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e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8

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与文化的分化、对垒已是有目共

睹之事,其背景、内容是复杂的,有着众多的成因,对当

下及未来中国的影响或也将是深刻的,这里暂不做全面的

分析。因此题目牵涉甚多事件,人物,文献,本人学力不

殆,涉猎不足,且手边也无充分的资料,当下更无足够的

时间与精力去做梳理,如草草行文,难免不挂一漏万,愧

对各方,引生无意义的争议。值此大的变动时代,国内与

国际各种事件纷至沓来,众声喧哗,诸多论者态度立场也

多有迁变,贸然断论,或也不恰当,故当量力而为。近十

年前,笔者便已有一个感觉:由七十年代末文革后肇始的

改革开放时代在落幕,我们在面临中国一个新的大的范式

转移,现代性文明进程的范式的再调整。近来急速变动的

中国的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话语,社会心理、文化等方面

的转向,都在进一步印证、强化当年这种预感。在前途未

明之际,回望来路,清理记忆,至少是能帮助我们想象未

来的一种必要的工作,也会对厘清时代之思潮,深化学术

思想的底蕴有所助益。

这 里 , 以 笔 者 1986 年 夏 参 加 的 一 个 会 议 为 例 , 借 此 具

体事件来从侧面展示一下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分化,以期取

引玉之效,能读到更多对那时代以及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政
治、思想、文化变迁的相关描述、分析与讨论。这是一篇

多年来就想完成的文字,只是因各种杂务拖延迄今。前一

段网上流传的一个信息,也有外媒报道,更触动笔者要完

成 这 篇 文 章 —— 北 京 “ 富 强 胡 同 六 号 “ 将 面 临 拆 迁

[1] 。 1986 年 , 当 时 该 地 是 团 中 央 一 个 小 型 的 招 待 所 “ 第

二 招 待 所 “ , 之 前 为 胡 耀 邦 居 住 多 年 的 寓 所 ; 1989 年 后

又是赵紫阳遭软禁直到去世的住处。因参加那次会议,笔

者与十几位与会者入住此处数日。想到这个承载了许多当

代中国特殊历史记忆的四合院有可能就此消失,一种历史

的悲凉浸满内心,写就此文,也是为那个时代的记忆做某

种留证。
富强胡同六号 (来源:维基)

1986 :一个历史转折之年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如果有些什么年份值得

我 们 特 别 记 忆 , 去 做 些 分 析 的 话 。 在 笔 者 看 来 , 1986 年

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

可 以 说 : 没 有 1986 是 不 会 有 1989 ; 1989 是 1986 的 放 大

版 , 1986 是 1989 的 预 演 。 这 里 我 们 不 去 详 尽 地 分 析 那 年

发生的一切,只择取其中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几件事谈谈那
时代的 特征 、氛围 以及其对后来 造成的深 远影响。

如果我们去翻看那时的官方报章杂志,对比文革时期以

及最近几年的宣传,或许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意识形态教

条式话语的某种淡化,这在保守派发起的 “反精神污染”

运 动 受 挫 之 后 那 一 段 时 期 尤 其 如 此 。 1986 年 初 1 月 31 号 ,

胡 启 立 , 习 仲 勋 , 胡 乔 木 等 中 共 领 导 与 200 多 名 科 技 文 化 教

育界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座谈,其中甚至有二十二、三岁的

弱冠青年。座谈基调就是推动改革开放,鼓励知识分子参

与改革,帮助知识分子解决困难。自 3 月 8 日始,上一年

刚刚调任中宣部长之位不久的朱厚泽先生陆续提出著名的

“三宽“(宽厚、宽容、宽松:”对于和我们原来的想法

不大一致的思想观点是不是可以采取宽容一点的态度;对

于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是不是可以宽厚一点;整个空气、

环境是不是可以搞得宽松、有弹性一点),强调思想文化

上 的 多 元 以 及 宽 容 的 必 要 。 —— 顺 便 提 一 句 , 八 七 年 后 被

贬官,八九事件后被罢官的朱厚泽先生,后来还提过 “反

对经济垄断主张市场经济,反对政治垄断主张民主宪政,

反对思想垄断主张多元文化”,的“三个反对与三个主

张”, 衔接继续深化了他多年前的思想,显示出一个脱

离 了 权 位 、 赢 得 了 精 神 自 由 者 的 新 的 思 想 高 度 [2] 。 当 年

“三宽”这种提法,回应了后文革时代人们对思想与文化
自由的 追求 ,强化 了当时各 界的自由表达 与讨论的 氛围 。

但是,那个时代的议题不仅如此,权力的继承问题

也因邓及中共元老们年事渐高逐渐浮出,这也是在改革派

赢得与毛派的权力博弈胜利、权力得到巩固后政治进一步

演变的一种必然趋势:新的权力分配伴随权力继承问题成

为新的权力斗争的焦点。对年过八旬的邓来讲,如何保证

他的改革事业能得到继续以及维护好他个人的权力及影响

开始成为他政治考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席卷亚太的

民主浪潮也在以各种方式影响、冲击着中国。那年 2 月,

菲律宾独裁总统马科斯出逃,台湾政治酝酿着重大变动,

民 主 化 蓄 势 待 发 。 前 苏 联 的 改 革 也 逐 渐 展 开 , 4 月 26 日 切

尔诺比列核电站事故,震惊世界,也将共产体制的僵化与

颓塌以极其悲剧的形式展示得一览无遗。世界经几十年的

冷战与演变,科技发展,正酝酿新的大的变化。后文革时

代中国的朝野精英与社会大众有着强烈的拥抱世界,了解

世界的热情,借助日渐增多的电视机,也赖那时相对开放

的新闻报道,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年轻一代的大学生

都市阶层对国际事态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直接感受到

某 种 外 界 变 化 热 浪 的 温 度 。 —— 作 为 一 位 在 北 大 读 书 的 学

子,当时每晚挤在楼道里的电视机前观看国际新闻时受到

的的刺激,感受的那种心绪激荡,迄今回想起来记忆犹新
一如 昨日。

那年 5 月,继上年实现部分中央领导新老交替后,邓小

平与胡耀邦交谈时提及自己准备次年卸下军委主席之职

[3] 。 6 月 10 日 , 于 1980 年 提 出 政 改 时 隔 多 年 后 , 在 听 取

中央负责人工作汇报时邓小平重提政治改革的必要,尽管

其中的内含并不清晰,混杂了真正的政治改革与行政改革

的诸多内容,但毕竟政治改革作为议题再次浮出水面,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成为其目标之一,一时引发各界

