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2

第三節 消費常識

一 消費的意義
( 一 ) 消費的意義
  指人類為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所購買各種財貨
(商品)或勞務(接受服務)的一種經濟活動。
( 二 ) 為保護消費者權益,行政院於民國 83 年成立
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公布「消費者保護法」,簡稱
「消保法」,同年將「 1 月 11 日」訂為「中華民
國消費日」,藉以提升國人的消費意識。
( 三 ) 消費者角色
  消費者在經濟生活中必須學習扮演下列四種重
要角色,期能成為明智的消費者。

消費者的角色
你知道媒體廣告 ( 廣告宣傳 )
如何影響消費行為?
1. 影片《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健康食品篇》
2. 影片《商品標示及剪標、偽標辨識宣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Xzv-wt-bE
3. 影片《廣告誤導 塑膠減量不等於環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uYe_N3OGxY&feature=youtu.be
4. 影片《零脂肪不等於零熱量 消費者被誤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JBShh1mVc&feature=youtu.be
5. 影片《 「泡泡染」像洗頭?廣告誤導很危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3lij1uT24A&feature=youtu.be
媒體廣告潛藏的誤導消費危機
1. 內容真實的誤導
如“買一送一”,但是送的卻是別的價值非常低的商品
如標明“本店商品打 5 折”,實際僅僅在周日才打 5 折
如某商品標明含有“強身因數”,此舉給不具備這方面知識
的消費者構成了知識上的誤導。
2. 內容虛假的誤導,如 3 件 100 。
3. 以未定論的事實做引人誤解的宣傳
如眾多補鈣產品都面臨的鈣吸收問題,學術界尚無定論,若
某產品宣稱自己的鈣產品比碳酸鈣等傳統鈣吸收效果好,則
是誤導。
廣告宣傳對消費者的心理暗示

1. 吃不到的葡萄才最甜
稀缺效應 ~
時限越短,數量越少就越難得的心態
2. 標價牌上的心理暗示
在標價簽上利用數字錯覺 / 黃色錯覺 / 字體錯
覺做做文章,引誘消費者產生錯覺。
拿現在的價格與原來的價格比較,從它們的差
額中得到滿足。
廣告宣傳對消費者的心理暗示
3. 給消費者一個樂於模仿的榜樣
是否有先例可循?
銷售人員給消費者提供最有效的證明
4. 「自由」與購買行為
那些圍在消費者身邊熱情推銷的銷售人
員,反而不如讓消費者自由選購商品的
銷售人員業績好。為什麼?
政府、企業、
消費者
二 消費者教育 都有應盡的責
任 ...
一、消費者的權益

1
2
3
4
5
6
7
8
二、消費者的義務

1
2
3
4
5
三、消費者的申訴之道
( 一 ) 商品有瑕疵或銷售服務問題
1. 一般商品
6 個月之內(雙方有特別約定者除外)可以退換
有瑕疵的貨品,但仍應儘快申訴,以免時間太久,
橫生其他困擾。
2. 郵購及訪問買賣
電視購物、網路購物等特種買賣,收受商品後,
只要在 7 天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業者解除
買賣契約,無需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
3. 購買保險
有 10 日的猶豫期( Trial Period )。
三、消費者的申訴之道
( 二 ) 消費者爭議或糾紛處理方式
1. 正確的申訴管道
遇到消費的問題時,可先找一般企業的消費者服
務中心處理,如果不能獲得合理解決的話,可電
話直撥「 1950 」消費者服務專線,向所在地直轄
市、縣(市)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諮詢,請求協
助。
2. 具體的申訴目的
申訴的目的愈具體清楚愈好。例如:要退換有瑕疵
的商品,或抱怨不良的服務態度希望獲得道歉。
3. 提供證明文件
凡事講求證據,消費的單據、申訴時間及廠商處理情
形都需詳實紀錄。
保存任何有關的單據,較能提高申訴的成功率。
4. 尋求協助
若申訴時廠商藉口拒絕或做不合理的處理,可尋求相
關單位或是消費者保護團體的協助例如:行政院消費
者保護會、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或向縣市政
府的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召開調解會;如果還是
無法達成和解的話,也可以考慮是否是採取訴訟。 除
此之外,現在各種詐騙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可透過
「反詐騙諮詢專線 165 」查證,避免受騙上當。
( 三 ) 消費者保護組織 ( 補 )

消費者保護組織
( 四 ) 消費申訴 ( 補 )

