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0

中国 ESP 研究 第 31 辑

目 录

本刊特设专栏:讲好中国故事

教学内涵与实施机制——以中国石油大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
进课堂实践为例................................................................... 徐方富 赵秀凤 1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探讨——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为例
............................................................................................... 王 昊 王浦程 13

特约专栏一 主持人:颜 奕
一名经验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叙事探究....................... 颜 奕 张为民 20
国际期刊论文中科普摘要的元话语研究................... 武 斌 李致远 晏珺莹 29

特约专栏二 主持人:田丽丽
智慧教学环境下学术英语听说 TPT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 王 红 38
国内 EMI 教师实证研究:回顾与前瞻 ...................................... 赵 娜 李 昕 46

理论研究

国际 EAP 研究二十年(2000—2022 年)分析 ......................... 何 平 邓鹂鸣 54

语言研究

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 刘国兵 张茹昕 66

教学研究

基于 ESP 理念的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黄 萍 常鹏云 77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
英语”课程第三单元为例................................... 孙 蓓 秦 飞 李元凯 85

正文.indd 1 6/14/23 9:11 AM


基于 CBI 理论的英译教学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省略句为例
............................................................................................... 王晓慧 高菊霞 93

翻译研究

基于翻译目的论的测绘汉英翻译问题及对策——以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为例
............................................................................................... 曲云英 杨 桃 102

前沿研究

《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书评及启示......................................... 栗洁歆 王立非 110

英文摘要................................................................................................................... 117

本刊稿约................................................................................................................... 124

ii

正文.indd 2 6/14/23 9:11 AM


Chinese Journal of ESP Volume 31

Contents

Content of Teaching and Mechanism of Implementation — A Case Study of Teaching the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Textbook Series a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Xu Fangfu and Zhao Xiufeng   1

On Effectiv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Pedagogy in Teaching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A Public Speaking Course������� Wang Hao and Wang Pucheng   13

On Experienced EAP Teacher’s Identity Construction: A Narrative Inquiry

������������������������������������������������������������������������������������������� Yan Yi and Zhang Weimin   20

A Metadiscourse Study of the Plain Language Summar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Articles

��������������������������������������������������������������������������Wu Bin, Li Zhiyuan and Yan Junying   29

A Study of Construction of TPT Blended Instructional Model for Academ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a Smart-Learning Environment �������������������������������������������� Wang Hong   38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EMI Teachers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s

����������������������������������������������������������������������������������������������������� Zhao Na and Li Xin   46

An Analysis of EAP Studies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2000-2022)

������������������������������������������������������������������������������������������� He Ping and Deng Liming   54

A Study of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Language Complexity in Master’s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Liu Guobing and Zhang Ruxin   66

On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Undergraduates, MAs and PhDs through

ESP Approach���������������������������������������������������������� Huang Ping and Chang Pengyun   77

iii

正文.indd 3 6/14/23 9:11 AM


A Study of Desig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asks in Police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Value Formation—Take Unit 3 of “Jail Management Oriented English” for Example

��������������������������������������������������������������������������������� Sun Bei, Qin Fei and Li Yuankai   85

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lliptical Sentences in 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ased on CBI Theory����������������������Wang Xiaohui and Gao Juxia   93

A Study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blems and

Strategies—A Case Study of Translating the Textbook Geodesy

��������������������������������������������������������������������������������������������Qu Yunying and Yang Tao 102

A Book Review of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 Li Jiexin and Wang Lifei 110

English Abstracts����������������������������������������������������������������������������������������������������������������������117

Submission Guidelines�������������������������������������������������������������������������������������������������������������124

iv

正文.indd 4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教学内涵与实施机制——以中国石油大学
“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进课堂实践为例 1*
徐方富 赵秀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提要:“理解当代中国”系列(简称“理解”系列)教材为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
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简称“三进”)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该系列教材融入课
程、进入课堂,需要自上而下做好顶层设计。本文瞄准新时代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使命要求
和外语教育产出导向目标,遵循系列教材中确立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主线,对
接系列教材中的通用主题,从自建的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语料库挖掘能源话
语主题,拓展了“理解”系列进课堂的内涵,确立了讲好中国能源故事的校本特色;通过硬
化实施机制,为应用“理解”系列、推动“三进”工作最终落地落实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践
版本。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能源话语主题;教学内涵;实施机制

1 引言
“新时代高校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
脑,是一项紧要且迫切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洪晓楠、张存达、方玉梅,2021:3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工作旨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外语类专业听说读写译等核心课程,帮助学生夯实外语基
本功,使之在提高读写、演讲与翻译能力的同时,掌握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高用外语
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能力,成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
业本领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落实好育人育才根本任务”(孙有中,2022:78)。“理
解”系列教材的出版和应用则意味着“三进”工作中的“进高校进教材”阶段基本完成,
“进课堂”作为其最后一公里,是“三进”工作最终落实落地的关键。
本文瞄准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的新使命,在应用“理解”系列通用主题的基础上,结合
能源类高校的学科定位和领域面向,从自建的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语料库中挖
掘能源话语主题,聚焦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中国能源故事,梳理我校“理解”
系列进课堂实践的教学内涵和实施机制,为“三进”工作提供校本方案。

* 本 文 系 教 育 部 首 批 新 文 科 研 究 与 改 革 实 践 项 目“ 国 际 能 源 治 理 人 才 培 养 创 新 与 实 践 ”
( 项 目 编 号:
2021110021)的阶段性成果。

正文.indd 1 6/14/23 9:11 AM


教学内涵与实施机制——以中国石油大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进课堂实践为例

2 实践背景与研究现状

2.1 实践背景
至 2022 年 7 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多语种译本已出版四卷,内容涵盖了国家治
理和全球治理的方方面面,是反映和引领最新中国社会实践的经典读本。
从历史脉络看,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2014,2017,2020,2022a)从
十八大结束后至党的二十大召开前,跨度十年整;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检索词,检索该四
卷中文原文语料库(Na.CNP),得到频率 15 次,表明“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重要概念和主张。
从出现语境看,这一概念的核心要义大致可分为相辅相成的两个层次,一是“向世界展
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二是“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
2022a:316)。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讲好中国故事”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组成要素(习近平,2022b:46)。
从时代使命看,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中国范式”重要表征的新工科、新医
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吴岩,2022a:20)中的一项,“新文科建设要在高起点
中培养一批知中国、爱中国、懂中国,会讲中国故事、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新人”(吴
岩,2022b:9)。基于此,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新时代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新使命”(孙有中,
2022:76),成为外语教育时代化改革的主旋律。
从现实路径看,“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国家话语能力方面入手,因为国家话语能力是
国家能力的核心部分,是厘清主体、处理内外事务最重要的语言能力(黄萍,2022:3)。《习
近平谈治国理政》内容博大精深,是为升华中国实践、阐释中国理论、表达中国立场、宣示
中国政策、分享中国智慧、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而精心建构的话语体系;其英译本
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资源和话语范本,“理解”系列则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有效途径(孙有中,2022:78),
为强化英语产出能力培养、提升国家话语能力提供了有效载体。

2.2 研究现状
分别以“讲好中国故事”和“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获得文献
总数 3,368 篇和 421 篇 1[1]。从文献的学科分布看,
“讲好中国故事”在“新闻与传媒”领域占比
最高,在“外国语言文学”领域出现 150 篇,占总数的 3.72%,居第五位(如图 1 所示)
。以
“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词检索所得的 421 篇文献中,
“新闻与传媒”领域文献同样居首,
占约 28%;
“外国语言文学”文献跃居第二,占约 13%(如图 2 所示)
。图 1 和图 2 表明,
“讲好
中国故事”和“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多学科分布特征明显。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关于
该话题的研究则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偏少,同外语教育时代化改革的主旋律要求尚存差
距、研究关注度有待提升;二是研究内容停留于通用主题,缺乏对领域话语的挖掘和校本特色
的关注,如潘轶君、李鑫(2021)
,易利、齐曦(2022)
,岳豪、庄恩平(2022)等人的研究。

[1] 来源网站:http://www.cnki.net/;检索日期:2023 年 2 月 18 日。

正文.indd 2 6/14/23 9:11 AM


徐方富 赵秀凤

图 1 “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文献在中国知网的学科分布(前 18)

图 2 “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文献在中国知网的学科分布(前 18)

同样,以本研究相关核心概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和“《理解当代中国》系列
教材”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得到有效结果分别只有 6 条和 5 条 1[2],说明“三进”工作和
“理解”系列应用实践时间较短、成果呈现尚需时日,同时也表明研究空间巨大。

2.3 研究焦点
Fairclough(1995:76)关于“话语是建构某一特定(领域)社会实践的一种特定途径”
和 Wodak(2001:66)关于话语“围绕某一宏观主题(macro-topic)展开并衍生诸多分话
题(sub-topics)”等观点表明,话语建构具有领域属性。为此,“三进”工作应该、也能够在
“理解”系列所确立的通用主题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引入所在领域话语主题,以增强
“理解”系列进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能源领域话语建构为例,赵秀凤(2018:66)提
出了“能源话语”的定义:

[2] 来源网站和检索日期同 [1]。

正文.indd 3 6/14/23 9:11 AM


教学内涵与实施机制——以中国石油大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进课堂实践为例

围绕能源(或特定能源品种)的生产、运输、消费、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等诸多议
题而产生的话语。能源话语是具有一定立场、观点和态度的社会实践,表达并构建能源
与人类社会或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性和政治倾向性。同其他话语一样,能源话语作为
能源实践的一部分,反映能源社会实践现实的同时,也建构着话语主体的价值、利益、
立场和身份。

该定义兼顾了能源话语作为领域话语的知识性和价值性。从主题视角看,能源话语主
要涉及能源安全、能源供应、能源与环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健康等相关议题(赵秀
凤,2018:68),可以看出,话语主题的分类本身同样融知识性和价值性于一体,同“理解”
系列确立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孙有中,2022:79)主线形成高度契合。
作为能源类高校,我们尝试聚焦能源话语、拓展“理解”系列通用主题。

3 研究方法与内涵建构

3.1 研究方法
为用好“理解”系列教材,实现点面结合、通专融合,我们引入“能源话语”的概念,
并以相关关键词检索了自建的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语料库,以更好挖掘能源话
语主题。
3.1.1 语料库建立
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多语种译本收录了习近平从 2012 年 11 月至 2022 年 5 月
间的讲话、报告、谈话、演讲、答问、批示、指示、贺电、贺信等文稿 379 篇。为挖掘能源
话语主题、有效拓展“理解”系列内涵,建立了该四卷中文语料库(Na.CNP)及其英译四
卷英文语料库(Tr.ENP)(见表 1)。

表1 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全文本及其英译全文本语料库基本信息

语料库名称 Na.CNP Tr.ENP


四卷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语料组成 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全文本
英译全文本

库容规模 895,365(汉字) 603,046(英文词)

3.1.2 关键词检索
为更好把握能源话语内涵,本文以 AntConc 为工具,检索了 Na.CNP 语料库中“能源”和
相邻概念“绿色” ,以及 Tr.ENP 语料库中对应的英文表达“energy”
“碳” “green”
“carbon”
,结
果见表 2。

正文.indd 4 6/14/23 2:26 PM


徐方富 赵秀凤

表2 两个语料库中“能源”“绿色”“碳”及其英文表达频次

中文检索词 中文频次 英文检索词 英文频次


能源 192 energy 308
绿色 266 green 288
碳 170 carbon 161

合计 628 757

由表 2 可知,中英文三个检索词频次并不对等。比如,“能源”共出现 192 次,而英文


“energy”出现 308 次,远远高于中文频次,主要原因是,原文中诸如“核能”“能耗”“节
能”“太阳能”“能效”“风能”等概念中的“能”在英译中均以“energy”出现,从而增加了
英文频次;同样,“绿色”在原文中有紧缩省略形式,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
仍需译为“green”;相比之下,“碳”的英文表达“carbon”频次略低于中文,表明英译有省
略情形。但总体看,考虑省略情况,三个检索词的中英文对应程度仍然较高,可以认定为
“能源话语”关键词。
3.1.3 主题确立
从话语关键词到主题确定,需要进一步观察以上关键词同其左右搭配词构成的词块。为
此,运用 AntConc 分别检索中文库 Na.CNP 中“能源”“绿色”和“碳”名词性词块,以及英
文库 Tr.ENP 中对应的“energy”“green”“carbon”名词性词块,结果呈现如表 3,据此梳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能源相关话语的核心概念或主要议题。

表3 Na.CNP 和 Tr.ENP 语料库中能源相关名词性词块及其频次

关键词 关键词 + 左右侧搭配词 中文频次 英文表达

能源资源 / 禀赋 16 energy resources

能源消耗 / 能耗 16 energy consumption


能源安全 15 energy security
可再生能源 12 renewable energy
能源技术 11 energy technology
节能 11 energy saving/conservation
能源合作 10 cooperation in energy
能源 清洁能源 10 clean energy
能源结构 9 energy mix
能源供给 / 能源供应 9 energy supply
能源生产和消费 7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能源发展新趋势 5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energy landscape
能源革命 4 energy revolution
能效 4 energy efficiency
小计 139

(待续)

正文.indd 5 6/14/23 9:11 AM


教学内涵与实施机制——以中国石油大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进课堂实践为例

(续表)
关键词 关键词 + 左右侧搭配词 中文频次 英文表达
绿色发展 76 green development

green transition / transition to /towards ...


绿色(低碳)转型 13
green and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绿色
绿色经济 6 green economy

绿色能源 3 green energy

小计 98

低碳 80 low-carbon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 59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碳排放 16 carbon emissions

小计 155

从表 3 数据可知,能源话语主题主要包括能源安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
能源体制、能源国际合作、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此外,我们将“铁人精神”
作为特色主题纳入能源话语主题,并将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统一于“双碳目标”之中,从而
大致确定了能源话语的八大主题(如图 3 所示)。

图3 能源话语八大主题

同 时, 研 读 原 作 发 现, 从 第 一 卷“ 积 极 推 动 我 国 能 源 生 产 和 消 费 革 命 ”( 习 近 平,
2014:130-132)(文本 1)到第四卷“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习近

正文.indd 6 6/14/23 9:11 AM


徐方富 赵秀凤

平,2022a:371-375)(文本 2),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能源相关话题或有专门文
稿、或在诸多文稿中有专题论述;二十大报告更有“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
2022b:51-52)的专门论述。
综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权威读本”(孙有中,2022:77),
同样为讲好中国能源故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话语主题,为对接“理解”系列中的通用主题提
供了丰富内涵。

3.2 内涵建构
内涵建构包括两大要素,一是主题对接,将前述能源话语八大主题同“理解”系列各门
课程单元主题建立对应,为教学实施提供准确内容。表 4 以“发展”主题为例,梳理了通用
主题和能源话语主题的对接关系。

表 4 “发展”主题融入课程的能源话语内涵拓展

对应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
主题 概念内涵
“理解”系列单元 能源话语主题文稿
英语读写教程 U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①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
高质量发展
发 高级汉英翻译教程 U8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和消费革命(文本 1)
展 汉英翻译教程 U5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 ②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
以人民为中心
英语演讲教程 U4 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本2)

二是逻辑建构,按照“知识学习—能力锤炼—价值塑造”的逻辑一体推进。“知识学习”
指在“理解”系列通用主题学习的基础上,延伸和聚焦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能源话语
主题,研读原文相关文稿、段落及其译文,掌握核心概念、重要理念的双语表述,形成教学
案例,以双语输入夯实“讲故事”根基。“能力锤炼”即通过课堂训练和各种实践活动,以
对原文和案例的翻译、诵读、演讲、辩论等形式,以“输出驱动”检验和评估输入促成效果
(文秋芳,2015),进而依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改进能力提升方案。“价值塑造”体现于“领悟”
和“传播”两个方面:“价值领悟”即悟深悟透原文和译文的话语表达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
和价值指向,以坚定中国立场;“价值传播”即用英语讲通讲透中国故事所传递的中国价
值,以有助于国际受众了解、理解的话语方式塑造好中国形象,其中“领悟”是“传播”的
前提。
通过检索词块提炼的能源话语八大主题以及研读原著摘出的能源话语主题文本,为讲好
中国能源故事的教学实施确立了基本内涵,为建立校本特色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实施机制

4.1 明确实施原则
一是自上而下原则。以“理解”系列进课堂为内涵、“讲好中国故事”为宗旨的新一轮

正文.indd 7 6/14/23 9:11 AM


教学内涵与实施机制——以中国石油大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进课堂实践为例

外语教育时代化改革进程表现为,由政府相关部门发起、全国专家团队制定方案并指导各校
教师经过培训后进入实施,具有典型的“自上而下”特征,遵循“顶层设计—发布—实施”
路径(胡业爽、徐曼琳,2022:25)。同理,学校、学院做好顶层设计依然是推动进课堂落
实落地的必要前提和实践起点。
二是产出导向原则。如果说本校以能源学术英语为核心推进英语教育学术化改革、特色
化发展和通识化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徐方富,赵秀凤,2022:10-11),则“理解当代中国、
讲好能源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外语教育的产出导向目标,成为推进英语教育时代化改革的新
一轮迭代行动。依据文秋芳(2015:548-556)“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双主、学用一体和全
人教育”三原则、“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三假说和“驱动—促成—评价”三
步骤,我校本轮行动的顶层设计在“通专融合”主基调下,通过硬化运行机制和教学流程,
打通了“进课堂”的实施路径。

4.2 硬化融入机制
主要包含协同分工、闭环运行、融入方式三个机制。协同分工机制即在“专业 + 微专
业—课程—实践”育人链条中,以“学院搭台、教师编剧、学生唱戏”推动全员参与、协同
分工,调动教师学生唱主角,推进“理解系列”融入实践。闭环运行机制即由“理解”系列
项目组—课程团队—主题案例建设团队构成的教研活动机制闭环运行:以所有外语教师参加
培训并取得证书为起点,成立“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应用项目组,所有成员加入教育部
虚拟教研室中的相关课程团队,并形成课程小组,分工负责主题案例建设,定期组织研讨分
享。融入方式机制即以专业 + 微专业为龙头、以课程为载体、以实践为检验的人才培养全过
程打开融入窗口,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学院搭台、专业建设窗口引领融入。一是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做出微调,根据人
才培养目标确定三层次融入方案:①开设新课,如“时政话语翻译”;②教材置换,“英语演
讲”“高级读写”等课程直接使用“理解”系列教材全部或部分替换现有教材,实现课程置
换;③主题拓展或置换,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理解”系列中的主题案例充实拓展
现有教学内容。 二是面向全校增设微专业:依托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
际能源治理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面向全校开设“全球能源治理微专业”,构建“讲好能源
故事”的全新课程体系(如图 4 所示)。
第二,教师编剧、课程建设窗口落实融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本科层次的英语专业、
能源治理微专业选择各四门课程,研究生层次选择“高级笔译”
“高级口译”等课程,在通
用主题案例教学基础上,根据能源话语主题和通用主题匹配度,由各课程团队分头建设能源
话语主题的教学案例,并在整个“理解”系列项目组共享,形成“通用主题 + 能源话题”案
例模式,以点面结合策略体现“通专融合”特色和本研一体特点。

正文.indd 8 6/14/23 9:11 AM


徐方富 赵秀凤

图4 通过置换或拓展等方式融入“理解”系列的部分本科课程

第三,学生唱戏、实践平台窗口检验融入。除了翻转课堂、课程项目等创新型教学模
式,依托本校主场的三大竞赛、三大基地和四大机制等实践平台,为学生讲好能源故事提供
舞台、锤炼能力、检验效果(见图 5)。

图5 讲述能源故事实践平台

正文.indd 9 6/14/23 9:11 AM


教学内涵与实施机制——以中国石油大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进课堂实践为例

部分学生已在四大国际交流机制中崭露头角:他们或代表中国青年在第二届“一带一
路”能源部长会议青年论坛上讲述“迈向绿色能源美好未来”的中国故事;或在国际能源青
年大会暨能源与气候变化国际大赛中斩获大奖;或在金砖国家青年能源峰会暨国际能源青年
大会上倡导“青年团结创新,拥抱能源绿色未来”,向世界传递全球能源未来“天下一家、
民胞物与”的中国价值,展示中国青年在推动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上的使命担当。

4.3 强化流程设置
根据“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原则(王策三,1983:70)和前述“教师编剧、
学生唱戏”协同机制,硬化流程设置即在教学实施中,根据“主题确立—内涵学习—案例拓
展”推进逻辑,遵循“选(教师选材)—学(师生共学)—练(学生主练)—讲(学生主讲)”
四个步骤,保障前述“知识学习—能力锤炼—价值塑造”最终落地落实,确保材料选到位、
知识学到位、能力练到位、故事讲到位。表 5 结合前述 3.2“内涵建构”逻辑,以“大庆精
神”“铁人精神”为例,说明该流程实施过程。

表 5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知识—能力—价值”内涵“选—学—练—讲”流程实施矩阵

主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步骤和主体 双语表达 案例拓展
知识和语言 价值指向
王进喜、王启 ①概括:爱国、创业、 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 ①传统能源高
选:教师主导 民、李新民三代 求实、奉献 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 效利用油气资
[1]
铁人的故事 ②内涵:为国争光、为 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源增储上产

学:师生共学 中英文故事研读 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 ②确保能源安全:能源 ②清洁能源大

练:学生主练 笔译、口译练习 神,独立自主、自力更 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 力发展、能源


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 手里 扶贫成效显著
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 ③加快绿色转型:积极 ③亚投行助力
讲:学生主讲 英文演讲
实精神,胸怀全局、为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全球绿色发展
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AIIB, 2021)

实践表明,基于精准顶层设计,通过明确实施原则、硬化融入机制和强化流程设置,有
效打通了“理解”系列进课堂的实施路径,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5 结语 1
本文依据新时代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使命要求和外语教育产出导向目标,在应用系列教
材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科定位和领域面向,通过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能源话语主
题对接系列教材中的通用主题,拓展了“理解”系列进课堂的内涵,确立了讲好中国能源故

[1] 材 料 来 源: 央 视“ 国 家 记 忆 ” 专 题 片《 根 脉 · 大 庆 精 神 》
( 上 下 集 ), 参 见 网 站 视 频:https://tv.cctv.
com/2022/12/08/VIDEGiGm2hD5ZoWZynBLmkw0221208.shtml;https://tv.cctv.com/2022/12/22/
VIDEDOeyQR1dlDXlX5O19nAb221222.shtml。

10

正文.indd 10 6/14/23 9:11 AM


徐方富 赵秀凤

事的校本特色;通过硬化融入机制、强化流程设置,打通了教学实施路径,为“三进”工作
最终落地落实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践版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实践研究只是一家之行、一家之言。比如关于能源话语主题
的分类具有相对性,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标准可能划分出数量和类型都不相同的话语主题;能
源话语主题具有拓展性和开放性,比如能源革命与生态文明建设、能源科技与创新驱动等等
主题均密切相关。只要有助于提升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便是有效的实践路径。同时还
应注意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发展,融入工作应在保持基本内容和框
架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与时俱新。

参考文献:
AIIB, 2021. AIIB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onds impact report 2021[EB/OL]. (2021-01-30) [2023-01-20].
https://www.aiib.org/en/news-events/impact-reports/sustainability-bond-impact/2021/index.html.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 New York: Longman.
WODAK R, 2001.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C]// WODAK R & MEYER M.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63-94.
洪晓楠,张存达,方玉梅,20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状况调查与对策 [J]. 思
想教育研究(7):33-38.
胡业爽,徐曼琳,2022.“三进”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路径逆向探析——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文
版翻译鉴赏课程为例 [J]. 外国语文(3):25-32.
黄萍,2022.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作用探讨 [J]. 中国 ESP 研究(2):1-7,111.
潘轶君,李鑫,2021.“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英语演讲课程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教学路径研究 [J]. 华北理
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02-108.
孙有中,2022. 创新教材体系,推进外语类专业新文科建设 [J].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3):76-81,126.
王策三,1983.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6):70-76.
文秋芳,2015.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J]. 外语教学与研究(4):547-558,640.
习近平,20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201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2019. 致大庆油田发现 60 周年的贺信 [EB/OL].(2019-09-26)[2023-02-21]. https://www.ccps.gov.
cn/xxsxk/zyls/201909/t20190926_134554.shtml?ivk_sa=1024320u.
习近平,202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2022a.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2022b.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徐方富,赵秀凤,2022. 能源学术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通识教育改
革为例 [J]. 中国 ESP 研究(1):8-16,121-122.
吴岩,2022a.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J]. 中国高教研究(11):21-29.
吴岩,2022b. 国际共识 中国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J]. 中国高教研究(8):
7-10,23.

11

正文.indd 11 6/14/23 9:11 AM


教学内涵与实施机制——以中国石油大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进课堂实践为例

易利,齐曦,2022. 高等教育外语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模式 [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


版)(8):1-6.
岳豪,庄恩平,202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索:用跨文化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J]. 外语教学
(5):55-59.
赵秀凤,2018. 能源话语研究的体系与范畴 [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3):63-77,160.

作者简介:
徐方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通信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18 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邮编:102249。电子邮箱:
xuff@cup.edu.cn

赵秀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认知语言学、话语研究。通信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18 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邮编:102249。电子邮箱:
xiufeng96@cup.edu.cn

(责任编辑:朱梅萍)

12

正文.indd 12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探讨——以《理解当
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为例
王 昊 王浦程 浙江外国语学院

提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新时代外语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
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外语课程如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也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
题。本文以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语言社会化理论、身份认同理论和物质理论等外
语教学理论在课堂环境中的实际运用,探讨大学英语演讲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包括对话教
学法、身份教学法和材料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加深其国家
意识,并最终构建当代中国认同。
关键词:教学法;理解当代中国;课堂;大学英语

1 引言
自洋务运动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大战略意义,持续推动了外
语教育事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发展(曾天山、王定华,201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
校外语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
极回应党和国家对培养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
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高端国际化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为充分发挥课程
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
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重要指导性文件。
作为新提出的教学理念,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建设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
此背景下,2022 年 8 月教育部联合中宣部发布了“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版本系列教材,同
时也通过线上方式为全国高校外语教师进行了培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释了“理解当代中
国”多语种版本系列教材的重要意义,丰富了国内外语课程思政理论基础,进一步确定了立
德树人在外语课程思政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也为“大思政”背景下如何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
当代中国的理解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对于广大外语教师而言,“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版本系列教材的使用仍具有一定挑战
性,特别是对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
同感,提高师生、生生课堂互动,进而增加学生对当代中国的理解力是外语教师普遍面临的
问题。通过本学期的专题课教学,我们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对“理解当代中国:英语
演讲教程”的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实践体会。本文尝试结合国内外前沿外语教学理论,探讨
对话教学法、身份教学法和材料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其他高校开展“理解当代中
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13

正文.indd 13 6/14/23 9:11 AM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探讨——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为例

2 教学法

2.1 对话教学法
对话教学可以追溯到俄国学者米哈伊尔·巴赫金(Bakhtin,1981)的对话主义思想以及
维果茨基(Vygotsky,1978)的社会文化理论。受篇幅影响,本文暂不讨论后者的理论基础。
巴赫金认为教师与学生应当形成课堂意义共同体,主张意义产生于借鉴和重新表达他人的思
想和语言的互动行为(Teo,2016),因此主张融合式教学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合作,对教学
内容进行再认知,使教师和学生结合各自的知识、观点和生活经验对所教内容进行意义构
建,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 theory)起源于儿童母语习得研究,主要讨论儿童在母语习得中语言学习的社会
化过程(Ochs & Schieffelin,1984)。随着应用语言学研究范式转变,该思想在二语习得领
域兴起,认为语言习得除了认知心理的变化,更具有文化性、交互性和身份性特点(Duff,
2019)。已有研究从语言本体和语言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语言社会化现象,展示了人称代词
运用(He,2004)、语码转换(Song,2019a)、态度立场(Song,2019b)等语言要素和情感
风格等非语言要素对个体的语言学习社会化,同时也通过社区实践(community of practice)
和想象世界(figured world/imagined community)等视角对餐桌语言、学术化、性别社会化、
种族社会化、游戏社区社会化等不同场景下的语言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Anderson,2021)。
我们认为教师通过开展师生之间、小组之间和学生之间不同维度和口头、笔头以及多模态等
不同模式的对话能够强化学生对《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教学内容的认知,从而较
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师生合作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分解和重组,使得学生对
该教学内容的认知从学习者转变为传授者乃至更为核心的角色。下面以具体课堂活动为例进
行讨论。

课堂活动一:
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从教材中摘取长度适中的若干句子(见表 1),打印好例句
备用。在课堂中,教师将打印好的句子发给坐在第一排的学生,要求他们记住句子内容并口
头传递给后一排的学生。以此类推,由坐在最后排的学生说出句子。在该课堂活动中,教师
提供的句子作为专家知识是语言社会化理论中的重要介质,学生通过“传递”这个行为从语
言上、身体上、感官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社会化”,呈现了学生从边缘圈走向核心圈的过
程,表明有效学习正在发生。

表1 课堂活动素材

序号 例句
Civilizations are equal, and such equality has made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1
possible.

2 Be it Chinese civilization or other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they are all fruits of human progress.

(待续)

14

正文.indd 14 6/14/23 9:11 AM


王 昊 王浦程

(续表)
序号 例句
Civilizations are inclusive, and such inclusiveness has given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3
civilizations the impetus to move forward.

Deeper mutual understanding will cement and broaden the foundation of our exchanges and
4
cooperation.

The pursuit of peace, amity and harmon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which runs deep
5
in the blood of the Chinese people.
We will accelerate China’s overall prosperity and raise the happiness index for our 1.3 billion Chinese
6
people as long as we are on the right path.

No country should expect China to swallow any bitter fruit that undermines its sovereignty, security
7
or development interests.

2.2 身份教学法
身份认同一直是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界较为关注的研究话题。近年来,身份认同研究范
式从结构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文化理论和后结构主义,该转变丰富了身份认同内涵也创新
了研究视野。诺顿(Norton,2000)、温格(Wenger,1999)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基于身份
认同框架下的外语教育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和丰富学界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理解。诺
顿和图伊(Toohey)(2011)提出身份认同具有三重属性,包括暂时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
Norton(2000:5)还指出语言作为媒介建立起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构建过程以及个人通过语言学习和教学对未来的想象便是身份认同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身份认同视角下的外语教学正是通过聚焦性别、种族、文化、权力和社会层级不同方面的分
析,揭示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复杂性,并阐明不同身份的认同是如何在接受、坚持和协商
中构建形成的。
身份教学法常见于非英语本族语教师研究领域。基于英语国家社会对非英语本族语教师
的刻板印象,摩根(Morgan,2004)指出应当充分利用非英语本族语教师与本族语教师的
“不同”。玛莎(Motha)等(2012)认为西方传统话语体系过度放大了非英语本族语教师的
语言缺陷,从而对其身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她们倡导全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即把外
语教师的跨国经历和生活历史等有机融入教学中,来构建意义更为丰富的非英语本族语教师
身份。研究发现积极调动个人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可视化符号能够树立更为正面的非英语本族
语教师身份(Zheng,2017)。我们认为该教学方法对《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的教
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其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沉浸式显性呈现,对于任
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知识要求较高。而在传统技能型外语教学环境中,外语教师的学科知识受
到内圈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英语演讲
课程的教学初期也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语”现象。通过反思,我们认为外语教师在教学
中,一方面需要延续自身专业优势,另一方面也应当不拘泥于单一语言教学形式,而是积极
调动个人语言资源进行教学。外语教师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利用个人丰富的政治理论学习经历

15

正文.indd 15 6/14/23 9:11 AM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探讨——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为例

和身份资源来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此外,学生群体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身份资源,外语教师
可充分调动这些身份资源进行教学,用他们的身份认同克服“失语”现象。

课堂活动二:
以第二单元“Upholding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为例,价值观本身较为抽象,因此具
有一定的认知挑战,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份进行有效教学。首先,书中将十二个核心价值
观按照国家、社会和公民进行了划分,教师可以将班级划分为相应的三类并邀请学生结合自
身情况谈谈个人如何在不同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为关键的一点是教师需要强调
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 / 生活经历”,包括专业、家乡、家庭等方面进行思考。这种教学方式
有助于对学生进行较为深度的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内容所产生的认知负荷,另一方
面也让学生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此课堂活动的核心理念是有效利用学生身
份资源(identity as resource),包括语言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理解当代中国”教
学。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课堂教学中。例如,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
讲教程》教学内容为素材所设计的新闻发布会角色扮演活动,邀请同学扮演新闻发言人以及
不同国别的新闻记者,通过不同社会文化视角对同一新闻话题开展英文提问交流活动,有助
于学生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维认知。

2.3 物质教学法
物质转向(material turn)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其主要内涵指学习者与所处环境共同形
成社会物质互动(socio-material interaction),凸显物质从静态转向动态、被动转向主动的特
点。物质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包括集合(assemblage)和语库(repertoire),前者指的是出于沟
通目的将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元素聚集在一起(Barad,2007)。以往对跨语言、多模态、跨
语言实践的研究都指出了意义生成过程的流动性和动态性,在这些过程中,语言学和物质
性相互交织和组合(Toohey & Smythe,2022)。源于社会语言学,语库泛指社区内语言变体
(Gumperz,1964),近年来在应用语言学其他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广泛运用。研究者重点放在
意义创造的空间性上,其中“对象、地点和语言资源的动态”与语言实践同等重要。综上所
述,物质转向以“后人类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将身体、空间、时间、情感等不同物质纳入
研究范畴,从而丰富了“以人为中心”的认知研究范式并认为生命与非生命体均具有意义创
造的能动性。本研究认为物质教学法有助于外语教师重新审视教师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在物
质教学法的引导下,外语教师已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课堂环境中的空间和学生自身的资
源库等物质要素与外语教师组成了教学共同体,即社会物质集合(sociomaterial assemblage),
共同发挥教学能动性。因此《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从教学共同
体视角出发,有意识地将不同物质纳入教学过程中,尝试以此提升物质资源对学生外语学习
和当代中国叙事体系构建的效果。

课堂活动三:
根据以上物质教学法的理论探讨,教师首先选取一段没有文字讲解的短视频介绍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播放该视频 2—

16

正文.indd 16 6/14/23 9:11 AM


王 昊 王浦程

3 遍,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为该视频填写英文导语并当堂展
示。活动充分利用了视频作为科技时代的重要产物,是学生作为互联网数字原住民积极参与
课堂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该活动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练习功能。此外,图文并茂的活
动形式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每位学生的导语可以根据自身
情况而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课程
思政教学。该理论指导下的其他课堂活动也可以包括数字化多模态写作(digital multimodal
composition,简称 DMC),已有研究表明 DMC 既有助于提升学生外语学习能动性,同时也
有利于培养信息素养(Jiang et al,2021),其本身也强调如何通过短视频制作来传播信息。
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3 教学体会
“理解当代中国”是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是我国外语学界的一个重要选
择。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要
求(何莲珍,2020),外语人才培养正逐渐从强调语言技能的掌握转向重视语言能力的建设
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总结了不少经
验。教学体会如下。
首先,教师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外语学习能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许多语言教学方法通过强调在课堂上使用目标语言来体现外语教学的沉浸式特点,即使
在不同类型的双语教育模式中,单语语言意识形态也是相当普遍。往往有学生受困于目标语
言流利度问题而不愿意发言,因此单语意识对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以上
探讨的教学方法均致力于为学习者创造外语学习的“安全空间”,让他们不仅可以通过目标
语言,而且还能够调用母语等其他符号资源来进行意义表达。这些语言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
了课堂交流中的意义生成内涵,它们不仅包括目标语言,还包括促进交流活动的各种语言。
随着学习者对这部分资源的进一步认识,他们也将逐步拓展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非认知和多模
式因素,如情感、自主性、能动性等。本文所列举的关于语言身份的课堂方法的讨论在《理
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
能动性。第一,以身份为导向的外语教学方法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课堂中多元文化和多联动的
空间。第二,《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来自国家领导人对某一社会
经济问题进行的宏观论述,与高校学生的社会认知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采用单一的“自上而
下”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
其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对培养外语人才国家意识
的重要性。国家意识包括国家认知、国家认同、国家期待三个方面,体现为公民通过对祖
国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荣司平,
2014)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国家意识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也论述了国家意
识在外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房洁,2021)。房洁(2021)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以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与国家认知、国家认同和国家期待有机融合,进
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潘艳艳(2021)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形象意识、国家 - 国际

17

正文.indd 17 6/14/23 9:11 AM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探讨——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为例

意识三个维度探讨了翻译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不强,
对当代中国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
怀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学生的
语言学习史,关注他们的课堂学习情况和语言学习轨迹,尤其要关注他们的当代中国理解力
和国际传播力。

4 结语
“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的推出正是我国外语教育转向的成果之一,与之相呼
应的教学方法也应当进行改革。本文探讨的三种教学法有助于提升《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
讲教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挖掘教师和学生自身语言和非语言资源,并在课堂中以社会实
践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以上三种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赋能效应,教师能够
体会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也对教学信念、职业发展等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在
教学中有更多机会参与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感悟来加深国
家认同感。最后,我们相信未来在更多前沿教学方法的实践中,“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系列
教材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功能会进一步凸显。

参考文献:
ANDERSON T, 2021. The socialization of L2 doctoral students through written feedback[J]. 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 education, 20(2): 134-149.
BAKHTIN M M, 1981.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trans[M].). Emerson C, Holoquist 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ARAD K, 2007. 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FF P A, 2019. Social dimensions and process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ultilingual socialization in
transnational contexts[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03: 6-22.
GUMPERZ J J, 1964. Linguistic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two communities[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6(6):
137-153.
HE A, 2004. CA for SLA: Arguments from the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8:
568-582.
JIANG L, YU S, & ZHAO Y, 2021. Teacher engagement with digital multimodal composing in a Chinese
tertiary EFL curriculum[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5(4): 613-632.
MORGAN B, 2004. Teacher identity as pedagogy: towards a field-internal conceptualisation in bilingual and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7(2-3): 172-
188.
MOTHA S, JAIN R, TECLE T, 2012. Translinguistic identity-as-pedagogy: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1): 13-28.
NORTON, B, 2000.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gender, ethnicity and educational change[M]. Harlow:
Longman/Pearson Education.