热 议 。 6 月 28 日 在 政 治 局 常 委 会 上 , 邓 再 提 政 治 改 革 , 主

张党政分开,提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

无法成功“的命题。 8 月 5 日,邓在北戴河会见日本自民

党最高顾问二阶堂进时公开提及其退休及改革开放制度的

连续性问题。9 月 2 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

分钟”记者华莱士采访时,提到“废除终身制“,建立退

休 制 度 的 必 要 , 并 称 次 年 十 三 大 上 会 退 下 [4] 。 这 一 系 列

信息,等于向国内与国际宣布了中国下一步政治改革重要

目标。同月,他指示赵紫阳成立负责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

革的 研究机构 。

但与此同时,从各种事实回看,他对自己的权力地位与政

治 改 革 的 关 系 并 没 有 思 考 清 楚 , 影 响 了 他 在 1986 年 以 及

两年后八九时期许多政治抉择的那种权力上的自我循环互
证 逻 辑 开 始 显 现 —— 保 持 改 革 开 放 需 要 保 持 我 ( 邓 ) 的 权

力,保持我的权力就是保持改革开放。这种自我论证辩护

既是历史上常见的掌权者惯有的习惯性思维,也有那个时

代保守与改革派博弈的真实权力格局背景,自然也显现着

邓本人观念上的局限。尽管鉴于文革的教训他强调过民主

权力的制度程序约束的重要,但最终他还是没能突破那种

旧的权力意识的 局限 。

这种自我论证只是在“六四”镇压后,在让中国付出了沉

重的代价、且他自己的声望也受到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后

才 有 了 一 个 相 对 的 终 结 。 邓 于 1989 年 6 月 实 施 镇 压 后 ,

彻底下决心退休,9 月写信给中央提出退休,让人难免不

联 想 到 过 去 皇 帝 的 那 种 “ 罪 己 诏 ” , 到 11 月 9 日 也 恰 是

柏林墙倒塌那日才经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形式上最终

达成。其实,那时就“政局稳定“的状况这点来看,这个

之前被些鼓吹邓留在权位上者拿来说事,某种程度上讲也

是邓自己要保留权力的论据事实上很难说就比镇压前好。

当然,对邓在退休问题上这种坚持要“恩从己出”,要绝

对 掌 控 局 面 过 程 心 理 的 理 解 [5] , 是 不 能 离 开 对 中 国 政 治

传统、中共政治体制上对权威的认定、体制运作的特点,

以及邓个人几上几下波折痛苦经历等诸多因素的认识的。

这 个 问 题 , 是 认 识 那 个 时 代 的 政 治 、 了 解 1986 , 1989 事
件的一个关键。各种迹象表示,邓对胡耀邦的不满以及因

此要撤换他的迹象那之前已经显现,至少从上一年胡耀邦

不谨慎地接收陆铿的采访谈及邓及中共权力的政治继承时

就已种下,而邓不愿胡抢了他作为中国第一号领袖、改革

开明的象 征人物的 猜忌 心结形成的或 许比 那更 早[6] 。

1986 年 春 夏 , 中 共 中 央 在 准 备 十 二 届 六 中 全 会 将 要 发

表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探

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尤其是“反精神污染”运动后如何

确立中国的文化价值建设方向的问题。今天来看,以一种

现代的标准来衡量,那种由权力来主张规定文化与精神价

值的建设与发展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取向的,

是旧体制的遗续,但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讲,这种举措还

是有其值得肯定的意义的。因为从各方传递披露的相关信

息、整体的氛围来看,这决议似乎还是带有要给文化与思

想领域以更多的自由空间的意涵,至少是具有向现代转向

告 别 文 革 毛 式 的 文 化 观 的 意 义 。 8 月 15 日 “ 人 民 日 报 ” 曾

刊有万里关于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

容(7 月底)的讲话,都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政改、对这

精神文明 决议,对中国未来文化 自由发展的预期。


那年,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酝酿与发展的 “文化热”

也达到某种阶段性的高峰,各种从文化角度出发展开的有

关传统与现代的讨论比比皆是,占据相当大的思想、文化

舆论、学术空间。 “文化热”一方面自然有很重的借文

化的瓶装政治的酒,以文化论题展开政治批判的成分;但

另一方面,那些近代以来没有很好地解决的深层文化问题

因毛模式的失败,后文革时期出现的各种所谓 “精神价值
危机”的刺激,再一次浮上台面,推动人们对如何构建中

国的现代性进行新的思考。因“解放思想”政策的提出,

各种思想禁忌逐渐松懈,对一些理论的探讨逐渐放开,新

的思潮开始引介到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文化艺术界空

前活跃,新观点,新作品层出。这也是官方要给与反应,

做出一个 “精神文明 决议”的背景。

只是,待到九月底六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会上做出

“反自由化,要讲二十年”的讲话,风向突变,最终发表

的那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也因此显得与时代氛围

格格不入,苍白无力,保守,了无新意,具说教味道了。

改革派知识分子甚至整个社会刚从“反精神污染”运动被

迫仓促收尾中滋生的欢悦,对未来的期望就此冷却。虽然

九月中政改办在内部成立运作,但事实上今天来回顾,政

治改革尚未启动已经失去某种动能,不过当时这种事实及

后果还需要一段时日才彻底显现。官方发布的改革与保守

的信息交错出现,传递的信息开始混乱,强化了社会的焦

虑与怀疑 ,种种不 耐的心理在社会 蔓延。

这显然也刺激了当时最具有政治参与热情与敏感度的

年轻大学生们的情绪,一种不满开始滋生,对保守势力的

厌恶进一步加深,一种通过自己的积极行动参与推动改革

进展的意愿更加炽烈。这些都为那年年底爆发的学生运动
酝 酿 了 氛 围 , 准 备 了 条 件 。 胡 耀 邦 于 1987 年 元 月 被 迫 辞

职,随之三位著名的自由派知识分子被开除出党,宣告后

文革时代形成的改革阵营的解体,改革政治家与知识分子

的联盟崩塌;邓的声望遭受重大的打击,在许多人眼中,

“小平你好”的那个邓急剧地转变成为一个恋权,蛮横,

保守的象征。尽管后来由赵紫阳主政,维持改革,围绕十

三大的报告宣示及人事组成对保守派展开一系列反击,但

中国的改革实际上就此进入一种窄化的路径, 中国社会

再也没有找回其过去具有的共识,直到两年后更大的悲剧

降临。

而那之后由“六四”镇压造成的后八九时代的改革的扭

曲与偏狭, “半拉子改革” (周其仁语)模式所内在具有

的缺陷的固化,带来的严重后果,直到今日正逐一浮现。

我们可以理解因策略与情感某些人因当下各方面恶化的局

势所对邓表示的怀恋,赞誉,邓在帮助中国脱离毛的路线

上确实也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造

成今日这种格局的制度与思想的前因,恰恰是与他当初做

出的一系列历史抉择有关,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他为政治

后续者否定他,破坏他的事业种下根源,提供了社会氛围

与制度基础。如果他能在其宣示的那些政治改革原则上做

某 些 突 破 , 对 文 革 的 清 算 更 加 彻 底 , 不 在 1986 , 1989 那
样对待两任总书记,自断手臂,为保守力量在党内反扑甚

至长久保持影响,积蓄能量创造了条件,中国后文革时代

形成的那种人文精神、批判意识的成长如不因八九镇压受

到压制与扭曲,中共乃至中国的体制与文化都有可能会发

生重要健康的无法逆转的质变,那种毛式的思想与做法也

就绝难有今日回潮所展示的这般势能。邓的改革路线事实

上是埋下了一些自我毁坏的根芽,条件一到,就会发生。

过去一、二十年来,笔者曾多次谈及这样一种看法:中国

的真正的出路在于,继承(渐进、自由化的)改革,扬弃

(固化片面)改革,完成(全面)改革,升级改革,确定

公民的主体性,其享有的权利的完整;否则从长程的历史

看,改革最终有失败的可能。现在看来,这种趋势已有明

显的征兆;而知识界某些人那类似文革式的言行,无耻与

堕落也从一个侧面成为这种趋势的一个表征。改革需要全

新、革 命性再 定义了。

“青年、改革与精神文明研讨会 ”

在 上 述 政 治 与 文 化 背 景 下 , 1986 年 夏 , 在 前 门 大 街 团 中

央所在地,由共青团中央下属政研室具体负责,组织召开

了三天的一个题为“青年,改革与精神文明”研讨会。作

为与团中央有过研究合作的笔者,与一批活跃于那个时代
以在北京者为主的青年学者应邀与会。这个会,是那年一

系列鼓动改革,文化讨论的会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会议

探讨的主题及发言,与那些在京及外地召开的同类的会议

有许多类似之处,但考虑到作为会议参加者主体的那批年

轻学者、政治人物对后来三十多年当代中国的文化、思想

政治的影响,各自的选择与命运、思想的分野,某种意义

上讲,这个会有其特殊之处;从一个侧面映示见证着中国

后来政治与文化的变迁,因此有稍加介绍的必要。需要说

明的是,去国多年,手边没有资料可供参考,当年的会议

组织者也失联,故只凭记忆回顾,疏漏之处,请当年的与

会者涵谅,更希望能有所补正。本次会议的发言摘要,中

青报后来有过两次选载,前不久,托人查找到并转录成文

作为 附件附于文后,感 兴趣 者可以参 考。

会议参加者由四部分人组成,三位学者受邀做主题发

言:因出版“首脑论”,主张废除领袖终身制的社科院政

治所所长严家其(现名严家祺);因提出 “文学主体论”

