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Vol. 18, No.

5, 819–83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杨 柳 1, 2 刘 力1 吴海铮 1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2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100872)

摘 要 应激与应对的理论发展构建了污名应对研究的基本框架。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
污名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目前, 关于被污名者应
对污名策略的研究, 特别是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日趋增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可以区分出
问题聚焦性与情绪聚焦性策略、卷入与摆脱策略以及前摄性与反应性策略; 对于可隐藏污名而言, 还
涉及到表露/隐藏策略。在研究方法上, 质性研究范式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该注重污名应对策略
的情境性, 加强不同污名领域的专题研究, 关注对应对策略的评价并构建污名应对策略的层次模型。
关键词 污名; 被污名者; 应对策略; 艾滋病污名
分类号 B849: C91

1 引言 (冯正直, 夏本立, 杨国愉, 汪凤, 钟铁军, 刘云


由于应激或压力及其应对与人们的日常生 波等, 2006; 郝志红, 梁宝勇, 2007; 杨宝琰, 万
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自 20 世纪 70 年代 明钢, 2008)、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王艳芝, 李彦
后期以来, 应激与应对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 牛, 龚蓉, 2007)、应对方式的评价(刘霞, 陶沙,
域之一。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体现在数 2005)等; (2)对研究取向或模式的反思和总结。这
量和内容两方面: 一是数量众多, 特别是 2000 年 表现在从早期以自我心理学模式和特质为取向
以来, 国内这一领域的文献数量急剧增多(侯晓 转变为更加强调环境因素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
晖, 岑国桢, 2009)。我们以“应激”(stress)或“应对” 用的取向或模式, 如应对过程取向、特定情景应
(coping)为标题对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进行了检 对取向等(向晓蜜, 张进辅, 韩菁菁, 2007); (3)研
索, 发现从 2005 年以来国际上共有 65272 篇相关 究方法的多元化。应激和应对相关概念、测量等
文献发表; 以“应激”(stress)或“应对”(coping)为主 基本理论的发展导致学者除了采用传统的问卷
题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发现从 1985 法外, 也非常注意使用访谈法、日记记录法等质
年至今国内(发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 性研究方法补充或丰富研究设计。
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中国心 虽然在应对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 ,
理卫生杂志》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共有 但是仍然存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发展不平衡的
849 篇文献。二是内容更加丰富: (1)研究领域得 问题, 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到扩展。仅以国内研究为例, 就包括了测量工具 五个方面: (1)应对方式的评定。由于受到部分应
的 编 制 和 评 价 (肖 计 划 , 许 秀 峰 , 1996; 童 辉 杰, 对理论的指导, 多数评定量表是特质取向的, 忽
2005; 陈建文, 王滔, 郭楠, 2008)、应对方式的评 视了情境因素的影响, 缺乏针对具体情境下应对
定(梁宝勇, 2006)、不同群体应对方式的差异性 方式的研究; 另一方面, 虽然有学者开始尝试设
计本土化的量表, 但部分学者过分依赖已有量表,
忽略开放式的、非结构性的评定方法, 丧失了发
收稿日期: 2009-08-17
现具有本土特色应对方式的机会。(2)应对方式的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JAXLX004)、教育部新
评价。应对方式的评定主要涉及应对方式的类别,
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090)和北京师范
大学创新研究群体发展计划项目。 而对其评价主要涉及它的价值, 即应对方式的有
通讯作者: 刘力, E-mail: l.liu@bnu.edu.cn 效性。由于个体采用多种应对方式带来的复杂性

819
-820-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

和不稳 定性, 加之学 者选 择 不恰当 的评 价 指标, 括 轻 度 污 名 特 征 , 如 哮 喘 (Protudjer, Kozyrskyj,


特别是过多关注应对的消极结果, 忽视应对在促 Becker, & Marchessault, 2009), 也包括重度污名
进个体成长方面的作用, 并且将各种应对方式相 特征, 如精神疾病(Corrigan & Watson, 2002); 既
互对立比较其价值, 以及没有采用适当针对具体 包括先天原因导致的污名特征, 如民族、种族
情境的量表等原因, 应对方式的评价存在缺乏针 (Joseph & Kuo, 2009), 也包括后天原因导致的污
对性、具体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等问题。(3)研究 名特征, 如艾滋病(Miller & Rubin, 2007)。在研究
设计。目前国内外学者多采用横断的、被试间设 方法上, 研究者既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污名应对
计来研究本应该采用纵向的、被试内的设计来回 策略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应对策略的影响
答相关应对的问题。(4)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相脱 结 果(Vosvick, Gore-Felton, Koopman, Thoresen,
节。两者的目标应该都是辨别、认识应对方式和 Krumboltz, & Spiegel, 2002), 也采用质性研究范
发现有价值的应对方式, 以进行恰当的心理干 式中的个体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来探讨
预。但是前面提到有关测量工具和应对效果评价 污名应对策略的类型和内容(Shinnar, 2008)。当前,
指标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两者的脱节。(5)污名应 随着全球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艾滋病污名已经成
对策略是国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但国 为危害感染者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
内刚刚开始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 因此有必要对 影响因素(刘颖, 时勘, 2010; Major & O’Brien,
国外这一领域的 研 究现状做一简要的回 顾 和 2005)。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
展望。 学者的广泛关注。
污名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压力或 污名应对策略的问题受到高度关注, 代表着
应激情境之一。自古以来, 人们通常对严重身心 污名研究的视角转变, 即从过去污名施予者的角
疾病患者、同性恋者和贫困者等边缘或“异常”个 度过渡到被污名者的角度。这一视角的转变不仅
体或群体持有偏见和消极刻板印象, 并对他们采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而且有利于减少现实生活
取歧视行为。这就是污名化的过程。在当代生活 中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首先, 从学术研究来
中, 各种性质的污名对个体以及所属社会生活的 说, 从被污名者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污名, 能够
影响日益凸显。因此人们非常关注污名情境中的 澄清污名对他们的真实影响。而污名应对策略的
心理适应问题。E.Goffman (1963)经典著作《污名: 研究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 考察被污名者为减少
受损身份管理诠释》正式开创了污名研究, 此后 社会污名消极影响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其
学者们开始尝试使用压力—应对的框架来研究污 次, 从现实意义来说, 学术研究的成果促使公众
名的应对问题。其中, Miller 及其同事(2000)根据 逐渐了解被污名者真实的生活状态, 为减少社会
Lazarus 和 Folkman (1984)对压力所下的定义, 即 歧视提供依据, 从而有助于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
环境或(和)内在的需求使个体或系统负担超过其 改善被污名者的生活环境,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自身适应性资源的任何事件, 遭受社会污名可以 同时有助于减少社会群体之间的摩擦, 构建和谐
理解为压力事件。因此, 对被污名者而言, 污名 社会。

