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9

歐盟經濟暨貨幣聯盟發展

老師 : 許琇媛

2008/09/30
歐盟機構

歐洲高峰會
歐洲高峰會 (European Council) 是歐盟的最

決策機構 , 由各成員國元首或政府元首及執委會
主席
組成,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部長理事會主席
由各成員國輪流 擔任,任期半年。

2008/09/30
    歐盟執行委員會
歐盟執行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簡稱
執委會,是歐盟的常設執行機構,也是歐盟唯
一有
權起草法令的機構,執委會受歐洲議會的監督。

2008/09/30
歐洲議會
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 和歐盟部長
理事會分享立法權和預算批准權,是歐盟的監督
和諮詢機構。擁有歐盟部分預算批准權,並監督
預算的執行情況。

2008/09/30
歐盟部長理事會
歐盟部長理事會 (Council of European
Union) 是由歐盟各成員國部長組成的,又稱部長
理事會, 一般簡稱理事會 (the Council) ,是
歐盟的重要決 策機構。就歐盟各項政策進行決
策,並負責共同外 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內政
等方面的政府間合作事 宜,任命歐盟主要機構
的負責人並對其進行監督。

2008/09/30
    歐洲中央銀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

歐洲中央銀行負責管理歐洲單一貨幣 ——歐元。
中央銀行獨立地管理歐洲貨幣政策,例如,決
定利率高低。中央銀行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價格
穩定,防止歐洲經濟遭到通貨膨脹破壞。貨幣
政策同時還應支持歐盟決定的其他政治目標。
歐洲中央銀行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由一名行長
及一個執行理事會進行管理,並與歐盟成員國
國家中央銀行保持密切合作。  

2008/09/30
歐盟決策體系分為三大機構 ( 決策的金三角 )
歐洲議會:代表歐洲公民並由其直接選舉產生。
歐盟部長理事會:代表歐盟成員國政府。
歐盟執行委員會:尋求維護歐盟成員共同利益。

此 “體制三角型 ” 制定出各類適用於整個歐洲的政策與法律(指
令、規則及決定)。原則上,由歐盟執行委員會提交新歐盟法
律,並由議會及部長理事會正式通過該法律。

2008/09/30
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之發

2008/09/30
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滿十週年
 2008 年歐盟為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EMU) 慶
祝十週年紀念! EMU 經過十年的發展,『歐元』 (Euro) 的發行被視為是
相當成功的經驗,它象徵著歐洲的統合,並協助會員國實行健全的公共財
政與總體經濟政策,對於增加就業率有著顯著的貢獻。
 1998 年 5 月 2 日,歐盟會員國領袖們做出歷史性的決定,採用『歐元』
此單一貨幣。 1999 年 1 月 1 日, EMU 經濟暨貨幣聯盟的最後一個階段
,為歐洲統合劃下一個分水嶺。這對歐洲公民與全球其他地區傳達了強烈
的政治訊息,說明歐洲有能力做出深遠的決定:為這塊先前飽受戰爭與政
治經濟上不穩定的歐洲大陸,建構一個共同與繁榮的未來。作為自布列頓
森林體系 (Bretton Woods) 後最重要的貨幣改革,經濟貨幣聯盟的開始是
現代歐洲經濟史上前所未有,並改變世界經濟景象的畫時代行動。

2008/09/30
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滿十週年
 EMU 十年來的存在說明了歐元的成功。單一貨幣成為歐盟重要的
象徵,歐元區公民將此與歐盟自由流通的成就、歐洲的和平發展連
結在一起,視為歐洲統合中最具建設性的成果。歐元區中 50% 的
民眾認為,歐盟意味著『歐元』單一貨幣的使用。經濟暨貨幣聯盟
確保總體經濟穩定發展,並推動跨國界貿易、經濟統合與投資機會。
歐元區會員國從原來的 7 國增加到 2008 年的 15 國, 2009 年 1 月
開始斯洛伐克也將成為歐元區會員,日後會員將持續增加。經濟暨
貨幣聯盟對歐盟與全世界有著策略上的重要性,證明歐洲成為總體
經濟穩定的一極,在經濟動亂的此刻特別受到歡迎。