而名重一时的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刘再复;主张股份制

参 与 国 家 经 济 改 革 设 计 的 北 大 经 济 学 教 授 厉 以 宁 , —— 那

日笔者会议报到后,因团中央要派车去接厉教授,不知其

住处,相关人员便请知晓他住处的我陪接待人员返回北大

接他。这三位可谓当时知识分子群体政治,文化,经济改
革领域最重要的风云人物,故请来做主题发言再恰当不过

刘、厉二人的发言,读者可参见附录摘要,严先生的发言

记不清楚了,但对他一上来第一句发言则记忆犹新,他说

“我刚看了一下会议参加者的名单,觉得会是些影响中国

未来几十年,下一个世纪的年轻朋友”。作为一个二十出

头,还是在校硕士研究生,此次会议最年轻的嘉宾,被安

排正式参会发言者的我,当时闻及此言,自然心中有些飘

飘然,有些轻狂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得意,或也是因此

对此言记忆甚深。不过今日回头来看,倒也真要佩服严先

生确有其不凡的敏锐直感:确实,有些参会者后来在当代

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不同的重要角色,发生了不可忽略

的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与会者,主要是体制内的官员尤以团中央系

统的一些人为主,包括当时非常活跃的中宣部理论局副局

长贾春风,顺便提一句,那时期的中宣部大概是中共建政

以来最受知识分子欢迎、最得民心的中宣部,也是为此,

后来在北大组织的另一次比较大的改革研讨会会后的聚餐

上,我跑去另一桌给几位中宣部来参会的朋友(好几位是

年轻人)敬酒,开玩笑说“你们现在不是思想警察,是同

道,朋友”。此会,团系统负责人全数出席,如第一书记

宋德福,刘延东,李源潮,李克强、刘其葆等,另有一些
团中央部门负责人如政研室主任邢魁山,团中央大学部部

长袁纯清等。邢魁山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出任中共对台系统

重要负责人,袁纯清后曾任西安市委书记,山西省委书记

团中央宣传部的一些干部(令计划时为理论处副处长)以

及一些省的团系统政研室的负责人等。许多人全程与会旁

听,并未发言,李克强后补做了个书面发言(见附件)。

记忆中团系统唯一正式会议发言者为张祖桦,时为由罗干

任书记的国家机关党委的党委委员,国家机关团委总书记

团中央常委,其在团中央的办公室与那时刚离任团总书记

去贵州任职的胡锦涛比邻。八九年时,他已内定即将出任

中共建政以来最年轻的国务院副秘书长,但因他不赞同当

局对学运采取的政策,与同事上街声援学生,六四镇压后

本可过关,到丹东任书记,他却绝然主动与体制告别,自

谋生计,从事公民社会的建设,是“零八宪章”的主要领

导者,起草人之一。出身军队总政系统的宋德福,为人谦

和好学,听会期间不断地做笔记,后出任福建省委书记,

因癌症早逝。余下各位台面上人物的迁变起伏,多被人所

周知,不 赘叙 。

这里只提及一点:就以笔者与团系统当中一些人私下的

交往,了解到的他们的思想、看法来看,相当一些人也是

很有那个时代的理想特质,如果没有六四的镇压及后来中
国政治的变化,这些人许多会是推动中国向现代政治与文

化方向发展的力量中的一员。而六四一枪,不仅彻底打掉

中国政治与文化那种健康发展的势头,且将一种赤裸裸的

权力,暴力、利益至上的逻辑重新植入中国的官僚政客们

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之中,而这些实际上因对文革的检讨批

判本已开始成为受到压制、社会甚至是政界排斥的东西,

却从此因六四再渐成主流;刚开始形成的新的政治文化开

始扭曲,通向中国今日官场政治黑暗的大门被打开,腐败

虚伪狡诈的魔鬼被彻底放出笼子,吞噬从政者的心灵。中

共官员中具有干才、理想性、勇于承担,坚持原则的一大

批老中青干部或受到清洗,或自我脱离;继续留在体制内

者,许多也从此奉自保自利为圭皋,选择了另一种话语与

行事风格,且不断地为自己的言行自我论证辩护,直至堕

落。中国政治的 品质发生蜕变。

那次会议的主角,是时领风骚的大部分为三、四十岁的

青年明星学者,会议组织者发给与会者一个参会者名单及

会议日程,记得那几乎囊括了所有当时其中知名者,但因

时间关系并没有安排所有人发言。记忆中发言者有因写

“论言论自由”而享誉民间思想界的北大哲学系研究生毕

业 的 胡 平 , 他 因 参 与 著 名 的 1980 年 北 大 人 民 代 表 竞 选 与

西单民主墙的一些活动,有关部门在其毕业时曾试图将其
分配出京,但在其自己的坚持及各方力量的援助下,他最

终落在北京社科院做研究人员,他受邀参会本身就显示着

那个时代的政治宽容氛围;北大外哲所毕业,在社科院哲

学所工作的甘阳,因翻译卡西勒的“人论”,撰写的一些

讨论文化与传统的文章如那年 2 月在“读书”杂志刊载的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等文一时声名鹊起, 其时正在紧

锣密鼓地筹备“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的出版;社科院

社 会 学 所 研 究 马 克 斯 . 韦 伯 的 苏 国 勋 ; 中 国 政 法 大 学 教 师,

社科院文革后首批研究生之一研究伦理学的王润生,正在

主编后来很有影响的“传统与变革”丛书;北京大学国政

系的讲师王燕滨;社科院政治所研究文官制度的助理研究

员杨百揆,他曾与北大同学李克强、刘庸安一起翻译过英

国丹宁爵士的“法律的正当程序”;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

攻读博士,因撰写有关“中国文革”的博士论文临时回国

收集资料而与会的王绍光;从事哲学研究,因激烈批判传

统而闻名的黎明;研究现代化理论的北大社会学系讲师孙

立平;西北政法学院的曹锡仁;中国青年报主笔陈小川;

