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25

学校代码 10246

学 号 000167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 1 8 9 0 -1 9 3 5

院 系 历史学系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姓 名 戴建兵
指 导 教 师 吴景平 教授
完 成 日 期 2003 年 4 月 23 日


指导小组成员

戴鞍钢教授
金光耀教授
王立诚教授


目录

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导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一章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第一节 银两及其制度的发展 ................................................. 21

第二节 银元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提高 .......................................... 33

第三节 非辅币的制钱与铜元 ................................................. 50

第四节 白银与纸介货币 ..................................................... 63

第五节 中国近代币制的特点 ................................................. 89

第二章 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3

第一节 货币制度与金融体系 ................................................ 123

第二节 外商银行与白银 .................................................... 136

第三节 白银与钱庄 ........................................................ 155

第四节 国内银行与白银 .................................................... 168

第五节 由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派生的金市和汇市 ............................. 189

第三章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8

第一节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 ................................................ 218

第二节 1928-1930 年银价下跌时的案例分析.................................... 229

第三节 1933-1935 年白银风潮 — 银价上涨的个案分析 ............................ 240

第四章 不同发展道路下货币制度选择的路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7

第一节 政府与经济发展道路 ................................................ 267

第二节 银本位的建立和白银国有 ............................................. 282

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4

附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6

一 主要参考资料 ........................................................ 316

二 常衡和汇率............................................................ 321


摘要

本文依经济学理论 对中国近代的货币 货币与近代金融机构 货币与近代


宏观经济 以及近代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论述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本位 中国近代有的是白银核心型
的货币体系 这种货币体系是动态 立体的 其发展的趋势是银本位
由于货币制度对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而近代货币体
系与中国近代的金融体系的产生 发展 格局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外商银
行由于掌握中国近代白银的进出口从而具有一定的隐性的中央银行的性质 而钱
庄由于对以清算权和货币市场定价权的掌握也分润中央银行的机制 近代国内银
行是随着银元地位的日益强大及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而日渐发展起来的 同时这
种发展表现着十分明显的财政性或政府属性 而近代中国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均
是附属于白银市场的次级市场
在中国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向银本位发展收缩的过程中 国际货币体系也
经历了金本位的发展 成熟及嬗变的过程 因而国际银价与中国国内的货币宏观
供给有着十分必然的联系 同时使中国经济在币制层面上与国际经济既有联系
如金银比价 又各有特性 如危机时滞 银价过高引发白银外流及国内的通
货紧缩 银价低则货币供给充裕 并伴发温和的通货膨胀 从而对中国宏观经济
产生影响
由于中国近代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 政府在经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
地位 因而币制改革与政府财政收入刚性常常发生矛盾 在币制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在制度上的选择常常以保持财政收入为取舍 这是近代货币在制度层面上的
演进 而 1935 年的法币改革则使近代中国币制步入了管理通货的格局之中 从
而掀开了中国近代货币与经济史的新篇章


Abstract
This thesis talks about the currency,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urrency
and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urrency and
macroeconomic, and various approach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1890-1935).
According to the thesis, there was in modern China no standard money in
the strict sense but a currency system dependent on silver as the centre,
which was dynamic and solid and evolved on the way to the silver standard.
Coinage had some influence on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therefore the currency system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birth,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s in modern
China. Foreign banks ha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nt central bank
because of its controlling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the silver of modern
China, while old-style private banks also shared the profits of the
mechanism of this central bank by mastering the rights of liquidating and
making prices in the money markets. The domestic banks were growing up
gradually with the status of silver rising and large quantities of silver
imported from abroad to China. Meanwhile, this sort of development
prominently showed the attributes of the finance and the government. In
addition, the gold market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ffiliated to
the silver market, were secondary markets in modern China.
While the currency system of silver as the centre was developing toward
and concentrating on the silver standard, international money system also
witnessed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the maturation and the alteration
of the gold standard. Accordingly, international silver prices would be
related to China’s macroscopic money supply, which made China’s economy
not only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e.g. the rate of
exchange between silver and gold, but also independent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e.g. stagnancy in crisis. The fact that the too higher
price of silver would cause the silver out flow and domestic deflation,
while the lower price of silver could lead to sufficient money supply as
well as mild inflation, influenced China’s macroeconomic.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ther


countries’ in modern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ften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economic activities; as a result, currency reforms
frequently conflicted with the stable public revenues.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cy system, the choices of systems were often
subjected to the stability of public revenues, which was the evolution of
the currencies on the level of systems in modern China. It was the currency
reform in 1935 that pushed the currency system of modern China into the
situation of managing currencies, and thus it ushered in a new era in the
history of currency and economy in modern China.


导言

银 Ag 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 仅占 1 10-5% 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的自然银


存在 但主要以化合物状态产出 纯银为银白色 熔点 960.8 沸点 2212

密度 10.49 克/厘米 20 银是面心立方晶格 塑性良好 延展性仅次于金
白银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强度 延展性 导热性和导电性 以及对光反射的灵
敏性 可是谁又知道她曾在中华民族经济发展史上扮演的角色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对中国人的经济意义是由于日后西班牙大帆船贸易的开
展 从美洲到东南亚 再从东南亚到中国的丝银之路 在明代中后期引发了中国
传统币制的变迁 华夏从以铜为币进入到了银铜并行于流通领域的局面 大量白

银汇聚于中国 而 1840 年的鸦片战争 其经济学意义更多的是世界范围内的一
场白银 资本 争夺战 从明末到 1935 年法币改革 真可谓是中国经济领域的
白银时代
当流通于市的货币进入学者的视野而成为研究对象时 货币理论或货币史的
研究就产生了 并积累了大量相关信息 然而目前看来 国内学术界关于近代货
币史的著作和文章很多 但是从经济史的角度论述货币与经济有什么的关系还不
太多 而所有的经济学家均认为货币与宏观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在
近现代经济中 人们更认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 而货币是金融之血 本文试
图在近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时段 探讨两者的关系

一 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近代中国不论银锭 银元 银角均是白银所穿的不同货币 外衣 而近代


纸币 铜元 制钱又均与其极度相关 白银是中国近代货币体系的核心 本文题
目为 白银与近代经济 1890 — 1935 试图论述中国自铸银元产生后近代货币
体系与近代经济的关系

一 关于本选问题的分析工具
货币史的研究是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学术活动 简言之货币史研究需要三个分
析工具 一是历史学的方法 二是经济学 金融学 的方法 三是钱币学的分析


方法 在学术日益发达的今天 单纯依靠一种方法来研究近代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已经不适应学术发展的要求 因而有机地将三者结合起来对中国近代货币体系自
身及其与近代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并总结出近代
中国经济进程的一些规律

历史的方法相对而言史学界比较熟悉 因而主要探讨经济学与钱币学的方
法与功用
对于本论文而言 经济学的方法十分重要 而且对本研究领域有着更重要的
意义 由于近代以来经济学已经走过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而 经济学的发
展在某种层面上决定着货币史研究深度与广度的进程
近代至上个世纪 40 年代以前 中国学术界还处于学习介绍西方古典经济学时期
由此货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讨论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身 因而这一时期的货
币史主要是讨论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的本位等问题 不仅货币史的
著作如此 在当时中国货币时政领域 人们也仅在这个层面上讨论和认识货币

这种认识 决定了当时货币史研究的方向
40 年代后 西方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中央银行的日益巩固 已使
货币研究从货币本身步入了货币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恰如 1947
年一位复旦的教授所言 货币理论的研究大约可分为两个主要的时期 一 货
币价值研究时期 二 货币经济研究时期 在前一个时期 货币学只研究货币
价值的意义 和货币价值的决定 在第二个时期里 货币学不仅研究货币价值的
问题 而且要往前大大的踏进一步 着重研究社会经济的整个投资 储蓄与所得
的动态的关系 因此 它所研究的范围比在第一个时期里面要宽广的多了 简单

一句话 现代货币学的领域与动态经济学的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主要是
指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将货币理论向宏观经济的引入而引发的货币理论的变迁
然而在中国刚刚开始介绍西方现代货币学理论后不久 剧烈的社会变革使中
国迅速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 西方现代经济理论成为批判的对象 在西方国家依
此调控现代经济并更进一步地深化货币与宏观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同时 本本
主义 在中国成为学术圭臬 经济学教材为仿苏联模式的 社会主义银行与信贷
银行和货币成为国家财政的附属 中国的货币与宏观经济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
经济发展的独特道路 这种局面一直沿续到改革开放初期 因而这一时期形成的
货币史研究成果依然处于对历史进行描述 并依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对货币的价
值及几大功能进行讨论 与前一个时期的研究相比除了加入阶级分析的定性方法
外5 如法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货币 几无新论
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发生了爆炸式的演变 而现实经济特别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使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理论大量汲取并结合中国国


情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货币理论反映在经济学
教育和对现实经济的分析上 基本上形成了以 货币银行学 和 国际金融学
这两门课程分析货币及货币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然而 迅速变化的经济学理论在
货币史研究领域的反映较为迟缓 到目前为止 国内货币史研究领域内 结合此
种经济学方法对近代货币史进行研究的论文和著作还比较少见
经济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上个世纪下半叶 即使是在市场领域中 新古典
经济学也显得不再那么得心应手了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科斯和诺斯 6先后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 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由于产
权 交易成本 费用 制度 Institutions 等新概念的引入 以及从制度层

面对经济的深入思考 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以数学为语言论述其实质的
今天独显其理论的智慧 在货币领域 货币制度本身就是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
经济发展的 经济制度 实例 而且在处理制度变迁时 政府与经济实体的关系
及传统的 路径 理论均使学者在认识中国货币制度的变迁时深入思考 并提供
了较为实用的理论工具
在研究经济史的时候 关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而现时经济学
家的论述同样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特别是林毅夫先生的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
8 9
经济学科发展 以及 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 给人启发尤大 此外杨小凯先
10
生也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中国近代经济史进行分析
货币史的研究离不开钱币学的研究 钱币学在西方学术界有着与碑铭学一样
十分显赫的地位 许多古代国家或死文字文明的历史是靠钱币对王系的回复而开
始的 对钱币学的研究相对于货币史恰如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钱币实物会在
很多层面正确回归复原历史的真实 是第一手资料 特别是文字资料极多的近现
代史货币史领域 这种回复更为重要 可以纠正对文献的依赖和误信 例如一些
学者依 1914 年 国币条例 认为中国货币体制已是银本位制 留存的钱币实物
给这种论断留下了极大的商榷空间 在国内 除建国初期彭信威教授的 中国货
币史 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学术造诣和建树外 人们较少涉及钱币实物与货币
史研究的关系 十分可惜的是彭著仅论及晚清以前的中国货币

二 相关文献的评论
学术研究离不开前人的工作和努力 本论文在有机结合历史的逻辑和经济学
的逻辑的基础上 将分别讨论近代中国的货币体系 货币与金融业的关系及货币
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下面对这几个层面的学术成果 不含资料 进行简单的评论
由于货币与经济极度相关 因而 近代有关货币的经济学 货币史的著作
文章 资料 档案浩如烟海 仅据笔者粗略统计 与本论文时期相关的银行类杂


11
志就有 30 余种 本文依论文体系择其重要者简要评述

1 中国近代货币史的研究
1890--1945 年 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体系的确立和崩溃 金汇兑体
系的剧烈变化及信用货币时期 当时国人留下的文献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
中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货币本位及如何与世界货币体系接轨
对于近代中国货币体系 当时的外国学者12和现代的一些国内学者13多认为中
14 15
国货币 混乱 混沌 世人皆认为最复杂的一种 芜杂紊乱 五方杂
16 17
居 有的经济学家更认为 吾国历来 仅有货币 而无币制 而这些词句
说明的是人们并没有总结出中国独特的货币体系 后人则主要讨论近代中国货币
体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系 本位或制度 相关的货币史和金融史的著作已经
18
很多 然而现在看来 学术界对近代货币制度本身的评判说法各异 在传统的
中国货币史学界 一般认为清代的货币本位是银钱平行本位 而认为晚清至废两
改元时期的币制为多元本位 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当时已是银本位制 甚至有人
19
认为自明代嘉靖八年 1629 年 中国就已是银本位制 也有人认为自 1914 年
20
北洋政府公布 国币条例 时中国已确立了银本位制 时人一般称废两改元前
21
中国商埠为两元并用 而农村则是铜元本位 但更多的是认为废两改元后中国
22
进入了银本位制 还有人认为是两元并用制度 马寅初则认为中国当时的货币
23
既不是银元本位 也不是银两本位 王业键认为清代与近代是银铜复本位 但
24
有很多不同 而此后至废两改元前则为多元本位 还有一些时人称当时中国币
25
制 实际上尚为铜本位 一些近代或民国经济史著作 不谈及晚清及北洋时代
26
的币制而直接论述废两改元或法币改革
近代货币最为复杂的部分当属近代银两制度 由于文献对此记录极少 因而
也是学术界研究最为薄弱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极少使用的日本东亚同文
会民国初年在中国国内进行调查并出版的 支那省别全志 大正 1918-1921
年间版 共计 18 卷 其中有大量有关当时银两制度的资料 曾在东亚同文学
院任过教 后为神户大学教授的宫下忠雄所著的 中国币制 特殊研究----近代
中国银两制度 研究 日本学术振兴会刊 昭和二十七年版 则是目前为止国
内外学术界出版较早的一部关于中国银两制度史的专著
在货币史研究的成果中有必要评述一下自 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钱币学研
究 钱币学在中国有绝学之称 这门自宋代洪遵 泉志 出现后发展起来的学问
建国后一度消失 至 1980 年代中国钱币学会建立后突然喷发 至今在国内拥有
十几种刊物 出版了百余部相关著作 这门以历史 经济 考古 冶金 印刷
铸造 经济法等多学科多角度研究钱币实物的学科 给货币史研究提供了最大可


能回复历史的资料 近代银两由于受控于炉房而极少留下相关文献 但近年来
国内外连续出版了近十部关于银锭的著作 从而使人们依实物更深刻准确地认识
什么是实银 什么是虚银及银两制度 现有钱币学已证明 中国近代货币流通状
况远比现有的货币史著作中描叙的更为复杂和混乱 一些钱币实物也远出于货币
金融史学家的视野 所有这一切 必将深化中国货币史的研究

2 货币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27
钱庄是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 现在还有很多不为人们所了解的秘密 进入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关于钱业的著作据笔者粗略的统计有下列几部 李权时
赵渭人合著 上海之钱庄 上海东南书店 1929 年版 潘子豪 中国钱庄概
要 上海华通书局 1931 年版 施伯珩著 钱庄学 1931 年上海商业珠算学
社版 此外钱业公会编辑出版了 钱业月报 而有关其它地方钱业的著作较著
名的有 日本满铁的调查 天津 银号 满铁调查研究资料第五八编 北支经
济调查所编北支调查资料第三一辑 昭和十七年编印 区季鸾编著 广州之银
业 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调查丛书 1932 年版
关于钱业的学术著作 建国后形成专著的有张国辉先生的 晚清钱庄和票号
研究 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1981 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出版了郑亦芳著的 上海
钱庄 1843-1937 西文则有 McElderry: Shanghai Old-style Banks(ch’ien
–chuang)1800-1935:A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28 这
29
是一部研究 1800-1935 年上海钱庄的博士论文 近年来吴景平 马俊亚等 在相
关钱庄的个案问题研究上有所突破 学术界确实是抓住了近代钱业的重点即上海
钱庄 但缺乏其他地区相关钱业的研究成果支撑 目前天津 北京 武汉 重庆
这些地方的钱庄 银号的研究成果较少 而上海钱庄即使是在其极盛时代 也一
天都离不开与这些地方的钱庄 银号的业务联系
金融史著作中 银行史著作相对较少 解放前有周葆銮著 中华银行史 商
务印书馆 1919 年版 吴承禧著 中国的银行 商务印书馆 1934 年版 以及
大清银行总清理处 1915 年编印的 大清银行始未记 和王志莘编的 中国之储
蓄银行史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1934 年版 卓宜谋曾自刊了其编写的 京兆通县
农工银行十年史 此外日本学者宫下忠雄著有 支那银行制度论 岩松堂书
店 昭和十六年初版 此书是当时日本学者关于中国银行史的专著 较为全面
1957 年吴子竹译本由台北华南商业银行研究室出版 而建国后除 中国银行行
30 31
史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史 外 正式出版的国内某一商业银行史 地方银
行史 中外合办银行史的著作还未见 而在中国金融业有着重要地位的外国银行
除外人 汇丰银行史 四巨册32外 中华书局 1979 年曾出版李周英等译自英人毛


里斯.柯立斯著的 汇丰----香港上海银行 汇丰银行百年史 毛景安 1977 年
曾在香港威尔生出版公司出版过 在中国的西方银行 1854-1973 杨培新先生
33
在香港出版的 华俄道胜银行 更为重要的是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学术
著作极重视金融业与政治的关系 而不强调对金融业业务的研究探讨 最具代表
性的当属建国后第一部银行史著作的作者张郁兰先生的话 研究中国银行业的
历史 如果单纯从它的业务中来认识 这意义显然是很小的 从银行业的角度
来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性质 特别是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其意
34
义却非常重大的 这就是本书的主要目的
汪敬虞先生的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一书 1999 年由人民出
版社出版 此书原是汪先生早年的系列论文 实际上可视为国人所著的第一部在
35
华外国银行史 本书论述了 1927 年以前外国银行及中外合办银行在中国的经济
活动 黄鉴晖先生的 中国银行业史 是继张郁兰先生后又一部国人的银行史著
作 全书下限至 1989 年
地方银行的著作 关于晚清官银钱号有谢杭生的 清末各省官银钱号研究
1894-1911 这是一篇博士论文 后收入彭泽益主编的 中国社会经济变迁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 年版 笔者 90 年代初出版的 中国近代纸币 则对
近代中国地方银行发行货币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而较为全面的则是姜宏业先生主
编的 中国地方银行史 1991 年湖南出版社版
改革开放后 刘光第著的 中国的银行 北京出版社 1984 年版 有 20 余
页银行史的内容 在国家和中央银行的研究方面则有孔祥贤著的 大清银行行
史 南京大学 1991 年版及刘慧宇的博士论文 中国中央银行研究 1928-1949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年版 该书注重运用中央银行学理论进行研究 而 1999 年
上海财经大学版的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 则是程霖先生的博士论
文 该书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历程
笔者认为 与本论文相关较密切的一部中国银行史著作当为 Frank M.Tamagna 所
著的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一书 由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New York.1942 年出版 宋子文作序 此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 1927 年以前的中国的货币市场 第二部分论述 1927-1937 年的中
国货币市场 第三部分是战时的中国金融业 每一部分按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
在华外国银行业 国内银行业 存在问题等部分依银行业务论述其发展及演进
此外王业键先生的 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 1644-1937 台北南港 1981 年
版 的第三部分 30 余页 也论述了近代银行发展的脉络
近代银行业最重要的业务是货币业务 因而分析银行业的货币业务的来源即
由负债而演化的资产及其出口 即放款及其方向 不仅可以了解近代银行业的


兴衰 而且从其货币业务的流向可以看出近代资金的流向 进而得出近代资本与
部门经济的关系 所有这一切均与银行业及其业务的场所金融市场有关 而何种
金融机构掌握了近代货币体系的核心 对货币市场有控制力 这不仅是银行业兴
衰问题的关键 也是近代中国金融业的核心

3 货币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中国近代与古代经济的最大差异是近代中国形成了较全面的前所未有的部
门经济 仅以金融为例 随着票号的没落 钱庄业的转型 商业银行的建立 中
央银行的发展 投资银行的实践 证券市场的畸形发展 信托业 保险业的出现
等等 均是国人前所未有的经济实践 而这些部门经济内部的运动发展又备受其
自身规律约束 由此形成了动态且相互关联 立体又总体趋势向前的经济模式
因而笔者认为 近代经济史不能像古代经济史那样 在没有部门经济史的支撑下
独立完成
货币对于社会经济 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众所周知的 货币不仅是宏观经
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变量而且是微观经济的外部环境 但是建国以来的近代经济通
史类著作中 一些著作很少提及货币 或仅论及废两改元 法币改革等重大事件
或将货币置于某一章节的位置 即货币就是货币 仅对货币沿革和变迁进行描述
而对货币与宏观经济 货币与微观经济的关系论述则较少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近代货币与近代经济的关系极度关注 并且留下
了浩繁的文献 抛开经济学家和实业家的议论不论 即使是政治人物对币制也极
36
度关心 早在宣统二年 梁启超就说 币制颁定之迟速系国家之存亡 而当
金贵银贱或银价上涨引发金融风潮 牵动整个经济时 康有为说 夫以五千年
文明之古国 万里之广土 四万万之众民 而所以致亡之由 不过为银落金涨之
37 38
故 岂不大可骇笑哉 蒋介石则云这是要 亡国灭种 的大事 银行家则认
39
为 今印度倡议金本位 而我中华民国 遂作倒霉鬼矣 而银价高涨之时 经
济学家则认为中国 许多商号与富豪 相继破产 ----上述情形 与未来隐患
40
均受美国购银政策所赐
在经济学领域 从马克思 凯恩斯到弗里德曼 尽管他们的学术观点不尽一
致 但是对于货币在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货币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着整个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却是他们的共识 现实的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
也是如此---- 货币银行学 和 国际金融学 已是所有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
课程 而且其研究对象就是货币本身运动及其运动与经济的关系
常常 自嘲 经济学还处于炼丹术阶段的经济学家们往往给历史学以极高的
评价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给历史学以极高的赞誉 熊彼特也说 首先 经济学

10
的内容 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 不具
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 他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 包括当前 的经济
现象 其次 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 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纯属于经
济方面的 制度方面的 事实 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和非
经济的事实是怎样在一起的 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 第三 我
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 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 而经济
41
学家在其他条件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
42
由此我们应当特别注重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经济史 特别是在与古代经济
史有着根本差异的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中
对金融作用的认识 一直沿着两条线索 一是从货币的角度 最先是讨论
货币重不重要 后来演变为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二是从大金融的角度 早期是讨
论信用和银行的作用 后来推而广之 将其包容一切金融问题 研究金融对于经
43
济增长是否重要 货币与宏观经济的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即货币价值与物价的关
系 并由此影响各部门经济 特别是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将直接影响经济进程
此时货币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表现得更为突出 而在当时的中国 由于货币体系已
渐成白银核心型 因而中国货币体系的核心----白银 而在世界却为普通商品
44
的价值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从晚清开始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银价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但由于晚清时期至
二十世纪 30 年代世界银价处于总体平稳下降时期 而这种状态对中国宏观经济
有利 故笔者所知当时仅有邵金铎著的 银价之研究 学术研究会丛书部 1921
年版 邵氏是国内较早关注银价与经济问题的学者 这种研究在银价变动平缓时
期中断了十余年之久 当银价短期剧烈动荡时 人们又集中探讨这一问题 进入
三十年代后 世界银价在短期内剧烈升降 从而形成了三十年代初期的金贵银贱
和稍后的白银风潮 此时 人们对银价与中国经济的关系极度关注 并形成了大
量的文献资料
这两次由银价变动而引发的金融风潮 由于影响到了国内经济的方方面面
而成了国人谈论经济问题的重心 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卷入讨论的政府人
物有 蒋介石 孔祥熙 宋子文 孙科 胡汉民 戴传贤 潘公展 张寿镛 政
府部门有中央宣传部 中国国民党广州特别市党部宣传部等 工商界领袖如徐寄
庼 胡孟嘉 李馥荪 赵晋卿 宋士骧 贝淞荪 俞寰澄等 社会团体如上海各
公团联席会议 上海商整会 外国团体则有日商联合会 美国亚洲联合会 国联
发表专门见解的学者如马寅初 刘大钧 唐庆增 李权时 杨荫溥 张家骧 朱
杉元 刘振东 谷春帆 李一秋 刘廷冕 杨汝梅 唐有壬 寿景伟 徐佩琨
冯柳堂 楼桐孙 戴蔼庐 朱义农 侯厚培 校吉甫 章乃器 静如 子明 童

11
蒙正 李干 黄宪儒 若戌 外国学者则有耿爱德 土屋计左右 吉田政治等
国内报刊更是积极参与 诸如 申报 新闻报 时事新报 银行周报
大公报 中央日报 等 而境内外国报刊也加以评论 大陆报 文汇报
字林西报 密勒氏评论报 正金周报 金融商业周报 也频频发文 而
且 金融商业周报 的文章名字也吓人 每日必有一耸人听闻之消息 国外报
纸如 纽约讲坛报 伦敦金银商同业公会年报 泰晤士报 也发表了大量相
45
关文章 专著也出了一批
专著可视为一个时期学术研究的总结 在这些专著中 有代表性的 1949 年
前有三部 耿爱德(E Kann) 中国货币论 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46 谷春帆
银价变迁与中国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 实业部银价物价讨论委员会编
中国银价物价问题 1946 年版 耿爱德(E Kann)特别强调白银与近代中国
经济发展的关系 谷氏在出版 银之发炎----动态的研究 后 在英文 金融商
业报 连载文章 分析银价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而 中国银价物价问题 是由实
业部组织国内经济学界精英所完成 且出版较晚 可视为当时政府与学界对这一
问题的总体认识 此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吴大业先生依
南开经济指数在 政治经济学报 发表了系列文章 47
郑友揆先生在国外发表的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 1840-1948 近年已汉译出版 48

对于三十年代美国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白银 而在中国引发的白银风潮的研究
成果 1949 年后出版和翻译的作品极多 如郑会欣 任东来 49 等人的著作 美
50
国学者迈克尔 罗索以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为题的博士论文从美国国
内政策的角度论述了这一问题 杨格的 1927 至 1937 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 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对此问题的论述 可视为中国政府应对的历史记
录 这些研究集中于白银风潮与政治 外交的关系

4 政府货币政策对货币本身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近代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币制建设上也是如此
探讨此问题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近年来吴景平先生的 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
51
系研究 1927-1937 与本论文相关最为密切的国家货币政策莫过于废两改元
和法币改革 时人留下的资料和评论早已汗牛充栋 也是后人所作的成果最多的
两个货币史的个案研究
以法币改革为例 不仅所有的近代经济史 金融史 货币史均涉及此问题
仅以论文论 近人对 1935 年法币改革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 80 年代后的学术成
果依庄大公在其论文中所言 法币改革 是民国史研究中较早有所突破的课题
最早发表的文章为虞宝棠 1935 年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初探 ( 华东师范大学

12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年 4 期) 此后即不断有关于这个论题的文章发表
较为重要者有虞宝棠 试论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 ( 历史档案 1983 年 4 期)
慈鸿飞 关于 1935 年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的历史后果辨析 ( 南开经济研究
1985 年 5 期) 黄如桐 1935 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概述及其评价 ( 近代史
研究 1986 年 6 期) 朱镇华 重评 1935 年的 币制改革 ( 近代史研究
1987 年 1 期) 郑会欣 一九三五年币制改革的动因及其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 史
学月刊 1987 年 1 期) 陈克俭 关于 1935 年国民政府法币政策评价的几个问
题 ( 中国经济问题 1987 年 3 期) 吴景平 李滋罗斯中国之行述评 ( 近
代史研究 1988 年 6 期) 吴景平 英国和 1935 年中国的币制改革 ( 历史研
究 1988 年 6 期) 吴景平 美国和 1935 年的币制改革 ( 近代史研究 1991
年 6 期) 贺金水 论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 档案与史学 1999 年 6 期) 虞
宝棠 从废两改元到法币政策 ( 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998
年 12 月) 其实到 1987 年 可以说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取得了共
识 即法币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币制紊乱需要改革 美国的白银政策冲击中国的
银本位制度 迫使中国实行法币改革 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 外国对于法币改革
的反应 英 美支持 日本反对 法币改革的作用 在积极方面是货币制度的进
步 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 消极方面是浓厚的殖民地性 使官僚资本完成金融
独占 为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 然而十多年后 有关这个问题仍有文章发
52
表 但在叙述框架 基本内容与评价方面则仍然不出前者的范围 关于法币改
革相关的档案集和相关文献大都在 1990 年代才出版 而综观上述近人研究成果
仍缺乏在新的资料上对法币改革的形成作整体分析的文章 因而使这课题仍有持
53
续深入讨论的必要
不论专著和论文 在论述法币改革上 建国前学者多论述其成功及对中国经
济发展的意义 也有一些学者指出其通货膨胀的危险性 建国后早期研究多是论
证法币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 后期则修正这一观点并对其进行历史回复层面的深
化 所有这些努力使后人有了从经济规律层面总结并揭示近代经济发展脉胳的可

二 本文的体系及努力方向
经济学的定义千变万化 从 生活的艺术 到 经邦济世 从生产力到生
产关系 林林总总 而现在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 诺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其 经济学 中说 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
企业 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 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

13
54
式 因而他说 经济学常常被认为是有关选择的学说 本论文就是从资源配
置这一角度 来研究近代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依人类对社会实践的总结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也即货币如何在资源配置中
发挥作用 主要集中于下列几个问题
货币是否统一 或货币的本位 货币的统一与否对资源的配置有着巨大的影
响 现在人们认为单一的货币制度大大节省了人们的交易成本 是经济制度中的
典范
金融机构与货币的关系 金融机构代表市场行使货币存 贷的定价权 货币
市场决定利率 利率影响产品市场 利率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联系起来 而 了
55
解货币与经济关系的中心是说明利率的决定 如将货币视为商品 货币就产生
了其价格----利率 而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金流向 不论是农业 工业
商业还是其他行业或者个人 在信用经济制度下的资金多余或缺乏时 其行为均
受利率的影响
宏观经济的货币环境 即货币供应量问题 具体而言就是通货紧缩和通货
膨胀问题 也就是货币价值问题 因为价值尺度的变化将影响社会经济甚至社会
的方方面面
国内货币与国外货币的关系 也就是汇率问题 由于近代中国已是国际经济
一体化中的一个环节 因而汇率变动成为影响中国近代经济自变量
本文依历史的逻辑 以钱币学为新的史料 方法支撑 辅以货币银行学 国
际金融学 新制度经济学等分析工具 力求从新的视角来研究近代货币与近代经
济的关系
本文依经济学的逻辑 首先从货币本身入手 在评述中国近代货币发展的进
程后 总结出中国独特的货币体系的实质 其次从货币与金融业的关系探讨近代
金融业最为重要的货币业务 并导出其货币业务与各种金融机构兴衰的关系 再
进入货币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 从而力求把握近代货币与近代经济的关
系 文章最后讨论近代货币制度的建立 变迁及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 并依此
确立评判中国近代货币思想的标准
本文努力的方向
一 给出中国近代货币的制度
二 给出中国近代宏观经济的货币环境
三 力图从经济学的角度 总结出一些中国近代货币 金融业发展的规律
四 从金融业的货币业务分析中国金融业兴衰
五 从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的角度 分析中国近代币制现代化的道路及对中
国金融业及经济的影响

14
六 依据史实及被检验的货币理论 确立对时人货币思想的评价体系
综合上述 近代经济史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 目前为止 学界多关注政治层
面对经济的影响 尚少向总结近代经济宏观或微观经济运行规律努力的成果 而
历史和学术的发展要求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这不仅因为货币与经济的关系问题
且往往是一个独特运行经济体的核心 并且以经济学的规律解决经济史的问题也
是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方法 本论文力求更加理性地评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
程 并向总结其规律的方向努力 以为当今市场经济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独
特的经济运行规律呼唤着中国自己的经济学 而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的建立和发
展 离不开对近代经济史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对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


见弗兰克 白银资本

具体到经济史的方法 改革开放后 1981 年 东北三省召开了中国经济史学会首届年会 会上孔经纬的

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些理论问题 魏永理的 略论国民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赵德馨的 中国近代经济

史教材的建设的建设问题 均涉及到了研究方法 见东北三省中国经济史学会 1982 年编印的 中国经济史

论文集 1986 年严中平先生曾在人民出版社出版 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硕士研究

生参考讲义 而吴承明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多收录入其论文集 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 云南大学出

版社 1996 年版 2001 年吴承明先生不仅在诸如 中国经济史研究 等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 而且由三联

出版社出版了 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与社会 更进一步深入讨论了经济史研究方法 曹树基先生也在 中

国经济史研究 2001 年第 3 期上发表 经济史学的方法论 描述与分析----评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

卷 2000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史组对这一年的经济史研究方法的评述是 中国经济史学是一门年轻

的学科 其理论方法不少源于西方 吴承明对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观及史学传统加以比较 认为历史学属于

人文科学 具有艺术 教育 功能 应有实证和规范两种价值判断 在坚持 史无定法 的同时 强调实

证主义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不可须臾或离 反对在经济史研究中搞模式法 决定论 预期论 萧国亮

认为 经济史研究既要有今天的视野 又要有历史的视野 要用诠释的科学对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又要用批判的科学为 改变 经济世界开辟道路 李伯重强调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 如果我们真正破除中

国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 摆脱传统汉学的 边缘心态 把中国历史放在全球范围内探索 中国史研究

自然会融入国际学术主流 赵德馨针对一些年青人热衷于靠引进外国理论搞史学创新的倾向发出警告 外

国理论不一定适应中国国情 不加分析 不加选择地照搬外国理论是一种很大的危险 见人文社会科学前

沿扫描 中国经济史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可参见赵兰坪 货币学 正中书局 1936 年版 当代人则云 从金融学的发展演变来看 传统的金融

学形成于 20 世纪初 主要研究货币 信用 银行三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 金融学的

内涵也变得日渐丰富 20 世纪 30--40 年代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使得货币政策 金融调控等宏观经济学

内容被纳入了金融学范畴之中 王广谦等 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9页

15

樊弘 现代货币学 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 第1页

以 上海金融史话 为例 其前言云 历史情况异常繁杂 怎样着手进行分析研究呢 这就要 牢牢把

握社会阶级划分的事实 阶级统治形式改变的事实 把它作为基本的指导线索 并用这个观点去分析一切

社会问题 即经济 政治 精神和宗教等等问题 列宁 论国家 我们编写 史话 也力求运用这一

原则 见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 上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1页



诺斯不仅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 也是美国新经济史学的代表 其主要著作有 美国的经济成长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Untied States 美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与福利 新经济史 Growth and Welfare

in the American Past :A New Economic History 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西方世界的兴起 新经济史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 History 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制度 制

度的变革与经济表现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其中许多著作

已译成汉文出版 在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讲演时他说他是 从马克思主义转变到认知科学 Cognitive

Science 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读研时 我所设定的目标 是要找出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经济体

系运作的方式及其成败 显然 经济史是最符合这一目标的范畴

在传统制度经济学中 制度多少还是一个外在变量 一个相对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在科斯这里 制度

已成了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和内在变量 它像其它一切经济物品一样 既有其效用 又有其费用 盛洪 经

济学精神 当代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随笔集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



林毅夫 2000 年 8 月 4 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做学术讲演的记录 同时 参考了 2000 年 7 月

18 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首届 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上的报告整理而成



可见中经网(www.cei.gov.cn) 2001-10-26 14:20
10
如 杨小凯 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 (或商业资本主义) 晚清的经济历史 民国经济史

(1912-1949) 等 见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网站 www.sinoliberal.com


11
详见戴建兵著 中国近代纸币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附录
12
如 Frederic E.lee: Currency,Banking,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及 Wen

Pin Wei: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等


13
如刘克祥 陈争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62-370 页
14
如上世纪初曾在 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 北华捷报 )发表过大量有关中国货币文章的 D..McColl

就用此词 后其文章结集为 Chinese Currency 无出版年月


15
A W Pinnick 著 褚保时等译 银与中国 商务印书馆 1933 年版 第2页
16
日本同文书院院长大内畅三对中国货币体系的评价 见宫下忠雄译 支那通货论----金及 银取引

的研究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支那研究部发行 昭和九年版 序言 交通银行总理梁士诒曾说 一等国用

支票 转帐 二等国用钞票 三等国用硬币 若四等国 并币而无之 则用生金银 见上海金融史话编

写组 上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68 页 而[英]毛里斯.柯里斯著 李周英等译 汇

16
丰----香港上海银行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第 28 页 则称 中国没有铸币通货 用白银重量作为交换

媒介
17
赵兰坪 货币学 正中书局 1936 年版 第 500 页
18
相关近代货币史的著作仅建国前就有 刘映岚 中国货币沿革史 章宗元 中国泉币沿革 张家骧

中华币制史 侯厚培 中国币制史 耿爱德(E Kann) 中国货币论 戴铭礼 中国货币史 周

伯棣译 中国货币史纲 朱偰 中国信用纸币发展史 徐沧水 民国钞券史 李骏耀 中国纸币发

行史 沈云龙的 近三十年来我国币制改革的检讨 区季鸾 广东纸币史 建国后则有 杨端六编著

清代货币金融史稿 彭信威著 中国货币史 魏献猷著 中国近代货币史 千家驹等著 中国货

币史纲要 叶世昌 潘连贵 中国古近代货币史 石毓符著 中国货币金融史略 董孟雄著 中国

近代财政金融史 等 相关论文则少见
19
朱偰 中国银两本位之史的研究 财政学报 第一卷第二期 1942 年 1 月
20
黄逸平 虞宝棠主编 北洋政府时期经济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16 页
21
可见 薏 大条银及其交易概况 交行通信 1933 年 11 月 耿爱德则云 中国今日实际并无一定

之本位币 惟内地居民大半一生所授受使用者只有铜币 故按事实言之 今政府虽无明令规定以何种货币

为主 而因铜币的流布范围最广 可认为国内真正货币也 耿爱德著 蔡受百译 中国货币论 商务印

书馆 1929 年版 第1页
22
叶世昌 潘连贵 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09 页
23
徒因银本位制 尚紊乱而无统系 如内地商民 通行银元 各大商埠 则以银两为尚 既非洋本位

又非银两本位 非驴非马 深堪浩叹 马寅初 论废两改元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

社 1999 年版 第8页 他又说 我国货币之怪状 银两与洋元之畸形制度 犹一家之主妇与侧室权威之

不清相等 洋元犹主妇 经法律所规定 但因柔弱而无权威 故畏缩而不前 一切家政 悉操之妾手----

银两 但妾为法律所不许 所以无主妇之尊位 此一家侧室众多 犹一国之银两甚多 故妾之中 无一可

以管辖全家 犹银两之中 无一可以通行全国 但妾有权威 犹银两之有本位币之资格 一国之内 家家

有主妇 犹一国之内 家家有洋元 即洋元可以通行全国 凡家均有主妇 故主妇名正言顺 妾则未必人

人都有 马寅初 再论废两改元并答吴经熊先生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3 页 他在 1932 年还曾说 然熟察国中生活程度 内地苦工 日得工资 不过铜子数十 则千年来绝迹

于欧美之铜本位 正在我国通行 安足以语金本位耶 马寅初 银价跌落救济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

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93 页


24
王业键 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 1644-1937 台北南港 1981 年
25
梁士诒认为 至改革币制 理论上当然以金本位为目标 惟我国实际上尚为铜本位 犹未至于银本位

故目前须从统一银币入手 先须化两为元 使全国为同一之货币 见梁氏 1918 年 6 月在财政金融学会上

演讲国民经济问题 梁士诒史料集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67 页


26
如史全生主编 中华民国经济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14-220 247-253 页 此类经济史

17
著作极多
27
中国传统工商业部门不注重文字的流传 相对于要求透明度的现代经济而言 如同 秘密教门 经营

及业务上的口耳相传 师徒关系更是使文字记录失去了意义 其记帐数字苏州码已不再使用 识者日少


28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6 年版
29
吴景平先生关于钱庄对废两改元态度的研究 马俊亚关于钱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 见 近代史研究 2001

年 第2 5期
30
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 1912-1949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关于中国银行

和交通银行的论文 笔者以为 在两行档案资料未出版前 邓先宏的 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及翁

先定的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为这一领域中扎实严谨的两篇论文 均载于 中国社会科

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31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史 1912-1949 年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北京档案馆的关于北京中国银行的

资料 曾由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9 年出版 北京的中国银行 1914-1949 此外汉口分行史和福建中行的相关

资料也已出版 台湾姚松龄著有多部相关张公权与中国银行的著作
32
Frank H.H.King: 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991.英人毛里斯.柯里斯著 由李周英等译的 汇丰----香港上海银行 中华书

局 1979 年版与此相比则显薄弱
33
杨培新 华俄道胜银行 —沙俄侵华历史内幕 香港经济与法律出版社 1987 年版 黑龙江金融历史编写

组 华俄道胜银行在华三十年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此外寿充一等编辑过 外商银行在中国

主要是各地文史资料中关于外国在华银行的情况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6 年版


34
张郁兰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第2页
35
1958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献可著 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在华银行发行纸币概况 论述了外商银行在

华发行货币的情况
36
饮冰室合集 文集 第 3-4 页
37
金主币救国议 卷上 第 67 页
38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46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66 页
39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第 37 页
40
中国白银问题 第 14-15 页
41
[美]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分析史 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 第 66 页
42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Way of thinking 或者更准确地讲 经济学是关于理性思维的科学 Science

of Choices Myerson,1999. 这个概念决定了我们后面为什么说经济学的许多方法 理论可运用到其他

领域 见 经济学家看法律 文化和历史 张维迎著 产权 政府与信誉 三联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37 页

18
43
黄金老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13 页
44
三十年代的马寅初多次说 银价问题 实为我国今日金融经济问题之中心 马寅初 中国与银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79 页 银价跌落 并不单和一部分人民有关系

而是我们全体人民的大问题 马寅初 银价跌落与人民生活之关系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

版社 1999 年版 第 206 页
45
盛俊选辑 银价与币制问题 上海日知编译社 1930 年版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丛刊

1930 年版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 二两册 1930 年版 陈德征编 金

贵银贱风潮 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 1930 年编印 中国国民党广州特别市党部宣传部编 金价暴涨的影

响及其救济 1930 年版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 银价暴落之根本救济 编者 1930 年自

刊 金贵银贱问题参考资料 浙江省教育厅 1930 年编 夏赓英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研究 上海北新书

局 1930 年版 资耀华编 金贵银贱之根本研究 上海华通书局 1930 年版 李大年编 金涨银落问题及

其救济 上海启智书局 1930 年版 [美]蕾.库柏著 银价变动的原因之研究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1930

年印行 刘振东著 中国币制改造问题与有限银本位 南京中央政治学校 1930 年版 W.F.Spalding: 银

价问题与远东 太平洋国际学会丛书 无出版年月 黄元杉著 游欧后第一意见书----银问题 广州图

书馆消费合作社 1931 年版 俞寰澄著 金银问题讲稿 编者 1931 年自刊 谷春帆著 银之发炎----

动态的研究 天津大公报代售 1932 年版 路易士 张履鸾 银价与中国物价水准之关系 南京金陵

大学农学院 1933 年印行 沈诵之著 白银出口问题 作者 1934 年印行 谷春帆 银问题 时事问

题丛书 1933 年版 高永康著 金贵银贱与中国之币制问题 广州大学法科学院 1933 年版 毕克匿

(A.W.Pinnick)著 褚保时 王栋译 银与中国 商务印书馆 1933 年版 [英]格理葛蕾著 余文若译

银问题与中国 上海民族书局 1934 年版 而后期世界白银价格上涨时的一些与银有关的著作 也对此

进行回顾如 谷春帆 银价变迁与中国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 王仲武著 银涨影响用应付方案之

商榷 作者 1934 年自刊 Y.S.Leong 著 杨先序 土字旁 译 银价研究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 [俄]

古瑞魏池著 高德超译 中国与银问题 中国政治经济学社 1935 年版 中国白银问题----致美国来华

经济考究团备记录 财政部币制研究委员会编印 1935 年印行 此外 当时相关的经济学 金融学论著

和教材均涉及此问题
46
此书在当时影响巨大 不仅有英文经过修改后的三个版本 而且日本也有译本
47
这些文章的精华后收录入由孔敏主编的 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 附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48
该书中文译本由上海科学出版社 1984 年出版
49
任东来 1934-1936 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 历史研究 2000 年第 3 期
50
该书有郑会欣译本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51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52
汪朝光 民国政治史 曾业英主编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67

19
53
庄大公 1930 年代的经济国难与法币改革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未刊稿
54
[美]斯蒂格利茨著 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社 1997 年版 第 17 页
55
梁小民著 经济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175 页

20
第一章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第一节 银两及其制度的发展

1 银两概览
银两是清代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清代已形成了大额交易用银 1
小额用钱 此外国家税收 支出用银 而小民日用以钱的货币流通局面 中国产
银不多 自明中后期以来 经马尼拉的丝银贸易使银元成为中国白银的重要来源
近代白银的传统货币形态是银锭 分为官炉和私炉铸造
官炉铸造的主要是政府的各项财政收入而要纳入国库的银锭 直省解银
由布政使起解者曰地丁银 由运使起解者曰盐课银 由粮道起解者曰漕项银 由

关监督起解者曰关税银 皆必倾熔成锭
雍正年间 完交钱粮例易银上纳 民间买卖色银未必即系足纹 必投银铺倾
熔而后入柜 官银匠当倾熔之时 每苛估成色 横加勒索 各有戳字为认 逮州
县拆封后 再发匠另熔大锭,方始解布政司 但 银匠见非其字戳 必以成色低
潮禀官 责成完户重补以致重耗累民 嗣后请严禁银匠籍口成色包揽需索之弊
经九卿议言 直省州县解司钱粮 例凿有州县及银匠姓名或店号银匠认识 诚不
可少 应令地方官酌量钱粮之多寡 择其信实有身家者选用数人或十余人 听民
随便赴铺倾熔 不许银匠包揽代纳 如有不肖州县设立当官总银匠 非其字戳即

不准收 致有扣克等弊 督抚即指名参处之 人们一般依此史料认定清代没有
官炉房 实际上这里只是说不准设立 当官总银匠 而是在征收时设立多家临
时性的官炉房 听民随便赴铺倾熔 中央政府从不铸造银锭 而是由各州
县衙或其他机构于税收期间招来的银匠熔银成锭 这从遣留银锭的实物中得到了
证实
如在北京 同治光绪年间 由于清政府在各地收入的银两重量和成色都不一
致 到北京交库时多受官吏的刁难 有的半年多也解交不完 深州人开立的裕丰
源和谦和瑞炉房的总管耿亚度上书度支部 将北京的 26 家炉房改为官炉房 代
部化银 将各省交部银两 统交珠宝市炉房 化成北京市秤十两一锭的银两 打
公议十足 的戳记 再加上某炉房的字号 否则度支部不收 日后这 26 家炉
房就成了官炉房 官炉房成立后 又成立了公议局 合资置房 每日由四家炉房

21
各出一二人 在该局值班 以检验银两的成色是否达标 并由一家值星 合格的

银两除打上公议十足 还要打上这一家值星炉房的字戳
私炉主要是铸造贸易和在市面流通用银 由于成色的问题 最终导致了公估
局的出现 由于各地银锭形式 成色 平砝不同 造成许多复杂问题 而一些银
匠勾结吏胥书役趁机在银两成色 分量上苛剥百姓 累民甚重 民间买卖 银
色未必悉系足纹 当其完纳钱粮 必投铺倾销 而后可入柜 银匠当倾销之时
每每苛估成色 每两约克削二三分 而倾销之火钱 又明需索分许 若遇乡愚小
民与九三以下之成色 则其苛削更不止此数 是以加一之耗 每添至加一四 五

六 七分者 大率坐此 银匠如此苛估巧取 必引起民众强烈反感 怨声四起
尽管地方政府多方立法 如在上海嘉定清代所立碑文中对本地区银匠店铺从外观
到店内衡器及收费均有明确规定 如 银匠明设铺面 银匠止用信实有身家者
连名互保 兑换银店造作五六七八成色低银 及 巧立名色 将按律治罪 对
于 火工钱 即倾熔银锭的费用 亦有规定 不许 籍词多索 库戥照依部法

较准 纳税之银 花户自秤自封自投 不许银匠代秤 以杜弊端 但实际上
上述问题均没有解决
银两铸造有地域特点 而商品流通 财政收支客观上要求银两在全国范围流
通 收授者并非人人都有鉴别成色和识别真伪的能力 即使在一地 要保证银两
货币能顺利地流通 就要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银两进行鉴定 用它的信誉保证银两
的成色和重量达到当地通行的标准 这种机构就是公估组织 在公估组织产生之
前 只有铸造者在银两上铭刻上自己的名称 以资保证对其质量负责 这种做法
的效果受铸造者信誉程度的制约 难以取得公认 公估组织是由官方批准的银钱
行业共同出资 出人组建的 也有钱业同业组织创立的 在当地有一定权威性
它的具体业务就是把外地流入的银锭批上成色和本地通行平砝重量的字迹 如
足 估 验讫 等 成色高于本地的还要批上申水多少 低于本地的不予
批估 不予批估的银锭要在本地流通就需要重铸增色 在近代史上 银两成色问
题在一些通都大埠商业繁盛之区的最终解决 均是由银炉业 当地钱业或商界成
立公估局或类似机构 由公估局保证各炉房所铸银两的成色 近代上海 天津
汉口等地均是如此 如在天津 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由于天津炉房大量铸造低
色银两 天津成立了公估局 同时下令各炉房在铸造银两时都要加铸上各自的名

号 而且袁世凯下令天津县知事张涛严厉取缔银色和私铸 时称断银色 清代
汉口的银两初时均为苏它银 都是私人铸造 官方不管 开埠后才有外国银两称
海宝 由于银两成色越来越差 日低一日 市面行使二四银 同治四年正月一日

该地开设了公估局 名叫郑永和 估费每只 20 文 进入民国后 上海成为中国
实银元宝的最大产地 上海银炉铸造银锭的原料约有四种 一是用元宝改铸 主

22
要是外地流入上海的元宝 如四川 湖南 江西 天津 东北等地的元宝 运沪
时由钱庄委托改铸 但民国后银锭来源日少 二是银条改铸 由外来的大条银熔
化后改铸 多由银行委托进行 三是花洋改铸 即用银元改铸 四是花小洋改铸
9 10
就是由银角改铸 还有用外国银币改铸的 在用银元熔铸元宝上 由于洋厘的
11
存在 炉房 一遇银价稍高 有利可图 即将墨洋化为纹银
中国银锭是一种称量货币 它没有像 元 一样成为一种抽象的货币单位
银两单位就是重量单位也就是货币单位 不论交易额多大 均以两计 故称银两
两下为钱 分 厘 均为十进 但到厘时仅能用铜钱支付 因而在近代中国使用
银两交易时 就会有想像不到的麻烦 商贸中使用的货币与全帝国通用的一样
12
既有放在手提小秤 上称重量的各种形状的银块 也有以百或以千为单位穿在细
13
绳上的铜钱 早年来华的传教士看到中国人做生意时 每人都带一杆秤 买
进卖出都要用它来称 但需经户部派出的官吏检验方可使用 称小件物品的秤很
14
像罗马秤 人们放在盒内随身携带 它可用来称银 最多可称二十五两
衡量银两重量的标准称为平砝 平砝十分复杂 晚清时还有库平 关平 漕
平 市平等大类 分别适用于政府税收 海关税收 漕粮折色和市场交易 每一
15
大类还有若干小类 清代时中国各地行用的平 总计起来 当不下一千种 由
16
于银两制度自身的发展 到晚清民国时至少还有一百七十余种 最为重要的平
有 库平是清廷制定的收税的平砝 又分中央库平和各省藩库平 道库平 现有
资料多称中央库平一两为 37.3 克 或 37.31 克 马关条约 中关于中国向日本
赔款二万万两白银的条款中规定中央库平为 37.31256 克 关平是海关征收关税
银两的平砝 比库平大 各地海关关平并不一致 广州为 37.67926 克 天津为
17
37.7993 克 上海为 37.6838 克 一般认为其为 37.68 克 漕平是清廷征收漕粮
改收银两 折色 的平砝 比库平小 各地的漕平也不相同 平均为 36.65 克18
市平是各地市场通用的平砝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市平 甚至一个城市有两
三种至几十种不同的市平 标准因平而异 极为复杂 相对而言 均比库平小
19
各地通用市平每两公克数比较表
省份 地别 平名 每两公克数
直隶 北京 京公砝平 36 05
直隶 北京 京平 35 16
直隶 天津 行平 36 18
直隶 天津 公砝平 36 00
直隶 保定 保平 36 80
直隶 张家口 口钱平 37 43
山东 济南 济平 37 24

23
山东 烟台 曹平 35 71
山东 青岛 胶平 36 17
山东 周村 村钱平 37 50
河南 开封 二六汴平 36 42
河南 周家口 口南平 36 70
河南 洛阳 洛平 36 34
河南 彰德 彰平 36 84
山西 太原 红封平 37 30
山西 太谷 谷公平 36 30
山西 归化 城钱平 37 17
山西 运城 运市平 36 71
陕西 西安 陕议平 35 88
湖北 汉口 估平 35 88
湖北 宜昌 宜平 35 14
湖北 沙市 沙市平 36 05
湖南 长沙 长平 35 95
湖南 湘潭 湘平 35 84
湖南 常德 常德平 36 53
广东 广州 司马平 37 50
广东 汕头 直平 36 50
浙江 杭州 市库平 37 68
江苏 南京 陵曹平 36 40
江苏 上海 申公砝平 36 56
江苏 扬州 曹平 36 56
江苏 镇江 曹平 36 65
江苏 苏州 曹平 36 63
安徽 安庆 曹平 36 56
江西 南昌 九三八平 36 27
江西 九江 曹平 36 56
江西 九江 估平 36 64
福建 福州 台新议平 36 32
福建 福州 城新议平 36 22
福建 福州 洋平 37 49
福建 厦门 市平 37 00
24
四川 成都 川平 35 91
四川 重庆 渝钱平 35 85
四川 重庆 沙平 36 05
云南 云南府 滇平 35 84
吉林 长春 宽平 35 78
吉林 吉林 吉平 35 90
奉天 奉天 沈平 36 00
奉天 营口 营平 36 06
奉天 锦州 锦平 36 64
奉天 安东 镇平 36 44
黑龙江 黑龙江 江市平 36 08
新疆 喀什 湘平 35 84
蒙古 库伦 茶平 36 56
贵州 贵阳 公估平 36 34
贵州 贵阳 贵平 36 09
银两这种称量货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银锭的成色 成色是指黄金和白银
的含纯量 如成色九七就是含金或银量为 97% 成色越高 含量越多 近代银两
没有统一的铸造发行机构 只要有一定财力 有一定的铸造技术 有一定的信誉
任何官府 私人组织 以至个人都可以铸造银锭 从而使市面流通的银锭成色各
异 成色低的还不到 90% 常见的成色在 93%--96%之间 当时没有检验成色的仪
器 全凭内行人的眼力经验判断 不可能用百分比来标示成色 因此出现了区别
不同成色的多种名称 如纹银 十足银 十足色银 纯银 细丝 粗丝 水丝
铅丝 银气 宝气 真花银 金花银 新票 老票等等 这些名称中 在近代除
纹银规定了具体的含银量以外 其他名称具体代表多少含银量 并不确定 决定
银两货币价值的第一位因素是重量 重量相同的银锭 成色高的价值大于成色低
的价值 由此决定了银两流通的区域性 即在北京流通的十足色因成色不同 并
不与同样重量的天津化宝银或山西宝等值 不能简单地相加记帐 银两的成色最
重要的一个标准是纹银 人所说的一两银子 是说其值成色千分之九三五 三七
四的一两银 而这种银就是通称的 纹银 成色高的就要申水 而成色低的则
补水 一个重五十两的元宝 如申水二两四钱则为二四宝 同理则有二五宝 二
六宝 二七宝 二八宝 如申水三两 则为 足宝 足色 十足色
银两的成色互不相同 各地的平砝又多种多样 这就给银两的流通带来许多
问题 湖南湘潭的湘平一两重约 35.84 克 而广州的司马平一两则为 37.5 克
相同的 两 却有 4.6%的差别 同样重的银两因成色不同而价值不同 同样成

25
色同样重量的银两因平砝不同而名义重量不同 进而名义价值不同 致使商号收
进的银两不能简单地相加记帐 为了解决这个困难 虚银两概念应运而生 虚
银两是相对实银两而言的 实银两有银两实体存在 是实实在在的白银 虚银两
是一种以一定的平砝和一定成色为标准的记帐单位 从而使所有的实银均可折算
成虚银相加入帐 某店铺收进三枚五十两银锭 第一枚为甲地银锭 含银量为
98.4% 甲地平砝为每两 36.18 克 第二枚为乙地银锭 含银量为 97% 乙地平砝
为每两 36.25 克 第三枚为丙地银锭 含银两量为 98.7% 丙地平砝为每两 37.1
克 这三枚银锭不能简单地相加记帐为 150 两 以纹银这种虚银两为记帐单位为
例 纹银一两指重一库平两含银量为 935.374 的白银 应计为 155.83 两,计算
式如下
甲地 50 两 0.984 0.935374 36.18 37.31256 51 两
乙地 50 两 0.97 0.935374 36.25 37.31256 50.37 两
丙地 50 两 0.987 0.935374 37.1 37.31256 54.46 两
51 两 50.37 两 54.46 两 155.83 两
如果用某地通用的虚银两为记帐单位 还需要把纹银换成当地的虚银两 比
如上海通用的虚银两是九八规元 以九八规元为记帐单位应记为 159.01 两 计
算式如下
155.83 两 98% 159.01 两
商品标价 国家财政收支 民间债权债务契约上的银两数字均是虚银两 而
实际发挥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是实银两 任何一笔交易的虚银两均要
换算成实际收授的实银两 由于受交易习俗和历史传统的制约 全国各地均有自
己的虚银两 而且各不相同 至近代除官方使用的纹银以外 比较有影响的虚银
两有上海的九八规元 规元又称九八豆规元 是废两改元前上海地区通行的最主
要的虚银两 在当时上海金融界 规元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般华洋交易 银
两的汇兑 行市 转帐 汇划都以规元为计算单位 因而简称规元或规银
九八规元得名于规元的平色兑关系 规元起源于道光年间 据说当时在上海
经营豆类商品的东北商人年终急于收取现银回家 对于凡付现者不惜以九八折
20
算 这种豆商帮规后来习惯推延及于整个上海商界 咸丰八年 公元 1858 年
由于上海的本位币本洋 西班牙银币 缺乏 上海的外国银行和商界议定 将双
方来住帐目一律改用规元计算 规元的成色标准比纹银低 比上海地区通用的二
七宝银实际成色更低 计算时首先把宝银换算成纹银成色标准 再以九八除之
即得规元数 因此得名九八规元 例如 一锭重五十两的宝银 实际成色含纯银
量 98.6819% 换算成纹银合 52.74996 两 98.6819 除 0.935374 除 2 每锭升水
二两七钱五 再用纹银两数除 98% 就得规元数 52.74996 除 0.98=53.826489

26
换言之 规元百两的含纯银标准和纹银九十八两相同 规元自 1858 年正式成为
21
上海地区一切往来帐目结算的标准 至 1933 年废两改元 历时 76 年
汉口的洋例银也是一种对内对外通行的虚银两 自汉口开辟为商埠后 西商
要求汉埠各商援上海规元之例 以估平宝银九百八十两升成洋例千两以为标准
汉埠商家遂相沿成习 成此一种假定划一银两 从前本埠各种本色已逐渐消灭
22
概以洋例为主体 洋例银的含银量为 96.07% 是汉口地区通行的二四宝的九八

近代内蒙归化城在座地商户活跃后 货币使用量大增 但货币流通仅有方孔
制钱与白银 因为现币缺乏不敷市面周转 因而山西祁太帮商人创立了谱拨银与
拨兑银的货币制度 谱拨银是一种以两为单位的虚银两 谱拨银与拨兑银的货币
23
制度建立后 其通行由宝丰社掌握 价格稳定 而且高于各色实银 拨谱银和
24
拨谱钱也都是废两改元后才废除的
实银两称为二四宝 二四五宝 二六宝 二七宝等诸名称 是指成色超过纹
25
银标准的五十两元宝按纹银标准记帐多出的部分 例如一银锭重五十两 成色
为 98.03% 含纯银 49.015 两 折成纹银为 52.4 两 49.015 0.935374 比五
十两多出二两四钱 就称二四宝
近代银两的一个突出发展趋势就是由于政府银元铸造日多 而银锭日少 并
向大城市集中 而又由于银两本身是计重称量货币 其自身发展使其从重量单位
中抽取货币单位 故而虚银两成为统一银两的重要阶段

2 银锭的日益减少
近代银两制度演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由于银元的出现 从晚清开始银锭在
流通领域中日益减少 这在近代地方志等史料中反映极多 直隶顺义 清季银币
26
流行 至民国初 民便银币 银遂废 徐水 光绪二十八 九年 有骡贩到县
买骡 所给骡价多系银元 因之银元流入农家 是为本县畅行银元之始 迨至宣
27
统年间 银两交易即无形停止 完县 迨光绪庚子后 银元行使 颇觉便利
28 29
而银块于无形之中日即消失 馆陶 民国纪元后 纹银改洋 南皮 入民
30
国后普行银币 凡百姓交易 但使价款微多 即以银币论价 滦县 民国以来
31
银元畅行 则不复用现银矣 柏乡 民国成立 渐兴铜元 生银制钱渐次绝迹
32 33
清苑 本境向以生银为本位 自清庚子后始通行银元 望都 清光 宣之际
34
银元渐渐通行 芦台 密云 涿县 沧县 磁县 泊头 静海 滦县 以上
35
诸处 自庚子后 银两绝迹 市上交易一律以北洋及站人等银元为通行主币
民初 邢台 惟自银元畅行以来 生银绝少 间或有之受授间转觉滞呆 想不久
36
当可绝迹矣 奉天辽阳 光绪中叶 国家改铸银币 辅以铜币 而宝银 排银

27
37
日少 抚顺清末时流通营口的炉银 但数量不大 1915 年 7 月 1 日抚顺废两
改元 南昌银两足宝过去由钱庄设立炉房铸造 重二百两或五十两 1914 年后
38
用途日少 银炉取消 改由银楼代铸 广西贺县 光绪中叶 始有广西双单龙
39
毫 而碎银遂绝于市 贵县 光绪二十三后 毫银输入 以其便于行使 而
40 41
碎银遂渐废用 平乐县 自银毫流通 碎银遂绝 四川名山县 光绪末始
42
行元 每枚重七钱二分 向之银饼渐次绝迹于市 丹棱县 至光绪初则
43
尚白锭或用宰块 逮二十八年省城设局销白锭铸银元 民称便焉 西昌县
44
民国初元 银元 流通至县 而银两习惯为之一变 贵州兴义县 清末银
45
锭 制钱成色不足 币制系乱 改用银元及银角子 云南清末金融业十分独特
控制权主要在兼销业 银炉 手中 后来发展到票号与兼销业联手控制 光绪三
十四年 云南造币厂成立 开铸银元 而湖北 四川对云南的协饷也开始以当地
所铸银元解款 兼销业不能铸造银元 而银元流通后其业务开始消失 兼销业被
46
淘汰 因而云南早在清末就已经废两改元 北京光绪十六年后 由于银元的大
47
量流通 银两的使用量下降 炉房的生意开始减少 民国元年后 天津市面上
面上的货币 多为银元 现银改铸为 化宝 但已不多见 市面上卖货通用银
48
元 但是记帐 汇兑仍为银两 河南南阳通行的府平足银 名为足色实银 稍
49
次者亦能行使 惟现银近 民初 甚缺乏 漯河自民国初年 市面交易以银元
50
为标准 生银日见消灭 四川重庆 直到 辛亥 革命时 市上仍有很多有纹
银 但现时极为罕见了 原先最多纹银来自山西省 陕西省和云南省 但是自从
51
1912 年起 由于道路不靖 这种供给逐渐减少 民国初年以来 张家口的银
锭一天比一天减少 以至于市面上的交易要依靠拨兑 绥运归化辛亥革命后 由
52
于银元日多 元宝多被取代 扬州自光复后 宝银已经绝迹 且并银炉亦无
53
现成为一种过帐银而已
也有一些地区在银锭日少的情况下出现过替代形式 但最终被银元取替 如
江西吉安七三吉平 此平在清时用途极广 用时论重量不论银元数目 原定每七
十三两合银元百元 因重量关系 每有含银元一百几元至一百一二十元 光复后
54
渐减少 至 1920 年完全取消 一律改以银元为本位
银锭日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已摇身一变而成为银元 广东最初铸造
银元的原料 是由善后局拨给纹银 而湖北所铸银元原料 则是购买国外银条
湖北的理由是 外洋银条 则每百两中有十足净银九十九两八九钱 成色相去不
甚悬殊 而且每条重约一千两 一经较准即可配铜熔铸一炉 事较易举 内地纹
银元宝 重者每锭不过五十两 而且一锭有一锭之成色 高低不一 验不胜验
必凑成千两为一炉熔化和匀重新凝块 始能验其实之成色 大约用宝银与用洋
55
条比较 每千两约多折耗四两左右 1914 年 天津造成币厂开铸袁大头 而

28
银号当时有炉房设备的都为造币厂收兑散银 如馀大 后为馀大亨 义胜 永
康 敦昌 益兴 后改为益兴珍 等炉房 将收兑的散银铸成 50 两重一锭的元
宝 按天津造币厂规定的 992 成色标准运造币厂 以当天市面上面通行价格兑换
56
银元 日后银元日盛 炉房消失 1929 年时 成都自民初以来就有的 倾销
只做一些将碎银熔铸成银锭 再出售给造币厂 成都杂板 劣质银元 多时 价
格抵到原材料成本以下 一时间银楼高炉昼夜加工 但后由于含银量低 除了加
57
工费外无多大利润而消失
近代农村由于多年来衰败 现银日少 且向城市集中 由于连年内战 不
断地遭遇水灾 旱灾 加上运输制度的破坏 农村经济日见衰颓 农业生产日见
降低 大量减少了农产品的流入都市 结果货物运入内地超过了农产品的外流
致使内地所存白银与银元 纷纷流入都市 各省大量发行钞票 恶币驱除良币
使内地流通的白银大量减少 结果 真正的银两逐渐在内地都市市面上绝迹 当
地交易改用 虚构 银 两 而无法以白银与外埠结算 于是内地 虚构两
的价格 低于口岸都市的 虚构两 内地商民不愿存 虚构两 银两 制在
58
许多内地市镇 未见官方广告便已绝迹

3 虚银两

由于晚清和民初政治混乱 中央财政旁落 地方势力为控制地方财政纷纷设


厂铸币以补财用 因而晚清民初地方造币厂林立 银元种类不一 成色复杂 从
而更加重了虚银两的地位 此外银元并不能完全将银两排斥出流通领域 反而形
成了流通领域中互有价格的并行局面 由于虚银两地位巩固 银元有了以银两为
标价的行市 也就是说 银两的存在使得政府银元必须注重其成色而无法得到政
府应得的铸币税 而政府也因银两存在而不能减轻银元的成色 从而使银元实质
上仍以其重量和成色流通于市 马寅初认为当时外国人乐用规元为本位币的理由
是 因洋钱的价格高低不一----昨天有昨天的行市 今天有今天的行市 天天
不同----不能拿来计帐 假使拿来计帐 市价一有高低时 便须将它改过 岂不
麻烦极了么 所以外人因为这桩不便利的缘故 遂采用无实物的规元 作为本位
59

银两日少及计重货币自身的发展及银元的不统一使虚银两在各地大量出现
除了我们熟悉的上海规元 汉口洋例和天津行化外 近代商埠均产生过自己的虚
银两
60
民国初年时 南昌通行九三八平砝这种虚银两 年后废除
汉口除洋例外 还有一种九八五平它纹 通商以前钱业公所买卖铜元均用此

29
61
平色 后数经变迁 民初各商家一律改以洋例为主 其它平砝概归消灭
沙市沙平九九银 早年系一种五两重元锭名 为九九宝 实际化验仅九六成
62
或九七成 民初时已现货不多 后成为一种有名无实的虚银两
河南光州 1925 年时 本地通用平砝漕平加二二 但市面交易俱以银元为本
63
位,此平已等于废除
山西新绛 1915 年有拨帐银即九九五银 九九五银系一种拨兑过帐银码 兑
64
换现银差色甚大 每百两差至三四两不等 另有行市
65
苏州漕平银又称补水银 民初只能转帐 已无现银出入
扬州系是用银码头 为扬二七平 一名扬曹平银 系从前由银炉所化之宝
银 通行于市上者 凡商人办盐 应缴国课钱粮等皆用之 光复后此种宝银已绝
66
迹 二七平为虚银
溧阳该地区 1920 年废两改元前 都以补水纹银结算 实际上并无这种银两 是
67
虚银两
芜湖二七宝拨帐银 从前原用现银 由公估局估批 自现银绝迹 商家买卖
一律改用拨帐 如偶需现银 其燥水最大时每只至五六两之巨 至小时约在四五
68
钱左右 其贴水大小视申票涨落而定
青岛胶平银本是该地商家的记帐单位 是一种虚银两 并没有实银存在 但
是所有货物都要以该项银两为交易媒介 交易时要用这种单位再换成银元 而银
两和银元的兑换率不断变化 使该地的棉钞和棉布的交易损失极大 因而在 1929
69
年 该地商人一致同意废除胶平银两 一律改以银元为交易标准 后将所存的
70
实银 24 万两全部运至上海
周村青银 即丝店平 绸绫丝品买卖均适用之 每年在三月至九十月间 日
有行市 最高额为九百八十三两 最低额为九百七十二两 该银仅具虚名 如上
71
海规元汉口洋例通行于街市
临清十足银 市面通用 惟现货已归消灭 民初成为一种有名无实的银两矣
72

营口炉银 系一种过帐银码 为汇兑交易计算主体


沈阳抹兑沈平银 系同行过帐银 不能收现 如欲兑现须纳市加色 自民国
成立以来 行政各机关经费经及军饷均改用小洋 因之沈银用项甚少 势将逐渐
73
取消矣
民国初年以来 张家口的银锭一天比一天减少 以至于市面上的交易要依靠
拨兑 被称为口钱平拨兑银 在 1920 年代 口钱平拨兑银在张家口及其周围地
区的国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直存在到 1933 年的废两改元
拨谱是北方一种不能兑现而拨帐交易的虚银两 形成于民国初年 当时任何

30
纸币均要掉换拨谱银两才能通行 各种纸币均要依当地行市在市场上换成拨谱
74
和营口炉银一样 拨谱银曾在山西祁县 太谷 天津 北京 张家口 大同
75
古城子 乌里雅苏台 科布多 库伦等地通行 在当地拨谱是稳定的 而银元
和纸币的价格却有涨落 当时袁头元合拨谱六钱八分 大清银币一枚合六钱六分
湖北造银币一枚合六钱四分
除了各地均形成不同的虚银两外 银两与当地特殊的货币情况相结合 会形
成十分奇特的地方货币制度 如福州台新议平番银 又名台捧即打烂斩轻的各种
银元 福州通行的台伏票是代表台捧的 每台伏一元固定兑换台捧七钱 福州的
七一七洋平为汇丰渣打两家外国银行特定之平 以龙 杖 洋每元额重七钱一分
七厘 故有七一七洋平之称 此种洋平较台新议平每千两大三十三两 每洋平七
钱一分七厘 合升台捧七钱四分另六毫六厘 汇丰渣打于收进付出平砝分两种办
法 凡彼收进须作七四一六计重 付出则以七四零六六计重 故福州平码又有七
76
四一六平之称
又如民初重庆的银两 有九七平净银和三七周行银两种 所谓净银是指没有
混杂军用票的银锭 所谓三七周行银是指七成九七平净银和三成军用票搭配的银
两 民国元年以来的数年中 四川军政府发行了军用票 代表银元 贬值十分
厉害 但政府强令行使 作为折衷的办法 商民制定了周行银 任何交易都以七
成银锭和三成军用票搭配使用77 军用票法定每元 7 钱 1 分 但因实际价值变动
三七周行银的价值对九七平净银也随行就市 三七周行银 系七成九七平净银
搭配三成军票 军票每百元按七钱一分折合银两 军票价有涨落 周行银折合净
78
银数目亦时有多少
虚银两在银两制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使本地银两的统一 如在重庆本来有市平和钱平 但因重庆商业发展
商业繁盛 各商埠的各种平砝几乎在重庆都有 当时使用的所谓十三帮通用的平
砝是成者九七平 渝钱平 荆沙平 湘潭平 长沙平 常德平 滇平 滇市平
申公砝平 申漕平 花平 广货平 盐平 桂林平 广东司马平 贵平 麻平
盐库平等 光绪三十四年 年 政府拟定推行划一度量衡制度暂行章
程四十条 设立度量衡局 从功业道派遣委员测量度量衡 成都商务总会为了统
一在成都市场上错杂的银平 采用九七平作为标准 到了民国 这种制度波及到
四川全省 因此 民国初年在四川省的各城市里 重庆的银称量的平自然就统一
于成都的九七平79
二是一些有重要影响商埠的虚银两开始向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地方扩散 影响
日大 间接加快了银两的统一进程
诸如庐江 本地无平砝 用芜二七糟平宝银 宜昌 1915 年时银两市上极稀

31
80
少 改用汉口洋例
南通 年时还流通有 两白银 使用上海的九八规元 南宿州
通用九八规元 徐州在清季津浦沪宁铁路末通以前均以镇江二七宝为本位 铁路
81
建成后 交通便利,改用上海九八规元 益都青平 因现银缺乏来往 银两改
82
用上海规元为标准
六合六平在清代极为通用 每千两较上海公砝大七两二钱 民初现银已无
83
此平则等于虚设 仅存其名称而已 本地借镇平二七宝为本位往来,厘价均以镇
84
江行市为主
而近代银两的特点简而言之则是
一 近代银两是计重称量货币 是货币发展中的一种落后形态 形成的主要
85
原因是由于政府在货币制度中的放任政策 因而近代制度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
86
程 因而时人称中国的银两有国货制度 有民货制度
二 近代银两是一种不完全的货币 由于其使用的区域性和部门性 更不能
称其为本位币
三 近代银两制度有利于钱庄等传统金融中介机构 而不利商贸业的发展
更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四 银两制度极度落后 加大了社会交易成本
五 与银元并用的银两制度与金融季节有密切关系
张公权曾总结道 银元和 银两 同时并行 双重货币制不利于商民最明
显的 是在农业金融季节性上表现出来 例如商人进入内地采办茶 丝 估计需
用银元数目 先向金融机构借款 此项借款仍以银两计算 由放款机关代为易购
银元 因为某种农产上市时 采办商人同时需要银元 对银元的需要大增 因而
以 两 计值的银元的价格便上涨 当商人返回口岸 售完货物而偿还借款时
对于银元的需要减少 于是银元的价格下跌 而银两的价格比例上涨 商人因而
在银价低时借钱 银价高的时候还钱 一九一九年上海银两 规元银 与银元的
比率为每百银元值银七四.0 六两到七二.九二两不等 也由于这种双重制度 商
人需要银行钱庄开两个帐户 一个以 银两 为单位 一个以银元为单位 银行
钱庄也须要保持两种准备 再则 钱庄和外国银行对于银元帐户 不付利息 金
融机构保有的银元 无法生息 这不但使金融机构增加许多麻烦 也使他们一部
87
资金有些浪费

32
第二节 银元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提高

1 外国银元的影响力
货币单位是货币制度十分重要的内容 中国铜钱从唐朝开始由纪重的铜钱如
半两 五铢等进化到了开元通宝 以文为单位 一文表示一枚铜钱 而不像过去
以重量表示其价值 货币作为记帐单位 简化了价值比较 很多西方货币学理论
将记帐单位作为货币十分重要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 人们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货币
实际是衡量万物的 纯价值体 而不是货币所穿贵金属外衣的价值 由此引发
了人们的更深层次的信用观念
而中国近代的货币 银两一直到废两改元前依然是纪重货币 其单位是 两
分 厘”等重量单位 依其重量的白银价值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 已落后于时
代 中国近代币制因为没有主辅币制度 因而货币间的比值均每天发生变动 晚
清政府铸造银元后 就是货币体系的核心-----白银 银元和银两之间价格也天
天变动 时人称之为洋厘 而且银两之间由于成色和平砝及市场需求的关系也无
时不处于变动之中 而西方国家的银元却早已走出了纪重货币的阴影 各国纷纷
抽象出来了自己的非纪重的货币单位 如英镑 里尔等等 并铸造银元按枚行使
这种货币制度随着西班牙银元的铸造及大帆船贸易而大量流入中国 极大地影响
了中国近代币制的发展 也是导致近代银两 银元并用 且向银元统一银币的道
路发展
十四十五世纪 西欧的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牙已经出现 商
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需要更多的金银货币 而此时欧洲的金属矿源已近枯
竭 14 世纪和 15 世纪蓬勃发展的欧洲工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贸易 都要求有
更多的交换手段 而这是德国 1450----1560 年的白银大国----所提供不出来
88
的 与此同时在与中国和印度的通商过程中 欧洲输出了大量的白银 因而交
易媒介问题成为困惑欧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通过寻找新航路发现新的金银矿
成为欧洲一些冒险者的梦想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 美洲成为十六至十八世纪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 西属
美洲殖民地的大批银矿开采都在十六世纪 最著名的秘鲁波多西银矿 Potosi
在 1580 年间达到采银的鼎盛期 1581 年至 1609 二十年中 波多西平均年产白
银达 254 000 公斤 约合明制六百八十万九千余两 几占当时全世界产银总额
60%多 占有巨额 白银 财富的西班牙于 1571 年占领马尼拉 菲律宾殖民地遂
发展为著名交易地点 经中外海商之手 西班牙运向东方的白银滚滚流入中国
89
这一条新的海上贸易之路 后来取代了陆上的丝绸之路 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
进程 由于交易商品品种的改变 后人将其称为丝银之路

33
贸易史从此开始了西班牙人以菲律宾为基地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时期 从明代
中后期到清代中期 西班牙人以银币向中国换取丝绸 瓷器 为此本来产银不多
的中国 竟然开始在流通领域中大量使用银两 大批将西班牙银币熔化再重新
铸造成船形的元宝 由于贸易量巨大 西班牙曾规定从墨西哥出航的船只不许装
90
运超过 25 万比索的银币
不同的美洲西班牙银币铸造大体分成三个时期 一是十六世纪至 1732 年
91
为打制的不规则的手工银币 称为 COB 卡伯 西班牙银币使用八进位 8REAL
里尔 相当于 1 元 这一时期的银币重约 25-27 克左右 还有 4R 2R 1R 几

二是 1732 年始至 1772 年间铸造的老双柱 分三世 1732-1741 五世
1742-1746 六世 1747-1759 后三世 1760-1771 机制币 周边有纹饰
三是 1772 年至 1825 年铸造的西班牙国王头像银币 分为卡洛斯三世
1772-1788 四世 1789-1808 年 和斐迪南七世 1809-1821 年或 1825 年
即新双柱 人像双柱 均以国王肖像为币面 中国民间称其为佛洋 面值为 8R
4R 2R 1R 1/2R 1/4R 几种 所有这些西班牙银元 自明末以来 在中国东南
沿海地区广泛流通 影响日大
墨西哥独立后 1823 年停铸双柱 自铸墨西哥鹰银元 其面值 直径 重
量和成色与西班牙银元一脉相承 一直到 1905 年才由于实行金本位而停铸银元
92
墨西哥银元早在 1829 年就流入广东 由于币图为鹰 开始时被称为蝙蝠 第一
次鸦片战争后更是大量流入 成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银元之一
由于墨西哥鹰洋制作技术和成色好 1850 年左右鹰洋就代替了 双柱 它
的流通区域和数量与双柱相比 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来香港 日本 美国 贸易
银元 安南 法属 坐像 英国 贸易银元 站像 中国等也陆续造银元
大部受 鹰洋 影响 在直径 重量 成色上进行模仿
明未清初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后 很快南方的广东 广西 福建 江西
浙江 江苏 安徽和湖南的东南部的流通媒介 这些地区逐渐成为银元流通区域
外国银元的流入对中国传统的币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 中国传统的以
铜币和纸币相结合的货币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过去白银虽然很早就成为货
币家族中的一员 但是其货币的属性大多囿于储蓄 自从明中后期美洲银元大量
流入中国以后 白银在中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大为增强 政府在赋税中征收白银
的政策 更加剧了白银在中国社会经济中重要性 白银在大额交易和政府财政上
起着纸币和铜钱无法替代的作用 其次 引发了中国自铸银元 中国最早的银元
应当是仿铸西班牙银元 乾隆年间广东藩库官员曾下令让银匠将银元 铸得像外
93
国人造的一样 嘉庆 道光年间 各地仿铸外国银元在中国南方已相当普遍

34
道光十三年黄爵滋在奏稿中说 盖自洋银流入中国 市民喜其计枚核值 便于
运用 又价与纹银争昂 而成色可以稍低 遂有奸民射利 摹造洋板 消化纹银
仿铸洋银 其铸于广东者曰广板 铸于福建者曰福板 铸于杭州者曰杭板 铸于
江苏者曰苏板 曰吴庄 曰锡板 铸于江西者曰土板 曰行庄 种种名目 均系
94
内地仿铸 作弊已非一日 流行更非一省 郑光祖的 一斑录 对于这些仿铸
的银元记载道 广东省造者曰广板 形大而声尖 福建造者曰建板 旁有字脚
95
作钓 苏州造者 形同小吉而声尖 其中小吉则为仿西班牙卡洛斯银币 此外
还有加铜掺铅的 但是由于这些仿铸银元的成色太低 不久在江南就不能使用了
两江总督陶澍和江苏巡抚林则徐曾在奏稿中说 是仿铸之洋银 在本地已不能
96
通用 咸丰年间 江苏有一个叫徐雪村的人 也曾自行铸造了一些银饼 李
鼎颐的 通行银元八议 说 咸丰初年 徐君雪村 曾于无锡乡间 自行开铸
民间指为新板 不能通行 以此竟作罢议 而 平贼记略 也说 继有徐雪村
者 吾邑北乡人 仿造银元与外国一式 识者既辨其色 又听其声音以为皆逊于
97
洋元 而抑其值 遂至闽 粤仍以七钱三分兑换而已
除了直接按外国银元的币模样式仿铸银元外 国人还开始自铸银元 最早类
似于银元的东西当属银片 这些东西和西班牙银元一起出土 因而很可能参与了
98
当时的流通 福建南安市官桥乡 1972 年出土了 1.04 公斤的西班牙 COB 银币 这
99
些钱币经大英博物馆的克里布考证 大部分为墨西哥城铸造 这与当时泉州与
马尼拉之间的贸易关系密不可分 史料记载 漳泉商船 装载生丝和丝织品的
100
每年开进马尼剌 至少三十四只 同时出土的有汉字铭文的四个银片 很有
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仿铸银币
在民间仿铸外国银元时 地方政府也开始自铸银元 林则徐在其任上就曾自
行铸造了一批仿铸的外国银元 从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知道 这种仿铸的银元实际
上是一种银饼 而且 其面如棋 面刊是银七钱三分 但是这种银饼流通了很
101
短的时间就因出现仿铸品而不得不废除了
日本人吉田雄虎的 中国货币史纲 中说 又在浙江省 于道光中 铸造
102
一两银币 以与外国银币一起使用 但因流通阻滞 终于废止了 币制汇
编 第 4 册也说 道光中 浙江曾自铸一两重银钱 欲与洋元并行 以民间阻
滞而止 松江府续志 曾经记载 道光季年 当事者恶其 外国银元 夺利
103
制为银饼 每元重一两 迄未行
1981 年 4 月 北京大兴县红星公社南羊大队村民在基建施工时 在地下 0 7
米处发现了一个木匣窖藏 从中出土了银饼 19 枚 这种银饼是圆形的 直径
2 6-2 8 厘米 厚 0 3 厘米 正面微凸 有三行戳记 中间是横书的 库纹
和直书的 七钱二分 右边是浙江省的县名 其中有永嘉 2 枚 奉化 长乐

35
龙泉 海盐 钱塘 黄岩 诸暨 鄞县 临海 上虞 平阳 乐清 长兴 淳安
各一枚 还有三枚上面文字不清 左边记的是发行银号的名字 有振昌 6 枚 协
丰 2 枚 性诚 4 枚 敦裕 3 枚 还有 4 枚文字不清 这些银饼重量在 18 6-24 6
克之间 成色是 95% 报告者认为是道光年间铸造的银饼 由此可知 浙江的银
饼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官铸的一两重银饼 而民间的银号也铸造有七钱二分
104
的银饼 浙江造银饼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重要的一笔
上海开埠后使用的货币以西班牙本洋为主 但是由于商人囤集等原因 本洋
日少 为解决流通问题 上海道曾以船商的名义发行过一种仿外国银元的银饼
咸丰六年 1856 年 上海道以该地三家商号的名义发行的这种银饼 钱币
上面只有文字 标明铸造的银炉 工匠名字 成色重量 发行时间和商号名称
钱币正面文字为 咸丰六年上海县商号某某某足纹银饼 背面为 朱裕源监
倾曹平实重壹两 五钱 匠某某造 面额分为一两和五钱 发行一两银饼的有
王永盛 经正记 郁森盛三家 而发行五钱的只有后二家 而且这种银饼还有不
同的版别 郁森盛发行的银匠有丰年 平正 王寿三种 王永盛发行的均为万全
105
而发行银饼的这三家商号均为当时在上海势力强大的沙船商人 这种银饼为简
单机械制造 但是仅流通了半年
福建漳州铸造的漳州军饷 是清政府为了支付当地驻军的军饷而用土法铸造
的银元 现在这种银元人们一般将其分成三个大的种类 一是面文为漳州军饷
第二种是上面的戳印特别多 第三种上面的文字人们一般认为是 谨慎 或 谨

在台湾 道光咸丰年间时 由于农民起义 台湾地方政府将库存的数十万两
白银拿出来铸成银元 发放军饷 铸造了三种形式 一种是寿星 一种是花蓝
一种是剑秤 重七钱二 上有库府两字 这是台湾最早铸造的银元 现在人们一
般称花蓝银元为如意银元 福建和台湾的早期中国自铸银元 由于与农民起义有
一定的关系 因而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时曾引起史学界的热烈讨论
此外 中国传统的银两 一般分为大锭 重 50 两 中锭 重 10 两 滴珠重
量在 5 两以下不等 用于找零 而传统的滴珠型制各异 随着外国银元对中国币
制和影响 很多地方的滴珠 也开始铸成像银元一样薄的圆盘状
一方面市面流通外国银元 另一方面各种仿铸品不断出现 因而到了洋务运
动时期 清政府的一些封疆大吏开始向国外购买机器 向西方学习 用机器铸造
货币 而铸造银元则是其中的重要的内容 光绪十三年(1887 年)初 两广总督
张之洞上奏要求设立钱局 向英国购买机器 用机器铸钱 不久获得了批准 张
之洞在广州大东门外黄华塘建造厂房 光绪十五年(1889 年)钱局竣工 定名为
广东钱局 只不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制钱

36
早在光绪十年(1884 年) 吉林将军希元就上奏 要 仿制钱式样 铸造银
钱 饬交机械局制造足色纹银一钱 三钱 五钱 七钱 一两等重银钱 一
106
面铸刻监制年号 吉林厂平清汉字样 秦子纬所著 中国近代货币集拓
一书 有吉林厂平银币 1 枚 此币当为希元上奏时吉林机器局铸造的中国第 1 枚
机器铸造的银元 该币是仿制钱样式的 面值 5 钱 与上文相符 只不过因为没
有被清廷批准而没有大量铸造 就是人们现在熟悉的吉林厂平银元一套 5 枚 也
只不过铸造了 5000 两银子的
两年后的 1886 年 时任山东登莱青道的盛宣怀曾奉 醇邸命 到天津筹办
用机器铸造银币 并且在烟台试铸 而且 募匠试铸 总以钱可适用 银不亏耗
107
为主 盛宣怀曾将试铸的银币送给李鸿章验看 但是李鸿章认为 银洋钱花
108
纹甚佳 改铸新币是国家大事 不是一个地方官所能办的
光绪十六年(1890 年) 附设于广东钱局内的银厂开始铸造银元 为抵制外
国银元 广东钱局铸造的银元比通行的外国银元重一些 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
规律作用下 该币反而不能流通 广东就又铸造了和市面上通行银币一样重的银
元 这两套银元外边都环绕着英文 一些人就说此币有反意 因而称为 反版银
币 最终被皇帝下令停铸 这是中国最早一批流通的自铸机器银元
由此引发了各省设厂铸造银元的浪潮 不久天津 湖北 四川 云南 安徽
等地纷纷设厂 铸出的银元成色不一 但却使中国的货币流通领域出现了新的等
价物 并掀开了近代货币史的新篇章
制度经济学认为 经济后发的国家不仅有后发优势 还要承受对后发者的诅
咒 即经济后发者往往只学习看得见的技术或产品 而不学习这些东西后面隐藏
的经济制度 中国自铸银元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晚清除北洋银元局铸过一
批面值为元的银币外 自铸银元上面一般并没有标明 元 而依然用过去的计
重如 七钱二分 说明中国的银元还是在走传统的银两制度的老路 早期外国
银元流入中国后 大都会被重新铸成银锭 元宝 就是不重铸成锭使用银元
也是按其重量行使 而拒绝使用 元 的货币单位 银元按银两七钱二分的价值
的市场上流通 并没有像外国银元那样 从计重单位中抽象出来 从而形成诸如
元 镑 法郎 里尔 这样的纯货币单位 一直到清末民国后 标有 圆
而不再纪重的局面才慢慢打开 从仿铸外国银元 自铸银元 到真正步入近代货
币体系 中国人花了几百年的时间

2 铸造银元的原因
晚清铸造银元除受外国银元的影响外 还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制钱制度崩溃

37
如在湖北 自同治以来 滇铜不旺 洋铜价值日昂 鼓铸久停 青铜制钱本
109 110
已日罕日珍 近来市面现钱日形短缺 奉天 鼓铸未兴 民间缺钱 两江
江南北各府州县 均因制钱缺少 民间不敷 百物昂贵异常 小民生计艰难
111 112
颇滋惶扰 光绪二十二年 据称近日安徽省制钱骤然缺少 京师近年银
113
价日低 钱价是昂 现钱日形短少 广东巡抚光绪二十五年上奏时说 窃
114
近年制钱短绌 价值日昂 公私交困 南北各省到处皆然 上海 申报 社
论则云 汉口一镇 为五省通衢银钱聚集之处 入夏后 钱价较江 浙先见昂
贵 但有去路而无来源 则可见两湖 云 贵 四川之钱亦缺 现在江浙钱价之
115
涨 几与汉口与轩轾 据云载往牛庄 烟台 天津等处 所以沪上钱市日紧
116
天津 方今制钱奇绌 北省尤甚 福建 闽省制钱缺乏 钱商虚出钱票 往
117
往倒闭 商民受累匪浅 奉天 向乏制钱 市面行使皆系商所出钱帖 信用
118
薄弱各分畛域
由于世界银产量日增 铜价上涨 中国铜钱早在咸丰年间就开始出口 咸丰
119
七年清政府曾下令江浙两省设法阻止制钱出口 西人的 北华捷报 也记载了
120
运制钱出口的方法 为此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二年和光绪二十五年又两次下令各
121
省督抚严禁制钱出洋
制钱是晚清币制的基础之一 制钱缺乏将引发经济动荡和政府财政危机 故
而流通领域急需制钱的替代品
二是世界银价下跌 外国大量向中国倾销银元
由于明末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接纳了银元 故而掌握着银矿的西方得以以银元
为现实的购买力 从中国购买物资 随着世界银价的下跌 银元更成为收购中国
物资的法宝 外国银元进口和中国物资出口已经显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在此期间世界银产丰富 银价开始下跌 清道光十三年至 1930 年伦敦市场
之金银价平均比率 每标准盎斯银 自 1834 年至 1873 年间 在 59-61 便士间
上下移动 自 1874 年从 58 便士几乎逐年下降至 1900 年的 28 便士 并仍继续呈
122
下降态式 到 1911 年落至 24 便士左右 由于统计口径不同 一些数据也不尽
一致 但是世界银价下跌的趋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我们再以伦敦标准银价每盎斯
123
值便士为例 1871 年 60.50 1883 年 50.56 1892 年 39.81 1908 年 24.38
世界银产量日丰 而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建立金本位制度 白银在这些国家已
是普通商品 因而这些国家开始为其国内的白银寻找出路 而向中国输出银币
则是其出路之一 十九世纪后半期 一些国家开始为向中国销入其银元而努力
墨西哥独立后 1823 年停铸双柱 自铸墨西哥鹰银元 墨西哥银元早在 1829
124
年就流入广东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更是大量流入 成为时人所熟知的 鹰洋
英洋 其面值 直径 重量和成色与西班牙银元一脉相承 一直到 1905 年实

38
行金本位而停止铸造
125
美国银元早在同治年间就开始流入中国 1893 年又铸造贸易银元 专供远
126
东贸易之用 而从 1894 年开始 美国曾设想使用墨西哥银币的模子铸造鹰洋
127
一方面解决美国落基山产银的出路 同时将所铸银元运入中国流通 但最终由
于墨西哥政府不想将这种利益让给美国人而作罢
早在 1879 年 光绪五年 清朝出使英法大臣曾纪泽刚到巴黎 法国外交大
臣就照会他 要求清政府准许法国在安南铸的银元在清国流通 并要求中国海关
收用 曾纪泽认为中国政府应拒绝在海关收用这种银币 但是准许其在民间流通
128
法国银币于 1894 年 光绪二十年 开始由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发行 1895 年至
1903 年间 铸造总数为 5500 万枚 其中一部分流入我国 俗称法光 这种银币
成色较高 受到普遍欢迎 当法国修筑滇越铁路云南段铁道工程时 支出工资为
法国银元 750 万元 以后 滇越铁路的客运 货运均以法光 法国银元 计算收
费 先后输入我国的法光约 1700 万元 其中一部分由云南流入广西 另据云南
蒙自海关 1914 年至 1930 年海关出口金银货币表的统计数字 由蒙自东方汇理银
129
行分行收兑运回安南的银元总数为 1450 万元
130
英国占据香港后不久在香港设立了造币厂 1867 年 4 月 1 日港英当局以第
四号法案形式公布 批准港元为自由流通的法币 发行香港银币 这些银元虽然
都和墨西哥银元样式 大小 重量基本一致 但含银量仅为 90% 中国商人还在
认定银元的成色 因而港元失败了 仅仅发行了 3 年的时间 1866-1868 香港
131
造币厂就不再铸造 且造币机械也卖给了日本 这种银元英国共铸造了约
2000000 元 后英国又在印度孟买铸造了贸易银元 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站人 共
132
铸造了 153360000 元 主要用于对华贸易 其中有 1/3 流入中国
1868 年 日本将英国在香港设立的造币厂机械全部买回后 在大阪设立国
家造币厂铸造银币 1878 年银价下跌 日本更是大量铸造 1871-1897 年共铸
133
165000000 枚 其中输出国外者达 110000000 枚 多在中国流通 甲午战争中
更是大量运来中国作为战费支持战争 而且 1898 年日本宣布废除其货币价值
134
仅充为一般银块 但在中国仍然流通

3 自铸银元的历程
晚清银元的出现经过了清廷大臣的议论和督抚将军的实践 而后开始在地方
设立造币厂开铸银元和铜元 在这个过程中 外国银元在中国的广泛流通 制钱
制度的崩坏 开铸银元以补救币制 支撑财政则是清廷下定决心铸造银元的根本
135
原因 即所谓 铸银圆不独为收回外洋利权 亦实为补救内地圜法急务 但
是在讨论和铸造银铜元的实践中 清廷的大臣和督抚们并没有认识到货币制度的

39
重要性 认为铸银元的最终目的一是为了抵制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流通 收回利权
其次是补救制钱的缺乏 至于货币本位 货币制度等近代货币经济最为关键的部
分 时人缺乏认识
从光绪九年开始 一些廷臣开始建议政府铸造银元 先是侍郎龙湛建议仿西
136
藏银片样式铸银钱 光绪十二年时他又一次提出这个建议 一年后 给事中方
汝绍首次提出仿外国银元样式铸造银元 光绪十九年 御史易俊请求政府准许各
137
省开铸银元 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 中也提议铸造银元 理由
基本上是外国银元成色低且以之交易中国纯银 利权外泄 特别是光绪二十一年
138
间 御史易俊 陈其璋 张仲火斤 王运鹏均提议铸造银元 此后大臣对此议
论极多 从而在朝中形成了一定的舆论 清廷也多次要求军机处讨论此事 光绪
二十四年 总理衙门章京刘庆汾提出铸造铜元 而且督理农工商总局大臣端方等
139
也提请此事 光绪二十五年清廷上谕试制银元铜钱并酌定章程 尽管还有一些
大臣对此提出了种种反对意见 但是在收利权的旗帜下 在改变制钱缺乏困境的
理想中 铸造银元已基本上在朝中成为主流意识
在朝中大臣议论铸造银元的同时 手中掌握实权的地方督抚将军们 早已开
始了自我解决货币流通问题的实践 即开铸银元 以救钱荒 因为钱荒意味着地
方财政的混乱 这将使晚清已经分散财权于地方政府的财政难以维持 因而地方
督抚在币制政策实践上 往往走在中央政府前面 最早有所行动的是吉林将军希
元 光绪十年十二月 由于吉林钱荒 希元用机器按制钱样式铸造了晚清中国的
140
第一批银元 但是这批银元流通情况并不好 而当今学术界普遍承认的中国首
铸银元之区则为广东
光绪十三年 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试铸银元 两年后由于汇丰银行要求广东
141
搭铸银元 张之洞再次上奏请示 而这一次并附上广东所铸的银元成品 这种
银元除上铸的英文引起了清廷的一点不快外 当光绪十六年两广总督李瀚章报告
142
广东已开铸银元时 皇帝仅批了个 览 字 由此 中国自铸银元开始流通
掀开了中国近代币制的新篇章
各地开始铸造银元的年份是 光绪十六年广东 光绪二十一年湖北 奉天
光绪二十二年北洋 福建 四川 光绪二十三年吉林 江苏 湖南 光绪二十四
年安徽 光绪二十五年浙江 光绪二十九年天津造币总厂 光绪三十二年云南
宣统元年新疆 其中有几个地方请求设厂铸造但并没有铸出银币或仅铸有样币
如光绪二十五年陕西 京师 光绪二十四年山东 光绪二十六年黑龙江
光绪二十年 清廷见广东 湖北铸造银元有一定成效 因而想扩大银元的产
143
量 想仿咸丰年间铸大钱时的作法 下令南北洋招商官督铸造银元 这样南北
144
洋在天津和上海开始招商准备建立造币厂 但张之洞上奏认为这样将引起混

