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夹竹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_王辰鹄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4

硕士学位论文

四川白夹竹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姓 名 王辰鹄

学 号 S20154002

指导教师 陈其兵教授

专业名称 森林培育

研究方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院所名称 风景园林学院

2018 年 5 月
分类号 S725.3 密 级 公开
UDC 635 学校代码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四川白夹竹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姓 名 王辰鹄

学 号 S20154002

指导教师 陈其兵教授

学科门类 农学

专业名称 森林培育

研究方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院所名称 风景园林学院

2018 年 5 月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Requirement for

MASTER DEGRE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yield and quality on shoots


of Phyllostachys bissefii in Sichuan

By
Wang Chenhu

Directed by
Prof. Chen Qibing

(Science of Silviculture)

Chengdu, Sichuan, P.R.China, 610000

May ,2018
摘 要
本研究以白夹竹(Phyllostachys bissefii)为研究对象,选择了 8 个不同的白夹
竹产区,分别在每个产区选择 3 个不同立地条件的白夹竹林样地,在各样地内设
置 3 个 20m×20m 的标准地,共计 72 个标准地。记录每个样地的海拔、坡度、
坡向、坡位等立地条件,调查标准地内竹笋数量、退笋数、笋基径大小和竹笋产
量。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影响,并筛选出白夹竹笋
用林适宜的立地条件;分析各产区竹笋品质和土壤养分特性,并应用相关分析方
法找出竹笋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指标的关系,为各地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养分管
理提出科学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不同立地条件对白夹竹的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影响显著。海拔在
1000~1200m,土层厚度为 30~50cm,腐殖质层深厚肥沃,地势平缓的中下坡
位阴坡面,为白夹竹笋用林较适宜的造林地点。
(2)竹笋品质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多个土壤养分因子
对白夹竹笋的营养物质含量产生了综合效应。土壤过酸会抑制白夹竹笋的氨基酸
总量含量;土壤氮含量过高会抑制竹笋总糖、粗蛋白、灰分和可食部分含量;土
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可促进竹笋维生素 C、粗脂肪、灰分和可食部分含量提高;土
壤磷含量增加可促进竹笋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可食部分含量提高;
土壤钾含量增加可促进竹笋的维生素 C、粗蛋白、粗脂肪、矿质元素总量含量提
高。
(3)对 8 个白夹竹产区土壤养分管理建议分别为:大竹产区应增施有机肥,
并适当降低氮肥施入量;邻水产区应改良土壤 pH,提高磷肥在肥料中的配比;
雨城区产区应改良土壤 pH,降低氮肥施入量,提高磷钾肥在肥料中的配比;芦
山产区应改良土壤 pH,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都江堰产区应增施有机肥,适当降
低氮肥的施入量,并提高磷钾肥在肥料中的配比;大邑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崇州
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并提高磷钾肥在肥料中的配比;洪雅产区应增施一定量的钾
肥。
关键词:竹笋产量;竹笋品质;土壤养分;立地条件;白夹竹
Abstract
This study took Phyllostachys bissefi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elected eight different
production regions, respectively in each region to choose three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of sample plots, in all sample plots set up three 20 m x 20 m standard plots,
a total of 72 standard plots. Recorded the altitude, slope, slope aspects and slope
positions of every sample plot, and investigated the number of bamboo shoots, the
number of degraded bamboo shoots, bamboo shoots base diameter and the yield of
bamboo shoots of every standard plo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yield of
bamboo shoots, the base diameter of bamboo shoots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bamboo shoots were studied, and the suitable site conditions for
planting bamboos were selected. Analyzed the bamboo shoots quality and soil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region, fou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mboo shoots
quality index and soil nutrient index by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offered
some scientific suggestions to soil management of forests for bamboo shoot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 yield of bamboo shoots, the base diameter of bamboo shoots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bamboo shoot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At the altitude of 1000 ~ 1200m, the soil layer thickness is 30 ~ 50cm, the
humus layer is deep and fertile, and the slope of the middle or lower slope is gentl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planting Phyllostachys bissefii.

2.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amboo shoots quality and soil nutrient(P < 0.05),
and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bamboo shoots with multiple soil nutrient factors have a
comprehensive effect. The amino acid content of bamboo shoots is inhibited by soil
superacid. The high nitrogen content of soil inhibits the content of total sugar, crude
protein, ash and edible parts in bamboo shoots. The increas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can promote the content of vitamin C, crude fat, ash and edible parts in
bamboo shoots. The increase of soil phosphorus content can promote the content of
total sugar, crude protein, crude fat, ash and edible parts in bamboo shoots. The
increase of soil potassium content can promote the content of vitamin C, crude protein,
crude fat and mineral element in bamboo shoots.

3.The suggestions for soil nutrient management in eight producing areas of


Phyllostachys bissefii: the organic fertilizer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 nitrogen
fertilizer should be reduced in dazhu area. The linshui area should improve soil pH
and improve the ratio of phosphate fertilizer in fertilizer.In the area of yuchengqu, the
soil pH should be improved, the amount of nitrogen fertilizer should be reduc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phosphate and potash fertilizer in fertilizer should be increased. The
soil pH of lushan area should be improved and organic fertilizer and potash fertilizer
should be increased. In dujiangyan area should increase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reduce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phosphate and
potash fertilizer in fertilizer. The chongzhou area should increase organic fertilizer,
and the proportion of phosphate and potash fertilizer in fertilizer should be increased.
The hongya area should increase the application of potash fertilizer.

Key words : yield of bamboo shoots; bamboo shoots quality; soil nutrient; site
conditions; Phyllostachys bissefii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 白夹竹研究概述............................................................................................... 2
2.1.1 白夹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2
2.1.2 白夹竹的生态学特性和分布范围......................................................... 3
2.1.3 白夹竹林经营管理研究......................................................................... 3
2.1.4 白夹竹资源利用研究............................................................................. 4
2.2 竹笋产量和品质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5
2.2.1 立地条件................................................................................................. 5
2.2.2 竹林结构................................................................................................. 5
2.2.3 土壤养分管理......................................................................................... 6
2.2.4 病虫害防治............................................................................................. 7
2.2.5 保鲜技术................................................................................................. 8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8
3.1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8
3.1.1 研究内容................................................................................................. 8
3.1.2 研究方法................................................................................................. 9
3.2 技术路线图..................................................................................................... 10
3.3 研究区概况..................................................................................................... 11
3.4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12
3.4.1 样品采集............................................................................................... 12
3.4.2 样品测定............................................................................................... 13
3.5 数据处理......................................................................................................... 13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13
4.1 不同立地因子对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及退笋率的影响......................... 13
4.1.1 海拔高度............................................................................................... 13
4.1.2 坡向....................................................................................................... 14
4.1.3 坡位....................................................................................................... 15
4.1.4 坡度....................................................................................................... 16
4.1.5 土层厚度............................................................................................... 17
4.1.6 腐殖质层厚度....................................................................................... 18
4.1.7 小结....................................................................................................... 19
4.2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19
4.2.1 可食部分含量....................................................................................... 19
4.2.2 维生素 C 含量...................................................................................... 20
4.2.3 氨基酸总量含量................................................................................... 20
4.2.4 粗蛋白含量........................................................................................... 21
4.2.5 粗脂肪含量........................................................................................... 21
4.2.6 总糖含量............................................................................................... 22
4.2.7 矿质元素总量含量............................................................................... 22
4.2.8 灰分含量............................................................................................... 23
4.2.9 小结....................................................................................................... 23
4.3 不同产区土壤养分差异分析......................................................................... 24
4.3.1 土壤 pH................................................................................................. 24
4.3.2 土壤有机质含量................................................................................... 24
4.3.3 土壤氮含量........................................................................................... 25
4.3.4 土壤磷含量........................................................................................... 26
4.3.5 土壤钾含量........................................................................................... 27
4.3.6 小结....................................................................................................... 28
4.4 土壤养分对白夹竹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29
4.4.1 大竹产区............................................................................................... 29
4.4.2 邻水产区............................................................................................... 30
4.4.3 雨城区产区........................................................................................... 30
4.4.4 芦山产区............................................................................................... 31
4.4.5 都江堰产区........................................................................................... 32
4.4.6 大邑产区............................................................................................... 32
4.4.7 崇州产区............................................................................................... 33
4.4.8 洪雅产区............................................................................................... 34
4.4.9 小结....................................................................................................... 34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35
5.1 讨论................................................................................................................. 35
5.1.1 不同立地因子对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影响............... 35
5.1.2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品质差异及土壤差异........................................... 35
5.1.3 土壤养分对白夹竹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36
5.2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8
致 谢...................................................................................................................... 44
作者简历...................................................................................................................... 45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竹是一种多年生浅根性木本植物,在植物学分类学上属于禾本科(Poaceae)竹亚
科(Bambusoideae)[1]。中国是“竹子大国”,培育和利用竹子的历史悠久[2-4]。我国竹
子种类十分丰富,包含了 39 属,500 多种,主要分布在北纬 40°以南的热带、亚热带
地区[5,6]。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地处长江上游,气候温暖潮湿,全年降雨
量充沛,孕育了各种类型的竹子。全省竹林面积约 7.0×10 hm ,占到了全国竹林面积
5 2

的 15%左右,其竹子属与种的数量居全国首位,是竹子资源大省[7]。
竹子种类虽多,但不是所有的竹笋都适宜食用。我国 500 余种竹子中竹笋可以食
用的品种大约有 200 种,而达到质地柔嫩、无苦涩异味,味道鲜美条件的优质笋用竹
种仅有 30 种左右[8]。自我国加入 WTO 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收入
水平的增长,健康营养的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当前农副产品消费的热点[9]。竹笋作为一
种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的优质乡土森林蔬菜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城市消
费者的青睐。随着优质竹笋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如何提高笋用竹林栽培管理水
平,实现竹笋增产、优产成为当前竹林经营者和竹子研究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白夹竹(Phyllostachys bissefii) 又名白家竹、龙竹(四川都江堰)、蓉城竹、篌竹、
枪刀竹,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 刚竹属(Phyllostachys)[10]。白夹竹的利用历史悠
久,因其笋材两用的特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其竹笋味道鲜美,香嫩可口,是人们
喜爱的绿色食品,其竹材又可以用来制作各类竹器,如竹桌、竹凳、竹筷、竹牙签、
筛子、竹箩、竹席等。白夹竹也是优良的造纸材料和建筑材料,可以代替钢筋制作电
杆、脚手架等等[11]。在园艺观赏方面,其竹型优美,四季常绿,是园林绿化当中常用
的造景植物。此外,因其竹鞭根系十分发达,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护作用[12]。随着白
夹竹造林面积的逐年扩大,对白夹竹笋、材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开展对白夹竹的研
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2017 年 8 月,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印发了《大熊
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2017-2020 年)》,《方案》划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
范围,根据大熊猫地理分布等情况,将国家公园划分为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
区、秦岭片区和白水江片区。其中,位于四川的两个片区占地 20177 平方公里,占整
个国家公园面积的 74.4%[13]。白夹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14],由于大熊猫对主食

1
竹的强烈依赖性,使得其栖息地范围受到主食竹分布和生长状态的影响[15],开展白夹
竹林的调查研究有助于评估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种资源的
研究与保护,可以帮助大熊猫更好的适应环境[16]。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白夹竹作为四川省的乡土竹种,具有成林快,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17]。
传统的白夹竹林经营模式为材用林,缺乏对白夹竹笋用经济价值的挖掘,对其竹笋的
开发利用,可以在保护森林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增加竹林经营效益。目前,白夹竹笋
的开发程度还比较低,没有整体、综合性的开展研究,在笋用竹林的造林技术和经营
管理上还处于凭借经验的状态[18,19]。
由于竹材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代替木材使用,所以长期以来,我国种植的竹林是以
用材林为主,而竹笋作为竹林经营的副产品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20]。当前,对
笋用竹林栽培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毛竹(Phyllostach
ys heterocycla)、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等少数几个竹种当中,对白夹竹笋
用林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探讨其竹笋营养品质的文章则更为少见。本研究主要探
讨不同立地条件对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影响;白夹竹不同产区的土壤养
分对其竹笋品质的影响,以期找出影响白夹竹笋产量和品质的立地和土壤因素,从而
为白夹竹笋用林造林地的选择,以及竹林经营管理中的土壤养分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
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白夹竹研究概述

