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 1月第 41 卷第 1期 C h in J S tom ato,l Janu ary 2006, V ol 41, N o.

1 57

综述

正畸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
赵志河 王军

正畸支抗的正确 设计和 合理使 用是决 定矫治 成功的 关 ancho rage)逐渐向微型正畸专用系统过渡。大量的 基础与临


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支抗设计如橫腭杆 、
腭托、
头 帽口外弓, 床研究表明, 微型种植支抗系统可 以为大多数正畸患者提供
因存在不易控制、舒适性 较差或 依赖患 者合作 等不 足, 一 定 足够的支抗保证, 植入和 取出手术简单, 植入部位灵活。
程度上影响了矫治 效果, 延长 了疗程。长 期以 来, 国内外 学 2 由 助攻型 !种植 体支 抗向 自攻 型 !种 植 体支 抗发
者一直在积 极寻 求一 种稳 定可 靠、美观 舒适 的支 抗 控制 方 展: 随着临床应用日 益广泛, 以往 的种植 体难以 同时 满足微
式。 20世纪 90年 代以 后种 植体 作为 一种 新的 支抗 手段 开 型化、
程序简单化的临床 要求。钛 合金材料学的发展促进了
始应用于临床, 使口腔正畸医师的愿望成为现实。种植 体支 自攻型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的产生, 即在植入种植体前不需
抗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正畸医 师和患者, 提高了临床疑 难病 要预先使用种植机来 预成植入 孔。这极 大地简 化了 临床手
例的疗效, 缩短了疗程。迄 今为止, 临 床应用 的支 抗种植 体 术, 使正畸医师可以 独立完 成操作, 使正 畸治疗 摆脱 了对昂
大致有以下类型: 牙种植 体、磨牙后 区种植 体、骨内 种植体、 贵、
复杂的手术系统 的依赖, 同时 更有效 地避免 了手 术对牙
骨膜下种植体、钛板种植体、
微型种植体 、
可吸收种植 体。其 周膜、
牙体及神经的损伤 。自攻型 微型种植支抗系统因其突
中微型种植支抗系 统因其 性能稳定 可靠、操作 简单、创伤 小 出的经济性、
实用性 及安全 性, 成 为国内 目前最 常用 的一类
等优点, 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支抗种植体, 以韩国的 M IA 和 O SA S系统为代表。国内自行
一、种植体支抗的历史背景 开发的系统多属 此类。 其直 径多 为 1 2~ 2 0 mm, 长 度为
早在 1945 年, G ainsforth和 H ig ley 用 动物实 验率先 探 [ 1]
4 0~ 14 0 mm 不等, 多 呈 锥形, 植 入 骨内 的 部 分带 有 自攻
索了以种植体作为 支抗, 进行正 畸治疗 的可能 性, 开创了 种 螺纹。
植体支抗的先河。 1964年, Branem ark 等 [ 2] 认识 到金属 钛钉 二、
种植体支抗的临 床应用
可以和骨组织直接结 合, 而不引起排斥反应。经过长 达 5年 1 适应证和禁忌证:
的 研 究, 他 们 证 实 这 种 结 合 是 稳 定 的 骨 整 合 ( 1)主要适应证: ∀ 需要最大支 抗甚至是 绝对支 抗的临
( osseo integ ration) [ 2]
。 R oberts等 [ 3]
于 1984年 将钛 种植钉 种 床病例, 如严重的牙 列拥挤 或双颌前 突, 需最大 限度 内收前
植在兔 子 的 股 骨 上, 12 周 后 通 过 弹 簧 对 钛 种 植 钉 施 加 牙; # 严重的牙槽高度失调, 如唇 牙槽 关系失调所 致的露龈
0 98 N的牵引力, 4~ 8周后 结果显 示, 在 持续的 载荷作 用下 笑, 咬合平面异常斜度所 导致的严重开 、
偏 、下颌过度前
20枚种植钉中的 19枚均形成稳定 的结合, 进一 步证实 了钛 上旋或后下旋; ∃ 严 重的中 线偏斜; %正 颌外科 术前 辅助治
种植体用于骨 性正 畸支 抗的 可行 性。此 后, R oberts等 [ 4] 于 疗; & 骨性畸形矫形辅助 治疗。目 前多数种植支抗系统由于
1989年成功地 将 牙种 植 体作 为 绝 对支 抗 用于 正 畸临 床 治 骨整合不够, 尚难以直接 为矫形治疗提供足够的支持。虽然
疗。临床应用型种植 支抗 的真正 发展 是在 1990年以 后, 其 个别系统 (如 SAS) 例外, 但也要等到种植体骨整合后才可以
间陆续开发的有: O nplant系统 ( B lock和 H offm an, 1995) 、SA S 进行矫形治疗。
系统 ( ske le tal anchorage system, Sug aw ara, 1998 )、O rthoanchor ( 2)相对禁忌证: ∀ 存在未 萌恒 牙者 (第 三磨牙 除外 ),
系统 ( Dentsp ly 公 司, 1997) 、A arhus anchorage system 系 统 手术有可能损伤恒牙胚; # 全身性或 颌骨局 部骨 代谢疾 病;
( Costa, 1998) 、M IA 系统 ( m icro im plant anchorage, K yungpook ∃ 手术部位局部炎症: 牙 龈炎或牙周炎等。
U n iversity和 D en to s 公 司, 1999 )、O SA S ( o sseodyne ske le tal 2 微型种植体常见 的失败 原因 分析: 韩国 K yung 等 [ 11]
anchorag e system, Seou lN ational Un iv ers ity 和 EPOCH 公司 )、 报告 M IA 系统的 失败 率约 为 27 5% , 下颌高 于上 颌。北京
M in iscrew Imp lant ( Y ouse i U n iversity )、OM A S ( orthodon tic 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 医院 的临床 研究 显示 O SA S系 统的
[ 12]
m in icrew sy stem, 台北 长庚 医院, 2001 )等 [ 5 10]
。纵 观 上述 历 失败率为 8 8% 。 2003年 D eguch i等 [ 13] 报 告种植 钉的失
史, 种植体支抗有以下发展趋势。 败率为 3% , 均发生在术后愈合期, 即初 始阶段, 而一 旦种植
1 正畸种 植体 支 抗已 由牙 种 植体 支 抗 ( denta l im p lant 体与骨组织发生紧密的结合, 正畸 负载不会对骨整合产生影
响。说明当前的种植体失败多与手术有关, 适当的正畸力对
作者单位: 610041 成都,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种植体影响不大。综合目前国内外有关报道, 其失败主要包
通讯 作者: 赵志 河, Em ai:l zhaozh ih e@ yahoo com cn, 电话: 028 括以下原因。
85503040 ( 1)感染: 感 染的 发生 一般 与手 术的 无菌 条件、患 者自
Q2xvdWRWZXJzaW9uLQo?
58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 1月第 41 卷第 1期 C h in J S tom ato,l Janu ary 2006, V ol 41, N o. 1