18

正文.indd 18 6/14/23 9:11 AM


王 昊 王浦程

NORTON B, TOOHEY K, 2011. Identity, language learning, and social change[J]. Language teaching, 44(4):
412-446.
OCHS E, SCHIEFFELIN B B, 1984.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ocialization: three developmental stories
[C]//SHWEDER R A, LEVINE R A. Culture theory: essays on mind, self, and emo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6-320.
SONG J, 2019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nd code-switching: a case study of a Korean–English bilingual child in
a Korean transnational fami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2(2): 91-
106.
SONG J, 2019b. Wuli and stance in a Korean heritage language classroom: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erspective[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51: 12-19.
TEO P, 2016. Exploring the space for dialogic teaching: a study of teacher talk at the pre-university level in
Singapore[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56: 47-60.
TOOHEY K, SMYTHE S, 2022. A different difference in teacher education: posthuman and decolonizing
perspectives[J]. Language and education, 36(2): 122-136.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NGER E, 1999.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ENG X, 2017. Translingual identity as pedagogy: international teaching assistants of English in college
composition classrooms[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01(S1): 29-44.
房洁,202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国家意识培养 [J]. 外语电化教学(6):51-56,8.
何莲珍,2020.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依据与要点 [J]. 外语界(4):
13-18.
潘艳艳,2021. 国家翻译实践视角下的国家意识及其培养 [J]. 当代外语研究(5):67-72.
荣司平,2014. 论国家意识的结构 [J]. 青海社会科学(2):31-34.
曾天山,王定华,2019. 改革开放的先声——中国外语教育实践探索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作者简介:
王 昊 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通信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 299 号浙江
外国语学院。邮编:310023。电子邮箱:wanghao@zisu.edu.cn

王浦程 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通信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 299 号浙江外


国语学院。邮编:310023。电子邮箱:p.wang@zisu.edu.cn

(责任编辑:孟晖)

19

正文.indd 19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一名经验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
叙事探究 1*
颜 奕 张为民 清华大学

提要:语言教师身份近来备受关注,但有关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较少,对经验型
学术英语教师的关注则更少。基于三维概念框架,本研究通过叙事探究聚焦经验型学术英语
教师在变化的机构及社会文化情境中的身份建构。研究揭示,学术英语教师主体通过参与、
融合及想象等实践归属模式,使用情态、评价、合法化、情感表达、隐喻化等话语行为,与
中介工具、客体和共同体等活动系统因素不断互动与协商,建构了多种身份。本文还讨论了
本研究对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教师身份;学术英语;叙事探究

1 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不少高校在调整课程体系时将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 EAP)作为重要部分进行建设。作为独立于通用英语的教学与研
究领域,EAP 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方面的语言支持(Hyland,2006)。然
而,EAP 所依据的理论和研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的发展、身份及能动性(Ding & Bruce,
2017)。其中,EAP 教师身份受到教育改革和社会变迁的深刻影响。例如,高等教育市场化
导致英语国家高校中 EAP 教学单位学术地位大为下降,EAP 教师沦为机构支持性服务的提供
者或利润制造者(Hamp-Lyons,2011)。在此背景下,Ding & Bruce(2017)主张将 EAP 重
新界定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而非支持性服务,并提议 EAP 教师身份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积
极从事研究并以此反哺教学的践行者。
现 有 EAP 教 师 研 究 多 关 注 从 通 用 英 语 向 学 术 英 语 转 型 期 教 师 面 临 的 困 难、 挑 战
(Campion,2016;高原,2018)及教师教学实践(Li et al,2020),较少从教师身份的角
度理解教育改革和变迁中的 EAP 教师发展。刘晶、陈坚林(2019)关注了新手 EAP 教师
的身份发展,发现他们从课程改革的被动实施者逐渐转变成了积极参与者。但目前几乎未
见对经验型 EAP 教师身份的探究。杨鲁新、张宁(2020)呼吁关注经验型语言教师的专业
发展,他们认为经验型教师相对新手教师,是具备了一定年限教学经验的成熟型教师,是
构成教师群体的主力军。鉴于此,本研究探究了一名经验型 EAP 教师的身份建构,描述其
EAP 教学和研究、参与教改的成长轨迹,并阐述他在不断变化的机构及社会文化情境中如
何调适与协商。

* 本文系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英语研究论文写作课程的反馈机制探索”
(项目编号:ZY01_01)的研究
成果。

20

正文.indd 20 6/14/23 9:11 AM


颜 奕 张为民

2 概念框架
近来,语言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激增,但学界对身份的界定莫衷一是(Cheung et al,
2015)。Varghese et al(2005)提出融合不同理论视角探究教师身份。本研究将语言教师
身 份 概 念 化 为 实 践 身 份(identity in practice)、 话 语 身 份(identity in discourse) 及 活 动 身
份(identity in activity)(Lee,2013)。首先,教师在日常实践中不断塑造着身份,从而构
建实践身份。该身份的三种归属模式包括参与(engagement)、想象(imagination)及融合
(alignment)(Trent,2015)。通过参与具体活动,教师不断建构并协商其身份。通过想象,
教师跨越时空,预想新的发展途径,探索无限可能性。通过融合,教师融入更广阔的机构或
社会结构,得到共同体的认可,成长为其中一员。
其次,教师使用语言来呈现其独特的知识、角色、信仰和价值观,从而构建话语身份。
教师对自身定位的承诺(commitments)是其话语身份的重要指标,可从情态(modality)、
评价(evaluation)和合法化(legitimation)的角度审视(Fairclough,2003)。情态是教师对
真理、义务和责任的承诺,主要体现在情态表达的使用,如“应该”“必须”“或许”。评价
是指在教师的价值体系中认为什么是可取或不可取的,对自我定位(如好老师)的公开讨论
能彰显教师身份,也可通过形容词来实现(如“好”“坏”“重要”),有时也隐含在文本中。
教师话语还可通过合法化实现身份确证,具体形式包括授权(authorization,即利用规则和理
论)、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即使用推理)和创作(mythopoesis,即叙事)(同上)。
再者,从活动理论看,教师身份是个体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互动中不断自我形成的中介
活动,即活动身份(Lee,2013)。换言之,教师使用中介工具来调解与世界的关系并建构身
份(Vygotsky,1978)。在活动身份建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教师以工具为中介(即抽象概念
或物质工具),通过参与有规则(即规范和条例)、共同体及分工(即共同体成员的角色和权
力关系)的活动系统实现客体(即活动针对的目标)并转化为成果。EAP 教师在帮助学习者
进入学术共同体的过程中,自身也游走于以学习者、英语教师、学科教师、研究者、管理者
等为主体的多个活动系统(Ding & Bruce,2017)。活动系统内部因素或不同活动系统的因素
间可能会出现矛盾,从而推动或阻碍教师发展(Yan & Yang,2019)。

3 研究方法
Connelly & Clandinin(1999)指出,教师身份即其生活故事。叙事探究为理解教师身份
提供了有效途径(Barkhuizen et al,2013)。通过叙事,本研究就 EAP 教师如何在其机构及
社会文化情境中塑造身份的复杂过程进行解读,从而增加对类似教育情境中教师身份建构的
理解。

3.1 研究参与者
本研究聚焦一名经验型 EAP 教师:范老师。经验型教师的判断主要依据教师教龄和教学
质量,但学界对其教龄年限并无统一的约定。不少研究将具有五年或更长教龄的教师定为经
验型教师。范老师有 10 余年 EAP 教学经验,教学质量获得了学生、同侪和机构的普遍认可。
他独特的求学经历、丰富的 EAP 从教经验及笔者与之共事过程中建立的信任关系是笔者选择

21

正文.indd 21 6/14/23 9:11 AM


一名经验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叙事探究

他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

3.2 数据收集
本研究为期一年。笔者对范老师进行了三次 1.5—2 小时的半结构访谈。初次访谈安排在
研究初期,访谈提纲中开放性问题涉及其生活史及 EAP 教研现状;第二次安排在研究中期、
课堂观察之后,主要探究他如何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信念;第三次安排在学年即将结束之
前,请他梳理从事 EAP 的整体脉络。笔者对访谈全程录音并逐字转写。考虑到教师身份建构
与教学实践的共生关系,笔者观察了他的课堂,以了解教师在微观课堂环境中的实践身份。

3.3 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反复阅读和归纳,三个身份主题逐渐浮现,有的源自研究对象的本土概念
(如“学者型”教师),有些则是从其对生活史的描述归纳而来(如经验型“新手”教师、课
程改革的推动者)。此后,笔者再次审阅了原始数据。范老师作为 EAP 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三
个故事星座(story constellations)逐渐浮现(Craig,2007)。随后,我们基于概念框架对各
身份主题下的数据从实践、话语及活动三个维度进行类属分析。原概念框架中的话语身份维
度仅包括情态、评价和合法化三个方面。然而,我们基于对访谈数据的类属分析发现,除了
情态、评价和合法化,范老师还使用了情感表达和隐喻化建构其话语身份。例如,范老师刚
接到 EAP 课程任务时,会用“吓死、难受”等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后来他用“鱼与渔”这
个隐喻表述他对 EAP 教学的领悟。最后,为增强研究可信度,我们与范老师分享了分析结
果,以完善数据解读。

4 研究发现

4.1 经验型“新手”教师
首次访谈的数据揭示,范老师最初接触 EAP 可追溯到 2000 年初在北美攻读博士期间的
助教经历。当时,他连续两年教授国际学生 EAP 课程。据他回忆,第一次被导师分配该任
务时:

吓死了!一去导师就让我教书,就是 EAP,必须要教。虽然是助教,但实际上是独
立教授一门课。开始确实感觉很难受,毕竟英语不是母语,不那么自信,自己也没有学
过或教过 EAP。就因为这样,教书的时候非常认真,每节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反思都花
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最后,慢慢把那个环境也适应了。

从语言角度看,以上摘录中情态动词(“必须”)和表负面情感的形容词(“吓死”“难
受”“不自信”)显示,即便范老师已有丰富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在异国他乡突然面对教授
EAP 任务时他仍感到被迫为之的不安和恐惧。他又提及“英语不是母语”,说明在陌生的英
语本族语国家,作为非本族语教师教授全新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当时,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活
动体系仍围绕四种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通用英语能力;而在他刚进入的新活动体系中,英语
教学旨在帮助国际学生为接受高等教育、进行专业学习或研究做准备。
面对两个教学活动系统截然不同的客体,他发挥了能动性,对教学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22

正文.indd 22 6/14/23 9:11 AM


颜 奕 张为民

包括广泛阅读 EAP 相关文献、观察当地 EAP 课堂、精心设计和反思教学。积极地参与促进了


他新手 EAP 教师身份的初步形成。随后,该身份通过他与新活动系统的不断融合日益加强:

作为一个非英语母语的教师,我发现新环境非常包容和支持。虽然我是个外国人,
学生能静下心来听我讲课,对我就好像 professor 一样,非常尊重。作为博士生,我们不
仅接受了研究训练,还有各种机会让我们像 faculty 一样参与其中,包括教授各种课程、
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交流、参加学术会议。

以上摘录中“好像 professor 一样”表明,学生的配合和尊重激发了范老师对自己未来职


业形象的积极想象,即一位富有学识的教授,增强了他对 EAP 教学的信心。博士阶段的学习
为他提供了“研究训练”和“各种机会”不断参与并融入学术共同体,增强了作为学术共同
体成员的自我认同,初步奠定了他未来对学者型教师身份的认同。毕业前夕,他被学校授予
杰出助教奖:

我是系里唯一英语非母语的助教获得这个杰出奖。学生和学校对我的认可让我很有
信心,收获很大。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Survive 了这些课后,我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任
何课了。这是对我的一个非常大的锻炼。

在学习 EAP 教学的过程中,从“不自信、难受”到“很有信心、收获很大”,他最终能


将积极的想象投射到未来工作中,从而建构了一种想象身份(Wenger,1998),即一名“可
以胜任任何课”的教师。评价性陈述,即“这是对我的一个非常大的锻炼”,也证实了他对
博士阶段学习 EAP 教学机会的认可。据范老师说,他既没有在学生时代学习过 EAP,也没有
参加过 EAP 教师培训。因此,他缺乏“学徒观察”(Lortie,1975)及先行教师的示范。然而,
他能把握非正式学习机会,利用中介工具,在实践中磨炼。可见,真实的教学体验可为 EAP
教师提供宝贵的非正式学习机会(Campion,2016)。

4.2 课程改革的推动者
首次访谈还显示,范老师学成归来,回到原校再次投入一线教学。不久,他发现在校生
英语课选课人数呈逐年递减态势,便着手探究原因和解决方案。他使用在博士课程中获得的
研究方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大多数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需要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很多还需用英语
发表论文。基本上,各个院系的定位都是朝国际一流方向发展。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
应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支持,而传统的通用英语课程已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摘录中情态动词的使用(“应该”)表明,他通过调查研究对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看
法发生了变化。学生对 EAP 的需求促使他下决心探索 EAP 教学在本土情境中的可行性,由此
推动了他作为改革推动者的身份发展。很快,全校范围内的英语课程改革启动了。在第二次
访谈中,他提到自己有关 EAP 的信念:

英语是一个国家了解世界,也是世界了解某个国家的有力工具。在高等教育中,英
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特别是国际学术交流语言的地位至少在未来几十年不会改变。因此,

23

正文.indd 23 6/14/23 9:11 AM


一名经验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叙事探究

我相信 EAP 是我国大学英语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以上摘录中范老师的评价性陈述(“英语是……有力工具”和“EAP 是……发展方向”)
体现了他对 EAP 在高等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他积极参与校本课程改革,设计 EAP 课程,开
发教材,为同事提供培训和示范。此后,他被任命为分管教学的主任。同时,他还与国内其
他 EAP 教学研究机构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参与并融入了国内 EAP 教师共同体。
然而,语言教学作为活动系统,需要其共同体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当 EAP 课程改革的目
标未能得到共同体成员的认可时,两者产生了系统内部矛盾:

咱们老师教 EAP 的话,应该对 EAP 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具备关于 EAP 的


content knowledge( 内容知识 ),如体裁、语篇、语域等。一些老师,一说“EAP”,就认
为“高大上,我教不了”,对 EAP 有些误解。

以上摘录中情态动词的使用(“应该”)及对专业术语的引用(“内容知识”“体裁”等)
体现了范老师基于国外教学经验对 EAP 本体的认识和思考。然而,改革伊始,EAP 对其同事
而言仍是新鲜事物。一些同事的“不参与”导致了改革活动系统内部共同体和客体之间的冲
突,如他们对 EAP 的误解(即“高大上”)及对自我教学能力的否认(即“我教不了”)体现
了该矛盾的激化。

教师改变不是通过一两次讲座就能做到的。教学最好是在“做中学”。有几位老师
通过教 EAP 发现自己提升得非常快。

他意识到仅通过自上而下的讲座和培训让所有同事都充分参与到课程改革非常困难。通
过对教师学习方式的评价(即“教学最好是在做中学”),他强调参与教学实践对于教师学习
和改变的重要性。总之,回国后他并未满足于独善其身,而是利用自己的 EAP 专门知识储备
及科学研究方法等中介工具,发展了改革推动者的身份,在校本 EAP 课程的开发和协调方面
发挥了引领作用。

4.3 成长中的学者型教师
在 EAP 成功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后,范老师继续积极参与 EAP 实践。在末次访谈中,他
总结了其想象中 EAP 教师的理想身份:

大学老师应该有自己的归属感,是学者型而不是教书匠型。不要觉得教课教好了
就万事大吉了。作为老师,应该知道大学英语这门课和大学教育的关系是什么。作为学
者,我们有责任进行研究,指导实践。

情态的使用(“应该”“有责任”)体现了他对学者型教师身份的认同。在他看来,学者
型教师的基本责任涵括教学和研究两方面。对该想象身份的认同可归因于他博士阶段的学习
和训练,使他有机会作为学术共同体成员参与 EAP 教学和研究,从而触发了他作为学者型教
师的早期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他以 EAP 领域的理论为指导,采用不同于通用英语的教学任务和方法。
他在学术写作教学中使用真实的学术文本,引导学生注意并分析目标体裁中的语言特征。在

24

正文.indd 24 6/14/23 9:11 AM


颜 奕 张为民

第二次访谈中,他提到了其教学实践背后的理论支撑:

学生读自己专业的英文,content 读懂就完,让他写出来就捉襟见肘了,为什么?缺
乏一个环节,就是成人学外语,尤其写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语言特点。注意
到以后,有意识把它用来构建意义。

范老师引用了语言习得中的“注意”假说,强调注意是成人语言学习的关键特征。他在
课堂上采用了体裁分析、话语分析和归纳法,鼓励学生分析和比较学术文本,注意语言在建
构意义过程中的作用。

对大学生而言,英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用出来的。我的课要转变学生
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刚开始把他们引进去,剩下让他们自己去修炼。我在第一节课跟学
生讲 fish and fishing( 鱼与渔 ),一个是 what 和一个是 how,how 比 what 更重要。

通过使用隐喻(“鱼与渔”),他强调 EAP 教师应培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使之在


课程结束后能更独立和自信地将学习过程延续。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他在学期中实
行了自学周。作为一种鼓励措施,他还增加了课外学习的学分。在此过程中,他精心设计任
务,与学生不断沟通,为之提供脚手架。整个学期他通过三次需求调查发现学生的困难、满
意度和建议。动态和持续的需求分析帮助他不断审视最初的课程目标,评估课程效果,随时
对课程进行微调。他通过了解学生需求,邀请他们参与教学决策过程中,从而推动他们成为
学习的主人。
范老师还承担了研究者角色,钻研 EAP 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在学术会议和期刊中发
表研究成果,分享知识。他认为,EAP 教师的教学决策应以研究为指导,而不是靠直觉。在
末次访谈中,他提到,最近的研究兴趣在于英语作为教学媒介(English Mediated Instruction,
简称 EMI)的专业课程,EAP 常被视为向这类课程的过渡:

EMI 课程的效果还是个未知数。一些学生感到困惑,问我 : 我是在上英语课还是专


业课?所以,我正在调查 EMI 课班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学生遇到了哪些挑战?我对这方
面很好奇,挺感兴趣。

范老师对 EMI 研究的叙述显示,他在积极践行理想中的学者型教师身份。他认为,EAP


教学可获益于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教师对学习者困难的理解,便于为之提供与英语相关的
支持。表达积极情感的形容词(“好奇”“感兴趣”)显示了他推进 EAP 作为“由理论和研究
支撑的活动”的强烈动机(Ding & Bruce,2017)。他储备的应用语言学及 EAP 专门知识等是
助其从事教研的中介工具,对其学者型教师身份建构起到了中介作用。
然而,范老师所在机构中,大学英语往往被视为学生发展的支持性服务,而非独立的学
术研究领域。并且,大学英语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课,他和同事的教学负担相对较重,管理
工作也消耗了他大量精力和时间,因此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不久,他从管理岗位上退下,在
卸职发言中,他说:

我最爱的还是这三尺讲台。我很高兴,很快可以全心投入教学和自己真正喜欢的研
究了。

25

正文.indd 25 6/14/23 9:11 AM


一名经验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叙事探究

“三尺讲台”常用来比喻教师职业;讲台虽小,教学重大。该隐喻表明范老师对教学的
热爱和重视。积极的情感表达(“爱”“高兴”)说明,尽管他的理想身份受到了机构分工的
挑战,他能自我调适、不忘初衷。以上摘录还显示他对未来进行了积极想象,专心教学,致
力研究,寻求教研相长的平衡。

5 讨论
EAP 教师身份建构是教师主体通过多种实践归属模式和话语行为,不断与机构及社会文
化情境的活动系统因素互动协商的过程。
首先,范老师通过参与、想象与融合等归属模式建构实践身份。读博期间,他通过“做
中学”初步形成了 EAP 教师的身份。回国后,他参与并引领校本课程改革,助力校内 EAP 教
师共同体建设,发展改革推动者的身份。可见,通过“参与”具体实践,EAP 教师建立“我
是谁”的存在感(Wenger,1998)。读博期间,他还接受了系统的研究训练,培养了与学术
共同体融合的意识,他自身定位的学者型教师身份也由此初步形成。校本课程改革期间,他
与校外 EAP 教学研究机构交流分享,与国内 EAP 教师共同体逐渐融合。可见,“融合”将教
师个体放置于更宏大的社会结构中,使其融入共同体(Trent,2015)。与先前研究一致,本
研究也发现“想象”是教师身份建构的重要源泉(Tsui,2007)。当教学得到认可时,他想象
自己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胜任任何挑战性课程,由此强化了他具有能动性的学者型教师身份
的发展。
其次,本研究发现,除了情态、评价和合法化,范老师还使用了情感表达及隐喻化建构
话语身份。情态的使用(“应该”)表明他对理想身份(即学者型教师)的强烈责任感。评价
性话语,如“EAP 是中国大学英语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体现了他作为校本英语课程改革
推动者的动机和决心,而“教学最好是在做中学”体现了他对自己先前非正式学习体验的认
同。专业语言标记(如“内容知识”“体裁分析”和“注意假说”等)的策略性使用展示了
他在建构学者型教师身份时对语言资源的主动选择和利用,彰显了他作为学者型教师的合法
性。情感表达体现了其身份建构的情感维度(Zembylas,2003),如从“不自信、难受”到
“很有信心、收获很大”,体现了他作为新手 EAP 教师的情感从消极到积极的变化。隐喻“鱼
与渔”及“三尺讲台”分别体现了他对 EAP 教学本质的理解及对教学的钟爱。因此,情感表
达及隐喻化这两方面是本研究基于原始数据对概念框架中话语身份维度的补充或完善。
再次,范老师实践身份和话语身份的形成和变化离不开所参与的活动系统。研究发现,
教师身份建构取决于其作为活动主体如何在活动系统中诠释自己的角色,如何选择行动。换
言之,主体能动性对其身份建构发挥积极的影响,使其能把握日常教学和课程改革中的非正
式学习机会,在实践中磨炼。研究还显示,博士阶段的文献阅读、课堂观察、教师反思及融
洽包容的师生关系为他成为一名 EAP 教师提供了中介作用,而其应用语言学理论、EAP 知识
储备及科研方法在他成为课程改革推动者及后续学者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中介。其身
份发展也受制于活动系统中的客体、共同体和分工等因素间的张力和矛盾,如在校本课程改
革中,由于部分同事对 EAP 的误解和“不参与”导致系统内部矛盾,机构分工与主体理想身
份的发展也有冲突。

26

正文.indd 26 6/14/23 9:11 AM


颜 奕 张为民

6 结语
本研究基于三维概念框架叙述了在复杂多变的机构和社会文化情境中一名经验型 EAP 教
师的身份建构。研究或可为处于相似情境中的 EAP 教师提供以下启示。从个体角度看,在多
变复杂的工作和社会情境中,EAP 教师需具备在变化中不断寻求专业成长的主体能动性,把
握正式或非正式的专业发展机会,并不断提升自身研究素养,教研相长,加强学术交流与产
出,拓展并传播 EAP 专门知识,成为学者型教师。从群体角度看,EAP 教师个体的成长离不
开共同体,教师需不断融入共同体,以便群策群力,提升群体影响力,由此,EAP 在高校中
支持性服务的地位方能转变。研究还表明,有必要将对教师身份的多维理解注入 EAP 教师发
展的知识基础当中,为 EAP 教师塑造完整的践行者身份助力。

参考文献:
BARKHUIZEN G, BENSON P, CHIK A, 2013. Narrative inquiry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earch[M]. New York: Routledge.
CAMPION G C, 2016.“The learning never ends”: exploring teachers’ views on the transition from general
English to EAP[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3: 59-70.
CHEUNG Y L, SAID S B, PARK K, 2015. Advances and current trends in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y
research[M]. Abington: Routledge.
CONNELLY F M, CLANDININ J, 1999. Sha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orie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M].
London: Althouse Press.
CRAIG C, 2007. Story constellations: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contextualizing teachers’ knowledge of school
reform[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3: 173-188.
DING A, BRUCE I, 2017. The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practitioner: operating on the edge of
academia[M].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FAIRCLOUGH N, 2003. Analyz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M]. London: Routledge.
HAMP-LYONS L, 2011.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C]// HINKEL E.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Routledge: 89-105.
HYLAND K, 2006.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M]. London: Routledge.
LEE I, 2013. Becoming a writing teacher: Using“identity” as an analytical lens to understand EFL writing
teachers’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2: 330-345.
LI Y, MA X, ZHAO J, HU J, 2020. Graduate-level research writing instruction: two Chinese EAP teachers’
localized ESP genre-based pedagogy[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43: 1-15.
LORTIE D, 1975. Schoolteache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RENT J, 2015. Towards a multifaceted,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eacher identity[C]//
CHEUNG Y L, SAID S B, Park K. Advances and current trends in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y research.
Abingdon: Routledge: 77-100.
TSUI A B M, 2007. Complexities of identity formation: a narrative inquiry of an EFL teachers[J]. TESOL
quarterly, 41: 657-680.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27

正文.indd 27 6/14/23 9:11 AM


一名经验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叙事探究

University Press.
VARGHESE M, MORGAN B, JOHNSTON B, JOHNSON K, 2005. Theorizing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y: three
perspectives and beyond[J]. 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 4: 21-44.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YAN Y, YANG L, 2019. Exploring contradictions in an EFL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70: 498-511.
ZEMBYLAS M, 2003. Emotions and teacher identity: a poststructural perspective[J]. Teachers and teaching, 9:
213-238.
高原,2018.“尽头在远方”——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期外语教师的困惑来源及建议 [J]. 外语教育研
究前沿(3):73-80.
刘晶,陈坚林,2019. 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研究 [J]. 教育学术月刊(4):81-87.
杨鲁新,张宁,2020. 英语经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外语教学(2):51-58.

作者简介:
颜 奕 清华大学语言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术英语、外语教师发展。通信地址:清华大学明理
楼。邮编:100084。电子邮箱:yanyee@tsinghua.edu.cn

张为民 清华大学语言中心教授。研究方向:学术英语、外语教学。通信地址:清华大学明理楼。邮
编:100084。电子邮箱:zhangwm@tsinghua.edu.cn

(责任编辑:徐立新)

28

正文.indd 28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国际期刊论文中科普摘要的元话语研究
武 斌 清华大学 李致远 晏珺莹 长安大学

提要:科普摘要是近年来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新趋势,与传统摘要共同组成论文的
摘要部分,以此扩大潜在读者群体、提高研究论文的影响力。当前研究较多关注期刊论文传
统摘要写作的语言特征,较少关注科普摘要的语言特征。本文采用 Hyland 的元话语理论框
架,聚焦立场语的使用,通过自建期刊论文摘要语料库,分析传统摘要与科普摘要在话语互
动上的异同。研究发现科普摘要使用四种立场语的频率皆高于传统摘要,且在自我指称语方
面,科普摘要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传统摘要。本研究以期为国际期刊论文摘要写作的研究提
供有益补充,并为学术写作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科普摘要;元话语;期刊论文写作;语料库

1 引言
摘要是研究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在论文标题与引言之间,担负总结全
文和推广当前研究的功能(Hyland & Tse,2005;Swales,1990)。学术写作研究认为摘要在
论文审稿、阅读和传播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审稿人或读者往往只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此研
究的相关度与重要性(Berkenkotter & Huckin,1995;Hu & Cao,2011;Swales,1990)。与
研究论文的体裁特征相同,摘要不仅仅呈现知识,更重要的是行使其社会性功能,即运用
符合社会规约的修辞策略来引导读者理解内容,进行论证并建立与读者的关系(Gillaerts &
de Velde,2010;Hyland,2005)
。 这 便 是 元 话 语 理 论 关 切 的 话 题(Hyland,2005;Vande
Kopple,1985;Williams,1981)。摘要写作中的此类修辞及语言特征引起了众多写作研究
者的关注(Gillaerts & de Velde,2010;Hu & Cao,2011;Hyland & Tse,2005)。已有的摘
要写作相关研究关注特定领域摘要中模糊限制语和强势语如何起到推广和语气缓解的作用
(Linderberg,2004),摘要中元话语使用特征的历时变化(Gillaerts & de Velde,2010),以及
不同语言间(如汉语和英语)元话语资源在论文摘要中的使用差异(Hu & Cao,2011)。然
而鲜有关注科普摘要写作中的元话语研究。
科普摘要,英文名称为 plain language summary 或 lay summary,顾名思义指的是面向更
广泛的读者群、使用更易理解的语言而撰写的论文总结。科普摘要一般紧随传统摘要之后,
与传统摘要共同构成论文的摘要部分。一些国际学术出版商如爱思唯尔(Elsevier)、泰勒弗
朗西斯集团(Taylor & Francis)、塞奇(Sage)等着力推崇使用科普摘要,从而扩大研究论文
的读者群、吸引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扩展科研合作机会、面向公众推广研究或增加获取资
助的机会(Rodgers,2017)。对比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两者的目标读者不同,即前者针对
本领域的科研人员,而后者旨在面向更广泛的读者群,包括非本领域的学者、政府或机构管
理者、普通大众等等。在语言层面,科普摘要用词更加大众化,避免专业术语,力求通俗易
懂(Rodgers,2017)。
当前,许多学科如地球科学、医学、心理学、考古学等已有一些期刊采用传统摘要加科

29

正文.indd 29 6/14/23 9:11 AM


国际期刊论文中科普摘要的元话语研究

普摘要的论文结构。科普摘要已然成为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一项新趋势,然而已有研究更
多探究传统摘要(如 Hu & Cao,2011;Hyland & Tse,2005),较少关注科普摘要的语言和体
裁特征。
学术写作不仅仅客观陈述事实、传播知识,越来越多的研究皆认为其在本质上具有互
动性,即作者在写作中会引导读者阅读篇章内容、辅助理解、表明情感立场并试图建立与读
者的联系(Hyland,2000;Swales,1990;Wu & Paltridge,2021;姜峰,2020;姜峰、王晶
晶,2021;唐芳、许明武,2015;徐昉,2015)。元话语便是对这一系列语言资源的理论化
研究(Hyland,2005;Vande Kopple,1985;Williams,1981)。元话语的理论发展中最具有
影响的便是 Hyland 提出的元话语框架,它包含交际元话语和互动元话语。交际元话语主要包
含过渡标记、框架标记、回指标记、言据标记、语码注释语;互动元话语包括立场语和介入
标记(Hyland,2005;Hyland & Tse,2005)
。作为互动元话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场语关
注作者或者说话者的立场构建,主要包括模糊限制语、强势语、态度情感标记语、自我指称
语(Hyland,2005)
。模糊限制语表达作者对于所陈述内容的非绝对化判断,为承认其他观
点提供可能性,如 possibly、almost(Hyland,1996)。与此相对应的是强势语,表示作者的
肯定、明确的立场,如 certainly、always(Hyland,1996)。态度情感标记语表示的是作者对
于信息或者论点的态度,如 fortunately、understandably(Hyland,2005)。自我指称语则为第
一人称代词,用以突出作者的立场或者起到与读者互动的功能,如 I、we、our 等(Hyland,
2005)
。以上四种立场资源语对于帮助构建作者立场与观点、表达自身态度至关重要,且在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课程论文等体裁中非常常见(Aull & Lancaster,2014;Hu & Cao,
2011;Hyland,2004;Jiang & Hyland,2015;Wu & Paltridge,2021;姜峰,王晶晶,2021;
徐昉,2015)。
由此可见,元话语理论可以为探究期刊论文的互动性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框架
(Hu & Cao,2011;Hyland,2005;姜峰,2020)。考虑到摘要写作在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中
的重要性(Berkenkotter & Huckin,1995;Swales,1990),以及当前学界针对科普摘要研究
的缺失,本文拟采用元话语理论框架,聚焦立场语的使用特点,来探究科普摘要中的互动特
征。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探究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立场语的使用特征是否有区别以及有何
差异。

2 研究设计
如引言所述,立场语指的是一系列表达作者对文本内容的态度、情感、评价或判断的
语言资源,恰当使用立场语可以助力作者更好地表达立场、彰显态度、构建作者身份,是
元话语理论框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Biber,2006;Hyland,2005)。Hyland(2005)在
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立场语分为四类,即模糊限制语、强势语、态度情感标记语和自我指
称语。
学者们探究了科研论文中各部分立场语的使用,如摘要部分(Hu & Cao,2011)、结果
或 讨 论 部 分(Chen & Zhang,2017;Hu & Cao,2015)、 结 论 部 分(Abdollahzadeh,2019)
等。鉴于摘要部分承担总结和推广论文的作用,在摘要部分恰当地使用立场语资源更能助力

30

正文.indd 30 6/14/23 9:11 AM


武 斌 李致远 晏珺莹

作者表明态度、彰显作者身份,从而达到吸引读者、与读者互动的目的。目前已有研究仅仅
关注传统摘要中立场语的使用(Gillaerts & de Velde,2010;Hu & Cao,2011;Linderberg,
2004),而作为国际期刊论文发展的新趋势,科普摘要却较少受到关注,并且鲜有研究关注
此类摘要中立场语的使用情况。故本研究探讨科普摘要和传统摘要在立场语使用中的异同,
从而揭示论文作者如何根据不同的受众调整身份构建策略,以期反映国际期刊写作与发表的
新趋势,并为研究论文的写作提供有效借鉴。
本研究自建研究论文摘要语料库,根据目的抽样与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地球科学专业
的两本重要国际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和《地球系统建模
进展杂志》(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of Earth Systems)作为语料库数据。这两本期刊的研
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s)均要求投稿人在摘要部分撰写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此外,我们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两本期刊最近发表的前 20 篇研究论文,组成本研究的语料。随后
分别对每篇论文的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进行编号,分别建立传统摘要语料库和科普摘要语料
库,详见表 1。

表1 本研究语料库概况

摘要分类 篇数 总词数 平均词数


传统摘要 40 7,226 181

科普摘要 40 6,283 157

根据 Hyland(2005)立场语的分类和词表,我们采用 AntConc(3.5.0 版本)词频统计软


件检索语料库,搜索立场语词条,之后三位作者手动排查检索到的词条,确保它们属于立场
语。针对有分歧的词条,三人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接下来我们统计每类立场语出现的频率,
并根据惯例换算成每千词的出现频率。之后我们将词频输入 SPSS(26.0 版本)软件进行显著
性差异检验。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语料库检索以及人工复核得出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立场语的词频分别为 207 词和
217 词,标准化之后为每千词 28.6 词和 34.5 词,科普摘要比传统摘要使用立场语的频率稍
高。在两种类型的摘要中,期刊作者普遍以较高频率使用立场语,此结果与前人结果类似
(Gillaerts & de Velde,2010;Hu & Cao,2011;Hyland & Tse,2005)。这表明在摘要写作中
作者并非客观陈述事实,而是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元话语资源来表达对于命题或者论证过程
的确定程度或者严谨程度。科普摘要比传统摘要使用立场语的频率稍高,可能的原因在于
针对更广泛的读者群,期刊论文作者更有意识地考虑读者的需求,并努力通过语言策略体
现自身对于信息或者论述的认知、态度,从而彰显身份、构建作者立场(Flowerdew,1997;
Hyland,2005;Hyland & Tse,2005;姜峰,2019)。
对比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可以看出,科普摘要使用四种立场语的频率皆稍高于传统摘

