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第四章 工具书与电子资源的运用

工 具 书 (参 考 资 料 )

(a) 「 经 」 :
所谓「经」,是指被封建统治阶级推崇爲典范,认爲应该经常诵读的书籍。自汉武
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所必读的几部书一直被奉爲
经典,称爲「经书」。通常所说的就是《十三经》。
最 早 的 经 书 , 在 秦 汉 时 称 爲 「 六 艺 」 。 班 固 在 《 汉 书 ‧艺 文 志 》 里 就 把 「 六 经 」 称
作「六艺」,列在诸子之首。其中《乐经》早已失传,只剩下其他五种,这就是所谓的
「五经」。「五经」的名称是从汉代以后纔确立的。
《诗》、《书》、《易》加上「三礼」、「三传」,就成爲「九经」。「九经」之
说,又把《论语》、《孝经》和《尔雅》列入经书,便成爲「十二经」。
到了宋代,把《孟子》也列入「经」书,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十三经》。
目 前《 十 三 经 》的 通 行 版 本 以 清 ‧阮 元《 十 三 经 注 疏 》使 用 较 为 方 便 。所 谓「 注 」,
是指给「经」书原文作注释;「疏」是指给注文作注释。这部书所采辑的注文是唐以前
人作的,「疏」是唐、宋人作的。由清人阮元汇刻成书,后面附有阮元自撰的《十三经
校勘记》。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各出版过一种《十三经》白文本。开明所印的二种和
《十三经索引》的页数相适应,更便于翻检。

《 诗 》 (1) : 《 诗 》 是 我 国 第 一 部 诗 歌 总 集 。

《 书 》 (2) :《 书 》 又 叫 《 尚 书 》 。「 尚 」 , 即 「 上 」 即 「 尚 书 」 , 等 于 说 「 上 代 之 书 」,
即古代、前代之书的意思。这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史料汇编。其
中保存了殷商时代和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历史文献。
相传《尚书》是孔子编订成书的,本有百篇。这个说法不甚可靠,因为其中有些关
于 唐 尧 、 虞 舜 、 夏 禹 时 代 的 史 料 , 如 《 尧 典 》 、 《 皋 陶 (yáo) 谟 》 、 《 禹 贡 》 等 篇 , 显 系
是战国以后儒家所作。还有一部分关于西周初年的史料如《洪范》、《金縢》等篇,也
是后人附会写成,并非真正周初史料。
西汉初年,传世的《尚书》只有二十八篇,系用当时通行的字体隶书记录下来的,
因此叫作《今文尚书》。「今文」,即指汉代通行的隶书。
另有所谓《古文尚书》,相传是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故宅壁中所得的,比
《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系用战国时代的文字写成的,因此叫作《古文尚书》。

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据 说 孔 子 的 后 人 孔 安 国 (汉 武 帝 时 人 ), 曾 给 《 古 文 尚 书 》 作 过 注 解 , 后 世 称 为 《 孔 安
国尚书传》。但此书的传授渊源极为含糊,三国时代即已失传。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
自称发现了《古文尚书》和《尚书传》,把它献了出来。但经过后世学者考订,这两种
都是此人伪造的,因此后世通称它们为《伪古文尚书》和《伪孔传》。现在通行的《十
三经注疏》本,已把今、古文两种《尚书》合编在一起。

《 易 》 (3) : 《 易 》 , 是 一 部 建 立 在 阴 阳 二 元 论 基 础 上 , 对 事 物 运 行 的 规 律 加 以 论 证 和
描述的哲学文献,古代长期被用作占卦、卜筮的书。由于它成书较早,其中保存了部分
周代和周代以前的文化风俗史料。
《易经》有三易之说。所谓三易,是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
《周易》,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1993 年 3 月 , 湖 北 江 陵 荆 州 镇 邱 北 村 王 家 台 15 号 秦 墓 发 现 了 秦 简 共 计 813 枚 , 其
中 出 土 了 《 归 藏 》 简 394 枚 , 约 4000 余 字 , 称 为 「 王 家 台 秦 简 归 藏 」 , 轰 动 了 学 术 界 ,
使《归藏》这部亡佚已久的上古易书重见天日,重启了研究《归藏》的热潮。

《 礼 》 (4) : 《 礼 》 又 分 爲 《 周 礼 》 、 《 仪 礼 》 、 《 礼 记 》 。
《周礼》的主要内容是讲周代的官制,原是战国时代的人所作,由后人整理凑合而
成;其中保存了不少周代甚至周代以前的典章制度、社会风俗。
《仪礼》记载古代贵族祭祀、朝拜、宴会以及婚丧、交际时行礼的仪式《礼记》基
本上是解释《仪礼》的书,也有一部分閛述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措施的理论文章,
如论音乐的《乐记》、论教育的《学记》等。《礼记》相传是由汉儒戴圣整理记述,然
后流传下来的,所以又称《戴记》或《小戴记》。

《 春 秋 》 (5) : 《 春 秋 》 是 东 周 时 代 鲁 国 官 修 的 历 史 书 , 叙 述 从 鲁 隐 公 元 年 (前 722) 到
鲁 哀 公 十 四 年 ( 公 元 前 481 ) 共 242 年 间 的 史 实 , 按 年 月 次 序 简 单 记 述 , 其 体 例 类 似 现
在的大事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
相传《春秋》曾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这个说法基本可信。孔子从维护等级贵族统治
立 场 出 发 ,希 望 出 现 一 个 新 的「 大 一 统 」时 代 ,把 当 时 诸 侯 割 据 的 局 面 统 一 起 来 。因 此 ,
他 在 修 订《 春 秋 》 时 ,既 要 为 统 治 阶 层 讳 言 一 些 与 其 利 益 相 矛 盾 的 东 西 , 又 要 揭 露 一 些
所谓「乱臣贼子」的罪恶,以便使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懂得怎样纔能更好地巩固政权、治
理国家,这就形成了「寓褒贬,别善恶」的「春秋笔法」,即带有强烈的阶级倾向性的
史学观点。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史书影响颇大。
到 了 战 国 时 代 ,有 的 学 者 根 据 当 时 的 历 史 和 传 说 ,把《 春 秋 》中 所 记 载 的 简 单 事 实 ,
做出比较详细的叙述和帮助,这就成爲「传」;「传」是注释帮助的意思。现在流传下

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来 的 「 传 」共 有 三 家 ,即 《 春 秋 公 羊 传 》、《 春 秋 谷 梁 传 》和 《 春 秋 左 氏 传 》( 简 称 《 左
传 》 ) 。《 公 》 、《 谷 》 两 书 叙 述 事 实 较 少 , 解 释 、 发 挥 《 春 秋 》 原 文 的 义 例 居 多 ;《 左
传》则以叙事爲主,是一部历史书,也是先秦时代重要的古典散文作品。

《 论 语 》 (6): 是 孔 子 弟 子 及 再 传 弟 子 记 录 孔 子 及 其 弟 子 言 行 而 编 成 的 文 集 , 成 书 于 战
国 前 期 。 全 书 共 20 篇 492 章 , 以 语 录 体 为 主 , 叙 事 体 为 辅 , 体 现 了 孔 子 及 儒 家 学 派 的
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是论辑、编纂的意思。

《 孝 经 》 (7) : 先 秦 时 代 的 学 术 风 气 , 会 隐 藏 自 己 的 姓 名 , 而 将 自 己 的 言 论 、 著 作 托 于
宗师名下,而《孝经》就是这样一本着作,大约成于汉儒之手。书中藉由孔子与曾参的
问答,阐述作者关于「孝」的思想,全书总共分为十八章,是宣扬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
伦理教条的书。
十三经之中,只有《孝经》的书名原来就有「经」字,没有其他别称。以「经」字
表 示 重 要 典 籍 , 是 战 国 时 代 才 出 现 的 用 法 , 此 外 ,《 孝 经 》 还 引 用 了 《 孟 子 》 、《 荀 子 》
的句子,不过,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两度引用了《孝经》书中的文字,由这三点推
测,《孝经》成书的时间应该在战国中晚期以后,但也不至于晚到出于汉儒之手。

《 尔 雅 》 (8) : 《 尔 雅 》 是 读 「 经 」 的 主 要 参 考 书 , 本 身 就 是 工 具 书 , 后 面 再 作 较 详 细
的具体介绍。

《 孟 子 》 (9) : 一 本 记 述 孟 子 思 想 与 言 行 的 儒 家 经 书 , 完 成 于 战 国 时 代 中 后 期 。 该 书 以
语 录 体 ,答 问 方 式 ,驳 论 论 证 等 方 法 记 载 了 孟 子 的 思 想 、言 论 和 事 迹 。此 书 共 七 篇 ,〈 梁
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
取 自 各 章 开 头 的 几 个 字 ,没 有 特 别 意 义 , 东 汉 赵 岐 在《 孟 子 章 句 》中 ,又 将 每 一 篇 分 为
上下两卷,全书共七篇十四卷。

(b) 史 书 :

1. 二 十 五 史

(名 称 详 见 「 工 具 要 籍 摘 录 表 」 (10 ~ 34)
《 二 十 五 史 》 是 记 载 我 国 自 黄 帝 至 明 代 史 实 的 书 , 二 十 四 史 共 3240 卷 , 加 清 史 稿
529 卷 ,共 3769 卷 。其 中《 史 记 》、《 汉 书 》、《 后 汉 书 》和《 三 国 志 》,习 惯 统 称 「 前
四史」,是私家著述;其他诸史,都是官修的历史书。这是概括的说法。实际上如《魏

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书 》 ,虽 由 当 时 皇 帝 委 派 了 好 几 个 人 修 撰 ,实 成 于 魏 收 一 人 之 手 ,又 如 欧 阳 修 的 《 五 代 史
记》,原是私人著述,唐代以后唯一私修正史,写成后纔由皇帝指定为官书,乾隆时,
因薛居正《旧五代史》列为正史,欧史改称《新五代史》。

《 二 十 四 史 》中 除 几 部 私 家 著 述 外 ,其 他 各 史 的 作 者 实 际 上 都 是 名 义 上 的 主 编 者 或
主要撰写人,有的只是领个虚衔,并没有做什麽具体工作,更谈不到独立完成任务了。

从 1958 年 开 始 , 中 华 书 局 在 北 京 、 上 海 两 地 聘 请 全 国 史 学 专 家 , 分 别 对 《 二 十 四
史 》 进 行 了 校 勘 、 整 理 和 标 点 工 作 , 把 这 部 书 陆 续 重 印 出 版 。 到 1974 年 , 历 时 二 十 年 ,
已全部出齐。这次刊印,汇集了各种版本,做了大量工作,是目前最便于閲读、最有学
术 价 值 的 本 子 。 后 来 1977 年 《 清 史 稿 》 亦 经 校 勘 标 点 , 由 中 华 书 局 重 新 排 印 出 版 。
1935 年 上 海 开 明 书 局 有 《 二 十 五 史 人 名 索 引 》 1961 年 , 台 湾 开 明 书 局 重 印 , 中 华
书 局 1956 年 重 印 出 版 。

2. 《 中 国 近 代 史 资 料 丛 刊 》 (35)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是由中国史学会主持 ,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
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
这部丛刊已出十二种:
1. 《 回 民 起 义 》 四 册 , 1952 年 12 月 。
2. 《 捻 军 》 六 册 , 1957 年 5 月 。
3. 《 戊 戌 政 变 》 四 册 , 1957 年 5 月 。
4. 《 太 平 天 国 》 八 册 , 1957 年 6 月 。
5. 《 义 和 圑 》 四 册 , 1957 年 6 月 。
6. 《 鸦 片 战 争 》 六 册 , 1957 年 7 月 。
7. 《 辛 亥 革 命 》 八 册 , 1957 年 7 月 。
8. 《 中 法 战 争 》 七 册 , 1957 年 9 月 。
9. 《 中 日 战 争 》 七 册 , 1957 年 9 月 。
10. 《 洋 务 运 动 》 八 册 , 1961 年 4 月 。
11. 《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 。
12. 《 北 洋 军 阀 》 。
《 中 国 近 代 史 资 料 丛 刊 》 也 为 中 国 史 学 会 的 代 表 性 著 作 。 全 书 2500 多 万 字 。 其 编
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
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前绝后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

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资料。
这部资料丛刊的特点是:照录史料原文,分段加以标点,不作任何改动。每件史料
都注明来源,所采用的书籍一律注明版本;如果是稿本或钞本,以及较难得的印本,更
注 明 收 藏 者 ,以 便 覆 核 。对 于 史 料 或 录 全 文 ,或 选 录 一 部 分 。每 部 专 书 都 附 有 书 籍 解 题 ,
供读者作进一步硏究之用。
除 最 后 两 部 外 , 其 他 10 部 都 是 在 1951 年 至 1958 年 间 陆 续 出 版 的 。 后 曾 又 由 中 华
书 局 、神 州 国 光 出 版 社 再 版 过 一 、两 次 ,之 后 此 书 再 未 刊 印 。现 今 多 为 高 等 学 校 图 书 馆 、
中央及各省市社科院文史部门所收藏,民间个人收藏数极少。

(c) 「 子 」 书 :

《 史 记 ‧自 序 》 中 引 录 了 一 篇 《 论 六 家 要 旨 》 , 是 司 马 迁 的 父 亲 司 马 谈 写 的 。 里 面
谈到先秦的思想家有儒家、阴阳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德家,即所谓「六家」。
班 固 在《 汉 书 ‧艺 文 志 》里 沿 用 了 西 汉 末 年 刘 歆 所 作 的《 七 略 》一 书 的 说 法 ,把「 子 」
分爲「十家九流」。
「子」书,一般指的应该是哲学著作,不过古代把「小说家」也包括在「子」的范
围之内。所以像《山海经》、《穆天子传》等神话、传说,《燕丹子》等野史,《世说
新语》、《西京杂记》等志人小说,《搜神记》、《述异记》等志怪小说,以及一些笔
记 、 杂 录 等 ,都 被 列 入 「 子 」部 。此 外 ,清 代 编《 四 库 全 书 》,把 古 代 的 「 类 书 」如 《 艺
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等,也都列入「子」书项下。至于「道藏」、
「佛经」等有关宗教方面的书籍,亦置于「子」书范畴。
关于「子」书内容分类的原始情况,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 百 子 全 书 》 (36)
后 世 对 于 「 子 」 书 的 概 念 , 基 本 上 没 有 离 开 《 汉 书 ‧艺 文 志 》 所 划 分 的 范 围 。 爲 了
适 应 閲 读 的 需 要 ,清 末 光 绪 元 年 ( 1 8 7 5 ) 湖 北 崇 文 书 局 编 印 了 一 部《 百 子 全 书 》,把 历 代「 子 」
书 汇 刻 爲 大 部 头 的 总 集 。其 中 包 括 儒 家 类 二 十 三 种 ,如 魏 王 肃 僞 撰 的《 孔 子 家 语 》、《 荀
子 》、扬 雄 的《 法 言 》等 ;兵 家 类 十 种 ,如《 孙 子 兵 法 》等 ;法 家 类 六 种 ,如《 商 君 书 》、
《韩非子》等;农家类一种,《齐民要术》;术数类二种,《太玄经》、《易林》;杂
家类二十八种,包括《墨子》(原属墨家),《公孙龙子》(原属名家),以及《吕氏
春秋》、《淮南子》、《风俗通》等;小说家杂事类三种,《燕丹子》、《玉泉子》、
《 金 华 子 》 等 ; 小 说 家 异 闻 类 十 三 种 , 如 《 山 海 经 》 、《 穆 天 子 传 》 、《 搜 神 记 》、《 博
物志》等;道家类十四种,如《庄子》、《列子》、《抱朴子》等。
这部书的优点是内容搜罗比较完备,用起来方便;很多不易找到的「子」书都可以

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从这里找到。缺点是编辑者的目的只爲谋利,采用的版本不大讲究,只把一些单行本草
率地凑集在一起,既无校勘、注释,编排上也缺乏谨严的系统性,影响学术价值。辛亥
革命后,扫叶山房书店把原本略加校勘,添上句读,重新石印出版。但始终没有从根本
上改变原来面目。

《 诸 子 集 成 》 (37)
抗 日 战 争 以 前 ,世 界 书 局 出 版 过 一 部《 诸 子 集 成 》,建 国 后 中 华 书 局 据 原 纸 型 重 印 。
此书虽不及《百子全书》完备,但内容选择较精,还尽量选印了有学术价值的注释本,
如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清焦循的《孟子正义》等,用起来便利多了。但因系排印
本,最初的校订工作做得不够仔细,仍有误字或断句错误的地方,重印时也未加校改。

宋 元 明 清 《 四 朝 学 案 》 (37 ~ 39)
唐代佛教和道教很盛行。北宋以来,正统儒家哲学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大肆鼓吹
「性理之学」,同时又强调儒家的「道统」。于是出现了宋明以来的「理学家」和「道
学家」。
清 代 治 「 经 」 的 风 气 很 盛 , 又 出 现 许 多 「 经 学 家 」 。「 经 学 家 」 中 , 有 的 推 崇 汉 儒 ,
有的信仰宋儒,于是又有了所谓「汉学」和「宋学」之分。这些人大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思想家,无疑是要小心分析的。但要想对这些人的思想和著作有个大致了解,除有系统
地閲读哲学史、思想史外,《宋元学案》、《明儒学案》一类的书还是便于提供原始资
料的线索的。
《 宋 元 学 案 》 一 百 卷 ,《 明 儒 学 案 》 六 十 二 卷 , 都 是 明 末 学 者 黄 宗 羲 ( 号 梨 洲 ) 编 著
的,后来清代的全祖望又有所修订。
清人江藩写了《汉学师承记》八卷(附有「经师经义目录」)和《宋学渊源记》二
卷(另有「附记」八篇),对清儒中的汉学家、宋学家作了系统的介绍。
清 人 唐 鉴 (学 宗 朱 熹 , 反 对 阳 明 学 说 , 曾 主 讲 于 金 陵 书 院 )。 仿 黄 宗 羲 《 明 儒 学 案 》 、
《 宋 元 学 案 》 之 例 , 把 清 代 讲 学 诸 儒 分 立 《 传 道 学 案 》 、《 翼 道 学 案 》 、《 守 道 学 案 》、
《经学学案》、《心宗学案》等五学案,撰《清学案小识》十五卷,书后附「卷末」和
《 后 序 》 。 《 全 书 共 列 清 初 至 嘉 庆 间 学 者 261 人 , 各 为 之 传 , 记 其 生 平 、 学 术 渊 源 、 学
术思想、主要著作。不过此书门户之见甚深,使此书几乎成为一部理学或道学学案,所
取树亦不甚完备。

以上诸书,是硏究宋元明清四朝各派学者哲学思想的基本材料 ,书中既有历朝理学
家、道学家和经学家们的传记,又涉及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在今天看来,完全可以做爲
工具书使用。

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1936 年 3 月 , 世 界 书 局 曾 把 上 述 五 书 汇 编 在 一 起 , 题 爲 《 宋 元 明 清 四 朝 学 案 》 , 排
印出版,性质和《诸子集成》相类似。书后附有张明仁编的《四朝学案人名索引》,把
上述五书所涉及的人名按姓氏笔画多寡排列 ,并注明原书的卷数和篇名 ,每个人名下面
还注有简历,以便査检。

此 外 , 徐 世 昌 及 其 门 客 僚 友 吴 廷 燮 等 , 从 清 代 各 种 传 记 材 料 中 搜 辑 了 1169 个 清 代
学 者 的 生 平 传 略 及 其 著 作 篇 目 , 编 成 208 卷 《 清 儒 学 案 》 , 有 清 末 刊 本 , 也 可 以 作 爲 查
找清代学者思想和著述的工具书。这书本书对清代学术不存「汉学」、「宋学」门户之
见,但所用材料更爲间接,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都不很高。

 佛道资料书
关于佛教、道教的大部头书籍,有佛教的《大藏经》和《续藏经》,共一万五千余
卷,道教的《道藏》五千余卷。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四部丛刊》初二三编中有《弘明集》、《广弘明集》、《大唐
西域记》、《翻译名义集》、《法苑珠林》、《景德传灯录》等佛教书籍;关于历代僧
人 的 传 记 , 有 《 高 僧 传 》 ( 汉 至 梁 ) 、 《 续 高 僧 传 》 (梁 至 唐 )、 《 补 续 高 僧 传 》 、 《 宋
高僧传》、《明高僧传》等。
关于佛经中的名词术语的解释,丁福保曾编《佛学大辞典》十六册,上海医学书局
排印本。因过于专门,这里就不详细评述了。

(d) 有 关 古 典 散 文 、 诗 歌 、 词 曲 、 戏 曲 、 小 说 等 方 面 的 资 料 书 (集 书 )

所谓「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中的「集」部,指的是古代作家诗
文词曲的结集。作爲广义的工具书,这里不谈一般选本和个人的别集,只介绍几种有代
表性的文学总集和选集。
中 国 最 早 的 诗 歌 总 集 是《 诗 经 》和《 楚 辞 》,还 有 一 部 有 代 表 性 的 诗 文 选 集《 文 选 》。
但这三部书都不能算是工具书。
比较有代表性的广义工具书,大致有以下几种:
《 文 苑 英 华 》 (43)
《 文 苑 英 华 》 是 一 部 诗 文 总 集 。 宋 太 宗 太 平 兴 国 七 年 ( 982 ) 由 李 昉 、 徐 铉 、 宋 白 等
开 始 编 辑 , 后 由 苏 易 简 、 王 祐 等 参 加 , 至 (太 宗 )雍 熙 四 年 ( 9 8 7 ) 成 书 , 历 时 六 年 。
这部书收录的诗文,上续《文选》。《文选》中的作品止于六朝的梁初,全书上起
萧 梁 , 下 迄 唐 五 代 , 选 录 作 家 近 2200 人 , 文 章 近 20000 篇 , 所 收 唐 代 作 品 最 多 , 约 占
全 书 的 十 分 之 九 , 而 采 录 诗 文 共 20300 余 篇 ( 首 ) , 凡 一 千 卷 。

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其分类编辑体例,也与《文选》相似,先按文体分类,如赋、诗、杂文、表、檄、
论等;每类文体下又按其内容分出若干子目,如「赋」的下面又分天象、宫室、军旅、
人事、草木等,比《文选》有所增加。本书保存了大量的六朝、隋、唐诗文,爲后世许
多诗文总集如《古诗纪》、《全唐诗》、《全唐文》等取材的重要来源。像《全唐文》
在 纂 辑 时 ,就 是 把《 文 苑 英 华 》当 作 主 要 底 本 的 。不 过《 文 苑 英 华 》的 宋 刻 本 仅 存 残 本 ,
后 来 只 有 明 代 隆 庆 年 间 (1 5 6 7 - 1 5 7 3 ) 的 刻 本 。

《 汉 魏 六 朝 百 三 名 家 集 》 (44)
《 汉 魏 六 朝 百 三 名 家 集 》 , 明 末 张 溥 编 , 共 118 卷 。
在 此 书 以 前 , 明 嘉 靖 时 冯 惟 讷 辑 有 《 古 诗 纪 》 156 卷 , 汇 集 了 汉 魏 六 朝 以 至 隋 代 的
诗 歌 ; 与 此 同 时 , 梅 鼎 祚 辑 有 《 历 代 文 纪 》 203 卷 ( 据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提 要 》 说 , 梅 氏 所 辑 ,
本不止此数,但清初已无传本),汇集了上古、秦、汉、魏、晋、六朝以至隋末的文章;另

有万历时张燮所辑的《七十二家集》,汇集了汉魏六朝的诗文遗集。
张 溥 这 《 汉 魏 六 朝 百 三 名 家 集 》 , 就 是 在 《 七 十 二 家 集 》 的 基 础 上 ,选 取 《 古 诗 纪 》
和《 历 代 文 纪 》里 面 作 品 较 多 的 作 家 ,自 汉 代 贾 谊 至 隋 代 薛 道 衡 ,共 103 人 ,按 人 分 集 ,
将其诗文汇爲一编,并有所补充。各集之前,都有张溥对于作家、作品的评述。但由于
纂辑时贪多务得,在分类编排和考证评论各方面,都难免有疏漏之处。

以上《文苑英华》、《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两书,是唐以前的诗文总集。

《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汉 三 国 六 朝 文 》 (45)
清 严 可 均 编 , 是 一 部 古 代 文 章 总 集 , 全 书 746 卷 , 上 起 上 古 , 下 讫 隋 代 , 按 时 代 编
次,分爲十五集。每一朝代内的文章按作者时间先后排列,佚名作者的文章则列于每一
朝 代 之 末 。 全 书 共 收 作 者 3400 多 人 。 每 一 作 者 前 , 附 有 小 传 。 每 篇 文 章 下 面 都 注 明 它
是从什麽地方搜辑来的。对于唐代以前的各体散文,在当时也算得相当完备。

《 全 唐 文 》 (46)
一 千 卷 , 清 嘉 庆 十 九 年 ( 1814 ) 董 诰 等 编 。 以 《 文 苑 英 华 》 、 《 唐 文 粹 》 等 书 爲 蓝
本 , 按 作 者 分 编 作 品 , 依 时 间 先 后 排 列 , 共 收 唐 、 五 代 作 家 3000 余 人 , 文 18400 多 篇 。
每个作者都附有小传。
其所收文章体裁、类目的编次,大致和《文苑英华》相同,而又有所增益。《全唐
文 》收 集 文 章 比 较 完 备 ,刊 行 时 代 较 近 ,又 是 官 修 的 书 ,所 以 比《 文 苑 英 华 》流 通 广 泛 。
但毕竟是间接汇集的材料,校勘上也有疏漏之处。

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以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文》是从上古到唐代的散文总集。

《 全 汉 三 国 晋 南 北 朝 诗 》 (4 8)
《 全 汉 三 国 晋 南 北 朝 诗 》 , 丁 福 保 编 。 全 书 54 卷 , 依 时 代 先 后 分 爲 十 一 集 。 抗 日
战争前上海医学书局出版,建国后中华书局重新排印问世。这书用冯惟讷《古诗纪》爲
蓝本,取其正集中自汉至隋的诗歌,又参照清人冯舒的《诗纪匡谬》,加以增订而成。
收入作品不少,但没有注明材料来源,校勘也不够精密。

《 全 唐 诗 》 (49)
《 全 唐 诗 》九 百 卷 ,清 康 熙 四 十 六 年 玄 烨 命 令「 诸 词 臣 」,根 据 明 代 胡 震 亨 编 的《 唐
音统签》和清初内府藏的所有唐人诗集,「参互校勘,搜补缺遗」,增订而成。校閲刊
刻的主持者是曹寅。
此 书 共 收 唐 、 五 代 诗 48900 余 首 , 作 者 2200 余 人 。 书 前 有 目 录 十 二 卷 , 书 末 附 补
遗 六 卷 , 及 唐 、 五 代 词 12 卷 。
全 书 按 作 家 时 间 先 后 排 列 ,每 个 作 家 都 附 有 小 传 。但 在 一 般 诗 人 之 前 ,先 列「 诸 帝 」、
「 后 妃 」 、「 宗 室 诸 王 」 、「 公 主 妃 嫔 」 等 唐 代 最 高 统 治 者 的 作 品 ; 其 次 录 「 郊 庙 乐 章 」
和「公私常奏之曲」,总名「乐府」;然后纔是一般诗人的作品。
唐 代 诗 歌 在 中 国 文 学 史 上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 全 唐 诗 》收 集 的 作 品 比 较 完 备 ,是 硏 究
唐诗的重要参考资料。
《 全 唐 诗 》所 收 的 作 品 是 有 遗 漏 的 ,比 如 宋 王 安 石 编 的《 唐 百 家 诗 选 》,其 中 就 有《 全
唐诗》所未收的诗。近人王重民据敦煌遗书又补辑了将近一百首唐诗,见《中华文史论
丛 》 第 三 辑 (1963 年 出 版 ), 题 为 《 补 〈 全 唐 诗 〉 》 , 亦 为 《 全 唐 诗 》 所 未 载 。
以上《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唐诗》是汉代到唐代的诗歌总集。

《 全 宋 词 》 及 其 他 (50)
《全宋词》三百卷,附录二卷,唐圭璋编。这书搜辑宋代词人 1 千多家的作品 2 䓖
余首,断章残句也多收录。体例仿《全唐诗》,按照作家的时间先后编次。辑录时还参
考了各种版本加以订正。
此外,明代毛晋编的《宋六十名家词》,清末王鹏运辑的《四印斋所刻词》,朱孝
臧(彊邨)辑的《彊邨丛书》,也是比较流行适用的词总集。其中以《彊邨丛书》收集
的材料较富,校勘也较精审。

《 全 元 散 曲 》 (56)和 《 散 曲 丛 刊 》 (5 2)
《 全 元 散 曲 》,隋 树 森 编 ,1964 年 中 华 书 局 重 印 出 版 。这 书 从 各 种 散 曲 总 集 、选 集 、

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别 集 以 及 曲 谱 、 曲 话 中 广 爲 搜 辑 , 共 收 小 令 3760 余 首 , 套 曲 410 余 套 , 是 目 前 最 完 备
的元代散曲总集。全书的校勘工作也比较认真,根据不同版本,对字句详加订正,并将
作品的材料来源注明出处。
《 散 曲 丛 刊 》 , 任 中 敏 辑 , 1931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这 书 收 录 元 人 散 曲 选 集 二 种 、 专
集四种,明人散曲专集五种,清人散曲选集一种,连同有关散曲的理论著作三种,共十
五种,所以又名《散曲丛刊十五种》。
这部书订正了原来曲本某些含糊错误的地方,并将全部曲文按谱断句,以便閲读。
不过断句也有失误之处。在每一种集子前后都有序、跋、提要或附录。对于十五种原著
的体例、版本,作者的生平、派别,也有若干考订、辨析。这对读者都有一定的啓发作
用和参考意义。
以上《全宋词》、《全元散曲》和《散曲丛刊》是宋元以后的词曲总集。

《 历 代 诗 话 》 及 其 他
《 历 代 诗 话 》(5 3), 清 何 文 焕 辑 。 共 收 历 代 有 关 诗 歌 评 论 的 著 作 28 种 , 起 自 梁 代 锺
嵘 的 《 诗 品 》 , 终 于 宋 代 欧 阳 修 的 《 六 一 诗 话 》 , 末 附 何 氏 自 己 作 的 《 历 代 诗 话 考 索 》。
《 历 代 诗 话 续 编 》 (5 4), 丁 福 保 续 辑 宋 、 金 、 元 、 明 以 来 诗 话 共 28 种 , 以 补 《 历 代
诗话》之不备。
《 清 诗 话 》 , 丁 福 保 搜 辑 , 共 42 种 , 汇 爲 一 编 。 清 人 诗 话 数 量 很 多 , 远 不 止 这 42
种,但重要著作已大致包括在《清诗话》里面了。
《 词 话 丛 编 》 (5 1), 唐 圭 璋 编 。 是 词 话 的 总 集 , 全 书 共 辑 录 自 宋 代 以 来 各 种 词 话 著
作 60 余 种 , 颇 便 于 参 考 查 閲 。 虽 然 如 清 徐 釚 的 《 词 苑 丛 谈 》 、 清 末 况 周 颐 的 《 蕙 风 词
话》等,都是比较有用的潜,而没有被收入,但一般重要著作大都网罗在内了。
以上是有关历代诗词评论的总集。

《 元 曲 选 》 、 《 元 曲 选 外 编 》 及 其 他
《 元 曲 选 》(5 5),又 名《 元 人 百 种 曲 》,明 臧 懋 循( 晋 叔 )编 选 。明 代 万 历 44 年( 1616),
臧 氏 根 据 自 己 所 藏 的 杂 剧 秘 本 ,又 参 照 宫 庭 中 钞 录 出 来 的「 内 府 藏 本 」,加 以 校 订 选 择 ,
从二百多种剧本中选出一百种,汇编成《元曲选》。这是数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元代杂剧
剧本总集。但其中有少数几种是明初作家的作品。所收剧本除唱词(曲文)经过加工整
理 外 ,科 白 也 都 相 当 完 整 ,很 接 近 当 时 舞 台 演 出 的 记 录 本 。每 一 折 后 面 还 附 有 僻 字 注 音 ,
以便閲读。这书是硏究古典戏曲的重要参考资料,先后有商务印书馆影印原刻本、中华
书局四部备要排印本和世界书局平装排印本。后来中华书局又据世界书局原纸型重印,
错字较多,断句也偶有错误。
截至目前爲止,见于书面记载的元代杂剧剧目约有七、八百余种,而《元曲选》中

1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所 收 的 剧 本 , 比 当 时 实 际 演 出 的 剧 本 数 量 就 差 得 更 多 。 《 元 曲 选 外 编 》 (56) , 隋 树 森
根据近几十年来陆续发现的材料,如元刻本《古今杂剧》、明刻本《古名家杂剧》,以
及 明 代 赵 琦 美 所 藏 的 《 脉 望 馆 古 今 杂 剧 》 等 , 把 《 元 曲 选 》 未 收 入 的 元 代 杂 剧 共 62 种
收 集 在 一 起 , 按 照 作 者 时 间 先 后 , 汇 爲 一 编 , 名 《 元 曲 选 外 编 》 。 1959 年 由 中 华 书 局 排
印出版。书中所收如关汉卿的《单刀会》、《拜月亭》、《调风月》以及罗贯中的《宋
太祖龙虎风云会》、杨景贤的《西游记》等,都比较珍贵。
《 孤 本 元 明 杂 剧 》,商 务 印 书 馆 排 印 ,此 书 是 从《 脉 望 馆 古 今 杂 剧 》中 选 出 的 结 集 ,
共 收 录 元 、 明 两 代 杂 剧 剧 本 144 种 。 其 中 有 140 种 是 外 间 罕 见 的 手 钞 本 , 是 硏 究 元 明 戏
曲的重要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曾据原纸型重印出版。
《 盛 明 杂 剧 》 (5 8)明 代 的 杂 剧 总 集 , 明 末 沈 泰 ( 林 宗 ) 编 刊 的 初 、 二 集 , 每 集 各 收
剧 本 30 种 , 共 60 种 , 包 括 从 明 初 到 明 末 的 几 个 重 要 杂 剧 作 家 如 康 海 、 徐 渭 、 汪 道 昆 、
陈与郊、叶宪祖、许潮等人的作品。中国戏剧出版社曾据诵芬室翻刻本影印出版。
《 雑 剧 三 集 》 (5 9)原 名 《 杂 剧 新 编 》 , 清 初 人 邹 式 金 编 , 共 收 明 末 清 初 戏 曲 作 家 吴
伟 业 、 尤 侗 、 郑 瑜 ( 目 录 误 作 「 郑 无 瑜 」 ) 等 人 所 撰 杂 剧 剧 本 34 种 。 这 书 是 继 《 盛 明 杂 剧 》
初、二集之后编成的,所以名《杂剧三集》。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据原刻本影印出版。
以上是常见的元、明、清各朝的杂剧总集。

《 六 十 种 曲 》 (60 )
明毛晋编,又名《汲古阁六十种曲》。除收元王实甫《北西厢》杂剧一种外,共收
辑 了 明 代 传 奇 剧 本 58 种 和 改 编 本 一 种 。 其 中 如 高 明 《 琵 琶 记 》 、 明 初 四 大 传 奇 「 荆 、
刘、拜、杀」、以及汤显祖的《玉名堂四梦》等都是比较流行的著名作品。这是一部流
传最广的明传奇总集。开明书店曾出版一种线装排印本,后由中华书局据原纸型重印出
版,精装十二册。

《 缀 白 裘 》 (6 1)
十二集,四十八卷,清玩花主人编选,钱德苍续选。这是一种折子戏的选本,共收
乾 隆 时 流 行 的 戏 曲 散 齣 剧 本 489 齣 , 其 中 崑 曲 430 齣 , 弋 阳 腔 、 高 腔 、 梆 子 腔 、 乱 弹 等
59 齣 。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所收的剧本大都是当时演员的演出本,唱词、科白都比原来的
文学剧本有所丰富。有些剧本已经和近年来传统剧目的舞台演出本十分接近。
缺 点 是 :这 些 单 齣 剧 本 大 都 是 从 完 整 的 长 篇 传 奇 剧 本 中 割 裂 出 来 的 ,有 的 支 离 破 碎 ,
残缺不全;有的原来同属一个剧本,结果却分散于各集,互不连贯,检读时很不方便。
除原刻本和石印本外,中华书局有平装排印本,较爲普及。

1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古 本 戏 曲 丛 刊 》 (6 2)及 其 他
是 从 1953 年 开 始 , 由 中 央 文 化 部 主 持 , 成 立 编 刊 委 员 会 , 搜 求 各 种 稀 见 的 珍 本 、
善本、钞本以及通行刻本,加以甄选、整理、汇编、印行的古典戏曲剧本总集。
这部丛刊的性质是爲了保存原始资料,专供文学、戏曲硏究工作者閲读使用,所以
对于所收例本,一概不加工删订,只按照所采录的原本分批影印出版,全部出齐后,是
集我国古典戏曲剧本之大成的一部总集。
郑 振 铎 于 1958 年 10 月 因 飞 机 失 事 罹 难 , 使 《 古 本 戏 曲 丛 刊 》 编 辑 工 作 暂 时 停 顿 。
1961 年 由 中 国 科 学 院 文 学 研 究 所 ( 现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文 学 研 究 所 ) 承 担《 丛 刊 》 编
辑任务,并由吴晓铃主持其事。
1964 年 文 革 期 间 , 《 丛 刊 》 编 纂 工 作 , 再 度 停 顿 。
1982 年 ,在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文 学 研 究 所 的 主 持 下 ,重 建《 古 本 戏 曲 丛 刊 》编 辑 委 员
会,继续展开辑印工作。
建国以后,祖国戏曲事业飞跃发展。各种戏曲剧本和有关戏曲资料的总集,出版很
多。其中全国性的戏曲剧本总集有《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分省汇辑);按区域或剧种
汇编的有《华东地方戏曲丛刊》、《京剧丛刊》、《京剧粲编》、《评剧丛刊》等。此
外如四川、福建、湖南、湖北、河北、山西各省,都有本省的戯曲剧本结集,这里就不
一一介绍了。
关 于 戏 曲 剧 本 的 总 集 、选 集 和 专 著 ,以 及 各 种 集 子 里 的 子 目 ,可 参 考 作 家 出 版 社 195 8
年 出 版 ,日 本 青 木 正 儿《 中 国 近 世 戯 曲 史 》( 王 古 鲁 译 ) 。书 后 附《 曲 学 书 目 举 要 》,凡 195 8
年以前出版的各种剧本,大都收入。
关于戏曲理论,中国戏曲硏究院编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由中国戏剧出版
社出版,共十集。每集收录自宋代至清代重要的戏曲理论著作一种或数种。在每种著作
之前,都附有提要和简括评述,帮助读者閲读。
以上是关于戏曲方面的总集。

《 太 平 广 记 》 (6 5)
我 国 最 早 的 一 部 小 说 总 集 是 《 太 平 广 记 》 。 这 书 是 宋 太 宗 太 平 兴 国 三 年 (978) 由 李 昉
等 编 纂 。 全 书 五 百 卷 , 另 目 录 十 卷 。 全 书 按 题 材 分 为 92 类 , 又 分 150 余 细 目 。 神 怪 故
事 所 占 比 重 最 大 , 如 神 仙 55 卷 , 女 仙 15 卷 , 报 应 33 卷 , 神 25 卷 , 鬼 40 卷 , 可 见 其
取材重点所在。汇集了自汉、魏至宋初的小说、笔记、野史等五百多种古籍的资料。有
的片段摘引,有的整篇钞录,很多散佚的古籍,往往赖以保存。不但可以閲读,也可供
查检、征引材料之用,因此也具有类书性质。已由中华书局整理重新排印出版。

《 说 郛 》 (6 6)

1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说 郛 》 100 卷 , 明 陶 宗 仪 编 。 原 书 已 经 散 佚 , 只 有 残 缺 钞 本 。 现 在 通 行 的 120 卷
本,是明末清初陶埏增订的,其中错误较多。
《说郛》是笔记小说总集,选录范围很宽泛,上起汉魏,下至宋元,经、史、子、
集 、野 史 、杂 录 ,无 不 涉 及 ,搜 辑 书 籍 达 600 余 种 。其 中 少 数 作 品 ,如《 老 学 菴 续 笔 记 》、
《事始》等,都是已经失传的珍本,只靠《说郛》始得流传。不过这书引书虽多,但每
种书往往只摘引寥寥数节,甚至三言五语,断章截句,随处可见。閲读既无兴趣,查检
材料也不方便。加以卷帙浩繁,流通始终不广。
1927 年 ,张 宗 祥 ( 1882 - 1965 )根 据 明 钞 残 本 加 以 校 订 ,仍 分 爲 100 卷 ,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排 印 出 版 , 比 120 卷 本 稍 优 。

《 古 小 说 钩 沉 》 、 《 唐 宋 传 奇 集 》 及 其 他
《 古 小 说 钩 沉 》 (6 7)我 国 隋 唐 以 前 的 小 说 专 集 , 大 半 散 佚 , 只 有 零 星 片 段 保 存 在 一
些类书和其他古籍里。鲁迅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法苑珠林》等类书和专
著中广爲搜辑,并参照各本详加校订,共辑出自先秦至隋末的古典小说三十六种,题爲
《 古 小 说 钩 沉 》。其 中 包 括 久 已 失 传 的 先 秦 古 籍《 青 史 子 》,以 及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代 的《 裴
子语林》、《列异传》、《述异记》、《齐谐记》、《幽明录》等。尤以题爲「东汉班
固撰」的《汉武故事》,原文残缺甚多,经鲁迅逐字逐句地凑辑缀补,现已成爲比较完
善的传本。是硏究古典小说的重要参考资料。鲁迅生前未及出版,后来收入《鲁迅三十
年集》和《鲁迅全集》。现有单行本,查检材料很方便。