身局部或全身炎症的 控制、
口腔卫生的保持有关。 初步满足了自攻型微 种植体对 强度的 特殊要 求。但 目前临
( 2)手术操作不 当导致种植体 植入孔预 备不良: 由 于术 床上偶有发生的种植体折断, 提示 种植体强度仍有待进一步
者经验或者术前准备不足, 助攻型植入孔与种植钉型号 不匹 提高。而如何在种植体支抗微型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
配, 导致种植体与骨组 织间的 机械结 合不够 紧密。 此外, 植 强度三者间寻找最佳的平衡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 题。其次,
入孔预备时产热过 多, 致 界面组 织损伤 也是一 个重 要因素; 为了提高种植体骨整合的效果, 学 者们尝试了各种手段对钛
而自攻型种植体往往由于术者 过于频繁地改变植入方向, 导 合金作表面活 化, 活化 后的 表面 显示 出良 好的 骨 性结 合活
致种植体与骨组织间 的机械结合不紧密。 性。表面活化手 段也 因简 便有 效而 日 益受 到关 注, 主 要包
( 3)手术位 置选 择: 有报 道显 示, 相对 于接 近黏 膜转 折 羟基磷灰 石涂层, 微 弧氧化 等 [ 16,
括: 喷沙、酸蚀、 17]
。目前关
部, 附着龈更适于种植体植入, 成功率更高。 于种植体表面形态对界 面骨整 合行为 影响的研 究结 果尚不
三、种植支抗系统的基础研究 统一, 但普遍 认为 粗糙 表面 的 种植 体更 有 利于 骨整 合。再
1 界面组织反应研究: 从组织 学的角度 研究, 种植 体成 次, 为了避免二次手术去除正畸种 植体给患者造成的麻烦和
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种 植体和 骨组织 间的生 物相容 性和力 学 痛苦, G latzm a ier等 [ 18] 于 1995 年报 道了 一 种可 降 解型 正畸
相容性 (排除手术 和感 染因素 ), 这两 方面 都集 中反 映在 种 种 植 体: B IO S ( bioresorbable im plant ancho r fo r orthodontics
植体 骨组织结 合界面 上, 即种植 体系 统最 薄弱 的环 节。针 system ) 。该系统可以承受 50 N 的水平 剪切力和 80~ 155 N
对种植体 骨组织结 合界面, B ranem ark等 [ 2]
提出了骨整 合的 的垂直向力, 此后的临床 实验也证明了该系 统的有效 性 [ 19] 。
概念, 即指种植 体与 具有 活性 的骨 组织 产生 持久 的 骨性 接 虽然没有后续报道, 但 BIO S的 出现仍 不失为 今后的 开发提
触, 界面无纤维介入。骨整合的过程涉及成骨细胞在种 植体 供了一个独特的方向。
表面黏附、生长、分化、分 泌基质 及 基质 矿化 等。种植 体 骨 历经 50余年的发展, 种植 体支 抗作为 多学 科交 叉的产
组织结合界面的骨形 成和应 力刺激 后的骨 改建都 是细胞 活 物, 其针对临床疑难病例 的矫治优势已初步显现。但种植体

