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0

CHI1704 古典菁華導讀

《論語》

黃奕
yewong@eduhk.hk
《論語》一書的作者是誰?
《論語》一書中共有多少篇?
根據你的認知,描述孔子的外貌及性格。
一、《論語》其名的由來
•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
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卒,門
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 晉‧傅玄《傅子》:
「昔仲尼既歿,仲尼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
語》。」
一、 《論語》其名的由來
• 王充《論衡‧正說篇》:
• 「初,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

 從王充《論衡‧正說篇》 之辭,《論語》之名似乎到漢武帝時才由孔
安國、扶卿所定。

• 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七十子之徒,譽者或過其實,毀者或損其真,鈞之未
睹厥容貌,則論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
語》弟子問并次為篇,疑者闕焉。
 司馬遷《史記》書中已有《論語》一詞
一、 《論語》其名的由來
• 《禮記‧坊記》
「子云: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論語》曰:『三
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禮記》寫作年代雖未能確定,但當早於漢代
 從《禮記》文辭及成書年份佐證《論語》一書或書名非
漢代始有
一、 《論語》其名的由來
• 楊伯峻:《論語》的「論」是「論纂」的意思,《論
語》的「語」是「語言」的意思,《論語》就是把「接
聞於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
 論纂即滙集、編纂、編輯

 從《史記》、《漢書》及《傅子》之辭已見《論語》一
書,可知《論語》的名字於漢以前已確立,非為後人所定。
二、 《論語》的作者
• 班固《漢書》所載:「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卒,門人相與輯而論
纂。」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 愠:怨怒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
 患:擔心、憂慮 (《說文解字》:「患,憂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 不能:沒有能力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
 病:擔心、憂慮(《說文解字》:「病,疾加也。」)
二、 《論語》的作者
• 人名稱呼可見端倪
•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論語‧子路》)
•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
何有?」 (《論語‧雍也》)
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二、 《論語》的作者
• 人名稱呼可見端倪
•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論語‧子罕》)
 《說文解字》:「試,用也。」
 不試:不被重用
 藝,同「埶」, 《說文解字》 「埶,種也。」
 藝:技藝(名詞)掌握技藝(動詞)
「牢是誰?」
二、 《論語》的作者
•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論語‧子罕》)

• 「牢」為人名,姓琴,衛人,字子開(孔子弟子)
• 只稱其名,不稱其姓氏或字
• 字為表尊重而稱之
 此章可能出自琴牢之手,記述自己所聽到的孔子話語
 琴牢可能參與《論語》的編纂
二、 《論語》的作者
•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論語‧
憲問》

• 憲即原憲,字子思,亦即《論語‧雍也》「原思為之宰」的那位
原思(孔子弟子)
• 只稱其名,不稱其姓氏或字
 此章可能出自原憲之手,記述自己與孔子的對話
 原憲可能參與《論語》的編纂
二、 《論語》的作者
•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
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論語‧泰伯》

• 為曾子病中的說話
• 稱曾參為子,當為曾參弟子的記述
• 啟:打開、展開 (1) 掀開被褥; (2) 展開捲曲的手腳; (3) 視
• 《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原表示對政局的小心謹慎)
• 《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曾子以身體力行孝的見證、對弟子的教導提醒
二、 《論語》的作者
•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
《論語‧先進》

• 誾誾:和悅的直言勸告(說文解字》:「誾,和說而諍也。」)
• 行行:剛強的樣子
• 侃侃:和樂的樣子( 《玉篇.人部》:「侃,樂也。」)

 孔子對弟子的評價
 獨稱孔子弟子閔損為閔子
 閔子列於子路、冉有、子貢三人之前,年齡最長為子路,仕宦表現閔子
不及三人
 似為閔子弟子所記
二、 《論語》的作者
• 編輯《論語》一書,不僅孔子弟子,亦包括其再傳弟子

