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

事件:疫情下中拉网络外交兴起

国家:中国、拉美各国
时间:2023-07
专家简介:孟夏韵,博士,外交学院西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院“一流
学科建设卓越青年学者”。
专家观点:2020 年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专家聚焦于
并总结拉美各国政府和民间层面应对的文化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除此以外还
分析了在新冠时期中拉的文化交流状况,引出网络外交,并强调了中拉文化网
络外交的重要性,给出了双方的政策建议和改善路径。作者强调,在疫情期间
中拉交流非但没有收到严峻阻碍,反而开辟了新型且丰富的网络外交模式,依
据 YouTube、Spotify 等流媒体和孔子学院线上授课等方式积累了丰富网络外交
经验。在政策建议方面,专家建议中拉双方高校和学术机构常态化进行“云交
流”,为学术创造多元空间;双方文化机构应积极探索网络文化传播新模式,
大力推广云交流;图书出版和影视产业可以借助网络开辟新文化市场渠道。在
最后专家借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中拉双方借助网络展现的
文化生机,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在 5G 时代通过网络文化交流渠道,真正诠释
中拉共同体。
来源:国别区域与全球治理数据平台
https://www.crggcn.com/resourceDetail?id=77222106&parentName=文章详情

原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拉美文化产业与中拉文化交流研究
孟夏韵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拉丁美洲亦不例外。长期的政
治危机、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拉美地区疫情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由
于贫困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紧张,大量聚居区难以实行有效消毒、隔离、监
测和救治措施,连续数月确诊病例数攀升。这一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
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的拉美多国皆是严峻
考验。各国因抗疫按下“暂停键”,人民生活和生产受到巨大冲击,依赖群体
型交流性文化消费的拉美各国文化产业面临的考验更严峻:文化产业及个体文
化从业者面临成本损失、现金短缺、收入减少、工作停滞、生活困难等问题。
拉美各国为解决文化领域面临的实际困难,纷纷出台扶持措施和救助政策,力
图帮助本国文化产业渡过难关。一些国家从政府层面给予文化策略和财政支持,
一些国家民间层面呼声更高、对策更强。即便如此,各国在应对疫情中仍存在
诸多问题。
疫情虽暂停了中拉线下人文交流互访,却催生了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文化交
流模式,中拉文化交流在困难中稳步前行。双方努力寻求多元化的网络互通,
逐渐形成稳定的线上交流模式,这对推进中拉文化网络外交具有重要启示。中
拉双方应在携手抗疫中体现民心相通的宗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审
时度势地寻求文化交流新策略,稳步推进文教、智库等多方面的文化合作。
一 疫情对拉美各国文化产业的影响
疫情对拉美国家的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经济金融多个领域造成严重破坏
和影响,各国遭受着难以预测的损失和重创。“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
委员会此前预测,今年拉美经济将萎缩 9.1%,失业率将达 13.5%,贫困人口比
例将达 37.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退步到 2010 年水平”[1],拉美地区遭受了
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国际劳工组织在 2020 年 4 月发表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劳动世界》报告中指
出了这场危机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将文化艺术和娱乐服务领域从业人员的就业
状况评估为“中高风险”等级,“作为占世界 GDP 5.4%的文化产业,在全球创
造了约 1.8 亿个就业机会”[2],如今却面临整体长期失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报道,“几个月中全球 6 万家博物馆中的 90%关了门,数千份工作处于危险之
中”[3]。现在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都处于停滞状态。如加拿大
