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3

栏目引

栏目索引

中考化学

专题二十 化学计算题
栏目引
栏目索引

1.(2019 天津 ,15,2 分 ) 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 16 g, 所含杂质可能是氧化铝、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向


其中加入 2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 的稀硫酸 , 恰好完全反应 , 没有固体剩余。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双
选 )  (    )
A.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 原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C. 反应生成 3.6 g 水
D.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栏目引
栏目索引

答案     BD  反应后没有固体剩余 , 说明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 故 A 正确 ; 根据硫酸和氧化


铜、氧化
镁、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设消耗 2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9.8% 的稀硫酸需要的氧化镁的质量为 x, 氧化铜
的质量为 y, 氧化铝的质量为 z,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 x=8 g,y=16 g,z=6.8 g, 已知不纯的氧化铜样品质量为 16
g, 根据消耗等量硫酸需要各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 一定含有氧化镁、氧化铝中的
一种或两种 , 故 B 错误 ; 由以上分析可知 , 硫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硫酸中的氢
元素 , 设生成水的质量为 m,
H2SO4   ~   H2O
  98    18
200 g×9.8%    m
解得 m=3.6 g, 故 C 正确 ; 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铜和氯化钠 , 还有硫酸镁、硫酸铝
中的一种或两种 , 即溶质至少有三种 , 故 D 错误。
栏目引
栏目索引

2.(2017 黑龙江哈尔滨 ,15,2 分 ) 现有部分被氧化的铜粉固体混合物 , 为研究铜粉的组成情况 , 取 4 g 混合物 ,



加热完全氧化后 , 再加入 60 g 9.8% 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 则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80%    B.64%    C.16%    D.96%
答案     A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60 g×9.8%=5.88 g, 设加热完全氧化后氧化铜的质量为 x, 固体混合物
中铜
单质的质量为 y
CuO+H2SO4  CuSO4+H2O
   80    98
      x    5.88 g
80∶98=x∶5.88 g    x=4.8 g
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4.8 g-4 g=0.8 g
栏目引
栏目索引

2Cu+O2  2CuO
   128    32
      y    0.8 g
128∶32=y∶0.8 g    y=3.2 g
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3.2 g÷4 g×100%=80%, 故选 A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3.(2017 天津 ,15,2 分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双选 )  (    )


A. 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 3∶1
B. 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 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14%, 该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40%
D.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 充分反应后 ,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不会出现
蓝色沉淀
栏目引
栏目索引

24
答案     AC  设氧化镁和硫酸镁的质量都是 100 g,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 16 g×( 
24 100 ×100%)=60
g, 硫 24
24  32  64
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100 g×(  ×100%)=20 g, 二者的质量比为 3∶1, 故 A 正确 ; 设硫和碳的质量均
为 100 g, 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通过计算得出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小 , 故 B 错误 ; 设硝酸铵的质量为 100
g, 则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35 g, 氮元素在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14%, 则硝酸铵和氯
100 g
化钾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250 g, 故氯化钾的质量为 150 g, 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 , 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250 g
  ×100%=40%, 故 C 正确 ;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 , 氢氧化钠有剩

余 ,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 故 D 错误。


栏目引
栏目索引

4.(2019 天津 ,25,4 分 ) 乙醇 (C2H5OH) 可用作燃料。按要求计算 :


(1) 乙醇分子中 C 、 H 、 O 原子个数比为        ;
(2) 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写最简比 );
(3)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9.2 g 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g 。

答案  (4 分 )(1)2∶6∶1   (2)4∶1   (3)46   (4)4.8

解析  (1) 根据乙醇的化学式可知 , 乙醇分子中 C 、 H 、 O 原子个数比为 2∶6∶1;(2) 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


的质量比为 (12×2)∶(1×6)=4∶1;(3)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3)=46;(4)9.2 g 的乙醇中含有
12  2
碳元素的质量为 9.2 g× 
46 ×100%=4.8 g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5.(2019 广东 ,24,4 分 ) 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 , 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PO3F( 相对分子质量为 1


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人体中 F 属于       ( 填“微量”或“常量” ) 元素。


