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7

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创新与应用

优秀典型案例汇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A座5层
电话: 010-63253531 63253667
邮箱:cecpesc@cec.org.cn
https://pesc.cec.org.cn/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7〕84 号)精神,推动电力行业物资
供应链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平台化、服务化、标准化,促
进电力装备与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电力装备产业链供应链
安全韧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组织开展
2023 年度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创新与应用典型案例征集,经自
愿申报、集团推荐、专家评审,累计形成 192 项优秀成果案例,
其中 22 个项目获特级优秀案例、58 个项目获一级优秀案例、73
个项目获二级优秀案例、39 个项目获三级优秀案例。
为进一步发挥优秀案例在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的示范引领
带动作用,充分展现电力企业在物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
的新成果,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业务发展,
推动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电力物资供应链科
技成果转化,推动电力装备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持续提升电
力行业物资供应链平台运营质量、效率和效益,培育发展新质生
产力的新动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装备及供应链分会对特
级优秀案例进行汇编,以供广大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人员学习参
考。
目 录

1.基于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的质量协同管理解决方案 ............. 1
2.国网冀北公司绿色采购实践 ................................... 9
3.基于指标报表中心的数据应用商店 1.0 ......................... 17
4.构建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助力废旧物资绿色高效处置 ........... 24
5.物资专业“智慧大脑”——招标采购全流程智能机器人 .......... 32
6.投标人围标串标风险防控 .................................... 40
7.服务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的一站式全链条电商交易体系深化与应用
实践 ...................................................... 44
8.构建基于物资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全链数智化监督体系的创新实践 .. 52
9.建设招采知识管理体系,打造央企供应链学习共享平台 .......... 61
10.国电电力采购监管风险智能预警平台 ......................... 70
11.闲置废旧物资管理平台 ..................................... 78
12.中国能建创新建设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平台 ..................... 84
1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三峡坝区智慧仓库建设 ..................... 91
14.物资合同云签约管理创新与实践 ............................ 105
15.数字化仓储管理研究与应用 ................................ 114
16.央企联合招标采购创新实践 ................................ 124
17.构建大型电力集团标准化数智化“集中+远程”招标采购体系 ..........132
18.南方电网公司现代数字供应链建设实践 ...................... 140
19.南方电网公司结构化招投标 ................................ 150
20.南方电网公司绿色供应链建设 .............................. 159
21.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创新与应用 ............ 168
22.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核电设备智慧监造系统开发及应用 ............ 175
基于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的质量协同
管理解决方案
(国网物资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基于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的质量协同管理解决方案属于
电力物资供应链智慧化方向,电工装备智慧物联与云监造领域。
通过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智慧物联的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
台,实现“全过程、全透明、全智能、全要素”的数字化质量管
控,打造成为集制造质量管控、检测资源交互、数据价值交互、
服务业务交互“四位一体”的行业级平台,打破供给侧和需求侧
壁垒,将电工装备供应链向产业链延伸,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变革、
供应链产业链精准赋能,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动态识
别、智能分析和精准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简介
国网物资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 2 月 9 日,注册资本金 10
亿元,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定位为国家电网有限公
司总部集中招标代理平台和重大工程物资供应服务的专业机构,
服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物资管理,为电网建设、生产运行和经营
管理提供招标代理和物资供应服务。公司是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理
事单位,先后被评为招标代理机构诚信创优 5A 级先进单位、招
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最高级 AAA 级企业、全国优秀采购代理机
构、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1—
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首要任务,质量强国建设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
略部署。能源电力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电力设备
质量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电工装备行业从
制造技术、工艺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制造质量及管理水平参差不
齐,依赖于传统人工方式监督,质量监督手段智能化水平不高,
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及深度交互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整体行
业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现状。
随着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广度和深度迅速提升,工业互联网作
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业态,正引领着基
于信息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方式的升级,加快
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电工装备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
的历史机遇。因此我国亟需基于工业互联网,以数据驱动创新业
务模式,构建电工装备行业质量协同管理解决方案,建设电工装
备 智 慧 物 联 平 台 ( Electrical Equipment Intelligent IOT
Platform,简称 EIP),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
一步在全过程质量管控、上下游质量协同、质量智能分析与精准
控制等方面加强主动作为,实现电网和电工装备制造企业互利共
赢,为电网的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本案例面向电力装备行业的质量协同管理问题,适用于电工
装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各类企业,包括发电集团、电网公司、
电工装备制造企业等,正在逐步推广到国际能源装备领域,覆盖
了透明检测、协同生产、运营优化、应急保障等多种场景,带动
企业“上链数智赋能”,打破供需侧壁垒,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变革,
引领行业生态绿色发展。现阶段主要在电力装备行业应用,正在
逐步延伸至电力装备生态圈,贯通设计、检测、物流和金融等生
态服务信息,实现多方高效协同,资源全面共享,可推广应用到

—2—
石油化工、通信装备、航天军工等行业,共筑完备的能源互联网
高端产业集群和生态圈。
(二)主要做法
1.生产要素标准化互联,推动供给侧质量控制数字化转型
融入科研生产、质量检测和低碳智能方面发展要求,结合不
同的产品种类原材料检验、生产制造、试验特点,制定行业级物
联设备接入标准和制造流程质量信息实时采集标准,基于 IOT 和
边缘计算等技术,构建生产制造全环节数字化采集能力,
在电工装备智慧物联网关完成数据实时采集和预处理,并获
取转发关键过程视频信息数据,对平台底层基础信息,边缘计算
设备信息、工业互联网环境状态,采集终端和视频设备进行全方
位的运行监控,推动设备厂商开展生产检验环节工装和系统的数
字化改造升级,提升设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2.数字化全过程管控,带动生产制造管控体系升级
以企业采购订单为主线,实现对采购产品的制造全过程进行
数字化跟踪,通过物联采集到的制造企业生产检验过程各个工序
的实时数据,形成对采购订单的制造全过程进行监控,依据物资
采购合同要求,通过生产试验感知,问题告警,实时感知,智能
检测、监造任务管理等系统功能,智能跟踪物资订单排产、生产
制造和试验检验全过程,对设备的制造质量与进度进行远程监督
见证,在完善现有设备监造体系基础上,提升设备监造规范化、
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建立生产试验过程数据告警模型和生
产环境告警模型,对生产环境的异常情况开展分析并提供告警服
务。
3.聚合行业检测资源,驱动检测机构透明化智能化管控
整合全国电气设备质量检测机构,实现对检测能力、检测资
源的汇集,同时建立统一的检测委托管理,面向行业用户提供检

—3—
测委托服务,实现检测资源的行业价值整合输出,提升检测信息
交互效率,为全行业检测业务良性发展提供支撑,形成了新的检
测业务协同过程,构建行业质量检测业务新生态;依据统一的检
测规范,以“检测任务”为主线,实现全流程、多维度管控,跟
踪检测中心检测作业过程,实时感知试验全程信息,实现检测业
务全过程的全流程管控,保障试验过程的合规性、公正性和可溯
性。
4.深挖数字潜能,引领电工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为基础,实现电工装备制造全生命
周期物联数据汇聚共享,通过物联数据实时共生共享,带动链上
企业数字化升级,推动制造环节物联数据和业务数据对接整合、
交叉验证和智能研判,强化生产环节质量和进度管控。基于供给
侧上传的原材料检验、生产工艺及过程、出厂试验等数据,结合
相应产品质量评价模型,对产品质量等级进行评价分析,形成产
品质量评价报告;对同行业不同供给侧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
服务水平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建立行业对标指标;通过获取供
给侧的产成品、备品备件等数据,跟踪并分析包括多产品、多品
类的供给侧产能信息,构建产能分析模型,对供给侧产能进行定
期统计分析;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发布电工装
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电工装备制造企业生
产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咨询建议;围绕全生命周期理念,依托
“两级”数据中台,发挥实物“ID”流程贯通和数据共享纽带作
用,按照“先物资域内统一,再全生命周期贯通”的原则,以物
资域数据为基础,逐建立跨专业、一站式、结构化全生命周期质
量信息数据库。
5.优化运营协同方式,构建行业级交流沟通平台
在需求侧、第三方机构和供给侧之间构建生产质量、进度、

—4—
服务问题线上交互的渠道,及时沟通关键环节问题信息,实现多
方主体协同开展问题联合协同分析,大大降低协同成本,提升沟
通效率,促进生产制造高效率开展;加强需求侧和供给侧之间的
信息共享,提供政策法规分析、行业动态查询、信息咨询、消息
发布等信息服务;针对行业用户关注各方面重点、难点事项,提
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培训指导服务,促进整个行业业务开展规范性
水平提升,推动电工装备生态圈良性循环。
(三)应用效果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工装备行业质量协同管理,以推动电工
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一套涵盖平台建设、工业
互联、业务应用与数据分析标准体系,建成了 10 大品类中心(线
缆、二次、线圈、开关、表计、铁塔、抽水蓄能、低压线缆、开
关柜、配电变压器),推动 1400 余家供应商完成数智化改造,占
国网供应商同类物资中标金额的 82%,平台已稳定运行 1400 余
天,累计采集物联数据 500 亿余条。
国家电网依托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打造“透明工厂”和
“透明实验室”,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数据库,创新质量监督
工作模式由驻厂监造向云监造转变,实现供需双方产品质量线上
协同管控。案例社会效益显著,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设备信息
化升级改造超过 1 万亿元,推进超过 2900 条生产线完成数字化
改造和互联接入,带动链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案例
经济效益明显,开展云监造设备超过 2000 亿元,云监造产品种
类达到 3691 种,监造过程发现质量问题 20 万余次,针对发现产
品质量问题的订单,要求供应商重新试验、重新生产设备 1676
台(套)、线缆类 4220.02 千米(吨),铁塔类 13248.71 吨、绝
缘子类 59935 只(片),产品总金额达 3.77 亿余元,年均设备故
障停运减少近 2000 次。通过向供给侧反馈用户侧设备质量数据,

—5—
为供给侧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提高电网装备
质量和本质安全水平,保障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1、首次构建了电工装备物联标准体系,共制定 155 项核心
标准。电工装备品类丰富、种类复杂,目前并未对多品类的电工
装备生产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针对海量异构数据的统一接
入问题,提出了电工装备不同品类、多种类生产数据接入接口规
范。
2、提出了基于智慧物联网关的电工装备制造全过程数据实
时感知方法,实现了日均 5000 万条生产制造数据高效稳定接入。
项目针对边缘代理与云平台协调业务,提出了面向边缘代理的轻
量级数据挖掘技术、面向云平台的复杂均衡技术及基于云边协同
的任务卸载技术,支撑边缘代理与云平台业务协调的高效性和实
时性。
3、提出了电工装备智慧物联信息高效共享和安全防护机制
和方法。构建了基于内容分发网络技术的云平台信息共享与交互
架构,实现云平台数据高效存储和分发;提出了电工装备厂端信
息加密策略及数据脱敏方法,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保
障数据安全;提出了跨网络安全区、工业互联网下的信息交互安
全体系与策略,为电工装备智慧物联体系建立数据安全屏障。
4、提出了多维数据驱动的电工装备质量动态预测与智能评
价方法。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多工序制造过程关键质量特性提取方
法,精准选取对产品质量影响大的核心指标;首次构建了面向差
异化场景需求和业务需求的电工装备质量评价体系,实现电工装
备质量智能、客观评价,物资抽检合格率提升了 1.14%。
5、发明适用于多元检测任务的一体化柔性检测技术。提出

—6—
基于模糊聚类的检测模块重构、大功率检测模块可靠切换方法,
研制适用于 19 类设备、104 类检测项目的柔性检测工位,实现
单一工位在不同品类电力设备检测能力间的柔性变换,使单一试
验装置的检测承载力提升 50%。
(二)推广价值
本解决方案形成了智慧物联网关、一体化柔性检测工位、电
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等系列软硬件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推动 1400
家电工装备制造企业完成数智化改造和接入,广泛应用于 210 多
个检测中心或检储配基地,企业级用户已达 7000 余家,取得了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作为一个涉及海量数据、多方参与的
互联平台,受到了广大参与方的认可,其面向电工装备用户、电
工装备制造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及政府机构具有广阔的推广应
用前景。
(1)电工装备用户。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交互等信
息技术,可实时提供采购设备的生产数据,实现问题自动预警、
线上协同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完成设备全周期管理、质量监控等
核心业务流程的智慧化升级,并提供在线“云监造”服务。
(2)电工装备制造企业。依托对生产制造大数据的价值挖
掘和分析共享,提供高价值对标信息,为行业精准定位和战略规
划提供参考。
(3)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国内外检测数据网络,实现检
测资源的整合及高效利用,为检测业务规范管理提供支撑和专业
质量诊断。
(4)行业协会。提供对行业底层数据的汇总分析,提供行
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支撑行业协会相关内容有效输出,
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7—
四、对策建议
1.以政策激励引导电工装备数字化转型
在平台推广过程中,存在激励政策不足,短期效益不明显的
情况,部分中小型供应商对接入平台预期收益不满意。围绕国家
对智能制造的激励政策和国网公司能源电力供应链链主的影响
力,发挥国网集中采购的需求驱动作用,以需求侧带动供给侧,
推动制造企业集中接入平台,实现行业数字化转型。
2.以内部应用孵化行业级智能监造服务
目前,云监造业务已覆盖 37 类产品物资,服务 70 余万采购
订单的远程智能监造,已经建 50 余支专业的远程监造团队,构
建了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智能监造模式具备成熟的运营模式。
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内部成功实践,将智能监造服务向电工装备制
造商、海外客户、原材料制造商全产业链推广。
3.以战略合作推广行业级质量协同模式
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已经得到了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
等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平台积极借
助工信部、国资委等中央部委及行业协会的推介,与能源电力、
石油化工、航天军工、钢铁、机械设备等行业的各大央企、集团
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入交流和合作,平台能够为
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业务咨询、方案设计、产品实施以及产品运营
等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8—
国网冀北公司绿色采购实践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冀北公司绿色采购实践应用案例,重点方向为“电力物资供
应链绿色化”
,关键领域为“电力物资招标采购”
、“供应商管理”。
(二)企业简介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北公司”)是国家电
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运维首都 500 千伏大环网、华北
地区万余公里“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大通道和特高压线路,
肩负保障首都供电安全、服务冀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
新能源发展(
“一保两服务”)的职责使命,首都 70%以上的电力
由冀北电网输送。公司经营区域包括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
德、廊坊五市,覆盖 43 个(区)县,供电面积 10.41 平方公里,
服务人口 2351 万人。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绿色采购指在采购活动中,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
同推进,充分考虑资源节约、能源降耗、环境保护、低碳循环和
安全健康,优先采购和使用全生命周期环境绩效更好的货物、工
程和服务的行为。实施绿色采购,优先使用绿色产品、选择绿色
供应商,能发挥产业链链长供应链链主地位,促进上下游企业降
碳减污扩绿协同增长,实现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国家“双
碳”目标。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率先在
政府公开采购过程实施绿色低碳采购,推动绿色采购可持续发
展;我国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于 2020 年开始,在政府层面

—9—
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提倡发挥绿色低碳消费引领作
用,“要求政府和国有企业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建立健
全绿色采购管理制度,推进绿色供应链转型”;国网公司物资管
理部为深入落实“双碳”战略,2022 年提出了构建绿色现代数
智供应链的目标,并制定了行动方案,在绿色方面提出要“以需
求引领、采购落地,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和绿色
高质量发展目标,国网冀北公司自 2021 年开始酝酿实施绿色采
购,发布了《绿色供应链倡议书》,提倡与供应链上下游和社会
各方携手,在绿色制造、绿色回收、绿色运营等八个方面着力,
共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22 年 4 月,在参考欧盟、
日本政府公共采购,以及调研苹果、惠普、华为等国内外优秀企
业绿色采购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供应链建设指导意见》,提
出以助力“双碳”目标为指引,将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理念,
融入物料选型、招标采购,建立健全绿链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2022 年 6 月制定了招标采购《绿色低碳评审细则》
,从“降碳、
减污、扩绿”三个维度,建立了涵盖绿色制造、管理体系、企业
碳减排、产品碳减排和企业绿色物流的十项绿色评审要素及评标
标准,分值占技术总分的 10%,截止到目前,共实施绿色低碳评
审 18 批次,其中协议库存 4 次。
(二)主要做法
冀北公司从顶层设计到理论和技术支撑,逐步推进绿色采购
实践落地,将绿色低碳元素,逐步纳入采购物料、采购计划、采
购文件、采购评审、采购合同等方面。
1.加强绿色采购顶层设计
(1)加强绿色采购统筹规划。建立绿色采购需求牵引战略
思维,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供应链全过程、全环节,推动供应链

— 10 —
整体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推动绿色低碳评价认证。聚焦绿色产品和绿色企业,
推动供应链绿色低碳信息披露,探索构建绿色低碳评价模型,有
序实施认证结果在招标采购中采信应用。
2.深化绿色采购需求牵引
(1)建立物料绿色属性控制办法。依据法律法规,绿色产
品评价等国家标准,从资源节约、能源降耗、低碳循环、环境保
护、健康安全等方面,建立物料绿色属性识别办法、构建绿色属
性信息库、探索绿色属性控制办法,为构建绿色采购标准提供基
础支撑。
推行采购物料绿色属性管理。在采购物料管理体系中,融入
全生命周期绿色属性识别、核查和管控,明确物料的绿色属性及
其核查依据、评价指标、控制强度等。
推行采购物料有害物质管控。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识别、
核查采购物料中的禁用物质、限用物资和受控物质及其含量的控
制指标。依据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等国家标准,选取
电源系统、电压在线监测装置等 30 余种物料,采用有害物质限
用声明的投标人承诺方式,引导企业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管控有害
物质。
(2)研究绿色采购策略。结合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标准
规范等规定,结合采购需求、市场供给、环境影响和成本费用等
实际情况,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健全强制采购、优先采
购、引导采购、退出采购等策略,统筹提高绿色采购在采购总量
中的占比。
强制采购,国家环保、节能等政策法规强制规定的,严格满
足物料绿色属性要求,实施强制采购。
优先采购,具有国家绿色认证或符合企业生产运营需要、且

— 11 —
产生重大环境效益的,从严管控物料绿色属性,实施优先采购。
引导采购,资源能源利用率较高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的、
污染排放符合环保标准的、退役报废后易于安全合理处置的,应
当提升物料绿色水平,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
施引导采购。
退出采购,列入高污染高环境影响名录的、列入淘汰落后生
产工艺装备目录的、不符合回收促进的、国家限制或不鼓励生产
使用的,退出采购。
(3)推进碳排放、碳足迹核算研究。研究典型电工装备、
公司供应链的碳足迹核算,量化评估装备、企业、公司供应链碳
减排成效,为公司绿色采购策略及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3.强化绿色采购落地应用
(1)强化公司集中规模采购。坚持依法合规、严格所有采
购活动上平台,确保绿色采购政策统一推广,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2)推行采购物料标准化。精简采购物料的设计选型,建
立标准物料清单、优选物料清单和全品类物料组,提高采购技术
规范的适用性和先进性,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3)推进采购绿色评审导向。
构建绿色低碳评价指标。落实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
推进的工作原则,构建 3 方面 13 项绿色评价指标,纳入新增采
购实施。在降碳方面,考量企业的碳排现状和减碳的目标措施成
效,考量产品的碳足迹和减碳技术应用;在减污方面,考量企业
的四大管理体系、环境保护信用、有害物质限用;在扩绿方面,
考量企业的绿色企业、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情况。
推进绿色要素评审。坚持系统观念,立足电网和产业实际,
统筹供应链安全稳定和绿色低碳转型,遵循“调研市场、纳入评
审、实施否决”的先后步骤,将《绿色低碳评审细则》,将绿色

— 12 —
低碳 10 项绿色评审要素纳入招标采购技术评分体系,分值占技
术总分的 10%,逐步加大绿色低碳导向力度,稳中求进推动绿色
采购。
(三)应用效果
公司自 2022 年 7 月开展绿色采购以来,在物料绿色属性管
理、绿色采购策略、链上企业绿色低碳引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
著效果。
1.顶层规划。冀北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参与制定《国家电网
公司绿色采购指南》,从战略高度对深化公司供应链全业务绿色
低碳转型提供指引,为首个央企集团绿色采购指南的出台贡献力
量。
2.低碳评价认证方面。完成 11 家电工装备制造企业碳排放
核算与评价,完成 10kV 变压器、电能计量箱、融合终端等电工
装备碳足迹核算与评价 20 余次,初步形成电工装备产品碳足迹
量化评价标准。
3.物料绿色属性方面。配合梳理主网物资绿色属性 1950 条;
建设配网物资绿色属性库,覆盖 85 个品类,形成 436 项技术指
标。选取电源系统等 30 种物料,采用有害物质限用声明的投标
人承诺方式,自 2022 年以来接收声明 3811 家次。
4.绿色采购策略方面。优先采购供应高效能变压器 1.1 万
台,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4 万吨;推荐采购环保气体环网
柜和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429 台套、免镀锌金具 7389 万元;
引导采购生态工作服,制定采购标准,完成电商专区上架,下单
1.2 万套件;有序推进 S13 型变压器、SMC 计量箱等退出采购。
5.碳排放管理技术方面。构建自主电工装备碳足迹因子库,
建立配网物资“1+33”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基于减碳目标的
供应链全环节碳排放分析示踪”成果荣获国网 2023 年供应链运

— 13 —
营创新交流活动三等奖、2023 年国网公司大数据应用优秀成果
奖。
6.采购绿色评审方面。截至目前,共 9574 家次投标人积极
响应,与初次相比,绿色评审得分提升 186%,从关键细则应答
来看,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由 8.2%提升至 40.3%、获得能源
体系认证的由 5.4%提升至 9.5%、开展产品碳足迹核查的由 1.8%
提升至 19%、开展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由 6.8%提升至 17.2%,链上
企业绿色低碳引领作用明显,节能低碳环保材料、产品、设备和
设施入网占比得到提升。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案例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采购策略、采购管理、绿色采购
模式和低碳技术等方面。
1.策略创新,推行绿色物料采购。积极优化绿色采购策略,
结合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等规定,结合采购需求、市
场供给、环境影响和成本费用等实际情况,兼顾经济、环境和社
会效益,健全优先采购、推荐采购、引导采购、退出采购的采购
策略,统筹提高绿色采购在采购总量中的占比。
2.管理创新,加强物料绿色属性管理。物料管理体系中融入
全生命周期绿色属性识别、核查和管控,减少产品碳排放,降低
生态环境影响和人体健康危害,促进资源利用和能效提升,是推
进绿色采购的基础。依据《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生态设计产品
评价通则》等国家标准,根据五大绿色特性,跟踪收集法律、法
规、标准和相关方要求,识别物料的绿色属性。
3.模式创新,推进绿色要素评审。坚持系统观念,立足电网
和产业实际,统筹供应链安全稳定和绿色低碳转型,遵循“调研
市场、纳入评审、实施否决”的先后步骤,将绿色评审要素应用

— 14 —
于招标采购,逐步摸清供应商群体绿色发展状况,加大绿色低碳
导向力度,稳中求进推动绿色采购。
4.技术创新,推进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化。从电工装备全生
命周期,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因子库,构建“1+N”电工装备
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方法涵盖核算方法选取、核算边界确定、
核算数据收集、核算模型构建各方面,实现了电工装备碳足迹核
算的标准化。
(二)推广价值
绿色采购实践,对外将发挥供应链链长作用,带动产业链上
下游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对内促进电网企业本身的绿色低碳高质
量发展,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1.对外引领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绿色采购有助
于国网公司发挥产业链链长、供应链链主的带动作用,在供应链
全链推广环保、安全健康、节能低碳、循环回收等理念,可倒逼
上下游供应商积极采取节能环保、减污降碳措施,对产品设计、
原料选择、制造过程、物流等环节进行技术升级,促进供应链上
下游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建设绿色现代数智的能源电力产业
链,体系能源电力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助力
国家“双碳”愿景目标的实现。
2.对内驱动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采购契合国网公司
“双碳”发展的重大需求,遴选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的产品入
网,提高国网公司的低碳化水平,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展现
了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方面的实力,有助于公司可持
续发展;同时可指导制定绿色施工、绿色包装、绿色物流、回收
处置等供应链环节的碳减排策略,促进公司的绿色化高质量发
展,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竞争力,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目
标。

— 15 —
四、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采购实践,从公司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1.深化绿色采购行动“引领力”。持续发挥采购带动作用,
逐步将绿色低碳评价指标纳入资格预审、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中
应用。
2.打造关键技术攻关“核心圈”。发挥链主作用,布局关键
技术攻关,带动产学研合作,在管理变革、技术创新上形成突破。
3.构建图谱体系“全景图”。基于供应链发展规律和管理实
际,研究关键细分领域与主要价值环节,梳理搭建基础信息库、
重大项目库。
4.理清绿链建设发展“责任单”。统筹内外部资源要素,明
确各相关方责任清单,落实动态调控机制,强化任务落地和责任
监督。
5.共创绿色转型升级“生态园”。搭建绿链公共服务平台,
健全绿链发展标准体系,实施人才强链计划。

— 16 —
基于指标报表中心的数据应用商店 1.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基于指标报表中心的数据应用商店 1.0》以电力物资供应
链数字化为重点方向,国网大数据中心梳理出绿链建设工作中面
临的指标、报表数据相关痛点问题和应用诉求,聚焦数据看不见、
读不懂、共享难与应用难四类问题,打造指标报表 “权威可信
数据体系”
、“零代码自主分析”、
“一站式安全共享”等核心能力,
助力数据应用商店 1.0 与公共查询服务中心能力建设,拉近数据
与业务用户的距离,辅助业务分析决策,赋能电力物资计划管理、
电力物资招标采购、供应商管理、智能仓储与物流配送等为关键
领域建设,推进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
(二)企业简介
国网大数据中心是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单位,2019 年 3 月
开始筹建,5 月 21 日正式挂牌,按分公司模式运营,是公司数
字化转型的专业化支撑机构。中心负责开展数据业务全链条管
理、运营、服务等工作,打通各专业数据壁垒,发挥数据共享平
台、数据服务平台、数字创新平台作用,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心落实公司战略要求,主要开展企业中台
运营、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数据产品开发应用及推广、数
字化建设管理支撑、数据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数据安全合规保障
六项核心业务。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针对绿链建设工作中面临的指标、报表数据相关痛点问题和

— 17 —
应用诉求,聚焦数据看不见、读不懂、共享难与应用难四类问题,
国网大数据中心全力支撑公司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基于指标报
表中心打造数据应用商店 1.0,打造托、拉、拽低代码式数据应
用商店 1.0,基于构建“五统一”(统一定义、名称、口径、来
源、参照)数据应用目录,高效支撑业务用户便捷开展小型、简
单“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与共享共用,打造数据应用共创共享生
态,实现指标报表中心与 ESC 的有机融合,为 ESC 提供数据集共
享能力与数据分析结果分享能力,为用户提供“超市化”用数体
验。支撑公共查询中心建设,在公共服务平台中面向用户提供通
用的查询能力,便于用户基于业务标准表、轻度汇总表等开展数
据分析应用,推动供应链运营创新发展与质效提升,推进绿色现
代数智供应链建设。
(二)主要做法
1.构建绿链数据资产目录
为实现各级用户“取数容易、用数方便”的目标,指标报表
中心基于公司数据中台统一技术路线,系统化汇总绿链业务中分
散的指标、报表数据,构建绿链指标报表体系,用中台化的方式
实现指标、报表权威发布及体系化管理。基于标准指标报表建设
规范,明确每项指标、报表、数据集的名称、描述、维度、粒度
等属性信息,统一业务口径;统一技术标准,保证指标、报表的
数源统一、算法统一;建立管理属性标准,明确数据归属方和使
用方,推动指标报表数据权威。当前已梳理形成 139 项指标,形
成配网物资四同分析、全网采购数据运营等 3 个指标体系,构建
投标单价、采购进度等 190 个数据集。
2.打造公共数据集,快速满足用数需求。
通过组建数据运营团队,结合绿链分析场景的用数需求,基
于明细数据、统计数据以及业务标准表进行统计加工计算,4 小

— 18 —
时内形成一套公共数据集,实现业务人员开箱即用和最大化共
享。

3.建立一站式数据共享机制。
基于数据应用商店建立指标报表线上化共享流程,通过沉淀
数据资源、成熟模板、数据应用等指标报表资源,在安全可控的
前提下提供数据全局共享服务,实现原有各业务部门点对点网状
对接、报送模式转变为一站式同心圆共享模式,提升数据共享效
率,保障数据准确、及时,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共享难的问题。同
时为满足精细化数据安全管控要求,数据应用商店构建分级分层
数据访问机制,控制业务用户的数据访问范围,数据授权后,省
公司用户可查看本省数据、市公司仅能查看本单位数据。

— 19 —
4.打造自助式可视化分析能力。
基于数据中台计算能力,结合数据应用商店灵活自主分析工
具,为业务用户提供自助式可视化分析能力;针对百亿级以上数
据,指标报表中心可以实现秒级加工、处理与展示,解决了传统
EXCEL 统计分析存在的性能瓶颈问题,实现海量数据即席分析;
业务用户经过 4 小时培训,即可快速上手,完成多场景、多维度、
多样式的可视化分析。
5.构建千人千面主题看板。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组织能力,结合数据应用商店自助式可
视化分析能力,赋能业务用户通过风格编排、布局编排、数据编
排和内容编排自主构建个性化主题看板,实现“千人千面”、
“一
人一看板”的展示效果;通过一站式共享发布功能,实现用户间
分析成果的快速分享。
6.打造业务视角数据多维模型。
构建面向业务视角的数据模型,将业务标准表进行线上模型
提前预制到系统中,模型字段属性、描述都以业务视角呈现;使
得用户能够更快地掌握数据的核心信息和特点,基于业务标准
表、轻度汇总表等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自主
分析功能进行多标准表之间关联应用,形成新的数据模型与文件
夹式的数据模型目录。基于数据模型目录,提供用户自主分析能
力,选字段、拖表格、过滤汇总等动作实现用户自助分析能力,
构建层次丰富、立体的分析模型。
(三)应用效果
1.打造数据应用共创共享生态。
基于指标报表中心构建数据应用目录,打造数据应用共创共
享生态,为用户提供“超市化”用数体验,实现业务用户便捷找
数、安全取数、灵活用数。目前数据应用商店月均访问量 1547

