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53

分类号 学号 D201277080

学校代码1 0 4 8 7 密级

博士学位论文

基于统一特征表达的
建模分析一体化方法与技术研究

学 位申 请人: 夏兆辉

学 科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 导 教 师: 王启富 教授

答 辩 日 期: 2016年5月18日

万方数据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Modeling-Analysis Incorporate Approach and


Technology via Unified Feature Representation

Candidate : Zhaohui Xia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Subject :
Automation
Supervisor : Prof. Qifu Wa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 China

May, 2016

万方数据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三维 CAD 建模与结构分析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建模与分析的融合统一技术
是实现产品高效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CAD/CAE 集成中存在模型转换、简化及网格剖分等大量耗时的前处理过程,产品设计
过程中边界条件等 CAE 分析信息的重用问题仍无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案,极大影响产品
设计效率。为此,本文从产品 CAD 建模与 CAE 分析特征的统一表达与构建产品特征信
息的重用机制等方面对产品建模与分析的融合统一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初步构
建了一套建模-分析一体化的原型系统。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 针对产品建模与分析之间模型的差异,详细探讨分析与建模信息之间的关联及
表示方法,将边界条件等结构分析信息表示为特征,提出融合特征概念及边界条件特征
信息的映射方法,实现产品 CAD/CAE 特征信息的有机融合与共享,有利于提高产品
CAE 与 CAD 模型的统一性,避免模型之间的反复转换与数据冗余,从而为建模-分析一
体化奠定技术基础。
(2) 为解决现有产品构造过程中分析特征信息重用问题,对传统建模特征编码方法
及技术进行拓展,重点研究全域边界条件与子域边界条件特征信息编码、传播与解码机
制及相关算法,提出一种边界条件特征的混合编码策略及方法,并将分析与建模特征编
码统一作为属性与产品模型关联,为 CAE 分析中边界条件特征信息重用提供算法基础。
(3) 为实现基于历史的建模-分析一体化构造过程中融合特征的重构,对融合特征的
重用机制及管理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边界条件特征与建模特征的依赖关系及边界条件
特征编码传播的数据一致性,并基于建模-分析融合特征依赖关系图方法,提出边界条件
特征自适应重构算法。该方法能够支持不同边界条件重构,从而有效保证分析与建模特
征的重用性,减少用户繁琐的重复交互,从而提高产品设计效率。
(4) 针对以有限元计算为主的 CAE 分析与 CAD 网格模型不一致以及对资源要求较
高的问题,本文基于融合统一的边界网格模型,采用边界积分理论进行产品结构性能分
析,该方法能统一 CAD 与 CAE 的网格模型,降低网格维度,节省资源以及提高计算精
度。同时结合快速多极算法与 GPU 并行计算等方法提出了二次边界积分的加速算法,
该算法有利于提高分析效率,为实现产品几何建模与结构性能分析一体化提供快速分析
计算理论基础及核心算法。
(5) 针对现有 CAD/CAE 集成技术及其系统架构的局限性,提出产品建模、性能分
析有机融合的三维 CAD/CAE 一体化系统架构,以及 CAD/CAE 特征融合统一的重构机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制与策略,从而实现对产品建模与分析特征数据模型、特征历史的统一管理,有效降低
CAD/CAE 集成化系统的数据冗余性。
(6) 以上述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三维建模软件-InteSolid 为基础,重点对
该系统特征表示方法、数据结构、核心算法以及特征管理机制进行拓展,并研究开发了
一套支持建模-分析一体化的原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建模与分析特征的统一融合与自
适应重构,减少建模-分析特征的重复定义,有效提高产品设计效率。此外,通过部分建
模与分析工程算例对本文提出的系列关键技术及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算法的有
效性,这为新一代三维 CAD/CAE 集成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CAD/CAE 集成系统架构,建模-分析特征融合,边界条件重构,混合特征
编码,快速多极边界元法,GPU 并行计算

II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 CAD modeling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ince the integration of modeling and analysis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efficient product design,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 design. Currently, the pre-processes such as transformation, model
simplification and meshing, consume considerable time in the CAD/CAE integration.
Meanwhile, the reuse of CAE analysis information, e.g., boundary condition (BC), cannot be
efficiently solved in the product design process, 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ion methods of product modeling and analysis were
studied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by studying on a unified representation of product CAD
modeling, CAE analysis feature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building a product
feature, and thereby an incorporate software prototype system of modeling-analysis was built
initially. The main research work is as follows:
(1)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dels of product modeling and analysis, the
associ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analysis and modeling information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Furthermore, structural analysis information (e.g., BCs) was treated as a feature. The concepts
of integrated feature and mapping methods of BC feature information were proposed. Therefor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sharing of CAD/CAE feature information can be realiz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CAE and CAD models of a product and avoid repeated
conversion and data redundancy between such models, and builds the technical ground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odeling-analysis.
(2) To implement the reuse of analysis feature information in the constructure process of
existing product, traditional modeling feature cod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were expanded.
Moreover, we focused on researching mechanism and algorithms about coding, transmitting
and recoding related to feature information of the whole and partial BC features, and the hybrid
cod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BC features were proposed. Simultaneously, the coding of
analysis and modeling features are treated as properties associated to the product model, and
provide the basic algorithm for the reuse of BC feature information in CAE analysis.
(3)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integrated feature in the history-based modeling-analysis
constructing process, the reuse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of integrated features were
researched. We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BC features and modeling

III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features as well as the data consistency of BC feature coding transmitting. Besides, the adaptiv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of BC feature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pendency graph method
of integrated modeling-analysis features. This method can support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which effectively guarantee reusability of analysis and modeling features,
and reduce some repeated interaction for designer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 design.
(4) Since there is the inconsistent mesh between CAD display model and CAE analysis
using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which is a resource demanding process, boundary integral
theory was adopted to analyze product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boundary mesh model. This method can unify the mesh model of CAD and CAE as well as
reducing mesh dimensions. Additionally, it is able to save resources and improve accuracy.
Meanwhile, combining with the fast multipole method and GPU parallel computing, an
accelerated algorithm of quadratic element boundary integral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contribut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nalysi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together
with the core algorithm of the rapid analysis calculating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ntegrated
geometric modeling with structur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product.
(5) With regard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integrated CAD/CAE technology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a three-dimensional CAD/CAE integration system framework of product
modeling organically integrated with performance analysis was proposed, as well as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strategy of CAD/CAE integrated feature. Thereby unified
management for product modeling, feature analysis of data model and feature history are
implemented, so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data redundancy of CAD/CAE integrated system.
(6)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3D modeling
software-InteSolid, a modeling-analysis integrated prototype system is built. The method of
feature representation, data structure, core algorithm and feature management mechanism were
expanded in this prototype system. This method implements the integration and adaptive
reconstruction of modeling-analysis features, which reduces the repeated feature definition to
improve the design efficiency. Furthm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validated by some engineering cases, 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generation three-dimensional CAD/CAE integration software.
Keyword: CAD/CAE integr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modeling-analysis feature
integration, boundary condition feature reconstruction, hybrid feature coding, fast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GPU parallel computing

IV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目 录 .................................................................................................................. V

1 绪 论 ............................................................................................................... 1

1.1 引言 ................................................................................................................ 1

1.2 特征建模技术的研究状况 ............................................................................ 3

1.3 CAE 性能分析技术的研究状况 .................................................................... 6

1.4 CAD/CAE 集成技术研究状况 .................................................................... 10

1.5 本文研究内容组织关系结构 ...................................................................... 13

2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表示方法研究 ............................................................... 16

2.1 引言 .............................................................................................................. 16

2.2 形体表示方法与特征建模技术 .................................................................. 16

2.3 面向几何建模的特征表示方法研究 .......................................................... 20

2.4 面向分析的特征表示方法研究 .................................................................. 22

2.5 建模-分析特征融合统一表示方法研究 ..................................................... 28

2.6 分析特征到建模特征映射机制研究 .......................................................... 29

2.7 本章小结 ...................................................................................................... 38

3 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编码技术研究 ........................................................... 3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1 引言 .............................................................................................................. 39

3.2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模型构造过程 ..................................................... 39

3.3 建模-分析特征融合混合编码规则研究 ..................................................... 40

3.4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编码传播研究 ............................................................. 52

3.5 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解码方法研究 ......................................................... 56

3.6 本章小结 ...................................................................................................... 61

4 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管理及重构机制研究 ............................................... 62

4.1 引言 .............................................................................................................. 62

4.2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依赖关系维护研究 ..................................................... 62

4.3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数据一致性维护研究 ................................................. 66

4.4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历史管理 ..................................................... 70

4.5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重构过程 ..................................................... 72

4.6 本章小结 ...................................................................................................... 75

5 基于统一特征表达的的结构性能分析技术研究 ......................................... 76

5.1 引言 .............................................................................................................. 76

5.2 基于边界元分析的特征建模研究 .............................................................. 76

5.3 结构性能分析中边界元法的基本理论 ...................................................... 78

5.4 快速多极边界元法 ...................................................................................... 82

5.5 基于 CUDA 的快速多极边界元并行算法 ................................................. 86

VI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6 数值算例 ...................................................................................................... 92

5.7 本章小结 ...................................................................................................... 94

6 建模-分析一体化软件系统架构及原型系统研究 ....................................... 96

6.1 引言 .............................................................................................................. 96

6.2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统一表达架构研究 ............................................. 96

6.3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数据结构研究 ....................................................... 100

6.4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的整体架构 ........................................................... 103

6.5 建模-分析一体化原型系统功能模块 ....................................................... 109

6.6 典型工程案例研究 .................................................................................... 111

6.7 本章小结 .................................................................................................... 122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23

7.1 全文总结 .................................................................................................... 123

7.2 研究展望 .................................................................................................... 125

致谢 ................................................................................................................... 126

参考文献 ........................................................................................................... 127

附录 1 边界条件重构工程实例 ...................................................................... 139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42

VII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 绪 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课题的来源

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以下课题的资助: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维产品建模、性能分析融合统一的同步设计方法及技术”
(项目编号 51475180)。

1.1.2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企业产品开发中,设计不仅是创新的源头,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满足产品
结构形状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结构性能要求[1]。当前采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与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集成化系统软
件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是企业普遍的选择,其中 CAD 用于几何建模,而 CAE 技术用于性
能分析,这是制造业中减短开发周期的基本方法。各种商业化 CAD 软件(Pro/E、UG、
SolidWorks 与 Catia 等)与 CAE 软件(ANSYS、Nastran、Fluent 和 ABAQUS 等)已经
在机械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2]。

d
a
c a

d d
b c
c 根据单元边界条件
b
{u1 , u2 , u3 }N1
b {t1 , t2 , t3 }N1
a 建模 c 数值分析计算 构建方程组
a Ax  b
b 前处理 d 仿真结果 求解方程组

图 1.1 三维产品 CAD 建模与 CAE 结构性能分析过程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从三维产品建模至结构性能分析通常过程如下:在 CAD 软件中设计产品几何模型;


利用数据交换接口将 CAD 几何模型输入 CAE 系统(如 ANSYS、NASTRON 等)、对
模型进行必要的数据修复、对模型中局部细小特征进行简化、定义载荷与添加边界约束
条件、进行单元网格剖分等前处理过程;方程求解及可视化后处理[3],如图 1.1 所示。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电产品集成化与复杂度有所提升,企业大多采用 CAD/CAE 集
成化软件完成产品创新设计,以获得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4]。随着商用 CAD/CAE 系统
的操作性和功能与可扩展性均有所丰富与提高,其集成化软件也越发强大。然而 CAD、
CAE 技术长期各自独立发展,导致现有集成化 CAD/CAE 系统仍然存在用户交互重复繁
琐、计算效率低、求解规模有限等瓶颈[5],主要表现在:
(1) CAD 建模部分:
① 由于 CAD、CAE 二者内部数学表达方法、精度及数据结构的差异,导致模型数
据交换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往往需要大量人工交互完成模型修复[6];
② CAE 结构性能分析的边界条件等特征信息需人工交互定义,现有表示方法与技
术不能支持 CAE 边界条件的特征重构,导致修改 CAD 模型时边界特征信息无法继承重
用,需重复交互定义[7];
③ 产品设计是一个建模与分析不断迭代的过程,复杂产品的建模需修改次数较多,
导致模型特征简化、数据修复及边界条件添加等过程的多次重复交互,使得设计人员负
担沉重,极大影响产品设计效率[8]。
(2) CAE 分析部分:
① 现有 CAE 软件主要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性能分析,其大规模线性方程迭代求解
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且网格剖分质量对收敛速度及求解精度影响较大;
② 当零件结构较为复杂时,离散剖分单元数量多、方程规模大,导致求解困难,必
须进行模型简化,这直接影响工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性;
③ 尽管现有 CAE 软件已能支持云计算解决方案,但产品设计是一个迭代交互的设
计过程,即时响应是产品设计的基本需求,而上规模的制造企业通常有数十人(大型企
业甚至数百人)分别从事不同的产品设计,需要随时生成并处理大量的 CAD/CAE 模型
数据。现有的云计算方案难以支撑这种即时交互、即时响应的产品设计需求[9]。
本质上,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减少人工交互,提高设计效率,缩短研
发周期,更要同时满足产品结构性能的设计需求。显然,要同时满足产品设计几何形状
与结构性能的要求对现有 CAD/CAE 理论方法、系统框架及集成技术均是重要挑战,这
也是当前 CAD/CAE 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本论文以“基于统一特征表达的建模分析一体化方法与技术研究”为题,研究三维
产品建模与性能分析融合统一的方法,探索高效稳定的结构性能分析计算理论,建立一
种全新的三维产品建模-分析一体化架构,突破现有 CAD/CAE 集成软件的技术瓶颈,使
建模与分析真正融合为统一整体,对 CAD/CAE 的理论与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1.2 特征建模技术的研究状况

1.2.1 特征建模研究概况

20 世纪 60 年代初 Ivan Sutherland 开发的程序 Sketchpad[11]标志着 CAD 几何建模技


术的兴起,然而当时的 CAD 仅可替代图板实现简单的线框造型。现在所指的 CAD 技术
源自 20 世纪 70-80 年代,该时期涌现了曲面造型(Surface Modeling)[12-14]与实体造型(Solid
Modeling)技术 [15-17] 。曲面造型以 B 样条进行表示,而实体造型采用构造实体几何
(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与边界表达(Boundary Representation, Brep)表示。同一
时期,出现了如 CATIA、UG、I-DEAS、CADAM、CADDS 等商业化 CAD 系统[18]。随
后,基于历史的参数化特征三维建模技术开始出现[19-21],其中 Brep 表示模型边界形状
信息,CSG 记录模型构造历史,通过此种方式可保存产品设计意思与构造过程等信息,
并可实现产品模型化和系列化设计。此外,PTC 公司在这一时期推出第一款参数化软件
Pro/E,带来造型技术的一次革命。
特征概念首次提出之后,已经广泛运用到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基于特征的产品建
模技术也是产品设计发展的里程碑,这种技术可以使工程师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品设计,
从而将精力着眼于完整表达产品本身[22]。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征建模在众多领域得到使
用,但当前对特征的定义并未达成共识[23]。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通常将特征作为几何信
息及语义信息的集合体,其中几何信息描述模型几何形状,而语义信息通常指尺寸、装
配、表面粗糙度、材料以及形状公差等非几何信息[24]。当前 CAD 软件以基于历史的参
数化特征建模为主,即采用变量设计与尺寸驱动等定义及操作特征[25],通过参数化定义
方法随时对特征中非几何信息进行修改,此类方法以树结构表示产品特征,同时保存特
征信息及特征间依存关系,使得用户可直观认识模型构造过程。
尽管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作为现有 CAD 的主要发展方向已相对成熟,然而亦存在
一定的局限。当某一特征发生变化,依存于该特征的其他特征需重构模型构造历史获得
新模型,该过程布尔运算量大,不仅会降低设计效率,也可能获得意料之外的设计结果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6]
。针对上述问题,部分学者提出历史无关的同步建模技术[27, 28],该技术将特征存入集
合,可直接操作 Brep 模型,无建模历史的约束与模型重构过程,然而因其舍弃了特征
间依赖关系,使得模型管理与设计意图等难于维护,因此多用于局部修改。
当前特征概念不仅用于几何特征,一些非几何形状的属性信息也可当作特征处理。
例如为了实现 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与计
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等之间的融合集成,可将相应的工
艺及制造信息加入特征[29, 30]。

1.2.2 CAE 特征建模研究概况

产品设计本质上需要同时满足结构形状及性能方面的需求,但现有特征建模技术缺
乏对产品结构性能分析特征建模的支撑,结构性能特征信息不可重用,导致 CAE 分析
前处理重复繁琐,极大影响设计效率。在现有产品设计过程中,CAD 模型与 CAE 模型
间的转换(简化、降维)、定义材料属性、施加边界条件(位移约束与载荷)等前处理
过程十分耗时[7],过度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上述过程大多直接操作基于 BREP 表达
的几何模型。
为提高前处理的效率,部分学者在 CAE 分析领域引入特征技术,并提出分析特征
概念。Nizar 等[31]提出一种机械分析特征的表示方法,但该方法仅适于产品前期概念设
计阶段的工程分析,难以表达结构性能分析特征。Shephard 等[32]将 CAD 模型中的不同
部分分别作为分析特征,并将其作为模型简化过程的基本单位,该方法对模型简化带来
较大方便,但是难于支持分析相关的其他处理。Dabke 等[33]将有限元单元与分析特征进
行联系,在识别分析特征时除几何形状信息外,还需考虑位移约束及载荷等边界条件的
属性,但该方法过于依赖分析经验。Cuilliere 等[34]以模型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几何部
分作为分析特征,同时引入影响区域概念确保分析特征附近的网格密度,该方法有利于
自适应网格的生成,但忽略其他部分仅考虑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的凹面等几何形状,而实
际工程分析中针对不同的位移约束与载荷,以上形状处可能不存在应力集中情况。Lee
等[35]将设计特征进行一定简化作为分析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设计与分析特征统一表
达的集成模型,并可在此模型中根据不同需求导出不同层次的几何与分析模型。该方法
中分析特征需和设计特征进行一一映射,然而此种映射不一定存在,使得其难于处理复
杂特征。Aifaoui 等[36]将一组分析过程作为分析特征,并提出包含载荷分布等信息的物
理模型、可评估物理模型方法的仿真模型以及可对产品行为定量评价的观察模型。该方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分析特征的重用,然而工程分析中通常并无固定模板,使其失去
了灵活性。虞春等[37]将网格及边界受载等面向 CAE 的信息视作分析特征,并以中间文
件方式完成 CAD/CAE 间的数据传递,不同特征间可通过特征双向映射进行转换,灵活
性较强也可节省大量时间。但其有较大的数据交换量,难于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及分析特
征的重用。张玉峰[24]于 2004 年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有限元建模表示与框架,并研究了
CAD/FEA 特征间的映射技术,该方法可由添加 CAD 模型属性的方式得到属性模型。曹
伟娟[23]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转换的分析特征模型生成方法,可将携带分析信息的局部几
何作为分析特征,并将几何和分析模型几何进行关系映射,可完成设计和分析的双向互
动,但其对分析特征的重用机制并未做深入研究。
迄今为止,鲜有文献探讨 CAD 中结构形状特征信息与 CAE 中结构性能特征信息的
有机融合及统一表示方法。而统一的特征信息建模对解决 CAD/CAE 的集成及其 CAE
分析过程中的特征重用至关重要,这也是本论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1.2.3 特征编码及重构的研究概况

基于历史的参数化特征造型中,产品模型的构造过程是一系列特征组成的顺序历史,
每一步都是历史记录中的一个节点,包含了特征的属性与操作等信息,参数化能够使模
型通过存储的历史过程来自动重建[38]。因此历史节点保存了所有特征的属性与操作类型,
这些信息能完整体现设计意图,重构模型只需对其进行遍历即可。而维护设计意图的核
心问题在于维护拓扑结构的相联关系,特征与特征之间的约束、依赖等关系,这使得重
建过程较为复杂[39, 40],因此在模型重构时可能违背原始设计意图。
使用指针来直接记录拓扑关系难于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指针是暂态的,并且随着模
型不断修改可能失效,这就导致不稳定和局限性。部分学者对这类问题进行了研究,
Varady 等[39]提出用拓扑定义表达来记录模型中的几何元素,但是固定坐标系参考方向
的使用导致其不适合基于约束的设计。Solano 等[41]针对带约束的实例提出基于 CSG 的
表达方法,该方法并未包含对几何元素操作的描述,因此可能引发特征冲突。Kripac 等
[42, 43]
针对尺寸修改时模型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命名机制,采用一种图的数据结构记录了模
型操作时面的拼合、分裂与删除过程。这种算法实现起来较为困难,而且其省略了面命
名机制的细节,但在拓扑元素匹配时这些细节特别重要。Lee 等[44]等基于 Kripac 的算法
实现了一种提取加工特征的方法。Capoyleas 等[45]结合特征特定的信息(如草图轮廓、
拉伸路径等)提出了一种对所有拓扑元素给定唯一标识的编码方法。但该方法忽略了布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尔运算对拓扑元素的影响(即如何传播编码),同时将所有拓扑元素记录将耗费大量资
源亦难于维护。Chen 等[40]基于 Capoyleas 的编码方法提出了点、边、面的编码匹配算法。
Agbodan 等[46]基于图的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编码与编码匹配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通
用的覆盖计算与真正的匹配计算两部分,前者用来计算旧模型与新模型之间的拓扑覆盖,
后者通过模型语义确定与旧模型所选择实体有关的新模型的拓扑实体。Wu 等[47]提出了
基于面的拓扑编码方法与基于参数空间方向的多义性消除方法。该方法可使模型在修改
时能够根据设计历史准确的重构,使得零件模型的可编辑性大幅提高。Raghothama 等[48]
提出了一种零件族的拓扑框架,该框架需要为零件族的组成部分提供数学模型,同时模
型需要与一般固定表达关联。Zheng 等[49]提出了使用一种局部的基于面的实体匹配算法,
该方法使用面、边与点三种简单表格管理所有的拓扑实体,并记录所有需要的面合并与
分裂历史。Bidarra 等[50]针对永久编码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定义模型的变换方法,该方
法中模型不参考任何可变边界模型实体,仅参考使用参数定义的实体。
在参数化 CAD 特征建模软件,拓扑元素的编码与解码极为重要。稳定可靠的编码
与解码机制是维护设计意图的核心方法,也是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系统的灵魂与核心,
分析特征的编码及解码对完全融合 CAD/CAE 及 CAE 分析过程中的特征重用至关重要,
但至今少有文献对此进行研究。针对性能分析特征的拓扑元素的编码和解码的研究有着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也是本论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1.3 CAE 性能分析技术的研究状况

CAE 分析技术常见的有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等[51]。有限元法的思
路是将一个连续求解模型转换为离散模型,即剖分网格,由于网格单元可有不同形状及
各异的联结方式,使得 FEM 可将连续几何模型离散为十分复杂的求解域。当前 FEM 在
CAE 性能分析中应用广泛,包含固体力学、电磁学、热力学、流体力学及声学等领域[52]。

1.3.1 有限元法研究概述

有限元法源自 Courant 于 1943 年提出的在三角形分片上定义分片连续函数及最小


位能原理处理 St.Venant 扭转问题[53]。Turner 等[54]于 1956 年采用三角形单元求解了平面
应力相关问题。Clough[55]于 1960 年正式提出了“有限元法”,并将其应用于求解平面弹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性问题。冯康[56]1965 年发表《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这标示着我国创始了与西方
有别的有限元法。同一时期工程界逐渐采用有限元法,ASKS、STARDYNE 与 NASTRAN
等有限元商业系统陆续得到使用。在 20 世纪 70 年有限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
ADINA、ABAQUS、ANSYS 与 MARC 等大型通用有限元商业系统。当前有限元法在
CAE 性能分析中的应用已经从固体拓展至热力学、电磁学与流体等众多领域中的线性
及非线性计算。基于 FEM 的 CAE 分析主要包含 3 个阶段[57]:① 前处理过程:获得有
限元网格物理模型与数据的生成阶段,其中包括单元材料属性的设置、确定位移与载荷
等边界条件等。② FEM 分析:针对分析对象的有限元模型组装方程并求解等。③ 后处
理过程:对 FEM 分析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如模型结构变形图、位移与应力分布
图与动力振型图等。
CAE 有限元分析和 CAD 设计的发展是各自独立的,在有限元理论日趋完善时
CAD 技术才起步,这是导致 CAD 几何模型与 CAE 分析模型之间差异的因素之一
[58]
。CAD 设计模型通常使用 BREP 与 CSG 等来精确表达其几何形状,但基于有限
元的 CAE 分析模型是几何模型离散化后的单元组合体,是几何形状的近似表达。
此外在分析中有时需通过删除 CAD 几何模型的细节部分来获得高质量的网格与降
低分析难度。CAD 几何建模和 CAE 分析不同的目标使得模型数据结构区别较大,
使得 CAD/CAE 终难完美融合。进行 CAE 分析之前需先完成几何建模,然后将其
进行转换及简化与网格剖分得到适合有限元分析的物理模型,并添加相应的位移
约束及载荷等边界条件,这些前处理过程有时耗用整个设计过程 40%-45%的时间
[59]
,甚至可能为 80% [60]。若分析结果不能达到设计需求,以上前处理过程还需不
断重复,同时上述 CAD/CAE 操作过程仅有几何信息的交流,CAD 模型携带的材
料、载荷与约束等非几何信息在过程中将丢失。因此实现 CAD/CAE 之间位移约束
及载荷等信息的传递与重用,成为当前 CAD/CAE 融合的迫切需求,因其可极大降
低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可专注于产品创新设计 [61]。当前有限元的应用广
泛,需要三维体网格剖分获得离散模型进行分析,这与 CAD 模型基于边界表达存
在较大差异。

1.3.2 边界元法研究概述

边界元法和有限元法是目前结构性能分析最主要的二类方法,后者更为成熟,且使
用范围广,但其需要将求解域离散近似,所需求解的方程规模大,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较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高,且求解精度及收敛速度受网格剖分质量影响,为此,大量学者不断探索新方法克服
有限元法的局限。1828 年,Green[62]提出了三个公式,他以边界变量乘于法向导数的边
界积分求解位势问题,这为边界元法奠定了数学基础。1872 年,Betti[63]提出了弹性力学
功的互等定理,将其积分等式变量作为关系映射。2005 年,程宏达[64]详尽地分析了边界
元法的发展及数据基础。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积累,在计算机技术成熟的同时边界元法在上世纪 60 年代快速
发展。Jaswon[65]与 Symm[66]在 1963 年提出以边界积分的数值算法来求解求解二维位势
问题。Rizzo 等[67]在 1967 年提出边界积分方程用于求解弹性问题。上世纪 60 年代末,
Cruse[68]提出直接以常值单元边界元法用于求解三维弹性力学问题。Lachat 与 Watson 等
[69]
等在 1976 年提出三维弹性力学中的高次边界单元积分方法的形函数概念。Brebbia[70]
于 1978 年出版的工程边界元法书籍详细描述了不同领域边界元的求解方法。此后,大
量中外研究人员在电磁学、断裂力学、弹塑性力学、声学及断裂力学等领域对边界元进
行研究,并取得较多成果[71-73]。
边界元法仅需对边界进行数值计算使得求解可以降维,未知变量数也大为降低,同
时网格划分得到简化。边界元法结合数值解与解析解使其计算精度较高,并可以用微分
算子基本解处理半无限域与无限域问题[74]。但边界元法系数是非对称满阵,这使得求解
将耗费大量时间与计算机资源。为此,许多中外学者在边界元法中引入快速多极与并行
计算并获得一些重要成果。在快速边界元算法方面,主要通过简化边界元矩阵系数来加
速其计算,Xiao 等[75]将 Alpert 多小波引入伽辽金边界元法中,使得二维拉普拉斯问题
求解加速,计算量由 O(n 2 ) 降至 O(n log n) 。Liu 等[76]将快速多级算法引入边界元中,使计
算量由 O(n 2 ) 降至 O(n) 。崔等通过合并系数法对边界元矩阵进行稀疏化处理[77],降低储存
空间,加快求解速度。在并行计算方面,Symm[78]以势问题为对象,借助分布式处理器
实现了边界元的并行计算。尹欣[79]以弹性静力学问题为对象,在集群环境下实现了边界
元法的并行求解。然而该类方法主要依赖多机协同计算,对各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网络
稳定要求较高,难以达到企业多用户同步设计需求。

1.3.3 快速多极边界元法概述

通过在边界元法中引入快速多极算法(Fast Multipole Method, FMM),可将计算量与


存储量从 O(N2)数量级降至更低,从根本上获得求解大规模问题的可行性。快速多极算
法由 Greengard 与 Rokhlin[80]于 1987 年提出,该方法基于 Barnes 与 Hut 提出的树结构[81]
通过引入局部展开与多极展开,将边界元法中节点的两两粒子作用的计算量及存储量降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至 O(N),该算法的的基本思想是把粒子两两作用替换为粒子集合之间的作用。边界元法
中待求解模型边界离散得到的边界单元可作为空间的粒子,因此边界积分计算可通过引
入快速多极思想进行加速,这种方法被称为快速多极边界元法(Fast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MBEM)。
20 世纪 90 年代,快速多极边界元在力学领域开始得到应用。Yamada 与 Hayami[82]
于 1995 年借助 Taylor 展开针对二维弹性力学提出了快速多极边界元算法。Popov 与
Power[83]于 2001 年在求解三维弹性力学问题中使用三维实数域 Taylor 展开,实现了三
维快速多极边界元算法,并成功将复杂度降至 O(N)。同年,Yoshida 等[84]针对三维裂纹
问题引入基于球谐函数展开格式,并提出基于指数展开的新型快速多极边界元法。此后,
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弹性力学中的快速多极边界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
的成果[85-92]。虽然快速多极边界元可加速处理计算量较大的问题,但中外学者们对进一
步提速的研究一直在沿续。1998 年,Fu 等[93]基于分布式并行机 IBM SP2 提出了多粒子
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快速多极边界元并行算法,并对其程序 FLEMS 进行了阐述。2006
年,雷霆等[94]基于分布式机群提出了快速多极边界元在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并行算法,
可完成 260 万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s, DOFs)的计算,并成功运用于复合材料的模拟。
2007 年,王海涛等[95]针对三维 Stokes 问题提出快速多极边界元分布式并行算法。2010
年,Quevedo 等[96]将快速多极边界元引入地壳动力学模拟,并基于集群实现相应分布式
并行算法。

1.3.4 GPU 通用并行计算的研究状况

近年来,基于 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并行计算为计算技术带来全新的思路。


NVDIA 公 司 于 2007 年 推 出 通 用 并 行 计 算 架 构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基于该架构计算程序可排列芯片上的算数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CUDA 中共享存储器可实现线程间的通信,并且开发人员可直接使用类 C 语言
进行开发。GPU 不同于 CPU 需同时处理数据计算、逻辑运算与资源调配等的特点,而
更为关注计算密集与大规模数据吞吐及并行,GPU 无复杂逻辑控制与缓存机制,拥有众
多流处理器。相较于 CPU,GPU 浮点计算能力及带宽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如图 1.2 所
示。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 峰值浮点计算能力比较 (b) 带宽比较


