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51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封面

第 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扉頁

第 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版權頁

第 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
前言
這個選本是提供古典文學研究工作者作爲參考用的,因此,這裏想略談我對於詞的發
展的看法和唐宋詞中一些具體的情況,卽作爲這個選本的說明。
有兩個論點,過去在詞壇上廣泛的流傳着,雖也反映了若干實際,卻含有錯誤的成份
在內:一、詞爲詩餘,比詩要狹小一些。二、所謂“正”
“變”——以某某爲正,以某某爲
變。這裏只簡單的把它提出來,在後文將要講到。
首先應當說:詞的可能的、應有的發展和歷史上已然存在的情況,本是兩回事。一般
的文學史自然只能就已有的成績來做結論,不能多牽扯到它可能怎樣,應當怎麼樣。但這
實在是個具有基本性質的問題,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以下分爲三個部份來說明。

詞以樂府代興,在當時應有新詩的資格

1
詞是近古(中唐以後)的樂章,雖已“六藝附庸,蔚成大國” 了,實際上還是詩國中
的一個小邦。它的確已經發展了,到了相當大的地位,但按其本質來講,並不曾得到它應
頁二 有的發展,並不够大。如以好而論,當然很好了,也未必够好。回顧以往,大約如此。
從詩的體裁看,歷史上原有“齊言”
“雜言”的區別,且這兩體一直在鬥爭着。中唐以
前,無論詩或樂府,
“齊言”一直占着優勢,不妨簡單的回溯一下。三百篇雖說有一言至九
言的句法,實際上多是四言。楚辭是雜言,但自《離騷》已降,句度亦相當的整齊。漢郊
祀樂章爲三言,卽從楚辭變化,漢初樂府本是楚聲。漢魏以來,民間的樂府,雜言頗盛,
大體上也還是五言。那時的五言詩自更不用說了。六朝迄隋,七言代興,至少與五言有分
庭抗禮的趨勢。到了初、盛唐,
“詩”與“樂”已成五、七言的天下了。一言以蔽之,四言
→五言→七言,是先秦至唐,中國詩型變化的主要方向;雜言也在發展,卻不曾得到主要
的位置。
像這樣熟悉的事情,自無須多說。假如這和事實不差什麽,那麼,詞的勃興,卽從最
2
表面的形式來看,也是一樁有意義的事情;因爲形式和內容是互相影響着的。詞亦有齊言 ,
卻以雜言爲主,故一名“長短句” 。它打破了歷代詩與樂的傳統形式,從整齊的句法中解放
出來,從此五、七言不能“獨霸”了。這變革絕非偶然,大約有三個因由:
第一,隨着語言的發展而不得不變。卽以詩的正格“齊言”而論,從上列的式子看,
由四而五而七,已逐漸的延長;這顯明的爲了適應語言(包括詞彙)的變化,而不得不如
頁三 此。詩的長度,似乎七言便到了一个極限。如八言便容易分爲四言兩句;九言則分爲“四、
五”,或“五、四”,“四、五”逗句更普通一些。但這樣的長度,在一般用文言的情況下,
雖差不多了,如多用近代口語當然不够,卽參雜用之,恐怕也還是不够的。長短句的特點,
3
不僅參差;以長度而論,也衝破了七言的限制,有了很自然的八、九、十言及以上的句子 。
這個延長的傾向當然並沒有停止,到了元曲便有像《西廂記·秋暮離懷·叨叨令》那樣十
4
七字的有名的長句了 。
第二,隨着音樂的發展而不得不變。長短參差的句法本不限於詞,古代的雜言亦是長

1
〔一〕
《文心雕龍·詮賦》語。
2
〔一〕
《碧雞漫志》卷一:
“唐時古意亦未全喪,竹枝、浪淘沙、拋球樂、楊柳枝,乃詩中絕句定爲歌曲,
故李太白清平調詞三章皆絕句,元白諸詩亦爲知音協律者作歌。

3
〔一〕如《洞仙歌》末爲八字一句,九字一句;
《喝火令》末爲九字一句,十一字一句等等。
4
〔二〕
《叨叨令》:“
(見)安排(着)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
,本爲七字句法,
加襯字成十七字句。加括弧者爲襯字。

第 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短句;但詞中的長短句,它的本性是樂句,是配合旋律的,並非任意從心的自由詩。這就
和詩中的雜言有些不同。當然,樂府古已有之,從發展來看,至少有下列兩種情形:一、
音樂本身漸趨複雜;古代樂簡,近世樂繁。二、將“辭”
(文詞)來配聲(工譜)也有疏密
的不同,古代較疏,近世較密。這裏不能詳敍了。鄭振鐸先生說:
詞和詩並不是子母的關係。詞是唐代可歌的新聲的總稱。這新聲中,也有可以五七言詩體來歌
唱的;但五七言的固定的句法,萬難控御一切的新聲,故嶄新的長短句便不得不應運而生。長短句的
5
產生是自然的進展,是追逐于新聲之後的必然的現象。
6
頁四 他在下面並引了清成肇麐《唐五代詞選自序
.......》 中的話。我想這些都符合事實,不再申說了。
第三,就詩體本身來說,是否也有“窮則變”的情形呢?當然,唐詩以後還有宋、元、
明、清以至近代的詩,決不能說“詩道窮矣”。——但詩歌到了唐代,卻有極盛難繼之勢。
如陸游說:
唐自大中后,詩家日趣(通“趨”
)淺薄,其間傑出者亦不復有前輩宏妙渾厚之作,久而自厭,
然梏于俗尚不能拔出。會有倚聲作詞者,本欲酒間易曉,頗擺落故態,適與六朝跌宕意氣差近,此集
所載是也。故歷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輒簡古可愛。蓋天寶以後詩人常恨文不迨(似缺一“意”
字),大中以後詩衰而倚聲作。使諸人以其所長格力,施於所短,則後世孰得而議。筆墨馳騁則一,
7
能此而不能彼,未能以理推也 。
他雖說“未能以理推”,實際上對於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和推陳出新的重要也已經約略看到了。
詞的初起,確有一種明朗清新的氣息,爲詩國別開生面。陸游的話只就《花間》一集說,
還不够全面,然亦可見一斑。
這樣說來,詞的興起,自非偶然,而且就它的發展可能性來看,可以有更廣闊的前途,
還應當有比它事實上的發展更加深長的意義。它不僅是“新聲”,而且應當是“新詩”。唐
代一些詩文大家已有變古創新的企圖,且相當的實現了。詞出詩外,源頭雖若“濫觴”,本
頁五 亦有發展爲長江大河的可能,像詩一樣的浩瀚,而自《花間》以後,大都類似清溪曲澗,
雖未嘗沒有曲折優雅的小景動人流連,而壯闊的波濤終感其不足。在文學史上,詞便成爲
詩之餘,不管爲五七言之馀也罷,三百篇之餘也罷,反正只是“餘”。但它爲什麽是“餘”
8
呢?並沒有什麽理由可言。這一點,前人早已說過 ,我卻認爲他們估計得還不大够。以下
從詞體的特點來談它應有的和已有的發展。

詞的發展的方向

要談詞的發展,首先當明詞體的特點、優點,再看看是否已經發揮的足够了。
當然,以詩的傳統而論,齊言體如四、五、七言儘有它的優點;從解放的角度來看“詩”,
詞之後有曲,曲也有更多的優點。在這裏只就詞言詞。就個人想到的說,以下列舉五條,
恐怕還不完全。
1.是各式各樣的,多變化的。假如把五、七言比作方或圓,那麼詞便是多角形;假如把
五、七言比作直線,詞便是曲綫。它的格式:據萬樹《詞律》,爲調六百六十,爲體一千一
百八十餘;清康熙《欽定詞譜》 ,調八百二十六,體二千三百零六。如說它有兩千個格式,
距事實大致不遠。這或者是後來發展的結果,詞的初起,未必有那麼多。也不會太少,如
《宋史·樂志》稱“其急慢諸曲幾千數”。不過《樂志》所載,自指曲譜說,未必都有文辭

5
〔三〕見鄭振鐸著《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十一章。
6
〔一〕鄭書原作《七家詞選序》。戈載《宋七家詞選》中並無成序,蓋鄭誤記。承友人見告,今改正。
7
〔二〕明汲古閣覆宋本《花間集》陸游跋之二。
8
〔一〕見王易《詞曲史》
“明義”第一、甲“詩餘”一條引諸家;又見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
十一章。

第 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罷了。
頁六 “體”之於“調”,約爲三比一。詞譜上每列着許多的“又
2.是有彈性的。據上列數目字,
一體”,使人目眩。三比一者,平均之數;以個別論,也有更多的,如柳永《樂章集》所錄
《傾杯》一調卽有七體之多。這些“又一體” ,按其實際,或由字數的多少,或緣句逗的參
差,也有用襯字的關係。詞中襯字,情形本與後來之曲相同。早年如敦煌發見的“曲子詞”
9
就要多些,後來也未嘗沒有。以本書所錄,如滄海之一粟,也可以看到 。不過一般不注襯
字,因詞譜上照例不分正襯。如分正襯,自然不會有那麼多的“又一體”了。是否變化少
了呢?不然。那應當更多。這看金、元以來的曲子就可以明白。換句話說,詞的彈性很大,
實在可以超過譜上所載兩千多個格式的,只是早年的作者們已比較拘謹,後來因詞譜失傳,
後輩作者就更加拘謹了。好像填詞和作曲應當各自一工。其實按詞曲爲樂府的本質來說,
並看不出有這麼劃然區分的必要。詞也儘可以奔放馳驟的呵。
3.是有韻律的。這兩千多格式,雖表面上令人頭暈眼花,卻不是毫無理由的。它大多數
從配合音樂旋律來的。後人有些“自度腔”,或者不解音樂,出於杜撰,卻是極少數。早年
“自度腔”每配合音譜,如姜白石的詞。因此好的詞牌,本身含着一種情感,所謂“調情”。
儘管旋律節奏上的和諧與吟誦的和諧不就是一回事,也有仿佛不利於唇吻的,呼爲“拗體”,
頁七 假如仔細吟味,拗折之中亦自饒和婉。這須分別觀之。所以這歌與誦的兩種和諧,雖其間
有些距離,也不完全是兩回事。——話雖如此,自來談論這方面的,以我所知,似都爲片
段,東鱗西爪,積極地發揮的少,系統地研究的更少。我們並不曾充分掌握、分析過這兩
千多個詞調呵。
4.它在最初,是接近口語的。它用口語,亦用文言;有文言多一些的,有白話多一些的,
也有二者並用的。語文參差得相當調和,形式也比較適當。這個傳統,在後來的詞裏一直
保存着。五、七言體所不能,或不易表達的,在詞則多半能够委曲詳盡的表達出來。它所
以相當的興旺,爲人們所喜愛,這也是原由之一。
5.它在最初,是相當的反映現實的。它是樂歌、徒歌(民歌),又是詩,作者不限於某
一階層,大都是接近民間的知識份子寫的。題材又較寬泛。有些作品,藝術的意味、價值
或者要差些;但就傳達人民的情感這一角度來看,方向本是對的。
看上面列舉的不能不算作詞的優點,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詞在數量上或質量上已大大
的發展了。但是已將這些特長發揮盡致了呢?恐怕還沒有。要談這問題先當約略的探討一
般發展的徑路,然後再回到個別方面去。
一切事物的發展,本應當後起轉精,或後來居上的,所謂“青出於藍而青于藍”。毫無
疑問,文藝應當向着深處前進,這是它的主要方向;卻不僅僅如此,另一方面是廣。“深”
不必深奧而是思想性或藝術性高。 “廣”不必數量多,而是反映面大。如從來論詩,有大家
頁八 名家之別。所謂“大家”者,廣而且深;所謂“名家”者,深而欠廣。一個好比蟠結千里
的大山,一個好比峭拔千尋的奇峯。在人們的感覺上,或者奇峯更高一些;若依海平實測,
則大山的主峯,其高度遠出奇峯之上,以突起而見高,不過是我們主觀上的錯覺罷了。且
不但大家名家有這樣的分別,卽同是大家也有深廣的不同。如杜甫的詩深而且廣。李白的
詩高妙不弱於杜,或仿佛過之,若以反映面的廣狹而論,那就不能相提並論了。
詞的發展本有兩條路線:一、廣而且深(廣深),二、深而不廣(狹深)。在當時的封
建社會裏,受着歷史的局限,很不容易走廣而且深的道路,它到了文士們手中便轉入狹深
這一條路上去;因此就最早的詞的文學總集《花間》來看,卽以開始走着狹深的道路。歐
陽炯《花間集序》上說:

9
〔一〕例如上卷敦煌曲子词《望江南》第二句:“遥望似一團銀”,本句五字,
“似”字是襯。同卷歐陽炯
《江城子》末二句:“如西子鏡,照江城”當三三句法,“如”字是襯。中卷無名氏《御街行》末句:
“那
裏有人人無寐”,
“那裏”二字是襯,已見中卷此詞注〔六〕引《詞譜》云云。

第 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倡風,何止言之不文,所謂秀而不實。有唐以降,率土之濱,家家之
香徑春風,寧尋越艷;處處之紅樓夜月,自鎖嫦娥。„„因集近來詩客曲子詞五百首,„„庶使西園
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
“曲子詞”爲詞的初名。“曲”者,聲音;“詞”者,文詞(卽辭);稱“曲子”者,“子”
有“小”字義,蓋以別于大曲。這裏在原有的“曲子詞”上面加上“詩客”二字,成爲“詩
客曲子詞”,如翻成白話。便是詩人們做成的曲子詞,以別于民間的歌唱,這是非常明白的。
歐陽炯序裏提出“南朝宮體”“北里倡風”的概括和“言之不文”“秀而不實”的批評,像
這樣有對立意味又不必合於事實的看法,可以說,詞在最初已走着一條狹路,此後歷南唐
頁九 兩宋未嘗沒有豪傑之士自製新篇,其風格題材每軼出《花間》的範圍;但其爲“詩客曲子
詞”的性質卻沒有改變,亦不能發生有意識的變革。“花間”的潛勢力依然籠罩着千年的詞
壇。
我們試從個別方面談,首先當提出敦煌曲子。敦煌寫本,最晚到北宋初年,卻無至道、
咸平以後的,這些曲子自皆爲唐五代的作品。舊傳唐五代詞約有一千一百四十八首(見近
人林大椿輯本《唐五代詞》),今又增加了一百六十二首。不斷數量增加了,而且反映面也
增廣,如唐末起義等,這些在《花間集》裏就踪影毫無。以作者而論,不限於文人詩客,
10
則有“邊客遊子之呻吟,忠臣義士之壯語,隱君子之怡情悅志,少年學子之熱望與失望” 。
以調子而論,令、引、近、慢已完全了,如“鳳歸雲”、“傾盃”、“內家嬌”都是長調,則
慢詞的興起遠在北宋以前。以題材而論,情形已如上述,“其言閨情與花柳者,尚不及半”
(亦根據王說),可破《花間集序》宮體倡風之妄說。過去的看法,詞初起時,其體爲小令,
其詞爲艷曲,就《花間》說來誠然如此,但《花間》已非詞的最初面目了。因此這樣的說
法是片面的。
以文章來論,有些很差,也有很好的。有些不下於《花間》溫、韋諸人之作,因其中
亦雜有文人的作品。有的另具一種清新活潑的氣息,爲民歌所獨有,如本書上卷第一部分
所錄,亦可見一斑。它的支流到宋代仍緜緜不斷,表現在下列兩個方面:一、民間仍然做
頁一〇 着“曲子詞”。這些材料,可惜保存得很少,散見各書,《全宋詞》最末數卷(二九八至三
11
〇〇卷) ,輯錄若干首,如雖寫情戀,當時傳爲暗示北宋末年動亂的 ,如寫南宋里巷風俗
12
的 „„反映面依然相當廣泛。若說“花間”派盛行之後,敦煌曲子一派卽風流頓盡了,這
也未必盡然。二、所謂“名家”每另有一種白話詞,兼收在集子裏,如秦觀的《淮海居士
長短句》 、周邦彥的《清真詞》都有少數純粹口語體的詞,我們讀起來卻比“正規”的詞還
要難懂些。可見宋代不但一般社會上風尚如此,卽專門名家亦復偶一用之。至於詞篇,於
藻飾中雜用白話,一向如此,迄今未變,又不在話下了。陳郁《藏一話腴》評周詞說: “美
成自號清真,二百年來以樂府獨步,貴人學士、市儇伎女皆知美成詞爲可愛。 ”是雅俗並重,
仍爲詞的傳統,直到南宋,未嘗廢棄。
如上所說,“花間”諸詞家走着狹深的道路,對民間的詞不很贊成;實際上他們也部分
繼承着這個傳統,不過將原來的艷體部份特別加大、加工而已。一般說來,思想性差,反
映面狹。但其中也有表現民俗的,如歐陽炯、李珣的《南鄉子》 ;也有個別感懷身世的,如
13
頁一一 鹿虔扆的《臨江仙》,並非百分之百的艷體。至於藝術性較高,前人有推崇過當處 ,卻也
不可一概抹殺。

10
〔一〕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敍錄》

11
〔一〕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引《復齋漫錄》:
“宣和九年,初復九州„„都門盛唱小詞曰:
‘喜
則喜,得入手;愁則愁,不長久。忻則忻,我兩個廝守;怕則怕,人來破鬥。

12
〔二〕《歲時廣記》卷二十六,録失調名詞:“天上佳期,九衢燈月交輝。摩 孩兒,鬥巧爭奇,戴短
簷珠子帽,披小縷金衣。嗔眉笑眼,百般地斂手相宜。●轉眼底功夫,不少引得人,愛后如癡。快輸錢,
須要撲,不問歸遲。歸來猛醒,爭如我活底孩兒。
13
〔一〕如張惠言《詞選》評注,以溫飛卿《菩薩蠻》比《離騷》

第 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此後的發展也包括兩個方面,擧重點來說:其一承着這傳統向前進展,在北宋爲柳永、
秦觀、周邦彥,在南宋爲史達祖、吳文英、王沂孫等等,其二不受這傳統的拘束,有如李
煜、蘇軾、辛棄疾等等。這不過大概的看法,有些作家不易歸入哪一方面的,如李清照、
姜夔。這裏擬改變過去一般評述的方式,先從第二方面談起。
“南唐”之變“花間”
,變其作風不變其體——仍爲令、引之類。如王國維關於馮延己、
李後主詞的評述,或不符史實,或估價奇高;但他認爲南唐詞在“花間”範圍之外,堂廡
14
特大,李後主的詞,溫、韋無此氣象 ,這些說法還是對的。南唐詞確推擴了“花間”的面
貌,而開北宋一代的風氣。
蘇東坡創作新詞,無論題材風格都有大大的發展,而後來論者對他每有微詞,宋人卽
已如此。同時如晁補之說:“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辭橫放傑出,自是曲子詞
15
頁一二 中縛不住者 。”稍晚如李清照說:“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爲小歌詞,
16
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耳,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何耶。 ”若依我看來,東
坡的寫法本是詞發展的正軌,他們認爲變格、變調,實係顛倒。晁、李都說他不合音律,
這也是個問題。如不合律,則縦佳,亦非曲子,話雖不錯,但何謂合律,卻是一個複雜的
問題。東坡的詞,既非盡不可歌;他人的詞也未必盡可歌,可歌也未必盡合律,均屢見於
17
記載。如周邦彥以“知音”獨步兩宋,而張炎仍說他有未諧音律處 ,可見此事,專家意見
分歧,不適於做文藝批評的准則。至於後世,詞調亡逸,則其合律與否都無實際的意義,
卽使有,也很少了,而論者獨齗齗於去上陰陽之辨,誠無謂也。因此東坡的詞在當日或者
還有些問題,在今日就不成爲問題了。胡寅說:“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
繆婉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於塵垢之外。於是《花間》爲皁
18
隸,而柳氏爲輿臺矣 。”這是詞的一大進展。
李清照在《論詞》裏,主張協律;又歷評北宋諸家均有所不滿,而曰:“乃知詞別是一
家,知之者少”
,似乎誇大。現在我們看她的詞卻能够相當的實行自己的理論,並非空談欺
頁一三 世。她擅長白描,善用口語,不艱深,也不庸俗,真所謂“別是一家”。可惜全集不存,現
有的只零星篇什而已。至於她在南渡以後雖多傷亂憂生之詞,反映面尚覺未廣,這是身世
所限,亦不足爲病。
南宋的詞,自以辛棄疾爲巨擘。向來蘇辛並稱,但蘇辛並非完全一路。東坡的詞如行
雲流水,若不經意,而氣體高妙,在本集大體勻稱。稼軒的詞亂跑野馬,非無法度,奔放
馳驟的極其奔放馳驟,細膩熨帖的又極其熨帖,表面上似乎不一致。周濟說他“斂雄心,
19
抗高調,變溫婉,成悲涼 。”其所以慷慨悲歌,正因壯心未已,而本質上仍是溫婉,只變
其面目使人不覺罷了。照這樣說來,骨子裏還是一貫的。稼軒詞篇什很廣,技巧很繁雜,
南宋詞人追隨他的也很多。在詞的發展方面,是一個很重要的作家。
姜夔的詞在南宋負高名,卻難得位置,評論也難得中肯。如宋末的張炎應該算是知道
白石的了,他在《詞源》裏,說白石詞“清空”、“清虛”、“騷雅”,“如野雲孤飛,去留無
跡”等等,似乎被他說着了,又似乎不曾,很覺得渺茫。白石與從前詞家的關係,過去評

14
〔二〕如王國維《人間詞話》上:“後主之詞真所以血書者也。”“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
意。
”此皆推許太過,儗不於倫。又如: “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與
中後二主詞皆在‘花間’範圍之外,宜《花間集》中不登其隻字也。 ”
《花間》結集時代較早,故不收南
唐的詞,這裏的理由也是錯的。至如: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金荃》、
《浣花》能有此氣象耶?”評價也還恰當。
15
〔三〕
《能改齋漫錄》卷十六。
16
〔一〕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三引李作《論詞》

17
〔二〕張炎《詞源》下:“美成負一代詞名,„„而於音譜且間有未諧,可見其難矣。

18
〔三〕汲古閣本《宋六十名家詞》錄《題酒邉詞》

19
〔一〕周濟《宋四家詞選·序論》

第 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20 21
家的說法也不一致,有說他可比清真的 ,有說他脫胎稼軒的 。其實爲什麽不許他自成一
家呢?他有襲舊處,也有創新處,而主要的成績應當在創新方面。沈義父《樂府指迷》說
頁一四 他“未免有生硬處”,雖似貶詞,所謂“生硬”已暗逗了這消息。他的詞,有個別反映了當
時的現實,只比稼軒要含蓄一些,曲折一些。他的創作理論,有變古的傾向,亦見於本集
22
自序 ,說得也很精闢。
上面約略評述的幾個詞家,都不受“花間”以來傳統的拘束。他們不必有意變古,而
事實上已在創新。至於所謂正統派的詞家,自《花間》以來也不斷的進展着,並非沒有變
化,卻走着與過去相似的道路。這裏只重點的略說三人,在北宋爲柳永、周邦彥,在南宋
爲吳文英。其他名家,不及一一列舉了。
柳永詞之於《花間》,在聲調技巧方面進展很大。如《花間》純爲令曲,《樂章》慢詞
獨多,此李清照所謂“變舊聲作新聲”也。柳詞多用俗語,長於鋪叙,局度開闊,也是它
的特點。就其本質內容來說,卻不曾變,仍爲情戀香豔之辭,綺靡且有甚於昔。集中亦有
“雅詞”,只占極少數,例如本書中卷所錄《八聲甘州》。
23
周邦彥詞,令、慢兼工,聲調方面更大大的進展 。雖後人評他的詞,“創調之才多,
24
創意之才少”,固有道着處,亦未必盡然 。周詞實爲《花間.》之後勁,近承秦、柳,下啓
頁一五 南宋,對後來詞家影響很大。
一般的說,南宋名家都祖《清真》而祧《花間》,尤以吳文英詞與周邦彥詞更爲接近。
25
宋代詞評家都說夢窗出於清真 ,不僅反映面窄小,藝術方面亦有形式主義的傾向。如清真
的緜密,夢窗轉爲晦澀;清真的繁穠,夢窗轉爲堆砌,都是變本加厲。全集中明快的詞占
極少數。如仔細分析,則所謂“人不可曉”者亦自有脈絡可尋,但這樣的讀詞,未免使人
爲難了。說它爲狹深的典型,當不爲過。詞如按照這條路走去,越往前走便愈覺其黯淡,
如清末詞人多學夢窗,就是不容易爲一般讀者所接受的。
南宋還有很多的詞家,比較北宋更顯得繁雜而不平衡;有極粗糙的,有很工細的,又
注重形式美的,也有連形式也不甚美的,不能一概而論。大體上反映時代的動亂,個人的
苦悶,都比較鮮明,如本書下卷所錄可見一斑。不但辛棄疾、二劉(劉過、劉克莊)如此,
姜夔如此,卽吳文英、史達祖、周密、王沂孫、張炎亦未嘗不如此。有些詞人情緒之低沈,
思想之頹墮,缺點自無可諱言;他們卻每通過典故辭藻的掩飾,曲折地傳達睠懷家國的感
情,這不能不說比之“花間”詞爲深刻,也比北宋詞有較大的進展。
頁一六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看法,拉雜草率,未必正確。所述各家,只舉出若干“點”,不能代
表“面”,或者隱約的可以看到連絡的“線”來:這“線”就表示出詞的發展的兩條方向。
這非創見,過去詞論家評家選家都看到了這樣的事實。他們卻有“正變”之說。顯明的事
例,如周濟《詞辨》之分爲上下兩卷,以溫、韋等爲正,蘇、辛等爲變。這樣一來非但說
26
不出正當的理由,事實上恰好顛倒 。他們所謂“正”,以《花間》爲標準而言,其實《花
間》遠遠的不够“正“。如陸游說:

20
〔二〕黃昇《花庵詞選》:
“白石道人,„„詞極精妙,不減清真樂府,其間高處有美成所不能及。

21
〔三〕周濟《宋四家詞選·序論》:
“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爲清剛,變馳驟爲疏宕。

22
〔一〕《白石詩》自敍之二:
“作者求與古人合,不若求與古人異。求與古人異,不若不求與古人合而
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

23
〔二〕張炎《詞源》下:“美成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爲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爲
之,其曲遂繁。”
24
〔三〕此王國維說,見《人間詞話》上。但他在《清真先生遺事》裏卻說:“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

可見王氏晚年已修改他的前說。
25
〔一〕沈義父《樂府指迷》:“夢窗深得清真之妙,其失在用事下語太晦處,人不可曉。
”尹煥《夢窗詞
序》:
“求詞於吾宋,前有清真,後有夢窗,此非煥之言,天下之言也。”
26
〔一〕王國維《人間詞話》上:“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指李後主)
,可謂顛倒黑白矣。

第 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27
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可歎也哉!或者出於無聊故耶 。
《花間集》如何可作爲詞的標准呢!
《花間》既不足爲準,則正變云云卽屬無根。我們不必
將正變倒過來用,卻盡可以說,蘇、辛一路,本爲詞的康莊大道,而非磽確小徑。說他們
不夠倒是有的;說他們不對卻不然。如陳無己說:
28
子瞻以詩爲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
“要非本色”,卽使極天下之工也還是不成,這樣的說法已很勉強;何況所謂“本色”無非
指“花間”、柳七之類,非真正的本色。本色蓋非他,卽詞的本來面目,如今傳唐人“曲子”
近之。它的反映面廣闊,豈不能包括後來蘇、辛諸詞在內?因此,過去的變化,其並不在
頁一七 於軼出範圍,相反的在於還不夠廣闊。
詞的本色是健康的,它的發展應當更大,成就應當更高。其所以受到限制,主要的關
鍵在於思想;其次,形式方面也未能充分利用。以歷史的觀點,我們自然不能多責備前人。
過去的各種詩型,這裏所說“曲子詞”以外,尚有散曲、民歌等等,都有成爲廣義新詩中
一體的希望。

關於選釋本的一些說明

《唐宋詞選釋》自唐迄兩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爲三卷。上卷爲唐、五代詞,又分
爲三部分:一、唐,二、《花間》,三、南唐,共八十七首。中、下卷爲宋詞,共一百六十
四首。中卷題爲“宋之一”,下卷題爲“宋之二”,卽相當于北宋和南宋。其所以不曰北、
南,而分爲一、二者,因南渡詞人正當兩宋之際,其屬南屬北每每兩可,不易恰當。其反
映時代動盪的作品大部份錄在下卷。中、下兩卷之區別,也想約略表示岀兩宋詞的面貌,
有少數作家不專以作者的年代先後來分。如葉夢得生年較早,今所錄二首均南渡以後之作,
故移下卷。張孝祥生年較晚,所錄《六州歌頭》作於 1163 年,《念奴嬌》作於 1166 年,時
代均較早,且反映南宋初年政治情況,故置韓元吉諸人之前。
因本書爲提供古典文學研究者參考之用,做法與一般普及性的選本有所不同。選詞的
面稍寬,想努力體現出詞家的風格和詞的發展途徑。但唐宋詞翰,浩如煙海,今所選二百
頁一八 五十餘篇,只是一勺水罷了,真古人所謂“以蠡測海”。詞的發展途徑(如上文所說),本
書是否體現出來了呢?恐怕沒有。卽以某一詞家論,所選亦未必能代表他的全貌。例如中
卷柳永詞,取其較雅者,看不出他俚俗浮豔的特點;下卷吳文英詞,取其較明快者,看不
出他堆砌晦澀的特點。這也是一般選本的情況,本書亦非例外。
下文借本書說明一些註釋的情況。
作“注”原比較複雜。有些是必需下注的,如姜夔的《疏影》:“那人正睡裏,飛近蛾
綠。”設若不注“那人”是誰,誰在睡覺?又如辛棄疾的《鷓鴣天》“書咄咄”句用晉殷浩
事,一般大都這樣注;但殷浩“咄咄書空”表示他熱中名利,和辛的性格和本篇的詞義絕
不相符,若不下注,就更不妥了。有些似乎可注可不注,如引用前人之句說明本句或本篇。
這個是否必要呢?依我看,也有些必要,不避孤陋之誚,在這選本中妄下了若干條注。雖
然分量似已不少,離完備還差得多。
前人寫作以有出典爲貴,評家亦以“無一字無來歷”爲高,互相因襲,相習成風,過
去有這樣的情形,其是非暫置不論。其另一種情形:雖時代相先後,卻並無因襲的關係。
有些情感,有些想像,不必誰抄襲誰。例如李後主《浪淘沙》中的名句“別時容易見時難”,
前人說它出於《顏氏家訓》中的“別易會難”,引見上卷李煜此篇注〔三〕。果真是這樣么?
恐怕未必。所以二者相似,或竟相同,未必就有關連,也未必竟無關連,究竟誰是偶合,

27
〔二〕明汲古閣覆宋本《花間集》陸游跋之一。
28
〔三〕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十引《後山詩話》

第 1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誰是承用,得看具體的情況來決定。所謂“看”,當然用注家的眼光看,那就不免有他的主
觀成份在內了。
頁一九 而且所謂“二者”,本不止二者,要多得多,這就更加複雜了。譬如以本句爲甲,比它
早一點的句子爲乙,卻還有比乙更早的丙丁戊己哩。蓋杜甫詩所謂“遞相祖述復先誰”也。
注家引用的文句,大都不過聊供參考而已。若云某出於某,卻不敢這樣保證的。
再說,可以增進了解,這情形也很複雜。如以乙句注甲句,而兩句差不多;讀者如不
懂得甲,正未必懂得乙。其另一種情形,注文甚至於比本文還要深些,那就更不合理了。
怎樣會發生這類情形呢?因爲作注,照例以前注後,更着重最早的出典,故注中所引材料
每較本文爲古,如《詩》、《書》、《史》、《漢》之類,總要比唐詩、宋詞更難懂一些,這就
常常造成這似乎顛倒的情況。然所注縱有時難懂,卻不能因噎廢食。注還是可以相當增進
了解、擴大眼光的。將“注”和“釋”分開來看,只爲了說明的方便,其實“注”也是釋,
而且是比較客觀的“釋”。古典浩瀚,情形繁複,有詩文的差別,有古今言語的隔閡。有些
較容易直接解釋,有些只能引用許多事例作爲比較,使讀者自會其意。如近人張相《詩詞
曲語辭滙釋》,其中每一條開首爲解釋,下面所附爲原材料。其功力最深、用途最大的卽在
他所引諸多實例,至於他的解釋雖然大致不差,也未必完全可靠。我們將這些實例,比較
歸納起來,就可以得出與張氏相同的結論,也可以得出和他不盡相同的結論,會比他更進
一步。這樣,我認爲正得張氏作書之意。書名“匯釋”, “匯”才能“釋”,與其不“匯”而
“釋”,似無寧“匯”而不“釋” 。因若觸類旁通,你自然會得到解釋的。
以上所談,爲了使讀者明瞭註釋一般的情況以及如何利用它,原非爲本書的缺點解嘲。
頁二〇 就本書來說,誠恐不免尚有錯誤。當選錄和註釋之初,原想盡力排除個人主觀的偏愛成見,
而忠實的將古人的作品、作意介紹給讀者;及寫完一看,這個選本雖稍有新意,仍未脫前
人的窠臼。選材方面,或偏於消極傷感,或過於香艷纖巧,這雖然與詞本身發展的缺陷有
關,但以今日觀之,總不恰當。而且註釋中關於作意的分析和時代背景的論述,上中兩卷
亦較下卷爲少。註釋的其他毛病,如深而不淺,曲而未達,偏而不全,掉書袋又不利落,
文言白話相夾雜等等,那就更多了;自己也難得滿意,更切盼讀者指教。

一九六二年七月一日,北京。
【附記】
前編《唐宋詞選》有試印本,至今已十六年。近人民文學出版社同志來,說要正式出
版,文學研究所也表示贊同。起初我還很躊躇;爲了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響應黨的號召,經過思考,也就同意了。但舊本的缺點需要修改,我勉力從事,做得很慢。
現改名《唐宋詞選釋》,除刪去存疑的兩首,餘未動,雖經修訂,仍未必完善。如內容
形式過於陳舊,解說文白雜用,繁簡不均,深入未能淺出等等;且或不免有其他的錯誤,
請讀者指正。
編寫之中,承友人與出版社同志殷勤相助,深表感謝。
一九七八年十月

第 1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 上卷 唐五代詞

第 1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三 敦煌曲子詞

菩薩蠻1
2
枕前發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 ,北
3
斗回南面。休卽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

1
〔一〕這篇疊用許多人世斷不可能的事作爲比喻,和漢樂府《上邪》相似。但那詩山盟海誓是直說;這
裏反說,雖發盡千般愿,畢竟負了心,卻是不曾說破。
2
〔二〕
“參、辰”,兩星名。參(所今切,shēn)
,參宿在西方,辰,心宿在東方。天體上距離約一百八
十度。出沒不相值,亦叫“參、商”。辰爲商(殷商)星,見《左傳》昭公元年。參、辰本不能並見,
況在白晝。
3
〔三〕縱然具備上邊所說各項條件,盟誓可以罷休,卻仍不能休,還要等待三更時看見日頭。一意分作
兩層,加重之詞。

浣溪沙

頁四 1 2
五里竿頭 風欲平。長風 舉棹覺船行。柔艫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熌灼,看山
3
恰似走來迎。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

1
〔一〕
“竿頭”或校作“灘頭”
。“五里”疑爲“五兩”之誤。五兩,雞毛製,占風具。郭璞《江賦》
:“覘
五兩之動靜。
”如不改字,解釋爲船行五里,風忽小了,亦通。
2
〔二〕“長風”似與上文“風欲平”矛盾,故或校作“張帆”
。但張帆卽無需舉棹,這裏恐是倒句。追敍
風未平、未轉順風時的狀況。逆風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說“覺船行”。“舉棹”正和“停卻棹”對,反
起下文不搖船,順風掛帆,船走快了,所以說“是船行”。兩語相承,用“覺”“是”兩字分點,似複非
複。
3
〔三〕梁元帝《早發龍巢》
:“不疑行舫動,唯看遠樹來。

望江南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爲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

鵲踏枝1
2 3 4 5 6
叵耐 靈鵲 多 語 ,送喜何曾有憑據。幾度飛來活捉取,鎖上金龍休共語 。●比擬 好心來
送喜,誰知鎖我在金龍裏。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雲裏。

第 1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
〔一〕
“鵲踏枝”爲“蝶戀花”之異名。這和後來的“蝶戀花”
,句法亦頗不同,故仍其原題。
頁五 2
〔二〕
“叵”是“可”的反文,不可也;讀爲“不可”的合音。叵耐,不可耐。猶俗語說“叵測”,不可
測。
3
〔三〕
《淮南子·氾論訓》高注:“乾鵠,鵲也,人將有來客,憂喜之徵則鳴。”
《開元天寶遺事》:
“時人
之家聞鵲聲皆以爲喜兆,故謂靈鵲報喜。”近代也還有這種迷信的說法。參看下宋歐陽脩《玉樓春》注
〔五〕(八〇頁)。
4
〔四〕原作“滿語”
,“滿”字疑是“ ”之形誤,欺瞞。或校作“謾”
。“ ”與“滿”較近。
5
〔五〕不要和他說話,卽不要聽他的。
6
〔六〕
“比擬”
,準備。

別仙子1
2
此時模樣,算來是秋天月。無一事,堪惆悵,須圓闕 。穿窗牖,人寂靜,滿面蟾光如雪。
3
照淚痕何似,兩眉雙結。●曉樓鐘動,執纖手,看看 別。移銀燭,偎身泣,聲哽噎。家私
4
事,頻付囑,上馬臨行說。長思憶,莫負少年時節 。

1
〔一〕全篇從男子方面,追憶離別,描寫對方。開首借月比人,卽以月的圓缺來說明人事的變遷;以後
用月影穿窗照見美人,實寫臨別情景,直貫篇終。
2
〔二〕人本和月一樣的圓滿,所以說無一事堪惆悵,只是月有圓缺,人有離合,未免可惜,卽是可惆悵。
圓闕並列,卻重在“闕”。“須圓闕”,須有圓缺,定有圓缺的意思,惟口氣較軟。須猶應也,必也,見
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
3
頁六 〔三〕
“看看”
,轉眼,估量時間之辭,見《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六。
4
〔四〕這是總結上文的種種的叮嚀囑咐,語在虛實之間。

南歌子二首1
2 3 4
斜影珠簾立 ,情事共誰親?分明面上指痕新?羅帶同心誰綰 ?甚人踏裰裙 ?●蟬鬢因何
亂?金釵爲甚分?紅妝垂淚憶何君?分明殿前直說,莫沈吟。

5 6
自從君去后,無心戀他人。夢中面上指痕新 。羅帶同心自綰。被蠻兒 踏裰裙。●蟬鬢珠簾
7 8
亂 ,金釵舊股分 。紅妝垂淚哭郎君。信是南山松柏,無心戀別人。

1
〔一〕設爲男女兩方相互問答。這是民歌的一種形式,源流都很長遠。詞的初起,有多樣不同的風格。
此二首有意校字。第二首“哭郎君”以下原在另一首上,蓋是錯簡,今校改。
2
〔二〕影,原作 ,將“彡”搬在左邊,卽影字的俗寫。人的影子映着珠簾。或將“影”改爲“倚”

未是。
3
〔三〕
“同心”,結子的一種式樣,表示恩愛。
4
〔四〕裰,補也,文義不合,當是錯字。或引唐竇梁賓《喜盧郎及第》
:“小玉驚人踏破裙”句校作“破”

“破”可作語助用,當輕讀。
5
〔五〕說面上的指痕是自己夢中弄上去的。
6
〔六〕
“蠻”校改字,原作“ ”,誤。“蠻兒”
,小兒。李賀《馬詩》: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頁七 7
〔七〕卽用原第一問“斜影珠簾立,情事共誰親”
,回答第五問“蟬鬢因何亂”
,章法整中有散。
8
〔八〕金釵是早年丟掉的,或從前別君時所分,所以說“舊股分”。

第 1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拋球樂
1
珠淚紛紛溼綺羅,少年公子負恩多。當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 。子細思量着。淡
2
薄知聞解好麼 ?

1
〔一〕白描寫法,口氣神情非常宛轉,不像一般的七言詩句,別具一種風格。
“他”音拖(tuō)

2
〔二〕“知聞”在唐詩中,或作名詞用,或作動詞用,詳見《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這裏當是名詞,
作朋友、相知解。若釋爲過從結交,當動詞用,就和下文“解”字相犯,一句中有了兩個云謂詞反而費
解。“淡薄知聞”是一個詞組。和張書所引“琴裏知聞”
“酒知聞”相像。這句如翻成現代漢語,大略是:
薄倖的相知懂得人好心麼?是承上“少年公子負恩多”,說出這首詞的本意。

第 1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八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安西都護府),後遷居四川。天寶初,
入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爲謫仙人,薦於唐玄宗,待詔翰林,後漫游江湖間,永王李璘聘
爲幕僚。璘起兵,事敗,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貴州省)。中途遇赦,至當塗依李陽冰,未幾
卒。
李白所作詞,宋人已有傳說(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證以崔令欽《教坊記》及今
所傳敦煌卷子,唐開元間已有詞調。然今傳篇章是否果出於太白,甚難斷定。今仍錄《菩
薩蠻》、《憶秦娥》各一首。

菩薩蠻
1 2 3 4
平林漠漠 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 ,宿鳥歸
5 6
飛急。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 。

1
〔一〕漠有廣闊意。
“漠漠”
,平遠貌。
2
〔二〕這和杜甫《滕王亭子》:
“清江錦石傷心麗”,句法極類似。傷心是重筆。
“傷心麗”極言文石五色
的華美,“傷心碧”極言晚山之青,有如碧玉。
頁九 3
〔三〕
“人”指思念征夫的的女子。孟浩然《秋登南山寄張五》:“愁因薄暮起”,又皇甫冉《歸渡洛水》:
“暝色赴春愁”,都和這詞句意境相近。孟浩然和李白同時,皇甫比太白年代更後。李白恐不會襲用他
們的句子。前人詩句每有一種常用的言語,亦可偶合。如梁費昶《長門怨》:“向夕千愁起”,早在唐人
之先。意境亦大略相同。
4
〔四〕過片另起,和上片“有人樓上愁”
,不必衝突。如《西洲曲》: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這是
在樓下;下文換韻接“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便在樓上了。這些都表示多方的盼望。《草堂詩餘》
“玉階”作“欄杆”。
5
〔五〕許昂霄《詞綜偶評》:“遠客思歸口氣,或注作‘閨情’
,恐誤。又按李益《鷓鴣詞》云:‘處處湘
雲合,郎從何處歸。’此詞末二句,似亦可如此解,故舊人以爲閨思耳。”許亦無定見,兩說並存。但釋
爲閨情當比較合適。如許說:“樓上凝愁,階前竚立,皆屬遙想之詞”,豈非全篇都是想像了。
6
〔六〕
《釋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指大道上行人休息停留的地方。庾信《哀江南賦》:“十
里五里,長亭短亭”。《白氏六帖》卷三“館驛門”引庾賦,並云:“言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憶秦娥
1 2 3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 上清秋節,咸陽古
4
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

1
〔一〕
《列仙傳》上:“簫史者秦穆公時人,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
頁一〇 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爲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一旦皆隨鳳
凰飛去。”
“娥”,美人通稱,秦娥猶言秦女,指弄玉。樓、臺亦通稱,秦樓卽秦臺。
2
〔二〕
“灞陵”,漢文帝陵,在長安東,附近有灞橋,唐人折柳送別的所在。
3
〔三〕樂遊苑在漢長安東南,至唐稱樂遊園,在長安城內昇道坊龍華寺之南。曲江在同地。
4
〔四〕漢代宮殿唐時尚有存者,如史載貞觀七年太宗從上皇置酒故漢未央宮(見《資治通鑒》卷一九四
唐紀)。又借漢喻唐,唐人詩中常見。篇中所云,不必泥於漢家,蓋中晚唐時人傷亂之作。

第 1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一 韓翃

韓翃,字君平,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十三載(754)進士。姬人柳氏,曾爲番將
沙吒利所奪,後仍歸韓。德宗時爲中書舍人。

章臺柳1
2 3
章臺柳 ,章臺柳,往日依依 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1
〔一〕韓翃和柳氏贈答故事,詳見許堯佐《章台柳傳》
(《太平廣記》卷四八五)
、孟棨《本事詩》。
2
〔二〕
“章臺”,漢長安中街名,見《漢書·張敞傳》 ,是繁華的地方,後來每借稱妓院所在。六朝、唐人
已用。其事與楊柳相連。如費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 “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已映章臺陌,復
掃長門扉。”崔國輔《少年行》:
“章臺折楊柳。”《古今詩話》:
“漢張敞爲京兆尹,走馬章臺街。街有柳,
終唐世曰章臺柳。故杜詩云:京兆空柳色。”(《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卷二六七柳部引。《事文類聚》
後集卷二十三所引略同,有脫文,引杜詩“柳色”作“柳市” ,出杜集別本。杜句在《八哀篇·嚴武》
詩中。《古今詩話》已佚,疑卽宋李頎《古今詩話錄》,見《宋史·藝文志》)。
3
〔三〕
“依依”,柔軟貌。
《詩·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往日依依”從《全唐詩》本,
《章
臺柳傳》引作“顏色青青”,
《本事詩》引作“往日青青”。

第 1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二
柳氏

事蹟見前。

楊柳枝
1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 ,縱使君來豈堪折。

1
〔一〕
《淮南子·說山訓》: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第 1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三 張志和

張志和,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唐肅宗時待詔翰林。後隱居江湖
間,自號煙波釣徒。著書名《玄真子》,亦已自號。

漁父
1 2 3
西塞山前 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 肥。青篛笠 ,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
〔一〕
《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一引《樂府記聞》稱張志和“往來苕霅間作《漁歌子》詞”。西塞山在浙江
吳興縣西。
2
〔二〕
“鱖魚”
,一種大口細鱗,淡黃帶褐色的魚,今呼桂魚,卽鱖之音轉。
3
〔三〕
“篛笠”
,篛通作箬,竹箬做的斗笠。

第 1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四 韋應物

韋應物(737—?),長安人。唐玄宗時爲三衞郎。建中二年(781)爲比部員外郎,出
爲滁州、江州刺史。貞元初(785 左右)爲蘇州刺史,後世稱爲“韋蘇州”。所作詞僅存《三
臺》、《轉應》數曲。

調笑令1
2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1
〔一〕本調“仄、平、仄”
,凡三換韻。
2
〔二〕卽焉支山,在甘肅山丹縣東。《史記·匈奴傳索隱》:
“匈奴失焉支山,歌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婦
女無顏色。”“焉支”通作“燕支”、
“胭脂”,本植物名,亦叫紅藍,花汁可做成紅的顏料。

第 2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五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貞元九年(793)登進士第,後因
王叔文事貶爲朗州(今屬湖南)司馬。元和十年(815)召還,又貶連州刺史。晚爲太子賓
客,加檢校禮部尚書。禹錫在朗州,曾仿民歌爲新詞。有《劉賓客集》。

竹枝四首1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2
瞿塘 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3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

4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 。

1
〔一〕《樂府詩集》卷八十一近代曲辭:
“竹枝本出於巴渝。唐貞元中,劉禹錫在沅、湘,以俚歌鄙陋,
乃依騷人《九歌》作《竹枝》新辭九章,教里中兒歌之,由是盛於貞元、元和之間。”劉禹錫原作有小
引。
2
〔二〕
“瞿塘”亦作瞿唐,長江三峽之一,在四川奉節縣。有滟滪堆,在江心。
3
〔三〕
“畬”,麻韻,音奢,shē。杜甫《秋日夔府詠懷》:
“燒畬度地偏。”錢謙益箋引舊註:“楚俗燒榛
頁一六 種田曰畬。先以刀芟治林木曰研畬。其刀以木爲柄,刃向曲謂之畬刀。 ”卽所謂“刀耕火種”。耕種三年,
田地須休息一次,故用《爾雅》 “三歲曰畬”的畬字。
4
〔四〕情、晴諧音。古樂府詩廋詞,或出謎面,或出謎底。一般多用謎面,如“見蓮不分明” ,蓮者,憐
也之類;亦有出謎底者,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期者,碁也。或依宋本劉集作“道是無晴還
有晴”。《樂府詩集》卷八十一:“一作晴。”作兩“情”者出謎底也,作兩“晴”者用謎面也。亦有上“情”
下“晴” ,諧音互見,蘊藉岀之者,如清人朱子涵《重刊明鈔劉賓客文集》卷二十七作“道是無情還有
晴”。
“晴” “情”形似音同,流傳易誤。既各有合於古樂府辭例,自不妨並存。今仍從通行本並作“情”
字,而記其異文,以供參考。

浪淘沙
1 2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 滿江隈。美人首飾王侯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

1
〔一〕許渾《題峽江寺》四首之三:
“蠻女半淘金。”金有礦金、沙金諸名稱。淘沙金稱爲“淘金”或“淘
沙”。
2
〔二〕蓋言王侯貴婦之金錢富貴,盡是從勞動男女在沙中浪底之辛勤勞動中得來。本篇在唐人詞中,思
想性殊高。

第 2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七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後
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後爲杭州刺史,又爲蘇州、同州(今
屬陝西)刺史,以刑部尚書致仕。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早年與元稹
齊名,稱“元白”;晚年又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詞不多,但影響後世甚大。有《白
氏長慶集》。

竹枝
1 2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 月向西。唱得竹枝聲咽處,寒猿闇鳥 一時啼。

1
〔一〕四川奉節白帝山上,西漢末公孫述據此,自號白帝,山、城因此得名。劉備伐東吳敗歸就死在白
帝城。用地名卽景,亦有傷古意。
2
〔二〕
《水經注》卷三十四“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
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李白詩《下江陵》“兩岸猿聲啼不住”

到唐代還是那樣。
“闇”,同“暗”。傳世本《尊前集》,如黃堯圃舊藏明鈔本,
《唐宋名賢百家詞》本,
汲古閣本俱作“闇”,彊邨本作“閒”,蓋誤。殘夜鳥啼,作“闇”自好。白氏本集亦作“闇”

頁一八 望江南二首
1 2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3 4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1
〔一〕
“諳”
,熟悉。
2
〔二〕藍草,蓼藍,可制靛青。
3
〔三〕宋之問《靈隱寺》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作者有《留題天竺靈隱兩寺》詩:
“宿因月桂落”,
自注云:“天竺嘗有月中桂子落。”又《東城桂》詩自注:“舊說杭州天竺寺,每歲中秋有月桂子墮。
”這
不過是中秋晚上到天竺山中賞月罷了。
4
〔四〕
“郡亭”,在杭州,蓋卽虛白亭。作者有《郡亭》詩:“況有虛白亭,坐見海門山。

第 2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九 溫庭筠

溫庭筠(812—?),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大中初(850 左右)
應進士,不第。黜爲方城(今屬河南)尉,改隋縣(今屬湖北)尉,後爲國子助教。卒於
咸通八年(867)以前。《舊唐書》謂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爲側艷之
詞”,詞有《握蘭集》、《金荃集》,今不傳。惟《花間集》中尚存其詞六十六首。詩與李商
隱齊名,稱“溫李” 。

菩薩蠻
1 2 3
小山 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 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
4 5
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

