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光纤传感的

(申请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Profibu网

基于光纤传感的 Profibus 网络数


s 络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张国伟

培养单位:计算机学院

学科专业: 计算机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

研 究 生:张国伟

指导教师:姜德生 教授

2007 年 05 月

I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类号 密 级
UDC 学校代码 10497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基于光纤传感的 Profibus 网络数据


采集系统的设计
英 文 The research on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题 目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of Profibus network
研究生姓名 张 国 伟
姓名 姜德生 职称 教 授
指导教师
单位名称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 邮编 430070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学科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论文提交日期 2007 年 4 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07 年 5 月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07 年 5 月 日

II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随着石油、化工领域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参数控制和安全生产要求越来
越高,然而石油、化工领域储运系统安全自动化控制水平相对落后于装置的同
期水平。近几年来山东、吉林等地几处石油化工企业的油气爆炸和化工原料泄
漏事故让人们认识到提高危险领域储运安全和自动化监控水平的重要性。由于
石油、化工原料的储备环境是高易燃易暴场合,传统的带电监测手段不能使用。
光纤传感器是当今光纤测量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用这种结构新颖的
传感器实现的监测系统,在监测现场可视为“全光学”式,它与传统的测量系
统相比,测量现场完全无电,与普通机械、电子类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
有抗电磁干扰、电绝缘性能好、安全可靠、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在
易燃易爆工况下尤为适用。
本文针对石油、化工领域的安全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基于光纤传
感技术、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应用网络技术、通
信技术以及安全分析方法构建了利用光纤传感器的 PROFIBUS 网络数据采集系
统。它是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研制的光纤液位计,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纤光
栅火灾报警器,光纤阀门回讯器做为现场信号采集单元,利用 PROFIBUS 网络传
输采集信号,使得信号采集现场完全避免电信号,安全得到可靠保障。
本文详细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介绍了目前常用
的几种光纤传感器。论述了 PROFIBUS 现场总线通信原理和 PROFIBUS 网络结构,
本论文同时探讨了 WINCC 6.0 组态平台以及监控软件的设计。根据系统的特点
和要求,系统从体系结构上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从网络结构上分为
采用标准以太网的上层网络和基于 PROFIBUS 现场总线的底层网络;文章最后详
细阐述了数据采集网络的构成(包括网络组态,硬件选型以及底层软件设计)和
基于 WINCC6.0 组态平台监控软件的设计。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Profibus 现场总线,数据采集,通信接口

I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fields be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 parameters of control and safety requirement in production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However, the level of safety automatic control in oil and
chemical fields is behind the device of competence.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accidents
of gas explosion or leakage in Shandong and Jilin province let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afety of ware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in dangerous fields.
Because the reserve environment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fields is highly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so traditional electronic monitoring means can't be used any
more. Nowadays the optical fibre sensor is one of the hottest subjects in the optical
fibre measurement fields. Th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the novel sensor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whole optic at all the measurement scene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sensor, the optical fibre sensor has a lot of superiorities such
as resistance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ing, performance of insulation, safe and
reliable, corrosion-resistant and so on. It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under the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operating mode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security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fields.We use the network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analytical method to design the data collection systemwhich
is based on the technologies of optical fibre sensor, profibus field bus an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t uses optical fibre sensor as the unit of data collection and utilizes
profibus network to transmit the signal which make the scene totally avoid the
electric signal. So the security gets the reliable guarantee.
This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optical fibre sensor technology and
its characteristic. Following describing field bus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d
network structure of profibus, it especially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optical fibre
sensors which are popular used at present . It probes into the design based on control
software of the configuration platform and especially describes WINCC 6.0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and demand,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e data collection lay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layer from the system

II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tructure. In view of network structure, it is made up by the bottom network of


profibus and the top network of Ethernet. Finally the article has been explained in
detail to the composition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on
the basis of the WINCC6.0 configuration platform.
Keywords:Optical fiber sensor, Profibus field bus, Data acquisition,Communication
interface

III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3

第二章 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 ...................................................................................5

2.1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5
2.2 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种类.........................................................................5
2.2.1 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5
2.2.2 光纤传感器的类型 ....................................................................................7
2.3 几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8
2.3.1 光纤液位计 ..................................................................................................8
2.3.2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9
2.3.3 光纤光栅火灾报警器 ................................................................................10
2.3.4 光纤阀门回讯器 .........................................................................................11
本章小结..................................................................................................................12

第三章 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研究 ....................................................................13

3.1 PROFIBUS 简介................................................................................................13


3.2 总线传输技术...................................................................................................14
3.3 总线存取协议...................................................................................................15
3.4 PROFIBUS-PA 技术.......................................................................................17
3.5 PROFIBUS-FMS 技术....................................................................................17
3.6 PROFIBUS-DP 技术.......................................................................................18
3.6.1 PROFIBUS-DP 的基本功能......................................................................18
3.6.2 系统组态和设备类型 ................................................................................20
3.6.3 系统行为 ....................................................................................................20
3.6.4 DPM1 和 DP 从站间的循环数据传输 ......................................................20
3.6.5 保护机制 ....................................................................................................21

IV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6 PROFIBUS-DP 通信协议及通信过程......................................................21


本章小结..................................................................................................................25

第四章 底层数据采集网络的设计 .........................................................................26

4.1 系统说明...........................................................................................................26
4.1.1 系统概述 ....................................................................................................26
4.1.2 系统要求 ....................................................................................................26
4.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7
4.2.1 现场总线的若干种设计方案 .....................................................................27
4.2.2 控制网络的整体构架 .................................................................................28
4.3 Profibus-DP 网络组态和硬件选型...................................................................29
4.3.1 Profibus-DP 网络硬件选型 ........................................................................29
4.3.2 Profibus-DP 网络组态 ................................................................................30
4.3.3 Profibus-DP 网络主站与 DP 从站之间的通信 .........................................33
4.4 现场信号采集...................................................................................................35
4.5 下位机 PLC 系统控制程序结构 .....................................................................38
本章小结..................................................................................................................40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41

