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戲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1

戲,就這樣散了。

散戲 洪醒夫
導引
• 有那些工作是現代社會已不復見,或
是逐漸式微的?

• 你看過歌仔戲嗎?

• 你覺得歌仔戲演員臺上和臺下有什麼
差異?
題 解
出 處
  本文節選自《黑面慶仔》。短篇小
說集《黑面慶仔》由爾雅出版社於一九
七八年出版,收有〈散戲〉、〈跛腳天
助和他的牛〉、〈黑面
慶仔〉等共十篇小說。
〈散戲〉曾於民國六十
七年獲《聯合報》文學
獎小說二獎。
「這些故事對別人也許沒有什麼,可能
也談不上文學價值,對我卻另有意義,
我用平凡的文字把它寫下來,想寫給我
的妻子、兒女,以及以後的子孫看,希
望他們不要忘了我們的來處,不管將來
過得燦然或黯然,都不要忘記。」
• 「一切都在進步,有些東西必然會遭
到淘汰的命運,如果必須淘汰,就讓
它淘汰好了,我並不惋惜。我寫〈散
戲〉也無意確定歌仔戲的地位。我關
心的是這一批人。我們知道,人雖有
貴賤富貧賢不肖之分,但他們都是人
;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平劇演員有
,歌仔戲演員自然也有,我要寫的戲
臺後面的『人的生活』,不是寫那個
戲。」(洪醒夫〈從「黑面慶仔」到「田
莊印象」--田莊人」的旁白〉)
小說背景
小說的背景大約是在民國六十年前後,當
時由於臺灣逐漸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
社會,民間戲劇遭到新興多元娛樂型態的
衝擊,日益凋零。文中的玉山歌劇團即面
臨觀眾稀落、收入不佳、演員另謀出路或
無心演戲等問題,使得原本堅持歌仔戲價
值的團長金發伯,經過一番思考與掙扎後
,最終無奈宣布解散劇團。
題意
  散戲,戲演完了的意思,在文中有
多重涵義,一是指小說裡玉山歌劇團的
表演結束了,再者說明玉山歌劇團面臨
解散的命運,三則暗示傳統歌仔戲失去
觀眾,往日盛況不再,形同即將下臺的
沒落藝術。
  本文的敘事手法獨特,隨著小說主
角秀潔出入於戲劇與現實之間,對照出
臺上臺下的不同處境,以及小人物的內
心轉折。此外,人物刻劃栩栩如生,輔
以樸素直白的語言,讀來生動而親切。
題解:歌仔戲的由來
• 歌仔戲是臺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劇,
據說在宜蘭員山有一位農人,每日農
作之餘,輒提大殼絃自彈自唱,當時
號稱「歌仔助」。好事者勸其把民謠
演為戲劇,加入大殼絃,月琴、簫、
笛等伴奏,並有對白演出。
題解:歌仔戲的由來
• 之後,受到民間曲調「車鼓」、「採
茶調」的影響,還吸收了南、北管的
特色。民國初年以後,更由京劇中吸
取了很多的表演的技巧與內容,如身
段、臺步、曲調、戲目等,形成了所
謂的「歌仔戲」而盛行於全臺灣。
臺灣著名歌仔戲團
• (一)明華園歌仔戲團
• 明華園超炫白蛇傳之水淹金山寺
臺灣著名歌仔戲團
• (二)葉青歌仔戲團
• 1998年葉青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
夫妻團圓
《秦香蓮》(鍘美案)劇情介紹
• 北宋時,均州人陳世美赴京趕考後杳
無音信。其妻秦香蓮攜一雙兒女千里
尋夫,始知陳世美已中狀元並入贅皇
家。
• 陳世美絕情趕出秦香蓮,還遣家將韓
琪刺殺秦香蓮母子。
• 秦香蓮憤然至開封府堂狀告陳世美殺
妻滅嗣事。包拯最終遂以銅鍘將陳世
美處死。
前情提要
  小說起於歌仔戲〈秦香蓮〉中包公審
問陳世美的橋段,洪醒夫從飾演陳世美的
秀潔眼中,看出演員們的懶散,並回想起
劇團以往的風光與這些年來種種的窘境,
如女演員紛紛求去,改唱流行歌曲或到酒
家走唱。就在快演到包公和秦香蓮的重要
對手戲時,後臺忽然傳來吉仔尖銳的哭聲
,阿旺嫂匆匆下臺,臺上演員只好胡亂編
出臺詞以因應。
秀潔在感嘆中又憶起三年前的事,當年
精心準備的玉山歌劇團被布袋戲與康樂
團打得落花流水,金發伯著急之下要求
穿著戰袍的岳飛(秀潔)唱歌跳舞,不
倫不類的景象成為玉山歌劇團最不堪回
首的往事。三年前的淒慘故事再跳回現
實舞臺,沒了秦香蓮,戲只好被迫憑空
刪去一大段而草草收場。散戲後,衝突
就發生了,本文即始於秀潔與阿旺嫂的
衝突。
作 者
作 者
  洪醒夫,本名洪媽從(後於民國五