31

正文.indd 31 6/14/23 9:11 AM


国际期刊论文中科普摘要的元话语研究

要。从表 2 可知,在自我指称语方面,科普摘要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传统摘要(p = 0.018),


由于态度情态标记语的出现频率过低,且有部分摘要未使用态度情态标记语,故不符合差异
显著性的检测,本文对态度情态标记语的使用也不做深入分析。下文进一步探讨两种摘要立
场语的使用特征。

表 2 两种摘要立场语的使用对比

种类 传统摘要(每千词) 科普摘要(每千词) p值

模糊限制语 9.30 10.87 0.466

强势语 7.06 7.26 0.839

自我指称语 10.67 13.44 0.018*

态度情感标记语 2.35 3.02 NA

注:NA 表示此处不适用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

3.1 模糊限制语
本研究中,模糊限制语主要被用来引出研究结果、讨论研究意义与贡献,其可使作者
的论述与命题避免过度绝对化,并留有余地,为与其他意见进行协商提供可能(Hyland,
2005;Hyland & Tse,2005)。通过语料库的检索与核对,我们发现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皆使
用较多的模糊限制语,且主要依赖动词,最常用的模糊限制语为 may、suggest、indicate 三个
动词,两个子语料库基本展现出一致性(详见表 3)。

表 3 常用模糊限制语使用对比

传统摘要 科普摘要

具体词条 比例 具体词条 比例
suggest/suggests/suggested 10.6% may 11.3%

may 7.6% suggest/suggests/suggested 8.5%

indicate/indicates 7.6% indicate/indicates 7.0%

often 6.1% general/generally 5.6%

about 6.1% could 5.6%

如例 1 所示,作者使用模糊限制动词 suggest 来引出研究结果、提升读者对结果的兴


趣、创建协商的空间。另一个常用的模糊限制语为情态动词 may,这和先前的研究结果类
似(Wu & Paltridge,2021)。如例 2 和例 3 所示,在科普摘要中,作者使用模糊限制动词
suggest 和 may 谨慎表达对于结果的商榷,激发读者深入思考,建立更具有谨慎性的作者形象
(Hyland,2005;Hyland & Jiang,2016;Hyland & Tse,2005)。

例 1: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dian Summer Monsoon weakening coincided with

32

正文.indd 32 6/14/23 9:11 AM


武 斌 李致远 晏珺莹

enhanced northward Antarctic Intermediate Water (AAIW) advection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reflecting a strong interhemispheric coupling.(abstract_05_1)

例 2:By analyzing how the NN output depends on its input forecast, we gain some
insight about the model errors, which may be helpful for future atmospheric mode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s to future error-correcting NNs.(pls_39_2)

例 3:This work suggests that talc may be a key host for slow slip and that future studies
must account for new rock types formed by chemical reactions to accurately represent
subduction zone deformation.(pls_20_2)

值得注意的是,在模糊限制语的选择方面,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均表现出较大的一致
性,即主要依赖动词,这表明期刊论文作者针对不论是本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广义学科的
学者、媒体记者、大众读者等,皆采用类似的话语协商策略,展示出对于研究发现、研究意
义或者贡献的讨论和推测,体现严谨的论证过程以及科学态度。

3.2 强势语
强势语体现作者对于信息或者命题肯定、自信的学术态度,通过使用强势语,作者加强
肯定、自信的语气(Hyland,2005)
。本研究中,相较于模糊限制语,强势语的使用频率略低,
此使用特征同样存在于期刊论文的其他部分以及学位论文中(Hyland,2005;Wu & Paltridge,
2021;王晶晶、姜峰,2019)
。此外,我们发现不仅在使用频率方面,科普摘要和传统摘要在强
势语的用词表达上也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即主要依赖动词,此结果也与相关研究类似(Wu
& Paltridge,2021;王晶晶、姜峰,2019)
。本研究中,强势语动词 show、find、demonstrate、
known的占比总和分别为 86.3%(传统摘要)和 77.8%(科普摘要)
,具体信息详见表 4。

表4 常用强势语使用对比

传统摘要 科普摘要

具体词条 比例 具体词条 比例
show/shows/showed 35.3% find/finds/found 35.6%

find/found 31.4% show/shows/shown 28.9%

demonstrate/demonstrates/demonstrated 11.8% demonstrate/demonstrates/demonstrated 6.7%

known 7.8% known 6.7%

注:此处 known 专指动词 know 的被动语态形式。

在例 4 和例 5 中,论文作者分别使用常用强势词 found 和 show 来引入研究的结果或发现。


强势词的使用表现出作者自信、肯定的语气,增强了读者对于研究结果和作者科研素养的信
任,且体现出作者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客观性和可信赖性。例 6 中作者使用强势词 demonstrate
引入研究结果的意义,强调其重要性和价值,通过肯定的语气力求获得读者的认同。例 7 中作
者使用强势语 show,以肯定、非协商限定的方式来评价相关研究、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从
而很自然地引出自身研究的必要性与科学意义,并获取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信赖。

33

正文.indd 33 6/14/23 9:11 AM


国际期刊论文中科普摘要的元话语研究

例 4:Here we found that the translation speed of landfalling TCs in south China during
the boreal summer h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0.3 m s-1decade-1 during 1979-2019, which is
largely driven by a decadal deceleration in steering flow in the late 1990s.(abstract_09_1)

例 5: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Lhasa Permo-Carboniferous sediments were sourced from
NW Australia (mainly the Perth Basin) rather than India or Africa.(pls_07_2)

例 6:Application of the trained NN emulator to the numerical weather forecasting


model has demonstrated the advantages of generalization in various test cases, while exhibiting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accuracy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forecast.(pls_21_2)

例 7:Comparisons of currently used aerosol dry deposition models to a compendia of


published field measurement studies in various landscapes show very poor agreement over a
wide range of particle sizes.(abstract_24_1)

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在强势语使用上的相似性表明期刊论文作者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
不论是本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还是更广泛的读者群,皆采用相似的修辞策略,强调事实、客观
性和研究的重要性与价值,表现其肯定、自信、权威的作者身份,从而取得读者的信任,更
好地传播研究内容。

3.3 自我指称语
自我指称语,主要表现形式为第一人称代词,体现了作者对于所言信息的介入,达到增
强论述说服力的作用(Hyland,2002)。本研究中,如表 2 所示,科普摘要中自我指称语的使
用频率显著高于传统摘要(p = 0.018)。此外,我们发现在自我指称语的词汇选择方面,两种
摘要皆以压倒性的趋势使用 we 来实现自指,此结果类似于先前(Jiang & Hyland,2020)研
究。此研究结果发现理工类研究论文在近 50 年间越来越多地使用自我指称语,尤其是 we 的
使用。其次是 we 的物主代词 our 也分别占据 12.2%(传统摘要)和 14.6%(科普摘要)的比
例。与人文学科相比,本研究的语料库中第一人称单数代词(I)完全没有出现(详见表 5)。
此结果原因之一在于如今科学研究往往是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研究的各个步骤皆需要团
队成员的合作,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单一作者的情况已非常罕见,更多是多个作者,有些
甚至十几个作者以上。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当今期刊论文写作的发展趋势,即理工科期刊论文
使用自我指称语的频率呈现增长态势(Jiang & Hyland,2020)。

表 5 常用自我指称语使用对比

传统摘要 科普摘要

具体词条 比例 具体词条 比例
we 85.1% we 82.9%

our 12.2% our 14.6%

us 2.7% us 2.4%

34

正文.indd 34 6/14/23 9:11 AM


武 斌 李致远 晏珺莹

Hyland(2002)指出自我指称语有助于增强学术论文的说服性,主要表现方式为陈述研
究目标、介绍实验过程、解释论证、陈述研究结果或发现以及说明研究意义或贡献。例 8 和
例 9 中,论文作者使用 we 分别说明数据的建立过程和数据分析方法来阐释研究过程,表示此
研究以多人协作的方法开展,并以此凸显研究实施者。例 10 和例 11 中,论文作者使用 we 引
入研究的结果或发现。

例 8:Here we compiled large-n (n ≥ 300) DZ U-Pb data from the Lhasa terrane and
potential source regions in various proposed reconstructions, and attempted to synthesize the
Lhasa DZ age spectra through DZ mixing modeling.(abstract_07_1)

例 9:To fill this gap to a certain extent, we calculated the middle Miocene OC burial of
the Sunda Shelf, the world’s largest tropical shelf, using 367 drilling sites and evaluated its
impact on the profound carbon perturbation and climate transition of this period.(pls_14_2)

例 10:Applying a unique terrestrial system modeling platform in a probabilistic


simulation framework over Europe, we discovered an important 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
from groundwater into the atmosphere that may increase drought persistence at interannual
time scales over large continental regions.(abstract_16_1)

例 11:We demonstrate that sulfates are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water content of soils
and are probably the source of the hydrogen and sulfur measured from orbit.(pls_02_2)

本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摘要,科普摘要更倾向于使用自我指称语,表明论文作者在撰
写科普摘要时,面对更广泛的读者群,如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媒体记者、大众读者等,更
注重在解释过程、论证、引出命题的过程中凸显作者身份,增强语篇的说服性,与读者建立
更强的互动关系。就具体选词而言,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未体现出较大差异,皆频繁使用第
一人称复数代词 we 来构建作者身份。

4 结语
相较于传统摘要,科普摘要旨在面向更广泛的读者群,如其他领域的学者、媒体记者、
大众读者等,使用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吸引其阅读论文,了解自身研究。本研究采用元话语
理论中的立场语理论框架(Hyland,2005),聚焦地球科学专业国际期刊论文中的摘要写作,
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比传统摘要和科普摘要立场语使用特征的异同。我们发现两种摘要皆以
较高频率使用立场语,表明期刊作者有意识地使用元话语资源与潜在读者进行互动,表达自
身立场与情感态度,彰显作者身份,与读者共同构建论证。四种摘要立场语中,科普摘要和
传统摘要在立场构建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类别皆为自我指称语,其次为模糊限制语和强
势语,从而起到引入论证、解释研究过程、展现研究结果、论述研究意义或贡献的目的。科
普摘要与传统摘要在模糊限制语和强势语的具体使用方面也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但前者使用
自我指称语的频率显著高于后者,表明当期刊作者面向更广泛的读者群时,倾向于在解释研
究步骤、研究结果或研究贡献时凸显作者或研究者的身份,以此增强可信赖度,加强与读者
的互动。

35

正文.indd 35 6/14/23 9:11 AM


国际期刊论文中科普摘要的元话语研究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数据量较小且关注的学科数量有限。未来研究可以适当扩大学科
范围,建立数据量更大的语料库来探究学科、文化等因素对于科普摘要写作中修辞特点的影
响。另外,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仅截取 2022 年的发表文章,未能纳入更多时间节点的科普
摘要,从而更全面展现科普摘要写作特征的历时发展,其修辞特征的历时变化有待未来进一
步探究。

参考文献:
ABDOLLAHZADEH E, 2019.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hedging in discussion sections by junior and senior
academic writers[J]. Ibérica, 38: 177-202.
AULL L, LANCASTER Z, 2014. Linguistic markers of stance in early and advanced academic writing: a
corpus-based comparison[J]. Written communication, 31(2): 151-183.
BERKENKOTTER C, HUCKIN T, 1995. Genre knowledge in 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cognition/culture/
power[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IBER D, 2006. University language: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poken and written register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HEN C, ZHANG J, 2017. An inter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use of hedging by Chinese and Anglophone
academic English writers[J].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8(1): 1-34.
FLOWERDEW J, 1997. The discourse of colonial withdrawal: a case study in the creation of mythic
discourse[J]. Discourse & society, 8(4): 453-477.
GILLAERTS P, DE VELDE V, 2010.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9: 128-139.
HU G, CAO F, 2011. Hedging and boosting in abstract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rticl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medium journal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43: 2795-2809.
HU G, CAO F, 2015. Disciplinary and paradigmatic influences on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39: 12-25.
HYLAND K, 1996. Writing without conviction? Hedging in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J]. Applied linguistics,
17(4): 433-454.
HYLAND K, 2000.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M]. London: Longman.
HYLAND K, 2002.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 Journal of pragmatics, 8:
1091-1112.
HYLAND K, 2004. 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metadiscourse in L2 postgraduate writing[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3: 133-151.
HYLAND K, 2005. Metadiscourse: 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M]. London: Continuum.
HYLAND K, JIANG F, 2016. Change of attitude? A diachronic study of stance[J]. Written communication,
33(3): 251-274.
HYLAND K, TSE P, 2005. Hooking the reader: a corpus study of evaluative that in abstract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4: 123-139.
JIANG F, HYLAND K, 2015. “The fact that”: stance nouns in disciplinary writing[J]. Discourse studies, 17(5):
529-550.

36

正文.indd 36 6/14/23 9:11 AM


武 斌 李致远 晏珺莹

JIANG F, HYLAND K, 2020. Prescription and reality in advanced academic writing[J]. Ibérica, 39: 14-42.
LINDERBERG A-C, 2004. Promotion and politeness: conflicting scholarly rhetoric in three disciplines[M].
Abo: Abo Akademi University Press.
RODGERS P, 2017. Plain-language summaries of research: writing for different readers[J]. eLife, 6: 25408.
SWALES J,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NDE KOPPLE W, 1985. 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6: 82-93.
WILLIAMS J, 1981. Style: ten lessons in clarity & grace[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WU B, PALTRIDGE B, 2021. Stance express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a corpus-based comparison of Chinese
students’ MA dissertations and PhD theses[J]. Lingua, 253: 1-18.
姜峰,2019. 语料库与学术英语研究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姜峰,2020. 基于多维分析的学术语篇语体特征的历时考察 [J]. 外语教学与研究,52(5):663-673,798.
姜峰,王晶晶,2021. 中国学生学术语篇自称语的“词汇语法剖面”研究 [J]. 中国外语,18(5):90-97.
唐芳,许明武,2015. 英语写作者身份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外语界(3):41-50.
王晶晶,姜峰,2019. 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立场建构研究 [J]. 外语界(3):23-31.
徐昉,2015. 二语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研究 [J]. 外语与外语教学(5):1-7.

作者简介:
武 斌 清华大学外文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术写作、英语媒介教学(EMI)、教师发展。通
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清华大学文南楼。邮编:100084。电子邮箱:wu-b18@mails.
tsinghua.edu.cn

李致远 (通信作者 )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术写作、外语教学。通信地址:陕西省


西安市雁塔区二环南路中段长安大学本部基础楼。邮编:710061。电子邮箱:lzy@chd.edu.cn

晏珺莹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术写作、外语教学。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
区二环南路中段长安大学本部基础楼。邮编:710061。电子邮箱:patriyan@chd.edu.cn

(责任编辑:朱梅萍)

37

正文.indd 37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智慧教学环境下学术英语听说 TPT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王 红 中国人民大学

提要:目前,混合教学模式多用于按学科内容分类的学术英语综合课程,或研究生层面的
学术阅读和论文写作等课程中,针对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的学术英语听说课程的混合教学
模式鲜有人尝试和探索。现有混合式教学模式通常是传统教学环境下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组
合,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本文旨在综合现有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基
于校本特色、以学术讲座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英语听说课程,依托学校“云 - 台 - 端”智慧教
学环境,构建适用于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听说课程的 TPT(Topic-based 基于话题、
Project-driven 项目驱动、Text-analysis 文本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结合了基于话题的
内容与语言整合法、项目驱动法和基于学术讲座的文本分析法三种教学方法,通过五个界面
实现三种方法的有机融合,在不同界面通过情境创设、线上线下、小组协作、多维互动、即
时反馈、多元评价等手段,突出智慧课堂教学特色。
关键词:智慧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学术英语听说;学术讲座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把专门用途英语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具体
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类课程。学术英语是专门用途
英语的重要分支,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针对学术英语教学,蔡基刚(2019)提出
了 PCT(projects/cases + texts)混合教学模式,即项目 / 案例教学法和文本分析法组合。这种
混合式教学以产出为导向,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量都超过了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
“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有一定提高”
(蔡基刚,2019:46)。PCT 混合教学模式多用于
按学科内容分类的学术英语综合课程,如学术英语(科技类)、学术英语(管理类)等,或
用于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中,如国际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学术英语阅读等。然而,很多
院校开设针对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按技能分类,即分成学术英语听
说、读写两大系列,而针对这类学术英语听说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仍鲜有人尝试和探索。
另外,混合式教学模式多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进行,随着智慧教室、智能平台、手机 APP 等不
断完善,“云 - 台 - 端”一体化的智慧教学环境为教学模式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探
索和实践智慧教学环境下学术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旨在构建一种适合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充分融入智慧教学环
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简要总结教学实践成效。该模式的构建是以相关教学理论为依据,
充分吸取现有混合式教学模式(如蔡基刚,2019;陈勇、胡步芬,2021)的经验,以校本特
色、基于学术讲座的学术英语听说课程为例,将话题内容(topic-based)、项目驱动(project-
driven)和基于学术讲座的文本分析(texts analysis)相结合,构成 TPT 混合式教学模式,依

38

正文.indd 38 6/14/23 9:11 AM


王 红

托本校“云 - 台 - 端”智慧教学环境,突出智慧课堂教学的创新特色,如情境创设、小组协
作、线上线下、多维互动、即时反馈、多元评价等。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蔡基刚(2019)提出的 PCT 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由两种教学法混合而成:基于
项目 / 案例法和文本分析法组合。这种组合主要通过课文(或文本)学习、文献搜索、翻转
课堂、交流汇报这四个界面实现融合。在此基础上,陈勇、胡步芬(2021)构建了理工类研
究生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内容与语言整合法、基于项目法和文本分析法结合起来,
主要用于研究生学术英语读写课程。
基于项目 / 案例法是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特定的学习项目,或基于
真实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蔡基刚,2019;陈勇、胡步芬,2021)。这种教学方
法把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英语
口头陈述、汇报成果的能力。
文本分析法是基于语域分析、篇章结构分析、语类分析和元话语分析等的综合文本阅
读和分析方法,多用于学术英语读写教学(如蔡基刚,2019;陈勇、胡步芬,2021)。例如,
根据 Swales & Najjar(1987),学术文章采用 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Discussion)
语步结构,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再如,Hyland(2005)认为,学术文章作者会有意识运
用元话语手段来引导读者通读全文,帮助读者了解观点。分析和掌握学术语篇的语步特点
和元话语功能有助于学习者掌握特定文本的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在学术英语教学中非常
重要。
内容与语言整合法是将外语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将外语学习和学科内容融合在
一起,最终目的是同时习得学科内容和语言知识(Marsh & Frigols-Martín,2013)。Ball et al
(2015)将“内容”界定为学科知识,包括概念、程序和语言内容,“语言”是指学习者要
掌握的目标语言,包括语法、词汇、语篇标记语、思维技能 / 语言功能与语言技能等。在学
术英语教学中,“采用以学科知识为语境的语言教学,能将语言技能具体化为有学科语境依
托的语言表达手段,通过构建一条完整的学术语境‘生态链’,培养学习者的学术交际能力”
(陈勇、胡步芬,2021:380)。

2.2 学术讲座的典型特征
学术讲座通常指教师在课堂中就所教内容展开的讲解或讲座者就某一学术题目对学校
师生或公众所做的讲演。学术讲座虽是一种口语体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术语类,通常具
有独特的话语结构(宏观结构和微观特征)、元话语标记、词汇 - 语法等。分析并掌握这些特
征,对于基于学术讲座的听说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刘静,2007)。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话语结构、元话语标记、词汇 - 语法特征等方面对学术
讲座的语言层面进行研究与分析(Flowerdew,1994;刘静,2007),学术讲座具有话语结构
层次性、话语标记过渡性、句法结构复杂化等主要典型特征(伍俊龙,2016)。

39

正文.indd 39 6/14/23 9:11 AM


智慧教学环境下学术英语听说TPT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学术讲座话语结构层次性体现在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特征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
学生了解这些宏观结构和微观特征,能帮助学生建立图式结构,使其在记笔记和理解讲座时
不会感到特别困难(崔艳嫣、王同顺,2004)。Young(1994)认为讲座语篇通常分为六个
主要语段,即语篇建构、总结、评价、互动、理论或内容、例证,且每一语段都有其微观特
征,即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措辞、语法特点、典型句式等。根据 Hansen(1994),学术讲
座的话语结构可分为主题层、次主题层、要点层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之间通常有元话语过渡
标记语。讲座人使用元话语标记语有利于提高学术讲座的可理解性。元话语过渡标记语分为
全局标记语和局部标记语两类(Thompson,2003)。听众通过对元话语标记语的识别,可把
握讲座话语结构的各个层级,掌握讲座的逻辑安排、观点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整个
讲座。
另外,学术讲座与日常会话相比,较多使用主从结构句型等复杂的句法结构,还比较多
地使用关系从句、补足语等从属结构,以及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Tyler,1992)。句法结
构的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听众对讲座内容和信息的理解及获取程度。

2.3 智慧教学环境与智慧课堂
相对于传统教室,智慧教室装备先进、操控便利、资源丰富、交互实时、教学方式灵
活(陈卫东等,2011),通过教学云平台,与个人电脑终端、手机 APP 等连通,构建成“云 -
台 - 端”一体化的智慧教学环境,“支持以学为主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杨宗凯,2014:
19)。智慧教学环境下,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使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祝智庭
(2016)指出,智慧课堂可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通过问题化、合作探究、项目驱动
式教学等,培养发展学习者“分析、评价、创造”等高级认知能力,达到智慧学习要求。刘
邦奇、吴晓如(2019:69)指出,智慧课堂“通过构建‘云 - 台 - 端’整体架构”,“推动学科
智慧教学模式创新,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促进学习者转识为智、智慧发展”。
针对专门用途英语智慧课堂的建构,李莹等(2019)归纳出学习生成智慧的三大阶段,
即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塑造,并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智慧课堂教学要具有激励性、选择
性、启发性,要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混合式、合作式、评价式学习等,充分激发学生
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智慧生成。李卿慧(2022)对学术英语智慧课堂的研究表明,学术英
语智慧课堂可基于“知(情景感知)、联(即时互联)、分(分屏互动)、辩(反馈监控)、达
(靶向修正)”模块进行架构,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3 智慧教学环境下学术英语听说 TPT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综合以上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学术讲座特征、智慧课堂研究成果等,我们以校
本特色、基于学术讲座的学术英语听说课程为例,针对其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定位,将基于学
科知识的内容与语言整合法调整为基于话题领域(topic-based),内容不针对某一学科,而
是围绕话题领域,与项目驱动(project-driven)法和针对学术讲座的文本分析法(textual
analysis)相结合,构成 TPT(topics-projects-texts)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依托“云 - 台 -
端”智慧教学环境,突出智慧课堂的情境创设、小组协作、多维互动、即时反馈、多元评价
等教学特色。

40

正文.indd 40 6/14/23 9:11 AM


王 红

3.1 校本特色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定位
我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依据《大学英语教学
指南》(2020),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定位为通用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必修课程,2 学分,面
向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相当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2018)
中的 5—6 级。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学术交流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
重点提升学生听讲座和记笔记、学术发言和讨论、口头报告和展示等学术听说技能。教学
内容不限于某一学科,主要基于一系列学术讲座形式的听力材料开展听说教学。讲座围绕五
大话题领域展开(社会与人口、文化与教育、国家与世界、科技与创新、语言与交际),涵
盖一定的学术内容,使用规范的学术英语,具有典型的语篇特征。教学设计基于学术讲座听
力音频和文本,展开听说相融合的教学,以听促说,以说拓听。听力侧重训练学生在掌握基
本听力技能的基础上,有效使用听懂学术讲座的各种策略,如识别讲座结构要素、识别讲座
语言特点、识别话语标记语 / 信号词等,有效使用笔记技巧记录讲座重点,有效借助笔记完
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摘要。口语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学术情境下的口语陈述和小组项目汇报
中,有效应用从听力材料中学习的语篇组织结构、新话题呈现方式、新信息传达途径、元话
语标记语等,并熟练使用各种交际功能的英语表达手段(如下定义、分类、列举、例证、比
较与对比、分析因果等)。

3.2 校本特色智慧教学环境
基于我校已建成的智慧教学平台、智慧教室及其他配套教学资源,我们构建的校本特色
智慧教学环境是由“未来课堂”电脑端教学平台、智慧教室端智慧系统和移动端 APP 通过智
慧云平台连通起来、构成“云 - 台 - 端”一体化的智慧教学空间(如图 1 所示)。

图 1 “云 - 台 - 端”智慧教学环境

在电脑端,师生通过“未来课堂”教学平台创建 / 管理课程、发布 / 获取学习任务;在


智慧教室端,教学大屏和小组分屏通过“未来课堂”智慧系统自动连通智慧云平台;在移动
端,师生通过“未来课堂”APP 一键登录。在智慧教室内,教学大屏 + 小组分屏 + 手机 APP
搭成的学习环境适于分组研讨、多维互动、即时反馈;在智慧教室外,教学平台和手机 APP
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虚拟空间,适于个性化拓展。

41

正文.indd 41 6/14/23 9:11 AM


智慧教学环境下学术英语听说TPT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3.3 具有智慧特色的 TPT 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上述校本特色学术英语课程及智慧教学环境,我们构建出学术英语听说 T(topics)、
P(projects)和 T(texts)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教学法混合而成:基于话题的内容与语
言整合法、项目驱动法和基于学术讲座的文本分析法。这些教学法主要通过五个界面实现融
合,1)学习学术讲座听力音频和文本,2)实施“部分翻转”的课堂教学,3)开展小组项
目资料搜集 / 报告撰写,4)组织小组项目口头汇报,5)进行总结和反馈;并且在不同界面
实现多个智慧教学特色,如情境创设、小组协作、线上线下、多维互动、即时反馈、多元评
价等,其主体结构如图 2 所示。

图 2 TPT 学术英语教学模式

学习学术讲座听力音频和文本。通过智慧课堂线下和线上讲练,训练学生听懂学术讲座
的各种策略、有效记笔记的各种技能;根据话题内容确定小组项目研究主题,结合文本的结
构和话语特点,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情境、设计任务等,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新情境并
形成新理解。
以“国际学生”这一话题为例。听力 / 文本的内容和结构为:引言(介绍主题及结构)、
主体(包括国际学生的事实和数据、带来的五大利益、遇到的三大挑战及对应策略)、结论

42

正文.indd 42 6/14/23 9:11 AM


王 红

三大部分。基于此,小组项目的模拟情境设定为:小组成员参加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年会,
利用 PPT 作有关国际学生的报告,旨在促进国际教育交流;1—5 组任务主题 A 为“中国的国
际学生”,6—10 组任务主题 B 为“在某国的中国留学生”,要求各组模仿听力文本结构,撰
写报告、制作 PPT,并进行口头展示和交流。
翻转“部分”课堂。通过线上学术英语技能微课 / 自测任务,针对部分教学内容实施教
学流程的翻转,实现从“先学后教”到“以学定教”。翻转内容涉及学术素养、学术技能、
学术讲座文本分析等微课,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在智慧教室面
授时,聚焦难点和问题开展教学精准讲练,组织听力和口语拓展活动。
比如,教师在课前通过“未来课堂”平台发布听力材料中的“国际学生的事实与数据”
及“带来的五大利益”两部分的预听任务和自测练习,提供包括词汇积累、笔记策略(如听
识和记录数字、利用大纲记录要点)等的微课,学生通过平台或手机 APP 自主学习。课中授
课时,教师根据学生自测情况,引导学生精听数字的难点重点,凝练听力材料中涉及的“列
举”和“举例”等语言技能,掌握要义、语言点和逻辑表达,通过填写“摘要”或“大纲”
等形式进行听力提高和拓展,以小组方式进行口语实践和拓展,如小组成员分别从经济、学
术、社会文化等角度讲述国际学生带来的利益,将刚学到的语言 + 逻辑 + 学术技能运用到口
语表达中,或各小组围绕“国际学生带来的利益、问题及办法”进行研讨,在小组屏上列举
要点或画出思维导图,组间分享交流、互学互评。
搜集资料 / 撰写报告。通过小组项目和线上线下小组协作实施。学生结合情境和任务要
求,运用从微课和听说教学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后搜索和评价相关资料,开展项
目研究和文本分析,撰写项目报告。如在“国际学生”项目中,学生根据设定的情境和主题
任务,基于课上研讨的要点或思维导图,分工协作搜集相关资料,模仿并应用听力文本的话
语层次结构,设计报告的主题层、次主题层、要点层等,运用适当的话语组织标记语和相关
技能,如“列举”“举例”“指出问题 - 提供策略”等,完成报告撰写。另外,学生通过“未
来课堂”平台 /APP 观看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制作和展示 PPT 的微课,线上交流,线下合作,
制作不超过 10 页、结构清楚、语言简洁、设计精美的 PPT。
口头汇报交流。通过智慧教室小组分屏进行,实现多维互动和多元评价。如学生完成
“国际学生”报告和 PPT 后,在课上利用 5 个小组分屏,同时进行口头汇报。AB 主题组(如
1 组和 6 组,2 组和 7 组等)相互结对共用一个小组分屏,相互展示任务各 10 分钟,相互学习
和评价。A 组做展示时,B 组为听众和评价者,反之亦然。各组内分工协作展示报告的不同
部分,运用从听力材料中学到的全局及局部标记语、学术性用词和语句等,锻炼并提升学术
口语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各小组根据评分标准评价对方小组的报告和展示,线
上提交评价表,并实时相互交流意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期间,教师进行小组轮流观
察,实时线下答疑或点评,或利用教学主屏“未来课堂”的“小组”功能进行线上即时监控
和点评,或转播某一组的作品至所有小组,重点点评或讨论。整个过程中,学生间、小组间、
师生间全员参与、多维互动,实现教学评价即时化、个性化,形成双向、多元的评价模式。
总结与反馈。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数据记录,结合学生组内同伴评价、组间相互评价等,
实现线上线下即时或延时的总结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在应用学术讲座听力策略、文本分析
方法、口头汇报技能及语言使用、小组协作等方面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学生通过线上

43

正文.indd 43 6/14/23 9:11 AM


智慧教学环境下学术英语听说TPT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提交反思日志、回答调查问卷等方式,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需改进的问题、制定下一
步学习计划和目标等,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反思日志,及时
掌握学生动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

3.4 TPT 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及其效果


本校自 2020 年开设校本特色的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基于“云 - 台 - 端”智慧教学环境的
TPT 混合教学模式在 8 个班约 250 名学生中进行尝试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问卷调查表明,智慧教学环境下 TPT 混合教学模式对于解决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
强、学习目标不清等问题有明显的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约 96.3% 的学生
认为“同学间互动”和“师生间互动”明显增多,有效提升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90.5%
的学生对教学效果感到满意,认为在学术听力和口语方面有明显提高;88.9% 的学生认为
“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有明显提升;76.7% 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批判
思考能力”有很大提高;超过 80% 的学生认为从“小组之间的相互展示和评价”及“小组内
部讨论”中获益最多,认为“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及“课程的评价方式”非常合理。
学生的反思日记显示,智慧教学环境下 TPT 混合教学模式:1)“灵活、智能化、交互性
强、参与度高”,“是理想中的大学英语学习模式”;2)各种真实和仿拟的情境及任务极大提
高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够学以致用,促进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能力”;3)小组协作提
供了学习他人长处、在交流中获取新视角、接触不同思维方式的机会,“对学术听说能力和
读写能力均有帮助和提升”;4)通过完成小组项目,提高了沟通和合作能力、信息搜集和处
理能力、思辨和演讲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能力;5)智慧课堂上利用多屏同时进行
分组汇报和交流,不仅有更多机会锻炼学术口语,同时“减少了焦虑感和恐惧感”,提升了
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增强了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仪式感和成就感”;
6)线上线下的组内协作或组间互评,增加了“挑战性、相互监督性和竞争性”,促进“课前
认真准备—课上积极参与—课后认真反思”的更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智慧教学环境下 TPT 混合教学模式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考虑学
生的英语水平、学习需求、学习动力等因素,结合学术英语课程特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等,灵活使用。比如,TPT 混合教学模式对英语语言能力稍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
可能带来不小的挑战和压力,甚至会令他们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感,因此如何针对这部分学
生调整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设计等,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另外,智慧教学环境下学术英语
听说 TPT 混合教学模式尚在初始探索阶段,教学平台尚欠缺专门针对语言教学的高级、便捷的
功能,配套的语言教学资源也还不完善,教学流程也还需通过更多的实证教学来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Ball P, Kelly K, Clegg J, 2015. Putting CLIL into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4

正文.indd 44 6/14/23 9:11 AM


王 红

Flowerdew J, 1994. Research relevance to second language lecture comprehension—an overview[C]//


Flowerdew J. Academic listening: research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29.
Hansen C, 1994. Topic identification in lecture discourse[C]//Flowerdew J. Academic listening: research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1-145.
Hyland K, 2005. Metadiscourse: 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M]. London: Continuum.
Marsh D, Frigols-Martín M J, 2013.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C]// Chapelle C A.
The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1-10.
Swales J, Najjar H, 1987. The writing of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tions[J]. Writing communication, 4 (2):
175-191.
Thompson S E, 2003. Text-structuring meta-discourse, intonation and the signaling of organization in
academic lectures[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 5-20.
Tyler A, 1992.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perception of incoherence in international teaching assistants’
spoken discourse[J]. TESOL quarterly, 26 (4): 713-729.
Young L, 1994. University lectures’ macro-structure and micro-features[C]//Flowerdew J. Academic
listening: research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9-176.
蔡基刚,2019. 以项目驱动的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39-47.
崔艳嫣,王同顺,2004. 英语学术讲座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体裁分析在学术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J].
山东外语教学(5):27-30.
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2011. 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J]. 远程教育杂志(4):39-45.
陈勇,胡步芬,2021. 理工类研究生学术英语 CPT 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 [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40(4):379-384.
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卿慧,2022. 基于智慧教室的学术英语多尺度教学方法重构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41(2):233-238.
李莹,尹萍,张敏,2019. 论专门用途英语的智慧课堂建构 [J]. 黑河学院学报(2):148-150.
刘邦奇,吴晓如,2019. 智慧课堂:新理念新模式新实践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静,2007. 国外学术讲座话语分析综述 [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8-83.
伍俊龙,2016. 英语讲座听力的特点与教学策略研究——以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新题型为例 [J]. 测试研究
(4):110-113.
杨宗凯,2014. 变革时代的教育创新——先进教室、数字教师、未来 [J]. 人民教育(12):15-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8.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S].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
祝智庭,2016. 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 [J]. 开放教育研究,22(1):
18-26.