(2)Na2PO3F 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 若牙膏中其他成分不含氟 , 则每支这种牙膏中 , 含 Na2PO3F 的质量为       g(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
位 ) 。 (4 分 )(1) 微量 (1 分 )   (2)23∶24(1 分 )
答案 
(3)2.1(2 分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解析  (1)F 在人体中的含量在 0.01% 以下 , 属于微量元素 ;(2)Na2PO3F 中 Na 元素与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23×2)∶ 19
144
(16×3)=23∶24;(3)Na2PO3F 中 F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13.2%, 牙膏中 F 元素的质量为 200 g×0.14%=
0.28 g, 则 Na2PO3F 的质量为 0.28 g÷13.2%≈2.1 g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6.(2019 湖北武汉 ,32,6 分 ) 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杂


质不参加反应 )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氯酸钾样品 18.5 g 二氧化锰 a g  剩余固体 18.2 g 生成氧气 4.8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a=        。
(2) 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 ( 精确到 0.1 g)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答案  (1)4.5
(2) 解 : 设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x 。

第一步 :2KClO3  2KCl+3O2↑


第二步 :   245     96
       x    4.8 g
245 96
     
x   g = 
4.8
第三步 :x≈12.3 g
答 : 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12.3 g 。

解析     (1)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锰的质量等于 18.2 g+4.8 g-18.5 g=4.5 g, 即 a=4.5 。 (2) 已知生成
的氧
气的质量为 4.8 g, 可以依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进
行计算 , 得出氯酸钾的质量。
栏目引
栏目索引

易错警示    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 , 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 ; 找准已知物质的质量 ( 必须是纯净物的



量 )。
方法归纳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解二设最后答 , 化学方程 ( 式 ) 不能差 ;
准确寻找质量比 , 纯量代入不掺假 ;
所有单位要一致 , 列式计算解决它。
栏目引
栏目索引

7.(2019 吉林 ,20,6 分 ) 现有 5.6 g KOH 固体与 100 g 稀 HCl 恰好完全反应 , 求该稀 HCl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解 : 设该稀 HCl 中溶质的质量为 x


KOH+HCl  KCl+H2O(2 分 )
56    36.5
5.6 g     x(1 分 )
56 5.6 g

36.5
= 
x
(1 分 )
x=3.65 g(1 分 )
3.65 g

100 g
×100%=3.65%(1 分 )
答 : 该稀 HCl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5% 。
说明 : 计算题中设错、单位错、未写答 , 其中每错一项均扣 1 分 , 如果出现多个上述问题 , 也只扣一分 ; 如果

解析 首先写出化学方程式 , 然后根据氢氧化钾的质量计算盐酸中的溶质质量 , 再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公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x, 解题格式正确均给分。
式计算出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栏目引
栏目索引

8.(2017 山西 ,30,6 分 ) 在一次实验课上 , 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称取


了 24.5 g 的混合物 , 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20%, 加热到完全分解。请你通过计算 , 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
质量是多少 ?
答案 解 :
24.5 g  20%  4.9 g(1分) 

24.5 g  4.9 g  19.6 g(1分)  [ 或 24.5 g×(1-20%)=19.6 g(2 分 )]

设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x

2KClO3  2KCl+3O2↑(1 分 )
  245 96
  19.6 g       x(1 分 )
245 19.6 g

96
= 
x
(1 分 )
x=7.68 g(1 分 )
答 : 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7.68 g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解题关键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求出氯酸钾的质量。
答题规范 本题是化学计算题 , 要注意解计算题的步骤 : 设未知数→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标出已知
量、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栏目引
栏目索引

9.(2015 天津 ,26,7 分 ) 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 , 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 , 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 100 g



液 , 将其全部加入到 100 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 , 恰好完全反应 , 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后 , 所得溶

质量是 195.6 g, 将溶液蒸干 , 得到 15.6 g 硫酸钠。
计算 :
(1) 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2) 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答案  (7 分 ) 解 :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0 g+100 g-195.6 g=4.4 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反应的硫酸质量为 y, 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 z 。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106    98    142     44
   x     y    z    4.4 g
106∶44=x∶4.4 g    x=10.6 g
98∶44=y∶4.4 g    y=9.8 g
142∶44=z∶4.4 g    z=14.2 g
9.8 g
 g ×100%=9.8%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6 g
  g  14.2 g)  10.6 g ×100%≈88.3%
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5.6
答 :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 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88.3%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解析  (1) 硫酸钠和硫酸不反应 , 碳酸钠和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 使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小 , 反应前