可以被视为压力源。自此, 污名应对作为一个广 2 污名应对策略的主要类型


泛被认可的学术概念进入了系统发展的阶段(杨 近 25 年来,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者们
柳, 刘力, 2008)。而且, 原先对应对方式的考察在 发现了一系列的污名应对策略。根据不同的划分
污名研究领域中被继承和深入发展, 并体现为对 标准, 这些污名应对策略可以被区分为: 问题聚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 焦性和情绪聚焦性、卷入和摆脱以及前摄性和反
污名应对策略是指被污名者在具体的污名 应性策略; 同时, 对于那些可隐藏污名而言, 还
情境中为减少压力的消极影响而有目的地采用 涉及到表露/隐藏策略。这些应对策略对维护被污
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层面的策略。污名应对策略 名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 既包括可见性污名特 2.1 问题聚焦性和情绪聚焦性策略
征, 如肥胖(Mallett & Swim, 2006), 也包括隐藏 根 据 应 对 策 略 的 功 能 维 度 , Lazarus 和
性污名特征, 如同性恋(Liu & Choi, 2006); 既包 Folkman (1984)最早提出了问题聚焦性和情绪聚
第 18 卷第 5 期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821-

焦性应对策略, 这一分类方法得到污名应对领域 Kozyrskyj, Becker, & Marchessault, 2009)。隐瞒或


学 者 的 广 泛 认 可 和 应 用 (Miller & Major, 2000; 掩饰污名是具有可隐藏污名特质的个体常用的
Siegel & Schrimshaw, 2000; Joseph & Kuo, 2009)。 手段。例如, 在社会互动环境中, 同性恋者通常
在 这 种 分 类看 来, 没 有 一 种“最 好”的 应 对 策 略, 会隐藏自己的性倾向来避免异性恋者的歧视
问题聚焦性和情绪聚焦性应对策略对不同的被 (Della, Wilson, & Miller, 2002; Liu & Choi, 2006)。
污名者和情境是分别有效的。有效的标准取决于 (2)补偿。它是指在他人对自身持有偏见态度客观
个人的目标(Miller & Major, 2000; Miller, 2006)。 存在的情况下, 被污名者通过改变行为来实现良
概括地说, 个人应对污名的目标有两种。第一种 好互动的目标。这包括努力获得由他人控制的资
目标是为了改变导致压力的环境与人之间的关 源; 掌握有关互动的技巧; 解释互动过程中有关
系 , 即 “ 主 动 的 ” 或 “ 问 题 聚 焦 性 ” 应 对 (Folkman, 他人情感和动机的细微线索; 注意情境的线索以
Lazarus, Gruen, & DeLongis, 1986); 第二种目标 及掌握二元文化的技巧。掌握二元文化的技巧使
是管理压力情绪, 即“情绪聚焦性”应对(Folkman, 得被污名者能够在主流文化和所在被污名群体
Lazarus, Gruen, & DeLongis, 1986)。需要注意的 文化之间进行有效活动。例如, 美国黑人非常熟
是, 被污名者在特定的时间聚焦于哪一成分取决 悉“转换码”(code switching), 即他们在特定场合
于他们对自我、他人以及所处环境的评价。 和 时 间 说 “ 标 准 的 ” 或 黑 人 的 英 语 (Agerton &
研究发现, 艾滋病感染者用以应对艾滋病及 Moran, 1995)。Shih (2004) 也总结得出了类似的
其污名的策略可以分为问题聚焦性和情绪聚焦 结果, 发现共有四种补偿策略: 努力使自己自信
性。Makoae 等人(2008)通过焦点小组讨论, 收集 和讨人喜欢、提高自身的社会技巧、证明刻板印
了五个非洲国家的数据。他们发现, 感染者应对 象不成立、贬低自身不擅长的方面。
污名的问题聚焦性策略包括: 加入群体、表露、 指向他人涉及到试图改变他人, 使其不再贬
和他人交谈、获取咨询、帮助他人、教育他人、 低被污名者, 或者被污名者不按照被贬低的社会
改变行为、保持主动、向他人学习、获得知识以 地位的认知来行动。教育和说服是指向他人的重
及获取帮助; 情绪性应对策略包括: 理性化、将 要表现形式。例如, 通过“黑就是美”、“接受肥胖”
自我视为正常的、忽视、求助于上帝、希望和幽 和“男同性恋的骄傲”等社会运动以及采用医学等
默。维持情绪平衡是艾滋病感染者生活中的重要 科学理论来解释污名的起源, 使得更多公众接纳
内容(Siegel & Schrimshaw, 2000), 有关情绪聚焦 被污名者。另外, 努力创造不表达偏见的社会准
性 策 略 的 研 究 相 当 丰 富 (Reeves, Merriam, & 则也是指向他人的重要方式。例如, 倡导和制定
Courtenay, 1999)。例如, Weitz (1989) 通过对 23 保护被污名者在医疗、就业、教育、婚姻、住房
名男性艾滋病患者的研究发现, 不确定性 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的法律。因此, 通过指向他
(uncertainty)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当处于 人, 它使个体应对污名的努力变成集体应对污名
检测期间时, 他们大都采用否认自身被感染的计 的努力(Miller & Major, 2000)。
策。而当得知诊断确认之后, 他们会努力寻找意义 指向情境的目的在于建构使污名不会对被
来作为减少焦虑以及应对疾病及其污名的途径。 污名者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境。一种方式是回避可
2.1.1 问题聚焦性策略 能被他人施予偏见的情境。例如, 肥胖者回避去
Miller 和 Major (2000) 认为, 问题聚焦性应 海滩或快餐店, 同性恋者回避参加涉及性关系讨
对策略可以分为指向自我、指向他人和指向情境 论的社交活动(Liu & Choi, 2006)。另一种方式是
三种不同的子类。 回避那些他们怀疑或预测施予偏见的人。例如,
指向自我是指通过改变自我的某些方面来 女性避免和具有大男子主义倾向的男性进行交
减少人际互动中由污名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往(Swim, Cohen, & Hyers, 1998)。显然, 与主动的
指向自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减少把污名 教育、说服等社会活动相比, 这种情景建构是一
应用于自身的可能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消除污 种被动的策略。
名的状况。例如, 通过节食来实现减肥; 通过治 2.1.2 情绪聚焦性策略
疗来解决身体和精神疾病方面的问题(Protudjer, 情绪聚焦性应对策略与管理情绪压力相关 ,
-822-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

