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_张永涛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5

学校代号:10532

学 号:S1201W152

密 级:公开

湖南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
模型实验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张永涛

导师姓名及职称: 熊辉 副教授 黄向阳 高工


培 养 单 位: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名 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

论文提交日期: 2014 年 6 月 2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4 年 6 月 5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李正农 教授
The media defect detection model experiments research
in the case of complex interference

by

ZHANG Yongtao

B.E.(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12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XIONG Hui

Senior engineer HUANG Xiangyang

May, 2014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摘 要

探地雷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无损检测中,国内外学者对探地雷达理论和
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探地雷达在复合干扰情形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并不多,
本文在参考大量关于填土介质与混凝土介质缺陷模型实验和学习探地雷达基本理
论的基础上,对探地雷达在复合干扰情形下的缺陷探测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模
型设计充分考虑工程实际应用,设计多种形式干扰和缺陷进行探测扫描。
电磁波传播特性和介质的电磁特性是探地雷达的理论核心。电磁波在传播过
程,当介质电磁特性发生变化时电磁波会发生反射、折射、绕射,电磁波的变化
不仅为识别目标缺陷提供了依据,但也会产生复杂干扰信号。通过设计不同干扰
情形下,不同种类、不同尺寸、不同埋深缺陷物理模型实验,对复合干扰情形下
填土和混凝土中的缺陷的雷达扫描图像进行分析, 获得干扰对介质缺陷探测影响
范围。实验过程采用 IDS-K2 和 LTD-2100 两种型号探地雷达进行实验探测。探
测模型分为三种情况:1、使用 600MHz 和 1600MHz 天线对复合干扰情形下混凝
土板中双层钢筋网进扫描行探测;2、使用 400MHz、600MHz 和 900MHz 对复合
干扰情形下填土中空洞进行扫描探测;3、使用 400MHz 和 900MHz 对复合干扰
情形下混凝土中裂缝和空洞行扫描探测。通过分析、对比各模型扫描图像,对不
同介质的雷达天线参数设置、测线布设方案设计、数据处理步骤、图像解释方法
进行归纳总结,为工程检测提供天线频率选择和缺陷解释依据。结合工程实例验
证探地雷达在干扰条件下探测缺陷能力。

关键词:无损检测;探地雷达;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复合干扰

II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in-depth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but rarely on the GPR detecting defect
model experiments in the case of complex interference which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in this paper. Fully 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model design, all kinds of interference and defect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and scan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ing a large number of filling medium and concrete
medium defect model experiment and learning the basic theory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edium are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GPR.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with the chang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the phenomenon of reflection,refraction and diffraction will be
produced,which not only provides a basis for identifying the target defects, but also
produces complex interference signal. By designing physical defect model
experiments in different interference, shapes, sizes and depth,the radar scanned image
of defects in the concrete and the filling soil in the case of complex interference was
analyzed to acquire the impact of the interference on the media defect detection. Two
types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were available to conduct the study of defect model
experiment, which are IDS-K2 and LTD-2100. Model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eps: (1)
To detect double steel mesh in the concrete slab in the case of complex interference
with the 600MHz and 1600MHz antenna;(2) To detect the holes in the filling soil in
the case of complex interference with 400MHz, 600MHz and 900MHz;(3) To detect
the holes and crack in the concrete in the case of complex interference with 400MHz
and 900MHz.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scanned images of the models, the
radar antenna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media,the design of measuring line layout, the
steps of data processing,the method of imag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image features of
typical defects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antenna frequency selection
and defect interpretation for engineering testing.By two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capability of th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to detect defects was validated well.

III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Key Word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 Data processing; Complex interference

IV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说明书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插图索引 ................................................................................................................. VII
附表索引 .................................................................................................................... X
第 1 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3 探地雷达技术发展现状和动态 .....................................................................5
1.4 技术局限及发展趋势 .....................................................................................9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0
第 2 章 实验理论及实验方法 ................................................................................... 12
2.1 干扰层对电磁波衰减机理 .......................................................................... 12
2.2 干扰下图像解释与数据处理方法 ............................................................... 15
2.3 探测中的干扰问题 ...................................................................................... 20
2.4 实验仪器介绍 .............................................................................................. 21
2.4.1 LTD-2100 型探地雷达 .......................................................................... 21
2.4.2 RIS-K2 型探地雷达 .............................................................................. 22
2.5 实验参数设置 .............................................................................................. 23
2.6 本章小结 ...................................................................................................... 26
第 3 章 干扰情形下混凝土缺陷探测模型研究 ........................................................ 27
3.1 干扰情况下混凝土板中钢筋图像研究 ....................................................... 27
3.1.1 实验过程简介 ....................................................................................... 27
3.1.2 模型雷达扫描图分析 ............................................................................ 28
3.2 钢筋网干扰下混凝土缺陷探测模型 ............................................................ 40
3.2.1 实验过程简介 ....................................................................................... 40
3.2.2 模型雷达扫描图分析 ............................................................................ 41
3.3 本章小结 ...................................................................................................... 47
第 4 章 干扰情形下填土缺陷探测模型研究 ............................................................ 48
4. 1 实验过程简介 ............................................................................................. 48
4.2 模型分析与图像解释 ................................................................................... 49

V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4.2.1 无干扰情形不同深度空洞探测模型 ..................................................... 49


4.2.2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模型 ................................................................ 51
4.2.3 复合干扰下双层空洞探测模型............................................................ 54
4.2.4 大直径空洞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 ......................................................... 60
4.2.5 多管线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 ............................................................... 61
4.2.6 复合干扰下多空洞探测模型 ............................................................... 68
4.3 雷达在道路路基检测工程实例 ................................................................... 72
4.3.1 某新铺沥青公路检测 ............................................................................ 72
4.3.2 某工业园区道路空洞检测 .................................................................... 73
4.3.3 检测结论 .............................................................................................. 75
4.4 本章小结 ...................................................................................................... 75
结论 ........................................................................................................................... 77
参考文献 ................................................................................................................... 79
致谢 ........................................................................................................................... 82

VI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插图索引

图 2.1 有耗介质中的电磁波振动图 ....................................................................... 12


图 2.2 雷达波在介质分界面处的反射及折射图 .................................................... 14
图 2.3 双曲线形雷达反射图 ................................................................................... 16
图 2.4 直线形雷达反射图 ...................................................................................... 16
图 2.5 LTD-2100 型探地雷达结构图 ...................................................................... 21
图 2.6 RIS-K2 型探地雷达结构图 .......................................................................... 23
图 3.1 无干扰情形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测线布置图 ............................................ 28
图 3.2 无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28
图 3.3 无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29
图 3.4 泡沫板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测线布置图 ......................................... 30
图 3.5 泡沫板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30
图 3.6 泡沫板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30
图 3.7 沥青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测线布置图 ............................................ 31
图 3.8 沥青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31
图 3.9 沥青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32
图 3.10 300mm 疏松/密实土、500mm 密实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33
图 3.11 300mm 疏松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33
图 3.12 300mm 密实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34
图 3.13 500mm 密实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34
图 3.14 500mm 填土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35
图 3.15 混凝土试块+填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 36
图 3.16 路面砖+填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 36
图 3.17 石子+填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 36
图 3.18 混凝土试块+填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扫描图像............ 37
图 3.19 路面砖+填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37
图 3.20 石子+填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扫描图 ........................... 38
图 3.21 上覆管线和杂物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 39
图 3.22 上覆管线和杂物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 39
图 3.23 多层钢筋干扰下混凝土空洞探测模型图 .................................................... 41
图 3.24 多层钢筋干扰下混凝土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42
图 3.25 单层钢筋干扰下小直径空洞探测模型 ........................................................ 42

VII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图 3.26 单层钢筋干扰下小直径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43


图 3.27 单层钢筋干扰下小直径空洞探测模型图 .................................................... 44
图 3.28 单层钢筋干扰下大直径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45
图 3.29 钢筋干扰下裂缝探测模型图 ....................................................................... 46
图 3.30 单层钢筋干扰下裂缝 LTD-2100 雷达图像 ................................................. 46
图 4.1 无干扰情形不同深度空洞探测模型图 ........................................................ 49
图 4.2 无干扰情形埋深 450mm 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49
图 4.3 无干扰情形埋深 600mm 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50
图 4.4 无干扰情形埋深 600mm 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50
图 4.5 混凝土块、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图 ........................................ 51
图 4.6 混凝土块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51
图 4.7 混凝土块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52
图 4.8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53
图 4.9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53
图 4.10 复合干扰下双层空洞探测模型 ................................................................... 54
图 4.11 无干扰情形双层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55
图 4.12 无干扰情形双层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55
图 4.13 单根钢筋干扰下双层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56
图 4.14 单根钢筋干扰下双层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57
图 4.15 铺设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58
图 4.16 铺设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58
图 4.17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59
图 4.18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59
图 4.19 大直径空洞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图 ............................................................ 60
图 4.20 大直径空洞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60
图 4.21 大直径空洞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61
图 4.22 多管线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图 ................................................................... 62
图 4.23 双管线(直径 250mm)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63
图 4.24 双管线(直径 250mm)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63
图 4.25 双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64
图 4.26 双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64
图 4.27 三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65
图 4.28 三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65
图 4.29 多管线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 66
图 4.30 多管线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66

VIII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4.31 三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67


图 4.32 复合干扰下多空洞探测模型图 ................................................................... 68
图 4.33 多管线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69
图 4.34 多管线与钢筋网(Φ8@150)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70
图 4.35 多管线与钢筋网(Φ20@200)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70
图 4.36 并列管线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71
图 4.37 斜向管线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 72
图 4.38 道路路面扫描图 .......................................................................................... 73
图 4.39 钢筋混凝土路面下空洞图 ........................................................................... 74
图 4.40 双层空洞扫描图 .......................................................................................... 74
图 4.41 空洞扫描图 .................................................................................................. 75

IX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附表索引

表 1.1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方法综合分类 ...............................................................2


表 1.2 地下空间探测技术综合分类 ...........................................................................3
表 1.3 国内使用的商用雷达品种 ...............................................................................7
表 2.1 常见介质物性参数 ........................................................................................ 13
表 2.2 空洞标准图像 ................................................................................................ 17
表 2.3 时窗大小与中心频率对应关系 ..................................................................... 24
表 2.4 不同天线中心频率探测深度值 ..................................................................... 26

X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 论

1.1 引言

探地雷达技术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商业应用,至今已走过 30 历程。国内外众


多厂商和科研单位推出适用多领域探地雷达产品。其凭借高分辨率、直观的图像
解释、全天候探测、对探测场地无需开挖、探查范围全覆盖等优点受到工程界的
欢迎和信赖。应用领域也从单一地质勘探领域向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
考古、环境检测、灾害超前预报、采矿工程等领域扩展延伸 [1]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
设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建筑质量与道路质量逐渐凸显出来。对于新建工程,
验收时间紧,对于已建工程,急需进行运营健康状况普查,针对工程中需要,无
损检测技术已成为工程质量检测、评估的首选手段,也为工程后期维护和加固提
供科学的依据。工程较为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
问题、二是城市道路地下空洞问题。而这两种工程质量检测可以归结对于不同介
质中缺陷探测方法研究,从探测介质可分为混凝土介质、填土介质与混凝土填土
复合介质。而透视雷达技术对于在这两种介质中缺陷探测都有着较好的应用,下
面简要介绍这两种工程问题及常用检测办法。
1、钢筋混凝土结构问题
探地雷达探测技术在混凝土质量检测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水利水电大体积
混凝土检测、机场跑道质量检测、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桥墩和桥面板质量检测、
工业与民用混凝土结构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有:混凝土密实度、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分布间距、裂缝与夹杂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大批建筑物
拔地而起。如今 80 年代的建筑物已投入使用 30 几年,其中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
的病害与隐患,急需开展定期的检查、检测与维修,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运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严重影响和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
稳定和国家安全。工程质量问题也频现各种报道,2014 年 5 月 4 日,上海市虹口
区新港路 240 弄 12 号一老式居民楼发生倒塌,造成 2 人死亡,多人受伤。2014
年 4 月 4 日 9 时许,浙江省宁波市奉化某小区 29 幢住宅楼西侧房子发生坍塌,造
成 7 人被困废墟下,其中 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11 年 7 月 21 日凌晨 4 时许,
哈尔滨一住宅楼垮塌哈尔滨南岗区联部街一栋 6 层居民楼部分发生垮塌事故。这

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些工程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
除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外,还应该使用检测手段对工程进行全方位
检测,将安全事故扼杀于萌芽。我国建筑行业已从大量兴建阶段开始转入建造与
维护并行的阶段,急需对已建建筑物的健康状况作出全方面的评估。在发达国家,
维修加固已经成为建筑业新的业务发展,美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用于建筑物维修
加固的费用已占到建筑投资的 50%,英国为 70%,德国为 80%。无损检测不仅对于
排除隐患有极高作用,对于结构的长期运行和定期养护与加固都有着很大参考价
值。具体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见表 1.1 [2] 。

表 1.1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方法综合分类

检测目的 按检测原理及方法 测试量


声 时 、波 高 、波 形 、频
超声脉冲法
谱、反射回波
声发射信号、事件记
声发射法
数、幅值分布能谱等
脉冲回波法 应 力 波 的 时 域 、频 域 图
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 穿透缺陷区后射线强
射线法
度的变化
雷达波反射法 雷达反射波
红外热谱法 热幅射
冲击波反射法 应力波的时域
混凝土几何尺寸检测
混凝土电阻率及钢筋
(如混凝土结构厚度、 电测法
半电池电位
钢筋位置、钢筋保护层
磁测法 磁场强度
厚度检测)
雷达波反射法 雷达反射波
回弹法 回弹值
敲击法 固 有 频 率 、对 数 衰 减 率
声 发 射 信 号 、幅 值 分 布
混凝土质量匀质性检测 声发射法
能谱等
与控制
超声脉冲法 超声脉冲传播速度
与电测法、红外热谱 、超声法、磁测法等无损检测技术相比,雷达检测技术
在混凝土检测领域属于新兴技术。雷达检测技术具有探测深度大、目标反馈信息
丰富、适用多种介质、垂直和水平分辨率高、对介质细微差异敏感、数据处理软
件智能化等优点。对于混凝土中缺陷(空洞、裂缝、钢筋分布不均匀等)往往受
到很多干扰。情况一,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在表层会铺设一层钢筋网,在钢筋
网的干扰下雷达发射电磁波会受到屏蔽,雷达图像较难识别。情况二混凝土构件
上覆各种介质,例如填土、石子、泡沫板等,将对混凝土中钢筋探测产生极大干
扰。

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城市道路地下空洞问题
近年来,道路塌陷和地下空洞所引发的事故经常被媒体所报道,这也使得国
内各个城市提高了对对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有计划地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地
下空洞探测普查。道路地下空洞具有强隐蔽性、强危害性、强突发性、多起因性、
难预测性。随着道路投入使用已进入中年期,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道路路基内存
在地下空洞,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需查明地下空洞的分布、大小、埋深,以
便为道路病害治理提供依据。
从 2008 年起,北京市采用探地雷达技术探测三环道路的地下空洞,如今已形
成定期检查,且在全市道路推广实施,且效果明显;从 2012 年 12 月起,太原市
也推进了采用探地雷达探测技术在主干道路上调查地下空洞。
城市地下空洞形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质、地下水作用(土层经长
期地质运动形成的裂隙,受地下水的侵蚀冲刷,裂隙逐渐扩展变成空洞或者大面
积的松散土层);
(2)长期振动作用(载重车辆、大型机械使道路下土层长期处于
振动状态,使高含水区土壤发生液化流动,形成空洞);
(3)深基坑、地铁等地下
工程(地下水渗流带出大量泥沙导致流水路径形成疏松、空洞);(4)古代墓葬;
(5)管道开挖回填碾压不实,注浆不严;道路基层碾压不密实;
(6)地下管道漏
水冲刷土层;(7)地下水位降低。建设施工阶段受到经济条件、地质勘察资料不
详实、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不完备等的制约,造成了城市地下空间脱空、空洞或
疏松等隐伏缺陷灾害事故具有无法直接查勘、预兆性弱、隐伏性大、损失大、社
会影响大等特点。
国内统计资料表明,城市地下空间的脱空、空洞或疏松等隐伏缺陷及道路空
洞塌陷灾害事故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仅 2014 年上半年,国内已经发生
多起马路塌陷,被称为“吃人的马路”。2014 年 5 月 8 日,安徽省六安市解放中
路某商厦门口路段发生塌陷。2014 年 5 月 8 日 5 月 8 日,郑州闹市一处路面发生
塌陷,致使一辆公交车和一辆中型货车陷入坑中,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2014
年 5 月 4 日晚 7 点左右,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与广渠路交叉路口东 200 米处路面
发生塌陷,现场出现了直径约 10 米的漏斗形大坑。由此可见,城市道路地下空洞
等隐伏缺陷的探测工作任重道远,且迫在眉睫。如果能够提前发现、提前处理不
仅可以减少工程投资,也可预防事故的突然发生造成更大损失。目前地下空间探
测技术见表 1.2 [3] 。

表 1.2 地下空间探测技术综合分类

按原理分类 探测技术名称 应用范围


探查地下埋设物空洞(区)和地下水源,测定场地
直流电法 电测深法
地下不同深度岩土层电阻率参数。

3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续表)
按原理分类 探测技术名称 应用范围
直流电法 电剖面法 研究地下某一深度范围内沿水平方向的电阻率变
化,探查地下空洞及地下管线埋设物等。
高密度电阻率法 观测与研究某一垂直断面(二维)或某一地下空间
(三维)的电阻率变化,探测地下地质体及地下管
线等埋设物的赋存状况。
自然电场法 探测浅层地下水流向、区分水文单元、快速普查地
热、调查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也可用于地质灾害
调查。
充电法 探测地下或水下埋设物。
音频大地电场法 探查地质构造,寻找地下水,探查地下空洞和地下
管线等。

电磁法 甚低频电磁法 地下金属埋设物的探查。


电磁剖面法 探查地下岩土层或其他地质体,探测金属管线、导
电性和导磁性物体等地下埋设物的空间分布。
可控源音频大地 研究基地起伏和构造形态、产状及断裂展布,判定
电磁法 岩性分布即厚度。
瞬变电磁法 适用于构造探测、埋设物探测、空洞探测以及水文
与工程地质调查、环境调查与检测和考古等。
探地雷达法 适用于路面、机场跑道检测,洞室衬砌质量检测,
基岩深度、水位深度、软土层厚度与深度探测,地
下洞穴与基岩断裂探查,地下埋设物探查物,混凝
土几何尺寸、内部钢筋分布于缺陷探查堤坝隐患探
查、泄漏探测等。
地面核磁共振法 可提供含水层平均孔隙度以及岩石导电性的信息。

