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建筑居住功能的抗震韧性量化分析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建筑设计·理论 2021 年 6 月第 18 卷总第 393 期 城市建筑

城市区域建筑居住功能的抗震韧性量化分析
徐娅婷,方育铭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 :为了研究城市区域建筑居住功能的抗震韧性,本文对研究区域进行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描绘出所选区域的道路和建筑
信息,并利用三阶段韧性曲线法进行韧性量化分析。为研究区域建筑和基础设施系统进行建模和灾损预测,并提出基础设施系
统的恢复模型。最后对 2010 年和 2020 年的研究区域建筑功能进行韧性量化对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关于提升抗震韧性
的参考建议。研究结果验证了量化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抗震韧性 ;蒙特卡罗法 ;居住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4.11+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j.cnki.csjz.2021.16.34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eismic Resilience of Residential Functions in Urban Areas


Xu Yating, Fang Yum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seismic resilience of residential functions in urban areas, this paper collects data and conducts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depicts roads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in the selected area, and uses the three-stage resilience curve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esilience. In order to carry out modeling and disaster prediction for the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
systems in the research area, the paper proposes a restoration model of the infrastructure system. Finally, a quant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ilience of the building functions in the study area in 2010 and 2020 is carried out,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seismic
resilience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research results verify the rationa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framework.
Key words:  seismic resilience; Monte Carlo method; residential function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人 和供电系统的用户节点。
口的数量不断攀升,2020 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 经过对相关设施的调查研究,供电和供水系统在地
60  % 。城市人口的上升不仅增大了人口密集度,而且增
[1]
震灾害中受到破坏的次级结构如表 1 所示。对于供电系
加了城市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等基础设施系统的负担。 统而言,历史震害经验中地震给供电线路造成单独破坏
因此,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有着更高的 的案例较为罕见 [2],震害主要集中在供电系统的节点以
防灾需求。城市系统在承受破坏后需要进行有效抵抗并快 及供电建筑中,因此选择供电系统的节点作为震害模拟
速恢复,即具备系统的灾害韧性。本文采用多层网络拓扑 对象。对于供水系统而言,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易引发水
系统模型对城市灾害相应系统进行建模,利用三阶段韧性 厂、转压站以及供水管道的渗漏,故选择其节点与连接
曲线构建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分析框架,并通过韧性分析直 进行震害模拟。
方图分析研究结果和提升策略。 表1 基础设施系统中考虑地震破坏影响的次级结构

系统名称 次级结构类型 次级结构名称


1 建模与韧性分析方法
供电系统 节点 高压变电站、配电站
1.1 系统节点与连接的破坏模拟
供水系统 节点、连接 水厂、转压站、供水管道
建立网络拓扑模型是为基础设施系统建模的常用方
法,能够将平面上产生的交互作用具象化,生动地演示出 在研究建筑的居住功能时,将研究区域的正常居住人
中间的物理和逻辑关联。地震灾害造成系统网络节点与连 数代表区域总体的建筑功能。随着灾后建筑功能的逐步恢
接的破坏,将模拟得出的破坏结果带入初始网络系统中, 复,正常居住人数增多,无家可归者减少,最终全区域无
可以得到地震灾害对基础设施系统造成的影响。在所有城 家可归的人数减少到零。建筑居住功能的百分比可由式 1
市基础设施系统当中选取供电系统和供水系统作为使用 计算 :
被供水量 被供电量
多层网络拓扑系统建模的系统,其他系统作为上述系统的 某建筑居住功能 = 建筑结构完整度× × (1)
正常被供水量 正常被供电量
用户节点,例如医疗救援系统中医院和建筑系统均为供水 当建筑的居住功能低于 0.4 时,将居民视为无家可归

基金项目 :武汉城建局科技项目(201926)。
作者简介 :徐娅婷(2000-),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 :基础理论应用。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157