十八年改為洪醒夫),曾以司徒門的筆
名寫詩,以馬叢的筆名發表小說。
  民國三十八年出生在
臺灣西部沿海的彰化縣二
林鎮的一個小村落,民國
七十一年七月三十一日因
車禍去世,年三十四。
  洪醒夫出身貧窮農家,深知農民的
辛勞,因此創作題材多以關懷農村裡的
人、事、物為主,在描寫其中各種不幸
和悲哀的同時,也散發出人道主義的樂
觀態度。曾獲吳濁流文學獎、《中國時
報》文學獎等。有《黑面慶仔》、《洪
醒夫全集》傳世。
出身農家,家境貧寒
  洪醒夫的父親是個典型的臺灣農業社
會時的農夫,未上過學,不識字,但刻苦
耐勞,與土地的情感深厚,卻一生窮苦。
  洪醒夫家裡人口眾多,他排行老大,
有七個弟弟、三個妹妹。難得的是,洪醒
夫的父母親雖然家中窮困,總是希望下一
代能讀書、識字,能生活得比他們更好,
就是他們辛勞一輩子的收穫了。
求學路上,找到文學
  洪醒夫在師專的求學期間令老師們
傷透了腦筋,除了寫文章之外,學校的
功課,他一概不理。除了考試成績不理
想,洪醒夫還時常蹺課,在外面的小學
代課賺錢,以貼補家計。
  民國五十六年,他讀專科一年級時
放寒假回家,發現家人都下田了,而自
己幾年唸書下來,四體不勤,無法下田
幫忙,心裡非常沮喪,深切的反省自己
的行為。他認為當時國小惡補的風氣值
得檢討,於是動筆寫了他平生第一篇小
說--〈逆流〉,從此,洪醒夫便和文
學連上關係,不管生活再怎樣艱困,文
學創作都是他必須排入的生活計畫。
婚後顧家,熱心助人
  結婚之後的洪醒夫與婚前有很大的不
同,原本瘦乾矮小的身體竟變得強壯起來。
從前的荒誕行徑轉為成熟穩重、謙虛、有
責任感。因為洪醒夫原本就是個顧家的孝
子、有責任心的大哥,家中有任何的金錢
需要,他都義不容辭的扛下重擔,寧可自
己苦一點,對家人的接濟卻從不皺眉。對
這一切妻子不僅沒有抱怨,卻更加體貼、
幫忙他,讓洪醒夫非常感動,徹底改掉以
往惡習,變成盡責的好丈夫。
英年早逝,文友惋惜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洪醒
夫與朋友聚會結束,深夜坐計程車回住
處,準備繼續趕寫未竟的小說時,發生
致命的車禍。洪醒夫的死訊引起文壇很
大的震撼,他才三十四歲,正值英年,
還計劃著長篇小說的寫作,家人也仍依
賴著他,所以文壇在那一年發表了許多
懷念他並希望能濟助其家人的文章。
友人也將他的遺稿和早期作品收集起
來,出版了《田莊人》和《懷念那聲
鑼》兩本書,爾雅出版社還設立了「洪
醒夫小說獎」來紀念他的小說成就。
洪醒夫的文學價值
反映當時農村面貌
  洪醒夫的農村文學背景,是五○年
代中期到七○年代初期的臺灣農村社
會。此時臺灣正處於農業社會轉型至工
商業社會的階段,洪醒夫筆下的農村,
雖然還保持著傳統淳樸的面貌,卻漸漸
受到工商社會的影響而有所變遷,如農
村人口外流、勞力不足、大批農田開闢
成新興都市與工業區、貧富懸殊……。
還有許多舊社會的謀生技藝逐漸沒落,
人們的生活型態開始轉變等問題,都在
其作品中留下時代的見證。
堅持人性的純美
  在洪醒夫的《田莊人》系列小說裡
的農村人物,即使生活品質低落、愚昧
的傳統觀念猶存、經濟上的困窘艱難,
但他們對生活的誠懇、勇敢、認真的態
度,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人性的光輝與生
命的堅韌,是令人感動的,這便是洪醒
夫所堅持的人性的純美,在他的小說
裡,我們總會看到未來的希望。
溯源臺灣文學寫實傳統
  洪醒夫的《田莊人》系列小說,上
承日治時代賴和、楊守愚、呂赫若、蔡
秋桐等農村文學寫實精神;以及戰後初
期鍾理和、葉石濤、鍾肇政等持續的農
村寫實香火。與同時代的前輩和同輩作
家:黃春明、王禎和、李喬、鍾鐵民、
陳恆嘉、宋澤萊、林雙不等,將當時
臺灣農村社會的轉型面貌與問題
刻劃出來,
從這一貫脈絡的農村文學系譜可以發現
,七○年代的農村文學和日治以來的農
村文學最大不同是:此時的農村作品地
域性較強,呈現了各個作者所來自的故
鄉風貌。
寫入臺灣文學史
  由於洪醒夫受文壇肯定的時代是在
一九七八年鄉土文學論戰之後,因此,
他的文學史地位與論戰後的文學環境有
關。如上點所述,洪醒夫的《田莊人》
系列小說,應列入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新
文學的農村文學系譜並觀。
(以上參考臺灣文學研究工作室:陳錦玉碩士論
文〈紮根土地的生命之花:洪醒夫及其文學研
究〉)

