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2

现代汉语教学法

Teori Pembelajaran Bahasa


Mandarin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
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语言的基本特征

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 符号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的物质形式是
声音,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集合体。
( 1 )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掌握音义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 2 )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分支系统。如汉语的语音、词汇、语

和汉字。
( 3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
2.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根据瑞士语言学家素绪尔( F.de Sausure )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
则系统;言语是语言的表示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
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 1 )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

语言。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
( 2 )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

3. 语言有生成性
 语言有极大的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汉语形式。
由音位到语素到词到句子,层级递增。
( 1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的能力,而不只是教
会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
( 2 )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要着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则。
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活动进行表达和理解。表达往
往采用读和写,理解往往采用听和读的方式。
( 1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进行交际的能力。
( 2 )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技能课的特点。把知识转化技能并形成交际
能力。
5.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 1 )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学中通过各
种渠道介绍汉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
( 2 )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堂中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
学生用汉语进行理解和表达。
6. 语言产生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 世界上语言有 5000 多种,各种语言间有一定的“不同的特征”。
 语言大体上是按民族来划分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社会
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形成了语言不同的特点。语言离不开民
族或社团的文化。
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并反应文化,成为文化的载体。理解
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规约和社会习惯。
 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的因素。
7.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

理基础。
( 1 )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 2 )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 3 )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性质,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和规律,
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 乔姆斯基本在 60 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区分“语言能力”和
“语言表现”。
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
规则体系。
 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
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它由海姆斯
提出来的。
 交际能力即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的
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则。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 D.H.Hymes )进一步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
 语法性——指语法上是否正确;
 可接受性——在交际中能否被接受;
 得体性——在一定的语境中是否恰当,是否合乎社会文化习惯;
 现实性——是否是现实中常用的。
 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 M.Canale )等,于 1983 年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方
面:
1. 语法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地掌握,掌握听说读写技能,造出合乎
语法的句子。
2. 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环境中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
3. 话语能力——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4. 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地处里语言的能力。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 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为语言结构。
 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用语言做事,或者说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是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外
汉语教学的两项主要内容。
 韩礼德认为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掌握了七种功能:
1.工具功能——用语言表达愿望、要求。
2.控制功能——用语言支配或控制别人的行为。
3.交往功能——用语言与别人交际。
4.表达个体的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个性、感情,发现自我。
5.启发功能——用语言询问以认识周围世界。
6.想象功能——用语言创造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7.信息功能——用语言传递信息(掌握最晚的功能)。
 韩礼德把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三种:
1.观念功能——表达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
2.交际功能——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
3.话语功能——使语言的组成部分连贯衔接。
练习
1. 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该从哪里开始?
2. 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为对象。
3. 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
4. 语言课要充分体现……
5. 语言是人类多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
6. 语言能力是……,是由……提出来的。
7. 交际能力是…… , 包括……
8. 交际能力是由……提出来的。
9. 海姆斯进一步提出了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是:……
10. 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概括了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是:……
11. 语言结构是……
12. 语言功能是……
13. 韩礼德认为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掌握的功能是……
14. 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
15. 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是……
合作原则
为了解决“怎样就知道话语的非自然意义”的问题,美国语言学家兼哲
学家格赖斯( Grice )于 1967 年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他提出“合作原
则”,包括四项准则:
1. 质的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或缺乏足够证
据的话;
2. 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不要超出需要
的信息;
3. 关系准则——所说的话必须有关的,要切题;
4. 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有条理,简练。
在会话的过程中,说话人并不是不能违反准则的。有时说话人会故
意在表面上违反这些准则,其目的是要引起听话人的注意,要求听话人
对他所说的话不要做一般的理解,而要懂得其中的隐含意义,猜测出说
话者违反准则的意图。
1. 违反质的准则的会话含义
A :我们今晚叫老李出来喝酒,怎么样? B :他家有个母老虎。

B 的话显然不是说小李的家里有一只母老虎,这里的母老虎是指老李的妻子。
B 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他是想通过违反质的准则,然 A 从中
推导出这样的隐含意思:老李的妻子不让老李出来喝酒。
违反质的准则就是言过其实。除了说谎,说话人多半会使用反语和夸张等
语用修辞手段来让听话者从推导出它的隐含意义。
2. 违反量的准则的会话含义
A :你到哪里去了? B :出去了。

B 的回答太简单了,他本来可以说得稍微详细一些,但他没有这样做。
这是他故意违反量的准则,想让对方感到他不愿意详细作答,隐含了“我
不想告诉你”,或者“我去哪里和你无关”,或者“你别管闲事”等意思。
3. 违反关系准则的会话含义
A :你今晚打算干什么? B :我头特别痛。

B 没有直接回答 A 的问题,而是说了一句表面上和 A 毫无关系的话作为


回答。这时 B 故意违反了关系准则,只说头很痛,从而让 A 明白,她今
晚不打算做任何事情。

4. 违反方式准则的会话含义
A 对 B 说:“我们明天补课。”
1. 美国语言哲学家…… 提出了“合作原则”。
2. 孩子吃了苹果,却对妈妈说:“不是我吃的。”这句话中的孩子
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3. 甲问乙:“你明天的飞机几点起飞?”乙说:“大概是明天上午
吧。”对话中的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4. 甲问乙:“你明天来吗?”乙说:“你这个人真好。”对话中的
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5. 甲对乙说:“明天派车去接三个医学院的学生。”这句话中的甲
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礼貌原则

