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2

單元 3

1
第 2 章
外力衝擊與內憂

2
第2節
兩次鴉片戰爭

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與
鴉片輸入中國有何關係?
 19 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在
印度的鴉片倉庫 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
有甚麼影響?

3  圓明園海晏堂的殘跡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1)

1 英商輸入鴉片
清初以來,我們每年都由中國大
量進口茶葉、絲綢等貨品,但我
們的毛織品卻在中國滯銷。
毛織品

英國 茶葉、絲綢等 清朝
英國商人

出口到中國
英國對華貿
易出現嚴重 逆差是指入口的 由中國進口
逆差 商品貨值高於出
4
口商品的貨值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1)

1 英商輸入鴉片
毛織品在中國滯銷, 中、英、印三角貿易示意圖
於是我們英國東印度
公司走私印度出產的
鴉片到中國。原來這
門生意有利可圖,更 
 把印度種
把印度種
可扭轉我國對中國的 植的鴉片賣
植的鴉片賣
貿易逆差。 到中國
到中國


 以賣鴉片
以賣鴉片

 英國商人
英國商人 所得白銀購
所得白銀購
把英國的毛織
把英國的毛織 買茶葉等商
買茶葉等商
品賣到印度
品賣到印度 品運回英國
品運回英國

英國東印度公司
5 代表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1)

1 英商輸入鴉片
? 鴉片輸入中國數量統計( 1818—1838 年)
根據統計數
據, 1818 年至
1838 年間,鴉
片輸入中國的數
量呈甚麼趨勢?

英國東印度公司
代表 
A. 維持平穩 B. 大幅增加
6
答案: B C. 起伏不定 D. 持續減少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1)

1 英商輸入鴉片
• 道光帝時,鴉片輸入量急劇增加,中國對英國
貿易由順差變為逆差。

< 由於本朝入口英國商品的總
貨值高於出口到英國商品的
總貨值,因此我們需要支付
白銀以填補貨值差額。

中國商人 英國商人
7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2)

2 林則徐禁煙
• 道光帝時,輸入中國的鴉片持續增加,造成
白銀大量外流,嚴重打擊國家經濟。
我們交稅時,需要把銅錢兌
換成白銀。白銀外流,導致
「銀貴錢賤」,令我們需要
用更多銅錢兌換白銀,間接
越來越多百姓拖
加重了我們的稅務負擔。
欠賦稅,令朝廷
收入減少。
白銀
外流

百姓無力
銀價 負擔賦稅
百姓 官員
8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2)

2 林則徐禁煙
• 吸食鴉片的風氣日盛,既損害國民健康,也
敗壞社會風氣。 不少人只顧抽鴉片
為了抽鴉片煙,這
煙,不理會家人和
些煙民不惜販賣妻
吸食鴉片很容易上癮, 生計。
女,作奸犯科。
而且難以戒除。

 吸食鴉片者
9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2)

2 林則徐禁煙
?
以下名為「煙之牢籠」的漫畫,
帶出了甚麼訊息?(可選多項)

A. 清廷生產大量鴉片
B. 吸食鴉片者遍及各階層
C. 吸食鴉片者失去活動能

D. 吸食鴉片者無法擺脫煙

答案:
E. 吸食鴉片者會被監禁
B、D

10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2)

2 林則徐禁煙
• 清廷官員對如何應對鴉片問題意見分歧。
部分官員主張禁煙。 本朝禁止鴉片入口,但無
法禁絕鴉片走私活動。究
准許鴉片入口和 竟朕應否厲行禁煙?
公開買賣,但要
徵收重稅。 鴉片會為中國帶來禍
害,須禁絕入境。
把國內種植鴉
片合法化,藉
以與外來鴉片
競爭,遏制白
銀外流。 下令吸食鴉片者戒絕,
否則處以重刑。
11 弛禁派 嚴禁派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2)