稿
課文賞析
段落大意
 第一段:以臺下觀眾散場,做為本
文的承先啟後。
 第二段:散戲後,秀潔發現「秦香
蓮」賴戲的真相而挑起怒火。
 第三段:寫秀潔與阿旺嫂直接衝突
的過程與結果。
 第四段
寫劇團眾人紛紛勸架,並對歌仔戲輸
誠表態的熱鬧場景。
 第五段
面對劇團前途,秀潔看見團長金發伯
木然不語、憂鬱頹喪的景象,再回想
歌仔戲團沒落下不堪的權宜演出後,
萌生退出劇團的念頭。
 第六段
金發伯親口說出決定讓劇團在光榮中
演出最後一場戲之後便解散,並叮囑
秀潔全力演出。
 第七段
金發伯故作幽默,秀潔則以陳世美口
氣堅定地回應,於笑鬧中悲劇落幕。
請以文字或圖像表達
〈散戲〉的故事大意
角色扮演:我是金發伯
• 金發伯在眾人發生爭執時為何始終不
發一語?文中有多次場景他安靜地抽
菸,當時他的時裡可能在想什麼?
• 我的處境
• 內心想法
• 別人眼中的我
角色扮演:我是秀潔
• 小說最後,秀潔為什麼突然用陳世美
的語氣和對白回應金發伯?
• 我現在的處境
• 內心想法
• 別人眼中的我
角色扮演:我是阿旺嫂
• 當秀潔指責阿旺嫂時,為何她用疑惑
的眼光看著秀潔?
• 我現在的處境
• 內心想法
• 別人眼中的我
角色扮演:我是讀者
• 經過大家各自表白之後,在〈散戲〉
一文中,我最同情理解的腳色是
「 」,因為……
課文學習
• ◎ 從問題討論中理解〈散戲〉
• 1. 這篇小說出現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們
的個性如何?請從本文舉例說明。

• 2. 「散戲」一文採用何人的敘事觀點?

• 3. 秀潔和阿旺嫂的衝突點是什麼?
課文學習
• ◎ 從問題討論中理解〈散戲〉
• 4. 透過秀潔,如何看出歌仔戲的沒落?

• 5. 「散戲」一文採兩線交織的敘事結構
,請舉例說明。

• 6. 本文有多處以景襯情(烘托)的描寫
技巧,請舉例說明。
課文學習
• ◎ 從問題討論中理解〈散戲〉
• 7. 秀潔和阿旺嫂吵過之後,心裡想道
:「唉!是應該老老實實待在家裡
了……只要安安分分做人,不學歌仔
戲就可以了!」為何秀潔這麼說?請
揣摹她當時的心境及想法。
課文學習
• ◎ 從問題討論中理解〈散戲〉
• 8. 你贊成秀潔「沒人看也要認真演
戲」的看法嗎?

• 9. 你認為「散戲」二字有何寓意?
課文學習
• ◎ 從問題討論中理解〈散戲〉
• 10. 你覺得歌仔戲在現代社會沒落的
原因是什麼?