太阳马戏团于 2020 年 6 月申请破产保护,解雇其 95%的工人。[4]文娱活动停止
和个人收入骤减导致人民消费快速缩水,这对空间聚集型、人员密集型的文化
领域可谓重磅一击,对文化私企和个体从业者占主导的拉美国家构成巨大威胁。
“全球从事非正式经济工作的人员约有 20 亿人,其中大多数在新兴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5]拉美国家文化部门雇佣关系以不稳定、非正式和临时居多,大部
分企业从疫情初期的亏损状态逐渐走向破产,中小微文化企业解散,企业员工
待业或失业,个体文化从业者开始依靠政府或私立机构的救助资金维持生计。
德国“创意撒克逊人”(Kreatives Sachsen)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研究
表明,“由于欧洲一些国家受限的财政储备,不依靠政府资助的文化企业的存
活时间只有 4 周至 8 周”[6],而在拉美这一存活时间更不乐观。秘鲁 98.7%的
经济服务型单位都是微型企业,[7]其中非营利性文化组织和个体文化从业者占
多数,受疫情影响举步维艰。大型文化企业同样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如秘
鲁企鹅兰登书屋未将其 2 月的销售额交付出版商,而是用来支付 3 月员工工资
和店面租金,但这种资金应对策略只够维持数周,其仍面临人员失业和企业破
产危机。在尚未大范围接种疫苗前,大型人员聚集的展览、节庆等文化活动无
法顺利进行,导致文化领域在跨越经济危机方面比其他领域更难,长时间停工
对当代依托集体创作的文化产业是极大损失,拉美各国也因国情和体制差异面
临不同程度的文化困境。
智利从 2019 年地铁票价上涨引发社会暴乱到如今疫情肆虐,文化产业接连
受到重创。截至 2020 年 4 月,群体性活动暂停 81%~100%[8],文化从业者收入
大幅下降,其中最受影响的有手工艺业、图书业、设计行业、木偶戏和歌剧方
面从业者,72.3%的人认为自己当前的经济状况很糟糕或非常糟糕。[9]阿根廷
和巴拉圭是最早宣布民众居家隔离的南美国家。阿根廷及时关闭公共场所、采
取限流措施、取消文化消费活动,文化商品的服务方式和流通分配渠道因此被
阻隔切断,一年一度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书展取消,各文化中心功能瘫痪。
文化从业者遭受破产、债务和饥饿的威胁,进一步凸显缺乏制度规范的文化产
业的脆弱性。巴拉圭是南美网络设施条件最差的国家,少数人有远程办公和上
网课的条件,在能使用互联网的家庭中,只有 50%的城市人口和 20%的农村人口
负担得起数据包的平均成本,[10]大多数国民无法拥有受教育和获取文化信息
的权利,线下线上文化传播路径均受到影响。2020 年初,乌拉圭新政府上任,
此前社会失业率已达 2007 年以来最高水平,2 月失业率为 10.5%,[11]疫情来
袭更是雪上加霜,文化演艺业影响最大,备受瞩目的蒙得维的亚摇滚乐队
(Montevideo Rock)大型演出取消,预计乌拉圭音乐演出票房收入下降 55%。
[12]短短两个月里,乌拉圭政府处理了近 20 万份失业保险申请,有限的资源也
使政府的抗疫工作越来越艰难。巴西文化产业长期面临危机,政府对文化发展
重视不足,削减对文化产业部门的财政支持。海图里奥 ·巴尔加斯(Getúlio
Vargas)基金会在 2020 年初预测,巴西庞大复杂的文化生产链在 2020 年将损
失约 465 亿雷亚尔的收入,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参与度将下降 24%,[13]超越
历年文化经济损失百分比。
总体而言,疫情对拉美各国文化产业的冲击史无前例,造成文化产业停产、
创造力下降、文化经济创收受阻、企业负债破产、人员待业失业等问题,同时
暴露出拉美国家文化体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齐全、文化发展不受政府重视、
内部怠惰运作等弱点。消极分析,若疫情失控,失业者长期依靠政府救济生活,
会质疑个人事业发展前途、质疑国家未来出路,出现抱怨、失望的情绪,对国
家文化事业发展极为不利;乐观分析,将疫情看作机遇,各国借此机会审视自
身文化机制的薄弱环节并对其完善补救,重建秩序,寻求新文化样态,进行数
字化媒体的文化转型和变革,这将帮助其符合科技时代文化发展潮流,适应瞬
息万变的现代社会。
二 拉美各国应对疫情的文化策略
拉美各国由于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面对疫情采取的
应急措施、反应速度和力度也略有差异。在文化策略方面,大部分拉美国家出
台了相应的应急措施:阿根廷为文化组织和社区团体提供经济技术支持,为文
化中心分配紧急资金,雇用艺术家在官方数字媒体平台上演讲;哥伦比亚划拨
资金,为艺术家和管理人员提供社会保障金,为表演艺术、虚拟培训、公共创
作活动提供一年半的资金支持;厄瓜多尔呼吁民众为在线艺术家节目付费,以
促进本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智利发放国家性支持资金,为文化创意部门分
配救助基金,延长工作协议;乌拉圭建立免费虚拟平台,更新数据以供民众获
取国家文化相关提案资讯。一些加勒比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文化对策:墨西
哥为艺术家提供支持资金和社会保障金,建立“职能库”,雇用文化工作者创