2 林則徐禁煙
假如你是朕,你會 
採納弛禁派還是嚴 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弛禁派:鴉片問題泛濫全國,難
禁派的主張?為甚 以在短期內解決。禁絕鴉片只會
麼? 引起社會各階層不滿。因此,應
道光帝 先透過徵入口稅和容許國民種植
等措施,解決白銀外流的問題,
投票站 繼而逐步引導社會大眾戒除鴉片

假如你是道光帝,你會聽從哪 •嚴禁派:鴉片除了導致白銀外流
一方的建議? ,亦會敗壞社會風氣,甚至削弱
A. 弛禁派 B. 嚴禁派 軍隊戰鬥力,因此朝廷必須嚴禁
鴉片。鴉片合法買賣不但無法阻
票數: 票數: 止走私活動,更可能加劇吸食鴉
片的風氣。
12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2)

2 林則徐禁煙
• 嚴禁派中,以林則徐的態度最為堅決。
• 他多次上書道光帝,請求嚴禁鴉片,獲
道光帝任命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
陛下,請嚴禁鴉片輸入,否
則鴉片會禍害國家百姓,
中國將再無可用之兵,亦無
可作軍餉的白銀。

13
道光帝 林則徐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3)

3 戰爭導火線 虎門銷煙
• 1839 年,林則徐到達廣州,迫令外商交出鴉片,
並要求他們簽署不再販運鴉片的保證書。
假如你們再販賣鴉片, 我們承諾不再
屆時將「貨盡沒官,人 外商 販運鴉片。
即正法」。

林則徐
14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3)

3 戰爭導火線 虎門銷煙
我們可以交出 • 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
鴉片,但不會 只繳出鴉片,但拒絕簽
簽保證書! 保證書,並率領英商退
往澳門。

義律

假如英商堅拒交出
鴉片,我們將繼續
封鎖英國商館。

15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3)

3 戰爭導火線 虎門銷煙
我把繳獲的二萬多箱鴉片,集 銷煙步驟
中在虎門銷毀。為免不法之徒  在海邊掘池塘,注入海
從殘留物中再度提煉出鴉片, 水和鹽。
我會用特殊方法銷毀鴉片。

 把鴉片倒進池塘後,再
倒入石灰,使池水產生化
學反應,溶解鴉片。

 鴉片銷毀後,打開水
閘,讓渣滓流入大海。
林則徐
16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3)

3 戰爭導火線 林維喜案
• 同年,林維喜案使中、英關係越趨緊張。

我在九龍尖沙
咀村毆斃了村
民林維喜。 既然英方不合作,
我們就驅逐澳門的
英商!
英國水手

林則徐

請英方交出殺害
林維喜的兇手。 中、英關係
越趨緊張
林則徐 不行!
17
義律
一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3)

3 戰爭導火線 林維喜案
• 義律要求英國出兵來華協助,英國政府最終同意,
戰爭因此爆發。

為了保護我國國民生命
和維持我國在華利益,
請政府出兵中國!

英國國會投票結果
贊成出兵: 271 票
反對出兵: 262 票
義律
通過
18
二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4)

1 清廷戰敗求和 英軍進逼天津?現把林
則徐革職,並派琦善到
廣州與英人談判。

 英軍北上 道光帝
1840 年,英使 攻陷浙江定
懿律率領軍艦抵 海,直逼天
達廣東,封鎖珠 津。
江港口。
19
二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4)

1 清廷戰敗求和
• 1841 年 1 月,義律對外宣稱與琦 據說琦善與義律私訂
善達成和議,並派兵佔據了香港島。 了《穿鼻草約》,內
容包括割讓香港島、
賠償煙款等。有學者
質疑《穿鼻草約》只
香港島
是義律的謊言。

1841 年 1 月底,英軍在現今香港島的
水坑口街 (Possession Street) 附近登
陸。“ Possession” 有「佔領」的意
思。
20
二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4)

