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_QB_F1_U2.1 (T)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選擇題

1. 「合縱」計策是由下列哪一位歷史人物提出的?
A 蘇秦
B 張儀
C 范雎
A
D 李斯

2. 戰國後期,秦國在長平之戰中大敗哪一個國家?
A 韓國
B 楚國
C 魏國
D
D 趙國

3. 下列哪一項不是秦滅六國的計策?
A 蘇秦的「合縱」
B 張儀的「連橫」
C 范雎的「遠交近攻」
A
D 李斯的「離間計」

4. 秦昭王利用「遠交近攻」政策,與齊國交好。這計策是由誰人策劃的?
A 李斯
B 張儀
C 范雎
C
D 蘇秦

5. 為了分化六國力量,李斯向秦王政提出了哪一項計策?
A 連橫
B 合縱
C 離間計
C
D 遠交近攻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6. 戰國時期,七國爭雄,最後由哪一個國家統一天下?
A 秦國
B 趙國
C 楚國
A
D 齊國

7. 下列哪一個是戰國時期,最後被秦國滅亡的國家?
A 齊國
B 趙國
C 魏國
A
D 燕國

8. 根據以下地圖,哪些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優勢?

(1)關隘拱衞,地理形勢險要
(2)大河環繞,享有漁鹽之利
(3)僻處西陲,遠離中原戰亂
(4)鄰近邊地,科技較為先進
A (1)(3) B (2)(4)
A
C (1)(2)(3) D (2)(3)(4)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9. 秦國位處的關中在地理上有何優勝的地方?
A 位居中原,控制四方
B 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C 湖泊縱橫,交通發達
B
D 鄰近邊防,易禦邊族

10. 下列哪一位不是秦國重用的人才?
A 蘇秦
B 張儀
C 范雎
A
D 李斯

11. 下列哪些歷史人物曾對秦朝統一天下作出貢獻?
(1)商鞅
(2)蘇秦
(3)張儀
(4)范雎
A (1)(2)(3) B (1)(2)(4)
C
C (1)(3)(4) D (2)(3)(4)

12. 戰國末年,為甚麼人民渴望統一?
(1)人們希望有安定的環境,方便經商貿易
(2)人民希望結束戰亂局面,生活和平安定
(3)秦國君主以仁德治天下,獲得人民支持
A (1)(2) B (1)(3)
A
C (2)(3) D (1)(2)(3)

13. 下列哪幾項是秦國能統一天下的原因?
(1)秦國文化高於六國
(2)秦國君主重用客卿
(3)秦國具有地理優勢
(4)六國未能一致抗秦
A (1)(2)(3) B (1)(2)(4)
D
C (1)(3)(4) D (2)(3)(4)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4. 哪一位秦國國君出兵消滅六國,統一了天下?
A 秦王政
B 秦惠王
C 秦孝公
A
D 秦昭王

15. 秦國在何時滅了六國,統一天下?
A 公元前 220 年
B 公元前 221 年
C 公元前 230 年
B
D 公元前 231 年

16. 秦統一天下後,一名地方官員要到首都述職,他應前往哪裏?
A 洛邑
B 咸陽
C 鎬京
B
D 臨淄

17. 下圖的秦代磚文載有「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其中「海內
皆臣」反映了秦朝哪些歷史事實? 挑戰題

(1)確立版圖輪廓
(2)秦朝統一天下
(3)皇帝權力集中
(4)採取嚴刑峻法
A (1)(4) B (2)(3)
B
C (1)(2)(3) D (2)(3)(4)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8. 唐代詩人李白在〈古風〉有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歌
頌秦始皇哪一項功績? 挑戰題
A 北伐匈奴
B 南征百越
C 統一天下
C
D 修築長城

19. 下列哪些是秦統一中國的歷史意義?
(1)結束長期分裂局面
(2)壯大中華民族
(3)建立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
A (1)(2) B (1)(3)
D
C (2)(3) D (1)(2)(3)

20. 下列哪一項不是秦代中央集權的內容?
A 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命
B 大小政務由皇帝裁決
C 中央政府設三公九卿
D
D 全國土地由皇帝分封

21. 下列哪一個不是秦代中央政府的官職?
A 丞相
B 太尉
C 郡守
C
D 御史大夫

22. 秦朝的中央長官「三公」,不包括下列哪一個官職?
A 丞相
B 縣令
C 太尉
B
D 御史大夫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23. 「我是秦朝官員,負責監察百官。」此人的職位是甚麼?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C
D 郡守

24. 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後,最初把全國分為多少郡?
A 二十郡
B 二十六郡
C 三十六郡
C
D 四十六郡

25. 秦朝統一全國後,任命哪些人來管理地方事務?
A 三公九卿
B 郡守縣令
C 原六國君主
B
D 秦國世襲貴族

26. 下列哪一項不是對秦朝郡縣制的正確描述?
A 郡縣長官全由皇帝任免
B 郡的長官稱為郡守
C 縣的長官稱為縣長
C
D 郡縣長官須向皇帝匯報地方情況

27. 下圖所顯示的是秦代哪一種文字?

A 隸書
B 楷書
C 大篆
D
D 小篆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28. 秦代時有人簡省小篆的筆畫,創造了下列哪一種書體?
A 大篆
B 隸書
C 楷書
B
D 草書

29. 有關秦朝統一文字的政策,下列哪幾項屬於正確的敍述?
(1)小篆為全國通行文字
(2)由丞相李斯負責制定
(3)在隸書的基礎上簡化
(4)有助加強政令的傳達
A (1)(2)(3) B (1)(2)(4)
B
C (1)(3)(4) D (2)(3)(4)

30. 秦始皇下令民間除了以下哪些書籍外,其餘一律焚毀?
(1)醫藥著作
(2)西周史書
(3)占卜用書
(4)儒家著作
A (1)(3) B (1)(3)(4)
A
C (1)(2)(4) D (2)(3)(4)

31. 秦始皇為了嚴厲懲罰那些批評他的人,活埋了儒生和方士共多少人?
A 四百多人
B 六百多人
C 八百多人
A
D 一千多人

32.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採用了哪一家的思想治國?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B
D 墨家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33. 下列哪一項不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內容?
A 統一長度的標準
B 統一面積的標準
C 統一容量的標準
B
D 統一重量的標準

34. 下列哪一項不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目的?
A 有利政府計算課稅
B 促進各地經濟發展
C 便利民間鑄造標準器
C
D 劃一量度長度、體積和重量的單位

35. 下圖是秦代的出土文物,下列哪幾項是對該文物的正確描述?

(1)稱為「半兩錢」
(2)為秦朝「上幣」
(3)通行秦朝全國
(4)以銅鑄造
A (1)(2)(3) B (1)(2)(4)
C
C (1)(3)(4) D (2)(3)(4)

36. 秦朝的貨幣──「黃金」和「銅錢」,分別以甚麼為單位?
A 鎰、半兩
B 鎰、半銖
C 鎊、半兩
A
D 鎊、半銖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8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37. 下列哪一個是秦始皇修築長城的原因?
A 防禦匈奴入侵
B 有利攻伐南方
C 開闢西域交通
A
D 促進經濟發展

38. 秦始皇為了加強北方邊防,下令把戰國時期哪三個國家的北方舊有
城牆連接起來?
(1)秦國
(2)趙國
(3)韓國
(4)燕國
A (1)(2)(3) B (1)(2)(4)
B
C (1)(3)(4) D (2)(3)(4)

39. 秦始皇為了南征百越,下令開鑿靈渠。該運河位於地圖中的哪個位置
挑戰題

A 甲
B 乙
C 丙
C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9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D 丁
40. 秦始皇開鑿的靈渠,把哪兩大河流水系連繫起來?
A 黃河和長江
B 黃河和淮河
C 長江和淮河
D
D 長江和珠江

41. 下列哪項不是秦代百姓需要參與的力役?
A 修建長城
B 開鑿運河
C 營建新都
C
D 修築馳道

42. 下列哪一項不是秦始皇焚書的影響?
A 摧殘文化
B 鞏固秦朝統治
C 箝制人民思想
D
D 直接引發民變

43. 一個生活在秦朝的南海郡人,他可能會看到下列哪些情況?
(1)中原文化不斷傳入
(2)地方官員經皇帝任命
(3)民伕連接戰國時的舊城牆
(4)朝廷派五十萬人鎮守五嶺
A (1)(2) B (3)(4)
C
C (1)(2)(4) D (2)(3)(4)

44. 秦朝時,哪個郡負責管治今日香港地區?
A 象郡
B 遼東郡
C 桂林郡
D
D 南海郡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0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45. 秦始皇死後,朝中大權由下列哪一位人物把持?
A 秦二世
B 李斯
C 項羽
D
D 趙高

46. 成語「指鹿為馬」是諷刺下列哪一位歷史人物?
A 秦始皇
B 子嬰
C 李斯
D
D 趙高

47. 秦朝末年,陳勝和吳廣為甚麼會聚眾起事?
A 遭奸人陷害,被迫起事作亂
B 天災頻仍,無以為生
C 守邊誤期,會被處死
C
D 本為將領,受士兵擁戴

48. 以下是秦末羣雄起義圖,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配對? 挑戰題

甲 乙 丙
A 陳勝起事地點 項羽起事地點 劉邦起事地點
B 項羽起事地點 劉邦起事地點 陳勝起事地點
C 劉邦起事地點 陳勝起事地點 項羽起事地點
C
D 劉邦起事地點 項羽起事地點 陳勝起事地點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49.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在哪裏首先起事?
A 大澤鄉
B 沛縣
C 彭城
A
D 咸陽

50. 秦末,在起事反秦的軍隊中,以哪兩支實力較強?
A 陳勝、吳廣
B 項羽、劉邦
C 劉邦、張良
B
D 韓信、項羽

51. 秦代末年,反秦軍隊分路進攻咸陽。下列哪一位人物最先攻入咸陽?
A 陳勝
B 項羽
C 吳廣
D
D 劉邦

52.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至子嬰亡國,秦的國祚共有多少年?
A 十一年
B 十三年
C 十五年
C
D 三十年

53. 「我是秦朝官員,在秦統一六國那一年於朝廷任職,當子嬰投降時我
便告老回鄉。」他在秦朝任官多少年?
A 十年
B 十五年
C 二十年
B
D 二十五年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54. 秦末,社會廣泛流行「天下苦秦久矣」的說法,以下哪些秦朝統治情
況導致該說法的出現?
(1)濫用民力
(2)賦稅繁重
(3)嚴刑峻法
(4)管制思想
A (1)(2)(4) B (1)(3)(4)
D
C (2)(3)(4) D (1)(2)(3)(4)

55. 以下圖表反映秦朝存在哪些問題?

(1)大興土木
(2)用兵頻繁
(3)徭役沉重
(4)貪污腐敗
A (1)(2)(3) B (1)(2)(4)
A
C (1)(3)(4) D (2)(3)(4)

56. 秦末,下列哪一位人物進入咸陽後,與人民約法三章?
A 項羽
B 陳勝
C 劉邦
C
D 子嬰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57. 劉邦入咸陽後,曾經作出以下哪些行為?
(1)廢秦苛法
(2)約法三章
(3)殺秦子嬰
(4)焚燒宮殿
A (1)(2) B (3)(4)
A
C (1)(2)(3) D (1)(2)(4)

58. 劉邦入咸陽後,與百姓約法三章,下列哪一項不是它的內容?
A 殺人者死
B 貪污者死
C 偷盜者治罪
B
D 傷人者治罪

59. 劉邦入咸陽後,為甚麼仍服從項羽的命令?
A 項羽以德服人
B 劉邦實力較弱
C 劉邦個性懦弱
B
D 劉邦仁厚謙讓

60. 以下哪些是項羽進入咸陽後所做的事情?
(1)焚燒宮殿
(2)約法三章
(3)殺秦子嬰
(4)分封諸侯
A (1)(2) B (3)(4)
C
C (1)(3)(4) D (1)(2)(3)(4)

61. 秦朝滅亡後,項羽自號甚麼?
A 漢王
B 秦王
C 齊王
D
D 西楚霸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62. 以下是楚漢相爭形勢圖。哪裏是劉邦的封地及項羽的建都地點?
挑戰題

劉邦封地 項羽建都地點
A 甲 乙
B 甲 丁
C 乙 丙
B
D 丙 丁

63. 下列哪幾項是劉邦打敗項羽的原因?
(1)兵力強大
(2)運用權謀
(3)善用人才
(4)取得民心
A (1)(2)(3) B (1)(3)(4)
C
C (2)(3)(4) D (1)(2)(3)(4)

64. 楚漢相爭時,劉邦在哪裏將項羽打敗?
A 咸陽
B 關中
C 垓下
C
D 烏江

65. 項羽被劉邦打敗後,在哪裏自盡?
A 咸陽
B 關中
C 垓下
D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D 烏江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填充題
1. 戰國時,六國曾用蘇秦的「 合縱 」策略,結盟抗秦。秦國於是用張儀的
「 連橫 」策略,勸誘各國分別與秦修好,破壞六國的合作。