— 20 —
次,数据应用商店已创建数据集 190 个,发布自助分析报表 98
张,支撑开展采购策略情况分析、采购价格差异原因分析等海量
数据即席分析工作,提升业务用户数据分析工作效率 30%以上。

指标报表中心赋能 ESC 数据应用商店


2.支撑配网物资四同分析。
基于指标报表中心将配网采购信息进行比对分析,优化和完
善省公司招标采购策略,推动不同区域不同招标主体采购价格趋
同,促进招标采购三效提升。结合四同分析业务的数据需求,基
于中标公示公告、分包明细等标准表,构建“投标中标统计情况”
数据集,支撑四同分析人员开展自主分析,形成主题看板,最终
导出分析结果并形成分析报告。

配网物资四同分析主题看板
3.支撑公共查询中心建设。
基于指标报表中心与公共查询中心集成多维模型、自主分

— 21 —
析、专题场景功能,构建数据模型目录,通过选字段、拖表格、
过滤汇总、计算、分析等动作实现用户自主分析能力,将复杂的
数据集以直观易懂的方式进行展现,实现自定义场景构建,便于
用户基于业务标准表、轻度汇总表等开展数据分析应用。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打造“权威可信数据体系”、
“零代码自主分析”、
“一站式安
全共享”等数据应用商店 1.0,支撑公共查询中心建设,在公共
服务平台中面向用户提供通用的查询能力,便于用户基于业务标
准表、轻度汇总表等开展数据分析应用。提供用户自主分析能力,
选字段、拖表格、过滤汇总等动作实现用户自助分析能力,构建
层次丰富、立体的分析模型。支撑开展采购策略情况分析、采购
价格差异原因分析等海量数据即席分析工作,提升业务用户数据
分析工作效率 30%以上。赋能业务用户通过风格编排、布局编排、
数据编排和内容编排自主构建个性化主题看板,实现“千人千
面”
、“一人一看板”的展示效果;通过一站式共享发布功能,实
现用户间分析成果的快速分享。为满足精细化数据安全管控要
求,数据应用商店构建分级分层数据访问机制,控制业务用户的
数据访问范围。
(二)推广价值
提高数据分析效率。通过指标报表中心,企业可以将数据集
中管理,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定义、名称、口径、来源和参照,
使数据的使用和分析更加规范和高效。这有助于业务用户便捷地
开展“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和共享,提高数据分析的速度和准确
性。
促进数据应用共创共享。通过构建“五统一”的数据应用目
录,提供数据全局共享服务,实现原有各业务部门点对点网状对

— 22 —
接、报送模式转变为一站式同心圆共享模式,提升数据共享效率,
保障数据准确、及时,促进数据应用共创共享。
获取“超市化”用数体验。通过推广指标报表中心,可以为
用户提供“超市化”的用数体验。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和获取所
需的数据集和应用,满足各种数据分析需求。同时,提供数据定
义、名称等的统一规范,使用户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数据,
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果和信度。
四、对策建议
协会层面:一是提供培训和指导。协会可以开展培训计划,
提供应用推广的技能和知识培训,帮助业务人员提升专业水平,
通过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解决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组
织推广资源共享。协会可以促进行业内推广资源的共享与合作,
例如通过建立推广资源库和平台,使企业可以共享推广素材、渠
道和数据等资源,降低推广成本和风险。
政府层面:一是加强监管和保护措施。政府可以加强对应用
推广活动的监管,防止虚假宣传和不当推销行为,并严厉打击恶
意软件和网络欺诈等违法行为。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用户数据
保护的立法和监管,提高用户的信任度和安全感。二是提供创新
支持和资源。政府可以积极支持应用推广领域的创新和研发,提
供创新基金、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促进行业的创
新发展。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关的市场资源,帮助企业拓展
市场和开展国际合作。

— 23 —
构建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助力废旧
物资绿色高效处置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本案例名称是“构建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助力废旧
物资绿色高效处置”
。本案例所属方向为电力物资供应链绿色化,
案例关键领域为电力行业废旧物资处置。
为贯彻习总书记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
系的要求,重庆公司成立国网首家“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中
心”,以“绿色、精益、高效”为目标,以“废旧资源统筹、管
理标准制订、过程实时管控、前瞻策略研究、价值潜力挖掘”为
职责,建设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将电力废旧物资按“先
拆解后处置”的方式,全新打造覆盖计划、运输、拆解、竞价全
流程的再生资源价值创造链条。适应性改造信息系统,实现业数
融合,最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移植的专业全联动、管控全闭环
的电力废旧物资管理模式,以及一条高效协同、互联互通、可持
续发展的再生资源产业链,大力推动重庆公司废旧物资处置的绿
色化、规范化、精益化。
(二)企业简介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于 1997 年 6 月 6 日随重庆市直辖成立,
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重庆电网规划建设、运
行管理、电力销售和供电服务工作。经营区域覆盖全市 38 个区
县,供电面积 7.9 万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 3000 万人,用电客
户 1734.3 万户。截至 2022 年底,重庆电网拥有 220 千伏及以上
变电容量 7916.4 万千伏安,220 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 13631.8

— 24 —
千米。售电量 110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6%;营业收入 657.2
亿元,同比增长 18.5%;资产总额 873.4 亿元,同比增长 11.4%。
重庆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
称号。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
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
低碳化。《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告》也提出,我国“循环
经济”体系发展面临重点行业资源产出效率不高,再生资源回收
利用水平低,大宗固废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等突出问题。立
足我国资源现状,以铜为例,根据《中国铜冶炼行业市场前瞻与
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2 年统计数据,中国在电力、建筑、
制造等行业消费了全世界 56.3%的精炼铜产品,其中电力行业铜
消费约占全国总量 51%,同时再生铜的生产能耗成本只有原生铜
的 18%,因此,在电力行业开展铜等有色金属回收再利用、变废
为宝,对国家资源战略安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
意义。近年电力废旧物资翻新回流电网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
响电网安全运行,引起社会层面和国网公司的强烈反应,也进一
步加强重庆公司狠抓废旧物资管理,提升处置效率、效益及合规
性的决心,杜绝废旧物资回流电网的风险。
随着重庆公司废旧物资处置规模的连年增加,传统处置方式
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一是处置过程不易监控。以往各地市公司
自行管理,交接现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需穿透设备、建设、物资
多个专业部门和专业层级,信息链条长且仅凭现场专业人员的主
观描述,导致现场信息混乱、失真、失效。二是回收商管理策略
单一。在废旧物资完成竞价后,现场由回收商直接与地市公司交

— 25 —
接回收,重庆公司无法对回收商的后续处置方式进行有效监控,
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回流电网风险。三是经济价值难以充分实
现,由于各地市公司电缆、变压器等铜、铝含量较高的废旧物资
与铁附件、绝缘子等低价值废旧物资混合堆放在库房或项目施工
现场,评估商对整体进行粗略估值,物资价值难以准确体现,无
法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四是分散堆放存在安全隐患。废旧物资
在实物入库以后,由各地市公司仓储管理人员负责实物保管、盘
点,而大部分仓储管理人员存在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的问题,
难以保障仓储保管质量,存在堆放过久,含铜、铝的零部件遗失、
废变压器油泄露等风险。
因此,重庆公司为强化资源跨区域共享,将废旧物资绿色处
置工作做深做实,由物资专业牵头,联合设备、建设、财务等专
业组建电力废旧物资循环再利用工作柔性团队,在物资专业内部
成立电力物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项目实施小组,发挥示范引领作
用,推进重庆公司电力废旧物资全链管理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
和管理创新。
(二)主要做法
为树立电力废旧物资处置的行业标杆,推广典型经验,聚焦
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重庆公司成立了国网首家“电力再生资
源循环利用中心”
,搭建了“更集中、更精细、更透明、更规范、
更智能”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管理体系,用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实现“点废成金、变废为宝”

1.实行集约化管理
通过“收、运、储”一站式服务,资源利用中心按照不同运
输需求,合理制定运输计划,统一收集全公司范围内的集中拆解
报废物资,转运到分拣中心进行集中管理,推动废旧物资绿色处
置效率提升。

— 26 —
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电路板等特殊报废物
资,资源利用中心集中存放在危废暂存仓库。对于产出的铜、铝
等有价值产物,按产物类别分别打包,形成规模后集中竞价,充
分发挥规模效应。通过集约化管理,实现了管理成本下降,让废
旧物资处置更安全,资源更集中。
2.实施精益化管控
在报废物资循环利用项目运转过程中,资源利用中心按照一
般废弃物、可再生循环废弃物、含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原则,对报
废物资进行更精细的分类、分拣及拆解。
对于含可再生资源的报废变压器、电缆等,资源利用中心进
行专业拆解,清洁提取出铜、铝、铁等下游产业能直接使用的原
料或半成品,延伸中下游产业链,丰富产品形式。
对于分拣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如变压器油、电路板等,
交由具备处理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环保提炼后循环再利用。六氟
化硫气体则是采取集中净化处理,检测通过后,可回充循环利用。
对于一般废弃物,如绝缘子、瓷瓶、水泥杆等物资,资源利
用中心下一步拟纳入集中管理范围,采用就地对物资本体结构进
行物理破拆,再集中填埋的方式,有效防止被不良回收商翻新回
流电网。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确保废旧物资绿色处置过程清
晰透明、实时可控。
整个报废物资循环利用过程,资源利用中心对可再生资源的
产出明细、产出比进行精益化管控,确保再生资源颗粒归仓。产
出的铜、铝类有色金属资源,联动网上有色金属市场价格,精准
设置拍卖底价和批次时间,使拍卖价值更贴合有色金属现货价
格。通过精细管理、精准分类,报废物资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同时做到了报废物资流向透明,去向可溯,将报废物资可能带来
的风险控制在源头。以不同的处置方式,最大程度推动重庆公司

— 27 —
报废物资“变废为宝”

3.提升规范化程度
为提升报废物资循环利用项目实施规范性。再生资源循环利
用中心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统一。
一是统一平台。所有的再生资源均通过国网再生资源交易平
台进行分类集中竞价。
二是统一标准。信息系统方面,建立循环利用运行数据标准、
数据交互标准;实操方面,建立车间、仓库管理标准,机械设备、
人员操作安全标准,回收商管理评判标准等;规范各类数据格式,
基于 ESC 平台统一进行数据的清洗、转换和整合,保障数据传输
质量,形成种类齐全、质量优良的数据标准资产。
三是统一流程。资源利用中心针对报废物资循环利用全流程
包含计划提报、任务下达、移交运输、拆解分拣、竞价处置、收
支结算、分摊传导等环节,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落实各方主体
职责,形成报废物资循环再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有效规范了电力
报废市场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
4.推动信息化转型
资源利用中心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推进业务
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一是通过建立视频监督系统,对废旧物资集中运输过程、现
场拆解过程、存储、产物移交等环节都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监控
视频自动备份可随时备查,监督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二是适应性改造 ERP 系统、重庆 e 物资 APP,通过 ERP 物料
编码准确识别报废物资类别,属于拆解范围的自动纳入废旧拆解
批次形成处置计划,直接处置的废旧物资自动纳入常规批次进入
竞价环节,通过物料编码的自动识别、匹配,实现废旧物资处置
计划的精准归类,确保“应拆尽拆”;通过 e 物资线上签章完成

— 28 —
实物移交,移交资料存档在 e 物资随时备查;通过 ERP 数据归集
逻辑调整,实现产物明细自动核验、自动导入,竞价数据自动求
和、自动归集,成本结算自动计算、自动传导的功能,强化信息
多元交互。
三是通过搭建收益预测分析模型,通过大数据中台自动取
数,自动开展处置结果预测,补强前端策略研究。让电网报废物
资循环利用管理更加智能化。实现业务全链条数据可视可溯。
(三)应用效果
1.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仓储管理上,报废物资由按地市公司“零散混放”转变为集
中式“分区分类存放”,实物保管更加规范;实物资源管理上,
由项目部门退库时的“被动接收”转变为物资仓储人员“主动接
收”,促进足额回收、推动账物一致;计划管理上,分析产能,
科学下达拆解任务,将拆解进度由“流水作业”转变为宏观“计
划调控”,实现处置有序、颗粒归仓;模式管理上,废旧物资由
各地市公司“分散管理”转变为重庆公司“集中管理”,汇总成
果数据,统一流程、标准和平台,体现废旧资源管理的效率、效
益与合规性。
2.经济价值逐步凸显
2023 年全年,资源利用中心共拆解处置报废变压器 4200 余
台、开关柜 2200 余面、电力电缆 2100 余吨、导线 2500 余吨,
产出铜 1455 吨、铝 1675 吨、铁 1665 吨、钢芯 602 吨、硅钢片
1233 吨、废变压器油 564 吨、PVC 材料 475 吨等 11 类共计 7673
吨的高价值拆解产物,拆解产物处置成交金额 16568.9 万元,对
比同类报废物资的原处置方式,收益提升 10%以上。
3.环保效益持续提升
电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源,有效防范报

— 29 —
废变压器、绝缘子等回流电网风险,积极引导行业市场绿色健康、
规范运行,打造重庆电力“无废企业”品牌形象;同时有效降低
企业的环保压力,实现废旧物资安全、绿色、合规处置,物尽其
用,促成多方合作共赢,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让可
靠可信赖的责任央企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为贯彻党中央推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
决策部署,落实国网公司加强闲废物资规范管理,提升处置效率、
效益、合规性的要求,响应重庆电力“无废企业”建设的需求,
重庆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管理创新:一是成立国网公司首家“电力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中心”
,以“绿色、精益、高效”为建设目标,
以“废旧资源统筹、管理标准制订、过程实时管控、前瞻策略研
究、价值潜力挖掘”为中心职责,建立了再生资源处置工作标准
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二是拓展了再生资源处置范围,按物资特
点匹配最合适的处置方式,开启电力再生资源绿色处置新模式。
三是按“先拆解后处置”的方式,全新打造了覆盖计划、运输、
拆解、处置、销售全流程的再生资源价值创造链条。四是从作业
安全、物资安全、履约安全方面,打造全链可视、损耗严控、回
收商严管的多维度风险防控机制。五是通过改造 ERP 系统、ECP
再生资源专区、e 物资 APP,实现业数融合,助力数据治理全链
数智化升级,最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移植的专业全联动、管控
全闭环的电网废旧物资管理模式,以及一条高效协同、互联互通、
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产业链。该创新助力公司再生资源管理提
质增效的同时,让可靠可信赖的央企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二)推广价值
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每年有大量电力设备、设施退役,如果

— 30 —
不能合规、高效处置,存在较大的回流风险、环保风险及国有资
产流失风险。本案例打造了一套可复制、可移植的专业全联动、
管控全闭环的电力报废物资管理模式,以及一条高效协同、互联
互通、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产业链。一是高标站位,从组织机
构、制度体系、处置流程等方面全方位构建电力再生资源综合管
理体系,确保报废物资退役处置工作开展的结构性和体系性。二
是打造“先拆解,后处置”的处置模式,将报废物资转变为再生
资源,实现产物“变废为宝”,持续挖掘报废物资潜在价值。三
是业数融合,对管理、业务和作业进行数智化升级,促进报废物
资工作实施的高效性、自动化。极大提高处置经济效益,杜绝电
网安全事故发生,引导电力再生资源市场绿色、规范运行。实现
电力报废物资安全、绿色、合规处置,物尽其用,促成利益相关
方合作共赢,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适用于全国各电
力系统相关行业、单位。
四、对策建议
电力报废物资处置作为实物资源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社会
关注度较低,但环境污染风险、资产丢失风险及回流风险又始终
存在。为了积极响应成渝双城经济圈,重庆市全域“无废城市”
建设,推动电力物资供应链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建议
协会和政府更多关注重点行业对报废物资的处置和管理,进而推
动报废物资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促进公司提
质增效、风险防控能力提升。

— 31 —
物资专业“智慧大脑”——招标采购
全流程智能机器人
(国网物资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物资专业“智慧大脑”——招标采购全流程智能
机器人
案例所属关键领域:电力物资供应链智慧化
案例所属重点方向:电力物资招标采购
(二)企业简介
国网物资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 2 月 9 日,注册资本金 10
亿元,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定位为国家电网有限公
司总部集中招标代理平台和重大工程物资供应服务的专业机构,
服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物资管理,为电网建设、生产运行和经营
管理提供招标代理和物资供应服务。公司是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理
事单位,先后被评为招标代理机构诚信创优 5A 级先进单位、招
标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最高级 AAA 级企业、全国优秀采购代理机
构、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求以采购为切
入点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完善数字化智能化管控体系,供
应链数字化升级迫在眉睫。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
网公司”)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的发展理念下,新一代电子商务
平台(以下简称“ECP2.0”)基本实现了招标采购全流程的线上
全覆盖,所有采购活动于线上开展,但在用户体验、工作效率等

— 32 —
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业务信息结
构化程度不够,海量的数据以非结构化形式存储,利用率不高,
数据赋能程度不足;二是系统自动化处理能力不足,招标采购全
流程存在较多人工操作环节,同期开展的多个项目不能批量处
理,人工工作量大;三是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人工智能、大数
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有待深入应用。
为系统解决招标采购现有问题,以把常规性、重复性工作全
面智能化为目标,全面提升采购客观智能量化水平,国网公司依
托现有平台系统,创新建设招标采购全流程智能机器人,全面提
升全链条数字化水平,助力招标采购工作“效率、效益、效能”
三效提升。
招标采购智能机器人以“四智”(操作智能执行、数据智能
分析、感知智能视听、认知智能决策)为建设原则,以常规性、
重复性工作全面智能化替代为工作目标,实现包含采购全流程智
能提升的重大工作创新。
1.操作智能执行。依托 ECP2.0 平台,应用流程机器人(RPA)
等通用组件,通过应用智能检索、流程优化,整合供应链及相关
平台现有成果性应用及数据,提升平台业务办理流程化、自动化
及批量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指引,帮助用户减少复杂及
重复性操作,提升业务响应效率。
2.数据智能分析。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由系统内置分析算
法和工具,按照不同业务需求,通过快速组建分析模型,选择需
要分析的数据,系统自动以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展示,让数据
通过各种可视化视觉形式主动说话,智能辅助用户进行各项数据
分析工作。
3.感知智能视听。应用大数据分析、流媒体及物联网技术,
通过建设智能化个人工作台、智能评审咨询机器人,推广在线直

— 33 —
播开标、远程智能谈判、远程异地评标应用。打破时空界限,成
为推进工作模式的新引擎、用户体验的新方式、绿色现代数智供
应链的新基建。
4.认知智能决策。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构
建学习型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算法不断调优,实现招标文件智能
审查、采购策略及标包划分策略自动推荐,智能化编制专家抽取
方案。辅助各级业务及管理决策、运营分析与流程优化等。

(二)主要做法
聚焦招标采购全流程智能提升,梳理各阶段业务智能提升
点,依托 ECP2.0 平台,贯通前后端系统,柔性融合各环节辅助
工具,打造自动、智慧、开放的招标采购全流程智能化方案,全
面提升采购管理的“效率、效益和效能”;同时在采购管理引导
工具的基础上,实现工具间的对接,实现公司招标采购业务的“审
查智能化、发标结构化、投标便捷化、开标可视化、评标自动化、
分析智能化”

1.项目准备阶段
1.1 采购策略智能制定。构建全链统一采购策略库、规则库、

— 34 —
范本库。基于供应商群体特点和历史采购数据,自动推荐不同采
购策略导向下的资格条件、价格公式、评审细则和标包划分方案,
供招标人决策参考。
1.2 智能分包。根据供应商群体、估算金额对采购计划的属
性和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历史采购数据,自动推荐标包划分策略。
1.3 技术规范书智能审查。以物料为基本单位,以历史招标
数据为依据,以采购计划与技术规范 ID 对应表为参照,识别技
术规范中的异常问题,提醒特殊参数需求,智能推荐给审查专家
进行复核。
2.发标阶段
2.1 招标文件结构化维护。前台配置招标文件模板,在线维
护采购计划最高限价、技术条款修正等,自动生成结构化招标文
件,并支持动态配置投标关键数据响应模板,提升投标、评标标
准化水平。
2.2 招标文件网盘应用。全流程大文件通过网盘上传,供投
标人下载,大幅降低 ECP2.0 系统及服务器负担。
3.投标阶段
3.1 结构化投标文件编制。辅助供应商结构化编制投标文件,
在线查看技术修正,一键响应技术参数,全面优化供应商投标体
验。
3.2 投标保证金智能计算。支持灵活配置保证金的收取规则,
并依据供应商所投标包,自动计算投标保证金应缴额度,降低投
标风险。
3.3 投标文件网盘应用。全量投标文件在线提交,实现招投
标过程的绿色低碳。
4.开标阶段
4.1 在线开标直播及录制。开发开标直播系统,在线直播开

— 35 —
标仪式,对价格公式浮动系数抽取等重点环节进行公开展示,并
可录制并保存。
4.2 区块链补偿机制。运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建设投
标文件解密失败补偿机制,避免由系统问题导致的开标解密失败
的影响,运用哈希值校验保证投标文件一致性,为系统可靠性提
供坚实保障。
5.评标阶段
5.1 精益智能评审。按采购品类深化开发精益智能评审工具,
实现智能辅助初评否决、客观量化辅助详评打分,降低主观因素
影响,提升评标效率。
5.2 智能识别围串标行为。智能比对供应商投标计算机 MAC
地址、硬盘序列号等关键信息,通过 OCR 技术识别投标文件相似
性,自动计算重复率,预警围串标行为。
5.3 批量查询不良行为等评标信息。直观展示企业失信被执
行人、严重违法失信、行贿犯罪、行政处罚等信息;运用股权穿
透模型分析企业股东、董监高数据,实现对同一标包下全部投标
人股权关联关系的分析展示。
5.4 远程在线智能谈判工具,通过在线视频语音方式,专家
和供应商可远程进行实时谈判,自动生成谈判计划表、创建线上
谈判室、在线实时谈判、短信通知保存谈判记录等全链条流程,
保障供应商“一次都不用跑”

— 36 —
6.定标阶段
中标公示公告智能编制。预制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
公告模板,自动抓取项目及供应商信息,自动生成结构化公示公
告文件,实现公示公告一键发布。
7.全流程智能提升
7.1 个人工作台。针对招标采购全流程环节,通过智能检索、
进度提醒等方式实现系统智能分析及人机互动,为用户提供操作
指引,降低使用壁垒。智能分析各项目实际工作进度,实现后续
系统操作的智能引导和实时提醒,以便于快速响应、处理各种采
购相关业务。
7.2 订阅。供应商用户可按照组织机构、品类订阅招标公告、
中标公示公告、或公共信息,实现相关公告发布时,分品类自动
推送并提醒对应品类的订阅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7.3 批量处理。对于同期开展的多个项目,如同处于一个阶
段,可以针对多项目开展同步系统操作,提升工作质效。
(三)应用效果
1.经济效益:将需要人工重复性操作的工作环节改由 RPA 流
程机器人自动操作,专家工作效率提升 50%以上,实现降本增效;
便利供应商投标行为,减少否决概率,显著降低投标人投标成本。
2.社会效益:专家评分主观程度降低 20%,降低廉政风险,
筑牢“阳光采购”企业形象。实现电工装备采购源头好中选优,
高质量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管理效益:智能分析工具科学推荐采购策略,支撑辅助日
常统计分析,有效实现招标采购管理自动化执行、智能化采购、
智慧化决策。

— 37 —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1.实现采购业务精益化。通过“ECP+辅助工具”实现业务全
链条的智能化改造,实现 ECP 海量数据的全流程贯通,从而支撑
初评自动否决、详评自动赋分、策略辅助制定;同时开发流程机
器人 RPA 等组件,提升业务自动化操作及批量处理能力。
2.强化采购流程规范化。围绕围串标行为智能识别、采购全
流程合规预警等方面需求,实现投标计算机信息的一致性筛查、
投标价格一致性筛查、企业关联关系情形筛查等,智能完成全流
程不良行为提醒、绩效评价分数应用,避免人工干预,全面防范
招投标合规风险,树立公司阳光采购品牌。
3.推动运营分析智能化。在 ECP 平台建设结构化采购策略
库,基于供应商群体特点和采购数据,科学分析并推荐采购策略
及标包划分建议;同时应用智能分析工具,实现便捷式可视化的
信息查询、图形展示及报表导出,有效支撑日常业务统计分析工
作的智能化开展。
(二)推广价值
招标采购全流程智能机器人能够解决招标代理行业普遍性
热点、痛点问题,还可根据不同业务需要进行扩充和完善,具有
很强的推广借鉴价值。其本身基于常规招标采购业务流程设计,
可在国网公司内、电力物资供应链全链企业及其他行业招标采购
业务广泛推广。

— 38 —
四、对策建议
招标采购全流程智能机器人贯通前后端系统,融合各环节辅
助工具,呈现智慧开放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推广性。但由
于各企业招标采购业务数据标准和系统架构存在差异,直接应用
推广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协会倡导各企业推动业务数据标准统
一、平台系统接口开放,为各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共享奠定基础,
进一步推动打造上下游紧密合作、互联互通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生
态圈。

— 39 —
投标人围标串标风险防控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投标人围标串标风险防控。案例所属关键领域:
电力物资招标采购、电力物资管理依法合规与风险防控。案例所
属重点方向:电力物资供应链数字化。
(二)企业简介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
司,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能源安全、服务
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是安徽省能源领域的骨干企业。现辖
16 个市、71 个县公司和 16 家直属单位,管理各类员工 6.5 万人,
服务电力客户 3568 万户。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2022 年发改委印发《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
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围标串标、
不诚信投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国网公司深化绿色现代数智
供应链建设,要求全力打造供应链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公司经营
依法合规。
投标企业围标串标行为是招标采购活动突出问题之一,损害
了招投标制度的严肃性,严重侵害了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且隐蔽性强、查处难。传统人工识别围标串标行为存在诸多
痛点,包括投标企业核心经营股权等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人工
识别围串标风险费时费力、部分围串标行为定性困难等,亟需加
强串通投标行为的审查与识别,维护招标采购的公平公正。

— 40 —
(二)主要做法
一、落实围串标风险防控的规则体系。一是明确围串标行为
表现形式。根据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与国网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梳理可识别、可认定、可处理的围串标行为表现形式,如投标硬
件信息或投标文件高度雷同识别、投标人股权关系识别、投标保
证金转出账户一致识别等。二是在招标文件明确“由本单位员工
作为被授权人(委托代理人),全权办理投标事项”
,并要求提供
劳动合同(或社保证明)等身份证明文件。确保投标人自行响应
招标,防范因委托中介机构或中间人代行办理投标事宜带来的围
串标风险。三是通过随机抽取基准价浮动系数、科学设置最高限
价,针对绝缘子等供应商群体较为聚集的物资,要求投标人就相
同规格物料在不同标包应答单价保持一致等价格策略,防范投标
人围“基准价”
、不合理畸高报价、
“抱团”制定投标策略等围串
标风险发生。
二、完善围串标风险防控的责任体系。一是建立数据核查组
开展核查。在协议库存等投标人群体庞大的批次中,抽取熟悉采
购业务、精通数据处理的专业人员组成现场数据核查组。数据核
查组依托全口径采购数据,专职开展投标保证金账户是否一致、
价格是否呈规律性差异、硬件信息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等情况围串标风险识别与预警,发挥数据分析在防范围串标风险
作用。二是发挥代理机构及法律保障专业支撑作用。评标前,汇
总并梳理历史围串标数据。评标中,整理提供开标一览表、投标
文件 IP 地址一览表等识别围串标所需数据,协助专家开展预警
核实、问题认定等工作,在保证对围串标行为零容忍、应否尽否
的要求下,做到围串标事项认定准确、否决理由充分。中标结果
公示前,组织对中标候选人进行复核,重点核验硬件信息、股权
关联关系、法定代表人相同等情况。三是压实评标专家围串标风

— 41 —
险识别责任。编制评标专家评审现场工作手册,按批次有针对性
地制定评审要点,做深、做实、做细专家现场培训,切实提升专
家履职能力。充分发挥评标专家在防范投标人围串标风险中的作
用,严格落实围串标情形核验事项审查要求,提升围串标风险高
效识别、精准研判与有效处置能力。
三、强化围串标风险防控的支撑体系。一是构建风险识别数
据库。基于历史采购数据,开展相关企业信息的收集,形成围串
标嫌疑历史数据库;梳理围串标认定事项,制定核验事项清单,
为围串标行为的精准识别与规范处置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二是
深化结构化投标文件应用。在标书编制环节实现投标人股权结
构、高管任职等信息的结构化填写、自动化生成,在评审环节实
现对相关内容的精准定位、自动读取,大幅提升评审质效,提高
对围串标行为的识别效率。三是强化批量识别与自动预警。深化
采购过程中海量数据的应用,研发并应用围串标风险智能预警工
具(“皖电云查”)。在开标后,快速生成围串标风险预警结果,
辅助评标委员会进行围串标行为的精准识别。系统通过接入第三
方实时数据库,批量获取投标企业最新的股权结构、股东信息等
核心数据,结合投标人所投标包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对可能存在
的投标人相互控股、管理人员为同一人等情形进行自动预警,并
可导出相关预警数据供现场评审使用。
(三)应用效果
国网安徽电力通过围串标风险防控规则体系、责任体系、支
撑体系建设与完善,累计获取投标人信息 54 万余条,预警涉嫌围
串标供应商 310 家次。围串标识别处理效率方面,运用围串标风
险智能预警工具获取投标人股东、股权结构、受益人、注册地、
违法纪录等信息平均耗时 10 秒/家次,分析研判耗时 1 秒/家次,
平均每个批次节省评标专家评审时间 1.3 小时。

— 42 —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一是围串标风险分级分类预警。按照业务实际,对可能的围
串标风险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区分预警级别,运用预警工具给予招
标人全面的风险提示,其中包括围串标风险预警与经营异常预警
两个大类共计 10 余种预警项,明确不同预警级别下的处理方式。
二是围串标风险精准识别与快速处理。运用围串标风险智能
预警工具通过对企业最终受益人和实际控制人的比对,实现对投
标企业核心人员的多级穿透,提高对高隐蔽性围串标行为的精确
识别。工具根据投标人开标信息半小时内即可分析出各类风险并
生成预警报告。便利性方面,工具查询基础信息基于采购管理系
统导出的表格格式配置,实现信息一键导入和导出。
(二)推广价值
该案例为国网安徽电力防范围串标风险,落实采购“好中选
优”工作要求,提升采购规范化水平,有力支撑评标工作质效。
案例成果围串标风险智能预警工具已在 8 家省公司,以及安徽公
司 26 家地市公司及直属单位推广应用,为招标采购领域围标串
标风险防控提供数字化支撑。
四、对策建议
建议政府、行业相关权威网站提供供应商群体的股东信息、
股权结构、企业高管及主要人员、实际控制人、最终受益人等信
息批量查询接口,丰富招标采购过程中风险预警识别范围,提升
风险筛查效率。