建免费数字平台以进行远程工作;哥斯达黎加通过公众咨询和调研,制定疫情
期间对文化工作者的社会保护计划;牙买加实施刺激计划以帮助正式注册的创
意个体文化从业者和文化企业,并为古迹遗址建立数字访问计划;巴拿马通过
数字平台和大众媒体开发文化教育新项目,开展疫情影响调研和公私联盟计划。
除此以外,仍有一些国家如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等或因政局不稳、文化领
域管理欠缺,或因政府空头承诺、忽视文化发展、资金缺乏等未采取有效措施。
总体上,拉美各国应对疫情的文化策略主要以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为体现。
对于政府救助策略实施力度强、见效快的国家,民间措施为辅,两者互为补充,
相互平衡;对于政府策略欠佳、不得民心的国家,民间措施起到主要救助作用,
更有民间反应先于政府层面的国家。总体而言,为使文化传播不受阻碍,拉美
各国政府和民间团体采取了有区别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层面
多数拉美国家在疫情初期迅速做出反应,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态度明朗。
首先,拉美各国政府宣布经济援助计划,承诺实施补救措施。智利政府拨
款 150 亿智利比索以缓解文化艺术领域的经济危机,主要对受疫情影响的文化
团体和机构开展线上文化活动进行资助。阿根廷政府实施“团结文化”政策,
[14]向无国家补贴和支持的非正式工作者或个体从业者提供紧急家庭收入支持。
哥伦比亚政府颁布新法令,为保护资深艺术家和文化人,向其提供定期经济福
利,为公共表演艺术团体提供在创作、虚拟培训、生产和发行等领域的线下线
上福利,延长表演与电影业的税务缴纳期限和国家计划的活动日期。[15]厄瓜
多尔政府为处境困难的文化部门发放食品救济盒,总统列宁·莫雷诺提出了
100 万美元的应急计划,用以补助困难艺术家和文化经理。[16]乌拉圭政府成
立“鲁本·梅洛诺”(Ruben Melogno)文化团结基金,教育文化部向文化领域
拨款 3700 万乌拉圭比索以支持恢复文化行业的创造力。[17]
其次,各国政府根据疫情特殊性,开启数字网络文化传播模式。智利政府
设立“选择文化”(Elige Cultura)、“中波”(Onda Media)、“法律支
持”(Apoyo Legal)三个网站,将之作为其疫情时期主要文化展示窗口,分别
提供线上文化移动应用程序和文化活动数字化档案、智利影视资源及关于财务
收益的法律帮助。[18]网站特意扩大访问权限,取消付费及流量限制,因此访
问量迅速倍增。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政府举办网上虚拟集市活动,推出
“我的疫情生活”艺术家资助项目,帮助文化产业部门实现社交网络和文化平
台共享创意性数字化内容。[19]不同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数字化产品生产和推广
行动,而文化资源门户网站和萨米恩多国立大学文化观测所等文化机构则联合
艺术家和文化制作人进行线上创作和宣传。文化培养网站[20]专门打造线上培
训空间,各大学和文化机构纷纷在网站上提出网络管理新思路。厄瓜多尔政府
实施“从我家来”计划,资助艺术家居家制作节目,推动公共机构开放对文化
产品和服务的虚拟内容访问权限,促进文化团体组织和从业者增加虚拟信息内
容、提供线上课程、进行作品展示和提出创意建议,文化部整体应急计划专门
设立 100 万美元基金资助数字文化艺术作品传播。[21]乌拉圭新政府采取鼓励
网络文化传播的救济措施,教育文化部网站开启“居家文化”特别板块,召集
各类学科教师和专家提供免费文化课程和艺术讲习班,国家线上文化网站于
2020 年 3 月正式启动,联合众多文化机构推动线上文化传播。
总体而言,这些拉美国家政府层面的文化应对策略起到引领作用,解决了
文化从业者初期的经济困难问题。政府通过可信的官方途径为文化领域提供了
国家的必要保障,在文化新业态的网络传播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引领文化团体
组织和个人线上文化交流新模式。但一些政府也因急于制定资金扶持政策,未
落实具体针对方案,引发民众不满。
(二)民间层面
对于民间文化团体活跃的拉美国家而言,民间层面富有针对性的自救措施
有时比政府措施更加务实有效和多元广泛。从民间文化机构到艺术家个人都在
积极探索文化救助之路,努力开拓在线艺术发展模式。
首先,拉美各国民间文化中心和机构对疫情下文化传播工作发挥重要推动
作用。智利各城市文化中心启动网络平台,为艺术家开放线上空间:加布列
尔·米斯特拉尔文化中心和巴尔马塞达青年艺术协会在线推广网络讲习班、艺
术作坊、文化讨论会等活动,以线上预约、限定名额形式对网民开放。一些文
化中心和协会开放自有支持基金并制定网络交流年度计划,鼓励艺术家通过脸
书直播(Facebook Live)、照片墙(Instagram)或 Zoom 等虚拟平台发布创作。
阿 根 廷 非 政 府 组 织 “ 独 立 音 乐 家 联 盟 ” ( la Unión de Músicos
Independientes)和“声田”(Spotify)合作向经济困难的文化艺术家提供帮
助,阿根廷国家音乐学院向困难音乐家分发助学金,音乐家奥斯卡·菲舍尔还
倡议设立团结基金,用捐款为艺术家建立临时社会保障体系。在视听领域,网
飞(Netflix)与电影学院签署协议,以援助电影视听产业技术人员。[22]哥伦
比亚民间应对措施先于政府援助,疫情初期各社区建立起团结关怀行动纽带,