2.1.1 白夹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白夹竹是单轴型散生竹种,其形态特征与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相似,
主要区别在于白夹竹的新秆节间上带有稀疏直立的穟毛,箨耳较水竹发达,箨叶基部
明显较箨舌狭;箨鞘上部具灰白色不规则放射状条纹。竹高 3~6m,直径 1~4cm,
茎环、箨环凸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的斑点和
条纹;箨耳及其穟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花枝具少数叶
片,叶片质薄,深绿色,无毛,长 7~11cm,宽 1.2~1.6cm;假花序头状,生于小枝
下部[21]。

2
与大多数竹子一样,白夹竹主要是进行无性生殖,由竹鞭上的鞭芽长成竹笋,然
后发育成新竹[22,23]。地下竹鞭多集中在土壤上层 1~20cm 范围内,于每年 7 月开始生
长,翌年 2 月竹鞭两侧的鞭芽开始发育,4 月新笋出土。竹笋出土正常生长 1 周后进
入快速生长,日生长高度在 5~30cm 不等。笋期从 4 月上中旬开始到 5 月底,历时
40 天左右,发笋和长竹交替进行,竹笋出土后至新竹停止生长,一般为 25~35 天[24]。
此外,白夹竹像其他有花植物一样也进行有性生殖,在其自然生长繁殖 40~50 年后
便出现生理性开花结实,开花后秆叶枯黄,成片死去,地下茎也逐渐变黑,失去萌发
力,结成的种籽即竹米,下种后萌发生长,长成新竹[25,26]。白夹竹的开花结实是正常
的生理现象,但开花后竹子死亡会给竹林经营带来损失,已有学者[27]关注到了这一问
题,并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找出了白夹竹开花的基因,弄清白夹竹的开花机理,来控
制其开花时间,从而有效减少白夹竹林大面积开花死亡带来的损失。

2.1.2 白夹竹的生态学特性和分布范围
白夹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性比较强,在海拔高度 400~1500m,年平均气
温 11~16℃,极端最低温度﹣15℃,降雨量 600~1500mm,相对湿度 75~90%的山
间沟谷、丘陵地区都能生长。良好的土地条件能提高竹林生产力水平,土壤土质深厚
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pH 值为 4.5~7.0 的偏酸性壤土或沙壤土,是白夹竹
生长的最好土壤。
四川省现有白夹竹林面积近 5.0×10 hm ,广泛分布于嘉陵江、青衣江、岷江流域。
4 2

自然分布以川东地区的平行峡谷区最为集中,包括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地,其
中梁平县、大竹县就各有白夹竹林近万公顷[28]。此外,白夹竹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
如泸州、乐山、雅安、眉山,成都盆地的周边山地如大邑、崇州、邛崃、都江堰也均
有分布。其中川西南地区以天然林为主,而川东地区则以人工林为主,天然林多与常
绿阔叶林和杉木混生而居林下第二层,人工林则是在乔木采伐后形成的纯林[28]。

2.1.3 白夹竹林经营管理研究
四川的白夹竹林主要以天然林为主,大部分白夹竹林的经营管理十分粗放,现行
的林分中高效高产林少,低产林较多,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竹林结构不合理,竹株矮
小,竹笋上林率低,退笋率高[29]。退笋率高是造成白夹竹林低产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退笋是指新笋出土后,遭受不良因素影响而不能正常生长上林成竹的现象[30]。白夹竹
的自然退笋率极高,均在 70%以上,其中出笋初期和盛期退笋率最高,而病虫害是造

3
成退笋的主要原因[30]。除此之外,种群竞争,过度采伐,毁竹开发,风灾、雪灾等自
然灾害,也是造成白夹竹林低产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竹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提高传统白夹竹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各地陆续开
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伍文龙[31]等针对华蓥山白夹竹林虫害和管理不善的问题,采用药
剂防治和增强抚育措施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宁忠政[32]等通过对邻水县白夹竹
林的调查分析,提出了集约经营、近自然经营、品牌塑造三大发展目标。李彬[33]等通
过研究各种技术措施处理对提高白夹竹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得出经济效益最优的组合
为施肥加虫害防治。罗正华[34]等针对华西雨屏区白夹竹林降雨量达大,林地土壤酸化
严重的特点,通过开展 4 种水平的矿渣肥施肥试验,找出了施肥对白夹竹林土壤酶活
性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为竹林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总的说来,只有
加强低效白夹竹林的改造,才能更充分的发挥白夹竹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实现集约经营,高效经营。为了推动白夹竹的综合开发利用,必须要挖掘白夹
竹笋的食用价值,促使白夹竹林经营类型转变,这样既能维系竹林生态系统健康,又
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1.4 白夹竹资源利用研究
白夹竹是四川仅次于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资源的第二大竹林资源[17],具有
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林周期短的特点,一般造林 3~5 年即可成林,竹材约造林 5~6
年可以采伐,竹笋造林 3 年后即可利用,经营管理良好的白夹竹林能不断自我更新,
一次造林可以年年发笋成竹、连年采笋伐竹[2]。白夹竹材的传统应用主要是竹家具、
竹工具等少数初级产品的制作,总体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缺
乏深加工的高档次产品;竹笋主要以鲜食为主,缺乏保鲜技术手段。
随着竹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对白夹竹的资源利用进行了新方
向的探索。张亚慧[35]等研究表明,以白夹竹材制得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良,达
到工艺用材要求,能够用于制作新型竹材人造板产品。孟凡丹[36]对不同工艺条件下以
白夹竹材制得的纤维化竹单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进行了试验,并以此开发出
了纤维化竹单板为基本单元的竹材水泥模板,试验证明竹材水泥模板的总体质量和附
加值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泛的市场前景。此外,白夹竹的竹醋液研究也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此项研究对白夹竹资源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添加剂、日化品等领
域的应用具有推动作用[37]。在白夹竹笋采后保鲜技术研究方面,刘维[38]通过测试臭

4
氧保鲜技术对白夹竹笋的营养成分影响,优选出了适宜的白夹竹笋贮藏保鲜技术,为
今后竹笋的大规模贮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国家大力推进重点林业工程的时代
背景下,四川各地积极发展竹资源,努力进行山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发笋用竹林
资源逐渐成为许多竹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39]。但是,目前对白夹竹笋资源开发利
用的探索还不多,值得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2.2 竹笋产量和品质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2.2.1 立地条件
在生态环境中,影响植物体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的地形、地貌、气候、
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种外部环境的总和,称为立地[40]。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即立
地条件。立地条件调查是林业调查的一部分,是进行森林经营规划的基础。为了不断
提高森林生产力,科学地利用森林资源,在进行林业经营规划时常把立地条件研究放
在首要位置[41]。
竹林是林业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其他植物一样,竹子的生长发育受到海拔、
地形、水分、土壤等各种立地条件的影响[42]。前人研究发现[43,44]同一种竹子,栽植在
不同的地理位置,其竹笋的品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郑蓉[45]研究表明,不同产地绿竹
的鲜笋营养指标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鲜笋中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水分的
变化受到土壤 PH、全氮、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张四海[46]等研究指出,不同的立
地条件会引起竹笋内营养物质的变化,毛竹笋中的铁、锰、钾、锌等矿质微量元素含
量会随着栽植坡位的升高而增加。竹笋的产量也与立地条件紧密相关,肖文[47]通过研
究 海 拔 高 度 、 坡 位 、 坡 向 、 土 层 厚 度 等 不 同 立 地 因 子 对 方 竹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层厚度为 20~40cm 的丘陵山地更有利于
方竹获得更高的竹笋产量。傅成杰[48]等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绿竹竹蔸数量和大小的
差异,得出了经人工抚育措施改造的农用地上栽植绿竹的竹蔸生长情况最优,从而有
利于增加绿竹笋的产量的结论。陈少红[49]、徐道旺[50]研究表明,立地类型为河滩地
的毛环竹(Phyllostachys meyeri)林竹笋产量最大。因此,栽植笋用竹应该适地适树,
这样不仅有利于笋用林的造林成活,对造林后竹笋的品质和产量也有促进作用。

2.2.2 竹林结构
竹林结构是指竹林生态系统中建群种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组成结构[51]。竹林结构
包括:物种的组成、立竹密度、年龄结构、个体大小、地下根鞭结构等方面[52]。其中,

5
立竹密度和年龄结构是竹林结构的关键要素[53]。立竹密度指单位面积竹林中立竹的株
数,一般用每公顷竹林所含竹子株数(散生竹)或者竹丛数(丛生竹)表示。竹子栽植的
过于稀疏,对光能、水分和土壤肥力利用不充分,竹笋产量不高;竹子栽植的太紧密,
竹林对水肥、光照等资源的竞争激烈,竹笋产量也会减少 [51] 。有学者 [54] 以茶秆竹
(Pseudosasa amabil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立竹密度对竹生长及竹笋产量的影响
得出结论,茶秆竹的立竹密度控制在 11250 株.hm-2 时,茶秆竹笋产量最大。林传文[55]
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立竹密度,当立地密度为 6750 株 hm-2 时,茶杆竹笋可以获得
更好的质量和更高的产量。对丛生竹来说,邹跃国[56]研究表明,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丛立竹密度为 450 丛.hm-2,每丛保持在 5~7 株时,丰产最为适宜。董建文
[57]
认为绿竹的立竹密度为 500 丛.hm-2 时,可获得最大竹笋产量。
竹杆生长的时间长度称为竹子的竹龄,竹林均是由不同竹龄的竹子所组成。只有
竹龄结构合理,竹笋才会高产、稳产。戴玉斌[58]对不同竹龄结构的毛竹笋用林进行了
调查,结果表明,竹龄结构比例为 3:3:3:1 时,有利于竹笋的高产。方伟[59]等对
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的研究表明,笋用竹林只保留 4 年结构的竹,且各年
龄竹数比例以 1:1:1:1 为宜。董建文[57]对绿竹的研究表明,保留 1、2 年生绿竹,
伐除 3 年及 3 年以上老竹,对绿竹笋用林丰产有促进作用。对竹龄结构的调控,可以
使笋用竹林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实现可持续经营。

2.2.3 土壤养分管理
土壤养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适宜的土壤通常能满足植物对
水、肥、气、热的需要,进而提高植物果实的产量和品质[60]。竹林施肥是竹林丰产培
育最重要的措施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人们已开始凭借经验施肥,只是很少做系统的
研究[61]。随着经济的发展,竹材、竹笋资源的逐步开发,中国、印度、泰国等竹类资
源丰富的国家才开始对竹林施肥做系统研究[62]。
目前,关于竹林施肥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施肥方法、肥料种类、肥料配比、
施肥时间和次数、施肥量等方面[63]。郑瑞钰[64]的研究指出,在毛竹笋用林进行竹蔸
施肥可以加快竹蔸腐烂,利用竹林自身的恢复能力,实现有效养分从竹蔸到竹笋的转
移,从而促进竹笋产量的增加。程平[65]等通过对毛竹林施加增产剂,同时利用竹腔施
肥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毛竹笋中游离氨基酸、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 C 的
含量,总体提高了毛竹笋营养品质。高瑞龙[66]通过对比不同施肥种类、次数及方法对

6
绿竹产笋量、笋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施加复合肥或者尿素,菜籽饼肥对
竹笋增产的促进效果最佳,并且一年施肥两次对于绿竹的出笋量和单笋重量增加影响
显著。邓玉林[67]等通过试验表明,施用含硅复合肥加多效唑的组合肥料能有效地提高
麻竹笋的产量和秆材生长量,而且对竹笋的品质无明显影响。据赖俊声[68]等研究显示,
N、P、K 配比为 17:8:5 的竹笋专用肥,能够有效提高毛竹笋中还原糖、脂肪、蛋
白质含量及大部分矿质元素含量;令竹笋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改善了竹笋
的食用口感,也延长了保藏时间;除天冬氧酸和谷氧酸外,测定的其他 15 种游离氧
基酸含量都显著上升,人体必需氧基酸含量也随之增加。郭晓敏[69]等认为以用笋为主
的笋用林,最佳 N、P、K 配比为 1:0.68:0.9。隆学武等[70]研究了施肥总量、施肥
次数、施肥种类、肥料比例对新造慈竹林的影响,研究表明,施肥量对竹笋产量的促
进作用最明显,其次是施肥次数、肥料种类和肥料比例。