浅层地震法 折射波法 进行滑坡等地质灾害调查,以及采空区、溶洞探测


等。
反射波法 检测基岩埋深,划分松散层和基岩风化带;探测洞
穴、沉陷带、残留孤石等地下异常以及地下工程及
地下管线
瑞雷波法 探测土层厚度,划分土层层序,探测地下洞穴、地
下管道,评价地基加固处理和密实度等。
地面高精度磁法 适用于磁性材料构成的地下管线探测等。

高精度重力法 高层建筑物、公路、铁路和机场跑道的地基探测与
隐伏危险性的研究等。

4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国内外工程在设计和施工时并不能全面掌握地下空间的真实情况,不可
否认,采用传统的局部开挖或钻孔等手段有着无可代替的优势,但毕竟是一孔之
见,但对未知的地下洞穴,早期埋设的管线,既无资料可查也难以预测。以至在
工程的施工和运营阶段埋下隐患。在地下探测领域,多采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
测,而在物探中,探地雷达因其快速、绿色、可在夜间操作、对交通影响小等优
势成为首选检测方法。但探地雷达在干扰条件下对缺陷的探测和上覆多层介质且
介质深度较大时对缺陷探测的影响仍需继续研究。目前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探测应
用,尤其对病害的探测仅限于定性解释上,对隐伏典型病害的解释存在较大歧异,
已成为该项技术研究应用的瓶颈。

1.3 探地雷达技术发展现状和动态

雷达英文全称为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无线电探测与测距)英文缩写


Radar。雷达的发明,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国人为了防御敌机对本土的
攻击,开始了第一次实用雷达实验。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正常发射广播信号
的时候,无意间在信号显示屏上发现飞机的反射信号,因为一次巧合,雷达技术
进入人们视野。雷达的原理与蝙蝠捕捉猎物有些相似,受到仿生学的启发,科研
人员开始尝试使用电磁波来发现目标。二战后,雷达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扩展。
结构上也有了重大突破,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 IC,到现在的 LIC。探地雷达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技术,与探空雷达技术相类似,同样是发射电
磁波,通过接收目标体反射波来探测测目标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探地雷达将
高频脉冲波由天线发射进入探测介质内,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当介质的介电常
数等物理参数发生改变时,电磁波将发生不同程度反射,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经接
收天线接收,经过数据处理,合成介质中电性变化区域特征。探地雷达的应用最
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1904 年,德国科学家 Hülsmeyer 开始利用电磁信号来
[4]
探测地下金属目标体 。1910 年,Letinbach 和 lowy 利用埋设在一组钻孔中的偶
极天线对地下相对高导电性质的区域进行探测,首次提出了探地雷达概念,并且
在德国申请专利。1926 年 Hulsenbeck 首次提出由于介质介电常数不同电磁波在不
同介质交界面会产生反射,并提出应用脉冲技术确定地下目标结构 [5] 。1972 年,
RexMorcy 和 Art Drake 创建 GSSI(Geophysical Survey Systems Inc.)公司,主要
从事商业探地雷达的销售与研发,开启了商用探地雷达新纪元。1985 年,美国工
程师采用探地雷达技术检测纽约地铁通道质量,发现雷达有较好穿透能力,甚至
较厚的浸水砖,成功探出原隧道的钢铁保护套,并且发现了混凝土板中的空洞。
1992 年,Kevin Black 和 Peter Kopac 分析了探地雷达在高等级公路检测中的应用
[6]
。1994 年,Roddis 等人使用探地雷达对美国堪萨斯州的 11 种道路进行了检测,
并与采样结果进行比较,误差较小,在工程接受范围以内 [7] 。1994 年,Bungey J

5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H,Millard S G 和 Shaw M R 对探地雷达在混凝土质量检测时钢筋干扰的影响进


行了分析 [8] 。1996 年,Hugenschmidt 分析了不同频率的探地雷达天线对高速公路
探测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天线频率适用的探测范围 [9] 。2001 年,Benedetto 等人利
用探地雷达准确定位了路面下的空洞和异常物 [10] 。
在国内,探地雷达应用与研究起步较晚。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煤炭科学研
究院高克德教授和自己的研发团队独辟蹊径将探地雷达应用到煤炭开采领域。随
后,从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国内多家单位从日本引进了 JEJ-60BF 雷达仪等
用于探测钢筋混凝土内部缺陷。随着各科研院所和高校通过对国外先进雷达设备
的引进和理论的学习吸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生产出适用于各行业的探地
雷达。其中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
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等也相
继研发出各具特色的商用探地雷达。在数据采集、后期解释等理论研究方面也取
得长足进步。2009,王磊对探地雷达探测过程所受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无线通
信信号等射频信号的干扰进行分析研究 [11] 。2009 年,杨凤娟、罗省贤等人采用静
态小波变换技术,在高精度情况下,实现了钢筋的定位和直径的判断 [12] 。2010
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张景东以 FK 二维变换为理论基础,依据探地雷达的回
波数据,分析地面直达波与目标体反射波之间差异,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引出
了基本的 FK 滤波理论 [13] 。2012 年,余海忠,欧阳宇峰,陈鸿,胡荣华对地面物
体干扰波,采用二维滤波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得到良好效果。在工程应用方面,
工程建设人员和科研人员也取得一些成绩 [14] 。2012,陈培对单层钢筋网干扰下干
扰下水平、竖向和倾斜裂缝和空洞进行物理模型实验,获得现场雷达扫描图像 [15] 。
2012 年,贾辉,陈昌彦,白朝旭,苏兆锋,肖敏总结了城市道路病害检测中干扰
源的类型及其特征图像,分别对不同种类干扰源(1、地表物体反射雷达波干扰;
2、电磁干扰;3 典型地下建筑如排水沟、集水井等构成的虚假病害异常)在探地
雷达图像的电磁波传播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减弱干扰的有效手段 [16] 。2012
年,程小玲指出探地雷达在路面厚度、相对高含水区域检测、结构层完整性判定
等领域有较好应用前景和效果 [17] 。2011 年,苏茂鑫、钱七虎、李术才等指出由于
地铁埋深较浅,开展探测工作所受干扰因素众多,超前预报需要开展综合探测方
法,在洞内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超前预报有较好效果 [18] 。2011 年,钟凌云对探地雷
达在溶洞地质探测上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不同溶洞形态在雷达剖面图上
[19]
的波形特征 。2011 年,田钢,林金鑫,王帮兵,赵文珂对探地雷达探测过程
中所遇到地面以上物体干扰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点、
线 、 面 干 扰源下波场分布特征,由射线理论推导出了时距曲线表达式 [20] 。2011
年,苏智光,廖建军,钱东宏针对探地雷达数据干扰问题,讨论了雷达接收波的
种类和传播速度问题,分别对电线杆、架空线路、山体等各种干扰体进行了实例

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分析,利用波速差异和数据处理手段可以将干扰波有效滤除,为数据解释工作打
下基础 [21] 。2010 年,曹震峰,丘广新,葛如冰对地下非金属管线探地雷达图像特
征进行了研究,进行非金属管线模型试验,分析了管线内不同液体对探测效果的
影响程度,总结出工程较易采用的管径计算方法 [22] 。2010 年,葛志广,宋俊杰分
析了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空洞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指出其对地下空洞的探测具有很
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23] 。2010,程久龙,潘冬明,李伟等分析了采空区电磁干扰类
型,总结出压制电磁干扰的数据处理方法 [24] 。2009 年,赵昕,黄琪,李海滨对对
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基层厚度应用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主要为天线
[25]
频率、电磁波速不均匀、天线行进途中产生颠簸 。2008 年,陈理庆对混凝土
介质中单层钢筋干扰下水平、竖向和倾斜裂缝进行正演分析,得到清晰的钢筋干
扰下混凝土裂缝扫描图 [26] 。2008 年,范志雄对野外勘探中探地雷达所受干扰进行
了分析,干扰主要为工作方式不当,地面干扰和空中干扰,采用滤波和小波变换
可以削弱干扰因素提高信噪比 [27] 。2008 年,何建民,徐军才对雷达探测过程周围
环境干扰进行分析,总结出外部信号干扰特点和减小干扰的办法 [28] 。2003 年,尹
兵祥,王尚旭,宋维琪,马玉新,讨论了室内干扰条件下探地雷达资料和图像解
释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探地雷达能够探测到地下异常体,探地雷达具有较强
抗干扰能力,分辨率较高 [29] 。
2002 年,赵永辉和吴健生等人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办公楼混凝土墙体检测
时,使用 EKKO-1000 型 1200MHZ 天线雷达,成功探测出墙体厚度、钢筋分布情
况及保护层厚度 [30] 。2003 年,刘军和赵晓华等人在钢筋混凝土板中预埋塑料瓶和
泡沫来模拟空洞和不密实,获得的雷达图像与预埋情况相符 [31] 。2009 年,陆伟东
和刘金龙等人分别进行了有钢筋干扰和无钢筋干扰下混凝土中缺陷的探测,发现
在钢筋干扰下,缺陷仍可以识别,但与钢筋的铺设位置、钢筋网间距及缺陷大小
有很大关系 [32] 。
国能外对于介质缺陷探测研究,多集中于单个缺陷问题的研究,干扰条件主
要为外部电磁场和地表干扰物体回波干扰,而对由于分层介质多次反射对深层缺
陷的干扰和介质中密集缺陷(上下重叠、不同尺寸缺陷并存等)之间相互干扰较
少涉及。
探地雷达在工程无损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吸引越来越多厂商加入探地雷达
开发中,探地雷达品种型号多种多样,目前国内使用的商用雷达品种见表 1.3[33] 。

表 1.3 国内使用的商用雷达品种

产地 公司 产品型号
加拿大 加拿大探头及软件公司(SSI) Pulse EKKO 系列
美国 美国 Microwave Associates 公司 MK 系列

7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续表)
产地 公司 产品型号

美国 美国地球地球物理探测设备公司 SIR 系列

美国 美国 PLUS RODAR 公司 PLUS RODAR Ⅴ型

美国 美国 Penetradar 公司 IRIS/IRIS-L 型

美国 美国 PENETRADAR 公司 IRIS/IRIS-L 型

日本 日本应用地质株式会社(OYO) GEORADAR

瑞典 瑞典地质公司(SGAB) RAMAC 钻孔雷达系统

瑞典 瑞典 MALA 公司 X3M 系列

意大利 意大利 IDS 公司 RIS 系列

芬兰 芬兰 Toikka Engineering 公司 Imra 系列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 Radar Systems 公司 Zond-12c/Python-02

法国 法国 SATIMO 公司

英国 英国 ERA 公司 SPR-scan 系列

英国 英国 Utsi Electronics 公司 Groundvue 系列

英国 英国 SEARCHWELL 公司

中国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CETC) LTD 系列

中国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 SI2R 型

中国 东南大学 GPR-1 型

中国 大连理工大学 DTL-1 型

中国 北京爱迪尔国际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CBS 系列、CR 系列

中国 北京骄鹏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GEOPEN 型

中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GR 型

综上所述,探地雷达对工程无损检测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取得了一定经济和
社会效益,但还没有一项国家规范来指导探地雷达的适用范围,检测步骤,对于
反射波也无标准图谱库来参考对比。因此对于探地雷达在干扰情形下扫描图像特
征掌握、目标物的定位、尺寸确定和缺陷种类的判定还要继续研究,尤其是在缺
陷复杂情况,多种缺陷集中出现的反射波普的解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有建设

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工程领域的缺陷检测方法都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性,尤其是对于上覆有多层介质
且浅层埋有钢筋等杆管状物干扰的介质缺陷(空洞、脱空或疏松等)来讲,尚找
不到明确位置,扫描图像的分辨率也较低,因此,深入研究和开发适合于探测混
凝土和填土介质中缺陷的雷达探测关键技术和检测方法势在必行。

1.4 技术局限及发展趋势

探地雷达虽然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从来自应用情况反馈信息来看,仍在天
线设计、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图像解释、智能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技
术局限与需要深入的方向如下。
1、介质的不均匀性非单一性
雷达探测目标往往是一种复合介质,不同的介质有着不同的物电性质。雷达
探测技术中,介质的介电常数的不同会造成雷达波在介质交界面会产生不同程度
的反射、散射、绕射和电磁波的吸收衰减。由于介质含水量、密实度等参数波动
范围很大,也会造成介质的物电性质不均匀。介电常数不均匀导致电磁波速在介
质中变化很大,很难准确估计目标物的埋深,进行准确定位。
2、天线设计缺陷
发射天线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从天线端口能量就开始产生发散,由于辐射
角不能闭合,造成电磁波能量耗散,并随着探测深度的增加耗散也急速加剧。在
不均匀介质中,电磁波发生各种角度无规律的反射与折射,由于电磁波高频、短
波长,在障碍物周边也会产生绕射,必须通过适当的增益和偏移归位来减弱这方
面的影响。雷达天线的屏蔽效果和传输电缆的屏蔽效果直接影响信号采集的信噪
比。
3、干扰物存在干扰
在探测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干扰,例如含水层、钢筋网等。电磁波遇到介
电常数较大的物体时,会产生强烈反射,电磁波无法透过物体探测下部目标。电
磁波的这种特性是探测过程较难解决的难题。
4、图像解释缺乏客观依据
缺乏客观标准来评判剖面图中出现的异常且无定量解释的方法。对于背后的
理论基础、应用范围、探测能力缺乏深入掌握,是的雷达检测的依据并无十足把
握,影响其实际应用。雷达波剖面图解释过程,主要通过检测人员工程经验对图
像中的异常进行解释说明。地下的管道和空洞雷达剖面图上都是抛物线形式,很
难区分。对于管线材质和缺陷类型也不能准确判断,有时只能给出存在异常的结
论。由于检测人员的工程经验相差很大,往往一张剖面图会读出很多结果,大大
影响了雷达在工程探测中的应用。应该加强雷达探测系统自动识别、自动分析的
功能。

9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5、信号处理有待提高
雷达波在介质中传播会产生多次反射、折射、绕射,这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变
的杂乱复杂。造成部分有用信号减弱,而干扰信号却得到加强。这给图像解释带
来很大麻烦,甚至造成图像误读。
6、雷达图像不能定量分析缺陷尺寸
雷达图像解释目前只限于定性分析,很难做到定量分析,例如由钢筋反射波
来确定钢筋直径,很难在理论上给出测算公式,一般多采用直接量取图像进行分
析,而反射波形图的尺寸受数据处理影响严重,仅采用曲线拟合雷达反射弧,估
算出直径,误差较大。对于地下空洞和管线直径,有时很难测到下底面的回波,
只能估算出平面尺寸,而纵向尺寸很难确定。现在有一些理论可以计算体积,例
如小波变换,但由于操作困难,很难应用于实际工程。

1.5 论文研究内容

电磁波的高频特性使得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干扰大、衰减快。探测资料
的解释存在多解性,因此进行物理模拟试验,对于认识电磁波在复合干扰下介质
中的传播特性和现场探测资料的快速解释有着重要作用。物理模型试验更贴近实
际工程。受到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无开挖城市地下空间缺陷雷达探测识
别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2013FJ4214)资助 ,本论文对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
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学习雷达探测基本理论,认识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点和传播理论。
了解无干扰情形下介质缺陷典型图像,为干扰情形下图形解释和分析提供依据。
(2)混凝土缺陷研究包括:单层钢筋网干扰下和双层钢筋网干扰下的不同深
度处水平、竖向、斜向裂缝探测研究;单层钢筋网干扰下和多层钢筋网干扰下空
洞缺陷的探测研究,空洞设置不同尺寸、不同埋深进行对比分析。
(3)通过多种干扰情形下(泡沫、沥青、混凝土试块、300mm 厚覆土、500mm
厚覆土、管线杂物、疏松覆土、密实覆土)混凝土板中双层钢筋探测及钢筋布设
间距检测,从而找出干扰情形下钢筋网探测方法。
(4)砌筑实验土槽,在干扰条件(钢筋网、混凝土试块)下实现在深填土介
质中对双层空洞的模拟探测。通过 400MHz、600MHz、900MHz 天线扫描图像分
析各频率双层空洞图像特征;对干扰下水平双空洞进行探测,分析上部干扰对空
洞的探测影响和双空洞之间的影响。
(5)通过对同一模型(混凝土模型、填土模型)设置不同采集时窗、雷达波
速、选择 400MHz、600MHz、900MHz、1600MHz 天线频率、变换增益方式和滤
波窗口类型,可以清晰分辨出复合干扰下缺陷回波,分析各种参数的扫描图像特
征,通过模型原始扫描图像与处理后图像对比数据处理手段在干扰情形下设置方

10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法,为实际工程探测提供依据。
(6)通过对复杂干扰(多管线排布、混凝土、石子、钢筋网等)探测时加密
测线,多测线对比分析会提高缺陷分辨能力。
(7)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管线,不同管线间距(无间距,1 倍直径,1.5 倍直径),
干扰距缺陷距离(1 倍直径,1.5 倍直径),总结管线对缺陷干扰影响。
(8)通过斜向管线模型,分析管线走向对下部空洞探测影响。

1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第 2 章 实验理论及实验方法

2.1 干扰层对电磁波衰减机理

1、有耗介质中雷达波的传播特性
对于混凝土和填土介质中的缺陷探测受介质性质影响严重,混凝土和填土介
质均为强有耗介质,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严重,尤其在强干扰条件下,影响
深层缺陷探测,在本试验模型干扰层为钢筋、混凝土等均为强衰减介质 。
有耗介质中电场波动方程为:
~

 z,t  cos  k R z   t 
 kI z
E  x E 0e (2.1)

有耗介质中磁场波动方程为:
~
E0
 z,t   k R c o s  k R z   t   k I s in  k R z   t  
 k1 z
H  y e (2.2)


其中
1
1 
2
 
2

kR      1  1 (2.3a)
 2   
2 2

 

1
1 
2
 
2

kI      1  1 (2.3b)
 2   
2 2

 

电磁场在有耗介质中传播规律见图 2.1。

图 2.1 有耗介质中的电磁波振动图

从关系式中看出,它是一个沿 z 方向传播的衰减波。其衰减是由导电介质中

的功率耗散引起的。介质的介电常数影响电磁波衰减程度,介电常数越大衰减越

1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严重。探地雷达穿透能力取决于传播过程损耗。电磁波从发射天线经由介质回到
接收天线,能量会逐渐减小,其传播总损耗,可由下式表示:
L T  L1  L 2  L 3  L 4  L 5  L 6  L 7 (2.4)
式中, L 1 为天线效率损耗, L 2 为天线失谐损耗, L 3 为介质中信号衰减损耗, L 4 为
目标物散射损耗,L 5 为入射空气到介质截面损耗,L 6 为射出介质到空气界面损耗,
L7 为天线装置损耗 [35] 。
2、介电常数
探地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在两种电性不同介质表面的折射和反射来实现地下
目标的探测识别。电阻率、导磁率、介电常数是表征介质电磁性质的重要参数。
探地雷达在工程探测中决定电磁波波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介电常数。电导率一般
只对电磁波的衰减和损耗有影响,而磁导率的影响不做考虑。在电场作用下,极
化介质中电子、原子和离子发生移动使得偶极分子定向排列。极化作用定量描述
为:
P   e 0 E (2.5)
式中, P 为极化矢量;  e 为介质极化率; E 为电场强度。
物质的介电性质用介电常数来描述
   0  1   e  (2.6)
式中,  0 为真空的介电常数。可设
  r 0 (2.7)
式中,  r 为相对介电常数。常见介电常数见表 2.1。