图 1.2 CPU 与 GPU 计算能力与带宽的比较

近年来,GPU 的并行计算能力获得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也为边界元的快速积分方
法带来新思路。Stock 与 Gharakhani 等[97]于 2010 年针对流体问题提出多极树并行边界
元法,该方法基于 CUDA 架构使用两颗 NVIDIA GTX 275 GPU 获得了相对 AMD Phenom
9850 CPU 并行 22.5 倍的加速比。Hamada 等[98]于 2011 年基于两个 NVIDIA GTX 295
GPU 提出快速多极间接边接元并行方法,较之 Intel i7-975 CPU 并行计算加速了 5 至 8
倍。Yokota 与 Barba[99]于 2011 年针对 N-body 模拟问题基于双芯 GPU 提出了非自适应
的并行快速多极算法,相比 CPU 计算,计算速度提高近 30 倍。黄铄等[100]于 2011 年针
对 Burton-Miller 积分方程提出一种 GPU 并行边界元算法,相应速度提升了 2 个数量级。
Lashuk 等[101]于 2012 年基于 GPU-CPU 混合架构、OpenMP 与 MPI 提出自适应的快速多
极并行算法,单个 GPU 较之 CPU 单核加速比达 30 倍。此外部分中外学者对快速多极
并行计算进行了研究,并取得较多成果[102, 103]。
本文通过对 GPU 并行计算的研究,结合边界元与快速多极算法,开展了针对三维
弹性静力学问题基于 CUDA 架构的快速多极边界元并行算法的研究[104-106],在融合建模
-分析特征的基础上继续提升结构性能分析的效率。

1.4 CAD/CAE 集成技术研究状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 CAD/CAE 技术日趋完善,较多的 CAD/CAE 大型软件在产


品开发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商用 CAD 软件如 UG、SolidWorks、Pro/E,商用 CAE 软
件如 Nastran、ANSYS[107]等。借助参数化 CAD 系统用户可较快完成产品的三维建模,

1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这是因为模型除几何信息外,还含有用户设计意图等较高层的语义信息。借助 CAE 系
统用户可快速实现产品性能的仿真分析,如此使得产品在图样设计阶段即可获得性能测
评,有利于提升产品开发的可靠性[108, 109]。
产品开发的过程大多需要按照设计-分析-再设计-再分析的多次迭代方式,先借助
CAD 软件实现产品的结构设计,然后将其模型在 CAE 软件中实现仿真分析,若结果达
到设计需求即可结束产品设计,否则需不断重复以上步骤以获得满足要求的设计结果[110,
111]
。在 CAE 分析过程中往往需对模型简化与修复以及施加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
而此过程十分耗时,且当分析结果不满足设计需求时还将不断重复以上过程。此类
CAD/CAE 设计分析过程之间的数据通信仅限于几何层,使得模型中材料属性与边界条
件等信息可能丢失[112]。若能重用上述非几何信息即可较大幅度地降低用户工作量,使
其从繁杂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专注于产品创新设计。
现有 CAD 软件以产品结构的几何建模为主,CAE 软件则主要对产品进行性能分析。
为了充分结合 CAD 软件出色的几何造型与 CAE 软件杰出的分析计算功能,也为了优
化设计与分析过程提高产品设计效率[113],CAD/CAE 高效融合成为中外大量学者和商业
软件的研究重点,现有 CAD/CAE 集成融合方式种类繁多,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 中性文件法(Neutral File Method, NFM):使用独立的标准接口文件,如 DXF,
STEP, IGES 等。该方法虽然对几何模型与分析模型之间数据兼容性有保证,但是这类工
业界标准文件会丢失诸如特征的高层设计信息,可能导致模型数据的丢失,后期修补繁
杂使得设计效率大幅降低[114]。同时由于该类方法无法使 CAD 与 CAE 模型关联,难于
实现自动高效的设计-分析迭代过程。
(2) 中间件开发方法(Middleware Development Approach, MDA):Y-M.Deng 等[115]通
过生成一个集成的中间件模型的集成化思路,通过使用该方法的中间件模型,系统在建
模与分析时提取所需信息完成操作,同时系统分为平台层、中间模型层与用户交互等结
构。G.P. Gujarathi 等[116]建立了一种 CAD 和 CAE 的通用数据模型(Common Data Model)
来实现集成,在模型改变时相应的 CAD 与 CAE 模型亦需更新,此方法在模型管理与数
据交换方面效果较好,但是因数据结构复杂需借助专家经验导致设计过程普遍性不足。
(3) 对象链接技术(Object-Linking Technology, OTL):一些商业 CAD/CAE 软件(Catia,
UG, SolidWorks, Pro/E, ANSYS 等)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将建模与分析模块集成在同一软
件中[117],通过使用 OTL 技术 CAD 软件可直接调用相应的 CAE 软件或内置 CAE 模块
进行分析计算,如 SolidWorks 调用 COSMOS(新版本内置仿真模块),ANSYS 可供
AutoCAD 调用,UG 调用 MSC,Catia 内置分析模块等[109]。该方法提供了一个设计-分

1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析集成的用户界面,但是分析过程中模型发生改变时边界条件仍然需要重新施加。虽然
Catia、SolidWorks 等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7],但当模型修改多次后边界条件的维护会
出现问题,这正是当前集成系统的主要瓶颈,同时由于使用有限元法其前处理过程也较
为耗时。
(4) 基于特征方法(Feather-based Approach, FA):虞春等[37]针对 CAD/CAE 软件的集
成,引入网格及边界受载等面向 CAE 的分析特征,采用中间文件的方式进行 CAD/CAE
之间的数据传递。张玉峰[24]提出面向有限元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 CAD 设计模型新
增分析属性征形成属性模型,并对其简化得到抽象模型,再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曹伟
娟[23]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转换的分析特征模型构造方法。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
而分析特征难于重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一体化。
(5) 等几何方法(Isogeometric Analysis, IGA):Hughes[118]等在 2005 年提出 IGA 方法,
该方法使用非均匀有理 B 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 NURBS)来精确表达几何
体,使得设计与分析结合得更为紧密,使用 NURBS 基函数作为有限元分析的形函数,
因此设计模型与分析模型表达完全相同。但是该类方法在模型拓扑复杂时获得曲面表达
将异常困难[119],因此难于对复杂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此外 NURBS 基函数插值性有所欠
缺,使得无法直接施加 Dirichlet 边界条件[112]。
(6) 基于边界元的集成方法(BEM-based Integrated Method, BIM):张见明等[120, 121]提
出边界面法(Boundary Face Method, BFM),通过离散几何模型边界曲面得到参数空间曲
面单元,并在参数空间完成变量插值及边界积分。该方法具有边界元降维与计算精度高
的优势,有效避免了几何误差,有利于 CAD/CAE 融合集成,但其除对网格剖分要求较
高,几何的拓扑关系也需记录,且未与 CAD 特征进行关联,CAE 边界条件无法进行继
承重用。Wang[122]等将细分法用于边界元分析,此方法可使 CAD 结构模型与边界元分
析所需模型表达一致,可完成 CAD/CAE 无缝集成,然而其和现有大多数 CAD 模型采
用的 NURBS 表示难于兼容,使得其难于得到工程应用。
当前 CAD/CAE 集成有关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但亦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主
要包含如下:
(1) CAD 建模与 CAE 分析特征难于有效转化。由于建模与分析特征作用差异较大,
使其特征表示方法各异,导致建模与分析之间的映射难于完成。现有方式大多以从 CAD
模型表示中识别出相应的分析特征,该种方式难于真正保存建模与分析特征高层语义信
息间的关联,使 CAD/CAE 间集成度大为降低。

1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 由建模信息无法自适应获得相应分析模型。CAD/CAE 集成中待考虑因素众多,


如定义模型相关的材料参数、网格剖分参数的设置以及位移约束和载荷边界条件信息的
施加等。现有 CAD/CAE 集成的一个较大难点是根据分析需求由 CAD 模型快速生成相
应的 CAE 分析模型,由于该过程通常十分耗时,且相应信息难于重用。
(3) CAE 分析过程中 CAD 模型转换成有限元分析模型时需要简化与人工交互。现
有算法难于自动识别出简化的细节或获得适合的简化结果,且该类算法大多基于几何尺
寸,未将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信息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得到的简化模型仍非十分
适合。CAE 工程分析中,用户有时宁愿重建用于分析的几何模型也不选择简化模型这类
思路,使得 CAD 建模与 CAE 分析之间的关联不能维护,造成了较多的重复工作,也使
得两者之间难于真正集成。
(4) 现有集成模型难于有效支持 CAD/CAE 的信息共享。当前主要的集成模型均以
低层次的边界表示为主,未引入特征等高层语义信息,难于支持如位移约束或载荷等分
析特征的重用等。并且由于建模与分析领域间对象联系没有建立,使其难于实现特征变
动的传播等功能。
(5) 现有自适应网格剖分算法难于满足 CAD/CAE 集成需求,其一是网格质量受模
型影响难于保证,如 CAD 模型含有众多小细节时;此外网格剖分耗时较大,对复杂模
型的处理健壮性存在不足。
鉴于此类情况,本文使用 CAD 显示网格作为 CAE 边界积分计算用网格,并研究
CAD/CAE 特征统一表达方法、建模-分析特征编码、解码和重构机制实现基于特征历史
链的特征重构机制,架构高效的信息数据交流的 CAD/CAE 一体化原型系统,达到建模
-分析的完全一体化。

1.5 本文研究内容组织关系结构

本文以 CAD/CAE 融合环境下实现建模分析一体化为目的,对三维建模与分析的基


本理论及算法实现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表示与编码方法
以及一种新型的分析特征可自适应重构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 CUDA 架构下的快速多
极边界元法,提出了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软件架构并构建了原型系统,并基于该系统
对机械零件模型受载情况的边界条件重构及力学性能分析进行了仿真。全文分为八章,
组织结构如图 1.3 所示。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1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绪论
(第一章)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表示方法研究
(第二章)

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编码技术研究
(第三章)
基于统一特征表达的的结构性能分析技术研究
(第五章)
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管理及重构机制研究
(第四章)

建模-分析一体化软件系统架构及原型系统研究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第七章)

图 1.3 全文组织结构图
第一章:绪论。对课题来源、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并分别从三维特征建模及编
码技术、性能分析技术与 CAD/CAE 集成技术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第二章:建模-分析融合特征表示方法研究。本章分别从建模与分析两个方面的基本
理论与技术进行了阐述,并研究了建模与分析特征的分类与表示方法。通过对建模与分
析特征内蕴的联系与特点的研究,提出建模与分析特征的统一表示及分析特征作用范围
与模型实体的映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讨论了建模与分析特征表示统一方法及映射
算法的有效性。
第三章: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编码技术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
中边界条件特征映射体的识别问题,首先研究了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编码方法,
并以全域与子域边界条件特征为重点提出了其映射体的编码表示方法。接着讨论了位移
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特征映射体在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构造过程中固有的传播机
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编码的拼合、分裂、存活和删除等传播机制。
第四章: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管理及重构机制研究。针对基于历史的特征构造过程,
重点阐述了边界条件特征与建模特征的依赖关系,然后对边界条件特征的语义维护进行
了分析,并针对子域边界条件特征重构时出现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提出相应的编码及解码
算法。最后结合算例结果得出本文的方法对边界条件的重构效果显著,而且可适应不同

1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边界条件种类,如此建模与边界条件特征可在同一历史树中迭代,使得建模分析特征均
可重用,避免用户交互繁琐,从而提高产品设计效率。
第五章:基于统一特征表达的结构性能分析技术研究。针对传统边界元法线性单元
及二次单元的求解规模瓶颈以及计算效率问题,本章引入了快速多极算法,突破了求解
规模限制,并对局部系数计算和传递过程等操作进行优化,进而得到高效计算过程;然
后利用 CUDA 并行加速改进弹性力学快速多极边界元算法;最后结合实例结果表明快
速多极边界元法并行算法在保证计算精度时对不同配置有不同的优化策略。
第六章:建模-分析一体化软件系统架构及原型系统研究。本章详细研究了建模-分
析融合特征的数据模型、特征管理以及模型显示及后处理,提出了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
的统一表达系统架构,并以自主产权三维 CAD 软件 InterSolid 为平台,开发了建模-分
析融合特征模块、模型显示与计算统一网格剖分模块、网格隐显模块、分析计算模块与
后处理渲染模块,实现了建模分析过程的一体化。最后通过在一体化原型系统实现机械
产品模型的建模与分析实例,与现有的商业软件比较建模与分析部分,从位移约束与载
荷等边界条件特征的范围适用性,历史链重构与计算效率等几个方面的实体进行了分析
与比较。
第七章:全文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获得的成果,同时展望未来的研
究工作。

1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表示方法研究

2.1 引言

基于特征的产品建模技术是产品设计发展的里程碑,着眼于完整表达产品本身,用
户能在更高层次上设计产品,直接操作的对象从原始的线条与体素等变为孔、槽等体现
工程设计意图的功能要素。通过定义特征可确保内部实体模型与外部特征数据的统一,
目前在不同领域(设计、分析等)中分析问题的不同出发点使得特征具有不同的意义和
表现形式,对于特征概念有许多解释和定义,到现在对特征定义仍无统一认识。面向设
计与分析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对复杂产品进行分析之前需将其几何设计模型转换为分
析模型。现有设计模型与分析模型表示相互独立,底层几何之间缺乏关联,导致模型修
改时需要重新生成分析模型,分析结果亦无法直接反馈给设计。不少学者针对 CAD 建
模与 CAE 分析特征进行了研究,针对分析应用提出了特征表示,然而这些特征与设计
建模特征仍是割裂的,表示仍有差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与分析特征融合统一。
针对以上问题,本章首先介绍了建模特征的分类与表示,对产品性能分析特征的种
类功能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分析特征的表示方法。针对建模与分析特征之间的差异提出
了一种统一的表示方法,提出分析特征中的几何映射体与实体模型几何体之间的映射关
系及算法,为建模-分析融合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2 形体表示方法与特征建模技术

2.2.1 形体的表示方法

计算机中实体模型表示方法大致包含分解表示、构造表示 CSG(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与边界表示 Brep(Boundary Representation)三大类。CAD 系统由于其高精度要
求通常采用 NURBS 模型进行表示,而在拓扑上往往通过 CSG 及 Brep 等进行混合表示。
其中 CSG 与 Brep 表示是当前 CAD 系统主要使用的方法[123]。
(1) 基于 Brep 的形体表达

1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Brep 以实体边界为基础定义三维实体[124],实体边界由一系列面组成,其中面亦可
由其数学定义与对应边界来表示,面的边界为环边,边可由点表示,因此实体可由其边
界唯一指定,如图 2.1 所示。

V4

V6 V7 V10 E4
E7 E10 E8 V5 E3
V8 E9 V9 F2
E5 L2 V3
E6 F1 E2
L1
V1 E1 V2

Face F1 F2
Loop L1 L2
Edge E1 E6 E7 E10 E9 E8 E5 E2 E3 E4
Vertex V1 V6 V7 V8 V9 V10 V5 V2 V3 V4

图 2.1 Brep 法模型表示

Brep 信息可以分为两类:① 几何(Geometry)信息:表示了模型的大小、位置、形状


与方程(边和面的数学表达式)等基本几何信息,它主要包含点(point)、曲线(curve)与
曲面(surface);② 拓扑(Topology)信息:表示模型边界信息以及边界间间的连接关系。基
本拓扑元素包含顶点(VERTEX)、边(EDGE)与面(FACE)。高层次拓扑元素可由基本拓扑
元素得到,分别有有向边(COEDGE)、环(LOOP)、壳(SHELL)、块(LUMP)、体(BODY)
等。
Brep 法的优点[125]有:
① 模型边界 Brep 表达为点、线与面等显示几何元素,通过模型显示可较快较易确
定元素间的关联;
② 可针对模型边界 Brep 表达的局部进行操作修改;
③ 能快速有效支持多种图形学、CAD 系统的关键核心算法,为大多数商业化 CG、
CAD 系统所采用。
但 Brep 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① 模型数据结构复杂,存储需求大,且维护较为复杂;
② 难于完成对模型 Brep 表达的操作更改;

1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③ 其表达方法繁琐,尤其精确的边界难以人工定义;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操作习惯有
较大差距,不适合直接交互。

(2) 基于 CSG 的形体表达


构造实体几何表示(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CSG)方法是将复杂形体通过简单
形体正则集合运算获得,且记录相应的几何变换[126]。CSG 表示中可先对体元素如立方
体、圆柱、球、锥、圆环等进行定义,接着对其实现并(∪)、交(∩)、差(-)运算,因此
模型 CSG 能被视作有序二叉树。同一模型可根据其使用的体素及构造顺序以不同的 CSG
树表示,其模型 CSG 表达依赖于健壮的布尔运算算法。
形体的 CSG 表示方法有如下优点[127]:
① 模型表达数据量小,结构较为简易,便于维护;
② 不同 CSG 树都有其对应的有效模型;
③ 由于 CSG 树可保存模型构造过程,因此改变相应环节即可改变模型形状。
然而形体的 CSG 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
① 同一模型其 CSG 树体素构造过程可能存在多个组合运算;
② 模型构造的操作类型仅限于并、交、差等布尔运算,难于对面、边与点等进行局
部范围调整及修改;
③ 不记录模型表面的数据,导致几何元素信息的丢失,显示模型时需经相应推算才
可获得,故其显示与组合运算效率较低。
CSG 法适合于用户造型,而 Brep 适合于模型信息的存储、操作及显示,因此现有
CAD 系统大多联合上述两种方法作为模型数据表示的基础:采用 CSG 记录模型特征构
造过程历史与设计参数;以 Brep 模型提供布尔运算的基础,并维护几何信息、显示及
查询等功能。但上述方法缺乏对工程设计语义信息的支持,因此有学者提出特征造型技
术[128]弥补了其不足之处。

2.2.2 特征建模技术

基于特征建模的产品设计过程是,调用特征库中的基本特征或建立特征有关的草图,
再在此基础上加入用户自定义特征,最后完成特征建模过程。与本文研究内容有关的特
征建模方法主要为以下 2 种:

1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 基于草图的特征建模:它是 CAD 软件中最主要的特征建模手段之一[129]。用户


可通过定义相应草图轮廓并指定扫路径,即可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如图 2.2 所示。草
图特征大多定义为某参考面上的参数化二维图形,且能通过二维约束求解技术参数化修
改图形,草图发生时,与其对应的三维模型会自适应变化,该类参数化思想使得特征模
型能够被较快地修改。

草图

拉伸路径

特征

图 2.2 基于草图拉伸建模

(2) 基于历史的特征建模:通常 CAD 软件中三维复杂模型的构建是由大量简单设


计特征组合获得[130]。为能追踪模型构建过程且有利于修改,需记录该模型的特征构造
历史,此时可由 CSG 表达的二叉树结构来记录该模型构造历史,且以特征树的方式展
示给 CAD 用户。
相较于纯几何实体,以特征为基本单元组合的产品模型可获得更为详细的产特品描
述。产品模型的形状通常决定于使用功能,为了实现建模与分析的系统集成,产品模型
除点、线、面等几何信息之外,还需包括有关功能与性能分析等信息。现有商业 CAD 系
统从功能范围与集成工作方式等均不能很好达到无缝集成的需求,因为他们主要建立在
几何建模的基础上,缺少性能分析的工程含义,因此基于特征的建模分析一体化技术的
研究十分重要。
由于涉及使用特征的领域范围太广,目前对于特征是什么及如何定义尚无统一说法。
为了更清晰地阐述本文的建模分析一体化的主题,在此先定义特征在内的一些概念。作
为产品设计中众信息的载体,特征包含了几何形状与相关信息[131],本文在此将特征定
义为:在模型中具有一定约束关系的几何实体及附着在其上的非几何信息的集合。产品
模型实体为特征的有机组合,同时由于特征又含有产品模型设计、制造或分析要求等体

1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现设计意图的非几何信息,如此便可将产品模型的几何与非几何信息进行统一描述,为
构造完备的信息模型提供便利,有利于将产品结构设计的几何信息与性能分析所需的信
息有机结合为一体,为实现一体化建模分析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中将特征分为建
模特征与分析特征两类,分别在后面两节介绍。

2.3 面向几何建模的特征表示方法研究

通过建模特征可构建出一个 CAD 实体模型,不同的特征生成方法与功能各异,而


且有其相应的各自不同的属性,因此建模特征的表达需要从不同的特征中抽象出共性。
建模特征既包含了纯几何信息,又有相关的特征属性(如几何尺寸、公差等),可定义为:
定义 2.1:建模特征(Modeling Feature, MF):一种代表用户设计意图的抽象几何,可
用来描述零件几何形状、尺寸与产品模型成型相关信息等的集合。典型的建模特征见表
2.1 所示,他们可统一用数学的方式表达表示为:
u v w
MF  ( f , c, m)  ( fm ) ( cn ) ( mk ) (2.1)
m 1 n 1 k 1

式中符号表示的意见见表格 2.1。

表 2.1 建模特征表达中符号的意义
序号 参数 描述
1 MF 建模特征

MF 中的面集合的{f1, f2, …, fm}第 m 个,面由环组成,其中 fm  i1 li , n 是


n

2 fm
面中环的数量

面 m 中{l1, l2, …, ln}第 n 个环,环由边组成, ln   j1 e p , p 是环中边的数量


p
3 ln

环 n 中{e1, e2, …, ep}的第 p 条边,其中 ep   k 1 vk , q 是边中顶点的数量


q
4 ep

5 vq 边 p 中{v1, v2, …, vq}的第 q 个顶点 Vertex。

6 cn 第 n 个设计意图,如几何尺寸、公差、对称轴等。

7 mk 第 k 个材料属性,密度等

2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f3
f1
f
2
f1 f2

(a) 拉伸增体 (b) 拉伸减体


图 2.3 几何建模特征实例

以图 2.3 为例,图(a)中一个拉伸圆柱增体特征包含了 f1, f2, f3 三个面,图 2.3(b)中的


长方体拉伸减体特征则只包含有 f1, f2 两个面,他们可用以下数学式来表达:
MFa  ( f1 , f 2 , f 3 ) c1 m1
MFb  ( f1 , f 2 ) c1 m1
c1  (dim, tol , rough, )
(2.2)
m1  ( ,  , )

式中,dim 代表特征的几何尺寸,tol 表示公差约束,rough 代表粗糙度,表 2.2 列


出了一些典型的建模特征及其表达。

表 2.2 典型建模特征
特征名称 描述 几何形状 特征表达
拉伸是一种增特征,它包含 f 5

了一组邻接面及相关的工程 f
6 f1
6

拉伸 信息,该特征是由封闭环(多 f2 MF  ( fm ) c1 m1
f3 m 1

边形,圆等)的草图沿着某条
f4
路径扫描而得。

挖槽是一种减特征,它包含 f1 f2
3

挖槽 了一组邻接面及相关工程信 MF  ( fm ) c1 m1
f
3
m 1

息。

倒角特征依赖于其他建模特 f1

倒角 征存在,它不能从草图生成, MF  f1 c1 m1
表面是平面。

倒圆特征依赖于其他建模特
f 1

倒圆 征存在,同样不能从草图生 MF  f1 c1 m1

成,表面是曲面。

2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f f 2

孔是减特征的一种,由一组 1
4

孔 MF  ( fm ) c1 m1
邻接面组成,可由草图生成。 f
3 m 1

f
4

草图轮廓

顶点

图 2.4 草图轮廓不含在几何实体中

在建模特征中,拓扑实体(边 Edge、顶点 Vertex 等)不能孤立存在,从几何角度


来看,一条边可由两个相交的面的表示,一个顶点可由三个相交的面来表示。如图 2.4
所示,草图元素(点与线等)并不包含在几何模型中。

2.4 面向分析的特征表示方法研究

在传统产品设计过程中,性能分析通常作为产品设计的验证手段,随着 CAD/CAE
集成技术的发展,这一状况也发生较大转变,分析不仅作为产品设计的验证方法,更对
其起指导与决策作用。当前产品结构性能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产品模型的简化、网格剖
分以及边界条件(约束和载荷等)的施加等前处理;分析计算求解;分析结果的后处理。
结合前文分析特征的定义可知除了几何信息之外还包括以下信息:
① 前处理:网格参数 (单元类型与单元大小等),网格数据 (单元信息和节点信息等),
材料属性(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位移约束边界条件(点、线与区域等),载荷边界条件;
② 计算分析:位移、von Mises 应力等;
③ 后处理:位移与应力等的结果渲染和结果输出等。因此分析特征可分为网格特征,
边界条件特征、材料特征、计算与渲染特征等。
虽然分析信息可作为特征使用,然而它与建模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前者面向分析计
算,后者面向几何建模,因此对模型表示精确程度与数据结构各异。此外分析特征中的

2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边不一定是两个面的交线,点也未必是多个面的交点,如图 2.7 中草图轮廓可表示分析


特征的施加范围,其定义如下:
定义 2.2:分析特征(Analysis Feature, AF):特征的一种,它是一种代表用户分析意
图的抽象几何,可用来描述零件材料属性、分析计算所需的网格信息、边界条件等信息
集合。本文将分析特征作为映射特征,其对应模型的几何部分定义为映射边界集,映射
特征的定义如下。
定义 2.3 映射特征(Mapping Feature, PF)Ψ:映射特征是特征的一种,可定义为 Ψi=( ΨM,
ΨB, ΨR, ΨT, …),其中 i 是特征步骤,ΨM 为网格特征(Mesh Feature),ΨB 表示边界条件特征
(Boundary Condition Feature), ΨR 是计算与渲染特征(Computation and Rendering Feature),
ΨT 为材料特征(Material Feature),省略号表示映射特征可拓展至其他领域(如 CAM, CAPP
等)。网格特征由映射边界集与网格相关信息(单元类型、单元属性等)构成,计算与
渲染特征包含映射边界集与计算参数及结果,材料特征包含映射边界集与泊松比和剪切
模量等材料属性。边界条件特征由约束和载荷(力与压力等)信息及定义的作用边界组
成,其中约束和载荷的作用范围可定义在模型元素(面、边与顶点)上,亦可定义在模
型元素局部范围,文中所指模型均指三维产品几何模型的实体,模型元素包括模型面
(面)、模型边(边)与模型顶点(顶点)。在产品性能分析领域,施加边界条件是性
能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不同的分析类型几乎都是以边界条件(如集中力、压力、温度
与速度等)作为条件,研究模型的变化情况。在结构性能分析中主要研究外载荷引起的
位移、应力等变化,因此边界条件信息十分重要同时也较为复杂,因此本文将以边界条
件特征为研究重点。
规则 2.1 映射特征可添加至特征历史链中的任何一个结点,并可与其他特征一起被
迭代,亦可在历史链中被抑制,如此在模型重构时可避免多次计算。映射特征与零件模
型之间的作用可通过映射特征运算符(~)来实现。映射特征由映射体与映射特征信息组成,
为了更清晰地阐述特征之间的运算,本文将映射特征与产品模型之间的特征运算种类定
义为映射运算。
定义 2.4 映射运算符(~):与并、交、差三种特征运算符不同,该运算符仅将映射特
征 PF 映射至模型 PB 上,并不改变模型。
PB '  PB ~ PF (2.3)

式中 PB 为进行映射操作之后的模型。

2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定义 2.5 映射边界集(Mapping Boundary Set, MBE) Ф:映射边界是产品模型建模过


程中实际不存在的几何元素,并非真实模型的一部分,并且不与模型进行布尔运算,仅
与模型元素进行关系映射,映射边界集 Ф 由一组映射边界 ϕ 组成可表示如下:
N
  u ( N  0, u  0)
u 1 (2.4)
u   f p , eq , vs , am , cn , pt  ( p, q, s, m, n, t  0)

式中映射边界可分为两种:(1) 全域映射边界(Whole Mapping Boundary, WMB):与


模型元素(面、边与顶点等)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包含面 fp,边 eq 与顶点 vs;
(2) 子域映射边界(Partial Mapping Boundary, PMB):与模型元素无直接对应关系,仅映
射至模型元素的整体或局部范围,包含区域 am (多边形、圆、椭圆等)、曲线 cn(闭合线、
曲线、弧、样条曲线等)和点 pt.
本文中边界条件既可施加在模型元素上,亦可定义在其局部范围(见图 2.8(b))。
边界条件信息包含类型、作用域、施加方向及作用大小等,而不同类型的边界条件使用
不同的方式进行表示。在施加边界条件时必须指明它作用的范围,即必须指定其约束几
何边界,本文根据边界条件作用范围的区别分为全域边界条件与子域边界条件两类,定
义分别如下。
定义 2.6 全域边界条件 (Whole Boundary Condition, WBC) 特征 ΨBW (见图 2.8(a)),
属于映射特征的一种,其施加范围只能是模型元素,如模型面、模型边以及模型顶点,
因此该类特征可由全域映射边界集与边界条件特征信息组成,可表示为:
u w
 BW  (u , Bw )  ( m ) ( Bk ) ( m, k , u, w  0)
m 1 k 1 (2.5)
m   f p , eq , vs  ( p, q, s  0)

式中 B 为边界条件特征信息,载荷(load)信息包含施加的几何范围、载荷大小、类
型、分布范围以及方向等,位移约束(constraint)时信息包括施加的几何位置、约束方向
(x, y, z, xy, yz, xz 或全约束)、位移的大小以及坐标系等。如图 2.5(a)所示,载荷施加在面
f1 与边 e1 上,作用方向可任意(可分解至 x, y 与 z 方向),位移约束施加在面 f2,方向
为全约束,可将其表示为:

 BW (load )  ( f1 e1 ) B1
B1  (dir _ z  , load _ value, )
(2.6)
 BW (constraint )  f 2 B2
B2  (dir _ xyz, 0, )

2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z
载荷
c1 c2 c5
y
x

z
载荷 f1
a1
c4 pc23 p1
y
x
f1
e1 f 2

v1 v2
约束
e1

(a) WBC 特征 (b) PBC 特征


图 2.5 边界条件特征

WBC 特征有如下规则:
规则 2.2:WBC 只可施加在模型元素(模型面、模型边与模型顶点)上。
规则 2.3:WBC 特征映射体与模型元素为映射关系,对应模型元素的改变会影响
WBC 的变化,如图 2.6 所示。基于边 e1 与面 f1 的边界条件在模型特征改变时,其对应
边与面仍然不变,此时边界条件的作用范围被放大了,类似的作用范围也可被缩小。

f 1 f
1

e 1 e 1

(a) 载荷施加于模型边

f 1 f 1

(b) 载荷放加于模型面
图 2.6 WBC 作用范围适应模型变化

定义 2.7 子域边界条件特征(Partial Boundary Condition, PBC)特征 ΨBP,属于映射特


征的一种,其施加范围可以是模型元素或其局部,其范围可由子域映射边界集来限定,
可表示为::

2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u w
 BS  (u , Bw )  ( i )  ( B j ) (m, k , u, w  0)
i 1 j 1 (2.7)
i { f v , am , cn , pt } (v, m, n, t  0)

式中 Φ 为一组子域映射边界和边界条件信息 B, 其中 f 为 PBC 映射边界集所对应的


拓扑面。如图 2.5(b)所示,PBC 被映射到面 f1,载荷施加方向(可任意)垂直面 f1,作
用范围可通过子域映射体限定,此时可将 PBC 边界条件特征表示为:
 BP  (u , Bw )   B
  { f1 , (c1 , c2 , c3 , c4 ), c5 , a1 , p1 , p2 } (2.8)
B  (dir _ z  , load _ value, )

PBC 具有以下规则:
规则 2.4:PBC 可通过子域映射边界集(点、线及区域)限定其在模型元素的作用
范围,映射边界可以是孤立的非闭合曲线或点,亦可是封闭的曲线。
规则 2.5:对应模型元素的改变可能影响 PBC。如图 2.7 (a)所示,点载荷边界条件
作用范围通过映射体限定在面 f1 的三个位置,当模型特征尺寸改变时,其作用点保持原
来的施加位置不变。图 2.7 (b)中模型被切除部分后映射边界与模型元素的映射范围也发
生了改变,此时边界条件范围仅保留了部分。
边界条件作用方向并非固定,可用坐标系中的矢量进行描述,也可以模型的某个元
素为参照物描述,本文中所有边界条件遵循以下规则:
规则 2.6:边界条件作用方向均采用全局直角坐标系描述方式,即 x, y, z, xy, yz, xz,
xyz 或任意方向(可转换至对应的 x, y, z 方向),且同一边界条件特征中施加方向一致。
表 2.3 中列出了较为典型的 WBC 与 PBC 特征,并结合上述定义及规则给出了其对
应的表示方法。

p 3 f1 p
3 f
1

p1
p2
p1
p
2

(a) 点载荷作用范围不变

2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p 2 p3 f 1
f1

p
1

(b) 线载荷作用范围改变
图 2.7 模型改变时 PBC 的特点

表 2.3 典型的边界条件特征及其表示
特征名称 几何形状 特征表示

f 1

f
1
 BW (load )  f1 B1

WBC f
1

f
1

e 1
 BW (load )  ( f1 , e1 ) B1

v 2

f 1

v
 BW (load )  ( f1 , v1 , v2 )
1

B1

 BP (load )  ( f1 , a1 ) B1
a1 f
1

PBC
 BP (load )  ( f1 , a1 , a2 ) B1
a 1

a2 f 1

2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BP (load )  ( f1 , c1 , c2 ) B1
c
f c
1
2
1