40
乱 不主商办 清廷接受了他的建议 但是仍然按清代依行省设立钱局铸造制
钱的作法 准许行省设立银元局铸造银元 从而为日后银元的混乱埋下了隐患
各省铸出重量成色不一的银元引发的流通领域的混乱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光
绪二十四年 清政府由于各地造币厂太多 下令只准湖北 广东两省铸造 他省
需往此两省附铸 但是由于铸币涉及地方收益 各地督抚纷纷上书反对 二十五
年清廷又特许北洋 南洋 吉林三省保留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 清政府再令除湖
北 广东外 其它各省不准开铸银元 然而不久又批准山东 四川 奉天开铸
因而这种限制造币厂开铸的政策 在地方造币厂财政收入刚性的支持下 没有实
际效果
由于铸造银元在情感上是想抵制外国银元 在流通领域则只不过是为了弥补
制钱行用的不足 根本没有建设新货币制度的打算 因而银元面世后不久 清政
府内部就开始了是铸造面额为 一两 的依中国传统的纪重银两的银币 还是仿
行外国银元的元 即依当时通行的重七钱二 三分的外国银元的重量 的争论
光绪二十二年 盛宣怀首先提出要铸造一两重银元 张之洞是力行者 光绪三十
年先在湖北铸造了一两重的银元 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二日 总税司依中外商约
请求铸造一两重银元 三天后南洋大臣刘坤一上奏反对 并指出 中国币政不
能划一者 在银两平色之参差 不在银两分两之轻重 若能废生银 则银元分两
145
即不改亦能划一 不能废生银 则银元分两虽改仍不能划一 然而 光绪三
十一年财政处会同户部认为 应制定一两重银元为中国本位币 同时清廷上谕下
令各省铸造一两银币为本位币 从而结束了两元之争的第一个回合
中国近代两元之争的表像是银锭与银元之争 实质是是符合历史进程及货币
自身发展规律的银元与传统落后的银两之争 也是政府与市场流通及商界之争
银元以枚计值 便于计价 银两是计重货币 使用时依靠平砝 但政府财政收入
使用银两 因而官员力图铸造以两为单位的银元 而流通领域的经济规律 即格
雷欣法则 已经将湖北首次铸造的一两币排斥于流通领域之外 经济规律已经证
明了两币的失败 但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规律之争是近代统治阶层在认识不到经济
规律的情况下屡次挑战 屡战屡败的历史 因而政府下令以一两币为本位币后不
久 两元之争却愈演愈烈
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二日 商部右丞王清穆反对另铸一两重银元 度支部尚
书载泽也要求铸造七钱二分银元 以利行用 而且上海商人公开反对铸造一两银
146
币 但当权者仍然坚持 直隶总督袁世凯于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上摺主张铸造一
两重十足成色的银币 引发了十二月初二日政务处向全国各省督抚征询到底是铸
两币还是元币的意见 并询及银元成色 全国有东三省 直隶 江督 陕甘总督
滇边务大臣 苏抚 湘抚 鲁抚 晋抚 陕抚 新抚十二人主张铸造两币 而滇

41
督 川督 粤督 皖抚 黑抚 赣抚 浙抚豫抚 黔抚九人主张铸七钱二分币
即元币 另闽督主张以枚行使 皖抚主张两元并用 桂抚主张先定金币单位 但
147
此三人均主张两元并用 而三十四年三月 当道者鹿传霖 张之洞 袁世凯再
一次上奏 强烈要求铸造一两重十足成色的银币 强调指出 圜法者 一国自
主之权 不必徇人而屈已 且用元者仅商民之自相授受 而用两者则官民皆一
148
律通行 这两句话道出了铸两币的用意所在 第一是争国权 第二是官民皆
用 实际上是官用 因为上一句说明了元币是商民自相授受 实质问题还是以权
力挑战经济规律 然而任何违反经济规律的政策 运动都维护不了国权 只能为
倡其言者谋权 谋利 反而破坏经济的长久发展 其次 市场规律就是商民自相
授受 而权力改变不了经济规律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度支部载泽说帖中又一次强调了主张铸七钱二
分重银元 而上海工商业者更是上书度支部 坚决反对铸造一两重银币 直指袁
世凯之谬 以主权二字立论 商等谓主权之行于货币 在有不用外币之实力
149
不在故矫外币之重量 扰国内之物价以徇之
然而 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在中国要求加税免厘的与列强谈判中
专使美国大臣唐绍仪强调 列强常以要求中国统一币制为由反咭 因而要求迅速
150
以一两币为本位币以统一币制 而财政处也以各省督抚多数同意铸造一两币
因而于九月十一日决定通用一两银币 同日上谕再一次决定以一两币为本位币
从而结束了两元之争的第二个回合
151
宣统元年正月十四日 度支部载泽再一次上书指出两币难行 而铸造两币
的实践也证明了其在市场上根本不能流通 一进入流通领域即被死藏 盛宣怀依
其东使日本的所见 修正了自己原先主张铸两币的主张 向载泽建议铸造元币
四月初六日 载泽再一次上书要求铸造七钱二分即元币 盛宣怀更是提出了建立
中央银行 用元币统一币制的主张 到了宣统二年四月 两元之争的第三个回合
随着清政府颁定 国币则例 而最终结束 符合经济规律的元币战胜了两币 国
币则例 规定 大清国币单位定名为圆 种类有一圆 五角 二角五分 一角
152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以及两元之争的理论争辨 造币总厂开始按元生产中国
通用银币 而且清政府也在宣统二年依度支部拟定的 国币则例 制定了 币制
则例 然而一年后清政府就被推翻了 这个条例也没有实施 但是此时中国流
通领域中的银元已呈混乱之象 由于各地均有造币厂 各种银元重量成色不一
具体情况见各省造币与大清银币比较表
大银元 大清银币 兑换新币表153
种 类 重 量 成色 每千分所含数 实含纯银重 应换新币数目

42
目 量
总厂 0.718 906.4 0.64649 0.98449
北洋 0.7199 890.4 0.64200 0.97767
北洋机器局 0.7216 890.3 0.64644 0.98433
奉天 0.7103 842.0 0.59807 0.91077
奉天机器局 0.7107 842.5 0.59876 0.91182
吉林 0.7630 894.7 0.62003 0.94420
湖北 0.7182 900.2 0.64652 0.98455
江南 0.7182 900.2 0.64652 0.98455
广东 0.7208 898.6 0.64771 0.98636
四川 0.7186 886.6 0.63711 0.97022
安徽 0.7217 885.9 0.63945 0.97363
墨西哥 0.7224 901.3 0.65110 0.99149
香港 站人 0.7219 899.1 0.64906 0.98842
西班牙 本 0.7118 900.1 0.64069 0.97567

说明 本表系按币制则例第十三条国币一圆五角合九八五库平足银一两 将各种银币实含纯银重量折

合成九八五库平足银 再按则例比价折成新币数目

上表所列只不过是成圆的大银元 而二角 一角的小银元则更为复杂 币


制则例 公布后 清政府想停止其它省份铸造银元 专由造币总厂负责 由于涉
及地方财政收入 自然遭到各省的强烈反对
银元种类不一 各地早已折价行使 光绪二十五年时 除江南 湖北两省
所铸者不至贬价外 他省如广东所铸大龙银 每圆必短少钱八十五文 安徽所铸
短少钱一百二十文 福建所铸 则竟短至一百五十文 若以小龙银十枚换墨西哥
银 需贴钱七十文 换中国大龙银 贴五十文 若以小龙银易钱 江南 湖北所
铸者 每枚仅换九八钱八十五文 广东所铸者 更短三文 安徽所铸者 则止值
154
七十二文 福建所铸 更不及此数
尽管如此 晚清银元的铸造还是使银元迅速在各地流通开来 光绪二十三年
155
行使洋元京师已渐开风气 北洋造币厂开工后 光绪二十四年 不惟津市
156
畅行 即旅顺 营口亦舍鹰洋而取龙元 所谓龙元者 即北洋银元也 江南
银元铸成后 日见畅销 北洋一带均各行用 安徽向用本洋 今亦改用龙元 徐
157
州 苏州不通用银元之处 亦得逐渐通行 宣统年间 从前沿江各省多用墨
158
西哥银元 近十余年来以本省所铸龙元为主 然而一直到民国初年时 中国
159
的省铸银元从来也没有能成功地取代墨西哥或其它外国银元

43
自铸银元的数量增长 还是对外国银元形成了冲击 中国自铸银元在流通领
域中地位的提高与墨西哥银元在中国地位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 而墨西哥银元地
位的下降是与国际经济一体化 及中国以银为币与国外金本位环境的差异造成

马寅初说 从前上海的洋元是不统一的 有龙洋 国币等等 都要贴水
而龙洋中又分广东 江南 湖北等种种龙洋 又要互相贴水 总之有许多比较
真正麻烦极了 但是现在倒是没有了 统一了 这并不是政府统一的 是中国的
几个新银行自己改革的 怎么改革呢 当时恰巧外国金价大跌 外国银行里的墨
西哥洋钱都到外国去买金子去了 市面上墨西哥洋钱没有了 于是外国人只好用
160
国币 我国的银行乘此机会提倡统一银圆行市就达到目的
辛亥革命后 临时政府反对江苏都督沿纳清例将造币列入该省财源的请求
立即将江南造币厂收归中央政府 3 月 3 日 制定造币厂章程 第一条即规定造
币厂归财政部管辖 161
此时的财政总长陈锦涛显示了其远见卓识 不仅拟定了符
合当时中国经济状况的 币制纲要 严令各省不得滥发军用票 还在江督对江
南造币厂所有权问题上以理服人 于 3 月 11 日呈文开铸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新
银元 1000 万元 162
并下令湖北 广东等造币厂同铸此币 这就是后来在民国年
间广泛流通的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 民间习称为 孙头
袁世凯上台后 1913 年 3 月制定 国币条例 开始铸造新的银元 一开始
由各地铸造原北洋造银元 后又收买了 1800 万元的墨西哥银币 1915 年初开铸
袁世凯头像币 每日开铸三十万元 163
这种银币即是日后更为广泛流通的银币
俗称袁大头
北洋时期国务院曾组织币制委员会 总理及财政部长充任会长 造币总厂监
督吴鼎昌为主任委员 这个委员会颁布了 国币条例 和 造币厂官制章程
对于新币制该委员会认为应分三期办理 第一期为统一主币时期 第二期为统一
辅币时期 第三期为改革金本位时期 第一期又分二步走 一是统一南北洋及各
省杂色银元之市价 二是发行新主币 第二期也分二步 一是发行新辅币 使之
与旧辅币并行 第二步收回旧辅币 全部改铸 第三期也分成二步 一是规定金
主币的重量 使一元银主币为金主币的代表 在通商口岸设立交换金币及国外汇
兑金货的机关 第二步是发行金主币钞票及金币 收回一元银主币 使中元以下
的银铜币成为金主币的辅币 从而使币制改革成功 164
动荡的社会形势使辅币改
革没有成功 1914 年时 政府还将各省局一律裁撤 仅留下了奉天 南京 湖
北 四川 广东 云南六个分厂 仅长沙和重庆由于金融特殊和军事原因没有撤
除 165
这对于新银铸元的通行大有益处 这些政策在当时而言是有前瞻性的 但
是限于政府财力 没有一步到位 而是分步进行

44
1917 年 北洋政府开铸了新银辅币和新铜辅币 这次政府特别强调了辅币
的十进性质 并强力推行 以便确立中国真正的辅币制度 银辅币分为 5 2 1
角 铜辅币为 1 分和 5 厘 新银辅币人们尚可接收 但对于新铜辅币 由于造币
厂铸数太少 而且与旧币在重量上相差太大 最终失败

4 银元地位的提升
银元的铸造和流通数量反映了银元在流通领域中的地位 但由于当时统计资
料的分散 更由于地方造币厂为地方利益而滥铸 盗铸及浮报 伪造统计报表
准确详实的铸币数量极难获得 仅能依据现有资料作出一般性的大趋势估计 彭
信威先生认为 清未货币总量 包括中外银元 银锭 银角铜币纸币等 为 20.97
亿银元 全国人口若以四亿计 每人约占五元二角四分 如果以其中 30%的货
币在上海流通 则上海流通货币量有 6 亿元 166

银行周报 认为 自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在广东开铸银元 到 1913 年底时


全国共铸银元约 2.2 亿元 小洋约铸 2.3 亿元 1913 年至 1916 年 银元共铸 1.8
167
亿元 六年至七年 银元共铸约 1.5 亿元 小洋约铸 0.8 亿元 则 1918 年合
计银币产量约为 8.6 亿元 另有资料认为 在 1915 年初开铸新币时 时人调查
应改铸的旧币数额为 银元 206028152 枚 五角银币 32279421 枚 二角 1232860442
168
枚 一角 235004212 枚 则当时旧币的铸造数量约为 2.75 亿元
北洋时期银元铸造数据 北洋政府时期银元铸毁数目表 统计 铸造数目
169
1141453035 元 销毁数目 63916823 元 据此则 1928 年各厂已铸银元约为 10.7
亿元 另据 北洋政府时期历年铸造银元数目表 则为 铸造数目 1743304437
170
元 此数大概含旧币改铸数 故数目偏多
银行周报 1931 年估计 中国铸造银币总数 1627225000 元 外币在中国
171
流通之估计数 80000000 元 中国流通银币总数 1707225000 元
中央银行月报 的 1890-1932 年鼓铸银币统计为各省造币厂铸造总额为
172
1746304427 元
173
中央造币厂鼓铸新本位银币统计 1933 年 3 月至 1935 年 6 月 单位 银

时 期 种类 重量 贝分 成色 总 额
1933 年 3 月至 12 银币 26.6971 880 28060918

1934 年 1 月至 12 银币 26.6971 880 70956464

1935 年 1 月至 6 银币 26.6971 880 33569016

45

共 计 银币 26.6971 880 13258639

由此可见 30 年代中期前中国铸造一元银币约在 17-18 亿元左右
在铸造了约 17-18 亿银主币的同时 铸造的银辅币数据 30 年代早期不完全
统计则为 五角 145582129 枚 二角五分 1140000 枚 二角 1386623516 枚 一
角 244967161 枚 五分 5684159 枚 三钱二分藏元 18045454 枚 一钱六分藏元
136336 枚 八分藏元 125612 枚 广东双毫 1055247000 枚 而闽铸二角则无统计
174
数目 而 1918 年后历年铸造的新银辅币数目 5 角为 42798268 枚 二角 11470588
175
枚 一角 14641270 枚
广东造币厂多铸双毫 其元年至十年历年铸造数目为 87000 千枚 109974
176
千枚 41691 千枚 22332 千枚 19500 千枚 197000 千枚 402250 千枚 合
计 872747000 枚 广东经济年鉴 记载 自民国元年至 1931 年间广东造币厂共
177
铸出双毫三亿七千多万元
1918 年北洋政府开铸新银辅币 本想依此统一银辅币 但是由于各地滥铸
种类繁多 新银辅币很快失败 银角极度复杂 而且价格不一 以上海为例 市
场上有 29 种银角流通 且价格不一 老八开 178十一角九分合银元一元 而老四
开则十一角六 油板则分成二种 价格分为十二角左右和十六角二分 普通银角
十二角左右 袁像八开十二角六 袁像四开十三角一分 袁像对开十三角一二分
十币三十角六 十花十二角五 九花十二角九 旗角十七角 厚边十一十六角六
私板十六七角 新九十二角 新十一二十角左右 新十二十三角五六分 新十三
二十角余 老十二十三角五六分 老十三十三角六七分 汕头角十三角 福官局
角十一角五六分 旗福十一角八九分 浙叉旗十二角二三分 药水角十六七角至
二十四角五 铅角和铜角市面拒用 做旧四开看货论值 而这仅仅是在上海市面
179
流通的银角 全国各地所铸银角种类远远在此之上
相对而言 北洋政府注重于一元银币的铸造和统一 并在各地方造币厂铸造
一元主币方面控制较严 当孙像和袁像银币在全国流通开来后 其成色和样式为
全国各地普遍接受 因而地方军阀控制地方造币厂后 铸造一元银币已无利可图
或铸出后无法行使 因而各地普遍将视线转向政府控制并不严密的银辅币 一是
北洋政府 1918 年才开始作出以医疗所银辅币统一银角的努力 二是这种努力很
180
快失败 因而滥铸劣质银角成为各地生财之路 其种类之多 让人瞠目 而且
最终在东北和两广一度形成了以二角银币为主的小洋流通区 并在此区域内形成
主币 一元银币反对银角有行市
据 财政年鉴 统计 历年各造币厂铸造的辅币折合新银辅币 1 角为 14641270

46
181
枚 约 0.14 亿元 实际上 如加上地方军阀及各种私铸 当不下 0.2 亿元
甚至更多
张公权说 根据财政部估计 一九一八年共有银元二亿五千万元 流通在
全国 十五年以后 这个数目几乎增加了六倍 一九三三年三月 财政部估计流
通的银元为十四亿元 一九三三年的银元流通总额共为十六亿元 银锭的银子
182
共有一亿五千三百万上海两 约二亿元 这个估计基本上是准确的 但笔者
认为如加上各种滥铸 私铸及辅币 以及中央造币厂成立后所铸新币的铸造额
则法币改革前 中国银币的流通额当不下 20 亿元 甚至更多 相对于仅有价值
2 亿元的银锭而言已占绝对优势
从外国输入白银而用于造币已是中国进口白银的重要原因之一
183
1919 年迄 1930 年止上海进口条银用途 单位 条
输入国 12 年间总额 去年条额
美国 661000 20894
英国 112000 10079
日本 28000 1571
印度 23000 1347
其他 8000
合计 832000 33891
用途 造币 再输出 铸造银锭 合计
476000 41000 325000 842000

白银与银元铸造额184
民国银元 1930 年未止用条银铸造 735443000 元

民国银元 1930 年止用银锭铸造 32720000 元

民国银元 1931 年时用银锭铸造 59062000 元
民国银元 以外国货币铸造者 200000000 元

前面已提到晚清开铸银元后 银元迅速流通的情况 而进入民国后 由于银


元的大量铸造和一些地方政府的税收由征银改为征洋 银元的地位日益提高 流
通量也日益增加
1914 年北洋政府财政部编制的 各省纳税货币表 反映了这一情况 当时
直隶的情况为 各税应纳货币过去向以库平纯银计算 只有验契注册和印花税等

47
开征的新税使用银元 1914 年 4 月各税一律改征银元 而民间实纳货币则通都
大邑多用银两和银元 偏僻地区用银元 制钱 山东原来也是仅以库平纯银计算
1914 年地丁改章 一律开收银元 民间前清时交纳制钱 铜元和银两 后渐用
银元 山西征税过去以库平银两计算 现以银元计算 而民间交纳以银两和制钱
两种为多 河南以前征税概以制钱计算 现在由各县局按照市价易银计算 民间
交纳概用制钱 间用银两 银元 安徽过去或征银或征钱 现改按库平银一两合
银元一元五角改征 江西征税过去概以制钱计算 现民间实纳以银两 制钱 铜
元 纸币并行 浙江征税早就以银元计算 现在民间交纳以银元 纸币并用 间
有银两 福建钱粮以钞票计算 验契牙税以银元计算 当税 牙税以银两计算
商捐以二九库平洋银计算 四川以前交税概以银两计算 只有关税 统捐及杂税
或以银元 或以制钱交纳 而民间实纳货币则为生银 银元和军用票 湖北向以
生银 制钱 纸洋 官票兼纳 民国元年后以官票纸洋及铜元兼纳 间有纳银者
湖南旧税概以库平纹银计算 厘税除茶税及竹木税厘征银 其余百货厘金向收制
钱 验契注册费 印花烟酒牌照等项 均以银元计算 民间银两 银元 制钱并
纳 田赋概以官银行纸币 厘税多以铜元及省纹票币 广东则概用银元 广西民
国后征税均改银两为银元 民间以银毫 制钱或铜元交纳 云南田赋 厘金 契
税 矿税等以银两计算 酒税 当税 印花牙税等以银元计算 民间交纳概用银
元 间有制钱 贵州征税向用官钱局公估平银两票折合库平银两 民国成立后改
用公估平银元纸币 陕西征税则概以库平纯银计算 甘肃原以制钱计算 易银报
解均用库平库色 1913 年改收银元 民间原用制钱 现用银元交纳 奉天田赋
收银两 余收银元 民间以银两 银元和小银元实纳 吉林概以官帖计算 黑龙
江概以大银元计算 民间以江银 江钱 大银元 羌帖185四种交纳 其中制钱和
羌帖为多 热河征税概以银两计算 民间交纳以银或铜元制钱 新疆则银钱并用
186
归绥向用生银 制钱 1914 年中央协饷 才开始输入银元和铜元
由于近代已经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流通圈 因而从一些中心城市的货币流通种
类中 也可见银元地位的上升 1917 年 10 月财政部对一些重要城市的调查显示
187

城市 生银流通数 银元流通数 外 国 银 元 流 通 新 旧银辅币流通数



市面存约 450
天津 万余两 市面 850 万元 20-30 万角 旧辅币 200 万角
流通日少
保定 20 万元 8 万元
奉天 约 1-2 万两 150 万元 16-17 万元

48
吉林 500 余万元 新 20 余万角 旧 20
余万角
长春 10 万两 30 余万元 1 万余元
黑 龙 30 万两 15 万余元

青岛 100 余万两 5 万余元 日洋 50 余万元
烟台 91 余万两 73 万余元 旧 190 余万角
禹县 56000 余两 4.5 万余元 站人 2 千余元
开封 5 万余两 30 余万元 10 余万元 新 5-6 万 旧 1 万余

太原 20 余万两 90 余万元 30 万元 新 4 万 旧 700 万余

南京 10 万余两 200 余万元 5 万余元 新 54 万 旧 40 万余

上海 230 余万两 170 余万元 1300 余万元
芜湖 100 余万元 10 万余元 旧 30 万角
九江 10 万两 3 万元 鹰洋 20 万元 新 5 万元 旧 1 万元
赣州 1000 余万 14-15 万元 旧 2000 余万角
厦门 数千元 300 余万元 旧 40 余万角
杭州 320 余万元 50 万元 旧 28 万角
宁波 4 万余元 墨银 20 万元 旧 6 万余角
温州 10 万余元 20 万元 旧 100 万角
汉口 445 万两 20 万 元 左 旧 50-60 万角

宜昌 10 余万元
沙市 2 万两 10 万元
长沙 60 万元 15 万余元
西安 220 余万两 80 万元 53 万元 旧 12 万角
旧辅币 5 角 1.4 万
成都 23 万两 50 余万元 2 角 1.5 万 1 角 3.2
万,半角 1.4 万
广州 2 万余元 3 万余元 旧 1 亿角
汕头 60 万元 15 万元
南宁 3-4 万元 新 12 万 旧 100 万

49

贵阳 100 万两左右 150 余万元 3 万余元
热河 2 万余两 78 万余元 9 万余元 旧 60 余万角
包头 20 万两 30 万元 2-3 万元 旧 1 万角
188
由上表可以看出 银两已日益集中于几个形成虚银两的通都大埠 外国银
元数量也日益减少 而银元则是各地通行 而新银辅币则集中于有造币厂开铸的
少数区域 旧银辅币大量流通 且在一些地区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如在广州
银元地位的上升是动态和螺旋性的 北洋政府时期 在币制局总裁梁启超的
主持下 1914 年通过的国家铸币法制定了通行银元的标准 由这种标准生产出
189
来的袁世凯银币 十分受欢迎 各地一律通行
晚清和北洋时期 地方政府对银元的铸造权限很大 马寅初说 政府独享
自由铸造的权利 政府的目地在赚钱 他们造好后将银洋藏起来 等到市上恐慌
190
洋厘骤涨时卖出 从中得利 所以不肯让人民将银子送去
然而进入三十年代初 北洋时代由地方政府以铸币为地方财政来源的情况有
所改变 马寅初说 目下银圆之铸造 全由几家大银行主持之 视洋厘之涨落
191
定铸币之多寡 其间所得铸利 固甚多也
银元地位的提高依托于政府财政依此收纳 从而使政府更倾向于以银为主
币 而银元铸造已掌握在地方政府或大银行手里 故而使政府与银行在币制上有
对银元的偏好 这两点凸显了政府和银行在银元上的相同利益 也决定了政府
银行在币制建设 诸如废两改元中的态度

第三节 非辅币的制钱与铜元

1 机制制钱
光绪朝中 近代流通领域已开始了制钱向铜元 银两向银元的转变 尽管这
种变革还不彻底 制钱和银两仍作为货币使用 但其颓势巳露 而在这场转变中
机制制钱承上启下 是一个关键
清自咸丰朝以来 对外割地赔款 对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资财耗费无数
为维持财政开支 咸丰帝求助于发行纸币和大钱 京城自咸丰四年 1854 年
开始搭放当十 当五十 当百大钱 使银价增长十余倍 银一两可换制钱二 三
十串 导致物价大涨 市面上对当十大钱相率折减 每大钱一枚 不独不能当十
文之用 日后仅折小钱两枚 且不敷所糜之工本 欲省铜而转以费铜 且小民
零星贸易以钱易银 及以钱购物均受折减之累 于国用民生皆有未便 此亟宜停

50
192
大钱以复制钱也
铸大钱的目的是人为地搞通货膨胀 以减重的手段来获得巨额的铸息 以补
国用 实际上当十大钱并未达到这种目的 由于只能折二行使 不仅没有铸息可
得 反而铸造亏本 而且物价久涨不下 因而清政府又试图恢复过去的制钱制度
同治元年 1862 年 七月十八日 湖广总督官文以京师用大钱物价上涨为
由 上奏请恢复制钱 清廷虽极力想恢复各地铸造 但因久已停铸 又无铜源
一时难以规复 同治六年 1867 年 户部尚书宝均上奏 以一两年之内难以恢
复京师鼓铸 建议由外省筹解制钱 汇集京师 等制钱充足时 再明定章程更改
这样 清政府打着 天津练饷 的名义 下今向京师调拨铜钱 但因调入数量有
限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光绪十二年 1886 年 醇亲王上奏 请以三年为期 恢复制钱 督促各省
用土法开铸 同时因左宗棠在同治四年 1865 年 搞福州船政局时提到机器可
以铸钱 清廷故而想在有机器局的直隶 江苏等省 以机器铸造制钱
光绪十三年 1887 年 正月十三日 上谕限户部一年内将开铸制钱的有关
事宜办理就绪 但李鸿章等人多次上奏声明机器铸钱工本过亏 然清廷仍严令他
们 核实举办 并称 闽浙督臣杨昌溶所奏机器局铸钱各节 工本尚无亏折
193
同时强调 总之旧制必宜规复 钱法亟宜整顿 限于一年内一体办理
清廷之所以想用机器鼓铸 是幻想机器铸钱 节省劳力 速度快 铸额巨大
可迅速恢复制钱制度 同时希望能有铸息 另外是认为机器铸钱可根绝私铸 以
解决这个令统治者头疼的问题 机器压模 精则私铸者未能如式 其弊不禁
194
自绝
实际上 机制钱币是清代洋务运动的组成部分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始 清
廷朝中在奕忻 文祥等人的支持下 地方实力派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
洞等人 抱着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宗旨 为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地位 大量
引进西方的近代工业技术 以图 富国强兵 故当清政府想恢复制钱时 严令
各省恢复土法鼓铸 同时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洋务派所搞的近代工业上 想以机
器制币来打破币制混乱的僵局 并解决一些封建统治者难以解决的私铸等问题
在这种气候下 中国近代机器造币工业产生了
在慈禧的严令下 各地开始积极筹备用机器制造制钱 从光绪十二年 1886
年 福建创铸始 至广东 奉天于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 开铸铜元为止 一
共断断续续地搞了 14 年
福建首先机铸重八分五厘制钱 在船厂设炉鼓铸 借资轮机以省人工 酌
改铢两以杜私毁 这种机制钱面文为光绪通宝 光背 是中国机制制钱之始
但并没有大量铸造 福建不久就恢复了土法鼓铸

51
第二个开铸机制制钱的省份是浙江 据英文 北华捷报 1887 年 光绪十
三年 3 月 23 日杭州通讯记载 杭州 机器局的总监工给他的友人们看了新
195
造制钱的样品 这是由浙江巡抚下令铸造的 这种钱用钢模压字成钱 每文
以重九分为率 试铸钱一千文合计铜铅 工火 运耗共须库平纹银一两 但到了
月底就停工了
此后浙江 天津 广东 吉林 湖北 奉天 江苏均开铸了机制制钱
各省开铸机制制钱一般一两年就被迫停铸 只有广东开铸时间最长 但到了
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 也改铸铜元 铜元的出现 标志着机制制钱的彻底失
败 究其原因 主要是亏赔太多 以直隶宝津局为例 光绪十三年 1887 年
李鸿章上奏时说 今以西洋机器造中国钱式 须另添打眼铤杆 由钱模正中穿
透始能撞出钱孔 地位殊窄 撞力过大 铤杆上下与钱模互相磨触 最易伤损
每日每座机器模撞修换数次及十余次不等 人工既费 成数亦少 又土铸系用生
铜熔灌 工料简易 仅用铜五成四 铅四成六 机器则须铜七成方受压力 铅只
三成 且必先化成六分厚铜板 再用卷铜片机器烤卷十数次 使其质性纯熟 减
至不及半分厚之铜片始能压造成钱 其铜片成钱者只六成 下余四成废边又须加
费熔卷再造 仅卷铜片一项工料 每造钱千文应合银四钱一分 零加以他项工料
为费甚多 原订此分机器长时每日成钱二百四十串 今因机器时须修理 约计每
日成钱二百串一 每年成钱七万二千串 共需工料银十万七千四百余两 按制钱
一千五百文合银一两 每造制钱一千约需工本制钱二千二百三十七文七厘 亏折
未免过巨 计每年机器造成之钱直银不足五万两 而工本则需十万七千余两
赔贴银至五六万两之多 现用土法鼓铸 计每铸制钱一千文不过赔贴三百文左
196

其它各省的情况大都如此 因而最后许多地方将规复制钱的任务让土法鼓铸
挑大梁 而机器则用于铸造有利可图的铜元了
早在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年 监察御史陈其璋就奏请铸造铜元 并言其利
大 第二年刘庆汾又提出了一个更为详尽的建议 且指出了铸造铜元的好处是 成
本极轻 获利倍增也 制造甚精 分两无几 可杜作伪 而免私铸也 钱价划一
197
小民厚沾其惠也 饬官收用 则中饱可除 弊可杜也 清廷接受了他的建议
上谕 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妥定章程办理 这样一来 自广东始铸铜元后 各
省纷纷开铸
将铸钱机改为铸铜元机后 各地果然获利不少 天津 仅阅两三月 而铸出
198
者数千万枚 获利百数十万两 江南铜元余利 每百万枚约得银三千三百余
199

清末机铸制钱给近代币制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清政府在使用机器铸钱问题
上 一开始对机铸银元不感兴趣 而将机制制钱当成挽救清末币制的关键 银元

52
是为补制钱之不足而开铸的 但是清朝的统治者万万没有想到 主观的愿望
采用机器铸钱来恢复制钱 竟会使晚清币制产生巨大的变化 从此机器铸币开始
在中国取代土法铸造 铜元击败了制钱 银元也开始对银两构成了威胁 机制制
钱作为中国近代币制的一个转折点 其意义是深远的
晚清的铜元铸造史 起于制钱缺乏而图补救 滥于各省逐利填补财政 最终
以货币制度更加混乱而终结

2 铜元的铸造 余利 用途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 广东第一次铸造了一仙铜元 由于获利极大 民
间乐用 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 福建也开铸铜元 二十七年十二月 清廷上谕下
令沿海沿江各省按广东福建模式铸造铜元 从而引发了中国近代的铜元滥铸史
清末各省设立造币厂开铸铜元的情形是
江苏省于光绪三十年在淮安府清江浦运河北沿设立造币厂铸造铜币 光绪二
十九年在苏州盘门内梅家桥建立铜币旧厂 安徽于光绪二十八年四月在省城东门
内鹭鸶桥银元局内开铸铜元 二十九年扩充东厂 三十年又加造西厂 江西于光
绪二十八年在省城德胜门外沙窝建造铜币厂 浙江于光绪二十九年在省城报国寺
旧军装局制造毛瑟枪子厂内开铸铜币 后又置地改为总局 三十一年又在省城西
大街宝浙铸钱公所旧址建造厂房 建立分局 湖南于光绪二十八年在省城内试铸
铜币 后在旧铸造局内分设一局 后又在省城南门外灵官渡建立新局 至三十一
年全厂落成 河南于光绪三十年十月在省城南门外三里堡机器局内迤西先建一小
厂 后又在迤北加建一厂 规模稍大 湖北有三个造币厂铸造铜币 即铜币局
银元局 兵工厂附设铜币局 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在省城三佛阁街银元局东旧制钱
局内设立铜币局 银元局也在三佛阁街 自二十九年开始附铸铜币 兵工厂铜币
局在汉阳西门外梅子山下 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建厂 江宁造币厂于光绪二十三年
在省城回龙街原建东西两厂 东厂铸银元 西厂铸制钱 第二年西厂停办 二十
七年苏州以铸制钱机器铸铜元 江宁仿办 二十八年东厂也改铸铜元 二十九年
又建立中厂 共三厂 名为老厂 后又在扬州添一新局 又在上海制造局内附铸
三十一年将扬州上海两局机器另建一厂 称为新厂 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三年奏
设 在省城大东门外黄华塘 十五年开铸制钱 十六年开铸银元 二十六年开铸
铜币 福建造币厂有三处 一为南局 一为西局 一为闽关铜币局 南局开办于
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 设于省城南门外南台苍霞洲 以前为商办 西局于三十一
年九月开办 在省城西门外洪山桥机器局内 闽关局三十一年七月开办 在马尾
船政署前 开始时在三十年五月间福州将军在鱼雷厂内铸造铜元 三十一年八月
另选地建厂铸造 直隶造币厂于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开办 设在大悲院 三十年扩

53
充 四川造币分厂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开办 在省城东门内下莲花池街机器局内
200

上海西人商业会议所估计 当时中国有铸造铜元的机器 846 架 每年能熔铸


铜 108700 吨 每年可铸铜元 16413700000 枚 分派 4 亿国人 每人平均 40 枚
201 202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 时 中国有铜元铸造局 15 局 机器 846 台
此时地方政府铸造铜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获取财政来源 因而当本地铜元过
多 价格下跌时 各省纷纷开始向外省输出铜元 从光绪三十一年开始 各省为
此互争不已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 两江总督请求清政府下令各省不要向两江倾销
203
铜元 接着闽浙总督 两广总督均上书请求此事 但利源所至 令出不行 各
204
省一方面要求他省不要向本省倾销 同时却将本省铜元销往他省 清政府虽然
有不许大宗铜元向外省贩运的禁令 但形同虚文 这种情形一直沿续到国民政府
成立前的很长时期
由于出现了向外省贩运铜元谋利等现象 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下令限制各地
铜元生产额 但各省以种种理由 纷纷反对 光绪三十二年财政处曾制定统一铜
元办法以图管理 不久又想归并铜元局 但无效果 而光绪三十三年五月 九月
清政府又想整顿铜元铸造 但均无成效
光绪三十四年二月 没有办法的清政府只好下令各省暂停铸造铜元 限额铸
造督抚均坚决反对 何况禁铸 各省一方面上书力争 一面加紧铸造
晚清铸造铜元 在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后 中央政府已无法控制 各省
喜获意外之利 喜不自胜 以此为源可以挹之不竭 益日夜鼓铸 不遗余力
利之所在 孰肯相让 于是争先恐后 百事废置 而推铸铜元之为务 各省财政
205
忽加腴润 大小官吏 咸借办新政之名以假其余 金融屈从于财政压力 无
异于向百姓加税 而清代以来 铸制钱自顺治年间就是在有 铸息 的情况下才
大量生产的 因而整个统治阶层没有金融意识 将铸币纳入财政领域 而只看余
206
利 各省因筹款艰难 冀得余利 竟相建厂购机 争销多铸 不顾流通领域
对价值媒介的需求量的大小 狂铸滥产 财政来源是其唯一动力
如广东造币厂自光绪十六年起至二十五年底止 仅铸铜元就获息 2854955 余
207
两 吉林造币厂仅光绪三十二年一年就获利 244741 余两 除开支外 拨吉长
208
铁路公司 14 万余两 另还准备修建吉长枝路使用 湖北三厂光绪三十三年获
209
利洋例银 556 万两 用于军费 赔款 学堂经费及地方建设经费 从光绪二十
七年开始 各省普铸铜元 到光绪三十三年已有 16 省开铸 一省或至二三局
210
由此可见铜元余利是地方政府开支的重要来源 并沿纳至北洋时期 马寅初则
总结北洋时期的地方政府铸造铜元的用途为 补财政费用偿欠 充军饷 铜元局
211
人员多铸以图私利三种

54
铜元余利表212
造币厂 时期 余利
江苏铜币旧厂 光绪三十年二月至三十二年五月十二日 库平 1346158 余两
江苏铜币新厂 光绪三十一年五月至十月二十五日 漕平 406342 余两
安徽银元局 光绪二十八年四月至三十二年四月十六 漕平 791237 余两

江西铜币厂 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六日至三十二年十 545940 余两
月底
浙江造币总局 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十二月 2292130 余元
湖南造币旧局 光绪二十八年六月至三十二年八月底 长平 206587 余两
湖南造币新局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初 长平 1054848 余两
八日
河南造币厂 光绪三十年十月至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 库平 458379 余两
九日
湖北铜币局 光绪二十八年八月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十 洋例 5564649 余两
五日
湖北银元局 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至三十二年二月初 估平 2276759 余两
一日
湖北兵工厂铜币 光绪三十一年二底至三十二年二月止 估平 569846 余两

江宁造币厂 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底 库平 2766998 余两
广东造币厂 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年底 九 九 五 平 银
7759561 余两
福建造币南局 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底 库平 672325 余两
福建造币西局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至年底 库平 26677 余两
福建闽关局 光绪三十年五月至年底 库平 68706 余两
直隶造币厂 光绪二十八年六月至三十三年三月底止 京平 1934630 余两
四川造币厂 光绪二十九年七月至三十二年年底 九 七 平 银 716969
余两

当时铸紫铜元的所获利益为 每铸百万个当十紫铜元可获利 2431 两 而一


213
个每日可铸百万枚的造币厂一年可获利为漕平银 777920 两 铸造黄铜元获利
将更大
214
铜元余利已经成为晚清地方政府较大的财源 为新入之大宗 而且是地

55
方政府训练新军和开办新式企业和学校的资金来源 余即充作本省兴学练兵各
215
项新政一切公用 如河南光绪三十二年应解铜元余利三十万为练兵费用 湖
北光绪三十二年有铜元余利一百余万两 江宁三十二年应解练兵费用九十万五千
216
两 广东三十二年应解练兵费四十万两 再如河南铜元余利就支付过正阳门工
程 练兵 赔款 善后局经费 学堂 图书馆 铁路工程 矿务局经费 工艺局
经费 迁善所经费 习艺局经费 劝业场经费 纱布丝麻局股本 织布 纺纱
217
制麻三局欠款 各种协饷等等各种款项 其它省份莫不如此
晚清仿行国外开铸铜元 以新式钱币取替已经崩溃的制钱体系 并在初期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 而且基本上解决了一直困扰清政府的私铸问题 铜元是不足值
的货币 政府可从中获得一定铸币税 但是清政府沿纳了两种旧例 一是铜元和
制钱一样 分省铸造 并将权力下放到行省 与近代国家统一货币的原则不符
第二强调铸造余利 在权力下放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过分看重所取得的铸币税
而不管流通领域所需 从而导致晚清币制的进一步的混乱 其实质是 当时国人
对货币的需求量必须与商品流通量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 只学习西
方近代国家看得见的东西 如铜元 而不学习铜元后面看不见东西----货币流通
规律乃至经济规律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形态还没有进化成为近代经济形
态 人们的经济思想整体落后 政府没有服从经济规律的意识 更没有服务经济
的思想 具体而言 金融货币应独立于财政 这种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在晚
清 民初更是天方夜谭 金融货币屈从于财政 并从属于财政是整个近代中国经
济史的一条主线 在这条主线下 铸币及货币发行必然被扭曲成为财政之源 并
由此从整体上破坏经济 既谈不到维持 更何言发展
进入民国后 1914 年以前 各地除革命政府控制的省份铸造当十和当二十
的开国纪念币外 其它省份仍滥铸旧模铜币 1914 年 国币条例 公布后 规
定辅币为二分 一分 五厘 二厘 一厘五种 但是并没铸造 1917 年天津造
币厂开铸新银辅币 2 月依 国币条例 开铸一分和五厘铜币两种 也没获得成
功 这种新铜辅币历年仅铸造了 24862592 枚 五厘铸造了 35788880 枚218 与其
它铜元的数量相比无异天地
北洋时期的铜币铸造实际上和前清相比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有的仅仅是铸造
样式的不同 各省及军阀依然以铸造铜元为筹款之法 马寅初认为当时中国滥铸
铜元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铸铜元以偿欠 也即视为财源 二是铸铜元以为军饷
219
还是视是财源 三是铸铜元以图私利 仍是财源
实际上 各省铸造的铜元千差万别 而且一些省份如甘肃竟然铸造质量极差
220
铜中掺沙的 沙板 铜元 而四川在防区制时代更是大铸特铸质轻的当一百
二百铜元 从而使一些地区形成了特殊的铜元流通区 比如在张家口 20 世纪 20

56
年代要用 228-300 枚合一银元 而且军事长官发行了军用铜元券代替铜元由士兵
们强制在地方流通 而在宁波 强大的商会支持地方政府维持 170 枚合银元一枚
221
的兑换价 而且轻铜元被逐出该港口 兑换券保持兑换 此外铜元私铸及日本
铸造轻质铜元输入中国 也加大了铜元数量 成百万的轻质铜元从日本进入中国
222
并成为这一时期的新问题
1914 年时 因有 国币条例 公布 财政部和币制局曾有裁撤各银 铜元
局及限制铜元数目的办法出台 没有效果 从这年开始 各省纷纷将铜元运出省
外销售 使此时的铜元问题又回到了晚清的老路上 各省一方面滥铸并外销 一
223
方面请求政府不许外省铜元进入 并制定省内限制政策 铜元满天飞 价值日
224
跌 引起工商各界以及外国驻华使团的强烈反应
民元至民八年间外债与公债称盛一时 政府既有 生财之道 暂时停铸铜元
225
民八以后内乱开始 滥铸铜元遂成军阀们敛财的不二法门
由于单铜元每百枚可获纯利至少银洋一角余 双铜元每百枚至少二角六分
226
引得各厂产量大增 民十年各处铜元局每日出产量为 奉天 500000 枚 天津
1250000 枚 安庆 1300000 枚 南京 2000000 枚 长沙 3000000 枚 汉口 4000000
227
枚 依汉口厂的生产能力年产量可达 14.6 亿枚计 全国几十家造币厂一年生
产折合当十铜元几十亿枚不成什么问题

3 铜元的铸造数量估计和价值日低
晚清及民国到底铸造成了多少铜元 让我们先看下面这张表
清未铸造铜元数目表228
造币厂 铸造时期 折合当十铜元
清江浦造币厂 光绪三十一年正月至三十二年七月底 740085585 枚
江苏铜币旧厂 光绪三十年二月至三十二年五月十二日 529430867 枚
江苏铜币新厂 光绪三十一年五月至五月至十月二十五 354812089 枚

安徽银元局 光绪二十八年四月至三十二年四月十六 519361334 枚

江西铜币厂 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六日至三十二年十 379722376 枚
月底
浙江造币总局 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十二月 821107384 枚
浙江造币分局 光绪三十一年四月至十二月 163253380 枚
湖南造币旧局 光绪二十八年六月至三十二年八月底 179959100 枚
湖南造币新局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初 632356825 枚

57
八日
河南造币厂 光绪三十年十月至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 230545880 枚
九日
湖北铜币局 光绪二十八年八月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十 2548327055 枚
五日
湖北银元局 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至三十二年二月初 1211653299 枚
一日
湖北兵工厂铜币 光绪三十一年二底至三十二年二月止 527544700 枚

江宁造币厂 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底 1603984850 枚
广东造币厂 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年底 958606000 枚
福建造币南局 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底 347248868.5 枚
福建造币西局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至年底 79059249 枚
福建闽关局 光绪三十年五月至年底 73701952 枚
直隶造币厂 光绪二十八年六月至三十三年三月底止 682180520 枚
四川造币厂 光绪二十九年七月至三十二年年底 275512944 枚
由上合计约为当十铜元 128.6 亿枚
229
梁启超估计光绪三十年至三十四年五年间铜元铸造数为
时 间 原料铜 铸成铜元
三十年 255771 担 1741167 千枚
三十一年 749000 担 4696920 千枚
三十二年 213673 担 1709383 千枚
三十三年 356400 担 2851200 千枚
三十四年 1785100 担 1428000 千枚
合 计 3359944 担 12426670 千枚
上表所列 120 亿枚以上 但还不包括光绪二十八 二十九年及宣统年间所铸
及民间和外国私铸 梁氏认为当时中国就流通铜元 140 亿枚
中国铜元的铸造量 从 1900-1906 年 估计有 125 亿枚 民国前五年铸造铜
230
元数目 据北洋政府财政部答复法国调查为当十铜元 10579000455 枚 将近 106
亿枚 1915 年初开铸新银币时 时人调查应改铸的旧铜元为 当二十文 274786428
231
枚 当十文 28583195856 枚 当五文 37942952 枚 一文 185937660 枚 当十铜
元已达 285.8 亿枚 全部折合当十铜元约为 290.5 亿枚 而到 1917 年时则增加
232 233
至 317 亿枚 日本人不完全统计折合当十铜元则为 342 亿余枚 据政府统计
1917 时 天津 南京 武昌 广东 成都 云南 奉天 重庆 湖南及停办各

58
厂所铸铜元数合计为 当二百文 3064862 枚 当一百文 15699227 枚 当五十文
300805522 枚 当二十文 386292307 枚 当十文 31682120306 枚 当五文 37952509
234
枚 18942509 枚原文如此 当二文 28718641 枚 一文 160487661 枚 折合当
十铜元约为 338.7 亿枚 美国人估计仅民国十六年间流通的铜元数量总计达
235
亿枚
1917 年时 财政部调查重要城市铜币流通情况 可以看出 铜元已基本上
236
取代原来制钱在流通中的地位 当时的调查结果为
地名 铜元流通数 制钱流通数
天津 2000 万枚
保定 500 万枚
奉天 100 余万枚
吉林 50 余万枚
青岛 500 余万枚
烟台 4000 余万枚 150 万文
禹县 1 万余串 21 万余串
开封 1000 余万枚 6 亿文
太原 500 万枚 15 万千文
南京 300 万枚 400 千文
芜湖 200 万枚
九江 12 万串 甚少
赣州 20-30 万枚 100 余万文
杭州 440 万枚 2500 千文
宁波 50 万枚 100 千文
温州 100 万枚 2000 千文
汉口 40 万枚 无
宜昌 1000 余万枚
沙市 当十 30 万串 当五十 1
万串 当二十 3 万串
西安 360 万串
广州 5 亿枚 120 万枚
汕头 100 万千文
南宁 1000 余串
贵阳 100 万枚 20 万千文
热河 27 万余枚 1500 万文
包头 200 万枚 2 亿文

59
另据日文资料 民初一文 二文 五文 十文 二十文 五十文 百文 二
百文合计 1913 年的流通额 折合当十铜元 为 29193684378 枚 1917 年则为
237
34217767791 枚 而到了 1923 年则为 47493363948 枚 已近 475 亿枚
1922-1924 年天津造币厂和 1922-1923 年的武昌造币厂则又铸出了当二十铜
238
元 2627658946 枚 当十铜元 1233645179 枚 折合当十铜元 176 亿枚 仅 1923
年中国各造币厂铸造铜元数目据北洋政府财政部答复英国调查为 一分铜币
733361 枚 五厘铜币 61110 枚 当十铜元 1531024 枚 当二十铜元 1438948104
239
枚 折合当十铜元约 28 亿枚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依一些文献对北洋时期一些造币铸额的统计为
240
各造币厂铸造各种旧型铜币数额表
造币厂 当五十 当二十 当十
津厂 1304484 3421205072 2514966785
1124484
宁厂 58500000 4244333886
鄂厂 2564000 2733806103 9121782723
粤厂 3282183943
川厂 373646326 178826526 749516902
滇厂 3937575 910410 36701057
645475 36133222
65986778 257435428
奉厂 56637378 237844728
177068428
重庆局 61124500 31380225
湘厂 51328200 1109099562

晋厂 23257023 451608472
停办各厂 10445262 5399944522
1935 年 大公报 刊出王文均的文章估计 1891-1928 年间中国铜元累积数为
241

当十铜元 枚
当二十铜元 枚
当五十铜元 枚
当百铜元 枚
当二百铜元 枚

60
由上述折合当十铜元约合 761 亿枚 由上述数字可知 到国民政府成立前
中国仅铜元铸造累积数折合当十铜元应在 800 亿枚左右 这些还不包括地方军阀
造币厂 如四川防区制时代小军阀的大量铸造及民间和外国的私铸 加上国民政
府成立后地方造币厂的铸造数 笔者认为法币改革前中国的铜元累积量折合当十
铜元应在 800-900 亿枚之间
242
与此同时 铜元的含锌量日增 从 5%最后达到 45%或 50% 以此增加劣质
金属 降低成本 扩大收益
243
铸造铜元利益极大 据日本人统计
年代 一两可铸铜元 市场价格 折银角 利益 文
1903 252 120 132
1905 252 140 112
1910 250 163 87
1917 205 178 27
1921 278 200 78
1923 280 250 30
1925 正月 282 278 4
1926 正月 205 345 损 140
244
1925 年 3 月时长沙造币厂每日铸币利益达到了 203146.13 元
如此高额的利润才是地方政府生产铜元的的原始动力 而非币制或流通问
题 由此形成了中国铜元价值的迅速贬值 铜元的价格 1906 年已贬值为 112
枚合银元一枚 1911 年达到了 150 枚 1920 年为 146-150 枚 而在 1925 年冬时
245
在北京已达到了 220-230 枚 而国内平均则在 170-200 枚合一元之间
而且 20 文和 10 文铜元之间的价格并非总是像开始时 2 枚 10 文铜元等于 1
枚 20 文的铜元 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一枚 20 枚的铜元合 1.3-1.6 倍的一枚当
246
10 文铜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铜价日贵 各造币厂大铸减重铜元 大量流入上
海 上海电车业是使用铜元的大户 租界电车公司经理麦考尔多年分析研究
铜元 他调查 1919 年-1921 年上海轻质铜元在铜元流通中所占的比例逐月数为
1919 年 1-12 月
2.7%,3.44%,3.28%,3.32%,3.63%,4.07%,4.83%,5.05%,5.12%,5.17%,5.18%.1920
年 1-12
月 ,5.24%,6.14%,6.98%,7.64%,7.35%,7.68%,7.73%,7.68%,7.56%,7.50%,8.44%,1
921 年 1-3 月,10.04%,11.84%,13.06% 由此可见轻质铜元增加的速度之快 而他
估计 1915 年全中国约有铜元 220 万枚 现应增加 14% 即 3080000000 枚 则

61
247
造币厂可得利 350 万元
在造币厂发生困难时 铜元常常成为厂方向钱庄商店的放款 如二十年代中
后期的长沙造币厂 由于铜价上涨等原因铸造开始亏损 所出铜元 每日出存
商店 不作价贷出 必至相当价格 始作价偿还 庶可稍过下流 籍支危局 在
248
商人虽稍感负息痛苦 而款即借出 事势当前 不可不共图挽救
近代铜元详细数量极难估计 除因造币厂大多为地方控制 统计资料不全外
还有很多私铸甚至是外国 日本 奸商有目的在境外滥铸后再运回国内谋利 如
民初福建 尤溪归化白莲泰宁之间 邑之居民 多以铸铜器为业 奸民违法取利
盖某国之人 专至沿海各地 收买制钱 改铸轻薄之铜圆 其利之重 无与伦
比 于是出资雇用奸人 使其分赴各地 代其购收厚重之铜钱 即穷乡僻壤 山
巅水涯之间 殆无不有此辈足迹也 乡人名之为东洋钱庄 以其专代洋人收钱
249
故有此名耳
由此形成了铜元对银元的剧烈贬值
250
民国年间银元与铜元比价 每大洋一元折合当十铜元
年份 天津 上海 四川 北京 河北定县

民国元年 1912 年 133.9 125.0 125 135.2


民国二年 1913 年 132.0 130.0 134.7
民国三年 1914 年 132.4 139.0 132.0

民国四年 1915 年 136.0 136.0 165 135.4


民国五年 1916 年 134.1 127.0 165 133.9
民国六年 1917 年 124.5 125.0 123.5

民国七年 1918 年 133.9 132.0 200 134.2


民国八年 1919 年 136.7 136.0 200 138.0
民国九年 1920 年 140.5 141.5 225 141.0

民国十年 1921 年 152.6 154.6 230 152.8


民国十一年 1922 年 173.3 174.7 280 170.7
民国十二年 1923 年 196.9 181.6 320 193.2

民国十三年 1924 年 239.9 206.4 360 232.9


民国十四年 1925 年 293.9 246.4 460 285.5
民国十五年 1926 年 329.0 270.6 600

民国十六年 1927 年 364.0 268.4 750


民国十七年 1928 年 400.0 271.5 900
民国十八年 1929 年 391.0 287.3 1200

民国十九年 1930 年 390.0 281.7 1600

62
民国二十年 1931 年 384.0 290.0 1760
民国二十一年 1932 年 411.4 293.7 2100

民国二十二年 1933 年 472.1 295.0 2100


民国二十三年 1934 年 521.5 316.2 2800
由上表可知 民元至 1930 年代银元 铜元比价上涨了 3-5 倍 而一些偏远
地区如四川竟达 40 余倍 由于铜元越铸越滥 因而其数量越来越多 价值日低
使其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下降 银的地位由于与铜元相对价值的上升而益显
重要 同时这种随行就市的银铜元关系 也凸显了铜元的非辅币性

第四节 白银与纸介货币

1 发行机构的变迁
从金融发展史的角度来看 各国纸币发行制度也时有变化 大致经历了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是金银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是保证准备阶段 第三阶段是管理通
251
货阶段 而中国近代银行的纸币发行主要处于金银准备与保证准备结合 向管
理通货发展的时期
近代中国纸币发展有着自身规律 从极度混乱无序 转而由于政府管制的日
渐加强 特别是银行内部对发行准备制度的重视以及领券制度的日益完善 使得
近代纸币日益依附于白银而成为白银在流通领域的替代品 近代纸币与白银的关
系显现了纸币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政府控制的不同轨迹 但纸币与白银结合日益密
切 发行准备 却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管制与银行自我约束相比
则明显效用较差 而诸如庄票等信用货币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白银的隐性支撑
近代流通中的纸币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各发行单位的准备情况 尤其是作为
应付挤兑的直接手段即现金准备上 此外对于吸储的银行而言 白银储备也是其
应付挤提的重要手段 纸币发行数量在此期间日渐依附于其准备情况 特别是没
有中央银行对发行准备提供再贷款的金融体系中 这种情况更为显著
近代中国纸币的发行机构 简而分之可有国家银行 商业银行 地方银行
外商银行及发行私票的地方钱庄 地方政府 企事业单位等几大部门
自从清末以来 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国家银行的有 户部银行 大清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央银行 中国农民银行
光绪三十年(1904 年)正月 清政府主管财政的户部拟定并奏准 试办银行
章程 32 条 决定开办银行 银行的资本总额定为库平银 400 万两 每股 1 万
两 先由户部筹拨 200 万两开幕 其余 200 万两招募商股 这就是中国有史以来

63
的第一个国家银行 户部试办银行 户部银行具有试办性质 因而起名叫 户
部试办银行 该行章程第 20 条中规定 户部试办银行的纸币分为库平银票和银
元票 为便民起见 也可发行市面通用平色及 100 两以上的银两票 第 21 条中
规定 凡本行纸币 公私出入款项 均准一律通用 第 22 条规定 户部出入
款项 均可由本行办理 凡有可以票币收发者 均须用本行纸币 其他商号之票
252
不得掺用 至于纸币发行的准备 监督以及官票的流通与私票的查禁等方面
都没有具体的规定
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正月十六日 清度支部奏准 大清银行则例 计 24
条 户部银行从 7 月 1 日起 总分行号同时易名为 大清银行 由该行总办张
允言依据则例拟订 并经股东会议决通过 银行详细章程 40 条 从宣统元年
(1909 年)7 月 13 日起实施
大清银行和户部银行一样 还是官商合办的股份有限公司 资本总额为库平
足银 1000 万两 每股 100 两 官商各半 作为清政府的国家银行 享有经理国
库事务及公家一切款项 代理国家经理公债及各种证券 代理国家发行纸币等特
权 是名副其实的清政府的中央银行
宣统二年(1910 年)五月十七日 度支部奏准 兑换纸币则例 19 条 规定
清政府的纸币由大清银行统一发行 名为大清银行兑换券 凡持有该行兑换券的
人 都可以在大清银行照数兑换国币 这是中国第一部纸币法 兑换纸币则例
第 5 条规定 大清银行有代国家发行纸币的权利 后来的 现行详细章程 第
33 条规定 大清银行有代国家发行纸币的特权 先发行 100 两 50 两 10 两
5两 1 两 5 种银票 通行银元票也有上面的 5 种面额 此外 为便利商民 还
可以发行市面通用平色及 100 两以上银两等票以及各种票据 大清银行从总行到
分行号一律设置发行机构 专管纸币发行的事宜
交通银行是清末邮传部继户部创办户部银行之后开办的另一个国家银行 也
是官商合办的股份有限公司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年 年十二月筹备 1908 年
3 月 4 日开业
清朝末年 交通银行是享有代理国家发行纸币的银行 1916 年 北洋政府
明示交通银行 中国银行同具中央银行性质 1907 年 11 月 4 日批准的 交通
银行章程 第 17 条规定 交通银行可仿照京外银号及各国银行 印刷通行银纸
分 100 元 50 元 10 元 5 元 1 元 5 种 并仿照各银号 印出该埠市面习惯通
用平色各种银票 此后 1914 年公布 1925 年修正公布的 交通银行则例 以
及 1928 年国民政府新颁 1935 年修正的 交通银行条例 都有政府特许交通
银行发行兑换券的规定
1912 年 1 月 1 日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 前大清银行总分行号先后停业

64
原大清银行会办陈锦涛 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 在驻沪大清银行商股股东的支持
下 请求南京临时政府将上海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1913 年 4 月 15 日 北
洋政府颁定中国银行第一个则例 标志着中国银行成立 中国银行从 1912 年 2
月成立时即开始发行纸币
1928 年 国民政府着手筹备建立中央银行 10 月 5 日 颁布 中央银行条
例 计 19 条 经过半年的准备 11 月 1 日在上海营业 1928 年 10 月 5 日公布的
中央银行条例 第 5 条中规定 特设发行局 发行兑换券 以国币兑换之
1935 的 5 月 23 日 国民政府颁布 中央银行法 计 36 条 其第四章第 17 条至
24 条中规定 中央银行享受发行特权 发行本位币兑换券 由于中央银行具
有特殊的职能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 因此 该行纸币发行数额之巨 流通区域
之广 逐渐为 四行 中其他 3 行所不及
1897 年到 1911 年辛亥革命前夕 10 余年间 由于洋务运动的推动和影响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银行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在此期
间成立的商业银行多达二 三十家之多 著名的有浙江兴业银行 四明商业储蓄
银行 和大商业储蓄银行 信成银行 裕商银行 大信银行 公益商业储蓄银行
北洋保商银行 殖业银行等近 20 家 其中浙江兴业银行 四明银行 北洋保商
银行等 曾是民国时期重要的金融机构
辛亥革命后 中国新式银行业得以迅速发展 从 1912 年到 1928 年的 17 年
中 又有盐业银行 聚兴诚银行 新华储蓄银行 中华商业储蓄银行 上海商业
储蓄银行 农商银行 劝业银行 边业银行 殖边银行 东莱银行 中国实业银
行 金城银行 大陆银行 中南银行 大中银行 中国农工银行 中国垦业银行
等一大批资力雄厚影响较大的政府特许及商业银行相继创办 国民党统治时期
中国的商业银行较以前更有发展
由于近代中国真正的中央银行并没有建立 故而由中央银行独占发行权的近
代国家银行纸币发行制度在 1935 年以前并没有建立 因而商业银行除经营商业
银行业务外 还有一部分商业银行经政府批准享有发行纸币特权 如清末的中国
通商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 四明商业储蓄银行 殖业银行等等 民国成立后 享
有发行纸币的商业银行有殖边银行 边业银行 中国农工银行 中国垦业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 大中银行 中南银行 农商银行 蒙藏银行 西北银行等十余家
中国最早发行纸币的商业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 最迟获得纸币发行权的商业银行
是中国垦业银行
清末民初的商业银行之所以要求发行纸币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受到
外国银行的影响 当时外国在华银行在中国大量发行纸币 且由此获得了巨大的
利润 二是清政府缺乏严格管理纸币发行的政策 对商业银行发行纸币采取放任

65
态度 三是银行发行纸币后 可以获得大量的流动资金 从而为扩大银行自身业
务打开了方便之门 中国商业银行的纸币发行一直沿续到 1935 年的法币改革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银行 也是中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商业银行 从
1898 年开始发行 到 1935 年纸币发行权被取消 发行期间长达 37 年 成为中
国近现代史上发行纸币历史最长的银行之一
中南银行兑换券的发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纸币发行有所不同 该行纸币并不是
中南银行独立发行或由他行领发 而是由中南 盐业 金城 大陆四行联合组织
发行准备库统一发行 四行发行准备库 在天津设总库 分库设上海 汉口 津
库又附设京库一处 办理发行准备 所有中南银行纸币均由 3 库发行 并于票面
上分别印有各库所在地的地名
旧中国从清末到 1935 年 11 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时止 半个世纪的时间
里 发行过纸币的商业银行 除上述 0 余家著名的商业银行外 还有殖业银行
和慎银行 中华商业储蓄银行 山东银行 1912 年由商会接办改组为纯商办
松江银行 香港国民商业储蓄银行 山东工商银行 山东商业银行 丰大银行
山东当业银行 北平农工银行 天津农工银行 蒙藏银行 满蒙殖业银行 丰业
银行 中元银行 宝兴矿业银行 山东道生银行 大信银行等约 30 余家银行
都曾先后发行过纸币 纸币发行或呈经中央政府批准 或呈经地方政府批准
进入民国后 清朝时期的银钱号 大多被改组成了省银行 北洋政府时期
省银行是各地军阀财政的支柱 国民政府时期 中央政府对之进行了整顿 至
1935 年法币改革后 已经开始将省银行的纸币收回
民国年间 发行过纸币的地方银行计有 在河北先后有直隶省银行 直隶官
钱局 河北省银行 京兆银钱局 河北银钱局 北平农工银行 北平市银行 天
津市银行 在察哈尔先后有察哈尔兴业银行 察哈尔商业钱局 在热河先后热河
公益钱局 热河兴业银行 在辽宁先后有奉天公济平市钱号 奉天农业总银行
奉天兴业银行 奉天商业银行 东北边业银行 辽宁省城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
在黑龙江先后有黑龙江广信公司 黑龙江官银行号 东三省银行 在吉林先后有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在山西先后有大汉银行 山西官银号 山西晋胜银行 山西
省银行 晋绥地方铁路银号 绥西垦业银号 晋北盐业银号 在绥远 有绥远平
市官钱局 在江苏先后有江苏银行 江苏省银行 在浙江先后有浙江银行 中华
民国浙江银行 浙江地方实业银行 浙江地方银行 浙江省农业银行 浙江省银
行 在安徽省先后有安徽中华银行 安徽省银行 安徽地方银行 在福建先后有
福建银号 福建银行 福建省银行 福建东南银行 在江西先后有江西民国银行
江西储蓄银行 江西劝业银行 江西银行 赣省银行 江西官银号 江西公共银
行 江西平市官钱局 江西地方银行 江西裕民银行 江西建设银行 南昌市立

66
银行 江西省银行 在山东先后有山东省银行 山东民生银行 山东平市官钱局
青岛地方银行 青岛市农工银行 在河南先后有河南省银行 河南兴业银行 河
南农工银行 在湖北先后有湖北官钱局 鄂州兴业银行 湖北省银行 在湖南先
后有湖南银行 湖南实业银行 湖南储蓄银行 宝兴矿业银行 裕湘银行 永州
新银行 湖南通商银行 湖南省银行 湘西农民银行 在广东先后有广东实业银
行 广东省银行 省立广东银行 中华国民银行 广东中央银行 广州市立银行
广东省银行 海南银行 在广西 先后有广西银行 1 广西省银行 广西农民
银行 广西银行 2 广西省银行 在四川先后有浚川源银行 华川银行 四川
银行 利用官钱局 中和银行 四川官银号 重庆官银号 四川官钱局 重庆市
民银行 四川地方银行 四川省银行 在贵州先后有贵州银行 贵州省银行 在
云南先后有云南全省官钱局 富滇银行 富滇新银行 云南省银行 在陕西先后
有秦丰银行 富秦钱局 富秦银行 陕北地方银行 陕西省银行 在甘肃先后有
甘肃官银总号 甘肃银行 甘肃平市官钱局 甘肃农工银行 甘肃省平市官钱局
甘肃省银行 甘肃农民银行 在青海先后有青海平市官钱局 青海省银行 青海
实业银行 西康省先后有西康省银行 在宁夏先后有宁夏银行 宁夏省银行 在
新疆先后有兴殖银行 新疆藩库 新疆财政司 新疆财政厅 新疆殖边银行 新
疆商业银行 新疆省银行 在台湾有台湾银行
从时间上划分 民国时期地方银行的纸币发行可以分成两个时期 一是北洋
政府时期 另一个就是国民政府时期 而每一个大的时期里又可分成几个小的时

辛亥革命期间 许多清朝的官银钱号倒闭 革命成功后 旧的金融机构已不
能为人们所接受 许多官银钱号改组为省银行 当时重新改组的地方官银钱号有
广东官银钱局 江西官银钱局 湖南官钱局 兰州官银钱局 浙江银行 四川浚
川源银行 陕西秦丰官钱局 山东官钱局 江苏裕苏官钱局 江苏裕宁官钱局
广西官银号 安徽裕皖官钱局 依旧存在的旧地方金融机构为 迪化官钱局 福
建银行 黑龙官银号 山西官钱局 河南豫泉官钱局 直隶北洋官银号 贵州银
行 热河官银号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黑龙江广信公司
实际上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货币制度 依然是清末币制的延续 从货币种
类上来说 银两 银元 铜元 制钱 各种纸币仍为流通媒介 地方军阀为巩固
自己的地盘 使货币的地方色彩更浓 由于政治上的分裂和连年的军阀混战 此
时的省银行几乎全部成为各地方军阀军费的源泉 这是中国人民受纸币之苦最惨
烈的时期之一
北伐战争中 一些地方银行停业或改组 它们是江西地方银行 湖北官钱局
河南省银行 陕西富秦银行 直隶省银行 山东省银行 广西银行 安徽省银行

67
和甘肃省银行
1927-1937 年这一期间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还于 1933 年和 1935
年进行了两次重大的货币改革 即废两改元和推行法币 并在法币改革时禁止地
方银行再发行纸币 这一时期发行地方纸币的地方银行有 江苏银行 山西省银
行 浙江地方银行 江西裕民银行 河南农工银行 江苏农民银行 湖北省银行
湖南省银行 江西建设银行 河北省银行 新疆省银行 陕西省银行 宁夏省银
行 广东省银行 山东民生银行 广西银行 富滇新银行 福建省银行 四川省
银行 安徽地方银行 甘肃平市官钱局 绥远平市官钱局
国民政府成立后 加强了对地方银行发行纸币的管理 并以 增资 的方式
控制了实力强大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扶持了中央银行及中国农民银行 特别
是 1935 年的法币改革 极大地限制了地方银行的发钞权力 中央银行 中国银
行 交通银行 中国农民银行四行法币流通日广 且日渐深入人心
1840 年后 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外国殖民者为了维护和扩大其
在华的经济利益 从 19 世纪 40 年代开始纷纷来华设立银行 外资银行最早在我
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 是 1845 年英商东洋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分行 其后有丽
如银行 麦加利 碴打 银行 汇丰银行 荷兰银行 德华银行 有利银行 花
旗银行 友华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 华比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 横滨正金银行
台湾银行 朝鲜银行等 20 余家来华经营 而其中汇丰银行 德华银行 华俄道
胜银行 总行均设在中国境内
外商银行一开始在中国进行的是一些纯商业银行的业务 后来又配合其资本
输出 在中国投资矿山 铁路等实业 最后开始向控制中国的财政伸手
综观中国近代史 在中国流通的与外国银行有关的纸币主要有 3 种 一是由
在华的外商银行直接发行的纸币 这在外币流通总额中所占比率最大 二是民国
后创办的中外合资银行发行的纸币 三是外商银行在其本国或其地区发行而通过
各种不同途径流入中国的纸币
由于中国政府对外国银行在华发行纸币长期没有采取任何限制政策 更谈不
到对其发行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致使外国银行纸币在中国境内肆意横行 在清末
民初的二三十年间 外国银行纸币在其势力范围内 长期主宰着当地的金融市场
如东方汇理银行在云 桂 华俄道胜银行在东北及新疆 朝鲜银行在东北 台湾
银行在华南 麦加利银行 花旗银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均强有力地影响当地金
融 如 1903 年在东北 中东铁路通车后 俄国居然规定买客票 付运费 交税
253
一律只收卢布 中国银钱不能用 必须加价买羌帖(卢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
期 东三省境内卢布纸币的流通额约在 1 亿元以上 此后随着发行数额增加 流
通区域也从东三省扩大到直 鲁 豫各地 日俄战争后 日本取代了沙俄在东三

68
省的地位 朝鲜银行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在华的中央银行 该行纸币发行额骤增
外国银行的纸币发行 对中国国内银行纸币的推行起到了阻碍作用 1921
年 东北外商银行发行额为 212384806 元 而中国银行的发行额仅为 95948965
元 外商银行纸币比华籍银行纸币发行要多出一倍以上
中外合资银行 始于清未的华俄道胜银行和北洋保商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后
来因中方撤股成为俄商银行 北洋保商银行后来则改组为华商银行 民国后 第
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是 1912 年创办的中法实业银行 该行总行设于法国巴黎 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及对华经济贸易的开展 中
外合资银行盛行一时 在此期间 影响较大的中外合资银行 有中法合办的中法
振业银行 中美合办的中华懋业银行 四川美丰银行 中意合办的华义银行 震
义银行 以及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 及中国 挪威合资的华威银行 中外合
资银行与外商银行不同 它们是由中国政府批准设立并经注册领照的 呈准享有
纸币发行权 中外合资银行均由中国政府派驻银行监理官一名 负责监查 检查
其各项业务 并依照中国法律按期造送各项报告表册 在中外合资银行资本的构
成上 华商资本一般不低于 50% 在总分行职员中 正职一般由华人担任 在双
方签订的合办契约或章程等文件的解释上 一律以汉文为准 其中也有特例 中
外合资银行发行的纸币 从总体来说数量并不太大
1935 年中国实施法币政策后 法币开始在中国推广 由于法币可以兑换外
币 而且人民的国货意识 民族精神均有一定的提高 因而法币改革后 外国银
行货币在中国的流通额开始迅速下降
私票是指各种经营性或行政部门发行的小区域流通的货币 多在县或县以下
的乡村流通 这种小区域流通的货币名称千奇百怪 诸如钱票 银票 私票 花
票 流通券 私帖 街帖 商帖 银帖 屯帖 代价券 土票 土钞 凭票 抵
借券 工资条 等等 代表的硬币有银两 铜钱 铜元 银元 银角等
这些私票具有一般货币的职能 如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等等
私票在近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十分巨大 种类极多 从宏观上我们忽视的这
种货币 在近代经济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从整体而论 在当时整个社会
经济生活中 私票的发行及其流通量占有极大的比重
近代全国除西藏以外的省区基本上都有私票的发行 而且在东北 华北 华
中 华南基本上每县都曾经有过不同种类的私票的发行 西北 西南省份的很多
县也都发行私票 而且每一个县都不是仅仅在某一年 某几个部门发行 基本上
都是在很长的时间 极多的部门发行数不胜数的私票
私票从清代中期兴盛 一直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其间有几个比
较明显的发展阶段
从道光年间到咸丰初年 是中国私票发展的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 私票作为

69
对当时货币制度的补充有了极大的发展 有人认为 此时中国私票的流通量已经
254
占到了货币流通总量的 1/3
咸丰初年到光绪年间是中国私票发展的第二阶段 表现形式是其在流通货币
总量上得到了加强
中国私票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民国初年到 1948 年下半年 这一时期中国私
票经历了一个从大发展到逐渐消亡的过程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间 中国私票和清
末时一样 是无序经济的代表 而从 1935 年中央政府法币改革开始到 1942 年
是政府对私票强有力的管理时期 私票开始走下坡路
私票 在中国的经济统计中 从来就没有过一个准确的统计 但是民国初年
农商部曾经对中国钱业发行的私票进行了不完全的调查 从这些调查数据中 我
们可以看到民国初年私票在流通货币中所占的地位
1912-1920 年 农商部通过对钱业 即官钱局 银号 钱庄和其他发行私票
的部门进行的调查中显示 在此期间 中国私票的发行量曾达到过 1 亿元以上
其发行的详数为 1912 年 18718497 元 1913 年 37629982 元 1914 年 34128568
元 1915 年 40513958 元 1916 年 82873773 元 1917 年为 80132763 元 1918
255
年则为 105113563 元 1919 年 9723993 元 1920 年为 3819114 元 其中自 1917
年以后的调查数字报告不全 不能代表全国的实际情况 而从当代钱币学发现的
新的实物来看 上述数字依然十分保守
1920 1935 年 中国钱票的发行量开始下降 并在流通货币总量中日益减
少 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货币内部运行的规律 正驱动着货币向着更近代化的纸
币 银行兑换券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 中国的地方性银行 特别是省一级的
银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些银行经过清末民初的大量发行纸币而倒闭的政治和
经济风浪 从 年代开始 省银行从行政 经济认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
此时中国的政局 在省的区域内也有了一定的稳定 因而 这一时期 中国省地
256
方银行的纸币开始在货币流通占有突出的份额
在法币改革的前几年 国家银行 大商业银行的纸币又得到了发展 现代纸
币取代钱票 国家银行纸币取代地方纸币 形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王业键先生对法币改革前的中国货币流通总量进行过估计 他认为 中国当
时的货币数量 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257
法币改革前中国流通货币流通数量估计
单位 百万元
货币种类 数额 百分比
金属货币 .

一元银币
银辅币

70
铜币
纸币 .

国家银行纸币
商业银行纸币
省市银行纸币
外国银行纸币
私票
存款货币 .

本国银行支票存

外国银行支票存

总计 .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纸币在流通货币中的地位 也可以看出钱票在流通货币
中地位的下降

2 政府对纸币发行的管理
自晚清始 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对发行纸币的银行号进行管制 管制的目的在
于维系金融体系特别是币制的稳定 由于晚清的银行号起始于咸丰年间 而咸丰
年间的纸币由于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属于国家纸币处于财政性发行的境界 并由
此导致了纸币流通的失败 因而 自光绪年间新的一批官银行号建立后 清政府
就开始了纸币发行政策的建设 以收约束纸币发行之效 而采用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对于纸币发行进行管制 另外就是强调纸币发行的准备
金 对准备金制度建设和监管加大力度 从而使中国近代的纸币发行日益依付于
白银 但由于地方势力的日益强大 这些政策在对地方银行号管制方面远不如对
全国范围内大的商业银行的管理有效
自咸丰朝纸币政策失败后 外国银行纸币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 由此引发了
国人的抵制和自醒 到光绪年间 新一轮设立地方官银钱号的主张和实践又一次
兴起 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年 正月 银行通行则例 开始强调纸币的发行准
备 但对于发行纸币的市场准入却十分的宽松 当时规定纸币法律未经公布以前
官设商立各行号 均得暂行发行市面通行银钱票 但官设行号每月须将发行数目
258
及准备数目上报度支部 并由该部派人查管 但对于具体的准备则没有限制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十一月 清政府首先对京城钱铺发行的钱票进行了整理
度支部在给民政部和顺天府的咨文中称 惟查近日市面钱票仍复不少 一旦恐

71
259
慌 不能兑现 纷纷停闭 贻害不堪设想 开始对钱铺发行的钱票进行调查
一个月后 又在清理财政的一份奏折中说 各省官银钱号发出纸票 其滥恶莫
过于日本明治初年之乱 秕政日深 隐忧滋大 这样从宣统元年(1909 年)开始
下令对各地官银号纸币进行调查 六月度支部的 通用银钱票暂行章程 20 条
只是强调了对于资本金上报原则和发行的五家互保 同时强调对以后设立的官银
行号均不许发行纸币 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次表述了准备金的比例 即发行纸币 必
须有现款十分之四作准备 其余全数可以各种公债及确实可靠之股票债券作准
260
备 同时要求收回一批先前发行的纸币以控制货币的发行量
宣统二年(1910 年) 载泽等以度支部的名义下令 限制官商行号发行纸
票 文曰 其业经发行各行号 应即照章按年收回 未经发行各行号及以
后新设各行号 即不准再为发行 如有不遵此项章程办理者 无论官办商办 即
261
由臣部 查明据实奏参 照章惩罚 以维币制 但是所有这些规则 只
是一纸空文
进入民国后 地方银行的变动很大 由于一些国家银行或商业银行自己已经
在章程中规定了发行准备的内容 特别是政府开始对中国银行派出监理官以控制
其纸币的发行 因而对于地方的银行也采用了这种办法 1913 年 财政部拟定
262
了 收回各省商业银行纸币办法 及 整理各省官发纸币法案 限制发行
但该条例并无多少作用 同年财政部公布了 各省官银钱号监理官章程 13 条
263
第二年又进行了修订 监理官的任务之一就是对银行发行进行管理 由于这种
264
管理制度没有什么刚性 1913 年 1 月曾公布 商业银行条例 限制商业银行
发行纸币 银行发行纸币总额 不得超过资本金 6/10 各银行欲取得纸币发行
权者 必须向财政部呈交政府发行的公债证书 而纸币发行额也不得超过呈交公
265
债证书之总额 1913 年 2 月 5 日 颁布 整理各省官发纸币法案 令各省停
止发行地方纸币 所发纸币以中国银行兑换券收回 1914 年 1 月 21 日 财政部
发布了 关于严禁官私立银钱行号私发纸币致各省民政长训令 财政部在给直
隶 山东 湖北 江苏 安徽 云南 奉天 山西 湖南 浙江 吉林 陕西
河南 江西 广东 贵州 黑龙江 甘肃 四川 福建 广西 新疆的训令中说
查官私立银钱行号私发纸币 业经本部禁止在案 现在叠据各处税关报告 搜
获私印纸币已有多起 各省官银行亦有未经本部核准私行订印各事情 殊属目无
法纪 亟应严申告诫 设法取缔 除通令外 合即令仰该民政长迅即通告官私立
银钱行号 嗣后不得私发私印 自干咎戾 并通令县知事 警察厅 严饬石印局
印书馆等处 嗣后如有定印纸币者 应即呈报各该管官厅转呈本部核准 方可承
印 其已印票 应令悉数缴呈销毁 报部存案 以维币政 1915 年十月财政部
颁布 取缔纸币条例 其中第一条 凡官银钱号 发行纸币 除中国银行外

72
均须依照本条例办理 第二条规定 本条例施行后 凡新设之银钱行号 或现已
设立向未发行纸币者 皆不得发行 第三条 本条例施行以前 业经设立之银钱
行号 有特别条例之规定 准其发行纸币者 于营业年限内 仍准发行 限满应
即全数收回 无特别条例规定者 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 以最近三个月平均数目
为限 不得增发 并由财政部酌定期限 分饬陆续收回 1915 年 10 月 20 日公
布了 取缔纸币条例 要求发行纸币要有五成现金准备 其中规定 一 凡获
政府特许 具有发行纸币权的的行庄 在特许权期满以前 仍可继续发行纸币
二 凡未获特许的行庄 须将发行额限制于最后三个月的每月平均发行额 三
未获特许的银行 必须在财政部规定的限期内收回纸币 四 发行的纸币必须有
266
百分之五十的现金和百分之五十的公债票或商业票据为准备 而张公权也说
267
此项纸币管理办法 在其他各省 从未生效 不久这个条例紧跟着袁世凯
称帝引发的全国战争而消失 战费的刚性导发了更大一轮地方银行的发钞狂潮
而不久发生的 京钞停兑 更是使民众对国家银行的纸币信用产生了动摇
1920 年 6 月 财政部对上述条例进行了修订 新的 修正取缔纸币条例
14 条 一是要缩减货币流通量 二是强化了纸币发行准备 这次政府要求发行
268
纸币的银行 现款准备 由前条例的现金准备五成 提高到了六成 但是 7 月
发生的直皖战争又一次使这个条例的影响烟飞云散
1921 年政府又想组织各地方银行公库解决发钞问题 先在津沪汉三地开始
这一次将现金准备的要求提高到了七成 但公库发行没有实现 1923 年冬天
财政部又一次公布了 公库兑换券条例 10 条 要将全国的发行机构统一为一
公库 设于北京 在现金准备七成的高准备率下发行一种统一的纸币 但这仅仅
是一种理念
国民政府成立后 1928 年召开的财政会议多次讨论了对于纸币发行 特别
是地方银行纸币发行的限制问题 但是 从 1927 年国民政府成立到 1934 年期间
269
省地方银行多数还是处于半独立状态 没有遵守中央法规 1929 年上半年的
银行注册章程 及其实施细则对纸币印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从而力图在控制
纸币来源的基础上管制纸币发行 1931 年 8 月公布及 1932 年修正的 银行券发
行税法 对于发行准备则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发行准备现金为十分之六 余为
保证准备 对现金部分 免征发行税 依照实际保证准备数额 征兑换券发行税
1.25% 从而成为国民政府时期银行发行准备的依据
进入民国后 对于地方各种形式的纸币发行 中央政府一直采取限制的政策
而地方政府由于设立了省级银行 因而也时常公布打击私票的法律 这种措施从
长期的角度审视取得了打击地方私票 使地方纸币发行权向地方银行集中之功
而诸如中国 交通等大发钞银行的信用也借此日益巩固

73
具体到私票问题 1929 年宋子文呈国民政府行政院文 对私票发行要求
不得再为发行 其业已发行者 限于一个月内 将发行额数及准备实况
由地方政府查明 转报本部核定 限令分期收回 并应由地方政府随时查明 从
270
严取缔 1929 年 1 月 3 日 财政部发布布告 取缔地方钱庄 商号私发纸币
对私票 限于一个月内将发行数目及准备实况 呈由地方政府查明 转报本部核
定 分期限令收回
1931 年 财政部针对私票和伪钞问题再次发布通令 各省市银钱商号 假
借支票 汇票等各义发行纸币 必须严加取缔 至于日本人和中国的不法之徒勾
结印刷伪币 更应严加查获
1933 年 12 月 29 日 财政部致各省市政府函 重申禁止钱庄商号私发钞票
┉┉应重申禁令 严密取缔 其有现尚私发纸币各钱庄 商号应即严定期限
勒令兑现收回销毁 并随时监督庄号以后不得再发 务于最短期内彻底禁绝 以
维金融 而重币政
而在省级政府角度 打击私票已成为各地共识 诸如 苏省清查各县纸币之
271
省令 苏省长取缔滥发纸币272 湘省禁止滥发纸币273之类的公告常见于各类
书刊
在私票问题上 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已形成打击的共识 而县一级政府困于
当地形势 有的还是采取隐性支持的态度 我们以二十年代后期东北一些地方政
府对私票的态度观之 当时东北省一级政权都先后发布了关于禁止私票流通的命
令 但是各地的私票仍然通行无阻 而县政权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如安东的
商家可以任意发行私票流通 只须将发行总额向当地商会登记即可 奉天发行私
票一要由商会控制其发行额 还要得到县政府的批准 牛庄商家可任意发行 不
需要什么手续 铁岭发行私票时由农 商两会协商控制其发行总额 即可在县政
府备案 长春发行私票的商家只要商会作保 而在县政府处登记即可发行 吉林
基本上也是可以自由发行私票 只是得由县政府认可 齐齐哈尔和满洲里等地
因大票太多 发行小票私票时 只要有一定的准备金 在县政府备案就可以发行
274

3 发行准备制度的确立
中国最早的银行发行准备制度是由外国银行创立的 由于近代白银在中国货
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所以纸币发行准备制度的确立 使纸币发行时对白银
的依赖抑或白银对纸币发行的限制作用日益明显 这不仅从宏观角度决定了中国
货币的流通量 也从货币自身发展的角度日益确立了纸币在流通领域的信用 这
种发展趋势决定了日后中国法币改革管理通货的成功

74
在华外商银行十分注重发行准备及其制度的确立 早在 1866 年则字二号的
汇丰银行则例 第十二 十三款就规定 该行发行的钞票应以当地合法货币兑
现 而且香港政府发行五元以下的小额钞票时 该行要收回所发纸币 但可发行
五元倍数的纸币 发行纸币仅尊重英国法律 对于发行的钞票负无限责任 发行
钞票不得超过实收资本额 银行应有流通总额 1/3 的硬币与生货作为准备 1899
年时 汇丰银行则例第十三条中增加了二条 即汇丰无论何时应当另行存储等于
实收资本总额一千万元 该行 1897 年时实收资本已增至一千万元 1/3 准备
此项准备 或为硬币 或为证券 或两者并用 而存储机关由英国政府指定 专
门用于钞票兑现 而对于超过一千万元的发行时 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 1907
年则将溢额发行准备由全部现金改为现金和证券 1922 年该行则例将钞票发行
担保各项规定全部废除 另外规定汇丰资本总额得由政府批准由二千万增至五千
万元 流通总额不得超过当时实收资本二千万以上 发行准备应等于发行总额二
千万元的 2/3 全为硬币 或全为证券 或两项并用 存于政府指定地 而且汇
丰银行也可超过二千万的发行额进行溢额发行 发行准备的硬货和生货要全部存
275
于香港政府库中
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的华俄道胜银行条例中规定 该行 发行两 元 镑及
其它货币之兑换券 但不得超过资本金及公积金之和 且须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法
276
定准备
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大清银行发行准备为 应照发行纸币数目常时存储五成
277
现款以备兑换 其余亦须有确实之有价证券为准备
1901 年 湖北留日学生监督钱恂在 财政四纲 银行 中介绍了英国经济
278
学家杰文斯 W.S.Jevons 归纳的十四种银行券准备方法 这是国内较早的介
绍这种经济思想的文章 光绪三十四年元月 度支部奏定 银行通行则例 十六
条 第一条银行经营事项中有发行市面通用银钱票一条 规定 纸币法律未经规
定以前 官设商立各行号 均得暂时发行市面通用银钱票 但官设行号 每月须
将发行数目 及准备数目 按期咨报度支部查核 度支部并应随时派员 并往稽
279
查 但是对于货币发行准备 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最后导致了私票横行
而官银行发行也是作为财政来源
银行发行准备有明文规定最早的政府文件是宣统元年六月度支部奏颁的 通
用银钱票暂行章程 第十条规定 凡发出此项纸票 无论官商行号 必须有现
款十分之四 作为准备 其余全数 可以各种公债 及确实可靠之股票借券 储
280
作准备 宣统二年五月 度支部又奏定了 兑换纸币则例 对于现金准备成
数 及保证准备的内容 均有变动 则例第三条 大清银行应照发行纸币数目
常时存储五成现款 以备兑换 其余亦须有确实之有价证券为准备 1915 年 10

75
月公布 取缔纸币法规 对于现金准备成数还是规定 至少须以五成现款 准
281
备兑现 其余五成 准以公债票 及确实之商业票据 作为保证准备 并附
带有通融办法 规定 凡有特别情形 暂时未能依照前项规定者 须呈明财政部
核办 1920 年 6 月财政部公布之修正 取缔纸币条例 对于现金准备部分
开始增至六成 其暂时没有照办的 也可仍呈准通融 自此以后 纸币现金准备
开始以六成现金及四成保证为确定成数
国内银行较早设立发行准备的银行是交通银行 1922 年 1 月 该行制定京
津两行的发行股暂行办法时 言明发行准备为现金七成 有价证券三成 证券按
时价计算 11 月厘订分区发行股暂行办法时 按照政府修正纸币取缔条例规定
发行额定准备金六成 有价证券四成 再交现金二成作为额外准备 对有价证券
282
也作了时价满五折者为限的规定
1928 年 4 月 1 日中国银行首次将其发行准备向社会公开 从而大大提高了
社会对其钞票的信用程度
相对于国家银行而言 商业银行较注重其纸币信誉 发行准备制度也较为完
善 如北四行在 四行准备金发行章程 中对四行准备库的发钞原则 设置地点
发钞额度 管理人员的配置及稽核检查事宜等作了规定 如在第一 第四条中强
调了四行准备库成立宗旨 发钞原则及发钞数额 一 中南银行为慎重政府
赋予发行权及保持社会流通之作用起见 特将本行发行钞票规定十足准备之章
程 联合盐业 金城 大陆各银行设立四行准备库 公开办理 以昭核实 四
钞票发行额暂以一千万元为限 其准备金成分 以现金十足为准备 如至逾额发
行之必要时 须由四行公议核定之 第三条则强调了四行准备库组织的独立性
及营业范围 四行准备库无论在何地方均须特立机关 设置于四银行之外 其
准备库职务 专办钞票之发行 准备金之存储 以及印票兑现一切事务 不兼做
其他营业 但四银行营业所内不再设钞票兑现处 俾免混合 在第五条中对准
备库的管理人员及配置作了规定 第六 七条则是有关稽核 检查内容的 其中
规定 本准备库除政府特派监理官监察外 如银行公会 商会欲来本库调查
283
持有银行公会及商会正式介绍函者 一律欢迎
四行准备库从一开始就从规避风险出发 宣扬十足准备金 但并非一成不变
在津 沪 汉准备库正式开张营业后 最初领券准备金为现银 现洋 截至 1923
年 12 月 31 日 共发新钞 1470.7 万元 实付银元准备金 1068.94 万元 其中津
库 442.4 万元 沪库 505 万元 汉库 121.5 万元 银两准备金 338.2 万元 合计
284
1407.14 万元 准备率还是很高的 以后由于发钞银行之间的竞争 原先的十
足准备金也就改成两部分 即现金准备和保证准备 现金准备包括当时市场通用
的现银 现洋 保证准备则为整理案内债票及 1922 年公债 自 1926 年起 四行

76
向四行准备库领券开始用暗记券 准备金随即改为六成现金 四成保证 但依领
券额的高低 可以调换 1927 年 又改为五成现金准备 五成保证准备
1931 年 3 月 在重新修订的 四行联合准备库发行中南银行钞票规约 中
又改回到六成现金准备四成保证准备 四行准备库总分各库发行中南银行钞票
十足准备 其中现金准备至少六成 保证准备至多四成 无论任何方面不得稍予
285
通融
四行向准备库领券提供保证准备的品种也不断增加 先是三 五 七天期庄
票 以后又增加了放款押品中的地契 证券 至 1929 年 4 月 又在 四行领钞
保证准备变通办法 中将保证准备归纳为房地产 押款 以货物押款生意为限
和除四行本身之外的各种短期商业票据 而后者又细分为 一 当地银钱行
号短期本票 二 栈单连同保险单 三 提单连同保险单 四 贴现票据
或至多六个月期放款大票 此外还可增加由四行和准备库共同认可的商业票据
286
品种 体现了其力求 稳慎 的营业宗旨
287
中央银行最初的发行准备是维持 60%的现金准备 1928 年 10 月 5 日国民
政府公布的 中央银行条例 第五条规定 兑换券的发行 要按发行额保持十足
准备 并规定其中 60%应为现金准备 40%应为保证准备 前者以银币 厂条
生金 生银抵充 后者以国民政府发行或保证的有价证券或短期商业票据抵充
288
对于上述各项准备 完全公开 每旬由中央银行编造发行准备报表 对外公布
1935 年 5 月 23 日公布的 中央银行法 第 22 条规定 中央银行兑换券准备金
至少要有 60%现金准备 第 24 条规定 中央银行兑换券准备金完全公开 兑换
289
券发行额及准备金额 每周列表公布之
1928 年 3 月 上海中国银行发行准备检查委员会成立并制定了规则九条 5
月 29 日到财政部备案 规定中行发行兑换券须备足现金六成 保证准备四成
290
自 1928 年 5 月起 每月检查一次 登报宣布 现金准备包括银元 生金银
庄票 外国现货币和外国货币存在国外的单据 保证准备包括证券 房地产契约
291
进出口押汇票据 商业票据和妥实抵押品
但是事实上 各发行银行的现金发行准备 均在 60%以上 依 1934 年底为
例 中央银行为 78.39% 中国银行 上海部分 为 60.24% 交通 上海 为 60.08%
四行 上海部分 为 70.14% 浙江兴业银行为 66.77% 中国实业银行为 61.87%
中国通商银行为 60.18% 四明银行为 74.17% 中国垦业银行 74.63% 中国农工
292
银行 71.05% 平均达 67.75% 而 1935 年法币改革前国防委员会统计各行现金
发行准备所占比例 中央银行 76.71% 中国银行 61.43% 交通银行 70.33% 中
国农工 71.52% 中国垦业 60.23% 浙江兴业 66.70% 四行 上海 87.59% 中
293
国通商 75.29% 四明银行 68.06% 平均 70.30%

77
各银行对现金准备的详细规定也有区别 中央银行兑换券章程规定 现币及
生金银 得为现金准备 中国银行的现金准备则为 或以银元 生金银 及庄
票 或以外国现货币 存在本库 或以外国货币 存出国外 将单据存库抵充之
而中国银行还可 为调剂市面起见 得提用一成 酌作押款 或往来透支
由于中国的各发行行采用分区发行 发行准备也是分区保管 因而纸币兑现
也受限制 外地地名券不能在本地兑现 1931 年 6 月 由于武汉申钞奇涨 汉
294
口市商界要求申钞在汉兑现 但因上海银行坚决反对而作罢 由此形成了近代
纸币信用强弱的区域化
近代中国纸币发行权分散 政府久思其治 特别是政府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中的角色 决定了其对统一纸币发行行为的确定 除政府早就颁布政策对纸币进
行整理以谋其治外 国民政府成立后 1928 年的全国经济会议和财政会议都提
出过集中纸币发行权于国家银行的币制方案 1929 年宋子文在国民党三大也明
295
确提出了中央银行独享纸币发行权的想法 但仍基于银本位 废两改元后 顾
翊群提出了 中国货币金融政策草案 提出 一国之货币 不必即须金银 要
求中央银行独占纸币发行权 各行准备金存放于中央银行 设立汇兑平衡基金
296
这个草案与后来的法币有相同之处 当时就受到了国民政府要员的重视 这些
均构架了日后法币改革的理论基础