万方数据
城市建筑 建筑设计·理论 2021 年 6 月第 18 卷总第 393 期

人员 ;当建筑的居住功能恢复至 0.8 时,可将居民视为正常 线的积分的比值称为系统的韧性值 [4]。如式 2 所示,其中


居住人员。建筑破坏等级与结构完整度的对应关系如表 2 韧性值用 R 来表示,F 作为建筑居住功能的量化指标,为
所示。 正常居住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F 为系统功能在灾害发生
1.2 三阶段韧性曲线 情况下的时间变化曲线,曲线 F* 为未发生灾害时的系统理
利用系统功能时间变化曲线(简称韧性曲线)的积分 想化时间变化曲线 :
可计算出韧性值 。系统功能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1 所示。
[3]
R Tc
F(t)dt
Tc
(2)
其中 te 之前为灾害尚未发生的阶段,也称为日常运行阶
段 ;由于灾害的发生时间相较于控制时间而言非常短暂, 2 实例分析
因此将 te 简化为灾害发生的时刻 ;te 之后 Tc 的时长为灾害 2.1 研究区域介绍
响应阶段,也是城市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后进行响应并采取 本文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新生路—友谊大道—
措施,直到系统完全恢复的时间段。 武汉大道—临江大道围成的区域展开研究。此区域交通便
在控制时间 Tc 内,灾害韧性曲线的积分与理想韧性曲 捷、基础建设较为完善,且建筑结构形式多样,人口密集
度大,符合选择研究区域的要求。基于研究区域所在地武
表2 建筑破坏等级与结构完整度对照表
汉市的地理条件,本文主要对 7 度极罕遇震害下的韧性展
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开研究。
结构完整度 1.00 0.75 0.50 0.25 0.00
选定研究区域后,将该区域单元路段围成的封闭区域
系统功能水平 F
称为子区域。在绘图软件中描绘出道路与建筑平面图,并
理想韧性曲线
记录相关建筑信息,所选取区域的地理位置如图 2 所示,
100%
为后文中的系统叠加做准备。
2.2 建筑与基础设施系统的灾损预测
2.2.1 研究区域建筑震害
灾害韧性曲线 统计建筑信息时将城市建筑结构形式归为框架、砌
体、剪力墙 3 类,计算得到各类结构形式建筑的震害指数
O te te+T c 时间 t D[5-7] 并确定建筑震害等级,并统计得到各子区域 3 类结构
的易损性矩阵,如表 3 所示。
图1 韧性曲线(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友谊大道
武汉大道

新生路

临江大道
图2 研究区域示意图(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表3 各类结构易损性矩阵

结构类型 子区域编号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1 0.000 0.000 0.000 0.530 0.470
2 0.000 0.000 0.253 0.567 0.180
砌体结构 … … … … … …
58 0.000 0.000 0.246 0.701 1.000
59 0.000 0.107 0.304 0.410 0.053
1 0.000 0.000 0.881 0.119 0.000
2 0.000 0.227 0.472 0.301 0.000
框架结构 … … … … … …
58 0.000 0.204 0.507 0.289 0.000
59 0.000 0.000 0.953 0.047 0.000
剪力墙结构 0.129 0.490 0.307 0.074 0.000

158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万方数据
建筑设计·理论 2021 年 6 月第 18 卷总第 393 期 城市建筑
6
2.2.2 供电系统

34
5 由相关资料可得,武汉市的电力供给主要来源于阳逻
电厂、汉川电厂、青山电厂,以及其他周边城市的转供电
16
38 力 [8]。为子区域供电的 220 kV 变电站,如图 3 所示,地图显
4
17 39
26 40 示为研究区域供电的变电站为编号为 29 的 220 kV 和平变
7 15
27 30 23
8 29 25 24
由葛洲坝电厂引来 18
19
28
22 电站。根据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数据,可得出如图 4
14 3
9 41 35
20
33
所示的城市层次供电建模。
31 10 21
1
36
11 37 发电厂 由于区域细部实际供电线路图较为复杂,本文假设
13
550 kV 变电站
12 220 kV 变电站 由 220 kV 和平变电站到所选区域内的每一个子区域和为
32 550 kV 输电线
550 kV 输电线 其供电的配电站之间都有一条供电线路,且这些线路相互
2
独立。所选区域的供电网络拓扑图可以由上述条件绘制出
图3 城市层次供电建模(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来,如图 4 所示。
26 25 24 23 22 采用“成功路径”对研究区域电力设施进行失效概
19 18 17 16
21 率运算 [3]。该方法需要找到至少一条成功路径,如果该路
20
15 14 13 12 11 10 9 径中没有失效部件,系统的功能仍然可以完成,即有效
7 6
8
3 2
系统。对于变电站而言,如果震后电压、电流互感器、断
5 4 1
路器等部件仍能组成成功路径,则说明变电站为有效系
统。和平变电站建造于 1998 年,为场地类型Ⅲ A 的框架
供电节点
29 号 220 kV 变电站 供电线路 结构。经过失效概率计算可得,和平变电站在多遇地震以
及设防地震中基本完好,在 7 度极罕遇地震中会遭遇中等
图4 供电网络拓扑图(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破坏。
表4 配电站的破坏情况
和平变电站在城市层次供电网络中在 7 度极罕遇地震
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下的供电能力为正常时的 70 %,220 kV 变电站正常情况下
破坏概率 0.00 0.500 0.231 0.115 0.154 的总变电容量为 970 万 kW,则遭遇极罕遇地震时和平变
电站的供电能力约为 679 万 kW。
对于区域的配电站,采用上述“成功路径”,得到易损
2 平
湖 性矩阵,后续根据易损性矩阵按蒙特卡罗法判断配电站破