等等,还有一些记忆中未发言的参会者如人民大学搞法制

思想史的梁治平,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中央办公厅的

吴 稼 祥 , —— 记 得 他 只 是 头 一 天 开 幕 时 来 参 加 了 一 会 儿 ,

坐在笔者旁边,不久就因事离开,再未参会。名单上还有

些因故未到会者,已记忆不清,但确定者有以研究尼采知
名 的 周 国 平 ; 1976 年 天 安 门 事 件 的 英 雄 , 当 时 已 从 科 学

院生物研究所毕业弃理从文转到社科院青少年所为其研究

人员的陈子明,不过事实上他也只在那里挂名,正从事民

间研究所、公民社会的构建,还有活跃的民间学者李盛平

……。外地参会者除各省团政研室负责人外,记得有上海

青少年研究所一位陈姓研究人员。据王润生回忆,王沪宁

也是参会者,会议第二天才到会,与他和梁治平在会议住

处攀谈良久后因事 离去。

像所有那个时代的会议一样,除正式会议外总是有一个

丰富的并行的会下会:喝酒“侃山”。会议期间除一晚被

招待去看了场演出,大半时间都是在住处各房间串来串去

扎堆,就点花生米,一边喝着酒,海阔天空聊天,涉及各

种丛书,会议,研究的谋划,热议着各种指点江山,改造

中国的主意。甘阳一手握着酒瓶,一边以他那种有点语不

惊人死不休的风格高谈即将面世的丛书。今年年初刚刚去

世的苏国勋兄总是带着那憨厚宽容的微笑在倾听,偶尔插

几句点到为止很合体的评议。胡平手里拿着一本他几个月

前出版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哲学思考”,间或就其中的观

点与人交谈略作申述,那是一本满篇用了诸多马克思、列

宁的引语实际上却是阐述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著作

记得似要增送给与会的某人的。黎明比他人年纪稍长,但
却无论在会上或是会下那种激烈抨击中国文化传统的言行

举止,隔着时空,让人联想起五四时代的某些人物。早饭

时,我与杨百揆兄一边喝粥,吃着馒头,一边听他用他那

很具其特色的认真风格,介绍他正在搞的关于中国公务员

制度改革的 设想。 ……

富强胡同六号,记得是两进院。有一个不大的饭厅。是

否是在最后一进那个最大的正房的厅中,也就是赵紫阳被

软禁中那张有名的照片后面的那间正厅房已记不清楚。笔

者所住的那间是坐西向东的那西厢房,门前是那小院,正

房在左手。抬眼望去,东厢房外隔着高墙与胡同,对面不

远处有一栋不知因什么缘故盖成的四、五层楼房,灰白色

很丑陋。胡耀邦即便做了总书记,也不想搬离这他住了多

年的院子,但据团中央的朋友当时告诉我,迫使他最终接

受离开搬进中南海就与这楼有关,因从那里,居高观察富

强胡同 6 号,院子里的活动一览无遗,清晰在目。中央保

卫局认为无法保证总书记的安全。也许,经过历次党内残

酷斗争,对中国历史、中国的改革之艰难,最高权力斗争

的凶险有足够体认的胡耀邦,内心深处对搬去中南海有相

当 的 不 安 。 现 在 看 , 他 是 有 先 见 之 明 的 —— 他 去 了 中 南 海,

最后却悲剧性地离 开。

那前一进院子,据说曾是胡耀邦警卫与工作人员住处,
记得有一厨房。六四后,那前院就应该改为赵紫阳的看守

们的住所了。富强胡同 6 号也成为一个有些神秘敏感的地

址。那次会议最后一晚,夏日的和风中,在院子里席开数

桌为告别晚宴。记得我们那桌有孙立平,黎明、李盛平等

留了一个位置给李克强,席宴已开,他无声地走进来,坐

下,跟大家一起喝酒吃饭,其中有些青年学者本就是北大

学友或是旧识,自然相谈甚欢。其间,还谈到他因练习英

语正在翻译的英文书, 记得还聊到一本国外出版界那时

因出版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的书“抓间谍的人”。他当时为

团中央排名并不靠前的书记之一,主管团中央一些并不特

别重要的部门如中央团校、青年旅行社等。李智力超众,

知识面甚广,行事风格低调圆润,该到的场面会到,但不

会争抢别人的风头,正如那天的晚宴。后来从西郊进城,

到前门的团中央歇歇脚,到过他办公室有几次闲聊。那年

年底,因会议很成功,团中央政研室因想出版个关于那个

会的后续文集,在团中央再搞过一次小会,在团中央大楼

食堂聚餐后,与几位到场的朋友会又到他的办公室攀谈许

久。看到今日他身为总理管理国家事务的某些风格,所处

的处境,想想那时对他的一些印象,也就没有丝毫的意外

那次聚会吃饭时,袁纯清与我闲聊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很

深印象, 原话记不太清,大意为:改革开放后受过新的教

育的一代官员今后将逐步进入权力各级高层,会从内部改
造体制,更替保守势力。但今日观之,其言显然是过于乐

观了。事实上,有些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自己今日何尝不成

了另一种“保守势力“?饭中,众人还谈及胡平数日后将

启程赴美到哈佛读书之事。几天后一晚,胡平离京赴美前

两日,我还与文革时受迫害的北大风云人物、邓朴方的难

友、时在残疾人基金会任职的樊立勤兄一起,前往在北京

钢铁学院的胡平兄家与其告别。四年之隔,柏林墙倒塌后

1990 年 春 , 我 在 东 柏 林 参 加 一 个 国 际 研 讨 会 “ 柏 林 墙 倒

塌后,社会主义未来”时才再与他重逢,而中外历史都已

掀过重要的一页。现在看来,胡平的去国,似乎也是某种

预示着后来 自由知识分子 群体命运的象 征。


(与会者合照,拍照当日因故有几位参会者临时不在。

这里按笔者记忆辨识择几位加以介绍。前排女士多为团中

央政研室与宣传、外联等处的工作人员。站立者第一排左

四为邢魁山,第八位戴眼镜者为甘阳,身旁依次为胡平,

苏国勋,黎明;前排右二为邢凯,政研室综合处一副处长

参与组织会务。九十年代后在香港创办“中华爱心基金

会”,从事慈善事业。后排左第一位是陈小川,第三位是

杨东平,中间甘、胡二人后立者是笔者,笔者身旁是张祖

桦,与其间 隔一人者为 王韶光 )


历史与思想的大分野

这批年纪多在三十出头,最大的也不外是四十上下的青

年知识分子,那时所持的基本观点都是主张改革现有体制

向世界开放学习,进行文化的批判更新再造,是现代化的

坚 定 支 持 者 , 属 于 广 义 的 改 革 —— 自 由 派 之 列 。 与 作 主 题

发言的三位学者相比,思想更少约束、更具前卫性,具有

现代色彩,所用语言也已与其显现差别,与权力体制的关

系也不甚相同。三十多年过去,这些参与者的经历各不相

同,像所有变革时代人们的经历一样,这种不同的命运有

些带有偶然性,但更多的则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

择有些当然离不开利益的驱使,但许多也是思想的分野造

成的。反过来,这些选择、思想,不同的命运,也见证、

推动着这时代的文化、思想与政治的分化。

三位做主题发言的厉以宁、刘再复、严家其(严家祺)先

生后来各自的命运、立场也可以作为当代知识分子历史中

的 重 要 案 例 来 加 以 分 析 。 1986 年 的 厉 以 宁 先 生 , 以 鼓 吹

经济改革上的股份制而闻名,之前我在北大小礼堂听过他

一次演讲,向北大学生、教师阐述过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那是不是他第一次公开阐述此问题不得而知。记得会议上

他似乎也谈及此,同时专门讲到企业家的角色问题。后来
因去拜访张祖桦兄,在国家机关大楼的走廊里再与他有一

次相遇。那时他非常受赵紫阳的器重,经常在中央机关居

住、工作。八九后似乎他并未因与赵的这些密切关系而发

展受阻。除在北大继续教书任经济系主任,院长等职外,

在经济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基本观点还是经济上的自

由派倾向,但也主张改革要平衡,要给与农民等弱势群体

以平等权利,增加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等。他曾任中国人

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民盟副主席,政协常委等要

职,也有过几位重要的在他名下毕业的在职博士生,李克

强,李源潮、孟晓苏。这里也需要提及的是:当年作为中

国政坛八十年代最著名的新星,天津开发区主任、经委、

外办主任张炜,曾是北大经济系学生,北大学生会主席,

他因八九期间抗议中共搞戒严,镇压学生,自己结束在中

共体制中可能的辉煌前程,宣布辞职,后被审查,监视居

住。张后重回北大读书,在厉以宁名下读完硕士毕业。在

此事上,厉先生还是有其担当的。不过前些年也一直有公

开的报道和网上传闻涉及这些年厉家暴富,厉公子变身资

本大 鳄的消息 ,但未见后续报道 及相关 结果。

谈及厉以宁先生,这里顺便提及另一与我们这里涉及的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分野的话题相关的另两位著名知识分

子的往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教委主任彭佩云到北大蹲
点调查,了解北大的学术状况,破格提拔了三位学识出众

众 望 所 归 的 “ 教 委 ” 级 教 授 —— 当 年 的 漏 网 右 派 、 右 派 边

缘人物、经济学教授厉以宁;中文系著名古文字著名裘锡

圭;历史系研究敦煌、中西交通,中亚文明、唐史的张广

达。裘锡圭先生一心治学,前些年迁往上海复旦,也曾任

中国政协委员。而张广达先生则是老右派,有过多年屈辱

严酷的劳动改造经历。八九时声援学生,六四镇压后借赴

法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他为副主编的“中亚文明

史”的例行年会之缘,就此告别中国,自我流亡,以此明

志 , 再 未 返 故 土 。 后 他 曾 任 法 兰 西 学 术 院 ( Collège de

France ) 国 际 讲 席 教 授 , 普 林 斯 顿 、 耶 鲁 、 宾 州 、 日 本 京

都等大学的访问教授,前些年由余英时、许倬云等联名推

荐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为两岸分治后第一人,现定居台

湾。其研究之精深,享誉中外,是其研究领域公认的世界

级大师,许倬云先生曾向记者介绍张广达先生时称其是

“研究中亚文明世界前三、五名的学者 ”。八十年代初,

因文革造成的学术颓坠,官方曾有意借助张广达先生的学

术声望为北大撑台,让其出任北大副校长,被其婉拒。而

后他受命接邓广铭先生退下的、北大历史学系的那个全国

政协委员位置,但他也只是去参加过一次会议便托故告假

不再与会,专心治学。由此可见,其后来的选择也不是一

时冲动的偶然之为。关于三位著名学者后来各自的选择与
命运,或 许该 需要有心者 用另文再 详述了。

86 年 团 中 央 那 次 会 议 做 主 题 发 言 的 另 外 一 位 著 名 学 者 刘

再复先生,“六四”后因义愤,远赴美国流亡多年,游学

各国,笔撰不缀,著作多情感,具散文风格,有多卷本的

“漂流手记“及其他散文、哲思著作面世。其中最著名者

或 为 他 与 李 泽 厚 先 生 1995 年 出 版 的 对 话 集 “ 告 别 革 命 ”

开中国保守主义思潮之先。他本人多年前也已往返中国内

外,从事 讲学。

严家其先生早年是研究数学出身,后研究自然哲学,直到

受文革的刺激而转而研究政治,尤其关注政治首脑的权力

更迭。八十年代中国的废除领袖终身制讨论可谓与其的大

力鼓吹有很大的关系。他后参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

“政治改革办公室”的一重要成员。八九期间抗议邓小平

的戒严镇压,受通缉,流亡海外,先出任“民主中国阵

线 ” 的 主 席 , 后 作 为 自 由 学 者 研 究 一 系 列 政 治 、 经 济 问 题,

不畏异国的艰难生活,继续关心中国的民主自由事业,人

已高龄且笔耕不辍,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有新作问世

令人感佩。严先生律己甚严,操守高洁,真诚待人,受各

方人士敬重。他数年前更名为严家祺,这或也可为当代知

识分子史、思想史上意味深长的小插曲:严先生早年曾是

一个严格的科学主义者,理性主义者,数学家,如此改名
是否也透露出他对宇宙、人生、文化的另外一些重新审视

更复杂的思 考?

