辑一致性问题对于新古典理论显然是重
要的,由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在 60 年代开始应战,双方第一回合的交锋是以 1966
年萨缪尔森宣布无条件投降告一段落。在随后的 1969 年,索洛提出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
可以避开这种加总问题而保持新古典理论的定理,即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可以把每一种资本品
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于这一问题,新剑桥学派在 70 年代做出回应,表明在一般均衡理论
中不存在统一的利润率,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显然只是回避了加总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将不能
再使用总量生产函数。在 60-70 年代,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评很快从资本测量扩
展到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等更广阔的领域,批评的有效性在争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澄清
和证实,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加入到英国剑桥学派的行列。同时,新剑桥学派开始通过复兴
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并吸收卡莱茨基的理论试图重建经济学体系。
虽然在这种逻辑争论中新剑桥学派取得了优势,但人们很快发现,这种异质品加总问题
在新剑桥学派试图重建的理论体系中同样存在,如他们试图复兴的古典理论中存在着李嘉图
的“寻找不变的价值尺度”和马克思的“转型问题”
,即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命题也只能在单一
产品模型中成立而不能推论到两种(多种)产品模型,萨缪尔森发表多篇文章表明马克思在
“转型问题”上逻辑不一致,与此相联系的是关于“帕西内蒂悖论”的争论,即由萨缪尔森
等人提出的,新剑桥增长模型依然不能脱离生产函数,新古典经济学家这种“以其人之道还
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为其挽回了一些面子。但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英国剑桥学派一些
重要的经济学家罗宾逊、斯拉伐和卡尔多等人相继去世,有关剑桥资本理论的争论似乎也中
止了,就整个经济学界而言,这些经济学家以及他们的著作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比如,
从 80 年代晚期以来蓬勃发展的经济增长理论仍然广泛地应用总量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

31
论,而对其中包含的逻辑悖论根本未予考虑。 1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尽管新剑桥学派采用异质品模型表明了新古
典理论中存在着逻辑悖论,但这种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却没有被揭示出来,萨缪尔森在 1983
年的一篇文章中,在承认逻辑悖论存在的前提下,用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跨期均衡)表明,
这种逻辑悖论只是出自于技术关系,希克斯(1973 年)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而在剑桥资本
争论中人们又很少能找到这种逻辑悖论(技术再转辙)的经验例证,从而在许多新古典经济
学家看来,这种技术再转辙的重要性是值得怀疑的。加之争论又异常复杂,以至很少有人能
够理解。其二是,新剑桥学派经济学家也不十分清楚资本理论的逻辑悖论的问题究竟出在那
里和其意义何在,其中的重要一点是,他们同样认为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是实物的
统计,只不过试图把社会关系的因素加到经济分析中来,即如罗宾逊所表明的技术关系与社
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当人们对斯拉法加入利润率的投入产出模型(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模型)
仅仅做出相对价格的解释时,也必然会把技术关系与社会关系搅在一起,从而难以理清这种
争论的逻辑并建立新的理论。当没有一种新的理论能够与新古典理论相竞争时,经济学家对
现实的解释只能按照新古典的方法,以免出现理论的真空,即在剑桥资本争论的逻辑被澄清
和能够取代新古典理论的新的理论出现之前,人们是不会放弃新古典理论的,因为逻辑悖论
虽然存在,但并不一定是重要的或致命的。
然而,如我们前面的全部分析所表明的,剑桥资本争论所揭示的逻辑悖论对于新古典理
论是致命的,主流经济学错误地使用了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资料,误把它们作为由生产函数
所决定的实际变量。如在剑桥资本争论中所表明的,不只是资本领域的问题,只要涉及到这
些统计资料分析的领域,采用新古典理论的分析都会产生逻辑悖论。而理清这种逻辑悖论的
关键就在于明确这些总量的性质。当你认识到 GDP 是假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
不是实物时,这种极其深奥复杂的资本理论争论就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让我们采
用最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说明这个逻辑问题。
剑桥资本争论所针对的是《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生产理论和分配理论两个部分。在
生产理论中,按照生产函数 Y=F(K ,L),假设资本(K)和劳动(L)在生产产出(Y)时
是完全可以替代的,按照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假设,就可以得到一组凸向原点的等产量线,给
定两种要素的价格,加入等成本线就可以得到新古典的要素替代原理,即厂商将根据要素价
格来选择由资本劳动比率表示的技术方法,如当资本的价格提高时厂商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
技术,而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则取决于它们的相对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偏好),一旦给定资
本和劳动的数量,即可以确定它们各自的边际产品和要素价格,从而决定厂商的技术选择和
收入分配。需要强调的是,在要素价格和要素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单调的关系,如资本的数量
上升时,利息率将下降,厂商将选择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法。

1
哈考特(1995)认为这种忽略就其胆大和傲慢而言是非常令人惊讶的,这反映了在理论界处于统治地位的
主流经济学所具有的“无情的”的统治力。我们这里想加入的解释是,罗宾逊、斯拉伐和卡尔多是在30年代
就成名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界的名声和辈分远高于萨缪尔森等人,一旦他们去世了,再进行这种研究可能
就没有人给钱了或不能使文章发表,你如果不能在大学里得到职位是不可能进行这种研究的。

32
上面的模型是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单一产品模型”,在剑桥资本争论中认为在这个模型
中,上述新古典理论的命题都是成立的,但是它不能扩展到两种产品模型。假设有生产资料

和消费品两个部门,用 X 1 表示资本品产出, X 2 表示消费品产出,用 K1 和 K 2 表示两个部

门的资本投入, L1 和 L2 分别表示劳动投入,可以用下面的线性方法表示两种产品生产的投

入产出关系:

 L1 K1  X 1
 (1)
 L2 K 2  X 2
对于上述给定的技术上的投入产出关系是没有什么可讲的,如果按照新古典《微观经济
学》教科书,这只是讲一般均衡理论时简化的 2×2×2 模型(去掉了两个偏好不同的消费者)。
因此,如果要在这个模型中确定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不困难的,即加入人们对两种产品
的偏好和给定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和它们之间递减的替代关系,即可得到要素价格和产品价
格,这里没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新古典理论的逻辑是完全正确的。
然而,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采用了另一种方法来求取价格,这种方法是,
把上面的投入产出模型用数字给定,假设两个部门有统一的工资率( W )和利润率 r,工资
是事后支付的,就出现了下列的价格方程:

 WL1 P2 X 1  (1  r ) K1 P1 X 1  P1 X 1
 (2)
WL1 P2 X 2  (1  r ) K1 P1 X 2  P2 X 2
这个方程的意思是,当你得到右边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的相对价格后,方程左边投入的资
本品也必须按照这个价格计算,根据投入的资本要获得统一的利润率(利息率)的原则加入
表示利润率的(1+r)才能决定价格。由于在方程中可以让消费品的价格为 1 来表示相对价
格,把公式化简得到:

L1W  K 1 P1 (1  r )  P1

L W  K 2 P1 (1  r )  1 (3)

这个公式即是剑桥资本争论时使用的公式。从公式(3)中可以得到工资率与利润率的关

1  K 1 (1  r )
W 
系:
L2  ( L1 K 2  L2 K 1 )(1  r ) 从公式(3)中可以得到下列工资利润曲线:在图 a 中,

K1 K 2 K1 K 2
 

L1 L 2 时,工资利润线是凸形的,如图 b 所示;当
L1 L2 时,工资利润线是凹型

K1 K 2

L
的,如图 c 所示;只有当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相等时,即当 1
L2 时,工资率与利

润率才保持直线关系。

33
在工资利润曲线为直线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的技术的工资利润线只相交一次(如图 c
所示),这时才能比较何种技术是资本密集型,何种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但是,如果工资利
润线是曲线,那么两种不同技术的工资利润线可能相交两次(如图 a 和图 b 所示)
,在这种
情况下,一种在利润率较低时被采用的技术,随着利润率上升而被弃用,但是,随着利润率
的进一步提高而重新被采用,即出现了技术再转辙(Reswitching of Technique)。

W W W

r r r
图a 图b 图c

图 7.1 资本劳动比率与工资—-利润曲线
在公式(3)中,由于采用了统一利润率的假设,当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不同时,
利润率的变化将影响资本的价格,按价格计算的资本价值不可能独立于利润率,这就会出现
技术再转辙,只要存在技术再转辙就会存在“资本倒转”,即随着资本(价值量)的增加,
利润率会下降,但到某一点后资本(价值量)的增加反而会使利润率提高,从而不再能保持
新古典的资本数量与利润率之间的单调反向关系。显然,与资本劳动比率相等相比,各部门
保持有差异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一种更现实的假定,而这意味着资本数量与利润率之间并不存
在新古典理论所强调的单调反向关系。
我们把上述公式修改一下,假设工资是事先支付的,就可以把它变成马克思“转型问题”
的公式:

( wL1  K1 P1 )(1  r )  P1
(4)
( wL2  K 2 P1 )(1  r )  1

但两个公式的意思是相同的。与前面一样,由于作为不变资本的价值取决于利润率,当
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时,不可能使价值总量等于价格总量和总剩
余价值等于总利润量。而且可以得到,由于资本的价值随着利润率变动,虽然工资的上升会
使利润下降,但却并不一定会使利润率下降,因为作为利润率分母的资本价值会随之变动,
这即是李嘉图碰到的难题。
上述问题使经济学家异常困惑不解,为什么在单一产品模型中成立的定理却不能推论到
异质品模型,就连萨缪尔森这样的以逻辑思维敏锐著称的经济学家也误认为两种产品(两个
时期)模型在技术上与单一产品模型不同的结论。实际上,经济学家都被斯拉法迷惑了,只

34
要比较前面新古典的实物投入产出模型和斯拉法的模型就会发现,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在前面的“2×2×2 模型”或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中,资本和劳动是给定的数量,它们的
相对价格是在时间偏好和稀缺性这种外生变量确定后决定的,从而不受相对价格变动的影
响。而在斯拉法的模型中却加入了一个以前没有的因素——统一的利润率,为什么说这个统
一的利润率是原来公式中没有的呢?因为在原来的生产方程中(即公式 1)就已经包含了按
照边际产品决定的要素价格了,其实这一点在斯拉法的著作中说得很清楚。
斯拉法首先用投入-产出的线性生产方程 AP=P(A 是投入矩阵,P 是价格向量)表明生
产的技术关系,给定技术上的投入-产出系数,假设作为劳动投入的工资小于全部纯产品,
从而在经济中存在着剩余,再假设工资率是统一的,则由于各个部门劳动投入与非劳动投入
(资本品的投入)的比例不同,则各个部门剩余的分配或按照相对价格计量的利润率是不同
的,或者说,这里不存在统一的利润率。这个模型正是我们前面列出的模型(公式 1 表示的)
或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各种投入的要素或资本品是异质的,每一种要素或资本品都有表明
其稀缺性和由人们时间偏好所决定的相对价格或“自己的利息率”(或边际生产率,或产出
弹性)。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本品投入并不是同质的,各种生产要素自己的利息率是不同
的,换句话说,这里并不存在按照一种价值资本计量的统一的利润率,当然也不存在任何总
量的收入分配。由各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所决定的相对价格和剩余只是表示要素
的边际产品和人们的时间偏好。
在表述完上面的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后,斯拉法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要求,把
作为投入的不同质的资本品加总为一个价值资本并要求获得统一的利润率,由此才出现前面
包含统一利润率的方程(即公式 3,斯拉法用(1+r)AP+wL=P 来表示)
,这一模型与前面的
新古典模型已经完全不同了。在这里,由于统一利润率的假设,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投
入被变为一个总资本(即用资本品的价格加工资),这一点用马克思的公式(即公式 4)看
得更清楚,即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被使用工资和资本品的价格加在一起而要求统一的利润
率,
(公式 3)与(公式 4)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这在(公式 2)中表示的很明确,当资本投
入是按资本品部门产出的价格计算时,在两个部门资本劳动比例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由(消
费品部门)价格表示的工资支出作为劳动投入将与资本投入加在一起受统一利润率的支配,
这里的成本计算已经不再是实物的要素投入了。同时,两种产出也按照价格加在一起变为总
收入,这个总收入也与实物的产出无关,所表示的只是由利润率(工资率)决定的相对于资
本价值的一个比例数。
(公式 3)中所有的概念和含义与新古典理论的(公式 1)已经完全不
同了,在(公式 3)中,资本品和劳动已经不再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了,而是古典学派和马克
思的按价值计量的一笔预付的总资本,产出也不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由利润率所决定的一
个价格总量。
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理解上述分析,当采用统一利润率的假设后,异质品模型中不同的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就被加总为一个“总资本”,不同的产品被加总为总收入,这就是目
前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资本和收入(GDP),假设收入中工资和利润的比例是不变的,则有最简

35
单的公式 r=Y/K,因此,当利润率 r 变动时,Y/K 中的资本价值 K 必然发生变动(或 Y 发
生变动),这种由外生给定的利润率决定的总量的比例关系与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完全不同,
与两种产品模型中原有的两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也完全不同,而只取决于利润率的变动。

 
我们采用单一产品模型来做一个“思想练习”。给出生产函数: Y  K L ,其中 α 为

表示资本边际产品的利润率 r,β 为劳动边际产品的工资率 w(当然,可以把模型中的劳动


 
改为另一种资本品,如 Y  K1 K 2 ,只要它们不是同质的就可以了)。这样,按照新古典的

所有假设可以有公式:
wL  rK  Y (5)
这个公式与(公式 3)很相象,
(公式 3)好象只是加入了价格方程,而单一产品模型是
不需要相对价格的。然而,公式(3)和(5)却是完全不同的,要把公式(5)改为与公式
(3)相同的含义需要再加上一个统一的利润率(1+ r),从而变为:

( wL  rK )(1  r )  Y (1  r )  P (6)

这里的P为产出的总价格,或把实物产出Y用价格加总,如果采用新古典的货币数量论,
则公式为:(Lw +K r)P = YP,公式中的价格P只是一个计价单位,说按照边际产品和说按
照乘以价格后的边际产品价值计算是一回事,它不改变公式的性质,因此可以说明,在单一
产品模型中,即使采用统一的利润率换成价格模型,新古典理论的定理并不会改变。但是,
在两种产品模型中就不同了,由统一利润率加总的价格与按货币数量论决定的价格是完全不
同的。当然,这需要假设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不同,在两个部门资本劳动比率相同的条
件下,统一的利润率并不起作用。由此可以表明,斯拉伐的模型与新古典模型的区别就在于
统一的利润率与货币数量论两种加总方法的不同,而货币数量论在异质品模型中的加总是没
有意义的。
采用上述方法重新表明公式(6)的含义,即可以在单一产品模型中得到与新古典理论
不同的结论。采用李嘉图只有谷物的单一产品模型,资本家是用一笔谷物工资(单一产品)
去雇佣劳动和使用“谷物资本品”作为种子。这样,我们可以从公式(6)中得到与公式(3)
完全相同的结论,因为这里假设,作为投入的是预先给定的资本家的“谷物资本”,资本家
要按照利润最大化选择用于“谷物工资”雇佣劳动和留做种子的“谷物资本品”的比例,给
定新古典模型中所有生产函数技术上的假设,其利润最大化就是按照MP L = w (1 + r)和MP K
= 1 + r 这两个式子所表示的统一利润率原则进行的,而并不是原来模型中的MP L =β= w和
MP K =α= r。 1 显然,这种结论的不同来自于假设的不同,在公式(5)中,两种要素(或两
种异质的资本品)是不可能、也不需要相加为一个“总资本”的,而公式(6)的假设正是
现实中的企业(资本家)用一笔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和机器设备,这种机器设备和劳动之间的
替代不是根据它们的边际产品,而是根据边际产品乘上统一利润率后的“边际产品价值”,

1
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论证和数学证明参见柳欣,1994年。

36
即企业的要素替代原则是把 1 元钱的投资花在雇用劳动和购买机器上时要有同等的收益率,
即公式(3)中的统一利润率。由此可见,新古典的逻辑悖论并不是来自于单一产品模型和
异质品模型技术上的不同,而只是加入了统一利润率的假设。
在公式(2)中,不仅等式左边的“资本”被加总了,等式右边的产品也按照价格加总
为总收入,这种加总显然不是按照新古典经济学教科书中的GDP统计方法进行的,而是根据
统一的利润率原则进行的。凯恩斯在《通论》第十七章中讨论货币的性质时提出,可以采用
“自己的利息率”方法来加总各种异质品以得到总量。1 “自己的利息率”就是一种产品在
两个时期的价格之比,由于每一种商品都有自己的利息率,我们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商品的自
己的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利润率),然后用这种一般利息率去除以其它商品自己的利息
率,由此可以得到一种总量。
还举前面“豆芽菜”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这里有两种豆芽——绿豆芽和黄豆芽,它
们的生长速度(边际生产力)和人们对它们各自的偏好是不同的,即它们各自的自己的利息
率是不同的,如绿豆芽为 5%和黄豆芽为 10%。显然,在新古典一般均衡和跨期均衡理论中,
人们会根据偏好和它们的生产率来选择什么时候消费哪一种豆芽,而不必加总为一个“总豆
芽”量,但如果非要用自己的利息率方法加总它们会得到什么呢?在上面的模型中,我们可
以把绿豆芽的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然后用绿豆芽的收益率或一般利息率去贴现黄豆芽的
收益率,从而获得黄豆芽的“资本化的价格”。这种方法即是目前人们经常采用的一般的贴
现率公式,即资本品的价格等于其收益除以利息率 K=R/i(K 为资本存量价值,R 为资本
品的收益,i 为利息率)。这样,当采用一种利息率来贴现资本品的价格,即可得到各种资本
品的统一的价值单位,并且可以使不同质的资本品获得统一的收益率或利息率。如可以通过
绿豆芽和黄豆芽的相对价格的变动使黄豆芽与绿豆芽的收益率均等,或者使黄豆芽的收益率
等于绿豆芽的利息率或一般利息率。例如,可以通过使黄豆芽的价格为绿豆芽的 50%,则
按绿豆芽价格计算的黄豆芽的收益率就将与绿豆芽的收益率或一般利息率就可以相等。同
样,我们也可以把黄豆芽的自己的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从而当绿豆芽的价格是黄豆芽的
2 倍时,它们的收益率是均等的。这个例子与前面统一利润率的假设是一个意思。
显然,根据上述推论,这种一般利息率或宏观变量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中并不具有意
义,人们根本没有必要选择一种产品来把它的自己的利息率作为一般利息率而得到总收入
(或宏观变量),因为只要选择任意一种产品的自己的利息率,就会存在一套宏观总量,这
些总量与新古典所要讨论的资源配置问题是无关的,这种加总的作法在新古典模型中不具有

1
斯拉法(Sraffa, 1932)最早提出货币自己的利息率的概念。他认为货币自己的利息率是与商品市场的长

P0
期均衡状态相联系在一起的,用公式表示为:i g   1 。这里 i g 是商品的自己的利息率, P0 、
P1 (1  i )

P1 分别表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现行货币利率 i 是一个价值标准的利率。参见:伊特韦尔等,《新帕尔
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 841 页。

37
任何意义,这些总量既不表明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也不表示要素的稀缺性,如一般利息率
只是人们任意选择的一种产品的自己的利息率,而不表示“总量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从而
并不能作为资源有效配置的指数。
然而,这种自己的利息率加总就是前面的公式(3)和(4)中的统一利润率的加总,这
种加总对于由公式(3)和(4)所表示的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的模型来讲则具有实质性
的重要意义,它表明资本主义经济中按价值计量的收入分配关系,而不是实物(如豆芽菜)
的分配关系。在现实经济中,作为一般利息率来加总这些宏观总量的就是货币利息率,从而
使这些由价值表示的宏观总量就是由货币价值来表示的,货币价值或价格决不表示任何实物
和物价水平,而是作为企业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成本收益计算和竞争的标准。
剑桥资本争论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它的经验意义,许多经济学家都力图寻找技术再转
辙和资本倒转的经验例证,但却很少能够在经验中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如前所述,剑桥资
本争论所针对的是总量生产函数和新古典经济学对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的解释,而不是相
对价格问题,因为所有这些宏观变量与资源配置的相对价格是完全无关的。采用斯拉法的方
法,其资源配置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其一,表示投入产出技术关系的一般生产方程,可以
用新古典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解决;其二,在其中加入统一利润率的假设,从而构成资
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模型。但在现实中,这两个过程是不能分离的,厂商的技术选择只能采用
货币量值表示的利息率和工资率。这样,如果厂商根据实物的要素边际产品等于要素价格决
定技术选择,显然并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如前面证明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厂商的利
润最大化并不是使要素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而是使之等于实物的边际产品乘以统一的利润
率或“边际产品价值”
。而且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中按照“宏观”的工资率与利
息率进行的技术选择和资源配置,能够与新古典资源配置的结果保持一致。在这里重要的是,
边际产品价值并不是新古典的实物边际产品乘上货币数量论的价格水平,而是乘以统一的利
润率。
对于这一问题的证明是易于理解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产模型只是在其中加入
了统一的利润率,或者说所有的相对价格或实物的生产要素和其边际产品都是由利润率加以
“贴现”而成为总量;而同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决策其实也就是采用统一利润率原则的一
种“反贴现”
,当二者相抵时,所实现的资源配置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就是相同的。实际上,
厂商只是按照货币表示的相对价格进行决策,但这种相对价格已经由统一的利润率修改了,
即前面所表明的是由货币利息率加总过的,从而可以与宏观总量相联系,厂商按照这种联系
到总量的、由货币表示的相对价格决策并不改变新古典理论的相对价格。当然,这里必须彻
底抛弃货币数量论。
上述分析可以明确地说明为什么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技术再转辙。按照新古典的技术选择,
当利息率变动时厂商将改变资本劳动比率,而现实中的一个例子是,2000 年以来,美联储
把利率下调了近 80%,然而,企业并没有改变原来的技术或采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原因
是利率作为宏观变量与技术是无关的。如果企业真的改变了技术,格林斯潘再把利率调回来

38
怎么办?这一点对于说明新古典理论的性质是重要的,新古典理论所表述的只是生产的技术
关系,它不能表明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资源配置实现的过程。
上述分析表明,剑桥资本争论所产生的逻辑悖论并不是新古典理论本身存在逻辑错误,
新古典理论关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分析和严格的一般均衡理论在逻辑上都是成立的,新古典理
论的逻辑悖论产生于错误地把表示人们社会关系的统一利润率的假设加入到其由稀缺性所
决定的相对价格体系中,由此导致了概念上的混乱,即当加入统一利润率后,资本、收入、
工资和利润已经成为加总的宏观变量,而不再表示新古典理论的实物投入产出关系了,所表
示的只是人们竞争的社会关系,然而,剑桥资本争论的双方都没有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新
古典经济学家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使他们习惯地把新古典的原理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
论误认为就是在描述现实经济的运行,这种概念充斥在所有新古典理论的教科书和文献中,
比如他们一直把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误认为是其中包含着统一利润率的竞争均衡,一直把
新古典的要素价格理论当作现实中的收入分配理论使用,甚至不加思索地采用总量生产函数
来解释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并把凯恩斯的货币的宏观理论改为名义和实际变量分离的
实物分析。因此,当新剑桥学派经济学家提出其资本理论的逻辑悖论时,萨缪尔森、希克斯
和索洛等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认为是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分析本身存在问题, 1 而从来没有意识
到在新古典理论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统一的利润率,而是把新剑桥学派在新古典模型中加入
的统一利润率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作为批评者的新剑桥学派经济学家虽然接受了古典学派
和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的分析,但他们在剑桥资本争论中一直把相对价格问题作为问题的核
心,而几乎没有人表明斯拉法(古典学派和马克思)模型中宏观总量的性质,一旦集中在相
对价格问题上,新古典理论的错误就难以澄清了,当新剑桥学派也误把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
变量作为实物统计时,就不可能彻底抛弃新古典的技术分析而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当剑桥资本争论的意义并不十分明确,当人们错误地理解了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从而
把争论引向了没有目的和方向的极为复杂的数学论证时,经济学家放弃了这一重要问题的研
究,好像这场剑桥资本争论并不是在毁灭新古典理论的逻辑基础,而是使新古典理论经受住
了逻辑的考验。这种放弃导致了经济学的严重倒退,1960-70 年代对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
学的复兴被湮灭了,80 年代蓬勃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用总量生产函数、刚性工资和预期在
宏观经济学中彻底取代了凯恩斯的货币分析,凯恩斯革命已经烟消云散了,经济学重新被数
学家和工程师占领了。
上述分析表明,新古典资源配置的相对价格理论是不可能解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和
总量关系的,这些以货币表示的总量完全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新古典理论也不能直接
使用这些货币的统计资料来说明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问题,因为在相对价格中也已经包含了
这些总量关系所决定的供给与需求,现实中的相对价格不仅是由稀缺性决定的,而且取决于

1
例如,萨缪尔森和希克斯所表述的奥地利模型Y=F(L,t),t表示时间,实际上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跨
期均衡模型,就其技术关系的分析来讲本身并不存在逻辑问题或“魏克赛尔效应”
(技术再转辙的另一种表
现形式),其逻辑矛盾或“魏克赛尔效应”正是产生于在采用“生产时期”概念进行跨期分析时用工资率来
表示劳动投入,这等同于在劳动和时间两种要素分析中加入了统一的利润率,才导致了逻辑悖论。

39
有效需求,这种供求均衡是一种“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而不是新古典一般均衡。新古
典理论的逻辑矛盾正是产生于理论与现实的不一致,产生于直接使用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分
析,产生于对目前经济学所研究问题性质的错误理解。

40
第四章 真正的市场经济理论——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

如前所述,主流经济学完全用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来解释与技术完全无关的国民收入核
算统计变量和其它所有的现实经济问题,当然,他们在解释现实问题时也加入了实际的因素、
包括社会关系的因素,但这却导致了逻辑上的混乱,因而只能依赖数理统计方法来寻找变量
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经济学的应用性。比如,经济学家根据统计归纳得出美国的长期GDP
增长率为 3%,就在教科书中写出美国由生产函数决定的潜在总供给为 3%,格林斯番就根
据 3%来调整利率和控制增长率,这种做法在 20 世纪 90 年代确实收到了效果。但这种经验
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在 2000 年后美国经济面临衰退时就束手无策了,连续降低利率只是导
致了经济的长期停滞。实际上,主流经济学在采用这种方法解释现实时,几乎在所有的问题
上都出现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论点和经验证据,而且争论不出结果,人们甚至讽刺说两个经济
学家就有三种观点(比如股市就有涨、跌和不涨不跌三种可能)。那么,政府官员在决策时
又听从哪一方的呢?对此,你只要看一下国会议员们的实际辩论过程就清楚了,统治经济政
策制定的并不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证据,而是“主义”或社会哲学,是斯密所代表的
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 1 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出现在西方的经济学教科书
中,但马克思的思想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却是人们公认的,在历次西方国家列出的影响世界的
思想家排名中,马克思都名列前茅。
实际上,我们是生活在被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改造过的世界中,
他们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影响着这个世界,虽然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
中都已经被完全抛弃了,但他们的思想依然在统治着经济政策的制定。虽然他们所阐述的社
会哲学截然不同,但是他们的经济理论却是非常相近的,即都是在揭示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
他们所要表明的并不是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而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价值计量、和体现在
货币价值计量中包含的市场经济的竞争关系和运行规律。斯密首先阐述了这样一种市场经济
或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马克思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凯恩斯则试图完全采用货
币分析来表明现实中这一体系的运行。正因为如此,才使他们所阐述的社会哲学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他们的经济理论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 斯密
在斯密的理论产生前的 15-18 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产生和建立的时期,资本主
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关于资本主义的产生,
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众说纷纭,这里不打算对此进行评述,只是想表明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

1
当一个学科依然为哲学(社会哲学)所统治时,必然意味着这个学科的不成熟或没有成为科学,当这个
学科能够成为确切解释其特殊领域的规律时,就会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41
两个重要事实。其一是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始兴起的“人文主义”理念,一大批启蒙运
动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洛克等人从权利平等、自由等方面阐述人本主义精神;其二
是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而开始扩张的海外贸易,出现了以获取货币利润为目的的商人,国内市
场也开始大规模扩张,在 16-17 世纪已经出现了大型的贸易公司这种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
业(如东印度公司),英国的封建贵族开始把政治权利转化为金钱。随着分工和商品交换的
发展,一些商人和封建贵族开始把货币投入到生产领域,出现了以英国的“圈地运动”为代
表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货币化过程,这种货币化过程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带有相近的含义,即是
把原有的小商品生产转变为以获取货币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如圈地运动把农民变成
了由农业资本家雇佣的农业工人。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种资本主义产生的假说,由文艺复兴
和启蒙运动带来的意识形态的转变与商人阶层的兴起,使社会从原来追求政治权利的争夺转
变为追求金钱所带来的地位与权利,英国(1664 年)和法国(1776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在
政治制度上标志着人们游戏规则的转变。
斯密经济思想的产生正是联系到这种社会制度的变革。斯密之前的价值理论所阐述的由
劳动决定交换比例或早期的劳动价值论要表明的是一种平等的观念,这符合当时人文主义思
想家所阐述的理念,在资本主义产生初期的 17-18 世纪,许多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们就已经开始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市场交换,按照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进行交换被认为
是符合人类公平与平等原则的,如英国的社会哲学家约翰·洛克和美国的政治家本杰明·富
兰克林。作为 17 世纪自由主义思想奠基人的洛克就是从“自然权利”的角度入手,对劳动
价值论的社会关系基础给予了特别的说明,其论证的主旨即是“财产是自然的权利,它来自
劳动”。但这种基于平等的理念却是与资本主义的现实不一致的,从而在斯密之前产生了以
重农学派为代表的剩余理论来讨论分配问题,而以重商主义为代表的货币理论在理念上则赤
裸裸地表现出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 1776 年,斯密在英国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一书,这部
学术著作很快就在官方流传,成为国会议员讨论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直至今天依然在强有力地影响着经济政策制定者的思想,而这种“看不见的手”正是基于斯
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系统分析。斯密的《国富论》所要探讨的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资本主义产生时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主题是冲破传统的制度以
建立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博弈规则,其所开创的“古典一般均衡体系”则是为他的“看不见
的手”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这种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所要表明的正是目前以货币量值表示的国
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宏观变量的运行规律。
在这里有必要提及关于价值理论的争论,这种价值理论的争论可以说自经济理论产生时
就开始了,而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时则达到了高潮,但与资本理论的争论
一样,除了极为复杂的逻辑争论和数学推理外而不能得到任何一致性的结论。其中的重要原
因就在于这种讨论完全集中在相对价格决定问题上,而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现实中存在着一种
与相对价格和技术完全无关而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价值概念,即由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货

42
币总量表示的价值和收入分配关系。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在一个家庭中,夫妻二人在决定劳
动分工时会按照新古典的机会成本(或相对价格)原理进行,如男的在外挣钱,女的在家从
事家务,然而在分配时却不是如此,如在法律上规定夫妻二人要按照另一种原则计量的价值
平均分配财产。实际上,这种价值概念自古就存在着,并表示着人们的社会关系。
斯密对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探讨正是从这种价值概念开始的。在阐述了分工对
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之后,斯密从分工所引出的交换来讨论交换价值,“分工一经完全确立,
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
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
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
地说,也成为商业社会。” 1 而在这种商业社会中,决定一个人是否富有的标准已经不是他自
己的劳动生产的产品,而是他在交换中所能“支配的劳动”
,由此就出现了资本积累和资本家,
资本家是用一笔预付资本或在交换中得到的货币去购买劳动和生产资料,然后通过出售产品
而获得利润。这样,商品的交换在资本积累出现之前是按照其包含的实体劳动量进行的,但
在资本积累出现后则按照“支配的劳动”进行交换。由此,价值的计量就从表示劳动数量的
实物单位改变为工资加利润的价值单位了,即由公式Y = W = w L 改变为Y = W+= w L + w
= w L (1+r)(其中Y为收入;W 为工资总额;w为工资率;L为劳动者人数;为利润;r为利润
率)
。在这一公式中,国民收入Y(或GDP)的测量只是按照预付工资和外生给定的利润率,
假设存在着稳定的自然利润率r,则国民收入的变动只取决于工资率w和雇用的劳动量L,斯密
把这种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称之为“工资单位”
。在这里,斯密的价格构成理论和以工资单位
计量国民收入方法所表明的重要特性是,这种总量的计量只取决于以价值计量的工资单位和
外生给定的利润率,从而与技术是完全无关的,所表示的只是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
在上述国民收入计量的基础上,斯密展开了对竞争和均衡的讨论。由于资本是一种预付、
其目的在于获取利润,所以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由劳动获得全部产品的单一劳动关系的价值,
必然就会转变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由利润动机所驱使的资本主义工资加利润的收入分配关系所
形成的“自然价格”
。在斯密那里,资本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取利润,
“对自己利润的考虑,是
,2 由
资本所有者决定把资本投在农业、制造业或是批发零售业某些特定部门上的唯一动机”
此拥有资本的资本家才会去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同时由于劳动为资本所支配、从而等量资本必
然要求获取等量利润,因而将决定存在一个“自然利润率”
(即统一利润率)的原则。这样,
商品的相对价格将由预付的工资(和其它生产资料)乘以统一的利润率所决定,而这种均衡
的存在和稳定性就来自于资本家之间为获取更高利润率的竞争所形成的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
的流动,从而使得统一的利润率成为“重力的中心”
。这样,由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就会通过
资本转投的供求变动来实现均衡,而这种供求均衡必然就是一种各个部门获得统一利润率的
均衡,其中由技术关系所决定的资源有效配置就是通过统一利润率的竞争实现的。

1
斯密《国富论》上卷,第20页。
2
同上,下卷,第352页。

43
在这种意义上,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种“看不见的手”是一种
基于“经济人”的自利心而驱使人们为获得自身的利益去竞争,市场机制则可以通过统一的
利润率原则来调节供求而达到均衡,这就是为了获取利润而竞争的古典一般均衡模型。正是
在这一点上,新古典经济学家把古典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相混淆,把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混
同于由技术关系所决定的供求均衡或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而实际上,由斯密这一著名原理阐
述的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所要说明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中为获取利润的竞争是在由货币总量基
础上达到的统一利润率均衡,其中存在着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核心的资本与劳动的总量关
系,即需要存在总资本、总收入和收入中工资与利润的份额、以及总资本的利润率这些总量
概念,而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根本不存在统一的利润率和与其相联系的由社会关系所决
定的总量关系。
由此可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所阐述的正是追求货币利润的竞争和由此所达到的竞争均
衡,当国会议员们在阐述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时,所强调的显然是自由竞争所带来的秩序,而
不是新古典的供求均衡,只是主流经济学冒用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而使其理论貌似现实。

第二节 马克思
如上所述,以技术分析为基础和研究对象的新古典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现实的以货币为核
心的竞争,包括市场经济竞争的规则和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制度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完全是由
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在19世纪70年代新古典理论开始在经济学界取得支配地位的同时,诞生
了与之完全对立的、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另一个近乎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经济学。 1
但是,在新古典理论强大的思想意识统治下,马克思的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剑桥资本
争论之前几乎没有进入西方的学术界,而在60-70年代对古典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复兴中又存
在着许多的误解,这种复兴随着剑桥资本争论的消失而终止了。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
这部天才而伟大的著作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埋没了一个多世纪。
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所要研究的是什么呢?它所要研究的正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所
决定的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统计变量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表明资本主义经
济中的竞争和其运行规律,换句话说,马克思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是目前主流经济学教科
书中所要研究和解释的现实问题,而主流经济学从技术关系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是完全
错误的,因为这些问题只是由马克思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1825年,英国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生产力飞速发展之后,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工人失业,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失业工人的生活水平
下降, 2 这是马克思讨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对这一制度加以批判的重要背景。马克思与他

1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的英文版是在1875年出版的(德文版1867年),第二卷是1885年,第三卷是
1893年,而第四卷则是到20世纪才发表,而此时,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已经在学术界取得了绝对的支
配地位。
2
恩格斯在1844年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这种失业造成的贫困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44
的前人李嘉图不同,所要表明的并不是技术退步(如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导致的利润率
下降,而是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利润率下降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本身也说明,利润率以及价
值与分配不可能依赖于技术关系,或者说从技术关系的分析中并不能得到马克思的结论。显
然,这一命题正是我们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即资本主义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所发生的
周期性经济波动, 1 而马克思经济学所要表明的,也正是这种经济危机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
关系的性质,即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获取利润。换句话说,这种资
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会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利润率下降,从而引发经济危
机。现实中这种周期性的高度繁荣(或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接踵而来的经济衰
退(如美国2000年后的衰退)、大规模的失业乃至象30年代的大萧条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是
采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和价格刚性、预期等根本无法解释的。
马克思经济学产生的另一个背景是,作为古典学派的李嘉图在采用劳动价值论和古典剩
余分析时,错误地加入了土地的收益递减的技术关系来说明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导致了其逻
辑体系的严重混乱。李嘉图的后继者——詹姆斯·穆勒和麦特库勒赫等人则把技术关系引入
了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体系,并逐渐把相对价格的研究置于核心位置,到 1848 年约翰·穆勒
出版了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政治经济学原理》,开始系统地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相对
价格问题,他把技术关系引入古典学派理论来解释相对价格决定,其中不同的商品由不同的
假设或因素所决定(如成本和稀缺性),这种解释方法不仅导致了严重的逻辑矛盾,而且完
全偏离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向。2 马克思发现了李嘉图的错误,批评了李嘉图把劳动价值
论与技术上的劳动生产率相联系的做法,表明李嘉图分析上的错误就在于混淆了技术关系与
收入分配的社会关系,从而需要建立了一种完全排除技术关系的理论体系来表明资本主义的
经济关系,即马克思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定义为生产关系,或更进一步是资本主义
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明确地表述了这一点,他所要探求的并不是生产的技术关系,作为技术关系的按
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要求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制度中,而他所要表明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
现这种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特殊形式,即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从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所
有概念—产出、工资、成本、利润等等都联系到雇佣劳动与资本和剩余价值,而不是直接联
系到技术关系,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正是这种特定的经济制度下所产生的问题,而不是生
产一般或技术关系。

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李嘉图社会主义”。这种“李嘉图社会主
义”在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教科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
“使实际的资产者最深切地感到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的运动的,是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
的变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危机”,马克思(1885):《资本论》,第2卷,跋,人民出版社
1975年,第25页。
2
这种李嘉图之后的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被马克思批评为“偏离了李嘉图方向的庸俗经济学”。新古典“边际革
命”的产生正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继续,“边际革命”之所以在三个国家同时产生就在于他们都
是在沿着穆勒的技术分析方向揭示和解决穆勒理论中相对价格体系的逻辑矛盾。

45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从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和劳动的二
重性(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出发,把由技术关系所决定的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与作为社会
关系的价值和抽象劳动加以明确地区分,表明价值只取决于社会关系而与技术关系是完全无
关的。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和关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的论述,正是
为了把技术关系完全排除在价值决定之外。马克思批评了李嘉图在价值概念上的混乱(《资
本论》第一卷,第 97 页),认为这种价值概念上的混乱导致李嘉图采用单一产品模型时把价
值量的分析联系到劳动生产率,从而把技术关系与社会关系混淆在一起,而无法得到“一种
不变的价值尺度”来测量价值量。马克思明确地表明,技术或劳动生产率只与使用价值有关,
而与价值无关,价值所表示的只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包含任何使用价值的原子。
在许多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中,一个严重的误解是把相对价格问题作为马克思价值理
论讨论的核心。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只是在第一卷第一章中讨论过相对价格与劳动价值
论的关系,但这一章的重点显然不在相对价格的决定上,而在于表明价值和价值形式所表示
的社会关系,如对商品拜物教问题的讨论,这与斯密所说的资本主义之前的相对价格决定是
一样的。马克思在第二章中就转向交换价值形式的讨论,由此过渡到货币。其目的在于表明,
当交换价值以货币来表示和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就能够通过货币交易而得到了一个货币
增值或剩余价值,即以货币价值表示的总量关系。这种剩余价值理论正是马克思使用抽象方
法分析价值理论所要得到的结论,或者说是马克思所建立的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所在,即马克
思抽象掉所有的其它因素(如使用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把价值归之为劳动时间,由此
来表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来讲,马克
思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定理在逻辑上和经验上的正确性是无可置疑的,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或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而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概念为表明这种资本
主义经济中的总量测量或总量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种逻辑推论的要点就在于,在市场经济或
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雇用劳动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使用价值。因此,抽
象掉使用价值和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关系对于表明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质是重要的。在这里,
劳动价值论与其说是相对价格的基础,不如说是总量理论或总量的分配理论和货币理论的基
础。正是从这种以货币价值表示的总量关系或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关系出发,马克思建立起
一套“宏观经济体系”,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利润率下降与经济周期
理论无不是建立在这种与技术完全无关的总量关系基础之上的。显然,作为《资本论》一卷
中第一篇的“商品和货币”和第二篇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是构成马克思后面分析资本主
义总量关系的理论基础。这一点正像新古典教科书那样,把效用理论或稀缺性作为全书讨论
相对价格理论的基础。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的总量关系
而不是相对价格的决定。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是马克思阐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采用抽象的价值理论表明了
剩余价值的基本定理之后,马克思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的讨论阐述了他的竞争理论,即资本家
争相采用新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而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在这里,

46
给定劳动力价值,对于单个资本家来讲,他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即剩余价
值率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当个别资本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资本家时,他将获得超额剩
余价值。因此,竞争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是通过对新技术的垄断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但
资本家雇用工人并不是预先支付一定的实物产品,而是支付一笔货币工资,这里的货币与实
物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它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交换并不是为了消费,而只是为了价值增殖
或剩余价值。
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和为了获取利润的生产目的相联系的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与利润一
方面来自于工人的剩余劳动,另一方面又是资本积累的来源。当考虑到资本积累和社会再生
产,古典学派和马克思在讨论资本积累时所使用的基本假设是非常重要的,即资本家的利润
主要用于资本积累或储蓄。马克思把资本积累归之于竞争,资本家只有不断的进行资本积累
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这一点来自于资本的性质,即资本作为一种抵押可以支配劳动,更
多的资本则意味着在竞争中可以支配更多的劳动或资源而取得优势。当利润不是用于消费而
是资本积累,我们可以推论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剩余或剥削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完全不同
的性质。采用古典学派的抽象假设,即资本家不消费而把全部利润用于储蓄,则显然,全部
产品将是由工人所消费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只是利润和积累的资本,这种利润和积累的资本
将永远不用于消费,而是作为一种符号或标志用于表明资本家的成功和社会地位,这一点是
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的说明相一致的,即资本主义生产只是为了利润本身。
对于现实中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个重要和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加总不同质的资本
品和消费品。对此,马克思批评了斯密把生产劳动定义为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表明在
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加总来自于“雇佣劳动”,即无论这种劳动是物质生产领域、还是非
物质生产领域,只要是被资本家所雇用的劳动,即作为资本家以货币工资预付的劳动就是资
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正是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使得不同质的商品得以加总为价值量,而这
些价值量与技术是完全无关的。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这种定义正是我们所使用的国民收入核
算统计变量的基础。更进一步,马克思明确地表明了这种价值总量的计量与货币的关系。在
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人们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被用作一般价值尺度,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货币量值成为资本家进行成本收益计算的基础,即获取以货币量值表示的剩余价值。
当我们把所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作为完全不依赖于实物生产函数的价值系
统时,马克思用价值概念表述的资本积累、社会再生产和利润率下降问题,将直接联系到目
前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换句话说,马克思的价值(和生产价格)概念和以此为基础所建立
的“宏观经济”分析体系,正是适合于目前以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运
行与经济波动的分析,它完全不同于以技术关系为基础的新古典价值分配理论。建立在社会
关系基础上的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分配理论,能够对有效需求问题进行正确的解释,马克思
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已经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目的,
就是要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实现问题,这一问题与有效需求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通过“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以价

47
值或货币为基础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马克思所表明的这种成本收益计算正是现实中企业
以货币量值为基础的成本收益计算,也是构成现代国民收入核算统计的基础,马克思明确地
表明这些统计变量只是由“资本”的特性所决定的,而不取决于技术关系,马克思通过批评
排除折旧的“斯密教条”,把折旧加入到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中,这更符合现代国民收入核
算中 GDP 的统计。可以说,马克思采用价值形式对企业成本收益计算的分析与现实中企业
的核算和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是完全一致的,它联系到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而不
是技术上的投入产出关系。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完全采用“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概念”来讨论社会再生产或资本主
义经济中的有效需求问题。当考虑到资本积累和社会再生产时,可以把这一点与马克思讨论
资本积累时所使用的一个基本假设联系起来,这个假设是,资本家的全部利润都用于资本积
累或储蓄,而这种储蓄完全是以不变资本的价值量来表示的,即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中资本存
量的价值取决于货币储蓄和投资。这种资本积累的分析更能够表明资本主义经济中消费函数
的性质,即这种“消费函数”与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完全无关,而只是取决于资本积累的动
机。在这种消费函数的假设下,马克思讨论了社会再生产的平衡问题,其核心是剩余价值的
实现,而这一问题联系到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价值计算和收入分配。假设资本家不消费,全部
剩余价值(利润)用于储蓄或资本积累,工人的工资全部用于消费,则消费品部门(第二部
类)的价值总量必须等于工资,资本品部门(第一部类)的价值总量等于剩余价值(利润),
这是一个简化的简单再生产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给定上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则剩余
价值率(收入分配或工资与利润在收入中的比例)必须保持固定不变,否则将使社会再生产
的条件遭到破坏。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率或收入分配的变动必须与两大部类的结
构变动相一致。这样,假设剩余价值率或收入分配不变,则只有一种稳定状态模型可以与之
相适应。
1933 年,卡莱茨基利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公式推论出了有效需求问题,即在假设工人
的工资全部用于消费的条件下,当资本家的储蓄大于投资时,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利润下
降。卡莱茨基使用马克思经济学对有效需求问题的分析不仅早于凯恩斯,而且更深刻地表明
了有效需求问题的性质,即有效需求问题联系到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利润动机和收入分配。
1942 年,罗宾逊在讨论马克思经济学时,强调了马克思在宏观经济分析方面与凯恩斯经济
学的联系,在充分吸收卡莱茨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资和利润的划分为基础的剑桥增
长模型,这一模型是在卡莱茨基模型中加入资本存量,从而导出利润率不变的稳定状态增长
(罗宾逊,1956 年;卡尔多,1958 年;帕西内蒂,1962 年)。罗宾逊的模型可以从马克思
的社会再生产模型中推导出来,即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模型中加入资本积累,其稳定状态
的条件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保持稳定的比率,这个稳定条件就是前面所述的
卡尔多的程式化事实。但是,罗宾逊和其他新剑桥经济学家并没有能把新剑桥增长模型应用
于现实世界,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依然不能摆脱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宏观变量是表示实物
产出和受技术变动影响的传统观念,或者说,新剑桥学派的增长和收入分配理论依然缺少价

48
值理论的基础。
在《资本论》三卷中,马克思把这种价值模型转化为价格模型,讨论了随着资本积累所
产生的利润率下降问题。不同于李嘉图从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技术退步所导致的利润率下
降,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率的下降与技术是无关的,而纯粹产生于价值计算的资本积累和收
入分配,即随着资本积累使不变资本的价值提高而收入流量中的剩余价值量不变时,或者说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剩余价值率不变时,就将导致利润率的下降,这种利润率的下降
来自于资本积累和为利润而生产的矛盾。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是最早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
的矛盾来讨论经济周期问题,也是最早系统地采用两个部门模型讨论经济波动问题的经济学
家。而且,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利润率下降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的是,马克思从资
本主义是为利润和资本积累而生产的性质出发,真正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
根源。假设利润全部用于储蓄,则工人的工资将消费全部产品,资本家所得到的将是由资本
品部门的产出所表示的利润,再加入作为资本存量的不变资本,则可以得到利润率。假设资
本家的投资取决于一定的利润率,则资本品部门的产出价值必须与(资本存量)不变资本加
消费品部门产出的工资之间,保持稳定的比例,以使利润率保持不变,而当资本积累使不变
资本增加时,将导致利润率的下降。这种利润率的下降与技术完全无关,而是来自于资本主
义生产的性质和价值与剩余价值的计量。
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马克思系统地分析了经济思想史中关于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价值概念和由技术关系所决定的价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争论,目的在于表明以穆勒的《政治
经济学原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特别表明以技术关系为
基础的相对价格和收入分配理论完全脱离了对资本主义本质的分析,而只有以社会关系为基
础,才能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工资、利润等价值概念。
以上对《资本论》的扼要说明可以表明,马克思经济学在明确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
系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完全不依赖于技术关系的价值总量的计量、
分配和各个总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并用以表明资本主义经济中特有的有效需求和经济波动问
题。马克思的价值分配理论所阐述的这些以价值表示的总量,正是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
以货币量值所表示的宏观统计变量,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些总量之间的关系正是卡尔多的程式
化事实所表明的资本主义经济长期运行的规律。而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则把
目前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完全作为实物生产的投入—产出指
标而依附于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和消费偏好,这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因为这些统计变量与
技术是完全无关的,而只取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因此,马克思经济学是一种逻辑一致
的、并能够与实际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相符合的理论,而新古典理论则只是一般的技术关
系的分析而不能表明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带有根本
性的错误。
综上所述,目前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国民收入核算统计的错
误理解和根深蒂固的新古典观念,当我们认识到实际 GDP 是假的和所有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

49
计变量与技术完全无关,它们完全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更进一步,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并
不是技术关系,而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竞争和其博弈规则时,与主流经济学相对立的马克
思经济学体系的意义是无可否认的。我们不能再无视马克思,也不能再按照传统的解释去理
解马克思,因为无视马克思就等于无视现实,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传统解释则使马克思脱离
现实。

第三节 凯恩斯
1930 年,几乎与 1929 年爆发的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同时,凯恩斯发表了他用了 6 年时间
完成的天才的理论著作《货币论》,这是一部完全排除传统实物生产力分析的纯货币理论著
作,与他同时代的霍曲莱、罗博特森和瑞典学派的信用周期理论不同,凯恩斯通过重新定义
“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即以货币量值所表示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由此可以把由
货币的收入与支出所决定的利润作为研究的核心,从而表明经济波动问题。如凯恩斯在 1933
年表明的,该书是要用“货币经济”理论来取代传统的“实物经济”理论。这种纯粹货币经
济理论的建立,使凯恩斯能够在 1929 年的危机发生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失业和经济波
动问题,并重新审视传统理论。 1 从《货币论》出版后到《通论》形成期间,凯恩斯和他的
“剑桥园地” 2 充分讨论了理论上的问题与争论。虽然《通论》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失业问题
上,但它与《货币论》不同,它试图在对传统理论进行彻底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的
分析体系。正如凯恩斯在《通论》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主要是为我同行经济学家
写的。本书主旨,乃在讨论若干理论上的困难问题” “本书之作,对于作者是个长时期的
挣扎,以求摆脱传统的想法与说法”
(1936,第 1-3 页)。
因此,从某种角度讲,《通论》是一部高度批判性的著作,矛头直接指向主流新古典理
论实物分析的所有基本定理,对边际生产力的工资理论、时间偏好的利息理论和两分法的货
币理论,凯恩斯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然而,从战后凯恩斯经济学逐渐被新古典经济学家解
释为一种瓦尔拉斯非均衡或非瓦尔拉斯均衡。从希克斯、汉森的 IS  LM 模型的解释,到
克莱因、萨缪尔森、索洛和莫迪利安尼在 50-60 年代应用生产函数的发展,使凯恩斯经济
学成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特例或新古典的应用经济学,重新纳入新古典的一般均
衡体系之中。如帕廷金(1987 年)认为:“《通论》的一个基本贡献是,第一次有效地实际
应用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实际应用’,指的不是实证研究(虽然《通论》确实推动
了实证研究的工作),而是把瓦尔拉斯具有几个未知数的几个联立方程的公式化模型还原为
一个可以操作的模型,通过这种模型,可以得出现实世界的真正联系”。帕廷金所指的这个

1
凯恩斯在《货币论》
出版后不久,在1931年6月哈里斯基金会作的题为“对失业的经济分析”的演讲中宣称:“我向你们讲的
对繁荣与不景气(应当说还有其他许多)科学分析,是我内心尚未披露的思路”(《全集》第13卷,第35
4页),这个尚未披露的思路即是1936年发表的《通论》。
2
当代人称之为“剑桥学术讨论会”,主要参加者包括罗宾逊、斯拉法、卡恩和哈罗德等著名经济学家。

50
现实的模型正是 IS  LM 模型或瓦尔拉斯均衡的数量调整。80 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与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开始融合,宏观经济学完全被建立在瓦尔拉斯均
衡和索洛的增长模型基础上,凯恩斯革命完全被倒转了。目前的主流经济学依然按照瓦尔拉
斯均衡的方法把经济划分为可以截然分离的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两个部分,当假设存在按照
效用和要素生产率决定的实际变量,则所有国民收入核算统计资料所表示的总量关系都只是
实际变量和附加在实际变量上的货币价格或价格水平的名义变量。在主流经济学宏观理论
中,货币依然是一种面纱,只是这种面纱会对经济产生润滑剂的作用或成为干扰因素,这取
决于工资与价格的刚性或不完全性。这种解释使主流经济学离开了凯恩斯所要研究的货币经
济,即抛弃了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性,凯恩斯所要建立的货币经济理论与目前
的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这里简要地对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理论给予重新表述。

一、 货币经济
首先,凯恩斯的总量分析决不是把新古典的微观分析“加总”为宏观经济学。“但当我
们进而讨论何者决定社会全体之产量及就业量时,我们需要一个关于货币经济(Monetary
Economy)之全盘理论”
(凯恩斯 1936,P253)。这里的关键是,新古典经济学是实物经济理
论,其中没有货币,或货币只是“润滑剂”或“面纱”。凯恩斯写道:
“以庇古教授为例。在
他绝大部分著作中,庇古教授仍相信,除了引起若干摩擦阻力而外,有没有货币,没有多大
差别;象穆勒一样,经济学可以根据实物交换情形,完成生产论与就业论,然后再敷衍塞责,
引入货币”(同上,P21)
。凯恩斯进而对新古典经济学中货币部门和实际部门的“两分法”
提出了批评:“经济学家在讨论所谓价值论时,总说物价决定于供需状况。讨论所谓货币与
物价论时。代之而起的,是说决定物价者乃是货币之数量” (同上,第 252 页)
;“我以为
把经济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价值论与分配论,另一部分是货币论,实在是错误的分法”
(同上,P352)。因此,凯恩斯经济学在理论上的革命性是试图提出一个把货币理论与价值、
分配理论结合在一起的关于货币经济的“全盘理论”。凯恩斯清楚地洞察到了新古典经济学
“理论与事实不符”的特点,他要否定新古典的就业与产量决定理论、萨伊定律和货币数量
论,试图建立一个总量的价值与货币理论相联系的“生产的货币经济理论”,以打破新古典
经济学实际部门和货币部门分离的两分法,以及没有货币的新古典实物经济理论。凯恩斯要
告诉他的经济学同行们,现在旧的游戏规则已经被打破了,他要建立一个货币经济的游戏规
则,在这里,货币起到关键作用,“宏观经济”中所有的变量均为货币量值或名义变量。
在《货币论》中,凯恩斯建立了完全以名义量值为基础的货币经济体系,其中的核心是
以货币量值表示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利润,即凯恩斯的“基本方程式”。对于凯恩斯的
“基本方程式”,这里可以采用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来表示,即W+d+r+ = C+I。上述现
实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收入支出模型与凯恩斯的“基本方程式”所要表示的含义是基本相
同的, 1 只是去掉了凯恩斯所使用的价格水平变量,而凯恩斯对价格水平的使用完全是为了

1
这个模型是我从凯恩斯的“基本方程式”的思考中得到的。

51
说明名义变量(即我们前面所说的把价格水平与货币表示的实际变量加在一起构成名义变
量)。凯恩斯的基本方程式所要表明的是,作为超过资本正常报酬部分的利润取决于产品的
价格与要素成本的差额,由于利润的存在,促使企业去增加各自的产出,从而增加它们对作
为投入的各种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在亏损时情况则相反。凯恩斯在基本方程式中得出,给定
企业的成本,利润等于本期的投资减去上一期的储蓄,而投资的变化取决于利润的变动,即
利润越高投资越多,由此形成“寡妇的坛子”的累积型经济波动。
在《通论》中,凯恩斯正是通过这种成本收益分析来表明有效需求问题,即有效需求由
产出的“需求价格”
(即市场价格)与“供给价格”
(即生产成本)构成,有效需求是总供给
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它也是一个(短期)均衡点,这一点来自于企业家利润最大化的决策,
由此将决定产出和就业。
这种货币经济的性质突出表现在企业所有的成本收益计算都是使用名义变量,而所有由
货币价格表示的宏观变量并不联系到任何实物。在《通论》第四章“单位的选择”中,凯恩
斯用表明就业的“工资单位”、而不是实物产出来界定真实收入和其它统计变量。凯恩斯认
为,要研究整个社会的产量和就业量这种总量问题,必须使用工资单位作为价值的计量标准,
通过使用一个工资单位作为一种平减指数,凯恩斯获得了一种在总收入中事先给定一个不变
工资份额条件下的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E代表工资(和薪金)总额,w代表工资
单位,N代表就业量,即:E = N w ,也就是说,如果Y=货币收入,N=就业人数,W=货币工
资总额,w=货币工资率,那么,凯恩斯的真实收入y=Y/w,劳动者的相对份额=W/Y,因而,
(Y/w)(W/Y)=W/w=N,这就表明了凯恩斯在《通论》中所要表明的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刚性
关系,1 凯恩斯的这种分析即是我们后面要详细阐述的“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这样,通过
把货币价值量与就业量这两个基本数量单位联系在一起,凯恩斯表明了企业货币量值的成本
收益计算与总支出变动对就业的关系,由此构成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所阐述的对货币经济中
失业问题的解释。
在上述对收入定义的基础上,凯恩斯对储蓄和涉及到企业成本收益计算的收入支出变量
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和说明。在总支出方面,储蓄只是所得(收入)中没有支出的部分,联系
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表明富人的储蓄就是为了积攒货币表示的财富而不联系到任何时间偏
好,而投资则是企业家的利润冲动的结果。在总供给方面,凯恩斯批评了马歇尔从技术角度
对企业成本的分析,通过“使用者成本”说明由货币计量的成本与技术上的成本是完全不同
的,由此构成凯恩斯对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的基础。

二、货币与利息率
凯恩斯彻底否定了新古典理论中货币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两分法,使货币量值的宏观

1
凯恩斯使用的工资总额概念也就是斯密用货币工资总额来表示
的总产出,即一种用货币数值表示的国民收入;凯恩斯
的工资单位也就是斯密“还原为有时期的劳动”所表示的工资单位、即一种货币工资率,它联系到货币对
劳动的支配力,因而也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货币化的一个表示。

52
变量与就业联系起来。这种货币理论与新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货币数量论
中并不存在货币的价值和表示货币价值的“货币利息率”。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在批评边际生产力和时间偏好利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完全独
立于技术关系的利息理论,即纯粹货币的利息理论。凯恩斯在《通论》第十三章中指出,这
种利息率并不是来自于节俭或资本的生产力,而完全是一个货币现象,它来自于货币的灵活
偏好,货币利息率是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凯恩斯提出,利息率并不是调节资本的供给
与需求或储蓄与投资,而是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虽然投资或资本边际效率依赖于利息率,
但利息率并不是资本的价格或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利息是人们放弃货币的灵活偏好的
报酬。
在《通论》第十七章中,凯恩斯专门讨论了这种独立于技术关系的利息与货币的特性作
为其货币理论的基础,1 其要点是:这里存在着一种独立的“货币的自己的利息率”
,而“货
币自己的利息率”联系到货币经济的制度因素,由此使货币和利息率完全独立于技术关系,
这是货币经济的基础。凯恩斯表明,在加入时间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本
身利率或期货价格,由于货币的生产弹性和替代弹性皆等于零,所以货币利息率最适合作为
一般利息率,从而能在异质品模型中扮演一般计量单位的角色。这种利息率的特性联系到货
币的性质,即在货币经济中,所有的契约都是用货币来规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工资单位
——这使得货币和货币利息率成为计量单位,货币的灵活偏好也正是由此产生的,即当工资
单位和其它资产的价值变动时,只有作为计量单位的货币的价值不变,这种货币作为一般的
计量单位和交易媒介是与货币契约、特别是工资契约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工资契约的制
度形式,使货币从其它实物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价值表现形式,所有其它商品的相对价格
通过“货币的自己的利息率”被加总为货币价值总量。另一方面,这种资本主义的契约关系
使货币联系到资本,所有的实物资本品被加总为一个价值资本以用于商业银行货币供给(贷
款)的资产抵押。
凯恩斯把货币利息率的产生联系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某种历史环境”,那时财富持
有人心目中认为土地的灵活升值甚高,“土地和货币相似,其生产弹性及替代弹性皆可以很
低”。土地虽然没有一个期货价格(用土地本身计算)可与债务票据上的利率相比,但是那
时盛行于土地抵押借款上的高利贷可作为参照依据。在这里,凯恩斯提到了土地抵押借款。
凯恩斯指出,“土地抵押借款以及借款上的利息,固然都用货币规定,但抵押者可以交割土
地,清偿债务,而且当其不能用货币来履行债务时,必须交割土地,故土地抵押制度有时很
象是种契约,用现在交货的土地,购买未来交货的土地。有时地主出售其土地于佃户,亦先
经过抵押手续,则更与此种契约之性质相近了。
”(1936,第 205 页)凯恩斯在《通论》第十
七章中明确表明,在“某种历史环境”或特定的经济制度下,土地是最具“货币性”的资产,
而货币的生产和替代弹性可以联系到信用关系。因此,资产抵押作为主要的信用关系应该被