1 水 坏情况(见表 4)。

2.2.3 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加压节点
供水系统给水干管 城市供水系统的建模可将水厂作为源点,对子区域
图5 供水管网的网络拓扑图(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建筑供水的转压站可作为网络节点。源点和节点之间的连
接即供水管网。武汉市现有 10 座水厂,水源为长江或者汉
表5 水厂、转压站易损性矩阵
江。供水区被长江和汉江分隔开,形成武昌、汉口、汉阳和
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青山 4 个不同的供水系统,且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
破坏概率 0.00 0.392 0.179 0.268 0.161
根据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数据,平湖门水厂为研
表6 水厂、转压站供水能力削减系数 究区域供水,且日给水规模为 30 万 m3。即可根据给水干管
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毁坏 形成的供水管网描绘出加压节点,并利用以上信息绘制供
供水能力削减系数 0.00 0.05 0.30 0.50 1.00 水管网的网络拓扑图(见图 5)。
水厂在地震中遭到的破坏,主要因为水池裂缝、转压
表7 供水管段易损性矩阵
站的损坏,以及供水管网的漏损。水池池壁的受力最不利
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的情况下断面承受弯矩后产生裂缝,裂缝数量和宽度的不
破坏概率 0.800 0.188 0.012
同会给水厂供水能力带来不同程度的削减。转压站的损坏
表8 供水管段震害供水削减系数 与建筑震害类似,可通过使用对其破坏等级进行模拟。供
破坏等级 基本完好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水管网在地震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扭曲并发生泄露,在破
供水削减系数 0.10 0.30 1.00 坏严重的区域会出现管道破裂与接口拉脱等损害。通过计
算,可以得到水厂、转压站和供水管段的易损性矩阵 ;通
后续根据上述易损性矩阵按蒙特卡罗法判断子区域 过历史震害研究可得水厂、转压站的供水能力削减系数
的建筑破坏等级。 (见表 5—表 8)。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159

万方数据
城市建筑 建筑设计·理论 2021 年 6 月第 18 卷总第 393 期

综上所述,得到水厂的供水削减系数、转压站供水削 式中,Qi'为地震灾害发生后的供水管段 i 的流量 ;Qi


减系数、供水管道漏损系数。地震发生情况下先对水厂、 为原始供水管段流量 ;α1 为水厂的削减系数,β1 为水厂
转压站、各供水管段计算破坏等级,根据破坏等级选择相 灾后供电量与原始供电量的比值 ;n 为水厂到供水管段最
应的削减系数,并按式 3 计算某管段的流量(供水量): 短路径上的转压站(系统节点)数量,最短路径可以由改
(3) 进深度优先搜索法得到 ;α2j 为路径上第 j 座转压站的供水
削减系数,β2j 为转压站灾后供电量与原始供电量的比值 ;
Y
恢复
开始 t=0? mi1=0; mi2=0 α3j 为路径上第 j 条供水管段的供水削减系数。由此可计算
N
某次地震灾害下具体子区域的供水量。
2.3 基础设施系统恢复模型
mi2 个恢复 对基础设施系统设置相应的恢复资源,本文主要针对
资源闲置
交通道路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用 M1、M2、M3 分别
mi 个恢复资源闲置
代表建筑、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的恢复资源数量,且规定
N 存在恢复资源 存在次级结构 N 0<Mi ≤ Ni (i=1,2,3),N1、N2、N3 分别为交通道路系统、供电
到达次级结构? 恢复完毕 ?
系统、供水系统的次级结构数量。恢复资源到达相应的目
Y Y
标对象后,对次级结构的功能进行恢复。
mi1 个次级结构
得到恢复资源
mi2 个恢复资源闲置 当恢复资源到达基础设施系统下具体的次级结构后,
次级结构的功能将以每小时恢复总功能的 10% 的速度进
行恢复。图 6 为基础设施系统遭受地震后的每个时间步
mi1-mi2 个次级结构
得到 10% 的功能恢复
恢复
结束 (0.1 h)内功能恢复过程,其中 mi1 表示系统中得到恢复资
源的次级结构数量,mi2 表示系统中功能恢复完毕的次级
图6 基础设施系统恢复模型(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结构数量。
表9 建筑的平均修复时间       单位 :d/m2
2.3.1建筑的恢复过程
破坏等级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以破坏等级为基础模拟建筑的修复过程,本文采用
结构类型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第 7 章内容
框架结构 0.00139 0.00328 0.00511 0.01020 进行建筑修复时间的计算,可以得到如表 9 所示的每平方
框剪结构 0.00182 0.00446 0.00674 0.01530 米建筑的平均修复时间。
砌体结构 0.00114 0.00291 0.00507 0.00942 2.3.2 供水系统、供电系统等基础设施系统恢复过程
表 10 韧性等级分类 对于供水和供电系统来说,需要设置一定量的资源对
韧性值范围 [0~0.4] (0.4,0.7] (0.7,1] 在地震中遭到破坏的供电、供水系统节点进行功能恢复,
韧性等级 脆弱 良好 坚韧 假设系统遭受的破坏均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且恢复需要的
时间与破坏程度成正比。具体的恢复模式和恢复资源数量
正常居住人数占存活人数比例

