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tx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tx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https://www.americanyawp.

com/text/12-manifest-destiny/【美国历史】【有很多图】
https://www.gallon.com/product-category/civil-war/ 【图】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rst_Battle_of_Bull_Run 【核心内容】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4912081 【马库斯】
https://www.loc.gov/【美国地图】
https://academic-accelerator.com/encyclopedia/zh-cn/first-battle-of-bull-run
【美国历史研究】

棋逢对手
菜鸡互啄
第一次布尔溪之战

【美国内战④】第一次布尔溪战役 还没开始 结局就已经注定 首次大规模会战

大家看完再投票吧
棋逢对手
菜鸡互啄
南军更强
北军更强

如果早知道打不赢
南军会不会第一次战役就一波打到华盛顿呢
或者干脆就不造反了
另外,如果这仗真的如资料里所写
打得这么激烈的话,我觉得北军伤亡肯定不止这么点

感冒还没好
不过声音应该足够清楚

第一次布尔溪战役【First Battle of Bull Run】


又译作第一次奔牛河战役,邦联方称之为第一次马纳萨斯战役
是南北战争爆发以后,双方首次大规模正面会战
按我之前浅显的理解,这仗两边都打得一般
不过稍微深入了解以后,我觉得布尔溪之战,在战役战术层面被低估了
可以说还没有开打,战场上的胜负就已经分明了

因为前面三期主要聊的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与过程
在进入战役描述之前,我们先从战略层面,分析一下双方整体策略上的选择
显然,在战争潜力,比如人力、工业产能等方面,北方拥有的巨大优势
因此北方的整体战略,实际上始终都遵从于陆军司令,老将斯考特的建议
即以海上封锁为主,正面施压为辅,绞杀南方经济与工业,最终让南方屈服
南方则争锋相对的,从对欧外交特别是对英法的外交入手
同时通过海运走私,努力打破北方的封锁
对于地面战场,南方满足于享受独立的事实
认为只要击退联邦的进攻即可,对主动出击积极求战,完全没有兴趣
当然人力上显而易见的劣势,也是南方选择保守战略的重要原因

说完整体战略,我们来看看战场与战役爆发的直接原因
布尔溪【BullRun】是波托马克河【PotomacRiver】的支流,东西走向
横亘着华盛顿和里士满之间,平均宽度 12 米,深度 2-3 米
战役爆发的直接因素有二
其一是北方的舆论,存在严重的轻敌速胜思潮
从议会到报纸,都在催促林肯尽快歼灭,南方这一小撮不得人心的叛匪
北军内部也充斥着轻敌心态,担心轮不上自己建功立业,南方人就已经投了
其二就是联军军主力,前期招募来的民兵,三个月的服役期限即将到期
再不出击,这些好不容易集结起来,刚刚完成训练的民兵,就要回家种田去了

林肯在 5 月 27 日,任命欧文.麦克道尔【Irvin McDowell】


正式指挥集结于弗吉尼亚北面的联邦军主力
作为一名参谋军官,麦克道尔连升三级,从少校直接跳到了准将
在其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麦克道尔将其所部整编为 5 个师
每个师下辖 3-5 个旅,总兵力在 35000 人左右
应该说麦克道尔本职工作,干的还是不错的
把几万预备役民兵,编练成能顶着炮火,正面强攻的武装力量
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易事
然而还没有等到北军,真正完成训练与整编
麦克道尔就顶不住各方的压力,在 7 月 16 日自华盛顿出发,南下平叛
容我吐个槽,这不就是《最后的武士》的剧情吗
总之,北军从华盛顿前出 40 公里,陆续在森特维尔【CentreVille】集结
7 月 18 日,北军的先头部队
泰勒指挥的第 1 师,理查德森旅【Richardson】沿铁路继续南下
抵达了南军的防御正面,以马纳萨斯为核心的布尔溪防线
后续部队计划在 7 月 20 日完成集结,然后向西进行战役迂回,包抄南军左翼
同时命令西北方向,部署在谢南多厄河谷之中
罗伯特.帕特森指挥的,宾夕法尼亚军团约 18000 人
对其正面的南军进行牵制
务必一击即中,彻底击溃敢于负隅顽抗的南方叛军

与北军盲目乐观,实际上对南方情报两眼一抹黑不同
由于在北方有不少的同情者,南军对北军间谍工作要成功得多
交际广阔的名媛,罗丝.奥尼尔.格林豪【Rose.O'Neal.Greenhow】
将收集自联邦议员与政府官员们的情报
通过她手下的小麻雀,源源不断的送往南方
其中就包括麦克道尔军事行动的详细情况
南军在布尔溪的防御力量,是博雷加德【Beauregard】统帅下的波托马克【河】军团
军团被整编为 7 个步兵旅,以小镇马纳萨斯为核心,沿布尔溪布防
【第 7、第 5、第 1、第 4、第 3、第 2 步兵旅,第 6 步兵旅作为预备队】
其中埃文斯【Evans】旅、科克【Cocke】旅,部署在西面布尔溪上游
博纳姆【Bonham】旅、朗斯崔特【Longstreet】旅、
琼斯【Jones】旅、厄利【Early】旅、尤厄尔【Ewell】旅
5 个旅作为主力,部署在马纳萨斯正面的铁道线上
还有霍姆斯【Holmes】指挥的预备旅,在开战后刚来增援
南军每个旅大约在 2000-4000 人不等,总计约 22000 人
在谢南多厄河谷方面,部署着约翰斯顿【Joseph.E.Johnston】指挥的
谢南多厄军团约 12000 人
编成 4 个旅,分别是杰克逊旅【Jackson】、巴托旅【Bartow】
毕旅【Bee】和史密斯旅【Smith】
两个军团,各有一个弗吉尼亚骑兵团作为支援,总计大约 1500 人
作为对比,北军的骑兵就少的多,大约只有 400 人