表 2.1 常见介质物性参数

介质名称 电导率 σ(S/m) 相对介电常数 εr

空气 0 1

纯水 10 -4 ~3×10 -2 81
海水 4 81

淡水冰 10 -3 4

石灰岩(干燥) 10 -9 7
花岗岩(干燥) 10 -8 5

黏土(饱水) 10 -1 ~1 8~12
-7 -3
干砂 10 ~10 4~6

雪(密实) 10 -6 ~10 -5 1.4


饱水砂 10 -4 ~10 -2 30

饱水淤泥 10 -3 ~10 -2 10

13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续表)
介质名称 电导率 σ(S/m) 相对介电常数 εr
海水冰 10 -2 ~10 -1 4~8
玄武岩(湿) 10 -2 8

页岩(湿) 10 -1 7
沥青(潮湿) 10 -2 ~10 -1 10~20

沥青(干燥) 10 -3 ~10 -2 2~4


混凝土(潮湿) 10 -2 ~10 -1 10~20

混凝土(干燥) 10 -3 ~10 -2 4~10

3、雷达波的反射
雷达波在不同介质分界面的反射是探测目标缺陷的基础,但当介质为多层分
布,如图 2.2b)所示,雷达波经每次反射能量都会衰减,因此在多层介质干扰或
介质中管线干扰下,尤其钢筋网干扰层存在时,雷达波将全部反射,到达目标缺
陷的雷达波能量较弱,反射波极难被接收天线接收。雷达波从介电常数  1 的介质
中入射到另一个介电常数为  2 的介质上。会发生反射,如图 2.2a)所示,其中  r
为反射角、  i 为入射角、 与 为  t 折射角, v 1 为介质 1 中的波速, v2 为介质 2 中
的波速,电磁波传播服从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 。

θi θr
ε v1
θi θr
1

ε 1 v1 ε 2 v2
θt
ε 2 v2
ε v3
θt
3

a)一次反射 b)二次反射
图 2.2 雷达波在介质分界面处的反射及折射图
反射定律:
r  i ( 2.8)
折射定律:
s in  i v1 1
n    ( 2.9)
s in  t v2 2

式(2.6)中的 n 称为折射率,其中  2 表示介质 2 的介电常数,  1 表示介质 1

14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的介电常数。
反射定律表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大小与介质性质无关,而折射角
大小受介质性质影响,介电常数差异越大,折射程度越大。
Er
电磁波反射强度可由反射系数表示,设 R 1 2  表示雷达波在介质 1 与介质 2
Ei

分界面上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表达式为 :

2
cos  i   s in 2  i
1
R12  ( 2.10)
2
cos  i   s in 2  i
1

在工程中多采用收发一体天线,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相距很近,可以近似认
为雷达波垂直射入介质中,此时入射角  i  0 ,将其代入上式(2.21)中,可得

2
1
1 1  2
R12  
2 1  2
( 2.11)
1
1

由 上 式 可 知 , 不 同 介 质 的 介 电 常 数 大 小 决 定 了 雷 达 波 反 射 强 度 。当 两 种
介 质 介 电 常 数 差 异 越 大 , 反 射 越 强 。 当 雷 达 波 由 空 气 ( 介 电 常 数 为 1) 进 入
填 土 介 质 ( 介 电 常 数 为 9) 时 , 反 射 系 数 为 负 。 当 介 质 介 电 常 数 相 同 时 , 反
射系数 R1 2  0 ,因此在介质交界面只会产生透射现象,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因此接收天线不能获得目标体回波。一般情况要求 R1 2  0 .1 , 才 能 识 别 两 种

不 同 介 质 分 界 面 [ 22] 。

2.2 干扰下图像解释与数据处理方法

1、典型雷达反射图像
典型雷达图像是干扰情形下雷达图像特征研究的基础,由于干扰的存在雷达
图像会发生畸变、缺失,但仔细观察仍保有雷达扫描典型图像的某些特征,依据
典型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干扰下目标缺陷类型、存在位置。

15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1)双曲线形雷达反射图
x

天线
地面

目标体
a)模型图 b)雷达图
图 2.3 双曲线形雷达反射图
根据图 2.4 所示得出下面的公式:

x  T  V 2   d
2
2 2
(2.12)

从式中可以看出 x 和 T 为双曲线关系。故在扫描图上可以看到一开口向下的
半部分双曲线。
(2)直线形雷达反射图

天线
地面
x0 x1
d

a)模型图 b)雷达图
图 2.4 直线形雷达反射图
T  d V 2 x   x 0 ~ x1  (2.13)
雷达发射电磁波在遇到平面形目标时雷达图像为两侧翼缘为半双曲线中间段
为一平台。
为方便第三章与第四章干扰情形下图像判别与分析,对无干扰情形下埋深为
500mm 的不同直径单一空洞进行标准模型探测,实验中采用 pvc 管线模拟空洞,
经过多次扫描获得各直径管线图像如下表 2.2:

1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表 2.2 空洞标准图像

空洞直径 雷达图像 空洞直径 雷达图像

40mm/埋深 500mm 160mm/埋深 500mm

75mm/埋深 500mm 250mm/埋深 500mm

110mm/埋深 500mm 315mm/埋深 500mm

17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2、干扰情形下的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探地雷达在复合干扰下图像判别与解释必不可少组成部分,通过
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压制干扰杂波,突出有效信号,使雷达扫描图中目标体显示有
较高分辨率。每道雷达波包含很多介质和目标体信息,电磁波速度变化、频率变
化、振幅变化等都需通过数据处理显现出特其征。由于电磁波也符合波动特性,
因此在地震波分析的手段可以移植到雷达数值处理。但电磁波与振动波存在较大
差异,应特殊对待。数据处理与数字信号处理同步发展,数学和信号学中的理论
都可以应用于雷达波数据处理。随着学科交叉数据处理也融入新方法如最优理论、
神经网络等。在干扰情形下,接收天线将接收来自干扰物多次反射杂波,因此需
采取滤波手段进行压制。干扰物或干扰层存在对深层缺陷雷达反射波强度形成强
衰减,必须经过多种增益手段进行处理,加强有效信号。
(1)一维数字滤波处理
雷达采集到的信号具有不同信号的干扰,采集系统存在低频漂移,需要对干
扰频率进行压制,一位滤波处理可以分为:FIR 滤波(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系统)
和 IIR 滤波(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系统)。常用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带通滤
波器、高通滤波器、全通滤波器、带陷滤波器。本次试验选用 400MHz、600MHz、
900MHz、1600MHz 天线,每种频率天线发射电磁波经目标缺陷反射后频率仍集
中在天线主频范围内,而干扰频率则可以经过滤波器消除。
(2)频谱补偿处理
频谱补偿处理(谱值平衡处理)探地雷达发射宽频脉冲信号,信号在机制中
传播,不同频率的信号吸收系数也不一样,同样能量耗损也不相同,尤其深层信
号。为了弥补这些损失掉的频谱信号,可以采取人为手段将失去的频谱信号补充
进去,以拓宽信号频谱增宽频带缩窄时间脉冲,从而提高时间剖面的分辨率。在
多层介质干扰情形,根据天线频率和反射波形图频率分布情况,对损失的频率进
行补偿。由于人为增加某一波段频率,有可能带入杂波,在频谱补偿时应多次尝
试进行确定补偿范围。
(3)二维滤波处理
探地雷达探测过程,如果有效波和干扰波的频谱成分接近,使用一维频率滤
波已不能压制干扰,则可以应用有效波与干扰波之间的视速度差异,进行滤波处
理。二维滤波处理是一种空间域滤波,二维滤波可以消除地面直达波干扰,对目
标信号位置进行定位。
(4)反卷积运算
反卷积运算通过压缩雷达子波、消除多次波处理及只保留波阻抗产生的反射
系数等手段来提高雷达剖面图的时间分辨率。在多层干扰存在时,每层干扰体的
反射子波与下部目标反射波叠加影响图像解释。

1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5)小波变换
小波变换俗称“回波信号的显微镜”,利用尺度参数的变化达到对信号的细节
分量和趋势分量同步观测。在不同尺度参数下将信号中的不同频率的成分分解到
不同的子空间。使之具有平移性和伸缩性,分辨出信号任意部位的频率分量。在
信号处理过程中实现了对信号的多分辨分析和识别,特别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拾取,
小波变换具有低熵性、多分辨率、去相关性以及灵活性等优点,在信号处理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本次试验模型深度均在 1.5m 以内,利用小尺度变换分析目标缺
陷位置频率及振幅变换以判断缺陷存在。
(6)背景消除
由于探地雷达的阻抗不匹配会产生驻波干扰信号,这种信号是数据采集中的
主要背景噪声。在雷达剖面图上这些干扰表现出等时和稳定的特点,道间水平信
号较强,视速度很高。水平信号会对深部反射信号产生强烈的干扰,必须进行压
制才可以了解介质深部的构造和异常。
(7)增益处理
由于本次模型试验在复合干扰下(钢筋网、复合管线、铺装层等)对深层目
标缺陷进行探测,增益处理至关重要。增益处理能够均衡雷达剖面图上有效波的
能量分布,为有效波的追踪和弱信号的对比提供便利。实验处理过程主要应用平
滑增益(整体增益)和局部增益。局部增益可以在不增加干扰信号强度的情况下
进行目标缺陷位置增益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首先判断出干扰范围,例如从采样
点 100~200 内 为钢 筋 干 扰 层 ,采 样 点 200~300 为 目标 空 洞 , 只 需 增 强采 样 点
200~300 内的雷达波强度,以突出显示目标缺陷雷达波 [54] 。
3、时间剖面的解释方法
探地雷达剖面图是二维扫描图像,即 B-scan 图像。目标缺陷信息主要从扫描
图像中读出,数据解释工作也以此为依据,剖面图有多种显示类型,最常用为灰
度图、红蓝彩图和 Wiggle 图。当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遇到电性差异物体时会发
生反射,由于反射系数的正、负关系,电磁波的相位和振幅将发生变化,因此就
可以在剖面图上发现反射异常区域。当组成剖面图的单道波形图上相同相位连接
起来形成一条同相轴。通常当介质分层线平行或无明显电性改变物体,该反射波
组为一相对平滑无突变无错断的同向轴,这就是反射波组的同向性。探地雷达采
用连续扫描,采样点间距较小,介质的变化幅度相对缓慢,使得同一反射波组特
征保持不变。物理电性较接近的介质,介质交界面的反射波组的波形、相位、振
幅、频率等有一定特征。这些特征的变化为图像解释奠定了基础。剖面图主要图
像特征:(1)雷达反射波同相轴产生局部错断;(2)雷达反射波同相轴为双曲线
形式;(3)雷达反射波单道波形图波形发生畸变;(4)雷达反射波频率分布发生
变化 。

19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剖面图解释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分析图像中各处异常,既不能漏判,也
不能增加缺陷数量,图像解释应该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图像解释工作
人员不仅要熟悉解释过程、典型缺陷特征图像、还应充分掌握探测区域情况。

2.3 探测中的干扰问题

探地雷达接收到噪声信号来自雷达自身和外部干扰电磁波。雷达内部的噪声
由制造技术产生,将伴随整个探测过程,外部干扰电磁波应尽量进行屏蔽。
1、雷达自身噪声干扰
雷达自身噪声干扰大体可分以下几种:
(1)发射天线的电磁波直接由接收天线接收,产生强烈干扰。如今商用探 地
雷达都对高频天线进行了屏蔽处理,仍会有一些来自发射天线的电磁波能量直接
耦合到接收天线;
(2)高频脉冲信号与阻抗相匹配。脉冲信号经由电缆输送到蝶形天线,由于
两者之间阻抗不同,必须使用适当比例的匹配器进行匹配,否则会产生共振,以
至信号发射能量的降低并产生新的干扰信号;
(3)天线信号在天线屏蔽罩之间发生振荡,产生天线水平噪声干扰。虽然依
据天线主频设计了屏蔽罩,来减少干扰信号的能量,由于信号是宽频带的,所以
震荡并不能完全屏蔽;
(4)天线尾部馈点对信号反射,虽采用特殊材料进行吸收,但不能完全吸收;
(5)脉冲信号存在次波峰,伴随主瓣信号会出现旁瓣信号,从而产生干扰信
号。
2、地表干扰
探测过程中地表物体产生的电磁波和反射电磁波对探测效果影响较大,常见
的干扰杂波有:(1)移动数码产品(手机、无线路由器等)信号对探地雷达的干
扰;(2)场地内机械设备、钢筋堆积体对探地雷达的干扰;(3)高压电线对探地
雷达的干扰;(4)电视信号塔对探地雷达的干扰;(5)行驶的汽车、交通金属隔
离带对探地雷达的干扰;(6)附近开启的车载雷达对探地雷达的干扰;(7)旁边
的山体或较高遮挡物对探地雷达的干扰;(8)天线与探测接触面不贴合,耦合效
应对探地雷达的干扰。
3、地下物体干扰
(1)介质不均匀:在探测目标物时,上覆土层由于回填时不密实或者采用建
筑垃圾回填,造成回波掩盖目标体的反射波,不能准确解释目标体或者将杂波误
解为目标物。
(2)埋设物干扰:地下空间十分复杂,有人为埋设的管线,开挖的沟槽、洞
室,有时还有孤石存在,由于电磁波会在介质表面发生反射,造成干扰物下部及

20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旁边的目标物被掩盖,无法识别。
4、减小干扰的方法与策略
(1)规范数据采集 a、探测前充分了解周边环境,合理布置侧线,移除地面
干扰物,规避干扰信号;b、使用屏蔽天线,禁止使用钢卷尺进行测线定位,关闭
掉手机等移动设备;c、加大叠加次数,提高有效信号,增强信噪比。尽量使天线
探测深度保持在中心频率能力以内;d、在接收天线前端设置带宽滤波器。
(2)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采用数据处理手段比如频域陷波法、波形平均法、中值滤波算法、小波变换
滤波等。

2.4 实验仪器介绍

2.4.1 LTD-2100 型探地雷达


1、雷达性能介绍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作为国内探地雷达技术较为领先科研单位之一,进过多
年研究工作,目前拥有多种型号、多种功能探地雷达产品,LTD-2100 探地雷达是
其中应用较广的一款产品,天线体积、质量较轻便。对于浅层目标和深层目标都
有较好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与军用和民用领域探测。雷达基本组成为:一体式主
机、一体式天线、航空电缆、测距轮、内置 14.8V 锂电池、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
见图 2.6。天线探测能力依天线中心频率不同有不同适用范围。900MHZ 天线在中
等衰减填土介质中探测深度可达 1000mm 左右,可以分辨 100mm 左右厚度不同
介质。400 MHZ 天线在中等衰减填土介质中探测深度可达 3000mm 左右,可以分
辨 200mm 左右厚度不同介质,主要应用于道路空洞探测。雷达主要性能指标:
(1)
LTD-2100 型雷达主机为单通道模式;
(2)脉冲重复频率:16KHz,32KHz,64KHz,
128KHz 可调;
(3)扫描速率:16Hz,32Hz,64Hz,128Hz 可调;
(4)时窗范围:
5ns~1us,连续可调;(5)记录道长度:256,512,1024,2048 可调;(6)输入
带宽:1Hz~16Hz;(7)动态范围:-7dB~130dB;
(8)雷达信号输入范围:±10V;
(9)系统信噪比:大于 70dB。
SD卡

电池 主机

天线

测距轮
图 2.5 LTD-2100 型探地雷达结构图

2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2、LTD 数据处理软件 IDSP6.0 介绍


该软件具有 LTD 探地雷达数据预处理(文件管理、参数设置、剖面截取、道
间重采样、文件头重置等)、数据处理和分析(一维滤波、反褶积、数学运算、克
希霍夫偏移、零点校正、希尔伯特变换、滑动平均、道间均衡、背景消除、三维
切片显示等)、工程评价(地面和目的层的确定、自动追踪、速度计算、层厚估算、
自动识别目标、绘制直方图和综合报表等)、成果输出(剖面和报表的保存)。优
点:全中文界面,操作简单、升级方便。
IDS6.0 具备雷达数据的静校、动校、振幅处理、频谱分析、滤波、奇异性检
测(小波分析)和希尔伯特变换等处理功能。每次处理完数据后,将生成新窗口,
可以对处理数据保存。在数据处理过程,较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振幅处理和滤波
(水平和垂直滤波)。振幅处理主要手段为增减振幅,雷达记录中目标信号的幅度
有时会很小,可以通过调节振幅增益来调节振幅的大小,满足现实和分析的要求。
采用傅立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将雷达波展开为多个频率以单一频率振动的波形,
对雷达波的相位和频率分布进行分析,寻找目标反射波频率段,因此可以对干扰
频率进行压制以提高信噪比。带通滤波是去除干扰,提高信噪比的有效手段之一。
首先根据频谱分析得到有用信号频率范围,对应输入到低频与高频。垂直滤波方
法中反褶积是有效手段,探地雷达再用于浅层目标探测时,垂向分辨率是一个重
要的指标。反褶积(反滤波)技术只保留原始雷达记录中反射系数,对多次波进
行压制,恢复雷达波形状,提高分辨率。通过数据处理基本可以消除低频的固有
频率,消除固有背景。
3、实验中遇到问题
检查各个航空插头是否可靠连接;保证电缆线无缠绕打结;雷达开机前要保
证天线已连接,更换天线时应保证雷达主机已关闭,以防止天线上的高压对主机
冲击。检测完毕存储文件后,要估计文件大小并检查存取是否正常,同时做好现
场记录。GC900M 和 GC400M 天线都是地面耦合天线,检测时离地面越近越好。
因为地下介质特性不同,每次探测钱,需要进行雷达参数调整。增益调节原
则是:使地面信号最大,其他从上至下以此减小,同时保持增益曲线(绿色)为
一斜直线。
一般情况,滤波范围可定位 1/2f-2f(f 天线中心频率)

2.4.2 RIS-K2 型探地雷达


1、RIS-K2 探地雷达控制单元
雷达基本组成为微型计算机、主机、收发天线、综合控制电缆、测距轮、12V
电池、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见图 2.7。
雷达主要性能指标:(1)脉冲电磁波频率 400KHz;(2)扫描频率为 850 扫/

2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秒;
(3)双通道天线阵接口;
(4)探测时窗:4~25600nsec;
(5)采样点数:128~8192;
(6)叠加数最大至 32768;(7)动态范围:>160dB;(8)信噪比:>160dB;(9)
分辨率为 5psec ;(10)重量为 1.5kg 左右 ;(11)A/D 转换为 16bit。主机和采
集单元之间的传统链接方式都是通过网线连接,该系统提供无线连接方式,连接
方式更加灵活,减少了由于网线传输带来的不便。

