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免責聲明:本文章為我分析“個人”出場方式的結果,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樣本數過少,且

有顯著的抽樣誤差,另外,本文章為簡易的加減乘除,而非嚴謹的統計分析,請勿直接套用
文章結論或是文章中的數據作為投資決策,若有因此造成財務上的損失,本人概不負責,
DYOR, NFA

分析目的與介紹:
分析目前做過的交易中,最終為獲利出場或損益兩平的交易,透過模擬不同的出場方
式來了解各種出場方式的特性

分析方法:
進場方式:
不論進場時框為一小時(以下簡稱 H1)還是四小時(以下簡稱 H4)都列入合併計算
進場時的位階各種都有,也有含不少進群前期亂做的單子
初始止損有些是守結構(會至少超過該時框的 1ATR),若結構太遠或無明顯結構會改守
2ATR
不管是一小時還是四小時規劃,四小時時框都是呈現多頭排列
規劃風報比會拉到前高阻力
風報比介於 2.5~4R 之間,平均風報比約 2.94R

較嚴謹的方式應該是要將不同位階,不同時框,不同初始止損方法,甚至不同均線型態分開
分析
但這樣下來樣本數會非常少,分析起來也會複雜很多
因此這裡把進場部分簡化為類似四小時多頭趨勢中隨意進場
針對有走出行情的案例去分析不同出場方式的特性

單子計算方式:
會把加碼單也視為獨立的一張單子計算
舉例來說,一張 20R 出場的單子,實際操作時可能是基本單另外再加碼三次
我會拆成四筆單子,把 20R 拆開來看,實際上分佈可能會變成
基本單:10R
加碼單 1:5R
加碼單 2:3R
加碼單 3:2R
10+5+3+2=20R
這樣去計算
出場方式:
分為結構破壞出場及 2ATR 出場
使用 Tradingview K 棒重播功能
分別模擬 H1 及 H4 不同時框搭配結構破壞及 2ATR 出場
所以出場會分為四種
H1 結構, H4 結構, H1 2ATR, H4 2ATR

結構破壞出場定義:
我個人“主觀”認定明顯的結構低點被跌破才出場
在圖表上有明顯的回檔低點後
價格又拉回到接近前高或創新高
才視該回檔低點為“明顯的結構低點”
不設定 2R 損益兩平機制
也不會等 3R 後才開始調止損移動出場
只要有出現比進場止損位-1R 還要高一點的明顯結構低點就會往上移
概念以完全的趨勢跟隨為目標

2ATR 出場定義:
跑出 2R 時移到損益兩平
跑出 3R 後開始按照 2ATR 的位置移動止損
我使用 Tradingview 上的 ATR trailing stop V5 指標作為參考
他是由“收實體線”(不是針尖!!!)的最高點往下減 2ATR
停損只會往上移不會往下
參數設定為 14 根 K 棒,2ATR
即使是插針馬上收回,只要碰到點位就出場,不等收線
概念以獲利保護為目標

除了上述四種出場方式外
有探討另外兩種方式
1. 固定 R 數出場
2. 規劃拉風報比時預期的止盈位就出場
***這兩種方式較不符合順勢交易精神,僅供參考***
固定 R 數出場設定:
R 數以 0.5R 為一單位
包括 3R/3.5R/4R/4.5R/5R/5.5R/6R/10R
會設 3~6R 純粹是參考上述四種移動出場方式的平均浮盈範圍
10R 則是隨意用個能代表大單的數字
主觀認定不含加碼的話
單獨一張單達到 10R 應該算是大單
固定 R 數出場方式會額外搭配結構破壞或是 2ATR 出場方式
以避免浮盈一直沒打到設定的 R 數,最後趨勢反轉回去打-1R 的情形
搭配的邏輯為:
若最大浮盈超過設定的 R 數,就以設定的 R 數出場
若最大浮盈小於設定的 R 數,就採計原本出場方式的出場數值