动的结果, 涉及成骨细胞系和破骨细胞系等。成骨细胞 的前 支抗作为正畸临床治疗 的一种 新兴手 段, 尚 存在 不少缺 陷。


体在种植体表面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差异决定了结合界 面细 如: 稳定性、安全性不够; 有脱落、折断的情况发生; 偶有并发
胞的异质性; 破骨细胞的 活动则 为骨形 成清除 障碍, 维持 骨 症出现, 如压迫牙根, 损伤牙周膜、
上颌窦或 神经; 手术 创伤;

改建的动态平衡。大量动物实 验和临床研究已证明, 一 定的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组 织肿胀等。 而且正 畸种植 体支 抗在我

骨整合对于种植体 支抗的 成功及 行使功 能是必 需的。但 不 国正处于起步阶段, 必须对广大正 畸医生及患者进行正确的

同的种植支抗 系统的 骨整 合率 (面积 比例 ) 不同, 这 可能 与 引导, 从卫生经济学 的角度 出发, 选择性 使用正 畸种 植体支

种植体的表面积、形状、植入部 位骨密 度以及 种植 体本身 的 抗, 相信随着组织学、材料 学、生物力 学研究 的不 断深入, 目

材料特性和表面处理 工艺有关。需要明确的是, 不同于 修复 前的种植支抗技术将在 微型化、简单 化、微创或 无创 化等方

种植体, 种植体支抗只需 要短期 稳定, 对骨整 合的 要求相 对 面更加完善, 其应用前景必将对正 畸临床治疗产生深远积极

较低。 2003年 D eguch i等 [ 13]