 BP (load )  ( f1 , p1 , p2 , c1 ) B1
p
c
1
p 1
2
f 1

本文提出的映射特征与映射体使得分析信息可作为特征直接映射至模型元素,通过
分析特征中边界条件的分类及表示方法研究可知分析特征与建模特征内蕴特点的相似
性,同样具有几何信息与特征信息,这为建模-分析特征融合统一表示提供了理论基础。

2.5 建模-分析特征融合统一表示方法研究

现有工业使用的 CAD 系统侧重于针对产品几何建模,其基本构造单元为包含工程


语义的特征,使得产品模型包含了丰富的语义信息,同时提供更高层的产品信息去全面
描述一个产品的信息模型,该模型还能反映产品数据的表达方法与数据间的关系。而
CAE 性能分析主要针对产品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建模特征由几何
信息与非几何特征信息构成,性能分析特征由映射边界集与非几何的分析特征信息组成,
因此可将他们统一表达为:
F  ( MF , AF )
(2.9)
 Geo Intent

其中 F 表示特征(Feature),Geo 表示特征中的几何信息(Geometry),Intent 为特征携带的


用户设计与分析意图信息。此时的几何信息 Geo 可能是模型元素,也可能是分析特征中
的映射边界集。基于式(2.9)表示的特征不止含有设计信息,也融合了性能分析有关的信
息。所以在此将建模与分析特征合而为一称为融合特征,提出使用统一特征(Unified
Feature Representation, UFR)表示:
Fi  Geoi Intenti
u v w m p n q k
( fi ) ( ci ) ( mi ) ( i ) ( Bi ) ( Mi ) ( Ri ) ( Ti ) ( ) (2.10)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i 1

Fi  {MF , AF , }

2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式中 F 为融合特征,M, R 与 T 分别表示网格特征(ΨM)信息,计算与渲染特征(ΨR)信息,
材料特征(ΨT)信息,如特征不包含另外的信息(例如建模特征不包含边界条件信息),可以
将该项设置为∅. 式中的省略号表明特征表达可以拓展到其他特征,如 CAM、CAPP 特
征等。表 2.4 列出了几种典型的建模与分析特征,并基于 UFR 给出了特征的统一表示。

表 2.4 典型建模与分析特征实体及统一表示方法
特征种类 实例 统一特征表示
f 1 f 2

v w

挖槽 Fi  ( f1 , f 2 , f3 ) ( ci ) ( mi ) 
f3 i 1 i 1

f1
v w

WBC Fi  f1 ( ci ) ( mi ) B1 , ( f1  ME )
i 1 i 1

a1 f 1
v w

PBC Fi  f1 ( ci ) ( mi ) a1 B1 , ( f1 , a1  ME )
i 1 i 1

式(2.10)可将建模与分析特征表示融合统一,为实现建模-分析一体化提供了基础,
分析特征的映射边界集并非真实存在模型中,需为映射边界与模型元素之间建立对应的
关系,使其达到统一。

2.6 分析特征到建模特征映射机制研究

根据边界条件特征的定义可知,边界条件所映射边界并非实体,仅映射至模型元素,
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映射过程。设 σ 为建模特征,τ 为分析特征,Θ(σ)为建模特征 σ 的模
̂ (τ)为分析特征 τ 的映射边界集。若存在规则 ψa-m 使得每一个Θ
型元素集合,Θ ̂ (τ)的元素都
̂ (τ)到 Θ(σ)的一个映射,表示为:
有唯一 Θ(σ)元素与其对应,ψa-m 即为Θ

( )   a m (( )) (2.11)

̂ (τ)为映射 ψa-m 的定义域,Θ(σ)为映射 ψa-m 的值域。图 2.8 所示,建模域与分


其中Θ
析域的映射关系。

2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现有 CAD 建模系统大多采用 NURBS 表达形体的几何,而形体中的曲面通常是由


二维参数空间到三维空间的一种映射,因此位移约束与载荷等全域边界条件的作用范围
可通过图 2.12 中三维空间曲面至参数空间的映射将其作用大小、方向、范围及分布规律
映射至模型,子域边界条件因其作用范围与模型面、边和顶点无直接关系,需研究其映
射机制。

建模域模型面

ψa-m

分析域映射边界

图 2.8 分析特征映射边界与模型面的映射关系

a 曲面法矢

v
NURBS曲面f1
v NURBS曲面f1
u

0 u b

二维参数空间区域 三维模型空间区域

图 2.9 三维模型空间到参数空间的映射

2.6.1 全域边界条件特征映射机制

模型面是由一个或数个模型边组成的环所限定的曲面连通域,当边界条件为全域边
界条件时,可直接由模型面的边界确定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边界对应模型面的几何范围,
如图 2.10 所示。

3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ff 1
33
f
1

v f
1 f 1

0 u 0 u

(a) 平面载荷 (b)曲面(NURBS)载荷


图 2.10 载荷边界条件边界与参数空间的映射

有向边
f 1 v
1

e
1

f 3
f 2

图 2.11 有向边

f f 1
v
v 1 1

v
f 1 f
1

e f f 3

e 0 u
1
2 v
1
1
0 u
f 2
e 1
v 1 v
1

v f
2
v f 2 v f
3

0 u 0 u 0 u

(a) 边载荷 (b) 点载荷


图 2.12 全域边界条件与参数空间的映射

针对全域边界条件特征,其映射边界集中三维空间中的边可用两个相交的面来表示
[47]
,因此该边可连接至两个面,此时的边含两个有向边,而有向边和对应面的环相关,
如图 2.11 所示。由上述可知,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边界集需要映射至相关的两个模型面
(图 2.12(a))。与模型边类似,模型点可由 3 个面相交表示,因此当映射边界集为模型
顶点时需映射至对应的 3 个面(图 2.12(b))。
由上述内容及 WBC 特征定义与规则,可得 WBC 特征 τ 映射边界集与建模特征 σ 的
模型元素之间的映射关联步骤如算法 2.1 所示。

算法 2.1 : WBC 特征操作映射至模型元素流程

3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τ)与 Θ(σ);
Step 1:给定建模特征 σ 与 WBC 特征 τ,分别获得Θ
Step 2:判断 WBC 特征操作类型:
if (创建) 跳至 Step 6;
else if (修改) 跳至 Step 7;
else if (删除) 跳至 Step 8;
̂ (τ)中映射边界 φi 与 Θ(σ)中模型元素 ϕj 的关系;
Step 3:遍历判断Θ
if (φi 与 ϕj 存在映射关系) 通过 ϕj=ψa-m(φi)建立 WBC 特征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的映射关
系;
else φi 与 ϕj 无关联;
̂ (τ)中映射边界 φi,得 φi 映射边界对应的模型面集合 { t , t }tn 0 ,
Step 4:遍历Θ 0t n ;
遍历 { t , t }tn 0 判断 δt 及 μt 与 Θ(σ)中模型元素 ϕj 的关系;
if (δt、μt 与 ϕj 存在映射关系) 通过 ϕj=ψa-m(φi)建立 WBC 特征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的映射
关系;
else φi 与 ϕj 无关联;跳至 Step 10;
̂ (τ)中映射边界 φi,得 φi 映射边界对应模面集合 { ,  ,  }n ,
Step 5:遍历Θ 0 pn;
p p p p 0

遍历 { p ,  p ,  p }np 0 判断 αp,βp 和 γp 与 Θ(σ)中模型元素 ϕj 的关系;


if (αp,βp 和 γp 与 ϕj 存在映射关系) 通过 ϕj=ψa-m(φi)建立 WBC 特征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
的映射关系;
else φi 与 ϕj 无关联;跳至 Step 10;
Step 6:跳至 Step 9;
Step 7:清除 WBC 特征与模型元素的映射关系,跳至 Step 9;
Step 8:清空 WBC 特征与模型元素的映射关系;跳至 Step 10;
Step 9:判断 WBC 特征映射边界类型:
if (面) 跳至 Step 3;
else if (边) 跳至 Step 4;
else if (点) 跳至 Step 5;
Step 10:返回集合 { j }Nj 0 , 0 j  N 即为 WBC 特征 τ 映射体对应的模型元素,并将 WBC 特
征信息映射至对应的模型元素。

2.6.2 子域边界条件特征映射机制

3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子域边界条件特征中的映射边界并不存在于模型中,因此其映射至模型元素时,需
由映射边界与映射方向(由位移约束或载荷等的作用方向确定)形成的曲面与原模型面
进行映射得到。当映射边界与模型面共面时,其作用范围可由映射边界与该面直接映射
得到。当映射边界不与模型面共面时,其作用范围由映射边界与施加方向形成的曲面与
对应模型面相交得到。由规则 2.5 知,映射边界与作用方向形成的面可能为解析曲面(平
面(Plane)、柱面(Cylinder)等)或自由曲面(NURBS 曲面),这些曲面可表示如下:
(1) 平面:曲面中的基本类型,其解析表达方程为:
   
x      u   v

 (2.12)
y  u

 z  v
式中(α, β, γ)为平面的法矢。
(2) 柱面:由直线沿曲线平行移动得到,是二次曲面的一种,其解析表达式为:
 x   cos u

 y   sin u , ( ,   0) (2.13)
z  v

式中当 α = β 时,柱面为圆柱面,半径为 α;当 α ≠ β 时,柱面为椭圆柱面。
(3) NURBS 曲线:在 3 空间中,给定齐次坐标下 n+1 个控制点及权因子p̃=(ω
i i xi ,

ωi yi , ωi zi , ωi ), (ωi >0, i=0,1,2,…,n)点向量 U  {u j }nj 0k 1 , t j  t j 1 与基函数 Ni,k(u),则 k+1 阶(k


n
次)NURBS 曲线可表示为 p(u)  ( X (u), Y (u), Z (u), (u))   Ni ,k (u) pi , uk  u  un1 , n  k ,仿射坐
i 0
标系下对应表示[132] 为:
X (t ) Y (t ) Z (t )
P(u )  ( x(u ), y (u ), z (u ))  ( , , )
 (t )  (t )  (t )
n

 p N i i i,k (u ) (2.14)
 i 0
n
, pi  ( xi , yi , zi )
 N
i 0
i i,k (u )

其中
 1 若ui  u  ui 1
 N i ,0 (u )  
 0 其它

 (u  ui ) N i , k 1 (u ) (ui  k 1  u ) N i 1, k 1 (u )
 N i , k (u )   k 0 (2.15)
 ui  k  ui ui  k 1  ui 1


0 / 0  0

3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 NURBS 曲面:在 3 空间中,给定齐次坐标下(m+1) × (n+1)个控制点及权因子


pij  (ij xij , ij yij , ij zij , ij ), (ij  0; i  0,1, 2, , m; j  0,1, 2, , n) ,节点向量 U  {ut }tm0k 1 , ut  ut 1 ,
V  {v }n 0h 1 , v  v 1 ,基函数 N i , k (u ) 与 N j , h (v ) ,则 k 次(k+1 阶)u 向,h 次(h+1 阶)v 向 NURBS
m n
曲面可表示为 p(u, v)  ( X (u, v), Y (u, v), Z (u, v), (u, v))   N i , k (u) N j , h (v) pij ,在仿射坐标系下可
i 0 j 0
表示[132]为:
m n

X (u , v) Y (u , v) Z (u , v)
 
i 0 j 0
ij pij N i , k (u ) N j , h (v)
P(u, v)  ( , , ) ,
 (u, v)  (u, v)  (u, v) m n

 ij Ni ,k (u) N j ,h (v)


i 0 j 0
(2.16)

pij  ( xij , yij , zij ); ij  0; uk  u  um 1 ; vh  v  vn 1 ; m  k , n  h.

如图 2.16 所示,PBC 映射体 c1 映射至平面 S2 时,c1 与边界条件施加方向构成平面


S1, S1 与 S2 均为解析曲面,此时边界条件作用范围 c1’可由解析曲面方程组求解得到。
如图 2.17(a)所示,当 PBC 映射边界与作用方向形成的面 S1 或其对应的面 S2 是样条
曲面时,此时 PBC 特征的作用范围 c1’可通过将样条曲面的参数方程代入解析曲面方程
求解得到:
 x(u, v)   y(u, v)   z(u, v)    0 (2.17)

线载荷 区域载荷
c
1 c 1

s 1 s
1

c 1
s2
c1
s 2

(a) 线载荷映射至平面 (b) 区域载荷映射至平面


图 2.13 边界条件映射至平面

当 S1 与 S2 均为自由曲面时,边界条件作用的范围 c1’可由 S1(u,v)= S2(u,v)求解得到。

载荷 载荷
c 1
c
s 1
s 1
1

c s2
1
c 1

s (u,v)=s (u,v)
1 2 fs
12

s (u,v)=s (u,v)
1 2

3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 载荷映射至平面 (c) 载荷映射至自由曲面


图 2.14 载荷与作用方向形成的自由曲面与模型面相交

图 2.15 分别描述了基于五种不同映射边界(点、线、闭合曲线及其组成的区域)的
边界条件特征作用范围映射的过程。

p
3 f 1 p 2
f
1
p p 1
1
p
2 f 1
p 3
p 4 p f 2

p 3
p 1
1

v p 1 v
p 2 p 4
p
3

0 u 0 u

(a) 点载荷映射至平面 (b) 线载荷映射至平面


v 2 v 3

p p
2 3
f
1
v v 4

p p p 3
f
1

1
p 4 2 1
v v
2 2 v 3
f
1

v v v
3

p 1
1

f v
p 4
v 4
1

0 u v 1 v 4

0 u

(c) 区域载荷映射至平面 (d) 封闭环线载荷映射至曲面


v
2
v 3

v 1
v 4

v 2
v 2 v f 3
1

v v
3
v
1
f 1
v
4
v 1 v 4

0 u

(e) 区域载荷映射至曲面
图 2.15 载荷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至模型面

结合上述内容及 PBC 特征定义与规则,PBC 特征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之间的映


射关联步骤如算法 2.2 所示。

算法 2.2 : PBC 特征操作映射至模型元素流程


̂ (τ)与 Θ(σ);
Step 1:给定建模特征 σ 与 PBC 特征 τ,分别获得Θ
Step 2:判断 PBC 特征操作类型:
if (创建) 跳至 Step 6;

3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else if (修改) 跳至 Step 7;


else if (删除) 跳至 Step 8;
̂ (τ)中映射边界 φi 与 Θ(σ)中模型元素 ϕj 的关系;
Step 3:遍历判断Θ
将映射边界 φi 与作用方向构成的曲面 S1 与模型元素(面 f1)求交获得某个局部
区域 γ (面或部分范围),此时求交并不修改模型,只求得 PBC 作用的映射范围;
if (γ 是 ϕj 中的区域) 通过 ϕj=ψa-m(φi)建立 PBC 特征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的映射关系,
并记入 { t }tn 0 , 0tn;

else φi 与 ϕj 无关联;跳至 Step 9;


̂ (τ) 中 映 射 边 界 φi , 得 φi 映 射 边 界 集 对 应 模 型 面 集 合
Step 4 : 遍 历 Θ
{{i }im 0 }tn 0 , 0  t  n; 0  i  m ;

将映射边界 φi 与作用方向构成的曲面 S1 与模型元素(面 f1)求交获得某个局部


区域 γ (离散点、线);
遍历 {{i }im 0 }tn 0 判断 μi 与 Θ(σ)中模型元素 ϕj 的关系;
if (μi 与 ϕj 存在映射关系) 通过 ϕj=ψa-m(φi)建立 PBC 特征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的映射
关系,并记入 { t }tn 0 , 0tn;

else φi 与 ϕj 无关联;跳至 Step 9;


Step 5:跳至 Step 8;
Step 6:清除 PBC 特征与模型元素的映射关系,跳至 Step 8;
Step 7:清空 PBC 特征与模型元素的映射关系;跳至 Step 9;
Step 8:判断 PBC 特征映射边界类型:
if (区域) 跳至 Step 3;
else if (线或点) 跳至 Step 4;
Step 9:返回集合 { j }Nj 0 , 0 j  N 即为 PBC 特征 τ 映射体对应的模型元素,并将 PBC 特
征信息映射至对应的模型元素的局部区域 { t }tn 0 , 0tn。

2.6.3 边界条件特征映射实例测试

本章在基于 Visual C++、三维造型引擎-ACIS 和显示引擎-HOOPS 环境[133]下实现了


分析特征与建模特征的融合与映射,在 ACIS 原有数据属性基础上拓展了分析特征的属
性,结合本章的算法可将分析信息以属性的方式附着于 ACIS 模型表面。当分析特征为
全域边界条件时,可通过前文算法将边界条件信息映射在模型元素上。当分析特征为子
域边界条件时,其作用范围可能为模型元素的局部范围,此时可通过对 ACIS[134]的功能

3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特性进行拓展,将子域边界条件携带的分析信息映射至模型元素的局部区域,最后操作
得到的模型与边界条件作用范围可通过 HOOPS 显示。表 2.5 列出了典型的边界条件与
模型元素的映射实例,通过本文提出的分析特征定义及映射方法,全域边界条件 WBC
与子域边界条件 PBC 均可在构建模型时直接作为分析特征。现有 CAD/CAE 集成系统
提供的边界条件施加方法有所局限,主要表现为可直接施加在模型面,或基于网格的边
与结点。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将边界条件直接作用于直接施加在模型元素或局部范围,为
设计分析过程提供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表 2.5 典型边界条件特征与模型元素的映射
类型 拉伸增体 拉伸减体 旋转 曲面

面载荷

边载荷

顶点
载荷

区域
载荷

线载荷

3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点载荷

通过将分析特征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之间进行映射可使得其共享一套几何数据,
然而产品模型的设计过程有时需要不断修改模型来获得其相应的结构形状与性能需求。
随着模型元素的反复修改(分裂、合并、删除等操作),位移约束或载荷等信息也需作
出相应改变,系统中特征及其数据都是以指针形式存在,而指针是暂态的不够稳定与可
靠。为使模型改变时分析特征可自动建立其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的映射关系,本文将
在第三章及第四章研究分析特征元素在系统内部的标识编码及重构,并通过编码与映射
算法结合使分析特征可随模型变化自动高效地更新。

2.7 本章小结

本章回顾了模型的形体表达与特征建模技术,具体阐述了特征建模中特征的定义、
分类及表示等内容。针对当前产品建模与分析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研究了分析特征的
定义、分类及属性,提出了分析特征的表示方法。基于建模与分析特征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提出了建模-分析融合特征统一的表示方法,并提出了分析特征对应的映射边界集与
模型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及算法。最后,本章采用多个实例验证了建模与分析特征融合
表示方法的可行性。在第三章、第四章与第六章中,我们将针对融合特征的编码与解码、
重构及数据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3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 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编码技术研究

3.1 引言

前文描述了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表示及映射机制,在基于特征的模型构造
过程中伴随着特征的修改与模型的重构,这可能导致全域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映射关
系发生改变,子域映射边界集对应模型元素的范围也可能发生改变。产品模型的构造是
一系列特征组成的过程历史,每一步都包含了特征的操作、参数定义和属性。而参数化
功能则提供能够在任何时候通过所存储的历史记录来自动重构产品模型的能力[22]。基于
特征的造型系统需要在模型元素(面、边与点)上关联附加的特征信息,这些关联必需
具有一致性,以保证在产品模型重构时,关联信息能够保留下来不被丢失。典型的关联
信息有:(1) 建模特征信息:几何尺寸、公差、附加于实体上的尺寸和注释以及关联的
变量约束等;(2) 分析特征信息:位移约束与载荷的作用大小、方向、施加范围及分布
规律等。
在模型构造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多种模型语义上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可对特征
元素进行编码,保证产品模型在重构时特征元素能够被识别。但是在建模-分析一体化系
统中建模特征与分析特征同时存在,传统编码方法局限于建模特征的识别及重构,难以
实现分析特征识别及重构。当前关于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较少,在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
特征元素的编码与解码机制对设计分析意图的维护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基于特征的建模
-分析一体化系统的灵魂,针对建模与分析特征元素编码和解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
和实践意义。

3.2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模型构造过程

为了研究建模-分析融合特征的编码、记录和解码方法,首先分析面向建模-分析一
体化的模型创建过程。基于历史的特征建模系统模型创建过程首先是设计一个基特征,
然后在此基特征上增加其他特征[135]。在创建模型的每一个状态中,都存在一个模型体
(Model Body, MB)和一个原始特征体(Original Feature, OF)。设模型的某一状态为 Si,MB(Si)
为此时的零件体,而 OF(Si)为此时的原始特征体,此时 MB(Si)和 OF(Si)之间的操作符为
OPi,则状态 Si+1 时的模型体 MB(Si+1)为:

3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MB(Si 1 )  MB(Si ) OPi PFB(Si ) (3.1)

实际上整个特征的构造过程构成了一个 CSG 树状结构,传统 CAD 建模过程可构成


如图 3.1(a)所示,仅有建模特征在历史树中迭代,模型由一系列特征经过布尔运算(并、
差与交等)得到。建模-分析一体化方法中模型构造过程如图 3.1(b)所示,分析特征(位
移约束与载荷等)可在任一过程中添加,且其可随特征之间的运算(布尔运算或映射)
自动适应模型变化。

融合特征映射运算

几何特征差运算 融合特征差运算

几何特征并运算 融合特征并运算

几何特征并运算 融合特征并运算

建模特征几何

建模特征几何 分析特征映射几何

(a) 传统 CAD 建模过程 (b) 建模-分析统一模型构造过程


图 3.1 模型的 CSG 构造历史

3.3 建模-分析特征融合混合编码规则研究

现有特征建模系统中侧重于几何建模,拓扑的重构基于特征的编码与解码机制实现
[136]
。但是在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不仅有建模特征,还有分析特征。要实现分析特
征的重构,分析特征的编码与建模特征兼容是必须的,即需要一种混合编码规则。本文
以边界条件特征为对象研究其编码生成方式,要对其进行编码需要先对其形成的过程进
行研究。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的作用范围即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有关,而模型通常基于
草图轮廓生成,子域边界条件特征的作用范围可由草图元素限定其范围。前文提出使用
映射边界集作为描述分析特征的作用几何边界,这些映射边界集可能是模型元素,也可
是草图轮廓(子域映射边界),由于草图轮廓仅描述几何边界,而子域映射边界不仅描
述边界也表示草图围成的区域(如封闭环区域等),在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方法中将

4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草图轮廓作为子域映射边界集的子集。因此本文先研究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子域映
射体编码技术。

3.3.1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子域映射边界编码技术

由于子域映射边界既是生成建模特征的基础,也用于描述位移约束与载荷等的作用
范围。其中载荷根据其作用范围可分为点载荷、线载荷及区域载荷,点载荷使用时需指
定其作用的点,线载荷则需指定其作用边或曲线,区域载荷需指定其作用的区域。子域
映射边界并非模型组成部分,但其编码是特征编码的基础。由载荷作用范围可知子域映
射边界中也需有对应的元素与之对应,通常这些元素为点、线或由线围成的封闭环等,
其编码基于元素之间的拓扑邻接关系。编码本身并不记录子域映射边界的详细几何表达,
但编码在系统中必须是全局的唯一标识并且可重用,子域映射边界在系统中的唯一标识
为 sID,其值随数量增加而增加,其中点可以如下方式进行编码:

IDp  i | i  1, 2, 3, , n (3.2)

式中 IDp 代表点在子域映射边界中的唯一标识,该值将会随着点的增多逐渐加 1。
考虑到边界条件的作用范围线边界可能为圆、弧以及样条曲线等,其中圆可可由圆心一
点标识,而线、弧与样条曲线等需由两点来确定,除此之外,子域映射边界的编码需考
虑其用处是面向建模还是分析,当元素为封闭环时仍需考虑载荷的作用是区域范围还是
线范围,故子域映射边界的编码可由下式得到:
Cc  cType * 230  cIdx * 224 +ID p 2 * 212 +ID p1 * 20
0
1
 (3.3)
cType   , cIdx  [0  63]
2
3

其中 Cc 是一个四字节整型数据,它代表着边界的编码,边界 c 可以是闭合环(圆、
椭圆与闭合折线等),也可为不闭合曲线或折线(线、弧、样条曲线等)。IDp1, IDp2 分别是
边界 c 的起始点与终止点的编码标识。当边界 c 是闭合环时,IDp2=0。cType 为子域映射
边界类型,面向建模特征时值为 0,当边界为封闭环此时只考虑边界元素。当面向分析
特征时(载荷等),由于分析信息的作用范围可能为点、线以及区域,故封闭环元素可
能仅在边界线上承载分析信息,也可能在其围成的整个区域范围上携带分析信息,此时
cType 值分别为 1(点范围)、2(线范围)及 3(区域范围)。由于模型构建过程中子
域映射边界使用较为频繁,通过 cType 标识类型可有利于建模与分析时过滤相应的子域

4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映射边界。此外,为了解决共点问题,本文引入 cIdx,其是一个 0-63(26-1)的索引值,不


同子域映射边界中 IDp 重新计数,因此 cIdx 范围足于解决共点问题。如在同一子域映射
边界中不存在共点问题,则 cIdx 设置为 0,否则它的值将随着共点次数每发生一次则自
动加 1。表 3.1 列举出了图 3.2 中所有边界线的编码标识值。其中直线 line2、circle1 与
circle2 是位移约束与载荷特征的子域映射边界,直线 line2 为位移约束的边界范围,圆
circle1 是载荷的作用范围,载荷施加在圆 circle1 围成的区域,圆 circle2 为载荷的作用边
界,载荷仅施加在边界并非整个区域中。圆 circle1 和 circle2 的圆心点重合在点 p7,弧
arc2 与 arc3 及直线 line3 共享点 p5 与 p6. 为了缩短边界线编码长度,Cc 用十六进制(缩写
为 hex)表示,不用二进制(缩写为 bin),存储空间不变。

p1
p4 spline1
arc2 p6 line1

line3 circle2
circle1
arc3
p5 p7
载荷
arc1
p3 line2 p2
位移约束

图 3.2 子域映射边界实例

表 3.1 子域映射边界的编码
序号 元素 cType cIdx IDp2 IDp1 Cc [bin] Cc [hex]
1 line1 0 0 2 1 00 000000 000000000010 000000000001 2001

2 line2 2 0 3 2 10 000000 000000000011 000000000010 80003002

3 arc1 0 0 4 3 00 000000 000000000100 000000000011 4003

4 arc2 0 1 6 5 00 000001 000000000110 000000000101 1006005

5 arc3 0 2 6 5 00 000010 000000000110 000000000101 2006005

6 line3 0 3 6 5 00 000011 000000000110 000000000101 3006005

7 circle1 3 1 0 1 11 000001 000000000000 000000000001 C1000001

8 circle2 2 2 0 1 10 000010 000000000000 000000000001 82000001

9 spline1 0 0 1 4 00 000000 000000000001 000000000100 1004

… … … … … … …

4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3.2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编码技术

由前文知分析特征作用边界可由映射边界集表示,其中全域映射边界集包含模型面、
边与顶点,建模过程中的布尔运算并不会产生新的面,但可能产生新的边与顶点。新产
生的边可由两个相交的特征面确定,新产生的顶点可由三个相交的特征面指定,面的编
码可作为建模-分析融合特征编码的基础[47]。面编码与其他特征信息均作为面的属性附
着在面上,这种附属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绿色表示建模特征信息,紫色为分析特征
信息,如图 3.3 所示。本节以边界条件特征编码为研究对象提出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
编码规则。

编码
... ci mi Bi Mi Ri ...

