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7

252 歷史(1)學習寶典

第 六 章

多元文化的形成

課前銜接

國中學習內容 高中銜接內容

◎漢人的宗教信仰 ◎多元信仰與祭祀活動
1閩、粵移民將原鄉信仰帶 ◎漢人傳統信仰的建立與演變
到臺灣 1民間信仰
   泉州人多供奉清水祖師 民間信仰盛行,主要是受福建、廣東傳統社會的影
1
   漳州人多供奉開漳聖王 響,也與臺灣的歷史因素有關
   潮州人多供奉三山國王 先民來臺時,多攜帶家鄉神明香火做為保護。開墾
2
2媽祖、王爺、土地公等神 有成後,陸續建廟奉祀,成為跨聚落的信仰中心,
明,則是漢人移民的共同 也凝聚在地命運共同體的意識
信仰 個別神祇的社會功能與角色,隨著時代變遷與信眾
3
3祭 祀 無 主 孤 魂 的 「 有 應 需求也出現轉變。例如:媽祖
公」廟四處林立,反映清 臺灣也發展出具本土特色的神祇。例如:新竹縣新
4
代臺灣社會生存艱辛、民 埔枋寮褒忠義民廟
漢 變與械鬥頻繁的情況 日 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對傳統宗教活動採放任政

5
策,甚至結合迎神賽會的藝閣陣頭,透過廣告行

銷,以促進地方商業發展

日 治末期,推動皇民化運動,一方面改造傳統信

6
仰,推動「寺廟整理」與「正廳改善」;另一方面

大力推廣日本神道教,推動「一街庄一神社」,在
各地普設神社
2道教
道教在鄭氏時期已傳入臺灣,頗為盛行
1
清領臺灣之後,道教科儀大量被引入臺灣
2
道教的派別甚多,度生與度死為主要工作
3
3佛教
鄭氏時期,臺灣已建立佛寺
1
清領時期,佛寺更普遍建立,但大多為民間化的佛
2
教信仰,還有在家修行的齋教
清末到日治初期,臺灣的佛教發展出四大法派
3
日 治時期,臺灣佛教已逐漸日本化。皇民化運動
4
時,佛教寺院大多被迫納入日本佛教體系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53

◎荷蘭的傳教活動 ◎基督宗教的傳入
1荷蘭人在統治範圍內設立 1基督教
教堂與學校,對原住民傳 荷治時期,基督教傳入臺灣。傳教士是東印度公司
1
播基督教 的行政輔助員。以甘治士和尤羅伯最有名。主要在
2荷 蘭 傳 教 士 為 了 傳 教 方 南部平埔族社群傳教、建教堂、設學校,並以羅馬
便,用羅馬字母拼寫西拉 字母拼寫新港語,用以翻譯《聖經》
雅語;因新港社留下這種 臺灣開放通商口岸後,允許外國通商傳教,基督宗
2
文獻最多,故稱為「新港 教再度傳入臺灣
文書」 清末,基督新教傳入臺灣,以長老教會為主
3
3經過荷蘭人的傳教,部分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日本基督教派隨之傳入,主要
4
原住民逐漸接受基督教信 以日本人為傳教對象
基 仰 1 920年代,真耶穌教會由中國傳入,與道明會、
5
督 ◎開港西方文化再傳入 長老會成為臺灣人主要的教會
宗 11 9世紀後期,臺灣開港 日治以後,教勢穩定成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
6
教 通商,西方的宗教與文化 日本加強對基督宗教的控制。1940年外國傳教士
的 隨著傳教士再度傳入 被迫離開臺灣,各地教會組成「臺灣基督教團」,
傳 2其中以基督教長老教會最 納入日本戰時體制
入 為重要,代表人物為南部 2天主教
的馬雅各與北部的馬偕 西班牙人統治北臺灣時,以今基隆為基地,積極傳
1
3他們傳教的同時,也積極 播天主教
創設醫院與學校,將西方 1 859年,郭德剛神父由天主教西班牙道明會派遣
2
醫學和新式教育傳入臺灣 來臺傳教。1863年,在今高雄前金地區建立第一
座教堂,即今日的「玫瑰聖母堂」
3基督宗教與臺灣的現代化
長老教會以醫療傳道為主軸,輔以設立學校培養本
1
地傳教人才,並創設「白話字」,期能化解傳教阻

西式醫館、學校與報紙的引進,為基督徒帶進現代
2
化的思想與觀念,有利於基督徒的社會流動

◎國中課程無相關內容 ◎當代多元的宗教信仰
1民間廟會活動的擴大
當 1 970~80年代,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地方宮廟
1
代 紛紛改建
多 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廟宇間交流頻繁,祭典活
2
元 動熱鬧非凡。許多民間信仰活動被政府指定為無形
的 文化資產
宗 各 地廟宇醮典頻繁,道士積極參與祭典。安符祈
3
教 福、補運、鎮煞、做功德,仍是常民生活的一部分
信 民間信仰的神祇,隨著臺灣人到海外活動而向外擴
4
展,甚至到臺灣分靈,建廟奉祀。東南亞的華人,

也時常派員到臺灣學習相關科儀、陣頭,臺灣文化
成為東南亞華人所嚮往的對象
254 歷史(1)學習寶典

2入世的人間佛教
戰後中國佛教僧侶紛紛來臺弘法,使臺灣佛教趨向
1
中國化
1 980年代解嚴以來,各道場採積極入世的精神,
2
在家眾的數量快速成長,成為當代佛教的特色
慈濟功德會的社會救濟,擴展到海外各國的急難救
3
助網絡。每當國際間發生重大災難,來自臺灣的救
援、捐助活動常獲得極高的評價
佛教界與不同教派間開始相互交流對話,有助於消
4
弭教派間的隔閡與誤解
解嚴後,藏傳佛教(密宗)在臺灣有很多信眾。日
5
本日蓮正宗,也在臺灣設立道場
3基督宗教
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西方宗教視為帝
國主義的一環,外國教會或本土教派,紛紛轉往臺
灣、香港等華人社會發展,因此「國語教會」蓬勃
發展
由於國際局勢動盪,政治氛圍親美,美援多由教會
2
來執行發放援助物資,各教派亦積極傳教,因此天
主教或基督教,均快速成長
戰後各教派依循醫療、教育文化和社會服務等途徑
3
傳教,有很多外國傳教士,將其一生奉獻給臺灣
4伊斯蘭教
鄭氏時期,從泉州來的移民,其中有些是穆斯林
1
現 今臺灣的穆斯林,大部分是1949年前後,隨著
2
政府來臺的移民
1 950年代中期,自雲南與泰國、緬甸邊區撤退來
3
臺的軍民中,不少人是穆斯林
1 980~90年代,國際移工引進,加上來自東南亞
4
等地的新住民,大多是穆斯林
近年來,在公共場所陸續設置穆斯林的祈禱室,有
5
新建的清真寺,有些餐旅業者透過清真認證,取得
穆斯林的信任。為穆斯林提供友善的環境,強化臺
灣成為多元文化的社會
5新興宗教
新興宗教團體最為人熟悉的是戰後傳入的一貫道
1
一貫道從中國傳入臺灣後,被政府查禁取締,
2
1987年,才獲得合法化,信徒人數急速上升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55

◎臺灣原住民的傳說 ◎原住民的文學與藝術
由於原住民沒有創制文
1 1原住民族的文學
字,因此原住民利用口語 神話傳說與歌謠
1
傳說,傳承歷史和文化,    A.因缺乏文字記述,原住民族的早期歷史,多半僅
使祖先的記憶得以傳遞 能從神話傳說等口傳文學中,找到蛛絲馬跡
傳說的內容大多為族群的
2    B.
神話傳說,反映原住民族先祖的生活經驗、文化
起源與遷徙過程,呈現原 觀念,以及對於世界的想像,也可見證早期原住
住民早期的生活與文化。 民族間的往來關係
例如:排灣族的始祖傳    C.原住民各族的文學、繪畫、編織、雕刻等作品,
說,敘述族人的起源與階 仍可見神話傳說的元素
級的形成;邵族的白鹿傳    D.日治以來,開始有計畫的採集研究這些歌謠。戰
說,則訴說先民遷徙與定 後,投入更多的力量調查採集,很多歌謠因而被
居的歷程 記錄下來。不斷有新的歌謠被傳唱
文學創作
2
1980年代,原住民運動蓬勃,具強烈原住民意識
的文學作品陸續出現,豐富了臺灣文學的內涵,也
引起各族群共同關心臺灣原住民族的處境問題
文 2原住民族的藝術
學 原住民的工藝藝術,與其日常生活有關,尤其是祭典
、 和慶典
藝 ◎文學、藝術與生活的演變
術 清領時期,傳統社會的人文藝術與生活在臺灣奠基
1
日治後,日語取代漢文,美勞、唱歌、體操等透過學
2

校,開始與臺灣人的生活連結
戰 後 , 臺 灣 曾 經 歷 「 去 日 本 化 」 , 隨 後 「 再中國

3
化」、「西化」、「本土化」浪潮,讓臺灣的文化呈

現多元的風貌
◎文教發展 ◎文學的發展
早期移民忙於拓墾,文教
1 清代文學的發展
1
事業並不發達   1宦遊文學與方志編纂
隨著人民經濟生活改善,
2    A.明朝末年,中國來臺官員或士人留下的作品,為
以及官方及民間教育機構 臺灣文壇主流。常以異鄉客的視角,為臺灣早期
的增設,通過科舉考試的 社會留下珍貴紀錄
人數逐漸增多,使得臺灣    B.基於地方治理的需求,地方官員多推動編纂地方
的文風日益興盛 志書的工作。依中國編修方志的體例,蒐羅記錄
在地文史資料。為今日了解臺灣早期歷史文化的
重要線索
  2
本土文人社群的形成
   A.道光、咸豐年間以後,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本
土的文人大量出現
   B.同治、光緒年間,本土作家的詩詞水平,已可與
宦遊文人相抗衡。本土文人社群逐漸形成,作品
充滿對土地與人民的關懷
256 歷史(1)學習寶典

   C.本 土士人在科舉中嶄露頭角,其作品亦臻於成
熟,更加關懷本地事務,描寫民生疾苦
2新文學的誕生
  11 920年代,由於傳統文學脫離社會現實,又受到
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啟發,開始用白話文創作。為日
後臺灣新文學的發展確立基礎與方向
  2
第二代的新文學作家,習以日文寫作,不但諷刺社
會現狀,更富有社會改革的思想
  3
中日戰爭爆發後,文學創作受到箝制。但仍有不願
妥協的作家,堅持批判精神
◎戰後臺灣文化的演變 3反共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
二次大戰後,政府為清除
1   1
戰後初期,習於日文寫作的本土作家,在國語政策
日本統治帶來的影響,大 下,很多人被迫放棄寫作
力提倡中華文化,以培養   2
當時的臺灣文壇,幾乎成為中國大陸來臺作家的天
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臺 下。作品缺乏對臺灣土地的情感。內容多圍繞在反
灣本土的語言、文學、音 共,或對原鄉生活、抗戰經歷的描繪
樂等受到諸多限制   3
1 950年代中期,夏濟安提倡文學要學習歐美文學
1 960年代,受到美援影
2 的理論與技巧
響,美國流行文化大量傳   4
1 960年,白先勇等人受到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
入臺灣,也逐漸融入臺灣 創辦「現代文學」。由於工商業快速發展,作品刻
社會 畫人的茫然與疏離感,注重內在與心靈的探索,卻
1 970年代,我國在內政
3 脫離臺灣的歷史與現實
與外交面臨嚴厲挑戰,經 4文學的本土化與多元化
濟起飛也造成城鄉差距擴   1
1 970年代,因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結果,部分作家
大等問題。一些知識分子 探討現實社會生活的無奈及荒謬。作品富有濃烈的
開始關懷在地人民的生 鄉土情感,對時代和社會採取批評態度,被指為傾
活,強調鄉土情感,重視 向共產主義的工農文學,引發了1977年的「鄉土
寫實的鄉土文學 文學論戰」
1 980年代以後,政治、
4   2
1 980年代後,社會日益開放,舉凡原住民族、女
社會逐漸開放,本土文化 權、同志、自然生態等議題,均成為創作題材。近
與原住民文化尤其受到重 年來網路崛起,造就許多網路作家,作品主題益趨
視。近年來,新住民與國 豐富活潑多元
際移工,則使臺灣的文化 ◎美術的發展
發展更加豐多樣,多元文 1傳統書畫的傳入
化與族群平等的價值已成   1
清末,富商名流延聘江南文人來臺,其中不乏醉心
為臺灣文化發展的主流 金石與繪畫者,對臺灣金石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2
本土文人中不乏能書善畫者,不過當時美術僅是少
數士人的風雅自賞,與庶民生活距離遙遠
2新美術的發展
  1日本學校教育引進重視寫實的西式美術技藝,是臺
灣新美術的開端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57

