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7

新北市小型餐飲業自主管理手冊

一、冷凍(制冷)循環(refrigeration cycle)
(一)制冷設備的結構單元
冷凍循環:
壓縮機 壓縮-冷凝-膨脹-蒸發

Compressor

氣態

食品 熱交換
蒸發器 冷凝器
低 高 Heat
Food
壓 壓 exchanger

Evaporator Condenser

液態

膨脹閥
Expansion value
蛇管(Coil)結構設計為增加熱傳導表
面積,及使管內壓力變小的裝置,
蛇管間有葉片,亦可增加熱傳導表
面積。
(二)冷媒及冷凍噸
在蒸發器與食品接觸,吸收蒸發潛熱且具相變化,而將食
品冷卻,稱為一次冷媒(又稱直接冷媒);如用以冷卻另一種冷
媒,利用此冷媒再冷卻食品,不具有相變化,將其食品冷卻的
冷媒,稱為二次冷媒(又稱間接冷媒) 。
1.一次冷媒
在制冷機器依照其狀態變化, 由液態變成氣體傳遞熱量的
物質, 稱為冷媒(refrigerant)。氨及氟氯烷(freon)系列為冷媒的
通稱,主要包含甲烷或乙烷,而其中的氫為氟、氯及溴等滷族
元素所取代的系列冷媒。
冷媒名稱是以RXYZ簡稱,R代表冷媒,X為該冷媒所含的
碳數減1 ,Y為氫元素數目加1 ,Z為氟元素數目,若最後出現
一個英文字,小寫a代表單一冷媒,大寫A代表混合冷媒。
由於冷媒揮發至大氣層,其氯元素與大氣層中的臭氧作用,
破壞大氣的臭氧層,增加大氣層下方受紫外線的機會,也是造
成地球溫室效應的原因。目前使用較不會破壞臭氧層的
HFCs(氫氟碳化物)冷媒, 如R134a(四氟乙烷)。
2.二次冷媒
二次冷媒常用於浸入冷凍法,因此,其冰晶結晶點溫度要
低,才能於低溫時,保持在液體的狀態。二次冷媒種類為無機
鹽水溶液及有機化合物,常用二次冷媒如表3.10。其使用二次
冷媒目的為成本、安全性及維修方面的考量,當冷媒為水時,
可添加溶質,使凝固點降低,易流動,且不會有汙染的問題,
冰棒製程為二次冷媒使用的例子。
3.冷凍噸
冷凍噸(Refrigeration ton)簡稱為“噸”(RT),表示制冷能
力的熱容量單位,分成英制冷凍噸及公制冷凍噸。

(1)英制冷凍噸:稱為美制冷凍噸,在制冷工程又稱為標準冷凍
噸。1噸重(2000英磅)的冰於32℉時,在一天(24小時)內溶化
成32℉的水,所吸收的潛熱熱量。即

1英制冷凍噸(1 RT)
= 2000 lbm × 144 BTU/lbm(冰的溶解潛熱)
= 288,000 BTU/day
= 12,000 BTU/hr × 0.252 kcal/BTU
= 3,024 kcal/hr = 3.516 kW
(2)公制冷凍噸:1公噸重(1000公斤)的冰於0℃時,在一天(24小
時)內溶化成0℃的水,所吸收的潛熱熱量。即

1公制冷凍噸(1 RT)
= 1000 kg × 79.68 kcal/kg(冰的溶解潛熱)
= 79,680 kcal/day
= 3,320 kcal/hr

此公制冷凍噸在制冷工程實務,
均不採用,目前皆以3,024 kcal/hr為標
準(美制)冷凍噸單位。
二、食品低溫加工
食品低溫加工的目的,為延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酵素
分解反應及延緩化學反應的進行。依照溫度的範圍,其種類可
分成冷藏儲藏法、冷凍儲藏法及冰溫儲藏法等三種。以當溫度
升高或降低10℃變化時,其反應速率變化情形,稱為Q10 ,三
種低溫儲藏法的溫度範圍如下表所示:

種類 溫度(℃)
冷藏儲藏法 2--10之間
冷凍儲藏法 -18以下
冰溫儲藏法 -5--2之間
(一)冷藏儲藏加工
冷藏是食品保存較溫和的方式,且無須原料的任何處理。
冷藏溫度於2-10℃,儲存期限為數日到數週,儲存期間較短。
較佳的冷藏方式,由植物收穫或動物屠體處理,同時在各種處
理程序至銷售,皆須注意溫度(即冷鏈, cold chain)的控制,於
保存期限內維持食品的品質, 而冷藏對食品影響,如下說明:

1.物理性變化
(1)水分蒸發:食品冷藏時,食品表面水分會蒸發,造成乾燥現
象。當水分含量減少5%以上時,蔬果則有明顯的萎凋現象,
將影響食品商品的價值。肉類水分的蒸發則會造成表面的收縮、
硬化及肉色改變等現象。尤其於蔬果儲藏的水分蒸發特性,溼
度高則有微生物生長的風險,因此,須依據蔬果水分蒸發特性,
控制冷藏室的濕度。
(2)澱粉回凝:回凝(retrogradation)為直鏈及支鏈澱粉間的氫鍵
逐漸生成增加,使凝膠組織愈來愈緊密,進而形成結晶化構造。
於2-4℃回凝程度高,在溫度低於-20℃及高於60℃,皆無澱粉
的回凝現象。
2.生化性變化
(1)組成分改變:冷藏時蔬果代謝會持續進行,若果實在未成熟
狀態放置於冷藏儲藏,隨代謝進行果實熟度增加,果實的糖及
果膠成分,也會增加,但維生素C則為減少的趨勢。

(2)風味改變:冷藏時脂肪酸酸敗,產生油脂酸敗的風味。魚類
水產品死後體內蛋白酶會產生自行分解作用,並與表面生長的
微生物,將魚體肉的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還原成三
甲胺,為腥味的主要成分。
(3)肉質改變:肉類於常溫儲藏,容易腐敗。因此,置於冷藏室
儲藏,待解僵後再食用,而肉類冷藏數日後,內源性酵素開始
作用,使蛋白質分解、肌肉組織軟化,風味成分產生,稱為熟
成。

(4)冷傷:熱帶及亞熱帶的農產品於10-15℃以下的溫度儲藏,
容易造成農產品的冷傷(chilling injury)現象。冷傷農產品呈現
表皮凹陷。另因多元酚氧化酶與細胞破裂後的多元酚基質作用,
所造成的顏色改變。若改變其存放的環境,會使其有不正常的
生理反應,如香蕉放在冰箱會變黑。未熟的果實受冷傷作用,
即無法成熟,如柑橘無法變黃、芒果外皮變厚。另代謝產物會
從冷傷處流出,引起黴菌的生長,造成農產品的腐敗。
(二)冷凍儲藏加工
水的冰點為0℃,而一般食品除水分,尚有其他的溶質成
分。依據勞特定律,食品溶液的冰點與溶質的莫耳分率成正比。
因此,一般食品的冰點低於0℃。食品的冰點係指食品的自由
水開始凍結的溫度。
1.冷凍曲線與過冷點
當食品中的水開始結冰,此時環境的溫度低於0℃,且尚
有未凍結的水存在,此時水及冰的混合物溫度維持在0℃。而
此一水平線則為水需釋出潛熱所造成,當所有95%自由水皆凍
結後,食品的品溫才會降低。此隨冷凍時間的增加,而溫度下
降的曲線,稱為冷凍曲線(freezing curve)。另當食品水溫逐漸
降低至凍結點以下,水尚未結成冰,此現象稱為過冷現象
(subcooling, supercooling),而低於凍結點的溫度稱為過冷點,
此時水處於半穩定的狀態,當有適當的搖晃或加入冰核處理,
此過冷狀態才會放出潛熱形成冰晶,同時溫度液體升至0℃。
溫 純水
度 食品
潛熱 初結冰
0℃ 點
-2℃

超冷點
(supercooling)