2008/09/30
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滿十週年
 歐洲聯盟於 1999 年 1 月 1 日發行歐元計價,歐元鈔票與銅板於 2002 年正
式於市場上流通。十年後,三億兩千萬歐洲公民使用相同貨幣並充分享受
這份歐盟整合所帶來的好處。歐元區 15 國共享的經濟暨貨幣聯盟與歐元
可謂相當成功的經驗。 EMU 所帶來的益處是實際且真實的,其為歐洲公
民所帶來的直接好處包括:
- 過去十年的通貨膨脹率平均維持在 2% ;
- 自 1999 年來增加了 1600 萬個工作機會;
- 長期利率降至低於 4% ,為 90 年代的一半水準;
- 不再需要兌換貨幣,便捷了歐元區內的度假與購物活動,也減少了匯兌所
帶來的損失;
- 穩定匯率增加歐元區內國家的貿易發展。

2008/09/30
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滿十週年
 EMU 所帶來的其它間接益處,雖然對於歐洲公民較不顯眼,但對
於整體經濟發展卻是相當重要的:
- 2007 年公共預算赤字降到 GDP 的 0.6% ,相較於 80 與 90 年代佔
GDP 的 4% ,成為歷史新低;
- 歐洲市場的整合擴展至財政領域,對於消費者而言,代表著更便宜
的產品與服務;
- 歐元的國際角色日升,僅次於美元,面對世界經濟混亂,提供保障

2008/09/30
EMU 發展背景
 歐盟國家推動單一貨幣之整合由來已久,從一
九九 ○年代邁入實踐階段;一九九三年開始實施
歐洲單一市場 (Single European Market) ,
從區內資金、貨物、人員、勞務的四大自由流
通,創造實施單一貨幣的有利環境。
 由歐元所形塑的新歐洲,無疑將在二十一世紀
的世界舞台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從經濟的
角度來看,加入歐元的十二個國家,人口總數
近三億人,國民生產毛額約七兆美元,與美國
經濟規模相當,並大幅超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

2008/09/30
歐洲貨幣整合之發展過程
單一歐洲市場計畫
 一九五七年西歐六國簽定羅馬條約,歐盟各會員國
間之關稅於一九六八年完全取消,並建立關稅聯盟。
但於一九七O年代經歷兩次石油危機,歐體經濟成
長受到影響,會員國採取個別保護措施;
 一九八O年代以來,世界經濟不景氣及歐體會員國
的不斷增加,實現共同市場目標愈加困難並進展緩
慢。為實現此一理念,歐體進行內部整合之理念逐
漸昇高。
 執委會於一九八五年提出『完成內部市場』
(COMPLETING THE INTERNAL MARKET) 白皮書,
研擬需要制定的法規、指令等建議案二百八十二項
,其主要內容大致可區分為三類。

2008/09/30
完成內部市場白皮書內容

 排除實體性障礙
 排除技術性障礙
 排除財政性障礙

2008/09/30
 排除實體性障礙

出入境管制及海關檢查是導致共同體無法整
合的主要原因,邊境管制不僅為實體的障礙
,對於經濟更是一種限制,因其促使營運成
本增加、市場分割、競爭力降低等。故白皮
書中有關消除實體障礙之建議案包括去除旅
客入境檢查、統一歐聯護照格式、簡化通關
手續、消除貨品邊境管制、採行單一管理文
件、統一運輸管理法令等。

2008/09/30
 排除技術性障礙

包括統一規格標準、開放公共採購
市場、保護智慧財產權、建立高等教
育文憑及專業人員執業資格相互承認
制度、開放金融、保險、證券、電訊
市場自由化、建立經濟貨幣同盟等。

2008/09/30
 排除財政性障礙

各會員國撤除邊境管制後,由於各會
員國不同的間接稅,將導致高稅率區
之消費者轉向低稅率區購買,嚴重扭
曲正當交易的進行,執委會於是建議
調和加值稅、貨物稅、儲蓄所得稅及
建立稅差補償作業系統以防止越界採
購。

2008/09/30
研擬完成 EMU 的階段性計畫
 一九七 ○年魏納報告書 (Werner Report) 研擬
出完成 EMU 的階段性計畫後,歐體各國曾歷經多
次穩定匯率不成功的嘗試,直至一九七九年三月
以安定匯率為目的的歐洲貨幣體系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EMS) 正式成立,其具體措
施包括成立統一的歐洲貨幣單位 (European
Currency Unit, ECU) 、匯率機制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ERM) 。
 EMS 成立後,歐體各國享有較穩定的匯率,區域
整合在期望完成歐洲單一市場的努力下,創立歐
體內部單一貨幣便成為真正完成單一市場、促進
四大流通 ( 人員、財貨、資金、勞務 ) 的必要條
件。
 一九八七年「單一歐洲法」 (Single European
Act, SEA) 生效後,提供歐體推動內部市場的
法令依據,將各國政策合作納入歐洲共同體條約
之體制中,共同建立單一市場,並訂定至一九九
二年底完成單一市場的工作。

