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2

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及精神内核传播研究

Research on the Image Construction and Spiritual Core

Communication of “Beijing Men” in Beijing-style TV Drama

作者:游欢

导师:闻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年 6 月
中图分类号:G206.3 学校代码:10004
UDC:070 密级:公开

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及精神内核传播研究

Research on the Image Construction and Spiritual Core

Communication of “Beijing Men” in Beijing-style TV Drama

作者姓名:游欢 学 号:18121781

导师姓名:闻学 职 称:教授

学位类别:文学学位 学位级别:硕士

学科专业:新闻传播学 研究方向:应用传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年 6 月

iii
致谢

时光匆匆,三年前来到红果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我的学生时代就将
要在这个温暖的季节进入最后的章节。在思源西楼、图书馆、操场、学苑宿舍……
学校的诸多角落都承载着我在这段求学时光的美好记忆。在这个记忆“宝盒”里,
有这样一群温暖的人:在他们的陪伴下,我的学习、生活充满阳光。
感恩闻学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悉心教导。从论文写作到推荐实习,从日常学习
到为人处世,闻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良多。在我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闻老师总
是适时提点,细致讲解,打开了我论文写作的思路;日常,闻老师对我的鼓励式教
育,让我变得更为自信。感恩王田老师、凌琦老师对我论文的指点和帮助,感恩王
雪洁编辑、李光睿编剧以及夏阳、赵家明两位记者对我论文的研究工作给予了热情
帮助,感恩牛梦笛老师从实习指导到为我提供一手资料的帮助,感谢参与深度访谈
的热心观众。
感谢张梓轩老师、卢强老师、王筱依老师等的关爱和鼓励;感谢让我遇见了陈
凯欣、杜晓峰、胡锦雯、王鑫、张释珍、赵熠如、周浩桦等一群可爱的同学;感谢
路静怡、毛艺融、吴卉、魏铭辰同学在我找工作期间多次关心问候;感谢同门小姐
姐杨金凤同学三年来在学习、生活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胡琪师姐、张潇师哥
以及谌梓欣、文佳杨、刘佳蕊、王怡菲几位师妹的帮助和陪伴……总之,感谢语言
与传播学院的所有老师、2018 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班的同学,以及“闻师门”的亲
人们。
感谢好友李俊杰、邵心灵、薛玮以及我的家人,一直对我的鼓励和陪伴,让我
每次受挫时,总能重拾信心继续前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虽然前路未知,但不管怎样,我会带着这些温暖,
继续勇敢前行!

iv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摘要:自 1985 年第一部京味电视剧《四世同堂》热播以来,京味电视剧在 30 多


年的发展中不断走向繁荣,涌现出了《大宅门》《大宅门 2》《天下第一楼》《正阳
门下》《芝麻胡同》等与非遗有关或者与经商话题有关的京味电视剧。这些京味
电视剧不仅展现了生动的“北京爷们”形象,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
源。笔者综合运用传播学、文艺学,以及社会学的理论,对这些京味电视剧进行
全景式的分析。本文首先借助男性气质相关理论,分析了“北京爷们”表象形
象、性格形象,在家庭中的主导者、听从者、协商者三种形象,在社会中的创一
代和创 N 代等职业角色,以及朋辈、复仇者等社会中的交往角色,并进一步探究
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的男性气质特征及其成因。其次,运用文化洋葱理
论,探究了“北京爷们”身上的优秀精神内核以及带有传统色彩的精神内核。其
中,优秀精神内核主要包括:以“仁”为主体的伦理道德坚守、天人合一与渡己
渡人的哲学意蕴、务实进取的奋斗观;传统精神内核主要包括:大男子主义思
想、关系本位的交往理念以及老派居民的文化中心意识。此外,还采用文本分析
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京味电视剧中呈现的“北京爷们”的媒介形象与现
实社会之间的关联,并结合电视剧文本反映的精神内核,探究京味电视剧中影射
的现实痛点问题。
在浅层认知层面,大部分观众认可京味电视剧中呈现的视听内容,表明京味电
视剧展现出了表层北京地域文化;大部分受众不认可剧中呈现的家庭领域中的主
导者形象,对性格、职业和社会中的交往角色形象的正面认知较多,表明受众更为
肯定具有共谋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不太喜欢具有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北京
爷们”。此外,大部分受众认为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的性格形象与现
实中的“北京爷们”相符,家庭形象以及职业形象和现实中不太相符。在深层认知
层面,主要涉及的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观众普遍认可剧中展现出的“北京爷们”
的优秀精神内核,对其较为传统的精神内核持批评态度;同时,大部分观众认为京
味电视剧中呈现的人物优秀精神内核与现实基本相符,传统的精神内核与现实部
分相符。行为认同层面的效果不明显,但是访谈对象表示从剧中学习了为人处世的
一些道理,说明京味电视剧发挥出教育功能。
最后,基于受众分析反馈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未来京味电视剧创作的三点建议:
(1)去除同质化,挖掘“北京爷们”的立体形象;(2)坚持批判视角,大力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3)敲击现实痛点,与当下社会进行有效连接。
关键词:京味电视剧;“北京爷们”;精神内核;男性气质
分类号:G206.3

v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Since 1985, when the first Beijing-style TV drama Four Generations
Living Together widely broadcast, Beijing-style TV drama have been prospering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 series of Beijing-style TV drama related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r business topics emerged, such as the Grand Mansion Gate, the Grand Mansion Gate 2,
the Story of Zheng Yang Gate, and Sesame Hutong. The author comprehensively uses the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literature and sociology to make a panoramic analysis of such
Beijing-style TV drama. Firstly, by using the theory related to masculinity, the author
analyse appearance, character, three images of leaders, listeners and negotiators in the
family of “Beijing men” in Beijing-style TV drama; images of peers, avengers and other
social roles, and further explored their masculinity and its causes. Next, by using the
Cultural Onion theor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xcellent spiritual core and traditional
spiritual core of “Beijing men”. Among them, the core of excellent spirit mainly includes:
sticking to ethics with “benevolence” as the main body,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tiding over oneself and others as well as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ragmatic and
enterprising of outlooks of struggle;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spirit mainly includes: the
idea of male chauvinism,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 based on relations,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cultural center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s. Besides, the paper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ex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esentation of Beijing men in Beijing-style TV drama and the real society.
At the superficial cognitive level, most audiences agree with the audio-visual content
presented in Beijing-style TV drama, and indicates that Beijing-style TV dramas show
the surface layer of Beijing regional culture. Most of the audience do not recognize the
leading image in the family field presented in the dramas, and the positive cognition of
personality, occupation and society is more, indicating that the audiences are more sure
of the “Beijing men” with collusive masculinity, and less like the “Beijing men” with
dominant masculinity. In addition, most of the audience think that the character images
of “Beijing men” portrayed in Beijing-style TV dram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Beijing men”, but that their family images and professional image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reality. At the deep cognitive level, it mainly involves affective identity and
behavioral identity. The audience generally recognized the excellent spiritual core of
“Beijing men” presented in the drama, but criticized its more traditional spiritual core. At

vi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same time, most of the audience think that the excellent spiritual core of the characters
presented in the Beijing-style TV drama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y, and the traditional
spiritual core is part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y. The effect of behavioral identification
is not obvious. However, the interviewees expressed that they learned some truths about
people and dealing with affairs from the drama, indicating that Beijing-style TV drama
play an educational role.
Finally, based on the feedback of audienc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for the creation of Beijing-style TV drama in the future :(1) Remove the
homogenization and excav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image of “Beijing men” ; (2) Adhere
to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 (3)
Tap the real pain points and effectively connect with the current society.
KEYWORDS: Beijing-style TV drama; “Beijing men”; Spirit core; Masculinity
CLASSNO: G206.3

vii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目录

中文摘要 ...................................................................................................................... v
ABSTRACT ................................................................................................................ vi
1 引言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综述 ...................................................................................................... 1
1.2.1 京味电视剧相关研究 .......................................................................... 2
1.2.2 年代剧中的男性形象相关研究 .......................................................... 3
1.2.3 影视剧中精神内核相关研究 .............................................................. 4
1.3 研究问题 ...................................................................................................... 5
1.4 关键概念和理论基础................................................................................... 6
1.4.1 关键概念 ............................................................................................. 6
1.4.2 理论基础 ............................................................................................. 7
1.5 研究方法 ...................................................................................................... 9
1.5.1 文本分析法 ......................................................................................... 9
1.5.2 深度访谈法 ......................................................................................... 9
1.6 研究意义 .................................................................................................... 10
2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11
2.1 表象形象的建构 ........................................................................................ 11
2.2 性格形象的建构 ........................................................................................ 12
2.3 家庭形象的建构 ........................................................................................ 14
2.3.1 主导者:独断专行的大家长 ............................................................ 15
2.3.2 听从者:软弱胆怯的“小”男人 ......................................................... 16
2.3.3 协商者:温和耐心的好男人 ............................................................ 17
2.4 职业形象的建构 ........................................................................................ 18
2.4.1 白手起家的创一代............................................................................ 18
2.4.2 继承祖辈衣钵的创 N 代 ................................................................... 19
2.5 社会中角色形象的建构............................................................................. 20
2.5.1 君子之交的朋辈形象 ........................................................................ 21

viii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2.5.2 报仇雪恨的复仇者形象 .................................................................... 22


2.6 “北京爷们”的气质类型及其成因 .............................................................. 23
2.6.1 “北京爷们”的气质类型 ..................................................................... 23
2.6.2 “北京爷们”的气质建构成因 .............................................................. 24
3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 26
3.1 影响“北京爷们”精神内核的表层地域文化 .............................................. 27
3.1.1 衣、食、住、行符号:服饰、饮食、胡同、四合院、出行文化... 27
3.1.2 语言符号:语言文化 ........................................................................ 31
3.1.3 平民英雄:英雄文化 ........................................................................ 31
3.1.4 婚丧嫁娶的仪式:多民族融合的仪式文化 ..................................... 32
3.2 “北京爷们”的精神内核:深层地域文化 .................................................. 34
3.2.1 以“仁”为主体的伦理道德坚守 ......................................................... 34
3.2.2 天人合一与渡己渡人的哲学意蕴..................................................... 35
3.2.3 务实进取的奋斗观............................................................................ 36
3.2.4 大男子主义思想................................................................................ 37
3.2.5 关系本位的交往理念 ........................................................................ 38
3.2.6 老派居民的文化中心意识 ................................................................ 39
4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 41
4.1 浅层认知:视听内容与故事情节的个人解读 .......................................... 42
4.1.1 视听层面:对表层地域文化的认知 ................................................. 43
4.1.2 故事情节:对“北京爷们”形象的认知 ............................................. 44
4.2 深层认知:精神内核层面的认同 ............................................................. 46
4.2.1 情感认同:认同的表现 .................................................................... 47
4.2.2 行为认同:认同的核心 .................................................................... 49
5 京味电视剧影射的现实痛点................................................................................ 51
5.1 促进两性平等中的性别偏见 ..................................................................... 51
5.2 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中的道德困境 ............................................................. 53
5.3 建设法治社会中的人治思想 ..................................................................... 54
5.4 推动社会平等中的地域歧视 ..................................................................... 55
6 京味电视剧创作的突破与提高 ............................................................................ 57
6.1 去除同质化,挖掘“北京爷们”的立体形象 .............................................. 57
6.2 坚持批判视角,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58

ix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6.3 敲击现实痛点,与当下社会进行有效连接 .............................................. 59


7 结论 ...................................................................................................................... 61
参考文献 .................................................................................................................... 62
附录 A ........................................................................................................................ 67
附录 B ........................................................................................................................ 68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0
独创性声明 ................................................................................................................ 71
学位论文数据集......................................................................................................... 72

x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2014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
民族的精神命脉,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1]
自燕城、蓟城以来,北京地区就一直处于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的状态。在长期
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北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京味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
之一,必须要加以传承和弘扬。作为反映老北京的历史变迁地域特征、展现北京人
的生活和精神风貌的京味电视剧以“京味文化”为底蕴。作为六朝古都,北京地区
拥有大量可以为影视剧汲取创作的灵感与内容;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成为
新中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北京将文化功能
定位为首都的功能之一,也为京味电视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土壤。1985 年《四
世同堂》的开播拉开了京味电视剧的序曲,京味电视剧在 30 多年的发展中不断走
向繁荣,受到观众的交口称赞。[2]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具有重要的传播功能。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借助影像取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
伴随着男性运动的兴起,学术界也开始将目光投入到男性研究中。我国对男性
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随着男性研究的深入,传播学领域也开始将
媒介与性别研究纳入研究中。由于男性运动和男性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男性研究
以及媒介中的男性研究在数量上仍旧不多。
京味电视剧中塑造了多种有血有肉的人物,建构了个性鲜明的男性形象,呈现
出人物的奋斗敬业、爱家爱国的精神,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尽管时代在变,但是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优秀精神内核却没变。在此背景下,分析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
京味电视剧是如何呈现“北京爷们”形象、呈现了什么样的“北京爷们”形象以及
精神内核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

本研究涉及“京味电视剧创作”、
“北京爷们”形象和“精神内核”三个方面。

[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25842812.html.
[2]
张智华,李金秋.“京味”影视创作与北京文人笔记[J].艺术评论,2017(01):74-80.

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京味电视剧在我国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北京爷们”是对北京地区男性的一种
称呼,精神内核即精神的核心。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在题材上,是京味电视剧,
在时间维度方面,则是年代剧。因此,笔者从京味电视剧相关研究、年代剧中的男
性形象相关研究和影视剧中精神内核相关研究三部分进行文献综述。

1.2.1 京味电视剧相关研究

在 CNKI 上,笔者以关键词“京味电视剧”以及相关与相似的关键词“京派电
视剧”、
“京味影视”、 “京味文化”进行检索,总共有 192 篇文献,笔
“京味电影”、
者选取了其中的 37 篇进行分析,经过梳理,笔者将该部分的研究主要分为京味电
视剧的发展变迁与特征研究、京味文化研究、人物形象研究、审美研究、城市意象
研究五个部分。
(1)京味电视剧的发展变迁与特征研究
一些学者对京味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色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张智华
看来,20 世纪 80 年代是京味电视剧的兴起阶段,进入 90 年代,京味电视剧开始
蓬勃发展,新世纪以后,京味电视剧走向繁荣。[3]杜莹杰和周雨佳认为以上三个阶
段的京味电视剧呈现出老北京文化、新京味文化、多元化文化的特点。[4]
(2)京味文化研究
李文丽从近、现代几部京味电视剧入手,从大宅门、胡同、四合院以及古玩街
琉璃厂等地域符号出发,分析京味电视剧中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包含家国同
构思想、平民意识、风土人情以及人文性格。[5]逯瑶以《京华烟云》和《大宅门》
两部电视剧为例,指出京味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和空间设置中均有体现。[6]
孟庆雷、孙易君从京味文化的现代变奏角度出发,以电影《老炮儿》为例,分析了
向来遵守规矩、凡事讲究中庸的北京人六爷,年轻一代的北京土著晓波等人随着都
市发展,在文化转型时期的痛苦与迷茫,反映的是现代都市化过程中带有的普遍性
征候问题,传达了文化对个体的规范意义。[7]周春霞认为京味电视剧通过胡同、四
合院等传统空间为载体,凸显了文化乡愁。[8]
(3)人物形象研究
俞胜利对《大宅门》中的白景琦这个人物进行解读,分析了其叛逆的性格,认

[3]
张智华.京味影视特色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51-54.
[4]
杜莹杰,周雨佳.论京派电视剧的发展流变[J].当代电视,2018(08):77-78.
[5]
李文丽.京派电视剧的文化内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6]
逯瑶.浅析影视剧中的京味文化[D].山西大学,2013.
[7]
孟庆雷,孙易君.《老炮儿》:都市变奏中的京味文化余响[J].电影文学,2017(04):50-52.
[8]
周春霞.京味电视剧的回忆空间与文化乡愁[J].当代电视,2019(08):49-53.

2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为白景琦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十分独特。[9]王爱玲认为《情满四合院》
(又名《傻
柱》)演绎了大杂院里的众生相,何雨柱身上呈现了北京男人的“局气”,具体表现
为话唠却真诚、直爽、敢爱敢恨。[10]张莉以《正阳门下小女人》为例,指出该剧采
用女性视角,拓展了京味电视剧的视阈,塑造了立体的众生群像,也展现了京味文
化包容厚重的特点。[11]
(4)审美研究
夏艳从“审美”角度切入,对京味电视剧的审美特征、品格以及受众接受三个
审美角度对京味电视剧进行分析,指出地域文化特色是其主要的审美特征;审美品
格方面,不仅有对个体的人文关怀,还将爱国情怀纳入其中,在题材上选择宏大的
历史主题,凸显出史诗般的品格,且京味电视剧始终保持对本土的追求;受众对京
味电视剧的接受审美主要体现在怀旧、文化需求以及对地域电视剧的喜爱。[12]王
靓以《情满四合院》
(又名《傻柱》)为个案,认为该剧能收获成功,与背景设计、
人物角色,以及故事情节、对现实的思考与回应,有很大关系,剧中四合院的京味
场景、北京人何雨柱身上的局气、院子内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对传统思想与现
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以及养老问题的反映是该剧成功的要素。[13]
(5)城市意象研究
王兵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将新、旧北京的城市意象与京味电视剧相联系,并把
北京城市意象分为自然和社会地域两类意象,指出北京城市意象出现的文化根基
在于贵族精英文化、平民草根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北京的都市文化。[14]
综上,以往相关研究涉及到京味电视剧中的文化研究,但是多以个案研究和文
本分析为主,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缺乏严格标准和创新视角。虽然有涉及到京味电
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但是在深入度方面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剧中“北京爷们”
的分析。

1.2.2 年代剧中的男性形象相关研究

年代剧,顾名思义,就是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跨度的电视剧。目前,学界对年
代剧的界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从狭义上看,故事背景设置在清末民初,
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可以称之为年代剧。[15]另一种观点认为,从广义上看,只

[9]
俞胜利.白景琦──另一种叛逆──电视剧《大宅门》人物解读[J].中国电视,2001(08):53-55.
[10]
王爱玲.京味电视剧的新样本——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J].当代电视,2018(06):10-11.
[11]
张莉.京味电视剧的视域扩展——评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J].中国电视,2019(03):110-112.
[12]
夏艳.捕捉临界风云 领略旧京风韵[D].南昌大学,2009.
[13]
王靓.《情满四合院》:一幅独具韵味的“老北京”民风画卷[J].当代电视,2019(01):11-13.
[14]
王兵.京派电视剧中的北京城市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5.
[15]
张宗伟.课题·难题·话题:2008 年国产电视剧三题[J].艺术评论,2009(01):46-53.

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要在空间和时间上跨越较大长度,就可以称之为年代剧。[16]本文选取的 5 部京味
电视剧属于广义上的年代剧。
在 CNKI 上,笔者主要以关键词“年代剧”、
“男性”进行搜索,总共有 102 篇
文献,经过梳理,发现年代剧中的男性形象研究主要是聚焦在创作手法、叙事角度
以及艺术特征方面。
李胜利、张遵璐以《大宅门》《闯关东》《走西口》《金粉世家》等剧为文本,
指出年代剧的创作特征主要是:凸显以家喻国的文化理念、塑造传奇式的平民英雄
形象、宣扬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精神。[17]江虹认为《传奇大掌柜》剧中的主人
公的形象设定异于以往传奇剧中的完美形象,兼具重大义、世故等多种特征。[18]
张宗伟、齐峥峥认为,年代剧的主要叙事策略是“家国同构”,使蕴含其间的
“大爱”、“大恨”得以彰显。[19]卜叶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近代家族剧,指出管理者、被
管理者是近代家族剧中主要展现的男性形象,前者是开拓者,后者则是反叛者和继
承者。[20]
谷妮娜选择了几部代表性的鲁剧作品,运用符号学、文化地理学和“镜像”相
关理论,分析了生逢乱世的平民英雄、市井风情的传奇鲁商两类男性形象和具有独
立意识的女性角色。[21]冷奇以郭靖宇导演的 7 部年代传奇剧为文本,将人物形象
划分为英雄形象、反面形象、平民形象三类。[22]
总的来说,年代剧中的男性研究,研究对象多以个案为主,主要是从创作手法、
叙事学、艺术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文化研究、受众研究方面,还有待提升。

1.2.3 影视剧中精神内核相关研究

关于影视剧中的“精神内核”的相关研究,经过梳理,笔者发现在人物精神内
核方面的研究中,集中在精神内核的具体内容、传播策略两个方面。
刘明彬以电视剧《产科医生》为个案,认为该剧从道德层面反映了医护人员的
生命观、包含仁义礼智信孝廉耻的伦理观、职责观。[23]张磊主要分析了影片《天狗》
和《硬汉》中的李天狗和老三两个主人公,认为二人身上体现着儒家文化提倡的礼、

[16]
代小艳.略论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开启的年代剧空间[J].电影评介,2018(09):93-95.
[17]
李胜利,张遵璐.家族史·英雄志·民族情——“年代剧”的创作特色[J].当代电影,2009(08):58-61.
[18]
江虹.历史全景中的人生传奇——电视剧《传奇大掌柜》剧作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7):59-6
1.
[19]
张宗伟,齐峥峥.“年代剧”述略[J].当代电影,2009(08):52-57.
[20]
卜叶.中国近代家族题材电视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21]
谷妮娜.鲁派年代剧地域文化形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22]
冷奇.郭靖宇年代传奇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
[23]
刘明彬.电视剧《产科医生》的价值观塑造策略探析[J].中国电视,2015(01):104-106.