1
凯恩斯指出“货币之异于其他资产者,其特殊性安在?是不是只有货币才有利率?在非货币经济中情形
如何?在没有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会完全明了我们学说的重要性。”(1936,第189页)

53
作为货币、特别是信用货币的生产和替代弹性的基础。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货币信用需要资
产抵押,货币供给将受到限制。在资产价值变动的条件下,没有其他的商品能够取代货币(“土
地”)。
这种完全独立于技术关系的货币利息率理论对于理解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理论是非常重
要的,对于凯恩斯来讲,重要的是货币利息率是作为测量资本边际效率或资本存量价值的标
准,由此使资本存量价值通过投资与收入变动结合起来。显然,凯恩斯的货币和货币利息率
与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价值标准和利润率概念是相近的,即完全社会关系所决定而
独立于技术关系。因此,凯恩斯的货币和利息率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把这种由社会关
系或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利息率(利润率)与货币联系起来并放在货币经济中来讨论,正是这
种货币利息率使凯恩斯经济学成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其基础就在于这种“货币价值理论”。
如果我们把货币供给和货币的自己的利息率依赖于资产抵押,从而使货币根植于“过
去(现在)与未来”或持久性资产存量与未来的收入流量,并把货币的信用关系和货币的自
己的利息率归之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即可以把凯恩斯的货币和利息理论发展为一种完全
不同于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价值理论,即根植于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价值、分配理论的货
币理论。由此可以明确地表明,凯恩斯经济学并不是一种非均衡理论或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而是与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分析完全对立的。
上述分析可见,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对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
的分析都沿着一条共同的思路,即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特有的竞争与货币的价值计量。
斯密发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协调这种古典一般均衡并给予了初步的描述,他的“看不见的手”
是对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自动协调机制的最恰当的比喻,因为我们所要建立的游戏
规则就是自由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游戏。马克思采用其特有的、逻辑一致的价
值理论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以分析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变量的性质和它们
之间的关系,从工资与利润的对立和为利润而生产的角度,通过对企业成本收益计算反映的
国民收入统计变量关系和变动的分析,提出了“利润率下降”这一有效需求问题的核心。凯
恩斯则把这种价值理论转变为现实的货币理论,直接针对由货币量值构成的国民收入核算的
统计变量,从而可以明确地表明以货币量值为基础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包括资本市场在
内的竞争的游戏规则,并从内生的货币供给出发来讨论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转,通过企业利润
的变动来说明有效需求问题,并且联系到这种市场经济的最脆弱的环节——货币金融体系的
运行。显然,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所研究的决不是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而是由社会关系所
决定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和运行规律。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础决不是新古典
理论的生产函数,而是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表明资本主义竞争的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
的价值理论不是相对价格理论的基础,而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基础。完全建立在生产函数技
术关系基础上的主流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带有根本性的错误。

54
第五章 市场经济
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市场经济被解释为一种分散决策条件下利用价格机制进行资
源配置的方式,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它可说的了,因为按照其逻辑推论这已经表达得非常清
楚了。但这种解释与现实的差距显然是不能另人满意的,经济学家为了给人们一个满意的答
复,就把现实中所有的一切都加在了新古典理论的原理中,似乎从供求均衡的价格机制中可
以推论出现实中的一切。这当然会造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完全不顾及逻辑上的矛盾,乃
至根本不考虑逻辑上的一致性,就看你怎么理解了。这里并不打算对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含义
进行详细的讨论,因为这涉及到许多复杂的争论,重要的是表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与主流经
济学教科书中表述的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竞争与货币
竞争无疑是构成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但这种竞争离不开货币,货币被作为竞争的目
的和手段,正因为这一点使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区别于其它经济形态或社会制度。因此,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以货币为基础的竞争。遗憾的是,在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中竟然找不到这
种真正的货币,经济学教科书竟然可以离开货币来解释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由瓦尔拉斯一
般均衡理论的观念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导致了严重的误解,这是必须要澄清的。
我们前面对以技术关系分析为基础的新古典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但技术关系的研
究对于经济分析和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并非没有意义,因为研究社会关系和游戏规则的目的之
一是通过竞争来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货币当然只是这种竞争的表现形式,只
是主流经济学错误地使用了技术关系的分析。对于技术关系来讲,重要的是技术进步,而技
术进步涉及到市场经济的组织形式。
人们在讨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分散决策的交换经济时总是要提到分工,分工与交换是
不能分离的,而分工则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机制。就分工理论来讲,其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
率或促进技术进步,其原因在于人们头脑的分工,这种头脑的分工可以促进知识的增长。例
如,100 个人从事同样的工作和研究同样的问题,可能产生重复劳动,这 100 个人的脑子就
只相当于 1 个人的脑子,如果这 100 个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里进行研究和发明,
就可能产生 100 种生产各种产品的知识。当然,人们之间可以通过学习来互相了解这些知识
(而不是亲自发明),但这依然会损失效率,因为每个人头脑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样,最有
效率的方法是每个人用他专门的知识生产出产品,然后大家共享,就等于每个人都获得了所
有知识的成果。当然,这在市场经济中所采取的形式是交换,这种通过专业化分工的生产再
进行交换,将使知识更快的增长。这种知识的增长联系到斯密的“市场规模”,显然,在这
一例子中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即参与分工和交换的人越多,知识的种类就越多,通过互相
的学习和交换产品可以使知识成倍的增长。就技术进步和知识的增长而言,这种规模收益递

55
增比新古典的资源禀赋不同更易于解释国际贸易,因为人类生产的特征正是技术进步和知识
的增长。
这里有必要提到哈耶克(1945 年)的论点。按照哈耶克的观点,正是由于这种知识的
特性,某种专门的知识只能是个人的,即分散存在于各个人的头脑中而不能为其他人所掌握,
因为这会损失效率,由此才需要市场价格机制。由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是相互连接的,而每一
个人又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其他人的知识,这就需要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协调,市场价格机制
是把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联结起来的机制,即每个人把他的知识反映在价格信号上
并从市场价格中获得别人的知识,从而通过价格变动来进行相互协调。哈耶克对市场经济的
这种解释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但这里不讨论这种信息传递的技术问题,而是要提出人们为什
么要发现新的知识和搜寻信息,市场经济的最重要功能就在于通过竞争来实现这一点。 1
这种竞争来自于人们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人类的突出特性,在某种意义上讲
是独立于技术关系的,比如由血缘所决定的家庭关系。人们的社会活动是决定社会关系的重
要因素,这里当然包括共同的生产活动。而在社会活动中,竞争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之前,人们之间的竞争并不直接联系到物质产品的生产,
而更多的是政治和武力,象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对人的直接统治与剥削关系。市场经济或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则转向了生产领域,并且极大地扩展了竞争的范围,每一个人都可以
参与这种技术发明和产品创造的竞争,这是市场经济得以使生产力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实物体系中,人们之间的竞争是难以进行的,因为它缺少一种
价值尺度作为竞争的评价标准。为了使竞争能够进行,我们引入货币来作为评价标准,即人
们生产和出售产品,然后比谁挣钱多。可以假想一个体系,我们预先把给定的货币平均分发
给所有人,然后让他们用货币选票去投票,这样,谁的产品更好就会得到更多的货币选票。
但这个货币模型中不存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竞争,如马克思所表明的,资本主义经
济中的竞争是以资本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前面对剑桥资本争论的分析表明,当把货币加入
到新古典模型中,其相对价格和分配的含义将完全改变了。
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中,不存在知识的垄断和有偿转让问题,一个人发现了新的知
识会无偿地告诉别人,而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垄断为基础的。让我们举例
子来说明这一问题。比如有甲和乙两个生产者,他们的生产率是不同的,甲生产者在单位时
间里可以生产 10 个产品,乙生产者只能生产 5 个产品,这种生产率的差别是由于技术不同,

1
可以举前面兰格关于计算机与市场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设想,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
度发达的今天,采用计算机来替代市场是可能的。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和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由计算机分类和处理,再把所有的计算机联网,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就通过计算机联系起来。显然,这是计
算机和网络的最重要功能。然而,目前的计算机和网络并没有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它首先被用来做游戏和
做商业广告,正因为网络游戏和广告的存在,使网络公司得以赢利。这种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并没有替代
市场,而是开发了另一个更大的市场,即信息竞争的市场,而只有通过逐步地建立竞争的游戏规则,才能
使计算机网络向信息处理的方向发展,而计算机网络的游戏规则取决于市场经济竞争的游戏规则。因此,
计算机和网络会向信息处理的方向发展,但却不会替代市场,因为人们更需要市场竞争的游戏。

56
只要甲把生产方法告诉乙,乙也可以生产 10 单位产品。但这里的博弈规则是,甲是不会无
偿地把他的技术告诉乙的,除非能够有利可图。这种技术传播可能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即甲
向乙提供一份契约,若乙为甲工作,甲付给乙 7 单位的工资,如果乙认为比他原来的收入高
而同意去做工,甲再把生产方法告诉乙,乙所产生的 10 个产品中,7 单位是工资,剩下的 3
单位成为甲的利润。这种雇佣劳动联系到生产率(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差别与竞争,在这
里,保护知识产权和契约履行的法律制度是重要的。 1
在前面甲和乙的例子中,是不是说谁的生产率高就是雇主或资本家呢?不对,因为乙也
可以雇用甲,他可以告诉甲,来我的工厂,我可以付 12 单位工资给你,如果甲同意了,到
乙的工厂后把技术告诉了乙,两个人可以生产 20 单位产品,12 单位作为甲的工资,乙则与
以前的 5 单位收入比,将获得 3 单位利润,甲只是个技术员或工程师,而不是资本家。那么
甲和乙究竟谁雇用谁呢?这里重要的是,作为雇主必须为工人垫付工资,否则雇主将只负赢
而不负亏,也就是说,必须是资本家雇用工人,资本家必须按照合同预付资本(即支付工资)。
那么资本又是什么呢?在新古典理论中,资本是一堆机器设备,而机器设备是不能用来发工
资或作为履行工资合同的担保品。这里需要价值资本作为履行契约的抵押品和用于签定契约
的“不变的价值标准”。货币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它可以作为签订合同的信誉担保和价值标
准。从某种意义上讲,货币并不是为了方便交易,而是为了签订契约。
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占有不同的信息和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如果这里存在
价格的变动,人们可能通过投机来获取利润。例如,这里将出现商人,他通过贱买贵卖获取
利润。然而,这个商人在买卖过程中必须拥有货币,因为他必须使用货币签订契约以保证交
易的进行,这联系到市场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即每一个人基于他自己的信息和预期在特定
的时间进行交易,不论获利还是亏损,他将承认交易的结果,这正是现实的竞争。货币作为
传统的、习惯的或制度的原因被用于这种交易,这种使用货币的交易是竞争的最充分体现,
即当货币被支付时就意味着交易的完成,或交易双方根据自己的信息对契约的认可,而不能
根据(个人的)信息变动而反悔。正是因为这种契约的性质或博弈规则,使得货币成为一种
特殊的信用关系或最简单和最直接的信用关系。这样,每个人占有的货币或信用关系将决定
他签订契约的能力或他的支配能力,如一个商人如果没有货币就不能使用他的有利信息来获
取利润,因为他不能在特定的时间和价格条件下把商品买到手。这种市场交易的过程决定了
货币作为信用保证的意义,交易过程中的买和卖两个环节是交易双方信息博弈的结果,而每

1
比如有一个手艺人可以做出比别人好的陶瓷产品而卖更高的价格,这个手艺人可能考虑雇几个帮工,帮
他做一般性的工作(如合泥)而使他只做最高级的技术工作,他付给帮工的工资只需比他们原来的收入高
就可以了,由此可以增加他的收入。但他对此并不满足,他考虑招收徒弟,即把他的手艺传给徒弟以增加
产量,但这个师傅教的徒弟越多,他的手艺就越不值钱,因为徒弟不仅可以“复制”,而且可以进一步研
究而超过师傅。因此,师傅在招徒弟时要定下许多行规,徒弟则必须“尽义务”,即使如此,师傅也不能
招太多的徒弟,而且经常要留一手,把祖产秘方牢牢地攥在手里,这就严重影响了技术的传播与发明。如
果这里有一个专利法和合同法,师傅就可以注册专利,使用这种技术的人越多,他收的专利费也越多,徒
弟则通过契约变为不需要“尽义务”的雇佣工人。

57
个人头脑中的信息和市场价格则是瞬息万变的,货币交易则意味着交易的完成。
现在引入生产,这会得到一个使用货币契约的生产模型,即资本家使用货币(契约)雇
佣工人和购买生产资料,然后进行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取利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与商
人的贱买贵卖是相同的,但这与资本主义之前的商人模型有重要的区别,货币成为支配他人
的手段,资本家通过对劳动的支配,把新的技术应用于生产以与他人竞争。货币作为价值标
准或货币价格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传递信息和简化经济计算或降低交易成本,而且作
为一种信用关系是竞争的手段和标准。
货币作为一种信用关系来自于特定的竞争的博弈规则,即货币信用是一种履行契约的方
式,以使每一个人能够对他的决策负责。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履行他的契约,货币将是不重要
的,但这却是极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即使存在着完善的法律制度,也不可能完全保证合同
的履行,因为竞争是以个人头脑中的信息为基础的,它是与失败或破产联系在一起的,从而
法律制度只能保证企业破产后的清算,而不是保证签约者是否有能力履行契约。正是由于这
种博弈规则,资产抵押成为极端重要的,只有资产抵押能够保证各个人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因为没有其他人知道他的决策。可以说,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资产抵押是信用关系的基础。
从某种角度讲,如果所有的契约都以充分的资产抵押为基础,每个人的错误决策将不会影响
到其他人,因为他的损失可以由他的资产来抵偿。让我们来讨论这种资产抵押问题。
如果信用关系是基于资产抵押,任何资产都可能成为货币。但资产与货币是不同的,由
于存在技术变动和对技术的垄断与竞争,所有资产的价值都是变动的,从而不能把资产直接
作为签订契约的信用基础。现实中这种资产抵押的信用关系是通过银行来提供的,银行通过
相互的资产抵押创造出货币这种对交易者来讲是更稳定的信用关系,以便利交易的进行。换
句话说,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或货币交易是最直接的资产抵押。
关于商业银行的产生和货币创造可以用这样的寓言来说明,一个赌徒在输钱之后就把他
在银行保存的黄金的收据转给另一个赌徒,另一个赌徒又把这张收据转给另一个人,这张银
行收据就成为银行发行的纸币。但这里还有一种更好的说法,雇主要雇用工人需要有抵押,
比如甲生产者有一笔资产,是价值 100 万的地产,但这种地产能作为发放很少的工资的抵押
品吗?事实上,这种实物资本作为抵押是很困难的,作为合同另一方的乙如果要能够相信甲,
他必须确认甲是否有这笔地产,地产的价格是否会变动以及甲是否会履行合同,显然,这里
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信息问题和会产生极大的交易费用。商业银行的产生就是为了保证这样一
种信誉和减少交易费用。银行是一个专门的信用机构,甲可以把他的资产抵押在银行,商业
银行则根据其资产价值和其变动给他提供信用,比如甲的 100 万地产在正常条件下的价格变
动为 20%,则商业银行以地产为抵押,就可以印制 80 万的货币贷给甲,甲再用货币去雇用
乙,这样,所有关于信用的信息和交易费用都交给了专业的商业银行来处理。虽然在现实中,
商业银行是以存款来发放贷款,但货币是商业银行根据资产抵押的原则印制的,从而完全可
以说先有贷款而后有存款。
货币的这一特性是银行和金融市场产生的基础。商业银行也必须使用它的资产作为抵押

58
以获得信誉,但又不同于其他企业,银行本身就是创造信用的企业,银行可以通过信用关系
扩大它的信用。例如,银行的贷款是对企业投资活动的担保,一旦企业的投资失败,银行将
损失它的贷款,但银行又不可能知道企业投资的详细计划,因为这与博弈规则是相悖的,因
此银行减少贷款风险的唯一方法是抵押贷款。例如,银行根据它对不同资产价值和它们的价
格变动的估计确定贷款对抵押资产的比例。这样,银行的货币创造就与资产抵押联系在一起,
即银行的货币供给取决于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价值和它们的价值变动,企业可以通过资产抵押
获得增加的货币进行投资。正是这种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内生的货币供给,使货币与资本(价
值资本)具有天然的联系,构成由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决定的货币金融体系。
在上述基本的博弈规则基础上,产生了市场经济中核心的组织形式——企业。在新古典
理论中,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科斯则把企业的组织与交易费用联系起来,而现实市场经济
中的企业则是竞争的组织结构,它与劳动市场(管理人才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相
互联系而构成整体的竞争机制。马克思阐述了这种资本主义企业的基本性质,即在企业中存
在着资本、工资和利润的基本关系,资本家预付工资是一种购买,然后通过产品销售而获取
利润,由此决定了资本家的权威地位和由权威所组成的管理结构。资本在这里是一种支配权,
虽然存在着自由的契约,但在这种工资契约中就包含着资本家的支配权,即你只要签订了契
约,资本家就成为“乐队的指挥”,这是资本所带来的权力。
上述马克思所讲的似乎只是古典资本主义的企业,而现代企业则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
如新制度经济学所表明的企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资产的专用性等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这
些无疑联系到现代资本市场和股份制企业的组织结构。这里并不否定新制度经济学对这些问
题研究的意义,但是,目前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过分强调技术分析而模糊了资本主义企
业的基本性质,即我们前面表明的市场经济基本的游戏规则,这也是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所强
调的。这里过分强调“性质”问题是因为它决定着游戏规则,比如经理人员是懂事长任命或
雇用的,他具有最终的决策权。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象委托代理理论所讲的董事长
与经理人员处于同等的地位(照此推理似乎可以得到技术人员和工人也与懂事长处于同等地
位),他为什么要挣钱和投资呢?如果没有董事长的权威地位,那人们在这种游戏中怎么比
出高低呢?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人物许多都是“世界 500 强”中大公司的懂事长,而且他们大
多都兼任总经理,他们不仅是亿万富翁,而且控制着企业,当你不能控制企业又怎么能挣到
钱呢?说到底,竞争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市场经济中通过货币与资本表现出来,
货币之所以成为竞争的标准是因为它对人的支配权力。
当然,资本的权威决不等于资本的垄断。懂事长可以决策和任命经理人员,他可以使用
他的资本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但是他不能做错了,而且要比别人做得更好,否则他将失去
资本和由资本所带给他的权力。现代企业制度和外部的金融市场造就了高度的竞争状态,懂
事长或企业家必须在企业内部竞争,委托代理问题中的最大难题是,懂事长和经理人员之间
的关系是雇佣关系,但懂事长又必须用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为他挣钱,这种信息不对
称的解决办法是,作为企业家的懂事长必须能够协调好与经理人员的利益关系,通过他的组

59
织和技术上的决策使企业获得高收益,从而能够向经理人员支付更高的工资(包括股份)来
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但懂事长在企业内部的权威是不容质疑的。
对这种资本权威的挑战来自于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是以资产抵押
为基础的信用关系,因而企业家需要以“资本”的信用为基础来获得对资源的支配,但这就
会产生“资本垄断”,即可能使没有能力而继承了一笔遗产的人支配有能力的企业家,从而
阻碍竞争的效率与公平。资本市场的产生改变了这一博弈规则,使有能力的企业家能够从资
本市场得到资金,从而打破了资本的垄断而使竞争成为以信用关系为基础的人们能力的竞
争。从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纳斯达克的出现改变
了原来的福布斯排行榜,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前的福布斯排行榜上前几位的总是那些拥有巨
额资本的大财团的家族人员,而 90 年代后的福布斯排行榜上出现了许多比尔·盖茨这样以
前身无分文的企业家。可以说,与马克思时代的古典企业相比,竞争的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
但游戏的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因为这个游戏的宗旨就是要造就拥有巨额财富的企业家而不
是坐吃利息的股东,他们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支配着企业并创造着企业的神话。
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个观念,即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教条,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是由相对
价格所决定的,这个教条只适用于没有竞争的实物经济,而不适合于现实的市场经济或资本
主义经济。在前面所表述的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中,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只是使生产适合于需
求,更重要的问题是竞争,这种竞争的含义是如何使最有能力的人能够支配资源或支配劳动,
这里的资源并不是生产要素,而是货币或货币资本,对资本或货币的支配在某种意义上讲意
味着资源配置,这里存在着谁能够从资本市场得到货币这一重要问题。因而决定资源配置的
并不是相对价格,而是竞争的市场的组织结构或资本市场和企业的结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
中,计划机关或政府官员决定把货币分配给哪个企业,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如果放弃这种
计划经济的分配资源的方法,商业银行又应该把货币贷给谁或谁能够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
债券进行融资呢?显然,这里需要一个有效的竞争机制来决定对资本的支配,这个机制就是
现代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并不是新古典教科书中所说的把实物资本挪到效率高的地方,而
是决定谁做懂事长和总经理的竞争场所。 1
目前支配这种经济制度研究的是新制度经济学,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兴起,到目前
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说明市场经济的组织,并解释经济制度的形
成和演变。虽然新制度经济学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其基本趋向是明确的,对经
济制度的解释是以个人效用(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以产出最大化(帕累托最优)为效率
标准来建立理论体系,即新古典范式。以新古典范式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其技术关系的
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涉及到制度因素的假设和概念,如交易、契约、产权、习俗、权威等,通
过交易成本和不完全信息的假设使新古典的技术分析扩展到对经济制度的解释。但问题在

1
俄罗斯市场化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形成有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如资本市场)之前,
就实行了国有资产的全盘私有化,但问题是,谁来当懂事长呢?难怪俄罗斯的许多大企业都被黑社会所把
持。

60
于,如果经济制度并不完全是由技术关系所决定的,那么从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分析出发来解
释经济制度,实际上已经被套牢在新古典的固定模式中,而这个固定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新
古典理论中完全没有经济制度,而它所能涉及的经济制度或观念则是我们前面表明的新古典
理论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性质。
我们前面反复强调,新古典理论所讨论的只是一种技术关系,其中并不存在现实中的
竞争,而以货币为基础的竞争完全独立于新古典理论的产出最大化。经济制度所要研究的是
实现这种产出最大化的社会形式,而不是既定的产出最大化。可以举“世界杯”和“NBA”
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两种比赛分别是足球和篮球,可以说,两种比赛的球员都是追求利
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但足球和篮球的规则却完全不同,换句话说,这种比赛的规则是不
可能从“经济人”的假设中推论出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也不可能从“经济人”的假设中推论
出货币,更不能推论出围绕货币进行竞争的社会制度,而这种货币竞争规则却决定着“经济
人”的行为准则。
无疑,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联系到产出最大化或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经济制度
和产出最大化的关系更象足球和篮球比赛,比赛规则的设计并不是进球越多越好,而是竞争
越激烈越好,通过竞争发挥出球员的最大潜能。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促
进,正是来自于围绕货币的竞争所激发的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潜能,来自于与资本主义以前
的制度相比给人们带来的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这种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根据产出最
大化,而是人类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文明和进步。你只要看到这种货币的竞争或游戏不只是
联系到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涉及到当今社会中所有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领域,就知道这
种按照新古典的生产函数来说明经济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的缺陷了。
当然,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只是经济制度,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分析的最大缺陷就
是完全脱离了货币竞争的游戏,在完全不讨论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来讨论实物产出的最大化,
并试图从产出最大化中推论出游戏规则,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我们前面对市场经济的所有
描述都可以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乃至推理,但当加入了货币和货币游戏规则,这些概念
与推理就与新制度经济学完全不同了,所得到的结论也完全不同。如果我们上述对市场经济
中货币的分析就是现实的,那么,当新经济制度经济学把这些概念嫁接在新古典的产出最大
化上,就必然会导致其理论的逻辑错误,这也是新制度经济学至今不能建立完整的逻辑分析
体系的根源所在。
目前采用新古典最大化方法的新制度经济学遇到的一个困难是,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
等非常明确的概念竟然在实际中找不到可用于计量的指标,这使新制度经济学很难理论联系
实际,因为实际中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货币的,这种货币的统计指标并不直接联系到技术上
的生产成本、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新制度经济学家经常说的“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
进”并不能用货币的统计数据说明。林毅夫教授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的人民公社
进行了制度分析,这当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种完美应用,其所以能够完美应用,正是因为
人民公社是一种新古典理论要讨论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人民公社中只有实物生产而

61
没有货币。但是,当把对人民公社的推论扩展到企业的“谁雇用谁”的问题上时,这种产出
最大化方法就不可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了。实际上,新制度经济学的成就只是表现在扩展了瓦
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中信息的处理问题,即在“经济人”假设下来讨论这种信息处理的困难,
新制度经济学也完全可以应用在给定制度条件下的特殊的信息处理问题上,如他们经常所举
的旧车市场等例子,但如果以产出最大化和信息处理为基础来讨论现实的经济制度,将使制
度经济学的研究完全偏离“制度”的方向,因为作为特定的经济制度或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是独立于技术关系的。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论难道没有联系到经济
制度吗?但他们的理论中根本就没有产出最大化而只有价值与货币。

第二节 货币与资本积累
上述对市场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的分析都联系到一个最重要的游戏规则,即市场经济或
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利润和资本积累,这是马克思经济学所表
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性质的核心命题。这里的资本积累当然不是新古典理论的机器堆积,随着
技术进步,生产机器的工人一定会越来越少。这里的利润和资本积累只是纯粹的货币价值符
号的增加,即竞争的目的只是为了纯粹的价值符号——货币,它构成了整个游戏的核心。
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货币只是交易媒介和为了便利交易而使用的,它本身既没有价
值也没有效用,所表示的只是价格水平,当然是无关紧要的。如果它在宏观经济中总是捣乱
或使人们分不清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加入“理性预期”的研究就可以了,从而在经济分析
中可以把它排除掉。这种对货币的描述在今天的社会里是不是反感觉的呢?这显然是无视现
实的,因为现实中的货币构成了人们竞争的核心, 1 这种价值符号的含义用马克思的话说再
恰当不过了——货币拜物教。
这种货币拜物教的威力是难以想象的,象许多人说的金钱文化、金钱政治、金钱帝国主
义,乃至说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被金钱统治的世界里,等等。 2 我们这里之所以如此强调货
币,是因为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要解释的事实就是由货币所构成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
量,所解释的企业和市场也不可能离开货币,但教科书却把所有这一切解释为生产函数而不
是货币。我们所要表明的就是,新古典教科书所要解释的一切都只是货币而与生产函数无关。
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市场经济竞争的货币游戏。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这种货币游戏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造就的

1
用老百姓的话说,钱是命根子,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是万万不行的,人们整天忙碌、竞争乃至拼命竟
然只是为了一个钱字。
2
当然还有金钱和美女。美女为什么要嫁给富翁呢?因为你是生活在这个金钱游戏的世界里,你要去商场、
去找工作和在人群中比个高低,当你没钱时会感到尴尬和无奈、乃至被人歧视,而有钱则可以享受金钱所
带来的自由和支配别人实现自己愿望的快乐。那些并不缺钱的女明星们为什么也要嫁给富翁呢?反问一下
就可以了,她为什么要嫁给所有人都参加的这种货币游戏竞争中的失败者呢?在资本主义产生后,文学作
品中“爱情的永恒主题”已经被金钱取代了,文学作品中货币出现的频率似乎远高于经济学著作,而且似
乎比经济学家所说的货币要深刻得多。

62
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把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历史,纳斯达克促成了上
世纪 90 年代美国的新技术革命,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在短短的 20 多年
时间里成为基本消费品生产的“世界工厂”。为什么市场经济具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呢?对此,
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所能告诉人们的只是它的资源配置原理,但这种资源配置原理在前苏联的
试验中是失败的。这不是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竞争,是这种货币竞争游戏使人们能够把竞争
引入到生产领域,人们才开始全力以赴地从事这种联系到技术创新的竞争游戏,也只有货币
和货币拜物教才能使人们之间的竞争得以进行。试想,在一个没有货币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的新古典世界里,每一个人生产的产品都是不一样和不可能比较和竞争的,那么又有怎样的
动力去促使人们进行发明创造呢?科学家怎么可以长期蹲在实验室里去从事无人关心的枯
燥实验呢?在市场经济中一切都不同了,普通人每天做着发财的美梦在寻找一切机会,不想
发财的人为了生活也被迫去经受竞争的磨难,企业家为了享受支配别人的乐趣而在竞争中煎
熬,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不仅拿着高额的工资,而且幻想着诺贝尔的奖金,其中有的诺贝尔奖
获得者还拿着这种崇高的科学荣誉去换取金钱。这种金钱游戏或残酷的金钱竞争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的最重要内容。 1
在一百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就发现了这一切,上述所有的说法都可以在马克思
的著作中找到论据,而且马克思建立了一个近乎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
规律,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不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而且在经验上也与现实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性,如我们在前面反复阐明的国民收入的统计变量的性质与马克思用价值(生产价格)表述
的公式(如 c+v+m)和其所表示的关系几乎是完全相同的。马克思通过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
析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由价值符号所表示的利润而不是消费,这种利润就
是货币的增值,这种对资本主义生产性质的说明意味着什么呢?无须否认,马克思反复强调
利润来自于剩余价值和对工人的剥削,而且强调由资本对劳动的支配所导致的不平等竞争,
但马克思更强调这种剥削所采取的价值形式与以前社会的区别,因为这一点(剩余价值)正
是马克思所发现的。
在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不是为了消费后,马克思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竞争和资本积
累,在讨论资本积累时,马克思沿用了古典学派的假设,即资本家的利润被用于资本积累,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积累的动机来自于获取利润的目的和竞争对资本家的压力。当然,马克
思在讨论再生产时也用到了资本家要把一部分利润用于奢侈品的消费,但我们这里为了表明
问题的性质,先采用极端的“消费函数”的假设,即假设资本家的全部利润都用于储蓄或投

1
这个货币游戏如果是哪一个人发明的,我们一定会向他欢呼。这个游戏不仅使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或被
迫卷入竞争,而且竞争的目的是由竞争的所有参加者决定的,因为他们拿着货币选票进行投票。这种竞争
游戏通过逐渐地改进,使竞争更为公平或为更多的人提供同样的机会。如果人们竞争的不是货币符号,就
可能造成垄断,竞争的成功者就可能凭借他的地位和权力阻碍别人与他竞争,当然,资本与货币也具有这
种权力,当人们通过修改游戏规则已经使这种权力受到了极大的约束,福布斯排行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
以前的平民百姓。如果不是货币符号,那些竞争的成功者很难遇到挑战,而现在的福布斯排行榜却在每年
更换,即你无论有多少钱都只是暂时的和时刻都遇到挑战,挣钱是没有头的。

63
资,工人的全部工资收入都用于消费,这一假设用来表示一些逻辑命题是方便的。这个假设
暗含着,资本家只是使用新技术(通过雇佣劳动)生产产品而获得利润,但全部增加的产出
将被工人所消费。由此所推论出来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是,资本家获
取利润和进行资本积累的目的是用以表明他的成就和社会地位。在这里,财富或资本积累是
极端重要的,它是竞争的目的和标准,另一方面,资本还是竞争的手段,即可以支配他人的
劳动。凯恩斯在讨论消费函数时对此也给予了类似的说明,富人的储蓄不是为了消费,而“只
是单纯的要持有财富,要取得一种权力”(凯恩斯,1936 年,第 178 页)
,凯恩斯的边际消
费倾向递减表明富人比穷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这种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古典学派和马克
思经济学建立在资本家不消费假设基础上的资本积累理论是相近的。这种资本家不消费或不
是为了消费而竞争,对于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分配理论是重要的。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资本家工厂中生产的所有基本消费品都是由工人购买和消费的,
生产电视机、汽车的资本家当然希望每个人都买电视机和汽车,他所要的只是出售后的货币,
竞争和我们后面将要表明的有效需求原理将使每个工人都有电视机和汽车。当然,资本家不
是不消费的,而且比普通百姓消费的要高得多,对奢侈品和劳务的炫耀性消费是“货币拜物
教”的组成部分,但货币拜物教的更重要方面在于竞争和支配他人的权力和金钱所带来的社
会地位,这使资本家的消费不能影响到他的资本积累。 1 统计数据显示出,高收入阶层的消
费倾向是远低于低收入阶层的,而且收入越高,消费倾向越低。这已经可以表明这种货币符
号的性质了,这是一个比谁挣钱多的游戏。 2 在这个游戏中,如果资本家真的不消费,或我
们能够通过修改游戏规则来逐步限制和减少资本家的消费,比如象北欧国家把GDP的 40-50%
通过税收作为社会福利,那么这种竞争游戏的残酷性将大大降低(当然也可能使游戏没有刺
激而无法进行)。
马克思是不是错了呢?如果针对马克思所说的剥削和消除剥削的设想来说,在今天当然
没有实现,但这里有充分的理由为马克思辩护,为马克思的天才思想辩护。马克思之所以能
够建立起表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体系,不能不归之于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认
识和批判,在这方面,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位思想家能够与马克思相比。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
期,这种追求金钱所带来的货币拜物教和对人的异化、以及资本对劳动者的支配是极端残酷
和不人道的,特别是 1825 年的大危机造成了大量工人的失业和贫困化,收入分配的严重两
极分化激发出大量的社会矛盾,当时的资本主义并不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游戏,而是真正的阶

1
那些百万富翁的小资本家们当然想通过炫耀性消费来表明他的成功,但他们是不能把钱花掉的,因为那
意味着明天他就不是资本家而要去给别人打工了。而那些亿万富翁们则没有必要通过炫耀性消费来显示他
的成功和地位,花时间去消费远不如在商场上竞争更有乐趣。
2
举一个例子,球星马拉多那上千万美圆的收入从那里来的呢?当然是球迷的钱,但球迷们摇旗呐喊向他
欢呼,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歌星的演唱会上和其它一些商业场景上。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游戏,做游
戏总要有输赢,马拉多那上千万美圆的收入(如果不消费)只是标志着他赢了,但输了的球迷们则在游戏
中得到了乐趣。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巴非特架车到加油站自己加油是不是也显示出一些游戏的味道呢?他当
然雇得起人,但他不需要,他需要的只是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名次。

64
级斗争。马克思的学说和共产主义运动是不是促使了这种阶级斗争向游戏转化呢?答案应该
是肯定的。即使在今天,马克思的学说也没有过时,且不说他的天才的经济理论体系,今天
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离我们上面所描述的纯粹的游戏相距甚远,虽然市场经济在一百
多年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着游戏的方向逐步修改规
则,但货币拜物教对人的异化和资本对劳动者的支配依然充满着这个游戏,作为马克思共产
主义学说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目标还远没有达到,现在的游戏规则必须逐渐地修改,其目标正
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中的体育比赛。
对于马克思建立在剩余价值基础上的分配理论,在经济学界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无论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这一问题上都是从实物的角度来看待分配问
题,从而不能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只是“价值”(剩余价值)而完全不同
于实物。一个形象的说法是,给定一个蛋糕,资本家多了,工人就少了,但这种蛋糕的解释
并不是马克思的分配理论,而恰恰是新古典理论的分配理论,即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创造蛋
糕时的边际生产力进行分配。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与实物的蛋糕完全无关,而只是价值形式上
工资与利润的分配,如果说分配的是蛋糕,那么在资本家不消费的假设下,工人将得到全部
蛋糕。马克思从价值形态上强调工资与利润的对立,所要表明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消
费的对立,由此来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矛盾和利润率下降的经济危机。这种市场经济的
分配理论直接联系到有效需求,当我们表明有效需求原理后就会看到,经济学家激烈争论的
这个蛋糕如何分配的问题是个假问题,因为这个蛋糕是假的或根本不存在的。

第三节 有效需求
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有效需求所导致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周期性经济波动在
某些条件下会演变成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对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使市场
经济难以运转。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所主要针对的正是这种经济波动问题,
他们都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来解释经济危机的原因,马克思从工资与利润的对立来阐明资本
主义再生产中的矛盾所导致的利润率下降,凯恩斯则直接用国民收入核算等式和企业的货币
成本收益计算来表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然而,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完全抛弃了这种有
效需求的分析,只是采用没有货币的生产函数模型加上刚性价格(工资)来解释经济波动,
这导致了分析上的严重错误,并造成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严重失误。
有效需求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实现问题,假设工资全部用于消费和利
润全部用于储蓄(资本积累),那么问题是所有的消费品能否被工人用工资购买后,能使资
本家的投资保持一定的利润率,因为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的生产,如果资本家不能得到利润就
会解雇工人而停止生产。
这里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有效需求问题。在我国,住房问题非常突出,目前存在着大量的
失业工人,但又缺少住房,实际上,目前建造住房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那么,为什
么不把失业的工人组织起来盖房子呢?人们总是提出这样的问题,由于房屋的价格太贵而很

65
少有普通工人靠工资收入能买得起,即没有需求。但这是一个假问题,因为按照国民收入等
式,无论房子卖 1000 元还是 10000 元 1 平米,都将产生同等的收入,如果把全部收入都用
来购买住房,房子将会出清,因为象农民一样,工人也只是自己为自己建造住房,萨伊定律
在这里是适用的,即供给将创造自己的需求。然而,萨伊定律却不适用于一种生产是为了利
润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即在这一经济中,其全部收入中必须有一部分是利润且必须
大于或等于利润率,否则住房将不被生产。比如在每平米 10000 元的住房中有 2000 元是资
本家的利润,而资本家并不需要住房消费,而是要投资挣更多的利润,这就会使房子卖不出
去,这就是有效需求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模型,假设全部工人为 100,可以生产 120 间住房,但工人是
被资本家雇用的,即资本家向工人预付资本(工资),这就必须要获得一笔利润,假设资本
家支付的工资为 100 间房子的价值,另 20 间房子是资本家的利润,即利润率是 20%,但问
题是,资本家并不是要把房子自己留下来住而是要卖出去,这样就会有 20 间房子卖不出去。
当然,在房子的供给超过需求时,可以让价格下降,价格将会下降到工人用 100 间房子的工
资购买全部 120 间房子,但利润将完全消失了,从而资本家将不再雇用工人建造房子。
马尔萨斯(1820 年)最早提出了这一问题,他提出的解决方法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
这里可以有一个由服务业组成的“第三产业”,比如宾馆、饭店和娱乐业,资本家可以把 20
间房子的钱从银行借出来用于“第三产业”的消费,即把钱付给那些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再
用钱从资本家手中把房子买走,资本家的利润就实现了。但这种方案需要资本家的消费,如
果资本家不消费,其利润能够实现吗?
当资本家不消费时,可以采用投资的方法来实现利润或有效需求,即资本家把 20 间房
子的钱从银行借出来后全部用于投资,在上述只有劳动的流量模型中,假设是充分就业的,
资本家的投资只是提高工人的工资,工资将从原来的 100 提高到 120,从而工人用增加的 20
单位工资买走资本家的 20 间房子,资本家也获得了 20 的利润。但是,资本家的投资增加了,
即从 100 提高到 120,因此,在下一期的再生产中,100 个工人只有能够生产 144 间房子,
资本家的投资才能获得 20%的利润率,换句话说,如果技术进步以每一期 20%的比率提高
或存在“中性”的技术进步,这一模型将被保持下去,其中,资本家获得名义上的利润和积
累的资本或投资(支付的工资),而工人得到全部最终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这种“中性”技术进步的,即每年的房子不可能
恰好按 20%的比率增加,如果用实物(房子)来进行成本收益计算,就不可能保证 20%的稳
定的利润率,当然,现实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异质的而更不可能得到“中性”的技术进
步。如果在上述模型中加入货币而成为货币经济模型,即资本家从银行按 20%的利息率获
得贷款支付货币工资(而不是按住房计算的实物工资),其所获得的利润也是按货币价值计
算的,这样,当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时,住房的价格将下降,反之技术进步减慢时,住房的
价格将提高,只要商业银行按照 20%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当住房的价格是完全可变时,
则以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率将总是稳定的。这即是现实的货币经济的成本收益计算,它使这

66
种挣钱的游戏不再受技术进步的限制,而是与技术完全无关了。
以上用最简单的流量模型表述了有效需求问题,其核心是产品的实现(卖出)必须保证
一定的利润率。我们可以在这个简单的流量模型中加入资本存量使其更为现实,比如加入作
为资本存量的土地,其保证有效需求的条件就成为投资在土地和工资中的比例必须保持稳
定,这个稳定的比率将使工人的工资买走全部住房,资本家的利润来自于地价的升值。而一
旦这个比例被破坏,将导致工人的工资买不起住房的有效需求不足,例如自 1997 年以来我
国的房价成倍上升,而包括工资在内的住房的建筑成本几乎没有变动,工人用工资肯定买不
起住房。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经济衰退将通过企业破产使资产贬值以恢复稳定的比例。
以上对有效需求问题的分析表明,这种有效需求与技术或边际生产力是完全无关的,只
取决于由货币量值计算的利润率,工资既是产品的成本,又同时决定着需求。这一分析使萨
伊定律和主流经济学的宏观理论完全失效。按照萨伊定律或新古典理论,只要工资与价格是
完全可变的,经济将达到充分就业,可以用这样两个简单的推理来说明新古典理论的教条,
即当出现失业时,只要工资率下降到 0,即雇用工人是无偿的,工人必然会被全部雇用,因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总是大于工资率的,同样,当价格下降到 0 时,全部产品必然会被“买走”,
市场将被出清而不会出现生产过剩。但这个理论错了,它完全抽象掉了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
经济的性质,即生产只是为了利润,而成本和利润是由货币价值表示的。我们来看作为主流
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劳动市场模型:
W/P
SL

DL
L
这一模型是大家都熟悉的,L 为劳动数量,W/P 是实际工资,SL 和 DL 表示劳动的供给
与需求,劳动需求曲线即是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按照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厂商对劳动
的需求将使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比如再增加一个工人的边际产品是 5 个面包,当
工资率小于 5 个面包时他将被雇用,而高于 5 个面包时他就会失业。这样,失业只是来自于
过高的工资率,给定劳动的边际产品,只要出现失业就降低工资,直到 0,失业的工人一定
会全部就业。这个理论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中是完全正确的,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却
是完全错误的。如我们前面在讨论“剑桥资本争论”时表明的,在现实中,厂商并不是根据
实物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决定对劳动的需求,而是根据“边际产品价值”来决定,即
不是 5 个面包而是 5 美圆的货币工资,完整的表述是,如果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 5 美圆,
工人给他挣到的必须超过 5 美圆。但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又说了,这里的美圆只是表示价格水
平的名义值,厂商和工人在决定劳动供求的时候要把它除掉,就业最终只是由实际工资或实

67
物工资决定的,这一点也是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的基础。但是,在现实市场经济的这个货币游
戏中根本就不存在可以把异质品加总的“实际工资”,而只有以货币作为企业成本收益计算
的货币工资,这种货币工资当然也是劳动供给的基础。
在上面的有效需求模型中,重要的是,产品是由工人用货币工资购买的,从而工资率将
决定工人的边际产品价值或货币价格,那个工人所生产的是 5 个面包,但面包是多少钱将取
决于货币工资率,这样,工资率的下降将使同样的 5 个面包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同比
例下降,当工资率为 0 时,消费需求也将为 0 或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也为 0,从而企业并不
会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同样,如果给定货币收入,产品的价格下降会使需求增加,从而在经
济衰退时将增加总需求和产品的销售,当价格降为 0 时,产品当然会“卖光”。但是,在货
币经济中,随着价格的下降,厂商的销售收入和收入水平一定是同比例下降的,当价格为 0
时,厂商的利润也为 0,企业也不会再进行生产。由此可以推论,在失业时降低工资和价格
并不能增加就业,而只会增加失业,实际中也正是如此,经济衰退时工资与价格的下降伴随
着失业的大量增加。因为工资率下降只会进一步减少需求,从而工资率的下降只会伴随着失
业的增加,如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资料所表明的,失业的增加是与低工资率相联系的。主流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完全错了。
这种有效需求问题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此将在后面详细讨论。这里要表明的
问题是,这种有效需求与收入分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构成了市场经济货币竞争游戏的
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有效需求与收入分配
首先我们来讨论前面提出的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理解问题。上述对有效需求的分析正是
马克思经济学最先提出和系统阐述的,马克思明确表明,两大部类再生产的比例是否协调以
保证再生产的进行,取决于生产的实物形态(资本品和消费品)与它的价值形态——工资与
利润的收入分配——的关系,当随着资本积累使资本有机构成(c:v)提高,也就是前面有
效需求分析中的资产值过高,而国民收入中工资与利润(v+m)的分配所表示的剩余价值率
不变时,利润率(m/c+v)必然会下降,工人的工资必然小于消费品部门的产出价值而引起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关于有效需求和利润率下降的分析直接来自于他的价值(剩余
价值)和分配理论,或者说与他的价值、分配理论是一个逻辑整体,而他的价值、分配理论
的目的正是为了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矛盾,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上述由有效需求
决定的分配理论作为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解释。同时需要指出,这种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解
释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分配理论所表示的“剥削”含义的否定,剩余价值当然是剥削,但当
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规则完备的货币竞争的游戏时,这种追求货币的剥削将成为一种游戏,

68
反之,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良好的游戏规则,这种追求剩余价值的竞争和收入分配就不仅仅
是真正的剥削了,而且会带来人的异化。 1
这种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正是现实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我们在前面讨论增
长理论时解释了除收入分配外的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其它部分,现在来解释收入分配的经验
事实。这种事实是,美国在长期国民收入中工资与利润分配的比例一直保持稳定(工资为
75%和利润为 25%),新古典理论把这种收入分配的比例作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并反过
来论证收入分配由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所决定,对此我们已在前面的分析中给予了充分的说
明,即这种收入分配与实物的要素边际生产力是完全无关的,只是取决于价值计量的利润率。
这里要提出一个可能令人困惑的问题,美国作为最具竞争性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国
家,在那里这种货币游戏被玩儿到了极点,资本市场、纳斯达克等等为人们提供了多少一夜
暴富的机会,这被人们称作“美国梦”,但统计资料却显示工资与利润的收入分配比例在长
期是稳定的,而且美国的基尼系数在长期也相当稳定,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别的,正是前面
的有效需求原理决定了这种稳定的收入分配关系。
无疑,资本家的目的或资本积累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但是他的产品必须由工资来购买,
当他把挣来的利润不断地投资时,资产值一定会上升,而利润却不能随着无限上升,因为利
润的上升就是工资的下降,他的产品一定会卖不出去而导致他破产,使他的投资和资本随之
而去。那么,他挣到了利润不投资也不消费行不行呢,比如存在银行里,答案是不行的,因
为他只要拿着钱不花,市场上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企业就会破产,银行也会跟着倒闭,他的
钱照样随之而去,当然,这是上世纪 30 年代以前的情景。实际上,富人的钱大多在股票、
证券和地产上,富人想多存钱而不消费一定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衰退而使资产值暴
跌,以恢复到保证有效需求的稳定的比例,这也是卡尔多的程式化事实所表明的。这就是有
效需求所决定的收入分配。
存钱不行,那么资本家消费或把钱花掉行不行呢?当然行,但这里要告戒的是,他如果
过分消费就是傻瓜了,因为有效需求原理会限制资本家的消费。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如果所
有的资本家都想把股票卖掉去消费,那股票将一分钱都不值,地产和其它资产也是一样的,
因为这不是实物经济,股票、资本和货币本身就是价值符号。比如,整体的资本家不行但个
别的资本家是可以消费的,这种消费可以分两类:奢侈品的炫耀性消费和劳务消费。对于商
品消费,许多高价的奢侈品实际上只是在资本家之间转移收入,这种奢侈品的生产在一定的
假设下会减少资本家的利润。一个人是不能同时开两辆汽车的,如果他非要买两辆汽车表示
他的富有,那以后出了更好的汽车时他可能就没钱买了,因为他拿钱进行消费必然损害他挣
钱的能力,他可以买珠宝首饰和古玩名画来显示他的成功和高人一等,这些东西如果不花费
别人太多的劳动,对社会是没有损害的,但这些东西如果作为消费品来显示资本家的地位,
那根本比不上银行存款上的数字更有力,除非它们具有投资价值或可以升值。对于劳务的消
费来讲,比如资本家雇人为他建一座豪宅,然后雇许多的佣人为他服务,这是实实在在对劳

1
这种人的异化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钱是万恶之源”。

69
动的剥削,但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如果许多资本家这样做,必然提高工资率而使资本家雇
不起人,他当然也会在以后的竞争中失败和挣不到钱。这里用新古典的边际效用原理来说明
资本家把钱用在消费和竞争的替代选择上是合适的,相对与竞争来讲,消费的替代性太差,
而且边际效用随着消费的增加会大幅度的递减,因为货币和资产等价值符号根本就不是为消
费设计的,而是专门为竞争设计的,你要把它用错了地方(消费)是会吃亏的。另一方面,
竞争规则和社会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当然是要消除剥削而从各个方面去限制资本家的消费。
对于普通工人的消费来讲,相对于市场经济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市场经济这种
货币竞争的游戏使他们能够越来越多地消费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并享受科学技术发展所带
来的成果,因为市场经济的竞争就是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增加产出而获取利润,有效需求也迫
使资本家遵守货币竞争游戏的规律。可以说,超市和主要大商场中的产品都是由工人购买的,
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即使是最贫穷的家庭依靠政府的补贴(美国家庭最低收入标准是
1 万美圆,最低工资是每小时 10 美圆)也可以到超市买到能够保证生活的产品,而且可以
买辆旧汽车。这似乎是在证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确实使那些完全从私利出发的资本家做
出了有利于社会的事,它可以表明市场经济中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收入分配对劳动者的意
义,而且这种货币竞争游戏完全可以向着更加文明和更为人道的方向发展。
以上对市场经济的描述是不是太美妙了呢?是的,上面所说的可能只是一种纯逻辑的推
论,所列举的事实也只是把有利于逻辑推论的方面摘出来。在现实中,即使是发达的市场经
济国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我们对于这一点当然是承认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
我们当然要象马克思那样无情地揭示市场经济的这些矛盾和给予无情的批判,而这正是经济
学所要研究的,即在研究这种游戏的规则的基础上表明它的运动规律和矛盾,通过修改游戏
规则使它向好的方向发展。经济学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关系,而是要研究特定的市场经济的
游戏规则,虽然技术关系的分析是有用的。

70
第六章 货币经济的宏观模型与经济波动

市场经济并不能在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自由竞争下达到协调,自 1825 年英国发生


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后,规则的周期性经济波动一直困扰着资本主义经济,20 世纪 30 年代的
大萧条使其接近崩溃的边缘,自战后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之后,这
一状况并未明显好转,整个 70 年代西方国家都在滞涨中挣扎,这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
美国在经历了 90 年代的繁荣之后,从 2000 年之后开始了经济衰退,至今尚未复苏,日本则
在 30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从 1989 年至今经历了长达 15 年之久的停滞,自 80 年代拉美新兴
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出现金融危机,到 1997 年严重的亚洲金融危机,几乎所有的新兴发展中
国家都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可以说,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中找不到对此的任何解释,而且
对于危机的治理完全束手无策,不仅不能对经济危机进行预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没
有一个经济学家指出这种危险的存在,而是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赞叹之极,而且在经济衰退
后开出的治理药方使许多国家倍受煎熬,如日本几乎成了这些药方的试验场,无怪乎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经济学界严加指责。我们必须抛弃主流经济学,重新建立宏观经济
学的分析体系。

第一节 收入-支出模型与有效需求

一、收入-支出模型
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都把有效需求作为研究经济波动的核心问题,如我们前面
的分析所表明的,有效需求不足产生于由高投资所导致的资产值对收入的比重过高和收入分
配中工资的比重下降,由此导致需求不足和利润率下降而造成经济衰退。现在,我们采用现
实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来讨论这种有效需求所导致的经济波动问题。
首先,修改主流经济学的收入-支出模型(C+S=C+I),按照国民收入核算“收入法”的
统计,把收入一方改为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即前面表述过的收入——支出模型: 1
W+d+r+ = C+I
其中,收入方:W 为工资,d 为固定资产的折旧,r 为利息和为利润,总支出由消费(C)
加投资(I)构成。
当把表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成本收益计算和利润率加入到收入-支出模
型中,重要的是考察企业是否能够盈利或亏损,这一点是本模型的一个重要特性。这一模型

1
这种收入法的分类是目前的国民收入核算统计所使用的,原来的统计为:W+d+T+R=GDP,这里不考虑
政府的税收(T),把营业赢余(R)划分为利息(r)和利润()两部分。

71
中的收入一方可以表示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企业生产的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个
部分所组成,固定成本包括折旧和利息,可变成本由工资构成。这样,企业的总成本由工资
(W)、折旧(d)和利息(r)构成,当总支出(C+I)超过成本时,厂商将获得利润()。
这样,如果给定企业的成本,则总支出的变动将决定企业是否盈利或亏损,即:
 =(C+I)-(W+d+r)
在这一公式中,企业的固定成本 D+r 取决于原有的资产值(K)和折旧率(δ)与利
息率(i),即企业的折旧为:D=δK,为了简化,这里先不考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则利息
为:r=iK,资产值(K)是由以前的投资所决定的,即:K=ΣI-Σd。可以把上面的公式改
为:
W+(δ+i)K+=C+I
加入企业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假设,这样,企业增加或减少产出和是否扩大投资的决策
取决于利润量,即当>0 时,企业将扩大产出和投资,而当<0 时企业将减少产出和投资,
我们将得到上述模型的均衡状态,即=0。让我们在这一简单模型的基础上来讨论稳定状态
的条件和经济波动。
假设折旧率和利息率不变,则这一模型的均衡条件或稳定状态增长的条件为经济增长率
Y/Y(Y=GDP)不变,资本-产出比率 K/Y 不变,工资对折旧的比率 W/D 和消费对投资的
比率 C/I 以及投资对资本存量价值的比率 I/K 都是不变的,从而收入在工资与利息(利润)
之间分配的比率 W/r 也是不变的,从而 r/K=i。上述稳定状态增长的条件来自于资本存量
与收入流量的关系,一旦利息率被给定,则稳定状态的增长率将取决于利息率。上述稳定状
态均衡的条件正是卡尔多的程式化事实所表明的,即由统计资料所显示的资本主义经济长期
增长的事实。
这里重要的是投资流量和资本存量之间的联系,即本期的投资流量将转化为下一期的资
本存量(即K t =K t-1 +I t ,d t =d t-1 +δI t-1 ),从而构成了这一模型稳定性的内在机制。在上述
模型W+(δ+i)K+=C+I中,假设折旧率和利息率不变,在短期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由
于资本存量价值是给定的,从而企业的固定成本是给定的,如果假设工资率是给定的,则利
润完全取决于总支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由某种外在因素导致了投资的增长率超过稳定
状态的增长率,则企业会出现赢利,即>0,如果假设企业的投资取决于利润,则利润的增
加会引起投资的增加和产出的扩大,而投资的增加又会使利润增加,从而引发更多的投资。
但在上述模型中,本期投资的增加将使下一期的资本存量价值增加,从而使折旧成本和利息
成本增加,因此,要使增加的投资能够获得利润,则投资必须以累积的比率增加,同时,上
述保持稳定状态条件的各种比率也将以累积的比率变动,但这种累积的比率是不可能持续
的,而一旦投资的增长率不再能以累积的比率增加,就会导致企业的亏损(即<0),从而使
投资下降,投资的下降又会使利润下降或亏损增加而导致经济进一步衰退。因此,只要利息
率不变,则经济将围绕着由利息率所决定的增长率周期性波动。
需要再次申明的是,在前面讨论的模型中完全采用名义变量而不再考虑价格水平。显然,

72
当考虑到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决定企业是否盈利的只是名义收入流量的变动,因为企业
的成本(不仅固定成本,而且包括可变成本的工资率)都是预先给定的,即存在着企业在投
资支出时的货币支出或预先的货币契约,主流经济学区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在这里是毫无
意义的。

二、有效需求
现在利用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来讨论有效需求问题,即前面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决定。
有效需求问题可以用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来表示,这一模型的稳定状态要求收入分配的比
率等于产品成本的比率,即在稳定状态下,模型中表示收入分配的工资对利息(加利润)的
比率 W/(r+)和产品成本中工资成本对折旧和利息成本的比率 W/(d+r)将是不变的,
唯此才能保证工人购买全部消费品而资本家得到稳定的利润率或利息率,因为工资不仅仅是
成本,而且决定着需求。因此,这种有效需求的条件能否满足取决于收入分配的变动和企业
成本的变动。
首先来看消费需求的决定。对于消费函数的讨论,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完全抛开了凯恩斯
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假设,即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而这一假设涉及到市场经济或
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并不意味着在长期消费随着总
体上收入水平的增加而下降,因为这将打破稳定状态增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意味着具有不
同收入的阶层其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不同的,或者说富人比穷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按
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假设,消费函数将取决于收入分配的差距。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
的差距或消费倾向的不同来自于工资收入与财产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不同。可以根据模型把收
入划分为三类:工资、利息和利润,则现实中利息和利润收入的消费倾向要远低于工资的消
费倾向。在前面模型的收入一方(W+d+r+)中,不考虑折旧 D,W 表示工资收入,r 表
示利息收入,表示利润或经营收入。我们可以把消费函数表述为:C = f{W/(r+)},
即消费倾向的变动与收入分配的变动直接相关。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收入分配是如何决定的。
首先来看工资的决定,我们先抛开前面关于收入分配争论,只从简单的方式来考虑这一
问题。企业在作投资计划时,必须给定工资,否则就无法进行成本收益计算,另一方面,由
于工资合同的存在,工资也具有刚性。但工资作为“可变成本”是可变的,工资的变化基本
上取决于企业的利润和就业状态或失业状态,当经济高涨和企业的利润高时,工资率将上升,
就业也会增加。但工资的上升比例不会超过利润的上升比例,即工资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会下
降。当经济衰退和企业利润下降时,企业将降低工资和解雇工人,但利润可能下降的更多,
从而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并不一定下降。从短期分析来看,为了考察利润的变动,可以把工
资视为给定的。
再来看利息的决定。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取决于利息率和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假设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不变的,可以把利息直接联系到资本存量。由于 r=iK,假设利息率(i)
不变,则随着资本存量价值(K)对收入流量(GDP)比重的增加,即资本-产出比率的提高,
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将增加。在经济高涨阶段,投资的增加将使资本存量和利息增加,

73
但在经济衰退阶段,由于存在着以前的契约,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并不一定下降,反而可
能提高。
现在看利润()的决定。如我们在前面表明的,对于企业的固定成本折旧和利息,给
定折旧率和利息率,则在短期分析中,企业的成本可视为给定的,比如每年的折旧和利息在
年初就被给定了,如果假设工资也是给定的,利润将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经济增长率
的提高将使利润上升,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则会使利润下降。一般条件下,在经济周期的上升
阶段,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是提高的,而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衰退阶段则是下降的。
这样,当投资的增加使经济增长率提高时,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将使利润增加,
另一方面,增加的投资将转化为下一期的资本存量,这使得资本存量对收入流量的比重提高,
如果假设利息率不变,则将导致利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如上所述,当经济向上波动和
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时,必然导致收入分配中利息和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提高或工资在收
入中的比重下降,即 W/(r+)降低,从而使消费倾向下降或储蓄率提高。
现在来看经济高涨时企业成本比率的变动。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存量价值对收入流量
的比率将提高,假设折旧率和利息率不变,这将使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工资成本对非工资成本
或折旧与利息的比重下降,或可变成本对不变成本的比重下降,即 W/(d+r)下降。加入
前面讨论的收入分配的变动,即经济高涨时工资收入对非工资收入的比重下降 W/(r+)。
这样,随着经济扩张,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上升,到了一定的阶
段,必然形成工人的工资买不起企业按现行成本生产和定价的产品了,而此时如果企业降低
价格就会引起亏损。
这里需要提到的一个问题是,当消费支出下降时,能否通过投资支出的增加来弥补,仅
从前面的推论即可否定用投资弥补有效需求不足的可能性,因为投资的增加虽然可以在当期
增加需求,但投资在 GDP 中的比重提高将会使下一期的收入分配和成本构成之间的矛盾更为
严重。当企业的产品积压而不得不降低价格时,企业将根据马歇尔的短期成本函数行事而力
图使其减少亏损,即解雇工人,失业的增加也会使工资率下降,但这又会进一步减少需求。
因此,降低工资并不能减少而只会增加失业。当然,如果企业提高工资和增加就业将会改善
有效需求,但这只是逻辑上的推论,因为这将增加企业的亏损,企业或资本家是不可能这样
去做的。当消费品市场萎缩和企业严重亏损时,投资将大幅度下降,即使利息率能够下降,
由于产品大量积压,企业也不会找到任何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这样,有效需求可以用两个比例的关系加以表述,即工资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和工资
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即 W/(d+r)和 W/(r+)
。这两个比例的关系正是这一体系均衡的存
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所在,给定消费倾向和利息率,这里将有一个唯一的均衡能够保证企业
按照成本和给定的利息率或利润率售出产品或出清市场,换句话说,这一模型的存在性和稳
定性完全取决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消费倾向和为利润而生产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
算,这种成本收益计算是按货币价值进行的,而与技术完全无关。这就是有效需求问题的核
心。