1
〔一〕近有兩說,或以爲“眉山”,或以爲“屏山”,許昂霄《詞綜偶評》:
“小山,蓋指屏山而言”
,說是。
若“眉山”不得云“重疊”。
2
〔二〕承上屏山,指初日光輝映着金色畫屏。或釋爲“額黃”
、“金釵”恐未是。
3
〔三〕
《詞綜偶評》:
“猶言鬢絲繚亂也。
”“度”字含有飛動意。
4
〔四〕這裏寫“打反鏡”,措辭簡明。
5
頁二〇 〔五〕
“帖”,
“貼”字通,和下文金鷓鴣的金字遙接,卽貼金,唐代有這種工藝。
“襦”
,短衣。繡羅襦上,
用金箔貼成鷓鴣的花紋。

又1
2 3 4
水精簾裏頗黎枕 ,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 。人勝參
5 6 7
差翦 。雙鬢隔香紅 ,玉釵頭上風 。

1
〔一〕本詞詠立春或人日。全篇上下兩片大意從隋薛道衡《人日》詩: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脫化。
2
〔二〕李白《玉階怨》“卻下水精簾”
,李商隱《偶題》“水紋簟上琥珀枕”,表示光明潔淨的境界和這句
相類。“頗黎”卽玻瓈、玻璃。
3
〔三〕張惠言《詞選》評注:
“江上以下,略述夢境”
,後來說本篇者亦多採用張說。說實了夢境似亦太
呆,不妨看作遠景,詳見《讀詞偶得》

4
〔四〕當斷句,不與下“人勝參差翦”連。藕合色近乎白,故說“秋色淺”,不當是戴在頭上花勝的顏色。
這裏藕絲是借代用法,把所指的本名略去,古詞常見。如溫庭筠另首《菩薩蠻》 “畫羅金翡翠”,不言帷
帳;李璟《山花子》“手捲真珠上玉鉤”不言簾。這裏所省名詞,當是衣裳。作者另篇《歸國遙》: “舞
衣無力風斂,藕絲秋色染”,可知。李賀《天上謡》:“粉霞紅綬藕絲裙。

5
〔五〕
“勝”,花勝,以人日爲之,亦稱“人勝”。《荊楚歲時記》:
“正月七日爲人日,„„剪綵爲人,或
鏤金薄(箔)爲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花勝以相遺。 ”花勝男女都可以戴;有時亦戴小幡,合
頁二一 稱幡勝。到宋時這風俗猶存,見《夢粱錄》、
《武林舊事》 “立春”條。
6
〔六〕
“香紅”指花,卽以之代花。着一“隔”字,兩鬢簪花,光景分明。
7
〔七〕幡勝搖曳,花氣搖蕩,都在春風中。作者《詠春幡》詩:
“玉釵風不定,香步獨徘徊”,意境相近。


1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山隔。金雁一雙飛 ,淚痕沾繡衣。●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

第 2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2 3
曲 。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

1
〔一〕指衣上的繡紋。
2
〔一〕
“越溪”卽若耶溪,北流入鏡湖,在浙江紹興。相傳西施浣紗處。本詞疑亦借用西施事。或以爲越
兵入吳經由的越溪,恐未是。杜荀鶴《春宮怨》:“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亦指若耶溪。
3
〔一〕上片寫宮廷光景;下片寫若耶溪,女子的故鄉。結句卽從故人的懷念中寫,猶前注所引杜荀鶴詩
意。“君”蓋指宮女,從對面看來,用字甚新。柳色如舊,而人遠天涯,活用經典語。見前韓翃《章臺
柳》注〔三〕(一一頁)

頁二二 1
夜來皓月纔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 ,臥時留薄妝。●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
2 3
憶。花落月明殘 ,錦衾知曉寒 。

1
〔一〕
“深處”承上“重簾”來,指簾帷的深處。“麝煙”,一作“麝煤”
,都指燭花。其指香墨另是一義。
以香料和油脂制燭,叫“香燭”。作者另篇《菩薩蠻》:
“香燭銷成淚。”
“麝煙”、
“麝煤”是另一種說法。
薛昭蘊《浣溪沙》“麝煙藍燄簇花鈿”,可互證。
2
〔二〕這裏不必紀實,猶李存勖《憶仙姿》
(《如夢令》
)“殘月落花煙重”
。或校“花落”作“花露”
,恐
非。
3
〔三〕張惠言《詞選》評:
“此自臥時至曉,所謂‘相憶夢難成’也。

更漏子
1 2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 ,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
3
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1
〔一〕陳伏知道《從軍五更轉》:“城烏初起堞。

2
〔二〕
“塞雁”“城烏”是真的鳥,屏上的“金鷓鴣”卻是畫的,意想極妙。張惠言《詞選》評:“三句言
懽戚不同。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此言苦者自苦,樂者自樂”,卽張氏說。李賀《屏風曲》:
“月
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詞意如本此,畫屏中人,亦未必樂也。
3
〔三〕“謝家池閣”,字面似從謝靈運《登池上樓》詩來,詞意蓋爲“謝娘家”,指女子所居。韋莊《浣溪
沙》:
“小樓高閣謝娘家” ,這裏不過省去一“娘”字而已。

頁二三 又
1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 ,三更雨,不
2
道 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1
〔一〕
“梧桐樹”以下,譚獻評《詞辨》:“似直下語,正從‘夜長’逗出。亦書家無垂不縮之法。
”譚評
末句不大明白。後半首寫得很直,而一夜無眠終未說破,依然含蓄;譚意或者如此吧。
2
〔二〕
“不道”,不理會。言風雨不管人心裏的痛苦。

第 2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楊柳枝
1 2
織錦機邊 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征人。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

1
〔一〕借用前秦竇滔妻蘇蕙故事。蘇氏織錦爲廻文旋圖詩以贈滔,事見《晉書·列女傳》。
2
〔二〕
“塞門”兩句,翻用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意,更深一層。張敬
忠《邊詞》
:“二月垂楊未掛絲”

南歌子1
2 3 4
手裏金鸚鵡,胸前繡鳳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從嫁與 ,作鴛鴦。

頁二四 1
〔一〕譚獻評《詞辨》:
“盡頭語,單調中重筆,五代後絕響。

2
〔二〕這兩句,一指小針線,一指大針線。小件拿在手裏,所以說“手裏金鸚鵡”。大件繃在架子上,俗
稱“繃子”,古言“繡牀”,人坐在前,約齊胸,所以說“胸前繡鳳凰”
。和下面“作鴛鴦”對照,結出
本意。
3
〔三〕
“形相”,猶說打量,相看。曹唐《小遊仙詩》:
“心知不敢一形相。

4
〔四〕
“從”
,任從。
“從嫁與”就這樣嫁給他,不仔細考慮。

望江南
1 2 3 4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 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

1
〔一〕
《西洲曲》
:“望郎上青樓”

2
〔二〕
“脈脈”,含情相視貌。古詩:“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字當從“眽”,相視也。
3
〔三〕
《西洲曲》
“樓高望不見,盡日闌干頭”意境相同;詩簡遠,詞宛轉,風格不同。
4
〔四〕蘋花白色,故稱“白蘋”。
“洲”,水中可住的小島。《白香山詩集》補遺卷上《送劉郎中赴任蘇州》,
汪立名注引《太平寰宇記》:“白蘋洲在湖州霅溪之東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魯公顏真卿芳菲亭,內有梁
太守柳惲詩《江南曲》云‘汀州采白蘋,日暮江南春’ ,因以爲名。”又白居易《得楊湖州書》詩:“白
蘋洲上春傳語”;後集卷十五附白氏所作《白蘋洲五亭記》說得很詳細。這裏若指地名,過於落實,似
泛說較好。中唐趙微明《思歸》詩中間兩聯云: “猶疑望可見,日日上高樓。惟見分手處,白蘋滿芳洲。”
合於本詞全章之意,當有些淵源。

第 2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五 韓偓

韓偓,字致堯,一作致光,京兆萬年(今屬陝西)人。龍紀元年(889)進士。唐昭宗
時以反對朱溫貶濮州(今屬山東)司馬。唐亡,依王審知。自號玉山樵人。有艷體詩《香
奩集》。

生查子
1 2
侍女動妝奩,故故 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 。時複
3
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

1
〔一〕
“故故”,故意。以爲人睡着了,久待不耐,有意驚醒她。
2
〔二〕
《古詩十九首》:
“文采雙鴛鴦,裁爲合歡被。”
3
〔三〕兩句寫就寢後依舊不眠。燈芯結爲燈花。結的過長了,有時會掉下一些火星,寫殘夜光景。

第 2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六 皇甫松

皇甫松,名一作嵩,字子奇,睦州(今屬浙江)人。皇甫湜子。
《花間集》稱爲“皇甫
先輩”。(唐人呼進士爲先輩,見《資治通鑒》卷二六七。)

浪淘沙
1 2 3
灘頭細草接疏林,浪惡罾船 半欲沈。宿鷺眠鷗飛舊浦 ,去年沙嘴是江心 。

1
〔一〕
“罾船”,扳罾的船。
《漢書·陳勝傳》顏師古注:
“罾,魚網也,形如仰繖蓋,四維而舉之,音曾。

2
〔二〕
“浦”
,大水有小口別通,亦可作水邊解。參看下孫光憲《菩薩蠻》注〔九〕(四八頁)。
3
〔三〕現在的沙嘴(沙灘)當去年還在江心,言江沙淤積得很快。湯顯祖評《花間集》:
“桑田滄海,一
語道破。”

望江南
1 2 3 4
蘭燼 落,屏上暗紅蕉 。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 。人語驛邊橋 。

1
〔一〕燈燭之芯結花如蘭。李賀《惱公》
:“蠟淚垂蘭燼。
”王琦注:“蘭燼,謂燭之餘燼狀似蘭心也。

2
〔二〕
《格致鏡原》卷六八引《益部方物略記》:
“紅蕉於芭蕉蓋自一種,葉小,其花鮮明可喜(卽今之美
頁二七 人蕉),蜀人語染深紅者謂之蕉紅。
”這裏“紅蕉”,蓋亦指顏色,猶言蕉紅。殘夜燈昏,映着畫屏作深
紅色。
3
〔三〕白居易《寄殷協律》詩自注:“江南《吳二娘曲》云:
‘暮雨蕭蕭郎不歸。’
”《詩·鄭風·風雨》

“風雨瀟瀟。”
“瀟瀟”“蕭蕭”字通,雨下得很急。
4
〔四〕騎馬以傳遞公文叫“驛傳”
,沿途供他們休息的所在叫“驛舍”
,或臨水有橋叫“驛橋”。


1 2 3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 。夢見秣陵 惆悵事 ,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

1
〔一〕“簾旌”
,簾額,卽簾子上部所綴軟帘。白居易《舊房》
:“牀帷半故簾旌斷。
”李商隱《正月崇讓宅》:
“蝙拂簾旌終展轉。

2
〔二〕
“秣陵”,卽金陵,今南京市。
3
〔三〕下邊所寫夢境本是美滿的,醒後因舊歡不能再遇,就變爲惆悵了。用“惆悵事”一語點明夢境,
又可包括其他情事,明瞭而又含蓄。

采蓮子
1 2
頁二八 菡萏香連十頃陂 舉棹 ,小姑貪戲采蓮遲年少。晚來弄水船頭溼舉棹,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

第 2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
〔一〕
《爾雅·釋草》:
“荷,芙蕖„„其花菡萏。”
《詩·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菡萏。”陂,水
邊隄岸。分言之,荷花含苞的叫菡萏,盛開的叫芙蕖,但通言沒有分別。
2
〔二〕
“舉棹”、
“年少”
,叶韻,都是《採蓮子》例有的“和聲”


1 2 3
船動湖光灩灩 秋舉棹,貪看年少信船流 年少。無端隔水拋蓮子舉棹,遙被人知半日羞 年少。

1
〔一〕
“灩灩”,光動搖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灩灩隨波千萬里”

2
〔二〕
“信船流”猶“任船流”
。女子忘卻划船,聽它自流。
3
〔三〕
“半日羞”
,羞了好一會兒;倒裝句法。

第 2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九
韋莊

韋莊(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屬陝西)人。廣明元年(880)黃巢破長安,
莊在都中,有《秦婦吟》紀其事。唐昭宗乾寧元年(894)成進士。蜀王建稱帝,莊爲宰相。
在成都時曾居杜甫草堂故址,故詩集號《浣花集》。

浣溪沙
1 2
惆悵夢餘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窗紗,小樓高閣謝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 ,一枝春雪凍梅
3 4
花 ,滿身香霧簇朝霞 。

1
〔一〕
“謝娘”六朝時已有此稱。
《玉臺新詠》有徐悱婦《摘同心支子寄謝娘因附此詩》 。或以爲指李德裕
撰《謝秋娘曲》之謝秋娘,恐非。“謝秋娘”見上溫庭筠《更漏子》注[三](二二頁)
。這句承上“惆悵
夢餘”來,夢到伊處,醒卻不是,只見斜月殘燈而已。又開出過片“暗想”以下。
2
〔二〕湯顯祖評:“以暗想句問起,則下二句形容快絕。

3
〔三〕此句又見作者詩《春陌二首》之一。
4
〔四〕曹植《洛神賦》: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

頁三〇 又
1 2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凭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 ,憶來唯把舊書
3
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

1
〔一〕一句疊用兩個動詞,代對方想到自己,透過一層,曲而能達。句法亦新。
2
〔二〕仍是室邇人遠、咫尺天涯意。
3
〔三〕下三句說出本事。人不必遠,以阻隔而堂深;其所以阻隔卻未說破。
“攜手入長安”者,蓋舊約也,
今惟有把書重看耳,幾時得實現耶?宋周邦彥《浣溪沙》:“不爲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長安。”殆卽
由此變化,而句意較明白,可作爲解釋讀。

思帝鄉
1 2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 棄,不
能羞。

1
〔一〕
“休”
,罷。這一輩子也就此算了。
2
〔二〕
“無情”作名詞用,仿佛說“薄情”
,指薄情的男子。

頁三一 女冠子
1 2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 ,空有夢相

第 2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3
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

1
〔一〕以句法看,當連上“四月十七”爲一句;以韻脚論,仄韻換平韻,“時”與“眉”叶;就意思論,
“時”字承上,“別君”啟下離別光景:如這等地方,句讀只可活看。
2
〔一〕單看上片,好像是一般的回憶,且確說某月某日,哪知卻是夢境。逕用“不知”點醒上文,句法
挺秀。韋另有《女冠子》,情事相同,當是一題兩作,那首結句說:“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就太明白
了。
3
〔一〕結句以“天邊月”和上“四月十七”時光相應,以“沒人知”的重叠來加強上文的“不知”
,思路
亦細。

菩薩蠻
1 2 3 4
紅樓 別夜堪惆悵。香燈 半捲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 ,絃上黃
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1
〔一〕
“紅樓”指豪門富家的住所。李白《侍從宜春苑》詩:
“紫殿紅樓覺春好。”白居易《秦中吟》
:“紅
樓富家女。
”作者《長安春》詩:“長安春色本無主,古來盡屬紅樓女。

頁三二 2
〔二〕香燈,用香料製油點的燈。
3
〔三〕下垂曰“蘇”。今吳語猶謂鬚曰“蘇”
,如“蘇頭”卽“鬚頭”,也就是流蘇。唐詩“鬚”字亦每讀
若“蘇”音。以五采羽毛爲之,後亦用彩線。王維《扶南曲》:“翠羽流蘇帳。”
4
〔四〕
“金翠羽”,琵琶的妝飾,嵌金點翠在捍撥上。琵琶槽上安置金屬薄片,來防止彈撥的損傷,叫“捍
撥”。捍有捍衛、保護意。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鑪邊人似月。皓腕凝霜
1
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1
〔一〕
“鑪”,從南宋紹興刻本《花間集》,各本亦有作“壚”者,意同,謂酒店用土砌臺安放的大酒缸。
《史記·司馬相如傳》:
“而令文君當鑪”,韋昭曰:“鑪,酒肆也,以土爲墮,邊高似鑪。”
《後漢書·孔
融傳》注:
“鑪,累土爲之,以居酒瓮,四邊隆起,一面高,如鍛鑪,故名鑪。”這裏用《相如傳》卓文
君事來比喻西蜀的女子,切本地風光。《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
肌膚柔滑如脂。”
“皓腕凝霜雪”,句意亦相近。


1 2
頁三三 洛陽城裏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 。此時心轉迷。●桃花春水淥 。水上鴛鴦
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1
〔一〕白居易《魏王堤》
:“柳條無力魏王堤。”又屢見白詩,如《魏堤有懷》、《三月三日祓禊洛濱》等篇,
卽魏王池。《清一統志》卷一六三:“魏王池在洛陽縣南,《明統志》:洛水溢爲池,爲唐都城之勝。貞觀
中以賜魏王泰,故名。”
2
〔二〕《禮記·月令》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韓嬰《詩傳》:
“三月桃花水。
”後世稱春漲爲“桃
汛”。這裏寫景,亦可真有桃花。王維《桃源行》: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意謂處處都是
桃花流水,卻找不着這桃花源了。又江總《烏棲曲》: “桃花春水木蘭橈”
,用法和這詞更近。“淥”
,水

第 3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清貌。一本作“綠”

第 3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三四 薛昭蘊

薛昭蘊,《花間集》稱爲“薛侍郎”,字里無考。新舊《唐書》有薛昭緯傳,言其乾寧
中爲禮部侍郎,《北夢瑣言》謂昭緯好唱《浣溪沙》詞。後世乃有以昭緯、昭蘊爲一人者(如
王國維《庚辛之間讀書記•跋覆宋本花間集》),疑非是。蓋史載昭緯卒於唐末,而《花間集》
列昭蘊於韋莊、牛嶠之間,當爲前蜀時人。

浣溪沙
1 2
紅蓼 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不語含嚬 深浦裏,幾回愁煞棹船
3
郎 。燕歸帆盡水茫茫。

1
〔一〕
“蓼”
,生在水邊的叫水蓼,亦稱澤蓼。秋日開花,紫紅色。
2
〔二〕
“嚬”
,通顰,顰蹙。
3
〔三〕美人皺眉,搖船的也似爲她惆悵,愁字意思很輕。

頁三五 1 2
粉上依稀有淚痕,郡庭花落欲黃昏,遠情深恨與誰論?●記得去年寒食節 ,延秋門 外卓金
3
輪 ,日斜人散暗銷魂。

1
〔一〕宗懔《荊楚歲時記》
:“去冬節(冬至)一百五日,卽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并云有
鬥鶏、打毬、秋千等戲。古代爲游賞的佳節。
2
〔二〕
“延秋門”
,唐代長安禁苑的西門,在故漢未央宮之西。
3
〔三〕
“卓”
,立。“卓輪”
,停車。

第 3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三六 張泌

張泌,《花間集》列於牛嶠、毛文錫之間,稱爲“張舍人”,字里無考。南唐時別有張
泌者,爲李煜舍人,且及見李煜之死,則已在 978 年以後,距《花間集》成書遲約四十年。
且《花間》不收南唐詞,自非一人也。今從《花間集》,列於牛希濟之前。

浣溪沙
1 2 3
馬上凝情憶舊遊,照花淹竹 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 ,可堪分袂又
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1
〔一〕
“淹”
,浸漬,意比“淹沒”稍輕。
2
〔二〕疊用三名詞:玉搔頭,玉簪,指妝飾;羅幕,幃帳,指所在地;鈿箏,樂器,指技藝;只七字,
寫人、境、情事都有了。《西京雜記》卷二:
“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
玉價倍貴焉。”
3
〔三〕承前“馬上”句來。戴月披星一般都表示辛勞。

頁三七 胡蝶兒1
2
胡蝶兒,晚春時。阿嬌 初著淡黃衣,倚窗學畫伊。●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無端和淚
拭燕脂,惹教雙翅垂。

1
〔一〕這詞不寫真的胡蝶,而寫畫的胡蝶;畫上的胡蝶卻處處當作真胡蝶去寫,又關合作畫美人的情感。
2
〔二〕漢武帝姑母館陶公主的女兒,小名叫阿嬌,卽陳皇后。《漢武故事》:“長公主„„末指其女問曰:
‘阿嬌好否?’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這裏用作少女的代稱。

第 3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三八 李存勖

李存勖(885—926),小字亞子,本西突厥人,李克用長子。923 年滅梁稱帝,在位四
年。以伶人郭從謙之變,存勖中流矢死。史稱後唐莊宗。存勖好俳優,知音,能度曲,所
存詞不多。

一葉落1

一葉落,搴珠箔。此時景物正蕭索。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1
〔一〕白居易有《一葉落》詩。參見前柳氏《楊柳枝》注〔一〕
(一二頁)

憶仙姿1
2
曾宴桃源 深洞,一曲清歌舞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頁三九 1
〔一〕從《尊前集》標題。
《全唐詩》題作“如夢令”

2
〔二〕字面出陶潛《桃花源記》,詩人多借來指劉阮天台故事。

第 3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四〇 牛希濟

牛希濟,隴西(今屬甘肅)人。牛嶠姪。前蜀王衍時爲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後唐時
爲雍州節度副使。

生查子
1 2
春山煙欲收,天淡稀星小 。殘月臉邊明 ,別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迴首猶重道。
3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

1
〔一〕“天淡”及下句把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拆開來用,而意不同。
2
〔二〕“殘月”句寫人立庭院,缺月西下,破曉的光景。
3
〔三〕江總妻《賦庭草》:
“雨過草芊芊,連雲鎖南陌。門前君試看,是妾羅裙色。”

第 3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四一 歐陽炯

歐陽炯(?—971),益州華陽(今屬四川)人。前蜀時爲中書舍人,後蜀時爲宰相,
歸宋爲左散騎常侍。曾爲《花間集》作序。

南鄉子
1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 。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裏住。

1
〔一〕槿花有紅紫白等色,朝開暮落,多種以代籬笆,叫槿籬。嶺南紅槿自四月至十二月常開。


1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

1
〔一〕孔雀臨水看見有人來,嚇了一跳,又似乎認得他,依然不動,還在那裏照影自憐。讀“驚”字略
斷,句法曲折,寫孔雀姿態如生。譚獻評《詞辨》:
“頓挫語似直下。驚字倒裝。”


1 2
路入南中,桄榔 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 ,樹底纖纖擡素手。

頁四二 1
〔一〕
“桄榔”,音光郎,guāng láng,常綠喬木,似棕櫚而多節。葉生在樹杪,爲羽狀複葉。葉下有鬚。
花小,開成穗綠色。子如青珠。一樹可得青珠百餘條,每條不下百餘顆,團團懸掛,若繖蓋然。海南人
俗語:“檳榔爲酒,桄榔爲飯” ;又說: “食有麪木,飲有酒花。”《文選》左思《蜀都賦》:
“麪有桄榔”

李善注:“木中有屑,如麪,可食。 ”
2
〔二〕
“紅豆”,相思樹所結的實,又名相思子。左思《吳都賦》:
“相思之樹”
,李善注:
“其實如珊瑚,
歷年不變。
”王維《相思子》詩:“紅豆生南國。”

江城子
1 2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 上月,如西子 鏡,
3
照江城 。

1
〔一〕春秋時吳建,在姑蘇上。後來蘇州由此得名。
2
〔二〕
“西子”見《孟子·離婁》:
“西子蒙不潔”
,卽西施。
“如”是襯字。
3
〔三〕金陵、姑蘇本非一地。春秋吳越事更在六朝前。推開一層說,卽用西子鏡作比喻。蘇州在南京的
東面,寫月光由東而西。

第 3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四三 顧夐

顧夐,前蜀時爲宮廷小吏,后官茂州(今屬四川)刺史,後蜀孟知祥時官至太尉。

訴衷情
1 2 3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 ,月將沈。爭 忍不相尋 。怨孤衾。換我心,爲
你心,始知相憶深。

1
〔一〕
“掩”
“斂”爲韻,暗叶仄韻。
2
〔二〕
“争”,同“怎”
。古時多寫作“争”
,讀平聲。
“怎”字後起,如《廣韻》、
《集韻》皆未收,殆後來
音變。
3
〔三〕本篇白描,作情極的說法,仍有含蓄。如本句“争忍不相尋”
,相尋又怎麼樣呢!口氣未完,卻咽
住了,得斷續之妙。

第 3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四四 李珣

李珣,字德潤,上代爲波斯人,家於梓州(今屬四川)。前蜀時爲秀才,王衍昭儀李舜
絃兄。有《瓊瑤集》。

南鄉子
1 2
乘綵舫,過蓮塘,櫂歌驚起睡鴛鴦,帶花遊女偎伴笑,争窈窕 ,競折團荷 遮晚照。

1
〔一〕
“窈窕”,美好貌,有妖冶意。作爲幽閒解是另一意。
2
〔二〕
“團荷”,荷葉。


1 2
漁市散,渡船稀,越南雲樹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迷春浦,愁聽猩猩啼 瘴雨 。

頁四五 1
〔一〕
《爾雅·釋獸》:
“猩猩小而好啼。

2
〔二〕
“瘴雨”,南方卑溼蒸鬱結成,有黑色的叫墨瘴。柳宗元《別舍弟宗一》
:“桂嶺瘴來云似墨。


1 2 3
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 下越臺 前。暗裏回眸深屬意,遺雙翠 。騎象背人先過水。

1
〔一〕
“刺桐”一名海桐,產南方,像梧桐而有刺,花深紅色。
2
〔二〕卽越王臺,漢時趙佗所築,在廣州北越秀山上。
3
〔三〕故意掉下一雙翠羽妝飾的釵子。


1 2
雲髻重,葛衣 輕,見人微笑亦多情。拾翠采珠 能幾許,來還去,争及村居織機女。

1
〔一〕細葛布做的衣服。左思《吳都賦》
:“蕉葛升越,弱于羅紈。”
頁四六 2
〔二〕曹植《洛神賦》: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第 3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 2 3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風景有池塘。木蘭舟 上珠簾捲,歌聲遠,椰子酒 傾鸚鵡醆 。

1
〔一〕木蘭樹質很堅固,可爲舟楫。稱“蘭舟”“蘭橈”。《太平御覽》卷九五八木部七引任昉《述異記》:
“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爲舟,至今在洲中。詩家所云木蘭舟出於此。 ”
(又見《隨菴叢書》本《述異記》
卷下。)這裏不過借用成語,言舟楫之華美。《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
2
〔二〕椰實很大,中有漿液,可以釀酒。
3
〔三〕“醆”同盞。有一種海螺形像鸚鵡的嘴,叫鸚鵡螺,殼可製酒杯。薛道衡《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
“共酌瓊酥酒,同傾鸚鵡杯。”

第 3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四七 孫光憲

孫光憲(?—968),字孟文,後自號葆光子,貴平(卽陵州領縣,今屬四川)人。唐
陵州判官。後唐天成初(926 左右)避地江陵,高季興署爲從事。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檢校
秘書兼御史中丞。後勸高繼沖歸宋,在宋爲黃州刺史。《宋史》有傳。

浣溪沙

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
1
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

1
〔一〕蘭,蘭草,秋日開花。江淹《別賦》:
“見紅蘭之受露。

菩薩蠻
1 2 3 4 5 6
木棉 花映叢祠 小,越禽 聲裏春光曉。銅鼓 與蠻歌,南人祈賽多 。●客帆風正急,茜 袖
7 8 9
偎牆 立 。極浦 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頁四八 1
〔一〕
“木棉”,熱帶喬木,初春時開花,深紅色。高士奇《天祿識餘》卷上:
“南中木棉,樹大盈抱,
花紅似茶而蕊黃,花片極厚。”
2
〔二〕
“叢祠”,荒祠野廟。
3
〔三〕
《本草·釋名》:
“孔雀,越鳥。”李時珍曰:
“凌晨則鳴聲相和,其聲曰都護。
”李德裕《嶺南道中》

“紅槿花中越鳥啼。”“越”
“粵”古字通。
4
〔四〕
《後漢書·馬援傳》:
“駱越銅鼓”注引裴氏《廣州記》
:“狸獠鑄銅爲鼓。鼓惟高大者爲貴,面闊丈
餘。初成,懸于庭。”
5
〔五〕“祈”
,求。“賽”,報賽,“報神福也。”(見《史記·封禪書索隱》
)與舊日迷信的“還願”相近。
于鵠《江南曲》:“還隨女伴賽江神。”許渾《遊維山新興寺宿石屏村謝叟家》:“家家扣銅鼓,欲賽魯將
軍。”又《送客南歸有懷》:“銅鼓賽江神。”
6
〔六〕茜草,可作紅色染料。茜色卽紅色。
7
〔七〕
“牆”
,一本作“檣”
,桅竿。
8
〔八〕這兩句與杜牧《南陵道中》: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云繁欲變秋,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
江樓”,意境相近,而詩詞寫法不同。
9
〔九〕
“極浦”,遠水。
《楚辭·湘君》
:“望涔陽兮極浦”
,李善注:“極,遠也。浦,涯水也。”

竹枝

頁四九 1
門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兒 ,岸上無人竹枝小艇斜女兒。商女經過竹枝江欲暮女兒,散拋殘食竹枝飼
2
神鴉 女兒。

1
〔一〕和聲叶韻。其格式與《採蓮子》不同。
2
〔二〕杜甫《過洞庭湖》:“迎棹舞神鴉”
,仇兆鰲注引《岳陽風土記》
:“巴陵鴉甚多,土人謂之神鴉,
無敢弋者。”此當是一種迷信的風俗。參看下卷辛棄疾《永遇樂》注〔一三〕(二一〇頁)。

第 4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五〇 馮延己

馮延己(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屬江蘇)人。南唐李昪時爲秘書郎。
與李璟友善,屢爲宰相。有詞集《陽春錄》,多混入他人之作。

采桑子
1 2
小堂深靜無人到,滿院春風,惆悵牆東 ,一樹櫻桃帶雨紅。●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語還慵 。
日暮疏鐘,雙燕歸棲畫閣中。

1
〔一〕
“牆東”借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東家之子”的字面,或寓懷人之意。
2
〔二〕
“慵”,懶,蜀容切。

花前失卻遊春侶,極目尋芳,滿眼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
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頁五一 清平樂

雨晴煙晚,淥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
1
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 春寒。

1
〔一〕
“特地”
,加重語氣。
“特地春寒”
,彷彿說“特別覺得春冷”。

蝶戀花1
2
誰道閒情 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河畔青
3 4 5
蕪堤上柳 ,爲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

1
〔一〕本篇別作歐陽脩。
2
〔二〕
“閒”,一本作“閑”。“閒”、
“閑”本兩字。閒情之閒作閒散解;閑情之閑作防閑講,如陶潛《閑
情賦》。但後來這兩字多混用。
3
〔三〕古詩:
“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

4
〔四〕
“爲問新愁”,對前文“惆悵還依舊”說,以見新綠而觸起新愁,與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所
謂“春風吹又生”略同。
頁五二 5
〔五〕
“獨立”兩句,用景結情。說“人歸後”
,有竚立很久,獨自遲歸的意思。

第 4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 2 3 4
窗外寒雞 天欲曙,香印 成灰,坐起渾無緒 。庭際高梧凝宿霧,卷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
5 6 7 8
羅衣閒繡縷 ,一餉 關情,憶遍江南路 。夜夜夢魂休謾語 ,已知前事無尋處。

1
〔一〕鮑照《舞鶴賦》:
“感寒鷄之早晨。
”鷄覺得寒冷,不到天明就叫,所謂“夜半寒鷄”。
“早晨”
,先
於晨,亦此意。
2
〔二〕
“香印”,把香研成細末,印成回紋的圖案,然後點火,亦叫“香篆”。
3
〔三〕加重語氣。“渾”作“全”字解。無緒,沒有好情緒。
4
〔四〕寫天明光景,筆意跳脫。鵲本歇在梧桐樹上,因簾捲而驚飛。
5
〔五〕羅衣搭在屏風上,懶得去拈針線,寫白晝閒眠光景。
6
〔六〕餉,一頓飯的工夫,通作晌。“一晌”
,片刻,亦言“半晌”。
7
〔七〕或從畫屏風景聯想。如後來晏幾道《蝶戀花》“小屏風上西江路”

8
〔八〕
“謾語”,胡亂的話。夢魂謾語,卽夢話,卻比囈語稍輕。
“休”
,休要,否定詞。

頁五三 1
蕭索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展轉渾無寐,殘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練天如水 。●階下寒
2 3 4
聲啼絡緯 ,庭樹金風 ,悄悄重門閉。可惜舊歡攜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

1
〔一〕梁元帝《春別應令》
:“昆明夜月光如練。

2
〔二〕
“絡緯”,秋蟲名,綠色,鳴聲如紡線,南方俗呼“紡績娘”。
3
〔三〕
“金風”,秋風。舊說以四季分配五行,秋令屬金。
4
〔四〕相思只一夜,人就憔悴了。用重筆,誇張的寫法。

又1
2 3
幾日行雲 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 寒食路,香車繫在誰家樹。●淚眼倚
4
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 ?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裏無尋處。

1
〔一〕本篇別作歐陽脩。
2
〔二〕喻人蹤跡無定。原出宋玉《高唐賦》
:“旦爲朝雲,暮爲行雨。
”賦載楚懷王夢見巫山神女,原意謂
神靈的變化。
3
〔三〕白居易《題李次云窗竹》: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裏看。
”又《贈長安妓人阿軟》:
“綠水紅
蓮一朵開,千花百草無顏色。”
頁五四 4
〔四〕看燕子飛來,不知在路上碰見他麼?想得極癡;卻未必真有這話,與上“頻獨語”不連讀。雙燕
有寄書的傳說,參看中卷柳永《玉蝴蝶》注〔九〕(七七頁)
,下卷史達祖《雙雙燕》注〔八〕(二三九
頁)。

第 4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謁金門
1 2 3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閒引鴛鴦香徑裏,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干 獨倚,碧玉搔頭斜
4 5
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

1
〔一〕這和李璟的“小樓吹徹玉笙寒”,都爲當時的名句。李璟嘗戯延己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延己曰:“未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見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一。《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引
《古今詩話》,以爲成幼文作。
2
〔二〕
“挼”
,揉搓,音奴何切,卽今語推挪之“挪”。手搓着杏花蕊,引逗鴛鴦,是倒裝句法。
3
〔三〕用闌干圈養着一些鴨,使它們相鬥,三國時已有。《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時建昌侯慮於堂前
作鬥鴨欄。”又伶玄《趙飛燕外傳》:
“憶在江都時,陽華李姑蓄鬥鴨水池上。”雖出於小說,但這樣的風
尚,相傳當已甚久。這裏不過說在池塘裏養些鴨兒而已,恐未必真鬥鴨。趙與峕《賓退錄》卷八,說此
句曰:“人多疑鴨不能鬥”
,下引各史書反證之,趙氏蓋以爲此詞寫實。然宋時此風已稀,故曰“人多疑”。
4
〔四〕玉搔頭卽玉簪。見前張泌《浣溪沙》注〔二〕(三六頁)。“墜”
,掉下;但這裏只形容斜露玉簪,
仿佛欲落,略如《花間集》張泌《浣溪沙》“翠鬟拋擲一簪長”的意思。
頁五五 5
〔五〕
“鵲喜”見前敦煌曲子詞《鵲踏枝》注〔三〕
(五頁)
。這詞多用禽鳥點綴風物,興起情感。上云鴛
鴦、鬥鴨,這裏用喜鵲作結。

長命女1
2
春日宴,綠酒 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
歲歲長相見。

1
〔一〕
《能改齋漫錄》卷十七:“南唐宰相馮延己有樂府一章名《長命女》云云。其後有以其詞意改爲《雨
中花》云:‘我有五重深深愿:第一愿且圖久遠;二愿恰如雕梁雙燕,歲歲得長相見;三愿薄情相顧戀;
第四愿永不分散;五愿奴哥收因結果,做箇大宅院。’味馮公之詞,典雅豐容。雖置在古樂府,可以無
愧。一遭俗子竄易,不惟句意重複,而鄙惡甚矣。”按白居易《贈夢得》:“爲我盡一杯,與君發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強健,三愿臨老頭,數與君相見。”馮作似本此。
2
〔二〕古所謂“綠”
,有時近乎黃色,綠酒亦是那樣。白居易《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

第 4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五六 李璟

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李昪長子。943 年嗣位稱帝,后改稱國主,史稱
南唐中主。今存詞四首。

山花子
1 2
手捲真珠 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 ,丁香
3 4
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峽 暮,接天流。

1
〔一〕
《花菴詞選》作“珠簾”。《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九引《漫叟詩話》:
“„„余謂詞曲亦然。李
景有曲,‘手捲真珠上玉鉤’,或改爲‘珠簾’,„„非所謂遇知音。”
《箋注草堂詩餘》前集卷下在本句
之下引李白詩:“真珠高捲對簾鉤。”這裏用太白句,卻省略“簾”字,似不合一般的文法,但古詩中每
有此等詞例。
2
〔二〕
“信”,使者。
《山海經·海內北經》:
“其南有三青鳥,爲西王母取食。 ”後來小說《漢武故事》也
有三青鳥,卻分成兩起,一個先來,兩個跟着王母來。李商隱《漢宮詞》:
“青雀西飛竟未回” ,卽詠這
個故事。本句和下“丁香”句又都用李義山詩句。
3
〔三〕丁香子黑色,一名鷄舌香,作香料用,可含之口中。李商隱《代贈》: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
頁五七 風各自愁。”這裏亦借丁香枝條的柔弱糾結來形容心緒鬱結不舒的狀態。杜甫《江頭五詠》之一:
“丁香
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4
〔四〕
“三峽”,從《花菴詞選》、《草堂詩餘》本。長江下流,回望上游,巫山雲雨,在想像中,故下云
“接天流”
,與後主詞“一江春水向東流”意境相似。一本作“三楚” ,謂南楚、東楚、西楚。


1 2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顦顇,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 遠,小樓
3 4
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 闌干。

1
〔一〕西風從綠波之間起來。以花葉凋零,故曰“愁起”

2
〔二〕
《漢書·匈奴傳》 :“送單于出朔方鷄鹿塞。
”顏師古注:“在朔方窳渾縣西北。”
(今陝西橫西縣西)
《後漢書·和帝紀》:
“竇憲出鷄鹿塞” ,簡稱鷄塞。亦稱鷄祿山。《花間集》卷八孫光憲《定西番》:
“鷄
祿山前游騎。”這裏泛指邊塞。
3
〔三〕
“徹”,大曲中的最後一遍。“吹徹”意謂吹到最後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潤,故云“寒”。元稹《連
昌宮詞》“逡巡大遍涼州徹”
,“大遍”有幾十段。後主《玉樓春》:
“重按霓裳歌徧徹”,可以參證。
4
〔四〕明呂遠本作“寄”,
《讀詞偶得》曾採用之。但“寄”字雖好,文意比較晦,今仍從《花菴詞選》
與通行本,作“倚”。

第 4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五八 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璟第六子,961 年嗣位,史稱南唐後主。975
年,宋曹彬破金陵,煜降宋,封違命侯,改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據宋人王
銍《默記》,蓋爲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煜善爲詩詞,著作猶多,惟已散逸。後人輯存,
僅詩詞數十篇而已。

長相思
1 2 3 4
雲一緺 ,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如和 ,簾外芭蕉三兩窠 ,
夜長人奈何。

1
〔一〕
“緺”,
《說文》
:“綬青紫色”,音鍋,guō。這裏比喻頭髮。“玉一梭”
,指玉簪。
2
〔二〕螺子黛出波斯國。借稱婦女的畫眉爲螺黛,亦稱黛螺。
《釋名》卷四:“黛,代也。滅眉毛去之,
以此畫代其處也。”
3
〔三〕
“如和”
,彷彿相應和。
4
〔四〕
“窠”,叢。植物一根多莖曰一窠,猶言一叢。字亦作“科”。

頁五九 搗練子令1
2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 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1
〔一〕
《尊前集》題作馮延己。
2
〔二〕
“砧”,搗帛石。用來搗帛的棍子叫杵,合稱“砧杵”。

望江南
1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1
此句與唐蘇頲《夜宴安樂公主新宅》七絕首句相同。俱本《後漢書·皇后紀》馬后詔:
“車如流水,馬如
遊龍。”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悤悤,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
1
恨水長東 。

頁六〇 1
〔一〕本詞從杜甫《曲江對雨》:“林花著雨燕脂溼”變化,卻將一語演作上下兩片。
“春紅”“寒雨”已
爲下片“胭脂淚”伏脈。主意詠別情, “幾時重”猶言“何時再”,
“重”
,平聲。

第 4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又1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翦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
2
味在心頭 。

1
〔一〕這篇在《花庵詞選》有“淒婉哀思”的評語。雖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淒涼的氣氛,卻融會全篇。
如起筆“無言獨上西樓”一句,已攝盡淒婉的神情。
2
〔二〕
“別是一般滋味”也是離愁。翦不斷,理還亂,還可形狀,這卻說不出,是更深一層的寫法。

菩薩蠻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獨我情無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
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清平樂
1
頁六一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
2 3
成 。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

1
〔一〕指白梅花,開較遲,故春半還有落梅。
2
〔二〕夢的成否原不在乎路的遠近,卻說路遠以致歸夢難成,語婉而意悲。
3
〔三〕上片“拂了一身還滿”,分爲四、二,一句兩折。這裏二字一折,一句三折。古詩“青青河邊草,
緜緜思遠道”,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等
句,均與本句意近。

浪淘沙
1 2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 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暮憑欄 ,
3 4
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1
〔一〕明刊本作“不暖”,“不耐”出語更自然,今從《全唐詩》及通行本。
2
〔二〕各本多做“莫”,“莫”字原爲“暮”的本字。故有兩解:一讀入聲,解爲勿,一讀去聲,解爲
黃昏。各家說亦不同。我前在《讀詞偶得》裏讀爲入聲,作否定語講,並引後主另詞“高樓誰與上”來
做比較。一人兩作故不必全同,說亦未必是。下片從“憑欄”生出,略點晚景,“無限江山”以下,轉
入沈思境界,作“暮”字自好。今從《全唐詩》寫作“暮”。
頁六二 3
〔三〕
《顏氏家訓·風操》:“別易會難。”《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引《復齋漫錄》以爲李後主
蓋用此語。古詩中類此者正多。如曹丕《燕歌行》:“別日何易會日難”;戴叔倫《織女詞》
:“難得相
逢容易別”。但這裏是人人心中的一句普通話,卽便相同,也不必看作用典。
4
〔四〕有春歸何處的意思。“天上人間”極言其阻隔遙遠且無定。《花間集》卷四張泌《浣溪沙》:“天
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意思就很明白了。

第 4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 2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桁 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金劍 已沈埋,
3 4
壯氣 蒿萊 。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1
〔一〕
“桁”
,通作“行”,讀仄聲。“一桁”
,一帶、一列。
2
〔二〕
《史記·吳太伯世家》裴駰《集解》引《越絕書》:
“闔閭冢在吳縣昌門外,„„扁諸之劍三千,方
員之口三千,槃郢魚腸之劍在焉。”這裏借古事說自己亡國的痛苦。
3
〔三〕
“壯氣”與上“金劍”連,暗用豐城劍氣,見《晉書·張華傳》

4
〔四〕
“蒿萊”,野草,猶言蓬蒿。阮籍《詠懷》
:“賢者處蒿萊。

虞美人

頁六三 1 2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
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1
〔一〕柳芽初舒曰“柳眼”。元稹《寄浙西李大夫》四首之一:“柳眼梅心漸欲春。”李商隱《二月二
日》:“花鬚柳眼各無賴。”庭草先綠,穉柳継黃,是春光相續。猶前錄馮延己詞“河畔青蕪堤上柳”
也。此眼前之景。
2
〔二〕“當年”引下片回憶境界,早春光景。實景與所憶不必同,借“竹聲新月”逗入,是變幻處。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
1
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1
〔一〕王國維《人間詞話》謂此句可作後主詞的評語。

蝶戀花1
2 3 4
遙夜 亭皋 閑信步,纔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 住,朦朧淡月雲來去。●桃杏
5
頁六四 依依香暗渡。誰在鞦韆,笑裏輕輕語 。一片相思千萬緒。人間沒箇安排處。

1
〔一〕楊元素《本事曲》以爲山東李冠作。冠,北宋時人。今從《尊前集》入後主詞。
2
〔二〕
“遙夜”猶言長夜。宋玉《九辯》
:“靚杪秋之遙夜兮。

3
〔三〕司馬相如《上林賦》:“亭皐千里,靡不被築。”顏師古注:
“爲亭候於皐隰之中,千里相接,皆築
令平也。”柳惲《擣衣詩》:“亭皐木葉下。
”“亭皐”一般可做平原低溼地解。“皋”
“皐”字通。
4
〔四〕
“約”
,約束。
《詩詞曲語詞滙釋》卷五:
“言攔住雨聲也。

5
〔五〕依調逗句。九字當連讀。

第 4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六五
中卷 宋詞之一

第 4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六七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其先邠(今屬陝西)人,後徙蘇州吳縣。大中祥符八
年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以資政殿學士爲陝西四路宣撫使,知邠州。羌人親愛,
呼爲龍圖老子。卒諡文正。詞流傳甚少,有《范文正公詩餘》輯本。

蘇幕遮1
2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3 4 5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
〔一〕
《容齋四筆》“渾脫隊”條:
“唐中宗時,清源尉呂元泰上書言時政曰:‘比見坊邑相率爲渾脫隊,
駿馬胡服,名曰蘇幕遮。旗鼓相當,騰逐喧譟。
’”當是馬戲之類所吹奏的曲牌。近人說“蘇幕遮”爲波
斯語之譯音,原義爲披在肩上的頭巾。
2
〔二〕後來元曲《西廂記·秋暮離懷》折,
“碧雲天,黃花地”卽擬此句。
頁六八 3
〔三〕
“鄉魂”
“旅思”互文。
“黯”本有褪色之意。
“黯鄉魂”用江淹《別賦》
“黯然銷魂”語。
“追旅思”

追憶逆旅中情懷。
4
〔四〕九字當一句讀,依調分點。
“好夢留人睡”,不說是什麽,有含蓄。
5
〔五〕逆挽,承接前文。知上片皆憑高所見。上寫麗景,下抒柔情,卻一氣呵成。

漁家傲
1 2 3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 無留意。四面邊聲 連角起。千嶂 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
4 5 6
酒 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 歸無計。羌管 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
〔一〕指秋日南飛的雁。班固《兩都賦》:“南翔衡陽。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下簡稱《滕
王閣序》):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宋范成大《驂鸞錄》、吳曾《能改齋漫錄》並云衡州有回雁峯,
在南嶽七十二峰之數,相傳雁南飛至此而回。
2
〔二〕
“邊聲”,邊塞的聲音,所包很廣。角,畫角,軍中樂器。李陵《答蘇武書》:
“胡笳互動,牧馬悲
鳴,吟嘯成羣,邊聲四起,晨坐聽之,不覺淚下。”
3
〔三〕
“嶂”
,山峰如屏障者。
4
〔四〕古人釀米爲酒,作乳色,稱“濁酒”

頁六九 5
〔五〕言自己功名未立。《後漢書·竇融傳》:
“憲、秉(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
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
6
〔六〕羌,西方種族名,笛本出於羌中,故稱羌管,或羌笛。詳見馬融《長笛賦》。

第 4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七〇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屬浙江)人。天聖八年進士,歷官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鄉間,卒年八十九。

木蘭花 乙卯吳興寒食
1

2 3 4 5 6
龍頭舴艋 吳兒競,筍柱秋千 游女竝。芳洲拾翠 暮忘歸,秀野踏青 來不定。●行雲 去後遙
7 8
山暝,已放 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

1
〔一〕《木蘭花》卽《玉樓春》
。“乙卯”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作者八十六歲。
“吳興”
,今浙江湖州
市。“寒食”見上卷薛昭蘊《浣溪沙》之二注〔一〕(三五頁)。
2
〔二〕指競賽的龍船。
“舴艋”
,小船,從“蚱蜢”取義。
3
〔三〕
“筍柱”,秋千架的形狀。“秋千”今通作鞦韆。鞦韆乃後起的字。
4
〔四〕
“水中可居者曰洲”
,見《爾雅·釋水》。亦可泛稱水邊。拾翠見上卷李珣《南鄉子》之四注〔二〕
(四五頁)
。拾翠鳥的羽毛,以點綴首飾。這裏不過借來比喻女子遊春。杜甫《秋興》八首之八:“佳人
拾翠春相問。”
5
〔五〕陰曆二三月出遊郊外,以寒食清明爲盛,名“踏青”。
6
〔六〕行雲指天上的雲彩,亦借指美人,是雙關語。用宋玉《高唐賦》
,見上卷馮延己《蝶戀花》之四注
頁七一 〔二〕(五三頁)

7
〔七〕古代歌舞雜戲,呼喚他們來時,叫“勾隊”
;遣他們去時,叫“放隊”
,略如現在放假放學的“放”

8
〔八〕上片繁華境界,下片幽靜。由人去而夜靜,由雲散而月明,逐步寫來。
“無數楊花”一句,說飛絮
漫天,卻不遮明月,說“無影”更無聲,極靜中有動態。

青門引
1 2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 ,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
3 4
醒,入夜重門靜。那 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秋千影 。

1
〔一〕
“中酒”,見《史記·樊噲傳》,亦見《漢書》
,酒酣也,意卽醉了。《漢書》顏師古注:“飲酒之中
也,不醉不醒故謂之中。中音竹仲反。”其說稍異。杜牧《睦州四韻》
:“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與
此詞意近。
2
〔二〕
“病”字承上“中酒”來,言酒病。
3
〔三〕
“那”爲“奈何”之合音,讀平聲,亦讀上聲。
4
〔四〕言秋千影,人影可知。蓋值寒食佳節,明月中有人在打秋千。一說秋千架的影兒被明月送過牆來,
是懷人寂寞境界,亦通。但此處以動態結靜境,有人影似較好。薛能《寒食日題》:“夜半無燈還有睡,
秋千懸在月明中。”這秋千也空着,卻與“隔牆送影”不同。

第 5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七二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屬文,以神童薦。真宗景
德二年召試,賜同進士出身。仁宗慶曆間,官至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卒諡元
獻。有《珠玉詞》 。

浣溪沙1
2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
3
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1
〔一〕作者另有《示張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無可奈何”是詩中五六兩句,
“小園”句(
“香”作“幽”

是詩的第二句。既寫爲詩,又寫爲詞,前人認爲“無可奈何”云云入詞很好,作爲詩句未免軟弱。詳見
張宗橚《詞林紀事》卷三。
2
〔二〕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

3
〔三〕這一聯寫出“花落”
“燕歸”,自己對這環境的感想。

蝶戀花
1 2
頁七三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 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
3 4
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無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1
〔一〕漢武帝《秋風辭》:
“蘭有秀兮菊有芳。”這裏亦蘭菊並提,說花草凋零。江淹《別賦》
:“見紅蘭之
受露。”
2
〔二〕
“諳”
,了解,熟悉。
3
〔三〕這三句純用白描,氣象開展。王國維《人間詞話》以爲有古詩(《詩·秦風·蒹葭》
)之意。
4
〔四〕“彩箋”
“尺素”,都是書簡,只有近代古代之別。這裏卻一分爲二。蓋用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意謂欲寄彩箋,卻不能如尺素之得附託鯉魚
也。“無”,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原缺,據《詞綜》補。

第 5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七四 柳永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崇安(今屬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進士,官屯田員
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爲人放蕩不羈。善爲歌辭,有《樂章集》,集中慢
詞甚多。生卒年代不詳,張舜民《畫墁錄》說他曾見晏殊,則行輩甚早。

雨霖鈴
1 2 3 4
寒蟬 淒切,對長亭 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 ,方留戀處,蘭舟 催發。執手相看淚眼,
5 6 7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 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
8
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1
〔一〕“寒蟬”是蟬的一種,亦名寒蜩、寒螿。
《禮記·月令》:
“孟秋之月,寒蟬鳴。”據說它可以叫到深
秋。
2
〔二〕
“長亭”,館驛,古代送別的地方。見上卷李白《菩薩蠻》注〔六〕
(九頁)