《 唐 宋 传 奇 集 》 (6 8): 鲁 迅 从 《 文 苑 英 华 》 、 《 太 平 广 记 》 、 《 说 郛 》 、 《 百 川 学
海》、《青琐高议》、《琳琅秘室丛书》等总集和丛书中,采录唐、宋两朝单篇的传奇
小 说 48 篇 , 编 成 《 唐 宋 传 奇 集 》 八 卷 。 本 书 采 辑 的 体 例 , 只 收 单 独 行 世 的 篇 目 , 不 录
已经收入某种传奇专著的作品。像裴鉶的《崑仑奴》、《聂隐娘传》已收入《传奇》,
袁 郊 的《 红 线 传 》已 收 入《 甘 泽 謡 》,虽 然 都 是 唐 代 著 名 的 传 奇 小 说 ,这 书 也 未 予 收 录 。
这书取舍十分谨严,唐人作品从宽,宋人作品从严。所以唐代传奇占百分之六十以
上。编纂时根据可靠底本,又参照不同版本,选择审慎,校订精详,是一部完善的传奇
总集。书后附有《稗边小缀》一卷,辑录有关唐宋传奇作家、作品的资料,帮助出处,
并加以考证,也可以作爲文学史硏究者的参考资料。
《唐宋传奇集》有北新书局排印本(鲁迅先生生前所印)和《鲁迅全集》本。
另 有 汪 辟 疆 校 录 的 《 唐 人 小 说 》 (69), 也 是 一 部 便 于 使 用 的 唐 代 传 奇 小 说 集 。
关于古小说的选集,主要是指文言小说,包括志怪、傅奇和笔记小说等。另有《旧
小说》一书流行较广。

1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旧 小 说 》 (70 )是 吴 曾 祺 所 编 辑 , 选 录 自 汉 魏 至 明 清 各 代 的 文 言 小 说 , 共 二 十 册 ,
1914 年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后 来 收 入 《 万 有 文 库 》 , 则 把 元 、 明 、 清 三 朝 的 作 品 删 去 , 共
十 三 册 。 1957 年 又 据 《 万 有 文 库 》 纸 型 重 印 , 合 并 爲 四 册 。
全 书 按 朝 代 编 次 , 在 将 近 300 种 著 作 中 , 采 录 历 代 小 说 共 约 2830 余 篇 。 但 取 材 比
较驳杂,除有情节的故事、传说、轶闻、寓言外,很多博物知识也被收录在内。有些篇
章爲《太平广记》所未收,可以补其不足。
以上是古代小说的总集。

《 晚 清 文 学 丛 钞 》 和 《 中 国 近 代 反 侵 略 文 学 集 》
《 晚 清 文 学 丛 钞 》 (71)和 《 中 国 近 代 反 侵 略 文 学 集 》 是 阿 英 ( 钱 杏 邨 ) 所 编 的 两 部 新 型
丛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这两部丛书搜罗宏富,爲硏究近代文学史提供了大量的、系统
的原始资料,对近代史、近代文艺理论、近代翻译文学的硏究也有一定帮助。
晚清各种文学作品,大都散见于当时报刊杂志,而这些报刊维志又非常难找,有些
作品又无单行本;有些作家的诗文专集也不易得到,这都给硏究者带来不少困难。这两
部丛书即专门从事晚清文学作品的辑录。两书在内容上尽可能不重复,基本上解决了近
代文学资料方面的问题。
《晚清文学丛钞》共分十二卷,目录如下:
文 学 论 卷 (未 出 版 )
小 说 戏 曲 硏 究 卷 (一 册 )
诗 词 卷 (未 出 版 )
说 唱 文 学 卷 (二 册 )
传 奇 杂 剧 卷 (二 册 )
小 说 一 、 二 、 三 、 四 卷 (每 卷 二 册 )
俄 罗 斯 文 学 译 文 卷 域 外 文 学 译 文 卷 散 文 与 杂 文 卷 (未 出 版 )
每卷开端都有一篇「叙例」,给书中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价,对读者有一定帮
助。

《 中 国 近 代 反 侵 略 文 学 集 》(7 2)共 分 六 集 ,已 出 五 集 。每 集 所 收 ,都 是 反 映 当 时 社 会 、


历 史 面 貌 的 各 种 体 裁 的 文 学 作 品 。计 有 :《 鸦 片 战 争 文 学 集 》、《 中 法 战 争 文 学 集 》、《 甲
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庚子事变文学集》、《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另有《中国近
代反侵略文学集补编》,尚未出版。
每集把分散的材料系统化﹐按诗歌﹑小说﹑戏曲﹑说唱﹑战纪﹑事略﹑散文等类
分 卷 编 排 ﹐ 并 附 插 图 ﹐ 取 材 丰 富 而 谨 严 ﹐ 搜 集 了 许 多 有 价 值 的 稀 见 作 品 。每 集 书 前 ﹐ 有
编者撰写的专题论文一篇﹐略述历史事件的发生经过﹐分类概括介绍有关的文学情

1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况﹐对书中的材料加以补充和说明。

《 古 典 文 学 研 究 资 料 汇 编 》 (73)
随着学术硏究发展的需要,了一套《古典文学硏究资料汇编》是一种新型工具书。
中 华 书 局 从 1959 九 年 开 始 着 手 纂 辑 。 这 套 《 汇 编 》 搜 辑 了 历 代 有 关 古 典 文 学 作 家 、 作
品硏究、评论的资料,包括关于作品思想、艺术的评论,以及作家生平、作品考证等。
如果硏究某一作家的问题,就可以翻检这套《汇编》中所搜辑的有关资料,从而省去硏
究者很多时间、精力上的浪费。
已经出版的有下列几种:
(1)《 陶 渊 明 卷 》 上 下 编 。 上 编 爲 北 京 大 学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中 文 系 教 师 同 学 合 编 , 属 综 合
评论,下编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属作品的单篇分析。
(2) 《 杜 甫 卷 》 上 编 , 唐 宋 之 部 , 三 册 , 华 文 轩 编 。
(3) 《 白 居 易 卷 》 , 陈 友 琴 编 。
(4) 《 柳 宗 元 卷 》 , 吴 文 治 编 。
(5) 《 黄 庭 坚 和 江 西 诗 派 卷 》 二 册 , 傅 璇 琼 编 。
(6) 《 陆 游 卷 》 , 孔 凡 礼 、 齐 治 平 编 。
(7) 《 杨 万 里 范 成 大 卷 》 , 湛 之 编 。
(8) 《 红 楼 梦 卷 》 二 册 , 一 粟 编 。

(e) 综 合 性 字 典 和 辞 典

字典和辞典是最通用的工具书。字典只收单字,主要解决单字的形体、读音和涵义
的 问 题 。 辞 典 ( 词 典 ) 兼 收 单 字 和 复 词 ,主 要 解 决 词 语 的 问 题 。字 典 的 来 源 是 古 代 字 书 , 辞
典又是从字典发展而成的。

辞典可分两类,一类是综合性的普通辞典,不仅收有单字和一般词汇,还包括成语
典故,名物制度,古今名人名著,一般常见古今地名,以及科技术语等,如《辞源》、
《辞海》等都是。另一类是专业用的专科辞典,只收某一专科的名词术语,如《佛学大
辞典》、《哲学辞典》、《音乐辞典》等都是。还有专收人名、地名的辞典如《中国人
名 大 辞 典 》、《 中 国 古 今 地 名 大 辞 典 》等 。在 此 ,只 介 绍 几 种 常 用 的 综 合 性 字 典 和 辞 典 。

《 康 熙 字 典 》 (18 5)
我国最早的一部有系统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比《说文解字》
稍后,至今尚存的另一部字书是《玉篇》。这两部字书主要是硏究古代汉字、汉语的工

1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具书,与近世的字典有所不同。
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字书,是清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由清朝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余人的主持下,依据
明 代 的 《 字 汇 》 和 《 正 字 通 》 两 书 加 以 增 补 修 订 , 费 时 六 年 (1710 ~ 1716 )编 纂 而 成 。
清代法令规定,凡应科举考试,书写字体必一以这部书爲标准,所此对学术界影响
很 大 。直 到 今 天 ,我 国 从 事 文 史 硏 究 工 作 的 人 还 经 常 用 《 康 熙 字 典 》 做 爲 工 具 书 。此 书 共
分 十 二 集 ,按 地 支 从 子 集 到 亥 集 顺 序 排 列 ,每 集 又 分 上 、中 、下 三 卷 。其 中 分 别 排 列 21 4
部 首 , 共 收 47035 个 字 。 书 前 附 有 「 总 目 」 、 「 检 字 」 、 「 辨 似 」 、 「 等 韵 」 各 一 卷 ,
书后有「补遗」一卷,收冷僻字;「备考」一卷,收不通用的字。

《 中 华 大 字 典 》 (18 6)
在《康熙字典》以后,规模最大的一部字典是《中华大字典》。这书从清末宣统元
年 ( 1 9 0 9 ) 即 开 始 编 纂 , 历 时 六 年 , 到 1914 年 成 书 , 参 加 编 订 者 约 40 人 。 1915 年 由 中
华书局出版,后曾略加删节,重印问世,但内容并无改动。
这书编纂的目的是爲了纠正《康熙字典》的错误,弥补其不足,力求取而代之。

 《 辞 源 》 (187)
《辞源》是我国近代最早编成的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辞典。这书由商务印书馆编
纂 , 19 15 年 出 版 正 编 , 193 1 年 继 出 《 续 编 》 , 以 补 正 编 的 不 足 。 193 9 年 又 出 版 《 辞
源 正 续 编 》 合 订 本 。 201 5 年 第 三 次 修 订 版 , 120 0 万 字 , 词 条 新 增 至 650 0 余 , 插 图 近
1, 00 0 幅 。
这部辞典收录词语的范围很广,不仅收有单字、词汇、成语,还包括典故、名物
制度、古今名人名著、一般常见的古今地名,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上
的一些新名词和翻译名词,总计约七万多条,内容相当丰富。历年积累印数逹五百万
部,影响是很大的。

 《 辞 海 》 (18 8 )
《 辞 海 》 一 书 , 是 继 《 辞 源 》 之 后 , 193 7 年 由 中 华 书 局 编 纂 出 版 。 最 初 分 上 下 二
册 , 后 来 又 出 合 订 本 , 略 有 修 订 。 在 202 0 年 8 月 《 辞 海 》 第 七 版 在 上 海 首 发 。 所 收
总 字 数 约 235 0 万 , 总 条 目 近 13 万 条 , 图 片 1800 0 余 幅 ; 新 增 条 目 ( 含 义 项 ) 110 0 0
余 条 , 75% 以 上 的 条 目 都 有 程 度 不 同 的 修 订 或 更 新 。

 《 中 文 大 辞 典 》 (1 90 )
《 中 文 大 辞 典 》 共 计 10 册 , 1973 由 中 华 学 术 院 负 责 编 辑 , 收 录 单 字 包 括 正 字 、 异

1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体、古字、略字及俗字、后起字,其来源以《 康熙字典》为主,并参考尔雅、方言、说
文、广韵等古代字书。所收词汇以成语、术语、格言、叠字、诗词曲语、人名、地名、
职 官 名 、年 号 、书 名 、动 植 物 名 、及 名 物 制 度 等 为 主 ,其 来 源 主 要 是 经 史 子 集 历 代 文 献 ,
并参考著名的类书和辞典。
查 检 便 利 , 每 册 册 首 均 附 部 首 检 字 表 , 第 10 册 正 文 之 后 另 刊 笔 画 索 引 。

(f ) 查 人 名 工 具 书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衆多,在硏究古籍时,一定会遇到很多陌生的古代人名。要想
查考这些古代人物的身世、经历、政治态度、思想倾向、重要著作以及社会交游等,就
得依靠査人名的工具书。
在《二十五史》和其他一些专门著作中,记载着一部分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料。不过
在查找这些人物传记以前,如果不了解所查人物的时代、籍贯以及他有什麽专长时,仍
须依靠工具书做爲查找的线索。而遇到没有完整传记史料的人物,就更需要通过工具书
来了解他们的简单经历和主要的社会活动情况了。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对于宗法制度极力维护 ,对于历代统治阶层家
族的流传演变以及门第出身的高低贵贱都非常重视。因此姓氏、谱系之学就成爲一种专
门学问。较早的古代人名工具书,大都是从这个体系发展下来的。我们就先从这方面谈
起。

(一 ) 有 关 姓 氏 谱 系 和 较 早 的 人 名 工 具 书

《 世 本 》 (191)
《 世 本 》是 最 早 的 一 部 记 述 姓 氏 谱 系 、考 订 帝 王 家 族 流 传 嬗 递 的 专 书 。这 是 一 部 先
秦古书,起讫时代从黄帝至秦末。这部书曾爲司马迁所采用,是写《史记》时的重要参
考书。今已不传,只有后人几种辑本,作爲史料保存。商务印书馆编纂《丛书集成》,
曾 经 收 印 过 四 种 《 世 本 》 的 辑 本 。 1957 年 , 商 务 印 书 馆 又 把 现 存 的 另 外 四 种 辑 本 , 连 同
以前的四种,重新校勘汇印出版,名爲《世本八种》。这几种辑本的内容,篇目出入很
大。有的不但记述了帝王和一部分公卿大夫的氏姓家族流傅嬗递的情况,还记述了这些
古代帝王的建都地点、活动区域和简单事迹。例如秦嘉谟辑补本的《作篇》,就把黄帝
造 火 食 , 雍 父 作 臼 、 舂 、 杵 , 舜 始 陶 , 武 王 始 作 箑 (s h à 㨗 , 扇 子 ) 等 都 收 进 去 。 这 些 材 料 对
于硏究上古史有些参考意义。

《世本》是考订秦汉以前姓氏谱系的书,其后各代都有类似的著作。至于能起一些

1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查 考 人 物 生 平 事 迹 作 用 的 工 具 书 ,则 有 明 代 棱 迪 知 编 撰 的《 万 姓 统 谱 》(191) 。 这 书 虽 以
考订姓氏宗族谱系爲主要内容,但也包括一部分历代名人的简单传记。查法是按时代先
后爲序,以姓氏所属的韵部分类。过去比较通用,现在已失去功效。
此 外 , 元 代 有 《 氏 族 大 全 》 (192) , 明 代 还 有 杨 信 民 编 撰 的 《 姓 源 珠 玑 》 (193) , 也
都是考订氏族谱系的工具书,目前使用价值已经很小了。

除去这一类书之外,中国较早的有关人名姓氏方面的专著,应该是班固在《汉书》
中所列的《古今人表》。这个表没有写完,只有秦代以前的「古人」,并没有汉代当时
的「 今 人 」。分 类 法 很 特 别 :根 据 儒 家 思 想 体 系 的 评 价 标 准 ,把 古 人 分 成「 上 上 」、「 上
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
个等级。

《 古 今 人 表 》 (19 5)
《 古 今 人 表 》对 于 硏 究 上 古 史 有 一 定 用 处 。清 代 史 学 家 梁 玉 绳 写 过 一 本 专 门 硏 究《 古
今人表》的书,叫《古今人表考》。后来蔡云又着有《古今人表考补》、《续考补》各
一卷,可以作爲梁书的补充。

《 元 和 姓 纂 》 (19 6)
唐代人林寳编的《元和姓纂》,是现存较早的人名工具书之一。「元和」是唐宪宗
年 号 ,原 本 十 八 卷 ,早 已 失 传 ,清 人 从《 永 乐 大 典 》中 辑 出 ,缺 卷 首「 国 姓 」 ( 李 姓 ) 一 门 。
查 法 是 按 照 《 广 韵 》 的 206 部 排 比 诸 姓 。 每 姓 都 记 载 得 姓 受 氏 的 源 流 和 各 家 的 谱 系 。 所
谓「 谱 系 」,当 然 指 的 是 封 建 统 治 阶 层 家 族 的 谱 系 ,其 中 自 不 免 有 很 多 攀 援 傅 会 的 地 方 。

《 尚 友 录 》 (197)
明代人廖用贤编纂的《尚友录》,是较早的一部具有人名辞典性质的工具书。本书
所收,大都是在历史上有些名望、而编者又认爲在道德文章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时代是
从上古到宋末爲止。编者在序言中说:「是书原非耑爲考姓问族而设,惟取有资于诗文
者采之。标以『尚友』,志景仰也。故芳行懿轨,虽学词片长必录。至检人秽迹,间或
及之,然千百中仅一二。」
每 个 人 名 下 面 , 附 有 简 单 的 「 嘉 言 懿 行 」 , 大 抵 是 被 编 者 认 爲「 可 师 、可 法 、 可 惊 、
可歌、可泣」的事迹。
其选择标准,完全从封建士大夫的立场观点出发,力求符合封建统治阶层的利益和
道德准则。爲了避免触犯当时最高统治者的忌讳,故不收歴代帝王和诸侯;又因具有男
尊女卑思想,因此不收僧道和妇女。 书中对于某些著名人物,如李白、韩愈等文学

1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家,李广、李牧、吴玢、刘錡等古代名将,记述其事迹还是比较详细。但如晋代著名文
学家陶渊明,南宋理学家朱熹等,对后世影响很大,却都没有收入,未免贻人以挂一漏
万之讥。
以上四种都是有关姓氏谱系和较早的人名工具书。

(二 )人 名 大 辞 典

《 中 国 人 名 大 辞 典 》 (19 8)
到目前爲止,此书是近人编纂的人名工具书,搜求比较完备而流行也最广的。
这 部 辞 典 自 1915 年 开 始 编 纂 , 1921 年 完 成 , 同 年 6 月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收 录 人
名约四万以上,起自太古,止于清末。每个人名下面,注明其时代、籍贯、身世、字号
等,然后概述生平。对人物事迹的记载,比较详细具体。
此书在选材方面不仅不够全面,遗漏甚多。加以全书所引传记史料一概不注出处,
读者无从根据它去寻求原始材料的线索。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缺点。

(二 ) 查 找 同 姓 名 的 工 具 书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古今人物姓名相同的太多。硏读古籍有时会张冠李戴,发生误
解。因此,就有专门分别同姓名的人物的工具书。

《 古 今 同 姓 名 录 》 : (19 9)
是最早的一部,题爲梁元帝撰。后来有唐人陆善经续,元人叶森补,清人李调元有
校 本 。 这 部 书 分 上 下 卷 , 列 了 105 个 姓 氏 , 382 人 名 , 共 1307 人 ; 只 限 梁 代 以 前 , 排 列
以时代爲序。由于所收人名过少,书又不常见,故重要性不大。

《 同 姓 名 录 》 : (200)
明代人余寅撰,共十二卷,也按朝代先后次序排列。后有周应宾补一卷。原书已很
少见。此书所收材料比萧绎《古今同姓名录》丰富,叙述每人事迹也比较详细。缺点是
对于正史所载人物的姓名,反而有很多忽略。
清代汪辉祖有鉴于此,于是撰辑了下列三本:

《 九 史 同 姓 名 略 》(20 1)72 卷 ,补 遗 4 卷 ; (「 九 史 」 指 《 新 唐 书 》 、《 旧 唐 书 》 、《 新 五 代 史 》、
《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 辽 金 元 三 史 同 名 录 》 (202)四 十 卷 ( 另 有 《 希 姓 录 》 四 卷 ) 。 姓 氏 按 韵 部 分 列 , 名 字 亦 按

1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笔画、部首排列,查起来比较方便。
此书所载是当时少数民族的译名,所以往往不贯以姓,而另外纂辑,也按第一个字
的字韵分部。
据说汪氏另外还辑有:
《 廿 四 史 同 姓 名 录 》(20 3)稿 本 ,凡 160 卷 。他 在《 梦 痕 录 余 》中 说 :「 六 十 八 岁 取《 廿
四史同姓名录》稿本,重加严订,再录再校,脱漏终不能免。补遗之功,不得不俟诸儿
辈。」可惜在他死后,这部稿本竟至失传,一锢字也没有留下来。

与 汪 氏 同 时 , 还 有 陈 棻 编 撰 的 《 同 姓 名 谱 》 (20 4), 刘 长 华 编 撰 的 《 历 代 同 姓 名 录 》
(20 5) ( 从 上 古 至 清 中 叶 ) 诸 书 。
但大概陈棻、刘长华都没有见过余寅的《同姓名录》,当时交通阻塞,文人闭门著
书,汪、陈、刘彼此间都不通消息。所以书成以后,重复很多,优劣互见。刘书比较通
行 ,可 是 编 次 按 朝 代 先 后 ,体 例 不 科 学 ,用 起 来 不 方 便 。哈 佛 燕 京 学 社 引 得 编 纂 处 编 有
《历代同姓名录引得》,可以使用。

《 古 今 同 姓 名 大 辞 典 》 (20 6)
此 书 爲 彭 作 桢 辑 ,是 这 类 工 具 书 中 比 较 完 备 的 一 部 。自 1928 年 以 前 即 开 始 编 纂 ,至
1935 年 完 成 。 1936 年 3 月 , 由 作 者 本 人 集 资 印 行 , 好 望 书 店 代 售 。
这 部 辞 典 集 萧 、余 、汪 、陈 、刘 诸 书 之 大 成 ,更 兼 收 庄 鼎 葬《 两 汉 不 列 傅 人 名 韵 编 》、
张 澍 《 姓 氏 五 书 》 (1. 《 姓 韵 》 , 钞 本 藏 北 京 图 书 馆 ; 2. 《 姓 氏 导 源 》 ; 3. 《 姓 氏 辨 误 》 , 这 两 种 都
有 刊 本 ; 4 .《 辽 金 元 三 史 姓 录 》 ; 5 .《 古 今 姓 氏 书 目 考 证 》 , 后 二 书 已 佚 ) 等 , 材 料 比 较 完 备 。 此 书

姓氏按笔画排列,名字按部首分类,查检也较方便。缺点是有些在当时报纸上出现的无
关重要的人名,这书也有见必录,收录得过分驳杂。
书后附有《掇拾余寅文》、《历代名讳考》、《辨证姓名》,以及萧绎《古今同姓
名录》的目录,余寅《同姓名录》的索引等,都比较有用。

(三 ) 分 门 别 类 的 人 名 工 具 书

有 些 人 名 工 具 书 是 专 门 供 给 某 一 类 专 业 硏 究 者 使 用 的 。这 里 就 文 学 、艺 术 范 围 内 介
绍几种:
《 录 鬼 簿 》 (207)
元代戏曲家锺嗣成着,二卷,明初贾仲明重爲增补;另有无名氏撰《续录鬼簿》一
卷 。 两 书 记 载 了 元 代 戏 曲 作 家 共 152 人 , 包 括 他 们 的 字 号 、 籍 贯 、 简 略 的 生 平 事 迹 , 并
开 列 了 近 500 种 杂 剧 的 剧 目 。 这 不 仅 是 硏 究 古 典 戏 曲 和 金 元 文 学 的 重 要 史 料 , 也 是 最 早

2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的戏曲作家人名辞典。
《 录 鬼 簿 》的 版 本 很 多 。最 普 通 的 是 王 国 维 的《 录 鬼 簿 校 注 》,曾 收 入《 增 补 曲 苑 》,
后 又 收 入《 王 国 维 戏 曲 论 文 集 》,由 戏 剧 出 版 社 印 行 。此 外 ,还 有 新 版 本 三 种 :一 、《 中
国 古 典 戯 曲 论 著 集 成 》 第 二 卷 ;二 、 马 廉 《 录 鬼 簿 新 校 注 》 , 文 学 古 籍 刊 行 社 出 版 ; 三 、
《〈录鬼簿〉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印行。

《 中 国 画 家 人 名 辞 典 》 (20 8)
《中国画家人名辞典》计划共编三卷,按时代先后排列:第一卷爲《唐前画家人名
辞典》,第二卷爲《唐宋画家人名辞典》,第三卷爲《元明清画家人名辞典》,但第三
卷至今尚未出版。

《 唐 前 画 家 人 名 辞 典 》 (2 09 )
朱 铸 禹 编 纂 ,1961 年 12 月 人 民 美 术 出 版 社 出 版 。此 书 共 收 录 唐 代 以 前 ( 起 自 三 代 , 止
于 隋 末 )画 家 182 人 , 内 容 包 括 画 家 的 姓 名 、 字 号 、 简 历 、 师 友 渊 源 、 时 代 背 景 、 绘 画 理
论、技法要轱以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等。
书后有附录四种:一、唐前画家生卒年表;二、唐前寺观壁画表;三、唐前画家别
名索引;四、周代至隋代的年代略表。

《 唐 宋 画 家 人 名 辞 典 》 (2 10 )
朱 铸 禹 编 纂 , 李 石 孙 助 编 , 1958 年 12 月 中 国 古 典 艺 术 出 版 社 出 版 。 这 书 共 收 唐 、
宋 ( 包 括 五 代 、 辽 、 金 等 朝 代 ) 画 家 1548 人 , 内 容 体 例 与 前 书 大 致 相 同 , 对 于 某 些 画 家 和 作
品的介绍、评论,除引用古籍外,兼采近人如郑振铎等人的意见。
书后有附录六种:一、唐、五代、辽、宋、金纪元、公元对照表;二、唐、五代、
宋 壁 画 表 (用 处 较 大 ); 三 、 宋 代 翰 林 图 画 院 画 家 表 ; 四 、 唐 、 五 代 、 辽 、 宋 、 金 画 家 生 卒
年表;五、唐、五代、辽、宋、金画家别名称号索引;六、无事迹可考之画家表。

上述两部辞典的主要优点是:不仅是一般客观地辑录历朝画家的历史资料 ,而足对
某些重要画家的绘画理论、表现方法、风格特征以及代表作品,都扼要地加以阐述和分
析,并给予评价。这对于使用这两部工具书的人帮助更大。
解说文字都用简明的语体文,引用古籍时,对一些奥词僻典和专门术语,也作了必
要的译注,引用材料一般都注明出处,编纂态度是比较谨严的。可以说是比较切实适用
的新型工具书。

《 中 国 画 家 人 名 大 辞 典 》 (21 1)

2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又名《画史人名大辞典》孙濌公编,神州国光社还出版。这书人名按姓氏笔画先后
排列,同一姓氏又按朝代先后排列。收录范围虽广,编撰却很草率,错误较多。

《 中 国 文 学 家 大 辞 典 》 (21 2)
《 中 国 文 学 家 大 辞 典 》 , 谭 正 璧 编 撰 , 1934 年 光 明 书 店 发 行 , 1961 年 香 港 文 史 出
版社翻印。
这书人名按时代顺序排列,书后附笔画索引。内容繁简不一,体例也欠谨严。有的
人并非文学家,如李耳是哲学家,也收录在内;但经学家、理学家则又多未收。戏曲作
家遗漏更多。不过在新的同类辞典还未编出的时候,这书还可以参考。

《 中 国 音 乐 、 舞 蹈 、 戏 曲 人 名 词 典 》 (21 3)
曹 惆 生 编 , 1959 年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中国历代的音乐家、舞蹈家、戏曲家,人才济济,数以万计。但在封建社会,这些
人的社会地位大都很低,不爲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所重视。正史中既很少爲他们立传,
其他古籍中的传记材料也是一鳞半爪 ,语焉不详 。搜集这些人物的生平及其在艺术活动
方 面 的 资 料 ,确 实 比 较 困 难 。这 部 词 典 错 误 疏 漏 之 处 确 很 不 少 ,但 由 于 编 撰 者 用 力 颇 勤 ,
从大量零散片段的文献中积累资料,比较有系统地爲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寻检线索。
此书收录人物的时限,起自上古,止于清末。其艺术生活开始于清末,而其人殁于
辛 亥 革 命 以 后 者 , 也 尽 量 收 采 (甚 至 在 六 十 年 代 初 还 在 世 的 艺 人 , 编 者 也 收 进 书 中 , 显 然 是 当 时 缺
乏 细 致 深 入 的 调 查 硏 究 所 致 ) 。 收 录 范 围 包 括 : 善 歌 者 ; 善 舞 者 ; 善 奏 弄 乐 器 者 ;  洞

晓 音 律 及 乐 理 者 ; 曾 撰 歌 曲 者 ; 曾 撰 杂 剧 、 传 奇 及 各 种 剧 本 者 ; 制 作 乐 器 者 ; 各
剧 种 艺 人 及 杂 技 艺 人 。惟 戏 曲 艺 人 限 于 文 献 记 载 ,缺 乏 实 际 社 会 调 查 ,故 以 崑 曲 、京 剌 、
秦 腔 、 徽 调 四 剧 种 爲 多 , 其 他 剧 种 较 少 , 共 约 5200 余 人 。
每一人名,首注年代,跨历两个朝代者也加以注明;次叙别名、籍贯,然后简略地
叙述这个人与音乐或艺术有关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最后注明材料的来源。凡艺人绰号、
别名、艺名、室名突出显著者,则另列专条。

(g) 查 地 名 的 工 具 书

中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又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兴废变革,要想考查古代地名的
确切位置,是比较困难的。往往同一个地名,而地点完全不同。例如江西、甘肃、辽宁
三省中各有一个「玉山县」。有时同一个地方,由于历代建置不同,往往有几个不同的
名称。例如开封,又名汴梁,又名祥符。硏究文史的人要想弄清这些地名的沿革变化和
确实位置,都需要依靠查地名的工具书来解决。

2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关于检索中国历代的地理资料和地名变化,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正史
中的《地理志》和历代记载版图疆域的专书,以及反映历代地理具体情况的地图等。从
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到每一朝代关于地域方面的建置和划分。这可以叫作「面」。第二方
面 是 中 国 历 代 编 纂 的 各 地 地 方 志 ,通 过 地 方 志 可 以 了 解 每 一 具 体 地 区 如 某 一 省 或 某 一 县
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料。这可以叫作「点」。第三方面,即同一地点而古今名称不一,
或同一名称而古今所在地点不同,这些沿革变化的关系可以叫作「线」。这倒是一般文
史工作者经常需要了解的。
当然,所谓「面」、「点」、「线」三方面的材料,并不能截然分开;属于其中一
个方面的材料实际上也是和另外两个方面有关联的。

(一 ) 查 找 历 代 版 图 疆 域 资 料 的 工 具 书

先 从 「 面 」 谈 起 。 古 代 正 史 中 有 关 地 理 方 面 的 记 载 始 于 《 汉 书 ‧地 理 志 》 , 以 后 则
《后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魏书》、《隋书》、《旧唐书》、
《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诸书,都有《地理
志》的部分。
如果要了解每一代的版图疆域,除上述十四史的《地理志》外,还有以下几部专书
可供参考:
《 元 和 郡 县 志 》 : (23 5)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唐李吉甫等撰。这是唐代官修的地理书,也是中国流传至
今最古的一部地理专著。书中原有地图,宋代即已亡佚。文字部分详述唐代地域十道、
四 十 七 镇 ( 藩 镇 ) 郡 县 建 置 的 情 形 ,体 例 比 较 完 善 ,因 此 成 爲 唐 以 后 历 代 王 朝 纂 修 地 理 书 的
一个模板。可惜这书已有数卷亡佚,今天的四十卷本,实际只相当原书的三十四卷,已
非全书了。

《 太 平 寰 宇 记 》 (23 6)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宋乐史撰。这是北宋初年官修的地理书,性质、体例都与
《 元 和 郡 县 志 》相 近 ,但 搜 采 的 范 围 更 爲 广 泛 。后 世 地 理 书 籍 涉 及 人 文 资 料 方 面 的 叙 述 ,
如某一地方的文化设施和著名人物等 ,实始自此书。不过有些材料如题咏古迹的诗篇之
类也都收入,并不必要,所以后世认爲这书内容不免失之驳杂。这书到清代已有亡佚,
今本缺七卷或八卷不等。

《 元 丰 九 域 志 》 (23 7)
《 元 丰 九 域 志 》十 卷 ,北 宋 王 存 、曾 肇 、李 德 刍 等 撰 。这 是 北 宋 后 期 官 修 的 地 理 书 ,

2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对 北 宋 版 图 疆 域 、州 县 废 置 、风 土 物 産 、户 口 增 减 以 及 全 国 各 地 的 名 山 大 川 ,都 有 记 载 ,
内容较爲详尽。

《 明 一 统 志 》 (23 8)
《明一统志》九十卷,明李贤等撰。这是明代官修的地理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记载,历代官修的地理书,以元代岳璘等纂修的《元一统志》「最称繁博」,但这
书已散佚。
赵 万 里 以 《 元 史 ‧地 理 志 》 为 纲 , 将 《 大 元 大 一 统 志 》 的 元 刻 残 帙 , 各 家 抄 本 与 群
书 所 引 , 汇 辑 为 一 书 , 分 编 十 卷 , 编 成 《 元 一 统 志 》 。 1966 年 北 京 的 中 华 书 局 有 出 版 此
书。
明 英 宗 时 ,命 李 贤 等 仿《 元 一 统 志 》体 例 修 成 此 书 ,所 以 仍 沿 用「 一 统 志 」的 名 称 。
但《明一统志》成于衆手,内容错误很多,在历代官修的地理书中是质量较差的一部。

《 读 史 方 舆 纪 要 》 (23 9)
《 读 史 方 舆 纪 要 》 130 卷 , 后 附 《 舆 图 要 览 》 四 卷 , 清 顾 祖 禹 撰 。 这 是 顾 氏 私 人 著
述,志在补充、订正《明一统志》的疏漏谬误而写定的。作者对当时中国的地理做了不
少实地调查,并参考了各种文献,对于每一地区的山川险要,都有详细记述。全书分十
八部,除第一部分《历代州域形势》、第十七部分《川溃》和第十八部分《分野》属于
总论性质外,其余则按照地区的划分逐一记载,包括直隶、江南、山东、山西、河南、
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共十五部。这书商务
印书馆有铅印本,后来中华书局又据原纸型重印问世。

《 清 一 统 志 》 (240 )
《 清 一 统 志 》 560 卷 , 清 嘉 庆 时 官 修 地 理 书 , 所 以 又 称 《 嘉 庆 重 修 一 统 志 》 。 清 代
沿 用 元 、 明 《 一 统 志 》 的 体 例 , 自 康 熙 年 间 即 纂 修 《 大 清 一 统 志 》 , 到 乾 隆 八 年 ( 1743 )
修 成 。 到 乾 隆 二 十 九 年 ( 1 7 6 4 ) 又 重 新 修 订 , 成 书 五 百 卷 。 这 个 560 卷 本 , 是 嘉 庆 时 再
度 增 修 的 , 材 料 则 截 至 嘉 庆 二 十 五 年 ( 1 8 2 0 ) 爲 止 , 至 道 光 二 十 二 年 ( 1842 ) 修 成 , 另
有 「 凡 例 」 、「 目 录 」 二 卷 。 这 书 以 省 爲 单 位 , 每 省 都 先 用 图 表 帮 助 。 文 字 部 分 则 以 省 、
县爲单位,从「分野」、「建置沿革」、「形势」、「职官」、「户口」、「田赋」、
「名宦」等一直说到城池学校、山川古迹、关隘津梁、陵墓寺观以及风土人情等。有些
材料与当代的地理还是比较有关联的。此书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续编》中的
影印本爲较好,也比较易得。书后附有「索引」十册,把各种名词,包括地名、人名及
其他,都按四角号码排列,比较便于索检。
以上诸书,都是供我们查考历代王朝地理沿革或具体地名的原 始资料书。如果我们

2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一方面要知道「面」的情况,一方面又想了解「面」与「面」之间的关系,除上述诸书
外,还可以参看清人段长基的《廿四史三表》中《历代疆域表》这一部分。《历代疆域
表》把每一代的都邑郡县都列在表内加以帮助,「以郡统县」,眉目还比较清楚。但在
使用时仍以与原始资料对照爲宜。

《 历 代 舆 地 图 》 (24 1)
《历代舆地图》,又名《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也有叫《历史舆地图》的,晚清
人杨守敬编著。这书共有三十四册,分绘历代王朝版图疆域的情况。我们在翻检文献的
同时,如果与地图参看,所得印象会更加明确,对于某些重要地区的位置也有了具体的
了解。

《 中 国 历 史 地 图 集 》 (24 2)
国内先后出版了两种《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一种《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精装一册,顾颉刚、章巽编著,谭其骧校
订 ,1955 年 3 月 地 图 出 版 社 出 版 ,1956 年 11 月 发 行 。全 书 共 有 31 幅 地 图 ( 外 附 图 1 6 幅 ) ,
内容从原始社会时代开始 ,迄于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包括中国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的分布
概 况 , 及 所 谓 「 奴 隶 社 会 」 (夏 、 商 )和 封 建 社 会 ( 西 周 至 清 鸦 片 战 争 以 前 ) 各 朝 的 政 区 划 分 、
人民起义、重要战争、交通路线、四邻形势等等,是一部供学习中国历史时参考的地理
工具书。

第二种《中国历史地图集》,由《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集体编辑,中华地图学
社 1974 年 出 版 。
全书共分八册:
第一册「原始社会、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
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
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第六册「宋、辽、金时期」
第七册「元、明时期」
第八册「清时期」
这 一 套 历 史 地 图 集 反 映 1840 年 以 前 , 中 国 各 历 史 时 期 的 政 区 设 置 和 部 族 分 布 的 基
本概貌,以及由于各封建王朝统治者与邻近各国封建主、贵族之间的相互兼并征伐和民
族 迁 移 等 原 因 所 导 致 的 政 权 范 围 和 部 族 活 动 地 区 的 一 些 变 化 ,基 本 上 按 照 历 史 面 貌 记 录

2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下来。关于政区的设置和部族的分布,选择其中某一年或某一时期的情况编绘。此外,
还择要选取了一部分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地名及山川、湖泊、沿海岛屿等分别绘入
各个时期的图中。凡重要地名,都采用古今对照的表示方法。今图国内的行政区划,以
1970 年 底 建 制 爲 准 。
这 两 种《 中 国 历 史 地 图 集 》,特 别 是 第 二 种 如 果 全 部 出 版 ,实 际 上 不 仅 解 决 了「 面 」
的问题,而且也部分地解决了「线」和「点」的问题。这对于学术硏究和实际应用都是
很便利。

(二 ) 査 找 某 一 地 区 综 合 资 料 的 工 具 书

其次谈「点」。这是指我们如果对国内某一个具体地方需要做细致深入的了解,就
得翻检或閲读「地方志」。
「地方志」,旧称「方志」,从秦汉时期就开始诞生。隋唐时多以「图经」或「图
说」的名目出现;宋代以后纔大量编纂,正式确立地方志的体例。地方志的种类,主要
有 总 志 (全 国 性 的 志 书 )、 省 志 、 府 志 、 州 志 、 县 志 等 ; 此 外 还 有 乡 村 志 、 关 镇 志 、 厅 志 以
及 少 数 民 族 区 域 土 司 司 所 志 (在 封 建 社 会 形 成 的 )等 。
地方志是一种综合性的地方文献。隋唐以前,「图经」性质的方志,主要是记载山
川、地形、疆域、建筑、物産、气候等内容,基本上属于地理学科的范畴。宋代以后,
扩大了记载范围,除地理部分外,把风俗民情、人物传记、文学艺术、经济赋税、天灾
外患,以及农民起义的活动情况,都包括进去。很多正史、野史上没有的资料,都分别
保存在各地的地方志里。
据朱士嘉在《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序文中谈到,经最近调査,现存的全国地方志,
共 有 7618 部 之 多 。 这 些 地 方 志 过 去 缺 乏 系 统 整 理 , 版 本 复 杂 , 钞 本 、 刻 本 、 排 印 本 各
种都有,又散藏全国各处,查找不便。必须先查有关地方志的工具书,能根据线索去翻
检原书。

《 中 国 地 方 志 综 录 》 (243), 朱 士 嘉 编 , 1935 年 初 版 , 后 来 重 新 增 订 , 1958 年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其 中 著 录 了 全 国 41 个 图 书 馆 收 藏 的 方 志 7413 种 , 共 109143 卷 。
各地方志按省分录,行省次序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编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 区 划 简 册 》排 列 。由 于 现 存 方 志 大 部 分 修 于 清 代 ,故 书 名 顺 序 根 据《 清 一 统 志 》排 列 。
各省方志都著录这样几项:一、书名;二、卷数;三、纂修人;四、版本;五、藏
书者。
「 藏 书 者 」 栏 内 , 分 列 全 国 22 个 主 要 图 书 馆 的 简 称 。 方 志 原 书 现 藏 于 何 处 , 则 在
某 处 拦 内 标 以 「 X」 符 号 。 只 有 「 南 京 中 国 科 学 院 地 理 硏 究 所 」 不 在 此 二 十 二 处 之 内 ,

2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另 标 以 符 号 , 附 于 「 中 国 科 举 院 图 书 馆 」 栏 内 。 这 是 唯 一 的 例 外 。 其 他 不 在 22 处 之 内
的图书馆或藏家,如藏有稀见方志,则于备注栏内帮助:如《灵寿县志》藏于上海市文
物保管委员会,《正定县志》藏于清华大学图书馆等。
书后附有书名索引、人名索引,均按笔画及字典部首排列。另有两个附录:一是现
存 台 湾 的 稀 见 方 志 目 录 ,共 232 种 ,3487 卷 ;二 是 美 国 国 会 图 书 馆 所 藏 我 国 稀 见 方 志 目
录 。 美 国 所 藏 我 国 方 志 约 有 4000 种 , 其 中 稀 见 版 本 80 种 , 附 编 于 此 。
文史硏究工作者要想了解某一地方的沿革变化,或是考察某一地方的某些专门问
题,就可以利用这些方志,作爲进行硏究的原始资料。

另外,古代的方志,尤其是宋元以前的方志,历经兵燹,散佚甚多。张国淦曾编有
一 部 《 中 国 古 方 志 考 》 , 中 华 书 局 1962 年 出 版 , 对 我 国 自 秦 汉 到 元 代 的 方 志 , 凡 有 名
可稽的,一概收录;并对这些方志的内容和流传情况,作了必要的考证,有些是摘录和
归 纳 前 人 的 意 见 ,有 些 是 编 者 本 人 的 看 法 。这 部 书 可 以 同《 中 国 地 方 志 综 录 》互 相 参 閲 。