2. 戰國後期,秦昭王以「 遠交近攻 」的政策,跟距離秦國較遠的 齊國


和楚國交好,而攻打附近的韓、魏等國。

3. 趙國在 長平 之戰中慘敗後,六國之中,再沒有國家有能力與秦國對抗。

4. 秦王政即位後,採用李斯的 離間 計,分化六國;並不斷向外用兵。最
後,秦吞併六國,統一了天下。

5. 秦的統一策略得宜,如在外交上採取 連橫 策略,利用六國互相猜忌的
特點,瓦解它們的「合縱」,然後以 遠交近攻 、離間等策略,逐步吞併
六國。

6. 秦王政在位時,先後消滅韓、趙、魏、楚、燕、 齊 ,完成統一。

7. 秦國位處 關中 、巴蜀等地區,土地肥沃,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8. 秦國位於 西 方,較少參與東方各國的戰爭,所以能蓄養實力,打敗六國。

9. 秦國君主用人不問出身和 國籍 ,使秦國人才濟濟,國力日益強大。

挑戰題
10. 秦國歷代君主均重用客卿,如秦惠王用魏人 張儀 推行連橫計;秦王
政用楚人 李斯 實行離間計。秦國在客卿的輔助下,成功統一天下。

11. 春秋戰國時期,兼併戰爭不斷,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秦始皇滅掉六國,
統一天下,正符合 民心/時代 的趨向。

12. 秦國統一中國,有利各民族融合,使 中華民族 日漸壯大。

13. 秦始皇在首都設立中央政府,以 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三


公以下設「 九卿 」,負責處理皇室及政府各項事務。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7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4. 秦始皇在中央實行「三公」制度:丞相負責管理政務, 太尉 負責掌管


軍事, 御史大夫 負責監察。

15. 秦統一六國後,所有官員必須由 皇帝 任命,不可 世襲 。

16. 秦統一六國後,廢除了封建制度,而實行 郡縣 制,由此把全國權力


收歸中央,再集中於 皇帝 手中。

17. 秦始皇命 李斯 以秦國的大篆為基礎,制定 小篆 ,通行全國。

18. 秦始皇下令統一全國文字,以助 政令 傳達,史稱「 書同文 」。

19. 為了箝制思想,秦始皇下令除與 秦史 、 占卜 、醫藥、種植有關


的書籍之外,其餘藏書全部燒毀。

20. 秦始皇下令燒毀對秦朝不利的民間藏書,又坑殺四百多名非議他的 儒生
、方士,史稱「 焚書坑儒 」。

21. 秦始皇以 法家 思想治國,制定了一套嚴苛的法律。

22. 秦朝實行「 連坐法 」,一家犯法,鄰居知情不報,亦會受罰。

23.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標準,更規定這些計算長度、容量、 重量 的用器


全由 官府 監製,不得私造。

24. 秦始皇下令以銅錢為下幣,稱為「 半兩錢 」。

25. 秦以 黃金 為上幣,單位為「鎰」;銅錢為下幣,單位為「 半兩
」。

26. 秦始皇派兵北伐匈奴,又南征 百越 ,並在南北地區廣置郡縣,使全


國的 版圖 進一步擴大。

27. 秦始皇下令把燕、趙、秦三國北方的舊有城牆連接起來,形成西面起自 臨
洮 ,東面遠至 遼東 的長城,藉以防範 匈奴 入侵。

28. 秦始皇下令開鑿 靈渠 ,連接湘江和灕江,打通 長江 和


珠江 兩大水系。

29. 秦始皇征服百越後,在當地設郡縣,並派五十萬人鎮守 五嶺 一帶。

30. 秦始皇透過「三公九卿」制、郡縣制、官員由皇帝任免及不可世襲等規制,確立
了 中央集權 政體。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8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31. 秦始皇統一貨幣和 度量衡 ,有利於商業貿易。

32. 秦國的疆域,東至東部沿海,西抵 甘肅 ,南至越南北部,北至


蒙古 ,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33. 秦朝時,香港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由 南海 郡 番禺
縣管治。

34. 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打通了南北水路交通,促進了 嶺南 地區的開發

35. 秦始皇死後,幼子 胡亥 與宦官趙高、丞相李斯合謀,殺害長子 扶


蘇 ,奪取帝位。

36. 秦二世昏庸殘暴,不理朝政,宦官 趙高 乘機干政弄權。

37. 秦末, 陳勝 和吳廣率先 揭竿 起事,引發各地民眾紛紛反秦。

38. 秦朝末年,陳勝和 吳廣 揭竿而起後,六國遺臣紛紛響應,其中以楚


國的舊貴族項羽和沛縣亭長 劉邦 實力較強。

39. 秦末,當反秦勢力直逼咸陽之際,趙高殺死秦二世,立 子嬰 為秦王。

40. 公元前 206 年,秦王 子嬰 殺死趙高,出城向 劉邦 投降,秦朝


滅亡。

41. 由秦始皇統一中國到子嬰亡國,秦朝國祚只有 十五 年。

42. 秦朝以 高壓 手段治國,又大興土木,令稅收加重,力役大增,最終


激起民眾反抗。

43. 劉邦入咸陽後,廢除秦的苛法,和人民「 約法三章 」,得到百姓支持。

44. 秦亡後,項羽自號 西楚霸王 ,並且分封諸侯,封劉邦為 漢王


,封地位處巴蜀和 漢中 。

45. 項羽在 垓下 之戰中被劉邦打敗,在 烏江 自刎而死。歷時四年


多的「 楚漢相爭 」結束,劉邦統一天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19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配對題

1. 戰國時期的重要客卿
客卿 事跡
i. 商鞅 A 倡議離間計
ii. 張儀 B 提議實行「連橫」計
iii. 范雎 C 厲行變法
iv. 李斯 D 主張「遠交近攻」策略
v. 蘇秦 E 主張「近交遠攻」策略
F 主張各國交好
G 提倡「合縱」政策

i. C ii. B iii. D iv. A v. G

2. 秦朝官員職責
權位 職責
i. 九卿 A 負責監察
ii. 御史大夫 B 任免官員
iii. 丞相 C 主理全國政務
iv. 郡守 D 分掌皇室和朝廷事務
v. 太尉 E 管理地方事務
F 負責文娛康樂事務
G 掌管軍事

i. D ii. A iii. C iv. E v. G

3. 秦朝的統治措施
措施 內容
i. 統一文字 A 連接湘江、灕江
ii. 修築長城 B 連接長江、黃河
iii. 開鑿靈渠 C 由西面臨洮延伸至東面遼東
iv. 厲行法治 D 制定嚴苛的《秦律》,頒布全國
v. 統一度量衡 E 由官府監製長度、容量和重量的標準器
F 廢除六國文字,全國統一使用秦國大篆
G 由李斯制定小篆,頒布天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0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i. G ii. C iii. A iv. D v. E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4. 秦朝的統治措施與作用
措施 作用
i. 統一文字 A 箝制言論思想
ii. 焚書坑儒 B 集權中央
iii. 修築長城 C 消除各地文化差異
iv. 開鑿靈渠 D 方便商業貿易
v. 統一貨幣 E 拓展西部版圖
vi. 推行郡縣制 F 改善南北水路交通
G 安撫六國遺民
H 防禦匈奴入侵

i. C ii. A iii. H iv. F v. D

vi. B

5. 秦代的重要地點
地點 描述
i. 咸陽 A 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起事地點
ii. 臨洮 B 秦朝的天然屏障
iii. 遼東 C 秦朝西面的關隘所在
iv. 番禺縣 D 秦長城西面起點
v. 大澤鄉 E 秦朝時隸屬南海郡,包括今香港地區
F 秦朝的首都
G 秦長城東面終點

i. F ii. D iii. G iv. E v. A

6. 秦朝的著名人物
人物 事跡
i. 秦始皇 A 秦朝第二位皇帝,昏庸殘暴
ii. 李斯 B 提出焚燒《詩》、《書》等民間藏書的建議
iii. 趙高 C 被迫害致死的皇位繼承人
iv. 胡亥 D 指鹿為馬以清除異己
v. 子嬰 E 統一六國,並推行一系列新措施
F 提出「遠交近攻」的政策
G 繼位後誅殺趙高

i. E ii. B iii. D iv. A v. G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7. 秦末的著名人物
人物 事跡
i. 子嬰 A 在鉅鹿大敗秦兵
ii. 趙高 B 與李斯合謀擁立胡亥為帝
iii. 陳勝 C 與趙高合謀殺扶蘇
iv. 項羽 D 於大澤鄉揭竿起事
v. 劉邦 E 反秦勢力中最先抵達咸陽
F 秦代最後一位統治者
G 出巡時病死於沙丘

i. F ii. B iii. D iv. A v. E

8. 楚漢相爭的相關地點
地點 描述
i. 彭城 A 項羽給劉邦的封地
ii. 漢中 B 項羽自盡的地方
iii. 垓下 C 項羽定都的地方
iv. 南鄭 D 項羽起兵的地方
v. 烏江 E 劉邦受封漢王時定都的地方
F 劉邦擊敗項羽的地方
G 韓信封王的地方

i. C ii. A iii. F iv. E v. B

9. 劉邦成功統一天下的原因 挑戰題
成功因素 內容
i. 性格 A 破釜沉舟,激勵將士
ii. 智謀 B 寬厚愛民,民心悅服
iii. 用人 C 約法三章,軍紀嚴明
iv. 地利 D 自知力弱,養精蓄銳
v. 軍紀 E 據守彭城,形勢有利
F 知人善任,接受諫言
G 據守關中,形勢有利

i. B ii. D iii. F iv. G v. C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歷史時序題
1. 戰國末年六國滅亡的次序
A 齊
B 楚
C 燕
D 韓
E 趙
F 魏

i. D ii. E iii. F iv. B v. C


vi. A

2. 秦國重用的人才
A 秦王政用李斯的離間計,分化六國的力量
B 秦惠王用張儀的「連橫」策略,瓦解六國的「合縱」策略
C 秦昭王用范雎的「遠交近攻」政策,蠶食鄰國
D 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使國家逐步富強

i. D ii. B iii. C iv. A

3. 秦的統一
A 秦王政即位
B 秦國逐一消滅六國
C 秦王政自稱始皇帝
D 秦國推行遠交近攻計策

i. D ii. A iii. B iv. C

4. 秦代的重要史事
A 陳勝、吳廣起事
B 秦國統一天下
C 秦二世即位
D 秦王子嬰殺趙高
E 秦始皇焚書坑儒

i. B ii. E iii. C iv. A v. D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5. 秦國的武功
A 長平之戰
B 南征百越
C 消滅六國
D 派五十萬人鎮守五嶺
E 香港歸入中國版圖

i. A ii. C iii. B iv. E v. D

6. 秦代的興亡
A 趙高把持朝政
B 秦王政自稱為始皇帝
C 劉邦入關,子嬰出降
D 秦滅六國
E 陳勝、吳廣起事

i. D ii. B iii. A iv. E v. C

7. 秦末羣雄起事
A 項羽、劉邦分別進攻咸陽
B 劉邦進入關中
C 項羽燒毀咸陽的宮殿
D 陳勝、吳廣揭竿起事
E 秦子嬰出降

i. D ii. A iii. B iv. E v. C

8. 秦末政局
A 趙高殺害秦二世
B 胡亥繼承皇位
C 秦始皇病死
D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事
E 項羽在鉅鹿大勝秦軍

i. C ii. B iii. D iv. E v. A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9. 秦朝滅亡
A 子嬰出城投降
B 咸陽宮殿被焚毀
C 趙高立子嬰為秦王
D 項羽兵臨咸陽
E 劉邦兵臨咸陽

i. C ii. E iii. A iv. D v. B

10. 楚漢相爭
A 項羽火燒咸陽宮殿
B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
C 劉邦在咸陽與民約法三章
D 劉邦起兵與項羽爭奪天下
E 項羽、劉邦在垓下決戰

i. C ii. A iii. B iv. D v. E

11. 秦至楚漢相爭的重要史事 挑戰題


A 秦始皇病逝,胡亥繼位
B 秦朝北伐匈奴,南平百越
C 項羽在垓下戰敗,逃至烏江自盡
D 項羽殺秦王子嬰,秦滅亡
E 陳勝、吳廣揭竿起事

i. B ii. A iii. E iv. D v. C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填表題
1. 秦國重要客卿

秦國客卿 對秦統一天下的貢獻
(a ) 推行變法,使秦國富強,奠定統一天下的基礎。
提出「 (b) 」策略,破壞「 (c) 」策略,使六國難以結盟
張儀
抗秦。
提議「 (e) 」策略,與距離秦國較遠的齊國和楚國交好,而
(d)
攻打鄰近的韓、魏等國。
(f) 提倡「 (g) 計」,分化六國的君臣,秦國再不斷攻打之。

a. 商鞅 b. 連橫 c. 合縱 d. 范雎
e. 遠交近攻 f. 李斯 g. 離間

2. 秦滅六國次序 挑戰題

國名 滅亡年份
韓 公元前 (a) 年
(b) 公元前 228 年
(c ) 公元前 225 年
(d) 公元前 223 年
(e ) 公元前 222 年
齊 公元前 (f) 年

a. 230 b. 趙 c. 魏 d. 楚
e. 燕 f. 221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7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3. 秦統一六國原因

