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

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ISSN 1004-2954,CN 11-2987/U

《铁道标准设计》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抗拉性能分析
作者: 闫祎晨,张孟喜,官林星,李明杰
DOI: 10.13238/j.issn.1004-2954.202308280006
收稿日期: 2023-08-28
网络首发日期: 2023-12-11
引用格式: 闫祎晨,张孟喜,官林星,李明杰.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抗拉性
能分析[J/OL].铁道标准设计.
https://doi.org/10.13238/j.issn.1004-2954.202308280006

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
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
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
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
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
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
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
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
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
学术期刊(网络版)
》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
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
》是国家新闻出
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 2096-4188,CN 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
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
网络首发时间:2023-12-11 13:17:56
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1.2987.u.20231208.1143.002

第 69 卷 第 7 期 铁 道 标 准 设 计 Vol. 69 No. 7
2025 年 7 月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Jul. 2025

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抗拉性能分析
闫祎晨 1,张孟喜 1,官林星 2,李明杰 1
(1.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
海 200092)

摘要: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是目前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一种新技术,该连接件具有拼装时间短、无需人工拧紧、
成型隧道内壁光滑、真圆度高、防水性能高的优点,但关于新型连接件的设计构造和力学性能还不明确。基于快速滑入式
纵缝连接件抗拉试验,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连接件极限抗拉承载力、破坏模式、内力分布规律以及锚固性能等力学性
能进行研究,并分析连接件锚筋构造参数对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和锚固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据荷载-位移关系
曲线可将连接件整个受力过程分为 3 个阶段,弹性阶段、局部屈服阶段和整体屈服阶段;连接件的极限抗拉承载力约为
670 kN,公接头腹板处应力最大,与试验中公接头腹板被拉断的现象相吻合;该连接件的锚固性能较好,连接件锚筋轴力
自顶部向底部逐渐减小;锚筋长度决定连接件的锚固性能,锚筋直径决定连接件的承载性能和破坏模式,建议锚筋长度取
400 mm,锚筋直径取 28 mm;提出连接件受拉后的 3 种破坏模式:接头拉断破坏、锚筋拉断破坏、混凝土锥体破坏。

关键词:盾构管片接头;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抗拉性能;破坏模式;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U25;U455.4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238/j.issn.1004-2954.202308280006

Tensile Performance for Quick Slide-in Connector of Longitudinal Joint in Shield Tunnel
Segment
YAN Yichen1, ZHANG Mengxi1, GUAN Linxing2, LI Mingjie1
(1.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2.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e quick slide-in connector of longitudinal joint is a new technology of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which 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of brief assembly time, no manual tightening, smooth interior wall of the formed tunnel, high degree of true
roundness and high waterproof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design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w connectors are
still unclear. In this paper,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tensile test of the quick slide-in connector of
longitudinal joint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nnector, such as ultimate load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 mod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and anchorage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of the
connector anchor reinforcement on these properties. The primary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according to the load-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 curve, the whole stressful process of the connecto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elastic stage, the local
yielding stage and the overall yielding stage. The ultimate tensil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nnector is about 670 kN, and the stress
at the web of the male joint is the largest,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web of the male connector was pulled
off during the test. The anchorage performance of the connector is great, and the axial force of the anchor bar of the connector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The length of the anchor bar determines the anchor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nector, and the diameter determines the bearing performance and failure mod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length of the anchor
bar is 400 mm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anchor bar is 28 mm. Three failure modes of this connector under tension are proposed:
joint fracturing failure, anchor bar fracturing failure and concrete cone failure.
Key words:shied tunnel segment joint; quick slide-in connector
收稿日期:2023-08-28;修回日期:2023-10-26 of longitudinal joint; tensile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2078286); numerical simulation
作者简介:闫祎晨(1999—),女,硕士研究生,2021 年毕业
于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从事隧道工程及地下结构工 引言
作,E-mail:18817751394@163.com。
通信作者:张孟喜(1963—),男,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隧道管片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主要装配构件,
主 要 从 事 隧 道 工 程 及 地 下 结 构 工 作 , E-mail: 盾构推进结束后,迅速拼装管片成环,承担抵抗土
mxzhang@i.shu.edu.cn。
2 铁 道 标 准 设 计 第 69 卷