图 3.3 附着编码到模型面

3.3.2.1 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编码技术

在研究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特征编码之前需对特征进行标识,可表示如下:

fID feat  i | i  1, 2, 3, , n , fCate  {1, 2} (3.4)

式中 feat 代表一个特征,fID 则是特征在系统中的唯一标识,fCate 代表特征所属的类型,


其值分别建模特征、分析特征。由于全域映射边界与模型元素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故全
域映射特征的编码需研究模型元素的生成,边与顶点均可由面确定,因此其编码可通过
面来进行描述。通常位移约束或载荷作用的模型面分为两类:(a) 作用在子域映射边界
经过拉伸、旋转及扫描等形成的面。如图 3.4(a),载荷施加在拉伸特征的起始面 f1,此类
载荷作用范围可由生成特征面的子域射边界编码确定; (b) 作用在模型进过局部操作的
过程形成面,如图 3.4(b),载荷作用于倒角特征面 f3,该类载荷的作用范围不可由子域
映射边界直接确定,需由其两个邻面对应的子域映射边界决定。

4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载荷
p 2 e 2
l 1
p3 p 1
p 2 e 2 载荷 p3

e1 f1 e 3
e 5 e 1
f1 e 3
f3
p
e
4 f2 2
e
4 e5

p1 p 4 p
1 p
4

e
7
e 6 f2

(a) 载荷施加在拉伸特征形成面 (b) 载荷施加在倒角特征形成面


图 3.4 面载荷作用范围对应的模型元素

全域映射边界集对应的特征面可由其边与顶点来标识,如图 3.4(a)所示,面 f1 能被
边集合{e1, e2, e3, e4}标识,面 f2 可被边集合{e3, e5, e6, e7}确定。但是边的生成方式可能各
异,其中边 e5, e6, e7 的是由子域映射边界元素沿 p5p6 拉伸得到,此时系统中并不存在这
三条边的编码。同样道理,图 3.4(b)中面 f3 也不能由边集合编码标识,因其是由模型元
素局部操作形成,并非基于子域映射边界,面 f3 的边编码此时依然不存在系统中。故全
域映射边界对应的面编码不能仅由其包含的模型元素来标识,可以如下方式来进行编码:

C  f    fIDg , [GFI g ] (3.5)

其中 C(f)表示面 f 的编码,g 代表建模特征,GFI 则是跟建模特征有关的信息。基于


子域映射边界的特征面可由两个映射边界(草图轮廓及扫描路径)决定;对基于模型局
部操作的面,它可由两个邻面决定。因此 GFI 可由下式来表达:
GFI g  { fHead1 , fHead 2 }, ( fTp  1, 2) (3.6)
其中 fTp 代表建模特征的类型,其值分别代表基于子域映射边界的特征、基于模型
局部操作的特征,fHead 是一个信息头编码,可表示为:

[ sID, Ce ] ( fTp  1)
fHead   (3.7)
[ fID, Ce ] ( fTp  2)

式中 fHead 包含了特征标识号 fID,Ce 是特征特征子域映射边界的编码。在图 3.4(b)


中面 f3 是由模型局部操作生成的,且与面 f1 和 f2 邻接,所以面 f3 的编码可由面 f1 和 f2 的
编码得到,完整的全域映射特征对应的面编码 CC(Complete Code)可表示如下:
CC ( f )  {C  f  , Idx}
  fIDg , [GFI g ], Idx
(3.8)

4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式中 CC(f)表示面的完整编码,Idx 表示标识号,该值用来维护建模-分析一体化系
统中全域映射边界对应模型元素的唯一性标识。如图 3.5 所示,位移约束施加在模型面
f1 与 f2 上,而此两面的生成源自同一子域映射体 l1,其 GFI 信息相同,故需唯一识别码
Idx 来区分,Idx 的具体计算见 3.3.2.3。

p2 位移约束 l
1 p3

f1 f2
p 1 p4

图 3.5 位移约束面的唯一性标识

表 3.2 列出了图 3.4 及 3.5 中不同全域边界条件特征对应的面编码,当构成模型的


子域映射边界是一个封闭环时,初始面的 Ce 设置为-1,终止面的 Ce 设置为-2。因此在
图 3.4(a)中,面 f1 中 Cl1 = -1, 而 l2 是第二个子域映射边界的拉伸路径, 故 Cl2=2001,在
图 3.4(b) 中, Ce3=4003,图 3.5 中,约束面由封闭环 l1 沿路径拉伸得到,假定标识号 Idx
分别为 0 与 1,且以上图中分析特征 fID 分别为 1、2 和 3。

表 3.2 典型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的面编码
fHead1 fHead2
分析特征 面 fID Idx Cf
sID/fID Ce sID/fID Ce
载荷 a f1 1 1 -1 2 2001 0 {1, [1, -1], [2, 2001], 0, 0}
载荷 b
f3 2 1 -1 1 4003 0 {2, [1, -1], [1, 4003], 0, 0}
f1 3 1 -1 2 2001 0 {3, [1, -1], [1, 2001], 0, 0}
位移约束
f2 3 1 -1 2 2001 1 {3, [1, -1], [1, 2001], 0, 1}

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的映射边界除面之外,还有边与顶点,通常三维空间中两个相交
的面可表示一条边,三个相交的面可以表示一个顶点,因此约束或载荷等施加在边与顶
点时,特征映射边界的编码可由其邻接面决定,如下所示:

4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C (e)  [C f1 , C f2 , Idx]
(3.9)
C (v)  [C f1 , C f2 , C f3 , Idx]

其中面 f1 和 f2 是边 e 的邻接面,面 f1, f2 和 f3 是顶点 v 的邻接面,Idx 是一个用来维


护编码唯一性的(见 3.3.2.3)标识号。

3.3.2.2 子域边界条件特征编码技术研究

通常产品模型的结构性能分析中,载荷与位移约束施加的范围并不会在模型的完整
模型元素上并随实体变化,本节针对子域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边界编码方法进行研究。子
域边界条件特征通过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三类如表 3.3 所示:
① 区域边界条件: 其作用范围为模型元素上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可包含模型面,或
平面或曲面(圆形区域、多边形区域)、不存在模型中的映射曲面区域等。
② 线边界条件: 其作用范围是模型元素上的曲线范围,可包含模型边,或不存在于
模型中的映射边界,如直线、弧线、样条曲线,非闭合折线、圆等。
③ 点边界条件:其作用范围是模型元素上离散的点集合,可包含模型顶点,或是不
存在于模型中的映射边界(子域映射边界点等)。
结合前文的全域边界条件特征信息,边界条件类型编码可用 Cbc 来表示:
Cbc  bcScope  24  bcElement  20 (3.10)
式中 bcScope 携带了边界条件的作用范围信息,它是一个整型值(0, 1, 2),分别对应
区域、线与点范围的作用,bcElement 代表边界条件映射边界类型,它的值是整型(0-15),
他们可以下面的表达式描述:
0, Face 
 
1, Edge  bc  WBC
2, Vertex 

3, SPoint 
4, SLine 
0  
 5, Arc 
bcScope  1 , bcElement    (3.11)
2 6, Circle 
 7, Spline 
 bc  PBC
 
8, PolygonArea 
9, CircleArea 
 
10, SplineArea 
 

4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3.3 详细列出了全域与子域边界条件特征信息的编码。

表 3.3 边界条件信息编码
bcScope bcElement Cbc [hex] 特征类型
Face 0*24+0*20=00 WBC
Polygon Area 0*24+8*20=08 PBC
区域 Circle Area 0*24+9*20=09 PBC
Spline Area 0*24+10*20=0A PBC
… … …
Edge 1*24+1*20=11 WBC
SLine 1*24+4*20=14 PBC
线 Arc 1*24+5*20=15 PBC
Circle 1*24+6*20=16 PBC
Spline 1*24+7*20=17 PBC
Vertex 2*24+2*20=22 WBC

SPoint 2*24+3*20=23 PBC

相比全域边界条件特征,子域边界条件特征作用范围需要记录其位移约束或载荷的
作用范围(子域映射边界)之外,还需对其所施加的模型面进行记录,这是由于模型重
构时子域映射边界并不参与运算,需通过子域映射边界与其对应的模型面来记录其所施
加的面,因此子域边界条件特征对应的面 f 编码由子域映射边界与模型面的编码两部分
组成,可完整表示如:
Є  f   {C ( f ), CB ( f )}
  fIDg , [GFI g ], fIDb , [ BFI b ]
(3.12)

式中 g 代表与面 f 有关的建模特征,b 表示边界条件特征,CB 为边界条件特征面包含的


分析信息编码,Є(f)表示跟边界条件特征有关的面 f 的混合编码。全域与子域边界条件
特征统一信息 BFI 可以表示为:
Cbc (Cbc  {00, 11, 22})

 sID, Cbc , {C p1 , C p 2 , , C pN } (Cbc  {23})
BFI b   (3.13)
 sID, Cbc , {Ce1 , Ce 2 , , CeN } (Cbc  [14, 17])
 sID, C , pSeq, {C , C , , C } (C  {08, 09, 0A})
 bc e1 e2 eN bc

式中 sID 是边界条件对应的子域映射体标识, pSeq 是该映射体中封闭环的顺序号,


pN 与 eN 是边界条件特征的子域映射边界。当面 f 是 WBC(Cbc=00, 11, 22)特征 r 的对应

4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面时,面 f 的编码可由 GFI 与 Cbc 确定,因为 GFI 信息本身已经包含了边界条件的作用


范围,不需要将子域映射边界信息编码记入编码中。此外子域边界条件特征中还有一类
特殊的类型,该类特征中多个载荷或位移约束具有相同的作用大小方向及边界,可对现
有子域边界条件特征进行复制,将位移约束或载荷的施加范围、作用大小与方向以及分
布规律等传递到新的作用范围,如图 3.6 所示。

载荷 载荷
f
1
p
3
f1
c1''' c1'' c1' c1
p1''' p1'' p1' p1 p 2

(a) 点载荷的复制 (b) 线载荷的复制


位移约束
f1
p 4

(c) 区域位移约束的复制
图 3.6 子域边界条件特征复制

图 3.6 中复制后的边界条件特征与原始边界条件特征的差别仅为作用位置的不同,
而针对多个复制特征的这一差异,可使用顺序号 fOrd 来区分,因此 BFI 也可用统一的
方式表达如下:
BFIb  {sID, Cbc , pSeq, fOrd , {Ce1 , Ce 2 , , CeN }} (3.14)
式中 BFI 并不实际记录边界条件特征的详细信息(如载荷大小、作用方向与分布规
律等),边界条件特征详细信息存储在特征类中(详细描述见第六章),BFI 是用来重
构边界条件特征映射体的,特征建模过程中经常需要在特征与原模型之间进行布尔运算,
这可能导致位移约束与载荷施加的几何边界发生变化。假定图 3.6 中三个图中原始边界
条件特征的子域映射体 sID 分别为 1、2 和 3,则特征 BFI 详细信息如表 3.4 中所列。

4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3.4 复制边界条件特征编码的 BFI 信息


载荷类型 映射体 sID Cbc pSeq fOrd {Ce1,Ce2,…,CeN}
p1 1 23 0 0 {1}

p1’ 1 23 0 1 {1}
点载荷
’’
p1 1 23 0 2 {1}

p1’’’ 1 23 0 3 {1}

c1 1 14 0 0 {2001}

c1’ 1 14 0 1 {2001}
线载荷
’’
c1 1 14 0 2 {2001}

c1’’’ 1 14 0 3 {2001}

a1 1 09 1 0 {1}

a1’ 1 09 1 1 {1}
区域载荷
’’
a1 1 09 1 2 {1}

a1’’’ 1 09 1 3 {1}

表 3.5 列出了典型全域与子域边界条件特征的 BFI 信息,表中假设与 PBC 有关的


子域映射体 sID 为 1.

表 3.5 典型边界条件特征的 BFI


特征种类 边界条件特征 sID Cbc pSeq {Ce1,Ce2,…,CeN} BFI

vv
1 2

顶点载荷 0 22 0 {} 0,22,0,{}

v 4

v 3

p 1 p 2

点载荷 1 23 0 {1,2,3} 1,23,0,{1,2,3}


p
3

e1

边载荷 0 11 0 {} 0,11,0,{}

e
2

线载荷 P1P2 1 14 0 {2001} 1,14,0,{2001}

4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p p
3 4
P3P4 1 15 0 {4003} 1,15,0,{4003}
p 2

p 5
p 1

p 6

P5P6 1 17 0 {6005} 1,17,0,{6005}

v v
2 3

v {2001,3002,4003, 1,14,0,{2001,3002,
线载荷 v
1
1 14 0
4
1004} 4003,1004}

面载荷 0 00 0 {} 0,00,0,{}
f 1

p 2
p 3

{2001,3002,4003, 1,08,1,{2001,3002,
区域载荷 p
4
1 08 1
p1
1004} 4003,1004}

v v 2 3

{2001,3002,4003, 1,08,1,{2001,3002,
区域载荷 v 1 1 08 1
v 4
1004} 4003,1004}

… … … … … …

综上所述,边界条件特征的映射边界边与顶点的混合编码可完整表达如下:
Є (e)  [C f1 , C f2 , Idx, CB ]
(3.15)
Є (v)  [C f1 , C f2 , C f3 , Idx, CB ]

其中 Idx 是一个用来维护编码唯一性的标识号。

3.3.2.3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编码唯一性维护机制

编码唯一性是编码对应的模型元素数超过 1 的问题,维护编码唯一性的方法有多种,
本文采用联合局部拓扑方向法(Local Topology Orientation, LTO) 、特征方向法(Feature
Orientation, FO)[45]与参数空间法(Parametric Space Orientation, PSO)[47, 137]来维护建模-分
析融合特征编码的唯一性,如此可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优势。局部拓扑方向法判断边与

5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点有较高的效率,然而因为其局部性的表示方法使得其应用受限。特征方向法对判断基
于子域映射体的特征边与点较为有效,但其主要适用基于子域映射边界的特征。参数空
间法可以得到所有模型元素的参数空间信息,其仅与最后的模型形状相关,与模型的特
征创建过程等无关,然而这种方法会随着面分裂次数的增多而变得越趋复杂。本文中编
码唯一性维护标识号 Idx 可表示为:

1. [ PSO, FO, LTO]



Idxte  2. [ FO, PSO, LTO] (3.16)
3. [ LTO, PSO, FO]

式中 te 为模型元素,PSO=[num, tot], num 为模型元素在面对应的顺序, tot 表示总共


可能表示的模型元素数量[138]。通过参数空间方向法可获得所有模型元素的参数空间信
息,该方法对面的判定具有较高的效率(情况 1),而特征方向法适合消除基于子域映
射边界的边与点(情况 2)。此外在计算时,如前面的方向信息可以确定编码的唯一性,
则后面的不必计算,置空即可。LTO 方法可表示如下:
LTOe  [C f , C f start , C fend ]

[C f , C f2 , C f3 ] (3.17)
LTOv   1

[Ce , C f , flag ]

其中面 f 为边 e 的邻面,判定方向时需确保从外部观测模型时,面内部位于边 e 的
左侧,fstart 与 fend 分别为边 e 起点与终点。v 为拓扑点,判定其方向时需从外部观察其邻
面为逆时针,由于点可用三个面表示,故此处方向同样选择其三个邻面,该方法也可用
面与边来表示,flag 的取值取决于点 v 是否是边 e 的起点。特征方向法可表示为:

1. [ fIDF , C f , flag ]


FOe  
2. [ fIDF , C f , num, in] (3.18)
FOv  [ fIDF , Ce , flag ]

该类方法中边的判断需要根据特征与模型布尔运算得到的交线形态进行区分,其交
线的分类可详见文献[62],flag 是一个整型值(-1, 1),边 e 是第二种交线分类中的第 num
条边,in 决定于该边是特征体进入模型表面时是进或是出。
如图 3.7 中所示,模型由多个特征经过多次运算得到,其中红色箭头表示载荷施加
的方向,面 f1, f2, f3 与 f4 源自于同一个面(类似的有面 f5 与 f6, 面 f7 与 f8, f11 和 f13),可
使用 PSO 方法区分。边 e1, e2 与 e4 可以使用 LTO 方法判定,当载荷施加在边 e2 时,边
e2 的编码在解码时可能指向 e3,因为此两边具有相同的邻面 f3 与 f14,此时可通过 LTO(e2)

5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f14, f15, f5],Lto(e3)=[ f14, f17, f16]来判定,同理边 e8 与 e9 的确定。载荷作用范围在 e5 与


e6 的 边 界 时 , 因 此 两 边 拥 有 同 样 的 相 交 面 , 此 时 可 使 用 FO(e5)=[fIDF,Cf3,1,1] 与
FO(e6)=[ fIDF,Cf3,1,0]来区分。在使用局部拓扑方向法判断从左往右观察边 e7 时可得
(LTO(e7-left)=[ f10, f4, f11],LTO(e7-right)=[f10, f11, f4]),可知此时该方法可能失效,因此根据
式(3.17)需要计算 PSO(e7)。顶点 v1, v2, v3, v4, v5 与 v6 的判定可直接通过其相邻的三个拓
扑面,然而 v7 与 v10(v8 与 v9 同理)拥有相同的邻面 f10, f11 与 f12 (f10, f12 与 f13),此时他
们可通过 LTO(v7)=[ f10, f11, f12])与 LTO(v10)=[ f10, f12, f11])来判定。

v e fv f
7
9

12
8
13

f
f v ev
11

v
1
f v e 6 10 8 9

1 v3 6
5
e f
f 7 f 8
7
样条曲面
10

v
2 v 4 v 6

f
9
e 5

f 2
f
3 f
f
16
4

f 5
f 15

e 1 e 2 e 3 f 17 e 4

f14

图 3.7 载荷边界条件特征编码唯一性维护
注:点载荷施加在顶点 v7、v8、v9 与 v10,线载荷分别加载在边 e2 与 e3,区域载荷分别施加在由 e5 与 e6 围成的区域

3.4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编码传播研究

3.4.1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编码传播

建模或分析特征编码完成以后,将与模型进行运算(并、交、差、映射),前三种
运算会导致位移约束与载荷的作用范围及分布规律的分裂、合并、删除及保持等,因此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编码需要相应的机制来确保分析信息不丢失。
定义 3.1:编码分裂传播
与分析特征有关的面 f 经过布尔运算之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特征面时,其对应的位
移约束、载荷大小与分布规律也应转移至分裂之后的特征面,即映射边界需与模型元素
对应分裂,此时混合编码 Є(τ)将转移至分裂之后的面,称混合编码发生了分裂传播

5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STUC(Split Transmission of Unified Code)。假设分裂后面的集合为 Ф={τi|i=2,3,…,n},对


任意的 f∈Ф 有 Є(f).C=Є(τ).C 且 Є(f).CB=Є(τ).CB(标识号 Idx 不同)。如图 3.8(a)所示,
载 荷 特 征 作 用 面 τ 分 裂 成 了 面 f1 与 f2 , 此 时 Є(f1).C=Є(f2).C=Є(τ).C 且
Є(f1).CB=Є(f2).CB=Є(τ).CB。
定义 3.2:编码合并传播
如图 3.8 (b)所示,载荷特征面 f1 与建模特征面 f2 在模型发生变化时合并成为一个面
f1,此时 C(f1)将转移至合成之后的面 τ 上,即 Є(τ).C=Є(f1).C 且 Є(τ).CB=Є(f1).CB,即编码
的合并传播 MTUC(Merging Transmission of Unified Code)。
定义 3.3:编码保持传播
如图 3.8 (d)所示,载荷特征面 f1 在模型与其他特征发生布尔运算时仍保持在模型上,
此时载荷作用范围及分布规律等信息无需分裂或合并,此时编码不会改变,即混合编码
发生了保持传播 KTUC(Keeping Transmission of Unified Code)。
定义 3.4:编码删除传播
如图 3.8 (c)所示,载荷特征面 f1 在模型局部倒角特征删除之后,承接载荷的位置消
失,因此载荷作用范围及分布规律都将从编码中删除,此时面 f1 上的编码也应被清空,
即发生了编码删除传播 DTC(Deleting Transmission of Unified Code).

载荷 载荷
f
1 f
1 f
1 f
1

载荷面分裂 载荷面合并

(a) 载荷分裂传播 (b) 载荷合并传播


载荷 载荷
f
1
f1 f
1

载荷面删除 载荷面保持

(c) 载荷删除传播 (d) 载荷保持传播


图 3.8 载荷特征编码的传播

若特征混合编码 Cj 发生分裂、合并、保持与删除导致了编码 Ci 的生成,那 Ci 与 Cj


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Ci  Cj。为了更好的阐述编码传播的过程,本文提出了面向建模-

5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分析一体化的编码传播图。

3.4.2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编码传播图

定义 3.5:建模-分析特征编码传播图 GCT(Graph of Code Transmission)


GCT  (C , R)
C  {CI | CI  {[Є ( f1 ), ord , cnt ],
[Є ( f 2 ), ord , cnt ], ,[Є ( f N ), ord , cnt ]}} ( N  0) (3.19)
R  { CI m , CI n | m  n, CI m CI n }

GCT 是一种有向无环图,其中 C 是 GCT 的结点,它代表了一组数据元素 CI, 而 CI


表示了与面有关的混合编码信息,Є(fN)是当前模型面的混合编码,R 是 GCT 的弧,它
是两个结点之间关系的集合体,CIm 为弧尾,CIn 为弧头,ord 记录了面被分裂与合并的
次数,cnt 表示了在第 ord 步时面的序号,R 为两个结点之间的关系。当面编码在传播过
程中被删除时,对应的结点全部指向垃圾结点(Garbage Node, GN),相应的位移约束、载
荷大小方向及作用范围等需要清空,此时 CIm=[0, 0, 0],如图 3.9 所示。在 GCT 中以结
点 CIm 为弧头的个数称为节点 CIm 的入度(in-degree),记为 ID(m),以 CIm 为弧尾的数目
称为节点 CIm 的出度(out-degree),记为 OD(m)。

Єf1, 0, 0 Єf1, 2, 1
Єf1, 1, 1
...
Єf2, 0, 0 Єf2, 2, 1
RB 垃圾结点

Єf1 载荷
Єf1
Єf1
Єf2
f
1
f 1
f 1

f 2

原模型体
载荷面合并 载荷面分裂 ...
Єf2

f2

特征体

图 3.9 面向建模-分析的混合编码传播

此外混合编码传播图 GCT 具有以下规则:


规则 3.1:GCT 中给定结点 CIm,若 OD(m)>=2,即表明结点 CIm 相关面被分裂成多

5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个面,此时面编码发生分裂传播,分析相关的信息(载荷大小、范围及分布规律等)也
将同时转移至分裂后的面。
规则 3.2:GCT 中给定结点 CIm,若 ID(m) >=2,则此时结点 CIm 相关特征面编码发
生拼合传播,当前特征面编码由其他编码合并而来,分析信息也将转移至该新面。
规则 3.3:GCT 中给定结点 CIm,若 OD(m)=1,其邻接点 CIn 的入度 ID(n)=1,且邻
接点非垃圾结点 GN,此时结点 CIm 对应的特征面编码发生保持传播,分析信息同时也
保持在原面。
规则 3.4:GCT 中给定结点 CIm,若 OD(m)=1,其邻接点 CIn 的入度 ID(n)=1,且邻
接点是垃圾结点 GN,此时结点 CIm 对应面编码发生删除传播,附着于该面的分析信息
也将被清除。
规则 3.5:GCT 中给定非垃圾结点 CIm,若 OD(m)=0,此时结点 CIm 对应特征面编
码正是当前模型体的特征面。
通过 GCT 可获得模型体上特征面或映射体编码的演变,即借助 GCT 可知位移约束
或载荷的大小方向及作用范围最开始放加于何处、转移至何处以及其映射边界与哪些模
型元素进行了分裂或合并等操作,GCT 对模型元素信息的获取作用巨大。
为了方便混合编码在传播时的状态查询与判断,图 3.9 中的 GCT 传播可用图 3.10 所
示的十字链表结构进行存储,m 为 GCT 图中节点序号,C 为节点,fin(first in)为当前结
点入边表中的第一个结点指针,fout(first out)为当前结点出边表中的第一个结点指针,
tC(tail number of node C)为弧尾是结点 C 的序号,hC(head number of node C)为弧头是结
点 C 的序号,hL(head link)为弧头是当前结点的另一条弧的指针,tL(tail link)为弧尾是当
前结点的另一条弧的指针,符号~表示为空,十字链表中红色的实线与虚线箭头分别表
示邻接图与逆邻接图,基于此结构 OD(m)为结点 m 弧表中 tC=m 的数量,ID(m)为 hC=m
的数量,图中所示 OD(0)=2, ID(0)=0, OD(1)=1, ID(1)=0, OD(2)=0, ID(2)=1, OD(3)=2,
ID(3)=2, OD(4)=0, ID(4)=1, OD(5)=0, ID(5)=1。由上述 GCT 图性质可知 C0 发生删除传
播,施加在面 f1 的载荷通过结点 C0 与 C1 合并传播至 C3,此时载荷施加的范围映射至模
型面,因此载荷范围在面合并后被扩大了。当 C3 分裂传播至 C4 与 C5 时,载荷大小方向
及作用范围也从 C3 传递至 C4 与 C5。

5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GCT结点表结构 GCT弧表结构
m C fin fout tC hC hL tL
载荷信息 0 C0 ~ 0 2 ~ 0 3 ~

C0 C1
1 C1 ~ 1 3 ~ ~

2 C2 ~
C2 C3
3 C3 3 4 ~ 3 5 ~ ~

载荷信息
C4 C5 4 C4 ~
...

5 C5 ~
...

图 3.10 载荷边界条件特征编码传播图管理模型

3.5 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解码方法研究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用于在模型重构时从编码中解析出构造模型时对应的设计与
分析特征。模型元素的解码即为根据已知的模型元素 τ,在特征模型中查询出对应元素
τ’的过程。

Є ( ).C ( )
1:0 1:1 1:n

理想码
映射边界集

图 3.11 编码记录和理想码映射边界集的关系

如图 3.11 所示,通过已知模型元素 τ 的编码 Є(τ)来求解对应的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


τ’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 Є(τ)对应着一个 τ’;(2) Є(τ)对应着多个 τ’,这些 τ’通常由 τ
分裂得到;(3) 不存在 τ’与 Є(τ)对应,此时编码无效。为了更好地阐述解码的过程,先定
义几个对应概念:

5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定义 3.6:准确解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
对于模型元素 τ 的完整编码 Є(τ),若在特征模型中,∃τ’使得 Є(τ’)=Є(τ),即:
Є(τ’).C(τ’)=Є(τ).C(τ), Є(τ’).Idx=Є(τ).Idx, Є(τ’).CB=Є(τ).CB. 此时称 τ’是 τ 的准确解模型元
素或映射边界。
定义 3.7:次准确解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
对于模型元素 τ 的完整编码 Є(τ),若在特征模型中,∃ Ω’使得 Є(τ’)=Є(τ),即:
Є(τ’).C(τ’)=Є(τ).C(τ), Є(τ’).Idx≠Є(τ).Idx, Є(τ’).CB=Є(τ).CB. 此时称 τ’是 τ 的次准确解模型
元素或映射边界。
定义 3.8:伪准确解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
对于模型元素 τ 的完整编码 Є(τ),若在特征模型中,∃τ’使得 Є(τ’)=Є(τ),即:
Є(τ’).C(τ’)=Є(τ).C(τ), Є(τ’).Idx≠Є(τ).Idx, Є(τ’).CB≠Є(τ).CB. 此时称 τ’是 τ 的伪准确解模型
元素或映射边界。
定义 3.9:无效编码
对 于 模 型 元 素 τ 的 完 整 编 码 Є(τ) , 若 在 特 征 模 型 中 无 法 找 到 一 个 τ’ 使 得
Є(τ’).C(τ’)=Є(τ).C(τ),此时 Є(τ)便为无效的编码。
规则 3.6:编码 Є(τ)对应的准确解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如果存在,则有且仅有一个。
规则 3.7:编码 Є(τ)对应的次准确解与伪准确解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如果存在,则
可能有一个或多个。
由上述可知,在 GCT 中每个结点的弧头与弧尾都是一种有序关系,而弧头是依赖
于弧尾而存在的,因此弧头结点与弧尾结点之间存在依赖关系。GCT 图详细保存了特征
面完整编码(含有分析特征信息)的传播状况,GCT 的编码与解码均基于面编码构成,
它记录融合特征相关面编码传播前后的对应关系。通过前面给定的 GCT 性质,分析特
征全域映射边界集对应面求解过程可描述为依据所给定的边界条件特征对应模型元素 τ
的编码 Є(τ),求得其在当前模型上对应的面,算法步骤如算法 3.1 所示。

算法 3.1 : GCT 中与边界条件特征中全域映射边界集对应面解码算法

Step 1:给定 Є(τ),在 GCT 图中以结点 τi 起点遍历所有 N 个结点;


Step 2:根据结点 τi 的完整编码 Є(τi)进行以下判断;
if (Є(τi).C=Є(τ).C, Є(τi).Idx=Є(τ).Idx, Є(τi).CB=Є(τ).CB)
以结点 τi 为起点,沿着弧头方向向后搜索结点 τj,使得 OD(j)=0,得到准确解 τj.

5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else if (Є(τi).C=Є(τ).C, Є(τi).Idx≠Є(τ).Idx, Є(τi).CB=Є(τ).CB)


以结点 τi 为起点,沿着弧头方向向后搜索结点 τj,使得 OD(j)=0,得到次准确解集合
{ j }Nj 0 , 0  j  N 。

else if (Є(τi).C=Є(τ).C, Є(τi).Idx≠Є(τ).Idx, Є(τi).CB≠Є(τ).CB)


else 由于 Є(τi)编码中不存在 CB,因此无解
Step 3:返回 { j }Nj 0 ,  j  GN 即为所求解。

全域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边界集对应的边在解码时需要考虑边与面的关系,由于几何
中边可由两个相交面 f1 与 f2 决定,因此其解码算法可描述如算法 3.2.

算法 3.2 : GCT 中与边界条件特征中全域映射边界对应边解码算法

Step 1:给定 Є(τ),可得与边 τ 相邻的两个面编码 Є(f1), Є(f2);


Step 2:在 GCT 中查询与面 f1 与 f2 传播时相关的面。
if (Є(f1)=Є(f2)) 在 GCT 图中结点查询 Є(f1)对应的所有面 { f1u }uM0 , 0  u  M
else 在 GCT 图中分别查询 Є(f1)与 Є(f2)对应的面集合 { f1u }uM0 , 0  u  M , { f 2v }vN 0 , 0  v  N ;
Step 3:由 { f1u }uM 0 与 { f 2v }vN 0 求得两面之间边的集合 {ei }in 0 , 0  i  n ;
Step 4:遍历 {ei }in 0 中的边 ei 并获得其邻面 f e1 , f e 2 。
if ( f e1  {{ f1u }uM 0 , { f 2v }vN 0 } && f e 2  {{ f1u }uM 0 , { f 2v }vN 0 } ) 边 ei 为所求解;
else 边 ei 非所求解;
遍历完成返回所求解的边集合 {e j }Rj 0 , 0  j  R ;

如图 3.12 所示,从左至右为是全域边界条件特征分析信息的传播过程,步骤(a)中
载荷施加在面 f1 上,步骤(b)中面 f1 被槽特征分裂,此时载荷信息发生改变,其改变的信
息需随混合编码 Є(f1)传播至 Є(f2)与 Є(f3),经过解码便可求得边界条件特征对应的面为
f2 与 f3。步骤(c)与(d)与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的解码过程亦同。

5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 (b) (c) (d)


f1 f2 f4 f5 f6
f3 f7 f8

施加面载荷 载荷面分裂 载荷面保持 载荷面二次分裂

f2 f4 f6

载荷 f1 f7
f3 f5
f8

f1 f2 f4 f5 f6
f3 f7 f8

施加边载荷 载荷边分裂 载荷边保持 载荷边二次分裂

图 3.12 全域载荷边界条件特征编码、传播与解码

此外,由于点不存在合并与分裂等情况,因此全域边界条件特征中的点解码过程相
比面与边更为简单,只需由点编码直接得到。子域边界条件因其映射边界不与模型元素
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与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编码、传播及解码过程不同,其详细详细
算法在 4.5 节介绍。
本章在 Visual C++、ACIS 和 HOOPS 环境下实现了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特
征的编码、传播与解码等过程,在 ACIS 原有属性基础上拓展了分析特征的数据操作与
管理,结合本章的算法可将位移约束与载荷的大小、方向与作用范围等属性附着于 ACIS
模型表面。当 ACIS 模型发生改变时,附于其表面的载荷等属性也随之分裂、合并或删
除。表 3.6 列出了典型的载荷全域边界条件施加在平面或 NURBS 曲面上时随模型改变
时的传播过程。现有 CAD/CAE 集成软件虽有提供该类功能的趋势,然而目前仍有较大
局限性,此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建模-分析过程中有较大优势。

5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3.6 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编码、传播与解码实例
类型 施加 1 次修改 2 次修改 3 次修改
面载荷 面载荷 载荷面保持 载荷面保持 载荷面分裂

状态 原始面载荷 载荷面保持 载荷面合并 载荷面分裂

面载荷

状态 原始面载荷 载荷面保持 载荷面分裂 载荷面删除

面载荷

曲面 原始曲面载荷 载荷面分裂 载荷面分裂 载荷面删除

面载荷

状态 原始边载荷 载荷边保持 载荷边分裂 载荷边分裂

状态 原始边载荷 载荷边保持 载荷边分裂 载荷边分裂

边载荷

注:表中行是模型发生改变时边界条件特征自适应更新状态,列为面与边等载荷等施加在不同模型元素的情况。

6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6 本章小结

本章针对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特征元素的识别问题,首次构建了一个承载位移
约束与载荷等信息的特征元素混合编码与解码规则。首先通过考察分析特征与建模特征
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将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特征元素的编码作为属性方式附着在模
型元素,并研究了边界条件特征的编码方法,再将其与建模特征的编码规则进行融合。
其次通过特征与模型之间的布尔运算描述了位移约束及载荷等边界条件特征编码的合
并、分裂、保持与删除等传播机制,并基于编码传播图提出全域边界条件特征编码与解
码机制。边界条件特征的编码解码机制为其在历史链中重构提供了算法基础,也为新的
CAD/CAE 集成方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技术体系。

6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 建模-分析一体化特征管理及重构机制研究

4.1 引言

在基于历史的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分析特征映射体的编码与解码可确保重构
模型的过程中正确识别出映射体对应的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集。重构模型是一个遍历设
计历史的过程[139],但是目前针对边界条件特征自动重构的文献非常稀少,本章对传统
CAD 建模特征重构机制进行拓展,提出了一种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特征自动重
构机制及相应算法,重构机制包含了特征依赖关系维护、数据一致性与状态的维护以及
历史过程的管理。
在基于历史的参数化特征系统中,特征元素的编码与解码机制可解决由模型元素或
映射边界的使用所带来的语义问题[137],同时为维护三维产品建模-分析一体化环境下的
设计与分析意图提供了方法。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产品模型重构实质是设计与分析
意图过程的重现,为了保证构造历史能够正确地自动重构,相应的重构机制是必须的。
针对以上问题本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重构机制,该机制可确保建模与分析特征均
能正确地自动重构,并以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描述,重
构机制主要包含:① 建模与分析特征依赖关系的维护;② 分析特征数据一致性的维护;
③ 分析特征重构算法。通过该重构机制,在产品建模分析过程中,特征均可自动重构,
位移约束与载荷的大小、方向、作用范围及分布规律等无需重复施加即可自动随模型变
化,有效避免了用户交互重复繁琐,提升了设计效率。