74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
当表明了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这一体系的性质,我们可以重新讨论总供给与总需求问
题。在主流经济学中,总供给完全取决于生产函数,而总需求却是总支出或货币支出,二者
是不协调的。我们这里把总供给改为企业以货币量值表示的成本函数,而总需求则取决于企
业的成本函数所决定的利润率和收入分配,因此,与主流经济学不同,这里的总供给与总需
求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现在,我们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和马歇尔的短期成本曲线进一步说明前面的问题。如前面
的收入-支出模型所表明的,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利润,
其中固定成本取决于资本存量,可变成本取决于工资总量,利润为销售额减全部成本。上述
成本函数可以采用马歇尔的短期成本曲线来表示,如图所示:

图 6.1
图 6.1 是与《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短期成本曲线相似的,假设折旧率和利息率不变,
不变成本曲线的水平取决于固定成本的价值,假设工资率不变,则可变成本曲线为一条向上
倾斜的直线,即可变成本随着就业和产出的增加同比例上升,其斜率取决于工资率。在总支
出一方,消费取决于工资总量,投资取决于利润,则给定工资总量和利润,将得到总需求数
量,由于图中的坐标分别为价格与产量,从而总需求曲线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总供给与
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产出、价格、利润以及就业。
现在,我们来看这一模型的动态变化。假设企业的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增加和利润
增加,利润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增加,虽然投资的增加可以增加总需求,但投资的增加又
会使下一年的固定成本增加,如图所示,FC曲线将向上移动FC'。这里重要的是总投资中购
买资本存量和用于工资支出的比例。在上述模型中,当收入增加时,利润就将增加,从而引
起投资的增加,当经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工资率将上升缓慢,从而使投资中用于购买资
本存量的部分增加,而当投资用于购买资本存量,就会引起利润的进一步增加,由此导致投

75
资和经济高涨。 1 这里问题的关键是,由于当期的投资购买资本存量而引起的资产增值会计
入当期的利润,从而必然会在一定时期使利润增加和投资增加,但由于这种利润的增加只能
引起投资的增加,而消费则取决于工资的增长。投资的增加又会引起固定成本(折旧和利息)
的增加,当投资与消费的比率或投资中用于购买资本存量与工资的比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则
必然导致利润的下降,而利润的下降所引起的投资的减少又使利润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经
济衰退。
实际上,上述对企业短期成本收益的分析已经表明了有效需求的性质,即有效需求问题
来自于企业能否获得利润,给定消费函数或假设资本家不消费, 则利润取决于企业固定成本
和可变成本的比率和收入分配,在投资取决于利润的条件下,当企业按照短期成本函数进行
成本收益计算时,经济一旦脱离了稳定状态,则必然会导致经济波动,从经济衰退到复苏的
过程更能表明这一点。
当投资与利润减少引起经济衰退时,由于过高的固定成本和收入分配中工资所占的比重
过低,企业已经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赢利,如增加投资虽然可以增加总需求,但又会使下一
个时期的固定成本增加,提高工资虽然可以使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但提高工资首先会增加
企业的成本而使企业遭受更大的亏损。实际上,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的比例失衡,即使所有企业都提高工资也不可能使利润增加而走出困境,而要恢复正常的比
例只有在提高工资的同时降低产品的价格,即越是亏损越是提高工资来增加亏损才能使经济
走出衰退,而这一点是企业不可能做到的。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将按照马歇尔的短期成本
函数所决定的的利润最大化行事,即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可变成本和产量,工资率的下降
又会进一步减少需求和价格,直至到企业的“停止营业点”
。 如(图 6.2)所示:

图 6.2
总需求曲线将与工资成本曲线一起下降,而企业的固定成本则保持不变,这样,总支出
将无法弥补企业的成本而导致企业亏损。如前所述,当经济处于这种状态时,克服衰退的唯
一方法是企业的破产,当企业破产后其资本存量将贬值而不再计入成本固定成本,即图 6.1

1
如果用两个部门模型来表示,则经济高涨时资本品部门的扩张快于消费品部门,将使工资的比重下降。

76
中的固定成本曲线将向下移动,这就会使企业从亏损转为赢利。
按照上述分析,经济衰退来自于经济高涨时改变了收入分配结构和成本结构,即产生过
高的资本存量价值和收入分配中非工资收入的比重过高。因此,要使经济恢复平衡只能是资
本存量贬值以恢复原有的比率,同时改变收入分配的比例。市场经济中自我调节的方式是,
当经济衰退而引起企业亏损时,商业银行也将减少货币供给(否则将导致银行的亏损和倒闭)
和向企业追债,这必将引起企业的破产,对此,只要知道破产的含义即可理解这一问题,企
业的破产就是让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从帐面上销掉,正是这种企业的破产,使不合理的比例
得以恢复。由于富人或资本家的储蓄是以股票和地产的形式存在的,从而企业的破产和资本
存量价值的下降将改变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和企业成本结构的向相反方向的变动会使经济得
以复苏和进入下一个周期。
从这种企业的破产和收入分配变动的分析中,可以更明确地表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有效
需求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资本家的利润只是为了资本积累而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有效需求将
决定工资与利润的比例必须保持稳定,收入分配在经济高涨时向富人倾斜会导致有效需求不
足,随着企业的破产使富人的财产减少,收入分配将恢复原有的比例,换句话说,市场经济
中的有效需求是可以自动调节收入分配的。
在上述经济周期过程中,企业的破产和资本存量价值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实际生产能力的
下降,就象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并不意味着实际生产能力的下降一样。实际上,
经济周期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动调整过程,如果只存在企业的破产,它只是把资本存量价
值降下来,同时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企业的懂事长也通过企业的破产而更迭,工人的失业
也是暂时的,会随着经济的复苏而重新就业。然而,如果随着企业的破产而导致了商业银行
的破产,就会引起严重的信用危机,如 30 年代的大萧条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信用的瘫痪会
对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甚至需要重建货币金融体系。实际上,在上述模型中,企业的
破产必然联系到商业银行的破产,这种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总是与金融危机相联系的。

第二节 货币金融体系与经济波动
现在来讨论货币金融体系和它的稳定性问题。如前所述,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并不是来自
于任何实物生产的技术关系,而只是来自于货币金融体系。在这个货币金融体系中,所有的
宏观变量都只是整个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的组成部分,由资产抵押和获取利润的动机所决
定,这些宏观变量要求保持稳定的比例,经济波动只是这些变量围绕稳定状态的波动。
我们在第一章中讨论了一个极端简化的货币经济模型,在模型中采用了一种不现实的假
设,即企业的全部资本都来自于银行信贷,显然,这种假设的含义是,企业投资的所有的风
险都将由银行承担,这就必然使企业对货币的需求无限大而导致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货
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前面在讨论有效需求的经济波动时表明,在经济衰退时,
企业的资不抵债会使企业破产,而企业破产只不过是把过高的固定资产价值从帐面上划掉,
并撤换掉不成功的经营者,经济高涨时的收入分配向富人倾斜也会随着资产的贬值而得到调

77
整,一旦资产价值和收入分配得到调整,经济就会复苏,失业的工人可以重新就业,而不会
对整个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或者说,仅仅就前面的有效需求问题而言,市场经济是可以自
动调整而不会产生严重的危机。然而,如果由于企业的破产而导致商业银行的破产,就可能
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使整个信用体系崩溃。从实际经验来看,30年代的大萧条和东南亚金
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美国70年代的严重通货膨胀和日本90年代以来的长期停滞都是由于
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或遭到破坏所造成的。因此,表明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运行和稳定性
的条件是极为重要的。
前面的分析表明,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资产抵押,这种资产抵押只能是企业的
自有资本,这样,我们在模型中加入股权来表明企业的自有资产。当加入了股票来表示资本
的所有权时,货币金融市场就由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组成,企业的总资本也由股本金和
银行贷款构成,即企业的总资产分为股东权益和对银行的负债,由此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即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负债对总资本的比率)。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将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风险加大,而企业的资产
负债率越低,则货币金融体系越稳定,因为银行贷款将有更多的资产作为抵押,从而企业的
破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小。但怎样的资产负债率将是稳定的或最优的并不是这里要讨论的
问题,而是把稳定的货币金融体系的资产负债率归之于特定的经济制度或货币金融体系。这
里只是强调每一个特定的经济制度都有其稳定的资产负债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资产负债率
的变动对稳定性的影响,比如,当资产负债率超过稳定的比率,则货币金融体系将出现紊乱。
我们需要得到这种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状态,同时表明围绕这种稳定状态的经济波动。

一、内生的货币供给模型
这一模型由家庭、企业、银行和股票市场构成。首先,我们在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中
加入家庭的资产选择和货币金融体系。在模型:(W+d+r+=C+S=C+I=GDP)中,不考
虑折旧,把收入全部作为家庭的收入,储蓄转化为企业的投资是通过货币金融市场进行的。
这里把金融市场划分为两部分,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或资本市场)。全部资本存量(K)
为银行贷款(DD)加股票价值(E),即:
K=D D +E
这样,前面公式中的GDP就表示家庭的总收入(可以把折旧d作为企业保留的收入),W
表示工资收入,r为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为股票收入。给出银行存款利率i和股票的收益
率iE,则家庭的利息和股息收入取决于各种资产存量总值和它们的收益率(即r=D D i,=EiE)。
全部收入划分为两部分,消费(C)和储蓄(S)。对应于资产,全部储蓄划分为银行存款(Δ
D)和购买的股票(ΔE)(即S=ΔD+ΔE)。对于购买股票,这里假设不存在股票的二级
市场,家庭所购买的股票将全部转化为企业的投资。
与家庭储蓄的划分相对应,货币金融市场由两部分构成,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商业银
行的存款等于D,股票总值为E。假设商业银行的准备率为R,则贷款为D(1-R),企业的资
产负债率为D(1-R)/(E+DD)。显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家庭的资产选择直接对应。这

78
里先不考虑家庭的资产选择是如何决定的,而是在上述简化的模型中表明货币供应量和与之
相应的名义GDP增长率的决定。
最初家庭有一笔储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入银行,另一部分购买企业股票,企业以
发行股票筹集的自有资本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从家庭吸收存款,
向企业发放贷款。企业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有两条途径:在股票市场上,家庭购买企业股票,
企业向其支付股息;在劳动市场上,企业雇佣家庭的劳动者并向其支付工资。
现在假设企业看中一项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它首先在股票市场上发行一笔股票,筹得
资金 E,然后以自有资本 E 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 E,按照它认为合适的比例向
企业发放贷款。设银行存款为 D,准备率为 R,向企业发放的贷款为 D(1—R)
。设а为贷款
D(1  R)
对股票价值或企业自有资本的比率,即а= 。这里还可以得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E
D(1  R) 
β= ,а、β之间的关系为β= 。自有资本 E 和银行贷款 D(1—R)形成
E  D(1  R) 1

企业的资本存量,其增量(ΔDD+ΔE)为企业的投资(I),用于购买固定资产、资本品及
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结束后形成一笔价值量,其构成为工资(W),固定资产折旧(d)

利息成本(R)和利润(π)。设利润全部形成股息收入,并且忽略银行存、贷款利率差额,
则 W、r、π 全部形成家庭收入。家庭把它的储蓄按一定比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入银行,
形成存款增量ΔD,另一部分用于购买企业股票,形成企业自有资本增量ΔE。现在银行存款
总额为 D+ΔD,企业自有资本总额为 E+ΔE。假设企业想继续投资,那么,它可以再次用其
自有资本 E+ΔE 申请银行贷款,从而进入下一个生产周期循环。
以上,我们建立了一个内生的货币供给模型,或者说是以内生的货币供给的货币金融体
系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与主流经济学模型的区别是:第一,在这一模型中加入
了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内生的货币供给,由此构成纯粹的货币经济模型;第二,企业的成
本收益计算或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货币金融体系是不可分割的。
这样,我们可以把前面对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的分析与货币金融体系的分析连在一起,
而目前宏观经济学所认为的作为实际变量的国民收入流量只是整个货币金融体系的一部分,
从而可以把它们完全作为货币量值来处理。例如,在这一模型中,资本只是作为银行信贷的
资产抵押,储蓄只是向商业银行提供的可贷资金,消费和投资将构成企业的营业收入,等等。
这些宏观变量的意义就在于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上述模型可以表示出与主流经济学完全不同的性质,其基本特征是可以表明所有宏观变
量的决定与技术是完全无关的,而是内生于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所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
以货币量值所表示的宏观变量只是企业、银行和家庭的货币流程图,其内在联系在于资本主
义的经济关系,即家庭的货币储蓄是为了获取以货币表示的财富增殖,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
是为了获取以货币表示的利润,而联系企业贷款和家庭存款的商业银行以资产抵押为基础决

79
定货币供给,由此形成一种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因此,所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货币量值
的决定和其变动(或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都只是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的稳定性问题。

二、内生的货币供给
采用上述模型可以进一步说明内生的货币供给。可以从实际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和实际中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讨论这一问题。首先来看货币供应量的统计。目前统计中所使用的 M2
是由现金、活期存款加定期存款组成的,显然,这种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就是商业银行资产
负债表中的负债方。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还有一个基础货币的概念,而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统计
则是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由于中央银行的资产或负债来自于商业银行上交的
准备金,因此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原理来说明上述对货币的定义和统计,即商业银行的负债除
以中央银行的资产将等于货币乘数,或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等于货币供应量。
实际上,从上述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上可以很容易地表明货币供应量是如何变动的。显然,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来自于商业银行负债的增加或存款的增加,那么,商业银行的存款是如何
增加的呢?先不考虑中央银行,这里,只有这样一种方法能够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即商业
银行先用存款发放贷款,当企业或家庭把贷款支出后转化为收入,然后家庭和企业再把收入
存入商业银行,这样,商业银行的负债就增加了。当然,由于中央银行收取准备金,中央银
行的基础货币也增加了。在这个体系中,货币供应量是一笔负债或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负债,
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如前所述,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是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那么,
中央银行是否可以发行货币呢?
在讨论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之前,我们先来看国债,从前面对货币性质的说明来看,国债
具有货币的性质,即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发行的债务,虽然国债不能用于商品流通,但国债
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转化为货币来购买商品,即把国债转化为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再由商
业银行发行货币。显然,中央银行要发行货币或控制货币供应量可以采用国债的方式。但我
们这里所讲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并不是指这种方式,而是另外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发行
货币,另一种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来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
先来看中央银行直接发行货币。如前所述,中央银行可以发行货币,无论调整准备金比
率和对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以及购买债券,比如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发行的国债。但这样一
来,中央银行将完全取代商业银行发行货币的功能,或者说,中央银行已经不是管理商业银
行的机构,而是与商业银行并行的货币发行机构。与商业银行不同,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基
础并不是资产抵押,而是凭借国家的信誉,这与国债有相似之处。
对于通过控制商业银行来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比如可以把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
工具作为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式,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中央银行能否完全控制货币供应
量。从前面对货币供给的说明来看,中央银行要想控制货币供应量,它必须能够控制或完全
控制以下几个环节:
(1)商业银行向企业的贷款;
(2)企业向商业银行的借款;
(3)企业和
家庭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以及它们的货币支出)。显然,在企业和家庭具有独立自主权或利
益动机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控制是很难办到的,一个特殊的例子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80
制下,中央银行或财政部完全控制着这些环节,从而控制着货币发行,但在这种体制下是没
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的,这显然与我们所要讨论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同的。
而且,当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时,是否会违反商业银行的资产抵押原则而引起
货币金融体系的紊乱呢?
如前所述,内生的货币供给是把所有以货币量值表示的宏观变量联系起来并保持其稳定
性的主要机制,调节货币供给则意味着对系统协调机制本身的调节,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
行货币供给的控制改变了这种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那货币金融体系的平衡又由什么因素来
调节就成为严重的问题了。因此,充分表明这种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和其运行的机制对于政
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非常重要的,而建立在外生的货币供给基础上的货币及财政政策会对内
生的货币供给体系造成严重的危害。

三、稳定状态的货币供给增长
现在,我们来看前面模型的稳定状态条件。假设全部货币等于收入流量(即M=W+d+r
+=C+S=C+I),并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名义GDP将取决于货币供应量。全部货币
供应量等于总产出,即C+ΔD(1-R)+ΔE,投资支出等于银行贷款加家庭购买的股票,即
I=ΔD(1-R)+ΔE。在上述模型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是,只有商业银行可以发行货币和收
入的交易必须使用货币,从而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收入流量的增长率将等于货币供应量
的增长率。由于假设不存在消费信贷,则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只能通过企业贷款和投资的变动
进行。
在上述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决定货币供应量、从而名义增长率的决定因素。货币供应
量的变动取决于最初的银行存款数量(D)和储蓄中银行存款与股票的比例(ΔD/ΔE)和商
业银行准备金比率(R)。
在上述模型中,货币供给完全是内生的。企业的投资需求是货币需求的唯一内容,银行
向企业提供的贷款是货币注入经济的唯一形式。银行根据企业的抵押资产的价值决定贷款从
而确定货币供应量。模型中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是几个比例关系:家庭储蓄中银行存款与
股票价值的比例 k(最初为 D/E,进入循环后为ΔD/ΔE,设 D/E=ΔD/ΔE=k)
;贷款额与股
票价值的比例а以及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比率 R。只要没有外部冲击且 k,R,а这三个比例
保持不变,模型就处于一种稳定状态,银行存款以稳定的比例增长,企业的股票价值、抵押
资产的价值以稳定比例增长,银行贷款以稳定的比例增长,从而贷币供给以稳定的比例增长,
保持投资和生产的稳定循环。
现在我们讨论 k,R,а这三个因素的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先来看 k,它取决于家庭
的资产选择。与稳定状态相比,假设现在家庭把更多的储蓄采取银行存款的形式,即存款与
股票价值的比例 k 上升。这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方面银行的可贷资金增多,另一方面企业的
股票价值的增长率下降。也就是说,企业的抵押资产的价值的增长率下降,如果假设а不变,
银行将减少对企业的贷款,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下降。
再来看 R 的变化。假设银行为提高流动性决定上调准备金-存款比率 R。这样做的结果

81
是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由于企业的抵押资产价值及银行认为根据抵押品价值可发放的贷款
的合适比例а没变,这时对于银行来说,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这里暂不考虑利率的变
动对供求的调整,假设银行只是根据可贷资金的多少决定贷款额,那么 R 的提高将使可贷资
金减少,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下降。
最后考察а的变动。假设银行根据自身对经济、金融状态的判断决定既定数额的贷款需
要有更多的资产作抵押,即а下降,这样,由于企业股票价值的增长率不变从而抵押资产的
价值的增长率不变,а下降使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额的增长率下降,也就是货币供应量的
增长率下降。
以上讨论说明:k 上升、R 上升,а下降将分别导致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下降。从中可以
推论出,k 下降,R 下降,а上升将使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上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析中
当 k 和 R 的变动引起银行的可贷资金和贷款需求失衡时,我们假设贷币供给分别依照贷款需
求和可贷资金的变动方向而变动,这是为了分析的方便。
在这里,货币供给完全是内生的。把前面讨论的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条件考虑进来,即
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基于资产抵押,从而要求稳定的资产负债率,由于货币数量联系到收
入流量,从而稳定的资产负债率必然导致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和稳定的资本产出比率
(资本收入比率)。
这样,在上述模型中,货币部门的稳定状态或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条件就可以表述为,
银行存款对股票的比率不变和家庭储蓄中银行存款对购买股票的比例不变,即:
ΔD/D=ΔE/E
这一条件暗含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率是不变的,资本存量对收入
流量的比率也是不变的。在这里,如果假设股票的收益率等于利息率,则可以与前面所阐述
的不包括货币部门的基本模型相一致,换句话说,当加入货币部门后,上述收入-支出模型
稳定状态的条件要包含货币均衡的条件,这种货币均衡的条件或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条件
在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变和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这种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要求储蓄
中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的比例不变和商业银行的准备率不变。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由于“企
业的资产负债表只是倒转过来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货币部门的均衡必定意味着企业
按货币量值进行成本收益计算的实际部门的均衡。
在上述稳定状态增长条件下,可以得到这一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条件,即企业的资
产负债率是不变的,换句话说,就是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与可抵押资产价值的增长是同比例
的,即资本与货币是同比例增长的,这是模型中最重要的关系。这种货币与资本的同比例增
长与前面所讨论的有效需求的比例关系共同构成这一模型稳定性的基础。
在上述模型中,由于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和全部货币都用于收入流量的交易,从而收
入流量的增长率(或名义增长率)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一一对应的。这样,我们就可以
从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因素来讨论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而上述模型的基本特征是内生的货

82
币供给,从而可以表明名义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将是内生的。虽然上述模型是非常简化的,但
借助这种简化的模型可以表明一些极为重要的命题。
(1) 在上述模型中,不考虑商业银行的资产抵押,则决定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只有两个
因素,商业银行的准备率和储蓄在银行存款与购买股票之间划分的比例。由此可以得到这样
一个命题,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必然联系到商业银行准备率的变动或银行存款对股票价值比率
的变动,假设商业银行的准备率不变,则经济增长率的变动来自于家庭储蓄在银行存款与购
买股票之间划分的比例,即当家庭把更多的储蓄用于银行存款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经济
增长率将提高,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必然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在上述
模型的假设条件下,高经济增长率必然会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从而会导致货币金融体
系的不稳定。
(2) 由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必然伴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从而经济增长率的变
动取决于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如果商业银行的贷款完全取决于资产抵押,更明确地讲,如
果银行贷款对可抵押资产(在上述模型中为股票价值)的比例不变,在假设商业银行准备率
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率将保持稳定,由此可以推论,商业银行的贷款越是不依赖于资产
抵押,则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越不稳定。由此还可以推论出,如果商业银行的贷款不依
赖于资产抵押,则在经济波动中企业的亏损将被转嫁到银行而导致货币金融体系的破坏乃至
崩溃。
(3)银行贷款对资产存量的比率不变,则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只取决于商业银行准备率
的变动(这一点对于说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政府的财政政策是重要的)。但在某些假设
条件下,商业银行准备率的变动不仅会改变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而且会影响货币金融
体系的稳定性。

四、稳定状态比较
利用上述模型,我们可以讨论经济增长率或名义GDP增长率的决定与变动。显然,这一
模型中经济增长率完全取决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1 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则取决于模型
中的几个关键变量,假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比率不变,则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
和家庭的资产选择和总储蓄在银行存款和股票投资中的比例,而这一比例也同时决定了企业
的资产负债率。
按照前面的分析,假设储蓄率是给定的,则储蓄中银行存款与购买股票的比例将决定货
币供应量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银行存款在储蓄中的比例越低,则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越低,
经济增长率越低,反之,银行存款在储蓄中的比例越高,则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越高。

1
从前面对内生的货币供给的说明可以表明,只有商业银行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需要提到的是,家庭购买
股票,企业用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投资并转化为收入,当然还可以再购买股票和投资,这一过程虽然可能
使GDP的增长率发生变动,但并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而这一点可以从货币的定义中得到,即只有储蓄存款
可以增加统计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而上述购买股票和投资过程的变动在统计上只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当我们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可以把这一问题排除掉。

83
由于这一比率在模型中同时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而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越高,企
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名义GDP增长率取决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则取决于家庭的资产选择,即储蓄中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的比例,而
这一比例又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应,由此可以推论出一个比较静态命题,一国GDP的名
义增长率联系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的结构,即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的
比例。
上述讨论似乎可以和某些经验事实相联系,比如,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3%左右,
而美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0%,而东亚国家的名义增长率较高,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
较高。当然,这种比较静态分析需要一些其他的假设,如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相同等,但
这种货币金融结构对于解释各国资本产出比率的差异以及储蓄率的差异是有用的。比如欧美
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低,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低,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高,其资产负债率
也高,但这种比喻是不严格的,因为这些国家的储蓄率是不同的。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当储
蓄率联系到内生的货币供给,而不是与时间偏好和资本的生产力相联系,这种储蓄率将不是
外生的,而是内生的,主流经济学的增长模型把储蓄率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外生变量是
大有疑问的。
我们这里并不把注意力放在储蓄率所决定的比较静态上,而是要讨论模型的稳定性问
题,即由卡尔多的程式化事实所表示的,为什么会产生稳定的增长率。我们在前面用有效需
求问题证明了这一模型稳定性的存在,这里则可以通过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表明这
一命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推论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必然会导致企业资产负
债率或金融结构的变动,这一点直接联系到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给定最初的储蓄率和银
行存款在储蓄中的比例,这将决定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必然联系
到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首先要求改变金融结构,即银行存款在储蓄中的
比例,同时也改变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和股票筹资的比例,当然也同时改变了企业的资产负
债率。这样,当经济增长率提高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将提高,而资产负债率提高就会导
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上述命题对于表明经济波动和周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金融不稳定实际上包含着金融稳
定性的条件。假设利息率不变,则当货币供应量、名义增长率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时,
除非商业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和降低经济增长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不可能下降的,而这
又会导致企业的亏损和破产。而一旦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了,要保持企业的赢利又必须进
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于银行来讲,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时,商
业银行要使企业还款就只有进一步增加对企业的贷款,这必然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
率,而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又要求银行增加更多的贷款,从而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只有
不断地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到某种程度时(比如70%),商业

84
银行一旦减少货币供给,企业的亏损就将导致商业银行坏帐的增加和破产的风险,而商业银
行如果为了防止坏帐增加而进一步增加贷款,又只能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的风险。
上述命题的经验意义是非常突出的,就东亚国家——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它们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都伴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我国1984-1988和1991-1996年的
名义GDP的高速增长也伴随者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必然
导致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一旦商业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或名义GDP的增长率下降,商业
银行将面临大量的坏帐,由此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如前所述,如果经济衰退只是企业的破产并不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而由于企业的资
产负债率过高,一旦企业破产而造成商业银行的倒闭,就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缩减,
乃至信用体系的崩溃,由此产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就
是由于商业银行的破产,日本在经历了60-80年代的高速增长后在90年代停滞不前,其根本
原因在于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使商业银行出现过多的坏帐,而清理这些坏帐只能是商业银
行的破产,而商业银行一旦破产又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由此造成两难困境,政府的宏
观调控只是在维持商业银行不破产,而这种维持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坏帐过多的处
境,从而无法使商业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使经济走出困境。东南亚国家的情况与日本是类
似的,如何减少商业银行的坏帐和调整目前的货币金融体系是亚洲国家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五、利息率与货币的供求
现在,我们在模型中加入利息率来讨论上述模型中的稳定性和调整问题。在上述的简单
模型中,利息率的变动将能够有效地调节货币金融体系的均衡。
假设家庭对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的资产选择取决于二者的收益率,股票的收益率取决于
企业的利润Ei,银行存款的收益是利息率i,不考虑风险,在均衡时股票与银行存款的收益
率是相等的,即Ei = i,从而商业银行利率的变动(或股票收益率的变动)将改变人们对两
种资产的选择,即当利率提高时,人们将把更多的储蓄用于银行存款和减少股票的购买,反
之,当利率下降时,银行存款将减少。
由于银行存款构成商业银行的可贷基金,如果假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比率不变,则利息
率的变动将决定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是利息率的正函数。再来看货币
需求,假设不存在消费信贷,则对商业银行贷款的需求只有投资,如果投资与利息率是负相
关的,则货币需求与利息率也是负相关的。这样,我们可以得到货币的供求曲线,如图所示:
i
Ms

Md
M

85
在这一货币的供求均衡模型中,利息率的变动只是商业银行调节的,即商业银行根据储
蓄存款的货币供给和企业投资的货币需求是否相等来调节利率,通过利率的变动使货币的供
求相等。这种利率的调节将使上述模型达到均衡。
让我们来考虑上述模型中的均衡调整。比如人们突然改变了原有的储蓄在银行存款和购
买股票比例的划分,把更多的储蓄用于银行存款,由于存款的增加使货币供给曲线右移,利
息率下降,由此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投资的增加,投资的增加使企业的利润增加,而利
润的增加又使货币需求曲线右移,这又使投资和利润进一步增加。但当利润增加时,会使股
票的收益率提高,股票收益率的提高会使人们把更多的储蓄用于购买股票,由此引起商业银
行可贷基金的减少,这就会使商业银行提高利率,利率的提高将使上述过程向相反的方向变
动,即利率的提高使货币供给和投资减少,收入和利润下降,由此使经济恢复到均衡或围绕
着均衡点波动。

第三节 对经济周期中一些经验事实的说明
以上我们分别从GDP的统计变量的变动和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两个方面对经济的周期
性波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际上,这两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GDP的统计变量只是整个货
币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两个方面用一个货币的“投入-产出”模型
或货币周转模型来表明经济的周期性变动。但需要强调的是,由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所表
明的有效需求问题是经济波动的核心问题,因为它表明企业的生产目的和货币的成本收益计
算,作为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也是企业,它也受到有效需求的约束,比如商业银行在
经济周期的上升时期通过减少准备金来扩大货币供应量也是竞争的驱使。比如在经济周期
中,整个货币金融体系或全体商业银行把货币发多了,一定会导致商业银行的破产,但对于
某个商业银行来讲,如果它在经济的上升阶段不扩大贷款,那么竞争将使它在经济上升时期
就被淘汰或被兼并,当然,企业也是如此,它不可能在经济上升的时期不扩大投资,否则就
会在竞争中失败。由此是否可以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整个竞争游戏的一部分,企业不仅
要在产品市场上通过技术创新相互竞争,而且要应对宏观变量所决定的经济周期,许多的大
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都设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如首席经济学家),
关注宏观经济的走势,我们前面所批评的目前经济学以资产组合为基础的投资理论的错误也
在于完全排除了宏观变量。 1 但在目前主流宏观经济学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体系中,这种经

1
举一个例子,比如房地产投资,由于土地(作为资本的主要部分)的价格在长期一直是上升的,如果你拿
自己的钱投资房地产可以说没有风险,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这种做法只能是“吃利息”,它必须借入大
量资金与别人竞争,但这样做在经济周期中就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那它是不是要保留大量的资金以防万
一呢?当然不行,这会使它在竞争中失败,有效的做法竟然和炒股票差不多,即在经济的上升阶段,它不
需要留有如何现金反而要大量举债,因为这个阶段土地的价格是上升的,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也可以使它轻
易的获得资金,但在经济周期开始下降的阶段,它必须把房子卖掉和收回资金,以等待其它地产商破产进
行兼并收购。在1995-1996年我国宏观经济高涨时,曾出现了一个显赫一时的“郑州亚细亚”,但这个企
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破产了,原因是它把大量的资金投入了北京的地产,当1996年经济紧缩时导致了资金

86
济波动和周期几乎是无法研究的。现在,我们以美国的经验数据为基础, 1 对前面经济周期
波动模型中的一些关键的变量和它们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进行分析。

一、产出与就业的变动
经济周期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产出和就业的变动,当然还有价格水平的变动,但如果
我们采用名义GDP来表示产出的波动,即把二者加在一起,则经济波动的幅度要明显大于实
际GDP的波动。伴随着GDP的波动,出现生产过剩、大量工人失业和大批企业的破产,这种经
济周期中的严重问题是经济学必须回答的。
在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中,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中的许多比例关系在经济周期中都
呈规则性的变化,其中几个关键的比例关系是:产出-资本比率(Y/K)和投资-产出比率(I
/Y),工资收入比率(W/Y)和工资-资本比率(W/K),这些比率在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
长期增长中是稳定的,但在经济周期中是波动的,其中投资率(I/Y)的变动可以作为这些
比率变动的起因。在美国经济中,稳定状态的投资率在10%左右,在经济高涨和衰退的周期
波动中一般在5%-25%之间变动,这种投资的变动必然使其它的比例产生变动。首先,这种投
资的变动必然引起GDP增长率的变动,同时使GDP各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如在经济上升时期,
由投资的累积性增长所带来的储蓄率的提高,利润也随之增加,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例下降。
这种投资的增加使资本存量价值增加,这表现在资本产出比率的提高上,同时,由于资本存
量价值的上升,使GDP中折旧和利息的比重提高。如前面对有效需求的分析所表明的,当过
高的资产值和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例下降到一定程度,则必然引起(工人的)对产品的消费
支出小于企业成本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从而导致生产过剩,而企业的亏损和破产则使失业
增加。反之,在经济衰退时,由于经济危机中大量企业的破产或被兼并,资本存量的价值大
幅度下降,同时投资也大幅度下降,从而使上述比例向相反的方向变动。
在经济周期的经验中,最能表明上述比例周期性变动的是经济统计中价格指数的变动。
根据美国的经济周期的长期统计资料的经验(这里先排除30年代大萧条时的特殊情况),可
以对价格指数变动的规律性进行如下的归纳。在经验统计中,消费品物价指数(CPI)的变
动一般在5%左右,因为消费支出的变动是比较小的,表明资本品价格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PPI)的变动则远超过消费品物价指数的变动,大约在10%左右,因为投资的波动要远大于
消费的变动。在经济周期中波动幅度最大的是资本存量价值,即由投资和利润的变动会引起
资本存量价值的更大变动,我们可以采用房地产价格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来表示资本存量价
值的变动。根据经验,房地产价格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大约为20%,因为资本价值或投资主

链条的断裂,但如果它能再坚持两年等到1998年的北京地价大幅度上升,那就不知道要挣多少钱。这样的
例子在实际中笔笔皆是。
1
关于经济周期的经验统计方面的数据和分析可参见:熊彼特(1939年)《经济周期》,哈博勒(1956年)
《繁荣与萧条》,刘易斯(1979年)《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靳卫萍在她的博士论文《美国的经济增长
与经济波动》中,完全采用本书的分析,对美国1900年至今的统计资料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分析,特别是
以前的经济周期研究中被忽视的货币金融领域的统计分析,构成本书理论分析的重要经验检验。

87
要表现在房地产中,经济高涨往往随着房地产投资的高涨而上升,经济危机时则是地价大幅
度下跌。另一个指标是股票价格指数的大幅波动,在经济周期中,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大约
在30%左右,因为表明资产价格的股票价格取决于人们对利润和资产值提高的预期,从而在
经济周期中比比表示实际资产值变动的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幅度更大。上述经验统计中表明消
费品、资本品和资本存量的四个关键指数的变动,已经能够充分表明国民收入统计变量中的
主要比例关系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发生规则的周期性比例变动。

二、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几个关键指标
如上所述,作为货币量值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统计指标的变动必然联系到内生的货币金
融体系的变动。在前面阐述的内生的货币金融体系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取决于储蓄率的变
化和储蓄在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之间比例的变化,由于储蓄率的变化可以通过前面表明的国
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的变化来表示,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的比例可以采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来表示。这样,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的两个最关键的指标上,商业
银行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和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在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
在长期,美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大约稳定在10%左右,在经济的周期性变动中表现
出大幅度的波动,其幅度在5%-20%之间, 1 这种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幅度足以影响货币供应量
的变动,而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这种准备金比率的变动保持高度的相关性。另一个关键
的指标是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在长期,美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0%左右,但在经
济高涨时会上升到50%以上,而在经济衰退后回复到40%的水平,即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变化
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经济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这样,我们就可以表明前面理论模型的分
析与实际金融体系在经济周期中的运行是一致的。
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联系和表明货币金融体系变动的另一个指标是利率,统计资料
证明,利率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保持着基本同步的变动,即利率在经济高涨时上升和在经
济萧条期降低,只是在经济危机爆发时达到最高点,这种利率的变动表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
供求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动,在危机发生时所产生的对货币需求的急剧上升和商业银行减少贷
款,必然导致利率的大幅度上扬,这这种货币供求与利率的关系和经济周期的变动是高度吻
合的。
现在,我们来简单地解释美国1929年严重经济危机的超常规变化。自美国1913年中央银
行成立后,货币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商业银行的大规模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扩张,使
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商业银行的全部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从1913年中央银行成立
前的40%下降到接近20%,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1920年的不到40%上升到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
超过60%,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名义GDP增长率从1920年的3%逐步上升,从
1921-1929年危机前的平均增长率达到7%,1927-1929年的3年中都超过10%,表示资产价格的

1
参见宁咏《内生的货币供给:理论与经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88
股票价格道·琼斯指数从1921-1929年上升了10多倍,由此在929年随着纽约股市暴跌而引发
的银行破产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

三、经济周期与技术变动
受主流新古典理论研究方法的影响,许多对经济波动的解释都集中在技术分析上,把经
济周期与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变动联系起来。就经济周期中的技术变动来讲,似乎很容易得
到经验支持,如在经济的上升期,我们很容易找到与技术进步相一致的统计资料,如美国经
济在20年代钢铁、机械(包括汽车)和住房三大支柱产业的高速增长、美国90年代的新技术
革命,日本在60-90年代的重化产业和电子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找到在经济衰退期技
术发展缓慢的经验证据,如美国在70年代技术发展相对停滞,日本在进入90年代后的科学技
术发展没有搭上新技术革命的快车、等等,这些都可以在统计数据中根据GDP增长率的变化
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得到证实。
这种根据统计数据从技术角度对经济波动的分析可以说是本末倒置的,不是技术变动决
定经济波动,而是经济波动或经济周期决定那些统计数据的变动,因为无论是经济增长率、
还是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和测算都是采用货币量值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数据,而这些数据并
不表示技术关系。反过来,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投资的增长必然使GDP的增长率提
高,而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只是国民收入核算统计中的GDP对劳动数量的比率,从而在增长率
提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肯定是提高的。由于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总
是会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并会使某些产业快速增长,但我们决不能把统计数据所表明的经
济波动归之于技术的变动。
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从某种角度讲是偶然的或不规则的,但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生
产却受到有效需求和经济周期的驱使而具有一定的规则性,或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相联系,
因为市场经济是为利润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的变化决定着对产品的需
求。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中有一种产品周期理论,即一种新产品从诞生到衰落要经历研
发、推广、扩张和衰落四个阶段,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被许多人采用统计资料给予了证实。
由于对产品周期的统计检验所使用的统计资料就是我们上面讨论经济周期问题时用货币表
示的数据,从而这里可以借用产品周期的分析来表明新技术和产品的使用与经济周期的关
系。
在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由于衰退时企业的破产使资产值大幅度下降,从而使企业从亏
损转为赢利,这又使就业开始回生而增加了消费品的需求,代表原有的技术的机器设备得以
充分运转并使原有的产品顺利销售,随着投资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采用以前研发
的新技术更换设备和产品并开创新的产品生产领域或行业,需求的增长使这种新产品的推广
得以进行,新产品和行业(产业)的出现必然会取代旧产品和行业,而在经济周期的高涨阶
段,投资的大规模增加使这种产品和行业的升级换代得以进行,并使这些企业获得高额的利
润,高额的利润和竞争也使企业能够投入资金研发更新的产品。但是,正是这种对新产品和
新兴产业的高投资和高利润导致了下一轮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衰退,因为在经济高涨阶

89
段,资产值已经很高,对新产品的高投资所以能获得高利润是因为收入的提高使富人有更多
的钱去买新产品,从而使新产品和新的行业保持较高的价格和利润,但工资水平却是相对下
降的,当在利润的刺激下按照很高的资产价格向这些行业(产品)投资时,一旦转化为消费
品的生产能力将必然会遇到需求问题。可以这么说,当国民经济的主要消费行业出现大规模
投资时就可以预言,这些投资在转化为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后必然会买不出去或出现需求不
足,因为大规模的投资一定是高额利润的驱使,而利润高必然意味着工资低,这就必然导致
有效需求的不足。在实际的经济周期中,这种针对新产品的投资往往很快就遇到了经济衰退,
只有在经济危机导致的企业破产和资产值大幅度下降之后,上一期经济高涨阶段投资的新产
品的生产能力才能得以利用,这是由经济周期中有效需求的变动所决定的。
上述对产品创新和技术扩散与经济周期关系的说明,尚需要更为严格的统计经验,或者
说目前还只是一个假说,但当经济学家采用国民收入核算的货币统计来研究这一问题时,实
际上已经把这个问题与经济周期的分析联系在一起了,因为这些统计资料并不代表技术,而
只是联系到有效需求和经济周期。
与上面对有效需求和经济周期的分析相联系,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经常采用“资本密
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
型行业,并采用上述概念来说明现实中的技术选择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当然,这里决不
想否定新古典理论关于技术选择的基本原理,产品的生产当然有使用机器和不使用机器之
分,但当经济学家采用现实的统计资料来说明这些原理的应用时就出现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因为实际中的货币量值表示的资本劳动比率与技术上的资本劳动比率完全无关,而只是表示
有效需求问题,这一点从上面对有效需求的分析可以得到清楚的说明。假设劳动力数量不变,
则资本密集型产品只是意味着过低的工资对资本的比率(W/K),如前面对有效需求的分析
所表明的,这种过低的工资对资本的比率必然意味着工人用工资根本买不起这种资本密集型
产品,从而必然使生产这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企业破产而使其资产贬值,从而成为劳动密集
型产品而为工人所购买,这一点只要对现实稍加观察就可以得到,是不是原来所有的号称资
本密集型的产品在进入工人或老百姓的家庭时都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呢? 1 这种资本密集
型产品只能说是刚刚出现后由富人购买和消费的新产品,而不能根据统计就说成是资本密集
型的。 2 可以说,这种资本密集型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转变正是随着经济周期完成的。
采用上面的分析可以有效地说明“列昂剔夫悖论”。列昂剔夫根据经验统计资料表明,
美国作为世界上资本劳动比率最高的国家,其出口的产品竟然是劳动密集型的,这与新古典
的贸易理论完全相背。对于列昂剔夫悖论,经济学家采用技术分析对其给予了多种解释,其
中的一种解释是,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包含着更多的“人力资本”,即美国的高工资
来自与高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可以用统计资料证实。这种解释

1
一个显见的例子是光盘,在90年代初期,这种光盘号称是采用激光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当然是资本密集
型的了,但现在只买几元钱一张,肯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2
目前国内的IT产业所以是资本密集型的,可能就是因为在北京的中关村高价购买的办公楼,因为这些公
司的计算机根本就不值钱。

90
不仅存在着资本和劳动概念上的混乱,而且所进行的统计检验只是一种循环推论,因为假设
劳动力数量不变,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定义在统计中就是工资对资本的比率(W/K和L/K),
只要资本产出比率不变(这是美国的经验事实),则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工资资本比率的提
高是一回事,根本不能证实是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生产率提高。用有效需求来解释列昂剔夫
悖论却是再简单不过了,这种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在美国这个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最高的国
家一般工人都买不起,那又能期待哪个国家能进口和消费得起这种资本密集型产品呢?
反过来,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中出现了与列昂剔夫悖论相反的悖论,即由经验所表
明的,发展中国家根本不管新古典的技术选择原理,总是在引进那些资本密集型的技术,难
道它们就不懂得资源配置原理或不怕造成技术性失业吗?当然不是,因为为了竞争只能引进
新技术,而这种新技术当然不是由货币数据表示的资本密集型技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资产
值和工资比例的变动会调节这种新技术的成本和需求,从而根本不会造成失业和资源配制失
效,而新技术的使用只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主流经济学的这类研究许多都犯有上述分析中的错误,因为他们要研究现实中由统计数
据表示的问题,实际上,这种错误并不在于他们错误地使用了统计数据,而在于错误地把这
些问题误认为是技术关系上的问题,可以说,就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技术问题来讲,目前并
不存在这类技术上的统计数据,而目前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数据所表示的问题却是新古典理
论无能为力的。

91
第七章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的《通论》1936 年发表后在经济学界引起极大的震动,这种震动联系到 1929 年


美国暴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和整个 30 年代西方世界的大萧条,凯恩斯的理论和政府干预经济
的政策建议无疑为恐慌的政府官员们开出了一剂药方。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战后被西
方国家普遍接受,在 60 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使凯恩斯主义达到了顶峰。这
种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充分体现在财政政策上,主要西方国家的财政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并联系到“冷战”使国债的发行大量增加,同时,中央银行开始
采用货币政策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在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教科书中,这种“逆周
期而行”的宏观经济政策被作为公认的真理。但好景不长,随着 70 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和美
国严重的经济衰退,西方国家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地应用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但这些政策却完全失效了,结果是导致了整个 70 年代西方国家严重的“滞涨”,超过 10%的
高失业率在西方国家 1825 年之后的历史上仅次于 30 年代的大萧条。这种滞涨导致了凯恩斯
主义的破产,自里根和撒切尔在 80 年代初上台后,开始采用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这种经
济自由主义的政策竟然奇迹般的生效了,它使西方国家在 80 年代中期摆脱了困扰 10 年之久
的滞涨。
然而,在主流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这种凯恩斯主义的失败和西方国家 80 年代如何摆
脱了困境却从来没有被真正说明过,而且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使新凯恩斯主义的教科书可
以不再考虑 70 年代经济学界中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在理论和政策上的激烈争论,反正生
产函数的基本原理已经告诉你了,政府要采用什么政策可以根据实际中的工资刚性和货币幻
觉所决定的各种各样的菲利普斯曲线去自己选择吧。格林斯番对此是心领神会的,即只能按
经验办事,他主持的美联储在 90 年代根据美国长期 3%的增长率经验,采用了紧缩性的货币
政策来抑制美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美国 90 年代高科技发展的奇迹,并使美国经济从 1996
年开始破天荒地出现了财政赢余。但是,当美国经济在 2000 年进入衰退时,格林斯番依然
按经验办事,既然在高增长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降低增长率,那么在衰退时为什么不能降
低利率来使经济复苏呢?美国政府自 2000 年经济衰退时采用了大规模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如利率从 6%降到了在美国历史上少见的 1.5%的水平,但是这种凯恩斯主义的
政策也造成了伴随着高失业和高赤字的美国经济长达 6 年的衰退,至今尚未复苏。这种凯恩
斯主义的政策在日本 1989 年经济衰退后被用到了极至,利率下降到 0 的水平,政府公债对
GDP 的比率已经超过了 200%,并且中央银行用准备金购买商业银行的股票而不至其破产,这
导致了日本经济长达 16 年的停滞,而且至今尚未有复苏的迹象。这种凯恩斯主义政策带来
的恶果难道还不值得人们反思吗?
可以说,这种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实际中根本就不存在成功
的经验,而只要失败的教训,因为这种理论错了,所有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上的政策恰恰是

92
“逆经济周期”而行的,即完全是与经济周期的调整相背的。作为凯恩斯主义政策成功经验
的案例只有美国 30 年代的“新政”和 60 年代美国和西方国家高增长的经验,但是,美国
30 年代的“新政”却是导致了美国经济的长期萧条,只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得以
走出低谷,而 60 年代“冷战”时期财政扩张带来的增长率提高,正是导致 70 年代经济衰退
的主要原因。这种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是需要认真讨论的。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与滞涨

一、总量生产函数与“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
关于总量生产函数的错误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了分析,而这种总量生产函数却是目前主
流宏观经济学就业理论和政策的基础。按照总量生产函数,在经济中存在着由生产函数所决
定的实际 GDP,这种实际 GDP 与就业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当经济衰退而使实际 GDP 增长率
下降产生失业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总支出或总需求,从而使
实际 GDP 的增长率提高而增加就业,教科书中的 45°线的收入-支出模型和 IS-LM 模型正是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由“奥肯定律”通过对美国 70 年代前的经验归纳所表示的实际 GDP
与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似乎是对这种总量生产函数理论的证实。
然而,在 70 年代按照这种理论而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政策之后,总支出的增加并没
有带来就业的增加,反而使失业更为严重,总需求的增加只是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由此使宏观经济学和政策的研究转向了通货膨胀、就业和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分析,
这种分析的主要工具是菲利普斯曲线。1962 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 100 年的经验资料的统
计分析得出,工资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这是经济周期中最普遍的经
验,即在经济高涨时工资率和就业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时则随着失业的增加而使工资率下降。
这种菲利普斯曲线被主流经济学用于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分析,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
由总支出增加所带来的名义 GDP 的增长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实际 GDP 的增长和通货膨胀,
各种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二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由于厂商和工人在劳动市场上要按照实际
变量行事,所以除非存在货币幻觉,名义 GDP 的增长只能导致通货膨胀,但在劳动市场和商
品及货币市场存在工资、价格和利率刚性的条件下,则存在着通过通货膨胀或货币幻觉来消
除各种刚性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影响实际变量的产出与就业,由此构成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
义及理性预期学派之间的争论。
关于主流经济学这种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划分的“两分法”和其错误的劳动市场理论,
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了分析而不再重复,这里所要指出的是,即使按照主流经济学实际 GDP
和价格水平的区分,美国 70 年代实际 GDP 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也与奥肯定律的统计分析相差
甚远,即超过 10%的失业率与依然保持在 1%左右的实际 GDP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打破了奥肯定
律,换句话说,在美国 70 年代的经验中,即使只考虑实际 GDP,那么当实际 GDP 每下降一

93
个百分点,失业的增加是越来越多的,这足以表明生产函数理论的错误,因为只有改变生产
函数才能得到与 70 年代实际 GDP 和失业统计相一致的关系。这种情况和我国 1998 年以来的
情况是类似的,即从 1998 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 8%左右的实际 GDP 增长率,但所能
增加的就业越来越少或失业率越来越高,而这一点对于表明“实物”生产的生产函数应该是
不能存在的。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经济学家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其最主要的解释是,在实
际 GDP 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失业之所以增加,是因为采用了资本密集型的技术造成的(即过
高的资本劳动比率 K/L)
,但这种解释犯有逻辑性的错误,即在表示资本密集型技术统计中
的资本(K)完全是以名义量值计算的,因而不能用于说明生产函数中纯粹的实际量值之间
的关系。
上述分析可以充分表明主流经济学采用生产函数和“两分法”分析所带来的严重问题,
因为这些国民收入统计变量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不清楚的或根本就不知道的,而且人们不可
能从国民收入的统计中得到技术上的生产函数和这种生产函数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
得到表明国民经济技术上的“潜在”的实际 GDP 增长率或能够保持充分就业的实际 GDP 增长
率,这使政府的决策者们根本无法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各种各样的菲利普斯曲线中进行选
择,而且要同时应对失业和通货膨胀,主流宏观经济学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必然使宏观经济政
策的选择成为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表明,市场经济中的就业问题是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这种有
效需求取决于企业以货币量值为基础的成本收益计算和与之相应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各
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与生产函数和实际 GDP 完全无关。实际上,主流经济学的所有统
计分析所使用的也只是货币量值的变量,如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美国和英国经济的周期性变动是相当规则的,物价水平也随着经济
周期而波动,在长期则保持基本稳定或不变,而且除 30 年代的大萧条外波动的幅度不大,
这使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按照实际 GDP 所做的统计分析与按照名义 GDP 的分析基本相同,比
如美国长期增长率为 3%的分析,奥肯定律的统计分析,特别是主流经济学中轻微的通货膨
胀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统计检验,都表明了这种名义 GDP 和就业之间的相关性。
现在,我们完全抛弃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和实际 GDP,它们在实际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按照前面对有效需求的分析,采用名义 GDP 和国民收入核算统计中的其它货币变量来讨论与
就业的关系,为了与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相对比,我们把这种名义 GDP 与劳动(就业)之
间的关系称为“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当然,这种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与技术上的生产函
数是完全无关的。
这个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可以直接从企业的货币的成本收益计算中得到,如前面的分析
所表明的,企业所投入的并不是劳动,而是货币工资,虽然劳动数量或就业影响产出,但企
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所考虑只是货币工资成本。这样,我们把生产函数改写为: Y=aK+Lw,其中,
a为系数,表示折旧和利息成本,K为资本存量价值,w为工资率,这个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

94
就是企业的成本函数。 1
这种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所表示的企业的成本函数完全不取决于技术,企业的短期成本
曲线完全是由货币值来表示的。借用马歇尔的短期分析,企业的短期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
成本构成,但在这里,成本曲线完全取决于货币成本而与技术无关,即成本曲线的形状只是
企业的货币支出而不联系到如何实物的投入与产出的变动。固定成本由折旧和利息组成,可
变成本由工资构成,其成本曲线或总供给曲线如图所示:

Y
Y
TC
Y=aK+Lw

AC
Lw

FC
aK

0 L

图 7.1
在短期,固定成本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其位置取决于企业的资本存量价值,如果企业的
资本存量价值增加了,成本曲线将向上移动。可变成本由工资决定,向上倾斜的可变成本曲
线来自于劳动的增加使工资总量增加,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工资率,工资率的提高将
使可变成本曲线向左倾斜。
从前面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重新表述中更容易理解这种生产函数的性质。在主流经济学
中,总供给完全取决于实物生产函数的投入产出关系,这是与总需求分析所采用的总支出或
货币支出不协调的。而在我们的分析中,总供给只是企业的货币成本函数而不联系到技术上
的投入产出关系,这使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都是采用货币量值而与实物无关。
采用货币量值生产函数可以使我们在名义 GDP 与就业之间建立联系。给定工资率,如
果假设固定成本与工资的比例处于稳定状态,则可以得到产出与就业的关系,即就业与产出
为一条直线,该直线的位置取决于货币工资率和工资与固定成本的比例。如图所示:

1
这个“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联系到凯恩斯所采用的“工资单位”,即总产出的计量也联系到“货币工资
单位”,或者说,总产出的计量和意义就在于存在着货币工资单位。

95
Y
Y 名义 GDP

O L L

W
W

图 7.2
与工资率所决定的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相对应的是收入支出模型,在特殊假设下即可以
成为 45°线模型。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结论,即给出劳动量,可以
得到充分就业的 GDP,充分就业的 GDP 等于货币工资率乘以劳动量,再乘以工资与总支出之
比的倒数。当利息率和折旧率给定时,则可以决定稳定状态的增长率,此时工资与固定成本
或资本存量之比为一稳定的数值。如果在上述模型中假设货币工资率不变(刚性工资),则
给定总支出或总需求,将决定短期的就业量和产出或名义 GDP。然而,在实际的经济周期中,
工资率和企业的固定成本都是变动的,其变动的规律我们前面分析经济周期时已经表明过
了。因此,除非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得到主流经济学的 45°线模型,即就业量与名
义 GDP 不会成稳定的比例。
这个“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实际上是非常简单和容易理解的。给定名义 GDP,那么会
有多少劳动就业呢?这当然取决于名义 GDP 中有多少用于发工资和工资率水平。举个例子,
按照我国的名义 GDP 总量,名义 GDP 如果增长 8%,则大致每年新增 10000 亿,那么会带来
多少新增的就业呢?这当然取决于 10000 中有多少用于发工资和工资率。不考虑国家财政,
新增的就业量取决于投资中用于固定资产(土地)投资和增加工资的比例。如果假设这个比
例不变,同时工资率也按照 8%增长,则新增的就业为 0,而如果企业把更多的投资用于房地
产或工资率上升的幅度超过 8%,则会导致在职工人的失业。

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与滞涨
采用上述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可以更清楚地讨论滞涨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所带来的恶
果。首先,我们重新定义“滞涨”,滞涨是名义 GDP 增长率与就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当然,
这里负相关的含义包括随着名义 GDP 增长率的提高使增加的就业越来越少(即就业增长率与
经济增长率的二阶导数小于 0),由于存在着经济周期,因此需要区分正常的或经济周期中
的名义 GDP 增长率与就业之间的相关性和非正常情况下的“滞涨”,如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所导致的滞涨。
在前面讨论由有效需求所导致的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时表明,经济衰退来自于经济周期中

96
经济上升时期的高投资所导致的资产值过高和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例下降,那么在经济衰退
时,采用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在前面讨论经济周期时表明了经济衰退时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过程,即随着企业的破产
而使过高的资产值下降,并同时调节收入分配的比例而使工资在 GDP 中的比例回升,从而使
经济走出衰退而复苏,当然,这一过程伴随着失业的增加。然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却
是朝着与这种能使经济复苏的过程完全相反的调节方向进行的,即通过财政支出的增加进一
步提高资产值,并把资产值的提高转化为企业的利润而使企业避免破产,而且这种财政政策
会使收入分配的比例进一步向利润倾斜而降低工资在 GDP 中的比重,其结果只能是导致滞
涨。
先来看政府采用扩大财政支出政策增加投资的结果,投资的增加可以提高当期的总需
求,从而增加企业的收入和工人就业,但是,在下一期则必然使企业的固定成本增加,如图
所示:

图 7.3
(图 7.3)与(图 7.2)完全相同,只是把企业的总成本曲线改为总供给曲线,以与主
流经济学教科书相对比。在第一期,给定企业的成本函数或总供给曲线 AS,政府总支出的
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到 AD´,这使企业的产出(GDP)和就业增加,但随着投资转化
为固定资本,企业的固定成本将向上移动,从 FC 上移到 FC´,总供给曲线也相应地移动到
AS´,这使就业(失业)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但是,与原来不同的是,资本存量价值或资
产值更高了,在图 7.3 的假设中,由于工资率不变,当就业(失业)不变时,工资在 GDP
中的比重将下降,这种更高的资产值和工资在 GDP 中的比重下降将使有效需求不足进一步恶
化,由此会导致失业的进一步增加。
在经济衰退时,失业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工资率的下降和工资总额的减少,从而使消费品
部门产生严重的生产过剩,在消费品根本没有需求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或财政投资必然转
向资本品部门,这会使已经过高的资本品部门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而当投资更多地用于资本
品部门时,当期的投资流量中利润的增长幅度将更大,这不仅使企业更难于破产,而且提供

97
了错误的信号,即政府财政投资的增加会带动企业投资的增加,但这种投资的增加和 GDP
的增加只会使下一期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更为严重,即导致严重的结构失调。
再来分析政府的消费支出。在经济衰退时,政府扩大消费支出(比如扩大军费开支)当
然可以提高总需求,而且不增加资产值,这不是很好吗?但问题是,这种政府消费支出的增
加虽然可以增加就业,但却不能提高工资率,从而不能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只是延缓
企业的破产和资产值与收入分配比例的调整。实际上,政府的消费支出总是用在最不该发展
的产业上,如购买军用产品就会提高军用品生产部门的利润和投资,同时,在工资率不可能
增长的情况下,会使这些部门的利润上升,从而引起收入分配的进一步恶化。
按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分析,由于低收入阶层有更高的消费倾向,那么能否通过转移
支付的方法来增加消费需求呢?这种转移支付的方法对于低收入阶层度过危机是有帮助的,
但对于解决有效需求问题却是无效的,和前面一样,这种收入再分配的政府支出并不能改变
资产值过高和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只会使企业延缓破产,从而延
缓经济的复苏。
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这种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能不能通过提高税率和增加税收来解
决呢?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中,根据政府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1 而建立了一种“平衡预算乘数”
理论,表明政府采用税收的方式增加支出可以提高总需求。但在我们前面对有效需求的分析
中,这种平衡预算乘数是不存在的,增加企业的税收将直接增加企业的“固定成本”而使总
供给曲线向上移动,这就造成更多的失业。增加对富人的征税行不行呢?比如提高所得税的
税率,其实结果与向企业征税是相同的,这必然会进入投资者的成本收益计算,即会使投资
减少。这种政府的税收和税率更不能采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逆周期而随意变动,因为
税率是企业(和个人)成本收益计算的一部分或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它怎么可以随着经济周
期而改变呢?比如企业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把税率作为给定的来计算成本收益的,当固定
资产投资刚完成税率就提高了,谁还敢再进行投资呢?供应学派就指责这种凯恩斯主义的税
收和收入再分配政策导致了富人和穷人都不干活儿了。
那么剩下的扩大政府支出的方法就是发行国债了,这种国债发行在主流经济学中一直被
作为财政政策来讨论,其理由是,主要国债不是由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就不会影响货币供应量。
但这种国债发行却是不折不扣的货币政策,国债不仅会增加货币供应量,而且是真正的外生
的货币供给,是导致美国 70 年代滞涨的重要原因。

三、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在讨论国债之前,我们先来分析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在前面所阐述的内生的货币供
给模型中,由于经济高涨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加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下降,当
企业破产时必然导致商业银行的破产,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减少而可能造成金融危机。这种金
融危机对市场经济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从而中央银行对货币金融体系的管理货币政策的调节
是重要的。但是,在经济衰退时,这种货币政策的调节并不是使商业银行不破产和进行“清
算”,以调整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只是