3
〔三〕
“帳飮無緒”,喝餞行的酒,沒有心緒。“帳飮”,古作“張(音同帳,竹亮反)飮”,見《漢書·高
帝紀》及《疏廣傳》;
《文選·別賦》李善注引《漢書》兩條,並作“帳” ;是兩字通用。又《高帝紀》
頁七五 注引張晏曰:
“張幃帳也。”《疏廣傳》:
“供張東都門外”,原指長安之東門。這裏當借指北宋之汴京。葉
廷珪《海錄碎事》卷六酒門:“野次無宮室,故曰帳飮。 ”
4
〔四〕相傳魯般刻木蘭爲舟,出《述異記》
,見上卷李珣《南鄉子》之五注〔一〕
(四六頁)

5
〔五〕孟浩然《送吳悅游韶陽》:“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6
〔六〕
“靄”
,雲氣,亦通指煙霧。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暮靄生深樹。

7
〔七〕
“楚”
,江南一帶,皆故楚地。劉長卿《石梁湖有寄》:
“相思楚天闊。”
8
〔八〕這兩句情中帶景,爲上文“傷離別”的較具體的描寫,自來傳誦,當時人認爲宜於十七八歲女郎
執紅牙板來歌唱,見俞文豹《吹劍續錄》。韓琮《露》:
“曉風殘月正潸然”
,魏承班《漁歌子》:
“窗外曉
鶯殘月”,字句俱相似。柳詞後出,而措語實佳,雖似過艷,在柳詞中猶爲近雅音者。

八聲甘州
1 2 3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 紅衰綠減 ,
4 5
苒苒物華 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 ,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
6 7 8 9
蹤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長望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 凝愁。

1
〔一〕蘇軾平常不大贊成柳七的詞,卻很賞識這一首,稱霜風三句“不減唐人高處”,見趙令畤《侯鯖錄》
頁七六 卷七。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十引《復齋漫錄》作“晁無咎評本朝樂章”云云;《能改齋漫錄》卷十
六,亦引作晁無咎評。但趙是東坡友人,所記自當有本。
2
〔二〕
“是處”,猶到處、處處,亦可寫作“任處”、
“在處”,意同。
3
〔三〕
“綠減”一本做“翠減”
。李商隱《贈荷花》:
“翠減紅衰愁殺人。

4
〔四〕
“苒苒”通作“冉冉”,緩緩移動貌。
“物華”指歲時的風物。
5
〔五〕將上文一結,引起下文。已登高臨遠了,卻偏說“不忍”
。宋玉《九辯》:
“登高臨遠兮送將歸。

引下“歸思難收”意。
6
〔六〕這裏還在說自己。
7
〔七〕從自己望她,想她亦許在望我,說到對方。
“長望”一本作“顒望”
,顒訓大頭,又釋爲敬,引申
有舉首凝望意,亦很切合。以字面較生僻,未採用。
8
〔八〕謝朓《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劉採春所唱《望夫歌》一名《羅嗊
之曲》: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與此句意近。

第 5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9
〔九〕
“恁”
,如此。

玉蝴蝶
1 2 3
望處雨收雲斷 ,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蘋花 漸老,月
頁七七 4 5 6
露冷梧葉飄黃。遣 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難忘,文期酒會 ,幾辜 風月,屢變星
7 8 9 10 11
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 ,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 ,斷鴻
聲裏,立盡斜陽。

1
〔一〕韓翃《送張儋水歸北海》:“梧臺宿雨收。
”許渾《王秀才題詩因以酬寄》
:“雲斷越王臺。

2
〔二〕宋玉《九辯》
:“悲哉秋之爲氣也。

3
〔三〕蘋,一種大的浮萍,夏秋間開小白花,也稱白蘋。參看下注〔八〕及上卷溫庭筠《望江南》注〔四〕
(二四頁)

4
〔四〕
“遣”
,使。
5
〔五〕朋友相約一定的日期做文章叫“文期”。
“文期賞會”見《梁書·蕭介傳》

6
〔六〕
“辜”
,辜負,當作“孤負”
。李陵《答蘇武書》: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辜,罪也,借字,後來
通用。
7
〔七〕
“星”指歲星(木星)的移動,
“霜”指氣候轉涼,舉秋以概四季。
“屢變星霜”,卽過了幾年。
8
〔八〕瀟湘,古爲一水之名,卽湘水,在今湖南省。《水經注》卷三十八“湘水”條:
“出入瀟湘之浦。
瀟者水清深也。”這裏寫清幽的境界,抒望遠之意,結合上文“蘋花漸老”句。柳宗元《得盧衡州書因
以詩寄》:
“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9
〔九〕古稱使者爲信,彷彿現在的郵遞員,引申爲書札。
“難憑”
,不可靠。難憑遠信,猶言“音信無憑”

10
〔一〇〕謝朓詩見前《八聲甘州》注〔八〕(七六頁)。航,現多作動詞,古亦作名詞用。《方言》卷九:
“自關而東,舟或謂之航。”一本“航”作“艎”。艅艎,舟名。謝朓《拜中書記室辭隋王箋》:
“候歸艎
於春渚。”柳詞或係合用謝朓詩文。但“艎”字稍僻,未用。
11
〔一一〕
“望”,讀平,與讀仄聲者義同。

第 5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七八 宋祁

宋祁(998—1062),字子京,安陸(今屬湖北)人,後徙開封雍丘(今屬河南)。天聖
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脩等合修《新唐書》 。諡景文。詞有《宋景文公
長短句》輯本。

玉樓春
1 2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
3 4
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爲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

1
〔一〕細的水波像輕紗的皺紋。“棹”
,船上的槳。
2
〔二〕當時傳說,稱宋爲“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引《遯齋閒覽》

王士禛《花草蒙拾》云出於《花間集》“暖覺杏梢紅”(和凝《菩薩蠻》
),卻比原句更進一層。
3
〔三〕
“愛”
,愛惜,吝惜。
“肯”,怎肯、豈肯的省略。言豈肯吝惜千金而輕視這一笑。王僧孺《詠寵姬》

“一笑千金買。”
4
〔四〕李商隱《寫意》:
“日向花間留晚照。

第 5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七九 歐陽脩

歐陽脩(1007—1072),字永叔,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聖八年進士。
以翰林學士修《新唐書》 。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文忠。有《歐陽文忠公近體
樂府》、《醉翁琴趣外篇》 。汲古閣本有《六一詞》 ,略同《近體樂府》。

踏莎行
1 2
候館 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 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
3 4
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1
〔一〕候館,這裏意謂旅舍。
《周禮·地官·遺人》:
“市有候館。”鄭注:
“候館,樓可以觀望者也。

2
〔二〕薰,香草,引申爲香氣。江淹《別賦》
:“閨中風暖,陌上草薰。
”兼詳下蘇軾《浣溪沙》之四注〔四〕
(一〇一頁)

3
〔三〕
“危欄”,卽高欄。《說文》:
“危,在高而懼也。
”李商隱《北樓》
:“此樓堪北望,輕命倚危欄。

4
〔四〕上片征人,下片思婦。結尾兩句又從居者心眼中說到行人。似乎可畫,卻又畫不到。王士禛《花
草蒙拾》以爲比石曼卿“水盡天不盡,人在天盡頭”爲工;又說此等入詞爲本色,入詩卽失古雅。說可
參考。

頁八〇 玉樓春
1 2
去時梅萼初凝粉,不覺小桃 風力損,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 。●欄干倚遍重來
3 4 5
凭 ,淚粉偷將紅袖印 。蜘蛛喜鵲 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

1
〔一〕小桃,桃花的一種,狀如垂絲海棠,開花在舊曆正月。
2
〔二〕上片三折而下,作一句讀。
3
〔三〕
“凭”字去聲,倚靠。
4
〔四〕拭淚故粉痕漬袖。“偷”字有避人垂淚意。
5
〔五〕蜘蛛喜鵲都是俗傳報喜信的。《西京雜記》卷三引陸賈對樊噲語:“乾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
事喜。”李紳《江南暮春寄家》:
“想得心知近寒食,潛聽喜鵲望歸來。”有一種小蜘蛛,稱爲喜蛛,亦稱
蟢子。韓翃《送襄垣王君歸南陽別墅》:“少婦比來多遠望,應知蟢子上羅巾。”

蝶戀花1
2 3 4 5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
6 7
頁八一 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1
〔一〕此篇亦收在冯延己的集子裏,李清照稱爲歐陽脩詞(見她作同調的詞序)自當不誤。
2
〔二〕
“庭院深深”言其深;“深幾許”猶言“深多少”,作疑問口氣,卻不必甚深,正如《古詩十九首》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言其不遠。按“楊柳”
“簾幕”兩句,以有重重阻隔,雖不深而似深,故
結語說,樓雖高迥,卻望不見章臺之路也。上片一意轉折,圓渾而又跌宕。

第 5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3
〔三〕這七字卽“章臺路”的形容語,倒裝句法。
4
〔四〕
“章臺”,街名,在長安,“走馬章臺街”見《漢書·張敞傳》。這裏只泛指繁華游玩之處。
5
〔五〕
“橫”字讀去聲,
“映”韻。
6
〔六〕
“三月暮”點季節,
“風雨”點氣候,
“黃昏”點時刻,三層渲染,才逼出“無計”句來。
7
〔七〕花既不語,故說“問花”。問字是虛用,只不過淚眼相看而已。溫庭筠《惜春詞》“百舌問花花不
語”,句法相似。
《詞林紀事》卷四: “《南部新書》記嚴惲詩:
‘盡日問花花不語,爲誰零落爲誰開。
’此
闋結二語似本此。 ”按嚴作乃《落花》詩。

訴衷情
1 2 3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 試梅妝 ,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
4
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 ,最斷人腸。

頁八二 1
〔一〕呵手因天寒,承上句來。唐僖宗時宮人《金鎖》詩:“金刀呵手裁。”
(《全唐詩》卷七九七)。
2
〔二〕
“梅妝”
,以梅花插鬢,借用宋壽陽公主梅花妝故事,並詳下卷姜夔《疏影》詞注〔七〕
(二二八頁)

3
〔三〕
《趙飛燕外傳》:
“女弟合德入宮爲薄眉,號遠山黛。”
4
〔四〕兩句蘊藉曲折。後來周邦彥《風流子》詞有相似的寫法,如“欲說又休,慮乖芳信;未歌先咽,
愁近清觴”,當係擬此。

生查子1
2
去年元夜 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
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1
〔一〕本篇亦見朱淑真《斷腸集》
,曾慥《樂府雅詞》以爲歐陽脩作。按此詞雖佳,卻很顯露;現存朱淑
真詞,措語都很蘊藉,舊本《斷腸詞》亦無此首,今錄入歐陽詞。
2
〔一〕元夜,正月十五日,卽元宵,亦稱上元節。

臨江仙

頁八三 1 2
柳外輕雷池上雨 ,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欄干倚處 ,待得月華生。●燕子飛來
3 4 5 6 7
窺畫棟 ,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 ,傍有墮釵橫 。

1
〔一〕李商隱《無題》四之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2
〔二〕李白《清平調》:
“沈香亭北倚闌干。

3
〔三〕借燕子飛來逗入室內光景。燕亦只能隔簾窺看,寫得極細。
4
〔四〕這裏只是放下簾子的意思。參看上卷皇甫松《望江南》之二注〔一〕(二七頁)。
5
〔五〕“簟”
,竹席。韓愈《新亭》:
“水文涼枕簟。
”又和凝《山花子》
,鹿虔扆《虞美人》亦有類似的句
子。
6
〔六〕水精卽水晶。古代有以水晶鑲枕,亦真有以水晶作枕者,如《邵氏聞見後錄》卷二十六:
“楚氏洛
陽舊族元輔者,家藏一黑水晶枕,中有半開繁杏一枝,希代之寶也。”這裏不過借辭藻作爲誇飾。
7
〔七〕李商隱《偶題》:
“水文簟上琥珀枕,旁有墮釵雙翠翹。
”下片只寫景,不言人物情致,和晚唐韓偓
詩《已涼》一篇寫法亦相似。

第 5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八四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慶曆二年進士。神宗時,兩
爲宰相,創新法。後罷相居金陵,號半山老人。其政事文學皆有名,詞傳不多,卻一洗五
代綺靡舊習。今有輯本《臨川先生歌曲》。

桂枝香
1 2 3
登臨送目,正故國 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 ,翠峯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
4 5 6
風、酒旗斜矗 。綵舟雲淡,星河鷺起 ,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 ,悲
7 8
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
9
猶唱,後庭遺曲 。

1
〔一〕
“故國”指南朝舊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
《花庵詞選》此篇題作“金陵懷古”

2
〔二〕
“肅”
,嚴肅,肅殺,這裏有寒冷高爽的意思。《詩·豳風·七月》
:“九月肅霜。

3
〔三〕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澄江靜如練。

4
〔四〕
“矗”
,直立。
“斜矗”猶言斜插。
頁八五 5
〔五〕二句蓋謂秦淮,承上“殘陽”“斜矗”,接下“畫圖”“豪華”。
“綵舟”,河上之舟,與上文“征帆
去棹”的江上之舟有別。空水相輝,雪羽下上,燈火沿流,華星倒落,皆憑高眺望中秦淮河晚景,所謂
“畫圖難足”,引起過片“念往昔繁華”。
6
〔六〕杜牧《臺城曲》:
“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詩言後主方晏安江左,北兵已臨城外。這裏用來示
南朝之終結。
7
〔七〕
“榮”承上“繁華”,“辱”承上“悲恨”
,雖是雙舉,意重在後者。
“辱”字仍遙接叔寶麗華故事,
蓋景陽宮井,一名辱井。
8
〔八〕古詩十九首:
“秋草萋已綠。”
9
〔九〕杜牧《夜泊秦淮》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玉樹後庭花》
,陳後主所作,其詞
哀怨靡麗;亦簡稱《後庭花》。

第 5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八六 晏幾道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第七子,有《小山詞》。早年曾任潁昌府許田鎮監。後
爲乾寧軍通判、開封府推官,已在徽宗崇寧間。又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載蔡京請作長短
句事,則年壽亦頗高。其生卒年未詳,或云當在 1030 至 1106 間。

臨江仙
1 2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
3 4 5
初見 ,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1
〔一〕這兩句眼前實景,“夢后”
“酒醒”互文,猶晏殊《踏莎行》所云“一場愁夢酒醒時”;
“樓臺高鎖”,
從外面看,“簾幕低垂”,就裏面說,也只是一個地方的互文,表示春來意興非常闌珊。許渾《客有卜居
不遂薄游汧瀧因題》:“樓臺深鎖無人到,落盡春風第一花。”
2
〔二〕
“卻來”,又來,再來。
“去年春恨”是較近的一層回憶,獨立花前,閒看燕子,比今年的醉眠愁臥,
靜掩房櫳,意興還稍好一點。鄭谷《杏花》 :
“小桃初謝後,雙燕卻來時。”“獨立”與雙燕對照,已暗逗
頁八七 懷人意。《五代詩話》卷七引翁宏《宮詞》:“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翁詩全篇見《詩話總龜》前
集卷十一。)此篇蓋襲用成句,但翁作不出名,晏句卻十分烜赫。這裏也有好些原因: (一)樂府向例可
引用詩句,所謂“以詩入樂”,如用得渾然天成,恰當好處,評家且認爲是一種優點。 (二)詩詞體性亦
不盡同,有用在詩中並不甚好,而在詞中卻很好的,如前録晏殊的“無可奈何” “似曾相識”一聯(見
七二頁晏殊《浣溪沙》注〔一〕)。(三)優劣當以全篇論,不可單憑摘句。
3
〔三〕以下直到篇末,是更遠的回憶,卽此篇的本事。小蘋,當時歌女名。汲古閣本《小山詞》作者自
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陳十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卽以草授諸兒。
”小蓮、小
蘋等名,又見他的《玉樓春》詞中。
4
〔四〕
“心字羅衣”未詳。楊慎《詞品》卷二:“心字羅衣則謂心字香熏之爾,或謂女人衣曲領如心字。 ”
說亦未必確。疑指衣上的花紋。“心”當是篆體,故可作爲圖案。“兩重心字”,殆含“心心”義。李白
《宮中行樂詞》八首之一:“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僅就兩句字面,雖似與本句差遠,但太白彼詩
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綵雲飛”,顯然爲此詞結句所本,則“羅衣”云云蓋亦相綰合。前人記誦廣
博,於創作時,每以聯想的關係,錯雜融會,成爲新篇。此等例子正多,殆有不勝枚舉者。此書注釋,
只略見一斑而已。
5
〔五〕彩雲比美人。江淹《麗色賦》:
“其少進也,如彩雲出崖。”其比喻美人之取義仍從《高唐賦》“行
雲”來,屢見李白集中,如《感遇》四首之四“巫山賦綵雲”、《鳳凰曲》“影滅綵雲斷”及前引《宮中
行樂詞》。白居易《簡簡吟》
:“彩雲易散琉璃脆。
”本篇“當時明月”“曾照彩雲”,與諸例均合,寓追懷
悼惜之意,卽作者自跋所云。

頁八八 蝶戀花
1 2 3
醉別西樓醒不記 ,春夢秋雲 ,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閒展吳山翠 。●衣上
4 5
酒痕 詩裏字,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

1
〔一〕回憶往事。李白《魯中都東樓醉起作》:
“昨日東樓醉,還應倒接 。阿誰扶上馬,不省下樓時。

2
〔二〕白居易《花非花》: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又晏殊《木蘭花》:
“長於春夢幾多時,
散似秋雲無覓處。”小山或承用其父語。
3
〔三〕
“吳山”指畫屏上的江南山水,有懷舊的意思。後來周邦彥《隔浦蓮》
“屏里吳山夢自到”
,意思相
同,而較醒豁。
4
〔四〕白居易《故衫》:
“襟上杭州舊酒痕。

第 5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5
〔五〕燭油傾瀉,如人流淚,稱燭淚。杜牧《贈別》二首之二: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鷓鴣天

頁八九 1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 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後,憶相
2 3 4 5
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賸把銀釭 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

1
〔一〕
“舞低”
“歌盡”,極言歌舞酣暢,亦不必是一樁事,一日之事。楊柳下連樓臺是真景;桃花下連歌
扇,是扇上畫的,對偶中有錯綜。
2
〔二〕
“相逢”指初見時,所謂“當年”
,卽上片云云。
3
〔三〕話雖這樣說,夢見與否,有多少次,如何光景,都不曾說,句意很含蓄,
“同夢”字面出《詩·齊
風·雞鳴》“甘與子同夢”。
“與君同”者,彷彿那人真的來了,有疑夢爲真的感覺。
4
〔四〕釭,音公,gōng,車轂口上所用,《說文》十四篇上:“車轂中鐵。
”其形狀外圓內方。屋壁的妝
飾品形似之,亦叫釭。班固《西都賦》 :“金釭銜壁,是爲列錢。”轉爲燈的同義語,約始於六朝。見《文
選》卷十六《別賦》“冬釭凝兮夜何長”下,李善注引夏侯湛《釭燈賦》。至音讀的轉入“江陽”韻,殆
在更後。蘭釭、金釭、銀釭等,六朝唐以來詩文中常見。如王勃《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 :
“銀釭夕映。”
5
〔五〕杜甫《羌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乍見翻疑夢,相悲各
問年”,均爲此詞句所本,見《野客叢書》卷二十。兩“相逢”是本篇下片的轉折關節所在。第一“相
逢”實是初逢,第二“相逢”應是重逢,卻同用這“相逢”字。回憶本是虛,因憶而有夢,夢也是虛,
卻疑爲實。及真的相逢,翻疑爲夢。上句“賸把” ,與下句“猶恐”口吻呼應。
“賸”,亦作“剩”,猶“惟”
也,說見劉淇《助字辨略》。 “賸把,儘把也。”
(《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意謂“只管把光明的燈火來
照,卻怕它還是夢” ,有點擔心,妙得神味。然清燈一點,不是繁華,見今昔之不同,喜極而含悲矣。
上片單純濃深,似乎板重,下片用迴環的句法,淡遠的筆調,將悲喜錯雜的真情迤邐寫來,就把上面的
浮豔給融化開了。此篇筆意極細,承用杜詩,卻非抄襲,意境略近司空曙,亦在同異之間。若僅從詩詞
頁九〇 分疆上着眼,似乎只是二者體裁風格一般的區別,那樣說法還覺得空泛一些。

少年游
1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 ,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到夢魂中。●可憐人意,薄
2 3
於雲水 ,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 番同。

1
〔一〕傳爲卓文君作的《白頭吟》:
“蹀躞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2
〔二〕行雲流水,一般作爲一種比喻。本詞上片卻分爲兩,彷彿行雲不如流水。這裏又合併了,說人情
之薄,既不如流水之“終解相逢”,亦且不如行雲之“猶近夢魂”
,有意分作三層,加倍渲染。近人夏敬
觀評這詞,云作法變幻。
3
〔三〕這個之“這”
,本作“者”
,是代詞。唐以來已有借用“這”字的。
“這”原音“彥”
,本義迎也。

第 5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九一 蘇軾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二年
進士。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言官劾其作詩“謗訕朝廷”,下獄,貶謫黃州。哲宗時爲翰林學
士,官禮部尚書。紹聖初年,復行新法,貶惠州,又貶瓊州(今屬廣東及海南島)。徽宗立,
遇赦召還,卒於常州。學識廣博,於文章詩詞書畫均工。有《東坡樂府》 。

昭君怨1
2 3 4 5
誰作桓伊三弄 ,驚破綠窗 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 。
6
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

1
〔一〕一本題《金山送柳子玉(瑾)》

2
〔二〕晉桓伊,字子野,善吹笛,曾爲王子猷踞胡牀作三調(吹了三個曲調)
,見《世說新語·任誕》

這裏不過說聽見笛聲。
3
〔三〕
“綠窗”,碧紗窗。
4
〔四〕客將遠行,故如此說。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5
頁九二 〔五〕欲去還留戀,終於不得不去。
6
〔六〕上片平穩。下片首句一頓,以下便順流而下。疊用“飛絮”接上“落花飛絮”句,頂針接麻格,
更顯得生動。詩意實是“落花飛絮送行舟”,以爲調所限,只用了“飛絮”二字。

醉落魄 離京口作
1

2
輕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孤城回望蒼煙合。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牀
3
滑,覺來幽夢無人說。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 。

1
〔一〕
“京口”,今江蘇鎮江。與前《昭君怨》並熙寧七年作。
2
〔二〕醉歸情況。引李白詩,見前晏幾道《蝶戀花》注〔一〕
(八八頁)

3
〔三〕作者西蜀人,自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
,在蘇杭一帶做官。

南鄉子 送述古
1

2 3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 。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來送客行。●歸路晚風清,
4 5
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 ,秋雨晴時淚不晴 。

1
〔一〕
“述古”
,陳襄字。熙寧七年秋七月,陳襄交卸杭州太守,赴南都(今河南商丘)
,作者時爲杭州通
頁九三 判,在臨平舟中送別。
2
〔二〕歐陽詹《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

3
〔三〕臨平山在杭州市東北。“亭亭”,孤峻貌。山上有塔,未見志書記載。陸游《入蜀記》卷一: “臨平
者,太師蔡京葬其父準於此。„„山形如駱駝,藏於駝之耳,而築塔於駝之峰。„„然東坡先生樂府固
已云,‘誰似臨平山上塔,„„’,則臨平有塔亦久矣,當是蔡氏葬後增築或遷之耳。京責太子少保制云:
‘託祝聖而飾臨平之山’是也。 ”《老學庵筆記》卷十:“蔡太師父準葬臨平山,山爲駝形;術家謂駝負
重則行,故作塔於駝峰,而其墓以錢唐江爲水,越之秦望山爲案,可謂雄矣。然富貴旣極,一旦喪敗,
幾於覆族,至今不能振,俗師之不可信如此。” 《茶香室叢抄》卷十六引此條,並云:“余少時僑寓臨平,
問之土人,莫知蔡京父藏之所在,且山亦無塔。„„按東坡集《次韻杭人裴惟甫詩》云:‘一別臨平山

第 6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上塔,五年雲夢澤南州。’則臨平山上有塔,由來久矣,非始於蔡京也,或蔡又增修之耳。
”旣兩見放翁
記載,似臨平之塔其來歷在南宋時已不甚可考,而東坡詩詞亦兩見,其先有一古塔則無可疑。
4
〔四〕熒熒,光明貌,形容燈火,亦狀淚珠。
5
〔五〕將淚比雨,故曰淚不晴。

蝶戀花 密州上元
1

2 3 4
燈火錢塘 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 ,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
5 6
頁九四 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 ,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1
〔一〕熙寧八年元宵節。密州,今山東省諸城縣。
2
〔二〕作者於熙寧七年九月離杭州。
3
〔三〕王建《宮詞》
:“沈香火底坐吹笙。

4
〔四〕蘇味道《上元》: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無一點塵”,言江南氣候清潤。
5
〔五〕《周禮·春官·籥章》:“凡國祈年於田祖,吹(原作龡)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國祭蜡,則吹
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 ”又《地官·鼓人》:
“以靈鼓鼓社祭。”今於元宵節言“擊鼓吹簫,又入農桑
社”,有新年祈榖之意,與《周禮》文並相合。王維《涼州郊外游望》 :“婆娑依里社,簫鼓賽田神。

6
〔六〕
“社”
,祭土神的所在,後來演化爲土地祠。

江城子 1
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2 3
十年 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
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1
〔一〕乙卯,1075,熙寧八年。
頁九五 2
〔二〕作者妻王氏卒於 1065,治平二年。
3
〔三〕王氏於次年葬在四川彭山縣,作者的故鄉,見本集《亡妻王氏墓誌銘》
。《本事詩》“徵異第五”

録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

又 密州出獵
1

2 3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 隨太守,親射虎,
4 5 6
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 雕弓如滿
7
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一〕作者在密州《與鮮于子駿(侁)書》:
“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
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爲節,頗壯觀也。”當卽指此詞。
2
〔二〕左手牽着黃狗,右臂擎着蒼鷹。
《太平御覽》卷九二六羽族部“鷹”引《史記》 :
“李斯臨刑,思牽
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與今《史記》文略異。
《梁書·張克傳》:
“值克出獵,左手臂
鷹,右手牽狗。”
3
〔三〕倾城,有萬人空巷,看熱鬧的意思。孫楚《征西官屬送於陟陽候作詩》
:“傾城遠追送。”
“爲報”
云云,爲了報答大家追隨的盛意。
4
〔四〕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庱亭。馬爲虎所
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作者以孫郎自比,卽上所謂“少年狂”也。
5
頁九六 〔五〕“節”以竹竿爲之,使者所執,以爲符信。漢文帝遣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爲雲中守,拜唐爲車騎
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事見《史記·馮唐傳》。這裏蓋以馮唐自比,兼採左思《詠史》
“馮唐豈不偉,
白首不見招”及王勃《滕王閣序》所謂“馮唐易老”等意,承“鬢微霜,又何妨”來,亦卽上文所謂“老
夫”。其實作者年方四十。馮唐在武帝時,年九十不能爲官,亦見本傳,他在文帝朝,持節赦免魏尚時,
也並不太老,用在這裏似乎不太合式。但詞人遣詞每不拘。古代文士又有歎老嗟卑的習氣,年未半百卽

第 6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已稱老。如上錄《蝶戀花》詞亦云“人老也”,而作者年方三十九;又如元豐七年有《除夜病中贈段屯
田》:
“龍鍾三十九,勞生已強半。”現在看來,都覺得很奇怪。近來注家,或釋本句爲作者以魏尚自比。
按史所載,魏尚時因有罪,下吏削爵;東坡於元豐七年自杭州通判調密州太守,是升官,非貶職,更非
有罪下獄,與魏尚事不合。其另一方面,史載馮唐其時不但爲使者,且做車騎都尉,帶了許多兵,也和
本詞下文“挽雕弓”“射天狼”等等意思得相呼應。審文意,仍以自比馮唐爲較愜當。以有異說,故附
所見。
6
〔六〕
“會”
,將要。假定的口氣,有預期意。
7
〔七〕
“天狼”,狼星。古代談天文者以爲主侵掠,盜賊,貪殘等等。《楚辭·九歌·東君》:
“舉長矢兮射
天狼。”時西夏常與宋開釁,詞意蓋有爲而發。云“西北望”,地望亦合。

水調歌頭 1
丙辰中秋 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2 3 4 5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 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
6 7
頁九七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 ,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
8 9
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1
〔一〕熙寧九年(1076)
,仍在密州。
2
〔二〕
“天問”,
《楚辭》篇名。李白《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
3
〔三〕戴叔倫《二靈寺守歲》:
“不知今夕是何年。”又《容齋隨筆》卷十五“注書難”條引“共道人間惆
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之句。按此二句見於唐人小說,假託牛僧孺作的《周秦行紀》 。
4
〔四〕
《列子·黃帝》:
“竟不知風乘我耶,我乘風乎。

5
〔五〕
《酉陽雜俎》前集卷二:“翟天師名乾祐,峽中人。„„曾於江岸,與弟子數十翫月。或曰:‘此中
竟何有?’翟笑曰:‘可隨吾指觀。’弟子中兩人見月規半天,瓊樓金闕滿焉。數息間,不復見。”此詞
雖係想像,或亦用傳說故事。
6
〔六〕李白《月下獨酌》四首之一:“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7
〔七〕月漸西下,“轉”
“低”都指月的動態。
8
〔八〕“不應有恨”
,指月而言,言月不知有人世的愁恨,它自己忽圓忽缺也就是了,爲什麽偏在離別時
團圓呢。《司馬溫公詩話》:
“李長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爲奇絕無對。曼卿對‘月如無恨月長
圓’,人以爲勍敵。”按石延年(曼卿)行輩甚先,東坡可能借用石句,而變化出之。
9
〔九〕仍雙綰人月。“嬋娟”,美好貌,亦作美人解,這裏蓋指嫦娥。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許渾《懷江南同志》:“唯應洞庭月,萬里共嬋娟。”又《秋霽寄遠》:
“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陸暢
頁九八 《新晴愛月》:“野性平生惟愛月,新晴半夜覩嬋娟。”宋時蓋有這樣的俗說:逢八月中秋節,各地陰晴
均同。東坡似亦信之。其《中秋月詩》三首之三: “嘗聞此宵月,萬里同陰晴。”自注引他友人文生轉述
海賈的話:“雖相去萬里,他日會合相問,陰晴無不同者。 ”以現在看來,這也不過文人說說罷了。

浣溪沙1
2 3 4
旋抹紅妝 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 門,相排踏破蒨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
5
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

1
〔一〕元豐元年(1078)在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原五首,今錄四首。
2
〔二〕
“旋”,怱忙迅速,有臨時做起來之意。“抹紅妝”,搽脂粉。這些鄉女本不曾打扮,因看使君而臨
時打扮。
3
〔三〕棘,叢生的小酸棗樹。
“棘籬”
,以棘爲籬笆,猶木槿亦可爲籬,稱“槿籬”。
4
〔四〕紅色稱茜,
“茜”
“蒨”字通。上片似乎白描,亦有所出。杜牧《村行》:
“籬窺蒨裙女。
”這裏將一
句化作三句,而意態生動。
5
〔五〕收麥的社,賽神的村,都是複合的名詞,大衆借土地祠來打麥子,又爲感謝而祭神,野鳥想吃剩
餘的祭品,有個老頭喝醉了睡在道傍,寫農村得雨後欣喜的氣象。

第 6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九九 又
1 2 3
麻葉層層檾葉 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 擡醉眼,捋青搗麨輭
4 5
饑腸 。問言 豆葉幾時黃?

1
〔一〕檾麻(檾音傾,qǐng)
,卽 麻,亦麻的一種,葉似苧而薄。
2
〔二〕絡絲娘,指繅絲的女郎,承上“煮繭”來。項斯《山行》:
“蒸茗氣從茅舍出,繅絲聲隔竹籬聞。

又從前江南養蠶的人家禁忌迷信很多,如蠶時不得到別家串門。這裏言女郎隔着籬笆說話,殆此風宋時
已然。
3
〔三〕
“藜”,草本植物,其莖可作杖。垂白杖藜形容老叟,而將“老叟”省去。杜甫《屏跡》三首之一:
“杖藜從白首。”
4
〔四〕
“捋青”,摘取新麥。“擣麨”
(麨音炒,chǎo,炒麥)
,將麥炒乾后搗成粉末。漢桓帝時童謠: “小
麥青青大麥枯。”
《東坡詞》傅注:“青者已足捋,而枯者可爲麨矣。”以久飢得飽,故曰“輭饑腸”。輭
有慰勞意,以酒食相慰稱“輭脚”。
《海錄碎事》卷六“酒門”: “玄宗幸楊國忠第,出有飮餞,還有輭脚。”
(引《開元傳信》,當是《開天傳信記》)又“宴會門”:“郭子儀自同州歸,召大臣就宅作輭脚局,人率
三百千。”
(引《大唐遺記》)這種說法至宋時還有,本詞作者有《鹽官部役戲呈同事兼寄述古》詩: “耐
寒努力歸不遠,兩脚凍硬公須軟。”
5
〔五〕
“問言”有慰問之意,當係作者自謂。下片寫夏收季節,久飢村民,生活轉好,又在期待收成的種
種情景。

頁一〇〇 又
1 2
簌簌 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 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
3
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

1
〔一〕
“簌簌”,形容棗花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裝。元稹《連昌宮詞》
:“風動落花紅簌簌。”
2
〔二〕
“牛衣”,編麻或編草披在牛背上的。
《漢書·王章傳》:
“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這裏只不過
說賣黃瓜的,衣衫藍縷。
3
〔三〕下片就自己來說。野人,鄉下人,卽農民。日高人渴,應該是很想喝茶,卻用“漫”字。漫者,
隨隨便便,並無“很”“甚”等字義,這裏有“胡亂”的意思。正因十分渴,胡亂地想喝點水,所以不
管哪個人家,就去敲門借茶,卽所謂“漫”也。作者有《偶至野人汪氏之居》一詩,其首句云“酒渴思
茶漫扣門”,與本篇正同。詩意自分明。詞分爲兩句,將“漫”字用在上句,作爲思茶之形容,便覺得
不大好懂,其實意思完全一樣。皮日休《閒夜酒醒》:“酒渴漫思茶”
,蓋卽東坡詩詞所本。


1 2 3
軟草平莎 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 ,風來蒿艾氣
4 5
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

1
頁一〇一 〔一〕
“莎”
,莎草,音蓑,suō。
2
〔二〕
《論語·微子》
:“長沮桀溺耦而耕。
”兩人以二耜並耕,叫“耦耕”
。“何時收拾耦耕身”,身在宦塗,
何時才能抽身歸田呢。作者平素深慕陶潛,亦卽陶詩《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穫早稻》“遙遙沮溺心,千
載乃相關”意。
3
〔三〕
“光似潑”
,明如潑過水一般。
4
〔四〕
“薰”,蕙草,一名鈴鈴香。
《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本是名詞,後來亦轉作形容詞,如前
歐陽脩《踏莎行》注〔二〕(七九頁)引《別賦》
“陌上草薰。”

第 6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5
〔五〕作者常說他自己是農夫出身。如《題淵明詩》:
“非余之世農,亦不能識此語之妙也。

又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
1

2 3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 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
4 5
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

1
〔一〕元豐五年在黃州(今湖北黃岡縣),時與醫人龐安常(名安時)同遊,見《東坡志林》卷一“游沙
湖”
。蘄(音祈,qí)水,今湖北浠水縣。
2
〔二〕杜甫《到村》
:“碧澗雖多雨,秋沙先少泥。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褉洛濱》:
“沙路潤無泥。”
3
〔三〕白居易《寄殷協律詩》自注:“江南吳二娘曲詞云,暮雨蕭蕭郎不歸。”子規,杜鵑的別名。
4
〔四〕
“溪水西流”已見序文,此句當爲寫實。但“門前”云云,亦有所出。《舊唐書》卷一九一方伎《一
頁一〇二 行傳》,記天台山國濟寺有一老僧會布算。他說:“門前水當卻西流,弟子亦至。”一行就走進去請業,
“而門前水果卻西流”。又晚唐周朴《董嶺水》詩:“湖州安吉縣,門與白雲齊。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
西。”
《東坡志林》卷一引此句作“君看流水尚能西”,君指友人,當是贈龐的初稿。
5
〔五〕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
酉時沒。”這裏說“休將”,乃否定語,反用詩意。

洞仙歌 余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 宮中。一日,大


1

2 3
熱,蜀主與花蕊夫人 夜納涼摩訶池 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
4
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爲足之云 。
5 6 7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寢,攲枕釵橫
8
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
9
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1
〔一〕孟昶,五代時後蜀的末主,在位三十一年。
2
〔二〕《能改齋漫錄》卷十六:
“徐匡璋納女於昶,拜貴妃,別號花蕊夫人。„„陳無己以夫人姓費,誤
也。”
3
〔三〕“摩訶”,梵語,有大、多、美好等義。摩訶池在孟昶的宣華苑,今成都郊外昭覺寺,傳是它的故
址。
頁一〇三 4
〔四〕當以東坡此序爲正,原作不知是什麽詞牌,故有“豈洞仙歌令乎”之說。宋人所傳孟昶《玉樓春》
詞,卽係就東坡此篇改寫者。若係原作,則東坡旣抄襲了,又諱言其所出,這當然是不會有的。其他的
傳說,如少年遇美人,以此敍自晦等等,恐皆不可信。
5
〔五〕
《莊子·逍遙游》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

6
〔六〕徐陵《奉和簡文帝山齋》:
“荷開水殿香。”王昌齡《西宮夜怨》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
香。”李白《口號吳王美人半醉》:“風動荷花水殿香。”
7
〔七〕杜甫《翫月呈漢中王》:
“關山同一點。”
8
〔八〕
《詩·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
”杜甫《春宿左省》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9
〔九〕“金波”,金色的波浪,指月光。“玉繩”,星名,在斗杓之北。 《漢書·禮樂志》《郊祀歌》“天門”
十一:“月穆穆以金波。”(《初學記》卷一引作:“月移彩以金波。”
)《文選·西京賦》李善注引《春秋元
命苞》:“玉衡北兩星爲玉繩。”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
章。”

念奴嬌 赤壁懷古
1 2 3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 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
4 5 6
裂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 當年,小喬 初嫁了,雄姿英

第 6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〇四 7 8 9 10 11
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 灰飛煙滅。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髪 。人間如夢,
12
一尊還酹江月 。

1
〔一〕唐白居易有《浪淘沙》詞。
2
〔二〕《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授建威中郎將,„„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爲周郎。
”“郎”亦是尊
稱。
3
〔三〕作者所遊的赤壁在黃州城外,也稱赤鼻磯,與三國時赤壁之戰云在嘉魚縣者不同,范致明《岳陽
風土記》有較詳的辨證;但詞人弔古,每借以詠懷,卽地望稍誤,正不必以詞害意,且着“人道是”三
字,見得當時人有這樣的說法。作者《與范子豐書》:
“黃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傳云曹公
敗所,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本未作決定。
4
〔四〕形容浪花。李煜《渔父詞》:
“浪花有意千重雪。

5
〔五〕
“公瑾”,周瑜字。
6
〔六〕
“小喬”,喬是姓,史作橋。
《周瑜傳》:“時得橋公二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注
引《江表傳》:
“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壻,亦足爲歡。”
7
〔七〕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載孫權和陸遜評論當時人物時,說呂蒙“言議英發”不及周瑜。
8
〔八〕
“綸巾”,絲帛做的便巾,一般以青絲爲之,有青白織紋的,名白綸巾。亦有紫色的。
“綸”音關,
guān,羽扇綸巾,便裝不是戎服,形容姿態瀟灑,與“輕裘緩帶”用法相似。這裏承上周郎說。
9
〔九〕
“檣櫓”句,說火燒戰船。李白《赤壁歌》:
“赤壁樓船掃地空。
”一本作“強虜”
,恐非。
10
〔一〇〕
“故國”
,本意爲舊都,這裏不過說舊地,古代戰爭的所在。
“神遊”
,猶言神往。
11
〔一一〕這是倒裝句法。“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卽“應笑我多情早生華髮”也。華髮,斑白的頭髮。
誰在笑?是自己笑,卻不曾說呆了,與上文年少周郎雄姿英發等等,雖不一定對比,亦相呼應。劉駕《山
頁一〇五 中夜坐》:
“誰遣我多情,壯年無鬢髮。”
12
〔一二〕
“酹”,以酒澆地。這裏只是賞月飲酒而已。《念奴嬌》後來一名《酹江月》,又名《大江東去》

卽從此詞句摘出。本篇傳頌很廣。當時人以此篇與柳永《雨霖鈴》詞對比,“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
綽板,唱大江東去”,亦見俞文豹《吹劍續錄》。

臨江仙1
2 3
夜飲東坡 醒復醉,歸來髣髴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
4 5 6
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1
〔一〕元豐五年作於黃州。原題“夜歸臨皋”,地近江邊。
2
〔二〕東坡本是黃州的地名,作者在那邊築雪堂,準備躬耕。唐白居易在忠州時亦有東坡,蘇軾仰慕前
賢,卽引來作爲自己的別號。這裏寫從雪堂夜歸臨皋,行踪正和《后赤壁賦》所云相同。據《年譜》,
元豐四年營東坡,五年築雪堂。蓋其時雪堂尚未造好,故夜歸臨皋住宿。“東坡”
,這裏作爲地名解。
3
〔三〕韓愈《石鼎聯句序》稱衡山道士“倚牆睡,鼻息如雷鳴。

4
〔四〕
《莊子·知北遊》“舜問乎丞曰”條: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這裏用古語,不全用其意。
頁一〇六 5
〔五〕
“營營”,紛擾貌,承上句來。此身爲名利所牽,故非我有,什麼時候才能忘卻營營呢?《詩·小
雅·青蠅》
:“營營青蠅。”《莊子·庚桑楚》:
“無使汝思慮營營。

6
〔六〕蘇東坡本是被看管住在黃州的。因這兩句就引起謠言,說他挂冠江邊逃了。郡守徐君猷急去看他,
他正在鼾呼大睡。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二。

卜算子1
2 3 4 5
缺月掛疏桐,漏斷 人初靜。誰見幽人 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
6 7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

1
〔一〕原題“黃州定慧寺寓居作”

第 6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2
〔二〕
“漏”指更漏而言。這裏“漏斷”不過說夜深罷了。
3
〔三〕
《易·履卦》:
“幽人貞吉”
,其意爲幽囚。引申爲幽靜、幽雅。
4
〔四〕張九齡《感遇》十二之四:
“孤鴻海上來。”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三十九:“此詞本詠夜景,
至換頭但只說鴻,正如《賀新郎》詞‘乳燕飛華屋’,至換頭但只說榴花。„„”按兩詞均係泛詠,本
未嘗有“夜景”等題,多說鴻,多說石榴,既無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評似未諦。
5
〔五〕
“醒”
,理解。
“無人醒”
,猶言“無人識”

6
〔六〕或以爲“揀盡寒枝”有語病,亦見注〔四〕所引同書同條。 《稗海》本《野客叢書》:
“觀隋李元操
頁一〇七 《鴻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飛空井傍。’坡語豈無自耶?”此言固是。寒枝意廣泛,又說“不肯棲”,
本屬無礙。此句亦有良禽擇木而棲的意思。 《左傳》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杜甫《遣
愁》:
“擇木知幽鳥。”
7
〔七〕末句一本作“楓落吳江冷”
,全用唐人崔信明斷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一叢花 初春病起
1 2 3
今年春淺臘侵年 ,冰雪破春妍 。東風有信 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
4 5
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 。
6 7
衰病少悰 ,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

1
〔一〕在陰曆遇有閏月的年,其前立春節候較遲。雖交正月,過了年,卻未交春,尚在臘月(十二月)
的節氣內,故云“春淺臘侵年”。“春淺”猶言“春遲”
。臘,歲終之祭,祭日舊在冬至後約二十多天,
稱爲臘日。《初學記》卷四:
“漢以戌日爲臘,魏以辰,晉以丑。”
《夢梁錄》卷六:“自冬至後戌日,數
至第三戌,便是臘日。”這當是宋時的情況。
2
〔二〕春意在冰雪中含孕着等待展放,開下“東風”“花柳”等句。
3
〔三〕曹松《除夜》
:“殘臘卽又盡,東風應漸聞。

4
〔四〕
“寒夜”以下三句,感覺兼有想像在內。其實並不必真暖和,卻彷彿暖和了,暮鼓晨鐘也還是平常
的聲音,卻彷彿格外清圓了,寫早春極細。這和下片“初日”“樓閣”句並用杜甫《院中晚晴懷西郭茅
頁一〇八 舍》:
“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浦起龍《讀杜心解》卷四之一:
“舊注,俗以鐘鼓聲亮爲晴
占。”亦與此詞意合。
5
〔五〕直說春來以後怎樣怎樣,在預期想像中。
6
〔六〕
“少悰”,少樂趣。
7
〔七〕結句較衰颯,亦病後實情。全篇說冬盡春來,自己雖老病,而萬物已有蘇生意。

賀新郎1
2 3 4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 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
5 6 7 8
眠清熟。簾外誰來 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 ,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
9 10 11 12
待浮花浪蕊 都盡,伴君幽獨 。秾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風驚綠 。若
13 14
待得君 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

1
〔一〕本詞後片多詠石榴,如元吳師道《禮部詩話》稱爲“別一格”
,同前《卜算子》注〔四〕引《苕溪
漁隱叢話》之說;如清譚獻評《詞辨》說“下闋別開異境”;這類說法大意不誤,亦未盡合。如本詞下
片並非只說石榴,參看《卜算子》詞注〔四〕(一〇六頁)及下注〔一四〕。
頁一〇九 關於本詞也有一些故事,有謂爲官妓秀蘭而作(見楊湜《古今詞話》,胡仔已駮之)。有謂爲侍妾榴花作
(見《耆舊續聞》卷二)。有謂在杭州萬頃寺作,寺有榴花(見《艇齋詩話》)。這些都不過傳說而已。
如“寺有榴花”云云,疑卽從白居易《題孤山寺山石榴花》詩而附會之。
2
〔二〕燕子營巢,喜歡在雕梁畫棟間。小燕學飛,夏初景象。杜甫《題省中院壁》:
“落花游絲白日靜,
鳴鳩乳燕青春深。”
3
〔三〕
“槐陰”一作“桐陰”。

第 6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4
〔四〕
“白團扇”見晉謝芳姿《團扇歌》。
“扇手”句兼用《世說新語·容止》: “王夷甫容貌整麗,妙於談
玄,恆捉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別。”(《晉書·王衍傳》作:“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

5
〔五〕
“誰來”,有誰來,言無人。
6
〔六〕
“瑤台”
,傳說在崑崙山,仙人所居。
“曲”
,深曲之處。
《離騷》:
“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7
〔七〕李益《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8
〔八〕白居易《題孤山寺山石榴花》:
“山榴花似結紅巾。
”山石榴是杜鵑花,一名映山紅。這裏借指石榴
花。
9
〔九〕韓愈《杏花》
:“浮花浪蕊鎮長有。

10
〔一〇〕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
“蓋初夏之時,千花事退,榴花獨芳,因以寫幽閨之情。

11
〔一一〕榴花多千葉重臺的,此句與上“紅巾蹙”句,並深得形容之妙。
12
〔一二〕秋風搖落,不但千紅早盡,亦萬綠全銷,是深一層寫法。皮日休《石榴》:
“石榴香老愁寒霜。

13
〔一三〕此“君”字與上“君”字,均指遠人。
14
〔一四〕
“若待得”以下,作一句讀。謝朓《王孫遊》: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大意正同。
“簌簌”
頁一一〇 近接粉淚,遠承落花,故曰“共”,曰“兩”。用“若”字領頭,全句只是虛擬,泛指落花,已不限於上
文石榴。

蝶戀花
1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鞦
2
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1
〔一〕言春光已晚,且有思鄉之意。《離騷》
:“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
”傳作者在惠州命朝雲
歌此詞。朝雲淚滿衣襟,說:“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
”見《詞林紀
事》卷五引《林下詞談》。
2
〔二〕《詩人玉屑》卷二十引《古今詞話》說此句:“蓋行人多情,佳人無情耳。”
《詩詞曲語詞匯釋》卷
五:“言牆裏佳人之笑,本出於無心情,而牆外行人聞之,枉自多情,卻如被其撩撥矣。”張釋較詳,又
說“惱”爲“撩”。按“惱”字仍從煩惱取義,被引起煩惱,卽是被撩撥。

第 6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一一 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字端叔,號姑溪居士,滄州無棣人。熙寧三年進士。曾從蘇軾
於定州幕府,後歷官樞密院編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獲罪,編管太平(今安徽當塗縣),
卒年八十。有《姑溪詞》 。

卜算子
1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2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

1
〔一〕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姑溪詞》毛晉跋引此云:“真是古樂府俊語矣。”
《宋書·五行志》二:
“孫
皓初童謠曰:‘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這裏“飲長江水”云云,蓋借用民謠。
2
〔二〕顧夐《訴衷情》詞:
“換我心,爲你心,始知相憶深。
”見四三頁。

第 6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一二 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分寧(今屬江西)人。治平四年
進士。哲宗時爲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後以元祐黨人,屢遭貶謫,卒於宜州(今屬廣
西)。有《山谷詞》 。

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
1
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

1
〔一〕上片提出問題,下片自己試爲解答。
“除非問取黃鸝”
,鶑啼雖十分宛轉,卻無人能解。飛過薔薇,
又是春盡的光景。全篇宛轉一意,但何以特提出這黃鸝呢?馮贄《雲仙雜記》卷二引《高隱外書》:
“戴
顒攜黃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鍼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這裏借寓自己身份
懷抱,恐亦非泛泛之筆。

第 6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一三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元豐八年進
士。元祐初,以蘇軾之薦,除太學博士兼國史編修官。紹聖時,屢遭貶謫。後召還,道卒
於藤州(今屬廣西) 。有《淮海詞》 。

望海潮1
2 3 4
梅英疏淡,冰澌溶洩,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游 ,銅駝巷陌 ,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
5 6 7
車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
8 9 10
月,飛蓋妨花 。蘭苑 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 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
11
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

1
〔一〕詞用“金谷”
“銅駝”,均洛陽古跡,或係在洛陽作。汲古閣本題作“洛陽懷古”
,恐是後人所加,
以詞意不重在懷古。
2
〔二〕白梅花開在早春。
“凘”
,流冰。冰初凝或初融皆可稱冰凘。
《禮記·月令》
:“東風解凍。”
“東風暗
換年華”是本篇的主句,意直貫篇終。以下卽就此發揮。
3
頁一一四 〔三〕
《文選》卷二十潘岳《金谷集作詩》 ,李善注引石崇《金谷詩序》曰:“有別廬在河南縣金谷澗。

又引酈道元《水經注》:
“金谷水出河南太白原,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水,東南流,經石崇故居。”
《初學記》卷八引郭緣生《述征記》:“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源南流,經此谷,注榖水。”據
此,本名金水。金谷卽從金水得名。
4
〔四〕陸機《洛陽記》:“洛陽有銅駝街。漢鑄銅駝二枚,在宮南四會道相對。俗語曰: ‘金馬門外集衆賢,
銅駝陌上集少年。’”
(《太平御覽》卷一五八“州郡部”四引。 )華氏《洛陽記》:“兩銅駝在宮之南街,
東西相對,高九尺。漢時所謂銅駝街。 ”(同書卷一九五“居處部”二三引。)又《初學記》卷八引華延
巂《洛陽記》,文字略同。 “銅駝”與“金谷”對文,屢見唐人詩,如駱賓王《豔情》 :“銅駝路上柳千條,
金谷園中花幾色”;又如杜甫《至後》: “金谷銅駝非故鄉。”本篇這兩句,不僅說京洛繁華,且點明自己
少年游樂的場所。
5
〔五〕譚獻評《詞辨》曰:
“頓宕。”
“長記”以下,乃追憶情況,逆承上文“金谷俊游,銅駝巷陌”
。韓
愈《嘲少年》:
“祗知閒信馬,不覺誤隨車。
”本是嘲笑他人,這裏借作自嘲口氣。
6
〔六〕
“交加”,紛多雜亂貌,彷彿李商隱《燕臺》詩所云“絮亂絲繁天亦迷。