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1-2]。 纵缝是指平行于隧道轴向的管片接缝。快速滑
管片接头是隧道衬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 入式纵缝连接件由公接头和母接头 2 部分组成,接
是隧道整体结构中受力最薄弱的环节 。盾构管片 [3]
头底部有 2 根锚筋通过螺纹与其进行连接。公接头
间通常采用螺栓连接件,常见的形式有直螺栓连接、 自上而下分别由楔形体、腹板和端部 3 部分构成,
斜螺栓连接和弯螺栓连接等 。 [4]
为方便连接件拼装,公接头腹板内侧厚度比外侧较
随着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为满足特定 薄。母接头由“C”形开口槽和端部 2 部分构成,
工程环境的需求,一些新型连接件也相继出现 。
[5-6]
如图 1 所示。由于公、母接头的截面形状分别像英
相较于传统的螺栓连接件,新型连接件具有以下几 文字母“T”和“C”,故而又分别叫 T 形件和 C 形
方面的优势 :连接件预埋在混凝土内,隔绝空气
[7]
件。
免受腐蚀破坏;管片无需设置手孔,表面光滑,管
片接头部位力学性能得到加强;施工过程中,减少
人工螺栓紧固,缩短组装时间。快速连接件推动管
片拼装技术趋于智能化和自动化,为盾构同步推进、
同步拼装等快速施工技术发展创造条件。
盾构管片快速连接件国外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广 (a)连接件公接头 (b)连接件母接头
泛 。MATSUMOTO 等[10]针对采用新型连接件的
[8-9]

管片进行全尺寸平面管片接缝试验,确定管片在梁-
弹簧设计模型中的旋转弹簧刚度;有泉毅等[11]对管
片接头进行弯曲、剪切和拉伸试验,研究新型管片
接头设计时所需的旋转、剪切和拉伸弹簧参数;柳
献等[12-13]通过管片接头荷载试验,对采用新型快速 (c)连接件拼接
连接件管片的接缝刚度参数进行研究,并得到新型 图1 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
管片接头的极限承载能力;管攀峰等[14]通过接缝试 Fig.1 The quick slide-in connector of longitudinal joint
验,获得该新型连接件的接头抗弯刚度、抗剪刚度、
接头弯矩传递系数等力学性能指标;袁梦钊[15]等提
出评价管片拼装质量的指标,得出新型管片的拼装
质量远高于普通管片的结论;肖明清[16]等通过足尺
接头压弯试验得到快速连接件纵缝接头的转角刚度
和受力性能变化规律。
目前,针对快速连接件所开展的研究均是关于 图2 新型盾构管片拼装示意
管片接头部位整体受力变形特点以及隧道衬砌环的 Fig. 2 Assembly of new shield segments
设计参数研究,对该连接件自身的受力变形特性研 在实际工程中,每个纵缝接头设置 2 组快速滑
究较少。由于快速连接件预埋在混凝土管片内,因 入式纵缝连接件。单块管片的拼装过程如图 2 所示。
此连接件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性能也是该新型连接 首先,吊起待拼装管片,并调整管片姿势,进行初
件的重要力学性能。 步定位;其次,将纵缝连接件公接头的楔形体和腹
基于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抗拉模型 板部位对准插入到母接头的“C”形开口槽内,使
试验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连接件受拉的极限 管片接缝面对齐;最后,推动管片沿轴向移动,将
承载力、破坏模式、内力分布和发展规律以及连接 公接头的楔形体和腹板部位插入到母接头的“C”
件与混凝土间的粘结锚固性能等力学性能进行分 形开口槽内,两接头之间相互形成紧固完成管片的
析,讨论连接件锚筋构造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拼装。
为连接件的设计提供指导意见。 1.2 研究方法
为研究连接件及管片接头局部范围处受拉后的
1 连接件构造特点及研究方法
力学特性,设计管片纵缝接头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
1.1 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构造特点
第7期 闫祎晨,张孟喜,官林星,等—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抗拉性能分析 3