98
使企业和商业银行都不破产而不能消除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其作用将只能是延缓经济的复苏。
按照教科书中的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将通过降低利率、降
低法定准备金比率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货币供应量。然而,这种货币政策却是朝着加重
经济衰退的方向调节的。
前面对经济周期的经验分析中表明,在经济衰退时,利率会大幅度上扬,同时商业银行
也会收紧银根,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使企业和银行破产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种自动调
整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那么,中央银行采用降低利率的方法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利率的
下降一方面是降低了投资的成本,另一方面是使资产值大幅度提高,如果与扩张性的财政政
策相配合,将使投资和资产值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仅不能降低,而且可能继续
提高,这将使已经失衡的金融结构进一步恶化,这的经济周期的调整是极为不利的。中央银
行降低准备金的比率而扩大货币供应量也只能起到延缓经济复苏的作用,虽然货币供应量的
增加对于减轻金融危机的破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真正地对经济周期进行调整。
实际上,在一个内生货币供给的货币金融体系中,这种降低利率和准备金的货币政策所
能起到的增加货币供给的作用是有限的,试想,在经济衰退时,企业面临着严重亏损和破产,
而且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或极高,商业银行也面临着破产的威胁,即使法定准备金大幅度
下降而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哪个商业银行又敢把钱贷给企业呢?企业在全面产品
过剩的情况下又向哪个产业投资呢?可以举我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自 1997 年我国经
济开始衰退后,中央银行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把存款利率从 10%降到 2%以下,取消了商
业银行原来 12%的备付金,并把准备金比率从 11%降到 6%,其力度不可谓不大,如果按照教
科书中的货币乘数就将使货币供应量成倍增长,但实际结果如何呢?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不
仅没有上升,而且大幅度下降,原因很简单,商业银行怎么敢给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 70%且
严重亏损的企业贷款呢?无论利率和准备金比率下降多少,商业银行的贷款都可能收不回
来,由此形成商业银行的惜贷和存贷差的大幅度提高,这有些类似于“流动偏好陷阱”。
前面曾经提出,这种货币政策可以和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相配合,从而增加企业的盈
利而使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的贷款,这可能是使货币扩张政策得以实施的一个条件。但企业
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和由投资所带动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的泡沫必然使商业银行心有余悸,他
们一定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防止这种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而谨慎从事,这与美国 70 年代货
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和名义 GDP 的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 10%的经验是不相符的。我们需要
寻找商业银行能够如此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国债的发行。
哈耶克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说中讲过一段名言,通货膨胀肯定是中央银行过多发行货
币造成的,因为在商业银行发行货币的条件下,通货膨胀必然使商业银行破产。我们前面对
内生货币供给体系和经济周期的分析证实了哈耶克的说法,即当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贷款)
超过稳定状态的增长率时,商业银行一定会破产。但哈耶克说错了,通货膨胀并不是中央银

99
行把票子发多了,美国的中央银行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和能力把货币供应量提高到如此的地
步,是美国的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国债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并不是教科书中的中央银行的
“公开市场业务”,虽然与此有关。这里要说的是国债本身就是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供
给,是对内生的货币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破坏的外生的货币供给。上面说的“国债本身就是货
币供给”并不意味着国债就是货币,国债当然不是货币,但它可以通过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
创造货币。
我们在前面对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的分析中表明,制约这一体系货币供给的是资产抵
押,商业银行是以资产抵押进行贷款的,这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成为制约货币供给的重要因
素。国债的发行对这种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起什么作用呢?国债的发行
是以政府的信用做担保进行的,也就是说国债到期后政府肯定是会还的,那么这种国债必然
成为商业银行贷款的最好的抵押品,如果你用国债做抵押,商业银行可以闭着眼贷款,无论
商业银行贷多少款或发行多少货币,它都不会破产。正是这种国债进入了货币供给体系才导
致了美国 70 年代的严重的滞涨。美国的国债发行量从 1970 年占 GDP 的 50%到 1980 年时达
到了 120%,如此大量的国债不断地成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和贷款的抵押品,由此造成
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而银行和企业又都不会破产,这就一方面制造出大量的资产泡沫,
另一方面制造出更多的失业。这里最典型的是日本经济,日本政府在 1989 年经济衰退后把
国债占 GDP 的比重增加到了 200%,由此出现了奇怪的景象,日本企业高达 70%多的资产负债
率,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使商业银行存在着巨大坏帐,但商业银行竟然很少有破产的,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大股东不破产,企业也是难以破产的,可以说,只要政府以累积的比率
发行国债,日本的商业银行就不会破产,但这却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货币金融体系
已经严重混乱到难以治理的地步。
这种凯恩斯主义政策的错误可以从 80 年代经济复苏的过程得到说明,里根和撒切尔上
台后采用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即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支出,这种政策在最初的
1981-1982 年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大量企业、包括银行破产,失业率也随之上升,但从
1983 年开始,美国和英国经济竟然奇迹般地回升了,并逐渐走出了滞涨。美国 90 年代的高
科技奇迹是不是也和财政赤字大幅度减少有关呢?这里完全有理由说,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错
了,它根本就不存在成功的经验,由凯恩斯主义政策造成的 60 年代美国和西方国家经济的
高增长正是导致 70 年代严重衰退的原因。美国 30 年代的“新政”正是用财政取代银行,如
1935 年实行的“银行法”对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限制,这些政策可能延缓了金
融体系的恢复而造成长达多年的大萧条。

四、结构性失业
在美国 70 年代的滞涨中,出现了一种结构性失业的现象,一方面存在着大量失业的劳
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高新技术”行业和产业的需求扩张而使高级劳动力短缺并造成
这些行业的工资率上升。这种结构性失业被经济学家用来解释滞涨,即由于工资率的上升而

100
使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当总需求不变时会导致更多的失业。但是,这里要说明的是,这种
结构性失业并不是滞涨的原因,而是滞涨的结果。
首先需要表明的是,在市场经济中并不会存在类似于结构性失业这种技术性失业,而只
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前面的分析中提到过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是否会带来失业的
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经验中已经有很好的说明,从工业革命采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以来的
200 年中,机器替代劳动并使劳动生产率成倍的提高,但这并没有造成失业。为什么呢?因
为这是一个竞争的游戏,这个游戏把技术、机器和劳动都改成了货币符号,比如机器对劳动
的比率在这里叫(货币)资本对工资的比率,这样,无论技术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由有效需
求所决定的价值符号。比如,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高可以达到一个人养活 40 个人,而
美国的基本消费品的一半多是靠进口,是不是美国人都要失业了呢?当然不是,机器所替代
下来的劳动可以从事任何活动,比如电影产业、娱乐业和 NBA 等行业,但是所有的行业都要
被货币化而变成挣钱的游戏,如果你没有参加这个游戏,那么资本或货币资本就要把你拉进
这个游戏,即把你变成发工资的雇佣工人,然后资本家再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获取利润,这
种资本不仅使小农户和小手工业者完全破产而进入市场体系,而且要扩张到国外去获取利
润,当然,这个竞争的游戏要有新技术和进行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但创造游戏也是“劳动生
产率”。因此,这个市场经济体系并不会造成技术性失业,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只要
还有新的技术没有被应用,还有人没有被雇用,资本和竞争就会去开发,因为这可以创造利
润。
这样,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美国,在 70 年代出现了以前没有过的大规模结构性
失业,正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造成了市场的分割,这使失业工人被排挤在这个游戏之外。
在经济衰退期,过高的资产值和过低的工资导致了基本消费品产业的需求不足,而由政府的
财政货币政策所促动的投资、消费和名义 GDP 增长率的大幅度上升只能撇开基本消费品工业
和失业的工人,因为那里没有需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以在富人的圈子里循环,房地产业、
金融行业和号称高科技的新兴产业部门可以让富人们继续做游戏,失业的工人则被“边缘化”
了。但是,资产值越高和收入分配越向富人倾斜(或创造出新的富人或“中产阶级”),失业
的工人就越多。因此,这种结构性失业只是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
构的严重失衡,而这种严重结构失衡正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使过高的资产值对工资的比
率进一步上升所造成的。

第二节 资本原始积累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而只有失败的教训,这句话如果是针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来讲,应当加上限制词,即只是针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政府采用
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重要的,并取得了许多的成功,这是由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
况所决定的,这个特殊情况就是资本原始积累。

101
这里借用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一词是有特殊含义的,即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资本
并不是机器,而是支配劳动的货币,这里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市场化和
货币化过程,或者说是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轨过程。采用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一词所以是
贴切的,因为目前的发展经济学完全在主流经济学的实物经济基础上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
验和政策。比如,现在的发展经济学中资本积累是机器的增加,而金融深化则是提高机器的
使用效率,发展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的教条完全套用在发展中国家,告诉它们要发展劳动密
集型产业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重要的是实行贸易自由化
和金融国际化,这些完全是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抄下来的,是教科书原理的应用,而且不
考虑任何特殊的情况。可以说,发展经济学的那些原理已经被经验证明是失败的,是与取得
高速增长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验完全相背的。我们必须抛弃发展经济学中的实物分
析,把发展经济学教科书中的所有“资本”概念都改成“货币”,不是用生产函数来分析实
物经济,而是用有效需求来分析货币经济,唯此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和经济发展政策。
可以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说明这一问题。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存在着传统
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存在着剩余的劳动力,其边际产品为零,但工资率
只能是生存工资,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取决于工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即随着资
本积累使工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提高,从而使工业部门的劳动的边际产品超过生存工资,
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则会使工业部门的劳动的边际产品降低。这样,通过不
断地扩大资本积累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刘易斯的这个模型只适合于实物经济而
不是货币经济,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在讨论新古典的劳动市场时已经进行了分析,这里不是劳
动的边际产品,而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因为工业部门的产品是由工业部门的工人用工资
购买的,当工业部门的就业和工资增加时,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将随之增加,从而农业部门
向工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并不是取决于工业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品和资本积累,而是能够转化
为“资本”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举一个实际中的例子。经济增长是一种随着技术进步的结构变动过程,当人们发现了一
种新的技术,就将放弃原有的技术而转向新技术部门。比如当人们能够生产电视机时,就可
以放弃以前在农村编草篮子的技术而转到工业部门的电视机生产线上生产和消费电视机。在
一个计划经济中,这种结构变动是通过计划进行的,如我国在 50 年代得到了前苏联援助的
156 个工业项目,其做法就是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通过计划调配转向这些工业部门。但问题
是,这些工人消费的粮食并不是自己从农村带来的而是在城市中购买的,虽然在农业部门存
在着这些粮食。前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的工业化时期曾采用“余粮征集制”或向农民征收粮食
税,但问题是,随着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的增加,粮食税必须不断地提高,从而引起农
民的不满。我国的做法是采用商品交换的形式,即用所生产的轻工业品向农民交换这些粮食,
其交换比例或“剪刀差”取决于所生产的轻工业品的数量和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数量,
如果轻工业部门的产出不变,则随着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的增加,这种剪刀差将扩大。
而在一个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结构变动过程是通过货币完成的,即资本家用货

102
币工资从农村雇用工人生产工业品、如电视机,然后工人再用工资把电视机买回家,当然还
要购买粮食。假设工资率不变,则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将取决于货币供应量,或货币工
资率和支付的工资总量。
就技术关系来讲,当一种技术被发明后,其应用是不受“资本”限制的,因为资本品只
是劳动生产的,只意味着生产时间的延长,从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只需要增加预付的货币工
资。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或工业化过程并不受
“资本积累”的限制,而只受货币供应量(或名义 GDP 增长率)的限制,这种增加的货币不
仅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也只有不断地增加货币供应量,才能使资本家获得利润,这即
是前面所表述的有效需求问题。这一点可以说明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出现了以金属
货币为财富的重商主义,其原因在于还没有出现商业银行和纸币。罗斯托在他的经济发展阶
段论中提出经济起飞的条件是使储蓄率提高到 10%以上,但他所说的储蓄是要转化为机器或
资本品,而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则是建立现代的货币金融体系以增加货币供
应量,罗斯托对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归纳所表明的 10%的储蓄率,显然只是货
币供应量而不是机器。这一点联系到麦金农等人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理论,但这些
经济学家对金融深化的解释是,这种金融深化能够提高实物资本或资本品的生产率,这种观
点正是把货币经济混同于实物经济。
我们在前面讨论了货币金融体系和名义 GDP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问题,表明名义 GDP
的增长取决于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而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义。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而后起的美国则通过加快商
业银行的发展追赶上了英国,在 19 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大力发展银行业,在 19 世纪 50-80
年代出现了在经济史上称为“自由银行时代”的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时期,这种商业银行的
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率提高,使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逐步赶上和超过英国。作为亚
洲国家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开始大力发展银行业,在“二战”前已经通过大量的中、小
银行基本形成了货币金融体系,这对于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是重要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关键是建立货币金融体系,通过货币化来实现农村劳
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由此来加速工业化和技术发展。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这种经济的
货币化,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建立起完善的货币金融体系,其名义 GDP 增长率应当按照
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要求保持名义 GDP 增长率的稳定,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如美国 90
年代的稳定增长对于技术创新起到了极大的保证作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经济货币化
和农村的城市化要求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因为存在着刚性的货币工资(不是实物的生
存工资),按照前面所表明的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的增加将取决
于名义 GDP 增长率,只有保持名义 GDP 的高速增长,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货币化和城
市化的过程。
这种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货币化过程伴随着制度变迁,发达国家在早期的经济
发展中,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这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产生与发展相联系,

103
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全是自发地逐步建立的,从而在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银行体系
建立过程中,很难想象会出现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和名义 GDP 增长率的持续高速增长,
因为这将导致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当然,后起的美国比英国要快得多,而且在 20 世纪
初出现了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的大规模发展,这对于美国超过英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加速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和
经济的货币化过程。这实际上就是发展经济学中所讲的储蓄率的提高和金融深化,但这里完
全是货币的而不是实物的,作为实物的储蓄率是不可能提高的,因为会受到技术上的限制,
实际中储蓄率的提高只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结果。金融深化也只是经济的货币化,如货币供
应量 M2 与 GDP 的比例提高也只有在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中才有意义,否则只意
味着经济衰退。
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经验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拉美模式,这一模式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国外资本的流入促进本国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这个模式中的货币金融体系表现
出极大的不稳定。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模式,许多经济学家使用“政府主导
型经济”来表明东亚国家的特征,这里的“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上,
如战后日本政府支持大财团形成金融寡头,并形成银行与企业融合的“主银行制”,商业银
行直接向企业投资和控股,这必然使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从 1950 到 1989 年,名义 GDP
年均增长率超过了 15%,这种高速增长使日本成为发达国家中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
国家。与日本相似,韩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也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快速发展的,中央
银行还采用高利率政策刺激储蓄,使货币供应量急速扩大。在 1965-1980 年的高速增长时期,
名义 GDP 的年均增长率达到 27.31%,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速度。东南亚的其
它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也都采取了这种依靠政府的扶植建立货币金融体系的货币化过程,
在高增长时期的名义 GDP 增长率都超过了 20%。与拉美国家不同,东亚国家的货币金融体
系都在较长的时期中保持了基本的稳定,这使经济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这与政府对商业银
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我们前面讨论了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即资产抵押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问题,一
旦货币供应量扩大必将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升而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从各国的经验
看,这种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高速经济增长极易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如英国 1825 年的
经济危机、美国 19 世纪 70 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和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拉美国家在货
币化过程中也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与这些国家相比,日本和韩国却保持了长
期的高速增长,这表明与政府融合的货币金融体系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当然,这种超稳定性
也具有很大的弊端,日本和韩国在高增长时期都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度提高,这导致了
日本经济自 1989 年以来的长期停滞,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在 1997 年的金融危机中也遭受重创。
这种高速经济增长后如何使货币金融体系向稳定状态平稳过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04
下篇

第八章 中国经济:资源约束还是有效需求约束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变,还是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举世公认的。同时,当
前中国经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许多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如何正确地评价中国经济增长的成
就和表明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研究和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出发点。
对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有众多的文献进行过分析,包括国外许多研究
机构提出的众多研究报告,但这些研究报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我
们这里不打算对这些研究报告进行详细的评述,只是想指出这些文献存在的一个共同的缺
陷,即主流经济学教科书观念的影响,因为这涉及到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个缺陷就是,
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以纯粹的技术分析为核心,但恰恰是在讨论技术问题时使用与技术并不直
接联系的国民收入核算统计指标,比如人均 GDP;而在讨论完全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有效
需求问题时,却把生产函数和资源约束加了进来,这就导致了分析上的严重混乱,就可能使
对问题的分析出现很大的偏差。我们这里要做的就是,在方法上首先把技术关系与有效需求
明确区分开来进行讨论,以避免概念和逻辑上的混乱,当然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只
有这种把概念区分清楚的方法才能真正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来自于技术进步,从而评价经济增长的指标应当是反映技术进步的实物指标,
但是,许多的实物统计指标并不能充分地反映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潜力,因此,对技
术的发展、评价和与国际比较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遂意性,但这种努力是应该做的。如何
评价从 1980 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呢?如果按照人均GDP衡量,中国目前 1000 多美圆的水
平在世界上是相当落后的,比发达国家要相差 20 多倍,但这却和中国的“世界工厂”、或者
是“世界加工厂”的地位不相称的。中国在 20 多年的时间中,已经使基本消费品的生产技
术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在这方面跨越了半个世纪,目前中国在主要消费品的产量上都已经位
居世界前列,除飞机制造业之外,所有主要工业消费品的产量都可能在未来的 5 年内位居世
界第一。 1 在这些消费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上,中国已经达到了国外 90 年代或 90 年代初的水
平,比如代表现代消费产品的汽车生产技术已经可以达到出口的水平,本世纪才发展起来的

1
按照汽车工业现在的增长速度,中国在5年之内的汽车产量将在世界上领先。

105
代表家电行业技术水平的“平板电视机”的产量已经超过日本,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
术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其技术水平只是落后于国外约 5 年一代升级换代水平或紧跟国外
水平,而在数量的扩张上却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在机器设备制造上,发电、冶金工业设
备的制造已经基本国产化了,机械和纺织设备的技术水平接近国外 90 年代的水平。在高新
技术产业方面,如制药、生物技术、高端电子产品技术等领域,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但至
多落后 20 年,而且这些技术目前有许多还都没有进入消费领域或国外的基本消费领域,如
果用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例,中国在未来的 10 年时间中就有可能在这些领域接近
目前国外的水平。
上述对中国目前技术水平的评价可能是乐观的,但你只要从国外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
程度看就知道它已经远超出人均 GDP1000 美圆的水平了,中国不仅是一个大国,而且正逐
渐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也正是因为这种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产生了天翻地覆的
变化。在 25 年前,中国只能说是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与现代技术所产生的消费几乎无缘,
但在今天,大多数的城市家庭和部分农村家庭已经能够享受到这些现代技术所带来的消费,
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人们的消费水平已经接近国外的水平,无论是
高楼大厦、交通和娱乐设施,还是居住条件和生活用品都与国外相差不多,人们 20 年前、
甚至 10 年前的梦想都已经成为现实。这是我国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对邓
小平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成功检验。
许多人一定会说,上述说法太片面了,至少存在两个重大缺陷:在技术水平的分析中漏
掉了目前我国消费品生产的许多关键技术是在跨国公司手中,比如汽车的发动机和设计、配
件的知识产权是外国汽车公司的,这里要讲 GNP 而不是 GDP。另一个问题是,上面讲的只
是一部分人和几个大城市,那么总体的人均消费水平怎么可以不考虑呢?对第一个问题这里
当然不否认,想要辩解的是,国际上评价各国的技术水平和国力时都采用、或首先采用 GDP
而把跨国公司包括在内,美国的 GDP 中也包含着大量的中国移民创造的财富和技术。
这里想要详细讨论的是第二个问题,即我国人均 GDP、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源与国外的比
较,而这种“人均比较”的方法正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
我们上面的分析实际上也只是粗略的描述而不能构成对我国目前技术水平的准确评价,其目
的正是为了与这种“人均比较”的方法进行争论,因为这种“人均比较”方法的后面经常隐
藏着新古典的资源约束,许多经济学家通过这种资源约束把生产函数作为研究的基础,而新
古典的生产函数对于技术进步的分析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特别是当他们采用国民收入核算统
计指标来讨论这一问题时,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们在前面曾多次使用这样的词句,中国现在的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是人们 20 年前、
甚至 10 年前所想象不到的或只是梦想,这些人里当然包括经济学家和他们所做的预测模型,
不要说 20 年,你只要把 10 年前或 1995 年前的预测报告拿出来看一下就明白了,这种按照
主流经济学的思路做出的预测报告和分析与实际的差距是何等之大,经济学家采用这种“人
均比较”的方法来计算中国的人均资源,然后再用中国以前的统计数据计算投资的生产率和

106
可能的增长,当然还有国外的统计资料的回归检验,这些研究方法并没有错误,但是当把主
流经济学的原理套到这种方法上时就坏了,因为主流经济学中根本就没有技术进步,其生产
函数中的技术进步完全是用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数据测算和估计的,对国外统计资料的回归
检验更是靠不住,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第二个国家在人均 GDP 为 1000 美圆时达到中国现在
的技术水平,美国在人均 GDP1.5 万美圆的 1980 年也没有达到中国现在的技术水平,因为
现在中国大多数消费品的生产技术都是 90 年代才有的,比如代表高科技的计算机和网络通
讯技术。而按照这种主流经济学所做的“人均比较”分析只能是讨论资源约束,一会儿这个
瓶颈,一会那个瓶颈,使人们无所适从。
资源当然是重要的,但技术进步更重要。目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约束是粮食生产
和能源,但是,日本在 70 年代末就把农业劳动力降低到 15%以下(70 年代农业的生产技术
肯定远低与现在),在人均耕地面积小于中国的情况下做到了农产品的基本自给,日本在几
乎没有多少原油储量的条件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业。可以说,除了粮食生产和能源
外,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消费品的生产几乎不受资源约束,更不受投资和资本的约束,因为新
古典理论中的资本是假的或根本不存在,中国如果掌握了机器的生产技术,当然可以在很短
的时间(比如 5 年)生产出美国的所有机器,中国在上海的外滩用了 5 年的时间建起了可以
和美国纽约曼哈顿相比的高楼大厦,这就是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当然不能按“人均比较”
来算,更不能用美圆或人均资本来算。
关于技术进步,我们前面谈到的分工原理是有用的,分工是人们头脑的分工,在同等的
条件下,人越多,技术进步的速度越快,这里当然不是人均原理,而可能是几何级数。中国
有 13 亿人,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接近 1500 万,已位居世界前列,还有几十万的国外留学
生,美籍华人在科技领域的贡献足以表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技术进步的潜能是难以估
量的。当然,中国的高等教育还不发达,人均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很低,但现代技术的发展
已经可以把只有初中程度的劳动力投入在高科技的生产线上,比如手机和家电产品的生产都
只是使用文化程度很低的农村劳动力,只需通过不到 1 个月时间的培训即可上岗操作。13
亿的人口所产生的市场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任何一种产品被发明出来都可以在国内成亿的复
制。
未来的技术发展是难以预测的,但对于现有技术的应用却是可以预测的,这就是“复制”,
这种复制的速度有多快呢?我国手机的产量可以在 5 年中从 1000 多万增长到 1.4 亿,轿车
产量的增长率在 2003 年超过 40%(上半年为 89%),如果手机和汽车的产量都可以这样增
长,那么还有什么工业消费品不能这样增长呢?中国已经掌握了几乎所有基本消费品的生产
技术,且不说技术发明,只是现有技术的应用对于 13 亿人口来讲就具有无限的潜力,这就
是中国的国情。

107
第二节 有效需求问题

上述分析所要表明的是,中国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资源约束,也不是技术约束,
而是有效需求的约束,这种有效需求的约束造成了中国经济目前的严重困难局面。
我们前面所表述的有效需求原理在当前的中国经济中是再明显不过了。目前,超市里的
所有产品可以说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但中国有几亿农民根本买不起这些产品,成市里的
下岗工人也买不起这些产品。那些制药厂生产的粉末当然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而且几
乎没有成本,但老百姓竟然吃不起药。每年毕业的高校生有 300 多万,师范院校毕业生就有
几十万,但农村的许多孩子上不起学,大多数只受过初等教育。中国现在可以生产“奔驰”、
“宝马”这样的世界高级型轿车,但几乎所有的拖拉机厂都面临严重的亏损乃至倒闭,几亿
农民依然在采用几十年前的手工操作方法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在目前有几亿人没有消费到
超市里的那些产品的情况下,生产这些产品的工人却下岗了,而基本消费品的增长率在GDP
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而且许多产品的绝对量都在下降,同时却把占GDP一半的基本消费品用
于出口,因为国内的老百姓买不起这些产品。在存在几亿农村过剩劳动力的情况下,工业化
和成市化的速度却放慢了。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 1 而上述例子已经足以说明目前我国所
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严重程度。
导致这种有效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是 1991-1996 年的高增长所带来的资产值过高和收入
分配中工资的比例大幅度下降,这使我国在 1997 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对于这种经济
衰退的严重性、特别是产生的原因,在当时几乎没有被经济学界所认识到,这反映在 1998
年初所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1997 年,当名义 GDP 增长率从 1994
年最高的 35%下降到 8%时,经济学家们都按照主流经济学的实际 GDP 的分析思路认为通
货膨胀终于消除了而实现了“软着路”,并依此制定了 1998 年实际 GDP 增长 8%的规划,
但到了 1998 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出现严重下滑时,人们才开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大幅度降低利率及准备金比率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而对于这种经济增长
率下降的解释却归之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人们消费偏好的改变,还有许多文章把原因归之为
国有企业的效率不高,但却很少有人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当 1998 年实现了实
际 GDP 的 8%增长率时,许多人都认为中国经济只是产生了不太严重的“通货紧缩”,因为
物价水平的下降并不是很高,而且认为所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成果,通过这些政策就
可以度过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
然而,1999 年,这种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充分表现出来了,尽管采取了更大力度的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名义 GDP 的增长率依然下降到 4.3%,或物价水平下降了 2.8%,虽然实际
GDP 的增长率超过 7%,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1999 年,全部国有企业净亏损
200 多亿,许多行业和部门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 50-60%,大批的工人下岗,整个商品市场
出现了全面的需求不足或生产过剩,商业银行也出现了大量的坏帐。这使人们不能再按照以

1
在广东和陕西出现过厂家销毁牛奶以维持牛奶价格的情况。

108
前的 8%实际 GDP 的增长率来考虑问题了,经济学界开始把通货紧缩作为讨论的热点,但
经济学家们的讨论所得到的一致性结论却是想方设法使用一切手段扩大总需求,并借鉴了国
外所有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力图挽回局面。这些政策包括,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
不仅增加投资,而且大量增加转移支付来增加消费,这些支出不仅包括通过投入大量的社保
基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每年的增长幅度达 30%)
,以扩大
消费;在货币政策方面,存款利率降低到 2%以下,准备金比率继续下调到 6%;同时,加
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降低利率、增加投资、清理不良资产等手段使他们能
够转亏为赢;出台各种方案刺激社会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其中包括拉动股市,一方面为国有
企业筹措资金,另一方面期待提高“财富效应”增加消费;在产业政策上,一方面鼓励高科
技产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开发,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服务业的发展以安置
下岗职工。
这些政策在 2000 年随着出口的大幅度增加(出口增长率为 27.69%)似乎取得了成效,
通货紧缩被遏止了,实际 GDP 的增长率超过 8%,国有企业的赢利状况也出现好转,在随
后的 2001 和 2002 年,价格水平开始回升,投资和实际 GDP 的增长率也开始上升,许多下
岗工人被安置到第三产业重新就业,统计数据似乎显示出已经度过了难关,形势一片大好了,
经济学家又可以讨论如何根据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这期
间,许多经济学家对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经验检验,得出按照生
产函数计算的我国潜在实际 GDP 的增长率为 8%,这个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大有象美国
3%的潜在增长率那样写进教科书中的趋势。在 2003 年和 2004 年,投资和 GDP 的增长率开
始上升,通货膨胀率一度超过 3%,经济学家吸取了 90 年代的经验,大多数人认为宏观经
济出现了过热,在经济学家“过热”的呼声中,政府采用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
这些政策在 2005 年取得了效果,投资和通货膨胀率都显著下降,实际 GDP 的增长率重新向
8%贴近,格林斯番 90 年代按照 3%的增长率调节美国经济的成功似乎在中国再现了,经济
学家也似乎要长期按照 8%的增长率使中国经济步入稳定增长的轨道。
这种 8%的增长率和从 1998 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不是使我们摆脱了 1997 年以来的
经济衰退和使经济步入稳定增长的轨道呢?问题并不是这样简单,从一系列统计指标和当前
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自 1998 年以来的基本稳定在 8%的增长率可能不是稳定增长,
而更大的可能性是出现了类似于美国 70 年代和日本自 90 年代以来的“滞涨”,而且这种滞
涨的程度可能还是比较严重的,这正是我们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
自 1998 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极为复杂的问题。首先是失业率上升和农村劳动
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大大降低。

109
图 8.1 城镇失业登记率(%)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以下图表除另有说明外,均出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图 8.1 的表示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失业登记率近年来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增长率虽然都在提高,但失业率却上升了,而且随着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失业率也逐渐上升,这种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来表示,
其值反映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0.25

0.2

0.15

0.1

0.05

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图 8.2 1991~2003 年我国就业弹性


图 8.2 反映了我国就业弹性变动的趋势,可以明显看出从 2000 年开始我国的就业弹性显
著下降,目前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仅为 0.08(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大约是 0.3~0.4)。
另一个反映就业的指标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在我国经济高增长的 1991-1996
年,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都超过 1000 万人,但从 1997 年后,这个速度大大降低
了,在 1998-1999 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00 年后虽然开始上升,但每年转移的劳动力都
在 500 万以下。从 1997 年至 2004 年的 8 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只降低了 1.4%,这比日本
和韩国高速增长时期 1 年的速度都低。这种高增长、低就业或名义 GDP 的增长率与就业的
负相关关系是“滞涨”的典型特征。
第二,如前所述,由有效需求所导致的经济衰退产生于过高的资产值和收入分配向富人
倾斜,我国 1991-1995 年平均的投资增长率超过 40%,最高的 1994 年达到了 62%,这使资
产值大幅度上升,而工资在 GDP 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正是这一原因导致了 1997 年的经济

110
衰退。自 1997 年以来,这种资产值过高和收入分配向富人倾斜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
更加严重了。在资产值方面,自 1997 年以来,虽然投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但资产值上升
的比率却超过投资的增长率,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很少破产使原有的资产值没有大幅度下
降;另一方面,投资更多地转向房地产、高科技等资本密集型行业,股市的大幅度攀升也使
企业通过并购直接增加资产值和利润,这导致了 1997 年以来折旧在 GDP 中的比重不仅没有
下降,而且继续上升。如统计资料表明,从 1997-2001 年,折旧在 GDP 中的比重继续上升,
如果考虑到房地产投资的比重上升和折旧率只是机器设备的 1/3,则资产值上升的幅度要高
于折旧的变动。同时,工资在企业成本中的比重继续下降。
在收入分配方面,自 1997 年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由基
尼系数所表示的收入分配一直呈上升态势,由 1997 年的 35.98%上升到 2000 年的 40.66%,
2003 年跃为 45.8%,六年间上升了近十个百分点,这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而与世
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拉美国家相近。在金融资产的分配方面,2002 年中国 8.6%的富户占有
60.47%的金融资产。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导致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持续走低,2000 年,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是 48.01%,接下来的 2001-2003 三年中,消费倾向分别为 46.55%,45.30%
和 43.35%。消费需求的不足也正是我国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前面在讨论美国 70 年代的滞涨时表明,在经济已经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衰退
的条件下,资产值的继续上升和工资在 GDP 中的比重继续下降是滞涨的主要特征。
第三,自 1997 年以来,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同时,产业结构的发展出现了
畸形化的趋势。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除了对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构成影响以外,还引发了对
不同行业商品的需求状况的变化,由此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工资总量对 GDP 的比重继
续下降的条件下,有些行业的工资率却大幅度上升,如房地产和金融业以及国家公务员的工
资大幅度上升,在整个消费需求和消费支出下降的同时,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
的比重却在持续上升,这就导致了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严重地向高收入阶层倾斜。
自 1997 年以来,在主要消费品生产的第二产业中,房地产、汽车、通讯和一些生产高
档消费品的高技术产业的增长率和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虽然基本消费品的产量
有所增加,但这些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有绝大的比重,而出口的增长率则远超过 GDP 的增
长率,为 GDP 增长率的 2-3 倍,在进口的消费品中几乎全部是高档的奢侈品。第三产业的
增长率也大大超过第二产业,并且分化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工资率极高的金融保险、影视
广告和娱乐、体育等行业,另一部分则是工资率极低的劳动服务业,这明显地表现出与收入
差距过大所形成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倾向。
可以说,目前我国这种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严重向高收入阶层倾斜的倾向正在逐渐形成
一种“富人经济”,而这种富人经济会导致收入分配和需求、产业结构的恶性循环。由于高
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高,则使消费品的生产向高收入阶层消费的行业转移,这就使这些行业
的工资率大幅度上升,从而产生更多的富人,增加的 GDP 会在富人圈里循环。但问题不只
是如此,由于高收入阶层所消费的往往是房地产和具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高科技产品,

111
这就使投资大量涌入这些行业并形成更高的资产值,这种高资产值和高工资必然使其它行业
的需求和就业逐渐减少,造成结构性失业,同时使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群体逐渐被排斥在
新技术产品的消费之外。目前这种态势在我国经济中的发展是特别需要注意的,自 1997 年
以来,在 GDP 超过 8%增长率的条件下,不仅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速度大大放慢,农民
的收入增长率严重下降和贫困人口增加,而且城市中的下岗职工和部分再就业的职工收入水
平也在下降,这些人有被经济增长“边缘化”的趋势。
这种由有效需求问题导致的严重的结构失衡造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处境,提高投资
和名义 GDP 的增长率将会使资产值大幅度增加和收入分配继续向高收入阶层倾斜,如
2003-2004 年投资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带来的是投资商把增加的银行贷款一股脑地扔向了房
地产和汽车等行业,从而严重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物价指数的上升也使决策者采取
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加以抑制,但是,要保证 8%的增长率又必须保证一定的投资增长,谁
又能保证这些投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和汽车行业呢?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讨论了 1997 年后我国经济中所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美国 70 年
代滞涨中出现的问题和特征是非常相似的,这是不是说明自 1997 年以来我国经济并不是在
稳定增长,而是遇到了严重的滞涨或与滞涨相类似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上述问题正是导致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为什么超市里的产品许多农民和
城市下岗职工买不起,而同时生产这些产品的工人又失业了呢?因为资产值太高而工人的工
资太低,这使得企业按照成本收益计算无法扩大这些产品的生产。举一个例子,自 1997 年
以来,我国住房成本中每平米建筑成本几乎没有变动,一直维持在 700 元左右,但由于地价
的大幅度上涨使住房价格成倍的上升,老百姓怎么可以买得起房子呢?老百姓为什么吃不起
药呢?因为药已经变成了奢侈品,富人可以出得起比穷人多几倍的价钱,药厂要根据这种需
求来生产和定价,在竞争中其开发新药和审批成本、销售成本及工资都已经大幅度上升了,
即使按照成本定价穷人也买不起,医药管理部门怎么也要根据成本来定价吧,连续 17 次的
药品降价和整顿医药市场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目前高校的学费和生活费之高连普通
的城镇家庭都难以负担,更何况比城镇居民收入低 2 倍多的农村家庭和贫困家庭呢?近年来
我国的出口大幅度增长,但这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却是依靠农民工和乡镇企业极低的工资换来
的,他们的工资根本买不起这些产品。在城市里找到工作的农民工靠他们极低的工资是不可
能在城市里生活的,他们怎么可能迁移到城市中来呢?这种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根本不是资
源和技术问题,因为那些下岗工人和农民工完全可以生产这些产品,而所有这些产品也都是
他们生产的,是有效需求出了问题。
我们在前面讨论市场经济时特别强调,这种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经济衰退的严重性是
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的,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的游戏或比谁挣钱多的游戏,但严重的经济衰
退和经济危机则可能使它不再是游戏了,而成为对金钱的争夺,成为“货币拜物教”,由于
市场经济本身就存在着收入差别,当经济衰退而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时会使一些人的生活水
平下降,如果这种贫富差别逐渐扩大而产生两极分化,则可能使一些人群陷入贫困而产生严

112
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在我国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自 1997 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收入
分配的两极分化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已经使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因此,对目前所存
在的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三农问题和农民工等问题必须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避免
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目前有效需求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的讨论是非常
必要的。

第三节 对 1997 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反思

上述对有效需求的分析在主流经济学中是根本找不到的,如果说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是资
源约束和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家还可以根据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来联系中国实际,如果我们
所遇到的问题是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主流经济学家或许还能根据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
理告诉你,只要把所有的市场放开就行了,实际上,这些政策建议只是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
而不是根据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这些经验还是有用的,从而经济学家在进行市场化的改革问
题上还可能懵对了。但是,就我国当前所遇到的这种有效需求问题则是与主流经济学在理论
和观念上根本对立的,主流经济学把所有的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完全解释为生产函数的技
术关系,并按照这种思路去寻找和归纳统计资料和进行经验分析,以此来作为决定宏观经济
政策的依据,可是这种总量生产函数却是根本不存在的。在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按照其
思路对经验的归纳分析完全是错误的,日本自 1989 年以来实行了几乎所有凯恩斯主义政策
的实验,但却使日本经济至今停滞了 16 年,其巨额国债已经使日本经济在短期难以走出困
境。美国和英国是依靠强烈的经济自由主义政策才摆脱了 70 年代的滞涨,而这种政策在中
国是根本不能实行的,我国根本无法忍受象美国和英国采用经济自由主义政策所带来的 80
年代初的严重经济衰退。我们根本不能再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经验分析行事了。
让我们从实际 GDP 为 8%的增长率的制定来分析经济学家的思路。实际上,前面所分析
的当前中国经济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被 8%的增长率掩盖了,难道经济学家不知道自 1997
年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且越来越向严重的方向发展吗?当然不是,经济学家知道
所有这些问题,而且知道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并不是产生于 8%的
增长率,因为这种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是根据生产函数算出来的,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增
长率和中国资源约束下最大可能的增长率,它可以使中国经济 10 年翻一番,其它的问题可
以通过其它方法来解决,比如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正是这种思路,使所有的宏
观经济政策都围绕着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进行,因为这是所能实现的最大可能的经济增
长,从而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力,一旦经济增长率低于 8%,所有其它的事情就更
不好办了,实际产量增长率的下降会使我们无法进行“帕累托改进”(即通过实际收入的增
加来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那么实际 GDP 的增长率为什么不能超过 8%呢?因为这会受到
资源约束而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当然不是好事。
然而,当你向经济学家发问这 8%是怎么来的,相信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够拿出任何生

113
产函数的证据来说明他的计算,也不可能举出任何资源约束的证据来说明这是我国最大可能
的技术上的增长率,因为这种技术上的生产函数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所能依据的只有一点,
即根据我国 80 年代以来的经验,当经济增长率超过 8%时,在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上就出
现了通货膨胀,从而倒过来推论 8%是最大可能的增长率。当然,中国经济学家用“生产函
数”进行的这个 8%的计算是世界上所有经济学家都同意或认可的,而且对中国能够保持 8%
的增长率大加赞叹。我们前面的分析表明,这种 8%的增长率只是由货币供应量所决定的数
据,它根本不能表明任何实物和技术上的含义,只是与其它的国民收入核算统计变量一起反
映有效需求问题。如果说格林斯番按照美国 100 多年的经验统计围绕 3%的增长率调节经济
还可能懵对了,那么对于中国的经济学家仅仅根据我国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两次经济周期的
经验就按照国外经济学家的方法进行经验归纳,其懵对了的可能性就太小了,它完全懵错了。
我们前面对经济发展理论和日本、韩国的经验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建立完善的货币金融体系,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稳定的
名义 GDP 的增长率,以促进我国的货币化过程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日本和东
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名义 GDP 的增长
率超过 24%,每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到 1.7%,韩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名义 GDP 的增
长率达到 28%,每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是 1.4%,我国的台湾地区和其它东南亚国家在经济
高速增长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时期名义 GDP 的增长率都超过 20%。我国农村劳动力向
城市转移最快的时期是 1991-1996 年,其名义 GDP 的增长率超过 25%,而且成功地实现了
引进外资而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这些经验都说明按照 8%的增长率调节经济是没有依据的。
当然,这些国家和地区高增长时在统计上是通货膨胀,其实际 GDP 的增长率只有 7%左右,
我们制定 8%的增长率是参照了这些统计数据的,但是中国经济学家在使用这些数据时,为
什么不想一想所有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存在超过其实际 GDP 增长率 1 倍以上的通货膨胀率才
得以取得高速增长的,因为主流经济学的教条已经禁止了人们这样去思考问题,它告诉人们
的是美国 70 年代通货膨胀的罪恶。
人们会问,你难道不怕通货膨胀吗?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难道不是经验事实
吗?这里要反问一下,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在高速增长时期的统计上就是通货膨胀,而且是严
重的通货膨胀,但为什么并没有人严厉指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呢?为什么这些国家
和地区的政府能够长期容忍这种通货膨胀呢?因为这种稳定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经济的货币
化和农村的城市化,它根本就不是通货膨胀,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在
高速增长时期汇率一直在上升,日圆的汇率可以从 360 日圆对 1 美圆上升到最高的 70 日圆
对 1 美圆,这怎么可以说是存在着通货膨胀呢?克鲁格曼在前些年给日本出的主意就是制
造通货膨胀,但日本按照这个主意加大国债的发行和财政支出竟然没有制造出通货膨胀。如
果通货膨胀真的象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定义和分析的那样,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是由于过高的
货币工资引起的,那么这种通货膨胀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是再好不过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将提高农民的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工资一同上涨将解决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但如前面

114
的分析所表明的,2003-2004 年的价格水平上升或名义GDP的增长只能带来土地价格和资产
值的上升,这使农民和工人的工资在GDP中的比重中下降而造成更为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
这种物价指数的变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只能结合其它宏观变量进行分析,而决不是简单的通
货膨胀。1 我们害怕通货膨胀是因为 1988 年出现的“抢购风”和 1991-1996 年后经济衰退的
经验,但这些经验是从来没有被真正说明过的。
经济学家对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的分析是如此,对于国民收入核算其它统计变量的分
析和使用也是如此。在讲台上,经济学家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告诉学生这些变量是生产函
数,他们采用这些变量进行生产函数的测算和提出政策建议,并对经验分析进行讨论,但是,
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生产函数是不可能应用的。实际上,经济学家对这一点是知道的或能领悟
到的,特别是那些从事实际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和政策研究的经济学家更懂得这一点(那些官
员对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是不屑一顾的,虽然是教过他们的老师),财政部在制定税收计划
时清楚地知道名义 GDP 增长 1 个百分点税收会增加多少,他们知道在 1998 年上半年 GDP
增长率为 5%时通过增加 1500 亿国债支出可以使 GDP(当然是名义 GDP)增长率达到 8%,
他们也知道怎样调整企业的财务收支可以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在 3 年解困,怎样调整商业银行
的资产负债表来减少不良资产,在调整这些数字时肯定没有把它们中的资本真当作机器和其
它变量作为实物,可以说,他们在使用所有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数据这些名义变量来进行
计算和制定计划和政策,而且根本不考虑任何技术上的生产函数。但是在观念上,他们依然
是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奴隶(凯恩斯,1936 年)
,他们根本不可能摆脱几代经济学家按照主
流经济学的思路所进行的大量的经验统计分析和研究(经济学教授在这里有用了),因为在
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虽然没有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甚至没有真正的货币,但是有一套观念
体系(唯一的一套理论体系)能够把所有这些统计数据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进行经验检验,
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可以告诉你由几代经济学家对世界上所有国家所做出的经验归纳,这是实
际经济管理者所不能做到的,他们必须参照这些经验。当然,经济学家在告诉你这些经验时,
是告诉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并告诉你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实际经济管理者似乎也
只能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但如果这种理论错了和对经验的归纳是错误的,对政策的选择就
可能偏向于错误的一方,而且在中国这样的具体条件下,经济学家根据美国的经验所提出的
正反两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完全可能都是错误的。
在 1997 年我国经济开始衰退时,政府选择了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图
通过提高总需求来调节经济,力保 8%的经济增长率,这种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起到了稳定
经济的作用,使经济不至于陷入严重的危机状态。但是,这种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正是导致了
如上所述的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因为这种政策并没有解决造成我国有效
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即资产值过高和收入分配向富人倾斜,而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
这使目前我国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更为严重。

1
我们前面在讨论经济周期的经验时分析了这些价格指数的意义和在周期中的变动。由于价格指数的理论
分析过于复杂,这里不准备展开分析。对此可参见柳欣,2003年。

115
我们前面对美国在 70 年代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所导致的严重滞涨问题进行了分析,
表明这种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在发达国家没有成功的经验而只有失败的教训,但同时也表明,
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对经济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和对货币金融
体系的直接调控实现经济的货币化和农村的城市化。因此,对我国 1997 年以来所采用的宏
观经济政策是不能一概否定的,最简单的道理是,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不可能忍受严
重的经济衰退,而且也不应该减弱政府的宏观调控,我们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宏观经济管理和
政策来度过经济衰退。但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必须把解决当前经济中存在的严重的
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作为核心,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把经济增长率固定在 8%,
然后对于当前出现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其在总体的方向上偏离对有效需求问题的
解决。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对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这里完全有理由说,1997 年以来所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以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思
路为基础的,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只有总需求,而没有有效需求,没有资产值与收入分配
的分析,而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对于 1997 年以来采用的宏
观经济政策来讲,其最大的失误是通过采用提高资产值的方法来力保 8%的增长率和使企业
不破产。前面在讨论经济周期和滞涨问题时表明,市场经济自动调节有效需求问题的方法就
是通过企业的破产自动调节过高的资产值与收入分配,因为产品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
原因就在于企业的资产值过高和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太低,这使工人买不起企业按成本定价
的产品,从这种角度讲,只要企业的资产值不下降,资产值对工资的比例过高的状况不改变,
工人是永远买不起产品的,反过来说,只要工人买不起产品,企业一定要破产,这种破产会
使企业的资产值跌到工人的工资可以买得起产品的程度,比如住房如果按照建筑成本每平米
700 元的价格出售当然会全部卖光。而通过提高资产值的方法保证 8%的增长率和企业不破
产只能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只能使有效需求更为不足和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
这一点可以通过我国 1998 年之后国有企业如何从亏损转为赢利得到说明。在 1998 和
1999 年,由于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使我国国有企业全面亏损,那么这些企业如何在不降低
资产值的条件下实现扭亏为盈的呢?一方面,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高了总需求,如增加
政府的财政投资和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使需求上升,同时,通过大幅度降低利息率的货
币政策使企业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对国有企业采取了“债转股”的方法降低企业利息成
本,同时通过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进行技术改造。这些政策在 2001 年就取得了成效,国有
企业开始扭亏为盈。这些政策对于保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重要的或必要的,但
是,对于有效需求问题来讲却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国有企业的扭亏为盈一方面是由于基
础产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增加拉动,使基础产业部门的国有企业需求和利润增加,但这也使整
个经济中的资产值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基本消费品产业的国有企业全面转产,通过设备
更新而生产更高级的消费品,在这一过程中,设备更新投资的增加使资产值进一步提高,同
时由于技术转变使原有的工人大量下岗,国有企业已经基本退出了基本消费品的生产领域,
这些基本消费品的生产已经转向工资更低的乡镇企业,这使消费品工业工资成本在成本中的

116
比重在已经很低的情况下进一步下降,这必然使基本消费品工业的需求更加不足。实际上,
2000 年之后我国基本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主要依靠出口的大幅度增加,因为乡镇企业极低的
工资是不能保证这些产品的需求的。更为严重的是,许多的国有上市公司企业是直接通过资
本市场的资产交易提高资产值而获取利润的,如根据统计资料,上市公司非主营业务的收入
大幅度上升,资产值也大幅度提高。这种资产值的上升和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下降,势必使
有效需求更为不足和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如目前在整个经济增长率上升的同时,上市公司
的利润增长是最慢的。
国有企业不破产是情有可缘的,但自 1997 年以来非国有企业也很少出现破产的,它们
抓住了总需求扩张的机遇,全面提升产品的等级来迎合高收入阶层的需求,房地产投资、计
算机网络和通讯、号称高科技的营养品和药品的生产等,不仅提高了资产值,而且大幅度提
高了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而创造出需求,基本消费品工业则只能依靠政府的“出口退税”政
策增加出口,实际上基本消费品生产面临需求的全面萎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析决不意味着否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领域和加
强技术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近年来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所带动的高科技产品的需求
实际上也起到了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作用,但问题是,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发展不应该在高
收入阶层中循环,不应该总是“资本密集型”的和卖如此之高的价格,这只会使资产值更高
和收入分配向富人倾斜,这使高技术产品很难扩散到更多的人群,企业也只能不断地更新换
代,而且这种“资本密集型”的生产会减少就业。
对于 1998 年以来的消费需求下降,经济学家大多都是从总需求而不是有效需求的角度
进行解释,这种需求不足是由于工资在收入中的比例下降和农村收入增长过慢造成的,但按
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分析,似乎只要提高消费支出而增加总需求就可以解决需求不足问
题。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政府采用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降低利息率、通过股市
的财富效应带动消费、大规模增加房地产按揭贷款等方式刺激消费,这些刺激消费的政策虽
然在短期可以增加消费支出和总需求,但并不能提高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而且使资产值进
一步提升。按照前面的理论分析,在市场经济中是不能让富人高消费的,市场经济本身存在
着自动调整的机制来限制富人的消费,因为富人的消费越多,他们的收入就越少,但近年来
在我国的情况却是,富人的消费越多,他们的收入就越多,因为富人的消费支出只在富人圈
里循环, 1 并且造成工人的工资收入更低的状况。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从 1999 年,政府为了增加总需求连续 3 年通过财政支出大幅度地提
高公务员的工资,以提高消费需求,这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总需求的凯恩斯主义政策的
趋势是明显的,因为当经济增长率超过 8%时,这种政策才取消。这种转移支付的方式能不
能提高总需求呢?这种政策在短期当然可以增加消费支出和扩大总需求,但在长期对有效需
求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按照前面我们对货币量值生产函数的分析,在我国 GDP 增长率一
直在 8%左右的条件下,如果工资总额不变,则工资率的上升必然要减少就业或带来失业。

1
目前在我国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富人挣钱太容易,而他们花钱又太大方,这是极为不正常的。

117
由于公务员工资的大幅度提高,虽然使工资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从统计资料看,
1999 年后工资在 GDP 中的比重基本稳定,但主要是由于公务员的工资提高造成的,如果减
去公务员工资的提高,工资总额在 GDP 中的比重是在不断下降的,这显然不利于改善有效
需求不足的状况。公务员工资的增加是带动了消费,但却不能带动就业,因为公务员工资的
增加只能来自国家税收,而税收又来自企业,从而加大企业的成本,企业虽然增加了产品的
销售,但却不能提高工人的工资和增加就业。而且公务员并不属于低收入阶层,他们的消费
支出可能更多地用于购买“高科技”产品,这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不利的。用最
简单的话说,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则为公务员长工资必然使失业增加。
这种分析可以用于其它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法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当然,在面临严
重的失业情况下,政府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对低收入阶层进行补贴是绝对必要的,但必
须知道这种政策并不能解决有效需求问题,有效需求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降低企业的资产值和
提高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就业,而不是靠社会保障体系和转移支付。近年来,政府采用
了一系列政策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比如征收利息税、进行大量的转移支付、包括
最低工资法和进行各种价格、住房补贴,可以说对这一问题是极度重视的,但取得的效果却
不尽人意,因为这些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调节有效需求、从而调节收入分配。
对三农问题也是如此,光靠各种修修补补的政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解
决有效需求问题,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
必须在农村实行全面的货币化,而这些都依赖于名义 GDP 的高速增长,三农问题正是由于
自 1997 年以来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城市化过程大大放慢造成的,而目前的结构性失调又
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货币化向农村发展。
自 1998 年我国失业开始大量增加以来,经济学家一直按照教科书原理异口同声说要发
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增加就业,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就是第三产业或劳动服务业,它具有
较高的就业弹性。各个地方政府也以安置下岗职工为由出台各种政策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使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大大加快。从有效需求的角度看,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等行业是高
收入阶层的需求带动的,并产生更高的收入,这些收入只在高收入阶层中循环而不会增加就
业。对于服务业的发展是不是起到增加就业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特别是它可以解燃眉
之急。但这种劳动服务业是否真的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能够改善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
状况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在前面对有效需求的讨论中对主流经济学的这种教条提出了否定,
现实中并不存在用价值单位计量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划分。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斯密就提出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李嘉图也与马尔萨斯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
论,其含义是必须通过资本积累增加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劳动,而减少那些由地主或封建贵
族所豢养的仆人等非生产性劳动。显然,目前对于我国的工人和农民来讲,他们更需要的是
消费品而不是服务,目前的第三产业并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是低工资行业,而且许多是
为高收入阶层服务的。虽然象前面提到的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模型那样,服务业可以通过转
移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需求,但这却是以高收入阶层有更高的收入为前提的,从而并不能

118
增加有效需求,很明显,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改善有太大的帮
助,而且高收入阶层的高消费容易带来货币拜物教,形成对低收入阶层的歧视,这在发展“第
三产业”时是需要注意的。
同样,在对外贸易问题上,经济学家也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资源禀赋说,提出根据
比较利益原则我国要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可以增加就业,但目前我国的出口每
年以超过 GDP 增长率 1 倍以上的速度增加,但有效需求不足状况并没有改善,近一半的 GDP
出口换回来的只是供富人消费的奢侈品和面临贬值的大量外汇储备。主流经济学的教条在理
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如果照搬过来肯定会出错。
上述问题使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各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增加投资会在房地产和富人圈里
循环,增加信贷则会继续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增加,提
高人民币汇率又可能使出口减少和失业增加。从 2003-2004 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周期变得越
来越短,即一旦放开投资和信贷,房地产投资就大规模上升,这会使已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和需求结构更为严重,而要解决农村的城市化和失业问题又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这使宏观
经济政策遇到了两难选择。对于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政策上两难选择,在主流经济
学中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采用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甚至对这些问题都无法分析,因为这
种生产函数的思路与有效需求问题是对立的,即越按照资源约束的方法去调整这些问题,有
效需求问题就会越严重。
由于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渐拉大,近年来,在学术界开始讨论“新自由主义”
问题,其背景正是由于拉美国家采用了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而导致目前收入分配严重两极分
化,出现了贫民阶层的严重社会问题。这种新自由主义的倾向是特别值得警惕的,因为在经
济衰退时特别容易产生工人、农民的收入水平下降而引发社会问题,这种拉美化正是马克思
针对 1825 年英国经济危机后出现的贫困化的分析,而且这种贫困化会带来“货币拜物教”、
“劳动异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就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后果。换
句话说,在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当出现经济危机时采用经济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
义的政策必然会导致这种贫困化的严重后果。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完善的
情况下,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也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反对新自由主义倾向和加强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并不是新自
由主义的政策造成的,如果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思路而盲目地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
也会导致滞涨和当前我国经济中产生的这些问题。因此,目前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绝不意味
着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产生疑问,我国目前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在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货币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政府强有力的宏观经
济管理加速我国的货币化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就目前我国经济所遇到的问题来讲,最主要的是资产值过高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而
使本来就不健全的货币金融体系难以运转,这必须依靠政府的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进行调节。只要我们抛开主流经济学的观念,按照有效需求分析的思路重新总结国内外的经

119
验,我们就可以找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方法。我们这里正是要从有效需求问题出发,
对当前我国经济的运行和问题进行分析,以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120
第九章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现在,让我们完全抛弃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和实物分析,按照前面的理论分析,把国
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与货币金融体系的统计变量连接起来,以企业货币的成本收益计算和
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为基础,构成一个完全由货币量值组成的货币的投入-产出模型,来表
明有效需求问题和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从而形成一种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新的分析体系,
研究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实际上,这种研究方法正是目前实际经济管理者们所采用的方法,只是在主流经济学的
思想支配下不能把这些统计数据按照有效需求和内生的货币供给的思路连接起来,构成系统
的理论分析体系,在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条件下,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必然会支配这些分
析,形成严重的逻辑混乱,乃至对经济运行和出现的问题无法分析。例如,按照主流经济学
的生产率计算,房地产、汽车和一些高科技行业投资效率最高,是不是要大力发展这些行业
呢?显然不行,因为这会导致经济波动和失业;而按照就业弹性计算,要解决失业问题当然
是要发展就业弹性最高的劳动服务业,但这显然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实际上也根本不
能通过发展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当我们否定了上述“逻辑一致性”的推论,要问主流经
济学家应该发展那些产业和如何在竞争的市场中扶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时,主流经济学是根本
无法推论的,至少不能保持其推论的逻辑一致性,而当理论在逻辑上不一致时,对经验资料
的使用一定会出现问题,比如使用同样的统计资料推论中两种对立的结论,而且对这些结论
无法辨别和进行讨论。因此,建立一种逻辑一致的分析体系对于解释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问题
是极为重要的。

第一节 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的简单回顾

自 1980 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经济的货币化过程
中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产出的增加、技术进步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都离不开经济的
货币化,我们前面采用了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一词来讨论这种货币化过程,1997 年
出现的经济衰退直接联系到这种经济的货币化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经济波
动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讨论当前我国经济问题之前,对我国 1980 年以来的经济体制
改革进行简单的回顾。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 1978 年前,我国在就开始在农村试行联产承
包责任制,到 1980 年已经在全国推广。工业企业的改革是在 1980 年左右开始的,从 1980
年到 1984 年,占全部经济 76%的国有企业(其余为集体企业)实行了利润分成、利改说、
承包经营及资产经营责任制等方式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和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利润刺激,上

121
述方法的共同点是,企业在获得的利润中可以得到一部分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以及增加
工资,这种方法有些类似于前苏联和东欧的经济体制改革,只是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但外部
条件的变化使这种国有企业改革的性质逐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它完全不同于苏东的改革
了,这种外部条件的变化就是经济的货币化。
首先是自 1978 年农村改革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的提高,使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的增长率大幅度提高,1984 年的粮食产量比 1978 年增长 33.6%,年均增长 4.95%,而其他
农作物的产量则均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农村的人均收入也由 1978 年的 191.33 元增加到 1984
年的 355 元,增加了 85.5%,年均增长 14.25%,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
要的是通过农产品的收购,加上 1982 年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使
得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从 1980 年我国逐渐放开农产品市场,开始了商品流通领域的改
革,农副产品进城以及私人长途贩运使非国有的农村市场和城市中的农副产品市场逐渐建
立,到 1985 年,在农村活跃着大约 3 万个市场。随着这种市场的发展,从农产品加工起步
的乡镇企业开始发展起来,并逐步扩展到初级消费品的生产领域。由于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
相比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很快在市场中成长起来,乡镇企业在 81-85 年的年实
际增长率高达 26.7%,远远高于同期农业 9%和国内生产总值 15.72%实际增长率。这种农村
的市场化和货币化的发展对于城市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
我国货币化进程的真正开始或加速应该是在 1984 年。1984 年 1 月 1 日,中国工商银行
从原人民银行中剥离出来,人民银行开始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我国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货
币金融体系的改革,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货币金融体系过渡。中央银行成立后,国有四大
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被赋予了一定的权限,中央银行取消了原有的“统存统贷”的货币
管理,实行各大商业银行“实存实贷”的管理方法,虽然银行贷款依然完全实行计划额度管
理,但各个商业银行贷款的计划额度被联系到它们的存款,即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存款的 60%
制定贷款计划,同时允许银行间的同业拆借,这有些类似于存款准备金的管理。1985 年,
我国实行了“拨改贷”的投资体制改革,把原来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
这种“拨改贷”的初衷是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建立企业自负盈亏的利润刺激机制,
但实际上,这种“拨改贷”成为企业只负盈不负亏的行政管理与市场结合的体制,因为企业
的贷款是完全没有资产作为抵押的,而企业在赢利时却可以根据已经扩大的企业自主权支配
很大一部分利润和资金,作为企业的再投资、增加职工的工资和管理人员的收入,这使企业
对贷款的需求是无限大的。对于商业银行则只是按照国家计划和其本身的赢利计划进行贷
款,而商业银行本身的赢利指标更重要,从而形成根据企业的赢利状况进行贷款成为了商业
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这种货币管理体系和投资体制的改革,不仅使商业银行逐步向市场经
济过渡和形成具有一定内生性的货币供给体制,而且使我国的以利润分配为基础的扩大企业
自主权的改革与苏东国家的改革具有了根本不同的性质,利润和企业规模成为企业管理人员
追求的只要目标,同时也逐渐成为主管部门对企业管理者评价的主要指标。
上述货币金融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的改革相互联系,使我国货币化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2
的过渡出现了标志性的变化。自 1984-1988 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的增长率都
大幅度提高,1984 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M2)达到了 35%,至 1988 年一直超过 20%,
1984-1988 年平均名义 GDP 的增长率达到 20%。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已经联系到货
币供给的内生性,1984-1985 年银行贷款的增加不仅使银行存款增加,而且是以更大的比例
增加,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而根据国家和企业利润(与资金)
分成的规则,在利润大幅度增长的条件下企业所能支配的部分将以更大的比例提高,其中作
为对管理人员奖励的部分和工资增长的部分的提高使储蓄率上升,这使商业银行的存款或货
币供应量以更大的比例增长,并形成更多的利润和储蓄存款。在商业银行的贷款或货币供给
上,虽然存在着计划额度的控制,但各个商业银行的存款已经成为制定贷款的重要依据,中
央银行通过“同业拆借”来调剂资金或修改计划额度。中央银行具有对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的
审批权和控制权,但在上述与商业银行制定的规则下,中央银行只能根据存款的增加来修改
贷款计划,这就形成了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某种“倒逼机制”,迫使中央银行增加信贷额
度。
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对于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和经济的货币化起到
了巨大的作用,企业支配的资金不断增加,这就大大地促进了当时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外
贸体制的改革。1986 年我国开始了价格体制的改革,实行了价格“双轨制”,即企业可以把
计划外生产的部分按照市场价格出售,使大量的货币进入了流通领域并转入非国有企业和个
人手中。从 1984 开始至 1988 年,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增长率都超
过了 GDP 的增长率和国有企业的增长率,国家财政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则持续下降,这表
明了大量增加的货币进入了非国有领域,加速了城乡的货币化进程。
但是,这种内生的货币供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累积性增长,从而引发经济波动,其特
点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一点在 1984-1988 年表现出明显的趋势。货币供应量的增
长使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上升,1980 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到 20%,到 1990 年企
业的资产负债率已上升到 50%。由于当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过度的货币增长虽然能够产
生利润和刺激产出的增加,但供给的增加并不能适应需求,这表现在货币更多地进入到流通
领域,企业的利润留成中很大的比重被用于增加工资和管理者的收入,城市中的就业增长缓
慢。1988 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导致了城市居民对商品的抢购,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回到严格的
信贷额度管理。货币供应量的下降造成了 1989-1990 年投资和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出
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商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这与仅 1 年前的 1988 年的抢购形成鲜明的
对照,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开始受到了有效需求的约束。
1989-1990 年,在市场需求下降的条件下,金融体系加快了改革步伐,中央银行实行了
更为明确的准备金管理制度,确定准备金率为 13%,备付金为 5-7%。成立了各种股份制银
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并进行了开放资本市场的试点,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主导、
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这对 90 年代的货币供
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准备了条件。

123
从 1991 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 1991-1996 年,我国的货
币供应量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货币供应量(M2)的平均增长率超过 30%,1994 年的最高点
为 48.9 %,名义 GDP 的增长率也随之快速增长,6 年平均为 24%,1994 年达到了 35%。这
种货币供应量的超常增长来自于前面所描述的货币的内生性,即银行贷款转化为收入,经济
增长率上升时收入中利润和利息份额提高而使存款进一步增加,在商业银行准备率不变的条
件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会以累积的比率提高。1993 年我国开始针对出现的物价水平上
升实施宏观调控,但直到 1995 年采用严厉的行政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才使货币供应量增长
率下降。
无可否认,这种货币供应量的超速增长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波动,当然也需要采取必要的
方式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在经济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一直按照主流经济学名义 GDP 和实
际 GDP 的划分,把这一时期仅仅作为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来看待,从而把抑制通货膨胀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这是值得商榷的。
从统计指标看,这一时期无疑是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只要和 1988 年的通货膨胀
做一个对比就可以看到,从 1991-1996 年的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远超过 1988 年,如 1994 年
的通货膨胀率按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为 22%,且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率都超过 10%,但并
没有出现 1988 年的抢购风,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消费品的供求平稳,许多的产品供大于求而
产生价格下降,如这一时期大量生产的家电产品价格一直在下降,还有许多采用新技术的工
业产品价格也在下降,如日化产品,作为物价指数统计的主要消费品和劳务随着恩格尔系数
的快速下降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如果从我国技术水平的变化来看,这一时期随
着外资的大量进入,出现了我国技术水平跨越式的发展,家电和日化产品、建筑材料、医药
产品以及汽车等基本消费品的生产技术直接达到了国外 80 年代的水平,在 1996 年时我国基
本上是与世界同步生产大屏幕彩电和开发 DVD 产品,原有的纺织工业和食品加工行业在技
术水平大大提高的基础上产量大幅度增加,加上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和养殖业的大发展,人
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可以说,如果真的能够根据实物或技术水平进行统计,
中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不仅不是统计指标显示的实际 GDP 的 10%,而且可能要超过名
义 GDP 的 24%。
当然,这种实物和技术是根本不能统计和加总的,但我们可以从汇率的变动来估价我国
的价格水平与其它国家的变动关系。1994 年 1 月 1 日,人民币汇率从 5.8 下调到 8.6 兑 1 美
圆,但这并不是人民币贬值,因为在这之前,我国的经常项目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
汇率的市场价格(或黑市价格)就是 8.6,在两年之后(两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 30%)上升
为 8.3 而保持住稳定,因此可以说人民币汇率是基本稳定的。如果人民币汇率不变,那么是
否可以说我国名义 GDP 的增长率就是实际 GDP 的增长率呢?我国人均 GDP 的统计就是按
这种名义 GDP 进行的,在严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除我国香港地区以外的东南亚国家和
地区的货币都大幅度贬值,只有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这是不是说明这一时期 24%的名义
GDP 增长率并没有多少水分呢?