4 纸币发行的数量与趋势
中国近代纸币发展可以从数量上看出一定的趋势 即纸币发行日益集中于以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央银行为代表的几家大银行 省地方银行纸币和私票的
数量进入国民政府时期后呈下降的趋势 外国银行纸币自五卅运动后 处于萎缩
状态 因而纸币自身的发展也预示着中国纸币发行的统一
中国新式银行成立后 公立银行对于全国性纸币发行之推广 私立银行对
297
于新式商业金融之倡导 均有贡献 而具体发行数则为 北洋政府时期发行
298
钞票总额 一九一四年为一亿六千三百万元 一九二六年已增至五亿元 其
中 中国银行的钞票发行额 从一九一六年的国币四千六百四十三万七千元 增
加到一九二七年的一亿五千九百万另一千元 交通银行在同期内 则从二千一百
二十九万七千元 增加到六千五百另九万六千元 五个新式银行在一九二七年的
299
纸币总流通额约共三千七百万元 这三种钞票成为中国货币的骨干 在主
要金融中心 即通商口岸与北京 的钞票发行 趋向于向二个政府银行集中 在
表面上 钞票发行权集中于两个政府银行 是趋向通货一元化的一个有利步骤
不过 因为钞票并不是集中于唯一一个中央银行 无法可以不许各省省银行发行
300
纸币 因之纸币的一元化 迟迟不能实现 中央银行成立后 银币发行量迅

78
速增长 从而强化了国有银行在纸币发行中的地位
1934 年时 据 财政年鉴 公布的数字 中央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南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 中国垦业银行 上海四明银行 中国
通商银行 中国农工银行 浙江地方银行 农商银行 天津大中银行 北洋保商
银行 这些在中国较有影响的银行共计发行银元券和辅币券 556350809.02 元
301
接近 5.6 亿元 另据国防委员会统计 1935 年 8-9 月间 中央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 中国农工银行 中国垦业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 四行
准备库 上海 中国通商银行 四明银行共发行纸币 381905494 元 其中中央
302 303
银行和中国银行均发行 1.1 亿元以上 尤以央行的发行数量增加最快

国家银行 1934 年 1936 年发行兑换券统计表304

银 行 1934 年 1935 年 1936 年


中 央 银 86048617 179923546 340375372

中 国 银 204713465 286245042 465691272

交 通 银 112512472 180825650 302140925

中国农民银 5663382 29846807 162013831

合 计 408937936 676841045 1270221400

进入民国后 外商银行在华发行纸币呈下降趋势 1911 年 上海的麦加利


汇丰 花旗 东方汇理 横滨正金 华比 台湾 朝鲜 有利九家发钞行计发行
305 306
11600 万元 1925 年上述九家发行 38400 万元
1932 年 12 月 31 日止 外商银行发行兑换券总额如下 麦加利 1894552 英镑
汇丰 137449255 港元 有利 162110 英镑 德华 41811 银两 横滨正金 6598129
日元 台湾 52626450 日元 朝鲜 125210153 日元 花旗 2000000 美元 美丰 237190
华币 东方汇理 965045740 法郎 华比 在中国发行 3775220 法郎 自 1933
307
年起 外商各银行在华发行兑换券 逐渐减少
1925 年时 马寅初先生认为 外国钞票流通不多的原因有六 一是外商银
行用银两本位 其往来各户进出 均用银两居多 洋元户头极少 故洋元钞票推
行机会甚少 二是外国银行零星付款 均由华帐房人员经付 而买办由于此项业
务没有自己的赚头而不努力 三是华商银行发行 且在领券时钱庄有延期交付银

79
元的利息所得 故而钱庄多向华商银行领券 四是由于人民爱国热情日高 对日
本银行纸币抵制 而道胜银行因俄内乱而失势 五是外国银行在内地无兑现机关
308
发行不易推广 六是兑现麻烦 而华帐房无好处 故不积极
总之 法币改革前 纸币发行有下列几个趋势 一是人们对于国内大银行纸
币已普遍接纳 二是发行数目增长迅速 三是外商在华银行发行数目日渐减少
四是如加上支票 存款等货币 则银行持有的货币量已占流通领域的绝大多数
可见下表

法币改革前中国流通货币流通数量估计309
单位 百万元
货币种类 数额 百分比
纸币 占所有货币的 .
国家银行纸币
商业银行纸币
省市银行纸币
外国银行纸币
私票
存款货币 .
本国银行支票存

外国银行支票存

5 领券制度
近代货币发行机构十分混乱 因而导致了纸币发行的无序 由于经济发展要
求价值尺度的统一 因而纸币自身运动的规律使其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
近代经济的变迁中 领券发行制度的出现则是其具体表现 同时也是白银核心型
货币体系下纸币约束制度的延伸
领券制度 也称领用制 即所谓间接发行 指没有发行权的银行钱庄及其他
金融机构在一定条件下向发行银行领用定额的兑换券 并在兑换券上加盖暗记的
310
行为 1915 年 上海中国银行根据财政部要求 创设了领用暗记券制度 同年
浙江兴业银行首次向中行领券 该行实行领券制度后 领券占发行总额约为
311
25%-28%
中国银行 领用兑换券办法 规定原有发钞权的银行可以领用中行兑换券
于是浙江实业银行在 1915 年 5 月 13 日与中国银行签定领券合同 合同共有十条
主要内容为 浙行于陆续领用前项兑换券时 应备现金六成 中央公债券

80
一成 交付中行 以充保证 中行对于前项现金保证应给年息二厘半 但前项保
证金 浙行不得随时动用 浙行既领用中行之兑换券 嗣后永远不得自发钞
312
票等类 其原发浙江银行钞票 应尊令于六月底以前一律收回
当年 7 月 17 日 浙江兴业银行也与中国银行签定领券合同 浙江兴业银行
在晚清时政府授予 50 年发钞权 但考虑到纸币统一乃大势所趋 浙江兴业银行
采取与实业银行相同的方法 领券 300 万元 有效期 42 年 领券现金五成 公
债票照额面二成五 期票二成五 对五成的现金给予利息 这 300 万用了 4 年才
领足 此后中孚银行也加入了领券的行列
不起 1917 年 8 月 浙江兴业银行因为推行中行兑换券很顺利 又与交通银行
订立合同领用交行兑换券 可见 领券是切实可行的
1923 年 沪市银洋两荒 流通异常困难 于是在沪各钱庄引用银行的办法
要求领用银行钞票 但未能成议 1924 年春钱庄又联合要求 几经磋商 双方
达成协议 在四月间开始订立领券合同 规定领券钱庄与银行一视同仁 领券时
要具备六成现金 整理案内公债照市价折合三成 又领券行庄期票一成 一律公
开办理 中行对于六成现金不给利息 也不能随意动用 应专存一处 领券行庄
随时检查 1924 年 5 月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会同领券行庄签定检查准备办法
313
由于早先 16 家钱庄向中行领用 1725000 元 外间传扬中行要增发巨额钞票
为此中行会同各领券行签定办法四条 公布各行之准备金 以昭信于民 这时规
定各行庄所缴准备现金六成 公债票 或道契 三成 庄票一成 统由中行专库
存储 准备金一律公开 各领券行庄每月可轮推代表来行检查
1924 年 5 月间 与中行订立领券合同的钱庄有 14 家 银行 16 家 钱庄领
足总额以 50 万元为限的 有福源庄 福康庄 顺康庄 安裕庄 赓裕庄 承裕
庄 安康庄 永丰庄 信裕庄 滋康庄 恒祥庄 领足总额以 25 万元的为兆丰
庄 五丰庄 宝丰庄 此外 中孚 永亨两银行与此相同 领券保证金的规定
各行庄领用钞票 应备现金六成 又整理案内中央公债三成 或上海房产道契连
同权柄单 六成现金不付利息 各行另备现金 庄票 一成 以备随时缴足领券
314
之 保 证 金 30 年 代 初 期 时 领 券 银 行 情 况 如 下
单位 元
民国十年 民国十一年 民国十二年 民国十四年 民国十六年

浙江实业银行 1 722 426 50 1 702 426 50 2 000 000 2 800 000 2 060 000
浙江兴业银行 3 650 000 3 650 000 3 650 000 3 650 000 3 650 000

上海商业储蓄 50 000 00 3 600 000 4 166 000


银行

中孚银行 810 000 850 000 800 000 2 950 000 2 775 000

81
永亨银行 99 970 99 970 229 970 2 000 000 1 750 000
东陆银行 400 000

中国棉业银行 200 000 600 000


五族商业银行 300 000
通易信托公司 220 000 350 000 730 000

中华劝工银行 500 000 500 000 500 000


聚兴诚银行 1 350 000 600 000
百汇商业储蓄 300 000 300 000
银行

信通商业储蓄 300 000 500 000


银行

蒙藏银行 200 000

上海通和银行 200 000


东莱银行 500 000 900 000
中国农工银行 300 000 300 000
上海中国银行发行兑换券与领券额 单位 元

上海中行发行总额 其中领券额
十七年四月一日 90 868 058 70 24 329 824 00

四月廿九日 94 400 496 70 24 729 824 00


五月廿七日 102 777 579 00 25 159 824 00
六月廿六日 101 996 099 80 25 409 824 00

七月廿九日 96 396 427 80 25 509 824 00


八月廿六日 92 523 435 80 25 589 824 00
九月卅日 95 638 642 60 25 659 874 00

十月廿八日 102 680 181 10 25 749 824 00


十一月廿五日 108 883 725 10 25 929 824 00
十二月卅日 111 950 376 30 25 809 824 00

十八年一月廿七日 111 158 733 60 25 769 824 00


二月廿四日 100 660 804 00 26 134 824 00
三月廿四日 92 677 660 00 26 334 824 00

四月廿八日 95 684 305 00 26 844 824 00

依表计算 领券额约占发券总额的 25% 28%之间 其他交通等四行的比


率大致也是如此 可见领券制度的发展程度 使有发行权的小银行由于信誉的原

82
因 再加上大银行发钞的压力 而无法使其纸币流通 从另一方面约束了纸币发
行 促进了纸币发行的统一
早在民国初年 交通银行总处致沪 津 汉 宁各行及第一区发行总库通函
拟订同业领券办法 规定交行应采取发行独立 准备公开办法 订立分区发行章
程 如果有同业领券的 以不妨碍将来的准备公开 不使交行承担任何风险为前
提 交通银行制定了甲乙丙三种办法 以满足不同情况的同业 甲种要求领用者
以六成现金 时价实值四成的公债票交与交行 现金不计息 公债票的利息及中
签均归领券行所有 但公债票跌价时应按照时价补齐 这种公债票必须是在当地
有市价 而能流通买卖的 乙种情况是 领用者应以十成现金交给交行 其中六
成不计息 四成酌量付息 但付息的四成现金利息 至多应以公债票所得之息为
准 不可超过 丙种为 领券行 应以八成现金 二成时价满五折的债票交与交
行 现金不计息 公债票利息与中签归领券行所有 另以一成现金存入交行 作
为活期往来 许其随时取用 随时补足 并付给利息 此一成活期还可以提出
这种方式对交行而言具有风险 交行为稳妥计 仅对特别有信用的银行实行
1923 年 2 月 交通银行才订立了同业领用办法 分为两种 一种为长期
一种为短期 依分区发行制由天津第一区发行总库先行试办 领券数额开始没有
定额 后来规定每次领用数额为 2 万元 后又规定为 5 千元 短期领用者 也以
缴纳的准备金为准约定领用数额
领券准备是交通银行十分重视的问题 金融同业长期的准备金 照领用数额
缴纳 1923 年所定的办法 初分三种 但对于现金准备的最低要求是六成 1927
年 6 月在天津 1929 年 7 月在上海改定领券办法 陆续改四六制为十足制 现
金部分年息四厘 不久沪区改为十足制 汉口 长沙 青岛等地也有领用 采取
与津沪一样的办法 但利息各地并不一致 1927 年津区领用以一年为期 1929
年沪区领用以两年为限 期满后双方同意可以续领 315

领券制不仅使纸币的发行权集中 也使一些有发行权的银行发行业务日益萎
缩 同时领券制度强调了领用准备 如中行一般要求领用准备为现金六成 公债
316
道契 三成 庄票一成 而交行则要求八成现金 二成时价满五折之公债
尽管时有变化 但领券发行对于现金 白银 的依赖还是十分明显的 另一方面
领用银行钞券的银行也通过这一业务扩大了资金来源 使银行自身得到了发展
以 1915 年创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例 该行创办初期仅有资本十万元 规
模非常小 上海银行把 服务社会 作为经营目标 采取谨慎经营的方针 在货
币发行使用方面 一直领用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央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 浙
江实业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等行发行的钞票
领用兑换券 可以增加现金筹码 从中获利 1926 年之前 由于发行银行对

83
缴纳的六成现金还计给较低的利息 因此上海银行这方面的收益约占总营业收入
18 因为获利丰厚 在此期间 上海银行领券数额迅速增长 1920 年领用只
有 5 万元 到 1925 年领券数额增加到 360 万元 到 1927 年增加到 416 万余元
317
领券使上海银行的业务量大大扩展 到 1926 年从一个 小小银行 一跃成为
全国屈指可数的大银行 领用兑换券的扩大增加了上海银行利润 1927 年后现
金部分不计利息 收益稍低一些 但仍占总收益的 13 每领用兑换券 1000 万
元 一年就可获得约 40 万元的盈利 1927-1928 年 领用兑换券数额也比较小
占存款总额的比率只有 7 9 不如 1926 年的占 10 5 但到 1930 年业务扩
展后 领券比率大幅上升 1930-1934 五年平均占存款总额的 15 7 1935
318
1936 年更上升为 25 7 相当于全部存款的 1/4 可见领用兑换券在该行可
支配的货币资本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此外 上海银行还与其他银行签有领券合约 1917 年首次领用交行券 领用
交通银行兑换券时 交纳同等数额现银元充为领券准备金 由交通银行按周息二
厘八毫给予利息 1918-1924 年曾领用浙江兴业银行券 1933 年 12 月 20 日领用
中国通商银行苏州分行兑换券 50 万元 按照领券章程须缴纳现金准备与保证准
备 其现金准备六成不计利息外 所有保证准备四成概以现金缴纳 允予给以月
319
息七厘 每年年终结算
不同银行的钞券能带来的利益还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银行的钞券发行区域最
广 信誉最好 最受人民欢迎 交通银行的钞券在内地流通不广 所以上海银行
各地分行对于领用交通银行钞券顾虑较多 上海银行向交行领用钞券数额远不如
中国银行
20 年代后期 小银行的发券活动逐渐收敛 上海银行也从领用这些银行的钞
券转向中国 交通和新兴的中央银行 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发券银行已相对
集中 从总体实力上看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央银行在发行兑换券方面具有
绝对的优势 上海银行领用兑换券数额也成倍增长 1930 年已有 1060 万元 1932
320
年突破 2000 万元 1934 年超过 3000 万元 1936 年达到 4000 万元 这种增长
趋势 超过了其它领券银行的增长数
领用庞大数量的兑换券 对分支机构众多 正在全力扩展业务的上海银行来
说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有利于业务开展过程中灵活调拨头寸 增加可以贷放的货
币资本 前 12 年 上海银行放款总额平均占存款总额 65.4 以后十年就上升
321
为 74.7 十年间 上海银行存款增加九倍 放款增加十倍 放款增加倍数超
过存款增加倍数 就是利用大量领用兑换券增加投放所带来的
在业务扩展的同时 盈余也逐年增加 十年间年平均盈利在 70 万元以上
个别年份高达 93 万元 资本积累也十分迅速 1931 年资本额增加到 500 万元

84
322
1937 年公积金及盈余滚存达到 1004 万元 比 1926 年时的 61 万元增加 15 倍
近代中国信用货币制度的发展是以庄票代表的 这是一种采用放款形态的信
用货币 由于庄票的承载物是银两 且需要外商银行的承兑才能流通 故更反映
了近代白银与纸介货币的关系

6 庄票研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大量的商品交易中 金属货币 纸币现钞的使用是
十分少的 而使用较多 更为便利的是一些商业或金融票据 这也是社会经济发
展的必然
中国钱庄很早就发明了这种便于商品交易的票据 近代上海的庄票 Native
order 就是一种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中起到突出作用的票据 这种票据兼具有
商业和金融票据的特点 庄票者 钱庄因放款或商家之请求 而发出之无记名
323
式 付款与持票人之票据也 上海钱庄发行庄票的历史很早 现在存有道光
年间上海县关于庄票的告示碑 现存上海内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那一时期
庄票就已经在上海通行无阻 但是此时的庄票与后来的庄票还有一些不同 特别
是没有汇划功能 1853 年 由于太平天国革命 上海地区银元的供应量大为减
324
少 在这种情况下 导致普遍采用钱庄庄票 张国辉先生的研究也证明了这
325
一点 钱庄发行庄票代替现金在市场上流通
庄票在南京条约签订后 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十益强大
鸦片战争前 中外商人进行交易时 一般都互相信任 外商将商品先交付给
华商 等华商出售完商品后 再向华商索取货款 而自鸦片战争后 由于五口通
商 外商大量涌入中国 中外商人之间的社会信用已不再存在 内地商人和洋商
之间的交易都需要买办作中间人 而中间人大多只通外语 而没有多少资金 外
商对这些没有经济保障的中间人也不敢信任 这样 钱庄就作为中间人的信用保
障 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外贸易之中
钱庄作为中间人的信用保证 是将钱庄发行的庄票提供给信任的中间人 庄
326
票有即期付的本票 也有期票 一般自五天至二十天不等 最长不过十天 即
期庄票见票即付 远期庄票未到期时可流通 与现金无异 此外还可向钱庄贴现
327
中间人向洋商办货时 用庄票支付 洋行等庄票到期后 再向钱庄取款 而购
货者的钱在没汇到钱庄时 钱庄先为之垫付 这样 中间人对钱庄负责 钱庄对
洋商负责 从而使中外贸易得以进行
外商之所以对当时上海的钱庄十分信任 其一是因为外商对于中国的商情并
不十分了解 需要对华贸易的中间金融机构 其二是因为钱庄是有资金保证的金
融机构 和没有什么资金的中间人不同 对于洋商而言 如果钱庄的庄票止付
洋商还可以向中间人追讨 洋商的利益总是有保障的 故而钱庄的庄票开始在中

85
328
外贸易中起重要的作用
庄票的样式十分简单 在一张长约六寸左右 宽四寸左右印有浅绿或黄色花
纹 也有不印的 纸上 正中写上面额 多是银两 也可以是银元 如是银元
则要按当时的洋厘行市计算 但较行市为高 从而成为钱庄收入的来源之一
右行是庄票号数 左行是应解日期 票面上的图章十分简单 铃口印 329盖在庄票
正中和留底骑缝处 年份花章盖在庄票的左上角 庄章盖在面额上 有的庄票上
盖有汇划图章 是说这张庄票只能同业当日汇划 汇划票据 过当日下午二时后
330
则今日不能汇划 因而还有 两点钟后 明日照解 及 汇划双力 的图章
331
这样 一张庄票的所有要素就完备了 但也有庄章都不盖的
332
庄票 不论任何人执有庄票 视为现款 与 现款无异 直等现金
333
其相同处是发行者均为金融机构 一为钱庄一为银行 持票人均为债权人
都是代替现金流通 但是差异也很多 首先是兑现时期不同 钞票可随时兑现
但庄票到期才能兑现 二是银行只能由政府授与发行权的才能发行钞票 而各地
钱庄不受限制均可发行庄票 三是发行条件不一样 银行发行要有准备金 而钱
庄发行庄票从无法定准备 四是银行发行钞票有自主权 而钱庄只能按客户的要
求发行庄票 五是钞票是法定通货 债权人不能不接受 而庄票却无此地位 六
334
是钞票为固定面额 而庄票面额不定 七是期限不同 银行钞券自发行日起
可永远流通 而庄票由钱庄付款后即为废纸 八是付款时条件不同 庄票付款时
335
钱庄可要求觅保等附加条件 九是持票人的权利不同 钞票遗失后无止付的可
336
能 而庄票存在严格限制条件下的止付
庄票方便了中外贸易 开埠早期 外货到上海后 洋行没有收到钱是不出货
的 而上海的进口商人在没有将洋货输入至内地时也拿不到现款 钱庄庄票作为
中介解决了这一问题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中外贸易金融中介最后形成
了这样的格局 即在对外贸易中 中国商人将庄票交给外国商人后取得洋货 外
国商人将庄票送到在中国的外资银行去收帐 而出售中国商品的商人在收到外国
商人所出的支票后 也将这些支票送到外国银行去兑现 这样 外国银行成了中
国钱庄庄票和外国商人的支票间进行轧帐的 票据交易所 使现金搬运得以避
免 中外商人在交易中只清算双方在交易中的差额 从而大大便利了中外商人的
贸易
庄票地位的巩固还在于钱庄业有一汇划总会 银行钱庄持有的庄票自可在其
内汇划 不仅节省现金流动 也便于对内贸易
对庄票的清算方法如下 钱庄同业间的清算 必须经过 送银票 轧公单
两道手续 第一道送银票 即持有应收票据的钱庄 于每日下午二时后三时前
由司栈或学徒持票据分别到应付钱庄照票 换取公单 这种公单等于应付钱庄发

86
出给予应收钱庄的收据 以备集中轧帐之用 公单上的银数以 500 两为最低额
500 两以下称尾银数 由两庄自行清算 定期结清 第二道轧公单 即每晚七时
各汇划钱庄将收入的公单登帐计算完毕 集中交汇划总会 由总会汇总 相互轧
抵 结出差额 然后开出划条给各汇划钱庄 金额轧多的钱庄 多单 凭划条向
应付钱庄收款 轧缺的钱庄 缺单 凭划条照解 资金不足单位 事先根据庄票
到期数匡算缺额 在钱业市场上拆进头寸 以各解付
银行没有自己的票据清算机构 要依赖汇划钱庄代办 即银行先向汇划钱庄
开立往来帐户 把每天客户存入的各种票据 解入钱庄 经过整理 应付单位属
于钱庄的 手续与上述方法相同 属于银行的 还要到应付银行换取钱庄抬头的
划条 再到钱庄照票 换取公单 其他手续也相同 这种清算方法 给银行带来
许多不便 资金命运掌握在钱庄手里 万一市场银根突紧 或遇金融风潮 钱庄
337
拆不到头寸 银行便有被累倒的危险 因而到了废两改元后 钱庄的特殊权益
基本丧失 唯一还可存在的仅有庄票 这也是票据交易所中钱庄还可利用的信
用工具 钱庄的庄票有五天 七天 十天期的三种 商人因为可以得几天的利息
338
因而乐用
由于庄票在中外贸易中取得了中外贸易双方中介的地位 使得上海的庄票日
益发展 钱庄业对之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规范 咸丰九年(1859 年) 上海钱业重
整业规时对庄票曾进行了规定 同治二年(1863 年)又规定不入钱业公会不得发
339
行庄票
庄票对于外国商人而言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使外国商品迅速在中
国销售 外商商品出售得越快 其所得利润也就越大 接受期票支付货款 远
340
比用卖了货的现款再来买货要销出更多的货物 更为重要的是庄票对中国商
341
品的出口也提供了便利条件 钱庄庄票有助于方便内地丝茶的收购
随着庄票在中外贸易中地位的巩固 其发行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传
统的钱庄营业向守秘密 因而庄票发行量现在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 清末庄票的
发行额有人估计达到了 30 亿两 1919 年估计上海钱庄庄票的发行达到了 17 亿
两左右 如果上海钱庄的庄票在全国占有 1/2 的份额 那么这一年全国的庄票的
342 343
发行额将达到 34 亿两 30 年代庄票的发行总额达到 20 亿两以上 此外关于
庄票在流通领域中的使用情况 陈存仁的 银元时代生活史 有大量的描述 如
修改药品的仿单 药店给他一百元的庄票 董康给章太炎庄票 章妻以此支付房
租 杜月笙要用庄票买章太炎的字 吕留良的书卖了 500 元的庄票一纸 以庄票
做买卖房地产的定银 用庄票买银锭 从前富商出门 口袋里必然要开一百两
344
或几百两的庄票数张 而且人们乐于接受庄票而不要银行支票
庄票得以大量发行 在于其信用 这种信用对于外国人而言有四种保障 即

87
发行钱庄 钱业公会 洋货商 中间人 一张不能兑现的庄票 洋行最终总能得
到货款 首先是钱庄 因其组织不是独资就是合资 要负无限责任 因而外国银
行和洋行对于庄票十分信任 并给予支持 其次钱业公会规定 如钱庄倒闭 债
345
务由公会清理 庄票有优先偿还权
钱庄为了保证庄票的信用 对于庄票遗失止付的要求十分严格 1923 年上
海钱业营业规则第十三条乙项规定 庄票关系信用甚巨 不论何人 凡持有庄
票者 视为现款 倘往来户向庄家出立庄票 或已付庄 或已买货 或已贴现
查明确实有帐可稽 有货可指 及自受愚骗 票入人手 或监守自盗 或另有别
种关系 不论何时 不得向庄家挂失止付 如实被水火盗窃 或确系遗失 由失
票人出具证书 向庄家请求挂失止付 并登中外著名报纸各一份声明作废 一面
向地方官厅存案 得暂时止付 即由庄家将款送交本公会暂为保存 过一百日后
毫无纠葛 失票人可觅殷实保证人或殷实庄号 出立保证书 再行付款 但保证
者 须庄家所信任 倘另有纠葛 被庄家查出虽请求挂失止付 不生效力 如未
挂失之先 票已照付 庄家不负责任 如已挂失 并照本项规定之手续 一一办
妥 庄家已款 业已付出者 对于任何方面 亦不负丝毫责任 其挂失之庄票
346
不论存没 均作无效
尽管如此 庄票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因为发行的钱庄虽然有的也设置一些
347
发行准备金 但 因庄家以商人之求出所供其临时周转者 亦在所多有 其
有准备金者 多以商人之存款充之 即对有存款之商家 所发出庄票也 但因商
348
人之请求放款 以对信用而发出之庄票 则常无准备之设置 因而外商银行
对庄票的接受实际是意味着外商银行对庄票的授信 庄票是联结钱庄和外商银行
的重要纽带
349
由于庄票在中外贸易中的地位用信用保证 因而深受 西商之信任 外
商银行和洋行对于庄票在历史上只有两次矛盾 一次是宣统年间的橡皮股票风潮
中 外商银行曾一度拒收钱庄庄票 但后在华商的反对下作罢 第二次是 1927
年秋天 当时新成立的国民政府宣布禁止现金出口 各外商银行又一次议决自 8
月 1 日起对商家出货一律不收远期庄票 但经进口商人反对 不得不收回前议
但仅收用七十余家汇划庄的庄票 同时对远期庄票按行业对期限进行规定 期限
350
最长不能超过十天
至三十年中期时 由于白银风潮 中国钱庄陷入大面积危机 因而洋行对庄
票开始收缩信用 只收用十一二家最著名的钱庄所出庄票 庄票的势力在废两改
元后开始消弱 此时的庄票也只开出银元庄票 而非原来的银两庄票 这样就受
到了银行支票的冲击 三十年代以前银行本票在出洋货时不及庄票的 1/10 惟
自最近钱业恐慌以来 因洋行限制接受庄票关系 银行本票 流通渐广 尤以信

88
用久著之中央 中国 交通 浙江兴业等极少数本票 事实上已取得与从前庄票
351
同一之地位 随时可以为出货之用 上海银行界的本票比钱庄发行的庄票印
制的更为精制 一般为两联式 上印有 凭票即付 的字样 表明其负无条件支
352
付的责任 钱庄也出支票 但远不如庄票信用之坚 但可用之换成庄票 新式
银行银行券的推广益使庄票地位日益下降 特别是 30 年代后 这种现象更为突
出 1925 年上海钱庄票据 庄票 占全市票据流通额的 85% 1931 年下降为 50%
353
1936 年下降到 20% 此后庄票湮灭无闻

第五节 中国近代币制的特点

1 混乱的币制
早在 1920 年 马寅初就说 要中国强 非中国的实业发达不可 要中国的
实业发达 非改良币制不可 换言之 中国的币制不改良 中国的实业新局面不
354
会发达 中国的实业不发达 中国可也就没有发达的希望了 由此可见当时
经济学家对币制改革的渴望
关于近代中国币制 本论文导言部分总结了学术界的看法 在分析近代币制
时 首先要明确货币本位的概念 依现行货币金融学均认同的本位概念 货币本
位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所规定的货币基本单位及价值标准 金本位是以一定量
的黄金来表示和计算货币单位价值的货币制度 分为金币本位 金块本位和金汇
兑本位 而银本位制度在西方一般出现在金本位制度之前 后由金本位代替 且
只有一种银币本位 此外还有两本位制 一是平行本位 其特点一是金币和银币
都是一国的货币 二是两者具有无限法偿的资格 三是两者均可自由熔化 四是
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变换比率完全由金币的市场价格决定 不为人为力量控制 而
复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和银币都是一国的本位货币 二是两者均具有无限法偿资
格 三是两者均可自由铸造 四是金币与银币之间的交换比率是以法律形式予以
355
规定的 因而具体到中国光绪朝以前的货币本位 其即不是银钱平行本位 也
不是复本位 因为在中国 银两粗略地说是可以自由铸造的 但是制钱却是严格
被政府控制和管理 政府对于民间私铸严格禁止 因而两种本位制中的两种货币
金属均可自由铸造为币这一条件是不能成立的 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 中国的货
币体系中的制钱 是由一种贱金属铜铸造而成 而这是和西方货币学的本位制度
即两种货币金属均由贵金属构成有着鲜明的特色 而这对于中国的货币文化及发
展 起到了不同于西方并构架了重要且有路径 Path 意义的遗产 强而严之
此时的中国货币本位更像是两本位中的跛行本位制 跛行本位的特点一是金币和
银币都是一国的本位货币 二是两者均具有无限法偿资格 三是只有金币可以自

89
由铸造 而银币不得自由铸造 四是金币与银币之间的比价由政府以法律形式加
以规定 而在此时 清末民初政府的货币体系中 银两是可以自由铸造的 而制
钱却不能 同时清政府在清初就规定了银一两等于制钱一千的比价 尽管时有变
化 但是政府还是极力维持的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 货币本位对于货币单位及
主辅币制度均有严格的规定 但是中国的银两却是称量货币 其基本单位并没有
全国统一的标准 因而与严格意义上的任何本位制度均有一定的距离
当时国外早已建立了现代货币本位制度国家的学者 均对中国的货币发出了
356
十分混乱 缺乏体系 无本位可言的感慨 没有一个专家能够确立中国
357
货币的地位 它与任何货币体系无关 而曾为中国银行顾问的 C.Passeri 则
说 中国的货币是混沌的 其结构极为复杂 是多种庞杂交易媒介的混合 用
重量确定货币 从无国家出现过 由于中国货币本身的混乱 确定其本位是十分
358
困难的问题 经济学家马寅初认真分析了银元和上海规元后认为 规元 银
359
洋都没有做本位币的资格 不过比较起来 规元是好一点
中国近代货币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其本位制度的不完备性 在咸丰年间大
钱与钞票制度出现之前 中国的货币本位可以强言之为银钱的跛行本位 而非一
些学者所言的平行或复本位
但是自从光绪朝中国逐渐出现银 铜元后 中国就开始进入了无本位或多元
本位时代 但在流通领域 白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且日益成为货币体系的核

由于 1905 年 10 月 清财政处奏准了 铸造银币分两成色章程 十条 规定
库平一两为本位国币 小银币为五钱 二钱 一钱三种 每次收受不得超过十两
这是中国近代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位货币并明确划分了主辅币 1910 年又订立
了 币制则例 对银币的重量 辅币等等也进行了规定 而且 1914 年 2 月 7 日
北京政府颁布了 国币条例 15 条 规定了银币的面额 重量 辅币 成色等
等 因而一些学者认为从清末民初 中国已经进入了银本位时代 但是如果对于
当时货币流通进行深入考察的话 就会发现 这些条例只不过是具文 主辅币均
按其重量成色行用 根本形不成主辅币关系 并没有普遍意义的实际效果

2 . 无主辅币关系但有强烈的地域和行业色彩
中国自清以来即无主辅币制度 银两或制钱没有主辅币的关系 以后银元与
铜元之间也没有主辅币的关系
我们以民国时期 30 年代初四川成都硬币流通情况作为例子
成都交易用之货币 年来交通便利 输入种类甚多 名称复杂 影响金融
为害甚大 又因年来川政多故 政府未及注意 任尔流行 兹将成都货币种类名
称用其价目 调查如下 现行能用之合法国币 有汉字 川大洋 袁头

90
中山 北洋 云南 大清 广东 安徽 湖北十种 真洋价格每元均在二十二千
文 假洋另列 厂半元十三千二百文 云南半元十八千八百文 角洋以广东
云南为最多 次为四川 湖北 安徽 大清等 每五枚合一元 六千二百文 人
头半元 每枚六千四百文 四川龙板半元每二枚换钱十六千一百文 以上二十三
种 市面商人 均合法货币 照价通用无阻 此外经商人歧视之假洋 有渝板全
法国币之双髦川字大洋二十千零六百 金字十九千 金字二十千零六百 云南铜
板大洋二十千四百 半元二千零六百 光哑云南板十六千六百文 混铜川杂板
每十文合钱八千二百文 广东 云南 北洋 湖北 安徽等五种假角洋 每一枚
换钱一千二百文 江津 合川所造之角洋 每一枚换钱一千八百文 绥定输入之
睁眼袁头币 每元作九角 藏元每元十二千四百文 墨西哥之飞鹰十九千文 搬
360
哈洋十九千四百文 如此众多的硬币 均以市价论值
就是到了废两改元后 四川的货币仍然十分复杂 流通的大洋有 川板大洋
人头大洋 龙纹大元 三种大洋又包括多种 如人头大元实际上是晚清四川 湖
北 大清 北洋 江南 广东 造币总厂等铸造的不同银币 而辅币则有川龙半
元 云南半元 厂板 唐头半元 袁头半元 其中又包含多种 其它辅币则更是
361
多如牛毛 而且银角与银元的关系也是动态的随行就市的关系 从来就没有过
固定的主辅币的关系 即使是中国近代金融中心上海 货币所表现出来的无主辅
币现象也十分明显 银元与银角 银元与铜元每日有行市 1914 年国家铸币法
颁布时 银元和 一角 银币的比例为 1 12.87 1926 年 1 月最低时为 1 19
362

具体到每一种货币体系内 其内部也是混乱不堪 常常出现差异 以制钱的


货币单位 吊 为例 在不同的地区 吊所表示的制钱数是不一样的 一吊在天
津是 490 文 在兰州则是在 160-163 之间 而在北京 贬值后的当十大钱 49-50
枚为一吊 云南则 620 为一吊 在一个更小的区域内 如在湖北武昌附近 武昌
363
是 97 文为一百 汉口则是 97-98 枚 蕲州则是 99 而在湖南 人们在市场上
要带上两串不同的制钱 一串是好坏混合的 而另一串是好的 以与不同的商贩
364
讨价还价 并用于不同的支付
365
一些学者认为 铜元到辛亥革命前已经 基本上取代了制钱 实际上制
366
钱在民国后还大量流通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流通 而且在民国初年甚至是
367
一些偏远地区的唯一的货币
铜元自产生起 20 文和 10 文铜元之间的价格也不是 2 枚 10 文铜元等于一
枚 20 文的铜元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一枚 20 文的铜元合 1.3-1.6 倍的一枚当
368
10 文铜元 因而有人说 钱更多的是处于商品地位 像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只
369
是贸易中的一个要素 这种贸易带有很多易货贸易的特征

91
这在各地均有十分发达的货币兑换市场可以证明 以内地城市郑州为例
1925 年时,郑州当地有五家银行 60 多家钱庄 有钱业会馆 上午只开铜元兑洋
370
钱一市行情 无拆息 沪汉汇水 各家自做 再如 1933 年的南昌还是 汇划
公所附设于钱业公会组织之下 原为便于钱庄同业汇划而设 现在如规元 洋例
银元日拆 铜元 盐封371 申钞 杂钞等行市 皆由公所挂牌 以为全市交易之
372
标准 当然这也是近代中国各地钱庄遍布的原因之一
在上海 尽管 1915 年 8 月 1 日取消了龙洋 龙洋折合银两数 行市 1919
373
年 6 月 9 日取消了鹰洋行市 但是一直到 30 年代时 上海钱业公会每天还挂
出下列货币交易的行市 一 洋厘 即每银元一元 合规元银几钱几分之市价
二 期洋 即约期买卖的银元市价 三 银拆 即规元银一千两之日利 四 小
洋 即银辅币十角合规银之市价 五 铜元 即规元一百两合铜元若干枚之市价
六 兑换 即银元一元合铜元若干枚之市价 七 角子 即小洋一角合铜元若干
374
枚之市价 八 贴水 即小洋一角需贴水若干文始合大洋一角 除银拆外 均
为货币兑换价格
中国近代货币表现得最为明显 且又深具特色的一点就是 近代货币基本上
在每一行政或经济区域内 均形成了十分严密的地方性的货币制度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说 吾国内地之金融 各地互异 异常复杂 一如欧洲
375
各国货币之不同者然
除了前述的虚银本位 如上海的规元和营口的过炉银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近代
区域性的货币制度外 由于货币的复杂和混乱 一些地方往往还创造出一种新的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货币 制度 从而使货币的区域性十分明显 用时人的话就
是 以甲省所铸之银元 用之乙省 非若耗水若干 甚至有不能通用者 呜呼
国犹是国 省界何分 以同此统一国家土地以内 甲省则用银块 乙省则用龙洋
丙省则用墨洋 丁省则用本洋 各自为谋 竟成习惯 弊实甚矣 小银元为大银
元之辅助品 铜元又为小银元之辅助品 宜以小银元十角兑大洋一元 以铜元十
枚兑小银元一角 方为正当办法 今则不然 铜元兑小银元耗水若干 小银元合
376
大银元耗水又若干 节节耗水 流弊丛生
以近代东北的币制为例 近代东北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开
发 货币一直处于短缺之中 古老的制钱在东北的流通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 自清末一直到民国初年间 东北的制钱被分成两种不同的体制 一种叫中钱
在北京 天津 山东等一些地方的制钱被称为京钱或津钱 这种制钱一般都
是清代早期铸造的制钱 重量一般在 厘之间 以 500 文为 1 吊文 而在东北
却是以清代后期铸造的制钱 一般重量在 厘左右的制钱 500 文为 1 吊文 由于
500 文正好是传统的 吊文的一半 处于中间的位置 所以这种钱就被称为中钱

92
另外一种钱被称为小钱或东钱 这种制钱制度一般在山海关以外的地区流通 故
而叫东钱 由于以 160 文为 1 吊文 故而也叫小钱
东钱和小钱后来都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制钱体系 都是采用十进制来进行计
算 其名为 文 成 陌 吊 但是对于一个制钱而言 其中的文往往
不是一枚制钱 我们可以看下表
中钱对照表
中钱 一文 十文 一成 十成 一陌 十陌 一吊
制钱 半个 5个 50 个 500 个
小钱也是如此 见下表
小钱对照表
单位 名称 制钱
10 文 一成 2个
100 文 一陌 十成 16 个
100 文 10 陌 一吊 160 个
制钱在东北的货币制度中还不算十分复杂 清末以后 清政府在东北建立了
一系列的造币厂 这些造币厂生产了大量不同的银元和铜元 从而使制钱又要和
这些银 铜元发生必然的关系 当时造币厂大多制造 10 文和 20 文的铜元和一元
以及 角的辅币 这样 制钱和银 铜元的比价为 377
大洋 小洋 铜元 制钱
1 元 1 元 2 角 132 枚 1 吊 3 百 20 枚
1角 11 枚 110 文
1枚 10 文
而用之换算成中钱或小钱就得出了另一个结果
大洋 小洋 铜元 中钱 制钱
1 元 1 元 2 角 132 枚 2 吊 6 百 40 枚 1 吊 3 百 20 枚
1角 11 枚 220 文 110 文
1枚 20 文 10 文
换成小钱则为
大洋 小洋 铜元 小钱 制钱
1 元 1 元 2 角 132 枚 7 吊 2 百文 1 吊 152 枚
1 角 11 枚 600 文 96 文
1枚 55 文 9文
在广东 也有类似的地区性的货币制度 汕头是清代对外开放比较早的一个
口岸 外国银元也很早就在这一地区流通 但对计数的外国银元 中国商人一般
都要象对中国银两一样进行秤量 由于外国银元的重量不一 比如墨西哥 日本
安南 香港的银元重约 7 钱 2 分 5 厘 而西班牙 葡萄牙 菲律宾的银元重约 6
钱 7 分 后来一些信用好的商号开始将这些外国银元搭配起来行使 用 4 枚重 7
钱 2 分 5 厘的银元和 6 枚重 6 钱 7 分的银元用纸包好 正好是 两银子 这样在
秤量方面方便多了 最终形成了汕头特色的七兑银 而后 人们就用这种七兑银

93
378
为单位 发行了大量的纸币和私票在这一地区流通
在汕头 七兑银取得独立货币地位 是在中国自已铸造的银元在广东大量流
通以后 当时汕头通行的货币制度有三种 一种是银元 又称龙洋 只在特殊营
业中行用 如电报 邮政 关饷 第二种是毫洋 又称小洋 只在官厅和少数洋
货店中行用 而使用最广泛的就是第三种即七兑银 七兑银原来是用七钱银作为
一元的货币 但是七钱的银币又没有大量铸造 只有吉林造币厂曾铸造过 因而
这种银又称为吉林银 银庄发行的七兑银银票都是以吉林元作为兑现物 民初后
袁大头成为国内银元中最受欢迎的银币 吉林元日益减少 再后来现银又大量被
运出口熔化 银元和银两在汕头日益减少 七兑银就成了一种不兑现的纸币 根
本就没有什么硬币可以兑现 汕头银票的兑现只是在银庄发行的银票之间进行互
379
相磨兑而已
不同行业使用不同的货币在近代极为普遍 这是相对于货币地域特色的行业
380
特色 仅以武汉的银两为例
商帮或营业种类 惯用的平名 惯用的银两
杂货 九七八平 二四宝九八兑
砂糖 九八 0 平 二四宝九八兑
漆 木耳 粮食 九八二平 二四宝九八五兑

四川疋头 九八二平 二四宝九八兑
绸缎 棉布 九八三平 二四宝九八兑
磁器 药材 杂 九八七平 二四宝九八兑

木油 九八七平 二四宝九八七兑
桐油 九九七平 二四宝九八七兑
麻 九八七平 二四宝九九七兑
生丝等 九八九平 二四宝九八兑
棉花 九九 0 平 二四宝九九兑
棉花 九九 0 平 二四宝九七兑
棉花 九九 0 平 二四宝九九七兑
白蜡 九九一平 二四宝九九七兑
香油 九九一平 二四宝九八七兑
茶 油及江西帮 九九二平 二四宝九八七兑
油市 九九三平 二四宝九八七兑
四川帮 九八七平 二四宝九九七兑

94
云贵帮 九七九五平 二四宝九八六兑
浙江帮 九八 0 平 二四宝九八七兑
江西帮 九九二平 二四宝九八七兑
公估局 钱庄等 公估平 九八辛六 足纹银 二四宝

外省汇兑 杂货
输入 棉布 石
油 茶 人参 洋例平 九八六平 足纹银 二四宝九八兑
鸦片 煤等
盐 麻 豆油 钱平 九八五平 它纹银 二四宝九八七兑
菜油 皮货等
由此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的地域性构架了中国近代的地方经济圈 人们
不难发现当时的中国 既没有市场经济 又没有资本的积累 更没有出现技术革
新或一种能促进经济开始真正腾飞的制度 贸易的加强 千万个市场的出现 资
金流通的加速 仍不足以使整个国民经济纳入竞争和利润法则的轨道 农产品中
商品化的那一部分 约占产量的三分之一 其辐射范围仅仅是满足方圆数十公
里的消费需要 对外贸易无论在数量上或价值上仍然是极其有限的 在那些为小
乡镇和小城市服务的地方性集市和以土特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对外贸易体系中间
人们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 而只能发现一些区域性的贸易体系 它们集
中在土地较为肥沃 人口较为众多 城市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地区周围 一般来
381
说 这些中心位于三角洲平原或冲积平原地带

3 . 政府对货币发行的放任自由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货币制度是政府供给一个经济体最为重要的制度
安排 但是在近代中国 由于中央政府政令不行 地方割据 多重的政府关系又
由于财政的刚性反作用于货币体系 故而使货币统一在制度供应方面缺乏强制
力 由于货币制度的混乱和政府财政安排而导致的区域性货币的一次次失败 特
别是纸币制度 地方官银钱号 省银行纸币 经常性的崩溃 又使得地方政府不
时受到来自乡村私票的冲击 故而在中国 货币的真实价值与真实交易密切程度
是其价值长远的维系 货币自身发展与制度层面建设扭结在一起 从而使问题更
加复杂
382
民国初年的中国货币状况 被人称为是 自由放任 的 其一表现在对银
两铸造的态度上 其二表现在私票大量出现 及对私票发行的管理上 其三是政
府对外国银行纸币的态度上 特别是从近代私票泛滥的情况来看 更是反映了这

95
一点
银锭的自由铸造情况前已有所论述 就私票而言 中国私票是指各种经营性
或行政部门发行的小区域流通的货币 多在县或县以下的乡村流通 这种小区域
流通的货币名称千奇百怪 诸如钱票 银票 私票 花票 流通券 私帖 街帖
商帖 银帖 屯帖 代价券 土票 土钞 凭票 抵借券 工资条 等等 代
表的硬币有银两 铜钱 铜元 银元 银角等 除了大量的以纸币形态出现外
也有一些是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 这是一种不同于代价币(券)的货币 人们
将其通称为私票 scrip 这些私票具有一般货币的职能 如价值尺度 流通手
段等等 私票与代价币 token 或代价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后一种仅能在发
行者的商店 商场或经营的事业中代替现金使用 而不能在外流通 这是与私票
根本不同的地方
过去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经济中的这种货币形式了解不多 在对中国经济或货
币问题研究时一般采取忽略的态度 钱票在近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十分巨大 种
类极多 从宏观经济上我们忽视的这种货币 在近代经济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 单一的一种钱票我们可以忽略 但从整体而论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
钱票的发行及其流通量占有极大的比重
近代全国除西藏以外的省区基本上都有钱票的发行 为发行者分类则有 1
钱庄 钱铺和私人银号发行的货币 2 当铺发行的货币 3 小型商业银行发行
的货币 4 县银行 号发行的货币 5 商业部门发行的货币 6 工矿企业发
行的货币 7 商会 同业组织发行的货币 8 县政府或县级财政部门发行的货
币 9 宗教部门发行的货币 10 外资外企或外国势力的发行 11 地方驻军
383
发行的军用票
由于私票发行者和社会层面的原因 其信用总体而言较差 使小区域经济由
此经常引发金融货币风潮 但更为严重的是 这些私票流通于人口中最为贫困的
384
阶层 从而引发社会矛盾
从清代到民国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历届政府均未解决地方私票问题 我们从
下面这些政府不时发出的禁令 可以想像当时私票泛滥的程度
清朝末年 清政府开始注意到银行业的无序和一些行业滥发纸币对社会经济
的破坏 因而开始制定一系列的银行和其他的法规 对之进行管理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十一月 清政府首先对京城钱铺发行的钱票进行了
385
整理 宣统元年(1909 年)六月初七日 度支部尚书载泽等上奏 拟定 通用银
钱票暂行章程 第三条规定 通用银钱票 必须有殷实同业五家互保 担任赔
偿票款之责 方准发行 惟官设行号不在此限 第四条规定 凡挂幌钱铺 发行
小钱票及其他纸票者 如有殷实商号五家出具保结 担任赔偿票款之责 暂准照

96
旧发行 惟此项号铺 除照银钱兑换所章程 呈由地方官备案报部外 其关于发
行纸票之事 仍遵此项章程办理 这个奏章当天就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这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纸币管理的章程 也是一个极度放任的章程 但是第二年 载泽等
以度支部的名义下令 限制官商行号发行纸票
1914 年 1 月 21 日 财政部给直隶 山东 湖北 江苏 安徽 云南 奉天
山西 湖南 浙江 吉林 陕西 河南 江西 广东 贵州 黑龙江 甘肃 四
川 福建 广西发布了 关于严禁官私立银钱行号私发纸币致各省民政长训令
1915 年 财政部又发出了 取缔纸币条例 1929 年 1 月 3 日 财政部发布布告
取缔地方钱庄 商号私发纸币 同年行政院也发出了取缔各省地方钱庄商号
私发纸币票券令 1931 年 财政部在关于私票和伪钞的问题上发布了通令 1933
年 12 月 29 日 财政部致各省市政府函 重申禁止钱庄商号私发钞票 1934 年
386
财政部发出切实取缔私铸银铜币及私发票币以肃币政的咨文
省一级政府层面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1913 年财政部致信京师警察厅 对
该厅制定 所有京内银钱各铺无论新业或复业 一概不许再出钱票 的政策 表
示认可 1914 年 2 月 28 日 四川民政厅长下令各县查禁官私银钱行号私印私发
纸币 1915 年 11 月 30 日 河南财政厅通令各属 严禁各商号发行纸币 1917
年东三省当局发布了 禁止私帖规则 1919 年吉林财政厅训令取缔纸币 1920
年 山东省政府制定了 稽核铜元钱票章程 1927 年 月 日 山西省制定了
禁止商号私发银元纸币惩罚规则 1929 年 7 月公布 山西省查禁私发纸币规
则 1929 年 10 月 财政部专门因上海的一些钱业和烟兑业发行纸币而发出布
告严禁 1932 年 8 月 江西财政厅为切实取缔花票的发行 制定了 取缔花票
办法 4 条 1933 年 陕西财政厅整顿金融 严禁私票 派员到各县下令逐渐收
回 1934 年 8 月 上海市政府又一次训示社会取缔私发票币 并销毁旧有币模
严禁私铸私发 1935 年 3 月 6 日 福建省政府委员会第 39 次会议 通过了 整
理各县纸币办法 1935 年广东省财政厅命令取缔商人发行的无产业保证的钱票
1937 年 上海银钱业发行辅币券 上海市特别训令取缔 湖北从宣统元年(1909
年)到国民政府时期 历届地方政府一再从严取缔 从 1909 1934 年 20 余年
年年重申查禁 但没有什么效果 自 1914 年至 1934 年湖南省政府下令取缔市票
387
不下数十次 但鲜见成效 这些中央到省级不时发出的政令说明了私票的泛滥
程度
影响巨大的上海庄票 与现金有异 然而 钱庄发行庄票 为自由业务 不
388
受任何限制 官厅无干涉之权 由于政府对纸币发行的放任以及由货币圈的
389
形成导致的经济圈势力的巩固 可以证明经济学家所言的二元结构

97
4 立体动态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近代中国的货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货币银行学理上的本位意义 其实质是一
种十分独特的 白银核心型 的货币体系
西方国家的银币传入中国后 并没有从根本上取代中国传统的计量白银货币
----银两 而且两种货币在流通领域中既相互争胜 又互为相联 从而构成了中
国近代货币体系的核心 最早外国银币传入中国时 均要被重新熔铸成中国传统
的银两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民对其的接纳 一些钱庄开始在外国银元上打
下自己的戳记或取下银霄鉴定而保障其成份 从而使其能以 枚 的形式在流通
领域中充当媒介 这就产生了在广东 福建等地流通的大量 烂版 银元 但是
由于外国银元的供给决定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不决定于中国或中国的金融
机构 故一些使用外国银元的地方常会因为银元的供给发生问题而强化银两的使
用 如上海规元的创立及充为对外贸易的基础货币就与本洋供给的缺乏有着密切
的关系 与此同时 中国各地造币厂大量仿铸外国银元 使其流通量日益增长
加重了银元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近代中国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是立体的 其核心是银两和银元 其联结纽带
的代表是上海钱庄控制的 洋拆 实际上除上海外 很多地方的钱庄均有类似
形式的银两与银元比价的确定 因而中国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的核心――银元和
银两是一种动态的关系 其比价每天随着银两和银元的供给关系而发生变化 并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币制应为 两元并用 实际上这只是说明了白银核
心型的货币体系的核心 近代中国的白银货币形态一是银两 二是银元 就像是
宇宙里的双子星 动态而立体的运动 由于违背了货币在经济领域的统一也即独
一性 因而给社会经济生活增加了巨大的交易成本 近代贸易大额用银 而日常
交易用元 民国后税收大多用银元 银元自产生后就开始一步步地侵消白银在流
通领域中的地位 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 银元的实力日益增强 但由于这是一个
过程 因而在其运动中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是两元没有固定比价
从而所有物价均由于货币自身价值的变动而随时变化 二是两元交易时需要贴
水 因而交易时极像是国际贸易常受 汇率 风险而产生意外损失 三是银行和
商人为预防两者比价的变动 均要有两元两种准备 多一种准备使资本匮乏的中
国资金更为呆滞 由于两元彼此价格不时变动 又各有用途 因而表现在市场上
时常是需要银元时银两看跌 需要银两时银元见落 因而尽管两者总和数量没有
什么变化却仍能引发金融危机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的第二层次是银角 银角本来应是银元的辅币 但是
在中国近代的货币体系中 其与银元并没有主辅币的关系 从其产生那一天起

98
390
也就随行就市 银质和铜质的辅币 也以 银两 计值的 受造币厂供给及
银角本身含银量的影响而与银元天天随行就市 并在广东 东北形成了十分独特
的小洋本位区 即人们基本的交易单位在很多区域是以银角 即面额二角的银辅
币为基本单位的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第三个层次是以银元 银两 银角标明价值且有准备
的银行券 这些前清银行和北京政府时期及国民政府时代的中外银行发行的货
币 因能兑现 因而与现银无异 但由于受政府压力 常有财政性发行的行为
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的第四个层次是以上海钱庄发行的庄票为代表的 依赖
白银隐性支撑的商业或金融票据 庄票在中外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
其代表的货币均为白银 与现金无异 但是庄票并没有与银行一样的发行准备
只依靠外商银行的收授信用 因而容易发生金融风潮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东北营
口的炉银等
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的第五个层次是铜元 以及与铜元联系密切并在民国后
日益在内地偏远地区使用的制钱等 铜元自从出现后由于受到人们的欢迎且给铸
造者提供了财政收入而大行于市 但是铜元也是每日有行市 且随着各地方造币
厂的滥铸而价格日下
白银核心型货币的第六个层次是依此而发行的各种省银行及私人钱庄发行
的铜元票 由于铜元票常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币值并不稳定
白银核心型货币最边缘的层次是那些军用票及各种无准备的纸币
近代中国 所有的货币在法币改革前均与白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并可通
过种种比价折合成为银元或银两 但是这种折合是动态的 因而与西方国家所强
调的货币本位特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主辅币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
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有着从晚清的银钱跛本位 向白银核心型日益收缩的趋
势 并在 1933 年由于中国政府的废两改元而进入银本位
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每种货币均无主辅币关系 而且各币种
之间每日按行情变动 流通的货币种类那样多 以致当地商会要每天开会计算
391
本地区进行交易的货币的相对价值
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的收缩的第一步是民国后造币厂大量铸造银元 从而使
各地现银两缺乏并导致其形成的虚银两制度集中于一些通都大埠 如天津的行
化 武汉的洋例 营口的炉银 安东的镇平银 汕头的七兑 绥远的拨谱 虚银
两是银两层面最后的堡垒
第二步是随着银元的日益普及 铜元滥铸价值日低 使用范围下降 这在二
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表现出来 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 1929-1933 年对全国土地进
行调查 从 22 个省 157 处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 各处其中五分之四其农民买卖

99
交换之媒介物系属白银 仅有百分之二十处售出谷物所收入者为铜元 更有百分
之三十处购买亦以铜元为代价 其各处所用各色货币在百分数之所以超过 100
392
者 则以有若干处所之铜元与银元均同样使用之故 并且由此得出了中国已
是银本位国家的结论 实际上当时不仅农村 就是在城市人们的日常小额交易仍
用铜元 但是银元使用的普及确是一种大的趋势
总之 近代中国货币是一个动态的 而从全国范围及流通领域观察又是立体
的 以白银为核心的货币体系 其特点是
一是价值尺度的失衡
记帐单位是价值尺度的书面符号 但是中国近代货币由于货币种类过多 且
无主辅币的关系 很多货币均是依其贵金属的含量 如银 或依市场的供求关
系而随时随地地发生变化 因而 价值尺度的功能在近代中国的货币关系中表现
得最为混乱 对交易影响最大 记帐单位和交易手段分裂 银两用于记帐而交易
用银元 进而影响经济的连续性
货币作为记帐单位 简化了价值比较 很多西方货币学理论将记帐单位作为
货币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 经济学家已经证明两种货币的效率在交易中所起的
作用比一种货币要低 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在价值上以固定的价格相联
系 这时的货币实际上不过是一种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的相对价值发生时
货币作为记帐单位的职能变得混乱开来 故而经济发展要求货币是单一的价值尺

而中国近代货币没有主辅币制度 所有货币间的比值每天均发生变动 就是
其核心白银 银两本身也是不统一的 1905 时 伦敦时报报道过中国重庆货币
混乱的例子 这里两的标准相当于 543.7 谷 GRAINS 但并不是具体标明的
而且时常会由于商人从什么地方来或交易什么商品而进行改动 一个来自贵州的
商人一般使用的银两重 537 2 谷 而一个来自重庆百余里江边的 KWEI-FU 商人
用于买卖的银两则重 550 7谷 位于这两个极端例子中间重庆至少还存着十种
不同的银两 这十二种不同的货币联系着不同的商品 四川重要的商品是盐 与
此联系的两则是 544 5 谷 而 TZE-LIU 的盐则为 545 7 谷 与棉布联系的则是
543 1谷 而与棉纱联系的则是 544 1谷 与籽棉联系的则为 536 谷 这看起
来混乱 但是还没有到头 这些银两还要与其成色相联系 在重庆有三种不同成
色的银两的流通 一种是纹银 成色 100% 一种是老票银 成色 99.5% 而第三
种则是新票银或叫市银 成色在 96%-97%之间 交易时要先说明用那一种成色的
银两 把所有与此相关的银两综合起来 重庆一个城中有不少于 60 种的银两
393
而且银两之间由于成色和平砝及市场需求的关系也处于变动之中
二是属于落后于世界的币制

100
在货币领域 我们常常以纸币最早产生于中国而骄傲 西汉的白鹿皮币 一
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纸币之源 但是认真研究会发现其实际上更接近于债券 而宋
代的交子 与西方世界产生的纸币 尽管其纸介是一致的 但是其隐含的经济制
度信息却是不同的 一个具有极强的财政性 后来由政府收归权力而发行 财政
性所包含的通货膨胀风险又为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灭亡的经济原因 通货膨胀 所
证明 而另一个却是信用贷币 是银行的制度创新 其隐含的是社会信用的发展
及私人产权制度和社会信用制约
比较一下中西货币史 我们会发现 近代中国货币制度中出现的一些景象
在西方国家却是百余年前已出现过的 而当中国被这些经济制度或货币本身所因
扰的时候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
银两是近代中国货币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层面 然而银两是一种称量货币 按
照货币本身发展的规律 金属货币制度一般要经过称量货币 无限法偿计数货币
单一法偿货币 复本位法偿货币 合成法偿货币几个时期 而银两是最为原始的
称量货币
近代中国各地均有造币厂 且铸造不同的硬币 在西方 1617 年以后的若
干年里 德国和波兰的地方权贵为攫取短期利润而竞相发行成色降低的硬币 使
德国和波兰深受其害 当时萨克森有 45 个铸币厂 勃兰登堡有 40 个 西里西亚
有 18 个 下莱茵有 67 个 波兰的造币厂为投机者所租用 这些投机商 利用铸
币厂获得投机利润 完全不顾一个稳定货币的好处 那段时间里荷兰也是一片
混乱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铸币厂 有一个省有 2 个 6 个城市有市立铸币厂
全荷兰共有 16 个铸币厂 每个铸币厂都尽可能多地获得铸币利润 用于政府开
支 曾有人企图使发行的硬币标准化 并将硬币体系限制为四种 但没有成功
直到 1681 年 荷兰的铸币厂数目才减少到 8 个 有关货币标准的规定得到了充
394
分实施 这与近代中国多么相似
而对于虚银两这种记帐单位 欧洲人也很早就知道货币的计算并不需要真正
的硬币 就像人们并不非得用尺子计算距离一样 早期镑和先令是用来给商品
定价的 铸成硬币的仅银便士而已 在比较不同的硬币价值时 货币的记帐单位
作为货币的货币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在 18 世纪的米兰 流通于市面的硬币多达
50 种 要处理好这种局面 只有使它们相等于一个抽象的 甚至是想象的单位
如利弗 镑 或 里拉 在法国金融史许多值得注意的特点中 最显著的是实
际流通中货币与记帐货币截然分开 ┅┅ 从 10 世纪到 18 世纪 这种区别在任
395
何国家也不像在法国那样突出 实际上 在中国传统的银两和制钱跛行本位
中 只有制钱 在经过 半两 五铢 而到唐 开元通宝 时 才从原来的计
重货币抽象出来了 文 这一货币单位 从而使 货币的货币 的作用显现出来

101
了 而银两 却一直停留在计重货币上 即使是已经发展的虚银两 由于其地域
性也没有完成这一变化
而且就是一些细节 我们也可以从西欧经历过的货币史中找出其相近的一
面 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汕头的七兑银 以及中国一些地区在使用银两时一般要用
纸包上 在交易中不能打开纸包 如江西的盐封库平银 专用于西岸榷运局购买
食盐所用 这种盐封由榷运局铸造 用红纸包好 签用局印 而后发给盐商 用
396
此作为支付工具 如将红纸扯去则价格将有所下降 而在欧洲 对于硬币不能
按面值被接受这一缺陷 早期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就是银行或是钱币兑换商将已
397
称好的硬币缝入一个口袋或钱包 并在外面标明其真正价值
币制的落后 导致了金融制度和信用制度的落后 对于民初还在营业的山西
票号 西方人认为是 浪漫的 因为这使他们想起了 十七世纪晚期的欧洲
398
对于民国初年兴盛且可获利的中国钱庄业 外国人评论说是类似于一个世纪前
399
的德国 因为那时德国有种类复杂的货币
更为重要的是一些重要的金融制度的形成上 中国也远远地落后了 十二三
世纪的法国香巴尼集市十分兴旺 这一时期欧洲的一些集市上已经出现了结算
即中国传统的汇划 当结算日期到来时 集市的一名官员核实该商人帐本上
400
的债权和债务 并实行相互抵销以减少使用硬币收付的必要 结算制度从此
在欧洲发展起来了 由此产生了众多的信用工具 诸如汇票 中国传统的汇票多
是因货币的异地移动而产生 欧洲的汇票是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的信用创新 其
主要目地是追随商品交易而产生的信用 用一方向所欠的债务冲销另一个方向
所欠的债务 或者更精确地说 冲销任何另一方向所欠的债务 汇票减少了易货
贸易 当面清帐 或用大量硬币 金银器皿或金银块 这些东西易被盗 支付的
必要 ”401中世纪的汇票由于宗教原因只能购买不能贴现 而且十六世纪初 意
大利的 5 6 15 20 天及更长的期票已经十分普遍 而且本票也大量出现 反
观中国 汇划制度出现在十九世纪 而追随商品的汇票 庄票起重要作用的地域
和时期实际也很晚 特别重要的是由于这种制度的差异 在西方自然出现的一些
金融制度 如股份制 证券市场 银行 甚至以后的投资银行 而在中国均处于
一种制度追随引进的状态 在传统的制度环境下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进程 对
于这种经济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现在人们很少注意
只有对中国近代货币的特点的真正把握 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经
济史上的许多问题 诸如中国近代银钱业的产生 作用 废两改元的真正意义
及法币改革对于中国近代经济的贡献等等
三是中国近代货币使价格失灵 从而加大社会生产成本
由于近代中国一些商品有的以银两定价 有的以银元定价 而银元和银两之

102
间的价格又变化无常 因而由于不同商品所定价格货币的变化导致了商品价格的
402
波动 从而使价格不能成为引导生产和市场的标向
四是白银货币的外生性
中国近代的主体货币是白银 中国本土基本上又不产银 因而其是外生性的
403
货币 也正是由于这是一种外生性的货币 才使得在中国极易创造出内生货币
的环境中 日益加强其在中国复杂货币体系中的竞争性
中国近代经济史上 白银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是致命的 不论是晚清
的白银外流还是国民政府时期的白银风潮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实际上 由于中国
境内经济的发展及货币竞争的需要 在很长时期内 中国竟然是一个商品和白银
双入超的国家
早在十九世纪晚期 英国皇家金银委员会就对中国对外贸易进行了研究
1886 年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对主要与中国进行贸易国家的统计分析 中国每年
要用 100 至 200 万镑的黄金平衡贸易 但是在 1864-1886 年间 中国每年平均出
口了 10 万镑多一点黄金 而在中国出口黄金的同时中国的白银进口超过了白银
404
出口 1877 年 差额达 530 万镑 这是他们对 1858-1885 年 27 年的研究 得
出的结论是 中国是一个金出口而银进口的国家
国民政府成立后 由于经济发展及银行体系的建立 从而使得国内对于白银
405
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且从 1918 年开始 中国已是纯银进口国 当时净进口白
银 23 5 百万关两 而且此后一直是银的净进口国 1925 年以后 平均在 50-60
百万关两左右 特别是到了 1928 年净进口白银 106 4 百万关两 1929 年时净
406
进口了 105 8 百万关两的白银 同时净出口了 2 百万关两的黄金
从光绪十五年到 1928 年 金出超 27 年 从光绪十六年起 银出超 14 年
入超 25 年 各年相加 值海关两407
金 银
出超 200761920 194931612
入超 104001703 822109039
净出超 96760217
净入超 627177427
金融中心如上海 天津等地不能只看外银流入 由于战争 中国内地银两大
量流入上海 使上海银两过多 白银涌入进出口通商大埠上海 天津等地已是不
争的事实 如 在天津 1934 年以前 由于银价下跌 白银进口年年入超 加
上华北农村破产 出口下降 洋货入超 因而现银大量涌入天津 天津市面银元
408
充斥 当时银元对拨码或纸币每千元还须贴水二 三元 从而构架了货币在
流通领域分布的不平衡 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103
而中国白银的流入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的 一是白银的定价权在国外为早期
伦敦后为纽约的白银市场 而在国内则为英国的汇丰银行 二是白银流入的经手
者也是外国银行 白银的流入和流出决定着中国市场货币量的变化 而货币量的
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 因而中国的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才是实际受
制于外国的货币体制 只有到了法币改革后 中国才实现了 国币价值已脱离伦
409
敦银市之羁绊


本地批发 埠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均以银两为收付单位 见杨荫溥 我亲见的上海宝银铸造和批估实况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皇朝文献通考 卷十五

皇朝文献通考 卷十五

尚绶珊 北京炉房 钱铺及银号琐谈 文史资料选辑 第 44 辑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0 年版

傅为群 上海嘉定县清代银锭完纳规则残碑 档案与史学 1999 年第 5 期

同上

陈宗彝 解放前天津金融市场的变迁 天津文史资料 第五辑 天津政协 1979 年编印

天津档案馆 天津商会档案选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页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726 页
10
如 申报 记载银炉间同业之活动 今岁银炉同业 自正月间大条到两批之后 来源极少 即有少数运

到 即转运出口 以至生意异常清淡 近由山东帮运到罗卜 笔者注 俄国卢布 角洋二百万 售与泰亨

源 当即分派同业各号熔化宝纹 现开以后 此项罗卜续有来申不致寂寞云 申报 1921 年 5 月 21 日


11
申报 1917 年 3 月 25 日
12
即戥子 著者注
13
[法]杜赫德编 郑德弟等译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2 大象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79 页
14
同上 第 118 页
15
张惠信 中国银锭 台湾齐格飞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76 页
16
魏建猷 中国近代货币史 黄山书社 1986 年版 第 32 页
17
由魏建猷 中国近代货币史 第 32--33 页 及汤国彦主编的 中国历史银锭 第 112--114 页有关资料

换算而得
18
张惠信 中国银锭 台湾齐格飞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76 页 汤国彦主编 中国历史银锭 云南人

民出版社 第 114 页
19
张惠信 中国银锭 台湾齐格飞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77 页
20
日用百科全书 卷二
21
汤国彦主编 中国历史银锭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125-126 页
22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195 页

104
23
贾汉卿 归化城金融史话 内蒙古文史资料 第 33 辑
24
上海档案馆 Q-53-2-74
25
张惠信先生曾计算过这些不同成色和银两重量的关系 见 中国银锭 台湾齐格飞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87 页

纹银成色=935 374

二四宝成色=935 374 (52 4 50)=980 272

二五宝成色=935 374 (52 5 50)=982 143

二六宝成色=935 374 (52 6 50)=984 013

二七宝成色=935 374 (52 7 50)=985 884

二八宝成色=935 374 (52 8 50)=987 755

足银成色=935 374 (53 0 50)=991 496

纹银 50 两折合

二四宝 50 两(50 52 4)=47 71 两 或

50 两(935 374 980 272 )=47 71 两

二五宝 50 两(50 52 5)=47 62 两 或

50 两(935 374 982 143 )=47 62 两

二六宝 50 两(50 52 6)=47 53 两 或

50 两(935 374 984 013 )=47 53 两

二七宝 50 两(50 52 7)=47 44 两 或

50 两(935 374 985 884 )=47 44 两

二八宝 50 两(50 52 8)=47 35 两 或

50 两(935 374 987 755 )=47 35 两

足色宝 50 两(50 53)=47 17 两 或

50 两(935 374 991 496 )=47 17 两

也就是说一个重 47 71 两的二四宝 就等于 50 两的纹银 余此类推


26
杨德馨纂 顺义县志 卷十一金融志 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27
刘鸿书纂 徐水县新志 卷五 附金融 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28
刘玉田等纂 完县新志 卷七食货第五 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29
刘清如纂 续修馆陶县志 卷二经济 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30
刘树鑫纂 南皮县志 卷六金融 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31
张凤翔纂 滦县志 卷四金融 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32
魏永弼纂 柏乡县志 卷四金融 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33
姚寿昌等纂 清苑县志 卷二赋税 金融 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105
34
崔莲峰等纂 望都县志 卷五政治志钱币 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35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58 页
36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54 页
37
白永贞 辽阳县志 卷二十七 实业工商业 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38
辛际周等纂 江西通志稿 经济略八金融事业 民国三十八年稿本
39
龙先钰 贺县志 卷四货币沿革 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40
梁崇鼎等纂 贵县志 卷七经济货币 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41
张治林纂 平乐县志 卷七经济 货币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
42
赵正和纂 名山县新志 卷八 食货 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43
罗春霖纂 丹棱县志 卷四食货志 商务民国十二年石印本
44
杨肇基等纂修 西昌县志 卷三食货志 币制 民国三十一年铅印本
45
蒋芷泽等纂 兴义县志 第七章第一节金融 民国三十五年修
46
张庸僧 清末 兼销业 在云南经济界的关系和作用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5辑 1964 年 4 月
47
尚绶珊 北京炉房 钱铺及银号琐谈 文史资料选辑 第 辑 文史资料出版社 年版
48
陈宗彝 解放前天津金融市场的变迁 天津文史资料 第五辑 天津政协 1979 年编印
49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304 页
5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一 二七
51
重庆海关 1912-1921 年十年调查报告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1964 年
52
贾汉卿 归化城金融史话 内蒙古文史资料 第 18 辑 1985 年版
53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156 页
54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 国内商业汇兑要览 民国十四年编 第 218 页
55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830 页
56
谢鹤声 天津近代货币演变概述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第 40 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57
张民岩 三军时代 成都造币厂与金融风潮 成都文史资料 第3辑 1982 年
58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97 页


59
马寅初 吾国币制之整理 马寅初全集 第一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406-407 页 他又说

因为规元是死的 不变动的 见同上 548 页 但实际上 虚银两对国内的各种银两和银元是不变的 而

对国外货币 特别是金本位国家的种种货币是随金银比价不断变化的
60
中国银行编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443 页
61
同上 第 203-210 页
62
同上 第 222 页
63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 国内商业汇兑要览 民国十四年编 第 433 页

106
64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431-432 页
65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 国内商业汇兑要览 民国十四年编 第 59 页
66
扬州之金融 交行通信 卷1号 1932 年 8 月 7 日
67
史邦进 解放前溧阳的钱庄和金融机构 溧阳文史资料 1984 年第一期
68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195 页
69
胶海关十年报告 帝国主义和胶海关 档案出版社 年版 第 202 页
70
中国银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05 页
71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77 页
72
同上 第 100 页
73
同上 第 344 页
74
渠自安口述 刘静山整理 包头的钱行业 内蒙古文史资料 第 33 辑
75
贾汉卿 归化城金融史话 内蒙古文史资料 第 18 辑 1985 年版
76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413-414 页
77
中国银行编 四川金融风潮史略 第3 4页
78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241 页
79
黎文 重庆金融市场考略 银行周报 民国十五年三月九日 第 19 20 页
80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228 页
81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 国内商业汇兑要览 民国十四年编 第 88 页
82
同上 第 295 页
83
同上 第 178 页
84
同上 第 85 页
85
林毅夫先生所言的两种制度形成或变迁方式 实际上并不是严格割裂的 有时政府必须要在其中发挥作

用 否则制度将对经济发展不力
86
宫下忠雄著 中国币制 特殊研究----近代中国银两制度 研究 日本学术振兴会刊 昭和二十七年

版 第 25 页
87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75-176 页


88
思格斯 致康拉德.施米特 1870 年 10 月 27 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7 卷 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

第 185 页
89
王裕巽 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 中国钱币 1998 年第 3 期
90
陈健英 关于西班牙银元流入中国的若干问题 福建钱币 1994 年第 3 4 期合刊
91
Saran Singh. The Encyclopaedia of The Coins of Malaysia Singapore and Brunei 1400-1967 . Amalaysia

Numismatic Society Publication, Kuala Lumpur,1996,P540.

107
92
伍连炎 外国银元大量流入广东史迹 银海纵横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93
China Review,vol.iii,p.8.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41.
9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43 页
95
同上 第 52 页
96
同上 第 45 页
97
罗尔纲 清代流行的外国银元及最初自铸的银元 历史研究 1956 年第 4 期
98
赖俊哲等 试论 16 世纪后福建的对外贸易与外国银币的流入 福建钱币 1994 年第 3 4期
99
[英]J.E.克里布 陈丽琼译 在中国福建省发现若干 17 世纪西班牙币藏 福建钱币 1994 年第 3 4


100
傅衣凌 明代福建海商 明清商人及商业资本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116 页
101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第 38 页 郑观应 盛世危言 第 3 卷铸银 另周腾虎 铸银钱 及 平贼记

略 也有记载
102
[日]吉田雄虎 中国货币史纲 山口高等商业学校东亚经济研究会昭和八年版 第 102 页
103
松江府续志 光绪十年刻本 第四册 疆域志 风俗 第 15 页
104
北京金融史料 ,货币编 北京金融志编委会编 1995 年编印 第 190 页
105
傅为群 图说中国钱币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111 页
106
吉林通志 经制志五 钱法
107
盛档 盛宣怀 致张朗帅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愚斋 亲笔函稿 转引自夏东元 盛宣怀

传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62 页


108
李鸿章 寄烟台盛道 光绪十五年二月初六日申刻 李书.电稿 卷 11 页8 转引自夏东元 盛宣

怀传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62 页


109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680 页
110
同上 第 688 页
111
同上 第 690 页
112
同上 第 705 页
113
同上 第 844-846 页
114
同上 第 705-709 页
115
申报 社论 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116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98 页
117
同上 第 802 页
118
同上 第 809 页
119
同上 第 699 页

108
120
北华捷报 1858 年 2 月 6 日
121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05-707 页
122
资料来源 W.F.Spalding: 银价问题与远东 太平洋国际学会丛书 无出版年月 及 百年来之银价

大公报 1930 年 1 月 17 日的统计数字


123
赵兰坪 货币学 正中书局 第 517-518 页 523-254 页 530 页 1903-1909 年 1929-1934 年源于

实业部银价物价讨论委员会 中国银价物价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第5页


124
伍连炎 外国银元大量流入广东史迹 银海纵横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125
申报 同治十二年七月十八日
126
叶世昌 潘连贵著 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161 页
127
字林西报 1894 年 4 月 27 日 北华捷报 1894 年 5 月 18 日
128
曾惠敏遣集 卷一 法国铸钱咨请转奏缘由书 另可见 清季外交史料 卷 15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

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20-722 页


129
郑家度 广西近百年货币史 广西人民出版 1980 年版 第 156 页
130
北华捷报 1866 年 7 月 30 日
131
Saran Singh.The Encyclopaedia of The Coins of Malaysia Singapore and Brunei 1400-1967 .Amalaysia

Numismatic Society Publication, Kuala lumpur 1996 P548


132
伍连炎 外国银元大量流入广东史迹 银海纵横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133
耿爱德 中国货币论 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 第 145 页
134
北华捷报 1898 年 9 月 12 日
135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98 页
136
同上 第 633-634 页
137
同上 第 634-637 页
138
同上 第 634-647 页
139
同上 第 668 页
140
同上 第 671 页
141
同上 第 672-679 页
142
同上 第 679 页
143
同上 第 683 页
144
见天津铸造银钱总局招股启示 申报 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二日 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

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687 页


145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28 页
146
同上 第 734-739 页
147
同上 第 745-746 页

109
148
同上 第 747 页
149
同上 第 753 页
150
同上 第 759-762 页
151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户部档钞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63-765 页
152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84-785 页
153
同上 第 792 页
154
申报 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初七日
155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846 页
156
同上 第 796 页
157
同上 第 800 页
158
度支部通部司稿簿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813 页
159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50.
160
马寅初 吾国恶币之影响 马寅初全集 第一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72 页
161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 第 27 号 令示
162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1-14 页
163
银行周报 第 9 卷第 8 号 第 25 页 1925 年 3 月 10 日
164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307 页
165
同上 第 718 页
166
彭信威 中国货币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 第 889 页
167
银行周报 第 9 卷第 8 号 第 25 页 1925 年 3 月 10 日
168
上海 新闻报 1915 年 1 月 20 日
169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125-126 页 这个统计并不全面 其中

有一些前清的数据 也有的一些年份没有计入
170
依 财政年鉴 第 12 编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 第 1531 页改制 该表清代龙元为民国八年调查数

据国民政府财政部调查 宁 津 汉 杭四厂至 1928 年时已销毁 72718632 元 南京造币厂为民国元年至

十八年停铸时数目 内有民国元年至民三所铸江南旧模 36651016 元 天津造币厂为民国三年 12 月 24 日开

铸袁像币至 1918 年 3 月 15 日停止铸造时数 第二个数字是 1920-19128 年 1 月 23 日的铸数 广东造币厂

为 1915 年 8 月 13 日至 1917 年底时铸数 武昌造币厂为 1912 年至 1928 年铸数内有旧模币 7302510 元 杭

州造币厂为 1922 年至 1932 年停铸时数目 成都造币厂为 1912 至 1923 年停止铸造时数目 而新汉字大元

则是 1928 年铸数 此外还有四川渝造汉字大元一种 没有铸数


171
民国二十年流通银币总额之估计 银行周报 第 16 卷第 2 号 1933 年 1 月 26 日

110
172
中央造币厂之沿革 附表 中央银行月报 第 4 卷第 10 号 1935 年 10 月
173
同上
174
财政年鉴 第 12 编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 第 1540-1541 页
175
同上 第 1540-1541 页 其中五角中无四川及云南半元数
176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727 页
177
秦庆均 民国时期广东财政史料 广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九辑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25 页
178
老八开及下述旗 花等均为按银角样式的不同而定的俗称
179
金国宝 中国币制问题 第 45-47 50-55 页 另可见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86 年版 第 728-729 页
180
关于银角铸造 种类请参见 戴建兵等著 中国历代钱币通鉴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 年版 相关造

币厂部分
181
财政年鉴 1935 年版 第 1541 页 另可见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724 页
182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98-199 页


183
废两改元势在必行 晨报 1931 年 7 月 14 日 另可见上海档案馆 Q-53-2-74
184
废两改元势在必行 晨报 1931 年 7 月 14 日 另可见上海档案馆 Q-53-2-74
185
俄国纸币
186
财政部档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680-689


187
据 财政部档 改制 另可见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688-691


188
这从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后收兑银两的情况也可看出 当时银两主要集中于通都大埠

上海 天津 汉口兑进银两一览表 上海档案馆 Q-53-2-74

地点 兑换机关 年月 名称 数量

上海 上海银元银两兑换管理委员会 1933.3.4-1933.4.6 规元 43913779.17

上海 中央银行 1933.4.7-1933.12.3 规元 21934923.60

1 两

天津 天津银元银两兑换管理委员会 1933.5.8-1933.11.3 行化 6971779.65 两

111
天津 中央银行 1933.12.1-1933.12. 行化 936375.86 两

31

汉口 汉口管理委员会 1933.4.22-1933.11. 洋例 6327233.62 两

29

汉口 中央银行 1933.12.1-1933.12. 洋例 545974.55 两

31

189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75 页


190
马寅初 吾国币制之整理 马寅初全集 第一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66 页
191
马寅初 读财政部甘末尔设计委员会改革币制计划书后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77 页
192
皇朝政典类 卷 59 同治六年户部奏议
193
光绪朝东华录
19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554 页
195
North china herald.1887,3,23
196
直报 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三十日 1899 年 12 月 2 日
197
皇朝政典类 卷 59 光绪邸抄
198
梁启超 各省滥铸铜元小史 见 饮冰室合集
199
币制汇编 第二册 第 224 页
200
考查铜币大臣陈璧摺—考查各省铜币情形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874-911


201
梁启超 各省滥发铜元小史 币制汇编 第 6 编 第 279-286 页 另可见 梁启超全集 第四册 北

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202
久重福三朗 铜元问题 大正十五年五月 支那研究第十号别刊 第7页
203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945-950 页
204
同上 第 952 页
205
梁启超 各省滥发铜元小史 币制汇编 第6编 第 279-286 页 另可见 梁启超全集 第四册

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206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875 页
207
同上 第 831 页
208
同上 第 831-832 页
209
同上 第 885-888 页

112
210
同上 第 873-875 页
211
马寅初讲演集 第2集 第 136-137 页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739-741 页


212
考查铜币大臣陈璧摺—考查各省铜币情形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874-911


213
铸铜元本利简明表 东方杂志 第2年 第9期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 第 195-197 页
21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927 页
215
同上 第 926 页
216
同上 第 937 页
217
同上 第 885-886 页
218
依 财政年鉴 1935 年商务印书馆版 第 1542 页计算
219
马寅初演讲集 第 2 集 第 136-137 页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

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39-741 页


220
魏绍武 陆洪涛督甘始未 文史资料选辑 第二十七辑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0 年版
221
Frederic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8-9.
222
同上,P.8.
223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64-769 页
22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1164 页
225
陈翰生 中国农民担负的赋税 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参考资料 [一] 论文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

济系 1981 年编印 第 258 页


226
同上 第 258 页
227
同上 第 258 页
228
考查铜币大臣陈璧摺—考查各省铜币情形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874-911


229
梁启超 各省滥发铜元小史 币制汇编 第 6 编 第 279-286 页 另可见 梁启超全集 第四册 北

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230
财政部档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302 页
231
上海 新闻报 1915 年 1 月 28 日
232
Frederic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8.
233
久重福三朗 铜元问题 大正十五年五月 支那研究第十号别刊 第 11 页
234
曹汝霖为币制重要亟宜整理缮具币制节略呈 1918 年 8 月 12 日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三辑

金融 一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版 第 130-131 页


235
见 中国经济 第三卷第十二期 另可见上海满铁调查资料第十三编 恐慌 发展过程 於 ----

113
支那币制改革 研究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 昭和十一年版 第 页
236
据 财政部档 改制而成 一般而言 一文制钱即一枚制钱 千文即千枚 串即千文 另可见 中华民

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688-692 页


237
久重福三朗 铜元问题 大正十五年五月 支那研究第十号别刊 第 12-13 页
238
同上 第 12 页
239
财政月刊 第 11 卷 第 132 号 1942 年 12 月
240
据 财政年鉴 财政部钱币司章程汇编 云南经济 东三省整理金融委员会报告 中华币制

史 中国币制问题编制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86 年版 第 738 页 另表中还有一些造币厂铸有当二百 当一百 当五 当二 当一的数据没有收


241
上海满铁调查资料第十三编 恐慌 发展过程 於 ----支那币制改革 研究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

社上海事务所 昭和十一年版 第 页
242
E.lee:Currency,Banking,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12.
243
久重福三朗 铜元问题 大正十五年五月 支那研究第十号别刊 第 16-17 页
244
同上 第 18 页
245
Frederic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8.
246
同上,P.12.
247
中国铜质辅币之概论 申报 1921 年 5 月 28 日
248
久重福三朗 铜元问题 大正十五年五月 支那研究第十号别刊 第 20 页
249
中国生计调查会 秘密生涯----中国无职业人生活问题 下册南五省福建 13 上海世界书局 1920 年


250
天津依 银行周报 天津货币流通概况 上海依 商业金融汇报 四川依 东方杂志 四川之货币

以上均见上海满铁调查资料第十三编 恐慌 发展过程 於 ----支那币制改革 研究 南满洲铁道

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 昭和十一年版 第 113-114 页 北京资料依金国宝 中国币制问题 第 92-102 页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746 页 工商半月刊 6

卷 14 号第 169-172 页 中华平民教育会调查

实际上 由于统计口径等多方面的原因 近代的一些统计数据出入较大 以上海铜元价值变动为例 久

重福三朗著的 铜元问题 大正十五年五月 支那研究第十号别刊 第 37-38 页记载


250
上海的铜元市场价格 一元银元合铜元枚数

年份均 12 月末

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年 80

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 84

光绪三十年 1904 年 90

114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107

光绪三十二年 1906 110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116

光绪三十四年 1908 123

宣统一年 1909 127

宣统二年 1910 131

宣统三年 1911 134

民国元年 1912 123

民国二年 1913 130

民国三年 1914 139

民国四年 1915 136

民国五年 1916 127

民国六年 1917 129

民国七年 1918 132.9

民国八年 1919 136

民国九年 1920 141.5

民国十年 1921 154.6

民国十一年 1922 174.7

民国十二年 1923 181.6

民国十三年 1924 206.4

民国十四年 1925 246.4

251
王广谦主编 中央银行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86 页
252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1041 页
253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1286 页
254
郝延平 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79 页
255
张家骧 中华币制史 民国大学出版社 1925 年版 附录第 54 页 此调查并不准确完整 实际数额偏

少 仅是概览
256
可详见戴建兵著 中国近代纸币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3 年版
257
王业键 中国近代货币和银行的演进 第 49 页 台北南港 1981 年版
25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 档案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46 页
259
度支部档 关于调查京城银钱各业给民政部 顺天府的咨文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
260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1076 页

115
261
同上 第 1079 页
262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129-131


26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 档案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66 页
26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133-134


265
银行周报 第 2 卷第 10 号 第 14 页 1918 年 3 月 19 日
266
同上 第 135-136 页
267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77 页


26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 档案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12 页
269
童蒙正 旧中国省地方银行和全国省银行联合会组织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财政金融 上海古

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420 页


270
财部禁止钱庄商号私发纸币 钱业月报 第九卷第一号 1929 年月 1 月
271
银行周报 第 10 卷第 1 号 总第 432 号 1926 年 1 月 5 日
272
银行周报 第 10 卷第 6 号 总第 437 号 1926 年 2 月 23 日
273
钱业月报 第十三卷第四号 1933 年 4 月 15 日
274
日 东亚经济调查局 满洲流通的私帖 东京堂书店昭和四年版 第 16-17 页
275
马寅初 汇丰银行 马寅初全集 第三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4-17 页
276
杨培新著 华俄道胜银行----沙俄侵华历史内幕 香港经济征与法律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13 页
277
大清银行兑换纸币则例 转引自孔祥贤著 大清银行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74 页
278
周建波著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34 页
27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 档案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45 页
280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1076 页
28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 档案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94 页
282
交通银行总行编 交通银行史料 第一卷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866 页
283
此条后删去 详见上海市档案馆所藏中南银行档案 Q265-1-368
284
同上 见 准备金总决算表
285
上海市档案馆所藏中南银行档案 Q265-1-181
286
上海市档案馆所藏中南银行档案 Q265-1-169
287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85 页


28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 档案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363 页

116
289
同上 第 599 页
290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27 页
291
同上 第 228 页
292
杨荫溥主编 经济常识 上海经济书局 1935 年版 第 138-139 页 此外 财政年鉴 公布的数字则为

中央银行 78% 中国银行 65% 交通银行 64% 中南银行 74% 中国实业银行 67% 浙江兴业银行 66% 中国

垦业银行 74% 上海四明银行 74% 中国通商银行 60% 中国农工银行 73% 浙江地方银行 73% 农商银行

67% 天津大中银行 66% 北洋保商银行 79% 平均 68% 财政年鉴 1935 年版 第 1549-1550 页


293
国防委员会财政报告 财字第 43 号 1935 年 10 月 1 日 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

货币史资料 第二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233-234 页


294
杨荫溥主编 经济常识 上海经济书局 1935 年版 第 141 页
295
吴景平 宋子文思想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29 页
296
同上 第 231 页
297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74 页


298
同上 第 177 页
299
同上 第 178 页
300
同上 第 179 页
301
财政年鉴 1935 年版 第 1549-1550 页
302
国防委员会财政报告 财字第 43 号 1935 年 10 月 1 日 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

货币史资料 第二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233-234 页


303
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全国银行年鉴 1937 年版 第 A49 页
304
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出版 全国银行年鉴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1937 年 10 月出版 下篇 统计

法规及其他 第十九章 银行统计 业务统计之部 S 108 页


305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64 页
306
同上 第 64 页
307
传外商银行将增发钞票 钱业月报 第十五卷第三号 1935 年 3 月 15 日
308
马寅初 汇丰银行 马寅初全集 第三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7-18 页
309
王业键 中国近代货币和银行的演进 台北南港 年版 第 页
310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53 页
311
同上 第 54 页
312
财政部档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版 第 179 页
313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75 页

117
31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室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185 页 另见施伯

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77 页


315
交通银行总行编 交通银行史料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883 页
316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室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182-183 页
317
钱业月报 第 卷第 号
318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319
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
320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第 178 页
321
薛念文 上海银行的领券发行 亚洲钱币 2001 年第 2 期
322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323
杨荫溥 上海金融组织概要 商务印书馆 1930 年版 第 46 页
324
北华捷报 1853 年 5 月 7 日 第 158 页
325
张国辉 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 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第 60 页
326
1928 年上海外商银行规定 糖 米 油 杂粮及杂货帮出货使用庄票 最远为十天 五金 煤及木帮

最远期为七天 而洋货帮最远期为五天 见潘子豪 中国钱庄概要 上海华通书局 1931 年版 第 113 页


327
潘子豪 中国钱庄概要 上海华通书局 1931 年版 第 93 页
328
马寅初 汇丰银行 商业月报 第5卷 第7号 1925 年 7 月
329
箝口印即骑缝章
330
指手续费 双力指钱庄与非同业交往而言 每千两扣付一钱四分 后为小洋两角 后又改为按大洋计值

同业交往为单力 付七钱 后改付小洋一角 后改为大洋 但与不常往来者收费更高


331
如元大亨钱庄 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编 上海钱庄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543 页
332
魏友斐 下为木 庄票信用问题之研究 钱业月报 第 13 卷第 11 号
333
施伯珩 钱庄学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1 年版 第 93 页
334
庄票票面规定最少十元或十两 多者达四五十万元 两 但也有六七两的
335
凡接受庄票者 如遇面生中外人等持票 必须询明店号住处并觅妥人担保之 见魏友斐 下为木

庄票信用问题之研究 钱业月报 第 13 卷第 11 号
336
潘子豪 中国钱庄概要 上海华通书局 1931 年版 第 117-121 页
337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14-315 页
338
马寅初 废两改元问题 大公报 1932 年 7 月 17 日
339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编 上海钱庄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20 21 页
340
张国辉 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 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第 62 页
341
[美]郝延平 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99 页
342
[美]郝延平 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上海钱庄发出的庄票 年约 80 万枚

118
平均每家出一万号 大约每年每庄发出票面金额最少 1500 万两 最多 3500 万两 其总额约十六七万万两

见 上海钱庄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551-552 页


343
陈光甫 战事停止后银行界之新史命 银行周报 第十四卷第十五号 1930 年 4 月 21 日
344
陈存仁 银元时代生活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6 月版 第 25 62 64 161 208 403 393 页

当然陈的回忆也可能是指钱庄发行的支票 但钱庄支票也可换成庄票
345
潘子豪 中国钱庄概要 上海华通书局 1931 年版 第 112 页
346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钱庄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698-699 页
347
施伯珩 钱庄学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1 年版 第 93 页
348
杨荫溥 上海金融组织概要 商务印书馆 1930 年版 第 46 页
349
施伯珩 钱庄学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1 年版 第 93 页
350
子明 再论外国银行拒收庄票事 银行周报 第 11 卷第 31 号 1927 年 8 月 16 日
351
庄票 杨荫溥主编 经济常识 上海经济书局 1935 年版 第 47 页
352
施伯珩 钱庄学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1 年版 第 101 页
353
宫下忠雄 中国银行制度史 日本东京 1943 年版 第 70 页
354
马寅初 吾国恶币之影响 马寅初全集 第一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66 页
355
可参见任何一部 货币银行学 著作或教材 如武康平著 货币银行学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9-22 页
356
Frederic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8.
357
Wagel.S.R.: Chinese Currency and Banking,P.40
358
Commercial Handbook of China,by Julean Arnold,vol.II,p.158
359
马寅初 吾国币制之整理 8 吾国有本位币乎 马寅初全集 第一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411-412 页
360
成都货币种类复杂 工商半月刊 第 卷 第 号
361
经济调查部 四川币制概观 四川经济月刊 第三卷第一期 1935 年 1 月
362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76-177 页


363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33. Frederic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8.


364
Frederic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8.
365
王玉茹等 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工业化----以政府行为分析为中心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265 页
366
民国四年河北用制钱情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027 313 3
367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olumbia university 1914,p34

119
368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12.
369
[美]古德诺 解析中国 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 1998 年版 第 28-30 页
370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 国内商业汇兑要览 民国十四年编 第 413 页
371
盐封 专为解交盐款盐税之用 以五十两之二八宝两只 再加碎银 封成一包 实重一百零二两六钱

法定重量为库平一百零三两 此银由江西榷运局专利制造 1933 年时时价每封合洋一千五百三十元左右


372
南昌之金融 中央银行月报 第二卷第一号 1933 年 1 月
373
叶世昌 潘连贵著 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10 页
374
潘子豪 中国钱庄概要 上海华通书局 1931 年版 第 97-98 页
375
马寅初 辽宁之金融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55 页
376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三辑 金融 一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25-127 页
377
静如 东三省私帖调查记 二 银行周报 第 13 卷 29 号 1929 年 7 月
378
汕头的七兑票 白票 商库证及银庄 银海纵横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379
陈国锷 汕头废除七兑及取缔滥发纸币之研究 银行周报 第 9 卷第 398 号,1925 年 5 月
380
根岸佶 越智元治 支那及满洲 通货 币制改革 东亚同文会发行 昭和十二年版 第 326-327 页
381
[法]白吉尔 1911-1937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9 页
382
laisser-faire,见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51.
383
参见戴建兵 中国钱票 中华书局 2001 年版 或戴建兵 民国私票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 民国纸币

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版
384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69.