5.1 上位机监控系统完成的功能............................................................................41
5.2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结构...................................................................................41
5.3 监控层上位机工控组态软件开发设计...........................................................42
5.3.1 WINCC 组态平台的介绍 ...........................................................................42
5.3.2 WinCC 系统构成 .......................................................................................43
5.4 WINCC 与 PLC 之间的通信实现 ....................................................................45
5.5 WinCC 组态实现...............................................................................................46
5.5.1 WinCC 主控界面组态 ...............................................................................46
5.5.2 语音报警组态 ............................................................................................47
5.6 系统功能介绍...................................................................................................48
5.6.1 数据采集及工艺流程显示功能 ................................................................48
5.6.2 报警功能 ....................................................................................................49
5.6.3 趋势记录功能 ............................................................................................50

V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6.4 报表功能 ....................................................................................................50


5.7 监控系统 WEB 发布技术................................................................................52
本章小结..................................................................................................................57

第六章 总结 .............................................................................................................58

6.1 系统总结...........................................................................................................58
6.2 展望...................................................................................................................59

参考文献 .....................................................................................................................60

致谢 .............................................................................................................................63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64

VI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世界能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石油、化工企业要适应这种变化,除
不断提高原油产量外,加快生产管理自动化和安全监测设备的建设也是提高竞
争力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开发领域的技
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储运系统安全自动化控制水平相对落后。近年来国
内发生的几起石油化工工厂的爆炸事故,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易燃易爆场合的
安全状态物理参数采集以及时实监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由于石油、化工原料的储备环境是高易燃易暴场合,传统的带电检测手段
不能使用。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测量系统相比,测量现场完全无电,与普通机
械、电子类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
(一) 抗电磁干扰:一般电磁辐射的频率比光波低许多,所以在光纤中传输
的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
(二) 电绝缘性能好,安全可靠:光纤本身是由电绝缘介质构成的,而且无
需电源驱动,因此适宜于在易燃易爆的油、气等化工生产中使用。
(三) 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由于制作光纤的材料(石英)具有极高的化学
稳定性,因此光纤传感器适宜于在较恶劣环境中使用。
(四) 重量轻、体积小、可挠曲:光纤除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外还有
可挠曲的优点,因此可以利用光纤制成不同外型不同尺寸的各种传感
器。
(五) 传输损耗小:可实现远距离遥控监测。
(六) 传输容量大:可实现多点分布式测量。
(七) 测量范围广:可测量温度、压强、应变、应力、流量、流速、电流、
电压、液位、液体浓度、成分等。
正是由于光纤传感器有许多独特优势,可以解决许多传统传感器无法解决的问
题,故自从它问世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交通、电力、机械、石油化工、
民用建筑以及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热潮的到来,光纤传感
技术将与光纤通信技术一起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民用和军事的各个方面。
PROFIBUS 是作为德国国家标准 DIN19245 和欧洲标准 EN50170 的现场总线,

1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SO/OSI 也是它的参考模型,由 PROFIBUS-DP,PROFIBUS-FMS,PROFIBUS-PA 组


成。PROFIBUS-DP 用于分散外设间的高速传输,适合于加工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它的传输速率为 9.6Kbps--12Mbps,最大传输距离在 9.6Kbps 时为 1200m,
12Mbps
时为 200m,可用中继器延长至 10km。其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也可以是光纤,
最多可挂接 127 个站点。PROFIBUS 是不依赖于生产厂家的、开放式的现场总线,
各种自动化设备可以通过同样的接口交换信息并且定义了各种数据设备连接的
串行现场总线的技术和功能特性[13]。
目前石油化工以及工程结构安全监测的安全等级和精度要求很高,并且监
测区域广。基于这些原因,本课题引入光纤传感器做为检测手段,用 PROFIBUS
现场总线作为数据采集传输网络,探讨了基于光纤传感的 PROFIBUS 网络数据采
集系统,该系统在石油、化工安全监测领域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光纤传感技术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它与激光器、半导体探
测器一起构成了新的光学技术,创造了光电子学的新天地。光纤的出现产生了
光纤通信技术,特别是光纤在有线通信广播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它为人类 21 世
纪的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础,为多媒体(符号、数字、语音、图形和动
态图像)通信提供了实现的必需条件。由于光纤有许多新的特性,所以不仅在通
信方面,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应用方法。例如,把待测量信号与
光纤内的导光联系起来就形成光纤传感器。它是通过调制,检测光纤中传输的
光波特征参量实现对各种物理参量的测量。当前,世界上光纤传感领域的发展
可分为两大方向:原理性研究与应用开发。随着光纤技术的日趋成熟,对光纤
传感器实用化的开发成为整个领域发展的热点和关键。由于光纤传感技术并未
如光纤通信技术那样迅速地获得产业化,许多关键技术仍然停留在实验室样机
阶段,距商业化有一定的距离[1][2][3]。
20 世纪 90 年代初,只有少数光纤传感器在市场上出现,其原因主要是技
术不成熟、可靠性不高,并且由于早期的光纤传感器是小批量生产,产品价格
相对较高。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更多的光纤传感器在不断地商业化,比喻光纤
液位传感器、光纤压力应力传感器、光纤液体流量传感器、光纤电流电压传感
器、光纤化学传感器、光纤湿度传感器等[5]。