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二
氧化碳的质量 , 可求出反应的 H2SO4 的质量 , 进一步求出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样品的质量为碳酸钠的质量和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和 , 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
得到的硫酸钠质量减去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 , 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
量 , 然后用碳酸钠质量除以样品质量即可得到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栏目引
栏目索引

10.(2018 湖北武汉 ,32,6 分 ) 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称量 5.00 g 样品于


烧杯中 , 加适量水完全溶解 , 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 生成 0.58 g 沉淀。请回答下列问
题:
(1) 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
(2) 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蓝
(2) 解 : 设样品中含氯化镁的质量为 x
2NaOH+MgCl2  Mg(OH)2↓+2NaCl
   95     58
       x    0.58 g
95 58
  = 
x 0.58 g
x=0.95 g
栏目引
栏目索引

5.00 g  0.95 g
∴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5.00 g ×100%=81%
答 :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81% 。

解析  (1)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 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2)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


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 根据氢氧化镁的质量 ,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氯化镁的质量 , 然后计算出样品中氯
化钠的质量 , 最后求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栏目引
栏目索引

11.(2018 福建 ,16,5 分 ) 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 (C2H5OH) 燃料 , 化学方程式为 :


2CO2+3H2O  C2H5OH+3O2
研究显示 , 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 968 g CO2 。
(1) 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 ?
(2) 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 48.4 g CO2, 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 CO2 相当于       棵树吸收的
答案 
CO2 。 (1) 解 : 设得到乙醇的质量为 x 。
2CO2+3H2O  C2H5OH+3O2
88          46
968 g        x
88 968 g

46
= x
x=506 g
答 : 得到乙醇的质量为 506 g 。
(2)20
栏目引
栏目索引

解析  (1) 利用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吸收 CO2 的质量 , 结合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得到乙醇的质量。


(2) 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 48.4 g 二氧化碳 , 一升“人造树叶”可吸收 968 g CO2, 则 968 g÷48.4 g=20, 故一升
“人造树叶”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 20 棵树吸收的二氧化碳。
栏目引
栏目索引

12.(2017 江西 ,24,10 分 ) 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 ( 含有 H2SO4 、 HNO3, 不含固体杂质 ) 中 H2SO4 的含量。取


100
g 废水于烧杯中 , 加入 100 g BaCl2 溶液 , 恰好完全反应 , 经过滤得到 176.7 g 溶液。
( 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 , 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
(1) 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 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写出计算过程 )
(3) 为避免工业废水污染环境 , 排放前应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 , 需加入的物质是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答案  (10 分 )(1)23.3(2 分 )


(2) 解 : 设 100 g 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 x 。
BaCl2+H2SO4  BaSO4↓+2HCl  (1 分 )
    98      233
       x      23.3 g  (1 分 )
98 x
  =   
233 23.3 g
(1 分 )
x=9.8 g  (1 分 )
9.8 g
 g ×100%=9.8%  (1 分 )
硫酸的质量分数 =100
答 : 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 。  ( 设、答全对得 1 分 )
(3) 氢氧化钙 [ 或 Ca(OH)2 等 ](2 分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解析  (1) 在 100 g 含硫酸的废水中加入 100 g BaCl2 溶液 , 恰好完全反应 , 过滤得到 176.7 g 溶液 , 发生的反应

H2SO4+BaCl2  BaSO4↓+2HCl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 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100 g+100 g-176.7 g=23.3
g 。 (2) 利用上述方程式和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 9.8 g, 由此求出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 。
(3) 熟石灰呈碱性且廉价易得 , 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来中和酸性废水。
栏目引
栏目索引

13.(2016 内蒙古呼和浩特 ,18,5 分 ) 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 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 (C2H5OH) 和


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 , 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 , 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
小。请计算 :
(1)69 g 乙醇完全燃烧 ,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2) 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 , 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 若 69 g 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 88 g 二
氧化碳 , 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答案  (1) 解 :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

C2H5OH+3O2  2CO2+3H2O  1 分
   46    88
   69 g       x
46 69 g

88
= 
x
  1分
x=132 g  1 分
答 :69 g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32 g 。
(2)2∶9  2 分
解析  (1) 根据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得出乙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 , 已知乙醇的质量为 69 g, 可求出生
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32 g 。 (2) 二氧化碳与乙醇的质量分别为 88 g 、 69 g, 故分子个数比为 (88/44)∶(69/46)
=4∶3, 根据乙醇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等于二氧化碳分子与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之和 , 乙醇分子中氢原
子个数等于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 , 可以推出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9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教师专用题组
1.(2019 湖南衡阳 ,23,2 分 ) 已知 FeSO4 、 Fe2(SO4)3 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1  a%
A.1-a%     B.  3
2(1  a %)
C.  3    D. 无法计算