特别是减少负面情感和保护自尊免受污名相关 2.2.1 卷入策略


压力的影响。Miller 和 Major (2000)认为, 这一策 被污名者使用卷入策略接近污名情境中的
略具体包括社会比较与归因、否认歧视以及重建 压力源以减少污名的影响。按照应对目标是否是
自我概念。 改变环境的标准, 卷入策略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初
社会比较分为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上行比 级 控 制 应 对 (primary-control coping)和 次 级 控 制
较通常是和未被污名的他人比较, 下行的社会比 应 对(secondary-control coping)(Miller & Kaiser,
较是和比自己更差的人比较。通过把消极的结果 2001; Mallett & Swim, 2006; Deacon, Stephnry, &
归因于偏见和歧视而不是自身的责任, 被污名者 Prosalendis, 2005)。前者的目标是通过控制情境
可以保护自尊免受污名相关的威胁。因此, 当偏 或者情境中的自我来改变压力环境; 后者的目标
见是显而易见的或被认为是不公平的时候, 归因 是适应压力环境, 不涉及改变环境。
于偏见可以保护自尊免受结果的消极影响 初级控制应对包括解决问题、情绪调节和表
(Crocker, Voelkl, Testa, & Major, 1991)。但是, 归 达(Miller & Kaiser, 2001)。在这种应对中, 被污名
因于偏见并不总是能够保护自尊。 者通过个人或集体层面的行为来控制与污名相
被污名者可以通过否认其作为歧视对象来 关的压力。在个人层面上, 被污名者能够使用补
应对污名。与承认自己是受害者并放弃掌控结果 偿计策来控制人际交往情境, 如增加自己的社交
的控制感相比, 否认歧视有时候(至少在短期内) 技巧, 即解决问题; 或者通过调节消极情绪使自
是一种适应性的策略。Branscombe、Schmitt 和 身行为更加集中在减少污名的消极影响上, 即情
Harvey (1999) 发现, 美国黑人学生越少把自己 绪调节。在集体层面, 被污名群体试图通过集体
看作是种族偏见的受害者, 他们的自尊就越高。 行为来改变不公平的社会地位, 这也是解决问
被污名者还通过重建自我概念的方式来管 题。例如, 当被污名群体认为有希望改变不公平
理压力情绪(Crocker, Major, & Steele, 1998)。具体 地位时, 他们会选择正当的渠道诉诸实践, 如法
说来, 他们选择性贬低那些自身或他人认为他们 律制度和政 治 游说; 而当他 们认为希望 渺 茫时,
不占优势领域的重要性, 或者选择性重视那些自 就会选择非正当的渠道, 如暴乱活动 (Brewer &
身或他人认为他们占优势的领域的重要性 Brown, 1998)。
(Crocker & Major, 1989)。例如, Shinnar (2008) 在 次级控制应对包括分心(distraction)、认知重
对美国墨西哥移民的研究中发现, 在和外群体 建和接受。分心指被污名者通过认知和行为努力
——美国人的群际比较中, 部分墨西哥移民选择 来转移对污名压力的注意力。起初, 研究者认为
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作为比较的标准。他们认为, 由于回避压力, 这一策略导致被污名者不能较好
墨西哥人比美国人更重视家庭, 因此, 在这一点 地 适 应 环 境 (Compas, Connor-Smith, Saltzman,
上墨西哥人要优于美国人。研究者认为这个过程 Thomsen, & Wadsworth, 2001)。然而, 分心能够有
可以使被污名者的自尊长期或暂时地脱离这些 效阻止导致消极心理影响的沉思和闯入式想法
不占优势的领域。例如, Major 和 Schmader (1998) (Nolen-Hoeksema & Morrow, 1993)。实际上, 分
以及 Steele (1997) 发现, 摆脱学校认同这一因素 心是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使用动机是利用其他想
能够部分解释美国黑人学生在面对其糟糕的学 法和活动去替代与污名相关的想法和活动, 还是
业成绩时保持较高自尊的原因。 试图停 止思 考 或否认 它。 例 如, 在人 际互 动时,
2.2 卷入和摆脱策略 曾有过堕胎经历的女性会试图让自己转移有关
按照被污名者是否在行为或认知上远离由 堕胎话题的注意力, 而且易产生压制性想法, 即
污名引起的压力, 应对策略可以分为卷入 压抑自己不去回忆与堕胎相关的事件。此时, 分
(engagement) 和 摆 脱 (disengagement) (Miller & 心是一种转移对污名注意力的消极策略, 因为这
Kaiser, 2001)。在污名情境中, 被污名者采取接近 些压制性想法会导致她们产生忧虑, 长期经历这
压力源的行动或认知来减少污名对自身消极影 些心理负担将最终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响时, 就是卷入策略; 而当采取远离压力源的行 (Major & Gramzow, 1999)。认知重建是一种适应
动或认知时, 就是摆脱策略。 性的应对(Crocker, Major, & Steele, 1998)。被污名
第 18 卷第 5 期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823-

者通常通过两种重建认知的方式应对他人的歧 关的情境(Pinel, 1999)。这种回避经常伴随着选择


视: 一是自我保护归因, 例如被污名者将糟糕表 性地和其他被污名者或未被污名者交往。例如,
现归因于他人不公平的对待而不是自身的责任 以上研究中, 女性并不是简单地从污名情境中退
(Crocker, Voelkl, Testa, & Major, 1991); 二是改变 缩, 而是会寻求可替代的、可参与的、没有偏见
其所在群体表现糟糕领域的重要程度, 包括贬低 的情境。如果人们不能找到可替代的情境, 那么
(devaluation)和摆脱认同 (disidentification) 两种 他们会选择社会退缩, 例如避免和未被污名者进
形式, 前者是贬低自身所在群体不擅长领域的重 行上行比较。
要程度, 后者 是停止 将自 我 认同建 立在 该 领域, 否认和情绪聚焦性策略中的否认相似, 是指
即不再认同这一领域对自我价值的作用。例如, 即使客观证据表明存在偏见和歧视, 被污名者不
Steele (1997) 通过实验发现: 看重数学成绩表现 承认或减少消极结果是由于偏见和歧视引起的,
的女性, 在引发刻板印象威胁(一般认为男性数 即通过否认问题的存在或重要性来回避压力。
学能力比女性强)的情境下, 其数学成绩表现糟 Hippel, Hippel, Conway, Preacher, Schooler 和
糕。因 此, 一旦使被 污名 者 不再认 同某 些 领域, Radvansky (2005) 通过实验证明, 当知觉到刻板
能够减少污名对被污名者的压力。第二种认知重 印象威胁时, 重视印象管理的被污名者会采用否
建方式和情绪聚焦性策略中的重建自我概念非 认策略来应对。具体说, 当白人学生被要求进行
常相似, 但是重建自我概念还包括从积极的方面 智力测验的时候, 他们感觉受到了其智力低于亚
出发提高自己擅长领域的重要性, 而不仅仅是从 洲学生的刻板印象威胁, 此时他们更愿意否认智
消极的方面降低自己表现糟糕领域的重要性。接 力的重要性。
受主要指被污名者从心理上承认自己具有污名 痴心妄想也包含着通过否认污名的存在来
的客观特征或接受污名对自身及其生活产生的 回避压力的成分。当被污名者认为他人行为带有
各种影响。目前, 对接受影响的研究结果还不一 歧视成分的时候, 他们会主动剥夺自我控制感和
致。一方面, 接受被认为和艾滋病人的迅速死亡 被他人接受的感觉。应对这种感觉的方法就是希
有关(Reed, Kemeny, Taylor, & Wang, 1994)。另一 望那些有着优势地位的个体会友善地对待他们,
方面, 接受又被认为有助于身患残疾或慢性疾病 而不是歧视(Fiske, Morling, & Stevens, 1996)。
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调整, 并积极参与治疗活动 总之, 与第一种分类相比, 卷入与摆脱应对
(Berntsson, Berg, Brydolf, & HellstrÖm, 2007)。 策略以被污名者对待污名情境的行为趋向作为
与问题聚焦性和情绪聚焦性策略相比, 这种 划分标准, 这种标准更为直接和具体。但是由于
分类的标准明确了个体和环境因素, 例如, 问题 这一分类更加关注行为结果, 容易忽视被污名者
聚焦性策略分为指向自我、指向他人、指向情境 做出远离或卷入污名压力的动机。
三种类型; 卷入策略下的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应 2.3 前摄性和反应性应对策略
对划分标准则使用环境单一因素, 仅判断被污名 按照应对发生时间, 应对策略可以分为前摄
者使用应对策略的动机是改变环境还是适应 性 和 反 应 性 应 对 策 略 (proactive and reactive
环境。 coping strategies)。当被污名者预期潜在的污名事
2.2.2 摆脱策略 件, 采用各种手段降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此时
被污名者使用摆脱策略的目标在于远离污 使用的就是前摄性策略。而反应性策略发生在污
名以减少或消除污名消极影响。这一策略主要包 名事件发生之后 (Miller & Major, 2000; Mallett
括 回 避 、 否 认 和 痴 心 妄 想 三 种 子 类 (Miller & & Swim, 2006)。Miller 和 Major (2000)认为, 由于
Kaiser, 2001)。 需要提前预期污名情境带来的压力, 识别前摄性
回避涉及利用身体退缩或社会退缩来脱离 应对策略要比反应性应对策略更困难。而且, 两
污名相关的压力。例如, 女性会避免和那些曾实 者有时候是模糊不清的。例如, 有过偏见经历的
施性骚扰行为或具有大男子主义倾向的男性进 肥胖者可能在将来回避去海滩, 由此来减少再次
行交往(Swim, Cohen, & Hyers, 1998); 而认为自 经历偏见的可能性。这一回避策略既是对过去痛
己被贴上负面标签的女性也选择回避与污名相 苦的反应性应对, 又是为了回避未来痛苦的前摄
-824-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