2.2.4 病虫害防治
随着笋用竹林经营开发的加快,各种病虫害有日益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以人工植
苗方式营造的笋用竹经济林,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竹林生态系统,导致原本自然体系中
的病虫群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竹林中既有的常发性、顽固性、多发性的病虫害,如
竹秆锈病、竹丛枝病、竹瘿蜂、蚜虫等,危害日益加剧[71]。其次,由于对竹林进行覆
盖栽培后地表整体增温,导致一些原本次要的病虫害转变为主要的病虫害,如蚧壳虫、
金针虫、蝼蛄、煤污病等[72]。目前,竹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比之过去明显升级,造成
竹笋退化,竹林减产,对竹林的生产经营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开展笋用竹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研究,以提高竹笋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当前笋
用林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73]。高丽红[74]的调查表明,竹笋夜蛾、竹螟、刚
竹毒蛾、毛竹叶螨是毛竹笋用林中主要的害虫,通过综合防治以及加强苗期管理,可
达到对虫害的防治。邬枭楠[75]在结合杭州千岛湖地区笋用竹林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基
于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理论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理念,设计了一套
利用微生物防治、天敌防治及植物群落防治的综合性生态防治方案。谢严冰[73]等对笋
用林病虫害发生机理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应当加强竹林培育的技术措施,提高竹林整
体抗病虫害能力,并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防治。洪海林[76]
等通过研究总结归纳出:竹杆绣病、竹煤污病、刚竹毒蛾、竹织叶野螟、竹笋禾夜蛾
等雷竹笋用林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7
2.2.5 保鲜技术
竹笋采收之后,因其活体内仍然不断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如呼吸作用、贮藏物质
转化、水分的散失等,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再加上竹笋收获时间相对集中,采
收期短,产地大多在偏僻的山区,交通运输不便,所以挖掘后大多不久就会发生干枯
失水、木质化、腐烂变质的情况,使竹笋的外观和内在品质都受到极大的影响[77]。由
于竹笋在自然条件下难以贮存,以往多采用干制、腌制和盐水罐装等传统方法来延长
竹笋的保藏时间,但这些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竹笋固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78,79]

近年来,竹笋保鲜技术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化学保鲜技术、涂
膜处理保鲜技术、臭氧保鲜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等。徐俐[80]等分别试验了三种保鲜剂
对鲜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不同保鲜剂并用聚乙烯薄膜包装后在(1±0.5) ℃
下进行冷藏,均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中,安喜培和亚硫酸钠配制的固体熏蒸剂效果
最佳,可减缓纤维素的增加,抑制笋体老化,延长鲜笋的保质期。杨乐[81]等研究发现,
可食性涂膜具有保水、防腐、抗酸的功能,可有效保持竹笋的营养物质,卡拉胶、羧
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和魔芋多糖,四种涂膜剂均能增加竹笋的保鲜期,以
卡拉胶和魔芋多糖的保鲜效果最优,可使方竹笋贮藏时间增加到 25d。张规富[82]等研
究发现,0.75%壳聚糖+4%氯化钙作为涂膜剂能有效降低竹笋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
制竹笋呼吸作用,从而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顾青[83]等采用臭氧、0.3%Vc+0.5%柠檬
酸、0.05%多菌灵三种处理对雪竹笋进行保鲜试验,结果显示,可有效延长竹笋保鲜
期 25d 以上。何奇江[84]研究表明,竹笋挖掘之后,应立即采取保鲜剂浸渍、及时预冷、
包装、冷藏等一系列冷链保鲜措施,这样可使笋活体保鲜时间在 20d 以上,好笋率
100%。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3.1.1 研究内容
(1)研究海拔、坡度、坡位、坡向、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等立地因子对白夹竹笋
产量、笋基径及退笋率的影响,筛选出栽培白夹竹笋用林适宜的立地条件。
(2)研究不同产区白夹竹笋的品质特性

8
(3)研究不同产区土壤养分特性。
(4)研究各产区白夹竹笋的竹笋营养物质和产地土壤养分的关系,筛选出影响竹笋
品质各项指标的土壤养分因子,为各地白夹竹笋用林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3.1.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在确定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之后,收集查阅大量有关白夹竹生理生态习性、分布
范围、资源利用、竹林经营、竹林立地条件研究、竹笋营养品质研究等文献资料,并
归纳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方案、试验地点以
及需要记录的数据、采集的样品、测试的指标)。
(2)田野调查法
通过实地调查,在四川范围内选择了 8 个不同的白夹竹产区,分别在每个产区选
择 3 个不同立地条件的白夹竹林样地,在各样地内设置 3 个 20m×20m 的标准地,共
计 72 个标准地。记录每个样地的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立地条件,调查标准地
内竹笋数量、退笋数、笋基径大小和竹笋产量。采集土壤与竹笋样品带回实验室,对
土壤及竹笋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
(3)统计分析法
对白夹竹林的各个立地因子划分出不同的等级水平,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竹笋产
量、笋基径及退笋率的影响,然后从分析结果中筛选出白夹竹笋用林适宜的立地条件。
分析各产区竹笋品质和土壤养分特性,并对竹笋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指标进行相关分
析,筛选出对竹笋品质影响程度明显的土壤养分因子,结合各产区土壤养分条件,分
别为 8 个产区的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养分管理提出科学的建议。

9
3.2 技术路线图

文献查阅

制定研究内容

各立地因子对白夹竹 各产区白夹竹笋品质 白夹竹笋品质与土壤


笋产量、笋基径、退 及土壤养分的特性 养分的关系
笋率的影响

实地调查

立地条件调查 土壤采样分析 竹笋采样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

白夹竹笋用林适宜的 各产区白夹竹笋用林
立地条件 土壤养分管理建议

指导生产实践

图 3-1 技术路线
Fig 3-1 Technical route

10
3.3 研究区概况

图 3-2 样地分布图
Fig 3-2 Sample plots

如图 3-2 所示,红色虚线范围内为四川省白夹竹主要分布区,本试验样地分布于
四川省内 8 个白夹竹主产县(区),试验样地均为人工经营白夹竹林,竹龄结构为 1、
2 年生白夹竹,抚育措施为三年间伐,田间水肥管理措施基本相同。具体分布情况为:
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广安市邻水县观音桥镇、雅安雨城区孔坪乡、雅安芦山县龙门
乡、都江堰市向峨乡、成都大邑县雾山乡、崇州市鸡冠山乡、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
各试验样地立地条件见表 3-1。
表 3-1 样地立地条件
Table 3-1 The site conditions of sample plots
样地序号 位置 海拔(m) 坡向 坡位 坡度(°) 土层厚度(cm)腐殖质层厚度(cm)

1 大竹县月华镇 847 北 上坡 16 <30 <5

2 大竹县月华镇 890 东北 上坡 10 <30 5~10

3 大竹县月华镇 900 东北 上坡 12 <30 <5

4 邻水县观音桥镇 940 北 中坡 23 30~50 5~10

5 邻水县观音桥镇 914 北 中坡 18 30~50 5~10

11
6 邻水县观音桥镇 865 东北 下坡 15 30~50 <5

7 雅安雨城区孔评乡 1050 北 中坡 13 30~50 <5

8 雅安雨城区孔评乡 975 北 中坡 15 30~50 <5

9 雅安雨城区孔评乡 1110 西北 上坡 10 >50 5~10

10 芦山县龙门乡 862 东北 下坡 14 >50 5~10

11 芦山县龙门乡 980 东北 中坡 20 >50 5~10

12 芦山县龙门乡 1250 北 上坡 21 30~50 <5

13 都江堰向峨乡 1410 东南 中坡 13 <30 <5

14 都江堰向峨乡 1150 东南 下坡 8 30~50 <5

15 都江堰向峨乡 1240 东南 下坡 13 <30 <5

16 大邑县雾山乡 1210 南 中坡 14 <30 5~10

17 大邑县雾山乡 1280 南 中坡 12 <30 5~10

18 大邑县雾山乡 1340 南 上坡 13 30~50 5~10

19 崇州鸡冠山乡 1310 东北 上坡 8 >50 >10

20 崇州鸡冠山乡 1370 东北 上坡 10 30~50 >10

21 崇州鸡冠山乡 1330 东北 上坡 11 30~50 >10

22 洪雅瓦屋山镇 968 东北 下坡 <5 30~50 5~10

23 洪雅瓦屋山镇 1320 北 上坡 8 30~50 5~10

24 洪雅瓦屋山镇 1350 北 上坡 11 <30 <5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地理位置东经 97°21'~108°33',北纬 26°


03'~34°19',气候复杂多样,总体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 16℃以上,年平均降
水量 1000~1400mm,受地势影响,大致可分为四川盆地所属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川
西高原所属的高原山地气候。
四川境内地形特点为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龙门山、邛崃山和大凉山
为界,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 3000 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 50
0~2000 米之间。四川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
和高原 4 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 74.2%、10.3%、8.2%、7.3%[85]。四川土壤
类型丰富,以紫色土、黄壤土为主,共有 25 个土类、63 个亚类、137 个土属、380
个土种[85]。

3.4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3.4.1 样品采集
2017 年 5~6 月,白夹竹的出笋盛期,在每个标准地内随机采集出土高度为 30cm,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竹笋 3 根,带回实验室后,剥去笋箨、切除笋蔸,其余部分为

12
可食部分,称重测定可食鲜重后,切条置于 80℃烘箱内烘干水分,取出测定可食干
重,然后对竹笋进行粉粹并置于干燥处保存,待测定竹笋营养成分[61]。同时,分别在
标准地内通过五点取样法,用土钻采集 0~20 cm 土层混合土样,将土壤样本带回实
验室,挑出植物残根、碎石块,自然风干之后研磨过筛(0.25mm),待测定土壤养
分用[86]。

3.4.2 样品测定
竹笋养分测定:可食鲜重用称重法,可食干重用烘干称重法,维生素 C 用 2, 4-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87],粗蛋白用凯氏法,总糖用蒽酮比色法[88,89],粗脂肪用索氏抽提
法,灰分用灼烧灰化法,K、Ca、Mg、Na、Zn、Cu、Fe 和 Mn 用硫酸消煮火焰光度
法,氨基酸用茚三酮交换色谱法测定[90,91]。
土壤养分测定:土壤 pH 值用电位法,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全氮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碱解氮用破解—扩散滴定法,铵态氮用 KCl 浸提—靛蓝
比色法,硝态氮用 CaCl2 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全磷用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
有效磷用 Olsen 法,全钾用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法,速效钾用乙酸铵浸提—火焰
光度法测定[92]。

3.5 数据处理
采用 SPSS 22.0 和 Excel 2013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 one-way ANOVA) 对各处理指标进行方差分析,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 SSR) 检验显
著性(p<0.05)。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立地因子对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及退笋率的影响

4.1.1 海拔高度
由表 4-1 可知,白夹竹的竹笋产量、笋基径在不同海拔高度差异较大,退笋率差
异不明显。海拔 1000~1200m 范围内的竹笋产量及笋基径明显优于海拔 1000m 以下
范围及 1200m 以上范围,其中海拔 1000~1200m 范围的白夹竹笋产量分别比海拔
1000m 以下范围及 1200m 以上范围提高 11.45%和 10.59%,竹笋基径分别提高 10.53%
和 16.67%。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表 4-2),海拔高度对白夹竹笋产量的影响达到
极显著水平,对笋基径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退笋率的影响不显著。

13
表 4-1 海拔高度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关系
Table 4-1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altitude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笋产量(kg) 笋基径(cm) 退笋率(%)
海拔高度(m)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1000 168 146 155.5B 2.1 1.9 1.9b 23 15 17.8a

1000~1200 177 169 173.3A 2.2 2.1 2.1a 20 15 16.7a

≥1200 165 143 156.7B 2.1 1.7 1.8b 21 14 17.4a

注:表中同一列中数据后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Note: Sam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same below.

表 4-2 海拔高度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方差分析
Table 4-2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altitude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因变量 变异来源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显著性

组间 783.610 2 391.805 6.586 0.006**

笋产量 组内 1249.348 21 59.493

总数 2032.958 23

组间 0.208 2 0.104 5.198 0.015*

笋基径 组内 0.421 21 0.020

总数 0.630 23

组间 3.146 2 1.573 0.261 0.773

退笋率 组内 126.812 21 6.039

总数 129.958 23

注: ** 和* 分别表示在 0.01 和 0.05 水平显著。下同。Note: **p<0.01,*p<0.05. The same below.