原因 內容
 (a) 時期,各國混戰,人民飽受戰爭的痛苦,因而
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
民心所向
 隨着工商業發展,人們希望有穩定環境,以便各地通
商。
 秦國位處 (b) 上游,據有 (c) 、巴蜀等地區,土地
肥沃、物產豐富,而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地理優勢
 秦國據守西方,較少參與東方各國的混戰,所以國力
能日漸強大。
秦國君主選用人才不問出身和 (d) 。例如, (e) 用商
鞅,厲行變法,國家逐步富強;秦惠王用張儀的「 (f)
重用人才 」策略,破了六國的「合縱」之策; (g) 用范雎的「遠交
近攻」政策,蠶食鄰國。最後, (h) 用李斯的離間計,
分化六國,逐一消滅之。

a. 春秋戰國 b. 黃河 c. 關中 d. 國籍
e. 秦孝公 f. 連橫 g. 秦昭王 h. 秦王政

4.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

政府級別 職位 職責
丞相 主理 (b)
(a) (c ) 掌管軍事
中央政府
御史大夫 負責 (d) 百官
九卿 處理 (e ) 及政府各項事務
(f)
地方政府 管理地方事務
縣令

a. 三公 b. 政務 c. 太尉 d. 監察
e. 皇室 f. 郡守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8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5. 秦始皇的高壓管治措施

措施 內容
 除了 (a) 、醫藥、占卜、種植的書籍外,其餘民間藏書一律
燒毀。禁止民眾私藏禁書和私自 (b) 。
焚書坑儒
 禁止百姓借古代的制度和歷史,非議當今朝政。 坑殺 (c )
名私下批評秦始皇的 (d) 和方士。
 以 (e) 思想治國,制訂嚴苛的法律。
厲行法治
 實行「 (f) 」,一家犯法,鄰居必須舉報,否則同樣受罰。

a. 秦史 b. 講學 c. 四百多 d. 儒生
e. 法家 f. 連坐法

6. 秦始皇的統一措施

措施 內容
將戰國時種類繁多的貨幣加以統一:以 (a) 為「上幣」,
統一貨幣
單位為「鎰」;以 (b) 為「下幣」,單位為「半兩」。
統一計算 (c) 、體積、重量的標準,更規定度、量、衡的
統一度量衡
(d) ,全由官府監製,頒行全國。
命 (e) 在秦國大篆的基礎上,制定「 (f) 」,作為全
統一文字
國通行的文字,史稱「 (g) 」。

a. 黃金 b. 銅錢 c. 長度 d. 標準器
e. 李斯 f. 小篆 g. 書同文

7. 秦朝的重要建設

建設 內容
把舊日燕國、 (a) 和秦國北方的城牆連接起來,形成西
長城
起 (b) ,東至 (c) 的萬里長城,以防禦 (d) 入侵。
開鑿運河,連接湘江和 (e) ,貫通 (f) 與珠江兩大水
靈渠
系,從而改善南北水路交通。

a. 趙國 b. 臨洮 c. 遼東 d. 匈奴
e. 灕江 f. 長江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29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0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8. 秦始皇的武功

秦朝征伐的邊族 內容
秦始皇派兵北伐此邊族;又為了防範其入侵,耗費大量
(a) 人力物力,將 (b) 、趙、秦北方舊有的城牆連接起來,
形成西起 (c) ,東至遼東的「 (d) 」。
秦始皇為了南征當地,下令開鑿 (f) ,疏通了南北水
(e ) 路交通;征服當地後,設置 (g) ,任命官員管治,又
派了 (h) 人鎮守五嶺。

a. 匈奴 b. 燕 c. 臨洮 d. 萬里長城
e. 百越 f. 靈渠 g. 郡縣 h. 五十萬

9. 秦朝初年的統治難題及解決方法

統治難題 解決方法
 藉「 (a) 」箝制思想:除了秦史、醫藥、占卜、 (b) 的書
籍外,其餘民間藏書一律燒毀;把四百多名誹謗秦始皇的
民間反對
儒生和 (c ) 活埋。
勢力仍大
 以 (d) 思想治國,制訂嚴苛的法律;實行「 (e ) 」,一
家犯法,鄰居知情不報,亦會受罰。
 統一貨幣,以 (f) 為上幣;銅錢為下幣,稱「 (g) 」,
各地幣制、
藉此方便商業貿易。
度量衡
 統一度量衡,頒布計算長度、容量和 (h) 的標準,促進經
標準不一
濟發展,並便於向人民徵收稅款。
各地文字  統一文字,以秦國的大篆為基礎,制定了 (i ) ,通行全
形體不一 國,有助政令傳達和各地文化交流。
北方匈奴  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的城牆連接起來,成為「 (j ) 」,
時常入侵 以鞏固北方邊防。

a. 焚書坑儒 b. 種植 c. 方士 d. 法家
e. 連坐法 f. 黃金 g. 半兩錢 h. 重量
i. 小篆 j. 萬里長城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0. 秦朝統治措施的影響

影響範疇 內容
 在中央設「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實行 (a) 制,又規定全國
政治方面 官員由皇帝任命,不可世襲,確立了 (b) 的大一統政體,
成為後世政治制度藍本。
 統一貨幣和 (c) ,有利於商業貿易;開發 (d) 地區,促
進了南方的經濟發展。
經濟方面
 修建長城、北伐匈奴、南平 (e) 等措施,耗用大量人力物
力,亦阻礙了農業經濟發展。
 統一 (f) ,有助各地區與民族的文化交流。
文化方面
 焚書 (g) ,不利學術思想發展。
 南征北伐令秦的疆域擴張:東至東部沿海,西至今 (h) ,
版圖方面 南抵今 (i) 北部,北至今蒙古,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 香港歸入南海郡 (j ) 縣管治,正式成中國版圖的一部分。

a. 郡縣 b. 中央集權 c. 度量衡 d. 嶺南
e. 百越 f. 文字 g. 坑儒 h. 甘肅
i. 越南 j. 番禺

11. 秦始皇的功與過

 創立 (a) 政體,這個政治體制為後世沿用。
 大致確立中國 (b) 的輪廓,並使中華民族日漸壯大。
 開發 (c) ,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奠定日後該地發展和繁榮的基

礎。

 統一 (d) 和度量衡,有利商業貿易和經濟發展。
 制定「 (e) 」為全國通行的文字,促進各地文化交流,並加強全
國的團結和統一。
 為箝制人民的 (f) 和言論,實行 (g) 坑儒。
過  不斷的 (h) 和南征北伐,使 (i) 和賦稅遠遠超過人民所能負
失 擔的程度。
 刑法 (j ) ,人民容易受重罰,甚至牽連親朋。

a. 中央集權 b. 版圖 c. 嶺南 d. 貨幣
e. 小篆 f. 思想 g. 焚書 h. 大興土木
i. 力役 j. 嚴苛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2. 秦朝滅亡的相關人物

人物 事跡
 以 (a) 思想治國,又制訂嚴苛 (b) ,百姓容易受重
罰,走投無路時只能奮起反抗。
秦始皇
 大興土木,又北伐 (c) ,南征百越,人民需負擔沉重
的 (d) 和力役,導致民怨四起。
在秦始皇死後繼位,昏庸殘暴,只顧玩樂,讓宦官 (f)
(e )
乘機干政弄權,敗壞朝政,令民怨更深。
 (g) 、吳廣前往漁陽戍守,因遇暴雨誤期,為免被處
死,便率眾揭竿起事,各地羣雄隨之並起。
秦末羣雄  (h) 在鉅鹿大破秦軍, (i ) 則率軍直逼咸陽。最
終,
(j ) 出城投降,秦朝滅亡。

a. 法家 b. 法律 c. 匈奴 d. 賦稅
e. 秦二世 f. 趙高 g. 陳勝 h. 項羽
i. 劉邦 j. 子嬰

13. 劉邦與項羽的事跡比較

人物 事跡
 進入咸陽後,立即廢除秦朝苛政,與人民「 (a) 」。
 初期實力較弱,向項羽臣服,被封為 (b) 。
劉邦  在偏處西面的 (c) 和巴蜀封地養精畜蓄銳,又善用人才
和謀略,使實力漸強。其後起兵與項羽戰鬥。
 最終,在 (d) 擊敗項羽,奪得天下。
 在 (e) 大敗秦軍,隨後進入咸陽,殺害秦王 (f) ,又
燒毀秦宮室,引起民眾不滿。
項羽
 初期實力較強,自稱 (g) ,並分封諸侯。
 被劉邦擊敗後,逃至 (h) 自盡。

a. 約法三章 b. 漢王 c. 漢中 d. 垓下
e. 鉅鹿 f. 子嬰 g. 西楚霸王 h. 烏江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圖片題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秦滅六國次序圖

a. 試寫出資料一 A、B、C、D 分別代表的國家名稱。


答:A:韓 B:趙 C:燕 D:齊

b. 承上題,從六國被消滅的次序,可見秦國採用了甚麼策略?試略加說明。
答:秦國採用「遠交近攻」的計策,先滅鄰近秦國的韓、趙、魏,再滅較遠的
楚、燕、齊。

c. 秦國在逐一消滅六國期間,還採用了甚麼策略?試略加說明。
答:秦國還用了「離間計」分化六國,使六國內部君臣上下離心,再對她們
不斷用兵。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挑戰題
資料一:秦朝中央集權制示意圖

試寫出資料一 A 和 B 分別代表的中央和地方官職名稱,並說明其職責。
官職 職責
a. 答:三公(丞相、太 b. 答:丞相:統領百官,主理政務
A 尉、御史大夫) 太尉:負責軍事
御史大夫:負責監察
B c. 答:郡守 d. 答:管理一郡的民政

e. 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如何有助皇帝鞏固統治?試略加說明。
答:在中央集權制下,皇帝可透過官員的匯報,掌握全國政情,以方便監
控地方,防止叛亂。另外,皇帝擁有全國官員的任免權,而且官員的職
位不得世襲,官員的去留全由皇帝決定,這使官員不得不順應皇帝的
意志行事,因而有效地把皇帝的命令傳達至全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秦朝初年各地的經濟、文化差異和解決方法

(a) (b)

(c) (d)

根據資料一,試寫出解決方法 2、3 的內容,並說明其作用。


內容 作用
a. 答:統一貨幣:規定以 b. 答:有利各地商貿交往和促進
解決方法 2 黃金為上幣,半兩 經濟發展。
錢為下幣。
c. 答:統一文字:制定小 d. 答:有利政令的傳達,並促進
解決方法 3 篆,作為全國通行 各地文化交流。
文字。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7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A B C D

a. 資料一中,哪一種是秦代的貨幣?試寫出該貨幣所屬的英文字母,並簡略說
明選擇該貨幣的原因。
答:D 是秦代的貨幣。
原因:秦代統一貨幣,以圓形方孔的銅錢為下幣,單位為半兩。D 貨幣
圓形方孔,並刻有「半兩」二字,是秦代的貨幣。

b. 承上題,除資料一貨幣外,秦代還頒行哪一種貨幣?為何秦始皇統一天下後 ,
頒行上述兩種貨幣?
答:黃金。戰國時代,各國幣制不一。秦始皇統一貨幣,以黃金和半兩錢為
秦代法定貨幣,從而方便各地商品交易買賣和人民課稅,有利經濟發展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8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a. 試寫出資料一器具的名稱。
答:銅權。

b. 承上題,它的鑄造與秦代哪項措施有關?又該措施如何方便秦代百姓的日常
生活?試略加說明。
答:統一度量衡。戰國時期,各國計算長度、體積和重量的標準不同,造成
各地區商品交易上的不便。因此,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讓百姓使用由官
府統一鑄造度、量、衡標準器,方便了他們日常的交易買賣。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39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無成臣海
飢 熟歲內
人道登皆

磚上文字:海內皆臣,歲登成
熟,道無
飢 人。
語譯:秦統一天下後,普天之下
的人都是秦朝的臣民。從此國家年
年豐盛,人民不用擔憂

飢 。

秦朝的宮殿用磚

a. 秦朝宮殿用磚上的字體稱為甚麼?又該字體是由何人制定的?
答:小篆。李斯。

b. 根據史實,秦統一天下後,實行「書同文」。試參考資料一,並援引其他史實
加以論證。
答:秦始皇命李斯在秦國大篆的基礎上,簡化整理出小篆,作為全國通行
的文字。資料一宮殿用磚上的文字用小篆寫成,正是秦始皇下令「書同
文」的明證。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0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秦代建設和疆域示意圖

長城


長江


靈渠

a. 資料一 A、B 分別代表秦朝時的哪些邊疆民族?