性应对。 藏、选择性表露和个人归因。具体地说, 男同性


虽然识别前摄性应对策略相对困难, 研究者 恋者是否使用多种方法隐藏感染者或病人身份,
还是试图通过实验室等研究手段对其进行考察。 取决于其病情所处阶段, 是否具有明显的被感染
Mallett 和 Swim (2006) 通 过 网 上 约 会 范 式 标志以及社会退缩的可能性。在隐藏过程中, 他
(Internet dating paradigm)和日记法来研究肥胖女 们试图表现出自己是健康的。而如果具有明显感
性应对歧视的前摄性策略。在网上约会范式中, 染标志, 他们就会表现出具有更少污名的状况。
主试力图让被试(肥胖女性)相信和其进行网上交 通常, 隐藏的主要意图在于维持和保护正常的社
流的对象是受到异性欢迎的女性, 以此诱发被试 会关系, 但是使用者往往经历痛苦, 因此, 这一
源于肥胖的压力, 并设置相应任务强化这种压力, 策略与 Goffman (1963) 提出的“过关”(pass)策略
从而考察被试的前摄性应对策略。日记法要求被 相似。当感染者选择表露时, 挑选合适的表露对
试每天在网上完成特定日记内容的填写。研究发 象非常重要。他们会考虑与表露对象关系的强
现, 当肥胖女性觉知到歧视时, 她们会对歧视情 度、表露对象知道的必要性以及表露对象理解、
境的初级评价(即对威胁的评价)较严重, 而对次 接受艾滋病的能力。而当进行个人归因时, 他们
级评价(即对自己所拥有应对资源的评价)较低。 经常把导致感染的原因归结于社会更能接受的
而初级评价是影响女性使用前摄性策略(例如, 原因(例如, 输血)而不是同性恋行为或使用毒品。
努力准备实验任务等)的重要因素。当她们使用前 2.4 表露/隐藏策略
摄性策略时, 她们一般会经历积极的人际间结果 从上述研究不难发现, 不论是前摄性策略中
和消极的个体内结果。 的先发制人表露, 还是反应性策略中的隐藏或选
然而, 和上述观点有所不同的是, 艾滋病污 择性表露, 表露/隐藏是艾 滋病感染者 应 对艾滋
名应对策略的研究者认为, 这一类型的划分标准 病污名以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重
还涉及被污名者是否接受社会价值观和规范。反 要策略。其主要原因在于: (1)表露在应对污名的
应性策略是指利用防御性的努力去避免或减轻 过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Meyer, 2003): 当感染者
污名的影响, 但暗含着被污名者接受建构了污名 表露后遭受更多社会歧视, 它可能成为一种压力
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前摄性策略则涉及挑战污 源, 而当表露后得到更多社会支持, 它也可能成
名的有效性, 否认或抵抗污名背后的社会规范和 为 应 对 污 名 的 有 效 策 略 (Holt, Court, Vedhara,
价值观。 Nott, Holmes, & Snow, 1998); (2)表露是判断艾滋
Siegel, Lune 和 Meyer (1998) 通过半结构访 感 染 者 心 理 健 康 程 度 的 重 要 指 标 (Chesney &
谈的方法, 对 139 名感染艾滋病毒和患艾滋病的 Smith, 1999); (3)表露可能带来有效的情感和认
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进行了艾滋病污名应对策 知 支 持 (Holt, Court, Vedhara, Nott, Holmes, &
略的研究。结果发现, 他们使用的前摄性策略涉 Snow, 1998); (4)表露的决定会影响艾滋感染者的
及否认或空开挑战污名背后的价值观, 包括先发 治疗决定和进展(Chesney & Smith, 1999), 进而
制人表露(preemptive disclosure)、公共教育和社 影响艾滋病毒的传播或艾滋病的蔓延(阎志华,
会活动。在前摄性策略中, 少数感染者会选择特 吴尊友, 2005); (5)表露和社会互动相联系(Herek,
定的时间和方式来提前表露, 这种表露形式挑战 2003), 因 而 影 响 着 艾 滋 病 感 染 者 社 会 生 活 的 现
了公众认为感染者应该隐藏自己的观点, 从而创 状和未来。
造出感染并不羞耻, 没有必要隐藏的社会氛围。 实际上, 这一策略对可隐藏性污名都具有重
为了改变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他们 要意义。Jones 等人(1984)在其著作中归纳了污名
还会以自身作为例子来教育公众, 或者代表其他 的六个特性, 包括: 可隐藏性、危险性、美观性、
艾滋病毒感染者参加社会活动。例如, 通过呼吁 起因的可控性、混乱性、演变性。其中, 如果污
改变政策和增加对艾滋病的研究, 从而抵抗污名 名特征直接显现在被污名者的身体、外表、行为
的消极影响。 上, 就会引发可见性污名, 如残疾、性别和种族
除了前摄性策略, 感染者也利用反应性策略 歧视; 如果污名特征不会直接显现或随着时间发
试图逃避被他人贬低的情况, 这一策略包括隐 展逐渐显现在身体、外表、行为上, 会引发可隐
第 18 卷第 5 期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825-