  2
石川欽一郎等人培育出許多本土的優秀美術人才,
如「臺展三少年」作品入選。可見總督府意在扶植
寫實美術,抑制寫意傳統的意圖
  3
1 934年,陳澄波等舉辦「臺陽美術展覽會」,被
認為是「臺灣民族主義在藝術上的表現」
  4
日治後期,臺灣美術發展成以西洋美術和日本東洋
畫為兩大主軸
傳統水墨的復興與現代美術的奠基
3
  1戰後,黃君璧等傳統水墨畫家來臺。臺灣畫壇成為
中國大陸來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培養的本土
西畫家平分秋色的局面
  2
1 960年代開始,臺灣畫壇引入西方抽象畫理念與
技巧,美術風格走向活潑多變,也奠定了日後現代
美術勇於突破的基礎
美術的多元發展
4
  11 970年代,鄉土寫實風格,重新獲得肯定。在現
代與鄉土思維的激盪下,臺灣美術走向多元發展
  2尤 其在1980年代後,隨著政治與社會風氣趨向開
放,創作的形式、媒材、主題更加活潑多變,更勇
於挑戰傳統與各種權威
◎庶民文化的發展
源自清代的庶民生活
1
  1在庶民社會中,廟宇的畫作,往往精美而富教化作

  2每逢廟會、節慶,戲班搬演著各種源自閩粵地區的
戲曲。因延請戲班所費不貲,故演戲也常成為和解
紛爭或祈禱還願的條件
  3
戲劇中所搭配的樂曲,南管樂曲較為古樸,曲詞婉
轉含蓄,傳入較早。北管則以熱鬧見長,又被稱
「亂彈」
  4
還有許多傳唱於民間的歌謠,不僅是村民的娛樂來
源,也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寫照,如客家山歌
  5
早期臺灣社會動亂頻仍,民間習武風氣盛行,武館
應運而生。民間的藝陣也兼有練武防衛功能。此
外,在廟會活動中,還有各種文陣和藝閣的展演
流行文化的傳入
2
  1流行歌曲
   A.日治時期,西式音樂被列入學校教育,孕育出江
文也、呂泉生等早期臺灣音樂家
   B.日 治中期以後,臺灣音樂走向商業化。1930年
代,臺灣出現了第一家唱片公司,開始培育專業
歌手及詞曲創作者
258 歷史(1)學習寶典

戲劇
2
A.傳統社會最受歡迎的是布袋戲和歌仔戲
B.1 920年代初「新劇」亦曾引起風潮。文化協會經
常演出「文化劇」,藉以諷刺時事
C.日 治末期,無論是傳統戲劇或新劇均遭到官方管
制,或被迫改演「皇民劇」,或是趨於沉寂
電影
3
A.是 20世紀初傳入的新娛樂活動,當時是採黑白
默片演出,電影播放時需有樂隊配合畫面同步演
奏,並由「辯士」解說
B.臺 人自製的第一部電影,是1925年臺灣映畫研究
會製作的誰之過
C.1 932年在臺灣上演的桃花泣血記,主題曲桃花泣
血記,是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戰後大眾娛樂的普及
3
1流行歌曲
A.戰 後初期的流行音樂作品,內容多哀怨淒苦,充
分反映社會現狀
B.1 950年代後,言論、社會管制日嚴,許多歌謠被
禁止公開演唱
C.在 親美的環境下,西洋音樂盛行;而日本音樂、
黃梅調、閩南語歌都各有市場
2電視開播
A.1 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而後無線電視公司
陸續成立
B.電視機普及,使傳統戲劇的觀眾大幅流失
C.隨 著政治環境的開放,政府開放有線電視臺,
2013年,已提升到數位化,提供民眾更多且質精
的娛樂與資訊服務的選擇
本土電影再度興盛
3
A.戰 後初期,臺語片盛極一時。但因品質粗糙,加
上受到官方管制,遂逐漸被國語和外來影片所取

B.1 990年代後,臺灣本土電影在國際影展中普受肯
定,但在國內卻缺乏票房,香港、好萊塢的影片
成為市場主流
C.近 年來,因李安、魏德聖等導演的電影,重新引
起大眾對臺灣電影的重視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59

藝文活動的傳承與發展
4
A.1960年代,許常惠等人開始對臺灣原、漢各族的民
俗音樂做全面性的採集、研究
B.1 970年代,是臺灣面臨接連外交挫折的時期,有
一群大學生決定要唱屬於「自己的歌」,創作出清
新樸實的校園民歌
C.解嚴後,臺灣的音樂創作愈趨多元
D.隨著民眾接觸國外流行文化的管道增多,臺灣的藝
文活動愈加繽紛多彩
E.傳統戲劇也不斷推陳出新,成功的將臺灣的本土文
化推上世界舞臺

◎國中課程無相關內容 ◎建築傳統的演變
1清治時期的漢式建築
臺灣的漢式傳統民居、廟宇形制,多沿襲自閩、粵原
1
鄉。部分古宅留有銃眼和銃櫃,反映出移墾時期的安
全防衛需求
稍 有財力者常致力於興建宅第,多仿效中國南方園
2
林,有時也兼取西式風格。可惜這些庭園今已所剩無

清 末,臺灣的行政組織已完備,各級機關均建有衙
3
署,防衛類建築亦多,但多因戰亂破壞或日治後遭棄
置而荒廢
2近代建築的引進與演變
近代建築指的是西方國家利用當時的科技技術所興建
1
建 的建築物
築 開港通商後,最早將近代西方建築帶進臺灣的,一是
2
的 領事館、洋行與教堂,一是劉銘傳在臺灣推動新政時
發 的建設
展 日 治時期,總督府進行「市街改正」大量拆除舊建
3
物,並在各地紛紛興築新式建築。此一時期的建築常
出現仿西式尖塔、圓頂或廊柱造型。日治末期,為反
映「大東亞共榮圈」的精神,在建築中融入了拱窗、
帝冠式屋頂等東方元素
3戰後多元建築型態
戰後初期,因民生凋敝,新修建築多半重視實用與功
1
能性
1 960年代,經濟漸趨繁榮,建築技術、樣貌亦隨之
2
多變。許多公共建設、民間樓宇較之前更注重美學表

在世紀之交,因建材和建築工法的進步,各式高樓紛
3
起,101大樓一度為世界第一高樓,至今仍是臺灣最
高的摩天大樓、臺北市的象徵性地標
260 歷史(1)學習寶典

主題年表

中華民國在臺灣
大航海
清治時期 日治時期
臺灣史
時代
戒嚴 解嚴

1684 1895 1945 1949 1987

中華民國
明 清
中國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文化大革命
1644 1912 1949 1966 1976

冷戰(1947~1991)
科學革命(16~17世紀) 社會主義
韓戰(1950~1953) 後冷戰
啟蒙運動(18世紀) 民族主義 兩次大戰
世界史
越戰(1955~1975) 時代
工業革命(18~19世紀) 工業資本主義
古巴飛彈危機(1962)
1914 1945 1991

政治背景 多元文化的發展
史前

距今5萬年前~4百年前

1368-中國明朝建立
1624-荷蘭統治臺灣南部
大航海時代

1626-西班牙統治臺灣北部
1627-荷蘭牧師甘治士抵臺
1633-日本德川幕府鎖國
1636-尤羅伯牧師在新港社設學校
1642-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
1644-明朝滅亡,清朝建立
1662-鄭成功驅逐荷蘭人

1662-鄭成功開始治臺
鄭氏時期

1666-(永曆20年)孔廟落成

1683-施琅攻臺,鄭克塽降清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61

政治背景 多元文化的發展
1684-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
1715-(康熙54年)臺南水仙宮落成
1722-劃界封山政策
1738-(乾隆3年)艋舺龍山寺始建
1790-(乾隆55年)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落成
1859-(咸 豐9年)西班牙天主教郭德剛神父抵臺,
建前金天主堂
1865-(同 治4年)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抵臺傳
清 治 時 期

1867-羅妺號事件 教
1874-牡丹社事件,沈葆楨推動開山撫番政策

1879-(光緒5年)馬偕牧師在淡水開設偕醫館
1884-清法戰爭波及臺灣
1885-臺灣建省 1885-(光緒11年)英國長老教會巴克禮牧師創《臺
灣府城教會報》
1891-(光緒17年)臺東天后宮落成
1893-(光緒19年)林本源園邸落成
1895-《馬關條約》割臺灣給日本

1895~1919-無方針主義時期 1902-(明治35年)櫟社成立
1907-(明治40年)石川欽一郎來臺
1919~1936-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1920-(大 正9年)黃土水以雕塑作品「蕃童」入選
日本帝展
日治時 期

1924-(大正13年)張我軍發表文章,揭開臺灣新文
學運動序幕
1927-(昭和2年)總督府開始舉辦臺灣美術展覽會
1933-(昭 和8年)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成立,為臺灣
第一家唱片公司
1934-(昭和9年)陳澄波等舉辦臺陽美術展覽會
1936-(昭和11年)江文也以「臺灣舞曲」奪奧運獎

1937~1945-皇民化運動 1937-(昭和12年)寺廟整理運動

1945-二戰結束
1949-戒嚴、國民政府遷臺
1957-(民國46年)五月畫會、東方畫會創立
1960-(民國49年)臺北清真寺落成
1964-(民國53年)吳濁流創辦《臺灣文藝》
中華民國

1976-(民國65年)民歌運動開始
1977-(民國66年)鄉土文學論戰
1987-解嚴 1987-(民國76年)一貫道正式合法化
1989-(民國78年)電影「悲情城市」上映
1996-(民國85年)阿美族郭英男演唱的「老人飲酒
歌」,成為奧運會主題曲
2008-(民國97年)電影「海角七號」上映,為臺灣
史上最賣座華語片
262 歷史(1)學習寶典

銜接知識點

一 原住民族的傳統信仰與祭儀
以「泛靈」崇拜為主,認為天地萬物、自然界現象、祖先皆有其靈,因而衍生出「自然崇拜」
與「祖靈崇拜」

自然崇拜
1山、海、太陽、小米等萬物皆有靈及超人力量
2平埔族群在祭拜中有在田間祭拜、向天空祝酒的儀式

1為感念祖先渡海來臺、創生起源及相信靈魂不滅
祖靈信仰 2是部落社會的核心,各族有不同的宇宙觀、生命觀、神靈觀,發展
出多元的神話體系、巫術與禁忌

祖靈崇拜
1是族群認同與集體記憶的重要象徵
2許多族群以高山為起源地,如玉山是布農族和鄒族共同的聖山,大
族群起源 武山是排灣族祖靈的居所,阿美族卑南族及達悟族則流傳祖先飄洋
傳說 過海來臺的故事
3有助於了解原住民族的來源,或反映他們遷徙來臺時所居處之環境
樣貌

宗教禁忌
1排灣族與魯凱族視百步蛇為其祖先,故禁獵殺或食用
2各族都有一些狩獵禁忌,如要遵循夢兆或鳥占結果行事等

1祭儀是原住民族文化極重要的部分,其種類眾多,族群間也各有差異,對各族的
意義也不盡相同,體現每個族群的人神關係、社會規範、族群整合等
2祖靈祭:西拉雅的夜祭,為祝賀阿立祖聖誕千秋
祭典儀式 3歲時祭儀:
1阿美族的豐年祭,慶賀小米豐收
2地處高山的布農族,狩獵是極為重要的經濟活動,打耳祭成為其重要祭儀之一
3臨水而居的族群有補魚祭儀:達悟族的飛魚祭、邵族的拜鰻祭

1巫師或祭司是部落與神靈的溝通媒介,負責治病、占卜、驅邪祈福並主持各項祭
儀,擁有特別的社會地位
宗教人士
2女 性巫師(尪姨):西拉雅族因是母系社會,女性巫師為其阿立祖信仰靈魂人
物,具有很大的權威和極高的地位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63

二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不同
教義與內涵的差異 華人世界的傳播

1又稱為羅馬公教 1尊 重華人傳統習俗,允許


2《聖經》與教會組織具同等地位,為信仰最高法 信徒「敬天祭孔」,可以
則,其中教宗為教會組織的領袖 拿香拜祖先
3維持「七聖禮」 216~17世紀:
4神父、主教、樞機主教、教宗等皆為神職人員, 1明 末清初,耶穌會在中
天主教 具有神聖性,且不得結婚生子 國傳教
(舊教) 西班牙在臺灣北部傳教
2
319 世紀中葉,開港通商後,
開放的各港口皆有傳教士
傳教;1859 年,郭德剛神
父由天主教西班牙道明會
派遣來臺傳教

1517年,馬丁路德因不滿教會的腐化,揭開宗教 不 可拿香拜拜,相關活動
1
改革序幕 都被視為偶像宗拜而禁止
17 世紀,荷蘭在臺灣南部
1因 信稱義:重視信徒的信仰而非善功,
2
傳播新教
反對繁複教規及苦修行為 19 世紀中葉,開港通商後,
2《 聖經》至上:強調《聖經》才是基督
3
開放的各港口皆有傳教士
教義的根基,否定教宗權威,簡化教儀
傳教;清末傳入臺灣的基
基督教 並取消聖禮(除了「受洗禮」與「聖餐
(新教) 督新教,以長老教會為主
路德 禮」)
教派 3堅持懺悔與禱告儀式
4人 人皆教士:主張不須透過教會,個人
可直接與神溝通,有權閱讀聖經,鼓勵
信徒讀經省思
5沒 有神職人員,僅有牧師,不具有神聖
性,可以結婚生子
264 歷史(1)學習寶典