消費爭議救濟程序
三 家庭的購買
一、計畫性購買
二、商品的選擇
四 多元的消費方式
( 一 ) 特種買賣
1. 通訊交易
企業經營者以廣播、電視、電話、傳真、型錄、報
紙、雜誌、網際網路、傳單等,使消費者未能事先
檢視商品而進行購買的交易型態,如電視 購物、
網路購物。此類型消費的最大優點是便利,消費者
不必出門即可購買到各式各樣的商品與服務,但相
對此類消費也帶來潛在風險,例如: 「在型錄上
看到一件上衣很漂亮,貨送來時,卻和想像中差很
多!」
2. 訪問交易
未經邀約而與消費者在其住居所、工作場所、公共
場所或 其他場所所訂立之契約。此類消費行為潛
在著業者趁機推銷商品或服務。
消費者保護法規定,為保護消費者權益,通訊交易
或訪問交易之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後
七日內,以退回商品或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契約,無
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
3. 分期付款
指買賣契約約定消費者支付頭期款,餘款以分期方
式支付,而企業經營者在收受頭期款之時,即交付
商品給消費者的交易型態。
例如:零利率的汽車、預售屋⋯⋯等均屬分期付款
的買賣方式。此類交易、消費者需特別留意合約載
明的利息條文。
四 多元的消費方式
( 二 ) 實體商店購物
在實體店面購物不屬於通訊交易或訪問交易,因此
在實體店面購買商品、服務的消費者,不能向店家
要求依照法定鑑賞期的規定退貨,只能依照雙方契
約約定的鑑賞期進行退換貨。也就是說,實體店面
購物不受法定鑑賞期的拘束,是依雙方契約,約定
是否可以進行退換貨。因此需更謹慎購物,勿衝動
購物。
四 多元的消費方式
( 三 ) 虛擬店鋪消費時的注意事項
虛擬商店又稱「網路商店」、「網路商場」、「電
子空間商店」或 「電子商場」。是利用網際網路
開設的店面。虛擬店鋪的消費型態,使消費者充分
享受其便利性,但也面對許多潛在的風險,如產品
不符合期望、網路詐欺、個資外洩、交易安全等問
題。 因此,消費者在進行此類虛擬店鋪交易時,
應注意以下的事項,才有愉快的虛擬店鋪消費體驗:
(一)慎選交易對象及貨品,查證業者身分
虛擬商店的盛行,詐騙事件頻傳,消費者購買商品前應謹慎。
可到政府單位或消費協會查證、確認廠商地址、聯絡電話,最好
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儘量選擇著名的、有商譽的網路購物或是
網路拍賣平臺。以下提供 幾個選擇賣家及貨品的建議條件。
1. 賣家評價
參考拍賣網站上的評價,仔細查看賣家的評價內容。若不良
評價兩件以上、新設帳號賣家,或評價明顯灌水的賣家,且不提
供當面交易、不提供電子帳戶付款或是貨到付款的商品,都不建
議進行交易。
2. 貨品選擇
商品缺乏詳細描述或未提供照片、高價二手商品有本體而無
配件者,例如:只有主機,而沒有充電器、說明書等配件的電子
產品,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極有可能是失竊物品,最好有保
證書或是購買證明。另外,高價新商品、未曾販賣過、無交易評
價可參考者,強調外銷商 品或是國外帶回的新商品、國內無銷售
且無維修服務據點之商品,也不建 議進行交易。
(二)小心交易陷阱
網路交易陷阱層出不窮,除了提高警覺以外,
有幾個小方法可以避免 交易陷阱。
1. 避免使用購物網站所提供的 E-mail 服務作為
網拍的聯絡帳號。
2. 商品得標後須先確定與賣家的有效聯絡管道,
通常以 E-mail 及電話聯絡 後再進行交易或付款
的動作。若賣家聲稱事務繁忙,須出國或因其他事
情無法聯絡,可延後交易時間,確認無詐騙風險後
再交易。
3. 小心購買遠低於市場價格的商品,購買此類商
品建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充分驗貨後才付款,
以避免買到瑕疵品、失竊品或仿冒品。
(三)小心個人資料外洩
為了保護個人資料與消費權益,消費者在使用網路拍賣網站
的附屬功能進行購物時,建議特別留意以下事項:
(四)交易糾紛處理
在交易過程中將商品描述資料及買賣問答內
容存檔記錄,交易後的往來聯絡信件資料也存檔,
例如:產品的規格、退換貨的處理、售後服務的
內容,以作為萬一買到瑕疵品或標示不實的商品退
換貨的依據。退換貨時 先自行評估風險,在麻煩
與保障中取得平衡,以書面(存證信函)或直接退
回賣家。
臺灣目前邁入高齡化社會,也不乏高齡者獨
居的情況,愈來愈多年長 者可能因為想減緩身心
退化或疾病,聽信不實廣告而作出不合常理的消費
行為,子女或主要照顧者需特別留意以避免消費糾
紛或財物損失。
五 消費新生活運動 ( 補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