舉例來說,假設一筆採用 H4 2ATR 出場的交易數字如下


最高浮盈 5.67R,最後出場 3R
套用 5R 固定出場後,則出場數字變成 5R

舉另一個採用 H4 2ATR 出場的例子


最高浮盈 4.56R,最後出場 3R
因最高浮盈不滿 5R,所以出場數字仍然是 3R

預期止盈位出場設定:
原先設想在規劃時不同的風報比(2.5~4R)
卻用固定的 R 數出場
似乎不夠客製化
於是增加預期止盈位直接出場的設定
出場邏輯同固定 R 數
若最大浮盈超過規劃時的止盈位,就以規劃時的止盈位出場
若最大浮盈小於規劃時的止盈位,就採計原本出場方式的出場數值

分析結果:
趨勢追隨能力(平均浮盈越高代表越好):H4 結構 (6.25R) > H4 2ATR (5.49R)> H1 結構
(5.09R) > H1 2ATR (4.62R)
獲利保護能力(回吐%數越低代表越好):H1 2ATR (-46.5%)> H1 結構(-59%) >= H4 2ATR(-
63%)> H4 結構(-74.5%)
平均績效:H1 2ATR (2.61R)> H4 2ATR (2.31R) > H1 結構 (2.22R) > H4 結構 (2.05R)
原始移動出場方式與搭配固定 R 數出場單獨比較績效:
H1 2ATR+固定 R (2.62~2.83R)> H1 2ATR (2.61R)
H4 2ATR+固定 R (2.43~3.21R) >H4 2ATR (2.31R)
H1 結構+固定 R (2.45~3.10R) > H1 結構 (2.22R)
H4 結構+固定 R (2.47~3.27R) > H4 結構 (2.05R)
=> 加了固定 R 出場後,不管固定幾 R 出場都比原始出場方式績效增加

搭配固定 R 出場暫定平均績效最好的組別如下
H1 2ATR + 3R 出場::2.83R,較原本 2.61R 提升 8.4%
H4 2ATR + 4R 出場:3.21R,較原本 2.31R 提升 38.9%
H1 結構 + 4R 出場:3.1R,較原本 2.22R 提升 39.6%
H4 結構 + 4R 出場:3.27R,較原本 2.05R 提升 59.5%
=>本身就偏獲利保護的 H1 2ATR 套上固定 R 數後似乎沒什麼變化,但越偏向趨勢跟隨
的出場方式改善越顯著,推測是因為越容易獲利回吐,套上固定 R 出場能改善獲利回
吐情形,以目前的資料來說能顯著改善績效(皆超過 3R)

固定 R 數出場與規劃時的預期止盈位直接出場單獨比較績效:
H1 2ATR+固定 R (2.62~2.83R) > H1 2ATR+止盈位 (2.51R)
H4 2ATR+固定 R (2.43~3.21R) >H4 2ATR+止盈位 (2.41R)
H1 結構+固定 R (2.45~3.10R) > H1 結構+止盈位 (2.4R)
H4 結構+固定 R (2.47~3.27R) > H4 結構+止盈位 (2.32R)
=> 不管固定 3~6R 還是 10R 出場,都比預期止盈位直接出場績效好,推測原因是大部分有
走出行情的標的一般都會過前高阻力,即使是假突破也會先過高再回落,因此當止盈
直接設在前高阻力可能會造成過早停利

討論:
一.為何目前 H1 2ATR 績效最好?
因為使用趨勢跟隨出場卻沒做好趨勢跟隨
原始移動出場的方式績效為 H1 2ATR 最好(2.61R),但也沒有超過 3R
H1 2ATR (2.61R)> H4 2ATR (2.31R) > H1 結構 (2.22R) > H4 結構 (2.05R)
推測原因是因為過去這些實際有作單的資料裡面
可能因為標的選擇問題
沒有尻到延續性真的好的大單
幾乎都是走一段行情就結束
在只走一段行情延續性不佳的狀況下,偏向趨勢跟隨的策略會因為獲利回吐較多導致績
效落後
另外樣本數不夠多,所以離實際的數據可能誤差很大
假設加入一筆最近很飆的 Bigtime,將下面的模擬出場績效加入數據後
H1 2ATR:4.4R 最高浮盈 7.41R
H4 2ATR:20.4R 最高浮盈 29.14R
H1 結構:21.5R 最高浮盈 29.14R
H4 結構:33R 最高浮盈 52.42R => 光基本單就 33R, 超狂!但回吐也高達快 20R