2008/09/30
研擬完成 EMU 的階段性計畫
 德國總理施密特 (SCHMITT) 與法國總
統季斯卡 (GISCARD D’ESTAING) 於
1978 年所提出的『歐洲貨幣制度』是
歐盟經濟上的突破性發展。而此制度的
基礎則是設立『歐洲貨幣單位』 (ECU-
European Currency Unit) ,為當時
『歐洲共同體』 12 會員國的《共同貨
幣計算值》,也成為現今歐元的前身。
 1989 年歐洲執委員會主席戴洛
(JACQUES DELORS) 提出『戴洛報告』
,規劃出包含設立歐洲中央銀行等逐步
實現『歐洲貨幣聯盟』的三個階
段。 1995 年歐洲理事會的馬德里
(Madrid) 峰會中,與會各國同意將歐
洲貨幣定名為 EURO 歐元,並採取 3 階
段逐步使用。

2008/09/30
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
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九、十兩日歐洲共同體各會
員國領袖在荷蘭南部馬斯垂克城
(Maastricht) 舉行高峰會議,決定在政治、
經濟上全面規劃共同體之整合,各國領袖於高
峰會中簽訂「歐洲聯盟」草約,並於一九九二
年二月正式簽署批准,其後由各會員國分別依
國內法,在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完成批准手續後
正式生效。
 依據一九九二年歐盟條約 ( 又稱馬斯垂克條
約 ) 所設定完成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EMU) 的經濟一致性標準
(convergence criteria) ,各國需調整相
關政策,得以在一九九八年初逐漸在經濟各項
指標上能夠達到所需標準。
 馬斯垂克條約將 EMU 之實施整合過程分為三個
階段,並對各會員國加入 EMU 之經濟條件予以
明確規範。

2008/09/30
一九九五年提出 EMU 計畫方案,將
歐洲單一貨幣之實施分為三階

 第一階段(自一九九八年為期一年)
確定可以加入 EMU 之會員國名單、成立歐洲中央銀行 (ECB) 、印製單一貨幣之鈔券
與硬幣、訂定引進歐元 (EURO) 所需的法律與開始公開宣導活動等。
 第二階段(自一九九九年一月起,至多為期三年)
共同清算支付制度開始運作、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交易及各會員國政府間之貨款
或債券之發行,均逐漸改以 EURO 為計價單位、 EMU 各國匯率制度與貨幣政策漸由 ECB
訂定、政府與金融機構合作完成「轉換」工程。本階段最重要的功能指標乃在於一九
九九年一月一日以非現金形式引進歐元,使 EMU 正式跨向第三階段整合的里程碑。
 第三階段(二 ○○二年一至七月):
二 ○○二年一月一日歐洲單一貨幣 EURO 正式流通並開始回收各國之原有貨幣(所有各
國之貨幣最遲於二 ○○二年七月一日停止流通一僅有歐幣為法定交易媒介)、金融機構
間之清算系統應完成轉換工作。此一最後階段時間以不超過半年為原則,以降低雙重
貨幣並行所造成的不穩定情勢。

2008/09/30
各會員國加入 EMU 之經濟條件
 依據各國各項經濟統計結果決定是否符合加入 EMU 之資格。
A. 預算赤字比率:不得超過 GDP 之三%;
B. 政府負債比率:不得超過 GDP 之六 ○%;
C. 通貨膨脹率:不得超過三個最低比率會員國平均數之一
.五%;
D. 長期利率:不得超過三個最低比率會員國平均數之二%

E. 匯價表現:最近兩年內之貨幣波動維持在 ERM (匯率機
制)正常波幅內。

2008/09/30
多次歐洲高峰會決議 EMU 之發展
 其後依序召開下列幾次的高峰會議,決議 EMU 之發展:一九九五
年十二月間在馬德里舉行之歐盟高峰會議;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歐
盟召開愛爾蘭都柏林高峰會;一九九七年六月歐盟召開阿姆斯特
丹高峰會議。歐盟高峰會曾在過去數年間多次申明,為要確保
EMU 的成立與長久發展,欲加入 EMU 各國,必須在經濟上能維持
與所有參與國發展永續融合 (sustainable convergence) 的
條件,而不應被短期的經濟效應所影響。