• 最後的編纂者應為曾子學生
楊伯峻指出:
1. 《論語》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且書中記錄曾子的言行相較其
他孔子弟子為多。
2. 曾子為孔門弟子中最年輕的一位
3.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
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
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 《論語‧泰伯》)
二、 《論語》的作者
•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
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
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 《論語
‧泰伯》)

1. 孟敬子是魯大夫孟武伯的兒子仲孫捷的諡號,亦即此記述寫於孟敬
子死後
2. 《論語》所載之事沒有比此更晚
 根據現時流通的《論語》內容推斷,《論語》的最終編定者為曾參
的學生
二、 《論語》的作者
• 《論語》成書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

• 現時學界普遍公認《論語》約於春秋戰國時期成書

• 為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滙集編纂。
三、 《論語》一書
• 語錄體散文

• 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一條即一章

• 集章為篇,篇、章之間沒有明確的先後順序
或因果關係,間有重覆出現的章節

• 通行的《論語》共分為二十篇

• 各篇篇名皆以該篇首章的首二字命名
三、 《論語》一書
• 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
第四、公冶長第五
• 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
第九、鄉黨第十
• 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衛靈公第十五
• 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三、《論語》一書
• 〈學而第一〉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公冶長第五〉
•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
也」。以其子妻之。

• 〈鄉黨第十〉
•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
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三、 《論語》一書
• 〈八佾第三〉
•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 〈季氏第十六〉
•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四、 孔子其人──── (1) 家世淵源
•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
夏,伯夏生叔梁紇。
• 魯昌平鄉陬邑即今日山東曲阜
• 叔梁紇時為陬邑宰
孔子──── (1) 家世淵源
•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
夏,伯夏生叔梁紇。
• 魯昌平鄉陬邑即今日山東曲阜
• 叔梁紇時為陬邑宰
孔子──── (1) 家世淵源
• 《孔子家語》:
• 孔子,宋微子之後。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讓弟厲公。弗父何生宋父周,
周生世子勝,勝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姓
孔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華氏之逼而奔
魯,故孔氏為魯人也。

 宋微子為商王帝乙的長子,周武王將其封宋,故又稱作宋微子。
孔子──── (1) 家世淵源

• 《論語‧微子》:
•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 微子因商紂的昏庸殘暴而離開商紂,助武王伐商;
• 箕子為商紂之叔父,屢勸商紂而不改,因見比干被殺,佯裝瘋狂,後為紂王
囚禁;
• 比干與箕子同為商紂之叔父,強諫,紂王怒之,欲以觀其是否具聖人七竅之
心而殺之,史載「剖比干,觀其心」
 於孔子的描述中宋微子與箕子、比干同為商朝仁義的表率。
孔子──── (1) 家世淵源

• 《孔子家語》:
• 孔子,宋微子之後。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讓弟厲公。弗父何生宋父
周,周生世子勝,勝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
族,姓孔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華氏
之逼而奔魯,故孔氏為魯人也。

• 宋襄公:春秋五霸之一
• 以仁義之師見稱
孔子──── (1) 家世淵源
• 《孔子家語》:
• 孔子,宋微子之後。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讓弟厲公。弗父何生宋父
周,周生世子勝,勝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
族,姓孔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華氏
之逼而奔魯,故孔氏為魯人也。

• 五世親盡:五代後與初受封者親盡,需另成一支。《禮記‧喪服小
記》:「有五世而遷之宗,其繼高祖者也。」
• 孔父嘉,原為子姓,名嘉,字孔父。由此衍生孔氏一支。
孔子──── (1) 家世淵源
• 《孔子家語》:
• 孔子,宋微子之後。宋襄公生弗父何,以讓弟厲公。弗父何生宋父
周,周生世子勝,勝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
族,姓孔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華氏
之逼而奔魯,故孔氏為魯人也。