1 清廷戰敗求和
• 道光帝大怒,將琦善革職,改派 清軍軍備落後,完全
不是我軍對手。這幅
奕山應戰,卻被英軍打敗。 油畫顯示了雙方海軍
的差距。
清朝水師使用木製帆船,以
清朝水師使用木製帆船,以
人力划槳推動,船上的火炮
人力划槳推動,船上的火炮
射程短、命中率低。
射程短、命中率低。

英軍
英國海軍配有數
英國海軍配有數
艘以蒸汽推動的
艘以蒸汽推動的
輪船。船上的火
輪船。船上的火
炮射程遠、命中
炮射程遠、命中
21 率高。
率高。
二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4)
鴉片戰爭
地圖 形勢圖
1 清廷戰敗求和

後來,英廷派我
增兵中國,以擴
大戰果。

樸鼎查
 清廷無力抵抗
,只好派耆英、伊 鴉片戰
里布為代表,向英 爭

方求和。 畫

 英軍攻陷廈門、上
海等地,進逼南京。
22
二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5)

2 《南京條約》
• 1842 年 8 月,清廷與英國簽 《南京條約》
複製本 
訂《南京條約》,戰爭結束。

伊里布
伊里布 中國近代史上
第一份不平等條
樸鼎查
樸鼎查 耆英
耆英 約

23  描繪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情形的西方畫作
二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5)

2 《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主要內容
•割讓香港島予英國;
•向英國賠償二千一百萬銀元;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作通商口
岸,並准許英人在上述口岸自由貿易、居住和
派駐領事;
•英國貨物進出中國的關稅由中、英協定。

24
二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5)

2 《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英軍進攻路線及《南京條約》
失地、開放港口圖 ( 1840—1842 年)

《南京條約》開放的
「五口通商」:
廣州、廈門、福州、
寧波、上海
上海

寧波
《南京條約》割讓的
地方:香港島 福州

廈門
廣州
香港
25

二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5)

3 條約附件

清廷與我國簽訂《南京條約》後,又跟我們
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作為《南京條約》的附件。我國從中獲得
「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樸鼎查

領事裁判權 片面最惠國待遇
英國人在中國犯法, 日後中國與其他國家簽訂
由英國駐華領事按本 條約,給予她們利益,英
國法律審理。 國可同樣享有,但中國不
能從英國獲得同等待遇。
26
三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46)

1 喪失國家主權

本朝戰敗後,被迫
簽署《南京條約》
及其附件,割讓 損害清朝
香港島予英國。 領土主權

道光帝
27
三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46)

1 喪失國家主權
這些條約給予英國種種特權,損害
了本朝關稅、司法等主權的完整。

開放通商 領事
口岸 裁判權
道光帝
關稅共同協定 英國

美國、法國仿效
英國,與清廷簽
署類似條約,獲
得特權。 1844 年,美國與 1844 年,法國
清廷簽訂《望廈 與清廷簽訂《黃
條約》 埔條約》
28
三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46)

1 喪失國家主權

中國
國際地位

清廷腐敗無能
軍事疲弱 中國淪為
列強侵凌的對象
第一次鴉片戰爭暴露
了清廷衰弱的一面。
以後可以用武力脅迫
清廷給予各種權益。
西洋軍官
29
三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46)

2 打擊社會經濟 洋貨牙粉牙藥
洋貨牙粉牙藥 煙筒
煙筒
• 清廷被迫開放五口通商,
又喪失關稅自主權
→ 大量廉價洋貨湧入,
打擊本土工商業發展。
英國輪華棉紗棉布總值
173 萬英鎊

33 萬英鎊

 1870 年代的廣州街景 當時有不


30 1840 年 1845 年 少專賣洋貨的店鋪和鴉片煙館
三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46)

2 打擊社會經濟
• 外商繼續走私鴉片入中國,嚴重損害國民
健康,亦加劇白銀外流,造成物價飛漲。
• 清廷為償還巨額賠款,不斷加徵賦稅。
物價飛漲,朝廷又
加徵賦稅,令我們
的生活更為困苦。

1800—1839 年 1840—1860 年
間 間
年均輸入 年均輸入
12 900 箱 43 700 箱 百姓
31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7)

1 入城問題
• 《南京條約》規定英人可在通商口岸居住行
走,但廣州民眾激烈排外,堅拒英人入城。
《南京條約》不是容許我
們入城的嗎?廣州人憑甚
麼禁止我入城?