— 43 —
服务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的一站式全链条
电商交易体系深化与应用实践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国网数科公司遵循国网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响应数
字中国战略和国网公司电商部署,深化一站式、全链条电商平台
建设,实施“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实践。参
考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管理体系及经验,按照公司行业级公共服
务平台“九中心一商城”顶层规划,整合优化电商资源,合理布
局业务板块,打造统一的物资电商交易平台“国网商城”。深化
全链条绿色采购,践行低碳节能新理念。实施商品标准化工程,
提升运营管控精益水平。强化价格管控形成机制,辅助物资采购
决策。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提升关键场景运行能力。聚焦公共服
务,发挥品牌效应,在国网浙江电力试点应用,协同推进各单位
电商同质化管理要求逐步落地,提升效率、效益、效能,建设“开
放型、平台型、共享型”电商生态发展格局,促进“主责主业+
省管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简介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 1 月,是国务院
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创建
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典型引领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电网
数字化、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数字科技创新四大业务领域,加
快建设国家电网战略性数字科技产业。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 44 —
1.服务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的必然要求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国内大循环中心节
点,对大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国际竞争加剧和全球气候变
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共同挑战,国家大力部署“双碳”战
略,对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升级提出更高要求。国网公司作为
央企排头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党的二十大战略部
署,加快构建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体系,以采购为切入点,结合
“双碳”目标、绿色供应链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供应链
管理全面升级。同时,国网公司紧跟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
强化数据赋能供应链和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国网商城作为国网绿
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标准化建设、价格管控、
质量监督、物流仓储、大数据风控等方面提升统一管控水平,促
进强大供应链平台效应,推进物资采购向绿色化、精益化、智能
化转型。
2.落实“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必然要求
2021 年,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三部门联合发
布《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遵循中央发展数字经济、建
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明确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
原则和发展目标,坚持底线思维,健全电子商务相关法规制度,
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强化各市场主体权益保护,促进公平竞争,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强平台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
能力建设,增强电子商务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作用,推动电
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国网数科公司作为国网商城的运营方,始
终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更高标准、
更严管控、更实举措,把依法合规管理要求全面融入履约交易各
环节,以数字化手段开展大数据风控,促进电商化交易持续健康
发展。

— 45 —
3.适应公司物资集约化管控的必然要求
自 2016 年国网公司应用电商化交易平台以来,有效解决了
传统物资采购供应中实施难、时效慢的问题,在交易直观便捷、
供应高效及时、服务优质闭环等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得到了各
需求单位的良好评价。随着物资管理工作的深化和集中采购工作
的推进,国网公司逐步建成了多个面向不同群体、交易商品各异、
运营模式多样且相对独立、分散的电商化交易平台。为深化物资
集约化管控能力,发挥国网公司能源电力行业链主引领作用,国
网数科公司紧跟省管产业物资同质化管理的业务调整步伐,融合
各电商化交易平台,打造服务内外统一的物资电商化窗口,提升
国网公司招标采购品牌影响力,促进供应链平台效应形成,推进
物资采购向绿色化、精益化和智能化转型。
(二)主要做法
1.开展顶层设计,擘画全链条推广实施路径。建设一站式、
全链条电商平台,“一站式”服务旨在将省管产业单位交易专区
融入国网商城,构建统一的物资电商交易平台,统一管控要求、
业务流程、数据应用及运营服务,完善物资电商化交易管理体系
和运营模式,以促进“主责主业+省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
链条”即深化全链条绿色、智能采购。紧扣公司绿色现代数智供
应链发展要求,引入绿色指标提高绿色供应商占比,增加绿色供
应商、产品标识及搜索,践行低碳节能新理念;加大科技创新,
通过技术赋能供应链升级。
2.升级国网商城,深化一体化电商生态格局。一是优化业务
布局,满足多样需求。根据各平台用户特性、管理主体、物资类
别,整合优化全新“国网商城”,零星物资选购专区、产业专区
对内应用,电力工业品商城、个人商城满足外部需求。二是实施
“三个融合”,打造集约平台。国网商城融入公共服务平台,账

— 46 —
号集成实现登录融合,系统集成整合商品实现导航目录融合,统
一页面布局及色调实现风格融合,确保用户最优体验。三是严格
准入机制,固化建设成果。新增分区建立评估机制,需经业务规
范性、经济性综合评估审核。从技术、采购等方面构建统一的电
商交易管理标准,已建成《零星物资商品库建设与应用规范》企
标并向国网公司报批。
3.推广绿色采购,践行低碳节能新理念。一是服务物资专业
发展,支撑绿色采购策略。在打印机、空调小类试点,梳理确定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为绿色管理体系
要求,3C 认证、能效标识、绿色产品(活动一、二)、环境标志
为绿色商品标识要求,为绿色低碳采购提供指引。二是试点绿色
履约管理,强化示范引领效应。2023 年办公类物资项目中,点
亮绿色供应商专属绿盾图标,供应商推送绿色商品资质点亮绿叶
标识。增加绿色搜索,优先展示绿色产品。建设绿色低碳专题,
接受公共监督。
4.实施商品标准化工程,提升运营管控精益水平。一是建立
两级标准信息库,统一规划数据信息。结合人工智能 AI 手段识
别商品信息,完成 60 万件商品标准化,建立细分物料 2.3 万条、
标准商品 4 万件,实施申请审核、信息公告、批次应用和动态完
善的管理模式。研究将商品图文、资质纳入标准化管理范畴,提
升商品推送、审核效率。二是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推进全链贯通应用。制定细分物料提报需求、寻源采购,标准商
品执行上架、选购的工作流程,6 家省公司完成系统建设,27 家
省公司全面开展应用,实现物资管理全链数据贯通,支撑各单位
查询近年售价信息及供应商,辅助制定采购策略等。
5.强化价格管控机制,辅助物资采购决策。一是建立价格模
型,施行价格管控举措。建立办公类物资同参价格预警模型,同

— 47 —
一细分物料下高价商品组织专家评估,问题商品下架。建设非电
零星物资 6 个价格模型,包括全站、区域、外部的同类/同款均
价。商城定期提供市场和网内采购价格水平,辅助各单位价格监
控。二是构建匹配模型,应用价格优先策略。构建智能选购模型,
选取价格、用户体验、履约效率为决策因子并确定权重,实现商
品智能匹配。价格优先策略考虑标准商品下最低价,体验优先统
计商品综合评价分推荐优质商品,效率优先则推荐最快供应商。
6.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提升关键场景运行能力。一是搭建智
能仓储平台,强化物资管控质效。国网商城与浙江电力合作,搭
建“智慧天眼”平台,构建仓储作业要素混合识别模型,智能识
别违规行为并预警,保障仓储作业人员安全;在货位上加装视觉
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物资状态,确保库存物资安全。二是迭代
自动开票机器,优化发票开具效率。优化一体化软件和机器人,
使用 python 后端实现多节点接口对接,节省前端时间;使用航
信开票请求接口,减少数据文件生成和上传,提升开票效率。
(三)应用效果
一是整合优质资源,带动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国网商
城整合优化公司供应链资源,为公司内、外部提供物资电商全流
程线上化服务,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和管理规范化,向市场用户提
供优质低价商品,推动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绿色采购,引导投标人践行绿色低碳理念。2023 年办
公类物资项目认证绿色供应商 27 家、绿色商品 845 件,涉及打
印机等 5 个小类,绿色商品产生交易额 4097.84 万元。三是强化
价格管控,发挥集中采购规模化效益。2023 年办公类物资节资
22.30 亿元,节资率 22.34%。非电网零星物资采集外部电商 10
万件商品价格,生成价格指数 1 万条,助力各单位招标采购策略、
物料限价制定及供应商遴选、内外部价格比对。四是强化供应监

— 48 —
控,驱动供应链高效规范运转。2023 年协调发货 5.7 万单、妥
投 9.6 万单,办公类物资 48 小时发货率 89%,7 天发货率 98%,
发货周期缩短 0.6 天。RPA 机器人提速单票处置效率 40%,日承
载发票量超 2100 张,优化人员配置 62%。智慧仓库在嘉兴供电
公司落地,实现仓库风险全识别、行为全管控管理,荣获中国五
星级仓库等多项荣誉。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管理创新方面,整合公司供应链资源,建设统一的物资电商
化窗口,实施“采购一个源”管控,统一管理不同区域同类物资
的价格、质量、履约和结算。将省管产业单位电商物资纳入商城,
引导供应商充分竞争,实现采购效益最大化、规范与效率相结合。
理念创新方面,推广绿色采购及消费理念,建立绿色管理体
系、绿色商品要求,为绿色低碳采购提供指引,在办公类物资项
目中试点绿色履约,增加绿色搜索,建设绿色低碳专题,引导实
践绿色消费理念。
模式创新方面,实施商品标准化工程,提升运营管控精益水
平。通过制定细分物料提报需求、寻源采购,标准商品执行上架、
选购的工作流程,实现物资管理全链数据贯通,支撑各单位制定
采购策略、履约管控等。
机制创新方面,依托价格管控模型,实现商品价格定期比对、
购买商品自动推荐,辅助各单位价格监控,提升采购决策的精准
性和效率,强化二级省采物资四同(同类、同质、同阶段、同批
量)对比,压降选购成本。
技术创新方面,利用全景可视数字孪生技术提升仓储管理效
率,智能识别人员作业姿态,预警危险行为。采用视觉盘点技术
实时监测物资状态,防范失窃、损坏风险。应用“RPA+AI+智能”

— 49 —
技术研发寄送封销项票一体化机器人,实现开票全流程自动化。
(二)推广价值
国家政策方面,国网商城的成功实践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
合。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国网商城积极
响应,通过实施绿色采购推广低碳理念,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示范。
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运营自动化、智能化,符合国家推
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
社会效益方面,国网商城依托国网公共服务平台,将优质低
价商品共享给社会个人用户,发挥集采优势。电力工业品商城将
国网优质的采购结果、成熟的供应链管理经验、规范的标准等向
上下游输出,带动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高质量发展。
行业方面,国网商城为供应链资源整合提供了范例,针对企
业内交易商品、运营模式各异的分散电商平台,通过梳理业务架
构、合理布局版块快速完成融合,实现了企业内管理信息共享、
要求统一、效率提高,扩大了企业品牌效应,推动行业形成开放
型、平台型、共享型的电商生态发展格局。
行业企业方面,国网商城实施商品标准化工程,实现物资管
理全链数据贯通,提升运营管控的精益水平;利用价格管控模型,
提升采购决策的精准性和效率;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
现供应链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运营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
了有益借鉴。
四、对策建议
协会层面,建议一是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建立健全供
应链管理、绿色采购、商品标准等方面的行业标准,提高行业整
体水平;二是深化行业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交流、
合作研发,共享创新成果,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三是培育行业
人才,组织开展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和认证,

— 50 —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四是推广优秀案例和实践,通过
各类渠道宣传和推广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引导行业企业借鉴和
学习。政府层面,建议对实施绿色采购、科技创新等的企业给予
一定的资金扶持、税收补助、配套服务,降低企业成本。

— 51 —
构建基于物资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全链
数智化监督体系的创新实践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名称:构建基于物资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全链数智化监督体系
的创新实践
面对电力供应链管理中传统监管模式的困境,国网阜阳供电
公司在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牵头以问题为导向,深入
总结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系统推进基于物资供应链管
理的业务全链数智化监督体系。通过一年来的持续探索,进一步
明确以风险防控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数智化监管理念,构建问题
导向、全链条覆盖的监管指标体系,实现了对供应链全流程的精
细化监控,对业务风险实现主动识别与评估。同时,通过建立闭
环反馈机制,以监管结果驱动业务流程再造与持续优化,推动监
管质量与业务效率双提升。项目初步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具
有自主创新特色的数智化供应链监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极大
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转型,实现了从被动监管到主动管理
的重要转变,极大地推进了监管理念、范围和方式的变革创新,
对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水平和效能,具有重要的示范
引领作用。
(二)企业简介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成立于 1973 年,下辖临泉、阜南、界首、
颍上、太和、阜阳城郊 6 个县级供电公司,管理 90 个中心供电
所,服务 354 万用电客户(全省第二)、1077 万人口(全省第一)。
拥有 35 千优及以上变电站 237 座,
变电容量 1610.66 万千伏安,

— 52 —
35 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 6094.74 千米,其中,500 千伏变电站 3
座,220 千优变电站 21 座,变电容量 738 万千伏安:110 千伏变
电站 57 座,变电容量 55915 万千代安;35 千伏变电站 156 座,
变电容量 313.51 万千伏安。近年来,阜阳公司坚持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以支撑经济、服务民生目标,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2017 年以来,作为全省唯一电网企业,荣获“安徽省先进集体”;
市县公司同时被授予“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蝉联五届“全
国文明单位”和七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获省政府迎峰度夏保
供电安全生产三等奖;光伏扶贫工作得到阜阳市委、市政府的高
度认可,两个县公司荣立所在县政府三等功: 获国网公司新一
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工作先进集体。2020 年,被授
予“第十二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2021 年,入选全国工人
先锋号拟表彰集体:被评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电力调控
中心地区调度班被安徽省总工会公示为 2021 年“全国工人先锋
号”预选单位。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1.构建数智化监管体系,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数字中国建设作出重
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
数字中国建设又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趋势下,加快数字化转型,驱
动发展方式、生产模式和治理形态变革,已成为电网企业在发展
中的必然之选。数智化监督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提升
监管效能,更能推动数据要素流动,并培育企业数据治理能力。
通过建立数智化监督体系,国家电网能够更好支撑数字化转型,

— 53 —
以数据创造更大价值,实现供应链的安全、协同、高效,为公司
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高效的供应链服务支撑。
2.打造全链防控新模式,是深化绿色数智供应链的必要选择
2022 年 9 月,国网公司印发《国家电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
链发展行动方案》
,全面部署“绿链八大行动”
,推动企业级供应
链 2.0 向行业级供应链 3.0 升级,持续提升供应链的发展支撑力、
行业带动力、风险防控力。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
网行动,积极探索供应链管理新模式,以应对电力交易主体多元
化、交易方式多样化的市场变革趋势,在建设物资环保会议上明
确提出了“深化应用数智化工具,发挥全流程数智化监督效能,
加强全链风险数智防控,聚焦“三效四力”,加快供应链绿色数
智再深化”的工作部署,力求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监管方式变
革,实现对供应链全流程的精细化监控,持续增强供应链的效益、
风险管控能力,助力供应链向智能化、绿色化、柔性化合作高效
方向转型,实现由传统资产运营向社会化服务的转变。
3.监督与业务高效协同,是解决供应链管理瓶颈的必由之路
物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从原材料采
购到产品生产再到最终交付的全过程。由于供电企业供应链环节
众多,业务量大,环节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错综复杂,每一个环
节的问题都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导致运营效率的降低
和成本的增加。而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电力供应链规模
日益庞大,供需关系更加复杂,传统的粗放式监管已难以满足需
求,存在监管盲区,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增加了运营
风险。数智化监督的目的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监管方式变革,
实现对供应链全流程的精细化监控,持续提升效率、稳定性和灵
活性。因此,引入数字化手段,开展供应链的数智化监督势在必
行。

— 54 —
(二)主要做法
公司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供应链风险点,构建问题
导向的数智监督模型,实现供应链业务精细化监控;聚焦供应链
风险防范、管控和改进,打造全链条闭环;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
和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管控平台,实现大数据与供应链管理的深
度融合,建立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新型监督模式,推动供应链管理
与业务优化的同步提升,为提高物资管理质效、优化业务运营、
数智发展提供支撑。
(见图 1)

图 1 构建基于物资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全链数智化监督体系思路
1.明确管理症结,优化工作责任体系
(1)深挖链条风险,明问题
通过全面梳理供应链关键环节,选取涉及项目物资管理前、
中、后全链条,精准查找出项目物资管理上存在的痛点。一是数
据基础还比较薄弱,关键业务环节的数据以隔离系统为主,数字
化程度不高,跨部门和系统的数据共享及融合不足;二是现有监
督内容比较零散,重点针对单个环节或风险点,未形成体系,数
据反馈、业务改进的闭环机制不完善;三是现有信息系统功能分

— 55 —
散,供应链数据联通程度低,业务与模型、算法的对接和应用存
在困难,计算依赖人工统计,实时性差。
(2)整体谋划布局,把方向
一是持续梳理关键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优化相关信息
系统,实现监督范围由物资专业内部向涵盖物资和项目部门的全
供应链拓展;二是发挥数据中台全量业务数据规模和场景优势,
利用数据互相校验,促进监督范围扩展,形成齐抓共管;三是以
科技和管理创新为动能,提升全过程监督的服务价值,推动供应
链管理与业务优化的同步提升。
2.聚焦业务特性,构建数智监管模型
(1)建立风险判断逻辑,梳理问题数据
一是依托省公司全量业务数据中台,获取跨专业的目标数据
80000 条,外部涵盖 3000 多家供应商和 300 多家电商,内部涵
盖 16 家地市公司,73 家县公司;二是建立数据清洗规则,针对
监督数据进行处理,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针对问题的数据逻辑判
定模型和监督体系。
(2)构建数智监管模型,激发数据活力
一是邀请专家进行特征提取,调整过滤标准,引入更符合业
务语义的数据特征,提升模型解释性;二是自动提取跨专业数据
85627 项,人工校验数据有效性均为 100%,模型运行顺畅,梳理
出 13 个常见监督问题。
3.创新事前管控,建立闭环监管
(1)突出问题导向,构建预警“双库”
一是在充分接入实时数据基础上,收集相关预警模型,建立
专门的预警模型库,形成定期运行机制,实现风险的常态化监测
和预警;二是对预警问题进行集中存储和追踪,建立预警问题库,
实现对问题的全生命周期跟踪,提高预警效果的持续性。

— 56 —
(2)设定等级管理,建立预警“双制”
一是系统结合实践和历史数据,设定不同类型的预警规则,
针对不同级别采取差异化预警措施,提高针对性;二是定期对预
警系统和责任部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确保预警系统效能,形成
改进动力。
(3)转变监管模式,打造预警“闭环”
一是利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构建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
模型,实现电力供应链的风险常态化监测;二是确保预警信息重
点传达给责任人,对问题进行即时管控;三是开展根本原因分析,
完善规则,实现制度改进,防范问题发生。
4.打造监督矩阵,营造数智监督生态
(1)建立数智化监督专题
一是统一业务工作流程,细化业务流程到各节点,明确时间
要求和操作规范;二是消除部门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供应链协
同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三是建立数智监督运营机制(见图 2),
组建数智监督团队,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监督。

图 2 数智监督与数智监督团队运营工作方案
2.开发数智化监督工具

— 57 —
通过打造数字服务场景、引入数字员工、建立自动监测手段、
利用 AI 等技术对业务风险进行管控,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智
能化监管。
3.打造数智化监督平台
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见图 3),汇聚数据、模型、系
统,实时展示异常情况,促进监督方式由“人员现场盯”向“全
链数智防”转型升级,通过深化应用,赋能管理,实现物资供应
链管理模式由“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

图 3 物资供应链数智化监督平台界面
(三)应用效果
一是验证成功并得到展示。通过实践应用,数智监督模式已
证明其有效性和价值,它帮助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减少了错误和
漏洞,并增加了决策的准确性和前瞻性,物资质量月分别在《亮
报》《安徽日报》《学习强国》《国网物资管理》和省公司网页基
层动态等网站报刊发表 40 篇宣传稿,其中 2023 年 8 月 16 日,
《亮报》报道的名为《构建物资数智化监督体系》的消息,获得
了很多系统内单位的关注。二是示范推广价值显著。该数智监督
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过程已经被详细记录和整理,经过分析和提
炼,发现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可以在其他的电网企业或物资公

— 58 —
司使用,其他兄弟单位可以快速地理解、学习和复制这种模式,
从而减少他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的时间和成本。三是促进行业交流
与合作。今年 10 月,在国网公司物资部召开的“供应链监督问
题通报及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代表安徽公司在会议现场
就数智监督实践作交流分享,这一成功的数智监督模式引发了行
业内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促进了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知
识和经验的共享。四推动行业共同发展。随着更多的单位采纳和
应用这种数智监督模式,共同探讨全链风险数智管控的发展,有
望为提升整个电力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贡献安徽智慧和力量。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一是管理理念实现从后视被动监管到前瞻主动管控的转变。
案例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实现对供应链风险的事前识别
和预防,通过主动出击的管理理念,从源头减少管理风险;二是
监管技术实现从单一手段到数据驱动+算法赋能的升级。案例充
分利用大数据与算法,构建智能化的监管模型,实现了对监管全
过程的精确感知,大幅提高监管的主动性和灵敏度;三是组织形
式实现从分散监管到协同联动的优化。通过建立跨部门、跨系统
的协作机制,打通了信息壁垒,形成了统一高效的监管组织形态,
防止了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四是工作模式实现从被动事后的治
理到主动事中的管控。通过数字化手段,以问题预警和闭环反馈
为核心的新型监管理念,推动了监管的主动性,提前介入问题,
大大降低管理风险;五是考核体系的建立将监管效果与效能性激
励结合。通过建立监管业绩考核体系,让监管效果与工作考核和
薪酬挂钩,形成内生动力,激发工作主动性;六是数据共享机制
的建立实现了跨系统、跨部门的数据联动应用。通过数据共享机
制的建立,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并驱动业务协同,提升

— 59 —
监管效果。
(二)推广价值
当前电力行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手段简
单粗放等问题,传统被动式、事后的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行业高
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数智化监督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升供应链
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具有推广的重要意义:一是强有力
地支撑了电力企业高质量管理的内在需求。该模式实现了供应链
全流程的精准监管,能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确保供应
链安全高效,为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支撑;
二是切合电力行业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大趋势。通过智能算法和
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供应链的主动监管,正契合电力企业绿色智能
转型的方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三是对整个行业智
能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模式实现了由粗放监管向精细化
监管的转变,并通过闭环反馈实时优化决策,大幅度提升管理智
能化水平,将对行业管理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四是降低他企业实
践调研成本,加速模式复制。该模式具有普适性,其运行机制和
管理框架具可复制性,其他电力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快速落地实
践;五是有利于推进行业间交流合作与经验借鉴。成功模式的分
享和交流,能够加速行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促进管理范例和技术
方法的传播,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监管能力提升。
四、对策建议
企业管理协会层面,发挥行业组织优势,举办供应链管理高
峰论坛。由企业管理协会牵头,邀请各行各业代表座谈交流,推
介优秀案例,带动行业应用;地方政府层面,建议举办供应链管
理技术交流会,促进知识传播,介绍案例成果,促进地区内各大
企业交流合作,扩大模式影响力。

— 60 —
建设招采知识管理体系,打造央企供应链
学习共享平台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建设招采知识管理体系,打造央企供应链学习共
享平台。
案例所属关键领域及重点方向:招标采购管理、知识学习平
台、人才队伍建设
(二)企业简介
江苏兴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力工程公司”)
前身是江苏兴力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组建于 2009 年 11
月份,2010 年元月正式运营,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7 年 12 月,改制成为省
管产业平台企业。2020 年初,根据省公司党委决议,由分公司
改为子公司模式运营管理。2021 年 2 月更名为江苏兴力工程管
理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监理、设备监造、招标代理、造价咨
询、勘测设计等,拥有工程监理资质(专业/电力工程甲级、专
业/房屋建筑工程甲级)、设备监理甲级资质(电力工业:输变电
设备)、工程设计资质(行业/电力/变电工程乙级、行业/电力/
送电工程乙级)
、工程勘察资质(专业类/工程测量乙级、专业类
/岩土工程/勘察乙级),并取得桩基检测 CMA 计量认证。公司制
定了建设具有卓越品质行业领先的全价值链工程管理公司发展
目标,明确了“2+2+2+1”
(做强工程监理、招标代理两大核心业
务;做优设备监造、造价咨询两大特色业务;做好勘测设计、项

— 61 —
目总包两大新兴业务,打造一个工程咨询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布
局,实践了“管理精益、业务精湛、队伍精干、品牌精良”发展
路径,打造了“专精特新”兴力品牌,凝炼形成了“人和业兴、
聚力前行”的兴力特质。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招标采购作为供应链管理九大环节之一,其涉及知识覆盖面
广,知识内容丰富多元。当前,招标采购知识资源呈多源化、分
散化特征,知识的采集、加工、获取、共享较困难,公司尚未形
成成熟完善的招采知识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供应链人才队伍是
推动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知识管理体系和人
才培育体系的构建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础和保障。
2022 年,国网公司发布《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行动方
案》,在全面强基创国际领先行动方面提出构建国际领先、国网
特色的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充分发挥知识资源对
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兴力工程公司围绕“全面提升
公司供应链专业知识水平”、“发挥专业知识能力,扩大行业影
响”
、“培育高素质供应链人才队伍”三大目标,打通覆盖知识采
集、加工、管理、应用的知识生产链路,聚集国内外先进理论知
识和实践经验,建设招采管理知识体系,打造央企供应链学习共
享平台,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培育一批精管理、
懂运营的招标采购专家能手,为建成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供
应链管理体系,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主要做法
以“理念先进、内容全面、专业实用、创新发展”为原则,
构建国际领先、国网特色的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
聚合招采专业知识数据,开展供应链知识平台建设,对招采知识

— 62 —
体系下的各类多源异构文档、数据、资料进行聚合和加工,形成
高价值的知识内容并有效输出。对内,依托学习知招 APP 和小程
序,搭建面向系统内各单位的招采知识学习平台,促进知识便捷
应用,对外,依托微信公众号,打造全国领先的国网绿链知识共
享品牌,发挥国网公司链主作用,实现对链上用户的知识赋能。

图 1 招采知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建设知识学习平台,需从组织保障、流程设计、技术突破等
方面着手,即搭建全面的知识架构,配备完善的运营组织和团队,
建立知识运维标准化管理流程,发掘应用数智化创新技术手段,
以充分保障知识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力求从业务规模、知识体量、
服务受众、知识管理上有质的升级和突破。具体做法如下:
1.搭建招标采购知识体系框架。提炼吸收国内外招标采购先
进管理理念、体系、流程、方法与技术,融入“双碳”和新型电
力系统等专业知识,总结公司创新实践成果,构建基于知识图谱
的招标采购管理知识体系框架。梳理、汇总知识要点,明确知识
来源及分类,形成内容全面、载体丰富的招采知识网络。
2.构建知识生产管理体系。一是组建运营管理团队。建立运
营管理制度,落实团队成员职责分工,形成一套知识采集、加工、
审核、发布的完整运营管理流程,保障知识内容高质量产出、体
系高效率运转,为知识生产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二是打造
数字化知识管理模式。融入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理念,构建招采

— 63 —
知识生产管理平台,贯通知识采集、生产、加工、管理的知识生
产链路,实现知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帮助运营团队高质、高效
完成知识生产和发布工作。

图 2 内容云知识加工流程

图 3 内容云知识生产计划
3.建设招采知识应用平台。学习、参考和借鉴国内“学习强
国”
“知乎”
、国外“TED”
“大英百科全书在线”等知识类学习平

— 64 —
台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聚焦国内网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
能,围绕招标采购领域、电力行业采购管理、招标代理、评标专
家、项目管理等多种受众群体,构建知识展现形式多元、专业知
识内容丰富的知识应用平台。创建案例分析、行业洞见、词条摘
编、外文采译、问答支招等二十多个栏目类型,平台设立知识聚
合应用、知识检索服务、专题知识查询、专业知识问答四大核心
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专业学习和知识查询。

图 4 招采知识学习 APP(学习知招)

图 5 法律法规查询工具小程序

— 65 —
4.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开展招采知识体系与人工智
能创新性研究,将知识图谱技术与大语言模型相结合,以“全面
覆盖,AI 共享”为目标,让招采知识应用更便捷、更高效、更
智能。完成全国首个招采知识领域的预训练大语言 AI 模型“绿
链智囊”研发,并在知识平台上实现初步集成和应用。
5.打造国网绿链知识共享品牌。根据手机客户端、自媒体的
快速传播特点,建立知识应用小程序、APP、公众号等系列平台,
形成国网绿链知识共享品牌,让供应链知识应用由内部向外部延
伸,覆盖行业和链上受众。
(三)应用效果
1.管理效益
截至目前,招采知识平台累计收录法律法规 1248 部,行业
动态 1312 篇,招采案例 320 篇、采译 180 篇、支招等理论文章
540 篇,不仅为招采从业人员提供了获取最新行业资讯和查阅招
采法律法规的窗口,还搭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分享实践经验的平
台,更畅通了解答疑难问题和开设培训课堂的渠道。兴力工程公
司依托平台累计组织开展专业培训 64 期,参培约 7 万余人次,
助力提升全省物资采购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打造业务过硬、能力
过硬、素质过硬的绿链专业人才队伍。构建了全方位、宽领域、
多形式、立体化的招标采购知识智库,实现从“知招”向“支招”
和“指招”转变,最终为“智招”提供基础。通过知识智能检索、
关联和挖掘,指导招标采购政策前瞻性研究、专项课题研究、行
业协会献言献策等重点工作,助力采购“三效”“四力”提升。
依托平台高质量开展中招协委托的专项课题和工作任务,参与 2
项团标编制,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设工程招标投
标法律合规实务问答》300 问图书。
2.社会效益