4.1.2 坡向
由表 4-3 可知,白夹竹的竹笋产量、退笋率在位于不同坡向时差异较大,笋基径
差异不明显。位于阴坡的笋产量最高,而位于半阳坡的笋产量最低,半阴坡和阳坡介
于两者之间,其中阴坡的竹笋产量分别比半阴坡、半阳坡、阳坡高 3.27%、12.1%、
6.98%。在退笋率方面,位于阴坡的竹笋退笋率最低,而位于阳坡的退笋率最高,半
阴坡退笋率接近阴坡,半阳坡退笋率接近阳坡,其中,阴坡的退笋率分别比半阴坡、
半阳坡和阳坡低 10.73%、18.13%、21%。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表 4-4),坡向对
白夹竹笋产量和退笋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对笋基径的影响不显著。

14
表 4-3 坡向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关系
Table 4-3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aspect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笋产量(kg) 笋基径(cm) 退笋率(%)
坡向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阴坡 177 154 164.0a 2.1 1.8 2.0a 18 14 15.8b

半阴坡 169 146 158.8a 2.2 1.7 2.0a 20 15 17.7ab

半阳坡 150 143 146.3b 1.9 1.7 1.8a 21 16 19.3a

阳坡 162 143 153.3ab 2.1 1.7 1.9a 23 17 20.0a

表 4-4 坡向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方差分析
Table 4-4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aspect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因变量 变异来源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显著性

组间 766.025 3 255.342 4.031 0.021*

笋产量 组内 1266.933 20 63.347

总数 2032.958 23

组间 0.095 3 0.032 1.261 0.315

笋基径 组内 0.501 20 0.025

总数 0.596 23

组间 53.692 3 17.897 4.573 0.014*

退笋率 组内 78.267 20 3.913

总数 131.958 23

4.1.3 坡位
由表 4-5 可知,白夹竹的竹笋产量、退笋率在位于不同坡位时差异较大,笋基径
差异不明显。位于下坡的竹笋产量最高,而且从上坡到下坡竹笋产量有明显增加的趋
势,下坡的竹笋产量分别比上坡和中坡提高了 8.45%和 4.84%。在退笋率方面,下坡
的退笋率优于上坡和中坡的退笋率,而且从上坡到下坡竹笋退笋率有明显降低的趋
势,位于下坡的竹笋退笋率分别比上坡和中坡降低了 17.02%和 10.86%。进一步的方
差分析表明(表 4-6),坡位对白夹竹笋产量和退笋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对笋
基径的影响不显著。

15
表 4-5 坡位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关系
Table 4-5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lope position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笋产量(kg) 笋基径(cm) 退笋率(%)
坡位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上坡 166 143 153.8b 2.2 1.7 1.9a 23 15 18.8a

中坡 174 150 159.1ab 2.1 1.7 1.9a 21 15 17.5ab

下坡 177 155 166.8a 2.1 1.7 1.9a 17 14 15.6b

表 4-6 坡位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方差分析
Table 4-6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slope position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因变量 变异来源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 587.647 2 293.823 4.269 0.028*

笋产量 组内 1445.311 21 68.824

总数 2032.958 23

组间 0.011 2 0.006 0.187 0.831

笋基径 组内 0.619 21 0.029

总数 0.63 23

组间 36.122 2 18.061 3.618 0.045*

退笋率 组内 104.836 21 4.992

总数 140.958 23

4.1.4 坡度
由表 4-7 可知,白夹竹的竹笋产量、笋基径在位于不同坡度时差异较大,退笋率
差异不明显。坡度位于小于 10°范围内的竹笋产量和笋基径要优于坡度在 10~20°
范围和大于 20°范围,其中位于坡度小于 10°范围的白夹竹笋产量分别比坡度 10~
20°范围和坡度大于 20°范围提高了 7.29%和 7.84%,笋基径分别提高了 5.26%和
17.65%。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表 4-8),坡度对白夹竹笋产量和笋基径的影响达
到显著水平,对退笋率的影响不显著。
表 4-7 坡度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关系
Table 4-7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lope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笋产量(kg) 笋基径(cm) 退笋率(%)
坡度(°)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10 177 146 166.4a 2.2 1.7 2.0a 20 14 17.0a

10~20 164 143 155.1b 2.1 1.7 1.9ab 23 15 17.8a

≥20 165 143 154.3b 1.8 1.7 1.7b 21 16 18.3a

16
表 4-8 坡度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方差分析
Table 4-8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slope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因变量 变异来源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显著性

组间 655.649 2 327.824 4.998 0.017*

笋产量 组内 1377.31 21 65.586

总数 2032.958 23

组间 0.205 2 0.103 5.072 0.016*

笋基径 组内 21 0.02

总数 0.63 23

组间 4.601 2 2.301 0.427 0.658

退笋率 组内 113.024 21 5.382

总数 117.625 23

4.1.5 土层厚度
由表 4-9 可知,白夹竹的竹笋产量、笋基径在位于不同土层厚度时差异较大,退
笋率差异不明显。土层厚度在 30~50cm 范围内的白夹竹笋产量和笋基径明显高于土
层厚度小于 30cm 及大于 50cm 范围,其中土层厚度在 30~50cm 范围内的竹笋产量
分别比土层厚度小于 30cm 和大于 50cm 提高了 8.19%和 5.34%,笋基径均提高了
11.11%。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表 4-10),土层厚度对白夹竹笋产量的影响达到极
显著水平,对笋基径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退笋率的影响不显著。
表 4-9 土层厚度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关系
Table 4-9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oil thickness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笋产量(kg) 笋基径(cm) 退笋率(%)
土层厚度(cm)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30 166 143 151.4B 2.1 1.7 1.8ab 23 15 18.8a

30~50 177 155 163.8A 2.2 1.7 2.0a 21 14 16.6a

≥50 165 143 155.5AB 1.9 1.7 1.8b 20 16 17.8a

17
表 4-10 土层厚度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方差分析
Table 4-10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soil thickness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因变量 变异来源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显著性

组间 782.417 2 391.208 6.569 0.006**

笋产量 组内 1250.542 21 59.55

总数 2032.958 23

组间 0.185 2 0.093 4.383 0.026*

笋基径 组内 0.444 21 0.021

总数 0.63 23

组间 22.833 2 11.417 2.237 0.132

退笋率 组内 107.167 21 5.103

总数 130 23

4.1.6 腐殖质层厚度
由表 4-11 可知,不同腐殖质层厚度的土壤对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都
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腐殖质层厚度大于 10cm 范围的竹笋产量和笋基径要明显优于
腐殖质层厚度小于 5cm 和 5~10cm 范围,其中腐殖质层厚度大于 10cm 范围的白夹
竹笋产量分别比腐殖质层厚度小于 5cm 和 5~10cm 范围提高 10.95%和 11.02%,笋基
径分别提高 23.53%和 16.67%。在退笋率方面,腐殖质层厚度大于 10cm 范围内的退
笋率最低,分别比腐殖质层厚度小于 5cm 和 5~10cm 范围低 19.47%和 7.83%。进一
步的方差分析表明(表 4-12),腐殖质层厚度对白夹竹笋产量和笋基径的影响达到极
显著水平,对退笋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表 4-11 腐殖质层厚度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关系
Table 4-11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humus thickness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
腐殖质层厚度 笋产量(kg) 笋基径(cm) 退笋率(%)

(cm)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5 168 143 156.2B 2.1 1.7 1.8B 23 16 19.0a

5~10 166 143 156.1B 2.1 1.8 1.9B 20 14 16.6ab

≥10 177 169 173.3A 2.2 2.1 2.1A 16 15 15.3b

18
表 4-12 腐殖质层厚度与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方差分析
Table 4-12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humus thickness and the yield, the base diameter and the degraded shooting
percentage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i shoots
因变量 变异来源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显著性

组间 775.783 2 387.891 6.479 0.006**

笋产量 组内 1257.176 21 59.866

总数 2032.958 23

组间 0.252 2 0.126 7.012 0.005**

笋基径 组内 0.377 21 0.018

总数 0.63 23

组间 44.746 2 22.373 5.514 0.012*

退笋率 组内 85.212 21 4.058

总数 129.958 23

4.1.7 小结
本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白夹竹的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影响显著。
白夹竹笋产量和笋基径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差异较大,笋产量和笋基径指标在海拔高度
为 1000~1200m 的范围内都优于较低与较高海拔。因此,海拔 1000~1200m 范围内
比较适宜进行白夹竹笋用林栽培。坡向主要对白夹竹笋产量和退笋率产生影响,相对
于其他坡向,位于阴坡的白夹竹笋产量最高,退笋率最低。因此,阴坡是最优的坡向
选择。在坡位方面,白夹竹笋产量从上坡到下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下坡的退笋率也
要低于中坡和上坡,说明山谷、沟涧和中下坡位比上坡和山顶位置更适宜栽培白夹竹。
就坡度而言,坡度陡峭位置的白夹竹林,竹笋产量较低,笋基径较小。在白夹竹笋用
林造林地的坡度选择上,应该选择地势平缓的平坡、缓坡。不同的土层厚度对白夹竹
笋产量和笋基径也存在较大的影响,土层厚度在 30~50cm 范围内的白夹竹笋产量和
笋基径指标均优于较厚或较薄的土层厚度,表明白夹竹笋生长适宜的土层厚度在
30~50cm 范围内。土壤腐殖质层常作为土壤肥力的标准,本研究表明,腐殖质层厚
度达到 10cm 以上时,白夹竹的笋产量和笋基径指标都能够明显提高,而退笋率也能
明显降低,这表明竹林腐殖质层厚度越厚,更有利于白夹竹笋的增产。

4.2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4.2.1 可食部分含量
竹笋即可鲜食,也可对其晾晒风干后进行加工,制作成笋干、笋罐头或各种腌制

19
产品[93],竹笋的可食鲜重和可食干重是衡量竹笋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由图 4-1 可知,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之间可食鲜重含量、可食干重含量差异显著。都江堰产区白夹竹笋
可食鲜重含量和可食干重含量居各产区首位,达 34.24g/根和 3.29g/根,比可食鲜重含
量最低的洪雅产区(16.95g/根)高 102.01%,比可食干重含量最低的芦山产区(1.74g/
根)高 89.08%。大邑产区白夹竹笋在这两项指标上略低于都江堰产区,但也显著高
于其他产区。

图 4-1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可食部分含量 图 4-2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维生素 C 含量


Fig 4-1 Edible Phyllostachys bisseti shoots part of the Fig 4-2 Vitamin C content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 shoots
cont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4.2.2 维生素 C 含量
维生素 C 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人体
结缔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预防动脉硬化及治疗坏血病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
营养元素[94]。由图 4-2 可知,不同产区白夹竹笋之间维生素 C 含量差异显著。芦山产
区白夹竹笋维生素 C 含量最高,达 96.56mg/kg,比维生素 C 含量最低的都江堰产区
(85.74mg/kg)高 12.62%。大竹、洪雅产区白夹竹笋维生素 C 含量比芦山产区略低,
但也显著高于雨城区、崇州、大邑、邻水、都江堰产区。

4.2.3 氨基酸总量含量
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基本物质,也是构成各种竹笋特有鲜味的物质[95]。
果蔬的氨基酸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是果蔬品质和营养的重要评价指标之
一[96]。由图 4-3 可知,不同产区白夹竹笋之间氨基酸总量含量差异显著。崇州产区白

20
夹竹笋氨基酸总量含量最高,达 111.69mg/g,比氨基酸总量含量最低的芦山产区
(84.75mg/g)高 30.25%。都江堰、大邑、洪雅产区白夹竹笋氨基酸总量含量比崇州
产区略低,但也显著高于大竹、邻水、雨城区、芦山产区。

图 4-3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氨基酸总量含量 图 4-4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粗蛋白含量


Fig 4-3 Total amino acid content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 Fig 4-4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
shoots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ots in different regions

注:氨基酸总量包括: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
Note: Amino acids include: Asp, Thr, Ser, Asn, Glu, Gln, Gly, Ala, Val, Cys, Met, Ile, Leu, Tyr, Phe, g-ABA, Lys, His, Arg, Pro.