型和连接件抗拉模型试验。 (a) 有限元整体模型

对抗拉模型试验进行适当简化如下:忽略管片
曲率影响,将混凝土管片接头设计成平板型;将管
片接头设计成“T”形,方便试验过程中拉力的施
加,如图 3 所示。接头拼装完成后,通过在接头之
间放置千斤顶施加拉力。官林星等[17]已开展盾构隧
(b)公接头 (c)母接头
道快速连接件抗拉试验,研究连接件的结构形式、
图4 三维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
材料性能、连接件与锚筋之间的连接、连接件与混
Fig. 4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meshing
凝土管片之间力的传递,试验为新型快速接头的应
2.2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
用提供基础数据。由于开展接头试验所需成本大,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 C60,采用弹塑性本构,
试件制作周期长,不适宜大范围开展;通过建立三
本构曲线参照 GB50010—2010《混凝土设计规范》,
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连接件在受
如图 5 所示,符号取“拉负压正”。接头为 QT500-7
力破坏全过程中的内力变化情况,对连接件薄弱部
球墨铸铁,锚筋为 HRB400 钢筋,两者均采用双折
位的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线弹塑性本构,具体材料参数如表 1 所示。
压力传感器 千斤顶A 垫块
50

40
400

应力s/MPa
公接头 母接头 30
150

A点位移计
20
1500
700

10
(×10-4) -7 -5 -3 -1 0
B点位移计
150

2 4 6 8 10 (×10-3)
-1
应变e
-2
千斤顶B
400

-3
公头试件 母头试件 -4
700 300 300 700 图5 混凝土本构关系曲线
2000
Fig. 5 Concret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curve
图3 管片接头尺寸 (单位:mm) 表1 有限元模型材料参数
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Segment joint size (unit:mm) Table 1 Finite element model material parameters
模型部 弹性模 屈服强 极限强
2 设计模型及参数 件 量/MPa
泊松比
度/MPa 度/MPa
2.1 模型建立 接头 1.6×105 0.25 320 500
通过 ABAQUS 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纵缝连接 锚筋 2.0×105 0.20 400 540
件抗拉试验有限元模型。为节约计算成本,建立 1/2 混凝土 3.6×104 0.23 — —
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在对称面上约束 Z 方向上位移 2.3 单元类型及接触关系
和 X、Y 方向上转角。试件底部与地面接触,限制 混凝土管片、连接件接头及锚筋采用三维实体
其 X 方向的自由度。采用力加载方式,三维有限元 单元 C3D8R,钢筋采用杆单元 T3D2。公接头与母
模型如图 4 所示。 接头之间、锚筋与混凝土之间建立接触对,法向采
用“硬接触”连接方式,切向采用罚函数描述摩擦,
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试块 摩擦系数设置为 0.2;接头与锚筋之间采用绑定连接
方式;钢筋骨架与混凝土之间采用嵌入连接方式。

3 有限元模型验证
锚筋 公接头 母接头 锚筋 3.1 连接件受拉荷载-位移曲线
管片接头接缝处相对张开位移随荷载变化关系
X
曲线如图 6 所示。根据模拟曲线,将连接件受力过
Y
Z
程分为 3 个阶段。第Ⅰ阶段为弹性阶段,荷载小于
4 铁 道 标 准 设 计 第 69 卷

350 kN。此时两接头之间的相对张开量随荷载的增 图7 连接件公接头拉断破坏


大基本呈线性增长。第Ⅱ阶段为局部屈服阶段,荷 Fig. 7 The male joint is broken by pulling off

载在 350~500 kN 之间。公接头腹板内侧区域逐渐 3.2 公接头应力分布及发展规律


达到屈服强度,应力开始由腹板内侧向外侧传递。 公接头腹板因其截面尺寸最小,是整个连接件
第Ⅲ阶段为整体屈服阶段,荷载大于 500 kN。接头 受力最薄弱的地方之一,有必要对其受力后应力分
之间的相对移动增长较快,荷载却增长比较缓慢, 布及发展规律进行研究。选取公接头腹板表面沿宽
当荷载达到 670 kN 时,公接头最大应力达到材料极 度方向路径 AB(见图 4(b))进行分析。
限强度,判断连接件达到极限承载力。 图 8 为不同荷载下路径 AB 应力分布。当荷载

700
为 246 kN 时,应力沿腹板宽度方向由内侧向外侧逐
模拟 渐递减,内侧 A 点应力约为 200 MPa,未达到屈服
600 试验 第Ⅲ阶段
极限荷载
强度。在弹性阶段,因腹板内侧厚度较小,受力后
500
变形较大,从而导致内侧应力较大。当荷载为 477
第Ⅱ阶段 kN 时,A 点应力为 325 MPa,达到屈服强度,此时
400 屈服荷载
荷载/kN