平均績效排名就會大洗牌成下面的順序
H4 結構 (3.68R) > H4 2ATR (3.26R) >= H1 結構 (3.23R) > H1 2ATR (2.7R)
反而變成 H4 結構績效最好,H4 2ATR 第二名,H1 結構第三名,且都有超過 3R
H4 結構由 2.05R 進步到 3.68R, 增加 79.5%%
H4 2ATR 由 2.31R 進步到,增加 41.1%
H1 結構由 2.22R 進步到 3.23R, 增加 45.5%
H1 2ATR 由 2.61R 小幅增加到 2.7R, 幾乎沒進步,且績效被大幅甩開
=>由此可知出場方式越偏向趨勢跟隨(結構出場+大時框),標的延續性的好壞對績效的
影響就越明顯
因為付出的多餘獲利回吐需要換到更延續的走勢(尻大單)才划算

二.套上固定 R 數出場好像可以大幅改善績效,那直接套固定 R 出場不就好了?


一樣加入 Bigtime 的數據去模擬再套上固定 R 數出場的方式
平均績效如下
H1 2ATR+固定 R:2.67~2.9R vs 2.62~2.83R (未加入 bigtime 前)
最好的組合從 H1 2ATR + 3R 變成 H1 2ATR + 6R
(變成搭配 6R 最佳,有點類似針對過去最佳化造成的影響)

H4 2ATR+固定 R:2.56~3.25R vs 2.43~3.21R (未加入 bigtime 前)


最好的組合一樣是 H4 2ATR + 4R

H1 結構+固定 R:2.73~3.15R vs 2.45~3.13R (未加入 bigtime 前)


最好的組合一樣是 H1 結構 + 4R

H4 結構+固定 R:2.6~3.31R vs 2.47~3.27R (未加入 bigtime 前)


最好的組合一樣是 H4 結構 + 4R
=>可以發現套了固定出場 R 數後,尻到 Bigtime 這種超級大單的機會就會被剔除掉
導致不管哪種出場方式套固定 R 數,在加入 Bigtime 前後的數據其實都差不多
如果跟加入 Bigtime 後表現最好的 H4 結構 (3.68R)相比
套上固定 R 出場的組合,不管搭配幾 R,績效都是全面落後 H4 結構
推測若想做到平均績效 4R 以上,甚至 Mark 的 5.5R
勢必是要透過偶爾尻的大單來拉升整體績效
套了固定 R 出場後,等於放棄了績效的上限空間,但在做得不好的趨勢跟隨出場可能
可以拉高績效
有點像是對自己的績效做 covered call XD?

三.配 4R 固定出場的提升的績效最多,如果考慮固定出場是不是就直接設 4R?


沒有所謂的魔術數字
針對過去資料找出的最佳化數字,不一定適用於未來
甚至要最佳化也不會是整數,可能會是 3.87R 這種神奇的數字
因此如何套用固定 R 出場的“概念”會比“數字”重要

關於 4R 出場的績效為何提升最多,我有幾個解讀

第一個解讀就是單純的過擬合,剛好這些交易浮盈都過 4R 就結束趨勢,所以 4R 出場
幾乎沒有獲利回吐

第二個解讀則是“一段“行情能跑出的最高浮盈本來就會有個大致範圍
且大部分標的可能跑一段行情後就會進入盤整甚至反轉把單子掃出場
能夠像 Bigtime 一樣跑出好幾段行情的算是極少數
不考慮加碼單的情況下
假設止損守 3~5%, 浮盈 3~5R 這個範圍對應的上漲幅度是 9-25%
算是滿常見的一的範圍區間
如果行情就這樣結束並反轉
最後可能回吐掉 50%的獲利,3~5R 浮盈變成 1.5~3R 出場
跟作單的經驗大致相符
以這個例子來說,將固定 R 出場設在 3~5R 間,理論上會比回吐 50%後 1.5~3R 出場績效好
因為抓的其實是同一段行情,只是出在上升段而非獲利回吐後的下降段
第三個解讀則是跟規劃時的平均風報比與止盈位有關
資料裡規劃時的平均風報比在 2.94 左右,止盈都是拉到前高阻力
行情有跑出來的話幾乎都能到達前高阻力,所以固定 3R 基本上都吃得到
即使是假突破,通常也會過高一些才跌回來
因此將固定風報比設比 3R 高一些,例如 3.5R 或 4R
大部分跟 3R 都還在同一段行情
只是有機會出在同一段行情更高的地方
就有可能表現得比 3R 好,使得平均績效超過 3R
(如果 3R 就固定出場,績效上限就會是 3R)