作者简介:
王 红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
学、英语教学。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 59 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 619 室。
邮编:100872。电子邮箱:wanghong@ruc.edu.cn

(责任编辑:朱梅萍)

45

正文.indd 45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国内 EMI 教师实证研究:回顾与前瞻
赵 娜 李 昕 北京科技大学

提 要: 近 年 来 关 注 国 内 EMI 教 师 的 实 证 研 究 逐 渐 增 多。 本 文 基 于 检 索 Web of Science、


Scopus 以及中国知网所得的 33 篇文章,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主题三个方面对国内
EMI 教师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高校 EMI 教师是主要研究对象,多采用问卷、
访谈和观察等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涵盖 EMI 教师的教学信念、职业发展、课堂话语和自
身因素等四个方面。最后,文章基于上述发现对未来 EMI 教师研究的方向、方法和视角等给
出了建议。
关键词:EMI;教师研究;实证研究

1 引言
EMI,即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英语媒介教学),国内学者也将其译为“全英语
教学”或“双语教学”(李颖,2015,2019)。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EMI
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英语不仅是外语学习的一部分,也成为教授和学习各门学科的媒介
(McKinley et al,2022)。在我国,自教育部 2001 年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以来,各高校陆续开展 EMI 课程建设,以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学生在全球的就业能力
(Macaro et al,2018)。
随着 EMI 课程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开展,2011 年以来相关研究急剧增长(Macaro et al,
2018)。其中,EMI 实证研究多聚焦学生,但近几年教师视角的研究不断增多。此外,各种
综述类文章也不断涌现,但大多是对高等教育 EMI 研究的回顾与总结(郑大湖、戴炜华,
2013;Macaro et al,2018;Tong et al,2020;Jablonkai & Hou,2021),针对 EMI 某个方面的
研究述评较少。鉴于此,本文对 2011—2022 年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以国内 EMI 教师为研
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以了解国内 EMI 教师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动向,并为未来的研究
提供启示和参考。
本研究通过 Web of Science、Scopus 以及中国知网检索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9 月 16 日
期间发表的与 EMI 相关的中英文文献。中国知网的检索词为“英语媒介教学”
“全英语教学”
,英文数据库以“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EMI”为检索词。三个数据库设定
和“双语教学”
的检索范围均为“论文标题”
“摘要”和“关键词”
,检索文件类型仅限于期刊论文。本文两
位作者先对检索获得的所有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进行独立通读,手动筛选出聚焦国内
EMI 教师的实证研究论文;其次,双方对比所得文献,对于有分歧的论文,通过阅读全文的
方式讨论确认是否符合收录标准。经筛选共发现以国内 EMI 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实证研究文献
33 篇(27 篇英文文献和 6 篇中文文献)
。本文基于上述文献,在阐明 EMI 概念的基础上,从研
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三个方面对国内 EMI 教师研究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46

正文.indd 46 6/14/23 9:11 AM


赵 娜 李 昕

2 EMI 的内涵与外延
EMI 主要指在非英语国家或地区使用英语作为唯一或共同语言教授学科知识(Macaro
et al,2018)。 与 之 相 类 似 的 术 语 有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CBLT(Content Based Language Teaching)、Immersion
Education 等。 许多学者对上述术语间的差别进行过论述(Richard & Pun,2023;Macaro,
2018;赵永青等,2020),其不同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本身和学科内容的侧重点方面,如 EMI
更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英语只是讲授知识的媒介,国内 EMI 课堂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学科内容有时也会使用中文;而 CLIL 和 CBLT 则强调学科知识和语言协同发展(赵永青等,
2020),英语专业开设的用英语讲授内容性知识的课程正是基于该理念,如英语国家概况、
英美文学等。CBI 是通过学习内容知识来学习语言,相较于 CLIL 和 CBLT 更强调语言的学习
(Brinton et al,1989)。本研究所关注的 EMI 主要指用英语教授非语言专业的学科知识,如生
物、物理等。
由于英语在各国的使用和推广情况不尽相同,EMI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形
式和特征。基于 Richard & Pun(2023)提出的描述 EMI 的十个标准,结合国内 EMI 相关研
究,本文认为我国 EMI 课程大致具有以下特点:(1)主要在高校开设,多数 EMI 课程由专
业教师教授(李颖,2015;徐锦芬、张姗姗,2022);(2)对学生的英语水平通常没有要求,
面向某个专业的多数学生开设,有些 EMI 课程有过渡性课程,即之前开设相关的中文课程
(Richard & Pun,2023);(3)国内 EMI 教师多具有留学背景,但缺乏全英教学的经验(李颖,
2015),有些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有限,常使用双语教学;(4)多采用国外引进的原版英文教
材。上述特征为我们了解国内 EMI 教师研究特点和趋势提供了背景。

3 国内 EMI 教师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对象看,本研究所选取的 33 篇文献大多聚焦高校教师,仅有 3 篇论文针对中小
学 EMI 教 师, 且 主 要 是 外 籍 教 师(An et al,2021;Mendoza & Ou,2022;An & Macaro,
2022)。针对高校教师的研究中,除了一篇以外籍英文教师(An et al,2019)为研究对象外,
其他论文均以中国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为主要研究群体。某些 EMI 课程由学科教师和英语
教师共同承担,少数研究以他们组成的教学团队为研究对象(徐锦芬、张志武,2021;Xu &
Zhang,2022),探究学科教师在与语言教师开展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发展语言意识。
从研究方法看,以质性方法为主的 EMI 教师研究居多(共 22 篇),9 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
结合的方法,还有 2 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Wang,2021;吕中舌等,2021)。量
化研究主要对某一所高校的 EMI 教师的态度、感受和语言水平等进行整体性描述。质性研究
多采用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通过个案分析、话语分析、行动研究等对国内 EMI 教师的
教学信念、教学实践、职业发展等展开分析和讨论。研究者通过教师自陈、课堂互动观察和
课堂话语分析或探究教师对 EMI 教学的体验和感受,或从微观视角分析教师的语言策略和特
征,或考察他们在教学中的职业能力发展。总体而言,国内 EMI 教师研究以教师自身的描述
和报告为主,少数研究结合课堂观察了解教师的具体实践(Macaro & Tian,2020;Huang &
Fang,2022),但跟踪观察课堂的时间较短、数量偏少。个别研究者以自身为研究对象,描

47

正文.indd 47 6/14/23 9:11 AM


国内EMI教师实证研究:回顾与前瞻

述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反思和挑战等(Cao & Yuan,2020;Qin et al,2023)。此外,还有


研究者基于语料库对 EMI 课程的话语结构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国内 EMI 教师的话语实践
(Deng & Wannaruk,2021)。

4 国内 EMI 教师的研究主题
关注国内 EMI 教师群体的研究主要聚焦 EMI 教师的教学信念、职业发展、课堂话语以及
自身因素四个主题。

4.1 国内 EMI 教师的教学信念研究


大部分国内 EMI 教师的研究围绕教师对 EMI 教学的信念展开(Hu & Lei,2014;Jiang et
al,2019;Yuan et al,2022;Huang & Fang,2022;吕中舌等,2021)。虽然许多教师由于英
语水平的限制对自己讲授的 EMI 课程满意度较低,但他们对开设 EMI 课程依旧持积极态度,
并对 EMI 授课的担忧程度中等偏低(吕中舌等,2021)。对 EMI 持积极态度的教师认为 EMI
优势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为其海外深造提供优势(Hu & Lei,2014:559)。
国内 EMI 教师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教学行为。Huang & Fang(2022)聚焦国内
高校 EMI 教师对文化教学的信念以及该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其研究显示有人文社科背景
的教师对文化持有更加动态的理解,而理工背景的教师则倾向于忽略文化教学。受文化教学
理念的影响,人文社科背景的教师在课堂中经常采用“对比”“真实语境材料”以及“团队
合作”等教学技巧。Jiang et al(2019)研究发现由于 EMI 教师持有“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
分离的观念,对于语言教学关注较少,加上学生英语能力不足,形成了 EMI 教学主要依托语
用策略以及交际策略开展的课堂生态。在 Yuan et al(2022)的研究中,三位研究对象持有不
同的 EMI 教学理念,其课堂实践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如一名教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 EMI
教学理念投入实践。她不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及指导,并且基于自身研究成果设计课堂
活动。另一位教师认为 EMI 课堂中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无关,因此在课堂小组活动中没
有提供足够的语言以及社会文化脚手架,最终导致课堂小组活动失败。第三位老师受“我是
学科教师而非英语教师”的理念影响,在教学中常使用中文。

4.2 国内 EMI 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


在聚焦国内 EMI 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中,多数关注英语教师与学科教师的合作,以及为
EMI 教师提供的培训支持。
研究表明,英语教师与学科教师合作有利于促进 EMI 教师的认知转变。合作授课初期,
EMI 教师仅“关注专业知识教学”;随着合作的展开,EMI 教师“认识到英语与学科内容间
的辩证关系”
;合作授课末期,EMI 教师“对学科内容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学生的语言学
习时机以及反馈时机更加敏感”(徐锦芬、张志武,2021:71)。在语言意识增强的过程中,
EMI 教师学会搭建语言脚手架,并有选择性地使用中文与英语教学(Xu & Zhang,2022)。
Yuan et al(2022)指出,教师合作能够有效解决 EMI 教学过程中的挑战,增强 EMI 教师的语
言教学意识,并提供跨学科合作的机会以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除教师合作教学外,学校也应当承担起提供 EMI 教师培训资源的责任。EMI 教师培训项

48

正文.indd 48 6/14/23 9:11 AM


赵 娜 李 昕

目有利于提升 EMI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以及他们对教学中潜在困难的感知(如学生的英语水平


(Chen & Peng,2019)
有限等) 。李颖(2015:86)在研究中指出,EMI 师资包含两类对象:
一是直接授课的教师;二是培训英语能力还不能胜任 EMI 模式教师的教育者。然而,目前我
国仍然缺乏 EMI 教师的培训机制。Galloway & Ruegg(2022)在文章中也描述了 EMI 教师培
训欠缺的现状。尽管 EMI 教师培训是必要的,但多数学校并未提供配套教师培训资源。即使
少数提供 EMI 教师培训的学校也大多针对年轻教师。
此外,Macaro & Han(2020)还对 EMI 教师教学核心能力及职业发展的态度进行研究。
国内 EMI 教师对 EMI 教学能力培训项目以及资质认证持积极态度。但多数高校欠缺对 EMI 课
程的评选规范和执行政策,这促使 EMI 教师产生通过教学技能培训项目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
诉求。

4.3 国内 EMI 教师课堂话语研究


国内 EMI 教师课堂话语研究主要分为课堂语言选择与课堂语言使用两大类。课堂语言选
择主要围绕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转换展开,课堂语言使用主要与师生问答方式以及修辞结
构有关。
在课堂语言选择的研究中,超语(translanguaging)是研究热点,这也是近年来双语教
育领域广受关注的话题(秦永丽、王平,2021)。“超语行为”主要指双 / 多语者从语言资源
库中选择合适的语言、模态或社会符号进行意义建构,从而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García &
Li,2014)。Gu et al(2021)认为,EMI 为探索超语教学实践方法提供了空间。教师在语
言教学与学科教学间寻求平衡,逐渐在学科教学中发展灵活使用两种语言传达知识的意
识。Wang & Curdt-Chrstiansen(2019)总结出四种常见的超语教学策略,分别为双语标记
询问(bilingual label quest)、同步语码混合(simultaneous code-mixing)、跨语言回顾(cross-
language recapping)和双语验证(dual-language substantiation)。Gu et al(2021)认为,超语
教学有利于教师传达概念含义。EMI 教师通常使用第一语言进行抽象概念的阐述,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提高其认知能力(Chen et al,2020)。除学术上的帮助,超语还有利于师生
之间建立情感联结,从而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自如(Chen et al,2020)。对于 EMI 教师授课
语言,学生普遍认为适当的第一语言是必要的。但同时认为应当更加积极地使用第二语言解
释概念。当学生出现语言理解与表达困难时,教师再用第一语言辅助其理解及表达(Macaro
et al,2020:394,An & Macaro,2022)。
课堂语言使用研究大多集中于师生问答以及修辞结构。Hu & Duan(2019)研究发现,
EMI 课堂上的问答并不能帮助学生的语言学习或学科学习。师生间问答在认知与语言上都较
为简单,并且不受教学方式的影响。但是,该研究认为问答复杂度受学科类型影响,人文社
科课堂上的问答相对理工科课堂上的问答更复杂。Deng & Wannaruk(2021)则基于语料库
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和国内 EMI 教师的课堂话语修辞语步结构进行对比。在课堂初始阶
段,“课堂开始”与“阐述课堂内容范围”在中国 EMI 教师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远超过国外
教师语料库。在主题关系建构阶段,中国 EMI 教师更加重视“介绍主题”以及“解释主题”,
而国外教师则更多精力投放在“提醒”“评价”“确认以及澄清”上(Deng & Wannaruk,
2021:470)。研究者发现差异可以归结为对 EMI 课程质量的担忧、密集的课程要求、EMI 教
学专用语言的欠缺以及社交媒体用语的影响。

49

正文.indd 49 6/14/23 9:11 AM


国内EMI教师实证研究:回顾与前瞻

4.4 国内 EMI 教师自身因素研究


探索 EMI 教学效果与 EMI 教师自身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者关注的第四个焦点。其
中,EMI 教师自身因素包括英语能力、自我效能感、跨文化能力及语言教学能动性(Wang,
2021;叶小芳,2020;徐锦芬、张姗姗,2022)。
Wang(2021)考察了 EMI 教师英语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该研究利用语言能力等
级量表和教师自我效能量表来测量教师的英语水平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研究发现教师的英
语水平与教学自我效能感呈强正相关;相较语法、发音,教学语言和互动语言与教学自我效
能之间存在更强的相关性。然而,EMI 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与 EMI 教学效果未必呈正相
关。一些研究指出,即使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如果课堂话语是教师主导,则学生的回答仍
以简单句为主(An & Macaro,2022;An et al,2021)。而国内以英语为母语的 EMI 教师不仅
在授课中缺乏对语言教学的关注,而且由于汉语能力欠缺导致无法高效展开教学(An et al,
2019)。
国内 EMI 课程不仅针对中国学生,也有为留学生群体设立的。叶小芳(2020)聚焦国
内 EMI 留学生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在原有西方学者提出的“情感、认知、行为”的跨文化能
力模型基础上,尝试建构 EMI 留学生教师的跨文化模型。三位 EMI 留学生教师在电话访谈
中提到,除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外,教师的道德素养也至关重要。由此,该研究认为 EMI 留
学生教师跨文化能力模型中除西方学者列出的三点外,还应包含东方文化所重视的“道德”
维度。
除了英语语言能力、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能力,国内 EMI 教师的能动性也是影响 EMI 教
学的重要因素。徐锦芬与张姗姗(2022)从生态视角出发,通过对两位教师的半结构性访谈
与非参与性课堂观察探究 EMI 学科教师语言教学的能动性发展。研究发现,语言教学能动性
的表现形式分为“探索与创新”和“适应与顺从”,影响因素为过往经历、当前 EMI 教学环
境以及未来职业目标。文章在结尾处呼吁高校从政策层面给予 EMI 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性,
从而提升 EMI 教师的教学能动性。

5 国内 EMI 教师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聚焦国内 EMI 教师的实证研究自 2019 年以来增长较快,上述研究深化了我
们对国内 EMI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的理解,但未来仍需更多实
证研究对国内 EMI 教师展开更全面、更深入和更细致的研究。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
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注不同教育阶段的 EMI 教师。目前国内不仅高校开设有 EMI 课程,一些私立中
小学和公立高中国际部的课程也采用全英文授课。随着教育国际化逐渐扩展到基础教育、中
等教育甚至职业教育,未来研究可以增加对中小学和职业院校 EMI 教师的关注,以了解他们
的 EMI 教学现状,为提升国内 EMI 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有些高校
EMI 课程探索由英语教师和学科教师合作开设,以提升学科教师的全英文授课能力。目前的
相关研究仅以一两组个案为研究对象,未来研究可以对更多 EMI 教师团队展开跟踪研究,这
有助于探索国内 EMI 教师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路径。

50

正文.indd 50 6/14/23 9:11 AM


赵 娜 李 昕

第二,采用多种方法对 EMI 教师展开历时性的研究和考察,以了解其对 EMI 课程的认


识、态度和具体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目前的研究以问卷和访谈为主,研究发现多基于研究
对象的自述。虽然有些研究对 EMI 课堂进行了录像和观察,但多是短时期内的、且仅选取少
数课堂进行描述和分析,不能较好地反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通过参与性观察、反思
日志和刺激回忆等方法对 EMI 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民族志式的研究能更好地揭示国内 EMI 教
学的现状和教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三,拓宽 EMI 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的视角。目前课堂话语研究多聚焦教学语言的选择,
少数关注话语内容的研究都较宏观,如分析语步结构等。未来研究可以从不同理论视角对教
师话语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如基于会话分析理论探讨教师课堂话语的句式特征、提问
方式、评价或反馈方式等,这有助于了解 EMI 教师如何发挥“支架”作用促进学生的学科或
语言学习。此外,语言只是 EMI 教师的教学媒介之一,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其他媒介的使用,
如图片、手势等,对师生间的多模态互动展开研究能更好地发现 EMI 教师的教学技能或策略
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或影响。
第四,基于多所代表性学校的数据展开大样本研究。过去 20 年 EMI 在中国发展迅速,
但鲜有研究基于多所学校的一手数据和资料考察国内 EMI 教师整体对英语媒介教学的态度和
认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当然这需要研究者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但此类大样本调查
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国内 EMI 教师的发展现状,也能为未来 EMI 教师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
提供指导和建议。

6 结语
本文在理清 EMI 概念的基础上,从研究方法、对象和主题等方面对近 12 年来国内 EMI
教师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四点建议。目前国内 EMI 教师实证研究呈现
增长趋势,但相较于整个 EMI 研究来说还较少,有待更多学者拓宽研究视角、结合多种研究
方法进行更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AN J, MACARO E, 2022. Exclusive us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science classrooms: the beliefs of students and their monolingual teachers[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6(1): 1-23.
AN J, MACARO E, CHILDS A, 2019. Language focused episodes by monolingual teachers in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science lessons[J]. Journal of immersion and content-based language education, 7(2): 166-191.
AN J, MACARO E, CHILDS A, 2021.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EMI high schools: do teachers who are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make a difference?[J]. System, 98: 102482.
BRINTON D, SNOW M, WESCHE M, 1989. 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 Massachusetts: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CAO H, YUAN R, 2020. Promoting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teaching: an action
research experience[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46(2): 240-243.

51

正文.indd 51 6/14/23 9:11 AM


国内EMI教师实证研究:回顾与前瞻

CHEN H, HAN J, WRIGHT D, 2020. An investigation of lecturers’ teaching through English medium of
instruction—A cas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J]. Sustainability, 12(10): 40-46.
CHEN Y, PENG J, 2019.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MI teachers: a Chinese case study[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45(2): 219-222.
DENG L, WANNARUK A, 2021. A contrastive study of rhetorical move structure of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lectures given by native English and Chinese lecturers[J]. Learn journal: language education
and acquisition research network, 14(2): 451-477.
GALLOWAY N, RUEGG R, 2022.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EMI) lecturer support needs in Japan and
China[J]. System, 105: 102728.
GARCÍA O, LI W, 2014. Translanguaging: language, bilingualism and education[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GU M M, LI Z J, JIANG L, 2021. Navigating the instructional settings of EMI: a spatial perspective on
university teachers’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15. https://
repository.eduhk.hk/en/publications/.
HU G, DUAN Y, 2019. Questioning and responding in the classroom: a cross-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mediums in academic subjects at a Chinese univers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2(3): 303-321.
HU G, LEI J, 2014.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 case study[J]. Higher education,
67(5): 551-567.
HUANG W, FANG F, 2022. EMI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culture teaching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17. https://orcid.org/0000-0002-4210-9042.
JABLONKAI R R, HOU J, 2021. English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 systematic
mapping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J].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https://doi.org/10.1515/10.1515/
applirev-2021-0179.
JIANG L, ZHANG L J, MAY S, 2019. Implementing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EMI) in China: teachers’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and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nee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2(2): 107-119.
MACARO E, 2018.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ARO E, CURLE S, PUN J, AN J, DEARDEN J, 2018.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 Language teaching, 51(1): 36-76.
MACARO E, HAN S, 2020.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s’ perspectives
of competencies, certifi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41(3): 219-231.
MACARO E, TIAN L, 2020. Developing EMI teachers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model[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16. https://doi.org/10.1080/01434632.2020.1862131.
MACARO E, TIAN L, CHU L, 2020.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contexts[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4(3): 382-402.
MCKINLEY J, ROSE H, CURDT-CHRISTIANSEN X L, 2022. EMI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muddy
water of ‘Englishisa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13. DOI:10.1515/applirev-2022-0015.
MENDOZA A, OU J, 2022. CACTI: use of a survey instrument as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protocol to
facilitate teacher retrospection on bi/multilingual practices in EMI[J]. System, 109:102887.
QIN B, ZHU G, CHENG C, SHEN L, ZHANG A, 2023. Bane or boon? an autoethnographic narrative of

52

正文.indd 52 6/14/23 9:11 AM


赵 娜 李 昕

the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contradictions in a Chinese university[J].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32(2), 251-262.
RICHARDS J C, PUN J, 2023. A typology of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J]. RELC journal, 54(1): 216-240.
TONG F, WANG Z, MINY, TANG S, 2020.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ynthesis of 19 year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where does the academic discourse stand[J]. Sage open, 10(2):
2158244020926510.
WANG C, 20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classroom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their teaching self-
efficacy in an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context[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611743.
WANG W, CURDT-CHRISTIANSEN X L, 2019. Translanguaging in a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education
program: a university-classroom ethnograph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22(3): 322-337.
XU J, ZHANG S, 2022. Development of EMI teacher language awareness: does team teaching help?[J].
Language and education, 36 (4): 362-377.
YUAN R, CHEN Y, PENG J, 2022. Understanding university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 in using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J].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7(2): 233-248.
YUAN R, LI M, PENG J, QIU X, 2022.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EMI) teachers as ‘curriculum maker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 textual analysis[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16.
https://doi.org/10.1080/01434632.2022.2061268.
李颖,2015. 高校优质双语 /EMI 课程的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J]. 外语界(2):80-87.
李颖,2019. 中国高校教师全英语教学(EMI)能力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吕中舌,武斌,刘梅华,张文霞,2021.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专业课英语授课的实证研究——基于清
华大学的案例调查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42(6):118-128.
秦永丽,王平,2021. 国际超语研究动态语发展趋势预判 [J]. 外语界(2):81-89.
徐锦芬,张姗姗,2022. 生态视角下 EMI 学科教师语言教学能动性研究 [J]. 现代外语,45(3):369-380.
徐锦芬,张志武,2021. 社会文化视角下英语媒介教学学科教师语言意识发展研究 [J]. 外语教学,42(6):
67-72.
叶小芳,2020. EMI 留学生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评价体系建构 [J]. 教育教学论坛(45):339-342.
赵永青,常俊跃,刘兆浩,2020. 内容语言融合教学的中国高校本土化实践 [J]. 中国外语,17(5)
:61-67.
郑大湖,戴炜华,2013.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J]. 外语界(1):54-61.

作者简介:
赵 娜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社会语言学。通信地址:北京
市海淀区学院路 30 号。邮编:100083。电子邮箱:wenddiezhao@163.com

李 昕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育。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
区学院路 30 号。邮编:100083。电子邮箱:41909070@xs.ustb.edu.cn

(责任编辑:蔡鸿)

53

正文.indd 53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国际EAP研究二十年(2000—2022年)分析 1*
何 平 邓鹂鸣 武汉大学

提要:本文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工具 CiteSpace 和采用人工标注统计方


式,对 2000—2022 年国际权威期刊所载学术英语(EAP)相关文章进行分析,旨在揭示 EAP
研究发文量、主要国家(地区)及发文机构、主要作者、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研究方法和
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国际 EAP 研究呈现增长趋势,非英语中心国家(地区)发文增
加;(2)研究方法多样、理论基础多元;(3)聚焦学术语篇、期刊论文、EAP 教学等领域;
(4)研究前沿凸显为 EAP 研究与教学、学术写作与发表和学术语篇的多重分析。本研究有助
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 EAP 研究动态、促进未来国内 EAP 研究发展。
关键词:EAP 研究;可视化分析;研究焦点;研究前沿;研究方法;理论基础

1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渐突显和“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稳步推进,英语作为国际
学术交流和教学语言的趋势不断增强,有关学术英语研究和教学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姜峰,
2022;卫乃兴,2016),学术英语教学及研究得到蓬勃发展(李斑斑、王海啸,2019)。为
此,我国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当设置学术英语课
程,并特别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
重点,增强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
学术英语,又称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 EAP),可定义为
“学术人员为推进学科发展而进行知识构建、信息交流与学术传播所使用的英语变体”(卫乃
兴,2016:271),是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国内学者(如蔡基刚,2014;卫乃
兴,2016)强调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的转型,提出了学术英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同时强
调在新文科背景下学术英语应适应我国新时代的外语需求,以便构建中国特色外语学科学术
话语体系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如彭青龙,2018;文秋芳,2022)。
尽管国内外学者(如 Hyland & Jiang,2021;姜峰,2022)借助可视化软件分析了近年
来国内外 EAP 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但研究对象大都基于量化统计,缺乏针对国际 EAP
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概述。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计量软件和人工标注方式对 2000—2022 年
国际 EAP 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帮助国内学者更好地了解国际 EAP 研究的前沿和动态,促进
EAP 教学,推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和中国学术走出去进程,为增强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郭英剑,2021)提供支持。

* 本文系 2017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话语视域下中外行业语篇互文动态系统研究”(项目编号:


17BYY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54

正文.indd 54 6/14/23 9:11 AM


何 平 邓鹂鸣

2 研究问题与方法
本文重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近二十年国际 EAP 研究的发文量、主要研究国家(地
区)及机构、主要发文作者等基本分布状况如何?(2)近二十年国际 EAP 研究热点及前沿
话题是哪些?(3)国际 EAP 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呈何特征?
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采用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 对发
文量、国家(地区)及机构、主要发文作者、高频关键词和文献共被引进行统计并绘制可视
化知识图谱用于定性分析。论文数据来源为 WOS 数据库中的 SSCI 来源期刊,参照 Hyland &
Jiang(2021)和姜峰(2022)的检索方式进行检索,最终将期刊限定为与学术英语和学术写
作相关的期刊,时间限定为 2000—2022 年,来源文献包含作者、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信
息,语言设定为英语,去除书评等不相关文献,共获得有效数据文献 1,433 篇。首先,我们
统计了国际 EAP 相关研究论文的发表年度、国家(地区)及机构和主要发文作者;其次,借
助软件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和引文空间图并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国际 EAP 研究的热点及前沿
话题;最后,我们对所有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人工统计,梳理了国际 EAP 研
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3 结果与讨论

3.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3.1.1 历年发文量分析
期刊论文数量的变化是衡量某领域知识发展水平及其研究热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刘
璐达等,2020)。尽管国际 EAP 研究发文量呈现波动发展,但总体呈增长趋势,尤其自
2011 年以来,年发文量均超过 50 篇;2019 年及以后,年发文量均超过 100 篇,2019 年和
2022 年分别达到 119 篇和 131 篇(见图 1)。这表明 EAP 研究自 2000 年以来逐步引起国际学
界的关注,尤其在近几年发文量迅速增加,这与现有研究具有一致性(如邓鹂鸣、周韵,
2020)。

图1 2000—2022 年国际学术英语研究发文量

55

正文.indd 55 6/14/23 9:11 AM


国际EAP研究二十年(2000—2022年)分析

3.1.2 主要国家 ( 地区 ) 及机构分析


我们在 Time Slicing 功能区将时间设定为 2000 年至 2022 年,每五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将
Term Source 功能区保留默认设置,同时勾选 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s 和 Keywords
Plus, 选 取 Institution 及 Country(Region) 作 为 功 能 和 参 数 区 Node Type 设 置, 将 Selection
Criteria 功能区设定为 Top50,提取每个时间切片内频次排名前 50 名的国家(地区)和高校,
统计得到排名靠前的国家(地区)和排名前五的机构(见表 1)。

表1 2000—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核心国家(地区)和机构统计

国家(地区) 发文量 机构 发文量


美国 406 香港大学 50

中国 315 香港城市大学 30

英国 230 北亚利桑那大学 25

澳大利亚 84 奥克兰大学 25

加拿大 84 佐治亚州立大学 24

西班牙 78

新西兰 60

瑞典 41

日本 40

由表 1 可见,美国发文量排名第一,说明该国 EAP 研究数量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 EAP


研究发文量仅次于美国,说明我国在近年来非常重视 EAP 研究与发表(李斑斑、王海啸,
2019)。英国发文量略低于中国,亦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及新
西兰发文数量较多,表明它们系 EAP 研究的主要国家。瑞典和日本日趋成为 EAP 研究的新兴
地域。以上结果表明,非英语母语的国家在国际 EAP 研究中的地位日趋显著,亚洲国家和地
区在近年来成为国际 EAP 研究的新兴领地(Hyland & Jiang,2021;邓鹂鸣、周韵,2020)。
EAP 研究机构首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这源于香港作为 EAP 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聚集
地,在国际 EAP 研究领域占据主要地位;同时,香港拥有极其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且英
语是香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媒介,EAP 研究在支持学生语言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Hyland & Jiang,2021)。
3.1.3 主要发文作者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选取 Author 作为功能和参数区 Node Type 设置,获取发
文作者知识图谱信息。2000—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具体统计如下(见
表 2)。

56

正文.indd 56 6/14/23 9:11 AM


何 平 邓鹂鸣

表2 2000—2022 国际 EAP 研究主要发文作者

作者 发文量 作者 发文量
K. Hyland 55 Lu Xiaofei 9

Jiang Feng 19 N. Harwood 8

D. Biber 11 Li Yongyan 8

Hu Guangwei 11 M. Charles 8

J. Flowerdew 10 J. Parkinson 8

由表 2 可见,Hyland 在 2000—2022 年发表有关 EAP 研究的著作最多,高达 55 篇,远超


其他作者;其次为我国学者姜峰,发文量 19 篇;其余几位作者相关 EAP 发文量均达到 8 篇及
以上。其中,Hyland 的系列著作揭示了学术语篇互动性和学科属性,进一步完善了学术元话
语分析框架;Jiang Feng 的系列成果聚焦学术语篇交际性和历时动态变化;Biber 提出的话语
分析模型和语料库构建方法为学术语言本体研究和语料库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指导;Hu
Guangwei 强调了学术素养在 EAP 写作与教学中的作用;Flowerdew 重点关注非英语本族语学
术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的 EAP 能力发展;Lu Xiaofei 和 Charles 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研究学术
语篇中的词汇句法特征和语篇建构过程;Harwoord 专注于学术写作教材及学生和导师在学
术写作中的经历;Li Yongyan 的研究突出了 EAP 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术能力发展中的地位;
Parkinson 则从体裁角度对学术语篇的建构进行分析和阐释。
因此,国际 EAP 研究呈现出多维度、多领域、学科化和专业化的特征,涉及了社会文化
视角、语境、学科文化、文本构建和参与者等层面,较为全面地剖析了 EAP 写作、教学与研
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3.2 研究热点及前沿话题
3.2.1 研究热点
某一领域的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或多个话题即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李杰、陈超美,
2017)。期刊论文的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提取,因此,通过绘制高频
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网络,可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刘璐达等,2020)。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将 Keyword 作为功能和参数区 Node Type 设置,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
行最小生成树修剪,得到图 2 所示图谱。
图 2 所示,目前国际 EAP 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学术英语、学术写作、学生、学术语篇、
期刊论文、体裁分析、应用语言学和学术词块等。其中,学术英语、学术写作、期刊论文、
应用语言学、学生和学术素养具有较高中介中心性,这与国内 EAP 研究具有一定相似性(李
斑斑、王海啸,2019)。

57

正文.indd 57 6/14/23 9:11 AM


国际EAP研究二十年(2000—2022年)分析

图2 2001—2022 年国际学术英语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进一步了解国际学术英语研究的热点话题,我们对排名前十的高频关键词及其高频共
现关键词进行了统计(见表 3)。

表 3 2000—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高频关键词

关键词 频次 高频共现关键词
English 274 academic discourse; applied linguistics

language 224 construction; student


academic writing 170 construction; research article

student 160 literacy; text

discourse 122 academic discourse; construction

research article 93 academic discourse; applied linguistics

genre 68 genre analysis; student

lexical bundle 66 applied linguistics; student

applied linguistics 62 EAP; genre analysis

literacy 62 student; education

据表 3 可知,学术英语是国际 EAP 研究重点关注的话题,这是因为英语是学术传播的语


言媒介,其作为国际学术通用语的地位已经得到普遍认同(杨冬玲、陈坚林,2015)。其次,

58

正文.indd 58 6/14/23 9:11 AM


何 平 邓鹂鸣

EAP 研究体现出其学科属性,聚焦应用语言学,体现出 EAP 由一般性的外语教学发展成具有


特定旨趣和研究范畴的学科子域(姜峰,2022)。同时,作为学术话语社团的重要交流媒介,
期刊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均为国际 EAP 研究的热点话题(如 Hyland,2016)。此外,国际 EAP
研究的重点关注,学者们从学术语篇的建构、语篇分析和学术词块等不同角度对学术语篇进
行阐述(如 Durrant,2017;Jiang & Hyland,2017;Lu et al,2020;Pho,2008)。同时,大
学生群体成为 EAP 写作与教学的重要参与者,鉴于英语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所处的日益重要
地位,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者群体的学术写作能力和学术素养成为国际 EAP 研究的热点议题
(如 Tardy et al,2020)。
因此,国际 EAP 研究聚焦学术语篇和期刊论文体裁等领域,基于体裁分析和语料库方法
对学术语篇的建构和运用策略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大学生群体的 EAP 写作,这表明国际 EAP
研究多聚焦学科文化和学术交流背景下的语篇、语境和语者(姜峰,2022)以及语言、策略
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3.2.2 研究前沿
通过持续跟踪国际学术英语研究的期刊论文并分析其文献共被引的模式和聚类,特别是
成簇的高被引论文情况,可以有效揭示研究前沿话题(季云飞、姜峰,2020)。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勾选了 Cited Reference 作为 Node Types 设置,并对共被引文献进行聚类,
得到具体图谱信息(见图 3),其他非主要聚类在 CiteSpace 生成最终结果时已自动剔除,最
后我们共得到如下 12 个聚类,其平均轮廓值(0.91)大于 0.7,结果是有效和可信的(季云
飞、姜峰,2020)。

图3 2000—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共被引文献聚类知识图谱

从图 3 可见,12 个共被引文献网络聚类包括:体裁特征和体裁意识、学术词块、人称代

59

正文.indd 59 6/14/23 9:11 AM


国际EAP研究二十年(2000—2022年)分析

词、期刊论文、句法复杂性、学术身份、学术词汇、写作过程、语料库研究、学科知识、体
裁知识和 EAP 教师。通过对聚类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聚类中共被引文献进一步归纳发现,
国际 EAP 研究前沿主要为以下四方面。
(1)EAP 研究与教学。国际 EAP 研究主要采用体裁分析和语料库方法对学术语篇进行
宏观和微观解析,同时,最新研究结合体裁分析与修辞功能、元话语、立场、词块等进一步
细化,如对期刊论文的引言分析(Lu et al,2020)。此外,EAP 教学也是前沿领域的组成部
分,一方面,强调体裁意识和体裁知识在 EAP 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开展相应的体裁教学(如
Negretti & McGrath,2018;Tardy et al,2020);另一方面,关注 EAP 教师的发展、身份和教
学策略等(如 Nazari & Atai,2022)。依此,以研促教、以教哺研,实现 EAP 教、学、研三
者动态统一。
(2)学术写作与发表。随着技术发展、基金支持、职业发展等,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日趋成为焦点(Hyland & Jiang,2021),因而期刊论文成为国际 EAP 研究的重要体裁类型。
期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个人职业发展、维持学术生命、申请学术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基于此,学者们不仅关注学术语篇的体裁结构(如 Swales,2011)和学术语篇中的立场
与介入资源(如 McGrath & Kuteeva,2012;Pho,2008),也揭示了国际学术写作与发表中
的问题(如 Hyland,2016),并为学者出版相关著作提供指导(如 Swales & Feak,2012)。
(3)学术词汇句法和词块研究。学术词汇的习得与学术写作水平、学术发表以及学术素
养等息息相关,也是 EAP 学术体裁区别于其他体裁的重要特征之一。许多学者对学术词汇开
展研究,形成了相应的学术词汇列表(如 Durrant,2016;Nation,2001),深入分析了不同
学科背景下的学术词块特征(如 Durrant,2017)。此外,部分学者(如 Biber et al,2020;Lu
et al,2020)认为学术写作句法复杂性是反馈学术写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对其进行了跨学
科和多重方法分析。
(4)学术语篇的多重分析。学术论文不仅涉及文本层面的词汇句法特征、篇章信息
结构和表达命题意义(卫乃兴,2016),更需要在写作过程中适当表达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借助学科知识和学科文化实现作者的交际意图(Hyland,2004),如人称代词和身份构建
(Hyland,2001)、学科知识与学术语篇建构(Hu & Liu,2018;Zou & Hyland,2019)。学术
语篇的多重分析揭示了语篇、作者和语境三者间的动态关系,有助于探究学者如何运用交际
策略和语言资源构建切合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术语篇,提升学术语
篇的接受度。
由此可见,国际 EAP 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层面的词汇和句法特征、修辞策略,也强调不同
语境下学术语篇的学科间性和学术语篇的认知建构过程,反映出国际 EAP 研究的跨学科属性
(Hyland & Jiang,2021)以及社会文化和认知转向。