答案     B  已知硫酸亚铁、硫酸铁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则混合物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


量分
1 (1 (1-a%)
数之和为 a %) 1。混合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32∶(16×4)=1∶2, 因此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
1 2 3
数为  =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解题关键    把硫酸亚铁和硫酸铁混合物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混合物中除了铁元素 , 只剩下硫元素和氧
元 1  a%
3
2(1  a%)
素 , 且这两种元素都在硫酸根中 , 硫酸根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氧元
3
素的质量分数为  。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数
易错警示    纯净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本题是混合物

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 应变换思路 , 从整体考虑。
栏目引
栏目索引

2.(2019 湖北黄冈 ,25,2 分 ) 已知相同条件下 , 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个数之比。现有 20 mL O2 、 CO 、 CO2


的混合气体 , 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 , 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态 , 体积减少了 2 mL, 再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后又减少 10 mL, 最后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混合气体中 O2 、 CO 、 CO2 的体积比可能是
  (    )
A.1∶6∶3    B.3∶5∶2    C.3∶1∶6    D.5∶2∶3

答案     D  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有 2CO+O2  2CO2,CO2+2NaOH  Na2CO3+H2O; 最


后剩
余气体的体积为 20 mL-2 mL-10 mL=8 mL; 由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可知 , 化学方
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为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比 , 设点燃时参加反应的 O2 的体积为 x, 根据 2CO+O2
  2CO2 可知 , 参加反应的 CO 的体积为 2x, 生成的 CO2 的体积为 2x, 则原混合物中 CO2 的体积为 10 mL-2x,

以 (10 mL-2x)+3x+8 mL=20 mL, 解得 x=2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 O2 的体积为 2 mL+8 mL=10 mL,CO 的体积为 4
mL,CO2 的体积为 6 mL, 原混合气体中 O2 、 CO 、 CO2 的体积比可能是 5∶2∶3, 故选 D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3.(2019 福建 ,18,6 分 )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 , 近年来钢铁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某钢铁厂采


用赤铁矿 ( 主要成分为 Fe2O3) 炼铁 , 反应原理为 Fe2O3+3CO  2Fe+3CO2 。若该厂日产含铁 1.4×104 t 的生铁 ,
至少需要含 Fe2O3 80% 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 ?(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答案  (6 分 ) 解 : 设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 m 。
Fe2O3+3CO  2Fe+3CO2
160        2×56
80%m       1.4×104 t
160 80% m
  =  4
2  56 1.4 10 t
m=2.5×104 t
答 : 需要含 Fe2O3 80% 赤铁矿的质量为 2.5×104 t 。
( 注 : 其他合理解题方法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4.(2018 河南 ,20,2 分 )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充分加热 24 g 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 , 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
元素的
质量分数之比为 3∶4, 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 。
答案  Cu2(OH)2CO3  2CuO+H2O+CO2↑   6

解析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 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  2CuO+H2O+


CO2↑; 设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为 a, 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为 x, 则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也是 a, 故
a a
 24 g ∶ x =3∶4, 得 x=18 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24 g-18 g=6 g 。

方法技巧 利用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 , 反应
前后固体质量的差值即为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
栏目引
栏目索引

5.(2018 内蒙古呼和浩特 ,16,5 分 ) 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因长期放置而被氧化的铝粉。取 6.0 克铝粉样品 , 将 100


克硫酸溶液逐滴加入其中 , 固体质量随加入硫酸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 实验过程中测得产生氢
气 0.1 克。


请计算 :
(1) 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 ( 写出计算过程 )
(2) 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答案  (1) 解 : 设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为 x


2Al+3H2SO4  Al2(SO4)3+3H2↑  (1 分 )
54    6
x    0.1 g
54 x
  =   
6 0.1 g
(1 分 )
x=0.9 g  (1 分 )
答 : 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为 0.9 g 。
(2)24.5%  (2 分 )

解析  (1) 根据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找出铝和氢气的质量关系 , 列出关系式 , 计算出铝的质量。


(2) 根据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计算出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 ; 根据样品的质量和铝的质量求出氧化
铝的质量 , 再根据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计算出氧化铝消耗硫酸的质量 ; 最后根据题图找出完全
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 , 进而求出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栏目引
栏目索引