藏污名, 如同性恋和艾滋病相关的污名。和可见 Winstead, Oldfield, & Barbee, 2003)、人口学变量


性污名相比, 可隐藏污名给被污名者带来更多的 对表露方式的影响(Derlega, Winstead, Oldfield, &
心理痛苦, 包括: 是否向他人表露, 以及表露的 Barbee, 2003; Shehan, Uphold, Bradshaw, Bender,
具体对象、方式等许多问题。因此, 研究者对可 Arce, & Bender, 2005) 以及社会文化对表露方式
隐藏性的污 名, 尤其是可隐 藏疾病污名 的 表露/ 的影响(Miller & Rubin, 2007) 等。在对美国南部
隐藏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显而易见, 艾滋病污 322 名女性艾滋病感染者表露方式的纵向研究中,
名是一种可隐藏性污名, 鉴于艾滋病疫情的快速 Sowell, Seals, Phillips 和 Julious (2003)发现, 女性
蔓延, 艾滋病 污名相关的 表 露/隐藏策略 已经成 表露的方式有三类: 全部表露、有标准地表露和
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就艾滋病污名领域 情感表露。一般情况下, 女性多采用有标准地表
内的这一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露。其表露标准主要涉及三个因素: 她们同表露
目 前, 有 关 表 露/隐 藏 方 面 的 研 究 主 要 包 括 对象的关系, 彼此关系的质量以及对表露对象保
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关表露决定的研究。具体 密能力的判断。
的 内 容 包 括 : (1) 污 名 (Chesney & Smith, 1999; 三是表露和隐藏动机的研究。部分研究者认
Herek, 1999) 、 得 知 诊 断 的 时 间 (Courtenay, 为, 艾滋病感染者隐藏的原因可能是害怕他人施
Merriam, & Reeves, 1998)、疾病的严重性(Shehan, 予污名, 避免表露后的拒绝、歧视、敌意甚至是
Uphold, Bradshaw, Bender, Arce, & Bender, 身体暴力(Herek & Glunt, 1988; Lester, Partridge,
2005)、社会支持(Derlega, Winstead, Oldfield, & Chesney, & Cooke, 1995; Derlega, Winstead,
Barbee, 2003) 、 社 会 关 系 (Derlega, Winstead, Oldfield, & Barbee, 2003)。同时, 另一部分研究者
Oldfield, & Barbee, 2003)等因素对表露决定的影 发现, 艾滋病感染者的隐藏动机在于: 一方面避
响; (2)向特定对象(例如, 母亲、配偶、孩子)的表 免他人对自己的同情, 另一方面是让自己爱的人
露(Shehan, Uphold, Bradshaw, Bender, Arce, & 免受情感伤痛 (Siegel & Krauss, 1999)。Murphy,
Bender, 2005; Weiner, Battles, & Heilman, 1998; Steers 和 Stritto (2001) 研究报告, 感染艾滋病毒
Armistead, Morse, Forehand, Morse, & Clark, 1999; 的母亲不向孩子表露的原因通常包括: 担心孩子
Siegel & Schrimshaw, 2000); (3)一些人口学变量 太小无法理解、担心孩子会告诉其他人、不知道
在表露决定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Shehan, Uphold, 如何向他们表露、担心表露会使孩子变得愤怒或
Bradshaw, Bender, Arce, & Bender, 2005) 等 。 社会退缩、担心小孩会因此害怕自己或失去孩子
Bairan, Blake, Sowell 和 Mendiola (2007)从美国亚 对自己的尊重等等。Siegel 和 Schrimshaw (2000)
特兰大选取了 104 名艾滋病患者进行焦点小组研 通过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究, 结果显示, 个人是否表露取决于社会关系的 而且, 表露动机可能因感染者和表露对象之
类型、恐惧和污名三方面的原因。其中, 社会关 间不同的关系类型而有所区别。在非洲进行的一
系是最主要的。在性关系中, 患者一般不会在匿 项 有 关 表 露 的 焦 点 小 组 研 究 (Miller & Rubin,
名、偶然性或短时间的性关系中表露自己的病 2007)发 现, 艾 滋病 患者 向配 偶表 露时 通常 采 用
情。在非性关系中, 大多数患者不愿意向陌生人 间接方式, 动机在于保护配偶避免感染病毒; 在
和同事表露, 而愿意向医疗工作者表露。对于关 向朋友表露时, 最害怕遭到朋友拒绝; 在向家人
系亲密的家人或朋友, 他们大多数人愿意表露。 表露的时候, 通常采用中间的方式, 目的在于保
而另外一些研究显示, 性别、年龄、教育等人口 证获取支持, 包括物质、 情 感和心理上 的 支持;
学变量会影响人们的表露决定(Miller & Rubin, 在向牧师表露的时候, 主要是为了获取建议和精
2007; Shehan, Uphold, Bradshaw, Bender, Arce, & 神援助。而且, 研究者还发现这些表露动机和美
Bender, 2005; Sowell, Seals, Phillips, & Julious, 国文化下的结果存在差异, 具有文化的差异性。
2003)。 四是表露结果的研究。总体说来, 这方面的
二是表露方式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表露 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研究发现表露会损害艾
方式的具体划分(Sowell, Seals, Phillips, & Julious, 滋病感染者的社会关系, 从而破坏其社会支持网
2003) 、 社 会 关 系 对 表 露 方 式 的 影 响 (Derlega, 络。例如, Laryea 和 Gien (1993) 在一项有关表露
-826-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

