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全球變遷期末報告

海平面上升
指導教授:呂學榮教授
學生:T98470027 陳淑萍
T9747007 林純瑜

目錄

一、前言

二、全球海水面的變化及其原因

三、海水面升降的成因

四、海水面升降的機制

五、海水位變化對未來之衝擊

六、海平面升降對台灣影響

七、參考資料
一.前言

過去 100 年來,全球平均海水面上升約 14 公分,同時期中,平均氣溫上升了 0.62 度,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也都上升了,這三者是否相關連呢?

二、全球海水面的變化及其原因

從圖可看出影響海平面的因素及其時間尺度,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平均海水面的變化,對
小於 100 年的變化加以忽略,而 108 年以上的板塊原因,其時間尺度則太大。
IPCC(1990)所發佈的一個近百年海水面上漲曲線圖,看來自 1880 年迄今,全球平均
海水面大約上漲了十四公分。另方面,以近十數萬年來看,全球海水面變化的幅度超過一百二
十公尺,遠超過這百年來十四公分的變化,這一百二十公尺的漲落主要受控於大陸冰原的擴
張及後撤。海水面自 18000 年前緩慢上升,在 13000~11000 的 2000 年間上升特別迅速,是所
謂第一冰融尖峰期,自 11000~10500 年間,稍為減緩,正是歐洲及北美的回冷時間,所謂新
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然後又急劇上升,即所謂第二冰融尖峰。自 6000 年前迄今,海水
面上升速率平緩,每千年約上升一公尺,每百年近似於十公分,這個速度與目前觀測到的過
去百年來的變化十分近似,也因此,有些學者認為,目前這個海平面上升速率是長期變化的
現象,其來有自,與近百年溫室氣體的排放無關。

click to get larger & more clear viewer


三、海水面升降的成因
海水面的升降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指海水面與陸地相對變化程度,故要瞭解海水面升降的
原因,可從兩個方面探究:一是海水本身的改變:在冰期與間冰期間融冰量的改變,直接影
響海水量的改變,氣溫的不同,使海水有熱漲冷縮效應,影響體積;二是地殼變動:如構造運
動中板塊的擴張使海盆體積增大,或地殼下陷、地震等地殼面變動產生相對海水面改變。

研究海水面變化當以不同的時間角度分析,以一萬年的尺度看大趨勢,由 10000 多年前


以來,從距今海水面下 100─150 公尺的深度一路爬升,到 6000 多年前,達到現今海水面的
高度。原因乃地表上最後的冰河期結束,大量的融冰進入海洋中,造成海水面快速上升。近代
雖有許多規模較小的氣候變化,但只造成海水面在距今海水面上下 10 公尺間變動,尤其是近
百年來,變化更小,故欲瞭解變動機制,需有更精確的測量與分析。以潮位站觀測海水面變
化是從近一兩百年開始。

目前一般文獻顯示百年來全球海水面平均上升速率為 1-2mm/yr,但各地區又因各因素而
有不同變化,其原因如下:

1.溫度增加:從距今約一萬八千年的最寒冷的冰期向距今約一萬年前開始的後冰期過渡期間,
由於覆蓋著北美大陸、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和西伯利亞等地的大陸冰蓋的融化,海平面

己升高了 100 米以上。現在,覆蓋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的冰蓋,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全部融化


可使海平面再上升 60 餘米,因此由於全球變暖,這些永蓋究竟如何變化,是非常令人關注的,
尤以西南極冰蓋崩潰最令人擔心。然而,有些學者認為,溫度上升可能反而使兩極的冰原增
長,使海水面下降,由南極冰岩心的研究顯示,在過去 15 萬年中,極區上空的氣溫越高,降
雪量越大。

2.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原來儲存於地下泥沙孔隙間的水份被汲取出來,投身大海。學者估算,
過去 100 年來,人為用水己使海面上升約 12 公分(Sahagian et al.,1994),這個數字,相當接近於
估測的總上升量的 14 公分。有人估計,到了 2030 年時,海水面將比現在高 18 公分,到 2070
年時,高出 44 公分,到 2100 年,則可能高達 58 公分。表示如果人類不做任何因應措施,繼
續破壞自然環境,海水面上升的情形。