時間
純水與食品的冷凍曲線
2.冷凍的玻璃態轉移
食品冷凍過程,溫度持續降低時,水會凍結成固態,亦
有尚未凍結成固態的水及食品成分的存在,此時形成半硬的
黏彈性物質,稱為橡膠態(rubbery)。當溫度持續再降低,食品
分子會漸漸呈現似玻璃的硬且脆的性質,稱為玻璃態(glassy)。
當食品分子由玻璃態轉變為橡膠態的溫度,稱為玻璃轉移溫
度或玻璃轉晶點(gal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由於玻璃化
過程食品分子並不會結晶,而是形成一種極黏滯性的超冷凍
液體,此時保有液體特徵的分子無序性,故玻璃態固體又稱
為 無 定 形 固 體 (amorphous solid) 。 此 形 態 有 別 於 結 晶 固 體
(crystalline solid)。
當冷凍儲藏溫度低於玻璃轉移溫度,由於物質在玻璃轉
移態時黏度極高,使食品的各物質成分分子的擴散速率低,
所以食品發生劣變的速率變得緩慢,也可能不發生劣變反應。
因此,食品以玻璃態儲存,可保留食品營養成分的安定性。
3.冷凍冰晶的變化
(1)冷凍冰晶的生成:食品冷凍過程會有過冷現象產生,會促
使冰晶核的產生,從而產生結冰,即為晶核生成作用
(nucleation)。冰晶及其他物質成分,皆可成為冰晶核。如以
冰作為冰晶核所形成的冰晶,稱為同質晶核生成作用
(homogeneous nucleation),而以其他物質成分作為冰晶核所形
成的結晶,稱為異質晶核生成作用(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而食品冷凍,主要為異質晶核生成作用。
當晶核形成後,冰晶會
附著於冰晶核表面,而逐漸
成長至食品整個凍結。食品
冷凍儲藏期間,冰晶亦會繼
續成長,尤其在溫度波動過
大時,冰晶成長將更加劇烈。
(2)急速及慢速冷凍:於-35℃∼-40℃的冷風,於30分鐘內,將
食品的中心溫度降至-18℃以下的凍結方式,稱為急速冷凍,
其特性為冰晶在細胞內外生長,通過冰晶最大生成帶(zone of
maximum ice crystal formation)的時間短,因此,形成的冰晶
小且數量多。另於-20℃,將食品中心溫度降到-18℃以下,所
需時間可能超過1天以上,則稱為慢速冷凍,特性為通過冰晶
最大生成帶的時間長(如右圖),形成的冰晶大且數量少。
小冰晶則對食品組織
的壓迫較少,解凍後組織
質地較佳,大冰晶則對食
品組織壓迫增加,致使細
胞破裂,細胞滴液在解凍
時流出,使食品質地形成
綿狀組織,降低食品解凍
後的品質(圖3.3及表3.4)。

最大冰晶生成
0℃

-5℃

緩慢冷凍
急速冷凍

時間
急速與慢速冷凍曲線
☉冷凍食品中心溫度設定-18℃的原因為何?

