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一、利潤最大化

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主要原因有三:
1. 企業之生產經營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剩餘商品,此剩餘商品以利
潤做為價值指標。
2. 在自由競爭經濟市場下,資本的使用權最終屬於獲利最多的企業。
3. 在每一企業均是獲利最大化下,整體經濟體制才會財富最大化。

所以,企業所創造的利潤是企業於特定期間內全部收入與費用的差額,
按照收入實現與費用配合原則所計算而得。此差額可以直接反映企業所創造
之剩餘商品,並可做為企業資本增補或是經營規模擴大之來源。

二、資本利潤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潤最大化

資本利潤率是淨利潤與資本額的比率,每股利潤是淨利潤與普通股數的
比率值。企業所有者之投資目的是取得資本收益,可由淨利與出資額或股數
的相互關係表現,此關係可以說明企業盈餘的水準,也可以在不同資本規模
的企業間或同一企業不同期間作比較。這些指標的缺點是未考量資金時間價
值與風險因素。

三、股東財富最大化

就公司來說,財務管理的目標在使企業的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因為
1
公司的成立和營運是一種經濟性質的投資,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已投入
的資本為公司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此為財務管理工作者首要的目標。然
而,誰是公司的所有者?所要謀取的利益又為何?
以資產負債表的右邊來看,可以看出公司的出資者包括股東和債權人;
但若從法源上來看,真正的公司所有者是股東。「所有者」的意義在於控
制,而控制公司營運方向的董事會,其成立和改選的權利在法律上亦賦予股
東有權利召開股東會,進行有關重大事項的決策。因此,股東才是公司真正
的所有者。
財務管理者要追求何種利益才能為股東謀取最大的利益?在不同的公司
裏,股東的利益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因為每個公司對投資活動所採取的
策略和目標不一樣,利益的實現不一定在短期內就可以辦到,而且有些利益
是無形的且無法用數字來加以量化,例如,維持企業形象方面的投資、為維
持市場占有率必須的持續性投資等。
在財務層面上,利潤極大、成本極小或是銷貨收入極大,都有可能是財
務決策者所追求的目標,但因為「利潤」的表現方式不一樣,是損益表上的
稅後淨利或是每股盈餘 (EPS) ?利潤的實現點是長期或是短期,對股東來
說,利潤愈高可能也伴隨愈高的風險。為了規避這些不明因素的困擾,因
此,以「讓股東對他們產生直接利益」的決策做為思考的方向,而股東和管
理階層間最直接的利益關係就是股價。因此,財務管理者應致力於使公司每
股價值最大化,基於股價變現時的風險考量,股價應以目前市價來做為衡量
標準,因為它是最明確也是最容易瞭解和掌握的指標。所以,財務管理的目
標在於「每股市價的極大化」。
財務管理的目的是使公司價值極大化,投資、融資及股利政策都應該要
朝此目標進行。以公開發行公司為例,公司股東雇用專業經理人為他們經營
公司以及決定投資什麼?如何融資和發放多少股利?公司應該向銀行借錢或
是發行公司債?債權人和公司訂立契約,明訂公司應該要提供哪些資產做為
擔保以及公司在未來的營業活動上會有哪些限制。公司包含了負債和股東權
益,債權人可以透過契約來保護自己,因此公司管理階層應該要把焦點放在
將公司委託他們經營的股東身上,因此公司管理階層必須努力經營公司,將
公司的資產發揮到最大的效益,這樣股東權益就會最大化,相對的股東財富
也會增加,例如股價上漲。因此,財務管理的目的即由公司價值最大化縮小
2
範圍至股東權益或股東財富最大化。
至於股東的財富要如何衡量呢?對於未公開發行公司,是依據對公司未
來前景所做的預期來估計,或以公司資產的淨值 (資產減負債) 來估計。至於
公開發行公司,股價是衡量股東財富的指標,因此,股東財富最大的目標可
以進一步縮小範圍到追求股價最大化。這是一個很狹隘的目的,因為這是根
據股價就是股東財富的衡量標準。雖然股票有活絡的集中交易市場來反映它
的公平價值,但是股價畢竟是透過投資者預期的心態反映出來的,而且影響
其價格的因素很多,所以股價並不一定就會等於公司真正的價值,通常需透
過企業鑑價才能允當表達出企業真正的價值。
為何財務管理需有一個單一且明確的目的?一個目的可以明白指出管理
階層想要達成什麼,它可以提供管理階層在思考決策時的參考方向。例如,
股利最大化是目的,則管理階層在面臨眾多方案的選擇時,會選擇使股價增
加最多的方案。如果沒有目的,企業在某個時間遇到問題做決策時,就沒有
一個系統化的方式。假設某公司的目的是市場佔有率最大化及目前盈餘最
大。如果有一個方案可以同時滿足這兩個目標,公司不會有決策上的問題,
但如果有兩個方案,一個是使市場佔有率增加但會降低目前盈餘,另一個方
案是使目前盈餘增加但卻會降低市場佔有率,則公司會面臨到決策的困難,
因此,目的太多對公司並無好處。此外,選擇錯誤的目的代價很大,會使公
司的營運方向也隨之錯誤而可能造成巨大的虧損。例如,在 1980 年代,許多
美國的大型航空公司都專注在它們的市場佔有率,相信更高的市佔率可以提
供更大的訂價力量和更多的盈餘。然而,事實上在 1980 年代末期,航空業界
獲利最高的航空公司反而不是在市佔率,而是將焦點放在能獲利航線上的公
司。
在做決策時,一個好的目標具有以下特徵:
1. 清晰且明確。模糊不清的目標將會使決策規則隨著方案和管理人員的
不同而改變。例如,營運目的為增加長期的成長率,但卻沒有明確指
明是何種成長率?收入?淨利?還是每股盈餘?
2. 會有衡量決策成敗的明確且及時的指標。即使目標本身很崇高,沒有
衡量的機制仍有可能會失敗。例如,一家零售商的目標是「消費者滿
意度最大化」,但卻沒有定義以及說明它的衡量指標,那不僅管理階
層無法以此目的做決策,公司也沒有辦法在做決策時將此目的納入考
3
量。
3. 不會因公司獲利,反而使社會成本增加。例如,菸草公司收入的增加
意味著社會吸菸的人口增加,勢必也連帶提升社會防制菸害的成本。

四、為何將財務管理的焦點放在股票價格最大化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中,將焦點放在股價最大化的理由有三:第一、股價
是可以用來衡量公開發行公司的績效指標中最容易使用的一個,不像每一季
或每一年更新一次的財務報表,股價會不斷地更新以及隨時對有關公司的資
訊做出反映;第二、是在有理性投資人的市場中,股價反映出公司所做決策
的長期效應。不像財務報表上的數字或是市佔率只反映公司決策對目前營運
的效應,股價所反映的是這些決策對價值的長期效應。在理性的市場上,股
價代表此投資人對該公司價值的預期,即使預估錯誤,但就長期的觀點來
看,股價終究會慢慢地反映出它應有的價值。最後,股價是股東財務的衡量
指標,股東可以在賣出股票時收到相對應的現金;因此,當股東價值最大化
時,股東可以隨時兌現,而得到應有的利得。
因此,股價最大化至少滿足了前述好的目標特徵中的二個。第一,對公
開發行公司而言,它是公正客觀的;第二,它是所有目標中最即時且可以衡
量的,因為在集中交易市場上它隨時不斷地更新。然而股價最大化卻有可能
成為他人的成本,因此無法滿足第三個特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