******

谈及作为会议主体的那些青年学者的分化,也许照片上

甘阳与胡平彼此之间那个紧密相连的位置似乎可为这种变

化做一个最直观的注解。两人同为北大哲学系八十年代初

期的研究生,作为八十年代鼓吹自由主义、文化西化主将

之一的甘阳,与同为八十年代政治自由主义思想最重要的

宣传者之一胡平时为好友,那时武汉有一个受胡耀邦长子

胡德平支持创办的很有影响的“青年论坛”杂志,胡平的

“论言论自由“长文曾只在民刊上发表过,但该刊冒风险

将其在其杂志上正式刊出,且刊出后,在京就此举行专门

座谈会,会中甘阳曾高调赞誉胡平该文为当代思想“经

典”。八九运动期间,甘阳也曾是知识分子中运动参与最

积极者之一,其中一两份重要文献的起草便出自其手。 ”

六四“后甘赴美芝加哥大学读博多年,未获学位,思想立

场 也 发 生 180 度 翻 转 , 从 自 由 主 义 的 宣 扬 者 转 变 到 持 国 家

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的立场,成为中国大陆今

日反自 由主义的一 位主 要学人。

类 似 者 还 有 另 一 位 与 会 者 王 绍 光 。 会 后 数 月 , 1987 年

初,当胡耀邦被保守势力赶下权位,他积极参与了李少民
于大海等几位留学生发起的对胡耀邦被逼下台,中共发动

“ 反 自 由 化 运 动 ” 表 达 抗 议 的 海 外 留 学 生 的 公 开 信 的 起 草、

征集签名活动,那场运动有上千名留学生签名。 “六四”

后王也曾参与海外的一些异议知识分子组织的一些活动。

但后来从强调国家能力的报告的撰写开始逐渐表达的观点

变化之大,可从其十年前赞扬“重庆模式”,今天为中国

道路,中国治理 模式的论证 赞美中可见 一斑。

与这里提及的两位不同的是,八九后,一些与会者因八

九期间的一些活动被迫去国,如参加组织 “知识分子联合

会”及发表相关声明现在法国定居的王润生。杨百揆作为

八十年代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新星,曾有多种著作问世

因参与“六四”被捕关押,被社科院开除,生活无着, 除

自 己 努 力 想 办 法 谋 生 外 , 家 里 主 要 依 靠 夫 人 工 作 维 持 生 活,

但据知情的朋友讲, 他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政治与文化的

思考,两年前在北京猝然离世。从北大转职清华的孙立平

在教学研究之余,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学者,依旧保持着对

社会的关怀与批判精神,在公共舆论空间保持着重要的影

响。也有的参会者如杨东平,转向公民社会的活动,他九

十年代初因其描述、分析北京、上海精神文化风格的 “城

市季风”一书而知名全国,现成为著名的教育问题专家,

除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外,自九十年代初便开始参与民间环
境保护 方面的的工作,成为中国环境 运动最早的先行者。

此外,也有些与会者是以专业人士而不再以一个 “公共

知识分子“的姿态活跃在学术、文化领域。“公共知识分

子”这个来源于美国用法的翻译术语,是九十年代末到二

十一世纪初逐渐进入中国的语境的。这个词在中国的出现

与传播乃至后来被污名化,本身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分析

的现象,或有暇令文分析。但这里只想说明的一点是:知

识分子无论是从法国到俄国甚至拉美、阿拉伯世界的用法

从来就是具有“公共性”的,而这个美国术语所加的修饰

限定“公共“一词,其实在笔者看来是与美国社会、文化

中强调学者专业性的传统相关,特意强调知识分子 “公共

性 “ 是 具 有 美 国 特 色 的 一 种 用 法 , 且 应 该 也 是 与 当 代 社 会、

文化的专业细化而造成的某种对公共话语的需求的这种反

弹有关。在后文革的八十年代,中国开始重新流行对知识

分子的角色、功能,传统等问题的研究,也是在这种背景

下,有过一些专门的文章论著包括杂志出现,如后来在美

国发行出版由梁恒主编,策划、国内由梁从戒分任主编的

中文杂志”知识分子“。那种关于知识分子的讨论热是与

中国知识分子在后文革时代经过对文革的批判重新确定自

己的主体性的努力相关的。而从 ”知识分子“到”公共知

识分子“一词的演变,从一个侧面也似乎反应了中国社会
后”八九 “时代的分化,文化的迁变。

时代的告别与 “革命改革 ”

那次会议最后一天,参会的学者们陆续离开,但据张祖

桦兄多年后提及,团系统的人包括各地来的参会的团省政

研室负责人与刚从北戴河开会回来的中宣部长朱厚泽有一

个见面会,由宋德福主持,听其介绍一些情况。从其讲话

中,张祖桦敏锐地感到一些风向的变动。今天我们知道,

那年北戴河政治局会议上就“精神文明决议“上是否写

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问题发生过激烈争论,保守派

大将胡乔木、邓力群用他们起草的一个修改版试图替换胡

耀邦主持起草的原版,积极活动,而陈云、邓小平各自倾

向不同的版本。而关于十三大的人事安排,也开始有了各

种角力,各种传闻已开始浮现。两个多月后成立的十三大

人事安排小组,已经在胡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排除在外

[7] 。 因 此 , 即 便 是 没 有 那 年 底 学 生 的 抗 议 运 动 给 邓 及 保

守派的借口,胡将被迫离开权力中心似已成定局。历史将

进入另一阶段。而这些作为当时与会者的我们都还不甚清

楚,对此开始有 些感觉也是要到 九月 底的 六中全会以后 了。

两年后的八九更是将这些参会者抛上历史前台,像在近

代历史上屡屡出现的那样,一个巨大的历史事件后,彼此
的命运就此分道扬镳 ; 那之前事实上已经在酝酿、逐渐浮

现的思想与政治分野开始逐渐显化。官方意识形态从八十

年代中期开始,旧有的意识形态框架已经面临突破,尽管

经六四镇压有过保守意识形态一时的全面反扑,但从体制

内到体制外,经过所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实践是检

验真理标准”的思想解放冲击后,官方意识形态已经被自

己释放出来的解放力量和民间思想界的批判冲击得摇摇欲

坠。六四后已经转向为另一种表面上是马克思主义但内里

实为具有极强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右翼色彩的意识形

态。最近几年习近平主政下的一些意识形态调整会走到哪

一步, 似乎 还需要再做 观察。

笔者过去曾有文论及当代中国的思想回归分化演变过程

——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检 讨 批 判 毛 主 义 , 列 宁 主 义 , 再 到 用 青

年马克思主义,人道马克思主义而批判马克思主义,而最

终走到广义的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而放弃马克思主义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官方的意识形态左右左右支绌,一直

在维系官方传统的马列毛等意识形态正统合法性与现实的

执政需要的话语论述之间不断勉强做些糅合调整。这期间

一些西方新的左翼思想资源被引入中国,而国家主义,民

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也借助各种新旧资源、社会力量逐

渐抬头,成为某些学人的思想主调,并借此对毛主义做些
新的阐释,一些学者再次与官方意识合流,打造新的官方

意识形态的替代品,试图形塑文化走向。自由主义者阵营

在经过后八九的分化后,受国际一些思潮的影响以及中国

自身社会分化的结果,有所谓中国式保守主义的兴起,导

致新世纪最近几年发生其内部再一次的分野。共识已失,

道术崩裂。那么其能否在今后些年面对官方的一些意识形

态向毛话语的某种复归,自由主义阵营能否再次在些基本

问题上寻找到某种共识而重组,这也是下一步中国思想界

需要观察的现象。

1999 年 , 八 九 运 动 十 年 , 五 四 运 动 八 十 年 之 际 , 借

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教授荣退之机,作为友人及过去的

同事,余英时先生曾与其有过一个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对

谈。余先生谈及“五四“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迁变时曾

说:“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就像共产革命前夕的俄国知识分

子,整天在变。有人指出,当时俄国知识分子早上是自由

主义者,中午是布尔什维克的共产主义者,一会儿又变成

斯拉夫民族主义者。陈独秀最早崇拜的是俾斯麦统治的德

国,后来又崇拜美国的杜威,最后变成共产主义的信徒。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大动荡的时代为自己关心的问题寻找

出路的足迹。……毛泽东原本最崇拜的是胡适,在胡适与

李大钊就有关问题与主义的辩论中,毛是站在胡的这边,
认为应注意问题少谈主义;而国内史学家却说毛站在李这

边 , 最 近 中 国 大 陆 的 学 者 已 指 出 此 一 错 误 。 80 年 代 “ 开

放 ” 以 来 , 一 些 大 陆 学 者 —— 如 李 泽 厚 更 认 为 若 戊 戌 政 变

能够成功,中国可以避免日后的所有革命。这似乎显示五

四思想已走完了的第一个循环,又回到戊戌维新前后的改

良主义轨道上来了。大陆知识分子已自激进主义转变为渐

进的改革者,即使在美的人士亦极少提倡 ‘革命’。如史

学家王赓武发表的一篇英文文章所说,现在中国的问题是

如何去“改革革 命”(To reform a revolution )”[8] 。

今天,面临官方在改革问题上的全面倒退,甚至清算以往

的改革,中国是否到了一个 To revolutionize the

reform ( 革 命 改 革 ) 的 新 阶 段 ? 笔 者 的 答 案 倾 向 是 肯 定 的 。

整二十年前,笔者应玻利维亚政府邀请去南美玻利维亚参

加了一个“二十世纪的革命与二十一世纪的民族” 大型

国际研讨会。在发言中,笔者将近代中国国家构建,现代

化的历史归结为一个“从改良到革命,从革命再到改良”