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信、勇、义。[24]孟文彬认为《情满四合院》
(又名《傻柱》)中塑造的傻柱这一人物
形象具有多种优秀品格,作品以直接渲染的方式讲述对傻柱的家庭和情感生活,表
现人物重情义、守承诺以及富有担当的品格;以其他正面人物侧面烘托、以反面人
物对比映衬出傻柱的正值善良,弘扬了主流价值观。[25]温彩云认为《老农民》
《老
中医》
《老酒馆》这三部剧表现了个体道德、社会关系、天下观三个层面的理想人
格,分别是: “和”以及具有民族大义和历史大局意识。[26]国外对于影视剧
“仁”、
中的精神内核也有分析,比如戴安赫尔·马亚尼(Hermayani, Dian)等人通过分析
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指导的电影《奇迹工作者》指出,该电影体现出
尊重、信仰、公平、诚实、责任、宽容等道德价值观。[27]
在传播策略层面,董锋、童真从内容、媒介、受众、营销四个角度总结了美国
文化价值观是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实现全球传播,提出我国应该从文化产业、媒介素
养教育以及汉字推广三个方面进行借鉴。[28]段祎以《伪装者》为例探讨要实现主旋
律电视剧的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需要做到:剧作模式推陈出新、不断突破影响力风格、
顺应时代与市场环境。[29]吴芳以中国海外获奖作品为例,运用电影叙事学理论,并
采用结构主义的批评框架,认为中国电视剧价值观建设的策略主要包括:共享中国
传统价值观,包括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定位“家和”的精神家园;在符号层面,
塑造家国情怀的典型人物、植入家国伦理的风俗情节、建构现实神话的圆满主题、
包装东方韵味的中国视听。[30]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精神内核的相关研究,更关注对精神内核的内容以及传播
策略的分析,对于受众的认可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另外,对京味电视剧尤
其是同一类型的京味电视剧中的人物精神内核挖掘有待进一步加强。

1.3 研究问题

(1)京味电视中建构的“北京爷们”形象有哪些?“北京爷们”的精神内核
构成有哪些要素,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影射了哪些现实痛点?
《大宅门 2》
(2)结合《大宅门》 《天下第一楼》
《正阳门下》
《芝麻胡同》5 部
剧的豆瓣评论和受众访谈,探讨观众对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精神内

[24]
张磊.雄性气质的凸显与民族精神的构建[J].电影文学,2015(13):25-27.
[25]
孟文彬.电视剧传播对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以电视剧《傻柱》为例[J].青年记者,2016(32):47-49.
[26]
温彩云.论电视剧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美学呈现——以《老农民》 《老中医》 《老酒馆》为例[J].
艺术评论,2020(02):80-89.
[27]
Hermayani, Dian; Supeno. Character and Moral Value in “Miracle Worker” by William. Inference: Journ
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20, 3.3: 54-59.
[28]
董锋,童真.影视视角下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全球传播策略[J].电影评介,2013(15):94-96.
[29]
段祎.从《伪装者》谈主旋律电视剧对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2):100-101.
[30]
吴芳.海外获奖中国电视剧价值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核的认知情况如何?它们对当下现实中的观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为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功能,未来京味电视剧的创作应该避免哪
些问题,吸取什么样的建议?

1.4 关键概念和理论基础

1.4.1 关键概念

(1)京味电视剧
京味电视剧也叫京派电视剧,是地域流派电视剧的一种。京味电视剧主要是表
现北京的城市生活、风土人情,展现北京人的生活和心理变化历程的电视剧流派。
[31]

(2)媒介形象建构
对于“媒介形象”,学者栾轶玫在《媒介形象学导论》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媒介形象是指媒介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能够吸引注意力的品相,是受众对媒介组
织的印象集合。[32]学者宣宝剑在《媒介形象》一书中,进一步对众多媒介形象进行
了归纳,他将媒介形象分为“媒介的形象”和“人或事物在媒介上的形象”两种;
前者从字面意思就可得知,它指的是媒介自身的形象,后者指的是人或事物被媒介
以再现手段呈现出来的形象。[33]本文所研究的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就
是被大众媒介以再现手段呈现出来的媒介形象。“建构”是一个动作型概念, 表示
使某种事物具有某种结构,媒介形象建构就是使得媒介形象这一事物具有某种希
望中的结构。[34]
(3)精神内核
精神内核是精神品质中的核心部分。[35]对于精神,
《辞海》将其定义为人的意
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36]学者黄莉指出“精神”属于文化的精粹和精髓,也
即文化的核心层。[37]

[31]
吉平,王锋.中国地域流派电视剧发展现状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03):59-62
[32]
栾轶玫.媒介形象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88-96.
[33]
宣宝剑.媒介形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31.
[34]
尚重生,赵璐阳.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内涵、维度及路径选择[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04):37-43.
[35]
程刚,李安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视角——基于“感动中国”人物精神内核的探讨[J].中共青
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05):76-78.
[36]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37]
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06):88-96.

6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1.4.2 理论基础

(1)男性气质理论
Masculinity 一词有多种译法,有的学者将其翻译成男性气质,有的学者则将其
翻译成男性气概或者男子气质,所表达的意思一致。男性气质研究,也称男性气质
研究,主要是针对男性性别角色实践的研究,是伴随着西方女性研运动和女性研究
中发展起来的,是社会性别研究的领域之一。[38]性别角色理论强调性别角色期待
以及角色表现,认为男、女性是由社会塑造的,主张把两性的生理性别结合起来。
[39]
20 世纪 80 年代,研究者指出这一理论过于强调性别差异是由社会赋予的,对该
理论提出批评。1982 年,凯斯勒(Kessler)等人在一项对澳大利亚高中的田野报
告中指出,性别、阶级、种族等多方面会对男性气质产生影响。[40]这一研究,否定
了单一的男性气质。后来,社会学家康奈尔(Raewyn Connell)对男性气质进行了
深入研究。在康奈尔看来,男性气质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建构出来的。在《男
性气质》一书中,康奈尔提出了一个三重性别结构模型,他从权利、生产和经历投
入三个关系维度来考察存在于众多复杂关系结构中的不同类型的男性气质。其中,
权力指的是男性如何维持对女性的统治地位、生产指的是分配工作的方式、精力投
入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形成依恋和纽带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康奈尔进一步指出,在
实践中建构的起来的男性气质归纳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支配性男性气质、从属性
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和边缘性男性气质。支配性男性气质可以被理解成一种
性别实践的形构,眼下被默认的男权制合法化的表现就是这种形构,男权制被用来
维系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总框架中,不同的男性之间也有性别等级之分,
存在具体的统治与从属的性别关系。同性恋的处境类似于女性,还有一些异性恋男
人如贫困者,处于从属的地位。共谋性男性气质则一方面谋取男性权利的利益,一
方面又避开男权制推行者所经历的风险。他们在婚姻、父道以及社区生活经常与女
人做出广泛的妥协,而不是赤裸裸的统治或者说一不二的演示。边缘性是性别与其
他结构,如阶级和种族的相互作用发展出的男性气概。[41]
近年来,随着男性研究的兴起,学界也运用男性气质相关理论研究影视作品中
的男性形象。学者吕鹏指出,当下家庭伦理剧中虽然塑造了不同男性气质的男性,

[38]
方刚.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03):1.
[39]
Brannon, R.1976,The Male Sex Role:Our Culture’s Blueprint of Manhood,and What it’s Done for Us Lately, in
David, D.S.,&R.Brannon(eds.), The Fortynine Percent Majority:The Male Sex Role,MA:Addington-Wesley,11-35.
转引自方刚.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03):3-4.
[40]
Kessler, S. j., D. j. Ashenden, R. W. Connell, & G. W. Dowset, 1982, Ockers and Disco-maniacs, Syden: Inner
City Education Center. 转引自方刚.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03):8.
[41]
[美]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1-111.

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但是霸权男性气质仍旧是被推崇的对象。[42]何彦瑾着重对《中国式离婚》中的宋建
平和《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的金亮两个青年形象进行分析,他指出,宋建平在家
庭中对妻子咄咄逼人,在事业上只顾自己,是支配性男性气质的代表。金亮是介于
“从属性”与“共谋性”之间的协商性男性气质,他在事业刚起步但有上进心、对
待家庭成员有耐心。[43]李曼通过对九十年代以来都市情感剧进行分析,指出男性
的家庭地位从呈现出从主控到均权的变化。[44]
(2)文化洋葱理论
文化研究学者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认为文化是分层的,并在《文化与
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一书中提出文化洋葱理论,将文化比喻成洋葱的多层。他
将文化从浅层次至深层次分为:符号、英雄、仪式和价值观四个层次(见图 1.1)。
其中,符号(symbols)承载着某着特定含义,而且只能被该种文化的共享者所理
解的词汇、物体等事物。英雄(heroes)是一些具有被某一文化高度赞扬的品格的
人物。仪式(rituals)是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一些集体活动。符号、英雄、仪式可
以被外部观察者看见,所以都归结为实践活动(practices)。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另外,霍夫斯泰德认为,文化可以分为国家、地
域、种族等多种层次。[45]本文所研究的文化主要涉及地域层次。
近年来,这一理论逐渐被引入传播学领域。学者吴世文、石义彬借鉴文化洋葱
理论,对文化进行操作定义,指出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四层:标志物或符号、文
化仪式与文化活动、民族性格,以及价值观念与精神内涵。[46]龙丽双指出,当前少
数民族文化传承在过程中,被大众传媒传播地更多的是浅表化文化,文化的内核没
有被传播。[47]马晓从文化洋葱理论着手,指出《中国新说唱》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转
变中,传承了传统儒家的主要思想、表征了中国文化符号、表达了亲近受众的内容。
[48]
赵雅文、刘艳从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仪式场景入手,分析了仪式场景对剧情发
展、人物性格刻画,以及关中习俗展示方面的作用;仪式场景中的文化冲突主要有
三类,具体包括:传统的优秀文化与糟粕文化、封建文化与新文化思潮、地方宗系
与家国情怀;仪式场景传播了诚信、自由、法治、和谐、文明等价值观。[49]

[42]
吕鹏.父亲、丈夫、儿子与情人: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男性角色[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23(01):62-70.
[43]
何彦瑾.新世纪以来家庭伦理剧男性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3.
[44]
李曼.九十年代以来都市情感剧中男性形象嬗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45]
吴世文,石义彬.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
究,2014,21(01):94-108+128.
[46]
吴世文,石义彬.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
究,2014,21(01):94-108+128.
[47]
龙丽双.传承还是消解——大众传媒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问题与思考[J].新闻界,2013(16):47-50.
[48]
马晓.关于网络综艺《中国新说唱》对说唱音乐本土化运作的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20.
[49]
赵雅文,刘燕.电视剧《白鹿原》仪式场景的文化冲突与价值传播[J].中国电视,2019(04):81-88.

8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图 1.1 文化洋葱理论
Figure 1.1 Cultural Onion theory

1.5 研究方法

1.5.1 文本分析法

本文重点选取选取了《大宅门》(2001)、《大宅门 2》(2003)、《天下第一楼》
(2004)、
《正阳门下》
(2013)
、 (2019)这 5 部京味电视剧,分别与“非
《芝麻胡同》
遗”话题或者经商话题有关,对 “北京爷们”形象的呈现较为丰富,具有代表性,
也蕴含了文化价值;而且,这几部电视剧也是获奖或者人气比较高的京味电视剧,
案例的选择参考了电视剧的豆瓣评分与获奖情况,相关信息如下:(1)《大宅门》
豆瓣评分 9.3;(2)《大宅门 2》豆瓣评分 8.1;
(3)《天下第一楼》豆瓣评分 8.2;
《正阳门下》豆瓣评分 8.2;
(4) 《芝麻胡同》入围第 25 届上海电视届白玉兰
(5)
奖,豆瓣评分 5.9,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时,收视率最高破 1.5%,该剧播出
期间,在北京卫视 CSM55 城收视排名占据前三。
另外,本研究还对豆瓣平台网友发表的短评进行了全样本的文本分析。豆瓣平
台用户规模大、发言评论多、思想深度高,极具典型性。相较于长篇评论,短评观
点表达更为直接和直观。截至到 2020 年 11 月 18 日,豆瓣平台上显示的短评数据
如下:《大宅门》18509 条,《大宅门 2》1863 条,《天下第一楼》396 条,《正阳门
下》4414 条,《芝麻胡同》8767 条。

1.5.2 深度访谈法

本文还采用深度访谈法研究京味电视剧对观众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的创作

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情况。笔者选择北京地区的观众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观众各 10 名,作为深度访谈
的对象。其中,北京地区的观众指的是自小在北京长大的观众;其他地区的观众,
指的是自小不在北京长大的观众,也即非北京观众。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 5 部电
视剧并不都是近期热播剧集,被访者可能对剧中情节和观点的感受存在模糊不清
的情况。因此,在访谈前,笔者对每部电视剧选取 3-4 段视频片段,然后与被访者
共同观看。笔者还深访了编剧李光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辑王雪洁、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赵家明 4 位与之相关的专业人士。另外,笔者还
记者编辑夏阳、
收集到《芝麻胡同》专家研讨会的一手资料,以期了解当下京味电视剧创作遇到的
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1.6 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结合对京味电视剧受众的网络评论进行文本分析和对观众进
行深度访谈两种研究方法,有利于完善学界对此类电视剧受众研究的方法,为“北
京爷们”的形象建构和精神内核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2)实践意义:首先,为电视剧如何展现风俗地貌和传播文化品牌提供一定
的借鉴;其次,京味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促进弘扬和传承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后,通过电视剧能够传播不同特色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包
容性以及不同地域中人的个性与共性。

10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2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对于电视剧这一视觉文本而言,人物形象无疑是其最重要的文本形式。只有
建构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才能吸引观众。对男性形象进行探讨是解读电视剧
文本的重要方法。康奈尔在对不同男性气质类型进行考察时,从权利、生产和精
力投入三个方面入手[50],为男性研究提供了研究的视角。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倡导
“男主外、女主内”,直接影响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地位、男性职业的选择,以及
男性在社会中的交往方式。
“爷们”是中国北方地区对男性的一种俗称,虽然目前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
但一般提到“爷们”,人们都认为其个性粗犷、豪迈、大气,与南方“哥们”柔中
带刚的个性不同。
“北京爷们”也就是“北京男性”,具体到本研究中,指的是京味
电视剧中的北京男性。
“北京爷们”有地域的个性,也有男性群体的共性。笔者通
过对“北京爷们”的表象、性格以及家庭、职业与社会中交往几个维度,深入挖掘
“北京爷们”形象,可以窥见京味电视剧是如何展现出“北京爷们”身上的男性气
质。

2.1 表象形象的建构

本节选取 5 部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年龄、外
貌这两项指标进行统计,以便对京味电视剧所建构的“北京爷们”形象有一个更
为直观的了解。
在考察主要的“北京爷们”的年龄因素时,笔者注意到有些角色的年龄跨越
了多个年龄阶段,笔者主要依据角色不同年龄段的剧情分量来划分角色的主要年
龄段。比如《大宅门》中白景琦的主要剧情既有青年也有中年,由于其青年时期
的创业和情感故事更为精彩,因此将其置于青年行列;《芝麻胡同》主要表现了
严振声中年时代的创业和情感故事,老年的剧情较少,所以没有将其列于老年行
列。笔者选取的 5 部京味电视剧中,主要有 27 位“北京爷们”在剧集内容上占
比较高,或者对剧情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见图 2.1)。从图中可以看出,几部京味
电视剧主要表现的“北京爷们”是青年男性形象,中年和老年男性所占的比例较
少。

[50]
[美]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1-111.

1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图 2.1 京味电视剧中各个年龄的“北京爷们”占比情况
Figure 2.1 the proportion of “Beijing men” of all ages in the Beijing-style TV drama
在文学作品中,细腻的外貌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电视剧较文
学作品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视觉图像呈现外貌,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在文学作品中,
对女性外貌的评价总是用“美丽”来形容的,对于男性,则用“帅气”来形容。京
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的帅气不是韩剧中拥有精致妆容的花样美男子,他们更多
的是身形健壮、五官端正。京味电视剧的创作者在挑选演员时,总是会尽可能按照
剧本中的人物外表去挑选适合的人,以便呈现他们眼中的帅气男性,也让观众在视
觉层面消费这些男性演员的帅气(见图 2.2)。比如,饰演白景琦的演员陈宝国、饰
演卢孟实的演员巍子、饰演韩春明的演员朱亚文,以及饰演严振声的演员何冰,他
们的身高都在 178cm 及以上,五官端正,符号大众审美。

图 2.2 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容貌占比情况
Figure 2.2 the proportion of “Beijing men” of appearance in the Beijing-style TV drama

2.2 性格形象的建构

能否表现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衡量一个艺术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的重要
因素。与文学作品类似,电视剧作为艺术作品,也应该在人物性格方面进行深入

12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描摹。刘再复曾指出,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美丑并举”的,也即二重组
合原理。[51]在笔者所选取的这几部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的性格呈现
出“二重组合原理”,主要表现为能侃会说与豪放大气。
心理学认为,好交际,勇于冒险,充满活力是性格外向的人的主要特征,其心
理能量流向外部。[52]笔者选取的 5 部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的性格多数趋
于外向,能侃会说、好交际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他们的能侃会说主要表现为:
幽默、圆润周全、有理有据。例如,
《大宅门》中白敬业面对杨九红和香秀斗嘴时,
他以“我不是聋子,我是瘸子”自嘲;对于姑姑白玉婷与万筱菊相片的婚礼,白敬
业以“白家大宅门入赘一相片”
“去了您说什么呀,恭喜您了,您跟相片白头到老”
等令人捧腹的话语,表达自己拒绝参加婚礼的态度。正如豆瓣网友所评论的“京腔
真讲究,骂个人都能给绕出朵花来”。
《正阳门下》中的韩春明与苏萌交往时,韩春
明的“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哥们眼前,哥们儿那会压根不稀罕搭理……”“您
这是第十八次荣归故里了”等语言,幽默异常。与好友涛子因为蔡晓丽产生矛盾时,
韩春明以“都怨我韩春明对苏萌是情比金坚”的幽默话语来化解尴尬局面。与此同
时,这种能侃会说的性格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发展成了“贫”,也即好耍嘴皮子、损
人。白景琦以“孙猴子过火焰山”形容在衙门里扇扇子的浙江候补道;在济南府,
他自导自演,官商勾结陷害孙家,在孙万田面前耍贫嘴,以“孙爷爷,这坟头挂个
屁帘儿到底是小了点”羞辱孙万田。
在圆润周全、有理有据方面,
《天下第一楼》中的卢孟实和《芝麻胡同》中的
严振声表现的尤为明显。卢孟实在福聚德应对社会各级人士时,左右逢源:央求瑞
英救助唐德源时,他放下个人自尊,赔礼道歉,任由瑞英以秤牲口的秤秤自己;与
军阀、宫里太监交往时,处处以笑脸相迎。
《芝麻胡同》中的严振声明白自己误会
春花的职业后,亲自登门道歉时,各种遮掩、声东击西:
“没错,春花姑娘,您埋
怨的太对了,就是大尾巴狼,您得让我装到头,行吗?咱这样,我,我把您送去那
钱啊,今儿我给您带回来了,您听我慢慢跟您说啊,到今儿个我算明白了,您在救
谁,为什么当的这女招待,其实我跟您完全是一样的,当初帮您这忙啊,我一没想
积德,二没想行善,我也是为我爸爸,为什么呢,我们家出了档子事,我大哥没了,
我得让老头心里顺气呀,但是我今天听完这事之后,说心里话,我很佩服您,您说
您一姑娘家,不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为了救自个儿的老父亲,当这女招待,这叫什
么,大孝,以前我说过的那些不干嘛的话,我诚心诚意跟您陪个不是。您委屈了,
冤枉了,而且我是非常非常地佩服您这事。所以我今天,我完全是出于敬重,我把
钱给您带来的,这里绝没有什么框外的非分之想。绝没有说想让您再做些个不愿意

[51]
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J].文学评论,1984(03):24-40+141.
[52]
宋森.硕士研究生内外向性格及其与成人依恋、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6.

1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做的事,没有,绝没有,咱两都一样,都是为了老人。这么说吧,就这事摊我,我
也这么干。”严振声给牧春花父女俩道歉的话,巧妙地将其圆润周全、有理有据又
幽默风趣的性格展现出来了。当前,不少“北京爷们”还被人们誉为“侃爷”,可
见,“北京爷们”能侃会说的外向性格成为人们的共识。
北京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长期与多个北方少数民族共同生活,深受少数
民族的影响。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尚武轻文、自由奔放的精神,深刻地影响
着“北京爷们”的性格,主要表现为豪放大气。此外,豪放大气的性格,让“北京
爷们”对于追名逐利看的淡然,心态平和。几部京味电视剧中也展现出了“北京爷
们”豪放大气的性格特征。例如,
《正阳门下》中的韩春明从国营单位职工,跌落
到在垃圾站收购废品时,能够淡然接受;得到关老爷子的遗产转赠信时,却不贪恋
其财富,默默将信烧毁,将所有财产交给关老爷子的儿子。
《芝麻胡同》中的严振
声,拣回被拍花子带走的小黑子,将其抚养长大;毫不犹豫地拿出钱财救助牧春花
生病的父亲,不求回报。 《大宅门 2》中白景琦身上的豪放大气与其他人
《大宅门》
不一样。一方面,他乐善好施,被赶出家门前往济南的途中,倾其所有,英勇救下
“被人劫持”的黄立。另一方面,他还将这种豪放大气异化为一种放荡不羁。白景
琦自小便顽劣不堪,喂死金鱼、药房玩火、捉弄或打兄弟……每一次都被母亲打个
半死。成人之后,几次弄丢家里托人安排的差事,三次自作主张个人婚姻,包括与
仇家女儿黄春私定终身、与提督府叫板公开抢夺妓女杨九红,以及与整个家族对抗
迎娶抱狗丫头香秀为正妻,在济南府押“宝”借款,偷剪门房的辫子,帮助花匠金
二骗取媳妇、酿成了一场婚姻悲剧,体现他肆意妄为的顽劣本性。与父辈们相比,
他突破了汉文化的礼仪束缚,将少数民族自由奔放的秉性演化成了放荡不羁。总的
来说,忽略部分人物身上的顽劣本性,豪放大气是“北京爷们”的主要性格特征。

2.3 家庭形象的建构

梁漱溟先生曾指出,伦理首重家庭。[53]对于男性而言,儿子、丈夫、父亲是其
最基本的三种伦理身份,在转型期的中国电视剧中,还出现了男性情人这一不符合
伦理道德的男性形象,因本文不涉及到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所以男性情人并不在本
文的讨论范围之内。男性的家庭伦理角色也是男性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3]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94-95.