3.水的熱脹冷縮:海水變暖,水的熱脹冷縮也表現在海水面的上升趨勢中,目前己知,1995
年可能是近百年來最熱的一年,由 TOPEX/POSEIDON 衛星所量測的 1993~1995 年海水面的上漲
輻度,表現了與海水表面溫度一致上升的趨勢。
4.地殼變動:在沈積平原或三角洲等地,地表因沈積層陸化沈陷,最有名的代表為尼羅河三
角洲及孟加拉三角洲,而構造運動如地震形成的地殼抬升或下陷也是原因之一。

5.建造人為水壩:在許多河川與谷地的大型人為水壩,因蓄積大量淡水,其大面積的水面造
就了高蒸發量,而這些蒸發的水汽最後將回到大海,造成海平面上升。

6.溫室效應有直接的相關: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改變也將影響海水面的升降,種種不
確定的因素和影響因素預測不確定性都使海水面上升的預測有很大的變數,自圖可見未來海
水面上升是可以想見的,但其上升的幅度卻是難以得到一個準確的估計值。

四、海水面升降的機制

造成海水面升降有好幾個可能的機制,可以歸納為三個基本型態—海水體積的變化、海洋
盆地容量的變化以及象地體的變化。

(一)海水體積的變動( Changes in ocean water volume )


到目前為止,影響海洋水量的最大因素是大陸冰被的消長(冰棚 ice shelves、積冰
pack ice 和冰山不算在其中,因為它們是取代自己的海水質量)。這個機制為冰河海準變動(
glacio-eustasy ),如果我們知道陸冰(terrestrial ice)溶化或堆積的總量,用海洋的全部
面積( 3.6 * 108 km2 )、海水密度( 1030 kg/m-3 )和冰河密度( 920 kg m-3 ),就可以計算出全
球海平面的變化。現今南極冰被的融化會使海平面上升 60-75 公尺,格陵蘭冰被的消融會使海
平面再提高幾公尺,所以總計約 65 到 80 公尺。至於其他陸冰的消融對海平面的影響則是微不
足道。但是這還不是全球海平面最終的變化,我們還需要考慮地殼均衡的影響,這些進入海洋
的額外水量將會壓低海床的地殼和新被淹沒的大陸板塊邊緣,這個作用稱之為「水文地殼均
衡」( hydro-isostasy ),這將會減低因為現今冰被融化所上升的海平面達 40-50 公尺。

更新世冰河作用的範圍大致上已了解,冰被的形態以及它們大概的體積都可以從冰被的
範圍來推估。我們並不確定是否主要的冰被同時到達最大的規模。為求簡化,如果我們假定它
們確實如此,範圍最廣、記錄清楚的冰河作用所導致的海水面最大下降量可能達到 150 公尺或
者 100 公尺。規模較小的最後冰河期可能只造成大約 115 公尺的海水面下降,如果有地殼均衡
的補償,則約 75 公尺。必須強調的是,這些數字只是估計,有些証據指出曾有更大範圍的冰
被,其所導致的海平面下降更大,可能高達 175 公尺。不過第四紀冰河所引起的全球海水面變
化的估計值 150 公尺(沒有地殼均衡的補償)仍然不會離題太遠。

第四紀海水面變化的速率和冰被增加及消融可能的速率一致。距今 15000 到 6000 年間海


水面迅速上升,最大速率可達每千年 12000mm,而這需要北半球冰被以每年約 5000 km3 持續
融化的速率才能維持。海平面在 8 千年前的迅速下降則表示冰被以類似的速率成長。我們都知
道在顯生元時海洋溫度經常改變,這些改變在第四紀期間被記錄的相當好。溫度經由對海水密
度進而會影響海水體積,因此海水量、海水溫度的波動可以反映在海平面的變化上。然而這樣
的變化是相對很小的;即使整個海洋上升 10℃,只會造成全球海平面 10 公尺的抬升。

(二)海洋盆地容積的變化( Changes in ocean basin volume )

現在幾乎可以確定海洋盆地容積的改變是影響整個中生代到新生代早期全球海平面大趨
勢的最重要因素。容積的改變可以來自許多原因,包含造山運動( orogenesis )、小海洋盆地
的分離和乾化作用( isolation and desiccation )、沉積物的堆積和全球中洋脊系統之體積
的變化。和熱點集中( concentrations of hot spots )有關的海床大範圍上撓( extensive
upwarps ),隨著它的發展和衰退,很可能會影響全球海平面。一種看法是大約在 1 億 1 千萬
到 7 千萬年前西太平洋板塊中的大規模火山作用可能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 40-100 公尺。盤古
大陸( Pangaea )的裂開使得地球表面高度面積( hypsometry )改變,也可能在距今 1 億 4 千
萬至 5 千萬年前引起全球海平面的主要變化,可能抬升達 130 公尺,然後又有一個 10 公尺的
小幅下降。