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光纤传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1) 多用途。即一种光纤传感器不仅只针对一种物理量,要能对多种物
理量同时进行测量。
2) 提高分布式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灵敏度,降低其成本,设计复杂
的传感器网络。
3) 新型传感材料和传感技术的开发。
4) 在恶劣条件下(高温、高压、化学腐蚀)低成本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
5) 光纤连接器及与其它微技术(微机械、微流态学、喷镀薄膜等)结合
的微光学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上世纪末工业自动化控制发展的最新阶段。它的诞生将对
传统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带来革命,开创过程控制新纪元并将给自动
化仪表产业带来一次重大的质变。尽管 4-20mA 的模拟式仪表还将继续存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现场仪表的主流将是符合现场总线标准的全数字智能仪表。
这场自动化技术的革命,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将超过以往的任何一次革命。
从现在起传统的 DCS(Distribute Control System) 系统的输入输出结构将被
现场总线取代,新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 bus Control System 简称 FCS)
将逐步取代己处于顶峰的 DCS。传统意义上的 DCS 现在仅仅指生产过程控制这
部分的自动化,而现场总线技术出现以后,DCS 也将向更加分散的方向发展,
向下深入到现场的每台测量设备、执行机构,向上发展到生产管理、企业经营
的方方面面,为企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现场总线技术是在市场对现场仪表智
能化以及全数字控制系统的需求驱动下产生的,从技术的角度看,则是计算机
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PROFIBUS 现场总线是国际标准 IEC
61158 的组成部分,并于 2001 年批准成为中国的行业标准 JB/T 10308.3-2001。
它是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现场总线标准,它由三个兼容部分组成,即
PROFIBUS-DP、PROFIBUS-PA、PROFIBUS-FMS,其中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
式 I/O 通信 PROFIBUS-DP 是市场占有率绝对领先的总线技术[40]。PROFIBUS-DP
已经应用于我国的制造业、流程工业、冶金、电力、石油、化工、楼宇和铁路
等自动化领域。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课题的相关背景和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工程实践,本文研究了基于光
纤传感的 PROFIBUS 数据采集网络在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问题。并完成了整体
方案、软硬件的设计工作。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实现了工作参数的实时
采集监测、工作过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人机界面简洁友好,系统构
成灵活易扩展,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工程推广性。本文主要做了如
下工作:
1. 探讨了光纤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简单介绍了目前常
用的几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 概述了 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PROFIBUS-DP 通信协议以及通信
过程。
3. 以某石化安全监测系统为例详细描述了基于光纤传感的 PROFIBUS 网络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利用光纤液位计、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火灾报警
器以及光纤阀位回讯器采集数据信息,使得现场完全避免电信号。采用 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以及 SIMATIC PLC 组成光纤传感器网络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传输
和处理。
4. 监控软件在监控系统的开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针对监控软件结构和
功能的复杂性,本文采用了在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的组态软件 WINCC6.0 作为开
发平台,实现了人机交互的简易性,现场设备模拟画面的直观性。
5. 使用当今最流行的 WEB 技术,实现了实时数据远程监控,也满足了以后
与油库管理信息数据整合的要求。

4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

2.1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

传感技术是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学、
光学、声学、精密机械、仿生学和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高新
技术和密集型前沿技术。现阶段,从宇宙探索、海洋开发,到国防建设、工农
业生产;从环境保护、灾情预报,到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每一项现代科学研究;
从生产过程的监测与控制,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等等,几乎都离不开传感器
和传感技术。事实证明,传感器和传感技术已经渗入到新技术革命的所有领域,
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每个部门,进入了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光纤传感技术是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以
及光器件研究的逐渐深入,为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打下了雄厚的技
术基础。1970 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根实用化的传输损耗为
20dB/km 的石英光纤,同年该公司又成功的使操作简便的砷化铝镓(GaAlAs)半导
体激光器在室温下连续运行,这两项发明奠定了现代光器件实用化的基础。在
随后短短的十几年里,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通讯,就从实验室研制阶段,
迅猛地发展成为通讯领域的一大产业。目前,光导纤维的损耗已降至 0.2dB/km
以下,多种特殊光纤也层出不穷,如双折射光纤、掺稀土元素光纤等。这些具
有不同的性能的光纤不仅用于信号传输,还被广泛用于信号的处理和获取。在
光纤通讯系统中,光纤易受到诸如温度,压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光
强,相位,频率等光波参量发生变化,这对通信应用是有害的,而它却构成了
[22][24]
一种全新的直接交换信息的基础,从而演绎出了光纤传感这门新技术 。

2.2 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种类

2.2.1 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以电为基础的传统传感器是一种把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电信号的一种
装置。它的电源、敏感元件、信号接收和处理系统以及信息传输均用金属导线

5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连接,见图 2-1 所示。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把被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光信号,


然后利用光在不同的物理状态下在光纤中传播的干涉、衍射、反射等物理特征
的变化,进行各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18]。它一般由光发送器、敏感元件(光纤或
非光纤的)、光接收器、信号处理系统以及光纤构成,见图 2-2 所示。

图 2-1 传统传感器示意图

图 2-2 光纤传感器示意图
由光发送器发出的光源经光纤引导至敏感元件。这时,光的某一性质受到
被测量的调制,调制光经接收光纤耦合到光接收器,使光信号变为电信号,最
后经信号处理得到所期待的被测量。可见,光纤传感器与以电为基础的传统传
感器相比较,在测量原理上有本质的差别。传统传感器是以机——电测量为基
础,而光纤传感器则以光测量为基础。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从极远红外的lmm到极远紫外线的10nm。它的物
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主要因其中的电场而引起。因此,讨论光的敏感测量必
须考虑光的电矢量E的振动,即
E = A sin (ωt + ϕ )
A——电场E的振幅矢量;ω——光波的振动频率
φ——光相位;t——光的传播时间
可见,只要使光的强度、偏振态(矢量 A 的方向)、频率和相位等参量之一随
被测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光的强度调制、偏振调制、频率调制或相位
调制等进行解调,获得所需要的被测量的信息。