一些未受政府资助的文化团体和社区组织为文化发展提供活动空间,通过数字
化信息手段实施系列文化替代方案,如文化空间联合电台为儿童提供在线音频
故事、为街头艺人提供虚拟展示平台、开通在线图书馆等,开启推广网络文化
的新模式。哥伦比亚各大学、音乐艺术团体、文化管理者和其他文化从业者联
合发起五项倡议[23],用以激发国家文化力量,提议实施一系列新措施来恢复
文化产业发展。委内瑞拉民间对文化产业领域的支持力度也远胜于政府,文化
艺术基金会修改文化战略方案,将加拉加斯国际戏剧节搬上社交网络直播平台,
召集艺术家在线举办音乐会。“强大蒂乌娜”(Tiuna El Fuerte)组织在居民
区开启播放文化讯息的绿色广播,传递预防流行病和音乐艺术的新资讯。蒂乌
娜文化公园还将其建筑物屋顶用作直播舞台,与听众网上连线传递问候,邀请
艺术家远程创作。
其次,民间艺术家受到各文化机构和团体的鼓舞,安心居家创作,在方寸
之地搭建舞台,用摄像机和电脑拍摄各自的舞蹈、音乐、戏剧、绘画作品并将
之上传网络,获得民众喜爱和称赞。还有作者对制作和后期剪辑过程进行直播,
其通过直播与观众线上互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艺术家在镜头前从容自如,
展示手工制作、服装裁剪过程,表演木偶哑剧和即兴舞蹈等,进行多样创作,
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近距离高清播放也让观众更注意细节和推敲创作过程,
由此激发民众搭建网络文化传播桥梁的热情。此外,依靠自媒体传播文化精神
的案例也在疫情中得到更多关注。哥伦比亚农妇努比亚在油管(YouTube)开设
直播频道,展示和儿子在自家田地里插秧栽种的生活,走红社交网络并以此盈
利,号称“哥伦比亚版李子柒”;委内瑞拉比图阿亚(Bituaya)乐队通过网络
联合国内外艺术家及网友共同制作鼓舞民众对抗疫情的居家隔离歌曲,好评如
潮。疫情激发了艺术家和民众网络艺术创作灵感,也催生了文化传播的数字化
新样态。尽管拉美各国政府和民间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应对疫情的文化策略,但
尚无关于疫情影响文化严重程度的精确报告,也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来支持文化的继续创新和生产及保证人们获取文化收益和相关的产品服务。数
月来文化产业遭受的冲击使人们对改革文化领域管理制度的诉求增加,也为国
家文化部门敲响警钟:若不改变国家文化管理模式,文化问题将愈演愈烈。面
对此种情况,美洲开发银行(BI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伊比利亚
美洲常设秘书处(SEGIB),伊比利亚美洲国家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OEI)
和南方共同文化市场(MERCOSUR Cultural)合作,并将与在不同阶段加入的伊
比利亚美洲国家一起完成评估疫情对文化行业影响的区域性测量,[24]预期对
每个国家做出定量、定性的统计分析,了解各国文化领域受到的具体影响,并
透明化各国经验和政策以供相互借鉴。
(三)存在的问题
疫情暴发以来,拉美各国虽已采取一系列抗疫措施,但无论在文化政策还
是在实施手段方面都存在问题。
第一,一些拉美国家文化部门长期存在管理问题。劳动力的非正规性、劳
动分配不平衡、文化市场过于集中及部门内外缺乏合作等造成文化制度薄弱,
如阿根廷。官僚机构效率低下、文化团体不集中、部门主义现象盛行,分散的
文化制度加剧文化部门分裂,行之有效的文化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如巴西、
巴拉圭。政府的紧急措施虽具有迅速遏制局势发展和顺应民众呼声的优点,但
倾向社会福利的策略掩盖了国家低效文化政策存在结构性问题的事实,受到部
分文化界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一些国家新出台制度依然存在重复、加快执行旧
提议的现象,如阿根廷《国家文化计划》25 年前就宣告失败,但此后阿根廷政
府未进行任何大规模方案修改,如今暴露出的问题迫切需要各部门重审旧计划
并制定新策略。
第二,一些拉美国家如巴西、智利政府对文化领域的关注和投入低于经济、
政治、科技等其他领域,忽视文化产业发展,对疫情中文化领域的救助工作十
分欠缺。一些政府虽提出文化应急策略,但执行部门反应迟缓、行动力弱,不
能有的放矢,以致出现民声载道、怨声四起的现象。如智利民众在政府文化官
网上留言抱怨资源无法打开、访问受限等各类技术问题,阿根廷民众抱怨政府
空头承诺、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智利和委内瑞拉民众都反对政府缩减
文化预算、中止招聘等不利于文化发展的措施,智利艺术家还在推特
(Twitter)发起网络抗议活动,开展维护文化事业发展的“文化公益运动”。
第三,各国在快速进行文化产业转型方面存在短板。首先,一些拉美国家
互联网数字化发展落后,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发达国家 86%的人口
可以使用互联网,而发展中国家仅为 47%。[25]网络设备缺陷影响网络连通性,
文化在线传播和推广受阻。其次,一些政府尚未建立相应的线上交流规章制度,
大量在线内容未受严格审查和评估,与文化消费有关的知识产权、内容控制、
酬金、技术和数字访问方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监控,致使文化部门很难在确