原因一:
一般病原菌於3℃以下,即不易生長。腐敗菌於-9.5℃以
下,停止生長,但由於食品凍藏溫度可能會上下起伏,為避
免食品儲藏溫度提高至微生物生長溫度,故維持較低溫為佳。
原因二:
對食品酵素的控制,既使控制在-73℃以下,酵素還是會
緩慢進行反應,愈低溫凍藏抑制酵素活性較佳,但凍藏前先
殺菁,再凍藏,也可抑制酵素活性。
原因三:
在化學反應方面,依據阿瑞尼斯方程式,溫度愈低則化
學反應速率愈慢。
由以上三原因說明,溫度愈低凍藏品質較佳,但由於成
本考量,以中心溫度-18℃作為食品的凍藏溫度。
(3)達到良好冷凍儲藏效果所需的要素
• 原料的選擇及前處理
蔬果冷凍後,仍具有酵素活性,如先殺菁破壞酵素活性,
可防止冷凍後的風味及組織的變化。
• 急速冷凍
0~-5℃為最大冰晶生成帶,結冰時由細胞外先結冰,所
以胞外濃度上升,使胞內的水到細胞外,形成較大冰晶,而
擠壓細胞,造成損壞。如快速冷凍,可使胞內外快速形成冰
晶,量多且小,而使組織完整解凍滴液少。
• 溫度穩定
已形成的冰晶遇溫度升高,大冰晶會變小,小冰晶會消
失,溫度再下降時,水分通常依附在大冰晶表面,使冰晶更
大,間歇解凍現象對食品儲存效果不佳。
4.冷凍對食品的影響
(1)乾燥及凍燒
食品凍藏時表面會有脫水或乾燥的情形。可能原因為冷凍
室的空氣濕度低於食品表面的溼度,為平衡濕度差異,食品表
面會顯著脫水,此脫水是以昇華的方式散失。
隨著乾燥的而脫水現象產生,在冷凍肉品時,表面水分昇
華後,所殘留的孔洞深入食品內部,使空氣進入,從而造成油
脂的氧化,油脂氧化產物的羧基,與蛋白質的胺基產生梅納反
應,使肉品因乾燥及褐變而顏色變深,表面形似燒焦的現象,
稱為凍燒現象(freezer burn)。
為防止肉品表面乾燥及凍燒現象的發生,肉品冷凍時,可
加水,以維持冷凍庫內空氣的濕度,使肉表面的水分不易散失;
另將食品急速冷凍至-5℃,再噴含有水溶性抗氧化劑或明膠、
澱粉等膠質類水膜後,即成冰膜,以形成包冰 (glazing);也可
用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膜包裝,防止肉品的水分散失。
(2)蛋白質的變性
食品冷凍亦會造成蛋白質變性。蛋黃於冷凍後會有凝膠化
現象,豆腐冷凍後會呈現蜂窩狀的組織,鱈魚在冷凍後,魚
肉會變硬,以上皆為冷變性(cold denature)現象。
冷變性的原因係冷凍時所產生的濃縮效應所致。當食品
部分凍結造成溶質濃縮後,蛋白質分子間相互接觸,產生蛋
白質分子間的鍵結,以致蛋白質溶解度改變,所造成一種不
可逆的現象,因會改變食品組織性質,凍藏時應盡量避免此
現象的發生。可添加抗凍劑改善。
(3)澱粉的回凝
經凍藏時,會造成澱粉的回凝,澱粉回凝時,解凍後有
明顯的離水現象(syneresis),故含澱粉的食品經冷凍、解凍後,
會產生離水及質地變硬的現象,通常使用急速冷凍及穩定的
儲存溫度,並快速解凍,食品澱粉回凝現象則較不明顯。亦
可使用修飾澱粉改善。
冷凍水餃製程

原 混 成 凍
成品
料 合 形 結

https://kaokao12.nidbox.com/diary/r
ead/7836423
• 原料
包含豬肉、甘藍菜、調味料等。
• 混合
餡:一般以肉類30~40%、蔬菜60~70%的比例混合,加入澱
粉攪拌5~8分鐘,以增加黏著性,吸收水分。
水餃皮:通常使用高筋麵粉或中筋麵粉加小麥蛋白,麵粉添
加32~34%的水分,再加0.8~1.2%的食鹽,用攪拌機混合再
以自動製麵機壓展成適當厚度的薄片。
• 成形
以自動成形機將60%的餡與40%的水餃皮自動成形,通
常每個重量約為18~20 g。
• 凍結
使用IQF凍結後,即為成品,再進行包裝。
☉如何防止冷凍後水餃皮龜裂現象?
a.水餃皮與餡料含水量的差異程度低,且水餃皮各部位的含水
量相似。
b.使水餃皮延展性良好,壓延成很薄且平均。
c.調整適合的凍結速率(如急速冷凍),凍藏時水分蒸散速率會
較平均。
d. ?????。
(三)食品制冷方式
1.空氣冷凍法 (air freezing)
利用空氣為二次冷媒,以送風方式吹送冷空氣,風速愈快,
冷凍速率愈快,其缺點為風速大時,會使未包裝食品的脫水及
氧化,依風速大小分為速凍冷凍法(sharp freezing)、強風冷凍
法(air blast freezing)及流體化床冷凍法(fluidized bed freezing)。