4.2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依赖关系维护研究

基于历史的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模型的构造过程通常是在基特征上附加其他
特征,在添加位移约束或载荷等边界条件时,除指定其施加映射在模型的位置,也需指
定作用方向、大小以及分布规律等,使得载荷等边界条件特征与其加载范围对应的建模
特征存在依赖关系。本章以边界条件特征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其与几何建模特征的依赖
关系,由第 2 章所述可知位移约束或载荷等边界条件特征的几何部分为映射边界,它不
会改变原有几何模型。在修改某个建模特征或重构整个模型时,需要先确定被影响的边

6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界条件特征。为了维护特征之间的这种关系,本章采用一种图[140]的数据结构来记录融
合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Graph of Feature Dependency, GFD),可定义如下:

定义 4.1:融合特征依赖关系图 GFD
GFD  ( F , R )
F  {Feati }iN , 0  i  N (4.1)
R  Feat , Feat
i j |i  j
式中 GFD 是一个有向无环图,F 是 GFD 的结节,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融合特征,
R 是 GFD 的弧,表示着两个结点之间依赖关系的集合。分析特征在模型发生改变时可
能被删除,其对应的信息(如载荷分布信息等)将同时被删除,被删除的特征结点将指
向垃圾结点(Garbage Node, GN)。GCT 中以结点 Fi 为弧头的个数称为节点 Fi 的入度,记
为 ID(i),以 Fi 为弧尾的数目称为节点 Fi 的出度,记为 OD(i)。结点 Fi 至结点 Fj 的路径
记为 p(i, j),它包含一个结点序列:

p(i, j )  ( Fi ,0 , Fi ,1 , , Fi , j ), Fi , j 1 , Fi , j  R (4.2)

然而在有向图中,结点之间的路径不是唯一的,本文中取长度最短的路径作为分析
特征与建模特征结点之间的路径,λ(i, j)为结点 i 至 j 路径的最小长度。

 (i, j )  min{{ p (i, j )}n }, 0    n (4.3)

式中 min 表示求所有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n 为不同路径的总数。通过 GFD 入


度、出度与路径的描述,可对融合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定义。
定义 4.2:直接依赖关系
GFD 中给定两个结点 Fi, Fj,若的 Fi 变化必将导致 Fj 的变化,且 λ(i, j)=1,则特征
Fj 依赖于 Fi 存在,称 Fj 对 Fi 存在直接依赖关系。如图 4.1 所示,载荷边界条件特征(特
征 1)施加在拉伸特征(特征 0)面上,此时称他们之间存在直接依赖关系。
定义 4.3:间接依赖关系
GFD 中给定多个结点 Fi,Fk,Fm,…,Fj,当 Fk 依存于 Fi,Fm 依存于 Fk 等,且
λ(i, j)>1,称结点 Fj 对 Fi 存在间接依赖关系。如图 4.1 所示,载荷边界条件特征(特征
3)加载在槽特征(特征 2)面上,而特征 2 又直接依赖于特征 0,故该载荷特征与特征
0 为间接依赖关系。
定义 4.4:无依赖关系

6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GFD 中给定两个结点 Fi, Fj,当 Fj 的存在不依赖于 Fi,结点之间没有路径可以到


达,即 λ(i, j)<=0,称结点 Fj 对 Fi 无依赖关系。如图 4.1 所示,载荷边界特征 1 与特征 2
无依赖关系。
定义 4.5 主特征与客特征
GFD 中给定两个结点 Fi, Fj,若特征 Fi 与 Fj 存在依赖关系,且 Fj 的存在依赖于 Fi,
即 λ(i, j)>=1,则称 Fi 是 Fj 的主特征,Fj 是 Fi 的客特征。如图 4.1 所示,载荷特征 1 是
特征 0 的客特征,特征 0 是载荷特征 1 的主特征,载荷特征 3 是特征 2 的客特征,特征
2 是特征 3 的主特征。
规则 4.1 边界条件特征 Fi 不允许为其他特征的主特征,即 λ(i, j)=0 必定成立。如图
4.1 所示,载荷特征 1 与 3 均不能成为其他特征的主特征,即不可在同一范围施加完全
一样的位移约束或载荷等边界条件。
为了便于查询与判断特征相关信息,GFD 图可用图 4.1 所示的十字链表[141]结构进
行存储,i 为 GFD 图中节点序号,F 为节点,fin 为当前结点入边表中的第一个结点指
针,fout 为当前结点出边表中的第一个结点指针,tF 为弧尾是结点 F 的序号,hF 为弧
头是结点 F 的序号,hL 为弧头是当前结点的另一条弧的指针,tL 为弧尾是当前结点的
另一条弧的指针,符号~表示为空,十字链表中红色的实线与虚线箭头分别表示邻接图
与逆邻接图,基于此结构 OD(i)为结点 i 弧表中 tF=i 的数量,ID(i)为 hF=i 的数量。如图
4.1(a)中所示,两个载荷边界条件特征的作用范围映射在拉伸特征与槽特征的对应面上,
作用方向与面法矢平行。此时 OD(0)=3, ID(0)=0, OD(1)=0, ID(1)=1, OD(2)=1, ID(2)=1,
OD(3)=0, ID(3)=1, OD(4)=0, ID(4)=1。GFD 中结点的出度表示了直接依赖于当前结点的
结点数量,入度则表示了当前结点的主特征的数量。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计算为 λ(0, 1)=1,
λ(0, 2)=1, λ(0, 3)=2, λ(0, 4)=1, λ(2, 3)=1,其他特征点之间路径长度均为 0. 因此特征 F1,
F2, F3, F4 都依赖于 F0 存在, F3 间接依赖于 F0, 直接依赖于 F2.
特征依赖关系图 GFD 记录了特征之间的关系,当模型有关特征修改时,GFD 也随
之更新,算法 4.1 描述了模型构造特征 Fi 更新时 GFD 中边界条件结点的更新算法,其
中被结点 Fi 影响的所有特征以链表形式存放在 {IF }m , 0    m 中。

6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 槽特征 4 拉伸特征
0

1 2 4

1 载荷边界条 3
件特征 3 载荷边界条
建模特征
件特征
分析特征
0 拉伸特征

(a) 边界条件特征及特征依赖图 GFD

GFD结点表结构 GFD弧表结构
i F fin fout tF hF hL tL
0 F0 ~ 0 1 ~ 0 2 ~ 0 4 ~ ~

1 F1 ~

2 F2 2 3 ~ ~

3 F3 ~

4 F4 ~
...

(b) GFD 管理模型


图 4.1 特征依赖图及管理

算法 4.1 : 模型特征修改时 GFD 中边界条件特征结点更新的一般算法


Step 1:在 GFD 中遍历所有结点 {F }n , 0    n ;
if (λ(i, τ)=1) 结点 τ 为结点 i 所影响的特征 IF ,并更新结点 i 状态;
else 特征 Fi 对 Fτ 不存在直接依赖关系,不作记录;
返回所有 IF 的集合并存入链表 {IF }m ;
Step 2:遍历 {IF }m ,判断是否存在边界条件特征;

6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if ( IF  BF ) 更新结点并转至 Step 4;


else 以 IF 为起点,向后遍历 GFD 中所有结点,获得结点 IF 所影响的所有结
点附加至链表 {IF }m ,转至 Step 3;继续判断 {IF }m 中下一个结点;
Step 3:除去前面已更新的结点,重复 Step 2;
Step 4:完成 GFD 的更新,并更新结点与弧表数据,结束流程;

以图 4.1(a)中模型更新为例,修改基特征 F0(拉伸特征),边界条件(载荷)特征 F1
与 F3 更新过程如下:
Step 1:在 GFD 中获得结点 F0 所影响的特征集合 {IF }m  {F1 , F2 , F4 } ;
Step 2:遍历 {F1 , F2 , F4 } ,并判断结点 F1 为边界条件结点,需更新;
Step 3:以 F1 为起点查询 F1, F2, F4 结点有直接依赖关系的结点,可得结点 F2 所影
响的特征 F3 为边界条件,更新之。
Step 4:至此与 F0 结点有关的边界条件特征更新完毕。

4.3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数据一致性维护研究

在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模型创建过程中,特征的修改可能导致初始分析边特
征意图发生改变,因此需对边界条件特征数据一致性的维护进行研究。上节介绍的
GFD 仅能够记录边界条件特征与建模特征的依赖关系,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边界并不
能在 GFD 图中反映出来,特征的变化会引起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的变化,而模型元
素或映射边界的标识是基于编码的,因此本文在此使用

 (i)  Є  t t , 0  t  n
n
(4.4)

记录所有与特征 i 有关的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的编码,通过完整编码的解码即可确定其
包含的模型元素或映射边界。如图 4.2 所示,历史树中的结点 2 为基于子域映射体的拉
伸特征,该特征包含 6 个面,所以  (2) 即为其 6 个面的编码的集合。结点 3 是全域边界
条件特征,其作用范围对应的几何边界为拉伸特征的顶部面 f1,故  (3) 即为 Є(f1). 结点
5 是一个基于子域映射边界的槽特征,在与原模型进行布尔运算之后该特征包含面 f8, f9
与 f10,即 (5)  {Є  f8  , Є  f9  , Є  f10 } 。

6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
Є  f1  Є  f2  Є  f3  Є  f4  Є  f5  Є  f6 
f1

2 f2 f3 f1

~ f2 f3

3 Є  f1 

4
- f8
f9 f10

Є  f8  Є  f9  Є  f10 
5
...

图 4.2 特征链结构

当模型中的部分实体改变时,可通过 GFD 图对特征依赖关系进行更新。图 4.2 展示


了一个模型构造的特征树,结点 1 是子域映射边界,结点 2 是建模特征,结点 3 是 WBC
特征,结点 4 是子域映射边界,结点 5 为基于子域映射边界的槽特征。结点 2 是结点 3
与结点 5 的主特征,当结点 1 变化时可由 GFD 更新结点 3 与结点 5 的状态。然而 GFD
图只可对依赖关系进行更新,边界条件特征携带的分析信息并不能由 GFD 直接更新,
因此需要对其携带数据进行维护。
在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模型构造过程中,原始特征体与模型之间经常需要布尔
运算,这可能导致边界条件特征的主特征发生改变,使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边界对应的模
型元素可能被删除、合并、分裂或保持,此时载荷的作用范围(紫色区域)可能随着模
型元素的变化指向错误,如图 4.3 所示。载荷施加在顶部面上,施加方向如图红色箭头
所示,当顶部面被槽特征分裂成两个面后,载荷施加的范围仅保留了上部的面缺少了下
部的面。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是边界条件的实体没有正确地自动适应变化的模型。

6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Є  f1  Є  f1 
载荷

f 1
f 1

f2

载荷面分裂后丢失部分信息
图 4.3 面分裂边界条件数据一致性维护问题

为了维护边界条件特征与其主特征之间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对边界条件特征的信息

 B 进行维护:

 B   fID, sID, Є  1  , Є  1  , , Є  n  ,  | n  1 
(4.5)
  { t } , 0  t  5
5
t

式中 B 代表边界条件特征,fID 是边界条件特征的标识号,sID 是与边界条件子域


映射体的标识号(当边界条件特征是 WBC 时,sID 设置为 0),Є(τn)是边界条件特征映
射边界集对应模型元素 τ 的完整编码,ς 记录了边界条件特征变化的状态,{ςt}是边界条
件特征的状态集合:创建、保持、分裂、合并、改变及删除。边界条件的状态可以从边
界条件与建模特征的依赖关系 GFD 图中获得,Є(τn)可从特征  (i ) 中获得。为了使边界条
件特征能够自动检测模型特征的变化,3.4 节基于编码传播图的方法可适合 WBC,本节
将 PBC 特征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边界条件的重构可能发生如图 4.4 所示的错误。PBC
的子域映射边界为模型元素的局部区域,因此模型的变化使得载荷作用边界与模型元素
之间的映射需要重新建立,而 PBC 实际作用范围需要通过其对应的编码 Є(f).CB 与模型
元素映射得到。如图 4.4 中所示,载荷施加在面 f1 的局部区域,当模型发生改变时,载
荷的作用范围因编码 Є(f1)传播至 Є(f1)与 Є(f2)使得作用边界范围扩大了,也可能在模型
特征局部移动之后,原先的载荷作用范围发生变化,使得部分面不包含载荷信息。

6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区域载荷 Є ( f1 ) Є ( f1 ) Є ( f2 ) Є ( f1 ) Є ( f2 )

f1 f 1 f 2
f 1 f 2

正确

载荷作用边界分裂 槽特征移动
Є ( f1 ) Є ( f2 ) Є ( f1 ) Є ( f2 )
载荷面分裂

f 1 f 2
f 1 f 2

错误

槽特征移动

图 4.4 区域载荷边界条件特征编码传播过程图

v 2 v 3 v
2 v 3

v1
v 4
v 1
v 4

v 2
e v 2
e
e
1
2
e 1
2

fv
2
1
v 3
P(u,v) fv
2 1
v
3
P(u,v)
v 4
f
1
e 3 v 4
f 1
e 3

e 4 e 4

v v

0 u 0 u

(a) 载荷作用范围被槽特征分裂 (b) 载荷作用范围不变


图 4.5 PBC 映射在一个分裂的曲面

由前文可知,针对分析特征的编码传播时,需要判断 PBC 是否在某个面上。为此,


本文提出通过计算 PBC 映射到参数空间的范围来判断 PBC 在三维空间的使用范围。如
图 4.5 所示,载荷以映射的方式施加在曲面 f1 上,该面参数空间表达在分裂前与分裂后
是相同的,仅仅是改变了有效的空间区域。假定面在参数空间可使用 P (u, v)来表达,变
量在面分裂成两个面 f1 与 f2 之前在 0<u<1, 0 <v<1 值范围。载荷的作用范围可以记录在
面的参数空间,通过判断作用范围与分裂后的面在参数空间是否相交来判断 PBC 相关

6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的载荷信息编码是否应该传播至新的分裂面。如图 4.5 (a)所示,带有 BFI 信息的面编码


将被传播至两个面 f1 与 f2,然而在图 4.5 (b)中仅仅传播至面 f2。

4.4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历史管理

在基于历史的建模-分析特征系统中,重构模型是对特征历史的遍历,任何一个特征
的创建均可被当作历史中的一个状态。历史链是可用二叉树[142]结构进行存储,而历史
链中的每个特征结点本身也可能经常伴随着修改、删除等操作,若将所有结点存至同一
链表中将提高特征数据的管理难度。本文针对每个特征的创建及变化创建单独的历史链,
特征 τ 的历史链可描述为:

H (t )  {{h (t )}tn0 }, 0  t  n
h (t )  { ,  , e } (4.6)
  {MF , AF , SF , }

式中 t 为状态序号, h (t ) 记录特征在状态 t 时的状态与版本号, e 为与特征 τ 相关的


实体,ς 为特征 τ 在 t 时的状态,ν 为 t 时的版本号。 H (t ) 即为从创建至状态 t 时特征 τ
的整个历史链,它记录了特征的整个生命周期,用户在设计分析时可通过该历史链倒退
回任意状态。
旧BC 新BC

前一个
...... 后一个

h (0) h (1) h (2) h (n)

图 4.6 边界条件特征状态历史管理

以边界条件特征为例(见图 4.6),其所有状态历史构成了一个双向链表[143],每一
次的状态记录中,特征修改前的状态视为旧 BC,修改后的状态为新 BC。当边界条件特
征第一次创建时,旧 BC 设置为 NULL,当边界条件特征删除时,新 BC 设置为 NULL。

7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模型构造过程为一系列特征进行运算(并、交、差与映射等)
的结果,伴随着特征的修改,模型也会有许多不同的状态,为了能回至模型的任何一个
状态,需要记录模型 ρ 在状态 t 时的状态 h (t ) 以及模型完整历史链 H  (t ) :
n
H  (t )  h (t ), 0  t  n
t 0 (4.7)
h (t )  {h (t )} m
 0 , 0   m

式中 n 为模型构造包含的所有特征数,τ 为模型中特征序号,m 为状态 t 时模型中


包含的特征总数,n 为模型状态总量。模型设计历史的实现如图 4.7 所示,边界条件特
征在模型状态 t=1 时创建,载荷作用于模型顶部面,载荷施加方向与面法矢平行,因此
边界条件历史状态以此时为起点。省略号表示历史链可在此基础上随特征创建、修改或
删除继续延伸。

特征状态 0 1 2 3
H1 (0)  h1 (0) H1 (1)  (h1 (0), h1 (1)) H1 (2)  (h1 (0), h1 (1), h1 (2)) H1 (3)  (h1 (0), h1 (1), h1 (2), h1 (3))
边界条件特征
h1 (0)  { 0 ,  0 , e0 } h1 (2)  { 2 ,  2 , e2 } h1 (3)  { 3 ,  3 , e3}
...
历史链 h1 (1)  { 1 ,  1 , e1}

模型状态 t=0 t=1 t=2 t=3 t=4


H  (1)  (h (0), h (1)) H  (2)  (h (0), h (1), h (2)) H  (3)  (h (0), h (1), h (2), h (3)) H  (4)  (h (0), h (1), h (2), h (3), h (4))
模型构建 H  (0)  h (0)=h0 (0)
历史链 h (1)=(h0 (1), h1 (1)) h (2)  (h0 (2), h1 (2)) h (3)  (h0 (3), h1 (3), h2 (3)) h (4)  (h0 (4), h1 (4), h2 (4), h3 (4))
: 0  :1 : 2 : 3 : 3

...

(a) (b) (c) (d) (e)


图 4.7 模型特征历史状态管理

特征重构的过程是模型依据其设计-分析特征的创建历史进行重建的过程,然而触
发重构过程的可能是整个模型过程的重构,也可能是前期特征的修改与删除的操作驱动
的局部过程重构,为了更清晰地阐述特征重构的过程,本文将其表示为:
 i : H  (t )  H  (t  1)
(4.8)
 i { i }0 , i  0

式中 { i }0 表示的一系列操作,包括重构当前模型或某个特征的创建、修改与删除
等,理论上特征操作次数是可以无限的。如图 4.8 所示模型重构示意图,状态 0 至 4 与
图 4.7 中的模型过程对应,双向直线箭头表示历史过程的回退,曲线单向箭头表示基于
当前状态直接重构整个模型。在模型状态 4 的基础上修改特征 F1(  4 )模型状态变为 5,

7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修改特征 F2(  6 )模型状态变为 6,其他同理。在当前状态重构整个特征历史树时无任何


特征状态产生变化,故此时模型状态不变。

i i
H  (5) H  (6)
4 5

开始 0 1 2 3 i
H  (0) H  (1) H  (2) H  (3) H  (4)

6 7
i
H  (7) H  (8)
8 i 重构方向
H  (9)
历史回退

图 4.8 不同操作下模型历史的重构过程

4.5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特征重构过程

要实现建模-分析特征完全融合与一体化功能,边界条件特征必须能够随模型变化
而变化,其中全域边界条件特征重构算法在 3.5 节已有介绍,而子域边界条件特征由于
其特殊性需研究其不同的算法,本节重点研究该类边界条件的重构过程算法。
如图 4.9 所示,从左至右阐述了模型的重构过程,其中原始特征 F1 是拉伸特征,然
后载荷作为特征施加在顶部面 f1 的部分区域上(红色部分),载荷作用方向与面法矢平
行(亦可为任意方向,可将值转换至 x, y 与 z 对应的方向)。在步骤(b), (c), (d)中,几何
模型的改变导致了载荷作用范围变化了,载荷大小方向、分布规律等也应传递至相应的
边界范围,即边界条件特征需要重构。
通过第 3 章给定的 GCT 性质,面求解过程可描述为依据所给定的与边界条件映射
边界集对应的模型元素 τ 的编码 Є(τ),求得其在当前模型上对应的面,然而编码的正确
性是求解编码的前提,4.3 节给出了 PBC 特征编码需要考虑到映射范围的分析,算法 4.2
描述了子域边界条件特征特征映射边界集对应的模型元素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7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算法 4.2 : 区域 PBC 特征编码传播及解码


Step a:添加基于子域映射边界的边界条件特征 γ 映射至面 f1,更新面 f1 编码 Є(f1)与 GFD
图,记录特征 γ 映射相关的编码  ( ) ;
Step b:按编码与解码两部分描述;
(1) 编码:模型与槽特征进行布尔运算并更新 GFD 图,面 f1 被分裂编码会进行分裂传
播并修改 GCT 图,面 f1 编码需要进行分裂传播。建立面 f1 相关特征的所有客特征集合
{IF }m 并遍历,判断集合中是否存在边界条件特征。

if ( IF  BFS )
从该特征对应的面 τ 获得边界条件编码信息 Є(τ).CB, 由其可得边界条件特征 fID, BFI
等信息;
在 GCT 图中查询与 f1 有关的结点得到结点集合 {CI }p , 0    p 。
遍历 {CI }p ,若 OD(σ)=0 且 CI  GN ,模型元素 σ 即为面 f1 分裂之后有关的面(f2, f3),
通过 BFI 等信息计算并比较面 f2, f3 参数空间范围 P2(u, v), P3(u, v)与 PBC 特征作用范
围 P(u, v),确定此时的 PBC 特征与面 f2, f3 的关系,同时更新完整面编码 Є(f2), Є(f3)(更
新后的 Є  f 2  .CB   ).

end if
(2) 解码:由给定的携带 PBC 信息的模型实体编码 Є(τ),由算法 3.5 得到相关模型元素
集合 { j }Nj 0 ,  j  GN (面 f3);
遍历 { j }Nj 0 ,由 Є(τ).CB 确定 PBC 特征的范围(图 4.9(b)中红色区域);
Step (c)与(d):对 PBC 特征有关的实体编码与解码与 Step (b)类似。(c)图中槽特征的位置
移动了,导致与面 f1 有关的边界条件传播至 f2, f3,同理图(d)中面 f6, f7 包含 PBC 特征信
息,而面 f8 不包含。

点 PBC 与线的 PBC 特征相关实体的编码与解码过程与算法 4.2 较为接近,因此不


再赘述。
本章在 Visual C++、ACIS 和 HOOPS 环境下实现了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特
征的重构过程,在 ACIS 原有特征管理的功能基础上拓展了分析特征的管理,结合本章
方法可将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特征与原有 ACIS 建模特征建立依赖关系,当其依
赖的模型实体发生变化时,结合本章算法可对载荷等分析信息进行维护。此外基于 ACIS
体外轮廓线可映射至模型功能进行拓展,将模型体外的位移约束或载荷信息一同映射至
模型元素的局部范围。当模型发生改变时,此时的载荷等信息是基于体外轮廓,因此其

7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作用范围不随模型体表面改变而改变,模型每变化一次,体外的载荷边界范围自动与模
型元素建立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子域边界条件特征的分裂、合并或删除等操作。表 4.1
列出了几种典型子域边界条件 PBC 施加在平面或 NURBS 曲面上时随模型改变的自适
应重构过程,在子域边界条件中,点 PBC 可作为线 PBC 的一种特例(线的两点为同一
点时线 PBC 即为点 PBC),因此表中并未对点 PBC 进行实例研究。现有 CAD/CAE 集
成软件目前并无与 PBC 相关的功能,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建模-分析过程中有较大优
势。

(a) (b) (c) (d)


f2 f4 f6
f1 f5 f7 f8
PBC f3
(区域载荷)

施加区域载荷 载荷区域分裂 载荷区域保持 载荷区域二次分裂

f2 f4 f6

f1 f7
f3 f5
f8
f2 f4 f6
f1 f3 f7
f5 f8
PBC
(线载荷)

施加线载荷 载荷线分裂 载荷线保持 载荷线二次分裂

f2 f4 f6
f1 f3 f5 f7
PBC f8
(点载荷)

施加点载荷 载荷点保持 载荷点保持 载荷点保持

图 4.9 PBC 特征的重构过程

7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4.1 模型修改时典型子域边界条件的自适应重构实例
类型 施加 1 次重构 2 次重构 3 次重构

区域
载荷

线载荷

4.6 本章小结

本章在第三章融合特征编码的基础上,首先对建模-分析一体化中存在的特征依赖
关系进行分析,并使用一种图结构对依赖关系进行了描述与存储。其次研究了边界条件
特征语义及数据维护,并提出使用链表结构对边界条件映射边界集及其对应编码进行存
储。接着基于历史特征管理、编码传播及解码机制提出了边界条件特征重构算法,其相
应的位移约束及载荷大小、方向、作用边界及分布规律等信息可随几何模型变化自适应
改变,无需重复施加。最后结合子域映射边界条件特征对算法进行验证,证实了本文提
出的新方法对边界条件特征重构是行之有效的。

7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 基于统一特征表达的的结构性能分析技术研究

5.1 引言

现有 CAE 软件大都基于有限元法进行性能分析,其大规模线性方程迭代求解对计
算机性能要求颇高。当零件结构复杂,单元数量众多时,方程规模庞大,求解过程困难,
因此必须进行模型简化,导致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下降。尽管现有 CAE 软件已能提供最
新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但产品设计是一个交互的设计过程,即时响应是设计的基本需求,
现有云计算方案难以满足这种交互设计、及时响应需求。前文提出的建模与分析特征融
合方法,使得设计分析过程中的交互大幅减少,然而其分析过程仍非常耗时。考虑到边
界元计算网格仅需剖分模型边界,该特点与 CAD 模型表示及显示相符(图 5.1 中模型
改进的显示网格可直接作为边界元计算网格),因此本章以边界元法作为分析计算方法。
本章首先介绍三维弹性力学问题边界积分方程的建立过程,其次对快速多极边界元
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二次积分的快速多极边界元并行进行分析。针对分析过程耗时与
计算精度问题,提出了二次单元的快速多极边界元 GPU 并行策略,该方法融合了快速
多极边界积分、GPU 并行计算等方法及技术。最后通过数值算例比较快速多极边界元并
行算法与 ANSYS 进行比较,表明本方法可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并比较不同
规模下不同叶子大小对计算收敛速度的影响,为更高效的分析计算提供依据。

CSG+BREP模型表达 改进的三角面片拟合模型 渲染显示

图 5.1 CAD 模型显示

5.2 基于边界元分析的特征建模研究

7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传统的有限元分析与面向设计的特征造型之间相互独立,分析主要采用有限元离散
单元模型,前处理只需网格相关信息,失去了 CAD 模型几何描述的数据信息,导致,
使得“设计-分析-再设计”过程难于自适应进行,产品设计效率较低,而且造成 CAD 与
CAE 集成的困难。在有限元中虽然可通过引入特征技术虽然有利于 CAD/CAE 集成,数
据转换更为自然,一定程度提高了设计效率。然而由于有限元体网格的特点,其数据模
型始终与 CAD 模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两套不同的网格数据支撑 CAD 模型显示
与 FEM 分析结果后处理的。

d
a
c c a
d
a c
b
根据单元边界条件
{u1 , u2 , u3 }N1
d {t1 , t2 , t3 }N1
a 建模特征 c 数值分析计算 构建方程组
a Ax  b
b 分析特征 d 仿真结果 求解方程组

图 5.2 建模-分析迭代过程

为进一步融合面向设计与面向分析的模型,本文结合第二至四章的分析特征相关技
术与边界元网格降维特点,提出面向边界元的特征建模思路。基于特征的边界元建模主
要由以下过程进行迭代得到:① 建模特征:添加与产品结构形状有关的几何建模特征,
并对获得的 CAD 模型表面进行网格剖分并显示模型。通过设置参数可获得较为理想的
面网格模型(见图 5.1),并且网格剖分基于边界较之有限元体网格耗时大幅降低。该网
格数据可直接作为,为性能分析求解提供数据输入,从而得到建模-分析融合模型。② 分
析特征:添加与材料、边界条件(载荷、位移约束等)相关的信息。当特征为全域边界
条件 WBC 时,显示网格无需更新,当为子域边界条件 PBC 时,面网格需基于约束边界
重新剖分[144],但并不改变模型;③ 基于 CAD 显示网格进行边界元计算。与传统建模-
分析过程(见图 1.1)不同的是,面向边界元的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的产品设计过程是
建模-分析的迭代过程,建模与分析均以特征为基本功能模块,如图 5.2 所示。

7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3 结构性能分析中边界元法的基本理论

在三维产品建模及分析中,静力分析的目的是获得负载不变情况下结构的位移、应
力与应变等效应,为产品设计刚度与强度提供解决方案。通常静力分析中主要为弹性力
学问题,其实质即对给定边界条件下的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在工程分析中,上
述问题难于得出解析解,需借助数值方法进行求解。针对弹性力学问题,边界元法可将
其偏微分方程进行转换得到边界积分方程,由于其基于边界离散使得问题维度可降低一
维,极大降低剖分网格的工作量。

5.3.1 边界积分方程的建立及离散

假定各向同性的三维弹性体不受体力作用,其边界为 S 离散成 t 个单元,则通过


Betti 功互定理与 Kelvin 基本解等可得以下离散形式的边界积分方程[68]:
M k M k
Cij ( g )u j ( g )   u (je, ) (h)H ije ( g , h)   t (je, ) (h)Gije ( g , h), (i, j  1, 2,3) (5.1)
e 1  1 e 1  1

式中 u(je, ) (h) 与 t (je, ) (h) 各表示单元 e 上 α 节点在 j 方向的位移分量和面力分量;Cij(g)


是 g 点边界几何形状关联的自由项系数;U ij ( g , h) 与 Tij ( g , h) 分别表示 Kelvin 基本解,Gije ( g, h)
与 Hije ( g, h) 可表示为:
Gije ( g , h)  U ij ( g , h) N (h)dS (h)
 Se
 e (5.2)
 H ij ( g , h)  S Tij ( g , h) N (h)dS (h)
 e

式中 N (h) 为单元 e 中 α 节点在点 h 的插值函数。通过在边界 S 对 g 依次取节点,

式(5.1)可变换为矩阵形式:
̂U
H ̂T
̂=G ̂ (5.3)
̂ 与T
式中,U ̂ 为边界节点的位移矢量与单元面力矢量,H ̂ 为与位移分量及面力分
̂ 与G
量关联的系数矩阵。通过给定的边界条件信息,可将U ̂ 与T
̂ 中未知量转至方程左边,已知
量转至右边,式(5.3)可转换为线性方程组:
̂X
A ̂=B
̂ (5.4)
̂ 为未知量的对应系数非对称满矩阵,B
式中A ̂ 为已知量乘相关系数后得到的矢量,X
̂
为未知量矢量,可通过求解式(5.4)得到。

5.3.2 单元积分的方法

7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鉴于三角网格剖分较易,且适用于任何形状[145],但常单元与线性单元精度较低[146],
本文以三角形二次单元对模型边界网格剖分,同时考虑到单元 e 和源点 g 的不同位置关
系(见图 5.3),式(5.2)中积分包含非奇异积分与奇异积分两种,其计算时采用的方法不
同。

g
g

e e e 单元节点 e

g

(a) 二次单元节点 (b) 源点 g 在单元 e 外 (c) 源点 g 和 α 节点重合


图 5.3 源点与二次单元的不同位置关系

源点 g 在单元 e 外时,式(5.2)包含非奇异积分,此时可借助单元局部坐标系(ξ1, ξ2),


对单元 e 实现坐标变换,如图 5.4 所示。再使用 Hammer 数值积分[147]进行计算,式(5.2)
可转换为:

G e ( g , h)  U ( g , h) N (h)dS (h)  1 12 U ( g , h) N ( ,  ) J ( ,  )d  d 


 ij Se ij  0 0 ij  1 2 1 2 1 2
 1 1 2 (5.5)
 H ije ( g , h)   Tij ( g , h) N (h)dS (h)    Tij ( g , h) N (1 ,  2 ) J (1 ,  2 ) d 1d  2
 Se 0 0