的巨大历史循环,结尾时曾提及,如果中国的改革不能有

根本性的突破,最终因改革的不彻底而导致革命的再次出

现也是有 可能的。

但为了避免大的动荡,社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拯救改革

已有的成果,中国需要的可能更是一个 “革命改革”,革
命性地突破以往既有的改革框架,批判、超越改革,再造

改革的主体,最终完成一个以公民权利与福祉为根本目标

的“革命性改革“。这或将是中国下一步的历史主题,无

论哪个个人、政治力量,谁掌握、推动了这样一个目标的

实现,谁就将主导未来、形塑历史,而反对、抗拒这样一

个过程的人与势力最终很可能将为时代巨流席卷而去。这

样 一 种 “ 革 命 改 革 “ ( To revolutionize the reform ) 将

是中国近代以来这种“革命”与“改革”历史大循环两者

的一种历史合题,一种终结,一种中国人要努力达成的终

结。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中,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扮演

什么样的角色?本文提及的当年那些参与此会开始进入老

年的知识分子们会以怎样的形象走进历史,写下中国知识

分子历史上的一页?留下什么样的学术与思想遗产?未来

的历史 会给我们一个 答案。

二零二一年夏草于法国巴黎郊外家中,匆匆改定

为二零二二 年十一 月十七 日任 职的大学 办公室


中国 青年报 1986 年 8 月 14 日

“青年 *改革 *精神文明 ’研讨会 ” (发言摘要上)

编者按:由共 青团 中央研究 室主办,部分知 名学者、 青年

理论工作者、 青年工作者参 见的“青年*改革 *精神文明 ’

研讨会 ”于七月下旬在京举行。与会者就精 神文明 建设 问

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问题、 青年及 青年组织 在改革与精

神文明 建设 中的作 用问题展开 了热烈 的讨论。讨论充 满认

真精神与和谐气氛 。现将 部分同志 的发言摘 要刊登。

精神文明建设要促进改革开放促进人才成长

李克 强(共青团 中央书记处书记)

我们 请活跃 在理论 界的一 些青 年朋友 和部 分团干

部一起来讨论改革、 青年、精 神文明的 问题。 顾名思义,

可以引 出两个议题 :

一是我们所建设的精神文明如何能适应和推动全

面改革与开放。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

深入,人们愈益感到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精神文明。这一

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必然要引起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

文化素质的重大变化,因此需要认真探讨我们所建设的精
神文明如何能为全面改革和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社

会环境, 同时倡导一种新的 风尚,来 推动全面改革与开放。

二是如何在改革与开放的实践和探索中造就青年

一代的时代品质和新的素质。青年一代的素质如何不仅关

系当前的改革和开放,更重要的是关系九十年代的经济振

兴和能否建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国家。青年一代要为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韧奋斗,锻造自己。同时我们

也要为青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富有激励性的环境,支持青

年人面向未来,注意发挥青年人的优势,尊重青年人的探

索精神,鼓励青年人成才,“冒尖”。形成这样一种社会

风气,也是体现全民族的蓬勃生机,以适应改革与开放的

需要, 适应建设 高度文明, 高度民主 国家的需要。

改革中走上历史舞台的一代新人,要有现代文化观念的准

刘再复 (中国社会 科学院文学 研究 所所 长)

我们国 家正处在一个 重要的 历史 转变时期, 正面

临着 两种世界 性潮 流的冲击 。一种是 西方资本 主义国 家的

高技 术革 命的冲击 。另一种是社会 主义国 家改革潮 流的冲

击。再加 上我们国 家发生的 “文化大革 命”,造成了民 族


精神的巨大创伤,这 样,外 部条 件和内部条 件结合起 来中

华民族选择改革的 道路就成为 历史 的必然。

我们今天的改革,需要有一个整体概念。 改革不

仅仅是经济上的改革它还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化价值

观念的变化。改革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现代化过程。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然应有自己的独特的观念,独特

的形象,独特的全面的现代化目标模式。我们是世界上的

大国,应该有自己的形象,应该与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连接

在一 起。

现在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就是文化需求的时代落差问题

现在西方处在后现代化时期,我们处在进入前现代化时期

西方由于高度的技术发展和消费发展,形成新的异化力量

使人类成为技术的奴隶、广告的奴隶。为了摆脱新的不自

由,他们的思想家、理论家想出一些新的办法,重新寻求

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他们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他们

起调节作用。我们生活在中国,反而着眼于改革我们的传

统文化,这就是时代落差问题。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前

现代化时期,这个时期,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是要调动人

的积极性、首创性、主观能动性,来发展高度的科学技术

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历史阶

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不能超越的阶段
前现代化时期的观念,如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开放

现在我们很需要这些。我们在补商品经济这一课时,也要

补前现代化文化 观念的课。

在改革的历史发展进程进程中,一代新人正走上历史舞台

其中最关键的是各种管理人才— 一代企业家、政治家走

上历史舞台。这些人必须带着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必须有

多种准备,如知识的、经验的、组织能力的准备,而首要

的是现代文化观念的准备。我们时代的先进分子应该是现

代化观念的先驱。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应仅停

留在表层建设上,而应是深层上的建设,把社会文明的要

求从社会规范转化为我们主体的迫切需求。如果我们几亿

青年都有这样的现代文化观念,我们的国家会更有生气,

更有 希望。

新一代社会主义企业家身上必须体现精神文明

厉以宁( 北京 大学经济 管理系主任 )

我们要 发展社会 主义商品经济,要进行所有 制改革, 建立

新型的公有制企业。谁来领导 这些企业,需要一大 批社会

主义企业家。发展社会 主义商品生产,这是一大 批社会 主

义企业家所担负的历史 使命。企业家不是在 温室里培养 出


来的,是在 市场竞争环境中 拼搏 出来的。社会 主义企业家

身上必须体现精 神文明,要 树立四种观念:一是 创新的 观

念,要有 胆量、有 眼光,能够 看准什么 新产品 畅销 ,要不

断考虑推出 新产品 ;二 是平等的 观念,要 破除 等级观念,

因为 企业家面临 市场,在 市场竞争中 往往 要机会均等, 企

业家天生是 和平均主义作对的 ;三是效益 观念,要 讲时效。

企业家实际上 24 小时都在工作,因为 市场不等人, 机会

不等人 ;四 是开放 观念,企业家的视野 和活动范 围是一个

没有封闭 体可以限制 住的, 需要多方 吸收外界的信息 ,必

须在开放的 条件下 才能显示他的才能。

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是家族观念、小生产者的平均主

义观念,西方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要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这就提出:第一,

劳动者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结合;第二,全体劳动者

利益和部分劳动者利益的结合;第三,个人创新精神和集

体意识的结合,树立对商品经济的一些新的价值观念和新

的看法。这四部分内容,将形成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伦理

观念,既有我们社会主义的特点,又体现商品经济的特点

这个任务远不是我们这一代能完成的,这将留给下一代去

完成。现在的青年有很多打算,我们应该是纵向横向相结

合思考问 题,只有这 样才能对中国 起促进作 用。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贾春风 ( 中共中 央宣传部 理论 局副局长)

研究 社会 主义精 神文明不能 离开改革、开放、 发展社会 主

义经 商品经济这个 基本点、基本实践。

我们都会感觉到,与经济搞活相伴随的是一种议论纷纷、

众说纷纭的现象。仔细观察这种议论、意见、评价,常常

是围绕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展开的,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这是空前的、极为深刻的、波及

和激荡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新旧经

济体制的转换,经济关系、经济利益的调整,经济格局、

经济生活的变动,怎能不引起人们的多种思考和议论呢?

有的同志称目前为"社会观念演变的活跃期",是的,人们

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中那些长期

处于稳定状态的东西,正在涌动着、跳跃着变化,许多新

的观念在萌生、发展。观念变革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一个特

定的组成部分。而今天观念变革的根,或者说观念变革的

深厚的社会根源,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不正是社会经济生

活中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吗 ?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思

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分析新的变动着的社会经济条件,研

究探讨在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
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和具体途径,摸出新的

规律来。这就要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环境里,

怎样去把握人们的思想、情绪、观念、追求的变化,协调

人们的利益关系,激发人们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催

人奋进, 积极向上。

改革、开放不仅活跃繁荣了经济,而且促进了精神文明建

设,给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

报刊上已有一些文章开始从人们视野的拓展、创新精神的

发扬,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对知识的追求、长期存在的

小农意识和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的变化等等方面来具体的

分析了这个问题,有事实有说服力地说明了并不是什么物

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一

些文章中,对实际存在的消极现象和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

或研究,科学地分析这些消极现象发生的社会原因,的确

是一个重要问题。实际生活告诉我们,以权谋私、关系网

等不正之风是封建主义残余,是自给自足的小商品经济的

产物。这些现象的存在也反映了我们体制上的弊端、漏洞

因此,改革的过程也是同以权谋私、关系网等不正之风作

斗争的 过程。
精神文明建设要适应改革要求

邢魁山 ( 共青团 中央研究 室主任 )