1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2.3.1 主导者:独断专行的大家长

在封建社会,男性群体是整个家族的中心,形成的是男权制社会。康奈尔指出,
男权制被用来维系男性的统治地位和女性的从属地位。[54]在男权制社会,父系血
缘是维系家族的主要纽带。每个家族内部,都会选出一个代表,充当家族的家长。
因而,家长成为整个家族的掌门人和代言人,主导整个家族的发展。[55]在这种家庭
制度的浸润之下,大家长式的主导者形象成为了众多“北京爷们”自发的选择。
例如,
《大宅门》中的白萌堂固执地以自己的“民间力量”对抗以詹王府为代
表的“官方力量”,给白家带来了巨大的祸患,他钦定白二奶奶为当家人给白家带
来了新的转机。虽然白萌堂对于这两件事情所做的决定,都有人反对,但是因为白
萌堂作为家庭中的大家长,没有人敢当面理直气壮地和他理论,挑战其权威。
《大
宅门》《大宅门 2》中的白景琦延续了爷爷白萌堂的做法。作为丈夫,他以自己的
意志为准,从未考虑过妻妾的感受。作为父亲,他对儿子白敬业动辄打骂,并罔顾
白敬业对国文的兴趣,让其弃文从商,甚至在白敬业最后因为心脏病突发死亡以后,
白景琦作为父亲没有流露出任何伤心之情,反而表现出一种解脱的姿态。作为爷爷,
他继续以当家人的身份教育后辈,以个人喜好对孙辈进行管教,只喜欢与他性格、
脾气相似的白占元便是他固执的表现之一。
《大宅门》《大宅门 2》中几代男性掌门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家族中的女性
的声音微乎其微。与精明能干的白萌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萌堂的妻子,作为家庭
地位最高的女主人,没有管家之才,也不理家庭事务,任由白萌堂打理。白景琦的
妻妾,面对丈夫的独断专行,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黄春不仅淡然接受白景琦纳妾,
还强撑病体为婆婆送葬,最终命丧途中;杨九红的孩子被抢走之后,却把全部责任
推给婆婆白二奶奶,与丈夫的感情日益淡薄,选择以抽大烟、放高利贷等方式继续
堕落。可以说,黄春的早死、后期心性变坏的杨九红和唯唯诺诺的儿子白敬业以及
多数孙辈的疯与傻,一方面彰显出父权制社会赋予男性的特权,另一方面也表现了
这一制度对女性以及相对年幼男性的戕害。
另外,笔者将人物发生婚姻与恋爱关系都算作是人物家庭角色的一种。
《天下
第一楼》中卢孟实的情感戏是该剧的一条重要线索。卢孟实的丈夫身份从剧情开始
就已经向观众透露,但是他一直与父亲身份无缘,使得卢孟实对于丈夫身份没有认
同感,对原配妻子凤英冷淡。对于刘金锭的感情,卢孟实选择视而不见,不喜欢刘
金锭却又许诺成亲。当他看见美丽又有才华的玉雏时,他的第一想法是纳妾为自己
传宗接代,但是当他误会玉雏是妓女时,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尊卑等级的思想,使

[54]
[美]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6.
[55]
商立刚,王璐.封建家长制及族权浅析[J].天津电大学报,2001(03):50-52.

1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得卢孟实的态度瞬间变冷。与卢孟实态度类似的还有瑞英,他多次利用玉雏的善良
打击卢孟实。对于卢孟实与瑞英等男性的做法,凤英选择做一个贤妻,主动为丈夫
卢孟实纳妾;玉雏选择与修鼎新隐居江南,虽然玉雏主动把握了自己的婚姻,但是
隐居江南的做法,依旧带有对现实无奈的意味;刘金锭主动追求爱情的做法有些强
人所难,最后却以失去生命为代价,未免过于悲惨。而剧中的男性,最终找到了人
生的意义,每个人都得以善终,与女性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父权制对男性也存在束缚与伤害,但总体而言,大多数男性依旧享受着
父权制为其带来的红利与好处。女性选择听从这种制度,甘愿牺牲自己,进一步
巩固了大家式男性在家庭的主导地位。

2.3.2 听从者:软弱胆怯的“小”男人

根据康奈尔对支配性男性的定义,可知拥有支配性男性气质的男性在社会政
治、经济等多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与他们相反,也有部分男性却没有这种霸权男
性的特质,反而表现出的是软弱、胆怯的特征。学者吕鹏就现代家庭中的夫妻指出,
于夫妻而言,社会认同的标准很多,夫妻之间的家庭出身、经济、职业等多方面都
会被拿来比较。[56]古代社会一直奉行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男性需
要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经济基础或者地位、家庭出身在夫妻之间更为重要。
《大宅门》中的白颖轩,作为丈夫不能为妻子遮风挡雨,面对弟弟白颖宇经常
性地对妻子白二奶奶找茬,白颖轩却只会躲在妻子背后抱怨。作为父亲,白颖轩没
有给予孩子在知识学习、为人处事方面的指引,所以妻子评价他“一辈子窝窝囊
囊”。与白颖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妻子白二奶奶在父亲白萌堂过世后,开始撑起整
个白家的重担,白颖轩成为妻子背后的支持者。与白颖轩类似的还有白敬业。当父
亲白景琦为救自己的儿子白占元而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后,白敬业的第一反应是盼
着父亲死,搬走家中值钱的物品,赶走父亲的续弦妻子,想早点逃离这个家庭。其
丈夫形象,虽然没有正面进行展现,但从其年轻时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中年时在外
纳妾、他死后妻子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伤心可以看出,白敬业没有承担起更多的丈
夫职责所在。作为父亲,白敬业从来没为子女的未来作出深远的打算。白颖轩与白
敬业祖孙二人的软弱胆怯,成为家庭中的听从者,与各自的父亲有很大关系。白萌
堂与白景琦作为家族中的家长,都以自己的意志为主,使得白颖轩与白敬业习惯性
听从,尤其是白敬业,自小便在父亲白景琦的棍棒教育下长大,使得他没有丝毫的
担当与主见。

[56]
吕鹏.丈夫形象与男性气质[J].中国电视,2010(05):38-42.

16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人们内心对于丈夫形象的期待深受父权制社会的影响,懦弱丈夫的塑造,除
了衬托妻子强干的性格特征以外,还起到强化受众对主流社会认可的丈夫形象的
心里期待。[57]也就是说,主流社会并不认可懦弱的丈夫,而是为了起到衬托妻子
厉害的作用。而妻子越厉害,就越显得丈夫懦弱,更加强化了受众对具备支配性
男性气质的男性的向往。同理,懦弱的儿子的塑造也只是为了衬托更厉害的父
亲,归根结底还是在强化传统专制型父亲、深化父权制文化的影响。

2.3.3 协商者:温和耐心的好男人

中国人特重家庭伦理,注重家庭生活[58],并且将从事家庭生活当作个体的义
务。[59]因此,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维护家庭的和谐也是中国男性的责任,能够很
好地践行这一行为,则可称之为好男人。他们在家庭中,能够与家人有商有量,以
协商的姿态参与家庭建设。康奈尔指出,具备共谋性男性气质的男性,在家庭领域,
不是赤裸裸的演示,而是经常对女性作出广泛妥协,他们尊重女性,不动粗。[60]
《芝麻胡同》中的严振声与《正阳门下》中的韩春明便是其中的代表。
严振声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一人担着严俞两家的继嗣与婚姻,反映了“兼祧”
与“平妻”的现象,严振声儿时过继给了舅舅,即“异性为嗣”,继承严家宗祧,
当亲生大哥死后,在亲生父亲的坚持下,严振声一人承担起严俞两家的宗祧,也即
“独子兼祧”。[61]因此,严振声的家庭身份主要是儿子、两个平妻的丈夫以及父亲。
作为儿子,严振声孝顺、有耐心;对待两个平妻,都是尽力关爱。当严振声被亲生
父亲逼迫休了原配妻子林翠卿时,他会跟父亲解释林翠卿对自己的好。对待原配妻
子林翠卿,只要妻子说的有道理,严振声总是言听计从。对于牧春花,严振声真心
感念牧春花对自己的付出,因此,他接纳牧春花肚子里吴有仁的孩子;凡事和牧春
花有商有量。作为父亲,当严宽活着回来以后,因为秉慧改嫁的事情而一蹶不振时,
他耐心开导。对待非亲生的孩子严谢,他视如己出。韩春明作为家中的幼子,孝顺
母亲、敬爱兄长和姐姐、关爱妹妹们。面对兄长们平日里对他一贯的教育态度,韩
春明总是耐心倾听;自己开饭馆,将其分成六股,分与兄弟姐妹;哥哥们倒卖古董
被骗,韩春明以自己的钱帮其隐瞒。对早已出了五服的小杏和小枣,韩春明帮助找
工作、解决住房,关心她们的生活。对待恋人苏萌,在艰苦岁月里,韩春明为苏萌
带面包;几年不说话,却为了苏萌重病的父亲,向朋友借钱;在背后支持苏萌工作,

[57]
吕鹏.丈夫形象与男性气质[J].中国电视,2010(05):38-42.
[58]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7-93.
[59]
李拥军.“家”视野下的法治模式的中国面相[J].环球法律评论,2019,41(06):86-105.
[60]
[美]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9.
[61]
王跃生.清代和民国初期异姓立嗣承继问题考察——以制度为基础[J].山东社会科学,2016(10):166-175.

1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拱手相让工程项目。二人虽没有婚姻之名,但是韩春明对苏萌在生活与事业上的关
心与帮扶,早已超出恋人的界限,践行相互扶持、相亲相爱的婚姻诺言。
家和万事兴。在家庭场景中,协商性男性能够维护好各方情绪,与女性进行
协商,共同促进家庭和谐,这一类的好男人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也利于两性更
好相处以及和谐家庭的建设。

2.4 职业形象的建构

康奈尔指出,男性必须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否则其男性气质会受到压力。[62]
作为社会人,男性要成为家计负担者,就必须进入公共领域从事一定的劳动。在劳
动中,社会慢慢形成了分工,产生了职业。是否拥有职业是一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
重要标志之一。在社会角色中,笔者所选取的 5 部京味电视剧中主要的“北京爷
《大宅门 2》
们”的职业都是商人。不同的是,在《大宅门》 《天下第一楼》以及《芝
麻胡同》中,社会对于经商依旧处于压制的状态,而《正阳门下》里韩春明的经商
则与他们完全不同,他创业的时代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逐渐活泛的年代。

2.4.1 白手起家的创一代

明清时期, 商业财产由诸子均分、而后各自经营的“分产分业”方式,以及财
产均分、但是产业仍旧共同经营的“分产不分业”是商人家庭对于商业财产分割的
主要方式。[63]在“分产不分业”中,产业共同经营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再是一体的,
而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合伙制和聘用外姓经理人等制度的形成直接受这
一经营方式的影响。[64]“外姓经理人”也叫“职业经理人”、
“外部经理”、
“非家族
经理”,他们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中的两个:
(1)与家族企业所有者没有血缘、婚姻
或收养关系;
(2)必须在管理委员会中占据重要席位;
(3)不持有或者少量持有企
业的股份。[65]《天下第一楼》中的卢孟实与老掌柜唐德元没有血缘以及收养关系,
持有福聚徳少量股份,是福聚徳的掌柜。因此,卢孟实是福聚徳的“外姓经理人”。
笔者之所以将卢孟实归为创一代,是因为唐德元去世以后,唐德元的儿子们无力扭
转福聚徳几近倒闭的的情形,是卢孟实凭借一己之力将其发展成北京肉市一等一
的饭庄子,剧中呈现的也是他的经商之才。因此,卢孟实身上兼有创一代与外姓经

[62]
[美]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3.
[63]
王裕明.明清商人分家中的分产不分业与商业经营——以明代程虚宇兄弟分家为例[J].学海,2008(06):160-16
6.
[64]
周生春,陈倩倩.家族商号传承与治理制度的演变——以胡开文墨业“分产不分业”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03):33-43.
[65]
陈凌,郭萍,叶长兵.非家族经理进入家族企业研究:以山西票号为例[J].管理世界,2010(12):143-154+188.

18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理人的双重身份。
作为创一代,对内,卢孟实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规范店内规章制度、保障食材
质量、改良烤鸭技术、添加热炒丰富福聚德的菜品种类。对外,与适意居全面竞争,
推出平价菜“鸭八吃”对抗适意居的贵族菜“公府八珍鸭”;初一、十五推出“大
饼杂活菜”,开拓新主顾;向适意居泄漏错误的填鸭方式,致使适意居的鸭子全部
胀死,从此生意一蹶不振。内、外双管齐下,卢孟实成功将福聚徳的生意做活,也
成就了自己个人的一番事业。但作为外姓经理人,唐德元临终前的一封防止卢孟实
功高震主的辞退信,预示着卢孟实的不易:他不仅要哄好两位不管事却只知道拿钱
的东家,还要兼顾店内伙计尤其是王子西的面子,后期卢孟实的强硬让王子西大为
不适,因此王子西拿出唐德元的遗书让卢孟实多年辛苦变成了为他人做嫁衣,只能
孑然一身回老家,道出了职业经理人的艰难。
《正阳门下》中的韩春明从一个待业青年成长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成功
除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以外,也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上世纪 70 年代初
期,虽然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人心思变,各种所谓的“投机倒把”悄然进行。
韩春明上工地拉石子、给面包厂倒腾鸡蛋,一下子就挣了几百元。被义利食品厂开
除后,他开始收破烂,并借着这个机会收购古董、投资房产坐等拆迁赚钱。乘着改
革开放的东风,韩春明南下取经倒腾汽车、开饭店、办酒楼、承包国际贸易,凭借
着聪明伶俐和辛勤劳作,韩春明最终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虽然封建时代与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商业政策完全不一,前者采取的是压
制的政策,后者则是鼓励的政策,但是作为商人,勤劳与智慧都是创一代能够获
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2.4.2 继承祖辈衣钵的创 N 代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指出,血缘以及地缘在中国人的关系中影响深远。
[66]
再加上中国宗法社会的继承制度,让家业得以祖祖辈辈延续下去。在新旧两代
商人的交替中,祖辈辛苦打拼出来家产、经商理念、行商风格以及行业口碑等一并
被传承下去了。[67]
例如,
《大宅门》中,作为百草厅白家老号第十代继承人的白景琦,他的成功
离不开祖辈的积累——从最开始的摇铃行医到成为宫廷御药供奉,九代人的心血
付诸于此。白家老号在爷爷白萌堂手中,已然揽获宫廷御药供奉,颇有名气。白二
奶奶在白景琦小时候带着他前往摘匾,领略人情世故、见识白家老号的匾额分量。

[66]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7]
王青.1990 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商人形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1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在师傅季宗布的教导下,白景琦的文化知识、医药知识都有所长进。成年之后,又
跟随涂二爷和许先生前往安国采购药材,两位师傅带领他领略药材知识、药市经验,
以及教会他把握商战心理,这些为白景琦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白景琦接管白
家老号以后,恪守白家“修合无人见,存天有心知”的祖训,烧毁儿子白敬业所制
的价值七万两银子的不合格药品,赢得行业内一片掌声。此外,明中叶以来,随着
商业贸易的日益发达,字号招牌这一现象开始在各个行业中出现,逐渐成为普遍现
象,商业字号逐渐与商业利益挂钩,使得字号招牌成为一种无形的商业资产。[68]白
景琦在济南府成功在当铺借得两千两银子,收购了沿河二十八个泷胶作坊,创立了
“黑七泷胶庄”,成为泷胶行业老大,离不开白家老号的名声。
《芝麻胡同》中的沁
芳居曾拿到宫廷酱菜供奉,在严振声手里已然是口碑优良的百年老店,为严振声经
营沁芳居打好了良好的基础。严振声在经营时,坚持酱菜品质第一的经营理念,冒
着生命危险前往河北采购优质大豆。此外,他善于“任人”和“用人”,与孔老痴
初次见面,简短对话就判定孔老痴拥有绝活,当即挽留孔老痴;在任用孔老痴时,
严振声恪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管理方法,也换来孔老痴的忠诚。
字号招牌就是当下的品牌概念,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标识,也具有经济价
值。在 2020(第 26 届)中国品牌价值 100 强中,同仁堂排名第 33 位,品牌价值
高达 225.56 亿元。[69]在商业发达的现代社会,家族企业如何继续传承下去成为社
会的热议,百年老字号家族企业的传承更是一道难题。2018 年,同仁堂蜂蜜涉嫌
造假,引发消费者对老字号企业的质量担忧;2020 年 9 月,天津狗不理包子因遭
遇消费者差评,选择报警抓人,引起公愤,2021 年 3 月,天津狗不理包子关闭在
北京最后一家门店,业务范围不断缩小。如何保证质量、提升服务态度,成为当
前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应该反思的重要环节。白景琦与严振声的经商方式或许可以
为当下家族企业,尤其是百年老字号家族企业传承提供一定的经验。

2.5 社会中角色形象的建构

丁水木、张绪山认为,在家庭、学校、职业角色之外,还有一类社会角色,
这一类社会角色可以称之为“社会中角色”,而且很多角色是由于职业角色产生
的,比如病人和医生、司机和乘客。[70]对于社会中角色的扮演,是个体接触社
会、融进社会的重要一环。在这一过程中,关系处的好,会成为至交,关系处不

[68]
戴昇.明清以来商业字号的创立、维系与承继[J].湖南社会科学,2020(03):56-65.
[69]
2020 中国品牌价值 100 强揭晓 服务业比重提高[EB/OL].http://tech.cnr.cn/techph/20200922/t20200922_5252
70759.shtml.
[70]
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03.

20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好,也可能化友为敌,成为敌对关系。在几部京味电视剧中,主要展现了朋辈和
复仇者两种社会中角色。

2.5.1 君子之交的朋辈形象

“朋辈”意即“朋友”和“同辈”。双方能成为朋辈,一般在价值观念、经验以
及生活方式方面具有相似性。[71]与他人建立友情,是个人走出家庭,进行对外交流
的第一步。因此,朋友对于一个社会人而言至关重要。亚里士多德曾将友情功利性、
享受性和道义性三种类型,分别侧重互相提供好处,感情依恋与满足、无私为对方
着想。[72]几部电视剧的朋辈形象主要表现出享受性友情和道义性友情两种类型。
《正阳门下》中韩春明与涛子、破烂侯的友情类型分别是道义性友情与享受性
友情,体现出君子之交。对于涛子,韩春明一直将其当成好友兼哥们。在义利食品
厂时,涛子与蔡小丽偷面包,韩春明主动为二人“背锅”,与涛子、蔡小丽因投机
倒卖鸡蛋被抓时,韩春明为避免涛子和蔡小丽受牵连,一人扛下了罪责,被开除出
厂。为了避免涛子知道蔡小丽结婚一事而伤心,韩春明专门请关老爷子出门帮忙。
有赚钱的机会时,韩春明总是叫上涛子,从前往工地运石头赚快钱到倒卖鸡蛋赚大
钱,再到开酒楼、投资,韩春明总是带上涛子。面对韩春明的真心,涛子也对韩春
明如此,涛子毫不犹豫地帮助韩春明凑钱给苏萌父亲治病,给韩春明打钱做生意。
虽然二人也曾因为关老爷子的遗产产生过嫌隙,但二人的友谊最终还是成功走到
最后。韩春明与破烂侯虽然年纪相差较大,但是二人的思想境界、兴趣爱好较为相
似。韩春明偶然的施舍,引发破烂侯的不满,破烂侯以书交换,韩春明如获至宝,
赢得破烂侯的好感。虽然二人一起收古董时,为了一张古董床争执几天几夜,但是
二人互相欣赏、相互明白,韩春明开饭店以后让破烂侯免费吃饭,破烂侯赠送其乾
隆年间的帖盒、珐琅彩小碗。
《芝麻胡同》中严宽和冯大福之间的友情也属于享受
性友情。二人自小一起长大,严宽上战场后,冯大福主动照顾严宽的妻儿。因收到
严宽“阵亡”的消息,冯大福才选择与严宽妻子郭秉慧在一起。后来因为严宽的回
归,冯大福选择主动退出这段感情,严宽却选择成全二人。
2011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
当代少年儿童的幸福观中,“温暖的家”和“知心朋友”是影响少年儿童幸福生
活的重要指标[73],侧面印证了友情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社会人,与他人健康交

[71]
胡远超,赵山.心理委员制度:朋辈咨询在我国高校的本土化形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
1):63-66.
[72]
赵志毅.论大学生友情教育——兼议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观的形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76-80.
[73]
孙宏艳.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1999-2010[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05):4.

2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往,才能收获真正的友情,也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电视剧中这些美好的友情,
不仅可以丰富人物形象,也可以传递出真善美的精神内涵,引导观众要秉持健康
的友情观。

2.5.2 报仇雪恨的复仇者形象

“复仇”也叫“报仇”,意即“采取行动打击仇敌”。在儒家看来,一个具备完
善人格的人,兼有恶人与爱人两种品格,复仇就是恶人的一种表现形式,复仇与血
缘亲疏有很大关系,家恨和国仇总是联系在一起,且都不受时间约束。[74]复仇的手
段主要划分为武力手段和非武力手段。[75]在有的社会中角色中,虽然彼此的交集
并不是很深刻,但是由于各种矛盾,最终演化成了仇人。笔者所选取的几部京味电
视剧,塑造了多种复仇者形象。
例如,
《大宅门》中,作为医者的白颖轩如实告知詹王府大格格的病情,却遭
詹王府杀马砸车,白萌堂不忍让、不退步,用计设局半年,逼迫詹王府赔车赔马。
因为白萌堂的报复,白家与詹王府结成了死仇,为詹王府后期陷害白颖园埋下了祸
根。
《正阳门下》中,程建军因追求不上苏萌,将错归咎到韩春明身上,选择在同
学会上羞辱韩春明达到报复的目的,韩春明为报仇,花费 17 年的时间学会弹钢琴,
伤害程建军自尊,一雪前耻。
《芝麻胡同》中,面对吴有仁调换顶戴花翎帽子诬陷
自己、陷害自己进监狱,以及玷污妻子牧春花时,严振声认为“冤有头,债有主,
不亲手宰了他,我这辈子都睡不着觉”,一改以往在家中话多人怂的性格,转而果
决勇敢,不计成本置办枪,自己亲自上场,通过武力手段为自己和牧春花报仇。
除了家仇以外,京味电视剧中还设置了国恨。 《大宅门 2》中,面对
《大宅门》
日本倾略者,白颖宇在出任北平药行会长的就职典礼上,交代大家保管好秘方,禁
止代卖日本药,号召大家不做亡国奴,并以鸦片就酒,英勇就义。白景琦立下遗嘱,
禁止族人与日本人通气,并在抗日期间,免费为共产党送药。白占元则直接参军,
以武力为国报仇。
随着法律的不断推行,复仇现象因为直接挑战国家对于刑事裁量权的垄断,构
成了公权力和私仇之间的尖锐对立。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法律是禁止复仇的。现
代人们虽然极少会选择触犯法律的形式进行复仇,但是由于情绪失控,依旧出现了
不少“伤敌一千,自毁八百”的复仇事件,这样的行为其实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74]
干春松.儒家经典与生活世界中的复仇[J].社会科学辑刊,2020(05):5-16+2.
[75]
郭义伟.复仇与东汉社会[D].郑州大学,2016.