的深度访谈研究中发现, 在向家庭成员和近亲表 际上, 从上述提到的国外实证研究不难发现, 研


露的艾滋病感染者中, 只有 50%的人得到的是积 究者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实践。
极的反应, 剩下 50%的受访者都经历了包括不同 目前, 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主要采用
程度的社会拒绝。家庭的女性成员比男性成员更 质性研究方法, 例如观察、访谈和日记分析法。
能接受他们的表露。而有 1/3 向朋友表露的受访 这些方法有利于研究者更深入了解被污名者真
者经历了消极的反馈。而且, 来自朋友的拒绝比 正使用的、具体的污名应对策略, 从而为以后把
家庭成员的拒绝更微妙, 他们是随着时间发展而 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可能性(Siegel &
逐渐减少和艾滋病感染者的互动。在其他的研究 Schrimshaw, 2000)。而且, 研究者认为这一做法
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Pergami et al., 1993)。 并不偶然, 研究问题本身以及参与者身份的敏感
然而, 也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 表露可以得 性决定了这些研究更适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支持, 并可能得到切实的物 (Holt, Court, Vedhara, Nott, Holmes, & Snow,
质 ( 金 钱 、 医 疗 资 源 等 ) 和 精 神 帮 助 (Armistead, 1998)。
Morse, Forehand, Morse, & Clark, 1999)。Wiener 其中, 观察法所需时间、人力、财力成本较
和同事(1998)通过对已向孩子表露和未向孩子表 大, 而且需要研究者进入感染者的日常生活, 实
露的母亲的对比研究发现, 前者比后者更少地经 施难度较大。日记法只需要感染者按照研究要求
历抑郁。而且, 前者的家庭凝聚力明显强于后者。 记录自身的想法和行为, 不需要研究者介入感染
者的日常生活, 减少了成本, 增加了可操作性;
3 污名应对策略的评定方法
而且, 其具体内容、形式的操作比较灵活, 可以
在污名应对策略领域, 研究者通常采用问卷
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
法 和 访 谈 法 等 不 同 方 法 来 收 集 数 据 (Reeves,
例如, 为了考察肥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相关
Merriam, & Courtenay, 1999)。
歧视的真实反应, Mallett 和 Swim (2006) 要求被
问卷法被广泛应用于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
试每天按照要求填写相关日记内容。其中, 不仅
领域, 而且采用的多是原本考察应对方式的问
包括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要求被试回答每天的
卷。例如, Folkman 和 Lazarus 的应对方式问卷
压力事件, 还包括使用量表中的部分题目来考察
(Ways of Coping Questionnaire)、Carver, Scheier
被试对这些压力事件及其结果的评价、应对策略
和 Weintraub (1989) 编 制 的 应 对 调 查 表 (the
的使用情况。这一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值得进一
Coping Inventory)、Endler 和 Parker 编制的 CISS
步尝试。访谈法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其中, 半
问卷(Coping Inventory for Stressful Situations)。其
结构的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又是访谈法中常用
中, Folkman 和 Lazarus 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描述
的方法。半结构的深度访谈能够深入挖掘艾滋病
了个体处理压力事件所采用的行为和认知策略,
感染者使用应对策略的环境、动机等信息, 而焦
共 八 种 类 型 : 面 对 (confrontive coping) 、 分 心
点小组还能克服个体访谈收集数据较慢的缺点,
(distancing)、自我范围内解决(self-controlling)、
在短时间收集较多数据, 而且因增加受访人员之
寻求社会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承认责任
间的群体动力有助于挖掘更深入的信息。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 逃 避 — 回 避 (escape-
avoidance)、有计划地解决 问题(planful problem 4 问题与展望
solving)、积极再评价(positive reappraisal)。虽然 4.1 目前研究的不足
使用问 卷能 够 在短时 间里 收 集大量 数据, 但是, 如前所述, 污名应对策略研究中的问题从具
这一方法容易忽视污名情境中特殊的应对策略, 体领域反映了应对方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两者
而且无法弄清应对方式和应对结果之间的关系。 是具体和一般的关系。具体说, 污名应对策略研
半结构化访谈法能够解决应对研究中由问 究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第一, 这些分类之间并不
卷法带来研究结果不完整或扭曲等问题(Coyne & 是完全独立的。一种具体的应对方式可能属于多
Gottlieb, 1996)。而且, 这种方法可以针对具体的 个类型的策略(Deacon, Stephnry, & Prosalendis,
人群(例如, 肥胖者、同性恋者、艾滋病感染者等) 2005; Puhl & Brownell, 2003), 这主要是由于研
进行相关的应对研究(叶一舵, 申艳娥, 2002)。实 究者采取不同划分标准导致的。例如, 按照上述
第 18 卷第 5 期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827-

的标准, 回避既是问题聚焦性策略, 也是次级控 指标正相关, 但并不能因此否认这些应对策略对


制策略, 还属于摆脱策略。同样, 归因也存在同 某一具体情境下的个体是有价值的。例如, 前面
样的情况。 提到的表露策略对不同的感染者的作用就存在
第二, 有些应对策略很难简单地判断它属于 差异。
哪种类型, 必须考虑被污名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 4.2 未来研究的方向
希望达到的目标等因素。这一点与目前应对研究 鉴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应该
领域中强调考察具体情境下的应对方式的取向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注重应对策略的个
一致。例如, 污名研究者关注被污名者被污名的 体、情境和文化因素。随着应对研究的深入, 研
单一认同, 但是被污名者被污名的认同是多重的, 究者逐渐强调应对策略的情境性因素(Lazarus &
包括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等。当个体处于不同 Folkman, 1984; Miller & Major, 2000; 陈 旭 ,
污 名 情 境 时 , 他 们 会 使 用 认 同 转 换 (identity 2004), 这 也 是 应 对 研 究 领 域 向 强 调 环 境 因 素 以
switching) 来 应 对 大 众 施 予 的 污 名 (Shih, 2004), 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取向转变的具体体现。
即在特定污名情境中选择关注有利于自身的认 Puhl 和 Brownell (2003)通过分析目前的肥胖污名
同, 暂时忽视不利的认同, 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 应对的文献, 指出未来的研究必须强调个体差异
目的。Shih, Pittinsky 和 Ambady (1999) 发现, 当 性和情境因素。个体差异包括人口学变量(如性
种族身份比性别身份明显的时候, 亚裔美国女性 别、年龄、肥胖程度)、自尊水平、世界观等, 情
在数学测试上表现更好。而当性别身份比种族身 境因素包括遭遇歧视的情境类型(如就业、保健、
份明显的时候, 亚裔美国女性在言语测试上的表 教育)、减肥的经历等。Joseph 和 Kuo (2009)通过
现更好。 问卷考察加拿大黑人应对种族歧视的策略, 分别
第三, 对于疾病污名来说, 应对策略的使用 考虑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种族歧视: 人际歧视、制
是一个随着时间和病情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度歧视和文化歧视。研究发现, 在这三种情境下,
具有阶段性特点。然而, 目前的研究设计多是横 被试都采用了一般策略(general coping strategies)
断式的, 缺乏纵向研究。这一点也是应对方式研 和 具 有 非 洲 文 化 性 质 的 应 对 策 略 (Africultural
究中存在的问题。在艾滋病污名应对策略领域, coping strategies)。而且, 不同类型应对策略的使
研 究 者 已 经 开 始 关 注 这 一 问 题 。 例 如 , Reeves, 用取决于种族歧视的具体情境。
Merriam 和 Courtenay (1999) 认为, 感染者使用 第二, 加强不同污名应对策略的专题研究。
应对策略的过程可以分为刚刚得知诊断期、过渡 由于污名特质的多样性, 可消除的(如肥胖)和不
期和当前。McCain 和 Gramling (1992) 通过对 36 可消除的(如性别)、可见性(如身体残疾)和隐藏性
名艾滋病感染者的研究发现, 应对艾滋病及其污 (如同性恋)、基于出生的(如种族)和基于行为的
名的经历始于得知诊断而终于死亡, 包括三个阶 (如艾滋病)等, 再加上一种污名特质可能具有上
段: 和死亡并存(living with dying)、和疾病抗争 述多种特征, 不同污名的应对策略呈现出普遍性
(fighting the sickness) 和 精 疲 力 竭 (getting worn 和特殊性的内容。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不同污
out)。 名应对策略的专题研究。
第四, 污名应对策略的评价问题。被污名者 第三, 关注对应对策略的评价。考察被污名
经常面对的不是单一的压力源, 而且也很少采用 者污名应对策略的实际意义之一就在于: 在个体
单一的应对策略, 而是多种应对策略的组合, 随 层面上减少污名对被污名者的消极影响, 而发
情境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也有所变动。这无疑给污 现、推广能够有效应对消极影响的策略是实现这
名应对策略的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 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为了发现有效的应对策略,
专门针对污名应对策略的效果评价研究数量不 研究者必须关注应对策略使用效果的评估并构
多, 而且评价标准通常使用的是适应和心理健康 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梁宝勇, 2002; 叶一舵,
指标, 这导致部分研究者只是简单地用“积极的” 申艳娥, 2002)。需要注意的是, 评价应对策略的
或“消极的”标准来评价污名应对策略。实际上, 有效性必须同时关注个体与情境因素, 认识到应
虽然部分应对策略与不适应或负面的心理健康 对策略效果评价的权变性。
-828-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