(1)速凍冷凍法
又稱為空氣冷凍法,為冷凍速率最慢的一種冷凍法,係使
用由冷凍機吹出的冷空氣的自然對流,食品下方接觸的蒸發管
方式,達到使食品冷卻的效果,屬家庭式及工廠大型冷凍庫。
其特點為使用時不必考慮食品形狀,價格低,用於凍結處理時,
需較長的時間、產品品質較差,所以常用於長期凍藏,較少使
用於食品初期冷凍的加工程序。
(2)強風冷凍法
又稱鼓風式冷凍法,係以強風吹送冷氣。當風速越快時,
冷凍速率越快,為冷凍廠常用的冷凍方式,風速為10~15 m/s,
但其缺點為風速大時,會造成未包裝食品的脫水及氧化,而食
品的水氣帶至冷空氣,會造成冷凍線圈的結霜,需常除霜。可
分成批式(圖3.7)、連續式及螺旋式強風冷凍法。
(3)流體化床冷凍法
又稱流動層冷凍法,係以強風冷氣,由食品的下方往上吹
送。此冷凍法適用於小分子食品,如玉米及豆子。當食品通過
冷風時,食品受強風吹動而浮動攪拌,形成個別顆粒冷凍的狀
態。此種小個體以冷風或冷媒急速冷凍的方式,稱為個別急速
冷凍(individual quick freezing, IQF)。由於食品顆粒小,且顆粒
受冷風面積大,可在短時間凍結,故產品品質佳(圖3.11)。
2.接觸冷凍法 (Contact freezing)
係將食品直接置於鐵板上方,鐵板下方則為冷媒流動處。
若使用具油壓器的冷凍機,當鐵板下壓時,食品與鐵板間無死
角存在,且冷氣由食品上下方透入,可縮短凍結時間。當食品
體積小,冷凍速率快時,可為IQF的冷凍法 (圖3.12)。
3.浸漬式冷凍法 (immersion freezing)
係將食品直接浸漬或噴灑冷媒,故凍結時間短,且無死角、
產品不易失重、色澤能保持,故可用於大型魚類、包裝屠體及
冰棒的凍結。若未包裝食品,則需考慮其冷媒的味道,如鹽液
或糖液,可能造成的食品品質的變化。浸漬式冷凍亦有使用液
態氮(liquid nitrogen)及乾冰(dry ice, 即固體的二氧化碳)當作冷
媒,二者的沸點分別為-196及-76℃,此非常低溫的液體,稱
為極冷液(cryogenic liquid),使用此冷媒的冷凍方式,稱為極
低溫冷凍法(cryogenic freezing)。
液態氮於液態時,噴灑於食
品的表面,方能利用其潛熱的變
化凍結食品,機器構造簡單、凍
結時間短、食品品質佳,能用於
產品的預冷凍,但液態氮成本高
,為其缺點。
三、結凍食品的解凍
(一)解凍的原理
解凍(thawing)為冷凍食品食用前的處理步驟。由溫度變
化的方面說明,解凍為冷凍的逆過程,但冷凍及解凍處理過
程,具有顯著的差異性,由時間參數發現,於相同溫度差作
為驅動力,解凍時間較凍結的時間長。
解凍由表面冰逐漸融化成水,水的熱傳遞速率是冰的1/4,
且因水具有較大的潛熱且熱傳係數低,因此,隨著解凍的操
作,將降低其熱傳速率,由於水比熱較高,要改變水溫所需
的熱量較多,使熱量不易傳遞至食品內部,使其解凍。
解凍時食品表面的冰逐漸升溫,此時皆為冰,熱傳遞是
透過冰層,故食品表面升溫較快,當食品表面出現融化的水
時,此熱傳遞須經由水相進行,因有相變化產生,故解凍速
率開始趨緩。其由圖3.14說明。
(二)解凍對食品品質的影響
解凍過程,食品細胞內凍結點較低的冰晶會先融化,而
後細胞間質間凍結點較高的冰晶才會融化。由於細胞外溶液
濃度較低,隨解凍時間的增加,水分會向細胞內擴散,使食
品中的水分重新分布。當解凍後,細胞內外的水分無法回到
細胞內,且不能為食品組織所吸附,則會變成汁液流出,稱
為解凍滴液(drip)。
緩慢解凍,可減少食品的解凍滴液的量,其因緩慢解凍
食品的水分將分布均勻,且可回到原有的分布。但緩慢解凍
需要較長的解凍時間,食品的
微生物、酵素及化學反應發生
作用,而使食品的品質開始劣
變,反而不易控制食品的品質。
因此,快速解凍將保持食品較
佳的品質。
參考文獻

施明智等。食品加工學(二版) 。五南文化事業機構。臺北市。

徐詮亮等。食品加工學(五版) 。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臺中市。

臺灣大學食科所筆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