(三 ) 査 找 古 今 地 名 沿 革 变 迁 的 工 具 书

《 历 代 地 理 志 韵 编 今 释 》 (24 4)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清李兆洛编。这书把历代「正史」《地理志》中
的地名都收录在内;从清代纔开始设置的地名,也收录了一部分。不但可以查找某一个
地名,而且可以根据本书的编排方法看出某一具体地名古今建置的沿革变化,起古今地
名相对照的作用。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版本较多,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本,比较通行,
用起来也方便。

在清代,记载古今地名沿革变迁的工具书还有好几种便于使用的:
[甲 ]段 长 基 《 廿 四 史 三 表 》 中 〈 历 代 沿 革 表 〉
此表可补《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一书的不足。段氏此表注明每一地名的古今沿革
演变,眉目清楚。
表分十四栏:第一栏列所要查对的地名,第二栏注明这个地名最初设置的时期;以
下十二栏,从春秋战国开始,顺序排列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
元、明等朝代,如果某一朝代对这个地名有所改动或变迁,就在各该栏内标注清楚;而
把 清 代 当 时 通 行 的 地 名 列 于 栏 上 书 眉 的 顶 端 。缺 点 是 按 照《 清 一 统 志 》的 次 序 排 列 地 名 ,
没有索引,查起来不方便。
[乙 ]《 历 代 地 理 沿 革 表 》 四 十 七 卷 , 陈 芳 绩 编 撰

2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这 此 书 以 全 国 各 州 、郡 、县 地 名 爲 纲 ,以 自 汉 至 明 、清 各 个 朝 代 爲 纬 ,根 据「 正 史 」
中的地理资料,将各朝的建置、迁徙、更改、变化情况,列表帮助,眉目还算清楚。

[丙 ]《 历 代 舆 地 沿 革 表 》 四 十 七 卷 , 龙 学 泰 编
清末坊间还有一种石印本《历代舆地沿革表》,编排还算清楚。只是目前此书已极
罕 见 , 不 易 找 到 , 国 内 多 间 图 书 馆 (25 家 )皆 有 藏 。

《 中 国 古 今 地 名 大 辞 典 》 (24 6)
《 中 国 古 今 地 名 大 辞 典 》 , 商 务 印 书 馆 编 印 , 1929 年 初 版 , 1949 后 一 度 重 印 。 这
部 辞 典 从 「 五 四 」 以 前 即 开 始 编 辑 , 至 1929 年 始 付 印 , 因 此 地 名 一 再 更 改 , 颇 费 周 折 。
但书中所收录的地名,上自远古,下迄现代,凡是比较重要和显著的地名,大抵都收入
在 内 ,内 容 比 较 完 备 ;特 别 对 古 今 地 名 的 对 照 以 及 对 历 代 地 名 建 置 、沿 革 和 变 迁 的 情 况 ,
也记载得比较清楚详尽;历朝《地理志》、包括《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里面的错误,
在解说中也尽可能地订正。因此这是一部比较通用的工具书。

《 中 国 地 名 大 辞 典 》 (24 6)
《 中 国 地 名 大 辞 典 》 , 刘 钧 仁 编 , 1930 年 8 月 北 平 硏 究 院 出 版 部 印 行 。
这 部 辞 典 对 古 今 地 名 的 沿 革 变 迁 也 有 所 叙 述 ,但 着 重 当 时 仍 在 通 行 的 地 名 。它 与《 中
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比较起来,至少有两点逊色之处:
a. 不 载 山 名 、 水 名 , 只 载 地 名 , 范 围 过 于 狭 溢 ;
b. 人 文 地 理 方 面 的 材 料 不 足 。
c. 有 些 小 地 名 如 城 关 堡 镇 之 类 , 也 多 载 入 , 这 一 点 却 可 补 《 中 国 古 今 地 名 大 辞 典 》 之 不
足。

(四 ) 査 找 现 代 地 名 的 工 具 书

査找现代地名,主要依靠两种工具:一种是最新的本国地图,另一种是根据国务院
每年颁布的国家行政区划而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一般地说,地图不见得每年都有新版,但总以出版年月最近者爲最适用。另外,地
图 内 容 也 有 详 有 略 。 例 如 适 用 于 中 学 生 的 《 地 图 册 》( 上 册 ,「 中 国 部 分 」 ) , 有 很 多 地 名
就没有载入图中,比通行的《中国分省地图》简略得多。使用时就须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基本上是每年出版一次,但当年出版的,总是前
一 年 颁 布 的 材 料 。 例 如 1964 年 出 版 的 《 简 册 》 , 所 收 集 的 有 关 行 政 区 划 的 材 料 即 截 至
1963 年 12 月 爲 止 。 这 在 使 用 时 也 要 注 意 。

2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除地图和《简册》外,还有两种查现代地名的工具书,虽然时效已不及最新本国地
图和《简册》,但仍旧有些用处。

《 最 新 中 外 地 名 辞 典 》 (24 7)
《 最 新 中 外 地 名 辞 典 》 , 葛 绥 成 编 , 中 华 书 局 1940 年 初 版 , 1948 年 再 版 。 这 部 辞
典 共 收 中 外 地 名 25000 余 个 , 其 中 本 国 地 名 约 15000 左 右 , 占 全 书 五 分 之 三 。
其特点是:国内外的生僻地名和小地名,也多收入,而且以现代地名爲主。至于历
史上自元、明、清以来的道、州、府、县等地名,重要的也约略涉及,并不完备。用来
查古今地名的沿革变迁就不适宜。
这书查法是按地名首字笔画多寡爲序,书前有检字表,便于查检。但因久未重版,
早已不大流行了。

《 中 国 地 名 索 引 》 (24 8)
《 中 国 地 名 索 引 》,来 荷 初 编 ,上 海 新 知 识 出 版 社 1955 年 7 月 出 版 。此 书 根 据 截 至
1955 年 6 月 爲 止 的 有 关 地 理 资 料 整 理 编 辑 而 成 ,全 书 用 表 格 方 式 排 列 。表 内 所 列 地 名 包
括市、县和相当于县一级的旗、宗、自治区,以及新设的工矿区和省辖的区、镇等基层
行政单位。

《 汉 语 拼 音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地 图 〉 地 名 索 引 》
这 本 工 具 书 由 地 图 出 版 社 编 制 出 版 , 1974 年 12 月 出 版 后 , 1975 年 以 后 又 重 印 过 。
这部《索引》包括六百万分之一比例尺汉语拼音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全部国内地
名 , 并 增 部 分 地 名 , 共 计 3800 多 条 。

(五 ) 专 门 的 地 名 工 具 书

《 三 辅 黄 图 》 (24 9)
《三辅黄图》六卷,撰人不详,大约是南朝梁、陈之间的人写的。「三辅」指西汉
的首都长安所在,即所谓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行政区。此书专门记
录西汉时长安的街市闾里、宫廷建筑和名胜古迹,兼及周、秦时的建筑和秦、汉间的风
俗,书中列举了很多宫殿苑囿、池台观阁的名称和它们所在的位置。
与《三辅黄图》性质相近似的书,有宋人宋敏求的《长安志》二十卷,元人李好文
的《长安志》三卷,明李濂的《汴京遗迹考》二十四卷,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二
十四卷,清周城的《宋东京考》二十卷,清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五卷等。这些书对

2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唐代的长安、洛阳,宋代的汴京、临安等地的城坊街市、名胜古迹及其名称都有所记述
和考订。

《 水 经 注 》 (250 )
《水经》一书,相传是汉代桑钦所着,但因后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而传。
郦道元《水经注》四十卷,记载我国古代河流分布的情况,自黄河、长江以至现今
各省的主要河流如山西的汾水,山东的济水、汶水,河南的汝水、颍水,河北的易水,
陕西的渭水,湖北的沔水(即今汉水),湖南的澧、沅、资、湘诸水,都有详尽的记述,
是考查我国古代水道重要资料的工具书。
做爲工具书,《水经注》至少有两种作用:一、寻检河流名称和考查古今水道演变
的情况;二、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佚书和佚史,可供文史工作者参考。另外,在閲读古
典文学作品时,有些细节,如屈原被放逐南迁的路线,也要通过《水经注》里的记载纔
能得到具体解决。

《 西 域 地 名 》 (25 1)
《 西 域 地 名 》 , 冯 承 钧 编 , 1930 年 初 版 , 1955 年 11 月 中 华 书 局 重 印 。 这 书 对 硏 究
中西交通史比较有用。书中所列包括中国历史上所见到的亚洲各国地名以及一部分欧
州、非洲地名在内。如果我们在中国古籍中看到某些汉译外国地名,查《中国古今地名
大辞典》当然查不到,就不妨翻检一下这本册子。

(h) 年 表 和 历 法

年表、历表是学习历史的辅助工具书。
「年表」是把重要的历史事件提纲挈领记载下来,按照发生年代的顺序,编纂成
表,以供检閲。所以又称「大事表」。

(一 ) 大 事 表 类

我国利用谱表系年记事,由来已久。古代的史书如《春秋》、《竹书纪年》等,
都是编年体。
《史记》中有十《表》,分国分年分月记事,非常清楚。后来的正史和一些専门
著作,利用谱表的情形更爲普遍。到了今天,年表的编制工作已经是历史学科中不可
缺少的组成部分了。
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系统的编年史。这书上继

3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春秋》,下迄五代,内容相当丰富。所谓资治」,意在供皇帝治理国家时参考;所
谓「鉴」,即可供借鉴的意思。但由于叙述详备,条理清楚,做爲历史资料,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与司马光同时的刘恕,更撰著《资治通鉴外纪》,补足了上古的一段。
《资治通鉴》卷帙浩繁,翻检不便,司马光便另撰《资治通鉴目录》,体例类似
大事年表,是寻检《资治通鉴》本文的工具书。《资治通鉴外纪》也有《通鉴外纪目
录》,性质与《资治通鉴目录》相同。这两种《目录》实际上是起了「年表」或「大
事表」的作用。

《 历 代 纪 事 年 表 》 (25 2 )
清代康熙年间,王之枢编《历代纪事年表》一百卷,从唐尧时起,到元末爲止。
齐召南又编《历代帝王年表》三卷,也到元代爲止。
清代中叶,阮福续编《明年表》,做爲上述两书的继续。这几种书缺点很多。先
秦阶段由于查考困难,不按年纪事;汉、晋以后由于史实繁多,又往往间隔若干年无
所记载,或者记载了一些与大局无关的事件,不免疏漏。
编 制 历 史 年 表 的 目 的 ,应 该 是 帮 助 读 者 从 历 史 的 演 变 过 程 中 寻 找 历 史 发 展 的 线 索 ,
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当然也便读者用来做爲进一步检索原始史料的工具。
由于种种局限,过去的年表、大事表之类的著作,在选择和记载史实方面,都必
然 带 有 较 大 的 片 面 性 。 例 如 商 务 印 书 馆 193 7 年 出 版 , 陈 庆 麒 编 纂 的 《 中 国 大 事 年 表 》
(25 2) , 在 同 一 类 工 具 书 中 , 算 是 比 较 详 备 。 书 中 立 场 、 观 点 都 被 认 为 很 有 问 题 , 只 能
做爲参考资料。《中外历史年表》,算是最有水平的一种。

《 中 外 历 史 年 表 》 (25 4 )
《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齐思和、刘啓戈、聂崇岐合编。这书分第一、
二两卷。
第 一 卷 由 三 联 书 店 于 195 8 年 出 版 , 1962 年 改 由 中 华 书 局 重 印 。
第 二 卷 , 196 3 年 10 月 中 华 书 局 新 一 版 , 摘 记 自 公 元 1919 年 至 195 7 年 的 中 外 重
要 史 实 。 体 例 、 编 排 次 第 基 本 上 与 第 一 卷 相 同 。 194 9 年 以 前 , 附 注 「 中 华 民 国 」 若 干
年。对于国内大事,记载比较详尽;对于国外,则分国记载,力求简明扼要,篇幅非
常经济。

《 中 国 近 代 史 事 记 》 (25 6 )
《 中 国 近 代 史 事 记 》 , 吉 林 师 范 大 学 中 国 近 代 史 教 硏 室 编 , 195 9 年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出版。这书以记载中国近代史上政治事件爲主,旁及经济、文化等方面。
全 书 共 分 两 部 分 。 第 一 部 分 是 记 载 从 1514 年 ( 明 正 德 九 年 甲 戌 ) 到 1838 年 ( 清

3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道 光 十 八 年 戊 戌 )之 间 与 近 代 史 有 关 的 重 要 事 件 ,目 的 在 于 供 硏 究 中 国 近 代 史 时 参 考 。
属于「大事表」一类的工具书,尚有《中国文学年表》两种。但因表中主要是记
载历史文学作家生卒年及其重要事迹,所以放到本讲第三部分再谈。另外还有《清季
重要职官年表》和《清季新设职官年表》两种,虽以人物任免年代爲主,但主要在于
反映清末重要职官的人事变化,与官制关系更爲密切,所以将在第九讲「政书类」中
谈到。

(二 ) 历 表 类

我国历史著作,多用年号纪年,用干支纪日,检核推算,颇费精力。爲了解决这
方面的困难,就需要编制精确详密的历表。
这种学问在我国很早就开始了,晋代杜预的《春秋长历》,大约是这类工具书中
最古的一种。据文献记载,宋代刘羲叟的《长历》(又名《刘氏辑术》)和清代汪曰
桢的《二十四史月日考》,是历表中最有学术价值、也最便应用的两种著作。可惜这
两书久已亡佚,今人已无法见到了。
此外,宋代王应麟编有《历代年号》,明末黄宗羲着有《历代甲子考》,清代万
斯同编有《历代史表》,段长基编有《历代统纪表》等,都兼有纪年、纪事双重性质
的著作。
而专门考订年月日历的,则有清代姚文田的《春秋经传朔闰表》和《汉初年月日
表 》 , 张 其 䎖 (曾 , 飞 也 )的 《 两 汉 朔 闰 表 》 , 钱 大 昕 的 《 宋 辽 金 元 四 史 朔 闰 表 》 , 汪 曰
桢的《历代长术辑要》等。这些书对一般比较陌生,就不详细介绍了。

《 历 代 纪 元 编 》 (25 7) 及 其 他
清李兆洛编的《历代纪元编》算是比较具有特色、而还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旧式历
表 。 这 书 共 三 卷 , 除 旧 刻 本 外 , 商 务 印 书 馆 193 3 年 曾 出 版 过 排 印 本 。
第一部分爲「纪元总载」,详记历代封建王朝的帝号、年号,以及更改年号(改
元)的干支年份。从汉武帝创设年号开始,至明末鲁王以海爲止。每逢改元,有时还
简单注明封建统治阶层之间彼此篡夺易位的情况。
「 纪 元 总 载 」 后 面 有 五 种 附 录 : a.「 历 代 『 僭 窃 』 年 号 」 ;b.「 外 国 年 号 」 ; c.「 道
经 杂 记 所 载 年 号 」 ; d. 「 拟 议 不 用 年 号 」 e. 「 钱 文 年 号 」 这 几 个 附 录 较 有 参 考 价 值 。
尤其是「历代『僭窃』年号」,尽管编者存有偏见,诬蔑农民起义是「僭窃」,
但所记载的历代农民起义军的建国年号,如宋代方腊的「永乐」,杨幺的「庚戌」、
「 大 圣 天 王 」 , 明 代 徐 鸿 儒 的 「 兴 胜 」 , 李 自 成 的 「 永 昌 」 , 张 献 忠 的 「 义 武 」 、「 大
顺」,以及他们建号和失败的年月,都是有价值的参考史料。「钱文年号」对于考古

3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学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 二 部 分 是 「 纪 元 甲 子 表 」 , 详 载 从 汉 武 帝 建 元 元 年 至 清 穆 宗 同 治 十 年 共 190 0 多
年间的干支名目,并与历代的帝王纪元年数列表对照,详尽而清楚。另外还附有「建
元以前历代甲子表」,以补足上古的一段。
《 历 代 纪 元 编 》是 旧 式 历 表 ,只 有 干 支 年 号 ,没 有 公 元 纪 年 ,用 起 来 自 然 不 方 便 。

《 中 国 历 史 纪 年 表 》 (25 8)
《中国历史纪年表》,万国鼎编。这书初版本名《中西对照历代纪年图表》。后
又 由 万 斯 年 、 陈 梦 家 等 补 订 , 改 用 今 名 , 195 6 年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重 印 出 版 。

《 中 国 历 史 纪 年 》 (25 9 )
《 中 国 历 史 纪 年 》 , 荣 孟 源 编 , 195 6 年 八 月 三 联 书 店 出 版 。
这书共分三编。
第 一 编 是 《 历 代 建 元 谱 》 , 起 自 公 元 前 206 年 汉 高 帝 元 年 , 止 于 1949 年 。 按 年 代
顺序把历代帝王姓名、年号汇集成编,可以用来查检历代帝王的帝号、庙号和姓名以
及朝代的年数。
第 二 编 是 《 历 代 纪 年 表 》 , 起 自 公 元 前 84 1 年 , 止 于 19 4 9 年 。 按 朝 代 先 后 共 列 十
五个年表。表中第一格爲公元;第二格爲干支;第三格爲史籍中常见的纪年,即历朝
「正统」的皇帝所用的纪元年号;第四格以下罗列一切纪年,包括农民起义和其他性
质的政权的年号。第三格中,年号下面顺序标有数目字,是这个年号的年数;不标数
目字的即爲元年。有的更标明改元月份,但月份一律用阴历。
第 三 编 是「 年 号 通 检 」,按 年 号 第 一 字 的 笔 画 顺 序 排 列 ,前 面 还 有 一 页 简 明 目 录 ,
一检即得。如果同一年号而曾多次使用,则用「〇」的符号隔开,非常醒目。如「上
元」年号,下注「唐高宗〇唐肃宗〇南诏异牟寻」,即表示这一年号曾在历史上使用
过三次。

《 中 国 历 史 年 代 简 表 》 (2 60 )
《 中 国 历 史 年 代 简 表 》 , 197 3 年 12 月 文 物 出 版 社 出 版 , 74 年 以 后 曾 重 新 印 刷 。
本书内容包括「年代简表」和「年号通检」两个部分。
「年代简表」以公元纪年和历史纪年逐年对照,按历代王朝的顺序,列出帝王称
号、姓名、所使用的年号,以及逐年的干支。「简表」从西周共和执政元年(公元前
841 年 ) 开 始 , 到 公 元 1911 年 辛 亥 革 命 爲 止 。 至 于 公 元 前 841 年 以 前 , 只 将 考 古 发 现
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几种主要文化的分布,以及古代史籍中记载的帝王世系,
录供参考。

3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年号通检」将历代年号编成索引,按第一字笔画的多少排列,列出所属朝代、
使用者和使用年限。历史上农民起义所使用的年号,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年号,地方割
据势力所使用的年号,均就现有资料,收录在「年号通检」内,不列入「简表」。两
周 诸 侯 、两 晋 十 六 国 、五 代 十 国 ,则 只 将 建 元 和 改 元 的 元 年 ,与 同 一 朝 代 的 年 号 并 列 ,
以便对照推算。
本书优点是简明易检,缺点是失之太简。

除上述三种新型年表外,还有一种《中国历史屮公历对照年表》,李佩钧编,云
南 人 民 出 版 社 195 7 年 8 月 出 版 。 这 书 简 明 易 查 , 全 书 一 律 按 公 元 年 份 和 干 支 名 目 排
成表格,末附「历代帝王年号笔画索引」。表中列出各个王朝名称、建都地点、王朝
起讫年代、帝王姓名、称号和世系,以及每个皇帝的年号等。遇有改元、定謚或帝王
禅替、朝代兴亡的情形,一概简括地列入表中,用「注」字标明。不过,现代网络上
也有这类对照年表可供查阅,方便得多了。

《 二 十 史 朔 闰 表 》 (26 2 )
《 二 十 史 朔 闰 表 》 , 陈 垣 着 , 1926 年 由 北 京 大 学 硏 究 所 印 行 , 195 6 年 3 月 由 古 籍
出版社重印。这书是陈垣《中西回史日历》的简编本,最初由于《中西回史日历》卷
帙太繁,纔先把这书付印的。但两书体例并不相同。
所谓「二十史」,指的是汉、后汉、三国、晋、宋、齐、梁、陈、北魏(包括东、
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二十个朝代。自汉
高 祖 元 年 ( 前 206 ) 起 , 到 民 国 二 十 九 年 (19 40 ) 止 。
《 二 十 史 朔 闰 表 》 是 以 中 历 ( 阴 历 )爲 主 , 以 西 历 (阳 历 ) 、 回 历 爲 辅 的 。 书 前 有 「 年
号通检」,和《中西回史日历》的「年号表」内容相同;书后附有《魏蜀吴朔闰异同
表》、《陈周隋朔闰异同表》和「日曜表」等。
《中西回史日历》和《二十史朔闰表》除用来供查检中、西、回历的年、月、日
外,而且纠正了过去史籍中有关中、回历相对照的许多错误。这对于硏究中国回教史
和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通史有很大帮助。因此这两本书不仅是便于使用的工具书,
也是相当重要的学术著作。

《 天 历 考 及 天 历 与 阴 阳 历 日 对 照 表 》 (26 7)
太平天国创制了一种新历,名叫「天历」,通称「太平历」或「太平新历」。太
平 历 的 日 序 和 阴 、阳 历 都 不 同 ,凡 单 月( 一 、三 、五 、七 、九 、十 一 )都 是 三 十 一 天 ,
凡双月(二、四、六、八、十、十二)都是三十天。干支也另立名称。天干的十个名
目 与 旧 名 相 同 ;地 支 是 :子 、好( 改「 丑 」爲「 好 」)、寅 、荣( 改「 卯 」爲「 荣 」)、辰 、

3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已、午、未、中、酉、戌、开(改「亥」爲「开」)。要想知道太平天国文献上记载的
日序和甲子究竟相当于阴、阳历的何年何月何日,大抵有三种工具书可查。
最早的一种是谢兴尧编的《太平新历与阴阳历对照表》,刊载在燕京大学出版的
《史学年报》第二卷第一期上,今已不易见到。
第二种即上述《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中所列的第三种表格。
最新的一种是《天历考及天历与阴阳历日对照表》。

(三 ) 历 代 人 物 生 卒 年 表 和 专 门 性 质 年 表 类

《 疑 年 录 》 (26 9 )
我国历史上人物衆多,很难从分散的古籍中一一考核人物的生卒年。专供查考历
代人物生卒年的工具书,过去比较受推重的是清代钱大昕的《疑年录》。但这书的错
误 不 少 , 书 中 著 录 的 22 9 人 , 经 余 嘉 锡 纠 正 的 就 有 104 人 之 多 。

上 述 各 书 , 除 陈 垣 的 《 释 氏 疑 年 录 》 (26 9) 外 , 都 不 用 公 元 纪 年 , 用 起 来 也 不 方 便 。

《 历 代 名 人 生 卒 年 表 》 (27 3)
商 务 印 书 馆 于 19 30 年 出 版 了 —本 《 历 代 名 人 生 卒 年 表 》 , 梁 廷 灿 编 , 比 较 切 实 适
用。这书以《疑年录汇编》爲底本,去其重复,又有所增补,共收录四千余人。上起
春秋,下至清末,如果生于清代,死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也予收录。全书按朝代排列,
以 人 物 生 年 先 后 爲 顺 序 。每 人 著 录 姓 名 、字 号 、籍 贯 、生 年 、卒 年 、公 元 、年 龄 等 项 。
书前列有姓氏笔画索引及四角号码索引,书后有《历代帝王生卒年表》、《历代闺秀
生卒年表》、《历代高僧生卒年表》等三种附录。

《 历 代 人 物 年 里 碑 传 综 表 》 (27 4)
这一类工具书,以姜亮夫编纂、陶秋英校订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内容较
爲详备适用,也便于检索。
这 书 初 版 于 193 7 年 , 195 9 年 中 华 书 局 重 印 出 版 , 已 经 过 作 者 修 订 。 编 纂 时 曾 广
泛参考古今人著述,搜罗较爲完备,考核也较精详。唐以前的人场凡生卒年可考的一
概收录,宋以后稍加选择,明清以后则甄选从严,从清末到辛亥革命后则更爲严格。
例如明末清初的降臣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的生卒年一律不载。但作爲历史人物,他们
的生卒年和传记材料还是需要知道的。如果以人品优劣作爲遴选标准,则严世蕃的爲
人 也 并 不 见 得 就 比 洪 、吴 等 更 好 些 。可 见 甄 选 人 物 的 标 准 还 应 从 实 际 用 途 的 广 狭 考 虑 ,
而不宜单凭道德质量或民族气节作爲取舍的准则。另外,凡著名僧人也一律不收,这

3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是 有 意 避 免 同 陈 垣 的 《 释 氏 疑 年 录 》 重 复 。 收 录 下 限 至 191 9 年 爲 止 。

《 汉 晋 学 术 编 年 》 (27 5 )
《 汉 晋 学 术 编 年 》 七 卷 , 刘 汝 霖 编 撰 。 这 书 共 有 两 种 版 本 : 一 种 是 193 2 ~ 33 年 由
北 京 著 者 书 店 出 版 的 , 只 有 前 四 卷 ; 另 一 种 则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印 行 , 自 汉 高 祖 元 年 (前
206 )至 晋 愍 帝 建 兴 四 年 ( 316 ) , 共 七 卷 。 后 附 「 分 类 索 引 」 和 「 人 名 索 引 」 。 作 者 原 拟
撰 述 《 中 国 学 术 编 年 》 一 书 , 预 定 写 六 集 , 至 19 18 年 爲 止 ; 《 汉 晋 学 术 编 年 》 是 第
一集。实际上作者只写成这一集。
与 此 书 相 类 似 的 , 还 有 萧 一 山 编 撰 的 《 清 代 学 者 生 卒 及 著 述 表 》 , 19 31 年 九 月 排
印本。这原是作者所着《清代通史》中的一份附录,由于讲课需要,纔作爲讲义抽印
发行的。
这书共分十表,按清代学者的生年分别编入表中。凡生于明万历、泰昌两朝的入
第一表,生于明天啓朝的入第二表,生于崇祯朝的入第三表,生于清顺治朝的入第四
表。以下据此类推。但凡生于咸丰朝以后(包括同治、光绪各朝)的都入第十表。十
表之外,还有「补遗」。表中共分四搁:第一栏列姓名字号,有的简单注明家世、交
游 和 他 本 人 在 学 术 界 的 影 齐 > 第 二 栏 列 籍 贯 ;第 三 栏 列 生 卒 年 ,有 的 则 注 明 中 科 举 的 年
代;第四栏列著述名称。其中以著录毎家学者的著述爲主要内容,凡著述有名称可稽
寻的,无论已刊未刊,一概收录,并尽可能标明卷数。这一栏对读者用处较大。
这 书 的 缺 点 很 多 : a. 无 索 引 , 人 名 不 按 笔 画 和 音 序 排 列 , 如 果 不 知 道 某 人 大 致 的
生 卒 年 月 , 根 本 无 从 查 找 。 b. 有 些 生 年 不 详 的 人 , 则 根 据 编 撰 人 主 观 推 测 , 随 意 安 排 ,
无 一 定 体 例 。试 举 吴 兰 修 爲 例 。吴 的 生 年 不 详 ,据《 清 史 列 传 》和《 清 代 学 者 象 传 》,
他是嘉庆十三年或十四年的举人,卒年五十余岁。于是就把他列在生于乾隆四十四年
的人们中间。这纯属主觐臆测,缺乏科学根据。

近 人 钱 穆 在 其 旧 着《 先 秦 诸 子 系 年 考 辨 》和《 中 国 近 三 百 年 学 术 史 》两 书 的 书 后 ,
都附有按年代顺序编排的大事年表和学者们的生卒表,对硏究先秦和清代学术的文史
工 作 者 都 可 以 起 到 工 具 书 的 作 用 ,其 性 质 与 上 述 两 书 相 同 ,而 谨 严 缜 密 的 程 度 则 过 之 。
可惜没有单行本。

《 中 国 文 学 年 表 》 (27 6 )
《 中 国 文 学 年 表 》,敖 士 英 编 纂 ,193 5 年 十 月 北 京 立 达 书 局 出 版 。原 拟 分 爲 六 编 ,
自 战 国 的 屈 原 至 唐 高 祖 时 爲 第 一 编 ;自 唐 至 元 ,自 元 至 清 ,自 清 至 现 代 ,爲 第 二 、三 、
四编;屈原以前爲首编,文学总论爲尾编。但只出版了第一编,是一部未完之作。
这 书最 大的 缺点 是校 勘欠 精,错 误和 脱文 很多 ,虽 附「勘 误表 」,仍 有不 少遗 漏。

3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如 唐 高 祖 武 德 二 年 至 九 年 ,应 爲 公 元 619 ~ 626 年 ,而 这 书 误 作 61 8 ~ 625 ,八 年 全 错 ,


使用时必须注意。

另 一 种《 中 国 文 学 年 表 》,载 于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的《 小 说 月 报 》第 十 七 卷 号 外《 中
国 文 学 硏 究 》 专 号 , 郑 振 铎 编 , 192 7 年 六 月 出 版 。 从 来 没 有 印 过 单 行 本 。
这份年表是参考了《历代名人年谱》、《疑年录汇编》和《世界大事年表》等书
编 成 的 , 起 于 孔 子 之 生 , 到 192 4 年 爲 止 , 凡 当 时 生 存 的 作 家 概 不 列 入 。 重 要 作 家 中 ,
如有生年或卒年不可考,甚至生卒年都不可考而只有著述和行事可考的,则只依可考
的内容列入表内,其余概付阙如。编写时时间仓促,疏漏颇多。

《 中 国 美 术 年 表 》 (27 7 )
《 中 国 美 术 年 表 》 , 傅 抱 石 编 著 , 193 7 年 三 月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本 书 编 年 起 自 黄
帝 (公 元 前 2697 年 )到 辛 亥 革 命 (1911 )爲 止 。 凡 我 国 有 关 建 筑 、 雕 刻 、 绘 画 、 工 艺 、 金 石 、
碑版,著述、艺人行径及生卒年,都扼要列入年表。有些史事和著作虽对美术只有间
接影响,也择要录入。

《 宋 元 明 清 书 画 家 年 表 》 (27 8 )
《 宋 元 明 清 书 画 家 年 表 》 , 郭 味 蕖 编 , 中 国 古 典 艺 术 出 版 社 195 8 年 11 月 初 版 ,
人 民 美 术 出 版 社 196 2 年 9 月 重 印 。
这 书 根 据 历 代 史 籍 、书 画 史 、著 录 书 画 的 专 籍 、各 家 诗 文 集 以 及 各 家 书 画 墨 迹 ( 包
括 影 印 书 画 册 )和 手 钞 珍 本 ,专 辑 宋 、元 、明 、清 重 要 书 画 家( 包 括 卒 于 19 57 年 以 前 的
现代重要书昼家如齐白石、徐悲鸿等)的生卒年、简明事略和代表作品,共收四千余
人。其中包括一部分金石书画鉴赏收藏家、著述家以及个别外国尽家,凡与书画史乘
有密切关联的,都予收入。

《 历 代 流 传 书 画 作 品 编 年 表 》 (27 9 )
《 历 代 流 传 书 画 作 品 编 年 表 》 , 徐 邦 达 编 , 人 民 美 术 出 版 社 1962 年 出 版 。 这 书 名
爲年表,其实近于书画作品目录;但其中也有可以供考查生卒年的资料。

(i) 小 学 工 具 书

硏 究 和 閲 读 古 籍 ,语 言 文 字 是 个 较 大 的 障 碍 。文 字 是 语 言 的 符 号 。从 文 字 的 形 、音 、
义三方面看,那就是属于文字学、声韵学和训诂学范围的学问。
一般文史工作者,即使不一定要精通文字、声韵、训诂之学,但基本常识也必须掌

3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握。也只有具备初步常识纔能使用一些工具书,帮助进一步克服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下面就分别从文字、声韵、训诂三方面介绍一些有关的工具书,顺便也略谈一点常
识。最后谈谈查方言俗谚方面的工具书,以供参考。

(一 ) 文 字 学 类

《 说 文 解 字 》 (74)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十四篇,《后序》一篇,共十五篇,也称十五卷,每
篇又各分爲上下,东汉许慎着。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流传至今的有系统性的字书,也是
硏究中国文字学的基本文献,更是读古籍经常使用的工具书。
《说文解字》原书早已残缺,五代时南唐的徐锴曾经把它加以整理注释,名《说文
系 传 》,世 称「 小 徐 本 」。北 宋 初 年 ,徐 锴 的 哥 哥 徐 铉 也 对《 说 文 解 字 》作 过 一 番 整 理 、
审定工作,即所请「大徐本」。大徐本就是现在《说文解字》的通行本。
据 许 慎 在 《 后 序 》 中 的 说 法 , 《 说 文 解 字 》 全 书 共 收 9353 字 ; 另 有 重 文 1163 个 。
但是统计一下现在通行本的正文和重文,都比这个数字爲多,可能是后人增加的。
许慎是第一个把汉字按照部首归类、首创部首编排法的文字学家 。《说文》全书每
篇 分 列 若 干 部 首 ,共 有 540 部 首 。今 天 看 来 ,这 些 部 首 分 得 很 不 科 学 ,数 目 也 显 然 太 多 。
但在当时,把汉字按照文字形体和偏旁构造归类,在文字学史上还是一个重大的发展。

清代研究和注释《说文解字》的著作很多,贡献较大,流行最广的是《说文解字
注》。
《 说 文 解 字 注 》 (8 1)
清代段玉裁所着,其特点是校勘大徐本《说文》的不足之处,对《说文》本身进行
了一些发凡起例,对许慎的不足予以批评 ,注释过程中注意到了词义的历史性及发展演
变 规 律 ,注 意 到 同 源 词 的 探 讨 和 同 义 词 的 辨 析 。在 清 代 数 以 百 计 的《 说 文 解 字 》研 究 中 ,
一枝独秀,创见颇多,的确有其过人之处。
《说文解字注》不足之处是过分自信,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说文》作任意
改动。过分相信许慎的说解,拘泥于小篆形体而强作解释。对《说文解字注》的微瑕,
清代不少学者都注意到了,并且以专著的形式予以订正。

还有比较流行的是:
《 说 文 通 检 》 (75)
《 说 文 通 检 》 , 清 末 黎 永 椿 编 。 全 书 把 《 说 文 》 540 部 篆 文 部 首 改 爲 楷 书 , 重 新 楷 书
笔画顺序排列。此书虽较流行,但缺点亦不少。

3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说 文 易 检 》 (76)
清代史恩绵所作。史恩绵习篆籀三十余载,集成是书,当年涵芬楼所据版本已是
史先生第三抄。

《 说 文 检 字 一 贯 三 》 (79 )
此 书 前 有 总 目 ,依《 康 熙 字 典 》分 为 十 二 集 ,依 次 列 出 部 首 ,查 字 就 如 查 字 典 ,便
于初学,可惜近几十年来流行不广。

《 说 文 通 训 定 声 》 (80 )
清人朱骏声编写的一本文字音韵书,该书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全书以谐
声声符为纲,按音分别归属古韵十八部。同从一声符孳衍的字都联缀在一起,秩然有
序。每字之下,先释《说文》本训,引羣书古注为证,即所谓说文;次陈述字的引伸
义和因文字假借而产生的假借义,即所谓通训;最后举出上古韵文中的用韵来证明古
音,凡同韵相押叫做古韵,邻韵相押叫做转音,阐明字音,即所谓定声。

《 说 文 解 字 诂 林 》 (8 5)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共六十六册,分前、后、补、附四编,另有「通检」一
编 。 上 海 医 学 书 局 1928 年 出 版 。 到 193 2 年 , 丁 氏 又 搜 辑 近 代 有 关 《 说 文 》 硏 究 的 著
述,续出「补遗」十六册。这是一部集《说文》注释之大成的工具书。
这 书 将 清 代 以 来 硏 究 《 说 文 》 的 重 要 著 作 , 包 括 参 考 书 和 不 同 版 本 , 共 约 180 余
种,另外还有其他著述中论及《说文》的单篇材料,都汇集在一起,在《说文解字》
所收的每一个单字下面,逐项地分条罗列出来。各家著作排列的次序,以大徐本的原
文 爲 第 一 类 , 用 最 大 的 字 体 排 印 , 其 次 列 徐 锴 的 《 说 文 系 传 》 (小 徐 本 )爲 第 二 类 ; 以
下 分 列 段 (玉 裁 )、 桂 (馥 )、 王 (筠 )、 朱 (骏 声 )等 人 的 著 作 。 全 书 都 用 剪 贴 原 著 的 办 法 排
印,所以错字很少。在每字之下,有的还附列甲骨文、金文等并加以考订。查一字而
各家之说皆备,爲硏究文字学的人提供了丰富资料。
《说文解字诂林》书前有「引用书目表」、「引用诸书姓氏表」。「通检」另编
爲一册,按照《康熙字典》的部首分编成从子到亥十二集,将所收单字写成楷书,编
入各部,下注所在页数。必须按一般字典部首寻出所要查的字,再按页数寻检,一翻
即得,比较方便。

自许慎撰《说文解字》以后,沿袭这书系统而编成的字书很多。如晋人吕忱编的
《 字 林 》 七 卷 (书 已 佚 ); 梁 人 顾 野 王 编 的 《 玉 篇 》 (原 本 已 不 可 见 , 今 传 三 十 卷 本 , 是 经 过 唐
人 孙 强 增 字 、 宋 人 陈 彭 年 等 重 修 的 ); 宋 司 马 光 等 人 编 的 《 类 篇 》 十 五 篇 , 四 十 五 卷 ; 明 人

3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梅 膺 祚 编 的 《 字 汇 》 十 二 集 , 十 四 卷 ; 明 人 张 自 烈 (一 说 是 清 人 廖 文 英 )编 的 《 正 字 通 》 ;
以 及 爲 了 订 讹 误 、 正 字 体 而 编 的 《 干 禄 字 书 》 (唐 顔 元 孙 撰 )、 《 龙 龛 手 鉴 》 (辽 僧 行 均 撰 )
等 , 都 各 有 其 特 点 和 用 处 。 关 于 这 些 书 , 近 人 刘 叶 秋 在 他 写 的 《 中 国 的 字 典 》 ( 196 0
年 4 月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和 《 中 国 古 代 的 字 典 》 ( 196 3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收 在 《 知 识
丛书》内)两本书中都已有详细的介绍。
此 外 尚 有 桂 馥 《 说 文 义 证 》 (82)、 王 筠 《 说 文 释 例 》 (8 3)、 《 说 文 句 读 》 (8 4)。

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就现在所见到的而言,是殷代的甲骨文。到了周代,又有范
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种铭文的字体也叫「吉金文」,简称「金文」,古人称爲籀文
或大篆。战国时代,某些诸侯国家又使用一种类似蝌蚪形的文字,《说文》里称它们爲
「古文」。
另外,在古玺印、古陶器、古钱币等物件上还刻铸着各种不同形体的文字。秦、汉
以 后 ,文 字 经 过 一 定 程 度 的 统 一 和 规 范 化 ,才 形 成《 说 文 解 字 》里 所 收 的 那 种 篆 文 字 体 ,
即 所 谓「 小 篆 」。由 篆 书 变 隶 书 ,由 隶 书 变 爲 草 书 和 楷 书 ,都 是 汉 代 和 汉 代 以 后 的 事 了 。
甲 骨 文 是 1899 年 ( 清 光 绪 二 十 五 年 ) 纔 被 人 们 发 现 的 , 因 此 , 硏 究 甲 骨 文 成 爲 一 种 学
问 是 二 十 世 纪 以 来 的 事 。 到 1966 年 爲 止 , 甲 骨 文 字 出 土 的 材 料 已 有 十 六 七 万 片 , 文 字
的总数目也已超过一百万言。十几年前,有关的学术单位准备把现存的所有甲骨文字汇
集到一起,编成一部集大成的专门字书。但由于秆种原因,这项工作还没有结出成果。
近年来地下文物陆续被发掘,又发现了周初的甲骨文字,这就帮助甲骨文并不只是限于
殷商一朝使用的文字了。在新的有系统的全部甲骨文被编订成书以前,收字较多而比较
有代表性的甲骨文专书,约有以下几种:

《 殷 墟 文 字 类 编 》 (8 6)
商 承 祚 编 《 殷 墟 文 字 类 编 》 十 四 卷 , 附 《 待 问 编 》 十 三 卷 , 有 1923 年 刻 本 和 1927
年删校本。

《 甲 骨 文 编 》 (87)
孙 海 波 编 《 甲 骨 文 编 》 十 四 卷 , 附 「 合 文 附 录 」 、 「 检 字 备 查 」 各 一 卷 , 1934 年
10 月 燕 京 大 学 石 印 本 。

《 卜 辞 通 纂 》 (88)
郭 沫 若 着 《 卜 辞 通 纂 》 , 附 「 考 释 」 和 「 索 引 」 , 1933 年 5 月 日 本 东 京 文 求 堂 石 印
本,后由国内科学出版社重印出版。这书所选甲骨文字较爲精审,而且有作者独到的看
法。

4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此外,胡厚宣的《战后平津新获甲骨集》和《战后殷墟出土的新大龟七版》,是
1946 、 47 年 发 表 的 , 董 作 宾 的 《 殷 墟 文 字 》 甲 、 乙 编 是 1948 、 49 年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影 印
出版的。这些材料问世较晚,可补上述三沓材料的不足。

我 国 从 宋 代 就 有 人 收 藏 金 石 古 器 和 考 释 上 面 的 文 字 。宋 代 欧 阳 修 的《 集 古 录 》,赵
明诚的《金石录》,薛尚功的《历代钟鼎葬器款识法帖》,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编》,
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都是这方面的著作。
还有几种便于查找而容易看到的近人著作:

《 金 文 编 》 (89)
《 金 文 编 》 , 容 庚 编 著 。 1925 年 初 版 , 1959 年 经 著 者 增 订 , 由 科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
这 是 一 部 金 文 字 典 , 全 书 收 录 金 文 18000 余 字 , 是 从 历 代 出 土 的 三 千 多 件 殷 、 周 青 铜 器
的拓本或影印本临摹下来的。其中可识的字则大体依《说文解字》分部排比,每字附注
篆文。其有疑义或不可辨认的则作爲附录。