式中 J(ξ1, ξ2)为坐标进行转换时的雅各比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1

 x x
2
x x   x x
2
x x   x x x x  
2 2

J (1 ,  2 )   2 3  2 3    3 1  3 1    1 2  1 2   (5.6)
           
 1 2
 2 1   1 2 2 1   1 2 2 1  

二次插值函数 Nα(ξ1, ξ2)为:

 N1 (1 ,  2 )  1 (21  1)
 N ( ,  )   (2  1)
 2 1 2 2 2
 N 3 (1 ,  2 )  (1  1   2 )(1  21  2 2 )
 (5.7)
 N 4 (1 ,  2 )  41 2
 N 5 (1 ,  2 )  4 2 (1  1   2 )

 N 6 (1 ,  2 )  41 (1  1   2 )

7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x3 2
3 2(0,1)
x2
6 5 5 4

e e
1
1 4 2
x1 3(0,0) 6 1(1,0)

图 5.4 二次单元从全局坐标系对应局部坐标系

当源点 g 与单元 e 顶点 α 重合时,式(5.2)为奇异积分,不可以 Hammer 积分计算。


为抵消积分 1/r 奇异性,本文采用一种三角极坐标变换法[148],将单元从全局坐标系转移
至局部坐标系(ξ1, ξ2),如图 5.4 所示,接着再映射地另一局局部坐标系(τ1, τ2),如图 5.5
所示。

图 5.5 三角极坐标变换

其中,坐标转换公式为:
1  1   1t

 1 t 1 (5.8)
 2   1 ( 1   2 )
 2

式中,坐标系(ξ1, ξ2)对应坐标系(τ1, τ2)的雅各比值 J2(τ1, τ2)可抵消积分 1/r 奇异性,


具体阐述见[66],J2(τ1, τ2)计算如下:
1
J 2 (1 , 2 )  t12(t 1) (5.9)
2
然后将单元从坐标系(τ1, τ2)转移至单元局部坐标系 (1 ,  2 ) ,此时 J2(τ1, τ2)=2,变换公
式如下:

8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1  1   1
 (5.10)
 2  1   1  2 2

除源点 g 对 α 节点的 Hije ( g, h) 积分外,其余 Gije ( g, h) 与 Hije ( g, h) 积分计算如下:


G e ( g , h)  1 12 U ( g , h) N ( ,  ) J ( ,  ) J ( , ) J ( ,  ) d d
'

 ij 0 0 ij  1 2 1 2 2 1 2 3 1 2 1 2
 1 1 2
' (5.11)
 H ije ( g , h) 
 0 0 Tij ( g , h) N (1 ,  2 ) J (1 , 2 ) J 2 (1 , 2 ) J 3 (1 ,  2 )d 1d 2
式中插值函数 N (1 ,  2 ) 为:
 N1 ( 1 ,  2 )  (1  (1   1 )t )(1  2*(1   1 )t )

 N 2 ( 1 ,  2 )   2 (1   1 ) (2 2 (1   1 )  1)
t 1 t 1

 N ( ,  )  ((1   )t   (1   )t 1 )(2*(1   )t   (1   )t 1  1)
 3 1 2 1 2 1 1 2 1
 (5.12)
 N 4 ( 1 ,  2 )  4 2 (1   1 ) (1  (1   1 ) )
t 1 t

 N ( ,  )  4 (1   )t 1 ((1   )t   (1   )t 1 )
 5 1 2 2 1 1 2 1


 6 1 2
N ( ,  )  4(1  (1   1 ) t
)((1   1 ) t
  2 (1   1)
t 1
)

针对式式(5.11)进行 Hammer 积分,便可求得 Gije ( g, h) 与 Hije ( g, h) 。此外,当源点 g 与


二次单元边中点 4、5 与 6 重合时,可将单元 e 细分为单元 e1,e2 分别用上述方法计算
之后进行叠加求得积分值,如图 5.6 所示。
2 8(0.25,0.75)
ξ2 g
e1 4
2(0,1) 5
8
g 4(0.5,0.5) 9(0.25, 0.25)
e1 3
5(0,0.5) 7 g
9
e e2 4
ξ1 9 7(0.75,0.25)
3(0,0) 6(0.5,0) 1(1,0) e2
奇异点 3 6 1

图 5.6 源点 g 与二次单元边中点重合

当源点 g 与单元 e 顶点 α 重合时, Hije ( g, h) 积分为 1/r2 奇异,上述极坐标变换方法难


于抵消奇异性,其中 H 对角块矩阵系统可由刚体位移法求得[149]:
N
gg
̂ ] =(δgh -1) ∑ [H
[H ̂ ]gh (i, j=1, 2, 3) (5.13)
jj jj
h=1

gh
式中 N 为总节点数,δgh 为 kronecker 函数,g 与 h 为节点号,[H
̂ ] 为 g 对 h 作用生成的
jj

H 中系数。

8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4 快速多极边界元法

5.4.1 基本原理

快速多极边界元法采用快速多极算法中的多极和局部展开及单元积分,使得积分计
̂X
算存储量和计算量降至O(N)。在与迭代算法联合求解A ̂ =B ̂ 和迭
̂ 的过程中可实现矩阵A
̂ 。当源点g接近单元时采用传统边界元法计算,当其
代矢量的相乘,因此无需显示存储A
远离单元时采用快速多极边界元法进行计算,其中传统边界元法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直接
作用(见图5.7(a))被替换为块与块之间的作用(见图5.7(b))。

(a) 传统边界元[O(N2)]

(b) 快速多极边界元[O(NlogN)]
图5.7 边界元计算量示意图

三维弹性力学快速多极边界元计算分为上行过程与下行过程,其中上行过程包含多
极展开、多极展开的传递。下行过程包括多极展开向局部展开的传递、局部展开与局部
展开传递(具体推导可参考文献[76, 84])。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的核心思想便是将核函数
展开为一系列函数,如此即可将源点p与场点h分开,其中上行过程的作用是将场点h的
展开系数传递至中间场点hc’, 下行过程则是将hc’的系数传递至源点g,如图图5.8所示。

8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边界 S 传递方向

LE gc
L2L M2L hc' h
gc'
hc ME
M2M

图 5.8 系数展开与传递过程

5.4.1.1 上行过程
(1) 多极展开(Moment Expansion, ME)

多极展开的作用是分离场点h和源点g的贡献,使场点对源点的贡献由原始的直接贡
献变换为场点至展开点hc ,再从该点将贡献转移至源点的间接方式(见图5.8,其中
hc h  hc g ),多极展开可将边界积分方程中基本解的积分项转换为场点和展开点、展开
点和源点的表达式。通常基本解展开方式有球谐函数与Taylor展开两种,较之后者,球
谐函数展开系数更少,可提升效率[150],故本文选择球谐函数展开基本解,其中位移基本
解展开形式为:

 h g  R  h h  G  h g  h h   
n

   F Rn,m hc h 
1
Uij ( g , h)  S S
(5.14)
8 n  0 m  n
ij , n , m c n, m c i ,n,m c c
j 
式中
  3  
 S
   
 Fij , n , m hc g    2  ij S n , m hc g    2 hc g

  j xi
 
S n , m hc g
 (5.15)
 
 GS


 
i , n , m hc g  S
  2 xi n , m c
hg  
其中位移与面力基本解的关系:

Tij ( g , h)  E jklp nk (h) U il ( g , h) (5.16)
x p

式中弹性张量 Eiklp=λδikδlp+μ(δilδjp+δipδkl),nk(h)为 h 点外法线方向余弦。此时 场点 h 对


源点 g 的积分贡献转换成了以展点开 hc 为过程点的分离。

8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 多极展开的传递(Moment-to-Moment Translation, M2M)


如图 5.8 所示,M2M 的作用是将 h 对 hc 点的贡献值转移至 hc’,此时多极展开系数
可由
 k
   
n n'
 k M kj , n  n ', m  m ' (hc ) 
 M n, m (hc ' )    Rn ', m ' hc ' hc  M n  n ', m  m ' (hc )  hc ' hc 
 n '  0 m '  n '
j
 (k  1, 2) (5.17)
 
n n'
 M k (h ) 


j ,n,m c'  
n '  0 m '  n '
Rn ', m ' hc ' hc M kj , n  n ', m  m ' (hc )

得到,M2M经过一定步聚的二重求和即可得到hc’的展开系数,不产生额外误差。

5.4.1.2 下行过程

(1) 多极展开向局部展开的传递(Moment-to-Local Translation, M2L)


如图 5.8 所示,若 
hc gc  hc h  hc h  ,通过多极展开系数的传递可求局部展开系数 L k
j , n, m

与 Lkn,m ,计算公式如下:
 k
   
 n'
L
 n, m c

( g )  ( 1) n
  Sn n' ,m  m' hc gc  M nk' ,m' (hc )  hc gc
n'= 0 m'  n'
j
M kj ,n' ,m' (hc ) 

 (5.18)
 
 n'
 Lk ( g )  (1) n


j ,n,m c  
n'= 0 m'  n'
Sn  n' , m  m' hc gc M kj , n' , m' (hc )

(2) 局部展开的传递(Local-to-Local Translation, L2L)


如图5.8所示,局部展开的系数可从gc传递至gc’,此时局部展开系数可式(5.15)得到。
 k 

   
n'
 k Lkj , n' , m' ( g c ) 
 Ln, m ( gc' )    Rn' - n, m' - m g c g c'  Ln' , m' ( g c )  g c g c' 
 n'= 0 m'  n'
j
  (5.19)
 
n'
 Lk ( g ) 
 j ,n,m c'  
n'= 0 m'  n'
Rn' - n, m' - m gc g c' Lkj , n' , m' ( g c )

3) 局部展开(Local Expansion, LE)


如图5.8所示,若 gc g  hc h ,场点h与源点g的贡献可转换为h至源点g附近展开点gc的
贡献、展开点gc至源点g,其中gc至g的展开是局部展开,此时可得积分式展开的新形式:

g gL  
n
1
Se
Uij ( g , h)t j (h)dS (h) 
8
   F
n  0 m  n
R
ij , n , m c
1
j , n, m ( gc )  GiR, n, m gc g L1n,m ( gc ) 
 (5.20)

g gL  
n
1
Se
Tij ( g , h)u j (h)dS (h) 
8
   F
n  0 m  n
R
ij , n , m c
2
j , n, m ( gc )  GiR, n, m gc g L2n,m ( gc ) 
 (5.21)

其中局部展开系数包含 L1j ,n,m 、 L1n,m 、L2j ,n,m 和 L2n,m ,FijR,n,m 及 GiR,n,m 可通过式(5.15)以Rn,m替换Sn,m
求得,局部展开系数和多极展现系数具有相似以下性质:

8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Ln ,  m (hc )  (1) Ln , m (hc )
k m k

 k , m0 (5.22)
 L j , n ,  m (hc )  (1) L j , n , m (hc )

m k

5.4.2 快速多极边界元法计算流程

(1) 上行遍历计算(Upward)
上行遍历由多极展开与多极展开的传递构成:此过程中展开阶次为 p,展开点为叶
子结点立方体中心点,以树结构的最底层为始逐层遍历所有层的叶子结点,并求得其单
元积分展开系数,然后将结果累加至所有叶子结点;接着一层一层向上传递展开系数至
以其父结点作中心的多极展开系数,遍历至第二层终止。上行遍历流程如图 5.9 所示,
树结构中不同层的传递过程类似。

(2)下行遍历计算(Downward)
下行遍历过程和上行过程遍历反向,包括多极展开至局部展开的传递、局部传递以
及局部展开三个过程,以树结构第二层为始,将上行过程中求得的展开系数一层一层向
下层结点传递,如遇叶子结点即结束。接着计算所有叶子的局部展开对节点的贡献,下
行遍历算法流程如图 5.10 所示。

5 1

2
5
8 1
4
8
2
6 3
7 3
7
ME
M2M
子结点中心
6 4 父结点中心

图 5.9 上行计算过程示意图

8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 1

2
5
8 1
4
8
2
6 3 3
7
7
LE
L2L
子结点同级结点
M2L
子结点中心
父结点同级结点 6 4
父结点中心

图 5.10 下行计算过程示意图

5.5 基于 CUDA 的快速多极边界元并行算法

在边界元计算方面,GPU 较之快速多极边界元先运用于传统边界元法,由于后者各
节点和单元的积分独立,适合 GPU 大规模并行[151][152]。基于 CUDA 架构的 GPU 并行快
速多极边界元中显存与计算单元的对应关系如图 5.11 所示。GPU 显存中全局存储器
(Global Memory)能被所有线程读写但速度较慢,但能由大规模的并行化来隐藏延时。
Block 中的所有线程可访问共享存储器(Shared Memory),其访问速度很快。常量存储器
(Constant Memory)提供所有线程读权限,包含缓存,其访问速度较快,用来存储常量,
如展开阶次等值。寄存器(Registers)读写速度与共享存储器一样,计算时为每条线程单独
占用。要实现高效的基于 CUDA 的并行算法,需要充分合理地使用不同存储器,这也是
基于 CUDA 的并行计算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8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Thread Grid(0,0)
x
Thread Block (0,0) Thread Block (1,0)
Block公用 Shared Memory/ L1 cache
Shared Memory/ L1 cache
容量有限,读写
Registers Registers Registers Registers ...
Thread私有
容量很小,读写 y
Thread (0,0) Thread (1,0) Thread (0,0) Thread (1,0)
... ... ... ...

访问速度较慢 Block块
Global Memory 容量最大、读写

Constant Memory 容量有限、存常量、只读


访问速度较快

Texture Memory 特定访问可减少内存流量、只读


Block 0
GPU (设备端)
传输速度很慢 计算单元,并行完成

CPU能访问,GPU无法直接访问,容量很大
CPU (主机端)

图 5.11 显存的分类

然而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算法较为复杂,本章结合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的特点,分析其
并行性然后针对上下行过程分别给出快速多极边界元 GPU 并行策略。

5.5.1 上行过程的 GPU 并行策略

(1) 多极展开(ME)的 GPU 并行


快速多极边界法中,叶子结点的计算各自独立适合并行计算。考虑到 GPU 中寄存
器及共享存储器的资源较少,本文以单个线程负责一个叶子计算为并行策略来减少显存
的消耗,并行策略如图 5.12 所示。
计算 一组(n, m)系数值
B: 线程块
T: 线程

x Grid

图 5.12 多极展开 ME 的 GPU 并行策略

8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通过分析多极展开系数 M nk,m 与 M kj,n,m 得知下标组合(n, m)的计算独立,故以一个 Block


计算单个叶子结点 M nk,m 和 M kj,n,m ,其中每条线程实现一组(n, m)下标的系数值。当多极展
开阶次是 p 时下标(n, m)的值范围限定为:
 0n p
 , n, m  Z (5.23)
n  m  n

式中 Z 为整数集合,负值 m 的多极展开系数可由共轭关系得到,实际计算中仅计算下标
(n, m)中 m  0 位置上的系数,它可由一维数组形式存储,M nk,m 值可存放于同一数组,M kj,n,m
由 j 值的差异存放于三个数组,下标(n, m)对应系数在数组中的位置为:
loctn, m  n(n  1) / 2  m (5.24)
由于每个线程仅计算一组(n, m)系数,故每个 Block 包含线程的数量为(p+1)(p+2)/2,
线程编号与下标位置对应如图 5.13 所示。

全局存储器 ...

线程编号 0 1 2 3 4 5 6 ... p(p+1) p(p+1)


/2+p-1 /2+p

(n, m) (0,0) (1,0) (1,1) (2,0) (2,1) (2,2) (3,0) ... (p,p-1) (p,p)

显存 全局显存读写 线程索引映射

图 5.13 Block 中的线程分配策略

在上述并行策略中将多极展开系数存至共享存储器中可减少对全局存储器的访问,
且节省了寄存器的占用,每一组系统均计算完毕时一次性传至全局存储器。由于不同线
程处理的计算量相当,当叶子数目规模较大时便可充分发挥 GPU 的计算性能。基于
CUDA 的多极展开系数 GPU 并行计算算法如下:

算法 5.1 基于 CUDA 的多极展开系数(ME)并行策略


i ← blockIdx.x*blockDim.x+threadIdx.x // x方向线程ID
j ← blockIdx.y*blockDim.y+threadIdx.y // y方向线程ID
ij ← i*n+j // 全局线程ID
if i<m && j <n // m, n: x 与 y 方向的叶子数,即 Block 数
if ij==0 求得叶子结点对应的编号 c 与中心坐标值
end if
求线程 ij 对应位置的 ME 系数

8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end if

(2) 多极展开的传递(M2M)的 GPU 并行


在多极展开系数的传弟中,叶子结点之外的展开系数均由其子结点传递获得,由于
系数从树的底层向上传递至第 2 层,层内部结点计算可并行,但层与层之间不能并行,
为此本文使用并行父层的策略来避免资源竞争,如图 5.14 所示。

第i层
(并行)

第i+1层

图 5.14 多极展开系数传递(M2M)的并行策略

并行父层结点可依次实现子结点向父层结点系数传递的过程,在系数传递过程中,
不会产生资源竞争。M2M 的并行策略资源分配与 ME 的策略类似,结合上述策略,基
于 CUDA 架构的多极展开系数传递的 GPU 并行计算算法如下:

算法 5.2 基于 CUDA 的多极展开系数传递(M2M)并行策略


for k=K-1 to 2 do // K 为快速多极树的总层数
for b=0 to B-1 do // B 表示第 k 层的结点总数,一个结点对应一个 Block
while c ϵ cbid do
并行每个ij线程,计算将结点c的ME系数传递至cbid对应的ME系数并进行累和
end while c
end for b
end for k

5.5.2 下行过程的 GPU 并行策略

(1) 多极展开向局部展开传递(M2L)的 GPU 并行

8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多极展开向局部展开系数传递的计算[76, 153, 154]可以逐层完成,但其本身不为层级所


约束,各结点系数传递各自独立,故可用每个 Block 处理一个结点的系数传递,一个线
程求解计算式(5.18)中一组(n, m)系数。如图 5.15 所示,结点 u1、u2 和 u3 为共父结点的 3
个结点,结点 v1、v2 和 v3 为满足 M2L 越层传递的结点集合 L2,2(u1)、L2,2(u2)与 L2,2(u3)中
的结点,通过 M2L 将多极展开系数传至 u1、u2 和 u3 的父结点 fu 的中心,可能同时修改
u1、u2 和 u3 父结点的局部展开系数,出现资源竞争问题。

结点v1 L2,2(u1)
结点 u1
1

2
结点v2 L2,2(u2)
1
结点 u2

2
3 3
结点v3 L2,2(u3)
结点 u3

图 5.15 越层 M2L 传递的数据冲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越层传递的结点分组,不满足越层传递的存入列表 L2,1,
满足条件的存入 L2,2,故基于 CUDA 的多极展开向局部展开系数越层传递的 GPU 并行
策略包含两个计算 Kernal:

算法 5.3 基于 CUDA 的多极展开向局部展开系数传递(M2L)并行策略


# Kernal 1
for b=0, 1, …, B2-1 do // B2 为 c2 到 cN 的总结点数
while k ϵ L2,1 do // L2,1 为不可实现 M2L 越层传递结点的集合
并行每个ij线程,将结点k的ME系数传递至cbid对应的LE系数并进行累和。
end while k
end for b

# Kernal 2

9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for b=0, 1, …, B1-1 do // B1 为 c1 到 cN 的总结点数


while k ϵ L2,2 do // L2,2 为可实现 M2L 越层传递结点的集合
并行每个ij线程,将结点k的ME系数传递至cbid对应的LE系数并进行累和。
end while k
end for b

(2) 局部展开的传递(L2L)的 GPU 并行


局部展开系数的传递类似 M2L 是逐层传递的,但传递方向相逆,因此使用并行子
层的策略,由于局部展开系数从父结点至子结点进行传递,不会产生资源竞争,采用该
策略可提升并行规模。其中单个 Block 完成单个结点的计算,每个线程计算一组(n, m)系
数,故基于 CUDA 架构局部展开系数传递的 GPU 并行算法如下:

算法 5.4 基于 CUDA 的局部展开系数传递(L2L)并行策略


for l=2 to N do // N 为快速多极树结构总层数
for b=0 to B do // B 为第 l 层 Block 数量,即为当层结点数
并行每个ij线程,将cbid父结点的LE系数传递至cbid对应的LE系数并进行累和
end for b
end for l

5.5.3 快速多极边界元 GPU 并行流程

快速多极边界元 GPU 并行流程如图 5.16 所示,图中 CPU 为主机端,GPU 为设备


端,通过主机端将 CAD 网格模型(边界元直接使用显示网格作为计算网格)数据复制
至 GPU 设备端,然后在设备端依次并行 ME、M2M、M2L、L2L、LE 及近场直接积分
计算,求得矩阵A ̂ ,再通过边界的数据进行并行计算求得向量B ̂ ,即可组装方程ÂX
̂=B
̂,
最后联合主机端与设备端调用 GMRES 求解器进行求解,其中 GMRES 也可采用 GPU
并行加速,快速多极边界元 GPU 并行策略详见文献[155-157]。

9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16 基于 CUDA 的并行 FMBEM 流程

5.6 数值算例

本节采用数值算例来验证并行算法求解三维弹性静力学问题的精度以及并行优化
策略,并行算法代码采用 CUDA C 编写,CPU 型号 Intel 至强 E5 2362 v2 2.66 GHz,
GPU 型号 NVIDIA Quadro K5000,其中主机端代码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编
译,而设备端代码使用 NVIDIA CUDA 7.0 编译。

载荷

50 mm
50 mm

80 mm 位移约束

(a) 模型尺寸 (b) 边界条件


图 5.17 泵座模型

图 5.17 为一个泵座零件,其尺寸与边界条件位置如图中所示,模型底面施加位移
约束,侧面施加均布压力载荷 15MPa,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分别设置 260GPa 与 0.3。

9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GMRES 算法的收敛残差设为 10-3。边界元的计算网格使用本文建模-分析一体化原型系


统剖分得到,有限元计算网格由 ANSYS 网格剖分得到。边界条件的添加由人工交互完
成,但其可自适应模型的变化。
FMBEM_G二次单元 FMBEM_G线性单元 ANSYS二次单元

(a) FMBEM 并行 (b) ANSYS


图 5.18 泵座全位移分布图

FMBEM_G二次单元 FMBEM_G线性单元 ANSYS二次单元

(a)
FMBEM 并行 (b) ANSYS
图 5.19 泵座 von Mises 应力分布图
图 5.18 与 5.19 给出了泵座在不同环境下的全位移及 von Mises 应力分布图,由图可
知快速多极边界元并行计算结果分布与 ANSYS 基本一致,但是两种方法存在一定差值,
线性单元边界元法的应力差值与 ANSYS 二次单元差值较大,二次单元与 ANSYS 应力
值差值约为 1.14%。针对计算效率进行比较的实例在第 6.6 节有更为详细地阐述。
采用五组不同大小网格分别对模型边界进行离散,获得的自由度各为 2886、5511、
10005、22017 和 83334,叶子结点的节点上限分别设置 16、20、24、28 与 32,多极展
开和局部展开的展开阶次均是 6。表 5.2 详细比较了不同叶子结点数对不同规模计算速
度的影响,由图 5.20 可以看出规模较小时,叶子数越大对计算越有利,当规模达到一定

9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程度则截然相反,较大规模时叶子结点数越多,计算速度越慢,通过比较结点数对计算
速度的影响为算法提供一种更优的策略。

表 5.2 不同规模下叶子数对计算速度的影响
叶子数
16 20 24 28 32
规模
2886 5.682 4.833 4.483 4.236 3.916
5511 4.66 5.524 12.577 12.262 15.872
10005 15.494 9.404 9.254 8.992 8.75
22017 35.046 49.69 55.456 58.375 57.688
83334 141.863 142.945 186.777 220.993 234.67
计算耗时:1、2、3(单位: s)

计算耗时:4、5(单位: s)

图 5.20 不同规模下不同叶子结点耗时比较

5.7 本章小结

本章以边界元法与快速多极边界元法在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应用为例,研究了提高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性能分析精度与速度的方法。首先,描述了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与边界积分方程的建立及其离散过程,接着阐述了三维弹性问题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的基
本原理,并研究了基于 CUDA 并行架构对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的 ME、M2M、M2L 与 L2L
等的并行策略。通过算例结果比较表明,与有限元二次单元计算相比,线性单元的边界
元计算结果与 ANSYS 差值较大,而采用二次单元边界元可缩小这种差值。然后根据数

9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值算例研究了不同单元与叶子节点数时对计算精度与收敛速度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下及
不同叶子数条件下,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的收敛速度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规模研究了
其最适合的叶子节点数进行计算。

9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6 建模-分析一体化软件系统架构及原型系统研究

6.1 引言

基于本文前述理论与方法,本章详细研究了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特征数据
模型、特征管理及模型显示与后处理,提出基于统一表达架构的建模-分析一体化软件系
统架构,并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 InteSolid 三维建模软件[158]、C/C++/CUDA、几何造型
引擎-ACIS 与显示引擎-HOOPS 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由于边界元法对问题进行积分
求解有降维处理的特点,本系统性能分析部分采用边界元法,仅需对三维模型表面进行
网格剖分。较之有限元法,采用边界元法可使网格剖分更为简易,同时由于其基于边界
的属性可与 CAD 模型融合度更高,以此缩小了建模与分析间的差异,简化了前处理过
程。该原型系统有以下特点:
① 具备几何建模能力;
② 以模型显示用三角网格用于边界元计算,实现了几何模型与边界元模型的无缝
连接;
③ 分析信息(网格、材料、边界条件等)直接作为设计特征,可直观地施加在模型
元素上;
④ 建模与分析拥有统一的数据模型、数据管理、模型显示及后处理显示;
⑤ 计算模块支持 CPU 串、并行以及 GPU 的并行计算。

6.2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统一表达架构研究

由于产品信息模型的表示不同,导致现有 CAD 与 CAE 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一体化集成系统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记录 CAD 与 CAE 模型之间的联系,为此本章
提出了统一表达架构(Unified Representaiton Architecture, URA)。URA 能更有效地支持建
模与分析过程,用来表达分析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如几何模型信息(描述为 Brep 与基
于特征的模型)、边界条件特征对应的几何信息、网格数据、材料参数信息等。URA 除
建模与分析信息外还包含显式的约束,而且以系统的形式保持了数据的一致性。换言之,
URA 的组成部分包括建模分析模型、离散网格模型。为了缩小 CAD 与 CAE 之间的差
距,URA 需要满足以下需求:

9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① 以统一的数据模型来描述建模与分析信息;
② 提供分析信息(边界条件、材料参数等)的表达;
③ 能够以同一种方式描述 CAD 显示与 CAE 分析的离散模型;
④ 使分析信息能够与建模特征一样自适应模型的变化;
⑤ 在统一的用户界面实现建模与分析。

因此 URA 需要从三方面来实现:数据模型、数据操作与管理以及模型显示与后处
理。其中数据模型是一体化系统中模块之间数据交换的基础,数据操作与管理用来描述
操作类型与模型操作,模型显示与后处理为用户呈现建模与分析的结果。URA 的结构如
图 6.1 所 示 , 其 中 UDD(Unified Data Model) 为 统 一数 据模 型 , 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为统一数据管理,UDP(Unified Display & Post-processor)为统一显示及后处
理,ENTITY 为系统数据基类。

UDM

URA
建模分析
ENTIY UDP 一体化系统

UDD

图 6.1 统一表达架构的组成部分

统一表达架构
过程操作管理与用户界面

统一显示 & 后处理


联接关系

统一数据管理
用户界面

数据结构 CSG构造历史链 交互

统一数据模型
边界表达 融合特征 统一网格

图 6.2 统一表达架构的结构

9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URA 的结构按一般设计流程可如图 6.2 所示。其中 UDD 为建模与分析信息提供了


一种统一的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 UDM 修改或删除,建模或分析结果可通过 UDP 进
行渲染显示。

统一数据模型
CAD 显示 统一网格 CAE 后处理

CAD 特征 统一特征 CAE 特征


F3 DF1 feature(DF1 )  ( F1  F2  F3 ) (I DF1 ) EF1
F2
F1 F1
fe
atu
re F
n Ife
atu
re

n1,2
,...N

feature(E F1 )  ( F1 ) (I EF1 )

统一边界表达
CAD 特征 Brep CAE 特征 Brep
Face F1

Loop L1 L2 L3

Edge E1 E2 E3 E4 E5 E6

V2E3 V3 E4 Vertex V1 V2 V3 V4 V5 V6 V2 E3 V3
E4 V 4
V1 E2 L3 V4 E2 L3
E1 L2 E1 V 1 L2 E5
V6 L1 E5 V6 L1
E6 V5 F1 E6 V5 F1

图 6.3 统一数据模型结构

6.2.1 建模-分析特征融合统一模型

为实现一体化的 CAD/CAE 系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统一数据模型,当前 Brep 被


广泛地用于几何数据模型[159],以边界的方式来描述几何模型,分别包括一维实体的顶
点、二维实体的边与三维实体的面。实体模型的拓扑结构可以表示为一组面,每个面由
边围成,而边由点构成,如图 6.3 所示。在三维产品建模与分析中基于域的有限元法使

9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用非常广泛,在使用过程中 CAD 模型需要转换为网格模型,然后再添加相应的材料属


性与边界条件数据等,这导致 CAD 模型与有限元模型之间的交互十分繁杂,使得有限
元并不适合本文所述的一体化 CAD/CAE 系统。边界元法的降维特点降低了网格剖分的
复杂度,且与 CAD 模型表达同样基于边界,因此本文中三维弹性静力学问题分析求解
采用了边界元法。
边界元的网格数据可以通过 Brep 模型离散化生成,因而具有将几何建模与工程分
析完全集成为统一系统的潜力。如图 6.3 所示,F1 是几何建模特征的面,同时也是 CAE
分析特征的面。所以该 CAE 特征的 Brep 与 CAD 几何建模的特征相同,包含了面、环、
边与点等。Brep 是在一个比较抽象的底层来描述实体模型,特征以功能元素的方式来构
成实体模型,同时特征携带了纯几何与工程信息。在特征造型系统中,统一的建模分析
特征由纯几何的边界表达与属性信息构成。DF1 为建模特征,EF1 是分析特征(边界条
件),F1、F2、F3 分别为特征的三个面。

6.2.2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统一数据管理

传统的三维建模分析主要有如下四个步骤:① 建模:生成三维产品的设计模型;②
前处理:网格剖分(单元类型与单元大小等),材料参数(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等)设置,
施加边界条件(位移约束、力与压力等);③ 分析求解:采用有限元求解得到各个节点
的位移值与 von Mises 应力值等;④ 后处理:对计算结果值的渲染,结果输出等。整个
三维产品模型 Pt 可以看作是一系列设计迭代过程,树根节点为最原始的模型或特征,内
部节点代表特征运算(是否准确)。整个模型生成过程可表示为:
i m
Pt  ( PD, PA)  (( Pi Fi ), PA) (  +,
, ,1  i  m, m  1) (6.1)
i 1

式中𝛿是布尔运算操作符--并(+)、差(-)和交( ), i 代表当前设计步骤,Pi 为第 i 次设
计步骤的最终模型,Fi 是第 i 步时的建模特征,PD 表示设计过程,PA 为分析过程。
与传统方法不同,本文提出的 CAD/CAE 一体化系统主要包含三个步骤:① 前处
理:生成几何模型与模型显示所需网格,施加边界条件等;② 边界元分析计算:求得位
移与 von Mises 应力等;③ 后处理:计算结果渲染,结果输出等。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
的模型构造过程可表示为:
i m
Ps   Psi si Fsi (  ,
, , ~,1  i  m, m  1) (6.2)
i 1

