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文化工作紙

5 道家思想

可配合課本:第三冊文單元十一《逍遙遊》(節錄)、「積學儲寶:道家思想」
【概念重温】 (運用已有知識,或參看課本第三冊「文化點睛」(中):道家思
想)
1 道家的代表人物為 老子 和 莊子 。
2 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其思想的主要觀念包括:
觀念 說明

‧ 「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也是宇宙和自然的 規律 ,一切
現象都受它的支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
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
章)

無為
‧ 「無為」即是 無所執着 。老子認為 自我 與現象界(藉由
五官經驗與邏輯理性認識的世界)無關。

‧ 面對現象界的變化,能任其 自然 ,做到無所執着,只用觀
照的心境來應對,便能得到心靈的自由。

‧ 人世間價值高低的看法是基於事物 相對 的情況而產生,是
來自人的觀念。因為有美、善的觀念,才會產生 醜 、
惡 的觀念。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老子》第二章)

‧ 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無為而治」。「無為而治」不是一
無所為,而是不要妄為,不要過多人為,而要遵循「 道 」
──自然規律,遵循事物本身的內在規律,順乎事物之自
然,不妄加干涉,不以有為去影響事物的自然發展。
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第三章)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
四十八章)

1
3 莊子是戰國時代的人,其思想的主要觀念包括:
觀念 說明
真我
‧ 「真我」不在 形軀 中,不在認知中,不在德性中,「真
我」是一個超越一切條件,不受任何條件限制的主體,是精
神的絕對 自由 。

‧ 「 道 」孕育、支配萬物,所以萬事萬物都是 齊一 、相同
的,「真我」就是能撇除物我之分,與「道」同體。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

‧ 莊子認為能夠順應自然,達到忘我境界,不求建立事功,不
求名望,擺脫形軀、名利的羈絆,便可達至「 逍遙 」的境
界,這也是人生最終的目標。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

養生
‧ 「養生」就是養護「 真我 / 精神 」,莊子提倡超脫、自
得、無所爭也無所貪求的人生態度,順着事物的中虛處走,
不硬碰,可以保存自然所賦的天性,養護精神,盡享天年。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莊子‧養生主》)

‧ 莊子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 自然 ,「無用」正可順其自
然,逍遙自在得以終其天年,有養生的「 大用 」。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
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
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莊子‧逍遙遊》)

【應用練習】
1 試閱讀以下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
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
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第三章)
語譯:不標榜賢名,使百姓不會有爭功名之心;不珍愛難得的財物,使百姓不會起偷盜之心;

2
不顯現名利的可貪,使百姓的心思不會被惑亂。所以聖人治國,要排空百姓的心機,充實他們
的肚腹,削弱他們的心志,增強他們的筋骨。經常使百姓沒有巧智,沒有欲望。使那些智巧的
人不敢妄為。以無為的原則處理世務,就沒有不太平的。
注釋:
 見:顯現。
(1) 老子為甚麼主張「不尚賢」和「不貴難得之貨」?
「不尚賢」:因為社會不標榜賢名,百姓就不會希望得到名利,繼
而起爭取功名的心,以致爭權奪利。
「不貴難得之貨」:如果在上位者不珍愛難得的財物,百姓對財物
就不會有貴賤的價值判斷,自然不會對貴重的財物起貪念,成為盜
賊。
(2) 試根據引文,概括老子「無為而治」的意思。
「無為而治」是指順應自然,不強作妄為,治國者一方面要滿足百姓
温飽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消滅他們爭名逐利的欲望,令他們無知、無
欲,社會便會太平。

2 試閱讀以下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
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
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
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
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
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莊子‧逍遙遊》(節錄))
語譯:堯打算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升起來了,小小的炬火還在燃燒,它要跟
太陽和月亮的光亮比較,這不是很難嗎?及時的雨已降落了,還在澆灌,對於大地的潤澤,不
是徒勞嗎?先生登上國君之位,天下一定會大治,我還佔着這個位子,我自覺能力不夠,請讓
我把天下交給您。」許由說:「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經大治。而我還要去替代您,我是為了名
聲嗎?名聲是實的附屬物,難道我要去追求這附屬物嗎?鷦鷯在森林中築巢,不過佔用一根樹
枝;鼴鼠到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您請回去吧,天下對我來說沒有用處啊!即使廚師不下
廚,主持祭祀的人也不會替他烹煮啊!」
注釋:
 許由:傳說中的隱士。
 爝火:炬火,小火。爝 jué,粵音雀。
 尸:空佔職位而不做事。
 鷦鷯:雀鳥名,體型細小,善於築巢。鷦鷯 jiāoliáo,粵音招聊。
 偃鼠:動物名,又名鼴鼠、田鼠。偃 yǎn,粵音演。

3
 尸祝:古代主持祭祀的人。
 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皿。俎 zǔ,粵音左。
(1) 許由為甚麼拒絕接受堯讓天下?
因為堯治理後天下已經大治,許由沒有需要空佔這個不用做事的職位 ,
而且許由不希罕名聲,天下對他來說也沒有用,所以他拒絕堯。
(2) 許由藉鷦鷯和偃鼠說明甚麼道理?
森林再大,鷦鷯只佔用一根樹枝築巢;河水再多,偃鼠只喝一點點便
滿肚,許由以此說明他不會追求名利等超出自己所需的東西,徒添負
累。
(3) 「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一句,演變成現今哪一個
四字成語?

越 俎 代 庖

【文化省思】
道家主張反璞歸真。現代科技愈來愈先進,但有人認為這反而會使人類生
活增添煩惱。試談談你的看法。 建議可作小組討論題
(1) 立場: A 認同  B 不認同 C 視乎情況而定
(2) 論據:
 適當使用智能電話、即時通訊程式等科技,能使人與人的溝通更方便、
快捷,但如果濫用這些科技,會造成騷擾,令人無法靜處。因此科技會否
使人增添煩惱,視乎能否善用這把雙刃劍,適可而止。
 工業化令社會進步,改善了人類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工業化造成污染 、
急速消耗能源,長遠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人類也成為受害者。因此發展
科技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設法取得平衡。
(答案僅供參考,言之成理皆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