保网络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获得文化产业收益。一些平台尝试通过网络售票等
交易形式获得收益,但有限资金和疫情的延续让不少文化产业企业缺乏开拓新
样态和商业模式的信心。
第四,突发性疫情使政府的应急措施不能面面俱到,其推出的文化对策无
法满足所有民众需求。首先,一些国家政府率先发布针对文化组织和大型公共
机构的应对策略,而自营文化实体如独立书店、咖啡厅、酒吧、小型影剧院等
文化空间缺乏指导措施。一些政府呼吁为在线艺术家节目付费买单但遭到不少
公民拒绝,引发文化艺术是该免费还是有偿付费的争论。面对诉求不一的民众,
政府策略很难周全。其次,对于民间艺术发达的拉美各国,政府层面的帮助往
往满足不了民间文化艺术界的需求,很多民间团体宁愿自发采取措施来应对疫
情。
疫情对拉美各国文化产业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外溢到文化外交和文化交
流活动中。尽管如此,中国和拉美的文化交流活动并没有受到严峻的阻碍,反
而开辟了新的线上交流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中拉文化网络外交的经验。对
于拉美国家来讲,“内引外联”的文化策略,无疑是应对疫情考验的切实出路。
三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拉文化交流状况
受疫情影响,中拉文化交流虽未开展大规模人员互访活动,但疫情催生的
线上交流模式却促进了双方在互联网上的沟通。2020 年恰逢中国与拉美四个国
家的建交周年: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建交 40 周年、与智利建交 50 周年、与
古巴建交 60 周年。各国按照本国抗疫条件和复工复产状况,结合线上线下不同
方式,开展了富有疫情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
疫情期间中拉文化交流活动进程主要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疫情蔓延、拉美尚未受波及之时,中拉文化交流活动在拉
方进行。从 2020 年 1 月初至 2 月末,拉美各国以“中国海外春节活动”开启一
年文化计划,中驻拉各国使馆纷纷推出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中驻厄使馆和中驻
哥使馆先后举办文艺演出、举办鼠年庙会、发行纪念邮票等;[26]中驻古使馆
举办文艺晚会、“行走的年夜饭”和“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主题图片展及文化
交流座谈会等活动。[27]这一时期中拉双方文化交流活动主要围绕庆祝中国春
节和制定全年活动计划展开。
第二阶段,中国抗疫进行时、拉美疫情初始,中拉文化交流以线上模式进
行。2020 年 3 月初至 8 月末,涌现出大量双边线上交流活动。中拉双方商贸文
化界通过在线商务洽谈会、文化研讨会等进行便捷高效的交流,中拉学术团体
和高校等学术机构展开在线研讨。中国各大网站和媒体公众号为让中国民众了
解拉美各国,尤其是智利、古巴和哥伦比亚三个建交周年国,推出了系列节目。
受益于全球播客和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双方利用互联网优势开拓了网络资源,
搭建了线上文化交流的桥梁。如中智议会政治对话委员会和智利国会智库亚太
观察网向公众献上中智建交 50 周年和未来发展预测的节目,该节目在 Spotify
和 YouTube 两个平台上循环播放;[28]智利天主教大学邀请双方政要和学者参
加“抗击疫情的中国与世界”视频对话会,智主流媒体《三点钟报》
YouTube、Facebook 等同时转播;[29] 哥驻华使馆线上举办建交周年庆典活动,
邀请各界人士云端相会;哥伦比亚国家电视台连线中驻哥使馆商谈中国政府奖
学金和建交周年新留学举措;古巴驻华使馆与中国旅游研究院举行旅游资源互
享交流和商讨合作模式的视频会议,探讨利用数字平台推介各方资源的新方式。
这一阶段拉美国家与中方的云端交流活动纷纷展开,双方执行年初文化计划并
做调整改变和实现网络对接。便捷、高效、务实的线上文化交流受到各国民众
认可,对疫情中的文化传播起到推动的作用。
第三阶段,中国抗疫基本胜利、拉美疫情严重,中拉文化交流以双方线上
或中方线下、拉方线上模式进行。9 月后,中拉文化交流模式趋于稳定,文化
交流活动顺利进行。庆祝中古建交 60 周年云端音乐会在古巴国家电视台首播,
古巴驻华使馆举办建交 60 周年线下庆祝活动,古巴还以拉美地区主宾国身份参
加第 27 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线上展览;哥中友协第 20 届中哥文化周开幕式
及中国国庆招待会以线上方式隆重举行,中方与哥方携手推出中秋云端音乐舞
蹈晚会和传统京剧;中驻智使馆与智《三点钟报》合作出版“庆祝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71 周年暨中智建交 50 周年特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盛赞;
北京中拉文化交流中心举办“拉美形势和中拉关系”线下座谈会。双方交流活
动以线上线下不同方式有条不紊地展开,拉美各国还与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