1.0
0.9
见 2.2 节的恢复模型。
0.8
0.7 3 韧性分析结果
0.6
0.5 3.1 7度极罕遇地震下的结果
0.4 根据洛克菲基金会提出的“城市韧性指数”指标体
0.3
0.2 7 度极罕遇地震(2020) 系 ,韧性等级可由系统的韧性值划分,如表 10 所示。
[9]

7 度极罕遇地震(2010)
0.1 当韧性等级划分为“脆弱”时,系统从当前灾害中恢复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需要大量时间且恢复速度较慢 ;当韧性等级划分为“坚
时间 /d 韧”时,系统恢复速度较快且灾害对社会生产生活影响
图7 建筑居住功能典型韧性曲线图(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较轻。
表 11 十年间韧性值对比
利用蒙特卡罗法对系统进行 1 000 次 7 极罕遇地震模
极罕遇地震 拟后,2010 年和 2020 年建筑居住功能典型韧性曲线如图 7
7 度地震
2020 年 2010 年 所示。
响应时间 /d 30 56 极 罕 遇 地 震 下 的 韧 性 值 对 比 如 表 11 所 示,相 较 于
恢复时间 /d 246 413 2010 年,2020 年研究区域建筑居住功能抗震韧性模拟值
控制时间 /d 276 469 提高了 8.96  %,灾害发生后建筑居住功能恢复速度显著提
韧性值 0.547 0.502 升,10 年间响应时间缩短 46.4  %,恢复时间缩短 33.2  %,

160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万方数据
建筑设计·理论 2021 年 6 月第 18 卷总第 393 期 城市建筑

计数
1.0 1.0

计数
50 50
0.8 0.8
40 40
0.6 0.6

积累密度

积累密度
30 30
0.4 0.4
20 20
0.2 0.2
10 10

0 0
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建筑居住功能韧性值 建筑居住功能韧性值
(a)2010 年 (b)2020 年

图8 建筑韧性值分布直方图与积累密度曲线对比图(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50 1.0 50 1.0 50 1.0

40 0.8 40 0.8 40 0.8

30 0.6 30 0.6 30 0.6


积累密度

积累密度

积累密度
计数
计数

计数
20 0.4 20 0.4 20 0.4

10 0.2 10 0.2 10 0.2

0 0 0 0 0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建筑居住功能韧性值 建筑居住功能韧性值 建筑居住功能韧性值

(a) (b) (c)


图9 各系统未被破坏时的韧性值分布直方图与积累密度曲线对比图(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

