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基础1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9

经济学导论

09/20/2022 1
经济学帝国主义

• 无所不能分析

09/20/2022 2
罗纳德 · 科斯

• 《企业的性质》
• 《社会成本问题》

09/20/2022 3
加里 · 贝克尔

• 博士论文《歧视经济学》
•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 * 《生育率的经济分析》 *

09/20/2022 4
凯恩斯

• 《合约的经济后果》
•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09/20/2022 5
熊彼特

• 《经济发展理论》
•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09/20/2022 6
亚当 · 斯密

• 《国富论》

09/20/2022 7
《国富论》

• 开辟了广阔的经济学理论领域
• 论证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 批判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思想
• 阐述了影响深远的劳动价值论
• 提出国家赋税的四项基本原则
• — 公平、确定、便利、节省—

09/20/2022 8
亚当 · 斯密

• “ 看不见的手”

09/20/2022 9
《国富论》

• 每个人都力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
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
也不知道增进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一己的安
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好像一只
“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
目的,尽管这目的并非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
的结果,使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
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更好。

09/20/2022 10
亚当 · 斯密

• 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并且这样
做不受阻碍时,他们最终共同使社会受益,即使那
不是他们的目的。
• 斯密运用“看不见的手”来解释合理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将怎样导致竞争,竞争转而为整个经济体系
带来高额产出和收入,并为社会创造财富。
• 斯密将这一自我调节的过程看作是上帝为社会和谐
创造的一条自然规则。

09/20/2022 11
管子
•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
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
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
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
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故善者势利之在,
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
扰,而民自富。如鸟之孵卵,无形无声,而
唯见其成。
09/20/2022 12
《史记》

•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道之所符、自
然之验。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
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
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
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09/20/2022 13
《史记》

• 故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
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
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
仁义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
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
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09/20/2022 14
老子之“道”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
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
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09/20/2022 15
老子之“道”

•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 道生之,德畜之,故莫不尊道贵德

09/20/2022 16
亚当 · 斯密

• “ 经济人假设”

09/20/2022 17
“ 利己”与“利他”

• 陈岱孙:“利己”必须“利他”,“利他”
为了“利己”,统一于“利己心”。

09/20/2022 18
海盗分钻石

• 5 名海盗拟瓜分 100 颗一模一样的钻石。首先由 A


提分配方案,若得到多数同意,则按此方案分配,
否则扔 A 下海;接着由 B 提分配方案,若得到多
数同意,则按此方案分配,否则扔 B 下海;依此类
推。问: A 应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

09/20/2022 19
思维逻辑

• 前提假设

09/20/2022 20
三门问题
• 有 A 、 B 、 C 三扇门,另有一台超级跑车和两头山
羊,分别在三扇门的背后。抽中一位观众上台,任选
一扇门打开,不管是跑车还是山羊,都可以领走。选
中了跑车,就可以直接开走。如果你面对三扇门的时
候,任何信息都没有,那么不管选 A 、 B 、 C ,对
你来说每个概率都是三分之一。假设你选择 A 。这
时,主持人从剩下 B 和 C 里打开一扇门,因为只有
一辆跑车,所以 B 、 C 里面至少有一个门后是山羊。
主持人打开了 C ,是山羊。好,排除了一项。现在
只剩 A 和 B 两扇门关着。一台超跑、一头山羊。现
在,给你一个机会,可以重新选择。你可以坚持选
A ,也可以换 B 。请问,你换还是不换?

09/20/2022 21
问题讨论

• 电话营销时你应当如何与客户沟通?
• 为什么骗子在你看起来就像个骗子?

09/20/2022 22
囚徒困境
• 两名持枪歹徒在准备作案时被警察抓住,
警方以非法持枪罪将其逮捕。警方疑其尚
另有重案在身,遂分而审之,并同时告诉
他们:“若两人都坦白,各被判刑 6 年;
若一人坦白而另一人不坦白,则坦白者释
放而抵赖者被判 10 年;若都不坦白,则两
人都将被判 1 年。”
• 假定两名嫌犯确实身负重案 , 警察之言不
虚 , 试问:对每一囚徒而言,是否应该坦
白?
09/20/2022 23
囚徒困境——两难选择问题
A