将微 螺钉 钛种植 体 ( 5 0 mm ∋ 的影响。

1 0 mm, Stryke r , K a lam azoo, U S A )植于 8个月龄的雄犬颌 参 考 文 献


骨上, 结果 发 现 种 植 体 5% 的 骨 整 合 率 足 以 支 持 1 96 ~
1 G ainsforth BL, H igley JB A study of orthodon tic anchorage
2 94 N的正畸力, 而在此之前只需 3周的 愈合期。组织 学结
possib il it ies in basal b one Am J O rthod O ra l Su rg, 1945, 31: 406
果显示, 此时种 植体 周围 形成 的主 要是 不成 熟的 网 状骨 组 417
织。 D eguchi等 [ 13] 根据人的 骨改 建速 度, 推测 4~ 5 周的 愈 2 B ranem ark PI, A dell R, B rein eU, et al Intra osseous an chorage of
d ental prostheses I Experim en tal stud ies Scand J P last R econ str
合期就可以达到人颌 骨需要的整 合率, 同时 也提出 了 即刻 Su rg, 1969, 3: 81 100
负载 !的设想。 3 R oberts W E, Sm ith RK, Z ilberman Y, et al O sseous adap tat ion to
con tinuou s load ing of rigid endosseou s im p lan ts Am J O rthod,
现代多数微螺 钉种 植系 统趋 向主 张 即 刻负 载 !, 即 不
1984, 86: 95 111
等待骨整合, 但这并不意味 着没有 或无需 骨整合。 即 刻负 4 R oberts W E, M arshal l K J, M ozsary PG R ig id endosseou s im p lant
载 !的观点 基 于 1992年 Brunski[ 14] 针 对牙 种 植 体的 微 动 u til ized as anchorage to protract m olars and close an atroph ic
extract ion s ite A ng le O rthod, 1989, 60: 135 152
度 !理论, 该理论 认为种 植体 与骨 组织 间有 100 m 内的 微
5 K anom i R M in i im plant for orthodon tic anchorage J C lin O rthod,
动度不会明显影 响骨 整合的 形成。同 时, M e lsen 和 Lang[ 15] 1997, 31: 763 767
的研究证实, 即刻加载的正畸力可以显著影响种植体周 围牙 6 B lock M S, H offm an DR A n ew device for absolu te anchorage for
orthodont ics Am J O rthod D en toFacial O rthop, 1995, 107: 251
槽骨的改建及密度, 但不会改变二者的骨整合。虽然该 实验
258
所用的不是微螺钉种植系统, 但其结果仍具有一定的指 导意 7 Sugaw ara J, Um em ori M, M itan i H, et al O rthodont ic treatm ent
义。此外, 目前微种植支抗的 大量临 床应用 也证实了 即刻 system for class ( m alocclu sion using a titan ium m in ip late as an
anchorage O rthod W aves, 1998, 57: 25 35
负载 !的可行性。 8 Costa A, R affainl M , M elsen B M in iscrew s as orthodon tic
2 正畸种植体的材料学研 究: 首先, 钛合金 的成功 改性 anchorage: a prelim inary report In t J A du lt O rthodon O rthognath
Q2xvdWRWZXJzaW9uLQo?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 1月第 41 卷第 1期 C h in J S tom ato,l Janu ary 2006, V ol 41, N o. 1 59

Surg, 1998, 13: 201 209 orthodont ic load ing of oral im plants C lin O ral Im p lan ts R es, 2001,
9 Park H S, Bae SM, K yung HM, et al M icro im p lan t an chorage for 12: 144 152
treatm en t of skeletal C lass ) b ialveolar protrus ion J C lin O rthod, 16 Pu leo DA, N anci A U nders tand ing and con troll ing the bone im p lant
2001, 35: 417 422 in terface B iomaterials, 1999, 20: 2311 2321
10 Jam es L in CY, E ric L iou JW, L iaw JL. Th e survey and evalu at ion 17 Li LH, K ong YM, K im HW, et al Im proved b iolog ical p erform an ce
for the im p lant ass is ted orthodont ics J Taiw an A ssoc O rthod, 2001, of T i im p lan ts due to surface m od ificat ion by m icro arc oxidat ion
13: 14 21 B iom aterials, 2004, 25: 2867 2875
11 K yung HM, Park H S, B ae SM, et al D evelopm en t of orthodont ic 18 G latzm aier J, W ehrb ein H, D iedrich P The d evelopm ent of a
m icro im p lants for in traora l anchorage. J C l in O rthod, 2003, 37: 321 resorbab le im p lan t system for orthodont ic anchorage The B IO S
328. im p lan t system B ioresorbab le im plant an chor for orthodon tic
12 曾祥龙 正畸种 植体 支抗的 发展、类型 与应 用 口腔 正畸 学, system s Fortschr K ieferorthop, 1995, 56: 175 181
2005, 12: 44 48 19 G latzm aier J, W ehrbein H, D iedr ich P B iodegradab le im p lants for
13 D eguch i T, Tak ano Y am am oto T, K anom i R , et al Th e use of orthodont ic an chorage A p relim inary b iom ech an ical s tudy Eu r J
sma ll t itan ium screw s for orthodont ic anchorage J D en t R es, 2003, O rthod, 1996, 18: 465 469
82: 377 381
14 B runsk i JB B iom echan ical factors af fect ing the bone d ental im p lan t
( 收稿日期: 2005 08 15 )
interface C lin M ater, 1992, 10: 153 201
15 M elsen B, Lang N P B io log ical reactions of alveolar bone to (本文编辑 : 杨玉 )