7
〔七〕《史記·李將軍傳》:
“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徑。王涯《游春詞》:
“經過柳陌與桃
蹊。”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之一:“無賴春色到江亭。

8
〔八〕過片寫繁華,卻是夜景,仍接上文,並不換意。“西園”,兩漢皆有之,俱指上林苑,見揚雄《羽
獵賦》及張衡《東京賦》。這裏借指園林,蓋用曹植《公讌詩》:“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謝朓《隋
王鼓吹曲》十之四《入朝曲》:
“凝笳翼高蓋。”李善注:“徐引聲謂之凝。”譚獻評這幾句:
“陳隋小賦縮
本。”
9
〔九〕
“蘭苑”,指園林,承上“金谷”
“西園”
。釋貫休《送姚洎拾遺自江陵幕赴京》
:“蘭苑漲芳塵。

頁一一五 10
〔一〇〕
“是事”
,事事,任何事。
11
〔一一〕上片結句“到人家”與這裏結句“到天涯”相呼應。周濟曰“兩兩相形,以整見勁,以兩‘到’
字作眼,點出‘換’字精神。”
(《宋四家詞選》

滿庭芳
1 2 3 4
山抹微雲,天黏衰草 ,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 離尊。多少蓬萊舊事 ,空回首
5
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

第 7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6 7 8
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 ,燈火已黃昏 。

1
〔一〕
“抹”“黏”
,錬字極工。
“黏天”字面屢見前人詩文中,如張祜《草》詩“草色黏天鷓鴣恨”
,和這
兩句很相近,詳見汲古閣本此篇附注。一本作“天連”
,似不如“天黏”。
2
〔二〕
“譙門”,城門。城門樓謂之譙樓,以彩飾美麗謂之麗譙。
《漢書·陳勝傳》
:“戰譙門中”
,師古注:
“門上爲高樓以望,曰譙。”
3
〔三〕
“引”有延長牽引義。引酒卽連續地喝酒。
“共引離尊”
,言餞行時舉杯相屬。杜甫《夜宴左氏莊》:
“看劍引杯長。”
4
〔四〕蓬萊山是海上仙山,
“蓬萊舊事”,回憶從前的歡樂,恐只是泛說。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三
頁一一六 引《藝苑雌黃》:
“程公闢守會稽,少游客焉,館之蓬萊閣。一日席上有所悅,自爾眷眷不能忘情,因賦
長短句”云云。會稽雖舊有蓬萊閣,在龍山下,本篇是否實指其地未可定。
5
〔五〕隋煬帝詩(斷句):
“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三引。
《全隋詩》卷一
引《鐵圍山叢談》作“寒鴉飛數點,流水遶孤村。”
6
〔六〕杜牧《遣懷》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7
〔七〕用歐陽詹詩,引見蘇軾《南鄉子》詞注〔二〕(九三頁)。
8
〔八〕本篇流傳很廣,傳說故事亦很多。《避暑錄話》卷三:“元豐間盛行於淮楚。„„‘山抹微雲,天
黏衰草’尤爲當時所傳。”相傳蘇東坡說秦觀的詞像柳七(柳永) ,亦不知可信否。但如《高齋詩話》記
東坡的話:“
‘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詞林紀事》卷六引。)在這些地方,確乎有點像,且有
些滑。譚獻評曰:“不假雕琢,水到渠成。”

鵲橋仙
1 2 3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 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
4 5 6
佳期 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1
〔一〕秋天的云多紋彩,或像人物,叫巧雲。
2
〔二〕織女牽牛兩星,中隔銀河,在天文上說距離很遙遠。但織女渡河的傳說,由來已久。如《白氏六
頁一一七 帖》卷二十九《鵲門》“填河”條引《淮南子》:
“鳥鵲填河成橋渡織女”,但今本《淮南子》無此文,類
書所引是否佚文,只可存疑。稍後如《文選》卷二十七曹丕《燕歌行》李善注引曹植《九詠》注曰:“牽
牛爲夫,織女爲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一方,七月七日得一會同矣。 ”雖未明言渡河,亦已有七夕會同
之說。《南史》卷三《宋紀》載劉昱在七夕令楊玉夫“伺織女渡報己”(叫玉夫守候着,如看見織女渡河
就報告他),後來被玉夫所殺。《初學記》卷四注:“吳均《續齊諧記》曰:桂陽城武丁有仙道,忽謂其
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吾向已被召。’弟問織女何事渡河。答曰:‘暫詣牽牛。
’世人至今云,織
女嫁牽牛是也。又傅玄《擬天問》曰: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
3
〔三〕
“金風”,秋風,見上卷馮延己《蝶戀花》之三注〔三〕
(五三頁)
。“玉露”
,白露。李商隱《辛未
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4
〔四〕
《楚辭·九歌·湘夫人》
:“與佳期兮夕張。”佳,猶言美人,本是名詞,但後來佳期之“佳”每轉
作形容詞,這裏亦然。
5
〔五〕庾肩吾《七夕》:
“倩語雕陵鵲,填河未可飛。
”“忍顧”
,不忍顧,以語促而省。織女爲傷離別,故
就歸路時,不忍回頭也。
6
〔六〕牛女雖一年一度,畢竟地久天長;人世雖暮暮朝朝,卻百年頃刻,這裏補足前片結句天上勝人間
意,並用《高唐賦》字面。

頁一一八 蝶戀花
1
曉日窺軒雙燕語,似與佳人,共惜春將暮。屈指豔陽都幾許,可無時霎閒風雨 。●流水落
2
花無問處,只有飛雲,冉冉來還去。持酒勸雲雲且住,憑君礙斷春歸路 。

第 7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
〔一〕
“可無”猶說“豈無”,口氣還要軟一些。“時霎”,猶一霎。“可無時霎閒風雨”,實際一定會有閒
風雨的,至少是一刹那,卻說得十分微婉。周邦彥《浣溪沙》 :“一春須有憶人時。
”實際上是一定有,
卻用這“須”字。這些都可見語助活用之妙。
2
〔二〕這下片和前錄黃庭堅《清平樂》詞相近,流水落花既不可問,難道飛雲就可問麼?浮雲是最虛飄
飄的,又豈能憑他遮住春的歸路呢。全篇悲涼,卻用微婉語寫出。

如夢令
1
遙夜沈沈如水,風緊驛亭深閉。夢破鼠窺燈 ,霜送曉寒侵被。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1
〔一〕寫旅舍荒寂,行客待曉的景況。點着“油盞火”
(吳語,油燈)
,耗子偷油吃。
“夢破鼠窺燈”
,“窺”
字得神。

頁一一九 南歌子
1 2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 空流水,花
3
飛半掩門。亂山何處覓行雲,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

1
〔一〕檀色,近赭的紅色,屢見《花間集》,如張泌《生查子》“檀畫荔枝紅”,表示這個顏色最爲明白。
這口紅只圓圓地塗在唇中間,故曰“點”。李珣《浣溪沙》“翠鈿檀注助容光”,“注”
,亦“點”也。又
稱“檀的”。杜牧《寄澧州張舍人笛》“檀的染時痕半月”,寫形狀猶爲明白。
2
〔二〕上片寫一獨立的美人,多用顏色字面渲染映射,如一幅工筆畫。過片用“人去”兩字緊接上文,
非常清楚。
3
〔三〕下片亦不多說情事,只是寫景,
“人去”以下,一氣呵成,絕無停頓,真見得風流雲散,其意自明,
亦無須多說了。

浣溪沙
1 2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 畫屏幽。●自在飛花輕若夢,無邊絲雨細如
3
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

頁一二〇 1
〔一〕言春陰寒重故似秋。韓偓《惜春》:
“節過清明卻似秋。”以“無賴”形容春光,屢見杜甫詩,如“韋
曲花無賴”
(《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之一),
“無賴春色到江亭”(已見前《望海潮》注〔七〕引)。這裏
用法亦相似,言其不可人意。
“無賴”字面見《史記·高祖本紀》及《張釋之傳》。賴,依靠;無賴,不
可靠。引申有多義,如狡猾無用等等,總之是不得人心。
2
〔二〕
“淡煙流水”
,屏上的風景。
3
〔三〕下片偶句,情景雙融,境界略似崔櫓《過華清宮詩》三首之三:
“溼云如夢雨如塵。”全篇不甚分
析層次,亦不寫人物,而伊人宛在,情踪自見。末借挂起簾櫳一點,用筆極清淡,卻收束正好,意境彷
彿李璟詞“手捲真珠上玉鉤”,惟彼作起筆,此乃結語耳。

踏莎行1
2 3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

第 7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4 5 6 7
魚傳尺素 ,砌 成此恨無重數。郴江 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 。

1
〔一〕汲古閣本題“郴州旅舍”。今湖南郴縣。
2
〔二〕這有兩重意思:桃花源,避世的地方,也就彷彿神仙的境界,表示嚮往,陶潛記中本假云在武陵;
武陵,今湖南常德,作者貶官南去時北望,離家鄉愈遠,也有思鄉之意。
3
〔三〕寫景甚工。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爲“悽厲”。
“斜陽”與“暮”似重複,卻不爲病,詳見汲古閣
頁一二一
本《淮海詞》本篇附注及《詞林紀事》卷六。
4
〔四〕周邦彥《片玉詞》卷二陳元龍注引《荊州記》
:“吳陸凱與范曄善,自江南寄梅花與曄,並贈詩曰: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尺素”見前晏殊《蝶戀花》注〔四〕
(七三
頁)。
5
〔五〕
“砌”
,堆砌,猶言堆叠,動詞。
6
〔六〕郴江在郴州,北流入湘水。
7
〔七〕汲古閣本此詞附注:
“釋天隱注三體唐詩,謂此二句實自‘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爲愁人住少時’變
化。然‘邶’之‘毖彼泉水,亦流於淇’
,已有此意,秦公蓋出諸此。”所引唐詩,爲戴叔倫《湘南卽事》
詩。劉長卿《岳陽館中望洞庭湖》:
“孤舟有歸客,早晚過瀟湘。”意亦略同。這類句法淵源承襲固已甚
久,而秦此詞卻語法生新,寫出望遠思鄉的真情,傳爲東坡所贊賞,將這二句寫在自己的扇頭。(見《苕
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又《詩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齋夜話》。今本《冷齋夜話》不載。)

第 7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二二 賀鑄

賀鑄(1052—1125),字方回,衞州(今屬河南)人。在其詩集中自序稱“越人”,又
號“慶湖遺老” 。自言是唐賀知章之後,“慶湖”卽“鏡湖”也。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
晚年退居蘇州。有《東山詞》 。

鷓鴣天
1 2 3
重過閶門 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 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
4 5
初晞 ,舊棲 新壟兩依依。空牀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1
〔一〕“閶門”
,蘇州西北的城門。
2
〔二〕
“何事”
,爲什麽。作者北人,旅居蘇州,故有“不同歸”之說。
3
〔三〕枚乘《七發》:
“龍門之桐,„„其根半死半生。”庾信《枯樹賦》:
“桐何爲而半死。”用來比喻喪
失配偶,唐人詩中已然。白居易《爲薛台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

4
〔四〕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
《古薤露歌》:
“薤上露,何易晞。
”“晞”
,乾。喻人
命短促,如朝露易乾。
5
頁一二三 〔五〕
“舊棲”
,舊居,昔年同住的地方。

踏莎行1
2 3 4 5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 ,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 ,紅衣 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
6 7
潮,行雲帶雨 ,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

1
〔一〕當是詠荷花。
《白雨齋詞話》卷一評爲“騷情雅意,哀怨無端。

2
〔二〕“回塘”
,曲折的池沼。張衡《南都賦》:
“分背迴塘。
”水有小口別通曰浦,稱“別浦”
。李賀《七
夕》:
“別浦今朝暗。”
3
〔三〕唐人詩:“蜂蝶無情極,殘香更不尋。
”詳後周邦彥《六醜》注〔七〕
(一三二頁)
。這裏卻云“幽
香”,不指“殘香”,更用“斷無”
,以加重語氣,形容荷花的高潔。
4
〔四〕
“紅衣” ,紅蓮花瓣。趙嘏《長安晚秋》:“紅衣落盡渚蓮愁”,許渾《秋望雲陽驛西亭蓮池》:
“水
泛紅衣白露秋”,李商隱《如有》:
“菡萏薦紅衣” ,皆在趙前,惟趙詩與本句尤爲接近耳。
《楚辭·九歌·少
司命》:“荷衣兮蕙帶”,故下片云“騷人語”。
5
〔五〕言蓮瓣凋零,只賸得蓮子了。現在口語蓮子也叫蓮心。
“苦”指“薏”,在最裏面,綠色,味苦。
“芳心”云云,亦是比喻。
頁一二四 6
〔六〕這裏帶寫夏秋間雨晴光景,宕開說。
7
〔七〕李賀《南園》十三首之一:
“嫁與東風不用媒。”韓偓《寄恨》
:“蓮花不肯嫁春風。”本詞蓋用此
句。“無端卻被秋風誤”
,至秋時零落,亦指蓮花而言。

浣溪沙
1
閒把琵琶舊譜尋,四絃聲怨卻沈吟。燕飛人靜畫堂深 。●攲枕有時成雨夢,隔簾無處說春

第 7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2 3
心 。一從燈夜到如今 。

1
〔一〕首兩句借事言情,淡淡說起。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
“一紙展開非舊譜,四弦翻出
是新聲。”下句“燕飛”
,現在光景,亦只略點。
2
〔二〕
“欹枕”句宕開,
“有時”言非一時。
“隔簾”句關合上文燕子,言燕雖細語,還隔簾櫳,縱知人
意,亦無處可說。
3
〔三〕本事蓋與燈節有關,結尾一語將全篇點醒。


1 2
頁一二五 秋水斜陽演漾金 ,遠山隱隱隔平林,幾家村落幾聲砧 。●記得西樓凝醉眼,昔年風物似如
3
今,只無人與共登臨 。

1
〔一〕“演漾金”,狀斜陽照水。
“演漾”猶蕩漾。
2
〔二〕上片只平平岀之。
3
〔三〕
《浣溪沙》第二段開首每用對句。這裏三句聯下,不對偶,純用白描。陳廷焯以爲“只用數虛字盤
旋唱歎,而情事畢現”
(《白雨齋詞話》卷一)
,說是。詩詞於空裏傳神處,吟誦有時比比解釋更爲切用。

第 7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二六 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錢塘人,元豐初,遊京師,七年獻《汴都賦》
,爲宋
神宗所賞。后曾爲溧水(今屬江蘇)令。徽宗時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晚年退休,
提舉南京(今屬河南)鴻慶宮,卒。有《清真詞》,後又名《片玉詞》。

浣溪沙1
2 3
樓上晴天碧四垂 ,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
4 5
泥 ,忍聽林表杜鵑啼 。

1
〔一〕本篇與《花間集》卷七載孫光憲《浣溪沙》一詞用語頗相似,而意境各別,可參看。本篇又見李
清照《漱玉詞》。
2
〔二〕韓偓《有憶》:
“淚眼倚樓天四垂。

3
〔三〕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緜緜思遠道。
”這裏“芳草接天涯”句是正用。唐王之
渙《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裏“莫上最高梯”句是反用。都挺秀明潔,不覺其有
辭藻典故。
頁一二七 4
〔四〕這一聯新生與遲暮互見。六朝人詩如蕭慤《春庭晚望》、王僧孺《春怨》都有類似的句子。注〔一〕
所云孫光憲詞亦有“粉籜半開新竹徑,紅苞盡落舊桃蹊。”
5
〔五〕陳元龍注引李商隱《錦瑟》
“望帝春心託杜鵑”;又說:
“其聲哀怨,不忍聽之耳。”讀“忍”爲“不
忍”,是“不忍”卽“忍”
,以語促而省字。李中《鍾陵禁煙寄從弟》“忍聽黃昏杜宇啼”,似較上引義山
句更爲相近。

蘇幕遮
1 2 3
燎沉香 ,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4 5 6 7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 ,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1
〔一〕《片玉集》陳元龍注引東坡詩:“沈香作庭燎。”李商隱《隋宮守歲》:
“沈香甲煎爲庭燎”,在蘇詩
前。“庭燎”是在曠地或庭院燃燒堆積着的木柴。字面雖有關合,這裏“燎”字作爲小火煨炙解;如《後
漢書·馮異傳》:“光武對竈燎衣”,注釋“燎”爲“炙”。沉香木很重,一種名貴的香料,以放在水中沉
下故名,亦稱“水沉”、“沉水”。句意當爲在室內細細焚香。
2
〔二〕溽暑,潮溼悶熱的暑天。
3
〔三〕這幾句自然生動。着一“舉”字,荷葉亭亭出水的姿態如畫。前人多表示贊美,如王國維《人間
頁一二八 詞話》及夏孫桐評語。
4
〔四〕作者錢塘人,卻稱“家住吳門”,蓋古吳地,包括今浙江省北部,如柳永《望海潮》詞說,
“東南
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5
〔五〕長安,這裏借指汴京。
6
〔六〕釣遊舊伴,還憶我否?
7
〔七〕夢見搖着小船,蕩入蓮花中,和上文描寫相連,示客子思鄉之切,亦不必呆看。芙蓉卽荷花。
“浦”,
這裏指流動的淺水。晏幾道《生查子》 :
“閒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

第 7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玉樓春
1 2 3
桃溪 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 。當時相候赤欄橋 ,今日獨尋黃葉路。●煙中列岫青
4 5
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 。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 。

1
〔一〕
“桃溪”雖說在宜興有這地名,這裏不作地名用。周濟《宋四家詞選》所謂“只賦天台事,態濃意
遠”是也。劉晨阮肇天台山故事,本云山上有桃樹,山下有一大溪,見《幽冥錄》、
《續齊諧記》。韓愈
《梨花發贈劉師命》:
“桃溪惆悵不能過。”魏承班《黃鍾樂》詞:
“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
用法均與本篇相同。
2
〔二〕
“秋藕”與“桃溪”
,約略相對,不必工穩。俗語所謂“藕斷絲連”
,這裏說藕斷而絲不連。
頁一二九 3
〔三〕
“赤欄橋”
,這裏似不作地名用。顧況《題葉道士山房》:
“水邊垂柳赤欄橋。”溫庭筠《楊柳枝》詞:
“一渠春水赤欄橋。
”韓偓《重過李氏園亭有懷》:“往年同在彎橋上,見倚朱闌詠柳緜;今日獨來春徑
裏,更無人跡有苔錢。”詩雖把“朱闌”
、“彎橋”分開,而本詞這兩句正與詩意相合,不僅關合字面。
黃葉路點明秋景;赤欄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
4
〔四〕
“列岫”,陳元龍注引《文選》
“窗中列遠岫”,乃謝脁《郡內高齋閒望》詩。全篇細膩,這裏宕開,
遠景如畫。亦對偶,卻爲流水句法。類似這兩句意境的,唐人詩中多有,如劉長卿、李商隱、馬戴、溫
庭筠。李商隱《與趙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鳥沒夕陽天”,與此更相近。
5
〔五〕晏幾道《玉樓春》詞:
“便教春思亂如雲,莫管世情輕似絮。 ”本詞上句意略異,取譬同,下句所
比亦同,而意卻相反,疑周詞從晏句變化。《白雨齋詞話》卷一:
“似拙實工。 ”又說:
“上言人不能留,
下言情不能已,呆作兩譬,別饒姿態。”

蝶戀花
1 2 3 4
月皎驚烏棲不定 。更漏將殘,轆轆牽金井 。喚起兩眸清炯炯 ,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
5 6 7 8
霜風吹鬢影 ,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 。樓上闌干橫斗柄 ,露寒人遠雞相應 。

1
〔一〕用曹操《短歌行》意。此下三句,寫天尚未明,全從枕上聽來。
頁一三〇 2
〔二〕彊邨校本作“轣轆”,云“原作轆轤,從毛本。
”陳注:“六一公詞,金井轆轤聞汲水”,則陳本自
作“轆轤”。轆轤,井上用來拉吊桶的滑車。張籍《楚妃怨》:
“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轆
轤當不誤。朱殆因此處宜兩仄聲,故改從毛本,“轣轆”是聲音的形容,如蘇軾《浣溪沙》“門前轣轆使
君車”,如用在這裏卻並不適當。王維《早朝》:
“城烏睥晲曉,宮井轆轤聲。”此與上句“驚乌”亦有關
連。
3
〔三〕不言朦朧,卻說清醒,與作者《早梅芳近》
“正魂驚夢怯,門外已知曉”相似。
4
〔四〕綿,絮也,卽絲綿,以裝枕,蓋有類近用軟枕。
“紅綿冷”承上“淚花落枕”來,謂燕脂妝淚沾浥
枕綿。“紅”字輕點。兩句寫將起未起的情景。
5
〔五〕過片由室內轉至室外。李賀《詠懷》二首之一:
“春風吹鬢影。

6
〔六〕三語迤邐而下,流轉中有蘊藉,已由庭院而途路矣。
7
〔七〕
“闌干”,橫斜貌,非指樓上的闌干。樂府《善哉行》
:“月落參橫,北斗闌干。
”李賀《七月》:
“晚
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8
〔八〕人去已遠,惟斗柄橫斜,露寒雞唱而已。溫庭筠《商山早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又《更
漏子》詞末句云:
“一聲村落雞。”均爲曉雞,與此詞意近。若顧非熊《秋日陝州道中作》
“村落一聲雞”

卻是詠午雞。

六醜1

頁一三一 2 3
正單衣試酒 ,悵客裏光陰虛擲。願春蹔留,春歸如過翼 ,一去無跡。爲問家何在,夜來風
4 5 6
雨,葬楚宮傾國 。釵鈿墮處遺香澤 。亂點桃蹊,輕翻柳陌 。多情爲誰追惜;但蜂媒蝶使,

第 7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7 8
時叩窗隔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 。靜遶珍叢底,成歎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
9 10 11
,別情無極。殘英小,强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 ,向人欹側。漂流處莫趁潮汐 ,
12 13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 ,何由見得 。

1
〔一〕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下:
“(徽宗)問‘六醜’之意,莫能對。急召邦彥問之,對曰:‘此犯六調
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醜,故以比之。’”汲古閣本題“薔薇謝後作”。
2
〔二〕
“試酒”,夏曆四月初酒庫呈樣嘗酒(指煮酒),見《武林舊事》卷三。張鎡《賞心樂事》
“三月季
春„„花院嘗煮酒”,見同書卷十。南宋風俗多沿汴都之舊,周詞亦指三四月間。
3
〔三〕三句一語一轉,
《宋四家詞選》評爲“千錘百鍊”。“過翼”,以鳥飛作比方,言春歸的迅速。陳注
引杜詩“村墟過翼稀”(《夜》二首之二)
。“翼”字又作小船解,亦可比喻時光之迅速。如《文選》卷二
十三顏延年詩李善注:“千翼,謂舟也。”
《容齋四筆》卷十一引元稹詩“光陰三翼過”,與本詞意合。但
解作鳥飛,似較普遍。
4
〔四〕沈亞之《異夢錄》:
“王炎夢遊吳,聞葬西施。”是唐人有這樣的故事。韓偓《哭花》:
“夜來風雨葬
西施。”這裏以花爲主,將美人來比落花。實當說吳宮,但爲律所限,須仄聲,故說“楚宮” 。吳楚地望
相接,楚宮亦多美人,故借用耳。“傾國”,見漢樂府《李延年歌》,後來卽作爲美人的代稱。
5
〔五〕徐夤《薔薇》
:“晚風飄處似遺鈿。
”“澤”
,油膏之類。
6
〔六〕劉禹錫《踏歌詞》四之二:
“桃蹊柳陌好經過。
”此詩一作張籍“無題”

7
頁一三二 〔七〕崔塗《殘花》:
“蜂蝶無情極,殘香更不尋。”這裏說蜂蝶猶戀落花,意若相反。裴說《牡丹》:
“遊
蜂與蝴蝶,來往自多情。”意略同,但裴詩卻不指殘花。
8
〔八〕郭璞《遊仙》十四首之三:
“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
9
〔九〕下片以人爲主,用花來比美人。儲光羲《薔薇歌》:
“低邊綠刺已牽衣。

10
〔一〇〕杜牧《山石榴》:
“一朵佳人玉釵上。”
11
〔一一〕
“潮”是通稱。分言,早潮爲“潮”,晚潮爲“汐”

12
〔一二〕朱孝臧《彊邨叢書·片玉集校記》引龐元英《談藪》:
“御溝紅葉,本朝詞人,罕用其事。惟清
真詠落花云,斷紅尚有相思字。”紅葉題詩事,屢見唐人筆記中,如《雲溪友議》、
《本事詩》等,但這
裏卻借指飄零的花瓣,亦是活用。
13
〔一三〕
“何由見得”,卽何由得見,亦“幾時重見”意。此處另轉一意,譚獻評“結筆仍用逆挽”

蘭陵王1
2 3 4 5
柳陰直 ,煙裏絲絲弄碧。隋堤 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 ,誰識京華
6 7 8
倦客 。長亭路,年來歲去,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 ,又酒趁哀絃,燈照離席,
9 10 11 12
梨花榆火 催寒食 。愁 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
13 14 15
頁一三三 恨堆積。漸別浦縈逥,津堠 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沈思前
16
事,似夢裏,淚暗滴 。

1
〔一〕劉餗《隋唐嘉話》卷下:“高齊蘭陵王長恭,白類美婦人,乃着假面以對敵,與周師戰於金墉下,
勇冠三軍。齊人壯之,乃爲舞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今‘人面’是。”當是古曲入詞者。“人面”,卽後
來舞臺上所用代面,又演化爲臉譜。本篇爲周邦彥代表作之一,在南宋紹興年間頗流行,歌以送別,又
本曲凡三換頭,稱“渭城三叠”,見毛幵《樵隱筆錄》。
2
〔二〕開首第一段借柳說起。
3
〔三〕
“隋堤”,汴河堤,爲隋煬帝時所築。
4
〔四〕
“飄綿”,飛柳花。陳注:“隋煬帝疏洛爲河,抵江都宮,道皆種柳。
”白居易《新樂府·隋堤柳》

“西自黃河東至淮,綠阴一千三百里。”
5
〔五〕宋玉《九辯》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故國”,這裏作“故鄉”解。
6
〔六〕杜甫《奉贈韋左丞丈》:
“旅食京華春。”
“京華倦客”,作者自謂,時客汴都。
7
〔七〕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縷千條拂落暉。爲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
迎歸。”與本篇詞意相近。
8
〔八〕繳上啓下。以下說自己也要離開這裏。“又酒趁哀絃”三句,眼前實景。

第 7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9
〔九〕古代鑽木取火。《周禮·夏官·司爟》
“四時變國火”
,注云:“春取榆柳之火。”宋代清明有賜新火
之制,僅限於宰執學士等,亦云“榆柳之火”,詳見《春明退朝錄》卷中。這裏不過用作辭藻,點綴禁
煙節令。在民間燒柴薪亦還有“改火”的風俗。如蘇軾《老饕賦》“火惡陳而薪惡勞”,自注:“江右久
不改火,火色皆青。”可見其他各地還有減舊火而生新火的,卽所謂“改火”,只是不必鑽木。在此詞不
頁一三四 過用作點綴禁煙節令的辭藻而已。
10
〔一〇〕寒食禁煙禁火本有一段時期,後來將時間縮短,便將這剩下的最後兩三天稱爲寒食節。周密《癸
辛雜識》別集卷下:“綿上火禁計平時禁七日,喪亂以來猶三日。”這是南宋時的情形。
11
〔一一〕
“愁”字綰以下,直至本片結尾“望人在天北”
。下片“念”、
“漸”
,並領頭字,各綰兩句八字。
“愁”者,預愁,想像別時光景。
12
〔一二〕以自己南去,故“望人在天北”

13
〔一三〕
“津”,渡口。
“堠”,守望之所,每五里、十里一個。
14
〔一四〕一句中含兩意,一日光景已近黃昏,春光卻無限,也是無窮的。前人多有美評,如譚獻《詞辨》、
梁啓超評《藝蘅館詞選》。
15
〔一五〕想像去後定將回憶京華往事,卽所謂“舊蹤跡”

16
〔一六〕結用六仄聲而分去上,實筆拙筆。本詞押入聲韻,《樵隱筆錄》云:“至末段聲尤激越。

滿庭芳1
2 3 4 5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 ,午陰佳樹清圓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烏鳶自樂 ,小橋外
6 7 8 9 10 11
新淥濺濺 。憑欄久,黃蘆苦竹 ,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 ,漂流瀚海 ,來寄修椽 。
頁一三五 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12。顦顇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絃13。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
14
時眠 。

1
〔一〕汲古閣本題《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時元祐八年癸酉(1093)
,作者任溧水令。溧水,今江蘇省鎮
江專區屬縣。
2
〔二〕
“老”
“肥”二字均形容詞轉作動詞,言雛鶑漸長,梅子已肥。杜牧《赴京初入汴口曉景卽事》
:“風
蒲燕雛老。”杜甫《游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五:“紅綻雨肥梅。

3
〔三〕
“嘉樹”見《左傳》昭公二年。劉禹錫《早夏郡中書事》:
“華堂對嘉樹。
”又《晝居池上亭獨吟》:
“日午樹陰正。”
4
〔四〕
“地卑山近”,兼用白居易“湓城地低溼”意,見下注〔七〕
。南方黃梅天潮溼,衣服容易生霉,須
以爐香熏之。杜甫《自閬州領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之二:“衫裛翠微潤。

5
〔五〕陳注引杜甫詩“人静烏鳶樂” ,檢今本杜集無之。當是佚句,未可知;或陳誤引他人詩。王安石《永
濟道中寄諸弟》:“似聞空舍烏鳶樂”,在周詞之前,蓋皆用《左傳》襄公十八年記平陰之戰:“鳥烏之聲
樂,齊師其遁”句意。“鳥烏”“烏鳶”字面雖有別,而意可通。(《顏氏家訓·文章篇》謂《漢書》朝夕
烏事,文士每誤作烏鳶用之,可參看。 )烏鳶連用,見《周禮·夏官》:
“射烏氏„„以弓矢毆烏鳶。”
《爾
雅·釋鳥》:“鳶,烏醜,其飛也翔。”蓋古以鳶爲烏類,故二字連舉。
6
〔六〕
“新淥”,從汲古閣本。
“淥”,水清。
“濺濺”,水聲。
7
〔七〕白居易《琵琶行》:
“住近湓城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

8
〔八〕郭璞《江賦》:
“流九派乎潯陽。
”李善注引應劭曰:“江自廬江潯陽,分爲九也。
”陳注引杜詩:
“聞
道巴山裏,春船正好行,都將百年興,一望九江城。”
(《絕句九首》之七)杜甫之意希望出峽東下,而
頁一三六 周詞卻說想離開這江南卑溼之地,與原典似乎相反,而意卻相通,總是客居在外,不大得意。引起下文
事實上的不能離開。
9
〔九〕
“年年”,短句叶韻。江南一帶,燕子每於春社日來,秋社日去,稱爲社燕。
10
〔一〇〕《漢書·霍去病傳》
“登臨翰海”,如淳注:“翰海,北海名也。
”蓋漠北之湖泊,其地未詳。 《史
記索引》引崔浩說:“群鳥之所解羽,故云翰海。”翰,羽翰也。後加水傍,作“瀚海”,意同。又一說,
指戈壁沙漠,沙漠廣大如海。唐貞觀初在漠北立瀚海都護府。
11
〔一一〕自比燕子來自朔漠,漂流已久,幸得一椽暫寄,又如何能就離開呢。
《白雨齋詞話》卷一:
“九
江之船卒未嘗泛,此中有多少說不出處。”
12
〔一二〕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之四:“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這裏略爲修改,用入詞中,
卻不覺其“歇後”。杜牧《張好好詩》:
“身外任塵土,尊前極歡娛”,
“身外”“尊前”字俱合,意亦相似。

第 7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3
〔一三〕杜甫《陪王使君》:“不須吹急管,衰老易悲傷。
”說到這裏才直出本意。上片以景寓情,寫江
南初夏風景入妙,似褒似貶,含蓄頓挫。下片“年年”換頭,一氣呵成,直貫篇終。
14
〔一四〕《南史·陶潛傳》:
“潛若先醉,便語客: ‘我醉欲眠君且去’,其真率如此。”李白《山中與幽人
對酌》:
“我醉欲眠君且去” ,全用陶語。這裏意思卻稍不同,只言“容我醉眠”,而客人暫可勿去,意在
言外,正和蘇軾詩意合。周邦彥是蘇軾的姪輩,卻未必引用蘇詩,當是偶合。但陳元龍舊注《片玉詞》
已屢引蘇句。茲錄蘇詩於下備考: “君且歸休我欲眠,人言此語出天然。醉中對客眠何害,始信陶潛未
若賢。”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 )

頁一三七 夜飛鵲
1 2 3
河橋送人處,良夜何其 ?斜月遠墮餘輝。銅盤燭淚已流盡 ,霏霏涼露霑衣 。相將散離會,
4 5 6 7
探風前津鼓 ,樹杪參旗 。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 。●迢遞路回清野 ,人語漸無聞,
8 9 10
空帶愁歸。何意重經前地 ,遺鈿不見,斜逕都迷 。兔葵燕麥 ,向殘陽影與人齊。但徘徊
11 12
班草 ,欷歔酹酒 ,極望天西。

1
〔一〕點明地點、時間。
“夜何其”見前蘇軾《洞仙歌》注〔八〕(一〇三頁)。
2
〔二〕庾信《對燭賦》:
“銅荷承淚蠟。
”兼用李商隱詩,見注〔五〕。
3
〔三〕
《史記·淮南王安傳》載伍被之言: “今臣亦見宮中生荊棘,露霑衣也。
”陳注引作《西漢·淮南
王傳》,誤。若引《漢書》,亦當在《伍被傳》中。又在“露”上添一“涼”字,《史》、
《漢》均無之,
乃涉本文而誤。
4
〔四〕“探”,探聽。
“探”字領下兩句,言打聽什麼時候了。
“津鼓”
,在渡口報時的更鼓。李端《古別
離》:
“月落聞津鼓。 ”陳注引作王介甫詩,疑誤。
5
〔五〕
《史記·天官書正義》:
“參旗九星在參西,天旗也。”李商隱《明日》
:“天上參旗過,人間燭燄消。

參星和北斗星在後半夜轉了方向,所謂“斗轉參橫”。
6
〔六〕陳注引李賀詩,頗得詞意。李賀《代崔家送客》:“恐隨行處盡,何忍重揚鞭。
”白居易《閒出》

“馬蹄知意緣行熟。”張蠙《上所知》:
“而今馬亦知人意。”與“花驄會意”並有關合。
7
〔七〕“過變”一般以換筆換意爲多。這裏仍言送別情事,逕連上文不斷。到“何意重經”以下方換一
意。
頁一三八 8
〔八〕
“重經前地”從毛本、元巾箱本。彊邨本作“重紅滿地”
,似誤。
9
〔九〕
“遺鈿不見,斜逕都迷”
,已是往跡全非,下文“兔葵燕麥”云云,更加一番渲染。
10
〔一〇〕“兔葵燕麥,動搖春風”
,見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絕句詩序》
。但“兔葵燕麥”云云六朝時已有
之,詳見《容齋三筆》卷三引《北史·邢邵傳》
,這裏不過用唐詩而已。
11
〔一一〕
《後漢書·陳留父老傳》:“陳留張升去官歸鄉里,道逢故人,共班草而言。
”注曰:
“班,布也。

“班草”語從《左傳》“班荊”來,“班”字用法亦同。
12
〔一二〕陳注:“揚雄《方言》云:‘哀而不泣曰唏噓。’”今傳宋本《方言》卷一無“噓”字,陳注蓋
誤。
“欷歔”、
“唏噓”字通。 “欷歔”見《太平廣記》卷三五〇引《纂異記》: “白叟命飛杯,凡數巡,而
座中欷歔不已。”亦作“歔欷”。玄應《一切經音義》引《倉頡篇》:“歔欷,泣餘聲也。 ”以上二義相同,
似與《方言》相反。其實欲泣未泣,或泣猶未止,皆得謂之“欷歔” 、
“歔欷” ,各隨其文義定之。若此
詞所云,自未真哭,合於“哀而不泣”之義,《爾雅·釋詁》云“悲也” ,亦甚明簡。二字連用,平聲。
“欷”字又讀去聲。“酹酒”見前蘇軾《念奴嬌》注〔一二〕(一〇五頁) 。“班草”、“酹酒”,皆指昔年
送別言,卽所謂“前地”。
本篇寫殘夜清晨,寫黃昏落日。夏孫桐評: “以景寫情,方能深厚。”陳廷焯曰:“白石《揚州慢》一闋
從此脫胎,超處或過之,而厚意微遜。 ”
(《白雨齋詞話》卷一)

齊天樂
1 2 3
頁一三九 綠蕪凋盡臺城路 ,殊鄉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鳴蛩勸織 ,深閣時聞裁翦 。雲窗靜掩,歎

第 8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4 5 6
重拂羅裀,頓疏花簟 。尚有綀囊,露螢清夜照書卷 。●荊江留滯最久 ,故人相望處,離
7 8 9
思何限。渭水西風,長安亂葉 ,空憶詩情宛轉。憑高眺遠,正玉液新篘 ,蟹螯初薦 。醉
10 11
倒山翁 ,但愁斜照斂 。

1
〔一〕陳元龍注:“晉明帝咸和年間新宮成,署曰建康宮,卽今所謂臺城也。”六朝時稱宮省爲“臺”,
故呼禁城爲“臺城”。故址在今南京城北玄武湖邊。此詞當作於金陵。《齊天樂》一名《臺城路》,卽用
此詞首句爲名。
2
〔二〕蛩卽蟋蟀,其聲似勸人機織,一名促織。
3
〔三〕韓偓《倚醉》:
“分明窗下聞裁翦。
”這裏寫逆旅無聊情況。
4
〔四〕言天氣漸冷。就字面說,類似六朝丘巨源《詠七寶扇》:“卷情隨象簟,舒心謝錦茵。”從意思說,
又似唐柳宗元《行路難》:“盛時一去貴反賤,桃笙葵扇安可當。”桃笙卽簟,竹席。此蓋借時節寒暖變
遷,而有感於世態人情。
5
〔五〕
《晉書·車胤傳》
:“夏月則綀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綀以稀疏得名,是極稀薄的布,
可以透亮的,字亦通作“疎”。或作“練”字,非。這裏只借用典故來說夏天所用的有些還在,不必真
有囊螢照讀這樣的實事實物。
6
〔六〕作者曾客居荊州。據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所附年表,列在哲宗元祐七年以前,作者三十多歲,
大致不差。譚獻評:“應‘殊鄉’”,語很簡略。美成,杭人,金陵、荊州,對他說來,都是他鄉,而荊
州是少年羈旅(見《瑣窗寒》詞) ,秣陵是晚年寄跡,卻有不同,一意分作兩層,就將今昔之感說出了。
7
頁一四〇 〔七〕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全唐詩》卷五七二)陳注引賈島詩,“生”
作“吹”,並云:
“後人傳爲呂洞賓詩”。美成是否到過長安,也很難定。汲古閣本《片玉詞》卷下《西
河》詞,有“長安道,瀟灑秋風時起”云云,但毛注云“清真集不載” 。今陳元龍注本亦不載。此詞真
僞尚不可知。既云“空憶詩情宛轉”,已明說這裏引用古詩。詞意儘可借指汴梁,追憶少年時在京時的
朋友,較“荊江留滯”更推進一層,不必泥於唐人原句的地名。
8
〔八〕
“篘”漉酒竹器,亦可作動詞。
《唐詩紀事》卷六十五引杜荀鶴斷句:“舊衣灰絮絮,新酒竹篘篘。”
這二字叠用,卻非一般的叠字,其上一字均爲名詞,下一字均爲動詞。
9
〔九〕
《世說新語·任誕》
:“畢茂世(卓)云: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10
〔一〇〕陳注:“晉山簡每置酒輒醉。兒童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日倒載歸,酩酊無所
知。’
”亦見《世說新語·任誕》,而文字略異。
11
〔一一〕陳廷焯曰:“幾於愛惜寸陰,日暮之悲更覺餘於言外。”杜牧《九日齊安登高》:“但將酩酊酬
佳節,不用登臨怨落暉。”本篇雖無題目,觀“凭高远眺”云云,蓋亦是重九之作。《清真集》中豔詞居
多,此詞辭意皆勝,惟意境似衰颯。

第 8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四一 陳克

陳克(生於 1081),字子高,號赤城居士,天台人,一云臨海(今均屬浙江)。紹興時,
爲敕令所刪定官。有《赤城詞》 。

謁金門1
2 3 4 5
愁脈脈 ,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草孤雲斜日 ,一向弄晴 天
6
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

1
〔一〕詞似泛寫閨情,而語甚悲。
“江南江北”、
“東風無力”等句似有寓意。
2
〔二〕
“脈脈”
,見上卷溫庭筠《望江南》注〔二〕
(二四頁)

3
〔三〕倚樓平眺,山似不高,故云“幾尺”
。山雖幾尺,卻能遮人望眼,隔斷音書,何況煙樹重重呢?
4
〔四〕兩字一逗,一句三折。
5
〔五〕
“一向”
,一霎時。
“向”通作“餉”、
“晌”。
(“一向”亦有如字讀者,義異。)
“弄晴”
,欲晴而又
不定。
6
〔六〕以東風無力,故殘紅委地不能重飛。其實卽使憑藉好風颺起落花,亦豈能重上枝頭。結語清淡。

第 8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四二 李清照

李清照(1084—?),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夫趙明誠,卒於宋南渡時。易安晚年,
流寓在浙江金華、紹興。有《易安詞》,一名《漱玉集》。

如夢令1
2 3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4

1
〔一〕詞意殆出自韓偓五言詩《懶起》
:“昨宵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卷簾看。”
2
〔二〕指捲簾人,卽侍女的答語。雖說“依舊”,卻已有不同了。一意作兩番渲染。黃了翁云:
“一問極
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澹,跌出‘知否’二句來。”(見《蓼園詞選》中評語)
3
〔三〕本調在此處例有短韻叠句,這裏叠用“知否”兩問句,極自然。
4
〔四〕全篇淡描,結句着色,更覺濃豔醒豁。黃前評續云:
“而‘綠肥紅瘦’無限淒婉,卻又妙在含蓄。
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頁一四三 浣溪沙
1 2 3 4 5 6
淡蕩 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 未來人 鬥草 ,江梅 已過
柳生綿。黃昏疏雨溼秋千。

1
〔一〕
“淡蕩”
,猶淡沲,動搖貌。
“淡”與“澹”通。
2
〔二〕古人多用高枕。“隱”
,慿倚,讀如《孟子·公孫丑》“隱几而臥”之隱。溫庭筠《菩薩蠻》:
“山
枕隱濃粧,綠檀金鳳凰。”言美人凝粧,憑枕而臥。
3
〔三〕燕子遠從海上來,稱“海燕”。
4
〔四〕
“人”指他人,自己不必在內。
5
〔五〕
“鬥百草”本爲五月五日之戲,見《荊楚歲時記》。後來不拘於這節令,宋代在二月。《夢粱錄》
卷一:“二月朔謂之中和節,„„禁中宮女以百草鬥戲。
”易安所記,也是這個時候,故云“海燕未來”。
鬥草在《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有些描寫,雖近代事,亦可參考。
6
〔六〕范成大《梅譜》:
“江梅,遺核野生,不經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謂之野梅。


1
頁一四四 髻子傷春懶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玉鴨熏爐閒瑞腦 ,朱櫻斗帳掩流
2 3
蘇 ,通犀還解辟寒無 ?

1
〔一〕
“玉鴨”
,鴨爲熏爐的形狀。
“瑞腦”,一名“龍腦”,其香以龍腦木蒸餾而成,通稱片腦、冰片。《夢
粱錄》卷五:
“自黃道撒瑞腦香而行”,又另條引詩:
“黃道先揚瑞腦香” 。“閒瑞腦”者,意謂不熏香。
2
〔二〕
“朱櫻”,帳子的顏色。“斗帳”
,小帳形如覆斗。
“流蘇”,排穗,今吳語謂之蘇頭,卽鬚頭,鬚亦
音蘇。古詩《孔雀東南飛》:
“紅羅複斗帳,四角垂香囊。”温庭筠《偶遊》:
“紅珠斗帳櫻桃熟。

3
〔三〕
“通犀”
,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到尖端,故名。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一:
“心有靈犀一點

第 8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通。”又《碧城》三首之一:“犀辟塵埃玉辟寒。”傳說尚有其他種種靈異。《本草綱目》卷五十一,李時
珍引《開天遺事》:“有辟寒犀,其色如金,交趾所貢,冬月暖氣襲人。”
(見今本《開元天寶遺事》卷上)
本句“通犀”,承上句“斗帳”來,把犀角懸掛在帳子上,所謂鎮帷犀(並見後二一一頁程垓《摸魚兒》
注〔四〕。)意謂縱有靈奇之物,又豈能解心上的寒冷,用問句,只是虛擬。

一翦梅
1 2 3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
4 5
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1
〔一〕紅藕,紅藕花之簡稱,荷花亦稱藕花。此句似倒裝,卽下文“蘭舟”的形容詞。船上蓋亦有枕簟
頁一四五 的鋪設。若釋爲一般的室內光景,則下文“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卽頗覺突兀。
2
〔二〕雁之關於書信有兩意思:一是雁足捎書;一是羣雁的行列,在空中排成字形。這句用第一義。次
句改用第二義接。
3
〔三〕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雁點清天字一行。”夏寶松斷句:
“雁飛南
浦砧初斷,月滿西樓酒半醒。”
4
〔四〕此句卽承上“紅藕香殘”“蘭舟”來。
5
〔五〕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醉花陰
1 2 3
薄霧濃雲 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東籬 把酒黃昏
4 5
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

1
〔一〕楊慎《詞品》卷一引中山王《文木賦》“薄霧濃雰”,又引此詞“薄霧濃雰愁永晝”,而云“今俗
本改‘雰’作‘雲’。”清人多贊同此說,如王士禛《花草蒙拾》、況周頤《蕙風詞話》
。按《樂府雅詞》、
《花庵詞選》並作“雲” ,疑作“雰”者楊慎校改,原本或不必用典。
2
〔二〕近代以木作格扇,形如小屋,用以避蚊,中可置榻;框上糊以輕紗,大抵是綠色的,叫“碧紗廚”。
亦名“蚊幮”。薛能《吳姬》十首之五:“高捲蚊廚獨臥科。
”《中朝故事》:
“路巖„„籍沒家產„„有蚊
頁一四六 幮一領。”《廣韻》十虞:
“幮,帳也,似廚形,出陸該《字林》。”薛詩云“高捲”,
《故事》云“一領”

是紗廚卽紗帳,與後世製作或有不同。
3
〔三〕陶潛《飲酒》:
“采菊東籬下。”
4
〔四〕古詩: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5
〔五〕司空圖《詩品》: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借花來比喻人的品格。這裏說人憔悴。關於這兩句的
故事,見元人《琅嬛記》卷中。

鳳凰臺上憶吹簫1
2 3 4
香冷金猊 ,被翻紅浪 ,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 怕離懷別苦,多少事
5 6
欲說還休。新來瘦,非關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這回去也,千萬徧陽關 ,也只難留。
7 8 9
念武陵人遠 ,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 ,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
愁。

1
〔一〕此調蓋用本意(弄玉憶簫史),別後懷念其夫趙明誠而作。現在流傳的關於這詞的兩個本子《樂府

第 8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雅詞》、
《花庵詞選》,字句差別很多,當本是兩個稿子,似互有得失。今從通行的張惠言《詞選》,卽《絕
妙詞選》本。
2
頁一四七 〔二〕以塗金爲狻猊(音酸倪,suān ní,卽獅子)形,空其中以焚香,使香氣從獸口中噴出,熏衣被所
用。此句意連下句“被翻紅浪”。
3
〔三〕柳永《鳳棲梧》
(卽《蝶戀花》
):“鴛鴦繡被翻紅浪。

4
〔四〕
“生”爲副詞,加重語氣。
《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二:
“生怕猶言只怕或最怕。

5
〔五〕“休休”
,彷彿今語“罷了,罷了”
。見司空圖《耐辱居士歌》
,詳下卷辛棄疾《鷓鴣天》之二注〔二〕
(一九七頁)。
6
〔六〕王維《渭城曲》: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此曲一名《陽關》
,一作《送元二使安西》

7
〔七〕
“武陵人”見陶潛《桃花源記》。武陵,地名,今屬湖南。但陶記並無戀愛的故事。後來以桃花、
流水、仙境種種相似,遂牽合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逢二女的故事。如唐王渙《惆悵詩》十二之十:“晨
肇重來路已迷,碧桃花謝武陵溪。
”此詞意亦借劉阮指所懷遠人,下句卽借弄玉或羅敷來比自己。韓琦
《點絳脣》
“武陵凝睇,人遠波空翠”,亦是懷人之意。
8
〔八〕
“秦樓”有兩個來源。一、秦穆公女弄玉故事,見《列仙傳》上。原典雖不曾說“樓”
,樓臺可通
用。唐詩已用秦樓弄玉事,如杜牧《梅詩》:
“若在秦樓畔,堪爲弄玉媒。
”二、漢樂府《陌上桑》:
“日
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這裏秦樓,如用弄玉事,與篇題本意合;如用羅敷事,以作者身份來看,似
較合適。詞意總不過想念遠人,兩說似可並存。
9
〔九〕杜牧《題安州浮雲寺樓寄湖州張郎中》:
“當時樓下水,今日到何處。”

頁一四八 念奴嬌
1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 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
2
醒 ,別是閒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3 4
被冷香消新夢覺 ,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
5
日晴未 ?