385
度支部档 关于调查京城银钱各业给民政部 顺天府的咨文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
386
可参见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版 中华民国史档

案资料汇编 第三辑金融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版


387
可参见 戴建兵 中国钱票 中华书局 2001 年版中关于省级私票的论述
388
潘子豪 中国钱庄概要 上海华通书局 1931 年版 第 110 页
389
清朝末年的经济有一个二元结构 农村地区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加上集市贸易 集市贸易主要协调以外生

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极低分工 外生比较利益是指天生生产条件或偏好不同引起的分工和交易 而内生比较

利益是指后天形成的比较优势 由于缺乏专利制度和保护私人企业剩余权制度 在迂回生产和技术发明创

造等活动中 分工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不能发展 (施坚雅 中国农村的集市和社会结构 载 亚洲研究

杂志 卷 24 第 1 期 (1964) ) 这种农村经济的显著特点是 农民的主要消费是自己生产的 极少部分

购自市场 所以农业生产不是专业化和为了市场化而进行 (分工水平低) 几乎很少有专业生产一种蔬菜

水果的欧美式农户 更少有大规模雇工进行专业化商业化生产的农场 见杨小凯 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 或

商业资本主义 晚清的经济历史 19 世纪末出现的规模仍小的工业部门及运输业有相当可观的增长

120
但却影响有限 劳动分工和职业结构的变化非常不平衡 属于萨克斯 杨小凯 张定胜 (2000)所分析的二

元结构 沿海和大城市与国际市场相联 有较高的分工水平 很多新的职业和产业在这些地区出现 而广

大农村和内地基本是个自给自足的社会 只有占收入比重很低的产品在大约 70,000 个地方性集市中贸易

(见 Feuerwerier 1983, pp28 和 Skinner 1964, pp3-44) 也就是说中国农村大约分成 7 万多个地方

性基本自给自足的社区 社区内有一些互补余缺的贸易 但社区之间及它们与大城市及国外的分工和贸易

极其有限 因此外国商品很难打入中国市场 由于没有全国性统一市场 沿海城市与其说是国内分工的交

易网路的中心结点 不如说是与外国经济分工和贸易的延伸结点 在一个自由经济制度下 由于分工增加

生产力的好处和增加交易费用的坏处之间的两难冲突 均衡的分工水平由交易效率决定 交易效率极低时

最优的经济结构就是自给自足 其生产力低下 也没有交易费用 当交易效率在沿海地区稍微提高但又没

有高到足以将所有人都卷入分工时 则发达地区的人会卷入分工 而交通不便地区的人们仍然自给自足

如果有两个国家 国家之间没有移民自由 则交易效率高的国家中所有人都卷入高分工水平 没有二元经

济 交易效率低的国家 沿海运输条件好的居民与外国贸易 而交通条件差的地方自给自足 产生二元经

济 在这种二元经济中 贸易条件对落后国不利 落后国可以用保护关税改进贸易条件 但这却以抑制分

工的发展为代价 如果落后国进一步改进交易条件 则可与发达国通过关税谈判达成多边自由贸易 使国

内国际分工水平提高 生产力提高 所有人的福利水平提高 杨小凯 民国经济史 (1912-1949) 古典自

由主义思想网站 www.sinoliberal.com
390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76 页


391
B 苏莱斯基 奉票的盛衰 1917-1928 中国军阀时代的货币改革 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 第3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第 297 页


392
实业部银价物价讲座委员会 中国银价物价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第 63 页
393
London Times, March 13,1905.转引自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37.
394
[美]P 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45 页
395
[美]同上 第 31-32 页
396
江西之金融 江西省政府 1933 年编印 第 134 页
397
[美]P 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33 页
398
Frederic E.lee:Currency,Banking,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70-71.

在意大利 十七世纪时银行由于 交易的变化 迫使热那亚商人们由商品贸易转变到货币兑换 替那些

用汇款买卖货物的商人们办理汇兑 从中谋利 托马斯 孟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1664 年 1965

年版 第 52-53 页 见[美]P 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51 页


399
Dr.MorrisonR 的评论 见 Wen pin wei: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40-41.

121
400
[美]P 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53 页
401
同上 第 55 页
402
马寅初在 马寅初全集 第一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73 页举了一个关于布价格变化的例

子 第 374 页说 财政部的物价表上有一百几十样东西 几十样是用银子来计算的 还有几十样是用洋钱

来计算的
403
[德]柯武刚 史漫飞著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第 261 页
404
Royal Com.on Gold and Silver, Minutes of Evidence ,p.21 参见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35.


405
自从光绪十五年 1889 到民国十七年 1928 恰好四十年间 金的净出超总计值 96760217 两 银

的净入超总计值 627177427 两 两抵净得入超 530417210 两 ”杨端六 候厚培等: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

贸易统计 1931 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专刊,第 9 页


406
萧梁林 中国对外贸易统计 1864-1949 第 128-129 页 郑友揆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

1840-1949 第 343 页 转引自陈争平著 1895-1936 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5 97 页
407
杨端六 候厚培等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 1931 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专刊 第 159 页
408
常南 英国汇丰银行的经济掠夺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409
财政部钱币司检送 1928-1937 年国币对金价值指数计算表函稿 1938 年 5 月 10 日 见 中华民国史

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 第一编 财政经济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版 第 303 页

122
第二章 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

第一节 货币制度与金融体系

欧洲自古以来货币以银币为主 另外混用金币 铜币 七世纪后欧洲以银币


为基础 但仍掺用金币 而中国货币文化体现的则是铜币为主 明中后期开始向
银铜混用转化 不同的货币体系 往往会导发不同的金融体系

1 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
1840 年以后 中国国门洞开 中国传统经济已经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不管中国愿意不愿意 资本主义全球市场法则使中国开始向外大量出口原料 基
础产品 并大量进口国外工业产品 金融追逐客户 货币是贸易之血 而当金融
成为一个产业后又开始加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近代中国金融的发展同样也起到
了这样的作用 因而当代人们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概而言之 近代中国面临的外部世界经历了金本位 金汇兑本位及管理通货
纸币 三次较大的变动
金本位时代
早在 16 18 世纪 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了金银本位制或复本
位制 复本位制分两种形式 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格流通的 平行本
位制 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 双本位制 或 两币位制 也即
通常所称的 复本位制 复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由于 劣币驱逐良币
的格雷欣法则作用 经常使商品价格和交易处于混乱状态 19 世纪初起各国相
继放弃金银复本位 如英国于 1816 年颁布铸币条例 发行金币 1823 年英国的
银行券开始兑换金币 实现了真正的金本位制 欧洲一些大陆国家也于 1878 年

停止银币的自由铸造 由复本位制转向 金本位制 到 19 世纪后期 西方各
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 于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
一战后由于时局变化 各国经济实力不同 发展状况不平衡 黄金产量跟不上经
济增长的步伐 使得这一不大灵活的体系难以维持下去 银行券作为典型的货币
符号应运而生 成为黄金货币的代表 货币的表现形式由实物货币向纸币发展
加快了黄金从货币舞台前台到后台的步伐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
度 完善的国际金本位制形成于 1880 年 也有的学者认为应从 1897 年开始

123
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 这一时期国际金本位制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黄金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世界货币 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大部分
为黄金 黄金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自由流通 自由兑换
以及进出口 在当时的条件下 虽然黄金是国际货币 但由于英国的经济地位
使英镑成为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 持有英镑的人可随时向英格兰银行兑换
黄金 于是形成一种以黄金与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也有人称之为英镑

汇兑本位制度(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二是两国之间的汇率为
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即铸币平价 由于各国的货币都规定了含金量 国际金
融市场的实际汇率则随着外汇供求变动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波动的上下限是
黄金输送点 三是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当外汇收支出现逆差 黄金外
流时 如果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明显减少 会导致货币供给紧缩的效应 进而使
物价下降 这将会提高本国商品出口的竞争能力并抑制进口 同时紧缩也会使利
率上扬 引起资本注入 这种机制的作用促使外汇收支恢复平衡 反之 如果是
外汇收支顺差引起黄金流入 国内货币供给增加 收入和价格水平提高 出口减
少 进口增加 利率下降 资本外流
国际金本位体系对于保持长期的汇率相对稳定 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有
利条件 但是这个制度本身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首先直接受世界黄金产量波动
的影响 在金本位制下 黄金产量的变化与物价的变化密切相关 当黄金产量增
长超过物价增长时 物价上升 反之物价下降 其次机制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
限制 各国政府的干预 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及资本输出入等都影响了黄金的
自由流通 大大降低了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理论上的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
十九世纪 英国先于 1816 年采用金本位制 而法国 比利时 意大利 瑞

士等国在 1865 年组织拉丁同盟 到 1878 年采用金本位制 1854 年葡萄牙 1871
年德国 1873 年北美合众国 丹麦 瑞典 挪威采用金本位 而比利时停止铸
造五法郎银币 法国也限制铸造 1874 年拉丁同盟限制银币铸造 1875 年意大
利中止银币自由铸造 荷属殖民地也中止银币铸造 荷兰采用两本位制 1876
年芬兰采用金本位 法国停止五法郎银币铸造 1880 年海地 1881 年阿根廷
1885 年埃及采用金本位 1890 年 印度银币和法国贸易银币停止铸造 1897 年
日本和俄国采用金本位制 1899 年印度改用金汇兑本位 1900 年厄瓜多尔用金
本位 1902 年泰国停止银币铸造 1903 年菲律宾采用金汇兑本位 1905 年玻利
维亚 墨西哥采用金汇兑本位 1906 年海峡殖民地采用金汇兑本位制 1907 年
哥伦比亚采用金本位制 1910 年加拿大采用金本位 1925 年印度采用 1930 年
安南采用 1930 年 3 月波斯采用 废除银本位后的国家原铸银币多熔铸成块进
入世界白银市场 有些会流入中国 如 1920 年法国大批成色 900 的银币流入英

124

国和中国 就是由原银币熔铸成锭 利用世界银价高涨之机抛入世界银市的
国际金融学家陈彪如认为 1897 年-1914 年期间 金本位制运行顺利 主
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 1 世界经济比较稳定 金本位制没有受到严重的考验
2 由于重要金矿的发现 黄金生产增加很快 自 1890 年以后 黄金数量每二
十年增加一倍 所以黄金供应相当充分 自当这些条件不存在时 金本位制就成

了问题 但是 传统的金本位制也并不是十分完善的 首先 第一次大战前
的国际货币秩序是金字塔形的格局 一般外围国家处于最低层 核心国家处于上
层 英国则处于顶尖 英国在 19 世纪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 因为她是
最大的工业强国 最大的工业品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 伦敦又是最重要的
世界金融中心 英镑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 英国不仅支配着国际货币秩序
而且起着重要作用 它对国际收支逆差国的出口商品提供一个开放的市场 对外
提供长期贷款 在发生金融危机时 它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6由此英镑和英国的
金融市场使英国控制了世界金融特权 并依此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
国际金本位制的解体
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 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起
来 到 1913 年末 英 美 法 德 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 2/3 绝大部
分黄金为少数强国所占有 这就削弱了其他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 到 1913 年
全世界约有 60%的货币用黄金集中于各国中央银行 各国多用纸币在市面流通
从而影响货币的信用 而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 政府支出急剧增长 大量发行
银行券 于是银行券兑换黄金越来越困难 这就破坏了自由兑换的原则 在经济
危机时期 商品输出减少 资金外逃严重 引起黄金大量外流 各国纷纷限制黄
金流动 黄金不能在国际间自由转移 由于维持金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条件逐渐遭
到破坏 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就失去了保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各国
停止银行券兑现并禁止黄金出口 战争期间 各国实行自由浮动制度 汇价波动

剧烈 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 于是国际金本位制宣告结束
金汇兑本位的建立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参战国均实行黄金禁运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 国际金
本位停止了实行 战后各国相继恢复了金本位制 但与战前相比 黄金的地位大
大被削弱 一些国家实行了金块本位或金汇兑本位 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进一步
受到限制 美法等国都曾明确表示切断黄金流入流出与国内货币供应和物价波动
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各参战国纷纷停止银行券的兑现并发行不可兑现的纸
币 同时禁止黄金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 英国损
失巨大 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 而美国却发了战争财 成为债权国 世界各国物

125
价高涨 但黄金价格却保持原有水平 于是 1915 年到 1922 年世界黄金生产下降
了 1/3 黄金数量对世界生产与国际贸易的比率低于战前 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
的金本位已很难恢复 各国只有采用汇率浮动政策 战后除美国仍坚持金本制外
其它国家的金本位均不稳定 几乎所有货币均浮动 各国的汇率出现了一些极为
复杂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 一些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制后 利用通货贬值进行汇兑
倾销 而各国为了防止汇兑倾销 除加强外汇管制外 还对贸易进行管制 从而
缩小了世界贸易的范围 因而世界货币制度的重建深受各国的重视
1922 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经济与金融会议 genoa conference 中
讨论重建有生命力的货币体系问题时 会议建议采用金汇兑本位制或虚金本位
制 以便节约黄金的使用 其主要内容是 1 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 2 国内
不流通金币 以国家发行的银行券当作本位币流通 3 银行券只能购买外汇 这
些外汇可在国外兑换黄金 4 本国货币同另一金本位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
价 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 以便随时出售外汇来稳定外汇
行市 这是一种间接使货币与黄金联系的本位制度 5 主要金融中心仍旧维持其
通货同黄金外汇 即可兑换黄金的通货 的可兑换性 由于一国须把本国货币同
另一金本位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 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储备 以保持外汇行
市的稳定 这就使本国货币依附于相联系的金本位制国家的控制与影响 所以它

实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 但它获得了货币稳定 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货
币会议后 节约黄金 的原则产生了巨大影响 除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外 英法
实行金块本位制 其他国家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无论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
制 都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 很不稳定 而这种脆弱的制度经过 1929 年 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 终于全部瓦解
金汇兑本位的实行不是各国协议或明文规定 而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1925 年英国恢复英镑同黄金的兑换并取消了黄金出口的禁令 许多重要国
家也相继恢复战前的平价 并通过立法准许中央银行持有可兑换黄金的外汇资产

作为法定准备
最早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是德国 于 1924 年实行 奥地利 意大利 丹
麦 挪威等北欧国家也先后采用 由于只有美国还是金本位 而英法两国则是金
块本位 从而使美元 英镑和法郎等储备货币占主要地位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开
始出现 形成了一种不受单一货币统治的货币体系 其特点为国际收支发生逆差
时 各国先动用外汇储备 最后才使用黄金 从而使黄金成为国际结算的最终手
段 银行发行的纸币在实行金汇兑本位不能直接兑换黄金 只能兑换实行金本位
制国家的货币 然后再按该国的规定兑换黄金 在 1927 年和 1928 年 就 25
10
个主要国家来讲 外汇占储备总额的 42%

126
金汇兑本位制的失败
金汇兑本位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 如货币价值的稳定 货币供应量的调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等均不像金本位时期能由黄金自动完成 这些问题实际上强化了
日后中央银行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
1929 年 10 月 28 日 这个日子在美国以及世界金融史上一直被人们牢记
这一天 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猛跌 正式揭开了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序

美国在第一次大战中综合国力大大膨胀 战后 美国从债务国一跃而升为债
权国 它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 40% 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主要力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合并浪潮兴起的同时 美国的股票市场也出现了空前
的繁荣 并且很快兴起了以股票为标的的投机浪潮 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股
票市场 由于股票价格的上涨 从投机中极易获得利润 几乎每一次买进 都意
味着利润 这种利润又再次投入股市 人们对实际经济的投资热情已经下降 他
们把大量资金从实际经济部门转移到利润炒作得热火朝天的证券市场 有若干重
要因素对投机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致最终使这场投机浪潮发展到极点
首先 银行业对证券市场的信用扩张和证券市场的保证金制度造成了过度信
用交易 其次 股市操纵和金融欺诈的流行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 政府对市
场的宏观控制及监管不力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投机心理使市场的崩溃不可避免 还
应该指出的是 当时弥漫在社会一般公众中的是一种时而近于狂热 时而又惊惶
失措 失控的非理性的投机心理
上述情况引起的结果 使投机之风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股票价格狂
涨 超过其帐面价值 3--20 倍 以往在证券交易中一天有 100 万股的成交量就算
是创造记录 但是在 1929 年 成交量在 400 万股以上的日子有 122 天 其中有
37 天的成交量在 500 万股以上 投机疯狂 虽然实际经济早已出现衰退现象
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也屡屡发出警告 但是股票市场的行情与以前的经济周
期所发生的情况迥然相异 仍然在几个月之内持续上升 在这种狂热的气氛中
令冷静的观察者最为触目惊心的是股票投机者的负债额已达数十亿美元
终于 市场开始显现出裂缝 1929 年 9 月 5 日 一位叫鲁杰 巴布森的统
计学家在全国企业家大会上预言 一场大恐慌就要到来----而且可能非常可
怕 10 月 28 日 星期一 纽约股票交易的全部股票突然平均下降 50 个点 洪
水开始决堤 高峰在 10 月 29 日到来 星期二早晨十点钟 证券交易所大厅的大
锣刚刚响过不久 剧烈的抛风猛然发生 根据 纽约时报 的统计 50 种主要
股票的平均价格几乎下降了 40%

127
股票市场的大崩溃一直持续到 1933 年初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其他经
济领域 发展成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 危机给美国经济极其沉重的打击 全美工
业生产从 1929 年到 1933 年下降了 46.3% 13 万家企业倒闭 1200 万 1400 万
左右的工人失业 同期美产业工人的总人数约为 3000 万 农产品大量积压 价
格猛跌 1 磅牛肉只卖 4 美分 1 公升牛奶才值 2 美分 农民纷纷破产 反饥饿
游行不断 危机给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以极其沉重的打击 30 年代在美国被冠
以 大萧条 的称呼 并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所有国家 成为一次规模空前的
世界性经济危机 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降低了 40% 退回到比 1913
年还低 10%的水平
大危机迅速传遍世界 表现在货币领域 金本位难以维持 1929 年至 1930
年初 阿根廷 巴西 秘鲁 智利等一些拉美国家由于大量黄金外流而相继脱离
了金本位制 1931 年奥地利金融危机引发了德国两大银行11相继倒闭 两国均发
生挤兑 资金外逃 德国的国际收支发生了严重的逆差 金汇兑本位制难以维持
1931 年 7 月 德国宣布禁止黄金出口 限制资金汇出 实行外汇管制 放弃了
金本位 德国的外汇管制使英国在该国的投资不能抽回 从而使英国出现了 1
亿英镑的国际收支逆差 英镑动摇 黄金流出 2700 万镑 不得不于 9 月 21 日宣
布放弃金本位 从 1931 年 9 月到 1932 年 12 月 英国 日本 瑞典 挪威 芬
兰 加拿大 新西兰 澳大利亚等 17 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 1933 年 3 月 美
国再次掀起货币信用危机 大批银行倒闭 黄金大量外流 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
银行暂行停止银行券兑现 禁止黄金输出 最后不得不放弃金本位 将黄金集中
于国库 以美元纸币进行流通 从 1931 年 9 月到 1933 年 3 月美国放弃金本位
制时止 一共有 35 个国家脱离金本位制 结果使这一制度成为历史陈迹 金汇
兑本位寿命很短 它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是兑换黄金的浪潮 另一方
12
面是世界外汇储备总额减少
货币集团时代和纸币本位时代
为了维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一些国家组织货币集团 1931 年英国组成
英镑集团 Pound, Sterling Bloe 至 1939 年发展成为英镑区 Sterling area ,
包括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及与英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 它规定各成员国货币对英
镑保持固定比价 可自由兑换 区内资金流动不受限制 贸易信贷等一律用英镑
计算 成员国所得黄金 外汇要卖给英国 集中于 黄金美元总库 作为共同储
备 从而形成一种英镑汇兑本位的运行机制
1933 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后组织了美元集团 1939 年发展成为美元区 参加
者有美国及其属地 加拿大 菲律宾 利比里亚以及中南美一些国家 是一个较
为松散的非正式组织 它只规定区内各国货币钉住美元 贸易和非贸易支付均以

128
美元结算 各国黄金外汇大部分存在美国 一般不进行外汇管制
1933 年 7 月 伦敦经济会议中 法国 比利时 荷兰 瑞士 意大利 波
兰宣布在现行平价下继续实行金本位 从而组成了六国 黄金集团 但是不久
由于英美放弃金本位后法国币值偏高影响出口 货币又不能贬值 国际收支恶化
比利时首先退出该集团 至 1936 年其他五国也都放弃了金本位制 后来法国不
得不组织了自己殖民地 附属国成立了法郎集团
在一些国家组织货币集团的同时 世界币制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种纸币本位
或称之为管理纸币本位 管理通货的货币制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纸币本位
制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开始在世界一些有影响的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其有
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 二是本位货币
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 由于这种币制不再与金银保持兑换关系 因而不受
所拥有的金银数量的限制 这是一种相对自由 而更依赖于中央银行管理的货币
制度 发行者为了保持自己所发行的货币价值 要对纸币发行数量和流通进行强
有力的管理 故而当时称为管理纸币本位 或管理通货
从理论上讲 管理纸币本位制与自由放任的金币本位恰恰相反 主张实行管
理纸币本位制度者认为 金币本位制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并不能达到使经济稳定发
展的目的 反而会导致经济的周期波动 而其根源是由于金本位制下调节功能的
时间太长 由于通货数量在金本位制下政府不能控制 故而物价波动 产量多少
会时常变动 只有管理通货才能解决这些矛盾 即人们可以依市场和生产的变动
主动 调节货币的数量 从而解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问题 同时为了对汇
率进行管理 一般要设立外汇储备基金 从而维持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促使国
13
际收支平衡 具体到纸币发行上 一些国家的发行制度还是各有其特点 英国
采用部分准备制 美国采用联合准备制 德国采用比例准备制 法国采用最高限
14
额制 日本采用限制屈伸发行法
但是这种本位制也有一些缺陷 由于发行基本上不受一国所持有的贵金属的
限制 因而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汇率不以货币的含金量而定 由各国自由调节
使货币的对外价值变化无常 从而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因而这是一
种对于管理要求极高的币制
1944 年 7 月 l 日 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建立
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成员国货币单价和确
定固定汇率制 即美元与黄金挂钩 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

2 货币制度与金融体系
我国传统货币理论认为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或一般等价物 而西方经济学则

129
认为 货币的本质是任何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关于货币的本质 在西方货币学说
史上曾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货币金属论 二是货币名目论 货币金属论者
从货币的价值尺度 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出发 认为货币与贵金属等同
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 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贵金属的价值 货币名目
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 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 认为货币
只是一种符号 一种名目上的存在 货币金属论是货币金 银本位制的产物 随
着 20 世纪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其影响力正日益减弱 目前在西方货币学说中
占统治地位的是货币名目论 这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的定义中可见一斑
最近出版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 货币金融学 将货币定义为 货币或
15
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在我
国经济学界 有关货币本质的争论也是由来已久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 我国学
术界就货币的本质 人民币是否是黄金的符号等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 20 世
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后 这一基本问题又被重新提起 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综观我国学术界的讨论 无论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的观点 还是 货币
的本质是一种特殊或一般商品 的观点 都离不开货币本身具有价值这一基本的
论断 实际上两者并无多大的区别 作为货币本质观的直接应用 在人民币的价
值基础问题上 曾出现过 金观点 与 非金观点 的对立 金观点 认为人
民币是黄金的价值符号 人民币的价值基础是黄金 非金观点 则认为人民币
不是黄金的价值符号 与黄金没有任何联系 人民币直接代表一定的价值量 但
无论是哪一种观点 都承认货币是与价值相联系的 货币或通过黄金 或不通过
黄金代表着一定的价值
用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观点不能对各种形式的货币做出完整的解释
而用货币是信用的观点 能较好地解释迄今为止的各种货币现象 因而货币是一
种能提供一般购买力的信用 货币由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的演变 实际上是对货币购买力信用的保证由实物商品向贵金属商品 银行信用
16
和国家信用的转化 在货币是信用这一本质的问题上没有变化 由此确立了
货币制度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其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除此以外 一国
的货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当时金融体系的结构 货币兑换业中派生
17
出货币的保管业务 然后从货币保管业务的发展中又产生了银行 世界范围内
中央银行的建立证明了这一点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两种要素相关 一是货币
制度的变革 一是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早期的中央银行职能是比较简单的 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前后几十
年里 货币制度发生了一个带有根本性改变 这便是金本位制的解体和金属铸币

130
流通的终结 不兑换信用货币的广泛流通不仅改变了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 而且
改变了整个经济的运行 这使中央在管理货币与信用 稳定金融秩序和保证国民
经济正常运转等方面的重要性陡然上升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中的地
18
位迅速提高
从历史上看 中央银行一产生就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受
到政府的控制 但在金本位解体特别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
19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明显加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各国停止银行券兑现并禁止黄金出口 战争期间
各国实行自由浮动制度 汇价波动剧烈 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 于
20
是国际金本位制宣告结束 由此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恐慌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各国政府认识到只有通过中央银行才能补救 1920 年 国际联盟主办的布鲁塞
尔国际金融会议明确了现代金融经济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建议未成立中
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成立中央银行 已经建立中央银行的国家要进一步发挥中央
银行的作用 由此形成了各国中央银行创办的第一次高峰 1930 年 在瑞士的
巴塞尔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 旨在谋求各国中央银行作为本国金融机构的代表
加强国际合作
放弃金本位 即放弃了黄金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 因而由调节经济运动
而导发的央行制度必然产生
由于有老牌的英格兰中央银行组建及发展过程可资借鉴 因而许多国家的中
央银行是由政府力量直接设计成为从法律上具有明确权责的特定机构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1921 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1942 年 世界
各国改组或成立的中央银行有 43 家 其中欧洲 16 家 美洲 15 家 非洲 2 家
大洋洲 2 家 主要国家的央行成立时间为苏联 1921 年 澳洲 1924 年 智利 1926
年 中国 1928 年 土耳其 1931 年 印度 1935 年 阿根廷 1939 年 爱尔兰 1942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 美国利用二战后国力强盛之时 使美元成
为世界主要货币 原来的货币集团被美元一家取代 到 20 世纪 70 年代该体系解
体 近 30 年间 改组 重建和新建的中央银行共计有 50 余家 其中欧洲 10 家
美洲 7 家 亚洲 21 家 非洲 16 家 特点是发展的重心从欧美两洲向亚洲非洲转

货币制度的变迁不仅促进了新的金融体系的建立 而且也常常淘汰旧有的传
统的金融机构
具体到近代中国 货币制度的变迁对山西票号倒闭有直接的影响 张惠信先
生的研究认为 在清末币制改革渐具成效后 各埠原来互相隔阂的银两货币机

131
制被淘汰了 由彼此趋向等值的银元加以取代 银两货币的计算 由繁杂纷扰的
秤量银锭 演变到简单明确的计数银元 货币处理的技术被简化了 票号不能再
任意高低币值----无法再在平 色上取利 如此一来 票号不仅丧失了汇差利益
连埠际汇兑的经营门槛也被拆除 于是银行 官银钱局 钱庄 邮政局都能轻易
地跨足 兼 营 形成了汇兑的竞争市场 埠际汇兑不再非票号不可 使用者可
以货比三家 在价格导向下 汇兑交易很快地由票号独占的卖方市场 转变成各
金融机构相互竞遂 任由使用者选择的买方市场 票号业务因而一落千丈 当其
它金融机构普遍将国内汇兑纳入附属业务经营 山西的票号业主 却不愿接纳已
感受到经营危机的从业人员之建议 转型为银行 仍坚持以传统的汇兑为主要业
务 在货币日渐整齐的情况下 汇兑专卖店已无法生存 无可避免的将淡出金融
21
市场
中国传统复杂币制是产生钱庄的温床 也给他们创造了生存空间并带来利
润 在银行开立的有息帐户通常是以 银两 而不是以 银元 为计算单位的
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 银两 当要支付以 银两 为结算单位的债务时
你必须从银行提取银元 而银行的经营并不是以方便顾客为目的 因此你要想从
自己的以 银两 为计算单位的帐户上得到银元 就得付给银行一笔手续费 而
当你要将银元存入帐户时 则必须要折算为 银两 银行同时又要从中抽取手
续费 如果你需要不断地将 银两 换算成银元 将银元换算成 银两 最后
你会发现银行会将你存在银行里的钱都抽光 人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现存的
货币体系只对钱庄 银行有利 只有他们深知其中的决窍 这使他们能够寄生在
22
其他社会阶层的身上大发横财 有个传言说 有个人怀里揣着一两银子 从
某个大城市的银街一头开始 先把银子兑成铜钱 再到下一个钱庄将铜币兑换成
银子 如此往复 等到他走到这条街的另一头 他就会变得两手空空 一无所有
23

币制的变迁也给中国传统的钱庄业以打击 张公权认为 废两改元 使钱庄


24
与外国银行的利源 大受打击 地位下降 1932 年上海南北市汇划钱庄 62
25
家 存款总额 1800 万元 仅相当于金城或上海一家银行的实力
废两改元确实是敲响了中国钱庄的丧钟 我们从中国钱庄的数量变化中可以
得出这个结论
26
中国钱庄分布 国币
省别 时间 数目 最低资本 平均资本 最高资本
江苏
上海 1927 80 220000 417000
1934 64 100000 320000 840000

132
1935 80 320000
1937 46 410000
南京 1932 56 6000 20000
1934 13 30000 12000 40000
1935 12 14000
1937 6 21000
苏州 1932 30 16000 20000
1934 23 20000 40000 60000
1935 20 48000
清江 1932 9 31000 60000
1934 5 20000 58000 100000
浙江
宁波 1932 115 600 31000 120000
1934 65 11000 54000 120000
1935 60 54000
温州 1934 46 2200 18000 50000
1935 30 19000
杭州 1937 30 20000
余姚 1934 19 5000 13000 30000
1935 16 16000
舟山 1934 18 10000 21000 36000
1935 14 21000
兰溪 1934 12 12000 39000 48000
1935 12 48000
湖州 1934 12 20000 53000 72000
1935 7 60000
KASHING 1934 8 10000 25000 40000
1935 3 10000
安徽
芜湖 1934 10 15000 38000 55000
1935 7 41000
山东
芝罘 1934 58 1000 11000 27000
1935 7 41000
133
泰安 1934 29 10000 35000 50000
1935 25 38000
青岛 1931 10 37000
1934 6 20000 48000 100000
威海卫 1935 4 42500
河北
1911-3
天津 65

40(12
1937 86000
)*
保定 1934 14 8000 38000 50000
1935 10 40000
北平 1934 10 253000 750000
1935 12 66000
1937 9 73000
绥远
包头 1934 5 50000 60000 70000
1935 10 104700
山西
太原 1934 52 3300 51000 500000
1935 28 49000
四川
重庆 1934 16 21000 93000 277500
1935 19 200000
1937 13 63000
湖北
汉口 1931 24 65000
1934 12 600 8850 400000
1937 6 15000
江西
景德镇 1934 15 10000 31000 45000
1937 13 28000
九江 1934 14 3000 19000 50000
1935 8 21000

134
福建
厦门 1934 56 1000 59000 50000
1935 47 85000
福州 1931 45 50000 20000
1934 27 30000 53000 10000
1935 27 49000
广东
广州 1932 540 12600 150000
1934 144 1000 22750 100000
1935 64 36800
1937 77 36000
汕头 1934 201 2000 35000 200000
1935 100 55000
再以浙江一地为例 废两改元抽取了钱庄的生存之根 从而使他们不能应付
1935 年的经济危机 1935 年时浙江全省仅有钱庄 224 家 比全盛时的 889 家减
少了 2/3 吴兴 57 家钱庄 1935 年仅余 7 家 嘉兴 12 家钱庄全部倒闭 海盐
崇德等地均是如此 1931 年时 宁波有钱庄 160 家 而且宁波钱业是基础最为
27
稳固 发达 同业组织最为严密的钱业 此时也倒闭了 2/3 而近代十分兴盛
的汉口钱庄 从 1927-1936 年家数也是直线下降 1928 年汉口钱庄有 149 家
28
1932-1936 年减至 60 家 到 1936 1937 年则仅有 20 余家 另据 中国经济年
报 一书的统计 仅 1934 年一年 全国报刊有明确钱庄名称者 各地就有 60 余
家倒闭 汕头 1941 年仅 11 月就倒闭了 20 余家 四川万县倒闭了 30 余家 安庆
29
全部钱庄均倒闭了 厦门最大的三家钱庄一周内倒闭 南京 1934 年钱庄数也从
30
60-70 家降至 8 家 镇江从 30 余家仅存 5 家 苏州从 50 余家倒闭至 17 家
此外法币改革后 由于中国摆脱了白银的束缚 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地位大幅
度下降 也是币制变迁对金融机构影响的有力证据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 由于受外国经济环境和
世界币制的影响 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国家银行 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由于银两的关系 钱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由于白银的输
出入权力掌握在外商银行之手 故而造成了外商银行的强大 而近代银元的出现
又使政府与近代商业银行的命运密切相连 总之 没有近代的货币体系 近代金
融体系的复杂程度要小得多

135
第二节 外商银行与白银

1 三足鼎立的平衡点
对于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评价 简而言之存在着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外
资银行代表了帝国主义者的利益 是对中国实行残酷统治 剥削的一个重要手段
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从金融 财政上扼制了中国的咽喉和居于统治地位的事实
打击了中国民族经济特别是民族工业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马绍林
洪葭管 周静芬 王方中 周谷城等基本持此观点 另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虽
然对本国银行及其他经济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但客观地讲 它为本国发展华资银
行提供了借鉴 使得中国进出口贸易价格结算得以便利 为中国对外金融关系范
围的扩大以及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提供方便 外资银行虽然排挤了中国民族工商
业 但作为外国资本也有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 持此观点者有李济棠
31
仇华飞 汪敬虞等
以上观点主要是从银行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了外商银行的作用和地位 而
外商银行在近代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学界一般以三足鼎立之一足而论之 实际上
外商银行如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话 由于其掌握着中国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的
核心----白银的进出口 直接影响着中国的货币数量供给 外商银行对国际汇兑
业务的控制 使其成为金本位制与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之间转换的媒介 故而在
某种意义上起着隐性中央银行的作用 外商银行由于中国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而嵌入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交流之中 在这种体制下 没有外商银行的存在 中国
的货币体系将发生根本动摇 在这一点上 外商银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深刻影
响着中国经济
银行业务是追随客户的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 导致了早期的中
外金融业务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汇兑业务 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贸易的时代 中
国与英国及印度之间的汇兑业务就全操于该公司之手 而这种三角贸易能使其在
汇率控制上获得很大的好处 东印度公司这种外汇交易的主宰地位 曾被人看成
32
类似一种中央银行 日后一些英国的代理行号由于中美贸易的发达而经营美
英 中之间的汇兑而获利 而丽如银行则是到了 1845 年才在中国开业 早期进
入中国的外资银行还是以从事中国为基地的国际汇兑业务为主 1851 年汇隆银
行 1833 年呵加剌银行 1857 年有利银行 1853 年麦加利银行 纷纷在华落脚
最初这些银行对中国市场的经营预期 在麦加利银行的发起书上说的明白 一个
33
是东方的高利贷 另外还是汇兑业务 他们认为依此就可获得利益 而且十八
世纪五六十年代时 外商银行在中国 除了汇兑以外 其它项目 或者并未开
34
始经营 或者虽已经营 而局面未能打开 立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在汇丰银行

136
成立之前 外商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就是这些 而且汇兑业务还要与在华洋行进行
激烈的竞争
由于此时外国银行还没有真正了解和进入中国的货币体系之中 外国银行还
没有操控钱庄庄票的意愿和能力 因而中外贸易基本上处于以货易货和现金交易
的时代 1850 年代中期中国生丝出口旺季时 欧洲市场白银罗掘一空 但仍
不能满足中国丝茶出口的需要 由此金银的出入口在海关的统计中总是占有相当
显著的地位 1859 年仅通过海关进口的金银就有 1000 多万两 同时出口金银 400
35

这种纯粹的现金交易自然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中外贸易的需要 由此一方面
36
导致了外商银行的进入 另一方面有着使用票据在商品流通中发挥作用经验的
西方银行 自然重视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信用工具庄票 故而钱庄的庄票制度开始
发挥作用 而钱庄的最早庄票往往是买办自己作生意时使用的
银行和洋行老板通过买办之手所收到的中国钱庄庄票 在没有到期以前
37
一般都听任买办支配 这无异给自己的买办提供做买卖的资本 而买办也乐于
使用他们洋老板的资金 常常是银行或洋行所接受的庄票 实际就是买办自己钱
庄开出的庄票 这对日后庄票制度在中外金融机构的信用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1865 年 3 月 3 日 汇丰银行正式开业 从此中国的金融格局发生了变化
19 世纪 70 年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发了金融创新 1870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
3 月 19 日经埃及来华的第一艘轮船抵达中国 这一年经过运河而至中国的货物
达到了 50 万吨 第二年 4 月 伦敦与上海的电报开通 6 月香港与伦敦 不久
后欧洲经俄国海参崴到中国的电讯联系建成 由此引发了中外贸易方式的变化
苏伊士运河将货物从欧洲运到中国的航程缩短了一半以上 原来伦敦与上海信息
来往需要 6-8 个星期 此时变成朝发夕至 电汇开始取代信汇 汇票由六个月付
现改为四个月 货价的清偿 从原来买主汇付的方式 改变成为卖主出售汇票的
行为 生产方式从存货待售改为订货预售 生产方资金流动更为顺畅 一系列的
金融创新给在华外商银行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时机 此时 外国银行在中国金融市
场的地位 已经驾临一向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的洋行之上了 中国的贸易市场和金
38
融市场 已经开始控制在外国银行之掌中了 而在英法德三国银行在中国鼎立
的局面中 英国银行资本较强 汇丰更是英国银行的代表 此时 在中国对外经
济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变化是外商银行在贸易和金融业上取代洋行 这种取代的
第一步是由于银行对----白银的掌握 为了获得有关铁路等项事业的合同 怡
和洋行就必须通过给北京的皇室和户部官员以条件优厚的贷款 从而能对他们施
加影响 但是怡和洋行在中国拿不出足够的白银供它所承包工程的需用 因而它

137
和汇丰银行取得谅解就成为极其重要的事情了 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叶 汇丰
银行在北京和天津都设有分行 把各该分行库存充裕的白银随时迅速提供怡和洋
行使用就成为这两个分行本身的业务 汇丰银行之所以能这样做就在于它存有大
39
量的银锭备用 而在那个白银价格不时下降的年代里 由于国际汇兑的关系
许多银行均将白银换成了黄金
40
早在 19 世纪 40 年代后期 就有一些庄票开始成为洋货输入的信用工具 但
那时更多的外贸形式还是洋行派人持现款进入中国内地收购土货 进入 70 年代
后 由于受上述国际金融创新和中外贸易量扩大的影响 上海 出售的一切外国
41
进口货 都是以本地钱庄开的五天到十天的期票进行支付 这种作法迅速在汉
口 福州等通商口岸蔓延 由此原来贸易中在现金基础上的流动 已改变为 如
42
果你与信贷无关 那么你也就与贸易无关 的格局
由于信用形式的发展 外商银行与中国钱庄迅速结合 外商银行依其强大的
资金支持开始支撑起钱庄的庄票制度 并且从 70 年代初开始直接贷款给钱庄
43
建立资金的拆放关系 强大的汇丰银行也有人替他抱怨说 外国人----他们的
银行 商号所能插足之处 长期以来 只能局限于沿海和长江沿岸的狭小地区
44
这实际上是没有明白当时外商银行在中国的隐性中央银行地位 很多事情 钱
庄已经替他们干了 他们用不着亲力亲为 这样反而会对他们更有利
从六十年代后期起 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 中国商人急需扩大周转
资金 而钱庄的流动资金一向短缺 都要仰汇丰银行 拆票 放息 形成钱庄流
动资金大部分来自汇丰和其它外国银行的局面 近 300 万两的放款 竟成为维
持上海市面正常周转所需的数量 一旦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外国银行抽紧银根
钱庄就会周转失灵 甚至有停闭的危险 上海在整个七十年代 几乎每隔一二年
就要发生一次 货币恐慌 事实上 每一次货币恐慌都是以汇丰银行为首的外
国银行有意收缩银根而引起的 有时放款竟收缩 200 万两以上 形成市场停顿
钱庄纷纷倒闭的现象 汇丰银行完成了通过 拆票 控制钱庄使之变为其附庸的
过程 同时上海也就成了由汇丰银行统治的金融中心 这个中心不但有汇丰银行
那样统治全局的外国金融机构 也有为汇丰银行所控制 专为中国商人服务 脉
络遍布各省大小城镇 穷乡僻壤到处可以通汇 的钱庄 以及分号遍布各通商
大埠和重要码头专办大额汇款的票号 内地资金源源不断地汇集上海 洋货络绎
不绝运往各埠 土特产则由出口商携带资金前往产地采购 然后运回上海 售于
外商回笼资金 随着进出口商品以上海为中心的不断循环 资金亦以相同步伐在
45
上海不断聚散 上海逐步变成对远东和全国都有重大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
由此形成了外国商人-外国银行-中国钱庄-中国商人的对外贸易的格局 而
在这种格局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手中拥有大量白银资本的外国银行 在整个 70

138
年代以至 80 年代初 上海金融市场曾经发生过多次货币恐慌的风潮 而几乎每
次风潮 都为外国银行所左右 这时中国钱庄用外国银行资本做生意 已经是 众
所周知的事实 数目经常在 300 万两左右的外国银行放款 此时竟成为维持上
46
海市面正常周转的数量 一旦市面货币低于这个限额 银根立刻感到紧张 一
47
旦外商银行收回拆款 市场利率立刻上升到 30%以上 如此明显的外商银行放
款与利率的正相关及其导致的通货紧缩的结果 说明外商银行已经成为中国与外
贸联系密切的通都大埠金融市场上的最终贷款人
汇丰银行成立后 依此为根基迅速扩展了业务 特别是在国际汇兑方面 实
力大为提高 而且存款 发钞 投资均取得了超越其它外商银行的态势 外国银
元在上海和沿海区域的流通 使汇丰银行也十分重视对银元的投机 例如 1874
年 汇丰银行的报告中说 日本银元照例很便宜 它构成了一项有利的投资
48

与此同时 汇丰银行开始注重于对上海货币市场的操纵 1874 年 上海外


商银行在洋厘银拆上的投机和控制活动 已十分明显 他们与中国钱庄相勾结从
49
而获利 如汇丰银行的买办王槐山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进入十九世纪 70 年代后 汪敬虞先生认为 外国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控
制 发生了三个变化 一是作为控制金融市场条件的对外贸易市场主权的变化
二是金融市场主权的变化本身 三是作为控制金融市场补充力量的货币主权的变
50

进入 70 年代以后 外国银行开始形成对中国钱庄经常的拆放关系 在这以
后 拆息逐渐成为上海金融行市的中心 其他各种利息 咸以此为转移 而这个
构成上海金融行市中心的拆息行市 从一开始就掌握在外国银行手里 在这里
中国对外贸易局面的恶化 贸易逆差的长期延续和扩大 则是外国银行掌握中国
拆息行市的一个基本条件 因为拆息行市的高下 决定于市场银根的状况 市场
银根的状况 又决定于钱庄对外国银行收解状况 而钱庄与外国银行之间收解状
51
况 则最后决定于对外贸易的赢绌状况 这种局面的形成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外商银行掌握着资金----白银 近代中国步入近代化的一切均须资金的支持 特
别是中外贸易的日益深化 已使中国成为国外制成品的市场和原料的输出地 单
纯维系这种物流的移动也须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笔者认为 19 世纪 70 年代外国银行之所以能够迅速掌控上海的金融市场
主要原因一是中国自身金融业发展已不适应当时迅速开放的市场以及上海作为
中国进出口中心的地位 传统的钱庄所经营的业务 不论是从对外贸易的数量和
对资金的需要量 还是金融技术手段而言 均不是外商银行的对手 故而金融市
场的主角 迅速从洋行 钱庄 外商银行三足而向外商银行靠扰 当时上海每年

139
300 万两白银的周转资金基本上全部由外商银行掌握和提供 否则上海就会发生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外国银行发现有必要保持一些现银作为准备 以
52
应付中国出口贸易的可能需要 二是电信业的发展引发了第一次信息革命 外
商银行可以通过电讯业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金 早在 1876 年上海银元价格与旧
金山银价发生细微变化时 汇丰银行立即下令其旧金山分行买入而在上海卖出
53
顷刻之间 获得了 30%的暴利 而传统钱庄无此优势 仅能在上海一地囤集居
奇 加大上海的金融风险 并向内地传播 而电讯业在中国的发展则强化了上海
金融中心地位 80 年代后 外国银行增加了在内地的机构 上海与内地的电讯
54
网也基本建立 从而使上海金融市场的幅射性大为增强 三是技术创新的过程
中引发了贸易手段和金融创新 物流时间的缩短和资金周转的加速均壮大了外商
银行的实力 而钱庄仅是将传统的庄票制度纳入了中外贸易的金融范围之中 产
生这一趋势最为重要的原因则是整个中国社会资本的缺乏 不论是工矿业还是金
融业
在这个过程中 币制也使外商银行大占天时地利 首先是在中国传统的以银
为核心的货币体系中 货币的核心----白银 中国方面并不能掌握 而外商银行
则可通过资金和信息的畅通从世界范围内调入 第二是世界白银产量增长使得在
世界范围内对银的调动更为容易 三是世界金本位币制的日益形成 使得白银存
世量日大而在中国以外的其它国家日益向着普通商品的方向发展 最后 中国传
统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银两和银元并存 价格每日变动 使得外商银行尽
可依此博利
传统上海金融行市中的银拆和洋厘已经在上海金融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 但
这两个行市却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背离的两个市场 银根紧 则洋厘未长而银拆
上升 洋用繁 则银拆未升而洋厘陡长 故而洋价长 则买洋卖银则大发 一
55
昼夜而得巨万 反之 买银卖洋者则 息数倍 控制了中国的白银才能掌握
中国的金融市场 因而在中国自铸银元前 外国政府和外商银行均是外国银元向
中国有力的引入者 而当中国自铸银元 并日益提高其地位时 外商则通过大条
银市场控制中国的货币
19 世纪 80 年代后 外商银行进一步在中国内地设立分行 从而与内地的钱
庄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联系 当时 在中国 没有像英国 法国和德国那样的国
家银行 在银根紧的时候 钱庄和私人 可以对之进行借款 在通商口岸 解救
的办法是向外国汇兑银行的分支机构借款 这对中国钱业和中国贸易都有很大的
56
裨益 同时扩大了其纸币的发行数量 而银行的基本业务 存款 放款和汇兑
也日益完善 外商银行在中国开展了一角起存的存款业务 在放款上更注重对政
府的财政借款

140
总之 在中国自铸银元以前 外商银行已在中国金融界形成了下列的格局
其一 外国银行掌握着中国货币体系的核心白银的输入和输出 因而成为中
国金融业的最后贷款者 其二 外国银行在大力拓展在内地业务设立分行同时
将中国传统的钱庄掌握于手 一方面通过对钱庄信用工具----庄票的支持 将之
纳入附属于已的对外贸易和货币体系之中 同时通过对钱庄的贷款而影响其业务
方向和规模 其三 外国银行已经在日益成为中国金融业中心的上海金融市场上
成为主角 由于其掌握白银的进出口 银拆 洋厘的定价权已隐性地掌握在他们
手中 其四 外商银行的存款由于其即重视从升斗小民手中争取一角存款 同时
注重对官僚富人大额款项利用其在华的政治特权 即安全性 进行拉拢 在存款
量日益增长的同时 能够在中国运用中国的资金充实其资本 其五 外商银行在
注重商业放款的同时更加强调对中国政府的财政借款 由此获得超越商业借款的
巨大利益 且波及商业领域外的其它领域 所有这一切 使外商银行在中国的金
融界已处于超然地位 特别是对通过对白银掌握而直接影响白银核心型的中国货
币体系 故而其隐性中央银行的身份十分明显

2 隐性的中央银行
从单个外商银行考查 哪一家银行对白银的控制力大 谁的实力也就越大
汇丰银行在中国势力的强大 源于其对白银的控制力
汇丰银行也掌管着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帐户 其存款包括 办公用费 罚
款和没收款项 船舶吨位税 各种手续费和其他特殊款项 它不包括关税收入
虽然该款在大约二十年后也一直存放在汇丰银行 这些巨额的政府存款 意味
着由于当时银价跌落 其他银行都把资金积存英镑而将其白银库存削减到最低水
平 但汇丰银行的库房中却满存白银 汇丰银行持有这样丰富的白银和铸币 从
而能对各省当局进行高利短期放款 其利率比起付给各存户如财政金库的四厘利
息要高出许多 只要中国继续维持银本位 汇丰银行就照此办理 而且相信这样
57
做法是一个总行设在香港的银行的正当方针 由此当时掌握汇丰银行的杰克逊
58
被称为 伟大的白银专家 因而有人称 1865 年建行至 1902 年为杰克逊时代
59
在他的时代 汇丰银行的资产从 4300 万元增至 22000 万元 年度纯益从 50 万
60
元 猛增至 1898 年的 600 万元之巨
由于东南亚国家久受中国货币文化的影响 汇丰银行对中国的策略同样在东
南亚国家显现出来 汇丰银行对于东南亚的许多业务也是靠白银做成的 在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 1878 年对建筑西贡大教堂的三笔总额八万元的白银贷款 如果
当时法国的殖民机构或它设立的东方汇理银行有足够的白银在手的话 它就会自
61
己提供此款 在泰国 汇丰的 外汇业务集中在主要的出口物资大米作物方面

141
汇丰银行从碾米厂主 一般为中国人 那里接来这些厂的银行业务 这就是要用
白银支付出口汇票 1888 年一年之间 就运来了四百多万墨西哥银洋来偿
付大米的出口 不过香港的总行总持有为数甚巨的准备金 随时都能在曼谷充分
用白银供应给大米收购商 本来汇丰准备发行钞票 但是 内地米农只接受白
62
银 在新加坡 这个分行日益昌盛 竟获得了政府存款半数的特权 这是最
受欢迎的白银存款 而且每当出现金融危机时 汇丰银行在香港有充裕的白银
63
准备 足以随时应付这类突然事故 这大大强化了汇丰的实力
为了控制白银 汇丰在世界各地设置机构并在经营上注重金银的兑换及新金
融工具的创造 1875 年汇丰银行在旧金山设了分行 主要业务是购买西班牙所
64
属墨西哥的银洋和白银 并运往香港 汇丰银行利用印度作为其黄金和白银转
换的窗口 利用来自总行的准备金用于买卖印度政府发行的白银和英镑两类债
券上 这就是按照著名的杰克逊公式进行的 其目地就是要使汇丰银行保持平稳
65
防止由于银价波动而遭受损失 在两者彼此的增减中 盈亏可以相抵 从而
最终保证了汇丰对世界范围白银的掌握
战争使汇丰的存款增加 因为中国的有钱的官吏和商人怕把钱存在当地银
行会被军阀突然提走 常常想方设法把他们的钱隐藏起来 于是他们把白银运往
上海和香港 存入英国银行 特别是在汇丰开立存款户和往来帐户
汇丰银行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时 仅在一个金库内我们就存有三千万银元
原来贮放这些银元的稻草包都因潮湿而腐烂 因此当你一打开库门时 你就会看
66
见和草包破片混在一起的巨量闪闪发光的硬币
中央银行的一大职能是政府的银行 而外商银行通过资本输出 能强有力地
影响中国财政 成为晚清民初隐性的中央银行
滨下武志先生认为 1891 年以后的外商银行 因为经营金银汇兑 对外承
载着 稳定中国币制对外机能的作用 对内 利用银两银元间的比价变动向钱
67
庄进行银资金的贷款和回收 因而 发挥着一种中国中央银行的机能作用 实
际上远不止此
民国建立后 外国银行的势力又有扩大 1914-1916 年 外国在华新设银行
68
44 家 125 个分支机构 如加上清朝时旧有的 共计 66 行 226 个分支机构
外国银行通过经理中国税收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这主要是指外商银行对中国
关税和盐税的存放 再加上中国政局不稳 社会动荡使白银向城市外商银行集中
从而使整体外商银行隐性中央银行的地位日益显著
中国关税 晚清时代各海关关税全部要解交上海关道 各关经费也要从上海
关道领取 上海江海关道还拨解洋债赔款 该道保管款项巨大 平时分别存于上
海各官银号和钱庄 使上海金融活泼 清代橡皮风潮时也是靠海关道放出现款

142
300 万两 从而消除危机 而清末 辛丑条约 规定 赔款在上海输出 由汇丰
东方汇理 华比 花旗 横滨正金 安达 华意 华俄道胜 德华银行经理 按
月收付
辛亥革命爆发后 省与中央的关系断绝 一些独立省的革命军截留关税 当
时总税务司安格联 Aglen 害怕此举会损害以关税收入为担保的外债的信用
于是他向各独立省关税税务司发出了命令 主要内容为 让各个关税务司代替海
关监督保管关税收入 并把收入存进外商银行 如果当地没有外商银行 将钱汇
到附近的外商银行 接着 在安格联提案的基础上 1911 年 11 月 清朝政府外
务部承认并向外交团通告了以下内容 为了将海关收入用在海关税担保的外债和
赔款的支付上 把全国海关税征收的管理权归于总税务司 之后 清朝又承认了
有关关税的办法八条 其主要内容为 上海外国银行委员会管理关税担保的外债
和赔款的支付事务 总税务司拥有各个海关的关税征收 保管 到上海汇款 在
上海的保管和分配的权限 在上海的海关税收保管地点固定为指定的外国银行
等 这样 确立了总税务司对海关税的征收 保管以及分配的权限
盐税自善后大借款后 由外国协助在中国建立盐务稽核所征管中国盐税 盐
税就继关税之后也为银行团控制 其应还本息 由各地关税盐税征收机构汇交
中行上海分行 按月拨付五国银行团 但拨款经常不足 上海中行就须暂垫或向
69
当地市场拆借后支付
总税务司的新制度规定的保管海关税收的地点为上海外国银行 最初为汇
丰 德华 道胜三行 但由于在欧洲大战之际 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 德华银行
退出了保管银行行列 道胜银行也于 1926 年 9 月停业 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
组为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继承了一些有关关税的业务
辛亥革命之前 对各地海关的关税征收 保管以及向中央汇款等海关监督业
务 由海关银号承担 革命后海关税的征收 保管以及分配的全权都已归于总税
务司 总税务司拥有了选择哪个金融机关从事这些实务的决定权 革命刚爆发时
各地海关的关税征收 保管以及向上海汇款等业务 由各口税务司指定的银行负
责 在没有设银号的地区 或即使有银号但信用度不高的地区 税务司亲自设立
机关并承担责任 1913 年左右 由于中国方面的要求 总税务司将这些业务委
托于中国 交通两行 这样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交通两行拥有了管理中国政府
国库收支的职能 但两行代海关征收的业务并不是从两行本来的职能产生的 而
是外国人掌管的总税务司委托的代理业务 总税务司与中国 交通两行签合同
明确了纳税时使用的货币种类 它与关平银的换算方法 银行报酬 将税收汇到
上海时的计算方法等规定
辛亥革命后总税务司与中国银行缔结的办法有九条 其中关于关平银换算方

143
法有如下规定 海关征收的各项税款原来以关平纹银为基准计算 但银行承诺
了使用各地通行的钱币换算征收 其换算率必须与税务司商定 做出统一比率
商定以后 没有税务司承认更改的证据 银行就无法任意增减其比率 并要将地
方通行的钱币和关平纹银的换算定数挂在银行以及海关的门上 以向民众公开
70
另外 承认了除中国 交通以外的若干银行也能成为各地海关收税银行
在新制度下 各地海关使用关平银进行关税征收 保管 汇款 必须在明确
的规定下执行 因此 辛亥革命之前 与海关监督相勾结的海关银号的私利性专
断行为就消失了 但另一方面 总税务司的支配力通过各税务司扩大到能决定关
平银本身价值的程度 而且 作为海关税收中央保管地点的汇丰银行 增强了资
力 不仅提高了在中国汇兑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的地位 而且在偿还外债之际 采
用不利于关平银与外国货币的汇率
辛亥革命时 列强强夺关款的存放权 在汇丰想独家经营而被其他列强否定
后 一个名为银行国际委员会的特殊组织出现了 由此中国关税与庚子赔款被扭
结在了一起 最终结果是列强外交团与中国政府订立了有关关税的协定 规定由
汇丰 德华 道胜三家银行存管海关税项 各地海关每月一次将征收的关税汇往
上海 再由总税务司将该款均分后收入三家银行 从而壮大了三行实力 也为外
71
商银行在上海的地位巩固打下了基础 后由于德华银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
能存在 尽管 华俄道胜银行保留控制中国财政的特权 继续经管庚子赔款 一
八九五年俄法借款 一九一三年善后借款等的还本付息 并保管关税和盐税 一
72
直到这个银行倒闭的前一天 关税还继续存入该行 但道胜 1926 年经营失败
最终汇丰独获其利 汇丰银行保管关税和盐税收入的一大部分 这两样税收 是
偿还外债本息的担保品 东方汇理银行 法商 和横滨正金银行 日商 则保管
73 74
一小部分 1920 年代时 关税存款约有一亿元左右 汇丰银行在经手巨额关
税时 仅汉口分行将税款兑换成洋例银 再折合成上海规元 最后折合成海关两
四张支票转手就可获得 1 2% 1 5%的手续费 在 1929 年中国关税自主前 江
75
汉关头六十八年中 在关税汇兑上汇丰所获收益在 500 万两纹银以上
对于中国关税的存储 1920 年下半年时 东方汇理 花旗 友华三银行对
76
汇丰银行独占中国关税存放要求重新分配 1922 年 1 月美国在华银行又提出中
77
国提高关税后 应考虑修订税收存款银行的协定 而且美国驻华公使馆致美国
国务院报告 也提出中国提高关税后 美国和法国应要求重新分配中国关税的保
管银行 花旗银行也曾直接与国务卿联系此事 并与日本银行联络以重新分配关
78
税存诸权 而关税存储情况 直到国民政府成立后才有所变动
时人痛言 外籍银行实乃利用我国资金 指在我国大量吸收存款和保存关
盐税 为彼获利工具 吾国不但丧失应有之权利 且因资金为外籍银行吸收 自

144
79
己不但不能调剂金融 抑且将此种调剂金融之力量献诸外人 让彼等操纵
外商银行对中国财政干预力度的大小 最终取决于其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实力
和份额 早年的 申报 评论说 中国银行界之势力 以英商为最大 凡华商
对外之贸易 介付款项 莫不假手于英商之银行 今英商银行中 势力最大者惟
汇丰银行创设已历 53 年 其他如麦加利银行 有利银行 则俱为英商银行中之
重要者 美国在华之银行事业 尚不至于衰落 中美间之贸易得以维持 实赖于
80
此也 1925 年时 马寅初先生认为 欲知英国在华之势力 不可不知其执行
经济侵略政策之机关 汇丰银行 即执行此种政策之机关也 不但吾国国内金融
国外汇兑受彼操纵 即铁路借款 政治借款以及财政收入 亦无一不在彼严重监
81
督之中
法币改革前 汇丰银行在中国人供给的二 三百万小额基金上再加上汇丰银
行本身所提供的基金的基础上 就能够使一个大国的货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
82
里保持稳定 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为此蒋介石曾授予汇丰银行经理格雷
朋和上海分行经理亨奇曼勋章
1935 年以前 我国的外汇汇率 一直是由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每日挂牌决定
的 由于它有较多的外汇资金 可以按牌价无限制买卖外汇 因此它的牌价就成
为实际有效的汇率 中国各地的外汇汇率看上海 而上海则以汇丰银行的牌价为
准 当时所有外国银行的放款户中 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行达八百余户 几近全
部放款户的百分之七十 外国银行通过对中国国际汇兑的垄断 就可以为所欲为
83
地为其本国对华贸易服务

3 外商银行与银两制度
外商银行与学术界原来认为的中国的传统银两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
系不仅体现在银锭的铸造上 也体现在银两制度的确立以及外商银行对白银的控
制量上 更体现在外商银行对废两改元的态度上
早年 申报 记载了大量外商银行从事于银锭铸造的消息 1932 年时 马
84
寅初说 中国输入之银 十之七八 系由英商银行承办 如 调查此一星期
内 北市泰亨源方记等各银号 其烊见宝纹 42812 只 核计规元 226224 两 此
85
项熔品 一为麦加利汇丰等各银行所出之大条银 计 2001 条 1919 年 9 月 1
日 申报 记载 “自初一日至初六日止 北市泰亨源等各银号共烊见宝纹 122042
86
只 此项熔品均由欧美运来及本埠废银所铸成
一些外国银行还自己铸造银元宝在中国通行 如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 就在
87
上海和东北铸造上面有华俄道胜银行字样的银锭 在当地流通
在中国的银两制度中 英国商人和银行参与了这种货币称量制度 用一定

145
88
重量和成色的白银单位 即所谓的 银两 来进行贸易 如洋例银是一种汉口
对内对外通行虚银两 自汉镇开辟为商埠后 西商要求汉埠各商援上海规元之例
以估平宝银九百八十两升成洋例千两以为标准 后汉埠商家相沿成习 成为一种
89
假定划一银两 以前武汉各种本色逐渐消灭 概以洋例为主体 再如 1929 年
青岛胶平银 则更予外人以操纵之机会 胶银之用途虽兼顾进出口而言 然事
实上一因外人在内地所设立之工厂 其出口品皆以胶平银计价 二出口货物大都
由外人直接往内地采买以银元计算 故华商向外人所收胶银 为额至少 其结果
则华银行常受华商之托 代购胶银 而外银行则常受外商之托 出卖胶银或收受
胶银存款 华商即必须用胶银 而胶银复在外银行掌握之中 则其行市为外银行
90
所操纵 此必至之势 无可如何者也
近代海关两 关平银 也能说明这一问题
关平银制度和五口通商前粤海关银两有历史渊源 当时是用海关平和当地司
马秤确定向海关交纳的银两 而且外国银币入口一定要倾铸成银锭
五口开埠前夕 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和清朝全权代表耆英 就开埠的必要细
则连续进行交涉 最终签定了 五口通商章程 和 新税则 此后海关使用银
币与关税问题联系起来了 五口通商章程中与海关使用银币有关的规定为 同样
的规定亦可在 1844 年中美 望厦条约 第 12 条及第 13 条 同年中法 黄埔条
91
约 第 18 条及第 19 条里见到
一 何时何银输税一款 英商进口 必须钞税全完 方准出口 海关应择殷
实铺户 设立银号数处发给执照 注明准某号代纳英商税银字样 作为凭据 以
便英商按期前往 交纳均准用洋钱输征 惟此等洋钱 色有不足 即应随时随地
由该口英官及海关议定 某类洋钱应加纳补水若干 公商妥办 第8条
二 秤码丈尺一款 嗣后各口秤货之大秤 兑银之砝码 量物之丈尺均须按
粤海关向用之式制造数副 镌刻图印为凭 每口每件发交二副 以一副交海关
以一副交英国管事官查收 以便按查轻重 长短 计货计银 遵例输税 倘验货
人役与英商理论长短 较量轻重 悉凭此秤码 丈尺为准 以杜争端 第9条
五口通商后关税和货币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在开埠口岸 沿袭了五口通商前的惯例 关税征收由清朝任命的海关监
督负责 五口通商后 清朝在广州任命了特设的海关监督 而在福州 厦门两口
岸设福州将军兼理 上海设苏淞道台 宁波设宁绍道台兼理 兼理海关监督的道
台被称为海关道
其次是五口通商前 从外国人那里直接收取关税的人是行商 在新制度下形
成了海关监督特许的金融业者或银号 即所谓的海关银号 行商与公行制度一起
因 南京条约 第五条废止

146
第三以前外商是通过行商以西班牙银元缴纳的 行商把它改铸纹银 关饷锭
上缴国库 新制度下 关税纳入以纹银为原则这一点没变 但规定了西班牙银元
和若干外国银元也同时被受理
第四以前粤海关关税使用的银两的平色极为复杂 新制度下明确规定海关用
的银两在平上是粤海关的平 成色采用纹银 粤海关库的平即关平 在新开五口
关税缴纳统一实行这种银两单位 外国银币也能用于关税的纳入 但这要以这种
银两单位为基础 以前海关使用的银两是清朝政府任意确定的 新制度下海关使
用的银两 是大清国法定官用银两 但也是不平等条约束缚下的银两
第五过去在通过行商使用西班牙银元缴纳关税时 外商除了交纳银元改铸纹
银的高额费用外 还要征收种种名目的附加税 新制度下只限于以银币纳税 除
收取一定固定的改铸费外 不得征收其他赋税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十条里 规定在全国海关统一采用 1854 年 7
月 12 日以来在上海实施的外国人税务稽查员制度 自 1859 年以来 中国海关事
务和外国人总税务司及其任命 由驻在各口岸的税务司管理 从上述如 天津条
约 及与之有关的各项规定 可以看出海关用银两受不平等条约规定的束缚 92

五口通商以来 中国海关使用的银两是 1842 年 7 月 13 日经广州的分析试验


由中英双方确认的银两 平是粤海关监督的平 成色为足色纹银 天津条约
再次确认 从 1843 年的税则和 1858 的改订税则的中英文里 还看不到关平银或
Haikwvan teal 或 Customs teal 这样的用语 只能见到两或 Teal 这样的货币单
位 或者是 Sycee silcer 或者是纹银这样的用语 从海关贸易统计来看 开始
使用 关平银 这一提法是 1875 年的事 海关贸易统计的发表开始于设置总税
务司制度的 1859 年 这一年 Annual Returns of Trade 发行 接着 Annual
Reports of Trade 于 1864 年发行 1882 年两书合并成 Annual Reports of Trade
and Trade Reports 在上面的海关统计中 价格单位 1868 年以前 两 各
地方的银两 和 元 外国银币 并用 1869 年以后采用地方两制度 采用关
93
平银制度是在 1875 年 从这时开始实行统一的价格单位 同年 大部分的项目
返回到以 1873 年使用的关平银计算
作为货币单位的关平银的职能如下 1 表示中国海关的税则或输出入货物
的价值 2 代表征收关税额 3 代表海关收支 账簿金额 4 代表海关贸易
统计金额 5 代表庚子赔款本金和利息的金额 6 代表经理海关税收的金融机
关的海关税收支金额 其中 根本职能为 1 和 2 从上可见 关平银虽然不是中
国海关专用银两 但却是以中国海关为中心被使用的银两
辛亥革命以前 在英国等列强的眼里 关平银制度处于发展时期 由于官僚
腐败和旧式中国金融机关的私利性运营等原因 无法发挥其根本的职能 该制度

147
开始正常运行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 这是因为列强通过总税务司在中国海关制度
上实行了彻底的 国际管理 至此 关平银制度的半殖民地性质达到了极点
清朝的银两是多种多样的 但其中最重要的 并被视为中国银两制度三大支
柱的是 第一户部库平银 第二上海规元 第三关平银 清末废除了户部库平银
从清末到民国 国家又铸造银币 把它作为国库收支的货币单位 企图靠它来统
一全国货币 从而开创了废两改元的先河 上海规元和关平银延续到 1930 年以
后 关平银没有被废除的原因就是依靠关平银征收的海关税收额是巨大的 对中
国的财政金融有重要作用 关平银普及到中国各地主要城市 与贸易输出入密切
相关 与各地通用的市平银两之间有直接的比价 因而关平银制度严重阻碍了民
国以后中国的废两改元 此外关平银制度产生以来约一世纪之间 世界银价总体
下跌 但不平等条约一律规定中国输出入税率为从价五分 这样 非银本位列强
在无形中减轻了税率负担 关平银制度废止的第一步为 1930 年 2 月 1 日的海关
金单位的确立 第二步为 1933 年 3 月 国民政府进行的全国废两改元
此外外商银行支持中国银两制度的另一证据 是美国白银市场接受上海规元
94
作为结价支付货币
银两制度不仅仅是虚银两制度的确立 真实白银的持有量更能说明在这一货
币体系中的地位 外商银行的白银持有量是近代中国金融史上外商银行地位最有
95
说服力的数据 1921 年时 70%的银储备在外商银行手里 1932 年时 马寅初
96
说 中国输入之银 十之七八 系由英商银行承办
1921 年上海外商银行白银持有量表97
银 行 银 两 银 元 大 条
麦加利银行 274 万两 165 万元 752 元
汇丰银行 1080 万两 417 万元 867 条
道胜银行 179 万两 68 万元
东方银行 200 万两 40 万元
通商银行 60 万两 135 万元
花旗银行 90 万两 125 万元
荷兰银行 55 万两 88 万元
华比银行 60 万两 35 万元
中国银行 220 万两 720 万元
有利银行 40 万两 51 万元
交通银行 131 万两 515 万元
中法银行 78 万两 128 万元
友华银行 75 万两 50 万元

148
菲律宾银行 30 万两 6 万元
汇兴银行 95 万两 18 万元
安达银行 110 万两 10 万元
大通银行 15 万两 17 万元
本 埠 585 万两 305 万元
尚有某国银行之存数不录 统存银 4044 万两 3117 万元 大条 2800 条
1928 1935 年外商银行存银见下表
外国在华银行白银储备统计98
1928-1935 年 12 月 单位 国币千元
上海 18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6 1935

英商

银行

汇丰 31080 48637 60109 29763 71316 83921 7476 8390 8392

银行

麦加 4637 4796 6056 7065 21622 71658 2800 5570 4915

利银

有利 980 719 690 1069 1513 1737 153 1130 417

银行

大英 660 520 519 1279 2858 2629 1568 450 451

银行

合计 37357 54672 67374 39176 97309 159945 11997 15540 14175

日本 604 410 450 1199 549 1459 2800 3040 2629

银行

朝鲜 1149 799 689 2318 1419 6406 1630 1860 1863

银行

横滨 10589 13433 6079 11707 28543 20208 4520 1860 1859

正金

住友 1055 2438 2177 3383 2638 6406 420 1250 1396

银行

三井 1571 5095 3087 3717 7994 7535 4837 1190 750

银行

三菱 1192 659 763 2004 707 1179 2461

银行

合计 16160 22834 13245 24328 41850 43193 16668 9200 8497

149
美国

银行

花旗 5995 12270 7773 8969 20368 35691 14877 4540 4550

银行

大通 1354 799 1009 2827 2128 3840 1020 800 883

银行

运通 1429 2526 690 780 782

银行

合计 7349 13069 8782 11796 23925 42057 16587 6120 6215

其他

银行

东方 3496 1198 1059 1878 5835 17768 900 4130 2062

汇理

华比 993 919 1686 2658 3158 6963 3095 1500 2062

德华 803 807 943 1559 1838 2253 670 1500 1551

安达 380 381 430 1568 2068 2893 1000 1320 716

荷兰 919 1279 851 1489 4076 5906 975 1130 630

华义 589 464 464 453 319 1502 915 370 361

中法 709 450 829 1978 4497 8062 895 280 249

工商

合计 7889 5498 6262 11583 21791 45347 8450 10230 7631

总计 68755 96073 95663 86883 184875 290542 53702 41090 36518

占全 40 10 39 98 36 52 32 64 44 22 50 35 16 32 13 61 13 12

部上

海银

储的%

天津 50992 9509 9430 10230

全部

外国

银行

银储

占全 48 45 21 85 22 70 24 09

部天

津银

储的%

150
外商银行的白银持有量 自晚清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中国金融业一
直占统治地位 而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开始 由于国内银行的发展等因素
外商银行的白银持有量开始下降 其依赖白银的实力仅存在于制度层面 如关平
银制度 由此使中国政府依经济环境的发展而确立海关金单位 并进行了日后的
废两改元
外商银行与近代银两制度的关系及其对白银的控制 使得外商银行作为一个
整体 特别是控制白银力度较强的英商银行 对于中国政府的废两改元政策持反
对态度
洋商银行握存银子特多 在银两上占重要势力 故歧视心理亦较华商银行
尤甚 其以洋合银之价格不依法价实行 每多仍自为规定增减二三码 若实行废
99
两改元以后 彼辈无形中遭受损失 故极端反对 此外失去对货币供给及对钱
庄控制力也是外商银行反对废两改元的真实原因 美国学者甚至认为 1931 年和
100
1932 年日本在东三省和上海的举动反映了该国对于这一问题的 国家倾向
当政府要进行废两改元时 洋商银行首加反对 认为实行废两改元尚非其
时 嗣经银行公会数度接洽 法美两国之银行意见尚可接近 而英商汇丰及麦加
101
利两家反对态度异常坚决 为此中政会讨论后决定不论外商银行态度如何 于
4 月 5 日下午下令第二天开始正式废两改元
对于政府的决定 银行公会制定了实施办法八条 其中对于洋商银行的银两
支票则云 5 各银行钱庄如收洋商银行规银支票 由收款行庄背书后并签明 此
票只准向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兑换银元 字样 再行交三行入银元帐 6 洋商银
102
行银两本票一律须请其按法价七一五改换银元本票方可抵用 从而表明了国
内银行的态度 中国银钱业还议决 交洋商银行银两款项则以银元交付 不收
者则搁置不交 若收洋商银行银两者 亦照法价折合银元记帐 即使发生争闹
103
引起诉讼 亦在所不恤 务使外商银行改变态度 促其就范 政府对此重
104
大事件亦不能用一二家外商银行拒绝遂任其迁延 致失威信 在中国政府和
银钱业的异常坚决的态度面前 外商银行才最终屈服 表示 1 洋商银行对洋
商银行之银两银元收解照旧办理 2 洋商银行对华商银行及钱庄之银两收解一
105
律折合为银元计算
张公权认为 外商银行对于货币的统一 中央银行的成立 和金本位制的
采用 无疑的是一个阻碍 外商银行继续使用银两作为支付工具 并垄断外汇业
务 进口货价的支付 外债的偿还 出口货价的收取及华侨汇款 差不多全由外
106
国银行经手

151
4 外商银行与中国白银的进出口及其地位下降
近代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中的核心---白银 多由外商银行输入 而流出
也多经外商银行之手 白银是近代币制的核心 其增减直接导致中国通货充盈或
紧缩 直接影响中国经济
由于白银的进口数量等问题下文还要论述 让我们先看几条上海 申报 有
关白银进口的材料
昨日某银号接香港来电谓 美国于上年 12 月中旬装某公司船来华之大条
银 3000 余条 每条 800 两 约二百四五十万两 该公司船将次过港到沪之期约
107
在本月 10 号以内云
本埠麦加利等银行将由美国装来大宗大条银以济市面等情 迭志本报 兹
悉除上星期内花旗银行载来九百三十四条外 前日 十三日 某公司轮船进口又
从美属运来大条银共二千八百八十条 计麦加利银行 1037 条 东方银行 620 条
汇丰银行 430 条 华比银行 300 条 花旗银行 500 条 昨日业报关提存各该银行
并闻此项大条银须挨日瞩泰亨源等银炉熔化宝银云 此十天中共到大条 3821 条
108
沪上银根从此活动 商业上之乐观也
前日 新旗昌洋行之斯拉夫王子号轮船 从纽约来沪 载来大条银 743 条
内汇丰银行大条银 563 条 汇兴银行 180 条 昨日由各自银行从新关码头提入行
109
中存储 不日嘱各银炉烊化宝银应市云
进入 1920 年代后 可见到有关中国银行购银的资料 外间每言各银行所存
现银之丰 外洋尚运入不已 究竟何人运入 用于何处 人多不知 现据调查所
知 美国于去年运至中国之银条 值 85117925 两 欧洲运来 7066916 两 香港
3840913 两 日本 2519225 两 又香港日本运来之现洋值 839515 两 故一年内运
到中国之银条 实重 12197414 盎司 而隔年即 1928 年运来之银 计银条值
108185941 两 是年运出之银为 67952058 两 去年则运入总数为 118744294 两
而运出为 59319863 两 均连大条现洋在内 去年出入之差为 59424431 两 运来
大条 多属中国交通中央三家 而大通银行亦颇购入 各外国银行存银充足 不
便运入 如汇丰银行已有一年不买大条 该行在各处所存纹银现洋甚众 上海尤
多 三银行所买大条 运往杭州 鼓铸银元 送还上海 流通全国 外国银
110
行所进大条 仍融成纹银 不铸银元矣
近代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中的核心---白银 也多由外商银行输出
1934 年 7 月 自上月份起 本埠洋商银行迭将巨额现银送出口 详细数目
曾志本报 昨据金融界调查 十五日洋商银行又有大批现银运出 总数为现洋
528 万 5 千元 现银 156 万两 内计汇丰银行厂条三百三十八条 合洋一百六十
九万元 麦加利银行现银六十一万两 花旗银行现洋一百万元 大英银行一百万

152
元 安达银行二百七十万元 大通银行洋条二百十五条 合洋一百零七万五千元
又洋二十五万元 东方汇理银行二十一万两 德华银行四十万两 中法银行银三
十四万两 自经此次出口后 本埠存银又减 据昨日查仓报告 约计存银一万零
二百万 厂条合洋约一万三千七百九十余万元 又现银三万八千一百七十三万元
111

对于外商银行 20 年代后西人报刊评论说 现在华商银行势力渐大 内地
商务上之势力 几为其所独占 而洋商无从分肥焉 去年一年中 上海新银行创
112
设颇多 足见中国银行业之渐趋发达
近代上海的金融业 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 逐渐出现外国银行业 钱庄业和
本国新式银行业的三足鼎立格局 这三种金融势力之间不仅有竞争 同样也有相
互合作 如钱庄与外国在华银行就有着传统的密切联系 外国银行常以通融拆票
和通行庄票两种方式 给钱庄以资金支持 而钱庄作为中国旧式银行 和本国新
式银行的业务往来同样频繁 中国银钱两业之间有往来拆款 代为汇划 同业拆
113
放 领用钞币等多种互助手段 外国银行和本国银行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拆借
款项的合作关系
此外 同业竞争也是必然的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外商银行地位的下降
在北洋政府时期已经开始 在中国境内的外商银行受到一系列重大打击 使中
国商界人士及富户对他们的信心降低 德华银行于一九一四年中国对德宣战后
为中国政府所接收 中法工商银行 应为中法实业银行 笔者注 因为资金缺乏
114
而停闭 道胜银行于布尔什维克革命后 为中国政府接收清理 特别是中法
115
实业银行的倒闭 引发了连锁反应 使当时国人对外国银行的信用大为丧失
马寅初在 1921 年发表的 今日洋商银行之势力 一文中也认为 原来外商银行
对钱庄进行的拆票业务 二天的货币拆放 已全部转入中国内国银行手中 而德
华等银行的清理动摇了洋商银行原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0 年代时上海交易
所和信托公司的兴起抽取了洋商银行的资金 外商银行所受当时银根紧张的压力
116
大于内国银行 外商银行钞票势力下降 但这些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时的情况 外商银行地位下降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国内金本位体制的崩溃使其
币制处于转轨时期 从而影响其海外银行及业务
1925 年五卅运动的爆发 以及随后国内出现的爱国主义 民族主义情绪高
涨时期 是本国金融业又一个发展良机 在此期间外国在华银行的实力再一次受
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中国银钱两业则因国人的反帝运动 得到国人的信赖和
倚重 在业务上获得了显著的进步 如号称 南三行 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浙
江兴业银行和浙江实业银行以及号称 北四行 的金城 盐业 中南 大陆等银
行 这 7 家主要的本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合计 1924 年底为 1 亿 4 千余万元

153
117
至 1926 年底已增加到 2 亿 4 千余万元 两年间增长了 67% 同期上海银行公会
118
会员银行也增至 24 家 上海钱庄业同样大有发展 1924 年时 上海共有汇划
庄 81 家 资本总额为规元 7,420,000 两 至 1926 年时 上海共有汇划庄 87 家
119
钱庄数目虽增加不多 资本总额却达规元 13,151,000 两 上升了近 80% 此消
彼长的结果 是上海的中国银钱两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尽管仍不及外国银行
但两业自五卅运动起 时常携手合作 一致对外 已具备了与外国银行抗衡的能

更为重要的是外商银行手里白银的持有量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其地位的下降
120
上海中外银行白银存额 单位 千元
年份 华资银行 外资银行 总计
1913 12249 62111 70391
1921 21313 48950 70263
1926 73494 73859 147353
1929 144196 96064 240260
1931 179305 86882 266187
1932 253289 185050 438339
1933 271786 275660 547446
1934 年 5 月 254775 258777 513552
从上表可以看出 1926 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水岭 从这一年开始 中外
银行的白银拥有量已基本持平
同时 由汇丰银行领衔的英国银行 仍然能够维持在华外商银行的最优势地
121
位 对于国民政府日后将中国银行改组为特许之国际汇兑银行 现在学术界
多认为是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的抢夺 实际上 这里面也有国民政府以国内最强
大的银行与外商银行在中国争夺业务 进行竞争的意思 但是就是中国当时最为
强大的中国银行 政府在加入了大量的官股后 仍然基础薄弱 外汇基金只有一
百万英镑 该行 1932-1934 年的外汇成交额大为增加 从一亿六千一百万元增加
122
到九亿五千六百万元及九亿八千九百万元 尽管已增加了四倍 但是 对外贸
易业务 依然集中于外商银行 所以中国银行仍不得不将其资金用于国内贸易及
123
工业
实际上 这种地位的下降只不过外商银行放弃了一些商业银行的业务 而强
化了其隐性的央行业务

154
第三节 白银与钱庄

1 白银与钱庄
最早的钱庄由于中国复杂的货币体系需要兑换而产生 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
开始突破传统的兑换业务而经营存放款 但钱庄是一种由私人合伙经营 投机性
极强的金融机构 其资本和规模都非常有限 赢利为一年一结 利润大部分分给
股东 缺乏外国银行重视积累的制度和办理储蓄业务的传统 因而限制了钱庄对
社会货币资本的积累和集中 影响自身的发展壮大 正如清末金融家盛丕华所论
的钱庄五弊 一 资本微薄之弊 二 重拆票 轻存户之弊 三 存款不定期之
124
弊 四 脱手滥放之弊 五 做押款而不得精当之弊 因此 钱庄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经济条件下 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潜伏着危机 钱庄所运用的资金来
源 除资本和存款外 主要靠拆款的融通和庄票的周转获取利润 它们往往以白
银二三万两的资本 做几十万两或一 二百万两的营业 充分利用信用创造的方
法 架空 来造成资本的追加 钱庄还有许多投机性的业务 如 洋厘 和 银
拆 股票和地产等 由于钱庄的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投机性 经济基础不牢
一旦外国银行停止拆款或票号将资金抽走 就会产生恐慌 尤其是当投机市场一
有波动 钱庄便先受其害 例如 1874 年的市面不景气 1884 年中法战争引起的
风波 1897 年的贴票风潮 1910 年 橡皮股票 风潮 以及 1911 年辛亥革命推
翻清王朝的影响 每次风潮中钱庄都要有五 六成的歇业倒闭 至 1912 年上海
钱庄业已由 100 多家锐减到不足 30 家 可见钱庄的基础薄弱
钱庄的从业人员 大部分都经过学徒 学徒满师出道要到别的钱庄去当跑街
或者独立经营拉新局头 即组织新钱庄 此时别人就要了解他的出身 如探问
是某人的学生或某人的师兄弟 以此来衡量他的社会关系 汇划钱庄的学徒 有
的是有相当的身家来历的 一般有地位的钱庄经理 大多与其他钱庄经理互相 易
子而教 也有把自己的儿子直接安排在本人主持的钱庄里 指定副经理为指导
125
老师 为 父子相传衣钵 奠定基础 这也是钱庄的封建传统
学术界对中国近代钱庄的研究过去注重于其封建性和落后性的研究 实际
上 组织形式 师徙关系等外表情况不一定反映其所经营业务的 封建性 近
代钱庄在中国传统金融业发生转变并日益强化其金融性的过程 人们注意的反到
不多 由于近代货币的复杂性 而货币制度又决定着一个经济体内金融机构的发
展的变迁 因而钱庄得以运用传统形成的货币兑换业务发展出清算业务 以及由
银两和上海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而日益强化的汇兑业务 而汇兑业务 特别
是---申汇 又由于近代贸易的发展 及钱庄的本地文化优势 如信用放款 使
得钱庄得以更好地追随客户 从而形成了与近代商业较银行更加紧密的联系 此

155
外钱庄又远离政府财政需求 近代钱庄的金融性是其能够在中国近代金融体系占
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由于这种地位与近代货币制度 特别是与银两制度密切
相关 故而 废两改元成了终结中国钱庄命运的政府制度安排
上个世纪 30 年代前金融市场的控制权在钱庄手里 金融业务的票据处理权
也在钱庄手里 资金市场的定价权更在钱庄手里 钱庄更常常向工商业放款 中
国近代的钱庄有较当时银行更强的金融性
我们从钱庄的货币业务中可以看出 没有银两制度 就没有庄票 就没有汇
划制度 就没有洋厘对货币市场的控制 就没有钱庄的生命 因而银两是钱庄制
度的生命线
银行则由于钱庄对于上海汇划----清算业务的掌握而无法完全在真正的商
业银行业务中执牛耳 汇划业务实具中央银行性质 因为它完成了金融体系间的
货币清算
政府进行战争 建设需要资金 而钱庄的资金的流向 由于庄票的关系会大
量滞于流通领域 而且没有银行发钞及承受公债为政府筹资的功能 因而政府出
于财政目的和银行出于竞争目的合力消灭钱庄是早晚的事 而致命一击莫过于将
其根基----银两制度消灭
近代钱庄手里有四个法宝 以上海为例 一是汇划总会 控制清算 二是操
纵洋厘和银拆掌握货币市场 三是发行庄票 沟通中外商人 白银与贸易的联系
四是与商业联系密切 易于开展业务 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 而结算和货币市
场的定价权理应在中央银行手里 因而钱庄在近代中国金融体系中实际也执行部
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近代货币体系使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职能分散 此外庄票
和商业的联系又强化了钱庄商业银行性
上海钱庄起源于清乾隆年间 浙江绍兴商人在上海县城开设炭栈 以栈中的
余款兑换银钱 并放款于临近店铺及船帮 以后逐渐推广 成为上海钱庄业务发
展的鼻祖 当时清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 仅限于北京 故上海钱庄的设立
不须向衙门申请注册 只须将资金额及营业范围 东家 掌柜署印开明 经同业
中人作保 钱业公所开会同意后即可开业 当时钱庄的规模都比较小 主要业务
是兑换货币 到了 1884 年已有 24 家 票号与钱庄相互为用 票号资金拆借给钱
庄 使钱庄扩大了与商人和商业的联系 两者运用各自的信用工具和特长 使埠
际间的商品交换无须搬运现金 可以凭借汇票和庄票进行沟通 完成异地的结算
与清算 日后钱庄与外商银行建立了业务联系 钱庄为中国商人 企业家与在
华外国银行之间的金融业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的居间作用 其主要职能之一是分
配外国银行为中国企业所提供的货款 诚然 阶段性爆发的经济危机 常常导致
那些业务最不稳定的钱庄濒临破产 但总的说来 上海钱庄的数量却持续稳定的

156
126
增加 1886 年为 56 家 1903 年为 82 家 1906 年为 113 家
上海开埠后进出口贸易日渐频繁 钱庄便因商业资金融通需要的迫切而发达
起来 商业的发达自然会引起人们对货币的迫切要求 而当时通过增加白银进
口或提高本国铜产量的做法 又无法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不得不灵活地求助一私人银行 即钱庄 发行所需的信用货币 于是 私人
银行和信贷业务在 18 世纪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应运而生 并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私人银行源于宁波商人在 18 世纪后半叶实行的信贷制度 由于得到其家族成员
和同乡们的支持 钱庄在完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19 世纪
初 这种信贷业务扩大到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上海 并随即担负起为其提供资
127
本的职责 一些拥有巨资的富绅 见钱庄利益稳厚 竞相投资 导致上海钱
庄的种类十分复杂 大而言之 则有汇划庄 挑打庄 零兑庄三类 汇划庄是钱
业公会的会员庄 系上海钱业中势力最雄厚的钱庄 资本较多 营业范围也较广
开出的庄票信用甚好 流通普遍 这类钱庄加入汇划总会 一切票据收解都可用
公单在汇划总会互相抵轧汇划 一般所称的上海钱庄 指的就是汇划庄 业务与
汇划庄相仿而资本较少 没有资格参加汇划总会的钱庄 称为挑打庄 挑打庄的
一应票据收解须委托汇划庄代办 零兑庄又称门市钱庄 主要业务只是零星兑换
这是各类钱庄中最小的一种
三十年代初时 人们这样评价中国的钱庄业 各国经济权在银行 而我国
128
则在钱庄 我国之银行 恰似钱庄中之钱庄也 尽管上海银行业发展很
快 但是 市场之势力 不能向钱庄以夺 间有少数银行 以汇划代付规银 发
129
行钞票等事项 非联络钱庄 大有不便之势
直到 1932 年章乃器还认为 我曾经说一句痛心的话 以为我们银行界对于
经济社会的贡献 实在是远不如钱庄 钱庄倘使全体停了业 的确可能使上海的
商业完全停顿 而银行全体停了业 恐怕倒还没有多大影响 我们银行界平时和
130
一般商业实在太隔膜了
中国钱庄对于国内贸易的金融融资具有垄断性 1933 年以前的二十年里
国内农副产品的年贸易额达十亿元 这些款项主要依赖以上海为中心的钱业市场
131
的调拨 1933 年以前的中国金融市场 国外贸易已有外商银行 在国内方面
132
则有钱庄 新式银行插手不易 美国学者认为 钱庄由于与内地商人和外商
133
银行的密切联系 而成为上海金融机构中最强有力者
韩国学者林地焕通过对 20 世纪前期天津钱庄的研究认为 民初银行势力
无法与钱庄势力相抗衡 10 世纪前期天津钱庄经过一番努力渐复繁荣 钱庄
134
数目和规模较前有不小的发展 对工商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天津钱庄 1908
135
年万两资本以上者有 38 家 全行业资本总额达 75 万两 1928 年时达到万两以

157
136
上资本的钱庄 81 家 总资本额为 450 万两 而且当时天津地区的大多数企业
137
是担保能力不足的小规模企业 因而钱庄成为它们往来的主要金融机构
广州的银业 当地称银号 实即钱庄 也较当地银行势力强大 30 年代时
近虽商办银行迭起 而金融界势力仍为银业行所占有 而且其资本达 1 亿元
138
左右
有的学者认为国民政府时期中国银行制度完善的过程 是国民党政府把财
139
政和银行紧密结合的过程 这种过程也是挤汰钱庄业务量的过程
钱庄的实力可以通过其对货币市场 洋厘 汇兑的控制以及其他获利手法表
现出来 但是钱庄所有的法宝 均是当时货币制度所赐 货币制度的变化 将引
发金融体系的变迁 1928 年国民政府在福州强令废除了当地银两与外国银元相
结合的货币制度----台伏制后 钱庄家顿失图利之武器 斯实为其营业之致命
140
伤 一时间钱庄从 72 家剧降至 28 家 其余均迅速倒闭
钱庄因混乱的货币制度而产生 也通过对银两的控制力而得益于这种货币制
度 中国商业传统大宗交易以银两为单位 小额交易则以银元 商家不得不同时
准备这两种不同计量单位的货币 通过对银两 银元 铜钱等货币之间兑换的操
纵 既可获得此涨彼落的差价 又可控制金融市场 近代银行业兴起后 特别是
市场上出现银荒或洋荒时 上海银钱双方多次就银两 银元混合流通激烈争论
钱业界认为 工商业对两种筹码的不同需求 正是金融业用以调节金融市场的最
佳手段 实际上白银核心型的货币制度下以银为载体的银两和银元两种货币同时
存在 时常给市场带来无谓的混乱 反映在市场上就是银拆和洋厘的反方向波动
但是银拆 洋厘的波动并不完全反映上海的金融缓急 因为除了市场对两种货币
的不同需求外 有时这种波动纯属人为造成的 两元 制度的存在也给社会商
品交换造成一定的困难 钱业是既得利益者 一直固守旧制 为此张公权认为
不只政府应负其责 中国人民大众对于政府的管理货币能力缺乏信心 也是一
重大原因 尤其是钱庄和外商银行 力图保存 银两 制 因为他们对政府固没
有信心 同时认为使用银锭 是防止劣质银币及贬值纸币的唯一保证 且在双重
币制下 在银两与银元兑换上 有利可图 再则 政府的白银来源不充分 难以
141
大量铸造银元供给市面 亦为银元本位不能早日确立的原因之一
废两改元 在钱庄方面论之 利益当然丧失 因上海各钱庄有银帐 而无洋
帐 例如存户以洋元来存 彼照市价减一二五 一毫二忽五 或二五折成银两 因
洋元无利息故存户亦愿折合银两有拆息故也 至提取时 则按市价提高至合算
142
出入之间 即得利益 若银两废止 则钱庄不复能得此项利益 实其反对也
天津钱庄也是如此
银两制度导致了银行对钱庄的同业存放 盖上海虽号银行林立 类皆资本

158
充足 信用素孚 但势力不如钱庄远甚 即平日之收支各款 如与钱庄有关系者
非委托钱庄代理不可 盖钱庄有汇划总会 以为交换票据之所 而银行不得加入
也 于是银行之款存放于钱庄者 为数多则千余万 少则五六百万 因欲委托全
庄代理收付 非称存放不可 引谓之同业存放 如今废两改元 则钱庄惟一利器
银两 顿被打倒 市上一律均用银元 银元为银行所富有 于是一切交易银行均
可独自任之 固不受之钱庄矣 钱庄之受银行存款 当然取消 所以同业存放
143
无形中因废两改元问题 而寿中正寝
即使内地的一般钱商 也都可用银两制度作为巧妙的剥削手段 如在归化每
年阴历正月初八 初十两日 在所谓小开市与大开市以及标期 骡期的时候 各
家钱铺的从业人员就纷纷出动 前往各商号做银钱交易 即使不需要贷款的商号
他们也三番五次地纠缠 让人家或多或少过一笔空头帐 按市例规定提取佣金
这种凭空取水的佣金 当时叫做 利市钱 各商号所取的银子 又有所谓客银
和现银的区别 客银原是谱拨银的化名 客银存放在三个月以上时 既可作为现
银 平时如客银折合现银 每百两可得九十八两 其余二两 作为钱庄的手续费
过算的时候 因为周转频繁 银根较紧 客银与现银就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通行
拨用 唯现银在标期三天以内 可得利息五钱 客银在标期十天以内 可得利息
四钱五分 十天以外 就停止付息 钱庄在与同业交易当中 客银得满加为四厘
五毫 现银即为六厘 但是对其他行业 客银得满加为一厘五毫 现银即为二厘
144
五毫 同样得客银与现银 在利息得支付上 就如此悬殊
晚清归化城的钱铺 对其他行业都叫做外股子 凡与外股子做银钱交易的时
候 钱庄就极尽剥削之能事 一般钱商 对存放款依期限长短收付利息 但放款
的日期愈长 付出的利息愈少 利息的支出与收入 有日息 月息与满加等的区
别 存款在一个月以上者 都叫做 满加 那时存款的日息 大约为三厘 月
息为八厘 满加 为四厘 贷款的日息为四厘 月息为一分一厘 满加 为
五厘 但是对外股子的存款 须在其应得利息内抽取佣金 通行白银与元宝时期
白银兑换元宝每锭须加手续费二钱五分 每年年终 各行商号所存的元宝与白银
又有所谓 加色费 的规定 客银每锭五十两收 加色费 二钱五分 现银每锭
五十两收 加色费 三钱五分 这种 加色费 其性质类似保管与折旧费 同
时归化城的市面 曾有方孔制钱的通行 而各钱商的出放 即以城钱为标准 如
城钱规定为 以二十八枚为一百文 在他向外股子贷出时 多按二十五 六枚交
付 收回来的时候 多收一 二枚 这种一出一入剥削到的钱 叫做 底儿钱
145
此种事例 举不胜举

2 钱庄掌握金融市场

159
洋厘 票据交换 国内汇兑是钱庄掌握金融市场的三大法宝
按银两制度 在我国市场之历史基久 根深蒂固 由来已远 而钱业中就
146
用尤多 且洋厘之价 均操诸钱业之手 故钱业与银两之关系 较各业为深
在废两改元之前 华商金融界每天开出的行市 最为重要的是洋厘和银拆两种
上海银洋交易的唯一市场设在宁波路的钱业公会内 俗称为钱行 实际上无异于
上海全部金融界的市场 当时上海各银行 票号 银炉 信托公司及其他金融机
147
构均得派人来此接洽 托钱庄同业代为进行交易 当时分为早中晚三市 即八
时 十二时及下午三时 人们在此做银洋交易 打探洋厘银拆行情 相对而言
洋厘每天的早市行情最为重要 午市行情则为同业 钱庄 银行 交易所 行情
而银拆则是银两的利率 只是拆息的一种 由于其重要性 因而沪上称其为拆息
大有等于利率一词的意味 除上海的洋厘和银拆市场最为典型外 近代中国通商
大埠一般均有由钱庄掌握的类似的金融市场
此外这个市场还进行 转帐 也即同业短期借贷的交易 也是钱业的票据
交换所 即汇划总会 组织划头和加水 这里还是挂牌银角和铜元行市 银角多
148
以银两表示其价格 铜元多以银元表示其每日价格 总之所有货币均依附于银
两 是银两制度的大本营
近代中国币制是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早期是银两相对重要 但是其发展
方向却是向着银元本位进展 特点是银两和银元 即铸币 同时流通 银两按其
重量和成色以称量货币的形态执行货币的职能 银元以铸币的形态进行流通 同
一种货币金属以两种不同的形态流通 两种白银货币各按自己的价值在市场流
通 由此衍生出中国近代货币史中特有的概念 洋厘 洋厘就是用银两表示银
元的价格
1856 年以前 外国流入我国的银元也和虚银两一样 可以作为记帐单位
1851 年太平天国起义后,银元窖藏之风日盛,价值日贵 本洋价值几乎等于上海
九八规元的一两 从 1858 年开始 由于本洋缺乏 上海商界就不再用银元记帐,
改为用九八规元作为记帐单位 银两是极复杂的货币概念 各地通行元宝的含银
量是不同的 记帐时不能简单相加 为了记帐的需要 就出现了虚银两 把不同
的实银两折合为统一的虚银两 所谓统一 指在一个地区统一使用 并非全国统
一 其后 就出现了银元折合银两的问题 一银元折合多少银两(一般作为九八
规元表示的虚银)就称为洋厘或厘价
银元的价格为何称为洋厘呢?洋是现洋 银元的意思 厘指价格变化的位数
一银元的重量为 7 钱 2 分至 7 钱 3 分 它的价格为 7 钱几分几厘几毫几丝几忽
比如一银元价格昨日为 7 钱 2 分 2 厘 6 毫 2 丝半,今日为 7 钱 2 分 4 厘 1 毫 2 丝
半,每日价格变化的最大限度不超过厘位 所以叫洋厘 厘后的位数为八进位制