1教 義大略與路德教派一致,但精神與思
想上更理性、嚴肅,重視道德訓練
2主 張「預選說」,鼓勵信徒努力工作,
提倡勤儉,證明自己為上帝的「選民」
喀爾文
3認 為放款取息所得可以榮耀上帝,因此
教派
受到工商業者的歡迎,而傳播到工商業
發達地區;蘇格蘭稱長老會,英格蘭及
北美殖民地稱清教,法國稱胡格諾派,
尼德蘭稱改革教派

英國
教義與儀式上與羅馬教會差異不大
國教派

三 荷治時期至清治時期的文教發展
設教堂、學校,教原住民族祈禱文、《聖經》及學習基督教的禮儀和
宗教教化
生活規範

傳教士將西拉雅族語言以羅馬字母拼音創「新港文書」,用以翻譯
《聖經》,推廣教化
荷治時期 1臺灣南部:至嘉慶年間,平埔族在書寫契約、帳冊和文書等仍使用
新港文,故又稱為「番仔契」
創立文字
2臺灣中部:以同樣的模式為貓霧捒族創立文字,但不久荷蘭人即撤
離臺灣,因此影響不大
3臺灣北部:荷蘭人於1642年驅逐西班牙人後,也在北部原住民部落
中設立學校教授荷蘭文,但成效不佳

鄭經時期,陳永華深知文教建設為經國大業,以人才培育為根本,興
拔擢人才 建孔廟,引進典章制度,於各地設學校以培養官僚人才,使漢學根植
於臺灣
鄭氏時期
流亡來臺的南明人士如沈光文等,多開館授徒,講授文史經書,沈光
流寓人士 文被稱為「開臺文化祖師」,以教育與文化融合了漢人和原住民,創
辦最早詩社「東吟社」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65

地方 依行政區劃而設,府、縣設儒學,地方最高學府與教學機構,為
官學 學子教學及祭孔大典的場所,但清初設置不積極

1清代臺灣士子應考流程

學 臺灣府 生員 省城 舉 京城 貢 皇帝 進
子 童試 (秀才) 鄉試 人 會試 士 殿試 士
官學
與 21687年,臺灣生員開始赴福建參加鄉試,為鼓勵臺人進考,清
科舉 廷另編「臺」字號為保障名額,但不時有他省冒籍應考
科舉
31823年,出現第一位臺灣本籍的「開臺進士」:竹塹鄭用錫
4初期移墾社會,文風不盛,以武舉為主;道光以後,文舉超過
武舉;同治以後,臺灣文風超越福建,北部經濟發達,中舉人
數超越南部
5總計清治時期全臺共有29位進士,隨著科舉風氣的大幅提升,
士紳階層逐漸形成,且成為臺灣社會的新領導階層

清治時期 早期文風不盛,為提倡教化,政府在鄉里設立社學,後漸沒落,
被義學取代
社學
1早期:官府透過社學進行教化原住民
2嘉慶之後:平埔族漢化已深,進入漢塾就讀,原住民社學衰微

由地方官或士紳捐資興辦,目的為教育清寒學童,如板橋大觀義
義學
學、士林芝山岩文昌祠義學
啟蒙
1倡建者:初由地方官吏所建,後由士紳積極辦理

2發展:19世紀上半葉後,文風漸盛,教授《四書》、《五經》
書院 書院
及八股文,成為地方上的文教中心
3代表:府城的崇文書院、鹿港的文開書院、艋舺的學海書院

書房
以訓練讀書識字能力為主,由地方善心人士合資聘請教師開館,
書塾
教授清寒子弟
學堂

私塾 由教師自身在家開課
266 歷史(1)學習寶典

四 清治時期的社會流動
1清初臺灣是移民社會,移民來臺目的為開墾荒地,加上地處海外,文教不興,故
報考科舉者較少
21687年,康熙年間,臺灣生員開始赴福建參加鄉試。為鼓勵臺人進考,清廷另編
清初
「臺」字號為保障名額優待,但中舉皆為他省冒籍應考者
3此時社會的意見領袖有濃厚功利導向,甚少科舉出身,多為從事工商業的地主富
商或墾戶,而廣大群眾大多是農民、佃戶、商販等

隨著土地開發、經濟發展與財富累積,臺人有機會透過以下途徑晉升為士紳階級:
道光咸豐 1軍功: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出身霧峰林家的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
年間 2捐納:板橋林維源資助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並於中法戰爭中資助劉銘傳軍費
3科舉:1823年,竹塹鄭用錫成為第一位臺灣本籍的「開臺進士」

隨著文教發展,使得透過軍功捐納不再容易取得官職,尚武精神逐漸消失,文風開
咸豐以後
始盛行,士紳階層日益形成,且成為臺灣社會的新領導階層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67

第 1 節

多元信仰與祭祀活動

歷史重點

背景 受中國傳統及渡臺風險威
脅,需宗教撫慰
早期 多攜帶家鄉神明香火護身

臺灣本土信仰 義民爺、有應公、萬
善爺
民間信仰

初期 在臺實施軍屯制,種植
稻米等作物
日治時期 1915年,噍吧哖事件後,進行全面宗
教調查
皇民化時期:寺廟整理運動、推廣神
道教

鄭氏時期已傳入臺灣
清代臺灣已有道士、法師
漢人傳統信仰
道教
的建立與演變 烏頭 多以凶、喪事為主
派別
紅頭 多以消災解厄、為人祈福
為主

隨漢人移入臺灣,鄭氏時期已有佛寺,
早期 清領時期更普遍
觀音菩薩被當成民間信仰,更有齋教等
佛教

日治時期 四大法派漸融入日本佛教體系
268 歷史(1)學習寶典

荷蘭東印度公司傳教士甘治士、尤羅伯
荷西時期 等,至南部傳播基督教
並以羅馬字母拼寫新港話,用來翻譯聖

兩次英法聯軍後,開港通商,基督教再
次傳入臺灣
基督教 清治之後 清末傳入以 基督教長老教會為主
北部 馬偕
長老教會
馬雅各
貢獻良多
南部 甘為霖
巴克禮

初期基督教穩定發展
日治時期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為加強控制基督
基督宗教 教,各地教會被合組為「臺灣基督教
的傳入 團」

荷西時期 西班牙人以基隆為基地,傳播天主教
天主教
天主教道明會在中南部傳教
清治之後
建有高雄「玫瑰聖母堂」

以醫療傳教為主軸,輔以設立學校
基督宗教與
創設「白話字」,使信徒可以閱讀教會出版品
臺灣的現代化
在臺灣現代化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有助基督徒社會流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69

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祭典活動熱鬧
民間廟會
民間信仰活動被指為無形文化資產
活動擴大
民間信仰,如媽祖、王爺也向海外擴展

戰後,佛教道場積極入世,走入民間,「在家眾」數
入世的
量增多
人間佛教
慈濟功德會、法鼓山等參與國際事務,藏傳佛教在臺
也有許多信眾

當代多元的 戰後國語教會紛至臺灣,與原先來臺的長老教會競爭
基督宗教
宗教信仰 各教派以醫療、教育文化、社會服務等方式傳教

鄭氏時期已有穆斯林移民來臺
伊斯蘭教 戰後: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不少穆斯林
1980年後:新住民及國際移工來臺,促進伊斯蘭教發

戰後新興宗教
新興宗教 例如:一貫道興盛,政府更於
趁勢興起
1987年合法化
270 歷史(1)學習寶典

課程統整

宗教是人類社會普遍流傳的文化現象,在快速變動的社會中,宗教依舊扮演重要的角色

原住民族傳統的祖靈信仰

臺灣的宗教信仰 隨著漢人移民傳入,且已相當程度本土化的
多元豐富 傳統宗教,包括民間信仰、道教、佛教等

從外國傳入的基督新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

一 漢人傳統信仰的建立與演變
(一)民間信仰

1受中國福建、廣東傳統社會的影響
2臺灣的歷史因素:先民渡臺,要冒著海上風險,面對惡劣環境的挑戰,還須
產生背景
面對原住民族的生存競爭、疾病的侵襲,以及民變、械鬥的威脅,須仰賴宗
教的撫慰與力量

民間信仰活動蓬勃發展,如農曆三月媽祖聖誕、七月中元普渡,一直是民眾熱
烈參與的信仰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臺中大甲鎮瀾宮會舉行橫跨四縣市,長達九
三月媽祖聖誕
發展狀況 天八夜的媽祖出巡回香活動,沿途吸引數十萬民眾參拜

中元祭是基隆每年農曆七月所舉辦的重要民俗祭典,由當地
七月中元普渡 多姓重要家族輪流主辦,其目的是為了超渡無主孤魂,也就
是臺灣俗稱「拜好兄弟」的節日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71

1祭拜的神祇與特色

觀世音菩薩 聞聲救苦、慈悲渡化百姓

又稱關聖帝君、恩主公,講求義氣,為最多商家信
關公
仰的武財神

航海安全,祈求平安順遂

個別神祇的社會功能,隨著時代變遷與信眾需
媽祖、
求,其角色與功能也出現轉變。例如:1 媽
玄天上帝
祖 由原來海上的守護神,成為現今各行各業祈
全國性
求祭拜的對象
的神祇

瘟神王爺 瘟疫疾病威脅,祈求平安
原鄉
信仰 土地公、 祈求農產拓墾順利,神農大帝更是掌農業與醫藥之
神農大帝 神

城隍爺 排解糾紛,勸善止惡

文昌帝君 保佑文運,科考順利

安溪:清水祖師
泉州 南安:廣澤尊王
同安:保生大帝
原鄉的
祖籍神
漳州 開漳聖王

潮州(客家) 三山國王

1如新竹縣新埔枋寮褒忠義民廟,是為安頓林爽文
事件和戴潮春事件中,保鄉衛土而犧牲的粵籍義
具本土
在地 民,成為臺灣獨有的義民爺祭典
特色的 義民爺
發展 2枋寮義民爺在清代已發展成為桃園、新竹地區的
神祇
粵東移民之在地信仰,並隨著客家人的再移民,
擴展到全臺各地
272 歷史(1)學習寶典

3清代民變發生時,各籍都有義民,也形成不同
形式的義民祭典,不限於粵東移民。雲林北港有
一座供奉泉州籍義民的義民廟,同樣是供奉林爽
文、戴潮春事件的犧牲者,有別於標舉「褒忠」
的粵籍義民

1為數眾多的「有應公」、「萬善爺」,則是供奉在械鬥、民變、
無主
天災中死亡,或無後代祭祀的無主孤魂
孤魂
2中元普渡及建醮的宗教祭典

有房屋陰界土地所有權人的代表之說,民眾透過祭拜儀式對其表示
地基主
尊重與感念,可能與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有關

1移民多供奉原鄉祖籍神,起初安奉在住家或草寮,開墾有成後陸續建廟奉祀
祭祀圈 2有的後來發展成地方宮廟,漸而祖籍意識淡化,成為跨聚落的信仰中心,先
民透過祀神整合人群,形成新的人際關係,也凝聚在地命運共同體意識

1隨著宗教信仰的發展,逐漸超越鄉鎮界線,信奉同一神明
信仰圈 2彰化南瑤宮原先是村莊中主祀天上聖母的媽祖廟,由當地的居民形成祭祀
圈,後信徒分布範圍逐漸擴散,超越地方社區的範圍,形成了信仰圈

2日治時期對民間信仰的政策

臺灣總督府對傳統宗教活動採放任政策,廟會活動曾盛極一時,甚至結合
迎神賽會的藝閣陣頭,廣告行銷促進地方商業發展

迎神賽會促進經濟發展
日治初期
日治初期鼠疫、霍亂盛行,因致病的原因不明,民眾驚恐萬分,只好祈
求神明保佑。每逢迎神賽會活動,商家推出具廣告功能的藝閣,總督府
則利用熱鬧的祭典活動宣揚其統治成效

1915 年 引起總督府對臺灣宗教的重視,進行全面宗教調查,以期認識並掌握臺灣
噍吧哖事件 的傳統宗教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73

為配合戰時的需要:
1改造傳統信仰,推動「2 寺廟整理 」與「正廳改善」,很多寺
廟因而被整併,祀神被毀,其中以新竹州中壢郡(今南桃園一帶)
實施最為徹底

正廳改善


倡導將祖先牌位改為日本神道式的神龕,取代臺灣家庭的傳統祭

祀習慣

日治末期

皇民化運動 2大力推廣日本神道教,推動「一街庄一神社」,在各地普設神社 生


日治時期,臺灣建造了近200座神社。1974年以後,神社幾乎全 衝
被拆除,大多數神社在改建之前,是做為臨時性的忠烈祠祭祀地 擊
點。後來正式將神社與忠烈祠分離,其意義在於去除日本意識的
象徵。桃園神社是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日式神社建築,1994年,被
指定為三級古蹟

(二)道教

鄭氏時期已傳入臺灣,頗為盛行

清治臺灣之後,道教科儀大量被引入臺灣,地方志書對道士替人進錢補運,消災解厄的故
事多所記錄,道教的派別甚多

度生 包括建醮、謝平安、祈福,以及安胎、補運等儀式
主要工作
度死 俗稱做功德,是為往生者舉行的喪葬科儀

道教的法師,民間習稱為「司公」(或師公)