• 孔氏一脈遷魯的因由,亦為孔子為魯人的由來
孔子──── (1) 家世淵源
• 由是可知,何故孔子自稱為殷人之後。
• 從《孔子家語》的記述亦可窺見氏的產生、演變及孔氏的
由來。
• 孔子的家世淵源對孔子的影響亦可想見。
• 事實上,及至孔子父叔梁紇身份地位已大不如前。
孔子──── (2) 孔子出生
• 《史記‧孔子世家》:
• 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
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叔梁紇與正妻施氏共生九個女兒,皆無子,而其妾室生一子孔皮,
有腿疾,故向顏氏求娶女兒,結果顏徵在「從父命為婚」。
孔子──── (2) 孔子出生
• 《史記‧孔子世家》:
• 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
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何謂「野合」?
司馬貞《史記索隱》解釋:
今此云「野合」者,蓋謂叔梁紇老而顏徵在少,非當壯室初笄之禮,故云野合,
謂不合禮儀。故論語云「野哉由也」,又「先進於禮樂,野人也」,皆言野者
是不合禮耳。
• 笄: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行束髮插簪的儀式稱為「笄禮」。從此以後視為
成年,可以婚嫁。
• 男過 64 歲,女過 49 歲婚合皆為不合於禮
孔子──── (2) 孔子出生

• 《史記‧孔子世家》:
• 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 老夫少妻,加上叔梁紇無子的背景,可知二人結合定以求子為重,故
「禱於尼丘」的行徑就顯得非常自然。
• 叔梁紇老來得子,完成家族使命,亦因「禱於尼丘」後而生,故孔子
字仲尼。
孔子──── (2) 孔子
出生
• 《史記‧孔子世家》
• 「丘生而叔梁紇死,葬於防
山。」
• 「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
容」

 孔子三歲,叔梁紇便去世
 孔子為其母撫養長大
 於《史記》記述中孔子好禮的
形象從小可見。
禮器的功用:俎豆
• 俎:為切肉用的几案,放置
祭牲的肉類

• 豆:豆專門用來盛放醃菜、
肉醬等調味品的器皿。《周
禮˙天官˙醢人》:「醢人,
掌四豆之實」所謂的豆實就
是諸種肉醬、肉汁、醬菜、
即今日的菜盤。
孔子的外表
• 《史記‧孔子世家》:
• 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
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
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 圩的意思是中間低而四周高起,如同丘谷
一般,於孔子頭上即有圩,而其亦因而名

孔子的外表
• 《莊子‧外物》: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於
彼,修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視若營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老
萊子曰:「是丘也,召而來!」仲尼至。

• 「修」即修長之意,「趨」同「促」即短的意思,意即上身修長,下
身較短;
• 「末僂而後耳」,「僂」背微曲之意,「後耳」即靠後的耳朵。然於
此段記述中同時指孔子「視若營四海」,展現孔子的氣度與形態的落
差。
孔子的外表
• 《史記‧孔子世家》除記述孔子頭上的特徵外,亦記述其長大後的身
高,謂
• 「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 九尺有六寸 (221cm/183cm/191cm)
• 孔子身高別於常人,故被稱「長人」。
試找出此三章的共通點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學而》)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
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
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
「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
5 分鐘閱讀
「概述大意、找到共通點」
分析三章所言「信」之不同?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學而》)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
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
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
「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
5 分鐘討論
分析三章所言「信」之不同?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
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 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儀。君子:有
德之人。不
• 重:不莊重。
• 學則不固:「固」有「鞏固」、「固陋」兩解。「學則不
固」有兩解:一、即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二、學了就
不會閉塞淺陋。
• 主忠信: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
• 無友不如己者:不會跟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
憚改。」(《論語‧學而》)