6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2 光纤传感器的类型

光纤传感器按其原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光型,也称为非功能型光纤传
感器;另一类是传感型,或称为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前者多数使用多模光纤,
后者常使用单模光纤。在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仅作为传播光的介质,对
外界信息的"感觉"功能是依靠其它功能元件来完成的。传感器中的光纤是不连续
的,其间有中断,中断的部分要接上其他介质的敏感元件。调制器可能是光谱
变化的敏感元件或其他敏感元件。光纤在传感器中仅起传光作用。传光型光纤
传感器主要利用已有的其他敏感材料,作为其敏感元件,这样可以利用现有的
优质敏感元件来提高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传光介质是光纤,所以用通信光纤
甚至普通的多模光纤就能满足要求。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占据了光纤传感器的绝
大多数[6][7][8]。图2-3为传光型光纤传感器示意图。
传感型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对外界信息具有敏感能力和检测功能的光纤(或
特殊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将"传"和"感"合为一体的传感器。在这类传感器中,
光纤不仅起传光的作用,同时利用光纤在外界因素(弯曲、相变)的作用下,使
其某些光学特性发生变化,对输入的光产生某种调制作用,使在光纤内传输的
光的强度、相位、偏振态等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传和感的功能。因此,传
感器中的光纤是连续的。

图 2-3 传光型光纤传感器示意图

7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在结构上比传光型光纤传感器简单,可以少用一些光耦
合器件。但是,为了光纤能接受外界物理量的变化,往往需要采用特殊光纤来
做探头,这样就增加了传感器制造的难度。随着对光纤传感器基本原理的深入
研究和各种持殊光纤的大量问世,高灵敏度的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必将得到更广
泛的应用。图 2-4 为传感型光纤传感器示意图。

图 2-4 传感型光纤传感器示意图

2.3 几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3.1 光纤液位计

光纤液位计分常压型与高压型两种。它们都是利用力平衡原理实现液位的
检测。所不同的是常压型是由钢丝绳直接与浮球相连,而高压型是通过磁力耦
合系统带动磁锤上下运动。机械检测系统与光学编码室完全隔离。下面重点介
绍高压型光纤夜位计的工作原理。系统由测量单元(包括浮球、钢丝绳、重锤、
导向轮、绳轮、磁力耦合器等机械部分)、光纤传感器、光电转换器、二次仪表
及光缆组成, 工作原理如图 2-5 所示。通过浮球(或磁力浮球系统)将被测液位
信号变为计量绞轮的准确转动,并由此带动光纤传感器中的光学编码器,使液
位每上下运动 1mm 就有脉冲信号,再经放大整形、可逆判向等处理显示出液位,
同时输出标准电信号。整套系统由五部分组成,磁力耦合检测系统和光纤传感

8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器两部分安装在易燃易爆的工作现场,光电转换系统、二次仪表和计算机系统
安装在安全的控制室内[25]。

图 2-5 光纤液位计原理框图

2.3.2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功能性的光纤传感器,它是采用光纤布拉格光
栅(FBG)传感技术研制而成的。其基本原理是:当光栅周围的温度、应变、应力
或其它待测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将导致光栅周围或纤芯折射率的变化,从而产
生光栅 Bragg 信号的波长位移,通过检测 Bragg 波长位移情况,即可获得待测
物理量的变化情况[16][20][17]。
如图 2-6 所示,光栅的 Bragg 波长λB 由下式决定:
λB=2nΛ
式中,Λ为光栅间隔或周期,n 为芯模有效折射率。当宽光谱光源照射光纤
时,由于光栅的作用,在 Bragg 波长处的一个窄带光谱部分将被反射回来。由
于应变、温度变化对光栅产生的扰动将导致器件 Bragg 波长的位移,Bragg 波长
随应变和温度的位移为:

ΔλB=2nΛ{{1-(n2 / 2)[P12-ν(P11-P12)]}ε+[α+(dn / dt) / n]ΔT}

9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2-6 FBG 的传感原理


式中,ε是外加应变,Pij 是光弹性张量的普克尔压电系数,ν是泊松比,α
是光纤材料的热膨胀系数,ΔT 是温度变化量。因此,通过波长位移测量即可获
[53]
得应变和温度的变化数据 。
FBG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光波长,它不随光强度、光纤连接和耦合损耗、光
源功率因素的影响,这是 FBG 传感器最重要的优点之一。FBG 温度传感器具有很
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绝缘强度。应用范围可以应用于电力、油库等特殊行业的温
度检测[52]。在温度测量范围为-10~80°C,测量误差为±1.5°C。

2.3.3 光纤光栅火灾报警器

光纤光栅火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如图 2-7 所示,将多个温度特性完全相同


的光纤光栅串接在一根光纤中,宽带光源所发出的光耦合进光纤,通过 Y 型光
分路器入射到用光纤串接的全同光纤光栅中。窄带反射光经 Y 型光分路器的另
一分路端口进入可调滤波器。可调滤波器的滤波波长按报警要求设置为一定值。
在正常状态(非报警状态)下,全同光纤光栅反射光的布喇格波长小于可调滤
波器所设置的滤波波长,可调滤波器的滤波输出端口无光输出。当全同光纤光
栅中任何一个光纤光栅处的环境温度升高,这一光纤光栅的布喇格波长将向波

10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2-7 光纤光栅火灾报警器工作原理

方向移动,当环境温度达到所设置的报警值时,此处光纤光栅的布喇格波长将
与可调滤波器设置的滤波波长重合,可调滤波器的滤波输出端口有光输出,光
探测器探测到光信号从而触发声光报警装置报警。通过自动或手动扫描可调滤
波器的滤波波长,即可对探测区域内的最高温度进行监测。
由于光纤光栅火灾报警器是一种新型的温度监测报警系统,它是通过光缆
传输信号,使现场实现了无电检测。因此具有本质防爆和检测灵敏的优点。同
时由于该系统采用光栅技术,检测信号以光信号中心波长为对象,克服了传统
光传感器依赖光强大小的缺陷,实现了数字化检测,可靠性好,灵敏度高。因
此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下的温度测量,可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能源、
仓储等行业中,以及一些易燃易爆等特殊场合中的高温和火灾报警。