戴黑道冠且用黑布包頭,其法事科儀以江西龍虎山天師派為主;所從事
烏頭司公
者,以凶事、喪事,超度亡者的法事居多

戴紅道冠且用紅布包頭,其法事科儀以茅山派、三奶派為主。大多為人祈
紅頭司公
福、消災解厄為主
274 歷史(1)學習寶典

(三)佛教

流傳於中國福建、廣東的佛教,隨著漢人移民傳入臺灣

鄭氏時期 文獻記載臺灣已建立佛寺

1佛寺更普遍被建立,但大多為民間化的佛教信仰,觀音被信眾當成民間信仰
的神祇來奉祀,一般廟宇也請僧侶主持法務

民間化的佛教信仰

清代很多以觀音菩薩為主神的寺院,同時供奉其他的民間信仰神祇,信徒
視為民間信仰的神祇,以葷食祭祀,較像今日的地方宮廟
清治時期
2除了民間化的佛教外,還有在家修行的齋教,信徒被稱為「吃菜人」,他們
吃齋拜佛,但不出家、不剃頭,可婚嫁,經營家庭生活

齋教源自明清時期的羅教,以「無生老母」為信仰核心,融合儒家、佛
教及道教等思想,隨漢人移民在臺灣廣設齋堂,齋教之名最早出現在日治
時期的舊慣調查

1臺灣的佛教發展出四大法派
1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的月眉山派
四大法派與中國大陸福州鼓山湧泉
2臺北觀音山凌雲禪寺的觀音山派
寺有深厚的關係。日治時期的佛教寺
3苗栗大湖法雲寺的法雲寺派
院多與這四大法派有關
4高雄大崗山超峰寺的大崗山派
2日本領臺過程,軍中有各教派宗教人士隨軍來臺,擔負安定軍心並教化臺民
的任務
日治時期
3日本的佛教教派也在臺灣積極布教,較重要的有曹洞宗、淨土宗等,但信徒
大多為在臺日人
4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佛教利用本土寺廟求自保之際,大量吸納本土寺廟成
為其聯絡寺院。例如:大溪齋明寺原名齋明堂,在加入日本佛教曹洞宗聯絡
寺廟後,改名為齋明寺
5臺日佛教寺院間關係良好,加上總督府的統治政策,臺灣佛教得到發展的空
間,但已逐漸日本化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75

二 基督宗教的傳入
(一)基督教

1基督教正式傳入臺灣
2荷蘭東印度公司僱用傳教士,執行公司所交付的任務,是公司的行政輔助員
3被派來臺灣的牧師,以甘治士和尤羅伯最有名

1627年,荷蘭首位來臺宣教的
在臺傳教甚久,積極開辦學校,以本
牧師,甘治士撰文《臺灣島志
荷治時期 土化的方針為臺南平埔族群編寫《教
略》探討南部西拉雅族新港社的
理問答》等教材,推行以羅馬字母拼
社會與風俗,如以米釀酒,行招
寫西拉雅語來學習基督教教義
贅婚,由「尪姨」負責祭祀

他們主要在南部平埔族社群(西拉雅族)傳教、建教堂、設學校,並以羅馬字
母拼寫3 新港語 ,用以翻譯《聖經》

19世紀,是英、法等西方國家勢力擴張的時代,積極尋找通商與傳教的機會

《天津條約》簽訂後,開放臺灣的安平(今臺南)、滬尾(今淡水)、雞籠
1858 年 (今基隆)、打狗(今高雄)為通商口岸,允許外國人通商傳教,基督宗教再
度傳入臺灣

傳入臺灣的基督新教,以4 長老教會 為主,醫療和教育為傳教手段,以大


甲溪為界,分為南北教會

北部長老教會 1872年,由馬偕牧師(又稱偕叡理牧師)

南部長老教會 1865年,由英國馬雅各醫師傳入

馬雅各

英國長老教會 淡水 馬偕
臺北

清末 主要
貢獻
新樓醫院 加拿大
基督長老教會 宜蘭
加拿大長老教會
傳教區 理學堂大書院
大甲溪 主要
淡水女學堂
貢獻
偕醫館
甘為霖 以大甲溪和花蓮為界
(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 區分南北教區
英國
英國長老教會 基督長老教會
傳教區
主要 府城
盲人學校
貢獻
鳳山
打狗
萬金 郭德剛
巴克禮 天主教道明會
(Thomas Barclay, 1849∼1935)

英國長老教會 主要
育幼院
貢獻
主要 神學校、長老教中學
貢獻 臺灣府城教會報 臺灣開港後傳教士之傳教活動示意圖。
276 歷史(1)學習寶典

《臺灣府城教會報》

報紙創辦的目的,是勉勵信徒學習羅馬拼音,可以自己閱讀《聖經》,並
藉由報紙傳遞教會的消息

1日本基督教派隨之傳入,主要以日本人為傳教對象
21920年代,真耶穌教會由中國傳入,與道明會、長老會成為臺灣人主要的教
會,傳教環境改善,教勢穩定成長
3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日本為因應戰爭的需要,加強對基督宗教的控制,政
教關係相當緊張

日治時期 日人強迫教會在聚會及禮拜式之前,都得舉行唱日本國歌、遙拜皇宮等
所謂的「國民禮儀」儀式。同時禁止用臺語做禮拜、講道及教學。而隨
著戰事的變化,日本警察亦不斷加強對長老教會的監視

41940年,外國傳教士被迫離開臺灣,隨後在總督府的主導下,各地教會組成
「5 臺灣基督教團 」,納入日本戰時體制

歷史趣談 「偕」姓與噶瑪蘭族之淵源
1883年,馬偕牧師來到宜蘭 蘭陽平原傳教,除原居於此地的噶瑪蘭族人,還有眾多漢人。對於馬偕的傳教,
噶瑪蘭族的接受度比其他漢人高,許多原住民因此受洗為基督徒。傳說為感念馬偕的貢獻,有噶瑪蘭族人開始
以百家姓中沒有的「偕」字為姓,像是當時頭目之子偕八寶,之後成為馬偕的義子,並跟隨他到淡水 牛津學堂
就讀,後來成為花蓮地區的傳教士。此後,偕姓子孫在臺灣不斷綿延,如偕八寶之子偕萬來,致力於噶瑪蘭族
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2年正名成功,成為原住民族第11族。偕萬來也因此被尊稱為「噶瑪蘭族之父」。
(資料來源:參考自Ohai Paney著,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教育部、原民會網站資源 http://citing.hohayan.net.tw/)

(二)天主教

天主教發展大勢與長老教會略同,但兩教派間為競奪信徒,彼此針鋒相對

1西班牙人統治北臺灣時,以今基隆為基地,積極傳播天主教,漸次擴及
到今淡水、臺北和宜蘭等地
大航海時代 21630年,西班牙傳教士艾斯奇維,到大雞籠社(今基隆)與金包里社
(今金山)傳教,記錄北部地區原住民族(凱達格蘭族、馬賽族)的活
動,寫成《有關臺灣的事務報告》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77

1859 年 當時以菲律賓為遠東傳教據點的天主教西班牙道明會,派遣郭德剛神父來
(咸豐 9 年) 臺傳教

1郭德剛神父在今高雄前金地區建立第一座教堂,即今日的「玫瑰聖母
堂」

屏東萬金聖母殿堂

1863 年 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1874年,沈葆楨奏請皇帝冊封此教
堂,賜准「奉旨」傳教石碑,鑲嵌於教堂牆上

2他陸續在府城設立傳教站,並在屏東萬金平埔族群部落興建教堂。接著
在彰化羅厝(今彰化埔心羅厝村)建立教堂,向中部地區傳教

(三)基督宗教與臺灣的現代化

基督宗教在臺灣傳教初期,曾引發官紳百姓的疑慮,傳教阻力很大

長老教會以6 醫療傳道 為傳教主軸,輔以設


善用母國的
傳教士 立學校培養本地傳教人才,並創設「白話字」,
政治影響力
使信徒得以閱讀教會出版的書

期能化解傳教阻力

西式醫館、學校與報紙的引進,在臺灣現代化的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也為基督徒帶進現
代化的思想與觀念,有利於基督徒的社會流動

白話字

指的是將閩南語用羅馬字母拼音,以因應基層傳教的需要。教會早期使用的文字除了漢字
之外,以白話字為主。1885年所創設的《7 臺灣府城教會報 》也是以白話字出版,一
直到中華民國政府強力推行國語運動,才被迫改為漢字出版
278 歷史(1)學習寶典

三 當代多元的宗教信仰
(一)民間廟會活動的擴大

二戰後 臺灣傳統宗教一度被貶抑為迷信和浪費的象徵

1970 ∼
充滿本土性、生活性的民間信仰,隨著經濟繁榮發展,地方宮廟紛紛改建
80 年代

1本土意識抬頭,各廟宇間交流頻繁,祭典活動熱鬧非凡
2很多民間信仰活動被政府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如基隆的中元祭典、東
港迎王平安祭典等。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的媽祖遶境、進香,各
地信眾熱烈參與,徒步隨香的香客隊伍綿延數公里。廟會活動中「電音
三太子」討喜的造型、音樂和舞步,受到民眾的喜愛
3各地廟宇醮典頻繁,道士積極參與祭典
4安符祈福、補運、鎮煞、做功德,仍是常民生活的一部分
解嚴後
5民間信仰的神祇如媽祖、王爺,也隨著臺灣人到海外活動而向海外擴
展,甚至到臺灣分靈,建廟奉祀

日本的橫濱媽祖廟是由臺南大天后宮分靈而出,象徵媽祖信仰在
海外的興盛

6東南亞地區的華人,時常派員到臺灣學習相關科儀、陣頭,臺灣文化成
為東南亞華人所嚮往的對象

(二)入世的人間佛教

戰後 中國佛教僧侶紛紛來臺弘法,並主導臺灣佛教界,使臺灣佛教趨向中國化

1因政治力的鬆綁,加上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劇變,創立以下道場:

佛光山 法鼓山 慈濟功德會


1980 年代 1967年創立 1989年創立 1966年創立
解嚴以來
2採積極入世的精神,走入民間。這些道場多採企業化經營模式,配合媒
體,關懷環保、醫療及教育文化等議題,吸引大眾和知識分子投入,在
家眾的數量快速成長,成為當代佛教的特色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79

1慈濟功德會的社會救濟,已經建構遍及臺灣,並擴展到海外各國的急難
救助網絡,在醫療、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上亦頗有建樹

啟發其他宗教團體與民眾起而效法,每當國際間發生重大災難,
來自臺灣的救援、捐助活動常獲得極高的評價
佛教與
國際交流 2佛教界與不同教派間也開始相互交流對話,如1997年,法鼓山的釋聖嚴
參加天主教世界宗教和平會議,並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會面,有助於消
弭教派間的隔閡與誤解
3解嚴後,西藏喇嘛頻繁來臺,藏傳佛教(密宗)在臺灣也有很多信眾。
日本佛教如日蓮正宗,也在臺灣設立道場,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三)基督宗教

1臺灣基督宗教急速發展,尤其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將
西方宗教視為帝國主義的一環,很多外國教會或本土教派,紛紛轉往臺
灣、香港等華人社會發展,因此靈糧堂、浸信會、信義會等「8 國語
教會」蓬勃發展

從中國遷來臺灣的教派眾多,如浸信會、靈糧堂、臺灣門諾會等,這些
教會多採用「國語」傳教,故被稱為「國語教會」。新傳入的教派與長
老教會競爭激烈,長老教會曾推動「倍加運動」,希望在設教百年時,
教會數與信徒數倍增

2由於國際局勢動盪,政治氛圍親美,加上美國對臺灣的經濟援助,多由
戰後 教會來執行發放援助物資,各教派亦積極傳教,因此無論天主教或基督
教,均快速成長
3各教派依循醫療、教育文化和社會服務等途徑傳教,如羅東聖母醫院、
天主教輔仁大學
4歷來有很多外國傳教士,將其一生奉獻給臺灣,如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
大衛醫生父子、將臺灣當成家的畢耀遠神父、為臺灣奉獻一生,卻不想
成為臺灣人負擔的葛玉霞修女等

蘭大衛醫生父子

1896年,蘭大衛醫師創立彰化基督教醫院,他出身於蘇格蘭長老教
會,與其子蘭大弼醫師長年在彰化地區行醫,拯救無數生命
280 歷史(1)學習寶典

(四)伊斯蘭教

從泉州來的移民,其中有些是穆斯林,如後 經長期的混居,伊斯
鄭氏時期
來定居在雲林臺西和彰化鹿港的丁姓居民 蘭信仰多發生轉變

1949 年
現今臺灣的伊斯蘭教信徒,大部分是此時隨著政府來臺的移民
前後

1950 年代 自雲南與泰國、緬甸邊區撤退來臺的軍民中,也有不少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
中期 穆斯林