• 重:莊重,包含衣飾 ( 外表 ) 、言語、行為
• 威:尊嚴
 別人對自身的敬重、個人價值觀體現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
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
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 「君子不重則不威」:對「禮」的重視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
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 別人對自身的敬重、個人價值觀的體現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論語‧八佾》)
佾:古代樂舞的行列。行數、人數縱橫皆相同。舞蹈用佾
的多少,代表地位等級的不同,天子八佾、諸侯六、大夫
四、士二。
季氏為卿大夫應用四佾,卻逾距用八佾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
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論語‧
子路》)
 切切:情意真誠懇切
 偲偲:互相責勉
 怡怡:和悅、順從的樣子
•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 文:知識
 朋友的作用、意義:助自身實踐仁義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
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論語‧子罕》)
 法語:合情理之規勸
 君子交友能互相砥礪、提醒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
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論語‧顏淵》)
 崇德:崇,高峻的,引伸提高
 徒義:弘揚道義
 主忠信:以忠誠信實為主,即彰顯品德。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
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 誰人「主忠信」?
• 「主忠信」的對象是誰人?
• 如何用前文後理輔助理解「主忠信」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 誰人「主忠信」?
 君子,按楊伯峻注釋「君子一詞一直貫串到末尾。」
• 「主忠信」的對象是誰人?
 君主?朋友?家人?
• 如何用前文後理輔助理解「主忠信」
「主忠信」是君子需恪守的道德要求
 「主忠信」也是擇友的基礎
子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 「改之為貴 」
論信一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
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 「主忠信」的「信」是:誠信
• 君子個人道德要求(待人接物、立身處世的態度)
• 君子擇友基礎(對友的要求)君子之交「忠信」為基礎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
乎?傳不習乎?」
 忠信是對個人道德原則的堅守
論信二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
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
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
立。」(《論語‧顏淵》)
• 此章中「信」的對象是誰?
 人民
• 誰人建立「民信」?
 為政者
• 「信」是否重要?你如何得知?
 通過比較「糧食」、「軍備」、「民信」的重要性(比較法)
論信二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
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
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 「軍備」、「糧食」、「民信」何者最難做好?
• 軍備、糧食為實,民信為虛
• 民信比生死更重要,是否可以妄顧百姓之生死?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
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
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正直正當),則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誠懇信實),則民莫敢不用情(真摯說實話)。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
矣,焉用稼?」(《論語‧子路》)
圃:蔬菜
民信的表現
襁負:以布幅束幼兒於背上
論信二
•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
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
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
語‧顏淵》)

 以政治、國家層面談「信」
 此民信是立國之根本
 民信糧食軍備
 此「信」推動者是為政者,表現者是百姓,百姓的狀況亦左右國家的
存亡。
「信」:為政者百姓
論信三
•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
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
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
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
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
路》)

• 鄉黨:鄉里
• 弟:悌
• 果:果斷、堅決
• 硜硜:形容石頭互相撞擊的聲音(音:鏗);鄙陋而頑固的樣子。
楊伯峻:「這是不問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貫徹言行的小人啊」
• 斗筲:比喻才識器量狹小
論信三
•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
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
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
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
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
路》)

• 孔子此章指「信」是小人行徑,是否自相矛盾?
• 到底「信」是小人品德?還是「士/君子」的品德?
論信三
•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
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
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
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
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
路》)
治國、平天下
士(第一層):行為知羞恥;出使他國完成使命
齊家
士(第二層):宗族鄉里稱其孝順父母、恭敬尊長
修身
士(第三層):言而有信,行為堅定
 「言必信」屬個人修養,置於國家層面只自然為「小」
論信三
•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
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
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論語‧子路》)

 論語中的「小人」亦絶非只有一種
1.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唯利是圖小人
2.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正
直正當),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誠懇信實),則民莫敢不用情(真摯
說實話)。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論語‧
子路》)目光短淺、資質稍遜的普通人
3. 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
淵》)平民百姓
論信三
•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
下》)

• 大人:通達的人(楊伯峻《孟子譯注》:有道德的人)
 孟子對孔子之說補充
 「義」
論信
論信一 論信二 論信三
「信」執行者 君子 人民 士(第三層)
「信」的相關者 君子之友 執政者 只有自己
談「信」角度 君子之道 治國之道 個人(士)處世之
君子交友之道 道
「信」所涉範疇 中 大 小大
其他相關內涵 1. 君子交友相互 1. 民信為國之根 1. 只着眼個人修
輔助成全仁德 本 養,未能推而
廣之,只是小