《 两 周 金 文 辞 大 系 考 释 》 (9 0)
《 两 周 金 文 辞 大 系 考 释 》,郭 沫 若 着 。这 书 由 科 学 出 版 社 重 印 出 版 ,内 容 选 择 精 审 ,
考释部分创见较多,学术价值较高。

《 金 石 大 字 典 》 (9 1)
汪仁寿编《金石大字典》,上海求古斋发行。

《 古 籀 汇 编 》 (92)
徐 文 镜 编 , 1934 年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金石大字典》和《古籀汇编》这两书专收金石各体文字,上自籀文、古文,下及
古玺印文字,《古籀汇编》更收甲骨文和古陶器、古钱币上的文字。《金石大字典》对
每种字体都标明出处,《古籀汇编》则注明古今文字学家对字义的考释,都是比较切实
适用的综合性的古体文字的字典。

(二 ) 声 韵 学 类

在工具书里,用韵部检字的很多。韵书实际上是解决字音也包括解决字义方面问题

4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的工具书,可以看成按韵部编排的专门字典。
中国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著的《切韵》。原书五卷,早已亡佚,只剩下几
种 不 同 的 残 本 。 近 年 来 经 专 家 考 订 , 《 切 韵 》 共 分 193 个 韵 部 , 计 : 平 声 54 韵 , 上 声
51 韵 , 去 声 56 韵 , 入 声 32 韵 。 分 部 的 次 序 不 及 《 广 韵 》 有 系 统 , 字 数 较 少 , 注 释 也 比
较简略。
唐代孙愐在《切韵》的基础上着《唐韵》,对《切韵》的部目、字数和注释都有所
增订。但原书也已失传,只有写本残卷和一篇保存在《广韵》书前的序文。
另有王仁煦着的《刊谬补阙切韵》,现在还有写本传世。
到北宋初年,陈彭年等又在《唐韵》的基础上加工增订,编成了《大宋重修广韵》
(简 称 《 广 韵 》 )。 这 是 我 国 现 存 的 最 完 整 也 最 流 行 的 一 部 古 代 韵 书 。

《 广 韵 》 (93)
《 广 韵 》 共 五 卷 , 分 爲 206 韵 部 , 计 : 平 声 57 韵 , 上 声 55 韵 , 去 声 60 韵 , 入 声
34 韵 。 其 中 平 声 韵 因 爲 字 数 多 , 分 爲 上 下 两 卷 , 上 平 声 28 韵 , 下 平 声 29 韵 (上 、 下 平
和 现 在 所 说 的 阴 、 阳 平 亳 无 关 系 )》 上 、 去 、 入 则 各 占 一 卷 ( 韵 目 见 本 书 「 附 录 二 」 ) 。 全 书 共
收 26194 字 。
《广韵》所收的字,都是先释字义,然后注音。同音字都集中在一起,成爲一组;异读
音分别注明。

《 集 韵 》 (94)
继《 广 韵 》之 后 ,宋 人 丁 度 等 还 编 了 一 部《 集 韵 》。这 书 属《 广 韵 》系 统 ,共 十 卷 ,
平 声 四 卷 , 上 、 去 、 入 声 各 二 卷 。 韵 部 与 《 广 韵 》 数 目 相 同 , 仍 分 爲 206 部 , 但 韵 目 名
称和编排次序略有更动,对于「同用」的韵部也有了新的改动和归并,注音反切也有所
修 订 。 收 字 53525 个 , 比 《 广 韵 》 增 加 了 一 倍 。 这 书 对 字 的 形 、 音 、 义 都 很 注 重 , 内 容
经常爲后世字书、辞书所引用,是硏究文字训诂和宋代语音的重要资料。中华书局出版
的《四部备要》本《集韵》比较通行,也便于使用。

《 十 韵 汇 编 》 (95)
1936 年 , 北 京 大 学 硏 究 院 文 史 部 , 罗 常 培 、 魏 建 功 等 , 编 成 了 一 部 《 十 韵 汇 编 》 ,
由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组 印 行 出 版 。这 书 汇 刻 了 唐 写 本《 切 韵 》残 卷 五 种 ,这 是 陆 法 言 的 原 著 ;
《刊谬补阙切韵》残本二种,这是王仁煦所着;《唐韵》残本一种,这是孙愐的原著》
另外还有五代时刊刻的《切韵》残本一种,再加上《广韵》,把它们上下排比,分栏对
照,以便硏究,所以称爲《十韵汇编》。
《十韵汇编》是硏究《切韵》、《唐韵》的重要资料书,也是硏究《广韵》系统的

4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音韵发展的重要工具书。书前有罗常培编写的「凡例」和序言,以及魏建功写的长篇序
言,对治声韵学很有帮助。书后附「分韵索引」和「部首索引」,以便检寻。每一韵部
的末尾还附有《广韵校勘记》,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广韵》的分韵办法太琐细,和唐宋时代实际语音已有一定距离。宋、元、明、清
以来,作诗的人都以所谓「平水韵」的一百零六个韵部爲押韵的根据。从二百零六韵到
一百零六韵,中间是有一段过程的。
宋 代 以 科 举 取 士 ,考 试 诗 赋 需 要 有 一 部 标 准 的 韵 书 。宋 初 邱 雍 等 曾 将《 广 韵 》删 节 ,
选取比较通用的字,编成五卷,名爲《韵略》,今已亡佚。这是宋代官定韵书中最早的
一种。
后来,丁度等根据《韵略》加以修订,成《礼部韵略》五卷,专备礼部科举考试之
用。所谓「略」,即略本、节本的意思,表示是《广韵》之类的韵书的省略本。现在的
传 本 名 爲《 附 释 文 互 注 礼 部 韵 略 》,是 在 丁 度 的 原 书 的 基 础 上 增 修 的 ,有 商 务 印 书 馆《 四
部丛刊续编》本较爲通行。到了南宋时,毛晃也在丁度的原书基础上重新增字、辨误,
成《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简称《增韵》。但毛书流传不广,近年尤其罕见。
这 两 种《 礼 部 韵 略 》的 韵 部 与《 广 韵 》相 同 ,分 韵 都 是 206 部 ,次 序 也 没 有 变 ,「 独
用」和「同用」的韵部也标得很清楚。如果把「独用」的韵部算一个单位,把「同用」
的 几 个 韵 部 合 起 来 算 一 个 单 位 , 则 上 一 节 所 引 的 上 平 声 的 28 韵 , 就 归 并 成 15 个 韵 部 单
位,这就是后来「诗韵」的上平十五韵。其他下平声、上、去、入声的韵部,也按同样
办 法 类 推 , 经 过 合 并 , 就 成 爲 108 个 韵 部 单 位 。 《 礼 部 韵 略 》 在 当 时 的 具 体 作 用 就 是 让
应 考 的 士 人 按 照 这 108 个 韵 部 单 位 来 写 应 试 诗 。
南 宋 末 年 , 平 水 人 刘 渊 作 《 壬 子 新 刊 礼 部 韵 略 》 (此 书 也 已 亡 佚 ), 索 性 采 取 简 化 办 法 ,
删去了《广韵》中被合并同用的韵部,直接地把独用韵部和同用韵部中最前面的韵目排
在 一 起 ,更 把 去 声 韵 部 经 过 合 并 后 的 31 个 韵 部 单 位 进 一 步 简 化 爲 30 个 韵 部 ,这 样 一 来 ,
就 由 206 韵 简 化 爲 107 韵 , 即 所 请 「 平 水 韵 」 , 并 成 爲 金 代 供 科 举 考 试 用 的 官 修 韵 书 。
到 了 元 代 , 阴 时 夫 编 撰 《 韵 府 羣 玉 》 , 又 将 刘 渊 的 《 壬 子 新 刊 礼 部 韵 略 》 的 107 韵
中 的 上 声 韵 部 再 行 合 并 , 由 30 韵 省 爲 29 韵 , 这 就 是 元 明 清 以 来 作 五 七 言 诗 押 韵 所 根 据
的 106 韵 , 即 通 常 所 说 的 「 诗 韵 」 。
清代康熙年间,根据《韵府羣玉》增修,编成《佩文韵府》,并明确规定《韵府》
所 有 的 106 个 韵 部 就 是 当 时 的 标 准 韵 , 《 佩 文 韵 府 》 也 就 成 爲 清 代 官 修 的 标 准 韵 书 。 爲
了当时读书人应考方便,还把《佩文韵府》压缩爲五卷本的《佩文诗韵》,即所谓「官
本 诗 韵 」 。 这 106 个 韵 部 一 直 沿 用 至 今 。 清 代 坊 间 刊 行 的 《 诗 韵 全 璧 》 、《 诗 韵 合 璧 》、
《诗韵含英》等书,实际上都是根据《佩文诗韵》改头换面而成的。

4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中 原 音 韵 》 (97)
元 代 泰 定 元 年 (1 3 2 4 ) 周 德 清 着 《 中 原 音 韵 》 , 给 音 韵 学 史 开 创 了 一 条 新 的 道 路 。
《中原音韵》共分二卷,前卷爲韵书,后卷爲附论,是一部供当时人创作北曲(包
括北杂剧和散曲)作爲准绳的著作。周德清根据元代当时北方口语的语抒和北曲用韵的
标 准 , 把 106 韵 简 化 、 压 缩 成 十 九 部 , 大 大 变 更 了 从 《 切 韵 》 以 来 韵 书 的 体 例 。 《 中 原
音 韵 》最 大 的 特 点 是 取 消 了 入 声 韵 部 ,每 韵 只 有 阴 平 、阳 平 、上 声 、去 声 四 部 而 无 入 声 ,
每一韵部的字都按阴、阳、上、去四声的顺序排列,入声字则分别归并到平、上、去声
之中。这本来是符合当时北方语音。周德清敢于突破旧韵书的传统束缚,首先简化韵部
并改变了四声分类,写成这部比较符合北方口语实际情况的韵书,确实是有创造性的。
后来北曲家作曲,演员唱曲,发音吐字多以这书爲依据。
但这部韵书只列同韵的单字,不作意义上的解释,所以只能査韵脚的工具书。但做
爲近代普通话的语音资料,这书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最
爲通行。

《 洪 武 正 韵 》 (98)
明 初 洪 武 年 间 ,乐 韶 凤 、宋 濂 等 编 撰 了《 洪 武 正 韵 》十 六 卷 。这 是 明 代 官 修 的 韵 书 。
文字义训,根据南宋毛晃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分韵归字,则显然受周德清《中原
音 韵 》 的 影 响 , 比 较 接 近 当 时 口 语 读 音 。 全 书 分 76 个 韵 部 , 平 、 上 、 去 各 二 十 二 韵 ,
另 有 入 声 十 韵 。这 显 然 是 考 虑 到 我 国 当 时 南 方 方 音 而 编 排 的 。明 代 作 家 创 作 南 曲 (包 括 传
奇 和 散 曲 ), 多 依 据 《 洪 武 正 韵 》 , 正 由 于 这 书 所 收 韵 部 音 兼 南 北 而 又 接 近 口 语 的 缘 故 。
所以《洪武正韵》成爲曲韵南派的始祖。
上述《中原音韵》、《洪武正韵》二书,都与古典戏曲文学创作有关,所以有必要
介绍。
中国韵书的标音方法,大体分爲两种。一种是直音,即用同音汉字给所要标注的字
作帮助。另一种是反切。
反切似拼音而又不同于拼音。爲了克服用旧工具书而又不懂反切的困难 ,我曾姑且
想过一种办法。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把它们拼在一起,就可能读出
所 要 读 的 字 音 来 。例 如「 同 」字 ,《 广 韵 》作「 徒 红 切 」。「 徒 」字 写 成 汉 语 拼 音 是「 tú」,
「 红 」字 写 成 汉 语 拼 音 是「 hóng 」。如 果 取「 tú」的 声 母「 t」,取「 hóng 」的 韵 母「 óng 」,
然 后 拼 在 一 起 , 成 爲 「 tóng 」 就 是 「 同 」 字 的 读 音 。
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由于今天的字音和唐宋时代的读法距离较大,即
使照上述方法取反切上下字的声韵母相办合,也还是读不出音来。例如「龟」字,《广
韵 》 作 「 居 追 切 」 ,「 居 」 字 写 成 汉 语 拼 音 是 「 jū」 ,「 追 」 字 写 成 汉 语 拼 音 是 「 zhu ī」,
把 「 j」 和 「 uī」 拼 在 一 起 , 根 本 就 读 不 出 音 来 。 这 正 是 反 切 标 音 法 的 最 大 缺 点 。

4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这种缺点早已经被人发现,清代官修的韵书《音韵阐微》就是爲力求解决反切读音
的问题而编撰的。

《 音 韵 阐 微 》 (99 )
《 音 韵 阐 微 》 十 八 卷 , 清 李 光 地 、 王 兰 生 等 主 编 。 康 熙 五 十 四 年 ( 1715 ) 开 始 撰 修 ,
到 雍 正 四 年 ( 1726) 成 书 。

下面的是三种反映当代口语读音的新韵书:
《 中 华 新 韵 》 (100 )
《 中 华 新 韵 》 , 中 国 大 辞 典 编 纂 处 编 , 1941 年 初 版 , 1950 年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了
增注本。
据本书编者在「序言」中说,《中华新韵》是以《中原音韵》的音系内容爲依据,
以民间文艺所用的「十三道辙」爲基础,把「北京音系」的口头语言进行了科学分析,
重新整理了韵目,纔编成的。

《 诗 韵 新 编 》 (10 1)
《 诗 韵 新 编 》 , 中 华 书 局 上 海 编 辑 所 编 , 1965 年 4 月 初 版 。
这是一本最新的诗韵,是爲了适应当前诗歌、戏曲、歌剌作者运用现代语音韵脚进
行创作的需要,在现代汉语音韵辨究的成果之上,广泛征求意见,参照《中华新韵》、
《汉语诗韵》等现代韵书编辑而成的。韵目分爲十八部,名称和排列次序都与《中华新
韵》相同。每部韵目中分爲平仄两大类。平声分爲阴平、阳平 J 仄声分爲上声、去声及
旧 读 入 声 (每 个 入 声 字 都 注 明 普 通 话 的 读 音 )。 各 部 中 的 同 韵 字 , 依 照 汉 语 拼 音 字 母 的 次
序排列,同音字并按常用、少用字分前后次序。全书共收单字约八千个。一般单字后面
都举出若干可作韵脚用的词语,包括常用词语和旧体诗词中习见的文肓词语。

《 北 平 音 系 十 三 辙 》 (10 2)
《北平音系十三辙》十三卷,张洵如编著,一九三七年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出版。这
是一部根据北京音系编纂的字书。全书按十三辙的韵母编次,以北京方音爲读音标准,
每 辙 中 汇 列 若 干 单 字 ,并 注 以 简 单 释 义 。硏 究 民 间 文 艺 的 人 ,戏 曲 、曲 艺 创 作 者 和 演 员 ,
可以依据这书查找十三辙的字汇。一般读者也可以把它当作北京话的同音字典使用。

(三 ) 训 诂 学 类

如果说,《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 、探讨字体结构源流爲主要内容的

4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书 ,而《 广 韵 》是 中 国 现 存 的 第 一 部 完 整 的 以 归 纳 字 音 、探 求 声 韵 源 流 爲 主 要 内 容 的 书 ;
那麽,《尔雅》则是第一部以训释字义和词义爲主要内容的书。这三部书是硏究中国语
言 文 字 方 面 的 基 本 入 门 书 ,也 是 这 方 面 的 原 始 资 料 书 和 重 要 工 具 书 。《 说 文 》、《 广 韵 》
发展爲后世的字典,《尔雅》则发展爲后世的辞典。

《 尔 雅 》 (104)
《尔雅》列爲儒家经典之一。其实它是一部训诂学方面最早的专门著作,是汉代士
人爲了硏读先秦儒家经典 、解决字词义方面的困难而编纂的工具书 。其准确成书时代和
作者已不可考。有人认爲《尔雅》第一篇《释诂》是周公所作,后来孔子、子夏又有所
增 益 ;又 有 人 认 爲 这 书 曾 由 西 汉 初 年 的 叔 孙 通 所 补 。这 些 都 是 出 于 后 人 臆 测 的 无 稽 之 谈 ,
全不足信。大约《尔雅》在秦、汉之际已开始编纂,以后陆续增补,至西汉时成书,并
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后来东晋的郭璞用了二十年功夫把这书加以整理注释,北宋的邢
昺等又据郭注详爲疏解,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的《尔雅注疏》。
《 尔 雅 》 按 照 所 释 词 语 的 内 容 , 分 爲 十 九 篇 :《 释 诂 》、《 释 言 》、《 释 训 》 、《 释
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
《 释 水 》 、《 释 草 》 、《 释 木 》 、《 释 虫 》 、《 释 鱼 》 、《 释 鸟 》 、《 释 兽 》 、《 释 畜 》。
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专门解释一般字义和普通词义;后十六篇是
对于百科名词的解释。
注解古书的工作始于汉儒。晋代以后,除给古书注释文义外,有的还标注字音。这
些注释和音读都散见各书,不便查找。有些旧注今天已经亡佚,更无法见到原书。

《 经 典 释 文 》 (10 5)
唐 代 初 年 ,陆 德 明 编 撰 ,对 儒 、道 两 家 经 典 的 注 释 和 音 读 进 行 了 汇 辑 工 作 。通 过《 经
典释文》,散见的材料便于查找,亡佚的著作得以部分保存。因此这书有一定的学术价
值,在汇集古书训诂材料的工作方面也比较有代表性。
由于《经典释文》还没有索引,这种查法比较费事。除《老子》《庄子》外,在通
行本《十三经注疏》的注文后面的一个圆圈下面附注的音义,就是《经典释文》的标音
和注解;因此可以迳査《十三经注疏》。关于陆德明本人对字义的解释,以及只有《经
典释文》纔引到的古人佚说,可以就古书中的字词去查《经籍纂诂》。

《 经 籍 纂 诂 》 (11 1)
《 经 籍 纂 诂 》 106 卷 , 每 卷 之 末 , 各 附 「 补 遗 」 。 全 书 由 阮 元 本 人 拟 定 《 凡 例 》 ,
聘请当时知名学者臧镛堂、臧礼堂、宋咸熙、严杰、赵坦、洪颐煊、洪震煊、倪绶、陈
鱣 等 约 五 十 人 , 将 《 十 三 经 》 和 唐 以 前 (包 括 唐 代 在 内 )的 史 、 子 、 集 部 中 重 要 著 作 的 旧

4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注,以及汉、晋以来的各种字书,共约一百余种,汇集在一起,以单字、单词爲条目,
依 照 《 佩 文 韵 府 》 的 106 个 韵 部 , 分 平 、 上 、 去 、 入 编 成 , 每 韵 一 卷 。 有 的 字 《 佩 文 韵
府》未收,则据《广韵》和《集韵》增补。每字爲一条,每条先列字的本义,次及引伸
义或假借义。一字如有数音,则分别采入几个韵部,并因字义的不同,各加解释。如果
各家说法对某一字的训诂完全相同,也逐一照录,不加删并,不避重复。所不同于一般
字书的,是有释义而无注音,只列训诂,不标反切。但各书的异文,还是收录的。

唐代佛教盛行,翻译佛经的工作蔚爲风气。佛教徒閲读佛经,当然也发生音读和字
义方面的问题。因此初唐时僧人玄应撰《一切经音义》。

《 一 切 经 音 义 》 (10 7)
《 一 切 经 音 义 》,一 名《 玄 应 音 义 》,又 叫《 衆 经 音 义 》,二 十 五 卷 。唐 释 玄 应 撰 。
此书征引了汉晋以来诸家对秦、汉古书的注解,如郑玄的《尚书注》、《论语注》,贾
逵、服虔的《左传注》,李巡、孙炎的《尔雅注》等。其中有些是失传的古籍,因此很
受清代学者的重视。

《 华 严 音 义 》 (10 6)
《华严音义》四卷,僧人慧苑撰。此书亦是给佛经中难读难解的字句标音释义的。

《 一 切 经 音 义 》 (10 8)
中 唐 时 期 , 僧 人 慧 琳 又 撰 一 部 大 书 , 也 叫 《 一 切 经 音 义 》 , (一 名 《 慧 琳 音 义 》 , 又 叫
《 大 藏 音 义 》),共 一 百 卷 ,把 玄 应 、慧 苑 的 两 部 著 作 都 网 罗 在 内 ,并 且 大 爲 扩 充 。全 书 共

注 释 了 佛 经 1300 部 ,约 5700 余 卷 。书 中 征 引 唐 以 前 的 著 作 和 佛 教 经 典 共 750 余 种 (如 果


除 去 佛 教 典 籍 , 尚 有 250 余 家 ),很 多 已 亡 佚 的 字 书 如 东 汉 应 劭 的 《 通 俗 文 》 、 晋 吕 忱 的
《字林》等,都可以从这部书里检出佚文,爲后世硏究声韵训诂之学提供了丰富资料。

《 续 一 切 经 音 义 》 (10 9)
辽僧希麟撰,十卷,补慧琳《音义》之所未备。

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在我国长期失传。明代初年,由朝鲜传入日本,至清末始又
传回中国。现在看到的本子,有日本洛东狮谷白莲寺刊本,日本东京弘教书院排印的释
藏 本 和 1926 年 上 海 医 学 书 局 的 排 印 本 , 而 以 白 莲 寺 刊 本 爲 最 早 , 后 两 种 即 以 这 种 版 本
爲依据。各本都附有希麟的《续音义》在内。

4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一切经音义》卷帙浩繁,直接翻检很不方便。因此还要依靠爲查《一切经音义》
用的工具书:

《 一 切 经 音 义 通 检 》 (1 10 )
《 一 切 经 音 义 通 检 》 , 清 陈 作 霖 撰 , 有 1923 年 慎 修 书 屋 线 装 排 印 本 。 另 外 , 医 学
书局排印本也附有《通检》。这书仿《说文通检》的体例,把《一切经音义》正续各卷
所 注 释 的 词 汇 滙 集 起 来 , 取 其 中 做 爲 主 要 实 词 的 单 字 (如 果 一 词 由 多 字 组 成 , 则 往 往 取 末 字 ),
先按《康熙字典》的部首分部,再按笔画多寡逐一排列,下注《一切经音义》原书的卷
数 和 页 数 (据 白 莲 寺 刊 本 ), 只 要 一 翻 , 就 可 查 出 。

《 慧 琳 一 切 经 音 义 引 用 书 索 引 》
《慧琳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索引》共五册,北京大学硏究院文史部编,商务印书馆出
版。这书是爲查找《一切经音义》的引用书目而编的,前有「检目」,把原书所有引用
的书名、篇名、作者名等都按照其首字的笔画多寡排列起来,注明页数。在《索引》的
正文里,把慧琳所引的每一种书的若干条目都一一罗列。翻到之后,就可以知道《一切
经音义》一共引了某书多少条材料。

(四 ) 方 言 俗 谚 类

口头语言是最爲丰富生动的,但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却轻视这种语
言,认爲是些低级、庸俗、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历代封建文人只注意辑录、整理和硏
究前代的书面语言,而听任口头的各种语汇自生自灭,不加一顾。虽然也有少数文人作
了一些搜辑、保存口头语言的工作,但流传下来的材料却爲数极少。
口头语言表现形式很多。
方言、土语虽然流通的区域有限制,但能显示出某一特定区域中人民的生活面貌,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古代的方言俗语还能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成语、谚语则常常
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意见的概括,或是人们生産劳动经验的集中反映。
谚语的特点是:三言两语,平易通俗,形象生动,语言精鍊而含意深刻隽永。谚语
都很简练、通俗,它们是从当时矜遍的生活现象中归纳出来的,所以又具有较深远而典
型的意义。
成 语 的 结 构 更 严 密 , 表 现 方 法 更 加 集 中 概 括 , 常 常 是 用 几 个 字 (用 四 个 字 的 最 多 )来 表
示一个完整的概念,或帮助一种社会现象。

《 方 言 》 (112)

4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收集方言的专门著作,西汉末年扬雄编撰。此书原名《鰌轩
使者絶代语释别国方言》,今本十三卷,收集西汉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当时东
北方部分地区的方言,逐条加以比较和解释。
《方言》一书保存了不少古代口头语汇 ,爲硏究古汉语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
料。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古代方言已经扩大爲今天的通语,或是经过音变仍旧保留在今
天的方言里;另有不少方言虽然已经废止使用,但仍能从中寻出与后世方言语汇的渊源
关系。

从汉代到清代,一千多年间,专门收集民间方言俗语的著作传世者极少。到清代中
叶,纔出现了《通俗编》等几部专著。

《 通 俗 编 》 (113)
《通俗编》三十八卷,清翟灏撰。此书从经、史、子、集、小说、戏曲、佛经等古
籍中搜取俗语资料,加以解释,然后再引古书考证。对很多词语还探索其语源和演变情
况,对于硏究汉语语源有一定参考价值,也可以当作古代俗语、成语词典来使用。
全书收集俗语方言五千多条,分爲三十八类。但有些说法近于穿凿,有些材料在征
引时没有注明出处,甚至还有错误的地方。

《 恒 言 录 》 (114)
《恒言录》六卷,清钱大昕着。此书搜辑罗列汉语中的方言、俗语、成语、谚语共
800 多 条 , 分 爲 , 吉 语 、 人 身 、 交 际 、 毁 誉 、 常 语 、 单 字 、 叠 字 、 亲 属 称 谓 、 仕 宦 、 选
举、法禁、货财、俗仪、居处器用、饮食衣饰、文翰、方术、成语、俗谚等十九类。这
些 词 语 ,都 征 引 古 籍 ,考 证 源 流 ,对 于 汉 语 语 源 的 探 讨 ,以 及 词 义 辨 析 和 构 词 法 的 硏 究 ,
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作爲一部词典性质的著作,《恒言录》要比《通俗编》的体例更
完善,解说更精审一些。
清 嘉 庆 时 ,陈 鲈 将《 恒 言 录 》中 的 许 多 词 目 ,逐 条 征 引 古 籍 ,补 充 证 明 ,题 名 爲《 恒
言 广 证 》 。 商 务 印 书 馆 于 1959 年 将 《 恒 言 录 》 与 《 恒 言 广 证 》 合 印 爲 一 册 , 书 后 也 附
有四角号码索引。

除 上 述 书 籍 外 , 商 务 印 书 馆 在 1959 年 还 把 其 他 五 种 同 类 的 著 作 汇 印 在 一 起 , 名 爲
《迩言等五种》:
一、《迩言》六卷,清钱大昭著。所收词语都是「俗语、俗事之见于经史子集者」;其
搜辑、考证的目的是使「一话一言亦不可无所根据」,而最后达到「里巷中只言片
解俱合于古」的愿望。从材料看,还比较丰富,但作者浓厚的学究气,也局限了他

4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选材的范围。
二、《释谚》一卷,清平步青着。书名「释谚」,其实收录的仍是一般词汇。所收词目
很少,不足二百条。
三、《语窦》一卷,清胡式钰着。篇幅较短,收录词语只有三百多条,但内容很杂,方
言、俚语、成语、俗谚都有一些。有些词目纯粹是从口语中采集得来,如「大头」
(即现在所说的「寃大头」)、「穷囝」、「忒杀」等,都比较有意思。
四、《常语寻源》二卷,清郑志鸿着。原分十册,上卷爲甲、乙、丙、丁四册,下卷爲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六 册 , 共 收 录 常 语 1068 条 ( 所 谓 「 常 语 」 , 指 的 是 古 代 知 识 分
子 口 头 通 常 用 语 )。 太 文 的 所 谓 「 雅 语 」 , 或 太 俗 的 所 请 「 俚 语 」 , 都 不 收 入 。 甲 乙 二

册收二字、三字普通词语;丙丁戊己庚五册收四字成语;辛册收五字成语;壬册收
六字成语和谚语;癸册收七字以上的谚语、成语和短语,编排体例比较完善。收录
最多的还是成语,约占全书词目百分之七十,可以算是较早的一部成语词典。
五、《俗说》一卷,罗振玉着,目的是补充《通俗编》、《恒言录》的不足,共收词语
300 多 条 , 其 中 包 括 很 多 称 谓 名 词 和 器 具 、 食 物 名 称 。
作爲《方言》的续书出现的,有清杭世骏的《续方言》二卷,专门搜辑唐宋以前古
籍中的方言词语,以补《方言》的不足。后来程际盛作《续方言补正》,徐乃昌作《续
方言又补》等,也还是同一类型的著作。这些著作,虽然对语言学和古典文学硏究者都
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其材料来源大都是从古书中爬梳出来的第二手材料,不是取自人民
口头的活的语言。他们用以考证俗语词义和语源的根据,也是引经据典,以书证书,仍
旧在古书堆里兜圈子,所以局限性是很大的。

《 新 方 言 》 (115)
《新方言》,章炳麟着,收在《章氏丛书》中,也有单行本。这书共分《释词》、
《 释 言 》 、《 释 亲 属 》 、《 释 形 体 》 、《 释 宫 》 、《 释 器 》 、《 释 天 》 、《 释 地 》 、《 释
植物》、《释动物》等十篇,末附《音表》一篇和《岭外三州语》一篇。
全 书 搜 罗 方 言 俗 语 800 余 条 , 逐 条 加 以 注 释 , 并 有 所 辨 析 和 考 证 。 其 特 点 是 根 据 古
今 声 韵 转 变 的 规 律 ,来 探 求 方 言 的 语 源 。这 种 因 声 求 义 、以 义 正 声 的 方 法 是 比 较 科 学 的 。
前所介绍的各种有关方言、俗语的资料书,都是从书本上搜辑起来的。真正在生活
中搜辑口头语而整理而成书的,要算清人吴文英编著的《吴下方言考》最有成绩。

《 吴 下 方 言 考 》 (11 6)
《吴下方言考》十二卷,搜集今江苏省苏州一带的方言俗谚并加以考证。吴氏是清
中叶以后的人,他所记录的虽是当时的吴语资料,但因去今未远,对今天硏究吴语系统
的方言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5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此外,当代专门收集现在方言词汇的书也有一些:

《 方 言 词 例 释 》 (11 7)
《 方 言 词 例 释 》,傅 朝 阳 编 ,1957 年 通 俗 读 物 出 版 社 出 版 。这 书 从 213 种 文 艺 作 品
中 , 收 集 方 言 词 汇 3000 多 条 。 凡 是 文 艺 作 品 没 有 用 过 的 方 言 词 汇 则 一 概 不 收 。 每 条 词
目都有简单的解释,并引录作品原文作爲例句。词目按照第一字的音序排列,书后附有
笔画索引。
此书选材来源只限于某些现代文艺作品,范围终有局限;而且来自书面,仍是第二
手材料。文艺作品中的方言俗语,大都经过作者加工,其性质、含义、用法,与日常生
活 中 的 口 头 方 言 相 较 ,或 多 或 少 总 不 免 有 些 出 入 。纯 粹 用 某 一 地 区 方 言 写 成 的 文 艺 作 品 ,
毕竟是很少的;而且这书也没有按照方言区域对这些词汇进行系统的归类和科学的整
理。严格地讲,这些词汇既与原始方言有出入,也与普通话有距离。因此当作閲读文艺
作品时的参考材料则可,如果作爲专门硏究方言的工具书,就感到不足了。

《 北 京 话 语 汇 》 (11 8)
《 北 京 话 语 汇 》 , 金 受 申 编 , 1961 年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1965 年 增 订 重 版 。 书 中 共
搜 辑 北 京 方 言 语 汇 1300 多 条 , 每 条 词 目 下 面 都 加 以 注 释 , 并 各 举 简 单 例 句 。 词 目 中 的
每个单字都注以汉语拼音,按词头的音序排列,书前有「音序表」。
所收语汇包括单音词、双音词以至十几个字的短语。不过北京的歇后语、俏皮话也
相当多,本书只择要收录了几条。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材料比较丰富的北京语汇小词典 ,而且是作者从生活语言中日
积月累通过辛勤劳动采辑得来的,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 北 京 话 单 音 词 词 汇 》
陆 志 韦 编 著 , 1951 年 人 民 出 版 社 出 版 , 1956 年 由 科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了 修 订 本 。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书」,分两章。第一章说「词」,第二章说「词
类」。第二部分是「词汇」,共举出北京话的单音词和单音词根的例句六千多条,借以
帮助每一个词或词根的用法。全部单音词都按照拉丁字母的次序排列。据作者介绍本书
的用处是:一、可以当作硏究汉语语法的参考书;二、用拼音文字写北京话时,可以用
它作爲参考书;三、可以做学习北京话的补充材料。

《 北 京 话 轻 声 词 汇 》
张 洵 如 编 ,1957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本 书 利 用 几 种 民 间 文 艺 小 说 及 报 纸 ,搜 集 北 京 话

5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中各种轻声字数千条,其中包括普通话词汇和北京方言,按照词中轻声字的读音,依音
序排列,用汉语拼音字母(据草案修正第一式,与现在拼法有出入)标音,兼标注音字
母。凡是比较费解的轻声词汇都简单地注明词义。
这书可以作爲一般教学和推广普通话的参考资料。

古代谚语散见于前人各种著作,很少专书辑录。
《 古 今 谚 》 (119)
明代杨慎编撰,有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集中保存了一批古代谚语资料。但所收
谚语大都录自各种古籍,收采民间口头的谚语材料并不多。

《 古 謡 谚 》 (1 20 )
清 代 杜 文 澜 搜 辑 古 籍 中 所 引 上 古 至 明 代 的 謡 谚 ,编 爲 一 百 卷 ,并 注 明 謡 谚 出 处 与 有
关本事。有华书局重印本。此书材料虽然比较丰富,但仍未脱离转录古书的范围。

「五四」以来,近人所辑的俗语谚语总集则有《俗语典》、《中华谚海》等书:
《 俗 语 典 》 (12 1)
《 俗 语 典 》 ,胡 朴 安 着 ,1922 年 广 益 书 局 出 版 。这 书 是 收 集 曾 见 于 文 字 记 载 的 古 今 俗 语
编辑而成,搜罗较富,但内容过于芜杂。

《 中 国 谚 语 资 料 》 (12 3)
这一类的书以《中国谚语资料》爲最完备,它是目前搜辑谚语最多的一部书。
《中国谚语资料》共分上、中、下三册,中国民间文艺硏究会资料室主编,由兰州
艺 术 学 院 文 学 系 五 五 级 民 间 文 学 小 组 集 体 编 辑 ,1961 年 上 海 文 艺 出 版 社 出 版 。全 书 收 谚
语 45803 条 。 上 、 中 册 是 一 般 谚 语 , 另 附 歇 后 语 3805 条 ; 下 册 专 收 农 谚 。
由于这书是资料汇编性质,所收谚语一般都不解释词义。而且收录的尺度较宽,除
明显色情的不录外,其余的尽量收入。同一谚语的各种异文,有的虽仅一、二字之差,
也都尽量保存。此外,无论是格言、成语、俗语、歇后语、对联、歌謡以及新産生的标
语口号等,只要有与谚语近似或存在着互相交叉、借用和转化情况的材料,也都酌量收
采。所收谚语中,凡能注明産生地区和民族的,都尽量注明。
其中歇后语所收条目之多,也是目前最爲完备的资料。
此书美中不足的是:一、只是资料的总滙,缺少解释和整理。二、着重收采民间口
头的俗谚,这当然很好;但不少古谚反被忽略,有些顾此失彼。三、也有少数遗漏的谚
语;四、编排方法不够科学,查起来很不方便。

5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中 华 谚 海 》 (12 2)
《 中 华 谚 海 》 , 史 襄 哉 编 , 1927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这 书 从 当 时 全 国 34 种 谚 语 集 内
取 材 , 共 收 谚 语 12424 条 , 有 古 代 的 文 言 谚 语 , 也 有 口 头 的 通 俗 谚 语 , 是 当 时 搜 辑 谚 语
最多的一本书。其中一部分还有生命力的谚语爲《中国谚语资料》所未收,可以补充其
不足。
但 因 出 版 时 间 较 早 ,缺 点 还 是 很 多 的 。一 、很 多 陈 腐 、迷 信 意 识 的 谚 语 都 收 录 在 内 ,
精华与糟柏并列;二、体例不严,所收太泛,除谚语外尚有成语、歇后语和一般词语在
内,连「龙行虎步」、「洞房花烛」等也算一条,未免与谚语距离太远了;三、除极个
别的谚语有解释外,一般只照录词语本文,而毫无帮助。如果能全部加以注释帮助,那
会比现在有用得多。

( j) 类 书

类书是我国古代工具书的一种,编纂目的主要是爲了寻查典故 ,性质与现在的资料
汇 编 近 似 。它 把 很 多 古 籍 中 的 原 文 ,按 其 内 容 性 质 ,分 门 别 类 地 编 排 、摘 录 ,汇 集 成 书 ,
提供参考材料。原文只是根据需要,部分地、片段地摘录,不加帮助解释,因此从这些
古代类书中,还可以窥见不少失传古籍的佚文。旧名「类书」,是取分类纂集的意思。
在 声 韵 学 工 具 书 中 的 《 佩 文 韵 府 》 (9 6)、 《 骈 字 类 编 》 (103)等 , 也 是 把 古 代 诗 文 中 习 见
的词汇、语汇分韵或分类纂集在一起,所以也属于类书的性质。
类书的分类,大抵是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划分若
干 大 的 部 类 。例 如 关 于 自 然 现 象 方 面 的 ,一 般 都 分 爲 天 文 、地 理 、山 、水 、鸟 、兽 、草 、
木等部;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礼教范围的,一般都分爲帝王、后妃、职官、州郡、
政理、産业、人、礼、乐等部;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则分爲居处、服饰、器物、珍寳
等 部 。在 每 个 大 的 部 类 里 面 ,再 分 爲 若 干 子 目 。例 如 在「 天 」部 里 面 一 般 都 分 爲 天 、日 、
月、星、云、风、雨、雷、雪等子目;「人」部里面一般都分爲忠、孝、富、贵、圣、
贤 、 师 、 友 …… 等 子 目 》 「 乐 」 部 里 面 一 般 都 分 爲 歌 、 舞 、 琴 、 筝 、 鼓 、 箫 、 笙 、 笛 ……
等 子 目 ;「 居 处 」 部 里 面 , 一 般 都 分 爲 宫 、 殿 、 楼 、 阁 、 亭 、 台 、 苑 囿 、 园 圃 …… 等 子 目 。
这些部类内容和分类方法,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时代面貌的特征。我们查类书,首先必
须熟悉它们的大小类目,知道所查的材料典故属于哪一个部类,纔便于寻检。
我国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魏时刘劭、王象等綦辑的《皇览》;其后南北朝北齐
时 祖 挺 等 又 编 有《 修 文 殿 御 览 》。但 这 两 部 书 早 已 散 佚 ,现 存《 皇 览 》有 清 人 辑 本 一 卷 ;
《 御 览 》则 后 来 在 甘 肃 敦 煌 发 现 了 唐 人 写 本 残 卷 ,只 存 有 256 行 。真 正 有 大 批 类 书 出 现 ,
还是始于唐代。 唐代初年所编的类书,据史籍所载约有十余种,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北
堂书钞》、《艺文类聚》和《初学记》等数种。以后宋代、明代、清代初年,也都编过

5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大型的类书。
较大规模地编辑类书,都是在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其中自有其经济和政治的
原因。试以唐代爲例。唐王朝统一后,社会生産逐渐恢复,随着经济基础的日趋巩固,
文化建设也势必有所发展。从初唐到盛唐时代,各种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的普遍繁
荣,就是当时社会生産力比较发展的明显反映。类书的编纂也是适应这种时代需要而産
生的。搞这种工作需要集中较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必须在社会生活比较安定、人力物力
比较充裕的时候,纔搞得起来。唐代类书大部分修于高祖、太宗、玄宗时代;宋代官修
类 书 主 要 修 于 太 宗 、 真 宗 时 代 >明 代 的 《 永 乐 大 典 》 成 书 于 成 祖 时 期 ; 清 代 的 《 古 今 图
书集成》、《佩文韵府》、《渊鉴类函》、《四库全书》等大部头的类书和丛书,基本
上都是成书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就是最好的帮助。
历朝统治者支持这种工作,自然还有其更重要的政治目的:
一、爲了巩固文化统治,控制文化发展方向,使文化爲封建王朝的利益
服务;
二、借此笼络人才,集中一大批知识分子,给予他们以较长期、较稳定
的「述而不作」的工作,使他们可以死心踏地地爲封建王朝效力;
三、用文化的「繁荣」来粉饰所谓的「太平盛世」。

这些类书虽然只是古代书籍的片段摘录 ,但由于保存了大批的古代文献,作爲硏究
古箝、包括辑佚和校勘工作的参考材料,还是有其一定价值的。

① 《 北 堂 书 钞 》 (124)
《 北 堂 书 钞 》一 百 六 十 卷 ,虞 世 南 编 撰 。虞 世 南 是 隋 末 唐 初 人 ,曾 任 隋 代 的 秘 书 郎 。
「北堂」是秘书省的后堂,这书是虞世南任秘书郎时所撰,所以叫《北堂书钞》。其内
容是搜辑古籍中可供吟诗作文之用的典故、词语和一些诗文的摘句,分门别类地钞撮而
成 。 全 书 共 19 部 , 子 目 852 类 。
据 《 旧 唐 书 ‧ 经 籍 志 》 和 《 新 唐 书 ‧艺 文 志 》 , 道 书 原 有 173 卷 。 现 在 的 160 卷 本 ,
与《 宋 史 ‧艺 文 志 》所 载 卷 数 相 符 ,可 见 这 本 书 在 宋 代 已 有 佚 缺 。明 初 有 写 本 ,极 难 得 。
清代学者孙星衍、严可均等,根据宋明善本,对本书都曾进行过较精密的校订。清末光
绪年间,孔广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本书作了全面的校注工作 ,一方面把每条正文都注明
出处,另一方面把全书作了精审的校勘。所以现在流传的《北堂书钞》,以光绪十四年
( 1888) 南 海 孔 氏 刊 本 爲 最 善 , 比 较 接 近 原 书 的 面 目 , 也 比 较 易 得 。 另 有 明 万 历 年 间 由
陈 禹 谟 删 补 刊 刻 的 160 卷 本 , 一 般 公 认 是 一 个 较 劣 的 本 子 。 因 爲 陈 禹 谟 把 晚 唐 五 代 杂 书
中的材料羼入不少,又把原有的部分删改很多,距离虞书本来面目已经很远了。