答:A:匈奴 B:百越

b. 資料一顯示秦代建設的長城和靈渠,與上述邊疆民族有何關係?
答:秦朝徵召民伕,將燕、趙、秦北方舊有的城牆連接起來,形成資料一所
示的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以加強邊防,阻擋匈奴侵擾。
另一方面,秦朝開鑿資料一所示的靈渠,連接湘江和灕江,貫通了長
江和珠江,改善南北交通,然後派兵南下征服了百越,再於當地設置
郡縣,派官員管治嶺南地區。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挑戰題
資料一:

? ?

我是秦朝沛縣亭長,曾進
軍咸陽,後來我成功擊敗 我是楚國貴族,曾大
羣雄,一統天下。 敗秦軍,西進咸陽,
自封「西楚霸王」。

A B

a. 資料一的 A 和 B 分別代表秦末哪兩位歷史人物?
答:A:劉邦 B:項羽

b. 根據資料一,秦朝末年,A 和 B 兩位歷史人物均曾進軍咸陽,他們在進入咸
陽後,各有甚麼不同的表現?
答:劉邦進入咸陽後,廢除秦苛法,與人民約法三章。項羽進入咸陽後,殺
子嬰,燒秦宮室。

c. 承上題,A、B 兩位歷史人物在咸陽城表現的差異,與 A 歷史人物最後成功


取得天下有何關係?
答:項羽殘暴嗜殺,引起人民不滿。相反,劉邦與民眾約法三章,因而贏得
民心。由於劉邦寬厚愛民,人心悅服,加上善用人才和謀略,故最後成
功打敗項羽,統一天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名詞解釋題
1. 合縱

答:戰國時,策士蘇秦提出的計謀,主張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結盟,一
起對抗秦國。

2. 連橫

答:戰國時,秦國客卿張儀提出的策略,主張秦國分別勸誘齊、楚、燕、韓、趙
魏與其修好,令六國難以合力抗秦,藉以瓦解「合縱」策略。

3. 遠交近攻

答:戰國末年,秦國客卿范雎提出的策略,主張秦國與距離較遠的齊國、楚國
交好,同時攻打鄰近的韓、魏等國。

4. 長平之戰

答:戰國末年,秦國與趙國進行的一場戰爭,最終趙國大敗於秦。在戰爭以前
趙國被視為唯一有實力與秦國抗衡的國家;戰爭結束後,六國中再無國
家能與秦對抗。

5. 離間計

答:戰國末年,秦國客卿李斯提出的策略,主張秦國分化六國,令各國內部
君臣上下離心,秦國再不斷攻伐之,逐一加以消滅。

6. 客卿

答:指在秦國做官的別國人。例如,在秦國任官的商鞅、張儀、范雎、李斯,分
別是衞、魏、楚等國人。他們受秦國君主重用,或為秦國推行改革,或為
秦國出謀獻策,使秦國終能統一天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7. 始皇帝

答:秦王政建立中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王朝後,認為自己「功過三皇,德兼五
帝」,因此把三「皇」、五「帝」合而為「皇帝」,並在開首加上「始」字,自
稱「始皇帝」,而其子孫則為二世、三世,傳之無窮。

8. 三公九卿

答:秦始皇建置中央政府,由丞相主理政務;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負責
監察,合稱「三公」;「九卿」在「三公」之下,分掌皇室及朝廷各種事務。

9. 郡縣制

答:秦始皇廢除封建,將全國分為數十個郡,再於郡下置若干縣。郡的長官為
郡守,管理一郡的民政;縣的長官為縣令,負責一縣之事務。郡、縣的大
小官吏全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襲,一切政務須由皇帝裁決,方可執行。

10. 書同文

答:戰國時代,六國文字差異很大。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李斯以秦國的大篆
為基礎,制定了「小篆」,頒行全國,史稱為「書同文」。這不但方便傳達
政令,亦有助各地文化交流,有利維持國家統一。

11. 小篆

答:秦朝時,秦始皇推行「書同文」的措施,命李斯將秦原有文字大篆,簡化
為小篆,並且頒行全國。自此全國文字統一,戰國時六國的文字盡被淘汰

12. 焚書坑儒

答:秦始皇為了控制百姓思想,鞏固政權,遂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除了與
秦史、醫藥、占卜、種植有關的書籍外,民間藏書一律焚毀;秦始皇還坑
殺了四百多名私下批評他的儒生和方士,史稱「焚書坑儒」。

13. 連坐法

答:連坐法是指一家犯罪,鄰里必須舉報,否則罪責牽連坐實、全部受罰。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4. 度量衡

答:度、量、衡是指古代中國計算長度、體積或容量、重量的單位。

15. 半兩錢

答:鑑於戰國時,貨幣種類繁多,秦始皇下令統一貨幣,以黃金和銅錢為法
定貨幣。其中銅錢稱「下幣」,以半兩為單位,故又稱「半兩錢」。

16. 秦萬里長城

答:秦始皇為了鞏固北方邊防,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將原本燕、趙、秦北方舊
有的城牆連接起來,形成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17. 靈渠

答:為了配合征伐百越的行軍和運輸需要,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連接湘江
和灕江,貫通長江及珠江兩大水系,由此改善了南北水路交通。

18. 南海郡番禺縣

答:南海郡番禺縣是秦始皇征服百越後,在當地設置的其中一個郡縣,並任
命官員管治。當時,香港地區歸入了番禺縣的管治,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
一部分。

19. 揭竿起事

答: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與幾百名負責守衞的士兵前往漁陽守邊,卻因暴雨
而誤期。他們害怕被處死,於是揭竿為幟,起事反抗秦朝統治,是為中國
歷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事。

20. 約法三章

答:劉邦進入咸陽後,下令廢除秦朝苛政,與民眾「約法三章」,規定犯殺人
罪的處死,犯傷人和偷盜罪的依案情輕重處罰。這政策深得民心,為劉邦
建立良好的形象,有助他日後與項羽爭奪天下時取得優勢。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21. 垓下之戰

答:秦亡後不久,劉邦和項羽展開楚漢相爭。最終,雙方在垓下決戰,劉邦打
敗了項羽。項羽逃至烏江自盡,長達四年多的戰鬥結束,劉邦統一全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訂正題
1.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秦朝的統一 錯處 正確答案
秦國位處長江上游的關中地區,地勢易守難 (a) (b)
攻。秦國又重用商鞅、蘇秦、范雎、李斯等客 (c) (d)
卿。加上秦軍在長平之戰中打敗楚國,從此 (e) (f)
六國無力抵擋秦國。秦始皇時,用離間計分 (g) (h)
化六國,其後於公元 221 年完成統一。 (i) (j)

a. 長江 b. 黃河 c. 蘇秦 d. 張儀
e. 楚國 f. 趙國 g. 秦始皇 h. 秦王政
i. 公元 j. 公元前

2.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政體 錯處 正確答案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政體:由太師主理政 (a) (b)
務,丞相掌管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號 (c) (d)
稱「三公」;並設「六卿」,分掌皇室及朝廷 (e) (f)
事務。秦始皇又廢除封建,在地方上設立州、 (g) (h)
縣,長官分別是太守、縣令。全國官員都由御 (i) (j)
史大夫任命。 (k) (l)

a. 太師 b. 丞相 c. 丞相 d. 太尉
e. 六卿 f. 九卿 g. 州 h. 郡
i. 太守 j. 郡守 k. 御史大夫 l. 皇帝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7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3.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秦朝的高壓管治措施 錯處 正確答案
秦始皇為控制人民思想,下令燒毀除了六國 (a) (b)
史書、醫藥、曆法、種植以外的其他書籍,並 (c) (d)
活埋了四百多名儒生和博士,史稱「焚書坑 (e) (f)
儒」
。此外,秦始皇以儒家思想治國,制訂了 (g) (h)
嚴苛法律,又實行舉報法,以防人民反叛。 (i) (j)

a. 六國 b. 秦國 c. 曆法 d. 占卜
e. 博士 f. 方士 g. 儒家 h. 法家
i. 舉報法 j. 連坐法

4.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秦始皇實行的統一措施 錯處 正確答案
秦始皇為了統一文字,命趙高在秦國大篆的 (a) (b)
基礎上,制定隸書,作為全國通行的文字; (c) (d)
又統一度量衝,相關標準器須由商人監製; (e) (f)
以及統一貨幣,以黃金為上幣,鐵錢為下 (g) (h)
幣。

a. 趙高 b. 李斯 c. 隸書 d. 小篆
e. 商人 f. 官府 g. 鐵錢 h. 銅錢/半兩錢

5.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秦代的建設 錯處 正確答案
秦始皇為了鞏固西方的防禦,派軍隊征伐匈 (a) (b)
奴,又徵召大批民伕,將燕、韓、秦舊有的城 (c) (d)
牆連起,形成西起咸陽,東至遼東的「萬里 (e) (f)
長城」。此外,秦始皇為征伐東夷,下令開鑿 (g) (h)
靈渠,貫通了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 (i) (j)

a. 西方 b. 北方 c. 韓 d. 趙
e. 咸陽 f. 臨洮 g. 東夷 h. 百越
i. 黃河 j. 珠江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8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6.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秦朝統治措施的影響 錯處 正確答案
秦始皇廢封建,置郡縣,設三卿九公制度, (a) (b)
又規定大小官職一律不可連任,由此確立了 (c) (d)
地方分權的大一統政體。秦始皇開發嶺南, (e) (f)
在當地設郡縣,香港歸入桂林郡管治,正式 (g) (h)
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

a. 三卿九公 b. 三公九卿 c. 連任 d. 世襲
e. 地方分權 f. 中央集權 g. 桂林 h. 南海

7.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秦代末年的政局發展 錯處 正確答案
秦始皇死後,由幼子扶蘇繼位,是為秦二 (a) (b)
世。秦二世只顧玩樂,使商鞅得以干政弄 (c) (d)
權,令政治腐敗,民怨日深。陳勝、項羽率先 (e) (f)
揭竿起事,激發各地反秦浪潮。後來,劉邦 (g) (h)
在鉅鹿大破秦軍,吳廣則率軍抵達咸陽,秦 (i) (j)
王投降。秦朝最終只享國祚三十年,便告滅 (k) (l)
亡。

a. 扶蘇 b. 胡亥 c. 商鞅 d. 趙高
e. 項羽 f. 吳廣 g. 劉邦 h. 項羽
i. 吳廣 j. 劉邦 k. 三十 l. 十五

8.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秦朝滅亡 錯處 正確答案
陳勝起事不久,七國遺民紛紛響應,其中以 (a) (b)
吳國的舊貴族項羽和沛縣亭長劉邦實力較 (c) (d)
強,他們進軍秦都之際,趙高殺死秦始皇, (e) (f)
立子嬰為秦王。後來劉邦軍隊率先到達洛陽 (g) (h)
附近,子嬰投降,秦朝國祚只維持了二十 (i) (j)
年。

a. 七 b. 六 c. 吳 d. 楚
e. 秦始皇 f. 秦二世 g. 洛陽 h. 咸陽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49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i. 二十 j. 十五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0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9. 下列每行各有一個錯處。試找出該錯處,並把正確的答案寫出來。
楚漢相爭 錯處 正確答案
秦亡後,項羽自稱漢王,並分封諸侯。其中 (a) (b)
劉邦被封為蜀王,封地位於偏遠的巴蜀和 (c) (d)
嶺南。後來,劉邦與項羽展開鬥爭。最終,劉 (e) (f)
邦在烏江之戰擊敗項羽,奪得天下。 (g) (h)

a. 漢王 b. 西楚霸王 c. 蜀王 d. 漢王
e. 嶺南 f. 漢中 g. 烏江 h. 垓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資料題
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趙 齊
聯合

燕 趙 齊 魏 韓 楚 秦

魏 韓


秦 攻擊目標

交好

a. 資料一和資料二分別代表戰國時期哪兩種外交策略?試加以說明。
答:資料一:合縱。此策略由策士蘇秦提出,建議自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
資料二:連橫。此策略由秦國客卿張儀提出,建議秦誘使六國分別與秦
修好,令六國難以結盟對抗秦國。

b. 有人認為秦國的外交策略運用得當,是秦國成功統一天下的主因,你同意
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秦的外交策略運用得當,是她成功統一天下的主因。張儀的「連
橫」破解了「合縱」,令六國分裂;秦昭王用范雎的「遠交近攻」來蠶食鄰
國,而秦王政用李斯的離間計,最終把六國逐一消滅。

*不同意。秦統一天下的主因是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變法促進秦的經
濟發展,並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使秦國成為七雄中最強大的國
家,最後消滅六國,統一天下。若沒有商鞅變法,秦難以強大,即使外
交策略運用得宜,也未必可以逐一消滅六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國位居的關中有崤山、函谷關的險阻,而且土地肥沃,君臣守衞着
這些地方來窺伺天下。正當這時,商君輔佐秦孝公,建立制度,推動耕作
紡織、修整武備,使秦國日益強大。因此,秦人輕易地奪取黃河以西的大
片土地。