1980 ∼ 隨著9 國際移工 的逐步引進,加上來自東南亞等地的新住民,其中有不


90 年代 少人是伊斯蘭教的信徒

1在公共場所陸續設置穆斯林的祈禱室,以符合其禮拜需求
2桃園大園有新建的清真寺
近年來 3有些餐旅業者也透過清真認證,取得穆斯林的信任

有助於為穆斯林提供友善的環境,強化臺灣成為多元文化的社會

(五)新興宗教

新興宗教團體在戰後也趁勢而起,教派甚多,最為人熟悉的是戰後傳入的一貫道

1一貫道的戒律主要來自儒家思想、佛教、道教,信徒大多茹素
一貫道從中國傳入臺灣後,被政府查禁取締,但傳教活動並未停止,教義有很強的入世
2
性,加上被禁的經驗,信眾具凝聚力,因此擴展迅速
1987年,一貫道因政要的奔走才獲得合法化,信徒人數急速上升。目前一貫道擁有數百
3
萬名道親,佛堂遍布全臺;在東南亞和美洲地區的臺灣人社群,都有他們的道親和佛堂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81

第 2 節

文學、藝術與建築的發展

歷史重點

神話傳說 缺乏文字,多為口傳

歌謠樂舞和生活經驗息息相關
原住民族 祭典中也可以見到,像是布農族的八部
歌謠
的文學 合音,泰雅族的口簧琴舞等
新歌謠傳唱:林班歌謠

原住民的文學 1980年代,隨原住民
與藝術 文學創作 運動蓬勃出現,探討 例如:
原住民問題與心境 夏曼‧藍波安

原住民族 與日常生活有關,
製陶、貝珠工藝等
的藝術 尤其是祭典和慶典
282 歷史(1)學習寶典

明末:沈光文等寓居文人及明
宦遊文學與
遺臣來臺
方志編纂
清初:中國士人作品仍為主流
地方官基於治理需求,
多推動編纂方志的工
清代文學
作,為今日了解臺灣早
的發展
期文化的重要線索

道光、咸豐年間,隨經濟發
本土文人 展,本土文人大量出現
社群的形成 作品較宦遊文學更關注民生疾

用白話文創作
新文學
反映社會問題、百姓疾苦
興起
楊逵:以日語寫作社會諷刺作
新文學的誕生 品

戰爭時期 中日戰役,文學受箝制
文學的 文學 尚有堅持批判精神的作家—
發展
例如:吳濁流

反共懷鄉
戰後初期,中國大陸來臺作家
文學
反共文學與 作品圍繞在反共或懷鄉
現代主義文學 現代主義
1950年代中期,借用西方文學
文學
形式,作品以現代文學雜誌為
園地,刻畫現代社會及內在心
靈,但脫離臺灣的歷史與現實

鄉土文學:1970年代,社會問
題叢生,探討現實生活的無奈
本土化
與荒謬
文學、藝 鄉土文學論戰:鄉土文學被指
術與生活 文學的本土化 為共產主義的「工農文學」,
的演變 與多元化 引爆論戰

鄉土文學論戰後,鄉土文學受
多元化 肯定
1980年代後,創作題材更廣
泛;網路時代來臨,造就網路
作家興起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83

傳統書畫 清末富商名流聘請江南文人來臺
的傳入 與庶民生活距離遙遠

日治時期引入西式美術教育
新美術
總督府扶植寫實美術,抑制寫意傳統
的發展
陳澄波等舉辦「臺陽美術展覽會」,展現臺灣
民族主義
美術
的發展 戰後黃君璧等傳統水墨畫家來臺,與本土西畫
傳統復興與
家平分秋色
現代奠基
1960年代,引入西方抽象觀念技巧,為現代美
術奠基

美術的 1970年代,鄉土寫實風格重獲肯定
多元發展 現代與鄉土思維激盪,創作主題、形式更加多

戲劇 村里集資於節慶聘請戲班,演戲也
常成為和解或還願的條件

南管古樸,詞曲婉轉
源自清代的
樂曲 北管熱鬧,又被稱為亂彈
庶民生活
民間歌謠亦為娛樂之一

武館 早期臺灣為防亂,民間習
武館與 武風氣盛行
藝陣
武陣:保衛鄉里
庶民 藝陣
文陣:廟會慶典娛樂,也
文化的 有藝閣表演
發展
284 歷史(1)學習寶典

日治初期:西式音樂教育進入學
流行 校,培育臺灣早期音樂
歌曲 家
走向商業化,1930年代,出現第一
家唱片公司,以及李臨秋、鄧雨賢
等傑出人物

傳統:布袋戲最受歡迎,日治後期
流行文化
戲劇 演出為「皇民化布袋戲」
的傳入
新劇:常被安排在政治與社會改革
活動中演出,藉以諷刺時事

在都市演出,也在鄉村巡迴放映
黑白默片形式,需樂隊配合演奏及
電影
辯士解說
《誰之過》為臺人自製第一部電影

戰後初期,內容多反映社會現狀,
流行
哀怨淒苦
歌曲
1950年代,管制日嚴,親美氛圍
下,西洋樂曲流行,其他音樂也各
有市場

1962年,臺視開播,無線電視臺陸
戰後大眾 電視
續成立
娛樂普及 開播
政治環境的開放,核可有線臺成
立,至今也提升至數位化

戰後初期,臺語片盛行,但粗製濫
本土電
造下,逐漸被國語與外來片取代
影再興
1990年代,本土片在國際受肯定,
在國內卻缺乏票房,近年,李安、
魏德聖等導演作品,重新引起大眾
重視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85

1970年代,外交受挫,提倡高唱
「屬於自己」的歌。學界也致力於
音樂
傳統音樂的調查保存
藝文活動的 解嚴後:音樂創作愈趨多元
傳承與發展
與國外流行文化相互激盪,各種表
藝文
演團體蓬勃發展,例如:雲門舞集
活動
傳統戲劇推陳出新,本土文化登上
國際舞台

宅第與
傳統民居廟宇,多是中國南方風
廟宇
格,精緻秀麗;移墾社會中,也重
視居家防衛安全措施的設置

清治時期的 庭園
士紳巨賈競相修築園林,成為群聚
漢式建築 建築
交流之處

衙署:清代各級政府均有建置,但
官方 因戰亂破壞或日治時遭棄置
建築 而荒廢
防衛建築:城堡、城牆、城門、砲
建築
臺等類建築眾多
傳統
的演變

開港後
西方建築的引入為開港後西人所建
近代建築
領事館等建築,以及劉銘傳推動的
新政建設

近代建築的 日治時期
市街改正:大量興建近代建築,包
引進與演變 近代建築
含官署廳舍、學校、博物館等公共
建築

民間樓宇與
當代科技、經濟、
戰後 公共建築重
技術等條件改變,
多元建築 視美學思考
建築風格多元
各式高樓紛

286 歷史(1)學習寶典

課程統整

文學藝術是時代變化的倒影,也是人群精神的展現

廣納各方族群,擁有豐富的文化元素
臺灣社會歷經數次政權遞嬗 造就
時常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風格、
主題、語言樣貌

一 原住民的文學與藝術
(一)原住民族的文學
1神話傳說與歌謠

1因缺乏文字記述,原住民族的早期歷史,多半僅能從神話傳說等口傳文
學中,找到蛛絲馬跡
2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原住民族先祖的生活經驗、文化觀念,以及他們對
神話傳說
於世界的想像,也可見證早期原住民族間的往來關係
3原住民各族的文學、繪畫、編織、雕刻等作品,至今仍可見這些神話傳
說的元素

1原住民族的歌謠、舞蹈活潑多變,除了各種祭典時的「0 連臂踏
歌 」外,布農族的多聲部合唱、泰雅族的多金屬箕口簧琴舞等,也都
各具特色

連臂踏歌

阿美族豐年祭時,部落成年人穿著傳統服飾,挽手唱跳感謝神靈、慶
賀豐收的場景

歌謠 2日治以來,開始有計畫的採集研究這些歌謠
3戰後,投入更多的力量調查採集,很多歌謠因而被記錄下來。除了傳統
的歌謠外,其歌謠充分反映他們的生活經驗,不斷有新的歌謠被傳唱,
林班歌謠具相當代表性

所謂林班歌謠指的是1950∼1970年代,政府伐木出口以換取外匯後重
新種植樹苗,許多原住民族人受林班僱用,從事整地、育苗和造林的
工作,下班後一起哼唱抒發情感的歌謠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87

2文學創作

隨著原住民運動的蓬勃,具強烈原住民意識的文學作品陸續出現

族別 姓名 作品 內容

深刻描繪原住民的種種問題與
泰雅族 瓦歷斯•諾幹 番人之眼
心境
1980 年代
作品探討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
雅美族 夏曼•藍波安 八代灣的神話
該何去何從

以族群關懷為起點,控訴原住
排灣族 莫那能 美麗的稻穗
民族所遭受種種不公平的對待

這些作品豐富了臺灣文學的內涵,也引起各族群共同關心臺灣原住民族的處境問題

(二)原住民族的藝術

1原住民的工藝藝術,與其日常生活有關,尤其是祭典和慶典
2各族各有其特色,如製陶、鞣皮、琉璃珠製作、貝珠工藝等
3結合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刻畫祖靈信仰及文化認同

泰雅族 珠貝工藝令人稱羨,其珠貝製品在部落中為權位、武勇和財富的象徵

立柱雕刻,生活器物和信仰圖騰等均相當可觀,尤以木雕和石雕的百
魯凱族、排灣族
步蛇紋最具特色

卑南族 十字繡的人形舞蹈紋
常出現在各種編織、雕刻藝品上
賽夏族 象徵閃電的雷女紋

賽夏族服飾常見的雷女紋與其雷女傳說有關,相傳古時賽夏族人不懂
得編織與農耕,於是天上的雷神派出精於編織手藝的女兒下凡教導,
雷女後來更與族中青年結為夫妻,並教導族人種植小米。族人為紀念
雷女,就把雷電圖案織在布匹上,成為雷女紋
288 歷史(1)學習寶典

二 文學、藝術與生活的演變

清代 傳統社會的人文藝術與生活在臺灣奠基

日治時期 日語取代漢文,美勞、唱歌、體操等透過學校,開始與臺灣人的生活連結

臺灣經歷的歲月
讓臺灣的文化呈
戰後
去日本化 再中國化 西化 本土化 現多元的風貌

(一)文學的發展
1清代文學的發展
1宦遊文學與方志編纂

時代 內容 意義

q 沈光文 因颱風漂至臺,是首位流寓臺灣的文
明朝
人,晚年組織「東吟社」,結識遊宦,著《臺灣
末年
賦》,記述臺灣的地理歷史、民俗和物產等

鄭氏 他們在吟詠山水風
宦 一些明朝遺臣也依附鄭氏來臺
時期 光的同時,也常以

異鄉客的視角,為
文 中國來臺官員或士人留下的作品,為臺灣文壇主流
臺灣早期社會留下

曾任福州同知幕僚,於康熙年間受命來臺 珍貴紀錄
郁永河
採硫,並將歷程寫成《裨海紀遊》一書

1721年,在朱一貴事件平定後,以首任巡
黃叔璥
臺御史的身分來臺,著有《臺海使槎錄》
清初

雖然內容詳略不

基於地方治理的需求,地方官員多推動編纂地方志書 一、甚且疑信相

的工作。他們依中國編修方志的體例,蒐羅記錄在地 參,仍為今日了解

文史資料 臺灣早期歷史文化

的重要線索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89

2本土文人社群的形成

時代 內容

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本土的文人大量出現,如澎湖的蔡廷蘭、新竹的鄭
用錫等

「開澎進士」,撰《海南雜著》,記錄他在道光年間因海難漂
道光、咸豐 蔡廷蘭 流至越南,輾轉還鄉的過程,是臺灣本土文人最早的外地見聞
年間以後 錄

「開臺進士」,撰《北郭園全集》,因見發生於咸豐年間的頂
鄭用錫
下郊拼,死傷慘重,故寫下〈勸和論〉,告誡百姓以和為貴

1本土作家的詩詞水平,已可與宦遊文人相抗衡。本土文人社群逐漸形
同治、光緒 成,他們的作品充滿對土地與人民的關懷
年間 2本土士人在科舉中嶄露頭角,其詩文作品亦臻於成熟。相較於宦遊文
學,他們的作品更加關懷本地事務,描寫民生疾苦

2新文學的誕生

1許多傳統文人憂心漢文化即將淪亡,紛紛設立詩社以圖保存
2部分士人因科舉斷絕,乃寄情詩文以自娛
3因此,日治時期成立的詩社,數量倍於清代,其中最著名者為林獻堂支
持創立的w 櫟社

姓名 內容

日 11902年,中部文人成立,致力於保存漢文化,以抗議精神
日治之初 治 與批判理念著稱

櫟社 21910年(明治43年),梁啟超應林獻堂之邀來臺,曾期勉

三 臺灣文人要關懷社會、改革社會。因此,部分櫟社成員,
大 轉而投身政治、社會的改革活動

社 南社 1906年,南部文人成立,文風鼎盛,以連橫為代表

瀛社 1909年,北部文人成立,立場較為親日,發展最久
290 歷史(1)學習寶典

1由於傳統文學,脫離社會現實,又受到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啟發,文學作家
開始用e 白話文 創作
21924年,張我軍在《臺灣民報》發表〈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以「建
設白話文學,改造臺灣話」為主題,抨擊舊文學,引發了論戰
3賴和等人的創作,常反映殖民社會的現實問題,揭露市井百姓的困苦,這
些作品為日後臺灣新文學的發展確立基礎與方向