9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式中操作符~表示特征之间运算不是布尔运算,而是将特征映射在几何模型上,并
不改变原有模型的几何信息。三维模型建模与分析过程可统一在同一个 CSG 历史树中,
特征的交互、用户界面以及数据结构均是统一的,导入导出及其他操作功能也在同一用
户界面。

6.2.3 建模-分析融合统一模型显示

当前 CAD 模型在系统中的显示依赖于离散面网格,这与目前主流有限元体网格是
不兼容的。采用统一的模型数据可将模型显示网格与边界元计算网格统一,统一的网格
数据除了原有几何显示所需数据外,还包含节点位移与应力应变等信息。当系统仅使用
几何建模功能时,节点位移及应力应变等将被设置为 0,如此可有效避免系统内部数据
的快速膨胀,也有益于算法代码的实现与系统维护。图 6.4 描述了 CAD 模型显示及 CAE
分析结果渲染的统一过程。

CAD 渲染及显示
统一显示及后处理

CAE 渲染及显示
内部 CSG+BREP 表达 三角剖分

生成表面网格

设计渲染 (CAD 显示)

计算及分析渲染(CAE 后处理)

CAD网格显示和隐藏

CAE网格显示和隐藏

图 6.4 一体化框架的统一显示过程

6.3 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数据结构研究

建模分析一体化集成框架的基础数据结构是基于三维几何建模引擎-ACIS 的,该三
维几何造型引擎由美国 Spatial 公司发布,其涵盖线框、曲面与实体等造型功能,且将这

10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些不同造型功能共享同一套数据[134]。ACIS 不仅支持简单实体亦可完成复杂实体的建模,
还包含模型实体间的布尔运算、曲面裁减与过渡等功能。该几何造型引擎提供了一系列
的 C++类及函数,是一个含有曲线、曲面和实体造型的统一开发环境。

6.3.1 ACIS 的数据结构

ACIS 引擎采用 Brep 进行造型,可支持线框、曲面与实体等的非流行边界,其模型


由几何、拓扑及属性构成,他们均从基类 ENTITY 派生[160],基类自身不包含任何对象,
然而其定义了子类的数据与保存、恢复以及回溯等相关方法。ACIS 的几何包括点(point)、
曲线(curve)和曲面(surface)。曲线包括解析曲线(如直线、园和椭圆等)和更为复杂的曲
线形式。曲面包括平面(planar)、柱面(cylindrical)、锥面(conical)、球面(spherical)、圆环
面(toroidal)和雕塑曲面(sculptured)。对于几何,ACIS 也有拓扑的概念。在 ACIS 中,拓
扑是几何类间的关系,如在模型中几何实体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拓扑类包括点(vertex)、
边(edge)、面(face)、壳(shell)、块(lump)、线框(wire)和体(body)[161]。体是拓扑层次中最
高层的实体。除了几何和拓扑实体,ACIS 对象还有属性(attribute),比如体的密度、表面
纹理等等。
ACIS 数据结构中类的关系如图 6.5 左上角所示,本文选择 ACIS 作为 InteSolid 的
几何底层,除了其强大的几何造型能力外,也有考虑到其满足工业需求、符合现代程序
面向对象分析与编程的需求以及具有较好的开放性等优点。此外 ACIS 的属性机制也满
足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属性机制需要的功能。

6.3.2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数据结构研究

在 建 模 - 分 析 一 体 化 系 统 中 , 实 体 模 型是由 参 数 特 征 交 互 造型创 建 的 , 并 以
CSG+Brep 的表达方式进行存储。其中建模-分析融合特征的数据结构如图 6.5 所示。数
据结构图是以 Express-G 进行描述的,用来定义类、类的数据属性以及类之间的关系,
使用 Express 数据定义语言[162]。图 6.5 中仅将特征类的部分实体及属性列出。
本文中两类特征(建模特征与分析特征)均派生自 ACIS 的抽象基类 Entity。特征
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由基本的建模信息如特征名、特征唯一标识 ID 和用户自定义特征
属性等组成。其中边界条件信息的结构如结构 1 所示。

10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CIS数据结构
拓扑 几何

图 6.5 基于统一表达架构的特征数据结构

结构 1: 边界条件
struct BoundaryCondition
{
TYPE m_Type; // 边界条件类型, 其中 TYPE 是枚举类型{约束、载荷等}
HElement* pElemFace; // 边界条件映射面编码
SCOPETYPE nSType; // 边界条件作用范围点、线、区域等
BOOL isNor; // 边界条件方向是否为面法向
Direction m_nDir; // 边界条件作用方向:x, y, z, xy, xz, yz 或全约束
double m_nDCValues[3]; // 边界条件在 x, y 与 z 三个方向的值
BOOL isLocal; // 是否为子域边界条件特征
int m_nHBConLocalID; // 子域映射边界 sID
········
};

Brep 表达的 CAD 模型在显示时需要转换为三角面片,CAE 分析的计算与后处理显


示也是基于离散模型,三角形单元是边界积分里最常用的单元类型。传统的 CAE 系统

10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但是 CAD 显示用网格与 CAE 的多面体网格并不兼容,


因此需要两套不同的网格数据支撑,导致大量冗余的网格数据。

Integer Integer
m_mesh_maxangle Double
Integer m_localNode L[1:6]
globalNum localNum
m_vNodeMap L[1:?] m_mesh_edgelen
m_locallNode NodeMap Double
Integer
m_mesh_shape MESH_SHAPE
Integer
ElementInfo 网格数据结构
m_meshref_normaltol S_Z
m_globalNode m_vElemList L[1:?] Float
Double
Integer
m_globalNode L[1:6] m_vPotList L[1:?]
m_mesh_order MESH_ORDER Double S_Y
A_X Double
m_vNodeList L[1:?]
S_X
Integer Double
APoint A_Y
NodeInfo Double
globalNum StressInfo
globalNum localNum A_Z Double NodeCAEInfo
m_vNodeCAEInfo L[1:?]
Integer Integer U_X StrainInfo
Double
apoint S_X
U_Y Double
m_vPosList L[1:?] Double Displacement
globalNum S_Y
Integer PositionMap U_Z Double
Double
S_Z
Double

图 6.6 模型显示与计算网格的数据结构

本文提出的一体化 CAD/CAE 框架中使用了边界元作为性能分析计算方法,如此用


于 CAD 显示的网格数据可直接作为 CAE 分析计算与后处理使用。图 6.6 描述了模型显
示、后处理及分析计算所需要的统一网格数据结构,包含了单元、节点对应的信息(坐
标值、位移、应力和应变等)以及网格剖分对应的参数(网格形状--四边形和三角形、
网格类型--线性单元和二次单元、网格长度、网格最大生成角等)。数据结构中还记录
了网格数据与几何模型之间的联系。当采用二次单元(包含 6 个节点)进行网格剖分时,
CAD 模型的显示仅仅使用前 3 个节点(即 3 个顶点),因为纯 CAD 几何模型显示时只
需要三角面片顶点,在分析结果后处理渲染时则使用数据结构中的全部结点。

6.4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的整体架构

当前产品设计过程中,主流操作方法是用户在不同的系统或界面下分别完成几何建
模与性能分析过程。当设计的模型在分析完成后发现不能满足性能需求时,用户需要返
回设计界面或软件环境修改模型,这个过程将随着修改次数的增多花费大量的时间。本

10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文提出的基于统一表达架构的一体化 CAD/CAE 系统框架,可使用户从单调重复的任务


中解放出来,加速设计过程。

6.4.1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框架研究

为了实现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一体化,本系统需要包含 CAD/CAE 集成框架和软硬


件加速技术等。系统的实现是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的三层架构模式,在微软公司 Visual
C++ 2008 平台、几何引擎 ACIS 与显示引擎 HOOPS 的基础上开发的,如图 6.7 所示。
三层架构包含了基础数据层、逻辑功能层以及用户界面层。基础数据层包含了几何建模
引擎 ACIS 与显示引擎 HOOPS,这两种引擎都是基于操作系统与硬件开发的。其中 ACIS
为线框、曲面与实体造型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架构,并使用了统一的数据结构。HOOPS 是
美国 Tech Soft 3D 公司开发的但能被 Spartial 公司支持。相比 HOOPS,ACIS 在几何建
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显示操作与人机交互方面则不如 HOOPS。逻辑功能层的
开发采用微软 VC++2008 编译器进行,该层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建模与分析计算。其中
建模部分是基于特征造型的模块,该特征既有 CAD 几何特征又有 CAE 分析特征(边界
条件等),所有的特征基类均派生自 ACIS 的基类-Entity。
整个模型不止包含几何建模信息,也记录性能分析信息。与其他商业 CAD 软件环
境相似的是,网格剖分对模型表面进行面网格剖分,但该网格既可作为显示模型使用,
也能作为边界元计算求解使用,降低了数据冗余。分析计算部分主要包含了计算求解算
法,算法采用软件加速(快速多极算法)与硬件加速(GPU 并行算法)相结合来加速边
界元的计算求解过程,使得较大规模的求解过程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资源完
成。

10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CAD 模型显示 CAE 分析结果渲染 参数设置

用户界面层

计算(FMBEM+GPU)

计算参数
通用网格数据(CMD)

网格生成 网格参数
建模

CAD 模型特征 CAE 分析特征


URA
逻辑功能层
Microsoft Visual C++ 2008

ACIS/HOOPS ACIS 几何
HOOPS 显示引擎
桥接 建模引擎

基础数据层 操作系统/硬件

图 6.7 一体化建模分析系统的架构

是否为分析特征
Yes

以修改特征结点为起点 No Yes
是否分析特征 在历史链中修改信息
遍历历史链重构模型

结束 特征修改 结束

参考平面 草图 建模特征 分析特征 建模特征 历史链


HReference HSketch HGeometryFeature HAnalysisFeature HGeometryFeature
HReferOrigin HLine HExtrude HBoundaryCondition HRound ...
HReferPlaneX HCircle HRotation HComputationRender HChamfer

1 2 3 4 5 ...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历史链 最终模型
特征1 特征2 特征5 特征N
指针 指针 指针 指针
... ...
实体 实体 实体 实体

模型重构

图 6.8 一体化系统中的特征重构过程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具有以下功能:①用户设计零件进行模型创建时,所有 CAD
设计有关的几何信息与 CAE 分析有关的分析信息均被视为特征,所有特征在历史树上

10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进行迭代得到最后的模型;②当用户修改几何建模或分析特征时,相关联的特征能够自
适应的更新;③可以在同一个用户界面完成设计与分析计算过程。
在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基于历史链的重构流程如图 6.8 所示,所有特征均加入同
一历史链,当历史链中某一个特征改变时,相关的算法模块便会对该特征进行判断。当
该特征为边界条件特征,模型无需重构,因为其不与模型进行布尔运算。当特征为建模
特征时,历史链将以该特征为起点对历史链上后面的结点进行重构,并以相应的算法保
证边界条件特征的正确更新。

6.4.2 建模-分析一体化流程

当前在多数 CAD/CAE 集成环境下进行产品设计时,建模与分析是分开的,其建模


-分析的迭代过程可表示如下:
P = FB +(M∪BC∪E)+CR + FB + (M∪BC∪E ) + CR + FB… (6.3)
式中 P 代表最后的产品模型,FB 为特征实体,M 为网格剖分相关参数(单元类型、
单元形状和单元长度等),BC 为边界条件,E 为材料参数(泊松比、弹性模量、密度
等),CR 是计算及其结果渲染。该迭代过程可以用图 6.9 描述。
本文提出的基于统一表达架构 URA 的一体化系统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省时的产品开
发流程,连接了所有模块并支持文件与数据管理。基于一体化系统的产品设计流程可表
示如下:
P = (FB∪M∪BC∪E∪CR) + FB + FB +… (6.4)
式中网格参数、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与计算结点都能自适应模型的变化。
图 6.10 详细描述了基于 URA 的建模-分析一体化流程。值得指出的是,该流程中并
不存在 CAD 与 CAE 的集成,而是作为一体化的系统存在,流程按类似代码的逻辑可分
为四部分:
(1) 模块 A 为几何生成模块层。用户及技术需求将作为设计意图存在模型中,该模
块基于 ACIS 引擎与工程知识。模块包含子域映射体、基于子域映射体的 CAD 几何建
模特征,以及从外部 CAD 系统导入的纯几何模型。其核心功能即为创建几何模型或导
入几何模型,创建的几何模型可以保存为.sat 的格式。
(2) 模块 B 包含了基于其他特征或实体的 CAD 建模特征(挖槽、倒圆、倒角、阵
列等)、CAE 分析特征(边界条件等)、离散模型数据。该模块中的功能既可应用于由

10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本系统创建的模型实体,也可作用于由外部环境导入的模型,且可自动为变化的模型生
成离散的面网格,生成的网格同时适用于模型显示及分析计算。

(A)
建模引擎 CAD 建模软件

确定目标、设计变量、
导入几何模型
设计空间

生成几何模型 模型转换
增加建模特征 (几何文件)

CAD

增加/修正建模特征 生成表面网格

(B)
模型渲染

修 是 特征或模型
正 是否修正

施加边界条件 CAE

生成体/面网格
(D)
有限元法/边界元法
计算

迭代求解器 分




否 精度是否满足 染

修正边界条件 是

增加建模特征 修正几何模型 否 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修正建模特征 (C)
生成网格 是
施加边界条件 性能分析 结束

图 6.9 传统 CAD/CAE 集成框架设计流程

(3) 模块 C 为与边界元性能分析计算相关的算法。传统的边界元因为内存占用量
及计算复杂度的问题一直局限在小规模的问题上。为了克服边界元计算耗时的问题,一
体化系统中的边界元采用了软件加速(快速多极算法)和硬件加速(GPU 并行算法)来
加速分析过程[104, 105]。该模块也负责检查准确性与验证性能。

10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 模块 D 为渲染模块。设计模型的显示及分析结果的渲染共用同一套网格数据,
当需要显示纯几何模型时,网格数据中与几何模型相关的(坐标等)将被使用,当需要
渲染分析结果(位移、应力、应变等)时,网格数据中与分析有关的值将被使用。

(A)
ACIS 建模引擎 其他 CAD 软件

确定目标、设计变量、
导入几何模型
设计空间

生成几何模型 模型转换
增加建模特征 (ACIS 文件 *.sat)

增加/修正建模特征 增加分析特征 生成表面网格

生成表面网格
边界条件
(B)

修 是 特征或模型
Hi
正 是否修正


(C) (D)
边界元法计算 Ax
(FMBEM+GPU) 模

/

GMRES 迭代求解器 Ax=b 析
(FMBEM+GPU) 结

增加建模特征 渲

修正建模特征 否 精度是否满足
增加分析特征

边界元法性能分析 是

修正几何模型 否 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是
URA CAD/CAE一体化框架

结束

图 6.10 一体化 CAD/CAE 框架流程

与传统的 CAD/CAE 集成框架相比,一体化框架有其自身优点:① CAD 与 CAE 是


一个有机整体;② 分析特征与几何建模特征数据结构是统一的;③ 边界条件可如建模
特征一样在历史链中维护,而且当模型改变时边界条件不需要重新施加。

10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6.5 建模-分析一体化原型系统功能模块

在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建模软件—InteSolid 基础上实现的建模-分析一体
化原型系统中,分析特征完全融入特征模块中,系统由子域映射边界集模块、特征模块
与特征历史链模块组成,每一个特征均可通过历史结点进行控制操作,这使得用户可通
过修改任一特征结点来得到修改模型。一体化原型系统的用户界面与系统模块组成分别
如图 6.11 与 6.12 所示,建模与性能分析过程均在同一界面实现。

建模特征工具
面实时信息查询
(几何属性、边界条件)

分析特征工具
(边界条件)

融合特征历史链

(a) 建模功能模块

导入&导出
网格参数设置 (分析数据)
(网格显隐与查询)
建模 &分析
切换查看
分析计算
(CPU串行&GPU并行)

结果查询&渲染
(位移, Von Mises应力等)

颜色分布条

(b) 分析功能模块
图 6.11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用户界面

10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性能分析层

性能分析模块 分析结果数据
后处理模块 管理模块

CPU串行计算 导出分析结果
CPU并行计算 导入分析结果数据
GPU并行计算 导出图像文件
融合特征历史链

用户界面 切换显示 几何数据 & 统一网格数据

建模功能层

建模特征模块 草图模块 分析特征模块

图 6.12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组成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与 CAE 分析有关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 融合特征模块:建模-分析特征通过该模块进行统一管理,继承自相同的类共用
一套数据结构,同时所有特征均加入同一特征历史链,真正实现建模与分析特征融合于
一体,为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2) 特征重构机制模块:该模块包含了融合特征相关实体的编码、解码以及重构算
法,此外针对子域映射体边界条件特征的特殊性提出了其适用的重构算法,使其可如全
域边界条件特征一样进行重构,为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提供核心算法。
(3) 前处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由网格剖分参数设置与显隐组成,其中参数设置包括
单元类型、尺寸、质量及剖分方式。由于子域映射体边界条件的特殊性,基于此类模型
网格剖分是一种基于边界约束的方式[144],网格本身并不属于模型实体,因此网格剖分
的方式也不会改变模型几何。网格显隐模块可控制模型实体上单元的显示及隐藏,分析
计算采用的是改进后的 CAD 模型显示网格,系统只有一套网格数据,该模块使得用户
可随时一键显示或隐藏网格,以便用户在建模更好地观察模型本身,在分析时查看网格
单元。该模块同时还负责网格显示的更新,当模型修改时显示网格可自动更新。

11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 分析计算模块:对第五章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的串行与 GPU 并行的实现,计算之


前可设置模型材料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等)与计算参数(叶子节点数、快速多极系
数展开阶数设置等)。为方便用户,一体化原型系统将上述参数归为计算参数并缺省一
组参数值,也可以一次设置完,再可选择 CPU 串行计算或 GPU 并行计算获得分析结果。
(5) 后处理模块:该模块基于 HOOPS 显示引擎将 CAD 模型显示与边界元计算结果
渲染进行统一。对结果渲染时需对单元节点插值,获得对应单元的分布与模型结果对应
的分布云图。该模块支持单元显示 x、y、z 方向的位移及三个方向的整体位移,也可对
Von Mises 应力及应变进行显示。考虑到与其他软件数据分析的兼容,该模块还可将分
析结果数据以文件或图片形式导出。

6.6 典型工程案例研究

为了测试一体化建模-分析系统,本章采用不同实例结合建模与分析两部分来说明。
其中快速多极这界元法中计算采用双精度,基于 CUDA 的并行计算采用单精度,测试所
用硬件参数如下:CPU-Intel core E5 2630 v2 2.6GHz(单核计算),GPU-NVIDIA Quadro
K5000,内存-DDR3 SDRAM 16GB。其中主机端(CPU 端)代码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编译,设备端(GPU 端)代码采用 NVIDIA CUDA 7.0 编译,操作系统采用
Windows 8.1。相应的算法参数设置如下:快速多极边界元中叶子结点中节点最大数量设
置 32,展开阶次为 6,GMRES 求解的收敛残差设置 10-3。文中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中
计算都采用边界元法,有限元计算采用 ANSYS 14.5 软件,比较的几何建模软件包括 UG
v9.0、Pro/E v5.0、SolidWorks v2013 和 Catia v5.0 等。材料参数均设置为弹性模量 260Gpa,
泊松比 0.3。

6.6.1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实例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阐述 PBC 特征在一体化系统中的使用,用齿轮实例进行说明,如图 6.13


所示。齿轮边界条件的施加范围用红色区域表示,线范围受到均布压力载荷值为 12MPa,
压力的施加方向(边界条件施加方向可以任意,此处只为举例说明)用箭头表示,计算
结果位移与 von Mises 应力值亦在图中显示。

11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Von Mises应力值分布

WBC特征
*约束范围:面

PBC特征
*载荷范围:线 全位移值分布

图 6.13 齿轮模型

B
B
C
D B
C E 全位移值分布

A WBC特征 1
B WBC特征 2 *位移约束范围:区域

草图特征 4 *载荷范围:区域 载荷值: 3MPa

C 拉伸特征 7 拉伸减体特征 (建模特征)


A
D PBC特征 1 *载荷范围:区域 载荷值: 18MPa

E PBC特征 2 *载荷范围:区域 载荷值: 15Mpa


von Mises应力值分布

(a) WBC 特征施加在顶部拓扑面

11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B
B
C B
D
C E 全位移值分布

WBC特征 1
WBC特征 2
草图特征 4
拉伸特征 7 A
PBC特征 1 A
PBC特征 2
F
F 拉伸特征 8 拉伸减体特征(建模特征)
von Mises应力值分布

(b) 底部面被拉伸减特征分裂

B
G B
D
C E
B
D
C E B 全位移值分布

WBC特征 1
WBC特征 2
草图特征 4
拉伸特征 7
PBC特征 1
PBC特征 2
拉伸特征 8
G 拉伸特征 9 拉伸减体特征(建模特征) von Mises应力值分布

(c) 拉伸减特征 G 与模型发生布尔运算


图 6.14 减速箱模型

图 6.14 是一个减速箱模型,该实例更加清晰地描述了边界条件自适应模型修改的
过程:(a) WBC 特征 B(压力载荷大小为 3MPa)施加在顶部拓扑面上,WBC 特征 A(全

11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位移约束)施加在底部拓扑面,两个 PBC 特征(D 与 E)分别施加在两个轴承孔表面的


部分区域上,压力载荷大小分别为 18 与 15Mpa;(b) 减特征 F 与原箱体模型求交得到
新模型,底部面被分割成两个面,特征 A 自动传播到这两个面上;(c) 拉伸减特征 G 与
原箱体模型求交得到新模型,可以看出所有的边界条件在特征历史树中都保持了自动更
新。减速箱模型在不同状态下的位移与 von Mises 应力值均在图 6.14 中显示。

6.6.2 建模-分析融合特征历史链重构实例及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边界条件特征与几何建模特征可在同一历史链中迭代,图 6.15 给
出了一个实例来展示边界条件自适应的过程。该模型的创建共有 31 个步骤(可以更多
步骤),其中施加在红色面上的是历史链中的节点 4 与 12(A 与 B),他们是边界条件
特征(压力载荷大小为 3MPa),另外一个位移约束的边界条件施加在底部面(节点 3)。
当模型被一系列的操作修改直到最终模型(节点 31),A 与 B 均能一直保持在相应的
模型元素上。
模型性能分析结果的全位移分布如图 6.16 所示,通过与 ANSYS 的结果对比发现,
两者分布基本是一致的,仅存在较小的计算差异(约 6.8%)。

(a) 带边界条件的模型创建过程

11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操作 1

A 操作 4

B 操作 12

操作 31

(b) 最终模型
图 6.15 包含多步操作的模型实例

建模-分析一体化方法 全位移 ANSYS 全位移

(a) 一体化 CAD/CAE 系统 (b) ANSYS


图 6.16 全位移分布的比较

表格 6.1 列出了不同建模分析软件环境下设计-分析-再设计模型过程操作次数的比
较(见图 6.15)。本文采用了两种常见的传统集成方法与一体化系统进行比较:① CAD
软件与 CAE 软件分开的集成环境;② CAD 软件与自带的有限元分析模块。为了更容易
比较差异性,每一个设计步骤都进行分析计算。表中对一体化系统中建模、前处理与边
界条件的施加等与传统方法的均作了比较,为聚焦于建模-分析特征自适应重构的效率,

11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此处没有比较分析计算时间,省略号表示过程可以继续延伸。此外导入导出模型、网格
剖分均被作为一次操作。
表 6.1 不同软件环境下操作步骤数的比较(单位:1)
环境 建模-分析一体化系统 CATIA+ANSYS SolidWorks+Simulation
流程 M P B Total M P B Total M P B Total

D 4 0 0 4 2 3 2 7 2 1 2 5

DM1 5 0 0 9 5 3 2 17 5 1 0 11

DM2 2 0 0 11 2 3 2 24 2 1 1 15

DM3 1 0 0 12 1 3 2 30 1 1 1 18

DM4 3 0 0 15 3 3 2 38 3 1 1 23

DM5 4 0 0 19 4 3 2 47 4 1 0 28

DM6 4 0 0 23 4 3 2 56 4 1 0 33

DM7 3 0 0 26 3 3 2 64 3 1 0 37

DM8 3 0 0 29 3 3 2 72 3 1 0 41

DM9 2 0 0 31 2 3 2 79 2 1 0 44

注: M:建模的总步骤. P: 前处理的操作步数:导出模型、导入模型进 CAE 环境、网格剖分. B: 施加边界条件的

操作次数. Total: 整个过程的操作次数. D: 无修改的设计过程. DMn: 第 n 次修改的设计模型.

11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不同方法操作次数比较
建模-分析一体化方法
操作次数(单位:1)

设计过程

图 6.17 不同集成环境操作次数的比较
对表 6.1 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图 6.17 所示,随着模型修改次数的增多,一体化系
统的曲线增长较为平缓,而另外两种集成环境的曲线更为尖锐。同时图中可明显看出一
体化系统的操作次数比另外两种少,而且随着模型修改次数的增加,这种趋势越来越明
显。
图 6.18 (a)中是一个模型更为复杂的例子(牵引油缸),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施加范
围均在图中显示。位移约束施加位置为模型的底部面,WBC 特征(压力载荷大小 3MPa)
施加在模型的顶部面,PBC 特征(压力载荷大小 18MPa)施加在轴承孔面的部分区域。
一体化系统与 ANSYS 的分析计算的结果全位移值如图 6.18 (b)所示,位移分布是基本一
致,仅有少量的计算差异(约 10.7%)。

11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位移约束范围:区域

A 位移约束特征
*载荷范围:区域 载荷大小:3MPa

B 载荷特征
B C C C
*载荷范围:区域 载荷大小:18MPa

C 区域载荷特征

(a) 模型大小与边界条件施加范围

分布一致

ANSYS
Total Displacement (mm)

(b) 全位移值分布的比较
图 6.18 牵引油缸模型

11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以上实例表明,一体化建模-分析系统中设计者可施加局部边界条件至工程零件模
型,并且这些边界条件可正确地随着设计模型改变而自动重构,从而显著减少频繁的交
互。当前一些商业软件(如 UG v9.0、Pro/E v5.0、ANSYS v14.5、SolidWorks v2013 和
CATIA v5.0 等)也有支持这种特性的趋势,表 7.2 列出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商业软件之
间的差异比较。为了更好地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附录 1 中列出更多本文做的工程实
例测试。

表 6.2 一体化建模-分析系统与当前部分商业软件的相关特性比较
特性 p-BC ap-BC l-BC al-BC f-BC af-BC a-BC aa-BC SI PD SM

UG × × × × √ × × × × × ×
Pro/E × × × × √ × × × × × ×
ANSYS √ × √ × √ × × × × × ×
SolidWorks × × × × √ × × × √ × ×
CATIA × × × × √ × × × √ × ×
本文方法 √ √ √ √ √ √ √ √ √ √ √
注: p-BC: 点边界条件(拓扑顶点、草图点);l-BC: 线边界条件(拓扑边、草图线);f-BC: 拓扑面边界条件;a-BC:

拓扑面的局部区域边界条件;ap-BC: 自适应的 p-BC;al-BC: 自适应的 l-BC;af-BC: 自适应的 f-BC;aa-BC: 自适

应的 a-BC;SI: 建模与分析在同一用户界面;PD: 过程驱动 (边界条件在建模-分析过程中可自驱动修改适应模型);

SM: 同步建模。

6.6.3 计算效率实例及分析

为了验证一体化系统的计算效率,本节实例采用了机床模型,如图 6.19 所示。机床


的尺寸及边界条件均在图中标识,模型底部面施加全位移约束,红色标识的面压力载荷
大小为 3MPa。分析计算的结果中全位移与 von Mises 分布如图 6.20 与 6.21 所示,从图
中可知结果分布基本一致,计算结果的全位移与应力值虽与 ANSYS 有较小差值(位移
差值约 3%,应力差值约 4.4%),因此本文方法可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
计算效率(图 6.22)。

11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载荷

约束面

1130mm

离散网格模型

3160mm
1135mm

模型结构

图 6.19 机床模型大小与边界条件范围

(a) 一体化建模-分析系统 (b) ANSYS


图 6.20 机床模型的全位移分布

(a) 一体化建模-分析系统 (b) ANSYS


图 6.21 机床模型的 von Mises 应力分布

表 6.3 列出了分别采用 GPU 并行快速多极边界元法与有限元法求解机床模型的比


较,其中有限元的计算在 ANSYS 中进行。计算分别采用了六种不同的单元大小,分别

12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为 60mm、50mm、40mm、30mm、20mm 与 10mm。在 ANSYS 对应列中,两个数值之


间被“||”隔开,符号前的表示求解分配的内存,符号后的表示 ANSYS 采用核内方式时计
算内存占有量。表中 L(linear)为线性单元,Q(Quadratic)为二次单元。表中单元大小为
60mm 与 50mm 时,ANSYS 采用核内计算方式,其他单元大小时采用核外方式。/ 表示
ANSYS 不能完成计算过程,因为计算所需内存超出本机可用内存。

表 6.3 不同计算方法耗时与内存占有量的比较
大小 CAD/CAE 一体化 ANSYS
(mm) PL 内存 PQ 内存 PL 耗时 PQ 耗时 AL 内存 AQ 内存 AL 耗时 AQ 耗时
60 61 199 29 57 317||226 1136||1082 25 39
50 85 220 41 72 425||328 1694||1613 36 61
40 143 295 54 113 600||477 2784||2652 51 105
30 191 390 84 207 1172||893 5766||5492 98 236
20 241 552 161 469 3673||2799 3077||18464 311 1183
10 549 1199 253 684 3076||18463 / 1283 /
注: PL: 一体化方法线性单元;PQ: 一体化方法二次单元;AL: ANSYS 线性单元;AQ: ANSYS 二次单元

图 6.22(a)描绘了两种不同方法中不同单元大小与类型情况下内存占有量的比较,从
图中可知一体化系统中方法占有内存量随着单元大小变小时呈现的增长趋势较为平缓,
而 ANSYS 中有限元法则呈现出非常尖锐的趋势。图 6.22(b)中反映的时间对比结果类似,
一体化系统中的边界元法计算耗时要比有限元小得多。随着模型自由度的增加,两种方
法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图中虚线表示对应点的计算时间是估算的,因为本机资源无法
完成相应的有限元计算。
不同方法计算占用内存比较 不同方法计算耗时比较
24000 2400
PL内存 PL时间
PQ内存 2100 PQ时间
20000 AL内存 AL时间
AQ内存 1800 AQ时间
内存占用 (单位:MB)

计算耗时 (单位:s)

16000
1500

12000 1200

900
8000
600

4000 300

0
0
60 50 40 30 20 10 60 50 40 30 20 10
单元大小 (mm) 单元大小 (单位:mm)

(a) 内存占有量 (b) 计算耗时


图 6.22 计算耗时与内存占有量的比较

12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6.7 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研究了统一数据模型、统一数据管理以及统一的模型显示,提出了面向建
模-分析一体 化的统 一表达 系统架构, 并 开发了原型软件系 统 。该原型系统基于
C/C++/CUDA、三维几何造型引擎-ACIS、显示引擎-HOOPS 和 Microsoft Visual C++ 2008
等开发,将建模与分析特征的数据结构在基于 ACIS 原始数据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与统一。该系统中用户建模与分析操作可在同一界面完成,建模-分析特征可在同一历史
链中迭代,使得数据冗余大为降低并减少了频繁交互操作。此外分析特征可自动根据模
型的变化而自适应更新,实现了建模-分析一体化的效果。
最后在建模-分析一体化原型系统中,通过不同边界条件特征的实验算例,验证了本
文提出方法对不同边界条件的可行性及适用性。通过减速箱模型实例的构造过程说明了
边界条件可自适应模型的变化,使用一个包含多步操作的模型创建过程来描述边界特征
与分析特征可在同一历史链中迭代,并可自动重构。此外通过减速箱模型来表明边界条
件也可支持较为复杂的模型,并与现有商业软件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凸显出本文提出
的建模-分析一体化方法的优势。最后通过一个机床模型在 6 种不同单元规模下的计算
结果与 ANSYS 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与优越性。