2.3.4 光纤阀门回讯器

光纤阀门回讯器是通过对光强度调制"开关"信号实现对阀门开关状态检测,
其工作原理如图 2-8,发光二级管(LED)发出的光经分路器耦合进入石英光纤,
在光纤的另一端,通过光纤阀门传感器,使光束按原路返回,经分路器进入光
敏管转换成电信号。当阀门运动到全开或全闭位置时,推动探杆,对光进行调
制,通过光的反射,形成光的开关信号,实现阀门信号回讯。
阀门回讯信号检测采用 GFH 系列光纤阀位回讯器。其输出信号为 24VDC 开
关量。以 24VDC 至 PLC 的 DI 模块。这样系统可以接受各种阀门阀位信号并显示。

11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2-8 光纤阀位回讯器工作原理图

本章小结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以光纤通信技术为主要特性的信息时代,光纤传感技术
代表了新一代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本章阐述了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种类,
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研究

3.1 PROFIBUS 简介

PROFIBUS 现场总线技术是德国国家科学技术部审视了数字技术发展的必
然趋势以及德国工业、经济对自控技术的需要,特别是在规范化和开放性方面
的要求,把它列为德国的国家科技研究项目,从 1987 年开始集中了 SIEMENS 等
13 家公司和 5 家研究所的力量,按照 ISO/OSI 参考模型开始研究制定现场总线
的德国国家标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制订工作,并于 1989 年 4 月
在 DIN19245 中发表,成为德国国家现场总线标准。同年 12 月一些自愿在其产
品中采用 PROFIBUS 标准的企业组成用户组织(PNO),从而使这项标准得到进一
步完善,相应的产品也不断地被开发、推广和应用。1995 年 PROFIBUS 国际组
织(PI)成立,1996 年 6 月 PROFIBUS-FMS 和 PROFIBUS-DP 被批准为欧洲现场总线
标准 EN50170 V.2,1998 年 PROFIBUS-PA 被批准纳入 EN50170 V. 2,1999 年成
为国际标准 IEC61158 的组成部分。PROFIBUS 已经广泛应用于加工制造、过程和
楼宇自动化,是成熟技术,其应用范围如图 3-1 所示。PROFIBUS 根据应用特点
可分为 PROFIBUS-DP、PROFIBUS-FMS、PROFIBUS-PA 三个兼容版。
PROFIBUS-DP:是一种开放式的现场总线系统,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数
据交换量不大的现场级应用。经过优化的高速、廉价的通讯连接,专为自动控
制系统和设备级分散 I/0 之间的通讯而设计,使用 PROFIBUS-DP 模块可取代价
格昂贵的 24V 或 0~20mA 并行信号线,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
中央控制器通过高速串行总线同分散的现场设备(如 I/0、驱动器、阀门等)进行
通信,多数数据交换是周期性的,除此之外,智能化现场设备还需要非周期性
的通信,以进行配置、诊断和报警处理。
PROFIBUS-FMS:解决车间级通用性通信任务,提供大量的通讯服务,用
以完成中等传输速度进行的循环和非循环通讯任务,但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低于
现场层。PROFIBUS-FMS 更加侧重于功能性而非实时性,特别适合于可编程设
备(例如 PLC,PC 等)之间的互连与通讯[9][41][40]。
PROFIBUS-PA:它以 PROFIBUS-DP 为基础,另外增加了描述现场设备的

1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A 总线应用行规以及相应的传输技术,使 PROFIBUS 总线不仅能用于离散制造

图 3-1 PROFIBUS 应用范围

业,还能满足各种过程工业对控制的要求。PROFIBUS-PA 实现了 IEC1158-2 中


规定的通信规程,用于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以及由总线供电的站点。

3.2 总线传输技术

由于单一的传输技术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求,因此 PROFIBUS 提供以下三


种类型的传输技术:DP 和 FMS 使用的 RS485 传输,光纤传输(FO)和 PA 使用的
IEC1158-2 传输。
(一) 用于 DP/FMS 的 RS485 传输技术:RS485 是 PROFIBUS 最常用的一种,
通常称为 H2,适用于需要高速传输和简易、廉价安装的各个领域。采用屏蔽双
绞铜线电缆,共用一根导线对。RS485 传输技术的基本特征如下所示:
● 网络拓扑:线性总线,两端有有源的总线终端电阻。
● 传输速率:9.6K bit/s~12M bit/s。
● 介质:屏蔽双绞电缆,也可取消屏蔽,取决于环境条件。
● 站点数:每分段 32 个站(不带中继),带转发器最多可到 127 个站。

14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插头连接:最好使用 9 针 D 型插头。

(二) IEC1158-2 传输技术:IEC1158-2 传输技术用于 PROFIBUS-PA,能满足石


化和化工行业的要求,可保证本征安全性,并通过总线对现场设备供电。这种
技术是一种位同步协议,可进行无电流的连续传输,通常称为 H1,是一种低速
总线。其传输技术特性:
● 数据传输:数字式、位同步、曼彻斯特编码。
● 传输速率:31.25Kbps,电压式。
● 数据可靠性:前同步信号,采用起始和终止限定符避免误差。
● 通信介质:采用双绞线,屏蔽式或非屏蔽式。
● 远程电源供电:可选附件,通过数据总线供电。
● 防爆性:可进行本征或非本征安全操作。
● 拓扑结构:采用线型、树型或两者结合的拓扑结构。
● 站点数:每段最多可接 32 个站(主站或从站),使用中继器最多挂接 126
个站。
● 中继器数:中继器最多可扩展至 4 台。

(三) 光纤传输技术:PROFIBUS 系统处于电磁干扰很大的环境时使用光纤传输


技术,同时光纤导体的使用可以增加高速传输的最大距离。目前有两种可使用
的光纤导体,一种是价格低廉的塑料纤维导体,供距离小于 50m 时使用;另一
种是玻璃纤维导体,供距离小于 1 公里时使用。许多厂商提供了专用的总线插
头,它带有集成转换器,可以将 RS485 信号转换为光纤导体。因此,在长距离
的高速数据传输中,可以将 RS485 与光纤混合使用。