300 应力沿宽度方向基本相同。当荷载达到 670 kN 时,


弹性极限 AB 路径上各点均已达到屈服,应力分布由中间向
200
第Ⅰ阶段
两侧递减,该截面最大拉应力达到 488 MPa,接近
100
材料的极限强度。
0 500
0 1 2 3 4 5 6 7 8
接缝相对位移/mm
400
图6 管片接头接缝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A点屈服
B点屈服
Fig. 6 Load-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 curve at segment joint
拉应力/MPa

300
joint A点未屈服

由图 6 可知,2 条曲线均在 500 kN 左右时出现 200

较为明显的拐点,进入整体屈服阶段,试验得到的 腹


A B 板
100 内 荷载246kN
极限承载力为 644.5kN,模拟为 670 kN。实际中由 侧

侧 荷载477kN
荷载670kN
于材料内部可能存在缺陷,材料提前发生破坏,导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致模拟结果偏大。整体上看,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 公接头腹板沿宽度AB方向距离/mm
变化规律较为吻合,该三维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连 图8 沿宽度 AB 方向拉应力分布
接件受拉力学性能。 Fig. 8 Tensile stres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AB width
在受拉后,公接头腹板部位应力迅速增加。当 腹板 A、B 两点应力随荷载变化曲线如图 9 所
达到极限荷载时,腹板各点处均达到屈服强度,如 示。在弹性阶段,两点的应力都随荷载呈线性增长
图 7(a)所示。抗拉试验中,试件的最终破坏模式为 关系,A 点应力增长速率大于 B 点。当荷载达到
公接头腹板部位被拉断,如图 7(b)所示,该现象与 400kN 左右时,A 点达到屈服强度,几乎不再增加,
数值模拟中公接头腹板部位应力最大现象吻合,因 B 点则以相同速率继续增加,应力由腹板内侧向外
此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连接件受拉后的破坏模 侧逐渐传递。当连接件进入整体屈服阶段,B 点应
式。 力开始陡增至与 A 点应力基本相同。
继续增加荷载,
A、B 两点应力呈相同速率继续增长。

(a) 试验破坏图 (b) 破坏时公接头应力云图


第7期 闫祎晨,张孟喜,官林星,等—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抗拉性能分析 5

12 所示。
腹板内侧A点
400 腹板外侧B点
10 荷载246kN

荷载477kN
腹 A点屈服
板 板 8 荷载670kN
300 B 外 B点屈服
内 A

拉应力/MPa


6

粘结应力/MPa
200 4

2
100
0

-2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荷载/kN
-4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图9 公接头应力随荷载变化曲线 锚筋埋深/mm

Fig. 9 Curve of stress of the male joint as a function of load 图 11 锚筋沿埋深方向粘结应力分布


3.3 锚筋轴力分布和粘结锚固性能发展规律 Fig. 11 Distribution of bonding stress of the anchor bar along
the buried depth
连接件锚筋长度为 600 mm,直径为 32 mm。 5
公头锚筋与母头锚筋受力过程中内力分布及发展规 锚筋前1/3处
锚筋前1/2处
律相似,以公头锚筋为例进行分析。不同荷载下锚 4
锚筋前2/3处
筋轴力分布如图 10 所示。
粘结应力/MPa

3
600 荷载246kN
荷载477kN
500 荷载670kN
2
400

300 1
轴力/kN

200

100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 荷载/kN

-100 图 12 不同锚筋埋深荷载-粘结应力分布
-200 Fig. 12 Distribution of Load-bond stress under different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anchor depths
锚筋埋深/mm 由图11、图12可知,在管片接头进入整体屈服阶
图 10 锚筋沿埋深方向的轴力分布 段前,锚筋粘结应力随埋深增加逐渐减小。在弹性
Fig. 10 The axial force distribution of the anchor bar along 阶段,锚筋后1/2粘结应力几乎为0,锚筋顶部区域
the buried depth 混凝土发挥较强的粘结作用。当荷载为477kN时,
由图 10 可知,在各级荷载下锚筋的轴力随着埋 锚筋全长范围内均受到粘结应力且顶部最大,混凝
深增加逐渐减小。当荷载为 246 kN 时,锚筋轴力分 土发挥较强的粘结作用。当荷载达到670kN时,锚
布范围较小,锚筋后 1/2 区域轴力几乎为 0。随着 筋前1/3范围内粘结应力出现下降,底部范围则出现
荷载增加,锚筋轴力分布范围逐渐向里扩展。当荷 明显上升,说明锚筋顶部区域混凝土发生较大变形,
粘结作用逐渐失效,底部范围混凝土的粘结作用开
载为 477 kN 时,锚筋在全长范围内均出现轴力,轴
始发挥,该连接件锚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性
力沿锚筋埋深基本呈线性减小趋势。极限荷载下,
能较好。
锚筋顶部的轴力为 574 kN,顶部截面处平均应力还
未达到屈服强度。
4 锚筋构造影响因素分析
快速连接件相较于传统螺栓连接件,最主要的 4.1 锚筋长度的影响
特点是其在浇筑时就已经预埋在混凝土管片内,因 随着荷载的增加,荷载由锚筋顶端逐渐向锚筋
此快速连接件锚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是 底端传递,锚筋的长度决定着连接件的锚固性能。
其重要的力学性能。 分别建立 5 种不同锚筋长度的模型进行分析,各模
不同荷载下锚筋外表面所受粘结应力分布如图 型名称见表 2。
11 所示,不同锚筋埋深的荷载-粘结应力分布如图
6 铁 道 标 准 设 计 第 69 卷