據賈誼《過秦論》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a. 資料一的「崤山」
、「函谷關」是指資料二地圖中的哪兩個地方?試把代表兩地
的英文字母填寫在括號內。
答:崤山( C ) 函谷關( E )

b. 資料一提及的「商君」是指誰?他對秦國的發展有何貢獻?
答:商鞅。他協助秦孝公推行變法,包括建立縣制,加強君主權力,又廢除
井田制,鼓勵耕織、修整武備,使秦的國力大幅提升。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c. 秦能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因素中,你認為是政治因素還是地理因素較為
重要?試綜合上述資料,加以析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政治因素較為重要。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均致力推行改革,但只有秦
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全面和貫徹始終,令秦國法治嚴明,經濟富庶,軍
力強盛。最後秦國憑藉強大的國力,統一天下。至於地理因素,儘管秦
國山川環繞的地勢有助阻擋六國的進攻,但卻無助提升國力,消滅六
國,所以我認為秦國能統一天下,政治因素較為重要。

*地理因素較為重要。秦國地處黃河上游,據有關中、巴蜀地區,該地
不但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又有崤山、函谷關等地理屏障,易守難攻。
而且,秦國僻處西方,較少參與東方各國的戰爭,因此能養精蓄銳,
伺機東進。至於政治因素,秦國的商鞅變法確實較其他六國成功,但這
亦有賴秦國有優越的地理條件,能提供一個安定環境讓變法推行,從
而令秦國實力大增。所以我認為秦國能統一天下,地理因素較為重要。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七國虎爭天下,都會招致四方游士。不過,六國所用的宰相,皆其宗
族及國人,如齊國的田忌、田文;韓國的公仲、公叔;趙國的奉陽、平原
君;魏王以太子為相。唯獨秦國並非如此,協助秦開創霸業的人是衛國的
公孫鞅(即商鞅)。其餘宰相,包括張儀、范雎皆魏國人、呂不韋是韓國
人、李斯是楚國人……都被委以重任。

據洪邁《容齋隨筆》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唯才是舉,用人不疑,正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關鍵。

據張衞東〈論秦國的用人制度用人特點〉整理

a. 根據資料一,秦國與六國在任用人才方面有何共通點?
答:根據資料一,秦國與六國都會招致四方游士,起用己國以外的人才。

b. 承上題,秦國與六國在任用人才方面有何差異之處?
答:根據資料一,雖然秦國與六國都會起用己國以外的人才,但六國只限
於以本國宗族或本國人,擔任輔助國君處理政事的宰相;而秦國任相
則唯才是舉,不計出身、國籍。

c. 試根據資料一,並援引史實,論證資料二的說法。
答:資料二指出唯才是舉,用人不疑,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關鍵。秦國君主善
於任用人才,正如資料一所指,秦國任相不問出身,只看才能,因此
也任用來自六國的賢才能人為相。秦國君主又能做到用人不疑,使人才
盡忠於秦國。在人才的襄助下,秦國得以富強起來。例如,衞國人商鞅
在秦孝公時推動變法,令秦國國力大進;魏人張儀獻計,使秦國以「連
橫」之策打破六國「合縱」的策略;魏人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獲
秦昭王採用;秦王政以楚人李斯的離間計,分化六國君臣關係,再不
斷攻打她們。秦國先後吞併六國,終統一天下。可見,唯才是舉,用人
不疑正是秦國統一六國的關鍵。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秦國統一天下,締造出前所未


有的新政治局面。在此以前,周室中央無法過問諸侯國的內政;到此集
權的中央政府建立,直接號令着全國各地。

據傅樂成《中國通史》整理

a. 參考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簡述秦始皇如何建立統一帝國的中央政府。
答: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即開始建立「集權的中央政府」。他首先在首都設立
中央政府,實施「三公」制度:以丞相主理政務,太尉掌管軍事,御史
大夫負責監察;三公以下則設「九卿」,負責處理皇室及政府各項事務。
皇帝是國家最高的統治者,三公只是輔助的角色,政事決策操於皇帝
手中。同時,中央官員皆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

b. 承上題,「集權的中央政府」以甚麼方法來「號令全國各地」?試據史實加以
說明。
答:秦始皇設立中央政府後,即廢除封建制,在地方上設立郡、縣。秦始皇
將全國劃分為數十個郡,郡下再設縣。全國的官吏須經皇帝任命,大小
政事都由皇帝裁決。因此,全國臣民及地方上的政務也受中央控制。這
樣,秦始皇就把全國政權收歸中央,「集權的中央政府」才能如資料二
所言,直接號令全國各地。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挑戰題
資料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廷尉李斯進言:「周文王、周武


王分封的子弟及同姓很多,但是他們的後代關係日益疏遠,像仇人般互
相攻擊,連周天子也無法制止。如今天下統一,各地都設置了郡縣,朝廷
又重賞了各子弟功臣,這樣做既可籠絡人心,亦可防止諸侯兼併篡弒的
情況重演。」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唐初,太宗問蕭瑀(音與):「朕想國家長治久安,該如何做?」蕭
瑀說:「夏、商、周三代都分封諸侯作為屏藩,所以國祚長久。秦朝建立郡
縣制度,持續兩代就滅亡了。漢朝分封子弟為王,國運長達四百多年。」

據歐陽修《新唐書‧蕭瑀列傳》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以下哪兩項是對李斯的主張的正確描述?請把正確答案的英
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主張加強各子弟的親緣關係 B主張廢除封建制
C 主張推行郡縣制 D 主張統一文字

答:( B、C )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7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綜合以上資料,並就你所知,分析封建制與郡縣制對朝廷管治的利弊。
封建制 郡縣制
b. 答:利用宗室、貴族力量,屏 c. 答:把全國權力收歸中央,防
利處 藩中央 ,維護皇室的統 止地方出現割據獨立。
治。
d. 答:分薄中央權力;當諸侯與 e. 答:無法利用宗室、貴族力
皇室關 係疏 遠後, 諸侯 量,屏藩中央。
弊處
便會割據,並互相攻
伐,危害中央管治。

f. 有人認為廢除封建制,是秦朝滅亡的主因,你同意嗎?試據史實抒發你的
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秦統一天下後,六國勢力並未完全消滅,六國遺民仍潛伏各地
伺機反秦。然而這時朝廷卻廢除封建,推行郡縣制,任命官吏治理地方
所以,當秦末羣雄並起,到劉邦兵臨咸陽城下,都未見有宗室子弟勤
王,可見在郡縣制下,宗室子弟未能掌握力量,無法屏藩中央皇室。所
以,我同意廢除封建制,是秦亡的主因。

*不同意。郡縣制比封建制更能維護政權穩定。郡縣制是一種嚴密的集
權管理制度,郡縣的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命,每年更要定期向中央報告
地方施政情況,以便中央監察。另外,縣的設立,把中央的治權伸展至
基層地區,使皇帝可透過層層組織,嚴密控制地方,防止叛亂。所以廢
封建,行郡縣不會導致秦亡,反而增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治能力。至於
秦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秦始皇急功近利,役民過甚,在短短十多年
內進行多項大型建設,又南征北伐,每年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令秦朝
無法從社會上徵調力量對付起義羣雄。因此,我不同意廢除封建制,是
秦亡的主因。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8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臣認為六國剛滅,而且燕、齊、楚
等國的故土偏遠,較難管治,應
重行分封,由諸侯管治。

王綰
李斯
秦始皇

天下剛統一,朕應如何
管治新佔的領土? 不可!臣認為分封會導致春秋戰國
諸侯互相攻伐的情況重現,不宜實
施,應由朝廷直接派官員管治。

a. 根據資料,王綰和李斯在爭論哪一個問題?
答:秦應否實行封建制的問題。

b. 根據史實,秦始皇就雙方的意見,作出了甚麼決定?試加以說明。
答:秦始皇接納了李斯的意見,不再分封諸侯,改行郡縣制。他把全國劃分
為多個郡,郡下面再分為縣。全國的官吏須經皇帝任命,大小政事都由
皇帝裁決。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59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c. 明代思想家李贄認為資料中李斯的倡議是「因時(因應當時形勢)」的舉措
你同意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春秋戰國紛亂局面的出現,是源於諸侯勢力強大,故自戰國開
始,部分國君已推行郡縣制,不再分封,直接任命官員管理地方,以
加強中央集權。如秦自商鞅變法後,推行縣制,對鞏固政權成效不俗。
秦統一天下後,便上承戰國以來地方制度的發展趨勢,全面推行郡縣制
由此可見,李斯的倡議是「因時」的舉措。

*不同意。秦朝初年,六國勢力仍然大,因此朝廷須置封國鎮守各地,
以控制反秦力量。可是,秦沒有實行封建制,分封諸侯以屏藩中央,故
當秦末各地人民及六國舊貴族勢力先後起來反抗時,朝廷無法迅速平
定叛亂,使局勢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秦國被起義軍攻進咸陽,宣告滅
亡。可見,李斯的倡議不是「因時」的舉措。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0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春秋戰國之間,秦國人用作教導學童的文字,並不在東方諸國流行。
這是由於齊國、魯國的文字,作法和體勢都和秦國的有很大的不同。

據王國維《觀堂集林‧史籀篇疏證序》整理

資料二: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丞相李斯奏請統一全國的文字,廢止與秦國文
字不同的東方六國文字。李斯製作了《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製作了《爰
歷篇》,太史令胡毋敬製作了《博學篇》,都取材於史籀大篆,或略作簡
化和修改,這就是小篆了。

據許慎〈說文解字序〉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文字可通行東方各國嗎?為甚麼?
答:不可以。根據資料一,由於齊、魯等國的文字,其作法、體勢都與秦國文
字不同,所以秦國的文字未能通行於東方各國。

b. 承上題,這會產生甚麼影響?
答:這妨礙了秦國與東方各國的文化交流,以及彼此的經濟貿易活動。

c. 資料二所指的是漢字發展史上哪一件大事?試簡單說明。又這可以解決資料
一的問題嗎?
答:資料二指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推行的「書同文」措施。秦始皇命丞相李
斯,以秦國文字為範本,把大篆簡化為「小篆」,然後頒行全國。
可以。根據資料二,秦始皇除命令丞相李斯統一全國文字外,還同時廢
止「與秦國文字不同的東方六國文字」
。自此以後,原本流行於六國的異
體文字盡被淘汰,中國文字得以統一,並由此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方便了政令的傳達,有利於經濟貿易的發展。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始皇推行經過整理的小篆,它是以秦國文字為基礎,以西周以來
通行於周地、秦國的《史籀》大篆為藍本,又汲取齊、魯等通行的「蝌蚪文」
筆劃簡省的優點,修改而成的。及後,作為標準的文字範本,頒行全國…
…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的發展,在我國文字發展史上更
是佔有重要的地位。從此,漢字的字形結構基本定型,而秦代以前的「古
文」則「由此絕矣」。

據白壽彞《中國通史》整理

資料二:

史家總是批評秦始皇焚書乃文化間的浩劫,但是嬴政大帝燒天下詩
書、諸侯史記,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傳播,對儒家學者,仍繼續保留
他們的職位,而且繼續鼓勵他們研究。

據柏楊《中國人史綱》整理

a. 根據資料一,秦始皇下令全國使用哪一種書體?
答:小篆。

b. 根據資料二,作者對秦始皇焚書的舉動有何看法?試指出他的理據,加以
說明。
答:作者指出史家總批評秦始皇焚書是文化浩劫,但作者認為此舉目的只
在限制崇古思想的傳播,非要禁絕所有文化思想,例如秦始皇仍鼓勵
儒家學者繼續研究。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c. 你認同秦始皇的文化政策是文化浩劫嗎?試根據以上資料,並援引史實,
解釋你的說法。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認同。正如資料一所示,秦始皇統一文字,強制於全國頒行小篆,令
到秦代以前的文字漸漸消失。此外,秦始皇下令焚書,除了與秦史、醫
藥、占卜、種植有關的書籍外,其他民間藏書一律燒毀,令到大量文獻
古籍消失,對後世學術研究,以至中國文化發展造成損害。他又禁止百
姓借古非今,坑殺四百多位儒生、方士,控制言論,也不利於學術思想
發展。可見,秦始皇的各項文化政策確實是文化浩劫。

*不認同。秦始皇統一文字,便利不同地區的交流及文化融和,正如資
料一所言,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也奠定漢字的基本字形結
構,對後世的文化發展意義極大。雖然秦始皇曾焚書坑儒,但正如資料
二所言,此舉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傳播,秦始皇仍繼續保留儒家學者
的職位,而且繼續鼓勵他們研究,也沒有焚毀所有書籍,除朝廷藏書
得以保存,也保留了民間的秦史、醫藥、占卜、種植有關的書籍。可見,
他並非完全限制學術文化的發展。因此,秦始皇的文化政策稱不上是文
化浩劫。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一首反映秦朝末年社會狀況的詩歌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拄(音主)?