读者 作者 编者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 统计研究设计: 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 如调查设 计 ( 分为前瞻 性、回顾性 或横断面 调查研 究 ); 实验
设计 ( 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 如自身配对 设计、
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 计、
正交 设计等 ) ; 临 床试验 设计 ( 应交代 属于第
几期临床试验, 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 )。主要做法应围绕 4个基本原则 (随机、
对照、重复、
均衡 ) 概要说明, 尤其要 交代如何
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 的干扰和影响。
2.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 用 x ∗ s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 资料, 用 M ( QR )表 达呈偏 态分布 的定量 资料; 用统计 表时,
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 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 用统计图时, 所用统计图 的类型应与 资料性质相 匹配, 并使数轴上 刻度值的
标法符合数学原则; 用相对数时, 分母不宜小于 20, 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于定量资料, 应根 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
资料 所具备的 条件和分析 目的, 选用合适的 统计分析
方法, 不应盲目套用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对于定性资料, 应 根据所采用 的设计类 型、
定性 变量的 性质和频 数所具 备的条
2
件以及分析目的, 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不应盲目套用 检验。对于回归分析, 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 图, 选用 合适的回
归类型, 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 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 , 不应 简单化处 理; 对 于多因素、多指标 资料,
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 上, 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以 便对因 素之间的 交互作 用和多 指标之 间的内 在联系 进行全面、合
理的解释和评价。
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当 P < 0 05(或 P < 0 01)时, 应说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 不应说对比 组之间具
有显著性 ( 或非常显著性 )的差别;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 (如: 成组设计 资料的 t检 验、
两 因素析因设 计资料的
2
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 q 检验等 ), 统计 量的 具体值 ( 如 t = 3 45, = 4 68, F = 6 79 等 ) 应尽 可能 给出 具体的
P 值 (如 P = 0 0238); 当涉 及到总体参数 (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 再给出 95% 置信区间。

本刊对来稿格式的要求
我刊编辑部已于 2003年 11月 1日起开始实行 双盲法 !审稿, 请作 者来 稿时注 意: ∀ 将 文题、全部 作者 姓名、作 者单位
( 中英文 )、 通讯作者及其 Em a il打印于首页; # 论文从第 2页开始, 请重新书写文题及英文摘要 , 中英文文题下不再
邮政编码 、
署名 ( 包括单位和作者 ); ∃ 投稿时文章及其图片均应一式两份 (图片 切忌复 印件 ) , 2份文 稿均需 按以上 要求书 写; %投稿时
文本格式各 1份存入杀毒后软盘, 连同稿件打印纸样 一并寄至 编辑部; & 请参见 稿约要求 交纳审 稿费。希望
将文章以 W o rd、
广大作者支持和谅解 。当论文 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 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 程序是否符合 负责人体 试验的委员 会 (单
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 )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 并得到该委 员会的 批准, 是否取 得受试 对象的 知情同 意。请出示 有关证
明, 并在文内注明。
Q2xvdWRWZXJzaW9uLQo?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