7 月 18 日早上,约翰斯顿收到电报,建议其南下支援马纳萨斯战线
当天中午谢南多厄军团,在斯图亚特【Stuart】骑兵团的掩护下
全军向马纳萨斯方向转进,而北军帕特森军团,短期内对此一无所知
导致此后战役的进程,帕特森军团被完全排除在战场之外
7 月 20 日,约翰斯顿的军团陆续抵达马纳萨斯,部署在后方作为预备队
南军这次漂亮的战术机动,让实力对比瞬间扭转
正面战场的兵力,从 35000 人对 22000 人,变成了 35000 人对 34000 人
但这对北军来说,还不是最糟糕的

北军统帅麦克道尔认为,优势在我,决心始终未变
按照原定计划,在 21 日凌晨 3 点全军出击
巧合的是,南军也正准备在 21 日同一天,渡河北上在右翼发起强攻
我们先看麦克道尔的操作
鲁尼恩【Runyon】指挥的第 4 师,守备后方至华盛顿的交通线
迈尔斯【Miles】指挥的第 5 师,守备出发阵地森特维尔
第 1 师的理查德森旅,在正面进行袭扰与牵制
第 1 师的主力,申克旅【Schenck】、凯斯旅【Keyse】、谢尔曼旅【Sherman】
通过西面的石桥,攻击南军虚弱的左翼
同时麦克道尔预判南军的预判,必然其会加强左翼
于是让第 2 师、第 3 师则继续向西,进行一个更大的迂回
从深远的左翼,进行包抄
生怕南军早早被击溃的北军官兵,士气高昂的进行行军
到了上午 9 点,各部陆续进入攻击位置

北军一系列操作,被部署在山头上的南军观察哨
借助良好的天气条件,看得一清二楚
并用旗语传递到南方指挥层
博雷加德立刻命令已经完成渡河
准备向森特维尔攻击前进的朗斯崔特旅,返回南岸
全军转入内线防守反击的态势
约翰斯顿军团下属的 4 个旅,向西北方向支援左翼
至此虽然还没有大规模交战,但战场态势已经明朗
从外线分进合击的北军,由于一再的分兵
最后能够投入进攻的,仅仅只有 3 个师欠一个旅,不足 20000 人,
南军则利用内线优势,让 2 个军团 12 个旅 34000 人,全部可以投入作战
至此强弱之势完全颠倒
布尔溪之役,南军在战役层面的指挥与机动,当得起更高的评价

虽然强弱已分,但是战局究竟如何发展,我们且往下看
率先接战的,是左翼石桥附近,北军第 1 师申克旅与南军埃文斯旅
但是埃文斯很快发现,北军的进攻行动非常不积极
同时后方传来北军主力,正在向更左翼迂回的消息
于是一切都清晰了,埃文斯立刻带领 900 人
前往左翼的马修斯山进行阻击
路易斯安那特种营,在指挥官惠特的带领下,发起凶猛的冲击
一举击溃北军先头部队,并重伤了冒进的北军第 2 师师长亨特
此次突击,也让路易斯安那营获得了猛虎营的称号
经过这次短暂的迟滞,谢南多厄军团的两个旅,巴托旅【Bartow】与毕旅【Bee】
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后发先至加入防御,南军在马修山的兵力增加到 2800 人
此时全程被动的北军,打出了一次漂亮的战术突破
上午 10 点,谢尔曼旅从石桥西北的浅滩,涉渡布尔溪
机动到南军在马修斯山防线的侧后
第 2 师伯恩塞德旅,赛克斯少校带领的常备军一个营,也从正面发起进攻
南军防线瞬间瓦解,像赶鸭子一般从马修山上溃退下来