4.2.4 粗蛋白含量
蛋白质是多种氨基酸所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裂,新细胞的
形成都必需有蛋白质参与[97]。同时,蛋白质也是竹笋干物质含量的主要的组成部分
[98]
。由图 4-4 可知,不同产区白夹竹笋之间粗蛋白含量数值波动较小,差异不显著。

4.2.5 粗脂肪含量
粗脂肪是脂溶性物质的总称,粗脂肪中除真脂肪外,还含有其他溶于乙醚的有机
物质,如叶绿素、胡萝卜素、有机酸、树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由图 4-5 可知,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之间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都江堰产区白夹竹笋粗脂肪含量最高,
达 1.26g/100g,比粗脂肪含量最低的芦山产区(0.78g/100g)高 61.54%。大邑、大竹
产区白夹竹笋粗脂肪含量略低于都江堰产区,但也显著高于其他产区。除都江堰、大
邑、大竹产区外,洪雅、崇州产区白夹竹笋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邻水、雨城区、芦山
产区。

21
图 4-5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粗脂肪含量 图 4-6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总糖含量
Fig 4-5 Crude fat content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 shoots in Fig 4-6 Total sugar content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 shoots
different reg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4.2.6 总糖含量
可溶性总糖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竹笋中的可溶性总糖主要为果糖、
葡萄糖和蔗糖[99]。由图 4-6 可知,不同产区白夹竹笋之间总糖含量差异显著。崇州产
区白夹竹笋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达 2.28g/100g,比总糖含量最低的芦山产区
(0.85g/100g)高 168.24%。除崇州产区外,其余产区竹笋总糖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依
次是:大邑>都江堰>洪雅>大竹>雨城区>邻水>芦山。

4.2.7 矿质元素总量含量
矿质元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需从食物和水中获取,矿质元素是人体激素、维生素、
蛋白质和多种酶类的重要成分。由图 4-7 可知,不同产区白夹竹笋之间矿质元素总量
含量差异显著。大邑产区白夹竹笋矿质元素总量含量最高,达 8.65g/100g,比矿质元
素总量含量最低的都江堰产区(6.83g/100g)高 26.65%。雨城区、芦山产区白夹竹笋
矿质元素总量含量略低于大邑产区,但也显著高于其他产区。

22
图 4-7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矿质元素总量含量 图 4-8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灰分含量
Fig 4-7 Total mineral elements content of Phyllostachys Fig 4-8 Ash content of Phyllostachys bisseti shoots in
bisseti shoots in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regions

注:矿质元素包括:钙、钾、镁、钠、铜、铁、锰、锌。

Note: Mineral elements include: Ca, K, Mg, Na, Cu, Fe, Mn, Zn.

4.2.8 灰分含量
灰分是指植物体经过灼烧后残留的无机物,通过对竹笋灰分含量的分析,可以了
解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情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由图 4-8 可知,不
同产区白夹竹笋之间灰分含量数值波动较小,差异不显著。

4.2.9 小结
竹笋的营养成分具有“四高两低”的特点,即维生素 C 含量高、氨基酸总量含
量高、粗蛋白含量高、矿质元素总量含量高,而总糖和粗脂肪含量低。在这一点上,
白夹竹笋符合当前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本节研究结果
表明,不同产区白夹竹笋营养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除粗蛋白、灰分含量 2 项指标无显
著差异之外,其余 6 项指标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经各项指标综合分析,芦山产区
白夹竹笋以高维生素 C、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的特点在营养价值上优于其他产区,
而都江堰、崇州、大邑产区白夹竹笋以高可食率、高氨基酸、高矿质元素和可溶性总
糖含量的特点在品质和口感上有优势。

23
4.3 不同产区土壤养分差异分析

4.3.1 土壤 pH
pH 是土壤重要的理化性质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和土壤农化
分析的基本项目,土壤 pH 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100]。由图
4-9 可知,各产区土壤 pH 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大竹产区土壤 pH 呈中性,雨城区、大
邑、洪雅、崇州、都江堰产区土壤 pH 呈微酸性,邻水、芦山产区土壤 pH 呈酸性。

4.3.2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物
理性质,促进微生物和土壤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分解,提高土壤的保
肥性和缓冲性的作用。它与土壤的结构性、通气性、渗透性和吸附性、缓冲性有密切
的关系,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
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101]。由图 4-10 可知,各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洪雅
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达 24.18g/kg,比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的雨
城区产区(3.88g/kg)高 523.20%。除洪雅产区外,崇州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
于大邑产区,大邑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大竹、邻水、芦山、都江堰、雨城区
产区。

图 4-9 不同产区土壤 pH 值 图 4-10 不同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


Fig 4-9 PH value of soil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Fig 4-10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24
4.3.3 土壤氮含量

(1)全氮含量

氮元素对植物茎和叶的生长、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102],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
养元素,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代表着土壤氮素的总贮量和供氮潜力。由图 4-11 可知,
各产区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洪雅产区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达 2.83g/kg,比土壤全
氮含量最低的芦山产区(1.24g/kg)高 128.23%,都江堰产区土壤全氮含量比洪雅产
区略低,但也显著高于其他产区。除洪雅、都江堰产区外,崇州产区土壤全氮含量显
著高于大邑产区;大邑产区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雨城区、邻水、大竹、芦山产区。

图 4-11 不同产区土壤全氮含量 图 4-12 不同产区土壤碱解氮含量


Fig 4-11 Total nitrogen content of soil in different Fig 4-12 Nitrogen content of soil alkali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producing areas

(2)碱解氮含量

碱解氮包括无机态氮和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氮,在土壤中的含量不够
稳定,易受土壤水热条件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能反映近期土壤的氮素供
应能力。由图 4-12 可知,各产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显著。都江堰产区土壤碱解氮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达 354.50mg/kg,比土壤碱解氮含量最低的雨城区产区
(147.91mg/kg)高 139.67%。除都江堰产区外,其余产区土壤碱解氮含量从高到低
顺序依次是:芦山>崇州>洪雅>大邑>邻水>大竹>雨城区。

(3)铵态氮含量

铵态氮是土壤中氮元素以铵根离子(NH4+)存在的形式,易溶于水,能被作物

25
直接吸收,并且在土壤中不易流失。由图 4-13 可知,各产区土壤铵态氮含量差异显
著。崇州产区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达 103.21mg/kg,比土壤铵态氮含
量最低的大邑产区(32.28mg/kg)高 219.73%。除崇州产区外,大竹、邻水、雨城区、
芦山、都江堰产区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大邑、洪雅产区。

图 4-13 不同产区土壤铵态氮含量 图 4-14 不同产区土壤硝态氮含量


Fig 4-13 Soil ammonium nitrogen content in different Fig 4-14 Soil nitrate nitrogen content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producing areas

(4)硝态氮含量

硝态氮是土壤中氮元素以硝酸根离子(NO3 )存在的形式,能迅速提供作物所
需的氮素营养,在不同土壤层分布较均匀,有利于作物深层根系吸收。由图 4-14 可
知,各产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崇州产区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
达 40.25mg/kg,比土壤硝态氮含量最低的大竹产区(14.01mg/kg)高 187.29%。除崇
州产区外,芦山、都江堰产区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洪雅产区;洪雅产区土壤硝态
氮含量显著高于大竹、邻水、雨城区、大邑产区。

4.3.4 土壤磷含量

(1)全磷含量

磷元素能促进植物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全磷是土壤中磷元素的总贮
量。由图 4-15 可知,各产区土壤全磷含量差异显著。大竹产区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
于其他产区,达 0.85g/kg,比土壤全磷含量最低的芦山产区(0.32g/kg)高 165.63%。
除大竹产区外,其余产区土壤全磷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是:洪雅>邻水>大邑>雨城

26
区>崇州>都江堰>芦山。

图 4-15 不同产区土壤全磷含量 图 4-16 不同产区土壤有效磷含量


Fig 4-15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of soil in different Fig 4-16 Effective phosphorus content of soil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producing areas

(2)有效磷含量

有效磷是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组分,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分吸附态磷及有
机态磷。由图 4-16 可知,各产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显著。大邑产区土壤有效磷含
量 显 著 高 于 其 他 产 区 , 达 51.15mg/kg , 比 土 壤 有 效 磷 含 量 最 低 的 芦 山 产 区
(10.29mg/kg)高 397.08%。除大邑产区外,崇州、雨城区、邻水产区土壤有效磷含
量显著高于洪雅产区,洪雅产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大竹、都江堰、芦山产区。

4.3.5 土壤钾含量

(1)全钾含量

钾元素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
分和维生素 C 的含量[102],全钾是土壤中各种形态钾含量的总和,包括植物难以吸收
的矿物钾、可被吸收的缓效钾和速效钾。由图 4-17 可知,各产区土壤全钾含量差异
显著。崇州产区土壤全钾含量最高,达 25.61g/kg,比土壤全钾含量最低的邻水产区
(2.92g/kg)高 777.05%,大邑产区土壤全钾含量略低于崇州产区,但也显著高于其
他产区。除崇州、大邑产区外,其余产区土壤全钾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是:雨城区>
芦山>洪雅>都江堰>大竹>邻水。

27
图 4-17 不同产区土壤全钾含量 图 4-18 不同产区土壤速效钾含量
Fig 4-17 Total potassium content of soil in different Fig 4-18 The content of soil quick effect potassium in
producing areas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2)速效钾含量

速效钾是土壤中存在水溶性钾,这部分钾能很快地被植物吸收利用。由图 4-18 可
知,各产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雨城区产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
达 121.86mg/kg,比土壤速效钾含量最低的大邑产区(90.67mg/kg)高 34.40%。除雨
城区产区外,芦山、邻水、都江堰、大竹、洪雅、崇州产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
大邑产区。

4.3.6 小结
本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白夹竹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按照全国第二
次土壤普查划分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来看(表 4-13),这 8 个白夹竹产区的土壤有机
质、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偏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偏高,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处于正
常水平。总体来说,这 8 个产区的土壤均缺乏有机肥和钾肥施入,而土壤中氮含量偏
高,后期经营管理应注意增加有机肥的施入,平衡氮磷钾肥的施入。但土壤养分对竹
笋营养品质是一种综合影响的关系,要了解土壤养分各指标对竹笋品质各指标的影响
程度究竟如何,还应该对各地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相关分析。

28
表 4-13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Table 4-13 Soil nutrient grading standards
项目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级别 g/kg g/kg g/kg g/kg mg/kg mg/kg mg/kg

一级 >40 >2 >1 >25 >150 >40 >200

二级 30-40 1.5-2 0.8-1 20-25 120-150 20-40 150-200

三级 20-30 1-1.5 0.6-0.8 15-20 90-120 10-20 100-150

四级 10-20 0.75-1 0.4-0.6 10-15 60-90 5-10 50-100

五级 6-10 0.5-0.75 0.2-0.4 5-10 30-60 3-5 30-50

六级 <6 <0.5 <0.2 <5 <30 <3 <30

4.4 土壤养分对白夹竹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前文中通过对 8 个不同产区的白夹竹笋营养成分及竹林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得到
了各个产地白夹竹笋的营养品质特性和土壤养分特性。为进一步分析各土壤养分指标
对白夹竹笋品质的综合影响,了解土壤养分各指标对竹笋品质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各
地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对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
与土壤养分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4.4.1 大竹产区
由表 4-14 可知,大竹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指标间存在
相关性。从相关性系数 R 值分析,大竹产区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
较高的正相关,与土壤全氮、铵态氮含量呈负相关。说明影响大竹产区白夹竹笋营养
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中的氮元素。因此,大竹产区白夹竹笋用林
的土壤管理建议主要为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促进竹笋维生素 C
和粗脂肪含量的增高;适当降低氮肥的施入量,平衡土壤氮磷钾肥的比例,促进竹笋
品质的提高。
表 4-14 大竹产区土壤养分与竹笋营养物质的相关分析
Table 4-14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and bamboo shoot nutrients in Dazhu producing area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指标 维生素 C 粗蛋白 粗脂肪 总糖 灰分 可食鲜重 可食干重
总量 总量