1
〔一〕
《花庵詞選》評爲“奇俊”

2
〔二〕古人於卯時飲酒稱“卯酒”,亦名“扶頭酒”
。白居易《早飮湖州酒寄崔使君》:“一榼扶頭酒,澄
泓瀉玉壺。”賀鑄《南鄉子》
:“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
“扶頭”原義當爲醉頭扶起。“扶頭酒”是一
複合的名詞。宿酲未解,更飮早酒以投之,所用只是較淡的酒,以此種飮法能發生和解的作用,故亦以
“扶頭”稱之。或自飲,或待人侑勸,且有作爲應酬者以扶頭倩人也。酒薄卻云易醉者,乃重飮故耳。
引申之,卽無宿醉,僅飮早酒,亦曰“扶頭”。如上引白句,固未必重飮也。易安此句當亦然。又如下
錄《聲聲慢》云云,只是三兩杯淡酒而已,非有宿酲,文義自明。
3
〔三〕卽《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意,這裏不借助辭藻,措語比那首更工。
4
〔四〕
“引”
,發生。
《世說新語·賞譽》
:“于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5
〔五〕結句開朗,另轉一意,不爲本題束縛。

頁一四九 攤破浣溪沙

1 2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
3 4 5
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 ,木犀花 。

1
〔一〕豆蔻性溫,能去寒溼。下云“莫分茶”,以相傳云茶助溼,故忌之。“熟水”
,從明刊本《花草粹
編》,乃芳香飲料之一,見《事林廣記》等書。《事林廣記別集》卷七“造熟水法”云:
“夏月,凡造熟
水,先傾百煎袞(滾)湯在瓶器內,然後將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則香倍矣。”又“豆蔻熟水”條
云:“白豆蔻殼揀淨,投入沸湯瓶中,密封片時用之,極妙。每次用七個足矣,不可多用,多則香濁。”
易安所云,蓋此類也。

第 8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2
〔二〕意是不沏茶喝。將茶葉製成小餅,擘開用之。唐時煎烹,後改用沏。“分茶”亦云“布茶”
,是沏
茶的一種技巧,屢見於宋人書中,如曾幾、楊萬里詩,向子諲、陸游詞,蔡襄《茶譜》,王明清《揮麈
餘話》等。有所謂“迴環擊拂”,所飮蓋仍是濃茶。古今事異,其詳難知。易安此句,譯以“不沏茶”

或近之。
3
〔三〕寫病後光景恰好。說月又說雨,總非一日的事情。佳叶麻韻,近代音。
4
〔四〕
“醞藉”同蘊藉,含蓄寬容意。
5
〔五〕“木犀”俗寫作木樨,卽桂花的別名。木犀並非古時所謂桂,但久已混同。如楊萬里《木樨花賦》
云“亦不知其名,而字之曰桂。”木犀所以得名,孫少魏《東皋雜錄》云: “以其文理黑而潤,殊類犀角
也。”宋無名氏《愛日齋叢鈔》引楊萬里《木犀詩》:“系從犀首名干木,派別黃香字又金。”(以上各文
俱見《茶香室四鈔》卷二十八引。)詞末特提此花,表示作者的愛好,當爲紀實。又北宋時黃庭堅與和
頁一五〇 尚有一個關於木犀香的故事很有名。其事在李清照作詞以前,是否會引用卻亦難定,節錄備考。釋曉瑩
《羅湖野錄》卷一:“太史黃公魯直,元祐間丁內艱,館黃龍山,從晦堂和尚遊。„„晦堂因語次,舉
‘孔子謂弟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於是請公詮釋,而至於再,晦堂不然其說,公怒形於色,
沈嘿久之。時當暑退涼生,秋香滿院。晦堂乃曰:‘聞木犀香乎?’公曰:
‘聞。 ’晦堂曰:
‘吾無隱乎爾。’
公欣然領解。”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
1
醉。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

1
〔一〕上片措語清淡,意思和平。下片說故鄉之愁,一時半刻也丟不開,除非醉了。又說,就寢時焚香,
到香消了酒還未醒。醉深卽愁重也。意極沉痛,筆致卻不覺其重,與前片輕靈的風格相一致。

南歌子
1 2
天上星河 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
3 4
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 時。

頁一五一 1
〔一〕
“星河”
,銀河,到秋天轉向東南。
2
〔二〕
“何其”之“其”
,語助詞。見前蘇軾《洞仙歌》注〔八〕
(一〇三頁)

3
〔三〕
“翠貼”
“金銷”云云,用金翠的蓮藕花樣作衣上的妝飾,爲下句“舊時衣”的形容語。
4
〔四〕
《詩詞曲語詞匯釋》卷六:
“舊家猶言從前,家爲估量之辭。”其所引例中卽有本句。

永遇樂
1 2 3 4
落日熔金 ,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 ,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
5 6
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 盛日,閨門多暇,記得
7 8 9 10 11
偏重三五 。鋪翠 冠兒,撚金雪柳 ,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 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1
〔一〕鎔金,狀日光。杜牧《金陵》:“日落水浮金。”李德裕《重憶山居》六首之二《泰山石》:
“滄海
似鎔金。”廖世美有《好事近》詞:“落日水鎔金。”未必爲此詞所本,亦可互參。
2
〔二〕江淹《擬休上人怨別》:
“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
”碧,青玉,名詞;碧雲之碧用作形容詞。
“璧”

第 8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字意近之,不必青色。王安石《東陽道中》:
“浮雲堆白玉,落日瀉黃金”
,與此首聯相似。
3
〔三〕
《樂府雜錄》:
“笛者羌樂也,古有《落梅花》曲。

頁一五二 4
〔四〕
“幾許”
,多少,意重在少,言春意尚淺。參看前錄歐陽脩《蝶戀花》注〔二〕
(八一頁)

5
〔五〕這裏“次第”,用法與下《聲聲慢》的“次第”稍有不同,言轉眼恐有風雨(見《詩詞曲語辭匯
釋》卷四),今值元宵喜晴,豈可虛度,反跌下文“辭謝”“不出”意。
6
〔六〕
“中州”
,汴京。
7
〔七〕以元宵佳節爲重。三五本指望日,見《禮記》。古詩“三五明月滿”
。這裏指正月十五。
8
〔八〕用翠鳥羽毛作妝飾,
“鋪翠”似卽後來的貼翠、點翠。
9
〔九〕
《宣和遺事》前集“元宵看燈”:“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少刻京師民有似雪浪,盡頭上帶着玉
梅、雪柳、鬧蛾兒,直到鼇山下看燈。”《武林舊事》卷二:“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
雪柳„„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雪柳以繒楮爲之(見《歲時廣記》卷十一)。撚金者,加以金飾。
參看下卷辛棄疾《青玉案》注〔六〕(一九二頁)。
10
〔一〇〕
“簇帶”,猶言插帶,宋時俗語。周密《武林舊事》卷三說茉莉花,
“婦人簇帶,多至七插。
”“濟
楚”
,齊整。今安徽語曰“俏楚”,蓋聲音之轉。
11
〔一一〕“見”
,語助詞。
“怕見”猶云怕得或懶得。(
《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

聲聲慢1
2 3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
4 5 6
頁一五三 曉來 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7 8 9
守著窗兒獨自 ,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 ,怎一箇愁字了得。

1
〔一〕多用叠字,亦暗含本意。今錄本的文字句讀,從張惠言《詞選》

2
〔二〕用許多叠字,前人多贊美之,宋人已然,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二,
稱爲“公孫大娘舞劍手”,“創意出奇”
;後來亦有評爲並非高調者,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評
價太高,或不必恰當。但這叠字,看來像白話,實“鍛鍊出來,非偶然拈得”。說見周濟《宋四家詞選·序
論》。
3
〔三〕
“將息”猶現在說“將養”、
“休養”

4
〔四〕
“曉來”,各本多做“晚來”,殆因下文“黃昏”云云。其實詞寫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
來風急”,則反而重複。上文“三杯兩盞淡酒”是早酒,卽前錄《念奴嬌》詞所謂“扶頭酒醒”;下文“雁
過也”,卽彼詞“征鴻過盡”。今從《草堂詩餘別集》、
《詞綜》、張氏《詞選》等各本,作“曉來”。
5
〔五〕雁未必相識,卻云“舊時相識”者,寄懷鄉之意。趙嘏《寒塘》
:“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詞意近之。
6
〔六〕
“憔悴損”關合人和菊花,卽《醉花陰》詞“人比黃花瘦”意。
7
〔七〕在“獨自”下分逗,意較好,從張氏《詞選》。倒裝句法,猶言獨自守著窗兒。
8
〔八〕
“黑”字韻,《貴耳集》卷上稱爲“不許第二人押”
,雖屬過當。卻是下得險而深穩,殆卽作者自
謂“險韻詩成”耶?
9
〔九〕
“這次第”
,猶言這情形,這光景。

頁一五四 武陵春
1 2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 春尚好,也擬
3 4
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

1
〔一〕意不過風吹落花,卻先說風住,再說塵香,而花已盡,一句三折。
2
〔二〕浙江金華有永康東陽二水合流,叫雙溪。作者晚年避兵金華,時在 1134 年以後,作者年五十三。

第 8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3
〔三〕
“舴艋”
,小舟,見前張先《木蘭花》注〔二〕(七〇頁)。
4
〔四〕下片以舟輕借喻愁重,用筆輕妙。後來元曲《西廂記·秋暮離懷》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
大小的車兒如何載得起”意同,卻是另一種寫法了。

第 8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五五
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之孫。政和五
年上舍。有《友古詞》 。

長相思
1 2
村姑兒 ,紅袖衣,初發黃梅 插稻時,雙雙女伴隨。●長歌詩,短歌詩,歌裏真情恨別離,
休言伊不知。

1
〔一〕
“兒”字在支韻,讀如“倪”,與“衣”叶韻。今南方仍有此音。
2
〔二〕梅子黃時。

第 8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五六
曹組

曹組,字元寵,陽翟(今屬河南)人。宣和三年進士。其詞在北宋末頗盛傳。有《箕
潁集》已佚,今有《箕潁詞》輯本。

卜算子 蘭
1

2 3 4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 。幽逕無人獨自芳 ,此恨憑誰訴。●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 。
5
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

1
〔一〕見《陽春白雪》卷四。又見辛棄疾《稼軒詞》丁集,而文字稍異。
2
〔二〕杜甫《絕句二首》之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3
〔三〕
《荀子·宥坐》
:“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
《淮南子·說山訓》
:“蘭生幽谷,不爲
莫服而不芳。

4
〔四〕梅花雖亦高品,它尚有尋芳的伴侶,反襯蘭花的寂寞。杜甫《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
首》之三:“巡簷索共梅花笑。

5
〔五〕這兩句形容蘭花香味,極工,亦補足上文“非以無人而不芳”意。

頁一五七 品令
1 2
乍寂寞。簾櫳靜,夜久寒生羅幕。窗兒外有箇梧桐樹,早一葉 兩葉落。●獨倚屏山 欲寐,
3 4
月轉驚飛烏鵲 。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 。

1
〔一〕
“一葉落”見上卷柳氏《楊柳枝》注〔一〕
(一二頁)

2
〔二〕
“屏山”卽屏風。亦稱“小屏山”
,屢見《花間集》
,參看上卷溫庭筠《菩薩蠻》之一注〔一〕
(一
九頁)。
3
〔三〕用曹操《短歌行》語。
4
〔四〕結句口語流美。“賢”
,第二人稱的敬語,略如現在說“您”,而口氣較輕,不適用於尊長。

第 9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五八 朱淑真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錢塘人,有《斷腸詞》
。傳爲朱熹姪女,又說與曾布妻魏夫人爲
詞友,兩說時代不合,未知孰是(見劉毓盤《詞史》一〇〇頁)。

減字木蘭花
1 2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 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清寒著摸 人。●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
3
愁病 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1
〔一〕
《詩·鄭風·蘀兮》:
“倡兮和女。
”酬卽和也。
2
〔二〕
“著摸”
,撩惹,沾惹,見《詩詞曲語詞匯釋》卷五。
3
〔三〕
“仍”,因也,重也。

清平樂

頁一五九 1 2
惱煙撩露 ,留我須臾住。攜手 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癡不怕人猜,隨羣暫遣愁
3
懷 。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1
〔一〕
“惱”亦撩惹意,見前蘇軾《蝶戀花》注〔二〕(一一〇頁)。這裏指荷花,含煙帶露,光景絕佳,
可留人稍住,卻說“惱”
“撩”,猶言春光無賴,總是情懷不愜。
2
〔二〕看下文“隨羣”句,這裏當是和女伴攜手。下文“分攜”卽承此。
3
〔三〕這幾句彷彿唐人小說《鶯鶯傳》所謂:
“於喧譁之下,或勉爲語笑,閒宵自處,無不淚零。”雖說
得很清淡,而懷人之意卻分明。一本作“和衣睡倒人懷”
,句劣,非。


1 2 3
風光緊急,三月俄三十 。擬欲留連計無及,綠野煙愁露泣 。●倩 誰寄語春宵,城頭畫鼓
4 5
輕敲 。繾綣臨歧囑付,來年早到梅梢 。

1
〔一〕意謂去得迅速。用筆亦跳脫。賈島《三月晦日寄劉評事》: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勸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不獨這句用賈詩首句,卽全篇之意亦與之略同。
2
〔二〕上片押入聲韻,聲情高亢。結尾倒插這一句寫景。如把“綠野”這句放在開頭,就顯得平衍了。
3
〔三〕
“倩”,叫人代爲。音“請”去聲。
4
〔四〕城樓定時擊鼓,爲城門坊門啓閉之節。每日擊二次:五更三籌擊後,聽人行;晝漏盡擊後,禁人
頁一六〇 行。每次擊數百下,曰鼕鼕鼓。如白居易《城上》:“城上鼕鼕鼓,朝衙復晚衙。
”孫洙《菩薩蠻》:
“樓
頭尚有三通鼓,何須抵死催人去。”是唐宋時均然。
5
〔五〕三月三十夜,才是春光的最後一霎,所以要“寄語春宵”、
“臨歧囑付”
,卻說得委婉,亦賈島詩
中後二句意。

第 9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六一 無名氏

御街行1
2
霜風漸緊寒侵被,聽孤雁,聲嘹唳 ,一聲聲送一聲悲。雲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語:雁兒略
3
住,聽我些兒事。●塔兒南畔,城兒裏,第三個,橋兒外,瀕河西岸小紅樓 ,門外梧桐雕
4 5 6 7
砌。請教 且與 低聲飛過,那裏 有人人 無寐。

1
〔一〕此詞見《花草粹編》卷八,其時代作者皆不詳。《欽定詞譜》卷十八:“
《古今詞話》,無名氏詞有
‘聽孤鴈,聲嘹唳’句,更名《孤鴈兒》。”是《孤鴈兒》卽以本篇得名。
《梅苑》卷一有李清照“藤牀
紙帳朝眠起”一詞,亦名《孤鴈兒》。如《梅苑》所錄爲李氏原題,則此詞當在易安以前;但不能確定,
故仍附於本卷之末。詞述客居遠方,懷念家中,題材亦平常,而意境作法都很新穎。下句以長句作具體
詳細的描寫,有小說、散文意味,且開金元曲子風氣。
2
〔二〕
“嘹唳”
,指清亮的聲音。
3
〔三〕這裏的“紅樓”重在寫實,不必與上卷韋莊《菩薩蠻》注〔一〕所述相同。
4
〔四〕“教”,早年的詩詞小說都寫作“交”,讀平聲。請教卽是“教”,下一“請”字,更要婉轉一些。
“請教”二字聯文,猶言“放教” 。張相說:“放,猶請也。”
(參看《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與今語不
同。
5
頁一六二 〔五〕這裏八字爲句。若依調,當在“與”字下逗點,四字兩句。
“且”
,姑且,暫且。
“與”有對待意。
這裏如翻作現在的白話,卽請你姑且對她怎樣怎樣。
6
〔六〕
《詞譜》卷十八《御街行》六體之中,最後一體卽錄此詞,並云:
“後段結句,減去二字,卽范(仲
淹)詞體,此亦歌時襯字也。”
“那裏”二字是襯。
7
〔七〕
“人人”屢見歐陽脩、晏幾道、周邦彥諸人詞中,猶言“個人”、
“那人”、
“人兒”
,每指自己親近
暱愛者而言。

第 9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六三 下卷 宋詞之二

第 9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六五 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號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進士。高宗紹興
年間,曾兩度任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晚年退居吳興卞山。有《石林詞》。

八聲甘州 1
壽陽樓 八公山作
2 3 4 5 6
故都 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 ,芝蘭秀發 ,戈戟雲橫 。坐看驕兵南渡 ,
7 8
沸浪駭奔鯨 。轉盼東流水,一顧功成。●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 。漫雲濤
9 10
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 。東山老 ,可堪歲晚,獨聽桓
11
箏 。
1
〔一〕
“壽陽樓”
,壽州城樓,地在安徽省。
2
〔二〕
“故都”
,指建康,今南京。
3
〔三〕
《南齊書·王僧虔傳》:
“遷御史中丞領驍騎將軍。甲族由來多不居憲臺。王氏分枝居烏衣者,位
官微減。僧虔爲此官,乃曰:‘此是烏衣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爲耳。’
”劉禹錫《金陵五題·烏衣巷》有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句。《景定建康志》卷十六:“烏衣巷在秦淮南,晉南渡,王謝
頁一六六 諸名族居此。時謂其子弟爲烏衣諸郎。”詞意指謝氏子弟,在淝水戰役立功者,如謝石、謝玄等。
4
〔四〕
《世說新語·言語》載謝玄的話: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5
〔五〕
《世說新語·賞譽》:
“見鍾士季(會)如觀武庫,但覩戈戟。
”這裏亦說他們胸羅韜略,無所不有。
6
〔六〕指晉太元八年(384)秦苻堅大舉伐晉。
7
〔七〕
“奔鯨”
,鯨鯢,以比巨寇。
《左傳》宣公十二年:“取其鯨鯢而封之。”
8
〔八〕八公山在淝水之北,本以淮南八公在此鍊丹得名。《晉書·苻堅載記》:
“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
皆類人形,顧謂(苻)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
’憮然有懼色。”“崢嶸”,高峻貌。
9
〔九〕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10
〔一〇〕“東山”
,謝安早年隱居的地方,今浙江、江蘇,傳說有好幾處他的古蹟,當以在會稽者爲正。
“東山老”卽指謝安,作者在此以謝安自喻。
11
〔一一〕《世說新語·言語》載王羲之對謝安說: “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
“歲晚”所
謂“年在桑榆”也。謝安在晚年功名雖盛,當時晉孝武帝對他也很猜忌,所以並不甚得意。桓伊亦淝水
戰役立功將帥之一。《晉書·桓伊傳》:“伊字叔夏,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爲江左第一。„„帝召伊飮
讌,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無忤,卽吹爲一弄,乃放笛云:‘臣於箏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韻合
歌管,請以箏歌,並請一吹笛人。 ’„„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曰:‘爲君既不易,爲臣良獨難,忠信事
不顯,乃有見疑患。„„’聲節慷慨,俯仰可觀。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 ‘使君於此
不凡!’帝甚有愧色。”作者用這故事,表示自己在政治上的牢騷。又蘇軾《陪歐陽公燕西湖》歌行結句
云:“坐無桓伊能撫箏。”本詞亦以“桓箏”結尾,和東坡詩相同。

頁一六七 水調歌頭 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余偶病不能射,客較勝相先。將領岳德,弓強二


石五斗,連發三中的,觀者盡驚。因作此詞示坐客。前一夕大風,是日始寒。
1 2 3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 。寒聲隱地初聽 ,中夜入梧桐。起瞰 高城四顧,寥落關河千里,
4
一醉與君同。疊鼓 鬧清曉,飛騎引雕弓。●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走
5 6 7
馬爲誰雄?何似當筵虎士 ,揮手弦聲發處,雙雁落遙空 。老矣真堪惜,回首望雲中 。
1
〔一〕言西風一起,秋事就促迫了。“秋事”
,包括秋收,製寒衣等等。
2
〔二〕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四:
“秋聽殷地發。”
“殷”仄聲,與“隱”通。狀聲音振動。本《詩
經·召南》“殷其雷”

3
〔三〕瞰,俯視。
4
〔四〕謝脁《隋王鼓吹曲》十首之四《入朝曲》
:“疊鼓送華辀。”
《文選》李善注:“小擊鼓謂之疊。

5
〔五〕
“虎士”見《周禮》賈疏,後通稱勇士,與虎臣、虎將用法相似。
6
〔六〕序言“連發三中的”
,這裏說一箭落雙雁,事異而意同,蓋極言其善射耳。
7
〔七〕
“回首”有北望中原意;
“雲中”如直作地名解,用馮唐事,似覺呆板。王維《觀獵》
:“迴看射雕
處,千里暮雲平”
,詠善射與詞意爲合。

第 9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六八
朱敦儒

朱敦儒(1087—1159),字希真,洛陽人。紹興五年進士,曾任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後
附秦檜,任鴻臚少卿。檜死,敦儒亦罷官。晚住在浙江嘉興。有《樵歌》 。

卜算子1
2 3
旅雁向南飛 ,風雨羣初失。饑渴辛勤兩翅垂,獨下寒汀 立。●鷗鷺苦難親,矰繳憂相逼。
4
雲海茫茫無處歸,誰聽哀鳴急。
1
〔一〕本篇以雁作比喻,與中卷蘇軾《卜算子》詞作法似相近,卻反映出北宋末動亂的狀況。首句卽喻
南渡事。
2
〔二〕
“汀”,平水。
《說文》
:“汀,平也。

3
〔三〕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陽月南飛雁。

4
〔四〕
“矰”,短箭。“繳”,以生絲繫矢而射,亦稱弋射。
《淮南子·脩務訓》:
“銜蘆而翔,以備矰弋。

李白《鳴雁行》:
“畏逢矰繳驚相呼”,卽本詞下片意。

頁一六九 相見歡
1 2 3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 。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 散,幾時收?試倩悲
4
風吹淚,過揚州 。
1
〔一〕清秋時節,倚樓西望。
2
〔二〕謝脁《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3
〔三〕指當時衣冠人物。
4
〔四〕揚州在宋南渡時屢經兵亂,詳下姜夔《揚州慢》注〔一〇〕(二一七頁)。

第 9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七〇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政和三年上舍。紹興時,官至參知
政事。以詩名,又工詞。有《無住詞》。

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1 2
憶昔午橋 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
3 4
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
1
〔一〕
“午橋”
,橋名,在洛陽南。
2
〔二〕從皇甫松《望江南》
“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句意化出,而優美壯美不同。
3
〔三〕只就自己說,言外有多少艱難,故人謝世意。
4
〔四〕結句開拓,點綴夜登小閣本題。全篇慷慨明快。

第 9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七一 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功顯,陽翟(今屬河南)人,曹組之子。宣和五年進士。有《松
隱樂府》。

飲馬歌1 此腔自虜中傳至邊,飮牛馬卽橫笛吹之,不鼓不拍,聲甚淒斷。聞兀朮每遇對
陣之際吹此,則鏖戰無還期也。
2 3 4
邊頭春未到,雪滿交河 道。暮沙明殘照,塞烽 雲間小。斷鴻悲,隴 月低。淚溼征衣悄,
歲華老。
1
〔一〕李頎《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
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本詞篇題以及篇中大意多
與此詩相合。
2
〔二〕交河城,漢車師前國地,河水紛流繞城下,故稱“交河”
。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
〔三〕在高處舉煙火,遠處可見,或燒狼糞,其煙直上,用以傳報警信,叫“烽火”
。並詳下張孝祥《六
州歌頭》注〔一五〕(一七五頁)。
頁一七二 4
〔四〕隴山,在今陝西甘肅兩省界上,亦稱隴坂。沈佺期《隴頭水》
:“隴雁度寒天。

清平樂
1 2
秋涼破暑,暑氣遲遲去。最喜連日風和雨,斷送涼生庭戶 。●晚來燈火回廊,有人新酒 初
嘗。且喜薄衾圍暖,卻愁秋月如霜。
1
〔一〕言風雨帶來了秋涼。
《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
“斷送,猶云推送之送,或迎送之送也。

2
〔二〕《武林舊事》卷三“迎新”條:“戶部點檢所十三酒庫,例於四月開煮(煮酒),九月初開清(清
酒)。
”《夢粱錄》卷四:“中秋前,諸庫中申明點檢所,擇日排辦迎新。”是新酒初成,在八九月間。到
清中世,揚州還有類似的情形。“八月開生”,見《揚州畫舫錄》卷十三。時間與上周邦彥《六醜》“正
單衣試酒”(一三〇頁)指煮酒者不同。

第 9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七三 張孝祥
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號于湖居士,和州烏江(今屬安徽)人。紹興二十四
年(1154)進士,廷試第一。官至顯謨閣直學士。有《于湖詞》。

六州歌頭1
2 3 4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 ,黯銷凝 。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
5 6 7 8
人力,洙泗上,絃歌地 ,亦羶腥。隔水氈鄉 落日,牛羊下 區脫 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
9 10 11
一川明 ,笳鼓悲鳴,遣人 驚。●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 ,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
12 13 14 15 16
歲將零 ,渺神京 。干羽方懷遠 ,靜烽燧 ,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爲情 。聞道
17 18 19
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 ,有淚如傾 。
1
〔一〕本鼓吹曲,音調悲壯。
“六州”
,皆唐時西邊州名:伊、梁、甘、石、胡渭、氐。
2
〔二〕南渡自來形勢,必須守淮,長淮不守,北騎臨江矣。淮上一帶在當時已爲邊境,本是平原,這裏
承“關塞”下一“平”字,又加“莽然”的形容語,見得邊境防備之疏,一片空虛光景。
3
〔三〕
“邊聲”見中卷范仲淹《漁家傲》注〔二〕
(六八頁)

頁一七四 4
〔四〕黯銷凝,無語出神的狀態。見范仲淹《蘇幕遮》注〔三〕
(六八頁)

5
〔五〕
“洙、泗” ,鲁二水名,指孔子故鄉。“絃歌地”,孔子講學的地方。
《論語·陽貨》
:“子之武城,
聞絃歌之聲。”
《禮記·檀弓上》 :“吾與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間。”
6
〔六〕
“氈鄉”
,胡人所居地,在那邊搭了許多氈子的帳篷。或在這裏斷句,詳下註。
7
〔七〕
《詩·王風·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從此看來,
“落日牛羊下”當連文,故近人選
本多以五字爲句,而較早的選本每在“落日”下逗句,“牛羊下”連下“區脫縱橫”:二讀不同。
《詞譜》
卷三十八列《六州歌頭》各體中,這兩種斷句法都有。今按張孝祥以前,有李冠“秦亡草昧”詠劉項事
一首很出名,程大昌《演繁露》所謂“近世好事者,倚其聲爲弔古詞,音調悲壯”是也。(此篇一作劉
潛詞。)李冠、劉潛並北宋時人,張作在後,蓋受了那詞的啓發,改爲敍述近代興亡事。如本篇結句云: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與彼篇結句“遣行人到此,追念亦傷情,勝負難憑”,十分相
似。彼詞作“兵散月明風急,旌旗亂,刁斗三更”,今卽依之斷句。就詞意而論,“氈鄉”綴“落日”,
“區脫縱橫”點“牛羊下”,光景鮮明,句法亦較生動。原典在《詩經》本爲兩句,不妨分用。
8
〔八〕
“區”音甌,ōu。
“區脫”亦作“甌脫”
,見《漢書·蘇武傳》、《匈奴傳》
。注家說亦分歧,蓋胡人
所築土室,爲偵察斥候之用。這句見得彼方倒是防備得很嚴密的。
9
〔九〕
《漢書·終軍傳》:
“越地及匈奴名王有率衆來降者。”又《匈奴傳》:“虜名王貴人以百數。”這裏
“名王”借指金國的將帥。“騎火”
,拿着火把的馬隊。《史記·匈奴傳》:“胡騎入代句注邊,烽火通於
頁一七五 甘泉、長安。
”王勃《春思賦》:“燕山烽火夜應明。
”此雖指事不同,而光景彷彿之。
10
〔一〇〕“遣”
,使。
11
〔一一〕“埃蠧”
,塵封蟲蛀,言武器棄置不用。
12
〔一二〕“零”
,盡。
“歲將零”
,年歲已晚。
13
〔一三〕“神京”
,卽指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14
〔一四〕《尚書·大禹謨》:
“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
“干”,盾牌,
“羽”
,翟羽,卽雉雞毛,皆
舞者所執。這裏說當時朝廷與金人講和。
15
〔一五〕《漢書·賈誼傳》:
“斥候望烽燧不得臥。”
《後漢書·光武帝紀》“修烽燧”
,注云:
“遠方告警,
作高土臺。臺上作桔皋,桔皋頭上有籠,中置薪草,有寇卽舉火燃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卽
燔之,望其煙,曰燧。晝則燔燧,夜乃舉烽。”
“靜烽燧”,亦言其不用。
16
〔一六〕
“馳騖”
,奔波忙碌。
“若爲情”
,若何爲情,猶今普通話“怎麼好意思”
,蘇州話“阿要難爲情”

17
〔一七〕“翠葆”
,將翠鳥的羽毛結成繖形,立在車上。
“霓旌”,五彩的旌旗。意指皇帝的車駕。
18
〔一八〕“膺”
,胸。
19
〔一九〕《說郛》本《朝野遺記》:
“近張安國在建康留守席上賦一篇云:
‘長淮望斷„„’歌闕,魏公
爲罷席而入。”魏公指張浚,是當時主戰的將帥。

頁一七六 念奴嬌 過洞庭


1 2 3
洞庭青草 ,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 田三萬頃,着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
4 5
影,表裏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 經年,孤光 自照,肝肺皆冰雪。

第 9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6 7 8 9 10
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 空闊。盡吸西江 ,細斟北斗 ,萬象爲賓客 。扣舷 獨笑,不
11
知今夕何夕 。
1
〔一〕湖南洞庭、青草兩湖相連,南名青草,北名洞庭,所謂“重湖”
。杜甫《宿青草湖》:
“洞庭猶在
目,青草續爲名。”
2
〔二〕
“瓊”,
《說文》本訓赤玉,但後來多作白玉用,且用爲形容詞,狀潔白。
3
〔三〕蘇軾《赤壁賦》:
“駕一葉之扁舟。

4
〔四〕兩粵之地,北倚五嶺,南臨南海,稱“嶺海”
。《文選》載陸機《贈顏公真詩》
,李善注引裴淵《廣
州記》“五嶺”云:
“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此句一作“嶺表”
,五嶺之外,意亦同。作者曾
爲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見《宋史》本傳。
5
〔五〕蘇軾《西江月》: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
6
〔六〕
《尚書·禹貢》
:“又東爲滄浪之水。”本指漢水的下流。這裏意在清波泛舟。
《孟子·離婁上》
:“滄
浪之水清兮。
”語亦見《楚辭·漁父》。
7
頁一七七 〔七〕
《景德傳燈錄》卷八,載襄州居士龐蘊(字道玄)“後之江西,參問馬祖云;‘不與萬法爲侶者是
什麼人?’祖云:
‘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卽向汝道。’居士言下頓領玄要。”此借禪宗語寫自己喝酒和
豪邁的胸襟。
“西江”卽指西來的大江。
8
〔八〕《楚辭·九歌·東君》:
“援北斗兮酌桂漿。”把天上的星斗想像爲人間的酒斗,古代早有這樣的傳
說。《詩·小雅·大東》:
“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9
〔九〕以自己作主人,故萬物皆爲賓客。
《莊子·逍遙游》:
“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爲賓乎。
”這裏連着上
文,也含有請客喝酒的意思。
10
〔一〇〕“舷”,船脣,船邊。王勃《採蓮賦》
:“叩舷擊榜。
”卽打槳的意思。這裏恐只用蘇軾《赤壁賦》
“扣舷而歌之。”
11
〔一一〕杜甫《贈衛八處士》:
“今夕復何夕。”蘇軾《念奴嬌·中秋》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
夕。

第 9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七八 韓元吉
韓元吉(1118—1187),字無咎,號南澗翁,許昌(今屬河南)人。官至禮部尚書,休
官住上饒(今屬江西) 。有《南澗詞》。

好事近 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
1
2 3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絃淒切 。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髮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
4 5
發。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
1
〔一〕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作者出使金國。
《金史》記載爲大定十三年三月。
2
〔二〕王維《菩提寺禁私成口號誦示裴迪》:
“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絃。”凝碧池在唐洛陽禁
苑內。借安祿山事以喻金人。“安祿山宴其羣臣於凝碧池”
,見《資治通鑒》卷二一八。
3
〔三〕白居易《長恨歌》:“梨園弟子白髮新。”唐明皇選坐部伎三百人,教於梨園,號皇帝梨園弟子,
見《新唐書·禮樂志》。
4
〔四〕
“野煙”
,亦本王維前詩:“萬戶傷心生野煙。

5
〔五〕下片作意略同杜甫《春望》:
“感時花濺淚。

第 10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七九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晚號放翁,山陰(今屬浙江)人,陸佃之孫。紹興三十
二年進士,官至寶章閣待制。中年曾在川陝一帶參加軍旅生活,先後九年。詩與尤袤、楊
萬里、范成大齊名,稱南宋四大家,有《劍南詩稿》 、《放翁詞》。

漢宮春 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1
2 3
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 。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 。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
4 5
牋 。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 ,元夕燈山。花時
6 7 8
萬人樂處,欹帽垂鞭 。聞歌感舊,尚時時流涕尊前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
1
〔一〕南鄭,今陝西省漢中。王炎宣撫川陝,作者在他幕府中參軍,次年來成都。
2
〔二〕川可指陸地,
“平川”亦謂平原,詳《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六。現在戲劇曲藝裏還說“地平川”。
作者在南鄭時有獵虎事,見他的《憶昔》詩。
頁一八〇 3
〔三〕青氈卽指野帳。“暮歸野帳”是敍述,
“雲壓青氈”是形容,爲一義的互文。白居易有《青氈帳二
十韻》,見《白香山詩後集》卷十二。王昌齡《箜篌引》
:“碧毛氈帳河曲遊。”
4
〔四〕韓浦《寄弟》:
“十樣蠻箋岀益州。
”指蜀紙。
5
〔五〕蘇軾《河滿子》詞:
“莫負花溪縱賞,何妨藥市微行。”作者《老學庵筆記》卷六:“成都藥市以
玉局化爲最盛,用九月九日。”看東坡詞,這藥市的集會,在北宋已然。
6
〔六〕
《周書》卷十六《獨孤信傳》:
“又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民有戴
帽者,咸慕信而側帽焉。
”李商隱《飮席代官妓贈兩從事》:
“舊主江邊側帽簷。”溫庭筠《贈知音》:
“不
語垂鞭上柳堤。”
7
〔七〕
“尊”,酒器,彷彿現在的酒壺、酒瓶。
8
〔八〕萬里“封侯”,班超故事,見下《訴衷情》注〔一〕
。這裏參用《史記·李將軍傳》李廣數奇不得
封侯事,卻從反面立意,結尾挑起一筆,不信“富貴在天”之說。曹操《步出夏門行》:
“盈縮之期,不
但在天”,謂“烈士暮年”,意亦相合。

訴衷情
1 2 3 4
當年萬里覓封侯 ,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 ,淚空
5
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
1
〔一〕有看相的向班超說:“祭酒,布衣諸生事,而當封侯萬里之外。
”又說:“燕頷虎頸,飛而食肉,
頁一八一 此萬里侯相也。”俱見《後漢書·班超傳》。
2
〔二〕戍,以兵守邊。“梁州”
,《尚書·禹貢》九州之一。今陝西南部及四川省地。
3
〔三〕
《戰國策·秦策》載蘇秦事,“黑貂之裘敝”

4
〔四〕
“鬢先秋”
,鬢早衰,言髮早白了。鬢如有霜,故曰“秋”

5
〔五〕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意。“心在”
,心猶在。“身老”
,人已老。“天山”
,在今新疆維吾爾自
治區。這裏雖泛指邊塞,亦有取義。唐薛仁貴西征,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見《新唐書·薛仁貴傳》。“滄州”
,水邊,指隱者所居。

釵頭鳳1
2 3 4 5
紅酥手,黃藤 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 ,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
6 7 8 9 10 11
錯!●春如舊 ,人空瘦,淚痕紅浥 鮫綃 透。桃花落,閒池閣 。山盟 雖在,錦書難 託。
12
莫,莫,莫 !
1
〔一〕宋陳鵠《耆舊續聞》卷十:“余弱冠客會稽,遊許氏園。見壁間有陸放翁題詞(下文卽引此詞) ,
筆勢飄逸,書於許氏園,辛未(1151)三月題。放翁先室內琴瑟甚和,然不當母夫人意,因岀之。夫婦

第 10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之情,實不忍離。後適南班名士某,家有園館之勝。務觀一日至園中,去婦聞之,遣遺黃封酒果饌,通
慇勤。公感其情,爲賦此詞。其婦見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惡’之句,惜不得其全闋。未幾,怏怏
頁一八二 而卒,聞者爲之愴然。此園後更許氏。淳熙間,其壁猶存,好事者以竹木來護之,今不復有矣。”周密
《齊東野語》卷一:“陸務觀初娶唐氏,閎之女也,於其母夫人爲姑姪。伉儷相得而弗獲於其姑,既出
而未忍絕之,則爲別館,時時往焉。姑知而掩之,雖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隱,竟絕之,亦人倫之變也。
唐後改適同郡宗子士成。嘗以春日出遊,相遇於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以語趙,遣致酒餚,翁悵然久之,
爲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實紹興乙亥歲(1155)也。„„”上引均當時人記載,蓋得其實。
《野
語》下文尚有記放翁晚年賦詩重題諸事,從略。今傳唐氏和詞全文(《歷代詩餘》卷一一八引夸娥齋主
人說),當是後人依斷句補擬。又明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載唐氏平韻《釵頭鳳》全文。
2
〔二〕
“黃藤”,藤黃,狀酒的顏色。與上“紅酥”對偶。一說當作黃縢。縢有緘封義。宋時官酒上有黃
紙封口,稱黃封酒。作者《酒詩》:
“一壺花露拆黃縢。”黃縢酒固有依據,但這裏是否用它,卻爲另一
問題。《耆舊續聞》所云“黃封酒”
,與本句恐不相干。
3
〔三〕以上三句,首敍往日歡遊踪跡。曰“宮牆柳”,不必是沈園。後文由回憶再說到近事。
4
〔四〕周邦彥《瑞鶴仙》
:“東風何事又惡。
”本句起換韻與下片“落”
“閣”等叶。
5
〔五〕
“離索”,離群索居,見《禮記·檀弓上》。鄭注:
“索,猶散也。”
“離索”猶言“分索”,分散。
“分
索”亦見陸機詩。
6
〔六〕
“春如舊”
,與上片“滿城春色”相呼應,見“歡情”“離索”今昔之異。
7
〔七〕
“浥”,沾溼。字亦作“裛”
,如花上帶露亦謂之裛。
8
〔八〕鮫綃,通指手絹。左思《吳都賦》:
“泉室潛織而卷綃,淵客慷慨而泣珠。”劉逵注:
“俗傳鮫人從
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積日賣綃。„„鮫人臨去,從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滿盤,以與主人。”事又見《述
異記》。
9
〔九〕
“閒池閣”
,此指沈氏園。
10
頁一八三 〔一〇〕引山河爲誓,本漢代封諸侯王之盟辭,言其長久不變,後來“山盟海誓”多用作男女戀情的
要約。
11
〔一一〕“錦書”用前秦竇滔妻蘇蕙織錦迴文事,見上卷溫庭筠《楊柳枝》注〔三〕
(二三頁)。
12
〔一二〕“莫”,語助詞,“莫,莫,莫”
,彷彿現在說“罷,罷,罷”。唐司空圖《耐辱居士歌》有“休
休休,莫莫莫”句,用法與此相同,且歌中結句云“耐辱莫”。這“莫”字又不大好懂,疑亦“耐辱罷”
的意思。又“錯莫”本是連緜詞,屢見六朝唐人詩中,如鮑照《行路難》 “眼花錯莫與先異”,杜甫《瘦
馬行》“失主錯莫無晶光”,有寥落、落寞之義。本篇將它拆開,在兩片分作結句,似亦含有這種意思。

第 10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八四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縣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參知
政事。晚年退居故鄉石湖。有《石湖詞》。

蝶戀花
1 2 3 4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 滿微風岸。畫舫夷猶 灣百轉,橫塘塔近依然遠 。●江國
5
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纔耕徧 。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麪收新繭。
1
〔一〕
“綠”承上“芳草”。
“鵝兒”,小鵝。杜甫《舟前小鵝兒》:
“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
”又古人
所謂綠,有近乎黃色的,現在叫蔥綠。這“綠”字亦捎帶着“鵝兒”。
2
〔二〕
“夷猶”
,猶豫,這裏形容船動得很慢。
3
〔三〕
“橫塘”在蘇州胥門外。塔卽指虎丘雲巖寺塔。看着很近,實在還遠,如俗語所謂“望山走倒馬”。
4
〔四〕
“江國”
,江鄉。
5
〔五〕“穀雨”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四月中旬。過了穀雨,再半個月就立夏,承上“江國多寒農事晚”
來。

頁一八五 鵲橋仙 七夕
1 2 3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 ,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 滿眉顰,更無奈風姨 吹雨。●相逢草草,
4
爭如休見,重攬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
1
〔一〕傳說牛郎耕田,織女紡織。今以七夕良會,故工作都懶了。盧仝《月蝕》:
“癡牛與騃女,不肯勤
農桑,徒勞含淫思,旦夕遙相望。”
2
〔二〕古代帝王有兄日姊月之說。李商隱《楚宮》二首之二:
“月姊曾逢下彩蟾。

3
〔三〕
《酉陽雜俎續集》卷三《支諾皋下》:
“封十八姨乃風神也。”
“封”與風諧音。這裏將自然界的風
月都擬人化,故用“月姊”字面。月姊含顰,風姨吹雨,是相妒情態。
4
〔四〕上片言以佳期被羣仙妒忌,下片言相見怎如不見,新歡不敵舊愁,況又添了新愁。疑亦有寓意,
不只泛詠七夕。

第 10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八六
楊萬里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進士,曾任秘書
監等,官至寶謨閣學士。有《誠齋樂府》。

昭君怨 賦松上鷗。晚飮誠齋,忽有一鷗來泊松上,已而復去,感而賦之。
1
偶聽松梢撲鹿 ,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譁,恐驚他。●俄頃忽然飛去,飛去不知何處。
2
我已乞歸休,報沙鷗 。
1
〔一〕
“撲鹿”
,狀聲音。張志和《漁父》
:“驚起鴛鴦撲鹿飛。

2
〔二〕
《文選》卷三十一江淹《雜體詩》“擬張綽”,李善注引《莊子》:“海上有人好鷗鳥者,旦而之海
上,從鷗鳥游,鷗鳥至者百數。其父曰:‘吾聞鷗從汝游,試取來,吾從玩之。’曰:‘諾。
’明旦之海上,
鷗鳥舞而不下。”今本無之。
《列子·黃帝篇》略同。人無機心,能感動異類,稱“鷗鳥忘機”本此。這
裏意謂志在隱居,約沙鷗爲伴,今既將實行,故告知它。曹松《贈方干》二之二:“他時莫爲三徵起,
門外沙鷗解笑君。”本詞似用此意。黃庭堅《登快閣》: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

第 10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八七 王質
王質,字景文,鄆州(今屬山東)人。紹興三十年進士。孝宗時,爲樞密院編修官,
出判荊南府(今屬湖北)。有《雪山詞》。

鷓鴣天 山行
1
空響蕭蕭似見呼 ,溪昏樹暗覺神孤。微茫山路纔通足,行到山深路亦無。●尋草淺,揀林
2 3
疏,雖疏無奈野藤粗。春衫不管藤搊碎 ,可憐教花著地鋪 。
1
〔一〕首句寫荒山行走的光景。山中靜極,仿佛有些聲音在那邊招呼,卻不辨究竟是些什麼。
2
〔二〕寫森林密極,找到了稍有空閒處,卻又被野藤所牽。“搊”用手撥弄絲弦,如搊箏,搊琵琶。這
裏只作抓住、牽罣解釋。
3
〔三〕空山之中,花開自落,無人理會;今既去尋花,且有護惜之意,落紅滿地,卻似乎有人使它如此,
“教”字在這裏用法很新。“教”,音交。

第 10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八八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屬山東)人。出生時山東已爲金人
所佔,二十一歲時卽參加抗金義軍。歸宋以後,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
使等職。寧宗時知鎮江府。詞與蘇軾並稱蘇、辛。有《稼軒詞》。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1
2 3
鬱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
4 5
去。江晚正愁余 ,山深聞鷓鴣 。
1
〔一〕
《方輿紀要》卷八十七:“江西萬安縣南六十里皂口江,源出贛縣界二龍山,經上造、下造,流入
贛江。宋建炎初隆裕太后避兵南指章、贛,金人躡其後追至造口,不及而還(卽下引羅大經《鶴林玉露》
之說)。造口卽皂口也。

2
〔二〕
“鬱孤臺”在今江西贛縣西南。 《輿地紀勝》卷三十二:“江南西路贛州南康郡,鬱孤臺在郡治,
隆阜鬱然,孤起平地數丈,冠冕一郡之形勝,而襟帶千里之山川。„„唐李勉爲虔州刺史,登臨北望,
慨然曰:‘余雖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闕也。’改鬱孤爲望闕。趙清獻公詩曰:羣峯鬱然起,惟此上獨孤。
築臺山之巔,鬱孤名以呼。”“清江”卽指贛江。
3
頁一八九 〔三〕卽用李勉登臺北望事,見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亦可釋爲一般登高望遠。李白《登金陵鳳
凰臺詩》:
“長安不見使人愁。”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4
〔四〕
《楚辭·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注云:
“予,屈原自謂也。”“予”上聲,與“渚” “下”
相叶。《爾雅·釋詁》予余皆訓我,卻是二字平仄聲異。 《禮記·曲禮》“曰予一人”下,鄭玄注:“《覲
禮》曰:‘伯父實來,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
《釋文》:
“鄭云‘余予古今字’,則同音餘。”
(《廣韻》:
“予,弋諸切。”)是“予”可讀“余”,同義且同音。二字相混,漢唐均然。今詞“愁余”,卽《楚辭》
“愁予”之假借耳。
5
〔五〕這裏特提鷓鴣,蓋有兩種意思:(一)
《禽經》云:“随陽,越雉也,飛必南翥。 ”張華注云:“鷓
鴣,其名自呼,飛必南向,雖東西回翔,開翅之始,必先南翥。其志懷南,不徂北也。” (二)
“今俗謂
其鳴曰‘行不得哥也’。”
(俱見《本草綱目》卷四十八李時珍說)左思《吳都賦》 “鷓鴣南翥而中留” ,
劉注:“鷓鴣如雞,黑色,其鳴自呼。或言此鳥常南飛不北,豫章已南諸郡處處有之。 ”按劉注所云,豫
章地望,正與稼軒此詞相合。又白居易《山鷓鴣》詩:“啼到處,惟能愁北人,南人慣聞如不聞” ,亦合
本詞之意。至舊說此詞本事以羅大經說爲有名。《鶴林玉露》卷四:“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裕太后御舟
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自此起興。聞鷓鴣之句謂恢復之事行不得也。 ”自來每多承用。近人始有懷疑
者,據《宋史·後妃傳》未載金兵追到造口(卽虔州附近,今贛縣)云云。其實建炎三年金兵深入江南,
宋亡迫在眉睫,趙氏東逃西竄,的確十分狼狽。孟后奔虔州,金兵前鋒直追到造口,當時有這可能,且
詞人之筆正不必依照官書。就詞的作法而論,句句寫山寫水,周濟云: “借水怨山”(《宋四家詞選》)。
梁啓超云:“
《菩薩蠻》如此大聲鏜鎝,未曾有也。”
(《藝蘅館詞選》)固不僅個人身世之感,殆兼有家國
興旺之感。“聞鷓鴣”云云,心懷不愜可知,惟羅云“恢復之事行不得” ,過於着實,未免附會。

頁一九〇 祝英臺近 晚春
1 2 3
寶釵分 ,桃葉渡 ,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
4 5
誰勸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是他春
6
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
1
〔一〕梁陸罩《閨怨》
:“偏恨分釵時。
”白居易《長恨歌》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杜牧
《送人》:
“明鏡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
”是分釵贈別,自來有之。此風俗到宋代還有,見王明
清《玉照新志》卷四。
2
〔二〕王獻之《桃葉歌》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
”桃葉,獻之妾。
3
〔三〕浦,水邊。南浦本是通稱。《楚辭·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王逸注:
“南至江之涯”。是
江河的南岸,皆可稱南浦。謝脁《隋王鼓吹曲》十首之八《送遠曲》 “南浦送佳人”,江淹《別賦》
“送
君南浦,傷如之何,”卽承用《楚辭》。但後來亦作地名、水名用。
4
〔四〕“流鶯”
,一本作“啼鶯”。張惠言《詞選》評曰:“流鶯,惡小人得志也” ,頗傷穿鑿。這句與作
者《賀新郎》“綠樹聽鵜鴂”一詞中對鳥聲的寫法很相像。相傳又有“流鶯不解語”之說。 《古今圖書集
成·禽蟲典》卷二十六鶯部引《補禽經》 :“章茂深嘗得其婦翁石林(葉夢得別號)所書《賀新郎》詞,
首曰‘睡起啼鶯語’,章疑其誤,頗詰之。石林曰:‘老夫嘗得之矣,流鶯不解語,啼鶯解語,見《禽經》。
’„„”
(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九。)按流鶯在詩詞中亦多作泛稱,不必有別於啼鶯,這裏姑備一說而已。

第 10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一九一 5
〔五〕以所簪花朵數目,試卜歸期,乃無聊之意想,花卜或非有成法。
“才簪又重數”,細膩之極。
6
〔六〕前人詩詞中類似本句者很多,如雍陶詩,李漢老、趙德莊詞,今不具引。本篇將傷春送別閨怨等
等作爲譬喻,其本意實與《摸魚兒》、
《賀新郎》諸篇相近,因是小令,另用一種寫法,風格亦從平素的
激昂慷慨,一轉而爲纏綿悱惻。相傳此詞有本事,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呂婆女事辛幼安”云云,
恐出流傳附會,且與詞意亦不合,今不錄。

青玉案 元夕
1 2 3 4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 聲動,玉壺 光轉,一夜魚龍
5 6
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
7
珊處 。
1
〔一〕此極言元夕花炮之勝,今俗猶曰“放花”。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
”首言其初放,
次言放後。銀花千樹,萬點流星,都是幻境。譚獻評:“起二句賦色瑰異”是也。《春秋》莊公七年:“星
隕如雨。”
《左傳》讀“如”爲“而”,
《公羊》、
《穀梁》“如”字均不改讀。《論衡·說日》:“若雨而非雨
也”,卽從二傳之說。這裏用法亦相同。
2
〔二〕郭利貞《上元》:
“九陌連燈影,千門度月華。傾城出寶騎,匝路轉香車。

3
〔三〕“鳳簫”
,一說“排簫”,以其形參差像鳳翼,亦名“參差”;又其聲如鳳鳴。《荀子·解蔽》引逸
詩:“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又一說以《列仙傳》載弄玉吹簫引鳳,亦稱鳳簫。這裏指笙簫
頁一九二 等細樂,與下文月色亦相連。溫庭筠《經舊遊》 :“涼月慇懃碧玉簫”

4
〔四〕鮑照《白頭吟》:
“清如玉壺冰。”後來唐宋詩詞中每以“玉壺”
“冰壺”喻月。如唐朱華《海上生
明月》:
“影開金鏡滿,輪抱玉壺清”,和這詞用法相近,指月而言甚顯。
5
〔五〕
《漢書·西域傳贊》:
“曼衍魚龍角抵之戲。”師古注:
“魚龍者爲舍利之獸,先戲於庭極,畢;乃
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漱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於庭,炫燿日光。”這
裏借用,言月光如水,各樣燈彩飛舞如魚龍鬧海一般。魚龍亦是燈的形狀,如金魚、蚌殼、龍燈之類。
“鳳簫”至此三句,連用“動”
“轉”“舞”等字,均寫動態。
6
〔六〕見中卷李清照《永遇樂》注〔九〕(一五二頁)
。“雪柳黃金縷”
,只是一物,卽李詞所謂“撚金雪
柳”。
“撚金”見《燕翼詒謀錄》卷二、《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三六。“金線撚絲”見《宋史》卷一五三
《輿服志》五,蓋所謂“黃金縷”也。
7
〔七〕上片用誇張的筆法,極力描繪燈月交輝、上元盛況。過片說到觀燈的女郎們。
“衆裏尋他”句,
寫在熱鬧場中,羅綺如雲,找來找去,總找不着,偶一回頭,忽然在清冷處看見了,亦似平常的事情。
結尾只用“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語,卽把多少不易說出的悲感和盤托出了。前人對之,多加美評,
如譚獻評《詞辨》,梁啓超評《藝蘅館詞選》
,王國維《人間詞話》等等。