2008/09/30
馬德里高峰會決議
 各國一致同意歐洲貨幣機構 (EMI) 上述所提自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
正式引進單一貨幣制度,開始邁向 EMU 第三階段;所有相關工作將依
照馬約整合標準、時間表、議定書及程序進行。
 鑑於單一貨幣的名稱必須簡單及可象徵歐洲,決定以 EURO 通稱取代自
一九七九年以來沿用至今且法國堅保留的 “ ECU” ,亦否決德國所提
EURO 後加上各國貨幣名(如 EURO-Mark) 之提案。
 在一九九八年之最快時機(俟各國一九九七年的經濟數據有明確的統
計基礎而非以預測方式推估)決定參加 EMU 之國家名單, ECB 必須及
早成立以便有充足準備完成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之相關作業。
 在一九九九年匯率固定及單一貨幣政策運作時, EMU 會員國政府必須
以 EURO 發行可交易的政府債券 (Tradeable Debt ,包括國庫券與公
債)。最遲至二 ○○二年一月一日, EURO 將完全流通。
 制定各項技術準備工作的歐聯規章 (Council Regulation) 至遲必須
在於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起生效實施;此一規章將提供使用 EURO 的法
律架構。

2008/09/30
都柏林高峰會決議

初步同意穩定及成長公約 (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 ,規定在一九九九年元月一日單一貨幣實施後
,參加經濟貨幣聯盟 (EMU) 之國家,其預算赤字占其
國內生產毛額 (GDP) 比例要在三%以內,如超過此一
比率,應依法令程序謀求改善,第二年仍未達到上述
標準時,應提出相當於該國 GDP 之 ○.三%之額外儲備
金 (additional deposit) ,倘第三年仍未達到,則
該儲備金將被視為罰款。
此一穩定及成長公約旨在加強加入 EMU 國家之預算紀
律,避免因某國之預算赤字過大,而危及歐元 (EURO)
之地位。

2008/09/30
阿姆斯特丹高峰會決議
 主要是通過穩定、成長及就業以及新匯率機制兩項決議案,同時也宣示 EMU
將如期於一九九九年元月一日實施,降低如期實施 EMU 之不確定性。阿姆斯
特丹高峰會議中,關於 EMU 的議題上,法國堅持在穩定及成長公約中增定就
業條款,而德國則堅持單一幣要如期實施、穩定及成長公約有關預算紀律之
規定不得修改及不得就創造就業計畫增加新支出。

 會議最後在各方折衷妥協之下主席達成結論,其較具體之結論如下: 1. 確認
穩定及成長公約之施行,並通過一項有關穩定、成長及就業之決議案,俾能
將就業置於歐盟政治議程之最優先項目。 2. 通過自一九九九年元月一日單一
貨幣制度實施後,加入及未加入 EMU 之會員國間的新匯率機制 (ERM2) 原則
及要點之決議案。 3. 通過歐元法律架構之規定。 4. 確認歐元硬幣之設計。
5. 在穩定、成長及就業之決議案下,為促進經濟成長及對抗失業,於下屆盧
森堡擔任輪值主席期間,加開一次高峰會討論創造中小企業之就業潛力、新
設競爭諮詢小組,研究會員國之就業政策及促請歐洲投資銀行 (EIB) 致力創
造就業機會等。 6. 通過執委會所提之單一市場行動計畫及其目標,以促進歐
盟內部市場之競爭、經濟成長及就業。此外,參加的國家除了希臘離馬斯垂
克條約所定的條件太遠,及英國、丹麥及瑞典因政治因素而將延後加入外,
其餘十一個國家將按計劃進行於一九九九年第一波加入之準備。

2008/09/30
 歐盟執委會 (European Commission) 和歐洲貨幣機構
(European Monetary Institute, EMI) 依據各國截至一九
九八年一月的經濟表現,以及對之後五年的經濟發展趨勢進行
審查。

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同時發布第一波期望參加 EMU 的十一


個國家 ( 比利時、德國、西班牙、法國、愛爾蘭、義大利、盧
森堡、奧地利、荷蘭、葡萄牙、芬蘭 ) 之經濟情形審查報告書
;同時,以樂觀的基調正式向歐盟高峰會 (European
Council) 推薦各國的經濟發展趨勢符合 EMU 的標準。依各
國原商訂時程,一九九九年五月一日起至三日在布魯塞爾召開
的週末會議系列中,經濟暨財政部長理事會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簡稱 Ecofin)
首先登場,就審查上述兩份報告的結果:即十一個國家符合條
約所設定加入 EMU 的標準,向歐盟高峰會提出建議。歐盟高峰
會隨即召開,各國領袖依據該二份報告、 Ecofin 的建議、並
參酌歐洲議會意見正式審定十一國符合加入 EMU 資格。