廣州城

英國商人

32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7)

1 入城問題
• 英國領事多次與兩廣總督葉名琛交涉,
葉名琛卻無視對方的要求。

《南京條約》列明英人可以
入城,但廣州民眾堅拒英人 中英關係
入城,這樣做於理不合! 再度惡化
英國領事

本官並非不想履行條約,
只是廣州城內羣情洶湧,
本官亦無能為力。

33 葉名琛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7)

1 入城問題

假如你是葉名琛,你會
怎樣處理入城問題? ?


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我會一方面要求英方暫緩入城,另一方面向廣州民眾解釋朝
廷已在《南京條約》中承諾讓英人入城,請求民眾為國家利益,切勿
生事,並指出英人入城只為方便經商,並無傷害居民的意思。)

34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7)

2 修約問題
•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法、美等國對
所得在華利益仍感不足。
• 《南京條約》未有處理鴉片問題。

只要加開商埠,就可 鴉片還未可以在華
只要加開商埠,就可
以提高對華的貿易額 合法販賣,是鴉片
以提高對華的貿易額
。 貿易發展的障礙。

35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7)

2 修約問題
• 1854 年,英國聯同美國、法國,向清廷
提出修約要求,卻遭清廷拒絕。
英、美、法要求修約經過
中、美《望廈條 英國同美國、
清廷拒絕
約》有「十二年 法國一同提出
修約
修約」的規定。 修約。

英國按「最惠國 1856 年,《南


待遇」,要求同 京條約》訂立
引發
享此權利。 已滿十二年。
戰爭危機
36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7)

3 戰爭導火線 亞羅號事件
• 1856 年,廣東水師巡查船隻時,在商船「亞羅號」上尋
獲違禁品,於是扣押船隻和涉案的中國水手。

這艘船涉嫌走私違
禁品,快把船與船
員扣押!

37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7)

3 戰爭導火線 亞羅號事件

亞羅號受英國保護,廣東水師
竟然扯下船上懸掛的國旗!我
要求清廷釋放船員和道歉!

英國領事 我們可以釋放船員,但我們沒有
侮辱貴國國旗,因此不會道歉。
葉名琛

英艦於是炮轟廣州,
廣州民眾則焚燒外國
商館報復。
英國以此為
藉口出兵侵華

38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 (P.148)

3 戰爭導火線 西林教案
• 1856 年,法國馬賴神父潛入廣西西林縣傳教,
被當地知縣逮捕處死。

你們這樣殺害馬賴神父,實在太
過分了!立刻懲兇和賠償!

法國領事 馬賴神父到內地傳教,
違反本朝法律,恕我無
法接受你的要求。

清朝官員
法國藉機派兵,
參加英國的侵華戰爭
39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8)

1 清廷戰敗求和 英、法聯軍直
英、法聯軍進攻路線圖 迫天津?快派
( 1857—1860 年) 遣使者向他們
求和!

1858 年,聯軍攻
陷大沽炮台,直迫 咸豐帝
天津。
1857 年,英、法聯軍
攻陷廣州,葉名琛被俘

40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8)

1 清廷戰敗求和
• 1858 年,清廷求和,與英、法分別簽訂《天津
條約》。

清廷代表 英國代表 法國代表

41  描繪清廷與英、法代表簽訂《天津條約》情形的西方版畫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8)

1 清廷戰敗求和
• 1859 年,清廷與英、法因換約問題再次爆發戰爭。

我方軍艦來華換約,途經大沽
時,被駐守當地炮台的清兵開
炮攻擊,實在太過分了!