会话的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 , 人们必须
与别人交流、交谈以获取信息 , 获得知识 , 达到各种目的 . 为了取得交际
成功 , 人们必须在与他人交谈中采用一些重要的会话策略。
美国哲学家兼语言学家格赖斯( Grice ) 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
英国学者利奇( Leech )等语言学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 提出了会话
的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 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
会活动 , 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大多数情况 , 人们说 话
交际是由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 一种语言行为必定是一种社会行为 。在
交际中我们就必须考虑社会所能接受的各种因素 , 使用恰当的语言 , 规避
不礼貌的话语 , 避免在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不快与误解。
在实际语言交际中,人们常常处于某种礼貌或其他目的,故意违反合作
原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让听话者去领会。对此,英国学者利奇提出了
礼貌原则:
1. 得体准则( Tact Maxim ):在会话中尽量让别人少吃亏,多得益;
2. 宽宏准则( Generosity Maxim ):在会话中尽量使自己少得益,多吃亏;
例如:( 1 )你可以开我的车。
( 2 )再吃个面包吧。
3. 赞许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在会话中对别人少贬低,多赞许;
4. 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 ):在会话中对自己少赞许,多贬低;
A :你的表演真出色!
B1 :谢谢。
B2 :哪里 哪里,还需要多学习。
A :作为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接受这份小小的礼物。
违反礼貌原则:
A :作为我们的心意,请接受这份大的礼物。
A :你的表演真出色!
B :是的,真是这样。
5. 赞同准则( Agreement Maxim ):在会话中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

双方的一致;
A :刚才看的那个展览很有趣,你说呢?
B :不,一点意思都没有。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在会话中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增加双

方的同情。
A :英语是一种非常难学的语言。
B :确实是,但语法还不算太难。
1. 英国著名学者…… 等人提出了礼貌原则来补充会话原则。

2. 一位贵宾对负责接待的小刘说:“刘先生,这几个月你跑前跑后,真
太辛苦了。”小刘回答:“一点都不辛苦。只要您舒心,就是我最大的
荣幸。”小刘在这里运用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和……

3. 甲:“敢问您尊姓大名?”乙:“不敢。鄙人姓张,名云。”
这段话中双方都有意识地运用了礼貌原则中的赞许准则和……
4. 甲:“您所提的条件,有一些,我是同意的,只是对其中的一些条
款我还要在向上级请示一下。”乙:“我很高兴您能同意,希望能早
日达成协议。”对话中甲运用了礼貌原则中的…… , 减少了双
方的分歧。

5. 甲:“王主任,您看我的请调报告能批准吗?”乙:“咱俩可是老
交情了,走,我请你喝两杯去。”对话中乙运用了礼貌原则中的……
人们在交际中一般都应遵守以上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 ,从以上各项准则
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
1. 说话人说话时应尽量多尊重别 人;
2. 多给别人一些方便 ;
3. 尽可能多让自己吃一点 亏;
4. 使交际双方都感到受尊重 ;
5. 使对方获得对自己的好感 。
礼貌与文化

礼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我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就会发现华
人是很讲礼貌的,汉语中有许多表达方式是非常客气的。如对于别人的任何
帮助 ,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 ,都要说声 “谢谢”;对于自己的过失 , 无论事
大事小也要表示“ 道歉 ”,即使在家庭成员之间也是 “请 , 谢谢”不离口。
虽然讲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 , 但不同 的文化背景 , 不同的社会环境
存在不同的礼貌规范。中国人之间可以问年龄 、收入 、某物价值多少 等
问题 ,但在西方文化中一般不能问诸如此类的私人问题 ,因为这被认为
是不礼貌的。如果你确实想知道 ,你可以通过间接或婉转的提问来获取
信息。
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

 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影响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
 狭义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和培养的活动。
1.教育的作用
对社会来说,在于传授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知识、技能和为一定的社会所
需要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对个人来说,在
于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健全人的个性,是人类自身
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得以满足。

2.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科学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
 德育:指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 智育:是指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
力、
 体育: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组织管理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人

际交往能力。
美育:增强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并陶冶学生的
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与学习系统的文化
科学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
动。
 对教学活动规则的研究称为教学论。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
A.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真实接触客观事物,而是通过书本和课堂接受前
人总结的实践经验,形成基本认识,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去。
B.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
C.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不只是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而且是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
D.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要求,而是
在教师和刻本影响下进行的。
教学过程的模式
 传授式:即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模式。
代表人物一夸美纽斯( J.A.Comenius )。
过程:观察——记忆——理解——练习。

 活动式:即在教师辅导下,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模式。
代表人物 ---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 ( J.Deewey )。
过程: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的性质——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执行计划——检验与评价。
 发现式:即既主张学生学习最新的、系统的、有严密逻辑结构的科学知
识,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发展县知识,总结规律。
代表人物 ---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 J.S.Bruner )
过程: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
验证——作出结论。

 发展式:认为教育的过程不只是智育的过程,而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
展的过程。代表人物 ---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
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知识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集合的原则
5)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6)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7)直观性原则 8 )巩固性原则 9 )量力性原则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
 主要教学方法:
1. 以语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2. 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
3. 以顺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4. 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