但如果固定 R 數設得太遠,例如 10R


很少有單段行情能直接衝那麼遠,通常都需要好幾段
***這裡討論的都是不含加碼的基本單
大單分享區的 10R 單子只要有加碼
都會被拆成類似 7R+3R 這樣的組合進行討論
很少數機會才能固定 10R 出場,大部分的時候都還是照原本 ATR/結構出場
績效就會比較接近原本沒有套固定 R 出場時的狀態
所以設定太遠的固定出場(如: 10R)
對做不好的趨勢跟隨出場提升績效的效果就目前的觀察可能會比 3R 或 4R 差
固定 R 數要的是幾乎每一筆交易都有減少回吐,多拿一些 R 的累積效果,而不是久久才拿
一次大 R

如果真的做不好趨勢跟隨,考慮套用固定出場,我認為大原則如下
1.固定出場的 R 數要超過目前的平均績效:比目前績效低反而會拉低績效
2.固定出場的 R 數要符合“一段”行情合理的 R 數,因會考慮套固定 R 的狀況通常是做
不好趨勢跟隨,大部分交易都只能做到“一段”行情,可以統計自己的交易最大浮盈大多
數落在哪個範圍,也會跟止損設置的習慣有關係
舉例: 一段最高 20%的上漲行情,假設 1ATR 是 2.5%
止損習慣守 2ATR(5%)的人最高浮盈 R 數是 4R
只損習慣守 1ATR(2.5%)的人最高浮盈 R 數是 8R
兩個人適合的固定 R 數就會不一樣
四.H4 結構的獲利潛能最高,只要尻到一個 Bigtime 績效就屌打其他出場方式,是不是
就是首選?
首先要先問自己適不適合
交易首重適性
實際模擬會發現 H4 結構獲利回吐真的很有感
在沒有尻到 Bigtime 這種大單前績效會明顯落後其他出場方式
假設真的做到 Bigtime
我觀察到當下帳面浮盈多寡以及回吐的 R 數
似乎會去影響到我移動停利該放在哪個位置的決策
H4 結構 33R 出場前,最高浮盈高達 52.42R
在設定移動停利的時候,看到要吐掉 20R
很容易產生想要切小時框找更細部的結構止損的想法(變成在做 H1 結構出場了)
或是想說乾脆打到 40R 就出場吧!(變成在做獲利保護了)
或是乾脆守附近這根突兀量下方就好,回吐比較少,不要守結構低點了(變成隨便找一個
結構出場)
當然產生想法跟實際去做是兩回事
大多數時候可能可以照著 SOP 走
但難保在情緒或狀態不好的時候影響決策品質
交易的一致性就容易被破壞掉

而在使用 2ATR 出場時幾乎不需要決策


照著指標位置移動停利就是了
就算情緒或狀態不好還是較能維持一致性

另外,結構出場因為主觀性很高
每個人對結構破壞的認定都不同
比較吃個人對趨勢和結構的判斷

2ATR 出場除了參數設定比較主觀外
其他都相對結構出場客觀
兩個不同的人只要參數設定一樣
出場的位置就會一樣
相對好複製方法或是設定 SOP
四.所以到底哪個出場方式最好?
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如果用棒球比喻這四種出場方式

H1 結構:安打跟全壘打都敲得出來,算是均衡的選項,但很吃打擊技術跟情緒穩定性(判
斷結構主觀成份很重),安打可能變全壘打,全壘打也可能變安打

H4 結構:每一球都全力揮擊,追求滿貫砲,在滿貫砲出現前就是不斷的被三振(績效墊底),
但只要尻到一隻就馬上翻身(績效暴漲)