124
实际上,1991-1996 年是我国经济货币化并顺利地初步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的时期,这种货币供应量的超常规增长对于我国的货币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
用。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种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过渡起到了重大作用。在企业已经转向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和面向市场的条件下,
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使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加,企业的权限随着利润的增加迅速扩大,
并使利润目标具有了实质性的意义和带来经营概念的根本转变,如经济学家们总结的,企业
一方面要盯着主管部门向银行要贷款和政策,另一方面则必须面对市场和竞争,而且商业银
行对企业的贷款也越来越注重企业的效益。
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大量资金通过投资的增加流向市场和非国有经济,这一时期
是我国乡镇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其增长率远高于国有企业。在这一时期国
家财政在 GDP 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由于国有企业的利润上交依然在政府收入中占有很大比
例,而在经济增长率提高时,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且当经济增长率提高和利润
增加时,企业的留利也会增加(在以前的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税收所占的比重也会随着
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增加),这将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时,由于国有企
业的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从而国有企业的利润减少的更多,这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同时亏损的增加会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上述原因使政府的财政
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 1991 年以来持续下降,到 1995 年这一比例下降为 10.7%的最
低点。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下降,政府的直接财政投资逐渐减少,这反映了我国货币化过程
中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趋势。随着财政投资的减少,政府也开始把投资的方向转向非竞争性的
基础工业部门,而把非基础工业部门的投资转为由银行贷款。到 1996 年,国有企业产值在
GDP 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 30%左右,包括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上
建立起来了。
第二,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城市的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1991-1996
年是 1980 年以来我国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最快的时期,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吸收
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城市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增长、特别是城市建筑业和第三产
业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

125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0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图 9.1 1984-1999 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第三,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引进外资的速度大大加快。如图 9.1
所显示的,从 1991 年开始,我国引进外资的速度开始大幅度上升,到 1996 年达到最高点的
600 多亿美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如上所述,由于人民币汇率不变,
则我国这一时期高达 24%的名义 GDP 增长率对于外商来讲就是“实际 GDP”的增长率,它
远高于发达国家 3%左右和东南亚国家 15%左右的名义 GDP 增长率,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名
义 GDP 的超高速增长不仅为国外直接投资的产品提供了广大的市场(市场并不是按人口规
模计算的,而是按名义 GDP 增长率计算的),而且更是提供了比名义 GDP 增长率更高的利
润增长率,这一点对于吸引外资是最为重要的。通过引进外资,使我国的技术水平在短短的
几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大量引进外资为我国出口的大幅度增加和今
天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得出,1991-1996 年是我国经济货币化的高峰时期,与其它亚洲国
家和地区相比,不仅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要快,而且市场化进程的速度更快,我国在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在采用渐进式改革的同时牢牢地控制经济全局的条件
下,初步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可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货币
化过程在世界各国的经验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1
当然,这种迅速的货币化过程也需要付出代价。到 1996 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
经超过 70%,企业的资产值增加过快,收入分配的差距急剧扩大,这些都带有经济周期的
典型特征。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货币供应量的超高速增长使经济周期变短或导致了经济发
展的不稳定,到 1996 年我国经济只在城市和部分农村实现了货币化,而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尚未大规模展开,在上述情况下我国就遇到了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我国高增长时期形

1
一些经济学家把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用“帕累托改进”的新古典概念来描述,虽然含义和上述分析相近,
但显然是不准确的。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一种货币化过程,不是实物生产率的提高,而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造成了分配格局的变化,按照制定的国有企业的游戏规则,企业的利润越多,其所能支配的资金越多和管
理人员的收入越高,同时又可以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管理部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也逐渐过渡到单
一的利润指标和与之相联系的企业的规模扩张。私营经济的示范效应也使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追求个人收
入的最大化。

126
成的货币金融体系也不能再支撑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虽然自 1997 年经济衰退以来出
现的问题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我们前面对资本原始积累和各国货币化过程
的分析所表明的,我国当前经济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各个国家在货币化过程所引起的高速增长
后普遍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前面讨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时提出目前所存在的滞涨和
对 1997 年以来政府的政策提出商榷性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 1997 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严
重问题和政策出现重大失误,只要对比其它国家和地区高速货币化进程后出现的严重经济危
机,如 1825 年英国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拉美国家出现的严重金融危机
以及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我国经济自 1997 年以来实际上已经在消化高速货币化后产生的
问题,虽然出现了前面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自 1997 年后,我国经济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名义 GDP 增长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
方面的速度大大下降,并出现了就业、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要
看到,经济体制改革在进一步深化,企业和市场竞争机制已经逐步完善,金融体系的改革正
在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推进。经济衰退使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状态,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客观
上起到了加速技术进步和高新产业技术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
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重创,而我国这些年达到的 9%的名义 GDP 增长率已成为世界上名义
GDP 增长率最高的国家,虽然吸引外资的绝对量小于 1996 年的最高点,但每年引进外资的
数量都在世界前列,这使我国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因此完全可以说,自 1980 年以来,我
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在企业、市场和金融体系中初步实现了经济的货
币化。我们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自 1997 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城市化和货币化速度减慢,经济
中出现了前面提到的问题严重阻碍着这种货币化的进程。我们需要另一次的大规模的货币化
过程,需要通过解决前面那些问题和加速金融体系的改革,同时实现名义 GDP 的高速增长
和完成结构调整。让我们通过 1990 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来详细讨论这一问题。

第二节 经济波动——1991-1997
现在,我们采用前面第六章的理论模型来分析我国 1990 年以来的经济波动。这里采用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名义变量以与企业成本收益计算和收入分配的统计相一致,同时可以表
明货币金融体系中各个变量的变动与国民收入核算中名义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这种方法对
我国经济波动的分析会得出与主流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分析完全不同的判断和结论。

127
图 9.2 名义 GDP 增长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9.2 显示了 1991 年以来我国名义 GDP 增长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的变动,如果按照实
际 GDP 的变动来考察我国的经济波动,可以说是相当平稳的,但按照名义 GDP 增长率的变动
来看则表现出巨大的波动,最高点为 1994 年的 35%,最低点为 1999 年的 4.3%。1991-1996
年名义 GDP 的平均增长率为 24%,1997-2001 年的平均增长率则低于 7%。我们把 1996 年作
为分界点,虽然对于经济周期的分析来讲,自 1995 年以来经济就处于经济周期下降阶段,
1996 年企业的利润就接近成本,但自 1997 年以来名义 GDP 的增长率一直在低位徘徊,且政
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从 1997 年发生转变,即从 1997 年前的紧缩政策改为扩张政策,这种划
分有利于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
一、从经济高涨到衰退——1991-1997
我们首先来看名义 GDP 的决定,把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 W+D+r+ = C+I 改为与现实
国民收入统计数据直接联系的模型,即:
W+d+T+R = C+I+G
其中 T 为政府税收,R 为营业盈余,G 为政府支出。在这个模型中,企业的利润等于总
收入减去工资、折旧后,再减去税收和营业盈余中的利息支出。先不考虑税收的变动,则通
过考察企业的税收加营业盈余再减去利息的方法则可以估算出利润的变动。我们首先要说明
的是,由于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使资产值上升而导致企业的折旧和利息成本增加,从而在经济
增长率下降时将导致企业的亏损。
从 1991 年开始,名义 GDP 增长率大幅度攀升,1994 年的峰值达到 35%,从 1991-1996
年,平均名义增长率为 24%,自 1996 年名义增长率开始回落。这种名义增长率的大幅度波
动是与投资的大幅度波动直接相关的。图 9.3 和图 9.4 表示的投资与消费的变动,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长率的波动远小于投资的波动。1991-1996 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 32%,
最高的 1994 年为 61.8%,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名义 GDP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对于解释
经济波动是非常重要的。图 9.5 表明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变动与名义 GDP 增长率的变动
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这说明这一时期的高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带来的。

128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图 9.3 1991——2004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图 9.4 1991 年——200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0.8 0.4

0.6
0.3

0.4
0.2
0.2

0.1
0.0

-0.2 0.0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I GDP

图 9.5 投资增长率与名 GDP 增长率


按照前面理论模型的分析,投资的增加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会进一步刺激企业的投

129
资需求,当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考虑企业的资产抵押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对企业的贷款和货
币供应量会“内生”地增加。然而,这种高投资增长率所带来的结果是固定资产(资产值)
的增加,从而使企业的折旧成本和利息成本大幅度增加,当投资和名义 GDP 增长率回落时,
就会导致企业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大幅度下降。

0.7

0.6

0.5

0.4

0.3

0.2

0.1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工资比重 折旧比重 营业盈余比重

图 9.6 工资、折旧和营业盈余在 GDP 中的比例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0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企业的利息支出

图 9.7 1992-1999 年企业利息支出总额


如图 9.6 所示,在 1990 年以来,折旧在 GDP 中的比重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1990 年折旧在 GDP 中的比重为 10.5%,1995 年后均超过 13%,到 1998 年已占到 GDP 的 15
%。作为企业成本另一项的劳动力报酬,由于工资(以及就业)的刚性,其比重随着名义
GDP 增长率的下降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由此导致营业盈余在 GDP 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在经
济波动初期的 1990 年,工资、折旧、营业盈余在收入中的比重分别为 29.57%、19.66%和
50.77%,而在 2001 年这三项的比重分别为 24.33%、34.50%和 41.17%,工资下降了 5.24
个百分点,折旧上升了 14.84 个百分点,而营业盈余下降了 9.6 个百分点。按照前面模型的
分析,企业的利润为营业盈余减去利息和税收。如图 9.6 所显示的,利息自 1992 年起大幅
度上升,1996 年利息在 GDP 中的比重已经接近营业盈余,从而表明企业几乎没有盈利,加

130
之资产值的上升,企业的净资产税后利润率已经下降到极低的水平。
投资(和名义 GDP 增长率)的变动与企业利润的变动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图 9.8 表示独
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性,图 9.9 表示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与固定资
产投资之间的关系。按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在经济高涨阶段,由于有
大量资本的投入,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即π>0,当期利润的增加与对经济形势预期的看
好将导致企业在下一个生产周期中加大资本的投入,在高利润与高投资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
促进的循环机制,从而出现投资从 1991-1994 年的快速上升和 1994 年政府宏观调控后投资
增长率的连续大幅度下降。当然,投资的变动不仅取决于利润的变动,而且联系到金融约束,
如果我们把商业银行的贷款联系到企业的收益和资产负债率,则可以更好地解释 1991-1997
年投资的波动。

0.8

0.6

0.4

0.2

0.0

-0.2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I PR

图 9.8 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与固定资产投资

0.7 0.08

0.6
0.07
0.5

0.06
0.4

0.3
0.05

0.2
0.04
0.1

0.0 0.03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I1 LP

图 9.9 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与固定资产投资 1
企业的投资和利润的变动联系到消费需求的变动,如图 9.5 所示,1991-1998 年消费
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也产生大幅度的波动,虽然波动的幅度小于投资增长率,但在 1997 和

1
注:上市公司数据根据各年年报整理,见www.cninfo.com.cn。

131
1998 年表现出比投资更严重的下降倾向,造成消费品市场的需求不足。消费品市场的萎缩
又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在消费品市场全面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已经难以找到有利可图
的投资领域。导致消费品市场萎缩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居民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下降和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而这些原因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关于消费支出的变动与收入变动的关系目前有许多的研究,但这种消费函数的研究对于
说明企业利润的变动是有缺陷的,从而不利于表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我们前面对有效需求
的分析表明,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和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对于说明经济波动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前面的统计数据,从 1991-1994 年,投资的增长率与工资总量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在
扩大,1994 年后由于投资的下降和工资具有一定的刚性,则二者的差距在缩小。在经济的
上升阶段,这种资产值的上升使工资在成本中比重下降的含义在于,当投资一旦减少和从资
本品转向消费品产生,则工资支出将小于消费品的生产成本而导致需求不足。由于这里不再
涉及复杂的两个部门模型,只能从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来说明这一问题。为了更准确地
反映企业的成本和收益状况,图 9.10 采用企业的数据来表明工资、折旧和利润在企业收入
中的比重,这里的利润包括利息与税收。与图 9.6 的主要区别是在工资收入中剔除了 1997
年后国家公务员工资大幅度增长的因素。

0.53

0.48

0.43

0.38

0.33

0.28

0.23

0.18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工资比重 折旧比重 利润比重

图 9.10 工资、折旧和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企业数据)
如图 9.10 所示,从 1991-2001 年,企业成本中折旧的比重一直在上升,利润则在下降,
工资的比重在 1994 年前是上升的,这与前面所表明的投资增长率快于工资增长率的分析并
不矛盾,因为固定资产有一个形成期,如折旧成本是在 1995 年之后才开始大幅度上升的。
从而工资成本与折旧成本的比重在 1996 年后显示出明显的变化,即折旧成本大幅度上升而
工资成本则持续下降。这种工资和折旧成本的变动必然使工人买不起按成本定价的产品。
再来看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按照前面模型的分析,在经济高涨阶段,投资的增长导
致利润和利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提高,而工资的比重下降,由于工资的消费倾向大于非工

132
资收入,这种收入分配的变动引致了消费倾向的下降和消费支出的下降。如图 9.4 中消费的
增长率低于投资的增长率可以表明这一点。
0.44

0.42

0.40

0.38

0.36

0.34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JI

图 9.11 基尼系数的变动 1

46

44

42

40

38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RC

2
图 9.12 消费率的变动

关于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我们采用基尼系数的变化与消费变动之间的关系来
说明。图 9.11 所显示的基尼系数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是密切相关的,在 1994 年达到最
高值,1995 年之后由于投资和 GDP 增长率的下降,使财产收入下降,基尼系数也呈下降趋
势。这种收入分配的变动对于解释消费倾向的变动是重要的,如图 9.12 所显示的,居民消
费率在 1993 年开始较大幅度下降联系到基尼系数的上升,而 1997 和 1998 年消费倾向的大
幅度下降则主要来自于名义 GDP 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虽然基尼系数有所下降。
从 1993 年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所导致的消费倾向的不断下降,在 1996 年名义增长
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导致了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如前所述,这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
于资产值过高使工资在产品成本和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大幅度下降,由此导致消费支
出小于消费品的生产成本而造成企业的亏损,企业在亏损状态下又进一步减少投资和降低工
资,由此导致投资和消费支出大幅度下降的经济衰退。按照实际 GDP 和物价指数的统计方法,
自 1998-2000 年出现通货紧缩,我国通货紧缩的一个特点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的幅度比

1
基尼系数的计算引自南开大学周云波未发表的论文,该文中所引的其他基尼系数的计算都表明了这种趋
势。
2
消费率变动的资料引自赵京兴《消费需求分析》,《中国经济前景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33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下降幅度要大,虽然投资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远大于消费的下降,其主要
原因就在于工资在成本和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这表现为这些年消费品部门的生产能力
利用率大大低于资本品部门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投资和名义 GDP 增长率的波动直接联系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图 9.13 显示,名义 GDP

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 M 2 )增长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如果根据图 9.14 剔除银行体

系存贷差的变动,则名义 GDP 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 M 2 )增长率的相关度更高。因此,我

们可以从内生的货币供给角度进一步表明名义 GDP 增长率的波动。在 1991-1994 年的经济上


升期,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储蓄增加,从而使按存款统计的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以
累积的比率上升,由图 9.14 所表示的 1994 年之前大量负值的存贷差表明商业银行加大了向
企业的贷款,从而使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上升。1995 年后,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和企
业经济效益的下降,同时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宏观政策,这使 M2 的增长率与名义 GDP 增长
率大幅度持续下降。商业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可以从存贷差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图 9.13 名义 GDP 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图 9.14 存贷差的变动
我们还可以从贷款增长率的变动来解释这一时期的经济波动,图 9.15 是 1990-1999 年

134
的贷款增长率与名义 GDP 增长率的比较。图 9.15 表明,1990-1999 年贷款增长率的波动要
小于 GDP 增长率的波动,在较长的时期内贷款处于 20%-25%之间,但 1997 年以后急剧直
线下降,与名义 GDP 的下降形成鲜明的一致性。1991-1994 年,贷款整体上处于增长的态
势,尽管名义 GDP 的增长率远高于贷款增长率,但是可以认为以前的贷款余额使名义 GDP
的调整增长成为现实。1995 年和 1996 年贷款的增长率虽然没有很大的下降,但我们在前面
的理论分析时曾表明,当经济增长率以累积的比率上升时,即使贷款的增长率不变,企业的
利润也会下降从而使投资下降。正是由于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和企业利润的大幅度下降乃至亏
损,商业银行从 1997 年开始大幅度减少贷款,由此导致了名义 GDP 增长率和投资的进一步
下降。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贷款增长率 GDP增长率

图 9.15 1990-1999 年贷款和经济增长率


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大幅度提高。1980 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
债率仅为 18.7%,经过 1985-1988 年的高增长,到 1990 年约为 50%,而 1991 年以来的高速
增长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提高,在 1994 年的最高点时,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
79%,这种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是商业银行减少贷款的重要原因。

第三节 1997 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


自 1997 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衰退和调整时期,1999 年名义 GDP 增长率跌落到最
低点的 4.7%,前面的分析表明,1997 年以来的经济衰退产生于 1991-1996 年的高增长所导
致的资产值过高、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例下降和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这些问题造成市场
需求萎缩和商业银行大幅度缩减信贷。这种经济衰退具有经济周期的一般特征和经济快速货
币化过程所产生的严重衰退的典型特征,即这种经济衰退是在市场机制和货币金融体系尚不
完善的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对经济衰退的调整除了按照一般经济周期的规律降低资产值和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及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外,还需要从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和进一步货币
化的方向进行调整。
然而,在主流经济学观念的统治下,我国经济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对这种经济衰退的性
质是不清楚的,人们习惯地按照主流经济学实际变量的方式来考虑所有的统计数据和出现的

135
问题。经济学家对 1991-1996 年名义 GDP 增长率变动的一致看法是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
膨胀,从而在 1997 年名义 GDP 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根据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
认为我国经济实现了“软着路”,通货膨胀终于被遏制住了。实际上,我国自 1996 年企业的
利润就开始大幅度下降,到 1997 年许多企业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亏损,但经济学家和政府
管理部门几乎是一致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国有企业的效率差和生产率不高造成的,
并把其归之于高投入、低产出,从而只要控制住投资的增长率即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因此,
在 1997 年除了因为通货膨胀率下降而采用了降低利率的政策外,没有针对经济衰退进行政
策调整。直到 1998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实际 GDP”增长率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
导致的通货紧缩时才开始意识到出现了经济衰退,但对这种经济衰退原因的分析依然按照主
流经济学的方法,把它归之于人们消费倾向发生了变化以及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在政策
上采取了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降低利率及准备金率来扩大总需求。
关于自 1998 年以来采用的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了
讨论,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防止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乃至失去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或者
说在目前人们对经济周期的认识水平上讲是必要的,一些政策起到了调整经济周期的作用,
如调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但这里需要讨论的是,1998 年以来采取的许多政策与经济周
期的调整是相背的,而且不利于完善市场机制的运行和经济的进一步货币化。
自 1997-2001 年,根据各项统计指标,可以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了衰退期,这 5 年间名义
GDP 的增长率为 7%,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10.3%,货币供应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15.8%,这些数据远低于 1980-2001 年的平均值。在经济衰退期这些数值的下降是有利于对
经济周期的调整的,投资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可以使资产值下降,商业银行贷款的减少以及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企业的亏损和名义 GDP 增长率的下降也
有利于减少富人的财产收入而调节收入分配,这些都有利于经济的复苏。但我国的实际情况
是,上述数值长达 5 年间的下降并没有很大地改善导致经济衰退的那些因素,如资产值过高、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和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例过低等问题,有些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了。这
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我国 2002-2004 年经济开始上升时,上述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那些
问题立即就变得极为严重,从而不得不在 2004 年就进行调整。因此,对上述问题需要进行
讨论,以找到使我国经济真正走出低谷的方法。
当我们完全抛弃主流经济学实际变量和生产函数的分析方法,政府财政将成为与企业和
商业银行共同构成的整个货币流转体系的一部分,与企业和商业银行不同,政府财政收支可
以通过财政政策外生地决定,它可以通过税收和支出改变整个货币流程表,以决定企业和商
业银行的赢利与亏损并影响其行为,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改变货币供应量和以资产抵押为基础
的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因此,政府财政和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运行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
在当前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货币化过程中,无论是通过货币化建立完整的货
币金融体系,还是对经济周期的调整和结构调整都是至关重要的。自 1997 年以来,我国针
对经济衰退采用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企业与商业银行的

136
内生的货币流程。
1997 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财政在经济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图 9.16
反映了 1984 年以来财政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情况,在 1995 年之前,
财政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基本上呈平稳下降趋势,从 1984 年的 29.9%下降为最低点 1995
年的 10.7%。这一比例在 1998 年以后开始有快速提高,1999 年、2000 年、2001 年这一比
例分别达到 13.9%、15%、17.1%。导致这些年财政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提高的原因,主
要是由于经济增长趋缓,GDP 的绝对数额增长较慢,而税收的征收力度加大,增速远高于
GDP 的增长率。如图 9.17 所显示的,2000 年、2001 年财政收入的增加比例分别为 17%、
22.3%,大大高于同期 GDP 增长率的 9.0%、7.3%。

40 .0

35 .0

30 .0

25 .0

20 .0

15 .0

10 .0

5 .0

0 .0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GDP增加比率(%) 财政收入在GDP重的比重(%)

9.16 1984-2001 年经济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变化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GDP增加比率(%) 各项税收增加比率(%)

图 9.17 GDP 增长率与税收的增长率


这种财政收支的变化与商业银行的内生的货币供给形成替代关系。自 1997 年以来,由
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和亏损大量增加,使商业银行的贷款急剧下降,投资也随之大幅度
缩减。从 1998 年下半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建设国债增加政府投
资,1998-2000 年共发行建设国债 3600 亿元,增加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结构

137
调整。政府的财政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因为可以把财政投资作为企业
的风险抵押,但商业银行由于内生体系中资产结构的失衡,依然不能大幅度增加对企业的贷
款,而是产生了惜贷现象,如图 9.14 所显示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差)自 1998 年以后
大幅度上升。1997 年之前,企业的投资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但在 1998-2001 年,投资中
利用商业银行贷款的比例下降到 6%,远低于 1991-2001 年平均水平的 22%,与此相对应,
利用财政投资的部分大量增加。图 9.18 显示了 1998 年前后预算内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资金
的投资增长率的变动。
0.8

0.6

0.4

0.2

0.0

-0.2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IG IC

图 9.18 预算内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资金的投资增长率
自 1998 年以来,我国已经累计发行长期国债超过了 6000 亿元,支撑了财政支出以每年
20%左右的幅度递增。国内很多学者认为 1998 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认为
增加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极大地拉
动了需求和 GDP 的增长率,并使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从亏损转为利润大幅度上
升。同时,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财政政策原理,只要经济中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则财政
支出的增加将带来实际 GDP 的增长,从而根据 1998-2001 年的统计资料可以判断,我国自
1998 年以来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成功的,它带动了实际 GDP 的增长而没有出现西方国家 70
年代的滞涨,实际上,政府财政支出政策的制定也主要是根据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和是
否出现了通货膨胀。
但是,从我们前面所列出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加大财政支出虽然带动了 GDP 的增长
和使企业利润增加,但对于有效需求的改善却是收效甚微,而且由资产值和工资的比例所决
定的有效需求不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图 9.19 显示,1998 年之后,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企业的资产值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大幅度上升,联系到这一阶段整个经济投资增长率的
下降,可以表明这种资产值的上升主要是因为这一阶段的财政投资和相应的银行配套贷款被
用于基本建设支出,从而加大了资产值。资产值的上升必然使企业的折旧上升而加大企业的
成本,企业利润的增加除了财政支出使需求扩大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息率降低造成的,
图 9.20 表示 1998 年后利率下降后企业利息支付的变化。

138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图 9.19 1990-2001 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价

0.12

0.11

0.1

0.09

0.08

0.07

0.06

0.0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利率不变条件下利息的比重 实际中利息的比重

图 9.20 两种利息在收入中的比重
这种财政投资用于基本建设只会增加资本品的需求,而不是增加日益萎缩的消费品需
求。为了刺激消费需求,自 1999 年,政府通过财政支出连续 3 年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
并增加社会福利支出,这对消费需求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把政府的财
政收支表与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表连在一起就会发现,如果财政预算是平衡的,提高公务员
的工资并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税率,宏观税率从 1998 年的 11%提高到 2000
年的 14%,当企业的税收成本增加时必然会进一步降低在岗职工的工资。如图 9.10 采用企
业数据所测算的,工资在企业成本中的比重从 1998 年后继续下降,这与折旧成本的上升形
成鲜明对照。上述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自 1998 年以来总需求的上升并没有带动消费需
求、特别是对基本消费品需求的上升。显然,这种依靠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和企业盈利只是
在短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其所带来的资产值上升和企业中工资的下降会使有效需求不足问
题进一步加重。
在主流经济学中,财政支出只是通过调节储蓄和投资的平衡来调节总需求,而对企业的
成本收益计算、资产结构和内生的货币供给完全不予考虑。我们在前面第七章中讨论滞涨问

139
题时表明,这种按照主流经济学制定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的最大危害是对内生的货币供
给体系的破坏,美国 30 年代用财政替代银行、70 年代大量发行国债所导致的滞涨和日本 90
年代以来采用财政政策所导致的长期停滞,都表明了这种危害的严重性。我国自 1998 年采
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所带来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是,企业的资产结构和商业银行的资产
结构并没有带来很大的改善,这是我国经济至今不能走出低谷的重要原因。
由于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企业在严重的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并没有破产,而是使资
产值继续大幅度上升,这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商业银行的经营越发艰难,当企业
的资产负债率接近 70%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几乎是完全没有抵押的,因为企业一旦破产,其
拍卖后的收入根本不够安置下岗职工的,商业银行必然会损失全部贷款,在企业利润大幅度
下降而面临亏损时,商业银行从自身的风险考虑必然会出现严重的“惜贷”问题,而银行贷
款的下降又使商业银行的坏帐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政府采用扩大总支
出的方法虽然可以使企业免于破产,但却无法解决商业银行的“惜贷”问题,这使得财政投
资的增加并不能拉动民间投资的增加(如前面图 9.18 的统计资料所示)。政府财政依靠发行
公债扩大总支出对于扩大货币供给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如图 9.21 所示,1990-1997 年
间,财政支出与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 1998 年后两者之间呈明
显不规则的变动。尤其是从 1997 年到 2000 年财政支出大幅度增长,而货币供应量则不断下
降,受财政支出影响很小,其原因就在于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调整。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M2同比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加比率(%)

9.21 M 2 与财政支出增长比率比较

从 1998 年起,政府就采取各种政策稳定金融体系和解决商业银行的呆坏帐问题。1998
年财政部发行 2700 亿特别国债,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补充到 8%以上。1999
年后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利用拍卖,追偿,债转股,出售,资产重组等方式共剥离 1.4
万亿不良贷款,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从 1998-2001 年,商业银行的坏帐和不
良资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量增加,到 2001 年底,按照“一逾二呆”的四级分类办法,四

140
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本外币贷款为 7 万亿人民币,不良贷款为 1.76 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
25.37%,其中约有 6000 多亿将成为实际损失,占全部贷款的 8%左右。这种不良贷款增加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商业银行的惜贷而导致的贷款增长率下降和名义 GDP 增长率的大幅度下
降所造成的企业亏损。尽管 1998 年通过国债为商业银行补充了 2700 亿的资本金,同时有
1.4 万亿不良资产被剥离,但到 2001 年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又重新下降到 8%以
下。
因此,要解决商业银行的坏帐问题必须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解决宏观经济中的有效
需求不足问题,而盲目地采用财政政策解救银行可能会使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失灵。例如,
目前我国的国债存量对 GDP 的比例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高,但已经对金融
体系的运行产生了影响,商业银行自 1998-2001 年存贷差的大幅度上升与国债的增加有很大
的关系,大量国债沉积在商业银行,不仅使商业银行得到无风险的收益和抵押,而且一旦经
济出现回升的势头,则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波动。
由上述分析可见,自 1998 年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到 2001
年虽然防止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并达到了 8%的稳定的增长率,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矛盾并
没有解决。资产值继续上升,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下降,特别是在基本消费品产业和农业中
工资的增长率持续下降,这导致了消费品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就业的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长
主要依靠房地产业、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如 1998-2001 年,房地产业投资的平均增
长率达到 28.7%,比 10.6%的平均投资增长率高出近 2 倍,虽然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在加
快,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合理的资产结构。
在 2002 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在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和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的条件下,投资和信贷的增长率开始回升,我国的资本市场从 1999 年在政策的引导下出现
了快速发展的局面,至 2001 年共为企业融资 6000 多亿,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虽然是通过增加资产值达到的。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大力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这
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成立的时间晚和增长的速度快,从而其资产状况要好于四大国有商业
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也有利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由于 1997-2002
年投资和信贷增长率的下降使折旧在 GDP 中的比重在 2002 年开始下降,名义 GDP 的增长
率和企业的利润开始回升。
2003 年和 2004 年,我国经济在统计指标上出现了全面回升的局面,名义 GDP 的增长
率在 2004 年超过了 16%,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接近 20%,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 25%,企业的
利润大幅度增加,我国经济似乎已经摆脱了衰退的阴影而进入了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但是,
从 2003 年上半年物价水平开始上升,2004 年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超过 5%。与 1991-1996 年
的通货膨胀不同,在基本消费品市场上,除农产品价格上涨外,其它产品依然供大与求,而
生产资料的价格则大幅度上扬,因为增加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房地产业和基础工业以及汽车
和电讯等新兴产业,在 GDP 和价格水平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城镇登记的失业率并没有下降
反而上升,这就更接近“滞涨”的定义,它反映出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严重结构性失衡。在

141
2004 年第二季度,由于投资增长率超过了 45%和物价上涨太快,政府采用了强烈的货币紧
缩政策来抑制高增长。到 2005 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开始下降,通货膨胀的势头被制止了,
名义 GDP 的增长率回复到 10%左右。但 2003-2004 年的高增长所出现的严重失衡使政策选
择面临更为艰难的局面,即一旦放弃紧缩政策,就可能出现宏观经济的失控和严重的通货膨
胀,而在经济刚开始复苏时就采用紧缩政策能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经济中严重的结构失
衡问题?

第四节 一个“虚构”的解决方案

前面对我国 1998 年以来采取的财政政策提出了商榷或批评,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否定政


府采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但财政政策的采用必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相协调。我国 1980
年以来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是因为采用了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管理,这是我国政
府管理与市场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所在。这种经济体制的首要特征是,
国家财政作为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央银行共同执行控制货币供给和货币金
融体系的职能,与中央银行的不同之处是,政府财政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包括银行和企
业的资产负债表,如政府的税收可以改变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政府的支出和公债的发行
量可以改变货币供应量和资产结构,而中央银行的责任则在于保持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下的
信用关系的稳定,虽然二者的职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外生的货币供给与内生的货币供给的
区别就在于是否考虑成本—收益计算,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政府财政可以
通过外生的货币供给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包括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从这个意义上讲,
在货币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或冲击更大。
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着一系列极端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所以极端复杂,因为按照主流经
济学的思路这些问题是根本无法思考和讨论的,但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所有这些
问题只不过是“一张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问题,而所有这些数字是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改变
的,至少是可以部分地改变的。我国 1980 年以来的改革就是通过成功地改变财政与银行体
系的数字而取得巨大成就的,现在我们依然有能力来改变这些数字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是顺应市场机制运行的内在要求而不是相反,这种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是有效需求
问题和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数字的调整要针对有效需求问题的解决和不破坏内生的货币供
给机制,我们上面对 1998 年以来政府财政政策的批评正是因为它与上述的要求相反。
1999 年,笔者提出了前面的主要分析(参见柳欣,1999 年 a,1999 年 b),表明必须通
过企业破产来解决资产值过高问题,并在 2003 年通过比较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虚构”
的解决方案(参见柳欣,2003 年),这个方案的核心是,通过“模拟”破产来降低资产值和
改变收入分配。我国 1997 年经济衰退的原因在于经济货币化导致的资产值过高和工资在收
入中的比重下降,而经济复苏需要降低企业的资本值和提高工资的比重。这种经济周期的调
整在自发的市场经济中是通过企业的破产实现的,由于我国现存经济体制或金融体制上的缺

142
陷,企业即使存在着大量的亏损也不会破产,而且占国民经济极大比重的国有企业和商业银
行如果破产将会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失业问题。但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可以
通过政府财政(包括中央银行)模拟市场机制的破产,其具体方法是,所有国有企业的亏损全
部转到国有商业银行而降低其资产值,然后用国债来冲销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实际上是国家
用发行国债获得的收入核销企业的巨额资本存量,其优点是这种帐面上的数字改动可以让企
业和银行照常运行。当然,实施这个方案的关键是必须设计一套模拟竞争的游戏规则,比如
把破产企业的经理和造成坏帐的行长撤换掉,这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但政府财政政策的调节
方向却必须如此,只要把握住现行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则,则采用的财政政策方式与这种“虚
构”的方案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143
第十章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总量与结构问题

就当前我国经济中的总量和结构问题的讨论是不能采用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因为这些问
题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中本来是找不到的,或者说主流经济学的相对价格理论并不能涉及到
这些问题,但目前这些问题的研究却是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的,这种“理论联系实际”
的研究导致了严重的概念和逻辑上的混乱,从而造成对当前我国经济中所出现问题的严重误
解。可以说,当前我国经济中的这些问题已经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如失业、收入分
配和三农问题等,这些问题每年政府都作为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不断地加大政策力度,但这
些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进行这种理论上的争论和重新建立能够研究这些问题的
理论分析框架。
与总量关系相比,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问题是更为突出的,失业率上升和农村劳动力
向城市的转移速度下降,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产业结构向高收入阶层倾斜,农村城市化
和三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并不能用主流经济学的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理论来研究,因为这
些问题完全是与新古典的资源配置理论无关的有效需求问题。

第一节 总量、相对价格与有效需求

关于经济结构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相对价格、特别是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
目前所有研究这些问题的文献都是采用新古典的相对价格理论,比如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发
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由于各个行业生产
率水平的不同和根据要素的生产率所决定的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城市化问题只是农村和城
市在技术上的比较优势问题,但上述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在逻辑和经验上都是不成立的。
例如,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最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是农业,我们是不是要把城市中的下岗工
人输送到农村就业呢?是不是要把几乎占 GDP 一半的、中国老百姓最需要的劳动密集型产
品出口去换回供富人消费的奢侈品和肯定要贬值的外汇储备呢?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并
不是由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是他们把更多的收入花费在这些产品上
而形成的恶性循环,当然还包括与生产率完全无关的地产升值的收入和金融资产的收入;对
于三农问题和城市化问题,如果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思路对目前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你肯定
会发现,目前农民采用手工劳动而不是拖拉机进行粮食生产在成本收益的计算上是最合理
的,这种成本收益计算也可以证明农民或民工回到农村是他们的最好选择。
上述按照主流经济学所得出的“逻辑一致性”的结论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与我们
所要解决的问题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反过来说,如果根据我国现实的情况“理论联系实际”,
应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来讨论这些问题,在逻辑上必然是不一致的。实际上,经济学家对这

144
些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一直是在逻辑不一致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不仅使这些问题难以澄清和进
行讨论,而且主流经济学强大的思想意识必然使决策者更可能倾向采用主流经济学的“逻辑
一致”的政策建议,因为所有的统计资料主要是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思路整理的,而那些不是
采用主流经济学思路整理的统计资料却经不住“逻辑”的检验。
我们在前面的理论分析中充分地表明了这样一个命题,新古典的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理
论是完全正确的,但它只能应用于一个“计划经济”而不能用于现实的市场经济,它不能直
接使用由货币表示的所有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和相对价格变量来应用其理论,因为这些
统计数据是与有效需求相联系的,其概念和含义与新古典理论完全不同。如前面的分析所表
明的,我们绝对不能采用实际中的统计资料来说明各个部门和要素的生产率,当然也不能把
采用统计资料所表明的成本收益计算套用在新古典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理论上,从而更不能用
新古典的供求均衡来分析上述问题,因为这种市场供求均衡只是由上述企业采用货币的成本
收益计算和货币计量的要素的生产率(收入分配)所决定的。就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来讲,
所有这些货币的统计数据只是表示有效需求,虽然它们联系到新古典的稀缺性的相对价格。
当我们否定了新古典的研究方案,必须寻找一种能够替代传统研究方法的新的思路,这
种新的思路或理论可以从马克思那里找到,这就是马克思所系统表述的古典一般均衡理论,
或称之为“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只存在相对价格而没
有任何总量和以总量为基础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这一理论中根本不存在由货币收入所表
示的需求和货币成本所表示的供给,从而不可能讨论现实的相对价格和产业结构的决定。与
新古典一般均衡不同,这种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是以价值或货币所表示的总量为基础
的,它不仅包含总量,而且包含由总量所决定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收入分配,从而可以
表明现实中各个部门由货币收入和成本所表示的供给与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由货币所表
示的供求直接联系到有效需求。因此,在这种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模型中,总量与结构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所有的结构问题都联系到由总量所表示的有效需求问题。例如,在
新古典理论中,其所采用的资本劳动比率与现实中的资本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不可能用
资本劳动比率来说明技术关系和结构变动,但在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模型中,这种资本
劳动比率就是资本存量价值对工资(国民收入流量)的比率,部门间的结构变动可以通过统
一利润率的竞争均衡来说明,而且这种资本对工资的比率就是有效需求的核心问题。
这种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最早由斯密所阐述,并提出了著名的有效需求概念来
表明这一模型的供求均衡,马克思则通过生产价格的论证把由斯密和李嘉图表述的古典一般
均衡理论系统化,并提出了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供求均衡过程。关于这种古典
——马克思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和稳定性、以及采用怎样的假设能使其与现实的应用相联系等
问题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我们前面在批评新古典需求理论时表明,其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不能同时应用,实际上就涉及到在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中如何表明总量与相对价格之间
关系这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但就目前要讨论的结构问题或经济结构与总量的关系问题时,我
们可以先抽象掉由技术关系所决定的相对价格与总量之间关系的复杂问题,只是从货币在部

145
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入手来讨论供求和结构的决定,因为决定需求的收入分配和决定供给的
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只是用货币表示的,它们直接联系到总量的有效需求。
实际上,我们这里所要采用的简化的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模型,就是人们熟知的马
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模型,前面对新古典一般均衡和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的讨论
似乎是在绕圈子而使问题复杂化,但上述讨论绝对是必要的,这种由货币量值所表示的部门
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实际上也是实际经济管理部门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完全被
嫁接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之上,马克思则被完全抛弃了。只要在人们头脑中接受了主流经
济学的实际 GDP 的存在,必然会接受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和实物经济的供求均衡,马克
思的社会再生产公式被简单解释为实物平衡和价值平衡的协调,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却被抛
弃了而改换成新古典的实际 GDP 概念。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不是要讨论实物平衡和价值平衡的协调呢?这种说法显然
是对马克思的误解,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根本就没有实物,实物是作为使用价值被完全抽象掉
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只是用价值表示的,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工资
用于消费和利润用于资本积累条件下再生产的“价值”实现问题,或利润和利润率的实现问
题,这与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实物形态是完全无关的而只联系到它们的价值形态。马克思的社
会再生产理论只是其有效需求理论的多部门模型,它可以更清楚地讨论有效需求问题。 1
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多部门模型只是前面讨论的有效需求模型的结构扩展,通过部门间
的结构关系进一步表明有效需求问题。 2 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模型就不再赘述了,根据
我们所要讨论的当前我国的结构问题,可以参照马克思的方法,划分出几个重要的部门,然
后讨论部门间货币的投入产出关系,以表明经济结构的决定和与有效需求的关系。
根据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可以考虑把我国经济划分为五个部门:
(1)以第一产业为基
础的“农业部门”;
(2)以基础工业为代表的“生产资料部门”,这个部门的特征是“资本密
集型”的;(3)以生产基本消费品为基础的“基本消费品部门”,它与生产资料部门相比有
较低的资本劳动比率或是“劳动密集型”的;(4)生产奢侈品的“高档消费品部门”,它包
括房地产和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除劳动服务业外的行业,如金融保险和影
视业等,其特点是“资本密集型”和同时具有高工资的行业;
(5)
“劳动服务业部门”,即第
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其特点是具有更低的“资本劳动比率”和更低的工资率。在上述五个部
门的划分中,农业部门与目前统计中的第一产业基本是一致的;劳动服务业部门可以比较容
易地从第三产业中划分出来;生产资料部门是第二产业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行业来划分;基
本消费品部门和高档消费品部门的划分涉及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重合,需要根据行业的特点

1
目前国内许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解释都存在着这种误解,这就很容易把马克
思的再生产理论解释为新古典的一般均衡,而在许多讨论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则被主流经济学生产函数的宏观模型替换掉了,这表现出主流经济学作为思想意
识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
2
关于两个部门有效需求和经济周期波动的详细分析请参见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人
民出版社,2003年。

146
重新组合。上述部门的划分主要是从投资和收入支出流向、就业等方面考虑的,它能够更好
地表明当前我国经济中的结构问题。比如,目前第三产业中具有最高工资的金融保险业与工
资最低的服务业混在一起,这不利于说明收入分配和就业问题。
在上述五个部门模型中,采用货币的流入(投资和消费)决定需求,加入企业的成本收
益计算决定供给,再采用“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决定就业,我们可以得到部门的货币投入
产出表,以决定各个部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加入前面所阐述的总量关系,即按照有效需求
的分析加入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来讨论各个宏观变量的相互决定,从而可以从有效需求的角
度讨论总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举例说明这种方法。
例如讨论农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恩格尔系数和收入水平的变动决定经济中
的农产品消费支出,再根据农业生产货币成本的变动决定供给,则可以得到农民的收入水平。
那么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呢?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只要农村人口向城市向工业转移,则可以增
加农民的人均收入,因为转移出去的农村人口会用从工业部门得到的收入购买农产品,或者
说会有增加的货币流入农业,由此可以得到,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决定农民收入水平变
动的重要因素。
再举劳动服务业的例子,根据消费调查,收入越高的家庭用在劳务上的支出越多,给定
总收入,则收入分配的差距越大对劳务的需求越高,这样,劳动服务业的发展和吸收的就业
取决于收入分配的差距,因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高收入阶层收入的增加只能来自于低收入
阶层收入的减少或工资率下降和失业,因此,劳动服务业虽然是最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但发
展劳动服务业从总体上并不能增加就业。
在上述货币投入产出的部门模型中,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概念中的资本所表示的
只是价值概念而与技术无关,在这个模型中讨论技术发展和资源配制问题是困难的,因为这
个模型把技术关系抽象掉了而不是完整的“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模型”,但就我们要研
究的问题来讲,重要的是有效需求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技术问题可以交给竞争的市场机制
去解决。实际上,许多技术上的问题都联系到有效需求问题,比如农民为什么要采用手工劳
动而不使用拖拉机,原因是生产拖拉机的“固定成本”太高和农民的收入太低,使用拖拉机
在成本收益计算上不合适,但这却不是真正的技术关系,拖拉机的使用肯定会替代更多的劳
动,如果在竞争的市场或解决了有效需求问题的条件下,拖拉机厂一定会破产而降低“固定
成本”和使农民的工资提高而使用拖拉机,但由于有效需求问题,拖拉机厂被更改为生产汽
车而适应高收入阶层的需求,这才是农民无法使用拖拉机的原因。再如,许多的服务业只是
为富人服务的行业,如果把基本消费品部门的下岗工人转移到服务业,显然不会提高工人的
消费水平。我们前面讨论市场经济时(第五章)表明,资本家要增加消费必然会提高工资率
而使他们消费不起,我国目前服务业的过度膨胀显然是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即大量失业
的存在严重压低了服务业的工资。
我们在采用上述方法讨论当前我国的结构问题之前,有必要重申前面提出的有效需求命
题,我国现在已经掌握了基本消费品的生产技术,几乎一半的基本消费品被用于出口,我国

147
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使 50%以上的人口不同程度地使用上了这些消费品,那么在未来的 15 年
时间中(到 2020 年),我们完全有可能让所有的中国人都享受到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
水平,而当前所存在的有效需求问题则是阻碍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障碍。这个问题对于
上述的五个部门模型来讲就是,我们必须把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资料部门和基
本消费品生产部门,并同时把他们转移到城市中来。高档消费品部门和劳动服务业部门是需
要大力发展的,但是这种“大力发展”的含义与目前我国经济中实际出现的情况是不同的或
完全不同的。根据统计数据可以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超出常规的,
在世界上很少有哪一个国家在人均 GDP 为 1000 美圆时会有我国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
产业在 GDP 中占有如此之大的比重。我国许多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占其工业产值的
50-70%,这可能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许多城市中的比重。我国第三产业中的就业人数如果
考虑到减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后的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中的比重,可能在世界上是极高的,
如果再减去第二产业中出口企业的就业人数,这个“第三产业”中就业的比例可能是世界上
最高的。这显然并不正常。
作为高档消费品部门的房地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及金融文化产业无疑是必须大力发展
的,因为它们代表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但是,这个高档消费品部门决不应该
是我国现在这样的极高的“资本密集型”并同时具有极高的工资率的部门,目前我国的这种
状况必然意味着广大的农民和城市里的工人买不起这个部门的产品,而这个部门的产品却是
可以无限“复制”的。例如住房,从技术上讲它肯定是“劳动密集性”行业,是几千万民工
在支撑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乃至高速发展,住房建设中实际的成本从技术上讲应该主要是这些
民工的工资,但在现实中民工的工资在全部住房成本中的比重却是微乎其微的,不光是这些
民工买不起房子,城市里的普通工人也买不起房子。住房是如此,制药和其它高技术产业的
成本是不是也如此呢?当然如此。一些高技术产业在发展的初期可能由于其“高技术含量”
和市场需求而获得高利润,但市场竞争一定会消除这些行业的垄断利润。对此可能有人提出,
这些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市场上不是在降价吗?比如家电产品和汽车的价格一直下降,许多药
品的价格也在下降,但这与上面的论点并不矛盾,我们所讲的不是价格而是成本构成,我国
这些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和工资率近年来一直在提高,而且有些行业大幅度提高,导致
这种现象的原因只能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造成的,而且会使有效需求不足问
题进一步加重。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大力发展,但它决不能在 GDP 中占有如此之高的比重和
具有如此之高的“资本劳动比率”和工资率。
上述问题涉及到当前我国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性质问题,如果我们所讲的是生产资料
部门和基本消费品部门资产值过高和工资率过低,这是经济周期中的正常现象,而目前我国
这种“高档消费品部门”出现的特殊问题却不是正常经济周期中的有效需求问题,而是我国
特殊的经济货币化过程中出现的有效需求问题,它联系到我国目前存在着一个占人口 60%
的农业部门,这个部门并没有完全实现货币化和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也是我们把“高
档消费品部门”从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原因。

148
另一个需要讨论的部门是劳动服务业部门。与“高档消费品部门”一样,劳动服务业部
门当然也是需要大力发展的,这不仅是专业化分工的需要,更是技术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结
果,当技术发展水平使物质产品的生产只需要很少的劳动投入时,把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转
移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或“游戏”中来是必然的。这种劳动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中
的一个部门必然要求与其它部门相同的工资率,这个相同的工资率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
达国家表现是非常突出的,即劳动服务业的工资水平与其它行业大致相等,唯此才能说人们
是在相互提供服务,这一点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工业品价格和劳务价格的比例中表示出来。但
是我国的劳动服务业却是除农业外工资率最低的行业,而且许多农民工的极低的工资没有被
计算在内,从工业品与劳务的比价上表现的就更为明显,我国工业品对劳务的比价比发达国
家要高出许多倍,显然这就成为只是劳动服务业部门为其它部门或高收入阶层提供服务,而
不是相互提供服务。在劳动服务业就业的工人用他们的工资可以买得起房子吗?不仅现在买
不起,以后可能更买不起,因为近年来房价在大幅度攀升,而劳动服务业随着大量农民工涌
入城市其工资率却在下降。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有效需求问题,是我国特殊的货币化过程
中由二元经济结构产生出的问题,是收入分配的差距和高收入阶层追求消费造成的。只有有
效地解决有效需求问题,才能保持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们上面所采用的五个部门的划分正是为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有效需求问题,
这种有效需求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上,表现在我国货币化过程中二元经济
结构所产生的矛盾上。

第二节 经济增长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首先,我们来讨论当前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经济增长率政策的制定,在我国
“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经济增
长率,因此,如何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目标就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
我们前面已经对围绕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制定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提出了质疑,这
种 8%的增长率已经成为教条在统治着人们的思维,如果你预测明年的经济增长计划是 8%
和实际的增长率在 8%左右,很可能是猜对了,那么当你问为什么是 8%而不是别的数字呢?
我相信经济学家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理论和经验上的证据,所以提出 8%是因为经济学家拿不
出其它的数字,或者说其它的增长率数字比 8%更难论证,只是如此而已。这个 8%的实际
GDP 增长率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经济学家拿不出任何生产函数的证据,乃至找不
到任何一个技术上的统计数据,我们前面所有的理论分析都是针对主流经济学的这种生产函
数和实际变量的,GDP 增长率并不取决于任何技术关系,只是联系到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
特殊的货币金融体系。
这个 8%的增长率与经验是不相符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在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或经济货币化时期,名义 GDP 的增长率都超过 15%,拉美国家在经济高
速增长时名义 GDP 增长率都超过 10%,有些国家在几年的短期中超过亚洲国家 15%的增长

149
率,英国在 1800-1825 年和美国在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资本原始积累”或大规模货币化
时期,名义 GDP 的增长率都远超过其稳定状态下 3%的增长率。我们前面讨论了我国 1980
年以来的经济货币化过程,表明保持高速的名义 GDP 增长率对于我国经济的货币化和农村
的城市化以及提高技术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里同时需要表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
高速增长之后都遇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 1997 年以来的经济衰退也是高增长过程所带
来的,但我们决不应当因为这种高增长会导致经济波动而追求 8%的稳定的增长率,因为这
种经济波动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韩国通过企业和银行的大规模破产目前已经走出了东南亚金
融危机的阴影,在已经基本完成农村的城市化条件下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这里需要讨
论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当前所处的背景下,这种 8%的增长率能否保持经济的稳定。
我们在前面的理论分析中,提出了“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来说明名义 GDP 增长率与
就业之间的关系,即:
就业的增长率=名义 GDP 增长率×工资份额/工资率
假设工资总量在 GDP 中的比重不变和工资率不变,则就业量取决于名义 GDP 的增长率,
这种名义 GDP 增长率与就业的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货币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极为
重要的。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存在着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有近 60%的人口生
活在农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接近 50%,远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如表 10.1 所
示,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按照我国经济学
家对 8%的经济增长率测算,我国到 2020 年将使农村人口的比重从目前的 60%降低到 50%,
即在未来的 15 年中把农村人口的比重降低 10%,如果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计算,即使达到
这个目标也是困难的。但是,这个目标是不是合理的或可行的呢?
国家或地区 年份 农业就业比重(%)

中国 2003 49.1

下中等收入国家 1980 41

上中等收入国家 1965 45

日本 1950 48.3

韩国 1975 45.86

台湾省 1966 43.44

马来西亚 1980 41

泰国 1997 42

菲律宾 1997 37

印尼 1997 39

表 10.1 部分国家或地区农业就业比重的比较 1

1
资料来源:日本农业人口比重数据根据韩俊(1994),第56页,表1-17整理,名义GDP根据《帕尔格雷
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50-1993)》第1058页计算整理;韩国数据中1965——198
5年数据来源于《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1960、1993年数据根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

150
首先,我们借助日本和亚洲国家与地区高速增长时期的经验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日本
是发达国家中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国家。1950~1975 年是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最快
的 25 年。在这 25 年中,日本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 46.98%降为 13.83%,下降了 33.16%,年
均递减 1.77%。与这种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密切联系的名义 GDP 增长率为,1950-1975 年,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从 3.94 万亿日元增加到 148 万亿日元,增长了 37 倍,年均增长率为
24.55%,最高的一年达到 40.31%。韩国也是战后世界上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国家之
一,1965~1980 年是其历史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最快的一段时期。在这 15 年中,韩国的经
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名义 GDP 从 7980 亿韩元增长到 380000 亿韩元,增长了 47.6 倍,
年均增长 27.31%,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几乎达到了 40%。正是这种高经济增长速度使韩国
的农业剩余劳力在这 15 年中得以迅速转移,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 1965 年的 58.46%下降到
1980 年的 34.01%,年均下降 1.73%。台湾地区在其劳动力转移最快的 1966~1980 年,第一
产业的就业比重从 43.44%下降到 19.50%,15 年下降了近 24 个百分点,名义 GDP 增长率平
均高达 17.83 %。这些数据表明,就业量的增长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名义 GDP 的增长正
相关。

40.00% 2.50%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数
35.00% 2.00%
名义GDP增长率

30.00%
25.00% 1.50%
20.00% 1.00%
15.00% 0.50%
10.00%
5.00% 0.00%
0.00% -0.5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名义GDP增长率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数

图 10.1 1990 年-2003 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名义 GDP 增长率


图 10.1 是我国 1991-2003 年名义 GDP 增长率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动关系,它也表
明了二者的相关性在我国是非常明显的。从 1992 年到 1996 年,这几年是我国经济的高增长
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达到 25.88%,在这段时间内农业人口的转移的速度也较快,年均转移
劳动力 1428 万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年平均下降 1.84%;而从 1997 年开始,随着名义 GDP
增长率的下降,劳动力转移速度大大减慢。
1980 年至今,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平均每年下降 0.86%,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工
业化的高速增长时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平均每年下降 1.7%左右,与我国 1992-1996 年农
业劳动力转移最快的时期相当。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如果达到这

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50-1993)》第103页、第1059页计算整理;台湾数据根据经济日报社编,《
中华民国经济年鉴(中华民国67年)》第594页、670页,《中华民国经济年鉴(中华民国70年)》第67
5页、692页,《中华民国经济年鉴(中华民国76年)》第823页,《中华民国经济年鉴(中华民国81年)
》第820页数据计算整理;其他数据引自刘秉镰、王家庭(2004),第39页,表1。

151
些国家和地区每年下降 1.7%的速度,名义GDP增长率必须超过 17%。 1
我们前面一直在强调,就目前我国所达到的技术水平来讲,对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速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进一步的货币化来加速农村的工业化
和城市化。我们列举上面的数据,一方面表明了名义 GDP 增长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日本和韩国工业化初期的技术水平的
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完全可能达到和超过日本和韩国的水平,如达到 1992-1996
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就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问题来讲,所有的问题都联系到这种二元经济的货币化过程。我
们可以从反面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已经实现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那么通过企业
破产使名义 GDP 增长率下降对于医治经济周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在我国目前农村人
口依然为 60%的水平时,名义 GDP 增长率的下降将大大减慢我国的货币化和城市化进程。
前面的理论分析表明,名义 GDP 的增长率直接联系到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和其稳定状态,
例如,8%的增长率与 15%的增长率所要求的货币金融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这种 8%的
GDP 增长率长期维持下去,将对以后恢复高速增长带来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我国的货
币金融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这种货币金融体系的完善也必须以我国经济的货币化和农村的
城市化为目标。
就当前我国经济的货币化和城市化进程来讲,名义 GDP 的增长率必须提高,因为我们
必须加快农村城市化的速度。如果按照 8%的增长率测算,到 2020 年我国依然要有 50%的
农村人口,这个结果是不可取的,对于这种计划目标的制定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可以说,这
种计划目标的实现比把农村人口减少到 40%更难实现,因为我国经济中目前出现的问题很
大程度上在于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的速度太慢。在农村存在几亿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下,无
论采取怎样的政策,工资率都很难上升,而且不能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增长率的提高只
能造成城乡差别的继续扩大,农村人口不可能不涌入城市,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的萎缩,而
且城市所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只能是劳动服务业,这不仅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无法
调整,而且必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怎么可以想象到 2020 年我国农村还存在几亿过剩的
劳动力,在城市的收入水平成倍提高的条件下他们还可以在农村安心生活呢?农业生产、农
村的教育和医疗问题又怎样解决呢?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加速农村劳动力
的转移和提高城市化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拉美国家所产生的问题就在于不能保持持续
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就解决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而言,显然,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的增
长率比紧缩政策要更容易,它不仅易于调节利益矛盾,而且更有利于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
更重要的是与我国的货币化进程相一致。反过来讲,在 8%名义 GDP 增长率的条件下,当
前我国经济中的这些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它留给政策调节的空间太小了。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表明,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讲,提高名义GDP的增长率是完

1
参见柳欣、郭金兴,2006年。

152
全必要的,根据日本、韩国的经验和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可以考虑把名义GDP
增长率提高到 15%以上,最好能长期稳定在 20%左右, 1 按照这个速度,到 2020 年,我国
农村人口可以降低到 40%,考虑到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人口达到 40%的指标可以
缓和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压力,初步完成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
把名义 GDP 增长率提高到 15%以上是不难做到的,1980-2004 年我国名义 GDP 的平均
增长率就在 15%左右,1980-1996 年平均 GDP 增长率接近 20%。我国在 2003 年 GDP 增长
率开始提高后,2004 年就超过了 15%。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能不能提高名义 GDP 增长
率,而是这种 GDP 增长率的提高能不能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与总量问题相比,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问题是更为严重的,可以说,目前我国的
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存在着严重的扭曲,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就业弹性大幅度下降。按照前
面“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当名义 GDP 增长率不变时,就业量取决于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
比重和工资率,而我国自 1997 年以来,在工资占 GDP 比重下降的同时,许多行业的工资率
却大幅度上升,收入分配的差距持续扩大,由此导致了就业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自 1997
年经济衰退以来,在名义 GDP 增长率下降的同时,我国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至 2003
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重述前面的数字,1997-2003 年的 7 年间,
虽然我国 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 8%,但是,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只下降了 0.8%,
这远低于 1992-1996 年之间一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2004 年我国总体就业弹性仅为 0.08
按这个弹性计算,GDP 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 0.08 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 600 万
人。按照这样的就业弹性,即使名义 GDP 增长率达到 15%,将只能吸纳 900 万人左右,这
个数字只是相当于城镇新增的劳动力人数,这显然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不相适应。
就业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是自 1997 年以来我国出现的严重的结构问题,即产业结构
和与之相联系的收入分配结构,二者相互作用导致了严重的结构扭曲。我们来讨论这种结构
问题。

第三节 收入分配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紧密联系到有效需求与经济波动,而且直接联系到人们的利益关系,从而
涉及到经济乃至政治的稳定问题。自 1980 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差距开始扩大,
基尼系数从 1980 年的 0.2 以下上升到 1990 年的 0.3 左右,1991-1996 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
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到 1997 年基尼系数接近 0.4,从 1998 年至 2003 年,基尼系数
出现了继续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到 2003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上升到 0.46,这个数字超过
了国际上认为收入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 0.4 的警戒线,只是略低于世界最高的拉美国家 0.47
的水平。这种收入分配差距的急剧扩大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成为当前我国经济中的焦点
问题之一。

1
这里所提出的20%的增长率目标主要是考虑能否被人们接受,以及更容易论证,而就我们前面的理论分
析和考虑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名义GDP的增长率是否可以提高到25%呢?