22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2.6 “北京爷们”的气质类型及其成因

通过对男性在家庭、职业等领域的表现,可以比较清晰地总结出男性的气质类
型。就家庭领域而言,家庭领域夫妻地位、家务劳动分工、父职参与是家庭领域男
性气质的重要指标。[76]在前文,笔者分析了“北京爷们”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在
家庭领域,男性在夫妻地位方面处于优势、参与家务劳动普遍较少、教育孩子相较
于母亲偏严厉。就职业领域方面,可以看到职业角色是男性社会角色中的一个重要
部分,每一个“北京爷们”都有一定的职业,社会中交往领域可以进一步加深男性
气质的展现。

2.6.1 “北京爷们”的气质类型

在中国传统社会,支配性男性气质是一种“示范性男性气质”,被人们认为是
理想的男性气质。[77]白萌堂、白景琦、卢孟实的身上直接反映着这种支配性男性气
质。他们在家庭中占据统治地位,而且都事业有成。此外,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
生存状况取决于男性,进一步反映出男性占据的主导地位。
《大宅门》中精明能干
的白二奶奶,甚至连完整的姓名都没有出现,只冠以白文氏,她成功当家离不开白
老爷对她的鼎力支持,即使拥有当家人的支持,白二奶奶依旧被小叔子白颖宇挤兑。
精明能干的杨九红,因为白景琦的变心悲剧收场。可见,在父权制社会之下,女性
的生存空间一直受到占据统治地位的男性的压迫。白颖轩与白敬业软弱、胆小的性
格与行为展示出从属性男性气质。与支配性男性气质相反,他们在家中没有任何权
威可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女性特征,比如白颖轩遇到事后只会在妻子面前
哭,白敬业一见到父亲白景琦就吓得直哆嗦。韩春明和严振声则体现出共谋性男性
气质,他们在外事业有成,在家体贴入微。
无论是支配性男性气质还是共谋性男性气质,他们的权力来自于他们的经济
实力。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为男性指明了发展方
向,剧中的每一个男性都在社会领域中拥有一定的职业。另外,在父权制的继承
逻辑之下,“子承父业”、“传男不传女”的思想成为影响男性职业的主要因素。
在这一背景之下,家族传承在男性职业的选择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使得财富
和权力逐渐积累在男性手中,白景琦、严振声就是典型的“子承父业”。卢孟实
和韩春明虽然没有继承家族产业,但是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成就了一番事业。

[76]
秦珊.男性气质在家庭生活中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14.
[77]
[美]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6.

2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白家老号东家、严老板、卢掌柜、韩总,多金的商人形象不仅给了他们优渥的生
活,也赋予了他们自信、精明的气质,给予了他们拥有比女性更多的权力。

2.6.2 “北京爷们”的气质建构成因

人们常认为女性形象是“他者”建构的,其实男性形象也是被建构的主体。在
两性相处中,男性总是被建构成占据优势地位的强者,而女性则总是处于被统治的
弱者地位。京味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其制作、生产以及传播,都受到当
代社会的大环境影响。剧中的“北京爷们”男性气质的呈现与现实社会的文化理念
有一定的适应性。从白萌堂、白景琦、卢孟实的支配性气质,白颖轩、白敬业的从
属性男性气质,到韩春明、严振声的共谋性男性气质的变迁,其背后有其深层次的
文化逻辑。
20 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可以为两性气质的阐述提供参考。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们对阉割的恐惧对性别认同有重要的影响。男孩普遍有“恋母
情结”,为了获得母亲的更多关注,他们与父亲进行对抗,但是在与父亲对抗的过
程中,社会伦理的规范使得他们产生被阉割的恐惧,
“恋母情结”的危机感被不断
加深;同时,男孩在与父亲相处以及社会的期待之下,又会在内心指责自己的乱伦
倾向,形成超我。[78]也就是说,这种“恋母情结”一方面会促使男孩努力获取母亲
的关注,但当男性在战胜母亲以后,便会对事情索然无味,比如《大宅门》中白景
琦两次婚姻都违背母命,当他战胜母亲以后,他便立刻感觉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
“恋母情结”促成男孩认同父亲的身份,朝着父亲所代表的权威方向成长。
此外,受性别文化的影响,社会形成了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Steretype)
一词,由李普曼提出,中文译为“社会刻板印象”,也被称为“固定的成见”。独立
性、阳刚、富有逻辑、智力、控制性等是社会对男性的刻板印象。[79]5 部京味电视
剧中的“北京爷们”,除了白颖轩和白敬业身上不具备独立性、阳刚以外,其他的
“北京爷们”身上基本上都呈现出独立、阳刚、控制性等气质,这样的表现也是当
时社会对男性的固有期待与印象。
另外,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球化”成为新一轮的现实
处境。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商品极大丰富以后出现的消费社会——鼓励消费者对
商品、服务、休闲等领域进行消费、引导符号化消费,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进入
中国。[80]电视剧不仅仅是文艺作品,同时它也是一种商品。京味电视剧中的男性角

[78]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2.
[79]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6.
[80]
[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0.

2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建构

色不仅是文化作品中的创作对象,也是赢取受众注意力的消费符号,必须尽可能满
足消费者的喜好,才能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取得更多的收益。当下,
“得女性观众
得天下”已经成为电视剧创作者的共识。因此,如何提升女性观众的观剧体验是当
下电视剧创作的根本动力。反映到电视剧中,新世纪之初,事业有成、活跃在社会
公共领域,在岗位上发挥领导才能,在家中是主心骨的支配性男性气质是主要的的
气质类型,京味电视剧也不外如是。
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相处模式不再是社会的
主流。2009 年以后,具备独立能能力和独立人格魅力,并能与妻子一同承担家务,
且富有生活智慧,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家庭矛盾的“小男人形象”深入观众的心中。
[81]
虽然京味电视剧与家庭伦理剧并不一样,但是被誉为“女人剧”的家庭伦理剧在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女性观众的喜好。所以京味年代剧中的男性形象也从支配
性男性气质向共谋性男性气质转变。虽然韩春明与严振声并不是完全的“小男人”,
但是他们身上已经具备了“小男人”身上的诸多品质,与白景琦、卢孟实等人已经
不再是同一类气质的男性。

[81]
郑美薇.家庭伦理剧的“小男人”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3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北京爷们”生活在北京这块地域上,深受地域文化的影
响。学者张凤琦认为语言、饮食、风俗、礼仪等表层的文化能够体现出价值取向等
深层次的地域文化,深层次地域文化又制约着表层地域文化。[82]这种表层的地域
文化,对应着本文选取的文化洋葱理论中的符号、英雄与仪式,深层地域文化对应
的便是价值观。虽然本文主要挖掘的是“北京爷们”的精神内核,但这些表层地域
文化其实也会影响深层次的精神内核,也应该对其进行分析(见图 3.1)。

图 3.1 京味电视剧中体现的北京地域文化
Figure 3.1 Beijing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Beijing-style TV drama

[82]
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04):63-66+50+127.

26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3.1 影响“北京爷们”精神内核的表层地域文化

符号、英雄、仪式是表层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现,可以直接被观察者观看出
来。符号是指能够用来在某些方面代表其它东西的任何物象。[83]人类社会无处不
存在符号。英雄可以展现民族和地区的性格,仪式可以反映当地的民俗文化。本
文主要分析京味电视剧中展现的“北京爷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符号以及
京味语言符号以及英雄人物以及婚嫁、丧礼等仪式,探究影响“北京爷们”精神
内核的表层地域文化。

3.1.1 衣、食、住、行符号:服饰、饮食、胡同、四合院、出行文化

服饰除了蔽体御寒的功能以外,其材质、款式等能指意义,可以成为人身份或
者职业的象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服饰。清代服饰与满族长期在马背上生活习
惯有很大关系,为适应骑马的日常活动,紧身、窄袖的服饰成为满族服饰的一大特
征。另外,随着满族入关后,清代服饰又汲取了汉族服饰中的一些元素,衫/袍、
褂、坎肩、帽、布料制靴和鞋是清代民间男子的流行服饰。[84]在《大宅门》等剧中
可以看见“北京爷们”日常着装以长袍、马褂为主,而且马褂有单、夹、纱、皮、
棉等类型,能够适合各季天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或者拥有社会地位的“北京爷们”
的服饰,做工讲究,底层劳动人民的服饰,一般由粗布制成。1912 年,中华民国
建立后,西风东渐的日益兴盛虽然动摇了长袍马褂一统男子服饰的天下,但是长袍
马褂依旧是人们爱穿的服饰。此时的长袍马褂已经不是以往宽大的服饰,注重“量
体裁衣”,并与西装和中山装成为社会礼服。
《大宅门》中白景琦日常依旧穿长袍,
见未来女婿何洛甫的家人时,则换上了西装。与此同时,女性服饰也发生相应改变,
旗袍与短上衣、单裙成为女性的礼服,而且女性的旗袍不断改良,注重人体曲线,
《大宅门》中白玉婷、白佳莉后期穿着的就是紧身的旗袍;新中国成立后,男式中
山装、解放装、翻领短袖衬衫、海魂衫等,成为流行服装。[85]文革十年,由于政治
运动,穿上草绿色军便装、戴上军帽、穿上解放鞋、腰扎皮带、斜挎草绿色帆布包
成为当时的流行服装。浓厚的阶级斗争色彩以及意识形态化特征成为当时服装的
特色,此时的女性服装向男性化靠拢,模糊了性别色彩。
《正阳门下》中,韩春明、
程建军日常穿着绿色的军便装就是年代背景的折射,初次进城的孟小杏索要韩春
明身上的绿色军裤,反映出文革时期的流行服饰。文革后期,考虑到解决国人的穿

[83]
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84]
曾慧.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
[85]
张华.20 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服饰变迁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7(10):61-64.

2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衣问题,石油化工装备被引进中国,合成纤维“的确良”风靡全国。剧中,精明的
孟小杏,为了一件“的确良”,改变向韩春明索要自行车的主意,映射了当时的服
饰潮流。
“四人帮”被粉碎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西式文化伴随改
革开放的春风进入中国大陆,服装的款式和审美取代以往的阶级立场,穿西装、打
领带渐成时尚。
《正阳门下》中,经营酒店的涛子、跟随杨华建前往海南倒腾汽车
的韩春明,为了提升形象,开始穿西装、打领带,提升专业感。
在饮食方面,
“北京猿人”、
“新洞人”、
“山顶洞人”开创了最初的北京饮食文
化。自辽将南京幽都府作为陪都伊始,契丹人、近代女真人以及元代蒙古族等少数
民族肉食为主的习惯跟随统治者进入北京,开启了多民族杂居的饮食文化表征。[86]
但真正让北京饮食文化成为集大成的时代是清代,基本上形成了北京饮食文化的
现代格局。[87]清代的北京人以面食为主食,而且花样繁多,从副食上看,主要有肉
类、蔬菜、果品、糕点及各种调味品。民国以后,北京人的主食结构和前代相比变
化不大。当代北京人口流动频繁,大量南方人口进入北京,因此米食在北京地区占
有重要位置。《大宅门》《大宅门 2》《芝麻胡同》中白家和严家以米饭为主食,生
日时吃长寿面,冬至来临之际,吃羊肉火锅迎接冬天的到来,遵循适时而食的饮食
《正阳门下》中,在生活艰苦的年代,家中来客人时,购买 10 斤面粉和 5 毛
习惯。
钱的猪肉包一顿饺子,饺子不仅象征团圆之意,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方式。此外,
餐饮“老字号”也是北京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2006 年,全国被确立
的第一批 “中华老字号”有 434 家,有 67 家是北京“老字号”,位列全国第一。
[88]
全聚德、六必居、信远斋、鸿宾楼、红星等“老字号”饮食位列其中,这些“老
字号”饮食象征着北京的饮食标志。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还
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天下第一楼》
《芝麻胡同》两部剧分别以全聚德烤鸭和六必
居酱菜为原型,成为展示非遗文化的良好窗口。 《大宅门 2》
《大宅门》 《正阳门下》
中也出现过诸多餐饮“老字号”。例如,白景琦生病胃口不好时,槐花为其端上六
必居酱菜配白粥;天气炎热时,家中会购买信远斋的酸梅汤冰镇着;白景琦与孙子
白占元因劳资改革的事情争吵之后,前往鸿宾楼吃了 15 盘爆肚;苏萌与程建军考
上大学时,家里特意买了全聚德烤鸭为二人庆贺。关老爷子只问味道就知道酒的种
类,日常总缺钱花的韩春明却舍得花 1 块 1 买一瓶红星酒孝敬他,红星酒成为关
老爷子和韩春明师徒情谊的象征。“虾油、卤椒和臭泔水”被誉为“京人三嘴”。臭
泔水就是豆汁儿,正宗的豆汁儿做法繁复,味道酸且有泔水味儿。《大宅门》中,
爱喝豆汁儿的白景琦,被爷爷白萌堂称赞像北京人;
《芝麻胡同》中,严振声在家

[86]
万建中.北京建都以来饮食文化的时代特征[J].新视野,2012(05):106-109.
[87]
刘宁波.历史上北京人的饮食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1999(02):3-5.
[88]
商务部公示第一批 434 家“中华老字号[EB/O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0609/200609033098
53.shtml.

28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吃豆汁儿,配上焦圈儿和螺丝菜,大夸好吃。由此可见豆汁儿这一小吃在北京人饮
食中的地位。
在居住方面,老北京建筑的一大特色,非胡同、四合院莫属。
“胡同”这个词
始于元代,到清朝大约有 2077 条胡同。[89]在北京,大部分的胡同是东西走向、规
矩的直线,这一设计与北京城市的方正格局相适应。[90]北京的四合院便坐落在密
密麻麻的胡同中。院落是北京四合院基本的空间单位,北京四合院种类繁多,有单
进、两进、三进、四进及以上的四合院乃至多跨院大宅院;在房屋设置上,有正房、
厢房、耳房、倒座房、后照房,其规模差异较大,而且繁简不一,但方正、中轴对
称的特点始终如一。[91]《大宅门》中白家的四合院,是一个三进带跨院的院落,做
工讲究。白萌堂作为家族的当家人住在正房,三个儿子分别住在中间的横向跨院,
下人们住在前侧的倒座房里;
《芝麻胡同》中严振声的家,带着东西跨院,跨院分
配给下人们居住,自己住在北边的正房,居住位置的分配体现着严格的封建等级秩
序,是家长制文化的外显。此外,紫禁城、王府也是四合院建筑的一个代表。北京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王朝的统治中心。清兵入关以后,清王朝让八旗王公贵族承
袭爵位,岁领厚禄,享有特权。其中亲王和郡王各有王府,其规制按照清廷建造。
因此,紫禁城、王府成为众多京味电视剧中展现的建筑符号,成为宫廷文化的物质
表现。
《大宅门》剧集开篇,就对紫禁城和王府进行了特写。白颖园进宫给皇族看
病时,长镜头从紫禁城的东华门切入,将紫禁城的黄瓦、红墙展现出来,一直到白
颖园从大门出来,拉镜头改为固定镜头,画面呈现把守在东华门口处的 21 个士兵,
白颖园走出东华门,拿着宫里的腰牌给门口把守的士兵看,配上紧张的音乐,彰显
出紫禁城的庄严肃穆。对于王府,清代制度对王公贵族的大门有专门规定,比如大
门设于中央的是王府亲王府的大门数量为五间、郡王府大门数量为三间,其余府宅
和普通四合院的大门只有一间。[92]詹王府的大门有三间,设有台阶,还有重兵把
守。紫禁城、王府作为古都文化的代表,蕴含了古都的神韵。新中国成立以后,由
于北京人口膨胀,为解决住房问题,北京众多四合院被分解成一个个大杂院,成为
多户人家共同居住的住所,成为当代平民文化的表征。各家各户的结合并非像封建
时代那样,以血缘基础的同宗同族构成,而是基于偶然的因素居住在一起,形成的
街坊邻里的地缘关系不再是传统血缘关系的投射,但是“远亲不如近邻”依旧是四
合院里人们非常重视的观念,大杂院的邻里关系是对宗法式家庭内向封闭状态的
最重要的补充。[93]《正阳门下》中,韩春明、苏萌、程建军等人是邻居,地缘关系

[89]
贾珺.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20.
[90]
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06):10.
[91]
贾珺.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10-26.
[92]
贾珺.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36-38.
[93]
赵园.北京:城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21.

2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共同维系着大杂院里的人际秩序。剧中多次出现“大家既是同学,又在一个院里住
着,往后可怎么相处”、
“一个院住的就没有一对成的,家长们几十年在一起住着,
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等台词。家长们早期反对韩春明与苏萌的恋情,除了二人存
在社会地位差距外,也有邻里之间的交往考量。同时,紫禁城、王府从帝王、贵族
的私人住所和宫廷文化的表征,变成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的
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交通出行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每个
时代的出行文化。除了人力以外,
“车”是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最早出现的运输工
具。清代,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推车、轿子、载人的马车、骡车。载人的马车、
骡车都有官车和市车之分,官车主要是官员的代步工具,有的大宅门也有自备的马
车;在车的款式上,因车主的身份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分。[94]例如,
《大宅门》中詹
王府是皇亲贵胄,马车车厢围帘使用黄布,白家作为医者与商家,车围材质上可以
使用高档的呢子,但在颜色上只能使用红色或者绿色,遵循严格的阶级礼法。鸦片
战争后,西方较为先进的交通工具逐渐传入中国,从洋车到自行车、汽车再到火车,
丰富、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再次怀孕的杨九红为避免孩子被婆婆白二奶奶抱走,准
备逃回济南时,乘坐着的是工业文明时代生产的火车,原本能够让杨九红“母凭子
贵”的孩子却在火车上流产了,象征着杨九红没能逃过白二奶奶代表的封建势力。
白二奶奶过 70 大寿时,白景琦花重金买了一辆小汽车当寿礼,汽车、洋车、马车
第一次同时在一个时空中出现,不仅在向观众暗示时代的变化,也在暗示新旧思想
在发生碰撞。坐上汽车的白二奶奶,并没有接受在五四运动时期的先进思想,她依
旧延续着封建正统思想,临死之前交代不让杨九红戴孝,让杨九红成为封建思想的
牺牲品。《天下第一楼》中,作为内务府御厨的刘金锭第一次出现在前门肉市时,
乘坐的是由四个太监抬着的轿子,金黄轿顶、绿色围幕,代表的是宫廷势力,引来
肉市人们的围观。但刘金锭离开宫廷成为平民百姓后,多次出行都是使用载客的马
车。另外,德国范大夫出入紫禁城给皇帝看病能够乘坐轿车直入,象征着现代文明
以及外国势力正在逐渐入侵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自行车、小轿车等交通工具随
《正阳门下》中,从 70 年代的自行车,到改革开放初期的
着时代的变化变得普遍。
小奥拓汽车,再到 90 年代以后私家小轿车的普及,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交通工具种类不断丰富,而且逐渐能够为普通人拥有,交通工具不再为阶级所限制,
个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也能拥有。

[94]
齐鸿浩,袁树森.老北京的出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30-50.

30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3.1.2 语言符号:语言文化

人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语言表达了个人与世界的一切关系。[95]一口嘣
脆响亮的北京方言和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一样,成为北京容易辨识的标志。北京方
言掺杂儿化音,使用反语。土语方言和歇后语也经常被夹带着。比如北京人爱把发
脾气叫“炸毛儿”、猫腻小把戏叫“里格楞”、没有用的人叫“废物点心”、对老年
人的蔑称叫“老梆子”。还有“挤兑人”
“得嘞”
“走了眼”
“齐活儿”
“胡沁”
“嘣噔
呛”等北京方言。在京味电视剧中,北京方言处处可循。例如,
《芝麻胡同》中就
出现了“老梆子”
“挤兑人”等土语,还出现“大姑娘独自绣鸳鸯,嘴上不急心里
慌”
“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蛤蟆爬脚面,不咬人它膈应人”
“喝酱油
撒酒疯——闲(咸)的”等北京地道生活语言和歇后语。
《芝麻胡同》也被观众赞
誉是一部北京方言科普剧。此外,京味电视剧中还展示了老北京的商业吆喝。
《天
下第一楼》中福聚徳的堂头常贵经常唱菜谱,独具特色的商业吆喝,不仅体现了北
京地区的语言特色,也展现了老北京的商业文化。
除了京味语言以外,京剧音乐也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大宅门》中,京
剧音乐是剧集的音乐主线,也配合剧情内容。此外,剧中人物也多次念叨京剧台词。
比如白景琦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使用京剧剧目《挑滑车》中的唱词,也是白景琦做生
意、做人的写照,喜欢赶尽杀绝。被贵武抓住白颖园逃生的把柄后,为了息事宁人,
白景琦在茶馆里认贵武为岳父时,使用京剧唱腔,让这场认亲变得滑稽可笑。遇上
堂会、喜事时,还会听京戏,甚至自己上台唱戏。总之,京味电视剧中的京味语言
与京剧音乐,不仅展现出地道的京腔京韵,描摹出独特的北京地域的语言文化,也
烘托出老北京的生活气息、提升了地域环境的真实感。

3.1.3 平民英雄:英雄文化

中华民族历来都向往和崇拜英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英雄总是与伟人挂钩,
他们没有任何缺点。但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英雄史观”成为主流的英雄文化。在
这一英雄文化的影响之下,“高、大、全”式英雄人物不再是荧屏中英雄的主流,
有喜怒哀乐、生活琐事和性格缺陷的平民英雄,在影视剧中逐渐崭露头角,受到观
众和市场的青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中医形成了独特的
理论体系,其良好的疗效,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也
为世人所称道。《大宅门》中的白景琦,痞气十足,做事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95]
杨红莉.汪曾祺“京味”语言中的民俗文化意味[J].北京社会科学,2004(04):148-155.

3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但面对日本侵略者夺取秘方时,为了全族性命,交给日本人假药方,宁愿自己被抓
也不愿意泄露秘方,站在国家的角度保护中医药。被誉为历史活化石的文物不仅具
有文化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正阳门下》中的韩春明在废品回收公司上班时,
省吃俭用,攒钱买好物件。创业成功后,韩春明在经济上更为宽裕,将所有藏品全
部置于私人博物馆“博雅轩”进行公开展示,他还强烈反对关小关父母和苏萌大舅
想将文物贩卖到国外,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在韩春明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芝麻
胡同》中的孔老痴,他坚持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制作酱菜,得罪使用劣质豆子做原料
的东家郭秉聪,而被辞退;在售卖酱菜时,他反对将酸了的韭菜花卖出去;在公私
合营期间,因为几千斤面粉没有制成甜面酱,认为自己浪费了国家粮食,绝食悔过。
孔老痴对于食品质量的把关以及国家公共财产的爱护,也是爱国精神的体现之一。
京味电视剧中所塑造的时代英雄,虽然与当下所处的年代不尽相同,但是拳拳
的爱国之心他们身上都体现出来了。在这种英雄文化的浸润之下,一代又一代“北
京爷们”传承着爱国精神。

3.1.4 婚丧嫁娶的仪式:多民族融合的仪式文化

仪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几乎与人类的发展同步。婚礼和葬礼作为
仪式的一种类型,属于霍夫斯泰德所说的集体活动,成为连接社会与象征秩序的纽
带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婚礼和葬礼的仪式可以反映出历史文化以及
时代的审美价值观念。
在古代社会,婚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繁衍后嗣、传承宗庙。因此,婚礼的仪式
受到人们的重视。世俗、法律、狂欢等仪式都是婚礼的表现仪式。[96]古代的婚姻,
多是秉持“父母之命”,婚姻是宗法社会制度的体现。古代婚礼的形式,主要包括
“做媒”、
“八字”、
“下聘礼”、
“定亲”、
“婚礼”、
“洞房”等一系列的程序,属于世
俗仪式;而参与观看婚礼的人员,属于参与狂欢仪式。例如,在《大宅门》中,白
景琦做媒,想撮合白玉婷与万筱菊,被万筱菊拒绝后,白玉婷生出与其照片结婚的
想法。白景琦依旧按照正常结婚的形式,先是给白玉婷和万筱菊合八字,然后定好
结婚的吉日,正式结婚当天邀请梨园朋友观看拜堂,将新娘送入洞房。虽然白玉婷
的婚礼超出世俗的接受范围,但是她的婚礼流程依旧严格按照传统的仪式来进行,
可见婚礼仪式的庄重感,一直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布了《婚姻法》,婚
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婚姻制度正式确立。50、60 年代,军人干部、工人是受欢迎
的结婚对象;到了 60、70 年代,阶级成分成为人们择偶的主要考量因素;改革开

[96]
刘从水.婚礼仪式的多元向度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22-26.