陳琳〈飲馬長城窟行〉

語譯:長城蜿蜒曲折,連綿三千里。邊城多是健壯的年輕男人,內地家中大多只
剩下獨居的婦女。如果你生了男孩,千萬不要去養育他;如果你生了女孩,就用
乾肉撫養她吧!你難道沒看見長城之下,屍骨累累,重重疊疊地相互支撐着,堆
積在一塊嗎?

資料二:

資料一措施有功於後世,其
功績實可與「大禹治水」媲美。

孫中山

a. 資料一與秦代哪項措施有關?試簡略說明秦代推行該措施的目的。
答:修築長城。秦始皇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於是派大量民伕把舊有燕、趙、
秦北方的城牆連接起來,建成「萬里長城」。

b. 承上題,該措施對秦朝的社會有何影響?
答:根據資料一,修築長城導致大量人命傷亡,並使百姓不能安居樂業。

c. 你同意孫中山對資料一措施的評價嗎?試據史實加以析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長城能保衞國土,有助後世防禦北方邊族的侵擾,令居於長城
內的人民能安居樂業,所以其功績實可與「大禹治水」媲美。

*不同意。漢初,中國再次受匈奴威脅,反映長城沒有發揮防禦邊族的
作用。另外,長城阻隔了漢族與其他民族的交往,不利中華民族的發展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0.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一幅與秦代文化措施有關的畫作(明代作品)

資料二:

則秦廷當時禁令,並不以焚書為首要。故令下三十日不燒,僅得黥罪
(在犯人面上刺字塗墨)。而最要所禁制者,實為以古非今,其罪乃至於
滅族。至於坑儒,其所重亦不在坑儒。因為一時所坑,限於咸陽諸生四百
六十餘人,而其意則在使天下人不敢再發表惑亂人心的言論。

據錢穆《秦漢史》整理

資料一與秦代哪兩項文化措施有關?試從資料各找出一項證據支持你的說法。
文化措施 證據
a. 答:焚書 b. 答:畫中的左下方有一堆書簡正被大火燒毀
c. 答:坑儒 d. 答:畫中的官吏正把儒生推入坑內

e. 承上題,秦代推行上述文化措施的目的是甚麼?試參考資料二,加以說明。
答:根據資料二,秦始皇焚書坑儒,其目的並不單純為了焚書或坑儒,而
是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論。因為只要將六國史書、《詩》、《書》和諸子
百家的著作都燒掉,便會除去其他不同的思想,人民再不能以此批評
時政,只能統合到朝廷的統一思想之中。同樣,坑殺方士和儒生,則是
為使天下人不敢再暗中議論和批評秦始皇,藉以箝制人民的思想言論
以維護皇帝的權威。

f. 資料一的文化措施,對秦代的統治有何負面影響?試據史實加以析述。
答:秦始皇為了鞏固政權,採取高壓暴虐的手段,就如焚書坑儒,根本不
可能贏得人心,即使人民會屈服於一時,心中的不滿也會不斷累積,
最後激起民變。所以,焚書坑儒在長期來說,實不利於秦朝大一統帝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的統治。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1.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7 年),宰相李斯進言:「除秦朝的史書


外,其他的史籍都應燒毀。除了朝廷所藏之外,所有私人收藏的《詩》、
《書》和諸子百家著作,都必須上繳,由地方官員燒毀。膽敢私下討論
《詩》
、《書》者,處死;以古非今的更要全族處死。焚書令頒下三十天仍拒
不遵行的,就要受擔當苦役的處分。不過,醫藥、占卜、種樹的書籍,則不
用焚燒。」秦始皇接納了李斯的建議。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語譯及整理

根據資料一,秦始皇下令焚書後,若民眾干犯下表所列行為,將受到甚麼懲罰?
行為 懲罰
未有在三十天限期內上繳禁書 a. 答:被罰擔當苦役
私下討論《詩》、《書》等典籍 b. 答:處死
以古代的人事來批評當前現象 c. 答:全族處死

d. 根據資料一,以下哪些書籍在秦朝頒布焚書令後,仍可在民間保留?請把
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A 六國史籍
B 醫藥、種樹之書
C 《詩》、《書》等典籍

答:( B )

e. 你同意李斯焚書的建議嗎?為甚麼?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李斯的建議有助遏止不利秦朝統治的主張傳播,鞏固統治。

*不同意。李斯的建議遏制言論自由,阻礙學術思想的發展。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7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2.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始皇為政強硬果決,暴戾苛刻,一切都取決於法律,執法嚴酷而
不講仁慈,認為只有施行嚴厲的刑法,對犯罪者從不寬赦,才能教導百
姓、去其罪惡、除其惡俗,令到百姓為善,從而鞏固政權。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秦始皇的時候,他兼併六國……重視使用刑罰,更親自操作,白天
審判訴訟,晚上處理文書。他按定額處理事情,一天以一百二十斤竹簡為
量。但邪惡不正的人還是出現了,犯罪的人塞滿道路,牢獄多如市場,天
下的人都憂愁怨恨,紛紛反叛秦國。

據班固《漢書‧刑法志》語譯及整理

a. 根據資料一,秦始皇以法治國的目的是甚麼?
答:根據資料一,秦始皇認為只有嚴刑苛法,才能教導百姓,令他們為善,
不敢犯罪,從而穩定社會,鞏固政權。

b. 根據資料二,秦始皇在位時刑律的執行情況如何?試加以說明。
答:根據資料二,秦始皇重視刑律的執行,他更是白天親自審判訴訟、晚上
處理文書,每日處理一百二十斤竹簡。當時,被朝廷逮捕的犯罪者「塞
滿道路,牢獄多如市場」。可見,秦國用刑頻繁。

c. 秦始皇的做法能達到你在題 a 提及的目的嗎?試根據資料,並援引秦國速亡
的史實,解釋你的答案。
答:不能。秦始皇厲行嚴刑峻法,本期望令到百姓為善,不敢犯罪。但資料
二提及「邪惡不正的人還是出現了」,可見秦始皇的目的未能實現。此外
秦始皇希望透過刑法穩定社會,鞏固政權。實際上,秦朝實行連坐法令
人民容易獲罪,而且刑罰又過於嚴苛,輕則判處勞役、肉刑,重則處死
嚴刑峻法引致民怨沸騰,最終爆發民變。陳勝、吳廣等人就是因為前往
守邊誤期,根據秦律會被判處死,所以決定鋌而走險,在大澤鄉揭竿
起事,更牽起全國的反秦浪潮,這亦與秦始皇的期望背道而馳。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8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3.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 215 年),秦始皇命官員在碣石(碣音


揭,即碣石山,位於今山東省)刻石紀功,稱秦朝在他的統治下,「百姓
沒有徭役,並得到朝廷的撫恤。男子高興地務農,女子忙於操持家務。」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秦始皇時,兵禍北起於匈奴,南至百越。十多年來,男子忙於當兵打
仗,女子苦於運輸物資,民不聊生,不少人在路邊的大樹上吊自殺。

據班固《漢書•嚴安傳》語譯及整理

a. 對於秦朝百姓的生活狀況,資料一和資料二的記載有何不同?
答:資料一指秦始皇時期,朝廷善待百姓,百姓沒有徭役之苦,可安居樂業
資料二指秦始皇時期百姓苦於徭役,男子長年征戰,女子苦於運輸戰
爭物資,導致民不聊生。

b. 承上題,你認為哪個記載較為可信?為甚麼?試從資料性質和秦始皇時期
的相關史實,加以解釋。
答:資料二的記載較為可信。資料一的記載出自秦始皇下令製作的紀功石刻
用來歌頌秦始皇的功績,故石刻上的文字或有溢美之言,並不可信。而
資料二是後人對秦朝歷史的記載,而且出自正史,故其記載較為客觀
可信。根據史實,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即大興土木,又南征北伐,使百
姓苦於徭役,社會動盪,民不聊生。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69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4.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一年的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口賦,二十倍於古……力罷不能勝
其役,財盡不能勝其求。

據班固《漢書‧刑法志》語譯及整理

資料二:
秦始皇在位時的建設或征伐 動用民力
北伐匈奴 30 萬
南征百越 50 萬
開鑿靈渠 不詳
戍守五嶺 50 萬
興築長城 40 萬(一說 30 萬)
建造阿房宮、驪山陵 70 萬

據司馬遷《史記》整理

a. 根據資料一,秦朝時的賦稅、力役情況如何?
答:根據資料一,秦代的賦稅、力役繁重:賦稅是以前的二十倍;力役是以
前的三十倍,百姓力罷財盡也難以滿足朝廷的賦稅、力役要求。

b. 試闡述資料二中秦始皇的舉措與資料一所述情況的關係。
答:根據資料二,秦始皇在位時南征北伐,大興土木,包括:北伐匈奴、南
平百越、戍守五嶺、修築長城、建造宮殿陵墓等,均需要數以十萬計的民
力、財力支持,最終導致資料一提及的徭役繁重、賦稅增加的情況出現。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0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c. 假如你是秦始皇,你會進行資料二所示耗用龐大民力的舉措嗎?試就你所
學,解釋你的答案。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會。資料二所示的各項建設或征伐,均有利於鞏固秦朝政權,維持國
家統一,故此耗用龐大民力乃在所難免。例如,匈奴是秦朝面對的北方
主要邊患,資料二提到動用 30 萬民力北伐匈奴、徵發 40 萬民力興築長
城,也只為擊退匈奴,防範其進犯,確保社會穩定。南平百越、戍守五
嶺,是為了擴張王朝版圖,壯大政權勢力。至於開鑿靈渠,則便利南北
交通,有助物資和政令傳遞,加強中央朝廷對南方地區的控制。雖然各
項建設或征伐會令百姓承受一時的苦楚,往後全國卻會享受穩建發展
的成果,因此我會進行這些耗用龐大民力的舉措。

*不會。雖然資料二所示的部分建設有其必要性,如北伐匈奴、修築長
城,都是為了確保北方邊境安寧,保障政權穩定,對百姓生活也是有
裨益。但部分建設和征伐純粹是統治者好大喜功所為。例如資料二所示
徵用 70 萬人興建阿房宮、驪山陵等,只為滿足皇帝個人需求;又南平
百越、戍守五嶺,只為了擴張王朝版圖,其征伐的急切性遠低於匈奴。
秦朝剛統一全國,結束春秋戰國長久戰亂局面,社會極需要休養生息
若為了君主個人喜惡,便平白濫用超過百萬的民力,實屬不當,更可
能觸發民心思變,打擊秦朝統治。因此我不會進行這些耗用龐大民力的
舉措。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5.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秦代的徭役,三十倍於古代,賦稅則二十倍於古代,取去百姓收入
的三分之二。

改寫自鄒紀萬《中國通史‧秦漢史》

資料二:

秦代時,天下變成了一個大刑獄的網,犯罪的人塞滿道路,牢獄多
如市場,百姓大多憂愁憤恨。

改寫自鄒紀萬《中國通史‧秦漢史》

資料三:

原因二:
政局敗壞

原因一:
濫用民力

a. 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秦代百姓面對哪兩種生活困境?
答:稅役繁重,容易獲罪。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b. 承上題,試援引史實解釋秦代百姓為甚麼會出現上述的困境。
答:稅役繁重。秦代百姓稅役繁重,是由於秦始皇好大喜功,濫用民力,他
自統一天下後即進行多項大型建設,又四出征伐,令稅役繁重,民生
困苦。
容易獲罪。秦代百姓容易獲罪,是由於秦律以輕罪重罰為原則,人民觸
犯法律,輕則被罰勞役、受肉刑,重則被處死。此外,秦始皇又實行連
坐法,一人犯罪,會株連親友、鄰居,使人民很容易獲罪,造成「犯罪
的人塞滿道路,牢獄多如市場」的情況。

c. 參考資料三,就秦亡的原因來說,你認為「原因一」是否最為重要?試據史
實加以評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十年間,多次徵調大批民伕,修長城、建
馳道、開靈渠、築宮殿和陵墓,耗用大量人力物力,令民生困苦。秦二世
繼位後,更變本加厲地勞役人民,終激起人民起來叛秦。至於政局敗壞
秦始皇死後,秦朝的政局雖日漸敗壞,但當時朝廷仍能維持統治,所
以我認為秦朝滅亡,與濫用民力的關係較大。

*不同意。秦建立以來,儘管朝廷在十多年間不斷徵調大批民伕進行多
項建設,但由於秦始皇在位時,政治尚算清明,故沒有民變發生。然而
秦始皇死後,繼位的秦二世不但為人殘暴,還縱情享樂,不理朝廷,
宦官趙高於是乘機弄權,迫害異己,以致朝政腐敗,民怨日深,最終
使秦朝步向滅亡。所以我認為秦朝滅亡,與政局敗壞的關係較大。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6.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清人楊廷烈在《房縣志》*記載:清代有人發現一種全身長毛的人,
據說他們的祖先原是替秦始皇築長城的民工,後因忍不住築城之苦,便
走入深山中。日子久了,他們全身也長出毛來。清代的毛人長期與世隔
絕,不知人世的變化,逢人就問:「長城築完了嗎?秦始皇還在嗎?」只
要聽到人說:「長城還未築完,秦始皇還在」,他們就會拼命逃跑。