153
表明导致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扩大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唯此才能提出解决方
案。我们前面的理论分析表明,主流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只是技术上的要素价格理论,
与现实市场经济中按照“价值”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是完全无关的,它不能用于国民收入核算
统计变量的分析,目前所有采用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的统计分析都带有严重的循环推论,根
本不能表明收入分配的决定与变动。 1 我们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取
决于有效需求,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是由于 1991-1996 年的高增长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差
距扩大,而自 1997 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导致的严重结构性矛盾使收入分配的差距持续
扩大。

一、我国 1992 年以来收入分配的变动


1、居民收入和财产分配
图 10.1 显示了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动,基尼系数从 1984 年来一直稳步上升,在 1990-1994
年间大幅度增加,此后在 1995-1997 年开始从 1994 年的高点(0.4334)下降,但 1998 年后
又开始大幅度回升,2003 年这一指标升至 0.458。 2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图 10.1: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3
在各种收入来源中,工资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最慢。1991-2003 年的十三年间,年均增
长最快的是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 29.68%,其次是财产性收入 20.32%,排在第三位
的是转移性收入,18.86%,增长最慢的是工资性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 15.47%。2003 年,
财产性收入增速为 32.18%,而同期工资收入的增速仅为 11.68%,前者的增长大大快于后者。
这些变化影响了收入分配的格局和财富的集中程度。中国统计局信息网资料显示,2003
年,我国最低收入 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 1.4%,而最高收入 10%的富裕

1
1989年,谷书堂教授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改变原有的按劳分配原则,而采用“按贡献分配”。
关于“按贡献分配”是否能与边际生产力论划清界限的问题曾在经济学界引起激烈争论,1995年后随着这
个提法逐渐被人们接受而使争论停止了,但问题并没有被澄清。参见谷书堂1989年,苏星1992年,谷书堂
和柳欣1993年。
2
毕先萍、简新华:《论中国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载《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3
数据来源]:1992-2000年数据摘自夏华:“从基尼系数的测算看我国居民收入状况”,载《现代财经》,2
003年第5期。2001-2003年的数据从人民网获得。

154
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 45.0%,另外 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 53.6%,还有 10%
的家庭几乎没有财产。从城镇人均资产来看,人均财产最少的 20%的人口所拥有的财产份
额只有 2.75%,而人均财产最多的 20%的人口所拥有的财产份额达到 51.07%,后者超过前
者的 18 倍。1 在金融资产方面也存在着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最高的 20%的家庭占有全
部金融资产的 55.4%,而最低 20%的家庭仅占全部金融资产的 1.5%,高低相差 33.1 倍,中
国 8.6%的富户占有 60.47%的金融资产。这些数据表明了我国居民收入和财产分配差距不断
拉大。
2、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3.5

2.5

1.5

0.5

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图 10.2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变动
图 10.2 表示了 1990 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动,其收入分配差距从 1990-1994
年逐步扩大,1994 年人均收入比达到了 2.86:1,1995-1997 间有所好转,下降到 2.5:1 左
右,然而这一差距在 1998 年以后直线上升,并超过了以往时期,这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
配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超过了 3:1。
3、城镇居民中的收入分配
自 1992 年以来,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出现严重扩大的趋势。国家统计局资
料显示,1992 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 0.25,1994 年上升到 0.30,在轻微的下降
之后,2002 年又升至 0.32。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显示,城镇中 10%最高收入户的人均
可支配收入与 10%最低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两者的比值在 1992
年时是 3.14 倍,1994 年上升到 4.11 倍,2000 年已是 5.02 倍,之后便愈加不可遏制,2003
年达到了 8.43 倍。据国家统计局城调队于 2002 年 5-7 月对 8 个省市大中小城市的抽样调查,
2002 年我国 20%的高收入户占全部家庭总收入 43.6%,而占 20%的低收入户仅占全部收入的

1
据美联储对美国家庭收入调查,近五年来(1997-2001年),美国10%最富有家庭拥有的净资产(扣除
债务)增长69%,平均每户资产达到83.6万美
圆,而20%最穷的家庭净资产只增加20%,平均每户仅有7900美
圆,贫富家庭净资产相差104.5倍,中国贫富家庭资产相差倍数大于美国达254.5倍。

155
6.7%。2003 年我国城镇最高收入户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收入户的 8.43 倍。
4、不同行业工资水平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我国行业间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从 1990 年以来存在着扩大的趋势,如图
10.3 所示。1992 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的行业职工工资相差 1.86 倍,在 2002 年,最
高和最低行业的职工工资相差 2.99 倍。从 1990 年到 2002 年,我国农、林、牧、渔业与采
掘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最慢,只增长了 315.18%和 305.33%;而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职
工平均工资增长最快,增长了 591.08%和 812.49%,后者是前者的 2~2.5 倍。

2.5

1.5

0.5

0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图 10.3 收入最高行业与收入最低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之比
以上不完整的统计数据基本表明了我国 90 年代以来收入分配的变动,我们来解释这种
收入分配的变动。

二、收入分配与经济周期和“滞涨”
在上述数据所显示的收入分配的变化中有两个分界点,一个是 1994 年,该年是
1992-1996 年经济波动的最高点,另一个是 1998 年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即政府采用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后的变动。我们在上一章讨论我国的经济波动就是以 1997 年
为分界点,讨论了以 1994 年为分界点的 1991-1997 年经济周期波动,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
清楚地表明这种收入分配的变动完全是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
前面对有效需求的分析集中在两个关键的比例上,即:
(1)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或工资
对资产值的比重(W/K)
,上一章中的图 9.10 表示了工资、折旧和利润在收入中的比重,图
9.19 表示了资产值的变动;(2)工资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用 W/(r+π)来表示,它同时表
明工资收入和作为财产收入的利息与经营收入的利润之间的比例。我们采用图 9.4 表示由公
式 W/(r+π)所表明的收入分配的变动。

156
40 66

35 64

30 62
60
25
58
20
56
15
54
10 52
5 50
0 48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名义GDP增长率 W/(R+π) 线性 (W/(R+π))

图 10.4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变动
从 1991-1994 年的经济上升期,资产值以更大的幅度上升,这使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下
降,同时使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重下降,1994 年后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到 1997 年,工
资收入所占的比重上升,财产收入则大幅度下降。这样,我们可以解释基尼系数在这个时期
中的变动,即基尼系数在 1994 年达到 0.43 的最高点,到 1997 年基尼系数下降到 0.36 的低
点。图 10.4 中给出了 1992 年以来 W/(R+π)的趋势线,总体的趋势线是向下倾斜的,说明
W/(R+π)的值是不断下降的,但在 1994-1997 年工资的比重是超过趋势线的。
前面对经济周期的分析表明,在 1997 年我国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大量
的企业破产和倒闭,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资产值,同时使利息和利润收入大幅度下降,工资
收入则由于存在着向下的刚性而不会下降,虽然会出现失业,但随着经济复苏就可以使
W/(R+π)的值上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是,自 1998 年政府采用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支出
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不仅企业没有破产,而且出现了资产值继续大幅度上升的局面,如
图 9.19 所示,从 1998 年开始资产值大幅度上升,由此导致了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持
续下降,如图 10.4 所示,其中 2000-2002 年工资收入超过趋势线是由于政府为公务员大幅
度提高工资造成的,如果采用图 9.10 中企业的工资计算,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自 1998 年以
来一直是下降的。这样,我们可以解释前面收入分配的数据为什么从 1998 年以来出现严重
的两极分化,不仅是国民收入流量的分配,而且由房地产投资所带来的资产值的大幅度增加
和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大幅度增加被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基尼系数在 1998-2003 年的
6 年中上升了 10 个点而达到 0.458。这种收入分配差距的严重扩大产生于 1998 年以来我国
经济遇到的严重“滞涨”
,是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直接联系的。
让我们举两个更直观的例子来说明 1998 年之后出现的问题。自 1998 年起至今,国有企
业顺利地完成了“战略性”转移,基本退出了竞争性的基本消费品部门,转向了由政府财政
投资支持的垄断性基础产业部门和高档消费品部门,但是,占国有企业 1/3 以上的下岗职

157
工却被转移到城市中收入最低的劳动服务业部门,这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严重扩大。另
一个例子是房地产业的发展,自 1998 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率以高于平均投资
增长率 2 倍以上的速度发展,地产值和房价成倍上升,但住房的建筑成本则几乎没有增加,
建筑业的工资水平是除农业和劳动服务业外最低的,而且许多农民工的低工资没有计算在
内,这种房地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这种房地产业的发展显然是在政府
扩大总支出政策和商业银行贷款的支持下才得以发展的,换个角度讲,在 1994-1997 年的宏
观政策下,房地产价格一直是下降的,从而如果没有 1998 年后的财政货币政策,房地产的
价格势必继续大幅度下降。

三、收入分配与消费
收入分配是与有效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即收入分配的变动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对有效需
求构成影响。我们在前面表明了 1991-1997 年收入分配的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从图 10.5
中可以表明 1998 年以后收入分配和消费的关系。1998 年以来,随着基尼系数的上升,我国
居民的消费倾向持续下降,这里需要解释的是 1999-2001 年消费支出的上升与政府为公务员
大幅度提高工资有关,即使如此,在 2000 年以后这种趋势尤为明显,这使从 1997 年已经产
生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图 10.6 显示了 2003 年我国各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消费倾向,表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远高于高收入阶层。

50 49
45 48
40 47
35
46
30
45
25
44
20
43
15
10 42

5 41
0 4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图 10.5 基尼系数与消费倾向

158
2.5

1.5

0.5

0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户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万元) 平均消费倾向

图 10.6 2003 年我国各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消费倾向


由于 1998 年后收入分配状况恶化,导致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持续走低。2000 年,
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是 48.01%,接下来的三年中,消费倾向分别为 46.55%,45.30%和 43.35%,
这导致了消费需求的大幅度下降。1998 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低于 60%,最终消费
总额年均增速一直低于 GDP 增速。2001-2003 年,
居民消费的增速分别为 7.0%,
6.5%和 7.7%,
分别比名义 GDP 增长率低 3.4、
2.9 和 4.8 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投资增速分别为 15.26%,12.93%
和 21.46%。近年来,GDP 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投资,而投资的增加会不断地提高资产值,
投资与消费增长率差距的拉大带来的资产值上升,将会使得有效需求问题更为严重,因为企
业资产值的攀升会提高折旧和利息成本,这使企业的赢利变得更为艰难,要获得利润,下一
期的投资必须以累积的比率进行,同时使利息和利润收入的增加超过工资收入,收入分配的
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在总体消费支出增长率下降的同时,高收入阶层在消费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根据联合
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 2003 年占总人口 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
有 4.7%,而占总人口 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 50%。这种收入分配和消
费的分布必然使高档消费品部门的需求旺盛,导致基本消费品部门的需求严重萎缩。
近年来,别墅、高档公寓成为拉动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动力,经济适用房增速则逐渐下降。
从 1999 年-2002 年,我国房地产业经营总收入增长了 2.34 倍,而且房地产业中发展最快的
又是别墅、高档公寓, 4 年间,别墅、高档公寓的投资分别增长了 1.89 倍和 2.83 倍,2003
年,办公楼和别墅、高档公寓投资完成额分别增长了 33.4%和 22.4%,而经济适用房只增长
了 6%,2004 年 1-10 月,全国住宅投资完成额增长 27.9%,其中办公楼增长 33.8%,经济适
用房则仅增长了 5%。这种房地产业投资分布的不均衡体现了当前房地产投资是以高收入阶
层为消费对象的,造成大量资金集中到只有高收入者才能消费得起的别墅和高档公寓。从
1998 年-2002 年,我国汽车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 3.56%上升到 5.52%,而且汽车工业
中发展最快的又是轿车,2003 年我国汽车的产量增长了 43%。 1

1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年鉴》(2000,2002)

159
另一方面,在低收入阶层连基本的生活消费品都得不到满足的同时,基本消费品工业的
生产却不断萎缩,甚至是大幅萎缩。2001 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户家庭只拥有洗衣机 29.24
台、电冰箱 13.59 台、收录机 20.79 台,城镇平均每百户最低收入户家庭也仅拥有洗衣机 79.21
台、电冰箱 63.11 台、录音机 39.95 台;2002 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户家庭只拥有电视机 60.45
台、空调 2.29 台,城镇平均每百户最低收入户家庭也仅拥有空调 51.10 台,说明这些基本消
费品市场尚未达到饱和。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其生产的萎缩,2000 年我国洗衣机制造业、
电冰箱制造业和收音机、录音机制造业的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分别为 0.146%、0.571%和
0.204%,而 2001 年这一比重分别下降至 0.121%、0.569%和 0.173%;2001 年我国电视机制
造业和空调制造业的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分别为 0.794%和 0.911%,而 2002 年这一比重
分别下降至 0.707%和 0.688%。而且这种生产萎缩不仅表现在所占比重的变动上,甚至还表
现在产值绝对数的变动上,2001 年我国洗衣机制造业和电冰箱制造业的产值比 2000 年分别
下降了 12.27 亿元和 14.58 亿元;2002 年我国电视机制造业和空调制造业的产值比 2001 年
分别下降了 163.34 亿元和 28.73 亿元。 1 而且目前这些家电行业都在向高档产品全面转产。
这种收入分配差距的严重扩大所导致的消费结构变动反过来又会影响收入分配,使贫富
差距继续扩大。基本消费品部门的需求萎缩和增长率下降必然使这个部门的工资水平下降,
造成基本消费品部门的产品滞销、积压,并导致一些企业停产或半停产而增加失业或半失业
人口,工资的下降和失业的增加又使基本消费品部门的需求进一步下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而在高收入阶层财富和收入增长的过程中,存在一种“收入加速数”现象,他们从他们自己
的投资和消费增长中获得利润和更高的收入,因为他们投资和消费的部门就是他们就业的部
门,如房地产、汽车和电讯等高档消费品行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告、影视
业以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然后在下一期继续扩大投资和消费,从而能够得到更高
的收入,形成产业和收入在高收入阶层之间循环。由于高收入阶层占有绝大部分财产和金融
资产,上述两种循环的结果必然是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目前高收入阶层集中了大部分的
金融资产,具备很高的投资能力,但是他们的投资方向几乎没有工业部门,而是房地产和金
融投资。 2
目前我国高收入阶层的“炫耀性”消费表现得非常突出,而另一方面则是低收入水平群
体相对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下降,当经济增长的成果只限于在精英阶层中分享,而大多数
人却无法分享技术进步的成果时,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如近年来出现的建筑业拖欠农民工
工资的问题,表明在房价恶性攀升的条件下建筑商竟然支付不起农民工微薄的工资,实际上,
在许多基本消费品行业和服务业都存在严重压低工资问题以及降低劳动保护标准问题,特别
是失业增加带来的收入下降,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

1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空调产值数据来自于《中国机械工业年鉴》(2001、2002);收录机、电视
机产值数据来源于《电子信息产业统计汇编(1992-2000)》和《电子信息产业年报》(2001)。
2
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投资能力的高收入家庭中,选择股票的次数占总的投资次数的33.07%;商业和服务
业占20.42%;国库券占10.63%,其它为银行存款。

160
第四节 产业结构与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依赖于需求结构的变动,需求结构则取决于收
入分配,而反过来,收入分配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变动,由此形成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相互
依赖的循环。我们前面所提出的在产业结构分析中按照五个部门划分的方法,正是要使对产
业结构的分析与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相对应,如上面对收入分配的讨论正是直接涉及到
产业结构的变动。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接近 60%的条件下,工业化的目标显然没有完成,
正常的产业发展应当是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生产资料部门和基本消费品部门转移,但目前
我国出现的状况却是高档消费品部门和劳动服务业部门的快速增长,基本消费品部门的产值
和就业严重萎缩,这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问题。
自 1997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是高档消费品部门,其次是生产资料部门和劳动服务业部
门,农业部门的增长率最低,而且就业人数从 1997-2003 年只下降 0.8 个百分点,基本消费
品部门虽然有所增长,但如果考虑到进出口就完全不同了,目前我国出口占 GDP 的比重已
经接近 50%,而且自 2000 年以来的增长率远高于名义 GDP 增长率,由于出口产品主要来
自于基本消费品部门,因此,基本消费品部门实际上是严重萎缩的。另一方面,进口的消费
品中都属于高档消费品,这使实际的高档消费品部门所占的比重更大。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动
与前面所表述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动是一致的,即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使高档消费品
部门和劳动服务业部门快速增长。
这种结构变动与就业增长率是密切相关的,高档消费品部门和生产资料部门都是资本密
集型的,其高速增长必然使就业弹性下降,由于高档消费品部门同时具有高工资,其增长率
的提高显然会使就业进一步减少。劳动服务业部门是近年来吸收就业最多的部门,但却是城
市中工资率最低的部门,在其它部门工资率不变的条件下,劳动服务业部门就业的增加必然
使工资在 GDP 中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更为严重。

三次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 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相对偏差


年份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1992 21.8 43.9 34.3 58.5 21.7 19.8 62.7 50.6 42.3
1993 19.9 47.4 32.7 56.4 22.4 21.2 64.7 52.7 35.2
1994 20.2 47.9 31.9 54.3 22.7 23.0 62.8 52.6 27.9
1995 20.5 48.8 30.7 52.2 23.0 24.8 60.7 52.9 19.2
1996 20.4 49.5 30.1 50.5 23.5 26.0 59.6 52.5 13.6
1997 19.1 50.0 30.9 49.9 23.7 26.4 61.7 52.6 14.6
1998 18.6 49.3 32.1 49.8 23.5 26.7 62.7 52.3 16.8
1999 17.6 49.4 33.0 50.1 23.0 26.9 64.9 53.4 18.5
2000 16.4 50.2 33.4 50.0 22.5 27.5 67.2 55.2 17.7
2001 15.8 50.1 34.1 50.0 22.3 27.7 68.4 55.5 18.8

161
2002 15.3 50.4 34.3 50.0 21.4 28.6 69.4 57.5 16.6
2003 14.6 52.2 33.2 49.1 21.6 29.3 70.3 58.6 11.7
表 10.1 我国 1992~2003 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及相对偏差 1
表 10.1 是我国 1992~2003 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及相对偏差,相对偏差用
于表示产值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如果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相当,则相对偏差就小,相对偏差
越大意味着就业所能增加的产值越少。
从表 10.1 所显示的我国 1992-2003 年产业结构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第一产业和第三
产业。第一产业就业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不断下降,
从 1992 年的 58.5%下降为 2003
年为 49.1%,12 年间共下降了 9.4 个百分点,但从 1997-2003 年却只下降 0.8 个百分点。与
此同时,就业于第三产业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比却日渐攀升,从 1992 年的 19.8%,
上升到 2003 年的 29.3%,上升了 9.5 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下降的百分比与第三产业上升的
百分比大体相当,说明就业变动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
从业人员的比重总体上比较稳定,但是以 1997 年为界,1997 年前是上升的,而 1997 年后
是下降的。
从产值与就业的对比看,2003 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49.1%,而产
值在 GDP 中的比重却仅为 14.6%,这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是非常低的,这一点
可以从表 10.1 中的相对偏差值过高上反映出来。从 1992-2003 年,第二产业在 GDP 中的比
重从 43.9%上升到 52.2%,12 年上升了 8.3 个百分点,但从 1997-2003 的 8 年中仅上升 2.2
个百分点,而且 1997-2003 年就业的比重下降了 2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相对偏差则从 1992
年的 50.6 增加到 2003 年的 58.6。第一、二产业相对偏差在这十几年来均出现了扩大的趋
势,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背离。
为了与五个部门的结构相对应,我们采用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划分方法把第二产业分成两
部分。1998 年以来,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平均在 60%以上,2003 和 2004 年,重
工业增长率分别达到 36.12%和 35.73%,由于房地产、建筑业和汽车工业包括在重工业中,
因此,重工业中实际上包含着一部分高档消费品部门的行业。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与我们前
面定义的五个部门中的基本消费品部门是大致对应的,只要把目前定义的高科技行业从轻工
业中分离出来就可以了。目前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 40%左右,且发展相对较
慢,发展最快的 2003 和 2004 年,增长率仅为 16.47%和 24.07%。基本消费品部门(轻工业)
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吸纳劳动力较多。基本消费品部门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就业的减少,
这可以解释自 1997 年以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高科技产业是我国 1997 年以来发展最
快的产业,增长率远高于其它产业,其特点是资本密集型和高工资率,吸收的就业量却很少,
我们把高科技产业划分到高档消费品部门。

1
相对偏差则利用公式(大值—小值)/大值*100 计算而来,如第一产业为(就业—产值)/就业*100,而
二、三产业为(产值—就业)/产值*100。

162
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的比重变化基本上等于第一产业相反方向的变动,它表明自
1992 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是从农业部门转向了第三产业。但我们不能把第三产业作
为一个部门来分析,因为第三产业中的劳动服务业的工资率是除农业外最低的,而就业人数
却占第三产业的绝大比重。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
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广告业和邮电通信业的工资率在我国都是最高的,而这些行业
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很低,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来看,1997-2002 年这些行业产
值的增长率却极高。因此,需要把第三产业中的劳动服务业分离出来,除劳动服务业外的部
分归类于高档消费品部门。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统计数据重新解释,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主
要来自于除劳动服务业外的高档消费品部门,而就业的增加则主要是劳动服务业部门,特别
是 1997 年之后,劳动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增长在所有 5 个部门中是最快的。当我们把劳动服
务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就会发现,虽然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高,但
劳动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却很高,如果考虑到劳动服务业全部集中在城市,即只是为 40%的城
市人口服务的,则这个比重就太高了。
采用上述五个部门的分类和大致与其对应的统计数据,可以与前面的收入分配变动的分
析直接联系起来。自 1998 年以来,政府财政投资的带动使生产资料部门的比重上升,收入
分配差距的拉大导致了高档消费品部门的急剧发展,同时,高收入阶层消费的增加带动了劳
动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而基本消费品部门则在萎缩。反过来,这种产业结构的
变动又可以解释收入分配的变动,占就业量 80%以上的农业部门、劳动服务业部门和基本消
费品部门产值在 GDP 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人均产值远远低于高档消费品部门和生产资料部
门,这种严重的结构失衡产生于 1998 年以来的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的恶性循环,资产值越
来越高,收入分配越来越向高收入阶层倾斜,而且这种恶性循环近年来急剧加速。
从上述对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分析中,可以更好地解释就业弹性的下降。一方面,
就业弹性的下降产生于工资总量在 GDP 中的比重下降,这是因为 1998 年以来资本密集型的
高档消费品部门和生产资料部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工资总量下降的同时,快速增
长的高档消费品部门的工资率急剧上升,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的基本消费品部门持续萎缩。
劳动服务业部门实际上起到了接收失业职工的作用,否则失业率会大幅度上升,但是,劳动
服务业部门就业的增长是以工资总量的下降为代价的,同时,劳动服务业中为高收入阶层服
务部分的发展必须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为前提,因此,劳动服务业就业的增加在长期将会
进一步增加失业,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163
1000.00% 1.8
1.6
800.00% 1.4
1.2
600.00% 1
400.00% 0.8
0.6
200.00% 0.4
0.2
0.00% 0














平均工资增长率 L/w

图 10.7 我国部分行业的 1990-2002 年平均工资增长率及 2002 年劳动力-工资比

图 10.7 显示出我国 1990-2002 年部分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与 2002 年劳动力-工资


比,表明占就业量高的行业工资的增长率远慢于就业量低的行业。同时,工资率上涨不均衡
还导致各行业劳动力-工资比差距拉大。我们用某一行业的就业人数除以此行业工资总额来
表示该行业的劳动力-工资比,其值反映的是支付一定的工资所能雇佣劳动者的数量。从图
10.7 中可以看到,我国近年来工资率相对较低且增长较慢的行业所能解决的就业人数要远
远多于工资率相对较高且增长较快的行业。同时,工资率相对较低且增长较慢的行业往往是
基本消费品部门,而工资率相对较高且增长较快的行业则是高档消费品部门。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应该是扩大基本消费品部门和生产
资料部门,以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这就需要把生产资料部门过高的资产值减下来以
吸收更多的劳动力。高档消费品部门当然是应该发展的部门,但目前必须使其资本劳动比率
下降和工资率下降,使其逐渐变成基本消费品部门。劳动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只是没有办法的
办法,决不能因为它能够增加就业就作为发展的方向。
然而,上述产业结构的调整恰恰是与市场需求的方向完全相背的,由收入分配结构和产
业结构相互作用形成的恶性循环已经形成巨大的惯性,这正是当前我国结构失衡中的最严重
问题。 1 这种严重的结构问题也使当前的经济政策面临着严重的两难选择,提高名义GDP增

1
这种恶性循环结果的严重性是不得不提到的。我们前面的推论只是表明这种恶性循环会使收入分配向富
人倾斜,会使产业结构中劳动服务业的比例扩大,或者说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中的转移只能到劳动服务
业就业,如统计数据所表明的1992年以来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数量等于第三产业劳动力增加的数
量,但我们没有说明这种劳动力转移的性质。我们前面对市场经济分析时曾反复论证,在一个完善的市场
经济条件下,资本家是不可能提高消费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资本家的消费或高收入阶层的消费
将改变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游戏的性质,即它将变成只是少数人的游戏。然而,在我国目前存在60%农村人
口的条件下,资本家或高收入阶层却是可以扩大消费的,这种富人消费的扩大将使非生产性的劳动服务业
的就业随之增加,市场经济将变成马尔萨斯的地主和仆人的模型,而不是资本家和工人的模型。我们前面
表明的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倍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个城市家庭都可以雇得起保姆,
显然,最高20%的人口占有50%收入与最低收入20%的人口占有不到5%的收入意味着,如果高收入阶层消
费的话,这20%的农村人口将只能被转移到城市的劳动服务业就业,而如我们前面所表明的,目前那些主

164
长率可能只会使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扭曲更为恶化,却不会增加就业。2004 年我国
名义GDP增长率达到了 15%,但带来的却是房地产、汽车等高档消费品部门和生产资料部
门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在GDP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条件下城镇登记的失业率反而上升了。
2005 年通过紧缩政策使GDP增长率回落到 10%左右,但从各个部门增长率的变动看,增长
最快的依然是高档消费品部门和生产资料部门,这显然会进一步降低就业增长率。我们必须
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要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构成的“中产阶级”或城市精英们根本就不考虑投资,更没有人去进行实业投资,
而是贷款消费,他们消费越高,收入就越高。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只是低收入阶层的2倍,日本大企业高管
人员的收入只是工人收入的8倍,而目前我国有人提出要通过人大立法把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收入限制在工
人收入的12倍上,显然目前要远超过12倍。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再也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了。

165
第十一章 城市化与三农问题

城市化和三农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最重大的问题,这里所以把
城市化——三农问题与政策的选择放在一起,是因为二者之间所具有的特殊联系,如我们前
面所表明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目
前所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与 60%的农村人口有关,我们所要选择的政策当然也与此有关。

第一节 政策的选择

上述分析表明,自 1997 年以来,尽管我国名义 GDP 的增长率保持在 8%以上,但收入


分配、产业结构和就业都遇到了严重的问题,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
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使当前的政策选择变得极为困难。
如果上述分析是成立的,显然,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政策将不能解决这些严重问题,因为
这些政策都没有针对有效需求问题,而只是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思路考虑总需求。在总
量问题上,保持 8%实际GDP增长率的政策使经济调整的方向转向资产值的提高,大力发展
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可能导致结构的扭曲,如许多省市都把汽车
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1 近年来,虽然针对收入分配和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收效不
大,因为这些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有效需求问题。
就近年来的政策取向看,随着问题的不断增加,各种用“财政替代货币”的政策也在增
加,比如工业反补农业,采用严厉的货币政策乃至行政手段控制房地产业投资和钢铁等基础
工业的投资,通过出口退税刺激出口的增加等,这些政策都只能在短期取得成效,但就长期
来讲则可能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一致的。工业反补农业将提高工业的生产成本而限制工业
的发展,而只有工业的发展才能转移农村的过剩劳动力和真正“反补”农业; 2 基础产业乃

1
近年来,我国许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都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争夺有关,显然,这些高新技术的
应用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难道还需求专门制定政策鼓励其发展吗?比如汽车工业,近年来对汽车
的市场需求象井喷一样的爆发出来,国外汽车商在3-5年内就收回投资,如此之大的需求和利润难道还需要
制定政策鼓励吗?当十几个省市都把汽车产业(还有高科技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时,政府面对这些由经济
学家所提供的“严格”论证的上报材料又如何决策呢?
2
工业反补农业问题有些类似于前面所提到的收入分配政策问题,它涉及到市场本身的运行机制。例如,
假设GDP总量或增长率不变,则政府要对失业工人进行补贴就需要对企业增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后只
能降低工资而使更多的工人失业。政府要补贴农业只能增加工业的税收,如果这部分财政收入由于吸收农
村劳动力的投资支出,则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使农民收入提高,而工业反补农业则只是暂时提高了农
民收入,而农民支出的增加则会进一步增加工业的收入,只要农村劳动力不转移出来,工农业的收入差距
只会越来越大。

166
至房地产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最需要发展的产业,问题只是在于这些产业的资
产值太高而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波动,而不能因此就限制这些产业的发展;外贸出口
退税虽然使出口大幅度增加而有利于就业,但换来的却是增加的外汇储备,当然不如用这笔
财政支出增加国内的需求合算,原因只是找不到增加国内需求的方法。
由此可见,如果说在 1997 年经济严重衰退时这些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还能起到一定作用
的话,那么目前继续采用这些政策则可能带来经济的不稳定,因为前面所表明的收入分配结
构和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恶性循环已经具有了极大的惯性,市场机制本身的调节方
向与政策方向的初衷完全相背。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政策和思考方法,针对有效需求
问题的根源采用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扭转市场机制本身的调节方向,使其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
展。
对于当前我国经济中的有效需求、特别是严重的结构问题,政策选择是困难的,特别是
这里没有国外的经验可资借鉴。国外采用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替代货币”的政策可以说都是
失败的,西方国家 70 年代的滞涨和日本 90 年代以来的长期停滞是非常典型的,在发展中国
家也没有成功的经验,东南亚国家在 1997 年金融危机后至今没有复苏。里根和撒切尔所采
用的经济自由主义政策是不能考虑的,这种政策只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效,虽然韩国
1998 年后采用大规模破产的政策重组金融也取得了好的效果,但韩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农
业劳动力的转移,而拉美国家采用经济自由主义政策所产生的严重问题是必须防止的。在目
前我国农村人口依然占 60%的条件下,采用紧缩政策不仅起不到降低资产值和改善收入分
配的结果,而且会由于失业的大量增加使收入分配急剧恶化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当我们否定了前面两点后,所能采用的政策取向就只剩下一条路,这就是扩张性政策,
或者称之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即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名义
GDP增长率,乃至大幅度提高GDP增长率(如 20%以上),这种扩张性政策与 1998 年以来
所采用的政策不同,以前的政策实际上是向着使经济复苏相反的方向进行的,比如提高资产
值和刺激消费等, 1 目前所要采用的扩张性政策恰恰应当与 1998 年以来的政策方向完全相
反,即根据前面的对收入流向的分析,把政府支出用于能够提高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和降低
资产值的方向进行。这就不仅需要从总量上调节需求,而且特别要采用产业政策调节需求的
方向,以从根本上扭转决定市场需求的收入流向。
如何扭转市场需求的流向、甚至能不能改变市场需求的流向都是复杂的问题,比如根据
前面对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分析,目前能不能让高收入阶层都不买汽车、别墅而转向
基本消费品部门的投资来增加就业?这显然是做不到的。我们也不能采用财政直接投资的方
式来发展基本消费品部门,道理很简单,因为目前基本消费品部门生产过剩而严重亏损,谁
也不会向这个部门投资,政府直接投资连投向基本消费品哪个行业都不知道,而且不可能和
目前极低成本的乡镇企业竞争。我们需要找到整个产业结构中最关键的环节作为突破口,这

1
目前针对我国2003年以来消费支出的下降,一些经济学家又提出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这显然只是按照
主流经济学的教条从事,难道目前我国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还不够高吗?

167
就是通过城市化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
这种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是我们前面一直强调的,当前经济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都与
此有关,这也是前面所表明的有效需求原理和资本原始积累所揭示的市场经济中的根本问
题。可以假想一下,如果不存在农村严重的过剩劳动力,高收入阶层是不可能如此消费的,
因为他们的消费必然使工资率上升,而目前的情况却是他们越消费、工资率越低,劳动服务
业的规模越大;另一方面,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并不是从高科技中产生的,而是来自于农业和
乡镇企业的低劳动成本所提供的低廉的基本消费品,如果不是几千万建筑业农民工的低工
资,住房的建筑成本不可能是 700 元而房价却是几千乃至上万元;国有企业从基本消费品生
产领域退出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遇到了比它工资率低 1 倍以上的乡镇企业的竞争。很明
显,如果农村存在几亿的过剩劳动力,必将影响所有的市场取向。
如果在经济正常发展时期,这种市场取向在人们获取利润的动机下会使农村劳动力向工
业和城市转移,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政策问题,造成了我国城市化的速度过慢,当出
现经济衰退时就使这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扭曲了,并造成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从各国的
货币化和工业化过程的经验看,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都是关键问题,韩国和台湾
省因为实现了城市化而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而东南亚国家和拉美国家却要为金
融危机付出沉重的代价。资本原始积累、特别是大规模的高速货币化扩张是一种危险的跳跃,
因为其本身就存在着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扭曲,在这个跳远过程中如果完成了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任务,当遭遇经济衰退时付出的代价就小,反之就很麻烦,因为市场机制本身必然出
现向下的调整而激化社会矛盾。目前的主流经济学不仅不知道导致衰退的原因和如何医治,
而且给予人们一系列错误的导向。
从 1980 年改革以来,我国经历了 1985-1988 年和 1991-1996 年两次高速增长的跳跃,
结果是极其成功的,虽然付出了 1997 年后经济衰退的代价,目前采用扩张性的跳跃发展,
一方面是因为解决当前我国结构性矛盾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能使我国
在 2020 年实现农村城市化的目标,使所有农村居民享受到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我国
的城市化速度完全应该达到或超过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二十年前的速度。只要我们抓住农
村货币化和城市化这个根本点,同时理清市场机制运行的脉络,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并不危险。

第二节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与城市化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就不可能解决三
农问题。我们先来分析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在前面的产业结构分析中,我们讨论了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的变动,表 10.1 显示,
1992 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 21.8%,就业占全部就业量的 58.5%,到 1997 年,产值为
19.1%,就业为 49.9%,到 2003 年,产值为 14.6%,就业为 49.1%。表 11.1 是城乡居民收入
的变化,对应上述三个年份的城乡居民收入的比值为,1992 年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

168
入的 2.58 倍,1997 年这个比值下降到 2.47 倍,2003 年又上升到 3.23 倍。 1

3.4

3.2

2.8

2.6

2.4

2.2

2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图 11.1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其比值
对于上述统计数据,在许多文献中经常见到这样的说法,第一产业就业多和产值比重低
是因为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由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快于农业,从而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如果从农民人均
资本投入和近年来农业技术进步的速度看,上述分析似乎是可以被经验证实的,但这种分析
却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列举上面的数据就是要说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并不
联系到生产率,而是联系到整个经济的收入(或货币)流转。
可以用最简单的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模型来说明这一问题。假设农村存在着剩余劳动
力,即劳动力流出并不改变粮食产量,同时假设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没有收入弹性,这个简单
的模型对于讨论三农问题是有用的。在这个模型中,给定粮食的初始价格,农民的收入只取
决于城市人口的数量或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例,如果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各为 50%,
农民的收入将是粮食初始价格的 2 倍。这样,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完全取决于农村劳动力
向城市转移的数量,而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无关,比如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1 倍,只要农村
劳动力数量不变,则农民的收入水平不变,只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 1 倍。而且,如果粮
食的产量超过需求将使价格下降,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减少。由此可以推论出,要使农民收入
提高,必须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收入的增长完全取决于转移的劳
动力数量。
现在来看城乡收入差距的决定。假设农村的劳动力不变,则粮食的价格取决于工业部门
的收入和对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可以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对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这样,

1
实际上这个比例可能更高。由于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福利性补贴无法统计,如教育、住房、医疗,以
及公共用品上的消费,比如用电,公共交通等,实际收入被低估;而农民收入可能被高估,如果扣除农民
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要用于下一年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其收入更低。据估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是5:1甚至是6:1,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169
我们可以把恩格尔系数作为工农业部门间收入的流动比例,给定经济增长率,将决定农村居
民和城市居民收入分配比例的变动。例如,我国 90 年代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
尔系数呈现出下降趋势,1992 年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0.576 和 0.53,1999
年分别下降到 0.526 和 0.421,2003 年进一步降到 0.456 和 0.371。由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
数大幅度下降,城镇居民总收入中通过农产品购买转移到农民手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而农
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则使更多的收入转移到工业部门或城镇居民手中,由于农村居民的
比重超过城镇,则上述数据显示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显然使农民的相对收入进一步减
少。给定恩格尔系数的这种下降的趋势,则经济增长率越快,农村居民对城镇居民的收入比
例越低。
这样,我们可以解释由统计数据所显示的 1992-2003 年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即农
村劳动力的转移相对于名义 GDP 的高增长率太慢,采用以 1997 年为分期的数据更能说明这
一点。从 1992-1997 年,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
8.6 个百分点),而产值只下降 2.7 个百分点,这使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快于城市居民,收
入分配的差距缩小,而在 1997-2003 年,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大大降低,就业比重只
下降 0.8 个百分点,产值的比重则下降了 5.3 个百分点,致使收入分配的差距严重扩大到
3.23 倍。根据上述分析,采用生产率变动的方式解释城乡收入分配的变动是不成立的,农
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农村劳动力不变的条件下并不能增加农民收入,而只会增加农村的剩
余劳动力,而且,一旦由于生产率提高使粮食的产量提高而超过需求,则会使粮食价格下降,
农民只能是增产不增收。
这种粮食(农产品)价格由于农业生产率和供求的变动对农民显然是有害的,但能不能
通过制定粮食收购价格来稳定粮食产量呢?这里的问题是能不能制定合理的价格且这个价
格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动。如果为了防止粮食价格下降而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制定收购价格,
农业生产率提高后将使粮食供大于求,同时,农民的收入将被稳定在制定的粮食价格上,农
民也将根据这个价格决定产量。显然,一旦把价格固定住,则限制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民
收入的增加,由于农产品的过剩可能是暂时的,比如气候因素造成的某一年粮食增收了,粮
食收购价格只能保证当年农民把粮食卖出去,长期则可能随着农业成本的提高(如农民收入
的提高)而减少粮食产量,这只要对比一下城市的收入增长率就非常明显了,制定固定的农
产品收购价格将可能导致农产品供给不足。这种分析可能有助于解释我国从 1999 年制定粮
食收购价格后,到 2003 年突然遇到农产品供不应求和价格上升,其原因在于农业的劳动生
产率提高太慢。这种农业生产率的变动只能反过来解释为什么农产品供不应求,却不能解释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原因是农民收入的提高完全受城市对农产品需
求的约束。
上述分析可以表明造成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和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原因,其最关键的问题是
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速度相对于经济增长率和工业部门的高速增长太慢了,致使农产品
需求受到严重的约束,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率远低于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而低收入又进一步

170
使农业投入减少和技术进步缓慢。自 1980 年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
的速度在所有产业中是最慢的,工业部门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已经接近
世界领先水平,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种植业在技术上几乎没有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速度
更是严重下降的。显然,在目前农村居民人均不到 3000 元的收入水平上是不可能使生产性
投入增加的,比如购买拖拉机,拖拉机厂工人的工资将比农民的收入高 2 倍以上,而目前我
国企业中工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 20%,从而拖拉机的成本是用比农民工资高十几倍的价格
生产的,农民怎么用得起拖拉机呢?反过来,即使农民购买了拖拉机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却只能是增产不增收。拖拉机是如此,农业部门使用的化肥和其它工业生产资料投入都是如
此,而农产品的价格却不能根据成本提高,因为在目前的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只要价格提
高,农产品供给就会增加而使价格下降,而工业生产资料投入的价格却不受限制。这使政府
经常为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发愁,通过工业反补农业增加农业的投入只能是不得以而为
之,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推论出来,提高农民收入的唯一方法是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
移,正常的发展顺序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使农民的收入不断提
高,并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提高,这使农业的生产技术得以改进,
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成,将形成对农产品正常的供求状态,促使城乡形成统一的劳动
市场和工资率。这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是为大多数国家的经验所证实的。
这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业的发展速度相联系,英国、西欧和美国
城市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比较长,原因是工业的增长速度较慢,从而并不会带来城乡之间的严
重矛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速度极快,比如名义 GDP 增长率持续超过 20%乃至更
高,则必须加快城市化的速度,因为按照前面的分析,所有的货币投放或投资只能首先流入
工业和城市,它只能通过工业部门雇用农村劳动力和购买农产品的方式才能流向农村。因此,
城市化的速度一旦放慢,必然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严重下降
时,也必然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在这方面,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增长
时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而拉美国家则由于经济的严重波动而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流入
城市,造成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和“城市病”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自 1978 年农村改革以来,虽然农业的增长速度和技术进步缓慢,但工业投资的高
速扩展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极大地缓和了城乡矛盾,但自 1997 年经济增长率下降以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极大地放慢了,由此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的差距并不是统计数据中的 3 倍或 5 倍所能表示的,因
为这些货币统计数据所表示的只是能够买得起什么产品,而不代表实际的生活水平,农村目
前的收入水平仍停留在温饱阶段,这种收入水平使他们与现代生活和文化发展几乎无缘,农
村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服务、娱乐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可以说相差一个时代,目前
有近 40%的农村家庭连最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视机都没有。这种与城市的巨大反差必然造成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他们接受极低的工资和各种工作、生活环境,但即使如此,他们也

171
无法在城市里长期居住和获得稳定的收入,而一旦失去工作或收入下降就意味着必须离开城
市回到农村,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这就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们前面在讨论政策选择时实际上表明,在目前存在 60%农村人口的条件下应该说别无
选择,在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同时完成农村的城市化,而不能中途停顿。一旦经济增
长率下降和放慢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会造成巨大的城乡差别,城市中的下岗职工可以重新
安排就业,但对于不断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却不能把他们疏散回去,他们必然会在城市里与
下岗职工争夺工作和生存环境。这种民工潮是难以阻止的,目前并不是在理论上论证要不要
加快城市化的问题,而是农村人口已经进入城市怎样安置的问题,经济增长率越低和城市化
速度越慢,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越多,问题就越难解决,拉美、印度、南亚以及东南亚一些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里必须提到乡镇企业的发展。自 80 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农
村过剩劳动力对经济高速增长的压力,但必须认识到,乡镇企业只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过
渡阶段。乡镇企业是依靠极低的工资与城市工业企业竞争的,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因为城
市不能吸纳过剩的农村劳动力,这与我国原有的计划管理体制和 80 年代初期 80%的农村人
口的特殊条件有关,比如投资的集中管理以及严格的户籍制度阻止农民进城等,因为没有第
二个国家象我国这样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我们并不否认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到的巨
大作用,或者说是我们在这个阶段可选择的最好的发展方式,但乡镇企业的过渡性质是必须
要表明的,道理很简单,这些乡镇企业为什么不在城市里发展呢?城市里的所有条件都要比
农村优越,节省耕地、交通和信息发达、科技、教育、金融以及社会服务等都可以降低企业
成本,特别是可以使工人享受现代的城市生活。我国乡镇企业所以能够与城市竞争就是因为
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太慢,而农民可以接受极低的工资和生活条件,还有不需要审批的极低的
土地成本,依靠这种低成本,乡镇企业成功地接收了原来国有企业中生产基本消费品的部分,
把它改造为具有极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乡镇企业的这种低工资成本的扩张在工业化初期可以非常有效地扩大就业,日本和韩国
在高速增长时期工资率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这使重化工业得以高速发展,我国乡镇企
业的这种低工资发展对于城市中基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乡镇企业
为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基本消费品,同时增加了农村的就业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这在我国可
能是其它的发展方式所难以达到的。
但是必须看到,乡镇企业的低工资发展必然会带来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阶
段我国经济在没有实现城市化的时候就遇到了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这与乡镇企业的发
展关系极大。这一点只要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成本和产品需求就清楚了,乡镇企业的工资水
平是低到了工人根本买不起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地步,自 90 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工资相
对于平均 15%以上的 GDP 增长率来讲几乎就没有什么提高,原因是存在着源源不断的农村
剩余劳动力流入产生的竞争可以压低工资,但他们生产的产品只能由城市居民购买,农村居
民靠乡镇企业增加的收入所能提供的需求太小了,乡镇企业的低工资竞争还导致了城市工人

172
的工资增长率下降,目前所遇到的基本消费品领域的需求严重不足显然与此有关或关系极
大。1997 年以来,随着城市基本消费品需求的萎缩,乡镇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出口,
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 20%以上出口的增长率带动的,而这种依靠低汇率的出口增
长却是不能持续的,接近 50%的 GDP 出口是我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结果,因为中国人更
需要那些出口的基本消费品,而不需要进口的奢侈品和外汇储备,而一旦出口的增长率下降,
必然造成乡镇企业产品需求的严重萎缩。
乡镇企业的低工资发展所遇到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虽然农民收入水
平的提高可以增加乡镇企业产品的需求,但更会带来工资率的上升而使乡镇企业的成本提
高,更多的农村人口将向城市转移,而不会永远接受乡镇企业极低的工资和工作、生活条件,
只要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加快,乡镇企业将难以维持低工资的生存条件,如在珠三角地区出现
过的民工荒问题,原因并不是因为流入这一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减少,而是这一地区的城市化
速度加快而使乡镇企业的工人“转业”了,即农民工更多地进入了城市的劳动服务业,虽然
劳动服务业的工资率与乡镇企业差别不大,当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差别却极大,乡镇企业的
一个问题就是不能为工人提供安家立业的条件,那些农民工在乡镇企业就业只能是暂时的,
这里当然不包括离土不离乡的当地乡镇企业,而当地乡镇企业是难以扩张的。
总之,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以城市的不发展为基础的,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收入和产业
结构的流转上似乎有成为第二个“农村”的趋势,因此,必须加速城市化的发展来改变目前
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式。实际上,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向城市化的方向进展,珠三角
地区和江浙一带乡镇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托由大城市辐射所形成的城市群,从而把农村逐渐
改变为城市,这个趋势在东部沿海地区是明显的,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地区越来越集中在大
城市和城市群周边地带,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加快城市化的速度来更好地规范乡镇企业的发展
呢?

第三节 城市化问题

自 1980 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虽然从 1980-2003 年,我


国的城市人口增长了 20 个百分点,达到了 60%,但相对于高速的经济增长来说却是严重滞
后的。
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和与国际的比较研究,一些经济学家采用人均 GDP 和第一
产业就业比重和来说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如果用人均 GDP 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来衡
量,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国外相比并不低,但这种比较方法有问题。例如,第一产业的就业
比重与农村人口显然是成比例的,因此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水平是一个意思,从而只
是同义反复而不可能推论出任何因果关系;人均 GDP 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与前面是一样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人均 GDP 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是互相关的,即完全可以说是城市化水
平决定人均 GDP。一些经济学家采用第二产业产值在 GDP 中的比重所表示的工业化程度来

173
进行国际比较,由于我国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远高于其它国家,这可以推论出我国的城市化
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我们虽然同意这个结论,但用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来说明工业
化的程度和城市化的标准并不是确切的指标,比如发达国家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二产业
的比重持续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业化程度的下降。
这里的问题是,由货币所表示的国民收入核算的名义变量并不能确切表明实际的技术关
系,比如没有那一个国家在人均 GDP 为 1000 美圆时达到了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被称为“世
界工厂”的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水平并不是完全由工业化的水平决定的,如发
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初实现城市化时的技术水平显然远低于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英国工业革
命时期城市大发展时,其工业部门只有纺织业和简单的机械制造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而与
城市建设本身相联系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却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说,没有城市就没有现
代的教育和文化发展。就技术关系来讲,技术发展对城市化的制约只是表现在农业的劳动生
产率上,即要为城市人口提供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过程证明,农业技
术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关联的,即工业化和城市化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关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制约关系可以通过经验研究来详细分析,但对
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农村存在几亿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极大潜力
的条件下,对城市化的发展是不存在任何限制的,也根本不存在工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
到城市的就业岗位的限制。城市化本身就是经济发展,它与工业化和农村的现代化是一个含
义。
正是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太慢了,无论与拉美国家 70%的城市化比率相比,
还是和东南亚超过 50%的城市化比率相比都是落后的,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用了 20 多年的
时间基本实现了城市化,而我国在 20 多年的时间里城市化的比率只提高了 20%,归根结底,
我国自 1980 年以来并没有把城市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没有把城市化本身作为一个产业
来发展。我们前面讨论有效需求时曾表明,目前我国消费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在不长
的时间里生产出所有中国老百姓需要的那些消费品,同样,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讲,我们完
全可以在未来的 15 年的时间里让中国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来,从而使他们享受现代的
科技和文化生活,这种城市化比增加某些产品的消费更重要,或更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和质量。实际上,现代的教育、文化以及产品的消费只有在城市里才是可能实现的,只有实
现了城市化,才能提高人们对现代产品的需求,也只有实现了城市化,才能改善农村的教育、
医疗等生活条件,城市化比技术和工业产值更重要。
在目前的经济学中,城市化问题只是一个从技术上的比较优势问题,比如城市具有规模
效益,交通和信息系统发达,作为商品的集散地可以使商业、贸易快速发展,等等。经济学
的这些道理都是对的,但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现代城市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的
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是城市把人们聚集在一起从事竞争的游戏,共同发展文化、体育等娱乐
活动,城市除了教育、科学研究和文化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外,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联系
的建筑业、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金融业和目前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也是不可替代的,从某种

174
角度讲,城市化本身就是一种产业。当然,城市并不是一个产业,而是由多种产业共同构成
的,但只有城市才能把这些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种自发的市场经济的城市化过程中,
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入城市,使城市的房地产业、商业和服务行业等出现大规模投资的机
会,而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是保证需求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条件。
我们在前面曾阐述了一种简化的发展模型,即提高货币发行来雇用农村劳动力生产消费
品,然后再让他们用工资收入把这些消费品买走,但这里的问题是,必须保证投资者(或资
本家)的利润,那么如何保证投资者的利润呢?如果按照前面模型的推论,投资者的利润只
能或只有来自地产的升值。实际上,我国近年来的发展已经表现出这种趋势,即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土地越来越替代“机器”而成为“资本”,按照各国的发展经验,在市场化的过
程中,地产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只有上升到 50%以上才会稳定(郭金兴,2005 年),这种地产
的升值是与城市化过程紧密联系的。那么,当采用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或城市化过程滞后,
利润将更多地流入城市,这必然造成乡镇企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和难以持续扩张,因此,这种
采用货币扩张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方法必须与城市化结合在一起,才能不断地创造需求。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地产的抵
押,因为“机器”是无法作为抵押品的,只有地产的升值才能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
而地产是不可能在农村升值的,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下,乡镇企业是不可能用
国有的耕地作为抵押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这种地产和金融的相互依赖发展是城市化的基
础,它使在城市的投资能够获得利润。
从这种金融与地产的相互依赖中可以推论,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只能是发展大城市,或根
据我国的国情发展大、中型城市,因为中、小城市发展金融是困难的。例如,目前我国的商
业银行的分行都设在省一级的城市以及发达地区的地级城市,在许多地级市和县城中只有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设立的支行,很少有股份制银行设立的支行,这些支行贷款的审批权只有几
百万,而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如广州、深圳、苏州、宁波等地,每家银行不仅都设有分
行,而且都有几家甚至几十家支行,这些支行有很大的贷款审批权,这种金融发展与经济发
展是相互促进的,这一点很容易从经验上得到证实,即在发达的地区都有发达的金融(GDP
和利润都是按货币计算的)。因此,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政府不可能规划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向,因为商业银行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包括国有四大商业
银行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大城市,由金融的发展所带动的经济发展必然使人才和劳动力更多
地流入大城市。
我国自 80 年代制定发展中小城镇的发展战略以来,一直在协调地区和城市间发展的不
平衡,但结果依然是大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发展最快,广州、深圳一带的珠
三角地区、苏锡常一带的长三角地区和浙江沿海一带的城市发展是最快的,未来我国城市的
发展也必然是在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在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这种趋势是很难改变的。 1

1
上述分析涉及到目前我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如西北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种地区发展战略是
否可以向这些地区的大城市倾斜,如西部和东北的省会城市,因为区域太大无法与金融的发展相协调,从

175
因此,目前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也应该加速发展这些地区的大城市和形成城市群,以规范乡镇
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在世界城市的排位中也仅居第十,而象上海、广州、
深圳这些大城市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必为大城市的扩张过分担
忧,研究和制定大城市、城市群、乃至特大城市的发展规划势在必行,因为一旦经济增长率
提高,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口涌入这些城市和地区。
上述分析可以从各国城市化的普遍经验中得到证实,这些经验同时表明了,在二元经济
条件下,高速增长必然要求城市化的发展,这一点是与我们前面所表明的理论是一致的,即
提高经济增长率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的货币化,而货币化与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化必须同时
进行。前面一再强调,我国目前所出现的问题与 60%的农村人口有关,与占 GDP 比重 25%
以上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关,由于城市化的速度过慢,我国的高速增长在没有实现城市化时
就遇到了经济衰退,而这种二元结构使经济衰退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目
前必须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在经济发展中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以上对三农问题和城市化问题的讨论直接联系到当前我国经济中总量与结构的矛盾,联
系到前面所提出的通过提高名义 GDP 增长率来解决这些矛盾,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率来改变
目前的收入流程以改变产业结构的着手点是城市化,城市化和三农问题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
的最薄弱环节,而且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化不仅可以使高速增长的投资有了方向,而且可以改
变收入的流程。例如,大规模的城市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将雇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政
府又可以把土地开发的收入用来开发廉价的商品房安置农村劳动力进城,象珠三角、长三角
和浙江有些靠近城市的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就地建立城区与大城市相连,把大城市的
区域扩大,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这种大城市的扩张
还可以抑制不断上升的市区的房价。这种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可
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并使农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可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价
格的上升全面进行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通过农村产业化的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率和采用新技
术,使农村的收入水平提高,这又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大量流出的压力。可见,通过城市化可
以真正提高有效需求,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与需求,使基本消费品部门的生产得以复苏,
进而带动经济的全面复苏和高涨。
目前发展城市化战略必然需要对原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和农村的连产承包责任制进行“适
当”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必要的,如目前的土地管理看似严格,但土地的收益却严重流失,
乡镇企业以极低的成本占用耕地,实际上只能默认而损失大量的土地使用费。这种土地管理
制度的改革可以参照一些地区的经验逐步进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土地制度和农村改革必
须保证或进一步加强土地的国有权和政府对土地的管理,特别是要防止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
中土地升值收益的流失,政府只有能够获得土地的收益才能规范好城市的发展,在这方面,
香港地区和深圳市的土地开发过程是可以借鉴的,即通过竞争的市场批租土地和从土地的收

而无法带动私人投资,西北大开发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与大规模的投资相比带动的需求太小。

176
益中获得城市开发的资金。 1

1
目前我国与土地开发相联系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问题,房地产开发行业过高的利润率(据有人估算
要超过30%)表明这一行业已经形成了高度的垄断,规模过大的地产企业与银行紧密联系,必然产生对当
地城市发展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就可能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如果不能消除这种垄断势力和房
地产行业过高的利润率,可以考虑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大规模进入房地产行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防止土地升值收益的流失和控制房地产价格。

177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与人民币汇率

在前面,我们讨论了不存在国际经济关系的封闭模型,这一模型在理论上表明,所有的
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都只是由货币量值表示的名义变量,这些变量与技术(或资源、偏
好和要素的生产率)无关,由此所得出的政策结论是,对于象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完善的国
家,重要的是保持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以使货币金融体系保持稳定,而对于我国
经济来讲,重要的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来使经济货币化和建立完善的货币金融体
系。
但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存在独立的主权国家和由此决定的不同的货币金融体系,在存在
国际间商品、生产要素和货币流动的条件下,各国可以采用独立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来
维护本国的利益而损害它国利益。就目前我国经济来讲,我国的进出口在 GDP 中的比重已经
超过 90%,引进外资成为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前面所讨论的我国经济中的结构问
题都与此有关。在总量上,国际间的货币(资本)流动必然使我国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货币金
融体系受到影响,拉美国家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实际上已经表明了几乎所有的新兴发展中国家
都遭受了金融危机的磨难,尽管我国的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和人民币没有国际化而躲过了
东南亚金融危机,但目前超过 GDP90%的进出口和 7000 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必然影响到货币政
策的选择。可以说,我国经济已经产生了对国际经济的严重依赖,如何选择人民币汇率和对
外开放的时间表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上,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的主流经济学几乎不能提供任何确定的研究方案,从
而使这些问题根本无法讨论,而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思路制定的政策则可能使我国遭受重大的
损失,如目前的几千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已经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而遭受损失。特别使人担忧的
是,由于在理论上不能对这些问题提供明确的研究思路而无法考虑长期的对外政策方向,目
前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性,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
也只能是随波逐流。当然,这些问题是极端复杂的,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必须彻底抛弃,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研究框架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能够进行讨论。