— 66 —
兴力工程公司率先垂范,研发国网系统内首个招标采购专业
知识学习和共享平台,并将“学习知招”系列产品推广向全国电
力行业招标采购领域乃至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等更宽广的领域和
更高的平台,彰显了央企责任担当,树立了良好的国网招采品牌
形象,扩大了行业影响力,为推动招投标行业创新发展育新机。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1.打造全网首个招标采购知识平台,彰显央企示范引领价
值。
率先实现全网首个招采知识平台落地应用,成功建成国内首
个能够自主采集知识、自动过滤高价值内容的知识管理平台。首
创法律法规自动识别、外文内容翻译、知识内容智能风控审核等
工具应用,全面提升知识生产效率和知识完成质量,形成可复制、
可推广的示范蓝本,为供应链知识体系建设输送“国网经验”,
助力打造“央企样板”,持续提升品牌创造力,扩大行业影响力。
2.打造供应链知识共享生态圈,培育高素质绿链人才队伍。
一是发挥国网公司供应链“链主”作用,建立知识共享共用
文化体系,形成全国网、全行业供应链知识共享互通、学习交流、
共同成长的良性生态圈。二是提升人才培育软实力。依托知识学
习平台,搭建供应链人才培训阵地,打造一批精专业、懂管理、
善运营的引领型、创新型供应链人才队伍,提升公司供应链发展
保障能力。
3.探索数智赋能应用场景,支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
一是实现招采知识数字化管理。依托数字化知识生产管理平
台,实现知识生产和管理数字化,挖掘招采知识数据价值,提升
知识管理智能化、便捷化、可视化水平,保证流程合规的同时提
升运营效率。二是探索人工智能与招采知识管理深度融合。开展

— 67 —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前瞻性研究,探索招采知识领域场景应用。
以招采知识平台大量专业知识数据为基础,持续对“绿链智囊”
进行数据喂养和专业训练,将“绿链智囊”打造成供应链知识领
域超级 AI,提升供应链运营智能研判、智能评估、智能决策水
平,支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目标实现。
(二)推广价值
作为国网公司内打造的首个招标采购专业知识学习平台,其
拥有先进的招采知识管理体系、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数字化的
管理平台,打造了招投标知识学习领域的“央企样板”,树立良
好的行业口碑,彰显央企示范引领价值,对于建设央企供应链知
识体系和平台贡献典型经验。
2021 年,兴力工程公司与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
江苏省建设监理与招投标协会开展政企协三方合作,研发“学习
知招”房建版,致力于为全省工程建设招标监管人员与招采从业
人员提供更规范、更专业和更具前瞻性的指引,推动全省招投标
工作高质量发展,在系统内外形成品牌影响力。未来,通过持续
挖掘知识深度,拓宽专业广度,探索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形
式、立体化的招采知识智库平台,深化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行
业引领力、全球影响力的央企供应链知识学习共享平台,形成全
国网、全行业、全供应链知识共建、共享、共用的生态文化圈,
为建成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四、对策建议
问题与困难:知识平台的知识资源广度不足,知识内容局限
于国家电网内部资源;平台在全行业、全社会的推广缺少政策支
持,推广难度大。
协会层面,建议畅通央企之间的沟通渠道,搭建招投标领域
知识共享、交流的平台,依托知识平台开展行业内的培训、专业

— 68 —
研讨活动,助力打造行业内知识共建、共享、共用的生态文化圈。
政府层面,建议深化与企业、协会的合作和联动,为知识平
台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推广应用、供应链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与
国际采购协会的接轨提供政策支持,为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行
业引领力、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领军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
障。

— 69 —
国电电力采购监管风险智能预警平台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国电电力采购监管风险智能预警平台
案例所属关键领域及重点方向:本案例属于电力物资管理依
法合规和风险防控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将指标嵌入到计
划、寻源、合同、物流、入库、出库、质保等供应链管理的各环
节,在事前预防、事中预警、事后监督三个方面形成全面有效的
管控与分析机制。在技术上,采用 ETL 工具+数据湖+数据治理平
台+自主分析报表+可视化大屏+短信预警实现方案,落地风险指
标数据抽取、模型计算、阈值配置、预警提醒,实现分析工具的
自主可控,推进采购风险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二)企业简介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600795)是国家能
源集团控股的核心电力上市公司和常规能源发电业务的整合平
台,主要经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及销售,产业涉及火电、水
电、风电、光伏发电及煤炭等领域,分布在全国 28 个省、市、
自治区。截至 2022 年底,公司资产总额 4128.52 亿元,控股装
机容量 9738.10 万千瓦,控制煤炭资源储量 26.81 亿吨,公司总
股本 178.36 亿股。2022 年 7 月,公司上榜《财富》中国 500 强
第 81 位,较上年提升 8 位。
国电电力入选《福布斯》首批世界最受信赖公司榜单,先后
荣获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基业长青奖、新财富
最佳上市公司、全景投资者关系金奖、“金圆桌”优秀董事会奖等
资本市场重要奖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

— 70 —
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全国电力行业党建品牌影响力企业等荣誉
称号。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国资委在《关于中央企业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加强供应链
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打造精益化、协同化、国际化、
智慧化、绿色化的现代供应链”指导思想,以“构建自主可控、
安全可靠的供应体系,确保必要时刻能够做到自我循环、正常运
转”为主要目标,以“标准引领、数据互联、生态构建”为手段,
“打造整合力强、协同性高、辐射面广的供应链平台”,有效发
挥中央企业在产业供应链中顶梁柱和压仓石作用。
电力企业在物资供应链管理上面临着确保物资稳定可靠供
应的挑战,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交
付时间,最终会反映到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因此每个环节的风险
防控都至关重要。从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物流配
送、验收入库、发票结算到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风
险。计划制定不准确、验收物资质量问题、物流延迟交货等问题
都会影响生产延迟或成本增加,进而可能影响到能源保供的目标
要求。所以稳定可靠的物资供应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采
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风险,才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
运行。
本方案是国家能源集团创新创效大赛的二等奖获奖作品,旨
在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梳理日常采购业务中的风险点,依据
风险点整理监控指标,从而形成物资与采购风险监测及预警指标
体系。搭建采购监管风险智能预警平台,采集、处理、分析各环
节业务数据,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指标模型进行数据加工计算,
以驾驶舱、报表、短信预警方式对采购业务环节风险进行监测,

— 71 —
实现计划、过程、结果、合同、库存、供应商、价格、时效、电
商等 9 类风险监测,实现风险监测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辅
助企业管理决策。重点将电力物资供应链的日常监督事项与系统
流程进行融合,细化实化采购风险关键点,依据风险点整理指标
监控需求,设计风险监控指标,形成采购风险监管指标体系,通
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过程预警和管控,有效提升采购监督效能,保
障公司采购工作行稳致远,减轻管理岗位的人员投入。
(二)主要做法
大多数企业主要将风险分析点集中在寻源阶段的供应商选
择,主要包括供应商是否满足需求、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是否有信用不良等供应商相关风险,缺少对供应链内外部各环节
整体上风险分析。本方案从供应链的计划开始,到采购方案设计、
采购寻源、合同签订、物流配送、验收入库、以及最后的履约结
算,形成全流程的风险识别与预警。通过一套供应链风险指标体
系,对整个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和预警,指导采购监管风险智能预
警平台落地应用,集成并清洗各应用系统的业务数据,构建指标
应用模型,为企业供应链风险管控提供坚实的支撑。本方案主要
有以下几点主要举措和创新:
一是设计一套供应链风险指标梳理方法。从仅防范供应风
险,向过程风险管控转变。从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测三
个方面对供应链风险分析,参考行业、本企业内控指标,从合规、
效率、效能监管出发,组织业务专家共同制定。明确指标的监测
需求、管控的业务风险点、名称、定义、计算逻辑、参考文件、
监测方式、预警阈值等内容,通过收集已有的历史数据试算,验
证指标定义的科学性、可行性、指导性和完整性。
二是编制一套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按照指标梳理方法,梳
理出业务链条、采购资源、综合管理 3 大类 9 小类 100 项指标,

— 72 —
其中业务链条包含计划监测 19 项指标、过程监测 6 项指标、结
果监测 2 项指标、库存监测 20 项指标,采购资源包含供应商监
测 18 项指标、电商监测 3 项指标,综合管理包含合同监测 8 项
指标、时效监测 17 项指标、价格监测 7 项指标。对国电电力采
购全流程进行风险管控。

三是落地应用采购监控风险智能预警平台。本方案采用 ETL
工具+数据湖+数据治理平台+自主分析报表+可视化大屏+短信预
警的方式实现。通过 ETL 工具将数据抽取、转换、加载到数据湖。
基于数据湖列式数据存储工具,对海量业务数据压缩存储和高效
聚合。通过数据治理平台指标元数据纳管,对采购各环节的业务
数据进行治理,针对每个指标生成唯一指标编码对外提供共享服
务。在前端展现和预警应用上,采用自主研发的自主分析报表工
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报表的设计。依靠报表提供的
行列、自由特性自由选择功能,用户可以自行展示和聚合的信息,
从而满足用户自主分析数据的要求。大屏分析展示工具对指标具
象化,利用饼状、柱状、折线等多种图形方式展示指标数据,通
过交互操作对数据进行明细下钻,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易懂的
方式呈现。通过自主维护的指标阈值,系统自动将指标结果与阈
值对比,在可视化大屏中将风险点突出红色显示,同时给业务人

— 73 —
员进行短信报警,确保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实现了采购数据精准管理,优化业务环境,提升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规避数据不准确带来的业务风险及低效无效的工作投
入,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撑,进而提高服务质效。
实现多级管理监测:搭建监管平台,满足各级监管需求,建
立集团对子分公司、子分公司对基层单位级的风险监测及全流程
监管体系;
深度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搭建指标模型,有效应用大数据检
测的手段,发现过程中的异常信息,为采购过程监督管理提供科
学依据;
促进采购效率提升:通过智能预警系统辅助短信提醒,对采
购结果审定、合同签订、合同交货情况进行有效提醒,督促业务
人员及时完成相关业务操作,提高采购效率;
防范规避违规行为:分析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
及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便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采购业务中存在
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
(三)应用效果
1.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物资与采购风险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国电电力采购监
管风险智能预警平台进行落地应用,截止 2024 年 1 月,招标结

— 74 —
果审定超时下降 40%,限额以下非招标结果审定超时下降 32%,
限额以上非招标结果审定超时减少 20%,合同交付超时减少 58%,
合同签订超时减少 3%,采购成本下降 5%,各环节采购风险得到
及时预警,共发出预警短信 22895 条。通过数据精准指导业务执
行,实现采购过程精益化管理。
2.履行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社会效益
采购监管风险智能预警平台的应用,积极营造公平、公正、
公开的采购氛围。在加强采购风险监测的同时,严格规范内部管
理运作,落实采购管理、监督管理制度,推动内部管理透明性、
标准化和规范化,着力强化合同的履约与执行。倡导并推进“公
开采购、合理采购”的公平竞争环境,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3.提升采购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通过建设采购监管风险智能预警平台,有利于监督管理人员
履行管理职责,加强管理力度,有利于监管部门分析采购管理过
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便于完善管理
制度,开展高效的采购工作,同时通过有效的提前预警,减少采
购业务出现违规的风险。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本方案将采购全流程各环节做为整体,构建指标应用模型,
对全流程风险识别与实时预警,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为
企业供应链风险管控提供坚实的支撑。本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点创
新:
一、机制创新。将风险管控点从供应风险拓展到供应链过程
风险,按照行业、企业两层业务内控需求进行梳理,以数据验证
指标定义的科学性、可行性、指导性和完整性,将风险管控数字
化、精益化。

— 75 —
二、管理创新。形成一套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梳理出计划
监测、过程监测、结果监测、库存监测、合同监测、时效监测、
价格监测、电商监测、供应商监测 9 类 100 项指标。从合规、效
率、效能三个维度丰富了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指导业务人
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执行和风险防控,提高供应链风险管理的
效率和准确性。
三、技术创新。平台采用 ETL 工具+数据湖+数据治理平台+
自主分析报表+可视化大屏+短信预警的方式实现,提升了数据存
储空间利用率,对指标定义元数据进行了管理,统一了数据接口
模式,研发并应用自主可控报表分析工具,实现了风险可视与短
信提醒的双重预警机制,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大大增强。
(二)推广价值
电力企业的采购风险管控主要集中在供应商选择,对全流程
的每个环节的管控,缺少一套经过实践的指标体系用于指导企业
进行管理提升。在全国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数据驱
动企业风险防范,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本方案的指标梳理方法,
指标体系,以及平台功能都具备在电力企业推广借鉴的意义。
通过指标体系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全面、系统地评估供应链中
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更好地识别和预防,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
险应对能力,减少因供应链问题导致的生产中断或成本增加。通
过对各种指标的综合分析,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供应链的整体
健康状况,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
决策水平。在供应链效率上,通过时效监测指标、过程监测指标
分析风险,提升采购时效;在库存积压上,通过库存监测、计划
监测指标,提高库存周转率,防范物资短缺风险;在技术实现上,
通过 ETL 工具+数据湖+数据治理平台+自主分析报表+可视化大
屏+短信预警的方式实现,可以为各企业提供技术实现路径和建

— 76 —
模技术标准参考,为电力企业的数字化应用提供典范。
四、对策建议
在中电联协会层面,建议针对本方案加强宣传力度,在全行
业推广国电电力采购全流程风险智能预警指标体系和平台建设
方案。本方案的预警指标体系从采购供应链的各主要环节出发设
计,各指标具备一定的行业通用性,但每个企业会有自己的考核
标准,各推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数据基础和业务要求,选择适
合的指标应用,设置符合本企业的指标阈值,并通过搭建系统平
台实现实时预警。同时建议协会将本方案列为示范项目,鼓励其
他企业来国电电力进行交流学习,让更多的电力行业企业的管理
能够得到提升。另外协会也可以本指标体系为基础,组织电力头
部企业共同研讨,制定采购全流程智能预警指标体系的行业标
准,以标准驱动全行业逐渐提升采购管理能力,加强全行业风险
防控能力,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在政府层面,建议搭建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
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本方案的指标设计具备一定的
业务通用性,可以为其他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借鉴,以完善其
他行业的管理方法。同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如评选一些
供应链应用奖项,鼓励企业采纳和实施好的做法。

— 77 —
闲置废旧物资管理平台
(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闲置废旧物资管理平台。
该平台具有物资分类、统计分析、溯源追踪和一键报告等核
心功能,可详细划分物资种类和属性,自动完成物资识别、分类
和统计工作,可指导企业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此外,该平台独
具物资状态鉴定和梯级利用功能,可实时掌握各类废旧物资数
量、状态、来源、再利用等情况,实现废旧物资管理的智能统计
分析和溯源管理,确保废旧物资数量有据可查、来源去向有迹可
循、利用处理合理合规,助力实现废旧物资绿色循环利用与发电
量收入“双提升”,打通制约风电产业链闭环发展的“最后一公
里”,对集团公司乃至全行业退役风电机组循环、高效利用具有
较强的示范意义。
(二)企业简介
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07 年成立,为
龙源电力全资子公司,近年公司坚持“立足龙源,服务集团,面
向全行业”的定位,目前已形成“新能源技术监督服务、新能源
生产技术服务、数字化开发建设服务”等主要业务方向。现有北
京、西安、南京三个办公区,在岗员工 270 余名,其中硕士及以
上学历约占公司总人数的 70% 。公司拥有龙源电力各类首席技
术带头人、首席技术人才、首席技师 14 人,覆盖新能源各个专
业领域。
公司是国家能源风电运营技术研发(实验)中心主要依托单
位,建有国内首个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发电仿真平台。公司油液

— 78 —
检测、振动监测实验室与风电场安全性评价通过 CNAS 认证,拥
有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以及 ISO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软件行业 CMMI3 级认证证书,具备
电力承试二级、承修三级、承装四级以及雷电防护二级资质。
公司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列
入科技部“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累计发布及承担国标、
行标、企标 81 项,取得各类知识产权(专利、软件著作权)117
项,获得行业和企业内部(龙源电力及以上)科技奖项 106 项。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国风电退役换新市场规模呈现指数
级增长之势,对风电机组的改造升级和退役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公司开展老旧风电机组寿命与强度评估、拆解、
回收、再制造、跨区域调配及复用的循环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工作,
对实现新能源行业全过程环境保护、循环经济、高值化利用,以
及大规模退役新兴固废处置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电设备种类多,在退役后废旧物资性能和回收方式也不相
同,为实现最大限度的高效梯级回收利用,有必要将分散的废旧
物资退役信息集中到一个平台上,通过建设废旧物资大数据平
台,建立不同分级方法及退役数量预测数据库,形成回收及分级
信息系统,利用资料管理、退役管理、流向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功
能,指导后续大规模工业化回收。
(二)主要做法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就是“将业务数据化 · 将数据业务
化”。全面打造管控一体化工业技术平台,基于技术平台的数据
中台,业务中台,开发测试管理平台,将知识沉淀成企业的数据
资产,打破内外部数据壁垒,挖掘数据价值,提供统一的智能化

— 79 —
数据服务。具体包括:
1、标准化接口可定制开发。1)对外提供统一标准化接口,
支持第三方的集成,调用;2)支持客户化定制开发,支持快速
配置;3)支持容器和低代码开发的研发平台;4)支持基于容器
的开发测试环境,通过 CD/CI 进行开发管理,通过低代码开发工
具进行部分应用研发
2、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业务中台。基于微服务的业务中台服
务,提供可适配的业务服务界面,支持用户或者第三方的调用,
同时支持通过审批后按照一定的要求添加新的业务中台组件
3、标准化接口的数据服务工具。提供标准化接口的数据服
务,用户第三方可以通过数据中台方便查询,加工,调用数据服
务。同时算法库支持第三方自封装算法。(包含质量算法,应用
算法等)
4、基于微服务的公共服务组件。基于微服务的公共服务组
件,支持用户或者第三方调用,同时支持通过审批后添加新的公
共服务组件
5、多种的数据平台。支持 RDB,TSDB、Hadoop,Mpp 等,非
结构化数据库都至少支持一种开源数据库,一种商业数据库
6、适应性 IT 基础设施网络。支持主流平台的硬件和虚拟化
技术,可通过接口方式支持主流品牌的云平台对接统一管理
7、平台能力。提供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挖掘,数据服务等
面向业务的数据处理能力;基于各类数据工具,在数据中台内加
工并沉淀数据模型、主题分析等数据资产,同时,基于数据与管
理协同工具连接各级单位,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与信息的流转,
使企业具备便捷、高效、优质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通过新型工业技术平台推动能源产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助
力企业运营能力的提升、增强企业数据分析水平和资源灵活调配

— 80 —
能力,带动企业从信息化发展逐步跨越到智能化多层次的发展,
最终,通过平台进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环节的实时连接
和资源共享,以实现不同主体间的高效协作和供需精准对接。
(三)应用效果
闲置废旧物资管理平台是多源数据智能融合统一的系统平
台,是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平台,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
物联网、移动互联、云平台等新兴技术,通过对全局生产运行和
运维数据的采集、深度挖掘以及预测分析,从而实现对公司闲置
废旧物资的有效全面管控。平台秉承“从业务转化数据,以数据
指导业务”为核心的建设思想,围绕企业多级业务需求打造应用
服务模块,优化管理制度,推动生产数据的知识化复用,闭环生
产管理业务数据流,持续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智能化运维和数字
化发展的全面落地。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统一规划:科学规划整体蓝图,协调优化可用资源,协同推
进公司整体数字化转型发展。
统一标准:实现运维管理数据标准化及规范化,着重关注普
适性制度及基础性标准的运用情况,保留对特异性目标进行制度
及标准的优化空间,赋予制度及标准创新活力。
统一建设:梳理各层级数字化需求,串联整合各方能力,统
一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注重数字化成果转化。
统一管理:立足全局,统筹协调部署企业数字化发展方向及
工作重点,为企业多级管控和制度落地提供基础。
兼顾全体与局部:从公司全局出发,统一规划和建设,并兼
顾各层级各单位的局部个性化需求,分步推广实施。
兼顾先进与实用:考虑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先进性、新技术

— 81 —
应用,并充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保障实用性和价值
化应用。
兼顾近期与长远:满足最急迫、最重要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支撑当前业务开展,并兼顾平台数字化长远发展的能力。
兼顾共享与安全:加强数据外部安全风险防范,保障企业数
据安全,支持权限内的数据共享和资料整合。
(二)推广价值
闲置废旧物资管理平台具有物资分类、统计分析、溯源追踪
和一键报告等核心功能,可详细划分物资种类和属性,自动完成
物资识别、分类和统计工作,可指导企业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
此外,该平台独具物资状态鉴定和梯级利用功能,可实时掌握各
类废旧物资数量、状态、来源、再利用等情况,实现废旧物资管
理的智能统计分析和溯源管理,确保废旧物资数量有据可查、来
源去向有迹可循、利用处理合理合规,助力实现废旧物资绿色循
环利用与发电量收入“双提升”,打通制约风电产业链闭环发展
的“最后一公里”,对集团公司乃至全行业退役风电机组循环、
高效利用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四、对策建议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提升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信息化水平。推行
“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废旧物资网络回收平台发展,运用
手机 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媒介,实现网上预约、上门
回收,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支持回收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
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链条业务信息平台
和回收追溯系统。
建议加大投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强
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项目的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
方政府制定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支持政策。依法落实和完

— 82 —
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完善再生
资源回收行业税收政策,规范经营主体纳税行为。鼓励金融机构
加大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投融资力度,鼓励各
类社会资本参与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落实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
发展专项政策,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
力度,积极采购再生资源产品。

— 83 —
中国能建创新建设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平台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中国能建高度重视物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高质量发展。近
年来,以强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和一体化平台建设为抓手按照统一
标准、统一数据、统一架构、统一应用、统一管理的设计思想,
以公司信息化“一张网、一朵云”为基础,根据管理重心和用户
对象不同,全面建成“6P 一中心”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平台,做
好与主数据、项目管理一体化和业财一体化等平台的数据对接,
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
(二)企业简介
中国能建成立于 2014 年 12 月 19 日,作为为全球能源电力、
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系统性、一体化、全周期、一揽子发展方案
和服务的综合性特大型集团公司,正全面践行 30.60 目标,全力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营业务涵盖传统能源、新能源及综合智
慧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综合交通、市政、房建、房地产(新
型城镇化)
、建材(水泥、沙石骨料等)
、民爆、装备制造、资本
(金融)等领域,具有集规划咨询、评估评审、勘察设计、工程
建设及管理、运行维护和投资运营、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建筑
材料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公司连续 10 年进入世界 500 强,在
ENR 全球工程设计公司 150 强、国际工程设计公司 225 强、全球
承包商 250 强和国际承包商 250 强排名中位居前列。先后承建了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代核电等一系列
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
二、典型经验总结

— 84 —
(一)案例背景
建筑板块是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板块之一,是国民经济
的支柱产业,因此,提升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水平,对于提升建筑
类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建筑行业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造成
物资品类繁多、变化大、标准化程度低,以至在产业供应链体系
中,议价能力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相对较低,难以具有供应链核
心企业地位,使得供应链结构的网络特性的复杂性更高,供应链
管理与运营更加复杂,这些也成为数字化的核心需求。习近平总
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
点、形成新动能”,为我们做好物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根
本遵循。国家“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科
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
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
在数字经济与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传统供应链正在向数字化
供应网络变革跃迁。充分利用数字化等先进技术,解决物流、信
息流、资金流的信任和流动受阻的问题,以创新方式赋能供应链
数智化转型发展,持续推动供应链管理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商
业模式创新和治理方式创新,激发供应链现代化新动能,培育高
质量供应链生态。
(二)主要做法
根据业务转型和发展需要,中国能建积极探索采购管理向两
端延伸,采用标准、数据、架构、应用、管理“五统一”的设计
理念,运用“云、大、物、移、智、链”技术,基于公司“一张
网、一朵云”信息高速公路建设“6P 一中心”供应链管理一体
化平台,分别为能建客商 SMP(供应商管理子平台)、能建云采
EPP(电子采购子平台)、能建云商 ECP(电子商务子平台)、能

— 85 —
建云造 MSP(监造管理子平台)、能建云运 LMP(物流管理子平台)、
能建云仓 WMP (仓储管理子平台)
、供应链运营中心 SMC。

1.能建客商(供应商管理子平台 SMP)
能建客商实现对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供应商主数
据全集团统一管理和标准化、实现与供应商的全过程业务协同。
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提升供应商注册效率,精细化供应商管
理,提升供应商考核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能建云采(电子采购子平台 EPP)
能建云采实现在统一的系统内运作采购业务,并实现对采购
物资主数据全集团统一管理和标准化。集成智能化招、投、评标
工具,移动应用和数字签名技术,全面提升采购效率和应用体验。
提供合理、及时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的通道,支持供应链内外
部的信息传递、数据流转和工作协同。功能涵盖对计划管理、采
购实施、评标现场智能化、合同管理、内部协同、采购监督、合
同执行、纠纷处理、专家管理、物资主数据管理等,以及对管理
过程的智能化支持和深度扩展。

— 86 —
3.能建云商(电子商务子平台 ECP)
能建云商子平台实现全球化、本地化的二三类物资采购、废
旧处理、闲置物资交易、设备租赁、商旅服务等业务的线上执行,
实现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区域、不同项目
的多样化、个性化采购需求。提高二三类物资采购执行的效率、
结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效降低买卖双方的沟通成本,盘活废旧
闲置物资和设备,提高库存周转和设备使用率。。以定规则、建
平台、引模式、多合作的建设思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图像
识别等先进技术, 为公司提供互联网采购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一
整套标准化业务模式、操作流程和技术措施将采购制度及合规要
求固化在交易平台上,确保采购业务的合规性、交易的可靠性,
帮助集团实现采购全流程数字化,构建全供应链服务的采购云平
台。
4.能建云造(监造管理子平台 MSP)
能建云造实现对设备监造催交业务的线上管理,跟踪建造全
过程、生产全过程。通过打通与上游生产商、供应商信息系统,
实现设备从计划、排产、生产、验收、发运到交付全过程数字化
管控。通过全过程跟踪设备生产的进度、过程和质量,助力工程
项目进度和质量得到保障。通过建立质量分级的监造物资目录,
强化监造工作的计划性,提升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可控性,提
高工程项目合同履约保障。平台功能涵盖对生产计划、监造计划、
人员配置、生产进度、质量监控、问题分析与处理、验收、发运、
全过程文档管理等的支持。
5.能建云运(物流管理子平台 LMP)
通过能建云运子平台实现对境内大宗物资和设备的物流服
务全过程跟踪。依靠 5G、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能建云运子平
台从物流服务的需求方转变为物流服务的管理者。提升物流服务

— 87 —
共享、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物流过程实时可控、提高物流效率,
逐步实现服务方案智能择优,最终达成管控集约化、一体化、中
心化的物流运输管理模式,激发培育供应链新动能,培育新业态。
6.能建云仓(仓储管理子平台 WMP)
能建云仓子平台为公司项目构建智能仓储系统,统一规范仓
储作业,提高业务效率;实现在不同项目间、不同企业间库存信
息的共享,支撑剩余物资不同项目间的调拨,降低存货、提升库
存周转率,同时建立应急性和紧急性物资支援渠道,助力集团工
程物资一盘棋,整体管控协调。
7.供应链运营中心(SMC)
供应链运营中心定位为供应链的智慧大脑,以供应链产业大
数据为基,支持对供应链整体“数字化、可视化”的呈现,“可
感知、能追溯”的管理,“可信任、能预测”的分析。通过数据
挖掘、趋势计算对运营决策进行赋能,不断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
和效益,推动供应链从数字化管理向价值化运营转型,助力实现
公司市场、信息和生产“铁三角”协同作战。
(三)应用效果
1.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通过搭建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平台确保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
信息流畅,优化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同时加强了与供
应商、物流服务商之间合作伙伴关系,分享信息、资源和风险,
以实现互利共赢。明显提升了供应链服务效能,提高订单交付准
时率、降低采购成本。
2.供需协同有效推动
在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平台开发了采购协同管理模块,实现在
采购计划阶段采购信息协同共享,通过把需求信息推送至相关企
业促进内部协同,在采购实施阶段,公司总部通过相关激励政策

— 88 —
撮合内部企业供需协同。同时开发了闲置物资设备共享模块,有
力地推动了闲置资源再利用。
3.源头管控初见成效
通过供应商管理子平台供应商协同子平台,构建供应商全生
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方式,形成和采购全过程风险防控机制,有效
预防和改善供应商选择不慎、管控不严、履约不力和以次充好等
问题。
4.采购监管手段丰富
充分应用新技术、积极探索新方法,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研究开发了采购大监督平台,实现了预警纠错、事中事
后监督、在线投诉举报等功能,建立起了全程动态监管机制,全
面、客观、准确、动态记录招投标活动全过程,保证相关信息不
被篡改、遗漏并可追溯。同时,线上监督针对正进行的采购项目,
直击问题点,有助于所属企业及时整改,挽回损失。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6P 一中心”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平台从业务上实现对供应
商、需求和采购计划、招标采购、合同、订单及履约、结算、供
应链金融、物流、仓储、催交、监造、执行监控和分析等供应链
模块一站式管理,同时系统对接公司财务一体化、项目管理一体
化、主数据、智慧工地等系统,对外对接各类信息系统实现穿透
式、融合式管理。我们充分应用“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吸
收标杆企业的管理经验,实现了结构化招评标、电子合同、电子
签章、智慧决策分析等功能,推动由传统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
蝶变。各子平台融合贯通,共同实现对供应商、电子采购、电子
商务、合同履约、监造、仓储物流等管理,提供采购全生命周期
的信息化、数字化支撑,构建供应链的生态闭环。立足现代供应

— 89 —
链融合、协同的特征,按照整体智治理念, 重塑供应链管理体
系、制度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
(二)推广价值
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平台对内实现对供应商管理、需求和采购
计划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合同管理、采购订单及合同履约管理、
监造管理、物流管理、仓储管理等供应链全业务覆盖,支持供应
链业务穿透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变革和业财一体化融合发展。对
外打通产业信息数据互联、共创产业生态共同体新思路,充分应
用“物大智链云移”等技术,将以能建为核心的供应链上下游企
业链接起来,通过全业务在系统中的执行和智能化技术带来的业
务创新,构建中国能建响应敏捷的供应链资源协同生态圈。将能
建自身的采购能力转化为生态圈对集团业务拓展提升的支撑能
力,从单一的降本增效拓展到广泛的产业链协同和内生的价值创
造。
四、对策建议
在协会方面,望能进一步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为企业平台建
设和发展提供参考,规范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提高可信度,同时
增加会员企业间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共同研究分享供应链创新经
验,促进企业的协同合作,提升供应链效益。