近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应该充

分肯定。同时,人们也感到,精神文明建设同改革、开放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还有一些不协调之处,存在着某种

程度的"软摩擦"。其突出表现是,有人往往用过时的道德

标准去评价今天的经济行为,已致使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

措施过多地受到来自道德方面的指责。这是当前值得重视

和解决 的一个 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一场深

刻的政治变革。它要冲破生产关系上的某些僵化模式,也

要冲破旧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将带来人

民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的极大发挥,带来社会经济效益的大

幅度提高。对于改革的政策、措施,不能仅仅看它是否符

合某项道德原则,更要看它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

极性和创造精神,能否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凡是有利于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措施、政策,就应当坚持。改革也

绝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甚至会损

失掉传统社会中某些"美好"的东西。但是,任何一个有理

智的人都不会因为改革会带来一些问题而否定改革的必要
性。古人说,"吝少失多,廉贾不处,溺近迷远,中人所

非" ,说的正是这个 道理。

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一个重伦理的社会,任何事情都被视

为道德问题,任何事情都由道德来决定取舍。这种"伦理

中心"原则同现代化事业的要求是大相迳庭的。须知,美

好的道德观有可能是反动的经济观。比如平均主义,作为

一种道德理想是十分美好的。但如果把平均主义作为经济

原则,以此去制定经济政策,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锅

饭"、"铁饭碗"一套做法,最终导致了人们劳动积极性的

降低和社会经济 活力的 丧失,大 家都是记忆 犹新的。

赵紫阳总理曾指出,要为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最近

胡启立同志又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为新生产力鸣锣开道

要促进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

展,这都值 很值得我们思 考,并相应的改进我们的工作。

物质文明中包含着精神文明

胡平( 北京 社会 科学院哲学室研究 人员)

物质 文明、精 神文明这种 概念的区分容 易造成一种 误解,

因为物 质文明 总是包含着精 神文明在内的。当 你看到高楼

大厦的时 候,你难道不能 看到人 民的勤劳 精神;当你注射

青霉素疫苗 时, 你难道不能感 受到医生和科 学家那种献 身

精神和 人道主 义情感。这里所 说的物 质不是 山川河流等自


然物 质,而是人化 了的物 质,物 质文明是精 神变物 质变出

来的。一个国 家物质文明 很发达 ,精 神文明一 塌糊涂 是不

可能的。物 质文明的 发达 本身就包含着人 类可贵可贵的精

神因素,包含着一种进取的精 神、一种 艰苦奋斗的精 神、

一种 探求的精 神,没有这 些,物 质文明不 可能发展。如 果

说,某国物 质文明 很发达 ,精 神文明不 发达 ,只能 说在某

些方面不 好。

" 两个文明一起抓 " 的口号是否科学

甘阳( 中国社会 科学院哲学所 研究 人员)

两个文明 ( 精神文明、物 质文明 ) 一起抓这样一个 口号是否

科学, 需要加以 认真 的研究 。这个 口号常常造 成人们的一

种误解,即随着物 质文明的 发展,精 神文明 应该同 时上去,

事实恰恰相 反。现代化 运动过程要 求道 德相对放 松,意识

形态相对放 松,这 样才能有经济 上的增长。回 顾十一 届中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经 过了 一个意识 形态相对放 松的过程。

当然,精 神文明、物 质文明都要, 并保持二者的 融洽 和谐

是最理想的 状态, 但事实上不可能。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 发

展, 旧的社会 结构 ,组织 必然 瓦解,人的整个 价值观念要

发生变化,现代化必然 带来一 系列 毛病,这是不 可避免的,

也是我们们必 须认清的。
中国 青年报 1986 年 8 月 28 日

“青年 *改革 *精神文明 ’研讨会 ”发言摘要(下)

编 者 按 : 本 专 栏 8 月 14 日 发 表 了 “ 青 年 * 改 革 * 精 神 文

明’研讨会”上部分发言摘要。应读者要求,本期再选登

一些。我们也欢迎读者就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

化、青年在改革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写稿。来

稿请迳寄 本专栏收。

应当 *失当 *正当

—— 从实际出发进行理想道德教育

王润 生(中国政 法大学 哲学教研室)

不是有 德就是 缺德 ,不是 善就是 恶,不是 崇高就是 卑鄙 ,

不是大 公无私就是 自私自利 。这是人们在 道德评价上习 以

为常的二分法。在理论 上,二分法的后 果是将 道德理想 和

现实道德规范混为一 谈,把人们的行为或 品质分为 两个层

次:失当和应 当,不 许和 赞许,戒律和劝谕 。这种 二分法

忽略 了道 德生活中一个 广阔的中间 地带,正当- (为人们

所默认,既不崇高也不 卑鄙 )的行为或 品质。我们所 说的

道德规范主要是 指属失当和正当层次的规范。
传统道德生活的一个失误在于:常用本属应当层次的规范

来判断评价对象的正当与否。比如,把无私看作美德,有

私心就成了缺德,其后果把个人的正当权利,剥夺了。相

应的另一个失误在于,常用本属正当层次的规范来判断评

价对象的应当与否。譬如一旦为钱正名,认定拼命挣钱没

什么不好的,于是就把挣钱看做光荣的事了, “钱越多越

光荣”,其后果是取消道德理想。两种失误均源于一个公

式:不是有德就是缺德,不是缺德就是有德。三分法在实

践上恰恰要说明这样一个界限:不缺德不一定有德,无德

也不一定缺德。道德评价应该是三维的,对不当的要惩戒

对正当的要 默许,对 应当的要 赞美。

“应当”是需要提倡的。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理想,

它反映了人们对理想人和理想社会关系的渴望。就其内容

来说,道德理想大都带有无私和完善的色彩,主要指向是

品质的向善。就其实践特征来说,主要依靠个人自觉和良

好的力量 得以存在。

道德政治化的含义是用制度、政策、行政手段的力量来保

证道德理想目标的实现。而这种政治手段归根结底是一种

奖惩手段,因此,导致两个后果。第一,造成目的的异化

用奖惩手段来鼓励人们无私,给那些不讲名利的人更多的

名和利,其结果一方面鼓励了人的名利动机,一方面造成
了一些人为了获奖而做出无私的样子,不仅没有带来品质

纯净的效果,反而成就了虚伪,鼓励了伪君子。第二,由

于违背人的行为的普遍定势而造成活力的丧失。本来大多

数人关心自己的利益,如果在理论上政治上不给他实现个

人利益的理由和机会,其结果是消极怠工,抹杀了个人工

作的潜力和创造力。干多干少,宁可少干;干好干坏,宁

可不干。这种 状态最终有害于社会 发展。

重视两个文明建设的阶段性

张伦 (北京 大学社会学 系研究 生)

中国的改革 实际上是几个历史 矛盾课 题的 交织情况 下,在

古老的土地上 开展的深刻革 命。中国的改革面临三大 历史

课课 题:一是 东西 方文化的 交汇 ;二 是社会 主义制度的再

认识与再 创造; 三是 古老中国的现代化。这 几个大 历史 课

题高重 叠高复合地 集中在这 块土地上 ,使我们的改革具有

艰巨性、复杂性, 冲突 的激烈 性也是人 类历史上 少见的。

应当教育青 年,不要对改革进展的速度期望 过高 ,期望 过

高就容 易失望。

由于矛盾重叠和历史的困境,精神文明建设也存在一个历

史性和现实性的问题。精神文明是什么和怎样建设是两个
问题,因此,在建设精神文明问题上不要提的过高,把共

产主义理想规范中的东西搬到现实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

毕竟生活在现实中。从现实讲,精神文明的核心目标是建

立一个合理的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从历

史上讲,精神文明应围绕一个贯穿时代的课题,即民主与

科学。

通过精神文明的历史性、现实性问题来看待青年在精神文

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几个问题需要科学的分析

如:关于信仰危机问题,我认为这种危机是世界性的。国

际共运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怎样重新认识对马列主义的教条

主义,将马列主义的生命力解放出来的问题。当今世界环

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全世界都在等待着新思想,要用新

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类。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创造和发展。

青 年 人 首 先 敏 锐 地 感 觉 到 这 些 问 题 。 又 如 : “ 代 沟 ” 问 题。

我认为代沟的存在是件好事,没有“代沟”,在一定意义

上就没有中国的未来。“代沟”是社会的历史的巨变造成

的。古代封建社会进程缓慢,“代沟”问题没有现在感受

深切,现代社会变化剧烈,一个时代政治历史变化后,在

文化上形成新的断裂,必然形成“代沟”,这是好事情,

如果青年完全按老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规范来生活,那社会

就谈不上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议我们时代精神文明
的历史任务,要由青年来完成,我们应当提倡一种宽容的

理解的态度,有 利于青 年的成 长。

对传统文化改造的艰巨性

孙立平 (北京 大学社会学 系)