控、影视合作、文学图书出版等方面保持着紧密联系,为促进双边关系良好发
展、推动双边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疫情期间,拉美各国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依然在中拉文化交流活动中
扮演着重要角色。各大孔院除了线上授课、举行讲座外,还开展各类云端文化
展示活动和举办文化沙龙,以数字图文方式呈现出来,组织云端征文、朗诵、
书法、唱歌等网络赛事,不仅探索了网络教育和文化传播新方式,还激发了居
家隔离拉美学生的学习热情。中国文化中心作为政府派驻海外的官方机构,是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目前运营成熟的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在
疫情期间发挥着推介中华文化、介绍国外优秀文化到国内的重要作用,陆续推
出“中国电影周”、“云游中国”和“天涯共此时——中秋节”等线上活动,
[30]使海内外民众跨越时空共赏虚拟展览、线上音乐会等多类型文化活动。可
见,中拉双方各文化机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顺利推进着双边文化交流工
作。
四 对推进中拉文化网络外交的启示
疫情防控常态化使人们逐渐适应互联网居家办公模式,这一变化催生了众
多依托互联网运行的全新产业模式,也使借助互联网打造中拉文化外交新模式
成为可能。网络外交不仅可部分重启双方文化交流计划,亦可催生受众更广、
更有效便捷的文化交流模式,推进中拉文化外交事业发展。
自疫情暴发以来,全世界 65 个国家人均互联网使用时长平均上涨 60%,电
子游戏和流媒体视频带来流量上涨 75%,[31]互联网平台使用率创下历史新高。
除教育行业在线授课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及各类机构均开通线上会议、讲座、
沙龙等,中拉亦可通过网络加强教育学术、文化机构和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互
通。
(一)推进中拉文化网络外交的政策建议
首先,中拉双方高校和学术机构可借助网络直播平台,常态化进行线上国
际会议、课程互享、沙龙讲座等跨国界“云交流”,建立网络学术交流固定机
制,开放更多权限,通过 Moodle、Zoom、钉钉、谷歌课堂等网络平台实现线上
学术交流。“云交流”能够汇集更多中拉学者,使各国学者避免传统交流的旅
途劳顿和时空限制,节省经费开支,产生更多思想碰撞,为学术交流创造多元
空间,为学者跨学科学习和拓宽学术视野提供良机。在此方面,墨西哥国立自
治大学(UNAM)中国—墨西哥研究中心 3 月借助直播平台和大学电视台推出
“阿列夫科学艺术节”系列讲座和会议讨论,邀请包括中墨两国在内的多国专
家,探讨从科学、医学到文学、艺术的话题,开了网络科研云交流的先河;此
后其陆续推出西班牙语及墨西哥文化线上课程、文化主题播客讲座、在线“大
师课”、作家线上演讲等众多文化云活动。中拉高校和各类学术机构可以以此
为启发,建立跨国网络课程体系和新颖先进的云交流模式;建立国际网课学分
体制、颁发网络学习证书,为国内外语类专业学生提供国际选修课程。网络教
学不仅可以扩大生源范围,打破面授课程的地域限制,还具有形式新颖、教学
手段先进、课程节奏紧凑及课堂录像回播等特点,有利于学生课后学习和知识
巩固。
其次,中拉双方文化机构应探索网络文化传播新模式,将网络交流延伸至
文化艺术合作的多个领域。一方面,各大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除网络授课外,
还可开展多样态的线上文化活动,如图片展览、视频播放、影片展映、文化元
素云体验、文化名人云接触等,适当联合自媒体、流媒体平台或地方电视台制
作文化交流线上节目。在此方面,CGTN 西语频道和丽江广播电视台推出拉美艺
术家为中国抗疫鼓劲加油的云端录制节目,《对话》节目邀请古巴专家对谈中
古建交 60 周年话题,各媒体可以以此为启发合作制作在线节目。另一方面,文
化机构应大力推广云交流,激发更多文化活力和创意,如各地区文化中心和博
物馆可以联合开通在线展览,影剧院、电视台可以邀请文化名人线上表演。网
络宣传将吸引更多网民观众,不仅让不同阶层民众平等享受文化洗礼,还有利
于文化高效快速传播。此外,开启在线交流环节时应设置观众准入门槛,通过
申请制度或收费控制人流规模,完善线上文化活动。借鉴阿根廷、智利等国打
造网络交互艺术的做法,逐渐打通国内外文化数字化路径,将一国网络文化交
流变成双边文化交流,使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爱好者足不出户便可感受对
象国的文化魅力。
最后,中拉文化产业如图书出版业、影视产业等可借助网络开辟新的文化
市场渠道。图书出版业可尝试通过数字平台向国内外选择性开放资源,充分利
用作者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中拉读者录制宣传讲解短视频。疫情期间,人民文
学出版社免费开放数字化资源,加强与线上销售平台合作推荐图书和有声书;
西班牙《每日新闻报》开放付费订户权限,通过电话专线、电子邮件和社交账
号与公众实时互动。这些做法值得图书出版业借鉴。影视产业可开拓更多网络
渠道,与流媒体、VOD 视频点播系统合作或在网页开设虚拟影院入口;可结合
官方民间双途径,通过各大使馆或文化机构推广各国口碑影片、电视剧、戏剧