坦白 坦白 不坦白

6 6 0 10
B
不坦白

10 0 1 1

09/20/2022 24
经济人假设

•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09/20/2022 25
“ 囚徒困境”问题的社会表现

• 行业组织中共谋协议的“囚徒困境”
• 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囚徒困境”

09/20/2022 26
经济人假设

• 经济理性是对人的一种最基本的假设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史记》
• 基于这一假设可以分析人的基本行为
• 宋神宗熙宁年间,赵清献公赴任越州

09/20/2022 27
经济人假设

• 安丰芍陂县,乃叔敖所创,为南北渠,
溉田万顷。民因旱,多侵耕其间;雨水
溢则盗决之,遂失灌溉之利。
• 李若谷知寿春,下令陂决不得起兵夫,
独调濒陂之民完筑堤。自是无盗决者。

09/20/2022 28
经济人假设

• 施蒂格勒(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 当自利原则与普遍声称的伦理价值观念发生冲突
时,如果让我来预测经济活动中的个体行为方式,
那么,在很多情况下,事实上是在绝大多数情况
下,自利原则将会获胜。
• 特别强调:自利并不必然意味着欺骗和不道德。

09/20/2022 29
亚当 · 斯密

• 《道德情操论》

09/20/2022 30
亚当 · 斯密
• 亚当 · 斯密一直通过研究伦理和道德哲
学来研究经济学。
• 在欧洲所有国家中,荷兰的商业最发达,
那里的人们也最注重诚信。
• 这并不是所谓国民性的问题,而是出于
利己主义的原因。
• 当人们很少往来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就
存在欺骗别人的倾向,因为坑蒙拐骗的
收益往往大于由此带来的损失。
09/20/2022 31
私德是公德之基础

• 当社会中的各利益主体都在为自己谋取私
利时,主观和客观上都要求社会制定游戏
规则,建立公共秩序,因而为公德形成与
发展奠定了基础。

09/20/2022 32
一个选择题

• 民主
• 自由
• 科学
• 秩序
• 公正
• 公开
• 公平

09/20/2022 33
道德的概念

• 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
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
社会的或一定阶段的舆论对社会生产起
约束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
• 道德:是非原则及行为标准。
——《英汉双解词典》

09/20/2022 34
“ 囚徒困境”问题的道德分析

• 任何人都不应当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获得自
己的利益。
• 人都不应当以损害群体利益为代价获得自己的
利益。
• 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或契约,而不受群体中
个体之间关系的影响。
• 抽象该问题的意义,在由两名囚徒组成的群体
中,每个囚徒是否应该坦白?

09/20/2022 35
“ 利己”与“利他”

• 为了“利己”而“利他”促进和谐

09/20/2022 36
《镜花缘》

• 李汝珍 · 山海经 · 君子国

09/20/2022 37
经济逻辑 Vs 道德逻辑

• “ 义”与“利”

09/20/2022 38
孔子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09/20/2022 39
孟子

•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
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09/20/2022 40
墨子

• 兼爱,交利,非攻

09/20/2022 41
墨子

•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
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後。——《史记》

09/20/2022 42
墨子

• 义利统一

09/20/2022 43
墨子

• 万事莫贵于义

09/20/2022 44
墨子

• 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

09/20/2022 45
墨子

• 墨子:义,利也。忠,义也,利君
• 孝,义也,利亲;功,义也,利民

09/20/2022 46
决策准则

• 功利准则
• 道义准则

09/20/2022 47
功利主义

• 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主要理论之一。
提倡追求“最大的幸福”( Maximum Happiness )。
代表人物约翰 · 斯图亚特 · 密尔( John Stuart Mill )、
杰瑞米 · 边沁( Jeremy Bentham )等。

09/20/2022 48
功利主义
• 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
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
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
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 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
和痛苦为动机。密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
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
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09/20/2022 49
道义论
•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之说,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
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与生俱来,而非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
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
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的行为,而为实现
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 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这种行为
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
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
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做,
则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因为我们将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09/20/2022 50
思考讨论题

• 埃及金字塔是奴隶建造的吗?