賴和

彰化人,自幼學習漢文,1914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日後在
1920 年代 彰化開業行醫,此照約攝於1930年代。由於賴和為新文學的先驅,故
被尊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代表作為《一桿秤仔》

4第二代的新文學作家,如楊逵,習以r 日文 寫作,不但諷刺社會現
狀,更富有社會改革的思想

臺南新化人,本名楊貴,幼時受到噍吧哖事件影響,具有濃厚的民族
意識與反抗性格。所著小說《送報伕》於1934年入選《東京文學評
論雜誌》,是臺籍作家首次進入日本中央文壇。戰後,因發表和平宣
言,遭逮捕入獄

1文學創作受到箝制
中日戰爭 2但仍有不願妥協的作家,堅持批判精神。如吳濁流創作的《t 亞細亞的
爆發後 孤兒 》,即敘述受日本人欺壓的臺灣人,陷入認同矛盾,如同孤兒般的
悲慘境遇,此作品到戰後才得以出版

3反共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

時間 內容

1習於日文寫作的本土作家,在國語政策下,失去了發表的園
地,很多人被迫放棄寫作
2當時的臺灣文壇,幾乎成為中國大陸來臺作家的天下。他
反共文學 戰後初期
們的作品,喪失與原鄉土地的連結,也缺乏對臺灣土地的情
感。如王藍的《藍與黑》,其內容多圍繞在反共,或對原鄉
生活、抗戰經歷的描繪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91

1夏濟安創辦《文學》雜誌,提倡文學要學習歐美文學的理論
與技巧
21960年,白先勇等人受到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創辦「現代
文學」。當時由於工商業快速發展,社會變遷劇烈。他們的

現代主義 1950年代 作品刻畫人的茫然與疏離感,注重內在與心靈的探索,卻脫

文學 中期 離臺灣的歷史與現實

白先勇

知名作品如《孽子》,是探討同性戀的長篇小說,對被社
會邊緣化的底層弱勢者展現同情與關懷

4文學的本土化與多元化

時間 內容

1因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結果,社會問題叢生,部分作家以市井小民的視角,探
討現實社會生活的無奈及荒謬
2代表作家:
11960年代,鍾肇政《濁流三部曲》
21970年代,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王禎和《嫁妝一牛車》

這些作品富有濃烈的鄉土情感,對時代和社會採取批評態度,被指為傾向共
產主義的y 工農文學 ,引發了1977年的「鄉土文學論戰」
1970
年代
鄉土文學論戰:以朱西甯、余光中等人為代表,批評鄉土文學。如余光中
〈狼來了〉指出鄉土文學是「工農兵文藝」,是配合毛澤東的鬥爭路線,
「北京未聞有三民主義文學,臺北街頭可見工農兵文藝」

鄉土文學作家極力主張建立描寫民生疾苦的民間文學,論戰之後,鄉土文學
獲得肯定,確立了文學可以容納更多元的聲音

1980
社會日益開放,原住民族、女權、同志、自然生態等議題,均成為創作題材
年代後

近年來 網路崛起,造就許多網路作家,其作品主題益趨豐富活潑多元
292 歷史(1)學習寶典

(二)美術的發展
1傳統書畫的傳入

種類 內容 意義

富商名流延聘江南文人來臺,不乏醉心金 對臺灣金石學的
當時美術僅是少
清末 石與繪畫者,如客寓板橋林家的呂世宜 發展影響深遠
數士人的風雅自
賞,與庶民生活
本土文人中亦不乏能書善畫者,如林朝英
距離遙遠
兼擅書畫,以「竹葉體」聞名

2新美術的發展

1日本的學校教育中引進重視寫實的西式美術技藝,是臺灣新美術的開端
2在石川欽一郎等人的努力下,培育出許多本土的優秀美術人才,他們陸續
在各種展覽會中得獎

1擅長日式膠彩畫和水墨寫生的「臺展三少年」作品入選

1927年,總督府舉辦首次「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
「臺展」),年輕畫家表現突出,陳進、林玉山、郭雪
湖三人入選臺展,當時均未滿20歲,被稱為「臺展三少
年」。其中陳進與郭雪湖擅長日式膠彩畫,林玉山則以
水墨寫生見長

陳進
日治時期 以膠彩畫見長,作品多描繪各種女性形象,為臺灣第一
繪 位女畫家
1927年

林玉山

知名畫作為《蓮池》。繪於1930年,此作品獲第四屆臺
展之特獎,其所呈現的「寫生」觀念,始終是林玉山創
作的源頭與鼓吹的信念

郭雪湖

知名畫作為《南街殷賑》。此畫作於1930年,描繪大稻
埕中元普渡時,霞海城隍廟一帶的繁華景象

2可見總督府意在扶植寫實美術,抑制寫意傳統的意圖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93

陳澄波等人舉辦「臺陽美術展覽會」(簡稱「臺陽展」),與
官辦臺展抗衡,被認為是「臺灣民族主義在藝術上的表現」

陳澄波
1934年
知名畫作為《嘉義街外》。陳澄波以此畫入選帝展,但原
圖已遺失。他喜好取材身邊鄉土景色,作品以流露故鄉風
土人情著稱

後期 臺灣美術發展成以西洋美術和日本東洋畫為兩大主軸

富有臺灣特色、鄉土氣息,以黃土水為代表,首位留學日本、以「蕃

童」入選帝展(帝國美術展)的臺灣藝術家,代表作有「山童吹笛」、

「水牛群像」等

3傳統水墨的復興與現代美術的奠基

1黃君璧等傳統水墨畫家來臺,水墨畫再度成為主流,以「渡海三家」享
譽最高
黃君璧、張大千、溥心畬
戰後
2臺灣畫壇成為中國大陸來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培養的本土西畫家
平分秋色的局面

臺灣畫壇引入西方抽象畫理念與技巧,美術風格走向活潑多變,也奠定了
1960 年代
日後現代美術勇於突破的基礎

4美術的多元發展

李梅樹等畫家主張回歸現實,描繪社會面貌。鄉土寫實風格重
獲肯定。在現代與鄉土思維激盪下,臺灣美術走向多元發展
鄉土寫實 李梅樹
1970 年代
主義
畫風多變,曾主導三峽祖師廟的重修工程,現今三峽有其紀
念館

隨著政治與社會風氣趨向開放,美術館與各式展演活動日漸豐
1980 年代 自由多元
富,創作的形式、媒材、主題更加活潑多變,也更勇於挑戰傳
後 畫風
統與各種權威
294 歷史(1)學習寶典

(三)庶民文化的發展
1源自清代的庶民生活

繪畫 庶民社會中,廟宇的畫作,往往精美而富教化作用

1每逢廟會、節慶,村里集資禮聘戲班搭臺演戲酬神,或富戶私請戲班,搬演著
戲劇 各種源自閩粵地區的戲曲,內容多為忠孝節義或神怪荒誕的故事
2因延請戲班所費不貲,故演戲也常成為和解紛爭或祈禱還願的條件

1各種戲劇中所搭配的樂曲,也常是民眾演奏吟唱的娛樂。臺灣傳統戲曲有南、
北管之分

類別 常用樂器 特色

以熱鬧見長,多用於廟會的場合,又被稱
北管 鈸、鑼等金屬打擊樂器
樂曲 「亂彈」

較為古樸,曲詞婉轉含蓄,曲調清幽淡雅,
南管 使用琵琶、洞簫等樂器
傳入較早

2許多傳唱於民間的歌謠,不僅是村民的娛樂來源,也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寫照,
如客家山歌

1早期臺灣社會動亂頻仍,民間習武風氣盛行,武館應運而生。民間的藝陣也兼
有練武防衛功能,如高雄內門等地的宋江陣
2在廟會活動中,還有各種文陣和藝閣的展演

雲林北港藝閣
藝陣
抬閣為民間迎神賽會中的一種民俗技藝表演,到了日治時期,發展出童男、
童女會裝扮成歷史詩詞中的角色,並坐在經過布置的車上遊行,因其外表頗
似樓閣,故又被稱為「藝閣」,現今廟宇祭典仍常見到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95

2流行文化的傳入
1流行歌曲:

日治時期,西式音樂被列入學校教育,孕育出江文也、呂泉生等早期臺灣音
樂家

臺北三芝人。幼年時遷居廈門,後轉往日本求學,學習聲樂及作曲,
多次獲得日本音樂比賽獎項。1936年,代表日本參加柏林奧林匹克運動
會,以臺灣舞曲獲藝術競技管弦樂佳作,為第一位獲得奧運獎牌的臺灣
人,也是奧運藝術競技史上唯一獲獎的東方人。兩年後,他受邀任教於
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戰後滯留中國大陸,文革期間屢遭批鬥、下放勞
改,晚年始獲平反。江文也的樂曲常取材自臺灣本土文化,對臺灣新音
樂發展貢獻良多

日治中期 臺灣音樂走向商業化

1臺灣出現了第一家唱片公司──u 古倫美亞 唱片公司


日治時期

創設於1933年,該公司不僅製作、發行唱片,也培養詞曲
作者及歌手,如知名臺語流行歌曲創作者陳君玉、臺灣第一
位流行歌手純純等

2開始培育專業歌手及詞曲創作者。李臨秋填詞的望春風,鄧
1930年代 雨賢創作的雨夜花等歌曲,已成臺灣音樂史上的經典

鄧雨賢與雨夜花 純純

皇民化時期,為鼓勵臺 本名劉清香,是1930年代活
灣人響應戰爭,日人將 躍於流行歌壇的藝人,曾灌錄
雨夜花改編為榮譽的軍 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經
夫進行曲 典名曲
296 歷史(1)學習寶典

2戲劇:

布袋戲 傳統社會最受歡迎

歌仔戲 臺灣人自創

是以現代話劇形式演出的新戲劇

最早是日本新演劇團在臺北朝日座的演出,其觀眾多為日籍,對
1911年
本地人影響不大

張深切、吳三連等留日學生將新劇傳回臺灣,且常在劇中加入政
1919年
治、社會改革理念

1920年 文化協會即經常在政治與社會改革活動中演出「文化劇」,藉以
代初 諷刺時事
新劇
張維賢以「民烽劇團」名義在永樂座演出的人民公敵等劇,其專
業的舞臺設計,令臺人耳目一新,一時傳為佳話

永樂座
1933年
位於臺北大稻埕,1924年落成,是日治時期設備最完善的戲院
之一,除了播放電影外,還是傳統戲劇、新劇登臺演出場地,
並且兼具聚會功能,包括蔣渭水過世的告別式都在這裡舉辦

「厚生演劇研究會」演出張文環的閹雞一劇,由呂泉生將臺灣民
1943年
謠重新編曲,講述臺灣的鄉土故事,引起廣大回響

無論是傳統戲劇或新劇均遭到官方管制,或被迫改演「i 皇民劇 」,或


日治末期
是趨於沉寂

3電影:

是20世紀初傳入的新娛樂活動,除了在劇院、電影院演出,也在鄉村巡迴放映。當時是採
黑白默片演出,電影播放時需有樂隊配合畫面同步演奏,並由「o 辯士 」解說

負責依情節、角色解說劇情,有些著名的辯士以
風趣、生動的口才,反倒成為吸引觀眾的焦點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97

1925 年 臺人自製的第一部電影,是臺灣映畫研究會製作的《誰之過》

在臺灣上演的《桃花泣血記》,是中國拍攝的影片,演出時由詹天馬擔任
1932 年 辯士,並與王雲峰合作主題曲桃花泣血記,傳頌一時,是臺灣第一首流行
歌曲

3戰後大眾娛樂的普及
1流行歌曲:

戰後初期 流行音樂作品,如燒肉粽、望你早歸等,內容哀怨淒苦,充分反映社會現狀

1言論、社會管制日嚴,許多歌謠被禁止公開演唱
1950
2在親美的環境下,貓王、披頭四等西洋音樂盛行;而日本音樂、黃梅調、
年代後
閩南語歌也都各有市場

2電視開播:

1962年(民國51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臺視)

無線電視公司陸續成立(中視1969年成立、華視1971年成立)

電視機普及,使傳統戲劇的觀眾大幅流失

隨著政治環境的開放,政府又開放有線電視臺

2013年,其品質已提升到數位化,且頻道眾多,提供民眾更多
且質精的娛樂與資訊服務的選擇

歷史趣談 「影響農工作息」的雲州大儒俠
自從電視臺陸續開播以後,「收視率」也成為追求的目標,當時臺語節目比較受到一般民眾的歡迎,因此臺
視決定在1970年(民國59年)推出一檔布袋戲節目雲州大儒俠,想不到隨即「轟動武林、驚動萬教」,每到中
午,民眾不上班、農人不下田、學生不上課,萬人空巷守在電視機前,看史艷文、藏鏡人以及黑白郎君之間的
故事發展,收視率達到空前絕後的97%。大受歡迎的布袋戲,卻也引起政府的干預,製作人黃俊雄被迫創造出
場必高唱「中國一定強」的神祕角色中國強來做因應,甚至改用國語配音,但最後仍遭政府以「影響農工作
息」為由下令禁播!
298 歷史(1)學習寶典