最后, 构建应对策略的层次模型。针对目前 dialect of examiner on language samples elicited from


southern African American preschoolers. Journal of
划分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未来研究应该从多维度 Childhood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16(2), 25–30.
出发, 建立能够合理统合研究结果的应对策略层 Armistead, L., Morse, E., Forehand, R., Morse, P., & Clark,
次模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应对策略的单维 L. (1999). African-American women and self-disclosure of
HIV infection: rates, predictors, and relationship to
模型不能体现应对策略的结果, 无法反映应对策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IDS and Behavior, 3,
略的类型和功能, 需要构建应对策略的层次结构 195–204.
模 型 。 例 如 , Compas, Connor-Smith, Saltzman, Bairan, A., Blake, B. J., Sowell, R., & Mendiola, R. (2007).
A model of HIV disclosure: disclosure and types of social
Thomsen 和 Wadsworth (2001) 提出了应对策略的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e
三个维度: 一是积极的应对行为努力, 也称积极 Pratitioners, 19, 242–250.
应对或初级控制应对; 二是使用积极的认知方法 Berntsson, L., Berg, M., Brydolf, M., & HellstrÖm, A. L.
(2007).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of well-being when
适应情境, 即适应性应对或转移性应对或刺激控
living with a long-term illness or disability. Scandinavian
制应对; 三是逃避或摆脱压力源及相应的消极情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 21(4), 419–425.
绪, 即逃避或消极应对或摆脱。上述观点反映了 Branscombe, N. R., Schmitt, M. T., & Harvey, R. D. (1999).
Perceiving pervasive discrimination among African-
对应对策略层次性的思考, 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
Americans: Implications for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启迪。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135–149.
参考文献 Brewer, M. B., & Brown, R. J. (1998). Intergroup relations.
陈建文, 王滔, 郭楠. (2008). 压力应对人格的结构与测量.
In D. Gilbert, S. T. Fiske, & G. Lindzey (Eds.), Handbook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16, 452–478.
of social psychology (4th ed., pp. 554–594). Boston:
陈旭. (2004). 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
McGraw Hill.
制研究 . 博士学位论文. 西南师范大学.
Carver, C. S., Scheier, M. F., & Weintraub, J. K. (1989).
冯正直, 夏本立, 杨国愉, 汪凤, 钟铁军, 刘云波等.
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 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
(2006). 军人应对方式量表的常模及结果分析. 中国心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
理卫生杂志 , 20, 667–670.
267–283.
郝志红, 梁宝勇. (2007).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应对
Chesney, M. A., & Smith, A. W. (1999). Critical delays in
风格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 5(4), 277–282.
HIV testing and care: the potential role of stigma.
侯晓晖, 岑国桢. (2009). 我国近二十年应对研究之剖析.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2(7), 1161–1174.
心理科学 , 32, 151–153.
Compas, B. E., Connor-Smith, J. K., Saltzman, H., Thomsen,
梁宝勇. (2002). 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 心理
A. H., & Wadsworth, M. E. (2001). Coping with stress
学报 , 34, 643–650.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roblem, progress and
梁宝勇. (2006).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分量
potenti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 4(3), 161–167.
刘霞, 陶沙. (2005). 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 127, 87–127.
绪中的作用. 心理学报 , 37, 637–649. Corrigan, P. W., & Watson, A. C. (2002). The paradox of
刘颖, 时勘. (2010). 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负面影响与 self-stigma and mental illness. Clinical Psychology:
干预. 心理科学进展 , 18, 123–131. Science and Practice, 9, 35–53.
童辉杰. (2005). 应对效能: 问卷的编制及理论模型的建构. Courtenay, B. C., Merriam, S. B., & Reeves, P. M. (1998).
心理学报 , 37, 413–419. The centrality of meaning-making in transformational
王艳芝, 李彦牛, 龚蓉. (2007).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相 learning: how HIV-positive adults make sense of their
关因素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15, 394–396. live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8, 65–84.
向晓蜜, 张进辅, 韩菁菁. (2007). 基于不同研究取向的应 Coyne, J. C., & Gottlieb, B. H. (1996). The mismeasure of
对问卷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 15, 899–907. coping by checkli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4, 959–991.
肖计划, 许秀峰. (1996). “应对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 Crocker, J., & Major, B. (1989). Social stigma and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10, 164–168. self-esteem: the self-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stigma.
阎志华, 吴尊友. (2005). 耻辱和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 Psychological Review, 96, 608–630.
负面影响. 中国艾滋病性病 , 11(4), 310–311. Crocker, J., Major, B., & Steele, C. (1998). Social stigma. In
杨宝琰, 万明钢. (2008).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压力和应对研 D. T. Gilbert, S. T. Fiske, & G. Lindzey (Eds.), The
究. 心理科学 , 31, 925–928.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2, pp. 504–553).
杨柳, 刘力. (2008). 污名应对研究: 发展脉络、理论取向 Boston: McGraw-Hill.
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 16, 815–825. Crocker, J., Voelkl, K., Testa, M., & Major, B. (1991). Social
叶一舵, 申艳娥. (2002). 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 心理 stigma: the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attributional
科学 , 25, 755–726. ambigu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gerton, E. P., & Moran, M. J. (1995). Effects of race and 60, 218–228.
第 18 卷第 5 期 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829-