— 90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三峡坝区智慧仓库建设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三峡坝区智慧仓库建设项目是中国长江
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首个大型智慧化仓储建
设项目。项目选址三峡储备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及智能化设备
的深度应用,分区建设了 I 区料箱库、Ⅱ区四向穿梭车库、Ⅲ区
无人叉车库,研发了基于电力生产物资全寿命周期的智慧仓储管
理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智能算法、数据可视化等技术,项目
实现了智慧仓储信息可视化、流程电子化、操作便捷化、管理动
态化、作业自动化、数据互联化的研发目标,完成了仓储运转模
式的智慧化转型升级,为水电行业智慧仓储建设及世界一流智慧
供应链创建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二)企业简介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是由三峡
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2002 年,主要
从事水力发电、投融资、抽水蓄能、智慧综合能源、新能源和配
售电等业务,经营区域覆盖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江电力运
营管理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等六座
大型梯级电站,是中国最大的电力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水电上
市公司。曾先后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国家知识产权优势
企业”
“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实验室”等资质和荣誉。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1.电力行业基本情况

— 91 —
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专业性强且对安全可靠性要求极
高的行业。其电力生产涉及的物资种类繁多、规格复杂,不仅需
要考虑物资的质量、使用寿命和维护检修周期,还要确保物资供
应的及时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然而,电力行业现阶段
物资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物资采
购可控性差、库存控制难度高等,导致物资管理需求与现实情况
严重脱节。
2.建设过程及解决的问题
2022 年 , 三 峡 储 备 基 地 建 设 完 成 , 仓 库 总 建 筑 面 积 约
17000m2,存储物资约 21000 项,仓库规模庞大,存储物资种类
繁多。该基地采用传统的仓库运营模式,急需智慧化改造升级,
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仓库存储空间利用率,提升运营
效率,使仓储运营管理模式更加契合三峡水力发电厂(三峡储备
基地运管管理单位)三新一高发展理念。
项目团队历时 12 个月,深度调研多家电商、物流等行业头
部公司,深入了解物联网行业前沿技术及智能化设备等。参照《中
国三峡集团物资储备基地建设标准》,以“一级储备全面、二级
储备共享、三级储备应急”为指导方针,引入物联网传感器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故障预警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设备优
化调度技术以及物联网行业前沿自动化设备及配套管理系统等。
经过 3 个月的招标,确定了承建合作单位。在接下来的 2 个
月内,项目团队与合作单位共同打磨,敲定了最终建设方案。然
后,历时 6 个月进行分区建设和慧行系统研发。最后,再历时 4
个月进行试运行和优化完善,将三峡储备基地 A000101-103 仓库
建设成为三峡集团智慧仓储标杆示范项目。
(二)主要做法
项目以问题为导向,以 A000101-103 仓库为示范,通过智慧

— 92 —
化转型升级,提高了仓库存储空间利用率,提升了三峡储备基地
运营效率,仓储运营管理模式与三新一高发展理念更加契合,主
要做法如下:
1.立足需求,分区示范性建设,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
项目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了物联网
行业前沿技术及智能化设备。结合三峡储备基地实际情况以及三
峡电站物资管理需求,按照 I 区料箱库、Ⅱ区四向穿梭车库、Ⅲ
区无人叉车库进行分区建设。再通过潜伏式 AGV 将Ⅱ区、Ⅲ区与
I 区链路成一个有机整体。
I 区料箱库采用料箱 AGV 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仓库物资的自
动搬运和立体存储。Ⅱ区四向穿梭车库利用四向穿梭车进行物资
的存取和搬运,操作便捷,适应性强。Ⅲ区无人叉车库采用激光
引导式叉车,实现了无人化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分区分类型建设,智慧仓库在满足三峡电站存储物资种
类多、数量大、小件多、重量范围大、异形不规则等特点的同时,
最大程度提高了仓库空间利用率。通过分区分类型建设,项目团
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仓库的特点,为后续推广智慧仓库建
设,打造智慧供应链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Ⅲ区采用利旧货架
建设,节约了改建成本,符合绿色发展战略。

I 区料箱库

— 93 —
Ⅱ区四向穿梭车库 Ⅲ区无人叉车库

图 1 三峡坝区智慧仓库鸟瞰图
2.多措并举,软硬件有机结合,提高仓库运营效率
项目共计部署了 16 台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设备,研发了智
慧仓储管理系统——慧行系统,研发智能仓库库位优化方法、优
化了仓储物资盘点方法等,通过软硬件有机结合,实现了三峡坝
区仓储信息可视化、流程电子化、操作便捷化、管理动态化、作
业自动化、数据互联化的建设目标,提高了仓库运营效率。

— 94 —
图 2 慧行系统功能界面
2.1 部署 16 台物联网智能机器人
项目部署了包含料箱 AGV、潜伏式 AGV、四向穿梭车、激光
引导式叉车等 16 台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实现了仓储运转模式由
传统的“人到货”向“货到人”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智能机器人
组群与慧行系统无缝对接,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完成物
资的存取、搬运和运输等任务,极大地提高了仓库运营效率。项
目建成后,智慧仓库可实现 7×24 小时不间断、满负荷作业,保
障三峡电站电力安全生产需求,在避免人工作业可能造成的操作
风险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仓储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95 —
四向穿梭车 激光引导式叉车

图 3 三峡坝区智慧仓库机器人组群
2.2 研发智能仓库库位优化方法
通过对仓库环境进行三维仿真建模,慧行系统将智慧仓库从
物理世界投向了数字世界,再结合 AI 视频技术,成功构建智慧
仓储数字孪生体。数字孪生体可实时展示库内物资分布,监视设
备运行状态,跟踪机器人轨迹等。利用研发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智
能仓库库位优化方法,可以通过物资存取数据的积累分析,以及
机器人路径热力图分析等,对存储物资分布不断地迭代优化,不
断地降低物资存取的总和距离、以及总和时间,进一步提高物资
的存取速度,提高仓库的运营效率。

图 4 三峡数字孪生系统
2.3 优化仓储物资盘点方法
慧行系统优化开发了抽盘、全盘以及临时盘点功能,处理近
— 96 —
24000 个货位的盘点需求。对于长期无操作的物资,慧行系统可
以进行轮动抽盘,节约盘点时间;对于有存取操作的物资,可以
集中时间进行全盘,也可以利用物资存取作业的空闲时间,进行
临时盘点,间断式完成全盘管理要求,无需再由十几名运营管理
人员集中进行盘点作业,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仓库的运营效
率。
3.着眼未来,创新研发功能模块(算法),满足管理需求
慧行系统从物资各个维度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将物资数据
全貌呈现给运营者和管理者,拉近管理距离,实现了库存物资“一
本账”管理体系。通过创新功能模块或算法开发,实现了物资需
求预测提醒、物资效期智慧化管理、物资安全管理以及辅助远程
验收等功能。
3.1 实现库存物资“一本账”管理体系
三峡集团及长江电力现有信息化管理平台与慧行系统是完
全独立的信息管理平台,技术架构、数据库软件、开发语言都各
不相同,且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在三峡坝区智慧仓库建设过
程中,成功引入并建设数据中台。在保留各系统稳定性、独立性、
完整性、安全性、低耦合性的前提下,建立了一套标准安全的数
据接口服务,将各系统的业务数据、操作指令进行翻译和转换,
实现多系统的互联互通。构建、完善了电力生产物资全寿命周期
数据信息链,实现了库存物资“一本账”管理体系,实时监控物
资采购、统计到货信息、分析库存结构、预警物资验收及领用等
情况,为物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 97 —
图 5 慧行系统总看板
3.2 实现物资采购智能推荐及预警功能
根据物资历史记录,如库存信息、入库信息、出库信息等,
智能预测不同类型物资需求。基于需求预测结果,以及不同类型
物资历史需求、检修计划、供应商供货情况等,进行需求建议。
研发的智能算法,还可对超额储备物资提出预警;优化备品备件
事故定额及储备定额;实现效期物资不同时间节点的预警提醒,
防止到期失效的情况发生。
研发的基于检修计划的备品备件定额推荐算法,根据检修计
划安排预测备品备件需求,智能提出补库建议,避免了备品备件
采购、定额修订严重依赖个人经验,易产生偏差,缺乏科学性等
问题。
研发的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物资采购智能算法,通过对
物资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可以提出采购建议,解决了物资采购数
量不准确、库存积压、物资浪费等问题。
研发的基于三支决策的危化品采购时间智能算法,能够适时
准确地提出危化品建议采购,解决了危险化学品到货后存放时间
久、未到使用时间已失效等问题,实现了环保、降本增效的管理
目标。

— 98 —
图 6 效期管理智能化看板
3.3 实现物料远程验收功能
物资入库时,通过 3D 物料扫描仪对物资进行 3D 建模以及外
形尺寸信息精测(精度 0.1mm),慧行系统通知相关使用部门进
行远程验收,验收人员即可根据手机端的物资信息进行验收。
3D 模型能够以高度逼真的方式展现物资的实际状态及尺寸
数据,验收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通过 3D 模型对物资细节进
行查看,获得与现场相似的验收体验,从而节约交通、人力成本,
提高物资验收的效率和便捷性。模型数据还可与 3D 打印机结合,
进一步提升物资供应保障可靠性。

图 7 备品备件管理看板
3.4 实现进口物项安全管理功能

— 99 —
电力行业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三峡电站作为
中国最大的水电站,其安全、高效运营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自主可控可以确保对关键物资的掌控,减少外部依赖。自主可控
也意味着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本地化,这不仅可以促进国内技术的
创新和发展,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完善,有助于推动我国电
力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慧行系统开发的进口物项管理功能,通过对进口物项原产地
分布、存储数量、领用频次等关键经营数据挖潜,可提出物资自
主可控或通用化建议清单,逐步实现供应链本质安全。

图 8 三峡数字孪生系统
(三)应用效果
三峡坝区智慧仓库建设项目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三峡储备基地智慧仓库建筑面积 5359m2(仅占三峡储备
基地总建筑面积的 31%),原仓储货位 4000 余个。本项目建设完
成后,仓储货位增至近 24000 个,智慧仓库整体空间利用率提升
近 6 倍。截止到 2023 年末,三峡储备基地智慧仓库存储物资约
13000 项,在仓储货位使用率不到 55%的情况下(等效为仅占三
峡储备基地总建筑面积的 17%),存储了三峡储备基地近 65%的物
资(可等效减少仓库面积 10000m2)。

— 100 —
2.三峡储备基地智慧仓库 I 区料箱库运转效率提升近 6 倍
(货位 20436 个)
,Ⅱ区四向穿梭车库运转效率提升 3~5 倍(货
位 2200 个)、Ⅲ区无人叉车库运转效率提升 2~3 倍(货位 1312
个)
,三峡储备基地智慧仓库综合运转效率提升 3~5 倍,减少运
营管理人员 16 人,实现仓储作业连续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了
运营效率及管理效能,为三峡电站安全可靠运行、防洪度汛提供
保障。
3.慧行系统实现了库存物资“一本账”管理体系,可以实时
监控物资采购、进行到货统计、分析库存结构、预警物资验收及
领用等情况,为物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管理效
能。
4.慧行系统能够智能提出常规物资、备品备件物资、危化品
物资的补库需求,实现了超额储备物资预警功能以及危化品效期
智能预警功能,达到了环保、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标。
5.慧行系统通过 3D 物料扫描仪对物资进行 3D 建模以及尺寸
测量,助力实现远程验收,节约成本,提高了物资验收的效率和
便捷性。
6.慧行系统通过对进口物项原产地分布、存储数量、领用频
次等关键经营数据挖潜,可提出物资自主可控或通用化建议清
单,进一步夯实供应链本质安全。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三峡坝区智慧仓库建设项目基于水电行业智慧仓库管理需
要以及前瞻性管理需求进行的技术、管理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1.研发了一种电厂物资仓储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加入字典
的规则调整,将 LZW 编码结果再进行 RLE 编码,达到了较高的压
缩率,减少了存储空间占用,提高了数据传输、存储及处理效率。

— 101 —
2.研发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仓库库位优化方法(算
法),通过不断地优化迭代,可以减少物资自动存取的距离和时
间,持续提高物资的存取速度,能够有效提升仓库管理的工作效
率。
3.研发了一种基于检修计划的备品备件定额推荐方法(算
法),该方法根据检修计划、备品备件采购、领用等历史数据,
智能提出补库建议,避免了备品备件采购、定额修订严重依赖个
人经验,易产生偏差,缺乏科学性,造成缺少物资影响电力生产、
超额储备造成积压或浪费等问题。
4.研发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物资采购智能算法,
解决了物资采购数量不准确,库存积压、物资浪费等问题。
5.研发了一种基于三支决策的危化品采购时间智能算法,解
决了危险化学品因效期短且使用集中导致的到货后存放时间久、
未到使用时间已失效等问题。
(二)推广价值
通过三峡坝区智慧仓库建设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推广
智慧仓库建设或改造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智慧仓库建设,可形成标准,具备行业范围内复制性。相
较于地面型以及货架型仓库,智慧仓库能够有效提高仓库空间利
用率,减少建设用地,减少仓库总建筑面积,从而降低仓库建设
和维护成本。
2.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与仓库智能管理系统的有机结
合,智能仓库能够有效提升仓储的运转效率和作业精度,在降低
人工成本、避免人工作业可能造成的操作风险的同时,能够有效
提高仓储作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现 7×24 小时不间断作业,
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需求。
3.仓库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对仓储物资全寿命周期信息进行

— 102 —
全面管理和深度挖掘,通过提高仓储管理的准确性和透明化,有
助于提高物资采购的准确性、及时性,有利于优化库存结构,降
低库存成本,避免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提升管理效益,促进节能环保。
4.仓库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电力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定
制化开发,更好地匹配企业自身业务需求、安全需求、发展需求
和前瞻性需求。
四、对策建议
对于协会和政府来说,推广智慧仓储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三峡坝区智慧仓库建设项目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协会
1.积极宣传,提高电力企业对先进信息技术,如物联网技术、
大数据技术等的认知度;提高电力企业对新型仓储管理理念——
智慧仓储的接受度,让电力企业积极主动拥抱仓储全面数字化转
型和智慧化升级。
2.收集优质资源,互通有无,进行必要的指导,不能让敢于
尝试的电力企业“摸着石头过河”
,进行试错式发展。
3.重视智慧仓储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和引导电力企
业进行内部培训,增强技术积累。
(二)政府
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电力企业进行智慧仓储转型升
级,必要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2.建立智慧仓储领域的标准体系,促进智慧仓储领域各企业
标准化生产,防止形成非必要的形式或技术“壁垒”,影响智慧
仓储领域整体发展。
3.推动电力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智慧仓储领域的协同
发展,合力向前,形成新的优质发展产业,降低新建或改造成本,

— 103 —
进一步推动智慧仓储技术应用和建设。
综上所述,协会和政府应从多个方面入手,为智慧仓储建设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推动智慧仓储建设的发展和应用。

— 104 —
物资合同云签约管理创新与实践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物资合同云签约管理创新与实践
内蒙古电力集团采取集中管控、分级实施的物资管理模式,
其中一级采购项目由公司统一组织,合同签约由物资需求单位组
织实施,由此导致中标供应商需赴多地逐一与项目单位签订合
同,签约周期长。在此背景下,为提高签约效率,对集团公司集
中采购的物资合同进行统一管理,安排签约场地,组织物资需求
单位、设计单位、中标供应商赴签约现场协商技术要点,进行合
同签订。
为进一步提高签约效率、降低签约成本,建立物资合同云签
约管理模式,构建三级签约平台,分级组织开展物资合同云签约。
通过试行,操作性强,成效显著,且不受线下签约的批次限制,
将分散的非招标项目也纳入签约范畴,提高签约总体效率,批次
合同签约及时率达到 92%以上,极大提高签约质效。
重点方向:电力物资供应链平台化
关键领域:电力物资质量品控合同履约 电力物资管理依法
合规与风险防控
(二)企业简介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国有
独资特大型电网企业,所属单位 36 家,员工总人数 3.6 万人,
负责建设运营自治区中西部电网,供电区域 72 万平方公里,承
担着 8 个市(盟)工农牧业生产及城乡 1400 多万居民生活供电
任务,同时向华北、陕西榆林和蒙古国提供跨省区、跨国境供电。

— 105 —
截至 2023 年底,售电量完成 2847 亿千瓦时,增长 19.47%,
在全国省网公司排名第 8,固定资产原值 1730 亿元,公司位列
中国 500 强第 231 位,较 2022 年排名上升 24 位。公司安全生产
稳定,经营效益稳健,发展势头良好。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内蒙古电力公司建立公司总部和各单位两级招标采购管理
体系。所有公司投资行为的采购招标活动,划分为两级实施:公
司集中采购和各项目单位采购。集中采购汇集了整个公司系统大
部分的物资采购需求,通常一个标段涉及多家项目单位,供应商
中标后,需赴项目单位逐一签订合同。合同从技术确认到完成线
下签字盖章,约需 5 天或更长的周期,这就导致供应商完成所有
合同签约需消耗月余的时间,签约周期长。为确保公司重点工程
物资按时到货,公司集中采购项目相关物资采购合同实行统一签
订,落实合同签订的人员、资料、场所,组织项目单位、中标供
应商等签约相关人员到达集中签约场地地点进行合同线下签订,
极大提高签约效率,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线下集中签约方式仍
存在一些问题。
1.线下集中签约“成本高”
招标采购活动结束后,组织各项目单位、供应商及设计单位
到现场开展线下集中签约工作,通过定标情况、中标供应商数量、
批次大小等关键性因素,提前谋划,租赁签约会议室并布置签约
会场,组织开展线下物资合同集中签约工作。
当集中签约批次较大时,合同签订所涉及项目单位、设计单
位及供应商人员较多,需租赁较大规模的签约场地,每批次产生
近 3 万元的租赁费用;各项目单位、设计单位相关人员赴现场开
展集中签约工作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差旅费。线下签约时,各单位

— 106 —
法务人员需携带合同专用章赴现场完成合同签章,因签约前期需
求部门及设计单位需与供应商确认技术等相关问题,签约人员、
法务人员只能被动等待,工作效率低,人员成本高。
2.线下集中签约“约束多”
电力市场和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电力企业提出了信息
化的新要求。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经受着越来越大的考验,为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内蒙古电力
公司不断加强网络安全保障,配置专用服务器搭载内部局域网,
采取内外网物理隔断的方式严防内部信息外泄,保障电力信息、
网络安全。
为规范合同签约流程,规避法律风险,公司要求物资合同必
须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的经法系统完成合同的传递、审批。而线
下集中签约甲乙双方需到达指定地点完成合同细节商讨后,履行
合同审批手续,但租赁签约会场无法链接内部局域网,只能将合
同传回单位,由同事协助完成局域网内合同的上传、审批工作,
大大增加签约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和合同签订的时间,严重拖缓签
约进度。
3.线下集中签约“风险高”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线下签约活动
受到极大限制,集中签约工作开展刻不容缓,原有的业务模式也
受到很大冲击,传统的签约方式无法正常进行,线下集中签约必
将导致人员聚集,易引发疫情扩散,风险较高。
(二)主要做法
基于线下签约存在问题创新签约模式,提出云签约新思路,
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推动云签约工作制度化、标准化。通过搭建
签约平台,签约双方远程协商、确认签约事宜,“居家”完成合
同签订。在正式发布实施前,进行工作方案试行,有效弥补线下

— 107 —
集中签约的不足,已正式推广实行,收效显著。
1.明确总体思路,建立完善管控模式
(1)确立不聚集、不接触的集中签约总思路
为解决线下签约的弊端,通过不断尝试、探索新签约方式,
已基本描绘云签约雏形。疫情突袭,现场签约工作面临停滞,为
解决困境,充分分析现状,结合现有成熟的大数据管理理念,基
于已有模型,明确提出云签约新思路,以不聚集、不接触签约为
前提,以线上平台为媒介,以降低签约成本、提升签约效率为目
的,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推动签约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通过线上通知签约双方及设计单位签约时间、签约范围、签
约方式、签约流程等,借助线上平台打通内外部联系通道,使需
求侧与供应侧的互动更加便捷、信息更加准确、管理更加优化。
借助平台,一对一、一对多沟通技术细节、协商合同条款,同时
收集、传递、分析、处理签约数据,构建签约数据库,为后续合
同履约、供应商管理、评价等提供数据支撑,帮助企业精准识别、
选择、定位供应商。
(2)制定签约实施方案
按照集团公司年初下发的批次采购计划,招标采购活动按期
开展,招标批次陆续定标,为不影响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签约工作,
在云签约总思路的引领下,研究制定集中签约实施方案。
在制定方案前期,充分调研各项目单位基建、配网、生产、
信通等工程的签约流程;收集签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重点关注
的节点;向各项目单位、设计单位、部分供应商征集云签约建议;
通过梳理,起草云签约工作初步方案,会同项目单位、设计单位,
研究确定形成最终方案。此方案包括三级签约实施平台,实时收
集平台数据,跟进合同签约进度,汇总合同数量、合同金额等关
键数据,至此,完成线上合同集中签约工作。

— 108 —
(3)建立和完善云签约的制度机制
规章制度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
好一项工作,离开法规制度是不可能的,依据制度的指导性和约
束性,才能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形成云签约规范、
长效机制,基于内蒙古电力公司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特点,统
筹考虑制度机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把准
基本方向,以问题为导向,从最主要的环节入手,协助集团公司
物资管理部起草云签约制度文件,文件发布后组织学习、宣贯,
推动落地、实施。
任何一项制度都是从实际出发,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制定的,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一寸不让抓落实,才能发挥制度的
真正效力,使企业管理实现程序化、标准化,使部门与部门之间,
单位与单位之间形成有效沟通,使企业内部之间的工作失误降到
最低。并通过云签约工作的组织实施,不断发现新问题,对细节
和执行流程不断斟酌,以实践数据为支撑修订、完善制度标准,
形成科学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
协调,要义明确、拿捏适度、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形成“一切
按照制度办事”,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按规矩办事处事成事的
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有效防范风险,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
生。
2.构建云签约平台
结合疫情期间签约工作所遇难题,同时为适应现代化、信息
化的新形势,经与各项目单位和供应商沟通调研,针对不同招标
批次构建三级云签约平台。一级平台发布签约任务,涵盖签约主
体、签约周期、签约范围等,进行签约总体管控;二级平台监督
合同签约总体进度,协调解决签约中存在的问题;三级平台协商、
确认具体签约事宜。

— 109 —
根据签约批次、标段数量等情况在签约平台上同时开展多批
次、多单位、多家次签约管理工作。通过平台,使项目单位物资
部门、需求部门、供应商、设计单位实现互联互通,针对签约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在云签约平
台实时掌握签约情况,进一步加强对集中签约工作的管控。同时
解决以往人员分散,流动性强,工作管控难度大的问题,也为各
项目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签约工作提供了一定便利条件。相
较以往线下集中签约模式,减少公司在集中签约工作上所投入的
管理成本,同时提高了签约工作效率。
3.云签约模式的实施
(1)云签约模式试行成效显著
构建二级签约平台。一级平台发布签约任务,平台成员包括
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物资供应公司、各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和
签约专责,监督项目单位合同签约进度,协调解决签约中存在的
问题;二级平台由各项目单位自行搭建,与供应商协商、确认具
体签约事宜。确定工作模式后,尝试开展首次云签约工作,但在
签约过程中发现,一级平台中成员数量多,信息繁杂,解决问题
效率低,究其根源在于成员权责不明晰。为此第一时间做出工作
调整,将原有的二级管理模式再次细分,构建三级工作平台。一
级平台成员包括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物资供应公司、各项目单
位主要负责人,主要发布签约任务,进行签约总体管控;二级平
台成员包括物资供应公司签约主要负责人和专责、各项目单位签
约专责,用以监督合同签约进度,协调解决签约中存在的问题;
三级平台包括各项目单位签约专责与供应商,协商、确认具体签
约事宜。
经过管理优化,采取线上方式布置签约任务,持续做好签约
保障,协调招标代理机构简化中标通知书领取程序,及时处理各

— 110 —
单位反馈的问题,做好业务服务工作,实时掌握签约情况,定期
收集、整理、上报签约情况,以便上级部门宏观把控签约进度,
签约工作有序进行。
(2)云签约推进合同精细化管理
集中签约主要涵盖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级采
购中的公开招标项目,调整采购策略后,非招标采购项目占比较
往年大幅提升。非招标采购主要包括单源直采、竞争性谈判、竞
争性磋商、询比采购等项目,采购项目分散、形不成批次,不具
备线下集中签约条件,由非招标采购由各项目单位自行组织线下
签约,这就存在供应商无法及时联系项目单位,或一家供应商需
赴多家项目单位签订合同的情形,合同签约进度慢、效率低。
结合公司采购策略和项目单位、供应商的实际需求,仅对一
级采购公开招标项目开展集中签约工作,覆盖范围不够广,局限
性较大。以此为前提,不受线下签约的批次限制,将标段较多或
一家供应商对应多个单位的非招标项目均纳入云签约管理范畴,
依托线上平台,为甲乙双方搭建沟通联络桥梁,使非招标项目合
同签约管理工作有质的飞跃。
(三)应用效果
创新的电力物资合同签约方式和管理方法,在提高合同签约
质效的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赢得了签约双方的良好口碑。具
体成效如下:
1.提高签约效率,保障物资供应
通过线上平台,增强签约过程把控,实现签约进度的实时掌
握,及时发现签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即发现即处理,且将
签约流程繁琐、签约难度较大的非招标项目纳入签约后,仍高效
完成合同签订,签约管理效率获得极大提升。
2.从源头降低集中签约成本

— 111 —
线下签约会场租赁费用高达 10 万元,通过实行云签约,将
合同签约相关事务放于线上平台办理,有效节约场地费用。项目
单位分布在内蒙古的 8 个盟市、供应商遍布各 30 省市,开展云
签约后,为签约双方节省差旅费用数万元,为企业开源节流,降
本增效。签约专责在单位签订合同的同时,可兼顾其他业务工作,
从源头上解决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3.实现数据共享,成果多方应用
云签约的顺利实施,在保证高签约率的同时,收集并且整理
所有物资一级采购的合同签约数据,应用于机动性催交及供应商
管理等工作,为内蒙古电力公司物资采购、设备监造、供应商合
同履约、供货赢得时间,保障了内蒙古电力公司 128 项重点工程
计划的顺利推进,推动了内蒙电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1.针对不同招标批次创新性构建三级云签约平台,采取线上
方式布置签约任务,减少公司在集中签约工作上所投入的管理成
本,同时提高了签约工作效率。
2.优化内部流程,及时处理各单位反馈的问题,做好业务服
务工作,实时掌握签约情况,定期收集、整理、上报签约情况,
确保在线签约的高效运作。
3.强化数据安全,针对在线签约的数据安全问题,在平台建
设、权限管理等方面加强了对数据安全的保障。
(二)推广价值
1.行业示范作用:本案为同行业企业提供了云签约的借鉴,
有助于推动行业内的数字化转型。
2.便捷合作模式:云签约为各类企业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
的合作方式,有助于拓展企业业务。

— 112 —
3.促进产业链升级:云签约的推广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
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四、对策建议
1.加强政策支持:应加大对云签约、电子合同等领域的政策
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2.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电子合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
规,为企业在线签约提供法治保障。
3.提升服务质量:云签约平台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签约体验。
4.培养专业人才:企业应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人才
的培养,为云签约等业务提供人才支持。
5.加强宣传推广:加大云签约等新型商务模式的宣传力度,
提高企业认知度和接受程度。
总之,本案例表明,云签约已成为企业开展业务的新型方式,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应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业
务模式,以应对市场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行业
组织等各方也应共同努力,为云签约等新型商务模式的发展提供
良好的环境。

— 113 —
数字化仓储管理研究与应用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分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张家口发电公司数字化仓储管理研究与应用项目,将现有物
资仓储作业流程全部通过信息化管理,全部接入移动终端进行移
动化管理。通过墨水屏、巷道灯及拣选大屏实现物资出库拣货的
智能提醒,提高拣货效率与正确性,实现数字化提升。
在企业原有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实现仓储管理业务的全流程、
全记录、全引导、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提升,实现可视化视图和
待办提醒功能。
全流程是指物料从合同生效后开始:到货-验收-入库-上架-
保管-盘点-出库全流程。
全记录是指对全流程操作节点的时间、人员、操作结果、环
节等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和显示。
全引导是指系统操作环节透明,显示各环节操作权限和相应
人员,实现操作全引导。
全覆盖是指对不同属性的库存物资包括待验收物资、退货物
资、专用工器具、修旧利废物资等,实现全覆盖、一体化管理。
实现仓储物资可视化显示功能,通过不同角度的照片展示物资,
达到“所见即所得”的目的。所有工作任务在办公终端(手持机、
PC 机)实现待办提醒功能,通过待办通知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
需要做的工作。
通过墨水屏、巷道灯及拣选大屏实现物资出库拣货的智能提
醒,提高拣货效率与正确性,实现数字化提升。
最终,通过项目建设,支撑业务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提升;

— 114 —
实现所有管理物资的线上化、规范化管理;通过移动化作业实现
账务与实物的同步处理;通过智能拣选实现数字化提升。
(二)企业简介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分公司是中国大唐
集团公司所属,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发电公司,资
产总额 42.73 亿元,于 1988 年建立,是国家“七五”
“八五”
“九
五”重点工程。2001 年 9 月,8 台国产 30 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
全部竣工投产,通过 500 千伏双回线路向北京供电,是首都北京
的重要电源支撑点,每年发电量约 120 亿千瓦时。
公司建立至今,在集团公司、大唐国际的大力支持下,张家
口发电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除开展上述通流、
超低排放和供热“三大”改造外,还先后开展了电除尘、空预器
等相关节能改造,积极探索提高供热能力和稳定安全供热的新技
术应用,进一步深度挖潜,提升公司节能降耗水平。截至目前,
供电煤耗同比“十一五”末降低了 10.2 克/千瓦时。
在三十多年的公司发展历程中,在中国大唐集团和大唐国际
的领导下,张家口发电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资
委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全国模范职
工之家、全国电力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健康
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
济深度融合。同时为了响应国资委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化
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号召,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发展新
格局,多数电力行业企业物流部门开始启动、发展和完善智能化
仓储项目。现阶段已有部分电力企业的物流部门根据行业痛点和