3.3 总线存取协议

PROFIBUS-DP,PROFIBUS-FMS,PROFIBUS-PA 均使用单一的总线存取
协议,该协议通过 OSI 模型的第二层来实现,包括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技术
以及传输协议和报文处理。在 PROFIBUS 中,第 2 层称之为现场总线数据链路
(FDL,fieldbus data link)。介质存取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具体控制数
据传输的程序,MAC 必须确保在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发送数据。PROFIBUS 协

15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议的设计旨在满足介质存取控制的基本要求。
在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主站)间通信,必须保证在确切限定的时间间隔中,
任何一个站点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通信任务。在复杂的程序控制器和简单的
I/O 设备(从站)间通信,应尽可能快速又简单地完成数据的实时传输。因此,
PROFIBUS 总线存取协议包括主站之间的令牌传递方式和主站与从站之间的主
从方式,如图 3-2 所示。
令牌传递程序保证了每个主站在一个确切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总线存取权(令
牌),令牌是一条特殊的电文,它在所有主站循环一周的最长时间是事先规定的,
在 PROFIBUS 中,令牌只在各主站之间通信时使用。
主从方式允许主站在得到总线存取令牌时可与从站通信,每个主站均可向
从站发送或索取信息,通过这种方法有可能实现下列系统配置:纯主-从系统、
纯主-主系统(带令牌传递)、混合系统。

图 3-2 PROFIBUS 总线存取协议


图中的三个主站构成令牌逻辑环,当某主站得到令牌电文后,该主站可在一定
的时间内执行主站的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它可依照主-从关系表与所有从站
通信,也可依照主-主关系表与所有主站通信。
令牌环是所有主站的组织链,按照主站的地址构成逻辑环,在这个环中,
令牌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地址的升序在各主站中依次传递。在总线系统初建时,
主站介质存取控制 MAC 的任务是制定总线上的站点分配并建立逻辑环。在总

16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线运行期间,断电或损坏的主站必须从环中排除,新上电的主站必须加入环中。

3.4 PROFIBUS-PA 技术

PROFIBUS-PA 是 PROFIBUS 的过程自动化解决方案。PA 将自动化系统与


带有现场设备(如压力、温度和液位变送器)的过程控制系统连接起来,从而可以
取代 4 - 20mA 的模拟技术。PA 在现场设备的规划、电缆敷设、调试、投入运行
和维护方面节省成本非常可观,而且提供多功能和高安全性的操作。
PROFIBUS-PA 使 用 PROFIBUS-DP 的 基 本 功 能 传 输 测 量 值 和 状 态 , 使 用
PROFIBUS-DP 扩展功能对现场设备设置参数及操作。其具有如下特性:
(一) 适合过程自动化应用的行规使不同厂家生产的现场设备具有互换性。
(二) 增加和去除总线站点,即使在本质安全地区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站。
(三) 过程自动化的 PROFIBUS-PA 段(IEC1158-2 传输技术)与制造业自
动化的 PROFIBUS-DP 总线段(RS-485/光纤传输技术)之间通过耦
合器连接,并使之实现两段间的透明通信,从而使 PROFIBUS 网络
很容易地延伸到有爆炸危险的应用区域。
(四) 使用与 IEC1158-2 技术相同的双绞线完成远程供电和数据传送。

3.5 PROFIBUS-FMS 技术

PROFIBUS-FMS 设计旨在解决车间(或单元)级的通信,它的通信是面向
对象的。由于这一层处在工厂自动化系统的中间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
在这一级高性能的功能要求远比系统的快速时间反应更为重要。FMS 除解决智
能现场设备(如 PLC、PC、MMI 等)之间的通信任务外,还提供了大量的、强有
力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以适应各种应用需要。也可用于大范围和复杂的通信系
统。
FMS 使用了 ISO/OSI 模型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七层和用户接口层。其中
第七层(应用层)提供了供用户使用的通信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访问变量、程序
传递、事件控制等。应用层包括两部分:现场总线信息规范(FMS),描述了通信
对象和应用服务。低层接口(LLI)用于将 FMS 服务映射到第二层,其主要任务
包括数据流控制和连接监视,用户通过称之为通信关系的逻辑通道与其他应用

17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过程进行通信。PROFIBUS-FMS 利用通信关系将分散的应用过程统一到一个共用
的过程中。在应用过程中,可用来通信的那部分现场设备称虚拟设备 VFD,在实
际现场设备与 VFD 之间设立一个通信关系表。通信关系表是 VFD 通信变量的集
合,如零件数、故障率、停机时间等。VFD 通过通信关系表完成对实际现场设备
的通信。VFD 是由添加到对象字典中的被声明为通信对象的过程对象组成。
在通信模型中,通信对象是信息交换的基础。每一个通信对象上执行特定
的服务,并有一个对象描述。每个 FMS 设备的所有通信对象的对象描述被填入
到本地对象字典中,对象字典可在本地或远程组态和加载。通信对象分为静态
和动态的,静态通信对象填入对象字典中的静态部分,它们可由设备制造商预
定义或在现场总线系统组态时指定。FMS 能识别 5 种静态通信对象:简单变量、
数组、记录、域和事件。

3.6 PROFIBUS-DP 技术

PROFIBUS-DP 用于现场级快速高效的数据交换。在这一级,中央自动化设
备(如 PLC/PC 或过程控制系统)通过快速串行连接与分散的现场设备(如 I/0、驱
动器和阀门、测量变送器等)进行通信。自动控制设备与分散的现场设备间的数
据交换多数是周期性的。除周期性用户数据传输外,PROFIBUS-DP 还提供扩展的
非循环的通信服务,用于智能现场设备的参数化、组态、诊断、操作监控和报
警处理等。