32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放之初,则主要瞄准高干子弟。[97]《正阳门下》中,蔡小丽选择程建军作为结婚对
象,看中的是程建军国家干部的身份。蔡小丽与程建军结婚之前,互相见家长,得
到双方父母的同意后,二人准备结婚。婚礼当天,在着装上,新娘蔡小丽身着一身
红色的连衣裙,新郎程建军则穿一套西装,乘坐小汽车前往婚礼现场。虽然新中国
成立后,婚礼的程序有所减少,但是婚嫁习俗的核心仍旧没变。
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过程,死者亲人以盛大的丧葬,也即“厚葬”,表示对逝
者的尊重。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北京的丧葬习俗逐渐形成了“易篑”、“报丧”、
“大殓”、
“停灵”、
“亲朋吊唁”、
“接三”、
“放焰口”、
“出殡”、
“下葬”、
“葬后琐礼”、
“办周年”等程序。[98]几部京味电视剧中也展示了几场葬礼仪式,主要包括:
《大
宅门》中白颖园和白二奶奶的葬礼、
《天下第一楼》中福聚徳堂头常贵的葬礼、
《正
阳门下》关老爷子的葬礼。受到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地制约丧葬仪式的规
格也不同,展现出北京地区独有的丧葬文化。在京味电视剧中,主要是对“亲朋吊
唁”和“出殡”进行了具体的展示。
在《大宅门》中白颖园的葬礼上,关少沂等人前来白家吊唁,需在灵前下跪叩
拜;而在白二奶奶的葬礼上,白颖宇前来吊唁,由于年长,他可以坐在凳子上。
“出
殡”在整个丧事中占有重要地位,丧事的体面与否与“出殡”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出殡时,长子打幡摔盆,接着开始扬纸钱。长子摔盆以后,孝男孝女们随之举哀,
其中,孝女要哭出声,孝男则不用。在出殡时,有的人还会为其在途中举行路祭,
死者的孝子途经时,要下跪答谢。白二奶奶葬礼的出殡仪式尤为重大,孝子白景琦
摔盆以后,所有人开始举哀,随后灵棺被杠夫抬起来,在出殡路上,执政府、药行
公会、关府设了路祭棚,以示慰问,白景琦、白敬业和白占元作为孝子、孝孙则要
在各个路祭棚中行跪拜礼,以示对对方设路祭棚的感谢。
《天下第一楼》中常贵虽
然只是福聚徳的堂头,但是他的葬礼也很重大。除福聚徳赏钱二百吊以外,都一处、
东兴楼、元兴楼分别赏钱一百二十吊,瑞鸿祥曹四爷还专门摆了路祭,这是行内人
对常贵的尊敬。
新中国成立以后,火葬被社会所提倡,而且封建迷信、重殓厚葬的不良习俗被
剔除,但是报丧、吊唁、瞻仰仪容等纪念先人的形式仍然被保留下来。
《正阳门下》
中出生于清朝末年的关老爷子,一方面害怕火葬,一方面不愿意看到为争财产而回
国的儿子和儿媳,选择了离家出走,并以“炸死”的方式考验众人。因为关老爷子
是离家出走“去世”的,所以他的死讯由其投靠的好友送出。接着,关老爷子的家
人在家中设灵堂,门口摆放花圈,附近的邻居纷纷前来吊唁,在灵前鞠躬,并向孝
子道声“节哀”,而孝子们则站在灵堂一侧,向吊唁者鞠躬以示感谢。

[97]
李劭南.当代北京婚恋史话[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01):45-48.
[98]
李劭南.当代北京丧葬史话[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01):3.

3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从婚礼到葬礼,可以发现,从古代社会到新中国,其形式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婚姻从后嗣传承考量向追求个人幸福转变,葬礼从重殓厚葬到丧事从简的转变。但
是不论婚礼还是葬礼,人们对仪式的重视程度始终没变。

3.2 “北京爷们”的精神内核:深层地域文化

在本节,笔者将从价值观层面,对“北京爷们”的精神内核进行梳理。具体而
言,几部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身上既有优秀的精神内核,也有较为传统的
精神内核。这些优秀的精神内核主要包括:以“仁”为主体的伦理道德坚守、天人
合一与渡己渡人的哲学意蕴、务实进取的奋斗观;较为传统的精神内核有:大男子
主义思想、关系本位的交往理念、老派居民的文化中心意识。

3.2.1 以“仁”为主体的伦理道德坚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就一直对道德价值观孜孜以求,形成了传
统核心价值观和优秀道德精神。一般认为,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是中
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此外,我国古代社会还将忠、孝、悌、义作为人伦关系的指
导,是对董仲舒“五常”的补充。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在维护封建社会伦理道德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仁”是几种道德价值观的主体。这一道德价值观,容纳了个
体道德价值观、社会道德价值观。其中,社会道德价值观又可分为:家庭道德观、
社会中交往道德观、职业道德观三类。本文选取的电视剧文本,不涉及君臣,因此,
暂时不分析“忠”这一道德价值观。
从个体道德价值观来看,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这种爱不只是建立在血缘关
系基础上地,而是普遍性的仁爱,也即推己及人式的仁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个
体完善自我道德。
《大宅门》中的白家,一直把“治病救人是医者的根本”奉为圭
臬。面对詹王府生病的老福晋,白萌堂同意白颖园从狱中前往詹府,为老福晋看病,
在祖辈的影响之下,孙辈白景双在雪天救人,并赠送钱财,是白家医者仁心的体现。
《天下第一楼》中卢孟实不计前嫌救助罗大头、请常贵重回福聚徳,对身边伙计的
宽容则是他仁爱的体现。《芝麻胡同》中,对待三番两次地对严家使坏的郭秉聪,
严振声不计前嫌,让无处可去的郭秉聪跟着孔老痴学艺,这是严振声的宅心仁厚。
从社会道德来看,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强调以“和”为贵。在社会中,无论是与
家人、朋友交往,还是与在职场中接触的人的交往,都十分注重“和”。从家庭道
德价值观来看,要求个体对亲人承担起责任,
“孝悌”是个体对亲人“和”的具体
表现。例如,白景琦体谅妹妹白玉婷的痴情,顶住家族压力,为妹妹筹办与万筱菊

3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相片的婚礼,兄妹情深跃然屏幕。严振声体谅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答应父
亲兼祧,再娶一个媳妇给俞家顶门立户;冒着风险、不顾店里没有多余的钱,帮助
父亲购买盘尼西林的药救治其朋友,是严振声“孝”的体现。孔子认为,
“克己复
礼为仁”
(《论语·颜渊》)。北京居民对于礼的践行十分深刻。成年后的白景琦,到
了母亲白二奶奶面前,总是毕恭毕敬,这是遵循长幼有序之礼。
《芝麻胡同》对“礼”
作出了全新的定义。在得知宝祥与原配妻子林翠卿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后,严振声怒
骂宝祥是“奴才”和“下人”。但是,宝祥的死促成了严振声的幡然醒悟,他要求
全家人对自己的称呼从“老爷”改成“老严”。在全剧的结尾,俞老爷子承认两位
儿媳,将家产分予二人。这些细节表明,随着新中国成立,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原
本束缚人自由发展的尊卑礼法逐渐被尊重每个个体价值的时代新风取代。
在与朋友交往时,
“信”与“义”是对友情之间的道德价值要求。在经营“福
聚徳”时,卢孟实秉持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办事原则,是儒家“信”思想
的践行者。遇到困难时,韩春明与涛子互相倾力相助,两人成为挚友。当收到关老
爷子将遗产留给自己的遗书后,他果断放弃,践行儒家倡导的“义利观”。
在职业伦理方面,中国社会在前工业时期,没有形成明确的工作条例,但是在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之下,形成了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
“应时、 取宜、守则、
和谐”,并深刻影响了其他行业。[99]本文选取的几部电视剧,突出表现了“应时守
则”的规范和实践。其中,
“应时”指的是遵守自然规律,依据事物的时间进行工
作。
“守则”即遵守准则、规范。白家老号给病人抓药时,严格按照先看药方再抓
药的流程,碰到十八反的药,先问清楚是哪位医家给开的,才给抓药,这是医药世
家精确谨慎的医者伦理。面对缺流动资金的窘境时,严振声宁愿变卖镇店之宝,也
不肯提前向老主顾要账,除了有对人情的考量以外,更多的是为了严格恪守与主顾
的付帐日期。伙计柜台收钱因为没有将账款唱给顾客听,遭遇顾客投诉其没找钱,
严振声严肃教育伙计,并找还顾客的钱以及以多给商品弥补过错,这些都是商家的
商业伦理。

3.2.2 天人合一与渡己渡人的哲学意蕴

道家认为,
“道”是世界的本源,产生了“道法自然”的准则,即一切以自然
为法,主张“自然无为”、
“天人合一”。受道家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理念也
进入了“北京爷们”的肌理。除了道家文化以外,北京还有众多佛教建筑如潭柘寺、
戒台寺等,映照着释家文化的深远。虽然笔者所选取的京味电视剧中并没有出现佛
教建筑,但是释家文化依旧深入人心。学者刘衍永曾指出释家文化的基本理念包括:
[99]
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03):88-98.

3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以人为本,众生平等;生死轮回,死而后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自觉觉人,自
利利他。[100]笔者认为,这些理念可以用“渡己渡人”来进行归纳。
具体到京味电视剧中,《大宅门》中的白颖园因缘际会救助街边晕倒的老人,
为日后老人的儿子朱顺救助白颖园埋下伏笔,佛家渡己渡人的思想不经意间点缀
其中。卢孟实被吴佩孚抓入大牢时,玉雏不计前嫌,和刘金锭一起联手救助卢孟实,
让卢孟实感动的同时,也愧疚不已。出狱后,卢孟实的“轿子梦”虽然实现了,但
是玉雏却离开了他,让他明白往日争强好胜之心太过,儒家的进取精神逐渐被主张
将人从各种藩篱中解放出来的道家思想影响。被福聚徳的两个少东家辞退时,卢孟
实将钥匙交给了小少爷,孑然一身离开了福聚徳,这个时候,释家思想起到一个安
定人心的作用。与卢孟实一样,原本一心想通过竞争打压卢孟实的瑞英,走进福聚
徳的那一刻,瑞英放下恩仇,一心向善,与卢孟实杯酒泯恩仇。可以看到,在道家
文化与释家文化的熏陶下,人们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生活的打击。
另外,道家思想还在不经意间点缀在电视剧中。季宗布降服白景琦时,背诵了
一篇《逍遥游》,道家思想成为季宗布的人生指导思想。在教育白景琦的过程中,
他除了因材施教外,还体现出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因此他建议白二奶奶不必把
孩子管教得循规蹈矩。还有《大宅门》开篇呈现的是白萌堂在花房练字的场景,后
期白颖轩的出场也大多是在花房练字。除了自然风景以外,水这一意象多次出现在
电视剧中。在道家看来,水这一意象象征着善与不争。上好的烤鸭,需要前往玉泉
山进鸭子,那里有泉水,养出的鸭子又肥又大。自然风景与寄情山水的场景,也是
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

3.2.3 务实进取的奋斗观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奋斗的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
“奋斗”一词多次被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提及,并形成了习近平“奋斗价值观”。[101]这种奋斗价值观是务实的,
也是进取的。在笔者选取的京味电视剧中,也体现出了奋斗价值观。
例如,白景琦为研制泷胶秘方,自己在家动手熬泷胶、挑灯琢磨秘方,才制出
上好的泷胶。卢孟实在适意居当账房先生时,便处处留心,模仿学内联升秘不外传
的本子——履中备载,做了一本膳中备载,把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宅院的喜庆日子记
录下来,以便和主顾打交道。担任福聚德掌柜时,卢孟实事事亲力亲为,为张大帅
做酒席时,亲自上玉泉山买湖鸭,从早到晚都在为福聚德的生意奔波。严振声恪守
祖辈传下来的“东家学会把酱捣,不怕手底下撂杆跑”这一祖训,每次腌酱菜的时,

[100]
刘衍永.论传统佛家文化的当代价值[J].求索,2011(10):127-129.
[101]
谈传生.习近平奋斗观的思想内涵、理论渊源与价值意蕴[J].湖湘论坛,2018,31(06):5-12+2.

36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亲自上阵打耙。改革开放以前,韩春明下乡收鸡蛋,卖给面包厂收差价;带领涛子
前往工地 10 天拉 300 车石子赚取一大笔外快。韩春明自小喜爱古玩,喜欢历史故
事,5 毛钱从破烂侯处换得几本写文物的古书、所赚的钱拿来买古董,这些都不是
普通人轻易能够做到的。韩春明能从普通人成长为一代文物品鉴师,离不开他平时
的积累和琢磨。涛子努力学习看账本、琢磨酒店管理,从一个情商低下的鲁莽汉子,
成长为一个成功的酒店老板。可以看到,
“北京爷们”身上的韧劲和钻研劲,是他
们务实、进取的具体体现。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国门的打开,资本主
义社会金钱至上等的“苍蝇蚊子”也跟着进来了。在韩春明公开私人博物馆以后,
大杂院开始兴起一股淘宝热、韩建军甚至辞掉工作直接前往景德镇学手艺进行古
董造假、进行坑蒙拐骗等情节,就反映出负面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总的来说,京味电视剧中的创一代、创 N 代,都具备务实进取的奋斗观。不
同的是,封建时代、民国时期所提倡的奋斗观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奋斗观有所区别,
前者强调个体奋斗,后者在此基础上,还强调知法守礼,以及促进社会这个集体发
展,是一种集体奋斗观。

3.2.4 大男子主义思想

大男子主义是传统社会的一种思想,目前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定义。吴
灿新认为,主张男性天然高于女性的“男权主义”、
“重男轻女”、以及“家庭暴力”
是大男子主义的表现形式,且广泛存在于家庭生活中。[102]这样的男性属于传统支
《大宅门 2》
配性男性气质,在《大宅门》 《天下第一楼》
《芝麻胡同》几部剧中,大
男子主义思想尤为明显。
例如,
《大宅门》中,当白二奶奶好言相劝公公白萌堂忍让詹府杀马砸车一事
时,白萌堂以“你一个女人家懂什么”对白二奶奶进行呵斥;白二奶奶被选为当家
人时,在白颖宇看来则是“牝鸡司晨”。白景琦的大男子主义在其与四个妻妾的相
处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对待原配妻子黄春,虽始于爱情,但他在济南府和杨九红
在一起时,对黄春的感情已然变质。黄春恪守本分,孝顺公婆、照顾家庭,才换得
白景琦的尊重。对于杨九红,白景琦最初贪恋其美貌,不惜挥金如土、与提督府对
抗,都是出于玩玩的心态,婚后却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强行抱走杨九红的亲生女
儿,并以“错了也是我妈”、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对杨九红双标,造成杨九红、白
佳莉、何琪三代人的悲剧,却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此外,他在杨九红外出替他跑
生意时,与丫头香秀在一起还将其扶成正妻,以至杨九红人财两空。对于槐花,他
只是将其看作是母亲白二奶奶赠予自己的一件礼物,当槐花被杨九红逼死时,他也
[102]
吴灿新.当前影响中国家庭和谐的几大负因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04):39-42.

3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没有过多的伤心。对于续弦香秀,因为吃多了避孕药的缘故,使香秀终生未孕,在
“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对于一个年轻女性而言,伤害不言而喻。在白景琦与四
个女人之间的婚姻情感纠葛中,白景琦始终处于强者的地位。
《天下第一楼》中卢
孟实的原配妻子凤英,勤恳伺候丈夫,照顾家庭,但因为自己不能生养以及人老珠
黄时,只得主动为丈夫纳妾;刘金锭暗中与玉雏较劲,争相成为卢孟实的妾室,想
为卢孟实传宗接代也体现出男尊女卑的大男子主义思想。
《芝麻胡同》中俞老爷子
坚持要儿子严振声肩祧,为俞家顶门立户、传宗接代,而且只认严宗为俞家的孙辈,
以名份和血缘来认定后代,本质上还是重男轻女。
大男子主义思想在古代社会司空见惯,是男权制度的表现之一,也是几千年封
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产物。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影响深远,成为当下
实现两性平等的重要阻碍。

3.2.5 关系本位的交往理念

讲求人情面子是中国社会的“特色”之一。费孝通指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
争的是权,而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争的是讲交情。[103]这种关系和交情,也就
是“人情”。“人情”包括恩情、送人情以及礼尚往来,与“欠”相联系。[104]
中国人如此看重人情,是因为通过打点人情,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家族而言,
都有诸多便利,能获得诸多好处。[105]能支撑人情的最主要因素是权力,而拥有权
力的莫过于为官者。在以儒教为官方正统文化的封建社会,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是官
僚士大夫阶层的唯一理想和前途一。明清以来,北京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正统文
化的中心。作为最大的官场聚集之地,所沉淀的“官本位意识”[106],在这座古老
帝都上展现得格外浓郁,而且深入百姓心中,使得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权力
更高者进行“送人情”,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白颖园被害入狱,白家第一反应是以银子向当权者进行疏通;白二奶奶
在盘回白家老号的过程,给宫里的常公公送礼,并分红的方式对常公公和牵线搭桥
的魏大人给予回报。韩春明等人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也一直在利用人情来达到目
的。韩春明、程建军、苏萌等人的第一份工作,都是由长辈利用自己的职务,向上
送礼或者进行委托得来的,构成一种“人情债”。蔡小丽、孟小杏通过程建军在工
商局的职位之便获取商业信息;苏萌在经商时,利用以往在教育系统待过的人脉资
源,获得经商便利,都是利用权力换的。

[103]
费孝通.差序格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22-26.
[104]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05):48-57.
[105]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05):48-57.
[106]
朱岚.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生发的文化生态根源[J].理论学刊,2005(11):115-118+131.

38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由此可见,部分北京老派居民从商,不是依照现代社会中的商业契约精神,而
是依托的是传统社会人情信托的办法获取商业利益。[107]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
逐渐取代计划经济,中国也逐渐从传统的重视血缘、地缘的差序格局社会,向讲究
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的现代社会转型。因此,剧中的这种经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下
社会的发展。

3.2.6 老派居民的文化中心意识

自公元前 1045 年,燕国打败蓟国,改蓟城为燕京作为都城之后,公元 938 年,


辽又在此建立陪都,号称南京幽都府之后,女真族、蒙古族、汉族、满族(女真族
后裔)在此基础上先后建立金朝的中都、元朝的大都、清朝的都城。作为六朝古都,
以及新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存在超过 3065 年。自国家存在以来,都城所在地也是
全国政治中心的所在地。因此,北京文化既带有北京地域的文化特征,也带有鲜明
的意识形态特征。正如古时华夏民族总是看带少数民族为“夷族”,北京人身处全
国政治中心所在地,丰富的政治资源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这使得部分老派居民
产生文化中心意识。
《正阳门下》中苏奶奶提及北京的老少爷们对于政治的高谈阔
论,就是北京这座政治中心城市带给“北京爷们”的政治谈资。因此,
“北京爷们”
自居生活在“天子脚下”的皇城子民,不自觉地产生自尊心和优越感,
“北京爷们”
这种意识总是在日常行为举止中体现出来,讲究庄重大气。[108]
白家给詹王府的老福晋和大格格看病时,要严格遵照王府的规矩,给老福晋和
大格格请安。而白家与詹王爷打官司时,白家家破人亡的后果,侧面反映出宫廷文
化的神圣与不可侵犯的特质。白家大宅门里始终不接受杨九红,是因为杨九红的妓
女身份丢了大宅院里的体面;白景琦教育儿子白敬业不能欠嫖资,卢孟实不允许伙
计听落子,只能听上流的大戏,都是对身份与体面的看重的表现。韩春明大姨隔三
差五进城投靠亲戚,却总是空手而来,韩春明委婉告诉大姨下次带点土特产一类,
表现出北京人生活的讲究与体面。部分老派北京居民的文化中心意识还体现为自
带优越感,内心感觉长于他人、强于他人。加上在农业社会以及传统儒家文化地影
响,一直强调安土重迁。相较于外地人,作为本地人总产生一种优越心理。白景琦
瞧不起从浙江来的候补道,没规矩地扇扇,就是内心的优越感在作祟。
李少飞导演曾在电视剧《装台》研讨会上指出:当下影视剧创作需要做到以下
三个方面:人--对人的复杂性的阐释;民俗--在哪个地方拍最好把这个地方的特点

[107]
骆爽.批判北京人[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12):115.
[108]
李淑兰.京味文化的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3-5.

3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分析

和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通俗--价值观是主流的,讲老百姓接受和爱看的东西。[109]
通过对几部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以及精神内核的分析和梳理,可以看
到,几部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类型丰富。无论是从年龄、性格层面,
还是在家庭、职业、社会中等角色层面,京味电视剧都对其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进行
描摹,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男性气质和精神内核也较为鲜明。但是京味电视剧中的
“北京爷们”形象及其精神内核呈现出来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大家长式的支配性
男性气质是“北京爷们”气质的主流,并在这样的气质影响之下,产生了大男子主
义的精神内核。此外,在以“和”为贵的社会主流规范之下,为人处事过于讲求关
系至上,不符合市场经济规范;文化中心意识,让部分老派北京人总是产生一种优
越感。

[109]
李少飞.电视剧《装台》研讨会.2020 年 12 月 16 日.