Deacon, H., Stephnry, I., & Prosalendis, S. (2005). discriminatio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Understanding HIV/AIDS Stigma: a theoretical and Shanghai, China. AIDS and Behavior, 10, 25–33.
methodological analysis. South Africa: HSRC Press. Major, B., & Gramzow, R. H. (1999). Abortion as stigma:
Della, B., Wilson, M., & Miller R. L. (2002). Strategies for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mplications of concealment.
managing heterosexism used among African American ga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and bisexual men. 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 28, 735–745.
371–391. Major, B., & O’Brien, L. T. (2005).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Oldfield III, E. C., & Barbee, stigma. Annual Review Psychology, 56, 393–421.
A. P. (2003). Close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upport in Miller, C. T., & Major. B. (2000). Coping with stigma and
coping with HIV: a test of sensitive interaction systems prejudice. In T.F. Healtherton, R. E. Kleck., M. R. Hebl, &
theory. AIDS and Behavior, 7, 119–129. J. G.. Hul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 (pp.
Fiske, S. T., Morling, B., & Stevens, L. E. (1996). 243–272). New York: Guilford.
Controlling self and others: A theory of anxiety, mental Major, B. & Schmader, T. (1998). Coping with stigma
control, and social contro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through psychological disengagement. In J. K. Swim & C.
Psychology Bulletin, 22, 115–123. Stanger (Eds.), Prejudice: the target’s perspective (pp.
Folkman, S., Lazarus, R. S., Gruen, J., & DeLongis, A. 191–218).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86). Appraisal,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Makoae, L. N., Greeff, M., Phetlhu, R. D., Uys, L. R.,
sympto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Naidoo, J. R., Kohi, T. W., et al. (2008). Coping with
50, 571–579. HIV-related stigma in five countries. Journal of the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ssociation of Nurses in AIDS Care, 19, 137–146.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 Prentice Hall. Mallett, R. K., & Swim, J. K. (2006). Bring it out: proactive
Herek, G. M. (1999). AIDS and Stigma. American Behavioral coping with discrimin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9,
Scientist, 42(7), 1106–1116. 411–441.
Herek, G. M. (2003). Why tell if you’re not asked? McCain, N. L., & Gramling, L. F. (1992). Living with dying:
self-disclosure, intergroup contract, and heterosexuals’ coping with HIV disease. 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
attitudes towards lesbians and gay men. In L. D. Gamets & 13, 271–284.
D. C. Kimmel (Ed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Meyer, I. H. (2003). Prejudice, social stress, and mental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experiences (2 nd , pp. 270–298). health in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opulation: conceptual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sues and research evid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
Herek, G. M., & Glunt, E. K. (1988). An epidemic of stigma: 674–697.
public reactions to AID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3, Miller, C. T. (2006).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886–891. coping with stressors related to stigma. In S. Levin, & C. V.
Hippel, W. V., Hippel, C. V., Conway, L., Preacher, K. J., Laar (Eds.), Stigma and group inequality: social
Schooler, J. W., & Radvansky, G. A. (2005). Coping with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21–44). London:
stereotype threat: denial as an impression management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trate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 Miller, C. T., & Kaiser, C. R. (2001). A theoretical
22–35. perspective on coping with stigma. Journal of Social
Holt, R., Court, P., Vedhara, K., Nott, K. H., Holmes, J., & Issues, 57, 73–92.
Snow, M. H. (1998). The role of disclosure in coping with Miller, C. T., & Major. B. (2000). Coping with stigma and
HIV infection. AIDS Care, 10(1), 49–60. prejudice. In T.F. Healtherton, R. E. Kleck., M. R. Hebl, &
Jones, E.E., Farina, A., Hastorf, A. H., Markus, H., Miller, J. G. Hul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 (pp.
D.T., & Scott, R.. A. (1984). Social Stigma: The 243–272). New York: Guilford.
Psychology of Marked Relationships. New York: Freeman. Miller, A. N., & Rubin, D. L. (2007). Factors leading to
Joseph, J., & Kuo, B. C. H. (2009). Black Canadians’ coping self-disclosure of a positive HIV diagnosis in Nairobi,
responses to racial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Black Kenya: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the Sub-Sahara.
Psychology, 35, 78–101.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7, 586–598.
Laryea, M., & Gien, L., (1993). The impact of HIV-positive Murphy, D. A., Steers, W. N., & Stritto, M.E. D. (2001).
diagnosis on the individual, part 1: Stigma, rejection, and Maternal disclosure of mothers’ HIV serostatus to their
loneliness.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2, 245–266. young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441–450.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Nolen-Hoeksema, S., & Morrow, J. (1993). Effects of
Lester, P., Partridge, J. C., Chesney, M. A., & Cooke, M. rumination and distraction on naturally occurring
(1995). The consequences of a positive prenatal HIV depressed mood. Cognition and Emotion, 76, 561–570.
antibody test for women. 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Pergami, A., Gala, C., Burgess, A., Durbano, F., Zanello, D.,
Deficiency Syndromes and Human Retrovirology, 10, Riccio, M., Internizzi, G., & Catalan, J. (1993). The
341–349. psychosocial impact of HIV infection in women. Journal
Liu, J. X., & Choi, K. (2006). Experiences of soci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37, 687–696.
-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年

Pinel, E. C. (1999). Stigma consciousness: The psychological Siegel, K., & Krauss, B. J. (1991). Living with HIV infection:
legacy of social stere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adaptation tasks of seropostive gay men. Journal of Health
Social Psychology, 76, 114–128. and Social Behavior, 32, 17–32.
Protudjer, J. L. P., Kozyrskyj, A. L., Becker, A. B., & Siegel, K., Lune, H., & Meyer, H. H. (1998). Stigma
Marchessault, G. (2009). Normalization strategies of management among gay/bisexual men with HIV/AIDS.
children with Asthma.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9, Qualitative Sociology, 21(1), 3–24.
94–104. Siegel, K., & Schrimshaw, E. W. (2000). Coping with
Puhl, R., & Brownell, K. D. (2003). Ways of coping with negative emotions: the cognitive strategies of HIV-infected
obesity stigma: review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Eating gay/bisexual men.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5,
Behaviors, 4, 53–78. 517–530.
Reed, G. M., Kemeny, M. E., Taylor, S. E., & Wang, H. J. Sowell, R. L., Seals, B. F., Phillips, K. D., & Julious, C. H.
(1994). Realistic acceptance as a predictor of decreased (2003). Disclosure of HIV infection: how women decide to
survival time in gay men with AIDS. Health Psychology, tel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8, 32–44.
13, 299–307. Steele, C. M. (1997). A threat in the air: How stereotypes
Reeves, P. M., Merriam, S. B., & Courtenay, B. C. (1999). shape intellectual identity and performance. American
Adaptation to HIV infe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ping Psychologist, 52, 613–629.
strategies over time.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9, Swim, J. K., & Cohen, L. L., & Hyers, L. L. (1998).
344–361. Experiencing everyday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In J.
Shehan, C. L., Uphold, C. R., Bradshaw, P., Bender, J., Arce, K. Swim & C. Stanger (Eds.), Prejudice: The target’s
N., & Bender, B. (2005). To tell or not to tell: men’s perspective (pp. 191–218). San Diego, CA: Academic
disclosure of their HIV-positive status to their mothers. Press.
Family Relations, 54, 184–196. Vosvick, M., Gore-Felton, C., Koopman, C., Thoresen, C.,
Shih, M. (2004). Positive stigma: examining resilience and Krumboltz, J., & Spiegel, D. (2002). Maladaptive coping
empowerment in overcoming stigma. The ANNALS of the strategies in relation to quality of life among HIV+ adults.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91, AIDS and Behavior, 6, 97–106.
175–185. Weitz, R. (1989). Uncertainty and the lives of persons with
Shih, M., Pittinsky, T. L., & Ambaby. (1999). Stereotype AID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0,
susceptibility: identity salience and shifts in quantitative 270–281.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80–83. Wiener, L. S., Battles, H. B., & Heilman, N. E. (1998).
Shinnar, R. S. (2008). Coping with negative social identit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arents’ decision to disclosure
the case of Mexican immigran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their HIV diagnosis to their children. Child Welfare, 77(2),
Psychology, 148, 553–575. 115–135.

Strategies of Coping with Stigma: A Critical Review


YANG Liu1, 2; LIU Li1; WU Hai-Zheng1
(1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Key Lab of Applie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School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Stigmatized people have a vast array of coping strategies towards stigma-related stressors
resulting from their devalued social status, including emotion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orizing these coping strategies in generally, and coping strategies towards
HIV/AIDS related stigma in particula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cademic criteria, strategies of coping with
stigma have been categorized as follows: problem-focused and emotion-focused strategies,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strategies, proactive and reactive strategies. People with concealable stigma always adopt the
coping tactics of disclosure/concealment. Qualitative method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employed in the fiel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oping environment, coping strategies in relation to different forms of
stigma, the multiple dimensional nature of coping responses, and appraisals on the effects of diverse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stigma; the stigmatized; coping strategies; HIV/AIDS related stigma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