2. 《論語》中小
試討論以下一章葉公與孔子所探討的重點是甚麼?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
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
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
論直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矣。」(《論語‧子路》 )
1. 黨:古代地方的組織名稱。以五百家為一黨。
2. 直躬:楚人。直躬:以正直之道持身。
3. 攘:盜竊。皇侃疏《論語》:「他人物來己家而藏隱取之 , 謂
之攘也。」趙岐注《孟子》:「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攘,
取也,取自來之物也。
4. 證:告發、檢舉
5. 隱:隱藏,不稱揚其過失
《韓非子》中的直躬
• 《韓非子‧五蠹》:「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
「殺之」,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
直臣,父之暴子也。

1. 謁:稟告、說明
2. 令尹:春秋時,楚國的執政官,相當於宰相。
3. 報:論罪處刑
4. 罪:獲罪

 指出直君曲父而獲罪的結局
 衝突下,直臣、暴子的矛盾存在
《韓非子》中的直躬
• 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
養也。」仲尼以為孝,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
也。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
異也,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1. 北:通「背」,違反、背叛
2. 舉而上之:推舉提拔
3. 姦:通「奸」,邪惡小人、犯法作亂的人;亂事、禍事
4. 上聞:向君主上達、傳布
5. 降北:投降、違背
6. 幾:希望
 「君之直臣,父之暴子」、「父之孝子,君之背臣」
以君主及臣民重視不同之利為出發點
針對君主所行──「匹夫之行」,終誤國家社稷
《韓非子》中的直躬
• 《韓非子‧五蠹》:
• 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為直於君
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 利用其父攘羊一事帶出,事君孝親的衝突
 斥責孔子之 / 儒家之言,對治國無益
 以法治國,明文規定

韓非子對直躬證父的看法是甚麼?
 直躬本以為「直」於君,卻遭罪;兩面不討好
 不否認直躬證父,而重在君主治國
《呂氏春秋》中的直躬
• 《呂氏春秋‧仲冬紀‧當務》:
• 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上執而將誅之,直躬者請代之。
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亦
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也。
孔子聞之曰:「異哉,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取名焉。」故直躬
之信,不若無信。

• 執:拘捕、捉拿
• 荊王:楚王
• 載:又、且
• 取名:求取名聲
• 直躬之信:比喻一種沽名釣譽的小信
《呂氏春秋》中的直躬
• 《呂氏春秋‧仲冬紀‧當務》:
• 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上執而將誅之,直躬者請代之。
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
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
也。孔子聞之曰:「異哉,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取名焉。」
故直躬之信,不若無信。

 《呂氏春秋》加插直躬被誅前言論、直躬的結局、孔子評價
 突出直躬為人,從而帶出對「信」的論述
 藉孔子言論談「信」
 帶出直躬之小信,不值得欣賞
《呂氏春秋》中的直躬
• 《呂氏春秋‧仲冬紀‧當務》:
• 楚有直躬者,其父竊羊而謁之上,上執而將誅之,直躬者請代之。
將誅矣,告吏曰:「父竊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而代之,不
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荊王聞之,乃不誅
也。孔子聞之曰:「異哉,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取名焉。」
故直躬之信,不若無信。

 《呂氏春秋》談直躬證父,焦點不在其證父是否「直」,而在
其證父的目的──「取名」
 《呂氏春秋》借孔子之言,展現直躬虛偽的信
《論語》中的「直」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矣。」(《論語‧子路》)
試用5分鐘討論何謂「直」?