5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② 《 艺 文 类 聚 》 (125)
《 艺 文 类 聚 》 100 卷 , 唐 初 武 德 年 间 (618 ~ 627) 欧 阳 询 主 编 。 这 书 引 用 古 籍 达 140 0
余种,隋代以前的佚书遗文、零章断句,赖以保存的不少。宋代藏书家陈振孙曾说过:
「其所载诗文赋颂之属,多今世所无之文集。」足见这书保存了不少文学资料,对古典
文学硏究工作者用处较大。
《 艺 文 类 聚 》 共 分 48 部 类 , 每 部 下 面 又 分 若 干 子 目 , 共 有 子 目 729 项 。 每 一 子 目
下征引古书中的有关材料,依次罗列。
从所分部类和编排方法来看,《艺文类聚》是早期类书例比较完善的一种。但《四
库全书总目提要》认爲此书分类仍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的地方。《艺文类聚》中
收有苏味道、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的作品,但他们都晚于欧阳询,这些作品显然
是后人窜入的。
1959 年 ,中 华 书 局 根 据 上 海 图 书 馆 所 藏 国 内 唯 一 的 宋 刻 本 影 印 出 版 ,共 十 六 册 ,分
装 二 函 , 是 目 前 最 名 贵 的 一 种 版 本 。 1965 年 , 中 华 书 局 上 海 编 辑 所 又 据 影 宋 本 , 并 用 明
本、冯舒校宋本及《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御览》等进行比勘,出版了排印
本。此本凡宋本的误处,都已校正,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普及本。

③ 《 初 学 记 》 (126)
《 初 学 记 》 三 十 卷 , 唐 玄 宗 开 元 年 间 ( 713 ~ 742) 徐 坚 等 编 撰 。 唐 代 初 年 , 骈 体 文
仍很盛行,作文章讲求堆砌辞藻典故。唐玄宗爲了诸皇子作文时引用典故、检寻事类的
方便,命令徐坚、韦述等编纂此书,所以名叫《初学记》。《初学记》比一般类书分类
简括,叙述扼要,也就是这个原因。
全 书 共 分 爲 23 部 , 下 面 , 再 分 313 项 子 目 。 此 书 体 例 , 先 爲 「 叙 事 」 , 次 爲 「 事 对 」 ,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提 要 》认 爲 它「 叙 事 虽 杂 取 羣 书 ,而 次 第 若 相 连 属 。·· · · · ·
最后是征引诗文。
在 唐 人 类 书 中 ,博 不 及《 艺 文 类 聚 》,而 精 则 胜 之 。若《 北 堂 书 钞 》及《 六 帖 》( 即《 白
孔六帖》),则出此书之下远矣。」对它的评价较高。
清人严可均有《初学记》的校本,未刊行。后来陆心源录爲校勘记,刻于《羣书校
补 》 中 。 1962 年 , 中 华 书 局 根 据 几 种 不 同 版 本 重 新 把 《 初 学 记 》 点 校 出 版 , 每 卷 后 面 都
附有「校勘表」,可供与正文对照参考之用。

④ 《 白 孔 六 帖 》 (127)
《 白 孔 六 帖 》 100 卷 , 唐 白 居 易 撰 , 宋 孔 传 续 撰 。 白 居 易 的 原 书 本 名 《 白 氏 六 帖 事
类 集 》 , 只 有 30 卷 。 其 内 容 是 把 唐 以 前 的 经 籍 史 传 和 其 他 杂 书 中 的 典 故 、 词 语 、 重 要
字句以及诗文著作中的名篇佳句,分门别类地片段地钞录、汇集在一起,性质与《北堂
书钞》类似,而更加零散琐碎。北宋时代,孔传把唐、五代时的史籍和诗文依白氏原书

5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体 例 续 加 钞 辑 , 又 成 30 卷 , 名 叫 《 六 帖 新 书 》 。 到 了 明 代 , 有 人 这 两 部 书 共 60 卷 合 编
在 一 起 , 分 爲 100 卷 , 这 就 是 我 们 通 常 说 的 《 白 孔 六 帖 》 。
第一,流传到今天的《六帖》,共有两种:
第 一 种 是《 白 氏 六 帖 事 类 集 》三 十 卷 的 单 行 本 。原 书 是 南 宋 刻 本 ,曾 爲 傅 增 湘 所 藏 ,
1933 年 5 月 影 印 问 世 。 这 种 版 本 的 版 心 有 「 帖 册 一 」 至 「 帖 册 六 」 的 字 样 , 可 见 原 本 是
曾 经 分 爲 六 部 分 的 ,所 以 据 中 国 近 代 藏 书 家 傅 增 湘 的 看 法 ,这 就 是「 六 帖 」命 名 的 由 来 。

据南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记,白氏的原书只有正文,正文下面的小注是他
的曾祖晁仲衍(北宋时人)加上的。
这种版本的特点是:一、保存了白氏原书的本来面目;二、比明代所刻的《白孔六
帖》多出若干条正文和注文,以及若干脱文;三、由于这是宋刻本,做爲校勘古籍的材
料有比明刻本更爲可靠的地方。
第 二 种 是 《 白 孔 六 帖 》 100 卷 本 , 最 早 有 明 刻 本 。 这 种 把 《 白 帖 》 、 《 孔 帖 》 合 刻
的 本 子 只 用 《 白 帖 》 中 1367 项 子 目 做 标 题 , 不 另 设 总 目 。 每 一 门 内 , 《 白 帖 》 在 前 ,
《孔帖》在后。
《白孔六帖》与其他类书一样,保存了若干古籍的佚文,对后世学术硏究自然有一
定贡献。

做爲类书,《白孔六帖》的缺点还是很多的。一、很多引文根本没有任何解释,后
人几乎无法利用。这从上文所引的《白帖》原文就可以看得出来。二、有的材料不注出
处,或仅注一个书名,不便查检。三、有的材料虽注出处,却有错误。

以上是唐代的类书。下面是宋代的几部重要的类书。
宋代自开国以后,到太宗赵光义即位,国内形势逐渐呈现相对稳定的局面。从太宗
太 平 兴 国 二 年 ( 977 ) 到 真 宗 大 中 祥 符 六 年 ( 1013 ) , 前 后 三 四 十 年 间 , 集 中 了 大 批 人
力物力,编纂了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以及诗文总集《文苑英华》和
小说总集《太平广记》。这对保存古代文献和提供硏究资料方面,都有不少贡献。

⑤ 《 太 平 御 览 》 (128)
太 平 御 览 1000 卷 , 李 昉 等 撰 。 从 太 平 兴 国 二 年 ( 977 ) 3 月 开 始 编 纂 , 到 太 平 兴 国
八 年 ( 983 ) 十 二 月 成 书 。 初 名 《 太 平 总 类 》 , 书 成 后 改 用 今 名 。
据 书 前 「 图 书 纲 目 」 所 载 , 这 书 所 引 用 的 经 史 图 书 计 1690 种 ( 实 际 不 足 此 数 , 因 有 一 书
两 见 、 三 见 的 ), 至 于 杂 书 、 诗 、 赋 、 铭 、 箴 等 , 则 不 包 括 在 内 。 据 近 人 马 念 祖 考 订 , 其 中

引 书 实 有 2579 种 ( 见 《 水 经 注 等 八 种 古 籍 引 用 书 目 汇 编 》 ) , 非 但 征 引 赅 博 , 而 且 所

5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今已失传。可见《太平御览》不但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的资料工具
书,而且是保存古代佚书最爲丰富的类书之一。
《太平御览》共分五十五个部门,子目总数不下五千。征引浩博,材料相当丰富。
这 书 以 《 四 部 丛 刊 三 编 》 的 影 印 本 爲 最 好 。 1960 年 , 中 华 书 局 据 此 本 重 新 印 行 , 共
分四厚册,书前有详细目录可查。

⑥ 《 册 府 元 龟 》 (129)
《 册 府 元 龟 》 一 千 卷 , 王 钦 若 、 杨 亿 等 编 撰 。 此 书 从 宋 真 宗 景 德 二 年 ( 1005 ) 九 月 开 始
纂 修 , 至 大 中 祥 符 六 年 (1603) 八 月 成 书 , 历 时 八 年 。 全 书 900 多 万 字 , 共 分 31 部 , 每 部
前 有 总 序 ; 部 以 下 分 若 干 门 , 共 有 子 目 1104 门 , 每 门 之 前 又 有 小 序 。 各 门 材 料 按 照 年
代先后顺序排列。
此书专门著录历代帝王将相、士大夫等阶层的事迹,所以最初拟名爲《历代君臣事
迹》。宋真宗命王钦若等编撰此书的目的,是爲了以历代君臣的事迹做爲榜样,使后世
的 统 治 者 能 从 中 取 得 经 验 教 训 ,供 行 事 的 鉴 戒 。所 以 书 成 后 定 名 爲 《 册 府 元 龟 》。「 册 」
是 书 籍 ,「 府 」 是 储 藏 东 西 的 府 库 ,「 元 龟 」 是 大 龟 。 古 人 迷 信 , 认 爲 龟 可 以 用 来 占 卜 ,
能预见未来,测定吉凶,引申之则有鉴戒的意思,因此也称爲「龟鉴」。《册府元龟》
命名的意思是说,这是一部蕴藏丰富、可以供君臣上下行事借鉴的典籍。
从编书的目的看,这显然是专爲封建王朝服务的工具 ,因而封建正统思想也就成爲
全书取舍材料的唯一标准。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对这部书
非 常 重 视 , 「 其 间 义 例 , 多 出 (宋 )真 宗 亲 定 」 , 而 「 于 悖 逆 非 礼 之 事 ( 即 触 犯 封 建 统 治 、
违反封建礼教的事)亦多所刊削,裁断极爲精审」。因此这书的取材范围也就只限于六
经、子、史,凡小说、杂书以及自述、家传等,概不收录。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就批
评此书「遗弃既多,故亦不能该备」,这是本书最大的缺点。另外,参加编纂的人手衆
多,征引资料错误、睪漏和互相矛盾的地方也不少。而且所引书籍都不注明出处,寻检
原文也很不方便。
但《册府元龟》还是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历史资料,所引正史多爲北宋以前的古本,
可据以校补今本正史的不足。尤其是隋唐五代的史料,因爲时代距离较近,征引比较详
备;很多史实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正史也有所不同 。例如六十年代初期史学界硏究有关武
则天的一些材枓,就是从《册府元龟》里找到的。何况十七史卷帙浩繁,各个朝代性质
相近的历史事件更是散见各处,查找不便;《册府元龟》把自上古至五代的历朝史实,
都按照其性质,分门别类地集中在一起,要想考察某一种历史现象,只要按类寻找,去
翻检子目,就可以集中地获得较多的同类材料。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册府元龟》不
失爲一部有用的工具书。
1960 年 , 中 华 书 局 将 《 册 府 元 龟 》 影 印 出 版 , 共 分 十 二 厚 册 。 书 前 有 总 目 , 每 册 有

5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分部目录,书后有全部类目索引,可据以查找原书的正文。

《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虽也具有类书性质,但主要属于总集类。

⑦ 《 玉 海 》 (1 30)
《玉海》二百卷,南宋王应麟撰。全书分二十一类,每类下有子目若干,共有子目
250 余 项 。 书 后 还 附 有 《 辞 学 指 南 》 四 卷 , 搜 辑 了 有 关 文 学 方 面 的 资 料 。
唐玄宗时,曾经开设「博学宏词科」,用来选拔博学能文的知识分子供朝廷委用,
这是封建统治者在正规的科举制度之外的一种笼络读书人的手段。南宋初年,宋高宗赵
构也以同样名目来网罗一些所谓「通儒硕学」的人材。《玉海》就是专爲当时知识分子
应付「博学宏词科」而编撰的工具书。人们可以用它来查找典故、斅富辞藻和积累「学
问」。根据这种编辑目的,编撰人所采录的就大半属于「吉祥善事」,以求适应封建统
治者的口味,因此在取材上受到很大限制。但本书也有一个特点,即辑录宋朝当代的掌
故,大都依据「国史」和《实录》,这些都是硏究宋代历史比较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有
一定学术价值。
《玉海》的编撰者只是把许多资料分别从各种书中钞录下来 ,并没有进一步考订这
些材料的是非真僞。因此有时出现自相矛盾或明显错误的内容。这是类书的通病,也是
引用时应当注意的。

上述几种宋代类书都是比较重要的。此外还有:
⑧ 《 事 物 纪 原 》 (131)
《 事 物 纪 原 》十 卷 ,宋 高 承 撰 。此 书 专 门 考 订 事 物 的 起 源 。凡 10 卷 ,共 记 1765 事 ,
分 55 部 排 列 。 其 书 于 每 事 每 物 , 皆 考 索 古 书 , 推 其 缘 起 。 虽 不 能 尽 确 , 亦 可 以 资 参 考 。
明 代 阎 敬 校 刻 , 收 入 《 惜 阴 轩 丛 书 》 。 明 成 化 八 年 ( 1472 ) 平 阳 府 通 判 李 果 曾 将 阎 本 略
加 删 定 , 由 1841 事 , 删 为 1765 事 。 清 代 纳 兰 永 寿 略 加 增 补 , 作 《 事 物 纪 原 》 补 十 卷 。

⑨ 《 海 录 碎 事 》 (132)
《 海 录 碎 事 》22 卷 、宋 叶 庭 珪 撰 。叶 庭 珪 政 和 五 年 (1115) 进 士 。此 书 为 其 晚 年 编 撰 。
卷 首 有 作 者 绍 兴 十 九 年 (1149) 自 序 云 : 「 余 入 仕 四 十 余 年 , 士 大 夫 家 有 异 书 , 无 不 借 ,
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常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抄之,名曰《海录》。其文字成片
段 者 , 为 《 海 录 杂 事 》 ;其 细 碎 如 竹 头 木 屑 者 , 为 《 海 录 碎 事 》 ;其 未 知 故 事 所 出 者 , 为
《 海 录 未 见 事 》 ;其 事 物 兴 造 之 原 , 为 《 海 录 事 始 》 ;其 诗 人 佳 句 曾 经 前 辈 所 称 道 者 , 为
《 海 录 警 句 图 》 ;其 有 事 迹 着 见 作 诗 之 由 , 为 《 海 录 本 事 诗 》 。 」 据 此 , 知 本 书 为 作 者 计
划 编 撰 诸 书 中 的 一 种 。 共 分 16 部 ,584 门 , 每 门 下 罗 列 典 故 及 史 书 诗 文 中 新 隽 字 句 。 意

5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在 为 骈 文 写 作 提 供 故 实 成 语 ,与 其 他 类 书 用 意 稍 有 不 同 。因 所 录 皆 从 借 读 之 书 随 手 摘 抄 ,
编 次 不 免 疏 误 。然 其 采 摭 繁 富 ,轶 闻 琐 事 ,往 往 而 在 ,颇 足 以 资 考 证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
称 此 在 「 南 宋 类 书 中 犹 为 善 本 」 。 《 宋 史 ‧ 艺 文 志 》 著 录 此 书 作 23 卷 , 《 文 献 通 考 》 作
33 卷 , 四 库 馆 臣 所 见 本 则 为 22 卷 。 疑 《 文 献 通 考 》 著 录 有 误 。
此书体例与《白孔六帖》相近,而简单的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⑩ 《 山 堂 考 索 》 (133)
又 名 《 群 书 考 索 》 。 南 宋 章 如 愚 着 。 本 书 前 集 66 卷 、 后 集 65 卷 、 续 集 56 卷 、 别
集 25 卷 ,4 集 共 分 50 门 。本 书 虽 各 集 所 分 门 、类 、目 互 有 出 入 ,此 书 与《 通 志 》、《 文
献通考》体例相近,但前后也不一致。收集资料丰富,考据亦有心得,详于典章制度和
文 史 经 籍 , 尤 重 时 政 。 有 宋 刻 本 ; 元 延 祐 年 间 (1314 ~ 1320 年 ) 刊 小 字 巾 箱 本 ;明 正 德 三 年
(1508) 建 阳 刘 洪 慎 独 斋 刊 本 。

⑪《 古 今 合 璧 事 类 备 要 》 (13 4)
《 古 今 合 璧 事 类 备 要 》 宋 谢 维 新 编 撰 。 前 集 69 卷 , 后 集 81 卷 , 续 集 56 卷 , 别 集
94 卷 , 外 集 66 卷 。 此 书 分 若 干 门 , 每 门 分 若 干 子 目 , 每 目 前 列 事 类 , 后 列 诗 歌 , 体 例
与《艺文类聚》相近。特点是多收宋代本朝人的遗事佚诗,于当代官制尤详。

⑫《 事 文 类 聚 》 (13 5)
《 事 文 类 聚 》 前 集 60 卷 , 后 集 50 卷 , 续 集 28 卷 , 别 集 32 卷 , 宋 祝 穆 撰 。 ; 新 集
36 卷 ,外 集 15 卷 ,元 富 大 用 撰 ;遗 集 15 卷 ,元 祝 渊 撰 。此 书 分 部 与《 艺 文 类 聚 》、《 初
学记》相近,而略有变易。每部又分若干子目,每一目中前列「羣书要语」,摘引古籍
中有关文句;次列「古今事实」,摘钞历朝有关故事(但不尽注出处);后列「古今文
集」,收有关诗文作品。引文较详备,但嫌糅杂。

⑬《 锦 绣 万 花 谷 》 (13 6)
《 锦 绣 万 花 谷 》 前 集 40 卷 , 后 集 40 卷 , 续 集 40 卷 , 撰 人 不 详 。 现 存 40 册 , 80
卷,分为前、后集,于南宋淳熙十五年刊刻发行,也是目前已知海内外最大部头的宋版
书。作者把自己曾经看过的书,通晓的知识,按照内容的不同,分门别类,汇编而成,
包含天文地理、植物、动物、书画等具体门类,品相完整,印制精美,内容完整,是难
得一见的珍品。
此书重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大量佚传古籍中的内容,并融入作者独到见解。
即 使 撇 开 这 部 书 在 文 献 和 史 料 研 究 中 的 重 要 性 ,单 就 文 物 价 值 而 言 ,这 样 一 部 焕 然
如新的宋板孤本巨著,也是无以复量的。

5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⑭《 永 乐 大 典 》 (13 7)
《永乐大典》是一部规模巨大的类书。可惜由于政府不予重视,加上外国侵略者的
大肆劫掠,这部书现在已经所存无几了。
《 永 乐 大 典 》 凡 22877 卷 , 另 外 有 「 凡 例 」 和 「 目 录 」 60 卷 , 共 装 成 11095 册 。
此 书 在 永 乐 元 年 ( 1403) , 明 成 祖 命 词 臣 解 缙 等 编 纂 。 初 名 《 文 献 大 成 》 , 后 又 有
所 增 益 , 参 与 编 辑 者 有 2100 余 人 , 历 时 五 年 , 至 永 乐 六 年 (1408) 冬 天 始 编 辑 完 成 。 书
成 后 改 名 《 永 乐 大 典 》 , 其 中 「 目 录 」 60 卷 有 单 行 本 。
此书收录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地志、阴阳、医卜、释道、技艺等古今图书达七八千
种,保存了不少宋元以前的佚文秘籍。其编辑体例,是把所辑录的文章、著作的题目,
按明初官修韵书《洪武正韵》的韵部编排。
此 书 是 钞 本 ,原 本 仅 有 一 部 。明 世 宗 嘉 靖 至 明 穆 宗 隆 庆 年 间 ,重 新 钞 录 了 正 副 两 本 。
原本存南京,正本存北京文渊阁,副本存皇史宬。清人入关后,南京的原本全部焚毁。
顺 治 时 , 分 别 将 正 副 本 移 存 于 干 清 宫 和 翰 林 院 。 此 时 副 本 已 缺 2422 卷 。 乾 隆 时 修 《 四
库 全 书 》 , 辑 出 佚 文 秘 典 入 《 四 库 全 书 》 者 凡 400 余 种 。 嘉 庆 年 间 , 干 清 宫 失 火 , 正 本
又 全 部 烧 光 。 从 此 只 剩 了 一 部 副 本 , 而 副 本 至 光 緖 时 , 已 不 足 5000 册 。 光 绪 二 十 六 年
庚 子 ( 1900) , 八 国 联 军 入 侵 , 又 有 一 部 分 被 燬 , 未 燬 的 也 大 部 分 被 侵 略 军 劫 走 。 经 过
这 次 动 乱 , 只 剩 有 300 余 册 。 辛 亥 革 命 以 后 陆 续 丢 失 , 仅 余 64 册 , 移 存 于 当 时 教 育 部
图 书 馆 。 现 经 多 方 面 的 努 力 , 由 国 家 保 存 的 《 永 乐 大 典 》 钞 本 , 已 增 加 到 215 册 。 196 0
年 , 中 华 书 局 曾 将 现 有 存 书 影 印 出 版 , 合 共 730 卷 。 虽 然 只 有 原 书 的 百 分 之 三 , 但 仍 是
一份比较珍贵的历史资料。

明 代 人 治 学 态 度 不 很 严 肃 ,所 以 明 代 的 类 书 往 往 摘 引 材 料 不 注 出 处 ,甚 至 任 意 增 损 。
在此只约略介绍几种,以备参考:
⑮《 经 济 类 编 》 (13 8)
《 经 济 类 编 》 100 卷 , 明 冯 琦 编 。 冯 琦 未 编 完 即 去 世 , 由 其 弟 冯 瑗 和 弟 子 周 家 栋 、
吴 光 仪 等 稍 加 排 纂 , 删 定 而 成 。 全 书 分 23 类 , 性 质 、 体 例 都 与 《 册 府 元 龟 》 相 近 。 但
《册府元龟》只录事迹,此书兼收文章;《册府元龟》仅据史传,此书则诸子百家,无
所不包。内容虽略嫌芜杂,但征引材料还比较谨严,比一般明代类书爲优。

⑯《 天 中 记 》 (139)
《 天 中 记 》60 卷 ,明 陈 耀 文 撰 。此 书 因 作 者 居 住 在 天 中 山 附 近 而 得 名 。特 点 是 :一 、
引用材料标明出处;二、搜罗较广,内容丰富;三、对材料的是非真僞有所考证,爲其
他类书所不及。但此书成于一人之手,难免有所遗漏。

6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⑰《 山 堂 肆 考 》 (140 )
《 山 堂 肆 考 》 228 卷 , 补 遗 12 卷 , 明 彭 大 翼 撰 。 此 书 分 五 集 , 四 十 五 门 , 每 门 又 分
子目若干。网罗材料较多,但未免驳杂。补遗中有若干训诂材料,可资参考。

上述三书,在明代类书中学术价值较高,但都不甚流行,所以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清代官修的类书:

⑱《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 (14 1)
《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10000 卷 ,总 目 40 卷 ,是 康 熙 时 由 陈 梦 雷 ,及 雍 正 时 的 蒋 廷 锡 等
先后主持编纂而成。这是中国现存的一部最大的类书。
这 书 共 分 六 汇 编 , 32 典 。 每 典 再 分 子 目 若 干 部 , 共 6109 部 。 每 部 先 列 「 汇 考 」 , 次 列
「 总 论 」;收 录 内 容 共 分 图 表 、列 传 、艺 文 、选 句 、纪 事 、杂 录 、外 编 等 项 。分 类 细 致 ,
条理明晰,只要熟悉类目性质和内容,比较便于查閲。但也有以下的缺点:
一、 校核粗疏,引文错误多。如果需要比较精确的材料,只能以此爲线 索,找到
材料后,还要查对原文纔更爲可靠。
二、 类目名称和分类方法,与现在的习惯距离很大。
此书原本是铜版活字精印本,后来有石印、铅印诸本。中华书局曾据殿版原本缩小
影印,共八百册,目录八册,查閲比较方便。

⑲《 渊 鉴 类 函 》 (14 2)
《 渊 鉴 类 函 》 450 卷 , 张 英 、 王 士 祺 等 主 编 , 康 熙 四 十 年 ( 1701) 成 书 。
明代兪安期把《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孔六帖》等唐代类
书归纳合并,删汰重复,编成《唐类函》。康熙帝玄烨认爲《唐类函》「博而不繁,简
而 能 覈 (hé)」 , 就 命 张 英 等 在 原 书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增 补 , 所 以 《 渊 鉴 类 函 》 实 际 是 《 唐 类
函》的扩编。
《 唐 类 函 》 收 录 的 典 故 、 诗 文 , 断 至 初 唐 爲 止 ;《 渊 鉴 类 函 》 更 博 采 《 太 平 御 览 》、
《玉海》、《山堂考索》、《天中记》等书,广收宋、元、明各代的文章事迹,胪列纲
目,滙爲一编。从资料的数量来看,《渊鉴类函》自然较爲丰富。但因书成于衆手,也
有不少讹误。
《渊鉴类函》共分四十五部,每部又分若干子目,每项子目著录五类内容,按以下
次 序 编 排 :一 、释 名 、总 论 、沿 革 、缘 起 ;二 、典 故 ;三 、对 偶 ;四 、摘 句 ;五 、诗 文 。
如 果 有 的 子 目 不 具 备 这 五 项 内 容 ,则 付 阙 如 。 每 一 类 内 容 都 分 爲 「 原 」 、「 增 」 两 部 分 。
「原」的部分衣示是《唐类函》原书所有,「增」的部分则爲清代人编此书时所续
增。

6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渊 鉴 类 函 》 版 本 很 多 , 以 1883 年 上 海 点 石 斋 石 印 本 最 便 使 用 。

清代官修的类书很多。除上述《古今图书集成》、《渊鉴类函》以及前述的《佩文
韵府》、《骈字类编》外,还有《子史精华》比较通行。

⑳《 子 史 精 华 》 (14 3)
《 子 史 精 华 》 160 卷 , 康 熙 末 年 由 吴 襄 等 编 撰 , 至 雍 正 五 年 ( 1727) 成 书 。 全 书 分
30 部 , 下 有 280 个 子 目 , 体 例 与 《 北 堂 书 钞 》 、 《 白 孔 六 帖 》 相 近 , 但 采 摭 (zh í)更 爲 繁
富。内容以摘引史传和诸子爲主,兼及稗官野记,而不及儒家经籍。凡子、史两部图书
中的「名言隽句」,都分条钞录,句下注明出处,以备查检。目的在于供一般士人查找
辞 章 和 典 故 , 在 清 代 影 响 较 大 。 以 1887 年 蜚 英 馆 石 印 本 最 爲 简 便 。
但这书与许多类书一样,征引材料只注出书名而不注明篇名卷数 ,查对原文颇爲不
便。引文也往往有所增删,使用时更须注意。

清代私人著述的类书,则以《格致镜原》较爲精核。
㉑ 《 格 致 镜 原 》 (14 4)
《 格 致 镜 原 》 100 卷 , 陈 元 龙 编 撰 。 这 书 体 例 与 《 事 物 纪 原 》 相 近 , 也 是 探 求 事 物
的 本 原 始 末 的 。 所 谓 「 格 致 」 取 《 礼 记 •大 学 》 「 格 物 致 知 」 之 义 ; 「 镜 原 」 则 是 探 本
鉴 源 的 意 思 。 全 书 分 30 类 , 每 类 分 子 目 若 干 , 每 一 子 目 分 列 若 干 项 内 容 , 收 采 极 博 而
编次颇有条理。自经、史至稗编野乘,都在摘钞范围之内,而以明人著作爲下限。征引
材料都注明出处,但也没有一一注出篇名和卷数。

此外,官修类书如何焯等编撰《分类字锦》六十四卷;私人著述的类书如黄葆真增
辑《 事 类 赋 统 编 》九 十 三 卷 ,此 书 把 宋 人 吴 淑 的《 事 类 赋 》、清 人 华 希 闵 的《 广 事 类 赋 》、
王凤喈的《续广事类赋》、吴世旃的《广广事类赋》等搜辑在一起,并加以补充而成;
小型类书如姚培谦原撰,赵克宜增辑《角山楼增补类腋》。上述诸书,都是堆砌华丽辞
藻,讲求骈偶声律,供写作应制诗赋或骈文之用,当时虽较流行,今天却早已失去意义
了。

(k) 政 书

政 书 本 是 我 国 历 史 著 作 中 的 一 个 门 类 。由 于 内 容 主 要 是 记 载 历 代 典 章 制 度 的 沿 革 变
化以及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具有资料汇编性质,所以也成爲閲读古籍、硏究历史时
需要翻检的一类工具书了。

6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政 书 涉 及 的 内 容 范 围 很 广 ,政 治 制 度 ,经 济 制 度 ,文 化 制 度 以 及 天 文 、地 理 、文 学 、
艺术都包罗在内。编辑体例一般是分门别类,同时又按时代先后排列,比较便于查閲。
例 如 我 们 要 想 了 解 汉 武 帝 以 前 的 典 章 制 度 ,可 以 閲 读《 史 记 》里 面 的「 八 书 」,「 八
书」是:《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
渠书》、《平准书》。
要想了解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可以去查《汉书》「十志」中的《食
货 志 》 、 《 刑 法 志 》 、 《 礼 乐 志 》 、 《 艺 文 志 》 等 ( 「 十 志 」 的 其 他 六 志 是 《 天 文 志 》、
《五行志》、《地理志》、《沟洫志》、《律历志》、《郊祀志》)。
《史记》的「八书」和后来正史里面的「志」,都具有政书性质。但这些材料比较
分散,有些也不够详备,要想比较系统地知道某一种制度的沿革,或要了解在正史以外
的更多的材料,就须依靠一些专门的政书。
政 书 基 本 上 可 分 爲 两 大 类 :一 类 是「 通 古 今 」的 ,即 所 谓「 三 通 」、「 九 通 」、「 十
通」;另一类是断代的,即所谓「会要」和「会典」。另外还有一些谱表之类,也属于
政书性质。

① 《 通 典 》 (14 5)
《通典》的作者杜佑,曾经做过唐德宗、宪宗两朝的宰相。杜佑以前,刘秩作《政
典 》35 卷 ,杜 佑 认 爲 不 够 详 备 ,于 是 上 溯 远 古 黄 帝 、尧 、舜 时 代 ,下 迄 唐 代 天 寳 年 间( 肃
宗 、 代 宗 以 后 , 间 有 沿 革 , 也 附 载 注 内 ) , 写 成 《 通 典 》 200 卷 。 据 说 一 共 用 了 30 年 时
间。
《通典》共分八门,计:食货十二卷,选举六卷,职官二十二卷,礼一百卷,乐七
卷,兵刑二十三卷,州郡十四卷,边防十六卷。每一门下,又分若干子目。每事以类相
从,把历朝政治、经济的沿革详加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其取材范围不限于
正 史 ,博 及 五 经 羣 书 和 汉 魏 六 朝 人 的 文 集 奏 疏 ,凡 有 关 政 治 得 失 的 材 料 ,无 不 网 罗 在 内 ,
资料相当丰富。书中又引证很多经籍旧注,对于古代经书的训诂材料,也有所保存。这
书另一个特点是:取材范围虽广,但取舍谨严,判断精确,条理明晰,脉络清楚。在体
例上比后出的《通志》还要谨严。

② 《 通 志 》 (14 6)
《 通 志 》 是 南 宋 人 郑 樵 编 著 的 , 凡 200 卷 。 郑 樵 是 著 名 的 史 学 家 , 提 倡 实 学 , 反 对
空疏的义理辞章之学。平生著作很多,以《通志》爲最有名,也最有价值。
《通志》的体例与《通典》有所不同。《通典》著录的内容,只是政治、经济方面
的典章制度,近于正史中的「书」、「志」一类。至于人物的传记,《通典》则不收。
郑樵的学问渊博,他想继《史记》之后,编一部大型的通史,内容不仅著录典章制度,

6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而且对于人物传记的材料也广爲搜罗。因此他编的这部《通志》,就分爲两大部分:第
一 部 分 是 「 纪 传 」 , 即 帝 纪 、 皇 后 列 传 、 世 家 、 年 谱 、 列 传 等 , 共 148 卷 , 第 二 部 分 是
「二十略」,共五十二卷。但后者纔是全书的精华。我们今天重视《通志》的价值,主
要是由于这「二十略」。明朝人把「二十略」单独刻印行世,是有道理的。至于那些传
记,全抄正史,并无新意,所以价值不大。
所谓「略」,是大纲、概略的意思。其性质与正史中的「志」相似,专记典章制度
的沿革演变,但同时也包括文化艺术发展的情况。
二十略著录的时代,起自上古,下至唐代,细目是:一、氏族略六卷;二、六书略
五卷;三、七音略二卷;四、天文略二卷;五、地理略一卷;六、都邑略一卷;七、礼
略四卷;八、謚略一卷;九、器服略二卷;十、乐略二卷;十一、职官略七卷;十二、
选举略二卷;十三、刑法略一卷;十四、食货略二卷;十五、艺文略八卷,十六、校雠
略一卷,十七、图谱略一卷;十八、金石略一卷;十九、灾祥略一卷;二十、昆虫草木
略二卷。

「 二 十 略 」的 撰 写 体 例 分 爲 两 类 :一 类 是 前 有 总 序 ,序 后 再 按 记 述 的 内 容 分 列 子 目 。
如《氏族略》即是如此,前有序文,序后分列「以国爲氏」、「以郡国爲氏」、「以邑
爲 氏 」 、 「 以 乡 爲 氏 」 、 「 以 亭 爲 氏 」 …… 等 子 目 , 分 别 加 以 论 述 。 另 一 类 是 略 前 无 序 ,
开始即分列子目,按类叙述。如《选举》、《食货》、《艺文》等略都是如此。
《通志二十略》是材料比较丰富的工具书,郑樵在书中也颇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但
缺点也正在于取材宽泛,未免滥收。在敢于发表独到见解的同时,也不免有很多自以爲
是、主观臆断的看法。

③ 《 文 献 通 考 》 (147)
《 文 献 通 考 》 348 卷 , 元 马 端 临 编 著 。 全 书 共 分 24 考 (门 )。 据 作 者 自 序 说 , 前 十 七
门和末二门虽与《通典》的类目名称不同,但「俱效《通典》之成规,自天宝以前,则
增 益 其 事 迹 之 所 未 备 ,离 析 其 门 类 之 所 未 详 ;自 天 宝 以 后 ,至 宋 嘉 定 之 末 ,则 续 而 成 之 」。
至于《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则《通典》未有论
述,而采摭诸书以成之者也」。可见此书基本上是仿照《通典》的体例,但著录时代比
《 通 典 》 更 长 , 取 材 范 围 也 比 《 通 典 》 更 广 。 南 宋 嘉 定 末 年 (1224) 以 前 , 历 代 政 治 、 经
济、文化、艺术各方面的沿革演变的材料,都包括在内,只是不像《通志》那样,记录
人物传记和氏族、謚法罢了。此书约有以下几个特点:
―、 比 《 通 典 》 材 料 详 赡 , 比 《 通 志 》 体 例 谨 严 。 各 种 材 料 分 门 别 类 , 条 理 明 晰 , 叙
述得也比较清楚细致。
二、对宋代制度叙述得最详、最多,可以补《宋史》的疏漏不足之处。

6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三、作者对各种制度沿革和历史现象的按语,能够贯穿古今,进行归纳,从而得出比较
概括的结论,使读者从按语中能得一较完整明确的印象。所以明清以来的史学家对
于《文献通考》的评价都比较高。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 三 通 」 以 后 , 明 代 王 圻 编 撰 过 一 部 《 续 文 献 通 考 》 , 万 历 十 四 年 (1586 )成 书 。 全
书 254 卷 , 共 分 30 门 , 除 《 文 献 通 考 》 原 有 的 24 门 外 , 又 增 加 了 氏 族 、 六 书 、 道 统 、
节义、謚法、方外等六门。著录年代上与《通考》相接,下至明代万历初年。但内容与
普通类书相仿,并非「文献」专著,而且叙述杂乱,水平不高,流传也不广。唯一的优
点,是搜集明代第一手的史料比较丰富,可以做爲硏究明史的参考资料。这部书是不算
在「九通」或「十通」之数的。

清代乾隆时,集中羣力编了六部书,即《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
和 《 皇 朝 ( 清 ) 通 典 》 、《 皇 朝 ( 清 ) 通 志 》 、《 皇 朝 ( 清 ) 文 献 通 考 》 。 连 同 「 三 通 」,
即所谓「九通」。

④ 《 续 通 典 》 (148)
《 续 通 典 》150 卷 ,乾 隆 三 十 二 年( 1767)官 修 。内 容 是 著 录 自 唐 肃 宗 至 德 元 年( 756 )
至 明 崇 祯 十 七 年 ( 1644 ) 这 将 近 九 百 年 间 的 有 关 政 治 、 经 济 方 面 的 典 章 制 度 , 其 中 以 明
代史料最爲详备。

⑤ 《 清 通 典 》 (151)
《清通典》一百卷,乾隆三十二年官修,著录清代乾隆以前的典章制度,主要是根
据《清律例》、《清一统志》等书中的材料,删并编纂而成。两书都按杜佑《通典》的
篇目分类,只是将「兵刑」一门分爲《刑典》、《兵典》两部分,共爲九门。

⑥ 《 续 通 志 》 (14 9)
《 续 通 志 》 640 卷 , 乾 隆 三 十 二 年 官 修 , 内 容 体 例 也 基 本 上 仿 照 郑 樵 的 《 通 志 》 ,
但缺「世家」、「年谱」两类。二十略的内容有所增补。时代则上续《通志》,自五代
开 始 ,至 明 末 爲 止 。纪 传 从 唐 代 开 始 ,至 元 末 爲 止 。列 传 中 增 加 孔 氏 后 裔 、贰 臣 、奸 臣 、
叛臣、逆臣等传,而将游侠、刺客、滑稽、货殖等传加以删并。

⑦ 《 清 通 志 》 (152)
《 清 通 志 》 126 卷 , 乾 隆 三 十 二 年 官 修 。 内 容 只 有 二 十 略 , 而 无 纪 传 、 年 谱 。 二 十

6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略中,除氏族、六书、七音、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诸略外,其他记述政治经济
方面的典章制度诸略,基本上与《清通典》类似,两书重复之处甚多。

⑧ 《 续 文 献 通 考 》 (150)
《 续 文 献 通 考 》 250 卷 , 乾 隆 十 二 年 ( 1747) 官 修 。 此 书 以 王 圻 的 《 续 文 献 通 考 》
爲 蓝 本 ,又 参 考 宋 元 以 来 的 史 书 、史 评 等 加 以 订 正 改 编 而 成 。内 容 叙 述 宋 、辽 、金 、元 、
明 五 朝 四 百 多 年 间 (南 宋 自 宁 宗 以 后 , 至 明 崇 祯 以 前 )的 事 迹 , 史 料 相 当 丰 富 。

⑨ 《 清 文 献 通 考 》 (153)
《 清 文 献 通 考 》 300 卷 , 乾 隆 十 二 年 官 修 。 叙 述 自 清 代 开 国 至 乾 隆 年 间 的 事 迹 。 其
中 有 很 多 材 料 ,如 关 于「 八 旗 」的 田 制 、兵 役 、学 制 等 ,都 是 硏 究 清 初 历 史 的 有 用 资 料 。
这两书的体例和篇目,都仿照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只是从「郊社」、「宗庙」二考
中又分出「羣祀」、「羣庙」二考,共计二十六门。

「三通」和「续三通」都是「通古今」的政书。
「清三通」则是专述清朝一代的典章制度的,实际应该属于断代的体例。但习愦上
都把「九通」在一起说,不单独分开,是封建时代比较重要的历史文献。
辛亥革命以后,刘锦藻又编著了一部《清朝续文献通考》此书与「九通」合起来,
就成爲「十通」。

⑩ 《 清 朝 续 文 献 通 考 》 (154)
《 清 朝 续 文 献 通 考 》,共 400 卷 ,1921 年 完 成 。著 录 内 容 由 清 乾 隆 年 间 开 始 至 宣 统
三 年 爲 止 。 分 类 在 二 十 六 门 之 外 又 增 加 外 交 、 邮 传 、 实 业 、 宪 政 四 考 , 共 30 门 。 各 门
子目也根据清代中叶以后的实际情况有所增加,共列子目一百三十六项。

「九通」旧有合刊本。商务印书馆曾将「十通」汇印爲精装本出版。书前有索引,
共三部分:一、帮助,有「十通一览表」;二、四角号码索引,把所冇名饲术语都按首
字的四角号码顺序编排,下注书名和页数;三、分类详细目录。这是目前最便于检索翻
閲的一种版本。

「会要」是断代政书的总称。「会」是集中、总滙的意思,「要」是概要的意思。
所谓「会要」,即是将一代的典章制度集中在一起,扼要地加以叙述。其性质和前面谈
到 的 「 典 」 、「 志 」 、「 考 」 等 相 近 , 但 特 点 在 于 断 代 。「 会 要 」 原 是 官 修 政 书 的 名 称 ,
后来因私人编撰「会要」的日益增多,「会要」就成爲私人编撰的政书的通称了。