160
呈 1 毫 2 丝 5 的倍数变化 如 1 毫 2 丝 5 2 毫 5 3 毫 7 丝 5 5 毫 6 毫 2 丝 5
等等 如某一段时间银元价格在 7 钱 3 分左右上下摆动 某日厘价为 8 厘 3,系
指 7 钱 3 分 8 厘 3 毫 7 丝 5,而不是指 7 钱 3 分 8 厘 3 毫 后面的 7 丝 5 和前面
的 7 钱 3 分都略而不提
民初外国银元流通最多的是鹰洋 当时洋厘主要有鹰洋和龙洋两种 1914
年铸造的袁头国币 因成色稳定 很快通行全国 逐步代替了各地铸造的龙洋
1915 年取消了龙洋洋厘行市 成色较高的龙洋 即江南 湖北 广东三铸币厂
及宣统年间铸造的大清银币 可按国币洋厘行市流通 其他各地铸造的杂牌龙洋
由中国 交通两行逐步收回 这一措施自 1915 年 8 月 1 日起实行
墨西哥于 1905 年改为金本位制后 停铸鹰洋 鹰洋来源逐渐断绝 在中国
市场上流通的鹰洋日减 外国银行如汇丰 麦加利只收鹰洋 拒收中国银元 汇
丰银行把持中国盐税 没有鹰洋则无法交纳盐税 由此汇丰银行趁机提高鹰洋洋
厘行市 从中取利 扰乱中国的货币流通 1919 年爆发了五四运动 银钱业趁
上海商人罢市之机 于 6 月份取消了鹰洋洋厘行市 至此 旧中国洋厘行市完全
统一于国币
银两和银元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商号记帐 债权债务关系契约的
签订 国家税收均以银两为单位 另外 银两适用于大额的批发生意 银元适用
于小型的零星交易 当银元需求量大 到处求购银元时 洋厘行市上升 反之
洋厘行市下降 这只指一般原理而言 实际洋厘行市的变化还将受具体的政治经
济事件的影响 上海自 l865 年以九八规元作记帐单位 出现洋厘行市以后 至
1933 年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政策 洋厘行市自行消除 其间共 69 年 在这一
149
期间洋厘的走向 据李贵勤先生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 1 1865 年---1877
年大起大落阶段 2 1877 1893 年相对平稳的阶段 3 1893 1910 年变化不
定的阶段 4 1910 1933 年在原来价位上下跌阶段
1893 1910 年变化不定的阶段 1895 年厘价涨到 7 54438 钱 以后诸年在
7 4 钱左右上下无规则地摆动 只有 1905 年降到 7 28984 钱 达到本阶段的
低谷 这时期厘价的无规则变动 与政治经济风云变幻莫测有关 1894 年 中
日甲午战争爆发 时局不靖 厘价一时上升 升至 7 46 钱 1895 年李鸿章到
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赔款 2 3 亿两白银 此消息传开 厘价自然进一步
上涨 1896 年以后 赔款的白银 银元运到上海 上海的银根宽松 银元相对
多于银两 厘价开始下落 辛亥革命前政治风声日紧 厘价又开始上升
1910 1933 年原价下跌阶段 1911 年升到 7 57161 钱 从此以后 逐年降
低 在7 2 7 3 钱之间 唯 1932 年降至 7 05564 钱的最低点 辛亥革命以
后 厘价长期下跌 原因是:银元成色降低 原来流通的 1 银洋 含银量至少为

161
903 早期铸造的为 930 在墨西哥宣布废除银本位以前铸造的银元成色偏低
而民国流行的鹰洋 大多数是低成色的 中国各省铸造的龙洋成色又低于鹰洋
在 880 900 范围内不等 银元铸造增多 1914 年以后 铸造的袁头币很多
流通的银元为清末数量的 4 倍 银行券代替银元 清末民初,相继成立了中国通
商银行 户部银行 后改为大清银行 再改为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浙江兴业
银行等 这些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代替银元流通 因为能兑换银元 很容易被人
们接受 有银行券流通 银根相对松驰 厘价自然下跌 银两数量减少 1914
年上海存银 6200 万两,1916 年为 4200 万两 1917 年为 2067 万两 银两减少,以
银两表示的洋厘必然下跌
从洋厘存在的 69 年的历史来看 洋厘的走势有如物价 经常变化不定 货
币本身价值不稳定 不利于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 同时经济部门要进行正常的经
营 要有银两银元双重准备 造成巨额的社会浪费 两 元并存是一种病态的货
币制度
两元并用实际上是利益问题 一是外商银行联合中国钱庄 操纵洋厘行市
没有洋厘则无利可图 故反对废两改元 第二是钱庄可在经营银元和银两的兑换
业务时收取手续费 每一元可得 毫 至 毫 兑换量大时数量可观
两元并用时 一方面要用银元掉换成银两作为记帐单位 一方面又要用银两
换成银元在市面上行用 不仅收付不方便 而且辗转折合 贴水 时涨时落 投
机商人可从中渔利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商业的发展 各地钱业在废两改元问题
上多有反复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业务量的增加 清算业务日益成为金融体系要解决的最
为重要的问题 在西方 清算业务常常由政府建立的中央银行完成 这也是中央
银行成为银行的银行的重要原因 也是时代和经济发展对金融体系的要求 而近
代中国的金融业没有名实相符的中央银行 钱庄由于银两制度和历史的原因掌握
了清算业务 故而使得近代钱庄在金融体系中的位置显得十分重要 这也是资本
少而又有封建性的钱庄得以在近代与银行抗争的重要原因 当然 钱庄的清算业
务在中国表现为极其明显的同城清算性 也就是在每个通都大埠都会由钱业组织
一个清算机构 这些清算机构又通过钱庄对于汇兑业务的掌握 特别是对银两汇
兑的掌握 与金融重心上海彼此相连 这种既分散又有联系的清算体系 尽管效
率不是很高 但是在当时却使中外银行依赖于钱庄 并强化了钱庄在中国近代金
融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汉口 早在光绪十六年 1890 年 就成立了票据的清算机构 先是设立
150
在宝源长钱庄内 到了 1930 年改设在钱业公会的汇划处 而且 事实上已成
151
为汉口金融市场唯一票据交换所 汉口票据清算全部掌握在钱业手里 情形

162
与上海一样 因而银行要将款项存入钱庄 由钱庄代为进行票据清算 不仅如此
由于钱庄与外商银行交往全部使用银两 而钱庄又与外商银行使用汇划帐 因而
钱庄可以通过汇划帐与外商银行完成帐上收付 但是 内国银行与外国银行间之
152
收解 其大部虽须现银 而其尾数 则又非赖钱庄之上条无从应付 因而也
需要钱庄从中清算
20 世纪 30 年代江西南昌汇划公所附设于钱业公会组织之下 为便于钱庄同
业汇划而设 如 规元 洋例 银元 日拆 铜元 盐封 申钞 杂钞等行市
皆由公所挂牌 以为全市交易之标准 有一万元以上资本之钱庄方准入会 入会
时须征保证金五百元 银行亦可加入 但须纳保证金一千元 出会时均得无利退
还 每日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会员得派人前往公所交易 该所设董事十五人 互
153
选常务董事三人 管理会务
上海金融业的票据清算也掌握在钱庄手里 集中在钱庄的汇划总会 其清算
方法如下 钱庄同业间的清算 必须经过 送银票 轧公单 两道手续 第一
道送银票 即持有应收票据的钱庄 于每日下午二时后三时前 由司栈或学徒持
票据分别到应付钱庄照票 换取公单 这种公单等于应付钱庄出给应收钱庄的收
据 备集中轧帐之用 公单上的银数以 500 两为最低额 500 两以下称尾银数
由两庄自行清算 定期结清 第二道轧公单 即每晚七时 各汇划钱庄将收入的
公单登帐计算完毕 集中交汇划总会 由总会汇总 相互轧抵 结出差额 然后
开出划条给各汇划钱庄 金额轧多的钱庄 多单 凭划条向应付钱庄收款 轧缺
的钱庄 缺单 凭划条照解 资金不足单位 事先根据庄票到期数匡算缺额 在
钱业市场上拆进头寸 以各解付
银行没有自己的票据清算机构 要依赖汇划钱庄代办 即银行先向汇划钱庄
开立往来户 把每天客户存入的各种票据 解入钱庄 经过整理 应付单位属于
钱庄的 手续与上述方法相同 属于银行的 还要到应付银行换取钱庄抬头的划
条 再到钱庄照票 换取公单 其他手续也相同 这种清算方法 给银行带来许
多不便 资金命运掌握在钱庄手里 万一市场银根突紧 或遇金融风潮 钱庄拆
154
不到头寸 银行便有被累倒的危险
155
再如天津 1900 年庚子后钱庄创立了拨码制度 也就是票据清算制度 从
而解决了繁杂的现银或钱票的收付 而这种制度也深受外商银行清算制度的影
响 其清算时拨交码用于没有川换关系的同业清算 而收帐码用于川换关系者
川换是指钱庄相互间的资金融通 而在与外商银行的票据清算中则使用外商银行
华帐房的 竖番纸 尽管天津钱庄没有像上海钱庄那样与外商银行有着更为密
切的关系 但是钱庄与外商银行的华帐房的关系十分密切 1927 年交通银行想
在天津建立票据交换所 后受到天津钱庄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163
银行金融业务的增长及与钱庄在金融业务上的竞争 导致了 1933 年 月
日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票据交换所正式开幕 参加票据交换的会员银行计有中
国 交通 浙江兴业 浙江实业 上海商业储蓄 四行储蓄会等 家 依照交
换章程规定 交换银行应开立四种货币往来户为收付交换差额之需 一 划头
银元 二 划头银两 三 汇划银元 四 汇划银两 开幕日首先办理划头
银元票据交换 月 日起增办汇划银元票据 划头银两票据交换 月 日
156
起增办汇划银两票据交换 交换所经理朱博泉 此后钱庄的作用就更小了

3 汇兑及上海钱庄与外地钱庄的联系
钱庄有比票号更有效的控制白银汇兑之法 即跟随客户 银行追随额户 用
金融业务如庄票 汇兑等跟住实物贸易 特别是钱庄手中又掌握了票据的清算
使钱庄可用多种金融工具完成银两的汇兑 而票号仅仅是汇兑 而且与政府关系
密切 后期的财政性157以及货币制度的变化是其迅速崩溃的原因
汇兑是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和利润来源 聚兴诚银行以善 翻码头
出名 实际上就是从事汇兑业务 一笔汇兑可以有三方面的收益 一收取手续费
二赚取汇差 例如 1931 年重庆汇上海的汇差高达 30%-40% 在重庆付款 1300-1400
158
元 上海只能取 1000 元 三是赚取资金的利息
1933 年以前近代中国的国内汇兑类似于国际汇兑 国际金融是多元的货币
机制 汇兑的处理 自然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这些条件 就形成竞争上的门槛
不像国内汇兑在单一货币下 所有的金融机关均可承做 国际汇兑也就只有具备
159
条件的少数银行 外汇指定单位 才能办理 因而保有不错的获利空间 而
且由于银两制度的存在 国内汇兑比国际汇兑更为复杂 中国与金本位国家的汇
兑实际上只是金银关系 英日放弃金本位后 金银本位国家的货币汇兑只有依金
银的时价相比较求得平价 此一时之平价 随时因金银比价的变动而不同 仅是
相对平价 如上海英汇行市银本位币一元 计合若干先令若干便士者 因吾国
之外国汇兑以吾国银本位币为计算单位 银本位币之本位为银 而先令与便士之
本位为金 故不能算出一定不易之法定平价 必须先由伦敦大条银价 即每盎司
之标准银合英币数目 以求得上海对英之汇价 伦敦银价上涨 则汇价必然上涨
160
反之 银价跌落 则汇价亦必跌落矣 而反观第一章中国银两间的关系 则
远繁杂于单纯的金银关系汇兑 废两改元前中国的汇兑 其市价之涨落 乃根
据两埠银两互换之平价 与夫辇运耗费之轻重 及市面需要之缓急而定 殆与金
本位国间各种货币之汇兑相同 银两平价之求出 乃根据两埠银两纯银量之比率
一国国内汇兑 其繁杂有甚于外国汇兑 甚至两埠银元间之汇兑 亦须先换成银
两 然后换成银元 汇价当根据各埠银两汇价 及各埠洋厘之高低 以为计算

164
161
故为周折 成为钱商之利薮 银两之当废 于斯可见一班也 废两改元后
国内汇兑才仅银元一种 内国汇兑之市价在废两改元前 分为银汇洋汇 银汇
行市由各地银行公会决定公布 由各行电告总分行 依照银汇行市及各地洋厘合
162
成洋汇行市 由于钱庄控制着洋厘 因而实际上银汇决定洋汇
除票号外 我国的邮政早在 1898 年就开办汇兑业务 进入民国后 汇兑业
务十分发达 清代只依靠票号进行汇兑的模式已经被银行 钱庄和多种汇兑形式
所代替
当时的汇兑又可以分成顺汇和逆汇两种大的形式 顺汇和逆汇又可分成很多
种类 在顺汇中第一种是电汇 这是当时汇兑中最为快捷的一种 只要汇款人将
汇款 汇费和电报费交给汇款银行或钱庄 并告知收款人姓名地址 银行或钱庄
就会通知自己在该地的联行或代理行通知收款人 而且当时的银行和钱庄为了防
止冒领 都有一种叫 押脚 的密码 也就是在电报最后一字上做文章 这种押
脚由于次次更换 因而十分保险
第二种是信汇 这是由汇款人除交给银行或钱庄所汇的款项外 并将写好的
给收款人的信委托给银行代为寄出 信封上写明收款人的姓名 地址 汇款人的
姓名和地址及汇款数额 日期 银行将这些信编成汇款报单 由邮局寄出至自己
的分行或代理行 分行或代理行收到信后 将原信和正副收条两纸送交收款人
收款人签字盖章后 在领款时出具正副收条 并将原信皮交回收验 然后代理行
或分行将信皮和正副收条及汇款回单寄回汇款行 交给汇款人 以备汇款人查验
第三种是票汇 这是一种由汇款人在银行或钱庄先购买汇票 再寄给收款人
由收款人持票向票上指定的联行或代理行 分号兑取现金 这种汇票和当时的邮
局所办理的汇款方法相似 分为二联或三联等形式 银行除向汇款人收取汇水以
外 将票根寄联行或分行 收款人持票来时 联行分行要查对票据 付款的方式
有即期 迟期和板期 即期是见票即付 迟期是见票后若干天付 板期为双方约
定日期付款 当时的习惯 如果汇票上有收款人的姓名 一般都要讨保后付款
而且保人以商号为最佳 如不记名则较容易领取
上海钱庄的汇票大部分是三联的 第一联为上根 由出票人自存查对 第二
联为正式汇票 交汇款人寄出 第三联为下根为出票人直接寄外地付款庄 以便
查对付款 上海钱庄多有坐根 即将整本汇票的坐根加盖骑缝章后先行整本寄出
以图方便 上海钱庄的汇票有即期和远期两种 银行的汇票与此相似
第四种是条汇 条汇实际上是信汇的变种 汇款人先到银行或钱庄 填写空
白纸条 只不过是汇款人不用再写信给银行附寄 而是在空白的纸上按银行或钱
庄的要求填好内容即可
活支汇款 是一种便利旅行者或办货商人的汇款方式 以免除携带现金不便

165
先将预用的款项全部交给起程地的银行或钱庄 同时将要去的地方和所需的款项
告知银行或钱庄 就可在到达一地后 向该银行或钱庄的分行 联行或代理行支
取 对于这种汇款 银行或钱庄一般是交给汇款人一张付款证书 上有交款人交
纳的全额款数 并让汇款人签发一些印章票 做为该银行或钱庄进行验证的凭证
这样汇款人每至一地就可出据印章和付款证 而支取现金或开支票 而到最后一
地时 则该地银行或钱庄将付款证收回 时间由双方商定
逆汇时则有三种汇兑方式 所谓逆汇是指不由债务人在银行或钱庄购买汇
票 寄送债权者 而是由债权者对债务者发出票据 也就是说银行或钱庄在本地
先付款项给请求人 再从请求人指定的地方银行或钱庄取回其款项 这就称逆汇
逆汇的第一种方式是押汇 是指售货商将货物卖给外地的进货商时 后者并
没有将货款汇付给前售货商 而是找保人 和银行或钱庄商量 将运送中货物的
提单 发票 保险单等交给银行 押取现金 而银行则以货物实价的七八折押与
现金 然后将之寄给自己在购货者所在地的联行或分支行号 凭这些抵押物向购
货商收取现金 第二种方式是购买外埠票据 与押汇相仿 但比押汇风险大 第
163
三种方式是代收款项 从经济学的学理中我们可明白 这种逆汇正是清算业务
具体运作 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汇兑 而钱庄也正是依此将工商业
者 汇兑 清算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使自己在金融业中站稳了脚跟
中国的汇兑在 1932 年废两改元以前依汇兑的货币形式还可分成银汇 即汇
兑银两 洋汇 汇兑银元 及洋两互汇三种形式 其中又以汇兑银两最为麻烦
因为当时各地银两砰砝都不一样 要进行十分麻烦的换算
银行与钱庄在金融业务上争夺的第一阵地就是汇兑 钱庄依靠传统的银两在
初期占有优势 而银行则依靠广泛的营业网点为依托进入这一市场 交通银行进
入民国后就十分重视汇兑所的建立 到 1921 年时在全国各地已建立了 70 处汇兑
164
所 其中有 20 家是民国元年建立的 中国银行在 1915 年内部编印了 内国汇
兑计算法 并在 银行周报 上连载 1925 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印了 国内
商业汇兑要览 均为以银两为单位进行汇兑的计算方法与汇兑方式的业务流程
从而强化汇兑市场的开拓
由于银两制度和汇兑的关系 使钱庄成了 贸易之血 货币 流动的传递
者 从而使近代金融中心上海的钱庄与各地钱庄密切相连 进而影响全国金融
而这种贸易之血是与真实的贸易相关的 没有真实的贸易 就没有商路 没有上
海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进出口口岸 上海钱庄与内地钱庄联系就不可想象 而
没有金融以及贸易之血的联结 所有商路和内地与上海及上海与国外的贸易都将
干枯 全国金融界是一个有机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宣统二年上海爆发钱荒
危机 就对直隶造成了很大影响 时人即揭示了这样的情况 本埠商界因受上

166
海钱荒之影响异常奇滞 日来市面恐慌现象较沪为最 其中尤甚者为洋布 棉纱
各庄 如隆字号在沪损失至百万两 景德和棉纱庄受损失六十余万两 现已不
支 势将歇闭 针市街隆裕海货公司 因采购货物汇沪三 四万两 亦随此
165
次钱荒大潮流去 甚至本埠钱业 金融机关之奇窘 亦为数年来所未有云
申汇是近代汇兑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而申汇与银两密切相关 早年上海的九
八规元就是申汇的核心 后来发展成为银汇和银元汇 再进展到上海著名银行发
行的纸币 由申汇可以看出上海与各地的金融联系及对各地的影响
上海为全国贸易中心 亦即全国金融枢纽 上海之规银一日不废 则各地
之银两一日不除 例如本年青岛废除胶平银以后 即以青岛银元一元 合上海规
银七钱一分四厘 随市涨落 是青岛之银元仍随上海之规银而升降 名为汇价
实即隔地之洋厘 易言之 即以胶厘易申厘而已 他如北平天津汉口等处 亦尚
沿用 银两并无不能废除之理 徒以上述各埠与沪地交易频繁 往来汇款极多
沪地规银未革 则往来交易自以袭用银两为便 否则两元间之涨落 即为商业上
之损失 利之所在人必争趋 是以各地银两之未能革除 或仍因循沿用者 胥由
本市规银势力依然存在之故 故不欲废除银两则已 否则当先废除上海规银 事
166
半功倍 无逾于此
天津钱庄代工商客户办理申汇业务是其获利的重要来源 从而强化了两地的
金融联系 由于申汇分成银两和银元两种 钱庄则通过对本地银两市场的掌握和
申汇市场的控制从中渔利 1927 年时 由于上海局势动荡 上海方面复宣布禁
现出口 华北银根复趋紧张迫 各银钱业纷纷买进申元 因之申汇暴涨 洋厘暴
落 天津申汇最高纪录达一千九十七两 洋厘最低达六钱七分 北平申汇亦涨至
167
七钱四分以上 俱为近年来所未有 此外天津钱业势力还渐及北京 又往昔
天津牟利客商或钱庄等 专用北平某银行钞票 往还平津间 视两地洋厘之高低
而定其运行 如北平方面洋厘高 则运往北平 一俟天津洋厘转高 则运往天津
168
一出一入间 获利丰厚 结果 银行被彼辈盘剥
1932 年时 宁波之钱庄 存放于上海各银行者甚多 上海之银根既紧
宁波钱庄之银根 亦随之而紧 自不能再放款于商家 商家无款可借 亦不能做
169
生意
汕头 由于该地中外贸易十分发达 银庄发行的汇票在商贸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 该地的汇票称为票汇 分为三种 一为即天 为见票即付 一为定期
日期多在 天 一为板期 时间 14 天为限 到期必付 汕头的票汇主要
为汕头与上海 香港两地的贸易服务 该地进口的货物大半来自这两个地区 汕
头出口的商品又大多输往南洋 同时 南洋爪哇的糖 越南的鱼干 泰国的大米
新加坡的锡和椰子又多以香港为汇聚地 因而汕头的票汇业务就在香港 汕头

167
南洋三地之间开展起来 南洋商人在汇还汕头商人时 多用香港的汇票以清帐
故汕头的商人多将香港的汇票出售给汕头银庄 然后银庄再出售给进口商人 上
海是旧中国商品的集聚地 上海的商品大量销往汕头 而汕头对上海输出的货物
只有金泊和柑子 所以汕头商人常欠上海商人的货款 这样就产生了汇申之票
170

又如 上海 汉口 湘潭 西南各地是陆路上一条主要洋货贩销路线 当
时有许多湘潭和江西商人在汉口从事洋货转销西南的商业活动 他们手头很少有
现款 所凭借的就是汉口钱庄或票号所给予的 期票 信用 19 世纪 60 年代
171
差不多所有从汉口运往湘潭的货物都是用这种期票支付的 上海---汉口----
172
宜昌----四川这一条主要的水上商路就是靠钱庄信用得以维持的
1927 年 4 月由于上海局势混乱 禁银出口 还引发了哈尔滨金融风潮 “
此次上海变乱 现银无法购买 奉天造币厂因来源困难 暂行停铸 哈埠银行不
173
得已 暂行缩小兑现额度
近代上海日益成为中国的金融重心 因而上海的九八规元在汇兑中的重要性
也是日益强化 由此形成了各地与上海资金流动的申汇 而早期的申汇均是与九
八规元相联系的 钱庄可通过与银两制度的关系而在汇兑市场上大占优势 由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后中国其它各埠之汇兑 均以上海规元为标准 因而废除
174
银两 各地银两也无存身之地
从上海汇票的签发量可以看出钱庄与银行势力对比的情况 在上海 1926
年以来时钱庄发出了 80%的汇票 而现代银行仅有 10% 其余为其他商业或金融
机构发行 到 1931 年 钱庄发行 50% 银行发行 40% 但到了 1936 年 现代银
175
行发行了 80% 而钱庄只有 20%的份额 原因只能归结为钱庄银两手段的丧失

第四节 国内银行与白银

1 不同的银行业产生与发展道路
中国近代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本普遍缺乏 这既源于中
国近代没有像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殖民掠夺的国际环境 而且本身在
自然经济状态下 小农产品落后 技术含量低 创新性少 竞争性差等因素 又
使经济活动本身仅有较低的资本集累功能 政府也面临着由于赔款 外债 内战
战费等财政问题而导致的财政刚性 在对近代化特别是经济近代化的追求上 政
168
府不得不直接进入经济领域 直接从事经济建设 并且通过财政手段向社会进行
融资 没有财政收入就没有资金进行经济建设 而经济建设在近代中国常常成为
政府的事业 自由市场式的经济发展在当时世界环境中使中国经济已无现代化的
可能 同时社会经济环境又受到民族主义思潮的压力 更为重要的一个层面是财
政问题常常威胁政府的存在 因而政府在财政需求上有着不同于其它西方国家的
刚性 这导致了政府的经济政策 特别是在运用经济杠杆时常常向财政方向转移
而政府政策的导向 如公债政策 又使近代新兴的银行等金融业有着十分强烈的
财政特征 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中十分明显的特征
学术界在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时 常将银行业评论为诸如 在旧上海金融
176
界 钱庄代表传统力量 而银行则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 也有人认为
177
1927 年以前 中国的金融制度属于自由市场型 政府所起的作用很小 如
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 1927 年以前的中国官办银行的业务 就会发现官办银行并
不是仅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而更重要的是在负债业务中运用了银行积
累社会资金的职能 使其在资产业务中成为政府变相的金库 这种银行业务带有
很强的财政性 并相对弱化了金融职能 同时私营银行业由于资本较弱 也不得
不曲从于这种趋势 从这个方面入手 可以使我们对于中国近代的银行业有更为
深刻地认识
中国近代银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银行 而是有着鲜明特色
的 经营着与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下商业银行资金流向绝然不同业务的 银行
其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发生的作用自然也不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相比
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社会资金充
斥 同时追求扩大市场和利润 生产领域又需要资本而产生的金融中介机构 银
行将储蓄者和投资者联系起来 储蓄者想将其部分收入存放起来以备后用 投资
者则想利用这一闲置收入增加用于生产的资本数量 从这一角度看 银行是经纪
人和市场制造者 衡量银行业绩的标准是看银行在匹配买者和卖者方面有多成
功 就银行成功的程度而言 银行早已被誉为以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起着主
导作用 具体作用如征集资本 用银行贷款来取代不完善的股票市场 以及通过
178
减少交易费用来为交易提供便利
银行业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中 先是在贸易中提供短期资金 即完成 货币
是贸易之血 的输送任务 然后成为制造业资本的提供者 近代美国经济史表明
的银行业 在 1837 年恐慌之前 有证据表明商业银行正在把其业务从对贸易提
179
供短期融资扩展到对制造业和农业发放较长期贷款
在西方 银行的成立是由于贸易及制造业的发达后而产生的 自然的历史进
程 因而早期银行均为私人所有 政府银行是由于信用货币制度导发中央银行

169
后才开始大量出现
180
马克思曾说 银行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和最发达的产物 列
181
宁评价资本主义的银行有 万能的性质
182
然而中国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国家走的并不是相同道路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产生并不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而使银行业获
得了发展 而是自晚清以来 政府筹资的财政工具已由传统的税收向由银行筹资
转移 即政府从直接筹资转向直接筹资和利用银行进行间接筹资兼顾 银行存款
成为支持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政府利用了银行间接融资功能而服务于政府财
政 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也是在政府财政需求拉动下得以产生 发展 壮大的
由于向工商业提供融资的功能有限 因而其所谓的 资本主义 性也就不能成为
定论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由于银行业本身发展的规律 中国银行
业在发展起来后经历了从强的财政性弱的金融性 向金融性转化的过程
中国最早出现的银行大多是官办银行 官办银行业成立的目的也以为政府筹
资为主 程霖先生研究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时 认为清末主张办银行的思
183
想大多认为设立银行为保证政府开支 筹措军费的必要条件 中国近代的银行
业 特别是官办银行业 是在晚清中央财政破产而不得不下放财政权力 而财政
权力的下放又使中央财政更加困苦的恶性循环中产生的 中国最早的一批银行莫
不与清政府有关 洋务派办银行的着眼点是 有了银行 一可以便于借外债
184
二可以发行货币 三可以解决洋务企业的资金需要
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是十分独特的 首先近代中国政府官办银行的产生
大多出于财政目的 而非金融目的 其次早期银行的金融职能远弱于其财政职能
张郁兰的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认为 中国的银行业并非是由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而发展的 近代银行业不能成为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提供者和流动资金
185
的支持者 晚清最早的一批银行 地方官银钱号就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外库 而
政府公债从北洋政府时期开始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 筹码 北洋政府公债发
得最多的几年 正是国内新开银行最多的几年 因而有人评论说 1918-1922
年这五年之间是北京政府财政贫乏 以至滥发公债库券的时代 九十家新兴银行
186
就在接受政府借款与公债的意义之上成立起来 北洋政府发行的公债 大多
由中国 交通两行承销 中 交两行头寸不足 需要向民营行庄拆款 这种拆款
的利率远高于市场利率 大大刺激了国内金融业的发展 当然这是一种畸形的发
展 据统计 1921 年至 1923 年新开设的银行最多 但是这些银行并不是开设在
产业发达的上海 而是开设在北洋政府所在地北京及天津 在 1919-1923 的五
年中 全国新设银行有 143 家 为增设银行最多的年份 这些银行的设立 并不
是为适应产业资本发展的需要 而是为了公债买卖的利润和对政府进行贷款的高

170
利所剌激 另一方面 北洋政府由于财政支绌 除发行公债外 还经常向银行
借款 这种借款的利率也是很高的 购买公债进行投机 和向北洋政府贷款
187
已是某些银行 特别是设在北京地区的 运用资金的主要出路 国民政府以
后 世界白银价格下降和战争使中国落后地区资金向上海的集中及政府公债是银
行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 张公权说 近年内地困难日深一日 上海繁荣则相反
地畸形的发达 一切现金财富均集中于上海 每年估计约达数千万元 只要观乎
上海银行界的发达和存款的增加 便可证实 如华商银行最初存款不过一亿元
188
而最近已增加至 20 亿元以上
研究中国近代银行业 首先应当研究晚清的官银钱号 这些金融机构日后成
为中国地方银行体系的前身 而晚清的官银钱号却是中国近代银行业中建立最早
的体系
早在咸丰年间 政府为了推行大钱和纸币而下令地方政府建立地方的官银钱
号 以发行钞票推行大钱 解决财政问题为要务 但是地方政府对于这一政策并
不热心 但是到了甲午战争后 各地方却先后主动办起了一大批省官银钱号 特
189
别是在庚子和新政推行后 这一行为在地方政府那里更为积极主动 晚清的官
银钱号在财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国后中国银行接收省库前 山西 奉天 吉
林 甘肃 湖北 福建 贵州 直隶 山东 陕西 湖南 江苏 浙江 广西
四川 广东 黑龙江 安徽 江西等省的省库全部由地方官银钱号或省银行经理
190

各省的官银钱号从筹拨资本到组织管理都是官府一手总揽的 全部隶属于各
191
省的督抚 地方政府从方方面面对其有着十分严格的控制 而户部对其却没有
什么约束力 尽管户部多次发文要各省官银钱号向其申报业务情况以便监督 但
是光绪末年 也只有极少的官银钱号向其送交报表 而到了光绪末年 一些官银
钱号均经理省库现金出纳 发行钱票 经理省债 从而成为 仿国家银行之规则
192
而缩狭其范围 的省级中央银行
省级官银钱号对于官款的运用是其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能够存在
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户部及度支部档案统计 官号往来存款中官款与民款的比例
分配 其中官款所占百分比为 1908 年奉天 86.7% 1911 年黑龙江 47.6% 1907
193
年湖北 99.17% 1908 年湖北 98.80% 1908 年福建 100% 1909 年江西 91.64%
由此可见其与政府财政的关系 且此时官银号的放款业务中对于省政府的放款
垫款等种类也十分繁多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给予了地方官银钱号以纸币发行权 而官银钱号业务的扩
大 诸如代理省库 经理官款与民款的存放业务 特别是省财政的困难都使地方
官银钱号的发行业务日益发达 而发行业务的扩大也增加了官银钱号的资本 由

171
于存款的增长等金融业务的发达 使这一时期的官银钱号纸币已与咸丰年间的纸
币不同 官银钱号纸币并没有发生不兑换的现象 这反映了政府直接筹资与利用
银行间接筹资对通货的压力减轻 同时也反映了晚清财政体系的巨大变革
晚清时期成立的另外几家官办银行 诸如大清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也
均与政府财政相关 而且此时政府控制造币厂以获得 铸息 为目的直接接济财
政 北洋政府时期已成体系的银行对于政府而言其最大的功能是提供了间接以公
债形式向政府提供融资的中介 国民政府时期的银行业仍然存在这一问题 对于
三十年代的中国金融 张公权的认识是 内地金融枯竭 偏聚通商口岸 有进
194
口贸易资金 而无生产资金 而对于当时银行业的营业 张公权认为各行的
营运有三种特殊情况 一 定期存款吸收不易 乃以高利争取活期 往来 存
款投资公债 一般往来存款并不给利息 活期存款为应付提存 现金准备率较定
期存款为高 常感流动率不足 挤兑情形随时发生 二 为谋维持收益 放款利
率偏高 放款对象之安全性较宽 导致较大的风险性 三 工商业取得银行之贷
款不易 或需付以高利 泰半以钱庄为往来对象 银行未能发挥活络经济之作用
195

2 国库业务是早期国内银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部与中央银行的分立发生的时间很早 国库制度也早已
建立 国家公债的筹集不会影响银行对工商业的放款 而且也不会以银行资金为
主要筹债目标 在中国 早期官办银行均经理部门国库 甚至私银行也要求存放
官款 地方官银钱号和后来的省地方银行更是代理省库
银行追随客户 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法则 而对银行主顾的观察可以看出中
国近代的银行是在为私经济部门服务 还是在为政府服务 从而充当变相的政府
财政工具
中国通商银行早期的资金来源是清政府的存款 其次是官督商办企业的间歇
196
资本 再次是各地关道和道台的待解款以及少数买办 官僚的个人存款
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 户部奏请设立户部银行 主要目的是由于货币已
为制约清政府财政的主要因素 因此要设立银行推行银币 发行纸币 整理币制
197
其次是要联络民间的金融业 而这两个目的十分明确 就是要解决清政府的财
政问题 但是由于清政府地方官银钱号已成为地方钱库 为保护地方利益 大清
198
银行在发行纸币时 受到了地方督抚的抵制 试办银行章程 第二十二条中
199
说户部出入款项 由该行办理 大清银行则例 第六条中说 大清银行得
由度支部酌准定令 许其经理国库事务及公家一切款项 并代公家经理公债及各
200
种债券 大清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经营国库 经理度支部库款及地方官款 为

172
此清政府还公布了 统一国库章程 此外就是经理赔还洋款 盐款 捐款 关
税及地方藩库 并由此获得了大量资产和业务 当然近代中国的中央银行由于受
货币制度的制约 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因而从大清银行开始就经营一
般商业银行业务 如存放款及汇兑 但与经理国库相比 数额较小 在经营国库
201
方面 大清银行继承了源丰官银号的收税处
对中国银行业的业务分析是透视银行性质最重要的方面 而这可以解释中国
早期银行因何得以产生 发展 简而言之商业银行业务大体可分三种 即负债业
务 包括活期存款业务 定期存款业务 储蓄存款业务 资产业务包括 放款业
务 按对象分为工商业贷款 农业贷款 消费者贷款 金融机构贷款等 投资
业务 现代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诸如证券代理发行 认购包销 分售经纪等 要与
投资银行业务分开 但近年来又有混业经营的趋势 主要是对债券 政府债券
政府机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 公司债券等 进行投资 中间业务包括 汇兑业
202
务 信用证业务 代收业务等
中央银行其负债业务一般有货币发行 代理国库和吸收财政性存款 集中存
款准备金 而资产业务则为 贴现业务 黄金与外汇储备 证券投资 中央银行
从事证券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买卖证券以政府债券为主 必要时也买卖少数的
公司证券 其它业务为办理全国的清算业务等
中国旧银行与现代商业银行不同 与早期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也不一样 很多大
商业银行有货币发行权 但是如果其负债业务即储蓄和发行 均用于财政性目的
即政府公债投资或财政性发行 那么银行能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什么呢
1908 年设立的大清银行 政府给予了发行钞票 设立炉房开铸银两 经理
203
户部出纳的权力 规章基本上仿自外国 第一位总办也是原汇丰银行的买办
资本多为国有 且主要业务是国库和发行 中国银行早期至 1928 年时实际是中
国的国家银行 尽管其并没有完全执行中央银行的执能 民国刚一建立时 财政
总长就奉孙中山之命而定其为中央银行 而且财政部在中国银行则例公布后 于
1913 年 5 月 23 日咨请外交部转知各国银行 中国银行 实系国家之中央银行
204
中行之所以能支撑门面 并使业务获得迅速发展 这是与中行接收金库和享
205
有种种特权分不开的 民国初元 财政部公布了 金库出纳暂行章程 委托
中国银行暂行代理现金出纳保管义务 1914 年 4 月财政部设立国税厅 5 月公布
参议院通过的 金库条例草案 规定中行对金库的现金保管出纳事项 对政府
206
须负完全责任 而中国银行成立后 马上就继承了大清银行的收税处 负责清
收各银行号代收的商税
1913 年 4 月公布的 中国银行则例 中 对中行享有的中央银行的特权都
有具体的规定 而第一条就是中行得受国家委托经理国库 1912 年 2 月 8 日

173
207
江海关税收由中国银行接收 这是中国银行接收国库的滥觞
交通银行原以经募京汉赎路公债起家 但交通银行早在宣统年间就给邮传部
208
呈文要求代理国库 后由交行代理交通部特别会计国库金 梁士诒依持袁世
凯的势力 于一九一三年争取到 分理金库 的特权 财政部委托交行代理金库
暂行章程第三条规定 以国债收入一部分为主 但租税系统内之出纳亦得酌量
各该地情形委托交通银行代收 这就与中国银行代理金库业务发生矛盾 引起
209
中国银行反对 后经财政部规定两行代理比例为中七 交三而暂解决 这实
际上是扩大了交通银行仅仅经理交通四政国库收入的权力 交通银行成立的一个
重要原因 在于交通部在业务上对银行的需要 因此 交行设立的本身就决定了
它必然要为交部服务 从章程看 这种服务主要包括赎路债券和邮部轮 路 邮
各局所存储 汇兑 支借等业务的经营 这些业务相对而言也是特权 有利可图
210
交通银行 交通系 邮传部 交通部 是三位一体的 1913 年 5 月 财政部发
布了委托交行代理国库暂行章程 16 条 后又明确中行代理七成 交行三成 1914
年公布的交通银行则例中 还保留了交行代理轮 路 邮 电四政国库收入的特
权 此外交通银行则例规定 交通银行掌管特别会计之国库金 受政府之委托
211
专理国外款项及承办其他事情 受政府之特许发行兑换券 在人们的心目
212
中 交行代表着政府 交行的一切活动无不渗透着政治的因素 其实质是没
有这些业务交行就没有生存能力 更谈何发展
1913 年 4 月中国银行依财政部 金库条例草案 开始接收地方金库 到 1915
年年底 随着机构增设 中国接收各地关税 21 处 盐税 38 处 各省金库由中行
接管的 有直隶 河北 江苏 浙江 山西 山东 安徽 江西 福建 广东
奉天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四川 贵州 绥远等 15 省 经收税款达 1.3 亿元
占当时全国税收 50%以上 汇解中央款约 4000 多万元 随着接收各地金库 中
213
行的分支行 代理店 汇兑所也就在全国各地设立起来 交通银行也按三成比
例与省地方金库发生联系 自 1917 年后与直隶 山东 江苏等省县金库业务密
214
切 并一直沿续到中央银行成立后的三十年代初期 由于接收金库 中行各机
构的设立 基本上是和地方政府捆在一起的 由此地方分行的主管多与政府有关
民初六年里 此期中行业务 与政府关系密切 其中定期存 放款 活期存
放款 均以政府为往来的对象 存款部分中的活存 活放成长速于定放 放款对
215
象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垫款与借款 工 商直接放款 尚未开始 中国银
行初期的存放款业务也与代理金库有关 金库则例 第九条规定 经财政总长
216
批准 得以金库款之一部分移作存款 辛亥革命时 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受到
217
打击 在政府的帮助下 缓提官存 新旧帐分开 使该行渡过难关 即便是
一些早期成立的非国家银行 如中国通商银行 其英文行名也要称为 中华帝国

174
银行 其经营也要与政府相关才能存活
翁先定在分析了交通银行的贴现业务 手续费收益 有价证券投资利益 利
息收入等收益后认为 交行利益来源的主要途径无不渗透着官场活动的影响
保持和交通系 交通部 财政部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交行获取高额利润的根本保
218

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银行 依然经理国库业务 从而获取资金支持 经营外
债是其扩大资金运用来源的新渠道 对于外债的经营 当 1928 年中国银行被改
组为国家特许银行后创立了伦敦经理处 该处的业务目标 首先是收回政府外债
和国内生产事业所需外资的经理权 中国银行为此于 1929 年春 请求政府向外
国银团交涉 将所有英 德外债及 1913 年善后公债的德发 俄发部分收归中行
经理 以收回国家的权利 经财政部核准后 由中行会同总税务司 盐务稽核总
所与银团往返磋商 最后获得同意 将 1895 年俄法外债 1896 年英德外债德发
部分 1898 年续发英德外债的德发部分 1913 年善后公债德发部分及俄发四分
219
之一 其 4 种外债由银团划归中行经理
国库业务对政府银行的支持 还可从反面来证明 1922 年时交通银行就曾
220
说 关于代理国库之特权 拟不加注重 俾免受政府种种垫款之苦痛
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成立后 1928 年 10 月 26 日中国银行公布了新条例 定位为
国际汇兑银行 而交行于 11 月 16 日公布发展方向为实业银行 除纸币发行权外
经理国库的业务大多被剥夺 从而强化新中央银行的央行地位
而新成立的国民政府中央银行 也是在政府国库业务及发行的支持下迅速壮
大发展起来的 而且继承了中国 中央银行 的传统 也经营一般的商业银行业
务 这在世界金融史上也是特例 中央银行成立后不久就与中国银行收税处合作
订立合同 过去收税处均以黄金替代现划 自 2 月 7 日起除现金外 划条只有中
221
央银行的划条才能用 从而强化了中央银行的地位 国民政府还将北洋政府时
期由海关总税务司保管的内国公债基金权收归中 中 交三行 1928 年 11 月 13
日 财政部训令海关总税务司将其代管关余项下内国公债基金原存于汇丰银行
者 移存中 中 交三行 16 日 汇丰银行将该项基金 600 万两移 300 万两存
于中央银行 其余 300 万两交中国 交通两行办理 从 1929 年起 一向存于外
222
国银行的内债基金 亦改存中央银行 正是这种有利的政府环境 使央行得以
拿来中行的外债业务 国民政府于 1930 年春将所有各项外债及庚子赔款的偿
付 都归中央银行关金汇兑科经理 每年经付数不下 520 万英镑 1932 年 8 月
中央银行又将关金汇兑科改为汇兑局 经营一切外汇业务 这样中 中 交三行
所谓专业化经营实际上并不存在 中国银行只好坚持不懈地走自己开拓外汇业务
223
的道路

175
1934 年时 中央银行在代理国库方面 也有进步 所有政府机构款项收入
在可能范围内都经过中央银行 在一九三四年 中央银行的存款百分之七十 都
属于政府机构 尤其是中央银行收存税收款额 日见增加 在一九三三年 税款
224
存额已达四亿四千二百二十三万五千元 由此显现的是一条独特的银行财政
化轨迹

3 向政府的各种融资及财政性发行
晚清至 1935 年的中国官办银行的国库业务及发行表现了其财政性 同时利
用银行的间接融资能力 以银行存款向政府公债以及依各种形式对政府提供融
资 更是这一特征的体现 因而一些学者在通过对钱庄研究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新式银行从设立之初始 把主要业务放在与政府投资密切的相关事业上 如盐
厘 俸饷银 地丁等的汇兑业务 对于一般商人则采取抵押放款方式 使他们难
以利用银行开展商务活动 银行通过钱庄贷款予中小工商业者 如果未有钱庄
225
的媒介 银行无法与一般中小工商者联系
政府对银行的作用不仅在于派官管理 更在于如何利用经济杠杆对银行业进
行调控 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其 现在人们一般将公债中的国债定义为 国债是以国家财政为债务人 以国
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 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
226
金的信用行为 政府将公债利息订得高于银行贷款利息 并以国家信用为国家
公债提供稳定的保障 使银行业务以政府公债为追逐目标 实际上正是近代中国
银行业畸形发展的结果 也是近代银行成为变相政府财政工具的时代特色
因而我们在分析中国近代银行业时 不能仅仅注意其洋化的外表 洋楼 职
员的西装和西方的管理模式 不仅要看政府是否直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更为
重要的是看业务的方向 主要是投向私经济部门 还是向政府放款 投资公债
对于快速增长的北洋时期的中国现代银行业 民国时期的美国人是这样评论的
中国现代银业的快速增长是与政府财政密切相关的 钱庄仍然掌握着绝大多数
的国内贸易 外国银行依然控制着国际业务 中国的现代银行业在国内贸易及附
加信用上遇到了特殊的困难 即使是私人贷款也大都由钱庄掌握 而且他们也不
227
能从国外贸易和汇兑中得到什么 他们没有外国银行强大的资本和特权
北洋政府从 1912 年起至 1926 年止正式发行债券 27 种 金额达 6.1 亿元
228
中行是政府债券的主要经募人和销售人 利用销售折扣与手续费等获取利益
这也是其他银行存活和发展的源泉
1914 年成立了公债局 以梁士诒为总理 公债局成立后 马上开始了公债
的发行 交通银行在这次公债募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所得款达 6338375 元

176
占全部公债的 26.4% 在 1915 年财政赤字达 5000 万元时 交行又一次帮助政府
募集了大量钱款 而且 1915 年时 交行向政府还垫款达 3115 万元之巨 到 1916
229
年 6 月底时 交行对政府垫款 4600 万元
从 1918 年到 1926 年的 9 年中 中行持有的公债面值平均占贷款的 25.7%
最高的 1922 年 持有公债面值 6010 万元 占贷款总额 1.84 亿元的 32.71% 最
230
低的 1919 年 持有公债面额 3819 万元 占贷款总额 1.841 亿元的 20.75% 从
1912 至 1926 年止 北洋政府财政部正式发行的债券 27 种 发行额达 610069588
元 其中 19 笔为公债 据统计 1921 年底中国银行等 47 家银行 购置有价证
券总额 56071368.15 元 而仅中国银行一家购置有价证券 22882591.19 元 占总
231
额的 40% 相当于该年北洋政府发行公债的 22%
北洋时期银行与公债的关系 1921 年的情况是极好的写照 一 银行资产
总额与有价证券之比值以 90% 二 各行拥有之内债 占内债总额 50% 三 各
行之有价证券属内国债券 占有价证券总额的 70%至 80% 四 各行以公债为抵
232
押或资产
233
经营公债一本万利 实际年利达一分五厘至三四分之厚 政府公债对银行
的吸引力除利益极大外 还可充为发行准备
国民政府时期的银行继承了这种特征 1932 年以前 国民政府发行了 25 种
内债 1927-1931 年内债收入占到政府全部债款收入的 80-90% 而同期军费和债
234
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平均每年高达 75% 1932 年末 我国银行保有债券
的总数为同年全国银行货币发行额的 50% 这一年中国银行对政府机关放款占其
235
放款总额的 42.6% 甚至到了 1934 年国民政府公布的 储蓄银行法 仍有利
236
于银行承受政府公债
237
1928-1935 年的公债发行统计
时间 发行额 百万 偿还额 未偿还额 与上年比较

1928 103 47 394 增 56


1929 243 61 530 增 181
1930 174 87 617 增 87

1931 416 115 918 增 301


1932 66 852 增 66
1933 124 66 910 增 58

1934 112 89 933 增 23


1935 450 160 1223 增 290
1928 年 7 月 国民政府财政部制定了 发行公债及订借款项限制案 明确
规定凡属国家债务 由财政部明确用途指定确实基金 提呈国民政府议决办理

177
专由财政部经理发行订借 政府其他各部不得自行举办 省市债务 由省市政府
祥确用途指定基金 分别函转财政部核明 并提呈国民政府议决办理 由省市政
238
府财政厅经理订借 其他各厅局不得自行办理 国民政府每次发行公债 库券
仍沿袭北洋政府的方式 由财政部公债司掌管 具体由财政部部长 或次长 或
公债司司长与各银行接洽抵押 推行有关安定公债 扩大公债消化量 减轻国家
负担等计划 责成中 中 交三行先行垫款 然后流向社会 到 1935 年 5 月
国民政府公布实施 中央银行法 其中规定 国民政府募集内外债时 交由中
央银行承募 其还本付息事宜 均由中央银行经理 但于必要时 得由中央银行
239
委托其他银行共同承募或经理之 这样 改变了过去由中 中 交三行共同
承销的局面 中央银行在法律上获得了独家经理公债的特权 其他银行经理公债
不过受中央银行之委托而已
不仅银行业这一间接融资机构在为政府服务 就是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如证
240
券交易所 所做交易的 98%是公债 这个资本市场同样有极强的财政性 而
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资本市场
政府在公债的运用上 大量用于维持政府的生存 北洋政府时期已众所周知
不必再论 内债 在南京国民政府前五年的统治中 几乎全用来弥补由巨额
军政费用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 在引导国内资金的合理流动 建立健全完善的金
241
融市场机制方面基本上不曾发挥应有的作用 时人推算的政府公债使用比例
242
为 军政费 85.60 整理金融 9.46 赈灾 3.96 救济 水利 0.98 而
军务费与债务费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1928-1934 年 分 别 为
243
89.1%,82.7%,84.1%,84.0%,82.3%,80.3%,66.4%
不仅政府银行如此 商业银行莫不如是 这是当时全国银行业的主要业务和
普遍现象
244
全国 28 家重要银行投资有价证券统计表
年度 数额 元 指数
1921 54301131 100
1922 55879609 103
1923 50347447 93
1924 60047282 111
1925 64730228 166
1926 90058145 192
1927 104324217 192
1928 126221773 232
1929 148893322 171

178
1930 222311189 409
1931 239236974 440
1932 239239735 440
1933 272973672 503
1934 475563949 874
银行是政府公债最大的持有者 1931 年底上海 27 家重要银行手中实际政府
245
债券额有 3-4 亿元左右 相当于政府该年年底负债额的 40-50% 1932 年后 当
时政府的财政情形 非发行公债无以度日 尤其是百分之三十的公债在银行手
246

国民政府建立后 由于世界性的白银价值下降 从而使以银为币的中国成为
国外白银的流入地 在这种有利的国际货币环境下 中国银行业畸形发展 而政
府也趁机发行公债 公债仍然是银行资金的主要出路
上海主要银行持有证券额247 单位百万元
年代 1931 1932 1933 1934
中央银行 0.3 0.2 155.4
中国银行 72 64.5 32 25.4
交通银行 21.4 26 29 29.3
其他银行公会会员 145.8 148.4 212.9 265.5

合计 239.2 239.2 274.1 475.6
时人称中央银行为国民政府的 财政外库 仅 1934 年一年内 上海各银行
对于政府承借各种债款次数为 中国银行 17 次 交通银行 14 次 上海银行 13
次 金城银行 11 次 大陆银行 9 次 中南银行 8 次 盐业银行 7 次 中央银行
6次 浙江兴业银行 6 次 浙江实业银行 4 次 中国实业银行 4 次 四明银行 3
248
次 尽管中央银行仅借了 6 次 但每次借款数额却高占第一
因而人们评论三十年代的公债时说 中国的公债是一根神奇的香肠 它一
249
端养活了政府军队 另一端喂肥了银行家
公债发行需时费日 由于其是 价值转移 银行要转手向民众出售 政府
公债发生债信危机常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而在政府财政危机时 由于银行垫
款则可迅速获得 且不直接涉及民众 而常为政府所用
交行可以说年年对政府有垫款 中交停兑命令前一日 交通银行为政府垫款
250
总数 3800 万元以上 而发钞数则为 3682 万元 垫款数超过了发行数 仅 1921
年下半年 交行曾先后对政府垫款十余次 共计 2000 余万元 当时交行发行额
251
为 4069 万元 但仅有现金准备 519 万元

179
后人评论说 1921 年以前 交行业务一直处于旧交通系的控制之下 业务
重心放在财政和交通款项的经营上 其中对政府垫借款项又为重心中的重心 而
从 1922 年起 交行业务重心开始转向商业 重心中的重心是商业汇兑 然而 1922
年以前 交行的盈利 汇水收益数量巨大 而转向商业性服务以后 盈余数量大
大减少 就连这一时期的主要业务汇兑业的收益也远远低于 1922 年以前 这说
252
明对财政业务 交通业务的经营是交行高额利润的所在 1922 年后 交行对
于政府的垫款数额有一定的减少 但是 1923 年下半年开始这种垫款又开始上升
在放款上 北洋政府 1913 至 1917 年对中行强加的财政垫款就达 4600 万元
中行对政府的财政放款 其资产负债表记载的是对财政部和各省财政厅的定活期
放款 以 1926 年最低 但仍占放款总额的 27% 1919-1921 年超过 35% 1921 年
253
超过 40% 1918 年超过 45%
1927 年中国银行的营业报告记载 定期官厅放款 3700 余万元 活期官厅放
254
款 5500 余万元 合计 9300 余万元 约占该年中国银行资产总额的 1/6 强
1913-1926 年中国银行对政府 机关及财部 放款一览表255 单位 千元
年份 放款总 其中对政府放 占放款% 中行盈利率
额 款
1912 26
1913 17500 1440 10.23
1914 49970 4060 13.68

1915 86950 6540 此三年对政府放款 26

仅指对财部放款

1916 101890 37610 36.91 21.32


1917 139500 91700 65.74 16.88
1918 143430 113440 79.09 30.86
1919 184050 117350 63.76 28.15
1920 178430 103370 57.93 34.25
1921 172300 102790 59.66 3.06
1922 183730 99180 53.98 6.88
1923 180090 129730 72.04 7.04
1924 201800 142300 70.52 6.50
1925 266530 131710 49.42 6.82
1926 311340 141040 45.30 7.37
平均每年盈利率为
19.38

180
据 1928-1936 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放款对象变化情况表记载 1928 一 1930
年该行仅向财政部放款分别为 6183.30 万元 6150.01 万元 6499.45 万元 分
别占该行放款重点大户的 97.19% 96.29% 98.75% 到 1931 年这种情况突然改
变 对财政部放款仅占重点大户的 34.45% 而对银行同业和商户的放款比重增
加 此后到 1936 年 对财政部放款的比例猛降至占重点大户的 0.66% 而对商
256
户放款则占到了 74.71%
中行 1930 年政府借款占贷款总额的 49.83% 1934 年占 41.91% 而金额仍
常在 1.5-2 亿之谱 其中大部分为呆滞旧欠 据 1933 年统计 中央政府旧欠 1.002
亿元 地方政府旧欠 1238 万元 广东旧欠 470 万元 合计 11728 万元 直至 1936
年底政府欠款仍在 1.11 亿元 其中中央政府欠款 1.01 亿元 地方政府欠款 1060
257
万元 新债更不胜应付 据上海分行的不完全统计 该行在 1929-1932 年
258
期间 借给财政部的款项共有 59 笔 计 6394 万元 平均每月 1.23 笔
进入三十年代 在促进国货生产方面 中行工业放款及比例 1930 年度起
259
至二十三年度止 逐年增加 但是我们从该行 1930 年-1934 年放款统计表中
还是可以发现 该行对于机关放款最低时也在放款总额的 41.91%以上 因而中
行还是财政性极强的银行
中国银行放款统计表 1930-1934260
年度 放款性质及占放款总数的百分比
放款总 工业 商业 同业 机关

1930 47283304 6.75 20.14 16.92 48.93

1931 52936341 10.14 21.79 15.02 47.19

1932 45502322 11.46 22.38 18.92 42.61

1933 59928443 12.08 27.02 6.56 43.90

1934 67385240 13.25 29.77 2.15 41.91

近代中国银行界在北洋时期仅仅组织了三次大的联合贷款行为 即组织银
团 分别为 1921 年 1 月成立的购车银团 1921 年 3 月的上海造币厂银团 1921
261
年 7 月的通泰盐垦五公司债票银团 但是中国银行界的这三次努力基本上由于
国内军阀纷争及政府财政困难等原因而失败了 这从反面证明了中国近代银行的

181
财政特性
中国近代经济史上著名的中交两行的两次停兑 实际上就是政府财政性发行
的恶果
早期 中国银行的业务虽也经营存款 放款 汇兑等 但是重心在于代理国
库 发行钞票 由于北洋军阀政府财政竭蹶 支出多 收入少 所谓代理国库实
际上就是为政府垫款 最为极端的形为就是发钞 中国银行没有这么多的现款可
垫 就拚命发钞票 一九一六年它为北洋军阀政府垫款是二千二百余万元 钞票
发行则为四千六百余万元 钞票越发越多 准备越来越少 一有挤兑 就会应付
262
不了
1915 年 10 月 31 日 袁世凯再一次正式公告中国交通两银行具有国家银行
性质 而强调国家银行的背后是要两行以发行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年底时交
263
行已为财政部垫款 3420 万元 相当于同期存款总额的 75% 如此空虚的库存使
1916 年 5 月发生第一次停兑风潮 此后时兑时停 到 1917 年 1 月西原借款成立
解决了江浙上海的停兑 并以公债收回停兑纸币 这项工作一至到 1921 年才结
束 但不到一年 1921 年 11 月又发生了中交两行的第二次停兑 仍为财政垫款
所致 这时交行全部发行额约 4000 万元 而现金准备仅 500 万元 特别是京津
264
两地发行额 1053 万元 而准备金仅 40 万元 挤兑迅速泛滥到上海 汉口 济
南等地 后经上海等地的同业维持才应付过去 而京钞到 1922 年通过向奉天省
官银号借款 400 万元后方才解决
地方官银钱号和省地方银行在财政性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 北洋政府时期省
银行以经理省库及调剂地方金融为主要使命 但是各省各自为政 内乱不已 军
265
费所需 均仰给于省银行所发行之钞票 民国年间 中国发行过纸币的地方
银行据笔者统计不下 130 余家 这些省银行本身多是由于滥发而更替 不仅如此
266
即使同一银行 也会由于滥发而多次 整理 较为典型的如山西省银行 一
267
直到国民政府初期 省银行 其主要业务依然是与省财政密切相关
1932 年马寅初总结道 在政府方面 发行公债 其势逆 其利薄 发行纸
币 其势顺 其利厚 当局者知其三昧 遂放胆做去 于是各省纷纷设立省银行
以发行纸币为职责 如前山西省银行 陕西富秦银行 河南银行 直隶省银行
山东省银行 青岛地方银行 湖北官钱局 江西之江西银行 赣省银行 公共银
行 广东省银行 富滇银行 新开办之福建省银行 等等 几无一非发行纸币之
银行 足见发行纸币之优于公债也 然其成绩 顾何如乎 东三省已成为不换纸
币之世界 可不必论 河南银行之纸币 停兑已久 已成废纸矣 江西之三家官
银行 早有停兑钞票之举 南京之劝业银行 因兑款于政府 业已倒闭 山东省
银行已关门大吉 广东省银行 久已停兑 湖北之官票 正在整理 此外如北京

182
268
官钱局之铜子票 如四川之不兑现钞票 湖南之废票 固不必论矣
省地方银行相对大商业银行甚或中国 交通两行 更处于地方政府 军阀
的严密控制之下 不仅行政隶属于省财政厅 战争期间更以发行军钞 扩充军费
为能事 以东三省官银号为例
日俄战争后 东北地方经济萧条 商民交困 货币短缺 滥发钱帖 金融极
不稳定 1905 年 (光绪三十一年)奉天将军赵尔巽为集中奉天金融势力 统一货
币发行 防止私帖泛滥 奏请清廷批准 拨官银 30 万两 创建奉天官银号 同
年十一月一日开业
1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在东北建立行省制 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
将奉天官银号业务推行至吉林 黑龙江二省 又于 1909 年(宣统元年)七月一日
将奉天官银号改名为东三省官银号 成为东三省的官办金融机构 资本额增至
60 万两 1918 年 奉天地方实行银元本位制 由银两本位变为银元本位 官银
号将资本银 60 万两按市价折合大洋 81 万元 为增加资本 财政厅又增拨 19 万
元 共计 100 万元 1924 年 东三省整顿金融组织 谋求统一币制 将东三省
银行和奉天兴业银行并入东三省官银号 官银号规模进一步扩大 资本额增至奉
大洋 2000 万元 为该号最高资本额 东三省官银号为扩充营业 在各地设有分
号 最盛时达 80 处 在关内有天津 北京 上海 3 处 其余均在东三省各城市
东三省官银号经营的主要业务之一是代理地方财政金库 凡省政府公款的收
支均由官银号办理 赋税课捐及官办营业收入均解缴官银号入库 军费的发放均
由官银号支付 当时内战频繁 军费开支浩大 奉省预算入不敷出 财政厅只管
向官银号挪借 官银号只能滥发纸币 以应急需 官银号先后发行的纸币有凭帖
银两票 龙元票 银元票 大洋票 汇兑券 现大洋券共七种 发行额达 50 多
亿元 官银号还办理存放款业务 但由于无限地发行纸币 不重视吸收社会游资
所收存款多数是官款 私人存款很少 存款利率 定期月息八厘 活期月息三厘
放款是官银号盈利的重要途径 各分号大量发放贷款 以图盈利 贷款利率月息
一分三厘至一分五厘 奉票毛荒后遂收缩 甚至停办贷款 官银号还有一项重要
经营政策 发行纸币 兑换现银 以纸币吸收现银 历年来 各地金矿生产的
黄金也多被官银号收买 官银号除经营银行业务外 还投资经营各种企业 有钱
庄 粮栈 油坊 烧锅 当铺 工厂 商店等 22 家 每年从附属企业所得盈利
颇多 一直到九一八事变被日军占领 其一直被奉系军阀把持

4 私人银行业的失败和微弱的金融服务
早在上海辛亥革命时 上海的私营银行信成银行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 光复
269
前后九月十三 四日所发之军饷 大半由该两行所输出 而且信成银行后来

183
由于在革命中提供了数十万元的巨额经费而倒闭
中国近代私人银行业的大发展时期正是民国建立以后的一个时期 过去人们
常常认为中国在第一世界大战后 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使民族工商
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从而使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这一时期也是北洋政府财政最为紧张 而大发公债时期
仅据千家驹的统计 1918 至 1922 年北洋政府的公债发行额已达民国建立后
270
公债发行额的 80% 达 488280068 元 而时人针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也评论为
故自内国公债盛行以来 国内银行界遂大行活动 不惟风起云涌 新设之数量
骤增 且专与政府交易而设之银行 虽迹近投机 然实因政府借债 利息既高
折扣又大 苟不至破产程度 则银行直接间接所获之利益 固较任何放款为优也
271
北洋时期 平津二地应运而起之商业银行不下三四十家 均以揽做政府借款为
能事 政局一变 即无法收回 其冻结资金有达数百万元至千万元以上者 故倒
272
闭者踵趾相接 虽有背景 亦难幸存
民营银行也与政府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图经理政府方面的财政业
务 北四行的金城银行从建立开始就与官员的关系十分密切 当时倪嗣冲 安徽
督军总司令 以其子倪幼丹为代表与王郅隆 安武军后路局督办 共同出面拉拢
军阀官僚 如陆军次长徐树铮 财政次长兼天津造币厂监督吴鼎昌 陆军部经理
司司长陈国栋 山东省财政厅长曲卓新 长芦盐运使段永彬等 与交通银行高级
人员任振采 交通银行协理 胡笔江 北京交通银行经理 周作民 交通银行
总行稽核课主任 以及裕庆公银号经理郭善堂等一些金融界 工商界的人物共
同筹集资金创办了金城银行 而陈光甫的上海商业银行与国民政府官员的关系之
密切也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凡是进行正常业务而又与政府财政没有什么关系的私人银行 多处于失败或
不得发展的境地
1927 年前全国私营银行设立概况是 1897----1911 年 全国的私营银行仅
17 家 1912-1916 年有 30 家 1917-1923 年有 131 家 1924-1927 年有 25 家
273
1925 年调查 全国华商银行数为 141 家
中国新设银行 1922 年达 36 家 1923 年又增设 30 家 银行的兴旺与工业
的发展相脱节 不能不说是一畸形发展 以 1919 年至 1923 年五年中设立的 110
274
家银行为例 到 1937 年抗日战争前还存在的只有 33 家 淘汰了近 3/4 增长
既快 倒闭也速 而张公权先生的资料则言 1927 年 仅有五十七家 一九三
275
四年 已有一百三十八家 又如 1930 年的上海 一年内惠工 黄陂 苏州储
276
蓄 淮海 沪海 民新 民兴等银行休业
后人研究的成果也证明了中国银行业的高淘汰率

184
华资银行的开设与停闭情况表277
时间 开设家 平均每年 停闭家 停闭占开设%
1912-1919 66 8.3 44 66.7
1920-1927 120 15 91 75.8
1928-1936 134 14.9 31 23.1

华资银行平均年增长率%278
时间 实存家数 实收资本
1912-1920 13.7 15.9
1920-1925 8.9 13.9
1925-1932 - 7.2
1932-1936 10.5 9.8
具有煤炭大王 火柴大王 企业大王之称的刘鸿生创办的中国企业银行也是
一个鲜活的例子 1931 年 11 月 12 正式开业的该行 立图以刘氏经营的企业为
279 280
依托 想吸收游资 以充实企业资金的来源 然而不久银行经营就转衰 没
有什么大的作为
张公权先生认为 在这些口岸与都市内的银行结构方面 有过一次大的改
变 就是小商业银行受到大银行和钱庄的排挤 因为他们不能提供像大银行或钱
庄所能提供的服务 他还认为一些银行失败的原因是高息揽存 贷款于政府及
281
投机 这个趋势的另一面 则是与政府结合的大商业银行产生的趋势 十家
282
大商业银行几乎拥有全部商业存款的一半
我们不否认近代银行也对工商业放款 但其总量仍值得分析 我们以民国时
期商业银行的领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例 1931 年与 1932 年的工业放款占 全
283
行抵押放款总额的 34.3%与 41.44% 这是人们要拿出来强调银行支持中国工
商业发展的例子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同年该行对政府机构的放款
再有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银行对于中国人开设的工业企业贷款数额不断有所
扩大 以几家银行工业放款增加的情况为例 1 浙江兴业银行成立之初即强
调以发展工商为原则 它的上海分行对工业的放款 由 1917 年的 50 万元 上升
到 1926 年的 331 万元 2 金城银行一向注重对工商各业的贷款 这类放款总
额中所占比重由 1919 年的 15% 增加到 1923 年的 31.94% 3 上海商业储蓄银
行创设时即提出 服务社会 辅助工商实业 的方针 在 1926 年放款金额 1812
万元中 工业放款占放款总额的 19.9% 商业放款占全部放款的 54 7% 两者合
284
计即达四分之三
但从整体银行界来看 自 20 年代以来银行界的资产负债比例结构 特别是

185
放款在整个资产中的比例变化不大 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中国重要银行各行资产负债总表285

年份 库存现金 百 分 各项放款 百分比 有价证券 百 分 发行兑换券 百分比

比 比 准备金

1921 61786214 8.16 515318170 67.87 54310131 7.15 95948965 12.64

1922 53758969 6.26 548202707 67.55 55879609 6.89 114975436 14.27

1923 65641524 7.47 573527890 65.30 50347447 5.73 140489048 16.00

1924 76959127 7.90 636162794 65.33 60047282 6.17 151470874 15.55

1925 115651786 9.62 763738118 63.53 64730228 5.39 205006026 17.05

1926 124302111 8.94 887344434 63.79 90058145 6.47 228962163 16.46

1927 123153055 8.42 908019930 62.10 104324217 7.14 262164410 17.93

1928 122657074 7.25 1056358175 62.45 126221773 7.46 308818375 18.26

1929 139531805 7.19 1221940222 62.92 141893322 7.31 350236497 18.03

1930 156480337 6.74 1420540837 61.13 222311189 9.57 412968588 17.77

1931 194280724 7.56 1603905114 62.42 139236974 9.31 393367870 15.31

唯一的变化是由于资产量的快速增长 使占较少比例的工商业放款 特别是


工业放款也有了较大的增长 银行资产增长情况见下表
中国重要银行资产总计286
年份 资产总计
1921 759254117
1922 811608783
1923 878373513
1924 973855302
1925 1202157558
1926 1391029600
1927 1462098581
1928 1691454586
1929 1942105498
1930 2323837867
1931 2569606083
资本主义国家银行的发展是与高利贷长期斗争的结果 而中国的银行贷款利

186
率仍较高
1973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纳德 I 麦金农在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
一书中首先提出了金融抑制论这一概念 他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发展不
平衡 传统金融机构与现代金融机构并存 金融市场不发达.在割裂的经济结构
下 大量的经济单位互相隔绝 他们面临的生产要素及产品的价格不同 所处的
技术条件不一 所得的资产报酬率不等 没有一种市场机制来使其趋于一致 也
就是说市场不完全 这种市场不完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大量的微观经济主体被
排斥在有组织的资金市场之外 它们只能靠自身的内部积累 其有效资金需求得
不到满足 致使投资下降 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对于金融活动有着种种限制 对
利率和汇率进行严格管制 致使利率和汇率发生扭曲 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资金
供求关系和外汇供求 在利率被认为压低或通货膨胀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下
一方面利率管制导致了信贷配额 降低了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货币持
有者的实际收益往往很低甚至为负数 致使大量的微观经济主体不再通过持有现
金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等以货币形式进行内部积累 而转向以实物
形式 其结果是银行储蓄资金进一步下降 而媒介功能降低 投资减少 经济发
287
展缓慢 而近代中国的金融体制恰恰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过程
国民政府时期的金融 正是迫使微观经济主体自身筹资的过程 尽管在抗日
战争后中国金融机构开始在利率和外汇方面发挥作用
近代政府对金融在近代经济中的活力起到了抑制作用 赫尔曼 穆尔多克和
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论 强调了金融管制中的放松管制与加强政府干预的问
题 认为金融体系应包括三个部门 供给资金的居民部门 使用资金的企业部门
作为中介的银行部门 也可以把政府当作第四个参与者 但是假定其不从金融部
288
门攫取资金 只起到监管者的作用 而在中国 政府部门是一个必须考虑的
部门 故而对金融的约束作用更为强烈

5 银元 银行 政府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道路与西方国家不同 资金的缺乏以及政府对壮大工业
也即发展道路的认同 使政府在近代经济发展的道路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
不仅如此 对于现代工业发展的追求也是近代银行家努力的方向 因而他们也认
同政府所追求的发展道路 这使得政府与银行业务方向存在许多共识 这也是政
府与银行及政府与钱庄的关系明显差异之处
由于中国近代货币体系的混乱 导致了中国近代金融体系中的中央银行与其
他国家的相异 在西方国家近代发展道路中 中央银行建立目的之一就是垄断信
用货币的发行权 而中国的中央银行在这一方面的功能却显得极弱 但是 近代

187
各个时期不完全的中央银行的确也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晚清至 1928 年国
民政府中央银行建立前 中国银行在铸造银币及进口国外白银等方面显示了这一
努力
尽管大清银行是清政府的国家银行 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度支部上奏说 臣
289
部所设银行 即为中央银行 但是却没有货币的发行权 货币的发行权一直
掌握在度支部手里 试办银行章程 第八条中说 以后银元局铸造银铜各币
均应交本部承领 与商号直接往来 以便流通市面 此项银铜各币均按存日多少
290
照间生息交出 清政府后期也想统一银两的铸造 试办银行章程 第二十
五条中说 现在京中炉房纷纷闭歇 商民受累甚多 今总银行既设立 京师不
能不妥设炉房 倾销银两 拟筹另设炉房一所 招集匠人 专为本行倾销银两之
所 其商民人等有愿将银两交本行炉房倾熔宝银及存款交库等事 均照市面炉房
291
一律交易 统俟银元铸多 生银日少 再行酌量停止 以便商民 大清银行
则例第七条规定 大清银行有代国家发行新币之责 应随时体察市面情形 向
292
度支部请领新币 由部核准 知照造币厂分别发放 以资流动
铸造国币本应为中央银行之事 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政府的财政性发行 但北
洋时期 由于铸币利益是财政来源之一 中央货币铸造权被财政部控制 而在地
方则落入军阀之手
中国和交通两银行曾是 国币条例 的主要执行者 中行则例 第十四条
规定 中行有代理国家发行国币之责 在条例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一些中央银行作
用 各地中国银行会同交通银行回收旧银币运交天津 南京 武昌 杭州 成都
293
奉天 安徽 云南等地造币厂改铸银元 从 1915 年 5 月开始用生银铸币 这
一年中交两行在此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在中交两行和造币厂的共同努力下 旧币大量收回 新币产量日益增加 由
于新币型式划一 重量成色能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铸造 明显优于其它旧币 上海
全市于 1915 年 7 月普遍推行新币 其它各地也通行无阻 逐渐成为流通主币
294
取代了龙洋地位成为国币 由此导致 1919 年 6 月 11 日 上海钱业公会决议取
消鹰洋行市 只开国币一种行市
上海中国银行成立时 因外商银行和钱庄控制着金融界 无生意可入手 于
295
是 决定从买卖银元入手 银拆贵则陆续拆出银两 洋元贵则运银至宁厂
296
鼓铸 当时外商银行和钱庄只对银两存款计息 而中行对银元存款也计息
从而强化了中国银行等国内银行与银元的关系
中国银行支持银行币生产 据估计 1931 年银币的流通总额约为 17.07 亿
元 其中民国币生产共计 14.27 亿元 占流通总额的 83.60% 其余为龙洋约 2
亿元 外国银币 8000 万元 在 7 个造币厂铸造的民国币总额中 杭州造币厂占

188
41.75% 南京造币厂占 34.52% 其次为天津和武昌两造币厂 这些造币厂都曾
得到中行的支持 一是提供铸币用银料 历年来中 交两行把受托收回的旧币都
送到造币厂改铸新币 银元铸造量不足供应时 由中交两行以生银供铸 市面银
根奇紧 洋厘高涨时 为缓和金融恐慌 中行曾几次进口白银大条交造币厂加铸
297
银元 稳定市面 此外两行还垫借铸币和建厂资金 参与造币厂管理
中国银行成为上海银两与银元货币之间的转换者 1922 年 上海 五六月
间各外国银行存集条银极夥 我行向各银行收买 并与宁浙币厂订定合同 代铸
298
新币运沪 得以调剂市面 1923 年 1926 时 上海银根紧张 中国银行 向
299
宁 浙两造币厂日夕加铸银元 以资镇压 为了更好地掌握白银 1923 年前
300
后 中国银行 直接购买英美大条银 1927-1928 年间 中国银行酌量自购大
301
条 分运宁 浙两厂铸造
总之 近代银行与政府在货币种类上的联系实际上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
是银行的资本在民国初年迅速从银两改为银元 如 1919 年交通银行股本折合银
302
元 此外就是各地政府自民初库平银废除后 税收由银两改为银元 如 1918
年奉天改征银两为银元 从而强化了近代银行与政府在银元层面上的关系 所有
这些为日后政府 银行合力推进废两改元打下了伏笔

第五节 由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派生的金市和汇市

1 . 大条银市场
上海成为中国近代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上海的金融市场成为联结中
国 银 与外国 金 上海 银 与内地 铜 的核心 这样 中国商业体系
是通过不同的渠道而得以运转的 一方面 外国人控制着海外与中国通商口岸之
间的贸易 另一方面 中国人掌握着通商口岸与内地之间的贸易 有人曾对清末
中国商业活动状况作过分析 认为 与其说外国人控制了中国商业 倒不如说
为之提供了服务 如果说这一论断近于荒谬 那么有一点是明显的 那就是中
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外国人为自己的商业机构服务 为自己的商业目的服
303
务 这种表象下面流通的贸易之血 就是货币
中国近代货币是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因而白银的输出与输入与中国的货
币数量 货币价值 汇率 内外贸易均有着直接的关系 最直接的标志就是上海
304 305
的对外汇价以伦敦大条银价格为标准 特别是近代中国并不是一个产银国 据
估计 当时中国最高年产银不足五万两 据 1925 年度之调查 产银之地仅有五
306
省 总额为 35569 华两 每两合 37.3 克 约合 1320 公斤 分布如下
189
省别 两数 值银元数
湖南 20000 26000
四川 1569 2040
广西 10000 13000
云南 3000 3900
热河 1000 1300
总计 35569 46240
因而白银的输入十分重要 杨格认为 自 1888 年至 1931 年 中国共输入白
307
银达 103700 万盎斯
中国白银输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早期由于外商对外贸易逆差 需要向
上海输入现银抵补 而随着中外贸易的扩大和中国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对白银的需要量日益增大 而近代中国外贸常年逆差 特别是近代历届政府
多借外债 故而形成了对外贸易逆差而白银仍大量进口的奇异现象
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 反映了中国当时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经济的
波动也由银价变化而传导入中国
十九世纪以来 世界上产银最多的国家是墨西哥 产量占世界的 1/3 美国
第二占 30% 加拿大占 10%名列第三 这些国家白银的产量合计已近世界产银量
308
的 73%以上 而实际上从银矿的资本所属来分析 美国所占比重最大 但是世
界的白银市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却在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 这是当时世界上
唯一的白银市场 当时中国白银大都从英国白银市场购入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美国经济地位上升 特别是其对世界产银量控制的加强 上海大条银多从美
国输入
世界白银市场与中国息息相关 这些白银市场曾先后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
响 最早的当属英国伦敦白银市场
伦敦银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最重要的银市 而且交易量最大 特别是
与用银的亚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各地银市有关的汇兑银行均在该地有分支行
伦敦白银市场是由四家老金银经纪商松散组成的 他们是摩卡脱 Mocatta and
Goldsmids 创立于 1684 年 蒙太格(Samuel Montague &Co.创立于 1863 年)
匹克斯来(Pixley & Abel1,创立于 1859 年) 寿普司(Sharps & Willkins,创立
于 1803 年) 这些经纪商每天上午在综合中国 印度 美国和欧洲各方面的白银
买卖电报后 特别是征询与远东有关系的麦加利 汇丰 有利 横滨正金等银行
309
后 于下午一时四十五分合议于寿普司最终定价 二点后通告各通讯社及相关
银行 从而形成伦敦大条银的价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全世界的银价都唯伦敦银市马首是瞻 而伦敦银价的

190
310
涨跌却操之于四位经幻纪人之手 每天下午二时伦敦的温却斯特街十九号 一
座老式写字间房子里 围坐着的四个人制定世界的银价 一到二点四十五分 消
息便传播到伦敦全市的大小银行和经纪人写字间里 再传播到世界各地 譬如电
讯传到上海 中央银行和汇丰银行的先令行情 由此决定 上个世纪三十代中期
的国民政府外汇平市委员会的白银出口平衡税 也就此算定
伦敦大条银 BAR SILVRE 的种类较多 运至中国后人称红毛条 成色自
996-999 其形似砖 重量自 900-1200 盎司不等 标价标准以重一盎司成色为 925
为基本定价单位
美国纽约银市 成立于 1928 年 由于纽约位于世界产银三大国的中间 加
上一战后美国实力的提高 故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成为世界最大银市之一 但
是美国纽约银市是金属市场 是以金属投机为主 并非专业的银市 故早期地位
不如伦敦银市 而白银价格由汉台公司 Handy & HarMan 制订 但实际价格则
为市场买卖和金属交易所买卖价格 从 1931 年开始买卖白银 多为投机交易
有 8 家经纪人
纽约大条银一般成色均为 999 定价基准则是一盎司 999 成色的白银 运至
中国后称金山条 因其由旧金山运至
此外北美由于是产银区 故而还有旧金山银市 是输送中国 东亚方面的银
市 买卖价格及升降以纽约为标准 但平均价约高出 1/8
印度孟买银市也是世界重要的白银市场 参加交易者有汇兑银行 金银商和
经纪人 钱商 投机商等 交易时间为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 基准单位为一 Tola
3/8 盎司 成色 998 1928 年后 由于印度政府以卢比银币改铸银锭 故交易
品种中增加了一种印度造币厂条 且后来以此为标准 印度废除金本位前 白银
输入中国仅是利用汇市套利
此外 中国还存在着一个蒙古新疆的边疆银市 输入者为德国银饼 一般由
311
陆路输入 成色 999 主要在德国汉堡铸造 故称汉堡银 由于陆路运输运费
高且风险大 故规模远较英美银市场为小
自三十年代美国宣布白银政策后 世界银市发生了变化 由于白银期货交易
停止 世界银矿主失去了一个市场 故而 1934 年 12 月开始筹备白银交易所 并
于 1935 年 5 月开业 交易有现 期货交易
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输入国 而上海外商银行又把持着白银的输
入 因而其与伦敦四大公司关系密切 伦敦现银价的议定 常要探询汇丰 麦
加利在上海交易的多寡 而伦敦现银的市价 则由上海汇丰银行隔日挂牌公布
312
决定当日上海对英汇价 上海银市也由此 形成了白银的交易 没有固定的
市场 主要在银行 特别是在外国银行中进行 并且常常同外汇 标金互相套做

191
313
当时上海银条行市伦敦市场有远期近期两种价格 而纽约行市则仅有一种价
格 以便士或美金标明一盎司白银的价格 均由汇丰银行每日九时三十分与外汇
314
行市一起挂牌公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美国运至中国的大条银越来越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 上海从纽约输入中国的大条银已超过英国 在纽约受中国各银行委托代理白
银交易的银行不下 50 家 中国的银行向纽约经纪人电告其购入或卖出数量 成
315
交后由纽约代理行代为收货 交货 收款 付款及装货运至中国等
上海是中国金融重心 中国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随着中外贸易规模的扩
大而对货币需求也日益增强 外国白银成为支撑上海资金链的重要砝码 人们对
外银流入的消息十分关注 申报 常有记载 而外银的大量到沪则使上海银根
316
放松 商业乐观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 1931 年年底为止 由各原产地运至上海的大条据统
317
计约为
来自何地 大条银数 占%
美国 661000 条 79
伦敦 112000 条 13
日本 28000 条 3
印度 33000 条 4
其他各处 8000 条 1
合计 842000 条 100
读一读老 申报 过去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表现形式之一恰是白银的进进
出出 来来往往 特别是到了春节期间 更是如此 1 月 31 日 即庚申 12 月
23 日星期一 汇丰银行装往香港洋 168000 元 中国银行由镇江来洋 26 万元
是日所到大条 已志简报故略 大条烊见宝纹 20 万两 2月1日 星期二
大条与俄角烊见宝纹 25 万两 交通银行由苏州来洋 10 万元 又由无锡来洋 10
万元 中国邮船载来大条银 797 条 中国银行自汉口来洋 20 万元 又无锡来洋
5 万元 又芜湖来洋 10 万元 又买进现洋 20 万元 价七钱一分四厘半至七钱一
分五厘 交通银行亦买进 15 万元 价七钱一分四厘半 三日 星期四 丝交易
110 包 扯价 429 两 中孚银行由汉口来洋 5 万元 道胜银行由大连运来俄角 120
箱共银币 480 万枚 金城银行由汉口来洋 20 万元 又由南京来洋 5 万元 汇兴
银行拆进银 20 万两 活期 息七两 道胜银行由汉口来洋 10 万元 中国银行
进洋 11 万元 价七钱一分四厘六毫二五 交通银行亦买进洋 5 万元 价同上
俄角烊见宝纹 10 万两 四月 星期五 丝交易 40 包 扯价 430 两 麦加利银
行拆进银 140 万两 一个月期 息六两 中国银行由汉口来洋 30 万元 又长江

192
来洋 20 万元 又由苏州来洋 10 万元 又买进现洋 15 万元 价 7 钱 1 分 5 厘半
交通银行亦买进 5 万元 价七钱一分五厘半 俄角烊见宝纹 7 万两 五日 星期
六 中国银行由徐州来洋八万元 又由大通来洋三万五千元 又无锡来洋 4 万五
千元 又芜湖来洋 10 万元 七日 星期一 即大除夕 英国邮船载来大条银
计麦加利银行 152 条 有利 5 条 华比 130 条 又住友银行装往孟买大条银 175
条 大通银行亦装去 2130 条 中国银行由苏州来洋 5 万元 又由大通来洋 5 万
318
元 丝交易 50 包 扯价 438 两
大条银一般先由国外运至中国的上海 然后再从上海运至中国各地 这些大
条银的主要用处为
一是由上海银炉铸成上海通用的二七宝银
如 新旗昌洋行之斯拉夫王子号轮船 从纽约来沪 载来大条银 743 条 内
汇丰银行大条银 563 条 汇兴银行 180 条 昨日由各自银行从新关码头提入行中
319
存储 不日嘱各银炉烊化宝银应市云
1919 年 自初一日至初六日止 北市泰亨源等各银号共烊见宝纹 122042 只
320
此项熔品均由欧美运来及本埠废银所铸成 而 1921 年 1 月的一个星期内 北
市泰亨源方记等各银号 其烊见宝纹 42812 只 核计规元 226224 两 此项熔品
一为麦加利汇丰等各银行所出之大条银 计 2001 条 一为各种厂洋计 182000 元
321
除烊见宝纹外 各银行尚存有大条 822 条
1919 年至 1931 年间 自上海进口的大条银熔铸为宝银的共计 325000 条
322
占进口大条银总数的 39%
二是转运国内的其它重要的商埠 如天津等地 均由上海提供白银 以铸造
宝银或银元
如 1921 年 5 月 28 日 申报 记载 由上海 计装往汕头有本埠信元庄之现
洋六箱计 3 万元 宏发银号装赴嘉发庄之现洋八箱计 4 万元 公太庄之现洋一箱
计 3333 两 陈俊成银号装至鸿大庄之现洋八箱计 4 万元 另有金子一箱 至装
赴广东者 有经给之宝银 12 箱计 720 只 合银 36000 两 小洋一箱计 5 万角
又同永泰之现洋 13 箱计 86000 元 又陈瑞记之银子 44 箱共 111600 两 至装往
香港者 计有本埠裕和银号之现洋 9 箱计 33000 元 银角 10 箱计 31 万角 陈俊
成装赴香港陈有利庄之小洋五箱 计 25 万角 昆明银号现洋两箱 计 7230 元
323
又有大德昌银号装出银子 30 箱 总计绥阳号之金银出口为 149 箱 又如 交
通银行宝银 600 只 中国银行 600 只 金城银行 120 只 盐业银行 120 只均装至
南京 闻系交造币厂铸造现洋云 而且铁路部门还专门设有运银机构 如沪宁
324
路大通运银公司
三是在各地造币厂改铸成银元

193
由于上海存在着银元与银两两种货币的交换价格洋厘 因而洋厘的变动立刻
会引发银元与银锭白银货币 外衣 的转换 银贵洋贱则改洋为宝 反之则改宝
为洋
325
1927 年 上海将宝银大条运往宁杭两厂共铸币 9000 余万元 1927 年流入
上海银元来源 由杭州造币厂运来 41500000 元 由南京造币厂运来 32250000 元
326

本埠洋厘近平均约七钱二分三 今上海银币运赴内地之数 趋过输入之数


于是杭州造币厂复行开工 以应需要 今本埠汇价在银本价以下 故输入条银不
能图利 广平银百两成色九九九者 应合上海规元一百十一两 今市价则为一百
十三两五钱 按市价若在一百十一两五钱以上 造币厂即不能购条银铸币 故现
杭厂专用宝银也 此举于银市颇有利 因上海存银币常不足以应实需要 而定银
存数则过故巨 此项银存能减少 颇为一好现象 今日较之去年此际已减少二千
327
万两 杭厂约用去四五百万两云
四是再运出国外重新出口
少量运出国外的大条银多运至印度孟买或英国伦敦 凡伦敦的电汇或印度的
电汇市价低于平价时 可以在上海卖出英汇或印汇 与此同时在英国或孟卖出定
328
期大条 等上海的大条运到时即交货就有利可图 这主要是由于大条银与外汇
市场的关系所然 但自 1919-1931 年间 中国共输出大条银 41000 条 占同期进
329
口总数的 5% 此外美国银市博兴后 原来直接过往印度的白银也多由中国转口
20 世纪 20 年代末时 现今生银鲜旧金山直接输赴香港者 大部先由旧金山直中
330
国 然后改道往香港或小吕宋 新加坡 以输赴印度云
白银的价值就是中国货币的价值 而当时国外主要国家基本上实行的是金本
位或日后实行金汇兑本位 故而大条银市场与中国汇率的关系极度相关 金价涨
则银价跌 银价跌则金价涨 因而银价的涨落影响着金银的比价 也就决定着中
国货币的汇率 当时英汇价是由伦敦银价折合先令数确定的 而美汇价则是纽约
银价折合美元数确定的
由于白银与金及外汇的关系 由此在中国的金融重心上海演化出了外汇 标
金与大条银的套作交易 这种源于中国独特货币体系的金融交易方式 既为当时
银行业避免风险提供了手段 也可因此投机获利 同时也加大了上海金融市场的
风险和不稳定性
这种套作主要分成两种 一是外汇与大条银的套做 由于上海对英美的电汇
平价是由当时伦敦和纽约的银价计算而得 而实际汇价却由于供求关系等的影
响 平价与市价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从而给交易者以得利的机会 如上海的
伦敦电汇市价高于当日平价 则可在上海买进英汇 同时致电伦敦买进现货条银

194
运至上海 反之则在上海卖出英汇 买进定期大条 并致电伦敦卖出定期大条
331
从而获利 第二则是外汇 标金和条银三者套做 如银行买进外汇和标金期货
时 就会向伦敦或纽约买进条银期货以为抵补 即或避免风险 有时也可获利
332
早期由于外国银行控制了上海大量的白银 从而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极
大 老于旧中国金融业的张公权说 在当时 银行的金融实力 完全看他们持有
333
白银准备的多寡 但是进入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 中国新兴的银行业的白银
存底已基本上与外国银行持平 由此可见 中国银行的实力增长很快 1934 年
上海华资银行的白银存底是 1913 年的 20 倍 是 1926 年的 2.5 倍
中国政府也曾想与某一个外商银行订立合同 从而由该外国银行垫款按合同
向中国输入白银 如 1916 年 8 月 9 日 财政部就曾与美国花旗银行订立垫款购
买白银合同 其中规定中华民国财政部与纽约美国熔炼厂订立购买银条办法供铸
334
币使用 每月约购银条 150 万至 200 万盎斯 而银价由花旗银行垫款 每两周
由美国运银条至天津铸币 但由于银价上涨及现有外商银行运银等原因 这个合
同最终没有执行

2 . 金市
上海的金业 发端于清光绪初年 当时所设金号 有大丰永 同丰永 天昌
335
祥 恒孚 大丰恒等数家 从事叶金 沙金 赤金的买卖 开始时没有什么组
织机构
上海的黄金买卖约始于 1873 年 因欧洲国家实行金本位的需要 使上海成
为中国黄金的最大的集散市场 黄金交易日益兴旺 1905 年 光绪三十一年
金业因谋同业利益起见 经当时的农商部批准设立 组织了金业公所 当时加入
的金号有 30 余家 自后上海金货的市价 就由公所议定,同时开做标金期货
336
1907 年 光绪三十三年 印度发生金矿工人罢工风潮 金价狂涨 银价暴落
上海金号 因做定期买卖 当时称空盘交易 受其影响而倒闭者极多 上海道
曾因金业买卖空盘 有碍市面 遂请两江督宪转咨农工商部立案 勒碑永禁
1917 年农商部颁布工商同业公会规则 金业公所即依据部章 重订规程
337
改组为金业公会 当时入会金号共有 38 家 金业同业公所成立后不久又附设
金业商会 作为买卖金货的市场 以公所为会议 监督之处 最初设于麦加利银
行 后又迁入道胜银行 旋又赁屋于九江路 此时买卖手续已有详细的规定 内
部的规制也较完备 交易时间为每天上午 9 时至 12 时 下午 2 时至 4 时 星期
日移至金业公会交易
1920 年 上海各交易所相继成立 当时交易金货的市场 先后发起组织者
极多 如金洋物券交易所 万国物券金市交易所 沪商标金交易所等均是 交易

195
所风潮以后 仅存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及金业交易所两处 证券物品交易所 仅
以标金为买卖物品中一种 其交易远不如金业交易所 1921 年 11 月 13 日原金
338
业公会改组为上海金业交易所 1921 年 11 月 13 日开幕 从此中国有了正规的
黄金市场 上海金业交易所为股份有限公司 资本 150 万元 分为 10 万股 每
股 15 元 由股东大会选出董事 9 人 组成董事会 由理事会选出理事长 1 人
常务理事 4 人主持工作 另由股东大会选出监察 4 人 规定经纪人的数额以 138
人为限 1934 年资本增至 180 万元 经纪人增至 168 人 自 1929 年 10 月 3 日交
易所法公布以后 关于交易所设立的区域 有 买卖有价证券或买卖同种物品之
交易所 每一区域以设立一所为限 的规定 故金业交易所与证券物品交易所的
金业部 需要合并 经多方筹划 至 1934 年 9 月 15 日 将证券物品交易所金业
部合并于金业交易所 上海金业交易所成为上海唯一的黄金市场
黄金交易所交易的黄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为国产矿
金 又叫沙金 多来自东北 云南 二是各国的金块和金币 大部分来源于日本
三是赤条 又叫赤金或足赤 一条重 10 两 四是标金 每条重 10 两 纯量九七
八 这是交易所中最为重要的交易品种 交易所买卖的标准金条称为 标金
Standard Gold 故黄金市场亦称 标金市场 上海标金成色为 978 称
为 九七八标金 重量为上海漕平 10 两 一两约 36 66 克 每条标金上镌有
熔制金条的金号名称 并标有年份和 标金 二字 标金买卖以金条 7 条为一单
位 称为手 这是为了便于同伦敦的黄金交易接轨 一手约相当于伦敦黄金交易
339
单位 40 盎司 的 1/5 此外国内还有天津标金 成色 980 重量较上海标
340
金轻 1.35 北平标金成色 985 每上海标金一条等于北平标金 1.183 条
尽管上海金业交易所规定的交易物品为国内矿金 各国金块及金币 标金 赤金
四种 但日后实际上市的只有标金一种 标金买卖分现期和定期两种 定期有本
月 来月和两个半月三种 实际上只有两个半月一种 到期交割 其间买者可以
转卖 卖者也可以买回 在交割期内可以不断买进卖出 以差额结算 由于交易
以期货为主 就使标金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投机商品 1930 年 1 月 10 日金贵银贱
风潮时 国民政府政治会议曾决议取缔标金市场的投机 但并无效果 30 年代
中期以前 上海每年标金的成交量自 3000 万至 5000 万条 交易额居世界黄金市
341
场伦敦 纽约以后的第三位 上海金业交易所买卖总额 1924 年为 2870 万条
342 343
1925 年 4689 万条 1926 年 6232 万条 时价每条 480 日元 可见交易量巨大
上海金市对于上海的汇市 银市仍至于全国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早期上海金市以日元结价 1931 年 10 月 16 日起以美元为标准 1934 年 10
344
月起改为海关金单位
对于上海金业交易 外国势力对其有着十分强大的影响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

196
战前 英国的影响力最大 金价均以伦敦电汇价格为准 一战后由于世界金本位
处于动摇之中 伦敦的黄金中心地位下降 而日本得地利之便 且运输 汇兑方
便 上海金价改以日汇为结价计算依据 对于上海金市交易影响力大增
上海金市与中国的银价和中国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第一 金市是中外商人避免银价波动 所采用的避险的交易工具
中国主要以白银为货币 而外国则多为金本位 银价高 则金价低 金价高
则银价低 因而在中国的进出口商人往往将外汇与黄金期货套作 在买入或卖出
外汇期货时 再买入相等数量的黄金期货 由于黄金与金本位国家货币间的汇率
变化不大 从而避免汇率风险 因而上海报端常有标金出入沪上的消息 如 申
报 1921 年 4 月 13 日消息云 又昨日花旗公司运来大条七十七条 装去标金
630 条
1932 年马寅初说 在中国未曾改革币制以前 采用银本位的时候 标金是
免不了的 有许多人以为市场的恐慌 全从买卖金银方面酿成的 所以只要金业
交易所闭歇以后 就可以解决中国目前的困难 其实中国在未改为金本位币制以
前 金银的买卖 实有调剂的作用 并非全是投机 因为中国是用银国 例如向
外国定购十万两的货物 说不定由于金银比价的涨落 等到货物到来 只值八万
两 这种无理由的损失 不是很冤枉吗 所以商人为了保护自己 免除这种不应
该有的损失起见 一方面向外国去定货 同时就在金业所买进金子 到了货物到
达的时候 物价虽然亏了二万两 金价却涨了二万两 得失相偿 就可不受意外
的损失 所以买卖标金 也是中国商人保护自己的方法 中国行银本位 就须有
345
金业交易所 一定要待改行金本位以后才无所用其标金买卖了
标金与国际贸易有关 中国用银 外国用金 但吾国之输入品 均以金价
计算 则银价涨落之风险 多由华商负之 华商为自卫计 不得不用 海琴
346 347
HEDGING 之方法以免意外之损失
其次是上海黄金市场是世界范围内黄金流动的重要市场
当时标金从上海输出 已纳入世界黄金流动之中 除去世界黄金贸易的正常
进出口外 只要上海标金价格下跌 而外汇价格没变 外汇价格上涨 同时标金
价格不动 标金价格下降 外汇价格上涨 标金价格下跌程度超过外汇下跌程度
过大之时 标金 外汇价格同时上涨之时 上海黄金出口均为有利可图
在 1930 年 5 月国民政府禁金出口以前 上海的黄金市场同国际黄金市场关
系密切 中国以银为货币 金价的涨落通过银价来表现 这同对外贸易关系至深
上海金价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银市 甚至有时能左右伦敦银市 标金价格又以汇
市为标准 金价涨落直接影响国际汇兑 因此 上海的黄金市场不仅受到国内各
界人士的瞩目 欧美 日本的金融界也颇予关注

197
1928 年中央银行成立后 国民政府通过央行的种种措施加强了对金市的影
响 1930 年 2 月 1 日起 征收关税改以海关金单位为计算标准 以伦敦的标金
行市作为计算的基础 而上海的标金行市则受国内外金银及汇兑市场的供求情况
的影响 和海关金单位金的计算标准不同 国民政府为了控制金银比价 必须使
海关金单位和标金的行市联系 1934 年 2 月 20 日 上海金业交易所宣布定期标
金每条由原价等于旧美金 240 元改为新美金 346 元 新美金已贬值 改变以后
实际上是将定期标金成色减为 833.76 但这种标金并未铸造 标金成色减低
后 每条约相当于 500 海关金单位 从而使金市与黄金有了联系
1934 年 9 月 8 日 财政部取缔标金外汇投机 下令上海银行公会交易所监
理员并致信中央银行 金业交易所不得再用外汇结帐 一律用现金交割 10 日
银行公会国外汇兑委员会 金业交易所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 推代表请财政部展
期至 12 日 财政部未准 后又与财政部商妥以关金为结价标准 关金则依伦敦
金块价格换算 财部规定 11 日起 中央银行每日早晨将标金标准价格及关金
价格正式挂牌 一改汇兑市场前以汇丰挂牌为标准的惯例 清除了没有标金标准
挂牌 任凭交易所开盘涨落的状况
1934 年 9 月 11 日 国民政府规定金业交易所以外币结账的办法实行至 10
月 15 日为止 10 月 16 日起改用海关金单位结账 17 日 金业交易所改用中央
银行挂牌的关金标准 1935 年 7 月 25 日 上海金业交易所在 营业细则 中正
式规定标金结价以中央银行的标准行市为基准 这一规定大大增强了国民政府对
黄金的控制权 那些亦官亦商的特权人物更能利用内部信息甚至谣言在黄金市场
兴风作浪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 以收其 近水楼台先得月 之效 1935 年 11
月实行法币政策的前一个月 标金 汇兑 公债市价都处于剧烈的波动中 原因
即在于此
再次 中国金市是世界上唯一个可利用金银比价进行投机的市场
上海金市多为期货交易 由于期货交易只交少量保证金就可进行大额交易
因而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投机市场
上海标金市场的左右世界银市及外汇的作用 有牵动世界金融的力量
1924 年 上海金业交易所的标金买卖 总额达 28703792 条 1925 年达 46890564
348
条 1926 年达 62323048 条 据估计 1926 年交易额达到 150 亿日元 弱
在抗日战争前 上海金业交易所是国内唯一的黄金市场 银行头寸的吞吐 投
349
机家的操纵 都通过金业交易所黄金市场反映出来 1929 至 1930 年 世界银
价惨跌 金价暴涨 中国黄金大量外流 国民政府于 1930 年 5 月 15 日实行禁金
出口的政策 加强了对黄金市场的控制 使中国的金价同国际金价脱离了关系
运金出口成为政府的专利 但禁金出口的政策也刺激了黄金的偷运出口 公开出

198
口的黄金出超额 1931 年至 1934 年四年合计为 30270 万元 而这四年偷运黄
金的出口额则达 44000 万元 两者合计共出口黄金 74000 余万元 约相当于 735
350
万盎司黄金 中国的民间存金大量流往海外
由于上海在近代中国已是全国的金融中心 因而一些通商大埠成为上海金融
市场的次级市场 天津的金市就是如此 光绪年间天津仅有一些金店从事黄金买
卖 到 1928 年由于天津停开日本金票市场 从而使天津各银号金店开始买卖上
海标金 如广大烟钱店实则为天津的黄金买卖市场 又有日人开设的荣兴公司
后将广大烟钱店收并 到 1932 年时与平井洋行合并 改称平井洋行 成为天津
最大的黄金市场 九一八后东北失陷 东北入关人员使天津金市活跃 英人开立
永盛洋行进入天津金市 这两家公司成为 30 年代天津黄金的主要流动区域 每
月交易在 2-9 万两之间 1932 年由于市场混乱而由天津钱商公会成立天津商业
351
公司 又称天津商业经济所 统一管理天津金市 不久倒闭 但上海标金一直
是天津金市重要的交易对象 但天津金市不进行期货交易 交易量又小 因而对
中国经济及银价影响不大
金银比价在中国是一直上升的 上海金市实际上是由于列强实行金本位 中
国以银为币 而金银比价日变 人们为了削弱汇兑风险而依附于白银市场的一个
次级金融市场 但每当金银比价剧烈变动时 特别是金价急速上升时 其市场作
用短期内会强烈影响白银价值 从而影响市场的白银供求 并放大到整个宏观经

3 . 外汇市场
中国的汇市在近代分割成互为联结的两个 一个是内汇市场 一个是外汇市
场 内汇市场主要以银两结算 而外汇市场则是以银两与外币进行交易 外汇市
场一直由外商银行控制 而内汇市场初期掌握于钱庄之手 二十年代后银行开始
分润 本节主要论述外汇市场
在国外实行金本位制时代 所谓外汇市场只是金市的附属市场 是指外国现
352
钞的买卖 近代外汇市场除了上海外 还有天津 汉口两个次级市场 二十世
353
纪中国的外汇交易市场完全依赖于外国银行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二十
世纪二十年代终 汇丰银行用于国际汇兑的资金在其资金总额中所占比例常占
354
1/3 有时达到 1/2 上海的外汇行市每日早九时三十分由汇丰银行挂牌公布
355
行情有重大变化时 一天要挂三四次牌 但真实交易时 此挂牌价常为参考价
把持外汇交易的外商银行有着自己的同业组织 以掌握上海 天津等地的外
汇市场 上海外国银行公会最初的英文名称叫做 Exchange Bankers’ Association
汇兑银行公会 其成立时间尚待查考 但有证据表明应不晚于 1912 年 7 月 1

199
日 至 1916 年 7 月 4 日 Exchange Bankers’ Association 改组易名为 Shanghai
Foreign Exchange Bankers’ Association 上海国外汇兑银行公会 亦称上海洋
356
商汇兑银行公会 通称上海外国银行公会 该公会的会员 都是在上海设有
营业机构并经营外汇业务的外国银行 但也包括个别中外合办银行 在沪外国银
行都将国外汇兑作为主要经营业务 所以大多先后加入该会 最初该会 16 名委
357
员中 外商银行占 8 席 至 1921 年 上海外国银行公会已有 21 家会员银行
其中英国 4 家 日本 6 家 美国 3 家 法国 1 家 俄国 1 家 德国 1 家 荷兰 2
358
家 比利时 1 家 意大利 1 家 另有中外合办银行 1 家 其中英商麦加利银行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 China 向以国外汇兑业务见长 外
国银行公会会长 主席 一职由其上海分行经理永久担任 公会会址设在麦加利
359
银行内 该会 大致仅为谋国外汇兑之营业便利 并无其他联络 事实上
在沪外商银行国籍众多 相互间差异悬殊 竞争激烈 广泛合作实不可能 由于
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多为外商 他们与外国银行往来最为密切 加之外国银
行在沪开办外汇业务时间较早 又有不平等条约为后盾 拥有多种特权 因此当
时上海的外汇交易几乎完全被外国银行所垄断 银行与银行之间或银行与商家之
间一般通过汇兑经纪人做外汇交易 外国银行公会通过受其控制的外国汇兑经纪
人公会 Foreign Exchange Brokers’ Association 来管理外籍汇兑经纪人
由于上海华商银行的崛起 外商银行又无法阻止华商银行从事国外汇兑 为
了维护其在外汇业务的固有垄断地位 外商银行先是拒绝华商银行加入公会 继
而提出成立联合组织 但在交涉过程中却长期固执地坚持一些不平等的歧视性条
件 如委员会组成中外方代表人数要占一半 会长 主席 由外方担任 将华籍
汇兑经纪人数目限制在极低的水平上等等 1929 年成立的上海中外银钱业联合
会 在委员会的组成中 外方代表即占了半数 第一任委员会主席 会长 也指
定由麦加利银行代表充任 而且在委员会投票中主席还可以有最后决定权 这不
仅保证了外方的意见在议事过程中占据上风 而且可以确保主席一职长期由西人
所把持 虽然理论上中外人选皆可担任
1929 年 10 月 24 日 中外联合外汇经纪人公会组织 上海国外汇兑经纪
员公会 The Exchange Brokers’ Association, Shanghai 成立 外方 53 人
360
中方 16 人 共同加入该会 但无论成立什么样的同业组织 外汇行市的定价
权依然在汇丰银行手里 由于银价常对金价发生波动 故而外商银行增加了购买
外汇时的保证金 以便在银价上涨或下跌时获得利益 从而使上海成为典型的
361
金银和外汇的投机市场 并使外商银行得利
汇丰银行每天上午九点三十分在上海 十点在外地挂牌公布每天的外汇行市
是基于其对伦敦先令汇市价格的掌握 问题的关键是在废两改元前 上海的外汇

200
362
行市全部是以上海规元开价的 一直到废两改元后才以银元开价
海关金单位也就是甘末尔币制改革建议中的 孙 币 由于 1930 年的金贵
银贱风潮而使中国不得不于海关税收中采用 以防止关税损失 1930 年 2 月起
用于进口税 1931 年 5 月 1 日用于出口税 当时一关金合纯金 60.1866 公毫
363
即美金四角 美国放弃金本位后脱离美金而独立 1930 年中央银行采用了关金
后 同年中国银行以此确定上海与纽约外汇交易中心的金与银元 银两的比率
1934 年 3 月初 海关金单位与银元比价开始比照伦敦价格 3 月 29 日 中国公
布了甘末尔的 中国逐步采行金本位制草案 9 月上海金市以海关金单位计值
这是中央银行限制金市套利的有力一步 并进入上海金市买卖金锭试图控制金银
比价 这些措施对外商银行的控制力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


金本位制 从英国 1813 年首先确立金本位一直到 1930 年左右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又可分为金铸币本位 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形式 金铸币本位 金铸币本位制的特点是

1)货币单位确定有含金量 或者规定每一单位黄金的价格 2)自由兑换 纸币(法偿货币)可以自由地按照

票面额兑换成黄金 3)自由铸造 金币可以根据黄金持有人的要求自由地铸造 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将金币

铸成金块 4)自由输出入 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输出入而不加限制 这是保证金本位制的关键原则

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与金铸币本位制的主要区别是 在金块本位制下 金只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才允

许兑换 同时不铸造金币 金币也不流通 人们兑换黄金的条件是要求兑换的金量达到一定的最低数量

方能按照货币的含金量来兑换到金块 这个数量往往规定得很高 使小额的货币量不能兑换 这可使在流

通中的金量得以缩减 节约黄金的使用 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虽然一国为货币单位规定含金量 但其货币并不能兑换黄金甚至金块 这种货币可以自

由兑换成可以直接兑换黄金的外币

陈彪如 国际货币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9页

马咸编译 货币与物价 正中书局 1943 年版 第 282 页

耿爱德著 中国货币论 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 第 35 页

陈彪如 国际货币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14 页

同上 第 13 页

同上 第 16-17 页

同上 第 19 页

同上 第 19 页
10
同上 第 20 页
11
达木士塔尔(Darmotsdter)和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
12
陈彪如 国际货币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22 页
13
武平康 货币银行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2-23 页

201
14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66 页
15
[美]米什金著 货币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47 页
16
陆凯旋 论货币本质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2 年第 2 期
17
龚浩成 戴国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4页
18
王广谦主编 中央银行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42 页
19
同上 第 42 页
20
陈彪如 国际货币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16-17 页
21
张惠信 清末货币变革对山西票号的的影响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经济史组编 财政与

近代历史论文集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9 年印 第 360 页


22
[美]古德诺 解析中国 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 1998 年版 第 28-30 页
23
[德]卫礼贤 中国心灵 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 1998 年版 第 345-347 页
24
毛知砺 张嘉 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国史馆 1996 年印行 第 388 页
25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346 页
26
Sources:Diamg siao-me: Native Bank, The Chinese year

book,1935-1936.pp1445-1446.Chang.F.Y.:Native Bank ,The Chinese year book,1936-1937,pp,794-6 .J

Young ,stenelake Y.P., Chinese Banking in past Decade, The China quarterly , September 1935,

P.66;Chu Percy: Native Banking in Shanghai, North China daily News, March 27 and 29,1928.Chinese

Economic Bulletin, February 10 ,June 29,July 27,1926; April 19,1927;January 7,July

14,1928;February 2,1929;May 19,1934,December 14,1935;China Industrial

Handbooks,Kiangsu,1933.p.72,110,116,914,922-5;China Industrial

Handbook:Chekiang,1935,p.124-125,784,Native Banks in Foochou ,Chinese Economic

Journal,May,1932;p,440-441; Native Banks in Canton ,Chinese Economic Journal,

september,1932,p.188-189;Kokon kudo: Parting of ways between clunking and Chinese capital seen.