微型电脑
主机

天线

电池
测距轮

图 2.6 RIS-K2 型探地雷达结构图


2、Gres Win2 软件
Gres Win2 软件由意大利 IDS 公司研发,用来处理 RIS 探地雷达采集到的原
始数据。使用 Open Project 加载工程项目,在 Section Information 区选定雷达截
面的范围以及截面可视的最大长度,数据处理完毕后可以使用 Save image 命令保
存任意窗口的图片。数据处理使用 Process menu 处理菜单,Process menu 包含一
组滤波器用来处理雷达剖面图。其中 Move start time command (零点漂移)用来
保证探测区域内物体的深度与雷达图像一致。滤波器 Filter command 包含:(1)
Background removal command (背景去除)该命令应用 Clear-X 滤波算法,去除水
平方向的连续噪音和杂波;(2)Horizontal bandpass filter command (水平带通滤
波) ;(3)Vertical bandpass filter command(垂直带通滤波)。增益 Gain command
包含:(1)Linear gain command(线性增益)估计雷达信号线性衰减程度,对雷达
图像应用能量均衡滤波算法。(2)Smoothed gain command(平滑增益)。

2.5 实验参数设置

1、介质中雷达波传波速度
通过速度参数可以较为准确判断地表干扰物和缺陷位置,速度参数设置对于
多层介质中目标缺陷预判和天线探深设置至关重要。目前对于介质中雷达速度参
数的获取主要有以下几种:( 1 ) 由介电常数估算传播速度;( 2 ) 预埋目标体,由
测量双程时间、实测距离,求取平均速度;( 3 ) 双曲几何法 d  t1  ,
2
 x t2 1

 t1  。其中 x 为天线间距, t 1 为天线在圆柱体斜上方的双程走时,


2
v  2 t2  x t2 1

t2 为天线在圆柱体正上方的双程走时。雷达处理软件多采用方法,本次实验在软

23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分析时也采用此方法确定波速,本实验在速度设置时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估算,
然后通过扫描模型与实际对比分析埋深差距进行修正以获得准确实验参数;
2、天线中心频率
天线中心频率可由下式:
150
f  (2.14)
x r

式中: x ——空 间 分 辨 力 (单 位 : m);


r ——相 对 介 电 常 数 ;
f ——天 线 中 心 频 率 ( 单 位 : MHz)
从式中可见,选择天线中心频率时,在满足探测深度和探测面对仪器尺寸要
求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较高分辨率的天线,当探测环境干扰较大或者沿深度方
向多目标分布时,应当使用天线阵进行探测。
工程中可以根据探测深度选择天心中心频率,如果所选天线在该测区未达到
预定探测深度,应该更换低一级天线频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探测深度可查表确定
天线中心频率。
3、时窗的确定
采集时窗可由下式估算:
2 hm ax
w  (1 .3 ~ 1 .5 )  (2.15)
v

式 中 : w——时 窗 ( 单 位 : ns) ;

v——雷 达 波 在 被 测 介 质 中 的 波 速 (单 位 : m/ns);
h m ax ——最 大 探 测 深 度 (单 位 : m)。

时窗的选择决是否恰当,不仅雷达有效决定了探测深度,也影响着雷达垂直
像分辨率。对电磁波双程走时进行 30%~50%放大是考虑实际探测过程中,电磁波
速度在有耗介质和不均匀介质中发生变化以及目标体深度变化而所作余量。用来
确保雷达系统在数据采集过程完整采集到探测深度范围内有效探测信号。时窗与
频率关系见表 2.3。
表 2.3 时窗大小与中心频率对应关系

时窗 ns 天线中心频率/MHz
25 900
45 600
80 400

4、扫描样点数的选取
扫描样点数可由下式估算:

24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S p  w  f  10
8
(2.16)
式中: Sp ——扫 描 样 点 数 ;

w——时 窗 长 度 ( 单 位 : ns) ;
f——天 线 中 心 频 率 ( 单 位 : MHz)
采样点数为单道雷达记录所包含数据点数,采样点数的选择要兼顾垂向分辨
率(一般情况需要 10~20 个数据点经过探测目标)、天线中心频率和数据记录量
等因素,一般选择 512 或者 1024。
5、仪器分辨率
在复杂干扰情形下,雷达识别目标缺陷的能力主要由雷达分辨率控制,尤其
在多缺陷水平向、垂直向并排时,较高分辨率能够准确显示单一目标缺陷雷达图
像。探地雷达分辨率指精确分辨目标体空间最小尺度的能力。探地雷达的分辨率
由电磁波控制,当电磁波的波长越短时,则分辨率越高。分辨率决定了雷达应用
范围和探测精度。从空间尺度可分为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
(1)垂直分辨率
雷达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分辨多于一个反射面的能力称之为垂直分辨率。即介
质中两个反射界面反射回来的电磁脉冲波不重叠,或者重叠程度较低,一般称这
两个反射面之间距离为最小垂向分辨率。
垂向分辨率表达式为:
 c
  h  m in   (2.17)
2 2 fc  rr

式中, fc 为天线中心频率,  r 为相对介电常数,  r 为相对磁导率。


由式可知最小垂直分辨率   h  m in 随雷达天线频率增大而增大,还可知道最小分辨
率和周围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22] 。
(2)水平分辨率
雷达在水平探测方向上能够分辨最小目标体尺寸或两个目标体之间距离称之
为水平分辨率。
水平分辨率表达式为:
d
(  b ) m in   d  (2.18)
fc  rr

式中, fc 、  r 、  r 同上,  为传播速度, d 为目标深度 [36] 。


由上式可见,最小水平分辨率 (  b ) m in 随雷达天线频率增大而增大,随深度增
加而减小,还可知道最小分辨率和周围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通过分析可见,天线中心频率是雷达分辨率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复杂干扰
探测时,应尽可能选择高频天线。

25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6、探测深度预测
为保证准确探测到目标体,必须保证其在探地雷达最大探深范围内。影响探
测深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电导率、介电常数、散射和绕射,噪声干扰等因素。
探地雷达探测深度与雷达波的波长有关,雷达波波长越短,电磁波绕过障碍物能
力越差,因此受干扰越严重,探深越小。工程中可以依据天线中心频率估计探测
深度。天线频率与探测深度关系见表 2.4。

表 2.4 不同天线中心频率探测深度值

天线中心频率 理论探测深度范围
2.5 GHz 300mm ~ 600mm
1.0 GHz 600mm ~ 1.0m
900 MHz 750mm ~ 1.5m
600 MHz 1.5m ~ 3m
400 MHz 3m ~ 6m
100 MHz 10m ~ 20m

7、目标缺陷识别条件
探地雷达探测原理依靠介质之间的电性差异来探测目标物,只有当目标物与
周边介质或者介质分界面电性相差一定数值时,才有可能接收到足够反射信号。
可通过两种指标预测能否探测到目标体:
2
 1  2 
(1)能量反射率 Pr    要求能量反射率至少大于 0.01,  1 为周围
 1   2 

介质介电常数,  2 为目标体介电常数。
(2)目标埋深与最小横向尺寸之比不应超过 10:1。

2.6 本章小结

本章简要介绍了干扰层对电磁波衰减的机理:(1)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传播
发生衰减;(2)电磁波在多层介质中传播多次反射导致能量损失。介绍了常见介
质的电磁特性;简要阐述探地雷达在检测工程重要性能指标和探测方式; 介绍了
在复杂干扰情形下数据处理与图像解释步骤与方法;介绍了 LTD-2100 型探地雷
达的仪器参数及后处理软件 IDSP6.0 和 RIS-K2 型探地雷达的仪器参数及后处理
软件 Gres Win2 软件并详细介绍了探地雷达探测相关参数设置方法。

2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干扰情形下混凝土缺陷探测模型研究

3.1 干扰情况下混凝土板中钢筋图像研究

3.1.1 实验过程简介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对其进行探测可以检测工程施工过程
中钢筋的铺设间距与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磁性,
所以钢筋对雷达探测十分敏感,在雷达扫描图像上可以清晰分辨钢筋的反射波形。
但是在钢筋探测时,往往后续施工已经完成,在待测结构上会覆盖各种干扰,影
响钢筋探测效果。实验模型所使用混凝土板尺寸为:长 1600mm、宽 800mm、厚
80mm、上部钢筋网为 Φ10@200,下部钢筋网为 Φ8@200。
本节实验采用意大利 IDS-K2 型雷达进行测试,探测时分别采用 600MHz 天
线与 1600MHz 天线,从而获得两种不同天线频率检测效果和应用范围,对比分
析两种天线的性能和应用条件。本实验设计厚度从 80mm 到 600mm 范围变化,
理论上两种天线频率可以在此深度范围内探测。例如,考虑探测深度和减少杂波
干扰时窗选为 15ns,电磁波速度为 0.1m/ns。雷达采样频率,理论上应使用较高
较高采样频率,但会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采样频率通常为天线中心频率的 20
倍,对于 600MHz 天线,采样频率为 12000MHz,采样间隔为 1/12ns,由时窗长
度除以采样间隔,可以得到采样点数约为 220,在参数设置时,综合考虑采样点
数取 512,以保证雷达垂直向分辨率。
雷达驱动设置完毕后,进行增益设置,可以采用手动增益和自动增益,自动
增益可以快速、准确的了解介质对电磁波的衰减情况,一般多采用自动增益,拖
动天线在测线上保证拖动距离大于 2 米,使雷达自动完成增益曲线的设定。测量
模式采用测距轮模式,可以准确获取沿侧线长度方向的雷达图像。建立新测区,
开始扫描探测。扫描过程保证天线匀速、缓慢前行,以防数据丢失,给后期数据
处理带来困难,扫描过程尽量保证天线中心与测线重合,每条侧线探测完毕,及
时保存数据,使用后处理软件 GRED BASIC 现场处理,查看探测效果和参数设
置是否合理,如果存在较大差异,应重新调整参数进行重新探测。
数据处理采用 GRESWIN2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缺陷解释。在 GRESWIN2 软
件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处理前,应先对一些参数进行设置。具体设置如下:与探
测混凝土板的尺寸相对应,对图像显示尺寸进行设置,测线完成长度为 1.5 m,
在 edit-Graphic Parameters 中进行设置图像边界。在 edit-Filter Parameters 中,对
滤 波 参 数 进 行 设 置 ,Vertical bandpass filter(TD 、 时 域 垂 直 带 通 滤 波 ) , low

27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freq.[MHz] 取值为 100,high freq.[MHz] 取值为 1000;Horizontal bandpass


filter(TD、时域水平带通滤波),low cut.[1/m] 取值为 2,high cut.[1/m] 取值
为 50,此参数决定了雷达水平分辨率。数据处理过程,常用的命令有 Move Start
Time Command(去除直达波命令)、Background removal Command(背景消除命
令)、Vertical Bandpass filter (TD) Command(时域垂直带通滤波命令)、Linear
Gain Command(线性增益命令)、Smooth Gain Command(平滑增益命令)。未
经处理的图像仅能分辨上层钢筋,下层钢筋很难看到,在图像解释过程中运用合
适的处理受手段能大幅度提高给解释工作准确性。该项探测测线布置为纵向 3 条
测线,横向 3 条测线,局部测线布置改变时,以模型为准。

3.1.2 模型雷达扫描图分析
1、无干扰情形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图 3.1 无干扰情形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测线布置图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2 无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2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3 无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在无干扰情形获得该试验混凝土板中钢筋网雷达图像,为后期干扰情形下混
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提供对比依据,模型见图 3.1。
图 3.2 a)为未经数据处理的原始扫描图,由于未消除直达波,只能在 150mm
看到浅层一排钢筋,与实际埋深不符。扫描图中钢筋分布均匀且波形一致,说明
钢筋直径无差异,从图像底部标尺可以看出每个双曲线顶部之间距离近似为
200mm,与设计值基本符合,但下部钢筋网较难在图上直接观察。图 3.2 b)为
经过消除直达波和平滑增益处理后的彩图,图中上部钢筋位置变为 20mm,且图
像更加清楚,在 100mm 处的下部钢筋也可以直接分辨,由于受到上部钢筋网的
屏蔽,与上部钢筋反射波相比消弱程度较大,图像颜色较浅。在该混凝土板中两
层钢筋之间只有 50mm 左右,且钢筋间距为 200mm,干扰严重,但经过滤波、增
益,可以分辨出混凝土板中下部钢筋网,可见在图像解释中,合理应用数据处理
功能至关重要。
图 3.3 为 1600MHz 天线雷达扫描图,与 600MHz 天线所测图像相比,单根
钢筋扫描图像翼缘间距由 200mm 变宽为 250mm。图 3.3 a)未经数据处理,但仍
可以分辨下部钢筋的反射图像(同相轴为连续双曲线),图 3.3 b)经垂直滤波、
增益后,更加清楚的分辨出下部钢筋的排列与分布间距,对比图像下部标尺,钢
筋反射图像两侧翼缘也由 150mm 增大为 250mm。
2、泡沫板干扰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
如今,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要求在结构外墙铺设一层保温隔热材料,
由于泡沫疏松,对电磁波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该材料对探测介质中缺陷存在一定
影响,下面将分析泡沫板(50mm 厚)对混凝土介质中钢筋探测的影响程度。测
线布置方案仍为纵向 3 条,横向 3 条,测线布置如图 3.4 所示。

29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图 3.4 泡沫板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测线布置图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5 泡沫板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6 泡沫板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为 50mm 厚泡沫板。图 3.5 a)、图 3.6 a)是未经数据处理雷达
图像,与图 3.2 b)、图 3.3 b)无干扰情形相比,在图像 2.50mm 处钢筋网反射
图像清晰度降低,反射图像由双曲线形退化为锯齿状,经过数据处理可以清晰分

30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辨上部钢筋网,处理后的图像相对粗糙,雷达波无明显边界,雷达波双曲线顶部
相对平缓,而下部钢筋网图像则更加模糊,但可以分辨出钢筋位置。由图像下部
标尺可以读出相邻双曲线顶点间距为 200mm 左右,与设计值相符合。分析原因
为:在泡沫板与混凝土板交界面上,由于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会产生反射,
减少雷达波的能量。建议加大采样点数,由 512 增加为 1024 以提高垂向分辨率。
3、沥青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
卫生间楼板在现浇板施工完毕,将铺设一层防水材料,一般多采用沥青防水
卷材,其厚度为 0.50mm,卫生间的现浇板往往需要加密配筋,也是质量问题多
发区域,经常由于钢筋分布间距过大等施工缺陷,造成楼板开裂、浸水。测线布
置方案仍为纵向 3 条,每条测线间距 100mm,横向 3 条,测线布置见图 3.7 所示。
下面将介绍在沥青防水卷材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雷达图像特征及干扰对探测的
影响程度。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图 3.7 沥青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测线布置图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8 沥青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3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9 沥青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从图 3.8、图 3.9 中可以看出,沥青防水卷材对探测效果没有太多影响。通
过图像下部标尺,可以容易读出钢筋间距为 200mm。图 3.8 采用 600MHz 天线,
图像在未经处理时,很难分辨下部钢筋网反射图像,经过数据处理下部钢筋网的
反射图像两侧翼缘向内收缩,由双曲线形变为水滴型,但反射图像上部仍保留双
曲线特征,据此可以判断为下部钢筋网图像,在扫描参数设置时波速为
10.50mm/ns,下部钢筋网位置在雷达扫描图像中为 120mm,与设计值 70mm 相比
误差为 50mm,在沥青铺装层干扰下速度设置调整为 6.5 0mm/ns 时较合适。图 3.9
采用 1600MHz 天线,经过数据处理后,上部与下部钢筋网清晰可见,与图像下
部标尺对照,可以读出钢筋间距为 200mm 与设计间距相符。图 3.8、图 3.9 显示
浅层钢筋图像显示相对清晰,说明雷达对浅层缺陷检测时,雷达波回波信号强烈,
较易探测,深层钢筋图像由于信号较弱而变得相对模糊,图 3.8 与图 3.9 相比,
高频天线有较高的分辨率,图像分解也较为清晰。设计钢筋间距为 200mm,钢筋
之间的干扰较小,回波双曲线两翼无交叉,建议以后在进行模型试验时应缩小钢
筋间距,增强干扰程度。
(疏松/密实)与填土(500mm)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
4、填土(300mm)
测模型
在隐蔽工程检测时,检测前很难进行开挖,必须透过土层进行探测,这给检
测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下面将分析填土对混凝土中钢筋探测的干扰程度。模型分
为 300mm 疏松填土、300mm 密实填土如图 3.10 a)与 500mm 密实填土如图 3.10
b),分析土层厚度和密实程度对探测的影响。下面将分别分析,相应雷达图像如
下:

3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模型图 b)模型图
图 3.10 300mm 疏松/密实土、500mm 密实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1)300mm 疏松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分析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11 300mm 疏松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为 300mm 疏松填土,图 3.11 a)为只经过零点归位操作雷达图,
图像上部出现较多类似异常的反射波图像,在图像中部 350mm 位置能够模糊看
到有一层反射异常,通过与模型对比,与无干扰情形下钢筋网对比,可判断该层
反射异常为上部钢筋网的反射雷达图,而下部钢筋反射已经不能分辨,图 3.11b)
为经过垂直滤波和平滑增益和线性增益处理后的雷达图像,在图像 350mm 处钢
筋异常层与周围明显差异,受填土层和上部钢筋干扰较难直接从图相中分辨出下
部钢筋网的图像,在干扰情况下,虽然钢筋反射双曲线有明显特征,但已经不在
同一水平线上,且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逐渐加大,两个双曲线之间的界线也相对模
糊,为测量两个反射弧顶点之间距离带来较大困难,使误差增大。探测时速度设
置为 10.50mm/ns 时,钢筋位置与模型设计位置符合较好。时窗设置为 20ns 能够
完整显示探测深度内目标缺陷。

33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2)300mm 密实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分析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12 300mm 密实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为 300mm 密实填土,在图 3.12 a)为测线 1 处理后图像,图 3.12
b)为测线 2 处理后图像,该探测模型时窗选择 20ns,速度设置为 10.50mm/ns。
在扫描图中垂直坐标 350mm 位置可以看出红色钢筋反射双曲线图像。与疏松土
雷达图相比图谱中杂波反射相对较少,钢筋反射图像也相对清晰,可以完整的看
到钢筋的反射双曲线,上部干扰波也相对疏松填土也减少许多,但是同样只能看
到一层钢筋反射弧,这也说明了电磁波在到达首层钢筋网时已经基本被全部反射,
图 3.12 b)与图 3.12 a)相比,雷达图像更加清楚,双曲线轮廓更明显,说明了
中间测线受周围干扰较小,在实际工程检测时,合理选择测线对提高检测精度与
准确性很有帮助。
(3)500mm 密实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分析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13 500mm 密实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34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该模型干扰为 500mm 厚填土,图 3.13 a)与图 3.13 b)是经过相同处理后