1. 如果孔子要直接批評直躬,會如何評論?
2. 孔子所言「直」包括甚麼?
3. 告發 = 正直?隱暪 = 正直?
4. 孔子是否提倡徇私枉法?
《論語》中的直躬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矣。」(《論語‧子路》)

孔子沒有直接批評直躬
孔子按場景回應,指出孔子所認為的「直」
孔子:直躬不直(不認同直躬,即不認同葉公)
《論語》中的「直」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1. 攘:盜竊。皇侃疏《論語》:「他人物來己家而藏隱取之,謂
之攘也。」趙岐注《孟子》:「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攘,
取也,取自來之物也。
 所謂攘即「他人物來己家而藏隱取之」
 自來羊,而非父動賊心,主動盜取
 其父固然有失誠信,卻非如殺人般之重大錯失
《論語》中的「直」 家庭層面 社會層面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1. 證:告發、檢舉
 「證」將家中/隱藏之事揭露於眾人/社會(隱顯;小
大)
 「證」與法理有關,當以公正、公平為原則

 家事置於社會討論、審判,非常理也(不直)。
作為子女如何處理父母之不當言行?
•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論語‧里仁》)

• 子證其父攘羊前有否「幾諌」?
• 父親是否「不從」兒子的勸諫?
• 兒子「證父」的行為是否符合「敬」的原則?
• 兒子「證父」的行為是否唯一的選項?是否符合「勞而不怨」的
原則?
 子證其父攘羊,並非唯一的選擇
《論語》中的「直」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矣。」(《論語‧子路》)

孔子解決其父攘羊的方法────「隱」
隱:隱藏,不稱揚其過失
「隱」與「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憂慮)而不
怨。」的理念貼合
「隱」亦反映孔子認為此罪能隱,可以補救,當為小罪
「隱」反映孔子沒有否認其父的過失
《論語》中的「直」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矣。」(《論語‧子路》)

• 「隱」是行為,反映「直」的取態
• 「直」包含人倫(孝)、父子情、人之常情
子證父攘羊:關注攘羊的行為(理)
子為父隱:關注父子之情(情)
理>情,非自然;情>理,自然(直)
《論語》中的「直」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矣。」(《論語‧子路》)

• 葉公之直:正直、公平、一視同仁
• 孔子之直:直率;以人情、倫理考量調節;順乎個人情感而發
• 朱熹:「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為直,而直在其
中。」
《論語》中的「直」
1. 如果孔子要直接批評直躬,會如何評論?
• 直躬不直、有違孝道、異於常人、有違人情自然

2. 孔子所言「直」包括甚麼?
• 人倫(孝)、父子情、人之常情

3. 告發 = 正直?隱暪 = 正直?
• 告發是社會定義的正直;隱暪是人情間的正直(必加以勸戒)

4. 孔子是否提倡徇私枉法?
• 於「情」與「法」之間,孔子定然重視「情」多於「法」
《論語》中的葉公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矣。」(《論語‧子路》)

• 葉公何人?
• 沈諸梁,字子高,楚國大臣
• 孔子態度?
• 平和有禮,批評婉轉,足見孔子温潤敦厚的特質
• 楚魯文化思想差異的討論
• 文辭中二人各言「吾黨」
《論語》、《韓非子》與《呂氏春秋》對
直躬的論述
《論語》 《韓非子》 《呂氏春秋》
論述焦點 直 儒家思想對治 信
國的窒礙
對直躬的評價 不直 沒有批評 小信(沽名釣
譽)
孔子形象 守禮重孝 婦仁之仁 權威
思想派系 儒家 法家 雜家(不排斥
儒家)
六、《論語》的修辭
• 《論語》語言質樸,每章所記之言論、事跡,篇幅
甚短,但意思完備,其思想價值向為世人所重視。
此外,《論語》的記錄又保留了孔子及其門人的措
詞語調,以及記錄者的文辭修飾。
《論語》的修辭── 1. 疊字
• 運用疊字,一般有加強所描述事物之意,同時亦可加強語句的節奏感,於《論語》中
甚為普遍。

•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 《論語‧八佾》 3.14)