Yosuko,July,1940.*见王子健 天津 银号 南满铁道株氏会社调查部 昭和十七年版 第3页


27
陈国强主编 浙江金融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276-277 页
28
姚会元 国民党统治时期汉口钱庄的衰败 经济史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1986 年第 2 期
29
中国经济年报 生活书店 1936 年版 第 184-185 页
30
中国金融业的现势 中国经济 第三卷第一期
31
相关文献可见 马绍林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的外国银行 课外学习 1981 年第二期 王方中 中国

近代经济史稿 北京出版社 1982 年版 洪葭管 从汇丰银行看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金融统治 中国近

代经济史论文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周静芬 入侵中国的第一家外国银行--丽如 浙江师范

大学学报社科版 1986 年第二期 周谷城 中国近代经济史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李济棠 华

俄道胜银行与东北地区中俄两国的工商业 北方论丛 1987 年第一期 汪敬虞 19 世纪外国在华金融

202
活动中银行与洋行 历史研究 1994 年第一期 汪敬虞 外国在华金融活动中的银行与银行团 历

史研究 1995 年第三期 汪敬虞 1895-1927 年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扩张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5 年第

四期 汪敬虞 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中外合办银行 历史研究 1998 年第一期 仇华飞 近代外国

在华银行研究 世界历史 1998 年第一期


32
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3页
33
Baster:The Imperial Bank,p107.见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2 页
34
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0 页
35
同上 第 37 页 此时外商银行由于白银的问题而由买办雇用看银师 如汇隆银行的买办周金贵即有自己

的看银师 同上书 第 43 页
36
滨下武志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版 第 151 页
37
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43 页
38
同上 第 86 页
39
[英]毛里斯.柯里斯著 李周英等译 汇丰----香港上海银行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第 26 页
40
Returns of Trade of the Various Ports of China for the years 1847and 1848,p73.
41
Consular Reports,1875-1876,shanghai,p33-34.
42
郝延平 中国近代商业革命 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 第 80 119 页
43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钱庄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28-29 页
44
Frqnk H.H.King:The History of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vol1 1988,p140.
45
丁昶贤 中国近代金融市场回顾 中国研究 一九九八年三月号 印刷版总第 34 期
46
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28-129 页
47
Herald,1878,8 月 7 日 转见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30


48
The Celestial Empire,1874 年 9 月 5 日 转引自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

社 1999 年版 第3页
49
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3页
50
同上 第3页
51
同上 第 134 页
52
Daily News,1872 年 6 月 13 日 见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39 页
53
Shanghai Courier and China Gazette,1877 年 2 月 6 日 第2页
54
申报 1883 年 3 月 7 日

203
55
申报 1879 年 1 月 20 日
56
Daily News,1887 年 11 月 10 日 第 455 页 转引自汪敬虞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 人民

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70 页


57
[英]毛里斯.柯里斯著 李周英等译 汇丰----香港上海银行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第 27-28 页
58
同上 第 28 页
59
同上 第 58 页
60
同上 第 63 页
61
同上 第 47 页
62
同上 第 50 页
63
同上 第 51 页
64
同上 第 58 页
65
同上 第 59 页
66
同上 第 125 页
67
滨下武志 近代中国的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84-86 页
68
吴承明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 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 第 40 63 页
69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9 页
70
贾士毅 关税与国权 1927 年版 第 497-498 页 及李景铭 中国财政史 平民国学院讲义 388-389

页记载该合同全文 关税只有十万两以下时 中国 交通两行在七日以内可以保管 如超过以上限度 要

立即将关税汇到上海
71
马寅初 关税会议与关款存放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三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31 页
72
杨培新著 华俄道胜银行----沙俄侵华历史内幕 香港经济与法律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104 页
73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83 页


74
马寅初 关税会议与关款存放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三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35 页
75
余心香 金来刚 略谈江汉关 武汉工商经济史料 第二辑 武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84 年


76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 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345 页
77
同上 第 346 页
78
同上 第 351-352 页
79
宗质俊 外籍银行在我国之势力 经济学季刊 第二卷第三期 民国二十年九月 第 48 页
80
西报论中国银行界之大势 申报 1921 年 1 月 13 日
81
马寅初 汇丰银行 马寅初全集 第三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1页

204
82
摩利士 柯里斯 汇丰----香港上海银行 关于东亚百年来政治 财政经济转变的研究 第 10 章 中

国放弃银本位 转引自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二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239 页


83
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 上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122 页
84
马寅初 银价跌落救济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89 页
85
一星期之熔银调查 申报 1921 年 1 月 23 日
86
一星期铸银数 申报 1919 年 9 月 1 日
87
黑龙江金融历史编写组 华俄道胜银行在华三十年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62-64 页 马传

德等著 老上海货币 上海美术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13 页


88
[英]毛里斯.柯里斯著 李周英等译 汇丰----香港上海银行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第 126 页
89
中国银行 内国汇兑计算法 1915 年编印 第 195 页
90
述青岛废除胶平银之经过 银行周报 第十三卷第三十一号 1929 年 8 月 13 日
91
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 生活· 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1957 年版 第 41 42 页 望厦条约

中有关规定 一 合众国各口领事官处 应由中国海关发给丈尺 秤码各一副 以备丈量长短 权衡轻重

之用 即照粤海关部颁之式盖戳镌字 五口一律 以免参差滋弊 第 12 条 二 合众国商船进口后 于

领牌起货时 应即将船钞交清 其进口货物 于起货时完税 出口货物 于下货时完税 统俟税钞全完

海关给发红单 由领事官验明 再行发还船牌 准该商船出口回国 其完纳税银 由中国官设银号代纳

或以纹银纳饷 或以洋银折交 均照现定章程办理 其进口货物由中国商人转贩内地者 经过各关 均照

旧例纳税 不得另有加增 第 13 条 见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 生活· 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1957 年版 第 53 页 黄埔条约 中有关规定 第十八款 议定佛兰西船主或商人卸货完税则例 俱逐

次按数输纳 至出口下货亦然 凡佛兰西船所有钞饷 一经全完 海关即给与实收 呈送领事官验明 即

将船牌交还 准令开行 海关酌定银号若干 可以代中国收佛兰西应输饷项 该银号所给实收 一如中国

官所给无异 所输之银 或纹银 或洋银 海关与领事官核其市价情形 将洋银比较纹银 应补水若干

照数补足 第十九款 凡五口海关均有部颁秤码 丈尺等项 应照造一分 比较准确 送与领事官署存贮

轻重 长短一与粤海关无异 每件镌戳粤海关字样 所有钞饷各银输纳中国者 俱依此秤码兑交 如有秤

丈货物争执 即以此式为准 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1957 年版

第 61 页

92 宫下忠雄著 中国币制 特殊研究----近代中国银两制度 研究 日本学术振兴会刊 昭和二十七年

版 第 406 页
93
同上 第 407 页
94
耿爱德著 中国货币论 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 第 128 页
95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 pp103.


96
马寅初 银价跌落救济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89 页

205
97
上星期六银行查仓数补志 申报 1921 年 2 月 11 日
98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monthly Bulletin, Shanghai; Far Eastern Financial Notes, December

19,1935(date for Novemeber,6,1935) 此表计算有误码率 已修正


99
上海档案馆 Q286-1-68
100
Andrea Lee McElderry: Shanghai Old-style Banks(Chien-Chang),1800-1935,A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in changing societ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6, p122.
101
上海档案馆 Q286-1-68
102
同上
103
同上
104
同上
105
同上
106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83 页


107
将有大宗大条银抵沪 申报 1919 年 1 月 6 日
108
大批大条银业已到沪 沪上商业之乐观 申报 1919 年 1 月 15 日
109
前日由美来沪之大条银 申报 1921 年 1 月 21 日
110
去年入口银条之调查 钱业月报 第十卷第三号 1930 年 3 月 10 日
111
汇丰等银行又运出大批现银 钱业月报 第十四卷第八号 1934 年 8 月 15 日
112
西报论中国银行界之大势 申报 1921 年 1 月 13 日
113
杨荫溥 上海金融组织概要 商务印书馆 1930 年初版 第 59-66 页
114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83 页


115
Frederic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p86.
116
马寅初 今日洋商银行之势力 马寅初全集 第一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541-545 页
117
洪葭管主编 中国金融史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220 页
118
增加的五家会员银行为 中南银行 农商银行 工商银行等三家华商银行以及中华懋业银行

Chinese-American Bank of Commerce 系中美合办 中华汇业银行 Exchange Bank of China 系中日

合办 等两家中外合办银行 先前加入的正利商业储蓄银行和东陆银行先后停业倒闭
119
上海汇划庄资力调查 银行周报 第 13 卷第 26 号 1929 年 7 月 9 日
120
1912-1933 年横滨正金报告 见高桥龟吉 中国之经济崩溃与日本 东京 第 322-323 页 1934 年数

字见 银行周报 1934 年第 18 卷第 18 期
121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83 页

206
122
同上 第 187 页
123
同上 第 187 页
124
冉建新 上海钱庄 国际金融报 2000 年 7 月 17 日
125
范永林 钱庄的学徒 新民晚报 2001 年 7 月 12 日
126
[法]白吉尔 1911-1937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42 页
127
同上 第 17 页
128
施伯珩 钱庄学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1 年版 第 14 16 页
129
同上 第 15 页
130
金融业之惩前毖后 银行周报 第 16 卷第 19 期
131
马俊亚 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 近代史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132
中国银行编 全国银行年鉴 第四次 1937 年版 A2 页
133
Andrea Lee McElderry: Shanghai Old-style Banks(Chien-Chang),1800-1935,A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in changing societ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6, p19.
134
[韩]林地焕 20 世纪前期天津钱业的繁荣 史学月刊 2000 年第 1 期
135
天津市档案馆等编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 1903-1911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768-769 页
136
天津钱业之调查 工商半月刊 第 1 卷第 12 号 1929 年 6 月
137
[韩]林地焕 20 世纪前期天津钱业的繁荣 史学月刊 2000 年第 1 期
138
区季鸾编著 广州之银业 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调查处丛书 1932 年版 第 189 页
139
郭庠林等著 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53 页
140
吴崇泉 福州金融之透视 福建经济研究 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 1940 年版
141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96 页


142
马寅初 废两改元问题 大公报 1932 年 7 月 17 日
143
同上
144
贾汉卿 归化城金融史话 内蒙古文史资料 第 33 辑
145
同上
146
上海市商会 金融业 1934 年编印 第 135-136
147
杨荫溥 经济新闻读法 黎明出版社 1933 年版 第7页
148
银角有江南 广东 八开 一角小洋即单毫 四开 二角小洋即双毫 均以银两定价 拆兑即以银元

计值的银角价格 而铜元行市有衣牌 银币一枚可换铜元数额 角坯 为银角与铜元的比价


149
李贵勤 中国近代货币史中的洋厘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3 年 3 月
150
汉口商业月刊 第一卷第四期 1934 年 第二卷第九期 1935 年
151
张克明 汉口之票据及其清算方法 汉口商业月刊 第一卷第四期 1934 年

207
152
杨荫溥 中国金融论 1931 年版 汉口钱庄
153
南昌之金融 中央银行月报 第二卷第一号 1933 年 1 月
154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14-315 页
155
刘嘉琛 谢鹤声 浅谈天津钱业的拨码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第 40 辑
156
马寅初 废两改元问题 大公报 1932 年 7 月 17 日
157
山西票号的营业内容和范围 主要是经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 关于汇兑有以下六种情况 一 同业对交

各凭各信 不立字据 汇水随市面松紧 临时酌定 二 迟票 除以兑期另加汇水外 所占之期 按月估

算递加 三 兑条 手续于定汇之后 立一对条 齐中剪为二纸 汇款者持上半页 承汇者将下半页寄往

所汇之地验兑 交条付银 即不找保立收据也可 四 信汇 各凭各信 字号对字号 下付人堂名 须得

保付给 汇水随行市 五 汇票 凭票给付 汇水随行市 六 电汇 如用明电 见电后讨殷实承保用款

错则退款 如系各家之密电 用款手续亦与明电同 电费皆由汇款者出 存款 分往来存款及定期存款二

种 前者系商家浮存 随市面之疲快 临时定日利 但存款利率较市面利率略小 后者则有定期一年者

亦有定期一 二 三 四 五 六月者 存户如在存款未到期提取利息 须立一借据 放款 分信用放款

及抵押放款二种 前者放款时须立一字据 也有随市面习惯办理者 其日利随市面而定 活期者较小 后

者抵押货物 须订立合同 执其凭单 押品如系不动产 则须执其红契 并立字据 由承保者垫还 票号

经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 最初以商号和个人为对象 以内陆商埠为重心 咸丰以来为清政府大量汇兑公款

山西票号的业务活动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十一个方面 一 对商号钱庄存放款 二 对近代工商业发放贷款

三 汇兑京银 四 汇兑海防经费 五 汇兑铁路经费 六 汇解协饷 七 汇兑河工经费 八 赈款

九 借垫教给各省及税关 十 汇兑庚子赔款 十一 承办 四国借款 由上可见 山西票号最初由于商

品交换和货币扩大流通的需要而产生 它是从商业中分离出来的金融机构 从 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 其业

务蜕变为汇兑和垫借公款为主 对普通商人和百姓的汇兑已不屑一顾 甚至规定 500 两以下概不办理汇兑

他们通过汇兑公款手中经常川流大量资金 加之公款不计利息 从而获得了很大利益 光绪三十年 1904

清政府规定公款发商生息办法后 利率年息不过 4 厘到 5 厘 票号占用公款仍然利益很大 据统计 光绪

三十二年 1906 七月户部存放各银行票号款项共 693 万两 其中户部存放银行 424 万两 占总额的 61

存放票号 206 万两 占总额的 30 存放外国银行 57 万两 占总额的 8 存放其他行号六万两

占总额的 1 以上统计说明 票号掌握着户部三分之一的存款 也就是说票号的利益与清政府的利益紧

密联在一起 以至票号走上了畸形的繁荣之路 参见张正明著 晋商兴衰史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5 版

数字源于此书
158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39 页
159
张惠信 清未货币变革对山西票号的的影响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经济史组编 财政

与近代历史论文集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9 年印 第 361 页


160
吴宗焘 童蒙正著 中国之汇兑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再版 第 29 页
161
同上 第 69 页

208
162
同上 第 70 页
163
王家栋 中国国内汇兑之演进 中央银行月报 第五卷第一号 1936 年 1 月
16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 三九八 2 694
165
商况可危 天津 大公报 宣统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166
市政府改两为元之意见 钱业月报 第九卷第十二号
167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 北京档案馆编 北京的中国银行 1914-1949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69


168
马寅初 再论废两改元并答吴经熊先生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4-35


169
马寅初 国难期间之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制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5


170
杨起鹏 汕头银业史略及其组织 下 银行周报 第十三卷第十五号 1929 年 4 月
171
姚会元 中国货币银行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46-47 页
172
同上 第 47 页
173
哈埠洋券因沪变动动摇, 申报 1927 年 4 月 13 日
174
马寅初 废两改元问题 大公报 1932 年 7 月 17 日
175
[日]宫下忠雄 支那银行制度论 岩松堂书店 1942 年版 第 141 页
176
如何益忠 变革社会中的传统与现代 1897-1937 年的上海钱庄与华资银行 复旦学报 社科版

1998 年第 6 期
177
杜恂诚 中国近代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年第 2 期
178
[美]杰里米.阿塔克等著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 1940 年 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87 页
179
同上第 112 页
180
马克思 资本论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第 658 页
181
列宁选集 第2卷 第 765 页
182
对于中国银行业的产生 一种学术观点认为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另一种观点则说明其与财政有

一定的关联 如高青山认为这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青山 中国近代银行性质及作用刍议

求是学刊 1997 年第一期 周谷城认为近代工商业日渐发达 钱庄票号或因资本不足 或因经营不良

不能满足事实上的需要 于是兴起新式的银行 ( 周谷城 中国近代经济史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版 ) 陆兴龙认为通商银行的设立是出于晚清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力求摆脱外国银行制约 其后一批华商银

行的产生与甲午战后的设厂高潮相适应 ( 陆兴龙 上海华资银行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档案与史学

1989 年第六期 )王方中认为中国近代银行业的产生是因为中国人要求收回被外国人操纵的财政金融权利

新式工矿交通事业的兴办以及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 王方中 中国近代经济史稿 北京出版社 1982

209
年版 )谢俊美也指出当时洋务派官僚创办了不少企业 花费多 加上对外战争的赔款和筹措镇压人民起义

的战费等巨额支出 导致空前的财政困窘 而且洋务派官僚在向外国银行借债时 常常要受利息挟制和镑

亏 由此可见建立华资银行刻不容缓 (谢俊美 1887 年中美筹开华美银行一事的真相 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 1984 年第五期 )实际上 早期研究者的观点早就指出了中国银行业产生的特殊性 常树华认为

清政府财政陷于破产境地 创办银行可以吸收社会资金 以解决财政困难 吴承禧认为 中国银行业之发

展 其动因多是由于政治上的需要 而不是由于产业的勃兴 均可见常树华编 中国金融简史 云南

财贸学院金融系列化 983 年编印 第 76 页 而早在 1984 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近代金融史 一

书认为中国银行业产生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外国资本主义在华贸易后 清政府基于财政需要 也想兴办

银行 见该书第 101 页
183
程霖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4 页
184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118 页
185
可参见张郁兰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186
中国经济年报 生活书店 1935 年版 第 150 页
187
洪葭管 张继凤著 近代上海金融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64-165 页
188
张公权 内地与上海 银行周报 第 18 卷第 14 期 1934 年 4 月 17 日
189
谢杭生的 清末各省官银钱号研究 1894-1911 是一篇博士论文 初发表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

所集刊 第 11 辑 后收入彭泽益主编的 中国社会经济变迁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 年版 该文统计

甲午前后官银钱号有九省成立 庚子以后有七省八号 新政后有八省九号


190
中国银行接收前各地金库代理机构一览表 中国银行民国十八年报告 该行编 第2页
191
谢杭生 清末各省官银钱号研究 1894-191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

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16 页


192
江苏苏属财政说明书 官业收入
193
谢杭生 清末各省官银钱号研究 1894-191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

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16 页


194
毛知砺 张嘉 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国史馆 1996 年印行 第 375 页
195
张公权 张公权氏之整理内债谈 银行周报 杂篡 第五卷第七期 总 187 期 1921 年 3 月 1 日 第

24-28 页
19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编 中国第一家银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第 15 页
197
孔祥贤著 大清银行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68 页
198
同上 第 171 页
199
同上 第 72 页
200
大清银行则例 转引自孔祥贤著 大清银行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76 页
201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10 页

210
202
可参考有关商业银行或货币银行学方面的书籍 如武康平编著 货币银行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03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p36.


204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6 页
205
邓先宏 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88 年版 第 286 页
206
中行档案 财政部转自中国银行函件 1914 年 5 月 见邓先宏 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中国社会

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87 页


207
申报 1912 年 2 月 6 日
208
交通银行总行 交通银行史料 第一卷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694-695 页
209
韩宏泰 北洋军阀时期的交通银行 梁士诒史料集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3 页
210
翁先定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90 页


211
交通银行则例 1914 年公布
212
翁先定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84 页


213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8 页 另见 中国银行民国十八报告

第 2-3 页
214
交通银行总行 交通银行史料 第一卷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703-704 页
215
毛知砺 张嘉敖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台北]国史馆 1996 年印行 第 49 页
216
贾士毅 民国财政史 上册 商务印书馆 1917 年版 第 69 页
217
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 中国通商银行编 第 82 页
218
翁先定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30 页


219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195 页
220
银行月刊 第二卷第十号 1922 年 10 月 25 日
221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10 页
222
刘慧宇 中国中央银行研究 1928 1949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45 146 页
223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195 页
224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86 页


225
[韩]林地焕 20 世纪前期天津钱业的繁荣 史学月刊 2000 年第 1 期

211
226
见焦艳玲 我国国债规模的统计分析与政策取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2 期
227
Va,Y.C.,“Why chinese native bank ar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modern bank,” Chinese economic

bulletin,march 13,1926.Frank M.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2,p45.
228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42 页
229
翁先定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11 页


230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42 页
231
邓先宏 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88 年版 第 297 页
232
沧水 银行资产与所有公债之推想 银行周报 第六卷第十九期 总 249 期 1922 年 5 月 23 日
233
吴承禧 中国的银行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 第 80 页
234
杨荫溥 民国财政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60-61 70 页
235
张庆文 货币信用机构在我国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东北三省中国经济史学会 中国经济史论文集

1982 年编印
236
叶世昌 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66 页
237
上海满铁调查资料第十三编 恐慌 发展过程 於 ----支那币制改革 研究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

社上海事务所 昭和十一年版 第 247 页


238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 1927 1937 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154 页


239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 第 599 页
240
郑仁木 民国时期证券市场的历史考察 史学月刊 1998 年第 3 期
241
王晶 南京国民政府 1932 年内债整理之研究 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第 37 页 2000 年 5 月
242
上海满铁调查资料第十三编 恐慌 发展过程 於 ----支那币制改革 研究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

社上海事务所 昭和十一年版 第 页
243
同上 第 244 页
244
张郁兰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第 80 页
245
佳驹 国民政府与内国公债 东方杂志 第 30 卷第 1 号 第 65 页 李紫翔 中国的银行之特质

东方杂志 第 30 卷第 21 号 第 35-36 页
246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95 页


247
许涤新 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三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人民出版

社 1993 年版 第 78 页

212
248
中国经济基础年报 生活书店 1935 年版 第 179-180 页
249
徐矛等主编 中国十银行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代前言第 5 页
250
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 上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70 页
251
翁先定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14 页


252
同上 第 425 页
253
叶世昌等著 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54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28 页
255
中行档案 见邓先宏 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04 362 页


256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 北京档案馆编 北京的中国银行 1914-1949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66-267 页间附表
257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51 页
258
同上 第 251 页
259
毛知砺 张嘉 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国史馆 1996 年印行 第 396 页
260
中国银行编 中国银行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三年度营业报告 见 行史汇编 第三册 第 2036

2063-2064 2100 2174-2175 页改制 其中对个人 团体 农业及农产品 公用事业 交通因所占比例较

小而未计入
261
毛知砺 张嘉 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国史馆 1996 年印行 第 252-253 页
262
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 上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65 页
263
交通银行总行 交通银行史料 第一卷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6页
264
同上 第7页
265
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 1927-1937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369 页
266
可参见戴建兵著 中国近代纸币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267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149.


268
马寅初 辽宁之金融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61-262 页 文中所称北

京官钱局应为京兆官钱局 另关于省银行纸币停兑情况 可参见戴建兵著 中国近代纸币 中国金融出

版社 1993 年版
269
民立报 1913 年 1 月 19 日
270
千家驹 旧中国公债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序言第 10 页
271
贾士毅 国债与金融 商务印书馆 1930 年版 第一编第 25 页
272
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 1927-1937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369-370 页

213
273
陈志明等编著 中国近代金融简史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44-145 页
274
中国银行编 全国银行年鉴 1936 年 第 A3 页 1919 年至 1923 年五年中设立的一百一十一家银行

为例 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前还存在的只有三十一家 淘汰了四分之三 见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 上

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95 页


275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92 页


276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10 页
277
张郁兰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1957 年版 第 51 56 页 原据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 全国银行年鉴

1937 年版
278
许涤新 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三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人民出版

社 1993 年版 第 174 页
279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 刘鸿生企业史料 上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94 页
280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 刘鸿生企业史料 中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84 页
281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80 页


282
同上 第 192 页
283
张郁兰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第 253 页
284
洪葭管主编 中国金融史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228 页
285
中国重要银行最近十年营业概况研究 附表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 1933 年版 这些银行

都是参加了银行公会的 它们是中央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 四明商

业储蓄银行 浙江实业银行 广东银行 江苏银行 中华商业储蓄银行 聚兴诚银行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盐业银行 中孚银行 金城银行 和丰银行 中国农工银行 大陆银行 东莱银行

永享银行 中国实业银行 东亚银行 中兴银行 中南银行 国华银行 中国垦业银行 四行储蓄会 四

行准备库 表中领用兑换券准备金 营业用房产器具 其它资产 本年上期已分配利益未录


286
中国重要银行最近十年营业概况研究 附表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 1933 年版
287
罗纳德.I.麦金农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孙奉军

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学术月刊 2001 年第 4 期


288
爱德华 S 肖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上海三联书店 1988 年版 孙奉军 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学

术月刊 2001 年第 4 期
289
孔祥贤著 大清银行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74 页
290
同上 第 70 页
291
同上 第 73 页
292
同上 第 76 页

214
293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50 页
294
同上 第 51 页
295
同上 第 61 页
296
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 上编三 档案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857 页
297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08 页
298
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 上编三 档案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905 页
299
同上 第 1915 页 1951 页
300
同上 第 1917 页
301
同上 第 1963 页 1975 页
302
交通银行总行 交通银行史料 第一卷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19 页
303
[法]白吉尔 1911-1937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30 页
304
潘世杰 白银市场 见杨荫溥主编 经济常识 2 上海经济书局 1935 年版 第 90 页
305
洋务运动中 银矿仅热河承德三山银矿 广东香山天华银矿开采 但成绩不大 见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
306
企云 远东之银 钱业月报 第九卷第六七号
307
[美]杨格 1927-1937 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53 页
308
耿爱德 中国货币论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 第 200-240 页
309
杨荫溥 经济新闻读法 黎明书局 1933 年版 第 139 页
310
这四个人是 Edgar L.de M.Mocatta 属于 Mocatta&Goldsmid(莫各达公司) E.L.Franklin,J.p. 属于

Samuel Montague & Co. 夏伯斯公司 P.A.Wilkins 属于 Sharps&Wilkins 塞莫尔公司 S.A.Pixley 属

于 Pixley&Abells 达克斯莱公司 菊曾 伦敦的银市 钱业月报 十四卷十二号 1934 年 12 月


311
耿爱德 中国货币论 商务印书 1929 年版 第 45 页
312
洪葭管 张继凤 近代上海金融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54 页
313
同上 第 262 页
314
杨荫溥 经济新闻读法 黎明书局 1933 年版 第 138 页
315
洪葭管 张继凤 近代上海金融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55 页
316
沪上商业之乐观 申报 1919 年 1 月 15 日
317
银行周报 第十六卷第一期 1932 年 1 月 19 日
318
旧历岁底进出口银洋补志 申报 1921 年 2 月 11 日
319
前日由美来沪之大条银 申报 1921 年 1 月 21 日
320
一星期铸银数 申报 1919 年 9 月 1 日
321
一星期之熔银调查 申报 1921 年 1 月 23 日
322
银行周报 第十六卷第一期 1932 年 1 月 19 日
323
轮运金银进出口之调查 申报 1921 年 5 月 28 日

215
324
申报 1921 年 5 月 26 日
325
潘明珊 上海金融紧急原因之分析及其应付方法之研究 钱业月报 第九卷第一号
326
同上
327
杭厂用宝银铸币 银行周报 第十五卷第十号 1931 年 3 月 24 日
328
洪葭管 张继凤 近代上海金融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55 页
329
银行周报 第十六卷第一期 1932 年 1 月 19 日
330
耿爱德 中华货币论 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 第7页
331
洪葭管 张继凤 近代上海金融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55 页
332
汇丰经常大量运进运出白银 如 申报 1921 年 7 月 1 日航条消息纪要中记载 前昨两日 本埠汇丰

银行 由外埠装来大宗宝银 总数为 200 万两 共分装 620 箱 系由太古 怡和两行之船承装 29 号先来

311 箱 合银 100 万两 昨日怡和之隆和号又装来 96 箱计 31 万两 太古之奉天号带装来宝银 33 箱 计 10

万两 尚有 59 万两 系由重庆车轮船装运来 尚在起卸中 闻此项银两 均须转运至欧洲


333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89 页


334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 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194-197 页
335
杨荫溥 经济新闻读法 黎明书局 1933 年版 第 128 页
336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97 页
337
朱彤芳编著 旧中国交易所介绍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15 页
338
杨荫溥 上海金融组织概要 商务印书馆 1930 年版 第 348 页
339
叶世昌 旧上海的金市 钱币博览 2001 年第 2 期
340
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96-97 页
341
投资周刊社编 黄金交易须知 1947 年版 第 19 页
342
杨荫溥 中国金融论 第 258 页 另见施伯珩 上海金融市场论 上海商业珠算学社 1934 年再版

第 98 页 此外该书 97 页估算 1928 年下期 半年 共做交易 19826208 条


343
洪葭管 张继凤 近代上海金融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360 页
344
任建树主编 现代上海大事记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484 页
345
马寅初 战债和赔款之缓付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85 页
346
即对冲 是指利用一个市场进行买卖 以作为代替在另一个市场持仓暂时平仓之用 从而达到两者相互

对销风险的功能
347
马寅初 银价跌落救济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91-192 页
348
朱彤芳编著 旧中国交易所介绍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124 页
349
上海黄金市场 上海档案馆 Q323-1-318
350
叶世昌 旧上海的金市 钱币博览 2001 年第 2 期

216
351
天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 天津通志 金融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633-637 页
352
耿爱德 中国货币论 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 第 132 页
353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113.


354
常南 英国汇丰银行的经济掠夺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第9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355
杨荫溥 经济新闻读法 黎明书局 1933 年版 第 161 页
356
上海外国银行公会致上海钱业公会函并附外国银行公会章程 英文 1929 年 10 月 9 日 上海市档案馆

藏档 以下简称上档 S174-2-176 号案卷


357
蓝以琼 揭开帝国主义在旧中国投资的黑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第 32 页
358
上海麦加利银行致上海银行公会函并附外国银行公会会员银行名单 英文 1921 年 6 月 13 日 上档

S173-2-40 号案卷 其会员银行根据入会顺序先后排列如下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 China

麦加利银行 英国 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汇丰银行 英国 Mercantile Bank of

India 有利银行 英国 Russo-Asiatic Bank 华俄道胜银行 俄国 名义为中俄合办 Yokohama Specie

Bank Ltd.横滨正金银行 日本 Banque de l’Indo-Chine 东方汇理银行 法国 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 花旗银行 美国 Banque Belge pour l’Etranger 华比银行 比利时 Netherlands Trading

Society 和囒银行 荷兰 Bank of Taiwan Ltd.台湾银行 日本 Sumitomo Bank 住友银行 日本 Mitsui

Bank Ltd.三井银行 日本 Mitsubishi Bank Ltd.三菱银行 日本 Bank of Chosen 朝鲜银行 日本

Nederlandsch Indische Handelsbank 安达银行 荷兰 Italian Bank for China 华义银行 意大利

Equitable Eastern Banking Corporation 大通银行 美国 American Express Co.运通银行 美国 P.

& O. Banking Corporation 大英银行 英国 Banque Franco Chinoise 中法实业银行 中法合办

Deutsch-Asiatische Bank 德华银行 德国


359
杨荫溥 上海金融组织概要 第 190 页
360
上海中外银钱业联合会致上海银行公会函附上海国外汇兑经纪员公会会员名单及公会章程 上海档案

馆 S173-1-40
361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p114.


362
杨荫溥 经济新闻读法 黎明书局 1933 年版 第 161 165 页
363
同上 第 176 页

217
第三章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

第一节 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

1 近代货币体系与中国近代经济
货币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从经济的逻辑考虑 不论是个体还是部门经济 其
面对的是相同一致的货币制度和货币环境 或由货币制度导发的金融体系对经济
运动的作用 具体到近代中国经济 由于金融深化程度不够 二元经济的存在
因而货币的作用范围远大于金融体系 从货币制度而言 统一的价值尺度对经济
发展是有利的 近代中国小范围经济圈内的货币日渐统一证明了这一点 不仅如
此 不论是马克思关于货币纯价值体的论述还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发展的预
言 货币统一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局 金本位时代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也
与货币间接统一于黄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而货币是否统一与经济发展密切
相关
其次是货币数量 所有经济学家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货币对经济影响的
认识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在货币发生这两种情形时 经济体内会受到货币数量的
压力而发生诸如物价上涨或下跌 并由此引起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种种规律性的变
化 因而货币数量创造的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学家没有太大分歧 分
歧多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不同的产生原因上
其三就是由货币制度制约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关系 众所周知 经济越发达
金融在经济体内越深化 金融越重要 到现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的观念
已深入人心 而金融能否深化 资本与生产等结合是否紧密是人们研究的课题
具体到本文 近代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并不是统一的 而且还游离于世
界货币体系之外 因而从货币统一论这一角度而言制约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加大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 铜币成为农民和市民生活的
货币 而白银成为城市 政府 商人的货币 复杂的交易媒介加大了交易成本
其表现为货币尺度过多 多种计价方式制约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在当时世界货
币环境下 这种货币体系有利于国外贸易而不利于国内贸易 由于货币种类复杂
由货币引发的金融风潮不时出现 即使是区域性的停兑均对经济影响巨大 此外

218
复杂的币制培养了钱兑业等食利中介 总之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是中国政治分
裂 军阀割剧的经济基础之一
近代货币体系的逐渐白银化 白银核心型 及其外生性导致了实质上的国家
对货币控制的弱化 从而使金融风险加大 表现为外国银行和外国市场掌握影响
着中国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的核心----白银 使经济发展受制于世界银价的变

近代开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中 一国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的连结或
统一程度 具体而言即汇率引发的国际贸易及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所导致的国内
经济变化也是货币与经济关系所要考虑的问题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的独特性
及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割裂 使信用制度脆弱 时常由于货币数量或货币价值 如
银价等问题引发诸如金贵银贱时国际贸易不结价 地方性的通货膨胀及币制整理
对社会信用的破坏 外商银行引进的新金融产品 如橡皮风潮时的橡皮股票 的
投机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金融崩溃和信用重建
由于近代中国货币体系导发金融体系的财政化 近代金融体系众多及复杂并
没有加强金融深化的程度 近代货币与经济关系中的规律一是城市 如上海 在
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下总是处于货币充裕状态 而乡村却处于货币匮乏状态 银
价上涨时 白银外流 要先集中于上海 银价跌落时外银流入上海 也是先集中
于此 货币匮乏导致乡村的私票和铜元流通 而私票的流通等又反作用于此 连
年的贸易入超使上海对内地城市形成出超 更导致白银集中于上海 再加上内地
战乱 财富的安全性原则也使白银流入上海 恰如 1931 年版的 中国经济年鉴
说 上海为全国商业总枢 洋货流入内地 大都由本埠转口 遂造成上海对内
地巨额出超 于是使贸易平衡之解决方法 惟有运现来沪 同时复因内地萑符不

靖之故 亦有将现银运来上海托代保管者 数额亦复不鲜 也就是说社会动荡
下的政府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给 国内白银数量 也不能控制货币流向 资金
到不了农村 而且农村是资金净流出区域
白银日益集中于上海的情况见下表
1917-1929 上海中外银行及钱庄年底存银比较2
银两 银元单位 1000 大银条单位 1 条 指数以 1917 上为 100
年份 银两 指数 银元 指数 大银条 指数
1917 年 12 月最高 22880 100 13890 100 946 100
1918 年 12 月最高 19640 85.4 12960 93.3 4 0.4
1919 年 12 月最高 17930 78.4 13370 96.3 4365 461.4
1920 年 12 月最高 33050 144.4 31390 226 1870 197.9
1921 年 12 月最高 28820 126 26060 187.6 2763 292.1

219
1922 年 12 月最高 37620 164.4 36630 263.7 1182 124.9
1923 年 12 月最高 21500 94 35600 256.3 3060 323.5
1924 年 12 月最高 47650 208.3 43300 311.7 3678 388.8
1925 年 12 月最高 51530 225.2 63220 455.1 2804 296.4
1926 年 12 月最高 64300 281 68940 496.3 4589 485.1
1927 年 12 月最高 53270 232.8 70400 506.8 7489 791.6
1928 年 12 月最高 60000 262.2 84170 606 4515 477.3
1929 年 12 月最高 79520 347.6 120460 867.2 8337 881.3

资金充裕引发了上海利率下降 70 多年下降了约 60% 远较其它城市为低

1931-1936 上海月平均日息 In per milli-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 .13 .13 .02 .05 .22 .08
2 .01 .35 .01 .01 .08 .07
3 .02 .19 .04 .02 .08 .08
4 .02 .13 .04 .04 .10 .08
5 .04 .06 .05 .07 .13 .09
6 .05 .07 .07 .07 .19 .08
7 .07 .09 .05 .05 .20 .08
8 .11 .07 .06 .09 .18 .08
9 .18 .04 .07 .12 .14 .08
10 .33 .04 .08 .07 .15 .08
11 .37 .04 .08 .19 .15 .08
12 .28 .02 .08 .33 .10 .08
月均 .13 .10 .05 .09 .14 .08
由此可见 在金融中心上海 除了银价上升的年代 平均日息有日渐走低的
趋势
相对于内地的利息而言 上海由于白银的集聚而相对为低 从而凸显其国内
资金供给者的地位
1932-1936 年各地月均日息5
杭州 天津 太原 汉口 重庆 广州 汕头
1932 .23 1.50 .25 1.26
1933 .25 .33 .90 .21 .90 .23 .41
1934 .25 .38 .66 .30 .51 .25 .33.
1935 .30 1.34 .33 .51 2.50 .21
1936 .10 .68 .25 .41 1.50 .16

220
从上两表还可以看出 1933 年的资金最为宽松 符合银价的涨跌规律 而
各地利率变化较大 说明全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资金市场 和货币本身一样十分
分散 除上海外 内地利息普遍较高
近代经济圈 经济区域 加半十字架结构的贸易商路构架了近代货币环境的
特色
中国近代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特别是银两制度的发展 形成以银两体
系为骨架的经济圈 九八规元 行化 洋例各有其所影响的地域范围
中国近代货币体系使得中国贸易商路形态十分明显 贸易表现为以上海为中
心 沿海 沿江幅射 并在沿海形成了一系列的主要商埠 如由北向南依此为牛
庄 天津 青岛 上海 福州 广州 而沿江则依次为上海 芜湖 武汉 重庆
恰如一个半十字架结构 而每一个重要商埠在与上海保持密切的物流与资金流的
联系的同时 又发挥着自身区域中心的功能 并向内地幅射 而且沿海商埠同时
也直接与外国关联
透过贸易的表象 我们可以透视其后面的信用活动----金融运动 上海这一
中国金融中心承载着银与金的变换 汇兑关系使之成为中外金融联结之地 而九
八规元的势力日益扩大 使上海成为全国银两与银元比价变动的发生地 从而影
响全国 而其他商埠则通过银元 制钱 铜元的兑换与比价的变动 影响着内地
经济和人民生活

2 贸易入超与银入超
近代中国经济史上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经济现象 即很多年份或从总体而论
中国一直处于一种贸易入超 同时白银也入超的特殊局面 而一般而言 贸易入
超的国家应当是货币 在中国是白银 输出 以抵补贸易入超
贸易入超及白银入超的现象在多种史料中有反映 出入口贸易总额 自从
同治三年到 1928 年 这六十五年来由九千多万两增加到二十一万多两 约计增
加二十三倍 增加率太慢或不慢 暂且不论 但统观六十五年出入口两抵后的超
额 出超年份只有初期六年 自从光绪三年 即 1877 年 以来 就只有入超而
无出超 这种现象 自从光绪二十六年 即 1901 年 以来 更觉得非常显著
欧战期内 入超虽然减少 但还是维持不变 欧战完结后 又大见进步 甚至总
贸易 1507 百万两中内有 305 万两的入超 民国十年即 1921 年 总计这六十五

年中 出超不过二千七百万两 入超乃至四十九万八千万两 据对当时的统计
资料研究 中国自 1864 年至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 七十余年间 只有 1864 1872
1873 1874 1875 1876 六年出超 其余六十多年均为入超 总计自 1865 年至
1927 年 输入价值为 20612651693 海关两 输出则为 15660151115 海关两 两者

221
相差为 4952500578 海关两 至 1928 年至 1935 年之进口价值为 13038547000 元
而出口价值便只有 8428487000 元 两者相差在此八年之间 竟有 461006 万元之
多 入超总数自 1856 至 1927 年故为 4952500578 海关两 自 1928 年至 1935 年

则为 4610060000 元 其数量之巨 实足惊人
自 1926 年至 1935 年的中国对外贸易统计本身也极有特色
1926-1935 年中国对外贸易价值统计表8 单位国币千元
年代 进口 价值 指数 出口 价值 指数 入超 价 指数

1926 1751537 100 1346571 100 404966 100

1927 1578147 90.1 1431209 106.3 146938 36.3

1928 1863320 106.4 1544531 114.7 318789 78.7

1929 1972083 112.6 1582441 117.5 398642 96.2

1930 2040599 116.5 1394166 103.5 646432 159.6

1931 2233376 127.5 1416963 105.2 816413 201.6

1932 1634726 93.3 767535 57 867191 214.1

1933 1345567 76.8 611828 45 733739 181.2

1934 1029665 58.8 535214 39.7 494451 122.1

1935 919211 52.5 575809 42.8 343402 84.8

从上表可以看出 1932 年是一个分水岭 从这一年开始 中国实际上已经


步入了经济危机 即进出口大规模下降 而这和中国银价上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

在贸易入超的同时 白银也大量入超 我们再看金银统计 自从光绪十五
年 1889 到民国十七年 1928 恰好四十年间 金的净出超总计值 96760217
两 银的净入超总计值 627177427 两 两抵净得入超 530417210 两 照寻常经济
的原则 货物入超必有金银出超以为抵偿 中国的现象与此相反 于是有人推测
中国有不少的 无形 出口物 如华侨汇款回国 外国借款与中国 外国军民在
中国费用 等等 可以抵消货物入超而有余 这种推测 当然不尽可靠 然而我
们一看金银统计 就知道欧战以后 金银入超的数目更加显著 尤其是民国十七
年份 不独银的入超打破历年纪录 就是金的入超也有值关平银六百万两之巨

当代学者研究后认为 1895 年--1936 年间大多数年份中国黄金都是出超


42 年来出入额相抵后 累计出超额约合 6.43 亿关两 1895 年-1930 年间大多数
10
年份中国白银入超 至 1930 年累计入超额达 8.1290 亿关两 具体情况见下表

222
11
民国以来全国金银输出入价值统计 单位 元

生 金 及 金 币
年 份 输 入 输 出 差 额
1912 年 14483991 2864263 + 11619728
1913 年 4775722 6934487 - 2158765
1914 年 1341693 21596867 - 20255174
1915 年 1275732 28372800 - 27097068
1916 年 31009056 12623333 + 18385723
1917 年 21612230 7828288 + 13783942
1918 年 1913757 3554825 - 1641068
1919 年 79580526 15418636 + 64161890
1920 年 79406399 106675263 - 27268864
1921 年 45959803 71605099 - 25645296
1922 年 15280521 8857026 + 6423495
1923 年 15807309 24436827 - 8629518
1924 年 3188854 18356705 - 15167851
1925 年 2874064 4491934 - 1617870
1926 年 2503309 14341247 - 11837938
1927 年 3236267 5259223 + 2022956
1928 年 9861208 420702 - 9440506
1929 年 1566248 4636111 - 3069863
1930 年 4011175 29773196 - 25762021
1931 年 15716 50042770 - 50027054
1932 年 250947 109581694 - 109330747
1933 年 268078 69635152 - 69367074
1934 年 11519 51579459 - 51567940
1935 年 525148 39234701 - 38709553
1936 年 2466959 43086563 -40619604
计 343226236 751407171 -408180935
生 银 及 银 币
年 份 输 入 输 出 差 额
1912 年 70263146 40273747 + 29989399
1913 年 86798501 30759790 + 56038711

223
1914 年 25705043 46929598 - 21224555
1915 年 32277874 59515320 - 27237446
1916 年 57783603 102464123 - 44680520
1917 年 42856361 75548028 - 32691667
1918 年 56281549 19676453 + 36605096
1919 年 96741996 13972795 + 82769201
1920 年 196860137 52528609 + 144331528
1921 年 139510498 88983447 + 50527051
1922 年 117919580 56266385 + 61653195
1923 年 146359773 41668051 + 104691722
1924 年 77166350 36654396 + 40511954
1925 年 115177635 17765826 + 97411809
1926 年 122740891 39849559 + 82891332
1927 年 127582363 26182492 + 101399871
1928 年 173969821 8205327 + 165764494
1929 年 189187183 24310312 + 164876871
1930 年 159788398 55393177 + 104395221
1931 年 118233016 47429681 + 70803335
1932 年 96538889 106933954 - 10395065
1933 年 80432474 94854914 - 14422440
1934 年 10830380 267558531 - 256728151
1935 年 10996768 70394397 - 59397629
1936 年 4713482 254336763 - 249623281
计 2356715711 1678455675 + 678260036

12
据海关册统计 1928 年至 1933 年 1-9 月中国银进出口 单位 千海关两
时间 输入总额 输出总额 出入超-+
十七年 111662 5267 +106395
十八年 121430 15605 +105826
十九年 102560 35554 +67006
二十年 75888 30443 +45445
二十一年 62255 69601 -7346
二 十 二 年 1-9 64336 元 85845 元 –21509 元

224
一些具体年份的资料也反映了这一问题
13
1919 年金银输出入数 据工商部调查
单位海关两
金输入 963000
金输出 2925000
金出超 +1962000
银输入 101213000
银输出 13263000
银入超 –87950000
对于中国入超的补偿 人们一般认为有 第一为华侨海外汇款 第二为外人
在中国宗教及文化事业上之所费 第三为外国使领馆及军队在中国的消费 第四
为外国人在中国游历所费 此外尚有一种入超补偿之源 则为中国政府历来所举
之外债的一部分 而补偿的形势则是白银的大量进口
马寅初在 1926 年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 一教会支出 二外债 三外
国驻华海军与军队之用度 四是华侨汇款 但是最重要的是 就上述四项之总
数而论 终与入超二三亿元之数不敌 则银条之输入 究竟尚有何种原因 仍系
一大问题 就鄙之所及 其最要之点 则在外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经营事业 并
14
以其盈余投资于中国 他还曾举过一例 譬如上海公共租界的电气厂 价值
七千二百万两 外国人要买这个厂 就只要运便宜的大条银到中国来 这些大条
银 每条重一千盎司 成色九九八 他们不必由中国造币厂铸币 只要熔化成元
宝 就可以作钱用了 这样在外国人方面 是占了不少便宜 而在中国市场上
15
却时常要受到币价波动的影响
实际上 由于近代中国面临着国际金本位制度确立至崩溃的总体环境 世界
经济一体化使金本位国家普通商品----白银 中国的货币 不论以何种形式流入
中国均是资本 特别是在世界银价日益下跌 而中国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日渐
形成的过程中 银在中国的地域价值表现为最大 而不论中国政府以何种形式或
币种借款或外人以何种币值投资 流到中国的最终总是由金折合的白银 因而
近代中国不仅是黄金的纯输出国 同时也是外国商品白银的输入国 这是世界经
济一体化及中外货币差异的结果

3 货币贬值
简而言之货币数量决定着货币的通货膨胀或紧缩 对于近代中国而论 世界
银价高涨则意味着通货紧缩 而银价低落则意味着通货膨胀 本章的两个案例就
是着重分析这一问题 当然从较长时段考虑 近代中国由于世界其它国家实现金

225
本位或信用货币 从而使世界白银供给过多 造成了中国货币供给总体的充裕
也就是银价下跌 除此之外 由于中国货币体系与当时主流国家的货币体系不同
因而每当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导发的经济危机出现时 由于两种货币体系在汇率
上的转换 中国存在着危机的时滞
本币贬值对一国出口商品和劳务所得的外汇能兑换更多的本币 经营者不但
扩大了经营利润 而且还加强了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贬值国商品增强了竞争能力
更多的占领国际市场 有利于旅游者来到贬值国 但对于进口者而言要受到损失
16
因而在世界经济会议上贝淞荪曾说 白银是中国 物价之寒署表
近代以来 世界银价总体是下跌的

17
1 8 7 1 - 1 9 3 0 伦敦标准银市 每盎斯值便士若干
年代 平均银价 年代 平均银价 年代 平均银价 年代 平均银价

1871 60.5000 1886 45.3750 1901 27.1875 1916 31.315

1872 60.3125 1887 44.6250 1902 24.0900 1917 40.853

1873 59.2500 1888 42.8750 1903 24.7500 1918 47.516

1874 58.3125 1889 42.6875 1904 26.3750 1919 57.079

1875 56.8750 1890 47.6875 1905 27.8125 1920 61.590

1876 52.7500 1891 45.0625 1906 30.8750 1921 36.886

1877 54.8125 1892 39.8125 1907 30.1875 1922 34.406

1878 52.5625 1893 35.6250 1908 24.3750 1923 31.926

1879 51.2500 1894 28.9375 1909 23.0625 1924 33.969

1880 52.2500 1895 29.8750 1910 24.670 1925 32.088

1881 51.6875 1896 30.7500 1911 24.552 1926 28.686

1882 51.6250 1897 27.5625 1912 28.842 1927 26.046

1883 50.5625 1898 26.4375 1913 27.573 1928 26.760

1884 50.6250 1899 27.4375 1914 25.313 1929 23.3125

1885 48.6250 1900 28.2500 1915 23.675 1930 17.6875

由于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游离于世界金本位货币之外 在中国银价与对外
贸易问题上 中国受到的却是汇率的损失 因为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是以金计
算而以白银支付的 而出口商品的价格却是白银计价用外汇支付的 在白银价格
下跌 以金价计算的进出口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 出口

226
商品价格下跌 这有可能使等量的贸易入超随银价的跌落激增 从而影响以关两
18
为计价单位的贸易平衡 同时也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银价下跌对直接投资有利 由于世界银价长期下跌 同样数量的外币用于投
资 能增加外商的投资所占份额 因此可吸引更多的外商来中国办合资或独资企
业 对物价的影响是本币贬值会提高出口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 物价上升 从而
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使出口商在汇率变动中得到的好处消失
本币贬值增大了进口商品的成本 国内销售价上升 带动同类产品国内价格
上涨 物价的上升导致了货币供求量的变化 需要增加现金 在中国表现为白银
流入 因人们要求以现金取出各种金融资产 货币供应量有上升的趋势 为了减
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必然要提高利率
一般而言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经济越发达影响越大 市场不发达
外汇管制较严 外汇短缺 则影响小 一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决定着汇率变动对
经济影响的程度 本国货币是否可自由兑换也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程度有密切
关系 近代中国汇率变化的根源是世界白银市场的供求变化 间接表现为外商银
行的操纵 由于金银关系的转换 中国金市 汇市的变动使汇率问题对经济的影
响更为复杂 从而使一个经济体的货币竟然有着某种 外生变量 的特征 这种
汇率变化在世界经济危机时更使中国经济呈现出与他国逆向波动的短期时滞 然
后才导入危机 30 年代后 国民政府通过海关金单位的建立强化了汇率体制
并于 1935 年通过法币改革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由于金本位的世界在多数有影响的国家确立 白银的资本地位下降 从而开
始了其价值的下跌 而早在 1892 年 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四次国际货币会议上
19
没有通过关于维持世界银价议案 国际复本位案 更加速成了银价的下跌 而
列强在国内采用金本位的同时 对于亚洲国家及其殖民地在金融上的关系 则采
取对金银比价进行一定的统制 稳定银价的对外价值和确保贸易及投资上利益等
措施 并通过采取铸造新银币并使之流通来处理剩银的办法 力图重组和亚洲银
20
货国的金融关系
金本位与银本位国间也有一定的汇率 当一国采用金本位制而另一国采用
银本位制时 金币与银币之间并无法定平价 而只有相对平价 Relative
parity 它决定于两个因素 1 两国货币单位分别含有的纯金量与纯银量
2 金银两种金属在国际市场的实际比价 因此 这种相对平价常因金银比价
21
发生变动而有所不同
例如用金计算的银价跌落了 金本位国对银本位国的汇率也就随着上涨 假
如用金计算的银价提高了 金本位国对银本位国的汇率也就随着下降 所以金银
比价的变动和汇率变动有很密切的关系 在金银比价所限定的狭小范围内 汇率

227
22
决定于汇票的供应关系
黄金价格在金本位时代比较稳定 而银则不行 黄金价值比较稳定 例如
1866 年至 1870 年 金银比价为 1 15.5 1895 年 银价下跌 比价变为 1 35
23
所以在银本位制下 银价波动势必影响商品价格 经济不能稳定发展
由于银价下跌 长时段金银比价日涨 但短期变化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复
杂无常

最近一百年金银比价统计 2 4

1837 1861 1862 1886 1887 1911 1912 1936

年份 比价 年份 比价 年份 比价 年份 比价

1837 15.83 1862 15.35 1887 21.10 1912 33.62

1838 15.85 1863 15.37 1888 22.00 1913 34.19

1839 15.62 1864 15.37 1889 22.10 1914 37.37

1840 15.62 1865 15.44 1890 19.75 1915 39.84

1841 15.70 1866 15.43 1891 20.92 1916 30.11

1842 15.87 1867 15.57 1892 23.72 1917 23.09

1843 15.93 1868 15.59 1893 26.49 1918 19.84

1844 15.85 1869 15.60 1894 32.56 1919 16.53

1845 15.92 1870 15.57 1895 31.60 1920 15.31

1846 15.90 1871 15.57 1896 30.59 1921 25.60

1847 15.80 1872 15.63 1897 34.20 1922 27.41

1848 15.85 1873 15.93 1898 35.03 1923 29.52

1849 15.78 1874 16.16 1899 34.36 1924 27.76

1850 15.70 1875 16.64 1900 33.33 1925 29.38

1851 15.46 1876 17.75 1901 34.68 1926 32.88

1852 15.59 1877 17.20 1902 39.15 1927 36.22

1853 15.33 1878 17.92 1903 38.10 1928 35.26

1854 15.33 1879 18.39 1904 35.70 1929 38.54

1855 15.38 1880 18.05 1905 33.87 1930 53.38

1856 15.38 1881 18.25 1906 30.54 1931 71.30

228
1857 15.27 1882 18.20 1907 31.24 1932 73.00

1858 15.38 1883 18.64 1908 38.64 1933 78.60

1859 15.19 1884 18.61 1909 39.74 1934 72.80

1860 15.29 1885 19.41 1910 38.22 1935 54.40

1861 15.50 1886 20.78 1911 38.33 1936 77.60

一 本表比价为全年平均数

二 1837 1930 年之比价系根据 Treasury Annual Report of the Director of the Mint,1931,U.S.A.

P128 1931 1936 之比价系根据国际联盟统计月报

三 金银比价系指同量纯金与同量纯银价格之比较而言

由于银价变化而引发的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我们将在下面讨论

第二节 1928-1930 年银价下跌时的案例分析

1 金贵银贱风潮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的白银风潮 时人称为金贵银贱 实际上
是由于世界金本位国家的白银已是普通商品 以金表示的普通商品白银的价格下
25
降而已 从 1929 年 12 月 28 日金价开始突涨 1930 年 6 月金价最高 从开始
到结束约半年多时间 风潮牵动全国 1920 年白银每盎司为 89 便士半 而到白
26
银风潮时 每盎司才 16 便士左右 相差近五倍半左右 从长期的价值变动来看
可见下表
1925-1929 年伦敦银价及上海标金行市27
年份 全年平均价 伦敦银价 便 伦敦银价 便 标金行市 规元 标金行市 规元

士 最高 士 最低 两 最高 两 最低

1925 全年平均价 33.4375 31.0625 287.1 246.7

1926 全年平均价 31.9375 24.1250 428.0 276.5

1927 全年平均价 28.0000 24.9375 409.6 340.9

1928 全年平均价 28.5862 26.0625 374.8 319.5

1929 全年平均价 26.6250 21.3125 458.7 346.7

具体到一元中国银币 1928 年时值英镑 先令 美元 日本元和法郎的数


字分别为 1/10 又 11/16 0 46 0 99 22 37 1929 年时则为 1/8 又 1/2

229
0 42 0 90 16 61 到了 1930 年则为 1/2 又 13/16 0 30 0 60 7 62
28
而到了 1931 年则为 1/10 0 22 0 45 5 65 下降的速度和趋势十分明显
而在风潮发动初期 每日变动更是十分剧烈
时人对于这场金融风潮的议论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 蒋介石对金贵银贱评论
说 金价暴涨问题 这实是我国家生死关头 此问题如无根本解决办法 其为
祸不惟足以亡国 而且是要灭种的 解决办法蒋介石认为要先统一币制并在将
来实行金本位 而现在则要实行关税自主 停用外国钞票 他认为政府的精力集
中于剿共 因而对此没有预防 负有一定的责任 原因则是中国没有实行金本位
29
而现在的办法就是停止金银投机交易 宋子文认为 政府并没有限制现银进口
的意思 而且根本救济的办法在于恢复国内秩序和交通 他认为只要货物流通顺
畅 则用银量必然增加 而且政府为用银要大量鼓铸新币 则银价平稳 孔祥熙
认为中国经济在外债 关税 进出口业要受损失 而新式机器及洋货价高 将使
国人生活提高 而解决办法是要保障人民财产 促进劳资合作 便利交通运输
免除人民苛税 设立国际汇兑银行 改用金本位制
上海银行公会则于 1 月 14 日发表对金贵银贱救济办法主张 主张应先从统
30
一币制入手 要求政府明确废两改元的日期 其具体条文为 一 中央政府造
币厂设立时 凡全国各地造币厂拟请政府一律停止 二 中央造币厂宜按照国币
条例开铸银元 并请政府指令各界推举组织统一国币监理会 监察成色与重量
以昭信用 三 废两为元应由政府首先提倡 最短期间饬令总税务司 凡各海关
收入按照关平与国币纯银比价 定一公平价格 改收国币 四 政府明定废两为
元日期 并与最短期间宣布实施办法 五 在未废两前 明令造币厂确定开铸成
本 以精确之计算 规定铸费 以便公开铸造 六 速定银辅币模型 并设法收
31
回旧辅币 推行十进辅币 严行取缔私造 这些内容代表了银行家们的观点
32
交通银行行长胡孟嘉也明言此事 全国商会联合会附合上海银行公会的意见
认为废两改元应速办 1 月 17 日全国商会联合会 银行公会 钱业公会联合其
它代表 向政府要求 一 请政府准自七月一日起 废两改为元本位 二 请政
33
府减少出口税 三 请政府讲求发达交通运输奖励国产方法 而上海政商两界
联合决议 要在半年内废两改元 迫于压力 19 日 宋子接见报界 除展示了
34
造币厂新币模外 还说 7 月 1 日即可实行废两改元
此时政府也积极与经济界 学术界人士商议对策 1930 年 1 月 11 日 宋子
文在上海与银行界主要人物商讨会上说 决定先停止标金拍板 并拟采用金本位
35
制 他认为目前中国改为金本位制有可能性 而且要先在海关税收上实行 同
时对废两改元则说要在中央造币厂开工后再实行 那时由于造币厂需要 银价将
上升 而对于本位 则云将改为虚金本位 即国际汇兑以金本位 而国内仍流通

230
36
银币 并云 2 月就可实行或展期未定 同日李馥荪则云 金本位要在国家安定
时才能实现 中国现在重要的是废两改元 一废两改元 则各地造币厂要开铸银
37
元 银有去处则价高 而风潮将消失 一时间国内报纸多云 政府将于短期内
38
采用金本位
1 月 15 日 孔祥熙则奉令制定救济银市办法 并宴请马寅初等议论此事
39
多数意见认为目前应在海关实行金本位 进口税以金计算 而马氏对于此次风
潮的经济分析则为 一是原来的用银国印度改行金本位 卖银买金 二是日本实
行金解禁与印度有同样要求 三是世界产银特别是墨西哥银产量增加 供过于求
四是银的用途日少 各国多行金本位 而银只用于工艺品 五是国内动荡不安
40
现银集中上海 无出路而购金 六是上海投机者的行为
与此同时 还存在着一些有影响的外部人士的言论 如美国议员波拉则认为
是英法取消印度和越南的银本位 从而使这两个国家的银币输入中国 导致中国
41
金贵银贱 并使中国市场的美货滞销 因而要求制定一个永久的金银比价
汇丰银行则认为中国银价还要跌落 原因是上个月从伦敦运往中国的 400 万
盎司白银将到 而当时上海据调查存有大条 9100 万 银元 14100 万元 往年仅
42
需要大条 5000 余及少量银元就可周转 而现在大条超过需要量的半数
中国政府对于这场金融风潮所作出的分析 最终体现在 1930 年 1 月 15 日形
成的 工商部奉拟金贵银贱之原由影响及救济办法呈 这一文件之中 由孔祥熙
负责的这项工作 对于当时金贵银贱产生的原因分析是 远因是世界银产过剩
近因则是印度 越南改用金本位 日本金解禁三者均对金有需求 投机者之激动
43
则加剧金价波动
各方形成的这些统一观点确实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实际经济原因 但是并没有
反映当时中国所谓的金贵银贱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首先 世界银产量并没有大量增加 1929 年世界白银产量为 254000000 盎
44
斯 1928 年为 257000000 盎斯 而 1927 年为 254000000 盎斯 另有材料说 1927
年 256500000 盎司 1928 年 257200000 盎司 如果再加上各国政府出售白银 则
45
1927 年世界白银供给为 311150000 盎司 1928 年为 317200000 盎司 有的学者
认为也不是大条银大量流入中国 因为 1928 年流入中国的大条银仅 102807 条
46
而 1929 年反减少了 1000 条 但是当时中国的确是世界最大的银进口国 据美
国哈门公司调查 中国在 1928 年和 1929 年为世界最大的银进口国 1928 年进
47
口了 124000000 盎司 1929 年进口 136700000 盎司
国民政府成立后 由于经济发展及银行体系的建立 从而使得国内对于白银
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中国传统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更是一刻也离不开白银
48
从 1918 年开始 中国已是纯银进口国 当时净进口白银 23 5 百万关两 而且

231
此后一直是银的净进口国 到了 1925 年以后 平均在 50-60 百万关两左右 特
别是到了 1928 年净进口白银 106 4 百万关两 同时净进口了 6 1 万关两的黄
金 1929 年时净进口了 105 8 百万关两的白银 同时净出口了 2 百万关两的黄
49
金 因而白银的大量进口 及黄金出口确是金贵银贱的原因之一 而且上海也
不能只看外银流入 由于战争 中国内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上海 使上海白银过多
白银涌入进出口通商大埠上海天津等地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天津 1934 年
以前 由于银价下跌 白银进口年年入超 加上华北农村破产 出口下降 洋货
入超 因而现银大量涌入天津 天津市面银元充斥 当时银元对拨码或纸币每千
50
元还须贴水二 三元
对于当时中国现银 三十年代初银价跌落时 耿爱德估计以银元 元宝 银
辅币合计约为 22 亿元 以每元标准重量 416 英厘 成色 890 计算 所含纯银重
51
370 24 英厘 或 0 77 盎斯 则全国流通总银量为 1700000000 盎斯 1931 年
耿爱德估计 上海各银行所存宝银约为 9000 万两 当地其它金融机构约存 1000
万两 而中国其它地区约存 5000 万两 中国全境所存宝银不过 15000 万两 或
以不止此 实则不然 今宝银流通之地仅有上海 天津 汉口 烟台 安东等数
52
处 其他各地已废除不用┅┅
而白银大量进口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 硕果仅存 的白银使
用大国 而其它国家已经基本上成为了金本位国家
当时世界各国已基本采用了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下主币为金币 银日益成为
普通商品 对于辅币 各国不停地减少银币的成色 或用镍制造辅币 也有以纸
为辅币的 因而银的货币用途减少 金贵银贱是世界性的 并不是中国使然 这
53
种趋势使银价逐渐低落
特别是当时印度和越南采用金本位 导致中国近邻的白银进入中国 过去中
国 印度 墨西哥为世界三大用银国 而墨西哥本国产银 因而中印两国是世界
用银大户 1926 年至 1930 年间 印度向世界市场出售了 1 亿盎司以上的白银
54 55
贝崧荪说 今印度倡议金本位 而我中华民国 遂作倒霉鬼矣 越南改用金
汇兑本位 向中国出售白银在当时对中国金价的上涨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56
1930 年 2 月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从越南 两次运进五百万元 银元到上海 用
于购金 因而世界银产量没有增加 但是由于实施金本位 而使原有的充为货币
的白银 流入世界白银市场 白银存量大增 如 1926 年英国当局决定将财政部
57
所有的大宗卢比银币熔铸出售 世界市场立增白银二亿四千万两
实际上 世界银价的下降已成趋势 但是世界银产量在当时处于稳定状态
只是中国白银年累集量和中国大量进口才是银量变动的根源 1923 年银货积累
58
量平均每年增加 1 57% 1923-1929 则年增 1 84% 再加上一些国家出售旧有

232
白银 而中国又是最为主要的白银吸收国 中国每年进口银货 自 1918 至 1926
年 常占银产总数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而且 1930 年左右时 对于出售旧银之
59
吸收 乃在五分之四以上
60
当时人们还认为日本实行金解禁政策 对国外汇兑尽力抬高 而上海标金
61
又以东汇结价 因而受影响 实际上主要原因是上海标金市场以日元标价 而
人们认为日汇上涨导致金价上升 实际上两者并没有根本的联系
至于当时孔宋等人认为中国要恢复交通 加大银币的铸造量就能使银价重新
升高 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中国已尽量销纳世界余银 以达最高
62
之限度 而且从世界范围的金和银两方面而言 中国政府均不能控制 因而这
张药方起不到任何作用
市场投机的确促进了这种趋势 上海早已是世界第三大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
63
交易量仅次于伦敦和纽约 大于法国 日本和印度市场 金贵银贱反映在外贸
64
市场上是中国对外贸易入超而中国商人却不结价 原因是中国商人与外国往来
一般以金币计算 但因金价日贵 汇价增高 过去订货如按现价结算则损失太大
65
一般涨价三至五成 因而商人不结价 而投机者则趁机作浪 在标金市场上投
机 再加上投机引起人们的心理预期 人们纷纷用存银向外商银行购外币 一周
66
达 1 亿元 这也是时人对于当时金融风潮产生原因的正确把握
但是当时人们对于产生这次金贵银贱风潮得以产生的原因却没有更加深入
地分析 国际经济一体化 特别是中国早已成了国外产品的重要市场和原料产地
而金融业早已与国外联为一体是这次风潮水产生的重要原因
这次金融风潮实际上是 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在中国的第一次反映 早在
1929 年美国股市崩溃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前 欧洲就已在金融领域显现
动荡 而美国的黑色星期四股灾则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尽管现在世界经济
学家对于这次大危机的根本原因还在争论 但是很多经济学家还是认为其与货币
67
有关 而且危机的结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大量的银行倒闭加剧了通货紧缩 而
68
国际间的相互影响 使清偿力普遍地变得极度紧张 1929 年以来黄金购买
力日见升腾 以黄金构成购买力当然亦同样增涨 结果金本位国家之物价日见跌
69
落 而 经济恐慌 于是发生 危机引发了世界金本位的崩溃 法国以英镑向
70
英国兑付黄金 而英国又将此引向美国 并导致许多国家放弃金本位 法国在
越南的东方汇理银行宣布实行金汇兑本位 并在上海输出白银购进黄金 是与这
场世界经济危机有着密切联系的
71
大危机引发了通货紧缩 由于世界黄金产量的稳定 使其在黄金生产领域
得不到解决 因而上海成为以金而不以银为币的国家运银来华获取黄金的极佳市
场 而这正是这场金融风潮的国际背景和真正原因 与 20 年代的状况一样 30

233
年代的经济波动状况主要也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 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而来的白
银价格的暴跌 在 1928-1931 年期间 国际市场上的白银价格下跌了一半以上
72
导致中国货币的贬值 其实质是国际资本大规模的流动和转移 通货紧缩使各
国加紧收回对其它国家的贷款 抽回在外资金 并限制黄金的输出 再加上强大
73
的心理预期 黄金购买力上升成为趋势
在这场大危机中 由于中国和世界的金本位之间存在货币体系之间的分裂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同时世界银价低落 从而实际上是使中国在当时世界通货紧
缩和物价下跌的危机中 有一个独立的货币区域且稍稍通货膨胀进而引起物价上
涨的小环境 同时中国国货由于汇价跌落也处于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而且对外国
产品有一种汇价上抵制作用 因而银价下跌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总体经济有利
银价下跌使中国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头三年中得到了好处 1929 年美国股
票市场急剧下跌 世界经济一片混乱 但是中国商业和制造业却非常景气
中国货币贬值 意味着外国商品以非常高价格出售 结果是中国的商业和
制造业利益突然几乎没有外国竞争者 同时货币贬值使外国白银持有者因其高吸
引力而投资 所以白银涌入了这个国家 白银流入的后果之一是银行现在掌握了
大量的白银积存 能够以低利贷款 这帮助了中国商业和制造业 另一个后果是
数量可观的廉价白银流散到乡村 从而降低了利率 提高了物价 普遍促进了一
74
种乐观情绪 鼓励农民借款 购买土地并建设寻求其它形式的财富和货物 法
国史学家白吉尔夫人认为 这种剌激性的贬值 在出口贸易方面抵消了西方危机
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进口贸易方面 则限制了某些进口商品 替代关税作用
75
而此时的关税已无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可从上海在 1931 年时有代表性
76
的商品机制棉布 棉纱及其它机制洋式货物出口大增中得到证明 在四川 1929
年发生的白银兑换率陡然下跌致使输入的外国货物数量减少 转而在 1930 年和
1931 年按白银计算则外货价值大增 来自欧洲 美国和日本的货品特别蒙其不
利影响 反之 在 1930 年 银价低落便利了各大宗物品诸如桐油 山羊皮和夏
77
布的输出 并创造了桐油输出量的最高记录 由于日本是金本位国家 因而日
78
货物价上涨 日本人在青岛设立的商号 其货物无人问津 反之土货产品在青
岛却极畅销 银价跌落使 1931 年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最高的年份 达 2357663
千海关两 相近的 1929 年则为 2297008 千海关两 但是由于银价低落 折算成
79
英镑后则分别为 181123 和 304473 千英镑 1931 年仅及 1929 年的 65%
此外 白银大量涌入中国 对于刚刚建立的国民政府也有有益的一面 上海
80
大量充斥的游资 为有着现代理财观念的宋子文提供了发行公债的温床 从
1927 年至 1931 年 南京政府发行了十亿零四千二百万元的国内债券 在这十亿
零四千二百万元债券中 到 1932 年 1 月售出了七亿一千七百四十万元 年增长

234
数是从 1927 年的七千万元稳步增加到 1931 年的四亿一千六百万元 在不到五年
的期间内就发行了总数十亿元多的公债 这实在是超过了以往的历届中国政府实
81
际发行的公债总数 1932 年以前 国民政府发行了 25 种内债 1927 年-1931
年内债收入占到政府全部债款收入的 80-90% 而同期军费和债费支出在财政支
82
出中的比例平均每年高达 75% 这解决了上海金融界的游资出路并为他们带来
了可观的收益预期 这是人们还不太重视的经济对政治影响的层面
此外 白银价格的跌落 以及中外白银大量涌入上海 使得上海银行业畸形发达
由于银行有国债作为其资金出口 在政府的担保下有极强的获利预期 因而其对
于储蓄的吸收也不遗余力 游资大量进入银行 就 上海一隅而论 市面百业萧
83
条 惟银行业获利倍蓰 而银行大量吸蓄 导致储蓄量大增 自有资本充足率
年年下降 隐含风险 1923 年时国内银行平均资本比率为 24.3% 1932 年则减
84
至 10%以下 减少一半以上
此时也是上海房地产业最为风光的时代 30 年代初时 据美商普益房地产
公司的调查 全市经营房地产的企业达到 300 多家 1931 年是上海房地产在近
85
代发展的顶峰 同样也是银价下跌而资金渲泻引起的泡沫
由于银价下跌 中国银价与世界银价的差别也引起了外国投资中国的高峰
86
期 1920-1930 年是外国对外投资增长率最快的时期
然而 这场金融风潮也像所有的经济杠杆一样是双刃剑 银价下跌对中国经
济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财政上 由于银价暴跌 仅偿付外债就使中国 增加财政上四倍之负担
87
也就是说无形中增加 2/5 的负担 当时中国每年约要偿付外债为 金磅 6922391
元 佛郎 3146900 元 比佛郎 35836485 元 福劳令 7218301 元 日金 11826277
88 89
元 合规元为 13000 万两 而且 关税税率向以银为单位 关税收入减少
在贸易上 每一次银价变动都是从事进出口贸易商人的灾难 1921 年时 由于
银价在 10 个月内从 80 便士跌至 40 余 而使从事疋头业的中国商人几于倒闭
90
并波及上海 天津 武汉 而金贵银银贱风潮前商人订货在八两左右者 而今
91
要用十两多才能结价 因而货到而不敢提取 汇价变动 一时间使上海外贸停
顿 由于上海到各国的船舶全部是外商经营的 中国对外贸易 运输全部操于外
人之手 上海到欧洲各国的商轮 全部用先令计算 出口时按吨付价 但华商付
款时要用外国货币 因而运价上升 自金贵银贱以来 每一吨出口货以中国货币
92
计算 须暗涨百分之四十以上 运费上升 船票价格自然也随之上涨
在社会层面上 由于上海是标金中心市场 人们在白银与黄金的投机中疯狂
由于物价上涨 故生活提高 银价下跌 中国人财富无形损失 人们纷纷出售金
饰 上海两家金铺及银楼收进妇女首饰 熔成金锭出售 自 1929 年 10 月至 12

235
月 上海输出金条 170 万两 而 1929 年 12 月至 1930 年 1 月输出金条 120 余万
93
两 而在北京 由于金贵银贱 铜元价格飞涨 一元合铜元 260-270 枚 比过
94
去少 50-60 枚 百姓生活日苦
银的价值下跌 国内物价腾贵 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需要大量的舶来品
物价自然上涨 除国外进口的侈奢品外 上海美国面粉在 1925 年时价格为 4.98
95
元 而 1930 年 1 月则为 6.25 元 鸡蛋从 1 月的每打 0.39 元 增至 0.5 元 火
油为居民日常生活必需 在南京美孚等公司洋油从每担 10.4 元左右 上涨到了
96
14.4 元 后又涨至 16 元 而在沈阳 不论什么物价均 大涨特涨 住户当
97
此生活昂贵之中 忽又逢此难关 均叫苦连天 今日因金贵银贱结果 百
物异常腾贵 盖日用消耗物品 以舶来者为多 再加上收成不好 米价高涨
98
结果工银腾贵 而更无物不受影响矣 此普遍的经济压迫
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本来银价下跌对于农民而言 会由于
粮食价格的上涨而获得一定的收益 但是在中国 由于币制的影响和钱庄 商人
的操纵 农民从银价下跌中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 反而会受到损失 在币制上
尽管近代中国有着货币日渐向白银发展的倾向 但是铜元还在很多地区发挥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 在四川等地 铜元是农产品交易时使用的货币 而在政
府收税时 由于要用银元交税而导致的需求使银元价格在农村上升 而城市银元
99
价格下降 投机者和掮客操纵银元和铜元比价 促使其更加上涨 在吉林 官
帖 吉林永衡官银钱局发行的纸币 面额一吊者原可兑制钱 1000 文 而至二十
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则仅能兑现铜元一枚 惟一般土人 将官帖二字深入于脑海
并不知时价已至百与一之比例 每至秋季 土货登场 官帖用场即广 价亦抬高
100
过此时期 又复低落 人民所受之损失 不可尽言 反之当农产品出售季节
银价的变动使农民仍得不到好处 最终导致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扩大 农民售出
101
物品所得价格的上升比农民购入物品支付价格上涨更为迅速 反之亦然 而且
农民所得物价在 1930 年时最高 以后随着美国白银政策的影响银价日涨 农民
102
所得物价更是日益跌落 可见下表
时间 农民所得之物价 农民支付之物价
1926 100 100
1927 93 104
1928 93 113
1929 122 135
1930 126 142
1931 117 154

236
2 . 政府应对
在这场风潮中 政府当时只看到了金融风潮危害的一面 特别是由于刚刚建
立不久的国民政府对于财政需求存在着刚性 而金贵银贱将极大地影响其外债偿
付及海关关税收入 因而对于这场风潮反应强烈 除上面所述政府官员的言论外
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种种设想极多 如有人认为政府要禁银出口或抽税 二要禁
103
止投机 还有人认为要应采用金银并行制 推广银的需要 政府对进出口进行
104
干涉 1931 年月 1 月间 则是政府和媒体均言借款问题 有的要借金 有的要
105
借银 1930 年月 1 月 国民政府开会讨论了现金高涨的问题 并准备禁止金业
106
买卖 但均无结果
工商财政两部合拟的解决办法是治标----海关进口税收金币 治本则为废两
改元 划一辅币 开采金矿 促进生产 增加出口 而海关征金则是减少税收损
失的重要举措
1930 年 1 月 15 日国府下令海关征金 规定一海关征金 限于进口税一项
二另定金币单位 自 2 月 1 日至 3 月 15 日 按关平银一两 合一海关金单位有
半 自 3 月 16 日起 关平银一两 合一海关金单位又百分之七十五计算 大公
报对此说得明白 实际上就是 2 月 1 日起 收规元一两者 改收金二先令二便士
107
半 3 月 16 日起 收规元一两者 改收金二先令七便士 海关征金反映了政府
对财政收入的极度关注 2 月 1 日 宋子文说 政府每年所付外债在九百万镑以
上 按现在汇价偿付 较诸民国十四年之平均汇率 须多付百分之六十 即较一
108
年前之汇率 亦需多付百分之二十有余 国家损失甚大 而政府去年刚刚改
定关税则例 关税收入大增 成为政府唯一可靠的进项 政府又以此为担保发行
了巨额的公债库券 而银价跌落使这一切均处于危机之中 收入大减 且债信不

实行海关进口税征收金单位后 最直接的收益是确保了外债偿付的完成 如
1931 年海关进口税共收关平银 246064000 两 其中有 10161000 个金单位 折合
关平银 128213000 两 有银两兑换金单位的 73749000 两 和按关平银征收的子
口税 44102100 两 所有以关税为担保之外债赔款以及善后借款本息 均如数偿
付 共付海关金单位 50433284.31 元 合规元 65837057 两 6 钱 5 分 及规元
53975951 两 4 钱 3 分 合计规元 119813009 两 8 分 比 1930 年多支规元 22338659
109
两 7 钱 7 分 以关税及退还庚款作担保的内债信库券本息 亦均已如数偿付
同时关税收入增长 1931 年 占全国海关税收比例 50.65%的上海海关 关税收
110
入达 125168900 海关两 比上一年增加了 38535500 海关两 是 10 年来增加额
最高 最快的一年 而正是由于海关征金的实现和关税收入的保障 使国民政府
能够在 1932 年债市风潮时 将国民政府发行的各种公债担保基金统一归于关税

237
项下 并对公债进行了成功的整理
这场金贵银贱风潮以及政府宣布海关征金 差一点使国民政府实现多年来实
行金本位的愿望
由于海关征金的实施 国民政府的外国经济顾问们建议中国过渡到金本位
111
甘末尔认为这是 从混乱的银币状态一跃而采用金本位的直接的方法 杨格
也说 海关金单位的运用使外汇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央银行 并为经营外汇和经
理外债偿付事宜提供了宝贵的业务经验 顾问们 指甘末尔委员会 希望以海关
金单位作为朝向金本位币制推进的第一步 为了那一目的而发行了关金券
112 113
1930 年 5 月 28 日中政会令财政部从速准备金本位制之实行 6 月 由于政府
的禁金出口 金价再一次大涨 进出口业一落千丈 米价飞涨 对此宋子文和孔
114
祥熙商议积极实行虚金本位 以为金本位之过渡 商之各国或可为助 而中
政会更是改革币制的积极推动者 2 月 12 日中政会浙江上海执委会建议 请国
115
府迅即采用金本位 而到 9 月 26 日时中政会通过财政经济两组对于金贵银贱
所列消费品治本办法密函中 治本办法的第二条就是试行金银并行本位制或金本
116 117
位制 尽管当时还有反对意见 但是采用金本位却是政府的主流愿望 如果
118
不是世界金本位迅速地崩溃 中国政府差一点挤上金本位的末班车
而在这一时期政府所施行禁金出口禁银币入口的政策基本上失败了 1930
119
年 1 月 17 日 上海海关公布禁止金出口 银币进口 日本反对 政府竟然准
120
日本运金出口 5 月 17 日 由于上海标金狂涨 而银价跌落 南京政府下令禁
121
银输入 禁金输出 并下令江海关等对白银进口征收 30%的重税 而日本反对
因为日本刚刚公布了金解禁令 日本在华银行大量收买黄金也是这次风潮的源动
力之一 大公报 认为禁银币入口是儿戏 因为中国进口最多的是大条银 银
122
币可先化成大条银再进口 禁止金出口银入口的影响 对此天津大公报云 中
国禁银进口 金价必更涨 银价必更跌 进口货物将减少 但因为是中国建设
所必须 因而损失也大 上海黄金输出自 1930 年一月起至四月止 计 一千五
123
百四十七万四千八百九十九两 运日者计一百二十八万二千六百十四两 六
月初 银价更落 四日伦敦市场银每盎斯仅为十六便士十六分之十三 而美元一
元值四元 日金一元值二元 均十分高 而旬日间如此猛烈一落千丈且动摇不
定者 中国方面之人工驱策 不能谓之一无关系也 大公报 认为银价下跌是
124
大势所趋 而且不能由中国一国独立以行政手法进行干预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由于世界银价是中国不能独立控制的 因而在制度上追随金本位成为当时政
府的主流意见 但是国际金融复杂动荡的局势和中国黄金的外流 使真正的金本
位在中国的建立远无时日 而建立金汇兑本位又需要国际协作 当时又没有哪一
个国家可以在自身危机中再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因而对外商洽借款 召开国际

238
经济会议稳定银价成为中国外交一度努力方向
1930 年 10 月 胡汉民派出了曾是孙中山密友的美国人林百克到美国商借白
125
银 尽管宋子文表示反对 但是这种活动还是在政府一些人的支持下进行到了
1933 年 最终还是没有结果 而驻美国公使伍朝枢也曾建议由中国召集国际银
126
会议 但是依当时情形及中国国力 是没有一个国家会来帮助中国并放弃将中
国当成危机的排泄口的 因而此事湮没无闻
这场金融风潮对于中国而言 从开始时政府和社会的惊恐 到短时期内对民
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以至形成一个小小的景气 但是在 1931 秋天这个景气终结
了 所有银价下跌的好处全部被打破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终于步入了中国
1931 年夏秋 中国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一次特大水灾 从武汉至长江下游
127
均受其害 长江和淮河流域 8700 万亩农田受灾 使华中这一中国粮仓一片汪
洋 这场洪水除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外 还在实际上封闭了上海商品在长江
128
流域的所有市场
紧接着九一八事变使中国失去了东北这个大市场 大量可供出口的物资 以
129
及关税收入的 15%没有了 并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对国内
金融市场冲击很大 从原来市面上白银滚滚 突然 市面流通之现银呈日枯一日
130
之象
但是最致命的还是货币问题 英国和日本都在 1931 年底放弃了金本位 从
而使中国货币贬值的好处无影无踪 投资者失去了信心 白银向乡村流动减缓
利率上升 物价下跌 白银从 1932 年起就少量从中国流出 白银离开农村
到了更为保险的城市 结果是 如林维英所说 银根紧缩之势在内地更为深远
131
后果也更为严重 而在城市则是一次一次的金融风潮 使中国金融中心一片
混乱 金融风潮跌起 由公债引发的洋厘动荡 使百业沸腾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由于公债持有者不良预期等原因 上海 凡百业商业均受其影响 而证券市场首
132
当其冲 先是政府公债大跌 接着影响金融市场 1932 年 1 月 13 日 上海钱
业市场洋厘早市涨至 7 钱 4 分 并继续看涨 到上午 11 时仍不能结价 上海钱
业公会分头向中央 中国 交通三行请求支持 交通银行首先出售现银 72 万元
中国银行又出售 100 万元 洋厘市场才告平息 市价恢复至 7 钱 1 分 9 厘 而钱
133
业领袖也出面维持市面 安定人心 由于洋厘上涨 银钱两业于 13 日召开会
议 一是要求政府继续支付公债本息 同时规定对洋厘和银拆不得抬高 并劝各
134
银行不要购入现洋而抬高市价 伴随着 1932 年日军进攻上海 中国以银为核
心的货币体系导致金融进入了高风险期 世界经济危机终于来到了中国 并迎来
为白银做点事情 的美国白银政策所带来的更大灾难
总之 国民政府在风潮初期并没认识到银价下跌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两重