— 115 —
相关战略要求,开始了智能化仓储的先进实践。前期实践主要集
中在智能硬件的改造与落地。随着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发展,优化
项目转向库内功能完善末端节点建设、信息化、智慧化(云仓储、
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
张家口发电公司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围
绕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世界一
流能源供应商”数字化愿景,以物资管理全流程、信息全纪录、
物资全覆盖、操作全引导、全景可视化、全方位感知为目标,充
分发挥大、云、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特点与优势,探索
新技术、新理念在仓储管理过程中的新应用、新场景,建设数字
化仓储管理系统。贯通供应链信息,实现业务智能处理智能决策,
全过程可视、可控,全面助力“数字大唐”开启“二次创业”新
征程,推进电厂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发电绿色供应链赋能。
张家口发电公司日常仓储账务管理通过业财一体化系统
(ERP)进行基本的仓储账面收发存管理,仓储实物操作通过人
工方式进行管理,是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空白点,在盘点、出入
库、倒库移库等常规管理工作中存在效率低、不易监管等问题,
更无法实现仓储物资的数据共享及集团化的管控。为了加强物资
仓储业务的实时性、准确性,需要在目前的传统工作方式和管理
方法基础上做进一步提升。数字仓储管理项目的建设,可以解决
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提升作业效率、 强化精细化管
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深远影响。
(二)主要做法
张家口发电公司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的建设坚持系统思考、
全局规划、积极探索、稳步实施的建设思路。首先系统思考“数
字仓储”的技术创新驱动建设内涵,并以此为基础科学规划业务
蓝图。其次,深入分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

— 116 —
智能等新技术的特点,明确其在“数字仓储”系统建设中的功能
定位,全局规划信息化建设。再次,积极探索新技术、新理念在
仓储管理中的新应用、新场景。最后,围绕数字化典型特征,以
仓储管理环节为切入点,稳步推进物资仓储体系建设。
从 2022 年 9 月开始,张家口发电公司数字化仓储管理系统
经历了调研、设计、开发、实施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于 2023 年
9 月正式上线运行。
其主要做法如下:

1.建设 WIFI 网络,为系统应用提供基础环境


从办公区敷设光缆至各个仓库,组建光、电、无线混合的安
全、可靠网络,实现所有仓库及多个室外区域内网无线 WIFI 的
覆盖。
本地网与内网间配置防火墙,保障网络安全隔离。无线网络
接入隐藏 SSID,MAC 地址+密码双重校验,严控非法接入网络。
2.建立二维码移动化管理应用,优化业务开展模式
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终端的应用模式。报表查询、
流程审批类业务电脑端为主,现场操作类移动终端为主,仓储运
营分析、调度指令类在大屏终端展示,拣选确认工作在电子标签

— 117 —
终端操作,多终端业务互通。
将二维码应用于物资管理全过程,发挥移动端便携、灵活优
势,在到货验收环节基于移动端现场开展,对产品合格证、检测
报告等资料在线上传收集,点检人员、采购人员、保管员、供应
商在线对验收结果签字确认。
基于二维码信息识别供应商提供所供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
批次、生产日期等信息,实现供应商数据与仓储数据的协同联动
管理。
开展扫码查询物资详情、扫码盘点、扫码出库、扫码保养等,
摆脱电脑端应用时空限制,业务处理更及时。

货位标签变更时,通过移动终端+便携打印机,现场实时打
印标签,保管员无需重复往返仓库与办公室间。同时,对大规模
打印场景可使用桌面标签打印机批量打印。
建立各类用户的专属工作台,基于智能策略控制,待办工作
实时提醒,建立工作抓手,工作模式变被动为主动。
3.建立仓储数字化提升应用,辅助仓储作业高效化
归集物资到货验收、入库、盘点、维护保养等全过程物资数
据,按照不同维度条件快速检索库内物资,对物资供应商、厂家、
生产日期、批号、库龄、积压时间、实物照片、检测报告等信息
全方位展示,无需频繁进出仓库重复实物鉴别,物资服务生产需
求更贴心。

— 118 —
在办公用品库、清洁用品库、备件库等吞吐率高的仓库,安
装部署拣选大屏、塔灯、智能电子标签,由电子标签替代传统的
货位卡片。出库拣货作业时,通过触摸大屏选择领料人员,发送
出库指令,塔灯、电子标签自动亮灯并提示拣选数量,拣选情况
大屏端实时展示,拣选完成后大屏端领料交接电子签名确认,电
子标签实时更新库存数量,提高拣货效率与正确率。

货架顶部塔灯 电子屏标签
4.建立智能化分析引擎,业务智能处理全方位监控预警充分
发挥大数据的数据全面归集能力、海量数据分析能力、数据预测
能力,人工智能计算、自学习能力,将仓储管理经验转化为系统
策略,将传统业务逻辑转化为自动计算规则,实现业务智能、自
动处理。推荐入库货位、出库物资,对物资维护保养、备件低储
备等进行监控预警,分析同型号机组备件采购量,识别运维能力

— 119 —
差异等。将系统推荐策略与实际工作开展结果持续回顾分析,优
化推荐策略。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物资管理和决策的
智能化,实现业务智能处理,全景分析、全方位预警。

(三)应用效果
1.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成本
通过不断提升数字化库存管理程度,反向推动业务流程精简
化、标准化,使仓储管理操作更加简单,且有据可依。通过灵活
的货位管理功能,实现多种物资存放方式及存放 合理化,最大
程度上利用仓储资源及空间,提升仓储坪效。结合物资领用情况,
实现仓储物资的布局优化,从而减少人工浪费。
我公司建厂较早,设备相对同行业老旧,设备组部件更新换
代频繁,物资采购及保管业务量大,在工作负荷加大的情况下,
通过先进的系统平台的应用,有效减少预增采购人员 1 人、保管
人员 2 人,每年节省人力费用 50 余万元。
2.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实现仓储物资数字化全覆盖管理,对基建遗留物资、技改剩
余物资,数字可视化管理,对物资管理更精细,有效规避了物资
积压、无法识别,不清楚是否能再利用等问题,通过有效修废利
旧,提供物资的再利用价值。通过对库内物资的有效平衡,一方

— 120 —
面防止长时间积压物资不断折旧贬值,另一方面减少新采购支
出,预计每年减少采购约 70 万元。
3.提高物资调配效率,保障电力供应
此外,对物资仓储、采购等物资供应链的高效管理,缩短物
资供应周期,使需求物资尽快的投入生产,对发电运行的稳定性、
电力供应保障的经济效果及其显著,规避影响生产等活动的间接
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4.社会效益:通过数字化仓管理实施将有效整合仓储软硬件
资源,形成标准化、数字化的仓储管理系统。推进仓储管理过程
规范化、有序化、精细化,使实物账务管理具备一致性和精准性,
提升我公司仓储管理能力、仓储质量及仓库管理效率。将仓储作
业形成协同工作的有机整体,使仓储系统具有更强大的业务支撑
能力,提高仓储服务于核心业务的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成为我公司仓储数字化的重要起点。同时,助力提升集团在行业
内的物资管理能力水平,促进可持化发展,提升企业形象。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移动化作业管理。集成仓库管理系统与移动操作终端,改善
仓库作业流程,促进无纸化作业,对传统纸质单据完成验收、出
入库的操作进行优化和创新。
端到端作业管理。本项目从入库到出库,对仓储作业的全流
程进行管理,实现可视化与数字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
通过端到端作业管理,提高仓储作业效率与质量,保障物资供应
有效稳定运行。
物资网络化协同管理。以往在物资活动中,从需求到采购,
再到到货验收、领料出库等过程在账务管理和实物管理是相对分
离的,与生产人员、供应商的交互是线下的,本应用通过多系统

— 121 —
的集成,实现与财务账务管理、实物管理,同时与发电生产活动
协同,对外供应商的协同联动。
多终端智能设备的融合应用。以往系统往往是电脑端应用、
移动端应用为主,数字化仓储管理除电脑端应用、移动端应用外,
还提供库内终端大屏操作、电子标签操作等融合,根据不同的应
用场景任一终端均能完成作业目标,巷道灯、电子标签的亮点提
示,移动便携设备的标签打,提高作业效率与精准度。
数字化管理。可视化化管理大屏、移动仓库管理系统、物联
网技术及墨水屏的利用,有利于数字化管理。使用先进有效的系
统及算法为仓库管理提供有力抓手。
(二)推广价值
有效发挥现有资源利用,规范货架、货位的使用,通过二维
码标签、物联网(例如墨水屏)等技术的利用,提升仓库利用率。
有效发挥数字资产的指导性作用,支撑管理决策。
规范作业流程,提升作业效率,梳理原有作业流程,并固化
到系统中,提升作业精细化水平。通过系统,以及配套的数字化
设备,降低仓库作业人员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为管理提供便捷可视的抓手,通过可视化为管理提供便 捷
的监管手段,通过全面网络化和线上化实现管理政策的高效 落
地,推动管理创新的切实落地。
四、对策建议
1.配套的行业、企业标准工作细则建设
新的工具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必然对原有的工作习
惯造成冲击,仓储管理人员整体年龄偏大,适应新事物能力相对
较弱,需从整体上引导,制度上规范。更新配套的行标、企标做
指引,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工作细则。
2.建立成果分享的渠道,实现互助共赢

— 122 —
建立与国内仓储物流行业相关企业良性沟通渠道,做好标
杆,实现跨行业、跨领域仓储物资管理的相互借鉴,分享我公司
在数字化转型中技术创新驱动下的新场景、新工作模式的实践成
果,同时学习行业内其它智能设备的创新应用,相互促进共同提
高。
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提高保障能力,打
造稳定的国内循环供应链,不仅关乎绿色发展,更关乎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强大、安全、迅捷的现代化供应链将不断赋能电力产
业发展。张家口发电公司装机容量 256 万千瓦时,在国内同类型
发电企业中位于前列,良好的物资管理水平是发电生产运行的重
要保障,减少故障停机、故障检修次数,有助于电力资源的稳定
供应,增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彰显央企担当。

— 123 —
央企联合招标采购创新实践
(国家电投集团商务招标中心)

一 、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以电缆、光伏支架框架采购为切入点,协
同中煤集团,创新央企联合采购,开创央企联合采购范式先河。
通过对两大央企大宗通用物资采购需求及市场行情进行反复摸
底,充分贴合项目需求,采购规模明显扩大,并与供应商充分沟
通并征求意见,参与投标供应商数量创历史新高,竞争性极大增
强,价格同比明显降低,为给总包项目保质保量顺利交付,提供
了有力支撑。
(二)企业简介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是中央直管
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
命,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5 月重组成立,所属二级单位 64 家,员工 13 万人。
国家电投是我国唯一同时牵头实施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型燃气轮机)和一个国家专项任务
(能源工业互联网)的央企;是我国第一家拥有光伏、风电、核
电、水电、煤电、气电、生物质等全部发电类型的能源企业;是
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和清洁能源发电企
业。
截至 2023 年底,国家电投资产规模 1.73 万亿元,管理总装
机 2.39 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总装机达 1.68 亿千瓦,总装机
占约 70%;
2023 年招标采购总金额 2566.9 亿元,上网采购率 100%。

— 124 —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1.联合采购的必要性
国家电投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新能源发电、清洁能源
发电企业,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且持续增加,并在新能源的设
备采购、建设运营等方面经验丰富、优势显著。中煤集团作为拥
有煤炭全产业链的中央企业,在煤炭生产与销售、煤炭清洁高效
利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两家央企联合采购,可以实现资源的
大规模集中集约采购,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联合采购,国家电投和中煤集团可以进一步加强产业链
上下游的整合,实现煤炭、煤电、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多层次、
多维度的联营。这有助于推动煤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能源
安全保障水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联合采购有助于提升两家中央企业在能源市场的整体竞争
力。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提升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
联合采购过程中,双方可以共同探索新的采购模式、技术创
新和管理方法,推动能源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这有助于提升行业
的技术水平,推动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
通过联合采购,国家电投和中煤集团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合
作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2.联合采购的特点
国家电投和中煤集团在采购方面各具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
现在采购规模、采购类型、采购策略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作为国家级的电力投资企业,国家电投在电力生产、新能源

— 125 —
开发、技术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业务布局,因此采购需求庞大。
此外,国家电投注重采购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项目的
需求。在采购类型上,国家电投涵盖了设备、材料、技术服务等
多个领域,以支持其各项业务的发展。
中煤集团在采购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煤炭及相关产业的
供应链管理上。作为煤炭行业的领军企业,中煤集团在煤炭开采、
加工、销售等环节具有深厚的积累。在采购方面,中煤集团注重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此外,中煤集团还通过集中采购、招标等方式,优化采
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两家央企的联合,可以共享采购资源,扩大采购规模,提高
采购效率。同时,通过联合采购,双方可以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
理,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3.电缆、光伏支架采购特点
相较其他电力物资设备,电缆、光伏支架具有价格波动大、
型号种类多、采购体量大、配送范围广的特点。
首先,作为材料类设备,电缆、光伏支架的价格构成非常单
一:电缆主要由铜材和绝缘材料构成,其中铜材又占到电缆成本
的 90%以上,铝材钢材在光伏支架成本的占比更是高达 95%以上。
因此铜、铝、钢铁等金属期货价格对电缆、光伏支架采购成本影
响极大,价格波动方差显著;
其次,电缆型号种类极其繁杂,从大类上通常可以划分为 7
类常用电缆:6~35kV 电力电缆、1~3kV 电力电缆(铜、铝)、
光伏专用电缆、控制电缆、特种电缆、6~35kV 铝合金电力电缆、
及 1~3kV 铝合金电力电缆。但是具体到不同型号,各类规格型
号电缆约 1.7 万种。不同行业对于不同型号电缆需求有明显的
同,对于需求量较小的采购,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排产供货,均

— 126 —
会处于不利位置。
第三,采购体量巨大,国家电投根据大宗通用物资总包配送
需求计划及光伏组件、逆变器专项需求计划,预估 2023 年度各
片区各类电缆采购数量 49070.23 公里,支架需求容量统计为
16483.9446MWp;中煤集团按照所属企业光伏项目年度投资计划
和 2023 年度单晶硅光伏组件采购容量,需求容量统计为 6500MWp
(其中 3000MWp 为储备容量)

第四,电缆、光伏支架作为电力行业的基础性材料,应用范
围非常广泛,无论西北深山的煤电,东部沿海的风电,还是华北
平原的光伏,都有大量的采购需求。供应商的选择,将直接影响
设备的运输成本。
(二)主要做法
信息共享,管控采购风险。联合采购有助于央企更好地评估
和管理供应商,完善战略供应商管理及评价体系,促进企业间的
资源共享,互相借鉴采购经验,减少采购过程中的风险。两大集
团通过共享供应商信息,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供应商问题,避免
不必要的损失,充分利用各自合格供方信息,降低单一供应商依
赖的风险,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
动态,优化供应商选择,提升采购管理水平。以电缆采购为例,
中煤集团充分利用国家电投电缆合格供应商名录,弥补了其在体
量和经验上的不足,充分保证了供应链稳定和采购质量。
增加种类,提高采购效率。联合采购可以实现采购流程的标
准化和规范化,减少重复劳动,提高采购效率。电缆方面,较去
年相比,2023 年度框架招标电缆范围增加了火电项目的无卤低
烟电缆等品类,并增加海外项目电缆需求。经与中煤集团沟通,
共同形成本年度电缆需求清单,按照往年电缆总包配送情况,本
次招标各类电缆规格型号已涵盖了集团公司和中煤集团各类项

— 127 —
目的常用电缆需求。显著降低了因框架电缆型号不足,导致后期
二次招标采购的发生。有效规避了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光伏支架
方面,由于市场硅料价格开始下降,光伏项目大概率呈现大规模
上马的情况,光伏支架需求量短期内随之急剧增大,传统热镀锌
防腐方式可能会成为产能的瓶颈,增设锌铝镁支架标段,作为碳
钢构件的替代方案;同时结合项目需求增加平单轴支架采购量。
增大体量,降低采购成本。通过联合采购,可以集合大量的
采购需求,从而在与供应商谈判时获得更大的议价空间,有效降
低采购成本。例如固定钢支架、锌铝镁支架、固定铝支架、固定
可调支架国家电投需求总量为 12600MW,与中煤集团联合采购后,
需求总量增加为 18900MW,增幅 50%;平单轴跟踪支架国家电投
需求总量为 1200MW,与中煤集团联合采购后,需求总量增加为
1400MW,增幅 16.7%。此外,联合采购还能减少各企业单独采购
所产生的重复费用,如谈判费用、物流费用等,进一步降低总体
成本。
南北分区,提高配送效率。由于采购规模较大,供应商更愿
意提供更快速、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采购效率。针对各
个二级单位的需求,按照运费价格将全国划分为南北 2 个区域,
其中北部区域包括:东北区域(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区
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北区域(陕西、甘
肃、新疆、青海、宁夏),涵盖 85 个项目,占比 47.76%;南部
区域包括:华东区域(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
上海)
、中南区域(湖北、湖南、河南、广东、海南)
、西南区域
(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占比 52.25%。通过
南北分区,结合厂家产能,合理选择供货商,在降低运输成本的
同时,还有效提高了设备的配送效率,保障了施工建设的进度需
求。

— 128 —
动态调价,规避期货风险。考虑原材料价格波动,在二阶段
对实时综合单价进行调整:实时综合单价=综合单价+实时价格调
整,实时价格调整=项目单位订货通知下达当天钢材(铝锭/锌铝
镁材料)价格-发标日当天钢材(铝锭/锌铝镁材料)价格。项目
单位订货通知下达当天钢材(铝锭/锌铝镁材料)价格-发标日当
天钢材(铝锭/锌铝镁材料)价格)/发标日当天钢材(铝锭/锌
铝镁材料)价格)在-3%~3%区间时不进行调价。订货总价将根
据调整后确定的合同综合单价和设计院最终核定出具的图纸清
单重量乘积进行确定。通过动态调价,可以有效规避集中招标阶
段原材料价格过高或过低造成的我方采购成本增加或厂家亏损
交货困难等问题。
(三)应用效果
通过电缆、光伏支架对创新央企联合采购的探索实践,充分
贴合了项目需求,活跃了市场竞争,并创新采取二阶段竞价机制,
利用电商化采购引导价格持续下行,大幅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
购效率。相较于 2022 年,折算到同一原材料价格水平下,电缆
的采购成本平均降低了 8%,光伏支架的采购成本降低了约 13%,
均远低于同期市场采购价格。同时,电商化采购加快了回款速度,
促进了厂家供货积极性,避免执行风险,实现敏捷、高效的采购
价值导向。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以电缆、光伏支架总包配送为切入点,设置动态价格、划分
南北分区,充分利用国家电投和中煤集团两大央企的体量优势,
同时又根据两大集团的业务范围不同增加型号种类,取长补短,
实现了对大宗通用物资采购策略的结构性优化升级。
电缆、支架均按照综合评分法开展一阶段招标,统筹兼顾技

— 129 —
术实力与价格水平,并创新采取二阶段竞价机制,利用电商化采
购引导价格持续下行。
借助国家电投物资装备分公司全力推行“数字化”、“电商
化”、“智慧化”总包配送工作模式,依托 ECP2.0 电子商城提出
了总包配送整体解决方案,内容涵盖电子招标采购、合同在线签
约、订单管理、监造管理、验收管理、支付管理等总包配送流程
环节。同时,针对以上业务流程,搭建了用户管理平台、报表管
理平台、结算管理平台以及供应商管理平台。系统设置了合同模
板管理、在线签署、合同变更以及对合同的监控预警等功能模块,
提高了签约效率、结算效率,实现了物资供应的快速响应、快速
交付。
(二)价值
首先,这种联合采购模式有助于两家企业实现采购成本的优
化。通过集中采购,两家企业可以共享供应商资源,获得更优惠
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同时,联合采购还能减少采购过程中的
繁琐环节,提高采购效率,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其次,联合采购模式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国家电投和中煤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供应链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对于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通过联合采购,两家企业
可以共同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第三,在电缆和光伏支架等具体领域的实践中,联合采购模
式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其质量
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而光伏支架作为
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稳定性也至关重要。通
过联合采购,国家电投和中煤集团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电缆和光伏
支架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为企业的电力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
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130 —
总之,与中煤集团联合开展 2023 年度电缆、支架框架采购,
开创央企联合采购范式先河,电缆采购金额 34.6 亿元,支架采
购容量 20GW,采购规模明显扩大,采购价格同期最优,参与投
标供应商数量创历史新高,为采购价值创造和增强供应链安全韧
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良好合作示范效应,打造国资央企采购
工作新亮点。
四 、对策建议
随着国家电投、中煤集团央企联合采购模式在电缆、光伏支
架的实践,建议进一步深化并拓展与本行业、甚至跨行业央企的
采购合作,实现资源的互利共享、合理配置,通过扩大采购规模
以及增加采购设备品种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集中采购的成本优势
和效率优势。

— 131 —
构建大型电力集团标准化数智化
“集中+远程”招标采购体系
(华能招标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为构建大型电力集团标准化数智化“集中+远程”
招标采购体系;案例所属关键领域为电力物资招标采购;重点方
向为电力物资供应链智慧化。
(二)企业简介
华能招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公司)作为中国华能采购
中心,成立于 2000 年,注册资本金 5000 万元,服务于华能全系
统招标采购、产业链科技创新等业务,采购中心 2021-2023 年累
计完成代理项目 36766 个,成交金额 4271 亿元。近年来,招标
公司聚焦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坚定服务中国华能的
初心和使命,践行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
型提升采购质量,推动采购管理由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切
实保障了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的采购需要,
为中国华能提供强有力采购保障。2023 年采购中心《发电行业
以数智化转型为核心的招投标质量管理》荣获第二十九届全国企
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集团公司管理创新优秀成果一等
奖,获得中国华能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2023 年华能主办中国
招标投标协会第九次“会员单位开放交流日”,会议高度评价华
能以智能招标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和智慧转型采购管理工
作。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 132 —
物资招标采购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
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成本控制手段。随着
电力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企业面临着降本增
效、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压力和挑战,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也需
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高招标采购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电力行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物
资招标采购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物资供应紧张、物流
运输受阻、人员流动受限、评标会议难以开展等。针对这些问题,
采购中心积极应对,发挥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快速建立远程线
上评标模式,保障了物资招标采购的正常进行,为集团公司的生
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远程异地线上评标虽然在疫情防控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集中评标相比,初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如工作标准不统
一、平台功能不完善、评标场所不健全、现场管理不到位、监管
手段不智能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招标采购质量和效率,保障评标工
作合法、合规、公平、公正,采购中心加强了采购标准化建设,
开发了智能招评标系统,建立了远程评标分中心,研发了智能远
程评标监管平台,全面建成“集中+远程”招标采购体系,实现
招标采购监管闭环管理。
(二)主要做法
1.采购中心加强招标采购标准化建设,包括招标文件、评标
场所、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高采购质量效率,提升风险防控水
平。
(1)招标文件标准化。以模块化、结构化、数字化方式,
建立集团公司统一的招标采购标准化文件。发布招标采购文件标

— 133 —
准化结构化工作规划,建立统一领导体制。制定招标文件基础范
本,为其他专业招标文件范本提供统一的篇章结构。建立招标文
件标准化设计规范。通过分工协作,累计发布 300 余套标准化结
构化招标文件,形成覆盖集团公司两级集采的招标采购文件标准
化体系,荣获集团公司软科学优秀成果奖。
(2)评标场所标准化。优化建设选址,在南京、兰州等 5
个重点城市建设采购分中心,满足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在全
国 24 个省份建立远程评标分中心,满足全系统二级单位采购需
求。统一标准配置,对分中心硬件、软件设施实行统一建设、统
一配置,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网络环境配置。各分中心内部设置
了远程评标、评审、谈判会议室和工作工位,满足不同业务板块
采购的工作需求。
(3)服务保障标准化。采用智能化技术提高运作效率,规
范评标过程。规范服务标准,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促进现场规范
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业务特点进行机制创新,确定“集中+
远程”集约化评标分组及会议安排原则。加强运营管理,采用智
能招评标系统功能,将每周评标项目打捆分组,并根据招标项目
的关键要素,确定“集中+远程”评标的批次及专家人数,使得集
约化评审过程更加规范、高效。提升技术保障,成立远程评标分
中心信息化运维工作组,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监测网络、流量
和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并及时调整安全配置和资源分配策
略。制定应急工作机制,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开评标现场所有软
硬件正常运行。
2.持续升级智能化招标采购平台,包括智能招评标系统和
“集中+远程”视频会议模块两个方面,与内外部 17 个系统实现
数据互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流转、关联数据的自动传输、业
务数据的有效汇集和多场景的深度融合,提升采购流程的智能化

— 134 —
水平。
(1)智能招评标系统。采用统一平台加专业工具模式,获
得最高等级三星认证。招标端的招标文件编制客户端,以模块化、
结构化、数字化的方式编制招标文件,具备范本管理工具,规范
各类范本的编制和版本管理,实现系统对招标采购文件精准控
制。评标端的智能化协作和高效评审,实现专家网上申报入库,
随机盲抽,在线商旅,动态考评。融合大数据技术辅助评标,自
动生成专家评议表,智能辅助评审、评分控制提醒。自动监测和
预警异常情况,通过系统检查投标文件特征码,进行围标串标分
析,预警异常情况。通过大数据检索供应商信息,预警违法失信
风险和供应商关联关系风险。
(2)
“集中+远程”视频会议模块。满足多角色业务场景视频
界面需求,针对项目经理和专家角色分别设计不同的视频会议窗
口。项目经理通过评标管理工具进入评标项目,一键自动生成当
前项目的远程评标视频会议。实现评标专家、招标人、代理机构
等多方参与者之间的实时音视频通信。
3.建设标准化远程评标分中心,研发智能远程评标监管平
台,包括标准化远程评标分中心和智能远程评标监管平台两个方
面,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招标风险防控要求,实现评标全过程、
全场景闭环管理,提升评标效率和质量。
(1)标准化远程评标分中心。以清洁能源发展基地的采购
分中心为支撑,以覆盖全国各省级区域的远程评标分中心为保
障,远程评标工位超 600 个。远程分中心实现硬件设施标准化配
置,为每个远程评标配备标准化评标、监控软硬件,与北京集中
监管运营中心设施配置标准一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执行统一
的保密措施,进入分中心的所有人员需经过严格安全检查。
(2)研发智能远程评标监管平台

— 135 —
智能远程评标监管平台。采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智能分
析等技术,研发新一代智能远程评标监管平台,具备监控视频融
合、智能识别、智能预警等功能,实现“集中+远程”招标采购全
过程实时监控,评标专家音视频及电脑桌面操作过程实时存储,
相关异常行为智能报警,历史招标采购监控画面、信息随时调阅,
并与集团公司采购监督报警信息对接,实现报警信息的统一监
控。
(三)应用效果
采购中心通过构建“集中+远程”招标采购体系,实现了标
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取得了显著的应用
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招标采购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标准化的招标文件和
评标过程,规范了招标采购的流程和要求,提高了招标采购的透
明度和公正性,降低了招标采购的风险和纠纷。通过数字化的招
标平台和评标系统,实现了招标采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了
招标采购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节省了招标采购的时间和成本。通
过智能化的评标监管和预警功能,实现了招标采购的智慧化和安
全化,提高了招标采购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增强了招标采购的
信任度和满意度。2023 年,共开展远程评标项目约 5000 个,涉
及金额约 1000 亿元人民币,约 9000 人次在远程评标分中心开展
评标,节省会议费、出差费用约 350 万元人民币,每人节省出差
时间约 0.8 天。
2.推动了采购管理的创新发展。通过“集中+远程”招标采
购体系的建设,实现了采购管理的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打破了
传统的地域限制和资源约束,实现了采购管理的优化配置和协同
共享,为采购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
时,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采购

— 136 —
管理的技术创新和功能创新,提升了采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核
心竞争力,为采购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
远程评标作为一种新的评标模式,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
准,初期平台功能不完善,缺少视频会议、人脸识别、图像识别、
数据挖掘等功能集成和协调这些技术的智能平台来支撑,在远程
评标场所的环境和设施并不都符合保密、安全等要求,现场管理
不到位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机制,难以对远程评标过程
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采购中心通过构建招标采购体系,针对行
业普遍性问题,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创新点:
1.理念创新。采购中心以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为
指导,以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以质量、效率、水平
为目标,构建了电力物资“集中+远程”招标采购体系,实现了
招标采购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2.技术创新。采购中心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大数据
等先进技术,开发了智能招评标系统和智能远程评标监管平台,
实现了招标采购的信息化、智慧化,提升了招标采购的便捷性、
安全性。
3.组织创新。采购中心通过建设远程评标分中心,实现了评
标工作的分散化和灵活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和资源约束,
实现了评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共享,提升了评标效率和质
量。
4.模式创新。采购中心通过建立“集中+远程”招标采购体
系,实现了招标采购的模式创新,将传统的集中评标和远程评标
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能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又能适应不同环境

— 137 —
变化的招标采购新模式,为招标采购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和
可能。
5.管理创新。采购中心通过建立招标采购监管闭环管理,实
现了招标采购的管理创新,将招标采购的全过程、全场景、全链
条纳入监管范围,实现了招标采购的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可追
溯、可调阅,增强了招标采购的可控性和信任度。
(二)推广价值
目前行业内大多数使用公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评标,进
行文件传输、存在专家信息泄漏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且操作复杂、
效率低下,且未对评标过程中专家身份识别和离开评标机位的行
为进行智能预警。采购中心通过构建“集中+远程”招标采购体
系,主要针对电力行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的现状和问题,针对以
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性强。该体系不仅适用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适
用于正常的工作环境,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环境变化,灵
活选择集中评标或远程评标,或者两者结合,实现招标采购的高
效运行。
2.普适性广。该体系不仅适用于电力行业,也适用于其他行
业,只要涉及到物资招标采购的活动,都可以借鉴和参考该体系
的理念、技术、组织、模式和管理,实现招标采购的标准化、数
字化、智能化,提高招标采购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招标采购的成
本和风险。
3.可持续性强。该体系不仅满足了当前的招标采购需求,也
为未来的招标采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可持续
性。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招标采购标准化体系,提升招标采购的
规范性和透明性。通过不断升级和创新招标采购数字化平台,提

— 138 —
升招标采购的便捷性和准确性。通过不断研发和应用招标采购智
能化技术,提升招标采购的智慧性和安全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
践招标采购的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提升招标采购的灵活性和协
同性。
五、对策建议
针对应用推广中的困难和问题,从协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
出以下对策建议:
1.协会层面。加强行业协会的引导和服务作用,推动行业内
的招标采购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促进行业内的招标采
购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行业内的招标采购水平和能力。建
立行业招标采购智能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区块
链等技术,研发应具备智能监管和智能辅助的功能,实现专家异
常行为识别、评标场所场景监控、围标串标分析、违法失信预警、
数据安全加密等。
2.政府层面。推动行业外的招标采购标准化、数字化、智能
化建设,促进行业外的招标采购信息互通和资源互用。加强招标
采购模式创新激励。借鉴和推广招标采购相关的先进经验和成功
案例,加强对招标采购模式创新的激励和推动,确保招标采购活
动的灵活、协同、优化。对于探索和实践招标采购模式创新的招
标采购主体,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措施,鼓励更多的招标采购
主体进行和参与招标采购模式创新。