3.3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3.3.1 研究方法
基于人工标注和统计,我们考察了二十年国际 EAP 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非
实证研究,并依据发文量将其分为两个时间段。其中,非实证研究主要是学者提出个人的观
点、理论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实证研究分为质化研究、量化研究和混合研究(具体分布

60

正文.indd 60 6/14/23 9:11 AM


何 平 邓鹂鸣

见表 4)。

表4 2000—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方法分布

2000—2010 2011—2022 总计 占比(%)


非实证研究 观点 / 理论 45 85 130 9.07

实证研究 质化 158 285 443 30.91

量化 77 218 295 20.59

混合 136 429 565 39.43

具体而言,国际 EAP 研究的方法分布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1)实证研究占比远高于非实证研究(90.93% vs 9.07%),这与其他学者对国内外 ESP
研究方法的统计具有相似性(如 Gollin-Kies,2014;黄萍等,2017;李琳、李称鑫,2022)。
同时,实证研究占比较高反映出 EAP 研究的应用性渴求和专业性趋势(蔡基刚,2014;卫乃
兴,2016),EAP 研究需结合专业特征和实践需求,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在不同学术
和专业背景下的学术英语运用能力。
(2)2011—2022 年的各类研究方法占比均超过 2000—2010 年,这是因为 2011—2022 年
的发文量显著增加,表明 2011—2022 年已经进入国际 EAP 研究的繁荣期。其中混合研究和
量化研究增长最快,增长了 2 倍左右,质化研究和非实证研究则增长了近一倍,反映出国际
EAP 研究不仅注重文本和语篇层面的分析,也采取多种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阐释和验证,以
此增加研究的可靠度,体现了既尊重研究的客观性又关注研究的交际性。
(3)从具体的实证研究方法来看:混合研究占比最高,主要运用体裁分析、文本分析和
语料库相结合(如 Lu et al,2021)或问卷与访谈(如 Lau & Gardner,2019)并行的研究方法,
从而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研究对象(李琳、李称鑫,2022);其次为质化研究,包括体裁
分析、话语分析、人种志、个案研究(如 Negretti & McGrath,2018)等方法,助力学者深入
分析语篇和写作认知过程;量化研究也占一定比例,如语料库研究、问卷调查、实验研究、
数据分析和建模(如 Bouziri,2021;Durrant,2017)等,然而单一量化研究无法对研究现象
做出充分解释(黄萍等,2017),故而在实证研究中占比最低。
(4)非实证研究表现为研究者对已有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
Swales,2019),同时,借助已有的理论基础或教学经验与实践提出理论框架或教学模式。
总体而言,国际 EAP 研究展现出多方法的研究特征,理论与实践并行,质化、量化与混
合研究方法并用,反映出相关研究更加注重科学性分析与全面性阐释。
3.3.2 理论基础
借助人工标注和统计,2000—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统计结果如下(见
表 5)
。由表中可见,2011—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的理论基础占比大幅增加,与研究方法发
展趋势一致。具体而言:(1)体裁理论、教学法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如 Gardner et al,
2019;Hu & Liu,2018;Lau & Gardner,2019)三大理论基础占比最高,这与国内学术英

61

正文.indd 61 6/14/23 9:11 AM


国际EAP研究二十年(2000—2022年)分析

语研究具有相似性(李斑斑、王海啸,2019),体现出国际 EAP 研究重视学术语篇的文本和


语篇结构以及 EAP 教学研究;(2)元话语模型、系统功能语法、词块理论和评价理论(如
Durrant,2016;Geng & Wharton,2019;Hyland,2005)也受到学者青睐,表明国际 EAP 研
究注重对学术语篇词汇句法功能和交际功能的探讨;(3)身份、认知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
跨文化修辞理论(如 Duff,2010;Hyland,2001;Negretti & McGrath,2018)也占一定比例,
揭示国际 EAP 研究的社会文化和认知转向,强调探究学术英语中的身份建构、认知过程、语
境和文化差异等话题;(4)其他理论基础,如学术素养、写作反馈、信念情绪以及超语实践
(如 Couper,2019;Liu et al,2020;Wette,2019)等近年来也成为更多学者所借用的理论基
础,彰显出国际 EAP 研究的多元理论视角。

表5 2000—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理论基础分布

2000—2010 2011—2022 总计 占比(%)


体裁理论 94 167 261 18.21

教学法理论 55 132 187 13.05

批评话语分析 53 121 174 12.14

元话语模型 30 87 117 8.17

系统功能语法 19 79 98 6.84

词块理论 18 67 85 5.93

社会文化理论 21 44 65 4.54

认知理论 9 27 36 2.51

身份 9 24 33 2.30

评价理论 7 21 28 1.95

跨文化修辞 4 12 16 1.12

其他 97 236 333 23.24

由此可见,国际 EAP 研究的理论基础呈现多元特征,相关理论来源于语言学、教育学、


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揭示出国际 EAP 研究的跨学科特性(Hyland & Jiang,
2021)。

4 结语
学术英语已经成为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的重要领域(Hyland & Jiang,2021)。本文借助
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和人工标注统计方法对国际 SSCI 期刊 EAP 研究期刊论文进行分析,梳
理了 2000—2022 年国际 EAP 研究的发文量、主要发文国家(地区)及机构、主要作者、研
究方法、理论基础、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话题。结果表明,2000 年以来,国际 EAP 研究发文
量呈增长趋势,非英语中心国家(地区)发文增加,主要作者从不同视角开展 EAP 研究;实
证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体裁理论、教学法理论和批判话语分析理论为学者常用理论基础,

62

正文.indd 62 6/14/23 9:11 AM


何 平 邓鹂鸣

说明国际 EAP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理论视角的多元性;研究热点聚焦学术语篇、期刊论文、


EAP 教学、学术素养和体裁分析,研究前沿话题包括 EAP 研究与教学、学术写作与发表、学
术词汇句法特征和词块研究以及学术语篇的多重分析。
然 而, 正 如 国 内 外 有 关 学 者( 如 Swales,2019; 李 斑 斑、 王 海 啸,2019; 卫 乃 兴,
2016)指出,EAP 阅读、口语语篇、多模态 EAP 语篇、EAP 教师心理、基于体裁和语料库
的 EAP 教学、文化和认知语境以及 EAP 语篇的接受研究等领域尚待进一步挖掘。未来研究可
在上述领域采用多视角和多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同时结合国内研究特点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
EAP 研究,以提升我国学者在国际 EAP 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致谢:感谢评审专家和编辑给出的宝贵建议!感谢本硕博研究团队成员王梅灵、成燕
帆、闵瑞华、李欣悦、刘文佳、黄蕴林、霍荟灿、许渴、吴馥好和洪亦芃在数据收集和
数据分析中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BIBER D, GRAY B, STAPLES S, EGBERT J, 2020. Investigating grammatical complexity in L2 English
writing research: linguistic description versus predictive measurement[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46: 1-15. https://doi.org/10.1016/j.jeap.2020.100869.
BOUZIRI B, 2021. A tripartite interpersonal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lectures[J].
Applied linguistics, 42(5): 970-989.
COUPER G, 2019. Teachers’ cognition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on pronunciation: their beliefs,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J]. System, 84: 41-52.
DUFF P A, 2010.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to academic discourse communities[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0: 169-192.
DURRANT P, 2016. To what extent is the academic vocabulary list relevant to university student writing?[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43: 49-61.
DURRANT P, 2017. Lexical bundles and disciplinary vari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writing: mapping the
territories[J]. Applied linguistics, 38: 165-193.
GARDNER S, NESI H, BIBER D, 2019. Discipline, level, genre: integrating situational perspectives in a new
MD analysis of university student writ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40(4): 646-674.
GENG Y, WHARTON S, 2019. How do thesis writers evaluate their own and others’ findings? An appraisal
analysis and a pedagogical intervention[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56: 3-17.
GOLLIN-KIES S, 2014. Methods reported in ESP research articles: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two leading
journal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36: 27-34.
HU G, LIU Y, 2018. Three minute thesis presentations as an academic genre: a cross-disciplinary study of genre
moves[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35: 16-30.
HYLAND K, 2001. Humble servants of the discipline? Self-mention in research article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3): 207-226.
HYLAND K, 2004.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M]. Ann Arbor: University

63

正文.indd 63 6/14/23 9:11 AM


国际EAP研究二十年(2000—2022年)分析

of Michigan Press.
HYLAND K, 2005. 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J]. Discourse studies,
7(2): 173-192.
HYLAND K, 2016. Academic publishing and the myth of linguistic injustice[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31: 58-69.
HYLAND K, JIANG F, 2021. A bibliometric study of EAP research: who is doing what, where and when?[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49: 1-12. https://doi.org/10.1016/j.jeap.2020.100929.
JIANG F, HYLAND K, 2017. Metadiscursive nouns: interaction and cohesion in abstract move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46: 1-14.
LAU K, GARDNER D, 2019. Disciplinary variations in learning styles and preferences: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academic English[J]. System, 80: 257-268.
LIU J E, LO Y Y, LIN A M Y, 2020. Translanguaging pedagogy in teaching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researcher-teacher collaboration as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J]. System, 92: 1-16. https://doi.
org/10.1016/j.system.2020.102276.
LU X, CASAL J E, LIU Y, 2020. The rhetorical functions of syntactically complex sentence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tions[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44: 1-16. https://doi.
org/10.1016/j.jeap.2019.100832.
LU X, YOON J, KISSELEV O, 2021. Matching phrase-frames to rhetorical move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tion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61: 63-83.
MCGRATH L, KUTEEVA M, 2012. Stance and engagement in pure mathematics research articles: linking
discourse features to disciplinary practice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31(3): 161-173.
NATION P, 2001.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ZARI O, ATAI M R, 2022.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AP teachers’ coping strategies[J]. System, 106: 1-14.
https://doi.org/10.1016/j.system.2022.102764.
NEGRETTI R, MCGRATH L, 2018. Scaffolding genre knowledge and metacognition: insights from an L2
doctoral research writing course[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40: 12-31.
PHO P D, 2008.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 study of linguistic
realizations of rhetorical structure and authorial stance[J]. Discourse studies, 10: 231-250.
SWALES J M, 2011. Aspects of article introduction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WALES J M, 2019. The futures of EAP genre studies: A personal viewpoint[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38: 75-82.
SWALES J M, FEAK C B, 2012.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 (3rd edition)
[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TARDY C M, SOMMER-FARIAS B, GEVERS J, 2020.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genre knowledge: toward an
enhanced theoretical framework[J]. Written communication, 37(3): 287-321.
WETTE R, 2019. Embedded provision to develop source-based writing skills in a Year 1 health sciences course:
how can the academic literacy developer contribute?[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56: 35-49.
ZOU H, HYLAND K, 2019. Reworking research: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articles and blogs[J]. Discourse
studies, 21(6): 713-733.
蔡基刚,2014. 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 [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14.
邓鹂鸣,周韵,2020. 基于 CiteSpace 的国际学术语篇研究可视化分析 [J]. 外语教学(1):54-58.

64

正文.indd 64 6/14/23 9:11 AM


何 平 邓鹂鸣

郭英剑,2021. 外语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现状、机遇与要素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9-38.
黄萍,谭天智,谢树英,2017. 国内外 ESP 研究回顾与展望(1981—2011)[J]. 中国 ESP 研究(1):1-11.
季云飞,姜峰,2020. 国际元话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1990—2019 年)[J]. 中国 ESP 研究(4):1-12.
姜峰,2022. 近四十年国内外学术英语研究:主题与进展 [J]. 外语教学与研究(3):413-424.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S].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
李斑斑,王海啸,2019. 国内学术英语研究知识图谱——基于 CiteSpace 的计量分析 [J]. 中国 ESP 研究
(2):22-36.
李杰,陈超美,2017.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 [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李琳,李称鑫,2022. 国内 ESP 研究十年分析(2011—2020 年)[J]. 中国 ESP 研究(3):19-28.
刘璐达,季云飞,姜峰,2020. 国内外体裁分析研究对比考察——基于中国知网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
的可视化分析 [J]. 中国 ESP 研究(4):23-33.
彭青龙,2018. 论外语学科方向变化新特点与内涵建设新思路 [J]. 外语电化教学(3):3-7.
卫乃兴,2016. 学术英语再思考:理论、路径与方法 [J]. 现代外语(2):267-277.
文秋芳,2022. 论外在学术语言和内在学术语言——兼及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J]. 语言战略研究
(5):14-24.
杨冬玲,陈坚林,2015. 国外学术英语写作研究与教学(1990—2014)——基于 SSCI 和知识图谱的演化
趋势分析 [J]. 外语电化教学(6):9-16.

作者简介:
何 平 武汉大学英文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篇分析、学术英语写作、二语写作。通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 299 号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邮编:430072。电子
邮箱:peace94@126.com

邓鹂鸣 (通信作者)武汉大学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篇学、体裁分析、二语写作、
EAP/ESP。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 299 号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
邮编:430072。电子邮箱:lmdeng1216@163.com

(责任编辑:徐立新)

65

正文.indd 65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
发展特征研究 1*
刘国兵 张茹昕 河南师范大学

提要:本文采用语料库对比的方法,从词汇和语法两个维度探讨硕士至博士阶段软硬学科
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的发展特征。软硬学科分别选取语言学与物理学为代表学科。研究
发现:(1)词汇方面,语言学论文摘要中,测量词汇复杂度的四项指标从硕士至博士阶段无
显著变化,词汇复杂度在硕士阶段进入高原期;物理学论文摘要中,测量词汇复杂度的三项
指标从硕士至博士阶段变化较为显著,博士的词汇复杂度明显提高;(2)句法方面,语言学
摘要的句法复杂度各项指标呈上升趋势,表明语言学博士与硕士相比,其句法水平显著提
高;物理学论文摘要中,从属子句比例使用较多,并列句占比显著下降,其余指标均无显著
变化,这表明物理学博士使用复杂句式的能力提高,但使用长句及复杂名词短语的能力有待
提升。研究结果对不同学科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写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

1 引言
动态系统是按特定性规律随时间演化的复杂系统。语言作为动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具有
非线性、初始状态敏感性、变异性等特征。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二语发展可看成语言学习
者中介语靠近目标语的变化过程(戴运财、周琳,2016)。研究者认为,二语发展水平是一
个多维概念,语言产出的复杂度(complexity)、准确度(accuracy)和流畅度(fluency)(统
称为 CAF)是评估二语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Skehan,
1998;Housen & Kuiken,
2009)
。其中,
复杂度这一概念成为衡量二语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在二语写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Bulté &
Housen,2012)。近年来,语言复杂度的研究在二语写作领域逐渐兴起,但大多数研究者仅
从静态视角考察某一时间点的语言复杂度,且研究对象多为中学生或本科生作文,对硕士和
博士学位论文关注较少。作为学位论文的缩影,摘要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直接反映
作者的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王磊、刘思彤,2020)。因此,本研
究以语言复杂度特征为切入点,详细探讨硕士至博士阶段不同学科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
的发展特征,以期为硕博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写作提供参考。

2 文献综述
语言复杂度作为一项多维构念,包含词汇复杂度和句法复杂度(Crooks,1989;Bulté &

* 本 文 系 河 南 省 重 点 研 发 与 推 广 软 科 学 项 目“ 超 大 型 中 原 文 化 汉 英 平 行 语 料 库 的 研 制 ”( 项 目 编 号:
222400410043)及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 OBE 理念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模
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SJGLX056Y)的阶段性成果。 * 感谢审稿专家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

66

正文.indd 66 6/14/23 9:11 AM


刘国兵 张茹昕

Housen,2012)。词汇复杂度,也称词汇多样性、词汇丰富性(Engber,1995;Read,2000;
Laufer,2003),与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McCarthy,1990)。句法复杂度关乎语
言输出过程中概念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及描述语言发展轨迹的
重要指标(鲍贵,2009;徐素云、郭继荣,2020)。近年来,词汇复杂度与句法复杂度引起
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例如,鲍贵(2011)研究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
考试作文,发现学校类型和作文水平在词汇复杂性层面没有交互作用。Lu(2012)收集英
语专业四级口语测试数据,探究词汇丰富度对口头叙述质量的影响。Crossley & McNamara
(2014)收集参加写作强化课的大学生在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的作业,观察其句法复杂
度发展特征。张会平、张思雨(2020)分析初二、高一、高三年级学生语言复杂度的异同,
探讨中学生语言复杂度发展趋势。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
(1)研究对象多为中学生及本科生写作文本,对硕士及博士学
位论文关注不多;
(2)已有研究虽从动态视角探讨二语复杂度的发展,但多数研究仅限于词汇
或句法其中一个维度,而单个子系统不能代表整个二语特征。因此,本研究结合词汇和句法两
个维度,更为全面地探讨不同学科学位论文的摘要语言复杂度在硕士至博士阶段的发展特征。

3 研究方法

3.1 语料来源
本 研 究 自 建 两 个 小 型 语 料 库, 语 言 学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语 料 库(Linguistic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Corpus,简称 LDAC)和物理学学位论文摘要语料库(Physic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Corpus,简称 PDAC)。语言学和物理学作为软硬学科的代表,既能体现两个学科学者群体的
认知方式,又能展现其学术英语写作的语言特征。语料来自 CNKI 数据库中硕士及博士学位
论文库。为避免语料选取时间不同而产生误差,本研究统一选取 2016—2020 年的硕士及博士
学位论文摘要,且每一年选取篇数相同。为凸显结果的代表性,硕博论文摘要选取以第四次
学科评估结果为依据,从不同等级学校中选择,共 200 篇,其中 LDAC 包含语言学硕士学位
论文摘要 50 篇,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50 篇,库容为 72,172 形符;LPAC 包含物理学硕士学位论
文摘要 50 篇,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50 篇,库容为 60,852 形符。

3.2 研究工具及测量指标
词汇复杂度测量工具采用 McNamara 等人研发的文本自动分析软件 Coh-Metrix 3.0。参
照前人研究(Crossley & McNamara,2009;鲍贵,2011),本研究将词汇复杂度分为表层
和深层两个维度。表层词汇复杂度选择词汇多样性及词汇频率两个指标。以往研究中,形
符比(type-token ratio,简称 TTR)为计算词汇多样性最常用指标,但其易受文本长度影响
(Engber,1995)。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受文本长度影响的“文本词汇多样性(MTLD)”作
为考察指标。基于 CELEX 数据库的“实义词对数词频(log frequency of content words,简
称 FRQc)”是衡量词汇频率的重要指标,词汇频率越低,作者的词汇量越丰富。深层词汇复
杂性由语义互指性和词语上义性两个指标测量。语义互指性测量利用 Coh-Metrix 中的潜在语
义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简称 LSA)功能,测量值为邻近句潜在语义分析均值。词

67

正文.indd 67 6/14/23 9:11 AM


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

语在文本中存在潜在语义结构,文本中同义词数量越多,单词类型之间语义差异越小,潜
在语义分析值就越高(Jarvis,2013)。词语上义性值选择名词和动词上义值的均值,由 Coh-
Metrix 基于在线词库 WordNet 计算得出。词语的上义值与词义的具体性呈反向关系。
句法复杂度测量采用二语句法复杂度分析器(L2SCA)
(Lu,2010)
,其计算结果涵盖单
位长度、从属子句使用量、并列结构使用量及特定短语结构四个维度共计 14 项指标。L2SCA
自开发以来已被广泛应用,有效性已得到大量研究结果检验(Lu,2011;Ai & Lu,2013;Lu &
Ai,2015;雷蕾,2017)
。但根据 Lu & Ai(2015)的研究,从属子句使用量三项指标以及复
杂名词性短语数量两项指标的数据模式一致。因此,为减少指标冗余,本研究选取 L2SCA 提
供的四个维度共七项句法复杂度测量指标。词汇复杂度与句法复杂度各项指标见表 1。

表1 词汇复杂度与句法复杂度指标

复杂度层面 维度 指标 代码 计算公式
词汇多样性
MTLD /
Measure of Textual Lexical Diversity
浅层词汇
词汇频率
复杂度
Raw Word Frequency for Content WRDFRQc /
Words
词汇复杂度
语义互指性
LSA Similarity Between Adjacent LSASS1 /
深层词汇
Sentences
复杂度
词语上义性
WRDHYPnv /
Hypernymy for Nouns and Verbs

平均子句长度
MLC 单词数量 / 子句数量
Mean Length of Clause

平均句子长度
单位长度 MLS 单词数量 / 句子数量
Mean Length of Sentence

平均 T 单位长度
MLT 单词数量 /T 单位数量
Mean Length of T-Unit

从属子句 从属子句比例
句法复杂度 DC/C 从属子句数量/子句数量
使用量 Dependent Clauses per Clause

每子句中的并列短语数量
CP/C 并列短语数量/子句数量
并列结构 Coordinate Phrases per Clause
使用量 并列句比例
T/S T 单位数量 / 句子数量
T-units per Sentence

特定短语 每子句中的复杂名词性短语数量 复杂性名词短语数量 /


CN/C
结构 Complex Nominals per Clause 子句数量

68

正文.indd 68 6/14/23 9:11 AM


刘国兵 张茹昕

利用统计工具 SPSS 对以上各类量化文本特征进行描述统计。采用 Mann-Whitney U 检


验,分别对比语言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和物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
度,之后进一步对比两个学科的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

3.3 研究问题
为探究不同学科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本研究试图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硕士至博士阶段,语言学与物理学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分别呈现何种发展
特征?
(2)硕士至博士阶段,语言学与物理学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的发展趋势有何异同?

4 结果与讨论
语言学学位论文摘要词汇与句法复杂度统计结果见表 2 和表 4,物理学学位论文摘要词
汇与句法复杂度统计结果见表 3 和表 5。

4.1 词汇复杂度发展特征

表2 语言学硕博学位论文摘要词汇复杂度各项指标描述性统计

语言学硕士论文摘要 语言学博士论文摘要
维度 指标 P
均值 均值
MTLD 59.093 55.903 0.154
浅层词汇复杂度
WRDFRQc 1.885 1.835 0.199

LSASS1 0.323 0.339 0.340


深层词汇复杂度
WRDHYPnv 2.218 2.290 0.352

表3 语言学硕博学位论文摘要词汇复杂度各项指标描述性统计

物理学硕士论文摘要 物理学博士论文摘要
维度 指标 P
均值 均值
MTLD 56.101 63.009 0.038
浅层词汇复杂度
WRDFRQc 1.760 1.780 0.406

LSASS1 0.364 0.324 0.007


深层词汇复杂度
WRDHYPnv 2.283 2.118 0.002

表 2 显示,语言学博士论文摘要的文本词汇多样性(55.903:59.093)和实义词对数
词频(1.835:1.885)低于硕士论文摘要,相邻句潜义分析(0.339:0.323)及词汇上义性
值(2.290:2.218)高于硕士论文摘要,但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 值大于 0.05)。表

69

正文.indd 69 6/14/23 9:11 AM


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

3 显示,从浅层词汇复杂度来看,物理学博士论文摘要的文本词汇多样性显著高于硕士论文
摘要(63.009:56.101;P = 0.038 < 0.05)
;实义词对数词频无显著性差异(1.780:1.760;
P = 0.406 > 0.05)。从深层词汇复杂度来看,物理学博士论文摘要相邻句潜义分析(0.324:
0.364;P = 0.007 < 0.05)显著低于硕士论文摘要,表明博士使用词义相近词汇解释的情况减
少,使用词汇语义种类更加丰富。物理学博士论文摘要词汇上义性值显著低于硕士论文摘要
(2.118:2.283;P = 0.002 < 0.05),由此可见,与硕士相比,博士的论文摘要用词抽象程度更
高,对于读者来说,认知难度更大。
统计结果表明,语言学硕博词汇复杂度无明显变化;物理学博士词汇复杂度进步明显。
这一现象可能与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有关。目前,国内高校对研究生
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投入相对较少,非英语专业硕士学术英语写作训练不足(蔡基刚,
2017)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讲,多数非英语专业硕士英语词汇难度止步于六级水准,且习得
词汇时仅关注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有限且相对机械的语言输入难以使学生对词汇与深层的专
业知识形成有效联系。随着学术水平的提升,非英语专业博士为获取本专业最前沿信息检索
大量英语文献,因此词汇储备量增多,且学生在语言输出时会有意地学习、模仿国际同行的
语言使用模式,运用复杂词汇写作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此外,相对于硕士阶段,博士生研究
的深度和难度更进一步,使用复杂专业术语的数量也在增加。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硕士
在入学阶段便接受了系统的英语写作训练,且因专业需要,英语输入量较大,因此词汇复杂
度进入高原期,在硕士至博士阶段无明显变化。

4.2 句法复杂度发展特征

表4 语言学硕博学位论文摘要句法复杂度各项指标描述性统计

语言学硕士论文摘要 语言学博士论文摘要
维度 指标 P
均值 均值
平均子句长度(MLC) 15.846 17.365 0.004

单位长度 平均句子长度(MLS) 24.902 27.700 0.009

平均 T 单位长度(MLT) 22.198 24.548 0.002

从属子句使用量 从属子句比例(DC/C) 0.259 0.290 0.86

每子句中的并列短语数量
0.608 0.750 0.002
并列结构使用量 (CP/C)
并列句比例(T/S) 1.121 1.125 0.812

每子句中的复杂名词性短
特定短语结构 2.472 2.737 0.013
语数量(CN/C)

70

正文.indd 70 6/14/23 9:11 AM


刘国兵 张茹昕

表5 物理学硕博学位论文摘要句法复杂度各项指标描述性统计

物理学硕士论文摘要 物理学博士论文摘要
维度 指标 P
均值 均值
平均子句长度(MLC) 16.122 15.896 0.617

单位长度 平均句子长度(MLS) 24.455 23.790 0.689

平均 T 单位长度(MLT) 21.439 21.692 0.261

从属子句使用量 从属子句比例(DC/C) 0.245 0.281 0.027

每子句中的并列短语数
0.515 0.478 0.475
并列结构使用量 量(CP/C)

并列句比例(T/S) 1.142 1.095 0.024


每子句中的复杂名词性
特定短语结构 2.488 2.488 0.962
短语数量(CN/C)

4.2.1 单位长度
表 4 显示,在单位长度维度中,语言学博士论文摘要的平均子句长度(17.365:15.846,
P = 0.004 < 0.05)、 平 均 句 子 长 度(27.700:24.902,P = 0.009 < 0.05) 及 平 均 T 单 位 长
度(24.548:22.198,P = 0.002 < 0.05)均显著高于硕士论文摘要。由表 5 可知,物理学博
士论文摘要的平均子句长度(15.896:16.122,P = 0.617 > 0.05)、平均句子长度(23.790:
24.455,P = 0.689 > 0.05)和平均 T 单位长度(21.692:21.439,P = 0.261 > 0.05)与硕士论
文摘要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
单位长度反映句子的复杂程度,一般来说,句式越复杂,句子越长(刘黎岗、明建平,
2020)。表 4 表明,与硕士相比,语言学博士生在写作中更擅长使用句式复杂的长句,产出单
位长度随学段升高呈增长趋势。这与 Lu(2010)和 Jiang et al(2019)的研究一致。语言学博
士生从文献中习得较多符合学术规范的复杂句式,因此在观点输出时运用附加或嵌入结构句
子的能力显著提升,这一点可从平均子句长度这一指标看出。平均句子长度及平均 T 单位长
度也随平均子句长度增加而增加。如例(1)中,高频出现的子句有效扩展了 T 单位和句子
的长度。研究证实,产出单位平均长度随写作水平提高而增加(Wolfe-Quintero et al,1998;
Lu,2011)。因此,由表 4 可知,与硕士相比,语言学博士生写作水平有很大提升。与物理学
硕士相比,物理学博士生产出单位长度无显著变化,平均子句长度及平均句子长度两个指标
随学段升高呈小幅下降趋势。物理学专业学生虽然也阅读英文文献,但大多只关注专业相关
内容,对文献语言特征尤其是句法特征关注度不够。同样,输出时更多关注内容本身,而非
语言形式。因此,学生仍偏向于使用相对简单句式来规避错误。

(1) The innov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lies in proving that the target culture translators
try to understand with pre-cognition will react with it and turn out to be what enables them to
re-understand or re-define their own cultural background with strong evidence, as can be seen
in the case study of Richard Wilhelm, who re-interpreted biblical culture with essentials of the

71

正文.indd 71 6/14/23 9:11 AM


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

Yijing culture conceived in his way. [LDAC-16 ( 博士 )]

4.2.2 从属子句使用量
表 4 显示,语言学硕博士论文摘要中从属子句比例无明显差异(0.259:0.290,P = 0.86 >
0.05)。表 5 数据显示,物理学硕博士论文摘要中从属子句比例呈显著增加趋势(0.245:
0.281,P = 0.027 < 0.05)。
从属句比率是较常用的从属程度指标,体现文本长句质量(Lu,2011)。表 4 显示,从
硕士到博士阶段,语言学论文摘要中从属子句比例无明显变化。这表明语言学专业学生在硕
士阶段便能熟练使用嵌套结构拓展句子,使其表述更加灵活,而这一优势也一直延续至博士
阶段。由表 5 可看出,物理学博士论文摘要中从属子句比例显著提高。已有研究证实,使用
从属结构是语言发展到中高级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Ai & Lu,2013;雷蕾,2017),但从数
据来看,物理学硕士对从属句型控制能力不足。而进入博士阶段后,学生为能在国际期刊发
表更多论文以获得国际同行认同,逐渐重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因此,博士生更加注重复杂
句式结构的习得,熟练运用从属结构表达复杂逻辑关系的能力也随之提升。如例(2)中,
主句中的表语从句与结果状语中的宾语从句均用于说明困难之处,两个嵌套句式的使用使整
个句式更加灵活。然而这一结果与 Bulté & Housen(2014)的结论相悖,其研究结果表明,
学习者经过强化训练后,从属结构这一指标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差异可能与语料测量的
时间跨度相关。其研究中,被试只接受了 4 个月的写作训练,时间跨度明显低于本研究语料
的选取,而从属句类型繁多、结构复杂,多数学习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2) The difficulty of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ten depen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obe and the system, the couple strength, the position of the contact, and the
Hamiltonian and initial states of the prob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 can reflect the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itself. [PDAC-43 ( 博士 )]

4.2.3 并列结构使用量
表 4 显示,在并列结构使用量维度中,语言学硕博士论文摘要中并列短语数量呈显著
上升趋势(0.608:0.750,P = 0.002 < 0.05);并列句数量在硕博士论文摘要中无显著变化
(1.121:1.125,P = 0.812 > 0.05)。表 5 数据显示,物理学硕博士论文摘要中并列短语数量无
明显变化(0.515:0.478,P = 0.475 > 0.05);博士论文摘要中并列句比例与硕士论文摘要相
比显著下降(1.095:1.142,P = 0.024 < 0.05)。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语言学硕博士论文摘要中并列短语使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物
理学摘要中并列短语使用量无明显变化,这一现象可能与学科特性有关。社会科学主要依赖
个人阐释与劝说,通常要引用他人观点作为增强自己观点说服力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使用
不同修饰语评价他人研究结果,同时强调自身研究价值(刘盛华、徐锦芬,2017)。随着语
言水平的不断提高,语言学博士使用的并列短语形式也更加丰富。如例(3)中,作者以语
言生态学为视角进行语言规划研究,并列短语强调了语言生态学理论在语言规划研究中的重
要作用,凸显研究视角的合理性,引导读者认同自身的研究。对于理工科研究生而言,其研
究关注物质世界,研究方法客观程度高,作者倾向于淡化个人角色以强调所研究的问题(唐

72

正文.indd 72 6/14/23 9:11 AM


刘国兵 张茹昕

芳、许明武,2015),所以并列结构的修饰成分较少。由表 5 数据也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
是博士,其论文摘要都遵循学术论文写作的客观性特点。就并列句数量这一指标而言,语言
学硕士和博士使用量无明显差异;而物理学博士生并列句使用量明显下降。并列句处于句法
的低级发展过程,中低水平者只要掌握了并列连词或使用逗号,保持结构之间的平衡,就可
以拓展句子(徐素云、郭继荣,2020)。由表 5 可看出,物理学博士生使用并列句这种简单句
式的数量大幅减少,结合从属子句比例数量这一指标显著提高来看,物理学专业学生句法水
平在博士阶段有明显突破。语言学专业学生始终能将简单并列句的使用控制在合适的比例范
围内,因此,这一指标在硕博阶段无显著变化。

(3) It (linguistic ecology) will be applicable in the enrichment of language planning theory, and
be directive in the practice of language planning. [LDAC-48 ( 博士 )]

4.2.4 特定短语结构
表 4 显示,语言学硕博士论文摘要中每子句中的复杂名词性短语数量呈现显著升高趋势
(2.472:2.737,P = 0.013 < 0.05)
。由表 5 可知,物理学硕博士论文摘要中每子句中的复杂名
词性短语数量无显著变化(2.488:2.488,P = 0.926 > 0.05)。
复杂名词短语使用量是扩展句子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句子复杂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Hyland(2004)认为学术英语写作呈现高度名词化特征,动作和事件往往通过名词而非动
词表述,藉此将复杂现象打包成句子的单一元素(潘璠,2016)。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不
同,汉语趋向于动态表征,而英文趋向静态表征(连淑能,2002),中国学习者写作时受母
语迁移影响更偏向于使用动词。由表 4 数据分析可知,语言学研究生使用名词写作的意识不
断增强,说明其经过长期英语语言及文化的学习,能够不断调整语言措词来适应和模仿英语
母语者思维方式,以使语言表述更接近本族语者。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学生有过度使用
名词短语现象,且所用名词短语结构多为介词短语(见例 4),造成语言表述方式单一(雷
蕾,2017;高军、杨璐,2018)。不可否认,语言学学生经过硕博阶段的学习,逐渐接近目
的语国家思维方式,母语对英语写作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少,这也是外语学习水平提升的
一种表现。由表 5 可看出,物理学论文摘要中名词短语使用量无明显变化,无论是硕士还是
博士,在论文写作中均不能有意识地使用名词短语压缩和整合信息,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较为
明显。

(4) …with the purposes of achieving a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 of jian, and examin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foresaid “Power Threatening Act” and the analytic framework for
jian discourses. [LPAC-29 ( 硕士 )]

5 结语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对比的方法,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考察了硕士至博士阶段中国不同
学科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词汇复杂度方面,语言学专业学生词
汇复杂度在硕士阶段进入高原期,物理学专业学生运用复杂词汇进行写作的能力不断提高;
句法复杂度方面,语言学摘要的句法复杂度各项指标呈上升趋势,表明语言学博士与硕士相

73

正文.indd 73 6/14/23 9:11 AM


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

比,其句法水平显著提高,而物理学专业学生论文摘要句法复杂度虽有突破,但不如语言学
专业学生进步明显,部分句法复杂度指标在硕博阶段出现停滞现象,使用长句及复杂名词短
语的能力有待提升。
研究结果对学术英语教学具有启示意义。(1)虽然硕士生英语写作水平相对成熟,但
与博士相比,其英语驾驭能力仍有待提高。硕士生在关注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应当注
重提高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有意识地积累高级词汇及复杂句型并进行写作模仿和训练,使语
言表述更加符合国际学术规范。(2)语言表征与思维模式相互观照,学习者应多关注中西方
思维模式的差异,在文献阅读及学术写作时区分两种语言在词汇使用及句法结构等方面的异
同。(3)高校应重视对研究生学术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同时,学
术英语写作课程的设置应兼顾学科差异,传授符合学科特点的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策略,以
提高不同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
AI H Y, LU X F, 2013. A corpus-based comparison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NNS and NS university students’
writing[C]//ANA DÍAZ-NEGRILLO, NICOLAS BALLIER, THOMPSON P. Automatic treatment and
analysis of learner corpus data.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BULTÉ B, HOUSEN A, 2012. Defining and operationalizing L2 complexity[C]//HOUSEN A, KUIKEN F,
VEDDER I. Dimensions of L2 performance and proficiency: complexity, accuracy and fluency in SLA.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BULTÉ B, HOUSEN A, 2014.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short-term changes in L2 writing complexity[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6: 42-65.
CROOKS G, 1989. Planning and language variation[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1: 367-383.
CROSSLEY S, MCNAMARA D, 2009. Computational assessment of lexical differences in L1 and L2
writing[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 119-135.
CROSSLEY S, MCNAMARA D, 2014. Does writing development equal writing quality?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L2 learner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6: 66-79.
ENGBER C, 1995. The relationship of lexical proficiency to the quality of ESL composition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 139-155.
HOUSEN A, KUIKEN F, 2009. Complexity, accuracy, and fluenc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 30(4): 461-473.
HYLAND K, 2004.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JARVIS S, 2013. Defining and measuring lexical diversity[C]//JARVIS S, DALLER M. Vocabulary knowledge:
human rating and automated measures.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ed online: 14
August 2013. DOI logohttps://doi.org/10.1075/sibil.47.03ch1.
JIANG J Y, PENG B, LIU H T, 2019. Syntactic complexity development in the writings of EFL learners:
insights from a dependency syntactically-annotated corpu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46: 1-13.
LAUFER B, 2003. The influence of L2 on L1 collocation knowledge and on L1 lexical diversity in free written
expression[C]. COOK V. 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74

正文.indd 74 6/14/23 9:11 AM


刘国兵 张茹昕

LU X F, 2010. Automatic analysis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15(4): 474-496.
LU X F, 2011. A corpus-based evaluation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measures as indices of college-level ESL
writers’ language development[J]. TESOL quarterly, 45(1): 36-62.
LU X F, 2012. The relationship of lexical richness to the quality of EFL learners’ oral narratives[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6(2): 190-208.
LU X F, AI H Y, 2015.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college-level English writing: differences among writers with
diverse L1 background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9: 16-27.
MCCARTHY M, 1990. Vocabular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AD J, 2000. Assessing vocabula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EHAN P, 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E-QUINTERO K, INAGAKI S, KIM H Y, 1998.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writing: measures of
fluency, accuracy, and complexity[M].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urriculum Center.
鲍贵,2009. 英语学习者作文句法复杂性变化研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41(4):291-297,321.
鲍贵,2011. 不同课程水平英语学习者词汇复杂性研究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4(4):55-60,
127-128.
戴运财,周琳,2016. 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不足与对策 [J]. 外语界(3):57-63,96.
蔡基刚,2017. 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论文写作问题研究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4):37-43.
高军,杨璐,2018.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词块使用研究 [J]. 外国语文,34(6):77-85.
雷蕾,2017. 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句法复杂度研究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0(5):1-10,159.
连淑能,2002. 论中西思维方式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40-46,63-64.
刘黎岗,明建平,2020.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句法复杂度特征研究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3(5):
101-108,160.
刘盛华,徐锦芬,2017. 基于语料库的我国学者多学科学术论文言据性研究 [J]. 外语与外语教学(6):
61-70,147.
潘璠,2016. 语料库驱动的英语本族语和中国作者期刊论文词块结构和功能对比研究 [J]. 外语与外语教
学(4):115-123,150-151.
唐芳,许明武,2015. 英语写作者身份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外语界(3):41-50.
王磊,刘思彤,2020. 中国理工科研究生英文摘要写作的语用身份建构 [J]. 中国 ESP 研究,11(1):13-
20.
徐素云,郭继荣,2020. 协同效应下的英语读后写作文本特征动态发展探究 [J]. 外国语文,36(2):152-
160.
张会平,张思雨,2020. 中学生笔语句法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 [J]. 外语研究,37(6):60-66,73.