H1 2ATR:只敲安打,甚至觸擊短打強迫取分,幾乎敲不出全壘打(如果能抓到的都只有一
段行情績效表現會最好)

H4 2ATR:安打跟全壘打都敲得出來,算是均衡的選項,相對機械化,每一球揮棒姿勢都一
樣,較不吃打擊技術(主觀成分較低),也較不被情緒影響,有點像球自己來撞球棒,該是全壘
打就是全壘打,該是安打就是安打

H4 結構的代表我會想到 Raysir 哥的 100R


H4 2ATR 的代表我會想到 Jayz 哥的 10R 連發,前陣子 LUNC 也是爆發了 32R

如果可以扛過無數次大幅獲利回吐,心態不會崩,就是要敲滿貫砲 =>H4 結構

如果對自己的結構和趨勢判斷有自信,何時該敲安打何時該揮大棒拼全壘打都拿捏的
好,也不會因為該敲全壘打的好球最後只敲安打就心態崩=>H1 結構

如果想要減少決策疲勞,越像機器人越無腦操作越好,平時敲安打為主但偶爾也想敲
全壘打=>H4 2ATR

如果真的很討厭獲利回吐,只想穩穩敲安,放棄尻全壘打的機會也沒關係 =>H1 2ATR

如果做久了發現自己真的沒什麼長打天份,二三壘安打跟全壘打都敲不出來,平均風
報比真的做不到 3 =>外加固定 R 數出場規則
結論:
1.出場方式的時框越大,越偏向趨勢跟隨: 四小時的趨勢跟隨能力優於一小時

2.結構破壞出場較偏趨勢跟隨,2ATR 出場較偏獲利保護

3.趨勢追隨能力(平均浮盈越高代表越好):H4 結構 (6.25R) > H4 2ATR (5.49R)> H1 結構


(5.09R) > H1 2ATR (4.62R)
獲利保護能力(回吐%數越少代表越好):H1 2ATR (-46.5%)> H1 結構(-59%) >= H4 2ATR(-
63%)> H4 結構(-74.5%)

4. 趨勢跟隨跟獲利保護就像光譜的兩端
趨勢跟隨能力越好,獲利保護越差; 趨勢跟隨能力越差,獲利保護越好
***獲利保護差不等於平均績效差, 只代表最高浮盈跟出場時的 R 數差距%數最多

5.風報比若長期下來做不到 3R,代表趨勢跟隨可能真的做得不好,行情都只能吃一段
此時加入比目前平均績效高一些的固定 R 數出場可能可以改善績效
舉例: 平均績效只有 2.5R,設定 3R 或 4R 固定止盈
但績效的上限會被限制住(若設定 4R 固定止盈,那平均風報比上限就是 4R)
也會放棄敲大單的機會(最終能跑 20R 的走勢也只能拿 4R 走)

6.在趨勢跟隨做得不好的前提下(平均風報比 < 3R)


代表付出的多餘獲利回吐並沒有換來更加延續的走勢
此時越偏向趨勢跟隨(同時也越容易獲利回吐)的出場方式
套用固定 R 數出場後的績效改善效果越顯著
如:做得不好的 H4 結構出場套用固定 R 數,可大幅改善獲利回吐的狀況,進而大幅提升
績效
舉例:H4 結構出場:2.05R,加上 4R 固定出場規則:3.27R,較 2.05R 提升 59.5%
***此例子其實不太合邏輯:因 H4 結構出場就是希望最大化趨勢跟隨,卻又套一個固定
R 出場,兩者其實互斥

7.越偏向趨勢跟隨的出場方式(如:H4 結構),標的延續性對績效影響越顯著
延續性好的大單比例高,能大幅拉升績效
延續性差的小單比例高,會因獲利回吐較多導致績效落後其他出場方式

8.越偏向獲利保護的出場方式(如:H1 2ATR 或是套用固定 R 出場),標的延續性對績效


影響較小(只吃一段行情就跑)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