等,联合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打造中拉影视交流的云观影独立平台,亦可邀请
中拉影视人或选拔观众进行线上交流互动,举办映后分享会或以录制形式与影
迷分享影视制作的背后故事,进一步增进中拉人民对双方影视的深入了解。
(二)中拉文化网络外交的改善路径
中国为世界第一网民大国,青年网民活跃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 B
站等各类网络平台上,而拉美青年活跃在 WhatsApp、脸书、推特、照片墙 、
TikTok 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无论是在网民数量还是在普及率方面,中拉双方都
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双方应利用好社交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型大众传媒形式,
适当开放网络访问权限,拓展多渠道传播方式,将更有创意和魅力的文化符号
以更为灵活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双方从以下方面进行路径改善。
1.中方改善路径
首先,中方除宣传中国书法、武术、舞龙等传统文化元素外,还应多展示
富有当代中国文化特色的美食、文创产品等青年人喜爱的潮流文化元素,通过
网络将新时期国家文化理念、品牌和产品推介到拉美。如融合艺术与科技的文
创产品故宫口红、宫廷娃娃和朝珠耳机,彰显浓浓中国风韵的文创雪糕西安城
墙、故宫神兽、圆明园荷花和景山牡丹花等。人们在品尝美食、购买纪念品的
同时感受文化的洗礼,体验穿越时空、无限想象的乐趣。在中拉文化交流中,
如借助网络推广此类彰显中国文化的美妆、美食产品,定会激起热爱生活、享
受生活的拉美人的浓厚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化元素,热情奔放的拉美人将
更加直观地体验中国文化,比起传统教科书的刻板讲述,这些文化元素也更能
被自由随性的拉美人所接受。
其次,努力激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特质中充满活力的当代性价值,
借助网络以新颖、酷炫的方式将中国非遗推向拉美市场。中国的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总数世界第一。“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水平,另一方面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文化传播及交流等方面存在较大
开发空间。”[32]中国非遗传承人正在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媒介技术传
播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意,如中国古风美食文化短视频制造者李子柒让海外网友
从她的视频中看到“东方的生活美学”[33]。不仅仅是美食,一些非遗文化如
刺绣、泥塑、皮影等也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文化消费品,激活了带货直播的文
化宣传和销售模式。中方可借助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辟拉美国际网络
直播空间,融合非遗产品交易与互动直播形式,探寻在拉美市场的文化传播和
文化商业化双管齐下的发展模式。拉美受众正在逐渐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移动
互联网形式获取与中国相关的文化信息,为了更好地推广网络文化,中方需要
“通过更为大众化的世界性社交媒体进行平民式的对外传播”[34]。无论是宣
传古风美食的李子柒还是快手网红手工耿,自媒体 KOL 将是文化交流中的新军,
所代表的非遗文化或许更能吸引普通拉美民众,以自由前卫、青春时尚的“玩
法”展现古今交融的中国文化,可以迅速引起拉美人的喜爱。
最后,中方可加强与拉方各大广播电视台的合作,推动落实新闻出版广播
影视合作项目,打造拉美国家“电视中国剧场”,建立拉美发行网络,开展重
点影视合作译配工程,推介更多深受观众喜爱的彰显中华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
之美的中国文化综艺节目、影视剧和纪录片,实现电视台和互联网的多渠道落
地播出。此前《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宝藏》《航拍中国》等在拉美国家受到
好评,[35]拉美人看到了多元化中国的一面,中方可进一步开发拉美多国电视
和新媒体机构新客户,探索 4K 和 VR 节目制作及营销在拉美的发展新动向,将
更多优秀文化片源如《我在故宫修文物》《河西走廊》《文房四宝》《百心百
匠》等传播到拉美。这些新颖的文化节目和影视勇于创新,打破了传统文化叙
述的固有思路,别具一格地展现了中国历史和东方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融合
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和酷炫的现代技术及表达方式,不仅给国内观众也将给拉
美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中方可借助新节目形态走出国门的方式,