— 139 —
南方电网公司现代数字供应链建设实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南方电网公司现代数字供应链建设实践
案例所属关键领域:电力行业物资供应链全流程重点业务
案例重点方向:电力物资供应链数字化、电力物资供应链平
台化
(二)企业简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
业,成立于 2002 年 12 月 29 日,注册资本为 600 亿元。公司负
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
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海南五省区和港澳地区提供电力供应服务保障;南方电网公司东
西跨度近 2000 公里,是世界上技术最复杂的 8 交 11 直的交直流
混联系统,西电东送能力超 5800 万千瓦,电力供应服务保障覆
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供电面积 100 万平
方公里,供电人口 2.54 亿人,供电客户 1.07 亿户。南方电网
公司总部设 20 个部门、3 个直属机构、3 家分公司、14 家全资
子公司、7 家控股子公司,员工总数近 29 万人。公司致力于打
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数字电网,逐步向数字电网运营商、
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努力建成具
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国资委组织的中央企业采购管
理对标评比中,公司连续五年位列能源组第二名,获评 2019 年
全国公共采购年度“优秀集中采购机构”,成为中国招标投标协
会常务理事单位,2021 年进入全国首批 94 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 140 —
示范企业之列。2023 年南方电网公司现代数字供应链创新实践
获得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一等奖。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2019 年以前,南方电网公司以规范采购管理和保障物资供
应为目标,先后进行了两轮物资和招标管理改革,努力提升物资
管理水平,着力构建“集约、规范、高效”的物资管理体系。体
制方面,在集团总部和各省公司设立物资部和物资公司,形成“两
级采购(网、省)
、三级管理(网、省、市)
、五级服务(网、省、
市、县、所)
”管理模式,建立了涵盖需求计划、采购与供应商、
合约和品控、仓储配送、逆向物流 5 个业务模块的物资管理体系。
由两级物资公司承接网省两级采购代理、供应商评价等相关服
务,实现招标采购“管办分离”

机制方面,推行网省两级集中采购,逐步完善品控管理机制,
构建分层分级的仓储物流体系,开展采购和物资管理监督,自主
建设南方电网信息系统,覆盖需求管理、采购管理、合约管理以
及仓储物流管理,满足南方电网内部物资管理运作要求。整体来
看,当时南方电网主要围绕“物资管理”来开展各项业务,尚未
提升到“供应链管理”层面,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不
少的痛点难点问题。如对供应链全业务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及
策划不足,供应链业务对公司战略支撑不够、网级采购集中度偏
低、风险分散、规模效益未充分发挥、资源统筹和共享不足、数
字化支撑不够、供应链全过程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等。
站在新发展阶段,南方电网公司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
供应链改革再深化、数字化建设再出发,突出供应链“战略定位”,
重构“一中心四大业务链”,依托电网管理平台建设,开拓供应
链数字化转型新局面。2019 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建设

— 141 —
一个什么样的数字供应链体系,如何建设具有南网特色的数字供
应链体系”进行深入思考。彼时原物资管理系统在长期建设中出
现各种独立小系统堆砌,代码复杂性越来越高,导致可扩展性差、
可靠性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通过新增模块、打补丁的老路子
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创新系统建设模式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南方
电网公司供应链管理部从国家支持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指
导下抢抓机遇,主动谋划,先后走访了多家先进企业并开展内部
调研,及时提出了基于“中台+微服务”架构的数字供应链平台
建设思路,大破大立,推动供应链系统建设整体转型升级。截至
目前,电网管理平台(供应链域)已整体上线并在全网单轨运行。
(二)主要做法
以“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为目标,推动“云大物移智
链边”等新技术与供应链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全流程可视、全链
条协同、全业务数字化。
一是开展新一代供应链信息化平台建设。整合重构已有的电
子商务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等,建设全网
统一的新一代供应链信息化平台,推动供应链对象、过程、规则
数字化,着力打造以“一中心四大业务链”(供应链服务调配中
心、数字采购、数字品控、数字物流、数字监督四大业务链)为
基础的数字供应链体系,提出需求智能申报、远程监造、车货匹
配等 174 个等新技术应用场景,解放操作层,支撑管理层。建设
网省两级供应链服务调配平台,发挥运营分析、监控预警、物资
调度、应急指挥、智能辅助决策等功能,驱动供应链服务向数字
化、智慧化转型。
二是推进数字采购。以精准需求预测牵引供应链供需匹配。
推进需求智能申报和结构化填报,建立需求预测模型和采购计划
智能排期模型,提升采购计划准确性。推进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 142 —
全过程音视频监控。推进需求申报与工程项目设备材料清册数据
的共享共用,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需求智能申报。推进重要
设备 LCC 资产全生命周期采购,创新智能评标、结构化评审、远
程异地评标等采购模式。延长框架协议采购周期,推动与优质供
应商的战略合作。持续开展采购大数据分析和后评价,完善采购
技术标准和评价规则,提升采购技术服务水平。开展供应商画像
和分类分级管理,实现供应商评价大数据在采购环节的闭环应
用。
三是推进数字品控。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推进全面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从技术标准、采购规范、生产制造、交
货验收到运行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
将品控与运行检修中发现的问题与供应商评价和招标采购有机
结合,推进差异化品控和检测结果闭环应用。创新“检储配集成”
“云监造”等模式,推进远程全景品控,提升品控和物资供应质
量及效率。
四是推进数字物流。打造“区域仓+周转仓+急救包”的实体
仓库和数字“云仓”,实现仓库设施网络互联互通,面向全网用
户开放云仓资源,可视化展示在库、在厂、在途物资状态,支持
多条件查询和物资调配。构建数字孪生仓库,实现仓库物理资产
与数据资产的高效映射,满足描述、分析、预测等全要素智慧管
理需求。建立基于智能算法的储备目录、储备方案智能推荐模型,
实现最高最低储备量和安全库存等核心数据自动编排,提升储备
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开展配送环节 AI 技术应用示范。按照“空
间匹配,载重匹配,先送后装,重不压轻”的原则,构建物资智
能装载模型,实现复杂组合优化问题的高效求解。推行物流市场
化拓展。与京东合作建设运力平台,探索与上下游企业、社会化
物流企业在仓库设施、备品备件、运力资源、仓储物流作业方面

— 143 —
的资源共享,提供路线规划、运力配载、在途监控等服务,实现
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目前,南方电网公司整合内外部运力资
源建设的“自建+共享”运力平台注册承运商 537 家。
五是推进数字监督。落实“全周期管理”理念,将监督融入
供应链日常业务,统筹推进合规监督和效能监督。推动监督规则
数字化,以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全过程监督,推进供应链业务全
数字化风险预警和智能监督,开展围标串标和专家异常行为的全
过程实时智能风险管控,强化采购与价格等风险防控。在供应链
业务流程中嵌入 82 个监督探针,对比供应链业务规范库、供应
链基准风险库,自动识别不合规问题,实现对供应链业务在线监
督,问题实时反馈。建立对象监督、规则监督、业务流程监督模
型,实现监督规则数字化、全业务链条实时追踪、风险智能预警、
自动推送和透明化管理。创新开展供应链风险体系建设,形成电
网企业供应链《风险基准库》和《业务规范库》等一系列成果,
项目已通过中电联评审,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应用效果
(一)管理效益
构建了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电子交易平台、电子商城,支
撑每年超过 1300 亿采购业务。通过优化专家库、线上审查、专
家评价功能,彻底扭转专家出勤率低,专业匹配度不高的问题,
专家出勤率从 2019 年的 17%提升至 95%。打造“互联网+招标采
购交易平台”,为南方电网所属职工持股改革后企业及外部企业
提供满足市场化运作的采购服务,已实现全网五省 55 家改革后
企业全覆盖。通过统一供应商登记管理、信用管理,固化评价、
扣分规则,丰富客服知识库等手段,实现与约 569 家供应商互联
互通,共 900 余项业务数据字段交互,支撑约 16 万家供应商业
务管理和服务。

— 144 —
(二)经济效益
以采购策略属性和关联关系建设,实现策略和方案关联,支
撑减少采购项目数,网级物资采购集中度从 37%提升至 90%,年
均节约采购成本约 27 亿元。通过采购策略、技术标书联动助力
采购方案高效编制,全网采购项目从 4 万个整合到 5970 个,节
约成本 7600 万元。以储备算法支撑库存方案优化和补货智能推
荐,全网库存 54.2 亿元,同比下降 7.7 亿元,助力公司“两金”
压降。以库存智慧调控、联动补仓推荐、库存数据透明可视展示
支撑仓网规划,计划五年内仓库数从 470 个减少至 104 个,2021
年已压减 114 个,减少库区作业人员 104 人,节约成本近 5000
万元。
(三)社会效益
贯彻中央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精神,创新应用金融科技手段丰
富金融服务渠道,推广投标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企采贷,
降低投标人投标成本,累计释放保证金 60 亿元。全面推进电子
化采购,减少纸质投标文件和差旅费用,为供应商节约投标成本
近 7000 万元。深化评标场所声像监控和计算机服务评标技术应
用,通过评标异常数据分析等手段减少专家自由裁量权,提升评
标客观性,实现供应链领域信访和立案数“双下降”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公司依托电网管理平台(供应链域)推动需求智能申报、远
程监造、车货匹配等 174 个新技术场景应用,驱动供应链服务向
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有力解决了需求预测不够精准、线下人工
作业繁复、仓库自动化水平不高等难点、痛点问题,相关创新应
用覆盖数字采购、数字品控、数字物流、数字监督四大业务链,
实现了全业务覆盖、全流程可视、全链条协同。

— 145 —
(二)管理创新
——数据资源规范化。完善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完善接口规
范、数据格式、数据交换、通信协议标准,实现与 500 家上下游
供应商互联互通。
——融入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作业级、企业级、行业级供
应链工业互联网建设,深化实物 ID 的全周期应用,主动对接国
家工业互联网和信用公示系统,支撑企业内外数据汇聚和建模分
析,为仓库智能作业、设备远程监造、供应过程网络协同、供应
商服务延伸等新模式应用提供支撑保障。
——推动供应链数据挖掘与应用。依托供应链服务调配中心
建设设备全周期数据汇集和分析平台,应用数据分析、建模、机
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供应链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形成供应商画
像、质量画像等自主创新应用。
——推进智能场景集成应用创新。完善智慧评标基地远程异
地评标功能,通过远程异地评标技术手段减少专家流动和人员聚
集,减轻疫情防控压力,实现防疫、业务两不误。
(三)技术创新
——深化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结合 5G、物联网等通
信传输技术完成物资品控、到货验收、出入库、盘点等不同节点
间低成本的高效连接和交互,支持设备状态、作业操作、环境情
况等多维数据实时采集和回传,减少业务数据人工录入、重复录
入,加速数据的流通和共享。实时获取场景/业务数据的自动反
馈,结合智能化分析进行动态预测,代替人工经验判断,提升现
场作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推进 OCR、知识图谱、深
度神经网络技术在各业务场景的应用,创新围标串标智能识别、
智能验真、评标异常性评分识别、计算机辅助评标等智能化应用

— 146 —
场景,并持续推动算法迭代和优化。推进仓库设施设备等物理实
体在信息空间的全要素映射和重建,实现业务与技术更深层次的
交互融合。
——深化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加强主数据、元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标准。推进数据在供应链决策优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
理、需求感知和预测、库存计划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算法优化对
资源要素进行高效配置。
(四)模式创新
——推动仓网管理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区域仓+周转仓”
布局调整,大幅削减仓库数量,建设基于南网智瞰的数字“云仓”,
深化在库、在产、在途物资的数字化集成,实现全网储备物资的
透明化、可视化、数字化管理,支撑全网储备物资共享共用。
——推动“检储配集成”模式创新。加快“检储配集成”仓
库建设,支撑就地检测、先检后储、按需配送。首个“检储配”
集成基地投运半年以来,其检定效率较传统人工方式提升 4 倍以
上。
——推动绿色智能仓库集成创新。打造绿色智能仓库和数字
孪生仓库样本,利用物联网、5G、WIPI 网络和机器人技术,推
动仓库作业自动化和园区服务智慧化,建成“PLC+WCS+WMS”仓
库一体化管理平台。
——推动质量管理模式创新。广泛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
术,将品控与运行检修中发现的问题与供应商评价和招标采购有
机结合,推进差异化品控和检测结果有效应用。创新“云监造”
“在线检测”模式,推进远程全景品控,提升品控和物资供应质
量及效率。
(五)推广价值
充分总结、沉淀现代数字供应链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成果和实

— 147 —
践方法及管理思路,输出可复用的 ERP 应用产品,加强知识和经
验的分享及行业内外合作,推动国产 ERP 行业发展,为电力、能
源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创新思路:
1.提供整体 ERP 应用产品复用推广,可直接整体复用至其他
能源及其他资产密集型企业,如能源、水务等行业,如目前已推
广至内蒙古电力等其他电力行业客户。
2.提供组装及定制个性化 ERP 产品推广,系统提供系统子系
统重组能力,可自由组装和定制化,满足一定业务范围的系统,
譬如运力平台套装应用、检储配套装应用等。
3.推进与京东物流、南瑞集团、顺丰等更多供应商、社会化
供应链企业和公共平台协同,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基础。
四、对策建议
(一)建议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法规体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发布的《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在国
家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之外,补充和完善了国有企业投资运营阶段
的采购规制,为国有企业采购提供了更近具体、微观、灵活的规
范性指引。但两份规范作为团体标准,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未能
成为国有企业执行相关规范的强有力依据。建议发改委将规范中
部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条款,如框架招标、非招标采购方式等内
容纳入国家法律法规或规章之内,为国有企业采购提供更加有效
的政策支撑和指导。
(二)建议招标投标方式考虑战略采购
当前央企正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提升采购质量至关重要,
特别是关键设备需开展战略采购,选择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关系。建议在招投标方式中对战略采购予以更多的考虑,构建产
业链供应链生态,共同促进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

— 148 —
(三)建议招标采购方式考虑对自主创新的支持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
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指示精神,建议招投标方式考虑加强对自主
创新类项目采购的支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保障
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 149 —
南方电网公司结构化招投标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中国”建设和南方电网公司供应链管
理改革方案要求,以数字采购推动现代数字供应链体系建设,南
方电网公司创新开展涵盖结构化需求申报以及结构化招标、投标
和评标的数字化全流程采购模式,提升采购数据价值创造能力,
形成全流程数据资产,提高招标、投标、评标工作效率,防范需
求单位量身定制、投标人弄虚作假、专家自由裁量等全过程风险。
南方电网公司供应链部通过调研国内结构化招标工作开展现状,
结合自身历年试点情况和自建电子交易平台系统特色,统筹开展
结构化招标采购工作,推动电力物资供应链数字化、智慧化、绿
色化、平台化、服务化和标准化,促进电力设备质量提升,保障
电力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同时实现企业提质增效降本的
管理目标。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1.案例名称:南方电网公司结构化招投标案例。
2.所属关键领域:电力物资招标采购。
3.重点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力物资供应链业务环节应
用。
(二)企业简介
南方电网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成立于 2002
年 12 月 29 日,注册资本为 600 亿元,员工总数近 29 万人。南
方电网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参与投资、
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为广东、广西、云
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和港澳地区提供电力供应服务保障;电网

— 150 —
东西跨度近 2000 公里,是世界上技术最复杂的 8 交 11 直的交直
流混联系统,西电东送能力超 5800 万千瓦,电力供应服务保障
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供电面积 100 万
平方公里,供电人口 2.54 亿人,供电客户 1.07 亿户。南方电
网公司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数字电网,逐步向
数字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
转型,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国资委组织
的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对标评比中,南方电网公司连续多年位列前
茅;2019 年获评全国公共采购年度“优秀集中采购机构”,成为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21 年进入全国首批 94 家供
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之列;2023 年,南方电网公司现代数
字供应链创新实践获得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
业赛一等奖,同年或获评工信部“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南方电网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
化水平”的决策部署,落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公司“数字电
网”建设要求,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创新供应链风险防控体
系,统筹推进合规监督和效能监督,增强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
和防范能力,推动关键业务智能监控等工作要求。招投标是供应
链的首要环节,对于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维护国
家、社会和企业的利益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招标采购具
有流程多、链条长、参与者众、风险点多面广的特点,各环节违
法违规问题频出,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和监管方法难以满足新时
代的要求,存在明显短板,这对完善体制机制,提升采购规范化、
标准化和数字化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51 —
南方电网公司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重要意义,于 2016 年建
成电子交易平台,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全面
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在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中加强现
代数字供应链管理,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公司高质量
发展。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各行业
深度应用,招标采购管理方式也发生深刻变革。南方电网公司于
2019 年开展数字化、结构化招投标采购研究及采购实施,本着
“机器评审、专家复核”的理念,创新招标采购和评审方式,推
进 AI 辅助评标,建立涵盖智能需求申报、结构化招标投标、智
能评标以及数字合约的全流程数字化采购模式,至今已做到网级
物资集中采购结构化全覆盖。
(二)主要做法
打造南方电网公司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依托系统实现智能
招标需求预测,打造覆盖全品类的结构化评审要素库,建设本地
供应链数据资源库,实现供应商结构化投标和评标专家计算机辅
助智能评标,做到招标采购各环节数据互通,提高招标采购工作
效率,防范专家自由裁量风险,做到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
1.推动系统建设开发,优化功能设置,做到招标采购全流程
数字化。将技术规范书内容随品类目录结构化录入系统,建设需
求单位结构化填报主要参数和差异化内容。招标文件评审要素内
容关联技术规范的关键参数,设定赋分公式,明确结构化响应数
据填报规则和佐证材料要求。投标环节实现供应商商务、技术参
数和响应内容一对一结构化填报,优化客户端数据填报和数据库
信息读取功能,实现一键自动生成投标文件。评审环节,专家只
需核对填报内容和佐证材料的真实性、一致性并及时修正,系统
实现计算机辅助智能评标和赋分。
2.基于采购大数据投资计划开展智能需求预测。优化需求管

— 152 —
理,促进电力物资供需匹配,实现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上的实时传
递和共享,从传统的推式驱动向拉式驱动的供应链模式转变。引
入模型和算法,提高预测精度。基于历史需求数据,利用大数据
挖掘技术,为具有一般性需求规律的物资,建立需求预测模型,
对于需求规律比较特殊的物资,则开发有针对性的需求预测算
法。将需求变动实时传递,增加计划柔性,开发对项目进度、物
资需求、库存资源等信息的协同共享与推送功能。

图 1 南方电网公司智能需求预测模型分解
3.打造覆盖全品类的结构化评审要素库。一是进一步细化评
审要素和指标评审要素,做到客观化率 100%,更加体现“公平、
公正”原则,防范专家自由裁量风险。二是更加突出“竞争、择
优”原则,更加注重“实效”,如将“生产能力”改为“供应能
力”。三是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消除行业和地域壁垒,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导向,如细化
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广绿色生产制造,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共同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建设本地数据库。依托标准目录建设本地供应链数据资源
库,常态化开展数据收集和审查入库,实现各环节数据互通。如
供应商将业绩及合同、发票等证明材料逐条结构化收纳入业绩
库,将试验报告等内容结构化收录入试验报告库,投标环节只需

— 153 —
引用相关资源编码即可。跟踪国家有关部委或其授权机构发布的
供应商警戒信息,建立公司统一的“黑名单”数据库,数据全网
结构化共享。
5.开展结构化招标。一是采购需求结构化、数字化。结构化
设置技术规范书,将技术参数、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等内容和数据
制作结构化标签和填报范围。对于框架采购,由专业技术部门统
一编制结构化填写技术参数要求;对于专项采购,专业技术部门
设置允许变化的专用技术参数及参考值范围,各单位在上报专项
采购需求的同时结构化填报技术参数需求,相关参数要求自动带
入方案评审要素。二是编制和结构化评审要素相匹配的投标文件
格式,优化商务、技术投标文件响应格式和数据填报要求,做到
数据清晰、内容明确、突出重点、标准统一,突出投标人差异化
内容,响应优劣一目了然。三是投标环节优化客户端数据填报和
数据库信息读取功能,供应商通过“数值填报”“下拉项选择”
“是/否项选取”等方式实现商务、技术参数一对一结构化填报,
设定业绩库数据链接,实现一键自动生成投标文件。

图 2 南方电网公司结构化投标文件编制界面
6.开展结构化计算机辅助智能评标。一是根据结构化评分规
则自动读取投标人数据并根据评审要求多维度展示,专家校核数

— 154 —
据真实无误后一键赋分,计算机辅助完成评审。二是基于人工智
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开发构建投标人围标串标智能识别、
投标文件智能验真、投标人画像评价、评标专家画像评价、评标
现场智能管控和专家异常性评分智能识别等智能化评标功能模
型,自动生成“投标人关联关系分析”、
“供应商同投频次分析”、
“投标文件比对分析”
、“投标报价异常分析”等审查结果供专家
参考和决策。

图 3 南方电网公司智能化评标功能分解
(三)应用效果
南方电网公司通过创新电力物资采购方式方法,统筹推进招
评标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做到采购业务全程受控,采购活动
全程留痕,实现在线监督和责任追溯,提升招标采购评审的客观
性、公正性,提高评标工作效率,防范专家自由裁量风险,保障
电力物资稳定供应。一是有效减轻投标人投标负担,按照网级采
购 20000 家次的投标文件数量计算,每次投标 20 日备标期压缩
50%考虑,可减少至少 20 万工日的投标文件编制工作量,节省投
标人费用约 2 亿元。二是切实保障招标采购质量。对比传统招标
采购模式,应用结构化招标评标最终评审推荐出的中标候选人综

— 155 —
合实力更优,评审结果更加科学、公平、客观,采购质量更高。
三是有效防范和化解招标采购风险。结构化计算机辅助招标评标
有效遏制专家利用评标权力寻租、“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提
升了评标专家廉洁风险防控能力和规范履职能力。四是大幅提升
评审效率及效益。通过应用结构化计算机辅助评标,实现结构化
评标系统自动数据抓取、比对和计算,项目平均节省评审时间约
20%,预计每年节省专家工时约 1500 工日,每年节省专家劳务费
和评审场地费成本约 1000 万元。
三、借鉴意义
南方电网公司对串通招评标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重
建,制定招标采购“电子化、结构化、智能化”的三步走战略,
筑牢业务数据平台,释放高质量数据价值,发挥智能化算法模型
能力,确保招标采购工作“标准、规范、高效”。同步制定适合
数字化采购的工作标准和业务流程,全网推广结构化招投标工
作。
(一)案例创新点
南方电网公司招标采购全过程数字化,创新电力物资采购方
式方法,提升采购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提高评标工作效率,
防范专家自由裁量风险,保障物资采购质量。一是打造涵盖供应
链全流程的电子交易平台。在国内率先实现需求申报、采购实施
及合同签订全过程数字化,做到需求、采购和合约数据贯通和交
叉引用,大幅提升投标和评审时效。二是有效减轻投标人投标和
专家评审负担。投标人可在标书制作客户端上采用“点对点”方
式逐条响应招标文件要求,提高了投标人响应数据的准确性,有
效避免以往投标人将所有相关资料堆砌至投标文件的行为。三是
切实保障招标采购质量,降低采购风险。应用结构化计算机辅助
评标能够降低专家自主裁量权,使得大大避免了人为主观性评

— 156 —
分,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洁风险,有效遏制专家利用评标权力寻租、
“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提升了评标专家廉洁风险防控能力和
规范履职能力。
(二)推广价值
近年来,全社会用电量节节攀升,这对电网建设和供应链管
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创新优化采购流程,推广全流程
数字采购是降本增效的“主力军”。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减
轻投标人投标负担。应用结构化招标投标使招标投标文件格式更
加简明化、结构化,提高了投标人响应数据的准确性,有效降低
了编制投标文件的工作量,同时间接提高了评标专家工作效率。
二是数字采购切实保障招标采购质量。对比传统招标采购模式,
应用结构化计算机辅助评标能够降低专家自主裁量权,使得大大
避免了人为主观性评分,而仅通过投标人上传的证明材料进行客
观量化打分,从而使最终评审推荐出的中标候选人综合实力更
优,评审结果更加科学、公平、客观,采购质量更高。三是数字
采购有效防范和化解招标评标过程廉洁和泄密风险。结构化计算
机辅助评标通过对采购项目评分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大幅降低
了评标专家自主裁量权,有效遏制专家利用评标权力寻租、“体
外循环”等突出问题,提升了评标专家廉洁风险防控能力和规范
履职能力。四是全流程数字采购实现供应链全过程数据融会贯
通。数字采购打通需求申报、采购实施和合约各环节,确保需求
阶段的各项要求通过招标文件结构化编制和投标人点对点的结
构化投标响应实现全流程有据可查,做到数据贯通并实现交叉引
用,大幅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
四、对策建议
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践行数字化转型
和数字电网建设行动,推动供应链服务体系向标准化、集约化、

— 157 —
数字化转型,持续为采购过程注入科技活力,取得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等明显。但在结构化数据贯通、基于区块链
技术的第三方数据引用和本地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
板。一是数据来源问题。供应商股权关系、纳税信用信息、失信
黑名单等官方数据政府未开放自动获取和对接渠道,仍需供应商
自行查询、截图并上传,建设本地数据库更新维护成本大,时效
性差。二是区块链认证问题。供应商业绩、试验报告等佐证材料
均为第三方证明扫描件,合同发票每次投标均需扫描上传,专家
人工识别,亟需进行区块链认证后结构化筛选和录入。
综上所述,建议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招标采购规则,牵头开展
电力行业区块链认证,打造行业数据库;建议各级政府放开共享
数据源或接口;建议各单位逐步改进现有招投标和评标模式,将
招标人工作重心由一标一策调整为制定标准化结构化的采购需
求、策略和评审标准,将投标人的工作重心由编制投标文件调整
为完善供应商数据库,将专家评审重心由按项目审查调整为增量
审查,结合计算机辅助评标和智能评标应用,真正实现采购全流
程数字化。

— 158 —
南方电网公司绿色供应链建设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是负
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
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海南五省区和港澳地区提供电力供应服务保障,供电面积 100 万
平方公里。供电人口 2.72 亿人,供电客户 1.13 亿户。
南方电网聚焦“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建设现代绿色数
字供应链,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从绿色采购、
绿色仓储、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绿色回收等供应链全环节全要
素,推动电力物资供应链绿色化,从促进公司自身节能减排减碳、
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等方面,带动引领电力行业产业链供应链
绿色低碳发展。2023 年,南方电网积极响应工信部关于绿色制
造体系申报工作,并以优异成绩获评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
,供应链上企业中共有 276 家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作为连接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用户,南方电
网拥有丰富全面的行业应用场景,属于电力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核
心链主企业,在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开
展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
提升电力供应和服务质量,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南方电网制定了《关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意见》、
《南方电
网公司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2022 年
率先发布《南方电网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过能源电力绿色

— 159 —
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
效。
(二)主要做法
南方电网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融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
划,加快供应链业务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以绿色采购、
绿色评价为导向,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建立包括供应商登记、
资格审查、绩效评价、信用、现场核查、分类分级评价的供应商
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绿色引领作用,构建清洁能源体
系、建设绿色低碳电网、践行绿色低碳运维、搭建绿色仓储物流
系统,全力推进绿色生产;优化物资跨区域调拨机制,提高闲置
物资再利用率,开展系列六氟化硫气体减排及替代技术攻关。通
过以上供应链关键环节的“绿色”举措,构建具备南网特色的绿
色供应链建设,一方面促进自身节能减排减碳,另一方面充分发
挥链主企业优势,引领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
纳入公司发展规划,设置专门管理机构。2021 年 9 月,南
方电网印发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展望》,
明确供应链规划是南方电网“1+5+11”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2021 年 10 月,南方电网供应链管理部组织编制《供应链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规范集约、安全可靠、绿
色共享,具有南网特色的现代数字供应链体系”,并在央企中率
先将物资部更名为供应链管理部,专门负责南方电网采购和供应
链管理。
亮点:战略定位,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设“规
范集约、安全可靠、绿色共享,具有南网特色的现代数字供应链
体系”战目标,将先进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把绿色低碳理
念融入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进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数字化

— 160 —
转型。
2.以绿色采购、绿色评价为导向,实施绿色供应商管理
完善绿色采购标准制度。南方电网《采购管理规定》明确规
定,采购活动原则上实行网省两级集中采购,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优先考虑采购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品,投标单位需在投
标文件中设立专门章节对产品的节能环保控制措施进行响应推
进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布《10kV 油浸式配
电变压器技术规范书》等 4 项标准技术规范书,进一步规范南方
电网设备选型与配置标准,提升配电变压器标准化,提高绿色高
效节能产品的采购率。
完善绿色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根据物资特性开展供应商分
类管理,将节能环保、绿色制造体系纳入供应商资质能力评价,
分类设置绿色供应商评价指标。对于部分战略物资,按绿色制造
一级指标,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3 个
二级指标开展评价;对于部分生产能耗较高物资,在此基础上新
增绿色用电二级指标;对于部分普通类物资,从环保研发及生产
方面开展绿色评价。起草《电力行业绿色供应商评价规范(草
案)
》,先试先行开展绿色供应商评价,选取部分关键品类设备主
流供应商开展包括能源效率、资源利用、污染控制、绿色运营及
社会责任等维度在内的,可评价性强、操作性高的绿色供应商评
价,并适当延伸应用至部分品类设备绿色采购中。
亮点:构建绿色采购评价体系,提出绿色减碳相关采购指标,
建立包括供应商登记、资格预审与资质能力评价、绩效评价、信
用分类分级评价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并与招标采购信息联动;构
建基于 ESG 体系的能源企业评价体系,将节能环保、绿色制造体
系等绿色指标纳入供应商资质能力评价,分类设置绿色供应商评
价指标。