pH 0.029 0.687* -0.238 0.443 -0.459 0.112 0.357 -0.505 0.426

有机质 0.802** -0.171 0.832** 0.102 -0.119 -0.641 -0.520 0.398 0.201

全氮 -0.517 -0.812** -0.016 0.003 0.517 0.042 0.244 -0.088 -0.864**

碱解氮 0.670* 0.390 -0.005 -0.323 -0.606 0.068 -0.309 0.006 0.516

铵态氮 0.262 0.601 0.191 -0.266 -0.850** 0.068 -0.239 0.323 0.674*

29
硝态氮 0.078 0.652 -0.360 -0.094 -0.575 0.563 0.157 0.190 0.252

全磷 -0.675* 0.035 -0.393 -0.059 0.247 0.568 0.528 -0.424 -0.259

有效磷 -0.265 0.203 -0.595 -0.339 -0.314 0.719* 0.384 -0.137 -0.402

全钾 0.464 -0.403 0.410 0.060 0.146 -0.260 -0.385 0.375 -0.198

速效钾 -0.639 -0.116 -0.622 0.002 0.272 0.625 0.684* -0.446 -0.415

4.4.2 邻水产区
由表 4-15 可知,邻水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之间存
在相关性。从相关性系数 R 值分析,邻水产区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 pH、全磷、
有效磷、全钾含量均呈较高的正相关。说明邻水产区白夹竹林下土壤酸性过高,并且
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少磷钾肥的施入。因此,邻水产区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管理
建议主要为改良土壤 pH,降低土壤酸度,可促进竹笋氨基酸总量的增加;并提高磷
肥、钾肥在肥料中的配比,可促进竹笋粗脂肪含量和矿质元素总量的增加。
表 4-15 邻水产区土壤养分与竹笋营养物质的相关分析
Table 4-15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and bamboo shoot nutrients in Linshui producing area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指标 维生素 C 粗蛋白 粗脂肪 总糖 灰分 可食鲜重 可食干重
总量 总量

pH 0.537 -0.434 -0.596 -0.494 -0.638 0.911** -0.264 0.388 0.742*

有机质 0.430 0.122 0.420 -0.586 0.567 0.457 0.022 -0.668* -0.388

全氮 -0.308 0.076 0.379 0.552 0.627 0.044 0.572 -0.659 -0.650

碱解氮 -0.478 -0.251 0.204 0.488 0.429 0.058 0.445 -0.737* -0.634

铵态氮 -0.176 0.154 0.137 0.627 0.588 0.122 0.716* -0.514 -0.745*

硝态氮 0.256 -0.339 0.070 0.631 -0.449 0.609 0.693* 0.382 0.269

全磷 -0.260 0.165 0.909**


0.714 *
0.551 0.025 0.313 -0.449 -0.430

有效磷 -0.174 0.302 0.968** 0.525 0.741* 0.020 0.409 -0.589 -0.619

全钾 -0.331 -0.303 0.410 0.580 -0.283 0.361 0.808** -0.224 -0.251

速效钾 0.245 -0.597 -0.615 0.059 -0.354 0.530 -0.004 0.596 0.751*

4.4.3 雨城区产区
由表 4-16 可知,雨城区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之间存在相关
性。从相关性系数 R 值分析,雨城区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 pH、全磷、有效磷含量呈较高
的正相关,与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呈负相关。说明雅安雨城区白夹竹林土壤偏酸,
抑制了竹笋中总氨基酸的含量,并且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氮肥的施入量过多,而缺少磷肥的
施入。因此,雅安雨城区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管理建议主要为改良土壤 pH,降低土壤酸度,
可促进竹笋氨基酸总量增加;适当降低氮肥的施入量,提高肥料中磷肥的配比,可促进竹笋

30
总糖、灰分含量和可食鲜重、可食干重的提高。
表 4-16 雨城区产区土壤养分与竹笋营养物质的相关分析
Table 4-16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and bamboo shoot nutrients in Yucheng producing area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指标 维生素 C 粗蛋白 粗脂肪 总糖 灰分 可食鲜重 可食干重
总量 总量

pH 0.519 -0.591 -0.48 -0.364 -0.107 0.986** 0.188 0.333 0.393

有机质 -0.467 0.308 0.090 0.003 0.389 -0.556 0.159 0.093 -0.436

全氮 0.613 -0.076 0.474 0.425 -0.814 **


-0.180 -0.564 -0.688 *
-0.262

碱解氮 0.317 0.210 0.589 0.403 -0.479 -0.643 -0.429 -0.593 -0.637

铵态氮 0.247 0.634 0.497 0.534 -0.615 -0.734* -0.745* -0.830** -0.869**

硝态氮 -0.540 -0.288 -0.743* -0.821** 0.674* 0.235 0.673* 0.628 0.450

全磷 -0.255 0.040 -0.327 -0.315 0.835**


-0.048 0.641 0.910 **
0.094

有效磷 0.482 0.619 0.747* 0.967** -0.644 -0.444 -0.529 0.941** -0.597

全钾 -0.408 -0.499 -0.402 -0.647 0.709* 0.126 0.777* 0.417 0.395

速效钾 -0.010 0.474 0.442 0.523 0.164 -0.493 -0.058 -0.112 -0.649

4.4.4 芦山产区
由表 4-17 可知,芦山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之间存在相
关性。从相关性系数 R 值分析,芦山产区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 pH、有机质、全钾含
量呈较高的正相关。说明芦山产区白夹竹林土壤偏酸,影响芦山产区白夹竹笋营养品质的
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 pH、有机质和土壤中的钾元素。因此,芦山产区白夹竹笋用林的土
壤管理建议主要为改良土壤 pH,降低土壤酸度,可促进竹笋氨基酸总量增加;增施一定
量的有机肥和钾肥,可促进竹笋粗脂肪、灰分和维生素 C 含量的增加。
表 4-17 芦山产区土壤养分与竹笋营养物质的相关分析
Table 4-17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and bamboo shoot nutrients in Lushan producing area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指标 维生素 C 粗蛋白 粗脂肪 总糖 灰分 可食鲜重 可食干重
总量 总量

pH -0.450 -0.253 0.467 0.144 0.229 0.977** -0.273 -0.250 -0.590

有机质 -0.179 -0.479 0.924** 0.745* 0.983** 0.049 -0.428 -0.612 -0.624

全氮 0.313 -0.553 0.714* 0.700* 0.575 0.720* -0.190 -0.285 -0.767*

碱解氮 0.765* 0.056 -0.004 0.040 -0.082 0.760* 0.247 0.267 -0.409

铵态氮 0.618 -0.585 0.534 0.304 0.609 0.486 0.241 0.085 -0.631

硝态氮 0.612 -0.389 0.460 0.400 0.396 0.738* 0.090 0.010 -0.669*

全磷 -0.408 -0.037 0.399 0.741* 0.037 0.508 -0.504 -0.623 -0.352

有效磷 0.613 -0.546 0.540 0.363 0.566 0.581 0.180 0.044 -0.666

全钾 0.864 **
-0.108 0.061 -0.037 0.094 0.636 0.409 0.365 -0.427

速效钾 0.488 -0.507 0.605 0.541 0.523 0.715* -0.019 -0.120 -0.730*

31
4.4.5 都江堰产区
由表 4-18 可知,都江堰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之间
存在相关性。从相关性系数 R 值分析,都江堰产区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
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呈较高的正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负相关。说
明都江堰产区白夹竹林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有机肥施入量不足,并且肥料配比中氮肥
的配比过高,磷钾肥的配比过低。因此,都江堰产区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管理建议主
要为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可促进竹笋维生素 C 含量和可食干重的增高;适当降低
氮肥的施入量,增加磷钾肥的配比,促进竹笋品质的提高。
表 4-18 都江堰产区土壤养分与竹笋营养物质的相关分析
Table 4-18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and bamboo shoot nutrients in Dujiangyan producing area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指标 维生素 C 粗蛋白 粗脂肪 总糖 灰分 可食鲜重 可食干重
总量 总量

pH 0.501 0.699* -0.069 -0.378 -0.259 0.616 -0.677* 0.232 0.518

有机质 0.947** 0.518 -0.291 0.658 -0.452 0.024 -0.178 -0.079 0.977**

全氮 0.635 0.646 -0.185 0.664 -0.416 0.215 -0.288 0.147 0.482

碱解氮 0.515 -0.875 **


0.178 -0.121 -0.201 0.637 -0.717 *
0.663 0.523

铵态氮 -0.135 -0.604 -0.051 0.409 0.120 -0.685* 0.589 -0.312 -0.019

硝态氮 -0.244 -0.630 0.201 0.577 0.338 -0.442 0.415 0.020 -0.377

全磷 0.993 **
0.808**
0.032 0.566 -0.301 0.548 -0.471 0.542 0.864**

有效磷 0.791* 0.887** -0.185 0.068 -0.461 0.527 -0.762* 0.213 0.874**

全钾 -0.248 -0.655 -0.245 0.715* -0.005 -0.674* 0.891** -0.636 0.071

速效钾 0.978** 0.800** 0.144 0.525 -0.209 0.648 -0.481 0.699* 0.737*

4.4.6 大邑产区
由表 4-19 可知,大邑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之间存
在相关性。从相关性系数 R 值分析,大邑产区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
呈较高的正相关。说明影响大邑产区白夹竹笋营养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有机
质。因此,大邑产区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管理建议主要为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增加
土壤有机质,可促进竹笋可食鲜重的提高。

32
表 4-19 大邑产区土壤养分与竹笋营养物质的相关分析
Table 4-19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and bamboo shoot nutrients in Dayi producing area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指标 维生素 C 粗蛋白 粗脂肪 总糖 灰分 可食鲜重 可食干重
总量 总量

pH 0.005 -0.745* -0.745* 0.040 0.270 0.024 -0.221 -0.165 -0.154

有机质 -0.489 -0.324 -0.589 -0.379 0.632 -0.338 -0.565 0.893** -0.689*

全氮 0.333 0.623 0.089 0.313 0.331 0.173 0.203 0.313 -0.011

碱解氮 0.625 0.299 0.716* 0.779* -0.611 0.416 0.603 0.371 0.469

铵态氮 0.658 0.374 0.631 0.559 -0.529 0.498 0.598 0.567 0.747*

硝态氮 0.606 0.336 0.700* 0.465 -0.471 0.699* 0.592 0.399 0.634

全磷 0.511 -0.013 0.056 0.619 0.357 0.469 -0.233 -0.104 0.208

有效磷 0.426 0.147 0.636 0.366 -0.723* 0.485 0.601 0.657 0.790*

全钾 -0.038 0.074 -0.429 -0.012 0.688* -0.227 -0.426 -0.222 -0.690*

速效钾 0.640 -0.193 0.276 0.669* -0.330 0.763* 0.389 0.391 0.708*

4.4.7 崇州产区
由表 4-20 可知,崇州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之间存
在相关性。从相关性系数 R 值分析,崇州产区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
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呈较高的正相关,与土壤 pH 显著性不明显。说明崇州产区白
夹竹林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有机肥、磷肥、钾肥的施入量不足。因此,崇州产区白
夹竹笋用林的土壤管理建议主要为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促进竹
笋粗脂肪、可食鲜重、可食干重指标的提高;适当增加肥料中磷钾肥的配比,可促进
竹笋维生素 C、粗脂肪、可食鲜重、可食干重等指标的提高。
表 4-20 崇州产区土壤养分与竹笋营养物质的相关分析
Table 4-20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and bamboo shoot nutrients in Chongzhou producing area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指标 维生素 C 粗蛋白 粗脂肪 总糖 灰分 可食鲜重 可食干重
总量 总量

pH 0.555 0.429 0.139 -0.112 0.232 0.645 -0.039 0.253 0.241

有机质 0.414 0.449 0.951** -0.014 0.722* -0.113 0.274 0.858** 0.847**

全氮 0.383 -0.294 0.341 0.550 0.432 0.358 -0.468 0.321 0.351

碱解氮 0.558 0.753* 0.034 -0.465 0.157 0.564 0.166 0.242 0.208

铵态氮 0.707 *
0.035 0.698 *
0.543 0.689*
0.381 -0.455 0.632 0.752*

硝态氮 0.539 0.404 0.686* 0.091 0.725* -0.001 0.128 0.627 0.720*

全磷 0.772* 0.493 0.936** 0.091 0.921** 0.238 -0.035 0.990** 0.982**

有效磷 -0.684* -0.155 -0.622 -0.436 -.0697* -0.706* 0.592 -0.603 -0.717*

全钾 0.889** 0.087 0.183 0.364 0.547 0.539 -0.653 0.412 0.426

速效钾 0.811** 0.622 0.087 -0.257 0.299 0.717* -0.071 0.325 0.302

33
4.4.8 洪雅产区
由表 4-21 可知,洪雅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之间存
在相关性。从相关性系数 R 值分析,洪雅产区竹笋营养物质含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
呈较高的正相关。说明洪雅产区白夹竹林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钾肥的施入量不足。
因此,洪雅产区白夹竹笋用林的土壤管理建议主要为施入一定量的钾肥,可促进竹笋
中矿质元素总量的提高。
表 4-21 洪雅产区土壤养分与竹笋营养物质的相关分析
Table 4-2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and bamboo shoot nutrients in Hongya producing area
氨基酸 矿质元素
指标 维生素 C 粗蛋白 粗脂肪 总糖 灰分 可食鲜重 可食干重
总量 总量