• 11. 當今社會除了歌仔戲趨於沒落外
,還有哪些舊有行業,也漸成明日黃
花?
課文學習
• ◎ 從問題討論中理解〈散戲〉
• 12. 文末,金發伯異常的大笑、秀潔
提高嗓門,兩人的反應有何象徵?

• 13. 文中兩度出現金發伯抽菸、不發
一語的畫面有什麼作用?
深究鑑賞
深厚的人道關懷
  洪醒夫自小便在農村長大,向來具
有以小說為鄉土小人物代言的胸懷,對
於農村生活或農人的艱難窮困有強烈的
悲憫情懷,常在小說中設定農民為關懷
主體,貫徹其人道主義式的主題內涵。
  洪醒夫在如實的記錄歌仔戲歷史興
革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對戲臺下人們
生活的悲嘆,對於他們心情的理解與同
情。因此,小說中自然散發深厚的人道
關懷,而非只是歌仔戲變遷的紀錄。
臺上臺下的雙線結構
  雖然本文所節錄的部分,已是臺上
所搬演的秦香蓮散戲之時,前面情節裡
交插進行的現實與戲劇的雙線結構已進
入尾聲,然而,最後秀潔以陳世美的口
吻回答金發伯,又將讀者帶回雙線對照
的思維。
  小說中的兩條戲劇線,一條是正在
上演的玉山歌劇團的招牌戲碼「秦香
蓮」的情節,一條是戲臺下的劇團成員
的人生,作者有意將兩種「人生」交插
上演,模糊了戲臺界線,形成「戲如人
生,人生如戲」的閱讀感受。
生動的人物刻劃  
• 作者的確成功的將角色塑成「圓形人
物」,即有血有肉的活的人物,生動
刻劃幾個主要角色的心理歷程,同時
讓角色具有象徵意義。如:
• 當家小生秀潔:
個性溫順乖巧,對歌仔戲充滿熱
情與執著,認為不管有沒有觀眾都要
認真演,象徵傳統文化的堅持者。
•劇團老闆金發伯:
• 曾經威嚴而充滿自信,見證過風光時
期,但是時代更迭,在現實壓力的逼
迫下,他了解歌仔戲沒落之不可避
免,所以認清處境,希望作最後一場
完美演出後,即宣告結束,他的人生
就像是一部歌仔戲的興衰歷史。
• 金發伯的媳婦、當家花旦阿旺嫂:
因照料孩子之需求,加上經濟窘迫,
在現實與戲劇間選擇了前者,成為隨
波逐流之人,象徵妥協的一方。
•飾演老旦的翠鳳:
• 雖被描述不多,但是從前文知道她本
來是光鮮亮麗的女伶,卻因經濟壓力
,只求賺得多少是多少,導致聲音沙
啞、神情木然,象徵現實中的磨難者

• 此外,文中有幾處以景襯情的技巧,
藉景物烘托人物心理,如數次提及的
「天色漸暗」,襯出歌仔戲日趨衰微
的命運;金發伯抽菸時,火光的「一
閃一滅」,襯托其內心對劇團存亡與
歌仔戲情感之掙扎。
樸實的口語對話
• 作者在寫作時,融合閩南方言的使
用,如文中阿旺嫂說:「我給你講」、
「老實給你講,這邊的人也不是捨不得孩
子哭的」等,或金發伯對秀潔說:
「我保證,金發伯給你保證」等,讓人物
語調與對話設計散發鄉土氣息,也使人物
符合身分。
• 除此,洪醒夫一貫的寫作風格,就
是使用樸實自然的語言敘述人事物,
他曾說:「只想實實在在的把我的感
覺和想法告訴別人,所以採用平凡的
文字,實實在在寫人,實實在在寫事
」。所以在本文中,作家的敘述是直
接平實的,沒有太多修辭的雕飾,便
帶出人物的故事。
語文萬花筒
飛 白
 定義與分類:
為了存真或逗趣,刻意把語言中的方
言、俚語、吃澀 ( 口吃 ) 、錯別、以
至行話、黑話,加以記錄或援用的,
叫作「飛白」。