在行军、展开与战斗阵型之间来回切换的北军
还未来得及追击,就发现在不远处的亨利山上
部署着谢南多厄军团杰克逊旅
赶来增援的杰克逊旅,沿亨利山脊一字排开 6 个团
像一堵石墙般横亘在追击的北军正面,溃败的南军 3 个旅得以在其后重整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中午,凌晨出发的北军
经过半天的行军与战斗,建制散乱,疲惫不堪
于是麦克道尔命令,集结重整,先只用火炮与北军对轰
中午 1 点,中路的第 1 师凯斯旅,渡过布尔溪后,先一步向亨利山发起进攻
但是遭到了弗吉尼亚第 5 团与汉普顿【军】团的迎头痛击
南方大奴隶主韦德.汉普顿【Wade Hampton】
私人出资编成的汉普顿团,独立建制打满全场,是南方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攻击不力的凯斯旅只能退回出发阵地,在右翼转入防御
到了下午 2 点,北军主力方才勉强完成重整
一面分批向亨利山发起进攻,一面继续向南推近,试图再次包抄南军左翼
具体部署是
第 3 师富兰克林【Franklin】旅从正面进攻,吸引南军注意
第 3 师霍华德旅【Howard】向西南占据制高点掩护侧翼
前一阶段战斗主力第 2 师伯恩塞德旅,继续在后方修整掩护
第 2 师波特旅【Porter】,第 3 师威尔克斯【Willcox】旅
与前一阶段发挥不错的,第 1 师谢尔曼旅,作为主力继续出击进行迂回

南军则将科克旅部署在杰克逊旅后方,作为预备队加强正面
左翼投入博纳姆旅掩护
在谢南多厄河谷,出色的完成遮蔽任务的斯图亚特骑兵团
也加入战场,一同前往左翼进行袭扰
北军受限于地形,兵力被拉成一字长蛇,
只能分批投入战斗,迟迟无法击破南军防御
南军采取守势,等待更多的援军到达
双方围绕两门火炮,展开了最为激烈的争夺
联邦第 5 炮兵团 D 连的指挥官,格里芬上尉为了发挥火力
将两门火炮推近到亨利山西南的山脚下
杰克逊旅第 33 弗吉尼亚团,看准机会冲过去夺取了这两门火炮
北军投入威尔克斯旅为核心的 3 个团,又夺回了这两门火炮
南军又投入了汉普顿团,加上重组完成的几个旅,再次将北军击退
此后北军波特旅再次发起进攻,两门火炮第四次易手
到了下午 3 点,谢尔曼终于穿插到位
然而迎接他的,是南军绝对优势兵力,除了早已在左翼就位的博纳姆旅
生力军厄利【Early】旅、史密斯【Smith】旅,已经陆续赶到
后方不远处霍姆斯【Holmes】旅、尤厄尔【Ewell】旅,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谢尔曼进行了连番冲击,却再也无法像上午那样取得突破
南军以逸待劳占据制高点,生力军源源不断兵力反超
北军从凌晨 3 点,就开始行军作战,早已建制散乱疲惫不堪
出击部队被压制在山脚,遭到两面火力夹击,加上远处骚扰的弗吉尼亚骑兵
几乎是必然的陷入被动与混乱之中
此时南军以杰克逊旅为核心,发起全线反击
面对凶猛的攻势,本就是强弩之末的北军,全线败退溃不成军

这时麦克道尔教条的兵力部署,却拯救了他的军团
左翼制高点上的霍华德旅【Howard】,后方的伯恩塞德旅,赛克斯少校的正规营
有效的发挥了战场支撑与后卫的作用
暂时阻止了南军的追击,至少没有让整个军团从败退变成溃退
此时已经是下午 5 点,天色渐暗
博雷加德没有选择继续乘胜追击,而是打扫战场,脱离接触,收兵回营
北军的溃兵们,一路逃回了华盛顿特区
不少已经到达服役期限的民兵,直接撂挑子就回家去了
北方不少议员、记者与市民,拖家带口打着遮阳伞,前来观看这场王师平叛之战
结果被败军裹挟着亡命奔逃,吓得七魂丢了六魄

最后是结算时间,从伤亡看双方损失都不算大
北军阵亡 471 人,伤 1000 人,失踪 1800 人
南军阵亡 387 人,伤 1600 人,失踪 13 人
败退的北军,丢弃了 25 门火炮,仅有 5 门火炮得以保存
从战术上看,则各有胜负
谢尔曼的侧翼突击,不动如山石墙杰克逊,都是战术上的高光时刻
双方士兵高效的行军机动与战术进攻,围绕火炮的反复争夺
初次大规模会战,有如此表现也堪称优秀
战役层面,可以说是南军完胜
前有详述,就不再重复了
但是在战略层面,却是北军收获更多
拥有一颗大心脏的林肯总统越挫越勇
立刻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这场内战的强度与持续时间
这是与他过往的军事经历,比如打击孱弱的墨西哥,比如有科技代差的印第安部落
截然不同的对手,这次的对手师出同门
同样士气高涨,装备精良,甚至在兵员质量与指挥能力上更胜一筹
第二天,即 7 月 22 日,林肯签署了新一轮的征兵法案
征召 50 万人,3 年兵役期
之前挑肥拣瘦的征兵条件立刻放宽
大批报效联邦无门,被拒之门外的志愿兵,当即被吸收入伍
南方则因为保守的战略思想,满足于暂时击退联邦军的进攻
没有抓住机会,直取华盛顿活捉林肯
其后漫长而绝望的战争岁月里
在罗伯特.李一次又一次,心力交瘁的试图拯救危局之时
在谢尔曼在南方大搞抢光烧光之时
不知道参加过这次战役的南军官兵,有没有想过
他们曾经离一次彻底胜利是如此的接近
被他们轻易的挥霍掉的机会
本以为随手可得,实际上却仅有这一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