清平樂1
2 3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 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
4
頁一九三 籠。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看剝蓮蓬。

1
〔一〕本篇客觀地寫農村景象,老人們有點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筆意清新,似不
費力。
2
〔二〕
“醉裏”,猶前錄蘇軾《浣溪沙》
“垂白杖藜擡醉眼”
。“吳音相媚好”卽指翁媼對話而言,以吳語
柔軟,“媚好”亦雙關。
3
〔三〕
“媼”,老年婦女的尊稱。《史記·高祖紀》
“劉媼”下《集解》:“孟康曰:長老尊稱也。左師謂太
后曰,媼愛燕后,賢(當脫一“於”字)長安君。 《禮樂志》
:‘地神曰媼。
’媼,母別名也,音烏老反。”
4
〔四〕雖似用口語寫實,但大兒、中兒、小兒云云,蓋從漢樂府《相逢行》“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
小婦無所爲,挾瑟上高堂”化出,只易三女爲三男耳。末句於剝蓮蓬着一“看”字,得樂府“無所爲”
的神理。“無賴”
,見中卷秦觀《浣溪沙》注〔一〕(一二〇頁)
,本不是什麼好話,這裏卻只作小孩子頑
皮講,所以說“最喜”,反語傳神,更覺有力。這類詞彙語意的轉化,後來戲曲小說中常有,如“冤家”
“可憎”等。

第 10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破陣子 1
爲陳同甫 賦壯詞以寄之
2 3 4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絃 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
5 6 7
作的盧 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1
〔一〕陳亮字同甫。
頁一九四 2
〔二〕杜甫《夜宴左氏莊》:
“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
“醉”
“夢”云云,豪情壯概皆過去事,虛擬
之詞。
3
〔三〕
“麾”,旌旗,“麾下”指軍中。
“炙”,烤肉。稱“分麾下炙”,有軍中會餐意。
《世說新語·汰侈》:
“王君夫(愷)有牛,名八百里駮,常瑩其蹄角。王武子(濟)語君夫: ‘我射不如卿,今指賭卿牛,
以千萬對之。’君夫卽恃手快,且謂駿物無有殺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胡
牀,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炙至,一臠便去。”這裏借古典來寫豪邁的胸懷,不必紀實。蘇軾《約(李)
公擇飮是日大風》:“要當啖公八百里,豪氣一洗儒生酸”,亦同此意。
4
〔四〕瑟二十五絃。古代傳說本是五十絃。
《史記·封禪書》:“太帝(《漢書·郊祀志》作“泰帝”,
《文
選·吳都賦》李善注引《史記》作“黃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故破其瑟爲二十五絃。 ”這
裏與上文“八百里”都是用典,一極言其氣概闊大,一極言其聲音悲哀耳。李商隱《錦瑟》 :
“錦瑟無端
五十絃”,用法亦相似。
5
〔五〕
“作”,猶“若”
。現在白話說“作爲”,亦有譬況假設之意。猶言“馬若的盧飛快”
。《相馬經》
:“馬
白額入口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劉備騎的盧躍過檀溪,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世
語》云云,後來小說卽衍此故事。
6
〔六〕
《南史·曹景宗傳》:
“景宗謂所親曰: ‘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霹
靂聲,箭如餓鴟叫。
’„„” 《隋書·長孫晟傳》:
“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爲霹靂,見其走
馬稱爲閃電。”
7
〔七〕
《世說新語·任誕》記張翰語:
“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卽時一杯酒。
”結用實筆,一點卽醒。

西江月 夜行黃沙 道中
1
2 3
頁一九五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箇星天外,兩三
4 5 6
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 邊,路轉溪橋忽見 。
1
〔一〕江西上饒縣西黃沙嶺。
2
〔二〕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方干《寓居郝氏林亭》:“蟬曳
殘聲過別枝。”又“月明驚鵲未安枝”,兩見蘇軾詩(《次周令韻送赴闕》、《次韻蔣穎叔》)
。“別枝”,另
一枝。詞意謂鵲因月明,驚飛不定,從這一枝跳到那一枝。 “別”乃形容詞,若作動詞,釋爲離別之別,
意雖亦相近,卻與下文“半夜”不對偶。
3
〔三〕蛙的聲音彷彿有意,亦在那邊預報豐年,參用《晉書·惠帝紀》。惠帝在華林園聽見蝦蟆叫,問
他的從人道:“此鳴者爲公乎,爲私乎?”蛙聲無意,卻認作有心,本是個愚人的笑話,這裏卻轉爲雋
美之語。
4
〔四〕盧延讓《松寺》:
“兩三條電欲爲雨,七八箇星猶在天。

5
〔五〕
“社林”,卽社樹,這裏指土地祠的樹林。古代立社,每種植與本處土地相宜的樹林,認爲神所憑
依。如《論語·八佾》載宰我對魯哀公說:“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後來更有枌榆社,櫟
社等等。
6
〔六〕這茅店本是來過的,卻不大認識,轉過小橋忽然找着了,寫出晚上走路,舊地重經,恍惚喜悅的
神情。

又 遣興
頁一九六 1
醉裏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
2
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
1
〔一〕用《孟子·盡心下》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意。
2
〔二〕
《漢書·龔勝傳》:
“勝以手推常(夏侯常)曰‘去’。
”見黃季剛師《讀漢書後漢書札記》說辛詞
此句。

第 10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醜奴兒1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2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1
〔一〕
《醜奴兒》卽《采桑子》

2
〔二〕不識愁的,偏學着說。如登高極目,何等暢快,爲作詞章,便因文生情,也得說說一般的悲愁。
及真知愁味,反而不說了。如晚歲逢秋,本極悽涼,卻說秋天真是涼快呵。今昔對比,含蓄而又分明。
中間用叠句轉折。末句似近滑,於極流利中仍見此老倔強的意態。將烈士暮年之感恰好寫爲長短句,
“粗
豪”云云殆不足以盡稼軒。“秋”仍綰合“愁”字,如下錄吳文英《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
秋。”

鷓鴣天 代人賦
1 2
頁一九七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
3 4
斜,青旗沽酒 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
1
〔一〕
“些”字在麻韻,前人多如此押。
2
〔二〕王安石《題舫子》
:“愛此江邊好,留連至日斜。眠分黃犢草,坐占白鷗沙。”
3
〔三〕酒店挂青帘作爲幌子。白居易《杭州春望》:
“青旗沽酒趁梨花。

4
〔四〕結句言桃李愁風雨,而菜花之不愁風雨,意在言外。對比形容,清新明朗。

又 1
鵝湖 歸,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書咄咄,且休
2 3 4
休 ,一邱一壑 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1
〔一〕
“鵝湖”
,在江西鉛山縣東,以東晉人龔氏曾居山蓄鵝得名。
2
〔二〕
“書咄咄”,近注家多引《晉書·殷浩傳》“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自是較早的記載。但殷
浩實是個官迷,熱中名利的人,本傳上說他“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
其流放之慼”,好像十分恬淡,實際全是矯情,所以才有這四字書空的怪態。史家對此,連類而書,不
加按語,意自分明。且下文更寫他鬧了個大笑話:“後(桓)溫將以浩爲尚書令,遺書告之,浩欣然許
焉。將答書,慮有謬誤,開閉者數十,竟達空函,大忤溫意,由是遂絕。 ”就作者生平固不會以殷浩自
比,卽以本詞所表現閒適恬退的心情,亦不應引用這樣的故事。故雖借用字面,意卻無關。這和“且休
頁一九八 休”只是一句話。且者,連結之詞。《舊唐書·司空圖傳》載圖所作《休休亭記》,解“休休”的意義爲:
“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蓋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聵三宜休;又少而惰,長
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濟時之用,又宜休也。”與詞意相合。又本傳云:“因爲《耐辱居士歌》,題
於東北楹曰:‘咄咄!休休休!莫莫莫!伎倆雖多性靈惡,賴是長教閑處着。„„’”殆卽爲稼轩此语所
本。至於司空圖歌中的“咄咄”,仍可與原來“書空”故事有關,但他不過只采用“咄咄”兩個字,自
屬無礙,與這裏情形不盡相同。
3
〔三〕
《漢書·敍傳》載班嗣的書簡: “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栖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
《世說新語·品藻》:
“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亮;
一邱一壑,自謂過之。’”又《晉書·謝安傳》亦有“放情丘壑”之文。
4
〔四〕俞文豹《吹劍錄》引這兩句,以爲陳秋塘(善)詩。陳辛兩人年代相差不多。鄧廣銘《稼軒詞編
年箋注》引此條,並附有按語,疑爲稼軒的詞誤入陳氏集中,說可參考。劉禹錫《秋日書懷寄白賓客》:
“筋力上樓知。”詩語簡而概括,衍爲長短句頓覺宛轉多姿,亦詩詞作法之不同。懶上層樓,雖託之筋
力衰減,仍有烈士暮年的感慨,參看作者他篇如《念奴嬌》、
《醜奴兒》等。

又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1 2 3 4 5
壯歲旌旗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 夜娖銀胡 ,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歎
6 7 8
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 ,換得東家種樹書 。

第 10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
〔一〕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春風旌旗擁萬夫。

頁一九九 2
〔二〕首兩句,指紹興三十二年,作者二十二歲以五十騎突入金營,擒叛將張安國,獻俘行在事,見《宋
史》本傳。錦襜突騎,穿錦衣的馬隊。
3
〔三〕
“燕兵”“漢箭”爲對偶,就國家言之,則謂之漢;從當時中原豪傑、作者統率的起義兵將(如本
傳稱統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以地望言,則謂之燕;實爲一事的互文。或釋燕兵爲“北方兵士,
戒備森嚴”
,指敵人而言,於詞義恐非。 “夜娖”
“朝飛”爲對偶,昨晚今早,相承而言。亦一件事的兩
個階段,詳下注。
4
〔四〕
“娖”通“擉”,整理。宋朱翌《猗覺寮雜記》下:“今人辦人從行李之類,其言曰‘整擉’ 。蓋用
‘娖’字。”
《後漢書·中山簡王(焉)傳》:“今五國各官騎百人,稱娖前行。”注:
“娖,音楚角反。稱
娖,猶齊整也。”
(朱書卽引《後漢書》,文略誤,今改用原文。)
“胡 ”,箭袋,亦作“胡祿”、
“弧簶” ,
並同。“銀”指袋上的妝飾。
“夜娖銀胡 ”,言乘夜嚴裝,爲朝襲的準備。
5
〔五〕
“金僕姑”
,箭名。
《左傳》莊公十一年:
“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

6
〔六〕歐陽脩《聖無憂詞》:
“春風不染髭鬚。”
7
〔七〕
“萬字”,猶言萬言書。作者屢上封事,今尚有《美芹十論》等篇存集中。
《新唐書·王忠嗣傳》

“因上平戎十八策。”
8
〔八〕
“種樹之書”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東家有大棗樹”見《漢書·王吉傳》
,蓋參錯用之,表示
他暮年的不得志。

滿江紅 1
江行,簡楊濟翁 周顯先。
2
頁二〇〇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
3 4
生屐 。笑塵勞三十九年非 ,長爲客。●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
5 6 7 8
了無塵跡 。樓觀甫成人已去 ,旌旗未卷 頭先白。歎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
1
〔一〕楊濟翁名炎正,楊萬里族弟。
2
〔二〕韓熙載《奉使中原署館壁》:
“夢中忽到江南路。

3
〔三〕
《世說新語·雅量》:“祖士少(約)好財,阮遙集(孚)好屐,並恒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
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客至,屏當未盡,餘兩小簏著背後,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
見自吹火蠟屐,因歎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閒暢。於是勝負始分。”
“兩”
,亦作“緉”。
“兩”、
“緉”、“量”
,字通。
“幾兩”,卽幾雙。
4
〔四〕淳熙五年(1178)作者三十九歲。
《淮南子·原道訓》:
“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又
《莊子·則陽》、
《寓言》,並有“行年六十”、“五十九年非”之文,《則陽》稱蘧伯玉,
《寓言》稱孔子。
5
〔五〕
“坼”,裂開。杜甫《登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詩謂洞庭湖極其廣大,彷彿將東南一帶吳楚地
面從中原劃分開來。本篇雖承用杜詩而意指孫氏割據江東。接說“曹劉敵”,指赤壁之戰,卽孫權所謂
“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當”卽“敵”也。劉備能敵曹操,所
以能敗曹操,如今安得有這樣的人?所以接說“西風吹盡,了無塵跡” 。借古傷今,引起下文“樓觀”
“旌旗”兩句。又辛另篇《南鄉子·北固亭有懷》:“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上兩
句與本篇同,下句更轉一意。曹劉是敵手,而孫權能敵曹劉,遂成三分之局。本篇雖未點明孫氏,亦有
此意。
6
頁二〇一 〔六〕
《稼軒詞編年箋注》於本句引蘇軾《送鄭戶曹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樓空人去,華屋
山丘,本篇所感殆不止此。
《史記·平準書》:“乃大修昆明池,列觀環之。治樓觀,高十餘丈,旗幟加
其上,甚壯。
”本篇“樓觀”“旌旗”云云或由此聯想,寄慨於和戰近事。說未必確,録以備考。
7
〔七〕
“旌旗未卷”,言未能勝利地卷甲收兵,與上句是一種意思的兩種說法。
8
〔八〕
《禮記·孔子閒居》:
“哀樂相生。”句末點明“今昔”
,雙承作結。王羲之《蘭亭序》
:“後之視今,
亦猶今之視昔。”
“哀樂相尋”之意亦見《蘭亭序》中。

摸魚兒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爲賦 。
1
2 3 4
更能消 幾番風雨,悤悤春又歸去。惜春長怕 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 道天
5 6
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 ,準擬佳期又
7 8 9 10
誤。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 ,脈脈 此情誰訴。君莫舞 ,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11 12 13
。閒愁 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第 11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1
〔一〕淳熙己亥(1179)
。“漕”,轉運使的簡稱。作者從湖北轉運副使調任湖南。
“小山亭”卽在湖北轉
運使的衙門內。
頁二〇二 2
〔二〕
“消”,消受,禁得。
3
〔三〕
“長怕”
,總怕,老怕。
4
〔四〕現在語用“聽說”
,古人往往用“見說”

5
〔五〕
“畫簷蛛網”放在句子中間,意思是算來只有畫簷的蛛網,殷勤地鎮日招惹飛絮而已。 “殷勤”承
“蛛網”說。以春去無痕,只有楊花漫天飛舞,委地沾泥,又無人愛惜,亦惟蜘蛛網牽挂耳,故曰“算
只有”。蘇軾《虛飄飄》詩:
“畫簷結蛛網。”周邦彥《點絳唇》:“柳絲輕舉,蛛網黏飛絮。”
6
〔六〕司馬相如有《長門賦》
,其序曰: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

7
〔七〕
“蛾眉”
,美人代稱。
《離騷》:
“衆女嫉余之蛾眉兮。”
8
〔八〕
《長門賦序》下文接說:“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爲文,奉黃金百斤爲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
悲愁之辭,而相如爲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按序文雖見於《文選》
,殆出於後人依託,事實亦
多附會。《史記·外戚世家》載廢陳皇后事,
《索隱》云:“作頌,信工也;復親幸之,恐非實也。”
9
〔九〕
“脈脈”
,見上卷溫庭筠《望江南》注〔二〕
(二四頁)
。一說“脈脈”爲“嘿嘿”
“默默”的借字。
10
〔一〇〕《晉書·樂志》有《公莫舞》,相傳項莊劍舞,項伯以袖隔之,保護劉邦。這裏借用,把“公”
改爲“君”,意亦與古樂府不同。彷彿說你莫要太高興了,失寵固可悲,得意又怎麼樣呢。引起“君不
見玉環飛燕皆塵土”句。
11
〔一一〕楊貴妃小字玉環,見《楊太真外傳》。趙后號曰飛燕,見《漢書·外戚傳》。蘇軾《孫莘老求
墨妙亭詩》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趙飛燕外傳》附伶玄自敍:
“子于語通德曰:‘斯人
俱灰滅矣。
’”白居易《長恨歌》:“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皆塵土”當非泛說。
12
〔一二〕以上總是“閒愁”
,二字概括本意。
13
頁二〇三 〔一三〕上片以春去作爲比喻,卻分作多少層次。先說再經不得幾回風雨了,這是一層。因怕花落,
便常常擔心花開太早了(另詞《蝶戀花》所謂“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何況今已落紅無數,這又是
一層。但春雖歸去,春又何歸?故反振一筆“春且住”。爲什麼要住?聽說天涯芳草無歸路這又是一層。
明明無處可去,它卻偏偏去了,那更無話可說,算起來只有簷前蜘蛛網罣着的飛絮是春光僅有的殘痕。
蛛網纖微,柳花輕薄,靠它們來留春,又能有幾何。這些都反映作者對當時國事政治的十分不滿,無須
比附得,意自分明。下片多引古典,“長門事”以下,敍說故事,若不相蒙,而脈絡貫注。上片泛寫南
渡的局勢,下片側重小朝廷裏還有許多妒寵爭姸的醜態,殊不知刧後湖山,已成殘局,得意失意,將同
歸於盡。結用李商隱《北樓》“輕命倚危欄”詩意,一片斜陽煙柳,真是愁到極處,也就是危險到極處,
無怪當時傳說宋孝宗看了很不悅(見《鶴林玉露》卷四)。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1

2 3 4 5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 遠目,獻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
6 7 8 9
裏 ,江南游子。把吳鉤 看了,欄干拍徧 ,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鱠,儘西風季
10 11 12 13
鷹歸 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 ,樹猶如此 。倩何
14
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
1
〔一〕《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賞心亭在下水門之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丁晉公謂建。
”周邦
頁二〇四 彥《西河》:“夜深月過女牆來,賞心東望流水。
”(陳元龍注《片玉集》本)
2
〔二〕王粲《游海賦》:
“水與天際。”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安石《夜
過新開湖憶沖之仲涂同泛》:
“水遠天無際。”
3
〔三〕韓愈孟郊《城南聯句》:
“遙岑出寸碧(愈)
,遠目增雙明(郊)
。”
4
〔四〕王安石《午枕》:
“隔水山供宛轉愁。

5
〔五〕韓愈《送桂州嚴大夫》:
“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篸卽簪,“玉簪”卽碧玉簪之省。作者另一詞
《行香子》
:“雲岫如簪”
,蓋指雲山。“螺髻”亦喻山。如皮日休《縹緲峰》詩:“似將青螺髻,撒在月明
中。
”又周邦彥《西河》詞詠金陵:“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6
〔六〕柳永《夜半樂》:
“斷鴻聲遠長天暮。
”又前錄《玉蝴蝶》,亦有“斷鴻聲裏,立盡斜陽”之句。
7
〔七〕“吳鉤”,鉤是一種兵器,似劍而曲,見《漢書·韓延壽傳》注。吳鉤的故事見《吳越春秋·闔閭內
傳》
。鮑照《代結客少年場行》 :
“錦帶佩吳鉤。”杜甫《後出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夢溪筆談》
卷十九:“唐人詩多有言吳鉤者,吳鉤,刀名也,刃彎。”是彎形的刀劍皆可稱鉤。

第 11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8
〔八〕李煜《玉樓春》:
“醉拍闌干情未切。
”這裏亦有按拍的意思。
9
〔九〕
“登臨”本於《楚辭·九辯》。歐陽脩《蝶戀花》:
“無人會得憑闌意。”
10
〔一〇〕《世說新語·識鑒》:
“張季鷹(翰)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
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爲見機。”
11
〔一一〕
“劉郎”指劉備。《三國志·魏書·陳登傳》載劉備對許汜語:
“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
王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
頁二〇五 但上下牀之間邪?”以上一段,蓋謂當時朝士,貪戀爵祿,只知道“求田問舍”,故無若張翰其人者,如
碰見劉備當然要看不起他們。語意廣泛,不泥定自己,卻引起自己的憂愁寂寞。
12
〔一二〕蘇軾《滿庭芳》: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
13
〔一三〕
《世說新語·言語》:
“桓公(溫)北征,經金城,見前爲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
‘木
猶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執條,泫然流涕。”庾信《枯樹賦》作“樹猶如此”,與本句合。
14
〔一四〕三句一氣而下,作一句讀。
“紅巾翠袖”
,妝飾,以代美人。王勃《落花落》:
“羅袂紅巾復往還。

“揾”,揩拭。
“倩何人”者,言無人也,應前“無人會”句。

賀新郎 1
別茂嘉十二弟 。鵜鴂、杜鵑實兩種,見《離騷補注》 。
2
3 4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啼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
5 6 7 8
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 ,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
9 10 11
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
12 13
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
1
〔一〕劉過《龍洲詞》有送辛稼軒弟《沁園春》一詞,當卽是茂嘉。
2
〔二〕宋洪興祖《離騷補注》卷一:“然則子規、鶗鴂,二物也。”
(“鵜”“鶗”字通)鵜鴂在這裏音“提
決”

3
〔三〕首三句借鳥聲見意。 《楚辭·離騷》:
“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爲之不芳。”(李善注張衡《思玄
頁二〇六 賦》引作“鶗鴂”。)鷓鴣啼聲或云“鉤辀格磔”,或云“行不得哥也”;杜鵑啼聲,如曰“不如歸去”;這
三種啼聲都不好聽,卻一個啼了,一個又啼,所以說“更那堪” ,言其不堪。
4
〔四〕仍回到鵜鴂身上,卽《離騷》“百草不芳”意。《文選》卷二十三阮籍《詠懷》
“鶗鴂發哀音”下沈
約注:“此鳥鳴則芳歇也。芬芳歇矣,則存者臭腐耳。”
5
〔五〕此句轉到送別本意,以下卻又臚列許多故事,離題很遠。
6
〔六〕用昭君出塞事。石崇《王明君辭序》:“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
君,亦必耳也。”李商隱《王昭君》:
“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一:
“魂
返關塞黑。”
7
〔七〕用漢武帝陳皇后事,已見《摸魚兒》詞注〔五〕及〔八〕。翠輦辭闕,卽言陳后退居長門宮。“更”
者,敍說另一事。謝脁《和王主簿怨情》
:“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亦上用昭君,下用陳后,與之相
同。此蓋有所本。
8
〔八〕用莊姜送戴嬀事。《詩·邶風·燕燕序》:
“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鄭《箋》:
“莊姜無子,陳女戴
嬀生子名完,莊姜以爲己子。莊公薨,完立而州吁殺之。戴嬀於是大歸,莊姜遠送之於野,詩見己志。 ”
事並見隱公三年、四年《左傳》。
9
〔九〕用李陵蘇武事。上片言美人宮怨,這裏說壯士訣別,敍述故事,卻連絡而下,過片並不另起。
“將
軍”云云指李陵,
“故人”指蘇武。李陵《與蘇武詩》: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漢書·蘇武傳》載
蘇武歸漢,李陵送別語:
“異域之人,壹別長絕。”
10
〔一〇〕用荊軻事。
《史記·刺客列傳》載歌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又云:“皆白
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

11
〔一一〕此句承上句仍用《易水歌》。所云“悲歌”
,卽本傳所載“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爲變徵之
頁二〇七 聲”、
“復爲羽聲慷慨”等句。
12
〔一二〕兩句又回到開頭許多鳥聲。
“如許恨”總結上文許多恨事。杜鵑舊有“啼血”之說,因它口中有
血紅色的斑點。言鳥啼雖然悲切,若知道如許恨事,還要更加悲哀呢。
13
〔一二〕說到這裏,始終未及送別本題,卻在結末一點:
“你去後,有誰來伴我飲酒賞月呢?”張惠言《詞
選》以爲“茂嘉蓋以得罪謫徙,故有是言。”茂嘉事跡,除見劉過詞以外,別無可考,張氏之說未必可信。
卽使茂嘉真是貶謫,亦無須費如許氣力來寫它。蓋已將個人身世和家國興亡打併成一片,多少悲怨,都非
泛泛。別弟云云,雖是題目,實不過借題發揮而已。結構之奇闢,措語之悲壯,前人評贊已多,不更引錄。

第 11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又 1 2
邑中園亭,僕皆爲賦此詞 。一日獨坐停雲 ,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
3
庶幾仿彿淵明思親友 之意云。
4 5
甚矣吾衰矣 ,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 ,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
6 7 8
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裏 ,想
9 10 11
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沈酣求名 者,豈識濁醪妙理 。回首叫雲飛風起 ,不恨古
12 13
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
1
〔一〕
“邑中”指江西鉛山縣。
“此詞”卽指《賀新郎》詞牌。
2
〔二〕作者的園亭,以陶詩取名。
頁二〇八 3
〔三〕陶潛《停雲詩序》:
“停雲,思親友也。”
4
〔四〕
《論語·述而》: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原典謂“道不行”
,詞亦有此意。
5
〔五〕李白《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6
〔六〕《世說新語·寵禮》:
“於時荊州爲之語曰:髯參軍(郗超),短主簿(王恂)
,能令公(桓溫)喜,
能令公怒。”這裏“公”
,作者自稱。
7
〔七〕
《新唐書·魏徵傳》記唐太宗語:
“人言徵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

8
〔八〕陶潛《停雲》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有酒有酒,閒飲東窗。
”又《歸去來辭》
:“有酒盈樽。

9
〔九〕蘇軾《和陶飲酒詩》
:“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

10
〔一〇〕陶潛《己酉歲九月九日》:
“濁酒且自陶。
”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
“濁醪有妙理。

11
〔一一〕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
”劉邦《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12
〔一二〕
《南史·張融傳》:
“融常歎云: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不見我。

13
〔一三〕合用《論語·憲問》“知我者其天乎”、《述而》
“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兩句。全篇借《論語》作
起結。上片結尾“我見青山”云云,這裏結尾“不恨古人”云云,句調意思都似重複,當時岳珂已有這樣
的批評:“獨首尾二腔警語差相似”,見《桯史》
“稼軒論詞”條。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

頁二〇九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2。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3。斜陽草樹,尋常巷
4 5 6 7 8
陌 ,人道寄奴 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 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
9 10 11 12 13
皇北顧 。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 社鼓。
14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1
〔一〕京口,今鎮江。三國孫吳初年曾在此建都,後遷秣陵,改置京口鎮。北固山在鎮江北,下臨江水。
晉蔡謨在山上起樓名北固樓,亦名北固亭。梁武帝改名北顧亭。
2
〔二〕全篇多詠劉宋,首從京口說起孫權,總提全篇。《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歷》記濡須之
戰:
“公(曹操)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歎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蓋云南
渡草草之局,非特無望於若劉寄奴之恢復中原,並不能如孫仲謀之稱雄江左也。句意謂江山如昔,更無處
去覓像孫權那樣的英雄人物。
3
〔三〕三句實只一句,亦不須分逗,今依調斷句。本篇多有此種句逗。
4
〔四〕用劉禹錫《烏衣巷》詩意。
5
〔五〕
“寄奴”,宋劉裕小名。劉裕曾在京口起兵討桓玄。
6
〔六〕二句指劉裕北伐滅南燕及後秦,收復洛陽諸事。
“金戈鐵馬”,言武裝之盛。後唐李襲吉《論梁書》

“金戈鐵馬,蹂踐於明時。

7
〔七〕
“元嘉”,宋文帝年號(424—453)

8
〔八〕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漢伐匈奴,衆十萬騎,衛青霍去病並將。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
登臨翰海”,見《史記·霍去病傳》。 《宋書·王玄謨傳》:“玄謨每陳北侵之策,上(劉義符,卽文帝)謂
頁二一〇 殷景仁曰: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意。” (《資治通鑒》卷一二五:“令人有封狼居胥意。”
)狼居胥山
舊傳在漠北喀尔喀部,一說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北,後說近是。王玄謨於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圍
滑臺而敗,魏人遂大舉南侵,見《宋書·文帝紀》及《王玄謨傳》。
9
〔九〕《宋書·索虜傳》
:“(元嘉八年)上以滑臺,戰守彌時,遂至陷沒,乃作詩曰:
‘„„惆悵懼遷逝,
北顧涕交流。’
”滑臺失守,事本在前,今參錯用之。
10
〔一〇〕據岳珂《桯史》
,本篇作於寧宗開禧元年乙丑。作者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爲耿京忠義軍掌書

第 11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記,奉表歸朝,至開禧元年(1205)在知鎮江府任上,適爲四十三年。
11
〔一一〕本篇每借六朝劉宋往跡,喻趙宋近事。固係紀實,而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南下,
“焚燒廣陵”
,亦
見《宋書·索虜傳》。將詠史與寫實兩種寫法融合爲一,意甚深厚。
12
〔一二〕
“佛貍”(佛音弼,bì),北魏太武帝小名。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月北魏南
侵至江,起行宮於瓜步,蓋在六合。 《宋書·索虜傳》:
“燾(太武帝名)鑿瓜步山爲盤道,於其頂設氈屋。”
到南宋時,瓜洲有佛貍祠。清《揚州府志》卷二十五《祠祀》一:“佛貍祠在瓜洲城„„案太武所駐,乃
六合之瓜步山,並非瓜洲,沿譌已久。 ”
13
〔一三〕范成大《吳船錄》卷下“戊午”條:“至神女廟„„廟有馴鴉。客舟將來,迓於數里之外„„船
過亦送數里„„土人謂之神鴉,亦謂之迎船鴉。”唐時已有此稱,吳楚各地亦多有之。如上卷孫光憲《竹
枝》注引杜甫詩“迎棹舞神鴉”,情形與范所說相似。這裏指祠廟附近的烏鴉。
14
〔一四〕
“廉將軍老矣,尚善飯”,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借廉頗事,比喻自己雖老,還有雄心壯
志,當時岳珂評此詞:“新作微覺用事多耳。”
(見《桯史》

第 11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一一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屬四川)人。約生於紹興十年(1140)左右。有《書舟詞》,
紹熙五年甲寅(1194)王季平序。楊慎《詞品》云:“東坡中表之戚”,非必昆弟同輩,
其說未知所據。

摸魚兒
1 2
掩淒涼黃昏庭院,角聲何處嗚咽。矮窗曲屋風燈冷,還是苦寒時節。凝竚切,念 翠被熏籠 ,
3 4 5
夜夜成虛設。倚闌愁絕,聽鳳竹 聲中,犀帷 影外,簌簌釀寒雪 。●傷心處,卻憶當年輕
6
別,梅花滿院初發。吹香弄蕊無人見,惟有暮雲千疊。情未徹,又誰料而今,好夢分胡越 。
不堪重說,但記得當初,重門鎖處,猶有夜深月。
1
〔一〕開首四句寫景。
“凝佇”有停留、企念意。
“念”字一領,直貫到上片結束。
2
〔二〕“熏籠”,熏香兼取煖的爐子,上覆着罩子,以熏衣服,亦可慿倚。白居易《石楠樹》
:“熏籠亂搭繡
衣裳。”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說“晴雯自在熏籠上”,是此物沿用甚久,至近代尚有之。
3
〔三〕“鳳竹”,鳳尾竹,竹子的一種,葉似鳥尾。蘇軾《巫山》:
“翠葉紛下垂,婆娑綠鳳尾。
”寫得很明
白。
4
〔四〕帳帷懸犀,取其避寒等意,亦不過象徵而已。杜牧《杜秋娘詩》:“金盤犀鎮幃。”蘇軾《四時詞》
頁二一二 之四:
“夜風搖動鎮幃犀。”又《春帖子詞》:
“風暖犀盤尚鎮帷。
”曰“鎮”,蓋有鎮驚意。李賀《惱公》:
“犀
株防膽怯。
”並參看前錄李清照《浣溪沙》之二注〔三〕“通犀”(一四四頁)。
5
〔五〕
“釀雪”,醞釀雪意,言欲雪,本是自己這裏的光景,想像對方亦如此。
6
〔六〕
“胡越”不僅地分南北,且有隔絕意。

第 11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一三 陳亮
陳亮(1143—1194),字同甫,永康(今屬浙江)人。孝宗隆興時上《中興五論》,
主張北伐。光宗紹熙四年,登進士第一,授僉書建康府判官廳公事,未到官而卒。有《龍
川詞》。

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1
2 3 4 5
不見南師久 ,謾說北羣空 。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 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
6 7 8 9 10
,依舊只流東 。且復穹廬拜 ,會向藳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於中應有一
11 12 13
個半個恥臣戎 。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 安在,磅礴幾時通 。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
14
中 。
1
〔一〕章森,字德茂,廣漢(今屬四川)人,紹興三十年進士,於孝宗淳熙十一年八月(1184)、十二年
十一月(1185)兩度出使金國,見《宋史·孝宗紀》。
“大卿”
,鴻臚卿、光祿卿之別稱,見《賓退錄》卷三。
章森時爲試戶部尚書而岀使,其原職蓋爲某卿。
2
〔二〕
“南師”,北伐之師。
3
〔三〕韓愈《送溫處士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羣遂空。
”以駿馬比喻人才。這裏反用韓語,言非
頁二一四 無人才,引起下文贊美章森意。
4
i 〔四〕言章隻身使虜,卻有力敵萬夫的勇概。
5
〔五〕
“自笑”,彷彿代章說話的口氣。下文“得似”,豈得似,是反語。
6
〔六〕 “洋洋”
,大水貌。
《詩·衛風·碩人》:
“河水洋洋。”這裏用來贊美章的大才。蘇軾《送呂希道知和
州》:
“無言贈君有長歎,美哉河水空洋洋。”用法意思正相似。
7
〔七〕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詩·小雅·沔水》
:“沔彼流水,朝
宗於海。
”《尚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
“朝宗”每用來比喻諸侯朝見天子。
8
〔八〕“且復”,姑且再一次。
“穹廬”,氈帳,卽今之蒙古包。《後漢書》卷六十六《鄭衆傳》:“衆云:臣
誠不忍持漢節,對氈裘獨拜。”這裏是反用。
9
〔九〕“藁街”,漢長安街道名。這裏兩句當用《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對穹廬以屈膝”和“方當繫
頸蠻邸,懸首藁街”句意。李善注:“陳湯上疏曰: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頸藁街蠻夷邸間。”
10
〔一〇〕
“都”,都邑;
“壤”,土壤;“封”,封疆:雖稍不同,實只一意的變文。
11
〔一一〕
“恥臣戎”
,以向戎狄稱臣爲恥的人。意謂像這樣的人,難道沒有一個半個嗎?
12
〔一二〕
“千古英靈”,指先聖先烈,承上“堯舜禹”來。
13
〔一三〕
“磅礴”,廣大貌。《史記·封禪書》
:“磅礴四塞。
”韓愈《送廖道士序》:“氣之所窮,盛而不過,
必蜿蟺扶與,磅礴而鬱積。”是“磅礴”有鬱而不通意,故下文說“几時通”,言几時方才能够通达呢。
14
〔一四〕以中國比太陽,如日中天。與上句分讀。

第 11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一五 俞國寶
俞國寶,臨川(今屬江西)人。淳熙時太學生。有《醒庵遺珠集》。詞見《陽春白雪》、
《花草粹編》。

風入松1
2
一春長費買花錢 ,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西泠路,驕嘶過沽酒樓前。紅杏香中歌舞,綠楊
3
影裏鞦韆。●暖風十里麗人天 ,花壓鬢雲偏。畫船載取春歸去,餘情付湖水湖煙。明日重
4
扶殘醉 ,來尋陌上花鈿。
1
〔一〕《武林舊事》卷三“西湖遊幸,都人游賞”條:“一日,御舟經斷橋。橋旁有小酒肆,頗雅潔,中飾
素屏,書《風入松》一詞於上。光堯(宋高宗)駐目,稱賞久之,宣問何人所作,乃太學生俞國寶醉筆也。
其詞云‘„„(同上所錄)明日再攜殘酒,來尋陌上花鈿。’上笑曰:‘此詞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
爲改定云‘明日重扶殘醉’,則迥不同矣。卽日命解褐云。”
2
〔二〕司空圖《詩品》“玉壺買春”,指買酒而言。
“買花”、
“買春”相近,接下云“日日醉湖邊”
。宋時酒
肆有歌女侑酒,“買花”或兼有此意。
3
〔三〕杜甫《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4
〔四〕
“重扶殘醉”四字爲改本,已見前。原本作“再攜殘酒”
,另有一種意境,未必不工。

第 11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一六 姜夔
姜夔(生卒年約在 1155—1221 間),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屬江西)人。一
生未出仕。曾著《大樂議》,寧宗時獻於朝。往來鄂、贛、皖、蘇間,卒於杭州。有《白
石道人歌曲》。其自度曲附有旁譜。

揚州慢 1 2
淳熙丙申 至日,予過維揚 。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壁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
3 4 5
起,戍角 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 以爲有“黍離” 之悲也。
6 7 8 9 10
淮左名都 ,竹西佳處 ,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 ,盡薺麥 青青。自胡馬窺江 去後,
11 12 13 14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 ,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
15 16 17 18
縱豆蔻詞工 ,青樓夢好 ,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 ,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 ,
年年知爲誰生。
1
〔一〕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
2
頁二一七 〔二〕
《尚書·禹貢》:
“淮海維揚州。
”後來每借“維揚”作爲地名。
3
〔三〕
“戍角”,守兵所吹的號角。
4
〔四〕蕭德藻,字東夫,號千巖老人,以姪女嫁白石,事在作此詞以後。
5
〔五〕《黍離》,
《詩·王風》篇名,首句曰:“彼黍離離。
”周大夫經過西周舊都見皆長了禾黍,作詩以弔
之。
6
〔六〕揚州在淮水東,宋置淮南東路,稱爲“淮左”。
《隋書·宇文化及傳》:
“煬帝懼,留淮左,不敢還都。

是隋唐時已有此稱。
7
〔七〕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當只是泛說。後來揚州北門外五里有竹西亭,
蓋以杜牧詩句命名。蘇軾《廣陵會三同舍》其《劉貢父》一首云:“竹西已揮手,灣口猶屢送。
”卽作爲地
名用。這裏亦作地名,與“淮左”對偶。《絕妙好詞箋》卷三趙希邁《八聲甘州·竹西懷古》詞箋引《詩
話總龜》云:
“蜀岡之南有竹西亭。修竹疏翠,後卽禪智寺也。取杜牧之‘斜陽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
又引葛洞《江都志》:
“竹西亭在城北五里禪智寺側,向子固易曰‘歌吹’。經紹興兵火,周淙重建,復舊
名。

8
〔八〕杜牧《贈別》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用來指過去揚州的繁華,只略略一點,遠引
下片。
9
〔九〕薺、麥二名,薺卽薺菜,隔年生,草本。
《淮南子·脩務訓》:
“薺麥夏死。”又《地形訓》:
“麥秋生
夏死,薺冬生中夏死。”
10
〔一〇〕高宗建炎三年、紹興三十年、三十一年,金兵屢次南侵。其最近一次在隆興二年,距離作詞時
只十來年。
11
〔一一〕
《白雨齋詞話》卷二:
“寫兵燹後情景逼真。‘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

12
〔一二〕本調前後結有作上五、下六者,有作三字一逗、四字兩句者,當各以文義定之,殆可不拘。鄭
頁二一八 文焯校本有《角藥兩字考音》,謂“如此曲當於‘角’‘藥’兩頓,故並宜用入聲字。”引旁譜爲證,說或
稍迂。若就本篇文義而論,兩片結末同用上五下六句法,鄭讀自不誤。舊日通行的選本如張惠言《詞選》、
《藝蘅館詞選》並同,今從之。
13
〔一三〕
“空城”
,點明一篇主意。
14
〔一四〕據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
,作者那時只有二十二歲,當是初到揚州,無所謂“重到須驚”。
“杜
郎俊賞”以下是想像譬況,未必自比。想揚州舊日如此繁華,現在變成這等的荒涼,假如牧之果真重來,
不知當如何吃驚,縱有春風詞筆也寫不出深情來,大意不過如此。
15
〔一五〕注〔八〕所引杜牧《贈別》詩的上文爲“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豆蔻梢喻美人的
年青。
16
〔一六〕杜牧《遣懷》: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青樓”在漢魏詩裏作華屋用,到六朝末
期始改指伎樓。
17
〔一七〕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二十四橋之名,詳見於北宋
時沈括《補筆談》卷三“襍誌” 。計算起來,卻不够二十四條橋的數目。現參照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
十五的引文,酌定二十四橋如左; (1)濁河, (2)茶園(《補筆談》原作最西濁河茶園橋, “濁河”下無橋
字,是一橋還是二橋不明,今據《畫舫錄》定爲二橋), (3)大明, (4)九曲,(5)下馬,(6)作坊,(7)
洗馬,(8)南(存),(9)阿師,
(10)周家, (11)小市(存),(12)廣濟(存),(13)新,
(14)開明(存),
(15)顧家,(16)通泗(存),(17)太平(存), (18)利國(《補筆談》作利園,疑誤,從《畫舫錄》),
(19)萬歲(存),(20)青園,(21)驛,
(22)參佐,(23)東水門(“東水門”下無橋字,故《畫舫錄》
遂失載,實際上也是一條橋。沈氏原注云: “今有新橋,非古蹟也。”則有舊橋可知), (24)山光(存)。

第 11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一九 沈書雖具備二十四橋之名,據他自注只存了八橋,到南宋姜白石時,自不會“二十四橋仍在”,但詞人之
言並非考據,只要那時還有若干條橋,也就不妨這樣說。至於《畫舫錄》所載:“廿四橋卽吳家磚橋,一
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後。
”以廿四橋爲一橋之專名;所謂“廿四橋”、
“紅藥橋”,又卽緣杜牧之詩、姜白石
詞得名,是較後的情形,不宜轉用注解姜詞。
18
〔一八〕謝朓《直中書省》
“紅藥當階翻”,當是現在的芍藥花。宋王觀有《揚州芍藥譜》,其後論云:
“揚
之芍藥甲天下,其盛不知起於何代。”又另條云:“揚之人與西洛無異,無貴賤皆戴花,故開明橋之間,方
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詞裏“橋邊紅藥”云云,只是泛說,芍藥花雖盛開,也無人欣賞,花又爲誰而
生呢,乃傷亂之意。自不必指定某一條橋,王觀所記可供參考。本篇上片最工,下片较弱,但“波心蕩,
冷月無聲”卻是名句。雖多用側豔字面,係杜牧原詩,且未必以之自況。後人對此似每有誤會,故附記於
此。

翠樓吟 1 2
淳熙丙午 冬,武昌安遠樓 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
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問之,頗能道其事,還吳爲予言之。興懷昔遊,且傷今之離索也。
3 4 5 6
月冷龍沙 ,塵清虎落 ,今年漢酺初賜 。新翻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 。層樓高峙,看檻
7 8
曲縈紅,簷牙飛翠。人姝麗,粉香吹下,夜寒風細 。●此地宜有詞仙 ,擁素雲黃鶴,與君
9 10 11
頁二二〇 遊戲 。玉梯凝望久,歎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銷英氣 。西山外,晚
12
來還捲,一簾秋霽 。
1
〔一〕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
2
〔二〕詞有“素雲黃鶴”之語,則此樓當在武昌西南黃鵠山(一名黄鶴山)上。見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
箋校》引吳徵鑄箋。
3
〔三〕《後漢書·班超傳贊》:
“坦步蔥雪,咫尺龍沙。 ”注曰:
“蔥領(嶺)雪山,白龍堆沙漠也。”在今天
山南路。唐五代人所謂“龍沙” ,如褚遂良、趟延壽皆指陰山外沙漠(語見《通鑑》卷一九七、二八六),
與本詞意謂金人者意合。“龍沙”之連稱,胡三省有二說:一云盧龍山後,二云匈奴單于所居之龍庭,見
《通鑑》注及《釋文辨誤》,亦未有定論。
4
〔四〕“虎落”,爲防邊而設,見《漢書·鼂錯傳》
。顏師古注:“虎落者,以竹篦相連,遮落之也。”蓋古
有“竹虎”之名,亦見注中。這裏用虎落以對龍沙,和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五“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
沙”相近,但李詩“分虎竹”指持節而言。以上兩句言宋與金和,北方邊境暫相安無事。
5
〔五〕秦時禁民無故聚飲,有慶祝典禮時方“賜酺”。 (酺本是一種祭祀,《周禮·地官·族師》:“春秋祭
酺。”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五年„„五月天下大酺。”
《正義》曰: “天下歡樂,大飲酒也。”漢承
秦制,《史記·文帝紀》:
“朕初卽位,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文穎曰:“漢律,
三人已上無故羣飲,罰金四兩。今詔橫賜,得令會聚飲食五日。 ”張九齡《奉和聖製登封禮畢洛城酺宴》;
“漢酺歌聖酒。”
“酺”平仄兩讀,音“蒲(pú)
”或“步(bù)”。這裹用典,又係紀事。
《姜白石詞編年箋
校》:
“是年正月庚辰,高宗八十壽,犒賜内外諸軍共一百六十萬緡,見《宋史·孝宗紀》。 ”宋律不禁羣飲,
自無須賜酺,但天下歡樂大飲酒情形卻相同,故用古典來述說近事。
頁二二一 6 〔六〕南宋當時流行北方的胡樂。“氈幕元戎鼓吹”卽所謂“新翻胡部曲”也。元戎本指率領的兵車,引
申爲元帥,帥府。“歌吹”,作名詞用。“吹”字去聲。
7
〔七〕自“層樓”到此句,轉入樓的正面描寫,狀建築的壯麗,宴會的繁華。宋時公宴徵官妓承應,故有
“人姝麗”等句。就上片全段,將“安遠樓成”四字題目繳足, “安遠”二字的意義亦充分發揮了,然帥
衙歌吹,所用乃氈幕之音,已含微諷。起筆“月冷龍沙”句,氣象亦非常蕭颯,意已直貫下片。許昂霄《詞
綜偶評》曰:“(月冷龍沙五句)題前一層卽爲題後鋪敍,手法最高。”何謂題前題後,他說得不很明白,
大約也是這類的看法。
8
〔八〕言如此形勝,豈無人才。
9
〔九〕用崔顥詩。“君”字虛擬,不指定何人,筆極靈活。崔顥《黄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
黄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上使人愁。

10
〔一〇〕仍用崔詩。原典出淮南小山《招隱士》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11
〔一一〕
“天涯”句承“芳草千里”,仍綰合崔詩“日暮鄉關何處是”。
“仗”字領下兩句、言只可憑仗花
酒來消愁。“酒”承上“漢酺”,花承上“姝麗”
,雙承仍歸到“落成”本題。祓除愁恨雖似乎是好事,英
氣銷磨又不見其佳。“酒祓”
“花銷”對句,似平微側,似自己歎息解嘲,又似代他斡全開脫。其時北敵方
強,奈何空言“安遠”。雖鋪敍描摹得十分壯麗繁華,而上下嬉恬,宴安酖毒的光景便寄在言外。像這樣
的寫法,放寬一步卽逼緊一步,正不必粗獷“駡題”,而自己的本懷已和盤托出了。
12
〔一二〕結寫晚晴,又一振起,用王勃《滕王閣》詩:
“珠簾暮捲西山雨。”若與辛棄疾《摸魚兒》
“斜陽

第 11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二二 正在煙柳斷腸處”參看,其光景情懷正相類似。而辛詞結句非常哀愁,姜詞結句不落衰颯,以賦題不同,
故寫法各別耳。

點絳脣 丁未冬過吳松作。
1
2 3 4 5
燕雁無心 ,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 邊,擬共天隨 住。今何
6
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
1
〔一〕淳熙十四年(1187)
。吳松,水名,在蘇州南,從吳江東流入崑山縣。
2
〔二〕燕雁有兩說:一、“燕”指玄鳥,仄聲。如《淮南子·墬(地)形訓》“燕雁代飛”是也。二、燕爲
地名,幽燕之燕,平聲。“燕雁”者,自北地而來之雁。唐人詩中用之甚多,如楊凝、杜牧、許渾、李商
隱、趙嘏等,亦有作“燕鴻”者,義同。如李涉《重過文上人院》:
“南隨越鳥北燕鴻”,“燕”與“越”對,
尤爲明白。白石詞自沿用唐詩,不必遠引《淮南》也。
3
〔三〕寫出江南煙雨風景。“商略”二字,評量之意,見《世說新語·賞譽》
。用此見得雨意濃酣,垂垂欲
下。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爲有些隔,亦未是。
4
〔四〕橋在吳江城外。范成大《吳郡志》卷二十九:“松江水在水品第六,世傳第四橋下水是也。橋今名
甘泉橋,好事者往往以小舟汲之。

5
〔五〕“天隨”,唐陸龜蒙自號天隨子,宅在松江上甫里。白石每以陸天隨自比,見《三高祠》及《自石湖
歸苕溪》詩。
頁二二三 6
〔六〕《白雨齋詞話》卷二:“通首只寫眼前景物。至結處„„感時傷事,只用‘今何許’三字提唱,
‘憑
欄懷古’下僅以‘殘柳’五字詠歎了之,無窮哀感都在虛處。”

淡黃柳 1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 之西,巷陌淒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
紓客懷。
2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 。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正岑寂,
3 4 5 6
明朝又寒食,強攜酒 ,小橋宅 。怕梨花落盡成秋色 。燕燕飛來 ,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
碧。
1
〔一〕
《白石詩集》卷下《送范仲訥往合肥》:
“我家曾住赤欄橋。”
2
〔二〕韓偓《夜深》
(一作《寒食夜》
):“惻惻輕寒翦翦風。

3
〔三〕周邦彥《應天長》:
“強載酒細尋前跡。”
“載酒”
“攜酒”,往就之詞。
4
〔四〕橋本是姓。大橋、小橋,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後來多省作“喬”。作“橋”不誤,但如鄭
文焯釋爲赤闌橋之“橋”恐未合。這裏或借指當時所歡。作者另一詞《解連環》:
“爲大喬能撥春風,小喬
妙移箏,雁啼秋水。

5
〔五〕李賀《十二月樂詞》
(三月):
“梨花落盡成秋苑。

6
〔六〕
“燕燕”,雙燕。
《詩·邶風·燕燕》:
“燕燕于飛。

頁二二四 長亭怨慢 予頗喜自製曲,初率意爲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桓大司馬云:“昔年


1
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予深愛之 。
2
漸吹盡枝頭香絮 ,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
3 4
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 ,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
5 6
怎忘得玉環分付 。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爲主。算空有并刀,難翦離愁千縷 。
1
〔一〕
《世說新語·言語》載桓溫語,只有“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此序所引諸語均出庾信《枯樹賦》

2
〔二〕以柳起興,以梅(紅萼)結,與《一萼紅》詞,以梅起興,以柳結,作法相似。
3
〔三〕本文和序的聯系,只以上數句,在全篇看似插筆。
“此”字出韻。溫庭筠《李羽處士故里》:
“花若
有情還悵望。

4
〔四〕何遜《日夕望江山寄魚司馬》:“日夕望高城,耿耿青雲外。”歐陽詹詩已見中卷蘇軾《南鄉子》詞
注〔二〕
(九三頁)。秦觀《滿庭芳》;
“高城望斷,燈火已黄昏。”
5
〔五〕唐韋臯游江夏,與姜家小青衣玉簫有情,約以少則五載,多則七年來娶,因留玉指環一枚。八年不
至,玉簫絕食而死,以玉指環着於中指而葬。後韋晚年鎮西川,得一歌姬,亦名玉簫,觀之,乃真姜氏之

第 12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二五 玉簫也,而中指有肉環隱出,不異留別之玉環也。詳見《雲溪友議》卷中“玉簫化”條。本篇序文雖明言
敷衍六朝人語,審其詞意是懷人之作,說詳夏承燾《白石懷人詞考》及《姜白石詞編年箋校》。
6
〔六〕并州,今山西一帶,古代出產好刀。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焉得并州快翦刀,翦取吳淞半
江水。”