239
性 从而过度紧张 但对财政收入的需求刚性导致了海关金单位的设立并取得了
成功 这是政府在中央银行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对外金融制度的安排 它的成
功引发了国民政府处理经济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为日后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打下
了基础

第三节 1933-1935 年白银风潮—银价上涨的个案分析

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的国际金融一体化 早在十九世纪后期就开始影响中国
而且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国际金融的剧烈变化导致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动荡
使采用世界上最为独特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的中国 出现了货币资本外流并
引发了中国金融和经济危机 当时经济学家马寅初就说 银价问题 实为我国
135
今日金融经济问题之中心 在国际金融一体化讨论十分热烈的今天 回顾这
一时期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是国民政府的应对措施 更值得人们深思

1 美国白银政策的演变
美国是世界产银大国 而且控制着世界银产地南美的大部分银矿 因而在
美国有一批政客代表银矿主的利益 此外美国有七个州产银 占全国产银量的
136
95% 参众两院有 1/3 的议员是白银派议员 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经常要
为白银作点事情
在金本位时代 白银成为世界市场的普通商品 随着世界白银产量的增长和
白银使用率的降低 银价下跌成为趋势 这伤害了美国银矿业主的利益 1878
年时 由于世界银价下跌 美国通过了勃莱特法 Brand Act 收买白银 铸造
银币 至 1890 年 8 月止 共铸银币 37000 万元 同年 7 月 14 日公布休门条例
(Sherman Act) 授权财政部 当银价在一盎司值美元一元二角九分以下时 购
买白银 以每月收买 450 万盎司为最大限度 这种购买政策使世界银价稍有起色
但是世界银价下跌不是美国一国可以挽救的 故美国于 1893 年 11 月 1 日废止了
137
体门条例 一直到 1918 年时 参议员基 毕德门又一次提出了动议 以向印
度售银为条件而增加对国内白银的收购 从而又一次提升美国白银价格 这一举
动反映了美国白银矿业主的势力 1920 年美国禁银出口 又曾导致了世界银价
大涨
138
20 年代末 世界白银产量的 32%为美国生产 而墨西哥也生产了 32% 世
240
界银产量的 66%由美国资本支配 加拿大银产量的 34% 秘鲁的 87% 中美洲的
139
89% 智利的 83%均为美国资本 由此可见世界银价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 而世
界银产日丰使银价一直下跌 1926 年为 28 便士 1/16 1927 年为 26 便士 1/32
1928 年为 26 便士 3/4 1929 年 23 便士 5/16 1930 年 20 便士 5/16 1 月 8 日
而 2 月和 5 月 6 日时银的最低价近期为每盎斯 12 便士 远期为 11 便士 15/16
140
此时金银比价竟达 1 67 6
对于世界银价的下跌趋势 美国国内一些有影响的人士开始鼓吹提高世界银
价 并以提升亚洲 — 中国的购买力为借口 今天的白银贬值已剥夺了亚洲的购
买力----10 亿人口缺乏购买美国人所渴望出售的那些商品的资财 我们已经
几乎摧毁了中国的购买能力 与此同时反侮白银价格下降使中国竞争能力加强
141
中国是经济 黄祸 等等
1929-1931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导致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崩溃 从 1931 年 9
月到 1932 年 12 月 英国 日本 德国 加拿大 瑞典 挪威 芬兰 加拿大
142
新西兰 澳大利亚等 17 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 金本位体系的崩溃 使黄金价
143
格下降 接着美国也于 1933 年 3 月放弃了金本位 这样就使白银价格暴涨
白银在当时是除了以银为币的中国之外的国际市场上的普通商品 因而中国
不希望银价变动太大 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白银生产的美国却希望银价上升以维
护其国内白银矿主的利益 世界经济危机又使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白银身上打
主意 以此改善美国的经济状况 缓和白银派议员在政治上的压力 并依此改变
世界金融格局 使其对美国有利
1933 年夏天 在伦敦召开了世界经济会议 由于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崩溃
本来会议的主题是建立或恢复世界货币体系 重要内容应是稳定美元 英镑 法
郎等计划 但是美国却拒绝讨论这些问题 从而使本来不重要的 只有美国最为
关心的白银问题成为讨论的重点 从而表明美国对于国内金融优于对国际金融的
144
考虑
1933 年 7 月 伦敦经济会议期间 在美国的压力下 中国与澳大利亚 加
拿大 印度 墨西哥 秘鲁 西班牙及美国代表签定了 白银协定 规定自 1934
年元旦开始 4 年内 印度政府售银数量平均每年以 35000000 纯盎斯为限 最
高额每年以 50000000 纯盎斯为限 西班牙政府售银量 平均每年以 5000000 纯
盎斯为限 最高额每年以 7000000 纯盎斯为限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墨西哥 秘
鲁在此期间内不得出售白银 并依规定在白银矿业内统一购买 或设法在市面上
收回 35000000 纯盎斯 而中国政府不得将其熔化的银币所得生银出售 后各国
政府批准了这一协定 美国搞的这一协定的意图十分明显 就是要通过对世界其
他国家白银存量的控制 稳定住不断下跌的世界白银价格 在这次会议上 一些

241
西方国家则说共同维持银价的动机是 可以改善中国经济状态 刺激其购买力
145
并促进各国对东亚经济的发展 但中国强调 倘遇金银比价发生变动 至中
国政府认为足以妨害中国国民经济而与本协定安定银价之精神不合时 得自由采
146
取适当之行动
为了克服国内的经济危机 美国国会在强大的白银院外活动势力的影响下
1933 年 4 月 罗斯福签署的黄金法令生效 法令规定全国私营银行和个人必须
把储藏的黄金交到联邦储备银行 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禁止黄金出口 其实质是
放弃金本位 5 月 美国宣布美元含金量减少 41 并增发 30 亿元美元的通货
美元大幅度贬值 1933 年 5 月通过了农业救济修正法案 托马斯修正案 规定
美国总统有权减低美元的含金量 并有处置白银的广泛权力 世界经济会议后美
国批准 白银协定 时 罗斯福就发表公告 宣布在协定有效期四年内 美国每
147
年要购买白银 24421410 纯盎司白银 1933 年 12 月 21 日 美国公布了银购入
法 收买国内新产白银 从而使美国国内银价提升 1934 年 6 月 16 日公布通过
了 白银购买法案 在国家货币储备中白银与黄金的比例要提高到白银占 1/4
为止 约合 11 亿多盎司 并由财政部长自行决定购买白银的时间和数量 但必
须维持购买白银一直到通货储备达到既定的平衡量 或白银市场价格达到每盎司
1.29 美元时为止 依购银法 美国应存白银 2585000000 美元 但当时美国白银
148
及辅币仅有 800000000 美元 故仍须购入白银 1352700000 盎司 法案使得美国
政府在白银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白银买主 在美国的强势购买
149
压力下 到 1935 年 4 月 纽约白银市价高达每盎司六角七分美元 8月9日
美国政府又宣布了白银国有令 收购全国现存白银 从而使世界银价进一步上升
对世界和美国经济有着巨大影响的罗斯福新政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项政策
就是上述白银政策

2 中国存银流动
自从 1840 年中国被打开国门以来 世界银价的每一次波动都对中国经济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是国际金融一体化最早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1932 年夏 上
海洋厘跌至六钱八 开创元 两并用以来的最低纪录 银元被大量熔铸成银锭
150 151
而从这一年开始 中国开始白银外流 当年流出额 1039.5 万元
若以纽约的白银市价为基点 白银每盎司的价格从 1932 年的二角七分 美元
上升到了 1933 年 4 月的四角五分 美元 白银购买法案 通过后 纽约白银
市价从 1934 年 6 月每盎司值美元四角五分 涨到了 1934 年 12 月的每盎司美元
152 153
五角四分 至 1934 年白银价格上涨了 26.7%
受美国银价提高的影响 伦敦白银市场的价格也持续上涨
154
1932-1934 年前十个月伦敦银价变动情形为

242
每盎斯 最高 最低
1932 年 20.又 7/16 便士 16.又 3/8
1933 年 20.又 1/2 16.又 1/2
1934 年 1 月 19.又 3/4 19.又 1/16
2月 20.又 11/16 19.又 1/4
3月 20.又 3/4 19.又 7/8
4月 20.又 1/4 18.又 3/4
5月 19.又 13/16 18.又 3/16
6月 21.又 1/8 19.又 7/16
7月 21.0 20.又 1/16
8月 21.又 7/8 20.又 7/16
9月 22.又 7/16 21.又 5/8
10 月 24.又 7/8 22.又 7/16
上海很早就是世界级的白银市场 当时世界银市主要有伦敦 纽约 上海
孟买四个 每天开市时间不一 每天第一个醒来的市场是上海 中国的商人
早上七时接到了伦敦和纽约隔夜的电报┅┅九时三十分 银行界和经纪人开始活
动 在那个时候已可和东京与横滨交易 因为上海和日本的时间相差只一小时
155
到十时三十分 又可和星加坡与巴达维亚开始做买卖了
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 而上海的存银由于外贸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
大量掌握在外国银行手中 因而当世界银价上涨时 外国银行开始将世界银价跌
落时运入中国进行投资的白银运出中国 抛向世界白银市场获利 外国银行利
用白银价格上涨谋利处于理想的地位 只要是那种以纽约为基地而又有分支机构
在上海的外国银行 就能容易地把中国的银元转移出国外当作金属来出售 外国
156
银行根本就不管货币增值在中国引起了什么经济的 社会的问题 汇丰银行
很早就将金银买卖列为其经营业务 世界银价不振时 汇丰手中存有大量白银
1915 年上海中外银行钱庄共有存银 8099 万两 其中中国公私银行及钱庄占
157
17.3% 而汇丰一家独占 38.4% 而且基本掌握了中国的白银吞吐 国外银价低
落时大量运进 反之从中国大量运出白银 从中获取暴利 这一次世界银价上涨
引发中国白银外泄 最初现象是黄金外流 1932 年和 1933 年中国贵金属的出口
白银还远非主力 主要反映在黄金出口 这两年内黄金的净出口量分别为
110163000 元和 68608000 元 在 1934 年头六个月内黄金净出口量为 36377000
元 七月为 5815000 元 8 月全无 而与此同时 1934 年 8 月的白银净输出量比
7 月猛增了约 3.5 倍 从 24308009 元上升至 79094748 元158 中国黄金存量已近
枯竭 继之以白银外流增加 从 1932 年到 1933 年的白银交易统计来看 那两年

243
不包括异常活跃的走私 中国白银的净输出仍高达 10.4 百万元和 14.4 百万元
159
这与平时中国经济所呈现的外贸与白银的双入超现象不符
外国银行成为运送中国白银的主力 1934 年 8 月 上海 自上月份起 本
埠洋商银行迭将巨额现银送出口 ┅┅十五日洋商银行又有大批现银运出 总数
为现洋 528 万 5 千元 现银 156 万两 内计汇丰银行厂条三百三十八条 合洋一
百六十九万元 麦加利银行现银六十一万两 花旗银行现洋一百万元 大英银行
一百万元 安达银行二百七十万元 大通银行洋条二百十五条 合洋一百零七万
五千元 又洋二十五万元 东方汇理银行二十一万两 德华银行四十万两 中法
银行银三十四万两 自经此次出口后 本埠存银又减 据昨日查仓报告 约计存
银一万零二百万 厂条合洋约一万三千七百九十余万元 又现银三万八千一百七
160
十三万元云 1933 年 壅积于上海的白银 50.35%掌握在外国银行手中 1934
161
年 7 月到 1935 年 9 月 上海输出白银的总数之中 外国银行占了 83%以上
1934 年 8 月中旬山大来公司承运的外商银行白银数目表162
行名 宝银 两 洋 元 厂条

麦加利 5000000

汇丰 1300000 10000000

正金 960000

安达 290000 260000

三井 350000

朝鲜 300000

有利 390000

中法 1080000

大英 2650000 2000000 410

东方 1000000 2200000

和兰 360000 1000000

大通 1360000 1157

花旗 3000000 1200

华比 1000000 200

德华 400000 150

共计 17680000 17220006 3117

合计约 19410000 21220000 3302000

总计洋约 4393 万元
1934 年以后 世界银价大涨 8 月 21 日一天 汇丰就从上海交由英国邮船
163
拉普伦号运走 1150 万元 汇丰银行还曾一次运出 生银二千八百三十一条

244
164
美国花旗银行也将存银运出国外 1934 年 7 月 运出白银 100 万规元 11 月
165
又提到前曾外运 500 万元 紧接着现银续有流出 据查最近之一批 于 23 日
起陆续装 25 日当可运完 目的地为伦敦旧金山等处 计汇丰银行二千箱 银六
百五十万两 某银行二百五十箱 计洋一百万元 两共计洋一千零十元万元 又
某银行装出之元宝 闻代某洋行办理出口者 尚有外商银行四家 亦有现银装出
166
但为数尚不甚巨云
在此期间外国在华银行均大量运出白银 获利甚巨 1934 年 1 月 上海的
外商银行存银约 27500 万元 占当时上海中外银行存款总数的 49%强 年底仅为
5400 万元 仅为 1 月的 1/5 这一年中国白银外流量为历史上白银外流量最高的
167
1907 年的五倍
日本是中国白银运出的力行者 日本利用其在华银行 甚至通过走私大量运
出中国白银 从 1934 年 12 月至 1935 年 5 月 由中国走出往日本去者 现银约
168
三千万元 到 1935 年 9 月 日本输出到伦敦的白银价值为 2079300 日元
5801247 美元 而 1935 年日本全年白银总产量仅为 8000000 日元 2232000
169
美元 1935 年头 9 个月 日本运出白银总数达 1.44 亿元 而上年仅为 700 万
元 其中 1935 年有一个时期竟输出白银达日金 2100 万元 而 1934 年同期则仅
170
为 100 万元 日本报刊也承认 1935 年 1 月至 9 月 由上海向日本走私输出
的白银 约有 144155000 日元 而日本每年产白银仅 1000 万日元 故由日本输
171
出之白银 主要是由中国向日本走私之白银
从上海存银的总体变化中 也可看出白银流动数量的巨大 以及外国银行白
银储备的大量减少
172
上海银行界的白银储备表 1931 年—1935 年
日期 白银总储备 百万元 中国银行白银总储备 外国银行白银总储备
1930 年 12 月 262.0 166.3 95.7
1931 年 12 月 266.2 179.3 86.9

1932 年 12 月 438.3 253.3 185.1


1933 年 12 月 547.4 271.8 275.7
1934 年 3 月 589.4 337.4 252.0

1934 年 6 月 582.9 337.6 245.3


1934 年 9 月 451.3 310.0 141.3
1934 年 12 月 335.0 280.3 54.7

1935 年 12 月 275.6 262.8 11.8


文字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 1934 年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处调查 至 1934 年月
1 月 上海中外银行存银 银两银元大条 约为五亿六千万零十万五千元 其中

245
华商银行占二亿八千四百万五十八万五千元 外商银行占二亿七千五百五十二万
173
元 1935 年 4 月 24 日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室调查 上周末上海存银数为三亿
174
三千八百万 外商银行仅五千万元
而白银种类的变化可见下表
上海存银概数表175
各年末 银两 千两 银元 千元 大条 条 厂条 条 合计银元 千元

1928 61221 10220 186985

1929 91531 139901 267192

1930 95760 143740 275914

1931 53213 177510 251072

1932 146760 224920 6365 438339

1933 146130 328050 11619 100 547447

1934 21910 251290 7980 42818 334997

上海在 1933 年时成为一个纯白银输出口岸 一改多年来上海外贸及白银双


入超的 正常 局面
1931-1934 年的白银进出口176
时间 进口 出口 纯输出- 纯输入+
1931 118233016 47429681 +70803335
1932 96538889 86143824 +10395065
1933 8032474 94854914 -14422440
1934 7414009 267355432 -259941423
中国大量输出白银是在 1934 年 当时中国银行发表报告中说 八个月白银
出超达 1.5 亿元 上海占八成 大部分运往纽约伦敦两银市 全国银行为存尚有
177 178
五亿元弱 1934 与 1933 年白银输出的比较为
1934 年 1-10 月 单位 元 1933 年 1-10 月 单位 元
进口银币 3989706 8251342
进口生银 3411353 59642391
出口银币 153965133 21239976
出口生银 89984031 72267651
出超 236639105 25613894
179
1934 年 1 7 月 上海出口白银达 5000 万元 8 月份达 8300 万元 7 月中
180
旬至 10 月中旬合计流出白银约 2 亿元 至年底上海存银总额已由上年的 3.93
181
亿盎司降至 2.53 亿盎司 1934 年 4 月至 1935 年 11 月 中国的白银储备从约
182
6.02 亿元下降到 2.88 亿元 白银外泄在中国引发了严重的金融恐慌 并随时

246
可能引发中国的经济危机 就连美国自己也说 我们收购白银达到了 敲骨吸
183
髓 的程度
对于 1934 年中国白银输出量 由于统计口径等的不同而记载很多 诸如
184
1934 年出超达 23600 余万元 1933 年 中国出口白银为 14154259 元 1934 年
185
则增至 259941414 元 1934 年 7 月至 10 月三个月中 中国白银流出达 2 亿元
186
以上 1934 年 中国银出口净数为 257000000 元 其中 5/6 是美国白银法案公
布后四个月输出的 而上海的存银量 则从 1934 年的 6 月底止的 544000000 元
187
减少至 12 月 27 日的 317000000 元 上海中外银行的存银从 1934 年 6 月的
58300 万元 降低为同年 12 月的 33500 万元 下降率为 42% 白银被运出口的数
188
额竟达 24800 万元 但无论如何 白银外泄 国内通货紧缩之象 亦日甚一
189

1934 年前十个月上海各银行存银底数190
时 期 现银存底数 千 指数 华商银行 百分比
元 存款额
1933 年 6 月底 446762 303.19 258064 57.67
10 月底 456618 310.01 263478 57.63
1934 年 6 月底 482898 395.58 337632 57.92
10 月底 410891 278.85 309395 75.30
白银外流而上海各银行白银存底现银 1934 年上半年却较上年同期多 1/3
10 月底虽减少 因为白银大量流出 而其数量仍不过减少数千万元 比率则反
191
增加 原因是上海为中国贸易的中心 白银外流初期主要经过上海 内地现银
集中都市 上海成为中国内地白银的吸收地 和向外国输出的中转地
中国外流白银多流入美国 依下表数据
192
美国银块输出入表 单位 千金元
1934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输出 859 734 665 1425 1638 2404 1789 1741
输入 3593 2128 1823 1955 4435 5431 1590 21929
1933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输出 1551 209 169 193 235 343 2572 7015
输入 1753 855 1693 1520 5275 15472 5386 11602

1934 年至 1936 年中国在白银风潮中流出的白银总数 中国经海关及走私出

247
193 194
口白银约 64531 万盎斯 约合 12.9 亿元
现在人们对于这次白银风潮中白银流出地的讨论多集中于上海 实际上 当
时中国各口岸都有白银外流现象 而且在法币改革后更是通过除上海外的其它口
岸流出
早在 1932 年 云南大商号复协合 永昌祥等一些在缅甸经营的商号 曾大
195
量从香港购买墨西哥白银 经云南陆路运至缅甸生财 后为英国禁止
在天津 1934 年以前 由于银价下跌 白银进口年年入超 加上华北农村
破产 出口下降 洋货入超 因而现银大量涌入天津 天津市面银元充斥 当时
银元对拨码或纸币每千元还须贴水二 三元 1934 年开始 汇丰银行首先将大
量白银运出中国 2 月该行天津分行还有 440 万元 12 月仅余 50 万元 其它国
家银行也莫不如此 1934 年 2 月这些银行存银还有 4518.8 万元 12 月仅余 950.9
万元 一时天津银根奇紧 而且外国银行还大量以汇票套购现银 并派人四出搜
购白银 因而出口的白银数额不止其所存银数 南京政府不得不从香港高价购进
196
白银 转拨天津 500 万元 以应付金融周转 在天津附近的唐山 偷运白银的
197
活动仅半月内就运出了 80 万元 1935 年 5 月 22 日 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在
转报华北白银走私情形致行政院呈文中就说 华北银元走私 如以月计 约有四
百余万元之巨数流出国外 之所以如此 主要原因是日人 专为收买关内现银
198
财政部关于严禁日人偷运现银扰乱金融密咨稿中称 日本为扰乱我金融 近
199
加紧收买我国各地现金 分海陆两路运返本国 华北走私是 以偷运白银出
口为滥觞 此项走私 初尚仅有日籍私贩零星贩运 海关尚能制止 至二十四年
五月间 竟有大宗外运 其经营者以日籍韩人为多 在该时期内 经海关缉获之
银元 竟达十七万七千九百余元之巨 而该项韩人持有日人保护 拒不受关员之
200
检查 偷漏尤多 华北走私是由日本人一手操纵和控制的 走私中国银元出
201
口可获大利 银元一千元 即能兑换到中 交洋票一千四百万元 这种走私
数额无法准确统计 耿爱德 E.Kann 估计仅 1934 年私运出口的白银就达 7000
202
万元 而且银元走私可以间接打击中国币制 同时为日本商品 攻占 中国市

除了华北走私外 华中和华南的走私也十分严重 在华中由崇明 海州两地
203
运出者 日在二十万元左右 据东京 日日新闻 报导 上海市 1935 年
204
至 月由沪向日本走私输出的白银约达一亿四千四百十五万五千日元 银两
银元还从厦门 福州 汕头向台湾走私 1934 年底一个半月内 仅厦门海关就
205
缉没了价值超过 33000 元的走私银元银块和银锭 而台湾总督府的贸易报告记
载 1934 年 11-12 月两个月中从中国进口白银 367787 元 1935 年 1 月为 329816
206
元 1934 年后 厦门奸商曾燕成等人开设了永德等商号专门从事走私 1935

248
年又合组为福安公司 在台湾洋行的保护下进行走私活动 有十几各种船只 每
207
月走私出口白银价值 10 余万元 白银风潮中据广东银业界人士说 广东私运
208
出口的白银也年达二千多万元以上
由于政府对于上海白银输出的控制以及在 1935 年 10 月法币改革实施后的一
个时期里 内地银行仍在以银币兑现纸币 因而白银又大量从上海流向内地
上海的现银流动209
时间 流 入 上 流 出 上 纯流出 元
海 海
1935 年 9 1222547 1989100 766553

10 月 2318832 1139090 9072068

11 月 1440980 4465170 43210720

12 月 587887 3551100 34923113

由于一些人为因素的挤兑现象的发生 各地银行向上海的银行索求白银兑
210
付 天津的银行不得不向上海要求现银以供支撑准备 这种挤兑多由日本人组
织进行 外商银行大量运出白银 加重金融危机 在青岛 汇丰银行提出现银后
211
市场金融紧张 青岛市政府向中中交三行请求运现金三百万元 以资救济

3 白银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中国政府的反应
银价高涨导致白银外流 白银不仅是中国流通的货币 更是经济赖以运行的
资本 白银外泄 使中国通货紧缩 物价惨跌 外贸急剧入超 工农业衰败 进
而发生金融信用危机 钱庄银行大量倒闭
银价上涨 则中国银币对各国通货 纸币 汇价上涨 各国通货对中国银币
的汇价相应低落 1931 年到 1935 年间 英镑对华汇价下降 50% 美元下降 45%
日金下降 60%以上 白银的涨价也使得中国的银元增值 在 1931 年与 1935 年
212
之间 在国际兑换中 中国银元的价值增高了几乎 100% 本币升值 严重影
响了中国外贸出口的正常进行 也促使国内物价低落 通货紧缩 由于银价上涨
过快 中国关税增长速度达不到汇率的降低速度 导致外货倾销 使中国的国际
213
收支出现逆差 更加速白银大量外流
1934 年 6 月后 由于美国的白银政策 世界银价继续腾涨 仅 7-10 月 白
214
银就外流了约 3 亿元 使中国物价下降了 21.7% 大批工商业者破产 批发物

249
价在 1928 年至 1931 年期间 曾因白银的贬值而上涨 但是从 1932 年至 1934 年
215
由于白银的增值 批发价格一下子猛跌下来 上海的批发物价指数从 1932 年
216
的 11.3% 下降到 1933 年的 7.7% 再到 1934 年的 6.5% 这种新的萧条的冲
击是不平衡的 它首先在农村地区内表现突出 农产品和农业原料价格的跌落
217
要比工业产品价格的跌落来得迅猛 加上天时的不利 使得中国乡村从 1931
年到 1934 年发生了经济大衰败 据刘大钧的估算 以流通价格计算 从 1931 年
218
至 1934 年间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 农业产值下降了 47%
这种情况使从 1928 年至 1931 年期间由于白银价格低落而使中国局部受益的
情况一下子颠导过来了 中国的产品在国外竞争性不强 加之中国东北的陷落
就使中国的净出口值从 1931 年的 141700 万元减到 1934 年的 53500 万元 上海
219
港的出口值从 1929 年的 56720 万元的高峰跌落到 1934 年的 27190 万元 虽然
出口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兑换中货币的增值 但是另一方面 各种
货物的出口值也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降落 中国的出口值 1932 年下跌了 45.8%
220
1933 年下跌了 20.3% 1934 年下跌了 12.5%
相对而言 在 1934 年中期以前 上海金融界还没有受到这种萧条的触及
白银从乡村迅速流入上海各银行 掩盖了上海受货币增值的影响 农村萧条的严
重状况加之国内政治局势的动荡 促使农村富户往上海各银行存款 城市贸易条
件的继续有利发展也剌激了白银的流入 上海各银行的白银总储备从 1931 年 12
月的 26620 万元增加到 1934 年 3 月的 58940 万元 据张嘉 的估计 中国货币
供应的一半多集中到了上海 由于白银的流入使得上海各家中国的银行有可能扩
大他们的通货发行量 从 1931 年 12 月的 24240 万元扩大到 1934 年 7 月的 35940
万元 ”2211932 年中期到 1934 年中期 上海的银行业都在扩张 存款额猛升 利
润大增 且新开了十几家银行 这实际上是银行业的畸形发展
货币的增值引起了银根的更加紧张和利率的提高及信贷的短缺 工商业陷于严重
的危机 如中国征信所统计 1935 年上半年上海商号就倒闭了 220 余家 改组
222
了 890 余家 下半年中秋节前后的九天里又倒闭了 160 余家 而更权威的统计
则为 1934 年倒闭 510 家 其中工厂 83 家 商店 254 家 金融业 44 家 1935 年
223
倒闭 1065 家 其中工厂 218 家 商店 469 家 金融业 104 家 上海每月平均
企业破产率从 1933 年的 17.83 家 到 1934 年的 30.50 家 并增至 1935 年的 41.67
224
家 此外 由于通货紧缩 市场利率高涨 从原来的 6%左右飞涨至 26%左右
225 226
其中 1934 年 6 月从 5%上升到了 9 月的 12%
白银风潮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金融业 除了资本较少的钱庄由于信用放款而
227
开始倒闭外 一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也发生了危机 中国金融恐慌的严
重 在最近一个月中 更表现得多 美商银行有雷文 Raven 的美丰银行 银

250
公司 信托公司三家之倒闭 其普益地产公司亦在清理改组之中 原因是存户大
量提款 普益地产公司 竭力支撑美丰 欲使不倒 但金融市面甚紧 无法维持
228
华商银行则有明华 上海江南 宁波实业等银行的倒闭 与宁波实业银行有关
的上海国货公司和数家绸缎店 因之停业清理 此外还有万国储蓄会的挤提风潮
229
和数家钱庄的倒闭 即某某两家华商银行 幸得政府的帮助 才免于停业 就
是较大的银行也深受影响 存款是银行得以营运的资产 而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已
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界第一吸储大户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1935 年的储蓄额从上
一年的 158159145 元下降到约 130000000 元 下降了近三千余万元 下降幅度约
230
为 18% 如果不是国民政府下半年推行法币改革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储蓄额
下降幅度将会更大 而且曾出现三星期内存款流失 1200 万元之事 并且提走的
231
大都是同业存款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实业银行 四明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均
232 233
发生程度不同的危机 而天津的四行准备库也受到了日本浪人的挤兑 由
此可见 白银风潮再发展下去 银行业将是下一张多米诺骨牌 进而是整个中国
234
经济的崩溃 当时的中国已是 已濒破产之农业 既无复兴之望 日就衰落之
235
工业 更有崩溃之虞 不仅在上海 1934 年初一些天津钱庄就已面临倒闭的
风险 全市银储备从 105.2 百万减至 43.6 百万 25 家钱庄在年底前倒闭 到 1936
年 京津两地钱庄更由于日本在冀东的特殊贸易而破产 1934 年 1 月 宁波就
有 15 家钱庄倒闭 江苏的工业中心无锡的钱庄陷入困境 福州和厦门的钱庄也
236
多有停业
中国政府对美国白银政策的态度十分矛盾 首先 中国的经济学界237和实业
界银行界238的人士均认为世界银价上升对中国极为不利 而政府官员也清楚这一
点 但是政府当时面临的是日本侵略的强大压力 在外交上想拉住美国 并获得
美国的支持 因而政府与民间对于美国白银政策的出台的反应反差很大
宋子文是中国出席世界经济会议的正式代表 银行家贝祖诒和财政顾问阿瑟.
杨格随行 本来强调稳定银价而反对提升银价的宋子文 在会上表态是十二分愿
意配合美国白银派参议员毕德门关于提高世界银价的主张 宋子文与美国妥协的
239
意图十分明显是想获得美国经济或政治上的援助以抵抗日本的侵略
当白银协定签字时,孔祥熙曾致电美国要求考虑中国用银的实际 不要使银价大
240
涨大跌 1933 年 10 月宋子文辞职后 后继者孔祥熙也重申南京政府支持美国
241
稳定白银价格 并希望美国在改变银价时应通知中国 1934 年 6 月第二次全国
242
财政会议上 孔祥熙仍然不认为美国白银政策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强调 补
243
救之道不在于美国的白银价格高低问题
一直到 1934 年 8 月时 中国政府在上海已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才开始转
变对美国白银政策的态度 孔祥熙与银行家们讨论禁银出口 并致电美国总统罗

251
斯福 再一次强调中国政府是有条件签订伦敦白银协定的 要求美国考虑中国的
困境 但没有得到一点回应
1934 年 2 月上海标金暴涨 38 8 元 华商猛进外汇 纱花飞涨 9 月 财政
部取缔标金外汇投机 1934 年 10 月 15 日 因美政府无磋商诚意 为防止白银
244
外流 开征厂条及银币出口税 7.75% 加征大条宝银及其他银类出口税至 10%
又规定如伦敦银价折合上海汇兑之比价 与当日核定汇价相差之数 除缴纳上述
245
出口税而仍有不足时 则按其不足之数 再加征平衡税 平衡税是其中最为重
要的内容 中国政府力图压低国内银价 并使其与国际市场银价脱离关系 从而
压低币值 抬高物价 压低汇价 促进出口 19 日 外汇平市委员会经金融界
领袖提议 商之财政部后成立 意在防止白银增加出口税后汇市激烈变动 其职
能是根据汇市涨落买卖银元 美金以维持市价平稳 并由财政部提供资金支持
该会由中中交三行组成 基金 1 亿 中国开征白银出口税时 驻美公使施肇其
246
曾向美国递交照会 认为美国白银政策为中国政府所不能容忍 而在国内 10
247
月下旬 蒋介石致电孔祥熙 要不惜任何牺牲 将白银出口税坚持到底 然而
美国继续提升银价及中国出现的白银走私 使这些政策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此外
政府另一计则是指令中国银行曾在财政部和外汇平价委员会的指导下在伦敦买
248
卖大条银
年底时金价涨出千元大关 为 1002 元 外汇奇紧 22 日标金回跌 16.2 元
汇市剧烈波动 金融起伏 白银外流更甚 汪精卫和蒋介石分别发表谈话 否认
政府将集中现金的谣言 财政部为救济银根 请中中交三行拨款 1000 万元 供
银行 钱庄暂用 28 日三行开始放款 申请者五六十家 核准拨款付者 340 万
249
元 市场稍定 然根基不稳
在 1935 年元旦和春节年关时 中国和交通银行一起从香港运沪银元 359.65
万元 并将其投入上海市场 由此两行承受的 12-13%的损失由平衡税下拨抵
此计划原准备在香港购入银元 2000 万元 但后因香港也无银可购而转向伦敦购
买 此外还用两行外币债券抵押借款以 37.39 万英镑购到大条 340.27 万盎斯
并依此向麦加利换得银元 416 万元 于 1935 年 4 月装运进口 此两笔共购进银
250
元 775.65 万元 然杯水车薪 于事无补
1935 年 4 月 宋子文曾与外商银行订立了一个君子协定 要求外商银行不
要运银出口 并支持中国的白银法规 但由于中国政府对于外商银行没有什么约
束力 当时的日本学者就认为 一旦白银进入了拥有治外法权的外商银行手中
这些白银即脱离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关系 即使市场对现银的需要是如何的迫切
251
也无法使用
1935 年 4 月 10 日 美国国内银价从 64.5 美分提高到了 71.1 美分 中国征

252
收完白银出口税和平衡税及各种其它运费后 将白银运出境外还是有利可图 尽
管当时中央政治会议致函国民政府 对偷运银币者将依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 可
252
治以死刑等刑罚 但人为财死 中国白银继续外流 由此使中国制定的征收白
银出口税平衡税 以及种种禁止白银走私的办法和奖励白银输入的办法全部失
253
效 由此蒋介石认为美国白银政策使中国陷入了 极为可怕的困境之中 必
须变计
美国的白银政策 表面上看是为了照顾美国国内的银矿业主和银矿投资者的
利益 但随着美国白银政策的国际化 实际上起到了以此来获取对中国以及南美
和亚洲其他用银国家货币控制权的作用 因为白银价格一旦被美国控制 也就意
味着以银为币国家的货币和美元取得了固定联系 实质上也就是加入了美元集

汪熙教授认为 美国的白银政策对东亚的政治格局也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中
日关系十分紧张之时 美国的白银政策使中国经济崩溃 使中国陷入了 腹背受
敌 的境地 而且也加速了东亚均势向不利于美国方面的倾斜 同美国的门户开
254
放政策背道而驰
中国政府为了应对这场风潮最终进行货币改革 即法币改革 废除银本位
实行白银国有 并与美国谈判使其收买中国国有白银 以出售这些白银换得外汇
作为发行法币的基础 从而最终脱离了危机 法币改革是近代中国人在国际金融
一体化的过程中第一次成功运用经济手法摆脱危机 这次改革不仅使中国统一了
近代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社会 经济的混乱的货币 并一举踏入了世界管理通货体
系的行列 在制度上摆脱了被金本位列国包围的银本位国家的尴尬境界 终结了
近代国人从晚清以来不可实现的金本位 金汇兑本位之梦 法币改革后 国币
255
价值已脱离伦敦银市之羁绊 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篇章
而国民政府对于这次由于国际金融一体化而引发的金融及经济危机的处理
留给我们的经验就是在面临世界金融一体化浪潮的冲击时 在国内采用修修补补
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只有断然融入世界金融货币体系 跟上世界潮流的步伐 才
能最终解决危机 并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1935 年法币改革后至抗战爆发前的
中国经济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 中国经济年鉴 民国二十一年[上] 商务印书馆 1932 年版 第五章

金融 E 第 206 页

根据 杨荫溥著 杨著中国金融论 民国十九年初版 第 173-178 页 民国六年至十八年上海中外银

行及钱庄银两库存月比较表 民国六年至十八年上海中外银行及钱庄银元库存月比较表 民国六年至十

253
八年上海中外银行及钱庄大银条库存比较表 3 表的 12 月最高额数值整理编算 源于 樊卫国 激荡中生

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 1870-1941 华东师大博士论文 第 105 页



见中国钱庄史料 第 628-129 页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p66.



Source: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Monthly Bulletin.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67.



杨端六 候厚培等著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 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专刊 1931 年版 第 8-9



伍纯武著 现代世界经济史纲 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 第 267 页

同上 第 266-267 页

杨端六 候厚培等著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 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专刊 1931 年版 第 9 页
10
陈争平著 1895-1936 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96 页
11
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出版 全国银行年鉴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1937 年 10 月出版 下篇统计法

规及其他 第十九章银行统计金融统计之部 S 138 页 另外杨端六 候厚培等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

贸易统计 1931 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专刊 第 159 页有以海关两计值的四十年来金银出入口统计表

表的说明中有 金银内包括金条 砂金 生金 金币 生银 银条 元宝 银元等


12
据海关关册统计 转引自薏 大条银及其交易概况 交行通信 1933 年 11 月
13
杨端六 候厚培等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 1931 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专刊 第 159 页
14
马寅初 中国经济上之根本问题 马寅初全集 三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92-393 页
15
马寅初 钱贱潮中应注意前因后果 马寅初全集 六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24 页
16
申报 1933 年 9 月 14 日
17
资料来源 1871 1902 年 1910 1920 年 1921 1928 年的数字引自赵兰坪 货币学 正中书局 1936

年版 第 517 518 页 第 523 524 页 第 529 530 页 其它年份由 W.F.Spalding: 银价问题与远东

太平洋国际学会丛书 无出版年月及 百年来之银价 大公报 1930 年 1 月 17 日算出


18
张九州 论近化中国的银汇波动与对外贸易 史学月刊 1997 年第三期
19
罗素 国际货币会议 纽约和伦敦哈泼公司 1898 年版 第6章 转引自滨下武志 近代中国的国际

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86 页


20
滨下武志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版 第 88-89 页
21
陈彪如 国际货币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7页
22
同上 第7页
23
同上 第9页

254
24
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出版 全国银行年鉴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1937 年 10 月出版 下篇 统计法

规及其他 第十九章 银行统计 金融统计之部 S 139 页


25
1938 年时 财政部钱币司以伦敦市场银价为标准曾对 1928 年至 1937 年间中国国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折

合金价 如以 1928 年为 100 则 1929 年为 91 588 1930 年为 65 887 1931 年 53 971 1932 年为 66 588

1933 年为 67 64 1934 年则为 78 309 1935 年为 70 536 1936 年为 70 536 1937 年为 70 536 由

此可以看出 30 年代初银价的跌落 财政部钱币司检送 1928-1937 年国币对金价值指数计算表函稿 1938

年 5 月 10 日 见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 第一编 财政经济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

版 第 304 页
26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丛刊 1930 年 9 月版 第1页
27
杨荫溥 经济新闻读法 黎明书局 1933 年版 第 150-152 页
28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105-106. Frederic
29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46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66 页
30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第 184-186 页
31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46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69 页
32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丛刊 1930 年 9 月版 第 71 页
33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46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78 页
34
大公报 1930 年 1 月 9 日
35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46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63 页
36
同上 第 567 页
37
同上 第 570 页
38
同上 第 568 页
39
同上 第 564 页
40
同上 第 565 页
41
同上 第 600 页
42
同上 第 565 页
43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版 第 129-130 页
44
耿爱德 银价低落之三因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第 4 页
45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丛刊 1930 年 9 月版 第 22 页

255
46
耿爱德 银价低落之三因 见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

版第 4 页
47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丛刊 1930 年 9 月版 第 30 页 实际上这一时期对于世界银产量

中国银进口数的统计数据极多 由于统计口等方面的原因 数据不尽一致 但趋势是确实存在的 我们可

另举一例 世界银产量及中国需求 单位百万盎斯

时间 新生产 额外供给 合计 中国需求 每盎斯合金币之价

1920 217 44 217 113 50 便士

1921 171 41 212 39 31.5

1922 210 50 260 48 33.9

1923 246 41 287 82 32.4

1924 239 4 243 32 33.3

1925 245 6 251 75 34.7

1926 254 2 256 65 31.0

1927 254 25 279 79 28.1

1928 258 71 329 130 28.9

1929 262 53 315 129 26.4

1930 241 71 312 130 19.1

资料来源 当时世界著名统计学家吉青 J.Kitehen 与其它专家制表 转引自 W.F.Spalding: 银价问题

与远东 太平洋国际学会丛书 无出版年月


48
自从光绪十五年 1889 到民国十七年 1928 恰好四十年间 金的净出超总计值 96760217 两 银

的净入超总计值 627177427 两 两抵净得入超 530417210 两 ”杨端六 候厚培等: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

贸易统计 1931 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所专刊,第 9 页


49
萧梁林 中国对外贸易统计 1864-1949 第 128-129 页 郑友揆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

1840-1949 第 343 页 转引自陈争平著 1895-1936 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5 97 页
50
常南 英国汇丰银行的经济掠夺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51
耿爱德 中国存银数量之研究一 大公报 1931 年 5 月 4 日
52
耿爱德 中国存银数量之研究二 大公报 1931 年 5 月 5 日
53
一些年份的金银比价表明 1926 年 28 便士 11/16 原因是本年及下年因印度用金本位而售银 至 1930

年售银达 9 千万盎斯 1927 年 26 便士 1/32 原因是本年至 1930 年 世界每年融化银币达 6 千万盎斯 从

而使银供给增加了 25% 1928 年 26 便士 3/4 1929 年 23 便士 5/16 原因是本年及下年安南废银本位 世

界金本位国家物价惨落 经济危机 1930 年 17 便士 11/16 原因是本年印度在伦敦出售银 3 千万盎斯 法

国通过熔化劣币而出售银 2 3 千万盎斯 同年中国吸收银 1 4 亿盎斯 印度购入 102585000 盎斯 1930

256
年 20 便士 5/16 1 月 8 日 而 2 月和 5 月 6 日时银的最低价近期为每盎斯 12 便士 远期为 11 便士 15/16

此时金银比价为 1 67 6 依 W.F.Spalding: 银价问题与远东 太平洋国际学会丛书 无出版年月 及

百年来之银价 大公报 1930 年 1 月 17 日材料综合


54
[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2页
55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第 37 页
56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版 第 134 页
57
马寅初 银价跌落救济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05 页
58
百年来金银价变动之原因及其影响 经济统计季刊 第一卷第一期 第 1-79 页 另可见孔敏主编

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663 页


59
同上 第 664 页
60
1917 年至 1929 年间日本禁止国内现金出口 而当日本开征银进口税 中国禁金出口时 日本于 1930 年

1 月将这禁令取消 称为金解禁
61
上海标金市价 原以英汇标价 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用日汇
62
百年来金银价变动之原因及其影响 经济统计季刊 第一卷第一期 第 1-79 另可见孔敏主编 南

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665 页


63
投资周刊社编 黄金交易需知 1947 年版 第 19 页
64
由于中国与国外贸易出现金银汇兑风险 外国商人不仅将进口货以金币订约结价 而且还要求出口货物

也同此办理 全部将汇率风险加于中国商人 可参考武育干 中国国际贸易概论 商务印书馆 1932 年版

第 547 页
65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第 149 页
66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丛刊 1930 年 9 月版 第 479 页
67
如凯恩斯 弗里德曼 哈耶克的追随者们 — 新奥地利学派 见[美]杰里米.阿塔克等著 新美国经济

史—从殖民地时期到 1940 年 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579 页


68
[美]P 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492 页
69
路易士 张履鸾 银价与中国物价水准之关系 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 1933 年印行 第1页
70
1929 年 9 月 法国开始以英镑向英国兑付黄金 见[美]P.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495 页 危机后能保持金本位的国家如法国 比利时等均采用此法 见该书第 512-513


71
世界黄金产量 单位百万镑 1913 年 94.7 1914 年 90.4 1915 年 96.6 1916 年 93.5 1917 年 86.3

1918 年 79.0 1919 年 75.0 1920 年 69.0 1921 年 68.0 1922 年 65.5 1923 年 75.5 1924 年 81.0 1925

年 81.0 1926 年 82.0 1927 年 82.5 1928 年 83.5 1929 年 83.5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

丛刊 1930 年 9 月版 第 479 页
72
[法]白吉尔 1911-1937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330 页
73
伦敦(1843=100.5) 纽约(1874=100) 上海(1869=99)三大市场黄金购买力指数:

257
1929 86 1 75.4 83.8

1930 101.8 84.2 101.1

1931 119.6 102.5 130.7 见吴大业: 百年来金银价变动之原因及其影响 经济统计季刊 第一卷

第一期 第 1-79 另可见孔敏主编 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635-638


74
[美] 易劳逸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229 页
75
[法]白吉尔 1911-1937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330 页
76
从 1928 年至 1931 年间 机制洋式货物出口总值除 1930 年有所下降外 一直处于高增长时期 除 1927

和 1928 年接近 4 千万海关两外 1931 年达到了创纪录的 4334 5 千万海关两 见 上海对外贸易

1840-19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472 页统计


77
重庆海关 1922-1931 年十年调查报告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三辑 1964 年
78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第 150 页
79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编 上海对外贸易 上册 1989 年版

第 184 页
80
上海存银概数表

各年末 合计银元 千元

1928 186985

1929 267192

1930 275914

1931 251072

1932 438339

上海满铁调查资料第十三编 恐慌 发展过程 於 ----支那币制改革 研究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上海事务所 昭和十一年版 第 249 页


81
[美] 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77 页
82
杨荫溥 民国财政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60-61 70 页
83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 德意日三国最近之银行业 商务印书馆 1932 年版 第 55 页
84
同上 第 70 页
85
刘佛丁主编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04 页
86
许涤新 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39 页表 2-9 及 40 45 页
87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30 页
88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第 4 页
89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30 页
90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第 6 页

258
91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30 页
92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 第 148 页
93
同上 第 152 页
94
同上 第 153 页
95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丛刊 1930 年 9 月版 第 481 页
96
同上 第 482
97
同上 第 486 页
98
濒于险境之社会经济 上海时事新报 1930 年 8 月 30 日
99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14.亦可见李明亮对于四

川使用铜元农民的研究 四川农祸之原因 实业部银价物价讲座委员会 中国银价物价问题 商务印书

馆 1936 年版 第 67-68 页
100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编 国内商业汇兑要览 民国十四年编 第 344 页
101
平山敬三 支那 於 银 物价奥付 东京经济调查局 昭和十一年版 第 55-56 页
102
Wen pin wei :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p.107.时间更长的统计可

看实业部银价物价讨论委员会 中国银价物价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第 51 页


103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一册 1930 年 3 月版 第 25 页
104
同上 第 66 页
105
如行政院秘书处抄送林百克函请借麦借银方针公函 见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47-148 页


106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46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62 页
107
大公报 1930 年月 1 月 17 日
108
南京专电 大公报 1930 年 1 月 16 日
109
民国二十年关税收支状况 银行周报 第 16 卷第 2 号 1932 年 1 月 26 日
110
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882-1931 --[海关十年报告]译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259 页
111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二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73 页
112
杨格著 陈泽宪等译 中国财政经济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313 页
113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46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88 页
114
同上 第 590 页
115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35 页
116
同上 第 145 页

259
117
孙科曾言 实行金本位制 不是政府一纸命令所能成功 我国对此毫无准备 暂时当难办到即时

采用金本位制 各方对于金贵银贱之救济之意见 银行周报 第 14 卷第 4 号 1930 年 1 月 21 日

有人也还以俄国为例说明金本位制实行需待时日 俄国 1876 年即实行关税征金币 但到了 1897 年才实行

金本位制 时隔 31 年 以反对马上实行 戴铭礼 海关金单位 银行周报 第 14 卷第 16 号 1930

年5月6日
118
1931 年秋 英国 瑞士 挪威等国放弃金本位 日本继之 1933 年美国也采取同样步骤
119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46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84 页
120
同上 第 588 页
121
同上 第 561 页
122
大公报 1930 年 6 月 8 日
123
金银价最近之观察 天津大公报 1930 年 5 月 22 日
124
同上
125
[美]杨格著 陈泽宪等译 中国财政经济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11 页
126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版 第 146 页
127
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 中华民国二十年水灾区域之经济调查 金陵大学丛刊 新号 第一号 1931

年5月
128
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882-1931 --[海关十年报告]译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251 页
129
[美]杨格著 陈泽宪等译 中国财政经济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17 页
130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337 页
131
[美]易劳逸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230-231 页
132
每周证券 银行周报 第十五卷第三十七号 1931 年 9 月 29 日
133
申报 1932 年 1 月 15 日
134
银钱业联席会议 1932 年月 1 月 13 日 上海市档案馆银行业同业公会档案 Q173-1-68
135
马寅初 中国与银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79 页
136
石毓符著 中国货币金融史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265-266 页
137
赵兰坪 现代币制论 正中书局 1942 年版 第 248 页
138
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 金贵银贱问题丛刊 1930 年 9 月版 第 23 页
139
石毓符著 中国货币金融史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265 页
140
依 W.F.Spalding: 银价问题与远东 太平洋国际学会丛书 无出版年月 及 百年来之银价 大公

报 1930 年 1 月 17 日材料综合
141
[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4-5 页

260
142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9-40 页
143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64 页
144
[美]阿瑟.W.克劳弗德 新政下的货币管理 美国公共事务委员会 1940 年 第 50 页 见[美]迈克尔 罗

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9 页


145
Silver and price in China“Report of committee for the study of silver values and commodity prices”,

Ministry of Industries, 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shanghai china,1935,p.110-121.


146
卓遵宏 中国近代币制改革史 [台北]国史馆 1986 年版 第 276 页
147
The secretary of the state to the consul central at Shanghai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1934,vol.3,p.441.
148
王丕烈 一年来的美国银政策与世界银价前途 银行周报 第十九卷第四期 第 12 页
149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164 页
150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8 页
151
海关报告 转引自叶世昌 潘连贵 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74 页
152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70 页 1934 年 7 月纽

约银价每盎司为 0.4625 美元 1935 年 7 月升至 0.7437 美元 卓遵宏 中国近代币制改革史 [台北]国

史馆 1986 年版 第 277 页
153
仇华飞 30 年代白银问题与中美关系 顾云深主编 鉴往知来 百年来中美经济关系的回顾与前瞻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64 页


154
穆藕初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414 页
155
银价决定在何处 北平晨报 1932 年 9 月 17 日
156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71-172 页
157
常南 英国汇丰银行的经济掠夺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58
钟祥财 法币政策前后中国的货币理论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版 第 11 页
159
梅远谋 中国的货币危机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4 版 第 47 页
160
汇丰等银行又运出大批现银 钱业月报 第十四卷第八号 1934 年 8 月 15 日
161
钟祥财 法币政策前后中国的货币理论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版 第 16 页
162
汇丰等银行又运出大批现银 钱业月报 14 卷 8 号 1934 年 8 月 15 日
163
同上 另可见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 上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123 页
164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档案 转引自史全生主编 中华民国经济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17 页
165
花旗银行档案 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417-426 页
166
大量白银流出之可惊 钱业月报 十四卷九号 1934 年 9 月 15 日
167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9-40 页

261
168
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 转引自史全生主编 中华民国经济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17 页
169
埃里斯顿.H.B. 中国废黜白银 外交季刊 第 14 卷 1936 年 1 月 转见[美]迈克尔.罗素 院外

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93-94 页


170
郑会欣 中美白银协定 述评 民国档案 1986 年第 2 期
171
东京日日新闻 1935 年[昭和十年]10 月 20 日 转引自前引郑会欣文
172
资料来源 上海市年鉴 1936 第 1 卷 第 K-183 187-189 页 郑充恭 银价腾贵与中国 载 东方杂

志 1935 年 7 月 1 日 第 51 页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

版 第 168 页
173
益世报 1934 年 5 月 20 日
174
益世报 1935 年 4 月 24 日
175
上海满铁调查资料第十三编 恐慌 发展过程 於 ----支那币制改革 研究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

社上海事务所 昭和十一年版 第 249 页 而厂条为中国中央造币厂为应付金融业的储备减少而大量铸造


176
T’ang leang-li: China’s new currency system, China united press1936,p68.
177
华北日报 1934 年 9 月 2 日
178
国际贸易导报 第六卷第十二号 190 页 据 穆藕初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92


179
杨格 1927 至 1937 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35 页
180
二十四年十一月份财政部钱币司工作报告 1935 年 12 月 21 日 历史档案 1982 年第 1 期
181
中央银行月报 第五卷第四号 1936 年 4 月
182
徐蓝 英国与中日战争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75 页
183
美国国务院档 895.515\372 1934 年 12 月 16 日 转引自杨格 1927 至 1937 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249 页


184
国际贸易导报 第六卷第十二号 190 页 据 穆藕初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92


185
沈麟玉 我国币制改革经过 中央银行月报 第四卷第十一号 1935 年 11 月
186
民国二十四年币制法案参考文献 中央银行月报 第四卷第十一号 1935 年 11 月
187
国民政府 1932 及 1933 年两会计年度财政报告 1935 年 2 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

编财政经济 一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562 页


188
钟祥财 法币政策前后中国的货币理论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版 第 11 页
189
国民政府拟具 1934 年度及该期以后财政情形报告 1936 年 8 月 1 日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

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 一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569 页


190
中行月刊 1934 年 11 月份 本表指数以 1926 年年底为 100
191
穆藕初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99 页

262
192
据 美国贸易月报 穆藕初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414 页
193
汪熙 门户开放政策的一次考验----美国白银政策及其对东亚的影响 1934-1937 入江昭等编 巨

大的转变 美国与东亚 1931-1940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37 页


194
杨玉圣 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查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135 页
195
刘幼堂 云南财政和金融的相互影响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 29 辑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另

可见解乐三 庆正裕商号回忆录 施鲁次 福春恒的兴起发展及其沿革 杨卓然 滇人赴缅做工及经商情

况简述 均见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9辑 1965 年 2 月


196
常南 英国汇丰银行的经济掠夺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97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9-40 页
198
有关日本策动华北走私情况档案史料选 民国档案 1987 年第 4 期
199
同上
200
同上
201
同上
202
银行周报 第十九卷第十一期
203
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 转引自史全生主编 中华民国经济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17 页
204
上海现代大事记 1935 年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 年版
205
厦门海关志 科学出版社 1994 版 第 250-251 页
206
厦门关与总税务司署缉私工作来往秘函 厦门海关档案 卷号 036
207
连心毫 三十年代台湾海峡海上走私与海关缉私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7 年第三期
208
秦庆均 民国时期广东财政史料 广州文史资料 选辑第二十九辑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25 页
209
T’ang leang-li: China’s new currency system, China united press1936,p71.
210
同上
211
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 转引自史全生主编 中华民国经济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17 页
212
[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9页
213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9-40 页
214
同上
215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66 页
216
林维英著 朱义析译 中国之新货币制度 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 第 34 页 批发商品价格于 1932

年下降了 5% 1933 年下降了 9.4% 1934 年再下降了 9.4% 见[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

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9页


217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66 页
218
同上

263
219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65 页
220
[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9页
221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68 页
222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0 页
223
经济统计月志 第四卷第九期 1936 年 9 月
224
林维英著 朱义析译 中国之新货币制度 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 第 65 页
225
中国白银问题 第 14-15 页 转引自叶世昌 潘连贵 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75 页
226
林维英著 朱义析译 中国之新货币制度 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 第 34 页
227
1935 年初时 上海钱庄就倒闭了 11 家 见上海金融史话编写组 上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128 页
228
上海美商美丰银行报告清理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 第一编财政经济 四 江苏古

籍出版社年 1994 版 第 584 页


229
张素民 中国金融问题解决方案之商榷 文化建设月刊 第一卷第十期 1935 年 7 月
230
上海市人民银行金研所编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412-413 页
231
同上 第 413 页
232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7 200 205 页
233
同上 第 188 页
234
1935 年倒闭和停业的银行有 12 家 占当时上海民族资本银行总数六十七家的 17.91% 上海金融史话

编写组 上海金融史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 第 126 页


235
杨荫溥 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之影响 申报月刊 第 3 卷第 9 号 1934 年 9 月
236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p82-83.


237
顾季高 顾翊群 张家骧 顾宝衡 毛起 马寅初等反对提升银价或指出银价高涨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相关文献可见 [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40-44 页

The silver problem and china’s economic plight, Finance and Commerce , Shanghai, may 17,1933.

顾翊群访问记 1969 年 1 月 24 日 台北 张家骧 银价提高与中国之关系 银行周报 第 19 卷

第 15 期 1934 年 4 月 24 日 顾宝衡 美国白银政策及对我国之影响 外交评论 第 3 卷第 6 期 1934

年6月 毛起 美国白银政策与中国 东方杂志 第 31 卷第 8 期 1934 年 4 月 尹伯端 银价问

题的检讨 东方杂志 第 31 卷第 8 期 1834 年 4 月 马寅初 美国白银政策与我国之利害 时事

月报 第 10 卷第 4 期 1934 年 4 月 甚至在华外国商人也反对 如耿爱德 白银在中国 中国杂志

第 20 卷 1934 年 5 月
238
1934 年 2 月 20 日 上海银行公会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 反对提高银价 见[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

264
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29 页 银行公会认为美国白银政策是给中国 千百万

人带来灾难的政策 上海总商会也致电罗斯福 反对美国白银政策 见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1934,vol.3,p.428.国内银行家如贝淞荪等的言论见 银行周报 国内要闻 第十八卷第七期


239
[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20-22 页
240
国民政府 1932 及 1933 年两会计年度财政报告 1935 年 2 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

编财政经济 一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561 页


241
[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29 页
242
孔庸之先生演讲集 南京 1934 年版 第 159-162 页
243
同内要闻 银行周报 第十八卷 第十二期
244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2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41 页
245
国民政府 1932 及 1933 年两会计年度财政报告 1935 年 2 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

编财政经济 一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546 页


246
刘振东 白银出口税开征及中美白银换文之内容 时事月报 第 11 卷第 5 期 1934 年 11 月
247
总统府机要档案 卓遵宏等编 抗战前十年货币史资料 二白银问题 [台北]国史馆 1987 年版 第

78-79 页 第 77 页
248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24 页
249
任建树主编 上海现代大事记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601 页
250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25-226 页
251
[日]饭岛幡司 支那币制之研究 有斐阁昭和十二年版 第 271 页
252
国民政府档案 卓遵宏等编 抗战前十年货币史资料 二白银问题 [台北]国史馆 1987 年版 第 78-79


253
[美]迈克尔 罗索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61 页
254
杨玉圣 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查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139 页
255
财政部钱币司检送 1928-1937 年国币对金价值指数计算表函稿 1938 年 5 月 10 日 见 中华民国史档

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 第一编 财政经济 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版 第 303 页

265
第四章 不同发展道路下货币制度选择的路

第一节 政府与经济发展道路

1 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问题的探索上 主要存在着两种宏观的观点 一种是
中国人民历史证明了的 通过反帝反封最终走上计划经济之路 另一种是国民政
府所探索的 在与列强某种妥协的状态下发展经济之路 也即后人所言的半封建
半殖民地经济 20 世纪 80 年代前由于阶级斗争等理论的凸显而对国民政府以及
近代以来历届政府为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均嗤之以鼻 改革开放后对此问题的

研究开始深化
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 经济近代化或现代化 依资源配置的角度而言 主要
是市场经济的完善 这样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找出两种不同的道路 一是通
过历史的自然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主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从而使市场经济
下的政府依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并体现出其历史的自然进程 而另一种则是在
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形成时 其经济形态处于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或略有资本
主义形态的混合经济 因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是列强的市
场或原料的供应地 由于这些国家或地区外受列强侵略剥夺 内部政局不稳 特
别是处于列强殖民地时代市场的格局之中 内部经济形态没有向市场经济自然转
化的动力和基本的自然因素 特别是缺乏像西方一样的形成资本主义形态的整个
国家民族的资本的原始积累 因而通过国家权力对资本进行集中 政府直接参与
经济建设 压抑市场的作用 呈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即政府是经济发展的主角 从而扮演了与西方国家政府不同的角色
中国自近代以来 政府与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政府是经济发展的主角
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设计者 也是力行者 更是追赶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倡议者

和实践者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理念 在西方国家 与中
国的这种极端的政府是经济建设主角相对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远不及市
场 这是不同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理念 也是历史对市场配置资源这种能力在不

266
同时段不同地域的显现
清朝末年的中国 政府垄断了一切大规模有组织的活动 包括政治 军事
企业 大型工商业 技术发明 盐 铁 火柴等大型生产活动都被政府垄断 中
国不但没有结社自由 也没有自由企业 任何大型生产活动是不可能在没有与官

府的特殊关系及批准 和监护下发展起来的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杨小凯认为 清朝的原始资本主义是属于当代
经济学家所称的坏资本主义 其特点是政府利用其政治垄断特权追求其私利 不
惜损害社会利益 比如政府利用盐业官营 官窑 皇家织造与民争利 没有成立
私人企业的自动注册制 私人企业需要有权官员的监护 批准 政府也利用其任
意侵犯私人企业财产的特权从与官府勾结的商人处索取各种利益 这种官商勾结
是坏资本主义的另一特征 正如 Landes 所言 这种坏资本主义造成了无效率的
收入分配不公 整个经济主要是为官府和特权阶级生产 因而市场狭小 分工不

可能加深 生产力不可能提高
洋务运动坚持官办 官商合办 官督商办的制度 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
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从而导致了异于西方国家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先民用工
业 后军工的道路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就是通过国家的权力来完成国家民族的资本积累 从
而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准备必要的可变基因 然而政府与市场经济本身在资源配
置领域就是一对矛盾 因而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必然有其极其独特的构架 基
于上述因素 比较合适的研究不是去考证 帝国主义是否在总体上削弱了中国经
济 而是去研究 在外国干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经济部门为何得不到更

圆满的发展 关于这个问题 国家的责任显然是举足轻重的 在落后国家走
向工业化的进程中 国家的作用举足轻重 当贫困的农村市场限制着消费的需求
和资本提供的时候 发展资金可以由国家预算直接提供 例如 19 世纪末的俄国
或通过实业银行货款间接供给 例如同时期的德国 即使是一些新近发展起来
的国家和地区 例如台湾 的经验也证明 虽然国家并不一定能保证发挥自身的
包办作用 但它对于确定投资优先权 设立适合于经济发展新的需要的法律制度

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中国 政治因素时常会扭曲政府的经济建设意志
甚至会导致政府在自身存亡和经济建设中发生冲突时不容质疑的选择 连年的内
忧外患 更强化了政府这一选择 其表现即财政刚性渗透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
方方面面
至于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 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学者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

国民政府 一书 是以资本主义完备市场条件下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工
具来论述国民政府与资产阶级关系的 全书评论的中心是蒋介石政权与上海资产

267
阶级的关系并非中国史学界所言的十分密切 而是矛盾重重 诸如 存在于两
个集团之间关系的真正特点是 政府竭力从政治上压制城市资产阶级 并榨取这
些经济现代化部分的力量 以岁入而论 支配南京政府政策的既不是资本家们的
利益 也不是政府对发展经济的关切 恰恰相反 政府的行动加重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弱点 而趋向为列强的经济利益服务 从政治上来讲 南京政府完全不理会
这些资本家通过上海总商会和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这些组织所表达出来的意见
事实上反而要极力指导这些商业团体置于政府控制之下 作为一种政治力量 资
本家处境是艰难的 而且到了 1937 年更沦为政府的附属品了 南京政府并没有

代表资本家的利益 资本家也不能对政府的决策有什么重大的政治影响 南
京政府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紧张 并非根源于意识形态 更多的是国民党政权的特

性和它对资本家的苛求造成的
在评说这些观点之前 回顾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在一些较为发
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列强 将中国纳入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体系进程中 中国
有没有可能走一条 自然的历史进程 而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和理论界的
答案十分明确----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出现的是一种现在被称之为 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会 的十分独特的社会形态 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 经济发展规律 因而
在讨论中国政府与资产阶级关系时 必需强调其发展或现代化道路的不同 这种
不同构架了一种非西方主流经济学认定的资本主义道路 同时也决定了政府作用
及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也会与传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历的绝然不同
正如小科布尔在第八章结尾时所说的那样 南京政府于 1935 年以后卷入
到经济领域并支配了工商业这一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是个新奇的情况
的确 清朝末年政府官员卷入经济领域的情况与南京政府统治时期的情况几乎
10
是相似的 历史为什么在发展道路如此惊人地相似 甚至还有日后显见的延续
性 不同国际经济历史背景及中国国情是扭曲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因素
1927-1937 年国民政府的发展被迫走的是一条 有中国特色的走资本主义的道
11
路 这条道路后来被历史证明在当时的国际和中国国内的大背景下是行不通
的 因而没有这种大的历史背景分析 而仅以 看不见的手 来理解资产阶级的
12
成长道路及国家在应当给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中的角色 显然值得商榷
除了近代历届政府直接经营经济的实践外 中国不论是在理念还是实践上均认同
国家直接参与经济建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经济主要由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市场
经济两大经济体系占据 而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在由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因而
那个时代关于统制经济成为人们的热点 二十世纪 30 年代 自世界经济恐慌发
生以来 统制经济已成风行一时的经济政策 先后实行统制经济的国家 不下二

268
13
十余国之多 我国对于一部分经济活动 也实行了相当统制 统治经济的呼声
曾风靡中国 不论政府官员还是知识界 实业界大多认同统制经济 而其内核实
际上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和经济的计划性 我们只举两个不太有影响的人物的言

穆藕初对此问题有两篇文章 一为 1933 年 9 月发表在 银行周报 第 17 卷
第 37 期 后 纺织周刊 转载的 统制经济与中国 一文 文中他认为 社会
主义称为计划经济 而欧美称为统制经济 他认为统制三种 一为行使强有力
之统治权 收一切产业为国有 以国家力量统制全部经济 此以苏联之计划经济
为其典型 次为同业联合 即各个企业因感于环境之压迫 以联合之方式 分别
控制各部门之生产事业 作为计划之活动 甚且将企业家及被雇者强近组成一同
业团体 构成一社会诸级体 下级受上级之全权统制与支配 此一方式 实即为
一种 加迭尔 或 托辣斯 之内部合理化运动 其缺点正复至多 并不能视为
纯粹之统制经济运动 复次为政府运用政治上之管理权 对人民之经济活动 作
有计划的统制 此既异于苏联之革命方式 复较同业联合之方式强而有力 易收
14
效果 故此一方式 目前欧美列强多采用之
对于中国 他认为 故今日我国实已处于最艰难之时期 若此时我国而尚
不准备实施统制经济 以有计划之行动 打破当前经济之紊乱状态 则长此 国
脉民生 断难延续 其结果终必沦于列强经济共管之惨局 故近宋子文氏出席世
界经济会议归来以后 所发表实施统制经济之主张 以及中央最近扩大经济委员
15
会组织之举 要亦视为适应时势需要 一种具有刷新气象之措置
但是他也认为中国要想搞统制经济 需要一些先决条件 一应有一坚强有
力之中枢政府 二应为一能自立自主之独立国家 三于资源人口以及生产数字
都有精确调查与统计 四有可供运用之资本与技术人才 五适合国情之精密计
16
划 他认为这五点为不可缺少的条件 而且以第一条为最重要 他还说 我
国之统制经济运动 在孙中山先生之实业计划中 如开发事业 如借用外国资本
17
与技术人才 都早已计及
1933 年 11 月他在 复兴月刊 第 2 卷第 3 期上发表了 统制经济之两大原
则 又一次强调了对于社会经济结构应全部明了其有关一切事情 及要求其全
部安定而无变动为统制经济的二大原则 并称 统制经济之界石 即在于 从
动摇到安定 从经营到管理 从不知到已知 此为经济发展之主流 亦即
18
为一切经济人所不断努力之点 且亦即为统制经济之前路 因而可以看出
他认为当时的中国要实行统制经济还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1933 年 8 月 8 日 益世报 上登出了居正的 实行统治经济 发展民族资
本----居正讲演中国的出路 在 7 日早晨的纪念周上 居正发表了题目为 从

269
世界经济会议失败 说到中国的出路 的讲演 他认为世界经济战将使世界各国
关税汇兑倾销战争更加剧烈 因而中国只能加紧统制经济及加强武力 前者谋国
内暂时稳定 后者为争得市场之后盾 他认为在中国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
义都不行 只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加国家统制 办法为 一调查生产指数所缺者
为何 二调查现金 以明国民资力 三注意发展民族资本缺少的条件 于不碍主
19
权与利益条件下 利用外力 协助生产
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环境是十分奇特的 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过程迥异于西方发达国家 同时中国在自 1840 年以来经历的倒是国家财政破产
和国贫民困 正如孙中山所言 中国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 地主 和 资本家
有的倒是赤贫 而在当时国际环境中像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从国外获得资本积
累的可能性已经是零 而传统经济又不具备这种资本积累的功能 这是中国资产
阶级弱小的原因之一 中国资产阶级能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吗 能使整个
中国构架一套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吗 历史已经证明 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要求 使得当时的中国必然要走自强发展之路 而
国家----在亚当.斯密眼里那只看得见而又不能干预市场经济之手 确实在中国
发展道路上阵要扮演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角色
笔者认为 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对我国计划体制形成原因的分析 同样适合
于近代经济体制和发展道路 他说 我 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提出
了一套新的理论解释 过去总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学习苏联经验来解释我国传统计
划体制的形成 我们则从政府当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重工业优先发展 重工业是
资金相对密集型的产业 我国当时是一个资金相对稀缺的经济 而提出了一个新
的替代解释 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投资周期长 技术
较为先进 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 投资规模大 我国当
时经济十分落后 以农业为主 农业剩余很少 资本积累率自然很低 资本非常
稀缺 如果由市场决定 利率必然会很高 利率高则无法投资建设周期长的项目
经济落后导致可供出口的商品很少 外汇短缺 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必然很高 从
而不利于资本密集的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 经济落后还使主要经济剩余只能来
自农业 因此经济剩余少而分散 不容易聚集 靠市场无法动员资金建设投资规
模大的项目 认清了重工业的三个特性和落后经济的三个特征 决策者的约束条
件 及两者的尖锐矛盾之后 可以导出为了实现政府决策者的目标 仅能用计划
替代市场来配置资源 所以传统的计划体制尽管效率很低 但从实现重工业优先
发展的目标来看 是政府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它的存在是由要素禀
赋和发展目标的矛盾决定的 而不在于我国的社会性质 学习苏联的经验则是因
为斯大林在 30 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时 和我们在 50 年代时面临的矛盾相同 从

270
我们这个理论出发就不难理解为何社会性质不同的印度 拉美国家也和我们有非
常类似的计划体制 因为他们的政府和我国一样 想在资金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优
20
先发展资金相对密集的产业
由于对中国近现代道路认识的不同 在评判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或政府角色
常会出现种种不同的观点
以小科布尔对中国国民政府对金融控制的观点而论 如果中国的部门经济
特别是小科布尔强调的银行业 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样的道路而成长
发展起来的 而政府对之使用了 国民政府式 的手段 那么确实能够看出国民
政府与资产阶级的 对立 关系并得出小科布尔的结论 但是如果中国的某一经
济部门并不是资本主义 自然的历史进程 产物 而其发展本身就是与政府行为
特别是政府的财政行为密不可分的话 那么其参照系是不是应当重新考虑呢
小科布尔对于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着墨很多 在 1921 年至 1928 年期
间 上海的现代银行的总存款额增加了一倍 尽管有这种成长状况 但现代银行
在日常商业活动中的作用仍是有限的 直到 1933 年 7 月 上海本地银行[钱庄]
21
的每日兑换成交数却是那些现代银行的兑换成交数的五倍 二十年代初时 中
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实际的控制权落入上海金融集团首脑人物手中 1925 年 中
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两家银行 占有上海银行同业公会二十二个会员
22
银行的总财力的 55% 1932 年 有六十七个中国现代银行的总行设在上海
它们占了除香港和 满州 以外全国银行全部投资额的 63.8% 就总资产而论
上海银行业公会的二十六个会员银行占所有中国现代银行总资产的四分之三以
23

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是十分独特的 首先近代中国政府官办银行的产生
大多出于财政目的 而非金融目的 其次早期银行的金融职能远弱于其财政职能
张郁兰的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认为 中国的银行业并非是由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而发展的 近代银行业不能成为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提供者和流动资金
24
的支持者 政府公债从北洋政府时期开始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 筹码 在
1919-1923 的五年中 全国新设银行有 143 家 为增设银行最多的年份 这些银
行的设立 并不是为适应产业资本发展的需要 而是为了公债买卖的利润和对政
府进行贷款的高利所剌激 另一方面 北洋政府由于财政支绌 除发行公债外
还经常向银行借款 这种借款的利率也是很高的 购买公债进行投机 和向北
25
洋政府贷款 已是某些银行 特别是设在北京地区的 运用资金的主要出路
国民政府以后 战争使中国落后地区资金向上海的集中及政府公债是银行发展的
两大重要因素 张公权说 近年内地困难日深一日 上海繁荣则相反地畸形的
发达 一切现金财富均集中于上海 每年估计约达数千万元 只要观乎上海银行

271
界的发达和存款的增加 便可证实 如华商银行最初存款不过一亿元 而最近已
26
增加至 20 亿元以上 因而将 畸形 发展起来的经济部门当成西方市场经济
下的产物来看待 并指责以政府干预 控制 实际上是对参照物的误用 及对中
国发展道路独特性了解的缺乏

2 政府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按照传统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 政府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 除了保卫国家
及公正的社会管理外 在纯经济部门应当只在公共部门起一些作用 而市场那只
看不见的手将是资本主义的 发动机 在对待阶级的问题上政府的作用是努力
保护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并成为其代言人
而中国在这一方面却恰恰表现了其经济发展中政府与资产阶级矛盾的特色
而这种矛盾的根源就是政府与资产阶级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问题 也就是在市场
经济下政府与市场 资本家 商人 谁是资源的配置者这一角色上发生根本的冲
突 与此同时 对现代经济发展特别是对现代工业的渴求又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由此近代中国政府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 既有矛盾 又有其一致性
但是一些著作仅从西方模式出发 因而对国民政府对资本家的经济要求十分
反感 如 从财政上而论 南京政府的收入几乎全部是从城市现代化经济部分收
集来的 而不能从传统的农村经济部分获得很多重要的收入 由于经济上现代化
部分比较薄弱 以 1933 年为例 现代化经济成份的收入只占国家总收入的 12.6%
农村地区理应是南京政府的一个更强的财政基地 然而要开辟这样的财源 需要
27
对农村有坚强的控制 而这却又是南京政府所缺乏的
首先 中国融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之后 传统的农村经济已不再是国家重要
的收入来源 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以农村经济为财政基础的先例 关税成为
中国重要财源的基础是由于中国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 是外国商品的市场更是
原料产地 中国被迫开放导致了税收结构从农村经济向通商口岸与国际贸易关系
密切城市的转移 其次正是由于发展道路的不同 使得国民政府在发展中国经济
并构架中国资本主义体系上 特别是在政府完成既定目标而需要资金支持时 必
然与资产阶级发生矛盾 特别是当以全国视角看整个中国时 上海不过是亿万里
乡村包围的十里洋场 是中国传统经济形态汪洋大海中的 孤岛 这个最具有
现代经济部门的城市和其经营者 十分悲惨地是与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整个中国同
为一个有机体
对于 1928 年时召开的全国经济会议 小科布尔认为是宋子文对上海资本家
28
的政治动员 标志着上海资本家与南京政府之间关系的重要改变 实际上在
会议中政府官员与资本家们虽然谈笑风声地议论着同样的未来国家经济发展问

272
题 而却各有自己的打算 也深蕴了与生俱来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29
中央银行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以中国组建国家银行为例 在经济会议上
资本家们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如美国联邦体系式的中央银行 从而拥更多的权力
30 31
实质在于从金融上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 不至于完全受制于南京当局 这
也是张公权拒绝宋子文将中国银行改组为国家银行的原因之一 但是政府方面却
极力要建立一个国有 国家占有绝对发言权的中央银行 全国财政会议召开后
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些有关国家银行与中交两行的消息 如 顺天时报 对中央银
行将合并中 交两行的社会传闻进行分析 认为一种可能是因为中央银行广东和
32
汉口分行已停业 因而政府想抢两行利益 但又说经济会议认定日后国家银行
第一步是先设置中央统计委员会对全国财政进行统计 第二步设立中央预算委员
会确立全国预算 第三步才是成立国家银行 同版还登了宋子文对合并说的否定
1928 年 7 月 25 日 顺天时报 刊出了 中交两行改组似有充分实现可能 一文
认为上海银行界颇持有此项主张 并说上海银行界早就在四五年前就有将中国银
行改组为中央国家银行的想法 并大事活动 想使中国银行管理国库事务 而使
交通银行成为纯粹性的商业汇兑银行 所有的这一切 在 1928 年 11 月 1 日由国
民政府揭开了迷底 政府独资 而且不惜以保留德国庚款而发行十七年金融短期
33
公债 3000 万元 并以其中的 2000 万元充为资本的国家独资中央银行开业了 经
济会议上张公权在致词时的讲话值得深思 他希望的 国家得以实力辅助生产事
34
业之发达 的 辅助 二字 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中国的发展道路上
政府的作用是不能用 辅助 两字的
尽管国民政府与上海资产阶级存在着矛盾 但是这并不妨碍国民政府在意识
形态上对社会主义的反对 排斥及政府本身对发展资本主义的追求
以白银风潮为例 政府和资产阶级在面对风潮时有着一致性
白银风潮等引起的中国经济危机是小科布尔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 依书中所
言 白银风潮前是宋子文时代 尽管蒋对宋有军费的强索 但是宋与上海资产阶
级的关系是 合作 的 但是白银风潮以后则进入了孔祥熙时代 而此时 所有
的人都得依靠南京政府的资助 孔祥熙就是利用他们的这个弱点盘剥资本家 并
35
且攫取了对上海银行家的产业的控制权
小科布尔描述了白银风潮等对上海资产阶级产业的冲击 但是从他对上海金
融资本家与萧条一节的行文中 只能看到由于白银风潮等的影响后 上海银行业
发展了 对此他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 仅有钱庄出现倒闭的事件 只有这样才能
36
反衬出后面政府对银行控制的掠夺性 历史事实并不如此 除了当时的危机在
工商业影响巨大 如中国征信所统计 1935 年上半年就使上海商号倒闭了 220 余
37
家 改组了 890 余家 下半年中秋节前后的九天里又倒闭了 160 余家外 白银

273
风潮还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金融业
资本主义导致的市场经济要求世界成为统一的市场 因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的
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日益显露 我们且不论当国际金
融在金本位环境和放弃金本位过程中中国建立银本位的困难程度 这是国民政府
面临的非常独特的经济环境 但中国币制的确立需要政府行为 而资本主义经
济史也证明经济危机时期的政府是解决 市场失灵 的主角 具体到上个世纪三
十年代中国根本不能控制的白银风潮中 国民政府的政府行为 在小科布尔的眼
里一无是处 无非是政府进一步加强其在经济中的干预 控制银行 并通过银行
控制中国的工商业 从而完成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控制 同时这种控制不是为了发
展中国的经济 而是为了某些政府要员的私利
在白银风潮中 中国政府是无力控制世界银价的 控制不了世界银价就解决
不了中国的白银外流 而白银是中国的价值尺度 白银风潮却使 通货紧缩或膨
38
胀之权不能操之自我 既然如此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能放任不管吗 难道
39
政府在此时也不能干预经济领域的活动吗 要管政府又能作些什么呢
我们不能否认在白银风潮中大量经营者不断的向政府要求救济 是他们 要
政府进行干预 原因是他们不能抵御这种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而带来的危机 而中
国银行界出于经营原则不能承担这种 义务 是白银危机 逼 得一些资产阶
级 要求 政府用行政加经济手段进行有力的干预 而国民政府在当时的所作所
为在后人看来也是舍此而无选择的 即只能加强对国内大银行的控制 以间接消
除白银外流及其影响 这也是当时最为符合经济和国家利益的选择 既然发展道
路的出发点不同 政府干预的特色也就从 1840 年起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的发展之
路 而且当时中国政府对于工商业及银行业的涉入 比起罗斯福在解决美国经济
40
危机时 政府行为在美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引起的震荡要小得多
在近代经济发展中 政府与银行家在发展中国工业上的共识 并没有减少两
者在由市场还是由政府配置资源这一问题上的矛盾 不仅如此 由于政府角色的
强化 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中国银行业走了一条一开始政府严格控制 到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混战
军阀一方面加强对地方银行的控制 而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却放松了对全国性
有租界地区 银行控制并存的局面 而一旦国家政权统一 政府强化控制必将
重新来临
1928 年中央银行正式成立的同时 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 11 月 17 日和 24
日分别召开股东大会 修订章程 将总行自北平迁至上海 中交两行中枢机构迁
沪 带动了北方其他几家银行的南迁 1930 年 中孚银行和中国实业银行自天
津移至上海 1931 年 新华商业银行和中国农工银行由北平迁沪 1933 年 东

274
莱银行从天津搬来上海 待到 1935 年和 1936 年 北四行中影响颇大的盐业 金
城二行的总行 也分别从北平和天津移迁上海
上海有着十分特殊的环境 北洋政府时期 中央政府对上海管制宽松 且租
界林立 商人组织在本地事务有极强的影响力 因而使上海拥有一种 区位优势
权力的相互制衡 使上海地方政府比内地任何一个军阀控制更接受规则约束 使
这一地区有一个保护产权和个人自主的小环境 而现代的制度经济学已经证明
41
这种环境在 吸引可移动资源上效果显著 由此 原来的两个金融中心 即财
政性金融中心北京和真正的金融中心上海 复合了财政金融两性而定位于上海
从此远东第一金融中心雄视江海
近代银行家们经营中所作的努力也是尽量与政府脱离关系 这是源于配置资
源角色间的矛盾
中国银行虽然是股份公司 但是国家银行 受到财政部和财政总长的严格监
督和管理 在北洋时代 1913 年的中国银行则例给财政部长对该行以全权管理之
权 三十条则例中要由财政部或财长核准达 26 条之多 而且第 26 条还规定了财
42
长认为中行所作不合则例章程或不利于政府之事 均可制止 在人事上 正副
43
总裁要由财政部任免 而且要随财政总长的进退而进退
30 年代 政府向中国银行增资 又一次强化了对中行的控制 除了政府自
己发展经济的思想外 对抗外商银行对中国国外汇兑的控制也是重要原因 马寅
初说 我国没有国际汇兑银行 故所有国际汇兑 不得不受洋商银行之操纵
44
故而中行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并在伦敦设立分行
1921 年第二次停兑后 交行下决心脱离政治 而交部收回交通银行在交通
四政上的一些特权 给交通银行业务造成损失 钱永铭 1924 年在交行董事会上
说 本行原以四政款项为重心 扦格既生 往来几绝 殊途同归于营业前途大
45
有影响 而梁士诒重新掌握交行又说 我们绝不能放弃此种权力 仍应揽做
46

我们不能否认 中国银行的领导及一些私营银行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对于真
正银行业务的追求及对银行财政化的反对 如张公权就反对政府滥发公债以补财
政赤字并让银行吸纳 反对让银行滥发纸币以通货膨胀解决财政问题 他认为
47
国库是国库 银行是银行 然而 我们应当总体地历史地看这一问题 即这
些努力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没有银行的 国库性 财政性 张公权也不会有此
感慨
银行的财政性使其加国有股份大幅下降 中国银行历年官股所占比例为
1912-1914 年占 100% 1915 年 82.99% 1916 年占 81.80% 1917-1920 年占 40.71%
1921 年占 27.36% 1922 年占 11.13% 交行 1913 年占 2.23% 1924-1926 年占 2.53%

275
48
1924 1927 两年 交部又先后让出了官股 14700 余股 到 1928 年 11 月 国民
政府公布交行则例时 交部股额仅为 7800 股 在已缴资本 7715150 元中仅占 10%
49

国民政府建立后 由于张公权依然坚持中国银行私有化 排斥国有股 的倾


向 并在政府出售公债时大量降低该行公债的持有量 从而强化了政府改组中国
银行 并将之排斥出中国银行的决心 这也是南京政府在 1935 年决心要接管中
50
国银行的原因之一
对于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 尽管洪葭管先生认为 一 中央银
行与财政部是平级的 并非隶属关系 两者之间行文用公函 而不象中国 交通
银行对财政部行文要用呈文 二 很长时期财政部长兼任中央银行总裁
51
1928-1945 这是说不通的 财政与金融合在一起是金融依附于财政 这同
现在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不可同日而语 对此 银行家们是不赞
成的 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陈光甫 中国银行张嘉 便认为中央银行既是 银
行的银行 就不应该由财政部长兼任 陈光甫在第一次中央银行理事会上就提出
总裁不应由部长兼任的意见 三 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分工大体是由财政部管金
融行政 如银行设立的批准 币制改革的实施等 而关于资金的调剂 业务的经
营 利率的确定等则均由中央银行决定 中央银行的一切决定并不受制于财政部
四 中央银行代理国库 但财政入不敷出 收支不能平衡 财政部要求中央银行
垫款或透支时 手续是由财政部开立国库证作为担保品 利率照计 虽然有一些
52
小的讨价还价 基本上是保证了财政需要 但是中国国有银行的财政性是不可
避免的 他又说 要维持困难重重的财政 又非依赖金融不可 抗日战争前
财政因连年内战 虽加重税收 仍收不抵支 弥补之道 一是发行公债 二是直
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后者亦办手续 以国库证之类作抵押 财政部向中央
53
银行借钱 部长和总裁也就是借款人和贷款人都是孔祥熙
近年来 赵德馨先生提出了市场化与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
54
但是如果金融市场没有筹资能力 其市场条件下的工业化就不能形成
由于政府在近代经济中的角色定位一直没有变化 政府不能也不肯甘当经济
发展的 守夜人 因而一直到现在 巨额不良资产的根源在于严重的体制障碍
国有银行天生就是政府的 第二财政 在政府的指挥下承担着为国有企业 输
55
血的主要任务 从而成为国有银行改革的目标 这就是制度的路径依赖
近代政府与资产阶级关系的紧张还表现在战时经济的扭曲
经济发展必需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而近代历届政府常是从战争中走来 又
伴随着战争而垮台 战争伴随着近代政府的更替 因而自晚清以来的清政府到国
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有着十分明显的战时经济特色 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而战时

276
经济与和平时期的经济有着不同的运行规律 将一切经济资源统一集中为战争服
务是战时经济的原则 正像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表明的那样---- 要大炮就不能
56
要黄油 由此形成了两大矛盾 即政府筹集的资本是用于战争还是用于经济发
展 二是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的作用被战争强制性的挤压给了政府
历史证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资本主义世界政府对国民经济干预最多的时期
但是如果中国走不了由资产阶级来完成中国的资本主义进程而要由政府来
扮演其中最重要的角色 走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 的话 政府要完成的第
一件事 是要社会安定 在中国复杂的矛盾条件下 社会安定的第一步是战争
这真是近代社会 经济的怪圈
由此产生了近代政府与资本家之间的种种矛盾 晚清时有政府建立了织布
局就不许商人再设的先例 而到国民政府时期 正如小科尔布所言 资金是双
方[政府与资本家]关系紧张的最大根源 蒋介石的频繁军事内战带来了额外的财
57
政需要 而这几乎全部压在城市现代经济部分上 蒋 冯 阎大战迫使宋
子文增加军费 军费开支从 1929 财政年度的二亿一千万元增加到 1931 年财政年
度的三亿一千二百万元 同一时期的政府总支出 从四亿三千四百万元增加到七
58
亿一千四百万元 1931 年发行的政府债券总数达四亿一千六百万元 超过了
59
1929 和 1930 两年的总和
小科布尔认为 国民政府从来没有考虑过也没有组织过一个统一的经济建
60
设计划 政府的投资活动完全凭个人而定 而且在建设上也是很偶然的 这
实际是否定了国民政府从 1928 年以来召开的全国经济会议 全国财政会议 全
国工商会议及实业部的一些经济建设实践
具体到经济建设计划上 早在 1928 年 11 月 7 日 中政会就通过了 建设大
纲草案 提出国家要在平等互惠 不损害中国主权的前题下 利用外资 但是
国营的色彩十分浓厚 全国交通事业铁路 国道 电报 电话 无线电等 有
独占性质之公用事业 如水力电 商港 市街 城市公用事业 并系国家前途之
基本工业及矿业 如钢铁业 基本化学工业 大煤矿 铁道 煤油矿等 悉由国
61
家经营建设之 其中一些建设公用设施的计划十分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
则 1928 年时 主持实业部的孔祥熙也制定了一个 基本工业建设规划 对交
通运输 钢铁 煤炭 电力等要优先发展 1931 年 5 月 国防会议按孙中山的
实业计划精神 提出了十项建设纲要 确定了一系列的经济目标 如 10 年内生
产钢铁 1.2 亿吨 11 月 改拟 三年建设计划 强调要先发展交通 水利等基
本建设等等
但是这些字面上的东西往往因战争停顿或扭曲 因此明确了近代中国经济发
展的不同道路和政府角色 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政府与资产阶级关系及政府决策

277
的环境及制度约束

62
3 官僚资本主义 抑或 寻租
政府在经济领域内活动 以运动员兼裁判员的角色出现 必然引发制度上的
混乱 从而形成制度上的 寻租 机会 甚至建立寻租制度 因而这种大环境下
产生诸如 官僚资本主义 或其他以权谋利 最次也可走后门 的官员或集团是
经济逻辑决定的历史必然
清朝洋务运动的特点不但是官方对大工业的垄断 也表现为亦官亦商 官商
勾结 商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与官府搞好关系和得到庇护 胡光墉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
官商合办 官督商办是没有严格定义的概念 就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 (1872
年) 开平矿务局 (1877 年) 上海机器织布局 (1878 年)而言 李作为官员是
企业的老板 他使用合股公司的形式从私商筹到资本 任命有捐纳的官衔或半官
方地位的人做经理 很像政府有控股权或控制权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最大问题就
是老板既是制定游戏规则的政府大官 又是参加游戏的主要成员 其双重地位造
成的利益冲突使得国家机会主义制度化 公平和健全的市场秩序不可能建立 私
人企业不能发展起来 官督商办企业有官僚机构的所有弊病 裙带风盛行 官员
滥用资金 贪污成风 几个所谓私营铁路公司的例子都说明 政府一直保留撤换
这些所谓私人公众公司的总办 及其它干涉的权力 这些干涉加上公司治理经验
63
不足导致问题时 政府又借机实行国有化
胡绳先生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一书中也引张謇之言为证 清朝当局
但有征商之政 而无护商之法 商之视官 政猛于虎 当时这种绝对君立
专制 根本不受法律的制约 只有法制 没有法治 君主 超然于许可权之外
64
官员游行于利禄之中
北洋军阀时代 军阀投资于经济领域而获利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曹锟 曹锐
王占元 李纯 蔡成勋等人在天津工商业的投资就达几百万元 冯国璋在直隶夹
山 兴隆 遵化等 3 座金矿和保定电灯公司有大笔投资 曹锟家族是恒源纱厂
北方航业公司 保定电灯公司 同福饼干公司 利丰大米庄等当时著名企业的大
股东 此外 利用职权夺取企业的控制权也是常事 恒源纱厂就是曹锐将原来经
营状况良好的民国建立后国内第一家官办纱厂----直隶模范纱厂硬性改组后变
成大股东的
对于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 陈伯达 许涤新等人当年提出了官僚资本主义的
概念 中国四大家族 一书的主旨是要揭露 以蒋介石为首的蒋 宋 孔 陈
四大家族如何窃盗我们这个国家为他们的私产 化公为私 如何以 国家 政

278
65
府 等名义 无情地掠夺人民所有 假公济私 书中强调国民政府的企业不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小科布尔说 共产党的作者曾经用 官僚资本 这个
词去概括南京政府官员们的私人投资 也用来通称那些没有私人投资在其中的国
家控制的企业 因为按照许涤新的论证 国民党统治下的南京政府并不是什么别
66
的东西 而仅只是南京政府的官员们的一份私产 而他认为这混同了纯私产及
国家企业的区别 同时指出 1937 年以前的资源委员会在官僚资本这个概念下很
难说清楚 但是还是在这一节使用了 南京政府对工商业的卷入形成了官僚资本
主义 实际上双方均没有解决国民政府经济发展过程中权力与经济 公与私很
难分清的问题
除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的原因外 当今的寻租经济学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由于中国没有在资本主义发展上的 自然的历史进程 因而政府的作用并
没有像斯密所论述的那样 仅限制于保护产权和合同履行之类的法律范围内 从
而使市场得以有效运作 市场机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真正调控经济发
展的作用 一旦市场运作不够完备 或者市场的功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妨碍 政
治必然乘虚而入 但是一旦政治分配出现在市场之上 就会诱导越来越多的寻租
67
活动发生 亚里士多德早就在其 政治论 说 把权威赋予人 等于引狼入
室 因为欲望具有兽性 纵然最优秀者 一旦大权在握 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
68
所腐蚀 而政府涉入经济领域必然为钱权交易打开方便之门 诺贝尔经济奖得
主布坎南也认为 当制度从秩序的市场转向直接的政治几乎混乱的状态的时
69
候 寻求租金就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出现了
寻租 RENT-SEEKING 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最早提出的 现在经济学界一
70
般将寻租称为 由于不同体制 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 额外收益 而公
共选择学派将之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
的活动 总之寻租是指利用权力而获得非市场调控下的财富 也就是权换钱的过
程 即陈伯达所言的 化公为私 假公济私 近代中国由于没有完善而发挥作
用的市场体系及强大的资产阶级 而且历史环境决定的政府在发展道路上的不同
作用 政府直接涉入经济领域 导致了近代政府大量的寻租活动 这种活动不仅
体现在官办企业 也体现在官员私办 更体现在官员为自己的亲戚 部属谋利上
这是更为经济意义而非政治宣传化的对近代政府经济腐败的解释
如果按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概念 除了资源委员会以外 陈氏兄弟在抗战后
进入经济领域的活动也是应当大书特书的 因为抗战后陈氏兄弟的经济活动十分
活跃 1934 年陈果夫主持江苏农民银行 1945 年 10 月 尽管孔祥熙反对 但陈
果夫运用 CC 之力 打击孔 宋而入主中国农民银行成为董事长 后来陈果夫还
控制了中国通商银行 其总经理是他的亲信骆清华 40 年代初时陈果夫在国民

279
党四行两局一库中 分润一行二局 独占一行一库 交行经理赵棣华 中信局局
长吴任沧 邮政储蓄汇业局总经理徐继庄 烟酒专卖局局长刘振东 花纱布管理
局长骆美奂 合作事业管理局局长寿勉成均是他的亲信 仅中央银行和中国银行
没有打进去 1946 年 8 月 陈果夫出任中央合作金库的理事长 11 月 1 日 合
作金库在南京正式成立 不久加入四联总处 5 年内成立各级合作金库 1600 多
个 建立 35 万多个合作社 陈的另一个创举是开办党办企业 早在 1932 年时
CC 干将刘不同向他要活动经费 使他有了这一想法 到 1934 年立法院公布了宪
法草案初稿后 陈果夫认为此事更为重要 但是蒋介石当时并不想让他经营经济
而陈果夫就先搞地政 合作事业 1928 年任中国合作学社的理事长 1932 年在
中央政治学院中设立地政学院 培养了一批干部 这些为他以后进入农行打下了
伏笔 国民党第 6 次代表大会要 实行宪政 陈果夫认为国民党日后将要自筹
党费 因而开始建立党营企业 1945 年 11 月 12 日 陈果夫成为改组后的中央
财务委员会委员 为国民党筹集党费 从而开始党营事业 党办企业的代表有齐
鲁公司等 1946 年陈指示国民党中央管理的新闻 文化 广播等事业单位企业
71
化 1946 年 1 月陈发起了农业教育电影公司 后又搞中国广播股份公司等等
72
陈立夫还办有中国工矿银行等
但陈果夫对钱还是看得很轻 没像孔 宋一样贪 他说 我看历史 又看
到亲友中的人 只有做事业的 其事业永远留存 其他遗钱给孩子 或个人贪污
得很多的钱 颇多不久消失 因而以写书为乐 依稿费为财源 后入不敷出
蒋介石曾送钱接济 而陈立夫也没有多少钱 到美国后与老妻先是一起养鸡为生
73
后来自己做松花蛋 豆腐乳 包棕子 两人的手都变粗了 因而四大家族中
的陈氏兄弟搞的 官僚资本主义 并没有为自己家族搞到多少钱 四大家族及与
之伴生的官僚资本主义理论在这个问题上不免显得单薄 但两陈不为自己搞钱并
不妨碍当年陈氏兄弟为自己的官营 党营企业或某些人寻租 特别是在阶级矛盾
激化下国民党所经营的党营企业 则更具有舍弃民族利益而为一党营私的趋向
如果一个国家机关不去为民族服务 而是替一个私党效劳 那会把国家引向何
处 本来把权力和武器给予他们 是为了保护公民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然而现
74
在权力和武器却成为奴役人民的手段和置人于死地的工具 这不仅可形容二战
时德国的盖世太保 在人民革命的时代也可以形容中国国民党的经济工具
实际上 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甚至不让市场发挥其作用是资本主义经济
全球化过程中后进国家苦涩的选择 这种选择的结果或是由于 寻租 而引发社
会动荡 或是由于 计划经济 而导致 短缺 或激励原则缺乏 对后进国家而
言 这种高额的代价恰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前奏 因为现代经济需要在一定资源量
下的配置 市场需要其发挥作用的资源结构以及政府退出经济领域的基本现代经