12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三维机械新产品开发中,建模与结构性能分析的融合统一是减少设计成本、缩短开
发周期的重要技术。当前 CAD 建模与 CAE 分析过程相对割裂,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
条件信息在 CAE 分析过程中难以重用,分析与设计模型存在差异,且设计与分析迭代
过程的前处理将耗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产品设计效率。因此如何有效地融合 CAD 建
模与 CAE 分析、对 CAE 分析信息进行重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建
模-分析一体化为目标,主要研究了产品建模与分析特征的融合统一表示方法、边界条件
特征作用范围与模型元素的映射关系、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融合特征混合编码传播
及解码机制、边界条件特征自适应重构机制、三维弹性力学的快速求解算法以及面向建
模-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架构,并基于此开发了原型系统。本文主要成果如下:
(1) 面向产品建模与结构性能分析一体化的融合特征表示方法。针对 CAD/CAE 二
者内部数学表达的差异性和模型数据交换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需要大量人工交互完成
模型修复问题,本文将边界条件待结构分析信息表示为特征,重点研究了分析特征中边
界条件特征的定义、分类及表示方法。探讨了建模与分析特征内蕴的属性与联系,以及
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边界集与模型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边界条件特征与模型元素
的融合表示方法与映射关系及算法,缩小了产品建模与分析之间的差异。该方法为施加
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边界条件至模型元素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极大促进了设计与
分析过程的交互。最后通过实验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 面向产品建模与分析一体化的特征信息编码、传播及解码机制。通过对面向建
模-分析一体化的产品模型构建过程的研究,本章对传统 CAD 特征造型技术及理论进行
拓展,重点研究了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模型构造过程中模型的变化引起的结构性能分
析中边界条件(位移约束与载荷等)作用范围发生合并、分裂、保持与删除等传播问题,
提出了融合草图与子域映射边界的编码规则,以及位移约束与载荷等特征的混合编码方
式。该规则将分析与建模特征编码统一作为属性与产品模型关联,为模型元素编码的解
码奠定基础。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机制的正确性,为建模-分析一体化过程中边界条件
信息的重用提供了算法基础。

12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 面向产品建模与分析一体化的特征重用机制。针对基于历史的建模-分析一体化
产品模型构造过程中融合特征的重构问题,定义了边界条件特征与建模特征的依赖关系
图及其规则,对融合特征的重用机制及管理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融合特征编码传播
的数据一致性问题,提出以链表结构存储边界条件特征映射边界集与对应模型元素的编
码,以及边界条件特征在关联模型元素发生分裂、合并、保持与删除等操作时对应的重
构算法,并记录建模与分析融合特征构造的历史及每个特征各自的历史链。该方法使得
边界条件特征可与建模特征在同一历史链中进行迭代与重构,使得建模分析特征均可重
用,避免用户交互繁琐,从而提高产品设计效率。
(4) 基于二次单元的快速多极边界元法与 GPU 并行计算。针对当前基于有限元法
的 CAE 分析与 CAD 网格模型不一致且对资源要求较高的问题,本文基于融合统一的边
界网格模型,采用边界积分理论进行产品结构性能分析,结合二次单元边界元法、快速
多极算法与 GPU 并行计算提出了二次边界积分的加速算法。该方法可统一 CAD/CAE
网格模型、降低网格维度以及提高计算精度,有利于提高分析效率。此外研究了不同规
模下快速多极叶子数大小对计算收敛速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选择策略。
(5) 面向产品-建模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架构。针对现有 CAD/CAE 集成化软件架
构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统一表达的面向建模-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架构,对建模与分
析特征数据模型、融合特征历史及重构机制进行了统一管理。统一表达包含了建模与分
析特征数据模型的统一、CAD 显示与 CAE 分析网格模型的统一以及特征操作与重构机
制的统一。该架构有效降低了 CAD/CAE 集成化系统数据的冗余性,可有效融合
CAD/CAE 特征使其可重用,从而实现产品建模与分析特征数据模型以及特征历史的统
一管理,为新的 CAD/CAE 集成方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技术体系。
(6) 原型系统的开发。结合本文的理论研究,在原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参数化特
征建模软件 InterSolid 的基础上,研究并开发了一套支持建模-分析一体化的原型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 InteSolid 系统特征表示方法、数据结构、核心算法及特征管理机制的拓展,
有效实现了分析特征的重用,且可在同一界面完成建模与分析操作,实现了建模与分析
真正意义上的有机融合。最后通过大量工程算例对本文所研究的核心算法及关键技术进
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算法不仅有利于解决现有 CAD/CAE 系统集成的技术瓶颈,为新
一代 CAD/CAE 集成软件系统研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现有商业集成软件提供借
鉴与参考方案。
本文针对现有 CAD/CAE 集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模-分析特征融合统一表示及相
应的映射机制、建模-分析特征的混合编码规则、编码传播机制、解码及自适应重构机制,

12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使得建模与分析可融合为一体,且针对分析特征提出的编码及自适应重构机制不仅适用
于边界元的结构性能分析,同样适用于有限元、等几何分析及无网格等方法。

7.2 研究展望

本文对三维产品建模-分析一体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为 CAD/CAE 建模-分析一


体化提供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思路,研究虽然有了一些成果但通用性目前仍是巨大难题,
本文尚局限在三维弹性力学范畴,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展望后续
工作,拟从如下方面进行:
(1) 拓展边界条件特征的适用范围。研究将基于草图的边界条件适用于可以跨多个
面的情况,优化本文中的相关算法,尤其是映射至多个曲面的情况,从而提出更为有效
的边界条件施加方法。此外将本文中的分析特征拓展至接触问题时,接触问题的几何位
置是不确定的,需要对现有的编码方法及相关算法进行优化以适应更多工程应用。
(2) 进一步提升快速多极边界元并行算法的效率,并拓展其应用范围。针对文中现
有并行算法,结合 GPU 显卡硬件架构的更新与 CUDA 架构的更新做进一步优化来提升
计算效率,同时拓展并行算法至热传递问题、热耦合问题、流体力学问题等。
(3) 优化现有建模-分析交互功能。为方便用户可以直接查看结构某部分的实时响应
力学特性分析结果,未来需要继续研究局部力学分析计算及交互功能。同时,对于原型
系统的交互、界面、大数据处理等细节问题还需要继续优化和改进,并增加分析特征的
标示,如载荷与约束面以及作用方向的标示等。
(4) 将现有建模-分析一体化的理论及技术拓展至拓扑优化领域。建模-分析一体化
理论及技术中采用与 CAD 模型表达一致的边界表达方法,而等几何分析与基于水平集
方法的拓扑优化同样是采用 CAD 模型作为分析计算使用,笔者已经在该方向作出努力
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2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致谢

本文是在王启富教授的精心指导和热忱关怀下完成的。四年来,我在思想、学业与
生活诸多方面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关怀,导师严谨的学风,渊博的学识,博大的胸怀,开
拓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给了我深深的影响与启迪,并将永远激励学生去努力攀登科
学和事业的高峰。值此成文之际,特向恩师王启富教授致以最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作者的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期间,CAD中心的黄正东教授、万立教授、王波兴副
教授、陈钢老师等都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CAD中心
的全体老师和员工这几年提供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师兄王英俊博士在我论文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大量无私的帮助,
与他的交流讨论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真诚
的谢意。
感谢师兄魏一雄博士、同学张贻春博士生、师弟梅超博士生、余琛博士生以及建筑
与城市规模学院刘琳博士生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无私帮助。感谢孙宇航、吴紫俊、
熊涛、揭皓翔、易海涛、范才彬、毕林强、方孝健、汪超、许航、刘校等CAD中心一起
奋斗过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们;感谢王宇晖、张康、张祖提、王玉金、樊继开、周宏娣、
杨文军、邵文军、郭醒等2012级博士的同窗们,感谢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给予的
关心和帮助,怀念与大家一同走过的难忘时光。
此外,还要感谢几位参加会议时沟通过的老师们,包括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程宏达
老师、清华大学的姚振汉老师、王海涛老师、大连理工大学的高效伟老师以及湖南大学
的张见明老师等,他们的热心解惑使我对边界元相关的研究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
无私的帮助也深深感动了我。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祝愿他们平安幸福!

12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参考文献

[1] Robertson B F, Radcliffe D F. Impact of CAD tools o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in


engineering design.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9, 41(3): 136-146.
[2] Red E, French D, Jensen G, et al. Emerging design methods and tools in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2013, 13(3): 31001.
[3] Bazilevs Y, Calo V M, Cottrell J A, et al. Isogeometric analysis using T-splines.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199(5): 229-263.
[4] 吴海胖. 基于特征的 CAD-FEA 集成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杭州:浙江大学,
2010.
[5] Diwakaran R P, Johnson M D.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alternative goals and model
attributes on CAD model creation and alteration. Computer-Aided Design, 2012, 44(4):
343-353.
[6] Thakur A, Banerjee A G, Gupta S K. A survey of CAD model simpl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physics-based simulation applications.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9, 41(2): 65-80.
[7] Xia Z, Wang Q, Liu Q, et al. A novel approach for automatic reconstruction of boundary
condition in structure analysi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6, 96: 38-57.
[8] Gabbert U, Wehner P. The product data model as a pool for CAD-FEA data.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 1998, 14(2): 115-122.
[9] Cao B, Chen J, Huang Z, et al. CAD/CAE integration framework with layered software
architecture.In: IEEE, 2009: 410-415.
[10] Bodein Y, Rose B, Caillaud E. A roadmap for parametric CAD efficiency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Computer-Aided Design, 2013, 45(10): 1198-1214.
[11] Sutherland I E. Sketch pad a man-machine graph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In: ACM,
1964: 6-329.
[12] Clark J H. Designing surfaces in 3-D.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76, 19(8): 454-
460.
[13] Blinn J F. A generalization of algebraic surface drawing.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TOG), 1982, 1(3): 235-256.

12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4] Barnhill R E. A survey of the representation and design of surfaces.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IEEE, 1983, 3(7): 9-16.
[15] Boyse J W, Gilchrist J E. GMSolid: Interactive modeling fo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solids.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IEEE, 1982, 2(2): 27-40.
[16] Requicha A A, Voelcker H B. Solid modeling: a historical summary and contemporary
assessment.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IEEE, 1982, 2(2): 9-24.
[17] Requicha A A, Voelcker H B. Solid modeling: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IEEE, 1983, 3(7): 25-37.
[18] 叶修梓,彭维,唐荣锡. 国际 CAD 产业的发展历史回顾与几点经验教训. 计算机
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15(10): 1185-1193.
[19] Bettig B, Hoffmann C M. Geometric constraint solving in parametric computer-aided
design.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2011, 11(2): 21001.
[20] Anderl R, Mendgen R. Parametric design and its impact on solid modeling
applications.In: ACM, 1995: 1-12.
[21] Monedero J. Parametric design: a review and some experiences.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0, 9(4): 369-377.
[22] 吴俊军. 基于历史的形状特征建模理论研究与实践:[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华中
理工大学,1998.
[23] 曹伟娟. 分析特征建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杭州:浙江大学,2013.
[24] 张玉峰. 特征造型技术在有限元分析建模中的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2004.
[25] 戴磊. 基于 CAD/CAE 集成技术的开放式参数化结构形状优化设计平台:[博士学
位论文].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08.
[26] 王英俊. 结构分析中的 GPU 并行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13.
[27] Yang L, Ong S K, Nee A. A new history-independent modeling approach for feature-
based desig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2,
59(9-12): 841-858.
[28] Kurland R. Solid Edge with synchronous technology changes solid modeling.
TechniCom Group, May, 2008.
[29] Zhou X, Qiu Y, Hua G, et al. A feasible approach to the integration of CAD and CAPP.

12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7, 39(4): 324-338.


[30] Xu X W, He Q. Striving for a total integration of CAD, CAPP, CAM and CNC.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04, 20(2): 101-109.
[31] Aifaoui N, Deneux D, Soenen R. Feature-based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design and
analysis processe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06, 17(1): 13-27.
[32] Shephard M S, Baehmann P L, Georges M K, et al. Framework for the reliable
generation and control of analysis idealizations.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90, 82(1-3): 257-280.
[33] Dabke P, Prabhakar V, Sheppard S. Using features to support finite element idealizations.
Computers in Engineering, 1994, 1: 183.
[34] Cuilliere J C, Maranzana R. Automatic and a priori refin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meshes based on feature recognition technique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1999, 30(8): 563-573.
[35] Hun L S. A CAD-CAE integration using feature-based multi-resolution and multi-
abstraction modeling techniques. Computer Aided Design, 2005, 37(9): 941-955.
[36] Aifaoui N, Deneux D, Benamara A, et al. Mechanical analysis process modeling based
on analysis features.In: IEEE, 2002: 3-6.
[37] 虞春,李峰. 基于特征的冲压件 CAD/CAPP/CAE 集成. 模具技术,1999(3): 3-9.
[38] 席平,张宝源. 产品结构建模技术发展综述. 航空制造技术,493(23/24): 36-41.
[39] Várady T, Gaál B, Jared G E. Identifying features in solid modelling. Computers in
industry, 1990, 14(1): 43-50.
[40] Chen X, Hoffmann C M. On editability of feature-based design. Computer-aided design,
1995, 27(12): 905-914.
[41] Solano L, Brunet P. A system for constructive constraint-based modelling. In: Springer,
1993: 61-83.
[42] Kripac J. Topological ID System-A mechanism for persistently naming topological
entities in history-based parametric solid models: [Ph.D Dissertation]. Prague: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1993.
[43] Kripac J. A mechanism for persistently naming topological entities in history-based
parametric solid models.In: ACM, 1995: 21-30.
[44] Lee J Y, Kim K. A feature-based approach to extracting machining features. Computer-

12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ided Design, 1998, 30(13): 1019-1035.


[45] Capoyleas V, Chen X, Hoffmann C M. Generic naming in generative, constraint-based
design. Computer-Aided Design, 1996, 28(1): 17-26.
[46] Agbodan D, Marcheix D, Pierra G. Persistent naming for parametric models. 2000.
[47] Wu J, Zhang T, Zhang X, et al. A face based mechanism for naming, recording and
retrieving topological entities.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1, 33(10): 687-698.
[48] Raghothama S, Shapiro V. Topological framework for part families.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2002, 2(4): 246-255.
[49] Zheng J, Fan M, Tong R, et al. A mechanism for persistently naming topological
entities.In: IEEE, 2004: 84-89.
[50] Bidarra R, Bronsvoort W F. Persistent naming through persistent entities.In: IEEE, 2002:
233-240.
[51] Kanoh M, Aramaki G, Kuroki T. Stability experiment of FDM, FEM and BEM in
convective diffusion. In: Springer, 1986: 725-733.
[52] Zienkiewicz O C, Taylor R L. Some developmen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fluid mechanics.In: 1981: 1-10.
[53] Courant R. Variational methods for the solution of problems of equilibrium and
vibrations. Bull. Amer. Math. Soc, 1943, 49(1): 1-23.
[54] Turner M J. Stiffness and deflection analysis of complex structures. journal of the
Aeronautical Sciences, 2012.
[55] Clough R W.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plane stress analysis. 1960.
[56] 冯康. 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1965,2(4): 238-262.
[57] Junhong Z, Jun H. CAE process to simulate and optimise engine noise and vibration.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6, 20(6): 1400-1409.
[58] Hughes T J, Cottrell J A, Bazilevs Y. Isogeometric analysis: CAD, finite elements,
NURBS, exact geometry and mesh refinement.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5, 194(39): 4135-4195.
[59] 古成中,吴新跃. 有限元网格划分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08,2(3): 248-
259.
[60] Raphael B, Krishnamoorthy C S. Automating finite element development using object
oriented techniques. Engineering Computations, 1993, 10(3): 267-278.

13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61] 王鹏飞. 面向数控机床有限元分析的 CAD/CAE 集成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天津大学,2012.
[62] Green G. An essay on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to the theories of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author, 1828.
[63] Betti E. Teoria della elasticita’. Il Nuovo Cimento (1869-1876), 1872, 7(1): 69-97.
[64] Cheng A H, Cheng D T. Heritage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05, 29(3): 268-302.
[65] Jaswon M A.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s in potential theory. I.In: The Royal Society,
1963: 23-32.
[66] Symm G T.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s in potential theory. II.In: The Royal Society, 1963:
33-46.
[67] Rizzo F J. An integral equation approach to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f classical
elastostatics. Quart. Appl. Math, 1967, 25(1): 83-95.
[68] Cruse T A. Numerical solutions in three dimensional elastosta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69, 5(12): 1259-1274.
[69] Lachat J C, Watson J O. Effective numerical treatment of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A formulat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elastosta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976, 10(5): 991-1005.
[70] Brebbia C A. Boundary element methods in engineering. Springer New York, NY, USA,
1982.
[71] Yu K H, Kadarman A H, Djojodihardjo H.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me
BEM variants—A critical review.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10,
34(10): 884-899.
[72] Aliabadi M H.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Volume 2, Applications in solids and
structures. Wiley, 2002.
[73] Wrobel L C.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applications in thermo-fluids and acoustics.
John Wiley & Sons, 2002.
[74] Beer G, Smith I, Duenser C.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with programming: for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8.
[75] Xiao J, Zhang D, Wen L. Fully discrete Alpert multiwavelet Galerkin BEM in 2D.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08, 32(2): 91-99.

13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76] Liu Y. Fast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77] 崔树标,张云,周华民等. 边界元矩阵稀疏化算法及其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42(10): 1618-1621.
[78] Symm G T. Boundary elements on a distributed array processor. Engineering Analysis,
1984, 1(3): 162-165.
[79] 尹欣. 三维弹性问题边界元法并行计算及其工程应用:[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清
华大学 2000: 1-30,2000.
[80] Greengard L, Rokhlin V. A fast algorithm for particle simulation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1987, 73(2): 325-348.
[81] Barnes J, Hut P. A hierarchical O (N log N) force-calculation algorithm. nature, 1986,
324(6096): 446-449.
[82] Yamada Y, Hayami K. A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two dimensional
elastostatics. Springer, 1996.
[83] Popov V, Power H. An O (N) Taylor series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ity problems.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01, 25(1): 7-18.
[84] Yoshida K. Applications of fast multipole method to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Kyoto: Kyoto University, 2001.
[85] Pham A D, Mouhoubi S, Bonnet M, et al. Fast multipole method applied to Symmetric
Galerki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3D elasticity and fracture problems.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12, 36(12): 1838-1847.
[86] Chen Z, Xiao H, Yang X. Error analysis and novel near-field preconditioning techniques
for Taylor series multipole-BEM.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10,
34(2): 173-181.
[87] Chen Z J, Xiao H. The vectorization expressions of Taylor series multipole-BEM for 3D
elasticity problems.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09, 43(2): 297-306.
[88] Wang H, Yao Z, Wang P. On the preconditioners for fast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s for 2D multi-domain elastostatics.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05, 29(7): 673-688.
[89] Wang H T, Yao Z H. A new fast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large scale

13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3D particle-reinforced composites. Comput. Model.


Eng. Sci, 2005, 7(1): 85-95.
[90] Liu Y J, Nishimura N, Otani Y, et al. A fas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based on a rigid-inclusion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05, 72(1): 115-128.
[91] Haitao W, Zhenhan Y. Application of a new fast multipole BEM for simulation of 2D
elastic solid with large number of inclusions.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4, 20(6): 613-
622.
[92] 刘德义. 三维弹塑性摩擦接触多极边界元法和四辊轧机轧制模拟:[博士学位论文].
秦皇岛:燕山大学,2003.
[93] Fu Y, Klimkowski K J, Rodin G J, et al. A fast solution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many-particle problems of linear elasti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998, 42(7): 1215-1229.
[94] Lei T, Yao Z, Wang H, et al. A parallel fast multipole BEM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large-
scale analysis of 3-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6, 22(3):
225-232.
[95] Wang H, Lei T, Li J, et al. A parallel fast multipole accelerated integral equation scheme
for 3D Stokes equ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07, 70(7): 812-839.
[96] Quevedo L, Morra G, Müller R D. Parallel fast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crustal dynamics.In: IOP Publishing, 2010: 12012.
[97] Stock M J, Gharakhani A. A GPU-accelerated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and vortex
particle method.In: 2010: 1.
[98] Hamada S. GPU-accelerated 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voxel model
analyses with fast multipole method. 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 2011, 182(5):
1162-1168.
[99] Yokota R, Barba L A. Treecode and Fast Multipole Method for N-Body Simulation with
CU DA. GPU Computing Gems Emerald Edition, 2011: 113.
[100] 黄铄,校金友,胡玉财等. 声学 Burton-Miller 方程边界元法 GPU 并行计算. 计
算物理,2011,28(4): 481-487.
[101] Lashuk I, Chandramowlishwaran A, Langston H, et al. A massively parallel adaptive

133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fast multipole method on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2, 55(5): 101-109.
[102] Yao Z H, Wang P B, Lei T, et al. Large-scale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in solid
mechanics using fast multipole method. In: Springer, 2006: 19-34.
[103] Yao Z. Some Investigations of Fast Multipole BEM in Solid Mechanics. In: Springer,
2009: 433-449.
[104] Xia Z, Wang Q, Liu Y, et al. M2L optimization in FMBEM and its GPU implementation.
Boundary Elements and Other Mesh Reduction Methods XXXVI, 2013, 56: 307.
[105] Xia Z, Wang Q, Huang Y, et al. Parallel strategy of FMBEM for 3D elastostatics and its
GPU implementation using CUDA.In: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2014:
V1A-V2A.
[106] Wang Y, Wang Q, Deng X, et al.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accelerated fast
multipole BEM with level-skip M2L for 3D elasticity problem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5, 82: 105-118.
[107] Yip D C, Law M C, Cheng K P, et al. Knowledge intensive CAD in product design
valid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based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Systems, 2005, 9(2): 45-61.
[108] Shah J J, MäntyläM. Parametric and feature-based CAD/CAM: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1995.
[109] Deng Y, Lam Y C, Tor S B, et al. A CAD-CAE integrated injection molding design
system.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 2002, 18(1): 80-92.
[110] Cao B, Chen J, Huang Z, et al. CAD/CAE integration framework with layered software
architecture.In: IEEE, 2009: 410-415.
[111] Xia Z, Wang Q, Wang Y, et al. A CAD/CAE incorporate software framework using a
unified representation architecture.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5, 87: 68-85.
[112] Shapiro V, Tsukanov I, Grishin A. Geometric issues in 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2011, 11(2): 21005.
[113] Thacker W C, Gonzalez A, Putland G E. A method for autom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rregular computational grids for storm surge forecast model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1980, 37(3): 371-387.

134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14] 谢世坤,黄菊花,杨国泰. CAD/CAE 集成中的有限元模型转换之研究. 中国机械


工程,2005,16(5): 428-431.
[115] Deng Y, Lam Y C, Tor S B, et al. A CAD-CAE integrated injection molding design
system.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 2002, 18(1): 80-92.
[116] Gujarathi G P, Ma Y. Parametric CAD/CAE integration using a common data model.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1, 30(3): 118-132.
[117] Shao X, Li S, Liu H, et al. CAD/CAE Integrated modeling technology of large-scale
antenna structure.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BEIJING-, 2007, 13(10): 1914.
[118] Hughes T J, Cottrell J A, Bazilevs Y. Isogeometric analysis: CAD, finite elements,
NURBS, exact geometry and mesh refinement.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5, 194(39): 4135-4195.
[119] Cottrell J A, Hughes T J, Bazilevs Y. Isogeometric analysis: toward integration of CAD
and FEA. John Wiley & Sons, 2009.
[120] Zhang J, Qin X, Han X, et al. A boundary face method for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ree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09, 80(3):
320-337.
[121] Qin X, Zhang J, Li G, et al. An elem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boundary face method
for 3D potential problems.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10, 34(11):
934-943.
[122] Wang L. Integration of CAD and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through subdivision
methods.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09, 57(3): 691-698.
[123] Robertson B F, Radcliffe D F. Impact of CAD tools o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in
engineering design.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9, 41(3): 136-146.
[124] Bettig B, Hoffmann C M. Geometric constraint solving in parametric computer-aided
design.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2011, 11(2): 21001.
[125] Benouamer M O, Michelucci D.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SG and Brep via a triple
ray representation.In: ACM, 1997: 68-79.
[126] Perng D, Chen Z, Li R. Automatic 3D machining feature extraction from 3D CSG solid
input. Computer-Aided Design, 1990, 22(5): 285-295.
[127] Gomes A J, Teixeira J G. Form feature modelling in a hybrid CSG/BRep scheme.

135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Computers & graphics, 1991, 15(2): 217-229.


[128] De Martino T, Falcidieno B, Giannini F, et al. Feature-based modelling by integrating
design and recognition approaches. Computer-Aided Design, 1994, 26(8): 646-653.
[129] Olsen L, Samavati F F, Sousa M C, et al. Sketch-based modeling: A survey. Computers
& Graphics, 2009, 33(1): 85-103.
[130] Mun D, Han S, Kim J, et al. A set of standard modeling commands for the history-based
parametric approach.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3, 35(13): 1171-1179.
[131] Shah J J, MäntyläM, Nau D S. Advances in feature based manufacturing. Elsevier, 2013.
[132] Piegl L, Tiller W. The NURBS book.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133] Wang Z, Lei Y. CAD system design basing on ACIS/HOOPS. [J]. Computer system
application, 2006: 15-18.
[134] Corney J, Lim T. 3D Modeling with ACIS. 2001.
[135] Shah J J, MäntyläM. Parametric and feature-based CAD/CAM: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1995.
[136] Yang Y, Peng X, Zhao W. Domain feature model recovery from multiple applications
using data access semantics and formal concept analysis.In: IEEE, 2009: 215-224.
[137] Cheon S, Mun D, Han S, et al. Name matching method using topology merging and
splitting history for exchange of feature-based CAD models.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6(10): 3201-3212.
[138] Capoyleas V, Chen X, Hoffmann C M. Generic naming in generative, constraint-based
design. Computer-Aided Design, 1996, 28(1): 17-26.
[139] Bidarra R, Bronsvoort W F. Semantic feature modelling.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0,
32(3): 201-225.
[140] Mehlhorn K.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1: Sorting and searching.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141] Willard D E. New data structures for orthogonal range queries. 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 1985, 14(1): 232-253.
[142] Mehlhorn K.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2: graph algorithms and NP-completenes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143] Valiente G. Algorithms on trees and graph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144] Liu X, Han X, Liu D, et al. Controllable density grid generation with boundary

136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constrains.In: 2010.
[145] Lee M C, Joun M S. Adaptive triangular element generation and optimization-based
smoothing, Part 1: On the plane.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08, 39(1): 25-34.
[146] 雷霆,姚振汉,王海涛. 三维快速多极边界元高性能并行计算. 清华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2007,47(2): 280-283.
[147] Dunavant D A. High degree efficient symmetrical Gaussian quadrature rules for the
triang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985, 21(6): 1129-
1148.
[148] 胡圣荣,陈国华. 一种新的三角极坐标变换 Ξ. 计算力学学报,1997,14: 3.
[149] Gao X, Davies T G. Boundary element programming in mechan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0] 王海涛. 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研究及其在复合材料模拟中的应用:[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2005.
[151] Takahashi T, Hamada T. GPU-accelerated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Helmholtz'equ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09, 80(10): 1295-1321.
[152] Labaki J, Mesquita E, Ferreira S L. The BEM on general purpos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GPGPU): a study on three distinct implementations.In: 2010: 316-323.
[153] Shen L, Liu Y J. An adaptive fast multipol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for three-
dimensional potential problems.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07, 39(6): 681-691.
[154] Greengard L, Rokhlin V. A new version of the fast multipole method for the Laplace
equa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Acta numerica, 1997, 6: 229-269.
[155] Xia Z, Wang Q, Huang Y, et al. Parallel strategy of FMBEM for 3D elastostatics and its
GPU implementation using CUDA.In: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2014:
V1A-V2A.
[156] Wang Y, Wang Q, Deng X, et al.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accelerated fast
multipole BEM with level-skip M2L for 3D elasticity problem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5, 82: 105-118.
[157] Xia Z, Wang Q, Liu Y, et al. M2L optimization in FMBEM and its GPU implementation.
Boundary Elements and Other Mesh Reduction Methods XXXVI, 2013, 56: 307.
[158] A. http://www.hustcad.com/show-18-99-1.html. .

13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59] Poole C M, Cornelius I, Trapp J V, et al. A cad interface for geant4. Australasian
Physical & Engineering Sciences in Medicine, 2012, 35(3): 329-334.
[160] Xu A, Zang T, Ji Z, et al. HO-CAD: A CAD System for Heterogeneous Objects
Modeling Based on ACIS and HOOPS.In: IEEE, 2009: 90-93.
[161] Xu A P, Zang T, Ji Z P, et al. Heterogeneous Object Modeling Approach Based on ACIS
and HOOP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10, 419: 793-796.
[162] Luiten G, Froese T, Björk B C, et al. An information reference model for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World scientific & global publication services, Singapore, 1993, 1993: 391-406.

13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附录 1 边界条件重构工程实例

注:模型中红色区域为特征对应的几何或映射边界,原边界条件特征含有位移约束与载荷等,表中第 3 列

为建模特征修改后,相应边界条件特征自适应变化结果,此时无需重新施加边界条件直接计算结果。
几何建模特征 原边界条件特征 自适应边界条件 原分析结果 自适应分析结果

139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40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4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 Zhaohui Xia, Qifu Wang, Yunhua Liu, Yingjun Wang, Yixiong Wei. M2L optimization
in FMBEM and its GPU implementation. Boundary Elements and Other Mesh Reduction
Methods XXXVI, 2013, 56: 307. (EI 收录)
[2] Zhaohui Xia, Qifu Wang, Yunbao Huang, Yixiong Wei, Yingjun Wang. Parallel strategy
of FMBEM for 3D elastostatics and its GPU implementation using CUDA. ASME 2014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 and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2014:
V01AT02A060. (EI 收录)
[3] Zhaohui Xia, Qifu Wang, Yingjun Wang, Chen Yu. A CAD/CAE incorporate software
framework using a unified representational architecture.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5, 87: 68-85. (SCI 收录,影响因子 1.402)
[4] Zhaohui Xia, Qifu Wang, Qinghua Liu, Yingjun Wang, Jun Liu, Gang Chen. A novel
approach for automatic reconstruction of boundary condition in structure analysi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6, 96: 38-57. (SCI 收录,影响因子 1.402)
[5] Zhaohui Xia, Yingjun Wang, Qifu Wang, Chao Mei. GPU parallel strategy for
parameterized LSM-based topology optimization using isogeometric analysis.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返回修改) (SCI, 影响因子 2.959)
[6] Yingjun Wang, Xiaowei Deng, Qifu Wang, Zhaohui Xia, Hua Xu. Boundary condition
related mixed boundary el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MBEM for 3D elastostatic
probl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 2015, 12(5): 1550029. (SCI 收
录, 影响因子 0.75)
[7] Yingjun Wang, Qifu Wang, Xiaowei Deng, Zhaohui Xia, Jinhui Yan, Hua X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accelerated fast multipole BEM with level-skip M2L for 3D
elasticity problem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5, 82: 105-118. (SCI 收录,
影响因子 1.402)
[8] Yixiong Wei, Qifu Wang, Yunbao Huang, Yingjun Wang, Zhaohui Xia. Acceleration of
free-vibrations analysis with the Dual Reciprocity BEM based on H-matrices and CUDA.
Engineering Computations, 2015, 32(2). (SCI 收录,影响因子 1.495)

142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9] 魏一雄, 王启富, 黄运保, 夏兆辉. 基于 H-Matrices 的结构特征值问题加速研究. 固


体力学学报, 2014, 35(4), 357-366. (EI 收录)

注:以上文章的署名单位均为华中科技大学

143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