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 , 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根据图像
找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易错警示 根据题图可知 , 铝和氧化铝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 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80 g, 不是 100 g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6.(2018 湖北黄冈 ,29,3 分 ) 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 , 现称取 12.5 g 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


应 ( 杂质不溶于水 , 也不参与反应 ), 得到二氧化碳气体 4.4 g( 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 。请计算 : 该石灰石

答案  ( 共3 3的质量分数
品含 CaCO 分) ?
解 : 设该石灰石样品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为 x 。
CaCO3+2HCl  CaCl2+H2O+CO2↑(1 分 )
100     44
12.5 g·x    4.4 g
100/44=12.5 g·x/4.4 g(1 分 )
x=80%(1 分 )
答 : 该石灰石样品含 CaCO3 的质量分数为 80% 。
解析 可利用 CO2 气体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出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 , 进而求出样品中含 CaCO3 的
质量分数。
栏目引
栏目索引

7.(2018 吉林 ,20,6 分 )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的 NaOH 溶液 20 g, 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 :(1)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 生成 NaCl 的质量。
答案  (1)4(1 分 )
(2) 解 : 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x
NaOH+HCl  NaCl+H2O(2 分 )
40       
58.5
   (1 分 )
4 g       x 
40 4g 40 58.5
  =  ( 或4 g
58.5 x
= 
x
或 40∶58.5=4 g∶x)(1 分 )
x=5.85 g(1 分 )
答 :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5.85 g
说明 : 计算题中设错、单位错、未写答 , 这三项每错一处均扣 1 分 , 如果出现多个上述问题 , 也只扣 1 分。其

栏目引
栏目索引

解析  (1) 根据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分数 , 可知氢氧化钠的质量 =20 g×20%=4 g;(2) 根据氢氧化钠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氢氧化钠的质量可求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
栏目引
栏目索引

8.(2017 黑龙江哈尔滨 ,35,5 分 ) 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 Fe2O3 的含量 , 将矿石粉碎 ( 其中杂质既不溶



水也不与酸反应 ), 进行如下实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样品中 Fe2O3 的质量分数是        ;
(3)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 200 g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 (x) 的比例式            ;
(4) 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
(5) 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 16 g 水 , 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 900 t 来生产生铁 , 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 5% 的生铁的质量为      
 
栏目引
栏目索引

答案     (5 分 )(1)Fe2O3+3H2SO4  Fe2(SO4)3+3H2O(1 分 )


(2)64%(1 分 )
294 x
160 = 
(3)  24 g (1 分 )( 合理即可 )
(4)25%(1 分 )
(5)896 t(1 分 )

解析  (1) 赤铁矿中的 Fe2O3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  Fe2(SO4)3


+3H2O 。
(2) 反应前稀硫酸和赤铁矿石粉末的质量和为 225 g, 反应没有气体、沉淀生成 , 反应后滤液为 216 g, 向滤液
中再加入赤铁矿石粉末 20 g, 滤液质量增大 , 则第一次加入的赤铁矿粉末石中的 Fe2O3 完全反应 , 根据质量守
16 g
25 g 
恒定律 , 杂质为 9 g,Fe2O3 的质量为 216 g-200 g=16 g, 样品中 Fe2O3 的质量分数是 ×100%=64%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3) 最后得到的滤液质量为 224 g, 说明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 224 g-200 g=24 g, 而 45 g 赤铁矿石粉末中


含有氧化铁的质量为 45 g×64%=28.8 g, 故氧化铁有剩余 , 稀硫酸反应完全。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160    294
   24 g       x      
160 24 g

294 = x
(4) 设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 y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160          400
24 g             y
160 24 g

400
= y  解得 y=60 g
60 g
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24 g  16 g ×100%=25% 。
栏目引
栏目索引

112
1 900 t  64% 
(5) 理论上日产含杂质 5% 的生铁的质量为   1  5%
160
=896 t 。

思路分析 在盛有 25 g 赤铁矿石粉末的烧杯中加入 200 g 稀硫酸 , 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 , 得到滤液 216 g, 再


加入赤铁矿石粉末还能反应 , 说明 25 g 赤铁矿石粉末中的氧化铁已经反应完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 25
g 赤铁矿石粉末中杂质的质量 , 进而求出样品中 Fe2O3 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