2008/09/30
歐洲單一貨幣的經濟效益
 EMU 的成立與歐元正式問世,不僅可增加歐盟國家的競爭力,更
可進一步促成區域性經濟整合和鼓勵政治合作。就經濟上
言, EMU 對歐盟內部將帶來預期的利益包括下列幾點:

1. 歐洲各國間的外匯交易風險將大為降低;
2. 會員國間的外匯交易成本降低;
3. 單一貨幣形成後將會著重國與國之間價格的差異,套匯有助
於減少價格上的差異發生,利於消費者與製造業;
4. 因為外匯風險的降低,歐洲區域內的投資程序將會更為簡化

5. 達成經濟一致性的過程中,對政府公債之收益部分,因為區
域內金融情勢穩定性提高,將僅剩政府的信用風險一項,所以在
加入 EMU 前公債獲益愈高者,其收益將會愈大;

2008/09/30
回顧發展重要歷程
 1951 法國外長的舒曼率先提出,歐洲法、德、義、荷、比、盧六國成
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 1957 法、德、義、荷、比、盧六國根據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
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 1972 建立貨幣蛇行曲線 (currency "snake") 。
 1973 共同體第一次擴大:英國、愛爾蘭與丹麥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 1979 建立歐洲貨幣制度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
 1981 共同體第二次擴大:希臘獲准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1981 起
ECU (European currency unit) 替代歐洲計算單位。
 1986 單一歐洲法案簽署生效,據此擘劃於一九九二年底之前成立歐洲
單一共同市場的目標。此外,同年共同體歷經第三次擴大:西班牙、葡萄牙
也成為會員國。
 1989 Delors 研究委員會主張進行較緊密的經濟暨貨幣的協調,創建單一
貨幣、成立一個歐洲中央銀行,並以三階段邁向『經濟暨貨幣同盟』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
 1990/07/01 歐洲經濟貨幣同盟第一階段開始,各會員國資金能自由流通。

2008/09/30
回顧發展重要歷程
 1992 馬斯垂克條約中揭櫫歐洲公民、歐洲貨幣聯盟與歐洲中央銀
行的目標。
 1994/01/01 歐洲經濟貨幣同盟第二階段開始,成立歐洲貨幣組
織 (European Monetary Institute) 。
 1995 共同體第四次擴大:奧地利、瑞典、芬蘭三國入會,使歐盟
成員增加至十五國。
 1998.5.2 公布加入歐元體系的十一個國家名單、訂定歐元加盟國之間
的匯率、決定中央銀行總裁人選。
 1999.1.1 歐洲貨幣聯盟進入第三階段,歐元正式誕生。歐洲中央銀行
確定統一的貨幣政策,銀行間大額結算開始使用歐元,各金融市場也均
以歐元進行結算。奧、比、芬、法、德、愛、義、盧、荷、葡、西等十
一國開始採用歐元。
 1999.1.1~2001.1.1 各國貨幣與歐元共用的過渡階段,企業與個
人可同時使用兩種貨幣。
 2001.1.1 希臘正式加入成為歐元區第十二個會員國。
 2002.1.1 開始全面使用歐元,各國法定貨幣開始退出市場。歐元硬幣
與紙鈔成為法定貨幣。 ( 歐盟舊的十五個會員國,除英國、瑞典及丹麥
例外 )
 2002.7.1 歐元取代各國貨幣而成為歐洲統一貨幣,各國貨幣自同年七
月一日走入歷史,不得在市面流通。

2008/09/30
使用歐元的歐盟會員國 16 國
 http://www.ecb.europa.eu/euro/intro/html/map.en.h

2008/09/30
歐元紙鈔

流通的歐元計有紙鈔七種,面值分別為五歐元
(灰色)、十歐元(紅色)、廿歐元(藍色)、
五十歐元(橙色)、一百歐元(綠色)、兩百歐
元(褐色)及五百歐元(紫色)。這七種面值的
紙幣上並沒有國別的標記,而是印有代表歐洲歷
史上七個不同年代主要建築風格的圖案–希臘式
、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現
代式鋼鐵玻璃、帷幕等廿世紀時期風格。紙鈔正
面的圖案設計重點是窗子及通道,象徵歐盟的坦
承與開放性;而背面圖案為各種風格的橋樑,象
徵歐盟承先啟後及歐洲民族的結合 。 2008/09/30
歐元硬幣