6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最早出现的「会要」,是宋代初年王溥编撰的《唐会要》和《五代会要》。
⑪《 唐 会 要 》 (155)
《 唐 会 要 》 100 卷 , 514 目 。 唐 德 宗 时 , 苏 冕 将 唐 高 祖 至 唐 德 宗 九 朝 的 典 制 事 迹 ,
编纂爲《会要》四十卷;宣宗时,杨绍复、崔铉等又续纂四十卷,这是《唐会要》的底
本 。王 溥 在 这 底 本 的 基 础 上 补 收 宣 宗 至 唐 末 的 史 实 ,将 全 书 体 例 统 一 ,以 记 述 唐 代 政 治 、
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的沿革爲主要内容,题爲《唐会要》。这书的特点是:一、王溥
距唐代较近,所以征引材料比较翔实,可以补充新、旧《唐书》甚至《文献通考》所缺
的史料。二、在每一门类之后,大都附有「杂录」一项,收录不少琐细而较有价值的史
料,值得注意挖掘。可惜原本已有残缺,现在已不能看到完整的全书了。

⑫《 五 代 会 要 》 (15 6)
《 五 代 会 要 》 三 十 卷 , 279 目 。 王 溥 本 人 在 五 代 的 汉 、 周 两 朝 做 过 官 , 对 于 五 代 的
各 种 制 度 非 常 熟 悉 。这 书 即 根 据 五 代 十 国 的「 实 录 」,分 类 记 述 这 五 十 年 间 的 典 章 制 度 ,
内 容 自 然 比 较 翔 实 。 《 五 代 会 要 》 成 书 于 宋 太 祖 建 隆 二 年 ( 961 ) , 当 时 《 旧 五 代 史 》
尚未成书,所以这部书是硏究五代史的必读资料,并可用来订正后出的两部《五代史》
的错误和遗漏。

《唐会要》和《五代会要》保存史料较多而且比较可信,是各朝「会要」中比较有
价值的重要著作,中华书局都有重印本。

⑬《 西 汉 会 要 》 (15 7)
《 西 汉 会 要 》 70 卷 , 南 宋 人 徐 天 麟 编 撰 。
《西汉会要》主要据《汉书》的内容编订,分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
祥 异 、职 官 、选 举 、民 政 、食 货 、兵 、刑 法 、方 域 、蕃 夷 等 十 五 门 ,记 述 西 汉 典 章 制 度 ,
体例较爲谨严精审。但取材范围过于狭溢,史料价值不大。

⑭《 东 汉 会 要 》 (15 8)
《 东 汉 会 要 》 40 卷 , 也 是 徐 天 麟 编 撰 的 。 主 要 根 据 《 后 汉 书 》 的 内 容 编 订 , 记 述 东
汉 一 代 的 典 章 制 度 ^但 旁 采 各 书 , 取 材 较 爲 广 博 , 质 量 比 《 西 汉 会 要 》 高 些 。 所 分 门 类
则与《西汉会要》相同,也是十五门。其优点是:一、叙述眉目清楚,体例也很谨严。
二、有作者的论断按语,间或征引前人史评,可供硏究者的参考。
徐天麟是南宋中叶的人,距离汉代已远,采用的文献也是根据前人撰述,大都属于
第二手材料。但有些材料在宋朝也许并不希奇,而今天原书已经亡佚,只能以徐氏的著
作爲凭了。

6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所以这两部书仍可当作检索资料的工具书使用。中华书局都有重印本。

⑮《 宋 会 要 辑 稿 》 (15 9)
宋王朝自统一以后,即设有「会要所」,在当时就开始辑录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政事
得失的事例,爲修纂会要做准备工作。经过北宋、南宋两阶段,前后共修撰十次,成书
2200 余 卷 ,规 模 宏 大 , 爲 明 清 两 代 所 不 及 。 但 这 些 材 料 始 终 没 有 正 式 刊 行 。 当 时 北 宋 王
朝 还 有 一 项 特 别 措 施 , 即 许 可 「 臣 民 」 ( 实 际 上 只 是 大 臣 )将 《 会 要 》 内 容 自 由 传 钞 。 因
此南宋在临安建立逃亡政府之后,国史散佚,经朝臣请求,政府便答应派人到私人家中
去钞录《会要》,作爲编纂国史的材料。这也是当时的一种怪现象。元朝灭宋,两宋积
年编撰的全部《会要》钞本都被运往燕京。后来元代修《宋史》,各志的材料主要即来
源于此。明初修《永乐大典》,将宋代《会要》中的材料分别采入各韵。明代宣德年间
(1426~ 1435 年 ), 内 廷 失 火 , 《 会 要 》 原 本 全 部 烧 燬 。 从 此 《 宋 会 要 》 的 内 容 , 只 有 在
《永乐大典》中还保存了一部分。
清嘉庆时,徐松在内廷担任纂修《全唐文》的工作,需要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有
关材料。其时《永乐大典》已残缺千余册,但还十存八九。徐氏蓄意要从《大典》中把
《 宋 会 要 》原 文 辑 出 ,但 自 己 又 无 力 全 部 摘 录 ,只 能 借 纂 修《 全 唐 文 》的 机 会 在 《 大 典 》
中见有《宋会要》原文的地方,即另纸签注「全唐文」三字,交给官方代自己誊录。就
这样偷天换日,徐松共辑出《宋会要》原文约五六百卷。徐松未及整理就去世,稿归张
之 洞 的 幕 僚 缪 荃 荪 所 有 。后 又 被 藏 书 家 王 秉 恩 私 自 藏 匿 。1915 年 ,创 办 著 名 藏 书 楼 嘉 业
堂的藏书家刘翰怡以重金买到,交给刘富曾整理。不料刘富曾竟将原稿乱加删并,任意
增 改 。 1931 年 , 北 京 图 书 馆 从 刘 翰 怡 处 买 到 原 稿 , 再 借 刘 富 曾 改 本 互 相 对 勘 , 发 现 改 本
所 有 , 已 爲 原 稿 所 无 。 1933 年 , 由 陈 垣 主 持 将 原 稿 影 印 出 版 , 名 爲 《 宋 会 要 辑 稿 》 。 中
华 书 局 于 1957 年 重 印 , 分 爲 八 册 出 版 。
《 宋 会 要 辑 稿 》 现 存 366 卷 , 共 十 七 类 , 每 类 卷 数 自 成 起 讫 。 全 书 内 容 十 之 七 八 爲
《宋史》各志所不载,是硏究宋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考查宋代的典章制度,除《文献通考》和《宋会要辑稿》外,还有一些比较原始的
史籍可供参考:

⑯《 宋 大 诏 令 集 》 (16 0)
《 宋 大 诏 令 集 》240 卷 ,现 阙 佚 44 卷 。据 南 宋 陈 振 孙 、王 应 麟 、赵 希 弁 等 人 的 意 见 ,
认爲此书是宋绶的子孙所编纂。这书保存了北宋时代有关政事和典章制度等第一手资
料 。 1962 年 中 华 书 局 把 此 书 排 印 出 版 , 附 有 「 校 记 」 , 便 于 检 查 。

6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⑰《 续 资 治 通 鉴 长 编 》 (16 1)
《 续 资 治 通 鉴 长 编 》 520 卷 , 南 宋 李 焘 编 撰 。 这 是 一 部 编 年 体 的 北 宋 史 , 书 中 保 存
了 很 多 现 已 失 传 的 第 一 手 宋 代 史 料 。例 如 关 于 王 安 石 变 法 的 事 迹 和 新 旧 两 派 人 物 的 奏 章
言论,以及当时颁行的新法条例和实施办法等,在书中都有详细记载;而在后来的《宋
史》中则已被歪曲窜改,有些甚至面目全非。

⑱《 建 炎 以 来 系 年 要 录 》 (16 2)
《 建 炎 以 来 系 年 要 录 》200 卷 ,南 宋 李 心 传 编 撰 。此 书 是 南 宋 高 宗 一 朝( 1127~ 1163)
的编年史,记述时间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相衔接。其中保存了丰富的有关典章文物的
第一手资料。中华书局曾重印出版。

⑲《 建 炎 以 来 朝 野 杂 记 》 (16 3)
《 建 炎 以 来 朝 野 杂 记 》 40 卷 , 李 心 传 撰 , 辑 录 南 宋 高 宗 、 孝 宗 、 光 宗 、 宁 宗 四 朝 的
礼、乐、刑、政、职官、科举、兵、农、食货等方面的典章制度和史实,材料丰富,实
是一部具有「会要」性质的政书。

⑳《 三 朝 北 盟 会 编 》 (16 4)
《 三 朝 北 盟 会 编 》 250 卷 , 南 宋 徐 梦 莘 编 撰 。 这 书 记 载 自 宋 徽 宗 政 和 七 年 ( 1117 )
至 宋 高 宗 绍 兴 三 十 二 年 ( 1162 ) 共 45 年 间 的 外 交 内 政 和 宋 、 金 双 方 的 斗 争 和 妥 协 的 史
实 , 凡 诏 敕 、 国 书 、 奏 疏 、 记 、 序 、 碑 、 志 无 不 备 载 , 引 用 书 籍 多 至 196 种 (文 集 不 包 括
在 内 ), 也 具 有 政 书 的 作 用 。 这 书 有 排 印 本 行 世 。

㉑ 《 宋 朝 事 实 》 (16 5)
《 宋 朝 事 实 》 , 宋 李 攸 编 撰 。 原 本 35 卷 , 早 已 散 佚 , 清 初 从 《 永 乐 大 典 》 中 辑 出
佚 文 20 卷 , 其 中 收 入 了 宋 代 的 典 章 、 诏 令 、 掌 故 、 史 实 等 , 也 颇 有 稀 见 的 史 料 。 例 如
卷二十「经略幽燕」一节,记述五代石敬瑭割十六州与契丹的史实。这应该也算作一本
带 有 政 书 性 质 的 著 作 。 此 书 1955 年 中 华 书 局 有 重 印 本 。

清代学者曾补撰了几种古代的「会要」:
㉒ 《 春 秋 会 要 》 (16 6)
《春秋会要》四卷,清姚彦渠着。这书只有「世系」和「五礼」两大部分,体例与
其他「会要」不同,实是受材料的限制。作者主要用《春秋三传》的史实和「三礼」所
载的制度互相印证沟通,是在清儒治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一种专著,对硏究儒家经籍略有
用处,史料价值不大。中华书局有重印本。

6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㉓ 《 秦 会 要 订 补 》 (16 7)
《 秦 会 要 》 本 是 清 末 人 孙 楷 所 作 , 成 书 于 1904 年 , 遗 漏 错 误 较 多 , 流 传 不 广 。 近
人 徐 复 取 原 书 逐 条 加 以 订 正 补 充 , 题 爲 《 秦 会 要 订 补 》 , 于 1955 年 由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全 书 26 卷 , 分 爲 十 四 门 , 辑 录 古 籍 中 所 载 的 秦 代 典 章 制 度 , 材 料 不 算 丰 富 。 书 后 附 录
近人所撰写的有关秦代典制的论文,可以参閲。

㉔ 《 三 国 会 要 》 (16 8)
《 三 国 会 要 》 22 卷 , 清 杨 晨 撰 。 这 书 除 取 材 于 《 三 国 志 》 及 裴 松 之 注 外 , 还 征 引 了
南北朝以下诸家著述,撰写态度比较谨严。书前有引用书目,可以参考。今有校点重印
本。
《 春 秋 会 要 》 、《 秦 会 要 订 补 》 和 《 三 国 会 要 》 这 三 种 是 后 人 编 撰 的 古 代 「 会 要 」,
由于时代较远,材料都采自前代文献,只能做爲寻检线索的工具。如果进行专门学术硏
究,查到材料,最好还去核对原书,不宜轻信。例如我们想要了解关于魏晋时代的「九
品中正制」,查《三国会要》固然可以知道梗概,但仍以《三国志》、《通典》等书爲
依据,纔更爲可靠。

㉕《明会要》
清 人 龙 文 彬 也 编 纂 了 一 部《 明 会 要 》,共 80 卷 。龙 氏 生 平 不 详 ,但 根 据 书 前 的「 例
略 」 , 知 道 作 者 曾 引 用 过 《 通 鉴 辑 览 》 等 书 , 当 是 于 乾 隆 以 后 纔 成 书 的 。 全 书 分 15 门 ,
与 《 两 汉 会 要 》 大 致 相 同 , 下 面 更 分 498 项 子 目 。 每 门 除 列 举 史 实 外 , 兼 及 琐 言 轶 事 。
其中第一手材料较少,所引有关典章制度方面的文献,大都转钞自他书,无甚新奇。中
华书局有重印本。

「会要」之外,有所谓「会典」,《会典》是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源
出 于 《 周 礼 ‧周 官 》 , 唐 有 《 唐 六 典 》 。 元 明 清 改 称 「 会 典 」 , 意 为 「 典 章 会 要 」 。 会
典是大多属当代官修断代式政书,以职官为纲,记录中央与地方官职制度沿革;着重记
述法令典章,而不详备史实。

㉖ 《 唐 六 典 》 (16 9)
《唐六典》三十卷,题爲唐玄宗撰,李林甫奉敕注,实则出于张九龄等人之手,是
唐代官修的政书。这书内容以三师、三公、三省、九寺、五监、十二卫等分目,共爲六
大部分,每一部分列其职司官佐,叙其品秩,其沿革则附见于注文中。这是现存的关于
唐代官制的最早的一部著作。其中有些制度规程,在当时并未完全实行,但有很多内容
足以反映唐代政治、经济的实况,可供硏究唐史的人参考。

7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㉗ 《 唐 大 诏 令 集 》 (1 70)
《 唐 大 诏 令 集 》130 卷 ,宋 宋 敏 求 编 。这 书 收 录 唐 代 皇 帝 颁 布 的 诏 令 文 件 ,都 是《 新
唐 书 》 所 不 载 的 , (《 旧 唐 书 》 虽 载 有 一 些 , 也 多 缺 漏 错 讹 ), 因 此 是 硏 究 唐 史 的 重 要 资 料 。 由
于 长 期 只 有 钞 本 流 传 , 已 残 缺 了 23 卷 。 至 1914 年 始 有 刊 本 , 收 入 《 适 园 丛 书 》 。 195 9
年商务印书馆据旧钞本排印,并与刊本进行了比勘,是目前通行的版本。

㉘《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 大 元 圣 政 国 朝 典 章 》, 简 称 《 元 典 章 》 ,此 书 已 残 缺 , 但 爲 硏 究 元 代 政 治 、 经 济 、
法 律 、 习 俗 的 重 要 资 料 。 现 仅 存 「 前 集 」 60 卷 , 记 载 从 元 世 祖 即 位 (1260) 至 仁 宗 延 祐 七
年 (1320) 这 一 时 期 的 典 章 制 度 , 材 料 多 爲 《 元 史 》 所 不 载 。 另 附 「 新 集 」 , 续 载 元 英 宗
至 治 元 年 (1321) 、 二 年 (1322) 的 法 令 文 件 。 全 书 分 诏 令 、 圣 政 、 朝 纲 、 台 纲 ( 朝 廷 纲 纪 ) 、
吏 部 、 户 部 、 礼 部 、 兵 部 、 刑 部 、 工 部 十 门 。 清 光 绪 三 十 四 年 (1908) 沈 家 本 有 刊 本 行 世 ,
缮刻虽精而谬误不少。陈垣着有《沈刻〈元典章〉校补》十卷和《元典章校补释例》六
卷 , 指 出 沈 家 本 的 刻 本 错 误 之 处 达 12000 余 条 。 所 以 使 用 《 元 典 章 》 时 , 最 好 与 陈 书 参
看。

㉙ 《 明 会 典 》 (17 1)
《明会典》是明代官修的政书,内容详尽,远在《明史》诸「志」之上。最初是明
孝 宗 弘 治 年 间 命 令 徐 溥 主 编 的 ,弘 治 十 五 年 (15020) 成 书 ,共 180 卷 ,曾 于 正 德 年 间 刊 行 。
至 嘉 靖 八 年 (1529) 续 修 ,修 至 嘉 靖 二 十 八 年 (1549) ,成 书 53 卷 ,但 未 刊 行 。至 万 历 四 年 (1576)
重 修 ,于 万 历 十 三 年 (1585) 成 书 。这 次 重 修 本 共 228 卷 ,题 (申 时 行 等 撰 。全 书 体 例 以 吏 、
户、礼、兵、刑、工六部爲纲,分述各级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书中关于九边形势、
冠服仪礼等还附有插图,是硏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除明刊本外,以商务印书馆
「万有文库」本爲最易得。

㉚ 《 清 会 典 》 (17 2)
《清会典》是清王朝仿照《明会典》的体例,由政府官修的政书。这书在清代先后
共 纂 修 了 五 次 。第 一 次 始 于 康 熙 二 十 三 年 (1684) ,二 十 九 年 (1690) 成 书 ,取 材 始 于 清 太 宗
崇 德 元 年 (1636 )至 康 熙 二 十 五 年 (1686) , 共 162 卷 。 第 二 次 修 于 雍 正 二 年 (1724) , 雍 正 十
一 年 (1733) 成 书 , 取 材 始 于 康 熙 二 十 六 年 (1687) 至 雍 正 五 年 (1727) , 共 250 卷 。 第 三 次 修
于 乾 隆 十 二 年 (1747) , 乾 隆 三 十 年 (1765) 成 书 , 取 材 始 于 雍 正 六 年 (1728) 至 乾 隆 二 十 三 年
(1578) , 共 计 「 会 典 」 100 卷 , 「 则 例 」 180 卷 。 第 四 次 修 于 嘉 庆 六 年 (1801) , 嘉 庆 十 八
年 (1813) 成 书 , 取 材 始 于 乾 隆 二 十 三 年 至 嘉 庆 十 七 年 (1812) , 共 计 「 会 典 」 八 十 卷 ,「 事
例 」 920 卷 , 图 132 卷 , 目 录 2 卷 。 最 后 一 次 自 光 绪 九 年 (1883) 开 始 修 订 , 至 光 绪 二 十

7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五 年 (1899) 成 书 。 这 次 重 修 将 嘉 庆 十 八 年 以 后 所 增 订 的 一 切 典 礼 及 修 改 各 衙 门 的 则 例 ,
一 概 收 入 ,取 材 从 清 初 开 始 ,至 光 绪 二 十 二 年 (1896) 止 ,共 计「 会 典 」100 卷 ,事 例 122 0
卷 , 图 270 卷 , 卷 首 一 卷 。 所 以 这 书 又 称 《 五 朝 会 典 》 。 其 体 例 是 「 以 官 统 事 , 以 事 隶
官」,根据清政府的行政机构依等级排列,每衙门之下更逐年排比,记载各级官吏的职
掌和事例。从乾隆朝重修时,即开始把「会典」和「事例」分别纂辑。所谓「事例」,
是指各个部门逐年的因革损益、变迁改动的具体情况 。这部庞大的政书是硏究清代典章
制度的重要资料;但事例过多,未免失之太繁。做爲翻检用的工具书,显然是不够方便
的。

政书又有所谓「实录」,是每一个王朝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从唐代开始,每一
个皇帝去世后,都由朝廷派专人入史馆撰写「实录」。这是纂修一代史书最原始的材料
之 一 。 但 唐 宋 以 来 ,至 明 代 以 前 , 历 朝 帝 王 的 「 实 录 」 , 除 了 唐 代 韩 愈 撰 的 《 顺 宗 实 录 》
五卷、宋代钱若水撰的《太宗实录》二十卷和南宋刘克庄撰的《宁宗玉牒初草》二卷之
外,其余都没有保存下来。

㉛ 《 明 实 录 》 (17 3)
据 史 籍 所 载 , 明 代 的 实 录 自 太 祖 到 熹 宗 共 十 三 朝 , 都 已 修 成 , 共 2709 卷 。 崇 祯 一
朝 , 则 有 后 人 补 辑 的 17 卷 。 但 历 来 并 无 刊 本 , 仅 靠 钞 本 流 传 。 前 南 京 国 学 图 书 馆 藏 有
钞 本 《 明 实 录 》 一 部 , 分 十 六 朝 , 计 : 一 、 太 祖 洪 武 (惠 帝 建 文 附 ); 二 、 太 宗 ( 即 明 成
祖 ) 永 乐 ; 三 、 仁 宗 洪 熙 ; 四 、 宣 宗 宣 德 ; 五 、 英 宗 正 统 ; 六 、 代 宗 景 泰 ( 即 明 废 帝 );
七 、英 宗 天 顺 ;八 、宪 宗 成 化 ;九 、孝 宗 弘 治 ;十 、武 宗 正 德 ;十 一 、世 宗 嘉 靖 ;十 二 、
穆 宗 隆 庆 ;十 三 、神 宗 万 历 ;十 四 、光 宗 泰 昌 ;十 五 、熹 宗 天 啓 ;十 六 、怀 宗 (又 謚 思 宗 )
崇 祯 。 全 书 共 2925 卷 。 1940 年 有 影 印 本 行 世 , 凡 500 册 。 这 书 是 硏 究 明 史 的 第 一 手 资
料,史料价值较高。但因未经校勘,错误很多,有待进一步加工整理。

㉜ 《 清 实 录 》 (17 4)
清代的制度,每一个皇帝死后,即设实录馆,负责纂修实录,事毕撤销,与常设机
构国史馆是有区别的。修成的实录用汉、满、蒙三种文字缮写,每种誊清五部,分藏在
五处。但《清实录》的史料价值是不高的,因爲清朝统治者经常窜改,许多重要史实都
没有得到较确切的反映。例如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雍正时就明令改写,到乾隆
初完成。用后来在内阁大库中发现的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的初纂本来与改订本比
较,就发现修改的地方是很多的。僞满时期,曾把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德宗载湉的十一
朝 实 录 , 加 上 《 宣 统 政 纪 》 , 一 并 影 印 出 版 。 全 书 122 帙 , 1220 册 ; 外 目 录 一 帙 , 10
册。爲了掩饰清王朝统治者的腐朽黑暗,僞满政权对这些实录大加窜改,《德宗实录》

7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的窜改尤其显著,有些训论和奏议,已非本来面目。其史料价值反不如《东华录》等爲
高。

㉝ 《 东 华 录 》 (17 5)
《东华录》是清代蒋良骥、王先谦等摘钞《实录》而成的编年体史料长编。乾隆三
十 年 ( 1765 ) , 清 王 朝 重 开 国 史 馆 , 由 翰 林 院 编 修 蒋 良 骥 任 纂 修 , 就 《 寅 录 》 及 其 他 文
献摘钞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从天命元年到雍正十三年)等朝的史料,成
《 东 华 录 》 32 卷 。 。
光绪初年,王先谦续钞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史料,并就蒋书加以增补,于光绪十
年 (1884) 成 书 , 凡 120 卷 。 后 来 潘 福 颐 辑 《 咸 丰 朝 东 华 录 》 , 王 先 谦 加 以 增 补 ; 王 氏 又
自辑《同治朝东华录》,与前合并成书。王书后出,记载详尽;但蒋书所据《实录》后
经清王朝多次窜改,面目已非;而蒋书所录的文件和史实,往往有爲传本《清实录》所
不载的史料,因此也有一定价值。
继 王 书 之 后 , 朱 寿 朋 又 辑 《 光 绪 朝 东 华 录 》 220 卷 , 于 宣 统 元 年 (1909) 出 版 。 这 书
又名《东华续录》,内容多根据当时邸钞、京报及其他新闻资料辑成,体例与蒋、王二
氏所编之书相同。但此书成于《德宗实录》之先,材料比《实录》多出四分之一。很多
文件没有被载入《实录》,却能见于此书,因此史料价值较高。

明、清实录卷帙繁多,内容驳杂,只能供硏究者翻检而不便閲览,所以在此也做爲
工具书略加介绍,以资参考。

政书除「十通」、「会要」、「会典」等外,还有一些用谱表形式写成的专著。这
是从正史中的「表」类因袭而来。例如《汉书》有《百官公卿表》,《新唐书》有《宰
相世系表》,其作用与「典」、「志」之类是十分相近的。
几种比较通行而便于使用的谱表类政书:
㉞ 《 廿 一 史 四 谱 》 (17 6)
《 廿 一 史 四 谱 》54 卷 ,清 沈 炳 震 着 。所 谓「 廿 一 史 」,指 自 西 汉 至 元 代 的 历 朝 正 史 。
「 四 谱 」 则 是 : 一 、 《 纪 元 谱 》 四 卷 ; 二 、《 封 爵 谱 》 二 十 四 卷 ; 三 、 《 宰 执 谱 》 十 卷 ;
四、《謚法谱》十六卷。
《廿一史四谱》对初学读史书的人有一定帮助。有些史料被作者汇钞在一起,免得
再向史籍中翻检。除了《封爵谱》外,作者在各种谱后都列有索引,但如果对诗韵不熟
悉,就不知如何査找。《謚法谱》的排列方式尤其不合常理,如果不靠「类姓」部分,
简直就无法查找。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缺陷。
《廿一史四谱》有《广雅丛书》本和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比较易得。

7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历朝统治者爲了巩固政权 ,逐渐建立了一套复杂的官僚机构和严密的官僚制度,而
各个王朝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改变。要想了解每一个朝代的官制,可以查历朝正
史中的《志》,或「九通」中的「职官」部分;明、清两代的《会典》更提供了丰富的
原始资料。但我们如果想要对历代官制获得比较完整的印象并便于得到寻检的线索,还
须依靠一部工具书,这就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历代职官表》。

㉟ 《 历 代 职 官 表 》 (18 1)
《 历 代 职 官 表 》 72 卷 , 乾 隆 四 十 五 年 (1780) 纪 昀 等 主 编 , 乾 隆 四 十 八 年 (1783) 书 。
这 书 以 清 代 的 官 制 爲 纲 ,然 后 分 栏 列 举 历 代 官 制 。自 王 朝 的 中 央 行 政 机 构( 内 阁 、六 部 )
至边疆、藩属的各种官职,分门别类地叙述其职掌、建置的情况,并比较其异同。凡是
「今之某官即前代某官,又或古有今无,或古无今有」的,都「详稽正史,博参羣籍,
分晰序说」,然后「勒定成书」,使「览者一目了然」。
《历代职官表》的优点是:用表格形式帮助历代职官的建置情况,眉目比较清楚。
对官制沿革的帮助记述得很详细。
这部书缺点是:主要以清代的职官建置爲纲,凡是各朝职官的职掌、职务与清代某
官对等或基本类似者,即列入同一表格,这样就难免有牵强傅会的地方。而历代王朝之
间各种职官具体职务的对应关系,也就不一定十分准确。
另一个缺点是没有索引,如果不知道清代官制的具体名目而想利用此书去 f 找清代
以前的各种官职,就十分困难了。
《历代职官表》卷帙较多,道光年间,黄本骥把此书摘录爲六卷,删去大部分的考
订 帮 助 ,只 留 下 具 体 的 表 格 。1965 年 中 华 书 局 上 海 编 辑 所 对 黄 本 进 行 校 勘 整 理 ,订 正 不
少错误,重印出版。爲了便于了解历代官制的沿革和表中所列职官的职掌演变情况,另
增 加 了《 历 代 官 制 概 述 》和《 历 代 职 官 简 释 》两 篇 文 章 ,并 于 书 后 附 上 索 引 ,甚 便 检 查 。
《历代职官表》记述清代官制,只断至乾隆朝爲止。到了清代末叶,由于国内外形
势急剧变化,官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动。钱实甫编撰的两本附本工具书,《清季重要职官
年表》和《清季新设职官年表》可以弥补《历代职官表》的不足:

㊱ 《 清 季 重 要 职 官 年 表 》 (182)
《 清 季 重 要 职 官 年 表 》,钱 实 甫 编 撰 。1959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这 书 原 是 爲 了 便 于 了
解 清 末 若 干 重 要 职 官 人 事 变 化 的 情 况 而 编 纂 的 ,但 从 中 也 可 以 看 出 清 末 中 央 和 地 方 的 各
种重要职官建置和职掌的大致情形。

㊲ 《 清 季 新 设 职 官 年 表 》 (183)
《 清 季 新 设 职 官 年 表 》,钱 实 甫 编 撰 。1961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这 书 实 际 上 是 前 书 的

7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补编或续编。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设置了很多新衙门。这些新衙门和新职官,
如「督办铁路大臣」、「路鑛大臣」、「商务商约大臣」之类的设置,正是帝国主义国
家逐步侵入中国,使旧中国沦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反映。
这 书 虽 是 记 载 官 僚 人 事 变 化 情 况 的 年 表 ,却 可 以 从 中 看 出 清 末 官 制 的 变 迁 和 清 室 政 权 遂
步 走 向 买 办 化 或 洋 务 化 的 过 程 。这 对 于 了 解 我 国 最 后 一 个 封 建 王 朝 崩 溃 前 夕 的 某 些 政 治
制度是有一定帮助的。

㊳ 《 清 代 各 地 将 军 都 统 大 臣 等 年 表 》 (18 4)
《 清 代 各 地 将 军 都 统 大 臣 等 年 表 》 , 章 伯 锋 编 , 中 华 书 局 1965 年 4 月 出 版 。 清 王
朝爲了巩固其满洲贵族阶层的封建统治,在全国的边疆地区和某些省份的重要城市,设
置将军、都统、副都统等职官,并在西部、北部边疆地区设参赞、办事大臣等职官,构
成 了 控 制 全 国 的 军 事 密 网 ,以 维 持 其 政 权 。这 本 工 具 书 就 是 检 索 这 些 职 官 的 变 动 情 况 的 ,
可供閲读各种清代史料时参考之用。
这书的优点是:表内各种职官变动情况一目了然,便于查閲;有些内容且可补《清
史稿》之类史籍之不足。缺点是:嘉庆以前的将军、都统等职官的分布、变动情况都未
列入表中,因此本书仅能供治近代史者参考。有些职官的变动时间,以及有些临时署理
和护理人员,因资料缺乏,未能一一详列,也是有待补足的地方。

另一种对于硏究现代史有参考价值的职官年表,这就是《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
表》。
㊴《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
《 辛 亥 以 后 十 七 年 职 官 年 表 》,刘 寿 林 编 ,1966 年 3 月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此 书 的 上 限
起 自 1912 年 元 旦 南 京 临 时 政 府 成 立 ( 各 省 则 起 自 新 督 署 成 立 ) ; 其 下 限 , 北 洋 军 阀 政
府 中 央 机 构 止 于 1928 年 6 月 , 武 汉 政 府 止 于 1927 年 7 月 15 日 汪 精 卫 叛 变 。

(L) 书 目 和 索 引

「 书 目 」是 图 书 目 录 的 简 称 。大 致 分 爲 两 种 。一 种 是 单 纯 书 目 ,只 记 载 书 籍 的 名 称 、
著作者、卷数或册数、出版或印行者、出版时间等项目。另一种是附有解题或提要的书
目,除去记录书名、作片等项,还扼要地介绍书的内容和作者生平;更详细的还包括版
本的考证,存佚完缺的情况,以及对书的内容评论等。
书目是指示读书门径、提供硏究资料线索的重要工具之一。古代书目的作用,一是
告诉我们古代有哪些书,要想寻求某种资料,应该到哪些书里去找;二是通过提要、评
论、考证和分类,还可以了解古代学术思想的渊源流别和发展动态。因此,目录学就成

7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爲一种专门学问,与图书分类、校勘学、版本考订等科目,都有密切联系,对学术硏究
工作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读书治学,也必须学会使用「书目」这一类工具书。

「 索 引 」 又 名 「 引 得 」 ( Index) , 我 国 旧 时 习 惯 称 爲 「 通 检 」 。 其 性 质 与 目 录 相 似 ,
也 是 提 供 学 术 硏 究 的 资 料 或 线 索 的 工 具 ,但 又 有 点 不 同 。一 般 索 引 不 仅 提 供 书 名 、作 者 、
卷数、出版时间等情况,还把书的内容,如人名、篇名、专名词、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以 及 可 供 硏 究 的 重 要 线 索 ,甚 至 著 作 的 原 文 等 ,按 照 性 质 或 类 目 ,逐 一 摘 引 ,分 类 编 排 ,
注明册数、页数,以便读者检索。有些索引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工具书,有些索引就附在
书刊本身的后面。
下 列 所 说 的 , 有 些 名 爲 书 目 , 实 是 索 引 ( 如 362《 羣 书 检 目 》 ); 有 些 名 爲 索 引 , 实
是 书 目 ( 如 349 《 敦 煌 遗 书 总 目 索 引 》 ), 都 依 其 实 际 内 容 , 归 入 各 类 。

■书目
中 国 最 早 的 目 录 学 专 著 , 是 汉 成 帝 时 (前 32~ 前 8 年 )刘 向 编 撰 的 《 别 录 》 。 原 书 早
已散佚。刘向的儿子刘歆,将《别录》删繁就简,撰爲《七略》。
晋初荀彧编撰《中经新簿》,将图书分爲甲乙丙丁四大类,是爲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法的滥觞,其书也是最早的书目之一,但失之太简。到六朝刘宋时,王俭撰《七志》,
梁代阮孝绪撰《七录》,基本上都按照《七略》的体例而略有所改变和发展。这几种书
现在都已不存,只有书名见于《隋书经籍志》》
在宋代以前,私人书目很少,大都是官修书目。这些官修书目基本上都保留在历代
的「正史」里。

① 《 八 史 经 籍 志 》 (280)
所 谓「 八 史 」,指 的 是 《 汉 书 》、《 隋 书 》、新 、旧 《 唐 书 》、《 宋 史 》、《 辽 史 》、
《金史》、《元史》、《明史》。收录的史志则有十种,计《汉志》、《隋志》、两种
《唐志》、《宋志》、《明志》,以及清人补撰的《宋史艺文志补》、《辽金元三史艺
文志补》二种和《元史艺文志补》。
我 国 现 存 的 书 目 , 最 早 的 是 《 汉 书 ‧艺 文 志 》 。 班 固 根 据 刘 歆 《 七 略 》 的 分 类 方 法
和所收书目,又进行了一些补充,编成《艺文志》,收入《汉书》,做爲正史内容的一
部 分 。 所 以 《 汉 书 ‧艺 文 志 》 实 际 是 一 部 汉 代 官 修 的 图 书 总 目 。
史志目录有两种名称,一名艺文志,一名经籍志,其实性质是一样的。
《 隋 书 ‧经 籍 志 》 是 《 汉 书 ‧ 艺 文 志 》 以 后 , 现 存 的 最 早 史 志 目 录 , 它 收 录 了 梁 、
陈 、 北 齐 、 北 周 、 隋 五 个 朝 代 所 藏 的 公 私 书 目 , 总 计 14466 种 , 分 爲 经 、 史 、 子 、 集 四
部 ; 四 部 之 下 又 分 47 类 。 这 是 我 国 图 书 目 录 明 确 而 比 较 细 致 的 采 用 「 四 部 分 类 法 」 的

7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开 始 。 各 部 、 各 类 之 末 , 仿 照 《 汉 书 ‧艺 文 志 》 的 体 例 , 附 以 总 序 、 小 序 , 扼 要 帮 助 诸
家学术源流及其演变。这对于了解唐以前古籍的品类、流变有一定的帮助。

唐代的官修书目,主要有目录学家殷践猷等修的《羣书四部录》,以及毋煚据以删
节而成的《古今书录》。《旧唐要》的《经籍志》和《新唐书》的《艺文志》,都是以
《 古 今 书 录 》 爲 蓝 本 编 撰 而 成 的 。 不 过 《 新 唐 书 ‧艺 文 志 》 成 书 较 晚 , 所 以 补 充 收 录 唐
代作家的著作比《旧唐书》多得多。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古文家韩愈、柳宗
元 的 著 作 , 《 旧 唐 书 ‧经 籍 志 》 就 都 没 有 著 录 。 以 两 《 志 》 对 照 参 看 , 既 可 看 出 唐 代 藏
书的概貌,以及古籍传至唐代爲止的散佚情形;又可从唐人的著作目录看出当时文化学
术的发展情况。除《汉志》、《隋志》外,两种《唐志》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史志书
目。
宋代的官修书目较多,主要的有五种:
一 、 《 崇 文 总 目 》 , 宋 仁 宗 庆 历 元 年 ( 1041 ) 张 观 、 王 尧 臣 、 欧 阳 修 等
编;
二 、 《 秘 书 总 目 》 , 宋 徽 宗 政 和 七 年 (1117) 孙 觌 、 汪 藻 等 编 ;
三 、 《 中 兴 馆 阁 书 目 》 , 宋 孝 宗 淳 熙 五 年 (1178) 编 ;
四 、 《 中 兴 馆 阁 续 书 目 》 , 宋 宁 宗 嘉 定 十 三 年 (1210) 编 ;
五 、 《 宋 中 兴 国 史 艺 文 志 》 , 宋 理 宗 绍 定 四 年 (1231) 编 。
现 在 除 《 崇 文 总 目 》 还 有 钞 本 简 目 传 世 外 , 其 余 的 都 散 佚 了 。 《 宋 史 ‧艺 文 志 》 主
要 就 是 根 据 这 几 种 书 目 删 并 而 成 。 全 书 分 经 、 史 、 子 、 集 四 大 类 , 收 书 9819 部 。 由 于
《 宋 史 》的 编 撰 工 作 很 祖 糙 ,《 艺 文 志 》中 的 错 误 疏 漏 也 较 多 。但 查 检 宋 代 以 前 的 书 籍 ,
《 宋 史 ‧艺 文 志 》 仍 有 一 定 的 参 考 价 值 。
明 代 官 修 书 目 ,主 要 的 是 杨 士 奇 等 编 的《 文 渊 阁 书 目 》,另 外 还 有 一 种《 内 阁 书 目 》。
但 这 两 种 书 目 所 收 明 朝 当 代 人 的 著 作 很 不 完 备 。《 明 史 ‧ 艺 文 志 》的 特 点 是 :断 代 收 录 ,
只收明朝当代人的著作,是史志目录中的变体。
清代张寿荣刻的《八史经籍志》,把这些正史中的《经籍志》、《艺文志》汇刻在
一起,成爲一套历代官修的图书总目,便利读者不少。另外,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
处编的《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也可以参考。
商 务 印 书 馆 曾 把 《 汉 书 ‧艺 文 志 》 、 《 隋 书 ‧经 籍 志 》 、 《 唐 书 经 籍 艺 文 合 志 》 、
《 宋 史 ‧ 艺 文 志 》 及 《 补 编 》 、 《 附 编 》 、 《 明 史 ‧艺 文 志 》 及 《 补 编 》 、 《 附 编 》 ,
以及清黄虞稷补撰的《辽金元艺文志》等,都经过整理校订,重印出版。书后都附有书
名索引,查起来比较方便。
清 代 的 官 修 书 目 , 有 《 天 禄 琳 琅 书 目 》 (281)、《 续 天 禄 琳 琅 书 目 》 (28 2)和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 等 。 最 后 一 种 是 200 年 来 流 通 最 广 、 使 用 最 多 的 一 部 综 合 书 目 。

7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②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提 要 》 (283)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提 要 》 、《 四 库 全 书 未 收 书 目 》 (28 4)、《 四 库 全 书 简 明 目 录 》 (285)
乾隆年间,清政府爲了实行文化统治,笼络了大批知识分子,就开了「四库馆」,
命 令 全 国 地 方 官 把 见 到 的 书 都 送 呈 候 选 ;最 后 集 中 大 批 人 力 ,编 成 了《 四 库 全 书 》。《 四
库全书总目》就是四库馆藏书的总目录。
《四库全书》的集中和编目,在客观上虽然也起了整理和总结文化遗産的作用,但
是通过《四库全书》的整编工作,清代统治者对大批古籍进行了审查、甄辨,把古籍中
不利于自己统治的内容,都加以改动和删除,甚至禁止和焚燬,所以翻检这部书目时必
须注意。
「 四 部 」是 经 、史 、子 、集 四 大 部 类 ,渊 源 于 晋 初 荀 彧 的《 中 经 新 簿 》,确 立 于《 隋
书 ‧经 籍 志 》 的 分 类 。 所 谓 「 四 库 」 , 与 「 四 部 」 是 一 个 意 思 。 唐 玄 宗 时 , 在 宫 廷 中 修
建了四个书库,分别储藏经、史、子、集四类书籍,这就是「四库」名称的来源。唐代
以后,图书分类基本上都采用四部分类法。
《四库全书总目》是由乾隆帝弘历的儿子永瑢、永璇和汉族大臣纪昀等「总裁」编
纂 的 。 全 书 200 卷 , 共 著 录 书 籍 3458 种 ; 另 有 「 存 目 」 6788 种 。 「 存 目 」 指 的 是 四 库
馆 中 有 目 无 书 的 古 籍 。《 总 目 》所 著 录 的 每 一 部 书 ,包 括「 存 目 」在 内 ,都 附 有 一 篇「 提
要」,所以书的全名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提要》的内容是:「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论世知人;次考本书之得失,权衆说之
异 同 ; 以 及 文 字 增 删 , 篇 帙 分 合 , 皆 详 爲 订 辨 , 巨 细 不 遗 。 ·· · · · · 」 ( 见 原 书 「 凡 例 」 ) 每 部
书作者的生平事迹,著述渊源,书的内容性质、版本、文字,及其他方面的优缺点,在
《提要》中都作了简括的介绍、考证和评论。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提 要 》在 使 用 四 部 分 类 法 方 面 ,是 比 较 细 致 完 备 的 。在 经 、史 、子 、
集四大部类之下,各分爲若干小类:
一、经部:分爲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共十类。
二、史部:分爲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
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共十五类。
三 、 子 部 :分 爲 儒 家 、兵 家 、法 家 、农 家 、医 家 、天 文 算 法 、术 数 、艺 术 、谱 录 、杂 家 、
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十四类。
四、 集部:分爲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共五类。
这 四 大 部 类 之 下 共 分 44 小 类 , 而 在 某 些 小 的 类 目 之 下 , 又 分 爲 若 干 子 目 , 总 计 65
个子目。
全 书 的 体 例 是 : 在 经 、 史 、 子 、 集 四 部 之 首 , 各 有 「 总 序 」 一 篇 ; 在 44 类 之 首 ,
各有小序一篇;在某些子目或提要的后面,有时也附以按语,用来阐明各种学术思想的
渊源、流派、相互关系,以及划分类目的理由。