【語音飛白】
 類別定義
•記錄或援用說話者方言、口吃等語音
上的不規範現象,所構成的語句。
 例句
• 剛才在戲臺上,妳跟我講小的在哭,
我給妳說管他去哭,有沒有,有沒
有。
• 喂,喂,妳講話要有良心,妳知道妳
在講什麼嗎?我給你講,吉仔頭上撞
一個大包,哭個不停,我才帶他們去
的!老實給你講,這邊的人也不是捨
不得孩子哭的。
例句說明
•「我給妳說管他去哭」、「有沒有,
有沒有」均為閩南語。
•「我給你講」乃閩南語,意謂「對你
說」;「這邊的人」表示「我」或
「我們」。此為閩南語在吵架或說大
話時,為助長氣焰或表示氣魄時,較
常使用的詞語。
例句
•這樣站了一會兒,金發伯突然奇怪
的、異常的大笑起來,笑了一陣,才
說:「當然,妳可以放心,我保證,
金發伯給妳保證,不會再強迫妳唱流
行歌……哈哈……。」
•湘雲走來,笑道:「愛哥哥,林姐
姐,你們天天一處玩,我好容易來
了,也不理我兒。」(曹雪芹《紅
樓夢》)
 例句說明
• 「給妳保證」為閩南語,意謂「向妳
承諾」。
• 因口齒含糊而將「二哥哥」寶玉喊成
「愛哥哥」。
• 【字形飛白】
 類別定義
• 記錄或援用說話者的錯別字構成的
飛白。
 例句
• 「是呀!瘋……馮老師,你在這裡
幹什麼呀!」
(季季《屬於十七歲的》)
 例句說明
• 「馮」故意說錯成「瘋」。
【語義飛白】
 類別定義
• 記錄或援用說話者誤解語義、不合邏
輯的句子構成的飛白。
 例句
• 嚇得李貴忙雙膝跪下,摘了帽子,碰
頭有聲,連連答應「是」,又回說:
「哥兒已念到第三本《詩經》,什麼
『呦呦鹿鳴,荷葉浮萍』,小的不敢
撒謊。」說的滿座哄然大笑起來。
(曹雪芹《紅樓夢》)
 例句說明
• 《詩經.小雅.鹿鳴》原詩:「呦
呦鹿鳴,食野之苹」。
結構分析表
問題與討論
一、文中阿旺嫂由於無人看戲
,於是下戲退妝、帶受
傷的孩子去吃冰,秀潔
則認為「不管有沒有觀
眾,
戲都應該好好演」,雙
方各有立場,請表達你
對此事的看法。
二、當玉山歌劇團已確定要
解散,觀眾也寥寥無幾
,金發伯為何仍要求團
員們「好好做完這一
場」?請揣摩其心情,
並加以說明。
三、除了歌仔戲之外,是否
有其他的臺灣傳統文化
在式微或面臨轉型需求
?請提出你的觀察心得

延伸閱讀
〈橋〉洪醒夫
內容期許自己能像橋一樣,
溝通一切事物的互動。
路走到河邊,便突然
把身體伸長
也把雙手伸長
從河的這邊伸過去
緊緊抓住對岸
車輛行人從他背上走過
便成為



我們可以自由自在
在橋上走來走去
不管奔跑踐踏或隨便幹什麼
橋都默默接受
在路與路之間
我希望自己是一座橋
在山和水
在冬天和春天
在人和人
甚至在貓和老鼠之間
我希望自己也是
一座

〈家〉洪醒夫
內容寫人對出生和成長土地的依戀。

學校離家很遠
下雨後泥濘滿路
用力踩下去
泥土黏在未穿鞋的腳上
就像大地黏住我一樣
在青草般的童年裡
我與其他的朋友一起跋涉
雖然辛苦,但是也快樂
因為,學校與家庭,以及
家裡的鴿子和牽牛花
時時伸出溫暖的招引的手
如果有一天必須離開家鄉
我會一步三回頭,看鴿子在屋頂上
飛,看牽牛花爬上牆頭,看
我那幾間不很好看的房子
路便會突然
泥濘起來,就像大地
突然黏住我一樣
《黑面慶仔》簡介
• 本書由爾雅出版社於一九七八年初
版,此處所據的是二○○○年所印行的版本
。本書是洪醒夫第一本小說集,共收錄十篇
短篇小說,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散戲〉、〈
跛腳天助和他的牛〉、〈黑面慶仔〉、〈吾
土〉等,奠定了洪醒夫農民文學作家的地位
,也最受臺灣文壇的肯定。書前有作者自序
,說明對農村生活的熟悉,以及對以寫作來
見證時代的期許。書後有寫作年表,清楚的
條列作者的生平大
略和作品發表、出版情況。
補充資料
淺談鄉土文學
淺談鄉土文學
葉石濤〈臺灣鄉土學史導論〉:「它應該
是站在臺灣的立場上,透視整個世界的作