40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4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新世纪以来,随着京味电视剧《大宅门》的热播,一大批反映北京地域文化的
京味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收获了强烈反响,证明了京味电视剧对受众产生
了不可小觑的传播效果和影响。通过梳理豆瓣平台受众的反馈和意见,可以探究出
受众对京味电视剧的具体认知和认同的情况。
“认知”在广义上被称为“认识”,是指人脑反应客观事物特征与联系、揭露
其对人的作用意义的心理活动。[110]“认同”被认为是一种基于价值的社会认知,
既可以是个人在微观层面对自身社会身份的理性认知,也可以指社会成员对某些
经验、情感与信仰等的共有与分享,是一种宏观层面上团结个体社会成员的内在凝
聚力。[111]宋苏晨在《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一文中提出电影分层解读模式:第
一层次为视听层,主要涉及视听符号;第二层为故事层,通过视听语言构成一个连
贯的、具有意义的故事;第三层次是更为深层的内在结构,在这一层次,影片所表
达的社会意义,能够被观众结合自身的文化语境作出阐释。[112]笔者将受众对于京
味电视剧中的语言、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评论归为第一层次,反映出受众对京味电视
剧中的表层地域文化的认知;将受众对于故事情节的评论归为第二层,反映出受众
对于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的认知;将受众对剧中价值观的评论归为第
三层,反映出受众对于京味电视剧中人物精神内核这一深层地域文化的看法。
结合认知与认同,笔者认为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的解读都属于浅层认知范畴,
第三层次的精神内核则属于深层认知,也即认同(见表 4.1)。对于认同,本研究结
合国内外学者较多采用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来分析京味电视剧对受众产生的影
响。
表 4.1 受众解读京味电视剧
Table 4.1 audience's interpretation of Beijing-style TV drama
解读层面 评论数量(条) 分类说明
浅层认知 视听符号 188 涉及人物的语言、衣、食、住、
行、演技等听觉和视觉元素的评
论—表层地域文化
故事内容 122 直接评价或者通过情节内容分
析体现“北京爷们”形象的评论
深层认知 精神内核 202 涉及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评
论。

[110]
乐安国.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1]
邢虹文.受众的社会分化与社会认同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
[112]
宋苏晨.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J].电影艺术,2004(06):108-112.

4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截至 2020 年 11 月 18 日,豆瓣平台显示看过 5 部剧集的评论数分别是:《大


宅门》18509 条,《大宅门 2》1863 条,《天下第一楼》396 条,《正阳门下》4414
条,《芝麻胡同》8767 条,但由于平台显示的原因,5 部电视剧总共抓取到的评
论数量分别为:798、445、284、539、1220 条。本章重在研究当下京味电视剧中
的“北京爷们”形象及其精神内核是否与现实相吻合,是否对现实中的人们产生
了影响或者启发,以及人们对剧中所反映的现实冲突的看法。基于这种目的,笔
者将抓取的全部样本评论进行了过滤和筛选,比如“编剧就是个畜牲;据说很
好,无法推荐;几乎没有印象了;和家人一起看的”等等纯粹的情绪宣泄而非理
性的观点或者跟内容不太相关的评论内容进行剔除,最终获得评论样本数 512
条。

4.1 浅层认知:视听内容与故事情节的个人解读

认知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一事物认识的过程和活动。笔者主要依据豆瓣观众以
及接受深访的观众对京味电视剧的视听层面与故事情节层面的评论内容,并根据
认知的不同层次和深度,主要探究:受众对京味电视剧中呈现的影响人物精神内核
的表层地域文化及“北京爷们”形象的认知,以及它们是否真实的认知(见表 4.2)。
在 512 条短评中,认知层面的评论有 310 条,占比 60.5%。其中,正面认知有 224
条,占比 72.3%,负面认知 86 条,占比 27.7%。
表 4.2 受众对京味电视剧认知情况的代表性评论
Table 4.2 audience's representative comments on the cognition of the Beijing-style TV dramas
正面 负面
-最喜欢演员们一口纯正的京片子话! -完全和剧情不搭界的配乐让影片非常奇
-拍摄的很精致,京腔京味,台词很绝,不像 怪,外加演员的选择非常老气,不知如
现在的那么粗制滥造,人艺的演员个个出 何形容。
视 彩,喜欢这样的群戏。 -场景太亮丽,植物太假,背景音乐太吵
听 -第一集开头的配乐瞬间将人带到了熙熙攘 杂,有些演员好像在话剧舞台上。
层 攘的北京城,黄包车,糖葫芦,胡同巷子,
面 剃头师傅……一股子京味儿扑面而来,剧里
认 的大老爷们小姑娘,个个操着一口地道的京
知 腔,40 年代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在这里开
始。

42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白七爷跟他爷爷一个个性,没有他母亲的 -卢掌柜的事业上锋芒太露,感情上模棱
圆滑,属于峥峥傲骨的那种人。但也学了他 两可,皆是大忌,注定难逃成也王子西败
父亲那柔情的一面儿,难怪三个女人都爱 也王子西的命运。
他。 -感觉这片子里最大的 bug 就是春明,世

-情感线的处理方式挺别致,没有劈腿,没 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那些女的没有

有移情别恋,也没有翻来覆去的三角恋,男 一个能配上他的。

主始终如一地喜欢女主,女主也始终如一地 -剧情过于狗血烂俗,芝麻胡同改为绿帽

喜欢男主,郎有情,妾有意。 胡同更合适。情节枝蔓太多,尤其是后半

-何冰把男主的智慧演绎的惟妙惟肖。 段的小黑子作妖、严宽与冯大福、严谢与

-看了一集觉得很有意思,很有烟火气息的 冯鹤年,都是独立的故事段落,致使剧情

一部剧,时代背景很特殊,男主家庭是老北 呈现单元化、碎裂感。

京弥漫着传统与历史的酱料家族,只想乱世
中老老实实过日子做生意的人,被逼着娶二
房又卷入时代动荡残骸的生活故事,适合一
集一集慢慢啃出味道来。

4.1.1 视听层面:对表层地域文化的认知

在前文,笔者分析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的精神内核时,分析了影响其精
神内核的表层地域文化。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通过视听方面的符号内容可以轻易
感觉出表层北京地域文化。因此,笔者分析观众对视听符号的短评,可以看出受众
对影响“北京爷们”精神内核的表层地域文化的认知。
从视听层面的短评内容来看,共有 188 条评论,占据样本总数的 36.7%。其中
正面评论数为 150 条,占比 79.8%,表明多数受众对京味电视剧的京腔京韵、服化
道持相对积极的评价。通过对视听层面的短评进行词频分析,笔者发现“台词”
“京
味儿”
“制作”
“布景”
“演技”
“京腔京味”等词汇是其中的高频词汇。代表性评论
如“好喜欢老北京的感觉,京腔特别舒服。”
“无意间打开了《芝麻胡同》这部剧,
开篇的画面特别有老北京的味道,还有满口的京腔谚语,挺有意思的。”
“作为从小
在四九城脚边长大的人,真心赞这样宣传京味儿的好片子。”在深访中,虽然有 2
名北京观众和 1 名非北京观众认为“《芝麻胡同》布景有点不真,
《正阳门下》的京
味儿有点淡”,但是 8 名北京观众和 9 名非北京观众一致认为 5 部京味电视剧京味
浓郁。北京观众表示:
“一看到人物吃的豆汁儿、烤鸭等食物,就会勾起我的食欲”。
非北京观众也表示,
“京味电视剧中的四合院、京剧、北京话等元素让人很有感觉。”
“食欲”
“感觉”等词汇,表达了受众对京味电视剧中的表层地域文化的喜爱和认
可。对于北京人而言,这些表层地域文化能够唤起他们的集体记忆,提升他们对故
乡北京的认同感。对于外地观众而言,北京已经不再单纯只是北京人的北京,而是
全国人的首都,北京已经从一个地理意义向政治意义走去。表层地域文化的传播,

4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可以提升全国观众的自豪感进而提升国家认同感。这样的认同感越强,对于逐渐消
除北京地区的地域歧视也有一定的作用。

4.1.2 故事情节:对“北京爷们”形象的认知

在笔者抓取的豆瓣短评中,有 122 条短评涉及故事内容层面,占据总样本总数


的 23.8%。其中,74 条评论是正面性的评论,48 条评论是负面评论,正向评论占
比 60.7%。受众主要表达了对京味电视剧中建构的“北京爷们”形象的认知,代表
着现实中人们对“北京爷们”的一种期许。此外,笔者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了观众
对于京味电视剧中建构的“北京爷们”媒介形象与现实中的“北京爷们”形象的看
法。
“喜欢”、
“精彩”、
“狗血”
、“恶心”等词是豆瓣观众描绘故事剧情的高频词汇,
这说明观众对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形象持批判的态度。通过梳理豆瓣
评论以及深访观众的谈话,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媒介形象的看法。受众对“北京爷们”的
家庭形象负面认知较多,对性格、职业和社会中交往形象正面认知更多。
对于“北京爷们”家庭形象的代表性评论,如“白景琦成年之后的个性我真的
有些喜欢不起来,你事业还没搞起来就拈花惹草,且不说家里有个老婆,真受不了
这种男人。”
“纯爷们儿的心,对爱专一与执着,对事业有大爱无疆的奉献。”对于
“北京爷们”性格形象的代表性评论,如“白七爷骨子富家公子哥的劣根儿”
“敬
业简直就是奇葩中的奇葩啊,出场准没好事,自带笑点,被他乐死,娶个媳妇也是
没谁了,就会说一会:这事儿不赖我。真是一对儿活宝。”对于“北京爷们”职业
形象的代表性评论,如:
“白七爷做药做的是良心,经商经的是人品,百年药草香,
悠悠人间情,好剧。”
“一个根基不稳的掌柜的,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手把手调
理成行业龙头并日进斗金。”
“小人物韩春明从文革时代就开始不务正业没正行,不
好好读书,不好好工作,拜师专门收废品淘古玩,结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发家致
富。”由此观之,受众不认可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花心的丈夫,期待忠贞的爱情和
婚姻。近年来,从名人到普通人,出轨事件不断增多,让人们对婚姻产生了恐惧。
在一夫一妻的当下,出轨事件对于婚姻的伤害不言而喻。在处理因出轨而造成的离
婚财产分割时,法律虽然会更多偏向被害者,但是制止出轨,维护婚姻的忠诚仍旧
需要依靠社会的道德进行约束。而观众普遍对花心的“北京爷们”产生反感情绪,
表明观众对当下对婚姻道德困境的隐忧。观众普遍肯定剧中人物的职业行为,表明
观众对“应时守则”职业伦理的认可,肯定人物的奋斗精神。对于“北京爷们”的
男性气质,虽然观众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但是透过评论,可以看出受众是赞赏具

4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有共谋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较为排斥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
(2)对于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是否与社会现实相吻合的看法。
“很喜
欢这部剧啊,严振声有着北京人的洒脱,大气,知足,本分,有人情味,就和我北
“一个班的知青 10 多年后个个混成了
漂时候遇到的每一个北京房东,都特别好!”
总裁,总经理?胡扯,知青 80%最后只会混成穷屌丝,没有学历思考太多,还有,
30 岁的人白手起家赚了几千万还顺带从不会弹练成了钢琴十级,这不就是屌丝幻
想的穷屌高富帅养成记么,最后还跟了个女神!”
“现实中的‘北京爷们’其实不够爷们,⼈怂嘴硬。严振声其实
就是咱众多‘北京爷们’中的⼀个,就是⼀张嘴能说,遇到事情了,
就怂了。韩春明和当下北京男孩很像,阳光、幽默、有上进⼼,
但是又不⽄⽄计较。”(CL,男,国企职员,53 岁,北京⼈)
“白景琦在家里就是⼀个‘妈宝男’,太听母亲话了,现实中的
‘北京爷们’是孝顺,但绝对不是这种愚孝。他做⽣意有头脑,但
是用⼀泡屎当传家宝当了借到了钱,⼀点都没有商⼈应有的诚
信,北京⼈⼤多数都不会这么瞎⼲。”(CB,⼥,⼤学教师,49
岁,北京⼈)
结合豆瓣网友的评论和笔者访谈的观众,可以看出,观众认为京味电视的“北
京爷们”的性格和现实中的北京爷们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豪放大气、能说。但是观
众对于剧中部分“北京爷们”的家庭形象不太认可,批评其愚孝,也不认可剧中塑
造的“北京爷们”部分职业行为以及事业形象的塑造,反映出现实中人们提倡要遵
守职业伦理,注重诚信,以及人们期待接地气的职业角色塑造。其实,京味电视剧
中塑造出的诸多成功人士,除了赋予“北京爷们”的男性气质,与 20 世纪 80 年代
进入中国的“成功学”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成功学”看来,经济上的富有是第一
位的。但是,从现实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赚取高额的金钱并不现实。所
以观众才会认为《正阳门下》在“改开财富神话”。
总的来说,在视听认知层面,受众对电视剧的总体认知是较为细致而且全面的。
多数受众认可京味电视剧的京腔京韵、老北京的画面布景,说明京味电视剧达到了
传播北京表层地域文化的效果。在故事内容认知层面,观众喜欢京味电视剧中塑造
的韩春明、严振声等具有共谋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形象,较为排斥白景琦这
种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观众普遍认为剧中塑造的人物性格比较真实,
家庭形象与部分职业形象与现实不相像。在展现“北京爷们”形象的同时,受众认
为部分剧集的情节拖沓、啰嗦,部分情节狗血。人民日报文艺报主任袁新文也在《芝
麻胡同》研讨会上指出,
“《芝麻胡同》节奏有点拖沓,尤其是后面比较慢,有些比
较啰嗦;情节有点狗血,林翠卿为报复严振声和宝祥生了一个孩子的情节处理上有

45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点雷人”。[113]

4.2 深层认知:精神内核层面的认同

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人或者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
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114]格伯纳(George
Gerbner)等人在涵化理论中提出,
“看电视”能够培养受众的现实观、世界观和价
值观。[115]价值观是文化层面的深层内涵,这也进一步意味着,电视剧中蕴藏着的
文化价值,是受众认同节目的基础。如前文所述,受众对京味电视剧的视听和故事
内容两个方面的解读属于浅层认知,观看电视剧并能思考和体悟京味电视剧中蕴
含着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属于受众的深层文化价值认知层面,也就是受众对
节目的深层认同。通过统计,认同层面的评论有 202 条,其中情感认同 193 条,行
为认同 9 条(见表 4.3)。
表 4.3 受众对京味电视剧“北京爷们”精神内核认同情况的代表性评论
Table 4.3 audience's representative comments on the the spiritual core recognition
of the Beijing-style TV drama
正面 负面
-大仁大义白景琦! -极端男权主义。
-非常喜欢韩春明和他师傅还有破烂侯,太 -里面官商勾结,让我有点不爽。
霸气了,这才是正阳门下北京人的魂儿。 -二女共事一夫,封建糟泊太恶心,一星
仁厚、善良、正直、明事理。 都不想给。
-剧还是要会看,人还是要多读点书。《芝 -剧是好剧,但是陈腐的价值观让人不敢
情 麻胡同》这部剧,传承子嗣是个引子,一 苟同,还有白景琦不就是纨绔子弟么?
感 夫两妻是个故事外壳,说到底讲的都是平 有情义有担当不是扯么?
认 实艰辛岁月里老百姓过日子的逻辑和道
同 理,生活的劲头和盼望!这些个老理儿和
老礼,夫妻、家人的相处之道,做人的本
份和情义,经得起回味,耐得住砸吧的人
情人心,才是“温柔敦厚,《诗》之教
也”,“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何来封
建糟粕,毁三观之说?!

[113]
袁新文.《芝麻胡同》研讨会.2019 年 3 月 16 日.
[114]
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115]
Gerbner,. Gross, L. Morgan,. Signorielli, N. Shanahan, J.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Cultivation proce
sses, In Bryant, Jennings Zillmann, Dolf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2:43 -67.

46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我就缺少白景琦那股子拼劲,应该学习一 --价值观严重有问题,看到我爸妈看着
下他的拼劲。 这么垃圾的电视剧,我气都不打一出来..
-看《大宅门》感觉最难克服的是人性,生 -三观腐朽,不想让爸妈看。
活中遇见任何你无法想明白的问题,你只 -不管演员演技和导演拍摄技巧如何,首
要想,他生来如此,和我不一样,很多就 先此片三观不正,都什么年代了。非要
都释然了。 把黑的说成白的,以为观众都是傻子
行 啊!弃了。
为 -我妈在看电视剧芝麻胡同,真的是太恶
认 心了,受不了了,什么年代了还在那里
同 搞什么一妻一妾齐人之福二女共侍一
夫,还一副情深义重的样子看的我真是
想吐,都是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偏偏
我妈还在那看的很开心,我真的是烦都
烦死了。简直都想冲进去把他们暴打一
顿。

4.2.1 情感认同:认同的表现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116]情感
认同主要指在价值观和情感层面的评论,也就是对电视剧中展现出的“北京爷们”
的精神内核持何种态度,引发了那些思考,是否愿意推荐这些电视剧给别人看,有
没有必要多拍这种题材的剧集等。在豆瓣短评中,有 193 条短评涉及到了“北京爷
们”的精神内核层面,这一部分评论占总评论数量的 37.7%,正向态度短评有 108
条,占比 56%,负面态度短评有 85 条,占比 44%。“三观”、“糟粕”、“价值观”
等词出现频率高。在深访中,笔者采访的 20 位观众中有 5 位受众(3 位北京观众、
2 位非北京观众)支持京味电视剧多拍;13 位(6 位北京观众、7 位非北京观众)
观众表示电视剧质量过关的话,支持多拍京味电视剧;还有 2 位观众(1 位北京观
众、1 位非北京观众)认为没有必要多拍。也即在剧集质量过关的前提下,90%的
观众推荐多拍;北京地区的观众与非北京地区观众在推荐方面的差异不大,侧面印
证了地域的也是民族的、国家的。结合豆瓣短评以及观众访谈,笔者将情感认同层
面的受众表现梳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北京爷们”精神内核的评价——正面评价主要有:
“人物三观很正,
我就欣赏那股子仁厚、纯良的精气神儿。”
“非常喜欢韩春明和他师傅还有破烂侯,
太霸气了,这才是正阳门下北京人的魂儿。仁厚、善良、正直、明事理。”
“做药做
的是良心,经商经的是人品,百年药草香,悠悠人间情,好剧。”
京味电视剧中的儒家⽂化特别明显,仁义是他们很突出的
特征,⽽且信守承诺,讲究礼节。他们对传承这件事件很看重,

[116]
龚廷泰.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与路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20(04):40-50.

4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祖辈的教育深⼊⼈⼼。对于普通⼈来说,我们能够传承的就是家
风,在这⽅面我姥姥姥爷就⼀直强调过这⼀点。
(HTX,⼥,互
联⽹⾏业从业者,北京⼈,25 岁)
这些“北京爷们”有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不⼲没良⼼的事。
(XW,男,国企职员,⼴东⼈,26 岁)
负面评价主要有:
“全剧透着浓浓的京城纯爷们的优越感,九门提督侯爷徒儿
一堆煞有介事拿腔拿调”
“不信任,被排挤,还要劳劳碌碌给东家盖大楼,这得是
什么样的价值观。”“所谓北京男人那种闲的蛋疼到处惹事面子上还装大爷的傻逼
样。要不是后来白景琦做出了几味药,真没觉得他有任何可取之处。”
“宣传女人是
男人附属、女人生育使命、贞洁重于天、家长制作风、门阀观念的作品不应该及格。
莫道历史如此,文艺作品对受众的价值引导作用无人可否,文化糟粕必得抛弃。”
看了有点⽣⽓,五千年的封建残余,
《芝麻胡同》中的严振
声愚孝,爹宝。《⼤宅门》中的白景琦是⼀个有职业道德的⼈,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面对妈的时候,就是妈宝,男尊⼥卑。
(SWQ,⼥,研究⽣,⼭东⼈,25 岁)
由此观之,观众认可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以“仁”为主体的伦理道德坚
守、天人合一与渡己渡人的哲学意蕴以及务实进取的奋斗观等优秀精神内核,也看
到了人物身上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关系本位的交往理念和老派居民的文化中心意
识等较为传统的精神内核,对这些较为传统的精神内核普遍表现出排斥态度。
(2)对剧中“北京爷们”精神内核与现实中的“北京爷们”精神内核是否吻
合的看法。在笔者采访的 10 位北京观众中,一致认为京味电视剧中呈现出的“北
京爷们”的优秀精神内核和现实基本相符,尤其是以“仁”为主体的伦理道德坚守。
6 位北京观众不认可大男子主义,其中 4 位是男性观众,有 3 位男性观众的年龄在
50 岁以上,表示“‘北京爷们’是大气,不是大男子主义”。对于关系本位的交往
理念和文化中心意识,观众持中立态度,
“托关系这种事情,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
只不过剧中白景琦花 20 万两银子买通官府打压孙家,实在是有点过了。”
“很多外
地同学有时候会觉得部分北京人好像特别傲气,以皇城子民自居,其实那可能是老
辈人的旧观念了,现在很多老北京人可能因为拆迁搬去了四环甚至五环了;北京的
发展日新月异,外地人逐渐增多,这种思想感觉非常非常淡。甚至有的时候,北京
人会有‘同城恋乡之情’。”
10 位非北京观众中,有 2 位观众曾经在北京就学、2 位观众不仅在北京上过
学还在北京工作过,这 4 位观众一致认同京味电视剧中呈现出的优秀精神内核与
现实一致,有观众还指出“这些优秀的精神内核不仅‘北京爷们’具备,其他地方
人也是一样的”,这表明“北京爷们”的优秀精神内核不仅是“北京爷们”的个性

48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精神内核,还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 3 位观众不认可大男子主义,对于文化中
心意识,也表示不太认可,比如“我接触了不少北京的青年,我觉得他们普遍性格
很好,阳光、大气,尊重女性,也不是很强势。他们也没有因为我们是外地人就瞧
不起我们,只不过人家生活在北京,确实懂的很多,比较能说那些这么认为的人,
可能是因为自卑。”对于关系本位的交往理念,他们则因为接触不深,没有很大感
触。
这表明,京味电视剧中呈现的“北京爷们”的优秀精神内核与现实基本相符,
关系本位的交往理念和文化中心意识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有些过于夸张,大男子
主义不太真实。
虽然在情感认同层面,持正面认同态度的受众的比例没有比持负面认同态度
的受众比例高出很多,但京味电视剧中呈现出的人物精神内核仍然引发了观众思
考,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做出的价值判断大体是符合剧集主旨导向的,呈现出斯
图霍特·亚尔所说的主导式解码、协商式解码以及反抗式解码的状况。也就是说,
在思想层面,当下的京味电视剧呈现出“北京爷们”的精神内核,发挥了电视剧的
引导作用。