3本土電影再度興盛:

臺灣電影業,曾一度充滿活力,拍攝臺語片的風潮盛極一時。但也因產量龐
戰後初期
大,導致品質粗糙,加上受到官方管制,遂逐漸被國語和外來影片所取代

1990 臺灣本土電影在國際影展中普受肯定,但在國內卻缺乏票房,香港、好萊塢
年代後 的影片成為市場主流

因p 李安 、魏德聖等導演的電影,重新引起大眾對臺灣電影的重視
近年來
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曾於2000年獲得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4藝文活動的傳承與發展

許常惠等人開始對臺灣原、漢各族的民俗音樂做全面性的採集、研究,如
民間藝者陳達所演唱的恆春調等,因此而受到重視

博學堂 許常惠的民族音樂研究
1960 年代 許常惠(1920~2001),彰化 和美人。師範學院音樂系畢業後,留學法國研讀西方現
代音樂理論,兼擅創作,返國後任教於各大專院校。基於對鄉土的熱愛,他投入漢族及原
住民各族的傳統音樂調查、採集、整理及研究工作,為臺灣民族音樂研究的先驅者。他也
推動成立民俗音樂研究機構、設立「薪傳獎」,並發掘出許多如陳達等傑出的民間藝人。

是臺灣面臨接連外交挫折的時期

1970 年代 1鄧麗君的歌曲紅遍日本、東南亞
2有一群大學生開始反思自身的定位,並決定要唱屬於「自己的歌」。這
些校園歌手創作出清新樸實的a 校園民歌 ,如秋蟬、廟會等

1臺灣的音樂創作愈趨多元,近年來,除張惠妹、周杰倫、五月天等享譽
國際的歌手或樂團外,許多各具特色的音樂人也都能擁有發展空間
2隨著民眾接觸國外流行文化的管道增多,臺灣的藝文活動在其激盪下
1980 年代 愈加繽紛多彩,不僅電視劇和流行歌曲在東亞、東南亞地區占有一席
解嚴後 之地,各種現代戲劇、相聲等表演團體蓬勃發展,融鑄古典與前衛的
s 雲門舞集 更享譽國內外
3傳統戲劇也不斷推陳出新,如霹靂布袋戲,或明華園歌仔戲團,都成功
的將臺灣的本土文化推上世界舞臺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299

(四)建築傳統的演變
1清治時期的漢式建築

傳統 1臺灣的漢式傳統民居、廟宇形制,多沿襲自閩、粵原鄉
民居 2部分古宅留有銃眼和銃櫃,則反映出移墾時期的安全d 防衛 需求

稍有財力者常致力於興建宅第,例如:
1咸豐年間建成的板橋林宅三落舊大厝、霧峰林宅宮保第

「林本源」為板橋林家的商號,林家發跡於大溪,後遷居板橋興建三落大
厝,1853年(咸豐3年)建成;而後又仿蘇州園林在宅邊修築庭院,1893
(光緒19年)完工,即今著名的林家花園

2建築庭園,如鄭用錫所建的新竹北郭園,或光緒年間竣工的板橋林本源園邸,
則為文士群聚交流,彼此題贈酬酢的處所。這些知名庭園多仿效中國南方園
林,堆築假山流水,裝飾典雅華麗,有時也兼取西式風格,運用幾何圖形設計
園林
亭臺欄杆。可惜這些庭園今已所剩無幾,僅林本源園邸還具備相當的規模
宅第
1板橋:林本源園邸
北部 2新竹:鄭用錫的北郭園
3新竹:林占梅的潛園,成立「潛園吟社」

霧峰林家的萊園,五桂樓為其中最重要的建築,日治時期是櫟社詩
中部 人們吟詩唱和的場所,是林獻堂先生聚首臺灣菁英,保留漢文化的
重地

南部 臺南吳園

1荷蘭人修築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至今仍為重要的文化資產
2清末,臺灣的行政組織已完備,各級機關均建有衙署,城堡、城牆、城門、砲
臺等防衛類建築亦多,但多因戰亂破壞或日治後遭棄置而荒廢

清代布政使司衙門

1892年(清光緒18年)建成,原為接待至臺灣視察的高級官員的行館。臺灣
行政 民主國時期改為「籌防局」;日治時期則充做臺灣總督府廳舍,1919年,臺灣
建築 總督府新廈啟用後,行館轉為臨時展覽及聚會場所。現為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
驗所林業文物館。布政使司衙門原址位於臺北市中山堂附近,部分建築於1932
年遷至今南海路臺北植物園內,是全臺灣僅存的衙門建築,被列為國定古蹟

3古城牆目前在臺南、恆春、左營、澎湖等地仍有局部遺跡,如臺北城的北城門
仍保留清代風貌
300 歷史(1)學習寶典

恆春縣城門

牡丹社事件後,清朝設恆春縣。古城於1879年(清光緒5年)建成,有東、
西、南、北四座城門

4清末新築的砲臺則以億載金城、西台古堡及淡水的砲臺比較知名

2近代建築的引進與演變

近代建築指的是西方國家利用當時的科技技術所興建的建築物,隨著西方人的活動被引進
臺灣

最早將近代西方建築帶進臺灣:
開港通商後 1領事館、洋行與教堂:如高雄英國領事館、淡水牛津理學堂等
2劉銘傳在臺灣推動新政時的建設,如基隆的獅球嶺鐵路隧道

1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即已將近代建築引入日本
2總督府因進行「市街改正」而大量拆除舊建物,並在各地紛紛興築新
式建築,包括各地行政官署的廳舍、學校、博物館等公共建築,或各地
的企業、商舖。如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勸業銀行臺北支店(今臺
北臺灣土地銀行)、臺北高等學校(今臺灣師範大學)、舊高雄火車站
等,由於日人受「f 脫亞入歐 」的思想影響,此一時期的建築常出
現仿西式尖塔、圓頂或廊柱造型,使臺灣街貌煥然一新

日治時期 臺灣博物館

1915年落成,建築為古典樣式,嚴守左右對稱原則,並以雄偉的希臘
式立柱、氣派的中央圓頂,彰顯出肅穆優雅的氣息

總督府專賣局

1922年落成,外觀仿英國維多利亞風格,以紅磚與白石裝飾,並有獨
特的鐘塔造型,十分精巧

為反映「大東亞共榮圈」的精神,在建築中融入了g 拱窗、帝冠式屋
頂 等東方元素

舊高雄車站
日治末期
1941年落成,擁有小八角形尖頂,屋頂呈波浪曲線,這種建築稱為興亞
帝冠式,反映出日治後期的軍國主義色彩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301

3戰後多元建築型態

1因民生凋敝,新修建築多半重視實用與功能性
戰後初期 2而此時由畫家李梅樹主持重修的三峽清水祖師廟,則以裝飾精緻典雅著
稱,是戰後重要的代表性宗教建築

經濟漸趨繁榮,建築技術、樣貌亦隨之多變。許多公共建設、民間樓宇在
1960 年代 起建時,較之前更注重美學表現。如臺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即為融
合現代主義與中華文化色彩的知名作品

因建材和建築工法的進步,各式高樓紛起,最著名者當屬高雄的85大樓及
世紀之交 臺北的101大樓,而101大樓更一度為世界第一高樓,至今仍是臺灣最高的
摩天大樓、臺北市的象徵性地標
302 歷史(1)學習寶典

歷屆試題

( BD )11878年,臺南一所教會發行一份〈光緒四年耶穌聖教堂臺灣禮拜單〉,右圖是其
部分內容。這份禮拜單除了宣揚教義,而
受到教會信徒重視外,還載有其他與日常
生活相關的訊息,因此連非教徒也相當喜
愛。根據圖示內容推斷,下列哪些選項正
確? (多選,112分科)
A這一所教會的傳教士應該是來自加拿大
B當時來臺傳教士的傳教常結合醫療行為
C教會對漢人與原住民採不同的傳教方式
D禮拜單標注二十四節氣是在地化的表現
E禮拜單有光緒紀年代表這教會屬於官方。

( C ) 2一位學者提到:過去歷史研究的主體,往往偏重於統治者的歷史,比較忽略人民
的歷史,其實,人民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主體。下列哪個主題最接近這位學者主
張的研究方向? (111學測)
A鄭氏王朝在臺的屯田政策 B清代臺灣職官制度的演變
C清代臺灣沿海的王爺信仰 D日本在臺殖民體制的建設。

1B禮拜單下方有教會設置醫館的宣傳,可得知來臺傳教經常結合醫療行為。D禮拜單上方有標註二十四節氣,這屬於
漢人農業社會的文化,卻在基督教禮拜單出現,乃是因為要融合本土文化,以利吸納更多臺灣信徒,是在地化的表
現。A開港通商後,於臺南傳教的應是英國長老教會。C從這份禮拜單中所給予的訊息難以看出傳教方式是否不同。
E清朝並未將基督宗教列為官方宗教。

2清治時期臺灣的環境惡劣,瘟疫橫行。從大陸來臺的先民們相信家鄉的王爺信仰可以驅逐瘟疫,庇佑鄉里,於是在臺
灣繼續奉祀,形成普遍的王爺信仰。王爺信仰發展的過程較符合題目所述「以人民為主體」的歷史。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303

試題演練

一 單選題
( D ) 1有一位日治時期的作家,一生創作的作品,大都是殖民地的抗議文學。有人這樣
形容他:「詩的語言雜揉了臺灣話文、中文和日式漢文,生動地表現了殖民地作
家的後殖民語言風格。」其文學作品採寫實主義的手法,洋溢著民族情感與人道
主義,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請問這位作家是何人? A呂泉生 B呂赫若
C陳進 D賴和。
1賴和作品屬寫實主義的風格,又擅長臺灣話文與漢文創作,有「臺灣新文學之父」之稱。

( D ) 2臺灣俗諺:「少年若無一次憨,路邊哪有萬應公。」反映出清領時期臺灣的何種
現象? A男多女少,婚姻困難 B社會盛行好巫信鬼的迷信風氣 C社會平等
開放,庶民階層並不明顯 D年輕羅漢腳經常參加分類械鬥。
2萬應公、有應公為臺灣民間厲鬼信仰的一種。早期移墾社會時期,許多羅漢腳因械鬥死亡,為處理眾多不幸客死異鄉
的孤魂野鬼,官方及民間都設有祠廟、義塚等來撫慰這些不安的孤魂,使之不致作祟危害地方。
( D ) 3下列的節慶、祭祀活動,何者有別於中國閩、粵地區,為臺灣所獨有? A元宵
節逛燈會、猜燈謎 B端午節門前掛菖蒲、插艾草以求平安 C中元節普渡「好
兄弟」 D除夕下午祭拜「地基主」。
3地基主原為平埔族的祭祀神之一,原漢通婚後,混入中國道教、灶神與土地公的信仰,屬於臺灣特有的祭祀活動。

( B ) 4新竹新埔枋寮褒忠義民廟為全臺客家人信仰中心之一,廟內供奉的義民爺係指所
有保鄉衛國 的義士數百人,在神龕上懸掛「褒忠」二字的匾額,係清朝皇帝親筆
御賜。從歷史事件起源來看,這位皇帝應是誰? A康熙 B乾隆 C同治 D
道光。
4客家人的義民爺信仰,源自林爽文事件中協助平亂戰死的義士,因此「褒忠」匾額乃乾隆皇帝御賜。

( A ) 5《聖母聖詠經》俗稱為《玫瑰經》,此詞由拉丁文的Rosarium而來,其本意為「玫
瑰花圃」,引申為像玫瑰花馨香可愛的一連串禱文,獻給聖母瑪利亞。在臺灣也
有供奉玫瑰聖母的座堂,請問是哪一座? A高雄玫瑰聖母聖殿 B長老教會北
投教堂 C臺北靈糧堂 D理學堂大書院。
5BC均是基督教新教的教會組織,並無供奉玫瑰聖母。D理學堂大書院是馬偕在淡水所辦的學校。

( C ) 6下 表為歌唱節目某一集的指定參賽曲目,請問此比賽最有可能為下列哪一主
題? A 音樂不用翻譯:翻譯歌曲指定賽 B 我的分手療傷歌曲 C 唱自己的
歌:重返民歌時代 D向搖滾歌手致敬。
曲目
〈蝸牛與黃鸝鳥〉、〈捉泥鰍〉
〈雨中即景〉、〈秋蟬〉
〈鄉間小路〉、〈廟會〉、〈外婆的澎湖灣〉
〈迎著風迎著雨〉、〈小草〉、〈蘭花草〉
〈橄欖樹〉、〈流浪者的獨白〉
6由表中所列,可知為1970年代起大受歡迎之校園民歌,多由年輕人創作,他們自編、自彈、自唱,曲風清新。
304 歷史(1)學習寶典