09/20/2022 51
何谓幸福

• 工作——闲暇
• 集体——个人
• 组织——家庭
• 社会——生活

09/20/2022 52
经济逻辑 Vs 道德逻辑

• 一种行为是否道德,关键就看它是坚持还是
违背人的本质要求。

09/20/2022 53
经济逻辑 Vs 道德逻辑

•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物质利益标准都是决定人们道德
的最基本的标准,不存在超越其上的抽象的理性标准。
• 恩格斯: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从他们进行生产和
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一切以往
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 马克思: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人与人之
间的相互独立完全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

09/20/2022 54
道德逻辑

• 道德收益 - 道德成本

09/20/2022 55
道德逻辑

• 道德逻辑的主体性
• 个体道德逻辑
• 群体道德逻辑
• 社会道德逻辑
• 子贡赎人而让金
• 子路拯溺而受牛

09/20/2022 56
马粪争夺案
• 原告请了两位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作农作物肥料。一天,两位帮工因为
马粪太多就堆在马路边,准备第二天来运。结果,被告看见后,以为是
无主马粪,问了巡逻队也说不知道,就把马粪运到自己的农田里撒了。
于是,双方发生争执,最后闹到法庭上。
• 一是溯源说。有人主张,马粪真正的主人是马,因为马粪是马拉的;也
可以进一步说,马粪属于马的主人。但是,问题在于,马的主人把马粪
丢在路上,意味着已经放弃了对马粪的所有权。
• 二是位置说。被告主张,马粪拉在马路上,就成为马路的一部分,而马
路是公家的,所以谁见了马粪都可以拿走。原告让帮工把马粪堆起来,
只是改变了马粪所在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它的所有权,因此马粪不应当
归原告所有。
• 三是标记说。法庭上也有人主张,关键要看原告有没有给马粪做标记,
如果没有做标记,那就不能怪别人把马粪运走了。
• 四是劳动说。原告坚持认为,是帮工们花费了工夫,才把马粪堆积起来
的,所以马粪应该归原告所有。
09/20/2022 57
道德逻辑

• 公正有助于提高效率

09/20/2022 58
吕氏春秋

• 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
百人分也,由未定。积兔满市,行者不顾,
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
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09/20/2022 59
情感逻辑

• 电车难题
• 真假母亲

09/20/2022 60
情感逻辑

• 金华贫家多溺女,阮文达抚浙时,捐清
俸若干,贫户生女者,许携报郡学,学
官注册,给喜银一两,以为乳哺之资,
仍令一月后按籍稽查,违者惩治。盖一
月后顾养情深,不忍杀矣,此拯婴第一
法。——《郎潜纪闻》

09/20/2022 61
情感逻辑

• 马奇教授
• 道德逻辑
• 功利逻辑
• 情感逻辑
• 廊桥遗梦

09/20/2022 62
分钱实验

• A 、 B 为学校任意两个互不认识的学生,
在 A 、 B 两人之间分配由实验机构提供
的 1000 元。 C 为实验机构人员。
• A :提出分钱方案,并向 B 说明方案。
• B :同意则按 A 提出的方案得钱,不同
意则由 C 收回 1000 元。不能讨价还价。
• A 应提出怎样的分钱方案? B 会接受吗?

09/20/2022 63
认识经济学

• 经济学宗师的经济学
• 经济学大师的经济学
• 经济学学者的经济学

09/20/2022 64
认识经济学
• 作为一种知识的经济学
• 商品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
• 作为一种学说的经济学
• 货币供应量大,商品价格上升
• 作为一种假说的经济学
• 经济危机将导致资本主义灭亡
• 作为一种专业的经济学
•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9/20/2022 65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 英国的著名女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我学
习经济学,就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的骗!”

09/20/2022 66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
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
错的时候,都比人们想象的更有力量。世界
的确就是由它们统治着的。

09/20/2022 67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 理解人类行为
• 理解经济行为
• 理解社会行为

09/20/2022 68
参考书目
• Paul Samuelson (萨缪尔森) and William Nordhaus
(诺德豪斯): Economics (经济学),第 19 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年
• Gregory Mankiw (曼昆):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经济学原理),第 8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年
• 哈尔 ·R.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 8 版 ,上
海人民出版社, 2011 年
• 王福重,人人都爱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第
2 版, 2010 年
• 薛兆丰,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北京:中信出版
社, 2018 年

09/20/2022 6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