中国 传统文化的影响之所以 根深蒂固,历久 而不 衰,除了

产生这种文化的社会 结构 没有被超越的原因之外,从文化

本身来看,与这 样三个 特点 有关:

第一,这种文化本身并不仅仅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而且

外化为一种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因而具有一种意识形

态上的神圣性,不 许怀疑 ,不 许改变。

第二,这种文化又内化到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处,成为人格

结构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又被全盘道德化了,

对其背离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遵循这种文化被认为是

道德的。对传统文化的任何挑战,都会被在伦理上置于劣

势地位 。

第三,中华民族固有的极强的个性。中国文化自古是在一

个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极强的个性。犹如一个在孤

独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形成很强的个性一样。而一种文

化的个性愈强,与其他文化愈格格不入,越难理解其他文
化,也很难借其他文化的因素对自己进行改造。而中国文

化在古代文化的辉煌成果基础上造成的虚荣心,以及由近

代史的耻辱所形成的仇外心理,更加强了与外部文化的隔

膜。

因此,对中国文化的改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极其艰巨

的任务,既需要体制改革与观念变革相搭配,更需要对外

开放的环境。更进一步说,如果不消除对自己文化的虚荣

心,不打掉罩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道德灵光,这个任务

是难以 实现的。

针对民族弱点建设精神文明

王绍光 (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 系博士研究 生)

我们当前 需要从 两个方面进行 反思:一方面我们必 须重新

认识过去三十年所 谓的“社会 主义实践”,我 称之为 “国

家社会 主义”的模式进行 批判 性的思 考。另外一方面,我

们也必 须对中国的 传统文化来一 番反思。一个 民族善 不善

于反 思自己的文化, 直接 关系到这个 民族能否进步,能 否

跟上世界 潮流。美国有人 写过 一本 《丑陋 的美国人 》,讽

刺美 国人那种 狂妄自大, 好为人 师的性 格;日 本有人 写过

一本 《丑陋 的日本人 》,用强烈对比的方 法,把日本人行

为模式中的种种 毛病一一 挑出,然后进行无 情地鞭笞 。现


在该轮到中国人 写《丑陋 的中国人 》了。最近“新儒家”

的行 情看涨,通过新儒家代表人物 提出 “弘扬中国 传统模

文化 ”的口号,人们 隐隐 约约听 出一种 危险的民族自大心

理: “民主 嘛?那是 古已有之的 ”,“精神文明 嘛?老祖

宗是我们的 楷模”…… 对此不 应听之任之。

传统文化中的坏东西很多,这里只谈一个方面。梁漱溟讲

中国传统文化以团体本位,西方文化则以个人本位。咋一

看来,这个论断似乎不错。中国人也的确喜欢群居,即使

流落到天涯海角,他们也要在那儿建立唐人街,在异国他

乡再现一个小小的“中国”。然而,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中

国人之间最难搞协调,“窝里反”是中国人的一大特色。

看看小说《夜与昼》当会对此稍有认识。如果说中国人讲

团体本位,为什么中国人总难联合在一起呢?大家都承认

一个中国人可以对付一个日本人,三个中国人则不能对付

三个日本人,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我们的文化是

团体本 位呢?

一个社会由成千上万的人组成,这些人由无形的线串联在

一起。这种无形的线就是文化。中国的社会网络是由情感

线串联起来的,而西方的社会网络是由责任线串联起来。

在中国,售货员可能对大多数顾客冷若冰霜,而一转脸对

一个熟人笑脸相迎。为什么呢?他与大多数人之间没有责
任线,而与熟人有感情线相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开

后门、任人唯亲是感情线起作用的例子,服务态度生硬、

窝里反是感情线缺乏的例子。在西方,人们奉行个人主义

不管是政府也好,家长也好,其他任何人也好,你不能非

法侵犯我的权利。但是,既然我在社会中扮演一个角色,

我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与我有关系的人负责,哪怕

这个人是我不认得的人。我们经常批判西方的个人主义,

又盛赞人家的服务质量好,效率高。殊不知两者之间不仅

不是相 互排斥 的,而且是 互为因 果的。

青年思想界面临着文明素质再造

曹锡 仁 (西北政法学院)

近年来,思想界一大批青年同志脱颖而出,他们活跃在经

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站在改革

的前列,有思想、有胆识、有远见,发挥着巨大的前驱作

用。新一代的价值,不仅在于一大批优秀个体的涌现和成

长,还将愈来愈大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命运,对现代化进

程起到不 可忽视的作 用。

但是,几年的实践,同时又使人们感到,在他们中间的一

些人身上,又总是发现传统文化落后因素的影子,从而限

制着一 批优秀 分子的成 长,这是 令人焦虑的。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思想上的开放要求和主张与行为上的

封闭方式相矛盾。人们常常看到,这些人所写的文章和所

讲的言论中,有一种开放的强烈要求,认为它是走向现代

化的重要方式;但是,人们同时又看到,这些人又常常自

立山头(应与正常的文化沙龙相区别),搞自我中心,而

与别的“圈子”又互相排斥。显然,这种基于传统小生产

私有观念的文化因素使他们在实践上言行分离,从而不仅

限约了自身的成长,而且导致进步的力量的内耗,给改革

和现代化事 业带来损失。

我们不仅要改造世界,而且的确也存在着一个 “自我”的

现代化问题。不能设想,一个在行为和心理上受制于传统

文化落后因素影响的人,是能够在实际上给人们和社会更

多的现代文明的 东西 的。

(本作者说明:从报纸截图誊录到本文字稿,有劳

杜先生帮 忙,特此感 谢)

[1] 最 近 于 网 上 读 到 据 讲 是 传 自 赵 紫 阳 先 生 儿 子 赵 二 军 的

一些关于富强胡同六号的信息照片,谈及富强胡同六号面

临被拆迁的事情。香港也有类似消息报道传出,法广也有

相关报道。从官方的逻辑讲,拆除这样一个承载历史记忆
的建筑,与这些年对八十年代的记忆的抹杀是一脉相承的

不让人感到意外。“中共庆百年之际 前总书记赵紫阳故

居 搬 迁 引 关 注 ” , 2021 年 6 月 25.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1

0625-%E4%B8%AD%E5%85%B1%E5%BA

%86%E7%99%BE%E5%B9%B4%E4%B9%8B

%E9%99%85-%E5%89%8D%E6%80%BB

%E4%B9%A6%E8%AE

%B0%E8%B5%B5%E7%B4%AB

%E9%98%B3%E6%95%85%E5%B1%85%E6%90%AC

%E8%BF%81%E5%BC%95%E5%85%B3%E6%B3%A8

[2] 参见 张显扬:“三宽”是一篇大文章——怀念朱厚泽
先生“, (成稿于 2010 年 5 月 14 日,21 日发表于同仁交
流活页《往事》,并载《五柳村》网站)

[3] 盛 平 编 : “ 胡 耀 邦 思 想 年 谱 ( 1975=1989 ) ” ,

1986 年 5 月 , 下 册 , p , 1212 页 , 1987 年 1 月 16 。 转 引

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2 ,p, 504 。

[4] 见 《 邓 小 平 文 选 》 第 三 卷 , 题 为 《 答 美 国 记 者 迈 克 · 华

莱士 问》。

[5] “ 邓 小 平 虽 然 让 胡 耀 邦 知 道 他 正 在 考 虑 退 休 , 但 他 不 想
让别人催他退休。他要按自己的步调行事。 ……邓小平后

来对杨尚昆说:“我如果有什么错误的话,这个错误就是

看错了胡耀邦。”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

香港 中文大学 出版 社, 2012 ,p, 502 。

[6] “ 采 访 刊 登 出 来 后 , 邓 小 平 让 乔 石 转 达 了 他 对 胡 耀 邦 的

不快。他对乔石说,胡耀邦是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开明的

领 导 人 “ 。 见 傅 高 义 “ 邓 小 平 时 代 ” , 页 502 。 这 种 邓 对

胡耀邦要“树立自己形象“的猜忌似乎已由来已久,参见

李锐”耀邦去世前的谈话“,载 « 当代中国研究”,

2001 年四期。

[7] “1986 年 北 戴 河 会 议 后 , 关 于 “ 十 三 大 ” 的 人 事 安 排

也听到一些传闻。年尾的中顾委支部会上,就有对耀邦说

长道短乃至攻击的言辞了,如“搞青红帮”之类 (用共青

团 和 红 卫 兵 ) 。 1987 年 1 月 “ 生 活 会 ” 之 变 ( 会 上 强 加 给

他不少不实之词并迫使他下台),我并不感到意外“。见

李锐 文。

[8] 台 湾 “ 联 合 报 ” 1999 年 1 月 7 日 -1999 年 1 月 8 日 专 访 连

载。

contact@chinese-future.org
订阅

订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