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11第十章工伤保险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pt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1

第一节 工伤保险概述

第十章 工伤保险

第二节 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

第三节 工伤保险待遇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工伤保险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和覆盖
范围最广的一种社会保险,现代工伤不仅为工伤职工提供损
害补偿,而且兼容了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的功能。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工伤保险的特点,工
伤保险中的预防措施、工伤保险基本原则,工伤认定和工伤
保险待遇的主要规定。
本章教学重难点:工伤认定标准,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
与人身损害赔偿的竞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 工伤概述
二、工伤预防

三、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责任性质的无过错性

工伤保险的特点 覆盖主体的特定性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工伤保险,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遭受事故伤害或
补偿内容的有限性
者患职业病而致伤、致病、致亡时依法所享受的一种
社会保险。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国工伤保险立法 我国原工伤保险的体系
的历史
《工伤保险条例》所建立的工伤保险体系:
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
1951 年《劳动保
(《社会保险法》: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
险条例》
职工)
1996 年《企业职 《公务员法》第 77 条、 2004 年民政部《关
工工伤保险试行办 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有
法》 关问题的通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
警察;(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伤
残抚恤管理暂行规定》)
2004 年《工伤保
险条例》 《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
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事业单
位工作人员“因公死亡”的;
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
2011 年修改的《工
者:并未规定,可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
伤保险条例》
员的工伤赔偿待遇一次支付。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国工伤保险的 我国的工伤保险体系
法律依据( 2011
年 1 月 1 日后)
《社会保险法》所建立的工伤保险体系:企业、有
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不参照公务员 管理的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
《社会保险法》; 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
( 2011 年 7 月 1
日实施) 《公务员法》所建立的公务员保险:国家机关和
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工作遭
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
用。
新《工伤保险条
例》;( 2011
年 1 月 1 日生 与国家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
效) 团体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

03/01/2024
工伤保险费差别费率机制

工伤保险基金向用人单位提
预防措施
二、工伤预防 供工伤预防费用
工伤预防是指通过提供安全、健康的职业环境和条
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的管
件,完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减少或者杜绝职业损害事
理措施
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源头上保障劳动者免受职业伤
害。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经济补偿原则
预防、补偿与康复相结合
的原则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工伤认定标准

第二节 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
二、工伤认定程序

三、劳动能力鉴定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
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

场所内,因工作原
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
作场所内,从事与
工作有关的预备性
或者收尾性工作受
到事故伤害的;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
场所内,因履行工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职责受到暴力等
意外伤害的
• 患职业病的;
• 因工外出期间,由
于工作原因受到伤
害或者发生事故下
落不明的;
• 在上下班途中,受
到非本人主要责任
一、工伤认定标准

的交通事故或者城
市轨道交通、客运
轮渡、火车事故伤
害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
应当认定
定应当认定为工伤
为工伤的
的其他情形。
情形(第
14 条,共
7 种)
• 在工作时
间和工作
岗位,突
发疾病死
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
内经抢救 • 故意犯罪
无效死亡
的;(原
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因犯
(“过劳
罪或者违
死”?)
反治安管
• 在抢险救
理伤亡
灾等维护 的”)
国家利益、 • 醉酒或者
公共利益
吸毒的;
活动中受
(增加了
到伤害的;
“吸
• 职工原在
毒”)
军队服役, • 自残或者
因战、因
自杀的。
公负伤致
残,已取
得革命伤
不应
残军人证,
视同
认定
到用人单工伤
为工
位后旧伤的情
伤情
复发的。 形

(第
(第
15 条,
16 条,
共3
二、工伤认定程序
职业病的工伤认定程序
人身伤害的工伤认定程序
人身伤害的工伤认定程序 事故伤害发生 向职业病诊断
机构提出申请
30 日内用人单位
职业病诊断证 申请职业病
向劳动行政部门提 明书 ﹋
诊断鉴定
出工伤认定申请

15 日 /60 日内 30 日内 用人单位 职业病诊


断鉴定书
(初次、
劳动行政部门作
向工伤行政部门提 最终)
出工伤认定
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 15 日 / 60 日内
出,工伤职工在 1 年内提出申
请,用人单位需承担在此期间的
工伤待遇费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伤认定
1 申请 2 鉴定
三、劳动能力鉴定 3 再次鉴定 4 复查鉴定
劳动能力的鉴定,是给予受伤害职工工伤保险待遇
的前提条件,是指劳动鉴定机构根据法定的鉴定标
准,对遭受工伤事故或者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的劳动
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的等级鉴定。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工伤医疗期待遇

二、因工致残待遇
第三节 工伤保险待遇

三、因工死亡待遇

四、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机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工伤医疗期待遇
待遇项目 待遇标准 承担主体
误工损失 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 用人单位
利待遇不变
医疗费用 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 工伤保险基金
目录、药品目录、住院
服务标准的
住院伙食补助 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 工伤保险基金
府制定
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 工伤保险基金
的交通、食宿费用 府制定

护理费用 用人单位

备注:如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费,所有工伤待遇由单位支付
二、因工致残待遇
伤残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工伤待遇

一次性伤残 27 个月 25 个月 23 个月 21 个月
补助金
伤残津贴 90% 85% 80% 75%

生活护理费 完全不能: 50% ;大部分不能: 40% ;部分不能: 30%


上年度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辅助器具费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对劳动关系 退出劳动岗位,保留劳动关系至退休;
的影响

备注:如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费,所有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伤残等级 五级 六级

工伤待遇

一次性伤残 18 个月 16 个月
补助金
伤残津贴 用人单位不能安排相应工 用人单位不能安排相应工
作的,支付本人工资的 70% 作的,支付本人工资的 60%
生活护理费 不适用

辅助器具费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对劳动关系 工伤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应当向
的影响 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医疗补助金
伤残就业补 仍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助金
备注:如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费,所有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伤残等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工伤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 13 个月 11 个月 9 个月 7 个月
助金
伤残津贴 不适用

生活护理费 不适用

辅助器具费用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对劳动关系的 工伤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关
影响 系也可以因期满而终止;终止或解除的应当向工伤职工
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疗补助金
伤残就业补助 仍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备注:如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费,所有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三、因工致亡待遇
待遇项目 待遇标准 承担主体
丧葬补助金 6 个月社平工资 工伤保险基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20 年上年度城镇居民可 工伤保险基金
支配收入
供养亲属抚恤金 配偶每月 40% ,其他亲 工伤保险基金
属每人每月 30% ,孤寡
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
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
加 10% 。

备注: 1 、供养亲属的范围: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
动能力的亲属。
2 、如果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费,所有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机制

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机制指对用人单位未缴纳保险
费用的工伤职工或者由于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在用
人单位不支付或者第三人不支付以及无法确定第三人
时,先由工伤保险基金垫付补偿待遇,然后将对用人单
位或第三人的求偿权转移给工伤保险基金的制度。

类型一:
个人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伤病被认定
为工伤,第三人不支付 ( 有能力而拒付、无能力无
力付、无法立即支付 ) 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
第三人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
类型二: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
生工伤事故的,在下列情形下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基
金对工伤保险待遇进行先行支付 :
用人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
案的 ;
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的;
依法经仲裁、诉讼后仍不能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法院出具中止执行文书的;
职工认为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其他情形;

高等教育出版社

You might also like