英國使者 本朝曾要求英、法使者經北塘登
陸,但他們偏要強行駛入正在布
防的大沽,挑起衝突。

清朝官員
英、法聯軍
再度侵華
42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8) 英法聯軍之役
地圖 形勢圖

1 清廷戰敗求和
英、法聯軍進攻路線圖 英、法聯軍進
( 1857—1860 年) 攻京師了,快
逃往熱河!

 聯軍攻陷天津,繼
而佔領北京。
英國旗
英國旗 咸豐帝

1860 年,英軍強佔九
龍尖沙咀一帶。
英法戰艦
英法戰艦
 英軍攻陷天津北塘
炮台

九龍半島
九龍半島
43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8)

1 清廷戰敗求和

英、法聯軍

 描繪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城的西方畫作
44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48)

1 清廷戰敗求和
• 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進入圓明園搶掠,最後縱火
把它燒毀。
• 清廷分別與聯軍簽訂《北京條約》,戰爭才告結束。
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
卻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
法聯軍搶掠、焚毀。其中,海
晏堂水力鐘的十二生肖銅像,
部分至今仍下落不明。

 水力鐘上的牛首、
45  圓明園海晏堂殘跡今貌
虎首銅像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50)

2 《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主要內容
•增開商埠;
•英、法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內河航行;
•外國人可在內地通商、遊歷和自由傳教;
•對英國賠償四百萬銀兩,對法國賠償二百萬銀
兩;
•中國須與英、法兩國共同協定關稅;
•鴉片改稱「洋藥」,允許納稅進口中國;
•容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46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50)

3 《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主要內容 皇上前往熱河時,
•履行《天津條約》; 我留在京師與英、
•增開天津為商埠; 法兩國談判,簽訂
•割讓九龍半島(尖沙咀至界限街 《北京條約》。
一帶)予英國;
•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分別增至八
百萬銀兩;
•准許招募華工出國。

恭親王奕訢
47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51)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失地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及開放港口圖( 1858 、 1860 年)
增開商埠的地理位置,與
牛莊
《南京條約》的有甚麼不同?
?
天津
登州

南京 鎮江
答案: B
漢口
九江

A. 深入黃河流域 淡水
B. 深入長江流域 潮州
台南
C. 集中在東北地區 九龍半島
南部
48 瓊州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50)

3 《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把
界限街以南的九
龍半島地區都割
讓予英國。

49
五 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P.150)

時間線:兩次鴉片戰爭的歷程
清廷戰敗,簽訂 西林教案、亞羅號事件發
《南京條約》。 生,英、法藉詞出兵。
清廷戰敗求和,
林則徐禁煙、林 英國進入廣州城 分別與英、法
維喜案發生,英 被拒,問題一直 第二次鴉片 簽訂《北京條
國藉詞出兵。 未能解決。 戰爭爆發。 約》。
1839
1840

1843

1854
1855

1856
1841

1842

1857
1858
1859
1860
英艦抵華, 中英簽訂《南京 英、美、法提出 因換約問題,
第一次鴉片 條約》附件。 修約要求被拒。 戰事再起。
戰爭爆發。
清廷分別與英、法簽
50 訂《天津條約》。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1)

1 主權喪失
•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令清廷喪失更多司法
和關稅的自主權。
• 列強加緊以這些先例為藉口,向清廷強索利益
→ 中國的國際地位下降。
《天津條約》把領事裁判權擴大
至民事和刑事案件,以後我們就
更難制裁犯法的洋人了。
清朝官員
在洋人參與協定下,本朝關稅低至
百分之五。洋貨轉售內地時,亦只
需加徵百分之二點五的子口稅。
51 中國商人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1)