• 朱熹《論語集注》:「二代,夏商也。……郁郁,文盛貌。」
• 監:參考 ( 禮儀制度 )
• 形容周禮之豐盛,顯然具讚歎之意

•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 《論語‧子罕》 9.8)
• 鄙夫:見識淺薄之人
• 空空:無知之甚
• 兩端:問題兩端
•  從別人所問的兩端入手,提出問題啟發
• ( 子 )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 《論語‧子
路》 )
《論語》的修辭── 1. 疊字
• 運用疊字,一般有加強所描述事物之意,同時亦可加強語句的節奏
感,於《論語》中甚為普遍。

• ( 子 )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
矣。」 ( 《論語‧子路》 )
• 朱熹《論語集注》:「果,必行也。硜,小石之堅確者。小人,言其識量
之淺狹也。」
• 形容小人之淺薄,只專注個人言行的必果必信,而未能通達識見。
《論語》的修辭── 2. 反問
• 《論語》中,孔子常以反問回應他人的提問,反問實則確定之意,
能加強語氣,引起當事人與讀者的反思。
•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 《論語‧為政》 )
•  反問正說,正面肯定孝必有敬,非只是供養父母。

•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
「未知生,焉知死?」 ( 《論語‧先進》 )
•  反問,而提出「事人」、「知生」最重要。
《論語》的修辭── 2. 反問
• 《論語》中,孔子常以反問回應他人的提問,反問實則確定之意,
能加強語氣,引起當事人與讀者的反思。

•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
有?」 ( 《論語‧子罕》 )
• 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
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 表示陋與不陋在於人,不因外物,不受外面環境影響
《論語》的修辭── 3. 反覆
• 反覆的詞語、句子或句群,有助表現說話者的強烈情感,同時亦使
語句節奏感加強。
•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
哉?」 ( 《論語‧為政》 )
• 以:所為;所由:動機;安:安樂
• 廋:隱匿
•  強調對人多方觀察的重要

•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 ( 《論語‧公冶長》 )
• 朱熹《論語集注》:「此孔子周流四方,道不行而思歸之歎也。」
• 被困陳蔡之時的感歎。
《論語》的修辭── 3. 反覆
• 反覆的詞語、句子或句群,有助表現說話者的強烈情感,同時亦使
語句節奏感加強。

•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論語‧雍也》 )
• 簞食:簞是盛飯竹器
• 瓢飲:瓢是用來舀取水酒等物的勺子
• 「賢哉」重複 2 次,「回也」重複 3 次,突然孔子對顏回安貧樂道的欣賞,
讚嘆。
《論語》的修辭── 4. 對比
• 《論語》中常用對比使事物的性質、特徵更加突出,尤多用以君子
與小人的對比。
•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論語‧為政》 )
• 比較兩種情況的結果:學而不思、思而不學
• 突出兩者的差異

•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
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
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論語‧里
仁》 )
• 貧賤、富貴,不以所欲、所惡選擇,「道」為選取的準則
《論語》的修辭── 4. 對比
• 《論語》中常用對比使事物的性質、特徵更加突出,尤多用以君子
與小人的對比。

•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 《論
語‧里仁》 )
• 朱熹《論語集注》:「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懷刑,謂畏法。」
• 君子重視德與法
• 小人重視地與利
《論語》的修辭── 5. 比喻
• 比喻可把抽象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變得具體、形象、易懂。
•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論語‧
為政》 )
• 共:即「拱」
• 為政以德,天下歸心,如同眾星拱北辰

•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
之哉?」 ( 《論語‧為政》 )
• 牛車 ( 大 ) 橫木的關鍵稱「輗」
• 馬車 ( 小 ) 橫木的關鍵稱「軏」
•  無輗、軏則無法扣住牛、馬
•  輗、軏於車的重要,如信於人的重要
《論語》的修辭── 5. 比喻
• 比喻可把抽象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變得具體、形象、易懂。