*縣志是記载一個縣的歷史地理、風俗人物的史籍。房縣(今湖北省十堰市房
縣) 地處著名的神農架山區,叢林密布。

a. 根據資料一,毛人的祖先是甚麼人?為何他們的祖先在秦代時走到深山居
住?
答:毛人的祖先是替秦始皇修築長城的民工。他們為了逃避秦朝的徭役,所
以走到深山居住。

b. 承上題,這反映秦代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
答:秦代社會力役繁重,百姓痛苦不堪。

c. 你認為《房縣志》的記載是否可信?為甚麼?試抒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可信。因為秦始皇時代,力役實在太繁重,千多年後,毛人的後人仍
然懼怕。而且毛人與世隔絕,不知世變亦不足為奇。

*不可信。因為秦代已亡國多年,毛人存在的可能性不高。而且毛人即
使與世隔絕,但秦、清兩朝相距千多年,毛人沒有理由相信秦始皇會長
生不死。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7.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秦代各項建設及用兵花費的人力統計圖
服役人數
(萬)
80 70

70
60 50 50

50
40 30 30

30
20
10
0 項目
築長城 建驪山陵和阿房宮 伐匈奴 征百越 守五嶺

資料二:

秦法的特點為條文繁密苛刻、輕罪重罰。例如盜取別人桑葉不足一錢
者,判處三十天勞役;私自移動田界者,被罰剃去鬢髮;五人合伙盜一
錢以上,會被判斬去左趾;五人合伙盜超過六百六十錢,則判處劓刑
(割去鼻子)。

詹子慶、田澤濱主編《中國古代史》

a. 根據資料一,秦代各項工程或措施所徵用的人力共有多少?
答:二百三十萬。

b. 大量勞動力被徵召勞役或入伍,對秦代的社會經濟有何影響?
答:秦代的各項工程和措施,均須動用龐大的人力和物力,這使大量的勞
動力脫離生產,耕地缺乏人力耕種,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的破壞。

c. 有言「失民心者失天下」,你認為這句話如何從秦始皇的施政中得到證實?
試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加以說明。
答:秦始皇連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每次均徵調大量的百姓,如資料一
中,秦代的各項工程和措施,共役使二百三十萬民力,導致民窮財盡。
此外,秦始皇實行嚴刑峻法,刑罰名目繁多,而且輕罪重罰,如資料
二中,盜取別人桑葉不足一錢者,判處三十天勞役。頻繁的徭役和嚴苛
的法律令秦朝民心盡失,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後,各地一呼百應,乘機
反秦,促使秦朝滅亡。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8.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劉邦在軍事行動中,往往在遇到頑強抵抗時與守軍約降(邀請守軍
投降),因而可避免過多的傷亡。入關中後,與民約法三章,得到老百姓
的擁護,唯恐劉邦不為秦王。與劉邦相反,項羽在新安(今河南省洛陽市
新安縣)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人。入關中後,又處死秦降王子嬰,火燒秦
宮室,引起了老百姓的惶恐不安。

據王子今《秦漢史帝國的成立》整理

a. 根據上述資料,劉邦和項羽的性格有甚麼不同?
答:劉邦:寬厚愛民,人心悅服。項羽:性情殘暴,不得人心。

b. 承上題,試根據二人的性格,分析劉邦成功打敗項羽的原因。
答:劉邦自知力弱,注重鬥智,以壯大勢力,如他以勸降守軍的方法來避
免戰爭,保存實力,入關中後,又與人民約法三章,爭取人民的支持。
相反,項羽性情殘暴,自負兵強,只知鬥力,如他以坑殺的方法來對
付秦軍降卒,未有將他們吸納入軍中,以壯大實力。入關中後,他殺死
子嬰,並焚燒秦宮室,令老百姓惶恐不安。由於項羽欠缺謀略,不得人
心,劉邦因而能與項羽抗衡,並最後在垓下一戰打敗項羽,結束長達
五年的楚漢相爭。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6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問答題
1. 秦昭王、秦王政分別採用了哪些政策,促成秦國統一天下?

答:秦昭王用范雎的「遠交近攻」政策,與距離秦國較遠的齊、楚交好,而攻
打鄰近的韓、魏等國。秦王政在位時,採用李斯的離間計,分化六國的團
結,並且不斷用兵,十年間秦國先後吞併六國,統一了天下。

2. 戰國時期,蘇秦提出「合縱」策略:由燕至楚,南北連結成一條直線,六國一
起對付強秦。如果你是當時楚國的君主,你會否參與蘇秦的「合縱」策略?試
說說你的看法。 挑戰題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會。秦國日漸強大,唯有聯合多個國家的力量,才能阻止她向東擴展的
野心,這是各國繼續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徑。楚國與秦國接鄰,秦國可能首
先攻伐楚國,所以楚國更急需聯合多個國家,共抗強秦。

*不會。首先,各國各懷鬼胎,都想吞併對方,沒有一個是可靠的。其次
楚國歷來被中原諸國視為蠻夷之邦,受到歧視,楚國不應與那些向來歧
視自己的國家合作。再者,楚國與秦國接鄰,若與其他國家合作,激怒了
秦國,秦國很可能首先攻伐楚國,屆時楚國將陷危難之中。

3. 試分析秦國成功統一天下的因素。

答:(1)地理優勢:秦位於關中,土地肥沃,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加上秦位
於西方,在戰國初期,較少參與東方各國的戰爭,可積蓄實力。
(2)重用人才:秦國的君主選用人才不論出身和國籍。如商鞅、張儀、范雎
李斯等客卿都不是秦國人,但秦國君主都能加以重用,讓他們出謀
戲計,壯大秦國。
(3)民心所向: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混戰,人民飽受戰爭的痛苦,因而
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此外,隨着工商業發展,人們認為政權統一,
廢除關阻,才有利於各地通商。因此,秦的統一正符合民心的要求。

4. 試簡單介紹秦代文字的發展。

答: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下令推行「書同文」的措施,命丞相李斯在秦國文字
大篆的基礎上,制定小篆,頒行全國。原本流行於六國文字盡被淘汰。後
來,有人把小篆再簡化成隸書,與小篆同時通行全國。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7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5. 試點列出秦始皇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所推行的措施。

答:(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政體,在中央政府實施「三公九卿」制度;
在地方上廢封建行郡縣,全國官員須由皇帝任命,大小政務亦由皇
帝裁決。
(2)經濟方面: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以黃金為「上幣」,單位為
「鎰」,以銅錢為「下幣、,每枚「半兩」
。所有度、量、衡標準器,以及
貨幣均由官府統一監制。
(3)軍事方面:派兵北伐匈奴,又修築長城,鞏固北方邊防;南征百越,
然後派兵鎮守五嶺,又在當地設置郡縣,任命官員管理。

6. 秦始皇在中央和地方政制上推行了甚麼改革,以加強中央集權?

答:(1)中央政制:秦始皇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設丞相統領百官,主理
政務,太尉負責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合稱「三公」;另設九卿
分掌皇室和政府不同事務。
(2)地方政制:秦始皇廢除封建,實行郡縣制,將全國分為多個郡,郡
下設縣,管理地方政務。郡、縣的長官分別為郡守和縣令。
秦始皇規定,全國官吏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襲,大小政務亦由皇帝
裁決。這套中央和地方政制使全國權力收歸中央,再集於皇帝手中。

7. 試簡述秦始皇在經濟方面推行的統一措施,並說明這些措施對秦代商業發展
的好處。

答:(1)統一度量衡:戰國時,各國計算長度、容量和重量的單位不同。秦始
皇統一天下後,下令統一度、量、衡,並規定相關標準器由官府監製
(2)統一貨幣:戰國時的貨幣種類繁多。秦始皇下令統一以黃金作為「上
幣」,以「鎰」為單位;以銅錢作為「下幣」,每枚半兩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和貨幣,方便全國各地的商品交易,減少兌換錯誤或
爭執,從而有利秦代的商業發展。

8. 試簡述秦始皇在嶺南地區推行的水路交通建設,並說明該項建設對嶺南地區
發展的作用。

答:秦始皇為了配合征伐百越的行軍和運輸需要,下令在嶺南地區開鑿靈渠 ,
連接湘江和灕江,貫通長江及珠江兩大水系。靈渠開通後,既有利農業灌
溉,又打通了南北水路交通,有助中原地區的人員、物資和技術傳入嶺南
一帶,促進了當地的發展。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8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9.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用了甚麼方法鞏固北方和南方邊防?

答:(1)鞏固北方邊防:秦始皇派大軍北伐匈奴,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把
舊有燕、趙、秦北方的城牆連接起來,形成西面起自臨洮,東面達至
遼東的萬里長城。
(2)鞏固南方邊防:秦始皇派兵南征百越,並在征服當地後,設置了郡
縣,派官員去治理,又派遣五十萬人去鎮守五嶺。

10. 試述秦始皇的統治措施對中國政制和民族發展的影響。 挑戰題

答:(1)中國政制: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建置郡縣,又設立三公九卿制度,
並規定大小官員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襲,由此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
一統政體。這政治體制更成為後世政治制度的藍本,影響深遠。
(2)民族發展:秦始皇統一天下,其後又南征北伐,大致上確立了中國
版圖的輪廓,使中華民族日漸壯大。此外,秦始皇推行統一文字等措
施,有助不同地區的民族進行交流,促進民族融合。

11. 為何後世多以「暴秦」來形容秦朝的統治?試據史實加以說明。

答:(1)嚴刑峻法:秦朝以高壓手段治國,如秦始皇焚書坑儒,箝制思想和
言論。另外,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國,實行嚴苛的法律,人民觸犯法律
輕則被罰勞役、受肉刑,重則被處死。秦朝還實行連坐法,一人犯罪
會株連親友、鄰居。這些措施造成秦朝時民怨沸騰,所以後世多以「暴
秦」來形容秦朝的統治。
(2)濫用民力:秦建立後的短短十多年間,朝廷多次徵調大批民伕,修
長城、開靈渠、築宮殿、南征北伐等。此外,朝廷為了應付巨大的開支
更向百姓徵收重稅。這些苦役重稅,超越了當時民眾所能負擔的程度
因此後世多以「暴秦」來形容秦朝不顧民生的統治。

12. 據歷史記載,秦朝的力役超過古代三十倍,賦稅則超過古代二十倍。當時為甚
麼出現這種情況?

答: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隨即大興土木,如徵調七十多萬人建造宮殿和陵墓,
並且動員四十萬人築長城等。此外,朝廷派出約八十萬大軍北伐匈奴、戊
守五嶺。由此可見,秦代力役繁重。同時,政府把龐大建設和征戰支出轉
嫁到人民身上,結果,農民拚命耕耘,婦女盡力紡織,都無法應付賦稅。
因此,秦代的力役和重稅,已經遠遠超過人民所能負擔的程度,超過古
代的三十倍和二十倍。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79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3. 試述秦朝末年,陳勝和吳廣揭竿起事的原因。

答:秦朝以嚴苛的法律治民,導致人民很容易就會觸犯法律,輕則被罰苦役,
重則處死,甚至牽連家人。人民走投無路,最後只好鋌而走險。當時,陳
勝、吳廣等幾百個民伕被徵召去漁陽戍守,途中遇上暴雨,不能依期抵達
依照秦律,誤期都會被處死。於是,陳勝和吳廣率眾在大澤鄉揭竿而起,
反抗秦朝的統治。

14. 試簡述陳勝、吳廣揭竿起事的經過。

答:秦二世登位幾個月後,陳勝、吳廣等幾百人被徵召去漁陽守邊,途中遇到
暴雨,不能依期到達。根據秦律,誤期者會被處死。於是陳勝、吳廣便揭
竿而起,反抗秦朝。

15. 試從「焚書坑儒」和「嚴刑峻法」兩方面,分析秦代速亡的原因。

答:(1)焚書坑儒:秦始皇在位時,下令民間焚毀除了秦史、醫藥、占卜、種
植以外的書籍,又坑殺了四百多名批評他的儒生和方士,藉「焚書坑
儒」箝制思想。這激起人民不滿,產生離心,不少人因而支持反抗秦
朝統治的起事。
(2)嚴刑峻法:秦朝刑法嚴苛,百姓稍犯小錯,便受重罰,甚至累及親
朋。嚴刑峻法導致民怨沸騰。陳勝、吳廣等人就是因前往守邊誤期,
按照秦律,會被處死,故鋌而走險,起事反秦。各地百姓隨即一呼百
應,奮起反抗,最終促使秦朝速亡。

16. 試從「南征北伐」和「大興土木」兩方面,分析秦代速亡的原因。

答:(1)南征北伐:秦始皇滅六國後,曾派三十萬人北伐匈奴,又派五十萬
人南征百越、五十萬人鎮守五嶺,令士兵四處征戰,得不到和平與安
定。
(2)大興土木:秦始皇下令修建宮殿陵墓、築長城、鑿靈渠等,徵用超過
百萬人的民力。
秦朝「南征北伐」和「大興土木」,導致力役繁重,加上朝廷為了應付巨大
的征戰和建設開支,向百姓徵收重稅。人民無法忍受苦役重稅,對秦朝
的統治產生強烈的怨恨,最終羣起反秦,導致秦朝速亡。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80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17. 試從「性格」和「地理形勢」兩方面,簡述劉成項敗的原因。

答:(1)性格:劉邦入咸陽後,即廢除秦苛法,並與民約法三章,寬厚愛民 ,
人心悅服;項羽到咸陽後,即殺子嬰,火燒宮殿,性格殘暴,人心
背叛。
(2)地理形勢:劉邦據守關中、巴蜀,有險可守,資源豐富,形勢有利;
項羽則定都彭城,無險可守。

18. 楚漢相爭之初,項羽實力遠勝劉邦,為甚麼劉邦能以弱勝強,取得最終勝利?