两张雷达图,一张为灰度图,一张为彩图,时窗设置参数为 30ns,通过与无干扰
情形扫描图像对比在 550mm 处的异常(连续双曲线图像)为钢筋网图像,与 300mm
厚填土相比,随着填土厚度的增加对下部干扰也相对增大,在雷达图像中只能看
清上部钢筋网的反射图,且钢筋反射双曲线图像相互重叠严重,由于土槽砌筑采
用空心砌块,在雷达图像两侧会看到两条强烈的干扰波对板两侧的钢筋反射波形
成强烈干扰,导致只能看清板中部 3~4 根钢筋的反射图像,影响范围占到整张图
像的 50%,建议在模型实验时应采取干扰小的边界。从图 3.13 a)与图 3.13 b)
可以看出灰度图的钢筋反射图像更加细致,而彩色图的异常更加明显。所以在图
像分析师应该使用各种图像综合分析。
(4)500mm 填土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分析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14 500mm 填土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图 3.14 a)为 500mm 填土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该图像只经过零线归位,图 3.14 a)为 500mm 填土干扰情形 1600MHz 天线混凝
土板钢筋雷达图像,该图像经过零线归位、背景去除、垂直滤波、平滑与线性增
益。从图中可以看出 250mm 以下,1600MHz 很难探测到,图像基本为灰色,说
明高频天线适用于浅层探测,建议在工程探测前应搜集资料来确定目标物的埋深,
如果没有资料,应该选择更宽范围的频率天线,以免漏测影响检测效果。
通过图像横向坐标,可以读出单一钢筋反射波形图两侧翼缘打标点距离
300mm 密实填土翼缘间距为 200mm 左右,500mm 密实填土翼缘间距为 600mm
左右,可见随着埋深增大,钢筋反射翼缘宽度加大,因此导致相邻钢筋反射波之
间相互重叠。在 300mm 密实填土干扰下由图像中可以读出钢筋间距为 170mm、
220mm,与设计值出现偏差偏差在 10%左右。在 500mm 密实填土干扰下由图像
中可以读出钢筋间距为 160mm、250mm,与设计值出现偏差偏差在 20%左右,可
见随覆土厚度增加,对钢筋间距探测影响越大。

35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5、路面铺设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图 3.15 混凝土试块+填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图 3.16 路面砖+填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a)模型图 b)模型图
图 3.17 石子+填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实际工程中对路面铺设层下的缺陷探测至关重要,但铺设层因材料、厚度等
因素不同对雷达探测的干扰程度也有所区别,下面分析常见路面铺设层干扰程度,
各情况雷达扫描图如下:

3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混凝土试块(150mm)+填土(300mm)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


板钢筋雷达图分析,模型图见图 3.15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18 混凝土试块+填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扫描图像
该模型为多层干扰,干扰层为 150mm 厚混凝土和 300mm 厚填土,图 3.18 a)
为测线 1 扫描图像、图 3.18 b)为测线 2 扫描图像,通过对比模型图,在垂直坐
标为 500mm 处可以分辨出异常(同相轴为双曲线形)存在,可以判断出为钢筋
反射图像。结合两条测线可以发现多层介质干扰对雷达探测有较大影响。两条测
线同时经过去除直达波、背景消除、垂直滤波、线性增益和平滑增益,可以分辨
出混凝土板上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较难分辨。
(2)路面砖+填土(300mm)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扫描图分
析,模型图见图 3.16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19 路面砖+填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37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该模型干扰层为 50mm 厚路面砖和 300mm 厚填土。图 3.19 a)为测线 2 扫


描图像、图 3.19 b)为测线 3 扫描图像,与无干扰情形混凝土板中钢筋网扫描图
像对比,图像中 350mm 处可分辨出一排双曲线反射图像,与钢筋图谱对比可以
确定为钢筋网反射图像。与混凝土块相比路面砖厚度只有 50mm,且路面砖材质
较均匀,而混凝土中含有大粒径石子,电磁波传播过程会发生强烈的散射与反射。
结合两条测线扫描图像,可以清晰分辨出混凝土板中上部钢筋网,并且可以准确
读出钢筋间距。
(3)石子(100mm)+填土(300mm)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
扫描图分析,模型图见图 3.17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20 石子+填土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扫描图
该模型干扰为 100mm 厚石子与 300mm 厚填土,图 3.20 a)为测线 1 扫描图
像、图 3.20 b)为测线 3 扫描彩色图像,在扫描图像 450mm 位置同相轴出现双
曲线图形,可以判断为钢筋网反射图像。干扰层石子厚度约为 100mm,与混凝土
块干扰层相比混凝土板中钢筋可以清晰分辨出来,但图像重叠严重,很难分清单
根钢筋的反射图像。
综合分析,上覆多层干扰对于雷达探测有较大影响,影响程度与覆盖材质和
厚度有关,电磁波在多层介质传播有多次反射,电磁波由空气进入铺设层(混凝
土块、石子层)产生第一次反射、由铺设层进入填土层产生第二次反射、由填土
层进入混凝土板产生第三次反射、由混凝土板到达上部钢筋网时产生第四次反射,
由于混凝土介电常数与钢筋介电常数相差很大,这次反射也最强烈,这也导致下
部钢筋网在多层介质干扰下很难被探测到。多层介质的波速设定是一个复杂问题,
在探测前参数设置、和后处理参数设置时在波速设置时,只能进行单一波速设定,
再由双程走时转换为深度标尺时会造成埋深失真,给缺陷埋深确定带来困难,本

3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例中波速设定为 10.50mm/ns,结合模型图与扫描图对比,在混凝土铺设层干扰下
钢筋网在雷达图像中出现位置为 500mm 处而模型设计值为 450mm,偏差为 11%;
在路面砖铺设层干扰下钢筋网在雷达图像中出现位置为 380mm 处而模型设计值
为 350mm,偏差为 8%;在混凝土铺设层干扰下钢筋网在雷达图像中出现位置为
470mm 处而模型设计值为 400mm,偏差为 17%;从上述分析可见均匀介质波速
较为稳定,石子铺设层由于多孔波速变异较大。
6、上覆管线和杂物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

a)模型图 b)模型图
图 3.21 上覆管线和杂物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图
模型介绍:模型填土总厚度为 500mm,在 300mm 厚度位置,设置四根 pvc
水管,一根木棒,间距为 200mm,左侧两根管线直径为 40mm,木棍直径约为 70mm,
右侧两根管线直径为 75mm,测线等间距布设 6 条测线,测线间距为 100mm。相
应测线雷达图像如下:

a)处理前雷达图 b)处理后雷达图
图 3.22 上覆管线和杂物干扰情形 600MHz 天线混凝土板钢筋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为 500mm 厚填土、管线和木棒,干扰管线为 40mm 和 75mm 进
行对比分析,木棒直径为 70mm。图 3.22 a)、3.22 b)为测线 3 的扫描灰度图与

39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彩图,扫描方向为从右方向左探测,雷达波速设置为 10.50mm/ns,在雷达剖面图
上 150mm 处左侧出现的两个反射双曲线为直径 110mm 的管线,与模型图设计位
置相符。而 150mm 处右侧直径 40mm 的管线的反射图像十分模糊,由于两侧管
线干扰,中间位置木棍在雷达扫描图上很难辨别。 而钢筋网异常出现在 600mm
处,与设计埋深 500mm 相差 100mm,电磁波速受到干扰发生变化。综合分析,
在同一埋深较大直径管线反射电磁波信号强烈,这也说明,孔径越大,探测效果
越好,而填土介质中夹杂的木质物体很难发现。在彩图中通过红蓝红波长变化,
可以分辨 出管底 与管 顶 ,从图 像中可 以粗 略读出图 b)方 框内 干扰管线 管径为
70mm,可以以此判断空洞大小。通过钢筋反射弧定点标记间距,分别为 220mm、
170mm,与设计值钢筋间距 200mm 之间误差分别为 10%、15%,相比无干扰情形
误差较大。
在管线和夹杂的干扰下对混凝土板中钢筋的探测有很大实际应用。在雷达扫
描图像中可以看到一条异常带,单根钢筋的反射图像叠加在一起,很难找出每个
反射弧的顶点,来测量钢筋间距。只能定性分析钢筋存在,而不能准确地给出钢
筋间距。虽然钢筋有着较大的反射系数,但在深埋和复合干扰情况下,也很难获
得清晰图像。

3.2 钢筋网干扰下混凝土缺陷探测模型

3.2.1 实验过程简介
1、试验模型制作
实验模型研究在钢筋网干扰下混凝土缺陷研究,缺陷主要为裂缝和空洞。本
文所设计空洞、裂缝实验模型,模型中空洞、裂缝尺寸和埋深可以达到实验对比
目的。空洞间距尽可能缩小以模拟空洞之间的相互干扰。分别在标准试件上浇筑
一块 2000mm×800mm×100mm 的混凝土板用来模拟钢筋网干扰,每块混凝土板
的底部沿短跨设有 Φ8@200 的钢筋,沿长跨方向的分布筋为 Φ6@200。模型具体
说明见各小节。
2、使用国产 LTD-2100 型雷达,雷达操作需要检测人员对仪器充分熟悉,因
此有一定的难度。探测过程需要对参数进行设置具体设置同土槽实验(见第四章
第一节),但混凝土介质与填土介质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介电常数、传播速度等,
应根据模型具体厚度设定探测深度和时窗大小,以免影响垂向分辨率。探测过程
使用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进行扫描。
3、测线布置,侧线间距为 100mm,钢筋网干扰下,共进行 7 条测线扫描。
无钢筋网干扰情形布设 3 条测线,在数据处理时进行对比分析。在扫描图像分析
时,选择 7 条测线中较为清晰的一条或两条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边缘侧

40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线扫描效果相对中间测线较差。
4、使用 IDSP6.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图形解释。分析探地雷达在钢筋混凝土
结构缺陷探测的效果。处理过程与土槽实验类似,但由于介质不同,干扰程度不同,
在滤波参数设置,增益调节倍数略有不同,具体处理工程在各小节详细说明。

3.2.2 模型雷达扫描图分析
1、多层钢筋干扰下混凝土空洞探测模型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c)模型图
图 3.23 多层钢筋干扰下混凝土空洞探测模型图
模型介绍:模型设置两层干扰钢筋网,模型图见图 3.23,第一层钢筋网为直
径为 8mm、间距 200mm 的钢筋网,第二层钢筋网为直径为 25mm、间距 100mm
的钢筋网,在空洞上方随机设置若干钢筋模拟非均匀钢筋对空洞干扰,左侧三个
空洞埋深均为 450mm,空洞尺寸依次为 250mm 、160mm、110mm,模型右侧分
别在深度 250mm、300mm 处设置两个间距 150mm 的空洞以模拟双层钢筋干扰下
小空洞探测效果。
该模型设置两层钢筋干扰层第一层干扰为 Φ8@200,第二层为 Φ25@100。图
3.24a)为使用 400MHz 天线探测模型测线 3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洞灰度图
像。图 3.24 b)为使用 900MHz 天线探测模型测线 3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

4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洞灰度图像。在两张扫描图像可以清晰分辨两层干扰钢筋网,第三层钢筋网不易
分辨,受多层钢筋网干扰很难分辨空洞反射图像,直径为 250mm 空洞在扫描图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3.24 多层钢筋干扰下混凝土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中无明显异常。模型中三层钢筋网对空洞探测造成很大干扰。图 3.24 b)为 900MHz
天线钢筋网扫描图像较图 3.24 a)清晰,但第二层钢筋图像相对模糊,进一步说
明高频天线在浅层探测有较高分辨率,低频天线深层探测能力较强。高频电磁波
衰减较低频电磁波严重。如果采用天线阵探测就可以做到兼顾浅层与深层,提高
探测精度与准确性。
2、单层钢筋干扰下小直径空洞探测模型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c)模型图
图 3.25 单层钢筋干扰下小直径空洞探测模型

4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模型介绍:模型设计为单排钢筋网干扰下小直径空洞探测,模型图见图 3.25。
模型左侧为直径 25mm 钢筋,埋深由浅到深为 200mm、250mm、300mm、400mm;
模型右侧为直径 32mm 空洞,埋深由浅到深为 200mm、250mm、300mm、400mm。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3.26 单层钢筋干扰下小直径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为单层钢筋网(Φ8@200)干扰下小空洞(直径 32mm)探测。图 3.26 a)
为使用 400MHz 天线探测模型测线 3 经过滤波和 1.5 倍增益处理后的空洞灰度图
像。图 3.26 b)为使用 900MHz 天线探测模型测线 3 经过滤波和 1.5 倍增益处理
后的空洞灰度图像。400MHz 天线扫描图像中干扰钢筋网单根钢筋反射波重叠,
由典型双曲线图像变为锯齿状反射波,通过对比模型图,1#钢筋图像凝聚为一块
黑斑,2#、3#、4#钢筋图像无明显异常,模型右侧 5#、6#、7#、8#空洞无明显异
常。900MHz 天线可以清晰分辨干扰钢筋网(Φ8@200)的分布情况及干扰下 1#(埋
深 200mm)、2#(250mm)、3#(300mm)、4#(400mm)钢筋反射图像,浅层空洞
5#、6#有明显异常(非典型双曲线反射图像)7#、8#空洞无明显异常。在钢筋网
干扰下可以分辨出钢筋的反射弧,准确判断出钢筋的位置。当钢筋周围存在空洞,
则空洞将受到钢筋强烈干扰。在图像中钢筋网干扰层图像范围集中在
50mm~150mm 之间,影响深度约为 100mm。干扰情况下,由于粗骨料的反射波
及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的影响与粗骨料直径相近的空洞很难探测到。与空洞同一深
度处钢筋可以清晰分辨,这也说明电磁波在单层间距为 200mm 钢筋网干扰下仍
有较大穿透能力,可以对深度 500mm 内的强反射目标进行探测。该探测雷达波
速设置为 110mm/ns,对比各深度处钢筋在图像中位置,该速度设置可以较好吻合
钢筋网干扰下混凝土介质雷达波速,较填土介质中波速有所增大,这也说明虽然
两种介质介电常数相近,但雷达波在混凝土介质中衰减较弱。

43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3、单层钢筋干扰下大直径空洞探测模型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c)模型图
图 3.27 单层钢筋干扰下小直径空洞探测模型图
模型介绍:模型图见图 3.27,左侧为单排钢筋网干扰下空洞模型,空洞尺寸
分别为 110mm、160mm,浅层空洞埋深为 250mm,深层空洞埋深为 400mm,右
侧为双层钢筋网干扰下空洞模型,空洞埋深相同,为 350mm,空洞尺寸从左至右
依次为 50mm、75mm、110mm。
该模型干扰层为双层钢筋网均为 Φ8@200,干扰层间距为 50mm。图 3.28 a)
为使用 400MHz 天线探测模型测线 3 经过滤波和 2.0 倍增益处理后的空洞灰度图
像。图 3.28 b)为使用 900MHz 天线探测模型测线 3 经过滤波和 2.0 倍增益处理
后的空洞灰度图像。在图 3.28 a)可以看到浅层 250mm 处,1#和 3#空洞(110mm
与 160mm)的反射图像,深层空洞很难清晰看到。模型右侧双层钢筋干扰下小直
径空洞(5#、6#)反射弧重叠严重、图像模糊。采用 900MHz 天线进行探测,在
单层钢筋网干扰下的浅层(埋深 250mm)和深层(埋深 400mm)空洞均可清晰
的分辨,双层钢筋干扰下 5#、6#、7#空洞有明显异常(非典型性双曲线反射图像)。
在图像右侧可以看出,在双层钢筋网(Φ8@200)干扰下同一深度(埋深 350mm)

44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3.28 单层钢筋干扰下大直径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处直径 160mm 空洞反射图像比直径 110mm 空洞反射图像清晰完整。这也说明,
空洞直径越大,也更容易被雷达探测。在单层钢筋网干扰下,下部空洞由于距离
钢筋较远,所受屏蔽和干扰减小,信号略有加强,但图像分辨率不高。说明钢筋
干扰具有一定范围(100mm 左右),空洞埋深较浅时虽然到达空洞电磁波能量较
大,但受钢筋屏蔽作用也较大,远离钢筋网干扰层虽屏蔽作用减小但随深度加大
电磁波能量减弱。基于此在钢筋网干扰下缺陷探测应该采用多通道天线阵探测在
保证探测深度的同时提高扫描图像分辨率。在图像右侧双层钢筋干扰下,5#、6#
空洞,由于直径较小且直径较为接近,图像重叠,相互干扰严重。图像右侧异常
与模型比较从位置判断为直径 110mm 空洞。与单层钢筋网干扰下直径 110mm 空
洞对比可以看到,在双层钢筋网干扰下与典型双曲线形式相比图像发生畸变,反
射波杂乱。
4、钢筋干扰下裂缝探测模型

a)模型图 b)测线布置图
图 3.29 钢筋干扰下裂缝探测模型图

45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c)模型图
续图 3.29 钢筋干扰下裂缝探测模型图
模型介绍:模型图见图 3.29,模型厚度 500mm,长 2000mm,裂缝长 100mm,
厚 10mm,浅层裂缝埋深 200mm,距钢筋网约 110mm,深层裂缝埋深 300mm,
距钢筋网约 210mm,裂缝横向间距为 150mm,斜向裂缝与垂直方向成 45 度。模
型右侧为单层钢筋干扰,左侧为双层钢筋干扰。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3.30 单层钢筋干扰下裂缝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层为双层钢筋网均为 Φ8@200,干扰层间距为 50mm。图 3.30 a)
为使用 400MHz 天线探测模型测线 3 经过滤波和 2.0 倍增益处理后的裂缝灰度图
像。图 3.30 b)为使用 900MHz 天线探测模型测线 3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裂
缝灰度图像。400MHz 天线扫描图像对钢筋干扰下裂缝不敏感,由于模拟裂缝尺
寸较小,400MHz 天线分辨率较低,很难获得清晰图像,采用 900MHz 天线,经
过零线归位(直达波去除)、背景去除、FIR 滤波,1.7 倍增益。在图像 3.30 b)
右侧为单排钢筋网(Φ8@200)干扰下裂缝图像,与模型图对比,在扫描图像 200mm
处,可以清晰分辨出浅层竖向裂缝和浅层水平裂缝而深层的竖向裂缝与水平裂缝
很难分辨。在图像左侧双层钢筋干扰下裂缝图像无明显异常。由于第二层钢筋网
距离浅层裂缝只有 100mm,受钢筋网干扰严重,图像较难分辨。分析原因:主要
因为裂缝尺寸较小,受到混凝土大粒径骨料反射波干扰,存在较多杂波。混凝土

4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浇筑表面振捣不密实存在自身缺陷。另外,深度 200mm 处水平裂缝比竖向裂缝