75

正文.indd 75 6/14/23 9:11 AM


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

作者简介:
刘国兵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通信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 46 号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公室。邮编:453007。电子邮箱:
liuguobing55@163.com

张茹昕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通信地址:河
南 省 新 乡 市 建 设 东 路 46 号 河 南 师 范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办 公 室。 邮 编:453007。 电 子 邮 箱:
amber85458@163.com

(责任编辑:徐立新)

76

正文.indd 76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基于 ESP 理念的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
体系构建探索 1*
黄 萍 常鹏云 重庆大学

提要: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大学英语课程长期以来存在课程设置割裂、
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本研究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 ESP 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提出了解决
本硕博课程壁垒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使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更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开
放性,避免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内容碎片化及重复问题。课程体系引
导各层次教学根据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次授课。课程体系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所
在学科的内容,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研究兴趣。
关键词:ESP 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

1 前言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本硕博在课程设置存在各自为阵、课程体系割裂、教学内容重复等问
题。由于本硕博课程设置之间缺少联系,造成课程系统性不强、课程内容重复、层级性模糊,
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更无法实现培养国家迫切需要
的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最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简称《指南》
)也强调,学
生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文素养。英语作为学生知识创新、潜力发挥和全面发展的基本工具
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发挥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和提升国家软
实力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发挥这些作用已引起众多学者关注(蔡基刚,2010;贾国栋,
2006;黄萍等,2017;黄萍,2020)
,并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研究发现大学英
语教师在教学中更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蔡基刚,2010;南佐民,2005)
。同时,教学目标和内容没有充分考虑语言知识技能和学生专
业知识的融合(黄萍,2020)
,致使学生的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脱节。更令
人担忧的是,由于毕业多年,大多数教师缺少知识更新的意识,故步自封,又缺乏系统的学术
训练,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将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教学效果不佳(黄萍,2020)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学习为中心”(Hutchinson & Waters,1987),基于专门用途
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 ESP)的课程教学理念,提出构建大学英语本、硕、
博三层次课程体系,以解决各阶段课程之间的壁垒问题。

2 研究基础
ESP 教学与研究起源于二战之后,当时主要是为目的国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由于培训

* 本文系重庆大学 2021 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项目“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的发展与


实践”(项目编号:2021CDJSKCG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77

正文.indd 77 6/14/23 9:11 AM


基于ESP理念的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课程目的各不相同,ESP 课程有别于传统的通用英语,必须基于课前的需求分析设计课程
大纲和教学方法,因此 ESP 专家和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多相关研究,如
Hutchinson & Waters(1987)总结出 ESP 课程设置的三种方法:以语言知识为主、以技能
为主以及基于需求分析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置(Richterich & Chancerel,1980;
Richards,2001)。其中“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是 ESP 专家所推崇的,因为它更
体现了 ESP 教学的实质。ESP 专家将课程设置与语言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等结合起来,
认为外语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一个领域,应该重视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相关研究(Christie,
Macken-Horarik,2011;Paltridge & Starfield,2013;Belmonte & Agüero,2021),充分吸收
教育学领域的先进成果,让 ESP 教学顺利进行(姜毅超、李娜,2010)。鉴于 ESP 课程教学
设计的特点,国内有学者意识到 ESP 课程教学或许是解决大学通用英语教学的途径(黄萍,
2010,2020;蔡基刚,2014,2015;陈颖芳,马晓雷,2018)。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时代的到来,以及大学新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ESP 教学将是我国
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蔡基刚,2007,2010,2015)。近年来,很多学者基于本校实践
经验,探讨了 ESP 课程设计模式以及与 ESP 课程相关的研究。如陈颖芳和马晓雷(2018)借
鉴合法化语码理论提出了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大学英语知识体系。王蓓蕾(2004)从社
会需求、ESP 教师和学生三方面说明了开设 ESP 课程的必要性。另外,针对 ESP 教学各环节
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 ESP 课程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黄萍
(2010)通过对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理论的探讨,提出以任务为中心的专业英语课程设计,并
通过对两个案例分析,探讨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阮绩
智(2005)以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目标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课程教学应遵循的
原则,希望对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有所帮助。梁雪松等(2006)针对英语专业的 ESP 课程进
行调研,发现在教学目标、师资、教材、教学质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并提
出了评估、跨专业合作、教材竞标等一系列的对策,以期提高 ESP 专业教学质量。杨凤军等
(2011)从 ESP 视角出发对成都体育学院体育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进行研究,也发现课程设
置、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从上述研究中不
难看出,我国学者对 ESP 课程研究十分重视。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我
国的 ESP 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大多依靠教师的经验或者单纯依靠语言
学方面的理论来探讨课程设置。(2)虽然许多研究都指出了现阶段 ESP 教学在课程设置、教
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教材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
策,或者只是粗略地提出一些笼统的思路。要真正解决 ESP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教学
质量,就必须做细致研究,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对策。(3)目前的 ESP 课程设置并未涉
及本硕博一体化课程建构,相关研究均停留在探讨单一课程的层面,鲜有专家把本硕博大学
英语课程联系起来,分层次、系统地、以开放的模式对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进行探究。
基于此,本文探讨基于 ESP 课程教学理念的本硕博课程体系,试图构建具有系统性、层
级性、开放性特点的课程体系,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各课程之间的壁垒与重复问题,同时搭
建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平台,引导大学英语教师通过 ESP 课程教学,尝试走出已有的舒适
圈,解决前言中提到的问题。

78

正文.indd 78 6/14/23 9:11 AM


黄 萍 常鹏云

3 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 ESP 课程教学理念,本文提出了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包括本、硕、博三层次
英语课程群。每层级侧重点不同,但又有所覆盖。所有层级的课程设计都根据国家发展、社
会需求和学生需求进行调整。

3.1 课程体系特点
3.1.1 系统性
基于作者所在学校的学科特点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的框架以
Hutchinson & Watens(1987)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为核心,以培养具有较强
外语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语言与学科 / 专业发展并重,强调语言应用和学术
能力培养并重,服务于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需求。
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强调从本科、硕士到博士阶段的系统性课程设置(如图 1 所
示),课程体系涵盖三个层面的课程群: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群(包括学业 + 学术素养课程群
和拓展课程群)(本科阶段)、学术与专业交流课程群(硕士研究生阶段)以及国际学术交流
课程群(博士研究生阶段)。三个阶段均围绕培养学生的四会能力(语言沟通、合作、批判
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展开。

图1 大学英语本硕博 ESP 课程体系

(1)以培养通用语言交流 + 学术素养为目标的本科英语。本科阶段系列课程以能力、素
养提升为目标的通用英语交流为主体,主要引导刚迈进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从高考的应试教育

79

正文.indd 79 6/14/23 9:11 AM


基于ESP理念的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转向探究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初步学术意识。本科阶段开设学业素养系列课程
和拓展系列课程为主。前者既强调学生通用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基于项目的探究型学习,
培养学生用英语开展与大学生生活、大学课程学习以及社会热点等相关话题的研究与探讨。
后者强调以培养学术素养为目标的通用学术交流能力,在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
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用学术素养及通用学术交流能力,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拓
展学生全球视野。本阶段课程目的,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二是让他们具备走向职
场后可能涉及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职场英语邮件写作、会议组织、陈述以及会议纪要等方面
的英语应用能力。
(2)集专业交流与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硕士英语。硕士研究生阶段系列课程强调语言能
力和学术 / 专业交流融合,着眼于较高层面的专业沟通能力培养,从培养学生体裁能力(各
专业体裁)、文本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入手,促进学生在学术与专业语境中用英语实现交流。
此阶段弱化了通用语言技能的训练,开设了提升研究生专业交流能力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群,强调专业交流能力的培养,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内容与语言结合,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学习专业知识,从而进行批判性阅读,并与国际同行专家进行交
流,如:专业交流英语课程从文本能力、体裁能力和社会能力入手,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学术
/ 专业交流英语(工程、建筑、信息、力学与管理类)和特殊专业交流英语(如新闻与传媒、
艺术与文化、影视体验等)。
(3)以提升专业学术英语交流为目的博士英语。博士英语课程设置对于学术化和专业化
的语言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为主干,以产出性技能为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中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撰写专业
学术论文、学术讲座发言稿等。
大学英语本、硕、博三阶段的课程建构围绕培养学生四会能力,旨在解决不同层次大学
英语壁垒问题,强调语言在各学科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性。本研究提出的大学英语
本硕博课程一体化课程设计是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 ESP 课程设计,它有别于传统的语言
课程设计,涉及内容和课程安排是 ESP 课程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开放性、灵活性与动态性,课
程设置随本硕博一体化课程课程安排不断完善和深入。
3.1.2 层级性
课程团队在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框架的同时,强调课程体系的层级性发展(如图 2
所示)。

图2 大学英语本硕博 ESP 课程体系建构层级性特点

80

正文.indd 80 6/14/23 9:11 AM


黄 萍 常鹏云

图 2 解释了从本科到博士三阶段专业内容与语言能力培养的占比。基于需求角度的 ESP
课程教学理念,专业内容随着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深入而递增,语言学习随着学生语言能力不
断提高占比下降,但更多体现在得体的语言表达上。关于专业内容递增后英语教师如何驾驭
的问题,项目团队成立了一个跨学科教师共同体,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探讨,英语教师
通过团队培训和相互观摩来克服对专业内容的恐惧。因为篇幅的原因,这里不展开论述。
3.1.3 开放性
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力图体现其开放性。目前作者所在学校开发了十余门“菜单”
式系列课程,除本科一年级每学期必选一门学业素养或者拓展课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
需求和兴趣从中任选 2 门课程学习,如针对出国的雅思、托福语言培训,研究生考研英语培
训,以及提高文化素养、拓展人文知识面的课程(跨文化交际、TED 演讲等)。硕士研究生
阶段学生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自由选择课程。此外还鼓励具有较好学术能力的本科生选择更
高层级的课程,充分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特点。开放式的课程体系旨在根据学生需求与
兴趣来选课,以真正实现资源调配合理、按需设计课程的原则。

4 研究方法
为了检测本课程设计体系有效性,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微信文本和开
放性访谈验证其有效性。

4.1 微信文本
本研究收集的微信文本来自作者所在学校跨学科教师发展团队以及团队成员与研究者之
间 2017—2021 年的私人微信聊天记录。微信聊天是有意义的交流,通过聊天研究者可以在与
环境有关的人物和事件的持续交流中收集数据。开始的聊天是在自然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记
录,因此所获取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4.2 开放性访谈
本研究在某重点大学选取了 150 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这 150 名学生来自本科和硕士各
一个班、博士两个班,其中 27 名本科学生、35 名硕士以及 88 名博士生。本研究采用了开放
式匿名访谈,时间主要在课中和课后,让学生对课程安排、讲授内容、形式、考试方式等进
行评价,由小组长收集起来提交给研究者,以便让数据更加客观和不受教师的影响。

4.3 研究工具与数据分析
研究工具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法。数据包含了四年多来通过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微信聊天
记录、研究者与团队成员的微信聊天记录以及对四个班学生的开放式访谈记录。微信和访谈
记录分析采用了分析归纳法(Goetz & LeCompte,1984)和常数比较法(Huberman & Miles,
1994)进行分析。根据本研究特点,本研究采用了主题性编码来分析数据。首先下载所有微
信聊天记录,阅读第一遍时,勾出(划出)主题词,过几天读第二遍再次划出主题,然后对
这些主题进行合并和归类,阅读第三遍时对归类进行再次确认,最后分析这些数据。

81

正文.indd 81 6/14/23 9:11 AM


基于ESP理念的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5 结果讨论
本研究旨在基于 ESP 课程教学理念建构课程设计体系,解决目前本硕博大学英语课程内
容的重复,不能较好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问题。

5.1 课程的系统性和层级性更能满足各层次的需求
课程分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如图 2 所示,课程内容没有重复,而是基
于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本硕博一体化课程设计基于专门用途英语“以学习为中心”课程教
学理念,强调学以致用,所开课程均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用英语的领域去开发和
设计。如本科第一学期的英语课程注重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衔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
当前的一些社会与自然问题,并进行议论文写作,从而为第二学期的项目报告陈述与写作打
下基础。第二学期基于项目的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学术规范能力,了解如何
转引和重述专家的观点,了解项目总结、期刊论文摘要的区别与写作要领。本科二年级拓展
课程提供各种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所需要的英语课程,因为学生到高年级时的需求都不一样,
有的准备出国深造(需求是雅思和托福考试),有的准备考研(针对考研的课程),还有的学
生想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如跨文化交际英语、科技英语,以及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
等)。硕士英语避免了与本科英语的重复,根据学生和课程所需,对语言与专业内容的比例
进行了设计。并通过项目和专业所需任务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尽量去运用英语,从而锻炼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体系还
在试用阶段,其体系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优化。

5.2 本硕博课程设计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本硕博课程体系催生了跨学科教师发展。这种课程设计模式将学生的专业学科特点融入
不同层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构建了系统化、多层次的英语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阶段
高素质人才的发展需求。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师一直沿袭多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即
以教师为主导的课文讲解与分析教学方法,更多地关注语言形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未来
工作中使用的语言。近年来,大学英语也在改革,开始关注产出性技能的培养。提倡项目 /
任务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并鼓励采用基于内容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多老师没有思考内容是
否符合学生的需求,一般都是跟着教材的引导开展教学,导致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脱
节。本课程体系模式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进入学生所在的学科领域。正如一位教师所说“课程
体系的改革让我们有了危机感,以前熟悉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要完全改变,开始感觉不适应,
但走出了这个舒适圈,对教师们来讲也是一个机遇,我在跨学科团队中和同行交流后让我对
目前课程的教法有了很多感受,我也上网去查看了相关研究,加上学院组织的一些讲座,使
我有了写作的冲动。”(微信文本记录)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语言基础提高与综合应用能力
脱节、语言学习与学科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脱节的问题。该模式结合国家发展、社会需求、
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学生需求,建立学生学科学习需求与大学英语之间的联系,按照本科
生、研究生、研究生的分层指导,构建与学科内容相关的递进式英语课程模式。
本课程体系除了分层管理与建构各层次英语课程外,教师们借助各种教改项目构建了本
硕博各层次英语教学模式,将专业学习融入英语学习,有效提升了各层次学生的专业与学术
交流能力。鉴于本校以理工科为主的特点,本研究者紧扣理工科学士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需

82

正文.indd 82 6/14/23 9:11 AM


黄 萍 常鹏云

求,对有效促进学生学术英语知识与技能习得、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及学术交流能力等方面
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正如 A 学生在访谈时所说“我们了解了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和参与的各种程序,并通过模
拟国际学术会议陈述学会了得体的语言表达,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老师还根据语
言学理论为我们梳理了论文各部分的语言逻辑性,让我们受益匪浅”(开放式访谈,2021 年 6
月 26 日)
。本体系还促进了学科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使大学英语教师克服
了对专业知识教学的恐惧,促进了“英语 + 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学科教师带领博士生找
到英语教师进行论文语言润色,在润色过程中让英语教师更加了解学科内容,并在面对专业
内容时更有自信。

6 结语
为解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长期存在的问题,本硕博课程体系基于“以学习为中心”课程
教学理念,提出了以课程设置系统性层级性开放性、教学模式创新性、语言和专业教师融通
性为主要特点的内容语言融合的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框架,并基于 ESP 课程设计理念,
采用项目 / 任务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创新了教学模式,满足了本硕博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
和发展需求,促进了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融合发展,推进了公共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探
索出一条提升学生国际交流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本
科生英语明显好过硕士生,硕士生英语好过博士生。这给本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研究目
标,即大学英语本硕博一体化如何解决本硕博学生英语倒挂的问题。

参考文献:
BELMONTE M, AGUERO M F, 2021. Teachers’ narratives of resistance to Madrid’s bilingual programme: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secondary education[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63 (1): 1-5.
CHRISTIE F, MACKEN-HORARIK M, 2011. Disciplinarity and school subject English[C]//FRANCES C
F, MATON K. Disciplinarity: 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175-196.
GOETZ J P, LECOMPTE M D,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M]. Orlando:
Academic Press.
HUBERMAN A M, MILES M B, 1994.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C]//DENZIN N K, LINCOLN
Y 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
HUTCHINSON T, WATERS A, 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TRIDGE B, STARFIELD S, 2013. The handbook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Malden: Wiley-
Blackwell, Publishing. 
RICHARDS J C, 200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TERICH R, CHANCEREL J L, 1980. Identifying th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M].

83

正文.indd 83 6/14/23 9:11 AM


基于ESP理念的大学英语本硕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Oxford: Pergamon.
蔡基刚,2007.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27-32,80-81.
蔡基刚,2010. 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 [J]. 外语研究(2):40-45,112.
蔡基刚,2014. 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 [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14.
蔡基刚,2015. 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回顾、问题和任务 [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3(1):68-72.
蔡基刚,廖雷朝,2010. ELE 还是专门用途英语,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 [J]. 外语电化教学,7(5):
20-26.
陈颖芳,马晓雷,2018. 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大学英语知识体系——基于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视角
[J]. 外语界(3):38-45.
黄萍,2010. 大学专业英语课程设计与任务教学方法的运用 [J]. 中国 ESP 研究(1):144-150.
黄萍,2020. 中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的发展与实践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黄萍,2022.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作用探讨 [J]. 中国 ESP 研究,27(1):1-8.
黄萍,张秀娟,潘晶晶,2017. 通用英语还是专门用途英语?还原专门用途英语的本来面目 [J]. 中国 ESP
研究,10(1):12-20.
贾国栋,2006.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外语界(S1):69-73.
姜毅超,李娜,2010. 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 20 年 : 回顾与思考 [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2(2):
104-109.
梁雪松,陈黎峰,陆莺,2006. 英语专业 ESP 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J]. 外语界(4):30-35,62.
南佐民,2005.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对策——从专门用途英语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
题谈起 [J]. 外语界(5):42-45.
阮绩智,2005. 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 [J]. 外语界(3):26-31.
王蓓蕾,2004. 同济大学 ESP 教学情况调查 [J]. 外语界(1):35-42.
杨凤军,李在辉,方永,杨飞,2011. ESP 视角下的体育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基于对成都体育
学院体育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 [J]. 山东社会科学(5):172-174.

作者简介:
黄 萍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 博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虎溪
花园 3 单元 5-1。邮编:401331。电子邮箱:515368646@qq.com

常鹏云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博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重


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401331。电子邮箱:405074874@qq.com

(责任编辑:蔡鸿)

84

正文.indd 84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
设计——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课程
第三单元为例 1*
孙 蓓 秦 飞 李元凯 上海公安学院

提要:警务英语是一门结合英语语言应用与公安专业知识的专业基础课程,除培养学生的
语言应用能力外,还应加强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尝试运用 ESP 需求分析理
论,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出发,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第三单元为例进行教学任务设
计,探讨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新路径。实践证明,ESP 需求分析理论指
导下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铸魂育警进行有机融合,形
成具有公安特色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关键词:课程思政;警务英语;ESP 需求分析;教学任务设计

1 引言
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强调“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石建勋等,2017)。

2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
基于价值塑造的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指的是公安院校 ESP 教师(教官)在日常授课
过程中,紧密结合公安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与公安专业警务英语教
学任务,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
落实到我国公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理应成
为当下公安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破解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瓶
颈,将价值塑造融入警务英语课程的知识传授和实战应用能力培养中,形成具有公安特色的
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 本文系 2021 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公安本科院校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研究——以‘公安


监所管理警务英语’课程为例”(项目编号:C20212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85

正文.indd 85 6/14/23 9:11 AM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课程第三单元为例

3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原则

3.1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3.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民警察意识和执法为民理念
Daniels(1982:67)指出,“价值观需被连接并融入一个系统中,才能具备对所有个体
的共通性和重要性”。以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教学内容应侧重警务英语的实际使用
情境和频率,培养学生身处不同的涉外执法岗位有效进行情景对话和提供涉外执法服务的能
力。
3.1.2 有利于增进公安课程思政教学实效和成果转化
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成果转化落地的具体实践形式有三种:其一,举办“红色记忆催
奋进——庆祝建党 100 周年警务英语短文”征文比赛和“忠诚警魂人民至上”警务英语主题
演讲,组织参观各类警务主题教育基地等;其二,强化学习宣传典型人民警察英雄人物及其
事迹的英语阅读材料,诸如线上线下全方位学习各类党员民警先锋、典型事例和优秀案例,
示范带动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其三,把握公安院校学生为期一个月封闭式军事化
训练的心得体会,锻造新时代预备监管民警必备的政治素养和警察意识。
3.1.3 有利于传递跨文化知识和涉外情境执法价值观
特殊疫情期间,上海市某看守所羁押的一名外籍在押人员,自述已出现发烧症状,思想
情绪也极不稳定。管教民警始终坚守“外籍无小事”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了监所安
全。授课教师应善于运用“短频快”的微课程教学形式,深度挖掘和提炼公安专门用途英语
课程所蕴含的跨文化警务知识和监所涉外执法情境中的“隐性”价值观。

3.2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3.2.1 目标性原则
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全程贯穿并蕴含于教学任务设计中,与此同
时,教学目标应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一是知识与技能要求。例如,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情境
创设的方式导入课程,在课堂上播放“监所战疫”系列微课程,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情境英语
会话内容的操练。二是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明确自身获取知识和技能
的程序步骤和做法,在此过程中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能否达成还会受到来自公安院校外部环
境以及学生个体内部环境的双重影响。
3.2.2 协同性原则
由于警务英语教材大多由英语教师负责编写,教材最初的编写定位较为侧重语言知识
和技能培训。例如,《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教材,在注重传授监所警务英语知识的同时,
更强调国外相关监所管理的文化导入。事实上,由监管业务专家和警务英语专业教师共同参
与编写的专业英语教材可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教材。公安专业课程教师与授课英语教师之
间的跨专业、跨部门和跨学科领域的协同合作,理应贯穿于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
的全过程。

86

正文.indd 86 6/14/23 9:11 AM


孙 蓓 秦 飞 李元凯

3.2.3 交互性原则
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的设计需依靠文本、视频或音频、课堂互动交流活
动和学生作业评价等教学内容的巧妙“组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与
学生在情感、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交流与互动,确保所授课程能够具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即课堂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警务英语教师宜采用启发性的交互
式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实现小组式的交互学习,由此保障警务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的顺利实施。

4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

4.1 教学案例整体描述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警务人才的“主阵地”,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需
契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课程是公安院校刑事执行
(监所管理方向)全日制第二专科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以 2020 年第 1 学
期为例,本课程基于学银在线平台,在线课程参与人数 220 人、参与考试人数 171 人、课程
通过人数 169 人,通过率为 98.83%。除上海公安学院外,另有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
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等 30 所高校共
计 420 人次在线共享并使用了这门独立 SPOC 课程资源(孙蓓,2022)。
4.1.1 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选自《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第三单元监所人员谈话教育“Unit 3
Education of Criminal Suspects in Jail by Conversation”。该单元共由八篇情景会话、两篇阅读
理解和一项实战会话训练三部分构成。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诉讼流程规定,通
过监所管教民警与外籍新收监人员的二十四小时、监所过渡期、被执行逮捕后、收到起诉书
后、法院庭审后、一审判决后、二审判决后及日常谈话及违规教育,展现出公安监管民警所
需具备的涉外执法能力以及对被监管人员进行心理分析、风险评估和对监所涉外案事件进行
处置的专业能力。两篇阅读理解,第一篇讲述了“哈尔滨杀警越狱案”,第二篇讲述了“云
南躲猫猫案一审五人分别获刑”。
4.1.2 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我院第二专科刑事执行专业(监所管理方向)新生,他们是从全国各所
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录用的人民警察学员,教育程度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大部分学生已经
掌握四千左右的英语词汇,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训练。从入学英语测试成绩
可以看出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以 2021 级第二专科一个授课班级内的
51 名学生为例,学生英语测试成绩低于 60 分的有 6 人,60 分至 70 分的有 26 人,70 分至 80 分
的有 14 人,80 分以上的仅有 5 人。
4.1.3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学情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满足监所涉外执法岗位需求,保障学生毕业后
能够迅速胜任监所涉外执法工作(孙蓓,2022),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听说和阅读写作能力,

87

正文.indd 87 6/14/23 9:11 AM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课程第三单元为例

为今后更高层次的专业警务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2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范例
由于该课程具有跨专业特色及专门用途英语属性,因此蕴藏大量可供挖掘的“显性”和
“隐性”思政元素,为课程思政的价值观融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和可行性。下
文将就价值塑造融入警务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大维度的教学任务设计做深入
探讨。
4.2.1 ESP 需求分析理论
Dudley-Evans & ST John(1998)认为,ESP 课程的基础,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用来满足
学习者的特定语言学习需求。所有关于 ESP 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决定都是基于学生为什么
需要学习该门课程,这种趋势促进了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的产生。ESP 需求分析被认
为是教师开展教学任务设计之前的主要步骤,它决定了教学任务设计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学习
者的潜在需求。因此,ESP 课程的教学任务设计非常强调对课程设计进行仔细和广泛的需求
分析(Johns,1991)。对于任何想要了解学生学习语言目的的教师来说,需求分析都是必不
可少的。这一理念对于指导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有重要
作用。
4.2.2 教学内容设计
范例一,第三单元听力设计:横向侧写“忠诚价值观”
(Daily Conversation and Education on Violation of Jail Regulations)
“日常谈话及违规教育”
在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时,授课教师需巧用监所日常管理与处置的真实情境会话内
容,这些源于监所管理实战工作的音频和视频是客观呈现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的最佳教
学资源。听力材料还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角色扮演(Role-Plays)或个人长谈(Individual Long
Talks)。此外,警务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应注重强化学生形成人民警察的“忠诚价
值观”。授课教师将“监室日常谈话及违规教育”的执法情境予以真实还原,例如授课教师
可以在听力材料中适时分享学生如何以契合的警务英语巧妙应对。听力材料中的监所管理
警 务 英 语 专 有 词 汇, 如“Detainee”“Custody Officer”“Detention Center”“Inmate”“Minor
Frictions”“Physical Conflict”。学生可以在听力录音播放后,登录“学银在线”学习平台,
在课堂内开展同步完成在线填空和随堂测试的翻转学习。
范例二,第三单元口语设计:外延拓展“为民价值观”
“主题辩论:在监所里工作的警察,有必要学习犯罪心理学吗 ?”(Thematic Debate:Is it
necessary for a police officer in prison to study criminal psychology?)
警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在公安监所管理涉外执法情境中的口语能
力。通过自由讨论、小组辩论、角色扮演和情境对话等教学任务设计,外延拓展人民警察的
“为民价值观”。 主题辩论是警务英语一种很好的课堂活动形式。英语主题辩论比赛,如“Is
it necessary for a police officer to study criminal psychology?”授课教师在布置该项课堂教学活
动前,提前向每位参与的学生告知辩论规则,确保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人民警察
的规则意识和纪律素养。如果学生使用错误的语音语调,或者语调让人听起来过于粗鲁,授

88

正文.indd 88 6/14/23 9:11 AM


孙 蓓 秦 飞 李元凯

课教师须及时纠正,并给学生提供更恰当的英语表达内容,实现公安监管职业场景内的确切
表达。在此课堂活动过程中,授课教师还可以必要时向学生输出价值观,即犯罪心理学理论
不应被认为是好的或坏的,相反它应该与监管实践工作经验互为补充。上述有关口语维度的
教学设计,通常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涉外监所警务执法的情境表演或角色模仿活动。因此,学
生应提前熟悉警务英语的语言交际规则,包括语调、说话方式和语域(register)等。
范例三,第三单元阅读设计:深度挖掘“公正价值观”
“云南躲猫猫案一审宣判五人分别获刑”(“Five Sentenced in Jailhouse Death Case”)
警务英语阅读教学涉及人民警察职业情境中的公正价值观,授课教师应该多角度地提
供完整的警务实战工作情境内容。通过“授之以渔”的方法,鼓励学生们能够尽可能地熟练
运用扫读(scan)、略读(skim)、发现细节线索(target details)、总结中心思想(summarize
key ideas)等英语阅读学习策略,深度挖掘隐藏于阅读材料中的“公正价值观”。阅读材料
“Five Sentenced in Jailhouse Death Case”,授课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予以深度融
合,并适时引入思维导图,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孙蓓等,2016)。2009 年 2 月,
云南青年李某在晋宁县看守所“非正常死亡”
。据当地公安部门通报,在押人员李某是在与
同室人员玩“躲猫猫”游戏时,不幸头部撞墙导致的意外身亡。该事件一经媒体报道后迅速
燃爆全网,“躲猫猫”一词也一跃成为当年的第一网红词。授课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环节,
要求学生识记该篇阅读材料中的专业英语词汇,诸如“jailhouse bullies and attacks(监所暴
力袭击)”“jail bully of the inmate(牢头狱霸)”“abuse and assault the inmate(虐待被监管人
员)”“surveillance cameras and security systems(监所内的监控摄像机和安全系统)”。授课教
师应该因势利导向学生们阐释公安监所民警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详解“玩忽职守罪”和“虐
待被监管人罪”的刑事犯罪要件。
范例四,第三单元写作设计:纵向呈现“廉洁价值观”
“看守所管教民警如何根据谈话教育要求,对外籍在押人员开展二审裁定后的谈话?”
(“How can the correction officer speak to a foreign detainee after a second-instance verdict?”)
警务英语写作教学价值观的呈现形式最为丰富,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显性呈现方式。
授课教师通过布置学生撰写英语反思小报告(reflection report),借助在线英语作文批改网站
和写作类应用软件进行拼写检查、语法更正和作文评分。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在
押人员二审裁定后的谈话,管教民警应掌握外籍在押人员的具体裁定情况,告知其按照相
关规定需将其调入已决犯监室,以及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上的在押人员需移送至监狱服刑。
这份写作训练的教学任务设计会涉及“second-instance verdict” 、“a three-month
(二审裁定)
sentence”(三个月刑期)、“jail”(看守所)、“legal documents”(法律文书)等专业警务英语
词汇的实践应用。此外,授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撰写主题小论文(essay)、犯罪报告
(correction officer)
(crime report)以及专业警务期刊如《狱警》 、 (crime and
《犯罪与少年犯罪》
delinquency)的读后感,纵向呈现人民警察的“廉洁价值观”。
4.2.3 教学评价设计
警务英语课程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评价和考核,主要采用线上考核 + 线下实训
的方式进行,具体实施情况根据疫情实际分成两类(孙蓓,2022)。

89

正文.indd 89 6/14/23 9:11 AM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课程第三单元为例

情况一:当疫情影响不严重、学生可正常返校时采取的考核评价方式
总评成绩 = 线上考核(30%)+ 线下考核(70%)
1)线上考核 =[ 分讲测试(30 分)+ 互动讨论(40 分)+ 考试(30 分)]×30%,合计:
100×30%=30 分
2)线下考核(传统教学模式组)=[ 期末考试(50 分)×50%+(课堂互动 + 翻转学习)(20
分)×10%+ 模拟监所实训(30 分)×10%],合计 100×70%=70 分
情况二:当疫情影响严重、学生无法正常返校时采取的考核评价方式
总评成绩 = 线上考核(70%)+ 线下考核(30%)
1) 线 上 考 核 = 签 到(10 分 )×10%+ 线 上 作 业(30 分 )×10%+ 课 堂 互 动(10 分 )×
10%+ 教学直播(20 分)×10%+ 资料阅读(10 分)×10%+ 线上考试(20 分)×20%,合计:
100×70%=70 分
2)线下考核由专题任务作业替代线下考试成绩,计 30 分。
4.2.4 教学过程设计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
思政教学任务进行过程设计。“课前段”包括应知性学情分析、教学预测和教学内容的科学
选择;“课中段”注重教学策略方法选择与贯彻实践;“课后段”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标
准,制定学生自主学习和线上学习资源的具体实施方案。
课前段“预热”。授课教师通过提前安排学生注册并登录“学银在线”慕课平台,向
学生提前布置当前监所热点执法问题。授课期间教师需继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的更迭和补充,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真实的反馈和评价。教师向学生布置项目式学习任务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 PBL)
。PBL 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由此可以“反客为主”

自主探索和领悟更为深刻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从真实涉外执法场景出发,启
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如,“假如疫情期间,我是看守所当值管教民警,面对外籍在押人员
突发高烧,我该如何快速处置”这一问题。该问题没有预设答案,但涵盖了监所涉外突发事
件处置教学内容的全部知识点。教师可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公安职业道德观和人文价值
观来佐证其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课中段“沉浸”。通过课堂这一开放场域(field),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使用英语互
动交流。互动中,教师应及时正面回馈和评价学生在交流中呈现出的价值观。通过向学生具
体介绍需要“参与”和“共情”的涉外执法情境,加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执法能力。在校内
模拟监所实践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即兴辩论等需要集
思广益和集体参与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实施课堂观察,考查学生如何表达这类问题中涉及的
价值观和主观态度。
课后段“反思”。搜集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信息,对于教师确立课
程目标大有裨益(孙蓓,2019)。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公安专业和职业兴趣,在课后积
极反思监所公安涉外执法领域的热点问题;鼓励并指导学生根据过往人生经验,分析价值观
在事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一份逻辑清晰、行文完整的英语反思报告
(mini-reflection report)。课后段的反思过程,虽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末端,但起到的作

90

正文.indd 90 6/14/23 9:11 AM


孙 蓓 秦 飞 李元凯

用却是最关键的。

4.3 教学实施成效
本案例在基于“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价值塑造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效。
首先,从提炼到融入,让人民警察职业核心价值引导警种职业精神培育。从问题提出到任务
牵引,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严格依据监管行业岗位标准予以建立,紧贴监管岗位的专业能
力发展需求。通过听说读写四大维度的价值塑造和忠诚警魂教育,重点端正了学生的入警
动机和从警目标,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监管涉外执法岗位的特殊性和在职监管民警的工作强
度,以此形成合理的职业认识和期待。
其次,从专属到共享,满足不同层次的监管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需求。通过情景对话、
阅读理解和实训会话的渐进式学习任务设计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教学方式更加
灵活,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实现监管英语教学资源的共享与辐射价值。
再次,从学习到参与,形成完整的学生成长环境。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贴近监管岗位
的专业能力发展需求,满足了学生从学习到参与、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谋求职业价值观塑造的
客观规律,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本单元授课获得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和监管实战单位同行的好评,教师凭借本课
程参加的 2019 年上海公安学院举行的首届课堂教学大赛“课程思政 + 智慧赋能”活动并获得
二等奖。根据该门课程教学任务设计的两门微课,一是“公安监所“战疫”之严把入口关”
参加“2019 年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评比·微课”获得全国
三等奖,二是“监所‘战疫’收押老外不发怵”参加了“2020 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警务人员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同时为公安信息化教学
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现实条件(孙蓓等,2022)。对于定位于“贴近一线,服务实
战”教育理念的警务英语教学而言,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显著。通过
深度挖掘、逐步提炼,展现出了本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未来警务
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来实现警务英语课程思政的育警目标,仍需更多
地将人民警察价值观的塑造及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崔磊,2011)融于 ESP 知识学习和
应用能力培养中。

参考文献:
DANIELS M,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elf-actualization in the writings of Abraham
Maslow[J]. Current psychological reviews, 2(1): 61-75.
DUDLEY-EVANS T, ST JOHN M, 1998. Developments in ESP—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1

正文.indd 91 6/14/23 9:11 AM


基于价值塑造的警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设计——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课程第三单元为例

JOHNS A, 1991.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its history and contributions[J].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1: 67-77.
崔磊,2011. 英国警务改革考察及其对我国警务改革的启示 [J]. 公安研究(2):80-87.
石建勋,付德波,李海英,2020.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是“三观”教育 [J]. 中国高等教育(24):
38-40.
孙蓓,2019. 需求分析理论下警务英语能力的改善研究——以上海巡警英语沟通能力为例 [J]. 中国 ESP
研究,10(1):82-89+108.
孙蓓,2022. 警务英语课程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语”课程为
例 [J].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5):79-89.
孙蓓,秦飞,2016. 浅析思维导图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国 ESP 研究(1):112-118+161.
孙蓓,秦飞,陈孝睿,2022. 慕课教学模式下警务英语教学策略实证研究——以“公安监所管理警务英
语慕课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为视角 [J]. 中国 ESP 研究(2):94-104.

