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B.

權力問題
 這結果並不是所有正義戰爭理論家都感到不安的:「只要沒
有立即可用的替代方案,道德至少不會成為單方面行動的障
礙」( Walzer 2000 : 107 )。

 這個想法是,單邊行動在道德上(也可能在法律上)可以被
證明是對人道主義緊急情況的緊急反應,特別是在缺乏有能
力或願意採取行動的替代多邊行為者的情況下( Wheeler
2002 : 40-8 )。

 單方面行動的道德許可也適用於聯合國未授權採取行動的情
況,理由是出於政治動機的否決不應阻止合理的干預 (布
朗 2002 : 103-4 )。
C. 現實主義批判
 對 HI 的重要現實主義批評:國家提出人道主義主張通常是
為了掩蓋或隱藏其不可告人的動機。

 這種批評的基礎是對古典現實主義關於國家如何在國際體系
中行為的經驗主張的承諾,而不是關於國家應如何行動以促
進其國家利益的規範主張(參見第 4 講)。

 這種觀點經常透過對歷史實踐的反思得到支持,歷史實踐表
明人道主義被用作強國用來對付弱國的武器:例如希特勒聲
稱德國在 1938 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合理的,因為據稱對
德意誌少數民族構成威脅在那個國家( Wheeler 2000 : 29-
30 )。
C. 現實主義批判
 對這一反對意見的第一個回應是指出,即使乾預
國家出於自身利益或其他非人道主義考慮, HI
也可能是合法的。

 惠勒所製定的標準明確允許具有非人道動機的國
家進行人道援助,只要這些動機不會損害積極的
人道成果( Wheeler 2000 : 38-9 )。

 分組討論( 5 分鐘):只有出於人道關切的國家
進行人道幹預才算合法嗎?
C. 現實主義批判
 第二個回應是,現實主義者忽略了理由可能與動機相對
應的可能性。

 團結主義」的觀點聯繫起來,認為政府可以而且有時確
實承擔責任「不僅在國內實現人權,而且在國外捍衛人
權」( Wheeler 2000 : 39 )。

 這個論點讓人想起唐納利的觀察(第 4 講),即國家
有時確實允許人權指導外交政策,特別是如果人權是補
充而不是矛盾的話 他們的其他興趣( Donnelly 2003 :
164 )。
C. 現實主義批判
 第三種反應是,國家變得“糾纏於他們的理由”,因為他們
的言論建立了可以評判其後續行動的基準。

 這個想法是,透過人道主義言論佔據道德高地會讓幹預國家
付出一定的代價,因為它們未來的行動將僅限於那些可以從
人道主義角度捍衛的行動。

 這並不意味著未能實現人道主義成果應被視為國家沒有受到
人道主義目標激勵的證據:合法幹預的規範要求是結果和動
機之間不應存在矛盾( Wheeler 2000 : 39-40 ) 。
A. 新興規範
 這些案件都涉及國家違反《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七款所捍衛
的不干涉準則,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就對從事大規模屠殺的
政權採取行動。

 這些案例也涉及乾預國家的非人道主義動機,儘管每次幹預都
帶來了從人道主義角度來看可以說是有益的結果。

 這些行動往往不會在國際社會中辯護或被視為人道主義:只有
印度訴諸人道主義規範,並受到國際社會其他行為體的批評—
—例如,美國因其「藐視世界輿論」而對印度實施經濟制裁。
(惠勒 2000 : 69 )。
A. 新興規範
 這些案例與先前的案例形成鮮明對比,因為所有乾預國
家都捍衛自己的行為是人道主義的。

 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對索馬利亞進行幹預,這可能被解讀
為聯合國安理會現在願意超越不干涉原則以實現人道主
義目標的證據——例如透過擴大對「國際和平與安全」
威脅的定義(《聯合國憲章》)第七章)。

 聯合國安理會沒有授權北約在科索沃採取行動,這表明
對人道主義援助的持續不確定性以及國際社會強烈支持
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作為合法人道主義援助的必要條件
(Wheeler 2000:14-17)。
B. 科索沃案例
 北約使用空中力量作為武裝救援的手段,因為:

 (a) 空中力量避免了派遣地面部隊的成本和風險-例如,最大限度
地減少北約部隊的生命損失被認為是維護其國內合法性所必需的。

 (b) 北約認為,在幾天的轟炸之後,認真地展示武力將說服塞爾維
亞讓步-例如,這就是之前與塞爾維亞就波斯尼亞問題發生的對
抗的經驗( 1995 年) 。

 空中力量的使用是這次任務中一個特別有爭議的方面,因為它在
短期內未能阻止種族清洗,而且可能加劇了種族清洗( Wheeler
2000 : 268 )。
B. 科索沃案例
 轟炸行動的開始促使塞爾維亞軍隊加強和加速種族清
洗,大規模難民逃離科索沃以及後來發現的屠殺證據
就說明了這一點( Wheeler 2000 : 269-71 )。

 這給北約帶來了壓力,迫使其加強轟炸行動,導致民
用基礎設施遭到攻擊,平民生命損失增加(同上:
271-3 )。

 相稱性和有效性標準尚不清楚;惠勒的結論是「北約
採取了預防性行動,這樣做是正確的,但它採取了錯
誤的手段」(同上: 284 )。
B. 科索沃案例
 最具爭議的遺產是缺乏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中國和俄羅斯
明確表示他們將否決任何授權軍事力量的決議( Wheeler
2000 : 261 )。

 北約聲稱,由於先前的聯合國決議,它擁有幹預的合法權力,
但這種觀點並未被廣泛接受:例如,德國參與了這場行動,
但不希望它為未經授權的干預開創先例(同上: 262 ) 。

 科索沃的干預說明了這一體系的缺陷,在該體系中, (a) 國際
法律授權被認為非常有利於減少對自身利益的擔憂,但 (b)
聯合國安理會往往無法或不願意授權幹預行動,以應對大規
模侵犯人權的行為。人權(同上: 293-4 )。
A. 保護責任
 保護責任( RtoP )在 2005 年聯合國高峰會上被各國元首一
致接受,其基礎是以下原則:

 1 )國家負有保護本國人民免於種族滅絕罪、戰爭罪、種族清
洗和反人類罪四種罪行的首要責任。

 ( 2 )國際社會有責任協助國家履行此一責任。

 (3) 如果一國明顯未能保護其人民免於四種罪行中的一種或多種
的侵害,國際社會有責任根據《聯合國憲章》採取及時、果斷
的行動( Bellamy 2010 : 143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