— 161 —
3.搭建绿色仓储与绿色物流系统
以绿色化引领仓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印发南方电网《绿
色智能仓库建设和配置标准》
,在全南网系统推行“区域仓+周转
仓+急救包”模式,优化仓网布局,逐步缩减实体仓库数量,加
大仓储物流资源共享共建,提升仓储物流资源利用率。广东电网
佛山供电局建设南网系统首个电力物资“零碳仓库”,仓库构建
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低碳用电模式,在屋顶安装了容量
达 302 千瓦的光伏发电组件,在实现仓库碳中和目标的同时,余
电回馈电网。
推动绿色物流。以数字化手段助力节能降碳,以全网统一的
电网管理平台和移动应用 APP 集成合约、仓储物流、结算等全流
程,以南网物流运力平台整合全网配送计划、运途运单管理,实
现业务全电子化、线上化办理,大幅减少仓储、配送环节纸质单
据;通过运力平台统一配送计划管理、车辆配载及配送路线优化
智能算法等,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氢能源等绿色运输工具,在
兼顾时效与运费的同时降低配送里程和碳排放。
亮点:按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开展仓库建设改造,广东江村
仓、茂名仓、东莞仓等 5 个仓库入选行业数字化标杆仓库;建成
广东佛山“零碳”仓库,推进贵州都匀、广西南宁、广东惠州、
深圳观澜等“零碳”仓库建设。南网物流运力服务平台获评中国
物流与采购协会 2022 年度产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优秀案例。
4.编制绿色包装标准,实施绿色回收见成效
南方电网联合起草了《电力物资绿色包装技术规范》标准,
面向电力物资绿色包装的生产、制造、使用和流通企业,规定了
电力物资绿色包装的基本要求、包装材料要求和典型电力物资的
包装方法。按照 4R1D 生态设计原则,要求包装材料满足绿色环
保、耗能低、易回收利用、无害化,并对发电机组、变压器、避

— 162 —
雷器、高压套管、电力电缆等典型电力物资分别提出了包装形式
和方法。将绿色包装标准写入货物买卖合同文本,建立全网物料
模型数据库,推动电力物资包装标准化,并逐步向供应商装载配
送延伸。
亮点:南方电网针对电能表、电力电缆采用通用标准物流器
具,开展包装回收和循环利用,不同产品包装回收率均超 80%。
5.开展逆向物资管控,有效处置闲置报废物资
南方电网制定《逆向物资管理办法》《闲置物资管理业务指
导书》等文件,对电网设备、材料等建立了覆盖基于资产全生命
周期的绿色逆向物流体系,强化逆向物资全过程管控,规定“逆
向物资鉴定后分为闲置物资和报废物资,闲置物资应做到源头控
制、落实责任、共享调剂、综合利用,报废物资应做到集中处置、
程序规范、周期清理、提升收益”

选取 10kV 及以上变压器等设备开展全网闲置设备再利用工
作,按照“能用尽用”的原则,针对有利用价值的退役设备进行
保护性拆除,优先开展再利用工作,定期发布动态跟踪“再利用
主设备清单”,做好南网系统内跨省以及省内单位之间的供需匹
配。2022 年,首次探索了跨省物资匹配和调拨的方法和途径,
明确了再利用物资跨省调拨协议签订、资产调拨等要求,规范了
全网闲置设备再利用的管控流程,为后续其他设备闲置资产退运
再利用提供指引和方向。
亮点:建设南网“云仓”、“闲置共享商城”,推进闲置物资
透明可视管理,不断优化物资跨区域调拨机制,推广闲置物资共
享商城及再利用激励积分机制,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三)应用效果
构建基于 ESG 体系的绿色供应商评价体系。将节能环保、绿
色制造体系等绿色指标纳入供应商资质能力评价,分类设置绿色

— 163 —
供应商评价指标。2023 年度共有 19 个物资类资格预审品类应用
绿色供应商评价指标,品类数比例达 9.95%,评价供应商比例达
27%。2024 年,计划进一步扩大绿色评价范围,在 47 个品类中
进行应用,品类比例达 25.4%。截至目前,南方电网供应商中共
有 276 家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

以绿色化引领仓网规划设计,建设绿色智能仓库。全网规划
仓库数由 2020 年的 470 个调整到 104 个,有效减少无效、重复
的物资储备和物流配送。建成广东佛山“零碳”仓库,佛山周转
仓光伏系统每年发电量约 28.4 万度,预计每年可减少 143.4 吨
二氧化碳。推广绿色物流,通过运力平台统一配送计划管理、车
辆配载及配送路线优化智能算法等,实现业务全电子化、线上化
办理,大幅减少仓储、配送环节纸质单据,降低配送里程和碳排
放,累计在线运输运单超 38 万单,各类物资运输节约超 20 万吨
公里。
推动电力物资包装全周期绿色管控,实现绿色回收。针对电
能表计开展标准化产品设计并使用标准化、可循环的装载器具进
行周转运输,并逐步向供应商装载配送延伸。2020 年、2021 年、
2022 年,南方电网电能表使用的标准周转箱分别为 52976 个、
68059 个、85414 个,均在使用后 100%循环回收使用。除此以外,
南方电网也对电力电缆线缆盘进行回收,2022 年采购各类型电
力电缆 10847 盘,回收线缆盘 10021 盘,回收率 92.38%。
开展物资逆向管控,规范闲置资产管理。推动全网闲置物资
信息共享及跨地区调拨,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2022
年,再利用闲置物资 253037.12 万元,再利用率 90.05%。推广
闲置物资共享商城及再利用激励积分机制,累计上架物资 264
项、790 万元,在线达成再利用意向 137 万元。
三、借鉴意义

— 164 —
(一)创新点
一是战略定位,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发展。南方电网深化供应
链改革创新,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提出了建设“规范集约、
安全可靠、绿色共享,具有南网特色的现代数字供应链体系”战
目标,将先进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数
字化平台建设,推进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绿色数字转型。
二是构建绿色供应商评价标准,实施绿色供应商评价。构建
基于 ESG 体系的绿色供应商评价标准,将节能环保、绿色制造体
系等绿色指标纳入供应商资质能力评价,分类设置绿色供应商评
价指标。2023 年度共有 19 个物资类资格预审品类应用绿色供应
商评价指标,品类数比例达 9.95%,评价供应商比例达 27%。后
续将持续扩大绿色评价范围,评价品类 47 种,比例达 25.4%。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SF6 气体减排成效显著。为解决六氟化
硫造成的环境问题,南方电网开展了六氟化硫气体减排及替代技
术攻关。建立绝缘气体回收净化实验室,创新六氟化硫气体全生
命周期管控方式,南网系统首个 SF6/N2 混合气体试点工程落地
实施,国产首台 126kV 环保型 GIS 设备在广东省东莞市 110kV 太
和变电站顺利投运。
四是建设南网“云仓”,提高产品回收利用率。规范工程结
余、工程余料产生的闲置物资和工程退役闲置资产管理,推动全
网闲置物资信息共享及跨地区调拨,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
置。
2022 年,再利用闲置物资 253037.12 万元,再利用率 90.05%。
五是标准先行,开展电网设备碳足迹评价。编制《电力设备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框架及基本要求》
、《110kV 及以上油浸式
电力变压器碳足迹核算与评估技术导则》
、《110kV~500kV 交联聚
乙烯电力电缆碳足迹核算与评价导则》等标准,指导相关企业开
展碳足迹评价,建立电碳足迹模型,累计完成 77.5 亿条数据记

— 165 —
录的获取、清洗与统计处理,为设备运行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二)推广价值
一是从绿色采购、绿色仓储、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绿色回
收等多个方面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帮
助企业实现气候变化管理、绩效追踪、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维护、
产品差异化的目标。
二是电网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上下游建立联盟,强
强联合、优势互补,可为整个供应链带来更多的效益,增加客户
价值。绿色供应链下的绿色低碳产品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
为客户带来绿色收益、赢得客户信任,提升企业绿色形象。
三是作为能源央企,实施绿色供应链可以树立产品安全可
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引导消费者的环保消费行为,同
时帮助脸上企业规避绿色技术贸易壁垒,确保产品出口符合进口
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和技术条款要求。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并实施电力行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电网企业作为能源枢纽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可充
分带动整个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国家推动绿色供应链建
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中
电联作为电力企业行业协会,可以结合行业特点和供应链管理特
点,制定《电力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标准》,引领绿色供应
链管理发展新方向,指导各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建设绿色
工厂、打造绿色产品,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二)基于电力装备物资碳足迹实施绿色采购
从政府角度出发,绿色供应链是一种考虑环境影响、可持续
的供应链,但很多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参与绿色供应链构建的
意愿并不强。建议中电联推动国家、行业层面加快完善碳足迹相

— 166 —
关政策和标准体系,联合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新能源企业建立
电力装备物资设备碳足迹标识平台,在供应商体系内积极开展绿
色工厂、绿色产品等认证工作,推动电力企业通过实施绿色采购,
发挥龙头作用,带动电力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三)以绿色供应链切入建立企业绿色信息披露机制
以企业 ESG 体系视角,企业绿色供应链中的供应链(范围三)
信息披露是不可或缺一环。作为电力央企,在肩负社会责任的同
时,更应建立供应链(范围三)数据管理体系,推动供应链上下
游企业能耗与碳排放数据接入,开展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
输配送、报废回收等各环节碳排放数据采集,进一步完善供应商
企业绿色信息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披露机制,带动电力产业链
上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 167 —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
创新与应用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一、案例介绍
(一)基本情况
案例名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创新与应

所属领域:电力物资管理依法合规与风险防控
案例解决问题重点方向:解决新型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
时,其研发能否成功不确定/研发周期不确定与工程开工后建设
周期明确之间的矛盾,有效防范重大工程建设中关键设备的供应
风险。
项目执行各相关方:
购买方: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州能
源”),漳州核电一期工程 1、2 号机组业主公司,核燃料最终使
用方;
供货方: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原子
能”),中核建中核燃料原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建中”)
上级公司,委托中核建中生产核燃料;
制造商:中核建中,购买原料材料,生产加工核燃料;
CF3 组件研发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
动力院”
)。
(二)企业简介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于 2011 年 11 月 28 日在福建省
漳州市云霄县注册成立,由中国核电和国家能源集团按 51%、49%
的股比出资组建,负责核电(漳州核电)、水电、风电等多种形

— 168 —
式新能源的开发和生产。
漳州核电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项目规划建
设 6 台百万千瓦级华龙机型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 720 万千瓦,
并留有扩充两台核电机组建设的位置,总投资超 1100 亿元,其
中一期工程(1、2 号机组)已开工建设,首台机组预计 2024 年
建成投产,二期工程(3、4 号机组)已于 2022 年 9 月 13 日获
项目核准,首台机组预计 2023 年开工建设,全部投产后预计年
发电量超 500 亿 kWh。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 M310 机组以及全球华龙一号首堆机组使用
的燃料组件均为 AFA3G 型,该型号组件为法国法马通研制,目前
生产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部分原材料(渗氮管、连接柄弹簧等)
依然严重依赖进口,在极端情况下存在断供风险。同时随着核电
出海战略及海南小堆项目启动,因知识产权等原因,核燃料无法
使用 AFA3G 型。基于以上现实需求,燃料国产化势在必行。核动
力院承担的“中国龙”用“中国芯”的国家战略重点科研发的 CF3
燃料组件应运而生。CF3 燃料组件理论上可以完全替换 AFA3G,
用于 M310、华龙一号和海南小堆机组,用于海外项目业务不会
产生知识产权纠纷。
按照其既定的科研计划,在 2022 年 12 月份完成所有关键研
发项目(不包括国家核安全局的安审),CF3 燃料组件迫切需要
在商用堆进行全堆应用,以便燃料组件国产化自主可控,同时为
我国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进军海外市场打好基础,这也完全符合中
核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漳州能源作为中核集团所属公司,国有企业,理应担当尽责,
国内华龙一号机组全堆应用 CF3 燃料组件,为实现燃料组件国产

— 169 —
化自主可控集团战略,为核燃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做出贡献。
2019 年 10 月 16 日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开工时,按照理想情
况下计算 CF3 项目研发及安审进度,CF3 项目研发进度与漳州核
电一期工程 1、2 号机组的建设进度计划基本匹配。 但 CF3 燃料
组件安审工作是国内首次对自主燃料组件进行安全审查,工作内
容尚不明确,风险未知。后续 CF3 燃料组件研发、安审进度能否
满足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建设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基于此背景,在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时采用双备料方案
(AFA3G 组件、
CF3 组件各采购一套),再根据安审情况决策燃料型号,用于解
决 CF3 燃料科研进度可能无法满足漳州项目 FSAR 评审和装料时
间节点的矛盾。
(二)主要做法
为了解决 CF3 燃料科研进度可能无法满足漳州项目 FSAR 评
审和装料时间节点的矛盾,最优解决方案为各采购一套完整 CF3
燃料组件和 AFA3G 的燃料组件,即“全双备料方案”。但由于 2
台机组整套首炉燃料组件价格较高(约 20 亿元)
,且成品存储条
件苛刻,存储成本较高,如未使用的组件不能尽快消纳,将占用
大额资金产生财务成本,并持续产生存储费用。
经分析燃料组件原材料构成和生产工艺,燃料组件由燃料芯
块和燃料包壳、结构件组成,CF3 和 AFA3G 的燃料芯块一致,可
完全互换;燃料包壳、结构件原材料存在差异;加工流程、加工
工时基本无差异。基于以上情况,经过详细成本分析和技术评估,
漳州核电首炉燃料合同采用折中方案,即“部分双备料方案”。
详细方案为:燃料组件芯块只采购一套,除芯块外的燃料包壳、
结构件原材料采购两套,分别是 CF3 一套、AFA3G 一套。燃料组
件生产和运输周期为 6 个月,在交货前 6 个月(2023 年 4 月)
根据安审情况再决策燃料组件最终型号,最终生产一套燃料组

— 170 —
件。
部分双备料方案对比全双备料方案,多采购的原材料总额约
2 亿元,资金占用降低,且包壳、结构件原材料存储无特殊要求,
存储成本较低。但仍需解决后续包壳、结构件原材料消纳和成本
分摊事项,为解决 2 项难题,合同签订前对 2 种可能的最终情况
分别进行了消纳方案设计和成本测算。
情况 1:生产 CF3 组件,剩余 AFA3G 包壳、结构件原材料
消纳方案:基于中核集团内核电厂数量众多,后续 AFA3G 包
壳、结构件原材料可在其他中核集团内电厂完成消纳。换料组件
原材料通常在组件交付前 24 个月采购(原材料供货 16 个月,组
件生产 8 个月)
,因此剩余 AFA3G 包壳、结构件原材料可在 2025
年 4 月以后由中核建中负责的其他核电厂组件中消纳,初步考虑
在供应福清、海南核电站换料组件生产过程中使用,具体批次预
估如下:
电站名称 换料名称 交付时间 消纳原材料数量

1R08 2025.06 72

2R08 2025.12 72

3R07 2025.09 72
福清核电
5R04 2025.06 68

6R03 2024.09 68

6R04 2025.11 68

1R08 2025.12 48
海南核电
2R07 2025.08 44

成本测算:2 个首炉 AFA3G 包壳、结构件原材料需要初始备


用资金 2 亿元。按照 5 年存款年利率 2.75%计算,如到 2025 年
底消纳完,则总成本约 2.2 亿元,额外财务费用 0.2 亿。
情况 2:生产 AFA3G 组件,剩余 CF3 包壳、结构件原材料

— 171 —
消纳方案分如下几种情况:
(1)在漳州 1、2 号机组后续换料从 AFA3G 切换成 CF3 组件,
大约需要 5 个换料批次,从 2025 年第一个换料起 4 年,2029 年
使用完 CF3 组件原材料,如其他电站换料也使用 CF3 则消纳更快;
(2)根据目前巴基斯坦 K2/K3 换料进度,从 2025 年开始
K2 使用 3 个换料,K3 使用 2 个换料,2028 年使用完毕;
(3)如果海南 3、4 号机组首炉使用 CF3 燃料组件,预计
2026 -2027 年消纳完毕。
成本测算:2 个首炉 CF3 包壳、结构件原材料需要初始备用
资金 2.7 亿元。按照 5 年存款年利率 2.75%计算,以上三种消纳
方案,总成本分别为约 3.3 亿元、3.23 亿元、3.15 亿元,额外
财务费用分别为 0.6 亿、0.53 亿、0.45 亿。
(三)应用效果
在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建设阶段,在满足漳州核电一期工程进
展前提下,争取 CF3 燃料组件全堆应用,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
采购 CF3,则无法保证前提;如果只采购 AFA3G,则没有实现目
标的基础。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方案,有效解
决了 CF3 燃料科研进度可能无法满足漳州项目 FSAR 评审和装料
时间节点的矛盾,有效防范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关键设备的供
应风险。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方案,同时采购
AFA3G 和 CF3 的原材料,互为备用,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推进漳州首炉燃料合同签订和采购,即:按照 CF3 和 AFA3G 两套
燃料组件原材料采购共同推进,有效解决了 CF3 燃料科研进度可
能无法满足漳州项目 FSAR 评审和装料时间节点的矛盾。
截止目前已经完成决策,漳州核电一期 1 号机组使用 AFA3G
燃料,并完成 1 号机组全部燃料生产,燃料不再制约漳州核电 1

— 172 —
号机组商业运行。2 号机组燃料型号根据安审情况再确定。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方案,使燃料领域没
有成为制约漳州核电商业运行的因素,同时也为燃料组件国产化
做出了贡献。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一、兼顾科研创新与工程建设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方案,实现了“两条
腿走路”。兼顾了科研创新不确定与工程建设周期确定的之间矛
盾。如 CF3 燃料组件研发进度满足要求,将为燃料组件国产化作
出突出贡献。如 CF3 燃料组件进度最终无法满足工程建设,也有
后备燃料组件可以使用,不影响重大工程建设。
二、节约资金
部分双备料方案对比全双备料方案,占用资金相对较小,提
高了接受能力。
三、无原材料浪费
所有原材料均可以消纳,避免浪费。
(二)推广价值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方案,为解决新型技
术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时,为解决研发能否成功/研发周期不确
定与工程开工后建设周期明确之间的矛盾,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
的线路。特别是在中美冲突博弈的大背景下,以往一些严重依赖
进口的关键领域,在国产化初期,面临相同困境时,可以采取类
似方案。借助重大工程项目,解决“卡脖子”设备国产化问题,
同时确保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四、对策建议
双备料方案面临财务费用分摊和新设备首次使用 2 方面的

— 173 —
现实困难。
由于漳州能源和中国原子能均属于中核集团,担负着集团公
司战略任务落实的责任。在中核集团统一领导下,华龙一号核电
机组首炉燃料采购双备料方案,其垫付的原材料货款所产生的财
务费用由双方按“等额分担”的原则进行承担。对于其他类似案
例,财务费用分担原则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解决对策建议收益
方多承担,即,如果供应商主动国产化替代,追求后续利润,供
应商应当承担此项财务费用;如果是使用方要求国产化,避免未
来被“卡脖子”
,理应由使用方承担财务费用。
新设备首次使用风险,应有协会或政府鼓励使用方首次使用
国产设备,特别是国有企业,应该从大局出发,为国产化作出贡
献。

— 174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核电设备智慧
监造系统开发及应用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本案例名称为:智慧监造系统开发及应用。
案例所属关键领域为电力物资质量品控合同履约和电工装
备智慧物联与云监造,重点方向为电力物资供应链智慧化。通过
智慧监造系统开发,实现监造业务数字化转型,提升监造过程质
量控制能力,为核工程设备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二)企业简介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12 月 27 日,是我国唯一具备核电、核化工、核燃料研发设计
能力,专业配备是最完整的工程公司。工程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
核电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咨询、环境评估、工程设计、
设备采购、施工管理、建设监理、调试实施与管理、技术服务、
招标代理、人员培训等。工程公司拥有核工业行业唯一的工程设
计综合甲级资质(涵盖全部 21 个领域)等共 8 项甲级资质。
近年来,工程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年主营业务营业额超
过 100 亿元。先后承接了福建福清核电工程、秦山核电扩建工程
(方家山核电工程)、海南昌江核电工程、江苏田湾核电工程、
福建漳州核电工程、辽宁徐大堡核电工程等核电项目及八二一厂
放射性废物处理工程的总承包工作。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核电研究
设计的单位,工程公司从技术后援到引进/消化吸收、自主设计
再到自主知识品牌,逐步实现了我国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研
发设计的“四级跳”。 工程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

— 175 —
权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华龙一号”,以其卓越的安全性、成
熟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凭借着工
程公司六十年来在我国核工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雄厚的技术
力量,工程公司将以核军工、核电、核化工和核燃料研发设计作
为龙头,以工程总承包为核心,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研发设计能
力强、工程管理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精益管理能力强、经
营创效能力强的世界一流的引领核能利用发展的科技型工程公
司。
二、典型经验总结
(一)案例背景
随着中国核电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核电工程建设进入
批量化建设时期,保障核电设备供应链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战略
任务,因此提高核电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
脖子”问题,是核工程设备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核电工
程批量化建设、核电设备供货全面实现国产化,核电设备监造技
术需要不断发展,以满足核电行业质量管理要求,提高整个核电
设备监造工作的水平。
目前,中核工程于 2014 年基于 SAP 平台开发了监造管理系
统,有效支撑监造业务的流程再造,促进监造业务数据格式化、
流程化,具备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现有监造系统数字化不
高,业务间逻辑驱动型不强,人工录入信息量大,数据分析能力
较低,并且受时间、空间、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监造人员不
能到达现场见证,无法实时监控生产制造过程。由于当时 IT 技
术和信息化手段的限制,系统只实现了部分数据的逻辑化,数据
处理智能化程度低,且业务分析也没有达到一定的细度。
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中核工
程对设计采购制造一体化系统建设的推进,进一步推动监造业务

— 176 —
数字化、智能化(即:智慧监造系统)进程成为了可能。通过智
慧监造系统开发,建立设备制造过程风险防控体系,为为设备制
造过程中质量控制,尤其是防造假提供更即时、更客观的数字化
支撑;通过系统建设实现远程、自动化设备制造加工数据采集,
并探索智能化符合性检查。
(二)主要做法
1.建立监造工作标准库。
监造工作标准库包含 5 部分内容:检验标准库、人员资质库、
标准工序库、点检表模板库、专项巡检模板库。
检验标准库的检验标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零部件名称、
工序、工序参数、参数值。工序检验标准根据母质量计划建立,
设备编号、零部件编号、工序编号需要和子质量计划中相应编号
一致,通过设备编号、零部件编号、工序编号将工序检验标准带
入该工序的点检表中作为检验依据。
人员资质库包括的持证项目类型包括:焊接、无损检验、理
化检验。其中电弧焊包括:焊条电弧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
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埋弧焊;高能束焊包括:包括电子
束焊、激光焊。无损检测包括:超声检验(UT)、射线检验(RT)、
涡流检验(ET)
、泄漏检验(LT)
、渗透检验(PT)、磁粉检验(MT)、
目视检验(VT)。理化检验包括:金相检验、化学分析、力学性
能。
标准工序库,用于将质量计划中的工序标准化,当工序标准
化化后,可以实现标准工序可以与点检表模板关联,即:一个点
检表模板关联一个标准工序。登记质量问题时,关联的子质量计
划工序如为标准工序,建立该质量问题与标准工序的关联关系,
实现标准工序历史质量问题的联查。供应商可在线申请标准工
序,监造工程师审核确认并选择是否为关键工序后进入标准工序

— 177 —
库,这样可以实现标准工序库的动态更新。
点检表模板库,用于实现见证点实施的标准化。以往的监造
人员见证工作,更多的依赖于监造人员自身能力和水平,通过智
慧监造系统的点检表模板库,可以有效实现组织的经验积累,将
质量计划标准工序与点检表模板库关联,将标准工序的检验项目
和检查重点固化到点检表模板库中。在智慧监造系统中,监造人
员可以直接引用点检表模板库实现见证记录的快速录入,提高了
工作效率。
专项巡检模板库,用于实现专项巡检实施的标准化。类似点
检表模板库的功能,智慧监造系统的专项巡检模板库,是中核工
程专项巡检程序数字化实现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标准的专项巡检
模板库,监造人员可以全方位实现计量检测工具有效期检查、设
备、工艺装备完好状态检查、人员资质检查、采购管理检查、物
项存储、标识情况检查、制造文件检查、防造假专项检查、关键
工艺作业检查、合同、技术规格书符合性检查等方面监督。
2.质量计划管理数字化。
通过智慧监造系统,各相关方(采购方、供应商、分包商、
业主方等)可以实现质量计划编制、选点、审批、执行、变更、
关闭等全流程的质量计划管理管理。在实现质量计划全流程数字
化管理的前提是,首先对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保分级清单、质量
计划编制范围清单实行数字化管理,通过质保分级清单、质量计
划编制范围实现质量计划的范围控制。通过对母质量计划、子质
量计划、分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点的审查和见证管理,实现对质
量计划实施的过程管理。
3.质量问题数据库。
通过智慧监造系统的质量问题数据库,实现对设备制造过程
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全范围、全周期闭环管理。在设备设计、制

— 178 —
造、出厂验收、到货检验、安装调试过程中产生的设备实体质量
问题,以及内部、外部质保监察过程中产生的质保体系问题均纳
入质量问题数据库。基于完整的质量问题数据库,可以实现对质
量问题的跟踪处理、统计分析,并将质量问题数据应用于风险管
理、经验反馈,以及日常巡检、专项巡检、质量放行、质量趋势
分析、供应商履约能力评价等。
4.设备制造全流程质量追溯。
智慧监造系统质量追溯功能,是基于智慧监造系统对设备供
货全周期覆盖,从设备采购策划、合同签订、设备制造、验收检
验等,通过设备及零部件编号,联查系统结构化的业务数据和相
关文件,实现设备及零部件全局信息追溯。设备及零部件编号,
联查系统结构化的业务数据和相关文件,实现设备及零部件全局
信息追溯。通过点击设备或部件编号,可以联查物项基本信息、
设计参数、见证记录、质量问题等各业务结构化数据,以及采购
合同、技术规格书(技术规格书需要关联到设备或零部件)等文
件,通过独立界面展示各种业务数据。通过设备及零部件信息生
成二维码,扫码显示部件相关质量信息,包括见证记录、厂家制
造或检验人员、质量问题、监造责任人。
5.监造数据统计报表。
监造数据统计报表功能的实现,是基于智慧监造系统开发设
计阶段确定的业务数据结构化、数字化、系统化的基本原则。通
过将各模块数字化的业务表单通过关键字建立联系,通过监造数
据统计报表模板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
(三)应用效果
设备制造零部件级质量追溯。将合同物项清单与设备制造零
部件清单建立关联后,智慧监造系统的质保分级清单、质量计划
执行工序、质量问题库、质量放行等功能,均是基于合同物项清

— 179 —
单的,从而实现了各监造环节业务表单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从而
实现了设备制造零部件级质量追溯。
见证记录与报告快速生成。基于标准工序库和点检表模板
库,见证记录可以快速生成。监造人员可只专注于具体监造业务
如:见证实施、日常巡检、专项巡检、质量问题处理、质量放行
等,日志、周报、月报可由智慧监造系统根据业务关联关系自动
抽取相关模块内容自动生成,在监造记录与报告(日志、周报、
月报)方面为监造人员节省大量精力和时间。
设备监造完工报告同步自动组卷。当监造业务执行完成之
时,分布于智慧监造系统各模块的监造数据随即完成同步,可根
据不同项目需要,只需简单选择和设定,由系统自动完成设备监
造完工报告组卷功能,为监造完工报告编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监造业务在线协同办公。人员资质管理、质量计划管理、质
量问题管理、质量放行等模块功能,摈弃了传统离线的文函传递
交互方式,实现了监造方与供应商基于智慧监造系统的在线协同
办公,改进了业务传递流程,大大缩短了业务流转时长。
三、借鉴意义
(一)案例创新点
1、建立内外网高效协同系统。基于公司网络环境部署现状,
解决监造人员长期应用 VPN 访问公司内网(商网)信息系统而
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将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化系统。建立
在开放性更高、更加灵活、适配性更强、运算能力更高的数字化
平台上,支撑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
2、搭建监造业务数据模型。通过前期对监造业务的梳理,
识别研究对象,明确监造业务管理全过程需要搭建的数据模型。
3、监造检验标准数字化。以试点设备为例梳理监造检验标
准,并进行数字化,作为监造工作的依据。

— 180 —
4、围绕监造业务模型开展监造业务工作。搭建监造管理信
息系统,使之在开展监造业务的过程中,收集监造业务模型的元
数据,进而利用监造数据模型开展相关工作。
5、监造数据模型的应用。通过实际制造过程数据的采集,
和检验标准自动比对,实现智能化符合性检查;通过对元数据的
重组和利用,以及历史数据及的收集,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实现设备生产质量风险预警,为监造人员提供辅助决策;基于监
造数据模型通过构建智慧监造系统相关功能,实现基于部件编码
的质量追溯,同时系统为造假提供支持,并实现监造文件自动化
组卷归档。
(二)推广价值
目前各行业重大工程项目设备监造领域尚未形成统一的、系
统化的监造管理数字化系统,各项目建设单位均建立有各自的监
造体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而设备的供应商却高度重合,在核工
程建设领域尤为明显。这种上游管理不统一与下游供应商的高度
一致性的矛盾,导致了核工程设备供应链管理效率低下,有效性
不高。通过智慧监造系统的开发和推广,促使各领域监造单位统
一监造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监造管理水平和设备供货质量,同
时也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促进监造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的
优化和统一。
四、对策建议
建立设备制造数据共享平台。智慧监造系统开发过程中,预
期目标是将全部核电设备供应商纳入系统中,实现对物项清单、
质量计划、质量问题、等方面质量监督工作的协同管理,实际推
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阻力,供应商配合度不高。建议协会从行
业层面予以推动,建立设备制造数据标准接口,实现制造过程数
据的共享,有助于提高采购方对供应商的管理效率,同时有利于

— 181 —
供应商效能提升。
建立设备监造管理标准体系。智慧监造系统开发,以设备质
量计划管理为主线,要实现监造系统与各供应商及分包商对质量
计划的协同管理,需要统一的管理模式、标准的管理流程,而现
在各核电建设方在监造管理标准体系,尚未形成统一,各方管理
模式、管理流程各不相同,造成供应商需要针对不同核电业主建
立不同的质量计划管理系统,增加了供应商质量计划管理难度,
也不利于监造方对供应商的管理。因此,建议协会从行业高度推
动建立统一的设备监造管理体系标准,为实现设备供应商质量计
划管理提供标准支撑。

— 182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