作者简介:
孙 蓓 上海公安学院基础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方向)、警
务英语教学。通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崇景路 100 号基础部。邮编:200137。电子邮箱:
76712714@qq.com

秦 飞 上海公安学院交通与监所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公安管理与犯罪学。通信地址:上海市浦
东新区崇景路 100 号。邮编:200137。电子邮箱:2979729486@qq.com

李元凯 上海公安学院办公室助教。研究方向:警务跨文化交际。通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崇景路
100 号。邮编:200137。电子邮箱:25605070@qq.com

(责任编辑:孟晖)

92

正文.indd 92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基于 CBI 理论的英译教学研究——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省略句为例 1*
王晓慧 高菊霞 西安工程大学

提要:本文在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理论(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 CBI)的指导


下,基于北大法宝英文译本库开展翻译教学研究。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
《民法典》)法律条文中描述文本、内嵌文本和复杂文本进行比较,从用词、句式、衔接三个
层面分析、归纳及总结《民法典》中省略句的翻译教学方法。从为立法者服务的角度,研究
法律文本典型的省略句翻译问题,探索中文法律文本英译的核心问题;同时本研究,从中西
法律文化差异性视角分析《民法典》中的省略句及法律术语,发现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值得注
意的省略句英译问题,探索 CBI 法律翻译教学的文本分析方法。本文以期为专门用途英语教
师的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法典》;省略句英译;法律文本翻译;内容为依托教学理论;专门用途英语

1 引言
2021 年生效的《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立法文本对于中国法律法
治体系的对外传播、法治形象塑造、比较法研究开展等现实需求意义重大。《民法典》的英
译须高度忠实于原文本,通过译文中的字、词、短语、句子、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与原文
的全面忠实,建立起源语与目标语之间表达与接受、解释与理解、评价与认同等多重认知关
系。这就要求译者具备正确理解法律术语内涵、准确选择英语表达法律问题及完成中西法律
文化顺畅交流的能力。
出于语言风格、法律叙事内容、意识形态的综合考量,法律文化信息内容的删减考验
译者能力,很有研究价值。这不仅是因为法律术语翻译是实现汉英双语一致性的双重认知
过程,更是译者摆脱源语文本的束缚,转而成为文本的制作者并基于交际环境选择翻译策
略的过程(Sarcevic,1997)。以往研究大多从微观角度出发,为解决某些翻译中的具体问题
提供借鉴或参考,比如将法律文本中的字省略句式处理为英语的定语从句(全小艳、陈伟,
2012)或状语从句(索燕京、张宁,2009),少有研究从 CBI 理论视角分析探讨法律翻译教
学中的问题。本文采用平行语料库的方法,从词汇、语义以及术语等层面分析《民法典》文
本翻译策略;运用跨文化的翻译教学方法,关注术语译名的概念迁移及其规范性问题;从翻
译准确性和法律文本的体征等角度提出合理修改意见,以期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 本文系 2021 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新文科背景下法律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FS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93

正文.indd 93 6/14/23 9:11 AM


基于CBI理论的英译教学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省略句为例

2 理论依据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 ESP)的分支学科之一,法律英
语翻译研究经历了需求分析、目标环境分析、语篇分析、技能与策略分析四个阶段之后,现
正在经历以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的第五个阶段。法律翻译教学的重点
是法律语言(语法、词汇、语域)的表达、翻译策略、语篇及体裁类型的讲解;法律翻译教
材来自真实的立法和司法文件以及法学家的论著,教学内容为真实的法学知识,教学目标旨
在满足法学或英语相关专业学生群体的需求(张清,2019)。
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两类,即以语言为工具进行专业学科教学、侧重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的
目标和以学科内容为依托、以学习专业学科语言为主的目标(都建颖,2011)。在 CBI 理论
框架下探讨法律翻译教学,以语言教学为主要目标,课堂所学的法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法律
纠纷、传递法律思想和文化,其教学理念完全契合专门用途英语主干教学的初衷,成为开展
法律翻译教学坚实的理论基础。
CBI 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将《民法典》法律文本英译作为研究对象符合以学科知
识为核心、语言材料真实、学科和英语相融合的 CBI 原则。具体而言,翻译涉及法律条款、互
文性、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及读者可接受性等各种错综复杂关系制约(张
法连,2021)
。在教学中,学生译者需根据文本功能分类,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处理法律文本
中的用词、句式以及语义衔接问题。CBI 理论的精髓在于教授语言内容,而法律术语承载了
CBI 理论的关键知识点,
《民法典》翻译教学需达成的目标是译文简明易懂。
《民法典》中有在
英美法系中较少出现、不符合法律文化范式但在中文语境中可接受的法律条款。因此,与《民
法典》翻译教学最为相关的不是所谓的拆合句等翻译技巧的讲解,而是基于法律文本类型差异
性的翻译策略运用能力的传授。教师需按照语言功能分类,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顺应法律
文本语境,培养学生处理法律条文句式英译的方法,实现 CBI 理论指导下的义“明”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第一,CBI 教学法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民法典》英译中的词类和句式转换问题?
第二,基于 CBI 理论的翻译教学是否实现了价值、知识和能力的有机融合?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北大法宝 1 英文译本库,对《民法典》进行检索,依据不同文本功能展开教学
研究。笔者采用课堂观察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
在英译教学中,师生选择北大法宝英文译本库 2 为基础语料库,从用词、句式及语义衔接

1 参见 https://www.pkulaw.com/english。
2 该库有专门的法律词典库可供使用,北大法宝机构旗下的专业译员使用 Trados、BNC、COCA 语料库和自
建的 US Code 语料库作为参考。

94

正文.indd 94 6/14/23 9:11 AM


王晓慧 高菊霞

三方面分析《民法典》法律条款的语体特征以及翻译教学中的词类转换和句式转换技巧。

3.4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西安某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 50 名学生,其中有 8 人上过法律
翻译课程,具有一定的法律英译实践经验。根据英语测试成绩将这 50 名学生分为 5 组,每组
10 人,实验课程要求实验对象以小组合作模式完成翻译任务。学生完成初稿之后,教师要求
其评价译文优劣。学生译文与官方译文进行比对的步骤:学生自译、教师体验翻译过程、视
译、同步翻译、指导学生构建法律知识系统等。随后学生比对北大法宝语料库的译文,评价
翻译质量。最后教师实验介入,从外在的逻辑形式、语法、词汇等三个层面来指导学生自评
和他评,时间为每次 30 分钟。前 10 分钟学生自评,自己给出书面纠正反馈;后 20 分钟布置
新的翻译任务,以此驱动学生合作学习,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法律翻译问题的策略和方案,促
使语言内容和法律思维的方式融入翻译教学中。

3.5 研究步骤
课前,学生通过翻译实践初步了解中英文在用词、句式、衔接、修辞等方面的异同,掌
握法律文本英译的基本原则和标准。课中,师生共同激活《民法典》背景知识、运用语言和
非语言知识分析《民法典》词汇、句式、语篇的特点,标注英译中的语言问题、理解问题和
表达问题。课后,教师结合高校翻译教学调查问卷结果,诊断、评价问题并提出教学改进
措施。

4 基于 CBI 理论的《民法典》的翻译教学设计
教学第一阶段,教师通过对《民法典》法律条款语言特点分析,让学生接受法律知识的
熏陶,达到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教学第二阶段,教师结合法律条款分析《民法典》英译中
的术语和句式、法律语篇的语境,讨论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关系。教学第三阶段,学生结合
《民法典》具体案例分析英汉法律文本用词、句式、语义衔接等方面的异同,结合平行文本
分析比较《民法典》人大版译本、北大法宝译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培养其
批判性思维能力。

4.1 基于 CBI 理论的描述性法律文本翻译


教师按照语言功能将《民法典》法律条款分三种句类,其中描述性法律条款呈现出形式
的程式性、内容法定性特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文本翻译之后,从语法、词汇、语义
及语用四个主要方面修改译本。最后完成原文解读、译文建构以及词汇库和语料库建立。具
体阐释参照北大法宝检索的翻译教学流程。

例 1: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宝译文:Succession shall, after its opening, be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n statutory succession; where a will exists, it shall be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provisions on testamentary succession or as legacy; or where there is an agreement for legacy

95

正文.indd 95 6/14/23 9:11 AM


基于CBI理论的英译教学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省略句为例

in return for support, it shall be handled based on the terms of the agreement.

此译文层次分明、通顺易懂、无歧义。原文中“有遗嘱的”后省略了“继承”一词。汉
语术语系统“法定继承”一词,有 lawful succession、legal succession 及 statutory succession 三
种译文,都是直译。法宝译文采用了 statutory succession 这个表述。译文中 shall be handled 出
现两次,分别阐释“有遗嘱”和“无遗嘱”两种情况的处置方法。

例 2: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法宝译文:A successor who, after the opening of succession, renounces the succession
shall make known his decision to renounce the succession in writing before the disposition
of the estate. In the absence of such an indication, he shall be deemed to have accepted the
succession.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民法典》源语篇,商讨合理翻译方法。“没有表示的”后省
略“行为”一词,译文将行为处理为 such an indication。who 后引导定语从句,情态动词 shall
在译文中出现两次。第二句添加了省略的人称代词 he(继承人)做主语。先确定主语,聚零
句为整句,形成清晰的主谓结构。

例 3: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
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
相应的履行请求。

法宝译文:Where parties have mutual obligations towards each other, the parties
shall perform the obligations at the same time if there is no order of priority in respect of the
performance thereof. A party has the right to reject any performance, if so requested, prior to
performance by the other party.

首先学生需要切分意群,然后分析重组省略句。“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之后省略
“债务”一词。party 在通用英语中意为“政党,聚会”,在法律语境中意为“当事人”。party
一词在译文中出现 3 次,目的是凸显其重要性。学生需严格地按照原文翻译,准确地表达法
律条文的内容、含义及效力。而“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其实是“so + request/
declare/indicate/ 其他动词”这个结构的常见表达。

例 4: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
其规定。

法宝译文:Where the non-performance of civil obligations is caused by a force majeure,


no civil liability shall arise therefrom, except as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any law.

“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一句之后省略“情况”。the non-performance 可理解为专业术语,


“不能履行”并非完整意义的清楚表达,它需要具体语境条件理解其含义。学生可以译出具
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平行文本,实现源语信息准确传达。a force majeure 意为“不可抗力”。法

96

正文.indd 96 6/14/23 9:11 AM


王晓慧 高菊霞

律英语中 where 引导状语从句情况比较多,是译者填补信息的一种常见方式。


通过描述性文本翻译实践,学生拓展了核心类词汇,积累了相关的法律翻译经验,为下
一阶段任务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4.2 基于 CBI 引导的内嵌文法律文本翻译


《民法典》中有部分法律事实陈述里嵌入一个强调重要概念的内容,通过法律条款中语
言以外的、现实信息缺失的那小部分实现整个法律条款的转折性发展。《民法典》条款已知
信息的省略看似简单,其实与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法律普及接受情况有着密切关系。学生在
理解《民法典》的框架概念基础上,分析以下例句在用词、句式、衔接方面的特点。

例 5: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
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宝译文:Where the parties agree that a third party performs the obligation to the
creditor, and the third party fails to perform the obligation, or the performance is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agreement, the debtor shall be liable to the creditor for breach of contract.

关于情态动词,教师需明确 shall 在法律英语语境中表达命令、责任、权利等意义。英译


agreement 添加了“不符合约定的”之后省略的“内容”。此外,学生按惯例将“第三人”汉
语表达式“直译”为英语的 third party。

例 6: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
条款的效力。

第一步:学生自译:Where a contract is not effective,revoked or terminated,it shall not


affect the validity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clause of the contract.
第二步:判断与评价:译文未完整表述核心内容,与源语风格不匹配。
第三步:对比法宝的译文:Where a contract is not effective yet or is null and void,revoked
or terminated,it shall not affect the validity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clause of the contract.
第四步:学生体验:自己的译文受限于法律词汇量,学生体察到法律文本的正式程度和
严谨性高于其他类型文本。
教师评价环节,“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之后省略“条款”一词。为了避免重要信息的遗
漏,译文出现 clause(条款)一词。动词短语 revoked or terminated 做后置定语。情态动词
shall 意为应当,表达强制语义。
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学生认识到语境中描述性词语的重要性。在表意的处理依据上能
够突破言内语境限制,减少主观臆断,提高了学生对法律术语、省略句、句式信息的解读能
力,形成了译文处理上的整体观照。

例 7:事业单位法人设理事会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事业
单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产生。

97

正文.indd 97 6/14/23 9:11 AM


基于CBI理论的英译教学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省略句为例

法 宝 译 文:Where an official of a public institution has a council, the council shall be


their decision-making organ, except as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law.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
of an official of a public institution shall be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r its bylaws.

教师要求学生从为立法提供服务的角度思考术语英译。“法人”是中国法律文化中所特
有 的, 可 译 为 juridical person、artificial person 或 corporation。artificial person 意 为“ 非 自 然
人”,corporation 是企业法人关系,而 juridical person 表达更为普遍和基本的关系。学生可将
an official 看作 juridical person 的一个具体类别。将 an official“部整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采
用异化翻译策略翻译中国特色的术语,即 legal representative 阐释“法定代表人”意义。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意识到正确选择翻译策略是基于语境因素的有意识关注,具体经验
调动,最终实现源语信息完整准确传达以及法律文化的有效交际。

例 8: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
死亡宣告。

法宝译文:Where a person declared dead reappears, the people’s court shall revoke the
declaration of death upon application of the person or an interested party.

此环节,为避免误译,学生需理顺法律条款文本意义,补充省略的“撤销”一词,调整
句子成分,保持原文的句意和逻辑。Where a person declared dead reappears 的情况体现了《民
法典》制定者对法律文化差异性理解和尊重,翻译时应添加原文主语“承担民事责任的人”,
才能更好地呈现原文的逻辑关系,明确表明立法意图。
教师鼓励学生从翻译准确性和法律文本体征等角度,归纳总结类似嵌套式的内容阐释、
常见省略译文的处理方法,总结英汉用词、句式、衔接、修辞等方面的异同。学生以小组为
单位分类整理法律术语,锻炼学生甄别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并在分析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分类
术语,在翻译实践中提高总结反思能力。

4.3 基于 CBI 引导翻译复杂文本


《民法典》中有不少复杂文本,法律条款的词语长、句式较复杂。译者需要根据其特点,
按照现实层面的语境额外添加信息,这对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在用词、句式、衔接方面进行
评价与修改之后,学生需回溯翻译,选词与学习总结相结合,坚持不断地进行练习。
在国际化需求下,如何把《民法典》翻译成符合国际需求的产品,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
题。具体而言,《民法典》翻译教学必须遵循以国家意识形态为导向,语言准确严谨,表述
严肃正式的原则。

例 9: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
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
责任。

法宝译文:Whoever conducts such acts as news reporting and supervision over public
opinions, among others, for public interests, may properly use the name, likeness, and

98

正文.indd 98 6/14/23 9:11 AM


王晓慧 高菊霞

personal information, among others, of a party to civil legal relations; and whoever uses them
improperly and infringes upon the personality rights of a party to civil legal relations shall
assume civil li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law.

“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之后省略了“行为”。学生翻译时,首先增添了
whoever。whoever 在译文中出现两次,引导主语从句。may 作为法律英语最常见的情态动词
之一,在法律语境中表达许可、允许某人做某事,非强制。shall 译为“应当”。具体而言,
教师处理译文时,需告知学生避免流于字面意义,对于模糊语英译需尽量符合英美读者习
惯,服务读者双语对照的需要。
延展训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目的性思维,以正确的翻译思路和判断决策力处理文本翻
译。比如,“I will never swerve from my declared policy on this matter.”中所用的 declared 要考
虑法律语境因素。如,通过译例分析,学生发现《民法典》中有不少条款未出现任何情态动
词,但其英译本则完全都以 shall 来处理的,一方面是将法律文本的信息有效传递出去的一种
翻译策略,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法律蕴含的强制执行意味,让语境与接受效果最大化。学生
补充被删减的内容,并比对平行文本,以最大限度降低译文质量造成的影响。

例 10:机关法人被撤销的,法人终止,其民事权利和义务由继任的机关法人享有
和承担;没有继任的机关法人,由作出撤销决定的机关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宝译文:Where a post of an official of a state organ is abolished, the official is


terminated, and their legal rights shall be enjoyed and their obligations shall be assumed by
the official’s successor; or if there is no such successor, their rights shall be enjoyed and their
obligations shall be assumed by the official making the abolition decision.

教师结合例 6 的中国特色的术语翻译教学方法,明确汉语中“法人”一词的宽泛概念,
即英语 legal person 中并不能与法人这一术语完全对等。《民法典》中英文表述需秉承一致性、
权威性、专业性特征。引导学生同伴评价,改为 a post of an official of a state organ。a post of
an official 意为“特定职位官员”
;虽是意译,但其翻译准确性可辨、可读,更接近“法人”
的含义。学生通过此环节可以掌握交际语境的真正含义,知晓术语译法多样性。
为了巩固运用法律知识及法律术语,解释译文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策略。锻炼运用学科
知识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学生依据空白处提供的意思,回译英文表达,进行短语完型,以
中国法标志性概念准确阐述为标准来判断所做译文是否完成法律翻译任务。

例 11: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
保护。

法宝译文:The mortgagee shall exercise mortgage within the prescriptive period of the
principal claim, failing which the mortgagee will not be protected by the people’s court.

学生首先确证表意是否准确,再看非语言内容所占权重,是否准确传递法律文化。此
“未行使的”之后省略“抵押权”。failing which 中间省略 exercise,人所共知的法律常
句中,
识,译文无须添加重复性内容。其中,civil action、action in civil cases、civil procedure、civil

99

正文.indd 99 6/14/23 9:11 AM


基于CBI理论的英译教学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省略句为例

litigation、civil proceeding 均表示民事诉讼,使用了意译、直译和释译三种翻译方法。其次,


进一步优化选词、调整语序、理清语言结构,直至学生自己满意为止。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
译文同法宝译文库进行比较,从而揣摩自己在翻译理解和表达上的得失。
教师反馈聚焦术语英译的概念迁移及其规范性问题。告知学生民事主体是理论上的概
念,既然用在实体法里,只能按其原义直接翻译,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the parties to civil
legal relations。此外,教师课堂点评译文时,英美法也没有“物权”的概念,借鉴大陆法系
国家的译法,翻译为 real rights。师生参考了同为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和加拿大魁北克等国家和地区的《民法典》
,教师从中文的“民事”一词引申出民事主体这
个概念,但此概念在上述国家和地区未发现。
处理复杂文本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情境语境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法律语篇类型,掌握处理英语复杂句和语篇信息
分析方法,提升转换意识和术语意识。

5 研究分析与讨论
除了语言能力、语篇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之外,很多和法律翻译相关的非语言因素需要
重视(见表 1)。《民法典》翻译教学的难点是译文的使用场合、要求、目的等影响法律文本
英译的语言外问题。因此,提高学生非语言问题的识别度和敏感度是关键。

表1 学生翻译问题统计表

语言内问题 语言外问题 百分比


语言问题 译文的使用场合 52.56%

理解问题(原文词语的词性、意义、搭配、语法) 译文的使用要求 29.44%

表达问题 译文的使用目的 18%

笔者发现,基于 CBI 教学理念的《民法典》翻译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灵活,能够引导学生


感知、探究、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能够结合大陆法系的术语表述中国法律概念、文化的术
语,重视交流语境和语义、句法以及特殊话语定义的术语。学生需突破法律文化隔膜所造成
的翻译瓶颈,选择正确的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能力,无需对目标国法律、文化和历史有全面
的掌握。

6 结语
在准实验研究中,我们将内容与语言相结合的教学与相对应的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比
较。 以语言教师与法律专业教师联合的 CBI 教学范式,通过对《民法典》的翻译案例及课堂
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翻译资源,提升综合翻译素养,培养批判性思
维能力,加强综合英语能力和跨学科翻译实践能力。《民法典》中省略句比较多。仅以省略

100

正文.indd 100 6/14/23 9:11 AM


王晓慧 高菊霞

句英译为研究问题切入口较窄。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找准法律翻译教学的定位,改革
法律翻译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建构与学科建设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MOHAN B A, 1986. Language and content[M]. Reading: Addison-Wesley.
SARCEVIC S, 1997. 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M]. 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都建颖,2011. 以内容为依托的学术用途英语教学:概念、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 [J]. 中国 ESP 研究(1):
55-65.
全小艳,陈伟,2012.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汉语法律文本“的”字结构英译研究——以 20 世纪 90 年代民商
法为例 [J]. 海外英语(17):156-157,170.
索燕京,张宁,2008. 汉语法律文件中“的”字结构的英译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1(5):117-120.
张法连,左文婕,孙润妤,2021. 法律英语教学中的 CBI 理论适用研究 [J]. 外国语文(6):131-136.
张清,2019.以内容为依托的法律英语教学探究——以美国合同法为例 [J]. 中国外语(2):13-17.

作者简介:
王晓慧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律英语翻译。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
19 号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邮编:710048。电子邮箱:douang118@163.com

高菊霞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 19 号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邮编:710048。电子邮箱:jxgao2007@sohu.com

(责任编辑:孟晖)

101

正文.indd 101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基于翻译目的论的测绘汉英翻译问题及对
策——以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为例
曲云英 杨 桃 信息工程大学

提要:本文在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的英译实践基础上,阐述了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的测绘专业文献在英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文本理解
问题、术语标准化问题、源语言文本与目标语言文本对等缺失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例
证说明,同时基于功能派目的论,提出优化译文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及翻译策略选择,以期为
测绘领域文献英译及测绘学术论文国际发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地测量学基础》;术语标准化;目的论;翻译策略

1 引言
近 年 来, 随 着《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指 南 》 明 确 将 专 门 用 途 英 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 ESP)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实践及翻译活动在全国高
校也趋于普遍。笔者所在学校为一所集文、理、工等在内的综合院校,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包括测绘英语。普通英语教师也从专业书籍和文献译介
实践开始,不断探究 ESP 教学的可行性及出路,其中一次实践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地
测量学基础》的英译和出版。该书的主要译者,在英译实践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测绘领域文
献英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例证说明,同时基于功能派目的论,提出优化
译文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及翻译策略选择,以期为测绘领域文献英译及相关学术论文国际发表
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大地测量学基础》英译实践
《大地测量学基础》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首版 2010 年 3 月由测绘
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于 2016 年 7 月出版,被教育部评选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级规划教材。全书系统而全面地讨论了测绘基准与大地控制网、大地水准面与高程系统、参
考椭球面与大地坐标系、高斯投影、UTM 投影与平面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的建立等测绘学的
基本问题,同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类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吕志平、乔书波,2016:1)。
该书英文版由德国 Springer 出版,全球发行。成书阶段,得到了汉诺威大学 Timmen Ludger
教授、奥登堡雅德大学 Jörg Reinking 教授和德国波茨坦地学中心 Guochang Xu 教授的逐字逐
句审稿,英国语言学博士 John Kirby 对书稿语言进行了全面审校,校对专家在回馈中对译文
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英文版著作 2017 年进入 Springer“最畅销 50% 电子图书”。本文基于
测绘文献英译实践,总结了测绘文献汉英翻译中的主要问题,也从功能派目的论视角提出了
有效的翻译策略和优化译文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102

正文.indd 102 6/14/23 9:11 AM


曲云英 杨 桃

3 《大地测量学基础》英译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掌握语言的译者多数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科技文献,专业著作英译对
于大多数文科背景的译者来说难度较大,而精通专业知识的老师往往双语转换能力有限,当
然少数具有海外背景的专业人士除外。对于大多数语言、文学或翻译方向的译者来说,在从
事专业领域文献翻译时,要保证译文质量,就需要译者与原作者乃至相关领域专家不断沟
通,共同解决翻译中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对于文科背景的译者
来讲,测绘文献英译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表达问题、专业术语译名与国际接
轨的“标准化”问题、源语言与目标语言文本之间的对等问题等。

3.1 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再表达问题
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教授将翻译过程分解为三步,即理解、脱
离原语言外壳(deverbalisation)和重新表达。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若只停留在语言层面,
便无法真正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许均,2010)。理解包含诸多方面,如长难句理解、复杂
句理解、一词多义的理解和词义选择等,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在满足语言能力情况下所涉及
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再表达问题。
通过《大地测量学基础》英译过程中的具体例证可以看出专业知识对翻译造成的
问题。
(1)重力测量的下落法(free-fall method)和上抛法(rise-and-fall method)。其中下
落法较容易理解,而上抛法若译者不了解概念中物体的运动特点,即先上升(rise)而后
下落(fall),就可能通过词句转换直接译为 up-throw method,必然会造成目标受众的费解
(见例 1)。

例 1:运用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值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下落法和上
抛法。

例 1译文:Two method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gravity value by means of free-fall


motion of bodies: the free-fall method and the rise-and-fall method.

(2)“方向改正”,按照语言层面很容易译为 correction of direction,实际上“方向改正”


是指由弧线变为弦线所加的改正,即 arc-to-chord correction(见例 2)。

例 2:椭球面上两点间大地线方向归算至其平面上相应投影点间的弦线方向,所加
的改正称为方向改正,以 δij 表示。

例 2 译文:The correction appli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distortion of a straight line, when
a geodesic between two points on the ellipsoid is reduced to the chord between corresponding
projection points on the plane, is called the arc-to-chord correction, denoted by δij.

(3)关于椭球定位的“一点定位”与“多点定位”,按语言符号层面的转换,几乎可以
肯定地译为“single-point positioning”和“multi-point positioning”,但在具体语境中,对专
业知识理解之后,发现此处的“一点”和“多点”分别指单个天文点以及天文大地点,因此

103

正文.indd 103 6/14/23 9:11 AM


基于翻译目的论的测绘汉英翻译问题及对策——以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为例

分别译为 single astronomic position datum orientation 以及 astronomical-geodetic orientation(见


例 3)。

例 3:可见,一点定位实质上是将大地原点上所测的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视为
大地经纬度和大地方位角,大地原点上的正高视为大地高。多点定位是在多个天文大地
点上列出弧度测量方程,通过平差计算得到 ζ0,η0,and N0,从而完成椭球的定位。

例 3 译文: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ingle astronomic position datum orientation, in nature,
is to consider the astronomic longitude, latitude and azimuth measured at the geodetic origin
as the geodetic longitude, latitude and geodetic azimuth. The ellipsoid can be positioned and
oriented by the method of astronomical-geodetic orientation which provides arc measurement
equations at multiple astro-geodetic points and obtains ζ 0 , η 0 , and N 0 by adjustment
computations.

(4)“插点式三四等网”和“连续式三四等网”是两种网络对比,但汉语中无明确定义,
容易给译者理解造成困难。根据专业老师的解释,这是两种网络加密方法,一种是通过插入
点(见图 1),一种是通过插入子网(见图 2),因此,两个概念译文见例 4。

例 4:

图1 插点式三四等网 图2 连续式三四等网

例 4 译文 Fig. 1 Network densifying through point inserting

Fig. 2 Network densifying through sub-network inserting

这些例证表明要实现忠实准确翻译,就要抛开源语言外壳,对内涵加以理解。单就源语
言来讲,比如,“相对重力”与“相对法截线”中都存在“相对”,但相对重力译为 relative
gravity,而相对法截线则译为 reciprocal normal section。可见在“相对重力”中,“相对”对
应的是“绝对”,而“相对法截线”中的“相对”乃“对向”之意。由此可见,在测绘文献
英译中,不能简单地进行一对一的文字转换,若按语言符号结构等进行字面转换,其意可能
大相径庭,因此更需要对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并利用目标语完成再表达。

104

正文.indd 104 6/14/23 9:11 AM


曲云英 杨 桃

在测绘文献翻译中,也会遇到大量的跨学科知识融合,对于本身欠缺专业知识的译
者来说,会构成更多挑战。比如说可能涉及大量数学原理、数学公式和推论算法,如微分
(differentials)、迭代(iterations)、导数(derivatives)、平差(adjustment)、归算(reduction)
等,涉及的物理特征及测量方法,如引力位(gravitational potential)、离心力位(centrifugal
potential)、 扰 动 位(disturbing potential)、 天 文 测 量(astronomical measurement)、 重 力 测
量(gravity measurement)、 高 程 测 量(height measurement) 等, 以 及 地 理 知 识, 如 椭 球
(ellipsoid)、坐标旋转平移(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of coordinates)、投影(projection)、经纬
度(longitude and latitude)、格网(grid)等,都会给译者理解文本造成延误,更需要译者对
跨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

3.2 专业术语译名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问题
科技文献翻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主题相关领域的术语翻译,专业领域术语的标
准化问题便凸显出来。对于测绘翻译,相关术语的词典非常有限,其中提供的术语翻译有时
还与国际惯用术语存在差异,如“参心坐标系”这个术语在《汉英测绘词汇》中给出的译文
为 reference-ellipsoid-centric coordinate,该术语在国内比较惯用,但国际上很少使用,通常
会用局部坐标系(local coordinate system)来代替参心坐标系;同时,专业术语译名与国际
接轨的标准化问题,也涉及术语的译名选择问题。通常专业术语词典给出的译文不止一种,
如水平角测量中的方向法(method of direction observation;direction method)及全圆方向法
(closing the horizon method;method of direction observation in rounds)等,这时需要译者判断
和决策,把握哪些是国际通用术语。有时国际通用的表达与国内常见的译文翻译存在一定差
异。因此,对专业术语译名是否为国际通用术语的判定也是译者面临的一大挑战。也建议行
内专业人士及专家能够及时修订专业术语词典,尽量提供优化的、标准化的术语译名,以为
译者提高翻译质量保驾护航。

3.3 源语言文本与目标语言文本的对等问题
目标语言能否在含义上忠实原作者的意图,源语言的准确性不容小觑。有时汉语言的表
达相对笼统或含糊,如经常省略主语等,这就导致源语言文本与目标语言文本之间信息的不
对称。译者需在理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去尽量填补这些文本空白,这就可能导致译文往往
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见例 5)。

例 5:控制点间所构成的边长、角度、图形结构应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例 5译文:The side lengths, angles and graphical structures formed between control
points should completely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tandards.