表2 锚筋长度对连接件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对提高连接件的极限承载力和锚固性能没有显著影
Table 2 Influence of anchor bar length on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响,还会造成材料浪费,根据模拟结果,建议锚筋
failure mode of connectors
长度取值为 400 mm。
模型 锚筋长度 锚筋直 极限荷载
破坏模式 破坏类型
名称 /mm 径/mm /kN

a 600 32 670 公接头拉断 脆性破坏

b 500 32 670 公接头拉断 脆性破坏

c 400 32 670 公接头拉断 脆性破坏

d 300 32 670 公接头拉断 脆性破坏


(a)模型c
e 200 32 428 混凝土破坏 脆性破坏

图 13 为不同锚筋长度下构件的荷载-位移曲
线。在初始阶段荷载-位移曲线重合,说明锚筋长短
对构件的初始刚度影响不大。随着荷载的增加,模
型 e 曲线率先进入屈服阶段,当位移达到 6 mm 时,
其荷载基本不再增加,此时接头和锚筋均未达到极 (b)模型e
限强度。图 14(b)为模型 e 的混凝土受拉损伤云 图14 混凝土受拉损伤云图
Fig. 14 Tensile damage cloud of concrete
图分布,混凝土内部发生大面积损伤,试件外表面 4.2 锚筋直径的影响
有一条明显的水平损伤路径,沿该路径混凝土可能 锚筋的直径决定着锚筋的截面积,也决定着结
发生整体开裂破坏。原因是锚筋长度较短,接头所 构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其破坏模式。分别建立 3 种不
受到的外荷载过早地通过锚筋传递到混凝土中,混 同锚筋直径的模型,根据 4.1 的结论,选取锚筋长
凝土变形较大,其破坏模式为混凝土发生锥体破坏, 度为 400 mm。各模型名称见表 3。
连接件从混凝土拔出。 表3 锚筋直径对连接件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700
Table 3 Influence of anchor bar diameter on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600 failure mode of connectors

500 模 锚筋长度 锚筋直径 极限荷载


破坏模式 破坏类型
型 /mm /mm /kN
400
荷载/kN

c 400 32 670 公接头拉断 脆性破坏


300 f 400 28 652 锚筋拉断 延性破坏
模型名称,锚筋长度(mm)
200 模型a,600 g 400 25 557 锚筋拉断 延性破坏
模型b,500
模型c,400
图 15(a)为模型 c 的连接件受拉损伤云图,
100
模型d,300 公接头腹部达到极限强度被拉断时,锚筋达到屈服
模型e,200
0
强度,属于脆性破坏。图 15(b)为模型 f 的连接
0 3 6 9 12 15 18
接缝相对位移/mm 件受拉损伤云图,公接头处于屈服阶段时,锚筋最
图 13 不同锚筋长度下荷载-位移曲线 大应力已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连接件锚筋被拉断。
Fig. 13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at different anchor 锚筋属于延性材料,连接件破坏时接头之间发生较
lengths 大的相对位移,因此破坏类型为延性破坏。
模型 a~d 均为公接头率先达到极限强度,破坏 图 16 为不同锚筋直径下试件的荷载-位移曲
模式为公接头拉断破坏。接头采用的球墨铸铁为脆 线。锚筋长度不变,锚筋的直径越小,其极限承载
性材料,因此破坏类型为脆性破坏。图 14(a)为 能力越低,但延性却得到提高。Φ28 mm 相较于Φ
模型 c 的混凝土受拉损伤云图分布,混凝土内部在 32 mm,锚筋极限承载力仅下降 2.7%。锚筋被拉断
接头附近发生较大损伤,锚筋周围及试件外表面的 为延性破坏,因此当连接件锚筋长度为 400mm,锚
混凝土损伤相对较小,混凝土表面不会发生开裂, 筋直径为 28 mm 时,既能充分发挥连接件的抗拉性
此时连接件的锚固性能较强。模型 a~c 的荷载-位移 能,又不会造成材料浪费,经济合理。
曲线基本相同,均在 500 kN 左右时发生整体屈服。
说明当锚筋长度大于 400 mm 后,锚筋长度的增加
第7期 闫祎晨,张孟喜,官林星,等—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纵缝连接件抗拉性能分析 7