第一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实物与货币

目前作为开放经济研究基础的主流经济学的贸易理论只是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的扩展,
即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加入各国间生产要素不流动的假设,然后通过根据各国要素比例
决定的专业化生产和产品流动来替代要素流动,从而可以达到与要素流动相同的最优资源配
置,这即是著名的“要素禀赋论”。按照这一理论,当各国根据要素禀赋实行专业化并采用
自由贸易,则可以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即各国的工资率将趋于均等。对于各国使用不同

178
的(名义)货币单位,则可以根据购买力平价方法的汇率决定把货币完全排除掉。这一贸易
理论的核心是新古典资源配置理论的技术关系。 1
对于从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推论出的这种贸易理论,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对此没有任
何疑问,但是,这一理论并不能用于解释现实。实际上,我们前面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已经
表明了这种实物经济的贸易理论应用于现实所存在的问题,即所有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
与这种贸易理论中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当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资本和劳动概念直接用于新
古典贸易理论的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时,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与新古
典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同的,这里不仅存在着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品的贸易,而且货币资本
在国际间的流动几乎不受限制,这种现实使得新古典贸易理论无用武之地,因为根据国民收
入核算和教科书中的解释,经济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由于在现实中作为其中一
种要素的资本是完全流动的,从而就可以认为生产要素是完全流动的,其根据要素不流动假
设推论出的贸易理论是毫无意义的。但特别需要注意的另一个现实是,作为另一种要素的劳
动在国际间的流动受到各国移民法的严格限制。
那么,作为要素禀赋论所提倡的专业化分工与自由贸易能不能用于统计中的资本和劳动
的概念,并且能够达到要素价格均等呢?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了发达国家出口的“列昂剔夫
悖论”和发展中国家引进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问题,这是新古典贸易理论难以解释的。对于现
实中的“自由贸易”,是不是可以说只是谈判和妥协的结果,而如果不遭到报复,一个国家
采用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一定会得利?这也是新古典贸易理论难以推论的。在战后发展中国
家采用新古典贸易理论实行分工和自由贸易政策时,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要素价格的均等,
而是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拉大,如何解释这种现
实呢?我们在前面讨论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问题时表明,目前我国经济按照这种“要素禀赋
论”,出口低附加值的基本消费品造成了严重的结构失调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且并不能
真正解决就业问题,进口的高档消费品和过多的外汇储备只能使我国遭受贸易损失,但按照
主流经济学的贸易理论,这种状况却是再好不过的了,它不仅有利于资源配置,而且可以增
加就业,但这却是一个缺少前提假设的命题。完全可以这样推论,只要人民币持续贬值、直
到零,中国的所有产品必然会全部出口而实现充分就业,但中国却不能得到任何东西。
这种主流经济学的贸易理论的最严重问题是微观与宏观的脱节,资源配置的自由贸易信
条无法与宏观经济政策衔接。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所有的宏观变量通过物价水平决定的汇
率即可转变为生产函数的实物变量,但就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讲,其能够与经验相一致的情况
只是发生在一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才有效,据有人估计其所能解释的经验只有 5%,或者
说概率在 5%。在标准的开放经济模型中(蒙代尔-佛莱明模型),利率和收入水平将决定汇
率,而且联系到就业,这显然与购买力平价在逻辑上不一致,而主流经济学根本不能表明汇

1
就技术关系来讲,新古典贸易理论所表明的要素禀赋论,远不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分工更重要,分工联
系到技术进步,即使两个国家要素比例相同,只要采用分工和贸易即可以加快技术进步,更多的人将有更
多的发明,从而参加贸易的人口的扩大即是规模经济的扩张。但我们这里并不讨论这种技术关系。

179
率与价格水平、利率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更不能说明汇率、利率和收入水平对贸易条件
或各国利益得失的影响。就贸易和资本流动对各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周期的影响来讲,主流经
济学的开放经济模型几乎不能涉及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这里只有经验研究而没有理论,经
济学家对国际金融危机几乎没有做出过任何有价值的预测及理论说明。对发展中国家对外开
放的时间表也只能是按照经验给予说明,因为按照主流经济学的原理,自由贸易和完全的资
本流动是唯一的标准。
主流经济学的贸易理论和开放模型中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缺陷。第一,如我们前面所表
明的,所有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变量根本不是实物变量,从而并不能用生产函数进行解释,
比如国际资本流动显然是货币流动,而不是机器及作为各国资本主要组成部分的土地的流
动,国际贸易也显然不是物物交换,而其媒介的货币则直接联系到资本流动,比如资本帐户
与经常帐户是相互联系的,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显然并不是美国的实物产品,美国的利率和
汇率乃至 GDP 增长率都将影响这些外汇储备所能购买到的实物。在开放经济模型中所有的
变量都联系到货币,而在主流经济学中却完全没有真正的货币。
第二,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根本没有主权国家,就其要素不流动的假设来讲并不联系到主
权国家的性质。例如,在我国的东部和西部的资源条件是不同的,土地和矿产资源以及旅游
景区也是不流动的,资源配置当然也要按照新古典的贸易理论通过商品流动来替代要素流
动,但这种商品流动并不属于国际贸易。那么征收关税呢?这显然是主权国家的职能,但新
古典理论却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税的最优贸易模型,而且这种关税并不是开放经济中的最重要
因素,它依赖于主权国家的其它重要特征,如发达国家的移民法,对技术输出的限制,发展
科技、教育和人才引进的政策等,但从经济关系上讲,主权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最重要
特征是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是一种货币政策)

这种主权国家的特定的和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联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主权国
家可以通过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维护国家利益而不惜损害它国利益。正是因为主权国家的独立
的货币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才使国际经济关系完全不同于国内的关系,如中国的东部地区
和西部地区并不具有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统一于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
国际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例子是欧圆。欧圆区国家间由于使用了统一的货币,并严格控制
各国的财政赤字,那么这些国家的货币金融体系将日益融合,从某种角度讲,欧圆区国家间
的经济关系类似于一个国家地区间的关系,比如欧圆区各国间的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已经不
同于与欧圆区之外的国家了,其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也将逐渐缩小。反之,发达国家中的美欧
与日本的货币金融体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体系却是不能融合的,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显示出巨大的差异,这种货币金融体系的巨大差异
对国际经济关系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比如欧圆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国家间存在着收入水平
的差异,但却可以发展贸易与货币同盟,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和亚洲国家之间却不
可能建立这种同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同的货币金融体系。与之相联系,货币金融体系相
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战的程度远小于不同货币金融体系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与贸易战相比,发

180
达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的争夺更为激烈,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本位制到 20 世纪初以英
镑为核心的金汇兑本位,再到战后以美圆为核心的布林顿森林体系,以及 70 年代布林顿森
林体系的解体,都充满了大国之间的争斗和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控制,虽然目前存在着美
圆、欧圆和日圆的多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但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来没有实现过。这种各
国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无疑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最核心因素。
这样,我们可以重新表述国际经济研究的核心命题,即国际经济关系所要研究的是,当
存在着各国间不同的和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的条件下,通过贸易的经常帐户的货币流动和资
本帐户的资本流动,各国相对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将产生相互影响以及融合,而各国独立的
货币政策选择和博弈将决定各国的利益或利益分配。那么,对这一核心命题的研究就是将由
两个(多个)不同的货币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决定的国民收入核算表联系在一起,通过考察
两个货币金融体系的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的货币流动来表明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开放经济的货币经济模型

显然,在多个国家货币金融体系条件下讨论汇率、收入、利率以及工资率等变量之间的
关系将是极为复杂的。我们先采用极为简化的模型,来讨论两个国家货币金融体系中的 GDP
与汇率的关系。
在主流国际经济学中,名义 GDP 也象其一般理论一样被划分为实际 GDP 和价格水平两
部分,实际 GDP 由外生的生产函数决定,而价格水平则被联系到购买力平价而在理论分析
中被排除掉。这样,在开放经济模型的讨论中,价格水平与汇率相联系,收入水平则联系到
生产函数和就业,这使得收入水平对于汇率的决定成为外生变量,虽然在蒙代尔-佛莱明模
型中,通过收入对进口的影响而把收入变量加入到汇率的决定中,但究竟是购买力平价决定
汇率还是收入与购买力平价共同决定汇率呢?购买力平价与收入水平(实际 GDP)之间又
是什么关系呢?这里显然存在着逻辑矛盾。
如前面的理论分析所表明的,这里根本不存在物价水平和实际 GDP 的划分,这一点在
国际经济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进出口贸易取决于两国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从而不
可能得到加总的可以比较的价格指数,或者说国际贸易本身就否定了齐次性的加总条件,这
里不再赘述这种总量与相对价格的关系问题。很明显,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货币与资本的流
动以及企业成本收益计算的其它变量以及对产品的需求都是采用名义量值计算的,比如各国
GDP、利率和成本、利润的比较只能用名义的货币值计量,在人们知道汇率决定之前是不能
采用购买力平价方法把名义值剔除的。因此,这里完全有理由先排除实际 GDP 和购买力平
价方法,直接讨论名义 GDP 和汇率之间的关系。
当完全采用名义变量或名义 GDP,我们可以得到由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所决定的名义
GDP 或收入水平,采用直观的例子来说明,假设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
具有不同的货币金融体系,这种货币金融体系将决定两国各自的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181
如美国长期的 GDP 增长率为 3%而中国则假设为 8%,为了易于比较,我们可以给出货币或
GDP 存量,比如美国的 GDP 总量在 1999 年与中国是相同的 8 万亿美圆和人民币,如果按 8:
1 的汇率计算就是中国的 8 倍。我们这里可能是不知道汇率的,但这里出现了一个完全由货
币金融体系决定的关键变量——名义 GDP,价格水平和实际 GDP 以及购买力平价理论已经
不存在了。
显然,美圆和人民币是两个不同的货币单位作为计价标准,如果不存在贸易和资本流动,
购买力平价理论或许是有用的,比如俄罗斯改变了货币单位,其货币对美圆的比例和汇率也
随之改变,但在存在贸易的条件下却不能用价格水平的变动和购买力平价简单地决定汇率,
因为各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将随着贸易而发生变动,从而出现了由货币收入所决定的供给与需
求和经常帐户的国际收支平衡,这就使我们可以从进出口的供求或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来讨
论汇率的决定。
我们采用最简单的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模型来讨论这个问题。假设美国和中国两个国
家,生产两种商品——飞机和服装。两国按照国民收入核算中统计的资本和汇率计算的资本
劳动比率不同,如美国资本相对丰裕,而中国劳动力丰裕和缺少资本,假设生产的两种商品
中一种是资本密集型的飞机,另一种是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在上述模型中,加入两个国家技
术上存在差异和技术垄断的假设,比如美国由于生产飞机的技术水平高于中国,而生产服装
的技术水平与中国相同,这将产生两个国家飞机和服装的相对价格的差异,即美国与中国相
比其飞机的相对价格较低,如美国飞机与服装的相对价格为 1:100,而中国国内飞机与服装
的相对成本或相对价格为 1:1000,这样,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将产生比较利益。需要说明
的是,模型中两国资本劳动比率和收入水平以及工资水平的比较在汇率决定之前是不知道
的。
按照上述两国国内的相对价格,美国将用飞机从中国换取服装,那么一架飞机换多少件
服装或贸易条件如何决定呢?显然,在 1 架飞机交换 100 到 1000 件服装之间的交换比率是
两个国家都得利的,或都是可能的交换比率,但不同的交换比率或贸易条件对两国的利益是
不同的。因此,要确定服装与飞机的交换比率必须引人供给与需求,但要讨论供求的决定,
一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收入水平或名义 GDP。自穆勒提出这种贸易条件问题后的 150
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试图解答这个问题,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国际价值理论,伊曼纽尔
(1988 年)和一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采用马克思的方法来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的不平等交换,但其分析只是加入了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来说明供给或成本,而不能表明需求
的决定(参见柳欣,2003 年)。新近发展起来的战略贸易理论也试图讨论这个问题,但在这
种讨论中,主流经济学的外生决定的收入水平成为最大的障碍,当不能确定收入水平和汇率
时,这种战略贸易理论是无法讨论供求的。
当我们按照前面对模型的假设采用名义变量的方法决定了收入水平,这种两国产品的供
求问题就可以讨论了。对于供给,企业的成本将取决于货币工资率和利率(及折旧),一旦
由货币供应量决定了名义 GDP,就可以确定货币工资率和利率而决定产品的成本,换句话说,

182
假设汇率不变,产品的成本取决于各国的货币供应量或名义 GDP。对于需求,当收入水平决
定后,我们可以采取对产品收入弹性的分析决定需求。当我们在假设汇率不变或给定的条件
下得到了两国的供给与需求,即可以通过供求均衡的方法决定飞机和服装的交换比率或贸易
条件。
上述分析是在假设汇率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那么汇率又是如何决定的呢?在上述模型
中,如果假设两国的货币供应量或名义 GDP 是给定的,则完全可以采用供求与国际收支平衡
的方法决定汇率,这种由外汇供求决定汇率的模型可以在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找到,即进
出口的供求均衡将同时决定汇率和贸易条件,但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分析不同,在我们的
模型中,汇率与收入水平也是同时决定的。由此可以引出对汇率这个概念的新的含义,即汇
率在模型中的意义只是决定两国的名义 GDP 的比较或货币供应量的比较。例如,美国的 GDP
增长率为 3%,中国 GDP 增长率为 8%,但当汇率不知道时两国的货币金融体系和增长率是无
法比较的,而一旦我们确定了汇率,如美圆对人民币的汇率为 1:8,我们就可以把两个货
币金融体系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了。按照 1:8 的汇率,美国的 GDP 总量为中国的 8 倍(1999
年),美国的 GDP 增长率为 3%和中国的增长率为 8%,以这种按汇率计算的美国对中国产品购
买力的增长率是中国对美国的 3 倍,即 24%,换句话说,假设其它条件不变,即在前面飞机
与服装的模型中美国对中国服装的需求与收入增长的比例不变,则中国 GDP 每年增长 8%时,
每年对美国服装的出口将增长 24%。这种寓言式的简化模型似乎与现实很接近,2000 年以来,
我国的 GDP 增长率在 8%左右,而出口的增长率一直超过 20%。但我们不能局限在这种假设其
它条件不变的寓言式模型,而是在此基础上扩展假设使其接近现实。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思想练习,讨论在上述模型中采用什么假设条件可以得到主流经济
学的结论,即要素价格均等定理,或者说随着两国的贸易能够使两国的工资水平逐渐趋于相
同。假设技术是给定的,美国飞机的相对价格之所以比中国低是因为其资本劳动比率高,这
里的资本最好不要理解为机器,因为机器是劳动生产的,中国如果知道飞机生产的技术也是
可以制造机器的,因此,如果假设资本是机器,就必须同时假设存在着技术上的垄断,为了
排除这种复杂性,我们先假设美国的飞机所以便宜是因为美国的人均土地面积比中国多,资
本的收益或利率就是地租。再假设两个国家有完全相同的消费偏好,或者说两国的飞机和服
装的收入弹性是相同的和不变的。同时假设汇率根据供求而完全浮动。在上述假设条件下,
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初始的两国的货币供应量或 GDP 增长率,无论最初的交换比率如何,供求
的变动将使其最终的结果成为两国的工资率相等。例如,当最初的供求条件为美国用 1 架飞
机交换 500 件服装后,其收入水平将提高,由于消费偏好相同,这就会使美国人对服装的需
求增加,从而提高服装的相对价格,同时将把服装行业的劳动转移到飞机行业而增加飞机的
供给;反过来,中国的收入水平相对下降会减少的飞机的需求而使飞机的价格下降或使汇率
上升。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结论,随着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两国的
工资率将逐渐趋近。当然,美国会得到比中国更多的人均地租而使收入水平高于中国。
这种思想练习可以表明我们上述用供求决定汇率的方法在逻辑上是成立的,而且可以推

183
论出新古典贸易模型的结论。由此可以推论,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理论在逻辑上是不成立,
因为要使两个国家的价格水平能够比较,其前提必须是两个国家有相同的价格结构或相对价
格,但这就否定了贸易的存在。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出现了表示总量的货币,新古典贸易理
论是不能用于这种总量的,如我们前面对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关系的分析。新古典贸易理论
本身是成立的,但需要物物交换或存在一个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中的拍卖者,这与其一般均衡
中的问题是相同的。
然而,上述假设和结论是不现实的,它并不能得到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使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之间收人差距扩大的结果。我们必须把土地改为机器,来讨论技术变动和对技术的垄
断,同时按照现实,假设收入弹性是可变的,这就可以讨论技术变动和消费需求变动所带来
的结果了。给定两国的 GDP 增长率,假设在美国用 1 架飞机交换中国的 500 件服装的同时,
美国人又发明了新的技术和产品,如计算机,这样,美国将把通过贸易从服装行业转移出来
的劳动用于生产计算机,同时把飞机与服装交换所得到的高收入用于购买计算机,换句话说,
计算机比服装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而对于中国来讲,飞机则比服装有更大的收入弹性,即
当中国从贸易中获得更高收入时将对飞机产生更大的需求,这就会使得中国的贸易条件恶
化,从而使两国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扩大。另一方面,从成本的角度看,人民币贬值将
使美国的相对收入水平上升,这种收入水平的上升不仅会提高美国的工资率,而且会提高生
产飞机的固定成本,因为资本与收入是成比例的,由于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中国的 40 倍,
(中国比美国的人口多 6 倍),而飞机生产又是“资本密集型”的,美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将
使固定成本(折旧和利息)以更大的比例提高,这显然会使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而对中国更
不利。
从技术变动的角度看,技术进步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由于生产服装所需要的是低素质
的劳动,而生产飞机则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因此,如果中国专门生产服装而美国生产飞机,
就会使两国的劳动力素质的差距扩大,从而使两国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个例子并
不是虚构的,它能够表明 50~70 年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贸易而导致收入水平
差距扩大、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支配国际贸易的并不是新古典的资源禀赋
而是技术上的竞争。因此,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有利地位,必须使本国的技术水平提高。
上述例子和分析的目的在于表明,中国(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原
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不能提高技术水平时,将遭受严重的贸易损失。按照美
国 3%和中国 8%的 GDP 增长率和 1:8 的汇率,美国收入增长的部分将能够购买越来越多
的中国劳动生产的产品,这将使美国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美国可以采用这种高收入所代表
的生活水平从中国吸引人才并用于科研与开发,从而进一步扩大两国技术水平的差距并影响
贸易条件,这种供求的变动一定会使人民币贬值,即使中国的就业可以随着出口的增加而增
加,但只会增产不增收,因为美国对服装的需求是给定的。另一方面,这种两国实际收入差
距的扩大对于引进外资是不利的,因为美国比中国市场有更大的需求,高新技术产品只有美

184
国人才能出得起更高的价格购买,跨国公司只会向中国转移在美国市场上被淘汰的低技术产
品,或者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就是列昂剔夫悖论。
上述结论只是从抽象的模型中推论出来的,它与现实并不完全吻合。比如目前我国对美
国的贸易出现大量盈余而使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但如果我们加入多国贸易的模型即可解
释这一问题,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加是由于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低工资率抢占了东南亚国
家原有的美国市场,而东南亚金融危机却是可以从这个模型中推论出来的案例,即在 90 年
代随着美国高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竞争,使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增长率下降和贸易顺差减
少,虽然 1997 年出现的是金融危机,但危机后被贬值 50%以上的汇率至今没有恢复。人民
币汇率的变动是否也会重蹈东南亚国家的覆辙呢?
从上述模型中所能推论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按照上述的假设条件,在中美贸易中,中
国对美国的飞机征收关税而美国不采取报复性措施,中国的贸易条件将得到改善,因为美国
对中国出口的飞机是固定的,提高关税将提高中国的收入水平而不仅仅是减少飞机的进口;
对于美国来讲,如果用服装进口的价值量(美圆)制定对中国进口的配额,将使中国的贸易
条件恶化,因为国内竞争将压低服装的价格。显然,最有利于美国的贸易战略是鼓吹自由贸
易和全面削减关税,这联系到 19 世纪英国的自由贸易战略和以施穆勒为代表的德国经济学
家在理论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关贸总协定”和对世界贸易
组织(WTO)的控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自由贸易,由此而获得巨大的贸易利益,在 80 年
代之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显然,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的提高取决于技术进步,而这种以资源禀赋论为基础的旧式
分工并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其自由贸易信条是在没有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假设下推论出来的,
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的存在,这种竞争的游戏变成真正的剥削,乃
至富国对穷国的支配,因为发达国家移民法的存在使“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彻底改变了,这
里并不存在统一的劳动市场和“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中资本家的投资和消费并不能提高
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工资,这里存在着马克思所首先提出的“国际价值”和具有更高生产率的
国家将获得更高的国际价值,而不是资源最优配置的相对价格,发达国家所有的对外经济政
策、包括自由贸易,都是为了保持本国的技术发展和对技术的垄断,从而可以剥削发展中国
家。
从前面的简单模型中可以得到一个有意思的推论,为什么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只占GDP
的 20%而远低于中国的 90%呢?是不是美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或国际化程度低于中国?显然
不是,因为美国的GDP是中国的 8 倍,美国 10%的进口额几乎可以购买全部中国的产品,
换句话说,如果只存在中美贸易,美国 20%的进出口总额是它最高的开放程度。经济学家
总是按照“实际GDP”来说明经济增长,比如中国的增长率是 8%而美国只有 3%,那么在
30 年后中国的GDP总量将赶上美国,但是按照前面的贸易模型,在目前两国的增长率和汇
率条件下,中国是永远赶不上美国的,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道理很简单,美国 3%的增长
率可以购买中国 24%增加的产品,中国和美国的收入水平将以这个差距扩大。在这样的收

185
入差距下,中国的留学生都会成为美国的移民,而且工程师都会跑到美国去,中国是美国的
“世界工厂”,而美国只要保留几个飞机制造公司就可以了。而且美国可以向中国出口美圆
作为中国的外汇储备,但人民币不行,因为美国用 10%的进口已经把中国的产品全部买走
了,美国人拿着人民币已经买不到东西了,欧圆区的建立可能也与此有关。如果中国按照主
流经济学教科书的原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开放资本市场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中
国不仅会受到剥削,而且会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到那时可能连 8%的增长率都不能保持,
拉美国家就是例子。 1
可以说,上述推论只是简单的算术问题,经济学家可以用极端复杂的数学模型去测算购
买力平价,但在这种简单的算术问题上却经常出错,经济学家每天都在使用人均 GDP 是多
少美圆和进出口是多少美圆这些名义 GDP 和名义汇率的统计数据,但却按照根本不存在的
实际 GDP 和购买力平价去建立理论模型。如我们前面所表明的,日本和韩国及台湾地区的
经济增长率并不是 7%,日本是 15%,而且汇率从 360 日圆上升到 70 日圆,韩国和台湾地
区的增长率都超过 20%,而且货币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一直在升值,唯此才能保证其贸
易利益。那么,从上述简单的模型中是否可以得到确定的结论,中国按照 8%的增长率和 1:
8 的汇率扩大出口必然会损失贸易利益呢?需要提到的是,在我国经济开始对外开放的
1985-1996 年期间,我国名义 GDP 的增长率超过 20%,而且出口在 GDP 中的比重到 1996
年才只有 20%,这与 1997 年后的 8%的增长率和占 GDP50%的出口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
人均 GDP 与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根本不相称的。把上述分析套用在标准的主流经济学开
放经济模型中就会得出,降低人民币汇率和扩大出口完全可以增加就业,但却是以损失贸易
利益为条件的。
上述分析可以充分表明汇率的性质,这里存在着国际价值或“美圆”,而不是主流经济
学中表示生产要素稀缺性的相对价格和购买力平价。按照前面只有中美两国模型的假设,汇
率无论对于成本(货币工资率和利率)和需求来讲完全等同于名义 GDP 的增长率。当然这
只是就贸易而言或取决于贸易的依存度,但这一点对于我国目前占 GDP50%的出口已经具
有重要意义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命题,汇率与名义 GDP 的增长率在国际经
济中是一种替换关系,我们可以在提高名义 GDP 增长率和改变汇率之间进行选择。就前面
抽象的模型来讲,如果要保证我国的贸易利益,在人民币汇率不变的条件下,名义 GDP 的
增长率至少要达到 24%,而且这种提高名义 GDP 增长率的方法与目前我国经济的货币化方
向是一致的。
这里必须特别强调,上述分析和结论完全是在极为抽象的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的模型中
得出的,当把这个模型扩展到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结论可能完全不同,比如中国要与其它
发展中国家竞争,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提高技术水平,这都需要保持稳定的汇率

1
关于中国加入WTO而放弃关税保护,这里是不敢妄加非议的,或许实力较量只能如此吧,过去的事情也
无法追回,但对于那些按照主流经济学观念为加入WTO所论证的理论文献却是无法苟同的,而且这涉及到
我国下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承诺,以前的那些理论依据似乎需要重新论证。

186
和开放市场,包括开放资本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但这些问题的研究是不可能在主流经济学
的框架内进行的,因为以生产函数和资源配置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根本就不能涉及这些
问题,主流经济学的贸易理论和开放经济模型中存在着严重的概念和逻辑混乱,这种概念和
逻辑混乱已经使这些问题无法讨论,我国理论界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就突出地表现出
这一点,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

对于经济增长最重要是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作为技术落后国家改善技术状况的一个重
要途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当然也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引进,这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短期
取得巨大的技术进步而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典型的例子。对于技术引进,
从战后到 70 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采用进口替代方法,但几乎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其中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进口替代虽然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但却不能改变发达
国家对技术的垄断,而且这种对技术的垄断将使发达国家支配国际贸易和保持国际贸易中对
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让我们扩展前面的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现在把前面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模型扩大到资本品贸易,即美国可以向中国出口飞机生产
线,从而中国可以用服装与美国的飞机生产线交换,然后再自己生产飞机,这即是“进口替
代”,为了易于说明问题,我们加入美国还可以生产另一种中国没有的更高技术的产品(如
计算机或生物制品)的假设。这种进口替代是我国 80 年代前引进技术的主要方法,如从日
本大量引进钢铁和化工设备。在这个模型中,贸易条件与没有资本品贸易时会出现怎样的变
化呢?首先,我们可以按照不存在资本品贸易的假设确定飞机与服装的交换比率作为参照
物,比如美国的一架飞机换中国的 500 件服装。对于中国来讲,进口飞机生产线将意味着减
少这个比率,比如为 1:400,但这却是在几年后才能生产飞机,而目前一旦增加了进口,
就必须增加服装的出口以使贸易平衡,而这种出口的增加必然使贸易条件恶化或人民币贬
值,或者说,贸易条件将超过 1:500 了。而对于美国来讲,它只是把原来生产飞机的工人
转移到生产飞机生产线,但由于美圆升值带来的收入提高将使生产线的成本提高,而且飞机
生产线可能比飞机的生产资本密集程度更高,从而成本更高,这使中国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美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开发和生产更新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却是中国更
买不起的,因为这些新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会更高,而中国却可能掌握和生产不了引进的设
备和技术。上述分析可以解释战后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的经验事实,这种进口替代导致
了贸易条件的恶化,而出口难以增长又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背上沉重的债务。我国 70 年代大
量进口设备使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大幅度下降,国家不仅对出口进行补贴,而且出口产品的价
格远低于国内已经极低的价格,这种进口替代使我国付出巨大代价,而日本却把中国作为转
移夕阳产业的地方,而且日圆的升值使中国的进口替代越来越困难。
显然,直接引进外资来引进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是最好的方法,对于跨国公司来讲,

187
它是不可能转让技术的,因为企业是依靠技术的创新和垄断来进行竞争的。但就企业的竞争
而言却是没有国界的,跨国公司的目标当然是要占领世界市场和打败所有的企业,获取利润
是其最直接的目标,因为你不在中国投资和占领市场,其它的企业会这样做,你的企业就要
垮掉,换句话说,竞争是国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对于我国来讲,从国外直接引进外资不
仅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更为有利,因为外资企业必然会雇用我
国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和雇用我国的科研人
员,我国三资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又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是中国技术水平的
提高,我国家电产业的基本国产化就是直接引进外资的结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水平的
巨大变化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在于成功地引进了国外直接投资。
现在把国外直接投资或引进外资加入到模型中,这里先不考虑国外的金融资本流人和引
进外资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而是把引进外资作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手段。从实际中
看,国外资本或直接投资要能够进人中国,也总是要采用比中国现有的技术更好或更高的技
术,否则将难以在中国市场上竞争。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国外直接投资与名义 GDP 增长率是密切相关的。在主流经济学的开
放经济模型中,所讨论的只是利息率与金融资本的流动,而完全不考虑国外直接投资与名义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国际资本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而名义增长率直
接联系到利润率;另一方面,名义增长率决定着市场需求,比如说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而这种市场潜力只是以货币量值表示的名义 GDP 增长率。因此,可以把国外直接投资作为名
义 GDP 增长率的函数。
显然,当把名义增长率作为决定国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就必须考虑汇率,即只有汇率不
变,其名义增长率对于国外的投资者来讲才是“实际增长率”,换句话说,国外投资者并不
考虑通货膨胀率,而只是考虑名义增长率和汇率,因为在通货膨胀率与汇率之间并不存在购
买力平价的直接对应关系。汇率与引进外资相关,但并不能说国外直接投资是汇率的函数,
对于引进外资来讲,稳定的汇率可能比本币升值更重要。
由于引进外资联系到技术变动或技术进步,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出口,由于进出口的平
衡联系到汇率,当名义增长率提高时,企业的成本将随之提高,成本提高将影响出口,那又
如何保持稳定的汇率呢?这里重要的是随着外资的引进将使我国的技术水平提高,而技术水
平的提高将增加出口,并且能够极大地改善贸易条件。例如,在前面的模型中,如果美国的
波音公司直接在中国投资,中国就不需要外汇去购买美国的飞机了,这会改善中国的贸易条
件,而且波音公司会把在中国生产的飞机买到美国去。当然,波音公司会在中国挣很多钱,
但这些钱只是中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如果波音公司把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完全用在中国投资
和消费,那将等同于中国的资本家,即提高中国的工资水平,如果它把利润汇回美国,那只
不过等于美国人再拿这笔钱从中国进口飞机,贸易条件与前面没有直接投资的模型将完全不
同,因为这会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比如到那时人民币可以大幅度升值,美国是必须从中国
进口飞机的,但中国却不需要购买美国的产品。

188
把前面的分析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开放经济模型,这一模型的要点
是,通过本国的货币政策提高名义增长率,名义增长率的提高将促进国外的直接投资,国外
直接投资的增加使本国的技术水平提高,从而使出口增加和保持汇率的稳定。
这一模型可以被视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或后起国家赶超战略的基本模型,之所
以把它称之为基本模型,是因为它能够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经济增长率不同的含义。在
一个封闭模型中,如果不是资本原始积累或经济的货币化,名义增长率的提高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在封闭经济中并不存在任何实际量值,名义增长率的提高只会导致经济波动。只有在开
放经济条件下,由货币政策所决定的名义增长率才具有意义,因为这种名义增长率联系到汇
率、引进外资和贸易条件。这里最重要的是本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特定的
货币金融体系,这一基本模型直接联系到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让我们用这一模型来讨论中国的经验。从 1992 年至 1996 年,中国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
时期,这种高速经济增长当然是用超过 25%的名义 GDP 增长率来表示的。这种极高的经济增
长率来自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扩张政策,与这种高速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国外直接投资的大量
增加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从 1992~1996 年,国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远高于我国的名义 GDP
增长率,
“三资企业”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从 1992~1997 年,三资企业产值在
GDP 中的比重从不到 20%提高到超过 30%,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在 GDP 中的比率一直在提高,
三资企业的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也在提高,其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从 20%提高到超过 40
%。以上数据表明,引进外资的速度与名义增长率的变动是相关的,高的名义增长率不仅使
外 资 的 投 入获 得 高 的 利润 率 , 而 且为 三 资 企 业所 生 产 的 产品 提 供 了 巨大 的 市 场 ,从
1992—1996 年接近 25%的高名义增长率虽然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但只要考虑这一时
期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大幅度降低,即可表明,在全部名义 GDP 的增长中,体现新技术的消费
品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而这些消费品主要是三资企业所生产的,换句话说,三资企业产品
市场的扩大远高于名义增长率。另一方面,国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使出口大幅度增
加,并使进出口贸易额在 GDP 中的比重提高,这表明技术进步抵消了极高的成本增加对出口
的限制,这一点是保持汇率稳定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说,正是由于引进外资使中国的技
术水平提高,从而使得极高的名义 GDP 增长率得到了稳定的汇率的支撑,这一点对于保持中
国的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是极为重要的,它使中国躲过了严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毫无疑问,
中国经济所取得的以名义增长率计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这—模型的良性循环。
上述对这一模型的经验分析不只是适用于中国经济,而且是一种更一般的模型。东亚国
家和地区的高速经济增长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相近的,即主要是通过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贸
易,二者相互促进,这里还有与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相联系的联系汇率(与美圆挂钩)政策
以及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政策。需要提到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高增长时期,名义 GDP
的增长率都超过 20%,或者说都有很高的通货膨胀率,但在开放经济模型中,这里只有汇率
而根本不存在实际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样,我们可以把这一模型作为一种一般的模型,
它可以作为东亚模式的核心内容,而中国经济则是这一模型最典型的例证。

189
上述模型和分析对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有怎样的启示呢?当考虑到引进外资和在
出口上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竞争,保持较低的人民币汇率可能是有利的,但必须把名义 GDP
的增长率提高到 20%以上。对于这种名义 GDP 增长率与汇率的互换,并不是说二者完全能够
互换。必须表明的是,提高人民币汇率对于加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对
于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目前的低汇率条件下,中国的企业根本雇不起外籍技术人员,
买不起技术,不能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点,这形成了目前中国的企业只有出口而没有占领国外
市场,跨国公司在中国可以横行霸道,而中国的企业却根本没有钱与跨国公司争夺技术人员
和进行科研开发,这对于中国的企业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人民币汇率需要不断地提高,只
要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能够随着人民币升值而提高,并不会影响我国的出口,也只
有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才能迫使跨国公司把高技术引入我国。换个角度讲,
由于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基本消费品的出口大国,只要我们可以掌握这些消费品生产的世界领
先的技术,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人民币汇率。当然,目前这些技术还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手中,
我们还要通过引进国外直接投资来促进我国的技术发展,这使人民币汇率的提高受到极大的
限制,但人民币汇率应当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可以考虑把外汇储备与 GDP 保持
某种稳定的比例(如为 GDP 的 30%)作为调节进出口和汇率的依据。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政策

上述开放经济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模型的核心是政府主导型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而
这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联系到特殊的货币金融体系,而这种特殊的货币金融体系本身具有
极大的弱点,即与西方国家的货币金融体系相比更容易导致信用关系的不稳定。这种货币金
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可以从经验中得到启示,如几乎所有的拉美国家都出现过严重的金融危
机,而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使东南亚奇迹归于破灭。现在我们来讨论这一模型的核
心问题,即能够使这一模型得以存在和保持稳定的货币金融体系。
我们前面的模型只讨论了经常项目,这里需要把资本项目加入到模型中,即加入国际资
本流动,当然也包括外资银行。目前支配这种研究的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标准模型——蒙代
尔-佛莱明模型,这种蒙代尔-佛莱明模型的缺陷是把国民收入和货币供给作为外生变量,这
使模型中的 IS-LM 曲线所表述货币供给与收入和利率的关系是错误的,另一方面,这个模型
中缺少决定货币供给的最重要的变量——资产价格,因此,当我们在模型中加入资产价格后,
可以讨论内生的货币供给和 GDP 的决定,然后才能讨论 GDP 与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对内生的货
币供给的影响。
我们先来考虑两个发达国家的货币金融体系,一个是作为大国的美国,另一个是相对弱
小的英国(或加拿大)。这两个国家的货币金融体系具有极强的内生性,我们在前面讨论了
这种内生的货币金融体系,它是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而利率通过调节资产价格来调节货币
的供求。这里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经验上,作为大国的美国经济出现周期性的繁

190
荣与衰退,在欧圆区建立之前,其它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与美国是同步的或在很大程度上受
到美国经济的影响,但其它发达国家中的某一个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却不会影响到美国,表
明这种经验对于研究国际金融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
是众所周知的。在美国和英国两个高度国际化的经济中,通过贸易、特别是资本流动可以使
两个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连在一起,从而需要把内生的货币供给的分析扩大
到两个货币金融体系。
给定美国和英国的内生的货币金融体系,在没有国际经济关系的条件下,这两个国家的
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以及利率是单独决定的,为了易于比较,我们假设美国长期的货币
供应量和名义 GDP 增长率高于英国,如美国为 3%,英国为 2%,这也使美国的利率略高于英
国。当然,在经济波动的某个时期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其它指标会低于英国。这样,在
标准的蒙代尔-佛莱明模型中,我们首先确定了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即利率,这里可以把
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放在一起统称为货币政策。在上述两个发达国家的模型中,我们
来讨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条件下的均衡。
作为固定汇率,如 70 年代前以美圆为基础的布林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两个国家的货
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增长率以及资产价格、利率等,都与汇率无关,只取决于贸易和资本流
动的变化所决定的国际收支平衡。加入中央银行的外汇买卖,国际收支的赤字将增加本国的
货币供应量,而国际收支的赢余则减少本国的货币供应量,这种由资本流动所带来的货币供
应量的变动将决定各国的名义 GDP 增长率和利率。然而,当加入了蒙代尔-佛莱明模型中资
本完全流动的假设,这个模型的稳定性要求两个国家有相同的利率,否则将产生资本流动,
按照前面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同比例关系的假设,除非两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相等,
否则将引起由利率不同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由这个结论所推论出来的理论含义是非常
明显的,在某些特殊的假设条件下,包括完全可变的利率和资本的完全流动,在固定汇率模
型中,通过中央银行根据国际收支平衡买卖外汇,将使两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和 GDP 增长率
相同,这两个国家将成为一个国家。实际上,这个结论与前面的逻辑推论是一致的,一旦放
弃独立的货币政策,国界将不存在了。与蒙代尔-佛莱明模型不同,由于我们把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放在一起而只考虑货币供应量,从而并不能推论出固定汇率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和
货币政策无效的结论。
在浮动汇率的条件下,汇率的变动将同时影响上述所有的宏观变量,并与这些宏观变量
产生相互作用。首先,如前面讨论贸易时表明的,汇率的变动将影响两个国家的名义 GDP
的比较,美圆贬值意味着美国的 GDP 和其它总量相对减少。根据名义 GDP 与汇率的替代,如
果美圆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贬值(如每年 1%),则美国和英国按汇率计算的经济增长率将相
同。第二,假设中央银行不干预外汇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将取决于两国的利率,而国际收支
平衡又会使利率的变动影响汇率。根据蒙代尔-佛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的假设,这必将使
两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名义 GDP 增长率逐渐趋同。第三,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如
果国际资本流动通过购买股票和商业银行直接投资等方式,将改变两国的内生的货币金融体

191
系,使两个国家溶为一个国家。这种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相比,由于缺少了中央银行对外汇
的买卖,从而更容易使两个国家溶为一体。与蒙代尔-佛莱明模型不同,在幅度汇率条件下,
一国的货币政策将受到限制,当然,这需要特定的假设条件。
上述对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逻辑推论所要表明的是,对于两个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来
讲,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只要各国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国界就不存在了,
两个内生的货币金融体系将日益融合,经济增长率也将趋同。当然,这只是纯逻辑推论而与
现实完全不同,但通过这种纯逻辑推论可以建立一个简化的分析框架。由上述推论可以得到
一个重要的启示,在固定汇率条件下,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汇率而使本国的货币金融体系具有
更大的独立性,而浮动汇率条件下则会失去这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开放
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实际上,这种完全的浮动汇率在国际经济中从来也没有实现过,
各国的中央银行都保持着外汇储备,并通过外汇市场的外汇买卖调节汇率和行使独立的货币
政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一旦放弃抽象模型的假设而试图描述现实时,将产生上述模型中那些变量之间复杂的相
互作用关系,从而只能采用“假设其它条件不变”的方法来进行讨论。例如,假设其它条件
不变,则美国降低美圆汇率将使美国的 GDP 总量相对于英国而减少,如果这种减少使美国的
出口增加,则将增加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和就业,如果随着美国出口增加所带来的货币供应量
的增加使利率提高,则会使更多的英国资本流入美国而进一步增加美国的货币供应量,这对
于美国的逆经济周期政策是有用的。当然,这种描述中暗含着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但目前只
能采取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使抽象的理论模型贴近现实。
在 70 年代前,在以美圆为基础的布林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下,美国一直保持着比欧洲
国家更高的名义 GDP 增长率,特别是在 60 年代美国的高增长时期,这使美国的人均 GDP 与
英国和其它欧共体国家(除西德外)拉开了差距。用前面的模型说就是,这种固定汇率使美
国保持着独立的高增长率的货币金融体系。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出口一直存在着贸易顺差,同
时通过资本输出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美圆的强势地位,这种国际金融体系对于美国的货币
供应量持续增长、特别是 60 年代的持续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同时也带动了欧洲经济
的增长。但当美国经济在 70 年代初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时,这种以美圆为基础的固定汇率
体系就无法保持了,因为在美国经济衰退的条件下,必将减少英国(欧洲)对美国的出口,
同时美国的资本由于在国内找不到投资机会而会更多地流入英国,这将使英国面临严重的国
际收支逆差,英国(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将把手中的美圆向美国兑换黄金。在 1973 年美国
单方面宣布停止美圆与黄金的固定比例兑换时,布林顿森林的固定汇率体系就瓦解了。
在浮动汇率条件下,由于美国的 GDP 总量和货币供应总量是英国的 5 倍,而美国的进出
口和资本流动在其 GDP 和总资本中的比重远小于英国(美国的总量等于全部欧共体国家),
这使美国的货币政策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即可以通过降低美圆汇率来转嫁经济衰退。如美国
中央银行的外汇买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镑的汇率,而英国的中央银行对汇率的调节
能力却不能与美国相比,美国的利率政策更是可以通过影响资本流动而影响其它国家的利

192
率。在美国 90 年代通过货币政策保持较高和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增长率时,美国
的高利率政策使资本大量流入美国,这使美国的资产价格上升的同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却不
是很高,从而使货币供给可以稳定的增长,这种高增长又带来了美圆的强势地位,美圆的升
值伴随着资本流入,而在 2000 年后美国经济衰退时,资本市场上大量的资本流出并不会严
重影响美国的货币金融体系,而是使其它国家都陷入了经济衰退。
上述分析所要表明的是,在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即使是发达国家依然会受到美国货
币政策的影响,这也是欧圆区建立的主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一旦加入这种国际金融体系,
所受到的影响会更大,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能否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我们前面所表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提高名义增长率,进而引进外资
而加速技术进步和扩大出口时,一个重要问题是能否保持高增长条件下的货币金融体系的稳
定。这里存在着两种货币金融体系的模式,一种是拉美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完全的金融
市场开放,可以把这个模式看作与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体系直接相联的货币金融体系,这种
货币金融体系的货币供给具有更大的内生性;另一种是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模式,这
种东亚模式的特点是保持本国货币金融体系的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而这种独立的货币政策
使货币供应量具有更大的外生性。
我们先来分析拉美模式。拉美国家是从 70 年代后期先后开始大规模的货币化和工业化
过程,其典型特征是货币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一方面是直接引入国外的货币资本来增加货
币供给,如大量资本流入和政府直接从国外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则是采用更直接的方法引进
外国的商业银行来发展本国的货币金融体系,以此来增加本国的货币供给。国外的货币流入
使本国的商业银行增强了信用,从而相应地增加货币供给,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名义
GDP 增长率提高,由于拉美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工资率较低,国外的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使许
多拉美国家在短期内取得高速的经济增长,特别是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是极快
的。显然,在这一模型中,货币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越
高,则这一模式的效果越大。
现在我们来看这一模式中的货币金融结构的变动。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名义 GDP 的
增长率将提高,名义 GDP 增长率的提高所带来的结果是资本存量价值的提高。与封闭经济不
同,这种资本存量价值的提高并不完全依赖于本国商业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是取决于
国外金融资本的流人,或者说本国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国外金融资
本的流人,由此会导致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例如,当国外的资本流入大幅度增加时,不
仅名义增长率表示的收人流量增加,而且本国资本存量的价值也将大幅度增加,如果本国的
商业银行根据这种资本存量价值的增长速度增加货币供给就隐含着某种危险,即一旦国外资
本的流人减少或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外资外流,本国的信用关系或金融体系将倒塌。更重要的
是,这种货币金融体系是建立在国外货币金融体系基础上的,从而本国的中央银行将难以实
行有效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这种拉美模型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来自于货币信用体系基础的不

193
稳定。由于大量国外资本的流入必然在短期形成高增长率和利润率,而过高的资产值却很快
就会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从而使货币供给不能进一步增加,而经济一旦面临衰退,
必然引起资本外流,这种资本外流将使本国的信用体系崩溃,因为这种信用体系和增加的货
币供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资本。正是这种原因,使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出现严重的波动,
如阿根廷在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只经过了 4 年的高速增长,而且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经常导致
对货币金融体系的严重损害乃至崩溃,一旦出现资本外流就会使本国的货币失去基础而导致
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与拉美模型相比,日本和韩国所代表的东亚模型则具有超常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来自
于政府的信用,由商业银行、企业和政府共同构建的货币信用体系使其货币供给具有很强的
独立性。在日本和韩国的高速增长时期,即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其货
币金融体系依然能够保持基本的稳定,这种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赖于出口的大量增加和
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及资本输出。这种政府主导型经济也是东南亚国家主要采取的方式,东南
亚国家在 80 年代初开始的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对银行业大力扶持,官僚资本也大举进入银
行业,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这些国家成功地引进了国外的直接投资,并通过出口而保持较高
的外汇储备,这使其对美圆的固定汇率政策得以实施。但在 90 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
和货币的国际化,国外金融资本开始大量进入东南亚国家,这使政府对货币金融体系的控制
严重削弱。
这种东亚模式的基础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这种技术水平的差距是
由货币工资率来表示的,随着名义增长率和工资率的提高,这种由工资率所表示的差距将逐
渐缩小,这会使技术引进的速度放慢,从而这一模型的优势将逐渐消失。一旦这一模型的优
势变小,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将变得极为突出。在这一模型中,其关键是必须保持国外直
接投资和出口的增加,而随着工资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国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增加必
然会减少,这就无法保证汇率的稳定,而一旦出现货币贬值,就会出现国外投资和金融资本
的流出,从而导致货币体系的崩溃。这一模型的一个要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即国外直接投
资和金融资本的区别,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当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可以通过提高利
率来使资本项目的净流人增加,然而,这一模型的基础只是在于国外直接投资的增加,高利
率和金融资本的流人只会导致这一货币体系的更加不稳定。虽然金融资本的流人可以暂时维
持汇率的稳定,但这种汇率的稳定只是在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更多的金融资本流人将要求
技术的更快发展和出口的进一步增加,而在技术进步放慢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利率引入金融
资本会使货币供应量、名义增长率和工资率进一步提高,从而隐含着极大的危险。
在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名义增长率的提高必然使资本存量价值提高,这种资本存量价
值的提高将是累积的,如作为主要金融资产的股票和房地产,其收益不只是取决于收人流量,
而且取决于资本存量价值的升值。由于这一模型在发展初期的工资率和技术水平与国外的差
距,可以允许名义增长率的提高和保持汇率不变,房地产和股票(资本存量价值)的升值不会
受到阻碍,而资本存量价值的提高和使大量的国外金融资本流入,同时,这些增值的金融资

194
产将成为商业银行的资产抵押,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货币供给。当存在着国外金融
资本的流人时,这种扩张会被加剧,因为金融资本的流人能够使汇率保持暂时的稳定,另一
方面又会使利率失去调节资本存量和收人流量比率的功能,这一点是重要的。在一个封闭经
济中,资本存量价值的扩张将能够通过利率的变动得以调整,如当商业银行贷款的抵押资产
中有大量的账外资产时,商业银行将提高利率,利率的提高会使资本存量价值下降,而在存
在国外金融资本的条件下,利息率的提高将使国外金融资本的流入增加,从而并不会使资本
存量的价值降低。由此可能产生严重的泡沫经济,使这种“东亚模式”尚未发挥其优势时就
导致货币体系的崩溃。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过高的资产值和过高
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使持续的高增长遇到阻碍,而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加重了金融风险。
上述分析表明,这种货币金融体系即使在经济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条件下也具有内在的
不稳定性,即资本存量价值的过度膨胀所导致的信用关系的不稳定和作为调节存量流量比率
的利率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会导致信用关系的扭曲,如作
为商业银行资产抵押的资产有大量账外资产,货币供给的过度增加也必然使企业的资产负债
率过高或打破原有的资产负债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存在国际投机资本在资本市场中
的炒作,这种金融结构也难以从经济的高速增长转移到平稳增长,因为名义增长率的下降或
减缓要求商业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和降低资本存量价值,而在扭曲的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
债关系和利率缺乏调节功能的条件下,这种向稳定增长的转换必然会导致信用关系的破坏,
而一旦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就会导致国外金融资本的流出。总之,这种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利
率、汇率与货币供给的机制并不能形成一个能够自动调节的有效的金融体系,另一方面又严
重地依赖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显然,当本国的货币金融体系不是完
善的和缺乏自动调节的功能时,它将受制于外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以上对东亚模式的自发的货币金融体系的分析,对于讨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极为重
要的。显然,这一模型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要点是,必须建立一种能够与利率和汇率(自
动)调节货币供给的机制相协调的货币金融体系,来保持信用关系的稳定,但这会遇到极为
复杂的问题。如通过金融管制(如不完全开放资本市场)来限制国外金融资本的流入,从而把
货币供给权力掌握在本国中央银行的控制之下。但这种做法所带来的问题是,这与完善的、
能够发挥自动调节功能的市场经济的信用关系是相背离的。由于引进国外金融资本的目的是
为金融体系提供信用基础,当限制引入国外金融资本而由本国的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
其信用关系的基础将更为薄弱。显然,当中央银行为了发挥东亚模式的优势而扩大货币供给
时,这些通过银行信贷所发行的贷款必然缺少可抵押的资产,当贷款不是基于抵押而风险完
全由银行承担时,必然形成货币的过度需求,从而导致信贷配给。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资
产负债关系必然是扭曲的,如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了防止这种信贷配给所产生的行贿和不负责
任的无效率状态,而试图通过扩大商业银行规模和发展金融市场(企业融资)的方法增加货币
供给,必然会排斥利率的调节功能而使资本存量的价值过度膨胀。由于这种货币金融体系并
不是建立在由利率调节的资本存量与收人流量比率的资产抵押的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而是

195
建立在政府的信用之上,从而政府要保证这种信用关系只能采用不断扩大货币供给的政策,
否则将面临整个信用体系倒塌的危险。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虽然东亚模式可以通过引进国外金融资本和通过中央银行扩大货币
供给取得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如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通过引进外资和大力发展本国的技术水
平所达到的较长时期的高速经济增长,但这一模式从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和建立完善的货
币金融体系是困难的,特别是当政府采用了错误的货币政策和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出现漏洞
时,这一模式将会提前结束。
上述分析所要表明的是,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所处于的发展阶段,需要大规模地实现经济
的货币化和引进外资,而这都需要保持极高的货币供应量和名义 GDP 增长率,而要做到这一
点并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保持相对封闭的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以保证独立的货币
政策和汇率政策是极端重要的。自 1985 年以来,我国经济通过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保证了
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城市实现了货币化和成功地引进外资,但自 1997 年以来的经济衰退使
这种货币金融体系已经不能再支撑高速的经济增长,企业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的不
良资产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难以提高,但这种货币金融体系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比如通
过国家财政消除企业的债务和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当然还可以重建货币金融体系,唯此才
能保证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独立性,才能保证高速的经济增长。而当我们没有认识到这种货
币金融体系的性质,仅仅为了解决目前的困难而盲目地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特别是引进国外
的“战略投资者”来改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这必将使我国的货币金融体系失去独立性,这
将不可能保证在较长时期的 20%以上的名义 GDP 增长率,也将严重阻碍重建货币金融体系和
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显然,如果不是国有商业银行而是外资银行,我们还能否
通过财政去消除它们的不良资产呢?中央银行还能否让它们扩大货币供应量呢?
需要表明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国外的直接投资,而根本不需要国外的金融资本,日
本和韩国的成功经验是可以借鉴的,这种货币金融体系是完全可以独立的,对于目前我国特
殊的经济制度和作为一个大国来讲,它比日本和韩国将更能够具有独立性,我们当然可以不
需要国外的金融资本来完全实现我国经济的货币化,而且可以成功地引进外资,因为目前世
界上占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

196
第十三章 高速经济增长与经济政策

我们前面的分析完全排除了主流经济学生产函数的方法,从一种货币经济的角度出发,
对当前我国经济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核心是有效需求问题。自 1997 年经济衰退以来,
我国经济至今并没有彻底摆脱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而且出现了严重的结构失衡,这种结构
失衡使我国经济的货币化和农村的城市化过程处于停滞状态,货币金融体系和对外贸易也存
在着严重的扭曲,这使我国难以步入稳定的高速增长轨道。对于上述问题,在目前我国的经
济体制条件下并不是难以解决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对经济保持着强有
力控制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体系的改革来启动另一次的高速增长,只要把握
住方向,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高速的经济增长来调整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把前
面分析的要点进行归纳,以形成一个能够进行讨论的“高速增长方案”

第一节 关于高速经济增长问题

前面对总量与结构的分析所要表明的核心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有效需求严重
不足产生于我国经济货币化过程中高增长后的经济衰退。1997 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具有一般
经济周期的特征,即由于 1991-1996 年的高增长所产生的资产值过高和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
重下降,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商业银行紧缩信贷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1997
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缓解上述矛盾,而是使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更为严重,这突出地
表现在由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产生的不合理的需求导向与产业结构的恶性循环,在城镇失业
率提高的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大幅度下降。上述问题已经具有了“滞涨”的典型特
征。对于这种经济衰退和“滞涨”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是通过企业破产降低资产值并同时改
变收入分配。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这种通过企业和银行破产以及重组金融的方法是医治经
济衰退和“滞涨”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经验中总是失败的呢?原因就在于
各国政府所采用的“逆经济周期”而行的总需求扩张政策完全是与调节有效需求的方向相反
的,即导致了更高的资产值和更低的工资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同时,政府通过发行公债挽
救银行不破产而不是重组金融,这些只能使上述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比例关系进一步恶化。
自 1998 年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严重的资产值上升、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与产业结构相互
作用的恶性循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总需求扩张政策阻碍了市场机制通过使企业
破产的自动调节,显然,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我国的商业银行不可能在企业 70%资产负
债率的条件下继续增加货币供给,企业和商业银行也不可能不破产,而政府的总需求扩张政
策实际上只是起到了防止企业破产的作用,而不能改变那些不合理的比例关系,这使市场机

197
制本身的调节方向必然导致上述恶性循环的“滞涨”。
但是,通过紧缩政策而使企业、银行破产和重组金融的方法在我国现阶段的条件下是完
全不可行的,这正是我们强调我国特殊的货币化过程中的经济衰退与一般的经济周期不同的
原因。其一,如我们前面对各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验分析所表明的,这种货币化过程中
产生的经济衰退往往具有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性质,如英国 1825 年的经济危机和美国 30 年代
的大萧条,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也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在市场经济建立的初期,这种严重的
经济危机可能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1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条件下,依靠市场的
自动调节能否使经济恢复合理的比例关系而进入复苏阶段也是有疑问的。其二,我国 1997
年的经济衰退是在尚未完成农村的城市化和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条件下发生的,依靠紧缩
政策进行调整必然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货币化过程,对于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建
立完善的货币金融体系也是极端不利的。就当前保证 8%的增长率来讲,这已经严重限制了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经济的货币化。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通过扩张总需求和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方法走出“滞涨”,具
体讲,就是按照“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所表明的名义 GDP 增长率和就业的关系,根据我
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要求并参考日本与韩国的经验,把名义 GDP 增长率提高到
20%左右,通过总量的扩张来调整结构,在高增长过程中改变那些不合理的比例关系,使经
济走向高速增长的稳定状态。这种“扩张性政策”的要点是,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手段在
扩张总量的同时改变市场机制本身的调节方向,即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收入分配与产业结
构的恶性循环。可以说,这种依靠经济扩张来医治衰退和滞涨的方式在世界各国是没有先例
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讲,由于这些国家已经实现了农村的城市化和建立了完善的货币金融体
系,这种方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比如目前的日本只要能够把经济增长率恢复到 3%左右就
可以了,过高的增长率反而会引起经济波动。其它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体制的原因也难以
采用这种方法。因此,对于这种扩张性方法的可行性是需要充分论证的。
第一,这种高速经济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货币化过程的要求。目前我国有效需求的严重
不足一方面联系到尚未货币化的 60%的农村人口,另一方面联系到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货币
金融体系,这两个方面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运行的关键。因此,加速我国的城市
化进程和建立完善的货币金融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调节导致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目前我
国经济中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就业问题上,就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来讲,所有基
本消费品的产量完全可以大幅度增长而不受资源的约束,城市化和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受技术
约束,而只受到有效需求的约束。这种有效需求约束表现在资产值对工资的比例和收入分配
中工资的比例上,但就我国尚有 60%的农村人口而言,提高总量的增长率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的速度可以极大到改变上述比例关系。在未来的 15 年
中,如果经济增长率能够稳定在 20%左右,到 2020 年可以使我国的农村人口降低到 40%左
右,从而基本实现城市化。只有这种高速经济增长和农村的城市化才能实现我国现有的消费

1
许多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都由于经济危机而产生政治动乱。

198
品生产技术的国内需求,使农村人口和城市的低收入阶层享受到我国目前完全可以生产的现
代消费品,而城市化的发展是改善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这种总量的扩张可以
在短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对于缓解目前由于相对收入水平下降、乃至绝对收入水平下
降引起的社会矛盾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种高速的名义 GDP 增长率对于引进外资和扩大
进出口是重要的,唯此才能保证我国的贸易利益和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把名
义 GDP 增长率提高到 20%左右是完全必要的,问题只是在于如何调整结构。
第二,在市场经济中,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是由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构成的货币投入产
出的流转,在内生的货币供给条件下,这种货币流转取决于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居民收入
的支出流向。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依然牢牢控制着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转,
因此,通过政府的政策完全可以改变货币流转的方向。当前我国的货币金融体系正处于建立
和完善的过程中,在这个阶段,依靠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制度法规来建立完善的货币
金融体系是极端重要的。前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分析表明,在货币化的过程中依靠政府的
政策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建立完善的货币金融体系和实现农村货币化和城市化,而依靠自发的
市场势力来建立货币金融体系则是困难的,特别是对于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因为在城市
中发展起来的货币金融体系是把农村作为“边缘”对待的,发达国家在早期的货币化过程中
不仅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而且引发过严重的社会矛盾,拉美国家的货币化过程也伴随着严重
的社会问题。如我们前面的分析所表明的,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货币化过程中,由于市场经
济的收入分配本身包含的矛盾极易产生两极分化、货币拜物教和人的异化,从而严重阻碍市
场经济的货币化进程,通过政府的作用加速货币化和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对于缓和这种矛盾是
非常重要的。需要表明的是,依靠政府的作用来建立货币金融体系决不意味着用财政替代货
币,而是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
如上两个方面所表明的,提高名义 GDP 增长率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中调整当前我国经济中的有效需求和结构矛盾是更容易实现的。

第二节 总量与结构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来讲,把名义 GDP 的增长率提高到 15%以上乃至 20%是不难实


现的。目前我国的储蓄率已在 35%左右,商业银行的存贷差超过 20%,按照以往的经验估
算,当投资的增长率达到 30%时,名义 GDP 增长率将超过 15%,如果使投资率达到与目前
储蓄率相等的 35%,名义 GDP 增长率将超过 20%,名义 GDP 增长率达到 20%所需要的货
币供应量增长率大约在 25%至 30%之间,这只要把商业银行的存贷差降低到 15%左右就可
以了。如我国 2003 年和 2004 年的经验所显示的,当投资的增长率超过 25%和货币供应量
增长率超过 20%时,名义 GDP 增长率就可以超过 15%。这种经验表明,我国目前的货币金
融体系已经可以支撑这种高速增长,反之,近年来要保持 8%的名义 GDP 增长率则与目前
的储蓄率不相适应而需要依靠紧缩政策。因此,
目前所要采取的政策是把投资率提高到 30%,