1 主權喪失
• 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增加,並且
向內陸延伸。 中國門戶大開,
國防形同虛設
• 外國商船和軍艦可在內河航行。
外國兵艦、船隻在
長江上航行 

52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1)

2 領土淪喪
• 根據《北京條約》,清廷把九龍半島南部
割讓給英國。
•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強迫清廷簽訂
多項不平等條約,吞併東北和西北大片土
地,進一步破壞中國領土完整。

要不是我國居中調停,
本朝剛敗於英、
英、法兩國不會這樣輕
法聯軍,無力拒
易停戰。所以,清廷必
絕俄國的要
須酬謝我國。
求……

53
清朝官員 俄國代表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1-152)
俄國侵略
中國圖
2 領土淪喪 地圖

俄國侵略中國領土圖( 1858—1864 年)
1864 年,俄國佔據
巴爾喀什湖以東及 1858 年,俄國獲得黑龍江以北
以南的四十四萬平 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方公里領土。

1860 年,俄國割佔庫頁
島和烏蘇里江以東四十
萬平方公里領土。

54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2)

3 經濟受挫
• 清廷被迫開放多處商埠,令洋貨大量
湧入中國,打擊本地工商業發展。
低關稅的環境令洋貨
我們的貨品可以運到華北、
能以低價大量傾銷。
長江流域以至台灣銷售,銷
這樣下去,土貨怎能
量定能節節上升!
跟洋貨競爭?

英國商人

清朝
55 中國商人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2)

3 經濟受挫
• 《天津條約》訂明鴉片可合法進口中國,並能自
由買賣,加劇白銀外流情況。
• 清廷為支付條約賠款,不斷加重賦稅,導致民生
更加困苦。 鴉片合法化後,我們更
容易買到鴉片,促進煙 白銀外流加劇導致
館的發展。 「銀貴錢賤」,加
上朝廷加徵賦稅,
我們的生活比以前
白銀外流 更難捱了。
加劇

56 百姓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2)

4 社會動盪
• 鴉片流毒中國越趨廣泛,嚴重損害國民健康。

隨着鴉片合法進口中國,
鴉片的流布更趨廣泛!

有洋人估計,鴉片
吸食者佔全國成年
人口的一半。

57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2)

4 社會動盪
焚燒教堂

天津教案( 1870 年)

《天津條約》規定外 殺害教士
國傳教士可在中國傳
教,而地方官員須保
護教士和教徒。

部分傳教士和教民藉 教會與民眾的矛盾日深,
此專橫不法。 教案接連出現。

58 傳教士或教徒與民眾發生衝突的案件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P.152)

4 社會動盪
• 《北京條約》准許洋人招募華工出國,導致不少
百姓被販賣到外國做苦工,生活苦不堪言。
 晩清時到美國採礦的華工
當時有不少百姓
被拐騙、擄掠出
國做苦工,俗稱
「賣豬仔」。

59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比較表:兩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之役)
年份 1840—1842 年 1856—1860 年

交戰國家 清朝 英國 清朝 英國、法國

背景 鴉片問題 廣州入城問題、換約問題

導火線 虎門銷煙、林維喜案 亞羅號事件、西林教案

清廷戰敗,簽訂 清廷戰敗,簽訂《天津條
結果
《南京條約》及其附約 約》和《北京條約》

60
六 戰爭及條約的影響
比較表:兩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之役)
割地 香港島 九龍半島南部

平 賠款 2 100 萬銀元 英、法各 800 萬銀兩

條 開放 5 個,集中在長江以南 11 個,分布在南北沿海及長
約 通商口岸 的沿海地區 江沿岸
主 • 內河航行權
要 • 中、英共同議定關稅 • 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內 列強所獲
• 領事裁判權 • 外國人可到內地遊歷、經
容 其他特權
• 片面最惠國待遇 商、傳教
• 中、英、法共同議定關稅
61
 第 2 節完

6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