(3)混凝土破坏
该情况发生在锚筋的锚固深度较浅,此时发生
混凝土锥体破坏,连接件位于混凝土锥体内被拔出。

6 结论
基于盾构管片快速滑入式新型纵缝连接件抗拉
试验,建立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连接件力学
(a) 模型c (b) 模型f
图 15 连接件受拉损伤云图 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Fig. 15 Tensile damage cloud of longitudinal joint (1)根据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可将连接件整个
700
受力过程分为 3 个阶段,弹性阶段、局部屈服阶段
600 和整体屈服阶段。
500 (2)连接件公接头腹板截面尺寸最小,是整个
400 连接件受力最薄弱的地方之一,腹板处应力最大率
荷载/kN

300 先发生破坏,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情况吻合。
200 模型名称,锚筋直径(mm) (3)连接件受到混凝土的粘结作用,在各级荷
模型c,32
100 模型f,28 载作用下,锚筋轴力沿埋深方向逐渐递减。随着荷
模型g,25
0
载的不断增大,锚筋顶部范围的混凝土粘结作用逐
0 10 20 30 40 50 渐失效,底部范围的混凝土则逐渐发挥作用。由于
接缝相对位移/mm
锚筋较长,该连接件的锚固性能较好。
图 16 不同锚筋直径下荷载-位移曲线
(4)锚筋的长度决定连接件的锚固性能,当锚
Fig. 16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under different anchor bar
diameters
筋长度大于 400 mm 后,锚筋长度增加对极限承载
力的提高不明显,建议锚筋长度取值为 400mm。锚
5 连接件受拉破坏模式 筋的直径决定着连接件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
新型纵缝管片接头从宏观上可以分为 3 部分: 当锚筋直径小于 32 mm 时,连接件的破坏模式为锚
接头、锚筋、混凝土。当管片受到外荷载时,荷载 筋拉断破坏,连接件表现出延性破坏,建议锚筋直
由连接件顶部向底部逐渐传递,并通过锚筋与混凝 径取 28 mm。
土之间的锚固作用传递到更深处的混凝土。该新型 (5)提出连接件受拉后不同工况下 3 种破坏模
连接件受到拉力后一般会出现 3 种破坏模式,如图 式:接头拉断破坏、锚筋拉断破坏、混凝土锥体破
17 所示。 坏。
参考文献:
[1] 钟小春.盾构隧道管片土压力的研究[D].南京:河海大
学,2005.
ZHONG Xiaochun. Research on earth pressure for shield
tunnel lining[D].Nanjing: Hehai University, 2005.
(a)接头拉断 (b)锚筋拉断 (c)混凝土破坏
[2] 刘云花.盾构隧道管片受力分析[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
图 17 连接件受拉破坏模式
大学,2015.
Fig. 17 Connection pull failure mode
LIU Yunhua. Stress analysis for segment of shield
(1)接头拉断破坏
tunnel[D].Shijiazhuang: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该情况发生在锚筋的锚固深度足够长,且锚筋 2015.
的直径也比较大,锚筋的承载能力大于接头的承载 [3] ZHOU L, YAN Z G, ZHU H H, SHEN Y, GUAN L X, et al.
能力。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he behaviors of
(2)锚筋拉断破坏 deep-buried water-storage and drainage shield

该情况发生在锚筋的锚固深度足够长,但锚筋 tunnels[J].Modern Tunneling Technol, 2018, 55(5):