反射信号更强,水平裂缝反射波形近似为水平台阶,而竖向裂缝为曲率较大的双
曲线。

3.3 本章小结

通过细致地设计多种复杂干扰情形下混凝土板中钢筋探测模型和钢筋网干扰
下混凝土介质中裂缝和空洞缺陷模型,根据模型中干扰程度,分别使用 400MHz、
600MHz、900MHz、1600MHz 天线频率分别探测各工况模型,分析了参数设置和
测线选择对探测效果影响;分析了在沥青、泡沫、不同厚度填土(300mm、500mm)、
石子、混凝土、路面砖、填土(埋有管线)的干扰情形下混凝土中双层钢筋网探
测图像,定量分析了对钢筋间距探测所产生的影响百分比;通过混凝土标准试件,
分别分析了不同深度,单层和双层钢筋网干扰下斜裂缝、水平裂缝、垂直裂缝扫
描图像。分析了混凝土中埋深 200mm、250mm、300mm、400mm、450mm 处不
同直径空洞在单层和双层钢筋网干扰下探测图像。通过各模型分析,探地雷达在
复合干扰下对混凝土板中钢筋间距、混凝土中空洞和裂缝探测有较好效果。

47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第 4 章 干扰情形下填土缺陷探测模型研究

4. 1 实验过程简介

本章研究探地雷达在复合干扰下填土中空洞探测问题及干扰程度与原因的分
析,实验在土槽中进行,考虑到土槽墙体反射波对探测的影响,土槽设计尺寸为
长 3m、宽 1.3m、高 1.2m。实验只在土槽中部 1m 范围内进行,来避免土槽壁的
反射波干扰。实验进行了多种模型工况分析,与混凝土试件不同,每种工况都需
要进行开挖与埋设,耗费大量时间。实验中模型的定位是整个模型制作过程的难
点,加之操作面很窄和开挖过程因土质疏松极易坍塌,必须一个人操作,耗时、
耗 力 。 实 验 探 测 分 别 采 用 意 大 利 IDS-K2 型 探 地 雷 达 和 中 国 电 波 传 播 研 究 所
LTD-2100 探地雷达。意大利 IDS-K2 探地雷达采用 600MHz 天线探测,中国电波
传播研究所 LTD-2100 探地雷达分别采用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意大利
天线参数设置与上一节干扰情形混凝板中钢筋探测类似,只需调整时窗大小即可,
下面介绍 LTD-2100 探地雷达的探测参数设置。
第一步选择当前使用的天线频率,根据不探测深度选择合适视窗大小;第二
步设置采样点数,一般选择 512 即可,要求保证大于最小采样点数与垂直向分辨
率;第三步进行增益,LTD-2100 采用人工增益,分为整体增益和分段增益;第
四步输入介质介电常数;第五步选择测量方式,本次探测使用连续测量方式,扫
描过程必须控制天线的行进速度,不能忽快忽慢,由于采用的是连续测量方式雷
达扫描速度为仪器自定,速度改变会造成扫描图像失真变形,同样速度过快导致
单位距离内采样道数减少,将影响扫描图像的水平分辨率,扫描过程应确保天线
中心与测线保持重合。参数设置完毕即可开始测量,测量过程每条测线保存为一
个文件,及时检测文件是否正确保存,并在记录本上记下测线文件名和工况,保
证一一对应。
LTD-2100 数据处理采用 IDSP6.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扫描图像解释。在
IDSP6.0 软件中,进行如下操作和设置。处理前可以使用软件中的工程管理将每
一工况的文件按工况名分类便于后期数据处理。第一步在每条测线的扫描图像前
后会有一部分杂波,这部分杂波并不是在扫描过程中产生的,由于采集方式为连
续测量,在变换测线时主机开始采集数据,而天线没有拖动造成的,这部分杂波
在分析时应先通过剪切工具将其修剪掉以使雷达扫描图像更加美观;第二步使用
合适比例将扫面图像缩小到一定范围可以在窗口内全部显示。在数据处理过程,
采用 FIR 滤波,滤波方式选择带通式滤波,频率设置依据天信中心频率不同选择

4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不同参数,400MHz 天线频率设置,高频为 600MHz,低频为 160MHz;900MHz


天线频率设置,高频为 1350MHz,低频为 300MHz。滤波范围为所有采样点 1 到
512,来控制滤波器的使用深度,窗函数一般选择矩形窗。如果扫描图像与实际深
度值不相符,可以采用零点调节进行零点位置重设,与寻找直达波类似。其他常
用命令还有滑动平均、自动增益、背景消除。如果仍不能看到深层目标可以采用
预处理项中增益调节,进行局部增益。数据处理过程可以看到扫描图水平方向某
一深度振幅变化和某一单道波形图的变化,由此也可以分析目标缺陷是否存在。
图像处理完毕,应及时保存。测线布设 5 条,每条间距 20 0mm。

4.2 模型分析与图像解释

4.2.1 无干扰情形不同深度空洞探测模型
模型介绍:使用管径 315mm 的 PVC 模拟单个空洞,空洞埋深分别为 450mm
和 600mm,模型见图 4.1。

a)模型图 b) 模型图
图 4.1 无干扰情形不同深度空洞探测模型图
1、无干扰情形埋深 450mm 空洞 IDS-K2 600MHz 扫描图分析,模型图见图
4.1a)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2 无干扰情形埋深 450mm 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图 4.2 为测线 3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洞图像,在灰度图中可以清楚看
到空洞图像,图像为典型双曲线形式,空洞底部反射图像也可以分辨出来,通过

49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对比典型空洞图像,该图像可以作为干扰情形下雷达图像基础图像,雷达发射电
磁波在到达空洞上表面时,由介电常数较大的介质进入介电常数较小的介质,反
射系数为正,反射波振幅与入射波振幅方向相同,当电磁波由空洞进入填土时即
在空洞下表面也会发生反射,此次是由介电常数较小的介质进入介电常数较大的
介质,反射系数为负,反射波振幅与入射波振幅方向相反。因此可以通过同相轴
颜色的变 化来判 断空 洞位置。 从图像 中 下 部标尺 可 以读出 空洞 两侧翼缘 间距 为
1200mm,双曲线高度为 500mm。
2、无干扰情形埋深 600mm 空洞雷达图分析,模型图见图 4.1 b)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3 无干扰情形埋深 600mm 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4 无干扰情形埋深 600mm 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图 4.3 a)为测线 3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洞图像,图 4.3 b)为测线 2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洞图像。与图 4.2 相比深度增加并未对图像的清晰度
带来太多影响。从图 4.3 中,仍然可以清晰分辨空洞的反射波双曲线和空洞底部
反射图像。从图像中下部标尺可以读出两侧翼缘间距为 1500mm,双曲线高度为
350mm。图形形状来看随深度增加,相同大小的空洞反射图像会变得更加平缓一
些,这也使得在深层探测中若两个空洞相距太近反射弧叠加将更为严重相互干扰
加强不易判别。综合两次不同深度的扫描图像,在无干扰情形,探地雷达对空洞
有较好识别能力。

50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4.4 a)为使用 4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


空洞顶部反射图像为典型双曲线形式,并能够清晰看到管底的反射图像,但底部
反射图像与空洞顶部相比衰减严重,图形形状发生畸变,从单道波形图也可看出
空洞顶部位置反射波振幅大。图 4.4 b)为使用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
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从图像中下部标尺可以读出 400MHz 天线空洞两侧
翼缘间距为 1400mm,双曲线高度为 400mm。900MHz 天线空洞两侧翼缘间距为
1000mm,双曲线高度为 250mm。对比分析 400MHz、600MHz、900MHz 天线,
空洞埋深 600mm 时,随天线频率增大,空洞雷达图像翼缘越短,图像越平缓。
综合各频率天线分析,低频天线穿透能力强、探深大。在无干扰情况下,探
地雷达可以容易并且清晰探测填土中空洞,并能够分清空洞顶面与底面,从时间
刻度读出双程用时,可以估算空洞大小。

4.2.2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模型
模型介绍:使用管径 315mm 的 PVC 模拟单个空洞,空洞埋深分别为 600mm,
混凝土铺设层采用 150mm 试块模拟,图 4.5 b)中钢筋铺设在两块试块间,间距
为 150mm,直径为 22mm。

a)模型图 b)模型图
图 4.5 混凝土块、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图
1、混凝土块干扰下空洞雷达图分析,模型见图 4.5 a)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6 混凝土块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5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7 混凝土块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层为 150mm 厚混凝土铺装层,图 4.6 为测线 3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
理后的空洞图像,在图形中,对比下部标尺,空洞两侧翼缘较无干扰情形减小为
1000mm,高度为 400mm,可见干扰层存在使图像变窄。在扫描图中 200mm 位置
处可以看到同向轴发生错断,判断为混凝土铺设层,在混凝土铺设层的干扰下,
经过多次增益处理,可以清晰地分辨空洞和空洞底部反射波,与图 4.3 中同样为
600mm 埋深无干扰空洞图像相比,在混凝土铺设层干扰下反射图像仍为典型双曲
线图形。可以看出混凝土铺设层会对填土中的空洞探测造成一定影响,影响程度
较小。
图 4.7 a)、b)分别为使用 400MHz 天线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
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400MHz 天线仍能够清晰分辨出空洞顶部与底部反射图
像,但空洞底部图像略有变形,仍可判断空洞底部反射。 900MHz 天线与图 4.4
中 600mm 填土埋深空洞图像相比图像反射较弱,但图形保持为典型样式。通过
单道波形图,在 600mm 埋深处雷达波振幅较填土介质中振幅增大 3~5 倍,由此
也可判断此处存在缺陷异常,在混凝土铺设层干扰下,900 MHz 天线受到混凝土
铺装层屏蔽作用较 400 MHz 大,因此在多层介质干扰情况下深层探测最好选择
较低频率天线。在混凝土铺设层影响下,从图像中下部标尺可以读出 400MHz 天
线空洞两侧翼缘间距为 1600mm,双曲线高度为 400mm。900MHz 天线空洞两侧
翼缘间距为 1000mm,双曲线高度为 300mm。较无干扰情形图像特征变化较小,
只是对比度略有下降,通过适当增益可以提高图像对比度即分辨率,以便较好从
图像中分辨目标缺陷。

5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5 b)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8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9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层为 150mm 厚混凝土和 Φ22@150 钢筋网,图 4.8 a)为测线 3
采用零线归位和背景去除处理后空洞图像,可以清晰分辨单根钢筋的反射波,由
于钢筋间距较小,反射弧叠加严重,钢筋间相互干扰严重。未经增益处理扫描图
像 400mm 以下无反射波形显示。图 4.8 b)为测线 3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
洞图像,浅层钢筋反射波叠加严重呈不规则锯齿状,很难分辨单根钢筋的反射波
形图像。钢筋网反射图像集中在深度 150mm~450mm,可见 Φ22@150 钢筋网干扰
范围为 300mm。经过线性增益和平滑增益处理后,可以分辨下部空洞的反射波形,
波形完整、对称,由图像标尺及图像轮廓标记可知空洞两侧翼缘间距 1400mm、
双曲线高为 400mm,与无干扰情形相比图像形状特征未发生改变。由于空洞离铺
设钢筋相距 450mm,大于钢筋干扰范围,钢筋对空洞探测影响较小,只是影响了
电磁波的强度,而钢筋反射弧并未因重叠影响下部空洞图像。从雷达扫描图可以
看出,对钢筋混凝土道路路基中空洞探测,数据处理过程采用多次增益可以增强

53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空洞分辨率,也可得知空洞缺陷距离钢筋较远时所受影响较小。
图 4.9a)、b) 分别为使用 400MHz 天线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
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采集数据经过处理后,浅层钢筋图像叠加成一条直线,
从图像垂向尺度可读出钢筋干扰范围 350mm,较 600MHz 增大 50mm。在钢筋干
扰下,空洞的顶部与底部反射图像仍可以清晰分辨,与无钢筋情况相比反射图像
较清晰度略有降低。从单道波形图也看到在 600mm 处空洞顶部反射异常。从图
像下标尺可以读出两侧翼缘间距为 1400mm,图像翼缘缩短。900 MHz 天线虽然
钢筋图像相比 400MHz、600MHz 两低频天线清晰许多,但与混凝土铺设层反射
波相互干扰、重叠严重,由双曲线反射图像退化为一条黑线,钢筋网影响范围也
减小为 250mm,深层空洞反射图像仍然为典型双曲线形,两侧翼缘图像清晰度略
有降低。钢筋网干扰对雷达探测干扰范围随天线频率增大而减小,一般为
250mm~350mm。

4.2.3 复合干扰下双层空洞探测模型
模型介绍:使用两根管径 315mm 的 PVC 模拟垂直向两个空洞,空洞埋深分
别为浅层 150mm、深层 750mm,两个空洞间距约为 300mm。混凝土铺设层采用
150mm 试块模拟,图 4.10d)中钢筋铺设在两块试块间,间距为 150mm,直径为
22mm。

a)模型图 b)模型图

c)模型图 d)模型图
图 4.10 复合干扰下双层空洞探测模型

54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无干扰情形双层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10 a)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11 无干扰情形双层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12 无干扰情形双层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研究垂直向双空洞之间相互干扰,考虑仪器分辨率和参考相关文献,
当上下空洞净间距大于 2 倍直径时,上部空洞对下部空洞影响较小,因此该模型
上下空洞净间距缩小为 1 倍直径,以增强干扰程度,上部空洞直径与下部空洞直
径相同,同为 315mm。未经增益处理扫描图像,见图 4.11 a),只能分辨浅层 1#
空洞,通过两侧翼缘标记点与底部标尺对比,翼缘间距约为 1000mm,双曲线高
度约为 300mm。而深层无任何图像显示。经过滤波和线性增益和平滑增益处理后
的空洞图像,见图 4.11 b),上层 1#空洞反射波形两侧翼缘明显加长,经过对比
下部标尺,两侧翼缘间距约为 1500mm,图像覆盖面积增大,而下部 2#空洞图像
并不是典型双曲线形式,与标准空洞图像对比,下部 2#空洞只能看清反射双曲线
下半部分,没有反射弧顶。分析原因为雷达在探测过程,由远及近的扫过目标物,
在离目标物较远时,雷达波斜射到目标物上,雷达波可以同时到达两个空洞斜侧,

55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当天线靠近空洞正上方时,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经过第一个空洞后,衰减严重已
不能再在第二层空洞表面形成反射。由于这两个空洞间距为 1 倍空洞直径,干扰
强烈,随着间距增大,下部空洞反射图像也将显现完整。这也提醒我们在实际工
程中,在图像解释时,我们只注重浅层空洞而忽略深层空洞,在进行注浆填充时
发生遗漏,为后期运营埋下隐患。
图 4.12 a)、b)分别为使用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
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经过 1.5 倍增益处理后,在扫描图像中可以清晰分
辨浅层 1#空洞,而深层 2#空洞受浅层空洞的干扰,反射图像发生错断,反射图像
顶部缺失,与模型图对比,空洞图像顶部位置应在 750mm 处,2#空洞两侧翼缘
从 850mm 处出现,双曲线顶部被屏蔽掉 100mm,占双曲线总高度 40%,屏蔽宽
度约为 800mm,宽度占两侧翼缘间距约为 30%。从单道波形图可以看出在雷达图
像 200mm 和 750mm 处雷达波振幅增大,由此可以判断此处存在异常。
综合上图分析可知,高频天线发射角小于低频天线,因此探测范围较小,但
水平分辨率较高,可以分辨出间距较小的钢筋反射图像且图像色彩变化范围窄,
易准确定位缺陷异常位置,如果需要深层空洞完整图像,应该改变测量方式,从
收发一体天线变为天线阵探测 ,当上下空洞间距为 1 倍直径,上部空洞厚度为
315mm 和宽度为 315mm 时,下部空洞图像顶部将丢失 40%左右,影响缺陷判断,
可以通过两侧翼缘是否对称来进行判断。
2、单根钢筋干扰下双层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10 b)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13 单根钢筋干扰下双层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5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14 单根钢筋干扰下双层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浅层空洞右侧 150mm 处埋设一根 Φ22 钢筋,研究钢筋对空洞探测影
响。图 4.13 a)中未经过增益处理,很难分辨下部 2#空洞,经过线性增益和平滑
增益处理后深层空洞轮廓可以清晰的分辨出,见图 4.13 b),模型中钢筋与上部
空洞相隔 150mm 左右,1#空洞直径为 31.50mm,而钢筋直径为 22mm,在雷达图
像中钢筋的反射强度要比管线更强,钢筋反射波将空洞波形的右半支完全覆盖,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翼缘高度缩短为 150mm,较无钢筋时的 300mm 减小 50%,左侧
翼缘高度仍为 300mm。这也说明钢筋对雷达探测有很强的干扰,在检测过程中尽
量避开钢筋密集地段,选择合理探测区域。钢筋与非金属管线模拟的空洞相比有
较大的反射系数,所以钢筋反射异常更加明显,振幅能量相对较大。钢筋的相对
介电常数较大,电磁波几乎不能穿透。而空洞中空气介电常数较小,电磁波衰减
小。图 4.14 a)、b)分别为使用 400MHz 天线和 900 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
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通过与模型图对比,雷达图像 750mm 处反射双曲
线为深层 2#空洞的反射图像,与无钢筋情形相比,2#空洞图形特征未发生较大变
化。采用 900MHz 天线浅层钢筋与 1#空洞的反射图像可以单独分清,空洞与钢筋
反射波未形成严重叠加,深层 2#空洞图像上半部分完全被屏蔽,但两侧翼缘清晰
呈“八”字状,保持典型双曲线形式。
3、铺设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10 c)
该模型干扰混凝土铺装层,1#空洞距干扰层 50mm。与模型 4.5 a)相比,从图
4.15 中两张扫描图像中可以看出,混凝土铺设层由距空洞 450mm 减小为 50mm,
从图像特征形态分析,可见混凝土铺装层影响范围较小,对浅层 1#空洞影响较小,
扫描图像经过增益处理后只能模糊看到深层 2#空洞反射图像两翼的下半部分,与
无混凝土铺设相比,图像轮廓仍为无顶双曲线形式,仅扫描图像清晰度略有下降。
从扫描图中看出,混凝土铺设层干扰下浅层空洞较易探测,深层空洞受反射能量

57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减弱和周围杂波干扰,但仍可从图像中分辨出缺陷异常(非典型双曲线图像)。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15 铺设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16 铺设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图 4.16 a)、b)分别为使用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
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在图像中可以看出浅层 1#空洞顶部与底部反射图
像,深层 2#空洞也可清晰分辨,但从图像形状来看,反射波在透过混凝土铺设层
后会发生一些错动,但衰减并不严重。从单道波形图中可以看出 750mm 处振幅
增大,反射强度加强。从图像特征和形状分析,扫描图像与无混凝土铺设的扫描
图像相比无太多变化,只是清晰度略有下降,进一步说明,探地雷达探测多层介
质下的缺陷有很好效果。综合两图可以发现,扫描图像两侧干扰杂波较多,虽然
经过了滤波进行压制但仍然存在,分析原因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回填土不密实产生
较多细小空洞造成,这也从侧面给我们提示,在工程中有时很难探测到缺陷具体
图像,但可以通过周边土壤的扰动来加以判断。
综合分析可见 150mm 厚混凝土铺装层对空洞探测影响范围较小,约为 50mm