流通的歐元硬幣則有八種,從一分到二歐元
(一分、二分、五分、十分、二十分、五十
分、ㄧ歐、二歐元),其中一面都鑄有歐洲
經濟暨貨幣聯盟( EMU )統一的標誌和幣值
,另一面則是各會員國的圖案,圖案周圍則
印有象徵歐盟的 12 顆星。

2008/09/30
歐元之父

歐元之父 Jacques delors

2008/09/30
歐盟內部市場發展狀況

 自 1993 年 1 月 1 日歐盟各會員國開放
邊界,實行內部市場以來,至今推動
內部市場已邁入第十三年。

 接下來透過歐盟執委會公佈之內部市
場檢視報告文件中,探討內部市場的
執行成效及其次要法源轉換為內國法
之狀況。

2008/09/30
內部市場之發展與演進

 歐洲單一市場計劃之推動

1985 年提出了『完成內部市場』白皮書
1. 排除實體性障礙
2. 排除技術性障礙
3. 排除財政性障礙

「單一歐洲法」提供內部市場的法令依據

2008/09/30
內部市場之發展與演進

 歐盟內部市場之重新概念化

消費者福利、社會政策、環境政策以
及類似之議題皆被視為內部市場策略
中之重要面向,由此看出,內部市場
的涵蓋範圍隨著歐盟之整合腳步而逐
漸擴大

2008/09/30
內部市場執行之成效

 對整體經濟之利益

1. 創造出約兩百五十萬個就業機會
2. 2002 年歐盟的 GDP 成長率為 1.8%
3. 平均每戶收入增加了五千七百歐元
4. 歐盟對第三國家之出口額於 1992 年佔 GDP 之
6.9﹪ 增加至 2001 年佔 GDP 之 11.2﹪
5. FDI 額佔 GDP 之比率呈現數倍成長

2008/09/30
內部市場執行之成效

 對歐盟公民或消費者所帶來之利益
1. 內部市場提供消費者高品質物品與服務
項目之多樣化選擇。
2. 降低貨物及食品雜貨之價格。
3. 提供較低的電信通訊費用。
4. 提供較低的飛機票價。
5. 超過一千五百萬之歐盟公民跨越邊界就
業或是退休。
6. 歐盟消費者在其母國外進行購物時,也
得享有完全的消費者權利。

2008/09/30
內部市場執行之成效

 對企業所帶來之利益
1. 於歐盟內部市場進行貿易活動變得較為
容易。
2. 相互認可原則之運用。
3. 單一的法律架構降低了企業交易成本

4. 內部市場的執行有利於他們增加跨邊界
的銷售量。
5. 對於歐盟的中小企業而言,增加其許多
新的出口市場。
6. 政府採購 (public procurement) 之
開放。

2008/09/30
內部市場相關立法之執行狀況

 指令之轉換狀況

內部市場主要設計來執行相關之立
法,以達成一個無邊界歐盟之目標。共
同體立法來管理內部市場之運作,大多
以頒布指令的形式來執行,進而消除會
員國間的彼此差異性。

2008/09/30
圖三 : Percentage rate of non-implementation of Single
Market Rules, 1.11.1997

2008/09/30
圖十一: Transposition deficits have decreased markedly over the last 10 years

2008/09/30
內部市場相關立法之執行狀況

 會員國之違反程序

若要使歐盟公民以及企業得以完全享有
內部市場所帶來的權益,那麼歐盟所制
定的內部市場相關指令必須一方面能有
效地被轉換成會員國之內國法,另一方
面也需各國正確地配合適用。

2008/09/30
圖十二 : Numbers of open cases in each country

2008/09/30
圖十五 : Over half of all infringement proceedings take more than 2 years
to be resolved

2008/09/30
圖十六 : Number of open cases if 100 additional cases enter each year

2008/09/30
小結

 歐盟執委會提出簡化歐盟立法,將使未來內
部市場指令轉換的速度加快,也不會形成更
多的違反程序案例。
 歐盟擴大象徵其版圖又將擴大,但對於現有
內部市場之運作勢必形成挑戰。
 歐盟內部市場之發展是一個持續性之目標,
並非階段性之任務,內部市場之概念也逐年
隨著社會發展而制定出適當及有利之策略目
標,算是歐盟整合中具有相當成效之政策。

2008/09/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