•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
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
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 《論語‧公冶長》 )
• 朽木:腐朽木頭
• 糞土之牆:頽垣敗瓦
• 誅:可見孔子責備之深切
七、《論語》的文學情味
• 《論語》為語錄體散文,充分突出孔子及其門人所屬時代的溝通
模式、語言習慣,甚至溝通時的環境情狀。
• 然而不同人有不同的個性特點,所說話的用語、詞匯均能反映個
人的思想與感情;又或面對不同的環境與人物,都會影響人的說
話。
• 《論語》所記的對話語言,乃從孔子與門人弟子的經歷中所累積、
引發,情感志向託於其中,言辭間自然流露文學情味。
七、《論語》的文學情味
(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論語‧子
罕》 )
•錢穆〈中國文學中的散文小品〉:
詩中最重要的是比、興,此乃中國文學中之主要技巧。「歲寒」
章及「川 上」章之所以為文學,乃因其是比、興,話在此,意
在彼。用比、興方法的,不論韻文或散文,都一樣有文學的境界。
比興
• 比:譬喻,以彼物比
此物,有象徵的效果。
• 興:起興寄托,先言
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
也。為觸景生情,因
事寄興,有暗示的效

七、《論語》的文學情味
(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論語‧子罕》 )

下村湖人《論語故事》中對此章的想像:
在一片寂靜無邊的曠野,夕陽慢慢地浸入草原邊緣。……靜靜的流水……
溶解了天邊金紅的落照,漸漸流入遠處的晚霞裏。……(孔子)孤零零地
站在河邊。在蒼色暮茫中,他的影子顯得多麼孤寂……七十多年來,不斷
地探求真理而切磋琢磨的生活,如今回想起來,竟然是孤寂而且是漫長的
旅程。在這長期漂泊的旅程裏,他始終沒有遇到能夠採納他的政見的明君。
五十年間……獨生子的伯魚也死去。尤其最令他傷心的,是顏淵的夭折。
……太陽把它的餘暉,留在一片暮靄中,沉落於草原裏了。河畔暮色已深
……(孔子)告別了晚霞,喃喃地說道:「唉,水流着,流着……這樣不
分晝夜地流著呢!」
七、《論語》的文學情味
(2)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
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
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 ( 《論語‧公冶長》 )

• 錢穆《論語新解》:
此章見孔門師弟子之所志所願,亦即孔門之所日常講求而學也。子
路、顏淵皆已有意於孔子之所謂仁,然子路徒有與人共之之意,而
未見及物之功。顏淵有之,而未見物得其所妙。孔子則內外一體,
直如天地之化工,然其實則只是一仁境,只是人心之相感通而已,
固亦無他奇也。
七、《論語》的文學情味
(2)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
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
「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論語
‧公冶長》 )

• 周作人〈《論語》小記〉:
我喜歡這一章,與其說是因為思想,還不如說因為它的境界好。師弟三人
閑居述志,並不像後來文人的說大話,動不動就是攬轡澄清,現在卻只是
老老實實地說說自己的願望,雖有大小廣狹之不同,其志在博施濟眾則無
異,而說得那麼質素,又各有分寸,恰如其人,此正是妙文也。我以為此
一章可以見孔門的真氣象,至為難得,如〈先進〉末篇,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華侍坐那一章便不能及。
八、《論語》的價值
(1)《論語》中涉及於春秋時代的名詞、觀念,幾無不由孔子自己
一生工夫之所到,而賦予以更深化純化的內容。孔子針對現實
環境所作的改良性的主張(「大義」),與不考慮現實環境,
直接就道理的本身立說(「微言」),成為儒家理論的核心,
影響後世。
(2)《論語》中,孔子打破了社會上、政治上的階級限制,把傳統
的階級上的君子小人之分,轉化為品德上的君子小人之分,因
而使君子小人,可由一個人的努力而決定,使君子成為每個人
努力向上的標誌。
八、《論語》的價值
(3) 《論語》中,孔子將春秋時代代表人文世界的「禮」,
安放於人的內心裡,開闢了內在的人格世界,開啟了人類
無限融合及向上之機;這人格的內在世界,孔子以一個
「仁」字做代表。
(4) 《論語》中,孔子大量提出了「治學」和「教育」的
理論,奠定中國學術和教育發展的基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