3.6.1 PROFIBUS-DP 的基本功能

中央控制器周期地读取从设备的输入信息并周期地向从设备发送输出信
息。总线循环时间必须要比中央控制器(PLC)的程序循环时间短。除了循环的
用户数据传输外,PROFIBUS-DP 还提供了强有力的诊断和组态功能。数据通信
是由主站和从站上的监控功能实现的。
PROFIBUS-DP 的基本功能如下:
(一) 传输技术:根据最大传输速率的不同,可选用 RS485 双绞线双线电
缆和光缆两种传输介质。波特率从 9.6Kbps-12Mbps。
(二) 总线存取:主站间为令牌传递方式,主站与从站间为主-从传送方式,

18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支持单主或多主系统,总线上最多站点数为 126(包括主、从站)。总线上设备
数量的选择根据实际来定。
(三) 通信:使用点对点(用户数据传送)或广播(控制指令);循环主-
从用户数据传送和非循环主-主数据传送。用户数据在 DPM1 和有关 DP 从站之
间的传输由 DPM1 按照确定的递归顺序自动执行,在对总体系统进行配置时,
用户对从站与 DPM1 的关系下定义并确定哪些 DP 从站被纳入信息交换的循环
周期,哪些被排除在外。DPM1 和 DP 从站之间的数据传送分为三个阶段:参数
设定、组态配置、数据交换。除主从功能外,PROFIBUS-DP 允许主主之间的数据
通信。
(四) 运行模式:PROFIBUS-DP 规范包括了对系统行为的详细描述以保证
设备的互换性。系统行为主要取决于 DPM1 的操作状态,这些状态由本地或总
体的配置设备所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状态:运行、清除、停止。
(五) 系统配置:PROFIBUS-DP 允许构成单主站或多主站系统,这就为系统
配置组态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系统配置的描述包括:站点数目,站点地址和
输入输出数据的格式,诊断信息的格式以及所使用的总体参数。输入输出信息
量的大小取决于设备形式,目前允许的输入输出信息最多不超过 246 个字。单
主站系统中,在总线系统操作阶段,只有一个活动主站。单主站系统可获得最
短的总体循环时间;多主站配置中,总线上的主站和各自的从站构成相互独立
的子系统或作为网上的附加配置和诊断设备。任何一个主站均可读取 DP 从站的
输入输出映像,但只有一个主站(在系统配置时指定的 DPM1) 可对 DP 从站写入
数据,多主站系统的循环时间要比单主站系统长。
(六) 同步:控制指令允许输入和输出的同步;同步模式使输出同步;锁
定模式使输入同步。
(七) 可靠性和保护机制:所有报文的传输按海明距离 HD=4 进行;DP 从
站带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timer);对 DP 从站的输入输出进行存取保护;
DP 主站上带可变定时器的用户数据传送监视。
(八) 设备类型:第二类 DP 主站(DPM2)是可编程、可组态、可诊断的
设备;第一类 DP 主站(DPM1)为中央可编程控制器,如 PLC、PC 等;DP 从
站是带二进制值或模拟量输入输出的驱动器、阀门等。设备类型的选取要根据
实际情况决定。

19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2 系统组态和设备类型

PROFIBUS-DP 允许构成单主站或多主站系统。这就为系统组态提供了高度
的灵活性。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连接 126 个站点(主站或从站)。系统组态的描
述包括:站数、站地址和输入/输出地址的分配、输入/输出数据的格式,诊断
信息的格式以及所使用的总线参数。每个 PROFIBUS-DP 系统可包括以下三种不
同类型的设备:
一类 DP 主站(DPM1):一类 DP 主站是中央控制器,它在规定的信息周期内与分
散的站点(如 DP 从站)交换信息。典型的主设备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和个人
计算机(PC)。
二类 DP 主站(DPM2):二类 DP 主站是编程器、组态设备或操作面板,在 DP 系统
组态操作时使用,完成系统操作和监视目的。
DP 从站:DP 从站是进行输入信息采集和向控制器发送输出信息的外围设备 (如
I/O 设备、驱动器、HMI、阀门等)。输入和输出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设备类型。
目前允许的输入和输出信息,最多不超过 246 字节。

3.6.3 系统行为

PROFIBUS-DP 规范包括了对系统行为的详细描述以保证设备的可互换性。
系统行为主要取决 DPM1 的运行状态,这些状态由本地或总线的组态设备所控制。
主要有以下三种状态:
停止:在这种状态下,DPM1 和 DP 从站之间没有数据传输。
清除:在这种状态下,DPM1 读取 DP 从站的输入信息并使输出信息保持在
故障安全状态。
运行:在这种状态下,DPM1 处于数据传输阶段,循环数据通信时,DPM1 从
DP 从站读取输入信息并向 DP 从站写入输出信息。

3.6.4 DPM1 和 DP 从站间的循环数据传输

DPM1 和相关的 DP 从站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是由 DPM1 按照确定的递归顺序


自动进行。在对总线系统进行组态时,用户对 DP 从站与 DPM1 的关系进行定义
并确定哪些 DP 从站被纳入循环的用户数据传输,哪些被排斥在外。

20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PM1 和 DP 从站间的数据传输分为三个阶段:参数化、组态、数据传输。在
参数化阶段,每个 DP 从站将自己的实际组态数据和从 DPM1 接收到的组态数
据进行比较。只有当实际数据与所需的组态数据相匹配时,DP 从站才进入用户
数据传输阶段。因此,设备类型、数据格式和长度以及输入输出数量必须与实
际组态数据一致。这些测试可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保护以防止参数化发生错误。
除了 DPM1 自动执行用户的数据传输外,新的参数化数据可应用户的请求发送给
DP 从站。

3.6.5 保护机制

为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有必要对 PROFIBUS-DP 系统提供有效的保护功