7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四 库 全 书 》的 分 类 方 法 ,在 二 百 年 前 虽 说 算 是 比 较 完 备 的 ,但 在 今 天 就 不 适 用 了 。
另外,有些类目的涵义比较含混,不熟悉古籍的人,不但不易理解,而且也给检索书籍
带来麻烦。如郑樵的《通志》和罗泌的《路史》竟列入「别史类」;而《国语》、《战
国策》等书则列入「杂史类」。「载记类」指的是不属于正统封建王朝而割据偏安的历
史,如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宋陆游的《南唐书》等。单从分类名称来看,是无从
理解和区分其内容的。
尽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分类和提要方面都有缺点和错误,但通过此书,对于
古代学术的发展轮廓,还是可以获得比攸全面的认识,所以目前仍有其使用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版本很多,清代有武英殿本、杭州刻本、粤东刻本;后来
有 漱 六 山 庄 等 石 印 本 数 种 。 商 务 印 书 馆 有 排 印 本 。 最 便 于 閲 读 和 查 检 的 是 1926 年 上 海
大 东 书 局 出 版 的 线 装 排 印 本 。 此 书 由 文 献 学 家 陈 乃 干 (1896 —1971 )校 閲 , 书 后 附 有 《 四
库 全 书 未 收 书 目 》 (28 4)及 陈 乃 干 编 纂 的 《 四 库 书 目 索 引 》 四 卷 , 便 于 读 者 检 索 。 中 华 书
局有新排印本。

③ 《 四 库 全 书 未 收 书 目 》 (284)
《 四 库 全 书 未 收 书 目 》 五 卷 , 清 代 阮 元 编 撰 , 共 著 录 书 目 175 种 , 每 部 书 也 附 有 提
要一篇。其中有些书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帙浩繁,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存目」太多,与四库藏书
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清王朝在《总目提要》成书不久以后,又命永瑢等把《提要》压
缩改写,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④ 《 四 库 全 书 简 明 目 录 》 (285)
《 简 明 目 录 》 的 特 点 是 : 一 、 删 去 「 存 目 」 部 分 ; 二 、 著 录 的 书 名 有 3470 种 , 比
《总目提要》还多几种;三、每部书也各有一篇提要,但内容与《总目》的提要并不全
同 。 根 据 《 简 明 目 录 》 所 收 的 书 目 , 找 到 原 书 的 可 能 性 更 大 一 些 。 此 书 旧 有 刻 本 , 195 7
年曾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重新排印出版。

⑤ 《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提 要 补 正 》 (28 6)
由于清政府编辑《四库全书》有其特殊的政治目的,主持工作者在学术上又有门户
之见,所以《提要》中对于古籍的评价和论述,有不少错误失当之处。另外,对许多书
的版本源流也没有彻底弄清,有些书则根本未见到原本。清代乾嘉以来的学者,对这些
错误的评论和版本考订上的疏漏,提出过不少「匡谬」、「补阙」的意见。但因《四库
全书》是「御纂」的官书,在清代没有人敢对它提出公开的有系统的批评,这些匡谬补
阙的意见,都分散在各种著作里,查找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7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近人胡玉缙从大量的藏书志、读书记、笔记、日记、文集里,博搜广采,按照《提
要》原来的次序,把这些意见分别辑录,滙爲一编,名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胡氏对于《四库全书未收书目》,也做了同样的处理,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同时,作
者 把 自 己 的 论 点 也 写 在 书 中 ,或 补 前 人 所 未 及 ,或 就 有 争 论 的 问 题 表 示 自 己 的 看 法 。194 0
年 胡 玉 缙 去 世 , 王 欣 夫 继 续 采 辑 整 理 , 编 定 爲 《 补 正 》 60 卷 ,《 未 收 书 目 提 要 补 正 》 二
卷 , 总 计 补 正 的 古 籍 有 2300 余 种 。 1964 年 1 月 由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书 后 附 有 补 正 书 名 的
四角号码索引。

⑥ 《 四 库 提 要 辨 证 》 (287)
余 嘉 锡 着 , 科 学 出 版 社 1958 年 出 版 。 此 书 对 《 提 要 》 的 谬 误 、 缺 失 和 前 人 考 订 未
当 的 地 方 , 提 出 不 少 精 关 的 意 见 。 经 余 氏 考 订 辨 证 的 书 籍 , 约 近 500 种 。

⑦ 《 增 订 四 库 简 明 目 录 标 注 ) (288)
《 增 订 四 库 简 明 目 录 标 注 》 , 清 邵 懿 辰 撰 , 近 人 邵 章 续 录 , 1959 年 12 月 中 华 书 局
初版。
这 是《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的 一 部 补 充 著 作 。据 清 末 人 缪 荃 荪 在 书 前「 序 言 」里 说 :「 ·· · · · ·
是书之命意,在分别本之存佚,与刻之善否。四库所储,有不应收而收者,有应收而不
收 者 ; 有 所 收 之 本 , 不 及 未 收 之 本 者 ; 有 所 收 据 《 大 典 》 (指 《 永 乐 大 典 》 ), 而 原 书 尚
有 旧 刻 、旧 钞 者 ;有 无 宋 、元 旧 刻 ,止 有 明 刻 爲 祖 本 者 。·· · · · · 」而《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提 要 》
对于这些版本情况,有的阐述不清,有的由于不了解而根本未涉及。本书就是爲了弥补
《四库提要》的,这些缺点而撰作的。凡是《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所已收的,本书撰者
就其所见版本详加叙述,并考订优劣;《简明目录》所未收的书目,则按照原来类目,
分别补充插入。
书后附有所收书名及著者姓名的四角号码和笔画检字两种综合索引。

⑧ 《 贩 书 偶 记 》 (289)
《 贩 书 偶 记 》 , 孙 殿 起 辑 录 , 1959 年 中 华 书 局 重 印 出 版 。
这书基本上是一部清代以来的著述总目,其作用相当于《四库全书总目》的续编。
所 著 录 的 书 籍 共 约 百 余 种 ,包 括 书 名 、卷 数 、作 者 姓 名 、籍 贯 、书 籍 刊 刻 的 年 代 等 项 目 。
凡卷数、版本有异同,作者姓名要考订,以及书籍内容有待于帮助的,间或加上备注。

■丛书
把很多种书汇集在一起刊行,总冠以一种名称,就是「丛书」,又名「汇刻书」。
丛书目录(又名「汇刻书目」)是查閲丛书的工具。

8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宋代左圭编刻的《百川学海》和兪升孙、兪经合编的《儒学警
悟 》。其 后 丛 书 种 类 日 多 ,有 汇 刻 一 个 人 著 作 的 丛 书 ,如《 船 山 遗 书 》、《 东 壁 遗 书 》、
《春在堂全书》等;有汇刻同一地区著作的丛书,如《湖北先正遗书》、《安徽丛书》
等》有将内容性质近似的著作汇刻在一起的丛书,如《皇清经解》;还有就是综合性的
丛书。
几百年来,丛书的纂辑代有增多,各种丛书中的子目日益浩繁。由于没有一定的检
閲工具,利用起来有很大困难。我国第一部丛书目录,是的《汇刻书目》。

⑨ 《 汇 刻 书 目 》 (2 90 )
《 汇 刻 书 目 》 清 代 嘉 庆 间 顾 修 编 , 二 十 卷 , 收 录 丛 书 260 多 种 , 按 经 、 史 、 子 、 集
四部分类。数量虽然不多,却爲后来的丛书目录树立了一个模板。
在这以后,随着丛书的逐渐发展,编撰丛书书目的人也日益增多。
旧的丛书目录,大都以顾修的《汇刻书目》爲底本,加以增订补充。
在增补《汇刻书目》之外,别树一帜,集其大成的,是《丛书举要》。

⑩ 《 增 订 丛 书 举 要 》 (293)
清末杨守敬认爲顾修的《汇刻书目》不够完备,搜罗较多,重新进行编撰而成《丛
书 举 要 》,但 稿 未 付 印 ,后 由 李 之 升 在 原 稿 的 基 础 上 加 以 补 充 ,编 成 此《 增 订 丛 书 举 要 》
六 十 卷 , 有 1914 年 ( 甲 寅 ) 自 刊 本 。 增 辑 爲 八 十 卷 ,共 收 丛 书 1605 种 , 并 对 初 编 的 错 误
进行了校正。

⑪《 丛 书 书 目 汇 编 》 (29 4)
沈 干 一 编 。 1928 年 , 上 海 医 学 书 局 出 版 。 这 书 共 收 丛 书 2086 种 , 在 编 排 上 首 先 改
用按书名笔画多少排列,每种丛书都记载名称、编者、版本、所收书名及种数等项。这
是 当 时 收 录 最 多 、体 例 也 比 较 完 善 的 丛 书 书 目 。其 缺 点 是 滥 入 者 不 少 ,如《 读 书 杂 志 》、
《宋诗钞补》等并非丛书,也被收录在内。

⑫《 丛 书 书 目 续 编 初 集 》
《 丛 书 书 目 续 编 初 集 》 , 杜 联 喆 编 , 1931 年 震 东 印 书 馆 出 版 。 此 书 所 收 丛 书 20 0
余种,都爲沈书所未载。

⑬《 续 补 汇 刻 书 目 》
《 续 补 汇 刻 书 目 》 三 十 卷 , 刘 声 木 编 , 1929 年 北 京 修 绠 堂 代 售 。 这 书 的 特 点 是 : 专
门补收《汇刻书目》的续书,以及《目睹书目》、《丛书举要》、《丛书书目汇编》等

8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所 未 收 录 的 丛 书 , 共 得 1580 余 种 , 但 也 有 一 些 滥 入 。 其 后 , 又 于 1929 年 编 印 《 再 续 补
汇 刻 书 目 》十 六 卷 ,1935 年 编 印《 三 续 补 汇 刻 书 目 》十 五 卷 ,都 收 入《 直 介 堂 丛 书 》中 。

⑭《 丛 书 目 录 拾 遗 》
《 丛 书 目 录 拾 遗 》 十 二 卷 , 孙 殿 起 编 , 1934 年 北 京 通 学 斋 发 行 。 这 书 是 作 者 将 《 丛
书书目汇编》、《丛书书目续编初集》、《续补汇刻书目》各书目中没有收录的丛书搜
辑在一起编成的,其中所收书目多与刘声木的「再续」、「三续」书目相重复。
总之,这些旧的丛书目录,本身都不够完备详尽,又互有重复,所以使用时只能彼
此参照,互爲补充。而且都是以丛书书名爲纲,附列子目于丛书书名之后,并没有把子
目分类。因此只能从中检寻其所收多少书和什麽书,却无法检寻某书或某人所著书收在
哪一种丛书里。这是旧的丛书目录的最大缺点。
上面所说的那些丛书书目,都是丛书总目的性质。另外还有一批专门检查丛书子目
的工具书。主要的有:

⑮《 丛 书 子 目 书 名 索 引 》 (29 5)
《 丛 书 子 目 书 名 索 引 》 , 施 廷 镛 编 , 1936 年 清 华 大 学 图 书 馆 印 行 , 共 收 丛 书 127 5
种 , 书 名 子 目 40000 余 条 , 系 以 1936 年 1 月 以 前 该 馆 所 藏 丛 书 爲 限 。 全 书 按 书 名 笔 画
次序排列。

⑯ 《 丛 书 子 目 索 引 》 (29 6)
《 丛 书 子 目 索 引 》增 订 本 ,金 步 瀛 编 , 1935 年 开 明 书 店 出 版 。 这 书 将 前 浙 江 省 立 图
书 馆 所 藏 丛 书 469 种 、 书 名 子 目 12000 余 条 , 编 成 索 引 , 按 照 笔 画 次 序 排 列 。

⑰《 丛 书 子 目 备 检 》 (29 7)
《 丛 书 子 目 备 检 》曹 祖 彬 编 ,1935 年 金 陵 大 学 图 书 馆 印 行 。这 书 系 将 前 金 陵 大 学 图
书 馆 所 藏 丛 书 361 种 、 子 目 6000 余 条 , 编 成 了 著 者 索 引 。 著 者 姓 名 按 首 字 笔 画 排 列 。
书前附有「本索引所收丛书一览表」、「丛书书名简称表」、「著者首字检查表」。
这些丛书子目索引,虽然便于检索其子目,弥补了以前那些丛书总目的缺点,但又
忽略了丛书本身的全面反映,仍不免有顾此失彼的毛病。而且这几种丛书子目索引,都
以一个图书馆所藏的丛书爲限,自然很不完备,只能当作参考资料使用。

⑱《 中 国 丛 书 综 录 》 (29 8)
《 中 国 丛 书 综 录 》,上 海 图 书 馆 编 。全 书 共 三 册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第 一 册 出 版 于 195 9
年 , 第 二 册 出 版 于 1961 年 , 第 三 册 出 版 于 1962 年 。 这 是 目 前 最 完 备 的 一 部 丛 书 目 录 。

8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它 收 录 了 全 国 各 大 城 市 包 括 北 京 、 上 海 、 南 京 、 杭 州 、 武 汉 、 广 州 等 地 41 个 主 要 图 书
馆 当 时 实 际 收 藏 的 历 代 丛 书 2797 种 , 古 籍 38891 种 。 规 模 之 宏 大 , 体 例 之 谨 严 , 都 超
过以往所有的丛书目录,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历代出版的丛书的全貌。
这书第一册是「总目分类目录」,也就是「丛书总目」。以丛书的名称爲主,将每
部丛书中所收的书名(子目)、作者,都一一开列。知道丛书名称,要想查找其中包括
哪 些 著 作 ,就 查 第 一 册 。全 书 分 爲「 汇 编 」、「 类 编 两 部 分 。「 汇 编 」分 爲 杂 纂 、辑 佚 、
郡邑、氏族、独撰五类;「类编」分爲经、史、子、集四类;各类之下再分细目。
书后附有「丛书书名索引」和「索引字头笔画检字」,可以检索所有丛书名称,以
及各丛书中所包括的子目书名。另有「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可供参考检索之
用。
第二册是「子目分类目录」。以子目爲单位,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书著
录 其 名 称 、卷 数 、著 者 ,及 所 属 丛 书 名 称 。要 想 查 某 种 书 收 于 哪 一 部 丛 书 ,就 查 第 二 册 。
本 册 共 收 子 目 70000 余 条 , 其 中 一 书 爲 两 种 以 上 丛 书 所 收 , 则 加 以 比 勘 同 异 , 或 合
并 爲 一 种 , 或 分 爲 数 种 著 录 。 所 收 书 籍 的 实 际 总 数 爲 38891 种 。
第三册是爲第二册服务的工具书,包括「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因
爲子目太多,故另编索引,以供检索之用。索引按四角号码检字法顺序排列,书前附有
「四角号码检字法」、「索引字头笔画检字」、「索引字头汉语拼音检字」。
有这样一部书目,一般收在丛书之内的古籍,都可以找得到归宿。但从来没有被收
入丛书的单刻本,例如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就不可能找到。使用时这一点必须
注意。

宋 代 以 后 总 开 始 大 批 出 现 私 人 藏 书 目 录 。这 与 宋 代 以 后 印 刷 术 的 日 益 发 逹 和 私 人 刻
书逐渐蔚爲风气有密切关系。明清以来,私人藏书家日益增多,历代流传下来的私人藏
书目,不下数百种之多。如:
⑲《 遂 初 堂 书 目 》 (299 )
宋代尤袤《遂初堂书目》,对于宋代以前古籍的版本情况开始注意。这份书目的特
点是,「一书而兼载数本,以资互考」。这是宋代以前的史志书目所没有涉及的内容。
它可以代表我阈最旱著录古籍版本情况的书目。

⑳《 郡 斋 读 书 志 》 (300 )
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宋代最有名的私人藏书目之一,全书共四卷,后志》
二卷,赵希弁续辑《附志》一卷;

㉑ 《 直 斋 书 录 解 题 》 (301 )

8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也是宋代另一最有名的私人藏书目,共二十二卷。
这两种书目都按四部分类,并都附有提要,间及对书籍内容的评论,爲后世提要式
书目树立了较好的范例。

宋代以前的官修书目,只著录古籍的书名、著者,很少对每一种古籍进行具体内容
和版本情况的介绍,这三种私人藏咨目是相当重要的参考资料。

明代私人藏书目:
㉒ 《 晁 氏 宝 文 堂 书 目 》 (302)
嘉 靖 年 间 晁 璨 的《 晁 氏 宝 文 堂 书 目 》 是 明 代 最 著 名 的 私 人 藏 书 目 , 三 卷 ,1957 年 上
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有重印本。其特点是:一、著录了很多小说、戏曲目录,是硏究我国
古典小说戏曲的重要史料;二、收藏丰富,颇有罕见的珍本,三、注意版本源流。

㉓ 《 百 川 书 志 》 (303 )
高儒编撰的《百川书志》二十卷,也是一部较有特色的书目。这书按经史子集四部
分类,所收各书都扼要述其内容。在「史部」中收录了不少小说戏曲书目,而且敢于提
出对这些书的独到见解,这在当时是很有胆识的。第六卷野史、外史、小史三门中所著
录 的 演 义 、 传 奇 书 目 , 是 当 前 硏 究 金 、 元 、 明 文 学 的 重 要 材 料 。 1957 年 , 上 海 古 典 文 学
出 版 社 把 高 氏 的 《 百 川 书 志 》 和 明 周 弘 祖 编 撰 的 《 古 今 书 刻 》 (293) 合 并 印 行 出 版 。

清代私人藏书目
㉔ 《 也 是 园 书 目 》 (305 )
《 也 是 园 书 目 》 , 清 初 钱 曾 编 。 收 录 书 籍 3800 余 种 , 只 记 载 书 名 、 卷 数 。

㉕ 《 述 古 堂 书 目 》 (306 )
《 述 古 堂 书 目 》 , 清 初 钱 曾 编 。 收 录 书 籍 2200 余 种 , 除 记 载 书 名 、 卷 数 外 , 间 或
著录册数和版本。

㉖ 《 读 书 敏 求 记 》 (307 )
《 读 书 敏 求 记 》 , 清 初 钱 曾 编 。 收 录 书 籍 634 种 , 其 中 有 很 多 是 《 也 是 园 书 目 》 所
未收入的善本书,是钱氏藏中的精华。

上列三种书目的特点是:
一、收藏丰富。三种书目的总数,即使除去重复,也起过《四库全书简 明目录》。

8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二、《也是园书目》继承了明代赵琦美「脉望馆」藏书中的很多钞本和 刻本,其中数
百种古代小说和戏曲剧本,都是极爲珍贵的文学资料。
三、《读书敏求记》对宋元古籍的版本情况考订精详,是硏究版本学的 重 要 参 考 资
料。
作爲硏究资料,这三种书目各有短长。但重复既多,又各有不同,应用时不便。所
以 1958 年 上 海 古 典 文 学 出 版 社 把 这 三 种 书 目 合 编 在 一 起 , 题 爲 《 虞 山 钱 遵 王 藏 书 目 录
汇编》,由瞿凤起编撰。
由于这三种书目的分类和编排次序都不相同,《汇编》就以《也是园书目》爲纲,
仍 按 照 其 原 有 次 序 排 列 ,其 余 两 种 书 目 所 收 与「 也 是 园 」重 复 而 版 本 不 同 的 ,即 列 于《 也
是园书目》之下。凡是《也是园书目》所未收的,则增补于每类之后。
《汇编》共分爲经、史、子、集、三藏、道藏、戏曲小说等十卷。除去重复,收录
书 籍 总 数 爲 4180 种 。 书 后 附 有 《 述 古 堂 书 目 》 、 《 读 书 敏 求 记 》 原 目 二 种 , 还 附 有 原
书序跋、刻书序跋等。并编有书名和著者姓名的四角号码综合索引。
清初黄虞稷也是一位书目学专家,他曾编撰过《宋史艺文志补》、《辽金元三史艺
文 志 补 》 等 书 , 并 参 与 修 撰 《 明 史 ‧ 艺 文 志 》 的 工 作 。 他 所 编 的 《 千 顷 堂 书 目 》 (297)
三十二卷,著录明代的各种著作比较完备,是检索明人著作的重要工具书。

㉗《天一阁书目》
《天一阁书目》是明清之际非常著名的一种书目。明代嘉靖年间,楼兵部右侍郎范
钦 ,搜 集 古 籍 70000 余 卷 ,藏 于 浙 江 宁 波 自 建 的「 天 一 阁 」(中 国 现 存 最 古 老 的 私 家 藏 书
楼 ), 被 称 爲 当 时 浙 东 最 大 的 藏 书 家 。 范 氏 曾 手 编 书 目 , 久 佚 不 传 。 明 清 之 际 , 宁 波 遭 受
兵 燹 ,藏 书 遗 失 十 分 之 二 。清 代 初 年 ,黄 宗 羲 曾 到 阁 内 看 书 ,钞 有 目 录 ,现 在 也 已 失 传 。
清 代 嘉 庆 年 间 , 阮 元 编 有 《 天 一 阁 书 目 》 十 卷 ( 1808 年 即 嘉 庆 十 三 年 刻 本 ) , 由 于
杂出自衆手,遗漏很多。
到了清朝末年,天一阁焚于兵火,藏书大部分被燬或遗失。光绪中叶,薛福成根据
阁 中 所 余 藏 书 ,编 成《 天 一 阁 见( 现 )存 书 目 》四 卷 ,著 录 书 籍 约 二 千 种 。卷 末 附 以「 进
呈书目」、「范氏家着」、「石刻碑目」和「新藏书目」等四种。
1914 年 和 1918 年 , 天 一 阁 中 藏 身 又 连 续 被 盗 , 所 余 书 已 无 几 。 1930 年 , 杨 铁 夫 又
编 有 《 天 一 阁 图 书 目 录 》 , 金 陵 大 学 中 国 文 化 硏 究 所 1932 年 出 版 , 著 录 书 籍 962 种 , 共
7991 册 , 只 及 薛 氏 《 见 存 书 目 》 的 二 分 之 一 。 但 此 目 仓 促 编 成 , 与 藏 书 实 际 情 况 并 不 符
合。
1937 年 ,冯 贞 羣 又 根 据 阁 内 实 际 藏 书 情 况 ,经 过 详 细 调 查 整 理 , 编 爲 《 鄞 范 氏 天 一
阁 书 目 内 编 》 。 据 原 序 说 :「 幸 存 之 籍 , 尚 有 千 五 六 百 种 。」 比 杨 氏 书 目 多 出 600 多 种 ,
不过其中有很多残本。

8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天一阁藏书虽历经洗劫,所存不足十分之二,但其中仍有很多稀见古籍,保存了不
少珍贵的文化遗産和历史资料。以上这些书目仍是可以利用的工具。

当代私人藏书目:
㉘ 《 西 谛 书 目 》 (3 17 )
郑 振 铎 (1898 ~ 1958) 是 中 国 著 名 的 文 学 家 , 也 是 国 内 有 数 的 藏 书 家 。 他 生 平 藏 书 范
围 很 广 ,其 中 有 很 多 是 珍 贵 的 古 籍 。郑 氏 逝 世 后 ,他 的 全 部 藏 书 由 北 京 图 书 馆 选 编 成《 西
谛 书 目 》 , 1963 年 由 文 物 出 版 社 出 版 。 全 部 按 四 部 分 类 , 共 收 书 籍 7700 多 种 , 通 行 常
见的新、旧版书籍均未列入。计书目五卷,题跋一卷,书目前附书影十种。这是一部硏
究文学艺术、历史考古等方面较有价值的参考书目。

㉙ 《 书 目 答 问 》 (3 18 )
清末以来,还有一本颇爲流行的工具书,这就是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张之洞是
晚清重臣,是当时提倡「洋务运动」的首脑人物。在学术方面,他主张「中学爲体,西
学爲用」。这部《书目答问》编撰的目的,是告诉初学者「应读何书」及「书以何本爲
善 」,正 是 爲 了 引 导 当 时 的 封 建 知 识 分 子 走 复 古 尊 经 的 道 路 。这 是 今 天 利 用《 书 目 答 问 》
爲工具书时所不可不知的。
此 书 共 收 录 书 籍 2000 余 部 , 按 经 史 子 集 四 部 分 类 , 每 类 下 而 再 分 子 目 。 类 目 名 称
大致与《四库全书总目》相似,但较简略。四部之外,还有「丛书目」、「别录目」、
「清朝著述诸家姓名略总目」三种附录。
《书目答问》对于初学者分门别类地寻求参考书目,的确较爲简便。尤其每部书名
下面,都详细注明有几种版本;有时还对版本的优劣精粗略加评介。例如《路史》条,
先标明:四十七卷,宋罗泌着;然后指出:「乾隆元年罗氏刊本最善」、「明豫刊本不
全」等,可以做爲一般读者选择版本时的参考。
《 书 目 答 问 》 刊 印 于 清 光 绪 二 年 (1876) , 著 录 的 书 籍 断 至 光 绪 元 年 。 其 后 有 《 书 目
答问笺补》和《书目答问补正》二书,都是以《书目答问》爲底本的补充著作。

㉚ 《 书 目 答 问 笺 补 》 (3 19)
《 书 目 答 问 笺 补 》 , 江 人 度 撰 , 光 绪 三 十 年 (1904) 刊 印 。

㉛ 《 书 目 答 问 补 正 》 (3 20)
《 书 目 答 问 补 正 》 , 范 希 曾 撰 , 1931 年 刊 印 , 后 有 重 印 本 。

这两部书目的分类和编次都按照《书目答问》的原貌,补充的内容有以下这几项:

8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一、补充《书目答问》所不载的版本;
二、《书目答问》只著录书名,如果遗漏了作者姓名或书籍的卷数,就爲之补充注明;
三、校正《书目答问》中的错误;
四、清光绪二年以后出版的书,择要补入,在《笺补》的书后,甚至还附有一部分外国
著作的译本;
五、《书目答问》对版本优劣的评价比较简略,这两种书都有所补充帮助。但这两部书
本身也还是有错误的。

《 书 目 答 问 》 书 前 没 有 索 引 , 检 索 不 便 。 孔 彦 培 编 有 《 书 目 答 问 索 引 》 , 1944 年 中
法大学图书馆印行,可以使用。

㉜ 《 国 学 用 书 类 述 》 (3 21)
《 国 学 用 书 类 述 》 , 支 伟 成 编 撰 , 1927 年 上 海 泰 东 图 书 馆 印 行 。
此书的编撰者认爲旧的六分法和四部分类法都不够完善,而传自西方的「十进分类
法」又不切合中国古籍的实际内容,于是别立分类标准,将古籍分爲十六大类,每类之
下 再 分 列 若 干 属 目 。这 种 分 类 法 ,从 今 天 的 角 度 来 看 ,则 不 够 科 学 、不 能 切 合 时 代 需 要 。

㉝ 《 书 目 举 要 》 (3 22 )
《 书 目 举 要 》 , 周 贞 亮 、 李 之 鼎 合 编 , 1920 年 刊 行 , 内 容 却 与 《 书 目 答 问 》 完 全 不
同。按其性质,应该题名爲「历代书目汇编」。它收录的都是历代公私藏书的书目,上
起西汉刘向、歆父子的《别录》和《七略》,下迄清末的私人藏书目,共分爲十一类,
对于专门硏究目录学的人用处较大。

■专门书目:
㉞ 《 经 义 考 》 (3 23 )
《经义考》三百卷,清朱彝尊着。本书初名《经义存亡考》,是考证历代有关经义
著作存佚情况的专著,不仅开列书目,兼有介绍与评论的作用。其特点是:一、广泛征
引 后 人 对 某 一 种 书 籍 的 批 评 、帮 助 等 ;二 、朱 氏 自 己 的 意 见 也 列 入 ;三 、体 例 分「 存 」、
「缺」、「佚」、「未见」四种,以帮助各种著作在流传中的存佚完缺情况。但书中所
列「未见」书目,并非全不可见,如宋代杨简、魏了翁论《毛诗》的著作,我们现在还
可以看到。这是一部专供硏究古代经学的人参考的书目。

㉟ 《 经 义 考 补 正 》 (3 24)
清 乾 隆 时 , 翁 方 纲 着 《 经 义 考 补 正 》 十 二 卷 , 补 正 朱 书 讹 谬 之 处 凡 1088 条 , 可 以

8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与朱书参看。朱书以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最爲通行。
《 经 义 考 》 著 录 的 书 名 浩 繁 , 检 索 不 便 , 罗 振 玉 曾 编 纂 《 经 义 考 目 录 》 八 卷 , 193 3
年刊爲单行本,可用以查检朱氏原书。

㊱ 《 小 学 考 》 (3 25 )
《 小 学 考 》 五 十 卷 , 清 谢 啓 昆 编 著 , 光 绪 十 四 年 (1888) 浙 江 书 局 刊 本 。 这 是 一 部 有
关 中 国 语 言 文 字 学 的 书 目 提 要 ,著 录 的 书 籍 分 爲 五 类 :1. 敕 撰 ;2. 训 诂 ;3. 文 字 ;4.声 韵 ;
5. 音 义 。 把 「 敕 撰 」 和 其 他 四 类 并 列 , 不 仅 在 分 类 上 不 科 学 , 而 且 反 映 了 编 著 者 的 封 建
正统思想。
谢 啓 昆 因 爲《 经 义 考 》未 收 录 有 关 小 学 方 面 的 书 籍 ,所 以 编 撰《 小 学 考 》以 补 其 阙 。
内容也仿朱氏体例,分爲「存」、「佚」、「未见」三类,搜罗相当完备。凡所著录诸
书 都 附 有 解 题 , 是 硏 究 文 字 、 声 韵 、 训 诂 学 的 重 要 参 考 书 。1934 年 罗 振 玉 刊 行 了 他 所 编
的《小学考目录》一卷,可用以检查原书。

㊲ 《 中 国 史 前 考 古 学 书 目 》 (326)
《 中 国 史 前 考 古 学 书 目 》,安 志 敏 着 ,1951 年 6 月 燕 京 大 学 学 报 专 号 之 二 十 三 。
收 录 有 关 中 国 史 前 考 古 学 的 中 、 日 、 西 文 书 目 和 论 文 篇 目 共 1055 种 , 按 照 书 籍 和 论 文
的内容性质分爲「通论」、「地域」及「其他」三类。书目依发表年代之先后排列,但
在 排 印 后 又 有 所 增 补 。 凡 是 在 1951 年 以 前 发 表 的 有 关 我 国 史 前 考 古 学 的 著 作 , 基 本 上
都已搜罗在内。
书前附有中、日、西文书刊简称表,书后附有中、日、西文著作的作者引得。

㊳ 《 司 马 迁 著 作 及 其 硏 究 资 料 书 目 》 (327 )
《 司 马 迁 著 作 及 其 硏 究 资 料 书 目 》 , 上 海 市 历 史 文 献 图 书 馆 1955 年 编 印 。 其 中 著
录 书 以 该 馆 所 藏 者 爲 限 ,共 分 四 类 :1.著 作 ;2. 硏 究 (这 一 类 又 分 爲 考 证 质 疑 、增 补 广 征 、
义 例 评 论 、 目 录 校 勘 等 四 种 ; 3. 像 传 ; 4. 祠 墓 。 书 前 附 有 《 司 马 迁 年 表 》 。 因 限 于 馆 藏
资料,所以论内容不如《史记硏究的资料和论文索引》丰富。

㊴ 《 史 记 硏 究 的 资 料 和 论 文 索 引 》 (328 )
《 史 记 硏 究 的 资 料 和 论 文 索 引 》,中 国 科 学 院 历 史 硏 究 所 编 ,1957 年 4 月 科 学 出 版
社出版。
此书名爲「索引」,实际是综合性书目,收集范围相当广泛。编纂者参考了很多书
目 和 有 关 著 作 ,爲 硏 究《 史 记 》和 司 马 迁 的 生 平 思 想 提 供 了 丰 富 资 料 。全 书 分 爲 十 大 类 ,
每类列出书目、篇目和条目若干。大而至于专书,细而至于唐、宋、元、明笔记中有关

8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史 记 》 的 文 字 条 目 , 都 一 一 胪 列 。 这 十 大 类 是 : 1. 版 本 ; 2. 目 录 ; 3. 解 题 ; 4. 关 于 《 史
记 》 全 书 的 硏 究 , 包 括 考 证 、 校 勘 、 体 例 、 文 章 、 《 史 记 》 与 《 汉 书 》 的 异 同 等 ; 5. 关
于 《 史 记 》 各 个 部 分 的 硏 究 , 包 括 本 纪 、 年 表 、 书 、 世 家 、 列 传 及 其 他 ; 6. 司 马 迁 的 生
平 事 迹 及 其 学 术 贡 献 ; 7. 稿 本 和 未 见 传 本 目 录 ; 8. 有 关 《 史 记 》 的 非 专 门 著 作 目 录 ; 9.
唐 、 宋 、 元 、 明 笔 记 中 有 关 《 史 记 》 的 文 字 条 目 ; 10. 外 国 学 术 期 刊 中 有 关 《 史 记 》 的 论
文及专著目录。凡本书收录的每种著作,都详细标明书名、篇名、作者、版本、卷数、
刊行年月,各项帮助力求详备。

㊵ 《 老 子 考 》 (3 29 )
《 老 子 考 》 七 卷 , 王 重 民 编 , 1927 年 中 华 图 书 馆 协 会 出 版 。 这 是 专 门 辑 录 有 关 《 老
子》的著述的一部书目,系参考一百几十种公私家藏书目编纂而成。著录的每一部书都
仿《经义考》体例标明其存佚情况。有存书的则注明版本,并辑录其原书的序例题跋,
后 面 加 上 编 者 按 语 。 所 著 录 各 书 按 照 时 代 先 后 排 列 , 书 末 附 有 : 1. 存 目 ; 2.通 论 与 札 记
略 目 ; 3. 日 本 著 述 略 目 ; 4.《 老 子 》 译 书 略 目 ; 5.《 道 德 经 》 碑 幢 略 目 ; 6.传 记 略 目 , 共
六种。这是硏究《老子》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㊶ 《 王 船 山 著 作 及 其 硏 究 资 料 目 录 》 (330 )
《 王 船 山 著 作 及 其 硏 究 资 料 目 录 》 , 湖 南 省 中 山 图 书 馆 编 印 。 1962 年 11 月 , 爲 了
纪 念 王 夫 之 逝 世 270 周 年 , 湖 南 省 中 山 囼 书 馆 编 印 了 这 本 目 录 , 它 是 一 部 比 较 完 备 的 硏
究王夫之及其著作的参考书目。
此 书 目 分 爲 四 部 分 : 1.王 船 山 著 作 ; 2. 王 船 山 学 术 思 想 硏 究 ; 3.王 船 山 传 记 及 其 他 ;
王船山著作年表。
收录的范围除王氏本人的著作外,凡是硏究王船山的专著、论文和有关史料,都截
至 1962 年 10 月 爲 止 。 以 湖 南 省 中 山 图 书 馆 和 湖 南 省 博 物 馆 所 藏 的 资 料 爲 主 , 根 据 内 容
性质大致归类。

㊷ 《 道 藏 目 录 详 注 》 (3 31)
《道藏目录详注》四卷,附「《续道藏》目录」,明代白云霁撰。

㊸ 《 閲 藏 知 津 》 (3 32 )
《閲藏知津》四十四卷,清代僧人智旭辑。

㊹ 《 楚 辞 书 目 五 种 》 (3 33)
《 楚 辞 书 目 五 种 》,姜 亮 夫 编 著 ,1961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这 是 一 部 提 供 硏 究《 楚 辞 》

8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资料的工具书。
《 楚 辞 》是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的 宝 贵 遗 産 ,历 代 学 者 写 了 大 批 的 专 门 著 作 和 单 篇 论 文 。
本书就是对这些资料所做的汇集工作。
书后附有书名、篇名和著者姓名四角号码综合索引。
此书目对于专业硏究者很有帮助,但也有缺点:著者在著录诸书时所加评论按语不
一定都正确,而且限于著者个人所见,遗漏在所不免。

㊺ 《 宋 金 元 词 集 现 存 卷 目 》 (334)
《 宋 金 元 词 集 现 存 卷 目 》 , 清 吴 昌 绶 辑 录 , 光 绪 三 十 三 年 (1907) 石 印 本 。 这 书 辑 录
《汲古阁刻宋名家词目》、《四印斋所刻词目》及其他宋、金、元作家的单行词集,共
200 余 种 , 删 去 重 复 , 共 得 197 家 。 所 收 词 集 都 注 明 作 者 、 卷 数 、 版 本 , 材 料 还 是 比 较
丰富的。惜书前无索引,翻检不便,流传也不广。

㊻ 《 甲 骨 书 录 解 题 》 (3 35)
《 甲 骨 书 录 解 题 》 ,邵 子 风 着 ,1935 年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这 是 一 本 影 响 较 大 的 甲 骨
文书目,全书收录的有关甲骨文的著述;以专书爲主,分爲五类。所录论著的内容,以
殷墟文字及器物爲主;其他有关殷代文化及考订殷商历史的著述,则酌量采辑。至于散
见于各处的单篇论文,则另外辑成《甲骨论文解题》,分爲十一类,附于书后。
本书收录的专书和论文,每种都载明名称、版本、出版年月、所录甲骨片数、序跋
题记及内容提要,有的还加以评介。所收论著的编排以时间爲序,书前有略例、目录,
书后有书名笔画索引。
这书搜罗完备,体例严整,评述也比较扼要。但出版时间较早,近三四十年来有关
甲骨文的著述情况未有包括在内。

㊼ 《 五 十 年 甲 骨 学 论 著 目 》 (336)
《 五 十 年 甲 骨 学 论 著 目 》,胡 厚 宣 编 ,1952 年 1 月 中 华 说 局 出 版 。所 谓 五 十 年 ,
指 的 是 从 1899 年 殷 墟 甲 骨 文 字 开 始 被 发 现 的 那 一 年 算 起 , 到 1949 年 爲 止 。 在 这 五 十 年
中 所 有 关 于 硏 究 甲 骨 文 字 的 专 书 、论 文 ,都 不 加 检 选 ,全 部 收 录 。收 录 的 作 者 289 人( 包
括 外 国 学 者 59 人 ) , 著 作 876 种 , 其 中 专 书 148 种 , 论 文 728 种 。 著 作 内 容 分 八 类 ,
计爲:发现、著录、考释、硏究、通说、评论、汇集、杂着。每类之中的论著,以出版
年月爲序。凡是专著,都注明其卷数、版本;单篇论文则注明杂志报纸的卷期和出版年
月。书后附有著者索引、篇名索引和编年索引。
在 这 五 十 年 中 ,甲 骨 文 字 学 的 发 展 非 常 迅 速 。截 至 1949 年 止 ,发 现 的 甲 骨 总 数 达 到
161989 片 。与 此 相 适 应 , 各 种 专 门 著 述 也 日 益 增 多 。这 本 书 目 广 搜 博 采 , 爲 治 甲 骨 文 字

9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及殷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论述材料。但有些与学术硏究无关的游戏之作也收入在内,未
免失之于滥;而有的重要著作,竟然漏收,如唐兰的《殷虚文字记》就耒列入目中。

㊽ 《 金 石 书 录 目 》 (3 37)
《 金 石 书 录 目 》 , 容 嫒 辑 , 前 中 央 硏 究 院 历 史 语 言 硏 究 所 1930 年 6 月 刊 印 , 193 5
年又出增订本。
辑录关于古代金石文字著述的书目,清代有叶铭的《金石书目》,近人有田士懿的
《金石名著汇目》、黄立猷的《金石书目》、林钧的《石庐金石书志》等,其中以《石
庐金石书志》著录比较完备,撰述亦较详切。《金石书录目》是这一类书目中最爲完善
的 一 种 。 著 录 的 书 目 都 根 据 所 见 、 所 藏 , 没 有 滥 入 , 编 辑 态 度 比 较 谨 严 。 1930 年 的 初 印
本 , 著 录 金 石 书 籍 822 种 》 ; 1935 年 的 增 订 本 增 收 至 977 种 。 全 书 以 器 物 的 种 类 区 分 ,
共 分 十 类 :1. 总 类 ;2. 金 类 ;3. 钱 币 类 ;4. 玺 印 类 ;5. 石 类 ;6.玉 类 ;7. 甲 骨 类 ;8. 匋( 陶 )
类 ; 9. 竹 木 类 ; 10.地 志 类 。 每 类 下 面 再 分 子 目 。 所 录 书 目 都 详 列 卷 数 、 版 本 , 有 的 还 摘
录原书的序跋、凡例及各家评语,可以供金石文字硏究者选择书籍时参考。书后有「方
志中金石志目」、「金石丛书目」、「朝代人名通检」、「书名通检」四种附录。

㊾ 《 六 艺 之 一 录 》 (3 38)
《 六 艺 之 一 录 》 , 清 倪 涛 撰 , 正 续 二 编 共 420 卷 , 有 商 务 印 书 馆 《 四 库 全 书 珍 本 初
集》影印本。
本书大量搜集了历代有关金石书画的著述,分类编目,并作出提要、评述,是一部
综合性的书目提要。在撰者的评述中,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尤其对于文字、书法、碑帖
的意见,尤爲精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爲这部书「凡六书之异同,八法之变化,
以及刊刻墨迹之源流得失,载籍所具者,无不裒辑」,「唐以后论书之语,未有该备于
是者」。这样的评价虽不免过高,但此书的材料丰富,撰者知识的广博,却是事实。

㊿ 《 书 画 书 录 解 题 》 (3 39)
《 书 画 书 录 解 题 》 十 三 卷 ,余 绍 宋 编 ,1932 年 北 平 图 书 馆 印 行 。此 书 收 录 自 汉 代 迄
今 的 有 关 书 画 的 书 籍 凡 800 余 种 , 每 种 都 附 有 解 题 , 书 后 附 有 著 者 索 引 。

t《 四 部 总 录 ‧艺 术 编 》 (340 )
《 四 部 总 录 ‧ 艺 术 编 》 , 丁 福 保 原 辑 , 周 云 青 补 遗 , 1957 年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四部总录》是丁福保所拟的计划中按照《四库全书》的分类而汇编的目录书,目
的在于补充与修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计划未完成,丁氏即逝世。其弟子周云青乃
续加订补。《艺术编》是《总录》中的一部分。《艺术编》中丁氏所编部分,仍按四库