1. 中洋脊體積的變化 ( Variations in the volume of mid-oceanic ridges )


全世界中洋脊系統的體積大約佔海水總體積的 12%,它的體積隨著時間的改變顯然是全
球海平面變化潛在的重要機制。中洋脊體積的變化可以是由於階段性板塊邊緣重組使全球中洋
脊總長改變所造成,也可以是海床張裂速率的改變所造成。這兩個機制中,後者可能最顯著,
至少從晚白堊紀開始是如此。

新的海洋岩石圈在形成後,會冷卻、變厚、密度增加並逐漸下沉。張裂速率高處,在與中
洋脊軸一段距離的岩石圈仍然相當溫暖活躍,海洋深度也較淺。如果張裂速率改變,洋脊體積
也將會改變。張裂速率提高,使中洋脊體積增加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張裂速率降低則使洋脊體
積減少和海平面降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海床張裂速率變化雖然影響海平面變化的速率,它
(前者)也受限於海洋岩石圈冷卻的速率。

這個機制的證據是來自張裂速率加速期(由中洋脊兩旁的海洋地殼年齡可得知)和全球
海平面上升的比對。尤其是「白堊紀晚期的主要高海平面」和「有良好記錄的海床快速擴張期」
一致。在過去的某些時期,「全球中洋脊系統之長度的改變」可能比「海床張裂速率的變化」對
海洋盆地容積之變化的影響更重要。白堊紀早期的一些海平面抬升可能和(由於盤古大陸分裂
所造成的)世界洋脊系統的擴張有關。始新世海平面和緩的抬升,發生在海底張裂速率低降期
也可能是北大西洋洋脊系統發展所造成的結果。

2. 沉積物在洋底的聚積 ( Sediment accumulation on the ocean floor )

從大陸供給到海洋的沉積物會減少海洋的容積,也因此使得海平面上升。以當前沉積物供
給的速率,將會使海平面產生每千年 15~40mm 的上升,但是我們還必須考慮兩個補償因素。就
是海床上沉積物的增減或是地殼的隆升或沉降所造成的洋底地殼均衡下陷(isostatic
depression)。如果這兩個因素確實沒有對洋底沉積作補償,全球海平面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
發生數十公尺的變化。

在較長時間尺度的全球海平面變化,可能是由於氣候變遷或造構因素所導致的大陸供給
沉積物至海洋的長期改變。另一項影響全球海平面的因素是從白堊紀中期以來海洋盆地中碳酸
鈣累積的速率鉅增。這可能導致海洋深度平均減少 300 公尺,同時在地殼均衡補償後,使全球
海平面上升 55 公尺左右。

沉積作用的進一步影響和海底擴張有關。因為在過去幾百萬年間海底張裂速率比在白堊紀
時緩慢,現在海洋岩石圈的平均年齡可能比 1 億年前大得多。假設沉積速率是固定的,這表示
白堊紀時期海洋盆地的沉積物應該是成比例的比今天減少。據估計,這額外的沉積物能使海平
面上升 15 公尺,而綜合三項因素可以得到自白堊紀中期以來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淨值是 77 公
尺。在這段期間中洋脊的體積逐漸減少,額外的沉積物能使所預期的海平面下降幅度減低達
30%左右。

3.造山運動的影響 ( Effects of orogeny )


造山運動經常和地殼的縮短有關,使得大陸地殼變厚、陸地面積縮小,而可能影響全球海
平面的變化。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所導致的喜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形成,是古生代以來
最重要的造山運動事件。假設西藏高原是由兩倍厚度的大陸地殼所形成,而且由於大陸地殼縮
短所減少的大陸面積是被(具平均深度的)海洋所取代,那麼全球海平面會下降約達 26 公尺,
雖然地殼均衡的補償會使此值減少至 18 公尺。其他中生代和新生代的造山事件可能也有比此
事件小一個等級的影響。

4.小型海洋盆地的乾化作用 ( Desiccation of small ocean basins )