能,以防止出现参数化差错或传输设备发生故障。在 DP 主站和 DP 从站中均带
有时间监视器,监视间隔时间在组态时加以确定。
对 DP 主站,DPM1 使用数据控制定时器对从站的数据传输进行监视。每个
从站都采用各自的控制定时器,在规定的监视时间间隔中,如数据传输发生差
错,定时器就会超时,一旦发生超时,用户就会得到这个信息。如果错误自动
反应功能(Auto-clear=True)被启动,DPM1 将退出运行状态,并将所有相关从站
的输出置于故障安全状态,并进入清除状态。对 DP 从站,使用看门狗控制器检
测主站和传输线路的故障。如果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发现没有与主站的数据通
信,从站自动将其输出进入故障安全状态。
为保证多主站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 DP 从站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存取保
护。这就保证了只有指定的主站才能直接进行存取操作。对其它主站来说,它
只能读取从站提供的输入和输出映象,而没有存取操作权。

3.6.6 PROFIBUS-DP 通信协议及通信过程

在工业生产现场存在大量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对由它们组成的工
业控制网络的单个节点来说,需要交换的控制信息有限,信息传输的任务相对
比较简单,但实时性要求较高。为了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并降低工业网络的成
本,减少网络接口通信的开销,各种现场总线的通信协议模型都在 ISO/OSI 模
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其中 PROFIBUS-DP 协议采用了 ISO/OSI 模

21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型的第 1 层(物理层)、第 2 层(数据链路层),省略了 3-7 层,并自定义了用户


接口层(ALI),这种结构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快速有效[43]。
(一) 物理层传输方式以及服务原语
PROFIBUS-DP 通过采用差分电压输出,通信采用半双工方式,编码方式为
NRZ 码(即不归零码),一个字符在 PROFIBUS 总线上按 11 位传输,1 个起始位 0,
8 位数据位,1 个奇偶校验位和 1 个停止位。最低有效位(LSB)被第一个发送,
最高有效位(MSB)被最后发送。其传输信号如图:

图 3-3 非归零码信号
物理层向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由两个原语实现:请求原语和指示原语,它支
持传送和接收 FDL(数据链路)符号,原语如下:
PHY_DATA.request(请求原语):FDL 控制器通过 PHY_DATA.request 原语提出
请求,请求将 FDL 符号发送到总线介质上的服务,它从数据链路层发出到物理
层,接收到该原语后,物理层将 FDL 符号根据 NZR 编码标准进行编码传输,
并用自定义的确认原语进行确认。
PHY_DATA.indication(指示原语):PHY_DATA.indication 原语告诉 FDL 控制
器总线介质上收到一个请求(即 FDL 符号),它是从物理层发出到数据链路层。
请求原语和指示原语的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图 3-4 请求原语和指示原语
(二) 数据链路层服务
PROFIBUS-DP 通信协议的第 2 层数据链路层用于描述报文的一般格式、安
全机制和可用的传输服务。该层用于建立、维持和拆除数据链路的连接,实现

2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无差错传输的功能,在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链路上,保证信息的可靠传递,对
连接的相邻通路进行差错控制、数据成帧、同步等控制。检测差错一般采用循
环冗余校验(CRC),纠正差错采用计时器恢复和自动请求重发(ARQ)等技术[50]。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 OSI 标准协议集中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数据链
路层协议的目的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为其上层提供透明的无差错的通道
服务,把传输媒体的不可靠因素尽可能地屏蔽起来,让高层协议免于考虑物理
介质的可靠性问题,而把通道看作无差错的理想通道。
PROFIBUS-DP 中,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的服务包括一下两种:
SRD 服务:允许本地用户传输数据(L_sdu)给一个远程站,并同时请求早就在远
程站准备好的数据(L_sdu)。在远程站,若接收无错误,则所接收的 L_sdu 被传
送给远程用户。此服务还允许本地用户不用发送数据(L_sdu=NULL)给远程用
户。
SDN 服务:允许本地用户传送数据(L_sdu)给一个远程站,或同时传送给多个
远程站(群播)或全部远程站(广播)。本地用户接收一个传输结束的确认信息,
不管数据是否及时接收。在远程站,如果接收无误,则 L_sdu 被传递给远程用
户,无需确认。这样,一次数据传输就已经完成。

图 3-5 SRD 服务

23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3-6 SDN 服务
(三) 用户接口层
DP 中没有用到 ISO/OSI 中规定的应用层而增加了直接数据连接拟合
(DDLM)作为用户接口。用户接口规定了用户及系统以及不同设备可以调用的应
用功能, 并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 PROFIBUS-DP 设备的设备行为, 还定义了 DP
的各种行规及扩展功能。行规对用户数据的含义做了具体说明, 并且具体规定
PROFIBUS-DP 如何用于应用领域, 利用行规可使不同厂商所生产的不同零部件
互换使用。PROFIBUS-DP 行规主要有以下几种: NC/R 行规、编码器行规、变
速传动行规、操作员控制和过程监视行规。
DP 的扩展功能允许非循环的读写功能并中断并行于循环数据的传输应答,
另外, 对从站参数和测量值的非循环存取可用于某些诊断或操作员控制站(二类
主站, DPM2)。有了这些扩展功能,PROFIBUS-DP 可以满足某些复杂设备的要
求。
(四) 通信过程
PROFIBUS-DP 的数据通信分为 4 个阶段:启动、初始化主站、配置及诊
断从站、数据交换。启动阶段主要完成对 DP 设备的参数设定,这一步是 DP 网
络能否安全、高速、稳定工作的关键。需要设定的参数主要有站点的地址、波
特率、总线定时、站点的扩展功能以及 SAP 的激活。设置参数的依据来自于设
备数据库文件(GSD),该文件以一种准确定义的格式给出每种 DP 设备特性的全
面描述,由生产商以设备数据库清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DP 设备一旦投入使用,
一般不会再改变,若有特殊情况要改变,要停止设备的运行,重新进行组态。
接下来要对主站进行初始化。此阶段主站要进行本站诊断,并对从站进行初步
诊断。在进行本站诊断时,主站首先要检测本站及其下属从站地址,在 DP 中,
每个站点的地址是唯一的,可用的地址范围为 0~127,其中 127 为广播地址,
未被指定地址的从站默认值为 126。在网络中,一类主站的地址不能为 126,也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