pH 0.166 0.213 0.576 0.716* -0.144 0.351 0.481 0.751* -0.324

有机质 -0.301 -0.415 -0.037 -0.420 0.446 0.285 0.092 -0.433 -0.115

全氮 -0.068 0.082 0.391 0.478 0.119 0.433 0.318 0.597 -0.060

碱解氮 0.030 0.215 0.052 0.158 0.444 -0.018 -0.029 0.315 -0.140

铵态氮 -0.324 -0.125 0.066 -0.212 -0.268 -0.045 -0.057 -0.133 0.047

硝态氮 0.250 0.581 -0.111 -0.001 0.765*


-0.560 -0.516 0.275 -0.033

全磷 0.218 -0.450 -0.446 -0.182 -0.350 0.168 0.295 -0.201 -0.408

有效磷 -0.446 0.492 0.201 -0.386 0.789* -0.364 -0.693* -0.029 0.779*

全钾 0.045 -0.006 -0.425 -0.164 -0.385 -0.285 -0.161 -0.264 -0.027

速效钾 0.037 0.638 -0.367 -0.515 0.655 0.617 0.971** -0.177 0.487

4.4.9 小结
本节通过对各产区土壤养分各指标与白夹竹笋营养各物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研
究结果表明,白夹竹笋品质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邻水、雨城区、
芦山产区土壤酸性过高抑制了白夹竹笋的氨基酸总量含量;大竹、雨城区、都江堰、
大邑产区土壤氮含量较高,抑制了竹笋的总糖、粗蛋白、灰分和可食部分含量;大竹、
芦山、都江堰、大邑、崇州产区土壤有机质偏低,导致白夹竹笋的维生素 C、粗脂肪、
灰分和可食部分含量降低;邻水、雨城区、都江堰、崇州产区土壤磷含量较低,导致
竹笋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可食部分含量偏低;大竹、邻水、芦山、都江
堰、崇州、洪雅产区土壤钾含量较低,致使竹笋的维生素 C、粗蛋白、粗脂肪、矿质
元素总量含量降低。根据土壤养分各指标与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各指标的相关分析结
果,并结合当地土壤养分情况,可以对现阶段四川各白夹竹产区的土壤养分管理提出
一些建议,但各地具体的土壤施肥方案和管理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4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不同立地因子对白夹竹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的影响
竹子的生长发育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使在同一区域,因立地条件的不同,也会
影响竹子的生长情况。白夹竹笋用林的造林地必须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才能保证其
具备良好适生环境,获得更高的竹笋产量。肖文[47]研究发现,海拔高度对方竹笋产量、
地径、竹高的影响极显著,海拔高度 400~600m 范围内生长的方竹在三项指标上都
明显高于较低或较高海拔。高寿池[103]研究发现,位于不同坡向的香甜竹生长量差异
明显,香甜竹生长量大小与坡向的关系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罗俊荣 [104]
研究发现,坡位、坡向、土壤厚度均对元竹笋产量影响比较显著,对地径和竹高影响
不显著,具体表现为下坡优于中坡、上坡,阴坡优于半阴坡和阳坡,土壤厚度适中优
于较厚或较薄的土壤。
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立地因子对白夹竹的笋产量、笋基
径和退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白夹竹的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影
响显著。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均对白夹竹笋产量
影响显著;海拔高度、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对白夹竹笋基径影响显著;坡
向、坡位、腐殖质层厚度对白夹竹退笋率影响显著。这与前人对其他竹种立地条件的
研究结果基本相似,说明海拔高度 1000~1200m,土层厚度 30~50cm,腐殖质层深
厚肥沃,地势平缓的中下坡位阴坡面,是白夹竹笋用林较适宜的造林地点。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立地条件对竹笋退笋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经推测可能是由
于不同立地条件影响了竹类害虫的生命活动所造成退笋率的差异性。退笋率是影响竹
笋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退笋率高的低效林经济效益也不高,当前关于立地条件与竹
笋退笋率关系的研究还不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5.1.2 不同产区白夹竹笋品质差异及土壤养分差异
竹笋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笋用竹种品质优良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竹
类植物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詹卉[105]等研究表明,不同种源地龙竹笋营养成分差异
显著,勐海龙竹笋具有较高总糖、蛋白质及较低的粗纤维和单宁含量,较沧源龙竹笋
口感更好。李苑[106]等研究表明,不同产地厚竹笋营养品质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营养

35
成分间的差异程度不同,土壤化学性质是造成不同产地竹笋营养品质出现差异的重要
原因之一。甘小洪[107]研究表明,寿竹笋的基本营养成分随出土高度不同具有一定差
异。本研究中,不同产区白夹竹笋的可食率、维生素 C 含量、氨基酸总量含量、粗
脂肪含量、总糖含量、矿质元素总量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说明不同产区白夹竹笋营养成分具有差异,这种差异与种源、土壤、气候、采收条件
等因素有关。
土壤是由植被、地形、气候、空间、人类活动等要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非均质和
变化的时空连续体,即使在土壤类型和质地相同的区域内,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具
有明显差异[108]。高强伟[109]等研究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格局
的一个主要原因。黄魏[110]等研究表明,基于地形单元的空间预测可以精准有效地获
取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冯广[111]等研究表明,土壤变异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
的自相关特征,并具有一定的尺度效应。本研究中,不同产区白夹竹林下土壤养分含
量差异显著,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在较大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土壤养分存在空
间变异性,但由何种因素导致 8 个产区白夹竹林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需要做进一
步深入研究。

5.1.3 土壤养分对白夹竹笋营养品质的影响
竹子生长和竹笋发育所需的绝大部分营养元素从土壤中吸收,因此竹林土壤的养
分含量及其比例关系、pH 值等因素都能影响竹笋的品质。郑蓉[45]应用主成分分析和
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产地绿竹鲜笋质量指标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Pestana
M[112]等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研究柑橘花器营养物质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Jabeen
T[113]等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不同公园植被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在参考
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白夹竹笋品质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多个
土壤养分因子对白夹竹笋的营养物质含量产生了综合影响,不同的土壤因子对竹笋营
养物质含量的影响大小不一。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提高竹笋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氮磷钾等元素的归还和合理人
工施入,能快速的补充竹子的营养物质,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适宜的 pH 能促进
竹子对土壤各元素的吸收,减缓土壤养分胁迫[114],提高竹笋产量。郑蓉[45]研究发现,
适宜的 pH 和较高的有机质对绿竹笋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全氮含量为抑制作用。
宋锋惠[115]等研究发现,过高全氮含量引起植株徒长,从而降低骏枣的品质。涂常青[116]

36
等研究发现,土壤碱解氮含量对沙田柚的品质促进作用较大。本研究中,土壤 pH 酸
性过高会抑制白夹竹笋的氨基酸总量含量;土壤氮含量过高会抑制竹笋总糖、粗蛋白、
灰分和可食部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增加可促进竹笋维生素 C、粗脂肪、灰分和可食部
分含量提高;土壤磷含量增加可促进竹笋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可食部分
含量提高;土壤钾含量增加可促进竹笋的维生素 C、粗蛋白、粗脂肪、矿质元素总量
含量提高。这与郑蓉和宋锋惠等研究结果相似,与涂常青等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可
能是因为土壤种类、养分含量、植被种类及管理措施的差异有关。
虽然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的方法找出了影响各产区白夹竹笋营养物质含量的重
要土壤养分因子,对现阶段的笋用白夹竹林土壤养分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但目前还
不能完全解释土壤养分对白夹竹笋营养物质的综合影响机制,还应该根据各地土壤养
分条件与竹笋特性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在白夹竹笋用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土壤
实际条件因地制宜的制定土壤的水肥管理方案[117],才能达到不同产地白夹竹笋的优
质高产目的,提高竹农的经济收入,减少对竹林土壤的破坏。

5.2 结论
(1)不同立地条件对白夹竹的笋产量、笋基径、退笋率影响显著。海拔为 1000~
1200m,土层厚度 30~50cm,腐殖质层深厚肥沃,地势平缓的中下坡位阴坡面,是
白夹竹笋用林较适宜的造林地点。
(2)白夹竹笋品质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根据相关分析结果,
结合各地土壤养分特点,对白夹竹 8 个产区土壤养分管理建议分别为:大竹产区应增
施有机肥,并适当降低氮肥施入量;邻水产区应改良土壤 pH,提高磷肥在肥料中的
配比;雨城区产区应改良土壤 pH,降低氮肥施入量,提高磷钾肥在肥料中的配比;
芦山产区应改良土壤 pH,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都江堰产区应增施有机肥,适当降低
氮肥的施入量,并提高磷钾肥在肥料中的配比;大邑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崇州产区应
增施有机肥,并提高磷钾肥在肥料中的配比;洪雅产区应增施一定量的钾肥。

37
参考文献
[1] 杨开良.我国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林研究,2012,30(2):140-143.

[2] 杨宇明,辉朝茂.中国竹产业开发的前景和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5):36-40.

[3] 陈勇.中国竹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50-54.

[4] 樊宝敏,李智勇,王登举.竹林资源经营管理政策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1):66-69.

[5] 李善春.NaCl 盐胁迫下 5 种地被观赏竹生理特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

[6] Kuehl Y. Resources, Yield, and Volume of Bamboos[M]. Germany: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5.

[7] 杨冬生.四川主要竹种造林技术[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 毛丹,陈建华.笋用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6):59-60+69.

[9] 孙海波.云南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构想[J].经济问题探索,2003(9):113-114.

[10] 宋会兴,江明艳,陈其兵.华西雨屏区白夹竹分株种群的点格局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

1135-1140.

[11] Akinlabi ET, Anane-Fenin K, Akwada D R. Applications of Bamboo[M]. Germany:Spring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12] 吕兵洋.竹林专用矿渣肥对华西雨屏区白夹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

学,2014.

[13] 王成栋,大熊猫国家公园加速建设 涉及四川 7 个市州[N].四川日报,2017-08-10(7).

[14] Wang H, Zhong H, Hou R, et al. A Diet Diverse in Bamboo Parts is Important for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Metabolism and Health[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1).

[15] Li Y, Swaisgood R R, Wei W, et al. Withered on the stem: is bamboo a seasonally limiting resource

for giant panda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lution Research, 2017, 24(11):10537-10546.

[16] Han H, Wei W, Zeng J, et al. Diet and foraging-site selection by giant pandas in 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China[J]. Animal Biology, 2017, 67(1):53-67.

[17] 周永丽,孙鹏,干少雄,等.白夹竹笋促成技术试验初报[J].世界竹藤通讯,2005(02):30-33.

[18] 江心,陈其兵.四川省天然白夹竹林经营状况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3):411-417.

[19] Hogarth N J, Belcher B. The Contribution of Bamboo to Household Income and Rural Livelihoods

in a Poor and Mountainous County in Guangxi, China[J].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 2013,

15(1):71-81.

38
[20] Sun F, Kakwara PN, Huaping WU, et al. A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od and bamboo

preservation[J]. Journal of Forestry Engineering, 2017.

[21] 耿伯介,王正平.中国植物志(禾本科竹亚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2] 陈迎辉,黄滔,廖菊阳.观赏竹类植物繁殖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4):40-41.

[23] Ray SS, Ali M N. Factors affecting macropropagation of bamboo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ulm

cuttings: a review update[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Forestry Science, 2017, 47(1):17.

[24] 曾林,任凭,李中祥,等.白夹竹生物学特性观察[J].经济林研究,1998(04):9-11+19-73.

[25] 严旬.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26] Janzen D H. Why bamboos wait so long to flower[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 Systematics,

1976, 7(1):347-391.

[27] 潘丽娟.白夹竹开花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成都理工大学,2009.

[28] 王亿成.浅析四川省白夹竹低产原因及改造措施[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1):68-70.