小型海洋盆地的乾化作用使得全球海平面快速(雖然較和緩)的變化是相當新的想法。在
1970 年代早期,K.J. Hsü 以堆積在地中海沉積物中的厚層蒸發岩和由主要河川( 如隆河和尼
羅河 )之河口延伸而出的海底峽谷,做為整個地中海曾在 5 百萬年前被蒸發掉的證據。所產生
的盆地大約 2800 公里長、850 公里寬、3 公里深,在外觀上看起來像是巨大的「死谷」。因為這
種乾化作用被蒸發的水,最後還是會回到海洋,而且起初會使全球海面上升約 15 公尺,但是
海底在負載這些新增加的水體後,會因地殼均衡調節而使此數值減為 10 公尺。

最初地中海被隔離可能是連接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發生地區性的抬升運動所造成
的,或是由於全球海平面的下降。其後的調查也指出,地中海可能在 550 萬~500 萬年前曾經
乾涸過幾次。類似的乾化事件在過去也可能發生過,特別是在大陸分裂的早期階段。根據厚層
蒸發性沉積物的出現,曾有人提出在白堊紀早期初生的南大西洋巨大、孤立的海洋盆地曾有週
期性的乾涸,可能造成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達 60 公尺。

(三) 象地體的影響 ( Geoidal effects )

海水體積的變化,在地殼對負荷的改變作均衡調節時,如何造成地殼的變形。然而,這些
地殼的形變並不僅限於簡單的垂直運動,也涉及到在海洋盆地內和海洋盆地間質量的持續重
新分配。在地球表面上任何一個地點所觀測到的海平面相對變化紀錄,代表的是海水、冰體以
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調節的陸塊( olid earth )三者之間一連串複雜交互作用下的淨值。過
去認為「全新世時期的抬升海灘( raised beaches ) 出現在遠離更新世冰被的地方」是由於
罕見的強烈風暴、地方性的造構抬升或僅僅是定年錯誤,而不會把它當作海平面變化歷史中真
正的差異。現在象地體(大地水準面)的模式顯然能夠解釋像這樣的離水情況( emergence
),並能解答世界各地全新世海平面變化形態的些微差異。

象地體隨時間的改變還會造成海平面更極端的影響,遠比在冰期-間冰期循環所產生的
冰和海水之負荷的改變來得大。象地體自己的改變可能會引起海平面的變動,但是也可能重疊
在其它機制所產生的海平面移動上。在早於第四紀的海平面變化史中這個機制很難證明,雖然
它可能具有重要性,但它對海平面變化的實際影響還沒有被證明。
如果海平面上升速率減慢,沉積速率超過減緩的海平面上升率,那麼濱線將向海移動,
造成海退。相反的,如果海平面上升速率增加,當海平面上升速率超過堆積速率,則產生海進
結果,即使全球海平面是下降,大部分的被動大陸邊緣在一億年左右以來是經歷海平面的相
對上升速率的變異,導致一系列的海退和海進。

古氣候的證據強烈的指出在中生代時的地球是溫暖的,不受冰河影響。我們已相當確定主
要冰被一直到上新世晚期( Late Pliocene )才在北半球形成,關鍵問題是要確定南極洲的冰
被何時開始形成。南極洲冰河作用的開始時間非常不確定,但目前的證據認為它是在 4500 萬
~ 2 千萬年前開始,最近的證據(來自海洋鑽探計劃 Ocean Drilling Program)指出 3 千 5
百萬年前在南極洲東部的海平面上曾有冰河活動而沉積作用、大陸邊緣下沉和相對海平面變化
之間的關係, 濱線向陸(海進)或是向海(海退)移動不只是取決於陸與海的相對移動,也
取決於沉積的速率, 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觀察的。

五、海水位變化對未來之衝擊

1.引潮力是否加大,海浪漲退潮之落差是否加大,因為海水多,受引潮力引響,則地球是否
會 更加橢圓。

2.海洋面積變大全球暖化,溫度較高,大面積的海洋,容易形成海上大風暴,海與大氣對流
旺盛,風暴威力會加劇,對人類造成很大的危害。

3.海水位上升,會使原本海岸低窪地或海邊動物植物大量死亡,例如:珊瑚需生長在海水一定
深度中,故海水上升造成其大量死亡。而且海港被淹沒,濱海工業區,垃圾處理廠,濱海道路
港灣設施,都要面臨嚴重的破壞,功能喪失。不僅大自然的生態系改變,而人為的生活形態亦
受到很大的衝擊。