4.2.2 行为认同:认同的核心

行为认同主要指观剧后受众在行为层面的改观,例如和身边的人讨论剧中“北
京爷们”的精神内核,以及已经把电视剧推荐给他人观看,其实也是一种将电视剧
中蕴含的精神内核吸收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言行的表现。经过分析统计,行为认同仅
有 9 条。其中,正面行为认同只有 2 条,负面行为认同有 7 条,占比 77.8%,“腐
朽”、 “垃圾”等是高频词。在笔者采访的 20 位普通受众中,有 4 位观众(3
“烦”、
位北京观众和 1 位非北京观众)曾主动把电视剧推荐给身边的朋友看,还曾和家
人探讨为人处世的道理。
《大宅门》等京味电视剧之所以能引发受众如此强烈的共鸣,除了跌宕起伏的
剧情以外,剧中还呈现出诸多正向价值,能够跨越时空,给予当代人一定的指导,
对于当下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以及坚持中国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在笔者访谈
的 20 位普通观众中,有 18 位观众表示会学习剧中人物表现的好的地方,对于其
不良之处,则会改正,说明这类电视剧发挥了指导作用。
有的时候在⼯作和⽣活中遇到⼀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会学
习剧中的“北京爷们”的⾏为,比如韩春明从收垃圾到成为⼀个成
功的企业家的进取奋⽃精神、总是以笑脸对自⼰的家⼈,我不会
学习白景琦那样,凡事没有章法,毕竟⽆规矩不成⽅圆。(LY,

4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知与认同:京味电视剧的受众研究

男,国企职员,北京⼈,57 岁)
剧中很多北京爷们做事情讲究仁义、诚信、厚道,令⼈佩服,
也对我和家⼈产⽣了很⼤的影响,比如我⽗母很早就开了⼀家
⾖腐店,虽然我们家⼀直都秉持“真材实料”,后来看了这些电视
剧以后,他就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且也是这么践⾏的。但是对
于白景琦那样的愚孝以及⼤男⼦主义,我实在是不敢恭维,我觉
得要是现在还学这⼀套,影响家庭和谐不说,很可能我连对象都
找不到。(LJJ,男,博⼠⽣,安徽⼈,25 岁)
“北京爷们”身上的热⾎、仗义、有想法的精神是挺让⼈敬佩
的,值得现代⼈学习。现在互联⽹上贩卖了太多的焦虑了,让⼈
感到浮躁,⽽“北京爷们”身上那种超脱自然、凡事不争的精神就
像⼀剂“静⼼针”。(YL,⼥,公务员,江西⼈,30 岁)
当然也有少部分观众表示在行为层面不会学习。
电视剧中“北京爷们”身上的精神千万不要学,全是假的,学
了会被误导。(CY,⼥,国企职员,北京⼈,54 岁)
电视剧就是拿来消遣的,根本不值得去学习。(HTX,⼥,
互联⽹从业者,北京⼈,25 岁)
虽然在豆瓣平台上找到与之相关的短评数量较少,而且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
价,但这并不能证明受众缺失对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精神内核的行为认同。
相反,笔者深访的大多数观众都表示在行为上会学习、反思剧中人物的行为,说明
剧集发挥了一定的引导功能。总的来说,京味电视剧引发的受众行为认同效果相对
受限,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综上,虽然每一个观众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等多
方面因素相关,但是通过提炼众多观众的豆瓣短评并结合深度访谈,可以得出当下
京味电视剧对现实中的人们产生了教育意义,而且也引发了观众对现实痛点的思
考。从受众对视听层面的认知来看,受众普遍认为京味电视剧展现了真实的北京地
域风貌,呈现了浓郁的北京表层地域文化特色;从受众对故事情节的认知来看,当
下的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形象与现实中的“北京爷们”形象有一定的
相似,在性格方面塑造的比较成功,共谋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是当下观众认
可的,支配性男性气质被观众普遍抵制,也被观众批评不真实。从受众的认同层面
来看,即使短评数量相对较少、效果相对不显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依旧表明
京味电视剧中在促进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和行为层面上有一定的帮助,发挥着艺
术作品的现实教育功能。

50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京 味 电 视 剧 影 射 的 现 实 痛 点

5 京味电视剧影射的现实痛点

文艺是时代的记录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也会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
面貌,表现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影视作品的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和现实土壤。虽
然笔者选取的 5 部京味电视剧中表现的年代与当下不一样,但是这些电视剧能在
口碑或者收视率层面收获成功,无疑在情节设计方面与当下观众之间有一定的共
通意义空间,影射出一定的现实痛点。

5.1 促进两性平等中的性别偏见

1995 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以后,我国《宪法》规定男女平等作
为一项基本国策。然而,法律却并没有真正消除存在于社会中的性别偏见现象。一
方面,在几千年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性别偏见一直在人们心中根生蒂固,
一时间难以消除。另一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仍旧在为性别偏见不断制造生长的
土壤。曾天山指出,性别偏见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的教材之中,主要表现为男轻女、
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117],进一步让两性在家庭领域付出的精力以及职
业选择上有所区别。在笔者选取的几部京味电视剧中,无论是白萌堂、白景琦、卢
孟实等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白颖轩、白敬业等从属性男性气质的“北
京爷们”,还是韩春明、严振声等共谋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与家庭中的女性
相比,电视剧中几乎没有展现他们在家中做家务的场景,呈现更多的是他们在职业
领域与社会中交往的忙碌身影。
在现实中,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市主要调查结果显示,18-64 岁
北京男性的在业率为为 71.9%,女性为 51.8%。[118]《2018 年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
调查报告》显示,男性每天在家庭劳务方面付出的时间为 1 小时 50 分钟,远远低
于女性的 3 小时 48 分钟。其中,男性的参与率为 56.29%,远远低于女性的 82.08%。
[119]
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男女分工依旧有“男主外、女主内”的痕迹。
另外,在传统的大男子主义的思想下,家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家庭暴力除了
身体暴力以外,还以精神暴力以及性暴力的形式存在于家庭之中。[120]几部京味电
视剧中也展现了不少家庭暴力事件。
《大宅门》中杨九红、槐花多次遭遇白景琦的

[117]
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34-39.
[118]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市主要调查结果[EB/OL] http://www.bjwomen.gov.cn/fnw_2nd_web/stat
ic/articles/catalog_181/article_12485/12485.html.
[119]
北京人的一天--2018 年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报告[EB/OL]http://tjj.beijing.gov.cn/zxfbu/202002/t202002
16_1633486.html.
[120]
蒋月,林艳琴,潘峰,陈宝贵.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金陵法律评论,2006(01):37-67.

51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京 味 电 视 剧 影 射 的 现 实 痛 点

身体暴力,
《天下第一楼》中卢孟实原配妻子凤英不仅身体遭受打骂,还得忍受卢
孟实视若无睹的精神暴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辑王雪洁在深访中指出,
“京味电
视剧对于北京爷们的塑造过于偏向于大男子主义这一块儿,大男子主义和仗义、大
方还是有一点差别的,在这一点上还是需要拔高拔高”。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家庭
暴力仍旧存在。全国妇联 2016 年 11 月统计的《中国家暴现状》数据显示:中国
2.7 亿个家庭中,曾遭受家暴的已婚妇女有 30%,平均每 7.4 秒就会有一位妇女受
到丈夫的殴打。[121]尽管我国《反家暴法》至今已经实施 5 年,但是家暴现象却仍
然出现在公众视野。山东女子方洋洋因婚后不孕被夫家虐待致死、藏族女孩拉姆被
前夫用汽油大面积烧伤、朔州男子撞人后砸死妻子……家暴成为舆论场上的高频
词汇。在 2021 年全国两会上,家暴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建议高家暴
行为人赔偿标准,激活“沉默”的保护制度,全国妇联还提交了《关于公安机关设
置反家暴工作专项统计的提案》。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虽然现实中男性在职场、家庭领域享受着男性的性
别福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社会期待对男性而言也是一种压力。例如,
《正
阳门下》中的韩春明投身收废品行业后,遭受左邻右舍的嘲讽,还因为社会地位、
经济状况,低于恋人苏萌,遭受苏萌的嫌弃。学者蔡玉萍等人对深圳、广州和东莞
打工的 192 名男性农民工和 74 名女性农民工进行深访发现,当前部分男性虽然会
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但是在进行家务劳动时,他们会受到同伴的压力,为了避免这
种压力,他们则会对所从事的家务劳动进行那个描淡写。[122]这也意味着男性在传
统的性别偏见之下,只能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借用 2021 年 3 月 8 日妇女节之际,
《中国妇女报》主题活动视频中一段文字:
为什么要分性别来评价?为何要求我们一个有力量的女性必须像个男人?为何男
性没有脆弱的权利?像个女孩一样,不是赞美,而是贬低。温柔、善解人意、顾家、
整洁,这些美好品质,为何是女性专属?独立、勇敢、坚强、打拼事业,难道只有
男性才能做到?女人要温柔,不对,是人要温柔。男人要坚强,不对,是人要坚强。
女人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不对,是人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男人不能哭,人不能
哭吗?让我们可以温柔,也可以勇敢;可以浪漫,也可以沉稳;可以坚强,也可以
哭泣。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

[121]
国际反家庭暴力日:50、60 后家暴占比最高 70、80 后第二[EB/OL]http://k.sina.com.cn/article_649714689
3_18342980d02000dx2e.html.
[122]
蔡玉萍,彭铟旎.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08):99-119.

52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京 味 电 视 剧 影 射 的 现 实 痛 点

5.2 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中的道德困境

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成为时代的诉求。近年来,为夯实道德之
基,各级政府部门在诚信建设、家风传承等方面不断发力。为推动诚信制度化建设,
2014 年 7 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对不诚
信现象实行惩戒[123],表明了当前社会对诚信建设的期待。在几部京味电视剧中,
出现过不少不诚信的桥段。白景琦向当铺吴掌柜抵押两千两银子时,以一泡屎谎称
是白家的传家宝。卢孟实以黄泥假扮银钱,哄骗前来要账的主顾;替张大帅做酒席
时,以湖鸭替代玉泉湖的白鸭。这些小伎俩虽然暂时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但是商
业欺诈的做法不符合商业伦理。还有韩春明、涛子、蔡晓丽等人,在义利面包食品
厂上班时,监守自盗。在现实社会中,不诚信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比如明星逃税漏
税、学者学术不端。
此外,家风建设话题多次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及。良好的家庭教育、优良的家
风,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对孩子的成长受到伤害。学者杨雄指出,
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于部分家庭中的欠妥的教养方式主要存在于社交、生活以及
学业三个方面,家长们总是对孩子保有过高的期望、过度保护甚至是溺爱。[124]因
为希望孩子能够达到期望,部分家长对孩子采取“棍棒式教育”。但这种教育也造
成不少恶果,比如造成孩子智力、情商以及心理方面都受到问题,严重的甚至发生
孩子死亡惨剧。白景琦母亲白二奶奶对白景琦、白景琦对儿子白敬业都实施“棍棒
教育”,白景琦小时候被打的晕过去,白敬业被打断一条腿,不同的是,白景琦对
母亲尊重敬畏,而白敬业对父亲白景琦只有畏惧。加上白二奶奶对孙子白敬业过度
溺爱,白敬业一方面畏畏缩缩,另一方面缺乏责任感。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整体精神,以及家庭传统和家庭价值的体现。[125]《大宅门
2》中白景琦的孙辈们为争夺家产,死的死、疯的疯,与白家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
关系。在儿子白占元被日本人抓去以后,白敬业却不考虑他的真实想法,催促其与
日本人结婚,当白占元成为新中国的国家干部时,白敬业却没有父亲的样子,从心
底里畏惧儿子;以“上大学有什么用?”阻止儿子白占光上大学,将其荒废在家,
也是他对强硬父亲白景琦的一种宣泄方式;强行拆散女儿白美的爱情后,将其逼疯,
却又不承担起照顾女儿的责任。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除了白占元以外,白敬业
三个子女最后都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和家庭的蛀虫,进一步彰显了白景琦与白敬业
教育的失败,与其不良家风有很大的关系。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良家风也乘机而

[123]
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EB/OL]http://www.wenming.cn/ziliao/wenjian/jigou/wenmingb
an/201408/t20140801_2097269.shtml.
[124]
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探索与争鸣,2007(02):68-71.
[125]
彭军.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的研究与思考[J].学理论,2015(35):171-172+175.

53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京 味 电 视 剧 影 射 的 现 实 痛 点

入,主要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主义、虎狼主义、智
育主义,分别代表的是个人利益至上、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追求享乐、封建思想
复燃、主张武力解决问题、注重智育人而忽视德育。[126]受众针对《芝麻胡同》的
剧情指出,
“真实的故事应该就是个凤凰男,发达了找了个臭味相投的小三,谋财
害命原配家族吧。”这说明受众将电视剧中的内容与当下社会现实进行了勾连。
“凤
凰男”原本是一个褒义词,指代出身贫寒,通过自己努力留在大城市的男性。
[127]
2006 年,《新结婚时代》第一次将凤凰男作为剧集的表现对象,着力渲染凤凰
男守旧、自卑、自私等多种负面特征,尤其是《双面胶》(2007)的播出,凤凰男
成为不良思想和风气的代名词,这部剧也被人们视作“恐婚剧”。因此,网友评价
《芝麻胡同》的情节,本质上透露出的是人们对当下社会道德缺失的隐忧。还有当
下的腐败贪污现象不断,不仅官员个人利用职位之便谋取利益,还纵容家人、亲戚
谋取不正当利益行为;家长为了孩子上好学校,重视孩子文化课成绩而忽略孩子的
道德教育,最后孩子非但不感恩家人,反而索取更多,都是不良家风的体现。

5.3 建设法治社会中的人治思想

追求公平正义一直被置于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十九大报告明确提
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将公平正义纳入到法治建设当中。然而,在法治建设过
程中,人治思想成为阻碍。法治依据法律来治理国家,人治将国家治理寄托于道德
感化。[128]人治是关系网存在的根本,关系网大致包括权力关系、金钱关系、人情
关系。[129]白景琦的母亲白二奶奶重新盘回白家老号,以及白景琦在济南打压孙家
是通过权力关系;唐德元依靠刘金锭的宫廷关系揽获宫廷生意、卢孟实依靠军阀张
作霖的力量和关系打压了搞破坏的黄毛和适意居,这些都是利用权力关系获取的。
豆瓣网友也在评论中说道:
“天朝掌权者权力太大,放个屁,老百姓都会家破人亡,
略作正常事,百姓就得三叩九拜的奴性,天朝人的价值观太烂,母亲是妓女,就可
以被洗脑成不认老娘,对女人实在不公平。这种剧少拍,应该腐烂到 18 层地底下
去。这种剧还在倡导官商勾结,实在不能提倡。”
“钱权交易,大男子主义,看着郁
闷,看完反胃。”
《经济日报》记者编辑夏阳在深访中指出,
“相较于南方地区,北
京政治色彩更为浓厚,
“官本位意识”更为强烈。正所谓‘衙门有人好办事’,就是
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的一种写照”。

[126]
吴灿新.当前我国家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岭南学刊,2017(03):47-51.
[127]
凤凰男.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A4%E5%87%B0%E7%94%B7/8643639?fr
=aladdin.
[128]
杨小云.实现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的历史性转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6):32-38.
[129]
顾航宇.关于“关系网”的社会学分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85-88.

54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京 味 电 视 剧 影 射 的 现 实 痛 点

“北京爷们”身上的关系本位的传统精神内核便是人治社会遗留下来的。现实
生活中,利用关系办事的现象仍旧不绝如缕。从孩子上学、看病排号、到打官司、
面试招聘……找关系的思想无孔不入,甚至艺人翟天临走后门获得博士学位、艺人
仝卓修改往届生身份,名人走后门的事件层出不穷。
是否维护公平正义,坚决不拖关系走后门,还是利用关系顺利办事?总的来说,
人们一方面期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但是一方面又在具体行事中陷入到托关系、走
后门的老路中。因此,在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杜绝人治思想。

5.4 推动社会平等中的地域歧视

地域差异不仅表现为地理环境上的差异,还表现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
异。中国地大物博,各地不仅地理环境上有所差异,而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加剧形成了“区别对待”的行为取向,也即地域歧视。
[130]
“外地人”歧视是地域歧视中最突出且最常见的一种歧视。[131]在《正阳
其中,
门下》中“我们北京人”这样的台词动不动就从配角嘴里说出来,孟小杏经常在酒
楼里斥责店里从外地进城打工的员工,李跃进动不动瞧不起酒店里的外地厨师。北
京是中国常住外来人口占据前三的城市。庞大的人口数量与有限的资源之间形成
了矛盾,加剧了“外地人歧视”。2015 年以来,北京市政府开始严格控制外来人口,
采取“以业控人”措施,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北京户籍的劳动人口,虽然在一定
程度上控制了北京的人口,但是在就业领域形成了地域歧视。目前,北京对外来求
职青年的地域歧视主要包括户籍、籍贯、毕业院校三个方面,使得受歧视者的求职
难度加大,产生“优势求职群体”效应,而且这种歧视具有隐藏性。[132]比如,2015
年北京市各级机关 2015 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 1739 个职位中,有 63 个岗位对非
北京生源作出了条件限制。虽然 2021 年对于非北京生源要求的岗位已经大幅下降,
但是仍旧存在这一规定。很多企业也在招聘中区分“京内生源”与“京外生源”。
北京如何更好地接纳外地人,让其更好地融入北京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也是当下北京这座城市的一道大难题。
另外,北京人也受到歧视。比如,2019 年北京盒马生鲜在招聘中注明不招北
京人。网络上列举出北京人的几大“罪状”:北京人不能吃苦、事儿多、不会伺候
领导。在几部京味电视剧中,为了制造电视剧的戏剧冲突,总是制造出一个或几个
负面的“北京爷们”形象,来衬托主角。例如,
《大宅门》中的贵武,没落后屡次

[130]
郭宏斌.地域歧视形象的社会建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0(02):74-77.
[131]
张皓星.“外地人”歧视对工资差距的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14,36(05):107-112+128.
[132]
张丽.地域歧视对外来青年群体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7.

55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京 味 电 视 剧 影 射 的 现 实 痛 点

去白家耍无赖;
《天下第一楼》中的八旗子弟克五前期仗势欺人,横行霸道,没落后
又好吃懒做,为了一口吃食而撒泼打滚。这些负面的形象同样是对北京人的偏见。
当下尽职尽责的小巷管家、会说多国语言的社区民警等等一大批普通的北京人,到
电影导演冯小刚、排球教练郎平、水哥王昱珩等名人,他们同样吃苦耐劳,勤勤恳
恳地做好本职工作。总之,无论是外地人歧视,还是本地人受歧视,都对社会经济
发展不利,不利于推动社会公平道路的发展。

56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创作的突破与提高

6 京味电视剧创作的突破与提高

上世纪 90 年代,
《渴望》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编辑部的故事》
《我爱我
家》以及新世纪初期《大宅门》等京味电视剧打响了京味电视剧,形成了京味电视
剧的品牌效应。京味电视剧中浓郁的北京地域风格以及精彩的内容,深受观众喜爱。
但是,近年来,不少京味电视剧要么题材陈旧,要么不接地气,内容浮夸,再加上
在资本的运作之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商业利润,很多京味电视剧动辄六、七十集,
大量注水,最后高开低走,使得京味电视剧近年来逐渐走向下坡路。
本章节,笔者一方面总结当下京味电视剧创作中表现良好的经验,另一方面结
合深度访谈针对电视剧创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6.1 去除同质化,挖掘“北京爷们”的立体形象

自《大宅门》火爆之后,一大批京味电视剧剧沿袭《大宅门》的创作方式接踵
而至。京味电视剧逐渐形成了一种创作成规,尤其是年代京味电视剧,在秉持“大
事不虚”的原则之下,为了让剧情“传奇化”,总是注入大量虚构的小人物和戏剧
性事件。[133]为了让剧情传奇化,
“家国同构”、
“家族恩怨”、
“儿女情长”等成为剧
集热衷的创作方向,这样的剧情设置不免陷入同质化的泥淖中,表现出的人物形象
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为了展现成功男性的形象,如法炮制出一批白萌堂、
白景琦、卢孟实等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或者为了迎合消费社会之下的
受众审美特性,塑造一批像韩春明、严振声这样的共谋性男性气质的“北京爷们”,
他们要么在家在外都特别强势,要么在外叱咤风云、回家变成“小绵羊”。但是,
千人千面,作为中华儿女,人有共性,但是也有其个性。由于电视剧具有很强的“拟
真性”,它容易让观众产生心理幻觉,认为现实和电视剧中类似[134],很容易让人模
仿。网友甚至说“做人当做韩春明,嫁人要嫁韩春明”。但是实际上,现实中很少
有人能做到像韩春明一样。这样过于完美的性格会给予现实中男性很大的压力。有
些观众也认为“有时男主角身上集中的优点过于全面、行为表现过于完美了,困难
度过得比较轻巧。”与此同时,一些剧集在展现传奇化的过程中,基于经济利益,
为了拉长剧集,不断注水,使得电视剧动辄五、六十集,降低了观众的耐心。在深
访中,有观众批评《芝麻胡同》,“结个婚磨磨叽叽、离个婚又磨磨叽叽。”
另外,从豆瓣平台上也能够看到“一个富二代的为非作歹史”
“酱菜老板娶小

[133]
盛兰,蔡骐.透视年代剧的影像叙事与现实内涵[J].中国电视,2020(02):31-36.
[134]
陈琰.现代婚姻伦理的变化对都市情感剧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1(18):116-117.