199
而长期则稳定在 30-35%之间,以保证 20%左右的名义 GDP 增长率。
显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否提高投资率和名义 GDP 的增长率,而在于能否在高速增
长中调整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防止由市场势力导致的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恶性循环带来的
严重不稳定因素。因此,调整投资方向和收入分配的流向以改变目前的市场取向是非常重要
的。
从经济周期的一般过程看,经济衰退首先表现在资本品部门需求不足,由此所导致的投
资下降和工资下降传导到消费品部门,通过企业的破产使基本消费品部门的需求复苏,然后
资本品部门的投资增长引发下一轮的经济高涨。但目前我国的情况是,自 1998 年以来资本
品部门并没有萎缩反而扩大了,资产值持续上升,这种资本品部门的扩张原因除政府的财政
支持外,房地产业的极度扩张对于拉动资本品部门的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
的房地产业和高档消费品部门快速发展,这即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结果,这些部门的发展
又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目前赢利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和高档消费品部门,
基础工业部门的需求和赢利状况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此相对照,基本
消费品部门则由于需求严重不足而持续萎缩和出现企业亏损,需求主要靠出口拉动。
这种由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恶性循环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一旦启
动投资,由需求决定的投资流向必然是房地产业和高档消费品部门,商业银行的贷款流向也
必然是具有资产抵押的房地产业,而房地产业的发展所能带动的只是基础工业部门中与房地
产发展有关的行业,如钢材和建筑材料,由于这些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而能够增加的就
业很少,从而难以拉动基本消费品部门的需求。而土地价格和资本品价格是上升则会导致物
价全面上涨,这种由资产值的上升而导致的“通货膨胀”是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形式,这会
加剧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和使有效需求不足更为严重。如前所述,导致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
足的根源在于资产值过高和收入分配中工资的比重下降,而在目前的市场导向下,增加投资
会扩大这种不合理的比例关系。这就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来调整投资的方向,其基本方向是
通过增加就业来带动基本消费品部门的需求,把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转移的基本消费品部
门。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
1、在启动投资和高速增长之前,充分利用自 2004 年以来的紧缩政策产生的对原材料和
住房需求下降的时机,通过企业的破产、兼并和重组降低资产值。对于国有企业可以实行“模
拟破产”的方法,即由财政承担破产的损失,通过直接降低资产值的方法使企业从亏损转变
为赢利,特别是对于基本消费品部门的国有企业要通过财政支持的方式完成兼并、重组,对
于非国有企业则通过市场进行破产和兼并、重组。目前资产值过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房地产
价格过高,要通过减少对高档住宅贷款和扩大土地供给的方法降低房地产价格,在房地产行
业更要严格实施破产。
2、把总需求的扩张与城市化联系起来,使城市化的发展成为增加投资的主渠道,通过
城市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来拉动基本消费品部门的需求。这种城市化过程所能
带动的投资是巨大的,通过土地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住宅和与之配套的商业、服

200
务业设施可以吸收大量投资,同时,这种城市化的投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即可以大
量增加就业。在城市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保证其“劳动密集型”性质,把投资
更多地用于雇用农村劳动力和吸收城市下岗职工。
当然,城市的土地开发会引起地价上升,这是阻碍增加就业的不利因素。因此,在城市
化过程中,政府需要牢牢控制土地的增值收益,把土地的增值收益用于土地的滚动开发。为
了防止土地收益外流,可以考虑组建大型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城市基础建设的企业和房地产企
业,城市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地方财政和商业银行的合作而获得,如地方政府以财
政投资和地产为抵押而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以及直接通过财政投资扩大城市建设投资。
城市化建设必然和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相联系,这对于已经过热的房地产投资和房价上
涨似乎是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地价上升,而在于谁获得土地升值的收益。当前我
国土地在总资本中的比重约为 35%,比照发达国家超过 50%的比重来讲,在今后相当一段
时期中,土地价格的上升是必然的,这种土地价格的上升和地产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上升是使
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即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和对企业的贷款中以地产为抵
押的比例必然上升,这就需要政府控制地价上升产生的收益,否则就会导致收入和财产分配
的严重两极分化。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进行投资和使国有企业进入房地产业,对于控制土地的
收益是重要的。目前城市土地价格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的土地的供给不足,通过政府规划和
投资大面积开发土地和廉价商品房是抑制房价上涨的重要手段。同时,要通过增加银行对低
价商品房的按揭贷款来提高低收入阶层和外来农村人口的购房需求,避免房地产价格的大幅
度上升。
3、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要大力发展基本消费品工业和与之配套的基础工业和重化工
业,这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前面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点是充分利用
现有的基本消费品生产技术,在短期内使所有的人能够享受到现代技术所带来了生活水平,
这种技术扩散和产品的复制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换句话说,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阶
层想要的那些产品是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生产出来,所遇到的问题只是有效需求问题,资源
约束是次要的。因此,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有效需求来增加就业和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对于基本消费品部门的发展,目前由于需求严重萎缩和企业的亏损局面,对基本消费品
生产的投资难以增长,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意义也在于增加就业和对基本消费品的
需求,当然,城市化本身也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当把城市化
作为启动需求的杠杆,与城市化紧密联系的建筑业、钢材、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在未来
的 5-10 年的时间里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因为相对于我国 60%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来讲,
这些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当然要讲人均产量而不是总产量,我国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
人均钢、电力等方面的人均产量的差距比例正是与城市化水平的差距相当的,加速城市化进
程当然也要在基础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上接近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工业是目前我国实施
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产业的发展上要改变原有的财政投资和国有企业控制基
础产业的思路,鼓励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进入基础工业部门,从而使国家的财政投资逐渐转移

201
到城市开发上。
这种大力发展基础产业的思路似乎与增加就业和抑制经济波动不协调,因为基础产业属
于“资本密集型”而不能增加就业,但这种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基础产业资本
劳动比率高只是价值上的,简单的讲,如果需要资本那只要提高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增加投
资就可以了,这一点我们在前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那么,剩下的只是经济波动问题,由于
基础工业的高投资会使资产值提高而影响有效需求,从而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从经济周
期的一般经验看,经济的复苏总是从资本品部门开始的,因为只有通过资本品部门的扩张增
加就业,才能增加消费品部门的需求,但资本品部门的扩张伴随着高投资、高利润和资产值
的上升与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从而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引发经济衰退,这显然是需
要特别注意的。但在我们前面设计的方案中,重要的是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大规模
投资转移农村劳动力可以提高工资在收入中的比例,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不合理的比
例关系和经济波动。日本和韩国在高速增长时期也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但却取得了超过
15 年的高速增长而没有严重的经济波动,其中有些年份的增长率超过 30%,这种经验表明
持续的高速增长是可行的。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来讲,这种高速增长只要能够持续 15 年或者
更短一些,就可以完成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问题在于能否在高增长中保持稳
定,这需要在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中不断地调整资产值,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乃至破产来降低
基础工业的资产值,这一点是可能做到的。
与上面相联系的是通货膨胀问题。随着投资的增加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可能会产生“通
货膨胀”,但对于通货膨胀需要具体分析,因为物价水平的上升可能只是相对价格的调整,
比如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这是一种有利的相对价格调整,
能源、钢材和其它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则需要通过增加供给来解决。土地价格的上升则是需要
严格控制的,因为这会带来其它产品的成本上升而产生通货膨胀,必须通过控制银行信贷和
增加土地供给来抑制地价上涨。
这种高速增长会不会遇到资源约束呢?当然会,但在考虑资源约束时需要强调两点,其
一是时期性,即资源耗费的高峰期只是这种高速城市化时期,一旦这个过程结束,对资源的
需求将下降。其二是必须考虑资源的进口,因为世界上的资源也是有限的,目前作为我国主
要竞争对手的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危机后尚未全面复苏,这为我国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大好时
机,必须抓住时机大量增加原材料的进口,因为一旦东南亚经济复苏以及印度启动高速增长
后,国际原材料价格会更高,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都是在世界范围掠夺资源的。对于我国
的城市化来讲,这种“资源耗费型经济”似乎是难以避免的,而克服资源约束障碍的有效方
法就是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技术水平。就国际上的资源来讲,也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争取比其它发展中国家领先一步来完成我国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4、高科技产业是需要快速发展的,但由于目前的市场需求取向,已经不再需要政府的
特殊政策进行扶植了。比如目前汽车工业和电子、通讯产业都有很高的利润率,而且是在高
资产值和高工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高科技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过高会影响就业和

202
收入分配,因此不宜在目前把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
于市场竞争,比如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都可以有效地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而政府的有些政策扶植反而会削弱竞争。另一方面,高科技产业应当与基本消费品工业高度
融合,使高科技产品更快地转化为“劳动密集型”的基本消费品,而防止出现由于目前收入
分配的两极分化而造成的“断层”,即高科技产品在没有广泛扩散和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就适
应高收入阶层的需求而不断地升级换代。随着城市化带来的就业和对基本消费品需求的增
加,目前这种高科技产品和基本消费品之间“断层”的矛盾就会突出显示出来,因为低收入
阶层买不起太贵的高科技产品,鼓励高科技产业的企业兼并低技术的基本消费品生产企业会
有效地促进这种融合。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仍将成为我国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尤其是由
收入分配差别造成的对劳动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会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劳动服
务业。就前面对劳动服务业的分析所表明的,只有提高劳动服务业的工资率,才能使这个行
业成为真正的相互服务的行业,而不只是为高收入阶层服务的行业。另一方面,在第三产业
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会成为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人口的很大部分。因此,政府通过制定城市的
“最低工资法”,使劳动服务业的工资率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条件下不至压的过低,
而且应当采取必要的财政补贴为外来人口提供低廉的住房以及教育、医疗条件。
与高科技和劳动服务业发展相联系的是政府的消费政策。目前虽然消费需求不足,但鼓
励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并不能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因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很大部分又会
转化为他们的收入,随着投资的增长率提高到 30%以上,目前的储蓄率是比较合适的。因
此,不需要再刺激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而要加以限制,比如对高档消费品和高档住宅征税,鼓
励高收入阶层的投资,如果能够把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转化为投资将极大地改变市场的需求取
向。提高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乃至通货膨胀)是促使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转化为投资的有效
方法。
5、目前我国的农业是受有效需求问题影响的最严重的部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
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接近 50%的就业比重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 10%左
右的水平,而且也大大超过拉美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 30%左右的水平。这种对比表明我国
农村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同时也表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在加速城市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把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
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前面所分析的,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过低,我国农产品对工业
品的比价与发达国家相比要低几倍,如果从成本角度进行比较,农民的工资水平不到城市工
人的 1/3,而且土地几乎是没有计算成本的,在上述工农业价格和成本的条件下,只要农
产品价格不上升,农业投资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任何投资增加
只会增加成本而不能提高价格,在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收入弹性很低的条件下,农业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只会降低农产品价格。要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走出这个有

203
效需求的怪圈。
这种状况导致了农村与城市的分离和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过低严重限制
了需求,同时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也阻碍了城市工人工资的提高。由于有效需求所产生的
农产品价格与成本的关系,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
途径是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步伐,形成统一的劳动市场,使农产品的价格提高,
并使农业部门的投资获得统一的利润率,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
技术水平。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农产品的需求将上升,从而引起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是必然的趋势,只有提高农产品价格,才能使农业的投资增加并获得利润。
前面的分析表明,农产品的“初始价格”对于农民收入是重要的,这相当于发展经济学中的
“生存工资”,因此,不要因为害怕通货膨胀而压低农产品价格,对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
引起的城市居民生活费用的上升或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可以通过政府财政对城市低收入阶
层的补贴来弥补(如 1992-1996 年采用的补贴政策),这种补贴方式比直接对农产品进行补
贴而压低农产品价格效果要好,因为这样可以调整价格和成本结构,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
民收入的提高会转向工业品的购买而提高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农业的投资增加。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要不失时机地改变农业的生产方
式,目前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农业的投资和生产率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随着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一家一户很难把经营的重心放在粮食生产上,而且没有能力进行
投资。因此,必须加速农村的土地集中经营,使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成为新的投资领域,
这对于农村的货币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农业的规模经营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金融,增加商
业银行对农业的贷款。
土地的转让和集中涉及到目前农村的土地政策,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政策的制定要充分
考虑农民的利益,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制定灵活的政策,因为目前由于农产品的价格过低
而使土地价格太低,这使农民在土地出让时处于很不利的地位,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土
地的价格会逐渐上升。因此,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比较好的方法是短期租赁或类似于农民
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股份进行出让的方式,而不要制定长期的土地转让合同。土地私有化和类
似于土地私有化的政策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和使政府失去对土地收益的控
制(如目前乡镇企业集中土地每亩的年租金只有 5000 元左右)
,而且严重影响政府的城市化
的规划。在大规模城市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时期,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控制是极为重要的。
1

1
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采用土地私有化的方式,使农民通过出让土地在城市里购买住房,来保证农民的
利益和实现城市化。在目前农村土地价格极低的情况下,这种思路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农民靠卖地的收
入是根本买不起城市住房的,而且会形成富人的“圈地运动”,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土地的价格会大幅
度上升,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对土地的严格控制来保障农民的利益,政府所获得的土地收益也要通过城市化
和对农业补贴的方式反还给农民。当然,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压低土地价格而把土地收益转让给私人开发
商的做法是需要防止的。

204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土地价格将大幅度上升,这必然使建立在低
工资和土地成本基础上的乡镇企业的经营出现困难,要不失时机地转变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政
策,把靠近城市的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纳入城市规划,而对于远离城市的不发达的乡镇企业则
需要转变经营方向,使乡镇企业的投资转向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对农业的投资和农业的
产业化经营主要是依靠私人投资,因此,要充分利用目前乡镇企业的资金优势鼓励它们向农
业投资,同时鼓励企业和城市居民向农业的投资,通过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支持农业投资和
产业化经营,逐步使农业成为投资的热点。 1 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来讲,即使农村人口减少到
30%,保证农产品的供给也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要通过投资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尽快
使农业的生产技术发生变革。而这里最重要的是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和保证投资的利润率。
6、上述政策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改变市场的收入和需求流向在短期使基本消费品部门
的需求和生产复苏,使投资转向基本消费品部门、包括农业和城市化建设,然后过渡到比较
平稳的高速增长。为了尽快在短期启动经济,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必要的,由于目前财
政收支在 GDP 中的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考虑适当提高财政收支在 GDP 中的比重,如在
25%—30%之间。在财政支出中加大城市建设和农业投资的比重,减少对基础工业投资的比
重,使基础工业的投资逐步转向民间投资。要特别注意通过制定土地政策和法规把土地增值
的收益转为国家财政收入。

第三节 货币金融体系

加速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与高速经济增长相协调的货币金融体系,是实现高速经济增
长的关键。自 1984 年中央银行成立以来,我国的货币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的完全控
制为基础的,虽然 90 年代后发展了多种成分的商业银行体系以及资本市场,但到目前为止,
不仅国有商业银行依然控制着 80%左右的银行业总资产,而且其它商业银行也完全是国有
控股的,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也完全在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使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决
定着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行。如前所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就是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转,我国
1984 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严格控制住货币金融体系的条件下,通过大规模扩张货
币供应量使经济货币化,基本完成了城市的企业和市场化的改革,而如果没有政府的信誉和
国有商业银行,这种大规模的货币扩张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以政府信誉和国有商业银行
为基础的货币金融体系带有两方面的弊端,其一,它不能适应市场机制的融资和竞争的需要,
国宴商业银行的贷款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贷款更多地流向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而非国有企
业的发展主要靠国有企业的资金流出;其二,目前的货币金融体系与内生的货币供给带有很

1
对农业的投资与农村的货币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即对农业的投资不只是农业机械化问题,而且包括雇用
劳动力进行产业化经营。这涉及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问题,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的情况不同而需要采用不
同的经营方式,其中私人农场化的经营是可以考虑的一种方式。

205
大的冲突,在商业银行具有独立的自主权条件下,政府的货币政策往往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
实施(比如撤换行长),而行政手段又只能在万不得已时使用,这就容易造成货币供给的大
起大落和经济“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因此,必须从内生的货币供给入手,来建立
与市场竞争相适应和能够保证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货币金融体系。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在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货币金融体系一定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
近年来,许多学者强调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扩大融资和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特别是对于我国目
前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认为应该以资本市场为主体来完善货币金融体系,以降低企业的
资产负债率。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如我们前面对货币金融体系的分析所表明的,
资本市场可以使储蓄转化为投资并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对于货币金融体系的完善是非
常重要的,但是,资本市场并不能增加货币供应量,把货币转入资本市场必将减少货币供应
量,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为前提。从经验上看,所有国家在资本
原始积累时期或经济的货币化时期都是以银行业的高速发展为基础的,只有完成了经济的货
币化,资本市场才得以快速发展。企业的债券市场对于企业的融资和增加货币供应量是有用
的,但这是一个商业银行与债券市场的替代问题,从各国的经验看,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先行
的,只有在商业银行体系稳定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债券市场,因为商业银行的融资体
系比债券市场要更加稳定,换句话说,债券市场对于货币金融体系可能是极不稳定的。因此,
我国当前的货币金融体系必然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
1、在启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整个高速增长时期,保持国家对货币金融体系的控制是非
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依靠国家的信誉才能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
长,特别是在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条件下,货币金融体系会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如企业
的资产负债率会大幅度上升,如果依靠商业银行来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将使货币供应量难以稳
定增长。为了保证国家对货币金融体系的控制,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的比重是极为重
要的,一方面是保证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是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因为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和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都需要政府财政的调节,特别是在目前我
国的货币化过程中和国有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的条件下,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的垄
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考虑目前的情况,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总资产(包括存款)的比重要超过 50%,
控制在 50-60%之间为宜,以保证国有商业银行在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家控制
几个超大型银行的条件下,可以考虑让国内的非国有经济进入银行业,增加中小银行的数量
而控制其规模,降低商业银行进入的限制条件,鼓励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入银行业。
建立大量的中、小银行是企业投资和融资的需要,特别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农业的投资
需要大量的中、小银行。在今后几年形成银行业的大发展局面对于经济的全面货币化和高速
增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各国货币化时期的普遍经验。
2、国家财政与货币金融体系是高度融合的,特别是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货币化
过程来讲,政府财政实际上应成为商业银行的内在组成部分。政府财政对于货币金融体系的

206
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和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随着非国有企业进
入银行业,为保证国有少爷银行在经济中的比重,必须由财政不断地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
本金。对于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决不应削弱国家对商业银
行的控制,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绝对控股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应更多地吸收国
内资金,我国银行业的大力发展不可能离开政府的信誉和财政资金的支持,我国高速经济增
长的特殊的货币政策也需要国家对金融领域的控制,目前所要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国家财政削
减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以加强其竞争力。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大量增加和经济波动,商
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政府财政来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也是必须
的,这对于保证国家但是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目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要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必须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保
持稳定,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又必然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升。日本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所
采用的方式是“主银行制”,商业银行直接向企业投资,即把本来是商业银行的贷款改为了
资本金,这就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但是,这种方法等同于商业银行的贷款是没有抵押
的,虽然能够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但商业银行的风险太大,企业的破产全部是商业银
行的损失,这对于不断地通过企业破产调整资产值是非常不利的,日本在 90 年代经济衰退
后这种主银行制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因此,目前我国对于“银企结合”以及通过“投资银
行”等方式形成银行对企业的投资是需要限制的,因为在我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条件
下,没有必要形成“金融资本”对企业的控制。为了保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金融体系的稳
定,通过政府财政来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必要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采用财
政投资作为资本金从商业银行融资,还可以用即将开发的地产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贷款,国
有企业的破产损失也可以由财政负担。为了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下降,更直接的方法是,当
土地价格上升而使国有土地升值后,直接通过资产重新评估改变企业的财务报表。当然,这
些方法操作起来是困难的,因为会损害竞争,但只要政府能够控制住货币金融体系,完全可
以找到可行的方法使财政与商业银行紧密融合而保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上,需要改变目前以为企业融资为主的发展思路,资本市场的
功能在于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使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与金融市场联系起来,从而能够使
竞争成为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使有能力的企业家获得资本的支配权。如果资本市场仅仅为了
融资,那根本就不需要二级市场,企业只发行“优先股”就可以了。这种对资本市场功能的
认识是重要的,因为对于竞争而言,关键是要制定平等的竞争规则,如果发展资本市场的目
的是为了使储蓄转化为投资,或为某一类企业(如国有企业或高科技企业)融资而设立规则,
必然会扰乱正常的竞争而使其成为投机的场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点上走了很
大的弯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逐步放弃为国有企业融资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建立
公平的竞争规则正常的市场秩序,唯此才能恢复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竞争规则是极为重要的,我国的资本市场是需

207
要大力发展的,而且需要尽快完善,因为一个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会对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行产
生极大的干扰和冲击。如我国 1999-2001 年资本市场不正常的发展,使股票二级市场集聚了
大量的资金,在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降,投资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都下降到 1990
年以来的最低点的情况下,二级市场股票的市净率却超过了 5 倍和市盈率达到 50 倍,这必
然使资本市场的资产交易(企业的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和融资功能产生极大的扭曲,不仅
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竞争,而且严重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这种资本市场的不正常发展是导
致货币供应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资本市场的理论请参见附录二)。随着我国高速经
济增长的启动,货币供应量和企业的利润都会大幅度增长,如果不能规范好资本市场的发展,
将严重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稳定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针对高速增长的货币金融体系而言,目前重要的是把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体
系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开,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模式,要严厉禁止商业银行的股票
质押和银行资金流入股票二级市场。在政府控制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货币供给体系的条件下,
规范资本市场的规则,降低企业上市的“门槛儿”,全面放开资本市场,以发挥资本市场的
竞争功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企业的兼并、重组来降低资产值,利用资本市场来促进高科技
企业的发展和高科技企业对基本消费品部门低技术企业的兼并、重组,特别是对乡镇企业的
兼并,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中的竞争扩大规模。目前特别要注意制定适当的法规防止企业通
过二级市场的兼并、重组来提高资产值,因为随着货币供应量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在目前的
资本市场状态下,1999-2001 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极不正常的资产交易行为会再次重演,这
对于正常的竞争和经济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第四节 对外经济政策

目前我国经济中进出口、三资企业的产值和出口在 GDP 中的比重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


中最高的且远超过其它国家,作为技术水平和人均 GDP 在世界上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如
此之高的对外依存度必然使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成为极端重要的。前面对
开放经济的分析表明,一方面,我国要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和引进国外直接投资来提高我国的
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又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任何保持我国货
币政策的独立性,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实现我国的高速稳定增长是我国对外经济政策
的核心问题。
1、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直接联系到国内的有效需求。在出口问题上,由于我国的经济增
长率相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讲过低,从而造成出口增长率远高于 GDP 增长率,而低附加值产
品的出口显然属于低成本扩张而严重损害贸易利益,目前通过增加出口扩大就业的政策,实
际上严重地恶化了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状况。在进口的产品结构上,由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
的不合理,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投资增长率下降和对高档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使进口产品
结构严重向高档消费品倾斜,而原材料的进口只占很小的比重,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面临贬

208
值的风险。上述进出口贸易状况使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困难的选择,提高人民币汇率会使出
口下降而增加失业,保持目前的汇率水平又无法调节进口结构和外汇储备。
在众多复杂因素的条件下,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必须以调节国内的有效需求问题为
核心,而解决目前国内有效需求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我们在前面的分
析中提出经济增长率与汇率的替代,针对我国目前的进出口状况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根
据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按汇率计算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比较,可以通过大幅度提高我国
名义 GDP 增长率来解决上述难题。考虑到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需要和保持人民币的强势地
位,目前不宜采取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的政策,而要大幅度地提高名义 GDP 的增长率,
使名义 GDP 增长率超过 20%。提高名义 GDP 的增长率,一方面可以增加国内的需求,这
与高速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可以通过投资增长率的提高而增加对原材料的进口;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资率,从而减少贸易损失。就目前超过 20%的出口增长率来讲,如果
名义 GDP 增长率达到 20%,可以使出口在 GDP 中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由于人民币汇率在目前不能大幅度提高,对进口产品的结构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手段进
行调节。对农产品的进口要进行必要的限制,因为保证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对于农业的发展和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重要的。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减少高档消费品的进口,由于目前我国
出口增长率不断提高和保持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使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有很大的改
善,这对于加强我国的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是有利的。
这种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率来替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方式对于我国引进国外直接投资是
非常有利的。如果人民币升值,所受益的只是已经进入我国的国外直接投资,但提高了外资
的进入成本,而提高名义 GDP 的增长率,则可以在外资进入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扩大国内的
市场,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就是国外投资的利润率。
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出口竞争力的增强,需要不断地使人民币升值,这不仅关系
到贸易利益,而且人民币升值对于加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必
须的,而且人民币逐渐升值对于保持人民币的强势和增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
要的。就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出口在 GDP 中的比重来讲,人民币升值是具备条件的,其
主要制约因素是国内的需求和就业问题。因此,随着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启动而使国内需求
增加,不断地提高人民币汇率是重要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进程
对人民币升值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如果我们已经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当然不能再增加出口低附加值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前面的分析所表明的,增加“劳
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必然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独立性,在发
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 3%左右的条件下,而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要达到 20%时,国际资本流动
必然会严重影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例如,一旦启动高速经济增长,我国的利率
水平必然会提高,当经济增长率超过 20%时,利率水平要接近 10%,而发达国家的利率水
平只有 6%左右,这将引起国际货币资本流入我国,而且,我国投资增长率的提高也将引起

209
资产值的大幅度上升,一旦开放资本市场、特别是实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后,国际资本必然
会冲击我国的资本市场。前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动将受“支配国家”
的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而使国际货币体系内生化,目前我国的 GDP 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按汇
率计算只有美国的 1/8,对比所有发达国家的货币总量就更微小了,这个总量水平决定了我
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绝对弱势地位,由此可以推论,一旦完全开放资本市场和实行人民币
的国际化,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不能保持独立性,我国也必然会象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那样
遭受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
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非常尖锐的问题。
首先,我国对汇率的绝对控制或固定汇率政策是决不能放弃的,不能控制汇率就等于不
能控制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在实行固定汇率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条件下,中央银
行的外汇储备政策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了,目前我国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是必要的,而如
何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则主要取决于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程度,而进出口水平则是次要
的。例如,对于我国目前的资本项目领域开放程度而言,我国如此之多的外汇储备显然是没
有必要的,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则需要重新考虑适当的比例。与
之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影响到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这不
仅是由于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特殊的货币政策,而且直接涉及到资本项目领域的对外开放。
只有控制住利率,才能调节国际资本流动,才能保证汇率政策的实施。中央银行对汇率和利
率的绝对控制对于保证独立的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在资本项目领域开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国内货币金融体系的总体设计使资本市
场与商业银行体系在相当程度上分离,目的在于使作为我国货币金融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体
系免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从而通过把国际资本流动限制在资本市场领域而保持商业银行
体系的相对独立性,防止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而使我国的货币金融体系被国
际货币体系内生化。严格限制国外资本进入我国的商业银行领域是非常必要的,要充分考虑
到一旦我国启动高速经济增长将遇到的问题,即保持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将是极
其艰难的,从而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改造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之所得将远大于所失,
因此,调整我国目前引进国外商业银行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在金融市场、包括证券、保险
等市场的对外开放中,必须保持我国资本在这些领域的绝对比重,必要时可以通过发行公债
和财政投资的方式使国有企业大规模进入金融领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应适当放慢。
以上所提出的“高速经济增长方案”
,包括大幅度提高名义 GDP 增长率、加速农村的货
币化和劳动力转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货币金融体系和在国际经济中保持其独立性,
是与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特别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货币化时期的经验相一致的。英美等
国在早期实现货币化和建立货币金融体系的过程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日本和韩国则使这个过
程缩短到 20-30 年,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讲,我们完全可能在 15 年的时间里、到 2020
年完成我国的货币化和城市化过程,建立起完善的货币金融体系和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制度。

210
第五节 关于社会哲学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过程中,以斯密“看不见的手”为代表的经
济自由主义和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在经济政策上形成长期的激烈争论,但无
论从历史上、还是从二战之后,除了 50-60 年代凯恩斯主义取得过优势外,经济自由主义总
是得势的一方,目前西方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等主要政策领域,经济自由主义都
取得了支配地位。这种经济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经济政策的争论中取得优势有
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市场经济本身的性质是自由竞争,在人们并不知道如何建立竞
争的规则和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向时,通过竞争而形成秩序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如哈耶克的经
济自由主义所强调的通过竞争而获得秩序;另一方面,由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所强调的人的自
由和平等本身就是以制度为基础的,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则在很大程度上把自由主义的社会
哲学与经济理论联系起来,以说明市场经济竞争所形成的秩序,如弗里德曼对经济自由主义
的阐述与市场竞争紧密联系。可以更明确地表达我们所要说明的主题,经济自由主义可以完
全不依赖于主流经济学。其二是经济理论发展的不成熟,作为与经济自由主义对立的凯恩斯
主义是极为不幸的,它被嫁接到完全没有制度分析的主流经济学基础之上,人们所争论的经
济政策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制度问题,而不是生产函数的技术问题。与经济自由主义不同,作
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是不能停留在社会哲学层次上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经济运行充
分认识的基础上,而按照新古典理论制定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则完全与市场经济
的运行相背的,这是凯恩斯主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必须看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对于
通过政府干预来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建立社会福利体系等方面,对市场经济运行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正是通过政府干预来改善市场经济制度。
这里还有一种社会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显然与经济
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是不同的,它具有强烈的通过政府的力量改变经济制度的典型特征。
马克思主义不仅影响或支配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而且在某些时期影响到英国、日本和
欧洲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
哲学对于目前存在的市场经济制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只是主流经济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异
端而加以排斥。但遗憾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与他的以经济制度研究为基础的经济学
被人们完全分离或给予了错误的解释,这种分离和错误解释来自于主流经济学的观念,主流
经济学从根本上排斥对经济制度的研究,不仅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凯恩斯的经济学和以斯密
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都完全被主流经济学曲解了,经济学的这种状况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
学缺少经济学的基础,即对市场经济制度和运行的分析,而一旦缺少了这种经济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将无法进入任何经济政策的争论,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曲解完全来自于主流经济
学的观念。
例如,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及其研究是非常重视的,但马克思主义即使是作

211
为社会哲学都很少能够进入经济政策问题的争论,包括政府作用的争论,更不要讲具体的政
策问题了,传统计划体制的失误使人们放弃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而转向主流经济学,而一旦失
去了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就无法进入经济政策领域的争论。这种状况导致
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需要使人们转向了几乎没有成功经验的凯恩斯主义,因为这在主流
经济学中是别无选择的,而且发展中国家成功的经验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结果。但即
使不考虑新古典经济理论的错误,凯恩斯主义作为社会哲学和经济政策与发展中国家制度变
革的特殊情况也是不相适应的。
当我们完全排除了主流经济学的技术分析,而把经济分析转向以经济制度为核心的研究
时,转向以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货币统计变量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关系,这将使斯密、马克思
和凯恩斯的经济学重新复兴,成为重新建立经济理论的基础,一旦改变了经济学的基础,斯
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也将被重新解释和应用,这种经济自由主义和凯
恩斯主义的对立将取决于人们对市场经济制度和运行的认识程度,就目前来讲,经济学尚不
能把握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未来的制度发展,这使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争论还要长期
进行下去。但这里缺少了一种社会哲学,即以经济制度研究和制度变革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变革来讲,总结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经验,通过政府
的力量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包括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货币化和防止这个过程中严重的经济危
机,将成为必须解释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联系到根据发展中国家各国的国情建
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制度。就这个问题来讲,创建与马克思的经济学为基础的社会哲学
以应用于经济政策的研究是重要的,在社会哲学和经济政策的争论中,马克思主义将占有一
席之地。
我们前面表述的理论和政策观点带有强烈的政府干预经济的倾向,即提高政府的财政、
货币政策和直接干预经济,加速完成我国的货币化过程和加速经济增长,建立适合我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当然,目前我们对市场经济制度和运行的理解程度会对这种政策
产生很大的限制,但我们只要排除主流经济学的观念,完全可以从各国的经验中得到可行的
方案,从而加强政府对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自觉调节,就当前我国经济所处的特殊发展时
期来讲,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是势在必行的。就马克思强烈表达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愿望来讲,我们上述“高速增长方案”和理论的社会哲学基础可能更接近马克思主义。
前不久,在美国高盛公司提供的一份预测报告中称,到 2020 年,中国和印度的 GDP 总
量加在一起将超过美国的 GDP 总量,同时提出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将升值 1 倍。就国外许
多经济学家一直怀疑中国能否按照 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而言,这个预测的数字显然是比较
乐观的,当然也是为了向美国人发出警告。但这个预测数字太保守了,因为这里存在着计算
错误。首先,如果汇率不变,按美圆计算的 GDP 总量应该按照名义 GDP 增长率而不是实际
GDP8%的增长率进行计算,中国从 1980-2005 年名义 GDP 的平均增长率是 16%而不是 8%,
如果按照 16%的增长率进行计算,到 2020 年中国的 GDP 总量将赶上美国而不需要再加上
印度。其次,GDP 总量的比较当然是按照汇率进行的,当人民币升值 1 倍时,这个预测数

212
字就更不对了,中国只需用 10 年时间就可以使 GDP 总量赶上美国。用 10 年时间使 GDP
总量赶上美国、即中国的人均 GDP 在 2015 年达到 1 万美圆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退一
步讲,中国的人均 GDP 在 2020 年完全可能达到 1 万美圆。这种计算和预测可以表明我们的
上述论点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够验证这种计算。

213
附录一:关于GDP统计问题

在本书已经完稿之时,我国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2005 年 12 月,
国家统计局根据第四次工业普查资料公布,我国的 GDP 突然冒出 2 万多亿,使 GDP 总量增
加了 16%,这 2 万多亿 90%以上出自第三产业。由于本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国民收入核算的
统计资料,本书的结论也完全建立在对这些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统计数据的变
化使我们不得不增加一个附录来进行说明。
如果本书是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方法来使用这些统计资料,显然,这种统计数
据的变化必然使本书的分析与结论完全作废,因为按照生产函数的实物投入-产出分析是经
不起这种 16%的误差的。另一方面,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也要为经济增长率是
8%还是 10%仔细斟酌,因为这涉及到是采用扩张性还是紧缩性的政策,而这种相当于我国
两年 GDP 增长率的 16%对于政府的国民经济计划来讲当然是灾难性的。然而,当实际 GDP
是假的,当在实际经济中根本不存在总量生产函数,而所有的国民收入统计数据只是货币交
易值时,这种 GDP 统计数据的巨大变化无论对于经济分析、还是政府的政策来讲,影响并
不是很大。
在我们前面的分析中,对于有效需求问题来讲,重要的国民收入统计中工资和利润等变
量之间的比例,而不是绝对量。因此,这 2 万多亿在工资和利润等变量的分布中如果并不影
响主要的比例关系,就对我们上述的分析与结论没有影响。对于“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所
表明的 GDP 与就业的关系和第三产业在 GDP 中比重的变动,
当然会影响到本书的统计分析,
但就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来讲,这种 GDP 的巨大变化只是加强了本书的结论,如 GDP 的增加
使我国的就业弹性更小,使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已经严重不合理的
过高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还有它更容易使我国人均 GDP 在 2020 年达到 1 万美圆,换句话说,
这个 GDP 增加了 16%意味着统计资料检验对本书结论的支持达到了“116%”。
对于政府的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来讲,它本来就不是按照生产函数制定的,所有的统计
数据分析只是为计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性的研究和参考。实际上,我国的计划与实际执
行结果之间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误差,如 1994 年计划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 18%,而实际
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达到了 40%,1994 年 35%的名义 GDP 增长率也远远超过计划的增长率,
但只要“实际 GDP”不是真的,这种误差对经济管理来讲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因此,
对于这次 GDP 在统计上的突然变化,只要视为统计口径的变化就可以了。可以举一个与此
有关的例子,我国在 90 年代曾经把劳动日从每周 6 天减为 5 天,如果采用生产函数和“实
际 GDP”来分析,将意味着劳动投入减少了六分之一,这当然会改写统计数据和引起经济
分析中的变化,比如经济学家(包括本书在内)一直使用的时间序列统计资料,但实际上,
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府官员对此就象根本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因为所有用货币表示
的统计数据并不会由于劳动投入减少了六分之一而发生任何改变。实际 GDP 是假的,生产

214
函数也是假的。
人们经常抱怨说,中国的统计资料不真实,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某种目的改写统
计报表,人们当然也会据此怀疑经济学家使用这些统计资料所得到的结论。但按照我们前面
的分析,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GDP 所要表明和它能够表明的是社会关系,而不是生产函
数,即这些统计数据是用来研究宏观经济波动问题,而不是实物的投入-产出问题,GDP 作
为货币交易值的统计,其准确性主要依赖于政府的税收管理,因为政府对企业的税收是按照
增加值进行的,从而 GDP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准确的,当然,企业会逃税,逃税的部分将无
法计入 GDP,比如大量的餐饮服务业没有发票就只能估税,对其产值也只能是估算,这会
造成 GDP 统计上很大的漏算,但只要统计口径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些统计数据完全可以用
于宏观经济分析而不会产生太大的误差。
《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也说,美国占 GDP 大约三
分之一的地下经济没有被统计进来,这不仅说明 GDP 的统计误差不太影响经济分析,而且
更重要的是 GDP 本身的含义问题。比如有人提出要根据环保的要求增加“绿色 GDP”的统
计指标,因为目前的 GDP 只管产出而不管环保,这显然是概念上的错误,GDP 的统计不仅
不管环保而且不管产出,它只管用货币表示的工资与利润的比例,只涉及人们之间货币竞争
的游戏。对于研究游戏规则的经济学来讲,这种 GDP 统计中的误差是可以容忍的。但是,
如果真的按照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生产函数和“实际 GDP”来使用统计资料和得出结论,
显然,统计资料的误差将成为经济分析的误差,而且当统计资料的误差达到 16%时,经济
分析的误差很可能是 100%。

215
附录二: 资本市场的理论与模型

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完全抽象掉了股票市场或资本的二级市场,目的在于减少分析的复
杂性,而在实际经济中,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股票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不
仅在于它是现代企业组织和市场竞争的核心环节,而且直接联系到货币金融体系,从而也成
为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如凯恩斯的货币投机需求和货币的资产选择理论直接联系到资本市
场。但在目前的主流经济学中,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中,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和资本市场的分
析被完全排除在外而只考虑收入流量,从而不可能理解货币与资本的性质和现实的宏观经济
运行,这种缺陷产生于主流经济学中的货币并不具有价值。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加入资本市场
的分析是极端重要的,因为最复杂的问题是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如果资本存量价值是不变
的,资本存量价值只是按折旧去计算就可以了,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根本不需要考虑存量价
值的变动而成为非常简单的了。对于货币金融体系和经济波动来讲,最关键的问题是资产价
值的变动和存量与流量的比例。这里采用最简单的模型把资本市场加入到货币金融体系中,
来表明股票价格的意义和与其它宏观变量的关系。 1

一、一个简化的资本市场模型
表明股票价格的性质和作用是理解资本市场的出发点。由于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这里把
资本市场放在一个抽象的模型中来讨论,采用前面第六章中的货币金融体系模型,在其中加
入股票市场或股票的二级市场,这使货币金融体系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银行体系、股票发
行(一级)市场和股票流通(二级)市场。
如图 13.1 所示,假设企业的全部收入都转入家庭,家庭的收入减消费后的储蓄首先分为
两部分:银行存款 D 和购买股票 E,再在购买股票的部分中划分为一级市场直接购买企业
发行的股票 E1 和在股票二级市场的购买 E2。企业的总资产为 E1+D,资产负债率为 D/
(E1+D),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变量 E2,它可以表示家庭投入股市二级市场的资金量。
在经验中,这种股市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划分是容易的,因为一级市场进入了企业的资本
帐户,二级市场的资金则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和进入了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当然,实际中
家庭会保留一部分现金,家庭中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即是凯恩斯所表明的货币的“投机需求”,
为了简化,这里假设家庭的这部分资金全部用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

1
对资本市场的详细分析,请参见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柳欣、郭金兴、
王彩玲《资本理论与货币理论》。

216
银行体系
储蓄存款 D 贷款 DD

工资收入 W 利润 
居民 企业
消费 C

二级市场 E2 一级市场 E1
资本市场

图1
在这里,我们加入一个关键的假设,即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取决于投入二级市场的资金
量 E2,即 P E = aE2,其中 P E 为股票价格,a 为系数,表示投入二级市场的资金与股票价
格的比例,如果假设 a 为常数,则表示股票价格与二级市场的资金量是成比例的。当我们用
二级市场的资金量来表示股票价格,则可以得到股票的市场价格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即市
净率)为 E2/E1,股票的市盈率为企业的利润分红与股票价格的比率,即/E2(为企业
的利润)。
现在,我们把上述资本市场的模型与前面第六章中的模型合在一起,由此得到包括资本
二级市场或股票价格的模型,与前面模型的区别就在于增加了表明股票价格决定的变量 E2
(及 P E)。当把股票价格加入的模型中,所引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
业的成本收益计算被改变;
(2)投资直接联系到股票价格;
(3)家庭的资产选择和企业的融
资发生了变动;(4)由于出现了资产交易需求而改变了货币的供求。
1、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
首先来看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在没有资本市场和资产交易的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收益
计算可以把资产值作为给定的,只需考虑折旧就可以了。但在加入了资本市场和资产交易后,
资产值就不再是给定的了,而是取决于资产的市场价格的变动。在上述模型中,假设所有的
企业都是上市公司,企业之间的资产交易完全按照二级市场的价格进行。这样,我们可以采
用模型中的 E1 和 E2 来表示企业的资产值和它的变动。E1 为企业总资产中的自有资金(股
东权益)部分,如果假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变,则我们可以用 E1 来表示企业的资产值,
E2 则可以表示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即企业可以按照 E2 的价格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资产。这
种资产交易的存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企业投资和经营的目的不只是要在产品销售中获得利
润,而且要从资本存量升值中获取利润,企业不仅可以经营产品,而且可以经营资产。另一
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资产交易来改变企业的财务会计帐户,即通过资产交易来改变财务报表。

217
这种资产经营通过资产交易使资本存量价值发生变动和进入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
为了表明出现资产交易后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我们把企业的财务划分为两种。一种是
通常的会计,会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计帐,即把企业所发生的所有交易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由此形成企业的财务报表,其中的资产值是按照资产原值减折旧进行计算的,即无论资产的
市场价值或股票价格如何变动,企业的会计都只是按照发生的资产交易值计算。这种财务会
计的重要意义在于,股东、管理和税收部门往往是以财务会计报表来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
因为企业上交的税收和分红以及可支配的现金都只能以财务会计帐户为依据。但当存在资产
交易时,企业就不能按照资产原值计量成本,而要根据资产现值和资产价格的变动考虑成本
的变动,我们把这种成本收益计算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财务管理来讲,其所对应
的是金融市场。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分析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与财务会计帐户上资产价值
之间的关系,通过资产交易改变会计帐户上的资产值而进行融资和获取利润。 1
对于资产交易来讲,会计所针对的是资产原值 E1,而财务管理则针对资产值的变动或
资产现值 E2,E1 和 E2 通过企业的资产交易联系起来。当一个企业按照 E2 的价格把资产出
售给另一个企业,资产值就从 E1 变为 E2,这个资产值就成为另一个企业计算折旧和利息的
E1。这个资产值的变动过程是通过企业的投资进行的,当 E2>E1 时,企业要按照更高的价
格购买资产只有使投资增加,反之,当 E2<E1 时,企业破产时的兼并重组则可以视为负投
资,这就使股票价格通过投资与企业的资产值的变动和成本收益计算联系起来。
2、股票价格与投资
重述前面模型中作为与企业财务相联系的收入-支出模型:W+D+r+ = C+I,假设其
中的投资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工资,另一部分购买资本存量,按照假设,投资中
资本存量的购买是按照二级市场的价格进行的,这样,E2 与 E1 之间的差额将决定企业的赢
利(或亏损)。可以用托宾的 q 理论来表示这种关系,即 q=资产现值/重置成本,当 q>1 时,
企业将进行投资,q<1 则进行负投资。为了与我们模型中的概念相对应,把托宾 q 理论中
的重置成本改为资产原值,再假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变,即企业的总资产与 E1 成稳定的
比率,则可以改写托宾的 q 理论公式:
q=资产现值/资产原值= E2/E1
这样,可以重新说明托宾的q理论,即企业的投资是根据资本存量的市场价格E2 和企业
的资产原值E1 之间的比较进行的。由此,我们可以把股票价格与企业的投资联系起来,从

1
可以用一个企业资产经营的例子来说明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一个控股公司要投资1亿给上市
公司,它可以用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这笔投资将加在企业的股东权益上,但这笔投资的增加将使企业的
折旧成本增加,从而使当期的利润下降。如果假设上市公司与其控股公司之间可以进行“关联交易”,这
种关联交易的目的在于改变企业的财务会计帐户上的资产价值与赢利以获取资金或利润。这个上市公司把
其原有投资1亿的资产以2亿的价格卖给了它的控股公司,还可以假设上市公司又用1个亿把同样的资产买回
来,从而在其帐面上赢利了1个亿,它就可以凭借其赢利进行配股和扩大生产规模,如果把赢利资本化,假
如利率是5%,则上市公司可以凭借1亿的利润募集20亿的资金。这个例子所说明的资产经营过程,虽然涉及
到这种违法的关联交易,但这与正常的资产交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企业能够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来进行这
种资产交易,比如兼并、重组、资产置换等等方式就可以得到前面关联交易的结果。

218
中得到一种稳定状态均衡的条件,即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必须与新增的投资相适应。这里重
要的是,当企业按照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资产交易后,这种股票价格将替代原有的资产值进
入企业的财务帐户,即企业必须根据新的资产值来计算折旧和利息。如果股票价格过高而导
致过高的市净率,则企业的投资和进行资产交易就必然会加大企业的资产值,虽然在当期能
够通过提高资产值而增加赢利,但必然会加大企业的成本而使以后的利润下降。当股票价格
相对于给定的投资来讲过高时,将使企业无法进行资产交易。 1
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公式与托宾的 q 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即:

R1 R2 Rn
Ps   L L 
1  r (1  r ) 2
(1  r ) n

其中,Ps 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 为预期收益。给定资本品的供给价格和预


期收益,则可以得到资本边际效率 r。给定货币利息率 i,当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息率,即 r
> i 时,投资将增加。在上述公式中,利率的作用并不只是考虑当年的利息流量,而是把所
有未来的收益用利率贴现为现值,这种贴现方式与收益现值法评估资本存量价值的公式是相
同的,即资本存量价值等于其收益除以利率(K=R/i),这一公式的含义是把未来资本的所有
收益都转化为现值,这与只计算收益流量的方式是不同的。就投资来讲,如果考虑利息率只
是投资或产品的成本,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因为利息在企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是
很小的,而当利息率能够影响资本存量价值,利息率对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的影响就变得巨
大了,如果其资产价值的提高能够在资本市场中通过交易实现,则资产值的上升将全部被计
入当年的利润。利率对投资影响的复杂性就在于它同时影响资本存量价值和收入(利润)流
量,把 K 作为资本存量,R 作为预期的未来的收入(利润)流量,在资本存量价值的决定
公式 K=R/i 中,利息率将不再只是投资的成本,利息率的变动将同时影响资本存量价值(或
由利息率贴现的未来的收入流量)。当利息率提高时,资本存量的价值将下降,资本存量价
值的降低将被计入利润流量的减少,同时,由利息率所贴现的未来收益值也将下降。反之,
当利息率降低时,资本存量价值将提高,所贴现的未来收益的现值也提高。由此可见,利息
率并不只是调节收入流量,而更重要的作用则在于调节资本存量价值,这种资产交易的存在
将改变前面简单的流量模型,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将影响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和货币供求,
从而成为宏观经济分析中最复杂的部分。
3、家庭的资产选择与企业的融资
加入资本市场后,家庭的资产选择成为把储蓄划分为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的直接投资
和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三部分。人们在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的比例取决于利息率 i 和股票的
收益率 iE,当股票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时,人们将把储蓄用于购买股票,反之,则增加银
行存款,如果不考虑购买股票的风险,其均衡条件为利息率等于股票的收益率,即 i/iE=1。
家庭购买股票需要划分为一级市场 E1 和二级市场 E2 两部分。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股票的收益不仅是股息分红,而且还有企业资产值和股票价格的变动,即资产增值的收益。

1
由此可以表明,判断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是否过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其是否还能够进行资产交易。

219
按照前面对投资与利润的分析,投资不仅产生利润流量,而且当投资用于购买原有的资产时
将增加资产值,这种资产值增加的部分将构成股票的资产增值收益。这种股息分红收益和资
产增值收益是难以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划分的,但为了简化,我们假设家庭在一级市场
上购买股票是为了获得股息收益,而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则为了资产升值收益。股票的资
产价值(即每股净资产)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和资产交易,股票价格则取决于股票二级市场上
的供求,从而取决于家庭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 E 在 E1 和 E2 之间的划分。这样,在均衡条
件下,全部股市资金 E 在 E1 和 E2 之间的划分将使二者得到同等的收益率,否则人们将根
据收益率的差别重新选择资金 E 在 E1 和 E2 之间的划分。
4、货币的收入交易与资产交易
人们在一级市场购买股票会使企业得到用于投资的货币,这种货币将构成收入交易而成
为名义 GDP 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改变财务会计帐户上的资本存量价值。投入二级市场的货
币构成货币的资产交易,将决定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凯恩斯用货币的投机需求来表示人们
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资产选择行为。如前所述,当我们明确加入了资产交易和股票的二级
市场,则货币的投机需求将不再需要,而是可以明确地表示为二级市场的货币需求,我们这
里把二级市场的货币需求称为资产交易的货币需求,而一级市场的货币需求则可以包含在企
业的融资需求中。这样,全部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消费需求和融资需求构
成的收入交易需求,另一部分是资产的交易需求。与收入交易相对应的为收入流量,即消费
加投资,与资产交易相对应的是股票交易和股票价格。
这里用 My 和 Mk 分别表示货币的收入交易和资产交易,用 Vy 和 Vk 表示各自的货币流
通速度,从而有下列公式:

M  M Y VY  M KVK

M Y VY  GDP

M KVK  E2

对于收入交易,假设用于收入交易(消费与投资)的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从而只要确定
用于收入交易的货币数量,即可得到名义收入水平。公式中 E2 表示用于股票二级市场的货
币量,从而决定股票价格。与凯恩斯和现代货币理论的假设相同,这里的 My 和 Mk 并不是
截然分开的两部分,而是可以通过家庭的资产选择互换的。当然,如果把它们理解为货币的
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上述模型只是用另一种概念和方法来研究现代货币理论所讨论的相同
的问题。

二、模型的均衡与稳定状态
由于上述包含股票价格的模型只是在第六章的模型中加入了股票的二级市场和股票价
格,这个模型的稳定状态是容易证明和理解的,这里只需表明与第六章的模型不同的部分就
可以了。这里重述前面模型的稳定状态条件,在收入-支出模型 W+d+r+ = C+I=S+I 中,

220
所有变量的比例保持不变,从而使资本产出比率(K/Y)不变。在货币金融市场中,家庭
的储蓄(S)在银行存款(D)与购买股票(E)的资产选择中保持稳定的比例,从而使企业
的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由此将决定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其它所有的变量按照稳定的
增长率同比例增长。现在来看加入股票价格后的稳定状态模型。
如果要获得与前面模型相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名义 GDP 增长率,在家庭的资产选
择中,银行存款(D)与购买股票(E)的比例与没有资本市场时相比将发生变动,因为这
里存在着资本二级市场的货币需求,从而需要把更多的储蓄用于购买股票(E)。在购买股
票(E)的资产选择中,E1 与 E2 的比例是非常关键的,因为 E2 将觉得资产的市场价格或
股票价格,从而决定资产原值与资产现值的比率(市净率,E2/E1)。这个比率(E2/E1)
一方面必须与投资中用于购买资本存量的部分相一致,从而保持这个比率的稳定性;另一方
面,这个比率又通过投资决定着利润流量,从而必须使这个比率所决定的利润与利率保持一
定的比率,即可以使家庭把储蓄分配在银行存款、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所获得的收益率相
等。
对于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来讲,由于存在着股票的收益,在收入-支出模型 W+d+r+
= C+I 中,利润将成为一个稳定的正值,即可以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收益
率在不考虑风险的条件下等于利率;另一方面,企业要保持稳定的资产负债率;企业的投资
也要按照稳定状态的要求在工资支出和购买资本存量的比率上保持稳定。
在上述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包含股票价格模型的稳定状态增长,即:商业银行提供一
笔增加的货币作为货币的资产交易需求,这个增加的货币通过家庭的资产选择进入股票二级
市场,由此决定股票价格,企业投资中购买资本存量的部分按照这个股票价格购买资产,在
流量上使企业获得利润,同时使资本存量增殖,企业的利润和资产增值成为股票一级市场二
级市场的收益。模型中所有的变量、包括股票价格都以稳定的比率增长。
上述稳定状态增长模型可以被美国长期的经验统计数据加以证实。这种稳定状态条件与
美国的经验事实大致吻合,如美国的股票价格在长期是稳定增长的,GDP 也是稳定增长的。
如果在资本市场能够保持这种稳定关系,则上述包括资本市场的模型与前面的稳定状态模型
将具有相同的性质,即在长期所有的变量都保持稳定的比例和增长率。根据美国长期货币供
应量增长率保持稳定的经验,我们可以从货币的收入交易与资产交易划分的公式(M=MyVy
+MkVk)中得出,当收入交易的货币量为稳定的比例时,用于资产交易的货币量也是稳定
的,由此决定股票价格指数的增长(联系到 E1)与资本存量(E2)和 GDP 的增长保持稳定
的比率。在美国长期的经验数据中,股票的市净率基本稳定在 3 倍左右,而市盈率则在 15
倍左右,这与美国长期利润率保持在 10%和利率为 6%的经验是一致的,即股票的收益率与
利率保持稳定的比例。
从上述稳定状态出发,可以讨论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和包含资本市场的经济波动,对股
票市场波动的分析同时就是对模型稳定性的说明。在经济高涨时期,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E2 对 E1 的比例提高,从而引起股票价格上升和资产现值对资产原值的比例(托宾的 q 值)

221
提高,这种比例的改变来自于投资的增加所带来的利润上升。从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来看,
虽然增加的资本存量价值总是等于投资的累加值,但新增的资本存量价值会计入当期企业的
利润流量,这会使资产价格(股票价格)提高,从而使投资和资产值进一步提高,资产值的
上升使二级市场股票的收益率提高,人们根据模型中资产选择的假设将把资金从 E1 转向
E2,引起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模型中的其它变量也向着经济高涨时不合理的比例关系
变动,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动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了,但当加入了股票市场后,经济波动的幅
度会更大,其原因就终于企业把资产升值作为利润来处理,就可能导致利润在收入流量中的
比重提高,并使投资转向购买资本存量或资产交易,同时,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把股票价格
的上升作为资产升值看待,由此将加剧经济波动。
人们经常采用“泡沫经济”的概念来表述股票及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采用泡沫经
济的概念意味着这种“泡沫”总会破灭而引起经济衰退。我们可以把这种泡沫经济理解为经
济周期性波动中的一般情况,或者说,所有的经济波动都存在着泡沫经济,显然,对泡沫经
济的分析和泡沫何时破灭的预测联系到经济周期的分析。对于股市泡沫,人们经常采用市盈
率和市净率的指标进行判断,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对于判断股市的波动是重要的,但人们很
少能够确切表明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含义和与其它宏观变量的关系,比如投资和货币供应量,
这就难以判断股价周期波动的转折点。
制约股票价格上升的两个重要因素正是投资和货币供应量。如上所述,股票价格作为资
产现值将通过企业的资产交易进入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当二级市场上股票价格过高或市净
率过高,将使企业无法按照这个价格购买资产,因为按这个价格决定的资产值会使企业的折
旧和利息成本提高而降低利润。显然,过高的市净率是相对与过低的投资而言的,一旦失去
了一级市场的资产交易,股票的收益只能依赖于二级市场资金的累积性增加和股价上涨,而
完全与企业的利润分红相脱离,这显然是不能持续的。因此,一级市场中企业的资产交易是
否能够正常进行是判断二级市场股价是否过高或股市泡沫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与市净率
相联系的 E1 与 E2 的比率直接涉及到投资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当人们把资金从 E1 转移到
E2,投资将减少,GDP 的增长率下降,收入的减少会使银行存款减少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
下降,换句话说,二级市场的资金增加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当货币供应量下降时,进
入二级市场的资金是不可能按累积的比率增加的。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联系到企业的融资和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
市净率和市盈率指标所对应的是企业的净资产和利润或净资产收益率,而包括负债在内的企
业的总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对于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和股价的波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
响。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是以净资产为抵押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
款和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企业的赢利和 GDP 增长率的变动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总资产
和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在经济周期的上升时期,正是由于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累积性增
加而使投资和二级市场的资金不断增加,但这个过程伴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在这个
过程中,企业按照过高的股票价格决定的资产值进行投资,显然可以使企业的净资产增加,

222
而且就个别企业来讲可以用增加的净资产作为抵押而从银行获得贷款,但只要货币供应量增
加,整个经济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必然上升。一旦商业银行根据其超额准备金比率减少和企
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的状况降低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将引起经济衰退和股价下跌。显然,如
果商业银行采用“股票质押”的方式直接向二级市场的券商融资,将进一步加剧 E1 与 E2
之间不合理的比率,引起股市的剧烈波动和商业银行的巨大风险。
上述分析表明,股票价格是与其它宏观经济变量紧密联系的,当存在资本市场时,股票
价格就成为宏观经济中的极为重要的变量,同时也构成货币理论中最复杂的部分,即与货币
流通速度和利率相联系的“货币的投机需求”,目前经济学中许多关于货币理论的争论都与
此有关,只有把资本市场和股票价格加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才能真正理解货币和经济波动
问题。

223
参考文献

伊曼纽尔:1988,《不平等交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谷书堂、柳欣:1993,
“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中国社会科学》
,第 6 期。
谷书堂主编:1989,《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里德曼和施瓦兹:1963,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樊苗江 柳欣:2006,《货币理论的发展与重建》,人民出版社。
哈耶克:1949,《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
哈考特:1994,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Post-Keynesianism. Commpanion to Radical Political
Eonomy, edit by Philip Arestis and Malcolm Sawyer, Aldershot: Edward Elgar, pp.29-34.
希克斯:1973,Capital and Time, Oxford Uhiversity Press.
卡尔多:1970,《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
卡尔多:1978,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 Kaldor: Further Essays
on Economic Theory.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Inc.
凯恩斯:1930,《货币论》
,商务印书馆,1986 年。
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 年。
列昂惕夫:1983,Academic Economics. In A. S. Eichner (ed.) Why Economics is not yet a
Science. London: Macmillan.
柳欣:1994,
《资本理论——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柳欣:2003,
《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
柳欣(主编)
:2003,《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波动》,人民出版社。
柳欣 郭金兴 王彩玲:2006,《货币与资本》,人民出版社。
柳欣 陈祥 靳卫萍:2006 年,
《货币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经济学》,人民出版社。
柳欣:1999 年 a,“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南开经济
研究》,1999(5)
柳欣:1999 年 b,“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东岳论丛》,1999(3)
柳欣:2000,
《宏观经济:一种新的货币经济理论》,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研究中心论文集》,
南开大学出版社。
柳欣:2000 年,《资本市场理论与模型》,《南开大学虚拟经济研究中心论文集》,南开大学
出版社。
柳欣:“货币、资本与一般均衡理论”
,《南开经济研究》,2000 年第 5 期。
柳欣:
“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南开经济研究》
,2001 年第 5 期。
柳欣:《资本理论:总量与相对价格》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2 卷第 1 辑。

224
柳欣 郭金兴:2005 年,“总量增长、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
《经济学动态》2005 年第 3 期
罗宾逊:1953 年,
《生产函数与资本理论》
,《经济学论文集》第 2 卷,商务印书馆,1988 年。
洛克:《约翰·洛克著作集》,商务印书馆,1962 年。
马克思:《资本论》,第 1、2、3 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第 1、2、3 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
帕廷金:1987 年,《凯恩斯》,收入《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伊特韦尔,米尔盖特,
纽曼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
萨缪尔森:1957. Wages and interest:a modern dissection of Marxian economic model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7, pp. 884-912.
萨缪尔森:1966, Samuelson, P.A.: A summing up,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pp. 568-83,.
萨缪尔森:1967, Marxian economics as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57, pp. 616-23.
萨缪尔森:
《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所谓转型问题的概述》
,《现代经济学论文选》第三辑,
商务印书馆,1982 年。
斯拉法:1932. Dr. Hayek on money and capital, Economic Journal,.
斯拉法:1960 年,《用商品生产商品》
,商务印书馆,1962 年。
斯密:1776 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1972 年。
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 年。
索洛:《资本理论及其收益率》,商务印书馆,1992 年。
熊彼特:1942 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90 年。
萨缪尔森:1987 年,
《斯拉伐》
,收入《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伊特韦尔,米尔盖特,
纽曼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
王潞 柳欣:2006 年,《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人民出版社。

22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