[29] 黄甫昭.梁平县篌竹立地条件分析及其地下结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30] 孙国忠,邹清平.白夹竹退笋原因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1995(03):15-21.

[31] 伍文龙,宋功文,何婧,等.白夹竹退笋综合防治效益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1997(02):39-43.

[32] 宁忠政,严学峰,欧阳发豹,等.不同坡位白夹竹生长和发笋的调查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17,38

(3):102-104.

[33] 李彬,温中斌,任凭,等.梁平白夹竹低改复壮技术研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9(17):10289-10290.

[34] 罗正华,江明艳,陈其兵,等.矿渣肥对华西雨屏区白夹竹林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J].世界竹藤通讯,2014,12(01):7-14.

[35] 张亚慧,孟凡丹,于文吉.白夹竹和寿竹制备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初探[J].中国人造板,2013,20(01):

13-16.

[36] 孟凡丹. 纤维化竹单板重组材的制造技术及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37] 张文标,李文珠,方伟,等.不同竹种竹醋液组分分析[J].世界竹藤通讯,2008,6(06):1-5.

[38] 刘维.白夹竹笋采后生理及臭氧低温保鲜技术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

[39] 孙鹏,何明波.四川竹业区基地原料林的竹种选择与定向培育[J].林业工程学报,2005,19(2):13-1

6.

[40] 曹怡春.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9):157-159.

[41] 张志民.紫金山栓皮栎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

39
[42] 李秀君.长宁毛竹生长特性和土壤性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43] 洪伟,林存炎,吴承祯,等.毛竹笋品质的区域分异性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04):289-293.

[44] 张新.建阳不同产地毛竹鲜笋品质特征分析[J].竹子研究汇刊,2009,28(03):46-51.

[45] 郑蓉.产地绿竹笋品质及土壤养分的主成分与典型相关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5):

710-714.

[46] 张四海,朱强根,唐世刚,等,丁枫华,张国.竹林坡位对土壤及竹笋中微量元素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15,29(04):769-776.

[47] 肖文.立地条件对方竹生产力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1):93-94+132.

[48] 傅成杰,陈礼光,杨旺利,等.绿竹地下蔸系结构与出笋量关系的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5(2):6-

10.

[49] 陈少红.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的比较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5(03):134-136+139.

[50] 徐道旺.不同立地类型毛环竹造林成效的比较[J].竹子研究汇刊,2005(02):29-32.

[51] 孟勇,艾文胜,刘志昂,等.竹林结构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11,38(04):71-74.

[52] 嘉兴市优良笋用林开发”课题组.嘉兴市优良笋用竹林的开发技术[J].竹子研究汇刊,1991(2):68

-74.

[53] 高培军.绿竹笋用林丰产机理与栽培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

[54] 林夏馨.茶杆竹林分立竹密度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4(03):66-67+70.

[55] 林传文.不同立竹密度下茶秆竹林生长的响应[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62-64.

[56] 邹跃国.麻竹笋用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J].世界竹藤通讯,2005,3(2):26-29.

[57] 董建文.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2):101-104.

[58] 戴玉斌.福建省毛竹混交林竹林结构比较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6,20(1):35-39.

[59] 方伟,何钧潮,凌申坤,等.高节竹丰产经营技术[J].林业工程学报,2002,16(1):39-41.

[60] 吴亚维.土壤紧实胁迫对苹果生长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61] 郑郁善,高培军,吴擢溪,等.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养分的施肥效应[J].林业科学,2004,40(6):7

9-84.

[62] 张学强,谭又铭,彭成,等.南方主要栽培竹种丰产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林勘设计,2012(2):30-33.

[63] 许庆标.春笋幼竹期毛竹林养分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64] 郑瑞钰.毛竹林竹蔸施肥对竹蔸腐烂及出笋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1,38(01):72-74.

[65] 程平,彭九生,王海霞.毛竹增产剂及幼竹竹腔施肥对竹笋品质的影响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

7(03):28-31.

40
[66] 高瑞龙.绿竹施肥种类、时间效果初步试验研究—绿竹施肥试验研究之二[J].西南林业大学学

报,2000,20(3):139-142.

[67] 邓玉林,陈其兵,江心.引栽麻竹生长特性及优化培肥方案初探[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1):

43-45.

[68] 赖俊声,吴大瑜,杨龙,等.竹笋专用肥对毛竹冬笋营养品质的影响[J].世界竹藤通讯,2016,14(1):1

5-20.

[69] 郭晓敏,牛德奎,杜天真,等.毛竹林平衡施肥持续效应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

(6):786-790.

[70] 隆学武,江心,杨冬生.慈竹施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6,(2):39-43.

[71] 刘军,周云娥,许岳冲,郑建国.笋用竹病虫害调查与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1(02):72-79.

[72] 吴沧松,唐伟强,陈贵新.笋用竹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0,19(2):68-71.

[73] 谢严冰,卢庭高,徐华潮.浙江省笋用竹病虫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措施[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

(5):53-56.

[74] 高丽红.论毛竹存在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2011(3):193-193.

[75] 邬枭楠.千岛湖地区竹笋质量生态调控应用可行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3):167-168.

[76] 洪海林,余安安.雷竹笋用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04(6):18-1

9.

[77] 李素清,秦文,王家梅,等.贮藏温度对热处理楠竹笋保鲜效果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4,

32(4):413-417.

[78] 张规富,成项托.不同辐射剂量对雷竹笋保鲜效果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12):148-150.

[79] Sonar NR, Vijayendra SVN, Prakash M, et al. Nutritional and functional profile of traditional

fermented bamboo shoot based products from Arunachal Pradesh and Manipur states of India.[J].

International Food Research Journal, 2015, 22(22):788- 797.

[80] 徐俐,刘万军,陆加贵.不同保鲜剂对竹笋纤维化及保鲜效果的探讨[J].食品科学,2002,23(10):10

2-105.

[81] 杨乐,王洪新.不同可食性涂膜对方竹笋保鲜效果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2):305-308.

[82] 张规富,谢深喜,薛华.雷竹笋保鲜技术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11,38(3):49-52.

[83] 顾青,朱睦元,王向阳,等.雷竹笋采后生理及其贮藏技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

版),2002,28(2):169-174.

[84] 何奇江.竹笋活体保鲜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9(2):10-12.

41
[85] 黄颖.四川省天然气需求预测[D].西南石油大学,2014.

[86] 牛赟,刘贤德,赵维俊,等.祁连山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浅层土壤碳、氮含量特征及其相

互关系[J].中国沙漠,2014,34(2):371-377.

[87] 杨晶晶,刘英,曲媛,等.不同方法测定三七花、茎叶中维生素 C 含量[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2

4):53-56.

[88] 文赤夫,董爱文,李国章,等.蒽酮比色法测定紫花地丁中总糖及还原糖含量[J].现代食品科技,20

05,21(3):122-123.

[89] Dang LM, Chen DH, Yin A W. Analysis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Bamboo Shoots of

Pleioblastus Amarus[J].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2017.

[90] 汪群红,何贤君,鲍珍贝,等.不同来源铁皮石斛中多糖、氨基酸和生物碱含量比较[J].中药材,201

4,37(5):773-775.

[91] Hui C M, Liu W Y, Wang W J, et al. Studies on the Nutrition Component of Fresh Shoots of

Large-Sized Cluster Bamboo from Yunnan, China[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1010-1012:1170-1174.

[92]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2000.

[93] 姚荷,谭兴和.竹笋加工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7,36(11):24-27.

[94] 龙勇,孙谦,冯靖媛,等.提高果蔬维生素 C 含量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385-389.

[95] Badwaik L S, Borah P K, Borah K, et al. Influence of Fermentation on Nutritional Compositions,

Antioxidant Activity, Total Phenolic and Microbial Load of Bamboo Shoot[J].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2013, 20(2):255-262.

[96] 胡家禹,俞静芬,张志祥,等.果蔬氨基酸成分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

42-44.

[97] 张万萍,杨民,孙际珊.贵州不同山地竹笋品质分析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2):130-13

4.

[98] 王裕霞,张光楚,李兴伟.优良丛生笋用竹及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J].竹子学报,2005, 24

(4):39-44.

[99] 尹卓容.竹笋的营养及其他[J].食品科学,1987,8(1):30-31.

[100] 刁硕,王红旗,邱晨.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的差异研究与探讨[J].环境工程,2015(s1):10151017.

[101] 韩迪,李蓬勃,徐东瑞.河北省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分析[J].土壤通报,2016,47(1):65-72.

[102] 马亚平,曹兵,王艳.灵武长枣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间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林研

42
究,2017(4):105-111.

[103] 高寿池.香甜竹的适宜立地条件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5):122-127.

[104] 罗俊荣.不同立地条件对元竹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92-192.

[105] 詹卉,邓琳,何文志,等.不同种源龙竹竹笋营养价值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

报,2017,37(3):204-209.

[106] 李苑,张令,黎祖尧,等.不同产地厚竹笋的营养成分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响应特征[J].经济林研

究,2017(4):147-154.

[107] 甘小洪,唐翠彬,温中斌,等.寿竹笋的营养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

发,2013,25(4):494-499.

[108] Brady N C. 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J].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1990, 5(6):333.

[109] 高强伟,代斌,罗承德,等.蜀南竹海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J].生态学

报,2016,36(8):2255-2263.

[110] 黄魏,韩宗伟,罗云,等.基于地形单元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研究[J].农业机械学

报,2015,46(4):162-167.

[111] 冯广,姚兰,艾训儒,等.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空间异质性[J].生态学

报,2016,36(23):7635-7643.

[112] Pestana M, Beja P, Correia P J,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flowers and

fruit quality in orange trees grown in calcareous soil[J]. Tree Physiology, 2005, 25(6):761.

[113] Jabeen T, Ahmad S S.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nd vegetation data of Ayub

National Park Rawalpindi[J]. Soil & Environment, 2009, 28(2).

[114] Chen G, He Z, Wang Y. Impact of pH 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 in Red Soils[J]. Pedosphere, 2004, 14(1):9-15.

[115] 宋锋惠,哈地尔·依沙克,史彦江,等.新疆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营养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J].

果树学报,2010,27(4):626-630.

[116] 涂常青,王开峰,温欣荣,等.沙田柚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与果实品质关系初探[J].中国生态农

业学报,2009,17(6):1128-1131.

[117] 黄春辉,曲雪艳,刘科鹏,等.‘金魁’猕猴桃园土壤理化性状、叶片营养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

[J].果树学报,2014,31(6):1091-1099.

43
致 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我开始提笔写致谢的时候,意味着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
活即将结束。回顾三年时光,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陈其兵教授,感谢陈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我的
研究课题从开题定题到写作定稿,都得到了陈老师的悉心指点和大力支持。特别是
2017 年,我在四川各地开展野外实验期间,陈老师为我引荐了各地农、林局的老师,
以及给我提供了研究经费上的支持,令我的课题得以顺利完成。他作为老师,点拨迷
津,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长辈,关怀备至,让人感念至深。能师从陈老师,我为自己
感到庆幸。在此谨向陈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还要感谢都江堰农林局吴劲学老师、雅安雨城区林业局李文忠老师,以及各地农、
林局的老师们在我进行实验期间给予的帮助与支持,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所有教导过我、指导过我研究的各位老师。林学院的张健老师、
宫渊波老师、黄从德老师,风景园林学院的马均老师、贾茵老师、黄玉梅老师,都江
堰校区的陶建军老师、杨林老师,你们为我解答了困惑,开拓了我的研究思路,你们
为人师表的风范令我敬仰,严谨治学的态度令我敬佩。
感谢一直以来关心与支持我的雷霆师兄、邓雨佳师姐、吕兵洋师兄、唐海龙师兄,
作为前辈,你们是我在科研道路上前进的榜样,我总是以你们的科研成绩来激励我自
己。还要感谢我的同窗:喻彦、曾程程、谭月桐、徐畅、龚雪茜、李姝、张雨晴、王
雪杉、张成、邓淞元,以及风景园林学院 2015 级硕士全体同学。三年来,我们朝夕
相处,共同进步,感谢你们给予我的所有关心和帮助。同窗之谊,我将终生难忘!
另外,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他们是我求学路
上的坚强后盾,在我面临人生选择的迷茫之际,为我排忧解难,他们对我无私的爱与
照顾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最后,再次感谢四川农业大学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由衷感谢参与我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各位专家,谢谢!

4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