280
济规模

第二节 银本位的建立和白银国有

1 近代币制改革设计与困境
实际上中国近代币制面临着几个无法解开的死结 一是在追随世界金本位潮
流时 由于国内经济困境而无资金实现 同时外部环境也无法求得资金支持 二
是银本位落后于世界货币环境且银的进出受制于外人 但却是无可奈何的现实选
择 三是政治混乱和战争导致的军阀割据与自然经济的残余完美地结合从而使近
代币制改革缺乏良性的环境 近代由于世界金本位货币体制的确立 使世界银价
日益跌落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等产银国的力争及战争等因素曾多次使银价上涨
银价的大涨大落又使白银成为世界性的投机商品 银价在总体下跌的情况下涨落
不定 使中国对外贸易及外人对华贸易常遭汇率风险的损失 因而近代中国币制
改革均是依此种特殊的情况而考虑的
近代中国币改思想或政府实践过于看重三个实际方面的问题 而忽视三个随
之而生的问题 即看重货币的流通媒介作用而忽视其价值尺度的职能 注重货币
的对外汇价 而忽视货币的对内价值 为政府财政设想过多 而忽视货币在社会
经济中的作用 具体而言主张采用金本位者 多源于对外债偿付时中国亏赔的思
考 而主张金汇兑本位者多从对外贸易逆差的角度思考 强调银本位者又多泥足
于现实环境
有关近人币制的议论 真可谓是龙呤虎啸 各据胜场 但中国近代币制改革
的总体思路 强而言之约有三条 一是金本位 二是金汇兑本位 三是钱币革命
即管理通货 而从时间来分(实际上有交叉) 则约在 1895 年至 1900 年人们多强
调金本位 从 1910 年至 1927 年人们在金汇兑本位 或先施行银本位再向金汇兑
本位过渡的思想间徘徊 自 1927 年至 1935 年是国民政府继承 探索和实现孙中
山钱币革命理想的时期

一 金本位制
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 高唱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口号 而到了甲午
战争后 才认识到中国不仅物质文明落后 而且制度上也有缺陷 这与现代经济
75
学的 对后发者的诅咒 相合
中国近代货币 实在复杂 严格的讲谈不上什么本位 强而言之 清末以前
为银铜跛行本位 清末以后至 1932 年则为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在法币改革
前的这一过程 学者 银行家 政府官员 行政部门都对中国币制的发展进行了
281
方方面面的探讨 这些讨论既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时国人的思
考 也反映了国人对当时货币本质的理解和社会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制约 其中的
一些思想形成了思潮 为日后的法币改革创造了思想条件
晚清货币已十分混乱 特别是咸丰年间以后 中国传统的币制已近崩溃 而
外部世界 特别是金本位的世界经济环境 使得已经与外国发生经济关系的中国
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贸易与财政交往状态 故而当时的政府官员已经开始关注币
制改革 特别是甲午战争赔款及庚子赔款确立后 银价下跌 金银折算使中国财
政损失奇重 人们日益重视对币制的研究 而光绪二十八年时 中英商约 和
第二年的 中美商约 均将统一中国币制写入了条约 并以增加关税作为交换条
件 于是币制更引起朝野人士的关注 但终清之世 由于政权无力 币改终成画

在人们认同世界金本位制以前 晚清官员首先提出来的是金银铜三品币制
其代表人物 一是顺天府尹胡燏芬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在条陈变法自强案中主
张 铸金银铜三品之钱 更强调 今日即孔孟复生 舍富强外 亦无立国之道
76
而舍仿行西法一途 更无致富强之术 同年十二月监察御使王运鹏奏请变更币
77
制 上 请开办矿务鼓铸银圆摺 主张 鼓铸金银铜三品之钱 同年陈炽著
通用金镑说 要求开金矿铸金币 这时人们对于币制改革的困难估计不足
78
幻想将国内统一币制与对外币值稳定两个问题一起解决 因而并不切合实际
片面了解国外金本位的实际情况 使一些人认为中国应当建立金本位制 在
这方面 盛宣怀和杨宜治是代表人物 盛宣怀主张先统一银币 然后再铸金币
杨氏则在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年 时由于日本和俄国采用金本位 而条陈 请
79
仿造金银钱摺 请求仿行英镑 此后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者极多 诸如胡惟德
汪大燮 康有为 曹汝霖 贾士毅 甘末尔设计委员会等等
80
胡惟德说 当今环球各国既皆用金 而吾国岂可居其后乎 此外当时的
中国政府的日本顾问堀江归一 也极力反对金汇兑本位 而积极建议中国实行金
81
本位
国民政府成立后 1929 年 2 月 财政部邀请美国著名自由化货币专家甘末
尔(E.W.Kmmerer)筹划中国币制改革 写出 中国逐渐实行金本位币制法案及理
82
由书 甘氏提出实行金汇兑本位 推行新币制 统一货币发行的币制改革方案
这个方案的重点是 逐渐 两字 这一方案因没有过分地伤害中国的主权 因而
为国内人士所接受 但由于国民政府此时正忙于中原大战和 剿共 财政十分
因窘 无力也无意在货币问题上大动干戈 加上不久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 世界
各国又纷纷放弃了金本位 中国除在币制上实施了海关金单位并发行关金券以避
免银价低落所引起偿还外债的损失外 一切依旧

282
对于金本位制度 近代人们最为认同的时期是 1930 年金贵银贱风潮期间

二 金汇兑本位
金本位制对于中国而言最大的困难是中国不产金 也不能从对外贸易中通过
顺差而获得黄金 因而对外用金 对内用银的金汇兑币制则成人们追求的第二条
道路
本世纪初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 使用银币的中国 因世界银价日跌
赔累不堪 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 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Sir
Robert Hart)建议中国实行金汇兑本位 光绪二十九年八月 他写了一本 中国
银币之确定金价论 认为一英镑恰合中国库平银八两 认为中国可仿印度而建
立金汇兑本位 并铸造统一的一两等银币 翌年初 美国人精琪向中国政府提出
83
了 中国新圜法条议 实际上也是提倡金汇兑本位 只是在实行细节上与前者
不同 但赫德的建议没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视 精琪的主张由于极力照顾列强在中
国的利益 特别是要设立洋司泉官一事而遭到了人们的强烈反对 尤以地方实力
派张之洞反对最烈 他说 财政一事 乃全国命脉所关 环球各国 无论强弱
但为独立自主之国 其财政未有令他国人主持者 更未有令各国人能干预者 今
精琦条议┅┅直欲举中华全国之财政 改归其所谓正司泉洋员一手把持 不复稍
84
留余地 张之洞反对金汇兑本位 他认为中国应当先铸造银币 统一货币 张
之洞强调要先统一中国货币的思想 强调了当时中国币制的实际 对以后的币改
思想起到了重大影响 即不论人们追求哪种币制 均认同要先统一中国币制 具
体而言即先统一银币 或先统一于银本位 恰逢此时世界银价上扬 张的主张
在袁世凯的支持下终于使政府决定仍旧用银为币 1905 年制定了 铸造银币分
两成色并行用章程 但是关于银币以两计值或以七钱二分或元计值 仍争论不
休 光绪末年 清政府又想借美国之力实行币制改革 一是自厢情愿 二因为辛
亥革命爆发 遂又终止 清末以来中国的币制改革虽然没有成功 但加强了国民
对货币制度 货币改革的了解
由于中国本不产金 特别是近代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日渐明显 且银在中
国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强化 因而总有一些人提出银本位制或金银币并行 并
认为只有先施行银本位 85或金银并行后 才有可能向金本位或金汇兑本位过渡
这些观点可以视为金本位或金汇兑本位的变种
认为中国要实行银本位者的理由是十分现实的 主要有三 一是中国习惯银
铜并用 有历史传统 而且日常用银两 二是中国不产金 三是人民生活程度不
高 现不宜实行金本位 这是一种承认现实的态度 实际上 北洋政府和国民政
府初期政府三令五申的政令也是在朝银本位制迈进 但是一直到废两改元前 政

283
府政令都是具文
对于银本位而言 从政府方面说 光绪二十二年 1896 经政府官员讨论后
下令铸造一两银币 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年 及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年 又有
划一银币定一两币等谕 宣统二年 1910 年 有改定币制谕 以银为本位改为
七钱二分 1914 年政府公布的国币条例 1933 年国民政府公布的银本位币铸造
条例等 显现了其脉胳
而金银币并行制则认为应当铸造金银币 但两者之间不像金汇兑本位那样有
固定的比价 相互价格随行就市 实际上是对金汇兑本位的误解和对现实白银核
心型货币体系的发展 执此意见的代表团人物有王运鹏 杨宜治 卫斯林刘冕执
诸青来 最有代表性的是卫斯林 精琦的币改方案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但是美
国对中国的币制改革依然十分关注 自 1907 年起 驻美公使唐绍仪继续交涉币
制借款 1910 年 9 月中国政府正式向美国银行团要求借款 5000 万元 结果引起
各国的反对 1911 年由四国组织了银行团 成立币制改革借款 总额一千万镑
其中 30%用于开发东三省 基金全部用于币制改革 先行拨款付了 40 万镑 其
余等银行团认可的币改方案出台后再行拨付 此时爪哇银行总裁荷兰的卫斯林博
86
士被聘为币制改革的顾问 卫斯林著有 中国币制改革刍议 一书 他提出创
办中央银行 从整顿银行入手改革币制 并计划分三期改革 他认为中国在现时
实行不了金汇兑本位的情况下 不如先实行金银币的混用 再向金汇兑本位过渡
但也未实现 日后仍不断有关于币制改革的建议问世 但皆因此时国内政治动荡
财政拮据 而未能实现
民国元年财政部组织了一个币制委员会 也认为中国币制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金汇兑本位 他们讨论了三种不同意见 即采用金汇兑本位制 精琦案 金本
位和银本位暂并用 卫斯林案 和 币制则例 为中心的银本位制 到 1913 年
该委员会撤消最终还是决定采用银本位制 以今日世界大势论 银本位固非可
持久无弊 但中国之大患在无本位 如其梦想最好本位 不如行银本位以为过渡
87
作改进金本位的预备 这句话可以说成为日后政府努力的路径依赖 1914 年
由此出台了 国币条例
在政府层面 民国元年的财政总长周学熙在 整理财政说帖 中说 本位
币制 银本位既非天演界中所宜 舍银而金 又非我国实力所能 择其最适于我
国情形者 惟金汇兑本位制度 而第二年的新财政总长熊希龄则很现实 认为
88
还是应先搞银本位 1916 年 6 月 再任财政厅总长的陈锦涛则认为先实行银本
89
位 然后实行金本位或金汇兑本位 循序而进 其势自顺 1917 年的财政总
长梁启超 由于当时中国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协约国要求庚款延期支付
一时财政稍安 他又提出了改革币制三策 即划一银币 整理纸币 向外国银行

284
团借款币改 后由日本银行代表团代表四国银行团单独借款 2000 万元 于 1918
90
年 1 月 6 日签字 梁氏也利用公债先银币后金汇兑币制的谋划 但梁氏去任后
91
此项借款用于军事 曹汝霖的 币制改革案 可以说是先以金银本位为过渡
92
再向金汇兑方向发展的代表 并由此产生了 币制节略 和 金券条例 但由
于其有日本背景 因而反对者极众
1928 年国民政府召开的财政会议以及 1933 年的银本位铸造条例 其中都贯
穿先行统一银币 而统一银币是为日后实现金汇兑本位制作准备的思想

三 钱币革命
除此之外 近代中国还有一种认为货币并不需要金银作为保证 而可以用纸
币 或以粮食 能力 物品为保障发行的纸币作为流通媒介的理论 这种理论以
孙中山先生的钱币革命最具代表 其他诸如徐青甫的虚粮本位 刘冕执的能力本
位 阎锡山的物产证券理论均可视为孙中山钱币革命理论的变种
孙中山的钱币革命理论贯穿了国民党经济实践活动
民国元年时 沙俄趁中华民国初建 妄图攫取蒙古 当时中国百废待兴 财
政极度困难 言兵无钱 此时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 1912 年 12 月 6
日向全国发布了 钱币革命 的通电 要 行钱币革命 以解决财政之困难
他认为 在工商业未发达之前 多以金银为 钱币 之 在工商业已发达之国
财货溢于金银千百万倍 则多以纸票代之矣 然则纸票者必将尽夺金银之用 而
93
为未来之钱币
孙中山在钱币革命理论中认为 纸币是比金属货币更具弹性的一种货币 中
国财政紧张和金融恐慌往往源于金属货币本身的缺陷 因而现代国家必须采用更
具弹性的纸币作为交易媒介 具体办法是 严禁金银 其现在作钱币之金银
94
只准向纸币发行局兑换纸币 不准在市面流行
对于钱币革命 孙中山说 世之能用钱而不知钱之为用者 古今中外 比
95 96
比皆是 而其本质则为 钱币者 百货之中准也 钱币为何 不过交换之
97
中准 而货财之代表耳
98
货币改革的目标是 改革货币 革新货币制度 以谋国内经济之进步 纸
币可以解决中国资本缺乏的问题 若知识高远透切 则知外资非独金钱能
99
借 如是中国乃有富强之希望 若行钱币革命 以纸币代金银 则国家
100
财政之困难立可抒 纾 而社会之工商事业 亦必一跃千丈 当然最现实的
101
目标是 行钱币革命 以解决财政之困难 钱币之革命者何 现在金融恐
慌 常人皆以为我国今日必较昔日贫乏 真实不然 我之财力如故 出产有加
102
其所以成此贫困之象者 则钱币之不足也

285
尽管以前旧政府发行纸币害民 但是只要将纸币发行的办法进行整理 发行
纸币仍是善策 纸币低折 重苦吾民 查恶币之害 由无固定基金 以致
信用全失 应俟财政统一 别筹根本整理之方 枝节补救 殊未有良策以善其后
103
也 而且他还认为纸币是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后的必然产物 此代表之
物 在工商未发达之国 多以金银为之 其在工商已发达之国 财货溢于金银千
百万倍 则多以纸票代之矣 然则纸票者将必尽夺金银之用 而为未来之钱币
如金银之夺往昔之布帛刀贝之用 而为钱币也 此天然之进化 势所必至 理有
104
固然
105
纸币应 以国家法令所制定纸票为货币 而悉贬金银为货物 国家收
支 市廛交易 悉用纸币 严禁金银 其现作钱币之兑金银 只准向纸币发行局
106
兑换纸币 不准在市面流行
后来国民党要人奉孙中山 废金银 行钞券 以纾国用 而振工商 的钱
币革命理论 演义出了两派货币理论 一以朱执信 廖仲恺 褚辅成为代表 推
理出货物本位 一以刘执冕 蔡元培 张继等人演义出能力本位
1913 年国民党发表的政见宣言 有关于币改的意见 调和了孙中山的钱币
107
革命思想 要求设立中央银行 由央行发行纸币 实行金汇兑本位 而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 列强多放弃金本位 推行纸币 孙中山日益认为其理论可行 1918
年又写出了 孙文学说 一书 其中有 用钱为证 一文 宣传他的纸币理论
1926 年 1 月 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财政决议第二十六项中说 在发行新
纸币时 中央银行可以此等借款之单据 金钱及外国纸币等为发行新纸币之担保
发行新纸币须有充分之洋毫 银砖 外国纸币及兑换券为其担保 中央银行须依
市面所须之数目发行纸币 市面之纸币若多于需求时 宜将其多余数目收回 中
央银行可于本国出口货物盛多 而外国纸币价值低下时 收买外国纸币以为调剂
108
该银行所发行纸币的找换律之用 这些文字既是孙中山先生钱币革命思想和
日后法币改革政策的中间思想媒介 也深合现代信用纸币的理念
1928 年国民政府召开的财政会议上 对于币制明确了二点 一是推行纸币
集中主义 二是推行金汇兑本位货币之本位 第一条实合钱币革命理论
1929 年 3 月 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 统一货币之铸造权
109
与纸币之发行权 使外国货币 不得充斥于国内市场 此后国民党的货币政
110
策就迁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 摇摆于纸币本位和银本位 金汇兑本位之间
时人认为 孙中山先生这种理论 是以其对于现代货币金融有彻底的了解 以现
代最进步的管理通货理论为基础而发 国民政府以后的币制改革 当然完全根据
111
孙中山先生所指示的方针来推进
1931 年中国的长江大水和九一八事变 使中国局势极危 而政府财政无着

286
在 11 月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由蔡元培 张继等 23 人提出了 实现
总理钱币革命之遗教择地试办国币代用券 要求实行孙中山钱币革命的遗教
设想发行国币代用券 一二八事变后 蔡元培又宣讲钱币革命 1934 年 1 月的
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上 以立法院法制委员会委员长焦易堂为首 联署者有张继
吴敬恒 张静江 居正 于佑任等 30 余人 提出了 实践总理钱币革命案 会
112
上陈立夫也另案介绍了中华钱币革命协进会的请愿书 此后关于此问题的研究
和倡议者日众 而中国经济局势日险 在此情形下 政府开始组织人力 研究币
改 1935 年 11 月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河南省党部又提出了 实
行钱币革命 以救危亡 的议案
而在 1941 年 6 月国民政府第三次全国会议上 蒋介石则说 法币政策 是
113
什么 今日不妨明言之 就是我们国父所主张的钱币革命
当然孙中山的钱币革命理论中并没有像日后法币那样和英镑 美元密切结合
的观点 对此法币政策的设计者之一徐堪辩解说 他认为钱币革命理论中有三个
基本原则 一是有代表物 二是示民有信 三是管理有方 他认为法币政策是遵
114
守了钱币革命的精神 而未拘泥于其形式

2 银本位的建立
据王业键先生研究 中国货币发展到 20 世纪早期呈现出三大特色 第一为
白银在币制中居主要地位 白银不仅在商业活动中成为主要的交易媒介 而且也
成为人们主要的价值储存工具 所以白银存量的增减或价值的涨跌 都会影响币
制的稳定 第二是货币非常复杂混乱 由于发行机关太多太滥 造成多种货币间
比值变化无常 第三为货币单位已渐归统一 纸币也逐渐普及 民众已养成使用
115
纸币的习惯 这为废两改元得以成功奠定了基础
废两改元之所以顺利完成 张公权先生认为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促成的 一
是农村经济破产 使白银 银元大量流入通商口岸 二是银元大量增加 已超过
116
银两的流通数 三是银元形成了劣币 银元 驱逐良币 银两 的态势
实际上 银元取代银两 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是中国近代货币自身
运动的结果 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运动的结果 只能是银本位的建立
民国元年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 经济的变化 各地普遍推行了用银元交纳赋
税的制度 提高了银元的地位 这一政策的推行 大大打击了中国银锭的生产和
流通 大批的炉房 兼销业和公估局不得不改组为银号 金银店等
据 1917 年农商部和财政部的调查 全国仅有汉口 兰州 青岛 贵阳 西
安等地生银的流通数在百万现金之上 上海一地只是各银钱号存银 2337 万两
117
但这些地区的银元流通量更大 而有的地区自民国元年以来甚至连银两都不易

287
见到 湖北沙市有荆沙银锭 万两 但系钱铺发行钱票的准备金 平时并不流通
市面 浙江一省 前州县解库款项均用生银 光复后一律改解银元 生银因而绝
118
迹 虽银楼首饰所需亦必取之于上海矣 银两这一传统的货币 在民国建立
后已失去原有的优势 废两改元实已成顺水推舟之势
货币不统一 则不利于经济发展 加大交易成本 故而商界早就对银两制度
反感 商界为解脱银两对商品流通的束缚 一直努力请求币制改革 这也是废两
改元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自民国以来 初有外商 继有银行公会 全国商会联
合会 上海总商会等建议 纷纷要求废两改元
1917 年上海商会的副会长苏筠准备了一个具体的废两改元办法 但是没有
施行 1919 年 11 月 上海英商会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停止使用银两 并于全国制
定划一之本位银币 并在上海设立造币厂开铸银币及辅币 并由英国公使向中国
119
政府提出此项建议 自民国以来 银行公会 全国商会联合会 上海总商会等
建议 纷纷要求废两改元 北洋时期 废两改元最有力的一次呼声是上海外国商
会和上海银行公会发出的 上海外国商会在一九一九年通过一个决议 呼吁中
120
国政府废除 银两 但中国政府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1928 年 4 月 浙江省政府提出 统一国币应先实行废两改元案 经财政部
审议 准备先在浙江和上海两地试办
废两改元实质是近代经济发展导致钱庄掌握的银两体系限制了银行的金融
业务空间 从而引发了银行与钱庄业务上的矛盾或竞争 同时政府税收使用银元
并通过银行利用公债 标的物也是银元 筹资 而钱庄却无此功能 故而政府
和银行合力消灭银两的势力是当时经济环境下政府 银行 钱庄三方博弈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 因把持银两而获利的钱庄和外商银行由于银两制度涉及其业务的
存活及利益来源甚至自身生存 故而必然持反对态度
银行与钱庄由于经营相同的金融业务 在近代中国银行开办初期 钱庄曾对
银行业的发展有过贡献 双方业务的来往必然使双方合作 中国通商银行从开办
的第一天起就对钱庄拆款 最高时达到了 249 万两 1897 年 11 月 上海金融界
发生贴票风潮 钱庄倒闭很多 该行才开始收缩对钱庄的拆放 改做有抵押品的
121
工商业贷款 但 1911 年该行上半年对钱庄放款仍达到过 290 万两 占放款总
122
额的 36%强 同期汇丰银行贷给钱庄的放款为 880 万两 两者相比为 3 1 1917
年交通银行为推广钞票 请顺康钱庄经理李寿山为董事 由顺康 福康 安裕等
钱庄各领用交行钞票 50 万元 后来顺康又续领 50 万元 并由顺康钱庄通过买办
关系在汇丰银行柜台上使用交行钞票 1921 年中国 交通两行发生挤兑 现款
不足 还是由钱庄帮忙才渡过难关 当时交行要求顺康钱庄代兑 顺康签发庄票
123
帮交行解决了困难 但是 当银行强大起来后 特别是除公债外 白银价格的

288
下跌使银行资金日益增多之后 正常的金融业务就提到了银行运作程序中 而钱
庄对货币市场等却有着强大的影响和控制力 由此 银行日益感受到钱庄的束缚
特别是钱庄对银两的控制 使得银行业对于废两改元极度热情
民国成立后 很多银行将资本金的单位从银两改成银元 中国银行第一个将
资本金由大清银行时的库平银改成为银元 1920 年 银行周报 记载的 60 家银
124
行只有中国通商银行和四明银行采用的资本金的货币单位还是银两
银行界充分认识到银两对钱庄控制金融业务的重要性 也深谙银行在这方面
的差距 因而 银行周报 成为早期废两改元的舆论阵地
1917 年 11 月诸青来发表了 贸易用银元评议 1918 年 3 月徐永祚发表了
上海银两本位之难于维持 1918 年 11 月盛灼三发表了 关税改征国币问题
评议 1919 年 12 月他又连续发表了 废两改元议 和 废两改元当先自上海
始 1920 年徐寄庼发表了 废两改元当先自汇划银始 唐寿民发表了 银行
汇划之商榷 徐沧水发表 废除汇划银之管见 12 月醇修发表 废除汇划银
之理由及其办法 1921 年 4 月唐有壬发表 银两与银元势力之比较 5 月徐永
祚发表 废两用元问题释疑 针对有人认为如果废除了洋厘 则银元余缺将无
法进行调剂 及有人认为银元有涨落 但银两无涨落 用有涨落的银元去度量商
品 一定会引起混乱的观点 这篇文章在理论做出了回答 从而给废两改元在理
论上打开了通道 马寅初也在 1921 年 4 月发表 欲统一币制必先去规元但欲去
规元必先实行自由铸造
由此引发了银行界两次有目的地向政府上书 1921 年 天津银行公会向政
府提出 陈请政府废两为元意见 4 月全国银行公会向政府 呈财政部币制局
请废除银两改铸旧币禁止滥铸铜元文 但囿于形势变迁 事无终果
银行界对废两改元的第二次舆论准备是国民政府建立之后 1927 年 8 月唐
有壬发表了 改两为元 耿爱德发表 废两用元问题之商榷 10 月何良禧发
表 上海银两界说问题之商榷 到全国经济会议召开 有影响的文章计有 徐
裕孙 汉口洋例银之消灭 马寅初 统一国币应先实行废两改元案 戴谒庐 废
两改元问题 李一秋 废止通用银两办法私议 黄志腾 废两改元后之汕头金
融 徐裕孙 组织废两改元特别委员会
由此形成了 1928 年国民政府立图日后强化的金融监管的主管部门金融管理
局的 呈覆财政部统一国币应先废两改元文 及 1928 年 6 月全国经济会议的决
议 废两改元案
而后的舆论则进入了对废两改元更为直接的讨论 1932 年 7 月当时财政部
与上海银钱业讨论废两改元 外商委员穆叔脱 Mazot 认为 废两改元要等 10
年或 20 年之后 等新银币准备充足才能实现 而银行界的陈行和贝祖诒均对其

289
125
进行了驳斥 外商银行手里控制着大量的白银 银两制对其有利 也是其与钱
庄业务联系的血脉 故而反对
银行与钱庄均经营货币业务 因而在金融领域必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竞争
由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性质 又不可避免地发生业务来往 一些学者称为相
互支持 但是银行与钱庄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特别是在不同的货币体制下
两者由于货币的关系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与钱庄和外国银行相比 中
国现代银行在为进出口贸易提供资金方面只起了较小的作用 因此它受到的外贸
危机的冲击也显得较小 但他们作为政府债券持有者的地位却因为北京政府的困
难而受到威胁 后者无力偿还债券的迹象已经日益明朗 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
许多银行甚至不再接收存款 因为它们发现这些存款难以在商业市场或政府垄断
中派上有利可图的用场 因此 在经济繁荣时期积累起来的资金一直闲搁而未被
利用 正因为如此 从上海掀起了一场极其奇特 不久蔓延到其他城市的投机风
126
潮 按中国史学家的称法 这是一场 信交风潮 中国近代钱庄 特别是上
海钱庄 如果手中没有掌握庄票的发行权 在银行有信用货币发行权的时代 也
就是可以独立创造信用货币的时代 钱庄根本无力与银行竞争 上海钱庄在近代
中国金融史的位置显现给后人的是钱庄也可以创造信用货币----庄票 但是当庄
票的实物货币银两制度消灭后 庄票的威力也就迅速消失 而钱庄的命运也就不
言自喻了
政府与钱庄多层面上的矛盾 加速了钱庄走向衰亡之路
钱庄通过庄票银两等金融工具 掌握着比银行更多的金融能量 而这些又不
能为政府所用 故而当银行与钱庄发行利益之争 政府自然要站在银行一边 但
是 政府的最终导向是财政 因而当宋子文认为掌握了造币厂就可以掌握财政时
也曾放慢过废两改元的步伐
实际上 除了上海由于上海钱庄通过金融工具的力量与全国贸易的正常运行
保持密切关系 从而使内地的一些经济领域也不得不使用银两外 一些地区早就
在地方财政上废除了银两制度 而且 废除银两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更有好处
因为他们可以直接掌握造币厂 而不依赖钱庄
民国元年广西 云南 热河 江西就已废两改元 东北抚顺在 1915 年废两
改元后 1918 年奉天全省废两改元 随之宁波 厦门商人也采取了同样行动
127
1919 年 湖南改两为元 不久重庆地方政府废除银两制 1929 年粤省政府改
128
两为元 经财政厅布告实行 青岛众银行 钱庄于 1929 年 7 月 25 日废除胶银
1929 年 3 月 广州钱业公会决定在 1930 年 9 月停止以两为计算单位的交易 1931
129
年后浙江省田赋改征银元 甚至在上海 一些部门也不再使用银两 如 1931
130
年冬上海开始房捐银两折合银元 七钱二分五厘合银元一元

290
在中央政府层面 1926 年 6 月 国民政府经济部为预备全国经济会议及训
政时期之财政方案而先在上海召集经济会议 组织了金融股 讨论币制 银行及
特种营业 由陈行任秘书主任 30 余银行家及学者参加了会议 宋子文作为会
议主席 提出了币制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废两改元 一些委员赞成统一造币厂
开办上海造币厂 且认为如能自由铸造 则对废两改元极端赞成 宋子文认为俟
国家银行确定后 一切币制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而一些委员认为国币应定为银
且对提案原文 以金本位为终鹄 乃合应世界潮流 并不主张即时实现 宋子
文认为造币厂只应设立一家 而大家认为只要统一造币厂 废两改元则容易 且
131
认为废两改元后纸币需要日多 故对其它银行纸币取缔宜严 这些议论不仅成
为日后宋子文施政的思想 也预示了中国币制改革的道路
1928 年 6 月 全国经济会议提出了 废两用元案 以 1929 年 7 月 1 日为
实施期限 7 月全国财政会议认为该案理由充足而政府应当迅速实行 上海市政
132
府更是要求废除银两
由于银两制度关系到钱庄命运 钱业自然拚命维持 为此钱庄与银行 政府
进行了多个回合的斗争
1928 年二次北伐胜利后 国民党召开全国经济会议 而钱庄业领袖秦润卿
反对马上进行废两改元 但又迫于压力 提出了两个理由 一个是国内银元没有
统一 第二个就是利用当时民族主义倾向 认为搞不好会使外币大量涌入 潜台
词是银两是中国货币 他说 我国银质硬币 初因墨洋之侵入 几占全部流通
货币之地位 后虽自行设厂鼓铸 如龙洋 北洋等 每以成色之低下 不受社会
之信用 仍不能拒外币之行使 实可痛心 各地杂色币仍未能完全禁绝 尤以
133
银辅币之淆乱为甚 其于汇兑流通 每多折耗 国计民生 均受莫大之弊害
而他认为要整理货币 需要三个条件 即 统一造币厂之管辖 划一正辅币形式
成色 严禁私铸及劣币
134
而宋子文早在广东时代就提出过以金本位为币制改革目标的观点 1928 年
11 月 宋子文在中央银行开幕式上说 我国币制 紊乱已达极点 以言主币
则用银用元 尚未确定 即于上海一隅 规元之势力 远过于银元 长此不变
135
大足阻碍国民经济之发展 全国经济会议结束后 宋子文认为 中国币制 第
一步废两改元 确定银本位 第二步推行金汇兑本位制度 不久又制定改定币
制方针为 甲 第一步改两为元 实行银本位 主辅币十进制 乙 第二步施行
136
金汇兑本位办法 但是当 1929 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转上海市执行
委员会呈请通令海关税率改用国币为单位一案时 宋以影响海关收入反对 1931
年 9 月国民政府 行政院训令公布海关出税制 并要求财政部废两改元 但宋听
137
取了国定税则委员会和海关总税司的意见后 仍以国税收入为由反对 充分反

291
映了政府在权衡财政收入与币改时的态度
全国经济会议后宋子文的思想一度受秦润卿的影响 认为要先建立造币厂
统一全国银币 然后再废两改元 这实际上是钱庄设下的圈套 为银两制度续命
因为造币厂统一及开铸并达到新银元在国内流通中占有主导地位 需要的是时
间 而宋子文认为掌握住了中央造币厂 就掌握了中国经济命脉
银行公会提议设立中央造币厂 是想调剂洋厘 因为当时各厂有利则铸 无
利则停 银行受洋厘压迫 所需银元又受制于地方币厂 中央造币厂是废两改元
的远期支撑 因而银行公会对建立造币厂倾注了热情 对造币厂所有一切计划精

到了 1929 年 3 月国民党三大 宋子文开始明确提出将上海造币厂改为中央
造币厂 而对此时及以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 国民政府 行政院 立
法院提出的废两改元的设想 他均认为时机不成熟 1931 年 9 月 9 日 宋子文
则专门致行政院呈文 陈述不宜马上废两改元 这个呈文表述了他认为废两改元
前所具备的三个条件 一是新的国币大量开铸 在数量上满足社会商品经济的基
本条件 二是改革不能妨碍影响中央基本财政收入 三是改革应有利于金融市场
138
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健全发展
历史证明这三条基本条件就是到了废两改元真正实行时一条也没有达到 那
时中央造币厂刚刚开张 而且开张后从 1933 年 3 月至 12 月仅铸币 28060918 元
139
当年另开铸甲 乙厂条共合 3783000 元 而第二条当时宋意是指关税中出口税
先以元收用 但由于当时出口税已用关金 而进口税一年后也用关金 因而与此
问题无关 第三条更是说不通 所有这一切说明了当时宋子文已将其关心的重点
放到了中央造币厂上
1930 年 2 月 1 日 宋子文与工商部长孔祥熙联名呈文国民政府 将废两改
140
元作为 统一银本位而趋于金本位一途之先着 1931 年初 国际联盟行政院
应中国之请 特派财政专家苏尔特和交通运输股长哈斯 来华协助金融及交通事
务 苏尔特曾经建议中国在适当时候首先进行废两改元 但是外商银行和钱庄对
此认为如果废两改元两元折换利益将损失巨大 同时怕中国政府滥铸银元和滥发
141
纸币
1932 年夏天 中央造币厂有了一些眉目 宋子文认为废两改元的条件开始
具备而听取上海银钱业的意见 此时钱业露出了真正的面目 秦润卿反对废两改
元 这一回认为废两改元的前提是 政治清明 取消治外法权及外商银行发行纸
币之特别权益 统一造币制度 统一发行 严密调查 市场硬币供求 详细
142
稽核 国际汇兑是否合算 而完成这些工作 当时估计最少要用十年 实际上
一些要求对国民政府而言根本无法达到 1932 年 7 月 9 日 上海钱业同业公会

292
致电财政部 反对 突然宣布废两改元 1932 年夏 上海洋厘跌至六钱八 开
创元 两并用以来的最低纪录 银元被大量熔铸 由于洋厘价格一跌再跌 于是
有高成色银元的人们 不如将银元溶化为银锭更为有利 比当作银元计值更为合
算 因而 近日炉房大忙特忙 每日有熔解银元四十万至五十万之多 所剩余未
143
熔者 多为次等银元 银元天天变成银锭 于是政府又旧事重提 由中央银
行和财政部组成废两改元委员会 决意在 3 个月内完成废两改元 上海钱业闻讯
后 立即召开会议 写信给财政部 原则上表示同意废两改元 但是力争推迟实
144
现时日 废两改元委员会不加理睬 按计划推行
钱业人事沈忆梅在废两改元前给上海钱业同业公会执行委员会写的一封信
充分反映了废两改元对于钱业命运的威胁以及从事钱业人事的恐惧 信中说
废两改元势在必行 然天命要听 而人事安可不尽 银行界为自身利益计而努
力进行 我钱业且为生死问题焉能不起来积极奋斗 且我钱业之言社会上比较入
145
耳 事急矣 委员诸公曷速起图之
在废两改元前 钱业走的是一条先是反对 到废两改元成为社会共识后 尽
可能拖延时间 保持自己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之路
废两改元前 从上海钱业公会档案里反映出来的是 钱业公会调动所有地方
钱业组织 找出所有借口 利用一切人脉以达其目的 这时既有南京市钱业公会
景德镇钱业公会与之唱合 以货币不统一 整理纸币 取消外商发行权为借口的
暂缓废两改元 也可以看到秦润卿在一些将要寄给当时媒体与银行或要求废两改
元的人士进行辨论文章的修改稿 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虞洽卿给蒋介石在上海一
二八事变后为废两改元事写的一封信 信中说 贸然下令废两改元 必使纸币
劣币充斥 债权与债务交斗 万一引起金融风潮 而使社会不得安定 危险尤属
可虞 下面的话可以反映虞对蒋的了解和决心打动蒋的技巧 江浙为钧座桑梓
之邦 上海乃全国财富所计 矧值剿赤工作紧张之际 后方治安关系重要 苟有
146
事变 必使剿赤大计废于一旦 而全国经济崩溃亦即随之 将废两改元提升
到如此高度的 莫过于此 而将此信与他致行政院关于废两改元的信比较来读
147
则更能体察钱业的心情
然而矛盾总是要解决的 1932 年 2 月 上海金融界提出废两改元必须在充
分准备下进行的动议 1933 年 3 月 10 日 国民政府下令废两改元 先在上海施
行 复于 4 月 6 日下令 自 4 月 6 日起 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及一切交易一律改
用银币 不得再用银两 其是日以前 原订以银两为收付标准 应以规元银七分
148
一分五厘折合银币一元为标准 概以银币收付 全国一律废两改元
废两改元的成功 使中国币制进入了 银本位 时期 这对于往日异常繁杂
的货币是一次大的清理 顺应了经济和货币本身的发展 但相对于国际上更先进

293
的币制而言 银本位仍然落后 然而在贫穷的中国 以当时的国力和货币状况而
言 也只有这一步可走
废两改元后 银行界迅速将金融清算业务从钱庄手里拿了过来 这就是 1933
年 1 月 10 日上海票据交换所的成立 这对钱庄业无疑更是致命的一击
银行是新兴的金融事业 随着经济和自身实力的壮大及发展 资本比钱庄雄
厚 管理比钱庄科学 其从事真正金融业务的努力也无一日停息 而票据清算要
借助钱庄 殊不合理
1929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世界 1930 年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 输入从 9.47
亿元增至 20 亿元 同时中国的输出从 15.8 亿元降至 14 亿元 为民元以来少见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及上海的一二八事变 使上海金融市场大受影响 银根骤
紧 银拆提高 1931 年 1 月为每千两日拆 1.2 钱 合年息 4.4 厘 但9 10 月
则为五钱六钱 增加 3.4 倍 各行每日调度头寸 忙于应付 市场萧条 而成立
不久根基不稳的中央银行根本无法发挥其最终贷款人的作用 上海金融界认为只
有自己团结起来 才能应付 于是南三行和北四行在中国和交通银行两行的支持
下 1932 年成立了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会 由 28 家银行推派代表 11
人组成委员会 公推浙江实业银行总经理李馥荪 交行胡孟嘉 四行储蓄会钱新
之及浙江兴业银行常务董事徐寄庼为常务董事 李为主任委员 朱博泉任经理
联合准备会成立后 由会员银行提供不动产和有价证券 交给准备会 准备
会聘请中外专家估定价值 按 70%发行 公单 给会员银行 银行如果遇到头寸
短缺可按公单的票面金额向准备会申请贷款 同时准备会转向中国和交通两行提
供担保品 作为透支担保 透支金额可达 2000 万元 中国银行担负六成 而交
通银行担负四成 按当时黄金市价每两 90 元计算 约合黄金 22 万两 这是一笔
149
相当可观的数字 实际是上海金融界成立票据交换所的准备
早在 1918 年时 上海银行公会章程中就有准备成立票据交换所的条款 1922
年银行公会以上海地区银行业务发达 同业间的收付日益繁忙而提出票据交换所
筹备委员会 拟定章程草案 但是由于银行内部意见不一 以后于 1923 1925
1926 年三次商议 但均无结果
联合准备会成立后 解决了银行间资金的调剂问题 但是市场银根渐紧 银
行票据通过钱庄清算 不但不能及时调度 而且一遇风潮 万一某一钱庄倒闭
将对银行产生影响 因而银行业对成立票据交换所的要求日益迫切
但此时有两个方面的反对意见 一是外商银行买办的反对 当时上海银钱业
有二种票据 一是银两票据 一是银元票据 从 1931 年开始 银元票据清算由
中国银行主持 银两票据清算则还是由汇丰银行办理 在筹备过程中 曾要求外
商银行也参加 但是外商银行集体反对 因为当时华商银行票据系统通过汇划钱

294
庄办理 钱庄清算资金不足时 常由外商银行买办间拆款 票据交换所一成立
华商银行票据交换就不再需要通过钱庄 钱庄也就不再用向外商银行拆款 买办
失去了栈司票力的收入 于是买办公会推举荷兰银行的买办虞洽卿 通过宋子文
的关系 决定外商银行和中央银行均不参加票据交换所
第二是受钱庄栈司的反对 过去在上海银钱业中有一种传统习惯 凡是同业
间每天的票据收付和现银收解 都要付给栈司力钱 这种力钱也叫票力 票力分
为二种 同业付单力 外行 非银钱业 付双力 单力每千元小洋七角 双力十
四角 一元银币可兑小洋十二角 栈司工资菲薄 票力收入为其生活主要来源
如果票据交换所成立 实行集中清算 收付差额都要通过转帐处理 栈司就失去
了一大笔票力收入 因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竭力反对 后银行界与栈司代表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磋商 最终达成协议 根据过去十年栈司票力收入的总金额除
以栈司总人数 得出每人每月票力收入的平均数 作为栈司每月的工资 由银钱
两业公会各自出面 通过各银行和钱庄当局按此标准调整栈司工资 才使风潮结

1933 年 1 月 10 日 上海票据交换所正式开业 以崭新的交换方法 完善的
清算制度 成为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完全以商业银行自己力量创办的第一家新型的
清算机构 引起国内各地金融界的重视 纷纷到沪学习 由于当时上海通行四种
货币 因而有四种货币 银两 银元 汇划银两 汇划银元 的票据进行交换
150
废两改元后 停止了银两票据交换 票据交换所的成立 有益于经济发展
一开始上海票据交换所参加的银行只有 32 家 交换银行先在准备会开立交
换存款往来户 为应付交换差额的准备 准备会将此项存款转存中国交通两行
1936 年 1 月 28 日国内银行加入交换 交换存款以 4 4 2 的比例分别存入中央
中国 交通三银行 1935 年又增办委托代理交换及代收外行票据 非银行票据
业务 至抗战前 参加交换的银行共有 73 家 其中交换银行 42 家 委托代理交
151
换银行 31 家
这样 银行终于掌握了金融领域的清算权 而钱庄又失去了以银两联结贸易
的功能 币制的变迁使钱庄在全国范围内萎缩 银行地位上升

3 法币改革
30 年代初 世界形势发生巨变 经济危机中的各国 都在寻求转嫁危机的
办法 寻求扩大海外市场 中国成为列强不约而同的目标
1929 年 10 月 21 日 纽约证券市场首次猛跌 从而拉开了美国乃至全球的
经济危机的序幕 1931 年金融恐慌从奥地利蔓延到德国 接着波及英国 为恢
复 巩固本国的经济 转嫁危机 各国之间纷纷展开货币战 其方法有 运用汇

295
价倾销 贬低本国币值 抢夺他国市场 以攻破他国关税壁垒 利用债权国的地
位 撤回投资 提取存款 使被投资国现金大量流出 摧毁其金本位 购买黄金
和白银 吸收他国金银 从而使他国通货紧缩 百业凋弊 而不得不接受别国商
品 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弱国的货币权 以此控制弱国经济 增强本国货币对世界
经济的影响力 从而转嫁危机
当时世界上有三个大的货币集团 即英镑 美元和法郎集团 三者除相互斗
争外 在对弱国货币权的争夺上 除法国因欧事日紧而只侧重于其远东的印度支
那殖民地外 对中国货币权争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 美国和中国的近邻日本
英 美 日三方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 首先 美国依靠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
以 白银政策 影响世界经济 力图用美元取代当时英镑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在亚洲则利用白银政策使中国币制发生对美国有利的变化
白银外泄在中国引发了严重的金融恐慌 1935 年 5 月前 美国一度调整白
银政策 改为控制白银进口并抑制银价 世界银价一度大跌 而日本却仍大量走
私中国白银 中国通货紧缩的情况毫无转机 从而使中国货币在世界银价面前陷
入了两难的境界
面对着日本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和国内经济 币制的困境 中国向英美伸出
了改革币制的求助之手 但美国担心帮助中国进行币制改革会破坏自己的白银政
策而加以拒绝 英国基于本国利益 采取了在不得罪日本的前提下支持中国进行
币制改革的态度 以便把中国货币拉入英镑集团 从而进一步巩固英国的传统利
益和地位
1931 年 英国放弃金本位 实行英镑贬值 刺激出口 为了巩固英镑作为
世界货币的地位 防止美国对其势力范围的染指 英国遂组成了英镑集团 英国
的殖民地 自治领 加拿大除外 和伊拉克 葡萄牙 瑞典 挪威 芬兰 丹麦
希腊 伊朗 泰国及拉丁美洲的阿根廷 巴西 哥伦比亚 巴拉圭 玻利维亚等
国 都先后参加了这个集团 日本也是这个集团的成员
参加英镑集团的各国通货对英镑的比价必须维持不变 而对美元和其它各种
通货的汇价 则应按英镑对美元和其它各种通货的汇价来确定 各国的外汇准备
则存放于伦敦各银行内 以供国际清算之用 英镑集团的建立 对英国扩大与参
加国之间的贸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32 年 4 月 为了稳定英镑汇价 英国政
府还设立了外汇平准基金 而拉中国进入英镑集团 稳定 日不落国 在华利益
是英国对华货币政策的基点
英国为对付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货币权的争夺 一开始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
略 英国在华的汇丰银行将白银大量从中国装船出口 以警告美国 即使美元控
制了中国货币 得到的也是一个被毁灭的投资和贸易市场 以迫使美国平稳地提

296
高银价 同时对因受白银风潮而极感痛苦的中国频频暗示 要中国加入英镑集团
1934 年 12 月 12 日 英国驻华公使向英国报告 英国如果不采取措施 中
国金融形势将更加严峻 并可能对英国在华贸易和投资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英
152
国当时在中国的投资至少有 亿英镑 为打破日美两国对其在中国的经济特权
及投资上的压力 英国在华利益者组成了议会之外的 中国市场院外活动集团
大力活动 要求政府支持中国解决金融危机 当英国准备派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
斯访华后不久 李滋罗斯就拿出了一个中国应放弃银本位制 由中央银行专司发
行可兑换外币 但不能兑换白银的纸币 并采用英镑作为新币制基础的方案
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除了中国之外 还有以银为币的香港等地 面对美国对
英国在华利益的挑战和日本对中国市场的野心 英国只有促使中国走出经济萧条
这条途径 才能自保
1935 年 9 月 21 日 李滋罗斯来华 目地有二 一是说服中国承认伪满洲国
以换取日本对英在华利益的照顾 二是协助中国进行货币改革 但中国坚决不承
153
认伪满洲国 并拿出了自己的币制改革方案 且表示在英国不提供贷款之前
不能以英镑为基础
日本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式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货币战 使中国政治 经济形势
日益恶化 1933 年后 美元贬值 40 以上 英镑跌价 40 日元汇价也下降 60
而英 美 日三国占中国外贸的 70 这对以银为币而无法任意贬值的中
国经济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外贸入超日甚 工商惨遭损害 而国内货币的复杂
落后和分裂局面 也使得国民政府难以支撑自己的财政 统一仅具虚名 币制不
改 国民经济将有崩溃之虞
1934 年时 由于白银风潮而引发的经济危机还只是在其它经济领域 外商
银行由于售银却多获其利 1935 年初的 申报 说 去年本市各业破产倒闭者
几及千家 惟银行界除数家小银行停止清算外 大多盈利 大英 麦加利 汇丰
有利 友邦五家在沪英商银行 1934 年获纯利八百八十二万一千元 合国币一
154
亿二千万元
1935 年初的中国金融中心上海 倒闭的风潮开始在金融界泛滥 先是 2 月 3
日沪上银元兑价暴跌 每元兑铜钱二千五百文 较 2 日每元少兑六百二十五文
银根奇紧 银行 钱庄纷纷倒闭 黄炎培在 国讯 发表 难关年年有 一文
而这一次真正的难关终于到来了 2 月 9 日信康钱庄宣告停业 月 21 日永兴
钱庄宣告停业 次日,同泰钱庄停业清理 5 月 24 日美商美丰银行因经营地产业
及外汇亏累甚巨 宣告停业清理 同日该行天津分行亦停业 与美丰银行共资经
营的普益地产公司 普益信托公司 美东银公司实行改组 6 月 2 日美丰 明华
两银行停业波及上海钱业 数家宣告清理 6 月 4 日上海江南 宁波实业两银行

297
宣布停业清算 与宁波实业银行合资经营的上海国货公司 天福绸缎局等五个商
店亦累及停业 9 月 16 日香港国民银行上海分行因总行资金周转不灵 奉令停
业清理 9 月 21 日上海信通银行因资金周转不灵停业 10 月 5 日美商信济银行
上海总行暨哈尔滨呼伦分行因业务不佳宣告停业 10 月 11 日上海大沪商业储蓄
银行停业清算 10 月 22 日香港华业银行上海分行因资金周转不灵停业 9 月 28
日上海地产业日见衰落 南京路外滩等处地价与黄金时期相比 仅及其半 空房
日多 中国金融中心上海一片混乱
在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的同时 中国著名民族企业的命运更是让世人心
惊 1927 年申新七厂以资产五百万元以上的厂房设备曾向汇丰银行押款二百万
元 年息八厘 期限七年 至 1934 年因该厂无法偿还全部债务 遂委托洋行将
该厂拍卖 1935 年 2 月 25 日上海市商会 地方协会 华商纱厂联合会三团体电
请行政院 实业部 外交部 设法制止拍卖 行政院长汪精卫复电 先由上海吴
铁城市长劝谕汇丰银行 暂缓拍卖 并由财政 实业两部会商救济办法 吴铁城
两次派人劝阻汇丰拍卖 均无结果 26 日 上海第一特区法院应该厂第二债权
人中国 上海两银行之请 将申新七厂假扣压 汇丰银行无视法院决定 于同日
下午以二百二十五万元将该厂拍卖给日资丰田纱厂 27 日 国货工厂联合会
中华工业联合总会 中华国货维持会 总工会 市商会 市民联合会等三十个团
体代表召开会议 议决援助办法 呈请政府速向英领事交涉 致函汇丰银行 警
告其应按所在国法律办理 致函银钱两业 援助申新七厂 推举代表向市政府请
愿 电请政府在棉花统税项下拨付二百五十万元偿还汇丰银行违法拍卖 3月3
日 吴铁城邀汇丰银行大班赫区门会商申新七厂欠债分期拨还办法 积欠利息尾
数二十五万元提前拨还 余款分四次全部偿清 赫区门允撤销拍卖
与此同时 金融界向政府请求救济 同时业内自救一直也没有停止 先是
1935 年 2 月 9 日由交通 上海 金城 浙江兴业 鄂豫皖赣四省农民五家银行
组成的中华农业贷款银团成立 计划 1935 年贷款总额为 500 万元 2 月 18 日钱
业公会召集会员开会 决定慎重放款 保障存户安全 限制采办洋货商号的借款
2 月 22 日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杜月笙 副会长钱新之以及市商会主席俞佐庭
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 银行业公会主席陈光甫 钱业公会主席秦润卿等往见孔
祥熙 请令中央银行指拨巨款直接投放工商业 以稳定市面 上海市商会推定杜
月笙 徐寄庼等七人组成专门委员会 拟订救济经济办法 3 月 17 日上海地产
商集会 程霖生 虞洽卿 王一亭等八十余人出席 议决以地产商人为骨干筹组
商业经济协会 28 日 该会议决发行流通券四亿五千万元 现金准备 30% 4月
16 日财政部提出救济工商业放款十原则 在 2000 万放款中 抵押放款 1500 万
元 信用放款 500 万元 年息八厘 期限一年 函令中央 中国 交通三银行暨

298
上海银行公会会员银行办理 4 月 27 日上海第一特区市民联合会致函银行公会
要求尽快实行工商业借款 同日,银行公会成立由陈光甫等 6 人组成的信用放款
小组 4 月 29 日财政部训令上海钱业公会,取缔钱庄藉词停歇,并详查停歇各钱
庄 如有滥用亏款 营私舞弊情事 应依法严惩 上海国货大同盟委员会代表
顾锡元前往中央银行 要求中央 中国 交通三行迅速实行借款 2000 万元救济
工商业 5 月 2 日钱业公会赞成加入信用放款 25 万元 资金由 65 家会员钱庄平
均分担 每家约 4000 元 月 日孔祥熙在沪寓举行茶会 召集金融界人士商
讨 500 万元信用小借款事宜 最终决定认借数额为 中央 中国两银行各 100 万
元 交通银行 50 万元 银行公会 150 万元 钱业公会 100 万元 6日 银行公
会召开执委会 并邀请全体成员银行出席 决定各会员银行共认定 100 万元 余
下 50 万元请财政部与非会员银行商洽认借 后孔祥熙认为与非会员银行分别接
洽 手续繁多 剩下的 50 万元仍由会员银行承担 8日 钱业公会举行各钱庄
经理会议 一致认为 就目前发放的定期 活期贷款论 55 家会员钱庄平均每
家 30 万元 因此 对信用借款的借款数目仍照前议 加入 25 万元 6 月 2 日钱
业公会发出维持现状通告 1.收解无论多寡全由行业汇划 2.存户支取生活费以
五百元为限 3.各庄按存额六成向准备库支用资金 并请财政部借款 2000 万元
各庄凭券向中央 中国 交通三行抵押现款 按八折贴现 并由政府派员组织钱
业监理委员会经办贷放事宜 各贷款钱庄每周将负债情形报告监理会查核一次
3日 由徐堪 杜月笙 王晓籁 顾诒榖 秦润卿五人组成的钱业监理委员会成
立 后又增加胡梅庵 史久鳌 徐宝琪 王子崧四人为委员 6 月 3 日钱业汇
押紧缩 致米业资金缺乏 米业公会代表向社会局请愿 要求救济 市政府通知
钱业 尽量提供押汇方面的便利 8 月 2 日钱业公会决定该会承担的 25 万元工
商业信用借款 由钱业联合准备银行暂行垫付 6 月 5 日财政部训令上海银钱两
业公会 规定监督清理办法 凡倒闭之银行或钱庄除经法院宣告清理外 均由财
政部派专员会同同业公会清理 清理自停业之日起以三个月为限 如有违法舞弊
情事 即行看管 并依法惩办 对逃亡者予以通缉 8 日银钱两业谨慎贷款 2000
万元抵押放款迟迟未能实行 财政部决定拨发国库凭证 2000 万元交由蔡增基
吴醒亚 杜月笙等 12 人领收保管 作为各行 庄救济工商业放款的第二保证 第
一保证为各企业的抵押品 训令银钱两业公会 市商会 中国 交通两银行遵
办 10 日钱业公会特别委员会通过关于汇划及抵借折扣等五项办法 11 日财政
部病急乱投医 徐堪召集上海金融界领袖开会 商讨救济钱业 稳固金融事宜
决定三项办法 1 汇划集中钱业准备库 由钱库向各庄收集抵押品为此项汇划
的担保 2 钱库可用此种抵押品向钱业监理委员会换取 1935 年金融公债 3
钱库取得债券后 可向银团抵借现款 10 月 2 日财政部令上海银 钱公会 对

299
工商业 10 月底到期之长期放款予以通融
与此同时政府除再向中国和交通两银行增资以加强其实力及政府控制外 还
在 1935 年 月底至 月初 将中国通商 四明 中国实业三家私人银行先后由
财政部出面进行改组 使之成为官商合办银行 杜月笙 叶琢堂 傅汝霖分别担
任这三家银行的董事长 从而强化了政府对银行业的控制与监管
在白银外泄 银根日紧 银行根基松动之时 放贷违反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原
则 故政府指令迟迟不行 各行业嗷嗷待哺 在全国上下经济日急 风雨欲来之
时而 恰逢英国为了自己在华利益向中国伸出协助币改之手 加上国民政府通过
八年的金融建设组织起来了以中 中 交 农四行为代表的政府银行团 以及历
年币改实践也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 中国终于下定了币制改革的决心
1935 年春夏之际 国民政府秘密拟定了一个 三年国防计划 提出对付日
本大举进攻时的措施 第二项就是 实行币制改革 为以后的战争巨耗准备
155
1935 年 9 月 蒋介石在峨嵋军官训练团演讲总理遗教 特别指出 照社会进
156
化之趋势 纸币一定会取代金银地位而代之 成为惟一的货币 暗示了政府
币改的意图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举国震动 在这种形势下 钱昌照 时任国民政府教育
部常务次长兼国民政府秘书 向蒋介石提出组织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建议 他认为
日本迟早会侵犯中国 中国要未雨绸缪 为了及时做好御敌准备 他提议组织一
个专门机构 聘请一批科技专家和教授 从事有关国防建设方面的调查 研究和
有关计划的制定工作 钱昌照的建议十分符合蒋介石的心意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
国防设计委员会于 1932 年 11 月 1 日正式成立 在国防设计委员会的首批 39 名
委员中 就有徐新六 吴鼎昌等江浙银行家代表 以后陆续又有张嘉 等人加入
该会 他们在设计会期间 积极参与币制改革的设计 1933 年 美国颁布 白
银法案 高价收购白银 致使市场银价陡涨 在华外商银行纷纷将白银大量装
运出国 投机牟利 白银大量外流 导致国内银根紧缩 经济衰退 市场混乱
157
南京国民政府酝酿币制改革时 徐新六等都曾参与策划 并多方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看 法币改革的方案是中外各方合作的产物 美国顾问杨格
英国顾问李滋 罗斯等两位专家都参与了法币改革方案的研究 杨格曾 竭力主
张早日探索实行改革的可能性 他与罗哈托 林襟宇等外国专家在 1935 年 3 月
15 日建议 中央银行钞票应当法定为各银行发行钞票的准备金 中央银行得用
它的钞票收回自己的已发旧钞 或用以在各银行之间清算帐目 各银行应获准用
白银 黄金或外汇缴存中央银行 或用合格的担保品向中央银行贴现以换取中央
银行的钞票 中央银行有权选用白银 黄金或外汇按照市场价格收回它所发行的
钞票 杨格等人努力敦促用白银作为担保寻求一笔外汇信贷 以支持该方案 后

300
来杨格等人又就某些细节进行了仔细研究 进而提出 在通货的价值不过高的水
平上推行一种汇兑本位币 三家政府银行所发钞票将成为完全法偿的货币 钞
票的发行将逐渐集中到中央银行手里 各银行的存银 加上从民间收集来的白
银 将全部收归国有 并全由中央银行掌管以备脱售换成外汇储备 杨格等人
的这个方案是极力促使中国向伸缩性通货和银行制度 币制改革推进的一步 但
是国民政府并未立即采纳这一方案 未采纳的主要原因据说主要是 当时深受广
158
泛流行对通货膨胀和纸币不能兑现的恐惧心理影响 所致
据杨格回忆 他和其他两个美籍顾问林襟宇和罗哈脱 在孔祥熙和宋子文
的 合作 下 对币制改革的设想 逐渐完备 总的指导思想是 银本位必须放
弃 在维持银本位制下的改革 肯定没有成功的希望 新的币制应是汇兑本位制
新币对外价值不能处于较高的水平 中央银行和已经由政府完全控制的中国银
行 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 应成为完全法偿的货币 中央银行应成为中央储备
银行 白银全部收归国有 由中央银行掌管 在国外出售后充作法币的外汇储备
改革需要的外汇储备来自白银和外国提供的信贷 而法币的巩固则有待于财政收
支的平衡 另外 国民政府内进行币制改革设计的 主要是孔祥熙 宋子文组
织的上海的少数银行家以及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主要官员 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
徐新六是参与者之一 在他逝世后所发现的他当时所草拟的币制改革意见 与后
来公布的方案内容基本相同 据当时任财政部钱币司帮办 后任钱币司司长的戴
铭礼回忆 只有次长兼钱币司司长徐堪一个人参与其事 戴本人事先并不知道
他是于 11 月 3 日奉召由南京赶到上海 参与拟定币制改革布告文字工作的 他
记得 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从英文移译过来的 对于方案第六条条文的翻译总是译
不妥帖 宋子文最后说 只要说清由中央 中国 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即
可 其余不必多讲 财政部布告的拟稿工作到午夜完成 大家又赶到孔祥熙的住
159
宅 由孔祥熙签字后连夜发出
1935 年 6 月 3 日 前钱币司司长 时任财政部次长的徐堪 独居南京郊外
废寝忘食 苦干旬日 终于拿出了自己的 实施法币办法六条
徐堪日后回忆说 其初亦考虑实行金本位制与虚金本位制 均难适合现状
最后乃根据国父钱币革命之理论 实施法币 对内不兑现 然必须确立信用 除
以现金为准备外 一切完粮纳税均用之 方可示民信 但对外则可无限制买卖外
160
汇 以稳定汇价 于是豁然贯通 乃拟具实施法币办法六条
这个草案受到了孔祥熙 宋子文及蒋介石的重视 也得到了李滋罗斯的赞成
1935 年 10 月 日本加紧在华北的分裂活动 并大量走私中国白银出口 直
接导致了中国的金融危机 一时间中国货币将进一步贬值的谣言飞起 并盛传中
中 交三行纸币将停兑 中国经济日益混乱 11 月 1 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

301
南京召开,汪精卫在会场外照相时遇刺致伤 引起市民人心不安, 日本反映强烈
2 日 不少人向银行提取存款或要求兑现 中央 中国 交通及其他银行出现挤
兑狂潮 中国政府如不采取措施 经济将有崩溃之虞
财政部关于币制改革的布告 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 以先斩后奏的方式发
布的 11 月 3 日 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在上海致行政院 强调币改 事关紧急重
大 深虑延误时机 奸人乘隙牟利 动摇全国金融 因此第二天就要实施 对
于财政部这一呈文 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第三次会议决
议追认 交国民政府通令施行 国民政府则通过行政院 于 11 月 6 日令财政部
161
予以追认
1935 年 11 月 3 日下午 4 时 孔祥熙在上海财政部办事处召集银行界领袖透
风币改 第二天清晨 财政部派人到中央广播电台 向全国广播实施法币改革
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 自本年十一月四日起 以中央 中国 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
法币 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收付 概以法币为限 不得行使现金 违者
全数没收 以防白银之偷漏 如有故意隐匿意图偷漏者 应准照危害民国紧急治
罪法处治
2 中央 中国 交通三银行以外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 准其
照常行使 其发行数额 即以截至十一月三日止流通之数额为限 不得增发 由
财政部酌定限期 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 并将流通总额之法定准备金连同已印未
发之新钞 悉数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保管 其核准印制中之新钞 并俟印就
时一并照交保管
3 法币准备金之保管及其发行收换事宜 设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办理
以昭确定而固信用 其委员会章程加案公布
4 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 或其他银币
生银等银类者 应自十一月四日起 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
换法币 除银本位币按照面额兑换法币外 其余银类各依其实含纯银数量兑换
5 旧有以银币单位订立之契约 应各照原定数额 于到期日概以法币结
算收付之
6 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 应由中央 中国 交通三
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法币改革后 法币汇价钉住英镑 便士半 由中 中
交三行无限制买卖
法币改革初期售出 14 便士 625 买进 14 便士 375 从而实质上实行了汇兑
本位 法币之所以钉住英镑 马寅初分析道 英国虽然放弃了银本位 但信用
不失 仍执世界货币信用之牛耳 信誉强于有世界黄金 40 而依旧自贬其值的

302
美元 同时英国仍有黄金自由市场 有实力强大的银行 且中英贸易在中国外贸
162
中占第一位 1936 年 9 月法币汇价改为售出 14 便士 75 买进 14 便士 25 美
汇进价法币百元合美金 30 零 5 角 出价美金 29 元 5 角
1936 年 1 月 1 日 经立法院通过 公布了 新辅币条例 规定辅币镍币分
三种 为 20 分 10 分 5分 铜币两种 1分 半分 辅币采用十进制 中国
终于在法币改革后建立了自己的辅币制度
1 月 20 日 财政部又公布了中国农民银行的发钞办法 一该行发行之钞票
限一万万元为度 与法币同样行使 各省银行发行部分 除业已交由中 中 交
三行接收各行外 其余未交各行 即由该行负责接收 二该行发行区域 应注重
于陕 甘 川 滇等边远省份 三该行发行准备金 应全数交由中央银行保管
163
四该行应以五千万元 经营土地及农村放款 从此中国农民银行纸币 也成
为法币的一员 但该行纸币不可买卖外汇
法币政策公布后 国民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的币改配套方案 1936 年 11 月
5 日公布 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章程 18 日又加以修正 其要点为 发行准备
管理委员会遵照政府法令 保管法币准备金 并办理法币之发行收换事宜 该会
以财政部 中 中 交三行 商业部代表及各发行银行代表组成 以中央银行总
裁为主席 该会每月检查准备库一次 并将发行数额及准备种类数额 分别公布
并报陈财政部备案 该文公告后 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即在上海成立 以宋子文
等 22 人为委员 后又在天津 汉口 广州 济南 长沙 西安等地设立分会
为了防止偷漏及高价收换各种银类 根据新货币法令第四条的规定 财政部
于 11 月 15 日公布了 兑换法币办法 对兑换法币的地点 种类 兑换比价及
处罚办法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并咨文交通部转饬各地邮局代兑 对边远省份如
青海 宁夏等省 因法币尚未普及 仍准当地地方货币流通
为收回其它银行发行的货币 国民政府又下达了商业银行及省银行发行事宜
由中 中 交 农四行接收的法令 并于 11 月 19 日及 29 日分别公布了接收办
法8条 兑换法币收集现金办法 9 条 12 月 9 日又公布了收兑杂币杂银简则 4

为了加强法币信用 财政部还公布了以统一公债充作发行及储蓄保证准备
以票面七折计算 当时法币准备规定现金准备占 60 保证准备占 40 法币
政策实施半年后 随着国外汇兑稳定 国内经济状况好转 1936 年 5 月 规定
增加法币保障施行事项 现金准备部分仍以金银外汇充之 其中白银准备的最低
限度应占发行总额的 25 并由政府积极筹集现金准备 以巩固法币地位
由此 中国终于摆脱了自 1840 年以来游离于世界货币体系之外 受制于外
人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进入现代信用货币时代 从隐性受制于人 到可调

303
控外汇准备 尽管在政治评论上其性质相近 但在经济制度上确是一大进步 由
此导发了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如 九五 期间 一些学者讨论了旧中国政府行为与近代经济发展的关系 徐建生研究了民国初年的经

济政策 认为民初政治和经济一样具有 貌新实旧 的二元性质 这导致了民初政策的双重矛盾 即扶植

奖励的导向和控制聚敛的实质 其积极作用十分有限 难以完成引导现代化进程的使命 徐卫国批评了抬

高清末 新政 贬低辛亥革命的论点 认为清末 新政 虽然在不少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制度变

革本身局限性极大 政策具体施行中又出现严重的游移和摇摆 清末经济政策既有资本主义色彩 又保留

了浓厚的封建保守性 同时还有严重的非自主性 半殖民地性 不能将清末新政夸大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 见 九五 以来中国经济史学科研究简况(2001.03.09)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网站

近代化或现代化表现在部门经济上 常常以工业化为前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武力先生的

1860 1978 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 一文认为 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和推

进型 由政府举办现代企业来推进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工业化的特点之一 因此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

系 国有企业的比重 地位和作用遂成为影响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由中国近代以来政府大量兴办

企业来推进工业化的历史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以 洋务运动 为代表的清政府统治时期 二是以

节制资本 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时期 三是以 社会主义改造 为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在这三

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尽管国内外的环境不同 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不同 政府的性质和效率不同 但是在上

述问题上却具有不少共同点 在清政府统治时期 由于工业化是从军事工业和与此相关的采矿交通开始的

"官办"企业表现为非常典型的 政企不分 由各级官僚所把持 比较清政府 国民党政府和 1978 年以前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就会发现其国有企业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国有企业控制了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

行业 (2)政企不分 严重时企业甚至控制在有关官僚的个人手中 (3)国有企业在现代经济中所占比重很

大 普遍进入竞争性行业 并得到政府的优惠 但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政府在工业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是

与 1840 年以前传统社会中政府的作用和由此形成的观念分不开的 由于清政府长期禁止民间自发进行工业

化 而政府的工业化行为又因腐败而成效甚微 可以说 清政府实际扮演了阻碍工业化进程的角色 从北

洋政府到南京国民党政府 在客观上都扮演了阻碍工业化进程的角色 见 联合论坛.北京 网站



杨小凯 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 (或商业资本主义) 晚清的经济历史 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网站

www.sinoliberal.com

杨小凯 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 (或商业资本主义) 晚清的经济历史 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网站

www.sinoliberal.com

[法]白吉尔 1911-1937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33 页

同上 第 33 页

美国历史学家帕克斯.M.小科布尔所著的 The Kuomintang regime and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一书在

中国大陆有两个译本 一为杨希孟所译的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1927-193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04
年版 另为蔡静仪所译的 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南开本错误较少 这本书自

其出版至今在世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学界 影响较大 而且逐渐成为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学者的必读书目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3页

同上 第3页
10
同上 第 310 页
11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直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国家一切大实业 如铁

路 电气 水道等事务 皆归国有 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见 总理全集 第2集 民主主义与社会革

命 对于发展国家资本的具体办法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提示的是 凡本国人及外国

人之企业 或独占性质 或属规模宏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 如银行 铁道 航路之属 由国家经营管理

之 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宋子文不仅是这条道路的信仰者 也

是执行者 1942 年 10 月 8 日 他在给弗兰克所著的 中国的银行业务与金融 一书的序言中说 一直到

最近三十年 特别是近十五年银行业务与金融改革发生以前 传统的钱庄在以往的几个世纪里发挥了其作

用 依孙中山博士的真知灼见而建立民国后 他预言中国的金融 工业 交通体系需要重新构建 而且对

于这一国家重建有着广泛综合的计划 见 Frank m.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Perface.这种思想

只是到了 1940 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变化 特别是在国民政府崩溃前曾进行过所谓的 国营企业出售 但是

认真分析起来 这更是对通货膨胀治理的一种手段
12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的职能通常是 保护公民的各项自由 生产公享品 再分配产权 其它一些经济

学流派对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限定性更为严格 参见[德]柯武刚等著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

策 第五章及第十章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13
何炳贤 候厚吉 世界统制经济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
14
穆藕初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71 页
15
同上 第 373 页
16
同上 第 372 页
17
同上 第 373 页
18
同上 第 378 页
19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39 册 P288
20
林毅夫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2000 年 8 月 4 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做学

术讲演记录 同时 参考了 2000 年 7 月 18 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首届 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

营 上的报告整理而成
21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7 页
22
同上 第 21 页

305
23
同上 第 18 页
24
可参见张郁兰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25
洪葭管 张继凤著 近代上海金融市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64-165 页
26
张公权 内地与上海 银行周报 第 18 卷第 14 期 1934 年 4 月 17 日
27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6页
28
同上 第 57 页
29
维尔.罗杰斯说 人类有史以来已经有三项伟大的发明 火 轮子和中央银行 可参见诺贝尔经济学奖

得主萨缪尔森在其名著 经济学 中对于中央银行的论述 见[美]保罗.萨缪尔森等著 经济学 华夏出

版社 1999 年版 第 400-416 页
30
详见一九二八年全国经济会议史料[四] 档案与史学 1996 年第 4 期
31
吴景平 宋子文评传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124 页
32
1928 年 7 月 24 日 顺天时报 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 曾有把中国 交通两银行合并成中央银行或

把中国银行改组为中央银行的拟议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276


33
杨汝梅 国民政府财政概况论 中华书局 1938 年版 第 480-481 页
34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第 40 册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100 页
35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90 页
36
比较详细记载白银风潮及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后人著作可参见 [美]迈克尔.罗素著 郑会欣译 院外集

团与美国东亚政策----30 年代美国白银集团的活动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美]阿瑟.恩.杨格著

1927-1937 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37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0 页
38
张素民 白银问题与中国币制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第 19 页
39
由于银行有着创造货币的机能 因而 银行界能够影响产出的构成 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因此银

行界的这一威力已受到政府的管制 见[美]杰里米.阿塔克等著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 1940

年 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93 页 在美国 金融监管理论从 30 年代开始呈现严格 广泛

的政府金融监管 对金融机构具体经营行为的干预成为 20 世纪 30-70 年代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 见史小

坤等 美国金融业经营和监管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1 期


40
参见 政府干预的扩展 从面包价格到小麦价格 [美]杰里米.阿塔克等著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

地时期到 1940 年 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也正是在大危机时代 资本主义理论界出现了政

府干预理论 代表就是凯恩斯的名著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这个理论的 最后任务 也许是在我们实

际生活中的经济体系中找出几个变数 可以由中央当局来加以统制和管理 这个理论迅速被危机中的一些

资本主义国家运用于实践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种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调节 控制的趋势

306
41
[德]柯武刚等著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第 466 页
42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103 页
43
同上 第 103 页
44
马寅初 银价跌落救济问题 马寅初全集 第六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99 页
45
交行档案 1924 年 4 月 23 24 日董事会记录 第 13 号 见翁先定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03 页


46
交行档案 交通银行第四届行务会议议事 1925 年梁总理演说 翁先定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01 页


47
张公权 [张公权先生自述往事答客问]勘误补述 第 129-130 页 转引自毛知砺 张嘉傲 王字边

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国史馆 1996 年印行 第 152 页


48
邓先宏 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88 年版第 355-356 页


49
翁先定 交通银行官场活动研究 1907-192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 第 11 辑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01 页


50
许涤新 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三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78 页
51
他又说 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这两个职务 在 1928 年-1945 年的 18 年中 都是四大家族宋 孔自

己担任 1945 年孔祥熙因贪污搜刮名声太差而下台 这两个职务才由异姓人担任 然而四大家族仍以高一

级地位加以控制 如俞鸿均任财政部长 他直接听命于蒋介石 贝祖诒任中央银行总裁 要随时请示行政

院长宋子文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308 页


52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290-291 页
53
同上 第 308 页
54
赵德馨 市场化与工业化 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 年第 1 期
55
曲宏政 加快发展非国有银行体系 河北经济日报 2001 年 3 月 5 日
56
可参见任何一本 西方经济学 教材 诸如[美]保罗.萨缪尔森等著 经济学 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6页
57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0 页
58
原注 财政部民国十九年---二十一年度财政报告 第 11 页
59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01 页
60
同上 第 308 页
61
孙科 建设大纲草案及其说明 革命文献 第 22 辑 第 367 页
62
定义可见张跃庆等 经济大辞典 海洋出版社 1992 年版 公共经济学 第 106 页 详可见张军 特

权与优惠的经济学分析 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二章 更为简单明确的定义为 设租是议员和官

307
僚们配置 租金 的政治性活动 租金 指不是靠市场竞争努力而获得的收入 见[德]柯武刚等著 制

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第 398 页


63
杨小凯 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 (或商业资本主义) 晚清的经济历史 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网站

www.sinoliberal.com
64
杨小凯 民国经济史 (1912-1949) 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网站 www.sinoliberal.com
65
陈伯达 中国四大家族 华东新华书店 1949 年版 题记
66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06-307 页
67
张军 特权与优惠的经济学分析 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42 页
68
[英]哈耶克著 经济 科学与政治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前言第 7 页
69
腐败 权力与金钱的交换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112-127 页 转自张书第 33 页
70
张军 特权与优惠的经济学分析 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2 页
71
见范小方 李永铭 陈果夫与陈立夫 武汉出版社 1993 年版 王学庆 蒋介石和陈立夫 陈果夫 吉

林文史出版社 1994 年版
72
陈伯达 中国四大家族 华东新华书店 1949 年版 第 45 页
73
京翼 陈立夫病危 环球时报 2000 年 12 月 12 日
74
[法]雅克.德拉律 盖世太保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年版 第 1-2 页
75
经济发展中的后发劣势又被称为 对后发者的诅咒 它是指下列现象 经济发展中的后起者往往有更

多空间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 用技术模仿来代替制度模仿 因为制度改革比模仿技术更痛苦 更触痛既得

利益 但多模仿技术的空间反而使制度改革被迫延缓 这种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的策略 短期效果不

差 但长期效果极差 经济学消息报 第 403 期 经济学家沃森在财政联邦主义 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很

有建树 后发劣势 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 英文名称叫 Curse To The Late Comer 即 对后来者的诅

咒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杨小凯曾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讲演过 后发劣势 并引发讨论

见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网站 http://www.unirule.org.cn 笔者认为后发劣势主要出现在明显的路径追

随中
76
陈度 中国近代货币问题汇纂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637 页
77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643-645 页
78
吴斐丹 中国币制改革之史的发展 财政学报 第一卷第五期 1943 年 7 月
79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653-654 页
80
丁洪范 中国晚近币制改革之总检阅 交易所周刊 第一卷第五十期 1936 年 1 月 18 日
81
沈云龙 近三十年来我国币制改革的检讨 国魂书店 1936 年版 第4页
82
Project of Law for China of A yold standard currcucy system in china togeter with a Report in

Snppert Thereof.

308
83
美国政府依中美商约于 1903 年 3 月组织的国际汇兑委员会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以

精琪 G.W.jenks 汉那 H.Hanna 孔那蜕 C.A.Coant 等为委员 在 1903-1904 年间共发表了四份报告 即

1 .Memoranda on a New monetary System for china.1903. 2 . Stobility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Washington.1903.3 .Consideration on A New monetary system for china, New york.1904.4 .Yold

standar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ashington.1904. 第一个报告即 中国新圜法条议 或 精琪提案

或 美国计划 第三个报告即为 中国新圜法诠解


84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1189 页
85
此时还有人提出了银两本位 如华格尔 S.R.Wage 1915 年在上海出版了中国之通货与银行 Chinese

Currency and Banking 认为银两存在这么多年 自然有其优点 不如发展之


86
卫斯林 G. Vissering 和罗斯脱 W. A. Roest 均为中国所请顾问 1911 年先在荷兰阿姆斯特发表了 中国

通货论 第一卷货币问题 On Chinese currency. Vol The monetary problem 后卫斯林辞职 罗斯脱

继任 1913 年罗氏病死于辽宁 卫斯林重新接任 并于 1914 年发表了 中国通货论 第二卷银行问题 On

Chinese currency. Vol The banking problem 一般人所知的 中国币制改革刍议 一书 是 中国

通货论 第一卷中的一部分
87
袁远福 缪明杨编著 中国金融简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111 页
88
沈云龙 近三十年来我国币制改革的检讨 国魂书店 1936 年版 第6页
89
同上 第8页
90
贾士毅 民国初年的几任财政总长 梁启超 见夏晓虹编 追忆梁启超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年

版 第 249 页
91
沈云龙 近三十年来我国币制改革的检讨 国魂书店 1936 年版 第9页
92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467 页
93
卓遵宏 中国国民党的货币政策 1894-1937 民国史研究丛书之八 中国国民党党史资料与研究 , 中

华民国 史料研究中心 1989 年版 第 238 页


94
国父全集 钱币革命 中央党史会编印 台北 1973 年版 第 93 94 页
95
建国方略 孙文学说 1917 1919 年 孙中山全集 第6卷 第 l76 页
96
同上 第 170 页
97
倡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通电 1912 年 12 月 3 日 孙中山全集 第2卷 第 545 页
98
中国国民党党纲 1923 年 1 月 1 日 孙中山全集 第7卷 第5页
99
复李村农函 1919 年秋 孙中山全集 第5卷 第 122 页
100
倡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通电 1912 年 12 月 3 日 孙中山全集 第2卷 第 547 页
101
同上 第 544 页
102
同上 第 545 页
103
给杨希闵的指令 1923 年 3 月 8 日 孙中山全集 第7卷 第 l69 页

309
104
倡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通电 1912 年 12 月 3 日 孙中山全集 第2卷 第 545 页
105
同上 第 545 页
106
同上 第 545 页
107
国父全集 国民党政见宣言 中央党史会编印 台北 1973 年版 第 800-801 页
108
中国国民党财政政策 第 42-42 页 另见卓遵宏 中国国民党的货币政策 1894-1937 民国史研究

丛书之八 中国国民党党史资料与研究 , 中华民国 史料研究中心 1989 年版 第 243 页


109
中国国民党财政政策 第 54 页
110
卓遵宏 中国国民党的货币政策 1894-1937 民国史研究丛书之八 中国国民党党史资料与研究 , 中

华民国 史料研究中心 1989 年版 第 245 页


111
吴斐丹 中国币制改革之史的发展 财政学报 第一卷第五期 1943 年 7 月
112
卓遵宏 中国国民党的货币政策 1894-1937 民国史研究丛书之八 中国国民党党史资料与研究 , 中

华民国 史料研究中心 1989 年版 第 245-246 页


113
蒋介石 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训词 第 10 页
114
徐堪 徐可亭先生文存 第 40 41 47 页 台北 1970 年版
115
参见王业键 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 1664 1937 年 台北南港 1981 年版
116
中国国民党文化工作会主编 中国国民党与经济建设 第 51 52 页 1984 年版
117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一零二七 254
118
同上
119
在上海英商公会第二届年会上上海汇丰银行经理斯迪特要求中国政府改革币制的备忘录 1920 年 11 月

英文 中国年鉴 1921-1922 年 第 308 页 另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 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中

华书局 1964 年版 第 1169 页


120
张公权 中国货币与银行的朝向现代化 见薛光前编 艰苦建国的十年 台北正中书局 1971 年版

另见罗荣渠 牛大勇编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96 页


121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97 页
122
同上 第 198 页
123
同上 第 256 页
124
[韩]金承郁 北京政府时期的上海银行公会 上海金融的国际化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2 年复旦

大学
125
卜明主编 中国银行行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06 页
126
[法]白吉尔 1911-1937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06 页
127
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 上编三 档案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866 页
128
银行周报 第十三卷第四十三号 1929 年 11 月 5 日
129
银行周报 第十五卷第十号 1931 年 3 月 24 日

310
130
钱业月报 第十一卷第十号 1931 年 10 月 15 日
131
经济会议金融股委员议事录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 一 江苏古籍出版

社 1994 年版 第 70--82 页
132
市政府改两为元之意见 钱业月报 第九卷第十二号
133
中华民国史档案史料汇编 第五辑第一编 财政经济 1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83-84 页
134
吴景平 宋子文思想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18 页
135
申报 1928 年 11 月 1 日
136
吴景平 宋子文思想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18 页
137
吴景平 宋子文评传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135-136 页
138
吴景平 宋子文思想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23 页
139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2辑 第 102 页
140
吴景平 宋子文思想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19 页
141
耿爱德口述 蔡爱百译 外商对废两改元之态度 银行周报 第十七卷第十四期 总第 795 期 1933

年 4 月 18 日 15-17 页
142
吴景平 宋子文思想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24 页
143
马寅初 废两改元问题 大公报 1932 年 7 月 17 日
144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8 页
145
沈忆梅致上海钱业同业公会执行委员会的信 上海档案馆 其 174-2-28
146
虞洽卿致蒋介石的信 上海档案馆 其 174-2-28
147
虞洽卿与行政院来往电 国民党政府 废两改元 案 历史档案 1982 年第 1 期
148
国民党政府 废两改元案 历史档案 1982 年第 1 期
149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06-307 页
150
票据交换所一览 旧中国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场资料汇编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5-6 页

表 总额为 146202036.97 两
151
上海市政协编 旧上海的金融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08-309 页 杨荫溥主编 经济常

识 上海经济书局 1935 年版 票据交换所


152
徐蓝 英国与中日战争 1931 1941 年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75 77 页
153
寿充一 孔祥熙其人其事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46 48 页
154
申报 1935 年 2 月 17 日
155
李良志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分裂及历史经验 转引自赵荣达 孔祥熙评传 山西高校联合出

版社 1992 年版
156
财政年鉴续编 第一编 第 33 页
157
姚会元 论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成功的原因 中国研究 一九九八年三月号 总第 34 期

311
158
同上
159
洪葭管 1935 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 民国时期国家银行地方银行纸币 上海辞

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1511 页


160
徐堪 徐可亭先生文存 自述 台北 1970 年版 第5页
161
洪葭管 1935 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 民国时期国家银行地方银行纸币 上海辞

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1511 页


162
马寅初 通货新论 商务印书馆 1944 年版 第 112 113 页
16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三九六 2 423

312
结论

市场经济体系已经被人类经济发展史证明是自近代以来各个经济体发展的
方向 中国与西方或发达国家在努力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 所走的是不同的
道路 西方国家走的是一条 自然的历史进程 之路 通过原始的资本积累 经
达劳动力与资本的结合以及世界市场的开拓 从而使西方国家在本论文研究的时
段里已经基本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 而中国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 中
国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与西方国家不同 不仅如此 中国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资本积累之地 在没有资本积累却拥有巨大劳动力市场的中国 在通向现代化的
道路中 政府扮演了与西方国家绝然不同的角色 政府不仅是经济制度的供给者
而且是经济建设的主角 政府常常会通过经济或超经济强制从而获得建设的资
本 由于政府也是经济生活中的部门 政府财政刚性更强化了政府在中国现代化
道路中的作用 因而强的政府干预乃至直接投身于经济领域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的特点之一
具体到本文研究的货币领域 在本时段由于中国货币游离于发达国家自金本
位 金汇兑本位 货币集团时代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特别是国际金融一体化之外
而又由于资本主义对市场的要求以及中国市场在 1840 年后的被迫开放而不得不
与之扭结在一起 因而由货币制度发展而在西方引发的金融制度以及金融体系的
发展之路 在中国却出现了另一种局面 由于西方国家在本研究时段的货币制度
迅速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 因而中央银行以及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银行体
系 特别是通过中央银行对于信用货币的发行 以及通过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
行管理的模式 与中国的货币发展以及金融体系 制度及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产生
了巨大的反差 一直到 1935 年中国才基本完成货币统一 真正进入信用货币时
期 在此之前成立的中央银行无法完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所应承担的任务 而商业
银行也由于上述的第一个特点而有极强的财政性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不同西方国
家的特色
经济落后往往是总体落后 以宏观角度视之很难在某一领域或制度层面上有
先进可言 具体到中国近代币制 强而言之是一种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 这是
一种动态的 立体的货币体系 动态是言其发展 从银铜币并用 向两元并用的
白银集中 再向银币发展 而立体则是云在不同区域的立体差异
货币制度往往决定一个经济体的金融机构 中国近代的货币体系的发展决定
了近代票号的没落 钱庄的逐渐衰亡及近代银行业的兴盛 此外 白银核心型的

313
货币体系也决定了近代不同的金融机构在经济体内的实力发展和兴衰进程
由于近代的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的货币金属----白银 中国不能大量生
产 同时白银的进出口也操持在外商银行手中 从而决定着中国的货币供应量
世界经济一体化通过世界银价的变化以及外商银行对白银的输出入而影响中国
经济的兴衰
从中国近代货币与金融发展极强的区域性 立体性 可以看出政府制度供给
的可贵 而 对后发者的诅咒 以及政府的财政刚性往往打破政府对货币制度建
设及符合国际货币进程的努力 这既是近代中国经济的特色 也是不同经济体在
近代市场经济体系下交往的历史进程 而法币改革则终结了近代以来中国对于世
界币制的追随 并完成了政府对经济宏观管理的自主 从而依经济学的角度而言
1935 年的法币改革是中国近代经济从对外依附到经济独立的重要分水岭

314
附录

一 主要参考资料

1 理论著作
[德]马克思 资本论 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美]斯蒂格利茨著 姚开建等译 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美]米什金著 李扬等译 货币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美]萨缪尔森等著 萧琛等译 经济学 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
[美]曼昆著 梁小民译 经济学原理 三联出版社 1999 年版
易纲 吴有昌著 货币银行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钱荣 主编 国际金融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陈彪如著 国际货币体系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0 年版
武康平编著 货币银行学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黄达主编 货币银行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杨小凯著 经济学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高鸿业著 西方经济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 年版
曾康霖著 资产阶级古典学派货币银行学说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6 年版
刘 敖著 国外货币金融学说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3 年版
陈岱孙 厉以宁主编 国际金融学说史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1 年版
叶世昌编著 中国货币理论史 上册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6 年版
叶世昌编著 中国货币理论史 下册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3 年版
赵兰坪 货币学 正中书局 1936 年版
[美]诺斯等著 西方世界的兴起 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
[美]科斯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
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德]柯武刚等著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2 档案资料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财政部 中央银行 银行杂档

315
上海档案馆档案
河北档案馆档案
奎濂等校勘 度支部通阜司奏案辑要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
第 47 种 [台北]文海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光绪朝朱批奏摺 货币银行部分 中华书局 1996 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各编相关货币金融部
分 江苏古籍出版社

3 其它史料
陈度编 中国币制问题汇编 三编 1931 年作者自刊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编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二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 金城银行史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编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 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90 年版
中国银行总行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 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 档案
出版社 1991 年版
交通银行总行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 交通银行史史料 第一卷
1907-1949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5 年版
卓遵宏编著 抗战前十年货币史料资料---- 一 币制改革 [台北]国史
馆 1985 年版
卓遵宏等编篡 抗战前十年货币史料资料---- 二 白银问题 [台北]国
史馆 1987 年版
卓遵宏编著 抗战前十年货币史料资料---- 三 法币改革 [台北]国史
馆 1988 年版
秦孝仪主编 革命文献第 74 辑 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货币金融 中国
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1978 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 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金融研究所编 北京金融史料 1-12 册 该行 1995

316
年编印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 武汉近代货币史料 该室编印无
年代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 武汉银行史料 该室编印 无年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 武汉钱庄史料 该室编印 无年

季啸风主编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 广西
师大出版社 1996 年版

4 钱币学著作
中国钱币学会陕西分会编 元宝图录 三秦出版社 1991 年版
汤国彦主编 中国历史银锭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戴学文著 滇银图鉴 台北作者自刊 1999 年版
马传德等著 老上海货币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年版
钱屿主编 金银货币的鉴定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3 年版
中国钱币学会编 中国钱币论文集 第一辑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85 年版
中国钱币学会编 中国钱币论文集 第二辑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2 年版
中国钱币学会编 中国钱币论文集 第三辑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年版

5 地方志
戴鞍刚 黄韦主编 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9 年

东亚同文会 支那省别全志 大正年间版 共计 18 卷
东亚同文会 新修支那省别全志 昭和年间版 共计 8 卷

6 专著
吴景平 宋子文评传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孟宪章 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中华书局 1951 年版
卓遵宏著 中国近代币制改革史 1887-1937 [台北]国史馆 1986 年版
若戌编 金贵银贱问题之讨论 上海华通书局发行 1930 年版
张仲礼主编 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 年

刘克祥 陈争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317
秦孝仪主编 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 近代中国出版社 1983 年版
刘佛丁主编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汪敬虞主编 中国近代经济史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陆仰渊等主编 民国社会经济史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 年版
董长芝主编 民国财政经济史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innick 著 褚保时等译 银与中国 商务印书馆 1933 年版
第2页
黄逸平 虞宝棠主编 北洋政府时期经济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16 页
洪葭管 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0 年版
[美]小科布尔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美]迈克尔.罗素著 郑会欣译 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30 年代美国
白银集团的活动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美]阿瑟.恩.杨格著 1927-1937 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1981 年版
王业键 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 1644-1937 台北南港 1981 年版
史全生主编 中华民国经济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室编 近代中国金融管理 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赵德馨等 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刘映岚 中国货币沿革史 东京砥斋 1911 年版
章宗元 中国泉币沿革 北京经济学会 1915 年版
张家骧 中华币制史 民国大学 1925 年 11 月初版
侯厚培 中国币制史 上海世界书局 1929 年版
戴铭礼 中国货币史 商务印书馆 1934 版
周伯棣译 中国货币史纲 中华书局 1934 年版
朱偰 中国信用纸币发展史 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 1943 年版
徐沧水 民国钞券史 台北文海出版社
李骏耀 中国纸币发行史 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处 1944 年 3 月版
沈云龙 近三十年来我国币制改革的检讨 国魂书店 1936 年版
耿爱德(E.Kann) 中国货币论 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
金国宝 中国币制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28 年版
区季鸾 广东纸币史 国立中山大学经济调查处 1934 年版
杨端六编著 清代货币金融史稿 三联出版社 1962 年版

318
彭信威著 中国货币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魏献猷著 中国近代货币史 群联出版社 1955 年版
千家驹等著 中国货币史纲要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萧清编著 中国近代货币金融简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常树华编 中国金融简史 云南财贸学院金融系 1983 年编印
叶世昌 潘连贵 中国古近代货币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石毓符著 中国货币金融史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董孟雄著 中国近代财政金融史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杜恂诚主编 上海金融的制度 功能与变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7 日文著作
中国近代货币概要 日本银行调查局 1967 年编印
安盛松之助 镇平银 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大正 14 年版
根岸佶 越智元治 支那及满洲 通货 币制改革 东亚同文会发行 昭
和十二年版
井村薰雄 支那 货币 度量衡 上海出版协会 大正十五年版
井村薰雄 支那 金块投机 银相场 上海出版协会 大正十四年版
井村薰雄 支那 金融 通货 上海出版协会 大正十三年版
井村薰雄 通货 种别 金融 上海出版协会 昭和二年版
井村薰雄 世界 银 支那 通货 东亚经济学会 昭和十年版
深井英五 伦敦经济会议 於 货币问题 日本银行调查局 昭和十一
月版
上海满铁调查资料第十三编 恐慌 发展过程 於 ----支那币制改革
研究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 昭和十一年版
支那经济全书 东亚同文会 明治四十 四十一年版
小岛昌太郎编著 支那 於 金融的特殊性 千仓书房 昭和十五年版
小岛昌太郎著 支那 於 特殊通货 的研究----汇划制度 研究 千
仓书房 昭和十五年版
宫下忠雄译 支那通货论----金及 银取引的研究 上海东亚同文书
院支那研究部发行 昭和九年
宫下忠雄著 支那银行制度论 岩松堂书店 昭和十六年初版
宫下忠雄著 中国币制 特殊研究----近代中国银两制度 研究 日本学
术振兴会刊 昭和二十七年版
谷口启次译 近代支那货币史 庆应书房昭和十五年版

319
饭岛幡司著 支那币制研究 昭和十一年版
滨田峰太郎著 中国最近金融史 — 支那 通货 为替 金融 东洋经济新
报社发行 昭和十一年版

8 英文著作
Wen Pin Wei: The Currency Problem i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1914.
Frank m. tamagna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publications office, New
York.1942
Frederic E.lee: Currency, 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Garland
Publishing,Inc.,1982
T’ang leang-li: China’s new currency system, China united press1936.
L.Y.SHEN: China currency reform –A Historical survey, The mercury press ,
shanghai,1941
Srinivas R. Wagel: Finance in china , North-china daily news & herald,
ltd. shanghai,1914
Srinivas R. Wagel: Chinese Currency and Banking, North-china daily news
& herald, ltd. shanghai, 1915.
D..McCOLL Chinese currency 作者 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北华
捷报 )发表的有关中国货币文章的结集 无出版者及出版时间

9 民国杂志
银行周报
银行月刊
钱业月报
中行月刊
交行通讯
中央银行月报

二 常衡和汇率

1 grain 格令=0.065 gram 克


1 dram 打兰=1.772 grams 克
1 ounce 盎司=16 drams 打兰=28.35 grams 克
1 pound 磅=16 ounces 盎司=7000 grains 谷
320
=0.4536 kilogram 千克
漕平一两 36 66 克

货币折合率 1894 1948 年


各种货币每一单位折合美元
币别 1894 1911 1925 1930 1936 年 1941 年 1948 年
1902 年 年 年
1914

英国英镑 4.9 5.0 5.0 4.86 4.97 4.03 4.03
法国法郎 0.2 0.5 0.07 0.06 0.02 0.003
0.039
日本日元 0.51 0.53 0.50 0.50 0.29 0.23 0.003
德国马克 0.24 0.24 0.24 0.24 0.40 0.40 0.30
帝俄卢布 0.51 0.51
荷兰弗罗林 0.4 0.4 0.25 0.4 0.64 0.53 0.38
印度卢比 0.35 0.35 0.35 0.36 0.38 0.30 0.30
加拿大元 1.00 1.00 0.91 1.00
银元及伪法 0.51 0.50 0.50 0.30 0.30 0.30 0.30

关平两 0.77 0.75 0.75 0.45 0.45 0.45 0.45
库平两 0.75 0.74 0.74 0.44 0.44 0.44 0.44
公码两 0.71 0.70 0.70 0.42 0.42 0.42 0.42
行化两 0.74 0.73 0.73 0.44 0.44 0.44 0.44
规元两 0.70 0.69 0.69 0.41 0.41 0.41 0.41
洋例两 0.72 0.71 0.71 0.42 0.42 0.42 0.42
注 法国法郎 1938 年 0.0288 1939 0.025
英 镑 1939 年 4.44
比国法郎 1936 0.0334
转引自 蓝以琼著 揭开帝国主义在旧中国投资的黑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 第 205 页

321
3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