4.海水上升,可能將大陸區隔開成數小海陸,則有益於趨異演化,會有新種發生,而也造成
某些生物滅亡,故演化史改變。

5.海洋中洋流循環系統改變,底層水等性質都會改變,而影響到大氣,全球皆會受到衝擊。

6.陸地面積變小,而人口增加,會造成全球物種的縮減,最後人類可能會滅絕。

六、海平面升降對台灣影響

台灣本島海岸線長達 1100 公里,加上週邊的島嶼,海岸線總和長達 1600 公里。台灣多山


與丘陵,海岸及平原地帶是人口密集、產業發達的經濟命脈所在。台灣西部海岸為人口最密集
人為衝擊最大的地區,自 1904 至 1975 年近七十年的變遷主要為 (1) 靠近潟湖的內側海岸因
堆積而向西前進;(2) 離島沙洲因沙供給量減少,沙洲向陸移動,面積亦逐漸減少,如雲林
之外傘頂洲漸向南移動、向東退卻、不斷陸沈。
自 1980 年代以後,台灣西南及宜蘭之蘭陽平原海岸皆因抽取地下水而有明顯地層下陷的
情況,光復以來各主要河川遍築水庫,導致來自河川的沈積物供應減少,及河川濫採砂石也
有「推波助瀾」的效果。目前西部海岸及部份東部海岸的現況是人為設施及干預處處可見,海
岸線幾乎已全被海堤、消波塊所圍繞,未來大型的海岸工業區的開發建設,如彰濱工業區、雲
林之麥寮工業區之陸續完工,勢將給西海岸帶來更明顯的人為影響。

根據台大海研所施學銘(1995)的研究,台灣地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將與世界平均值相同,
但是,台灣的低窪地區,如西部沖積平原和宜蘭平原尚有超抽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的問題,
兩者綜合起來的效果,60 年後相對海平面即可上升 1 公尺。

台灣西部之潮埔地平均之近岸坡度為 1/1000,海水面每上升 1 公分,海岸線將後退 10 公


尺,簡單的估算,到 2050 年時,台灣西部海岸線向陸上退卻達 1 公里。相對海水面上漲,除
了造成海岸線向陸側後退外,還會抬高波浪,影響潮汐系統,增加暴潮高度,從而影響到海
岸侵蝕的速度與位置,其影響的動態過程需要進一步模擬與驗證。施學銘估計,平均海水面上
升 1 公尺,所引發的效應為最高海水面上升 2 公尺。此一「上升 2 公尺」的最高海水面的估測,
所暗示的意義是,往後五、六十年,台灣的洪患頻率及海堤維修費用將成倍增加。而高潮期若
恰逢大颱風侵台,則海岸地區海水倒灌的損失將更為巨大。

海水面上升的另一個衝擊是鹽水(海水)入侵河流及海岸地帶地下水體,而使地下水鹽
度增加,土壤鹽化。海水面上升後河口地區的進潮錐體(tidal prism)增大,因此,海水與
河岸土壤接觸之面積也增加,海水面相對於地下水面的高度增加,距離縮短,則海水入滲到
地下水體變得更為容易。台灣西南海岸因長期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層下陷,亦增加海水向地
下水體滲透的壓力梯度,事實上某些地區已有地下水鹽化的現象。施學銘(1996)考慮颱風、
潮差、波高、地形、海面上升(地層下陷)等因素,對台灣東、西海岸進行災害潛能評估,發現
高致災潛能區正位於目前六輕工業區及離島工業區,這些地區以地勢低緩之潮浦地、河口淺灘
沖積扇、溼地、潟湖為特徵。台灣東海岸因處上升海岸,致災之敏感度較低。

台灣地區因平原地區有限,市鎮土地成本高漲,開發海埔新生地及興建海濱和離島工業
區成為經濟誘因下不得不然的政策走向,然而,海平面上升的趨勢似乎已難以避免,海岸防
護工程雖能一時解決短期之海岸災害問題,但就更長期的維修成本、社會成本及預期效益的增
損,亟需更長期的監測研究及更宏觀的評估、檢討。

七、 參考資料

1.施學銘(1994),全球海水面上昇能的衝擊,台灣地區氣候變遷因素極其影響研討會論文
集,pp.104-114,台大全球變遷中心。

2.Viles.H., Spencer.T.(1995),Coastal Problems:Geomorphology Ecology and


Society at the Coast,London,350p。
3.IPCC(1990),Climate change:the IPCC scientific assessment,Cambridge
Univ.Press,365p。

4.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7),Responding to change in sea-


level,Engineering implication,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148.

5.網址:http://www.geos.ntnu.edu.tw/home/1_department/g/oceangrophy/Sea90/4/4.ht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