5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创作的突破与提高

妾的故事”等评论内容,还有部分深访对象也表示“主角基本都是有钱人,或者在
成为有钱人的路上,普通人的打拼难道不配搬上荧屏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当前部分年代京味电视剧的人物设定更多聚焦在相对富裕阶层。社会中绝大多数
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形象和精神内核相比富人更加地气。2020 年,一部讲述
底层小人物的电视剧《装台》,不仅展现了陕西西安的城市地域特色,还塑造了一
批性格各异,但是贴近现实的人物形象,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地域电视剧和展现平
凡小人物生活的魅力。
因此,今后京味电视剧在创作上,在凝练剧情的同时,应该俯身大地、从生活
中有感而发,在题材和取材范围上应该多展现不同职业的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面
貌,尤其是要讲述当下各行各业的人们的真实生活,给予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个深
情的注目礼,这样才能拉近与观众的亲近感,挖掘出新时代“北京爷们”的立体形
象。
《经济日报》记者编辑夏阳在深访中指出,
“要抓住大家关注的共性话题,比如
奋斗话题,尤其是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及其在奋斗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难题,更容易引
起全国人民的共鸣。”与此同时,创作者还要看到当下北京在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建
设过程中,成为了一个兼具传统特色与现代气息的大都市,要展现在新北京城市环
境之下,新、老北京人的现实生活,将胡同与大都市的生活同时囊括进去。中央广
播电视总台编辑王雪洁在深访中表示,
“当前的京味电视剧,只要是提到北京爷们
儿,就会变成胡同的生活,但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北京爷们’也不光生活在胡同儿
里了,也会有更现代的生活了。而且描述职场精英,大部分的拍摄地,会在上海或
者香港等地方进行取景”。笔者选取的五部京味电视剧无一例外都落入这个窠臼,
虽然《正阳门下》中也有现代商业的呈现,但是该剧对于经商细节的描摹较为粗线
条、关系至上的交往理念代替了现代商业的契约精神,依旧没有很好地展现出现代
北京国际化都市的崭新风貌。

6.2 坚持批判视角,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承的良好载体,要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不仅要传承好物质
文化,也要传承好精神文化。对于前者,京味电视剧中对于表层地域文化的挖掘效
果不错,受到观众的认可。对于后者,主要是通过人物来传达和表现。京味电视剧
要发挥文化价值,要注重对人物精神内核的表达。只有将思想性的东西表达好了,
才能更好的将其中蕴含着的文化传递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虽然较为传统的精神内核也可以表现出来,但是必须要对其批评,才能更好地发挥
优秀文化的教育功能。从豆瓣网友的短评中可以看到,很多受众批判《芝麻胡同》
中“大男子主义”的价值观。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芝

58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创作的突破与提高

麻胡同》的专家研讨会上也指出:
“这部作品当中,有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已经不
适应或者不适合,或者是相对落后的东西。比如对延续香火概念的强调,这个观点
今天来讲,这个传统文化中确实是很根深蒂固的,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走过来,没有
这一条可能也走不到今天。但拿到现在,确实有问题。把人束缚在血缘的关系上强
调过多。毕竟它不是一种先进文化的表现。”[135]
此外,传统文化要想“面向未来”,就必须注入新鲜血液、赋予现代气息,才
能让现代人易于接受。
《光明日报》记者赵家明在深访中指出,
“对于‘北京爷们’
精神内核的展现,要与现代人的精神内核进行关联,让作品发挥出跨越时代的价值
引领作用。”例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018)虽然讲述的是宋代时期的女
性婚恋,但是该剧却传递出女性要自立自强的价值观,超越了男女尊卑有序的时代
背景,具有观照现实的正向价值。
借用《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在《芝麻胡同》的专家研讨会上所说:
“对于北京传统文化,我们当然以弘扬为主,但是糟粕的东西应该给它弃掉,我们
不能因为传统文化这么一个高大上的词,就忘了批判的继承。”[136]因此,京味电视
剧在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继续在视听符号层面展现正宗的京味,增强观众
的代入感,展现地域表层文化;另一方面,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元素的同时,
应当在剧中注入现代性的内涵,让剧集获得更为深刻且具有时代感的内涵解读,发
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向引领作用,才能更好的坚守文化立场,才能更好地让观众领
略到地域文化自信。

6.3 敲击现实痛点,与当下社会进行有效连接

当前,现实主义创作和弘扬现实现实主义精神成为影视剧作品的主要创作方
向。虽然一些电视剧作品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当下社会,但是在展现人物形象的过程
中,不自觉的会串联起当下社会的痛点。比如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中,
陈独秀的教育方式,引发了人们对“狼爸式教育”的讨论。笔者选取的几部京味电
视剧中, 《大宅门 2》中存在的性别偏见问题以及家庭教育、家风建设问
《大宅门》
题;
《正阳门下》中韩春明多次在店内强调不准其实外地人,以及剧中人物对外地
人歧视的情节,影射了当下地域歧视问题等。针对地域歧视这一点,编剧李光睿在
深访中表示:
“目前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的形象的一个创作雷区,就
是‘北京爷们’一定不能体现他的优越感,这个是全国独一份儿的。”冷凇教授在
网络电影《中国飞侠》专家研讨会上也指出:
“北京是中国的北京,北京是世界的

[135]
李京盛.《芝麻胡同》专家研讨会.2019 年 3 月 16 日.
[136]
高小立.《芝麻胡同》专家研讨会.2019 年 3 月 16 日.

5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京味电视剧创作的突破与提高

北京。北京是真正欢迎有本事、爱拼搏的人过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梦想
是拼出来的”。[137]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在京味电视剧中,包括“北京爷们”
在内的所有北京人,应该尽量回避表现“北京爷们”优越心理的情节或者对此类星
姐表示批判,更多展现更多“北京爷们”友好、平等的方式对待所有的外地人,从
而对现实中的人们进行引导。
因此,要有意识地反映当下现实,影射现实痛点,与现实社会进行有效链接和
创作表达,还要巧妙地将这样的现实问题融入到剧情当中,不脱离时代,才能剧情
合理、通顺,才能让影视剧作品娱乐大众的同时,发挥教育功能,让影视作作品跨
越时代、跨越地域,与观众产生更多的共同意义空间。

[137]
冷凇.《中国飞侠》专家研讨会.2021 年 1 月 13 日.

60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结 论

7 结论

京味电视剧作品作为一种地域流派电视剧受到人们的欢迎,也成为学界研究
讨论的焦点。本文选取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京味电视剧作为研究对象。除了对电视
剧进行文本分析以外,本文还对受众的网络评论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深度访谈,
为“北京爷们”的形象建构和精神内核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通过文本分析,
从表象、性格、家庭、职业、社会中交往五个维度切入,对京味电视剧中所建构的
“北京爷们”形象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味电视剧对“北京爷
们”的描绘逐渐从支配性男性气质向共谋性男性气质变迁。京味电视剧着力表现出
地域电视剧的特色,尽量展现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地区的城市风貌和表层地域文化;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京味电视剧表现出“北京爷们”诸多优秀精神内
核,也是中华民族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京味电视剧还展现了“北京爷们”较为
传统的精神内核,但对较为传统的精神内核的批判力度不够。具体来说,大男子主
义思想是一种性别偏见,已经不适应当下社会对两性平等的倡议;不诚信、不良家
风等不良道德不利于社会文明进程的培育;关系本位的理念是人治思想的体现,不
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文化中心意识产生的地域歧视,阻碍了社会平等的推进。这
些较为传统的精神内核,如果创作者不对其加以批判,很容易产生异化的传播效果。
其次,本文对豆瓣评论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深度访谈,研究观众对京味电视
剧的看法。笔者发现,当下京味电视剧在“北京爷们”形象的建构上,过于注重人
物传奇色彩,而忽略了人物真实的特点,让部分观众难以产生代入感。同时,对于
当下受众而言,随着可接触、可选择的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多元,而京味电视剧
却仍旧没有摆脱落后的价值观,将难以满足受众对其的期待,也将难以促进京味电
视剧的跨域传播。
最后,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样本的选取上,样本数量仍旧有些
单薄;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可能不够细致;与现实相结合的力度可能有些薄弱。

61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

著作:
[1] [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2] [美]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1-111.
[3] Brannon, R.1976,The Male Sex Role:Our Culture’s Blueprint of Manhood,and What it’s
Done for Us Lately, in David, D.S.,&R.Brannon(eds.), The Fortynine Percent Majority:The Male
Sex Role, MA:Addington-Wesley,11-35.转引自方刚.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M].山东人民出版
社,2008(03):3-4.
[4] 蔡玉萍,彭铟旎.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19.(08):99-119.
[5]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6] 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03.
[7] 方刚.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03):1.
[8] 费孝通.差序格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0):22-26.
[9]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0] Gerbner,. Gross, L. Morgan,. Signorielli, N. Shanahan, J.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Cultivation processes, In Bryant, Jennings Zillmann, Dolf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2:43 -67.
[11] 霍夫斯泰德著,李原、孙健译,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0.
[12] 贾珺.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5).
[13] Kessler S j, D. j, Ashenden R W Connell, & G. W. Dowset, 1982, Ockers and Disco-
maniacs, Syden: Inner City Education Center. 转引自方刚.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M].山东人民出
版社,2008(03):8.
[14] 李劭南,当代北京丧葬史话[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01).
[1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4-95.
[16] 栾轶玫.媒介形象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8-96.
[17] 骆爽.批判北京人[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12):115.
[18] 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06):10.
[19] 齐鸿浩,袁树森.老北京的出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30-50.
[20]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6.
[21] 孙宏艳.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1999-2010[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
社,2011(05):4.
[22]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2.
[23] 宣宝剑.媒介形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31.
[24] 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25] 赵园.北京:城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21.

62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参 考 文 献

期刊:
[1] 陈 凌 , 郭 萍 , 叶 长 兵 . 非 家 族 经 理 进 入 家 族 企 业 研 究 : 以 山 西 票 号 为 例 [J]. 管 理 世
界,2010(12):143-154+188.
[2] 陈琰.现代婚姻伦理的变化对都市情感剧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1(18):116-117.
[3] 程刚,李安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视角——基于“感动中国”人物精神内核
的探讨[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05):76-78.
[4] 代小艳.略论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开启的年代剧空间[J].电影评介,2018(09):93-95.
[5] 戴昇.明清以来商业字号的创立、维系与承继[J].湖南社会科学,2020(03):56-65.
[6] 董锋,童真.影视视角下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全球传播策略[J].电影评介,2013(15):94-96.
[7] 杜莹杰,周雨佳.论京派电视剧的发展流变[J].当代电视,2018(08):77-78.
[8] 段祎.从《伪装者》谈主旋律电视剧对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
刊,2016(02):100-101.
[9] 干春松.儒家经典与生活世界中的复仇[J].社会科学辑刊,2020(05):5-16+2.
[10] 龚廷泰.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与路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20(04):40-
50.
[11] 顾 航 宇 . 关 于 “ 关 系 网 ” 的 社 会 学 分 析 [J]. 四 川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03(02):85-88.
[12] 郭宏斌.地域歧视形象的社会建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0(02):74-77.
[13] Hermayani, Dian; Supeno. Character and Moral Value in “Miracle Worker” by William.
Inference: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20, 3.3: 54-59.
[14] 胡远超,赵山.心理委员制度:朋辈咨询在我国高校的本土化形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01):63-66.
[15] 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06):88-96.
[16] 吉平,王锋.中国 地域流派电视剧 发展现状探究 [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12(03):59-62
[17] 江虹.历史全景中的人生传奇——电视剧《传奇大掌柜》剧作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
刊,2016(07):59-61.
[18] 蒋月,林艳琴,潘峰,陈宝贵.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金陵法律
评论,2006(01):37-67.
[19] 李 胜 利 , 张 遵 璐 . 家 族 史 · 英 雄 志 · 民 族 情 ——“ 年 代 剧 ” 的 创 作 特 色 [J]. 当 代 电
影,2009(08):58-61.
[20] 李淑兰.京味文化的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3-5.
[21] 李拥军.“家”视野下的法治模式的中国面相[J].环球法律评论,2019,41(06):86-105.
[22] 刘 从 水 . 婚 礼 仪 式 的 多 元 向 度 研 究 [J]. 北 方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15(05):22-26.
[23] 刘明彬.电视剧《产科医生》的价值观塑造策略探析[J].中国电视,2015(01):104-106.
[24] 刘宁波.历史上北京人的饮食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1999(02):3-5.
[25] 刘衍永.论传统佛家文化的当代价值[J].求索,2011(10):127-129.
[26] 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J].文学评论,1984(03):24-40+141.
[27] 龙丽双.传承还是消解——大众传媒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问题与思考[J].新闻
界,2013(16):47-50.

63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参 考 文 献

[28] 吕鹏.父亲、丈夫、儿子与情人: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男性角色[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1,23(01):62-70.
[29] 吕鹏.丈夫形象与男性气质[J].中国电视,2010(05):38-42.
[30] 孟庆雷,孙易君.《老炮儿》:都市变奏中的京味文化余响[J].电影文学,2017(04):50-52.
[31] 孟文彬.电视剧传播对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以电视剧《傻柱》为例[J].青年记
者,2016(32):47-49.
[32] 彭军.家风:立德树人永恒主题的研究与思考[J].学理论,2015(35):171-172+175.
[33] 商立刚,王璐.封建家长制及族权浅析[J].天津电大学报,2001(03):50-52.
[34] 尚重生,赵璐阳.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内涵、维度及路径选择[J].湖北行政学院学
报,2017(04):37-43.
[35] 盛兰,蔡骐.透视年代剧的影像叙事与现实内涵[J].中国电视,2020(02):31-36.
[36] 宋苏晨.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J].电影艺术,2004(06):108-112.
[37] 谈传生.习近平奋斗观的思想内涵、理论渊源与价值意蕴[J].湖湘论坛,2018,31(06):5-
12+2.
[38] 万建中.北京建都以来饮食文化的时代特征[J].新视野,2012(05):106-109.
[39] 王爱玲.京味电视剧的新样本——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J].当代电视,2018(06):10-11.
[40] 王靓.《情满四合院》:一幅独具韵味的“老北京”民风画卷[J].当代电视,2019(01):11-13.
[41] 王裕明.明清商人分家中的分产不分业与商业经营——以明代程虚宇兄弟分家为例[J].
学海,2008(06):160-166.
[42] 王跃生.清代和民国初期异姓立嗣承继问题考察——以制度为基础[J].山东社会科
学,2016(10):166-175.
[43] 温彩云.论电视剧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美学呈现——以《老农民》《老中医》
《老酒馆》为例[J].艺术评论,2020(02):80-89.
[44] 吴灿新.当前我国家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岭南学刊,2017(03):47-51.
[45] 吴灿新.当前影响中国家庭和谐的几大负因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04):39-42.
[46] 吴世文,石义彬.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
[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01):94-108+128.
[47] 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03):88-98.
[48] 杨红莉.汪曾祺“京味”语言中的民俗文化意味[J].北京社会科学,2004(04):148-155.
[49] 杨小云.实现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的历史性转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00(06):32-38.
[50] 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探索与争鸣,2007(02):68-71.
[51] 俞 胜 利 . 白 景 琦 ─ ─ 另 一 种 叛 逆 ─ ─ 电 视 剧 《 大 宅 门 》 人 物 解 读 [J]. 中 国 电
视,2001(08):53-55.
[52] 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34-39.
[53]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
究,2004(05):48-57.
[54] 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04):63-66+50+127.
[55] 张皓星.“外地人”歧视对工资差距的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14,36(05):107-112+128.
[56] 张华.20 世纪后半叶中国大陆服饰变迁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7(10):61-64.
[57] 张磊.雄性气质的凸显与民族精神的构建[J].电影文学,2015(13):25-27.

64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参 考 文 献

[58] 张 莉 . 京 味 电 视 剧 的 视 域 扩 展 —— 评 电 视 剧 《 正 阳 门 下 小 女 人 》 [J]. 中 国 电
视,2019(03):110-112.
[59] 张智华,李金秋.“京味”影视创作与北京文人笔记[J].艺术评论,2017(01):74-80.
[60] 张智华.京味影视特色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51-
54.
[61] 张宗伟,齐峥峥.“年代剧”述略[J].当代电影,2009(08):52-57.
[62] 张宗伟.课题·难题·话题:2008 年国产电视剧三题[J].艺术评论,2009(01):46-53.
[63] 赵 雅 文 , 刘 燕 . 电 视 剧 《 白 鹿 原 》 仪 式 场 景 的 文 化 冲 突 与 价 值 传 播 [J]. 中 国 电
视,2019(04):81-88.
[64] 赵志毅.论大学生友情教育——兼议大学生正确人际交往观的形成[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03):76-80.
[65] 周春霞.京味电视剧的回忆空间与文化乡愁[J].当代电视,2019(08):49-53.
[66] 周生春,陈倩倩.家族商号传承与治理制度的演变——以胡开文墨业“分产不分业”为
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03):33-43.
[67] 朱岚.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生发的文化生态根源[J].理论学刊,2005(11):115-118+131.

学位论文:
[1] 卜叶.中国近代家族题材电视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2] 曾慧.满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
[3] 谷妮娜.鲁派年代剧地域文化形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4] 郭义伟.复仇与东汉社会[D].郑州大学,2016.
[5] 何彦瑾.新世纪以来家庭伦理剧男性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3.
[6] 冷奇.郭靖宇年代传奇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
[7] 李曼.九十年代以来都市情感剧中男性形象嬗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8] 李文丽.京派电视剧的文化内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9] 逯瑶.浅析影视剧中的京味文化[D].山西大学,2013.
[10] 马晓.关于网络综艺《中国新说唱》对说唱音乐本土化运作的研究[D].云南艺术学
院,2020.
[11] 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12] 秦珊.男性气质在家庭生活中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14.
[13] 宋森.硕士研究生内外向性格及其与成人依恋、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6.
[14] 王兵.京派电视剧中的北京城市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5.
[15] 王青.1990 年代以来商业历史小说中的明清商人形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16] 吴芳.海外获奖中国电视剧价值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17] 夏艳.捕捉临界风云 领略旧京风韵[D].南昌大学,2009.
[18] 邢虹文.受众的社会分化与社会认同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
[19] 张丽. 地域歧视对外来青年群体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7.
[20] 郑美薇.家庭伦理剧的“小男人”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网络数据:
[1] 2020 中国品牌价值 100 强揭晓 服务业比重提高[EB/OL].http://tech.cnr.cn/techph/20200
922/t20200922_525270759.shtml.

65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参 考 文 献

[2] 北京人的一天--2018 年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报告[EB/OL]http://tjj.beijing.gov.cn/zx


fbu/202002/t20200216_1633486.html.
[3]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市主要调查结果[EB/OL]http://www.bjwomen.gov.cn
/fnw_2nd_web/static/articles/catalog_181/article_12485/12485.html.
[4] 凤凰男,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A4%E5%87%B0%E
7%94%B7/8643639?fr=aladdin.
[5] 国际反家庭暴力日:50、60 后家暴占比最高 70、80 后第二[EB/OL]http://k.sina.com.c
n/article_6497146893_18342980d02000dx2e.html.
[6] 商务部公示第一批 434 家“中华老字号[EB/O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
00609/20060903309853.shtml.
[7]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
19-25842812.html.
[8] 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EB/OL]http://www.wenming.cn/ziliao/wenj
ian/jigou/wenmingban/201408/t20140801_2097269.shtml.

66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附 录 A

附录 A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普通观众

观众类型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业 自小生活地区 年龄
普通观众 1 CB 女 大学教师 北京 49
普通观众 2 CY 女 国企职员 北京 54
普通观众 3 HTX 女 互联网从业者 北京 25
普通观众 4 LJY 女 国企职员 北京 26
普通观众 5 QSY 女 编辑 北京 27
普通观众 6 CL 男 国企职员 北京 53
普通观众 7 LF 男 白领 北京 58
普通观众 8 LY 男 国企职员 北京 57
普通观众 9 ZN 男 公务员 北京 25
普通观众 10 ZYC 男 国企职员 北京 25
普通观众 11 JJJ 女 制药师 河南 30
普通观众 12 SWQ 女 硕士生 山东 25
普通观众 13 SXL 女 白领 安徽 28
普通观众 14 YL 女 公务员 江西 30
普通观众 15 ZH 女 白领 云南 24
普通观众 16 LJJ 男 博士生 安徽 25
普通观众 17 MLX 男 白领 河北 30
普通观众 18 QM 男 白领 湖北 26
普通观众 19 QHQ 男 博士后 甘肃 30
普通观众 20 XW 男 白领 广东 26

专业人士

观众类型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业 自小生活地区 年龄
专业人士 1 LGR 男 编剧 北京 30
专业人士 2 WXJ 女 编辑 北京 30
专业人士 3 XY 男 记者编辑 安徽 30
专业人士 4 ZJM 男 记者 河北 28

6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B

附录 B

深度访谈提纲

(一)对普通观众的访谈:北京地区观众
1、您为什么选择观看京味电视剧?您认为京味电视剧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2、如何看待几部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呢?
3、您自己或者您身边的“北京爷们”,有没有人属于以上哪一种吗?
4、您认为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形象/精神内核和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北京
爷们”相比较,是否真实呢?真实/不真实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5、在您看来,当下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身上有什么精神,是值得赞扬/批评的?
6、观看这些京味电视剧后,对您的生活、工作有没有产生影响?
7、您认为京味电视剧有没有必要多拍?会推荐给身边的人看吗?
8、您认为当前的京味电视剧在传播和弘扬北京的地域文化方面,令您满意吗?有什么看
法吗?
9、您认为当下京味电视剧在“北京爷们”形象及其精神内核的创作方面有何问题,可以
提供一些建议吗?

(二)对普通观众的访谈:非北京地区观众
1、您为什么选择观看京味电视剧?您认为京味电视剧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2、如何看待几部京味电视剧中塑造的北京爷们形象呢?
3、您自己或者您身边的男性,在伦理角色/职业角色方面,有没有人属于以上哪一种吗?
4、您对“北京爷们”形象的认知与态度是否会受到京味电视剧的影响呢?看完京味电视
剧以后,您对“北京爷们”持肯定、中立还是持否定态度更多呢?
5、在您看来,当下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身上有什么精神,是值得赞扬/批评的?
6、观看这些京味电视剧后,对您的生活、工作有没有产生影响?
7、您认为京味电视剧有没有必要多拍?会推荐给身边的人看吗?
8、除了观看京味电视剧,生活中您还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现代的“北京爷们”呢?
9、从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看感受,谈谈您对这些京味电视
剧效果的看法吧?

(三)对与之有关的专业人士的访谈
1、您认为当下的京味电视剧的整体水平如何?

68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B

2、您对“现实主义”是怎么理解的?您认为现在的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形象的建
构符合这一要求吗?
3、您认为这些电视剧在对“北京爷们”精神内核方面的呈现与传播怎么样?
4、一些京味电视剧为了呈现主要的“北京爷们”的正面形象,强行为之加一些戏剧性的
情节;或者为了利润,拉长剧情或者拍续集,却没有很好地表现出“北京爷们”形象及其精神
内核,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5、部分京味电视剧中存在一些糟粕,您持什么态度呢?这些文化糟粕影射了怎样的现实
痛点?
6、作为比较有经验的电视剧创作者或者专业人士,您能对未来京味电视剧中“北京爷们”
的创作方面提供一些创作建议?

6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2021 年 6 月 7 日

7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学位论文数据集

表 1.1: 数据集页
关键词* 密级* 中图分类号 UDC 论文资助
京味电视剧; 公开 G206.3 070 无
“北京爷们”

精神内核;男性
气质
学位授予单位名称* 学位授予单位代 学位类别* 学位级别*
码*
北京交通大学 10004 文学 硕士
论文题名* 并列题名 论文语种*
京味电视剧中的“北京爷们”形象 中文
建构及精神内核传播研究
作者姓名* 游欢 学号* 18121781
培养单位名称* 培养单位代码* 培养单位地址 邮编
北京交通大学 1000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 100044
门外上园村 3 号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学制* 学位授予年*
新闻传播学 应用传播 3年 2021 年
论文提交日期* 2021 年 6 月 7 日
导师姓名* 闻学 职称* 教授
评阅人 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委员会成员
宋素红

电子版论文提交格式 文本(P) 图像( ) 视频( ) 音频( ) 多媒体( ) 其他( )


推荐格式:application/msword;application/pdf
电子版论文出版(发布)者 电子版论文出版(发布)地 权限声明

论文总页数* 82
共 33 项,其中带*为必填数据,为 21 项。

7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