5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左右,可知探地雷达在检测混凝土路面与路基间空洞有较好效果。
4、钢筋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10 d)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17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18 钢筋混凝土干扰下双层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层钢筋混凝土铺装层,钢筋网为 Φ22@150,混凝土厚度为 150mm,
1#空洞距干扰层 50mm。图 4.17 a)为测线 3 采用零线归位处理后空洞图像,从
扫描图中可以清楚看到浅层钢筋网的反射图像,钢筋网图像范围约为 300mm,由
于每根钢筋相距很近(150mm)反射图像相互叠加,单根钢筋的反射弧翼缘仍比
较清晰。在扫描图像中受到钢筋干扰,浅层 1#空洞被完全覆盖,不能够分辨其位
置。与模型图 4.5 b)和 4.15 相比较,钢筋网干扰层由距离空洞 450mm 减小为
50mm,钢筋由单根变为钢筋网后,空洞较难在扫描图像中直接分辨。图 4.17 b)
为测线 3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洞图像,经过增益后浅层钢筋网反射图像表
现为畸形锯齿状,与模型图对比在雷达扫描图 1#和 2#空洞位置因受钢筋网干扰,
反射图像无明显异常。图 4.18 a)、b)分别为使用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

59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在钢筋干扰下浅层 1#空洞被完全
屏蔽,钢筋与 1#空洞的反射波重叠在一起,而深层 2#空洞图像也因钢筋网的干扰,
图像虽十分模糊但有部分翼缘可以分辨。900MHz 天线受钢筋网屏蔽严重,浅层
1#空洞完全被杂波淹没,深层 2#空洞也只能分辨一侧翼缘。这也再次说明多层干
扰,尤其存在钢筋的干扰时,对电磁波有较大的损耗,在工程中如果探测到浅层
有钢筋存在,应该改变测线位置和方向,由垂直钢筋变为平行钢筋以减少钢筋影
响,或者综合其他手段进行探测,以防出现判断错误。

4.2.4 大直径空洞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

图 4.19 大直径空洞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图
模型介绍:使用两根管径 315mm 的 PVC 模拟垂直向两个空洞,空洞埋深分
别为浅层为 150mm、深层为 750mm,两个空洞间距约为 300mm。深层空洞直径
为 315mm,浅层空洞宽度为 1m,模型见图 4.19。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20 大直径空洞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为上部宽度为 1000mm、厚度为 315mm 的空洞。干扰空洞与下部
空洞静间距为 1 倍空洞直径。本次探测布设 9 条测线,测线 5 从上层 1#空洞的管
线顶部穿过。图 4.20 a)为测线 5 经过零线归位处理后的空洞彩色图像,不能够
分辨 1#、2#空洞位置。图 4.20 b)为测线 5 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洞彩色图

60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像。在图 4.20 b)中 200mm 处同相轴颜色发生变化,填土区为蓝-红-蓝,空洞


区则变为红-蓝-红,据此判断该异常为浅层 1#空洞扫描图,由于浅层空洞宽度为
1000mm,雷达扫描图形状为两侧为双曲线半翼,中部呈平台状 ,为典型平面目
标图像。在浅层空洞干扰下深层 2#空洞无明显反射图像。分析原因:雷达天线发
射电磁波以一定角度发射电磁波,称之为发射角,当上下两个空洞最外侧连线与
垂线之间的角度大于雷达发射角一半时,电磁波将不能到达下部空洞,也就无反
射波被接收天线接收。这也是收发一体探地雷达天线自身缺陷,需采取天线技术
进行探测。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21 大直径空洞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图 4.21 a)、b)分别为使用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
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在扫描图像中可以清晰分辨浅层 1#空洞,图像特征
为灰-黑-灰,在 750mm 处深层 2#空洞只能看清反射图像顶部图像而两侧翼缘被
上部空洞完全屏蔽,与模型图 4.12 中宽度为 315 mm 空洞干扰相比,1000mm 宽
度空洞只屏蔽了翼缘,而未屏蔽反射图像顶部,分析原因:一是 400MHz 天线电
磁波穿透能力较强,二是上层空洞横向尺寸较小。建议以后模型试验应加大横向
尺寸来模拟大空洞干扰。与 400MHz 天线扫描图像相似,浅层 1#空洞图像较清晰,
反射波形灰度图中灰-黑-灰分界清晰,可以清晰分辨浅层空洞顶部与底部反射图
像,由于 900MHz 频率较高,探测深度和衰减严重,深层空洞在进行增益后任然
较模糊。综合分析可知,在上下空洞净间距 1 倍空洞厚度时当上部空洞厚度为
315mm 时,当空洞宽度为 1 倍下部空洞宽度时,翼缘屏蔽约为 40%,当空洞宽度
为 3 倍下部空洞宽度时,翼缘则被完全屏蔽。

4.2.5 多管线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
模型介绍:多管线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设计以研究管线对下部空洞探测的影

6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响,图 4.22 a)、4.22 b)为双管线干扰,图 4.22 a)中为两根直径为 250mm 管


线,管内侧间距为 500mm;(b)中为两根直径为 160mm 管线,管外侧间距为
500mm;模型 4.22 a)与模型 4.22 b)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图 4.22 c)、4.22 d)
为多管线干扰,模型 4.22 c)中为三根直径为 160mm 管线,最外面两根管线管内
侧间距为 500mm;模型 4.22 d)中为三根直径为 160mm 管线与两根直径为 110mm
管线,管线内侧间距为 500mm,110mm 管线距 160mm 管线内侧间距 150mm。

a)模型图 b)模型图

c)模型图 d)模型图

e)模型图
图 4.22 多管线干扰下空洞探测模型图

6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双管线(直径 250mm)干扰下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22 a)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23 双管线(直径 250mm)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24 双管线(直径 250mm)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为直径为 250mm 双管线,管线净间距为 500mm,干扰层距下部空
洞为 350mm。图 4.23 a)为测线 3 经过零线归位处理后的空洞图像,在扫描图中
可以清晰分辨浅层管线 1#、2#反射波形,两根管线反射波的翼缘在中间相交,相
交翼缘形成疑似空洞反射图像,与模型图相比,经与纵坐标对比分析,反射相交
处为埋深 350mm 与下层空洞 3#埋深(750mm)不符。图 4.23 b)为测线 3 经过滤
波和增益处理后的空洞彩色图像,经过线性增益与平滑增益处理后,可以清晰分
辨出深层空洞 3#,1#、2#管线相交翼缘也更加清晰。通过对比相交翼缘与深层空
洞的图像可以发现,相交翼缘形成曲线顶部更尖锐,两侧翼缘切线斜率不同,而
空洞的反射波形顶部更加圆滑,顶部切线基本为水平线。因此在图像解释时应特
别注意,不能盲目标注缺陷,导致增加后续工程的工作量。经过增益处理后上部

63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管线双曲线图像高度约为 600mm,翼缘间距约为为 1500mm,对下部空洞图像形


成干扰,通过对比模型图,在雷达图像中 750mm 处,可以直接看出蓝-红-蓝的双
曲线形状图像,综合判断为 3#空洞图像。图 4.24 a)、b)为分别使用 400MHz 天
线和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综合各频率雷
达扫描图像,当上部干扰管线间距大于 2 倍管线直径时,对下部空洞探测影响较
小。
2、双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22 b)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25 双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26 双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为直径为 160mm 双管线,管线净间距为 500mm,干扰层距下部空
洞为 440mm。图 4.25 a)为测线 3 采用零点归位、背景去除处理后空洞图像,浅
层管线在净间距大于 3 倍管径时,图像间无相互干扰。经过滤波和增益处理后,
见图图 4.25 b),能够在 750mm 处分辨出 3#空洞部分反射图像(双曲线形状),
反射图像翼缘略微发生错断,两侧翼缘间距约为 1000mm。通过与 250mm 直径管
线干扰下空洞扫描图像对比发现:在 160mm 直径管线干扰下,虽然干扰物体直
径减小,但对深层 3#空洞干扰有所减小但程度不大。图 4.26 a)、b)分别为使用

64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与


600MHz 天线相比,400MHz 天线发挥其探深大优势,可以分辨出空洞整体反射
波形,两侧翼缘间距约为 1400mm,与 250mm 直径管线干扰下空洞扫描图像相比,
波形更加完整基本呈双曲线形式,并未发生畸变。从 900MHz 天线扫描图像中只
能看出 3#空洞顶部反射波形,但影像长度较 250mm 干扰时有所增长,经过增益
后可以清晰分辨空洞底面反射波,与 250mm 直径管线干扰下空洞扫描图像相比
图像宽度有所增加,翼缘间距约为 800mm,对比单道波形图可见反射波能量也略
有增加。综合分析 250mm 和 160mm 干扰管线可以发现,上部干扰管线直径对下
部空洞探测影响不是很大,主要影响因素管线间距、天线频率。
3、三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22 c)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27 三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28 三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为直径为 160mm 三管线,管线净间距为 1 倍管径,干扰层距下部

65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空洞为 440mm。与管线标准图对比,在图 4.27 a)中可以清晰分辨三根直径 160 mm


管线(双曲线弧形),三根管线间距为 1 倍直径,单根管线反射波形无相互重叠,
均为典型双曲线形式。在图 4.27 b)中 700mm 处可以分辨 4#空洞处异常(红-
蓝-红双曲线形图像),图像同相轴颜色略微错断,整体仍为同种颜色。与模型图
4.24 b)对比分析,当管线间距缩小为 1 倍间距后,下部空洞探测效果受管线影响
较大。图 4.28 a)、b)分别为使用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
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经过滤波处理后,浅层 1#、2#、3#管线反射波振
幅减小,灰度图变暗,在图像中可以看到 4#空洞的两侧完整翼缘,但顶部出现错
段,两侧翼缘也不完全对称,发生了畸变,周围杂波干扰严重。与图 4.12 中上覆
315mm 直 径 管 线 干 扰 相 比 , 双 曲 线 顶 部 并 未 出 现 大 范 围 缺 失 , 错 断 长 度 约 为
300mm。
4、多管线干扰下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22 d)

a)雷达图 b)雷达图
图 4.29 多管线干扰下空洞 IDS-K2 600MHz 雷达图像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30 多管线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6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该模型干扰层为净间距 160mm,管线直径两侧为 110mm,中部三根为 160mm,


干扰层距下部空洞为 440mm。与标准管线图像对比,在图 4.29 a)中可以清晰分
辨五根管线(双曲线形弧线),1#、5#管线的双曲线顶部曲率较中间管线略有减小,
根据此特征可以判断同一深度空洞缺陷的大小。经增益处理后,见图 4.29b)可
以分辨出 6#空洞处异常(同向轴不连续错断,呈双曲线形)。与图 4.27 相比,当
在管线外侧等间距增加管线数量时,对探测效果影响较小,可见多管线干扰下管
线数量并不决定干扰程度,仅与间距有关。图 4.30 a)、b)为使用 400MHz 天线、
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在 400MHz 天线图
像中可以看到深层空洞 6#的两侧翼缘,由于在管线外侧又增加了两根直径 110mm
管线 1#、5#,导致 6#空洞反射图像两侧翼缘变短,翼缘间距变为 1000mm,双曲
线同相轴并发生多次错段,顶部反射波覆盖范围仍为 300mm 左右,两侧翼缘不
完全对称,发生了轻微畸变。在 900MHz 天线图像中浅层管线 1#、2#、3#、4#、
5#图像较为清晰,由于单根管线反射图像翼缘相交,加之管线间距较小,在管线
反射图像下部形成一排杂波,杂波呈双曲线形式,极易造成误判。6#空洞的反射
波形在干扰下两侧翼缘间距缩短为 600mm,通过单道波形图,可以看到黑点处有
较强反射,说明此处反射系数增强,存在介质差异,由此可以判断有空洞或其他
缺陷存在。对比 400MHz 天线和 900MHz 天线图像,高频天线在深层空洞探测时
图像显示范围减小。
5、三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图见 4.22 e)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31 三管线(直径 160mm)干扰下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层为宽度为 480mm、厚度为 160mm 空洞,干扰层距下部空洞为
440mm。图 4.31 a)、b)为使用 400MHz 天线、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
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浅层三根管线 1#、2#、3#排列间距为零,在雷达图
像上可以清晰分辨各管线反射图像,在图像中可以清晰分辨下层 4#空洞反射图

67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像,并且图像完整未出现缺失(典型双曲线形式),与图 4.12 中厚度为 315mm 空


洞干扰不同,厚度为 160mm 的空洞对下部空洞探测影响较小,这说明尽管电磁
波在空洞中并不发生损耗,浅层空洞的厚度越大对深层空洞探测的干扰也越严重。
与 400MHz 天线相比,900MHz 天线图像深层 4#空洞图像受屏蔽干扰严重,两侧
翼缘间距减小。综合分析可知当上部空洞厚度小与 160mm 时,雷达可以清晰探
测下部空洞,当上不空洞厚度大于 300mm 时,下部空洞较难探测。

4.2.6 复合干扰下多空洞探测模型
模型介绍:复合管线干扰下双层空洞探测模型中干扰管线直径分别为 75mm、
110mm、160mm,对称布置,间距为 200mm,钢筋网干扰分别设置 Φ8 @ 150、Φ20
@ 200,双空洞直径为 160mm,间距为 200mm;斜向管线直径 160mm,间距 150mm,
与测线角度为 45°下不空洞间距为 200mm,模型见图 4.32。

a)模型图 b)模型图

c)模型图 d)模型图

e)模型图
图 4.32 复合干扰下多空洞探测模型图

6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多管线干扰下水平向双空洞雷达图像,模型见 4.32 a)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33 多管线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层为间距 200mm 多管线,干扰层距下部空洞为 150mm。图 4.33 a)、
b)为使用 400MHz 天线、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
形图。在 400MHz 天线扫描图像中 1#、2#管线相互重叠 4#、5#相互重叠 3#管线
图像未受两侧管线干扰,图像呈典型双曲线形式。深层空洞 6#、7#距离管线较小,
仅有 150mm,受上层管线干扰,两个空洞叠加成一个反射波,极易造成判断错误。
可以通过单道波形图来判断是否为单一空洞。900MHz 天线图像中 1#、2#、3#、
4#、5#管线反射波形图无相互重叠,可以清晰分辨单根管线反射图像。深层空洞
6#、7#可清晰分辨出单独空洞的反射图像(双曲线形),浅层管线中 1#、5#直径
为 75mm,在雷达图像清晰可辩,证明了探地雷达可以对填土介质浅层小尺度缺
陷清晰分辨,埋深为 450mm 6#、7#双空洞可以清晰分辨,可见 900MHz 天线在
探深 500mm 以内时,有较好识别探测能力。通过分析上部干扰管线图像范围,
从 图 像 右 侧 标 尺 可 以 看 出 图 形 集 中 在 150mm~250mm 范 围 内 , 影 响 范 围 约 为
100mm,相比钢筋网减少较多。
2、多管线与钢筋网(Φ8@150)干扰下双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32b)
该模型干扰层分别为 Φ8@150 和间距 200mm 管线,各干扰层间距为 150mm。
图 4.34 a)、b)为使用 400MHz 天线、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
图像及单道波形图。在钢筋网和多管线双层干扰下深层双空洞 6#、7#反射图像相
互叠加,但在叠加后新波形中间位置同相轴发生错断,虽然叠加严重但仍可分辨
出 6#、7#空洞。1#、2#、3#、4#、5#小孔径管线受上层钢筋网干扰,图像退化为
锯齿状波形图。在扫描图像中可以清晰看到钢筋网干扰层,钢筋网干扰下浅层管
线图像重叠,形成杂乱的反射波(类双曲线反射波形)极易发生误判,与无钢筋
干扰模型 4.33b)相比,6#、7#双空洞的反射图像逐渐重叠为一个反射弧,可以分

69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34 多管线与钢筋网(Φ8@150)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辨 6#、7#右侧翼缘重叠边界线。对比模型图与扫描图像,双空洞在扫描图中位置
由 450mm 变为 550mm,当采取无钢筋干扰时的雷达波速(0.105m/ns)时,位置
出现较大误差,通过换算在钢筋网干扰下速度为 0.085m/ns,可见钢筋网干扰层使
得雷达波传播速减小。
3、多管线与钢筋网(Φ20@200)干扰下双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32c)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35 多管线与钢筋网(Φ20@200)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层分别为 Φ20@200 和间距 200mm 管线,各干扰层间距为 150mm。
图 4.35 a)、b)为使用 400 MHz 天线、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
图像及单道波形图。在钢筋干扰下,随钢筋直径增加,尽管钢筋间距加大为 200mm,
但对下部管线和空洞形成完全屏蔽。在钢筋网干扰下管线干扰层反射图像畸变为
锯齿状,较难分辨单根管线图像,下部 6#、7#空洞相邻翼缘相互叠加,但可以清

70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晰分辨两根管线双曲线顶部,该模型雷达波速设置为 0.085 m/ns 后,深层管线位


置与模型基本符合。
4、并列管线干扰下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32d)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36 并列管线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该模型干扰层并排管线,管线直径分别为 110mm、75mm、40mm,干扰层距
空洞为 100mm。图 4.36 a)、b)为使用 400MHz 天线、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
扫描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1#双管线、2#双管线、3#双管线单根管线雷
达反射图像相互叠加,两道双曲线融合为一道。1#双管线单根管线直径为 110mm,
从图 4.22 e)中可见单根管线直径在 160mm 时,并排布置时可以分辨单根管线。
4#空洞为三角形布置,三角形空洞的反射图像也呈典型双曲线形式,在图像判断
中极易误判图像中 450mm 处为双曲线顶点(十字打标),与模型图对比,在 350mm
处应为双曲线顶点,虽然翼缘发生错段,经过反向延伸可以判断为空洞位置。图
像中 3#管线直径为 40mm,下部 4#空洞右侧翼缘较左侧(干扰管线直径 110mm)
清晰,干扰程度降低。与 400MHz 天线扫描图像相似,4#空洞图像显示较模糊只
能清晰分辨右侧翼缘。综合两种天线频率扫描图像分析,1#、2#、3#干扰管线距
离 4#空洞只有 100mm,4#空洞顶部受干扰严重。
5、斜向管线干扰下双空洞雷达图像分析,模型见图 4.32e)
该模型干扰管线为 3 根直径 160mm 斜向管线,间距为 1 倍管线直径,干扰
层距下部空洞为 150mm。图 4.37 a)、b)为使用 400MHz 天线、900MHz 天线对
3 号测线扫描后所得空洞图像及单道波形图。斜向管道在探测时与测线斜交,相
交角度为 45 度,在雷达图像中 4#空洞图像呈典型双曲线形式,5#空洞只能分辨
双曲线右侧翼缘,当干扰管线与空洞走向斜交时,与平行放置(图 4.28)相比雷
达图像双曲线顶部未出现错断。从单道波形图中可见,在 4#、5#位置,雷达波振