答:楚漢相爭初期,項羽的兵力雄厚,佔盡上風。可惜他性情殘暴,如進入咸
陽後殺子嬰,燒宮殿,盡失民心。相反,劉邦雖然實力較弱,卻能爭取百
姓的支持。例如劉邦入咸陽後,立刻廢除秦的苛法,和人民「約法三章」
成功爭取民心。劉邦又能善用人才,運用謀略,並且以關中、巴蜀為根據
地,逐漸累積實力,與項羽形成均勢。公元前 202 年,劉邦在垓下一戰打
敗項羽,項羽逃至烏江自盡。劉邦統一全國,取得最終的勝利。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81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評鑑題
1. 秦國能統一天下,主要是由當時的客觀形勢使然,還是其國歷代君主任用客卿
的結果?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客觀形勢使然。秦位處土地肥沃、易守難攻的關中,得以據守西方,又
較少參與東方各國的混戰,能累積實力,使國力日漸強大,最終滅掉六國。
此外,人民經歷春秋戰國以來的長年混戰,普遍渴望統一,過上安定和平
的生活。秦統一天下,正符合當時的民心所向。可見,秦國能統一天下,
主要是由當時的客觀形勢使然。
*歷代君主任用客卿的結果。秦國君主用人唯才,不問出身、國籍,先後
重用多名客卿。這些客卿出謀獻計,令秦國強大。如秦孝公用商鞅變法,
使秦國國力迅速增強,奠下統一的基礎;秦王政用李斯的離間計,使六國
內部君臣上下離心,加快秦滅六國的步伐。由此可見,秦國能統一天下,
主要是歷代君主任用客卿的結果。

2. 有論者指商鞅變法成功是秦得以統一天下的關鍵。你同意嗎?試援引史實加以
析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同意。春秋時代,秦國偏處西方,國勢不及中原大國。戰國中期,秦孝公
任用商鞅推行變法,行縣制,加強君主對地方的控制;廢井田制,承認土
地私有,使農業迅速發展;取消世襲爵位制度及獎勵軍功等措施,鼓勵人
們勇於作戰,使軍隊戰鬥力大為提升;重編戶籍,要人民互相監視,使人
民守法,社會穩定。商鞅變法成功令秦國變得強盛,為日後秦統一天下奠
定穩固的基礎。因此商鞅變法成功是秦得以統一六國的關鍵。
*不同意。商鞅變法確實使秦國力提升,為秦日後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然
而,六國未能合力抗秦才是秦國得以統一天下的關鍵。六國在策士蘇秦的
推動下,曾採取合縱之策,結盟抗秦。但六國各懷私心,互相猜忌。秦又用
張儀建議的連橫之策,誘使各國分別與秦結盟,使六國無法團結抗秦,加
上李斯以離間計令六國內部上下離心,終於被秦國逐一擊破。由此可見,
商鞅變法成功只是為秦統一天下奠下基礎,六國未能一致抗秦才是秦統一
的關鍵。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82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3. 對於秦始皇的評價,有人認為他是暴君,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千古一帝」,對後
世貢獻良多。你較贊同哪一種評價?試說說你的看法。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秦始皇是暴君。他確立了君主專制的強權統治,又好大喜功,築長城、
鑿靈渠、伐匈奴、征百越、建造宮殿陵墓等,耗用大量人力物力,使當時的
賦稅和力役遠遠超過人民所能負擔的程度。此外,他焚書坑儒,對文化傳
承造成巨大損失,不利中國學術思想發展;厲行法治,制訂嚴苛法律,令
人民容易受酷刑重罰。儘管他開創的部分制度為後世所沿用,又確立了中
國版圖的基礎,但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造成極大破壞。所以,
我認為他是一位暴君。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統一了天下,並且實施多項鞏固統一的措施,
如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等,對中國各地的文化、經濟交流大有幫助。他
更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制度及中國版圖的基礎,對中國往後歷朝影響深遠。
雖然,他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南征北伐和修建各項建築,但這皆是為了鞏固
國防及維持國家穩定,而非滿足個人欲望。因此秦始皇並非暴君,而是一
位有遠見的「千古一帝」。

4.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大興土木、四出征伐,你認為這對秦朝來說是利多於弊,
還是弊多於利?試就你所知,略加評論。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利多於弊。秦朝的建設和對外征伐動用了不少民力,如北伐匈奴就動員
了三十萬人,築長城也用了四十餘萬人。秦始皇在位的十多年間,前後共
徵調數以萬計的民力,導致徭役繁重,民生困苦。可是,這些建設和對外
征伐帶來的回報更多。首先,秦朝征伐匈奴和興建長城,有助防止匈奴入
侵,減輕邊防危機,長遠可減少秦朝為抵禦匈奴入侵而徵發百姓的次數。
其次,秦朝開鑿靈渠、征伐百越,不但擴大了版圖,國家亦可從開發南方
中得益。秦朝的建設和對外征伐有助鞏固國防,有利將來發展,雖造成一
時的民生困苦,但長遠有利國計民生,對秦朝利多於弊。

*弊多於利。秦朝的建設主要包括長城、靈渠、宮殿、陵墓等。其中,宮殿、
陵墓都是只為滿足皇帝私慾、卻無益於國計民生的建設。此外,為了應付
大規模的建設和對外征伐,朝廷一方面勞役大量百姓,如北伐匈奴和戍守
五嶺動員了八十萬人,築長城和建造宮殿、陵墓也動用了百萬餘人,使人
們疲於奔命;另一方面加重賦役,造成農民努力耕作、婦女努力紡織,都
無法得到温飽。由此可見,秦朝統一後大興土木、四出征伐,沒有顧及百
姓的生計。即使這些建設和對外征伐有多大作用,仍無法抵銷對百姓帶來
的傷害,更種下百姓羣起反秦的禍根,對秦朝來說弊多於利。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83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5. 你認為秦始皇的統治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試據史實抒發你的意見。
挑戰題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功大於過。雖然秦始皇在位時,連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加重百姓的
負擔;又焚書坑儒,厲行法治,傷害百姓及窒礙學術發展。不過,秦始皇
的措施為國家帶來巨大貢獻,影響深遠。政治方面,廢封建、建郡縣,設
立三公九卿制,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政體,成為後世政治制度的藍本。
社會經濟方面,統一貨幣和度量衡,有助國家經濟的整合和長遠發展;開
鑿靈渠和開發嶺南,促進了南方的發展。文化方面,統一文字有助不同地
區、民族的文化交流。版圖方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擴闊並奠定了中國
版圖的基礎;修築長城則有助防禦邊族的入侵。可見,秦始皇的措施鞏固
了國家的統一,對後世影響極大,從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來說,秦始皇是
功大於過的。
*過大於功。雖然秦始皇的措施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各地經濟、文化的
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造成的過失更為巨大。政治方面,設三公九卿
制和郡縣制,令全國權力集於皇帝手中,假若君主無能,便會為國家和百
姓帶來災難,如秦二世昏庸,民變四起,令秦速亡。社會經濟方面,築長
城、征匈奴、平百越等,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不但破壞經濟,更導致民不
聊生。文化方面,焚書坑儒、禁止私人講學議政,不利文化傳承,使學術
思想走向狹隘。加上厲行法治,人民很易觸犯法例,引致民怨沸騰,種下
秦朝速亡的禍根。由此可見,秦始皇的措施,既不利當時,亦有過於後世,
因此他是過大於功的。

6. 法國前總理希拉克曾說過︰「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國。」然而,秦始皇為一
己私欲而建造陵墓,花費不少人力物力。身為中國人,你會以「秦兵馬俑」這一
古跡為榮嗎?試說說你的看法。 挑戰題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會。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每年吸引大量中外遊客前往觀賞。
俑坑氣勢雄偉,兵馬俑造型細緻,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我當然該引
以為榮。
*不會。秦始皇建造陵墓,花費不少人力物力,對當時百姓造成沉重負擔。
這些兵馬俑只是專制的帝王為一己私欲而建造出來的,我們應該把它視作
一種恥辱,而非引以為榮。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84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7. 秦始皇與秦二世,誰要為秦的速亡負上較大責任?試據有關史實,抒發己見。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秦始皇。秦始皇以焚書坑儒等高壓手段,壓制思想;實行嚴刑峻法,百
姓稍犯小錯,便受重罰,甚至連累親朋。此外,秦始皇下令修長城、北伐
匈奴、開靈渠、南征百越,以及建宮殿和陵墓,均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令百姓長期承擔繁重的賦稅徭役。以上種種,都使民怨沸騰,最終在秦二
世時,百姓忍無可忍,羣起反秦。可見,秦始皇的統治,早已埋下秦代速
亡的禍根,秦二世昏庸無能只是進一步加速秦朝的滅亡。因此,我認為秦
始皇要為秦的速亡負上較大責任。
*秦二世。秦二世繼位後,只顧玩樂。宦官趙高乘機干政弄權,殺害異己,
導致政治敗壞,民怨日深。加上秦二世在位時,沿襲秦始皇時的高壓治國
手段,刑法嚴苛,賦稅徭役更是越趨繁重,終令百姓不堪負荷,直接引致
民變。儘管秦始皇時期,人民對朝廷的統治已有不滿,但在秦始皇的強勢
管治下,尚未有民變發生。直到秦二世繼位後,他昏庸無能,未能妥善管
控國家,又不知修改秦朝嚴苛的治國手段,令百姓乘時羣起反秦,最終秦
朝速亡。因此,我認為秦二世要為秦的速亡負上較大責任。

8. 你認為楚漢相爭,劉成項敗,這在多大程度與民心歸向有關?試抒發己見。
挑戰題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以史實為據。
*很大程度。楚漢相爭之初,項羽的實力比劉邦強。但劉邦懂得爭取民心,
使越來越多人效忠於他,令雙方實力此消彼長,最終劉成項敗。例如,秦
末,百姓普遍厭惡嚴刑峻法、統治者殘暴不仁。劉邦起事反秦,率先進入
咸陽,隨即廢除秦朝苛政,與人民約法三章,此舉贏得廣泛民心。相反,
項羽隨後進入咸陽,殺子嬰,燒毀秦宮室,表現殘暴,令民眾不滿,大失
民心。當然,劉邦善於用人、運用謀略,對勝負也很重要。但若他沒有民心,
人才就不會歸附,恐難扭轉楚強漢弱的形勢。因此,劉成項敗,在很大程
度上與民心歸向有關。
*很小程度。秦末,劉邦起事反秦,率先進入咸陽,廢除秦朝苛政,與人
民約法三章,贏得民心;項羽隨後進入咸陽,殺子嬰,燒毀秦宮室,盡失
民心。但此事以後,項羽實力仍然比劉邦強大。可見,民心歸向並非劉成
項敗的關鍵。實際上,劉成項敗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劉邦富謀略有關。他
自知實力不及項羽,適時表示服從,接受項羽的分封。繼而在偏處西面的
漢中、巴蜀封地,養精蓄銳。後來,諸侯不滿項羽的分封,起兵反叛時,
已累積一定實力的劉邦乘時而起,並能善用謀略和人才,終在垓下一戰打
敗項羽。故此,劉邦的謀略,才是劉成項敗的關鍵所在,而不是民心歸向。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85
現代初中中國歷史(第二版)題目庫 1
單元 2 第 1 章 秦朝的統一、統治措施及衰亡

創作題
秦朝末年,一戶家庭為逃避戰亂,而到山野隱居生活。這戶家庭到漢文帝時被人
發現,獲告知朝代已經更易。漢文帝對這戶家庭很感興趣,便委派你為特使,進
行一個專訪。你需要整理相關訪談內容,呈交君主。試撰寫一篇約 120 字,名為
《一戶家庭由秦亡走到大漢》的報告,比較這戶家庭在兩個時期的生活狀況。

答:學生自由作答,但須符合以下條件:
(1)對史實有正確認識,能提及秦末漢初的社會形勢,如秦末賦役繁多及刑
法嚴苛、漢初無為而治等;
(2)掌握題旨,敍述該戶家庭的生活感想,如認為在秦末生活艱辛、漢初得
以休養生息等;
(3)配合大臣的身分,內容生動、措辭謙卑。

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8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