暗香 1
辛亥 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
2
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
3 4
舊時月色 ,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
5 6 7
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 ,夜雪初積。
8 9
翠尊易泣 ,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10

1
〔一〕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
2
〔二〕林逋《山園小梅》: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黄昏。

3
〔三〕以下數句皆回憶前事,起筆明點。溫庭筠《經故秘書崔監揚州南塘舊居》:
“唯向舊山留月色。
”周
紫芝《清平樂》:
“月到舊時明處,共誰同倚闌干。

4
頁二二六 〔四〕賀鑄《浣溪沙》:
“玉人和月摘梅花。

5
〔五〕梁何遜有《早梅詩》,一名《揚州法曹梅花盛開》。杜甫《和裴迪》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
揚州。”這裏將何遜來比况自己。
6
〔六〕
“竹外疏花”用東坡詩,見下注〔九〕。
“香冷瑶席”指在范成大席上賞梅花。
7
〔七〕“寄與”出陸凱《寄范曄》詩,見中卷秦觀《踏莎行》注〔四〕 (一二一頁)。寄贈梅花更早的故事
見於《說苑》:
“越使諸發執一枝遺梁王。梁王之臣曰韓子,顧左右曰:
‘惡有一枝梅乃遺制國之君乎! ’”
《初
學記》卷二十八引劉向《說苑》,今本無此文。
8
〔八〕 《绝妙好詞》及洪正治本《白石詩詞》,“泣”並作“竭”,詞意蓋本周邦彦《浪淘沙慢》“翠尊未
竭”
;各本多作“泣”。用“泣”或“竭”,就句意論並可通,如黄孝邁《湘春夜月》“空尊夜泣”,亦卽此
句之意。且“易泣”“無言”對偶亦工。
9
〔九〕“長記”以下,又記往事,與起首相應。蘇軾《和秦太虛梅花》:“江頭千樹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
好。
”東坡此篇中還有“西湖處士”“孤山山下”等句,蓋姜句所出。
10
〔一〇〕結句擬周邦彦《六醜》結句: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疏影
1 2 3
苔枝綴玉 ,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
4 5 6
頁二二七 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 ,那人正睡
7 8 9
裏,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 ,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
10 11
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
1
〔一〕“苔梅”,梅樹的一種。范成大《梅譜》(一名《范村梅譜》)
:“古梅會稽最多,四明吳興亦間有之。
其枝樛曲萬狀,蒼蘚鱗皴,封滿花身;又有苔鬚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飄飄可玩。初謂古木歷久,
風日致然。詳考會稽所產,雖小株亦有苔痕,蓋別是一種,非必古木。„„” 《武林舊事》卷七記宋高宗
語;
“苔梅有二種:一種宜興張公洞者,苔蘚極厚,花極香;一種出越上,苔如綠絲,長尺餘。 ”
2
〔二〕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日暮於松林中見美人,又有一綠衣童子笑歌戲舞。“師雄醉寐,但覺風
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起視大梅花樹上,有翠羽刺嘈相顧,月落參橫,惆悵而已。
”見曾慥《類說》卷
十二引《異人錄》

3
〔三〕杜甫《佳人》: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黃昏”字面似亦參用前“暗香”詞所引蘇詩“多情立
馬待黃昏”
。又曹組詠梅《驀山溪》云:“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亦用蘇詩、杜詩,在姜前。本
篇用成句及典故頗多。許昂霄《詞綜偶評》:
“別有爐鞴鎔鑄之妙,不僅櫽括舊人詩句爲能。”
4
〔四〕鄭文焯校本云:“考唐王建《塞上詠梅》詩曰:‘天山路邊一株梅,年年花發黃雲下,昭君已没漢使
回,前後征人誰繫馬。’白石詞意當本此。
”《詞綜偶評》:“宋人詠梅,例以弄玉太真爲比,不若以明妃擬

第 12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之尤有情致也。胡澹庵(銓)詩,亦有‘春風自識明妃面’之句。”把昭君來比梅花,原不始於白石;但
這裏用典,可能有家國興亡這類的寄託,否則也未免稍突兀。
5
〔五〕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羣山萬壑赴荆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
頁二二八 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裏字面雖只關合一部
分,但實包含杜詩全篇之意,故全錄之。
6
〔六〕
“深宫”雖另起一故事,仍與上片昭君相應。
7
〔七〕“蛾綠”猶眉黛。
《太平御覽》卷三十“時序部”引《雜五行書》 :
“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
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異,
竟效之,今梅花粧是也。”此條情節多附會,而後來流傳頗廣。葉廷珪《海錄碎事》卷十下,亦有此條;
其詞稍簡淨;引作《宋書》。《太平御覽》卷九〇七,亦引作《宋書》
。本詞到此換筆,用典亦係貼切梅花
題目;若只管說昭君,未免太遠了。
8
〔八〕“春風”意連下,今依調法分逗。
“盈盈”,美好貌,亦借美人比花,意謂莫要像春風那樣的不管花
枝。八字實當作一句讀。
9
〔九〕“阿嬌金屋”
,見上卷張泌《胡蝶兒》注〔二〕
(三七頁)。在這裹有惜花之意,用金屋事作比喻固可,
尚嫌稍遠。王禹偁《詩話》云:
“石崇見海棠欺曰:汝若能香,當以金屋貯汝。”(《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
編·草木典》卷三百引)若以金屋貯海棠喻梅花,就較比近了。但石崇之語既未見六朝人記載,且王禹偁
《詩話》亦未見原書,錄以備考。
10
〔一〇〕
“玉龍”指笛,玉言其華飾,龍狀其音聲。馬融《長笛賦》所謂“龍鳴水中” 。李白《金陵聽韓
侍御吹笛》:“韓公吹玉笛,倜儻留英音。風吹繞鐘山,萬壑皆龍吟。 ”此極言其音色清亮遠聞,“玉”“龍”
二字分點。其連用者,如林逋《霜天曉角》: “甚處玉龍三弄”
,與“玉龍哀曲”意合,蓋卽所謂“梅花三
弄”也。笛中曲有《梅花落》,綰合本題。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
頁二二九 五月落梅花。 ”韓偓《梅花》
:“龍笛遠吹胡地月,梅花初試漢宫妝。
”與本詞上下片用昭君胡沙、壽陽深宫
舊事均相合。
11
〔一一〕最後說到畫裏的梅花。《姜白石詞編年箋校》: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載崔櫓《梅花》詩:
‘初
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姜詞數句,似衍此二語。 ”餘詳下。
〔附說〕這兩首自來稱爲姜詞的代表作,各家選本大都入錄,而評論紛歧,有推崇備至的稱爲絕唱,
有不贊成的稱爲費解,抑揚之間似均過其實。較早的如張炎(《詞源》卷下)說他“自立新意” ,什麽
是“新意”卻亦未說。後來解釋大約分爲三類:(一)爲范成大而作,說見張惠言《詞選》卷二。張云:
“時石湖蓋有隱遯之志,故作此二詞以沮之。”(二)以爲寄慨偏安,感徽欽被虜事,如張惠言在《疏影》
下又說:“此章更以二帝之憤發之。”是張氏一人已有二說。此說最爲盛行,清人以及近人談論本詞者
大都這樣說。(三)近人夏承燾釋爲懷念合肥舊歡的詞。見《白石懷人詞考》附《暗香、疏影說》。但
夏亦云二曲不專爲懷人作,是他也並不否認其中含有家國之恨。因此這三說也是互相參錯的。其他還
有些異說,似均出附會,見夏《箋》頁四八,不多引。
此係白石自度曲,二首均詠梅花,蟬聯而下,似畫家的通景。第一首卽景詠石湖梅,回憶西湖孤山千
樹盛開,直說到“片片吹盡也”。第二首卽從梅花落英直說到畫裹的梅花。與周邦彥《紅林檎近》詞兩
首,由初雪說到雪盛、殘雪、再欲雪,章法相似,卻不是純粹寫景詠物,多身世家國之感,與周詞又
不同。上首多關個人身世,故以何遜自比。下首寫家國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宫等等爲喻。
更有一點可注意的,“江南江北”之“北”字出韻,係用南方土音押韻。豈因主要意思所在,故不迴避
出韻失律之病?因之也更覺突出。竊謂舊說大致不誤,惟亦不必穿鑿比附以求之。至謂作詞時離徽欽
頁二三〇 被虜已六十年,就未必再提舊話,此點卻似無甚關係;因南渡以後,依然是個殘局,而且更危險,自
不妨有所感慨。詞多比興,雖字面上說梅花,卻處處關到自己,關到家園,引用古句甚多,自是用心
之作,雖稍有沈晦處,參看注文,大意可通。夏氏懷念舊歡之說,在本詞看來不甚顯明。

齊天樂 1 2
丙辰歲 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 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
3
成,辭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爲促織 ,善鬥,好事者或以
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爲樓觀以貯之。
4 5 6
庾郎先自吟《愁賦》 ,淒淒更聞私語。露濕銅鋪 ,苔侵石井 ,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
7 8
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 。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爲誰頻斷續,相
9 10 11
和砧杵。候館迎秋 ,離宮弔月 ,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 ,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
12 13
。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宣政 間,有士大夫製《蟋蟀吟》。
1
〔一〕寧宗慶元二年(1196)。
2
〔二〕
“功父”,張鎡字。“達可”
,未詳。

第 12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3
〔三〕“中都”,汴京(今河南開封)。蟋蟀北方俗呼促織、趣織,自漢以來如此,非始於宋。看本篇“候
館”下三句,“中都”云云自非泛語。詳下注〔七〕、〔九〕、
〔一一〕。
4
頁二三一 〔四〕庾信有《愁賦》,今本庾集不载。 《海錄碎事》卷九下“愁樂門”:“庾信《愁賦》曰:
‘誰知一寸心,
乃有萬斛愁。’”另條:“庾信《愁賦》:
‘攻許愁城終不破,蕩許愁門終不開。何物煮愁能得熟,何物燒愁
能得然。閉門欲驅愁,愁終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處。’ ”周邦彦《片玉集》卷五《宴清都》詞下
陳注亦引下四句,“閉門”作“閉户”,餘同。是子山實有《愁賦》 ,當在庾集舊本中,故周姜云然。又黄
庭堅《山谷丙集》卷十九《四休居士詩》三首,注引《愁賦》凡十句,此下更有“欹眠眼睫未嘗摻,強戲
眉頭那得伸”兩句。蘇軾《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之三施注引《愁赋》 ;“细酌榴花一兩杯,蕩彼
愁門終不開。”按其次句與前引同,其首句又不似六朝人作,恐非賦之原文,附記於此。
5
〔五〕
“銅鋪”,以銅作螺形,安在門上,以銜環,亦稱“金鋪”
。李賀《宫娃歌》
:“屈膝銅鋪鎖阿甄。

6
〔六〕司空曙《題暕上人院》:
“雨後绿苔生石井。

7
〔七〕《太平御覽》卷九百四十九引陸璣《毛詩疏義》曰:
“蟋蟀„„幽州人謂之促織,督促之言也。里語
日:趣織鳴,懶婦驚。”
8
〔八〕張炎《詞源》卷下“製曲”條:
“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調云:
‘曲曲
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绪。
’於過片則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則曲之意脈不斷矣。

9
〔九〕《漢書》卷六十四下《王褒傳》:
“蟋蟀俟秋吟。”師古曰:
“蟋蟀,今之促織也。”此蓋兼采注義,遥
應序文“中都呼爲促纖”句。《文選》卷二十三阮籍《詠懷詩》舊注引王褒文作“蟋蟀候秋吟”。
10
〔一〇〕注〔五〕所引李賀《宫娃歌》
,其上句爲“啼蛄弔月鉤欄下。

11
〔一一〕《詩·豳風·七月》: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 《箋》云:
“自
七月在野至十月入我牀下,皆謂蟋蟀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老去詩篇渾漫與。”
(今本或
作“興”,非。)
頁二三二 12 〔一二〕張鎡同賦詞有“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此處語簡而意相同。陳廷焯曰:“以無知
兒女之樂,反襯出有心人之苦,最爲入妙。”(《白雨齋詞話》卷二)周濟卻認爲“補湊”
(《宋四家詞選·序
論》),二人褒貶不同,以陳說爲是。
13
〔一三〕
“宣政”
,政和、宣和,宋徽宗年號(1111—1125)
,北宋亡國之時。本篇作意,自注甚明。

鷓鴣天 元夕有所夢
1
2 3
肥水東流 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
4
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 夜,兩處沈吟各自知。
1
〔一〕慶元三年(1197)丁巳。
2
〔二〕肥水分爲兩支,其一東流經合肥入巢湖,其一西北流至壽州入淮。
《爾雅·釋水》
:“歸異,出同流,
肥。”
《詩·邶風·泉水》
《毛傳》:“所出同,所歸異爲肥泉。”
3
〔三〕“相思”蓋有樹的聯想,故上云“種”字。相思樹卽紅豆,見上卷歐陽炯《南鄉子》之三注〔二〕
(四二頁)。
4
〔四〕 “紅蓮”,指燈。歐陽脩《驀山溪》
“元夕”:
“翦紅蓮滿城開遍。
”周邦彥《解語花·元宵》
(汲古閣
本):
“露浥紅蓮,燈市花相射。 ”

第 12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三三
呂勝己
呂勝己,字季克,建陽(今屬福建)人。淳熙辛丑(1181)爲杭州守,以事罷歸,其
別業曰“小渭川”。有《渭川居士詞》。

蝶戀花 霰雨雪詞
1
2 3
天色沈沈雲色赭,風攪陰寒,浩蕩吹平野。萬斛珠璣 天棄捨,長空撒下鳴鴛瓦 。●玉女凝
4 5
愁金闕下,褪粉殘妝,和淚輕揮灑。欲降塵凡飈馭駕 ,翩翩白鳳先來也 。
1
〔一〕
《詩·小雅·頍弁》:
“如彼雨雪,先集微霰。”霰,雪珠。
2
〔二〕
“璣”
,不圓的珠子。
3
〔三〕
“鴛瓦”,瓦之成對者。後來每借指琉璃瓦。
4
〔四〕
“駕”是動詞。“飈馭”
,猶言風馬雲車。言車馬都已整備了。
5
〔五〕言玉女未降人間,侍從先來。韓愈《辛卯年雪》:“白霓先啓塗,從以萬玉妃。”曹唐《小游仙》:
“侍
從皆騎白鳳凰。”此詞上片寫景,下片用想像作比喻。

第 12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三四
戴復古
戴復古(1167—?),字式之,號石屏,黃巖(今屬浙江)人。長浪游江湖間,卒年
八十餘。有《石屏詞》。

洞仙歌
1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着重陽怎虛過。看畫城簇簇 ,酒肆歌樓,奈沒箇巧處安排着我。
2 3 4
●家鄉煞遠 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 ,旋簇着 幾般蔬菓。
5
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箇 ?
1
〔一〕“畫城”
,贊美語。李商隱《陳後宫》:
“茂苑城如畫。”李賀有《畫角(甬)東城》、
《追賦畫江潭苑》
詩題。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萬井驚畫出。”“簇簇”
,整齊貌。
2
〔二〕
“煞遠”,很遠,是當時口語。
3
〔三〕
“小閣”,卽現在酒館中的“雅座”或“單間”。
“團欒”
,圓貌,大家圍坐。
4
〔四〕
“旋簇着”
,很快地鋪設着。
5
〔五〕本詞寫宋代酒肆光景。《夢粱錄》卷十六:
“諸店肆俱有廳院廊廡,排列小小穩便閣兒。弔窗之外,
花竹掩映。垂簾下幕,隨意命妓歌唱。雖飲宴至達旦,亦無厭怠也。

第 12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三五 盧炳
盧炳,字叔陽,號醜齋,寧宗時人。嘉定七年知融州(今屬廣西),放罷。有《哄堂
詞》。

減字木蘭花
1 2 3
莎 衫筠笠,正是村村農務急 。綠水千畦,慚愧 秧針出得齊。●風斜雨細,麥欲黃時寒又
4 5 6
至 。饁 婦耕夫,畫作今年稔歲 圖。
1
〔一〕蓑,草衣。“莎”
“蓑”音同借用。
2
〔二〕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之一:“農務村村急。

3
〔三〕
“慚愧”,感幸之辭,猶說“僥倖”

4
〔四〕舊曆四月間,有時天氣轉冷,謂之“麥秀寒”。
5
〔五〕“饁”,往田裏送飯。
《詩·豳風·七月》:
“同我婦子,饁彼南畝。”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見冀缺
耨,其妻饁之。”
6
〔六〕
“稔歲”,豐年。

第 12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三六 史達祖

史達祖,字邦卿,號梅溪,汴(今開封)人。曾依韓侂胄爲堂吏,頗用事。韓被誅,
史以罪廢。有《梅溪詞》。

綺羅香 詠春雨
1 2 3 4 5
做冷欺花 ,將煙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盡日冥迷,愁裏欲飛還住 。驚粉重蝶宿西園 ,喜
6 7 8
泥潤燕歸南浦 。最妨它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極 ,還被春潮晚急,
9 10 11
難尋官渡 。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記當日門掩
12 13
梨花 ,翦燈深夜語 。
1
〔一〕陸龜蒙《早春雪中作吳體寄襲美》
:“欺花凍草還飄然。

2
〔二〕將,捎帶。“將煙”猶“和煙”
。此句寫煙柳迷離光景。
3
〔三〕言沈陰天氣,容易黃昏。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十七:“邊秋陰易夕。

4
〔四〕這兩句開始說到下雨。
5
〔五〕鄭谷《趙璘郎中席上賦蝴蝶》:
“微雨宿花房。”張泌《春夕言懷》
:“欲化西園蝶未成。

頁二三七 6
〔六〕李商隱《細雨成詠》
:“稍稍落蝶粉,班班融燕泥”
,亦二者對舉。
7
〔七〕同一春雨,而感受不同,如蝶驚燕喜,人卻怕妨他春遊佳約。“杜陵”,漢宣帝陵,古杜伯國,在唐
長安城南。隋尹式《別宋常侍》
:“游人杜陵北。
”鈿,金華飾。“鈿車”,妝金的車子,亦猶言“香車”。
8
〔八〕過片以下寫天色漸晚,雨意更濃,境界亦更推擴,筆法多變換。
9
〔九〕韋應物《滁州西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官渡”
,官方所設的渡口,與韋詩“野
渡”
,字義別而句意相通。
10
〔一〇〕謝娘可作女子的泛稱,見上卷溫庭筠《更漏子》注〔三〕(二二頁),韋莊《浣溪紗》注〔一〕
(二九頁)。
“眉嫵”,本作眉憮。
《漢書·張敞傳》:
“又爲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注,孟康曰:
“憮
音詡,北方人謂媚好爲詡畜。”宋祁曰:
“憮音嫵媚之嫵。嫵音舞。”
“憮”本有嫵媚意,後來通寫作“眉嫵”,
猶言眉妝。此句寫煙雨迷離中的遙青遠翠,卽绾合美人的和淚眉痕。上片一般的雨景描寫,下片重在懷人
本意。
11
〔一一〕這兩句說到春雨的影響,綠肥紅瘦,也就是雨後光景。相傳姜白石極賞識這“臨斷岸”以下數
句,見《花庵詞選》。
12
〔一二〕劉方平《春怨》: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院不開門。
”白居易《長恨歌》:
“梨花一枝春帶雨。”
李重元《憶王孫》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13
〔一三〕李商隱《夜雨寄北》:
“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裏回想從前,仍關合雨景。本篇
爲詠物體,寫江南煙雨極爲工細。有正面描寫處,有側面襯托處,有點綴風華處,有與懷人本意夾寫處,
而以回憶作結。姜夔稱爲“融情景於一家,會句意於兩得”
(見《花庵詞選》
,又見汲古閣本《梅溪詞》跋),
看本篇與下錄《雙雙燕》,知姜氏此評是恰當的。

頁二三八 雙雙燕 詠燕
1 2 3
過春社了 ,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 欲住,試入舊巢相並。還相雕梁藻井 ,又輭語
4 5
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羽分開紅影。●芳徑,芹泥雨潤 。愛貼地爭飛 ,競誇輕俊。
6 7 8
紅樓 歸晚,看足柳昏花暝 。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
9
獨憑 。
1
〔一〕社有春秋之別。春社爲祈穀之祭,日子選在春分前後(用甲日或戊日);秋社是報賽,卽謝神還願。
燕子每於春社時來,秋社時去。《雲溪友議》卷下“巢燕詞”條引歐陽澥詩:
“翩翩雙燕畫堂開,送古迎今
幾萬迴。長向春秋社前後,爲誰歸去爲誰來。”這句略提社日已過,引起雙燕歸來,妙有遠神,對題目說
來,亦不黏不脫,恰到好處。
2
〔二〕“度簾幕”兩句,出燕子。“差池”兩句,寫雙燕。
《青箱雜記》卷五引晏殊斷句:
“樓臺側畔楊花過,
簾幕中間燕子飛。”《詩·邶風·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箋》
:“謂張舒其尾翼。”
3
〔三〕
“相”
,讀如“相看”之“相”
,去聲。
“藻井”
,天花板上裝飾如井欄形狀,彩繪荷花菱藻之類。
“井”

第 12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和“水藻”云以鎮壓火災。後來亦改用龍鳳花草其他圖案,今北京舊宫殿廟宇往往有之。張衡《西京賦》:
“蔕倒茄於藻井,披紅葩之狎獵。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圓淵方井,反植荷蕖。”這藻井之制作是否與
後來的一樣也很難說,卻由來甚古。燕子喜住華屋,故詞語云然。
4
〔四〕寫燕子銜泥。
“芳徑”,短句押韻;杜甫《徐步》:
“芹泥隨燕嘴。
”鄭谷《燕》詩:
“落花徑裏得泥香。

5
〔五〕天陰欲雨,燕子貼地而飛,承上句來,今俗諺猶云“燕子擦地飛,出門帶雨衣”。或云:“看‘芹泥’
句,蓋狀雨後燕子銜泥,非欲雨也。”然江南春雨纏綿,其前後相際多不可分,兩說可參看。
6
〔六〕鄭谷同篇:“亂入紅樓揀杏梁。

7
〔七〕《人間詞話》卷下:“賀黃公謂:‘姜論史詞,不稱其“輭語商量”而稱其“柳昏花瞑”,固知不免項
羽學兵法之恨。’(賀語見賀裳《皺水軒詞筌》,姜語見黃昇《花庵詞選》引。
)然‘柳昏花瞑’自是歐秦輩
句法,前後有畫工化工之殊,吾從白石,不能附和黃公矣。”王國維說雖是,亦有些偏執。蓋上下片本不
同。上片從正面描寫燕子,“輭語商量”云云自爲佳句。下片多從側面,燕子與人的關係等等來說,情形
既複雜,則意思含蓄,風格渾成,亦是自然的格局。上下互成,前後一體,相比較則可,若争論其孰爲優
劣,似無謂也。
8
〔八〕唐時有長安女子紹蘭,託雙燕寄書,事見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這裏恐未必用這比較冷僻的故
事。江淹《雜體詩擬李陵》:
“袖中有短書,願寄雙飛燕。

9
〔九〕結句寫美人獨凭畫欄,反結“雙雙燕”本意,亦猶馮延己《蝶戀花》詞: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
來時,陌上相逢否。
”本篇爲詠物一體極規矩工整之作,前人評贊甚多,不復徵引。

第 12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四〇 高觀國
高觀國,字賓王,山陰(今紹興)人。有《竹屋癡語》。

菩薩蠻
1 2 3
何須急管吹雲暝,高寒灩灩 開金餅 。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桂花香霧冷 ,梧葉西
4
風影。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 。
1
〔一〕
“灩灩”見上卷皇甫松《採蓮子》之二注〔一〕
(二八頁)

2
〔二〕杜甫《贈蜀僧閭丘師兄》:“落月如金盤。
”杜以金盤喻落月,此以金餅喻初升之月。蘇舜欽《中秋
松江新橋和柳令之作》:
“雲頭豔豔開金餅,水面沈沈臥彩虹。”賀鑄《游仙詠》詞:
“好月爲人重破暝,雲
頭豔豔開金餅”
,卽用蘇句,與本篇更近。看下文“今夕”云云,本篇當亦是中秋作, “金餅”或有月餅的
聯想。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載北宋時王君玉(琪)詩:“只在浮雲最深處,試憑絃管一吹開。”此詞說
不須急管吹開,意亦相近。
3
〔三〕“桂花”兼指月中之桂,半虛半實。杜甫《月夜》: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杜句“香霧”
,意
亦連月中桂,卻不曾說破。
4
〔四〕用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句(見前姜夔《揚州慢》注〔一七〕,二一八頁),表示懷人之意。又
“客醉倚河橋”,句法亦與韋莊《菩薩蠻》
“騎馬倚斜橋”相似。用急管起,玉簫結,皆借音樂爲虛擬之詞。

第 12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四一
李從周
李從周,字肩吾,一字子我,號蠙洲,眉州(今屬四川)人。精文字學,著《字通》。
有《蠙洲詞》輯本。

謁金門
1 2
花似匝,兩點翠蛾愁壓。人又不來春且恰 ,誰留春一霎。●消盡水沈金鴨 ,寫盡杏箋紅蠟
3 4 5
,可奈薄情如此黠 ,寄書渾不答 。
1
〔一〕
“恰”
,恰好,春光恰好,就要過去了,故下言“留春”

2
〔二〕
“金鴨”,熏爐,猶玉鴨,寶鴨。見中卷李清照《浣溪沙》之二注〔一〕
(一四四頁)

3
〔三〕蜀箋凡十種顏色,稱爲“十樣蠻箋”
,中有杏紅的顏色。“紅蠟”
,卽紅燭。把信箋寫完,那時蠟燭
也燒完了;
“寫盡”以一語兼綰兩事。
4
〔四〕
“黠”
,狡猾。
5
〔五〕
“渾不答”
,全然不答,不理。本篇押入聲閉口,所謂險韻,卻字字穩當。

第 13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四二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淳祐六年,賜
同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學士。有《後村長短句》。

沁園春 夢孚若
1
2 3 4 5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 ,訪銅雀臺 。喚廚人斫就,東溟鯨鲙 ;圉人呈罷,西極龍媒 。天下
6 7
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 。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材 。●飲酣畫鼓如雷,
8
誰信被晨雞輕喚回 。歎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
9 10
萬戶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 。
1
〔一〕方孚若,名信孺,福建莆田人,曾三次出使金。看本詞結句云云,蓋追懷亡友之作。
2
〔二〕《邵氏聞見錄》卷十九:“予嘗秋日餞客咸陽寶釵樓上。”陸游《對酒》:
“但恨寶釵樓,胡沙隔咸陽。”
自注:
“寶釵樓,咸陽旗亭也。 ”宋時的酒樓,蓋以古蹟爲名,清乾隆十六年臧應桐修《咸陽縣志》卷五“宮
殿”條:“寶釵樓,在縣前。《吉志》:漢武帝建。”所云《吉志》
,卽明趙璉於明弘治七年所修之舊志。詞
關合近事,而兼有弔古意,故以寶釵樓與銅雀臺作對偶;又以係漢代古蹟,放在銅雀臺之前。其用筆在虛
頁二四三 賁間。參看下注〔一〇〕。
3
〔三〕“銅雀臺”,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曹操所建,與金虎、冰井共稱三臺。建安十五年冬作銅爵
(同“雀”)臺,見《三國志·魏書》卷一。這兩處都在北方,時中原已淪陷,故託夢遊以寄感慨。
4
〔四〕“斫”音灼,zhuó,以刃擊。“鱠”,細切生魚片,彷彿現在的“魚生”
。切東海的鯨魚作鱠,誇大
之詞,以抒憤懣。
5
〔五〕圉,馬圈。圉人,養馬的人。“西極龍媒”,從遠西來的天馬,卽大宛馬。《漢書·禮樂志》載《郊
祀歌》:
“天馬徠,從西極。„„天馬徠,龍之媒。”應劭曰:“言天馬者乃神龍之類。今天馬已來,此龍必
至之效也。”
6
〔六〕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見《三園志·蜀書·先主傳》。
“共酒杯”云云,蓋
兼用白詩。白居易《哭劉夢得》二之一:“杯酒英雄君與操。”詞意借比作者自己和方孚若,追悼亡友與白
詩意合。
7
〔七〕燕南代北,今河北、山西省。“奇材劍客”,《漢書·李陵傳》載陵語,這裏指北方的豪傑。
8
〔八〕“畫鼓”,指街鼓、更鼓,見中卷朱淑貞《清平樂》注〔四〕(一五九頁)。
“晨雞”用祖逖聞中夜雞
鳴起舞事,見《晉書·祖逖傳》。以醉臥,雖畫鼓如雷而不醒,卻被晨雞輕輕地喚醒了。晨雞的聲音,不
必比畫鼓如雷更響,“如雷”亦誇張語。以壯懷未泯,雖街鼓不驚,而雞鳴便醒。下“誰信被”三字,言
其意想不到也。一本“畫鼓”作“鼻息”,“輕”作“催”。
“鼻息如雷”,出韓愈詩序,見中卷蘇軾《臨江
仙》注〔三〕(一〇五頁)。
9
〔九〕漢文帝對李廣說:
“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户侯豈足道哉!”見《史記·李將軍列傳》

10
〔一〇〕以夢友而悼友,雖爲本篇題目,實係借以寓懷。其敍夢境都在虛處傳神,用典作譬,多誇張之
頁二四四 詞,彷彿讀《大言賦》,不皆紀實。如寶釵樓、銅雀臺,不必真有其地;長鯨、天馬,不必實有其物;從
車千乘,盡劍客奇材,不必果有其人。過片說到醒了,就夢境前後落墨。以醉眠而入夢,以聞雞而驚覺,
借極熟的典故,點出作意。“歎年光”以下,硬語盤空,純用議論,引《史記》原文,稍加點改,自然之
至。隨後在此略一唱歎便收。觀其通篇不用實筆,似粗豪奔放,仍細膩熨貼,正如脫羈之馬,馳驟不失尺
寸也。有評劉詞爲議論過多者,如從這篇來看,亦未必盡合,故詳言之。

又 答九華葉賢良
1
2 3 4 5 6
一卷《陰符》 ,二石硬弓 ,百斤寶刀;更玉花驄噴 ,鳴鞭電抹;烏絲闌展 ,醉墨龍跳 。
7 8 9 10
牛角書生 ,虯髯豪客 ,談笑皆堪折簡招。依稀記,曾請纓繫粵 ,草檄征遼 。●當年目視
11 12 13
雲霄,誰信道淒涼今折腰 。悵燕然未勒 ,南歸草草;長安不見,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
14 15
有些磊塊,歌罷猶須著酒澆 。休休也 ,但帽邊鬢改,鏡裏顏凋。
1
〔一〕“九華”,山名,一在福建莆田縣,一在安徽青陽縣。“賢良”是古代選舉的一種科目。
“葉賢良”

其人未詳。
2
〔二〕
《陰符經》
,傳黃帝或太公作,入“兵家”又入“道家”
。這裏意指“兵家”

頁二四五 3
〔三〕
“二石硬弓”
,提得二石重的手力才能開的弓。
4
〔四〕驄,青白色馬。
“玉花聰”
,唐玄宗的名馬。杜甫《丹青引》:
“先帝天馬玉花驄。

第 13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5
〔五〕“烏絲闌”
,有黑線行格的絹素或紙。紅色的稱朱絲闌。李肇《國史補》卷下:
“宋亳間,有織成界
道絹素,謂之烏絲欄。”
6
〔六〕“醉墨龍跳”
,醉中書寫的行草如龍蛇飛舞。“跳”字平聲。《賓退錄》卷二袁昂《書評》云:“王右
軍書字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舊唐書·賀知章傳》:
“旭(張旭)善草書而好酒,每醉後號呼
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
7
〔七〕《淮南子·道應訓》:
“甯越飯牛車下,望見桓公而悲,擊牛角而疾商歌。
”事又見同書《繆稱訓》、
《主術訓》,作“甯戚”
。但此處所用“牛角書生”與下“虯髯豪客”對偶,當兼指李密“以蒲韉乘牛,挂
《漢書》一帙于牛角上,且行且讀”,見《舊唐書·李密傳》

8
〔八〕杜光庭有《虬髯客傳》小說,記李靖遇虬髯豪客事。虬髯,蜷曲的頰毫。
9
〔九〕《漢書·終軍傳》:
“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繫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繫”卽羈縛意。
“越”、
“粵”字
通。
10
〔一〇〕
“檄”,用以徵召的文書。虞世南爲隋煬帝草《征遼指揮德音敕》
,見《隋遺錄》

11
〔一一〕陶淵明不願束帶見督郵,歎曰:
“吾不能爲五斗米折腰。
”見《晉書·陶潛傳》。
12
〔一二〕
“燕然”見中卷范仲淹《漁家傲》注〔五〕(六九頁)。
13
〔一三〕晉明帝幼年對他父親文帝說: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詳見《世說新語·夙惠》
。北方故都淪陷
於敵人,南宋情形與東晉相似。
14
〔一四〕
“磊塊”
,不平貌。
《世說新語·任誕》:“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磊”、
“壘”字通。
頁二四六 15 〔一五〕
“休休”
,猶重言罷了。見中卷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注〔五〕(一四七頁) 。

滿江紅 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
1 2 3 4
金甲琱戈 ,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 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 曉嘶營壁冷,樓船 夜渡
5 6
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將軍,無功級 。●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把茶經香傳 ,
7 8 9
時時溫習。生怕客談榆塞事 ,且教兒誦《花間集》 。歎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
1
〔一〕
“琱戈”,以黃金妝飾的戈。
“琱”通作“雕”

2
〔二〕“盾鼻”,盾的鈕。《北史·荀濟傳》:
“會楯上磨墨作檄文。”蘇易簡《文房四譜》卷五:“穎川荀濟
與梁武有舊,而素輕梁武。及梁受禪,乃入北,嘗云:會於楯鼻磨墨作文檄梁。 ”韓翃《寄哥舒僕射》:
“羣
公楯鼻好磨墨,走馬爲君飛羽書。 ”
3
〔三〕
“鐵馬”指戰馬。陸倕《石闕銘》
:“鐵馬千羣。

4
〔四〕樓船,見前辛棄疾《滿江紅》注〔六〕引《史記·平準書》(二〇一頁)。
5
〔五〕用李廣事。 “故李將軍”
、“猨臂善射”及不得封侯事,並見《史記·李廣傳》
。王維《老將行》
:“李
廣無功緣數奇。”
“級”,卽指官爵俸祿的等級次第。
頁二四七 6
〔六〕“茶經”
,說茶葉的品種及烹茶方法的書,如唐陸羽有《茶經》三卷。“香傳”卽“香譜”
,記香的品
種、焚香的方法器具等等,宋人作者頗多,有沈立、洪芻等人。今傳一本凡二卷,云係洪芻作。這裏不指
定什麼書,且亦未必真有這事,不過借以消愁,說說罷了。
7
〔七〕榆塞,北方的邊塞。《漢書·韓安國傳》
:“累石爲城,樹榆爲塞。”蓋古代多種樹木以爲防邊之用。
《茶香室三鈔》卷三引宋王明清《揮麈後錄》云:“太祖嘗令於瓦橋一帶,南北分界之所,專植榆柳,中
通一徑僅能容一騎,歲月浸久,日益繁茂,合抱之木,交絡翳塞。宣和中,童貫悉命翦薙之,胡馬南騖,
遂成坦塗。
”本詞殆亦感觸時事。
8
〔八〕《花間集》
,五代趙承祚編,爲詞家總集之最早者。集中以香豔之詞爲多。這裏用“花間詞”,亦與
上文說“茶經香傳”同意)都只是說讀讀這些無關家國的書,且亦不必真讀。但教兒讀書,語亦有本。如
杜甫《水閣朝霽奉柬嚴雲安》:
“續兒誦《文選》。”亦課讀書,只書名不同。
9
〔九〕《左傳》僖公三十年,燭之武對鄭伯說: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
”這裏作者
借以自比。

昭君怨 牡丹
1 2
曾看洛陽舊譜,只許姚黃獨步 。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
3
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

頁二四八 1
〔一〕歐陽脩《洛陽牡丹記》:
“姚黃者,千葉黃花,出於民姚氏家。„„姚氏居白馬坡,其地屬河陽,然
花不傳河陽,傳洛陽;洛陽亦不甚多,一歲不過數朶。
”其《花品敍》又云:“出洛陽者爲天下第一。

第 13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2
〔二〕廣陵,揚州。“廣陵花”,指芍藥。
“太虧他”,言太委屈了牡丹。這詞中的議論,或是對韓琦的詩而
發。韓琦《安陽集·和袁陟節推龍興寺芍藥》詩如下:“廣陵芍藥真奇美,名與洛花相上下。洛花年來品
格卑,所在隨人趁高價,接頭着處騁新妍,輕去本根無顧藉,不論姚花與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廣陵之
花性絕高,得地不移歸造化,大豪大力或強遷,費盡擁培無豔冶。„„以此揚花較洛花,自合揚花推定
霸。„„”雖若對芍藥牡丹褒貶不同,其實各有寄託,意皆不在品花。揚州芍藥的盛,屢見宋人舊譜,如
《能改齋漫錄》卷十五引孔武仲《芍藥譜》云:“揚州芍藥,名於天下,非特以多爲誇也,其敷腴盛大而
纖麗巧密,皆他州所不及。”又王觀譜云云,見前姜夔《揚州慢》注〔一八〕(二一九頁)。
3
〔三〕上片說洛陽的牡丹,獨步天下,勝於揚州的芍藥,似只就花來比較。當然,牡丹勝於芍藥,這議論
本亦符合實際情況,但作者之意卻不在此。結句將主意揭露,名爲惜花,實惜中州,舊國舊都的哀愁,借
對揚花洛花的褒貶抑揚表現出來。

第 13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四九 蕭泰來
蕭泰來,字則陽,號小山,臨江(今屬江西)人。紹定二年進士。理宗朝爲御史。詞
見《絕妙好詞》、《翰墨大全》。

霜天曉角 梅
1
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 。●清絕影也別,知心惟有月。
2
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 。
1
〔一〕《樂府詩集》卷二十四:“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單于、小單于、大梅花、小梅花
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吹徹”見上卷李璟《山花子》之二注〔三〕
(五七頁)。
2
〔二〕《雲仙雜記》卷三引《金城記》:
“黎舉常云:欲令梅聘海棠,棖(橙)子臣櫻桃,及以芥嫁笋,但
恨時不同耳。”這裏似引此,卻不同意他的說法。

第 13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五〇 吳文英
吳文英(約在 1200—1260 間),字君特,號夢窗、覺翁,四明(今屬浙江)人。本姓
翁氏。紹定時,在蘇州爲提舉常平倉司幕僚。景定時,爲榮王府中門客。常往來於蘇杭間。
有《夢窗詞》甲乙丙丁四稿。

齊天樂
1 2 3 4
煙波桃葉西陵路 ,十年斷魂潮尾 。古柳重攀,輕鷗聚別,陳迹危亭獨倚 。涼颸 乍起,渺
5 6 7
煙磧 飛帆,暮山橫翠。但有江花 ,共臨秋鏡照憔悴。●華堂燭暗送客 ,眼波回盼處,芳
8 9 10 11
豔流水 。素骨凝冰,柔蔥蘸雪 ,猶憶分瓜深意 。清尊未洗,夢不濕行雲,漫沾殘淚 。
12
可惜秋宵,亂蛩疏雨裏 。
1
〔一〕《陽春白雪》本“路”作“渡” 。此句錯雜用典。一、桃葉渡,已見前辛棄疾《祝英臺近》注〔二〕
(一九〇頁)。二、
“煙波” “西陵”
,白居易《答微之西陵驛見寄》:“煙波盡處一點白,應是西陵古驛臺。”
三、兼用蘇小小事。古樂府《蘇小小歌》 :“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李賀《蘇小小墓》詩亦有“西陵
下,風吹雨”之句。這裏借用白詩字面, “桃葉”“蘇小小”皆關合本事。西陵有二,如杭州之西泠橋,亦
頁二五一
作西陵;這裏當指浙江蕭山縣西,與杭州隔江之西興。六朝唐時本稱西陵,至唐中世已有西興之名,見郎
士元《送李遂之越》 、施肩吾《錢塘渡口》詩中。謂爲五代吳越時,以陵墓字面不佳,改名西興,恐未確。
2
〔二〕此句總括舊事。
3
〔三〕三句綰合今昔。
“聚別”與“重攀”對。楊鐵夫《改正夢窗詞選箋釋》卷一曰:
“聚別亦非平列,蓋
聚其別也。

4
〔四〕
《廣雅》:
“颸,風也。”潘岳《在懷縣作》
:“涼颸自遠集。
”一本“颸”作“飈”。
5
〔五〕
“磧”
,水中沙堆。
6
〔六〕梁簡文帝《採蓮曲》
:“桂楫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杜甫《哀江頭》:
“江草江花豈終極。

7
〔七〕用《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語:
“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
”陳洵《海綃說詞》:
“倚亭送客者,
送妾也。
”恐非。
8
〔八〕韓琮《春愁》詩:“水盼蘭情別來久。”
9
〔九〕“素骨凝冰”
,用孟昶詞語,見蘇軾《洞仙歌令》序。漢樂府《孔雀東南飛》:
“指如削葱根。
”白居
易《箏》:
“雙眸翦秋水,十指剝春葱。
”方干《採蓮》:
“指剥春葱腕似雪。”
10
〔一〇〕瓜字六朝俗體可分爲二八,借指女子二八年華,孫綽《情人碧玉歌》
(一傳宋汝南王作):
“碧玉
破瓜時。”這裏當是回憶當年分瓜情事,故曰“深意”
。段成式《戲高侍御》七首之三:
“猶憐最小分瓜日,
奈許迎春得藕時。”
11
〔一一〕全篇疏快,這幾句較晦。意亦平常,無非酒不能消愁,夢中不相遇這類的想法,用筆卻極工細。
“清尊未洗”是殘酒,“不溼行雲”是殘夢,鉤引出“漫沾殘淚”來。陳洵曰:
“行雲句著一溼字,藏行雨
在內,言朝來相思,至暮無夢也。”說頗傷穿鑿。
頁二五二 12 〔一二〕沈義父《樂府指迷》:
“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下引周邦彦詞爲例。
本篇亦是這類的寫法。

浣溪沙
1 2 3
門隔花深夢舊遊 ,夕陽無語燕歸愁 ,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
4 5
含羞 ,東風臨夜冷於秋 。
1
〔一〕“門隔花深”
,卽舊遊之地,有“室邇人遠”意。
“夢舊遊”
,猶“憶舊遊”,夢魂牽繞卻比“憶”字
更深一層。
2
〔二〕“夕陽”連“燕”
,用劉禹錫“烏衣巷口夕陽斜”詩意。燕子歸來,未必知愁;但人既含愁,覺燕亦
然。且人有阻隔,而燕没遮攔,與上句連;就上片結構來說,又只似一句插筆。
3
〔三〕此句寫人,初見時搴簾的神態,只輕輕一點,記舊遊景況,接第一句。
4
〔四〕寫春夜月色朦朧,楊花飛舞。柳絮無聲地飄漾,好像春在墮淚;雲彩移動,時時遮月,彷彿有影,
好像月在含羞。因聯想到美人,作此比喻,懷人之感卽在言外。
“行雲”字面雖出《高唐賦》,這裏既在寫
景,自可作一般的解釋。
5
〔五〕東風料峭,入晚添寒是實情,但春天有秋天的感覺,且似乎比秋天還要冷些,這就帶有情感移入的

第 13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作用。仍以景結,而情自見。薛道衡《奉和月夜聽軍樂應詔》“月冷疑秋夜”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
偶題》“春半如秋意轉迷”,韓偓《惜春》
“節過清明卻似秋”
,均可參看。

頁二五三 祝英臺近 除夜立春


1 2 3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 ,不眠侵曉,笑
4 5 6 7
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 ,柔香繫幽素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可憐
8 9
千點吳霜 ,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
1
〔一〕指插戴翦綵的花朶,應立春節令。趟彥昭《奉和聖製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綵花應制》
:“翦綵迎初候,
攀條寫故真。花隨紅意發,葉就綠情新。”
2
〔二〕兩句綰立春與除夕。
3
〔三〕李商隱詩,見前史逹祖《綺羅香》注〔一三〕(二三七頁)
。以下三句均寫“守歲”
,用“有人”領
下,添燭無眠蓋指那人,語笑喧譁蓋指他人,包括中又有分疏,極渾成細膩。
4
〔四〕杜甫《傷春》五首之二:“鶯入新年語。
”上片點綴風華,泛詠本題。
5
〔五〕“舊尊俎”以下就自己說。黃柑可以釀酒,亦可就酒。如蘇軾《元祐九年立春》 :
“臘酒寄黃柑”,辛
棄疾《漢宫春》(立春日):
“渾未辦黃柑薦酒”。玉纖擘柑,意亦略同周邦彥《少年遊》詞:“纖手破新橙。”
6
〔六〕此句較晦澀。“柔香”承上分柑,
“幽素”指自己幽鬱的情懷。回憶當日春酒光景,有所繫戀。李賀
《傷心行》
:“病骨傷幽素。”
7
〔七〕春歸湖上,人卻未歸。如鏡湖光,若夢裏歸來,自應迷路。
8
〔八〕仍應“歸夢”
,又用李賀詩作結。李賀《還自會稽吟》
:“吳霜點歸鬢。

頁二五四 9
〔九〕白髮星星,梅花瓣也是白的,故曰“相對”
。李煜《清平樂》:
“砌下落梅如雪亂。

風入松
1 2 3 4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 春寒中酒 ,交
5 6 7 8
加 。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 。
9 10
惆悵雙鴛 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
1
〔一〕借用庾信《瘗花銘》篇名,意只是懶得草寫題詠落花的詩詞而已。
2
〔二〕柳承“綠暗”
,倒裝。折柳贈別本通套語,句法卻曲折。
3
〔三〕
“料峭”,寒冷貌。
4
〔四〕
“中酒”,病酒。見中卷張先《青門引》注〔一〕
(七一頁)

5
〔五〕
“交加”見中卷秦觀《望海潮》注〔六〕
(一一四頁)

6
〔六〕上文“樓前”云云已出本題,此兩句又遥接開首風雨清明光景,分作兩層渲染。
7
〔七〕言“日日”,明其非一日。風雨過後,天氣又晴和了,遊人依然在玩賞園林,而西園殆卽分手之地
也。不泥定自己說,亦不必撇開自己,是推開一層寫法。
8
〔八〕這兩句前人多致贊美,如譚獻評:“是癡語,是深語。”閒閒一語就兜轉了。以天色晴和就有蜂蝶飛
來。黃蜂時時碰着秋千索,原是偶然平常的事,卻疑爲被當時纖手的香氣所吸引。如真在疑惑,亦未免過
頁二五五 癡。連這幻想幻覺一併是虛的。作者另詞《浪淘沙》結句曰:“燕子不知春事改,時立鞦韆。”上文有“往
事一潸然,莫過西園”,蓋與本篇同詠一題,句意相似,而寫法各別,刻畫便覺穠豔,渾成便覺淡遠。
9
〔九〕鴛鴦成對,以比喻美人的鞋子,亦卽是踪跡。未詳所出,或卽從後漢王喬之雙鳧化爲履,晉鮑靚之
雙燕化爲履等典故,而變化用之。趟師俠《菩薩蠻》:
“嬌花媚柳新妝靚,裙邊微露雙鴛並。

10
〔一〇〕
《漢書·外戚傳》載班倢伃賦: “華殿塵兮玉階菭,中庭萋兮綠草生。
”庾肩吾《詠長信宫中草》:
“全由履跡少,併欲上階生。”《詞綜偶評》以爲本詞結句由古詩化出。李白《長干行》:
“門前遲行跡,一
一生綠苔”,亦與此詞意近。其實人去已久,似乎才過一夜,蒼苔已遮了行跡,與上“纖手香凝”,同一種
穠豔氣氛,虚幻筆墨。只就本句“一夜苔生” ,亦善於形容春雨。
《紅樓夢》第五十九回,寶釵“見苑中土
潤苔青,原來五更時落了幾點微雨”,也正是類似的情景。

八聲甘州 1
陪庾幕 諸公遊靈巖
2

第 13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3 4 5
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墜長星 。幻 蒼厓雲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射眼 ,
6 7 8 9 10 11
膩水染花腥 。時靸雙鴛 響,廊葉秋聲 。●宮裏吳王沈醉 ,倩五湖倦客 ,獨釣醒醒 。
12 13 14 15
問蒼天無語 ,華髮奈山青 。水涵空 ,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臺 去,
16
秋與雲平 。
1
〔一〕作者另詞《木蘭花慢》题曰:“遊虎丘。陪倉幕。„„”“庾”
,倉庫。《十駕齋養新錄》卷十:
“提
頁二五六 舉常平司爲倉司、庾司。
”庾幕、倉幕,卽提舉常平倉司的幕僚。
2
〔二〕“靈巖”,
《彊邨叢書·夢窗詞集小箋》,引《吳郡志》
:“靈巖山卽古石鼓山,在吳縣西三十里,上有
吳館娃宮,琴臺,響屧廊。山前十里有采香徑,斜横如臥箭云。”
3
〔三〕起筆幻想這靈巖彷彿從天外飛來,卻用“長星”。長星,彗星也,非普通的落星。義蓋兼本《周禮·春
官·保章氏》:
“以觀妖祥。”彗星的出現和隕落,象徵吳亡而越興,原於歷史無考。作者借了古代迷信的
說法,抒寫自己的幻想。
“是何年”者,見不必真有其事,虛擬之詞。
4
〔四〕“幻”字一領。領下三句,皆係幻現的境界。今靈巖山頂有秀峰寺,云卽館娃宫的故址。“名娃”

美女(吳楚間美色曰娃),卽指西施。“殘霸”
,指吳王夫差。
5
〔五〕采香徑的“徑”字,後亦作“涇”。今自靈巖山下望,一水如矢,亦名“箭涇”。李賀《金銅仙人辭
漢歌》:
“東關酸風射眸子。

6
〔六〕“花腥”之“花”字承上采香徑來,“腥”字與“膩”連。“膩水”字面出杜牧《阿房宫賦》:
“渭流
漲膩,棄脂水也。”這裏借說,彷彿有美人脂粉的氣息。《絕妙好詞》“膩”作“劍”
。若作“劍水染花腥”,
則有美人濺血意,義異。
7
〔七〕
“靸”音颯,sǎ。靸鞋卽拖鞋。
“靸”在這裏作動詞用。
“雙鴛”見前《風入松》詞注〔九〕,這裏指
響屧。“屧”音燮,xiè,中空的木屐;另一說婦女鞋中的木底,當是後起之義。
8
〔八〕“響屧廊”
,舊說以楩梓鋪地,西施步屧繞之有聲,故名。聽廊葉之秋聲,彷彿當時屧響。以上羅列
靈巖的許多古跡,卻多用想像,夾敍夾議,化實爲虛。
9
〔九〕李白《烏棲曲》:
“吳王宫裏醉西施。
”此句總承上文。
頁二五七 10
〔一〇〕
“五湖倦客”指范蠡。
《國語·越語》:
“反至五湖,范蠡辭於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復入越國矣。”
《周禮·職方氏》:
“揚州,其浸五湖。”鄭注:
“五湖在吳南”。卽今太湖。請人代爲曰“倩”。這“倩”字
卻用得稍特別,彷彿說夫差把他的事業都委託給范蠡了。至於西施是否亦隨范大夫而去,未嘗明說。唐陸
廣微《吳地記》引《越絕書》逸文云:“西施亡吳國後,復歸范螽,同泛五湖而去。”
(《學津討原》本“嘉
興縣”條)
11
〔一一〕《楚辭·漁父》屈原說:
“衆人皆醉我獨醒。”以泛舟五湖,故曰“獨釣”。
“醒醒”猶言清醒,極
其清醒的狀態,讀平聲。白居易《春聽琵琶兼簡長孫司户》“舌頭胡語苦醒醒”,又《歡喜二偈》之二“唯
餘心口尚醒醒”。范蠡不但亡吳霸越,而且深知勾踐之爲人,故功成身退,漁釣煙波,是非常清醒的。楊
鐵夫曰:“沉醉可以亡國,獨醒因以全身。
”(《改正夢窗詞選箋釋》卷二)
12
〔一二〕此處“問天”
,遠承起首“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句意。
13
〔一三〕意謂“白髮其奈山青何”,兼有身世之感。時作者不過中年。古人自有欺老的習慣,如潘岳《秋
興賦》序曰:“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
“二毛”卽“華髮”也。
14
〔一四〕懷古之意,上文大致結束,以下轉入寫景,較比落平。溫庭筠《春江花月夜》:
“千里涵空澄水
魄。”
15
〔一五〕又點本山一古跡,
“琴臺”已見題注〔二〕。本在憑高,再上琴臺去,有唐詩“欲窮千里目,更
上一層樓”意。
16
〔一六〕置身峯頂,覺秋雲似與眼界相平,卻將“秋雲”二字拆開來用。境界開闊,是登臨佳句,不僅
“平易中有句法”,如張炎所云。張評見《詞源》卷下。王維詩“千里暮雲平”
,見前葉夢得《水調歌頭》
注〔一〕(一六七頁)