174–187.
的直径比较小,锚筋的承载能力小于接头的承载能
[4] 朱瑶宏,柳献,张晨光,等.地铁盾构隧道纵缝接头螺栓
力。
8 铁 道 标 准 设 计 第 69 卷

形式对比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 [13] 柳献,张雨蒙,王如路.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及


12(6):1427-1435. 破坏探讨[J].土木工程学报,2020,53(5):118-128.
ZHU Yaohong, LIU Xian, ZHANG Chenguang, et al. LIU Xian, ZHANG Yumeng, WANG Rulu. Discussion on
Contrast Test Research on Longitudinal Joint with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Segmental Metro Tunnel
Different Forms of Bolts in Metro Shield Linings[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53(5):
Tunnel[J].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18-128.
2015, 12(6):1427-1435. [14] 管攀峰,杨志豪.管片新型快速连接件研发及接缝力学
[5] 张稳军,张高乐,雷华阳.基于塑性损伤的盾构隧道 性能分析[J].隧道与轨道交通,2018(1):1-6,55.
FRP-Key 接头抗剪性能及布置方式合理性研究[J]. 中 GUAN Paifeng,YANG Zhihao. Research & Development
国公路学报,2017,30(8):38-48. of new fast segment connector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ZHANG Wenjun, ZHANG Gaole, LEI Huayang. Research analysis of segment Joint[J].Tunnel and Rail Transit,
on Shear Performance of FRP-key Joint for Shield Tunnel 2018(1):1-6,55.
and Rationality of Arrangement Based on Plastic-damage [15] 袁梦钊,张姣龙,曹伟飚,等.新型接头盾构管片单环
Model[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拼装质量几何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8,55(S2):
2017,30(8):38-48. 57-65.
[6] 毕湘利,柳献,李文勇,等.盾构法地铁隧道管片新型连 YUAN Mengzhao, ZHANG Jiaolong, CAO Weibiao, et al.
接件技术应用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7): Geometric Analysis of the Erection Quality of the
1-11. Single-ring of Segments with New Connectors[J].Modern
BI Xiangli, LIU Xian, LI Wenyo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Tunnelling Technology,2018,55(S2):57-65.
Application of New Connecting Segment Technology in [16] 肖明清,薛光桥,赵明应.采用快速连接件的盾构隧道
Metro Shield Tunnel[J].Urban Mass Transit,2020,23(7): 纵缝接头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22,
1-11. 59(5):154-162.
[7] 张高乐.盾构隧道复合管片新型接头力学性能研究[D]. XIAO Mingqing, XUE Guangqiao, ZHAO Mingying.
天津:天津大学,2017.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ZHANG Gaole.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ngitudinal Joint of Shield Tunnel with Quick
new type joints for composite segment in shield tunnel Connectors[J].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2022, 59(5):
[D].Tianjing: Tianjing University,2017. 154-162.
[8] Yoshihiro Emori, Tomoaki Takeuchi, Takeru Ariizumi, et [17] 官林星,孙巍,张孟喜,等.盾构隧道环向快速连接件
al. Study on applications of new type joints without 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2,42(6):
tightening bolt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segment 967-974.
designing[J].Proceedings of Tunnel Engineering Jsce, GUAN Linxing, SUN Wei, ZHANG Mengxi, et al.
2008,18:211.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9] MASATSUGU I S H I I, KENICHI K A N E K O, OSAMU Circumferential Fast Connector of Shield Tunnel[J].Tunnel
I S I D A, et al. Application of Segments with ANEX Construction,2022,42(6):967-974.
Joints to the Large Cross Section Tunnels[J].Proceedings
of Tunnel Engineering,Jsce,2002,12: 85-92.
[10] MATSUMOTO SEIJIRO, FURUICHI KOUSUKE,
KUWAHARA YASUYUKI, et al. A proposal for the
evaluation and design method of butt joint structure
segment[J].Journal of Tunnel Engineering Jsce, 2011, 10:
287.
[11] 有泉毅,竹内友章,江森吉洋.ボルト締結を伴わない
継手を用いたシールド 工事用セグメント設計法に関
する研究[J].土木学会論文集.2009,65(4):414.
[12] 柳献,李海涛,管攀峰,等.快速接头盾构隧道衬砌结
构设计参数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9,56(6):19-26.
LIU Xian, LI Haitao, GUAN Panfeng, et al. Research on
Design Parameters for Shield Tunnel Lining Structure with
Quick Connectors[J].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2019,56(6):19-2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