( D ) 71977年臺灣重要作家相繼針對文學發展發表看法,如朱西甯〈回歸何處?如何回
歸?〉認為:過於強調鄉土,有可能流於地方主義;余光中也在《聯合報》上發
表〈狼來了〉一文,一口咬定臺灣的鄉土文學就是中國大陸的「工農文學」,請
問上述評論的重點為? A鼓吹使用文言文創作 B主張回歸日治時期的創作風
格 C反對現代主義文學的艱澀 D反對鄉土文學的創作。
71977年,朱西甯與余光中等學者針對日益興盛的鄉土文學提出批評,王拓、陳映真等鄉土文學作家撰文回應,引發鄉
土文學論戰,故選D。
( D ) 8□□兼具商人、書生與地方士紳等身分,擅長琴棋書畫。□□的自畫像將自身鮮
明性格顯露無遺。書法以行草書體居多,筆劃挺健蒼勁;草書作鵝群體,得宋
朝雷簡夫骨法。請問□□是哪一位歷史人物? A 林文察 B 林平侯 C 林維
源 D林朝英。
8D林朝英出身商人子弟,擅長琴棋書畫。其書法以畫竹筆意寫字,尤其撇捺之筆,像片片竹葉,人稱「竹葉體」。

( C ) 9齊白石:「一筆一畫,無不意在筆先,神與古會。」徐悲鴻:「五百年來一大
千」。請問被如此評價的張大千擅長何種畫風? A西方油畫 B東洋畫 C水
墨畫 D素描畫。
9戰後,中國大陸文人傳統水墨、花鳥、人物畫再臨臺灣,最具代表性人物為張大千。

( A ) 0他自馬尼拉來臺,在打狗展開傳教工作,一度遭到逮捕、審訊。1860 年,他在
打狗港邊的前金地區,購地興建第一座天主教教堂,逐漸開展其傳教工作。請問
「他」是指哪一位歷史人物? A郭德剛 B馬雅各 C李春生 D馬偕。
0A天主教傳教士。B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教士,1865年抵臺,先在臺南府城行醫及傳教。C身分為買辦(臺灣人)。
D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教士,1872年來臺傳教兼行醫,傳教以北部為主。
第q∼w題為題組,請在答題表格中作答。

A戰後初期的1940年代 B反共抗俄的1950年代
C出口擴張的1960年代 D外交挫敗的1970年代
請依下列文字敘述,找出上述選項中相對應的年代。

( D ) q「每次回鄉,看到那些荷鋤的阿伯阿嬸,五十出頭,臉皮就皺得可以夾死蒼蠅。
我覺得我每餐所喝的是他們的血汗,吃的是他們的骨肉,有一種使命感要我寫下
這些,為他們說話。」
q1970年代的本土作家,以市井人物的角度,揭露臺灣的社會面貌,描繪臺灣社會的底層人物,面對生活的無奈。

( B ) w某個年代的臺灣文壇主流是所謂的「戰鬥文藝」,當時不僅有立法院長主持的
《文藝月刊》面世,以高額獎金徵選相關作品;蔣中正總統也在公開文告中發出
號召。各大文藝團體紛紛響應,分別發動會員撰寫文章或出版專輯,也頻頻召開
以此為題的座談會交換心得。
w中央政府遷臺後,大陸來臺作家成為臺灣文壇的主流。1950年代前期為配合反共抗俄的目標,由政府主導的「戰鬥文
藝」,為反共文學的高峰,故選B。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305

二 多選題
( BCD )e新聞報導:「桃園新屋鄉葉家祖祠每年清明時節,總有近萬名子孫前往掃墓。葉
姓宗親會指出,葉姓始祖葉春日,於雍正13年自廣東渡海來臺,共生下大榮、大
華、大富、大貴與大春5子,由於5個人名字為人間五大美事,後代子孫稱之為
『葉五美公』。後代子孫合建祠堂祭祖,並擴建成今日五層祖塔的規模,安奉骨
灰罐達2,000多罐。」下列相關敘述哪些正確? A 葉姓宗親會為唐山祖的宗族
組織 B葉姓宗親會應為開臺祖的宗族組織 C就族群而言,葉姓宗族屬於客家
人,原鄉神明為三山國王 D葉春日來臺時,臺灣尚屬移墾社會,治安並不好
E葉家子孫死後骨灰罐合祀在祖塔裡,是受到平埔族的祖靈觀念影響。
eA葉五美公為來臺始祖,故屬於開臺祖的崇拜。E子孫與祖先合祀,乃承自中國傳統宗族祭祖觀念,與平埔族的祖靈
觀念無關。
( CD )r清領時期臺灣的士紳階級,他們的生活狀況符合下列哪些敘述? A治安不好,
鼓勵子弟習武輕文 B生活主要受法家文化影響,所唸的書籍也多為法家經典
C建立園林建築以居住、遊賞,享受精緻文化 D時常交流並組成詩社吟詩作對
E直接參加地方的械鬥以從中得利。
rA臺灣的士紳階級多憑藉科舉取得功名,因此會鼓勵子弟讀書應考。B以儒家為主流。E地方械鬥造成社會脫序,士
紳階級的角色常常是協助官府平亂。
( BD )t下列有關來臺傳教士及其貢獻的配對,哪些正確? A 巴克禮:在臺南創辦首
間盲校 B 馬偕:在北臺灣創立首間女子學校 C 甘為霖:創辦臺灣最早的報
紙 D馬雅各:創設臺灣史上第一座西醫館 E馬雅各:開辦理學堂大書院。
tA應是甘為霖創辦。C巴克禮創辦臺灣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E應是馬偕創辦。

三 混合題或非選擇題
第y∼i題為題組,請在答題表格中作答。
閱讀以下兩段資料,並作答:
資料一:一位總督府負責民間信仰的官員說道:「待要拋棄舊信仰,卻割捨不斷;想要尋
求新信仰,又苦無門路;懷著困惑的心靈,在皇民化的途中徬徨徘徊。結果有些
人向佛教靠攏,有些人投向基督教的世界。寺廟整理以臺灣傳統的佛教、道教與
民間信仰為主要打擊目標,對基督教影響不大,臺人失去信仰對象後,反讓基督
教或日本本土佛教宗派有搶地盤的空間。」
資料二:臺灣人的宗教生活發生激烈的變動,國家神道對人民的傳統宗教和文化展開破壞
性的打擊。神道帶著其新的象徵侵略到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家庭,連牧師都要屈
服在壓力之下,至今只有教堂免於被侵略。寺廟裡不再有祭牲、焚香、燒紙錢;
神像被搬出來燒掉或集中於陰暗的角落等待最後處分。另一方面,神社在各處繼
續增加,民眾被迫前往禮拜表示效忠,這說明新的一代將缺乏可被喚醒的宗教興
趣。這種精神上的傷害很難形容,且會導致民眾傳統的宗教和文化被連根拔起,
其心靈無法有更崇高的事物來填補它的位置。失去傳統宗教支持的人,可能會轉
向福音,我們希望為其帶來幫助、指引和心靈上的釋放 。
(資料來源:盧啟明,《傳道報國:日治末期臺灣基督徒的身分認同(1937 ~ 1945)》,臺北:
秀威資訊)
306 歷史(1)學習寶典

y請根據兩則資料,判斷關於「寺廟整理」政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寺廟整理運動與破壞神像,讓基督教成為信仰主流
A
僅臺灣傳統信仰受到打壓,基督教未受到任何限制
B
總督府實施此政策,導致臺灣人民失去心靈的寄託
C
神道教與基督教合作,徹底破壞臺灣傳統民間信仰。
D

u日本總督府為推廣神道教所實施的「寺廟整理」政策最有可能首次出現於哪一時期?請根
據兩則資料所述,政策實施後人民信仰轉變呈現什麼現象?

i請判斷兩則資料的立場是否相同?並說明判斷理由。

第16題 A B C D 【請用 2B 鉛筆 作答】

【請用 黑色墨水的筆 作答】


哪一時期 信仰轉變
民眾雖被迫前往神社禮拜,卻未真正接受神道教,而是向佛
第17題 □ 1895 年 教與基督教靠攏。

□ 1919 年
□ 1936 年
□ 1945 年

【請用 黑色墨水的筆 作答】


立場 判斷理由
兩則資料皆認為寺廟整理導致臺灣人民心靈上的傷害,進而
轉向基督教宗教尋求慰藉。
第18題
□相同
□不同

yA兩則資料僅提到有民眾轉而信仰基督教,未提及宗教的普及狀況。B從資料二「神道教帶著其新的象徵侵略到基督
徒和非基督徒的家庭,連牧師都要屈服於壓力之下」可知基督教並非完全不受限制。D基督教並未與神道教或當權者
合作,反之從資料二可知基督教同情臺灣人民失去信仰的處境,想藉宣傳福音撫慰臺灣人民心靈。

u寺廟整理為皇民化運動時期(1936∼1945)所實施的 i兩則資料皆認為寺廟整理導致臺灣人民心靈上的傷
政策,故1895、1919不選,1945年已為日本統治臺灣 害,進而轉向基督教宗教尋求慰藉。
的末年,相關政策較不可能於此時才實施,故正確答
案為1936年;綜合兩則資料可知臺灣人民雖被迫前往 完全給分 2-1 能正確回答所有內容。
神社參拜表示效忠,但是卻未信仰神道教,而是投向 1-1 部分回答錯誤。
佛教或基督教。 部分給分
1-2 答案說明不完整。
完全給分 2-1 能正確回答所有內容。
0-1 答案全部錯誤。
1-1 部分回答錯誤。 不給分
部分給分 0-2 未作答。
1-2 答案說明不完整。
0-1 答案全部錯誤。
不給分
0-2 未作答。
第六章 × 多元文化的形成 307

第o∼a題為題組,請在答題表格中作答。

生於北宋年間的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昭應,一說為榮祖或單名昭、應等。永春人
士,書香世家,從太祖至自己的親弟均考上進士。幼時便出家於大雲院,師事大淨山明禪
師,遊歷名山後,落腳福建安溪清水巖。
清水祖師是如何從一位佛教僧人變為民間信仰的重要支柱?這得要從祂的傳說講起。
熱善好施的清水祖師,有鑑於鄉親們時時因為道路不便而愁苦,於是造橋鋪路方便往來行
旅,百姓心中莫不大大感激。有一年安溪大旱,作物歉收,民不聊生,便請清水祖師祈
雨,果然儀式開始不久,天空開始降下大雨,從此若逢旱災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清水
祖師來幫忙。
清水祖師信仰跟著安溪茶商一起來到臺灣之後,也發生了幾則令人不得不信服的神
蹟。首先就是「落鼻祖師」的由來,清同治年間地震頻傳,清水祖師在石門地區遶境,走
著走著鼻子突然掉下來。這可真是不得了的大事,好端端的怎麼會掉下來了呢。民眾紛紛
從家中跑來看看祖師怎麼了,此時卻突然發生大地震,把房屋都震垮了,而跑來圍觀的民
眾就此逃過一劫。
接下來的這則,則是造成淡水和艋舺的百年紛爭。清朝末年,法軍為了能源補給來打
臺灣,史稱「西仔反」戰役。坊間流傳的說法是,信眾將落鼻祖師迎到淡水,祈求祖師讓
我們打贏戰爭,沒想到真的將法軍擊退。外面的戰爭結束了,裡面的戰爭卻開始了。艋舺
的信徒說:「落鼻祖師是我們家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淡水的信眾說:「落鼻祖師是
我們家的。」只是我們還沒蓋廟,借放你們家而已。吵來吵去沒完沒了,最後協議兩邊輪
流奉祀,才解決了這個難題。
(資料來源:摘錄自保庇 NOW〈唉呦!我的鼻子掉下來 清水祖師〉,
https://bobee.nownews.com/20171129-15940?state=news)

o請問清水祖師是屬於清領時期,臺灣哪一個族群祖籍地的原鄉信仰?
A漳州人
B泉州人
C潮州人
D汀州人。

p文中提到「清水祖師跟著安溪茶商一起來到臺灣」,請藉此分析清水祖師的祭祀圈多分布
在臺灣何處?並說明理由。

a請問文中所指的「西仔反」戰役即哪一場戰役?並說明判斷理由。
308 歷史(1)學習寶典

第19題 A B C D 【請用 2B 鉛筆 作答】

【請用 黑色墨水的筆 作答】


臺灣何處 理由
因清水祖師是由安溪茶商引進臺灣,而臺灣茶葉種植主要分
布在北部地區,故祭祀圈多分布於北部。
第20題 □北部
□中部
□東部
□南部

【請用 黑色墨水的筆 作答】


戰役 理由
文中提到法軍、淡水等關鍵字,可判斷此場戰役即為法軍曾
□英法聯軍 占領基隆、淡水的清法戰爭。
第21題
□清法戰爭
□牡丹社事件
□羅妹號事件

o清水祖師為泉州人的原鄉信仰。

p因清水祖師是由安溪茶商引進臺灣,而臺灣茶葉種植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故祭祀圈多分布於北部。
完全給分 2-1 能正確回答所有內容。
1-1 部分回答錯誤。
部分給分
1-2 答案說明不完整。
0-1 答案全部錯誤。
不給分
0-2 未作答。

a文中提到法軍、淡水等關鍵字,可判斷此場戰役即為法軍曾占領基隆、淡水的清法戰爭。
完全給分 2-1 能正確回答所有內容。
1-1 部分回答錯誤。
部分給分
1-2 答案說明不完整。
0-1 答案全部錯誤。
不給分
0-2 未作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