頁二五八 望江南1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鞦韆閒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隄畔畫船空。●懨懨醉,長日
2
小簾櫳。宿燕夜歸銀燭外 ,流鶯聲在綠陰中,無處覓殘紅。
1
〔一〕本篇與歐陽脩《采桑子》詞極相似,寫法卻在同異之間,全錄歐陽脩此詞,以供參較:“羣芳過後
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攏,雙燕歸來細
雨中。”
2
〔二〕蘇軾《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銀燭照紅妝。”
(這兩句文字蘇集各本稍有不同,此據陳思《海
棠譜》卷上引吳興沈氏注東坡詩。)作者《丁香結》詠秋日海棠:“香嫋紅霏,影高銀燭,曾縱夜遊濃醉。”

第 13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直用蘇詩,這裏卻是反用。殘紅已盡,無興夜遊,燭自在室内;既在室内,則燕子夜歸覓宿,自在燭外了。
“外”有燕子避光之意。溫庭筠《七夕》:“銀燭有光妨宿燕,畫屏無睡待牽牛”
,詩詠秋景,此亦借用。

唐多令1
2 3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
頁二五九 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4。垂柳不縈裙帶住,謾長是,繫行舟5。

1
〔一〕張炎《詞源》卷下舉清空質實之說,並云:“此詞疏快,卻不質實,如是者集中尚有,惜不多耳。”
但後來評詞者多不同意這樣看法,如陳廷焯認爲“幾於油腔滑調”(《白雨齋詞話》卷二)似亦稍過。此與
夢窗詞一般多堆砌辭藻者不同,仍是用心之作。
2
〔二〕將“愁”字拆爲“秋、心”二字,雖似小巧,而秋之訓愁,亦有所本。《禮記·鄉飲酒義》:
“秋之
爲言愁也。
”鄭注:“愁讀爲揫。揫,斂也。
”此愁本不作憂愁解,但後來文人每多借用。如王勃《秋日宴
季處士宅序》:
“悲夫秋者愁也”
,已是憂愁之義。“離人心上秋”,爲本篇的主句。
3
〔三〕以上各句皆承“心上秋”而來,非緣秋景蕭瑟。所以氣清月明,人人說好,自己卻怕登樓。
4
〔四〕曹丕《燕歌行》:
“羣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爲淹留寄它方。
”夢窗
有姬人名燕,見《絳都春》詞序。此“燕”字可能雙關,但亦不必拘泥,仍可釋爲泛詞。
5
〔五〕這裏方直說離懷。楊鐵夫《夢窗詞選箋釋》卷二:“柳不繫姬之裙帶而使留,乃反繫客之行舟而使
住,何其顛倒耶?”語稍着實,大致不誤。意蓋仍本唐詩,如劉禹錫《楊柳枝》“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
垂楊管別離”
,這裏只是曲折言之耳。

第 13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六〇 張林
張林,字去非,號樗巖。宋末爲池州守。詞見《絕妙好詞》。

柳梢青 燈花
1 2 3 4 5
白玉枝頭 ,忽看蓓蕾 ,金粟珠垂 ,半顆安榴 ,一枝穠杏,五色薔薇。●何須羯鼓聲催 ,
6 7
銀釭裏春工四時 。卻笑燈蛾,學他蝴蝶,照影頻飛 。
1
〔一〕燈芯草,白色。
2
〔二〕
“蓓蕾”,花含苞。
3
〔三〕
“金粟”指桂花,這裏形容燈芯結蘂。
4
〔四〕
“安榴”,石榴原名安石榴,以西域安石國榴種得名。
5
〔五〕“羯鼓”,出於胡中,狀如漆桶,兩頭蒙革,以雙鼓槌擊之,亦稱兩杖鼓。唐南卓《羯鼓錄》云:
“上
(玄宗)洞曉音律,尤愛羯鼓玉笛。„„時當宿雨,景色明麗,小殿内庭,柳杏將吐,覩而歎曰: ‘對此
景物,豈得不爲他判斷之乎!’左右相目,將命備酒;獨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臨軒縱擊一曲,曲
名《春光好》(原注:上自製也),神思自得。及顧柳杏,皆已發拆。上指而笑,謂嬪御曰:‘此一事不喚
我作天公可乎?’嬪御侍官皆稱萬歲。”
頁二六一 6
〔六〕《尚書·皋陶謨》:
“天工人其代之。”這裏反說,言燃點油盞燈草緒蕊垂花,由開而謝,其中若有四
時,不需人工催喚。“釭”“工”同音。
7
〔七〕上用榴杏羣芳比燈花,結句又用蝴蝶比撲燈蛾。詞頗纖巧,含意不深,卻有新鮮的意味。

第 13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六二 曾揆
曾揆,字舜卿,號懶翁,南豐(今屬江西)人。當寧宗理宗時。詞見《花草粹編》、
《絕妙好詞》。

謁金門
1 2
山銜日,淚洒西風獨立。一葉扁舟流水急,轉頭無處覓 。●去則而今已去,憶則如何不憶 。
3
明日到家應記得,寄書回雁翼 。
1
〔一〕一轉眼間卽已渺然,示惜別之意。
2
〔二〕“則”
,轉折之辭。如秦觀《桃源億故人》“悶則和衣擁”,又如李甲《帝臺春》
“拚則而今已拚了,
忘則今生怎忘得”
,尤於本句相近。(俱見《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一引)
3
〔三〕自來傳說鴻雁捎書。其實《漢書·蘇武傳》所云“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書”
,本係漢使謊
騙匈奴單于的話。雁可傳遞書信,也不過說說而已。

第 14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六三 陳經國
陳經國,卽陳人傑,號龜峯,長樂(今屬福建)人。生於嘉定十三年(1220)左右。,
卒於淳祐三年(1243)。有《龜峯詞》。

沁園春 丁酉歲感事
1
2 3 4 5
誰使神州,百年陸沈 ,青氈未還 。悵晨星殘月,北州豪傑 ,西風斜日,東帝江山 。劉表
6 7 8 9
坐談 ,深源輕進 ,機會失之彈指間 。傷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風寒 。●說和說戰都難,
10 11 12 13 14 15 16
算未必江沱 堪宴安 。歎封侯 心在,鳣鯨失水 ,平戎策就 ,虎豹當關 。渠 自無謀,
17 18 19
事猶可做,更剔殘燈抽劍看 。麒麟閣 ,豈中興人物,不畫儒冠 。
1
〔一〕丁酉爲 1237 年,宋理宗嘉熙元年。時金已亡,蒙古南侵甚急,鄂、川、陝一帶已大部分淪陷。稍
前 1234 年,趙葵等復三京,及蒙古兵至,遂棄汴洛而歸。詞中所詠,大約亦與此有關。
2
〔二〕《世說新語·輕詆》記桓溫語:“遂使神州陸沈,百年邱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神州”

頁二六四 中國。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無水而沈,謂之“陸沈”
。言大陸淪陷,關於人事,
不由洪水也。
3
〔三〕指中原故土始終没有恢復。
《晉書·王獻之傳》:“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
曰:
‘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
’羣偷驚走。”這裏借譬,重點在“我家舊物”。
4
〔四〕“晨星殘月”言其稀少,且近没落,與下對句“西風殘日”雖所比早晚不同,實際上是一種意思,
皆殘局湖山也。“北州”
,北方州郡。
5
〔五〕句法及意並似李白《憶秦娥》: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戰國時齊湣王爲東帝。
“東帝江山”指南渡
後的宋室。意谓連這小朝廷的局面也保不住了。
6
〔六〕《三國志·魏書·劉表傳》載韓嵩劉先說表曰:“將軍擁十萬之衆,安坐而觀望。”又另條注引《漢
晉春秋》曰:“太祖(曹操)之始征柳城,劉備說表使襲許,表不從,及太祖還,謂備曰:不用君言,故
失此大會也。”這事在當時曹方也有風聞。
《魏書·郭嘉傳》載郭嘉語:“(劉)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
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爲用。”這說明劉表之“坐談”,不敢乘機北伐的原由,當是符合
實際情況的。
7
〔七〕“深源”,晉殷浩字。殷浩以爲苻健死了,意欲趁這機會恢復中原,用羌人姚襄爲先鋒;那知姚襄叛
變倒戈,殷就狼狽棄軍隊輜重逃歸。事見《世說新語·黜免》注引《晉陽秋》,又《晉書》卷七十七《殷
浩傳》。
8
〔八〕以上三句大意:錯過了機會,當戰而不戰,則有如劉表的觀望;錯看了機會,不當戳而戰,則有如
殷浩的冒進:其得與失只在彈指之間。引起下片“說和說戰都難”,深切南宋政治的弊病。又劉表殷浩均
爲當時有名的文人,與結語“儒冠”,亦有一些關合。
9
〔九〕年年是冰凍,處處是風寒,言北敵方強,南風不競。
頁二六五 10
〔一〇〕江別出曰“沱”。
《詩·召南·江有汜》
,其三章曰“江有沱” ,末句云“其嘯也歌”,當卽“宴安”
之意。又四川有沱江。作此詞之上一年端平三年(1236)蒙古兵入成都,疑亦有關本事。
11
〔一一〕
《左傳》閔公元年記管仲語:
“宴安酖毒,不可懷也。”
12
〔一二〕
“封侯”
,班超事,見前陸游《訴衷情》注〔一〕
(一八〇頁)

13
〔一三〕
“鱣鯨”,大魚。賈誼《弔屈原文》:“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於螻蟻。”李善注引《莊子》
:“吞
舟之魚,碭(蕩)而失水,則螻蟻能苦之。”
14
〔一四〕
“平戎策”見前辛棄疾《鷓鴣天》
“壯歲旌旗”注〔七〕
(一九九頁)

15
〔一五〕宋玉《招魂》:
“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這裏稍不同,
“當關”有把着關的意思,喻讒佞在君
側,妨害進賢之路。
16
〔一六〕
“渠”,他,他們,第三人稱。
17
〔一七〕用杜甫詩,見中卷秦觀《滿庭芳》注〔三〕(一一五頁)及前辛棄疾《破陣子》注〔二〕(一九
四頁)。
18
〔一八〕
“麒麟閣”,西漢早年所建,後來漢宣帝畫功臣十一人形像於閣上。宣帝在漢稱爲中興之主,故
下云“中興人物”

19
〔一九〕
“儒冠”,《禮記·儒行》所謂“章甫之冠”。
《漢書·酈食其傳》:
“諸客冠儒冠來者,(高祖)輒
解其冠溺其中。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
“儒冠多誤身。”這裏爲書生的代稱。本句意謂,難道中
興人物不也有書生在內嗎?

第 141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六六 周密
周密(1232—1308),字公謹,號草窗、弁陽嘯翁、四水潛夫,濟南人,流寓吳興(今
屬浙江)。曾爲義烏令。宋亡不仕。有《草窗詞》,一名《薲(蘋)洲漁笛譜》。又編選
《絕妙好詞》。

謁金門1 吳山觀濤2
3 4 5 6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鼇戴雪山 龍起蟄 ,快風吹海立 。●數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
7 8
溼 ,白鳥明邊 帆影直,隔江夜聞笛。
1
〔一〕原題《聞鵲喜》
,以馮延己詞句爲名,卽《謁金門》。
2
〔二〕“吳山”,在杭州,俗稱城隍山,一面西湖,一面錢塘江。“觀濤”卽“觀潮”。枚乘《七發》:
“觀濤
於廣陵之曲江。”《彊邨叢書·蘋洲漁笛譜》卷二引《名勝志》
:“吳山在府城内之南,春秋時爲吳南界,以
別於越,故曰吳山。”
3
〔三〕王勃《滕王閣序》:
“秋水共長天一色。”韋莊《謁金門》:“染就一溪新綠”
,周句殆從此化出。
4
〔四〕傳說渤海中五山: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
“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六萬歲一交焉。
”見《列
頁二六七 子·湯問》

5
〔五〕
“蟄”
,潛伏。
《周易·繫辭傳》
:“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6
〔六〕“快”有痛快爽快意。宋玉《風賦》:
“王迺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杜甫《朝獻太清宫賦》:
“四海之水皆立。”蘇軾《有美堂暴雨》
:“天外黑風吹海立。”以上兩句狀江上潮來雄壯的氣象。
7
〔七〕 晚霞紅如彩綃,疑爲織女機杼所成。
8
〔八〕“白鳥”,白色羽毛的鳥。《詩·大雅·靈臺》:“白鳥翯翯。
”這裏當是水鳥,鷗鷺之類。杜甫《雨四
首》之一:“白鳥去邊明”,本句蓋用此。“明邊”,指天邊帆影與紅霞白鳥相映而言。

一萼紅 1
登蓬萊閣 有感。
2 3 4
步深幽,正雲黃天淡,雪意未全休。鑑曲 寒沙,茂林 煙草,俛仰千古悠悠 。歲華晚,飄
5 6
零漸遠,誰念我同載五湖舟 。磴 古松斜,厓陰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
7 8 9
西浦,淚灑東州 。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 。最負他秦鬟妝鏡 ,好河山何事
10 11
此時遊 。爲喚狂吟老監,共賦消憂 。
1
〔一〕蓬萊閣舊在浙江紹興臥龍山下,州治設廳之後,五代時吳越王建,以唐元稹《以州宅誇於樂天詩》
“謫居猶得近蓬萊”得名。
2
〔二〕
“鑑曲”,鑑湖一曲。
《新唐書·賀知章傳》
“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
,鏡湖卽鑑湖。
頁二六八 3
〔三〕
“茂林”,指蘭亭。王羲之《蘭亭序》: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4
〔四〕
“俛仰”,通俯仰。《蘭亭序》:
“俛仰之間,以爲陳迹。

5
〔五〕五湖泛舟,范蠡事,見《國語·越語》。前錄吳文英《八聲甘州》注〔一〇〕(二五七頁)
。牽涉到
西施,是後起的傳說。這裏說“誰念我同載五湖舟”,不過自己惆悵着獨遊無伴而已。杜甫《贈韋七贊善
詩》
“蝦菜忘歸范蠡船”,亦不關西施。
6
〔六〕
“磴”通隥,坂也。指山路,石級。
7
〔七〕三句說自己在外飄零,曾幾度回憶會稽。作者自注:“閣在紹興,西浦東州皆其地。”
8
〔八〕王粲有《登樓賦》。
《文選》卷十一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記》曰:“當陽縣城樓,王仲宣登之而作
賦。
”王粲登樓,本是客遊在外,其賦云:“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今作者彷彿已回到家鄉,
如所謂“故國山川,故園心眼”正是平昔所念想不忘者,卻偏有如王粲《登樓賦》云云的那種感覺,這是
很特別的。用追進一層的寫法,意極悲哀。周氏原籍濟南,南渡後久已僑居江南,故卽認會稽爲他的故鄉。
9
〔九〕樂府《陌上桑》:
“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秦鬟”字面當借用羅敷事,可能指紹興的秦望山。
秦望山在會稽東南,以秦始皇曾登之得名。
“妆鏡”仍綰合上文鑑湖。
10
〔一〇〕國破家亡之恨,主意至此揭出。
11
〔一一〕狂吟老監,卽指賀知章。
《舊唐書·賀知章傳》:
“知章晚年尤加縱誕,無復規檢,自號四明狂客,
又稱秘書外監,遨遊里巷,醉後屬詞,動成卷軸,文不加點,咸有可觀。”此言安得有如賀監其人者,與
之吟詠銷憂;表示懷念友人的意思,亦是虛說。李白有《對酒憶賀監》詩二首;又有《重憶》詩。其《重
憶》云;“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本句意略同。

第 142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六九 劉辰翁
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號須溪,廬陵(今屬江西)人。太學生,景定三年進
士,以對策觸犯賈似道,置於丙等。曾任濂溪書院山長。宋亡不仕。有《須溪詞》。

柳梢青 春感
1
2 3 4 5
鐵馬 蒙氈,銀花灑淚 ,春入愁城 。笛裏番腔,街頭戲鼓 ,不是歌聲。●那堪獨坐青燈,
6 7 8
想故國高臺 月明。輦下 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
1
〔一〕題曰“春感”
,亦詠元宵。
2
〔二〕
“鐵馬”,見前劉克莊《滿江紅》注〔三〕
(二四六頁)

3
〔三〕“銀花”,見前辛棄疾《青玉案》注〔一〕引蘇味道詩(一九一頁)。
“灑淚”兼用杜甫《春望》
“感
時花濺淚”。
4
〔四〕
“愁城”,庾信《愁賦》:
“攻許愁城終不破。
”詳前姜夔《齊天樂》注〔四〕
(二三一頁)。
5
〔五〕指蒙古的流行歌曲,鼓吹雜戲。周邦彥《西河》
:“酒旗戲鼓甚處市。”
6
〔六〕“故國”,本意是“故都”,這裏兼說“故宫”
,連下高臺。
《武林舊事》卷三:
“禁中例觀潮於‘天開
圖畫’,高臺下瞰,如在指掌。”
7
頁二七〇 〔七〕
“輦下”,皇帝輦轂之下,京師的代稱,猶言都下。
8
〔八〕三句分說:宋亡以後臨安元宵光景,自己避亂山中,宋室飄流海上,指帝昺遷厓山事。

沁園春 送春
1 2 3 4
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況雁門阨塞 ,龍沙 渺莽,東連吳會 ,西至秦川 。芳草
5 6
迷津,飛花擁道,小爲蓬壺借百年 。江南好,問夫君 何事,不少留連。●江南正是堪憐,
7 8 9
但滿眼楊花化白氈 。看兔葵燕麥,華清宮裏 ;蜂黃蝶粉,凝碧池邊 。我已無家,君歸何
10 11
里,中路徘徊七寶鞭 。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
1
〔一〕
“雁門”,山名,亦關名,在山西省北部。
“阨塞”猶阻塞,梗塞不通。
2
〔二〕
“龍沙”,白龍堆沙漠,見前姜夔《翠樓吟》注〔三〕(二二〇頁)

3
〔三〕“吳會”有兩說:一、秦會稽郡本包括吳地,其郡治在今蘇州。二、六朝時吳郡與會稽郡合稱“吳
會”
。以上兩說“會”均音“貴”。
4
〔四〕“秦川”指今陝西一帶地面。諸葛亮《隆中對》:
“將軍身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卽由四川出陝西。
《文選》卷九潘岳《西征賦》李善注引《三秦記》:“長安正南秦嶺,嶺根水流爲秦川。
”以上極言兵火亂
頁二七一 離範圍之廣大,致春歸無路,也就是無處可歸。
5
〔五〕接着說:既然如此,這裏正好留連,像芳草飛花,蓬萊方壺般的神仙境界,少說也可以有一百年罷。
指南渡以來迄宋亡,大家宴安享樂,全不警惕。
6
〔六〕三句說出本意,很明白。
“夫君”
,那人,
“君”者尊稱。這裏指春而言。
《楚辭·九歌·湘君》:
“望
夫君兮未來。”
“夫”音扶。
7
〔七〕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之七:
“糝徑楊花鋪白氈。
”糝,以米屑和羹。地面微溼,楊花洒在上面,像
鋪條白的氈毯,是春盡光景。
8
〔八〕“兔葵燕麥”用劉禹錫詩序,見中卷周邦彥《夜飛鵲》注〔一〇〕(二二八頁)。華清宫,在陝西臨
潼。
9
〔九〕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
“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塗額藉蜂黃。”周邦彥《滿江紅》:
“蝶
粉蜂黃都退了。”這裏蜂黃蝶粉言春花零落,只有蜂蝶留下的痕跡。“凝碧池”
,在唐東都洛陽,與上對句
“華清宫”
,俱借唐喻宋。
10
〔一〇〕
“七寶”指何物;其說不一,以多種珍寶鑲嵌的,皆可稱“七寶”
。“七寶鞭”言其貴重,也表出
騎乘者的身份。
11
〔一一〕
“潸然”
,下淚貌。雖無路可歸,然不得不去,亦惟有一聲珍重,兩地潸然而已。語意極悲。

第 143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七二 蔣捷
蔣捷,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屬江蘇)人。咸淳十年(?)進士。宋亡不仕。有
《竹山詞》。

燕歸梁 風蓮
1
2 3 4 5
我夢唐宮 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 。翠雲隊仗絳霞衣 ,慢騰騰,手雙垂 。●忽然急鼓催
6 7 8
將起,似綵鳳,亂驚飛 。夢回不見萬瓊妃 ,見荷花,被風吹 。
1
〔一〕雖題曰“風蓮”
,非泛泛詠物,只借以起興,卻不放在開首,放在結尾。兼詳下注〔八〕。
2
〔二〕本篇主句。“唐宫”
,詠古傷今,下所寫舞容,殆卽“霓裳羽衣舞”

3
〔三〕衣之前後皆可稱裾。
“曳裾時”
,指霓裳舞拍序以後始有舞態,詳下注〔五〕。
4
〔四〕
“翠雲”、
“絳霞”
,指舞衣,又點綴荷葉荷花。
5
〔五〕“大垂手”
、“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中序擘騞初入拍,„„小垂手後
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自注:
“霓裳舞之初態。”
6
〔六〕“急鼓催將起”
,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卻無關。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後,節拍轉急。白詩所
謂“繁音急節十二遍”,自注“霓裳破十二遍而終”是也。詞云“似彩鳳,亂驚飛”
,已大有《長恨歌》中
頁二七三 所云“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的氣象。
7
〔七〕“瓊”訓赤玉,可喻紅蓮。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蓮。如周邦彥《側犯》“看步韈江妃照明鏡”

卽以江妃詠蓮花。韓愈《辛卯年雪》:
“從以萬玉妃。”此句字面當本之,卻易雪爲荷花,意指嬪嬙之屬,
應上“唐宫”。
8
〔八〕題曰“風蓮”,借舞態作形容,比喻雖切當,卻不點破,直到結句方將“謎底”揭出。這樣似乎纖
巧。然全篇託之於夢,夢見美人,醒見荷花,便繞了一個大彎。若見荷花而連想美人原平常。今云“春盡
夢唐宫”,初未說見有“風蓮”也,若夢境之構成,非緣聯想;如何夢中美女的姿態和實境荷花的光景,
處處相合呢?然則“見荷花被風吹”者,原爲起興閒筆,這裏倒裝在後,改爲以景結情,並非真的題目。
詞以風蓮喻舞態,非以舞態喻風蓮也。文雖明快,意頗深隱,結構亦新。

第 144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七四 王沂孫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中仙,會稽人。元至元中,爲慶元路(今屬浙江)學正。
有《花外集》,一名《碧山樂府》。

眉嫵 新月
1 2 3 4
漸新痕懸柳,澹彩穿花,依約破初暝 。便有團圓意 ,深深拜 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 ,
5 6 7
料素娥 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 掛秋冷。●千古盈虧休問,歎漫磨玉斧 ,難
8 9 10 11
補金鏡 。太液池猶在,淒涼處何人重賦清景 。故山 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 。看雲外山
12
河,還老盡桂花影 。
1
〔一〕描寫初月光景。
2
〔二〕牛希濟《生查子》: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

3
〔三〕唐代婦女有拜新月的風俗。李端《拜新月》:
“開簾見新月,便卽下階拜。

4
〔四〕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娟娟似蛾眉。
”陳後主《有所思》三首之一:
“初月似愁眉。”
5
〔五〕
“素娥”,嫦娥。謝莊《月賦》:
“集素娥於后庭。
”本句言新月似嫦娥的眉痕。
頁二七五 6
〔六〕挂起簾子看月亮,以銀鉤比喻新月,意甚明顯。如司空圖《偶書》五首之三: “晚妝留拜月,卷上
水精簾。”
“寶簾”一作“寶奩”,“寶奩挂秋冷”
,似稍費解。蓋謂新月一鉤,如圓的妝鏡挂起了鏡袱,露
出一彎清光。《文選》卷三十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
“始見西南樓,纖纖如玉鉤。
”李善注:“
《西京雜記》:
公孫乘《月賦》曰:‘隱圓巖而似鉤’。
”彼賦意本是一輪明月,被圓形的山峯遮住,只賸得一彎,故似鉤,
正與本句引“寶奩”作爲比喻相似。以團圓的鏡子與一鉤新月合寫,用意極細,引起下文“千古盈虧休問”
和“太液池”等句(參看下注),蓋作“寶奩”者是,以義較晦,未用。
7
〔七〕《酉陽雜俎》卷一“天咫門”載:鄭仁本表弟與一王秀才游嵩山,遇見一人,言月乃七寶合成,有
八萬二千户修之,予卽一數;因開襆(包袱)有斤鑿數事。後來相承有修月之說。王安石《題扇》:
“玉斧
修成寶月圓,月邊仍有女乘鸞。”又南宋淳熙年間陳造有《問月樓賦》
:“玉斧兮何用修,妖蟆兮胡此穴。”
均在王此詞前。
8
〔八〕李賀《七夕》:“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武林舊事》卷七; “淳熙九年八月十五日,„„侍宴
官曾覿,恭上《壺中天慢》一首云:‘„„何勞玉斧,金甌千古無缺。 ’上皇(高宗)曰:‘從來月詞不曾
用金甌事,可謂新奇。’”按曾詞是應制體,作頌揚語,言本來無缺,故不須補;本詞借詠月寓懷,言既已
缺了,就無法補,雖若相反,實是一意,至於“金甌” “金鏡”,不過字面不同而已。
9
〔九〕“太液池”,在漢長安建章宫北(見《史記·封禪書》〉
,唐宫內亦有之;本是專名,亦得用作宫苑池
沼之通稱。這裏當爲借古喻今。陳師道《後山詩話》:“太祖夜幸後池,對新月置酒。問當直學士爲誰,曰:
‘盧多遜。’召使賦詩,請韻,曰:‘些子兒。
’其詩云:‘太液池邊看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誰家玉匣開
新鏡,露出清光些子兒。’”本句詠新月,蓋與此事有關,否則似過於空泛。
10
〔一〇〕
“故山”
,卽“舊山”
,見前姜夔《暗香》注〔三〕(二二五頁)
。自本句起,直貫篇終。
11
〔一一〕句意在等待月圓。“端正”,猶言齊齊整整,美麗之意,形容圓月。韓愈《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窺户”,固指月而言,亦借人作比喻。如沈約《應王中丞思遠詠月》“方暉
竟户入”,蘇軾《洞仙歌》“一點明月窺人”,均是詠月。如姜夔《玲瓏四犯》:
“有輕盈换馬,端正窺户。”
係指人,蓋用唐人《本事詩》崔護故事。这裏有雙層意義。以上片多說美人,下片如完全抛開,便成爲兩
截了。關合正在有意無意之間。
12
〔一二〕此言故國河山,影在月中者,尚完整無缺也,承上“窺户端正” ,以结全篇之意。“桂花影”亦
指圓月。《初學記》卷一引虞喜《安天論》曰:“俗傳月中仙人桂樹。今視其初生,見仙人之足,漸已成形,
桂樹後生。”此說在《酉陽雜俎》吳剛伐桂事之前。末句一作“還老桂花舊影” ,意更明顯。蘇軾《和黄秀
才鑑空閣詩》:“桂容如水鑑,寫此山河影。
”王十朋注引《酉陽雜俎》:“佛氏言,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
影也。”
(《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引文同,惟“大”作“天”,殆誤。)今本《雜俎》無此文。

高陽臺1 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2 3 4 5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 ,不知春在誰家 。相思一夜窗前夢 ,奈
6 7
個人水隔天遮 。但淒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
8 9 10
沙 。怎得銀箋,殷勤與說年華 。如今處處生芳草 ,縱憑高不見天涯。更消他,幾度東風,
幾度飛花。
頁二七七 1
〔一〕本篇立意和比喻,略同前錄劉辰翁《沁園春》送春詞,而風格迥異,可以比較觀之。

第 145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2
〔二〕古傳音樂的十二律應曆法的二十四氣。候氣之法,用玉律(或竹)十二,置密室中木案上,外高内
低,將葭蘆的灰塞住律管的内端,案曆而候之,氣至者灰動。詳見《後漢書·律曆志》“候氣”
。如交立春
節,太簇律管中的蘆灰卽行飛散,《禮記·月令》所謂“孟春之月„„律中大(太)簇”是也。杜甫《小
至》:
“吹葭六琯動浮灰。”這裏不過借用古典,說交春節罷了。
3
〔三〕 《荆楚歲時記》
:“立春之日,悉翦綵爲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又“春帖子”,亦名“宜春帖子”,
多寫五七言詩句。或寫吉語。“金泥”,卽泥金。李商隱《燕臺詩·秋》 :“越羅冷薄金泥重。”牛嶠《菩薩
蠻》:
“舞裙香暖金泥鳳。 ”李煜《臨江仙》
:“畫簾珠箔,惆悵卷金泥。”
4
〔四〕言春非我春,本篇的主要句子。
5
〔五〕“相思”以下至上片末,帶寫梅花,卻不說破。盧仝《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
君。
”史達祖《憶瑤姬》:“一夜相思玉樣人,但起來梅發窗前,哽咽疑是君。”亦用盧句。
6
〔六〕《詩·秦風·蒹葭》: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個人”
,卽“伊人”
。此兼采詩中比興之義,意甚渾
融。
7
〔七〕用林逋詩,切合梅花,見前姜夔《暗香》注〔二〕
(二二五頁)

8
〔八〕“游驄古道,歸雁平沙”
,有北地風沙景象,當不是二帝北狩之舊恨,而是三宫降元之新愁。全篇以
這幾句寓意爲最顯明。
9
〔九〕其實像這樣的愁恨,文字本難表達的,卻說“怎得銀箋”
,似乎文字可以傳情,只差没有潔白的箋
紙而已。
10
〔一〇〕以下直説到春盡。淮南小山《招隱士》
“王孫游兮不歸”
,卽上文所云“游驄古道”
;同篇“春草
生兮萋萋”,卽“如今處處生芳草”也。

第 146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七八 張炎

張炎(1248—?),字叔夏,號玉田、樂笑翁,原西秦人,張俊之孫,後住在臨安。
宋亡,在四明(今寧波)設卜市,又曾往燕京。有《山中白雲詞》,論詞專著《詞源》。

高陽臺 西湖春感
1 2
接葉巢鶯 ,平波卷絮,斷橋 斜日歸船。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
3 4 5 6
薇春已堪憐 。更淒然,萬綠西泠 ,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 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
7 8 9 10
川 。見說 新愁,如今也到鷗邊 。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閒眠 。莫開簾,怕見飛花,
怕聽啼鵑。
1
〔一〕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二:
“接葉暗巢鶯。”
“接葉”
,葉子茂盛,互相接近。
2
〔二〕“斷橋”
,在杭州西湖白沙隄東,離城頗近,故曰“歸船”。
《武林舊事》卷五“孤山路”條:
“斷橋,
又名段家橋,萬柳如雲,望如裙帶。”
3
〔三〕薔薇開在晚春。賈島《題興化園亭》:
“薔薇花落秋風起。
”杜牧《留贈》:
“薔薇花謝卽歸來。

4
〔四〕
“西泠”,在西湖白沙隄西。
《武林舊事》卷五:
“西陵橋,又名西林橋,又名西泠橋。”
頁二七九 5
〔五〕上片實寫西湖,光景宛然。“能幾番游”云云,意甚哀愁,卻淡淡說出。
“且伴薔薇住”是一折,“到
薔薇春已堪憐”一折,更何況“萬綠西泠,一抹荒煙”呢。正因以上含蓄頓挫得力,結語就格外顯得沉痛。
6
〔六〕以下三句說當時貴族的凋零。“燕子”用劉禹錫《金陵》詩“舊時王謝堂前燕”意。
7
〔七〕“韋曲”在唐長安城南明德門外,韋后家在此。宋之問有《游韋曲莊敍》,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詩》
二首之一:“韋曲花無賴。
”又《贈韋七贊善》:
“杜陵韋曲未央前。”其下自注引俚語“城南韋杜”云云。
“斜
川”在江西星子縣,陶潛有《游斜川詩并序》。這裏用典借指西湖,與上用斷橋西泠等實在地名不同。 “苔
深”“草暗”言勝地荒涼,無人游賞。
8
〔八〕
“見說”猶“聽說”
,以下至結尾皆指自己,卻用“見說”二字虛提一筆,託之他人口氣。
9
〔九〕鷗鳥忘機,本不知愁,聽說它如今也知道愁了,其意蓋自謂。
10
〔一〇〕
“淺醉”
,不成醉;
“閒眠”,未成眠。

念奴嬌1 夜渡古黃河,與沈堯道2、曾子敬同賦
3 4
揚舲 萬里,笑當年底事,中分南北 。須信平生無夢到,卻向而今游歷。老柳官河,斜陽古
5
道,風定波猶直。野人驚問,泛槎何處狂客 ?●迎面落葉蕭蕭,水流沙共遠,都無行迹。
6 7 8
衰草淒迷秋更綠 ,惟有閒鷗獨立。浪挾天浮,山邀雲去,銀浦 橫空碧。扣舷歌斷 ,海蟾
9
飛上孤白 。

頁二八〇 1
〔一〕原題“壺中天”
,卽“念奴嬌”

2
〔二〕沈氏名欽。
3
〔三〕“舲”
,有窗的小船。
《楚辭·涉江》:
“乘舲船予上沅兮。
”孔法生《征虜亭祖王少傅》
:“若人鑒殆辱,
解紱揚歸舲。”
4
〔四〕“底事”,何事,猶“爲甚”。
《文選》卷十二郭璞《江賦》李善注引《吳錄》:
“魏文帝臨江歎曰:天
所以隔南北也。”本指長江而言,這裏或借指黄河。
5
〔五〕《孝經援神契》:
“河者水之伯,上應天漢。”張華《博物志》:
“舊說天河與海相通。近有人居海渚者,
年年八月,有浮槎來甚大,往反不失期。此人乃立於槎上,多賷糧,乘槎去。忽不覺晝夜,奄至一處,有
城郭舍屋,望室中多見織婦。見一丈人牽牛渚次飲之。驚問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卽問此爲何處。答曰: ‘君
可詣蜀問嚴君平。’此人還問君平。君平曰:‘某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卽此人到天河也。”(俱《初學記》
卷六引。今本《博物志》卷十,文字較詳。)又《太平御覽》卷八引《集林》:“昔有一人尋河源,見婦人
浣紗,以問之,曰:‘此天河也。’乃與一石而歸。問嚴君平,云:‘此織女支機石也。’
”當是同一故事的
另一傳說,或較後起。作者夜渡黃河,以乘槎客自比,而以野人比牽牛,不涉織女,但與“河源”云云亦
似有關,故兩引之。“槎”亦寫作查,栰(筏)也,卽木排竹排。古亦稱桴。《論語·公冶長》馬融注:“桴,
編竹木,大者曰栰,小者曰桴。”

第 147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6
〔六〕“綠”
,黃綠色。古詩:“秋草萋已綠。”謝朓《酬王晉安》:
“春草秋更綠。
”周邦彥《蕙蘭芳引》
:“霜
草未衰更绿。”“更綠”者,還有些綠意。
7
〔七〕
“銀浦”,銀漢,卽天河也。李賀《天上謠》:
“銀浦流雲學水聲。

頁二八一 8
〔八〕蘇軾《赤壁賦》:
“扣舷而歌之。

9
〔九〕舊說月中有蟾蜍,且傳爲嫦娥所化。如《後漢書·天文志》注引張衡《靈憲》 :“姮娥遂託身於月,
是謂蟾蠩(蜍)。
”“蟾”
“兔”俱可作爲月的代稱。 “海蟾”卽海月。
“飛”字狀月的移動。顏延年《爲織女
贈牽牛》“姮娥棲飛月”,李白《渡荆門送別》“月下飛天鏡”。
“孤白”爲月的形況。王禹偁《再泛吳江》:
“隨船曉月孤輪白。”本篇題爲“夜渡黃河”,所寫海月飛上,當亦是下半夜光景。

解連環 孤雁
1 2 3
楚江空晚 ,恨離群萬里 ,怳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 ,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
4 5 6
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誰憐旅愁荏苒 ,謾長門夜
7 8 9 10 11
悄 ,錦箏彈怨 。想伴侶猶宿蘆花 ,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 。暮雨相呼 ,怕驀地玉關重
12 13
見 。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
1
〔一〕雁南飛,舊傳在彭蠡,衡陽等處,皆春秋時楚地。
2
〔二〕
“離羣索居”
,見《禮記·檀弓》
。崔塗《孤雁》二首之一:
“如何萬里計,只在一枝蘆。”
3
〔三〕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鳥影度寒塘。
”劉長卿《宿懷仁縣南湖》:
“寒塘起孤雁。
”崔塗
《孤雁》二首之二:
“寒塘欲下遲。”
4
〔四〕本句合用雁行排字與雁足捎書二意。既不能排成雁字,只憑孤雁傳書,引起下文“因循誤了”意。
頁二八二 “雁字”見中卷李清照《一翦梅》注〔三〕
(一四五頁)。
5
〔五〕“帛書係雁足”,蘇武以此得歸;又“武臥齧雪與氈毛並咽之”並見《漢書·蘇武傳》。“殘氈擁雪,
故人心眼”,卽從蘇武留胡時設想,意謂一雁孤飛,音信難憑,致誤了久困在胡地之故人的凝盼,亦有愧
對之意。王勃《九日懷封元寂》:“九秋良會夕,千里故人稀,今日龍山外,當憶雁書歸。
”詞意亦近之。
6
〔六〕
“旅愁荏苒”
,承上。
“荏苒”,亦有遷延躭閣之意。
7
〔七〕
“長门”,宫名,借陳皇后事,言宮怨,又一哀愁境界。杜牧《詠雁》:
“長門燈暗數聲來。”
8
〔八〕
“錦”者,美麗的形容,銀箏猶言錦瑟也,箏柱斜列如雁行,稱雁箏。貫休詩: “刻成箏柱雁相挨”
(《全唐詩》卷八三七錄其斷句)。錢起《孤雁》: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瑟二十五弦;箏,
傳說破瑟爲二,十二弦或十三弦。箏亦瑟類。桓伊撫箏歌“怨詩”,見前葉夢得《八聲甘州》注〔一一〕(一
六六頁)。
9
〔九〕陸游《聞新雁有感》
:“新雁南來片影孤,冷雲深處宿菰蘆。”
10
〔一〇〕當指雁回到北方。
《禮記·月令》:
“季冬之月„„雁北鄉(嚮)。
”卽所謂“春前”

11
〔一一〕前注〔三〕引崔塗《孤雁》二首之二,其上句爲:“暮雨相呼失。

12
〔一二〕《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怕,„„猶云如其也;倘也。„„怕驀地云云,言倘忽然重見舊時
伴侶也。”
13
〔一三〕上書續云:“舊侶重逢,孤雁不孤,則何羞於雙燕矣。
”以雙燕反結孤雁,章法正和前錄史達祖
詞以“畫欄獨凭”反結雙燕相同。史梅溪詞《雙雙燕》爲詠物之正格。本篇詠孤雁自來亦很有名,人稱之
爲“張孤雁”,除描摹姿態,用典貼切,與史詞相似外,兼多家國身世之感,寫法在同異之間。

第 148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八三 汪元量
汪元量,字大有,號水雲,錢塘(今杭州)人。度宗時,爲宋宮廷琴師。宋亡,隨恭
帝與全太后等北去。後爲道士,歸杭州,有《水雲詞》。

鶯啼序 重過金陵
1 2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 。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 。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
3 4 5
春也成憔悴 。問青山,三國英雄,六朝奇偉?●麥甸葵丘 ,荒臺敗壘,鹿豕銜枯薺 。正
6
潮打孤城,寂寞斜陽影裏 。聽樓頭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漸夜深,月滿秦淮,煙籠
7 8 9 10
寒水 。●淒淒慘慘,冷冷清清 ,燈火渡頭市 。慨商女不知興廢,隔江猶唱庭花 ,餘音亹
11 12 13
亹 ,傷心千古,淚痕如洗。烏衣巷口青蕪路,認依稀王謝舊鄰里 。臨春結綺 ,可憐紅
14 15
粉成灰,蕭索白楊風起 。●因思疇昔,鐵索千尋,謾沈江底 。揮羽扇障西塵,便好角巾
16 17 18
私第 。清談到底成何事 ?回首新亭,風景今如此。楚囚對泣何時已 ,歎人間今古真兒
19 20
頁二八四 戲 。東風歲歲還來,吹入鍾山 ,幾重蒼翠。

1
〔一〕謝朓《隋王鼓吹曲》十首之四《入朝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李白《金陵》三首之三:
“當時百萬户,夾道起朱樓。”
2
〔二〕王勃《滕王閣》: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3
〔三〕杜甫《曲江對酒》“桃花細逐楊花落”,一本作“桃花欲共梨花落”
。鄭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
“落盡梨花春又了”
,與詞意亦近。
4
〔四〕“葵丘”言廢墟,丘陵之上都長了葵麥,泛稱,非專指。
“兔葵燕麥,動摇春風”
,見劉禹錫《再游
玄都觀詩引》。
5
〔五〕許渾《姑蘇懷古》“荒臺麋鹿争新草”,又《凌歊臺詩》
“行殿有基荒薺合”。此蓋合用許句。原典出
《史記·淮南王安傳》載伍被言:“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這裏
借姑蘇以喻金陵。“鹿豕”連用,見《孟子·盡心》。
6
〔六〕劉禹錫《金陵五題》之一《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斜陽亦用劉《烏衣巷》
詩:
“烏衣巷口夕陽斜。”
7
〔七〕杜牧《泊秦淮》:
“烟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8
〔八〕李清照《聲聲慢》:
“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9
〔九〕周邦彥《夜遊宫》:
“看黃昏,燈火市。”又《西河》詠金陵:“酒旗戲鼓甚處市。”
10
〔一〇〕見中卷王安石《桂枝香》注〔九〕(八五頁)。
11
〔一一〕“亹亹”
,“亹”音尾。
《世說新語·賞譽》:
“謝太傅未冠始出,西詣王長史(濛),清言良久。去
頁二八五 後,苟子(脩)問曰:“向客何如尊?”長史曰:
“向客亹亹,爲來逼人。’”這裏“亹亹”用法略同,久而
未止貌,亦猶《赤壁賦》云“餘音嫋嫋”。
“亹亹”本訓進貌,有前進勉力之義,如《詩·大雅·文王》:
“亹
亹文王。”
12
〔一二〕劉禹鍚《金陵五題》之二《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周邦彥《西河》

“想依稀王謝鄰里。”
13
〔一三〕劉禹錫《金陵五題》之三《臺城》
:“結綺臨春事最奢。”蘇軾《次韻楊公濟梅花》十首之四:
“臨
春結綺荒荆棘”。結綺閣、臨春閣皆陳後主張麗華所居宫名,見《南史·后妃傳》及小說《隋遺錄》。
14
〔一四〕白居易《和關盼盼感事詩》: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15
〔一五〕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千尋鐵鎖沉江底。
”東吳用鐵鎖橫江以爲防守,晉人用火燒斷,事見《晉
書·王濬傳》。鐵鎖卽鐵索。
16
〔一六〕兩句均晉王導事。《世說新語·輕詆》:“庾公(亮)權重,足傾王公(導)
。庾在石頭,王在冶
城。坐大風揚塵,王以扇拂塵曰:‘元規塵污人。’”又《雅量》載庾有東下意,王曰:“若其欲來,吾角巾
徑還烏衣,何所稍嚴。”此亦係借用,言西氛雖惡,卻不設防備。
17
〔一七〕
《晉書·王衍傳》:
“終日清談。
”又說王衍“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爲事。

18
〔一八〕
《世說新語·言語》: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顗)中坐而歎曰:
‘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
何至作楚囚相對。
’”楚囚指楚鍾儀被囚在晉國,見《左傳》成公九年。
19
〔一九〕雖泛言今古,意以六朝喻南宋,謂南渡政局真如兒戲。
20
〔二〇〕鍾山,在南京東北,一名蔣山,又名紫金山。按全篇多用典故平鋪直敍,而借古傷今,意甚明
白,語亦妥貼。此長調之近於賦體者。

第 149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頁二八六 水龍吟 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


1
2 3 4 5
鼓鞞驚破霓裳 ,海棠亭北 多風雨。歌闌酒罷,玉啼 金泣 ,此行良苦。駝背模糊,馬頭匼
6 7
匝,朝朝暮暮 。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 。●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
8 9 10
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 ,淒涼酸楚。粉陣紅圍,夜深人靜,誰賓誰主 。對漁燈一點,
11
羈愁一搦 ,譜琴中語。
1
〔一〕宋德祐二年(1276)五月,作者《揚州》詩曰:
“絲雨綿雲五月寒,淮壖遺老笑儒冠。

2
〔二〕白居易《長恨歌》: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鞞”
,小鼓,先擊之以應大鼓,亦名“應
鼓”
,見《初學記》卷十六。
3
〔三〕惠洪《冷齋夜話》引《太真外傳》:
“上皇登沉香亭詔太真妃子,妃子時卯醉未醒,命力士從侍兒扶
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曰:‘豈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海棠亭”
卽指沉香亭。李白《清平調》:
“沉香亭北倚闌干。

4
〔四〕
《白氏六帖》卷十九:
“魏甄后面白,淚雙垂如玉筯。
”李白《代贈遠》
:“啼流玉筯盡,坐恨金閨切。

韓愈孟郊《城南聯句》:
“寶唾拾未盡,玉啼墮猶鎗。”
(鎗,音撑,chēng,庚韻。

5
〔五〕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序》:
“仙人臨載,乃潸然泣下。
”金人滴淚,故曰“金泣”
。與上“玉啼”

頁二八七 並指宋嬪御宫人等,非泛語也。
6
〔六〕三句指宋宫人隨元軍北去。杜甫《送蔡希曾還隴右》:
“馬頭金匼匝,駝背錦模糊。”錢《箋》
:“匼
匝,周遶貌。
”這裏寫蒙古軍容之盛,承上“此行良苦”來,言以後將過這樣的生活,其實那時是乘船北
去的,如本篇題與下文所記。
7
〔七〕德祐二年六月,元伯顏入臨安,以宋帝 ,后妃等并宫女三千餘人北去。
8
〔八〕“已非吾土”
,用王粲《登樓賦》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意。本句及下句,文意當指夏貴於其年二月,
以淮西降元事。
9
〔九〕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受降城外月如霜。”這裏借用“受降”字面,非北方之受降城。但淮上
在南宋已是邊塞,意固相通。
10
〔一〇〕作者《邳州》詩:
“美人十十船中坐,猶把金猊炷好香。”
11
〔一一〕
“一搦”,一把。李百藥《少年行》:
“一搦掌中腰。”這裹仍就宫人方面說。下句“譜琴中語”

亦卽題中所謂“夜聞宫人琴聲”。

第 150 頁 共 151 頁
俞平伯《唐宋詞選釋》

電子版製作說明
1、據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年 10 月北京第 1 版、1997 年 6 月北京第 6 次印刷《唐宋詞
選釋》編輯製作。并參考陕西师范大学 2010 年 8 月第 2 版。
2、(1)本电子版,不是页面精确还原的。但用文本框标注了页码,文本框位于页面的
左侧。纸质书每一页开头的第一个字,本电子版中用红色标示。如果纸质书某页开头的第
一个字符为标点符号,则后一个字也标示为红色。
(2)作家生卒年,本电子版中参考陕西师范大学版,改用阿拉伯数字。
(3)据陕西师范大学 2010 年 8 月第 2 版,补入了某些字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字
体采用“Arial Unicode MS”。
3、校對時的幾個小發現:
▲人文版“馮延己” ,陝西師大版作“冯延巳”。
▲人文版九一頁:蘇軾(一〇三六——一一〇一)
陕西师大版 065 页:苏轼(1037—1101)
▲陕西师大版 091 页:周邦彦《苏幕遮》注①: 《片玉集》陈天龙注引东坡诗„„
小龙卷风按:陈天龙,应为陈元龙。
▲人文版一三五頁:周邦彥《滿庭芳》注〔一〕 :時元祐八年癸酉(一〇九三) ,作者
任溧水令。溧水,今江蘇省鎮江專區屬縣。
陕西师大版 096 页:时元祐八年(1093)癸酉,作者任溧水令。溧水,今属江苏省南
京市。
▲陕西师大版 096 页:周邦彦《满庭芳》注③:刘禹赐《早夏郡中书事》„„
刘禹赐,应为刘禹锡。
▲人文版一六六頁:葉夢得《八聲甘州》注〔六〕指晉太元八年(三八四)秦苻堅大
舉伐晉。
陕西师大版 117 页:注⑥括号中作“383” 。
▲人文版一九一頁:辛棄疾《青玉案》注〔三〕 “鳳簫”,一說“排簫”以其形參差像
鳳翼,亦名“參差” ;„„
陕西师大版 135 页作: “凤箫” ,一说“排箫”,以其形参差像凤翼,亦名“参差”;„„
▲人文版二〇〇頁:辛棄疾《滿江紅》注〔三〕: “兩”,亦作“緉”。 “兩”、“緉”、 “量”,
字通。“幾兩” ,卽幾雙。
陕西师大版 142 页注③: “两” ,亦作“ ”。 “两”、
“ ”、 “量”,字通。 “几两”,即几
双。
小龙卷风按: “緉”的简化字为“ ” 。
▲人文版二二七~二二八頁:姜夔《疏影》注〔五〕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羣
山萬壑赴荆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裏字面雖只關合一部分,但實包
含杜詩全篇之意,故全錄之。
“環佩空歸夜月魂” ,人文版“1979 年 10 月北京第 1 版 1997 年 6 月北京第 6 次印刷”
本中,“佩”字的偏旁好像是“亻”和“王”合在一起的。
▲人文版二四〇頁:高觀國《菩薩蠻》注〔二〕: “只在浮雲最深處,試憑絃管一吹開。”
人文版“1979 年 10 月北京第 1 版 1979 年 10 月北京第 1 次印刷”本二四〇頁原作“只在
浮雲最深處憑絃,試管一吹開。 ”後挖改。
▲人文版二六六頁:周密(一二三二——一三〇八)
陕西师大版 189 页:周密(1232—1298)
▲人文版二七二頁:蔣捷,咸淳十年(?)進士。
陕西师大版 194 页:蒋捷,咸淳十年进士。
小龍捲風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 151 頁 共 151 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