表 12 各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未破坏对整体韧性的提升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个基础设施系统韧性值的提
条件 原始条件 建筑居住功能 供电系统 供水系统 升均能让整个系统的抗震韧性提升,其中建筑居住功能
韧性水平 0.547 0.839 0.734 0.640 的提升效果最佳。这是因为建筑地震破坏等级降低后,能
提升值 — 0.292 0.187 0.093 减少因房屋损毁无家可归的人口数量,同时也能增加居
住人员的存活率。而供电系统的提升优于供水系统是由
由此可见 2020 年的建筑居住功能较以前对地震灾害的恢 于供水系统水厂、转压站等设备的正常运作受制于供电
复能力和韧性值均有明显提升。 系统。
利用蒙特卡罗法对系统进行 1 000 次 7 极罕遇地震模 3.3 抗震规划建议
拟后,建筑居住功能的韧性值分布直方图与积累密度曲线 为提升城市建筑居住功能的抗震韧性,在建设成本受
如图 8 所示,图 8-a、8-b 分别为 2010 年、2020 年数据通过 限的条件下,首先,应对城市中的脆弱建筑采取加固措施。
蒙特卡罗法模拟得到的韧性值频数分布直方图。其中韧性 其次,改善供电系统尤其是变电站等设施与建筑的抗震性
平均值 2010 年为 0.340,2020 年为 0.568,提升了 67.1 %, 能。最后,考虑改善供水系统水厂、转压站的抗震性能,
可知建筑居住功能的整体韧性表现提升显著 ;韧性最大值 以及供水管道的防渗性能。当建设成本充裕时,可以同时
2010 年为 0.573,2020 年为 0.875,提升了 52.7 % ;韧性最 对供电、供水系统以及建筑进行改善,以获得最大的韧性
小值 2010 年为 0.128,2020 年为 0.267,提升了 108.6 %,韧 提升。
性下限的提升最大,有效避免了建筑居住功能在 7 度极罕
遇地震发生时遭到毁灭性破坏。 4 结论
由图 8-b 可以得知,在总模拟次数中,存在 6.2 % 的 本文运用网络拓扑系统建模,更为准确地模拟了地震
韧性值低于 0.4,15.1 % 的韧性值高于 0.7,也就是研究区 发生过程中建筑居住功能的破坏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域的建筑居住功能在极罕遇地震下存在 6.2 % 的可能性为 韧性分析框架,并对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基础灾后的韧性损
脆弱韧性,15.1 % 的可能性为坚韧韧性,78.7 % 的可能性 害进行量化评估,对基础设施系统设置相应的恢复资源,
为良好韧性。2020 年研究区域的建筑居住功能在 7 度极罕 针对次级结构的功能进行恢复,最终得到城市居住功能的
遇下的抗震韧性值可能取值区间为 [0.267, 0.573]。可以说, 韧性值。
在大多数情况下,城市建筑居住功能在遭遇 7 度极罕遇地 通 过 对 武 汉 市 武 昌 区 特 定 区 域 的 实 例 分 析,利 用
震时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修复,恢复到正常状态,但也存 1  000 次 7 度地震模拟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2020 年相较
在系统恢复缓慢的情况。 于 2010 年,建筑功能抗震韧性模拟值提高 8.96 %,灾害响
3.2 各系统对建筑居住功能韧性的影响 应时间相应下降。该地区在 7 度巨震中建筑居住功能的抗
假设各个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水平保持不变,对 2020 震韧性良好。
年的城市系统进行 1 000 次 7 度巨震模拟,将韧性平均值与 通过对比各系统未被破坏时的韧性值分布,得到各个
初始平均值比较,得到韧性水平提升值,增加值即为各基 系统韧性值的提升都能让整个系统的韧性值提升。在所有
础设施系统对系统韧性提升的贡献程度(见图 9、表 12)。 系统中,建筑居住功能韧性值的提升对总体抗震能力提升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161

万方数据
城市建筑 建筑设计·理论 2021 年 6 月第 18 卷总第 393 期

最强,韧性值提升 0.292。因此,当建设成本有限的时候, Framework for Analytical Quantification of Disaster


应优先考虑对城市中的脆弱建筑进行加固,同时也应注意 Resilience[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0, 32(11).
其他基础设施系统的影响。 [5] 陈邦 . 建筑结构震害预测及灾害模拟研究 [D]. 哈尔滨工程
大学,2015.
参考文献 [6] 庞国杰 . 城市群体框架结构震害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D] .
[1] 国家统计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山东建筑大学,2019.
展统计公报 [N]. 人民日报,2021-03-01(010). [7] 张博 . 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震害预测简化方法初
[2] 李吉超 . 基于概率的变电站系统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步研究 [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
[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 [8] 李运灵 . 关于武汉电网运行分析及建设的思考 [J]. 湖北电
[3] Min Ouyang, Leonardo Dueñas Osorio, Xing Min. A Three- 业,2011(05):42-44.
Stage Resilience Analysis Framework for Urban Infrastructure [9] Foundation T R . City Resilience Index. [EB/OL]. [2015-07].
Systems[J]. Structural Safety, 2012,36-37. http://publications.arup.com/publications/c/ity_resilience_
[4] Gian Paolo Cimellaro, Andrei M. Reinhorn, Michel Bruneau . index.

162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