9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分类,分爲:书、画、总录、谱帖、传记五个子目。每个子目中的书目按作者时代先后
排列,注明书名、卷数、各种不同版本、作者传略和书籍内容提要。凡征引材料都注明
出处。体例谨严而眉目清楚。
「补遗」部分,分爲「书画总类」和「法帖」二类。「书画总类」按作者姓名笔画
多少爲先后,并附日人原田尾山撰《支那画学书解题》全目于后。编排次序略嫌零乱。
「 法 帖 类 」 下 分 三 个 子 目 : 1. 汇 刻 丛 帖 ( 依 帖 名 首 字 笔 画 多 少 爲 序 ) ; 2. 一 人 所 书
之 帖 ( 依 书 家 姓 名 笔 画 多 少 爲 序 ) ; 3.杂 录 丛 考 。
这 一 部 分 有 以 下 缺 点 : 1. 引 文 多 未 查 对 原 书 , 致 字 句 与 原 书 有 出 入 ; 2. 分 类 与 体 例
有很多不一致处,如卷数与册数、帖与碑的分别等。
全 书 共 著 录 书 目 约 1500 种 。 书 后 附 录 傅 惜 华 着 版 画 书 目 二 种 : 《 明 代 画 谱 解 题 》 、
《中国版画硏究重要书目》。更附有人名、书名笔画索引等。

y《 中 国 通 俗 小 说 书 目 》 (341 )
《 中 国 通 俗 小 说 书 目 》十 卷 ,孙 楷 第 编 著 ,1957 年 作 家 出 版 社 出 版 。这 书 共 收 录 宋 、
元 、 明 、 清 ( 截 至 1911 年 爲 止 ) 的 白 话 小 说 800 多 种 。 前 七 卷 分 爲 四 部 : 1.宋 元 部 ( 卷
一 ) ; 2.明 清 讲 史 部 ( 卷 二 ) ; 3.明 说 小 清 部 甲 ( 卷 三 ) ; 4. 明 清 小 说 部 乙 , 其 中 又 分 四
类 : 1. 烟 粉 类 ( 卷 四 ) ; 2. 灵 怪 类 ( 卷 五 ) ; 3. 说 公 案 类 ( 卷 六 ) ; 4. 亲 钥 类 ( 卷 七 ) 。
后 三 卷 是 附 录 , 共 三 种 : 1.存 疑 目 ( 卷 八 ) ; 2.丛 书 目 ( 卷 九 ) ; 3. 日 本 训 译 中 国 小 说 目
录(卷十)。书后有「书名索引」、「著者姓名及别号索引」。
这书所著录的书目,都按作者时代先后排列。只有「讲史」类是按小说内容的朝代
爲 序 的 。例 如「 明 清 讲 史 部 」,即 按「 古 史 」(如《 盘 古 至 唐 虞 传 》、《 有 夏 志 传 》、《 有
商 志 传 》 等 ) 、「 春 秋 战 国 」 、「 两 汉 」 、「 三 国 」 、「 两 晋 」 、「 南 北 朝 」 、「 隋 唐 」、
「五代残唐」等朝代的顺序编次。但在每一朝代的讲史书目中,仍依作者时代爲序。
在每种书目下,首先注明存佚情况,包括现存、已佚、未见三类,然后著录作者、
版 本 。 有 的 书 名 之 后 , 还 摘 录 有 关 该 书 的 笔 记 .、 掌 故 。 对 于 现 存 各 书 , 大 部 分 附 撰 简 要
的 题 记 ,以 帮 助 内 容 的 情 况 。对 于 孤 本 、珍 本 ,都 注 明 收 藏 者 或 藏 书 的 处 所 。有 些 已 佚 、
未见的书目,并其文体、内容也不知道的,则入附录「存疑目」。
《 中 国 迎 俗 小 说 书 目 》 最 初 出 版 于 1932 年 。 1957 年 重 印 时 , 虽 略 有 增 订 , 但 与 近
年来新发现的材料相比,仍不够完备。尤其晚清小说著录更少。不过它毕竟还不失爲一
部有参考价值的旧小说书目。

u《 日 本 东 京 所 见 中 国 小 说 书 目 》 (3 42 )
《 日 本 东 京 所 见 中 国 小 说 书 目 》 六 卷 ,孙 揩 第 编 , 1953 年 上 杂 出 版 社 出 版 。 我 国 古
典 小 说 的 旧 刻 本 ,流 传 到 日 本 的 很 多 。其 中 不 少 是 现 在 唯 一 的 孤 本 ,或 国 内 少 见 的 珍 本 。

9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本 书 内 容 分 爲 : 1. 宋 元 部 ; 2. 明 清 部 一 ( 短 篇 ) ; 3. 明 清 部 二 ( 长 篇 ) 讲 史 类 ; 4.
明 清 部 三 ( 长 篇 ) 灵 怪 类 ; 5. 明 清 部 四 (长 篇 )公 案 类 、 劝 戒 类 , 附 「 丛 书 」 ; 6. 附 录 , 分
传 奇 、 通 俗 类 书 、 子 部 小 说 三 类 。 总 计 收 录 小 说 91 种 。 在 每 种 书 目 之 下 , 都 详 细 著 录
版 本 、版 式 和 插 图 、作 者 以 及 小 说 撰 作 的 演 变 情 况 等 。对 于 一 些 国 内 少 见 的 孤 本 、珍 本 ,
还概括地介绍其情节内容,或加以简单的评论。但有些介绍和评论,与原书并不完全相
合,可能是仓促写定的缘故。书后附有《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共收录珍本
小 说 18 种 。
此书对于治文学史、小说史的人用处较大。

i《 红 楼 梦 书 录 》 (343 )
《 红 楼 梦 书 录 》 , 一 粟 编 , 1958 年 古 典 文 学 出 版 社 初 版 , 1963 年 中 华 书 局 增 订 重
版。
这是一本有关《红楼梦》的著述和资料的综合目录,收录的资料以有书面记载的爲
限 , 共 搜 集 了 从 《 红 楼 梦 》 问 世 直 到 1954 年 10 月 以 前 的 有 关 作 品 约 900 种 , 酌 加 提 要
或 摘 录 。 从 这 本 目 录 中 可 以 反 映 出 200 年 来 《 红 楼 梦 》 在 民 间 的 流 传 之 广 和 影 响 之 大 。
全 书 分 爲 七 大 类 : 1. 版 本 、 译 本 , 著 录 了 《 红 楼 梦 》 的 各 种 版 本 和 几 种 外 文 译 本 ; 2.
续 书 , 附 仿 作 ( 仿 作 因 牵 涉 较 远 , 又 难 严 格 划 分 , 只 选 录 了 若 干 种 ) ; 3. 评 论 , 附 报 刊
( 评 论 不 包 括 文 学 史 或 文 学 概 论 中 有 关《 釭 楼 梦 》的 部 分 );4.国 画 、谱 录 ;5. 诗 词( 不
包 括 追 和 书 中 人 物 之 作 ) ; 6. 戏 曲 、 电 影 ( 包 括 曲 艺 , 不 包 括 影 剧 评 ) ; 7. 小 说 、 连 环
画。增订本将戏曲、电影、小说合并爲一类,删去连环画,共爲六大类。每类之中略依
年代先后排列。
增 订 本 在 原 来 的 基 础 上 校 订 讹 误 , 又 增 补 了 一 些 漏 收 的 条 目 , 共 计 970 余 种 。 书 后
附有书名、人名索引和笔画检表,较便检索。
1975 年 十 月 , 南 京 师 范 学 院 中 文 系 资 料 室 编 辑 了 一 本 「 教 学 参 考 用 书 」 , 题 爲 《 红
楼梦新编书录》,公开印行问世。
这 是 一 本 继《 红 楼 梦 书 录 》以 后 爲 硏 究《 红 楼 梦 》而 编 的 工 具 书 。全 书 正 文 分 三 编 :
甲编是纪念毛主席《关于红楼梦硏究问题的信》发表二十周年的文章篇目索引;乙编是
鲁迅论《红楼梦》的文章篇名系年索引;丙编是文革以来评论《红楼梦》的书刊资料分
类 索 引 。 正 文 以 后 爲 「 附 编 」 , 其 中 又 分 三 个 阶 段 : 1.乾 隆 年 间 到 「 五 四 」 以 前 ; 2.「 五
四 」 以 后 到 1954 年 9 月 以 前 ; 3.批 判 胡 适 派 「 新 红 学 」 到 文 革 以 前 《 每 个 时 期 分 别 选 录
了 比 较 重 要 办 目 和 硏 究 资 料 。另 外 还 有 两 种 附 录 :「《 红 楼 梦 》硏 究 论 著 简 介 」和「《 红
楼梦》版本表」,供读者参考。

o《 曲 海 总 目 提 要 》 (344 )

93/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 曲 海 总 目 提 要 》 46 卷 , 原 作 者 姓 名 不 详 , 1958 年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将 此 书 整 理 加
工,重印出版。
这是一部重要的古典戏曲书目,旧题清初黄文暘撰,其实黄氏编撰的《曲海》,已
经 亡 佚 。 其 后 李 斗 在 《 扬 州 画 舫 录 》 中 载 有 《 曲 海 总 目 》 980 种 。 现 在 的 这 部 《 曲 海 总
目提要》,是近代人董康根据《乐府考略》并参考《传奇汇考》,加以排比纂录而成。
书 中 共 收 录 元 、明 及 清 初 的 杂 剧 、传 奇 等 剧 目 690 种 (实 际 只 有 684 种 ),每 种 都 注 明 时
代、作者,并作出比较详细的故事提要。由于所收剧目有不少是今天已经失传的作品,
因而成爲硏究古典戏曲的重要参考资料。
原书对杂剧和傅奇没有加以区别,新版则把所有杂剧(包括一、二折的短剧)都在
刺 名 下 一 一 注 出 ,未 注 明 的 都 是 传 奇( 中 有 少 数 是 早 期 的 南 戏 )。原 书 所 标 各 剧 的 作 者 ,
有 很 多 不 详 和 错 误 ,新 版 则 尽 可 能 加 以 更 正 或 作 出 考 订 帮 助 。书 末 附 有 索 引 ,以 便 检 閲 。

p《 曲 海 总 目 提 要 补 编 》 (345 )
《 曲 海 总 目 提 要 补 编 》,北 婴 编 著 ,1959 年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此 书 从 各 种 不 同
传 本 的 《 传 奇 汇 考 》 中 辑 录 了 《 曲 海 总 目 提 要 》 所 遗 漏 的 或 文 字 不 同 的 提 要 72 篇 , 可
以补充正编的不足。

[《 中 国 俗 曲 总 目 稿 》 (354)
《 中 国 俗 曲 总 目 稿 》 , 刘 复 (半 农 )、 李 家 瑞 编 , 1932 年 前 中 央 硏 究 院 历 史 语 言 硏 究
所 排 印 本 。该 所 收 藏 各 地 传 统 曲 艺 脚 本 ,爲 数 不 少 。刘 复 等 据 以 编 成《 中 国 俗 曲 总 目 稿 》,
共 收 俗 曲 曲 目 6000 余 种 , 包 括 流 行 于 南 北 十 省 的 传 统 曲 种 , 其 中 以 北 京 爲 最 多 , 江 苏 、
广 东 两 省 次 之 。每 种 俗 曲 ,各 录 其 开 头 两 行 ,以 代 替 内 容 提 要 。书 中 著 录 曲 目 以 标 题( 曲
名)之字数多寡爲序。同字数者,以曲名首三字笔画多少爲序。书后附有「补遗」。
抗日战争期间,政府把这批寳贵的民间文学遗産自南京运往云南,因保护不周,中
途轮船失事,全部沉毁江中。这份《中国俗曲总目稿》从此就成爲有目无书的「存目」
了。但作爲硏究资料,这份目录仍有其一定的参考价值。

「宝卷」又名「宣卷」(即宣讲宝卷之意),是从唐代「变文」、宋代「说经」系
统发展下来的一种曲艺形式。最初以宣讲佛教故事爲主,到了明代和清初,这种文艺形
式 与 秘 密 会 社 及 宗 教 活 动 (如 红 阳 教 、白 莲 教 等 )发 生 了 密 切 联 系 ,从 而 成 爲 当 时 农 民 起
义借以扩大影响的宣传工具。因此就寳卷本身所具有的文艺特点之外,还带有古代农民
起义的史料参考价值和宗教思想硏究价值。
清代自同治、光绪以来,民间艺人用宝卷形式宣讲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社会新闻
(如《岳飞寳卷》、《珍珠塔宝卷》等)的日益增多,把以布道劝善爲主的寳卷,逐渐

94/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变爲文学性质的说唱脚本,而宣卷也就转化爲民间曲艺的一个曲种。其流行地区以江、
浙一带爲主,近几十年来已逐渐衰落下来。
明清之际的宝卷,现在已经残存无几。晚清的说唱宝卷,现在还保留一些。不过历
代统治者对这些民间文艺只知道摧残 、歧视 ,把它当作历史文献和文学史资料来加以搜
辑 、 编 目 , 还 是 「 五 四 」 以 后 的 事 。 1928 年 , 郑 振 铎 在 《 小 说 月 报 》 第 十 七 卷 号 外 中 ,
发表了《佛曲叙录》一文,把自已所藏的敦煌变文六种和辛亥革命前后以敷演民间故事
爲 多 数 的 宝 卷 37 种 , 各 作 一 叙 录 , 并 注 明 其 年 代 、 版 本 、 作 者 等 。 这 是 我 国 以 正 确 的
态度介绍寳卷的最早的书目。在这以后,著录宝卷的书目,主要有这样几种:

]《 宝 卷 总 录 》 (357)
《 宝 卷 总 录 》, 傅 惜 华 编 撰 ,1951 年 巴 黎 大 学 北 京 汉 学 研 究 所 出 版 。 此 书 著 录 明 清
两 代 宝 卷 共 246 种 , 版 本 349 种 , 包 括 著 者 自 己 所 藏 和 北 京 图 书 馆 、 北 京 大 学 图 书 馆 、
日本东方文化硏究所以及郑振铎、吴晓铃、杜颖陶等人所有的公私藏本。每种宝卷都详
细著录其作者、来源、版本、卷册数、藏书者等项。书后附有笔画索引。

A《 弹 词 寳 卷 书 目 》 (358 47)
《 弹 词 寳 卷 书 目 》 ,胡 士 莹 编 ,1957 年 古 典 文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 弹 词 是 南 方 曲 艺 中 的
重要曲种,就是现在的评弹。此书是弹词和寳卷的传统曲本的综合书目,共收录传统弹
词 曲 本 目 录 270 余 种 , 宝 卷 目 录 270 余 种 , 版 本 328 种 。

S《 寳 卷 综 录 》 (359)
《 寳 卷 综 录 》, 李 世 瑜 编 ,1961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这 遵 汇 辑 了 大 批 过 去 有 关 宝 卷 的
材 料 ,经 过 调 查 ,就 现 存 所 有 的 宝 卷 作 品 予 以 著 录 。它 是 一 本 材 料 比 较 完 备 的 宝 卷 总 目 ,
书 中 共 收 录 明 清 及 辛 亥 革 命 以 来 的 宝 卷 653 种 , 版 本 1487 种 。 每 种 寳 卷 都 用 表 格 形 式 ,
详 细 记 载 其 名 称 、卷 数 、年 代 、版 本 、收 藏 者 和 著 录 出 处 ,颇 便 于 专 业 硏 究 者 参 考 检 索 。

D《 敦 煌 遗 书 总 目 索 引 》 (3 60 )
敦煌遗书的发现,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爲史学、文学、艺术、语言、
文 字 、科 学 、宗 教 等 学 术 部 门 提 供 了 丰 富 的 新 资 料 。但 由 于 清 政 府 对 文 化 遗 产 不 予 重 视 ,
在这批遗物发现后不久,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就被斯坦因、伯希和等取往欧洲。劫余部
分又爲国内不良分子所窃取,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産变成了外国和私人的占有物。
建 国 以 后 , 原 藏 在 北 京 图 书 馆 的 敦 煌 遗 书 8000 卷 , 以 及 以 前 流 失 在 外 或 零 星 散 佚
的 卷 子 , 迅 速 集 中 起 来 。 现 在 北 京 图 书 馆 藏 的 敦 煌 遗 书 已 接 近 10000 卷 , 中 国 科 学 院 图
书 馆 曾 经 通 过 交 换 方 式 , 把 入 藏 在 英 国 伦 敦 博 物 院 图 书 馆 的 7000 卷 敦 煌 遗 书 统 摄 了 一

95/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套 微 型 胶 片 , 这 对 科 学 硏 究 工 作 提 供 了 可 贵 的 实 物 资 料 。 由 商 务 印 书 馆 编 印 , 于 196 2
年 5 月出版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就是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爲了适应科学硏究的
需要而编制的。
据 统 计 ,全 世 界 收 存 的 中 国 敦 煌 遗 书 ,总 数 约 在 22500 卷 左 右 ,这 部《 总 目 索 引 》,
已全部收录在内。著录的遗书曾经尽可能地检核了原卷的书名和卷数,材料比较准确可
信。部分遗书还附有题记或简单的内容提要,甚至著录了部分原文,给各部门硏究工作
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F《 清 代 禁 燬 书 目 》 (361 )、
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的同时,把大批不利于自己封建统治的古籍肆行销燬。
根 据 不 完 全 的 文 献 资 料 统 计 , 当 时 销 燬 的 古 籍 将 近 3000 余 种 , 6-7 万 部 以 上 , 几 乎 相 当
于 《 四 库 全 书 》 的 全 部 存 书 。 由 于 搜 缴 禁 书 的 工 作 是 在 全 国 大 规 模 进 行 的 , 持 续 了 近 20
年之久,而且在这以后仍不断有零星的销燬,所以有清一代到底销燬了多少古籍,始终
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一直到光绪初年,姚觐元纔获得《禁燬书目四种》,即《全燬书
目》、《抽燬书目》、《禁书总目》和《违碍书目》,收入了《咫进斋丛书》。光绪末
年,邓实又据江宁布政使衙门刊印的材料,增补姚本所无书目,编成《补遗》。但这几
种书目只简略地刊列书名、人名,至于各书的卷数、版本、年代,都没有记载。

G《 清 代 禁 书 知 见 录 》 (362 )
封建王朝的文化统治的网罗虽然严密,但在民间私自收藏和流传的「禁书」仍旧不
少。孙殿起把他自己多年来所见、所知的「禁书」,都详细地注明其卷数、著者及其籍
贯、版本的刊刻年产等项,编成《清代禁书知见录》,以便于读者对原书的査考,可以
补充《禁燬书目》的不足。
1957 年 , 商 务 印 书 馆 合 订 出 版 。

古代比较有名的人物,大都有后人爲之编著的年谱 。这些年谱是考察历史人物的生
平活动和著述情况的重要资料。但历代的年谱积累下来,总数有数千种之多,而且分散
在 各 处 ,寻 检 很 不 容 易 。下 面 的 两 种 目 录 ,就 是 专 爲 检 索 历 代 人 物 年 谱 而 编 撰 的 工 具 书 。

H《 中 国 历 代 名 人 年 谱 目 录 》 (3 63 )
《 中 国 历 代 名 人 年 谱 目 录 》 , 李 士 涛 编 , 1941 年 4 月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本 书 所 收 年
谱 目 录 , 自 先 秦 至 近 代 爲 止 , 共 收 录 年 谱 1108 种 , 除 去 重 复 , 谱 主 共 爲 964 人 。 编 次
以 谱 主 所 在 朝 代 爲 序 , 最 晚 收 至 生 于 清 代 而 卒 于 1932 年 的 人 物 。 每 种 年 谱 下 注 明 编 著
者姓名及版本,并以中西年历纪谱主之生卒年代。书前附以「年谱合刻一览」(即数人

96/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共编在一谱者,如《高邮王氏父子年谱》二卷),书后附有谱主、编著者姓名索引。

J《 中 国 历 代 人 物 年 谱 集 目 》 (3 64 )
《 中 国 历 代 人 物 年 谱 集 目 》 , 1962 年 12 月 杭 州 大 学 图 书 馆 资 料 组 编 印 。 本 目 录 所
列 各 谱 的 时 代 范 围 ,自 先 秦 以 迄 现 代 。凡 单 刻 本 、附 刻 本 以 及 丛 书 、杂 志 中 所 载 的 年 谱 ,
一并收录。如系采自他人专著,则注明出处。
对于若干反面人物的年谱,择要加以按语,作爲批判硏究的资料。
每种谱目下,标明编著者、版本、出处、谱主姓名及生卒年,并加注公元。各谱均
按 谱 主 生 年 先 后 排 列 ,生 年 相 同 的 ,再 以 卒 年 早 迟 爲 序 ;如 生 年 不 详 ,则 据 其 卒 年 排 列 。
如卒于清康熙二十年,则排在这一年所生的谱主之后。
这书对于「合刻年谱」都分析著录,不再录其总谱,这一点不及前种目录便利。但
所 收 材 料 将 近 2000 种 , 远 比 前 书 爲 多 。
此书末附谱主及编著者姓名索引。

K《 同 书 异 名 通 检 》 (365 )
《 同 书 异 名 通 检 》是 一 种 爲 书 目 服 务 的 工 具 书 ,杜 信 孚 编 ,1962 年 江 苏 人 民 出 版 社
出版。
由于我国古籍太多,一部书往往有好几种名称。如果只知道其中一种名称,而又与
书目所载不符,寻检原书就比较困难。这书就是专爲解决这一问题而编写的。
其体例是:一、收录同一内容而有异名的书籍,所收各书出版年限,截至一九四九
年建国时爲止。二、凡一书而有几个异名者,在书中即分列几条。读者只要知道其中一
种 名 称 , 即 可 查 得 其 他 书 名 。 三 、 全 书 共 收 录 书 名 3900 多 条 , 每 条 下 列 四 个 项 目 : 1.
书 名 , 包 括 卷 数 ; 2.著 者 , 包 括 时 代 和 籍 贯 ; 3. 版 本 ; 4. 异 名 。 四 、 按 书 名 第 一 字 的 笔 画
多寡的顺序排列。

■ 索引

索引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书语索引,书名、类目索引,篇名索引,人名索引,
以及专题资料索引(如《太平天国资料索引》),综合资料索引(如期刊、报纸资料索
引)和各种书籍后面所附的索引等。
谈 到 索 引 , 应 该 着 重 提 一 下 原 美 国 哈 佛 燕 京 学 社 引 得 编 纂 处 (附 设 在 前 燕 京 大 学 内 )
和 中 法 汉 学 硏 究 所( 即 法 国 巴 黎 大 学 北 平 汉 学 硏 究 所 )。前 一 机 构 编 纂 了 一 大 批「 引 得 」,
后一机构编纂了一批「通检」。这些引得和通检,对文化学术事业提供了方便;尽管在
编纂体例上存在着问题,但对于今天的科硏工作还是有所裨益的,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97/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这两个机构所编制的全部的引得和通检,列成表格,附在后面,以便参考和利用。

● 书语索引
书语索引也可以称爲专书索引。作法是:把某一种书的原文,逐节、逐句甚至逐字
地按照笔画或类目编成索引,以备读者检索原书之用。除了《十三经索引》外,前面谈
到的那两个机构所编的引得和通检,大部分属于这一类。

① 《 十 三 经 索 引 》 (367)
《 十 三 经 索 引 》 , 叶 绍 钧 编 , 1934 年 开 明 书 店 出 版 , 后 曾 经 重 印 。 此 书 将 十 三 经 的
原文,全部按句分解,依每句经文第一字的笔画爲序,编成索引,以备检索。

② 《 尚 书 通 检 》 (357)
《 尚 书 通 检 》 , 顾 颉 刚 主 编 , 1936 年 12 月 原 哈 佛 燕 京 学 社 出 版 。 《 尚 书 》 是 硏 究
我国上古史的重要资料,由于年代久远,字句僻奥难懂,有时需要逐字进行训释。这本
《通检》,就是把《尚书》里所有的单字,都分条做成索引。每字依笔画多寡,按篇次
和文字的顺序排列。每条都用号码标明在某篇、某字。如《尧典》开首的「尧」字,在
前面标明的号码,便是表示这「尧」字是在第一篇的第一字。并在每字之下都注明包含
这个字在内的完全句子,使读者检得一字,即可知道这一字在本裹的意义和位置。
所有字句都依据江南书局翻刻的相台本僞《尚书孔安国传》,其句读也依据《僞孔
传》的读法。《僞孔传》没有明白解释时,则参照唐人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和孔颖达
的《尚书正义》。

● 书名、类目索引
将 一 部 书 的 类 目 ,或 羣 书( 如 总 集 、丛 书 、类 书 、结 集 )的 书 名 、类 目 ,或 按 笔 画 ,
或根据内容性质,编成索引以备查閲的,都称爲书名类目索引。《四库全书总目及未收
书 目 引 得 》 、《 太 平 御 览 引 得 》 、《 道 藏 子 目 引 得 》 、《 佛 藏 子 目 引 得 》 以 及 《 毛 诗 》、
《礼记》、《春秋经传》、《尔雅》等注疏的《引书引得》,都属于这一类。

③ 《 艺 文 志 二 十 种 综 合 引 得 》 (3 69 )
《 艺 文 志 二 十 种 综 合 引 得 》 , 原 哈 佛 燕 京 学 社 引 得 编 纂 处 1933 编 纂 出 版 , 1960 年
中华书局重印。这是从二十种《艺文志》、《经籍志》中寻检书名和作者的工具书。
这部引得所采用的二十种书,除去《八史经籍志》中所包括的十种史志外,还包括
后人补撰的四种:一、姚振宗的《后汉艺文志》;二、姚振宗的《三国艺文志》;三、
文廷式的《补晋书艺文志》》四、顾櫰三的《补五代史艺文志》。另外再加上近人朱师

98/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辙 的 《 清 史 稿 ‧ 艺 文 志 》 , 刘 世 瑗 的 《 征 访 明 季 遗 书 目 》 , 以 及 四 种 禁 燬 书 目 , 共 计 20
种 。 各 种 书 目 的 名 称 , 都 用 简 称 代 表 。 如 《 明 史 ‧艺 文 志 》 简 称 「 明 」 ; 《 清 史 稿 ‧艺
文志》简称「清」等。

④ 《 水 经 注 等 八 种 古 籍 引 用 书 目 》 (3 70 )
《 水 经 注 等 八 种 古 籍 引 用 书 目 窠 编 》 , 马 念 祖 编 , 1959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这是一本综合性的目录工具书,前此尚无人尝试编过。其性质与《艺文志二十种综
合引得》相近而略有不同。全目将八种古籍中所曾引用的书名全部摘出,按书名首字笔
画多寡爲序,依次排列,后面注明出于此八种古籍中的某书。这八种古籍是:
1. 《 水 经 》 郦 道 元 注 , 简 称 「 水 」 , 所 引 的 书 目 375 种 ;
2. 《 三 国 志 》 裴 松 之 注 , 简 称 「 三 」 , 所 引 的 书 目 203 种 ;
3. 《 世 说 新 语 》 刘 孝 标 注 , 简 称 「 世 」 , 所 引 的 书 目 395 种 ;
4. 《 文 选 》 李 善 注 , 简 称 「 文 」 , 所 引 的 书 目 1551 种 ;
5. 《 艺 文 类 聚 》 , 简 称 「 艺 」 , 所 引 的 书 目 ; 1431 种 ;
6. 《 一 切 经 音 义 》 , 简 称 「 一 」 , 所 引 的 书 目 780 种 ;
7. 《 太 平 御 览 》 , 简 称 「 御 」 , 所 引 的 书 目 2579 种 ;
8. 《 太 平 广 记 》 简 称 「 广 」 , 所 引 的 书 目 526 种 ; 。
这 八 种 古 籍 所 引 的 书 目 全 部 共 计 7840 种 , 删 去 重 复 , 共 爲 6001 种 。
所请引用书名,实际包括篇名在内。凡有作者可以稽考的,都在书名后面用括号标
明作者,如《尚书大传》即注以「伏生」。书前有「检字总目」。

⑤ 《 太 平 御 览 索 引 》 (371)
《 太 平 御 览 索 引 》 , 钱 亚 新 编 , 1934 年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 全 书 分 爲 两 部 分 : 1. 有 关
《太平御览》的书名、编者、年代、取材、部类、篇幅、版本等的硏究。其中对于各部
类 的 名 词 解 释 虽 不 精 确 , 也 还 是 比 较 有 用 。 2. 《 太 平 御 览 》 总 目 、 类 目 及 子 目 名 称 的 卷
数索引。

⑥ 《 册 府 元 龟 引 得 》 (372)
《 册 府 元 龟 引 得 》, 陈 鸿 飞 编 , 1933 年 文 华 图 书 馆 学 专 科 学 校 季 刊 。 此 书 系 按 笔 画
多寡排列的子目引得,分爲:画数、起笔、门目、部别、卷次五栏。

● 篇名索引
将一书或羣书中的篇目,按笔画或内容性质编成索引,就是篇名索引。由于文化科
学事业日益发达,文史硏究部门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日益增多 ,把论文篇目分类集中编成

99/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索引,以备查閲,也属这一类。所以这一节除介绍若干种专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
的 论 文 篇 目 索 引 , 也 择 尤 选 入 予 以 介 绍 。 可 惜 自 1966 年 以 来 的 有 关 论 文 篇 目 索 引 , 囿
于见闻,未能列入,只能有待于将来修订时增加了。在本讲附录中如《太平广记篇目及
引书引得》等也属于这一类。

① 《 羣 书 检 目 》 (373)
《 羣 书 检 目 》 , 杨 树 达 编 , 1934 年 北 平 好 望 书 店 发 行 。 此 书 将 唐 代 以 前 的 76 种 古
籍 ,包 括 《 十 三 经 》、《 史 记 》、《 汉 书 》 、《 老 子 》、《 庄 子 》、《 楚 辞 》 、《 文 选 》
等原书的详细目录,重新编次,以便读者翻检。

② 《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汉 三 国 六 朝 文 篇 名 目 录 及 作 者 索 引 》 (3 74 )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已由中华书局重新影印。但原书于各朝文的卷首仅
有作者姓名目录,不便查检。这本索引就是爲了查这部总集而编订的,索引中的页数悉
依 中 华 重 印 本 。 这 本 索 引 由 中 华 书 局 编 订 , 于 1965 年 12 月 出 版 。
篇名目录以作者爲纲,作者名下分系篇目,作者及篇目的次序均依原书。篇目下的
数字爲影印本的总页数。

③ 《 清 代 文 集 篇 目 分 类 索 引 》 (3 75 )
《 清 代 文 集 篇 目 分 类 索 引 》 , 王 重 民 主 编 , 1935 年 北 京 图 书 馆 出 版 。
此 书 共 收 录 清 代 学 者 文 集 440 种 ( 内 别 集 428 种 , 总 集 12 种 ) , 把 这 些 文 集 里 的
文章篇目逐一编成索引,以供读者查检。全书共分爲六个部分:
1. 所 收 文 集 目 录 , 按 时 代 先 后 排 列 , 并 注 明 作 者 和 重 要 版
本。
2. 所 收 文 集 提 要 , 包 括 作 者 简 历 和 版 本 流 传 情 况 。
3. 文 集 著 者 姓 氏 索 引 , 按 著 者 姓 氏 笔 画 多 少 排 列 。
4. 学 术 文 篇 目 索 引 。 前 有 索 引 分 类 目 录 , 按 文 章 性 质 分 爲 经 、 史 、 子 、
集四类,编次完全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5. 传 记 文 篇 目 索 引 。
6. 杂 文 之 部 。 共 分 书 啓 、 碑 记 、 赋 、 杂 文 四 部 分 。 书 啓 君 分 按 作 者 时 代 先 后 排 列 , 其 他
部分仍以篇目爲主,根据文章性质排列。

④ 《 国 学 论 文 索 引 》 及 续 、 三 、 四 编 (376 )
《 国 学 论 文 索 引 》 , 一 至 四 编 , 北 平 图 书 馆 索 引 组 编 , 1929 至 1936 年 北 平 中 华 图
书馆协会发行。

100/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1. 正 编 : 收 录 八 十 二 种 杂 志 报 章 中 关 于 国 学 论 文 约 3000 余 篇 , 将 题 目 编 成 分 类 索
引 。 时 代 自 清 末 断 至 1928 年 7 月 , 前 后 约 二 三 十 年 的 时间。全书分爲:总论,
羣 经 , 语 言 文 字 学 , 考 古 学 , 史 学 , 地 学 , 绪 子 学 ,文 学 ,科 学 ,政 治 法 律 学 ,经
济 学 , 社 会 学 , 教 育 学 , 宗 教 学 ,音 乐 ,艺 术 ,图 书 目 录 学 等 十 七 类 。下 面 再 分 若
干小类。篇 首附有「本书所收杂志卷数、号数一览」,按刊物名称首字笔画多寡排
列。
2. 续 编 : 所 收 论 文 除 少 数 爲 民 国 初 年 发 表 者 外 , 其 余 都 是 在 1928 至 1930 年间的刊
物 上 发 表 的 。 所 采 辑 的 杂 志 报 章 共 80 余 种 , 论 文 约 3000 篇 , 编 辑 体 例 与 正 编 同 。
3. 三 编 : 所 收 国 内 杂 志 报 章 共 枉 192 种 , 约 自 1928 年 至 1933 年 5 月 止 , 凡有关中
国问题的论文统被收入。所收录文章范围虽广,但不免驳杂。本编的特点是:对较
有价值的论文,多附注内容提要;对历代 文 学 家 ,则 略 记 其 籍 贯 、别 号 及 生 卒 年
代。
4. 四 编 : 所 收 杂 志 报 章 210 余 种 , 论 文 篇 目 4000 余 条 , 时 代 自 1933 年 1 月 至 193 5
年 12 月 , 体 例 仍 依 前 编 , 但 类 目 略 有 更 改 。

⑤ 《 文 学 论 文 索 引 》 及 续 、 三 编 (377)
《 文 学 论 文 索 引 》 , 张 陈 卿 、 陈 璧 如 、 李 维 垿 合 编 , 1932 年 1 月 中 华 图 书 馆 协 会 出
版。
正 编 共 搜 采 中 国 杂 志 报 章 共 162 种 , 时 间 自 光 绪 三 十 年 (1905) 至 1929 年 12 月 。 所
收论文篇目分上、中、下二编,上编爲总论(即文学通论);中编爲分论,依作品体裁
分爲诗败、戏曲、小说、辞赋等项;下编爲文学家评传。
《 续 编 》 爲 刘 修 业 编 , 1933 年 11 月 出 版 。 除 收 录 1928 年 至 1933 年 5 月 之 间 所 出
版 的 杂 志 报 章 193 种 所 刊 载 的 有 关 文 学 方 面 的 论 文 篇 目 外 , 还 将 十 种 文 艺 论 著 中 的 篇 目
也摘出编爲索引。分类与前编大致相同。
《 三 编 》 刘 修 业 编 , 1936 年 1 月 出 版 , 共 收 录 1933 年 6 月 至 1935 年 12 月 之 间 杂
志 报 章 220 余 种 中 的 论 文 篇 目 4000 余 条 , 分 类 与 前 编 同 。

⑥ 《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评 论 资 料 索 引 》 (3 81 )
《中国古典文学评论资料索引》,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 本 索 引 辑 录 1949 ~ 1959 年 , 国 内 主 要 报 刊 有 关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的 教 学 和 硏 究 方 面
的问题、文学史问题以及文学形式、作家作品评价论述的资料,加以分类整理,胪列其
篇目和作者,并注明刊载在何时何地何种刊物上。只收报刊上发表的单篇文章,不收单
行本论文集里的篇目。
这 本 索 引 的 缺 点 是 没 有 把 所 依 据 的 报 刊 名 称 开 列 出 一 览 表 来 ,因 此 读 者 无 从 得 知 它

101/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所收的文章篇目究竟有多大的范围。

⑦ 《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研 究 论 文 索 引 》 (3 82 )
《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硏 究 论 文 索 引 》( 1949~ 1962) ,河 北 北 京 师 范 学 院 中 文 系 资 料 室 编 ,
1964 年 12 月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这 本 索 引 收 录 中 央 和 全 国 各 省 市 级 报 纸 杂 志 及 各 高 等 学 校 学 报 、集 刊 上 发 表 的 有 关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硏 究 论 文 的 篇 目 , 自 1949 至 1962 年 年 底 爲 止 。
全书共分三辑:一、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和硏究?二、文学史分类硏究;三、作
家作品硏究。第二、三两辑或按文章体裁,或按历史时期先后,按类编排,下列若干子
目。每一门类的篇目,又按其文章发表的先后排列。
这书编撰体例较好,先列篇名和作者,后列报刊名称以及出版年月日和卷期。如果
论文发表后又收入专书出版的,则注明书名、编著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称。但只收入专书
而未在报刊上单篇发表的,则不列入篇目索引中。
书末附有「引用期刊报纸目录」,按期刊报纸名称首字笔画多寡顺序排列,同一笔
枣 中 ,按 其 性 质 酌 予 分 类 ,并 注 明 其 出 版 处 、主 办 者 、刊 期 以 及 创 刊 、改 名 、停 刊 日 期 。

⑧ 《 石 刻 题 跋 索 引 》 (383)
《 石 刻 题 跋 索 引 》 , 杨 殿 珣 编 , 1941 一 年 初 版 , 1957 年 11 月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增 订
本。
此 书 专 收 论 石 刻 的 书 籍 中 的 文 章 篇 目 , 共 采 辑 书 籍 137 种 , 内 新 增 三 种 。 其 著 录 范
围是:一、所收书籍以论石刻者爲主,其专论金文者不录;二、以有关考证者爲主,专
评书法者不录;三、所收书籍以孤行单本爲限,见于文集者不录。著录的石刻至元代爲
止。
索 引 内 容 分 爲 七 类 :一 、墓 碑 ,包 括 墓 碣 、墓 幢 、塔 铭 、纪 德 碑 等 ;二 、墓 志 ;三 、
刻经,包括石经经幢;四、造像,附画像;五、题名、题字;六、诗词;七、杂刻,附
甎瓦、法帖。每类中的篇目按时代先后排列。其时代不详者则分附于某朝或某一时期之
后。
索引前列「石刻名目」,后列「著录书籍及作者」,并注明卷数和页数。

⑨ 《 词 名 索 引 》 (384)
《 词 名 索 引 》 , 吴 藕 汀 编 , 1958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 这 是 一 本 检 索 词 牌 名 称 的 专 著 。
自 从 唐 宋 以 来 ,词 调 与 代 俱 增 ,其 中 同 调 异 名 、同 名 异 调 的 词 牌 也 愈 来 愈 多 ,不 但 难 记 ,
而且易混。此书编者从万树《词律》、康熙时《钦定词谱》和唐宋以来的诸家词集中搜
集 了 1824 种 词 牌 名 称 , 编 成 索 引 , 以 备 查 考 。 在 每 种 词 牌 下 面 , 都 注 明 其 正 名 和 异 名 ,

102/103
治學方法【2022】 第四章 工具書 (參考資料)

并 标 明 出 处 ,略 述 其 创 调 原 委 。词 牌 都 按 其 首 字 的 笔 画 多 寡 排 列 ,书 前 有 笔 画 检 字 目 录 。

● 人名索引
人名索引,主要是指把一种书或几种书中的人名辑出,编成索引,注明原书的卷数
或页数,以备检索。
至于专查人名的工具书如《中国人名大辞典》、《室名别号索引》等,前面已经谈
及,这里不再重复。

⑩ 《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汉 三 国 六 朝 文 作 者 韵 编 》 (385 )
《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汉 三 国 六 朝 文 作 者 韵 编 》 五 卷 , 闵 孙 奭 编 , 1931 年 自 刊 本 。
清人严可均编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原有《韵编姓氏》五卷,但早
已 亡 佚 。清 末 蒋 壑 编 有 一 份 全 目 ,只 是 根 据 原 书 罗 列 篇 目 ,用 处 不 大 。这 本《 作 者 韵 编 》
实 际 上 等 于 是 一 部 《 全 上 古 三 代 秦 汉 三 国 六 朝 文 》 的 作 者 索 引 , 在 1965 年 中 华 书 局 所
编该书的篇目及作者索引出版以前,它的使用价值还是比较大的。
《 韵 编 》 将 原 书 中 的 3342 个 作 者 人 名 , 按 作 者 姓 氏 首 字 所 属 的 韵 部 ( 依 诗 韵 一 百
零六韵)排列。每个作者姓名条下,均注明所属朝代及其作品所在原书卷数。另外,对
于蒋氏书目中的错误如作者姓名,卷数与原书不符等,也做了校正,并加注按语。

⑪《 全 唐 诗 文 作 家 引 得 合 编 》 (3 86)
《 全 唐 诗 文 作 家 引 得 合 编 》 , 林 斯 德 编 , 1932 年 青 岛 大 学 图 书 馆 出 版 。
这 部 引 得 所 依 据 的 版 本 是 :同 文 书 局 石 印 本 的《 全 唐 诗 》和 广 东 刻 本 的《 全 唐 文 》,
因爲这两种版本比较习见易得。引得采取表格形式。
《全唐诗》和《全唐文》的作家很多,旧刻本都没有作者索引。《全唐诗》有中华
书局重印本,而《全唐文》迄未有新本,因此这本引得虽旧,目前仍有其使用价值。

⑫《 宋 元 学 案 人 名 索 引 》 ( 附 异 名 索 引 ) (387 )
《 宋 元 学 案 人 名 索 引 》( 附 异 名 索 引 ) , 邓 元 鼎 , 王 默 君 合 编 , 1936 年 1 月 商 务 印
书馆出版。
本书所收人名,以黄宗羲的《宋元学案》传目所载及附传传目所列者爲限,另外参
照宋、金、元、明诸史本传及《中国人名大辞典》,广搜异名,编爲「异名索引」,附
于书后。
索引所列的人名后面,先注明《学案》传目前所列的统系,以便查检。异名有不见
于《学案》本传的,都载明其出处。人名按照四角号码检字法排列,书后另附姓氏笔画
索引。

103/10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