与拉美电台或传媒集团合作打造长期国际版节目。
2.拉方改善路径
全球科技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然而与中国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相比,拉美
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数字科技运用较为滞后,在
此情况下,中国与拉美开展数字科技创新合作就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首先,拉美各国要努力解决自身文化交流问题,完善文化机制和管理制度,
提高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优化国家网络条件和媒体技术,开辟多渠道多元
化网络文化传播途径,努力保证政府和民间在文化投入上的齐心合力。在逐步
改善自身问题的过程中与他国或中方互享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其次,拉方应当加强与中方科技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加强与中方在网络
直播、短视频、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媒体技术方面的合作,提高科技持续创新
能力。在此方面,萨尔瓦多大学孔子学院和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专家
为拉美民众介绍疫情下中国用于教育和交流的科技创新方案,使其了解中国人
民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中国 5G 网络发展、电子支付方式、物流生态系统、生产
电子化和数字货币等进入拉美人民视野,对于数字科技在中国抗疫中发挥的作
用有目共睹。拉美各国应学习并思考如何发展自身数字科技、加强互联互通、
推进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如何与中方加强长期数字化合作。对此,哥伦比亚接
受华为公司捐赠的免费网络课程名额,培养哥年轻一代通信技术人才,这将成
为中拉网络科技合作路径改善的一步。
最后,拉美各国还需加强文化联盟,团结区域各国,与中国及世界各地的
文化组织联合开展合作项目,推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网络。如拉美新闻联
盟的哥伦比亚蜗牛电视台、秘鲁拉丁电视台和墨西哥 ADN40 电视台与 CGTN 西语
频道《综合新闻》栏目合作播出“一带一路”定制新闻,这一网络直播可视作
区域联盟与中方合作模式的雏形。[36]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意识到疫情后各国将在一段时间内走向区域化的经济
发展,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拉美来说,其必须重新定位当前的区域一体化制度,
制定以巩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区域认同政策和新的文化交流计划。拉
美各国文化部门在抗疫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只有完善文化策略和机制,以疫情
为契机进行整顿改革,才能在未来国家文化区域政策的制定上具有更强说服力。
而面对世界性疫情,不论是拉美还是中国,都要学习各国应对危机的国家
战略,互帮互助。正如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是一个地
球村,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任何国家都没法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在
充满危机的外部环境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下,中拉双方不仅要同舟共济、携
手并进,还要努力丰富双方的文化交流、加强专业领域人才培训、推进文化产
业合作机制性建设。以疫情为契机推进中拉文化网络外交十分重要,能有效解
决中拉文化传统传播模式单一及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满足时代性需求。中国与
拉美各国要通过当下网络的活力展示文化的勃然生机,通过网络提高外交工作
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强化网络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工作能力和水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要想做好中拉文化网络交流工作,
使双方民心相通,需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中拉双方应当借助互联网科技
的发展,在 5G 时代共建网络文化交流的美好世界,用行动诠释中拉命运共同体
的深刻内涵。
文章提供者:张涔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