7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a)400MHZ 雷达图 b)900MHZ 雷达图


图 4.37 斜向管线干扰下双空洞 LTD-2100 雷达图像
幅增强。与 400MHz 天线相比,900MHz 天线图像清晰,两侧翼缘长度缩短 70%
左右。4#、5#空洞图像只保留双曲线顶部,且顶部呈扁平状。

4.3 雷达在道路路基检测工程实例

4.3.1 某新铺沥青公路检测
4.3.1.1 工程概况

长沙市某新铺沥青路面公路,工程施工只进行了沥青路面铺设,并未对路基
进行处理。甲方想要了解面层铺设情况和路基中是否存在空洞等缺陷。现场检测
选用 400MHz 天线,选择连续测量方式,沿道路行进方向,在各向车道中间布设
一条侧线,通过现场正确的数据采集和后期数据处理,运用本文中对干扰层下空
洞、钢筋网探测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图像特征,对测试路段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获得良好效果。

4.3.1.2 检测结果及分析

图 4.38a)在 0.2m 深度处可以看到一道反射波,该道反射波为沥青与路基分


界面。从扫描图中可以看到在 0.5 m 深度处两条较为明显反射图像,分析为平行
马路方向的管沟,管沟直径为 250mm。图 4.38b)在 0.5m 深度处发现密集钢筋
网,分析可能为管线下层为钢筋混凝土。在图像中钢筋网干扰波对管沟顶部反射
波干扰较弱,主要原因为钢筋网分部在管沟底部且距离管沟顶部较远影响较小。
使用 400MHz 对 1m 深土层中缺陷探测有较好应用,沿探测深度分布沥青层、填
土层、管沟干扰下仍能较为清晰的分辨钢筋网的存在。但很难分辨单根钢筋反射
图像不能确定钢筋铺设间距,这仍是探地雷达需要改进的地方。

7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雷达图

b) 雷达图
图 4.38 道路路面扫描图

4.3.2 某工业园区道路空洞检测
4.3.2.1 工程概况

深圳某科技集团工业园区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始建于 2004 年,建筑面积


30 万 m²,实际用地面积 22 万 m²。园区内道路纵横交错,人流和车流非常密集,
地质情况复杂。此次针对甲方要求,于 2013 年 10 月 8 日至 10 月 16 日对园区内
道路现有可能存在的地下空洞进行了探测。

4.3.2.2 检测工作准备

此次检测采用 LTD-2100 型探地雷达配合合适的天线进行,根据检测要求,


此次检测的深度约在路面下 6m 以内,查找路基中可能存在的空洞、不密实体等
隐患。现场实测时,通过对已知道路的同一段采用 270MHz、400 MHz、900 MHz
频率天线采集的雷达数据进行对比可知, 270MHz 的天线,测量的深度合适,精
度也合适。选择连续测量方式,沿道路行进方向,在各向车道中间布设一条侧线,
通过现场正确的数据采集和后期数据处理,运用本文中对干扰层下空洞、钢筋网

73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探测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图像特征,对测试路段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获得良好
效果。

4.3.2.3、检测结果及分析

图 4.39 钢筋混凝土路面下空洞图
在路面不均匀钢筋网干扰下 1.2m 处 1#空洞图像相对右侧埋深为 1.5m 处 2#、
3#空洞,图像清晰度下降,但仍保持典型双曲线形式,干扰钢筋网在图像中的影
响范围与第四章钢筋干扰下空洞模型试验相近,由于空洞距离干扰钢筋超过钢筋
影响范围,图像受钢筋干扰较小。

图 4.40 双层空洞扫描图
在埋深 1.8m 左右分布 1#和 2#空洞,在 1#、2#空洞下方分布有 3#、4#空洞,
该路段上部空洞并未在下部空洞正上方,与第四章中多管线干扰类似,当上部空
洞间距较大时对下部空洞探测影响较小,在图像中 4#空洞位于 1#和 2#之间,图
像为典型双曲线形式。

74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4.41 空洞扫描图
在图像左侧 1#和 2#空洞相邻距离较小,1#空洞双曲线右侧翼缘与 2#空洞图
像重叠,仅保留部分图像特征,与第四章模型图像类似。在图像右侧 3#和 4#空洞
位于上部,在两空洞之间 5#空洞图像呈典型双曲线形式,受上部空洞干扰,5#空
洞图像清晰度下降,但图像保持完整。

4.3.3 检测结论
通过 4.3.1 节和 4.3.2 节两个工程实例,我们可以获得以下结论:探地雷达
在复合干扰情形下对路基、混凝土缺陷探测有较好效果,能够从扫描图像中快速、
准确判断缺陷位置、大小。相对其他检测手段探地雷达可以应用于除金属介质外
多种介质缺陷探测,且检测过程不受环境影响,操作简便快捷,后处理软件功能
多样。作为无损检测领域新方法,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将更为广阔和深入。

4.4 本章小结

通过设计多种复杂干扰情形下填土介质空洞模型,根据模型中干扰程度、探
测深度、空洞直径等,分别使用 400MHz、600MHz、900MHz 天线频率分别探测
各工况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各干扰层影响范围和对下部空洞探测影响程度 ,
分析了在填土介质探测时,参数设置和测线选择对探测效果影响;分析了填土介
质中不同土体厚度对单一空洞探测影响及图像特征和垂直向双空洞在混凝土和钢
筋混凝土铺设层干扰下探测图像特征和干扰层尺寸对下部空洞影响范围;分析了
在多管线干扰下单一空洞探测图像和干扰因素:当管线间距一定时,管线直径对
下部空洞探测影响较小;对在复合干扰(管线和钢筋网)下水平向双空洞探测模
型及扫描图像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雷达填土介质中最小可探空洞直径和下部双
空洞之间相互干扰程度。对零间距双管线采用 400MHz、900MHz 天线扫描,总
结出可以分辨最小管径。分析管线走向与探测方向斜交时对下部空洞影响程度。
通过各干扰情形下模型分析,探地雷达在复合干扰下填土中空双空洞洞(单一空

75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洞、)缺陷有较好效果。最后通过两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探地雷达在干扰条件下对
目标缺陷有较好探测效果。通过不同填土介质与混凝土介质扫描图像对比,虽两
种介质介电常数相差不大,但缺陷图像显示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对比两种介质雷
达波速差异为工程实测提供依据。

76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结 论

本文通过对填土介质和混凝土介质不同干扰情形下介质缺陷模型研究,获得
多种模型、多种天线频率雷达扫描图像。模型实验研究和分析表明:干扰情形下
不同介质缺陷探测存在较大差异,但有共性存在,通过分析共性与差异得到电磁
波在介质中传播规律,与缺陷反射图像特征,在干扰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手段
抑制干扰,合理选择天线中心频率,结合多种后期图像处理手段,能够获得较强
干扰下的高分辨率雷达扫描图像。雷达扫描参数设置、扫描方式和探测计划是一
切工作的基础,获得完整的扫描数据为后期处理打下基础。数据处理时,应了解
各处理方法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在经过缜密的模型设计、详细的现场探测和
合理的图像处理情况下,对各种模型进行对比与综合分析,获得以下研究结论:
(1)通过对混凝土板中钢筋网探测扫描,沥青、泡沫等有机材料铺设层对混
凝土板中双层钢筋网探测影响较小,扫描图像清晰、完整;在混凝土、路面砖、
石子多层介质干扰下,三种铺设层对下部缺陷干扰程度为:混凝土(150mm)>石
子(100mm)>路面砖(50mm)。
(2)通过对 300mm 厚疏松填土与 300mm 密实填土干扰下混凝土板中钢筋
探测,疏松填土介质较密实填土介质干扰严重,经过多次滤波能够压制疏松填土
空隙产生的杂波,达到分辨浅层钢筋网反射图像(非典型双曲线形)的目的。采
用 1600MHz 天线对 500mm 覆土下混凝土板中双层钢筋探测,天线探测深度仅为
250mm 左右,探深较浅。
(3)通过对钢筋铺设层下单空洞与双层空洞模型探测分析,钢筋网干扰层影
响范围为 250mm~350mm,;通过对钢筋网干扰下混凝土空洞模型探测分析,钢筋
网干扰层影响范围为 100mm~150mm。钢筋干扰层中钢筋直径对影响范围外的下
部空洞影响较小。
(4)通过双层空洞模型实验,干扰程度随上部空洞平面尺寸与厚度有关,当
上下两空洞相距 1 倍间距时,当上部空洞尺寸小于 1 倍下部空洞尺寸时,上部空
洞屏蔽下部空洞反射图像顶部,只留下两侧局部翼缘,当上部空洞尺寸大于 3 倍
下部空洞尺寸时,翼缘完全屏蔽;上部空洞厚度小于 160mm 时,对下部空洞探
测影响较小。
(5)通过浅层填土介质中不同直径并排(净间距为零)管线探测,直径大于
160mm 时并排管线可以清晰分辨单根管线反射图像,当管线直径小于 110mm 时
单根管线图像重叠在一起。
(6)通过对多管线干扰下空洞模型探测,当管线间距一定时管线直径和数量

77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对下部空洞探测影响较小,当干扰管线间距大于 1 倍管线直径时,对探测影响较
小;当干扰管线与测线斜交时,下部空洞探测受上部管线干扰较小。
(7)在单层钢筋网干扰下,900MHz 天线可以清晰分辨混凝土介质中埋深
200mm 内水平与竖向裂缝,但倾斜裂缝较难分辨。埋深大于 250mm 时裂缝反射
强度较弱但可以分辨出;在双层钢筋网干扰下,电磁波信号与混凝土粗骨料反射
波重叠,较难分辨裂缝。
(8)通过对在单层钢筋网干扰下,对不同深度处混凝土介质中与粗骨料相近
直径空洞(32mm),埋深小于 250mm 时可清晰分辨,埋深大于 300mm 时空洞较难
分辨。同一深度处,直径为 160mm 空洞较 110mm 空洞反射波强,其图像可辩性越
高,反射弧翼缘也较长。双层钢筋干扰下埋深为 350mm 处可以清晰分辨直径大
于 110mm 空洞,空洞直径小于 75mm 时较难分辨。
(9)通过填土和混凝土介质模型雷达图像综合分析,虽然两种介质相对介电
常数相差不大,同为 4~10,但填土介质雷达扫描图杂波较多,混凝土介质回波均
匀,钢筋干扰下填土介质中雷达波速为 0.085m/ns 左右,钢筋干扰下混凝土介质
中雷达波速为 0.11m/ns 左右。
通过本实验,说明了探地雷达在复合干扰情形下有较好探测效果,为更好应
用探地雷达,尚需开展大量实验,如有可能应开展如下试验工作:(1)开展干扰
情形下空洞含不同填充物(水、松散介质、泥浆等)模型试验;(2)开展大埋深
(埋深 8 到 10m)介质缺陷探测方法研究;(3)对介质中夹杂异物与不规则形状
缺陷雷达探测进行分析研究;(4)采用多通道天线阵技术,结合高、中、低多频
率天线,和改变天线测量方式以适应垂直向多缺陷探测;(5)数据处理与数据结
构应该提高兼容性,增加正演分析与实测对比功能,方便缺陷判断;(6)探地雷
达探测道路路基中的空洞和钢筋混凝土裂缝、空洞探测效果明显有效,但由于目
标物与干扰物的反射剖面图存在相似性,导致部分解释结果出现差异更甚者会造
成误判。如何区别空洞和干扰异常是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应继续加大研究。

78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曾 昭 发,刘四新,王者江等 .探地雷达方法原理及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1-237
[2] 吴新璇.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 7-200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256
[4] 夏才初,潘国荣.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90
[5] 李大心.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1-115
[6] Kevin B,Peter K.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n highway
engineering.Public Road,1992,56(3):37-41
[7] ATTOH N O,RODDIS W K.Pavement thickness variability and its effect on
detemination of moduli and remaining life.Transport Res Rec,1994,1449:39 -45
[8] Bungey J H,Millard S G,Shaw M R.Influnce of reinforcing steel on radar surveys
of concret structur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1994,8(2):119-126
[9] HUGENSCHMIDT J.Gpr inspecting of a mountain motorway in switzerland.J
Appl Geophys,1998,40:95-104
[10] BENEDETTO A,BLASIIS M R.Rord pavement diagnosis.Quary Construct, 2001,
(6):93-111
[11] 王磊.探地雷达抑制射频干扰技术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
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9,1-5
[12] 杨凤娟,罗省贤.小波变换在探地雷达检测钢筋中的应用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9,31(4):354-360
[13] 张景东.探地雷达 FK 滤波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国防
科学技术大学,2010,9-30
[14] 余海忠,欧阳宇峰,陈鸿等.探地雷达地面干扰波二维滤波处理方法研究 .地球
物理学进展,2012,27(4):1738-1742
[15] 陈培. 混凝土结构中缺陷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长
沙:湖南大学,2012,7-45
[16] 贾 辉,陈昌彦 ,白朝旭 等.城市道路 病害检 测中常见 干扰源 探地 雷达图像 特征
分析.工程勘察,2012,11:86-92
[17] 程小玲.路用雷达技术在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道路工程,2012,8:71-72
[18] 苏茂鑫,钱七虎,李术才等.一种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城市地铁超前预报方法 .北

79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4):66-68
[19] 钟凌云.地质雷达法在岩溶地质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1,
33(增刊):204-209
[20] 田钢,林金鑫,王帮兵 等.探地雷达地面以上物体反射干扰特征模拟和分析 .地
球物理学报,2011,54(10):2639-2651
[21] 苏智光,廖建军,钱东宏.探地雷达野外勘察数据干扰及其滤除方法 .物探与化
探,2011,35(3):427-430
[22] 曹震峰,丘广新,葛如冰.地下非金属管线探地雷达图像特征的研究及应用 .城
市勘测,2010,(2)172-176
[23] 葛志广,宋俊杰.探地雷达在道路地下空洞探测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博览,2010,
9,287-288
[24] 程久龙,潘冬明,李伟等.强电磁干扰区灾害性采空区探地雷达精细探测研究 .
煤炭学报,2010,35(2):227-231
[25] 赵昕,黄琪,李海滨.路面基层厚度探地雷达检测效果分析 .路基工程,2009,(5):
81-82
[26] 陈 理 庆.雷达探测技术在结构无损检测中的 应用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长沙:湖南大学,2008,5-35
[27] 范志雄.探地雷达勘察中干扰与识别.贵州地质,2008,25(95):149-151
[28] 何 建 民 ,徐 军 才 .探 地 雷 达 在 工 程 中 常 见 的 干 扰 及 其 对 策 .科 技 广 场 ,2008,1,
245-247
[29] 尹 兵 祥,王尚 旭 ,宋维 琪 等.室内干 扰条件 下探地雷 达在埋 地管 线探测中 的应
用.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5):21-24
[30] 赵永辉,吴健生,万明浩等.钢筋混凝土的透视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 .无损
检测,2002,24(6):234-237
[31] 刘 军 ,赵 晓 华 ,赵 崇 钎 .钢 筋 混 凝 土 板 的 雷 达 波 无 损 检 测 .汕 头 大 学 学 报 ,2003,
18(4):67-70
[32] 刘金龙,陆伟东,路宏伟等.混凝土结构缺陷的雷达检测方法研究 .四川建筑科
学研究,2009,35(6):98-106
[33] 陈义群,肖柏勋.论探地雷达现状与发展.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2(2):149-153
[34] 孔金瓯.电磁波理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3-185
[35] Daniels D J.Surface-Penetrating Radar.London 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
rs,1996,1-136
[36] 汪谋. 影响地质雷达探测效果因素的研究.西部探矿工程,2007,1:177-179
[37] SCULLION T,LAU C L,CHEN Y.Performance specications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 ound

80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Penetrating Radar.Ontario,Canada:Kichener,1994,1-44
[38] 葛志广.北京市道路地下空洞探地雷达探测正演模拟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
京)].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31-53
[39] 王 水 强,万明 浩等 .不 同地质雷 达测量 参数 对数据采 集效果 的影 响 .物探与化
探,l999,23(3):2l2-2l4
[40] 夏才初,潘国荣.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6
[41] MASER K R.Highway speed radar for pavement thickness 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Ontario,Canada:Kichener,1994,25-30
[42] 王承强,胡少伟,周惠.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地球与环境,2005,
33(1):79-82
[43] 杨天春,易伟建,吕绍林等. 探地雷达在钢筋结构检测中的应用.当代矿山地质
地球物理断进展,2007,391-394
[44] 尹 冰 祥,王尚 旭 ,宋维 琪 等.室内干 扰条件 下探地雷 达在埋 地管 线探测中 的应
用.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7(5):21-24
[45] 王宁.地质雷达检测强夯块石墩深度的应用研究.路基工程,2008,(2):11-14
[46] 张勇.路面结构层材料介电特性实验研究.郑州:郑州大学,2005,44-48
[47] 粟毅,黄春琳,雷文太.探地雷达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9-66
[48] 康士峰,孙芳,罗贤云等.地物介电常数测量和分析 .电波科学学报 ,1997,12(2):
161-168
[49] 李志顺.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铁路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铁道勘测,2004,(1):
63-64
[50] 黄玉华,李超,李文豪.用探地雷达法评估混凝土强度.国外建筑科技,2005,26(2):
6-7
[51] 史付生,张宇,催刚.相干波理论在地质雷达隧道衬砌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矿业
大学学报,2003,32(1):57-59
[52] 黄 小 年.探地雷达在隧道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与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6-10
[53] 李楠.小波变换:一种新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现代雷达,1998,(2):36-38
[54] 王正成,钱荣毅,曾校丰,孔祥春,纪勇鹏.天线阵雷达探测地下管线技术.市政技
术,2005,23(3):194-198
[55] 杨峰,彭苏萍.地质雷达探测原理与方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03

81
复合干扰情形下的介质缺陷探测模型实验研究

致 谢

本文完成之际,回望两年学习经历,首先感谢我的恩师熊辉副教授。从研究
方向选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试验方案制定,论文内容修改,直到最终成文都
得到熊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字字句句无不渗透着熊老师的关心。日常学习中,熊
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使我收获良多,将一直伴随我今后
的工作和生活。感谢校外导师黄向阳高工对自己工程实践给与的帮助。
感谢师兄和师弟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感谢湖南湖大检测公司为实验提供的
场地与雷达仪器。对参考文献中众多作者们,在此特别感谢,为我的科研工作提
供了参考和扩展了思路。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生活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让我安心完
成学业。
最后感谢那些帮助过我老师、同学和朋友。

张永涛
2014 年 5 月 8 日星期四

8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