義 品。」本書中約略介紹了日治時代新文學運
動的始末,以及跟戰後臺灣文學之間一脈相
承的傳統精神。
 臺灣人精神苦悶的象徵
日 1. 臺灣鄉土文學起源於日治時代中期。日本

時 殖民統治下的臺灣人,以文化作為一種抵
代 抗,以文學創作來展現無比深厚、不受外
力侵蝕的文化情感、鄉土情感。
2. 一九二○年,臺灣開始了新文學運動(日
本統治臺灣中期)。鄉土文學運動,傳達
臺灣人對被異族統治的看法,倡導以自覺
的文學,來促進社會革新,也彰顯了臺灣
舊文學的缺失。
日 3. 活躍於二○至四○年代的臺灣作家有賴

時 和、吳濁流、楊逵、楊華、龍瑛宗、呂赫
代 若、林芳年、鍾理和等人。
4. 作品往往是臺灣人精神苦悶的象徵,呈現
人民被統治的淒楚、無奈。其中以賴和的
作品最為有力,他的抵抗意識,指向臺灣
人受盡欺壓、凌辱等嚴肅命題,具有寫實
特色,凝綻出深刻的人性之美。
 文學的荊棘之路
1. 臺灣光復進入五○年代後,反而是人性凸顯
了文學問題。此時期作家面臨處境轉換的不
適應、國民政府政策束縛(如國語之推行)

及政治事件(如二二八事件)等等有關。

2. 二二八事件牽連不少作家入獄,如呂赫若、

楊逵等人,有些作家因此封筆退隱,文學作

品銳減,「反共文學」盛行。小說家張文環
○ 停筆三十年;楊逵因〈和平宣言〉事件入獄
年 十二年;詩人王詩琅將重心移轉至文獻整理
代 ;呂赫若對文字失望之餘,索性棄文從武,
投入革命;王白淵先後入獄四次,後來竟也
避談文學。鍾肇政,正是崛起於這種情勢的
優秀臺灣小說家。
 文學發展新契機
1. 少數本土作家憑著一股不妥協的意念繼續
創作,吳濁流及葉石濤兩位戰前時期作
家,就是最好的見證。
六 2. 吳濁流創辦《臺灣文藝》與吳濁流文學獎
○ 基金會,獎勵文學創作。
年 3. 陳映真與白先勇等人文學作品具有時代

精神。
4. 葉石濤於一九六五年發表論文〈臺灣的
鄉土文學〉,揭示日治時期是臺灣鄉土
文學的起點,強調「本土化」是臺灣文學
特色。
關懷本土,深入社會各階層
  七○年代,本土意識日漸抬頭,鄉土

○ 運動中的作家,既關懷本土,也深入社會
年 各階層。寫作的語言,和鄉下、市井等各
代 層面的用語融合,故而文句讀來親切、傳
神,作品題材多觸及漁村、礦坑、娼寮、
貧民、農人、婦女等生活。
1. 反映現實的批判精神,各類型的文學充
分地體現了本土意識,如政治文學、環
新 保文學、原住民文學等。

代 2. 黃春明、王禎和、宋澤萊、洪醒夫、林
的 雙不等人,從六、七○年代到八○年
大 代,承自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寫實精神
挑 的寫實文學。

3. 李昂的女性主義文學,亦是個鮮明的
象徵。

( 參考整理自佩謙〈淺談臺灣新文學〉,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二十期 )
鄉土文學重要作家及作品
•賴 和:《鬥鬧熱》、《一桿「稱仔」》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楊 逵:《鵝媽媽出嫁》、《種地瓜》
•鍾理和:《原鄉人》、《笠山農場》
•鍾肇政:《魯冰花》、《臺灣人三部曲》
•李 喬:《寒夜三部曲》
•陳映真:《將軍族》、《第一件差事》、
    《夜行貨車》、《山路》
•黃春明:《青番公的故事》、
    《兒子的大玩偶》、《鑼》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香格里
拉》
•楊青矗:《在室男》、《工廠人》
•王 拓:《金水嬸》、《望君早歸》
•洪醒夫:《黑面慶仔》、《田莊人》
•宋澤萊:《打牛湳村》
好站連結

•   沈芯菱「草根臺灣臉譜」部落格
• 欣賞照片,體會課文中鄉土人物的生活面相
,引發更深層之人文關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