此处的《规范》无上下文的相关说明,译者难以界定是哪种规范。经过与原作者沟通明
确此处的规范单纯是指一些相应的技术标准。

例 6: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例 6 译文:Plans for Establishing China’s National Vertical Control Networks

105

正文.indd 105 6/14/23 9:11 AM


基于翻译目的论的测绘汉英翻译问题及对策——以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为例

例 6 这种表述在汉语中十分常见,主要面向中国读者,但英译文的目标受众范围扩大,
也包括非中国读者,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需甄别此处的国家是统指各个国家,还是特指某个
国家。鉴于该处的上下文指中国,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补偿,加入了中国
字样。
对于这些常见问题,译者该如何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实际上,任何策略和方法
的选择都存在一定的原则支撑。在汉斯·弗米尔(Vermeer H)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
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境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
语篇。在众多翻译理论中,笔者认为目的论依然可以非常有效地指导科技文献翻译中的翻译
行为和策略选择。

4 目的论与测绘文献汉英翻译
翻译中涉及的交际过程常常被表示为“发送者—信息—接收者”这一连续过程(Baker,
2005:176)。若原作者是第一信息发送者,那么译者则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将信息发送给
读者的发送者。因此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在对《大地测量学基础》进行英译
时,著作计划在德国 Springer 出版,目标受众包括大量以英语为母语或工作语言的测绘领域
研究者和学习者,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为这些目标受众而服务。要实现该目的,译文就要具备
跨文化交际功能,对预期目标读者来说具有可读性,同时要符合科技文献的准确性,因此在
翻译中要充分顾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目标语与源语言的差异、思维习惯差异等,这些都会
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

4.1 德国功能派目的论
德国功能派理论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代表性理论包括凯瑟琳娜·莱斯(Reiss K)的
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贾斯塔·赫兹·曼塔利(Mänttäri J H)
的翻译行为理论和克里斯蒂安·诺德(Nord C)的功能加忠诚理论。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
译理论中的奠基以及核心理论。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发生在特定情境下有意图、有目的的
人类行为,而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就取决于目的。它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
(李波、张晶,2010)。
翻译目的论有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目的原则是翻译过程
中要遵循的首要法则(李波、张晶,2010:129)。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都是由翻译
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目的论中的连贯性原则主要是指译文要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它强调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的可读性及其交际意义,而忠实性原则主要强调译文忠实于原文
的程度和形式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
对于翻译标准,目的论用充分性(adequacy)而非等值(equivalence)作为评价译文的
标准(王军,陈诗月,2017:102)。功能派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
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基于不同语境,选择最佳翻译方法。也就
是说,译者的翻译策略需要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所谓的“目的原则”。在翻译
目的论的视角下,原文处于相对次要位置,而译者的作用被放在了突出位置。

106

正文.indd 106 6/14/23 9:11 AM


曲云英 杨 桃

4.2 基于目的论三原则的测绘汉英翻译策略选择
从翻译的“目的原则”来看,翻译主要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该过程的终端成果
是可以在特殊环境下和使用背景中发挥恰当作用的文本”
(Baker,2005:25)。为实现这种
交际功能,基本要求就是译者对源语言含义及目标语言功能的透彻理解。科技翻译相比文学
翻译更要传达意义,内容更重于语言形式。
实际上,多数情况下译者的语言能力都是不对称的。将外语译成母语通常被称为正向翻
译(direct translation)。Newmark(1988)认为将文本翻译成译者惯用的语言是唯一一种可以
自然准确翻译的方式,并且可以使效果最大化。在测绘文献英译时,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译
者来说,鉴于目标语并非惯用语言,即反向翻译(Inverse translation),这种翻译难度相对就
更大。译者应当意识到在这种反向翻译中自身的局限性,对所要译的文本类型,话语特点等
提前了解并做好应对问题的准备。在文本翻译时,解决其中所面临问题的潜在意识过程就是
翻译策略(Lörscher,1991:76)。
4.2.1“归化”翻译策略
如上所述,目的论三原则中的连贯性原则强调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的可读性和交际意
义。忠实性原则强调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和形式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
可见目的论突出的是目的、交际意义、忠实和译者的理解。由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并
非一对一,而是一对多的关系,翻译自然也非一对一的语言形式上的对等,同时由于语言、
意义和表征的差异,以及内容的可译和不可译,有时译文难以达到完全对等,这就需要译
者在翻译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行决策。Baker(2018)在其专著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中提到五大层面的对等,词的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语用层面、以及语义层
面的对等。在测绘文献英译中,为达到交际目的,应首先尽可能保证目标语言与源语言之间
语义层面的对等,而非词或语法上的形式对等。
翻译策略的选择应着眼于信息传递,因为翻译的是连续的文本,而非割裂的句子,要使
接受者对转换成目标语言的源语言信息的反应,大体上与源语言接受者的反应一样,或者说
翻译不单纯是文本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所产生的目标文本要在不同的背景下,对不
同的文化接受者来说起到作用。因此在完成翻译活动后,要看译文是否传达了源语言所要表
达的意图,在翻译过程中要更加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实际上是翻译意思,尤其是科技翻译,形
式对等(目标语言在词汇、语法、句法结构等语言上的特点与源语言相同)相比语义对等或
功能对等(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中的词对各自读者产生的效果相同)就要退居二线。功能对等
或语义对等强调的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在翻译策略选择方面,通常会选择归化翻译,
就是要让译文顺应目标语的表达方式,以目标语的文化及表达习惯为主,使译文通俗易懂,
消除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陌生感。异化翻译策略则与之相反,即要求译文尽可能保留源语言
的语言习惯及文化特征。
比如,在专业知识理解和专业术语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问题方面,选取英文释义时就
偏向了目标语中的惯用表达,均是服务于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使译文更易于被目标读者
所接受。例 4 中的两种网络加密法以及例 1 中的两种重力测量法也进一步说明在进行翻译活
动时,并非只进行简单的语言符号层面的转换,不能只盯原文的词、句、结构等进行一对一

107

正文.indd 107 6/14/23 9:11 AM


基于翻译目的论的测绘汉英翻译问题及对策——以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为例

的转换,否则源文本的意义有时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传达。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是意
义,需要深入理解文本或篇章意义,以恰当的形式予以表达。译者需首先理解源语言文本的
含义,再转换成目标语言。在测绘文献英译中,若对专业知识不加理解,只进行简单的语言
替换,便很容易造成误解,甚至严重影响译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2.2“补偿”翻译策略
鉴于汉语是一种空间性语言,表述方面通常比较灵活,在将汉语译成英语时,有时甚至
存在源语言成分缺失或源语与目标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译者在理解方面就存在多种可
能。如例 5 中提到的“控制点间所构成的边长、角度、图形结构应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鉴于无相关说明,译者难以界定规范含义。因此要想准确翻译,达到忠实原则,就需要译
者与原作者保持沟通,对源语言文本意义的缺失进行补偿。如何利用目标语言或文本中所特
有的方法在目标文本中重新创造一种相似的效果,以补偿源文本效果的缺失(Baker,2005:
56),即为补偿原则的翻译策略。而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语言的意思总会面临不
同程度的缺失,为了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使译文可读性强,译者就需要决定是否
需要以及何时需要来弥补这些缺失。如例 2 中的译文,译者便视情对所加改正进行了补充说
明,表明是用于直线变形补偿的改正,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
4.2.3“回译”翻译策略
科技是全球共通的,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某些科技方面的进步要领先于我国,因此有
些科技术语也是从英文译入的。这时译者在将汉语译成英语时,为保证译文的忠实性和可
读性,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目的,往往需要将目标文本译回到源语言中,这种策略即回译
(back translation),在科技文献英译中非常常见。具体操作时可利用关键词、参考文献、模
糊搜索等,借助互联网权威文献或网站术语库进行“相关度”和“匹配度”搜索,将通用的
概念、定律以及援引国外文献的内容进行回译(见例 7)。

例 7: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的任意两质点之间都具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F,在其周围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引力场。

例 7译文:In light of Newton’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any two bodies in the
universe, possessing mass, exert gravitational attraction on each other, which will thus create a
gravitational field around the point mass.

此外,还可根据文中出现的英文缩写、专有名词等进行搜索和回译,便于提高译文的忠
实性和可读性,确保输出的译文功能对等,实现语言的最终目的,即交际功能。

5 结语
本文在对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的英译实践基础上,对测绘文献汉译英翻译过程中常
见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如专业知识的理解问题、专业术语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问题及
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对等问题等,并进行了举例说明。同时对如何提高科技翻译的质量进行
了初步思考,基于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提出优化译文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及归化、补偿和回译
的翻译策略选择,以期为测绘领域文献英译及学术论文国际发表提供借鉴和参考。

108

正文.indd 108 6/14/23 9:11 AM


曲云英 杨 桃

参考文献 :
BAKER M, 2005.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BAKER M, 2018.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3rd edition)[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LÖRSCHER W, 1991. Translation performanc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 psych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M]. Tübingen: Gunter Narr.
MÄNTTÄRI J H, 1984. Translatorisches handeln: theorie und methode [Translational action: theory and
method][M]. Helsinki: Suomalainen tiedeakatemia.
NEWMARK P,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NIDA A E, 2004.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ORD C,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REISS K, 2000.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 New York: American Bible Society.
VERMEER H, 2001. 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傅勇林,唐跃勤,2011. 科技翻译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李波,张晶,2010.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 [J]. 黑龙江教育
学院学报(2):128-130.
吕志平,乔书波,2016.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 2 版)[M]. 北京:测绘出版社 .
王军,陈诗月,2017.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J]. 现代交际(18):102-103.
许钧,2010.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M]. 南京:译林出版社 .

作者简介 :
曲云英 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专门用途英语教
学。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垂柳路 59 号金科城三期。邮编 450001。电子邮
箱:376270565@qq.com

杨 桃 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英语教学理论
与实践。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美景菩提小区。邮编 450001。电子邮箱:
yangtao1168@163.com

(责任编辑:蔡鸿)

109

正文.indd 109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书评及启示
栗洁歆 王立非 北京语言大学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面对复杂的世界环境,商务英语的学科发展面临新
的挑战。本文对施普林格出版社 2020 年出版的《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一书进行评述。书中
的作者来自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捷克等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该书作
者分别从重视学生的商业伦理道德观培养、跨文化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商务文化知识
面拓展等方面分析了国外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最新动态。该书的观点对我国商务英语一流
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了三点有益的启示:1)突出商务英语课程思政;2)加强商务英语能力
培养;3)扩大商务文化知识面。
关键词: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书评;启示

1 引言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
AG,2020)是施普林格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
专 集 由 Urszula Michalik、Paweł Zakrajewski、Iwona Sznicer、Anna Stwora 四 位 学 者 共 同 编
辑,共包含三个专题:(1)发展商务英语能力;(2)商业世界的价值;(3)商务沟通。每
个专题由数篇论文组成,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商务语言与文化领域的最新动态。作者分别来
自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捷克等国,是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语言文学各领域的学
者。本文评介该文集中有关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对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
启示。

2 国外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新进展
全书共收录 15 篇论文,主要围绕商业世界中的价值观、培养商务英语能力、商务沟通
的不同维度、商务与学术文化四个专题展开。

2.1 商业世界中的价值观
“代际价值观与代际对抗: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伦理挑战”(Wójcik)一文,讨论了
商业道德的跨代差异问题。在今天的商业活动中,满足商业活动的同时不应损害利益相关者
的权益,尤其是公众和员工的利益。共享经济等新模式的出现,带来了持续存在的监管性问
题,缓慢的立法程序无法与之相匹配。不同的价值观,商业道德上的正误,可能是跨代对峙
的原因。年轻一代的道德观将对未来的商业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法律体系在面对新兴挑战
时也会失去效力,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代人的特点才能实现协同发展的效果。“国家责任:商
业道德缺失的要素”(Cole & Strnádová)阐述了“良好的企业公民身份”概念。作者通过研
究个人、公司和国家层面社会责任的相互作用,提出完全符合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概

110

正文.indd 110 6/14/23 9:11 AM


栗洁歆 王立非

念,以及数字经济在全球化的商业世界中如何运作。“波兰与中国商务礼仪冲突——差异、
相似点和误解”(Bánka-Orłowska)提到中波两种文化之间的政治和商业关系,回答了在中国
文化背景下何为得体行为的问题。作者提供了一些如何与中国企业家进行商务会谈的实用技
巧,并解释了一些中国文化现象:“有面子”和“有关系”。在此之前,中国学者也进行过相
关领域的探索,陈雨薇(2018)曾提出中外商务文化对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称谓
文化差异;2)人际交往差异;3)商务礼仪差异。

2.2 培养商务英语能力
论文集强调商务英语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从多种角度
阐释商务英语教师在一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出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
“今天的商务英语:跨文化方法的必要性”(Zelenková & Javorčikova)中提到,由于高
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创新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
ESP)教学应包括发展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作者认为 ESP 和传统经济学科英语教师应当集中
精力将跨文化能力融入传统的课程体系中,重新定位大学中的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
简称 BE)科目,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 ESP 的转型,从 BE 走
向经济学科英语(English for Economic Disciplines,简称 EED)。EED 有助于语言使用者增长
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专业知识,加强不同个人和社群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在内容上,EED
涉及经济学、沟通科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全
球化商业世界带来的挑战。“幽默感在跨文化商务语境中的社会语用和策略功能”(Stwora)
一文,提出幽默感是一个强大的管理和商务沟通工具。研究发现幽默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
的制约。李国庆(2013)提出含蓄和幽默是跨文化视阈下的另外一个语用思维。西方幽默大
多充满语言智慧和交际技巧,在跨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博取对方的亲切感。所以,在语言教学
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适当穿插幽默的语言艺术,向学生传递一些掌握幽默的基本技巧。
“运用文化分类法理解商务中的跨文化关系”(Zelenková)一文,以现有的跨文化商业和交流
研究为基础,突出了在管理文化多样性时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作者选取爱德华·霍尔的基
本文化因素、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型、特朗普纳尔与汉普登·特纳的商业文化分类法、
刘易斯的文化风格分类学等四种文化分类法,应用于国际商业关系、跨文化理解指南、有效
沟通和适当行为方面的研究。作者提到,未来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能力的需求将会不断
增加。

2.3 商务沟通的不同维度
在“千禧一代作为目的语使用者——母语和目的语交互使用的交流模式分析”(Dronia)
中,作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年代的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沟
通偏好方面的差异。千禧一代(指 1981—1996 年出生的人)的突出特征是在电子媒体使用
中的创造性与探索精神、自由的表达方式、强烈的观点和不受限制的独立性。研究表明千禧
一代在母语和目的语使用中的明显区别在于他们对沟通方式的选择,其中面对面交流占比最
多,再次是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作者预测社交网络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取代面对面交流的地
位,因此智能手机课程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111

正文.indd 111 6/14/23 9:11 AM


《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书评及启示

“在商务英语教学语境中缺乏商务经验与缺乏适当的语言背景”(Wieczorek)一文指出,
全球化需要大量具有商务英语背景、经验和技能的员工,对高级商务英语课程的需求也随之
增加,商务英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倍感挑战。为了满足学生的期望和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基础的商务英语语言知识(例如词汇、写作等)
,还需要教授商务沟通技
巧等其他与商业目的相关的软技能(语言说服、商务压力管理、公共演讲和商务演示、商务
礼仪等)。商务英语教师也应具备基本的商务相关知识。商务英语教学需要教授与商务相关
的词汇、沟通技巧。与之相关的科目包括市场营销、销售技巧、欧盟基金等。由于学生缺乏
适当的语言背景和商业经验,作者指出,不同教育背景的商务英语专业研究生与教师的预期
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倍感压力。作者认为,商务英语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具备适
应不断变化的商业世界的能力。通过不断地自我检查,调整课程安排,与同行积极沟通,从
而提升教学质量。

2.4 商务与学术文化
“商务与学术文化的接触:一些来自学术交流实践和研究的见解”(Warchał)想要说明
学术和商务这两个话语领域之间的一些基本联系,作者概述了学术用途语言(Language for
Academic Purposes, 简 称 LAP) 和 商 业 用 途 语 言(Language for Business, 简 称 LB) 的 起
源、差异及共同特征。LAP 和 LB 都属于专门用途语言(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
LSP),他们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LB 是发展最早的分支,LAP 更可以准确地称为“学术英
语”(Language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 EAP)
;严格的以教学为导向,商务英语属于职
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s,简称 EOP)范畴,更多的是就业导向型教学。
这两种话语也有一些共同点,例如内部多样性(通用、纪律和文化),英语作为通用语的地
位。研究表明,这两个话语领域有共同的起源,即 LSP,这与两个语篇领域的发展环境有关
(即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崛起和教学的需要),源于其内部的多样性(各种体裁和学科或
领域),以及学术和商业交往的跨文化性质。
Barker 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某些选定的美国电影中做生意的例子。
作者基于自己的观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分类方法,并根据该分类方法对所选素材进行
讨论。在过去十年中,一种名为“企业诈骗曝光电影”的新电影类型出现了,为观众呈现出
一个更完整、更真实的商业世界。作者用文学作品中的商务案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比如
在电影“M 语言——一种女经理的语言”中,Majer & Mamet 提出 M 语言是詹姆斯·邦德系
列电影中的某种虚构语言。学者们分析在电影中用 M 语言回答的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为了
调查这个问题,作者建立了一个框架,该框架主要基于以前在话语、性别和机构讨论领域的
研究成果。通过检查这位女经理的语言是否保留了体制话语的特征,如管理语言的特征以及
是否反映了工作场所的权力关系来判断。作者提出,应多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话语、女企
业家话语、女性商业领袖的语言特点。
我们生活中蕴含着商务文化知识,论文集中提到了商界与学术界话语模式的对比、文学
作品中的商业场景以及特定商务人员的话语特点。这些研究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在今后的研
究中应多留心身边有趣的商务文化现象,拓宽商务文化知识面。

112

正文.indd 112 6/14/23 9:11 AM


栗洁歆 王立非

3 对国内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一书提出的观点,结合教育部 201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
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及 2020 年发布的《普通高等
学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简称《指南》),并思考我国新一轮高质量对外开放和经
济双循环的新形势,积极落实新文科建设要求,我们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3.1 突出立德树人教育
“课程思政”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逐渐成为一种
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罗良功,2021)。教育部(2020)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
纲要》
(简称《纲要》),要求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各个角落,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
建设。《指南》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
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人文和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学科基本
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商业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文秋芳(2021)提出,如何将思政融入课程是值得每位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在全方位
理解育人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深入分析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思政元素通常内嵌于教学输入
材料中,也可能隐含在练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弄清楚在课堂上教授的显性的外语语言核心
知识和核心技能,但不能就此停步,还要进一步挖掘育人元素,包括价值导向、情感品格和
自我管理等。
商务英语职场导向性特点鲜明,教学内容涉及日常商务活动的诸多方面。商务活动不仅
涉及技术、资金、人才,还涉及商业道德和伦理价值观的作用。商务英语教育要求将育人与
育才相统一,要将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商业伦
理,立德树人。
21 世纪初的特点是市场的连通性和相互依存性增强,商业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复杂。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Zelenková(2020)提出,四种文化分类法可以应用于
国际商业关系,并用作跨文化理解,指导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商业行为取决于参与商业活
动的人所具备的文化风格。除了价值取向和组织结构外,做生意的文化风格还取决于沟通风
格、工作风格、讨论风格、领导风格、决策风格、时间态度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Tomalin &
Nicks,2007)。Cole & Strnádová 还探讨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集体与个人之间
社会责任的互动关系。全球化为企业社会责任增加了一层复杂性,一家公司即便做了所有正
确的事情,但仍然会出现负面消息。他们认为有必要在国家、企业和个人层面进行更公开的
对话与合作。

3.2 重视商务英语能力培养
教育部(2018)颁布的《国标》,明确提出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
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指南》提出了商务英语学生的能力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商务英
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量化思维能力、数字化信息素

113

正文.indd 113 6/14/23 9:11 AM


《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书评及启示

养;具有基本的商务分析、决策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领导力、管
理、协调和沟通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
能力。
王立非等(2020)将这些能力总结归纳为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商务能力这三类能力。
为使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化商业世界,商务英语本科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
核心,学习能力为重点,商务能力为目标。
Zelenková(2020)和 Javorčíková(2021)提出随着世界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劳动力市
场和商业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的学科内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应当从通用能力转向专用能力,从基础的跨文化能力走向更高层次的跨文化能力,从单一的
跨文化能力走向多元的跨文化能力。最新提出的全球胜任力,即多元文化能力不仅适用于两
国或两种文化之间,更是多元文化之间的跨文化能力,毕竟我们的学生将来工作不仅仅局限
于英美等国。
外语专业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上一直是薄弱环节。人类正式进入 5G 社会,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面对的职场环境全部是数字经济、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在这样的环
境下,我们的学生应当在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素养、信息化技能方面做好准备和提升。我国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
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
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
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
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
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未来应当培养面向数字社会和中国新一轮高质量开放的新型人才。

3.3 拓展商务文化知识面
根据《指南》中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不仅需要学
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相关商务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国情怀与国际
视野,还要熟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理论知识。
随着“宽口径,厚基础”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更加重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
素养,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要学习文史哲相关课程,只有通
专结合才能可持续发展,学生能否走得更远,取决于文化知识面的大小。从课程设置上看,
商务英语的课程不仅是技术操作层面的,更应是文化层面的,要放大外语的人文价值,同时
释放外语的应用价值,可开设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国际传播、新闻、传媒等课程。
商务英语学生的知识面要形成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兼具的知识体系,要克服商务英语专业的
唯商务、唯技术等倾向,提倡全人教育。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商务英语教学策略应当以培养
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条款规则为基础,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多元
文化环境下具备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
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良好理解力和正确的文化态度,积极探究培

114

正文.indd 114 6/14/23 9:11 AM


栗洁歆 王立非

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和思想,做到与时俱进。

4 结语
《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一书提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商业伦理道德观、重视培养跨文化能
力与信息技术能力、重视拓宽商务文化知识,本文对该书进行评介,指出其对商务英语专业
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所具有的重要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BARKER A, 2020. Always be closing: an ABC of business in English language feature films[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239-256.
BÁNKA-ORLOWSKA K, 2020. The clash between Polish and Chinese business etiquette trends: the
differences, similarities and misunderstandings[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123-
142.
COLE D, STRNÁDOVÁ P, 2020.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the missing element of business ethics[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93-106.
DRONIA I, 2020. Millennials as second language users: the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 patterns employed for
L1 and L2 interactions[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23-40.
JAVORČIKOVÁ J, 2021. The need for integration of read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cademic reading skill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lovak undergraduates’ reading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education, 9(1):12-29. DOI: 10. 2478/jolace-2021-0002.
MAJER A, MAMET P, 2020. The Language of M—A female manager (as played by Judi Dench) [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257-274.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2020.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M].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STWORA A, 2020. Sociopragmatic and strategic functions of humour 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ntexts[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143-156.
TOMALIN B, NICKS M, 2007. The world’s business cultures and how to unlock them[M]. London: Thorogood
Publishing. https://thorogoodpublishing.co.uk/.
WARCHAL K, 2020. Business and academic cultures in contact: some insights from academic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and research[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219-238.
WIECZOREK A L, 2020. The lack of business experience versus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linguistic background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context[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115

正文.indd 115 6/14/23 9:11 AM


《探索商务语言与文化》书评及启示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57-72.
WÓJCIK E, 2020. Generational values and generational confrontations: ethical challenges in the light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 and social trends[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73-
92.
ZELENKOVÁ Á, JAVORČIKOVA J, 2020. Business English today: the need for intercultural approach[C]//
MICHALIK U, ZAKRAJEWSKI P, SZNICER I, STWORA A.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Swizerland: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3-22.
ZELENKOVÁ A, 2020. Folklorist and ethnological research supported by the board for the research of Slovakia
and subcarpathian Ruthenia in Prague during the interwar period[J]. Slovenský národopis / Slovak
Ethnology, 68(1):84-98. DOI: 10.2478/se-2020-0005.
陈雨薇,2018.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外商务语言与文化比较研究 [J]. 北方文学(10):167-
169.
教育部,2020.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EB/OL].(2020-05-28)[2021-04-30]. http://www.gov.cn/
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l/.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S].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0. 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 [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 .
李国庆,2013. 跨文化交际视阈下商务英语教学的语用思维 [J]. 大众文艺(20):235-236.
罗良功,2021. 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本、质、量 [J]. 中国外语(2):60-64.
王立非,崔璨,2020. 落实《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推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J]. 外语界(3):5-11.
文秋芳,2021.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J]. 中国外语(2):47-52.

作者简介:
栗洁歆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语言服务。通信地址:北京
市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邮编:100083。电子邮箱:lizi42@126.com。

王立非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教育、语言服务。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邮编:100083。电子邮箱:philipw@126.com。

(责任编辑:徐立新)

116

正文.indd 116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English Abstracts

Content of Teaching and Mechanism of Implementation —


A Case Study of Teaching the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Textbook Series a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Xu Fangfu and Zhao Xiufeng 1

Abstract: The textbook series of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dium for incorporating Xi Jinping’s thought in his books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four
volumes) and its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s into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the Series in courses and
classrooms calls for a top-down design. This study is targeted at the mission of telling engaging
stories of China and the production-oriented objectives of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following the framework of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ability enhancement as
clarified in the Series. Corpora of the original Chinese and translated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four
volumes of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are built so that topics and themes of energy-related
discourse are collected and categorized to match the general ones as outlined in the textbook series.
The process of incorporating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and the Series is streamlined through a
solidified mechanism of implementation. It is hoped that our practice can serve as a feasible example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appropriate textbooks to incorporate Xi Jinping’s thought of governance into
university courses.
Keywords: telling engaging stories about China; textbook series of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topics of energy-related discourse; content of teaching; mechanism of implementation

On Effectiv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Pedagogy in


Teaching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A Public
Speaking Course
........................................................................................................ Wang Hao and Wang Pucheng 13

Abstract: As we enter the new era, there are three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namely for whom we are teaching, what kind of students we are teaching, and
how we teach the students. These questions are essential to the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117

正文.indd 117 6/14/23 2:26 PM


English Abstracts

movement that calls for greater native sociocultural and sociopolitical awareness. Informed by the
theories of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dentities, and materials, this paper studies effective pedagogies
in teaching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A Public Speaking Course. Based on a semester-
long teaching practice, we find that these pedagogies are helpful in facilitating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developing their national identities. Some teaching
reflections are provided at the end.
Keywords: pedagogy;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classrooms; college English

On Experienced EAP Teacher’s Identity Construction: A


Narrative Inquiry
.............................................................................................................. Yan Yi and Zhang Weimin 20

Abstract: While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y has been holding growing appeal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on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teachers, particularly that of experienced ones. Informed by a tripartite conceptual
framework, this study draws on the approach of narrative inquiry to explore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an experienced EAP teacher in shifting institutional and socio-cultural milieus. The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the participant forged multiple identities through practical acts (i.e., participation,
alignment, and imagination) and linguistic acts (i.e., modality, evaluation, legitimation, affective
expression, and metaphorization) while interacting and negotiating with various factors in activity
systems (i.e., tools, objects, and community).
Keywords: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y;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narrative inquiry

A Metadiscourse Study of the Plain Language Summar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Articles
.............................................................................................Wu Bin, Li Zhiyuan and Yan Junying 29

Abstract: The plain language summary follows the traditional abstract format and act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bstract section. It has become an emerging trend in journal article writing.
Previous studies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the writing of traditional abstracts and limited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plain language summary writing. Adopting the stance framework out of Hyland’s
metadiscourse model,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the self-built abstracts corpus, has compared the
stance features in both traditional abstracts and plain language summar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lain language summary demonstrates a slightly higher level of frequency in the use of stance
expressions than the traditional abstract, and that the former employs significantly more self-

118

正文.indd 118 6/14/23 9:11 AM


English Abstracts

mentions than the latter. This study could hopefully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of abstract writing and
offer some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writing instructions.
Keywords: plain language summary; metadiscourse; journal article writing; corpus

A Study of Construction of TPT Blended Instructional


Model for Academ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a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Wang Hong 38

Abstract: Blended instructional model has been used in teaching EAP integrated course or
academic reading or writing course at postgraduate level, yet few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apply
it to the teaching of non-English majors’ academ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s at undergraduate
level. In addition, blended instructional model often means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several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is normally used in a traditio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with little or no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up-to-d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aims to construct a TPT (Topic-based,
Project-driven, and Text-analysis) blended instructional model for teaching academ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focusing on academic lectures in a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which integrates cloud,
platform and terminals, with the blending of three approaches being realized via five interfaces, and
each interface featuring such smart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s creating authentic scenarios and tasks,
blending online and offline learning, implement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groups and realizing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s and multimodal evaluations.
Keywords: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blended instructional model; academi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cademic lectur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EMI Teachers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s
........................................................................................................................ Zhao Na and Li Xin 4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focusing on Chinese EMI teacher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Based on 33 articles from the databases of Scopus, Web of Science and CNKI,
this paper comb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EMI teachers in China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participants and themes. It is found that EMI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s; the widely adopted methods are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The research themes mainly cover four aspects: EMI teachers’ teaching philosophi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lassroom discourse and teachers’ personal factors. Finally, the article provides an

119

正文.indd 119 6/14/23 9:11 AM


English Abstracts

outlook on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methodology, and perspectives of future EMI teacher studie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Keywords: EMI; teacher research; empirical studies

An Analysis of EAP Studies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2000-2022)
.............................................................................................................. He Ping and Deng Liming 54

Abstract: Based on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this study employs a bibliometric software
CiteSpace and manual annotation statistics to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EAP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authoritative journals between 2000 and 2022. It aims to display such
information as quantity of publications, the key countries (regions) and institutions, contributing
scholars, research focus and frontier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ba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a steady growth in the quantity of publications and non-native English scholars;
(2) Different methods are used and various theoretical bases are referred to; (3) Major research
foci include academic discourse, research articles and EAP teaching; (4) The research frontiers
are salient in the domains of EAP research and teaching, academic writing and publication, multi-
dimensional and multi-perspective analysis of academic discourse. This study can help us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rends in EAP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AP research as well.
Keywords: EAP research; bibliometric visualization; research focus; research frontiers; research
methods; theoretical basis

A Study of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Language Complexity


in Master’s an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 Liu Guobing and Zhang Ruxin 66

Abstract: By employing the corpus-based approach,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language complexity of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 soft and hard disciplines from master
to doctoral candidates in both lexical and syntactic dimensions. Linguistics and physics are
selected as representative disciplines for hard and soft disciplines respectively. The findings are:
(1) In linguistics abstracts, four indexes of lexical complexity exhibit no significant change from
master to doctoral candidates, and lexical complexity of masters has entered a plateau period; in
physics abstracts, three indexes of lexical complexity change significantly from master to doctoral
candidates, and lexical complexity of physics doctoral candidate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2) In

120

正文.indd 120 6/14/23 2:26 PM


English Abstracts

linguistics abstracts, indexes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show an upward trend, indicating an obvious
syntactic progression in doctoral candidates; in physics abstracts, the proportion of dependent
clause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nd that of coordinate sentences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other indexes
show no significant changes, demonstrating that the ability of doctoral candidates in physics to use
complex sentence patterns has improved, while their ability to use long sentences and complex noun
phrases needs to be enhanced. The research results might hold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writing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 English.
Keyword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language complexity; developmental features

On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Undergraduates, MAs and PhDs through ESP Approach
.................................................................................................... Huang Ping and Chang Pengyun 77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fragmentation of course design, and the
repeated teaching contents, have existed in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for non-English majors
from undergraduates, graduates and Ph D studen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Based on the ESP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this study intends to construct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to
help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curriculum requires teachers to teach at different levels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society and students, and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competences for
global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Besid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quires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corpus of students’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and research interest. This
curriculum system is hoped to provide a possible wa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ation, society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ESP curriculum design;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 Study of Desig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asks


in Police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Value Formation — Take
Unit 3 of “Jail Management Oriented English” for Example
.................................................................................................... Sun Bei, Qin Fei and Li Yuankai 85

Abstract: Police English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combined with English language application and
polic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addition to fostering students’ language application competency,
instructo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emotional quotient, attitude and value.
By using the ESP needs analysis theories, this paper takes Unit 3 of “Jail Management Oriented
English” as an example to design teaching tas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121

正文.indd 121 6/14/23 9:11 AM


English Abstracts

and writing, and this paper explores a new methodolo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police English course under the
guidance of ESP needs analysis theories is conducive to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morals formation in police educ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police English; ESP needs analysis theories;
instructional design

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lliptical Sentences


in The Civil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ased
on CBI Theory
..........................................................................................................Wang Xiaohui and Gao Juxia 93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the authors, in
their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teaching, have made some efforts to classify and analyze the elliptical
sentence translation of The Civil Cod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rough the specific tool of Peking
University searching engine. Three ways of “word structure, phrase structure and clause structure”
are adopted for the elliptical sentence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ng law-
makers, we have studie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ypical elliptical sentences of legal texts, explored
the key questions of Chinese legal texts translation, examined the elliptical sentences and legal
terminology, and found some solutions to the bilingual transfer of civil code regarding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leg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on
translation pedagogy for ESP teachers.
Keywords: The Civil Code; translation of elliptical sentences;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 CBI theory;
ESP

A Study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 A Case Study of
Translating the Textbook Geodesy
.............................................................................................................Qu Yunying and Yang Tao 1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ng “Geodesy” (12th Five-Year Plan Textbook)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the authors have illustrated major problems while translating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which is a significant branch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such as text
understanding, standardiz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and the gap or lack of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target and source languages. The problems are approached through exemplification. The authors

122

正文.indd 122 6/14/23 9:11 AM


English Abstracts

have eventually presented some feasibl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and effect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functionalist Skopos theory, intend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ture translation and overseas pub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Keywords: Geodesy; standardiz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 Book Review of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 Li Jiexin and Wang Lifei 11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tatus, and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the world,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English is also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newly-published book Exploring
Business Language and Culture published by Springer Publishing House in 2020. The researchers
were from Poland, Portugal, Slovakia, Czech, and other countries, involving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up-to-date developments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developing Business English competence, values in the business
world, dimension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he viewpoints in this book provide three
useful implications for building China’s first-class Business English programs and curriculums:
1) Highligh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Business English courses; 2)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competence; 3) Expand the knowledge of business culture.
Keywords: Business English (BE); BE teaching; book review; implications

123

正文.indd 123 6/14/23 9:11 AM


中国ESP研究 第31辑

本刊稿约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指满足学习者特殊需要的英语,主


要包括专门职业和学术领域内所使用的英语的语法、词汇、句式、语篇、文体等特殊语言技
能。ESP 教学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满足不同学习
者群体的专门需要,追求英语学习效率的最大化。ESP 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乃至英语类
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 ESP 研究》是中国外语界第一家致力于专门用途英语理论与教学研究的学术期刊,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承办,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协办。本刊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审稿制度和编辑体例严格遵从国际惯例,聘请
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
《中国 ESP 研究》主要发表有关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关注从理论
和实践的角度对专门用途英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研究。本刊设有以下主要栏目:理论前
沿、语言研究、课程设计、教学法研究、测试研究、教材研究、教师发展研究、学界动态。
本刊热忱欢迎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指导性的高质量论文,着力推介原创性理论成果与具有
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成果。
本刊已列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 系列数据库,文章一旦被我刊录用即
被知网收录,作者未提异议则视为认可本声明。本刊已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A 集刊评价名单
。本刊被评定为“2022 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集刊入库期刊。
(2022)
来稿请严格遵守《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选题应具有理论意义
或现实意义,文章力求论点鲜明、方法得当、资料翔实、论证严密。来稿论文以 7000—8000
字为宜;简介、报道、会议综述等不超过 3000 字。来稿一律使用 Microsoft Word 2003 排版,
论文具体格式请参照本刊所附《论文格式说明》
。论文请附中英文提要和关键词。来稿正文
请勿署作者姓名和单位,须另附页写明论文题目、姓名、单位、学历、职称、职务、研究方
向、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
来稿请务必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严禁抄袭,否则后果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
必要的修改。稿件投出后 3 个月内若未接到用稿通知即可自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电子投稿请发送至《中国 ESP 研究》邮箱 chinesejournalesp@163.com,并注明“论文
投稿”。

《中国 ESP 研究》编辑部

124

正文.indd 124 6/14/23 9:11 AM


本刊稿约

附:论文格式说明

1 稿件构成
论文中文标题、英文标题。
中文提要(不少于 200 字),英文提要(不少于 150 词),中、英文关键词(各 3—5 个)。
论文正文(与上述内容分页)。
参考文献。
附录等(如果有)。
作者信息(另页):姓名、单位、学历、职称、职务、研究方向、通信地址及邮编、手
机号码、电子邮箱。

2 正文格式
(1)标题。一般单独占行,居左;段首小标题,前空两格,后空一格。
(2)层次编码。依次使用 1、2、3 …… ;1. 1、1. 2、1. 3……的格式。
(3)正文。一律以 Microsoft Word 2003 格式提供。正文采用 5 号宋体字,一律采用单倍
行距。引文务请核实无误,并注明出处。
(4)图表。图表分别连续编号,图题位于插图下方,表题位于表格上方,图题格式为
“图 1 图题”,表题格式为“表 1 表题”。图题、表题及图表中的文字一律采用中文。

3 注释
注解性内容分附注、脚注和夹注。
(1)附注。一般注释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 1、2、
3……,在正文之后写明“附注”或“注释”字样,然后依次写出对应数码 1、2、3……和注
文,回行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
(2)脚注。对标题的注释或对全篇文章的说明以脚注的形式处理,注号用 *,而不用阿
拉伯数字,列在当页正文下,正文和脚注之间加一横线。其他同一般注释。
(3)夹注。夹注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其中“作者姓/名”表示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为
中文作者的用其姓名,英文作者的用其姓):
——(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例如:随着语篇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只有把交
(Dogil et al,1996:481)
际过程的所有因素都包容进来时,语篇才能得到恰当的解释和描写” 。
——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例如:Leather(1983:204)认为“音段音位层面
的迁移是受本身制约的,而超音段音位层面的迁移具有聚集性,因此更为严重”。
——(作者姓/名,年代)例如:研究表明,可控因素通常包括动机、观念和策略
(Wen,1993;文秋芳、王海啸,1996)。

125

正文.indd 125 6/14/23 9:11 AM


本刊稿约

——作者姓/名(年代)例如:Halliday(1985)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
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

4 参考文献
论文和书评须在正文后附参考文献,注意事项如下。
(1)注明文中所有引文的出处和所依据文献的版本情况,包括:作者的姓、名,出版
年,篇名、刊名、刊物的卷号和期号、文章的起止页码,书名、出版地和出版者。
(2)在每一文献后加注文献类别标号,专著标号为 [M],论文集为 [C],论文集内文章为
[A],期刊文章为 [J],报告为 [R],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为 [D]。
(3)文献条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中外文分别排列。外
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外文书
名和论文篇名均以正体书写,仅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每条顶格写,回行时空两格。
(4)网上下载的文献应注明相关网页的网址。

5 引文
引文较长者(中文 100 字以上,外文 50 词以上,诗 2 行以上)宜另起一行,不加引号,
左边缩进一格。

6 译名
外文专有名词和术语一般应译成中文。不常用的专有名词和术语译成中文后,宜在译名
第一次出现时随文在括弧内注明原文。英文人名可直接在文中使用,不必译成中文。

7 例句
例句较多时,宜按顺序用(1)(2)(3)……将之编号。每例另起,空两格,回行时与
上一行例句文字对齐。外文例句可酌情在括弧内给出中译文。

《中国 ESP 研究》编辑部

126

正文.indd 126 6/14/23 9:11 A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